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11:12:41

无线通讯论文

无线通讯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通过Bluetooth和UWB的技术对比及多角度的分析,证实了蓝牙+UWB作为下一代高速无线通讯技术的可能。

随着因特网、多媒体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与信息网络已经密不可分。当今无线通信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低功耗、微型化是用户对当前无线通信产品尤其是便携产品的强烈追求,作为无线通信技术一个重要分支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正逐渐引起越来越广泛的观注。

1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简介

近年来,由于数据通信需求的推动,加上半导体、计算机等相关电子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短距离无线与移动通信技术也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WLAN技术、蓝牙技术、UWB技术,以及紫蜂(ZigBee)技术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短距离无线通信通常指的是100m以内的通信,分为高速短距离无线通信和低速短距离无线通信两类。高速短距离无线通信最高数据速率>100Mbit/s,通信距离<10m,典型技术有高速UWB、WirelessUSB;低速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最低数据速率<1Mbit/s,通信距离<100m,典型技术有蓝牙、紫蜂和低速UWB。

2蓝牙(Bluetooth)技术

“蓝牙(Bluetooth)”是一个开放性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也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一种公开的无线通信技术规范。它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安全、低成本、低功耗的网络互联,使得近距离内各种通信设备能够实现无缝资源共享,也可以实现在各种数字设备之间的语音和数据通信。由于蓝牙技术可以方便地嵌入到单一的CMOS芯片中,因此特别适用于小型的移动通信设备,使设备去掉了连接电缆的不便,通过无线建立通信。

蓝牙技术以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采用高速跳频(FrequencyHopping)和时分多址(TimeDivisionMulti-access—TDMA)等先进技术,为固定与移动设备通信环境建立一个特别连接。蓝牙技术使得一些便于携带的移动通信设备和计算机设备不必借助电缆就能联网,并且能够实现无线连接因特网,其实际应用范围还可以拓展到各种家电产品、消费电子产品和汽车等信息家电,组成一个巨大的无线通信网络。打印机、PDA、桌上型计算机、传真机、键盘、游戏操纵杆以及所有其它的数字设备都可以成为蓝牙系统的一部分。目前蓝牙的标准是IEEE802.15,工作在2.4GHz频带,通道带宽为lMb/s,异步非对称连接最高数据速率为723.2kb/s。蓝牙速率亦拟进一步增强,新的蓝牙标准2.0版支持高达10Mb/s以上速率(4、8及12~20Mb/s),这是适应未来愈来愈多宽带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必然演进趋势。

作为一个新兴技术,蓝牙技术的应用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如成本过高、有效距离短及速度和安全性能也不令人满意等。但毫无疑问,蓝牙技术已成为近年应用最快的无线通信技术,它必将在不久的将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3超宽带(UWB)技术

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此前主要作为军事技术在雷达等通信设备中使用。随着无线通信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高速无线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宽带技术又被重新提出,并倍受关注。UWB是指信号带宽大于500MHz或者是信号带宽与中心频率之比大于25%的无线通信方案。与常见的使用连续载波通信方式不同,UWB采用极短的脉冲信号来传送信息,通常每个脉冲持续的时间只有几十皮秒到几纳秒的时间。因此脉冲所占用的带宽甚至高达几GHz,因此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几百分之一。在高速通信的同时,UWB设备的发射功率却很小,仅仅是现有设备的几百分之一,对于普通的非UWB接收机来说近似于噪声,因此从理论上讲,UWB可以与现有无线电设备共享带宽。UWB是一种高速而又低功耗的数据通信方式,它有望在无线通信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UWB的特点如下:

(1)抗干扰性能强:UWB采用跳时扩频信号,系统具有较大的处理增益,在发射时将微弱的无线电脉冲信号分散在宽阔的频带中,输出功率甚至低于普通设备产生的噪声。

(2)传输速率高:UWB的数据速率可以达到几十Mbit/s到几百Mbit/s,有望高于蓝牙100倍。

(3)带宽极宽:UWB使用的带宽在1GHz以上,高达几个GHz。超宽带系统容量大,并且可以和目前的窄带通信系统同时工作而互不干扰。

(4)消耗电能少:通常情况下,无线通信系统在通信时需要连续发射载波,因此要消耗一定电能。而UWB不使用载波,只是发出瞬间脉冲电波,也就是直接按0和1发送出去,并且在需要时才发送脉冲电波,所以消耗电能少。

(5)保密性好:UWB保密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采用跳时扩频,接收机只有已知发送端扩频码时才能解出发射数据;另一方面是系统的发射功率谱密度极低,用传统的接收机无法接收。

(6)发送功率非常小:UWB系统发射功率非常小,通信设备可以用小于1mW的发射功率就能实现通信。低发射功率大大延长了系统电源工作时间。

(7)成本低,适合于便携型使用:由于UWB技术使用基带传输,无需进行射频调制和解调,所以不需要混频器、过滤器、RF/TF转换器及本地振荡器等复杂元件,系统结构简化,成本大大降低,同时更容易集成到CMOS电路中。

参考文献:

[1]方旭明,何蓉.短距离无线与移动通信网络[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无线通讯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通过Bluetooth和UWB的技术对比及多角度的分析,证实了蓝牙+UWB作为下一代高速无线通讯技术的可能。

随着因特网、多媒体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与信息网络已经密不可分。当今无线通信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低功耗、微型化是用户对当前无线通信产品尤其是便携产品的强烈追求,作为无线通信技术一个重要分支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正逐渐引起越来越广泛的观注。

1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简介

近年来,由于数据通信需求的推动,加上半导体、计算机等相关电子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短距离无线与移动通信技术也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WLAN技术、蓝牙技术、UWB技术,以及紫蜂(ZigBee)技术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短距离无线通信通常指的是100m以内的通信,分为高速短距离无线通信和低速短距离无线通信两类。高速短距离无线通信最高数据速率>100Mbit/s,通信距离<10m,典型技术有高速UWB、WirelessUSB;低速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最低数据速率<1Mbit/s,通信距离<100m,典型技术有蓝牙、紫蜂和低速UWB。

2蓝牙(Bluetooth)技术

“蓝牙(Bluetooth)”是一个开放性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也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一种公开的无线通信技术规范。它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安全、低成本、低功耗的网络互联,使得近距离内各种通信设备能够实现无缝资源共享,也可以实现在各种数字设备之间的语音和数据通信。由于蓝牙技术可以方便地嵌入到单一的CMOS芯片中,因此特别适用于小型的移动通信设备,使设备去掉了连接电缆的不便,通过无线建立通信。

蓝牙技术以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采用高速跳频(FrequencyHopping)和时分多址(TimeDivisionMulti-access—TDMA)等先进技术,为固定与移动设备通信环境建立一个特别连接。蓝牙技术使得一些便于携带的移动通信设备和计算机设备不必借助电缆就能联网,并且能够实现无线连接因特网,其实际应用范围还可以拓展到各种家电产品、消费电子产品和汽车等信息家电,组成一个巨大的无线通信网络。打印机、PDA、桌上型计算机、传真机、键盘、游戏操纵杆以及所有其它的数字设备都可以成为蓝牙系统的一部分。目前蓝牙的标准是IEEE802.15,工作在2.4GHz频带,通道带宽为lMb/s,异步非对称连接最高数据速率为723.2kb/s。蓝牙速率亦拟进一步增强,新的蓝牙标准2.0版支持高达10Mb/s以上速率(4、8及12~20Mb/s),这是适应未来愈来愈多宽带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必然演进趋势。

作为一个新兴技术,蓝牙技术的应用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如成本过高、有效距离短及速度和安全性能也不令人满意等。但毫无疑问,蓝牙技术已成为近年应用最快的无线通信技术,它必将在不久的将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3超宽带(UWB)技术

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此前主要作为军事技术在雷达等通信设备中使用。随着无线通信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高速无线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宽带技术又被重新提出,并倍受关注。UWB是指信号带宽大于500MHz或者是信号带宽与中心频率之比大于25%的无线通信方案。与常见的使用连续载波通信方式不同,UWB采用极短的脉冲信号来传送信息,通常每个脉冲持续的时间只有几十皮秒到几纳秒的时间。因此脉冲所占用的带宽甚至高达几GHz,因此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几百分之一。在高速通信的同时,UWB设备的发射功率却很小,仅仅是现有设备的几百分之一,对于普通的非UWB接收机来说近似于噪声,因此从理论上讲,UWB可以与现有无线电设备共享带宽。UWB是一种高速而又低功耗的数据通信方式,它有望在无线通信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UWB的特点如下(1)抗干扰性能强:UWB采用跳时扩频信号,系统具有较大的处理增益,在发射时将微弱的无线电脉冲信号分散在宽阔的频带中,输出功率甚至低于普通设备产生的噪声。

(2)传输速率高:UWB的数据速率可以达到几十Mbit/s到几百Mbit/s,有望高于蓝牙100倍。

(3)带宽极宽:UWB使用的带宽在1GHz以上,高达几个GHz。超宽带系统容量大,并且可以和目前的窄带通信系统同时工作而互不干扰。

(4)消耗电能少:通常情况下,无线通信系统在通信时需要连续发射载波,因此要消耗一定电能。而UWB不使用载波,只是发出瞬间脉冲电波,也就是直接按0和1发送出去,并且在需要时才发送脉冲电波,所以消耗电能少。

(5)保密性好:UWB保密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采用跳时扩频,接收机只有已知发送端扩频码时才能解出发射数据;另一方面是系统的发射功率谱密度极低,用传统的接收机无法接收。

(6)发送功率非常小:UWB系统发射功率非常小,通信设备可以用小于1mW的发射功率就能实现通信。低发射功率大大延长了系统电源工作时间。

(7)成本低,适合于便携型使用:由于UWB技术使用基带传输,无需进行射频调制和解调,所以不需要混频器、过滤器、RF/TF转换器及本地振荡器等复杂元件,系统结构简化,成本大大降低,同时更容易集成到CMOS电路中。

参考文献:

[1]方旭明,何蓉.短距离无线与移动通信网络[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无线通讯论文范文第3篇

无线通讯技术由于是无线接入式,因此具有灵活、快捷、高效的特点,它可以快速的地进行数据图像和文字语音的直接传输,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线通讯技术加强了各国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无线通讯技术还有可靠性高,机动性和可用性强的特点。由于无线通讯技术设备比较小,并且是通过无线接入的方式进行网络传输的,因此不受地震,雷雨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即使在自然灾害很大的时候依旧可以保持信息畅通无阻的进行,保持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但是,无线通讯技术也有自己的缺点,比如信息的保密性较差,安全度不高的特点,因为是无线的传输,因此无线网络在传输信息的过程中很容易导致信息的泄露和信息拦截,因此在安全性上比较差。

2无线通讯技术的创新

2.1WirelessHART技术

WirelessHART技术运用的是网格状的组织网络,这样每一台设备都可以作为无线路由器来使用,它的功率更低,对于无线的传输的距离更远。网络中节点越多,网络可覆盖的范围越广,距离越远。而对于WirelessHART的频率为2.4GHz~2.4835GHz,这是国际通信联盟开放给工业、医学和科学三个主要机构使用的免费频段,因此WirelessHART技术不会对其他的通讯造成干扰。另外,在环保方面,WirelessHART技术的无线设备是微功率短距离的设备,这对于用户所担忧的网络功率就不论无线通讯技术创新与应用文/陈浩 孟夏无线通讯技术具有覆盖面积广、信息传递快、不受自然灾害的限制等特点,它是我们时代和科技不断发展的产物。无线通讯近些年也在不断的创新,和广泛的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来。这篇文章就是针对无线通讯技术创新与应用的讨论。摘要是问题了,不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不良影响,它的发射功率为10MW,比手机使用的峰值还低。

2.23G和4G网络

目前在我国3G技术日渐成熟,TD-SCDMA、CDMA2000和WCDMA作为我国研发的3G无线通讯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3G信号覆盖面积广,对于数据的传输快速,并且能支持语音信号和数据的传输和切换,这些3G技术已经发展成世界的主流,目前3G网络已经非常成熟,wcdma的技术的版本不断升级。目前,又出现了更高的覆盖率和通讯的技术,4G网络技术,目前4G技术还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它更加的低成本,并且没有距离限制,这是对于3G的传输上的一些缺点和弊端做了一些调整和升级的网络传输,它更加的快捷,方便,数据传输量更大。3G和4G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2.3WLAN网络

WLAN技术作为宽带的无线通讯网络,已经广泛应用到生活中,这种宽带无线式接入技术使网速更快、更灵活,它采用与商业一样的2.4GHz的波段。目前,WLAN宽带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办公室,家庭网络中。但是WLAN宽带的无线距离传输受到限制,只能在比较小的空间内才能接收到信号,传输数据,因此还没有被运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中。

2.4UWB技术

UWB技术是一种超宽带无线通讯技术,它是利用纳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因此它的频谱范围非常广。它基本上是在3.1~10.6GHz频段中占用500MHz以上的宽带,因此它的功率很低,发射和接收数据比较简单,发射信号的功率谱密度低,定位精度高。因此UWB技术更适合运用在室内等密集多径的场所,它能够穿透墙壁,地面,身体系统,对于个人娱乐的局网是最具特色的无线通讯设施。

3无线通讯技术的应用

3.1工业中的运用

在工业生产中,无线通讯设备也在广泛的应用,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中比较运广泛的是,无线短程网和无线局域网。无线短程网功耗低,工作周期比较短,使收发信息的功耗降低,采用休眠模式。并且它数据传输可靠性高,同时预留了需要固定宽带的的专用空隙,避免了在信息传输过程中的碰撞和干扰。无线短程网还具有时延小的特点,无论是在休眠状态还是在激活状态下的时延都很短。另外,它还具有兼容性,通过网络协作建立自己的网络圈,加强课信息传递的可靠性。在工业中还经常用到的是无线局域网,它在工业发展上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为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有很多的感应器、PLC、计算机、读卡器等等,这些设备的连接和信息传输都需要有一个控制网络,这些设备提供的通信接口通常是RS-232或RS-485,无线局域网将这些接口的设备都连接到一起,利用网络将信号互相转换,这样就使工业设备的通讯能力不断加强,还大大提高了信息处理能力,并且无线局域网覆盖广,这在现代工业自动化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安全防御管理、电信、光纤、生产设备自动化都有很多的应用。

3.2生活中的运用

无线通许科技现在已经广泛的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了。从之前的红外和蓝牙开始,已经被我们的手机、电脑、文曲星等很多的电子产品应用到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无线通讯设备传输数据、图片、音频、视频,这不仅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也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通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从过去有线的网络,到现在WLAN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家庭、办公室、娱乐场所和公共场合,人们随时随地都能通过无线网络获取数据。另外,GPS等系统也在不断的丰富我们的生活,在开车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GPS定位,寻找路线,搜附近的美食、找公交站点等等,这些无线通讯技术已经不断地影响我们的生活,并使我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4总结

综上所述,无线通讯技术现在已经不断的进步和创新了,并且非常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蓝牙、红外、WLAN、3G、4G、GPS等无线通讯技术,不断的更新我们的共享资料,丰富我们的生活,方便我们的沟通,使世界不断的联系紧密,各个国家也不断的加强了联系,这就是无线通讯技术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无线通讯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 要:随着因特网、多媒体和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与信息网络已经密不可分。当今无线通讯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低功耗、微型化是用户对当前无线通讯产品尤其是便携产品的强烈追求,作为无线通讯技术一个重要分支的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正逐渐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bluetooth和uwb的技术对比及多角度的分析,证实了蓝牙+uwb作为下一代高速无线通讯技术的可能。

前言

目前,我国大型石化企业在厂内的通讯方式,一般仍然采用传统的有线传输方式,即依靠有线通讯电缆来传输信号,配合以传统的程控交换机和防爆电话,防爆扬声器等等设备终端来实现在防爆区与非防爆区之间的通讯。这样的通讯系统庞大,线缆众多不易于人员维护,加之厂区内部腐蚀性气体,工作环境,自然环境等经年累月极容易造成设备的线缆损坏,影响通讯,由于是有线电缆连接在事故发生时更加容易遭受破坏。一旦通讯中断,对企业的事故救援,员工的人身安全,都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要大力发展无线通讯网络在企业的应用。 1、无线通讯技术的重要作用

石化工厂厂区面积大,人员分布散,防爆区内移动作业人员和零散作业人员众多。无线通讯系统对满足人员通讯需要,加强防爆区内分布人员的动态管理,优化厂区网路结构,实现企业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的有线,无线互联互通,相互结合的信息传递,保证企业安全高效的生产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2、常用的无线通讯技术分析

目前广泛应用的无线通讯技术主要有gprs/cdma、数传电台、扩频微波、无线网桥及卫星通信、短波通信技术等。 2.1 数字电台用于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的工作环境,能够提供标准rs-232接口,可直接与计算机、rtu、plc等数据终端连接,实现透明传输。数传电台的传输速率从1200~19.2kbit,传输距离20~50公里。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接收灵敏度高等特点。数传电台技术比较成熟,标准统一。但随着gprs/cdma技术的日渐成熟,相应的设备价格的降低,使得在很多应用场合中数传电台被gprs/cdma所取代。但同时,数传电台的相关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智能化、网络化、高带宽的数传电台也不断涌现。

2.2 扩频微波和无线网桥技术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门数据传输技术。扩频微波最大优点在于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以及保密、多址、组网、抗多径等,同时具有传输距离远、覆盖面广等特点,特别适合野外联网应用。而无线网桥是无线射频技术和传统的有线网桥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无线网桥是为使用无线(微波)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的点对点网间互联而设计。它是一种在链路层实现lan互联的存储转发设备,可用于固定数字设备与其他固定数字设备之间的远距离(可达50km)、高速(可达百mbps)无线组网。这两项技术都可以用来传输对带宽要求相当高的视频监控等大数据量信号传输业务。

3、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简介

“蓝牙(bluetooth)”是一个开放性的、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标准,也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一种公开的无线通讯技术规范。它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安全、低成本、低功耗的网络互联,使得近距离内各种通讯设备能够实现无缝资源共享,也可以实现在各种数字设备之间的语音和数据通讯。由于蓝牙技术可以方便地嵌入到单一的cmos芯片中,因此特别适用于小型的移动通讯设备,使设备去掉了连接电缆的不便,通过无线建立通讯。 蓝牙技术以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采用高速跳频(frequency hopping)和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access—tdma)等先进技术,为固定与移动设备通讯环境建立一个特别连接。作为一个新兴技术,蓝牙技术的应用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如成本过高、有效距离短及速度和安全性能也不令人满意等。但毫无疑问,蓝牙技术已成为近年应用最快的无线通讯技术,它必将在不久的将来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4、超宽带(uwb)技术研究

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此前主要作为军事技术在雷达等通讯设备中使用。随着无线通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高速无线通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宽带技术又被重新提出,并倍受关注。uwb是指信号带宽大于500mhz或者是信号带宽与中心频率之比大于25%的无线通讯方案。与常见的使用连续载波通讯方式不同,uwb采用极短的脉冲信号来传送信息,通常每个脉冲持续的时间只有几十皮秒到几纳秒的时间。因此脉冲所占用的带宽甚至高达几ghz,因此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几百分之一。在高速通讯的同时,uwb设备的发射功率却很小,仅仅是现有设备的几百分之一,对于普通的非uwb接收机来说近似于噪声,因此从理论上讲,uwb可以与现有无线电设备共享带宽。uwb是一种高速而又低功耗的数据通讯方式,它有望在无线通讯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uwb的特点如下:

4.1 抗干扰性能强:uwb采用跳时扩频信号,系统具有较大的处理增益,在发射时将微弱的无线电脉冲信号分散在宽阔的频带中,输出功率甚至低于普通设备产生的噪声。 4.2 传输速率高:uwb的数据速率可以达到几十mbit/s到几百mbit/s,有望高于蓝牙100倍。 4.3 带宽极宽:uwb使用的带宽在1ghz以上,高达几个ghz。超宽带系统容量大,并且可以和目前的窄带通讯系统同时工作而互不干扰。 4.4 消耗电能少:通常情况下,无线通讯系统在通讯时需要连续发射载波,因此要消耗一定电能。而uwb不使用载波,只是发出瞬间脉冲电波,也就是直接按0和1发送出去,并且在需要时才发送脉冲电波,所以消耗电能少。 4.5 保密性好:uwb保密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采用跳时扩频,接收机只有已知发送端扩频码时才能解出发射数据;另一方面是系统的发射功率谱密度极低,用传统的接收机无法接收。 4.6 发送功率非常小:uwb系统发射功率非常小,通讯设备可以用小于1mw的发射功率就能实现通讯。低发射功率大大延长了系统电源工作时间。 4.7 成本低,适合于便携型使用:由于uwb技术使用基带传输,无需进行射频调制和解调,所以不需要混频器、过滤器、rf/tf转换器及本地振荡器等复杂元件,系统结构简化,成本大大降低,同时更容易集成到cmos电路中。

5、结束语

总之,无线通讯方式由于其建立物理链路简单易行,成本低,可以根据现场需求及时调整项目方案,灵活性好,系统的功能扩展方便,因此特别适合石化行业对通信链路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方旭明,何蓉.短距离无线与移动通讯网络[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刘乃安.无线局域网(wlan)—原理、技术与应用[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3]许东. 网络化的全数字图像监控系统. 北京: 有线电视技术, 2002: 27-56

无线通讯论文范文第5篇

Perso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10th IFIP Conference

2005,525pp.

Hardcover USD:158

ISBN 9781860945823

Imperial College Press

个人无线通讯

第十届IFIP大会会议录

P洛伦茨编

第十届IFIP个人无线通讯(PWC)国际大会在法国的Colmar举行,PWC2005是由IFIPWG68主办的。这次会议为那些对移动计算和无线网络最新进展感兴趣的研究人员、专业人员及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国际讲坛。正如PWC以往的活动一样,这次专业性会议仍旧是高度竞争的,并且被国际网络界充分认可。大会吸引了极为出色的稿件和积极的参与者。本年度一共收到来自31个国家的192篇论文,其中只有57篇论文为大会所接受。它们之中的每一篇论文都受到了PWC2005技术程序委员会的审议,内容涉及了广泛的领域。

这本会议录收集的论文被分成下列几大领域,包括了无线传感器、信号化、无线网络中的流通量、服务质量、特定问题、IEEE80211、蜂窝及移动网络。其中的部分论文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量效率应用意识通讯;在无线传感器和有线网络连接之间的CDMA;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可靠能量效率路由协议;MANET中交叉层的范例特性:益处与挑战;LAP-RRP;在MANET中具有链路可利用性预测的可靠路由协议;在ADHOCMAC协议中用于基本广播及点对点服务的有效带宽分配;用于特定网络的自组织算法;合作方法效果分析;区域特定路由的局部更新保护;IEEE80211基础设施网络功率节省机制中时间相关错误的影响;用于超宽带(UWB)无线通讯的DS-TR和TH-PPM系统模拟;COMPASS:WLAN的分散管理与接入控制;用于IEEE80211无线局域网服务质量支持的全局性解决方案;蜂窝CDMA系统软越区切换复盖范围分析;无线网络动态资源分配的交叉层设计;跨第三代蜂窝网络的多媒体传输;GPRS网络的性能与服务质量管理;在工作环境中起动可移动IPv6;网络可移动性(NEMO)支持可移动IPv6型路由优化方案设计;用于可移动多媒体服务质量监视与诊断的一种基于的框架;混合无线网络中基于神经网络及自学的自主无线电资源管理;ACD分析:用户与网络信息的自主协作发现;蜂窝无线OFDM-FDMA系统中异类报务量的自适应调度。

PWC2005发表的论文对无线网络中的关键问题提供了广泛的解决方案,并为工业研究及开发设置了具有挑战性的途径,可供通讯专业的研究人员及研究生阅读参考。

胡光华,高级软件工程师

(原中国科学院物理学研究所)

Hu Guanghua, Senior Software Engineer

无线通讯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随着油田的开发,偏远油区的数据监控、视频监控在油田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无线通讯技术的应用已逐渐成为各种监控系统的主要链路方式。本文对目前广泛应用的几种无线通讯技术的进行简单介绍,分析偏远油区的地理环境及生产环境对无线通讯技术应用的影响。并对应用无线网桥技术进行的平台视频监控项目中的成功应用做简单介绍。

1 引言

在油田偏远油区生产过程中,对相关生产参数及油井视频进行远程监控对偏远油井的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偏远油区装置远离油田总部,应用有线的通讯方式,施工困难且周期长、灵活性差。而无线通讯方式由于其建立物理链路简单易行,成本低,可以根据现场需求及时调整项目方案,灵活性好,系统的功能扩展方便,因此特别适合偏远油区对通信链路的要求。

2常用的无线通讯技术

目前在油田现场广泛应用的无线通讯技术主要有gprs/cdma、数传电台、扩频微波、无线网桥及卫星通信、短波通信技术等。

其中gprs和cdma技术

3.1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可以通过选取性能好的设备或应用抗干扰措施以减少甚至避免干扰。但无线通信过程中的信号衰落问题则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由于海上油田远离陆地,与陆地之间的广阔的海域、多变的气候使得在陆上应用效果很好的技术在海上应用时没有了用武之地。

微波在空间传播中将受到大气效应和地面效应的影响,导致接受机接受的电平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起伏变化,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衰落。从衰落的物理因素来看,可以分成以下几类:吸收衰落、雨雾衰落、k型衰落、波导型衰落、闪烁衰落等等。在各种衰落因素中,吸收衰落、雨雾衰落及k型衰落对海上油田的无线通信应用影响较大。

3.2对技术应用的影响

各项通信技术在海上油田应用中还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其独特的现场环境。海上平台一般空间狭小,还要考虑海上多风,平台最高点一般较低的特点。

首先是对天线安装的限制。海上微波通信受地形地貌影响,相同的通信距离要求两端天线的高度更高。对于卫星通信、扩频微波、短波通信等天线体积较大的应用,由于海上风力较大,抗风性的要求也使得设备在小平台的安装变得十分困难。

此外,对于无人值守的平台,设备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可自动维护、参数远程设置等功能。而对于卫星通信、短波通信等要求平台上配备专业管理操作人员进行设备的管理维护,这一特点也为技术的应用带来一定的限制。

4 无线网桥技术在海上平台视频监控中的应用

在实际的现场应用中,我们选取了基于5.8g无线网桥设备进行了现场应用测试。测试地点为浅海油井,测试内容为4路视频监控图像的传输。该系统具体解决方案是利用摩托罗拉canopy 5.8g无线网桥建立通信链路。在平台一侧首先通过视频服务器将模拟视频信号转化为可在 网络 传输的ip数据流,之后由无线网桥将信号传输到陆地端。陆地端一侧通过无线网桥进行接收后由视频监控服务器处理后,对视频信号进行录像存储及web。相关用户可依据相应权限在局域网内进行视频图像的浏览、录像等操作。

系统通讯链路建立后,可远端对设备参数进行设置,设备维护方便。监控视频图像清晰、连贯,满足监控要求。从系统的链路冗余可以看出本次测试的应用距离已接近5.8g无线网桥技术在海上应用的最远距离。从系统的稳定性出发,在更远一些的类似应用中应谨慎选择这项技术。

结论

无线通信技术在偏远油区的应用已逐渐成为各种监控系统的主要链路方式。在选取相关技术时除了要考虑包括传输距离、信号带宽、天线安装条件、发射功率、设备功耗、系统成本等各方面因素外,同时还要充分考虑环境对通信的影响。信号的衰弱会使很多通信技术达不到理论标定的距离,因此无法适应现场需要。面对大量的数据传输管理的需求,在选择无线通信技术手段方面还应统筹计划。特别是要对采用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及系统的可扩展性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参考 文献

[1]王一平、肖景明.微波传播..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

[2]许东. 网络化的全数字图像监控系统. 北京: 有线电视技术, 2002: 27-56

[3]孙学康、张政.微波与卫星通信.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无线通讯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随着油田的开发,偏远油区的数据监控、视频监控在油田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无线通讯技术的应用已逐渐成为各种监控系统的主要链路方式。本文对目前广泛应用的几种无线通讯技术的进行简单介绍,分析偏远油区的地理环境及生产环境对无线通讯技术应用的影响。并对应用无线网桥技术进行的平台视频监控项目中的成功应用做简单介绍。

1引言

在油田偏远油区生产过程中,对相关生产参数及油井视频进行远程监控对偏远油井的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偏远油区装置远离油田总部,应用有线的通讯方式,施工困难且周期长、灵活性差。而无线通讯方式由于其建立物理链路简单易行,成本低,可以根据现场需求及时调整项目方案,灵活性好,系统的功能扩展方便,因此特别适合偏远油区对通信链路的要求。

2常用的无线通讯技术

目前在油田现场广泛应用的无线通讯技术主要有GPRS/CDMA、数传电台、扩频微波、无线网桥及卫星通信、短波通信技术等。

其中GPRS和CDMA技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公司的主营数据传输业务,在数据传输方面有着很强的优势,即信号覆盖范围广。对于陆上油田生产区域基本完全覆盖。但由于海上油田地理位置特殊,远离陆地的基站,因此很多海上生产平台还无法为GPRS/CDMA信号完全覆盖。此外经过测试,GPRS的平均速率为20kbit/s~40kbit/s,CDMA的平均速率为80kbit/s~100kbit/s,可以满足传输小数据量的生产数据要求,但无法满足大数据量的信号(例如视频信号)远程无线传输。虽然有利用CDMA技术进行视频信号传输的案例,但效果并不理想。

数字电台用于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的工作环境,能够提供标准RS-232接口,可直接与计算机、RTU、PLC等数据终端连接,实现透明传输。数传电台的传输速率从1200~19.2Kbit,传输距离20~50公里。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接收灵敏度高等特点。数传电台技术比较成熟,标准统一,一直以来广泛用于油田的数据遥测/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项目中。但随着GPRS/CDMA技术的日渐成熟,相应的设备价格的降低,使得在很多应用场合中数传电台被GPRS/CDMA所取代。但同时,数传电台的相关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智能化、网络化、高带宽的数传电台也不断涌现。结合数传电台误码率低、信道可靠的特点,数传电台必将成为海上油田通信技术应用的可靠选择。

扩频微波和无线网桥技术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门数据传输技术。扩频微波最大优点在于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以及保密、多址、组网、抗多径等,同时具有传输距离远、覆盖面广等特点,特别适合野外联网应用。而无线网桥是无线射频技术和传统的有线网桥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无线网桥是为使用无线(微波)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的点对点网间互联而设计。它是一种在链路层实现LAN互联的存储转发设备,可用于固定数字设备与其他固定数字设备之间的远距离(可达50km)、高速(可达百Mbps)无线组网。这两项技术都可以用来传输对带宽要求相当高的视频监控等大数据量信号传输业务。

例如,对于远离陆地且无法进行中继的海上平台,通讯链路只能通过卫星通信和短波通讯。其中卫星通信范围大,只要卫星发射的波束覆盖进行的范围均可进行通信。不易受陆地灾害影响,建设速度快,易于实现广播和多址通信等等优点。但其运行费用相对昂贵,且系统维护要求高。短波通讯以往只在军事通信、专业通信、业余通信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其传输速率低、噪声大,电离层反射天波为主,通常不能稳定的使用固定频率工作等缺点,因此在其他领域已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尽管短波通信存在一些缺陷,但对于海上油田而言,短波通讯作为可靠性高、覆盖区域广的通信方式,用于海上平台的紧急通信及小数据量传输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3环境因素对技术应用的影响

偏远油区的环境因素以以海上油田最为特殊。海上油田除了考虑信道带宽,传输数率,传输距离,发射功率,天线要求等通信设备本身的技术参数外,在应用无线通讯技术的过程中,还必须全面地考虑海上平特的地理环境与地理条件对无线通信技术应用的影响。

3.1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可以通过选取性能好的设备或应用抗干扰措施以减少甚至避免干扰。但无线通信过程中的信号衰落问题则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由于海上油田远离陆地,与陆地之间的广阔的海域、多变的气候使得在陆上应用效果很好的技术在海上应用时没有了用武之地。

微波在空间传播中将受到大气效应和地面效应的影响,导致接受机接受的电平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起伏变化,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衰落。从衰落的物理因素来看,可以分成以下几类:吸收衰落、雨雾衰落、K型衰落、波导型衰落、闪烁衰落等等。在各种衰落因素中,吸收衰落、雨雾衰落及K型衰落对海上油田的无线通信应用影响较大。

3.2对技术应用的影响

各项通信技术在海上油田应用中还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其独特的现场环境。海上平台一般空间狭小,还要考虑海上多风,平台最高点一般较低的特点。

首先是对天线安装的限制。海上微波通信受地形地貌影响,相同的通信距离要求两端天线的高度更高。对于卫星通信、扩频微波、短波通信等天线体积较大的应用,由于海上风力较大,抗风性的要求也使得设备在小平台的安装变得十分困难。

此外,对于无人值守的平台,设备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可自动维护、参数远程设置等功能。而对于卫星通信、短波通信等要求平台上配备专业管理操作人员进行设备的管理维护,这一特点也为技术的应用带来一定的限制。

4无线网桥技术在海上平台视频监控中的应用

在实际的现场应用中,我们选取了基于5.8G无线网桥设备进行了现场应用测试。测试地点为浅海油井,测试内容为4路视频监控图像的传输。该系统具体解决方案是利用摩托罗拉Canopy5.8G无线网桥建立通信链路。在平台一侧首先通过视频服务器将模拟视频信号转化为可在网络传输的IP数据流,之后由无线网桥将信号传输到陆地端。陆地端一侧通过无线网桥进行接收后由视频监控服务器处理后,对视频信号进行录像存储及Web。相关用户可依据相应权限在局域网内进行视频图像的浏览、录像等操作。

系统通讯链路建立后,可远端对设备参数进行设置,设备维护方便。监控视频图像清晰、连贯,满足监控要求。从系统的链路冗余可以看出本次测试的应用距离已接近5.8G无线网桥技术在海上应用的最远距离。从系统的稳定性出发,在更远一些的类似应用中应谨慎选择这项技术。

结论

无线通讯论文范文第8篇

中图分类号:TD9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3-0327-01

摘要:煤矿企业生产环节复杂,占用人员多,安全性低,推广自动化尤为必要。翟镇煤矿近年来生产系统装备大幅度提高,调度、通讯、信息、生产系统逐步实现自动化监控,减少了下井人员。

关键词:自动化;改造;煤矿;生产

一、生产调度、通讯综合信息平台建设

翟镇煤矿生产调度、工业电视、通讯综合信息平台包括生产检测、工业电视系统、程控交换机和井下无线通讯、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1.生产检测及工业电视系统。

矿调度指挥中心设有KJ70生产监测系统主机,调度台正前方设有监测系统的大屏显示器,井下各地点设有监控分站和开停传感器,通过大屏显示器随时显示实时生产情况。工业电视由井上指挥中心16部监视器和井下16部摄像仪组成,通过光缆传输视频信号,在重要岗位安装生产检测传感器和摄像仪24小时监测监控,利用程控电话或无线通讯进行调度安排。

2.程控交换机及井下无线通讯系统。

矿调度指挥中心设有第六代新型数字交换机,触摸屏显示,具有会议、急呼、录音查询等功能。调度指挥中心四部直通电话与井下电话联系,各要害生产场所及岗位均设防爆电话,确保井下各地点能够及时将出现的事故反映到调度指挥中心,调度指挥中心将指令下达到各采区、地点,将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

井下无线通讯系统在井下设有一个基站控制器和26个基站发射器,通过光缆与井上无线通讯主机连接,无线通讯主机与地面程控交换机联网,实现井上下直接通话,无需转接。全矿无线通讯信号覆盖井下90%范围,满足井下通讯要求。

3.人员定位系统。

人员定位系统主机设在调度指挥中心。井下在各采区大巷和各工作岗位、采掘工作面安设分站天线,下井人员随身携带人员定位收发机,人员通过时分站天线自动记录收发机的信号,传送到主机和终端实现人员定位的目的,随时查看人员在井下的位置。当井下发生紧急情况时,指挥中心值班调度员下达撤离命令,向井下收发机发出报警命令,收发机收到报警命令后,提示人员沿避灾路线撤离。井下出现紧急情况时人员按求助按钮向调度指挥中心发出求救信号,值班调度员及时调度人员前往救援。

通过生产调度、工业电视、通讯综合信息平台可有效掌握井下生产情况,实现高效调度,矿井一旦发生事故,及时掌握事故时间、地点、类型、人员伤亡等情况,便于值班调度员在第一时间发出撤离人员或救助等指令,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三维可视化信息系统

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矿井生产信息化进程,但其矿井生产信息主要以表格与平面图形信息,在三维可视化方面并没有完全实现,建立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三维可视化信息系统,建成三维数字化矿山,把安全监测监控数据与井巷工程平面图结合起来,可直观了解安全监测地点及其监测结果。主要功能是在常规CAD软件功能基础上增加图例库、线型库及元件库,具有智能制图功能,该系统通过三维立体图将工程、生产、安全、地质等多方面信息直观综合地反映出来,在一个视图上较全面地了解矿井安全与生产状态,为安全生产管理、调度指挥、抢险救灾提供综合信息支持。

三、井下运输大巷控制网络综合信息平台建设

针对原信集闭dos系统易出现调度错误的实际情况,对信集闭系统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大巷运输测速传感器,监测大巷电机车运输速度,实现与信集闭控制相结合,保证大巷运输不超速;把大巷架线停送电装置与信集闭结合起来,实现远距离控制。针对信集闭、泄漏通讯系统调度指挥机车运行不直观情况,安装视频监控系统,井下运输现状直观的传输到地面。

大巷运输监控实现了信集闭、视频监控、泄漏通迅相结合的控制方式,通过视觉、听觉、感觉相结合,提高了大巷运输控制监控效果及大巷运输效率。

四、生产系统设备自动化控制改造

翟镇煤矿建成了井上下设备视频监视、集中控制于一体的生产系统设备监控系统,通过光缆的反馈信号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把原煤生产系统、压风系统、高压供电系统、井下排水系统、采区运输系统等系统的运行状况显现出来,在地面通过工控主机对现场设备进行远距离集中控制。当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时,集控室人员通过语音报警或显示器判断故障,迅速采取措施,实现了现场无人值守、减员提效。

1.原煤运输自动化控制系统。

实施原煤运输系统自动化改造,在地面可直观监视地面胶带运输机、井下采区胶带运输机和给煤机运行情况,通过监控电脑指令进行单台启停或连锁启停。连锁启车时设备按逆煤流顺序自动启动,连锁停车时胶带按顺煤流顺序停车,降低岗位人员操作不安全因素,减少人员投入,充分发挥了机控的功能。

2.高压供电自动化控制系统。

翟镇煤矿原配电系统采用电磁式继电保护,手动分合闸送电,准确率低,无功补偿采用电容补偿,功率因数低。对其进行自动化控制改造,将高低压配电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总体监控,采用永磁式真空断路器,二次系统采用以CSR系列微机保护测控装置为主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后实现井下供配电系统电气监测、信号监视、开关分合控制操作、定值设定等,实现变电所无人值守。

3.排水自动化控制系统。

排水系统进行自动化改造,地面值班人员可直观监视井下泵房内排水泵运行情况,通过监控电脑指令进行单台启停或按程序启停各台排水泵。当设置为自动开泵时,根据水位控制原则,自动实现水泵的轮换运行,延长了水泵寿命,监控装置根据水仓水位及电网负荷信息,以“移峰填谷”原则确定开停水泵时间,泵房实现无人值守。

4.压风自动化控制系统。

压风机房使用的单螺杆压风机,在集控室上位机可显示压风机压风量、出口压力、温度,电机电流及电压等参数,根据需要随时修改参数,可设定使用气压情况自动开停,高效节能,可靠性高,实现无人值守。

5.采区运输自动化控制系统。

采区运输系统由胶带机和给煤机组成,均采用就地控制,安设岗位多,控制难度大,电费浪费,设备损耗大。按照“井上集中监控为主,井下多点监测为辅”原则,在采区皮带机头安装可编程控制器,采集实时数据上传到调度控制中心,地面工作人员远程控制,可实时掌握各皮带和给煤机的运行状况,实现无人值守,避免了由于人为操作造成的失误,实现自动化控制。

五、应用效果

1.可在地面实时获取系统各种运行参数,实现设备动态管理,为安全生产、调度指挥、抢险救灾提供综合信息支持。

2.矿井自动化改造后,固定岗位实现了无人值守,运输系统取消了岗位工,减少下井人员68人,达到了减人提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奇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5年10期。

[2]单文飞;煤矿斜巷运输安全设施的技术改造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12期。

[3]期刊论文,基于GPS的SVADA-EMS煤矿供电调度系统的设计;工矿自动化 ;2011, 37(3)。

无线通讯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无线通讯技术 液位控制 运用

中图分类号:TE9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04-0000-00

我单位污水处理系统属于后建设备,原有DCS系统中没有设置信号采集点,污水池距离控制中心较远,无法及时了解和控制污水水位。由于站内地面已经经过硬化处理,重新布线比较困难,根据现场条件拟用无线通信转换模块和微型计算机相结合,配合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实现对现场污水液位信号的采集和监控管理。

系统设计组成:现场工艺介质为污水,液位计选用投入式静压液位变送器,输出信号为RS485;污水池和控制中心间距约460米,中间隔有2堵墙,通讯模块选用SRWF-108微型功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接收端采用RS485转4-20MA的转换模块接入ABB的AI模块和OPTO22通讯模块和路由器将采集的液位数据显示在微电脑上。

1现场部分

1.1 现场液位计

选用星仪CYW11投入式静压液位变送器传感器,采用进口扩散硅压力敏感元件和先进的膜片隔离技术,防堵塞和防结垢性能较好。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对浑浊水体较为适用,污水池深度5米,采用电缆投入式性价比较高。直流电源24V精度0.25%FS,响应频率≤500HZ,防护等级IP68,输出信号:RS458;标准Modbus―RTU协议(03功能);串口数据格式:9600bps。N,8,1;输出数据0~2000。

1.2 现场无线数据模块

SRWF-108型微功率无线数传模块是上海桑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采用高效FEC前向纠错技术结合高性能的无线射频IC, 以及高速微处理器相结合开发出的一款无线通信模块,该无线通信模块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全透明传输, 体积小,功耗低传输距离远的特点,使用时不需要任何编码技术。

特点1.微发射功率:最大30dbm(1W)的发射功率,抗干扰能力较强 2. ISM频段工作频率,载频频率429-438MHz,也可提供315/868/915MHz等载频。3.误码率较低。基于FSK的调制方式,采用高效通信协议,在信道误码率为10-2。4.传输距离远。在视距情况下,天线高度>3米,可靠传输离距>3000m(BER=10-3/1200bps)。5。接口灵活,模块含有3种接口方式。本系统和现场仪表通讯采用RS485模式,速率96000.

1.3 现场电源

采用明伟双路输出5V/3A,24V/1.8A开关电源 型号D-60B双组输出开关电源,24V提供给现场液位计;5V提供给现场无线发射数据模块。

2 接收端部分

(1)使用SRWF-108型微功率无线数传模块,设置为接收状态,保证传输速率和发射极一致。

(2)数模转换模块:采用DAM-DA是模拟量输出模块,支持一路RS485和一路RS232输入,支持0-10V,0-5V,4-20ma,0-20ma等模拟量输出,采用了12Bit高精度DAC芯片,输出精度0.1%(千分之一),支持标准MODBUS-RTU协议及自定义ASCII协议。模拟输出端与通讯端采用光电隔离,隔离耐压2500V,可以有效防止现场的干扰,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3)接收端设置电源和现场端电源一样。

(4)ABB的AI模块:采用AI810-eA, 模拟量输入模件0/4-20mA ,0/2-10V1*8通道;通过OPTO22通讯模块接入DCS系统的控制器和路由器将监测数据显示到微电脑。

3 SCADA系统

SCADA系统软件过去常常运行在DOS、VMS 和 UNIX系统中,近年来几乎所有SCADA系统都能转移到Windows NT和Linux系统下运行,这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软件成本,但对于安全性要求很高的场合,还是要选用UNIX系统,作为一种折中的方法,通常服务器采用UNIX系统,工作站选用Windows NT系统。

本SCADA系统中控制中心数据服务器和站控PLC/RTU之间,通过内部工业专线进行远程通讯,通讯协议采用的是IEC870-5标准通讯协议;控制中心的数据服务器与所有本地工作站之间、站控的PLC/RTU与本地操作员工作站之间都是在各自局域网上采用TCP/IP、OPC或Modbus协议进行数据通讯。其上位机软件语言采用ABB厂家专门的可视化编程软件编辑,进行系统组态、分配地址等,有较强的人机界面,便于数据的传输和控制,扩展度好,由于篇幅所限不再附述。

4 污水泵的控制

根据实际情况,液位控制部分不再进入SCADA系统,SCADA系统只提供数据显示和限位报警功能,当液位达到报警值时,在微电脑上报警(可以消除报警声音)后,采用员工手持式遥控开关远程控制污水泵启停。节省一套AD模块,降低了整个系统的成本。

5 结语

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在测控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该技术最大的特点是通信双方省去布线,易于维护成本低、易用性强、扩展性好。无线数据传输技术为实现测控仪器的连接提供了灵活的结构设计方案。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实际工作中,当在设计定型需要扩展采集数据时,一种成本较小的实施实例,体现了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在实现测控制系统中灵活的扩展运用的特点。

收稿日期:2016-02-26

无线通讯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现代通讯系统;煤矿企业;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TD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c)-0000-00

一、引言

信息化技术渗透入了各行各业,并为行业生产的效率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越来越大,煤矿资源是一种基础能源,深刻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质量。现代通讯系统在煤矿企业中的应用可以起到及时、准确、快速的传递信息,动态化的指挥调度,为安全生产做出贡献,论文将对其应用进行分析。

二、煤矿通讯系统建设的意义

我国煤矿企业的生产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小型煤矿企业对于通讯系统的建设不够重视,信息交流不畅,调度不及时等现象突出,严重的还会导致安全事故,处理的速度慢,扩大损失的范围,因而建设煤矿通讯系统具有积极的意义,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其一,煤矿作业时,井下透水、瓦斯、冒顶等事故前兆出现时,可以通过通讯系统帮助人员撤离,避免人身伤亡事故。其二,一旦发生井下事故,由于信息不明确,导致指挥调度不利,容易扩大损失,通讯系统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事故情况,为挽救人员做出贡献。其三,井下通讯系统为指挥救援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救援力量早一分钟赶到,损失就能控制的越小。建设煤矿通讯系统已经成为行业内的共识,是一条安全生命线。

三、煤矿通讯系统建设的现状

(一)无线通讯系统

应用与煤矿的无线通讯系统主要有井下小灵通技术、透地通信技术和泄漏通信技术。井下小灵通技术:基于PHS制式,使固定电话可以移动,在无线网络覆盖的范围内自由移动,具有功耗小、辐射低、与PSTN兼容,随时拨打、接听电话。在井下连接调度机与调度接口,实现调度功能,井下小灵通系统在应用中基站覆盖面积小,传输带宽窄,定位功能弱,性价比低等特点。我国已经推动了相关技术的进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技术得到应用,并在2011年底之前完成了1900-1920MHZ频段的清频工作。透地通信技术:其传播的方式是无线电波穿透大地,媒介是大地,在紧急情况处理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当事故发生之后,如果其他的通讯方式失效,可以通过PED发射系统,信息能到达井下的任何位置,为及时的通信打下基础。PED发射系统的发射天线、输入装置、发射机都是设置在地面,不会受井下煤矿事故的影响而中断工作,可靠性高,但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着不足,如应用的范围受到限制,架设的天线长达数千米,使用具有局限性;信道容量小,只能用于简单的遥控和传呼,语音量大的通讯则会受到限制;单向通信,工作频率低,天线尺寸大,不能在井下架设;煤矿井下空间局促,设备集中,电磁干扰信号强,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泄漏通信技术,在巷道中架设同轴电缆,等间距开一个槽孔,电磁场从槽孔泄漏出来,实现移动台之间的通信,是一种实用的无线通信技术。由于泄漏通信技术具有受截面、分支、粗糙程度、巷道形状、倾斜、拐弯、支护等影响的程度小,电磁干扰小,信道稳定,在各国的煤矿井下通讯建设中应用广泛。泄漏通信技术采用超高频段,具有抗干扰性大,信道稳定等优点,但也存在着不足,如管理维护的成本高,耦合技术复杂,泄漏电缆架设的工艺要求高;系统可靠性差,电缆故障和中继器异常容易导致中继器的瘫痪,噪音累加,信号失真;信道利用率低,井下容易出现信道长期空闲不用的情况。

(二)有线固定电话网络

有线固定电话网络是使用最多的一种网络结构,与现有的PSTN网使用统一协议,在水泵房、井下变电站、设备室等长期固定作业,实现互联互通,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由于井下的设备较多,线路复杂,大量的话机连接和模拟线路的存在容易形成干扰。井下环境复杂,潮湿阴暗,对线缆形成腐蚀。一旦出现故障,难以及时的排除。

四、现代通讯系统在煤矿企业中的应用策略

为了安全生产,提升煤矿企业的运行效益,当前大多数的煤炭局和煤矿之间已经实现了通讯系统的建设,可以起到瓦斯监控、人员定位、视频数据等控制。但是现代通讯系统应用于煤矿企业中的时间还不长,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重复施工,造成建设的成本越来越高,可以从几个方面建设。

(一)统一通信

将传统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融合,作为一种应用和解决方案,实现联通,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处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图像、声音、数据等,统一通信系统将传真、电子邮件、语音、短信息等融合为一体,提升煤矿企业信息交流的效率。

(二) WIFI技术

WIFI技术是一种无线局域网,和标准本身没有关系,实际的发射功率为65mW左右。此类技术基于局域网技术,易于维护,组网方便,可以作为主干传输平台,形成无线终端与主干的结合,覆盖全部巷道和矿井部分。WIFI技术在短距离无线传输中应用多年,技术相对成熟。WIFI协议限制其设备的功率,其设计符合煤矿安全的要求,能改变井下无线通信窄频范围的现状,在煤矿企业中应用十分广泛。

(三)VOIP原理

VOIP是基于IP网络的语音传输技术,是一种IP电话,压缩语音算法对语音数据进行编码处理,并按IP协议打包处理,传输到接受地,达到IP网络传送语音的目的。每个普通电话的传输速率为10kps左右,资源占用率小,仅为普通电信网的1/8,大幅度降低通信费用,可以实现传真、语音、图像和数据的传输,跨区域免费通讯。而WIFI与VOIP技术的融合,可以实现车辆定位、人员定位、语音通信、监测数据、IP化移动调度、PDA功能等。

参考文献

[1] 孙仁锋,王春光,程海军. 基于WIFI的井下通讯系统在矿山企业中的应用[J] . 矿山机械,2009, (10)

[2] 付诗春. 现代通讯系统在煤矿企业中的应用[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1-04-30.

[3] 宫雯. 煤矿企业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 西安科技大学. 2012-06-30.

上一篇:3g通信技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无线通讯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