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会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15:27:27

现代管理会计论文

现代管理会计论文范文第1篇

关于知识经济问题,是我国学术界当前正在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总的说来,讨论的重点主要集中于它的技术层面,很少涉及到它的社会文化层面。

什么是知识经济?现有相关文献的阐述大同小异,多是引用“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所下的定义。

我个人的认识是:“知识经济是工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其基本特点表现为它是以人的创造性知识(广义理解的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从而使经济的发展不再属于资源依赖型,而转化为知识依赖型(依赖于人的知识的发展程度)。由于地球上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而人的头脑中的知识却可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因而知以经济作为知识依赖型的经济,自然就可保待长期持续发展。”

现在的问题是:上述关于知识经济的界定中,广义理解的创造性知识怎样才能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呢?这就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胄先是一个社会文化问题。即涉及到“非人性化”(dehumanized)与“人性化”humanized)的问题,如果知识经济只涉及到非人性化的技术问题,那就只能称之为技术经济,而不是知识经济;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创造性知识是人的创造性思维的结晶,是人的大脑的产物。但任何人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人,而是作为“社会人”以至“文化人”而存在,总是生活在定的社会关系中。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人的大脑能个能独立自主、精神焕发地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相应地产生创造性知识,是有条件的。也就是说,它首先同人们所处的大环境、人们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条件有着直接的联系。这是因为,“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思维,往往表现为具有超常性(不墨守成规)、它有个性(独出心裁)、富有开拓精神、独创性与灵活性。”而要使真正具有上述特征的创造性思维得以自由驰骋,从加使异彩纷呈的创造性知识得以源源不断地大量涌现,又有赖于与此相适应的催人奋进的社会大环境的激发和孕育才有可能实现。这也正是至今仍有许多人总是带着极其美好和仰慕的心情,追思我国公元前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和西欧14世纪到16世纪文艺复兴时代的根本原因所在。因为这是中、西文化史上的两个黄金时代,都是真正的“思想大解放,科学、艺术处于大变革、大发展、大创造的时代,也是科学、艺术上英才辈出、群星灿烂的时代。”这两个中、西文化史上黄金时代所产生的订多出类拔萃的大师们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闪耀的思想光辉,可以看作是他们所处的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反映,至今仍熠熠生辉,令人无限敬仰。

关于创造性人才(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辈出与社会大环境的关系,我国晚清大学者龚自珍对此也有极为深切的感受。从他所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九州生气情风雷,万马齐暗诚可哀。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可以看到,其中的前两句充分反映了他对封建社会末期的思想禁锢压抑了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无限惋惜和哀叹。而后两句则充分表达了”他强烈要求进行社会变革,为创造性人才茁壮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的热切追求和无限向往,因而他的这一寓意极为深刻的诗篇,就是今天读来,也足以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由于知识是人的头脑的产物,是同每个人的精神状态紧密联系的,因而它就决不可能是单纯的自然科学技术问题,而应首先看作是社会文化问题。发展知识经济,使它真正为人民造福,首先要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格的独立和人的尊严,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做到以人为本、技术为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每个人的创造性思维,为促进知识经济迅速而健康的发展,提供无穷尽的精神和智慧的源泉。

二、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同宏观与微观经济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

(一)从宏观上看

首先要明确,在我国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要形成和发展知识经济,是完全不可能的。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如果没有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推动,以加速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扑面而来的以创造性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将无法在我国生根、发芽和结果,从而使我国又将失去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即导致我国经济的发展将无法融入世界性知识经济发展的大潮流,而陷入步履维艰的困境。

那么,知识经济为什么必然会同我国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水火不容呢?

从社会文化观看,须从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谈起。

关于经济与文化的关系,正如“在其所著《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一定的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和经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当时,根据提出的‘一边倒’的国策,在经济上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主要特点是:采用国家所有制,所有企业除极少数属于集体所有外,都属于以国家为代表的‘全民’所有,国家通过下达指令性计划进行‘大统一’的直接管理;在财务上实行‘统收统支,统负盈亏’,企业没有独立自主的经营权。经济体制上的‘大统一’,要求文化上的‘大统一’与之相适应。‘大统一’的文化,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表现出一元性、依附性和驯服性的显著特点。

一元性是指强调‘社会本位论’,个人作为社会整体的一分子,不应有独具‘个性’的自我追求,个人的人格独立和正当利益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要求每个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否则,就会被诬为‘个人主义’严重而受到批判。

依附性与一元性相联系,强调任何人不能游离于一定的社会组织之外,其工作和生活必须依附于一定的组织,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无所不包的层层依附于上级的金字塔式的依附网络。

驯服性是指强调个人对组织必须绝对服从,不容任何人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有任何‘越轨’之处。要求人们以做组织的‘驯服工具’为荣。

这种‘大统一’的文化,一方面将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社会成员中极少数先进英雄模范人物‘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范相等同,严重脱离社会客观实际,势必导致‘假、大、空’风气的滋生和蔓延;另一方面,它对人的‘个性’的扼杀,也对社会成员主动性和聪明才智的发挥起到严重的窒息作用。”由此而形成的知识界“万马齐暗”的局面,怎么有可能为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无限生机的精神动力与智慧源泉呢?

市场经济体制则与此不同。它是建立在自由而普遍的商品等价交换的基础上的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其基础是确认交换双方地位的平等,并不因金钱或权力、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别。而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又有利于调动人类可贵的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即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第一》)和“止于至善”(《大学·孔经》)的精神,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就表现为力求达到永无止境的更加完美境界的精神。经济生活中这种精神的发扬,有助于促进人的人本立场、主体意识和人性智慧的回归。从而可以为知识经济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奠定牢固的人文基础。

从以上关于知识经济形成与发展宏观

基础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它所涉及到的首先是社会文化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对有关问题如果不从社会文化的大视野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就有可能使人们的认识陷入机械论或工具论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二)从微观上看

再从微观上看,在企业内部建立合理的权力结构,实行真正民主的、人性化的管理,借以为知识经济在企业内部奠定微观基础,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也走了一段很长的弯路。本来西欧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TheRenaissance)和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TheEnlightenment)所倡导的“人本主义”和“天赋人权”的思想,已经促成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使广大公民(citicens)至少从理论上看,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的民利,如可参与议员和总统的直接选举等等。可是,在企业内部,长期以来,所实行的仍然是纵向的专制独裁式的集权化管理,广大员工仍处于无权的状态,他们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为等级森严的官僚体制所控制。从而使广大员工在企业内部的主人翁地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智慧和创造力,因受到种种压制而无法充分发挥。

如不彻底改变这种情况,知识经济在企业内部的落实自然无从谈起。

本世纪中叶以来,在西方企业内部兴起的“产业民主运动”(IndustrialDemocracyMovement)正是以彻底改变上述违反历史进步潮流的情况,作为其基本出发点。“‘产业民主运动’认为,企业内部传统的专制独裁式的管理等级制度所形成的管理权力结构,必须作重大的、带根本性的变革,使之与反映历史进步潮流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相适应。即认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所提出的‘人本主义’和‘天赋人权’的思想,不仅要体现在整个国家的政治、社会生活中,同时也应体现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广大员工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处于无权的状况必须根本改变,要在企业内部实行‘产业民主’,将原来纵向的专制独裁式的管理转变为横向(扁平式)的分权化的民主管理,借以使员工和经理人员处于平等地位,享有同样的参与权力,把人本主义、民主管理的思想贯穿于企业管理过程的始终。从而使企业真正成为一个民主的、人性化的组织(HumanizedOrganization)。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充分发挥出来。”为知识经济在企业内部生根、发芽、结果形成广泛的人文基础。

三、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将对现行管理会计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一)企业经营目标的多元化问题

企业经营目标是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管理会计,作为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信息和智力支持的“决策支持系统”,其一切活动,也应以企业的经营目标为中心,力求能卓有成效地促进和服务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应怎样界定企业的经营目标?国内外各相关学科的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和发展的过程。我认为,其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又同人们对人性(personality)怎样认识有着直接的联系。

大家知道,美国学者AbrahamH.Maslow是研究行为科学的先驱者之一,他在本世纪4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HierarchyofNeedsTheory),该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5个等级,依次是:①生理的需要:是指衣、食、住等人的基本生活的需要。②安全的需要:是指人的生活及其生命、财产能得到安全保障的需要。③友好与归属的需要:是指人进入组织后,组织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友好相处,成员对所在组织形成归属感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是指人应受到尊重,在组织中形成自重、互敬的良好气氛,进而激发人们对所从事的工作产生自豪感的需要。⑤自我实现(Self-actuality)的需要:是指人对完成自己矢志献身的创造性事业,可从中得到最大自我满足的需要。这种自我实现是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以上5个层次的需要,形成一种金字塔式的结构。

我感到,对AH.Maslow的理论.也可从另一角度来领会,据以把人依次分成三种类型,即经济人(Economicman)、社会人(Socialman)和文化人(Culturalman)。意思是可粗略地认为:侧重于第1、2层次的人属于“经济人”;侧重于第3层次的人属于“社会人”;而侧重于第5层次的人属于“文化人”;而第4层次则介乎第3层次与第5层次之间,既同“社会人”有关,也同“文化人”有关。

对人的类型作这样一种分类,有什么重要意义呢?我认为可以作为确定企业员工的个人目标和作为由员工组合而成的企业整体经营目标的客观依据。

具体地说,在工业经济发展的前期,本世纪初以泰罗为代表的管理学家认为,企业的组成人员,都是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进行活动的“经济人”。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也遵循“经济人”的行为准则。因而企业整体的经营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对员工的激励也主要运用经济激励机制。

当工业经济发展到较高级的阶段,行为科学家则认为,不能把企业的“组成人员看作是只寻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而应把他们看作是具有感情、思想、需求。爱好和主动性、能动性的‘社会人’。因而认为,企业作为一个社会单位,是一种社会的有机联合体。在这种社会有机联合体中,不存在像‘利润最大化’这样一个单一的可以普遍适用的经营目标。从长远的观点看,应把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看作是它的总体目标。……必须努力消除以‘利润最大化’为单一目标可能导致企业侧重短期行为的种种消极因素。除利润之外,还必须同时在科技开发、产品开发、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人才开发、生产安全、技术装备水平、生活福利设施等各个方面同时下功夫,才有可能为企业长期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奠定牢固的基础。与此相联系,企业的员工作为‘社会人’,不是单纯‘经济人’,他们的个人目标也是多样化的,应包括心理、社会和经济需要等各个方面,并不会以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作为其唯一目标。因而,对人们的激励因素也不能局限于经济因素,而应同时包括心理、社会和经济等各个方面。”

当工业经济进一步向知识经济转变,企业的组成是以高智力的员工为主体,他们已经达到‘文化人’的崇高精神境界,企业作为由文化人组成的集体,它们的生产经营当然不会以工业经济后期“企业本位”的多元化因素作为经营目标,更不会以工业经济前期所采用的“单一的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而会适应“文化人”的特点和要求,采用以服务于“社会本位”的更高层次的多元化因素作为经营目标。这种更高层次的多元化因素,从根本动力上看,必然是以非功利性因素作为主导。这是因为以“文化人”为主体组成的知识经济社会,是高度文明的社会,根植于这种大环境的企业,自然会以更广阔的视野,更恢宏的气度,力求应用它所拥有的巨大优势,不断为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创造尽可能多的新价值,借以为解决社会面临的诸如资源、环境、教育等众多问题,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作出尽时能大的贡献。

总括地说,企业的经营目标,从“单一的利润最大化”,到“企业本位的经营目标的多样化”,到“社会本位的经营目标的多元化”,反映了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其中,财务会计能最直接有效

地为实现较低层次的

企业经营目标--“利润最大化”服务,而管理会计则有更广的活动空间,即可为实现较高层次的企业经营目标--“企业本位的多样化的经营目标”和“社会本位的多元化企业经营目标”服务。特别是能更有效地为较高层次的根植于知识经济社会的“社会本位的多元化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服务。

(二)“决策支持系统”从为“金字塔式”的“决策系统”服务转变为同时为“倒金字塔式”和“金字塔式”的“决策系统”服务

我们曾较早地撰文论述管理会计是“决策支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首要职能是从事决策的研究工作。问题在于:我们原来在这一方面所作的论述,是以纵向的金字塔式的集权化管理模式为基点的。因而对“决策支持系统”如何进行决策研究,是把重点放在如何为企业最高领导人进行最终决策的金字塔式的“决策系统”提供信息与智力支持。这种认识显然是很不全面的。因为它既不符合“产业民主运动”的要求,也同知识经济形成与发展的总趋势不相适应。因为知识经济既然是以人的创造性知识作为最重要的核心生产要素,而知识又是深藏于广大员工大脑中的精神财富,是不可能依靠外力的强制(如通过上级的发号施令)把它挖掘出来的。唯一的办法,是形成一种新的有效的机制,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员工自身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动力,使他们每个人头脑中的知识宝库都能转化为企业取之不尽的创造源泉。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变企业管理原来的权力结构,即从纵向的集权化、控制性的管理转变为横向的、分权化的民主管理,以基层作为管理权力的基点,真正确立广大员工的主体地位,赋予他们充分的自、知情权和参与权,即坚持员工本位的原则,使每个员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有权依据他们直接了解的情况,善于审时度势,适应情况的变化自行进行决策,形成“倒金字塔式”的决策体系,并在其运作中形成一种以”自主管理”为基础的“自行调节”、“自行控制”、“自行适应”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极大地提高企业对客观环境、条件变化的灵活反应能力,从根本上消除在集权化管理模式下凡事要层层请示汇报才能采取行动、势必贻误稍纵即逝的时机而造成损失的严重缺陷。

在建立了“倒金字塔”决策体制以后,企业的高层领导应怎样实现其领导职能呢?我认为,宜实行较为超脱的、富有感彩的“鼓舞性领导方式”(Inspirationalleadership)或称“支持性的领导方式”(Supportingleadership),进而收到“官闲民乐”的效果。这里所说的“官闲”,并不是指采用“倒金字塔式的决策体制”,企业的高层领导可以无所事事,而是指他们应尽量避免去直接干预其所属各层次、各单位广大员工所从事的日常具体事务,而应集中主要精力去研究企业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大问题,从宏观上对企业整体性的发展进行高屋建瓴式的谋划;而“民乐”,则指广大员工在遵循企业总的经营规范的前提下,可以独立自主。心情舒畅地开展工作,而不致于经常受到外来的种种无谓的干扰。这样,就可以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一种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的条件,有助于促进广大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各尽所能,才思泉涌,从而创造出尽可能优良的业绩,为企业整体的健康发展作出尽可能大的贡献。

管理会计,作为决策支持系统,应怎样做才能同上述新的决策体制的要求相适应呢?我认为,上述新的决策体制对“决策支持系统”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因为前者要求后者:

既眼睛向下——为企业生产经营第一线的广大员工提供动态追踪式的瞬时信息沟通网络,为他们进行日常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智力支持。

又眼睛向上——为企业高阶层领导进行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决策提供信息、智力支持。

这样上下结合,使全局与局部、长远与当前、战略与战术互相贯通,就可收到最优的整体效果。

(三)管理会计将从“财务会计”的“二维结构”向“三维结构”转变,走上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

会计的发展变化同它所依存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的发展、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会计发展史作一简单的回顾,可以看到,从它的基本结构上看,已经完成了从“一维结构”向“二维结构”的发展,即从“单式簿记”向“复式簿记”的发展,这一发展历程,是同从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向以生产社会化为基础的工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现在我们面临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新时代的转变。由于知识经济是以创造性知识为其核心的生产要素,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原有的工业经济,于是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这些问题,从会计上看,依靠财务会计原有的“二维结构”模式是无法解决的。因而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管理会计要突破财务会计“二维结构”的既定框框,转变为在“三维结构”模式的基础上,走独立发展的道路,这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较具体地说,从历史上看,以自给自足为基本特征的农业经济,生产出来的东西消费以后,如果还有剩余,是以“资产”的形式存在,不管是农民,还是地主,只会把所占有的资产积存起来,甚至把它埋在地下也就是他们只会存钱,不会用钱,更不会把所占有的资产拿去投资,使资产转化为资本,因为当时还没有出现像“资本”或“投资”这样的经济概念。在这种情况下,占有资产的人要利用会计记账,只要用“一维结构”的单式簿记就够了,因为要掌握资产占有量的增减变化,只需要了解期初原来存多少,本期新收到了多少,本期用掉了多少,最后得出期末还存多少、用公式表示,就是:旧管+新收-件除=实在,十分简单明了。

现代管理会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探索

一、症结剖析

(一)管理会计本身的弊端。

管理会计所采用的方法可以是会计的、统计的或数学的方法,但用得最多的是经济数学方法。它将管理会计复杂的经济活动用简明的数学模型表达出来,揭示有关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最优化的数量关系,为管理人员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提供客观依据。至本世纪70年代初,在管理会计思想发展中出现了“信息经济学方法”,试图将成本会计的“绝对真实方法”和“条件真实方法”归结到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体系中。这种微观信息经济学对管理会计的影响,使管理会计研究人员试图用理论来改变实践。他们在书斋中为实践工作者设计了一些复杂的确定型、风险型、不确定型经济数学模型,有些模型直到今天还难以在实践中运用,因而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

(二)我国管理会计研究现状的弊端。

在中国会计史上,会计理论和实际工作者早已研究产生了一系列类似于管理会计的核算和管理方法。目前我们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仍然倾向于注重理论,追求科学化,而忽略对可操作性的探索,而且大多是借鉴西方。对于管理会计理论来说,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是其得以构建并付诸应用的前提条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起步,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待转变,这些都会对管理会计目标产生影响。

二、出路探索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今后我国管理会计研究应该以研究管理会计的实践为重点,以建立和完善会计管理组织体系中的管理会计系统为保证,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逐步探索出一套能够与实践相结合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一)建立和完善管理会计系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使企业走向市场,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有一个专门机构从事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应用。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已转变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系统。笔者认为,该系统可由以下3个层次构成:

1、建立由管理会计方面的专家组成

的独立的民间机构———管理会计委员会。该委员会应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其职责是作为政府会计管理机构的辅助力量,协助政府会计管理部门共同管理全国的管理会计工作。

2、建立地方和各行业管理会计协会。

其职责是遵循有关管理会计原则,根据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情况,组织有关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组织学术交流,总结本行业的管理会计工作,促进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为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提供咨询等。

3、各企业根据具体情况设立总会计

师领导下的专门负责管理会计工作的机构,或在财会部门配备专职管理会计人员。作为专门的管理会计机构或专职的管理会计人员,其职责是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研究和应用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向企业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有关决策所需要的管理会计信息。

(二)管理会计实践要加强

1、取得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

从我国的实际来看,无论什么工作,只要领导高度重视,工作将会大出成绩。管理会计的实践也不例外。为此单位领导应多关注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工作,工作人员也应多向单位领导汇报工作情况、提出工作思路以及要求,使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在单位领导心中日益得到提升。

2、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素质

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管理会计师队伍,管理会计师由财务会计师承担。从国外的情况来看,管理会计师的素质要求要高于会计师。面对市场竞争,管理会计师作为既懂管理又懂会计的专门人才,应具有战略头脑,判断准确,勇于抓住机遇,创造性地分析解决问题。当然,做到上述几方面并非简单之事,应博学多识,一专多能,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积极主动地更新知识。同时,应加强思想修养,达到“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的思想境界。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在1995年就有48%的管理会计师走出办公室狭小的空间,深人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前沿了解企业的情况,这一点值得我国学习,也有助于管理会计师上述素质的培养。

3、学术界积极参与

学术界将管理会计的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企业的实践中,指导管理会计实践。企业为学术成果提供试验场所,并能促进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管理会计的实践又反过来有助于提升管理会计的理论,形成理论、实践交替上升的良性循环。

我国在推动管理会计研究和应用方面也开展过一些工作,如1997年《会计研究》杂志举办了“安易杯”管理会计论文的有奖征文,这是我国首次开展的有关管理会计研究的规模较大的论文征集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信,随着管理生产要素的逐步深入人心,管理会计逐步得到重视,管理会计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应用层次、规模将出现一番新的景象。

总之,要使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对管理会计的研究既要重视基本理论的研究,更要注重实际应用的探索,以找到能够解释、指导、应用于我国企业实践的管理会计理论结构。这就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组织体系,推动研究成果付诸实施.

参考文献:

1、徐波:《对企业财务目标的再认识》,《上海会计》2002年第8期。

2、李心合:《关于财务理论若干问题研究》,《财经研究》2001年第1期3、王光远:《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

现代管理会计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研究主题;理论基础

一、引言

管理会计诞生于19世纪西方纺织、钢铁等重型制造企业中。二战后,管理会计正式成为哈佛商学院的一门专业学科,并得到学术界的公认。几十年来,西方管理会计研究伴随着众多企业的生存与竞争不断地突破自我和创新,研究内容不断增加,研究方法日趋多样,理论基础也不断扩展。可以说,这门学科的研究目前在西方已经比较成熟。

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早期的中国管理会计研究还没有自己的体系和重点。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研究逐渐与实务相结合,并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摸索,取得了许多丰富的成果。时至今日,与国外相比我国管理会计研究还存在哪些差距?如何能够使中国的管理会计研究走向世界?我们以相关文献为依据,从研究主题、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来分析管理会计研究所必须面对的关键性问题,为中国管理会计研究走向世界提供建议。

二、管理会计研究面临的关键性问题

(一)管理会计的研究背景与研究主题管理会计研究起源于西方传统的制造性企业,其研究的历史也是伴随着产品的制造成本和成本控制发展起来的。早期的研究关注于制造性环境中的问题,如改进生产成本和改善制造成本管理。但是,随着制造性的企业逐渐意识到越来越多的利润来自于非制造性环节时(例如产品的设计阶段、售后服务阶段等等),而且这些非制造性生产环节逐渐成为北美经济的主流,?管理会计的研究背景逐渐向制造前与制造后活动∞、服务行业②和政府部门@等领域扩展。人们对于非制造环境的关注,带来了基于价值管理的管理控制系统的科学设计与应用的研究,而价值管理的理念又促使人们开始关注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因此又有了ABC与ABM的研究。而近年来企业战略的重要作用使得人们又意识到许多管理工具具有战略管理的功能,例如平衡记分卡。这便带来了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风潮。而当管理会计逐渐突破单一组织和一国的边界,集团与跨国公司变得越来越重要时,对于价值链管理(包括供应链、专利与特许使用权安排、外部采购、有效的客户反应系统以及竞争者分析等等)、转移定价等主题的研究便成为了关注的焦点。由此,我们不难发现,研究背景对于研究的主题或者说研究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运用要与研究问题的本身以及当时的外在环境相适应,正确地运用管理会计研究方法是提高会计理论研究水平的保证①。西方管理会计研究的主流方法是经验研究。正是管理会计研究的务实性才使得基于企业的实彤案例研究一直以来成为西方管理会计研究的主要方法。我国管理会计的系统研究实际上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引入西方研究的成果开始的,起初主要是翻译和介绍类的规范性研究,还没有深入到企业实地进行研究,而那时西方已经开始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尤其是近几年,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几乎成为了西方管理会计研究的主要方法②。再看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目前经验研究还不占主流,即使是经验研究,大多也属于实彤案例研究,问卷调查的比重相当少。即使是案例研究,研究水平也与国外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国外成熟的案例研究都有自己的理论框架或者理论模型③,而国内多数案例研究还局限于讲述一个故事。尽管案例研究具有许多优点,但是案例研究的桎梏在于其不具有普遍性。因此,如果要在更加广阔的环境中检验理论,就应该采用大样本的研究,而对于管理会计研究所需的内部数据,问卷调查便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问卷凋查有两个很重要的技术:抽样技术和问卷设计技术。国内现有的问卷凋查与国外<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双月刊)2008年第5期成熟的问卷调查还存在极大的差距,成功的问卷设计一定是基于理论基础,再结合前人的研究设计进行调整和完善而成的。但是从我国现有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研究并不是验证某种理论,而只是说明一种现象,往往是需要了解什么问题就直接设计什么问题,而对于研究问题的计量还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性④。

另一个研究的差距就是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方法就是由研究者根据研究问题的本质内容设计实验,控制某些环境因素的变化,使得实验环境比现实相对简单,通过对可重复的实验现象进行观察,从中发现规律的研究方法。在管理会计研究中,实验法常常用于预算、激励机制和转移定价等问题。总的说来,实验研究相比经验研究有更多的困难,它除了需要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等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心理学的理论指导。同时,它要求大量的实验参与者,以及实验经费和计算机联网的实验室环境。这种研究方法可以得到许多在现实环境中无法得到的数据,从而在理论的检验上就有了更加广阔的范围和比较独特的视角,能够捕捉到更为主观的影响因素。因此,在理论基础上与心理学和行为学的结合更加地紧密。

(三)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在理论基础方面,西方管理会计的经验研究一般采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经济学(如信息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对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以及审计学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管理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叉学科,其基础是数学、经济学和行为科‰管理会计与企业管理密切结合的特性也使得管理学成为其主要理论之一。而近些年,以权变理论为代表的社会学以及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的重要作用也更多地体现出来。权变理论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上:不存在广泛适用于所有环境所有组织的会计系统。应该明确会计系统的具体特征与某种确定的环境相联系,并且是恰当匹配的。OJ而组织行为学与会计学相结合形成了一门新的科学行为会计学,它通过应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论来检验会计信息、过程和人的(包括组织的)行为的交互作用。Ho而心理学的研究体现在诸如个人对于管理控制系统的公平性感知(包括程序和结果的公平性)以及对于组织的信任和忠诚度等等,而这些因素对于组织的业绩都有相应的影响。

总之,这些理论的作用是不可以互相替代和比较的,只能通过结合它们所研究的背景、主题以及研究方法来论证其研究价值。而实际上,越是高水平的管理会计研究,越是在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方面做到了较好的契合。

三、中外管理会计研究的现状分析

(一)管理会计论文的标准为证明上述分析的合理性,我们选择了两本杂志各自代表国内外研究的水平和发展方向。据统计,国内的《会计研究》是权威期刊中发表管理会计研究比例最高的杂志,而且《会计研究》也是国内最具权威性的会计专业期刊。旧1国外对管理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早,而且有自己专门的管理会计期刊《管理会计研究》

(JournalofManagementAccountingResearch),该杂志在国际上有较高的声望。所以,我们选择这两本杂志作为我们研究的样本,样本的时间从1996至2006年共11年。

为了挑选出管理会计的论文,首先要确定管理会计的研究主题。根据Shields(1997)以及Scapens和Bromwich(2001)的分类,我们将管理会计研究分为管理控制系统、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以及战略管理会计几个方面。其中,管理控制系统又包括激励机制、预算、业绩评价、转移定价与综合控制系统。在选择管理会计的论文时,基于管理会计要为企业创造价值这一基本原则,我们挑选出符合上述内容的论文,对于财务会计也会涉及的问题(如薪酬机制),要看其应用的理论与视角是否属于管理会计①。如果研究涉及的是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职能(现在也包括披露),我们不视其为管理会计的论文。

(二)研究主题和研究背景

1.研究主题的分布根据论文的具体内容,我们将管理会计研究样本分为七个领域(见表2):管理控制系统、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以及战略管理会计和其他。其中其他指管理会计的新兴领域,在我国主要指环境管理会计;在国外主要指行为管理会计。考虑到我国这一时期发表了大量的介绍战略管理会<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双月刊)2008年第5期计的论文,我们将战略管理会计单独列出。

2.研究背景的分布我们将研究背景划分为三类。

尽管大多数的管理会计研究适合于制造性的行业环境,但是很多研究成果是可以推广和通用的①,不限于任何一个企业或行业的研究属于通用型的(genericsettings),这类背景一般比较抽象或程序化。如果论文表明研究结论是针对企业或某个行业的,我们则将其划分为企业背景。这些企业主要包括制造性企业,还有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机构以及垄断性企业。最后一类是医院、政府和公共事业部门等非盈利组织。可以看出,针对非营利组织的研究在国内外的比例都很低,而国外大多是通用型的研究。

3.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以企业界为背景的研究主题非常广阔,而非盈利组织和通用性的研究背景则更为关注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

JMAR中非盈利组织背景的比例几乎是《会计研究》的两倍。并且,《会计研究》通用性的研究比例较低,而JMAR有相当数量的研究是针对所有组织的(45篇),这将是未来我国管理会计学者努力的方向。中外研究相同的一点是,管理控制系统不管在什么样的背景下都是研究的重点,这表明了管理控制系统在管理会计中的重要性。另外,我们还发现,战略管理会计研究在国内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与JMAR极为不同。

(三)理论基础西方对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的应用比例明显超越我国;而我国只有在战略管理理论上占有优势,而在组织行为学与社会学方面尤为欠缺,大多数采用行为学的国内论文只是从规范的角度进行论述,实际上在国外的研究中,行为学研究大多是与问卷调查或实验研究相结合,提出有关行为学或心理学的变量并建立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因此,尽管也是应用了同一的理论,但是研究的深度和结论的价值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另外,根据相关研究,我国管理会计的经验研究有38.89%缺乏理论基础,是国外17.98%的两倍还多,与本文的数据结果基本一致(见表3)。这使我们感到与世界学术主流的差距并不只是技术方法的应用。在国内其他类中的研究,大多缺乏理论基础,规范性和介绍性的研究过多;而JMAR其他类中的研究则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并且多采用经验研究方法。JMAR对于综合理论的应用比例也高于《会计研究》。(四)研究方法现代哲学按照他们以理性或经验为知识的来源或规则而被划分为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

根据方法论的不同,现代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可分为两大类:

1.经验研究方法(广义经验研究,包括经验实证)。经验研究是寻求对客观现象解释和预测的某些具体研究方法的总称,包括档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实地调查法等等。经验研究区别于规范研究的最大特点是它关注实务如何进行的,而不是关注实务应该如何进行;不采用价值判断的方法,而是采取价值中立的立场,并且侧重于对命题进行证伪。

2.非经验研究方法(包括理论研究)。指除了经验研究以外的其他研究方法,包括分析性研究和规范研究、最优化等等。其中,规范研究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围绕经济政策行为的经济后果进行逻辑推理,提出政策建议和制定行为标准。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国外还出现了大量的分析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几乎无不例外地基于理论和生产经济学的理论和模型,它是建立在严格的理论假设和模型推导基础之上的,是连接理论与实证的桥梁。

我们把非经验研究分为分析性研究与其他(包括规范研究等)。因此,我们将研究方法划分为经验研究与非经验研究(见表4)。而经验研究又可以划分为:问卷调查、档案研究、实彤案例研究、实验研究以及综合方法(见表5)。统计结果证明了我们前述的分析,在国内的管理会计研究中,非经验研究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国外管理会计采用的却是以经验研究为主流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实验研究方法,还没有出现在《会计研究》中,但是在JMAR中的比例却相当的高。另外,国外与国内在研究方法上的发展阶段的确存在差距,国外已经以不再以案例研究为主,相反国内还处在实地/案例研究的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国内管理会计的发展极为必要,也使我们更加期待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得到应有的重视。四、我国管理会计研究走向世界的建议

(一)培植良好的企业文化国内一些学者认为管理会计研究之所以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还缺少优质的企业。优质的企业不仅仅具有良好的业绩,更重要的是拥有先进的企业文化与管理理念,包括先进的管理思想、员工公认的价值观、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激励机制。这些因素极大地影响了管理会计对企业实践的指导作用,进而也影响了研究的范围和水平。例如在国外,作业成本核算与管理已经相当普遍,作业成本法的研究也可以采用大样本,而在国内,目前大多数企业并没有采用作业成本法,只能作实彤案例研究。因此,应更加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通过培育更多的优质企业,为未来管理会计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空间。

(二)成立管理会计师协会由于我国缺乏一个将学术界与实务界都包括在内的管理会计职业组织,学术界与实务界沟通的机会很少,学术界难有机会深入到企业中开展调查研究,因而对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管理会计的情况缺乏了解;而实务界对学术界发表的科研成果感到理论性太强,与企业现实情况不相符合,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①。因此,我们应该着手建立中国管理会计师协会,推动中国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实务应用的发展。成立管理会计师协会不仅能够促进管理会计在企业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而且也能够加强管理会计师的社会地位。

(三)加强与国外学者的交流与合作西方对于管理会计的研究目前依然处于领先,他们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以及对综合理论的应用能力。对国内管理会计学界而言,走出去之前应该先引进来,通过加大与国外尤其是北美教育背景的海外学者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了解和掌握国外管理会计研究的最新动态,不断将新的理论和方法与中国的实务相结合,才能使国际学术界更好地接受和了解中国的管理会计研究。交流的形式可以通过邀请海外学者讲授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举办国际管理会计研讨会以及共同进行课题研究等等。

(四)扩大管理会计的研究范围管理会计最初是在工业企业当中推广并发展起来的,也是在工业企业中成熟并完善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应用水平的提高,国外管理会计的研究已经开始向更加宽广的领域发展,着重研究非盈利组织和更加通用型的问题。而相对于此,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还是集中于企业层面,尽管这与研究水平的发展阶段相关,而且能够提升研究的实用性,但是也说明研究的范围还需要进一步的扩展。因此,今后应该研究更多通用型的问题,以点带面,拓宽我国管理会计研究的范围。

现代管理会计论文范文第4篇

在19世纪西方纺织、钢铁等重型制造企业中,标准成本、机会成本和利润中心等概念的出现宣告了管理会计的诞生(anthony,1989)。从那时起,管理会计开始作为实务界所应用的一门技术,直到二战之后,它才正式成为哈佛商学院的一门专业学科,并得到学术界的公认。几十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西方管理会计研究伴随着众多企业的生存与竞争不断地突破自我和创新,表现为研究内容不断增加,研究方法日趋多样,理论基础也不断扩展。可以说,这门学科的研究目前在西方已经比较成熟。

我国管理会计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早期的研究还没有自己的体系和重点,这与西方以制造性环境为基础,以改进实务为目标的研究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但是,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研究逐渐与实务相结合,并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摸索,已有许多丰富的成果。但时至今日,与国外相比我国管理会计研究还存在哪些差距?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如何走向世界?这些都是我们极为迫切想探求的问题。

同时我们也感到,管理会计研究始终面临着来自外界环境和其他学科的挑战,为了能够给我国管理会计研究提供较好的建议,我们以相关文献为依据,从研究主题、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来分析管理会计研究所必须面对的关键性问题,为中国管理会计研究走向世界提供建议。

一、管理会计研究面临的关键性问题

(一)管理会计的研究背景与研究主题

管理会计研究起源于西方传统的制造性企业,其研究的历史也是伴随着产品的制造成本和成本控制发展起来的。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绝大多数管理会计的教科书还是以制造性活动为案例(anthony,1989)。早期的研究之所以关注于制造性环境中的问题是因为这样的研究主题能够带来改进生产成本和改善制造成本管理的机会。但是,随着制造性的企业逐渐意识到越来越多的利润来自于非制造性环节时(例如产品的设计阶段、售后服务阶段等等),而且这些非制造性生产环节逐渐成为北美经济的主流(shields,1997),于是便带来了更多的管理会计研究机会和研究主题。随着研究的背景逐渐向制造前与制造后活动(如财务、娱乐、保健、教育、交通、零售等)、服务行业(如财务、娱乐、保健、教育、交通、零售等)和政府部门以及金融机构等领域扩展,人们对于非制造环境的关注使得诸如对标准成本研究的兴趣降低,而增强了对促进销售的价值链管理环节的研究兴趣,因此又带来了基于价值管理的管理控制系统的科学设计与应用的研究,而价值管理的理念又促使人们开始关注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因此又有了abc与abm的研究。随着近年来企业战略的重要作用,使得人们又意识到许多管理工具具有战略管理的功能,例如平衡记分卡不仅是业绩计量的工具,更是战略实施和管理的手段。因此人们更加关注管理会计在战略管理中的作用,这便带来了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风潮。当管理会计逐渐突破单一组织和一国的边界,集团与跨国公司变得越来越重要时,对于价值链管理(包括供应链、专利与特许使用权安排、外部采购、有效的客户反应系统以及竞争者分析等等)、转移定价等主题的研究便成为了关注的焦点。由此,我们不难发现,研究背景对于研究的主题或者说研究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中国与西方的经济背景和企业背景不同,或者经济发展的阶段存有差异,研究背景也会存在差异,而这又会直接影响到研究主题选择的差异。

(二)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

巴甫洛夫曾经说过,“初期研究的障碍,乃在于缺乏研究法。”“因此,我们头等重要的大事乃是制定研究方法”。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运用要与研究问题的本身以及当时的外在环境相适应,正确地运用管理会计研究方法是提高会计理论研究水平的保证(吴水澎)。西方管理会计研究的主流方法是经验研究(潘飞等,2007),这与最初管理会计的功能密切相关,即帮助制造性企业核算成本与管理成本,正是管理会计研究的务实性才使得基于企业的案例/实地研究一直以来成为西方管理会计研究的主要方法。相对于西方管理会计的起源,我国管理会计的系统研究,实际上是从80年代引入西方研究的成果开始的,所以起初的研究主要是翻译和介绍类的规范性研究,还没有深入到企业实地进行研究,而那时西方的经验研究已经开始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尤其是近几年,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几乎成为了西方管理会计研究的主要方法(潘飞等,2007)。再看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目前经验研究还不占主流,即使是经验研究,大多也属于实地/案例研究,问卷调查的比重相当少。即使是案例研究,研究水平也与国外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国外成熟的案例研究都有自己的理论框架或者理论模型,而国内多数案例研究还局限于讲述一个“故事”,这与国外的研究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尽管案例研究具有许多优点,比如检验实践中的理论应用,为理论假设的提出提供初步的经验证据以及在管理会计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等等,但是案例研究的桎梏在于其不具有普遍性,如果是真理,那么在所有的企业中都应该适用,即使是指在某一类企业中适用,也不能只通过一家企业来证明理论的正确性。因此,如果要在更加广阔的环境中检验理论,就应该采用大样本的研究,而对于管理会计研究所需的内部数据,问卷调查便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问卷调查有两个很重要的技术:抽样技术和问卷设计技术。这两个方面做到科学严谨对调查的效度和信度都十分重要(胡玉明,2005)。国内现有的问卷调查与国外成熟的问卷调查还存在极大的差距,成功的问卷设计一定是基于理论基础,再结合前人的研究设计进行调整和完善而成的。例如,对于环境不确定性的计量一般从原材料的供应、竞争者的动态、市场需求、制造技术、政府监督和干预以及原材料的价格共六个方面进行评分(gul and chia,1994),再通过信度和效度的检验来证明其计量的合理性。但是从我国现有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研究并不是验证某种理论,而只是说明一种现象,或者某种管理会计实践的程度和状况,往往是需要了解什么问题就直接设计什么问题,而对于研究问题的计量还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性(2005《会计研究》:《企业成本战略管理与持续发展相关性实证研究》采用统计检验方法使用得到的数据。但在国内样本中,这样的问卷调查并不占主流)。所以,即便都是问卷调查,问题设计的水平和研究的深度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另一个研究的差距就是实验研究,起源于西方的实验方法最早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研究之中。大约20世纪中期,经济学家开始把实验研究方法引入经济研究,建立了实验经济学。实验研究方法就是由研究者根据研究问题的本质内容设计实验,控制某些环境因素的变化,使得实验环境比现实相对简单,通过对可重复的实验现象进行观察,从中发现规律的研究方法。在管理会计研究中,实验法常常用于预算、激励机制和转移定价等问题。总的说来,实验研究相比经验研究有更多的困难,它除了需要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等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心理学的理论指导。同时,它要求大量的实验参与者,以及实验经费和计算机联网的实验室环境。这种研究方法可以得到许多在现实环境中无法得到的数据,从而在理论的检验上就有了更加广阔的范围和比较独特的视角,能够捕捉到更为主观的影响因素,因此,在理论基础上与心理学和行为学的结合更加地紧密。

(三)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

在理论基础方面,西方管理会计的经验研究一般采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经济学(如信息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对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以及审计学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管理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叉学科,其基础是数学、经济学和行为科学。由于管理会计与企业管理密切结合的特性也使得管理学成为其主要理论之一。

近些年,以权变理论为代表的社会学以及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的重要作用也更多地体现出来。权变理论对管理会计的研究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上:不存在广泛适用于所有环境所有组织的会计系统(otley,1980)。应该明确会计系统的具体特征与某种确定的环境相联系,并且是恰当匹配的(emmanuel et al,1990)。而组织行为学与会计学相结合形成了一门新的科学——行为会计学,它通过应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论来检验会计信息、过程和人的(包括组织的)行为的交互作用,它与会计学的其他分支相区别之处就在于它关注行为科学,其发展受到了经济学、政治学、组织理论、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影响(birnberg and shields,1989)。例如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产生的重要经济后果就是对组织中个人和群体行为的影响。这种影响产生的经济后果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行为研究的透彻程度。而心理学的研究体现在诸如个人对于管理控制系统的公平性感知(包括程序和结果的公平性)以及对于组织的信任和忠诚度等等,而这些因素对于组织的业绩都有相应的影响。可以确定的是,任何管理控制系统如果不尊重个人和群体的行为规律,决不会发挥有效的作用。

总之,这些理论的作用是不可以互相替代的,只能通过结合它们所研究的背景、主题以及研究方法来论证其研究价值。而实际上,越是高水平的研究,总是在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方面做到了较好的契合。

二、中外管理会计研究的现状分析

(一)管理会计论文的标准

为证明上述分析的合理性,我们选择了两本各自代表国内外研究水平和发展方向的杂志。据统计,国内的《会计研究》是权威期刊中发表管理会计研究比例最高的杂志(潘飞等,2007),而且也是国内最具权威性的会计专业期刊,其他权威期刊发表管理会计论文的比例相对过低(我国还没有管理会计研究的专业期刊)。因此我们选择《会计研究》作为国内管理会计研究水平的代表性样本。国外的选择了专门的管理会计期刊:《管理会计研究》(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该杂志在国际上有较高的声望,而且发表的论文都是管理会计的论文,因此可以较好地代表国外管理会计研究的水平和发展的方向。我们选定这两本杂志,并从几个方面来比较分析国内与国外的异同之处。样本的时间从1996年至2006年共11年。

为了从众多论文中挑选出管理会计的论文,首先要确定管理会计的研究主题。根据shields(1997)以及scapens和bromwich(2001)的分类,我们将管理会计研究分为管理控制系统、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以及战略管理会计几个大的方面。其中,管理控制系统又包括激励机制、预算、业绩评价、转移定价与综合控制系统。在选择管理会计的论文时,我们基于管理会计要为企业创造价值这一基本原则,挑选出符合上述内容的论文,对于财务会计也会涉及的问题(如薪酬机制),要看其应用的理论与视角是否属于管理会计。如果研究涉及的是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职能(现在也包括披露),我们不视其为管理会计的论文。

统计显示,1996年-2006年在《会计研究》上,总共发表了174篇管理会计的论文,jmar总共发表了88篇管理会计论文。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外管理会计研究的差异进行分析。

(二)研究主题和研究背景

1.研究主题的分布。根据论文的具体内容,我们将管理会计研究样本分为七个领域。这一分类主要是参考了shields(1997)对管理会计研究的分类,将管理会计研究分为管理控制系统、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以及战略管理会计和其他。其中“其他”指管理会计的新兴领域,在我国主要指环境管理会计;在国外主要指行为管理会计。但是考虑到我国这一时期发表了大量的介绍战略管理会计的论文,我们将战略管理会计单独列出。

2.研究背景的分布。参照wagenhofer(2006)的研究,我们将研究背景划分为三类:尽管大多数的管理会计研究适合于制造性的行业环境,但是很多研究成果是可以推广和通用的,不限于任何一个企业或行业的研究属于通用型的(generic settings),这类背景一般比较抽象或程序化。如果论文表明研究结论是针对企业或某个行业的,或针对某个企业或者行业进行分析的,我们则将其划分为企业背景。这些企业主要包括制造性企业,还有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机构以及垄断性企业。最后一类是医院、政府和公共事业部门等非盈利组织。可以看出,针对非营利组织的研究在国内外的比例都很低,而国外大多是通用型的研究。

3.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如前文所述研究背景的确影响着研究主题的分布,以企业界为背景的研究主题非常广阔,而非盈利组织和通用性的研究背景则更为关注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jmar中非盈利组织背景的比例几乎是会计研究的两倍。实际上,非盈利组织也可以在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上向企业界学习,例如可以在医院建立病患费用的作业成本核算方法。并且,会计研究通用性的研究比例较低,而jmar有相当数量的研究是针对所有组织的(45篇),这将是未来我国管理会计学者努力的方向。中外研究相同的一点是,管理控制系统不管在什么样的背景下都是研究的重点,这表明了管理控制系统在管理会计中的重要性。另外,我们还发现,战略管理会计研究在国内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与jmar极为不同。

(三)理论基础

西方对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的应用比例明显超越我国;而我国只有在战略管理理论上占有优势,而在组织行为学与社会学方面尤为欠缺,大多数采用行为学的国内论文只是从规范的角度进行论述,实际上在国外的研究中,行为学研究大多是与问卷调查或实验研究相结合,提出有关行为学或心理学的变量并建立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因此,尽管也是应用了同一的理论,但是研究的深度和结论的价值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另外,根据《管理会计经验研究方法述评:比较与借鉴》的研究(潘飞等,2007),我国管理会计的经验研究有38.89%没有理论基础,是国外17.98%的两倍还多,与本文的数据结果基本一致。这使我们感到与世界学术主流的差距并不只是技术方法的应用。因此,对于国内的管理会计学者而言,如果要使自己的研究达到国际水平,首先要在理论基础上有所突破,不仅依靠经济学,还要奠定更广泛的理论基础,扩展研究的视野。而在国内“其他”类中的研究,大多缺乏理论基础,规范性和介绍性的研究过多;而jmar“其他”类中的研究则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并且多采用经验研究方法。并且,jmar对于综合理论的应用比例也高于《会计研究》。这反映了我国管理会计研究理论基础的薄弱与狭隘,也指明了未来中国管理会计研究努力的方向。

另外,我们把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与经验研究方法相结合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国内档案研究多数采用经济学理论,这与jmar的结果一致。而国内的问卷调查研究多数却没有理论基础,而国外的问卷调查研究均有理论基础,这一差异印证了我们前述的分析。国内的实地/案例研究应用的基本上是经济学和战略管理理论,而国外是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并且在各种研究方法上对经济学的应用比较均匀(除综合研究外)。另一个显著的差别就是国外对于综合理论的应用水平显著高于我国。因此,国内外理论应用的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而这不仅影响研究的深度,也影响研究的价值。

(四)研究方法

国内一些学者认为,当前对于研究方法的争论,根源在于哲学中的认识论,即何谓真理知识和如何获得的争论(李连军,2006)。现代哲学按照他们以理性或经验为知识的来源或规则而被划分为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梯利,1995)。理性主义认为:原因与结果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我们知道原因,就可以依靠思维和推理的力量立即确定其结果,而不需要依靠任何经验。经验主义却坚守科学唯一的目的就是发现自然规律,只有通过观察和经验才能得到。因此,根据方法论的不同,现代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可分为两大类:

(1)经验研究方法(广义经验研究,包括经验实证)。经验研究是寻求对客观现象解释和预测的某些具体研究方法的总称,包括档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实地调查法等等(张朝宓,熊焰韧,2006)。经验研究区别于规范研究的最大特点是它关注实务如何进行的,而不是关注实务应该如何进行;不采用价值判断的方法,而是采取价值中立的立场,并且侧重于对命题进行证伪。

(2)非经验研究方法(包括理论研究)。指除了经验研究以外的其他研究方法,包括分析性研究和规范研究、最优化等等。其中,规范研究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围绕经济政策行为的经济后果进行逻辑推理,提出政策建议和制定行为标准,也是我国一直以来会计研究最主要的研究方法。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国外还出现了大量的分析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几乎无例外地基于理论和生产经济学的理论和模型(shields,1997),它是建立在严格的理论假设和模型推导基础之上的,是连接理论与实证的桥梁。我们把非经验研究分为分析性研究与其他(包括规范研究等)。

因此,我们将研究方法划分为经验研究与非经验研究。而经验研究又可以划分为:问卷调查、档案研究、实地/案例研究、实验研究以及综合方法。统计结果证明了我们前述的分析,在国内的管理会计研究中,非经验研究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国外管理会计却是以经验研究为主流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实验研究方法,还没有出现在会计研究中,但是在jmar中的比例却相当的高。当然,国内一些学者已经在从事实验法的研究,但是这一方法对绝大多数研究者而言还是相当陌生的。另外可以看到,国外与国内在研究方法上的发展阶段的确存在差距,国外已经以不再以案例研究为主,相反国内还处在案例/实地研究的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国内管理会计的发展极为必要,也使我们更加期待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得到应有的重视。

三、我国管理会计研究走向世界的建议

(一)培植良好的企业文化

国内一些学者认为管理会计研究之所以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还缺少优质的企业。优质的企业不仅仅具有良好的业绩,更重要的是拥有先进的企业文化与管理理念,包括先进的管理思想、员工公认的价值观、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激励机制。这些因素极大地影响了管理会计对企业实践的指导作用,进而也影响了研究的范围和水平。例如在国外,作业成本核算与管理已经相当普遍,作业成本法的研究也可以采用大样本,而在国内,目前大多数企业并没有采用作业成本法,只能作案例/实地研究。那么因此采用的研究方法、统计技术和研究结论的价值就不可同日而语。因此,研究的水平受到了实务发展水平的影响。应在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通过培育更多的优质企业,为未来管理会计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空间。

(二)成立管理会计师协会

由于我国缺乏一个将学术界与实务界都包括在内的管理会计职业组织,学术界与实务界沟通的机会很少,学术界难有机会深入到企业中开展调查研究,因而对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管理会计的情况缺乏了解;而实务界对学术界发表的科研成果感到理论性太强,与企业现实情况不相符合,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应该着手建立中国管理会计师协会,推动中国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实务应用的发展。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研究者和实践者基本还处在相互分离的状态,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发生了障碍。成立管理会计师协会不仅能够促进管理会计在企业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而且也能够加强管理会计师的社会地位。因此,应该借鉴西方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组建中国的管理会计师协会,使其成为我国管理会计师交流理论和实践应用的场所。

(三)加强与国外学者的交流与合作

西方对于管理会计的研究目前依然处于领先,尤其是他们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以及对综合理论的应用能力。对国内管理会计学界而言,“走出去”之前应该先“引进来”,通过加大与国外尤其是北美教育背景的海外学者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了解和掌握国外管理会计研究的最新动态,不断将新的理论和方法与中国的实务相结合,才能使国际学术界更好地接受和了解中国的管理会计研究。交流的形式可以通过邀请海外学者讲授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举办国际管理会计研讨会以及共同进行课题研究等等。通过这些交流与合作,在研究水平和研究方法上更容易被国际认可,加之有中国经济特色的研究内容更能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青睐。

(四)扩大管理会计的研究范围

传统的管理会计局限于大量生产、工艺技术和产品成本都比较稳定的制造性企业。管理会计最初就是在工业企业当中推广并发展起来的,也是在工业企业中成熟并完善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应用水平的提高,国外管理会计的研究已经开始向更加宽广的领域发展,着重研究非盈利组织和更加通用型的问题。而相对于此,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还是集中于企业层面,尽管这与研究水平的发展阶段相关,而且能够提升研究的实用性,但是也说明研究的范围还需要进一步的扩展。因此,今后应该研究更多通用型的问题,以点带面,拓宽我国管理会计研究的范围。

(五)创办中国自己的管理会计期刊

现代管理会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 变迁 理论体系 建设

一、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

管理会计作为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之一,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就已经出现,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已经逐渐被社会各界所关注。

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将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表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更加完善,市场环境将更加开放、有序,市场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企业将面临更加公平、激烈的竞争,无论是政府管理者,还是企业经营管理者,都将比以往更加关注资源配置原则的改变、重视资源使用的质量和效率,管理创造价值的观念会进一步得到认可。同时,从国家治理角度看,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会计是财政的组成部分,如何加快管理会计的发展、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恰是打造中国会计工作“升级版”、促进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所在。

二、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变迁

(一)管理会计在国外的发展与变迁

一般来说,20世纪20年代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逐步被吸纳到会计学科中来,管理会计渐成雏形,逐渐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发展与变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追求效率的管理会计时代(20世纪初到50年代)

20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源于1911年西方管理理论中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泰罗(F.W.Taylor)发表的著名的《科学管理原理》(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伴随着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标准成本”(Standard Cost)、“预算控制”(Budget Control)和“差异分析”(Variance Analysis)等这些与泰罗的科学管理直接相联系的技术方法开始被引进到管理会计中来。与此同时,会计学术界也开始涉及管理会计有关问题的研究。

1919年创立的美国全国成本会计师协会有力地推动了标准成本计算的开展。到19世纪20年代,标准成本已经十分普及并有了很大发展。1930年,哈里森把他对标准成本计算的研究成果写成了《标准成本》一书。192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首先开设了“管理会计”讲座,主持人麦金西(J.O.Mckinsey)被誉为美国管理会计的创始人。1921年6月美国国会颁布了《预算与会计法》,对当时的私营企业推行预算控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全面介绍预算控制的理论,麦金西于1922年出版了美国第一部系统论述预算控制的著作《预算控制论》(Budgetary Control)。同年,奎因坦斯(H.W.Quaintance)出版了《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入门》(Managerial Accounting:an Introduction to Financial Management)一书,第一次提出了“管理会计”这个名称。1924年麦金西又公开刊印了世界上第一部以“管理会计”命名的著作《管理会计》(Managerial Accounting)。同时,布利斯(Bliss)所写的一部管理会计方面的著作《通过会计进行经营管理》(Management Through Accounts)也问世了。美国会计史学界认为,上述几部著作的出版,标志着管理会计初步具有统一的理论。

以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会计,其基本点是在企业的战略、方向等重大问题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协助企业解决在执行过程中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经济效果问题。尽管如此,同企业管理的全局、企业与外部关系等有关问题还没有在管理会计体系中得到应有的反映。这个时期的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率”(Efficiency),它强调的是把事情做好(Doing Thing Right)。

2.追求效益的管理会计时代(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进入到所谓的战后期,这时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为现代管理科学所取代。现代管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对管理会计的发展在理论上起着奠基和指导的作用,在方法上赋予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使其面貌焕然一新。

在20世纪50年代,为了有效地实行内部控制,美国各大企业普遍建立了专门行使控制职能的总会计师(Controller)制。1955年美国会计学会拟定计划,对施行控制最常用的成本概念加以明确。在1958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又以管理实践中的各种管理会计方法为素材,对其本质意义和使用方法作了说明。在该份报告中明确地指出了管理会计基本方法即标准成本计算、预算管理、盈亏临界点分析、差量分析法、变动预算、边际分析等,从而奠定了管理会计方法体系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电子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发展促进了管理会计的发展,产生了“业绩会计”和“决策会计”,从而使管理会计的理论方法体系进一步确定。到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学术界对于管理会理论体系的研究可谓达到了高峰,仅以成本(管理)会计命名的专著和教科书就有近百种之多,可谓群芳竞香,百花争艳。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穆尔(Moore)和杰德凯(Jaedicke)合著的《管理会计》(Managerial Accounting)、纳尔逊(Nelson)和米勒(Miller)合著的《现代管理会计》(Modern Managerial Accounting)和霍恩格伦(Horngren)的《管理会计导论》(Introduction to Management Accounting)等。这些著作在美国相当流行,被公认为美国各大学会计专业的权威教材。

这个时期的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益”(Effective),它强调的是首先把事情做对(Doing Right Thing),然后再把事情做好(Doing Thing Right)。至此,管理会计形成了以“决策与计划会计”和“执行会计”为主体的管理会计结构体系。

3.管理会计反思时代(20世纪80年代)

进入20世纪80年代,由于“信息经济学”(Information Economics)和“理论”(Agency Theory)的引进,管理会计又有了新的发展。但是,面对世界范围内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经济领域,管理会计又显得有些过时落伍,“管理会计过时了”、“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等呼声很高。

在西方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中,管理会计的研究存在两大流派:传统学派和创新学派。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传统学派指责创新学派理论脱离实践、复杂的数学模型远离现实世界。而创新学派则指责传统学派视野狭隘、观念陈旧、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新经济环境的要求。但“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脱节”是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共同关注的问题,这场纷争促使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进入一个反思期。

4.管理会计主题转变的过渡时期(20世纪90年代)

进入20世纪90年代,变化成为世界经济环境的主要特征。基于环境的变化,管理会计信息搜集的任务从管理会计人员转移到这些信息的使用者,保证了企业能以一种及时的方式搜集相关信息,并据此做出反应。管理会计突破了管理会计师提供信息。管理人员使用信息的旧框框,而由每一个员工直接提供与使用各种信息。由此,管理会计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的界限将逐渐模糊(Anthony Atkinson,etc,1997)。当然,管理会计也有助于促进企业适应环境的变化。例如,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导致“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的产生,而“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的应用又有助于“企业再造工程”(Corporation Reengineering)的实施,从而推动了企业组织的变革,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这时,管理会计的主题已经从单纯的价值增值转向企业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上来。

因此,20世纪90年代可视为管理会计主题转变的过渡时期。

(二)管理会计在国内的发展与研究

1.引进学习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的学术界主要是引进和学习西方的管理会计,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会计学大师杨时展教授的《从管理会计学看近三十年西方国家会计科学的演变》、《现代会计向传统会计的挑战》;余绪缨教授的《现代管理会计主要特点及其吸收利用问题》、《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发展与“洋为中用”》、《现代管理会计是一门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学科》和《现代管理会计中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探索》等,这些文章主要介绍了一些西方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另外,余绪缨教授编著的《管理会计》与李天民教授编著的《管理会计学》这两本教材对中国引进西方管理会计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学术界众多学者纷纷发表管理计的相关文章,如,裘宗舜教授的《企业经济责任与责任会计》以及杨继良教授的《关于标准成本的几个问题》、《会计管理和管理会计》、《浅谈成本分析的传统方法及问题》等,这些文献分别探讨了责任会计以及在中国企业的应用问题,这个时期仍然是以介绍西方的管理会计为主。

2.应用与发展创新阶段

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的管理会计进入了反思与提升阶段。1990年,会计学家李天民教授提出了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观点。孟焰教授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学科。其发表的《论管理会计的规范化》一文提出了管理会计适度规范化的原则,认为管理会计的规范化范围应主要涉及以下一些领域: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体系、管理会计的方法体系、管理会计与其他学科的界限、管理会计教科书内容的规范化等。1992年,余绪缨教授在其发表的《现代管理会计的新发展》一文中提出包括微观管理会计、宏观管理会计和国际管理会计三个组成部分的“广义管理会计”的概念。他还先后发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的主要特点》、《试论现代管理会计中行为科学的引进与应用问题》等多篇管理会计论文。

目前,会计学术界的专家学者们对管理会计的一些新领域也进行引进,在引进的基础上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取得一定的成绩,发表或出版了不少相关文献。并且产生了管理会计新的分支,如战略绩效评价管理会计、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知识资本成本管理会计、行为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社会责任管理会计等。

三、建设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一)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的逻辑起点

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建设,是指管理会计理论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一个逻辑系统。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首先要解决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问题。所谓逻辑起点是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得以存在的切入点,只有选择一个正确的逻辑起点,才能使所构建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诸多要素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逻辑严密、内容完整、前后一致的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选择是科学构建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关键所在。

关于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学术界至今存在争议,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五种观点。

1.目标起点论

孟焰教授认为管理会计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目标”是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建立的逻辑起点。

2.本质起点论

王棣华教授认为管理会计的理论核心是管理会计的目标,但管理会计的目标是由管理会计的本质决定的,所以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要素的逻辑起点是管理会计的本质。美国会计学家利特尔顿教授认为研究管理会计空间理论结构,应从会计本质开始。

3.假设起点论

孙茂竹教授认为管理会计的信息获取是根据各项客观的经济和会计事项做出合乎情理的判断和解释,在逻辑上是基于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

4.成本起点论

李玉周和聂巧明认为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最重要的经营活动,成本信息的真实可靠是管理目标实现的基础,认为成本信息的生成维度是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5.环境动因起点论

卢恩平、邢于仓认为环境是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条件和基础,是管理会计产生的土壤。动因是指企业及社会对管理会计工作的需求,是管理会计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环境、动因才是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刘爱东认为会计环境是导致会计发展变革的根本动因,也是会计应用是否具有实效的前提条件。管理会计的环境、动因属于实践范畴,是动态变化的,因此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是动态发展的。

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当能够反映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与管理会计系统的联系及内在规律,应当具有沟通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功能。因而动态的环境、动因才是导致管理会计发展的根本,应当作为管理会计理论框架构建的逻辑起点。

(二)构建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方法的选择

纵观会计理论发展的历史,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方法主要为演绎法和归纳法,且多以演绎法为主。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应根据国情开辟一个具有特色的研究途径。

首先,在理论学术界以演绎法为主开展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研究。发挥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专长,通过对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总结,比较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会计理论,逐步研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与此同时,辅之归纳法。通过对几十年特别是近十几年我国的管理会计实践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将实践中科学的管理会计方法加以提炼,使之上升为管理会计理论,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其次,在实务界,特别是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以归纳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广泛开展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研究。调动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经营者的积极性,将其日常摸得着、看得见的管理会计方法、实践案例加以整理、归纳,使其升华成为科学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此同时,辅之演绎法,对实践中的管理会计方法、案例进行不断识别、判断,去伪存真,指导单位的经营与管理实践。

四、总结

以上所述,是基于我国目前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客观情况,与我国目前经济转型期面临的巨大压力对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提出的迫切要求而确定的。这能够调动理论和实务界两方面的积极因素,有利于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将理论研究成果及时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研究成果的科学性。缩短我国管理会计理研究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并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建设不仅是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界的重大课题,也是管理会计实务工作者的重大实践课题。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中,应有针对性地解决目前管理会计目标、信息质量特征不够明确;基本概念不够规范等问题,使管理会计研究更贴近实践。理论服务实践、指导实践,实践推动和丰富理论发展。随着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和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的需要,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必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参考文献:

[1]费文星.西方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

[2]葛家澍,刘峰.会计理论[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

[3]李守明等.对管理会计在我国会计实践中应用前景的若干思考[J].中国经济评论,2003(5).

[4]刘爱东,蔡建平.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管理,2007,(2):117-120.

[5]刘运国等.管理会计前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6]林万祥.中国管理会计的历史演进、现状与未来[J].当代财经,2008,(9):112-117.

[7]孟焰.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8]毛付根.管理会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9]潘飞.中国管理会计研究如何走向世界[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8,(9):8-15.

[10]潘飞,王悦,沈红波.管理会计经验研究方法述评:比较与借鉴[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7,(2):112-136.

[11]孙茂竹.管理会计理论思考与架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2]王宏.浅谈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实践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3).

[13]余绪缨.现代管理会计是一门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学科[J].会计研究,1983(6).

现代管理会计论文范文第6篇

国外管理会计学者在研究中大量引入经济学理论。1986年,Watts和Zimmerman在《实证会计理论》中指出:“本书旨在介绍建立在经济学基础上的经验性会计文献的重要理论和方法论。”该书介绍了有效市场假说、资本资产计价模型、市场失灵、公共产品、信息不对称、企业理论、公共选择、管制理论及契约理论等在会计理论研究中的应用。齐默尔曼(2000)以机会成本概念和组织理论作为管理会计研究的基本框架,写出《决策与控制会计》。

在管理会计研究中,经济学相关概念的使用比例非常高(50%),经济学成为解释会计现象的一种工具,或是用会计数据来验证经济理论的一种手段。同时,许多经济学家也认识到会计学的重要作用。科斯(1990)认为,会计理论是企业理论的一部分,在经济研究中,应很好地利用会计数据,因为会计数据能够让经济理论定量化,所以经济学家应学习会计学,理解会计数字的含义。国内管理会计学者除了对纯会计理论进行探讨外,也做了很多基于经济学理论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会计理论研究中所应用的经济学理论几乎都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尤为著名的是“过程的控制与观念的总结”。这一时期,会计学界也引入了西方的一些会计理论,但侧重于从会计角度进行规范论述,并没有涉及过多的经济理论。此时对管理理论、组织行为学理论等却引入较多,如“会计管理”的创立以及会计行为学的研究。笔者认为,《会计研究》1992年第6期发表的《科斯定理与会计准则》(刘峰、黄少安,1992),标志着我国会计学者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开始。此后,有会计学者介绍了实证研究方法,瓦茨、齐默尔曼的《实证会计理论》有了中文译本。《经济研究》刊载的相当一部分会计论文也是实证会计研究的文章,主要是利用国外成熟的模型对中国市场进行检验,其中所用的经济学理论大都来自于国外实证会计文献。会计学者对企业理论、产权理论、理论和管制理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了一些富有创见的成果。

近年来,公司治理理论成为会计学者应用的主要理论,在会计论文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我国的《会计研究》杂志是一本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刊物,该刊自1981年以来,已刊载一定数量的管理会计方面的论文。我们选取1981~2000年《会计研究》上中与管理会计(包括成本会计、成本管理和业绩评价等)有关的363篇论文,进行有关涉及基础理论研究的描述性统计,剔除管理会计与其他理论结合的199个样本,表2表明,经济学在国内管理会计研究中出现的次数最多,应用频率最高。

二、借鉴经济学的精度、广度与深度

(一)借鉴经济学的精度———以研究方法为例

会计的研究方法根源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规范与实证会计研究像经济学研究一样,把规范法和实证法引入会计研究中。下面我们将对经济学研究方法以及规范会计研究在20世纪的历史进程与实证会计研究的逻辑推演进行简单的回顾。最早区分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的是西尼尔,而对实证经济分析与规范经济分析做出更严格区分的是大卫•休谟,他提出所谓的“休谟判别法”:从事实性、陈述性的说明不能推导出规范性、伦理性的说明,亦即不能从“是”中推导出“应当”。休谟提出了实证经济分析与规范经济分析的判别标准,即实证经济分析研究“是”与“不是”的问题,规范经济分析研究“应当”与“不应当”的问题。同样,规范会计研究着重于说明会计“应当是什么”,而不限于说明会计“是什么”,因而规范会计研究不满足于现有的会计惯例,而是从逻辑性方面概括说明怎样才是良好的会计实务。规范会计理论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演绎推理法和归纳推理法两种。

(1)演绎推理法

它是从一定的会计基本概念出发,推导出研究对象的逻辑性结构。演绎法的推导程序为:大前提—推导结论—验证—具体问题。其主要步骤为:确定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或目标;说明会计基本假设或目标对财务会计的指导作用;根据既定会计假设和目标,推导相关的会计基本原则和会计基本概念;以会计基本原则或会计基本概念来指导会计实务,规定会计的具体处理程序。演绎法的优点是,可以保持相关会计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会计理论的构建具有逻辑严密性。其缺点是,推理的正确性取决于假设前提,如果假设前提错误,则整个推理得出的理论结构将是错误的。

(2)归纳推理法

其特点是,通过对大量现象进行观察,然后加以分类,从中概括出有关概念的内在联系,再把它们组织或表述为理论。归纳法的推导程序为:观察—分类—概括—验证。归纳法的优点在于,它不受预定的模式束缚,把理论概念或结论建立在大量现象的基础之上。但是,该方法的正确性取决于观察对象的代表性。由于选择观察对象的范围和代表性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定准确。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会计理论研究主要是以会计假设为前提,推导出会计原则、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处理程序。70年代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决策理论及行为科学等新兴学科向会计领域的渗透,会计理论研究主要以会计为前提,推导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与会计报告的标准。实证会计研究作为一个与传统规范会计研究特点迥异的研究学派,其目的不在于提出会计“应当做什么”,而在于解释会计“是什么”、“为何是这样”,并据以预测未来的会计行为及其影响(罗勇、贾鸿,1998),它是根据实际效用或现实因果关系来选择会计概念、原则、准则和各种程序。实证会计研究的基本步骤为:(1)提出理论假说和有关假设条件;(2)建立理论模型并得出主要结论;(3)对理论假设模型进行经验验证;(4)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提倡在会计理论中引入实证研究的是美国会计学家M.C.Jensen,他在1976年发表的《关于会计研究和会计管制现状的反映》中指出:“由于规范的理论占优势,会计研究是不科学的。”实证会计研究能解释已存在的会计现实“为什么会是这样”,以及为什么会计人员要从事这样的工作。自1968年鲍尔和布朗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发表之后,实证研究成为西方会计研究的主流,也使得管理会计的实证研究成为可能。管理会计的实证研究可以表述为:实证研究认为会计理论的目标是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而这也是经济学大部分以经验研究为依据的研究的基础;以对假设的实证检验代替研究人员的价值判断,对预先提出的理论性假设不是进行一般性的推演,而是采用可观察、可检验的实际证据来进行检验和说明;实证会计研究以定量分析为主,广泛采用精准的计量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实际数据,对假设进行检验,这使管理会计研究的结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二)借鉴经济学的广度———以理论为例

人是行为人,而委托人是行为影响的一方。人根据契约为委托人做事,委托人依据契约对人给予奖励。企业的股票持有者与企业经理的角色是不同的,后者是经营(run)企业并做出决策,而前者是在契约签订生效后拥有(own)企业,对企业有剩余拥有权(residualclaimant)。剩余拥有权会产生剩余控制权(residualcontrol),这是一种可以后发制人的机动权(Berle&Means,1932)。理论说明,委托人和人有不同偏好,并且都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人具有机会主义行为,这将导致道德风险(Moralhazard)、成本(包括签约成本、监督成本、保证成本和剩余损失)的产生。1976年,Jensen和Meckling首次提出成本概念,认为成本是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决定因素,缘于管理人员不是企业的完全所有者这一事实。标准的委托—理论建立在两个基本的假设之上:一是委托人对随机的产出没有直接的贡献(即在一个参数化模型中,对产生的分布函数不起作用);二是人的行为不易直接被委托人观察到(虽然有一些间接的信号可以利用)。在这两个假设下,有两个基本命题:(1)在任何满足人参与约束及激励相容约束而使委托人预期效用最大化的激励合约中,人都必须承担部分风险;(2)如果人是一个风险中性者,那么就可以通过使人承担完全风险(即使他成为惟一的剩余权益者)的办法来达到最优结果。委托问题的产生有四个原因,即授权和控制权分离、不确定性和分散投资风险、科层组织结构中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有限理性和个人能力的约束(向荣、贾生化,2001)。委托人需要一种控制系统来使人按委托人的目标来行事,这种控制系统包括三个部分:决策权的分配(谁负责做决策)、业绩计量与评价(向谁报告何种信息)、奖励与惩罚(收集到的信息与人报酬之间的关系)。契约和决策的形成需要以信息为基础,而会计和审计正是与这种信息的收集和传播有关,因此,理论可以用于会计和审计研究中,以分析不同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和审计程序的效率特点(ChatfieldM、RVangermerch,1996)。对会计领域问题的研究最有影响的学者有:Holmstrom(1979,1982)、Jensen和Meckling(1976)、Watts和Zimmerman(1978,1983)等。理论可以深入到会计学研究的各个领域(JensenMC,1986),其对管理会计的贡献在业绩评价方面更为显著。例如,在业绩评价指标的选择中,用理论来解释会让我们更深地理解会计基础与市场基础、财务基础与非财务基础、相对基础与绝对基础等矛盾。

需要说明的是,股东虽然可以通过审计者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内部审计、民间审计都对审查会计信息、降低信息风险承担重要责任,但在现实中,由于内部审计组织不够健全,地位尚不独立,民间审计会受到审计委托、审计费用和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难以或不愿审查虚假会计信息,甚至出现审计师与企业合谋的问题(陈关亭,2001)。

(三)借鉴经济学的深度———以产权理论为例

我们首先对产权、交易等概念的历史演进及重要性做一个简要回顾,然后阐述管理会计借鉴制度经济学的必要性。完全竞争模型被构建出来,该模型的基本前提假设,如理、公司的规模不经济等,都是非常著名的。其假定还有一个与产权相关的隐含假定是支撑完全竞争模型的基础:商品的供给与需求是决定价格的市场条件,对它们的利用反映了私人产权的制度安排;要实现完全竞争,所有的稀缺资源必须是私有的、明确的,并被有保障地拥有。这是从完全竞争模型或者近似完全竞争的模型中推导出的结果,也是由私人分散控制资源而引起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认为,产权制度隐含在完美的假定中,在对与价格具有同样作用的因素的研究中,对产权安排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1934年,康芒斯在《制度经济学》中提出交易的范畴。他认为,“使法律、经济学和伦理学有相互联系的单位必须本身含有冲突、依存和秩序这三项原则”,“这个相互的单位便是交易”,“一次交易,是制度经济学的最小单位”,交易“不是实际交货那种意义的物品交易,它们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对物质的未来所有权的让渡与取得,一切决定于社会集体的业务规则”,“交易是所有权的转移”。1937年,罗纳德•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第一次提出交易成本。之后,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提出著名的“科斯定理”,即“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私人成本将等于社会成本”。后来有学者将其扩展、引申为:如果市场交易费用为零,不管权利初始安排如何,当事人之间的谈判将使资源配置实现最优;如果交易费用不为零,不同的产权安排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可以通过明确的产权之间的自愿交换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佳效率。

为了优化资源配置,制度对产权的初始安排和重新安排是必要的。科斯定理说明,通过改善企业内部组织制度和企业产权制度,可以不断地降低企业内外部交易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然而,交易、契约、产权的关系如何?哪些类型的交易适合于企业合约安排?哪些类型的交易适合于市场合约安排?威廉姆森(1985)从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三个方面区分了交易类型,认为涉及高度专用性资产且经常重复发生的交易,适合于在企业内部进行。显然,资产专用性对于为何通过企业配置资源给予了很好的解释,但它不能解释威廉姆森提到的作为“卖者”的企业为何存在。

借鉴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与逻辑演进,管理会计的现代应用必须渗透到制度经济学提及的众多理论(如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安排等),否则,“如果没有产权的界定、划分、保护、监督等规则,没有产权制度,产权的交易就难以进行,产权制度的供给是人们进行交易、优化资源配置的前提”。

三、经济学对管理会计的启示

(一)实证研究(计量经济学)的精度———对现代管理会计研究的启示

无论管理会计(作业成本会计与作业成本管理、综合记分卡、KAIZEN成本计算、产品生命周期成本计算、行为会计、环境和战略管理会计、智力资本管理会计等)的发展趋势如何(余绪缨,2001),无论管理会计研究的内容由内深化与向外扩展如何并举,无论管理会计的选择指标从滞后性向前导性怎样转变,无论管理会计的货币性与非货币性分析怎样结合,现代管理会计的特点、重点及难点研究,都需要计量经济学的背景支持与后台支撑。计量是会计的一种属性,也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二)理论(信息经济学)的广度———对现代管理会计的诠释

传统的管理会计都假定信息是无成本的,或者至少不存在因信息而导致的成本差异。但是,信息经济学理论表明,任何信息都有其特定的成本,信息成本因具体情况而异,信息系统只能根据具体情况来加以选择。理论在信息经济学的基础上,从委托人与人获取信息的角度,结合人的行为因素,在管理会计中得到应用。

1.有助于管理会计人员在备选决策方案中做出正确选择

在理论体系中,管理会计信息可以为两种不同性质的目标服务:(1)用于优化委托人或人将采用的决策的环境进行事前评估,即修正信息;(2)用于评价决策执行的结果,以便在委托人或人之间按照契约的规定来分享上述成果,即业绩评价。决策前信息和决策后信息的作用以及对委托人和人利益的影响,有助于管理会计人员在备选决策方案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例如,业绩评价与激励人的最优努力相关,而人的努力不能被直接监督,如果没有建立业绩与报酬相联系的、能够反映绩效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就不能激励人为委托人而努力工作。

2.对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出现偏差的原因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管理会计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应用都面临现代企业存在的一系列委托关系:董事会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关系、股东与董事会之间的委托关系、企业经营者与会计部门之间的委托关系、股东与审计者之间的委托关系等。从委托的机制来看,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决定着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出现偏差的可能性与原因。

(1)委托人与人的目标、利益、风险不同

由于所有权与控制权彼此分离,现代企业存在着一系列关系。委托人和人因各自利益、目标不同,所承担的风险也各异,在某些情况下,一方追求效用最大化时,会损害另一方的效用最大化。

(2)契约的不完备与信息的不对称

会计实务的变化难以预料,这不可避免地使会计法规、会计准则的制定存在滞后性。这些法规、准则不可能把会计实务中所有的情况都包括在内,只能对会计的总体目标、总体原则以及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做出规定,而对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的规定则相对灵活,这使人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时有很大的变通余地。契约的不完备再加上信息的不对称,使得人可以利用占有会计信息的优势和契约的缺口,选择有利于自身利益的会计程序及会计处理方法,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对自身的业绩进行夸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产权理论(制度经济学)的深度———对现代管理会计的提示

1.从交易费用的定性到定量分析

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深度已经渗透到管理会计研究层面能够涉及的深度,如产权理论涉及的交易成本概念就属于制度经济学的内容。在交易成本理论中,交易成本包括外部交易成本与内部交易成本,涵盖了监督成本、信息取得成本、组织制度成本以及不确定性原因引起的成本等。这些都可以归结为机会成本,即选择不同制度形式的生产或消费所损失的机会成本。在成本管理会计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机会成本理论,这里的机会成本是指选择最优方案而舍弃次优方案所丧失的收入,其实质是选择不同企业组织形式、生产要素配置与管理方式的问题,它贯穿于投资决策、生产组织和产品销售等过程,是既定制度约束条件下的机会成本。对企业交易费用、机会成本在定性基础之上进行定量研究,已成为管理会计的核算分析内容。制度经济学研究正在更为深入地展开,将会为管理会计的领域开辟新的研究空间。

2.以资产的流动性划分资产到从专用性角度划分资产

资产的分类一般都遵循一个原则:以资产的流动性为标准,对资产进行分类和管理。按流动性划分资产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是,信息使用者既不能获得关于无形资产的准确价值计量信息,也不能获得有价值的评估信息。其原因是:(1)存在不能独立存在的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与企业的有形资产相结合无法分离,而能够分离的无形资产价值又往往是在企业经营有形资产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所以人们难以清晰地界定其范围;(2)流动性划分与无形资产的相关程度很低,按照流动性进行划分的资产虽有利于描述有形资产的特性,但不能有效地描述无形资产的特征,也就是说,流动性与无形资产的相关程度很低,信息使用者如果仅利用现有的财务报告信息,是很难评价无形资产价值的。资产专用性并不是为描述无形资产而提出的,但从会计的角度看,专用性对资产进行另一种分类,能够从财务报表中挖掘更多信息。我们可以对资产的专用性进行一下回顾。

1985年,威廉姆森将描述交易的主要维度分为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次数。资产专用性,是指为支持某项特殊交易而进行的耐久性投资。专用性资产一旦被用于某种交易,它就无法在不发生巨大损失的前提下转移到其他交易中。由此可见,资产专用性表明资产有专门用途,其收益依赖于它所支持的专门交易。资产专用性包括地点专用性、实物资产专用性、人力资产专用性、完全为特定协议服务的资产专用性以及名牌商标资产的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是指由于交易双方的协议不可能完全,在交易过程中就可能因为一方的机会主义行为而出现一些预料不到的情况。在双方进行了专用性投资的情况下,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双方的交易关系更加复杂化,进而出了对契约关系进行调整的要求,并因此对组织与交易的匹配关系产生影响。交易发生频率,是指交易双方进行交易的经常性或重复程度。采用垂直一体化方式,能够提高契约关系的稳定性和调整性能,但垂直一体化会增加组织管理费用。因此,只有对较高频率的交易实行纵向一体化,在经济上才是合理的。需要补充的是,考量交易的另一主要维度应涉及交易效率,交易效率对分工水平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随合约自、合约结构的优化、产权保护程度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而提高。

四、结语

得出如下结论:(1)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来源于经济学的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2)现代管理会计的应用依据来源于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对管理会计研究与应用是重要的和必要的;(3)经济学的研究为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出现差距的原因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4)现代管理会计应站在经济学的高度,借鉴经济学的广度和深度,拓展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应用领域。

现代管理会计论文范文第7篇

一、西方管理会计发展的一些显著变化

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的发展,现代管理会计自进入本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后开始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集中表现在西方会计界的一些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对管理会计的知识体系特别是对教科书中的内容提出了许多批评意见。而提出管理会计已出现严重危机这一论点的著名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约翰逊和卡普兰两位教授,他们在1987年合写了一本轰动西方会计界的专著《相关性消失了——管理会计的兴衰》,这两位美国教授在该书中认为:近年来的管理会计实践一直没有多大的变化,目前的管理会计体系是几十年前研究成果的产物,这种早已过时的管理会计体系目前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危机,这一危机主要表现在,管理会计对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依赖已经把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扭曲到了这样一种程度,即管理会计现在必须要从属于财务报告,结果管理人员更关心的是他们对股票交易市场价格决策的短期影响,而较少关心企业在市场上长期竞争的地位和获利能力;而由于这种对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依赖性,导致管理会计信息的获取经常是太集中了、太迟缓了,从而对管理人员所进行的规划与控制的决策已不再具有相关性。从上述论点出发,约翰逊和卡普兰认为,现行的管理会计体系应该有一个根本性的变革,才能符合当今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发展的现实情况①。

自约翰逊和卡普兰发表了《相关性消失了——管理会计的兴衰》一书之后的十余年间,西方会计界对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反思,并对原有传统管理会计的知识体系进行了创新与变革,以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西方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变革,不仅体现在对原有的管理会计知识体系进行了改造,而且还产生了管理会计的一些分支学科,如作业成本管理会计、适时制生产系统、制造资源计划、质量成本管理会计、战略管理会计、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增值管理会计、社会责任管理会计、资本成本管理会计、国际管理会计等以及人理论、组织行为学、信息经济学等相关科学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被誉为当代管理会计大师的卡普兰教授,在1998年出版了由其所著的第三版《高级管理会计》一书,该书与1989年第二版和1982年第一版在内容上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作业成本法和作业管理的理论与实务方法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并将其作为全书的核心内容;(2)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目标成本法、改善成本法作为战略成本管理的主要方法;(3)对传统的以净利润或投资报酬率为主的经营业绩衡量指标与方法进行了重大的变革,提出以经营业绩平衡表(the balanced scorecard)来考核企业经营业绩的四项综合指标:财务经营业绩指标、为顾客提供服务的业绩指标、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业绩指标、员工学习、产品创新与成长的业绩指标;(4)为了便于理解与操作,将该书在第一版、第二版中所涉及的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量本利分析、线性规划模型、回归分析模型等全部删除,从而将数学方法的应用降至最低点,由此也可以看出增长数学方法的卡普兰教授在开展管理会计研究中的重大变化。

为了克服管理会计研究中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弊病,西方管理会计研究人员目前更侧重于采用经验研究的方法来开展管理会计的研究工作。如卡普兰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巨大变革已导致会计控制系统过时甚至不起作用,而会计研究人员亲身到企业之中去观察和研究这些问题的现象却普遍缺乏。如果没有现场的观察与计量,会计研究人员就不可能建立起系统的、能指导于实践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也不可能建立起规范化的决策模型。卡普兰还认为,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会计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没有理论作指导的会计实践则往往带有盲目性;并且,在会计科学的发展史上,理论与实践经常不同步,而经验研究的方法却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②。在经验研究中,案例研究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已成为西方管理会计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例如,案例研究已被西方许多管理会计学者认为是了解、解释、探索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相脱节问题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通过对案例的研究与分析,不仅可以检验假设的正误,而且还可以说明管理会计实践的性质。许多西方管理会计学者认为,当前流行的管理会计理论脱离实践的这种论点,主要是建立在人们的闲谈话语、偶尔对公司的访问以及从已发表的一些学术文章的了解基础之上的;然而,究竟管理会计中的哪些理论与技术方法在实践中最为有效或明显没有应用价值,其原因何在,在理论与方法上有无进一步改进或创新的可能性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从大量的实践经验中得出结论,这也正是案例研究日益引起人们重视的主要原因。笔者曾于1992年参加了在英国伯明翰市由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协会举办的管理会计学国际研讨年会,会上的中心议题就是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研究,与会者发表的有关典型案例研究的论文,引起了各国管理会计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总的来看,进入本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管理会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发展前景是令人振奋的,新的研究领域层出不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管理会计在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二、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从本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我国会计学术界以极大的热情,对西方的管理会计进行了大量的引进工作。在本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和中期,我国会计界曾对西方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借鉴和应用意义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但进入本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管理会计在我国开始逐渐受到冷遇,其表现如下:

(-)学术研究兴趣不高自进入本世纪九十年代的八年间,我国会计学者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财务会计领域,管理会计方面的研究论文与前者相比所占比重很小。据笔者对代表我国会计界最高研究水平的《会计研究》杂志所做的统计数据表明,在过去八年间,在《会计研究》上发表的学术性文章中,涉及财务会计领域的论文约为465篇,而涉及管理会计及成本会计的论文约为71篇,后者只约占前者的15%.另一方面,从过去八年间在中国大陆举办的国际和全国性的学术会议来看,专门以管理会计为主题的学术会议更是凤毛麟角。如果再从会计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情况看,将管理会计领域的问题作为毕业论文的也同样寥寥无几。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在过去八年间,每年约有25名经过国家统考入学的会计专业研究生毕业,而以管理会计领域作为毕业论文选题的只有1到2名,并且有几年甚至无一人以管理会计为题作毕业论文。以上种种迹象表明,管理会计研究在我国已明显不受重视,这无疑是中国近年来管理会计研究水平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实务界缺乏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和系统应用我国自本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从西方引进管理会计知识体系至今已约有二十年的历史,但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我国及国外和港台的会计学者所做的各项调查结果表明,迄今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仍未得到广泛重视和系统应用。这主要表现在:企业领导或财务负责人观念陈旧,只重视事后的算帐、报帐工作,不重视管理会计③;企业会计人员掌握管理会计知识有限,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根本不了解管理会计,管理会计在我国没有引起多数企业的重视④;管理会计的一些方法,如短期经营决策、量本利分析以及责任会计等在企业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但从总体来讲,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应用有限⑤。笔者最近曾与一些大中型企业的总会计师就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交流,得到的回答基本上也与上述问卷调查的结论相同。一些总会计师认为,现行管理会对教科书中的知识点不少,但企业可以实际应用的却有限,他们极力主张,我国的管理会计教科书中应包括我国一些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以便于会计人员借鉴和操作。

(三)已有的管理会计应用经验亟待系统总结和提高我国自70年代末期开始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的知识体系,管理会计学现已成为许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我国学术界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也已具有一定的深度。从实践上看,我国一些企业已具有开展管理会计的成功经验,如50年代初期开展的厂部、车间、班组三级核算,60年代开展的厂内计划价格、资金分级管理,70年代大庆油田开展的内部结算,80年代吉林省开展的厂内银行、首钢的包、保、核,90年代邯郸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推行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邯钢经验等等。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会计界对实践中已有的一些典型成功案例明显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归纳总结,到目前为止只有很少的案例得到了系统的研究与总结。缺乏具有示范性或样板性的典型案例研究报告,是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未能得到有效普及和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

从已公开发表的文献和资料上看,我国一些企业过去应用管理会计的经验介绍,主要是以实务人员为主介绍基本情况的较多,由于没有学术界的参与,其经验难以在理论上得到系统的归纳与总结,从而难以将其经验进行广泛推广与应用。而学术界虽然具有理论研究的特长,但由于种种原因缺乏深入到企业中去了解管理会计应用情况的实践,开展的调查研究主要以调查问卷为主,因而开展的管理会计研究就难免出现空洞、脱离实际的现象。因此,我国开展管理会计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由学术界与实各界共同参与来进行典型案例研究。这样不仅可以富有成效地解决学术界与实务界相互分离来开展管理会计研究的难题,还可以使典型案例经验在理论上得到总结和提高,由此形成系统的案例研究报告。这不仅在实务上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有助于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推广应用,而且对我国会计学术界今后在开展管理会计研究中能够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典型案例研究将是我国未来开展管理会计研究的发展方向

从国外的经验看,国外会计界目前开展的管理会计研究,已将重点明显转移到开展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研究,而开展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研究,如果没有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很好配合与协调就难以进行。国外加美、英等国家都有管理会计师协会,协会的成员既来自于会计学术界也来自于实务界,并且国外的管理会计师资格的取得都需要通过严格的考试,即便取得了管理会计师资格后,也需要接受继续教育,从而协会的成员本县已具备相当丰富的管理会计知识。

此外,为了推动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研究,美、英等国的管理会计师协会都没有学术研究部,其成员由学术界与实务界人士共同组成。由于上述因素,国外在开展管理会计典型案例研究中,学术界与实务界比较容易沟通,双方的配合与协调也搞得比较好,案例研究也开展得比较普遍,这一点可以从西方管理会计教科书中所附的大量案例中找到答案。并且,美、英等国家的管理会计师协会还设有学术性和实务性的管理会计刊物,如《管理会计》和《管理会计研究》杂志。前者主要侧重于实务经验的介绍,后者则侧重于学术性和理论性研究。近年来,美、英的《管理会计研究》也注重于刊登典型案例研究的文章,这两种专业性杂志在推动西方管理会计的发展,特别是开展典型案例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的情况与西方国家明显不同。我国迄今仍然没有建立起管理会计师协会,也自然没有管理会计师资格考试,并且我国目前也没有一个管理会计专业杂志。

由于我国没有一个将学术界与实务界都包括在内的管理会计职业组织,学术界与实务界沟通的机会不是很多,这就为开展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这表现在,学术界特别是大学的研究人员很难有机会深入到企业中开展调查研究,因而对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管理会计的情况缺乏了解;而实务界对学术界发表的科研成果感到理论性太强,与企业现实情况不相符合,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

管理会计研究在我国出现的问题,已引起我国会计界的广泛重视。为了推动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应用工作,我国《会计研究》杂志在1997年曾开展了“安易杯”管理会计论文有奖征文活动,这是我国首次开展有关管理会计研究的规模较大的论文征集活动,发表了一批质量较高的论文。中国会计学会在1999年又专门成立了“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并在当年举办了全国性的“管理会计与应用专题研讨会”。在中国会计学会1999年重点会计科研招标课题中,“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的典型案例研究”是取得资助金额最高、课题数目最多的课题。在今年4月,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在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的配合下,发起了“中国管理会计典型案例经验总结与研究”的活动。笔者认为,在我国短时间内难以成立独立的管理会计职业组织的情况下,要切实有效地开展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研究,中国会计学会与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协调就非常必要。而开展“中国管理会计典型案例经验总结与研究”的活动,将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开拓性尝试。在这次活动中,我国会计学术界将同实务界密切合作,通过对全国不同行业的大中型企业开展典型案例研究,将我国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经验加以系统总结并上升为理论,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这一活动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从上述情况来看,如果我国会计实务界能够与学术界密切配合搞出一批具有行业特点的、既有理论性又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典型案例研究报告,这些典型案例研究报告不仅可以作为各行业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样板,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有利于在更多的企业推广应用,而且还可以作为管理会计教科书中的案例,有助于开展管理会计的教学和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管理会计在我国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工作可能会有实质性的进展,这将为我国今后深化管理会计研究以及制定管理会计准则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研究是一个十分复杂、难度很大的系统工程,如果没有中国会计学会和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的指导与协调,没有全国范围内的实务界和学术界的密切合作,就很可能会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如果此种局面出现,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也许会继续持续下去。因此,我国的管理会计典型案例研究无论对学术界还是对实务界来讲,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johnson, h.t. and kaplan, r.s., relevance lost: therise and fal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2nd edition,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87

②kalpan,r,s, the role for empirical research in management accounting, 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pp.429—433,1987.

③孟凡利等:《管理会计应用:现状、问题与应有的改进》,《会计研究》1997年第4期。

④暨南大学会计系管理会计课题组:《中国管理会计透视与展望》,《会计研究》1995年第11期。

⑤何建平:《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透视》,《会计研究》1997年6期。

参考文献:

1、bromwich, m. and bhimani, a., management accounting evolution not revolution, cima, london, 1989.

2、otley, d.t.,management accounting and organization theory, macmillan, london, 1984

3、scapens,r.w., management accounting: a review of recent development, macmillan, 1991.

4、ryan, b.,scapens, r.w. and theobald, m., research method and methodology in finance and accounting, academic press, london, 1992.

5、ashton,d., hopper.t. and scapens,r.w., lssues in management accounting, prentice hall, london, 1991.

6、emmannuel, e., otley, d. and merchant, k., readings in accounting for management control. chapman & hall,london,1992

7、scapens,r.w. and yan meng,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 in china,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vol 4 no4,1993.

8、王光远,贺颖奇:《论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管理会计》1996年第36期。

9、孟焰:《论管理会计的规范化》,《会计研究》1997年第3期。

10、孟焰,林金炳:《经验研究在我国管理会计中的借鉴意义》,《会计研究》第5期。

11、杨纪良,徐佩玲;《议管理会计的应用》,《会计研究》1997年第12期。

现代管理会计论文范文第8篇

实证性的会计学术研究是否注定会与会计实践相脱节呢?其实未必。其关键在于研究选题的产生过程。只要研究者能够紧密关注会计实践,并基于对会计实践的观察和思考提出研究命题,实证性会计学术研究非但不会脱离会计实践,而且完全可以服务于会计政策制定和指导会计实践。例如,当采用实证性会计研究方法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是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进行了系统验证之后,会计准则限制企业转回业已计提的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就有了比较充分的学术研究证据的支持。类似地,会计学术期刊即便百分之百地刊登实证性会计研究论文,只要选题适当,研究过程严谨,对于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同样是可以发挥其积极的推动作用的。

由于会计学术研究主流范式的转变,会计学术研究从其形式上看似乎与会计实践渐行渐远了。因此,许多会计实务工作者纷纷反映会计学术研究论文“看不懂了”,甚至发出了不少批评声,批评会计学术研究脱离会计实践,批评会计期刊发表的论文背离读者(当然主要是指会计实务界的读者)需求。无论这些批评是否合理,但它毕竟反映了会计学术研究与会计实际工作者需求之间距离日渐扩大之事实。

面对上述困惑,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一个基本问题:会计学术研究论文是否应该按照会计实务工作者的需要来写?换言之,会计实务工作者是否应该是会计学术研究论文的主要读者?对于这个问题,我国会计界长期以来一直倾向于肯定的回答。似乎只有这样,才意味着会计学术研究是结合会计实践并服务于会计实践的。这种观点,如果说在过去尚可成立,今天则已难以成立。这并不是说会计学术研究可以脱离会计实践,可以不考虑会计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可以完全不顾及会计实务工作者的需求,而是说会计学术研究就其终极目标来说是要服务于会计实践的,但作为一篇具体的会计学术研究论文,往往需要专注于一个“点”,采取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加以系统地验证。也正因如此,会计学术研究论文的优劣,不能简单地以是否能够直接服务于会计实践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而是应该看其是否能够严谨地验证论文提出的研究假说,是否发现或验证了会计实践或相关领域中存在的某一规律性现象。这就意味着,会计学术论文有其自身的评价标准,从而也就未必需要完全符合会计实务工作者的“口味”。因此,介于会计论文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会计期刊如何应对,便成了解决上述困惑的关键之所在。令人欣慰的是,《财会通讯》等会计期刊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

以《财会通讯》来说,该刊虽是省级期刊,但在我国会计界长期以来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与其他同类刊物一样,《财会通讯》在没有分别按“综合版”、“学术版”和“理财版”出版之前,如何使刊物发表的文章能够适应不同类别读者的需要,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以两全的问题:如果更多地发表了学术性论文,实务界的读者会觉得远离了他们的需要;如果过少地发表了学术性论文,或者发表的论文学术水准不够高,刊物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就会下降。自从改版之后,上述矛盾得到了较好的解决:综合版面向会计实务工作者,主要刊登偏于会计实务研究的论文,即便是学术论文,也多为偏于会计政策性研究的论文;学术版面向会计理论工作者,主要刊登会计学术研究论文;理财版则更为大众化,面向关心企业甚至个人理财的广大读者,主要刊登关于企业和个人理财之道方面的文章。在这样改版之后,就很好地细分了读者市场,从而使得不同版本的《财会通讯》能够分别满足不同细分市场读者的需求。改版后的《财会通讯》刊系,结构合理,定位明确,不仅为财务会计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强大的平台,也为广大财务会计工作者了解财务会计发展趋势,学习财务会计最新知识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园地,还为财务会计学者发表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该刊经过几年来的不断改革与探索,其在会计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影响在不断扩大。该刊近年来发表的重点文章大部分为我国许多权威检索机构转载或索引。例如,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索引排名中,2006年在2787种社会科学期刊中排列第49名,比改版前的2003年的第569名提高了520位;2006年在1161种经济类期刊中排列第8名,比改版前的2003年的第115名提高了107位:2006年在财务会计类期刊中排列第1名,比改版前的2003年的第5名提高了4位。与此同时,该刊的获奖率和获奖层面也在不断提高,不仅在湖北省的各类评选中屡获佳绩,更为可喜的是,在中国会计学会的年度优秀论文评选中也连续获奖,这在省级会计刊物中是十分突出的。 会计学术研究和会计学术期刊,需要为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鼓与呼,需要在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伴随三十年的中国经济改革与开放,三十年的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和进步。尤其是在最近的几年间,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走出了三十年来最为强健的步伐,掀开了三十年来最为华彩的一页,那就是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和国际等效。

多少年来,我国会计人在如何权衡会计的“中国特色”与“国际化”方面充满争论,步履维艰。随着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开放,尤其是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会计人越发意识到中国会计的国际化是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方向。但是,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一个各地区经济发展不甚平衡的发展中国家,是一个长期执行统一会计制度的国家,是一个国有经济比重依然很高的国家,……。所有这一切。

又决定了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不能不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因此,“国际化”与“中国特色”便成了确定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方向时必须权衡的两股力量。无论是会计学术界还是会计实务界,在如何具体权衡这两股力量方面都表现出了迟疑、惶惑乃至往复变化。1998年股份公司会计制度到2000年企业会计制度的转变,就包含了这样的痕迹。也正因如此,在2004年之前的一段时间里,我国会计准则发展的步伐比较迟缓。自2005年起,随着一批批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的相继推出,人们感觉到了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新的春天的到来。尤其是到了2006年2月,财政部了包括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在给中国会计界和企业界带来强烈震撼的同时,也使世界会计界为之震惊。从新会计准则中不难读出,中国会计准则在充分吸收国际会计准则精华的同时,也彰显了中国魅力。中国以前所未有之魄力,全面实现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与此同时,在一些重要的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了有别于国际会计准则的中国主张,诸如关于关联方关系的界定、关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区分、关于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之后不得转回的规定等,赢得了国际会计组织的认同和赞誉。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不仅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国企业,也同样有助于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市场。中国无须在与欧盟的贸易谈判中再为会计数字而争执,无须在与国际资本市场沟通中再为会计数字而多费口舌。作为发展中国家中第一个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国家,中国除了因此而赢得了世界的赞许和尊重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必将加快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

在实现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同时,我国又在为实现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等效而积极努力。作为一个大国有承担责任的勇气,但也不能不争取应有的权益。既然我国的会计准则业已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按中国会计准则编制,并按中国会计准则及审计准则审计后的财务报告,就应该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为此,我国正在与一些国际会计组织进行积极的磋商和协调。相信有朝一日,一切都将成为现实。

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业已取得的成就可喜可贺,但所有这一切不是终点,而是进一步发展的新起点。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会计的改革与发展,我们究竟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在哪些关键点上发力?需要谨慎思考,但不可过于迟疑。就笔者所见,以下三个方面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第一,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国际化问题。“国际四大”在中国审计市场中占有的主导性的市场份额,使得中国本土的会计师事务所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稍加分析可知,之所以“外来的和尚”盖过了“本土的和尚”,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而海外资本市场不认同中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因此,从技术层面上分析,可以有两个办法解决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问题:一是中国企业不去海外上市,乃至让海外企业来我国上市,这样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无须国际化也可盆丰钵满;二是发展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并使之充分地实现国际化,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就第一个办法而言,看起来是更容易做到的,但这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难以成为现实。如果不采取第二个办法,而只是简单等待到那一天,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恐怕也就更缺乏竞争力了。

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国际化,在悲观者看来似乎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但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悲观。应该看到,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中比较领先的几家,不仅年营业收入规模已经达到数亿,而且其中有些业已通过与海外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走出了其国际化的坚实一步。更为重要的是,我国正在为实现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等效而努力。一旦与相关海外会计组织达成一致,符合一定条件的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审计报告,就可以得到海外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的认可。政府部门的努力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自身建设必须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本土的未必就是“土”的,关键在于如何在注册会计师队伍建设、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建设、以及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规模等方面不断提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第二,中国管理会计的国际化问题。在过去近二十年间,资本市场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财务会计的国际化。但是,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则似乎不如20世纪80年代那么广受重视。也许这只是一种相对比较,但确实需要注意到,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在最近的二十年间几乎是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缺乏全国性的组织和引导,缺乏系统的思考与规划。而恰恰就在这最近的二十年间,管理会计在西方国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诸如作业成本会计、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等现代管理会计概念、原理和方法,业已为众多企业广泛采用。在我国,也同样已有不少企业开始采用了这些现代管理会计方法。但是,由于缺乏组织和引导,我国管理会计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距离。

最近,财政部联合其他相关部委推出的“内部控制规范”,尽管客观上也会有助于管理会计基础工作的完善,但毕竟主要是为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提出。因此,成立管理会计规范建设的专门组织,推动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规范化和国际化,应该已是时候了。

第三,中国会计教育的国际化问题。我们谈论会计改革与发展,谈论中国会计的国际化,无论如何是不能避谈会计教育的国际化问题的。无论是企业的会计人员,还是从事审计签证的注册会计师,都是会计教育的“产品”。因此,如果会计教育不能实现国际化,中国会计事业的国际化就缺乏根基。就我国会计教育的现状而言,虽然已经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但国际化的程度还不够高。笔者认为,在我国今后会计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至少需要逐步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国际化:

一是会计师资队伍的国际化,不仅仅意味着从海外引进师资,而且意味着国内培养的师资需要去海外进修学习,以充分体验国际一流的会计教育应该是怎样的,体会国际一流的会计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为此,除了各高校可以利用国家留学基金等选送年轻教师出国进修之外,财政部举办的“会计后备人才计划(高校教师系列)”应该持之以恒地办下去,并应该鼓励会计师事务所和相关企业为我国会计师资的国际化提供一定的条件支持。

二是会计学术研究的国际化,乍看起来似乎与会计教育的国际化没有直接的关联,其实不然。会计教育过程不应该仅仅是成熟会计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是对会计理论和实务问题的深度剖析和思考。离开了深入的学术研究,理论分析和实务思考往往就只能浮于表面。因此,我国会计界对待会计学术研究需要有胸怀、有耐心,不能因其不直接为解决会计实践中的问题开出具体的“药方”而忽视它、指责它和贬低它。

三是会计教育模式的国际化,如果仅仅从形式上讲,或许是比较容易模仿的,但从“有其形”到“有其神”的演进,则同样需要一个不短的过程。国际化的会计教育模式究竟应该具备哪些特征,未必有统一的答案。就笔者的理解而言,下述几点应该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要宽厚,不能让学生变成除了会计什么都不感兴趣的“专才”;课程要整合,不能让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知识要鲜活,不能让学生成为记忆会计准则条规的机器;手段要灵活,不能只是灌输,而应该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现代管理会计论文范文第9篇

会计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一向被人们视为上层建筑,它必须服务于经济基础并密切依存于一定时期的经济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由于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逐步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转变,而后又相继实现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随着经济体制的两次重大变革,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我国的会计改革,特别是会计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与划时代的进步。本文拟以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全面改革开放所导致的经济环境变化为依托,就三十年来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过程、特点与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行较系统的回顾与分析,以有助于现阶段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全面发展与创新。

一、会计理论研究的重新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的,给我国国民经济带来无法计量的巨大损失,同时也使我国在建国后十几年所初步建立起来的会计核算体系与会计教育科研体系遭受了巨大的破坏,会计理论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倒退。体现为会计体系受到严重破坏,大学的会计专业停办,会计专业刊物停刊,会计理论与实务停滞并出现倒退,因而根本就谈不上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学术探讨。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始全面、认真地纠正“”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提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上来,接着中央正式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新的八字方针,并且提出经济工作要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至此,我国会计也开始进入了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会计转轨变型的全面改革阶段。会计学术界的理论工作者们,也由此开始了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新征程,会计学术领域才渐趋活跃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一)会计理论研究呈现的主要特点主要体现在会计理论研究领域在思想上的转变、会计理论研究学术机构的系统建立、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披露窗口拓宽以及对西方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引进等方面。  一是会计理论研究领域在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以后,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思想政治路线上的拨乱反正,经济理论研究方面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对会计工作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78年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学术方面也逐步出现了活跃、讲真话的大好局面。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前后,我国会计理论界就以清除“”中造成人们对会计的种种模糊认识为重点,逐步纠正“左”的错误思想对会计理论工作的干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有组织地对会计的本质、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会计学的属性、会计学科体系的改革与建设等会计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讨论,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成果。为了营造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理论讨论氛围,针对我国在政治思想领域“左”的思想干扰严重的现实,中国会计学会在其《章程》中明确宣布,在理论讨论中贯彻执行“双百”方针;同时在其主办的会刊《会计研究》创刊词(1980年3月)中提出,在会计理论战线上,要对极“左”路线,在思想上、理论上拨乱反正,正本清源。1978年,“必须替‘借贷记账法’恢复名誉”一文的公开发表(葛家澍,1978),“打响了会计界‘拨乱反正’的第一枪”。通过深入的反思与讨论,会计界基本上统一了思想认识,带来了会计思想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最终使“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的理论观点深入人心,并为社会公众广泛接受,从而为会计作用的充分发挥创造了有利的舆论环境,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基本目标,奠定了必要的思想认识基础。

二是会计理论研究的各级各类学术机构系统建立。1979年底召开的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和1980年10月召开的全国会计工作会议,对新时期会计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成立会计学会被一致认为是我国会计理论研究重新起步的重要标志。

1979年12月底至1980年1月初,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在广东省佛山市召开。会议期间,就会计学的属性、会计的职能、会计管理和经济效果、经济核算制的关系等若干会计理论的粮本问题进行了研讨,’并且在本次会议中第一次提出了建立我国会计理论方法体系的问题。这次会议大大推动了会计学术研究的开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会计学会和建材、机械、粮食、电子、铁道等全国性专业会计学会相继成立,许多地、市、县和大型企业也成立了自己的会计学术团体,还有各个不同区域间横向合作以及依托各大专院校所建立的民间会计学术研究组织。这些学术团体及组织所定期组织的不同专题会计学术研究活动,成为繁荣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平台。在这些会计学术研究团体的组织和推动下,全国会计科学研究人员、会计教学人员和会计实际工作者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积极开展了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实务中有关问题的探讨,为繁荣和发展我国会计科学事业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1980年10月,财政部召开了全国会计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第一次改变了“会计是经济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这一类传统提法,提出“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次会议为我国会计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制定了工作方针,从而使我国会计工作以崭新的面貌走上了开拓发展的道路。

三是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披露窗口大大拓宽。20世纪80年代前后,以不同归属的会计学会为主要依托,创办的会计杂志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其中既有全国性的学术性和综合}生的会计杂志(如1979年1月创刊的《财务与会计》,1979年4月创刊的《财会通讯》,1980年1月中国会计学会创办的全国性会计学术刊物《会计研究》等),也有按行业和地区命名的会计杂志。据1983年底的不完全统计,当时全国出版发行的会计刊物已达九十多种,每期发行量为一百七十多万份,如果再考虑各大学学报及其他与经济相关的专业类杂志也时常刊载会计理论论文这一因素,则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披露窗口即更加宽广。这些会计刊物为传播现代会计知识、交流学术思想、繁荣会计学术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媒介作用。

四是开始引进西方会计理论与方法。从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我国的会计以学习原苏联的经验为主。但在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会计理论与实践工作者曾结合中国国情,力求体现自己的特色,有所创新与发展。可惜到“”期间,此种努力又遭夭折。“”结束后,初期主要对原引入的苏联社会主义会计学的继续学习和研究,并与我国会计改革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且在某些方面进一步恢复和完善“”前的会计理论与方法,是这一时期引进国外会计理论的主要特点。20世纪80

年代上半期,苏联会计学仍然对我国会计研究有着一定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80年代我国仍翻译了10部苏联会计著作,有许多苏联学者的会计论文被介绍到我国,但1990-1997年仅有2部被翻译介绍到我国。

在苏联会计模式的长期影响下,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会计理论界对西方国家会计理论、会计学科的进步与发展了解甚少。改革开放的经济环境与政治环境则开拓了我国会计界的学术视野,这一时期即出现了一批主张引进和借鉴西方会计理论的有影响的论文。其中主要有:“结合我国实际,学习管理会计”(阎金锷、汪家佑,1980)、“现代管理会计的主要特点及其吸收利用问题”(余绪缨,1981)、“对会计领域中吸取国外经验的几点看法”(白肇鲁,1981)、“西方现代内部审计简介”(陈今池、沈小风,1981)、“关于借鉴国外审计经验的一些看法”(孙昌湘、陈今池,1982)、“论会计理论的继承性”(葛家澍,1982)、“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对西方管理会计应作进一步研究”(丁平准、杨继良,1984)。此外,在1980年至1981年间,钱法仁在多期《会计研究》上连载论文介绍了西方企业财务管理,娄尔行、石成岳、裴静之在1983年《会计研究》各期连续发表的“中美比较会计研究报告”系列文章,较系统地引进和介绍了当时美国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对于人们全方位认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会计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会计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任何理论都是由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会计理论也不例外,不从会计基本概念探索人手,就不可能把会计研究引向深入。此外,还由于改革开放,使我国国情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从而促使人们必须重新审视对会计性质及其作用的传统认识。“”后会计理论研究的第一轮热点问题,首先是围绕着会计基本理论问题而展开,如经济核算、会计的科学属性、记账方法、会计的本质、会计职能、会计对象和会计理论体系等。通过探索和研究,一方面延续了因“”而被中断的学术争鸣,对原有会计概念和理论的认识有所提高和发展,进一步澄清了原有模糊认识;另一方面从新的角度、新的内涵对原有理论、概念进行新的研究和表述从而产生了新的认识,而且有所突破和创新,推动了我国会计理论的进步。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核算的推广。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曾有过关注经济核算制度改革的尝试。主要体现在1972年,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当时国有企业全面亏损的状况,在由和邓小平同志主持召开的“经济核算会议”上,制定出台了考核企业的经济指标,并起草了加强企业管理的相关文件,会后还由《人民日报》发表了“加强经济核算”的社论,但终因“”的阻挠而使这次改革夭折。直到粉碎“”后,经济核算问题才又重新引起学者们的重新关注。具有代表性的文献主要有吴家骏(1977)、吴炯(1978)和吴水澎(1977)等的论文。  二是会计的科学属性。关于会计的科学属性,我国会计界于20世纪50年代就已讨论过这一问题,但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又掀起了第二次讨论高潮,其主题仍然是围绕着会计有无阶级性这一主题。虽然讨论并没有新的观点产生,但论证的角度却并不相同,而且在争论过程中又对会计的内涵和外延产生了新的认识。  对会计的科学属性,学术界仍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会计属于生产力范畴、会计学是经济学中的一门应用科学或会计学是一门方法性的学科,没有阶级性(王文龙,1979;唐家敖,1980;余绪缨,1980)。第二种观点认为,会计具有两重性(李天民,1980;王晓伟,1980;杨纪琬、阎达五,1980)。第三种观点认为,会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李宝震,1980;何光裕,1980;余光耀,1981)。经过争论,会计具有两重性成为比较一致的观点,大部分学者认为会计是带有阶级色彩的一门经济管理科学(娄尔行,1980)。因此,西方会计理论与方法中的科学成份,完全可以为我所用,但要结合我国国情,不能生搬硬套。可以说,第二次关于会计属性的讨论,是对建国初期否定会计技术性的否定,也是对会计领域中极左思潮的一次拨乱反正。

三是记账方法的选择。记账方法也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曾经热烈讨论过的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因为政治环境的影响,会计记账方法的争论以增减记账法取代借贷记账法而告终。“必须替借贷记账法恢复名誉”一文的发表(葛家澍,1978),引发了关于记账方法的第四次大讨论。这次记账方法的讨论主要表现在记账方法有元阶级性、选用借贷记账法还是选用增减记账法这两个中心问题上。

通过一段时期讨论后,会计界逐步倾向于记账方法是无阶级性的观点,即记账方法本身只是记录经济业务的手段,在各种社会制度中都可以通用,借贷记账法也完全可应用于我国经济实践。但在应当采用何种记账方法的认识上,仍然是存在增减记账法和借贷记账法之争(葛家澍,1978;张以宽,1979;贾光锋,1980)。经过这一时期的争论,主张借贷记账法的观点占了上风,除了商业部门外,许多企业基本上恢复使用了借贷记账法。

这次讨论围绕记账方法这一会计业务处理技术中最基本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在分析记账方法本身的技术性、科学性、通用性以及应当如何选用记账方法等理论问题时,向学界传递了会计方法及其理论发展的基本理念,为20世纪80年代的会计实务与会计理论的发展在思想观念上扫清了障碍。

四是会计的本质。由于对会计本质的认识是研究会计其他理论问题的基础,因此,这一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会计学术界讨论最为热烈的问题之一。在1978年以前,“会计工具论”或“方法论”作为时展的必然结果,成为学术界对会计本质认识的主导观点。1978年以后,会计界仍有学者坚持“会计工具论”或“方法论”(上海财经学院工业会计教研室,1978;顾准,1979)。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理论界的思想逐渐解放,以及会计实践的不断丰富,人们对会计本质的认识日益加深,在我国会计理论界相继形成了“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两种新的主流认识,从而在我国掀起了有关会计本质的一场大讨论。这场讨论为我国会计学界的百家争鸣揭开了序幕,不仅发展和完善了各种学术观点,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会计本质的全面认识,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会计本质的争论、特别是“信息系统论”与“管理活动论”的论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会计管理活动论”观点既否定了会计是一种应用技术的看法,又否定了会计是管理经济的一种工具的看法,转而强调会计具有反映和监督的双重职能。“管理活动论”将会计提到与管理科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观点受到各级领导和

财会人员的重视,在促使人们重视会计工作和加强会计理论研究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财政部于1981年印发的《全国会计工作会议纪要》中即强调指出,会计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是会计的职能。对会计的职能的认识受制于对会计本质的认识,因此对会计本质的认识与对会计职能的认识有直接联系。虽然我国会计学界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有关于会计职能的讨论,但20世纪80年代关于会计本质问题的讨论使会计职能的讨论更加热烈及深化。  这一时期关于会计职能的探讨,出现了会计“一职能论”、“二职能论”(顾准,1979;葛家澍、唐予华,1983;杨纪琬,1985)、“三职能论”(娄尔行等,1984)、“四职能论”(徐政旦,1980)、“五职能论”(许亚湖,1988)、“六职能论”(李天民,1983;黄逸峰,1984)等多种思想认识。会计职能的讨论可以看作会计本质问题讨论的继续,对会计职能的认识由单一反映职能向参与经营决策等职能的升华,比较全面地概括了现代会计客观上所能发挥的作用,这也是由当时的经济环境和会计学术思想的发展延续所决定的。  六是会计的对象。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我国理论界对会计对象没有进行过太多争论,一般认为社会主义会计的对象是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及其财产。但在改革开放以后,学术界在会计对象上又产生了一些新的观点,如“资金运动论”等。其主要观点有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各类会计有各自的对象,但没有共同的对象,财产、经费收支均可成为会计的对象(顾准,1983)。第二种观点认为,会计的对象是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在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可以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赵玉珉、黄代民,1982)。第三种观点运用马克思主义资本循环的理论,将社会主义会计的对象概括为资金运动(葛家澍,1986)。20世纪80年代后期,又相继出现了会计要素概念,使得在会计对象问题上的讨论更为具体。会计对象的资金运动论,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会计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会计学的一个创新,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我国会计理论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七是会计理论体系的结构。如何建立中国的会计理论体系问题由娄尔行与石成岳(1980)率先提出。1980年1月,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也明确地提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的研究目标。此后,会计理论界开始对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系这一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围绕着会计理论体系的内容和层次结构问题,涌现了许多有指导意义的观点和思想。具有代表性的文献主要有杨纪琬(1980)、杨时展(1980)、王文彬(1980)和徐政旦(1980)等人的论文。这一问题的讨论,使得以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为目标的会计理论研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杨纪琬,1983)。中国会计学会在1983年年会上就明确提出,20世纪内中国会计学会组织和开展学术理论研究活动的目标,就是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以讲求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

二、会计理论研究的不断探索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开始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我国也必须进行会计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会计理论研究取得突破的基础上,对“会计管理活动论”的认同,也为我国会计改革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即会计改革应当着眼于发挥会计的经济管理职能。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主要会计工作都是围绕这一主旨展开,故这一时期会计理论发展亦呈现出新的特点与具有倾向性的学术观点。

(一)会计理论研究呈现的主要特点 主要包括会计改革思路、方向和要点的逐步形成,会计规范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得以展开,西方会计理论的系统引进与消化吸收,会计处理的国际协调研究以及不同学派会计理论研究著作的出现。

一是中国会计改革的思路、方向和要点在探索中逐步形成。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期,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保证了我国经济改革的稳步前进。根据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一段时间以来会计改革的实践,会计界逐步认识到会计改革是一项较长期的工程,需要有一个整体的设想。

1984年10月,财政部会计司提出了《关于会计业务改革的设想(讨论稿)》。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作为经济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要求改革传统会计的呼声日益高涨,关于会计改革问题的讨论也不断深入,会计理论界一方面介绍西方国家的会计政策和惯例,另一方面对我国会计制度改革做了大量研究和论证工作,发表了一大批相关的学术论文和著作。1987年3月。财政部会计司又提出了《关于深化会计改革的几点意见(讨论稿)》,这份讨论稿经广泛征求意见,逐步形成了《会计改革纲要(讨论稿)》。为使会计改革方案更具科学性和操作性,中国会计学会把会计改革问题列为一个专题并成立专门的研究组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进行研究。《会计改革纲要(讨论稿)》经反复修改,并经1990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会计工作会议讨论,由财政部于1991年7月试行。《会计改革纲要(试行)》是在深入研究我国国情、总结我国历次改革的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的,初步明确了我国会计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主要任务以及改革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政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明确了会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1995年修改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会计模式,对指导会计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推进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是围绕会计规范体系建设展开理论研究。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加强了会计立法和制度建设,会计规范体系处于逐步改革和完善的进程中,我国会计学者围绕会计规范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突破性的进展。  会计要立法,是1980年8月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人大代表提出并正式立案的。与此同时,根据中央关于加强法制建设和进行企业整顿的要求,开始了20世纪80年代的会计法规和制度建设。1985年1月,经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1985年5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1985)作为会计工作的基本大法,其颁布施行是我国会计规范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会计规范建设开始走上法制化轨道,随后初步建立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1985)为中心的会计法规体系,集中体现了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研究的成果。  我国的资本市场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而逐步成长起来的。1984年北京天桥百货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起步。1990年11月和1991年7月,上海、深圳分别

成立了两个证券交易所。1992年,《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关于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使我国资本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发展阶段,这同时也表明我国资本市场对财务会计和财务会计报告产生了需求。因此财务会计理论研究进一步成为会计讨论和研究的热点,中国会计学会和各地、各专业分会都利用各自的刊物,推动研究的深入。1988年,财政部设立了会计准则课题组,1992年11月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行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1993)的颁布实施成为中国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为今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一系列具体准则和会计制度开辟了道路(葛家澍,1996)。

为了适应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以后必须加强会计查证、验证业务工作需要,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逐步恢复并开始建立新的体系。1986年7月,国务院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1993年10月31日经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此后,财政部又制定了《会计师事务所管理暂行办法》、《注册会计师考试考核办法》等规章,使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逐步走上依法管理、依法执业的健康发展道路。1989年2月,经财政部批准,按照国际惯例成立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与注册会计师的蓬勃发展相适应,学术界及时对审计的定义、性质、对象、范围、职能、作用和任务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广泛的探讨,并取得了较为一致的意见,促进了社会审计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学术界也开始着手研究审计业务的专门问题,包括审计计划、内部控制、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和审计标准等,在学习与借鉴西方审计理论和审计准则的基础上,对这些审计应用科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为20世纪90年代独立审计准则的制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全方位地对西方会计理论进行比较系统地引进与消化吸收。在这一时期,中外会计学术交流空前热烈和频繁,我国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欧洲大陆国家、其他西方国家以及国际会计组织在会计学方面开展了全方位的学术交流,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会计学的发展和进步,促使中国的会计学开始走向世界。1983年2月22日,上海财经学院娄尔行教授作为中国代表出席了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The IntergovemmentslWorking Group of Expels on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f Ae-counting and Reporting,简称I$AR)的第一次成员国际会议。1991年10月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与用友现代会计审计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举办以“比较与发展”为主题的新中国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计理论研讨会,也使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与国外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工作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自葛家澍(1982)系统地阐述了会计理论继承性的观点后,会计界就此问题达成一致共识,认为应该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积极引进和借鉴西方先进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种引进和介绍便构成了我国会计研究发展的主流。主要体现在以论文和论著等不同形式从不同侧面对西方会计理论进行重点传播,既有出版的会计译著,也有系统推出的“世界会计审计名著译丛”,在国外会计理论介绍内容的涉及面上也逐渐拓宽,从范围上看,不再是像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样由前苏联独领的局面,而是比较全面地对西方会计理论进行介绍和引进。据不完全统计,1980-1989年的10年间,中国会计学术界共翻译出版国外会计著作74部,其中从美国引进的会计著作便达到50部,1990-1997年翻译引进的39部著作中,有30部来自西方国家,其中来自美国的就达20部,这一数据还不包括翻译引进的联合国会计著作(汤云为、薛云奎,1998)。与此同时,大量翻译、介绍和评价西方会计理论的文章也占据了这一时期会计专业期刊的大部分版面。

为促进对国外会计理论的研究,中国会计学会从第三届理事会(1987年)起还专门成立外国会计研究组,并将国外会计研究作为中国会计学会“七五”科研规划的重要内容,以促进对西方会计理论的研究。1988年,财政部正式成立的会计准则课题组,率先着手研究西方会计准则并制定我国的会计准则。西方会计理论的引进与吸收为20世纪90年代我国会计制度的全面改革和会计理论的飞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四是会计处理程式与国际会计通行惯例的协调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我国的会计理论成果虽然是国际会计理论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真正接近以至于加入国际会计大家庭的行列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其主要标志是两个事件:一是1992年11月30日《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的正式;二是1997年5月8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被全票通过接受为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正式会员。这既是世界会计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也在我国会计理论发展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至此,中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在内容上才真正冲破禁锢和封闭的状态,进入了会计理论研究对会计改革实践进行具体指导的时代。

实际上,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中国会计改革,就已经开始注重充分借鉴吸收国外的会计理论成果。如财政部1985年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和1986年的《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在许多方面就吸收了西方会计实务中的原则和方法,从而与以往的会计制度形成本质的区别,为吸引外资和扩大开放奠定了基础。而财政部在1992年颁布实施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和《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则在更大范围内吸纳了国际会计惯例。

1992年11月,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行业会计制度。该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体系,规定或重申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提出的谨慎性原则突破了传统的制度,明确要求采用借贷记账法;确立了国际通行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平衡等式和相应的会计报表体系;实行资本保全原则;改革成本管理制度,采用制造成本法;充分借鉴国际会计惯例,大胆采用了为世界各国市场经济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在许多重大方面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协调与一致。

随着会计改革实践的深入,国内所有的重大会计类学术性会议均将中国会计处理程式与国际通行会计惯例的协调列为一个中心议题,围绕着与会计准则的制定及颁布方面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研究,从而构成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以财政部会计司组织编写的“会计准则丛书”为基础,一批与会计准则基础理论研究相关的专著也陆续问世,大批专题论文也相继见诸于各种会计专业期刊,其间所形成的

理论研究成果,对我国各项具体会计准则的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而也逐步缩小了我国会计理论与国际会计理论研究领域存在的差距。

五是会计理论研究领域中不同流派学术著作争奇斗妍。会计理论研究的着眼点开始逐渐跳出就会计论会计的框框束缚,有意识地将会计理论的发展溶于一个更加广泛地与其他学科相互对接的学术环境中去进行研究,特别是注重与经济学、金融学和管理学学术研究的领域和成果相互对接,从而使会计理论的发展出现了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并向纵横发展的趋势。从横的方面看,会计理论已经开始注重与某些自然科学、管理科学、技术性科学及其他经济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基础应用科学相互交融发展并形成为新的学科;从纵的方面看,由于一些新的科学方法运用于会计领域,也使各门会计学科的原有内涵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为各门具体学科内部新观点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但由于大多数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方法体系均处于创建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与稳定的结构,因此也使会计理论的发展在21世纪将会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

(二)会计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 在1980年中国会计学会的成立大会上,就曾将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目标确定为“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式的方法体系”,到1983年的中国会计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即明确提出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是中国会计改革全方位探索的时代,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即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因而,这一时期的会计理论研究的学术倾向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会计改革目标与内容的深入研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关于会计改革问题的讨论也不断深入。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对我国会计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原来服务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会计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借鉴国际惯例,建立新的会计体系。特别是1992年的《企业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会计工作由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转轨,是探索我国会计发展道路所迈出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为推动会计改革问题的研究,中国会计学会第三届理事会专门成立了会计改革研究组、企业财务改革研究组、会计教育改革研究组等七个专题研究组(1990年将专题研究组改称为专业委员会),并把会计改革的研究、企业财务改革的研究、会计教育改革的研究作为“八五”科研规划的重要内容。这一时期主要是围绕着我国的会计制度如何全面改革这一主题,在会计学科体系建设、会计法律规范体系建设、会计理论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研讨。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有:刘德银(1989)关于会计改革目标的系统构思;阎达五(1990)和陈亚民(1990)关于我国会计法规的理论建设与发展问题;陈亚民(1992)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改革的总体思路;杨纪琬(1992)关于股份制下的会计改革思路;张兆国等(1991)关于构建会计规范体系的讨论;毛伯林和赵德武(1992)关于中国会计管理模式研究;杨纪琬(1993)关于市场经济与会计改革的问题;张文贤(1993)关于我国会计改革目标模式的讨论;杨时展(1993)关于从市场经济看我国会计改革的讨论;刘永泽等(1993)关于改革会计学科体系的问题;张为国(1993)深化会计教学改革的设想;吴水澎(1994)关于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有关问题;许家林(1993,1994)关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会计理论体系结构问题,以及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会计改革问题;黄菊波和杨小舟(1995)关于会计改革的问题等。  二是会计准则建设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会计改革的深入,会计学界认识到研究和制定我国的会计准则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于是会计准则成为当时会计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这一时期主要讨论了会计准则的含义、我国要不要建立会计准则、如何建立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的作用、由谁制定和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的层次体系、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的关系、具体准则的内容、具体准则与行业会计制度的关系等方面的基础问题与应用问题,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实施以及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有:葛家澍(1989)、杨纪琬(1989)对会计准则的含义、作用等基本问题的介绍;张龙平(1989)、劳秦汉(1990)、冯学武(1991)、魏明海(1992)关于会计基本理论结构以及会计准则理论体系的论述;吴艳鹏(1990)关于资产计量的研究;于玉林(1991)和陈毓圭(1991)关于会计要素的研究;王春益(1991)关于会计环境的研究;阎达五(1992)关于中国会计准则模式、结构的研究;谢芳(1995)关于会计计量的研究;张俊瑞(1995)关于会计确认的研究;宋振康(1991)、王世定(1994)和孔庆林(1995)关于会计假设的研究;娄尔行、陈信元(1994)关于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完善问题;阎达五(1995)、葛家澍(1995)对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的关系、具体会计准则的含义、制定的必要性、具体会计准则的内容及其与行业会计制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许家林(1996)围绕会计准则的比较与完善的研究,以及会计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等。

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会计准则研究主要是以引进和介绍西方会计准则为主流,通常仅是从技术层面来研究会计准则国际化与规则制定。就理论层面,刘峰(1992)较早地通过科斯定理对会计准则性质及其制定层面进行了研究。对会计准则的层次体系,主要有两个层次和三个层次两大观点。如何将会计准则划分为两个层次和三个层次,又各有三种不同意见。在会计准则是否包括会计假设问题上,学术界也有争论。在具体原则的应用上,早在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会计界曾就是否采用稳健原则展开了热烈的论争(徐政旦、吴减之,1981;杨纪琬,1985;葛家澍等,1988)。有关行业会计制度与具体会计准则的关系,有两种意见:一是用具体准则来取代行业会计制度;二是实行准则与制度并存的双轨制,在条件成熟时再取消会计制度。

我国学术界关于会计准则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进程,在已的会计准则上也留有这一时期会计准则理论研究的烙印。  三是部分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重新认识。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学者对部分会计基本理论的既定结论与观点提出质疑并提出新的认识。

(1)会计与财务的关系。朱宅仁(1987)认为财务与会计既相互交叉又相互独立;阎达五、陈亚民(1989)认为财务与会计的关系实际上是指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的关系,财务管理是对现实货币的管理,会计管理是对价值即名义货币的管理(凌志,1987);张

鸣(1991)对会计两大并列分支提出了质疑。与此相关的问题是会计工作与财务工作是否需要和能否分开、如何划分。比较集中的有三种意见:一是财务与会计是否分开,视管理上的需要而定;二是会计与财务应分设,会计负责报表的编制、计划及预算的编制和账表的分析,财务管结算、筹资、保险和有价证券的投资;三是会计与财务应分设机构,会计负责核算,财务负责管理。

(2)会计的本质问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会计信息系统论”和“会计管理活动论”出现融合趋势。张新民(1988)从控制论的角度论述了信息系统论,提出了会计控制问题。向德伟(1992)、王世定(1993)从哲学角度分别对会计信息系统论和会计管理活动论作了进一步论述。裘宗舜(1993)认为会计也是第一生产力。杨时展(1992)对反映论和控制论的论争以及决策论和受托责任论的论争讲行了评说,并提出了会计控制论思想。

(3)会计要素问题。20世纪80年代后期,西方会计思想的引进,对我国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西方会计理论中很少明确地言及会计对象的研究,而主要是展开对会计要素的讨论,我国学者在研究吸收了这一思想后,会计要素这一概念逐步在会计杂志和学术研讨会上出现,并且开始替代会计对象的概念,使得会计基本理论在会计对象问题上的探讨更为具体。到了20世纪90年代,会计要素的概念被广泛接受,我国会计界已很少探讨会计对象的问题。1991年,娄尔行教授在其“关于会计要素的若干思考”一文中,首次提出资产、负债、净权益、营业收入、费用(成本)和利润等会计六要素的观点。随后于玉林(1991)、陈毓圭(1991)、许亚胡(1993)等对会计要素的含义、基本特征、内容及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  另外,娄尔行、张为国(1991)从经济生活的各个主要环节来考察会计的职能,将会计的职能分为促进生产、节制消费、健全交换、确保合理分配四个方面。这是我国会计界从新的角度认识会计的职能,也是对会计职能认识的深化,而且充实了会计管理理论,推进了对会计本质的理解。

四是中国特色责任会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会计理论界不再局限于会计本质、会计职能等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而是开始涉及许多新的话题并形成对会计的新认识。这一时期会计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新议题是责任会计。  随着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确立和西方管理会计的引进,会计界开始对责任会计进行理论研究和总结,我国责任会计理论和方法得到形成和发展,如责任会计的内涵、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责任会计与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关系、责任会计与内部银行的关系、我国责任会计的模式、责任会计的基本点以及如何完善和发展责任会计等。通过研究和探讨,以西方管理会计为借鉴,并综合运用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多种学科理论与方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理论。代表性文献主要有:丁俊歧(1986)研究指出建立责任会计是改革的核心;龙涛(1986)研究了工业企业责任会计的相关基础理论;阎达五(1987)根据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现实,强调了责任会计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费中新(1988)探讨了行为科学与责任会计的关系;刘志远(1988)探讨了责任会计的概念;阎达五、陈亚民(1988)提出了责任会计应包括内部银行的创新性认识;石新武(1989)认为责任会计的理论基础是行为科学、人假说和信息经济学;陈信元(1993)介绍了联邦德国的社会经济和会计;宋献中(1993)指出不能忽视社会成本。责任会计的研究充实了中国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内涵,是中国特色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是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深入研讨。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问题,是这一时期会计理论研究的第二个重要议题。但在建国后的近30年里,成本作为会计学的重要概念,成本管理作为重要的会计管理工作,学术界很少对其加以研究和探索。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经济工作中强调讲求经济效益,企业开始重视成本管理,对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声势。尤其是在1981年中国成本研究会成立后的几年里,出现了许多有关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成本理论、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对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所占的地位及其同其他管理工作的关系,存在着不同认识,主要有成本管理中心论、质量管理中心论和利润管理中心论。有学者提出了“全面成本管理”的概念,指出全面成本管理的整个过程包括成本预测等六个环节(陈元燮,1982)。在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研究和探讨过程中,人们意识到成本核算是加强成本管理的基础,财务成本、理论成本、分析成本、目标成本、质量成本、责任成本(管理成本)和社会成本等新的概念相应出现,成本在商品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被充分认识,而且产生了许多加强成本管理的具体方法。代表性的文献有:孙锦华(1983)分析了理论成本;涵方(1986)研究了成本考核的指标;吴顺智(1983)、叶瑛材(1986)建议推行目标成本管理、目标成本考核;张善琛(1983)建议推行地区行业标准成本控制;陈元燮(1984)建议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戴新民(1984)研究了标准成本与定额成本的区别;罗飞(1985)探讨了成本控制的基本原理;欧阳清(1985)从辽宁部分企业经验介绍了成本目标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李家贵(1986)、李天民(1986)研究了目标成本管理和质量成本管理;赵(1986)研究了质量成本的概念、内容及核算方法;梁天德(1987)研究了管理成本的特点与内容;刘明辉(1986)、蒋义宏(1990)讨论了全面成本控制;楼申光(1989)、夏鹏(1993)分析了作业成本法的现实基础、理论原理及决策价值;欧阳清(1993)探讨了当时我国成本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了改革思路,制造成本法开始受到重视。

六是重建审计体制的基础理论研究。这一时期会计理论的重要内容,还体现在围绕着审计在中国的重建这一主题。在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里,由于对西方会计和审计理论几乎持完全批判态度,基本上仿照苏联的做法,将其称为会计检查,学术界也很少对审计进行专门研究。

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由于中央决定成立审计机构开展审计工作,我国开始重建社会主义审计体系。随着我国审计工作的建立和开展,审计理论研究日益得到重视。当时,对审计的基本理论以及审计的各个领域都进行了广泛性的基础性研究,代表性的文献主要有:肖正乾(1983)探讨了审计的基本概念;周舜臣(1983)论述了审计的职能和性质;管锦康(1984)论述了审计的性质、对象、地位和作用;李宝震(1984)、徐政旦和谢荣(1987)研究了我国社会主义审计的特色和原则;张以宽(1985)探讨了审计的性质及其与会计的关系;张齐新(1986)等论述了审计的基本职能;赵丽娟(1986)、汤云为(1989)论述了审计证据体系;朱荣恩

(1987)介绍了内部会计控制种类与符合性测试方法;阎金锷(1989)综合研究了审计的概念、性质、职能、对象和作用等基本理论;张杰明(1991)论述了审计的独立性;蔡春(1991)论述了审计的基本假设等。

关于审计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是关于审计的性质,先后形成了四种代表性观点,即:审计主要是查账;审计和查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审计所检查的不限于会计资料;审计是一种经济监督、评价、鉴证活动;审计泛指任何第三者对会计报告、会计记录等的检查等。第二,是关于审计职能,也有四种认识,即:审计只具有经济监督的职能;审计具有经济监督、评价和签证三大职能;监督是审计的基本职能,但审计还具有制约与控制功能、促进与推动功能、信息反馈功能、签证功能;审计的职能可概括为监督、评价、保护和促进四个方面。第三,是关于审计对象,有三种观点,即:审计对象是会计工作和会计报表;审计的对象是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审计的对象是多方面的,不能仅仅局限于微观经济活动方面,更要上升到宏观经济行为上去分析、观察。第四,是关于审计地位,主要有三种认识,即:审计处于对其他经济监督的再监督地位;审计处于国民经济管理的第三个层次;审计可对国民经济进行广泛、全面和综合的控制。  除对上述审计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充分探讨外,会计理论界还对审计理论模式、内部审计、承包经营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形成了许多观点,如王允孚(1985)、娄尔行(1985)等研究了经营效益审计的概念、程序和方法;张以宽(1987)论述了厂长离任审计;李恒发(1987)论述了承包经营审计的概念、性质;孔祥帧(1988)研究了如何发挥审计在承包经营责任制中的作用;边恭甫(1988)论述了我国内部审计的地位、职能和作用;谢荣(1993)研究了民间审计职业责任;廖洪(1994)研究了企业审计模式。审计基本理论及相关具体审计问题的研究,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独立审计准则作了很好的理论准备。

七是会计的发展历史问题。郭道扬(1982,1988)对上下五千年中国会计史的全面系统研究,是中国会计史研究方面的开创性著作,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充分肯定,被公认为填补了世界会计史库中的空白。其研究涉及原始计量与记录时代、夏商西周时代、春秋战国时代、秦汉时代、魏晋南北朝及隋代、唐宋时代、元明时代、清代以及中华民国时期。系统地阐明了我国会计从简单刻记、结绳记事到单式簿记、复式簿记的发展过程,对中国会计发展历程及其规律作了系统总结,确立了中国会计史在世界会计史中的地位。《会计发展史纲》则是我国第一部会计史教材,分四个专题对中外会计史进行了研究,这一著作对我国会计史教学具有开创性的意义(郭道扬,1984)。

此外,还有其他会计理论问题。这一时期除了责任会计、审计、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这些新论题外,会计理论研究的领域还在不断拓宽,其新的论题主要有:会计与经济效益;管理会计;社会会计;会计研究方法;物价变动会计;会计与社会环境;会计行为;会计模式;会计电算化;审计;税务会计;会计电算化;合并会计等。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有:陈毓圭(1990)、唐国平(1990)关于世界会计模式划分的评介;黄寿宸(1987)探讨了中国会计的模式与特点;李敬辉(1987)研究了我国会计模式的选择问题i余绪缨(1984)、李天民(1992)探讨了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刘开瑞(1990)、毛柏林(1993)探讨了会计文化问题;夏冬林探讨了会计管理中的行为科学问题;赵德武(1990)、彭韶兵(1993)对会计行为及其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毛柏林(1992)、张兆国(1993)倡导建立会计行为管理学体系;夏冬林(1991)、冯淑萍(1993)、李平(1993)探讨了所得税会计的沿革、现状及与财务会计的分离等问题;苏嘉锡(1992)指出必须重视会计研究方法的研究,徐兴恩(1991)、周忠惠(1993)探讨了会计理论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问题;曲晓辉(1989)、娄尔行(1991)、汤云为(1991)研究了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和模式选择;余秉坚(1991)强调了中国社会主义会计史研究的有关问题,李中(1993)研究了中国会计史分期问题;张力学(1984)、郭雪亭(1984)探讨了电算化会计的记账方法,唐清亮(1985)研究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与管理,严绍业(1987)进一步探讨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方法和技术等。

上一篇:现代管理理论论文范文 下一篇:公路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