现代科技范文

时间:2023-03-07 06:29:56

现代科技

现代科技范文第1篇

《现代科技译丛》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现代科技译丛》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半月刊科技类期刊,创刊于1956年。该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译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翻译和介绍最新的国际科学技术成果和发展趋势,旨在加强国际科技交流,推广科技成果,促进科技进步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现代科技译丛》杂志涵盖的领域包括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能源与环境科学等。同时,该杂志还介绍与科技相关的社会、法律和经济问题,以及科技政策和科技管理经验等方面的内容,并推出一些针对性强的专题报道,如“生命科学前沿”、“能源与环境”等。

《现代科技译丛》杂志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编委、编辑和翻译团队,致力于翻译和最具前沿性和应用性的国际科技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该杂志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是科技工作者和科技管理人员了解国际科技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的重要渠道。

现代科技范文第2篇

长期以来形成的纯美术的各种门类是否会逐步消失而被新生的电脑美术所替换呢?这一系列问题,越来越多地困扰着当前的艺术工作者。如何正确认识和分析这些问题,这是当前美术工作者和美术所面临的十分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3D;科技;传统绘画;影响

中图分类号:J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2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脑插画和3D技术的产生,对传统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在此情况下,以发展的眼光来认识这种影响:既要继承传统的艺术思想,又要在艺术观念、艺术表现手段等方面进行剖新,是尤为重要的。

一、梦想照进现实――创作的初衷

因个人喜好,经常接触计算机绘画。对插画、游戏原画、3D艺术等。都非常感兴趣,本人油画的初衷是因为我觉得油画是计算机绘画的鼻祖,油画首先包含了造型和颜色这两样最根本的绘画基础,而且在风格上更是多种多样。

一直有个构想,想把油画和另一种形式的绘画结合起来,最开始我想用油画和国画,因为我想油画的起源是欧洲,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中国,中国人画油画要是带上传统中国画的符号,应该别有一番风味,后来发现这在油画史上融入中国画早就不新奇了。

这次我带来了新的概念“红蓝立体油画”,红蓝3D,一般左眼红色镜片右眼蓝色,画面也是红蓝错位的,这样左眼的镜片会过滤掉画面的蓝色内容,只看到红色部分,右眼过滤掉红色,左右眼看到不同画面而产生立体感。红蓝图像是通过不同颜色的眼镜过滤不同的颜色而看到不同的影像。

为了让“传统艺术碰撞现代科技”,我煞费苦心。现代科技方面:这幅画特别运用了现代最流行的3D技术,以及常见的修图技术。而在传统艺术方面:我选择的尺寸是传统绘画最具代表性名作《蒙娜丽莎》的等比例尺寸,油彩作画。

大致步骤如下,先用图片制作好3D立体影像,使用工具:AnaMaker。并调节色调,使其更具传统油画韵味,使用工具:photoshop。然后把制作好的立体影像画在画布上,这将是油画史上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绝对的革新而又不失传统。

绘制过程中困难还是不小的,首先对形体的把握是个难度,因为制作3D图像造型上不能有大的偏差,否则将无法达到3D效果,两眼无法聚焦到物体上。第二个难点就是颜色上,一定要和计算机显示的颜色纯度差不多,色差也不能太大,否则红蓝眼镜无法将人眼视觉牵引到同一画面上。

我觉得这种尝试的意义不止在于绘画的创新方式上,更是为艺术注入新鲜思想。长期以来,学校里的学生们更多的是在模仿前人,对艺术的创新上总是没有太大的突破。多半的创意都用在了题材上,表现形式上再出奇,也没有特别革新的典范,更多地还是带着前人的影子。希望带动人们能在表现力上多一些创意。

科技对绘画的影响,早在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下半期至16世纪末,是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黑暗的中世纪在日趋崩溃,新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逐渐形成。

二、是否可以更科学的对待艺术?

长期以来,我们的美术教育受传统学院派绘画影响很深,就连不少设计学科也一直沿用绘画绘图为主的单一训练手法。网络艺术的兴起使我们将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相统一的教育观作为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李政道博士曾指出:“科学和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新世纪将唤起人们对科学与艺术综合创造力的认识,在其相当丰富的土壤中达到美术创造探索的高峰。只有掌握了先进的表现工具和表现手段,才能不仅扩大和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同时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用于创造性思维培养这一本质课题上去。因此,作为年轻一代的艺术学子,无论立志成为设计师还是纯艺术工作者,都应当学习、了解和能够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为大众文化生活服务,从而顺应时代的发展。

现代科技虽然对传统美术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但是现代科技的运用,只是人在艺术创作中对工具的使用,对一种技术的掌握,而真正要创作出有价值生命力的艺术作品,关键还在于对人的艺术层次的提高。在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中,艺术家不仅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要有深刻的认识,而且还要以艺术表现形式、表现手段和表现技巧,将深刻的艺术认识形象地表现出来,才能走到艺术创作的终点。艺术之美不仅是形式之美,而且更是人文之美。这就要求艺术家要具有较高的认识水平和较强的表现能力,要打下坚实的艺术功底,熟练掌握各种艺术技巧。如果不从根本上提高艺术修养,只是去掌握一门技术和一两种设计软件的使用,那就只能是机械性的重复或是模仿性的制作,决不可能刨作出具有艺术感染力和艺术家自己独特个性的艺术品来。

在我学习计算机绘画之后,由衷地发觉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媒介。无论是从表现手段上亦或是绘画效率上,它都能很好的解决问题。他可以模拟传统绘画的方式,更可以达到传统绘画无法达到的表现力。从而提供更多的概念。

电脑美术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但是传统美术仍然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各门艺术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由于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决定了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种类的多样性。美术史发展至今数千年.留下了各种艺术门类、各种风格流派、各种表现手法。国画讲究“皴擦点染,干湿浓淡”.西画讲究“虚实松紧、光影线面”。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传统美术形成了自身的规律和特征,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表现性。这些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艺术家智慧的结晶。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发展。无论多么异彩纷呈的当代艺术,其根与源都牢牢扎在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同时,由于人们审美观念不同,对社会生活的感受不同.因而有不同的艺术需求和爱好:有的人喜欢传统艺术.有的人喜欢现代艺术。所以我们不能提倡一些艺术门类抛弃另一些艺术门类,而应让各门艺术种类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借鉴、互相融合,使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和人们的不同爱好。我们相信,传统绘画只要符合当前人们的审美要求,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不但不会消亡,而且一定能够成为一种高雅时髦的文化需求更加被大众所喜爱。

西方学者罗曼‘罗兰曾说过:“各种艺术都会延展,在别的艺术中得到超绝的造诣。”我国理论家谢赫也提出了“迹有巧拙,艺无古今”的著名观点。我们处在一个古今并存的新世界,成熟的艺术工作者应从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中汲取营养。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拿当代艺术的手段去衡量传统艺术的技法.也不能拿传统艺术的典雅来评价当代艺术的纷繁。我们要适应这个“画法常新,而不废旧”的多元时代,而不是在时代车轮的面前彷徨不安。

面对现实,勇于挑战,既实且虚,既独且联;提炼精髓,开拓未来,既述且刨,既后且前――这当是21世纪美术发展的方向。

中国古代科技有着当时西方莫及的辉煌成就,近代科技为何没有在中国发生?这是著名英国科学史学家李约瑟先生提出,中外学术界广泛关注,历经几代人至今均未破解的问题。根据这一问题推理,还应有一个与此相反的问题:西方古代科技莫及当时中国,近代科技却为何发生在西方?令人汗颜。

三、将科技融入绘画的先驱

多少世纪以来,在人们的头脑中,绘画、雕塑等形式是美术创作不可动摇的表现基础,是作为记录形象的最佳手段。美术与画笔从来就好比鱼水关系不可分割。西方美术史更是在很长时期把模仿客观对象的古典写实主义技巧作为表现主导。

然而,这种以笔为创作媒介的表现方式保持到19世纪却受到严重的挑战。1826年,法国人普斯用曝光法拍下了人类不用绘画而用阳光得到的第一张照片。从此,摄影像一棵大树,根植于科技的土壤,在艺术的春风雨露中发芽.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们艺术观念的更新而蓬勃成长起来。照相术是化的产物。它的产生和普及对以模仿为主导观念的传统艺术无疑构成了相当的威胁.其惟妙惟肖的纪实本领远远超越了写实绘画的能力。不可否认,摄影作为l9世纪新的艺术创作载体呈现出很大的优越性。它以其丰富的造型能力成为大众手中选择美、捕捉美、塑造美、再现美的有力手段,给传统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如果说一百多年前,摄影挑战写实绘画,导致写实绘画的解构和现代绘画的兴起,那么真正造成传统艺术家们前所未有的危机感的,则是一百多年后电脑美术的诞生。

偶们能够看到,从计算机自问世以来,开辟了人类智力解放的新纪元。在短短的50年阃,它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广泛深入到科学技术、国民、社会生产(当然包括艺术创作)等各个领域。电脑美术因此应运而生。电脑美术是以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为主要工具的一种新兴视觉艺术种类。它能取得普通绘画工具和摄影无法取得的无以伦比的绝妙色彩和魔术般变幻无穷的形式,而设计速度却较传统美术创作可提高数十倍乃至数百倍。从Photoshop到Corel Draw,从Auto CAD到3DSMax。每一种电脑制图软件的推出都为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方便:你可以轻点鼠标将“蒙娜丽莎”的微笑随心所欲变动,也可以在几尺的荧屏前创意毕加索的立体主义;可以既不用胶片又不用冲洗得到超现实数码影像,还可以抛弃纸笔创作模式给小朋友献上精彩的《冰河世纪》……。想表现的内容和东西,几乎都能在电脑里数字化生成。古人把对再观美好事物的愿望寄托在马良的“神笔”里,而电脑美术似乎将他们当初的梦想变为了如今的现实。因此,电脑美术一产生就广泛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

四、一味的求新变革,是否会毁掉传统?

正当人们充分感受现代科技带来的艺术创作乐趣时,一部分人却产生了忧虑和迷惘:真不知传统艺术殿堂还能挺立几时?电脑美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是否会令21世纪的传统美术工作者失业呢?长期以来形成的纯美术的各种门类是否会逐步消失而被新生的电脑美术所替换呢?这一系列问题,越来越多地困扰着当前的艺术工作者。如何正确认识和分析这些问题,这是当前美术工作者和美术所面临的十分重要的问题。

我们无法回避现代科技与传统艺术的碰撞,我们需要的是以一种博大的胸怀、相对的视角和发展的眼光正视这一问题。

我认为电脑美术的产生给带来了划时代的变革。它不仅大大提高了艺术设计的质量、设计效率和设计自动化水平,而且大大拓展了艺术观念和艺术表现手段,产生了全新的艺术创作效果。各种艺术设计门类――广告设计、设计、服装设计、动画设计、工业设计、设计等一都因电脑这一媒介抛弃了传统的绘画方法和工具,突破了自己那门艺术表现手段的局限而大显身手,使现代艺术设计以纷繁多姿的崭新面貌出现在大众面前。艺术家可以在计算机显示屏前讨论设计方案,观察任一角度的设计效果,欲将设计方案缩小、放大或转换角度,只需鼠标轻轻一点,同时还可通过修改设计方案的各种参数来随意修改设计方案并选出最佳设计效果。英国家鲍桑葵说:“任何艺人都对自己的媒介感到特别的愉快,而且赏识自己媒介的特殊能力。”计算机使艺术家们如虎添翼,增添了施展自己才华的广阔天地。电脑艺术手段的运用不仅对艺术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也给传统绘画带来了好处:它既可以综合各种创作素材,又可以对比各种色彩,还能够突破传统的技法。随着艺术软件的不断开发,这种影响必将越来越大。

现代科技范文第3篇

神经界面

2002年,凯文・沃里克教授请一组外科医生和芯片专家为他的一只手臂植入一个100电极阵列,电极与他手腕上方的正中神经纤维连接。伤口愈合后,这位教授进行了多项实验以验证这一界面的作用。实验包括接入一个电动轮椅和一个智能机器人手,通过新植入的神经界面,沃里克可控制电动轮椅和人造手。

对现在来说,这些实验就是我们未来的写照。未来,神经界面可能让我们所有人有机会成为虚拟朋客,从操作机器或者人造手到关闭库房的电源,它让我们无所不能,而且这一切我们都可在躺椅上轻松搞定。

数字纹身界面

目前数字纹身界面只有概念原型,但有了第一个,也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数字纹身界面于2008年曝光,它是一个真正的靠血液驱动的蓝牙配件,使用触摸屏控制,把屏幕植入你的皮肤下,把你的骨肉变为数字屏。不用传统的纹身墨汁,屏幕使用从透明到黑色的变色显微球体,因此,皮下矩阵场上方就能变黑。其结果是你的手臂上有一个2×4英寸大的显示屏幕,可显示从键盘到视频电话屏等所有图案。

电池由连接到一根动脉和一根血管的两个小管充电,形成你的循环系统的植入部分。当血液流经电池时,它会冲击一小部分葡萄糖和氧气,把它们转化为电。

植入芯片

“Verichip”是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批准的微芯片的名字。它有何用途?将来有一天它会取代我们钱包中的ID和信用卡。它可能被植入你的右臂,并编以序号,扫描后可获得你的很多数据。现在你就可以为自己植入个人条形码,目前保留在数据库里的只有医疗信息,你需要注册登录才能获取,但是,谁知道未来会如何?无需携带装满卡片的钱包,将来你可能只要在读卡机上挥舞手臂便可购买物品、从图书馆借书或者把你的地址交给出租车司机,因为你懒得记住自己住在哪里。

手机植入

“对不起,我的牙齿响了。”这就是植入手机让我们的未来生活所发生的变化,你将和你的手机密不可分。2002年麻省理工大学欧洲媒体实验室研究开发出一种移植牙齿,植入臼齿中,它能收到电台和便携式电话的数字信号。该设计是把你的颚骨转化为天线,你的整个头颅转化为接收装置。虽然移植牙齿的模型只是在伦敦科学博物馆展出过,而且从未投入使用,但当人们厌烦了那些恼人的蓝牙装置后,植入式牙齿就迎来了它的春天,到时候人们将开始和牙齿对话。

纳米机器人

纳米技术是当前的热门技术,它可能会给人类带来很多益处,也可能为人类带来厄运,这要看你支持这场辩论的哪一方。罗伯特・菲雷塔斯博士是《纳米医学》系列丛书的作者,也是美国人造分子研究所的资深研究人员,他还提出了迄今为止用途最有趣也最令人担忧的纳米机器人的概念,如果他的构想能成为现实,那么未来人们吃的将是放射性元素而不是比萨饼。

他认为,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发现食物短缺的问题。他提出一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纳米机器人将确保我们至少75年不必进食。钆-148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它可能用于取代人类吃的食品,通过那些携带可以终身享用的能量的众多纳米机器人被“温柔”地辐射到我们的系统里,它们不仅提供我们所需要的能量与营养,还负责监控消耗量,确保我们在这一过程中不会变异。所以,未来的我们不需要吃牛排,仅依靠维生素、少量蛋白粉和真实的食物味道的记忆就可以生活。

现代科技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现代物理;现代科技;超弦理论

一、物理学的简介和发展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性质、运动和转化、内部结构等方面,从而认识这些结构的组成元素及其相互作用、运动和转化的基本规律。物理学发展的历史表明,物理学的发展与物理学知识量的积累有关,每一个重大突破都是以积累和继承为前提的,同时又包含着对旧观念和旧理论的批判与扬弃。积累的量变不会单调地走向无穷发散,变革的质变也不会割断认识发展的链条。这两种过程的辩证统一,使物理学形成一种波浪式的发展进程。

二、现代物理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经典物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均发展到了一个完善、成熟的阶段,人们对物理世界的解释也已经到达了终点。然而,正当物理学家在庆贺物理学大厦落成之际,科学实验又发现了许多经典物理学知识所无法解释的现象。首先是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现象的发现;其次经典物理学的万里晴空中又出现了两朵“乌云”:“以太漂移”的“零结果”和黑体辐射的“紫外灾难”。这些实验结果与经典物理学的理论严重不符,经典物理学的传统观念受到巨大的冲击,由此物理学又一次经历了深刻的革命,因此诞生了现代物理学。

现代物理学革命的最主要成果是由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等人建立起的量子力学,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建立起来以后,现代物理学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在不同的研究领域衍生出量子场论、原子核物理学、粒子物理学、非线性物理学、天体物理学、现代宇宙学、量子统计物理学、量子电动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理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学科群,人类对物质世界规律的认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用现有的理论几乎能够很好地解释现在已知的一切物理现象。同时物理学还向其他学科领域推进,产生了一系列物理学的新部门和边缘学科,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三、物理学对现代科技的影响

物理学的发展直接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物理学的每一次革命都会带来新技术的出现。从历史上看,物理学对世界三次大的技术革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第一次技术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其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这是牛顿力学和热力学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于19世纪70年代,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和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实现,这是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建立导致的光辉成果。第三次技术革命发生在20世纪初,由于X射线、放射性、原子结构、电子波粒二象性的发现,诞生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近代物理学所揭露的新概念和新现象,刷新了世界面貌,促进了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激光、红外线、超导、通信、纳米等高新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

20世纪的科学进步,集中体现在关于物质、生命、思想的基本构成的科学成果。原子与量子革命、基因与DNA革命、计算机与信息革命,构成了现代科学的三大支柱。其中量子革命是最基础的一个,由它带动了其他两大革命。1925年由量子理论引发的科学大潮,使我们理解了周围的物质。它使我们能在实验室创造出某种物质之前就能精确地预测出其属性,随后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和操作新形式的物质。1844年薛定谔在《什么是生命》一书中提出生命的秘密可以用量子理论解释,并大胆地猜测,这个秘密就是写在细胞内分子上的基因密码。1953年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解开了这个秘密。人们应用分子生物技术就能像读书一样,阅读生命基因的密码,破译后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操纵生命。1948年巴丁、布拉顿和肖克莱发明了晶体管,使现代计算机的制造成为可能。1960年迈曼制成了激光。以上应用量子力学的成果,构成了当代网络技术的基本组成因素,使人类获取、应用和交换信息的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未来的技术进步,深深根植于这三大革命中。

四、现代科学技术

科学史告诉我们,科学理论的每一进展和突破都伴随着人类知识的综合,促进科学整体化的发展。20世纪40年代以来出现的许多新兴技术,如激光技术、超导技术、基因重组技术等,都是现代科学的直接产物。越是新技术,包含的科学知识越多,高技术就是科学知识密集型的技术。超弦理论就是20世纪最伟大的一项发现。超弦理论也称弦理论,它认为不存在粒子,只有弦在空间运动,各种不同的粒子只不过是弦的不同振动模式而已。依照弦理论,每种基本粒子所表现的性质都源自它内部弦的不同的振动模式。每个基本粒子都由一根弦组成,而所有的弦都是绝对相同的。不同的基本粒子实际上是在相同的弦上弹奏着不同的“音调”。由无数这样振动着的弦组成的宇宙,就像一支伟大的交响曲。超弦生万象,史蒂芬・霍金在谈到超弦理论时曾激动地说:“这是一门本属于21世纪的科学,却意外地在20世纪被提前发现了,我坚信它能实现科学理论的大一统的最终目标。”自然科学作为人类对自然界事物的理性认识。已经广泛渗透到技术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技术发展的关键,使技术真正成了科学的技术。是科学技术真正引领了我们新的生活。

现代科技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广西;科技史;发展历程

作者简介:刘银妹,供职于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研究室,广西南宁 530022

中图分类号:N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3―0103―07

广西最早涉及科技史研究的学者是原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广西大学教授石兆棠(1909―,广西柳江人)先生。1938年他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归国后,较长时间从事世界科技史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和将国外科技史研究方法介绍到中国的工作,这些都凝结在1942年出版的《科学概论》1中。该书“以自然科学为经,以社会科学为纬”,1943年1月8日重庆《新华日报》评价该书为“一本用新观点来写的科学理论书”,该书是中国学者较早将国外科学技术按历史发展脉络介绍到中国的书籍之一,对当时广西乃至全国科技史研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后,科技史的研究曾一度中断。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室升格为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开始制定大型系统的研究计划2(P1)。广西也迎来了科技史研究的春天,并逐步建制化。

一、建制化

20世纪80年代后,广西的科技史研究逐渐形成了建制化、特色突出的两大研究基地――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和广西民族大学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一)研究单位及概况

1.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1985年,黄汉儒(1943―,广西忻城人)倡导成立了以挖掘整理、研究提高壮瑶等少数民族医药学为目的民族医药研究所。1986年至1992年的6年时间里,该所在广西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民族医药普查及民族医药史料收集工作,收集到了许多珍贵的少数民族医学史料,并编撰了少数民族医学史书籍,结束了壮医学没有系统基础理论的历史。1993年,中国中医研究院将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作为该院的民族医药和民族医药史研究基地之一,加挂“中国中医研究院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牌子。黄汉儒也因其在民族医药研究与实践等方面的突出贡献而被国务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该研究所已成为集科研、临床、医疗、教学、办报、科技成果产品开发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民族医药和民族医药史科研机构,承担和参加各级各类的科研课题近200项。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得到了自治区乃至国家领导的高度评价,1989年3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同志由广西卫生厅厅长蓝芳馨陪同,在南宁西园饭店亲切接见和宴请黄汉儒和部分民族医药专家并留影纪念。1985年以来该所与广西中医学院合作招收中国医学史壮医方向硕士研究生。

2.广西民族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早在1983年,广西民族大学的前身广西民族学院,先后在数学、物理、化学三个系开设专门史,并在文科系部开设自然科学概论和科学技术简史课程。1986年,广西民族学院科技史研究室成立,共有研究人员15人,万辅彬(1942―,安徽繁昌县人)担任研究室主任。

2000年,广西民族学院科技史研究室依托该校民族学与社会科学学院民族学专业招收科技史硕士研究生,2002年,该研究室正式获教育部批准设立“科学技术史”硕士授权点并于2003年正式招生。2006年11月,研究室与广西民族大学各方面的力量整合,成立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该中心现有研究人员23人,有在校硕士研究生35人。目前受聘为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并为研究生开设课程的知名学者,有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原副所长张柏春研究员和苏荣誉研究员,北京科技大学李延祥教授、李晓岑教授和广西大学梁国钊教授等。

该中心(包括其前身)20年来,在学科带头人万辅彬教授的带领下,将少数民族科技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方向包括南方民族技术史、科技考古与科技文化、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等。涉及南方少数民族的冶金铸造、农业技术、水利、造纸、建筑等多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与优势。现与内蒙古师范大学的科学史系形成一南一北两个主要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基地。并在教学、研究和社会咨询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几年曾多次应用跨文化的知识,参与世界银行投资项目社会评估、政府决策咨询、区域科技经济策划等研究,成效显著。研究室自创立以来,已承担了多个国家与省级项目以及其他横向课题,特别是2001年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取得了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出版各类著作10多部、论文200多篇。

该研究中心与美国、德国等近1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关系,并主办和合作主办了五次国际学术会议。2005年第22届世界科学史大会在北京召开期间,中国科技史学会将该研究室作为中国有特色的八家科技史研究机构之一推荐给《科学时报》3。中心现正在积极筹备2007年第11届中国科技史国际会议。

3.广西中医学院壮医药系和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1983年,广西中医学院设立了壮医药史研究室从事医学史研究,黄汉儒任主任。1985年,该校的全国首批知名老中医班秀文教授、黄瑾明教授与黄汉儒等一起招收了第一届中国医学史壮医方向硕士研究生。在壮医药史研究室基础上,2003年广西中医学院获得了壮医史硕士点,与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广西壮医医院等单位联合招生,2005年4月正式成立壮医药系,并于2005年10月正式改名为壮医药学院。该学院是挖掘、整理、研究和继承壮医药优秀遗产及培养壮医药高级专门人才的教学、科研基地,其中多数教师就是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他们进行壮医史研究的同时,也为今后壮医史研究培养了大批后备力量。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科学技术哲学硕士点于1998年获得授予权。该点将科技史与科技发展战略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代表人物有梁国钊教授和蒙绍荣教授。

(二)研究刊物――《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兼任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主编的万辅彬教授带领同事完成对学报自然科学版的改版工作。将科技史和科技文化研究作为主打栏目,由知名科技史家担任主打栏目主持人,并以著名的科技史专家学者做封面人物,目前已介绍的专家有席泽宗院士、柯俊院士、李迪院士、吴文俊院士、朱清时院士、刘钝教授、刘广定教授、江晓原教授、张秉伦教授、何丙郁院士、杜石然教授、陈美东研究员等。该刊现已成为科技史界宣传学术成果和研究进展

的阵地,有关科技史的论文目录与摘要被国际科学史领域最权威的杂志ISIS(爱雪斯)收录,为全国乃至国际科技史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被专家誉为“独树一帜”。该刊2004年获得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二等奖;2005年获得第五届广西优秀期刊;2006年被评为首届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这是广西唯一获得此殊荣的学报。

(三)学会民间研究组织

1.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少数民族科技史分会。1988年,由广西民族学院承办,会上万辅彬教授被选为常务理事。会议还决定编纂《少数民族科技史》系列从书(现已出版7卷)。出版的少数民族科技史系列丛书获得了国家图书奖提名奖。这是广西出版界第一次正式介入科技史研究。

1998年第四届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会议在广西南宁举行,由广西民族学院承办。出会的代表有美国、法国、德国等近10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共有正式代表83人,收到论文、论文提要70余篇,其中广西的论文有8篇。

2000年,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少数民族科技史分会改为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少数民族科技史专业委员会,同年10月,在西昌举行的第五次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会议上进行了第三届理事会换届工作,万辅彬教授被推选为理事长,蒙绍荣教授任秘书长,黄世杰任副秘书长。自此,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少数民族科技史专业委员会挂靠在广西民族学院。

2.广西科技史学会。“广西科技史学会”成立大会,经万辅彬教授等人一年多的筹划,于1987年10月在广西区科技馆举行,大会有来自全区各高等院校、研究所及政府有关部门的84名代表参加。会议参加者向大会提交了论文57篇,专著4种。会上万辅彬被推选为学会会长。

广西科技史学会作为一个专业委员会现隶属于广西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万辅彬教授任广西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

3.广西民族医药协会。1987年1月5日,在黄汉儒等人的倡导下成立了广西民族医药协会,挂靠在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黄汉儒任会长。该学会现有会员2000余人,主要吸纳民族医药与民族医药史专家和有关人士。学会成立至今共举行了12次全区学术研讨会,3次全国学术研讨会,并收集了许多有价值的论文资料。

二、各个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及所取得的成果

(一)少数民族科技史

1.铜鼓研究。1985年,广西民族学院、中国科技大学和广西博物馆联合成立了以万辅彬为组长的铜鼓研究课题组。他们运用铅同位素比值法,对铜鼓取样进行矿料来源考证,首先在北流型铜鼓矿料来源的考证上取得重大突破,发现北流型铜鼓的铜矿料来自北流县的铜石岭,这一结果在第二次早期金属国际会议上发表,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接着课题组又用实验证明灵山型铜鼓的铜矿料也来自北流县的铜石岭。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科技大学的两位研究生参与了万辅彬教授的课题,陆续弄清了各类铜鼓的矿料来源。最后确认最早期万家坝型铜鼓原料来源于滇池附近及滇西地区,从而否定了泰国、越南的观点,得出铜鼓发源于我国云南的结论。还理清了铜鼓传播线路,认为铜鼓是以云南(滇西)为起点,向东、北、南三个方面传播和发展的。李世红教授等通过考察发现广西北流型铜鼓和灵山型铜鼓背有辐射状刻痕,刻痕作同心圆状排列,这种排列形状符合现代声学里所说的圆板振动模式,并发现北流型铜鼓的基频都调到浊黄钟(相当于低音1)。该项成果在《自然科学史研究》杂志上发表,被认为是该刊成立10周年来重要的有影响的文章之一。万辅彬教授与李世红教授还发现铜鼓分为公、母,从声学上看,其依据是基频的高低不同。这些研究成果先后在英国剑桥“第六届中国科技史国际会议”、第一至第三届“中国南方与东南亚古代铜鼓与青铜文化国际会议”、“早期金属应用国际学术讨论会”以及《科学通报》《物理》等重要刊物上发表,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转载。对铜鼓的综合性科学研究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同,并被认为填补了铜鼓研究的多项空白,为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考古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铜鼓研究课题组,至今已主持和承担了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社科基金和多项省部级基金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古代铜鼓研究通讯》上100多篇,其中部分成果已结集为《中国古代铜鼓科学研究》《北流型铜鼓探秘》等专著出版。铜鼓是一部“百科全书”,它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反映,铜鼓研究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科技史特别是冶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理交融的研究方法也对少数民族科技史的研究有很好的借鉴作用。鉴于万辅彬教授在铜鼓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1992年10月他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他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史研究所的客座研究员。

2.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研究。少数民族传统工艺是科技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因为它是研究古代少数民族技术史的活化石,广西民族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除了研究铜鼓的铸造工艺外,还涉猎了壮族、瑶族造纸及酿酒等方面的研究。韦丹芳的硕士毕业论文“从人类学的视角对广西贡川壮族纱纸工艺的研究”就是诸多成果中的优秀代表,发表在2004年《中国科技史料》上,她的研究成果还有“融水县杆洞苗寨水碾调查”、“广西壮、瑶、汉民族传统造纸比较研究”等。目前该研究室的师生正与英国剑桥大学合作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濒危传统工艺进行调查研究,已有十几人投入到该项目的田野调查中,目前已对广西隆林苗族的蜡染工艺、广西三江侗族传统建筑工艺、钦州坭芯陶的传统工艺、壮族造纸传统工艺和瑶族草医草药进行了调查,这一合作项目将长期进行下去。2003年,万辅彬教授还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铜鼓文化的保护、继承与发展研究,目前正在结题。

3.少数民族医学史研究。1982年,广西第一位医学史硕士学位获得者黄汉儒毕业后回到广西中医学院工作,将目标锁定在对少数民族医药史料整理及建立系统理论上。但由于壮族、瑶族等民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千百年来,大量历史积累下来的壮、瑶医秘方、验方、疗法散落民间,没有形成文字记载,这使得史料收集异常艰难。黄汉儒等人通过了大量田野调查,搜集、翻阅了数以百计的地方志、正史和野史,考察了绵延数百里的花山壁画、铜针、银针等民族史和医史文物;并将考古学等多学科知识运用在研究中,如1985年,广西文物考古队在武鸣县两座古墓中发现了两枚金属针灸用针,黄汉儒和他的研究生们对两枚针灸用针作了详细研究,发现了骆越民族2500年前使用的医疗用具。

黄汉儒等人历时6年,搜集到民族医药验方、秘方1万多条,民族医药手抄本、民族医药古籍及其他民族医药文物一批,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药物标本室和民族医药陈列馆,并对长期散居于民间的

5500位民族民间医生进行了造册登记,整理编撰了《壮族医药史》(1998年出版),1999年,该书获得国家民委、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和全国优秀民族图书一等奖,并被中国中医研究院著名医史专家蔡景峰誉为“壮族医药史上的里程碑”4。《壮族医药史》填补了壮医史上医药专著的空白。

此后,黄汉儒等人整理编撰的《广西民族医药验方汇编》共收集了失散民间的民族药方几千条,是壮、瑶、苗等民族医学史的宝贵资料,并编纂了《中国壮医学》《中国瑶医学》等民族医药专著10多本,发表了数百篇关于壮、瑶医药的学术论文,结束了壮医学没有系统基础理论的历史。2002年,黄汉儒等人主持的“壮医理论的发掘整理与临床实验研究”顺利通过了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研究院等组织的权威专家委员会鉴定,壮医药从此可称为“壮医药学”,提高了壮医药的地位。

4.壮族科技史研究。2000年,在自治区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由覃尚文等30余名各个学科的专家、学者组成的壮族科技史课题组开始了《壮族科技史》的编写工作。历时2年多时间,《壮族科技史》一书于2003年出版。该书以研究壮族科技发展史为线索,贯穿了民族学、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天文学等多学科内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图文并茂,在地域处理上讲究古代与近代的结合,使古代的壮族先民与现代民族相互连接,相互印证。该书是我国有史以来编撰的比较系统的、全面的第一部壮族科技史。我国著名的科技史家陈久金先生在《广西日报》评价道:“这样规模的专门论述中国一个少数民族科技史的专著,到目前来说尚属首次。”4可见其价值和意义。

目前,编写《壮族科技史》的专家学者们正在为研究编写《广西科技史》而紧锣密鼓地工作着,这将是广西科技史研究的又一个大飞跃。

(二)学科史

1.骨伤科技术史研究。在广西医药史研究中另一个有突出贡献的是韦以宗教授,现任北京光明骨伤医院院长。

1974年2月,在广西平南县工作的韦以宗被派往广西医学院进修西医骨科。在这里,韦以宗对西医骨科学进行了系统的研习。韦以宗发现,虽然我国的中医骨科学历史悠久,但所遗留下来的文献十分缺乏,且大多零散地存在于其他学科著作中。韦以宗萌发了撰写一本关于中医骨科发展史的想法,他用了3年的时间在广西医学院、广西玉林医学情报所的图书馆里查阅了大量相关的历史文献,对其中中医骨科学的内容进行了收集整理。1981年,他撰写的《中国骨科技术史》5终于完稿,两年后,时任上海中医学院教授的施杞先生慧眼识珠,在他的大力推荐下,《中国骨科技术史》得以出版。该书填补了骨科领域的空白。如今,这本书不但成为国内大中专院校的教材,还被翻译成日文,进入日本中医教育的课堂,促进了中医的国际交流。韦以宗凭借这一著作先后获得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出贡献知识分子奖、广西科技成果二等奖、全国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乙级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等奖励。《中国骨科技术史》一书的成功给韦以宗极大的鼓励,1988年他又主编了我国第一套骨伤科教材《中国骨伤科学》610卷本。2001年、2003年,韦以宗主编的《中国骨伤科学辞典》7和《现代中医骨科学》8相继出版。

2004年中央电视台的“东方之子”节目连续两天播出“韦以宗仁心铁骨”,介绍韦以宗发掘整理中医骨科学及中国骨科技术史的成就。

2.电磁学史研究

广西在物理学史方面研究成果最丰硕的是宋德生(笔名宋佰谦),曾任广西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

1978年,宋德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有幸成为中国科学院物理所著名磁学家李国栋教授的弟子,西方电磁学发展史成了宋德生的研究方向。

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后的第二年,宋德生被分配到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工作,一方面负责电子工业部的“现代化电子工业发展模式研究”的课题,一方面从事电子工程史和自然辩证法的教学。通过多年对中外电磁学史的研究,宋德生对我国电子工业的发展战略策略有独到的见解,先后在国内一些重要刊物上发表了20多篇文章。

宋德生的处女作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技术史著作《信息革命的技术源流》,该书虽只有5万多字(走向未来图书系列之一),但在全国也有很大影响。他在电磁学方面研究的代表作是和其导师合著的《电磁学发展史》,该书是他在读硕期间阅读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外文文献积累的成果,该书1981年完成手写稿,1987年才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关于静电学、静磁学、电力力学和经典电磁场论发展的科学史著作,是我国电磁学领域的第一部专著,填补了我国一项空白。该书出版后,全国有88所高校邀请宋德生做学术报告,北京大学一位资深的物理学教授给予的评价是“我为我们中国人能写出世界级的东西而感到自豪”。

宋德生在电磁学史方面的研究紧紧围绕一个“电”字,分电磁学史和电子技术发展史两条主线。单在电磁学史方面他的论文就有200多篇。

(三)科学技术与社会

1.企业技术发展史研究。企业技术发展史研究属于科技战略与科技管理研究。广西民族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以科技史研究的成果、理论和方法为基础,把握企业发展的整体趋势,以解决企业科技发展中的问题为目标,开展科技战略的宏观研究,体现了“以史为鉴”的特点。

2003年,万辅彬教授带领研究生共14人,开始研究编写中国石化集团茂名石化公司的技术进步发展史――《技术进步――企业发展的永恒的动力――中国石化集团茂名石化公司科技进步简史》(以下简称《动力》)一书,在教学与科研服务于社会方面作了有益的偿试。该书历时一年半时间里,六赴茂名石化,四易编写大纲,五易书稿,才完成了该书的编写工作。该书不仅记载了公司技术进步的历程,梳理了公司各阶段技术发展脉络,而且还总结了公司以技术带动整个企业发展的经验,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借鉴。2005年该书正式出版,获得中国石化集团茂名石化公司的高度评价,并认为是“献给茂名石化成立50周年的一份厚礼”。《科学时报》记者贺根生在《科学时报》2006年5月18日“科学・文化版”中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此书不仅是第一部记载茂名石化科技进步的史书,也是迄今出版的首部中国企业科技史书,为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填补了国内学术界对企业技术发展史研究的空白。”“专门为一个企业技术进步立碑树传的专著,《动力》在我国却是第一本……它填补了国内学术界对企业技术发展史研究的空白,为科技史研究拓展了新的领域。”9

企业技术进步发展研究可谓是给科技史研究开拓了又一片新的天地。

2.科技人类学。科技人类学属于科学文化研究范畴,科学文化研究是科技史研究的延伸,有助于进一步凸显科技史学科的社会功能,以科学发展与文化演进的互动为研究对象,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传播和整合。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万辅彬教授就和南开大学的刘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博士生田松等人倡导开展科技人类学(科学人类学)的研究。2002年,广西民族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在南宁举办了中国首届科技人类学研讨会,到会的有清华大学刘兵教授、北京大学刘华杰副教授等许多著名专家。广西民族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万辅彬教授、秦红增教授和韦丹芳先后发表了多篇有关科技人类学的论文,如万辅彬的《科技应用:科技人类学本土化的新走向》,秦红增的《天人合一:从神话到哲学的文化嬗变》,黄世杰的《揭开蛊毒之谜》等等。

(四)科学精神、科学方法

科技重大事件往往是科技发展的里程碑。每当世界出现重大科技事件,梁国钊都会以特有的专业敏感性密切注意事态进展,从自己研究方向的视角给予理论思考,如超导热、克隆热、非典的出现都引起了他密切关注。其中关于超导热的《超导研究突破的方法论启示》,一发表就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文中对超导材料选取的哲学预言很快被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生刘宏宝的实验证实。“非典”期间,梁教授密切注意非典病原探索的进展,并适时组织了《论钟南山精神》、《非典病原发现的方法论反思》、《非典病原探索中假说方法运用的反思》3篇论文,分别发表于《自然辩证法通讯》《医学与哲学》和《科学技术与辩证法》。连同《浅析日本“诺贝尔奖计划”的可行性》、《从结构方法学到面向对象方法学》一起5篇论文,一年内在科技哲学全国四大专业杂志发表,这在广西科技哲学界处领先地位,在全国科技哲学界也不多见。

现代科技重要人物特别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是现代科技舞台的主角,研究他们具有重要的意义。梁教授第一篇专门研究重要科技人物的论文《爱迪生科学方法研究的特点》发表在《学术论坛》上,迅即被多杂志转载。其专著《科研与道德》是国内出版最早的科学道德方面的著作之一,而《失败的科学》则作为国内第一本从方法论视角系统研究科学失败的案例式专著。

梁国钊教授对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发表著述约170万字,包括5本著作(其中1本2人合著)。论文约70篇,科普文章120余篇。这些著述有18篇(部)被《新华文摘》等7家报刊转载、索引。

从事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研究的还有广西大学物理系的阳兆祥教授,他的论文如《爱因斯坦与马赫》《牛顿的绝对空间的再认识》等都得到了同行们的认可。1992年,阳兆祥教授负责组织了该年在广西大学逸夫楼举行的“纪念德布罗意诞辰暨量子物理史学术讨论会”。

(五)其他

广西民族学院的李瑶曾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科技史研究。她是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科技史学的第一人,曾先后师从教育家陈鹤琴、史学家扬荣国等先生。其著作《中国古代科技思想史》问世后获得了较好的评价。她的科学史方面论文涉及了教育、天文、医学、历史等多个领域,如《珍重先进成果正视落后原因――中国古代科技教育初探》系列文章等20余篇。

广西民族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容志毅教授师从姜生教授从事中国道教文化史研究,主攻道教科技史。完成国内外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项,出版道教史专业著作4部,在《自然科学史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

1987年,原广西科协副主席王铭洛等人进行了陶瓷科技史方面研究,发表了论文《陶瓷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对殷商“白陶”的科学探讨》,该成果1988年获自治区科协优秀论文奖;郑连第等人还对广西的灵渠进行过较详细的研究,1986年由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了《灵渠工程史述略》一书。广西大学的罗汉军对中国建筑史研究有较深造诣,曾在《中华建筑》上发表《中国建筑空间意识的形成与发展》(1995年第2期)等多篇论文。

另外,蒙绍荣教授的科技史方面代表作《历史上的炼丹术》获得了同行们的高度评价,并于1996年被评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2年4月与人合著的《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汉魏晋卷》列入国家社科规划“九五”重点课题。

三、广西科技史研究的经验与特色

(一)经验

回顾60多年来广西科技史研究发展历程,广西科技史研究人员由少到多,研究方向由一元到多元,研究范围由区内到国内再到世界,研究成果不断,在国内外同行中影响日渐增大。其经验可概括为:

1.科技史研究者重视打实打牢基本功。科技史家杜石然提出搞科技史研究必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广西科技史研究成果突出的学者,如梁国钊、万辅彬、宋德生和黄汉儒等,虽多是理科出身,但正是因为他们读书破万卷,在文科方面有深厚的功底,科研时坚持文理兼融,所以,在多个领域研究都取得可喜成果。另外,运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在交叉点上寻找生长点,注重第一手资料的收集等,也是广西科技史研究的重要经验。

2.紧紧抓住少数民族地区特色选题开展研究,并不断推陈出新。如黄汉儒的医史研究,从壮族医学史研究发展到苗、瑶等少数民族的医学史研究;万辅彬教授从早期的铜鼓研究,发展到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再发展到如今的科技管理与科技战略、科技考古、传统文化研究等,他们的研究都是在抓住了少数民族地方特色的基础上,不嚼“别人嚼过的馒头”,推陈出新,从而开拓新的领域。

(二)研究方法特色

1.注重田野调查

由于中国很多少数民族如壮族、苗族、瑶族等都没有自己的文字,故千百年来,这些民族的“科技史料”没有形成文字记载,而主要以传统工艺、民间传说和口碑史形式存在于少数民族地区。所以,第一手资料往往要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获得,如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开展的少数民族医药资料挖掘整理工作,资料的重要来源就是田野调查;广西民族大学进行的科技史研究,田野调查是重要的方法。像铜鼓研究、《贡川壮族纱纸制造传统工艺研究》《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和《壮族医学史》等等研究都得益于田野调查。

2.注重科技考古

黄汉儒等人开展的少数民族医学史研究,运用了大量的科技考古手段。万辅彬教授领导的极有地域特色的铜鼓研究,运用金相分析、频谱分析、同位素分析等一系列现代科学实验手段,对考古发掘出的文物进行二次信息提取,揭示了其技术奥妙和科学内涵,并先后在《科学通报》《自然科学史研究》《中国科技史料》等核心期刊,这都是运用科技考古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就。

3.注重与人类学结合

人类学在地方性知识研究方面有丰富的积累,很多方法值得借鉴,如壮族医学史研究、瑶族巫医与草医研究、南方巫蛊的科技人类学考察等,都是科技史研究方法与人类学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四、建 议

推进广西科技史研究深入发展,除坚持以往的成功经验外,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广西科技史界学者应定期举行学术研讨会

不断进行交流总结,是科学创新精神得以永续不衰的保证。如英国的卡文迪许实验室,该实验室能培养出11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其经验就是该实验室在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倡导自由的学术氛围下,频繁进行学术交流和问题讨论。有鉴于此,20世纪80年代,在广西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积极活动下,广西科技史研究异常活跃,参加研究的人数多,人员覆盖面广,从而培养了许多广西今天的科技史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如侯德彭、万辅彬、梁国钊等等。如今,虽然研究会还在,但各种活动却相对少了很多。所以,应重新发挥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作用,以它为纽带,推动广西科技史界学者定期举行学术研讨会,并交流经验,鼓舞斗志、相互启发、共同发展。

(二)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一是组织一支热爱科技史的多学科青年队伍,在老一辈学者的支持下尽快成长起来;二是加强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优秀的本科生是研究生良好的生源保障,优秀的研究生为研究工作的开始创造有利的条件。三是提倡业余和兼职研究并重。

(三)建立科技史图书档案馆

档案馆可以为科技史研究提供众多的图书资料,还可收集广西濒危的传统工艺品、档案资料、民俗民歌、古籍和仪器等,另外也可以收集著名科学家的手稿、书信等。这对以后的研究工作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石兆棠,科学概论[M].桂林:文化供应社印行,1942.

[2]陈久金,第五届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

集・序言一[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

[3]李芸,民族文化的基因(中国科学史巡礼之七)[N].科

技时报,2005―07―29.

[4]陈久金,壮族科学技术史(评介)[N].广西日报,2003

―07―03.

[5]韦以宗,中国骨科技术史[M].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

版社,1983.

[6]韦以宗,中国骨伤科学[M].南宁:广西科技出版社,

1988.

[7]韦以宗,中国骨伤科学辞典[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

版社,2001.

[8]韦以宗,现代中医骨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

社,2004.

[9]贺根生,企业技术进步的轨迹[N].科学时报,2006―05

现代科技范文第6篇

由于科学技术在不同各学科之间,它们相互间彼此渗透又互相促进,这样就会使任一学科,需要在整个科学体系的发展,需要在相互联系中才能得到,因此,现代科学体系结构在发展中,呈现整体化的趋势。随着自然科学的大量涌现,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在这种情况下,在研究摄影艺术中就产生了综合研究的必要。科学工作者从特定的视角,对自然科协揭示了本质联系和运动规律,这不仅为现代科学技术提供了新思路和创新的思路,这样就使科学有了共同的概念和方法。使科学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相互促进,互相渗透,使它们成为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现代科技对摄影艺术观念的影响。现代科技可以有效地改善摄影艺术观念,将数字技术和信息科学作为载体,其特征包括了三个方面:首先,现代科技可以有效地将高科技、多媒介、多技术三者融合在一起;其次,现代科技可以通过加强信息传送的即时性和互动性,这样就可以极大提高摄影艺术中的一些互动因素,就可以改善摄影艺术创作周期过长的弱势;其三,现代科技可以充分地改变媒体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把摄影艺术的范围扩散得更加的广范,可以让能够感受摄影艺术的人群,得到大幅度提升,让更多的人群享受在摄影艺术之中。

二、现代科技与摄影艺术观念

(一)现代科技可以改变视角定位

近些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国也在不断地蕴育着自身文化色彩的发展,例如摄影艺术观念的发展,这些摄影艺术观念的发展,其中既包含了抽象的哲学概念,也包括了具体的唯物主义理念。在传统的摄影艺术中,主要的发展方式都是通过第三人称的方式,其中的意义主要是描绘一种环境和一些人物,这样就可以将其中的艺术内涵集中突出在人物上,这种传统的方式,虽然在早期的摄影艺术展览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是获得者成为世界名人;但是,在现代社会,由于物质需要的增长和平均文化水平的提升,当代人类已经开始对这种第三人称的艺术审美感觉到疲劳,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摄影艺术中采用第一人称报道和研究的作品很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种变化是因为现代科技采用超文本和网状传播方式实现摄影艺术的传播,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完美结合,让人们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三维的存在感。

(二)现代科技可以改变摄影方式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摄影技术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一方面它改变了传统的冲洗照片的过程,使摄影方式改变成了现在的即时冲照技术,这种技术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了摄影的便捷性和瞬时性,从根本上改善了摄影艺术观念。另一方面,由于摄影镜片制作工艺的工业化,大量的高清晰的摄影设备和大规模的摄影人群加入到了摄影艺术之中,现代科技将这些原本局限于艺术家的创作艺术范围,提升到了全民创作的历史阶段。如今一大批的草根创作者,已经涌入到摄影的创作之中,在他们的创作之中,有很大一部分摄影品,是以往的艺术家所没有涉及的摄影领域,这些草根摄影者的创作,使现代科技不仅为广大草根摄影者创造了摄影的便利条件,也更加为草根摄影者提供了充足的拍摄时间,让草根摄影者拥有更多的精力,来开拓新的摄影艺术观念,同时还可以使摄影艺术的叙述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好地使摄影艺术融入广大的大众,使广大的人民大众享受摄影艺术的魅力之中。

(三)现代科技可以改变摄影概念

现代科技将摄影技术引入更大数量级的人群之中,由于现代的艺术创作架构得到极大的变化,已经无法再和传统的摄影艺术相类似,这就使现代的摄影艺术家们感到身上的压力,他们开始探索主观概念方面的艺术创作,这些艺术创作可以使摄影艺术通过对摄影作品的模拟扩展和再造,在观赏和效果上得到极大的提高,这样他们也可以对这些文化产品进行技术化处理,使传统的虚拟摄影题材不再是无中生有的文化。现代摄影艺术利用自身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已经在进行摄影艺术的传播,并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时它又是可以采用平等、虚拟、开放的方式;此外,它又可以依照陈旧的审美观点,将摄影艺术转化为较为高雅的精神力量,使摄影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使摄影艺术成为一种文雅的艺术食粮,满足当代人类的需求。

三、结语

现代科技可以改善摄影艺术观念,由于数字技术和信息科学的发展,已经改变了摄影艺术的传统理念。摄影艺术理念,可以通过改变摄影的方式,有效地提高当代摄影的即时性和互动性,这样在效果上就可充分地改善了以往的摄影艺术创作周期过长的问题,可以更快的将摄影艺术融入大众,显然,在现代社会改变了摄影观念,将抽象的主观概念融入到现代科技的摄影艺术中,就可以掩盖传统的表达方式,将一些利用语言描述有困难的事物,通过摄影的方式来表达在创作中。因此,现代科技改变了固有的摄影艺术观念,充分地提高了人们对摄影和艺术创作的乐趣。

现代科技范文第7篇

关键词:现代科技;传统美术;继承与发展;融入;创新绘画;冲击与影响

1 现代科技的兴起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多种因素合力的成果。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以来,科学就从宗教迷信的精神束缚中被解放出来。经济发展为科技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加上国家重视发展科技,为科技进步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激发了科技人员的创造热情。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实现了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直到20世纪末电脑出现,人们开始运用电脑进行多种工作。学习电脑运用成为人们必备的一种技能,人们开始用电脑画画,显示器可以显示出作者描绘的所有视觉形象。电脑技术以快速的经济回报,让电脑美术很快向各个绘画领域进军。

2 传统美术与现代科技的继承与发展

传统美术的传承是文化的内在属性,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传统绘画的继承,不仅要注意传承文化的民间艺术,还要重视其民族性、群体性以及传统与现代技术交织在一起的文化发展。比如壮族传统的绣球,它在缺失后是如何在现代科技文化语境中转换角色,寻求到了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并得以重生和复兴的?我们知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让文化再生产,需要学会从人类学到艺术绘画学等很多学科之间交叉的手法入手,从绣球的传承环境、机制、传承人等层面记录传承过程。再把绣球这一壮族传统的民艺事象和创造传承绣球工艺利用现代科技制作成多种视频,供后人学习和掌握。还有对于很多作为中国文化的母体艺术,如雕塑、剪纸、年画、版画等传统民间美术,我们更需要理解和解读民间文化中蕴含的意境与精神特征,在传统和现代科技的比较中发现相互之间的融合点。并且,准确把握哪些是可以保留的,哪些是利用好现代技术就可以创新甚至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的,有效地在传统美术精髓的基础上去发展,并将其融入现代设计中,使其更加贴近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3 如何把传统美术更好地融入现代科技绘画中,实现绘画的创新发展

传统的美术大多建立在人文科学的基础上,通常崇尚自然,寻找更美、更真实的写生意境,以更好地表现本土传统色彩和现代科技市场色彩的相互结合。在传统的美术色彩学习中,首先要了解在我国传统的绘画色彩构造中,基本的色相对比是红、黄、蓝。而这些高纯度的颜色,通过画家们对它们之间的面积的调节,更好地获得了明确的色相,组成了比较稳定而统一的色彩结构,达到了一种和谐的色调。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场,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下沉花园广场的环境色彩设计中,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色彩,表达了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丰厚历史底蕴。其中,响鼓红墙的色彩设计,就是传统的“中国红”充分利用白天和夜间的不同光源,表现传统和现代科技观念的融合。再如,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的服饰以红、黄两色的传统色彩为主色调,运用传统的有祝福寓意的祥云图案为装饰纹样,采用了高科技的材料和技术,更加凸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征。这是把传统美术更好地融入现代科技绘画中的表现,更是对美g的一种创新发展。

当然,面对包罗万象的世界,有人会认为传统美术已经该淘汰,应该被放弃了;有人则认为设计是一门现代技术,与传统美术是两码事;还有人认为民间传统美术是宝贵的,但是太过庞杂厚重,无法去碰触。正是由于这些人的片面认识,一些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只是跟风,拼命地追求所谓的“时尚美”,在设计中生搬硬套一些西化的形式,故弄玄虚,孰不知长此以往,我们传统的民间绘画艺术就会失去民族的根源,变得寥寥无几。面对新时期艺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必要引领后人对科学与美术进行综合创造力的认识与改进,让我们在传统美术这片丰富的土壤中达到美术科技创造的巅峰。因此,就要不断地掌握先进的表现工具和手段,逐步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水平。当今,我们会看到很多古装版电视剧中的形象设计,艺术家们在艺术造型中,既保留了传统手工上的绘画剪裁设计,又加入了现代科技中的3D效果,不仅为观众带来了较大的视觉冲击力,更是把二者很好地进行了融合和创新发展,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4 现代科技对传统美术的冲击与影响

长期以来,传统美术画家大多以采风、写生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不停地从中寻找灵感,创作出的作品一般是独一无二的。并且,一些设计学科也一直沿用以绘图为主的单一的绘画写生训练手法。现代科技使现代艺术设计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观众面前。比如,很多广告设计、环境设计、服装设计等都因电脑这一媒介的出现抛弃了传统的绘画方法和工具材料,突破了自己艺术表现手段的局限而大显身手。艺术家通过在计算机显示屏前讨论设计方案,观察任意角度的设计效果。如果要更改设计方案的大小、角度,只需轻轻一点鼠标键盘,并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不可否认,现代高科技的电脑美术的产生给传统美术绘画带来了划时代的变革,不仅大大提高了艺术设计的质量、设计效率和自动化水平,更营造出一种全新的艺术创作效果。比如,当今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它们的制作分为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技术。网页上流行的Flas就属于二维动画,而最有魅力并运用得最广的当属三维动画。但是很多艺术人才却忘了,一部好的作品除了要有好的脚本、经验丰富的导演,最重要的就是需要传统美术绘画出最具有魅力和灵魂的人物造型,从而更好地打动观众。现代科技在影响传统美术的同时也在制约其发展,毕竟用电脑科技设计出来的人物场景是虚拟的、无生机的,没有太多可收藏的价值。

作为未来一代的艺术学子们,在进行传统美术创作的同时,更好地融入现代科技发展,创作出更优秀的艺术作品,是未来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大家不管在今后的工作中是立志成为设计师还是走艺术家路线,都应当认真地去学习和探寻传统美术与科技之间融会贯通的发展之路,充分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为社会未来的文化生活提供更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当前,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国外各种艺术观念都对中国传统美术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影响。虽然不能直接下定论是好是坏,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对于生活在我国传统美术文化氛围中的人们,各民族、地域的习俗观念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审美观,尤其是带有本土特色的艺术产品所展示出的熟悉的亲和力,更能打动观者,从而产生更深的交流和沟通。在这个关键时期,需要艺术家们用自身的综合实力,创新传统美术和现代科技艺术的接触点、融合点,使二者融会贯通,创造出更大的艺术价值为世人共享。

参考文献:

[1] 吴严明.文化的再生产[D].中央民族大学,1996.

[2] 任晶晶.现代科技对传统美术的强大冲击[D].长春大学,2010.

现代科技范文第8篇

【关键词】现代科技;助力;传统音乐类教学

1.传统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低

由于学生们来自于各个不同的地区,他们的音乐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他们之间的音乐基础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导致基础差的学生备受压力。而负责音乐教学的教师们却未能正确的认识到这一点,仍以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不注重学生个人的特点,这样就无法满足年轻学子的求知要求,导致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兴趣降低,积极性减弱,学习成绩也不高。音乐课上的音乐欣赏的内容多是一些中国古代的音乐作品和外国的经典音乐,而这些作品距今已有很久的历史,内容过于陈旧。现在的学生最喜欢的都是当代的流行音乐,而对于那些古老的经典音乐却难以理解,也不感兴趣(觉得与自己相隔太久了,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更不用说去自己专研学习。

1.2教学模式单一

我国国内的绝大多数学校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依然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使用相对单一的“讲授法”和“跟唱法”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时,只是单一的按照教材,围绕该章节主题选择音乐作品,对作品进行介绍,分析作品所属的流派和创作背景,由于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无法做到课外延伸,增强学生的知识面。在学生学习唱旋律时一般都是用“跟唱法”教学,老师一边唱旋律,学生一边跟着模仿,但是学生对相应的内容和情感基调却缺乏深刻的了解,而对基础知识较薄弱的学生却过于简单,难以实现教学目标。由于学校音乐设备的稀缺,教师在课堂上无法现场演示教学,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利用现代科技辅助传统教学的必要性

在当今这个科技快速发展的社会里,每天都有一些新的事物被创造出来,而科技就是用来为人类活动服务的。在音乐教学中,利用最多的现代科技是电脑技术和多媒体教学,国内许多学校多开始建立音乐局域网教学,通过网络技术对音乐进行创造学习,加强交互式学习交流,很好地解决了因时间和空间上的差距导致的阻碍因素。从一些西方国家的社会教育实践和经验来看,现代科技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新的突破,它使得学生可以在计算机软件的辅助下,进行自主学习,通过网络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技能。传统教学由于受到设备条件的约束,很多新兴的音乐学习技能和方法无法得到实施,这就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慢、掌握慢,学习效果差。此外,随着电脑、手机等设备的普及,将其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是很有必要的,借助现代科技的方便来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从而使得其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利用现代科技辅助传统教学觉有重要的意义!

3.如何合理地利用现代科技助力传统教学

3.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对于多数学生由于他们的音乐基础差,致使他们在学习上积极性差,很难有毅力一直坚持下去,音乐学习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一些乐器的生产制作变得简单,音乐设备的制作成本降低了,价格自然也就便宜了,学校就有能力引进这些新设备,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乐器,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研制开发出音乐游戏软件,让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培养出一定的乐感,增强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学校的音乐设备对专业音乐的学生开展音乐比赛,对获胜的选手进行一定的奖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教材的选择上,应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的引用学生感兴趣的流行音乐,在流行音乐的基础上贯穿古典音乐艺术特点进行教学,实现教材的新颖性。

3.2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音乐教学

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科技助力传统音乐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在音乐课程教学中,对于音乐欣赏教学可以多开展多媒体教学,逐渐地取代传统教学设施。负责音乐教学的教师可以在备课和制作课件时,在课程内容的编写上加入一些画面和声音,增强内容的生动性,避免理论知识的枯燥无味,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利用电脑软件为学生开设自主上机学习,让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学习自己创作,并对学生创作的音乐进行点评指导,也可以录制下来交给老师,让老师在听后谈谈自己的感受,为自己的作品提出几点改进的建议。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先告知学生下节课的主题,让学生在课下去网上收集准备资料,下载相关的音乐文件,再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交流学习,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带来的优势。

4.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利用现代科技来辅助传统音乐类教学是顺应这个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应该积极学习新的科学技术,并把它应用到教学中去,将现代技术与学科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辅助作用,实现教学质量的进一步将提高。我们只有解决好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才能保证音乐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为社会培养出更高素质的音乐专业人才。现代科技在专业音乐教学中的辅助应用,将会在未来得到不断地完善,利用现代科技助力传统教学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陈月鹏.多媒体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2(7).

[2]邓兰.对现代化教学技术在音乐教学中唯上的批判——兼论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核心作用[J].教育学报.2006(03).

现代科技范文第9篇

关键词:现代科技;传统美术;继承;剖薪

多少世纪以来,在人们的头脑中,绘画、雕塑等形式是美术创作不可动摇的表现基础,是作为记录形象的最佳手段。美术与画笔从来就好比鱼水关系不可分割。西方美术史更是在很长时期把模仿客观对象的古典写实主义技巧作为表现主导。

然而,这种以笔为创作媒介的表现方式保持到19世纪却受到严重的挑战。1826年,法国人普斯用曝光法拍下了人类不用绘画而用阳光得到的第一张照片。从此,摄影像一棵大树,根植于科技的土壤,在艺术的春风雨露中发芽.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们文化艺术观念的更新而蓬勃成长起来。照相术是社会工业化的产物。它的产生和普及对以模仿为主导观念的传统艺术无疑构成了相当的威胁.其惟妙惟肖的纪实本领远远超越了写实绘画的能力,以至于有人说:“传统绘画在对客观事物的忠实与再现上与摄影相比是何等的无力!”就连写实主义优秀作品《父亲》也不可幸免地被人评为“给人的感受不过是一张比较精彩的写实照而已”。不可否认,摄影作为l9世纪新的艺术创作载体呈现出很大的优越性。它以其丰富的造型能力成为大众手中选择美、捕捉美、塑造美、再现美的有力手段,给传统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如果说一百多年前,摄影挑战写实绘画,导致写实绘画的解构和现代绘画的兴起,那么真正造成传统艺术家们前所未有的危机感的,则是一百多年后电脑美术的诞生。

20世纪人类最伟大、最卓越的技术发明是计算机。计算机自问世以来,开辟了人类智力解放的新纪元。在短短的50年阃,它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广泛深入到科学技术、国民经济、社会生产(当然包括艺术创作)等各个领域。电脑美术因此应运而生。电脑美术是以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为主要工具的一种新兴视觉艺术种类。它能取得普通绘画工具和摄影无法取得的无以伦比的绝妙色彩和魔术般变幻无穷的形式,而设计速度却较传统美术创作可提高数十倍乃至数百倍。从Photoshop到CorelDraw,从AutoCAD到3DSMax。每一种电脑制图软件的推出都为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方便:你可以轻点鼠标将“蒙娜丽莎”的微笑随心所欲变动,也可以在几尺的荧屏前创意毕加索的立体主义;可以既不用胶片又不用冲洗得到超现实数码影像,还可以抛弃纸笔创作模式给小朋友献上精彩的《玩具总动员》……。总之,你所想表现的内容和东西,几乎都能在电脑里数字化生成。古人把对再观美好事物的愿望寄托在马良的“神笔”里,而电脑美术似乎将他们当初的梦想变为了如今的现实。因此,电脑美术一产生就广泛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

正当人们沉浸于“网络伊甸园”充分感受现代科技带来的艺术创作乐趣时,一部分人却产生了忧虑和迷惘:面对“摄影昔冲写实绘,电脑今震抽象画”的现状,真不知传统艺术殿堂还能挺立几时?电脑美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是否会令21世纪的传统美术工作者失业呢?长期以来形成的纯美术的各种门类是否会逐步消失而被新生的电脑美术所替换呢?这一系列问题,越来越多地困扰着当前的艺术工作者。如何正确认识和分析这些问题,这是当前美术工作者和美术教育所面临的十分重要的问题。

我们无法回避现代科技与传统艺术的碰撞,我们需要的是以一种博大的胸怀、相对的视角和发展的眼光正视这一问题。

首先,我们应当看到,电脑美术的产生给艺术设计带来了划时代的变革。它不仅大大提高了艺术设计的质量、设计效率和设计自动化水平,而且大大拓展了艺术观念和艺术表现手段,产生了全新的艺术创作效果。各种艺术设计门类——广告设计、环境设计、服装设计、动画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一都因电脑这一媒介抛弃了传统的绘画方法和工具材料,突破了自己那门艺术表现手段的局限而大显身手,使现代艺术设计以纷繁多姿的崭新面貌出现在大众面前。艺术家可以在计算机显示屏前讨论设计方案,观察任一角度的设计效果,欲将设计方案缩小、放大或转换角度,只需鼠标轻轻一点,同时还可通过修改设计方案的各种参数来随意修改设计方案并选出最佳设计效果。英国美学家鲍桑葵说:“任何艺人都对自己的媒介感到特别的愉快,而且赏识自己媒介的特殊能力。”计算机使艺术家们如虎添翼,增添了施展自己才华的广阔天地。电脑艺术手段的运用不仅对艺术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也给传统绘画带来了好处:它既可以综合各种创作素材,又可以对比各种色彩,还能够突破传统的技法。随着艺术软件的不断开发,这种影响必将越来越大。

伴随着大艺术时代来临的,是艺术院校教育方式的变革。长期以来,我们的美术教育受传统学院派绘画影响很深,就连不少设计学科也一直沿用绘画绘图为主的单一训练手法。网络艺术的兴起使我们将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相统一的教育观作为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李政道博士曾指出:“科学和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新世纪将唤起人们对科学与艺术综合创造力的认识,在其相当丰富的土壤中达到美术创造探索的高峰。只有掌握了先进的表现工具和表现手段,才能不仅扩大和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同时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用于创造性思维培养这一本质课题上去。因此,作为年轻一代的艺术学子,无论立志成为设计师还是纯艺术工作者,都应当学习、了解和能够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为大众文化生活服务,从而顺应时代的发展。

现代科技虽然对传统美术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但是现代科技的运用,只是人在艺术创作中对工具的使用,对一种技术的掌握,而真正要创作出有价值生命力的艺术作品,关键还在于对人的艺术层次的提高。在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中,艺术家不仅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要有深刻的认识,而且还要以艺术表现形式、表现手段和表现技巧,将深刻的艺术认识形象地表现出来,才能走到艺术创作的终点。艺术之美不仅是形式之美,而且更是人文之美。这就要求艺术家要具有较高的认识水平和较强的表现能力,要打下坚实的艺术功底,熟练掌握各种艺术技巧。如果不从根本上提高艺术修养,只是去掌握一门技术和一两种设计软件的使用,那就只能是机械性的重复或是模仿性的制作,决不可能刨作出具有艺术感染力和艺术家自己独特个性的艺术品来。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虽然电脑美术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但是传统美术仍然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各门艺术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由于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决定了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种类的多样性。美术史发展至今数千年.留下了各种艺术门类、各种风格流派、各种表现手法。国画讲究“皴擦点染,干湿浓淡”.西画讲究“虚实松紧、光影线面”。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传统美术形成了自身的规律和特征,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表现性。这些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艺术家智慧的结晶。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发展。无论多么异彩纷呈的当代艺术,其根与源都牢牢扎在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同时,由于人们审美观念不同,对社会生活的感受不同.因而有不同的艺术需求和爱好:有的人喜欢传统艺术.有的人喜欢现代艺术。所以我们不能提倡一些艺术门类抛弃另一些艺术门类,而应让各门艺术种类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借鉴、互相融合,使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和人们的不同爱好。我们相信,传统绘画只要符合当前人们的审美要求,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不但不会消亡,而且一定能够成为一种高雅时髦的文化需求更加被大众所喜爱。

西方学者罗曼‘罗兰曾说过:“各种艺术都会延展,在别的艺术中得到超绝的造诣。”我国理论家谢赫也提出了“迹有巧拙,艺无古今”的著名观点。我们处在一个古今并存的新世界,成熟的艺术工作者应从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中汲取营养。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拿当代艺术的手段去衡量传统艺术的技法.也不能拿传统艺术的典雅来评价当代艺术的纷繁。我们要适应这个“画法常新,而不废旧”的多元时代,而不是在时代车轮的面前彷徨不安。

现代科技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巧用 科技 提升 德育 效果

社会的发展,网络与通讯工具的不断普及,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使学校德育工作又有了新的形式与方法。现代科技的蓬勃发展也为学校德育提供了更广阔的时空,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学校德育工作已经不能仅仅依靠活动与说教,网络、校迅通、手机等现代科技都为我们的学校德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因素。但是在平时的德育过程中,很少有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这些现代科技来实施德育,总认为学生一旦接触了网络、手机等,就会给德育开展带来负面影响,担心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一上网就有可能接触一些不良的信息,从而改变他们的人生观。有的教师把网络与现代通讯工具视为一样不让学生接触。有的教师自己不懂如何上网,不懂什么叫“菜鸟”“大虾”“童鞋”等网络术语,更有的教师甚至不会使用电子邮件或者QQ。也正是由于他们的不理解,造成他们对网络的一种错误认识,总认为网络对学生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现代科技本身是没有错的,关键是德育工作者如何来引导学生,如何利用这些现代科技来创新德育形式与途径,有效指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帮助学生避免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笔者经过实践,认为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德育模式,巧用现代技术,来提升德育效果。

一、视频播放,渗透德育

多媒体视频是我们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与媒介,它以直观性、动态性与情境性深受教师与学生的喜欢。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媒体,经常播放一些德育专题片或故事,来引导学生正确言行,来渗透德育。

比如,现在的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不是“小皇帝”就是“小公主”,自我意识非常强,总认为其他人关心自己是应该的,没有社会责任感。记得有一段时间,我们班卫生非常差,虽然有时候也查出了“作案者”,但是一批评他们的时候,他们却在那理直气壮地推卸责任。这时候,我就利用班会课给他们播放一些环境污染的视频资料,引导他们进行讨论,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平时是不能乱丢垃圾的,要保持洁净的环境。自从我播放了这个视频之后,学生在班内乱丢垃圾的现象明显减少了。

二、推荐网站,强化意志

网络对于学生来说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磁铁,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利用科技对学生实施德育时,我们就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个无形的资源,让学生在网络中内化自己的道德情感,强化自己的道德意志,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中始终能保持着一种良好的道德情操。

三、QQ平台,自由交流

QQ软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作用与功能已经相当丰富了。一开始的基本功能就是聊天,而现在可以上传视频,可以相互传送文件,可以创建讨论组,可以视频或语音聊天,交流起来非常方便,它也成了我进行个别化辅导的重要阵地。因为网络的虚拟性,相互之间不知道对方是谁,师生或同学之间就可以在一种无拘无束的状态下聊天交流,不像在教室里那样感觉到紧张与拘束。在这种情境下,学生的思维才能处于一种亢奋状态,才能看到学生内心真实的世界。现在学生的家庭几乎都通上了网络,许多学生在还没有进入小学之前,就已经接触了电脑网络,可以上网看视频,打游戏了。进入小学之后,更是人人会上网,多数学生都有自己的QQ。我们就要利用QQ平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平时的德育过程中,我除了创建了一个班级博客之外,还为班级创建了一个QQ群,把有QQ号的学生都邀请到群中。这样,群里每一位成员的发言大家都可以看到,也可以及时进行点评,实现了全班学生之间的交流。当然,德育教师也要加进来,通过与学生在QQ里的交流及时了解班级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由于学生用的都是昵称,相互都不知道对方的真实姓名,学生就可以在QQ群里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真实地反映自己的情况,甚至是一些不满都暴露出来。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平时一些不好意思开口的问题也可以在群里没有顾虑地发问与回答。这些发问与回答才是学生思想品德最真实的表现,是最原始的道德形态。这样,我们利用QQ平台,避免了学生与自己当面交流时产生的心理障碍,教师可以更加真实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当学生将自己的苦恼与不愉快说出来时,我们也以匿名的方式来疏导他们,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误区。

四、电子邮件,单独辅导

电子邮件是现实社会中重要的通讯工具之一,它以快捷、方便、安全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欢。现在的小学生,由于信息技术课上已经学会了如何申请邮箱,如何接收邮件,基本上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邮箱。因此,我们要一改传统德育方式,运用电子邮件的功能,来弥补传统德育的那种面对面交流的弱点。

五、手机通讯,家校合力

虽然许多学生家中都有电脑与网络,但是还有极少数学生家中没有。所以,我就利用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让家长开通校迅通,利用这个平台来让家校形成教育合力,让家校沟通更方便,把德育落到实处。

有的家长不知道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那么我就利用校迅通为家长送去大量的优秀家庭教育文章,同时家长还可以通过校迅通咨询各种问题,让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最新动态与策略。家长还可以通过校迅通来了解学校的最新工作动态,以便支持学校的工作。学校也可以把学生的一些共性思想发送给家长,以引起家长的注意,寻求家长的支持与教育。这样,通过手机通讯就可以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无缝对接,形成合力,更好地让德育不留“死角”。

总之,在网络非常发达的今天,学校利用现代科技实施德育已经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我们的德育工作要用现代教育理念,提高德育水平和网络运用技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为我们的德育工作服务,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等共同参与到德育过程中来,以促进学生在新的环境下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瑜.努力探索网络德育的有效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00(18).

[2]沈卫国.网络德育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学,2004(11).

[3]宋德如.信息网络对青少年心理负面影响与教育干预[J].青年研究,2000(11).

[4]黄娟.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11).

上一篇:现代京剧范文 下一篇:现代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