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5 19:14:31

物流企业实习个人总结

物流企业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物流专业;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196-02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高职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互为推进的两种教学形式。随着企业产能的提升,对学校如何开设专业课程、开展实践教学也提出更高要求。为加强物流专业的校企融合,真正了解本地区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某高职院校进行了相关调查。本次调查采用方便原则的抽样方法,随意抽取重庆市主城四区的相关物流企业发放220份问卷,实际收回200份问卷,有效率为92.5%。

一、调查结果

1.企业主要提供的物流岗位。由调查结果所得,在企业所需要的物流岗位中物流综合管理需求最多,占25%,仓储管理占20%,运输调度占16%,配送管理占15%,物流信息占13%,另外物流营销跟物流规划各自只占了9%。以此可见,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能适合物流相关岗位的综合性人才将会越来越受欢迎。

2.企业对物流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重庆地区物流企业最需要物流专业学生具备的是很强的个人综合素质,需求高达29.62%;其他方面:18.52%的企业要求学生具有信息系统处理能力,14.82%的企业要求学生有物流营销能力,14.82%的企业要求学生有运输、仓储、配送的管理能力,14.82%的企业要求学生有运输、仓储、配送的基本操作能力,只有3.7%的企业要求有英语运用能力。总的来说,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生更应该根据企业的需求提高自我综合素质,这是以忠诚度和敬业精神的职业综合素质为基础的。

3.企业对专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调查中得知,企业希望物流专业学生能够取得相关证书。其中33%的企业要求考取物流员资格证书,22%的企业要求考取中级物流师,14%的企业要求考取助理物流师证书,13%的企业要求考取高级物流师。另外,各企业对员工的其他相关证书也有所要求,且高达18%。所以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物流专业学生有必要考取包括叉车证、仓库保管员在内的相关专业资格证书。

4.企业对学校的教学建议。①人才培养方面:能根据物流企业实际需求和要求进行定向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②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与工作的区别;要提供实习生的简历、体检情况、思想品德情况等;需要学生学会尊重领导,听从指挥。③合作与交流的建议:要加强沟通,社会实践要系统化;勇于面对,加强与企业要求的对接;要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1.学生专业兴趣的引导――认知实习。认知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参观使学生对物流企业有一个感性认识,使学生有针对性的了解物流综合管理、仓储管理、运输调度、配送管理、物流信息等重庆物流企业需求的岗位。学生通过亲临现场来感触工作环境,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使学生对专业学习充满信心。认知实习若要达到好的效果,则需要指导教师作好事前功夫。在参观前,指导老师需提前了解企业,与相关负责人明确参观的时间和路线,设计好参观时要求学生解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企业。在参观后,教师一定要组织学生一起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和归纳总结。总结是提升认知实习质量的关键,若没有准确把控,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2.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社会实践。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好坏由很多因素综合“集成”,包括人际交往、处世耐力、组织能力、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工作责任感等。这些技能在学校中往往学不到,或学到的东西与社会大环境脱节。在前期调研中,我们也发现:重庆的物流企业排在第一位需求的,并非专业能力很强的学生而是个人综合素质过硬的学生。为此,应加强实践教学的体系设置,要求物流专业学生利用假期或空隙时间多参与“社会实践”,可帮助学生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更好就业。为达到“社会实践”育人的目的,系部可为学生拟出“社会实践”方向,即社会调查、社会服务与生产劳动、“三下乡”、科技发明、挂职锻炼等,做好前期宣传和相关培训(实践安全知识、应急医疗救助、社会实践的选题、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等),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主动联系相关单位,完成“社会实践”目标。

3.学生专业技能的强化――校内实训。要加强物流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但在校外实践基地不够、师资又不充足的情况下,可通过建校内实训室的方法来强化学生实训,提升专业技能。为满足物流企业对物流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可在课程中融入相关内容,通过仿真、实际操作训练,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实训前,指导教师应当提前一周将实训项目通知学生,并布置预习任务;实训时,指导教师要讲解实训的目的、要求、内容、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并进行相关的操作演示;实训中,指导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检查学生操作情况,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的实训方法,帮助学生分析出现的各种现象。

4.基于校企对接的设想。考虑物流管理专业核心业务处理的特殊性,解决重庆市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问题的途径为:①通过为企业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员工培训等互利互惠机制建设,进一步密切校企合作关系;②校企合作共同组建物流远程监控系统,通过网络和计算机管理软件,实时监控、采集物流运输信息;通过实时跟踪和信息分析,实现物流运输组织、运输业务筹划等企业物流运输业务的生产性实训。③在仓储配送业务实训室建设中,依托大型物流公司,按照企业仓储配送业务实际需要,共建“仓储配送实训室”、采用“业务托管式”为学生开展生产性实训创造条件。仓储配送实训室的日常业务全部是企业的生产性任务,实训指导教师全部是企业人员,学生实训期间在师傅带领下完成生产性实训作业,达到岗位综合实训目的。

高职高专教育过程中的技能培养主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完成,这需要各高职院校以企业人才需求为方向,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为核心,以增强学生专业实践技能水平为重点,逐步摸索出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实践教学体系。重庆市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应不断改革创新,从物流实践教学定位、实习实训场所和校企合作等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探索一条既适应本地区物流业发展特点,又满足物流企业实际人才需求的实践教学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赵志文,陈安生,罗荣凤.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9,(10):129-130.

[2]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序化的教育学解读[J].教育研究,2005,(8):53-57.

[3]廖建华,刘慧娟.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9,(16):46-49.

物流企业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技工院校物流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机制,是学校与企业以发展的共同目标为基础,以知识、技术、效率为契合点,利用学校和企业的场所和资源,培养适合物流业生产管理一线实用型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办学模式。浙江公路技师学院自2002年开设物流专业十年以来,与多家物流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本文试图把这些合作模式的经验、教训以及效果评价进行总结,对我国技工教育丰富与发展提供一些实践材料。

1 技工院校物流专业校企合作的模式

1.1 “订单式”培养:“订单式”培养是指物流企业根据用工需求,向学校提供信息,学校根据企业用人“订单”组织教学培训,企业在人才标准、知识技能要求、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人才评价等方面进行验收。学校根据企业需求变化确定教育培训规模,调整专业目标,实施灵活的教学培训。

1.2 “冠名班”培养:学校与相关企业合作,所办班级冠企业名称。在校内灌输企业文化和制度,企业提供实训基地,企业为冠名班学生提供奖助学金等,企业优先录用冠名班学生。

1.3 校企联合设立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投入场地和设备,引进企业运作模式,采用临时实习和顶岗实习相结合的形式来实现校企联合培训,在校内或者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或顶岗实习的岗位。

1.4 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根据国家要求,专业教师每年安排一个月左右时间到企业实训调研,熟悉当前企业的工作流程。

2 当前物流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不足

学院以服务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努力实现企业所需人才的对口输送,但在实践中,通过企业走访和学生调查后发现还存在许多不足。

2.1 学生的职业稳定性较低,跳槽问题比较突出,目前毕业生都是90后,信息量大,眼界开阔,但动手能力差,存在心高气傲,寻求安逸,不能安心工作的问题,特别是在实习的中前期跳槽的情况比较严重。企业希望学校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生存竞争意识教育。另一方面,学生认为工作单调乏味,技术含量低,学到东西少,提升空间不大。这反映出一对矛盾,即企业在用人过程中的培养教育与学生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2.2 学生综合职业素养下降,表现为缺乏相关职场常识和基本职业能力等,根据调查了解,物流专业的一些基础学科内容较多,而商务、公关、法律等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学科设置少,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不高,适应社会能能力比较低。此外,部分学生在外出实习后由于心理因素不够稳定出现不适应,学校应加强就业心理等方面的课程指导,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调整个人心态,符合社会需求。

2.3 学校忽视技能训练,偏重物流理论教学。受学校资源条件的限制,学校的主要教学地点都在课室,即使学校投入大量的场地设备,由于没有实际的货物,难以开展情况多变的仿真实训或开展起来成本较大,这使得企业抱怨学校忽视技能教学。尤其是一些与具体际业务和实际操作相关的技能,教师在向学生进行介绍后,学生仍难以掌握,这样就更难胜任实习期间的工作。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加深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实习实训基地的应用。

2.4 校企合作难以深入,容易停留在简单用工上。目前物流专业的校企合作很多都难以长期合作,从反馈结果来看,一方面,企业忙于应对飞速增长的业务,很难有精力系统思考适合本企业物流人才的知识和技术标准,因而企业也无法向学校提供更多培养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部分的物流企业认为各校毕业生非常多,招人容易,一个学校的物流专业学生如果不好用可以找别的学校,也造成了合作时间短的情况。校企之间如果能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就需要企业更大程度的参与到学校教学当中来,发表对于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意见,使学生的所学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

3 物流专业校企深入合作的对策

3.1 国家应落实对合作企业的优惠。我国鼓励职业院校效仿德国“双元制”教学,但“双元制”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德国之所以能够完善的推进“双元制”模式,其中政府“立法”保障功不可没。[1]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和劳动保障部《关于推动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有关问题的意见》以及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技工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应落实合作企业税收或是其他方面的优惠政策帮助在校生到企业中实习实训。如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可以根据给学生提供岗位的数量和时间给予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一定税收优惠,或者设立基金支持校企合作;社会或是媒体应当对这些企业给予更多的关注使企业获得更大声誉,只有社会给予更多的优惠和关注,企业才能有更积极参与的动力。

3.2 物流企业和技工院校应当用合同明确规定校企合作中的双方权利和义务以及违约责任。可以探索订单合作、教学合作、产学研合作及建立职教集团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双方合作要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培养方式等方面有明确的规定;合作权益应当有保障,校企双方都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要通过合作协议来规范双方合作行为,防止短期行为和流于形式,保障校企合作的稳步推进。学校应该加强和企业的联系,实现资源互补,互利互惠,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协调指导委员会和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咨询委员会。尝试学校和企业股份合作办学模式。物流企业以场地、设备、技术、资金等多种形式入股,学校以土地、师资、技术等入股,校企之间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形成稳定、长期的一个新的股份制职教集团的模式。

3.3 校企应加强学生实习实训的技能指导。实训实习主要分为技能实训和顶岗实习两个阶段。在技工院校校内主要进行基本技能技能实训,企业可以为院校提供适用的实训设施设备。在企业主要进行顶岗实习。物流企业应当制定关于安全生产管理、实习场地设施使用等相关规定,配备实习指导教师,通过在物流操作岗位上的“传、帮、带”,强化训练技能操作。同时注重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意识、劳动纪律、安全生产意识的培养。学校应该向物流合作企业征求物流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方案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在实习方式和实习时间的安排上,解决实习时间与教学计划的冲突。学校还应增加物流合作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渠道,邀请物流企业专家来学校讲座,及时搜集整理企业对物流技能人才需求变化信息,进而对学生开展职业岗位教学。探索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多元化培养制度。技工院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学制学生,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开展非全日制、学分制、弹性学制及模块化等多种方式实施培养,允许学员采取工学结合、分阶段完成学业。

3.4 提升技工院校教师队伍技能水平。通过与企业合作,加强物流专业教师的一线实践能力的培训,目前许多物流教师是从高校毕业就直接进技校,物流企业的一线实践经验严重缺乏,新任物流专业教师应当借助校企合作的契机,在企业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的挂职实习,熟悉物流企业各岗位工作内容和实际操作规程。[2]尤其是安排学生岗位实习的物流企业,专业老师更应该提前实习熟悉岗位,为今后的物流专业学生实习提供指导做准备。学校应当按照一定比例配备专业物流实习指导老师跟班一同实习。实习指导老师可由任课老师轮流承担,实习过程中不承担或少承担在校课堂教学任务,专注于指导学生岗位实践。在学生实习期间,物流实习指导老师也可以把理论课堂搬进企业,使学生在实习工作之余能不间断学习。实习老师还应当对物流实习生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干预和必要的疏导,处理解决学生食宿、情感等各方面遇到的突发状况,监督实习生在工作期间的言行举止,维护学校形象,促进校企合作持久发展。

3.5 物流企业可以充分依托技工院校进行新职工的培养和在职职工的培训提高。技工院校可以探索对物流企业在职职工工实行“双证制”培养,如到企业或者在学校举办职工短期业余培训班。受物流企业的委托,技工院校还可探索开办半工半读的学历班,招收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在职职工,业余授课,学分制管理,使学员接受学历教育,通过授课和职业技能鉴定,学员可同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技工院校的高级技工毕业证书。通过为企业在职职工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让企业真正体会到校企合作的益处。

总之、物流企业应当与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与培训活动,根据市场需求,在确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技能水平和学生评价体系建立等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技工院校应当关注企业需求变化,确定培养培训规模,转变教育培训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师素养,改进学生评价标准,激励学生成长。物流企业和技工院校逐步深入合作,实现从近期合作向长远合作转变,从满足企业暂时性、松散性合作关系转为稳定性和紧密性关系。实现利益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双赢。虽然技工院校物流专业校企合作在发展中遇到一些瓶颈,但多年实践已经证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方向对于物流技工教育是可行也是必行之路,其发展需要长期不断探索,需要国家各级部门、社会、学校、企业等多方面坚持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浅议中职物流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罗维.《网络财富》2010年11月.

物流企业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物流企业;人才需求;职业素质;大学生就业

[DOI]10.13939/ki.zgsc.2015.41.017

1 引 言

物流是一个新的经济热点,在中国的发展速度极快,前景广阔,业内人士将其称为“第三利润源泉”和“未经开发的处女地”。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能否适应和赶超国际物流,直接取决于有没有专业化和高素质的物流人才。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等学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然而,随着逐年的沉淀,“毕业即失业”的高校毕业生总量越来越多。除了高校扩招等客观原因,大学生自身职业素质和能力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也是其就业难非常重要的原因。本文对物流企业人才需求和就业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

2 调查目的与对象

2.1 调查目的

①了解当前物流企业及相关企业物流部门的发展现状;②调查物流企业及相关企业物流部专业人才需求情况。

2.2 调查对象

本文的调查对象主要选取长沙市生产和制造型物流企业以及具有物流部门的企业,在选择样本的人员时尽量选取代表性强的作为调查目标,选择的样本范围主要包括物流企业的人事主管,如果没有专门的人事部门,则选择经理和主管作为调查目标,之所以选择以上人员作为调查目标,是因为他们对物流人才的状况和需求更清楚。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此次调查共访问27家企业,企业的性质、发展状况及物流方向具有多样性,得到了一定的数据。每家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对物流人才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从性别、学历、岗位、能力等不同角度提出了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3.1 公司物流模式的类型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巨大进步,物流业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大大小小的物流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需求,通过调查发现,长沙市大型物流公司的类型多为第三方物流和仓储物流。而与我们生活联系更紧密的快递和配送等物流类型所占比例较小,当然这样也说明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它们都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

3.2 现代物流企业招聘方式

招聘是当代大学生从校园步入社会的第一道坎,同时也是企业吸纳和筛选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可以清楚的看得到,网络招聘已经成为企业吸纳人才的重要途径,也给急于求职的人们提供了另一条路。除此之外,较为传统的校园招聘也占据了企业招聘人才的前三甲,这也让我们意识到只有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才有机会从人才招聘中脱颖而出。

3.3 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

物流已经成为企业的第三个利润源,而且保持相对高速的增长态势,因此专业的物流人才也会在一定的时期内受到相关企业的青睐。事实上,调查问卷反馈的情况也印证了这一现象。各大企业都对物流人才都保有一定的需求量,大量需要物流人才的比例更是达到了35%。

3.4 企业对从事物流工作人员的性别趋向

对于“对物流人才性别需求”这一问题,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偏向于招收男性物流人才。目前来说,调查的这些企业虽不具有100%的代表性,但还是有一定的典型性。从事物流行业,必须掌握物流的所有环节,大多数从业人员都是要从操作层干起,而操作层往往都需要一些体力劳动,企业难免会考虑到女性的工作能力受天生因素的限制。但同时我们也认为,既然女性工作者在从事物流工作时有一定的限制,就更应该从各方面学习专业的物流知识,全面掌握真正的物流层面,从而从事一些指导类、评析类、策划类等工作。物流在我国本就是个还有待完善的朝阳产业,想成为未来的物流人才,就应该更全面地学习、实践,提高自身能力,从而改善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状况。

3.5 企业在招聘中对学历的要求趋向

成功地进入一家企业,最先面临的就是学历问题。在当今强调个人能力的时代,学历的高低对企业人才的选拔还是有部分参考价值的。与之前估计不同,本科及其以上的学历者并未在企业物流管理类员工占太大比例,甚至有很多在物流领域有所建树的都不是物流专业的。经过分析认为,这些现状其实归根结底和当前中国物流行业的混乱和体制的不健全有很大关系。据其他相关资料和在网上搜索的数据,以及日常中所见到的,我国物流企业对物流概念认识不足,他们对物流的认识仅限于仓库的管理和收发货,企业往往都只把重心放在销售上,而忽略引进专门的物流管理人才。

同时,物流管理人才的缺乏也是物流企业不得不降低标准的原因之一。虽然现在高校的物流本科毕业生较多,但是在学校学习都只是理论,而对于中国这个逐渐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市场的国家的复杂环境来说,他们还略显稚嫩。而目前企业里主要从事物流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是在实践中摸索,但是还是缺乏专业的物流管理知识,对物流的理解并不是非常深刻。

3.6 企业给物流毕业生提供最初薪金待遇

由表1可知,现今多数公司给物流毕业生的最初薪金待遇在1500~2000元。物流行业被评估得前景灿烂、潜力无限,但国内物流行业的员工工资却并不是很高。当然,个体的工资与公司的业绩、个人的表现、个人的学历和职业技能等因素有关。

3.7 应届毕业生在实习岗位上突出的问题

由表2可知,应届毕业生在实习岗位上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实践能力薄弱。应届毕业生在学校基本上就是纯粹地接受书本上的知识,缺少工作实践。为了实习时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在校大学生应该在学习的闲暇时间多找点与专业相关的兼职工作,以增长工作经验。同时,高校要把实践育人摆在重要位置,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

3.8 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能力要求

根据图6可知,各公司对物流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要求是很全面的,其中对沟通协作能力尤为看重,而对管理实践的能力要求也很高。由此可知,物流这行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甚是全面。因此,物流从业者应该不断地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在物流领域成长为真正的人才,并在这个行业走得更远。

4 总结与建议

4.1 对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建议

应从自身的特点、思想实际出发,根据实习工作的要求和学院实习工作的统一部署,充分尊重自己的主体选择性,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将理论、书本知识转化为工作技能,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并在实习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工作单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上课时认真听讲,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特别是与成本控制、质量控制、信息控制相关的知识。在生活中,同学们也可以经常进行一些与物流相关的讨论,不但实现了知识的互补,还可以发现更多的角度和方法看待同样的事物,这样既提高了交际沟通能力、表达能力,还提高了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要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乐于奉献的决心、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并升华自己的思想。

4.2 对大学院校的建议

学校应该多与企业沟通,努力满足不断变化的动态需求。大学院校应该重点帮助学生了解与成本控制、质量控制、信息控制相关的知识,做到教学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另外,学校应该多组织一些交流活动和实践活动。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们才能真正地学懂书本知识,而不是仅仅学了知识。大学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地方,还是一个育人的圣地。因此,大学院校还应该教大学生们做一个合法的公民,并且应该多提供一些平台,帮助学生提高沟通协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实践能力、英语水平和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

4.3 对物流企业的建议

首先,培养员工的专业素质。积极树立员工的高效物流配送意识,如保证产品质量的意识、安全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等。定期对员工进行物流设施设备的操作培训,指导他们如何正确使用设备和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在思想上和操作能力上同步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

其次,引进专业物流人才。可从高等院校聘请与物流专业相关的人才对配送中心的配送流程、配送方法等加以规划和设计,指导先进物流设施设备的操作以及物流信息系统的使用。

最后,建立一套有效的配送中心员工绩效考评体系。对现有人才考核可以分层次进行,针对工作性质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考核目标和方案,可结合使用时间定性和定量考核法同时对员工进行考评。

企业应该注重企业文化和员工培训,培养或采用高素质人才,企业内部要求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避免进行重复作业,通过提高效率,来增加效益。

4.4 对国家和政府机关的建议

国家和政府应该建设相关院校,专门培养物流企业人才,并且设立专业的物流规划咨询和研究人才的机构,以培养物流人才的物流科技创新能力,打造知识面宽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应培养一批具有过硬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的师资。

政府也应加强物流企业与大学生之间的实习与合作,进行更深层次的人才培养。制定符合现代物流要求的发展规划,坚持立法先行;实施有利于物流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培育社会化的物流市场;抓好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构建发展现代物流的产业结构;加强物流理论的研究和人才培养,适应我国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黄晶.武汉市物流人才分类需求分析[J].中国商贸,2015(4):56-57.

[2]崔磊.我国汽车物流人才调查与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1(11):133-134.

物流企业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在当前就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寻求满意的专业工作上举步维艰,这折射出我们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要想成为真正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不乏实践能力的实用型人才,能在工作中迅速适应并受用人单位青睐,就必须提升专业教师实践教学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多投身社会实践。基于学生毕业就业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比重较大,本文以《第三方物流》课程教学实践来探讨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方法。 一、《第三方物流》课程教学对培养学生兴趣和主动学 习能力的必要性伴随我院物流实习基地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流逐步建立,毕业的学生,签就业合同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已超过40%,可见《第三方物流》这门课程已是学生专业课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如何有效地进行第三方物流教学,是涉及学生能否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能否被未来第三方物流企业认可的关键。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把自己看作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只是受体的教育方式,会感到课堂枯燥、没有激情,被动接受的知识使得学习效果甚微,它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合理化地运用实践教学方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我们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需的探索。 二、目前《第三方物流》课程教学问题 我们在《第三方物流》教学中深深体会到这是一门实践性要求很强的课程,仅限于课本中的知识要点是非常空洞,会导致学生厌学,对理论知识陌生。在教学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 (一)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 本院在课程教学中仍以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主,倾向于理论知识传授,缺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与实践脱节,即使采取提问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运用,仍会因为没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缺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案例教学模式缺乏多样化 本课程老师在教学中也注重案例教学,尤其将自己曾在第三方物流企业调研的案例或体会注入到教学中,虽对学生起到了一定的激发兴趣,但对教材众多的理论结构而言仍是杯水车薪。收集的其他物流企业案例资料存在介绍的深度不够,涉及关键的运作要素难以收集,所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兴趣、理解、掌握仍会存在难度。 (三)缺乏实践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实践教学包括了案例分析、运用多媒体的图片、视频、信息系统的操作、课堂模拟、实地调查参观等多种教学方法。本课程在教学中虽有过一些运用,却忽略了在一课时内实践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单一的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同样会使学生有疲劳感,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考试模式无法体现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综合能力 考试以一张试卷论“英雄”,局限于考核学生的记忆性知识,没有考察学生的社会调查情况和信息资料的收集情况,缺乏在理论基础上运用分析、理解、调查等能力去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以理论为主的考试,在该课程考试结束后易忘,学生掌握不到应用的知识,不会被未来的企业认可。 三、《第三方物流》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本课程老师感受到应采取有效实践教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从教学体会上归纳有效方法如下: (一)在任何一次课程教学中都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实践教学方法 教师除了要认真分析挖掘教材,将知识点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中发现:对学生单纯讲理论,认真听课率为20%~30%;案例教学,学生认真听课率为50%~60%;课堂模拟实践,学生认真学习率在95%左右;讨论教学,学生认真学习率为93%左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多种实践方法的灵活使用,督导学生学习质量是好办法。 (二)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需求 教师应注重与学生多交流,了解学生学习心得、学习意见,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提出有效学习建议,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任课教师还应与班主任多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学习意见,让学生对这门课程建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从而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培养。 (三)有效结合演示教学 演示教学是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如幻灯片展示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中的相关图片、物流操作流程视频、一些资深企业专家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管理的相关讲座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可理解性,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建立感性认识。如本课程有一章内容专门讲述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单从课本所介绍的数据库、各运用模块结构,学生的感触是很单调和抽象的,所以运用第三方物流教学软件的出入库、运输、配送等操作流程对学生演示,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各数据模块的重要性、功能性,感受到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第三方物流企业流程化、智能化分析处理的重要性,对书本知识加以深刻理解。 (四)利用企业实践的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 案例教学材料应源于真实企业,选择与学生所学知识针对性强、实践性强的案例,教师应精心准备问题,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可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建立团队学习氛围,在讨论过程中把握讨论的进度和方向,进行必要的提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案例讨论结束后,学生派代表阐述各自的分析观点,并由教师进行案例总结。如,在物流的项目服务管理章节中,运用案例“江苏某钢铁集团公司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案例进行教学,该案例涉及购置大型机械设备的国际物流运输,整个运作过程包括机械的拆卸、包装、分类(包括:单件小件、单件大件、散装裸件、捆装裸件、木箱装运件等多种类型)、安装、车辆安排、船运安排、海运路线设计等诸多事宜。教学中假设了一家第三方物流公司,介绍了这家公司所拥有的设施、设备、人员,让学生根据目前公司现状来设计承运该项目应考虑的相关操作主要流程和注意事项。学生非常积极踊跃,设计的方案五花八门,根据学生方案,教师参与探讨:有没有忽略的方面,这会带来什么问题?还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如除海运路线之外的气候、挂靠港、海盗防范等诸多问题。以此让学生体会到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承接并满足客户服务的过程中,需要细致、耐性、详细而严密的工作流程、工作计划和及时的信息沟通工作以及对风险的预测与防范,需要我们所有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p#分页标题#e# (五)邀请企业人士参与教学让学生受启发 请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者给学生做讲座,让学生了解社会需求,把握自己专业方向,明确目前第三方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大学生所面临的优劣势、如何进行自我的塑造得到上级赏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特色等目标。即能让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理解物流的知识,又能对自身未来的发展明确,提前做好规划,提升学习主动性。 (六)运用课堂模拟教学 实践教学中的模拟环境包括物流信息处理能力、流程分析能力,如运用第三方物流软件操作教学,让学生能在一个虚拟企业里从事物流信息的管理,熟悉物流运作相关流程,并通过实践操体会为什么要进行这些流程操作,如果少其中一个环节将会带来哪些问题。此外课堂模拟还可将课程中实践要求高,单凭教师讲授无法让学生领会的知识点进行运用。如课程中的招投标项目工作,教师就担任招标方,安排几名学生担任评标方,其他学生分组形成投标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按招标要求书写投标文书,并按严格流程进行招投标的模拟工作,体会招投标工作,对相关招投标流程和法规感受深刻。 (七)针对难点知识,采取“先实践后理论法” 还可针对难点知识采取“先实践后理论法”。如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知识较抽象,曾有学生想创办一个配送蔬菜的快递公司,根据这个创意,首先让学生对目前的物流销售市场定位:这种服务适合哪个客户群体;资源市场定位:怎么完成有效采购;时间定位:怎样才能使消费者满意其效率,可能存在的时间差怎么处理;服务定位:采取哪些物流服务方式满足客户需求等。使学生积极思考创业之初该怎么做,发展一年以后该怎么做,如果做成功了,三到五年后又怎么发展,并对企业进行SWORT分析,一系列展开的问题使学生拓展思维,让学生慢慢去理解物流企业战略目标的设定,战略制定所需注意的问题,再将相关的理论知识引导出来,在已有的体会上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八)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 教学实践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实践调研和对学术的深入研究,教师对第三方物流市场的实践调查、信息收集,可让学生参与其中,并将企业的实际问题带到课堂,与同学们一同研讨。如,课题中涉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问题,组织学生调查后了解到物流企业对学生的看法有:有一定理论知识、年轻有潜力,缺乏吃苦精神、实践知识、眼高手低、不会五笔、团队精神薄弱、思想易受外界干扰而跳槽等诸多问题。通过这些调查,促进教师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也使学生感悟并提升自己。 (九)进行与实践教学结合的考试内容 考试分数分笔试与平时学习两部分,平时学了考核学生出勤、答问,必须将学生参与案例讨论、模拟活动、实践调查等赋予一定分值,综合形成学生平时成绩。笔试中的内容要多用教学中的案例来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辨析,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并可在期末之前,让学生参与一些对物流企业或物流企业客户的社会调查,教师可综合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设定一些必答问题,让学生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简要问题归纳、分析、谈出体会、提出建议,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并以简要的方式(大约500字左右),体现于试卷的调查分析题中,作为笔试考试的一部分。这种实践,既可将实践教学与考试相结合,也使学生走出校门,加强团队协作意识,提升与人沟通的技巧甚至于在调查中体会碰壁的受挫心理,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 (十)教学不局限于教室和上课时间 按学院的校纪规定,我们不可能在上课的时候将学生带离教室,但可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来安排学生非课堂环境的教学。如上述的组织团队进行实地的企业调查,或在周末组织学生参观一些物流园区、物流企业或其服务的其他相关企业,鼓励学生暑假期间做一些实习并通过实习做学年论文,以及让学生去物流实习基地实习等,让实习地给予学生评价,通过课堂外的实践,让学生把这些收获带到课堂内供大家分享,也都应是实践教学的好办法,也是对实践教学有力的深化。

物流企业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 师资培训 订单培养 实训基地

物流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将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准确的、及时的、安全的、保质保量的、门到门的合理化服务模式和先进的服务流程。物流是随商品生产的出现而出现,随商品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所以物流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的经济活动。而今物流已经发展为集用户服务、需求预测、定单处理、配送、存货控制、运输、仓库管理、工厂和仓库的布局与选址、搬运装卸、采购、包装、情报信息等多个环节的活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兴的产业部门,将成为本世纪重要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以及许多市场意识敏锐的企业,已把物流作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把现代物流理念、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现代物流模式引入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企业经营和管理之中。但是我国的物流教育仍十分滞后,造成了现代物流综合性人才、企业尤其是流通企业改造传统物流与加强物流管理、城市规划物流系统运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技术操作等现代物流人才严重匮乏,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为了让物流管理专业的教育模式和学生的知识掌握量适应物流企业发展的需求,必须将物流管理专业的技工教育与企业的运作与发展结合起来,通过与企业全方位的合作,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得到实际操作的锻炼,从而培养出知识过硬、技能过硬、素质过硬的物流行业综合型人才。物流管理专业与企业的合作,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按照企业的需求,进行订单式培养

当前,技工类教育贴近市场、贴近企业的办学特点日趋明显,技工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校企合作办学的重要方式。针各个专业也在共同探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新方向,争取打破以往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连续性不高,难以形成一种长效机制的窘境。

进行订单培养,首先要为学生选择适当的合作企业,进行实地考察,确定企业有实力与学校合作完成订单培养,并明确学生在企业中未来可能接触的岗位,并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的机制。

确定了合作企业后,不能在专业中广泛进行订单培养,要结合企业需求,在学生中精挑细选,形成“订单实验班”,保证学生的质量和生源,树立专业品牌。

同时,校方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根据企业的需求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新方向,适应企业的需求。同时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中采用工学结合的模式,既保证学生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在校内学习物流的相关专业知识,有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入到企业进行岗位训练,使学生通过学校和企业两个阶段的学习,掌握应知应会的知识,并更够适应物流全流程中多个岗位的人才需求。

要将订单班建设成一个“虚拟企业”,配备具有专业知识的专职班主任,以企业现行的模式进行管理,让企业也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尽快适应将来的工作环境,还可以加深教师对企业的了解及培养学生对企业的感情。

在实验班出现成效后,对成功的经验进行总结,对不足住处进行改进,然后对订单培养的模式进行推广。

二、与企业进行相互的人才培养

1.教师深入企业管制锻炼。目前,技工教育类的教师最应提高的便是企业实践的经验,很多教师虽然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基础,但是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而飞速发展的物流行业,知识更新较为迅速,这种知识的更新往往是通过企业的实践产生的,因此为保证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为保证教师能够准确的给予学生相应的教导,教师一定要具备相关的企业实践经验。学校可适当安排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进行企业的实训研究,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需求规格、改进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符合职业能力形成规律的教育新模式,明确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实现教师重构课程教学内容能力的新提高。

2.学校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当前,物流企业的员工工作能力和文化层次不均一,很大一部分员工在进入行业以前并不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或者并没有接触过本专业的知识,这对于他们工作的专业化程度、熟练度等均有一定影响,因此,可由学校为企业员工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

学校要根据公司经营战略,通过对员工的培训,逐步调整员工知识结构,增强服务意识,确保服务质量,提高敬业精神,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员工综合素质。

三、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为了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适应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需要,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合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学校可与合作建立实训基地,从顶岗实习、选择就业、师资培训、资源共享、课程开发等多个方面进行合作。

首先学校拥有的软硬件实训设备可与企业的设备实现资源共享,减少双方的投资和资源的浪费,并对学生和企业员工进行更加全面的培养。其次,企业可协助学校完成学生的安全教育及岗前培训;协助制定实习实训计划,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委派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实习、实训,并对实习提出考核意见,这对于专业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帮助。

物流企业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顶岗实习;问题;过程性创新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运作模式内涵

教育部明确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可以接触到物流行业最新的机器设备,了解到物流业务流程、管理经验以及行业的前沿发展动态,掌握第一手的专业资料,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并通过企业指导老师手把手的互动式实践教学,实现与企业工作岗位的顺利接轨,为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安排了一定学时的实习计划,其中顶岗实习是在理论教学计划完成后,学生具备了丰富的理论科学知识和校内外实践经验后的一项综合性的实习项目,因此顶岗实习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环节”,使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操作中融汇贯通,实践技能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得以有效提升,进而综合凝炼为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依据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选择对口业务单位、专业岗位群和企业需要安排合适的学生在岗位的顶岗工作,遵照可胜任原则和提升职业素养原则为学生顶岗实习的目标。顶岗实习是目前各高职院校积极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方法,各高职院校都制定了各种制度来规范顶岗实习的程序、与合作单位签订实习协议,对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学习、生活、工作和人身安全等进行了妥善的安排,通过一段时间的在职实习,学生得到了锻炼,积累了工作经验,职业技能和社会经验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为进入社会和职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些都是顶岗实习取得的明显成效。

2 顶岗实习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寻找合适企业和岗位群的难度大,企业积极性不高。我国物流行业运营成本高,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兼有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特点的外向型和增值型的服务行业,在物流运作链上,商流、信息流、资金流贯穿其中,因此,企业从事物流管理和营运工作的人员需要各种各样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人力资源成本占较大比重,所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就要压缩人员编制,采取多个岗位交叉合并的策略;并且物流企业涉及到自身及合作伙伴的商业机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只是把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学生成为被动接受顶岗实习安排的客体,而学校则需要为每一个学生落实实习单位或岗位,这就必然会产生学生对实习单位或岗位不满意,学校无法找到足够的单位供学生实习等问题。其结果是学校两手一摊,自认无能为力;或是使学生养成挑肥拣瘦习惯,缺乏自我担当意识。比如学生实习单位和岗位不对口专业,学生认为不利于就业和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在实习岗位上有情绪,不能安心地工作,甚至不打招呼就离开了实习单位,带来人身安全等方面的隐患,也直接影响合作企业对学生和学校的负面看法,有可能影响更进一步的合作;有些高职院校把学生放到实习单位后就不再过问,或者偶尔打个电话过去了解一下,去实习现场看望一下学生,没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的宗旨和合力没有体现出来,学生在岗位急需解决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指导;在顶岗实习期间如何界定学生的身份也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人力资源普遍比较匮乏的大背景下,考虑到学生的廉价以及比社会招工易于管理,绝大部分企业都倾向于安排学生到流水线“补缺”,做操作工,而学校迫于学生“难找单位”,只能被动接受企业的安排,明知学生成年累月做“流水”根本学不到技能,却也奈何不得,最终受到伤害的是学生。如何维护学生的利益,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都是我们在此要研究的内容。

2.2 顶岗实习管理机制模糊,沟通协调难度大。物流企业一般网点多,运输和仓储业务的工作性质导致企业一般在城郊结合部,因此实习的地点既分散又比较偏远,带来学生交通安全问题,学生实习单位分散,岗位类型多种多样,有的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口;实习安排主动权在企业方,导致不能严格按照学校的实习计划去执行,顶岗实习合作协议的内容大多比较空洞,缺乏有效的操作性和保障性;在管理的方式上经常出现人员不到位、管理制度粗放、实习内容缺乏针对性、系统性;企业在管理的执行上也经常落实不到位,对学生更多的是放任型的管理,难以取得应有的实习效果,有的学校往往只凭企业的一张实习鉴定表就认定学生的顶岗实习是否合格,基本流于形式;有的实习指导教师、辅导员很少关心在企业中实习的学生,实习质量较差。

物流企业通常工作环境较差,学生在仓储部门工作时间长,服务要求比较高,工作压力大,加上物流行业薪资待遇一般。另外学院与实习单位利益协调存在困难。轮岗轮训是出于教学需要,也是为了多方面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可是对接受单位而言,则希望学生顶岗的流动性越小越好,因为每个学生熟悉新的岗位总是有个过程,需要增加企业指导老师的工作量,因此也会相应增加对方单位的教育成本,而学生则感觉到在一个岗位很长时间不能学习更多的技能。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的设施设备普遍落后,管理模式存在各种问题,导致学生心理落差较大,在责权利方面比较容易发生纠纷。

顶岗实习虽然是很好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在实习中的质量控制却存在盲点,导致学生、企业和学校对实习的效果存有疑问,很多学生实习结束带回来一张实习鉴定表就算完成实习任务,缺乏事前控制措施,在事中沟通不够,考核评价机制缺位,因此顶岗实习的运行机制、保障措施和考核评价机制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 顶岗实习过程创新管理思路研究

3.1 建立顶岗实习的长效运行机制。顶岗实习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环节”,目的是在实践中学习,学生的“顶岗实习”需要定期变换岗位,获得高职院校在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目标中提出的岗位群工作技能,而不能整个实习期都定在某一岗位上。依据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工作任务来选择对口业务单位,遵照可胜任原则和提升职业素养原则为学生安排对应的实习岗位,先让在同一单位不同岗位实习的学生轮流交换岗位实习。顶岗实习不应由学校一手包办、统一“安排”,而应由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学校要深入企业调研,分析岗位职业能力,通过组建物流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吸收物流企业有经验的管理专家对已制定的顶岗实习计划等进行论证,尽可能争取找到适合学生的岗位。

顶岗实习是正常的“教学”,应由校企联合指导,而不是由企业或学校唱“独角戏”。在一些院校的实际运作中,学生一旦“进厂实习”,学校就卸了担子,不用再去操心,省了许多麻烦,只要不出安全事故,即可万事大吉。有些学校借顶岗实习“节约”办学成本(相当于缩短了一年学制),趁机“腾仓”扩招,超容量办学,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事实上,在顶岗实习期间,实习生既是学校的学生,同时又是企业的员工,因而应由学校与接纳实习的企业双重管理。严格来讲,按照顶岗实习的制度设计,学校在学生离校实习前应该制定出科学严密的实习计划,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或毕业设计项目走向企业,有目标、有步骤地完成既定的实习模块学习任务。

3.2 加强过程管理,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评价学生实习质量。纵观国内外高职教育的发展,可以从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中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调查研究、总结在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把顶岗实习当做一个系统工程来落实各项制度和规范,以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系部和专业老师在新生入学之初就系统介绍专业及未来就业岗位群,使学生和家长清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从而明确学习目标,从源头开始寻找和开发合适的对口企业和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群来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真正让学生在岗位上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岗位上学到工作经验和提高技能;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进行监督和控制,规范学生的言行和职业道德、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增加就业能力;在实习过程中企业、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共同考核学生、共同提高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价机制,让学生愿意而且有能力在顶岗实习的岗位上踏实努力的工作,为学生的就业服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因此,学院和企业要合作制定相应保障制度和措施,使企业、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几方都受益,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在企业挂职,一方面积累实践能力、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也可以在企业做教育、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并且与企业的技能专家共同指导学生的顶岗实习,实现“教、学、研”紧密结合。学院要有保障和激励措施,让老师在此过程中愿意付出精力和时间来开发实习单位和岗位,愿意为企业提供“智力、技术”服务,指导学生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同时个人也获得一线科技技能,从而在科研方面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有利于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

4 结束语

顶岗实习是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运用教学成果、检验学习效果,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为完善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实践依据。毫无疑问,只有坚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路子,在创新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国家重视高职教育并在政策扶持落实到位的环境下,行业和企业才能够积极配合,校企协作严格规范好顶岗实习,职教办学才能不与市场脱节,育人质量才能得到保障,职教才有生命力、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郝书池,姜燕宁. “2+1”顶岗实习的长效机制研究――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0(12):92-95.

[2] 陈曙娟. HACCP视角下的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质量控制[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75-78.

[3] 魏良模,程忠国,曾光辉. 高职顶岗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革实践[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1):50-52.

[4] 肖建辉. 高职高专工学结合模式新探――基于物流专业的分析[J].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7):153-156.

物流企业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物流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0 引言

校企合作是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最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物流专业而言,校企合作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能够为学生将来参与就业竞争奠定基础。目前,我国很多高等职业院校的物流专业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这些成果仅限于某些个案的总结,并未在职业教育系统内形成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系统化的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 例如:有的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表面,学校到企业为学生寻找实习的场所,而企业则从学校获得廉价劳动力,这就使得校企合作很难实现向纵深方向的持续发展。再例如:还有的高等职业院校将校企合作视为学校寻找顶岗实习、帮助学生练习就业单位的一种手段。因此,为了进一步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办学、合作发展、合作就业、合作育人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必须走出一条新的道路。

1 物流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物流专业属于生产行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壁垒,并直接面向客户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的特性。 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主要重视的是基础的学习、理论的教育、宽口径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已经无法再适应物流企业的需求,很多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实践技能十分匮乏。很多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按照传统方式培养出的人才质量与企业的实际要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1)管理体制不健全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地各种大型国际性枢纽型物流园区的建立,我国物流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就我国目前区域物流发展的状态来看,物流服务需求、物流业的发展存在着巨大的潜力,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技术人才的支持,但是有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高技能型物流人才极为匮乏。但是,我国高职院校、政府在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规划等方面缺乏统筹性、系统性,我国一直以来都未在学生顶岗实习、工学集合、校企合作等育人方面出台相应的政策。

(2)缺乏长效运行机制

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的校企合作很多长期合作教育仅仅停留在表面,缺乏长效合作运行机制,并不能将物流人才的培养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深入。例如:很多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出现职责不清、工作机制不健全、工作交叉等情况,不能满足企业对学校的要求,从而导致校企合作工作从项目开发到项目的深入管理,再到最后的了利益分配等都出现了巨大的漏洞与问题。因此,要想真正实现校企合作的效果,就必须从校企合作的管理体制、机制着手,全面发展校企合作的奖励机制、人事管理机制、利益分配等机制,并逐渐向实现信息共享与开放的全方位努力,全面推进校企合作迈向新的台阶。

(3)高职院校缺乏吸引物流企业参与的有效载体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校企合作在与地方政府机构的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质量上还有待提高。另外,在技术的开发、合办工厂等高层次的合作方面也未曾取得较大的进步与发展。在传统的校企合作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学校与企业双方之间的需求并不了解,校企合作双方之间缺乏一个有效沟通的平台,由于校企合作的资源比较分散,使得校企合作的效果并不如预期的那么明显。因此,如何正确的、有效的解决校企合作的平台缺失问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4)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校企合作都是由实训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外的物流实习基地进行学习、参观,或者邀请已经毕业的学生回学校进行讲座、培训,而合作的物流企业也经常对学生进行实际业务、专业目标、专业思想等方面的教育,同时将企业的文化、运作管理流程、企业人才的晋升渠道等向学生进行渗透。但是,这些教育的内容仅停留在表面,对于物流企业的机构设置、岗位职责、任职要求等的深层次内容并不向学生做出介绍,经常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根本不对实习的学生做出系统性的讲解。这种流于形式的介绍与讲解根本无法使学生适应未来的就业岗位。

3 物流专业校企合作问题的主要原因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是确保教学效果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更能满足教育需求、充分发挥自身与企业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人才需求的最佳途径。 但是,由于物流管理专业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属于一个新兴的学科,物流企业的建设也处于茁壮成长中,一方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奇缺,而另一方面这些物流企业一般都不具备多余的资金与规范的培训体系。造成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校企合作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1)外部条件不健全

作为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模式,必须具备相应的环境与外部条件。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校企合作双方之间都缺乏合理而有效的机制,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与政策规范做引导。物流企业的合理回报渠道还不健全,企业所承担的风险与享有的收益并不对称。例如:校企合作中出现的"学校热、企业冷"、"政校行企分离"等现象比比皆是。这些外部条件的欠缺制约着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校企合作的有效推进。

(2)监督管理机制的不健全

就我国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来看,各级政府的支持还停留在宣传上,并未能及时在立法上、制度上、税收上予以足够的支持。特别是在监督管理机制的建设上,更是不够完善。例如:就权责关系而言,表面上似乎学校与企业都在进行管理的,但实际上学校与企业都不想管,相互之间推诿、怕承担责任。

(3)企业的缺乏参与的积极性

在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期间,经常会出现企业参与积极性差的现象,虽然与学校合作的企业较多,但是大部分企业都是走马观花,每年都在更换企业。甚至有的物流企业在每年业务最繁忙的时候主动找学校要求合作,实际上是为了利用学校便宜的劳动力。而一旦企业的业务量稳定了。企业也就失去了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另外,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由于对企业的利益考虑不周,不能够有效的解决企业对利益的追求,当企业的利益诉求不能得到充分体现时,校企合作也就失去了现实意义。国家与地方政府在校企合作方面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也缺乏倾斜性。这些都是制约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同时更影响了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发展的潜力。

4 物流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鉴于有的物流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与问题,甚至是失败的合作,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必须在校企合作中寻求更好的合作方式,建立一套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1)创新校企合作系统

深层次的校企合作不只是需要举措,还需要相应的机制作保障。因此,必须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并将此机制纳入到学校的教学改革计划中。首先,可以寻找实现"共赢"的合作伙伴。④目前,支撑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校企合作的主要动因是共赢。但是这一目的最终被合作企业像走马灯一样的不断变换而发生了改变,因此,必须寻找那些愿意与学校长期合作、共同成长、共谋发展、共同收获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其次,校企协同共同打造新型的物流专业特点。校企合作双方可以共建二级教学实体,对传统的物流专业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进行发展与改造,为物流业的发展共同打造具有新型特色的物流专业。第三,培养既符合物流企业要求又符合学生个人发展需求的创新型物流专业人才。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校企合作不能走极端,学校才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因此,学校要在人才的培养方向上遵循高职教育的普遍规律。切忌单纯的以学生的就业数量为导向而忽略了高职教育的定位。如果只以企业的用工需求为中心而不考虑学生的发展前景,就会混淆教育与培训的差异。因此,必须加强对物流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以大企业为依托建立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每一个优秀企业的目标是实现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人才的培养也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因此,企业的这一发展目标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谋而合。因此,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必须建立以大企业为依托的深度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可以构建以专业建设为导向,在市场与企业共同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教育与教学改革,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材的开发等,建立并完善校企合作的课程评价体系,从机制上、体制上确保校企合作对专业性人才的培养。例如: 学校可以提供场地,由企业出资的模式在双方协调沟通后在学校内部建设物流实训基地。

(3)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由于市场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构建"企业内植、实境耦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进一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同时,使学生拥有物流管理、服务等不同领域的岗位技能,使学生迅速成长为理论知识雄厚、实践技能过硬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总之,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校企合作中,学校与企业的关系是互利的、平等的,双方的合作离不开政府的正确引导与支持,稳定的政府政策将会使校企合作站得更高、走的更远,双方的合作关系将更加融洽,同时还有效的减少了双方的合作风险。因此,各高等院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客观实际,因地制宜的采取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之取得预期的效果,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苟建华.校企合作模式下校外实习管理机制的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1,(13):35-37.

[2]冯杰.基于博弈论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政策研究[J].东方企业化,2010,(06):163.

[3]黄幼岩.校企共建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长效机制研究-基于利益博弈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0,(19):82-85.

[4]熊文杰.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0,(03):45-47.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课题编号:2014062Y

注解:

①苟建华.校企合作模式下校外实习管理机制的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1,(13):35-37.

②冯杰.基于博弈论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政策研究[J].东方企业化,2010,(06):163.

③黄幼岩.校企共建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长效机制研究-基于利益博弈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0,(19):82-85.

物流企业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8篇

本课程主要围绕学生树立职业能力目标、培养职业能力设计。根据物流企业客服的实际工作岗位需要,在分析物流企业客服任职要求及工作任务基础上,综合了客户服务基础知识、客服人员职责、客户订单处理及客户投诉处理等相关内容。课堂教学以实际工作情境为模式,通过知识应用、综合实践,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课程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目标。

二、教学目标

1.掌握物流客户按重要程度的分类及其分类意义;熟悉物流客服人员应具备的态度;掌握处理客户投诉的步骤等知识。2.通过模拟物流企业现场招聘物流客服人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通过模拟物流企业现场招聘,学生了解物流客服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对就业现状的认识,端正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点

掌握物流客户分类及分类意义、客服人员服务态度,处理客户投诉技巧

四、教学难点

学生运用所学物流客服人员专业知识,接受评委提问,现场作答。

五、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情境的设置,学生角色扮演完成物流企业现场招聘活动。

六、活动准备

学生分组、搜集资料、学生上网观看《职来职往》《非你莫属》等相关招聘视频

七、活动过程与活动策略

1.课题引入(提出问题)

师:观看视频《TNT集团招聘物流客户服务管理培训生》,回答视频中物流客服人员工作要求的内容。生1:电话系统的管理,以确保公司与客户的顺畅沟通。生2:业务往来中保证提供客户准确及时的信息。生3:灵活处理客服投诉。设计理念:通过实际工作情境,创造氛围,引入情景模拟

2.创设情境(角色分配)

师:四家物流公司联合举办物流客服培训生现场招聘会。近年来,太仓市物流行业发展迅速,相关专业人才紧缺。为了储备优秀的物流客服人才,四家物流公司总经理集体到太仓中专现场招聘2名客服实习生。经简历挑选,有数名学生入围面试。接下来就是面试阶段,专家团将在这数名入围学生中选出2名作为物流公司的客服实习生。生:根据分组分配角色。环节一:自我介绍环节二:评委可能问到的理论问题及综合实践活动生A、B、C应聘物流客户人员生1、2、3、4、5为四家物流公司招聘主管设计理念:通过情境设置,学生根据要求分角色完成物流企业现场招聘活动。教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将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与教材理论充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感知能力,进而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体验到教学中的乐趣。

3.现场模拟(解决问题)

主持人: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持人王静,欢迎大家来到太仓中专物流客服招聘会现场。近年来,太仓市物流行业发展迅速,相关专业人才紧缺。为了储备优秀的物流客服人才,四家物流公司联合到太仓中专现场招聘2名客服实习生。经简历挑选,有数名学生入围面试。接下来就是面试阶段,将在数名入围学生中选出2名作为物流公司的客服实习生。出席本次招聘会的评委有:运泰物流公司总经理陆佳辉,金驰物流公司总经理孙依帆,SOFAST物流公司总经理钱烨,CLEAR物流公司总经理蒲丹丹。本次招聘会的流程为:环节一:面试者自我介绍;环节二:每位面试者的问题有理论基础知识和综合实践共2道题目。要求:每个面试者总时长不得超过10分钟。评委可1人提问或流提问。待每位面试者面试结束后,评委进行合议打分并作出评价。观众也可进行点评。接下来我们有请第一位面试者:金尧尧(自我介绍、回答问题、点评)。下一位面试者:谢萌做准备,接下来有请第三位面试者崇宇伟。生1:首先自我介绍,陈述应聘理由;评委1:物流客户按重要程度分类?分类意义?有一位物流客服人员,六次拜访一位重点客户,都被拒之门外。后来他多方打听,发现这位董事长喜欢卷毛狗,每天傍晚都会到小路上遛狗。但这个物流客服人员对宠物是一窍不通,你若是该客服人员如何处理?生1:问题1答案:物流客户按重要程度可将物流客户分为A类客户(重点或关键客户)、B类客户(合适客户)、C类客户(一般客户)。分类的意义:①企业资源有限,不可能为所有客户提供同等满意服务;②为不同客户提供多样化服务,使客户价值最大。物流客户分类意义:①企业资源有限,不可能为所有客户提供同等满意服务;②为不同客户提供多样化服务,使客户价值最大。问题2答案:我会到书店买有关宠物的书来充电,并借一条卷毛狗,也在傍晚时到这条小路上遛狗,一个偶然的机会与董事长相遇了,以请教问题的方式与客户聊起卷毛狗,最终与这位客户成为好朋友。评委团合议评价并根据评分表打分、观众点评并打分。生2自我介绍,陈述应聘理由。评委2:作为一名客服人员,应具备哪些服务态度?一位客户急匆匆来到某物流公司货运站办公室,说:“小姐,刚才你数错了一箱货。”办公室服务人员满脸不高兴,说:“你刚才为什么不点清楚,银货两清,概不负责。”客户说:“那谢谢你多给的一箱货。客户扬长而去,客服人员目瞪口呆。生2:问题1答案:微笑服务、客户平等、客户至上、换位思考、重视细节。问题2答案:作为一名客户服务人员,首先应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见问题1);不管是客户还是自己出了问题,都应该尊重客户,站在客户的角度处理问题。此案例中因服务员态度问题而给公司带来了损失,她的做法是不正确的。评委团合议评价并根据评分表打分、观众点评并打分。生3自我介绍,陈述应聘理由。评委3:如何处理客户投诉案件?现场模拟:假如你所在的物流公司来了一位语言粗暴、态度恶劣的顾客,起因是你公司为顾客托运的货物出现了破损。请问假如你是该物流公司客服人员,遇到这样的情况如何处理?生3:问题1答案:首先让客户情绪得到发泄;其次给客户真诚道歉;待客户情绪平静时询问问题;协商解决、处理问题、答复客户,直到客户满意为止。问题2答案:首先让客户情绪得到发泄;其次给客户真诚道歉;待客户情绪平静时询问问题;因公司原因导致客户货物破损,赔偿客户并免费办理托运,直到客户满意为止。评委团合议评价并根据评分表打分、观众点评并打分。主持人:谢谢大家。经过面试者精彩的回答,我们最终录取的物流客服人员是崇宇伟同学。今天,太仓中专物流客服现场招聘会到此结束,恭喜我们第一场面试成功者崇宇伟同学。更多精彩请关注太仓中专物流客服第二场招聘会。设计理念: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应变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4.课堂总结(巩固提高)

面试者1、2、3分别总结自己的表现,并对不足处提出改进措施评委代表分别总结评委团表现,对面试者提出点评及不足处的改进意见。观众分别点评面试者及评委的表现,总结本节课程的重点知识。教师整体点评及总结本节课重难点知识。设计理念:通过点评总结,学生了解自身优点与改进之处,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自我认识,为日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5.课后作业(深化拓展)4名物流公司总经理,组织员工上网搜集资料,为本公司制作一份客户满意度调查表。设计理念:团队合作完成拓展任务,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模拟实际的工作情境为模式,通过知识应用、综合实践,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课程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不仅考查了学生掌握知识熟练程度、学生技能水平及实践应用能力、学生观察及总结能力,而且通过竞赛的方式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提高了思维应变能力。1.本节课的成功之处(1)课堂教学形式新颖,以招聘会的形式让学生充分感知现实生活中应聘工作的环节及注意事项,为毕业后找工作打下良好基础;(2)教学环节紧凑,层次清晰;(3)活动中角色扮演,锻炼了个人的心理素质及团队合作能力;(4)通过生活情景模拟,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知识,而且做中学更加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反应能力、综合实践能力。2.本节课的两个特点(1)体现问题性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二位面试同学的问题2,学生们经过思考,踊跃发言,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给予肯定,这并不是说肯定了问题的本身,而是肯定学生在课堂上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可贵精神。(2)体现合作性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眼点。在本节课中,我多处安排了小组合作。评委团的集体评议体现团队合作精神;面试人员回答评委的问题也体现了如何更好更默契地合作;班级所有同学及老师的配合也是团队的体现。3.改进之处(1)重难点不够突出,教学过程不能很好地体现教案中的重难点。改进措施:多向师傅、前辈请教;自我学习、自我突破。(2)情境导入可以充分利用视频内容。将太仓四家物流公司作为TNT集团招聘代表,更能体现情境模拟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应用。(3)教师语言口语化。改进措施:注重教学语言的修炼与提高,平时有意识地锻炼。

物流企业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8-0133-01

1国内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办学概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物流业的迅速发展,物流教育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我国的大专院校开始设置物流管理或在有关专业里开设物流方面的课程,注重培养物流人才。一些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以及行业协会组合不同专业人才,成立物流研究院所、物流研究中心、物流教学研究室。从2002年至今,现在物流教育进入迅速发展阶段。2002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大连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方交通大学等高校招收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物流管理方向的硕士博士培养也逐渐在一些高校展开,如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方交通大学等高校。大连“第二届全国高校现代物流教学研讨会”统计,全国正式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物流工程专业或者专业方向的大学约60所。2003年在井冈山举办的“第三届全国高校现代物流教学研讨会”统计,全国已有120所高校开展了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另据2003年全国高校招生目录显示,本科院校为47所,占全国本科院校的7.4%,占全国高校的3.2%;专科层次的院校为124所,占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的15.3%,占全国高校的8.5%。2004年8月,成都“第四届全国高校现代物流教学研讨会”的统计,全国已有200多所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类专业。2006年8月,昆明“第六届全国高校现代物流教学研讨会”公布了2005年年底教育部统计数据,全国开设物流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218家,其中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院校179所,有480所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物流专业。而随着时间的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物流专业已经成了一种高校常见专业。

2物流行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分析

2012年6月到9月,武汉长江工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通过实地采访、网络邮件及电话采访等方式对部分武汉城市圈物流企业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了120份,有效问卷115份。此次调查涉及到物流企业所属行业、物流人才需求(包括学历要求、综合素质要求、岗位需求),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必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包括对物流管理人员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物流管理专业相关证书)、校企合作等四个方面。根据调查数据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物流人才短缺情况严重。各类学历的人才有43%的供求短缺,15%的人才短缺,8%的严重短缺,短缺人数合计的百分比占到了66%。各类人才高学历的人才最为短缺,本科占到了34%高居榜首,其次是硕士及以上的学历也很为短缺占到了30%,再次就是高职、大专的人才也相对有较大的缺口,占各个学历的人才缺口约为21%。严重短缺最多的学历人才为硕士及以上的。而人才短缺的则是本科学历。而供求短缺的本科和高职大专的人数最多。严重过剩的为初中及以下的,人才过剩最多的学历层次为高中、中专。

(2)物流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企业最看重的是个人的吃苦耐劳精神和敬业精神这两项所占比例均为11%,再就是与团队合作、以及压力、挫折心理承受能力这两项均占到了10%。

(3)物流行业对证书也是有要求的。国际货运师的证书和报关员是企业看重的“重点”,分别占到了20%和19%,再而就是国家物流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占到了16%,这为学生将来考证提供了一个导向。

(4)校企合作的方案基本上每一种企业都能接受,到本校挑选优秀学生实习这一项最为能企业所接受占到了26%。其次22%的企业原以为学生提供短期兼职的机会。这在一方面为高校物流专业学生的实习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同时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将来的择业就业之路铺上了奠基石。

3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

3.1课堂学习

在注重课本的同时也强调实验课实践的重要性,如分组布置项目论文,小组成员进行集中讨论来确定方案。也可以通过论文的写作与演讲来锻炼学生的策划和演讲能力。同时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进行自己论文的讲述,其他小组进行点评打分,最后由任课老师进行总结点评。将案例引入教学,将书本理论应用到每一个现实中的案例进行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可以提高同学的案例分析能力。

3.2校内实践

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利用已学知识来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力度与深度。学校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同学到与本专业相关或有关联的企业参观,近距离感受物流管理专业岗位的实践操作氛围。在学习的进行之中可以安排学生对所学内容或所学专业内容进行调研,撰写实验报告。同时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多多参加物流比赛,多利用学校校内实训场地进行更进一步的操作学习。多多鼓励同学利用专业实验室,进行相对应的实训。

3.3考取证书

通过对物流行业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证书方面的调查,证书的要求性还是挺高的。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要好好利用时间来考取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但证书不是每个都对自己有用,所以在选择考哪种证书的时候,要好好参照企业对证书的要求度高低来选择。

3.4企业实训实习

通过调查发现有不少企业还是很愿意同学校合作,特别是以招实习生的方式。当然目前有很多高校学生抱怨找符合自己专业的实习岗位难,这就需要学校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要学好专业知识,这是一个基本,也是学校能与企业协商合作的一个重要资本。专业知识与素质俱佳的学生自然被企业所需求,当然反之,专业知识与素质都不好的学生不是企业需要的。其次就是学校与企业的沟通问题了,学校在这方面可以多与一些物流企业联系,不一定是大型物流企业,其实中小型的物流企业有时候更能锻炼学生的能力,也更愿意与三本本科学校合作,借助学校的力量帮助他们获得发展。

4关于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解决方案

4.1学习发达国家物流发展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模式

总结高校国物流发展这几年以来的经验,学习发达国家物流发展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模式,将发达国家的理念和模式和中国现状相结合,探索出一条符合民办高校实际的发展模式,走出一条特色之路,以此来培养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

4.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物流管理专业需要引进一批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也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老师,所以高校在对老师进行招聘时应制定严格的发展激励体制。同时可聘请国内外有丰富经验的老师作为学校的客座教授,发挥兼职老师的互补作用。

4.3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在校内校外可以同时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实行校企合作方案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校内实验室要配合好课内实训与综合实训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要切实满足好学生多位一体的要求,让学生真正意义上能适应企业的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技能。

4.4建立健全民办高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制度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制度,保证实践教学的有序发展,借鉴成功案例,结合民办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多环节多角度进行组织管理,建立全方位的综合覆盖性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制度的建设。

4.5重视就业,重视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除了提高学校硬件方面的质量,同时民办高校在发展的同时不能忘了对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流管理人才属于企业哪方面发展的需要。民办高校也要把学生的就业摆在重要位置上,提高就业率,实现人才被社会需要的目标。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人才强国的战略。

4.6注重项目,多申请专业教学经费

经费作为一个专业能否有效运转的保障,物流管理专业需要申请更多的教学经费来进行专业项目建设和实践操作,在使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同时能好好注重实践和项目的建设。

4.7高度关注国家政策与行业要求

物流业作为国家重点振兴产业,其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同事物流行业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所以民办高校在搞好物流管理专业体系建设的同时要高度关注国家政策与行业要求,实时的将变化引入教学之中,使理论联系实际更为紧密,让专业建设充满活力和更具有竞争性。

参考文献

[1]郑淑蓉.行业物流研究[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

[2]帅斌.物流产业经济[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山立,马健中.现代高校物流教学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物流杂志,2012,(10).

物流企业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物流专业;实验教学;创新

我国经济发展加大了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从而间接引致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物流人才的需求层次分为战略层、管理层、操作层,就管理层和操作层而言,目前市场对中级物流管理人员、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人员、具体业务操作人员和设备操作及维护的技术人员以及既具有本行业专业知识、又有物流管理技能的专门人才的需求均十分迫切。

因此,近十年来,各高校相继开设了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等专业。尽管很多学校开设了物流相关专业,但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很多学生连物流企业如何运作都搞不清楚,这样的毕业生动手能力不强,上岗适应期也很长。从企业的角度考虑,这增加了负担,企业更希望直接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员工。由此可知,高校培养人才的能力与企业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基于此,各高校应当认识到,在引导学生理论学习的同时,必须加强操作性训练,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迅速掌握和熟悉本职工作。

一、我国高校物流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未形成统一、一致的实验教学基本体系

目前,有些高校的物流实验教学采取教师自愿的形式,对实验教学感兴趣或有基础的教师,会在理论课程的教学安排中为学生多设计几节实验教学课时,而有些教师则从头到尾灌输理论知识,不重视实验教学。这就导致存在一些有趣的现象,例如同一门课程由不同任课教师提供的实验教学模式存在严重的不一致,课时数不一致,授课内容也有很大差异。尽管授课方式多样化、特色化是必要的,但实验教学要走向成熟,必然要形成统一的基本框架。而相当一部分高校还没有构建出一套有特色的基本体系作为物流实验教学的基准。

(2)实验设施设备利用率偏低

由于高校的特殊性质,学校的重点倾向于日常教学,对实验设施设备的管理比较封闭,各院系之间缺乏横向协作,结果导致一部分已有的大型物流设备利用率低,功能不能充分开发和利用。而且,物流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设备的使用效率。多数高校因为多种复杂原因,对设备管理人员和授课教师的业务再培训没有形成机制,培训交流少。这样,实验设备数量相对少的现状导致在处理一些实际操作方面问题时没有一个可供参考和交流的平台,设备管理人员和教师只能凭个人认知、个人经验处理,不仅处理效率低下,还可能会对仪器造成无法修复的破坏。

(3)实验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物流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方面,大多缺乏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目前的物流实验往往是学生相对比较轻松的教学环节,学生感觉新鲜,但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掌握全部实验内容,因此要加强实验教学前的预习、实验中讨论和实验后总结等,这就需要设计相应的学生表现评价体系。

(4)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联系有待加强

鉴于目前物流专业环节多、系统性强、技术密集和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等特点,高校的物流教育在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在实际业务操作能力上的培养。由于实践性知识以单纯的课堂授课方式难以描述,很多教师在理论授课过程中完全不提物流操作,实验操作过后也不对实验内容进行实际联系理论的归纳,因而造成学生对物流理论和实验知识的理解是完全独立的。鉴于此,高校需要强调物流实践活动的安排应和理论知识有互动。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和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同时有利于在实践中创新性的培养。

(5)实验教学与企业实践脱节

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学生缺乏到真实环境中进行物流实践的机会,因此本科生的操作性训练是以在校内完成为主,通过模拟仿真的方式进行。实验教学本身应源于企业,同时又高于企业,而我国高校的大部分实验室由于设备陈旧、技术缺乏更新,实验教学内容落后于企业实践。这也造成高校培养的人才满足不了企业需要。

二、高校物流实验教学的创新思维

要把物流实验从单纯的验证知识、传授技能和操作基本技能训练,转向知识技能、能力、素质融为一体的观念,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课程的设计不仅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还应能引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最后通过学生自己探究、设计实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自己动脑思考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探究问题的不同方面,动手设计解决问题的途径,最终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1)构建统一的实验教学基本框架体系

就实验课程内容的选取而言,应当适应不同层次物流企业及企业物流的需要,体现现代物流管理的技术性、操作性、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性,融物流理论与物流实践于一体,着重于专业技术与技能的培养。

可以开设统一的物流实验课,通过多教师共同教学的模式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如《物流模拟实训》课程,在该课程中通过模拟不同厂商角色以完成一票国际物流业务。涉及的厂商角色有生产企业、货代企业、仓储企业、运输企业、报关企业。在这类综合性实验中,通过设计不同的物流模式,让学生掌握不同模式下各厂商进行业务处理的流程差异性。课程需要两至三位老师共同配合进行,能够激发教师对物流实验教学的热烈探讨和高度参与,有利于统一的物流实验课程体系的建立。

(2)创新地利用实验室设施设备

实验室的建设在硬件规划、购置、安装、调试工作只是其初级阶段,课程建设等软支撑更为重要和紧迫,关键是要完成实施设备的实验资源转化和利用工作,要充分地发觉实验设备的潜力。对于自动化立体仓库可以将其运作的实际背景材料引入实验教学过程之中,从而使储位管理、路径优化、出入口布局等实际应用运作成为实验教学的内容,建立立体化的内容体系,使设备能够真实地反映实际运作情况,扩展实验内容,尽量做到一机多用,提高设备,特别是大型贵重设备的利用率。在硬件操作过程中,由于要在现场就仿真设备讲授专业知识,围观学生宜少不宜多,因此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操作不同的流程,并不断交换角色,最终使每一位学生掌握所有的操作流程。

(3)创新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物流实验教学成绩评定是实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成绩评定要重视对实验教学全过程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应单纯是依靠学生的实验报告,仅仅完成结果评价,应建立分层次、多元化的考核体系。

对于操作验证型实验,应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实际操作的重点考察学生的实验技能,应该将学生操作过程的表现列入考核内容,其分值比例建议不低于20%,让分数成为学生投入的一个基本保证,促使学生能够重视实验过程、参与实验过程,真正领会实验的内涵。对于综合性设计实验,着重考察学生方案设计、测试结果分析、实验总结等方面的内容,尽量安排师生互动的讨论,增加面试环节。对于创新研究类实验则应按照科研课题项目的管理方法,建立实验项目申请机制,实行中期考核并最终组织比较正规的课题答辩。在实验的进行过程中要有重视学生自我意识的调节过程,主要体现在自我认识和评价,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自己知识掌握和应用水平,在实验过程中自我监督和控制,在实验目标的指引下完成规定的实验任务。[1]

此外,整个教学过程中,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岗位技能的掌握、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出注重评价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专业核心能力为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在工作环境中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团队精神,为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得益彰

物流专业很多专业基础课理论性较强,在教学中,应根据课程的特点,积极鼓励学生自主讨论。可以安排学生组织小组,按照课程教学进度,对照实验室教学设备、熟悉所学理论知识和原理,然后让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讲述自己的看法,并利用学生实践的成果展开课堂讨论,激励学生积极发言,在讨论交流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和新思路,进一步巩固理论教学成果,同时自然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可针对中高年级学生开设与理论课程内容相关的设计性实验环节。如《物流配送》中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实验;《运输与包装》中的“路径优化――运输线路的选择”实验;《物流系统分析》中的“Flexsim物流系统仿真规划”实验等。这类型的实验课程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应用计算机模型工具进行方案选择与优化。通过此类型实验,有助于学生掌握先进的物流系统规划工具与决策工具,并应用该工具解决现实问题。

(5)加强物流校企合作

在物流实验教学方面,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和实验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与改革与创新等方面持续开展全方位、实质性的校企合作。物流专业学生通过直接接触大型物流企业高水平的工程技术、生产操作对象和生产运行环境,以及不断发展变化的物流市场,及时了解物流企业使用的最新设备、工艺、技术、技术改造更新、高新技术应用发展等最新信息。[2]可借鉴的方式有:①可成立由物流企业或公司与学校教师组成的物流专业指导委员会对物流专业人才进行指导,并资助优秀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一些受资助的大学生毕业后直接到所资助的物流企业就业,实现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紧密结合;②可以聘请一些物流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参与实践教学,对物流专业学生进行培训,指导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等;③引导学生到物流企业实习,通过指导学生参观合作单位的现场运营和参与实际项目,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官印象;④学校应鼓励学生参与企业同相关部门共同组织的物流方案设计大赛、ERP沙盘模拟大赛等,并要求相关教师进行理论和实践方案的设计指导工作,使学生积极深入调查物流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充分把他们所学到的物流知识运用到解决物流实际问题中,大胆创新性的解决问题,并认真求证。通过竞赛激发学生创新热情,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王成林,王右军,贡祥林.提高物流实验教学水平的策略分析[J].物流技术,2010(4):153-155.

上一篇:快递公司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下一篇:师范学生实习个人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