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发展战略范文

时间:2023-03-12 20:29:35

物流发展战略

物流发展战略范文第1篇

制定区域物流发展战略的意义

区域物流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经济整体发展进行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具有决定现代物流发展全局意义的谋划。它的核心是要解决区域物流在一定时期的基本目标和这一目标的途径问题。经济发展战略有多种层次,政府需要制定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战略,地区的发展战略,农村的发展战略,以及各行各业的发展战略。发展战略关系国计民生,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状况。因此区域现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对推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一)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区域物流发展战略是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落实与补充。国民经济的宏观目标,包括经济发展速度,工业的发展规模,工业的布局,商业的业态,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科学文教发展远景等。现代物流发展战略不落实,国民经济的诸多目标就难以实现。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宏观框架和方向,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的发展战略,如能源、交通、高科技的发展,几乎全部与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密切相关。

其次,区域物流发展战略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区域都有区域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以及建立在比较优势上的区域分工与协作。现代物流是区域分工与协作的桥梁和纽带,合理的现代物流发展定位与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对优化区域内产业结构与区域分工,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力作用重大。

再次,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对区域内各种产业的发展具有引导作用。每一个区域都是三次产业并存,三次产业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三次产业结构具有不断调整优化的趋势。三次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三次产业结构合理,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有巨大的带动力量,产业组织形式科学,经济运行质量必然提高。若三次产业不能协调发展,区域的整体经济实力必然不断下降。因此必须有一个整体的战略来促进三次产业向更加合理的结构和组织形式调整,来发挥城市和地区的优势,提高区域整体的经济效益。

(二)科学的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能引导现代物流不断向高水平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有规律可遁的,符合客观规律的发展战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良性引导作用。现代物流的发展、现代物流的运作同样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如现代物流的聚集效应、现代物流的增长机制以及现代物流演进历程与未来发展趋势等。科学的区域物流发展战略能引导现代物流不断向高水平发展。现代区域物流发展战略的制定能够使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法令协调一致,既防止顾此失彼、相互脱节,又防止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的不良后果,使现代物流的发展呈现为一个动态、有机的系统过程。

(三)科学的现代物流发展战略是解决物流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

现代经济生活中也有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如宏观经济运行质量较差、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落后、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发展现代物流加以适当解决。而问题的解决需要一整套系统严密的现展战略来逐步完成。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可以协调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的各方面问题的解决。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问题;城市、地区经济效益和整个国民经济关系的问题;各项产业的投资结构问题等等。如果区域物流发展战略能够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那么现实中由这些问题造成的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就能够得以解决甚至得到预防。

由此可见,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对国家宏观经济运行质量、对区域经济发展和提高城市竞争力具有综合意义。为适应大市场、大流通、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需要根据青海省的区位优势制定出一整套关于青海省现代物流发展的战略框架。

区域物流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综合性、层次性、区域性等特征,因此,区域物流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战略的依据、战略目标重点、战略措施等几个方面。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应主要明确各部门的发展方向、远景目标、重点建设项目和实施步骤、实施措施等项内容。研究制定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应着重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一)区域物流发展的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战略思想的集中反映。一般表现为在战略所规定的期限内的发展方向和希望达到的最佳规模。在制定战略目标时应注意:

目标要制定得适中,既要有难度,又要有竞争性并现实可行。目标制定偏低,就会缺乏竞争性,没有挑战性,不符合制定战略规划的初衷,难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而目标过高,脱离实际太远,没有实现的条件和可能,人们就会失去信心,同样也不会为之奋斗。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战略目标的定性描述,通常表现为区域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总体发展方向。但发展目标也应有量的规定,是区域部门分析、预测、平衡和调整方案的主要依据之一。战略目标应该体现质与量的统一,否则很难推进。

各时期各部门目标相互衔接。区域物流发展战略的涉及面很广,不仅包括经济领域,而且包括经济领域以外的其它领域,如文化、教育、人口、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社会各个领域。为了实现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实现其既定的发展目标,各时期各部门的发展目标必须相互衔接,使需求与供应相适应。突出重点,不包罗万象。战略目标是人们为实现战略目的所设想的标准。因此,战略目标不可能也不应该包罗万象,而要突出重点。

(二)区域物流发展的战略重点

为了实现战略目标,必须明确战略重点。战略重点是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任务,它是关系到区域全局性战略目标能否达到的重大或薄弱的部门或项目。在确定战略重点时通常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竞争中的优势领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选择本区域在发展现代物流方面所具有的优势领域,可以扬长避短,助优淘劣,争取主动,求得发展。二是区域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能源是工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交通则是经济运转和区际物资流通的基础。在确定战略重点时,需要全面考虑这些方面。三是区域物流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区域物流是一个整体,各部门、各地方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组成要素。如果某一个部门或某一地方出现问题就会制约区域物流全局的运作和发展,会影响整个区域物流战略目标的实现,这些部门或地方就会成为战略重点。

战略重点具有阶段性,这是制定区域物流发展战略时需要注意的。因为在不同时期,各地区面临的环境和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会发生改变,因此战略重点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够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三)区域物流发展的战略方针

战略方针是指实现战略目标的总的策略、总的原则,是规范地区发展行

动的指南。比如一个区域的战略目标确定后,是采取全面推进,还是采取跳跃式的发展;是依靠自身为主还是依靠外援为主去实现目标。这就是战略方针问题。区域物流发展的战略方针要服务于区域物流发展的战略目标,应简明扼要,易于掌握要领。因此,它既不能过于琐碎,又不能过于空泛。战略方针越具体,对指导战略的实施越有利。

(四)区域物流发展的战略措施

区域物流发展的战略措施是实现区域物流发展战略目标的步骤和途径,是实施发展战略的手段。制定战略措施,就是把比较抽象的战略目标、战略方针进一步具体化的过程。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实施措施通常包括实施战略的相应的组织机构、资源分配、资金政策、劳动政策、产业政策以及经济发展的控制、激励、协调等手段。在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关心人民生活需求的各种措施,如社会福利、社会文化、环境保护措施和协调地区关系、促进平衡发展的措施,常常成为战略措施的重要内容,且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青海省发展现代物流的战略步骤

为了实现现代物流发展目标,系统建设的阶段性战略是:三年内形成青海省现代物流体系雏形,五年内建设较为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并具有一定的国内竞争力,十年内使青海省现代物流体系从基础设施到管理体系均与国际接轨,力争成为我国和西北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区域。这种阶段性战略既考虑了青海省物流业发展现状,也表现出一定的超前性,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其中关键是起步期。

三年内,青海省要通过完善物流市场发展软硬条件,系统整合现有产业和组织资源,引进先进物流组织管理技术,培育青海省物流服务品牌和有竞争力的物流企业。促进工商企业普遍推行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等措施,以系统规划、政策引导、法规保障、典型带动、重点发展、梯次推进、逐步完善为策略,着重发展国际贸易物流、工商企业物流、城市生活物流以及物流关联产业。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及机场、铁路、公路货运枢纽的改造和建设;规划建设机场、经济开发区几大物流园区和若干个物流中心及一批配送中心;初步形成支撑物流体系高效运作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试点和推广发展以优化企业供应链为方向的工业物流、流通加工物流及商业、农业配送物流、改造传统物流组织等工作,使物流产业、物流关联产业、物流企业及物流服务能力、物流市场需求初具规模。这一阶段,要创造出青海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声势,促进物流投资和物流需求的聚集。

五年内建设完成物流园区、综合及专项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相结合的多层次且布局合理的物流服务网络;建设完成技术水平和服务功能居全国一流水平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形成畅通的多式联运体系;形成西北贸易物资的集散分销中心和物流加工中心。在这一阶段,要打出青海省物流业的知名品牌,树立青海省物流业的良好声誉;要完成青海省物流服务系统的网络化扩张;同时也要特别重视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和物流服务的规范化。

青海省发展现代物流的实施策略

三年内,青海省发展现代物流的具体实施策略是:在建立专门机构的基础上,统筹规划、政策引导、典型带动和重点推进。

(一)建立机构

成立青海省现代物流推动办公室。现代物流推动办公室对现代物流的发展直接负责,这是发展现代物流业在管理机构上的保障。其主要职能应该有:拟定物流产业的发展规划;拟定综合物流中心、物流网络的规划;拟定宏观物流产业政策;拟订专门的物流法规,包括市场准入与推出机制,索赔、规范物流企业经营行为和物流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建立物流管理体制;建立与物流产业相关的调解和执法部门。成立青海省现代物流协会,统一对外组织、参加现代物流会议和推广现代物流活动。这对发展青海省现代物流事业将是非常有益的,现代物流协会的会员包括青海省有关单位、物流企业和物流业的从业人员。

(二)统筹规划

发展现代物流作为青海省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将会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必须进行统筹协调规划,提出分步实施方案。

现代物流的基础设施涉及到工业、商业、金融、信息等多个行业。目前,从各区域、各行业情况来看,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保护与行业分割严重,物流活动自成体系。因缺少信息交流与业务合作,使资源无法实现合理配置。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闲置。政府应该对现有的物流资源进行摸底清查。根据青海省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交通网络、产业布局的特点,将分散的、零星的资源整合起来,统筹考虑,制定整体规划方案,尽可能地利用原有的资源,迅速改变青海省物流系统分立、物流资源重复配置的格局。现代物流的发展规划要服从国家有关政策和青海的长远发展规划,有利于实现青海省的功能定位。在推动物流发展时,应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掌握好步骤和层次。一方面,要防止有些企业在不具备资质和条件的情况下,搞“翻牌公司”,造成市场混乱。现代物流企业与客户企业的经营活动密切相关,如果现代物流企业素质低下或随意退出市场,将会给接受服务的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企业一哄而上。如果不加分析评估,盲目剥离企业自身的物流功能将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

(三)政策引导

为使现代物流业健康快速地发展,政策引导十分关键。政府部门要从政策法规方面提供保障,推进物流发展的市场化进程,为各类企业参与市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加强对不正当行政干预和不规范经营行为的制约,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使各类物流企业能够平等地进入市场,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物流涉及的面很广。工商、税务、海关、商检等部门要密切配合,以青海省现代物流发展中的瓶颈为突破口,如企业自运部分如何有效剥离以及物流人才短缺等问题,会同企业界、法律界及学术界有关方面的专家,深入实际,共同研究,尽快出台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然后,发送到企业和各相关部门,征求意见,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建设性意见。最后再根据反馈的意见,进行补充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形成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地方性产业政策。

(四)典型带动

在现代物流业的起步阶段,无论是物流组织的形成,还是工商企业对社会化物流服务的利用,都缺乏必要的经验,也难以看到预期效果。所以有必要在物流发展起步阶段树立一批服务于工商企业取得明显效果的物流组织的典型事例,使之起到示范和推广的作用。

首先是选择试点企业,这些企业必须具备适合推行物流服务的基本条件,如:生产消费中物流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重较大,物流费用有通过物流管理大幅降低的可能,企业运转基本正常,企业有行业代表性,企业领导有推行物流

管理的积极性或已有一定的物流管理基础等。在主要行业(如冶金、机械、化工、建材、医药、物资仓储等)的各类经济实体(如三资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都应选择一两家企业进行物流普及和推广的试点。

其次,针对上述选择试点企业的特征,选择合理的物流服务组织和物流服务模式,以产生明显的效果。物流组织既可以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既可委托一家物流企业,也可委托多家物流企业),也可尝试将企业原有物流组织进行升级改造。物流服务模式要由企业与物流组织之间做出双向的协商选择。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应尽量符合现代物流业的一般规范,在试点过程中,逐步延伸服务内容,逐步提高服务要求。

再次,总结典型经验,推动物流业全面发展。总结物流试点的效果、试点工作中所反映出来的一般,性规律、一些好的值得推广的经验、一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等。通过物流试点所产生的效果,吸引大批企业推行物流活动带动物流组织的发展和第三方物流需求市场的形成。试点工作中总结出来的规律、经验、教训都可成为推广企业的借鉴。而相关部门对试点中反映的共性问题,也可通过物流协会或相应的对策措施予以协调解决。

(五)重点推进

1.依托青海省的运输系统、区域政策功能等条件,大力发展国标物流和外贸物流,面向东部经济腹地,把握西部开发机遇,大力发展国内物流。通过各种协作方式扩大物流市场,恢复和提高青海省对经济腹地的辐射力。

2.尽快整合现有信息产业资源和服务基础,构建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和为广大中小企业服务的物流信息服务系统。

3.建立物流服务协会并率先制定出地方性现代物流产业政策,通过政策引导、法规保障适时适度地引进先进的物流组织、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使青海省物流业尽快与国际接轨,并带动青海省物流市场规范的形成。同时通过对现有运输、仓储、等企业及相关物流资源的整合,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企业。

4.结合青海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汽车、机械、冶金、化工、医药等产业的改造,以优化供应链和改善销售方式为方向,在工业企业普遍推行现代物流管理技术,改造各企业传统的物流组织和物流管理方式,建立一批为之服务的专业物流服务中心(包括流通加工、物流配送、成品商业物流等内容)。

5.大力发展商业物流和城市生活物流,形成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体系和城市生活配送体系。在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的同时,形成与之适应的电子商务配送体系。大力发展面向企事业单位后勤服务和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物流服务。

6.依托青海省高校科研和教育优势,尽快建立物流科研基地和培训基地,以便为推广普及物流管理技术提供人才保证。

物流发展战略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绿色物流 可持续发展 战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之间、区域之间、城市之间、企业之间的合作日益加强,大量的物资和信息通过各种运输与传播方式频繁的交换和转移,如原材料的供应、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运输销售等,物流业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泉”。在未来的经济发展当中,流通时间和流通成本绝大部分被物流占用,物流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大的促进和制约作用。现代经济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水平。自上世纪我国引进物流理论以来,在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共同重视下,物流业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然而,在我国,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物流作业设备专业化水平低,物流系统不合理,配送计划不完善等一系列原因所造成的污染、浪费给环境带来了更为严重的危害。社会经济的发展,使我们不能不重视物流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众所周知,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社会经济在21世纪里的大战略,物流作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由此,我们提出“绿色发展战略”。

一、绿色物流的涵义

所谓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指的是物流系统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1.要在物流系统中抑制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物流系统包括了运输、加工、装卸、储存、配送、包装等,每个环节中都隐藏了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的因素,所以,绿色物流着眼于物流系统,通过针对每一环节的具体措施的实施来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2.要在物流系统中实现对环境的净化。随着物流系统的开发,物流合理化的广泛推行,在有效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够在更合理、更节约使用物流设备的情况下完成资源配置任务;物流系统化后,物流设备可以得到全面系统的开发,装备的效率大大提高而同时装备的能耗大大降低,这些努力汇集起来以后,就能实现物流改善环境、降低污染的作用。

3.要充分利用物流等一系列社会资源。随着环境恶化程度的加深,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减少,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越来越大,人们对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愈加重视。这就要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减少浪费,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各类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

二、实施绿色物流战略的意义

由上述绿色物流的涵义可知,实施绿色物流战略对于树立物流企业本身良好的社会形象,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对于改善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都有重要意义。

1.绿色物流着眼于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兼顾,从而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发展战略。实施绿色物流的企业把环境问题纳入组织运行,企业不仅关注他们承担的环境义务,并对其环境行为负责,同时就环境问题与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使其在公众心目中的绿色形象大大提升,从而为物流企业的发展带来契机。此外,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再利用对物流企业也是有好处的,这有利于物流企业节约投资,使其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发展物流企业的核心能力,进而增强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物流业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物流业的良性发展。我们应当明确,企业可持续成长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既包含“可持续”,也包含“发展”,两者是缺一不可的,没有企业的持续成长,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企业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主体,企业是现代经济的基础,是推进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企业实现可持续成长,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贡献。

3.绿色物流的发展必将进一步促进物流系统合理化,物流作业合理化,从而有效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实施绿色物流战略的企业由被动、消极的角色转变为主动、积极地通过改进管理方式,改变生产经营方式来最大限度的节约或寻找替代资源,降低直至消除废弃物排放,从末端治理转变为源头控制和全过程控制,从根本上改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最终实现企业、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正确实施绿色物流战略

绿色物流战略的实施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看,宏观的绿色物流政策是对微观的绿色物流措施的指导和促进;微观的绿色物流措施是对宏观的绿色物流政策的保证和执行,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从宏观方面来看,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部门已不再直接面对经济活动的具体管理,而主要从宏观上来调控社会经济的运行。由于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厂家和个人并不承担或仅承担其成本的很小一部分,而这种消极行为的部分甚至是所有受害者并不是这些行为的履行者,市场对于解决此类外部问题的无效性决定了在资源使用和环境保护领域需要政府对整个社会进行干预。政府促进绿色物流战略的实施措施包括:

(1)立法和行政。政府部门要对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全方位的立法(目前,我国对生态环境已有立法,但尚不够全面),从宏观上建立一套生态环境的法律体系,给物流企业创造一个有利于开展绿色物流的宏观环境。另外,要制定相应的行政规则,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要求制度化,如对交通工具尾气排放进行规制,对车辆噪音进行规制等。

(2)税收及收费手段。利用税收和收费手段对资源使用的浪费行为和污染环境的制造行为予以限制和惩罚,以基金或补贴的形式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为予以鼓励和资助,从而引导和支持物流企业主动实施绿色物流,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支持绿色物流的产业政策。对于积极实施绿色物流的企业来说,环保的投入必然带来服务成本的提高,这一成本如果得不到政府的补贴和支持,会造成企业积极性的挫伤,所以,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予以鼓励和补偿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政府的这种补偿成本可以通过加大对消极实施绿色物流的企业造成的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惩罚来获取。

2.从微观方面来看,实施绿色物流战略主要是从物流的几个重要环节着手,并对每一重要环节分别采取措施,从而达到实施绿色物流战略的目的。

(1)绿色运输。物流企业要使用“绿色的运输工具”,即使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的原料作为运输工具的动力。物流企业也要使输配送计划化,通过车辆的有效利用降低车辆运行次数,提高配送效率和积载率。物流企业还要尽力使用标准化的物流装备。

(2)绿色包装。绿色包装是指采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包装。绿色包装的实施途径主要有:促进生产部门采用尽量简化的以及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商品流通过程中尽量采用可重复使用的单元式包装,实现流通部门的经营活动用包装的减量化;流通部门也要主动地协助生产部门进行包装材料的回收及再利用。

(3)绿色流通加工。流通加工指在流通过程中继续对流通中的商品进行生产性加工,以使其成为更加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最终产品。流通加工具有较强的生产性,也是物流部门对环境保护大有可为的领域。绿色流通加工的途径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污染。

此外,也要注意仓储、装卸等环节。

总之,实施绿色物流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意义重大而深远,它的成功实施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也需要物流企业以及其它各行业的积极配合。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物流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就总体而言仍处于起步阶段,物流业本身的发展壮大也需要好长一段时问,但对发展物流业和治理伴随物流业而来的污染浪费这两个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笔者认为,应该边发展边治理,只有邀样,才能使物流业从一开始就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林瑛:理性发展绿色物流[J].价格月刊.2005.12

[2]兰丕武周松:对我国物流管理现代化模式选择的探讨[J].经营与管理.1999.06

[3]夏文汇:现代物流管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09

[4]吴晓波耿帅:供应链与物流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05

物流发展战略范文第3篇

<br>关键词:企业物流;运作模式;供应链管理;发展战略

<br>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纷纷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为了以较低的交付成本、更好的物流服务在国内、国际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物流战略越来越成为企业总体战略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br>1、中国企业物流的运作现状

<br>1、1物流研究缺乏综合性

<br>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两大领域———物资流通和交通系统,不论是物流战略规划还是物流经营管理理论的研究,都从研究者固有的立场和视角出发,片面地强调某个局部的功能要素,缺乏综合性,导致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偏差。直到2001年4月,我国物流的第一个基础性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才正式。对于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流理论尚缺乏深入研究,同时部分理论研究与实践严重脱节,理论成果的可操作性不强。

<br>1、2企业物流的管理手段落后

<br>在企业物流管理上,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纸笔时代,有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但还没有形成系统,更没有形成网络,同时在物流运作中也缺乏对EDI、个人电脑、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信、条形码和扫描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br>1、3企业缺乏“第三利润源”的理念

<br>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的企业大都把竞争焦点放在生产领域,千方百计地降低物质资源消耗,获取企业的“第一利润源泉”,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企业的“第二利润源泉”。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产企业把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的焦点从生产领域开始转向非生产领域,包括采购、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分销、售后服务等物资流通活动以及有关的信息活动。但中国企业缺乏现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理念,没有将物流看成为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而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大多数企业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一个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

<br>1、4企业缺乏协同竞争的理念

<br>在“经济全球化”、“物流无国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环境下,美国的企业在与日本企业竞争时,尚感觉到了压力,他们纷纷实施归核战略——企业集中资源,培育其核心能力,大力发展核心主业,把主业做大、做强、做精,并在全球范围谋求物流外包或与全球的外部企业缔结战略联盟,以整个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我国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单个企业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的速度很难赶上市场变化的速度,因而企业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强化自身的核心能力,而将自身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以合同的形式外包。

<br>2、中国企业物流的发展战略

<br>2.1加强物流学科建设,加快人才培养

<br>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2002年物流本科教育方面,我国以专业的形式出现或者是以专业方向的形式出现的大学至少有40所;有50多所高校开设了交通运输和交通工程、电子商务专业等与物流相关的专业。一些高校已经意识到了物流人才紧缺的现状并开始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物流教育经验,物流研究机构也相应出现,这一切已经成为物流专业人才和学科体系的支撑,但进一步加强物流学科建设,解决理论和实际结合问题,加快人才培养,仍是我国高等教育物流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

<br>2.2加快物流标准的制定

<br>建立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物流标准化问题进行统一协调、规划、管理。物流标准化是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物流设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包装、仓储、装卸、运输等各类作业标准以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标准,形成全国以及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

<br>2.3创造现代物流发展的良好环境

<br>中国企业要按市场规律构筑适合自己的一体化物流战略,离不开完善的宏观环境和外部环境。中国政府要加强和完善物流法律、法规建设;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要为物流企业、物流服务企业在跨地区经营的工商登记、办理证照、统一纳税、交通管制、进出口货物查验通关等方面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要扶持、引导物流企业、物流服务企业引进先进装备,改善物流设施,进而提高物流绩效和物流服务水平;要积极鼓励和扶持有一定基础的大型货运企业或储运企业完善服务功能,实现向物流服务企业的转变,推动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的形成;要健全社会保障和就业机制,促进生产性和流通性等企业更多地使用社会化物流,既提高经济效益又提高社会效益。

<br>2.4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br>加快综合物流中心的建设,是提高物流综合效益的核心。大型综合物流中心,是指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社会化物流中心。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综合物流中心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极具重要作用。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关键在于资金的筹集,企业除调集自有资金外,重点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以多种方法吸纳资金。

<br>2.5积极使用高科技物流设备,改善物流管理技术

<br>在积极发展物流的同时,应大力推广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专用车辆、先进的装卸、仓储技术等。引进国外物流管理技术,有助于我们破除只盯着眼前的既得利益、把精力放在低水平的扩张及对本部门的垄断保护等方面落后的观念,从而缩小我国物流业与现代物流的差距。

<br>2.6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信誉

<br>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经营信誉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物流企业要向管理要效益,在员工中牢固树立用户至上的经营观念,建立一套严格的业务规则和制度,在抓好内部机制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物流企业要特别注意树立经营信誉,扩大在社会中的影响。

<br>2.7企业要构筑一体化物流战略

<br>任何一个企业只有与别的企业结成供应链才有可能取得竞争的主动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将物流活动纳入系统化的统一管理,一体化物流既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又降低物流总成本,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内部实现不了一体化,就谈不上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合作形成一体化供应链。但是并不是每个企业都成立物流服务部或物流子公司,只有那些物流活动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才有必要成立物流服务部或物流子公司。但对于新成立的企业,就应该将精力集中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将物流给第三方经营。而对于一些大规模的制造企业来说,要拿出几个亿来自己做物流,依据国际的经验,仍值得认真思考。所以在不需多大投资的情况下,整合内部物流,把外部物流交由第三方去做,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br>2.8缔结战略联盟,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

<br>中国的大型制造企业、商业企业要迅速从“大而全”的经营误区中解脱出来,不失时机地与合适的供应商、储运商等结成战略联盟,通过合作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同时又实现互惠互利。要积极寻求与核心企业的战略合作,成为核心企业长期的、稳定的战略伙伴。结成战略联盟,实行供应链管理,以供应链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提高中国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已是大势所趋。

<br>2.9开拓全球性物流,寻求全球性市场空间

物流发展战略范文第4篇

关键词:淘宝 大物流计划 电子商务 物流宝

一、淘宝推出大物流计划的必要性

1、传统的物流运营方式已跟不上我国网络零售业迅猛发展的步伐

根据正望咨询的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度我国网上购物继续高速发展,2009年全国网购规模达到2670亿元,比2008年增长90.7%,其中仅淘宝平台的交易额就超过2000亿元。 淘宝网的日交易规模达到600万笔,其中75%的交易商品要通过实物递送。

互联网用户规模的持续扩大和网上购物的相应优势,使得电子商务成为快递发展新的增长点,快递服务与电子商务合作日趋密切。但一直以业淘宝对各快递公司投递质量差、影响交易不满。2010年春节前夕,由于快递公司休假、配送速度慢等原因,引起货物发送延迟,造成数万名淘宝卖家“即使每天两班倒,还有上千个单子不能出货”的窘状。马云就说过,3-5年内淘宝交易额可能会达到一万亿人民币的水平,但是看不到交易额能达到4万亿—5万亿的水平,原因就是“物流”,过年过节所有的物流公司都停下来了,物流行业整体还处在传统的运营方式层面。

2、滞后的物流服务会成为羁绊淘宝b2c发展的一个瓶颈

当各种旗舰店、直营店纷纷落户淘宝网以后,由于淘宝网巨大的点击量,对于直营店和集成销售商而言,迅速增长的订单量和相对滞后的配送能力之间的矛盾显得越来越突出。

2010年3月,入驻淘宝商城的荷兰乳牛公司获得了传统销售渠道中无法想象的单日高订单—2.6万个订单。不过,麻烦也随即而来。4月初,由于无法适应在线订单的激增,补货不及时而导致发货延迟,最长达到32天,恶评如潮使荷兰乳牛公司不得不在店铺内全网致歉公告。

遭遇到麻烦的荷兰乳牛公司,后来使用了淘宝以及物流合作伙伴百世物流提供的淘宝分仓服务,将原有的单一的一地始发到全国模式,变更为多地分仓就近配送。在4月20日再次进行的大规模促销活动,当日形成3.7万个订单。次日,所有订购商品完成出库,北京、上海、广州、深圳24小时投递率达到50%,48小时完成派送,买家好评如潮,整体好评率上升20%,荷兰乳牛的案例充分说明了物流对于商家的重要性以及淘宝大物流计划实施的必要性和良好的效果。

3、大物流计划是淘宝实施“大淘宝”战略的必要环节

2008年9月,马云宣布将投入启动“大淘宝”战略,他指出“大淘宝”就是要做电子商务的服务提供商,为所有的电子商务参与者提供“水、电、气”等基础服务,让所有的用户在“大淘宝”平台上的支付、营销、物流以及其他技术问题都能够做到顺畅无阻。而这次推出的淘宝大物流计划有助于淘宝完善其服务体系,促使其更近距离的接触大淘宝的远景规划。正如淘宝网商户平台事业部总经理喻策强调的,我们是基于“大淘宝战略”所秉持的开放心态来看待电子商务物流,并且一直坚持淘宝网作为一个平台的角色来涉足物流,只专心做好平台应该做的事情,以创新的模式来推出大物流计划。

二、淘宝大物流计划三大核心内容分析

此次推出的淘宝大物流计划,共包括了三大块内容,分别是基于物流信息、交易消息和商家erp系统全面打通的淘宝物流宝平台,以及淘宝物流合作伙伴体系和物流服务标准体系。

1、淘宝物流宝平台

该平台是指由淘宝网联合国内外优秀的仓储、快递、软件等物流企业组成服务联盟,提供一站式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外包服务,解决商家货物配备(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货、包装)和递送难题的物流信息平台。该平台将通过api接口的全面开放,使得物流服务商、淘宝卖家和外部商家以及各类电子商务网站均能借助物流宝平台实现订单交易信息、物流信息和商家自身erp系统的全面信息打通。由淘宝自行提供的物流宝服务,目前主要涉及到的是物流前端环节,为商家解决的是仓储和发货的问题。

卖家的货物存放到淘宝全国各个仓库,如果客人下单的时候,将货物由离商家最近的地方发出,这样可以为卖家节约成本,也省去了卖家自行租用仓库和发货的成本。卖家就近入库,买家就近发货的物流配

送方式,将帮助网店商家极大程度的降低物流投入及运营成本,提升业务效率,为消费者创造更便宜、更快捷、更安全的物流服务体验。

现在入驻淘宝合作配送中心的卖家条件是信誉是三钻及以上或是淘宝商城成员,这说明该计划的对象主要是成规模的大卖家。但从长远来看,“2/8”原理中的八成小卖家能否享受到大物流计划带来的效率,如果不能享受那那服务质量是否能得到保障,这些问题都需要淘宝逐步来解决。

加入淘宝配送中心的费用分为两部分:一是发货费,二是配送费。从收费的单价来看,当日发送的包裹的数量在1001个以上要比100个以下的每个包

裹少收0.5元,显然对于出货大的卖家而言优惠幅度更大。另外单个包裹(不含多个商家合并订单的包裹)单品数量超过5件(不含5件),每件加收0.5元的发货费。这对于经营小商品的如小饰品、袜子、手套类的卖家不太公平,一般买家在买这类小商品时一次会买不少,如按上述标准来算发货费就会增加不少。相信随着物流宝的日益成熟,相关的规则和条款会不断修订和完善。

从与淘宝合作的申通快递提供的快递报价单来看,江浙沪皖:3.5元/kg(首重)+1 /kg (续重);全国其他区域:6元/kg (首重)+6元/kg (续重)。这个价格一般小卖家拿不到,而淘宝就能凭借其巨大的发货量和快递公司拿下较低的价格,这对于广大淘宝卖家来说是个喜讯。我认为作为商家除了关注价格外,更在意的是货物的安全和配送的及时可靠,淘宝应该采取更可靠的保障措施给商家充足的信心。

2、淘宝物流合作伙伴体系

为了满足商家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淘宝大物流计划中还包括了对多种社会物流服务资源的整合。该体系目前包括了七类合作伙伴,分别是提供物流园区建设、管理的基础设置投资者;提供流程、作业标准的服务提供商;提供运输、配送服务的运输、配送服务商;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接口的isv管理软件服务商;提供各种包材、包装设计方案的包装材料供应商;提供加工、售后服务的流通加工服务提供商;以及提供流通融资服务的流通融资服务提供商。

现在,与淘宝合作的配送中心共有十三家,分布在华东、华南、华西、华北四个区域,年内还会有所增加。与淘宝合作的还有三家软件公司和申通快递公司。目前,淘宝通过对社会物流资源的全面整合,已经能够达到干线运输、仓储服务、包装材料、发货管理和终端配送等各个物流配送环节的服务。这些服务将带给商家极强的伸缩性,满足不同商家多样化的需求。

3、物流服务标准体系

为了匹配电子商务物流的需要和打造新的物流服务标准,淘宝大物流计划还特别推出了物流服务标准体系,其中包括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合作伙伴流程、统一买家购买体验等。目的就是通过标准体系的制定,提高物流服务商的服务质量与能力,给商家和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消费体验。

日前,淘宝的仓储物流投诉系统已上线,商家投诉后配送中心客服处理在3-7天内处理完结,如商家对配送中心人员处理的结果不满意可进行二次投诉。投诉的内容包括错发货,少发货、延迟发货、破损,损毁、包裹丢失、丢件、快递服务差及其它。这就意味着淘宝肩负着对仓储配送服务进行监督和管理的职能,今后投拆者就能直接找淘宝客服来解决问题。不过具体的处罚细则还未看到,淘宝能做好“裁判员”吗?这需要我们试目以待。另外,淘宝还颁布了《淘宝合作配送中心客户服务标准》,对配送中心的服务时间、服务反馈、发货时限、退换货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希望这个标准的颁布能有助于提高物流行业的服务质量,也希望在具体的操作细节上更加完善。

三、淘宝大物流计划的推行将对我国电子商务相关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

1、能提升淘宝网整个平台的吸引力

对于淘宝平台的商家而言,大物流计划的推出,将使得商家全面降低进入电子商务的成本。通过淘宝物流,企业可以不需要前期的大量固定资产投资,不需要,快速形成服务能力。同时,淘宝大物流计划的推出还将全面降低商家日常运营的管理成本。商家无需因维护物流体系而支付成本,只需要根据业务使用量支付实际使用成本,同时拥有专业物流能力。对于消费者而言,大物流计划的推出也将给其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这将大大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同时提升购买体验。享受到更加稳定的物流服务,享受到更加个性化的物流服务,减少物流导致的纠纷处理成本。

2、将增强我国b2c企业提升后端物流管理能力的紧迫感

淘宝占据了中国c2c市场83%以上的份额,而淘宝在2008年开始设定大淘宝战略后,着重进入b2c领域,打造了

“淘宝商城”和“淘宝电器城”。现在推出的大物流计划正迎合了众多淘宝商场、大卖家的需求,有助于淘宝完善其服务体系。而淘宝服务水平的提升将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为网购用户提供更加有保障的服务的同时,也将提供更加有竞争力的价格。一但淘宝控制了物流生命命脉,就相当于控制了线上线下的一体化生产流程,淘宝在中国网购市场的地位无人可比。对于京东、当当、卓越亚马逊等这些国内最大的b2c企业来说无疑是个很大的威胁,将会促使这些企业进一步加强对自建物流系统或第三方物流平台的管理和合作,提升后端物流的管理能力。

3、将拉动物流、软件等电子商务相关行业的整合发展,为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产业环境

淘宝物流合作伙伴体系将带动运输、配送服务商、isv管理软件服务商、包装材料供应商等数众多的电子商务外包供应链一起共同成长发展。有业内人士指出按照淘宝大物流计划的状况看,其节省的整体物流成本大约能达到20%-30%,同时这种以管理信息化为基础,货品集中化为表现的模式也非常值得物流渠道的其他企业借鉴,虽然在货品集中化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和执行难度,但是信息化的管理却是现在这些物流渠道所欠缺的,如果能在全行业推广信息化管理,将可能是物流行业实现转折的一个契机。

参考文献:

[1]张海霞,李忠芹.从淘宝物流看我国当前电子商务的物流形态[j].中国商贸.2010年16期118-119

[2]史瑛. 淘宝物流c2c物流配送模式的几点思考[j].中国商贸.2010年16期135-136

[3]赵影. 论我国c2c电子商务物流模式选择[j].中国市场.2010年41期15-16

[4] 淘宝网

物流发展战略范文第5篇

1.医药生产企业药品直接交易增加

医药生产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医药生产集团产品自销率增加。它们通常是通过其所属的医药零售企业直接把药品销售给顾客,或者通过医药代表与零售药店或医院药房进行直接药品交易。因为他们认为就目前医药批发企业的现状而言,与其通过医药批发企业这一环节不如直接药品交易节省成本。医药生产企业这样做的结果客观上是代行了医药批发企业的功能,挤压了医药批发企业的生存空间。

2.大型医药零售企业取代医药批发企业趋势增强

目前,一些医药零售企业涉足医药批发业,以批零合一的经营方式直接与批发企业争夺客户。国内已有一些零售药店出现越过批发商直接从医药生产企业进货的现象。例如,有的零售药店与国内多家知名医药生产企业签订了数亿元订单。医药零售药店避开批发商,使批发商的业务和利润空间大幅度萎缩。

3.医药外商企业加入竞争行列

加入WTO我国做出的涉及医药商业的承诺包括:2003年1月1日起开放药品分销服务。按照国际惯列,药品分销服务包括采购、仓储、运输、销售及零售、售后服务等。国外医药商业企业会凭借其科学的管理、规范的服务,先进的技术,强大的实力,充裕的资金对我国医药商业企业构成较强的竞争优势。

4.医业批发企业自身竞争乏力

我国的药品批发企业是从传统的三级批发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企业数量庞大,尽管目前全国的药品批发企业已由原来的1.65家减少为1.33万家,但是其“多、小、散、乱”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企业规模小,运营成本高。尽管已组建了如中国医药(集团)公司,上海医药集团公司等大型药品批发企业,但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的企业不到5%,全国前10大医药批发企业销售额占市场销售总额的20%左右。整个医药批发企业纯利润不到1%。2002年1-5月统计的2721家医药批发企业在销售同比增长6.1%的同时,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2.9%,亏损面达31.8%。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药品市场规模为我国10倍的美国药品批发企业不足100家。医药市场的80%被5家大的医药批发企业控制,大公司销售额在20亿美元以上。药品批发企业毛利为销售额的4.44%,其运行成本为2.67%。日本的药品批发企业的毛利为10.2%,而销售管理费用为9.2%,医药批发企业数量1960年为1330家。1990年减少为346家,现在只剩下100多家。澳大利亚95%的药品批发业务被3个批发企业控制。我国的药品批发企业的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巨大差距。

二、发展机遇

尽管实力较弱的我国医药批发企业面临着国内医药企业的上挤(医药生产企业)下压(医药零售企业)和国外医药商业企业的冲击,但是我国医药批发企业也有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1.制药企业对物流配送的需求

在前面我们曾提到目前我国制药企业绕过批发商进行直接药品交易增加的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是一种最佳的选择。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药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制药企业越来越需要有一个完美的物流供应商为其服务。只不过是目前制药企业尚难以寻找合适的物流企业为其服务。现在虽然有非药品专业物流企业存在,但它们一般只能提供运输,仓储等部分服务,不能满足药品生产企业更多的综合。而最有条件成为药品专业物流企业的医药商业企业,其物流业尚处于发展之中,不能满足医药生产企业的需求,制药企业自建物流网络,自建物流体系,不仅难以实施物流运作所有环节的功能,而且还会遇到许多难题。根据国外的经验,生产企业利用专业化物流服务比自营成本节省约28%。而且有利于生产企业集中精力强化主业,扩大企业服务能力,缩短出资交货时间等。因此,从制药生产企业的物流配送需求看,药品物流业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医药批发企业应该尽快改变现有功能来满足制药生产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为其提品分销,物流配送,产品促销等销售服务支持,把自身转变为药品制造企业的物流服务提供者。

2.医药零售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需求

目前国内大部分医药零售连锁企业的发展,是在重组原有流通格局的基础上进行的,还没有能为连锁药房服务的社会化配送中心,根据我国GSP及相关的政策规定,每个医药零售连锁企业都必须由其总部建立只为本企业内部服务的配送中心。所以,每个连锁药店都不得不投巨资自建配送中心。

由于建设配送中心的投入资金很大,且配送中心的营运成本几乎占连锁药店全部管理成本的50%以上,当连锁店的发展规模不能消化这个管理成本时,就会产生亏损。许多连锁企业失败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缺乏用于发展店铺的资金,而没有足够的店铺,就不能产生足够的利润来弥补自建配送中心的营运成本。

另外,目前我国医药零售连锁店自建的配送中心基本上都属于仓储式配送中心,这种物流方式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当连锁店铺不断增加时,就需要更多的仓库来存货。这种变化会产生两种制约:一是受土地资源的制约,二是仓储式配送中心客观上增大了库存量,延长了商品的周转时间。

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还缺乏对连锁企业提供服务的社会化配送系统,而且由于医药产品对储存、运输等方面的特殊要求,一般的社会化配送系统都难以很好满足医药产品的物流服务需要。

由于零售连锁企业自建物流配送中心的种种困难和一般的社会化的物流配送系统对药品配送的诸多不适应,也由于企业的服务外包意识的增强,医药零售连锁企业将在更大层面和范围上摒弃传统的“小而全”的做法,零售连锁医药企业对药品物流服务的需求会逐步增加。作为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共同组成的整个药品供应链中的承上启下的批发商有机会承担起医药物流配送服务的角色。

三、我国医药批发企业物流战略

物流发展战略范文第6篇

一、工作目标

全面了解阳逻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客观分析阳逻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准确把握发展现代物流业所面临的机遇,借鉴发达地区物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科学编制阳逻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阳逻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方案,加快阳逻现代物流业发展。

二、指导原则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阳逻港口物流业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业主开发、统筹推进的原则,加大招商力度,培育市场主体,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

(三)以《阳逻新城总体规划》为指导,以现有物流企业发展规划为基础,依托市区已有研究成果,制定扶持政策,整合港口资源,完善配套设施,规范市场秩序,努力为阳逻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条件。

三、组织机构

(一)聘请吴玉梅、王炳炎为顾问。

(二)成立由区人民政府区长王世益任组长,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易晓、阳逻开发办副主任桂新民、阳逻开发办副主任兼阳逻街党工委书记魏久明、区发改委主任王建生任副组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区发改委、经贸委,区农业局、水务局、交通局、国土局(规划局)、科技局、统计局、广电局、粮食局,阳逻开发区财政分局、国土分局,阳逻开发办秘书处、发展研究处、招商处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阳逻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王建生兼任办公室主任,高志宝、易斌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在武湖二泵站办公。

(三)聘请武汉理工大学物流管理系教授徐章一,市发改委物流处处长王强,市商委商业发展改革处处长易晓飞,市经济研究所杜涛、施雯组成工作指导组。

四、工作内容

(一)开展专题调研。

1.阳逻交通基础设施及货物运输的情况、问题;

2.阳逻港、阳逻物流企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3.阳逻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政策环境和配套设施建设的情况;

4.阳逻产业发展现状和周边地区产业布局及发展趋势。

(二)编写发展规划。

聘请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陶德馨教授等物流专家、学者编写阳逻物流业发展规划。

(三)举行专题座谈。

召开物流相关企业、市区相关职能部门、物流专家学者参加的专题座谈会。

(四)外出考察学习。

组织发展战略方案起草人员到大连、成都、重庆等现代物流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学习考察。

(五)组织起草方案。

起草发展战略方案,征求意见并组织论证,制作规划图。

五、工作要求

(一)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指定分管责任人,深度参与,积极做好此项工作。

(二)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责任分解表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协调配合,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阳逻开发区财政分局负责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确保所需经费到位。

物流发展战略范文第7篇

【关键词】发展战略;港口物流;SWOT战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F252

1.我国港口物流总体发展的SWOT分析

1.1我国港口发展的优势分析

区位优势方面,我国海域广阔,在亚太地区与五大港口群距离较近,船期较短,这在区位上奠定了我国港口在未来世界航运发展浪潮中独特优势和广阔前景。

港口条件方面,当前,我国海岸线优势明显,现有等级航道6.1万余千米,现已形成五大港口群。在原有的矿石、集装箱、石油、煤、粮食五大专业化港口物流运输系统的基础上,正逐渐建立低碳环保的绿色港口,构建冷链物流和铁海联运系统。加上内河航道资源充足,海港与河港可以进行有效衔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带。

后续发展方面,港口物流设施能力不断提升,自动化水平不断强化,广泛应用大型专业化装卸设备,同时许多港口企业开始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系统,一定范围内实现信息共享。部分港口开始由第二代港口向现代化、网络化和机械化的第二代港口发展,物流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1.2我国港口发展的劣势分析

我国港口因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多不足。

1.2.1缺乏科学高效的物流信息平台。港口信息平台建设需要政府、港口、货主、船东等多方的共同参与建设,所以协调难度大。企业之间各自建设,标准不统一,导致数据不能交换、共享,物流作业各环节不能有效的衔接,作业效率低,影响了客户需求的有效响应。

1.2.2物流策划人才匾乏。当前,我国物流策划、供应链分析设计和物流过程优化等高级物流人才紧缺,主要反映在高学历与物流行业经验丰富两个条件都具备的人员较少。同时,多数港口缺乏物流人才储备意识,物流人才成长环境不佳,造成人才流失。

1.3我国港口发展的机遇

受08年经济危机影响,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大幅下滑,但经过国家政策调整,10年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2011年欧债危机导致欧美主要大港集装箱货运量大幅缩减。我国迅速调整,发掘新兴市场和发展我国家的海运贸易,从而使航运业实现快速回升的态势。港口货物吞吐量的稳定增长为我国港口物流的持续稳定发展打下基础。当然,当下国际形势又出现了不良现象,我们应该慎重应对。

1.4我国港口发展的威胁

乌拉圭谈判促进并形成了以苛刻的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准为基础的绿色贸易壁垒,代替了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该贸易壁垒以各国出台的环境标志制度为基础,要求产品的生产、销售、运输、消费的全过程都符合环保要求。所以,外部环境将成为影响贸易量的重要环节。

受国际形势的影响,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稳中趋缓,市场形势严峻。近几年,邻国几个重要港口依托其先进的现代化港口技术,分流了亚欧大陆东部的货流,形成与我国港口争夺货源的竞争格局,对我国港口发展构成威胁。

2, 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战略

根据SWOT统筹分析,我国港口发展战略无论是防御型战略还是扭转型战略都应立足于找准我国港口物流发展定位,改进我国港口现有劣势,当我们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时,发展战略就可升级为“增长型战略”,经济就能获得更高的增速。下面从全局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和港口物流企业发展战略三个视角进行详细分析。

2.1全局发展战略

2.1.1深化港口对外开放。深化对外开放,加快招商引资,积极融入全球经济,我国经济才能获得持续快速增长[2]。我国港口物流起步较晚,综合竞争能力还很差。鉴于此,我国物流服务市场应该某个城市、某个功能先开放,等我国该功能领域的物流企业的竞争力提升后,再逐步开放其他功能和领域。另外,对外开放还应在重视社会效益,进行科学规划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使我国港口形成配套港口、重要港口、枢纽港的梯度发展格局。

2.1.2制定港口物流发展规划。港口物流发展规划应依托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完成港口物流的功能、结构、定位等,向综合物流服务中心转化。同时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实现各个港口的梯度发展,形成枢纽港与喂给港的优势互补。

2.1.3建立港口物流系统三大基础平台。

(1)打造公用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加大对港口现有的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力度,加大科技的投人和科技成果的推广,提升港口集疏运设施的吞吐能力。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尤其是海铁联运,降低港口物流成本。借此建立包括与港口物流中心相连的内外部集疏运系统。

(2) 建设公用物流信息平台。公用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能依托地区政府,联合港口、产业园、货主、船东等相关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定信息共享和交互标准,实现港口物流主体之间信息的充分互联,来共同建设。并且要预留信息系统扩充接口,加强与邻近国际港口合作,发展国际物流,提高港口的服务能力。

(3)搭建物流软环境平台。

第一,大力发展物流金融。发展物流金融能有效减少社会资源占压,解决中小物流企业的资金问题,促进其快速发展,所以,要科学研究物流金融实施模式,减少物流企业和银行的融资风险。

第二,大力发展物流企业。为了进一步提升港口物流产业发展的水平和层次,在市场准入方面,应放松管制,在一些领域允许外资或合资物流企业进入,有效利用外来资金。在国内重点扶持部分具有高技术水平、高管理水平并具有社会化服务特征的现代运输企业、货运企业和仓储配送企业,使他们快速向“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化。

第三,大力培养服务和管理人才。现阶段港口服务人才培养应应用两步走战略,首先,加大优秀在职人员培养,在职人员有丰富的一线经验,能通过进修等形式提高理论基础,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快速成长。其次,实行“校企联动”,强化企业、院校之间的合作,量身打造适合企业需要的实用性高素质人才。

2.2 区域发展战略

2.2.1加快发展“无水港”和临港工业区。通过我国几个“无水港”和临港工业区先进的示范作用表明,其建立是能够快速带动港口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所以,我国港口物流发展较好的地区能借势发展临港工业区,打破行政区域限制,依托港口资源优势,形成新的“黄金产业带”。

2.2.2强化各港口的联盟与合作。实践证明,强化港口群内各港的合作有利于提高港口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率。港口合作方式可以是港口与港口合作,同一区域、不同区域甚至不同国家之间的港口也可以联盟;也可以是港口与航运公司联盟,并在此基础与供应链前段节点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合作共建了一条高效的物流链;同时,港口与货源客户联盟,确保取得长期稳定的货源。

2.3港口物流企业发展战略

(1)积极争取特色物流。我国各港口企业在立足现有优势服务业务的基础上,应着眼世界,分析未来物流业的发展走势,做好企业自身的未来定位,建设开放性高、效率高、服务水平高的特色物流。同时要强化港口物流企业的信息服务中心和商务中心的功能,为用户提供运输、商业、信息和融资等增值服务。

(2)开展多式联运与全程业务。港口物流企业要积极寻求和航运企业、运输企业等集疏运企业组建战略联盟,在开展多式联运的基础上开展全程业务,提高客户的服务水平。在战略合作过程中,继续开发新的上、下游物流合作项目,以期提高通关效率,节省物流费用。

(3)应用大客户战略。在专用设备或场地上与大客户相互参股,实现联盟各方的资源互补和共享,争取直接参与大宗货主的原材料采购或成品销售工作,实现对供应链的关键环节的控制,保证货源。

综上所述,只要政府部门、港口企业和物流企业共同努力,我国的港口物流事业就会逐步走上国际化、现代化的道路,为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静.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港口物流发展战略探究〔D].北京:对外 经济贸易大学,2012.

物流发展战略范文第8篇

关键词:湖南省;物流业;战略模式;PECG

一、湖南物流业发展的战略环境分析

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了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发展中部地区物流业是促进中部地区形成大市场和大流通的主要力量,能有力促进中部地区商品粮基地、重要原材料基地、能源基地的建设。

湖南社会经济快速发展,2005年GDP总量达到6473.61亿元。1991-2005年全省GDP年均增长达9.9%,为区域物流业发展创造了坚实的基础。湖南城镇居民生活逐步改善,2005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9.12亿元,全年人均消费6245元,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日趋优化为湖南区域物流发展的带来了新的需求。2005年,湖南省全社会货运量达6.7亿吨,货物周转量达1657.1亿吨公里。湖南已形成以铁路为骨架,公路为筋络,民航、水运为补充的立体运输网络,物流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扩大物流服务供给能力,促进物流业的发展。

二、湖南物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实现全面构造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环境。改善区域政策环境,统筹规划物流产业布局,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控制物流产业要素投入成本,提高物流产业运营效率。加强物流人才和技术的不断创新能力。

将现代物流业发展成为区域支柱性产业,有效提升湖南作为核心区域的战略实施能力。将现代物流系统建设从企业战略层面提升为区域发展社会基础建设战略层面,将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提升到区域经济支柱性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从而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体系,有效提升湖南作为核心区域的战略实施能力[3]。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依托城市经济和骨干交通网,建立“一点二枢三线四圈”的内陆城市特色的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多式联运枢纽体系。扩大开放,打破地方封锁,实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企业之间的“大通道”物流体系。配合中部地区粮食、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以及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建立多功能、多品种、多形态的交易市场,建成湖南省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市化发展的物流支撑体系。建成面向全省、辐射中部、联结全国和国际市场的商品流通物流配送体系。

建立完备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促进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强化物流产业的信息化和标准化,建立现代物流技术装备的物流基础产业体系。提高现代物流产业服务的基本能力,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加快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湖南物流业发展的PECG战略模式

所谓经济发展战略模式是对一定战略体系中那些最基本的规定性和最主要特点的高度概括。区域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模式是指区域内部及区域之间、各经济产业之间以及现代物流产业内部结构之间的总体格局。湖南现代物流业发展基于环境与战略任务,应实施PECG发展战略模式,主要包括优先(Prioritization)、生态化(Environmental)、共同物流(Common-logistics)和全球化(Globalization)等内容。

1、 优先发展

所谓优先发展(Prioritization)是指基于原有经济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权衡国民经济产业发展、区间经济发展以及物流内部自身发展等指标比重的基础上,在整体产业分布上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在区域分布上优先发展长株潭城市群与“3+5”城市圈、在物流自身内部中优先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与装备业,将资源优先配置于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区域及内部行业,形成发展优势,突出发展核心,加快发展速度,带动整体产业、区域以及行业的快速发展。

合理配置优势资源,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实践表明,湖南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推动、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既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又增加了税收,促进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因此,湖南需在均衡发展的前提下,合理配置优势资源,适度优先考虑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通过培育并集中物流企业,使其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促使区域物流业形成并向专业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重点突破优势区域,经济区域的梯次发展。湖南省内当前物流业发展较好的是长株潭城市群,该经济区的物流发展环境和基础条件已经比较成熟,应该实施优先发展的战略,是湖南省物流业发展的第一梯队。而与第一梯队连接的将是长株潭大城市群“3+5”的部分区域:以长株潭经济圈为核心,1个半小时通勤为半径,包括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5市。这个长株潭大城市群属于湖南省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第二梯队。在第二梯队发展成熟后,应该逐步发展第三梯队,也就是以怀化等六个其他地州市组成的欠发达区域。

重点发展优势行业,实施现代物流产业分行业优先发展。物流业内部存在多种行业,湖南省在物流服务业和物流装备业上较为发达,应该集中优势资源发展优势行业,推行符合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如果政府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企业进入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企业就会具有自生能力,无需靠政府的各种政策性优惠或行政性垄断保护来生存,经济运行的效率就会大大地提高。

2、生态化发展

所谓生态化发展模式,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

政府部门通过制定合理、有效的相关政策制度,进一步加强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环境问题的管理。建立和完善促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制度规范,努力建设规范的物流市场竞争机制,营造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加强物流产业政策的执行力度,确保有效解决物流过程的环境问题。

企业通过内部资源整合,进一步加强对资源损耗、要素成本的管理。采用共同配送、复合一贯制运输、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等在“绿色”运输方式;采用包装模数化和废弃包装的处理等“绿色”包装技术及加工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各种市场环境差异造成的商品在产销空间、时间上的分离以及流通加工过程给环境带来不良效应,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时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取得最优的经济效益。

3、共同物流发展

共同物流发展是以满足整个区域经济的需要为目的,由共同物流政策与标准系统、共同物流运作系统和共同物流企业系统构成。共同物流政策与标准系统主要功能在于构造一个合适于共同物流运行的政策环境,促进共同物流的发展。共同物流运作系统的功能是协调区域内各种运输方式,并对物流的各种设施设备资源进行整合。

建立一个共同框架下的物流政策与标准系统。一是要建立一个自由的运输市场体系,各区域的运输公司可以和当地运输企业享受同等的政策和税收待遇;二是要建立一个缓和竞争制约的共同政策。三是要建立一个区域物流的共同标准,使区域物流能够快速方便的运行。

构建一个共同物流运作的基本系统。共同物流运作的基本系统主要通过港口、公路、铁路、管道以及保税仓储等五个运输子系统加以构造。搭建高层次的并具权威性的运输系统交流平台,将现代物流运作系统建设成为具有各自特点和服务优势,并将服务优势有机整合;建立起批发与零售、有形与无形等市场相互衔接的物流市场体系,积极融入到共同物流体系中来。

共同物流企业系统。共同物流企业系统是要搭建企业之间沟通合作的桥梁,促进区域企业之间的广泛合作与公平竞争,通过市场的力量在区域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主要包括了物流信息平台、物流业务平台以及物流技术交流等子系统。搭建物流信息沟通平台,开发与共享物流信息资源,实现各地政务、商务及公共信息的公开交流与共享,组建跨行业或区域性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

4、全球化发展

现代物流的全球化发展(Globalization),是指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策略,突破一个国家(或地区)地域的限制,用全球视野去审视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实现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物流服务合作与发展。全球化的物流通过分布在国际间的物流运送体系,以国际统一标准的技术、设施和服务流程,来完成货物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

实施“引进来”战略。在“引进来”策略上,要努力借鉴、学习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联邦快递的总部所在地)的先进经验,采用多种途径,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物流企业进驻湖南;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选择性加强省内现代物流企业与国外先进物流企业的合作,借鉴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引进国外先进物流技术及运作模式,以此带动湖南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

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省内现代物流企业利用区位优势,通过“长三角”、“泛珠三角”、“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的物流合作,实施“走出去”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一方面要按照国际规则建设湖南的物流市场和物流服务体系,增强物流企业竞争力,鼓励湘军物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物流竞争,加快湖南现代物流的国际化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鼓励省内现代物流企业加强与国外先进物流企业携手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积极利用国外的资金、设备、技术、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全面提升湖南物流的整体水平。

作者单位:黄福华,湖南商学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李坚飞,湖南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光杰,严清华,杨胜刚.21世纪中部地区面临的形势及其发展战略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2):15-22.

[2] 华蕊,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J].物流科技,2004,(109):40-42.

[3] 黄福华,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财贸经济,2005,(2):27-30

物流发展战略范文第9篇

关键词:AWOT分析;城市物流;石家庄市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

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是城市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城市物流发展战略需要关注城市物流整体和长远发展的影响要素,其制定面临的决策情境错综复杂,既要考虑城市内在的优势和劣势,也要分析外在的机会和威胁。城市物流发展重在利用自身优势、把握外在机会,克服自身不足、回避外在威胁,从而取得健康、持续、快速发展。近年来,石家庄市物流产业发展迅猛[1],根据《石家庄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石家庄市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现代商贸、金融、房地产业四大支柱产业,如何科学制定石家庄物流发展战略是政府、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针对当前城市物流战略SWOT分析中存在的缺乏系统视角、理论深度不够、应用不规范、缺乏关键要素提炼等问题,借鉴学者们新提出的AWOT分析思想,结合城市物流发展实际,提出了城市物流发展AWOT分析的理论框架及指标体系,并以石家庄市物流发展为例进行实证。期望该分析框架既能给城市物流发展战略政策制定者提供分析思路,又能给定量分析者提供定量评价依据。

1 文献综述

SWOT方法由K.Andrens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Weihrich(1982)最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并引入SWOT分析矩阵,使之成为战略决策中的经典方法。SWOT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即Strengths,Weaknesses),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着眼于被分析对象的自身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第二部分是OT(即Opportunities,Threats),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强调外部环境的变化对被分析对象带来的可能的影响(机会或者威胁)[2]。在近几十年的战略管理成果中,SWOT分析框架一直被认为是最杰出的成果之一[3]。Ghazinoory和Abdi(2011)以SWOT和TOWS(国外SWOT分析也称为TOWS分析)为关键词,对Web of Knowledge,Science direct,Blackwell等17个国外数据库(1982~2009)检索,得到557篇论文,统计表明 SWOT论文数量仍处于高速增长状态,发文排前三位的分别为英国、美国和印度[3]。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把SWOT分析应用于企业市场营销[4],笔者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1982至2011年底,主题词中含有SWOT分析的学术论文达9 435篇,其中2008年初至2011年底主题词中含有SWOT分析的学术论文达6 815篇,年均增长率为9.6%,其中核心论文增长率为16.1%。由此可见,SWOT分析仍是当前学术界热点方法之一[5]。

SWOT分析移植到物流发展领域是当前的热点之一。据笔者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对题名中含有“物流”和“SWOT”的学术论文检索,得到2010至2012三年间发表学术论文数目分别为:83、67、56篇,共计206篇。已有研究成果中,主要集中于物流企业领域,针对城市物流发展的成果较少,仅为17篇,占所有论文的8%。SWOT分析在城市物流发展中的应用都是通过罗列S、W、O、T的各种表现,缺乏必要的城市物流理论支撑,说服力弱,做出的判断和结论给人以主观性与盲目性很大的感觉,不利于SWOT分析在城市物流发展中的科学应用与推广。

国内外对区域物流研究较多,城市物流研究较少。区域物流研究主要集中在物流发展战略制定[6]、发展模式确定以及发展水平评价[7-8]等方面。袁敏[9]认为,不能把城市物流等同于“发生在城市内部的物流活动”,认为城市物流的竞争力主要由物流需求规模、物流供给状况、物流企业发展水平、信息发展水平、物流业发展宏观环境五项基本要素共同构成。

AWOT分析是战略决策新的研究方向之一,针对SWOT分析中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及各个子要素重要程度不能区分,多个案和多标准下相互间难以比较的缺陷,学者们提出了AWOT分析方法,它是AHP方法与SWOT分析方法的结合[10]。当前,国内有关AWOT分析应用的文献较少,据笔者利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搜索,只有1篇相关文献。即俞金国[11]引入AWOT分析方法对从定量角度确定大连星海湾旅游发展战略,尚未见到国内有关AWOT分析应用于物流研究的文献。

笔者将基于AWOT分析的思想,结合城市物流发展实际,提出了城市物流发展AWOT分析的理论框架及指标体系,在系统思考城市物流发展战略的基础上,试图提出一个普适性的分析框架,期望既能给城市物流发展政策制定者提供分析思路,又能给定量分析者提供定量评价依据。

2 分析框架

城市物流发展AWOT分析框架分为五个层次,详见表1。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借鉴城市物流发展理论提出:城市物流发展战略制定时,需要综合考虑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产业基础、城市区位和交通、城市物流管理能力、城市物流形象和外部环境六个要素。其中前五者是内在要素,城市物流发展战略制定时需要充分发挥其内在的优势,克服其不足。此部分恰恰对应于SWOT分析中的SW分析部分。另一方面,第六要素(外部环境)是城市物流发展的外在因素,城市物流发展战略制定时需要把握外在环境中的机会,回避威胁。此部分恰恰对应于SWOT分析中的OT分析部分。基于以上分析,得到城市物流发展的AWOT分析框架第二、第三层次。

笔者提出城市物流发展战略AWOT分析框架研究,主要基于以下考虑:首先,试图提出一个普适性的分析框架,提炼出城市物流发展战略分析的关键要素;其次,前人对城市物流发展战略缺乏必要的系统思考,较少关注城市物流发展中的形象和城市物流管理能力方面;再次,把SWOT分析中的Weaknesses内函扩展为“不足”,而非传统中的“劣势”说法,旨在强调“不足”——“优势”的转化,消除传统SWOT“优势、劣势”分析中给人以自相矛盾之表像,且能突出城市物流发展中“不足”——“优势”转化中人和组织的能动作用。

3 石家庄市物流发展AWOT分析

基于提出的城市物流发展AWOT分析框架,结合石家庄市物流发展实际进行如下分析。

3.1 石家庄市物流发展内部要素(SW)分析

3.1.1 物流基础设施

(1)优势:石家庄市拥有除码头以外的车站、机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仓库,以及运输、装卸、搬运等设施设备,基础设施完备性好;2011年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百分率为17.6%,稍低于全国18%,基础设施综合性强;有国际机场1处,已开通内陆港和40多条国内外航线,是国家铁路运输网中三大货运编组站之一,是全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和货物中转中心,典型基础设施质量较高;石家庄市物流园区总量为11个,其中已经运营的物流园区5家;石家庄市投资100亿元,统筹考虑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主城区至各县城的“半小时交通圈”,正大力实施通村公路“最后一公里”工程,内部交通通达性好;石家庄市启动了物流网络化的建设,信息平台建设初见成效,正在石家庄物流基础网络(物流123网、佳信物流网、石联物流网)上形成以商品运输、仓储、配送加工、整理、分拣、信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由国际、区域和企业自营物流三个层次组成的大型化、集约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和配送体系。

(2)不足:石家庄市物流园区(基地)(2012)调查表明:铁路运输方面,石家庄站3个货场日均装车分别为32.6车、28.8车和19.5车,均不能满足开行整列的要求;政府规划、企业主导开发的物流园区6家,占54.54%,企业自主开发的物流园区3家,占27.2%,物流园区投资建设主体较单一。二成以上物流园区尚无信息系统及相关设施,立体仓库、集装箱、条码或射频设备、冷库、GPS系统应用程度更低。入驻企业对信息的需求依次为互联网网络接入、行业公共信息、车货配载、定位跟踪服务、咨询服务、电子商务类服务、EDI报关、办公自动化系统平台以及物流软件租用服务。

3.1.2 物流产业基础

(1)优势:至2012年,石家庄市物流园区总量为11个,其中已经运营的5个,近三年物流园区吞吐量增长率为22%,总收入增长率为10%;现有3个省级物流产业集聚区,分别为南部综合物流产业聚集区、正定商贸物流产业聚集区和聚和港物流园,目前已有67个企业在石市设立区域性总部。由表2可知,石家庄市货流周转量与一级节点城市北京和济南相差不大(石家庄市在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仅被定位为二级物流节点城市,而北京和济南为一级节点城市),客运量与济南市也相差不大,物流业增加甚至超过了济南市,可知石家庄市物流综合实力较强。河北省物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年经营规模365亿元,2011年排中国企业500强第353位,中国服务业500强第109位,中国物流企业50强,荣获国家5A级综合物流企业。另外,石家庄润丰物流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一家综合性物流企业之一,河北中储物流是冀中南地区最大最有实力的物流企业之一,可见,石家庄物流产业竞争力较强,潜力大。

(2)不足:到2011年底,济南市物流园区入园企业年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有58家,入园上市公司达22家。石家庄尽管目前有67个企业在石市设立区域性总部,但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仅5家。国家公布的1 264家A级物流公司名单中,石家庄市数量偏少,仅有不到10家。据2012年调查,石家庄市11处物流园区中入驻企业 100家以上仅3个,占总数的27%。物流产业结构不太合理,入驻企业中,物流和商贸企业数量较多,生产企业、快递公司、银行服务机构以及其他机构的比例较小。物流园区聚集度不高,散小差问题较明显。

3.1.3 区位和交通

主要表现为优势:石家庄是河北省省会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华北重要的物资、商品中转城市之一;石家庄通车高速有京港澳高速、京昆高速、青银高速等7个条段;普通干线公路有京赞、新赵、横井、青银高速铜冶连接线、机场快速交通系统、滨水路等项目。2012年,石家庄市交通建设投资100亿元,着力打造主城区至各县城的“半小时交通圈”,正大力实施通村公路“最后一公里”(连村道路)工程。到2020年,石家庄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将形成8个客运枢纽和7个货运枢纽的布局形态。

3.1.4 城市物流管理能力

(1)优势:石家庄市早在2003年就已了《石家庄市现代物流发展实施纲要》,同年编制完成了《石家庄现代物流发展规划》(2003年~2015年),此后,石家庄市服务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十二五”发展规划都对物流业发展做了重点布置。仅2012年石家庄市已完成投资8.58亿元,确保石家庄聚和港物流园区一期投入运营并启动二期工程,确保石家庄内陆港国际保税物流园区一期工程、石家庄主枢纽信息指挥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现有3个省级物流产业集聚区,分别为南部综合物流产业聚集区、正定商贸物流产业聚集区和聚和港物流园。其中物流园区中总投资在亿元以上的有9家,20亿元以上的有4家。物流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7.7%,高于一级物流节点城市中的北京和济南。石家庄市物流高等教育已经初具规模,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学院设有物流本科专业;设有专科物流专业的有:石家庄经济学院、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等10余所院校。

(2)不足:石家庄市物流园区(基地)(2012)调查显示,物流园区投资建设主体较单一;石家庄市于2011年成立了石家庄市物流协会,用来作为物流统一协调机构,尚无统一的物流管理机构;济南市已有“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而石家庄市尚无相关规划。

3.2 石家庄市物流发展外部要素(OT)分析

通过这些因素的分析确定石家庄市物流发展外在的机会和威胁,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3.2.1 一般环境分析

(1)机会:我国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471 564亿元,与物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第三产业增加值203 260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1%,说明石家庄市物流发展的经济环境良好。2011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为3.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9%。一般认为,某行业增长迅速,那么现有城市不必为自身发展而相互争夺市场份额。自2009年国务院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2011)》以来,国家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振兴物流产业已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河北省也制定了《关于支持现代物流产业聚集区发展的若干政策》(2011)、《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河北省冷链物流“十二五”发展规划》等一批政策、规划。2012年12月26日,京广高铁正式开通运营;石家庄市是国家住建部正式批准的首批90个国家试点智慧城市之一。上述良好的宏观环境必将促进石家庄市的物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2)威胁:我国的物流教育仍十分滞后,现代物流综合性人才、城市物流运筹、第三方物流人才严重匮乏,势必也会影响石家庄市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3.2.2 具体环境分析

(1)机会:周边城市与石家庄市物流战略定位差异极大。石家庄市物流发展战略与北京、天津具有互补性,其经济发展战略为主动承接上述两市的产业转移,对于物流产业亦是如此。与周边的济南市相比,二者差异也较大,济南市重点发展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石家庄市则侧重于医药、煤碳、空港和商贸。并且石家庄市与上述城市空间距离相隔较远,中国物流市场规模、空间分布尺度巨大导致各城市间物流发展主要表现为合作、互补而非竞争。各城市物流服务替代威胁极小。如前所述,由于石家庄市与其他城市物流战略差异较大,无论是从华北区域,还是全国看,替代威胁极小;由于石家庄市在物流基础设施、产业基础、区位与交通、资源配置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使其进入新的市场或开拓潜在市场可能性极大。

(2)威胁:尚无新的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与郑州同为铁路枢纽物流城市,未来可能存在一定的竞争。

3.3 基于AWOT的石家庄市物流发展战略

基于上述分析,得到石家庄市物流发展战略如下:

3.3.1 战略目标

依靠石家庄市优越的区位和交通、丰富优质的物流基础设施,强化政府对物流发展的认识,加强政府主导力度,做好招商引资,采取有效的形象策化宣传,建成集货站、货场、仓库、转运站等设施于一体的仓储中心、采购中心、配送中心和信息网络中心等大型物流园区,实现现代仓储、配送加工、多式联运、商品批发展示和信息服务“五位一体”全面发展,以服务价值创造致胜,努力开拓国内外物流市场,争取在未来10到20年内把石家庄市打造成“现代化、综合型、多功能的,以医药、纺织、冶金、建材、家电、饲料及生活消费品为主的,服务于石家庄地区及河北省、辐射黄河中下游经济区的全国重要物流中心,并逐步发展成为东北亚经济圈的国际型物流中心。”

3.3.2 战略措施

(1)完善基础设施。立足于已有物流基础设施,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与挖潜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石家庄市物流基础设施的优势互补,丰富门类;做好物流园区的系统调查、规划,有针对性的促其升级;共享相关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发挥整体优势,实现物流的专业化和服务专业化;加强仓储设施建设,在市区周边和制造业基地附近合理规划、改造和建设现代化的配送中心;有效节约稀缺的土地资源,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缓解土地供给紧张的问题,发挥物流园区建设的聚集效应;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使行业物流运作手段现代化,引导物流企业逐步向电子商务、仓储备货品条码化、装卸自动化、网上订单处理迈进。尽快制订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和信息资源标准,建立物流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的交换共享机制。加快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以及其他运输与服务方式的信息网络,鼓励城市内乃至城市间物流平台的信息共享。

(2)壮大物流产业。着眼于解决物流园区多,但定位不明晰、水平低的问题,强化物流园区整个物流链条中的核心地位;实施物流园区整合工程,做强一批现代物流园区;通过引进战略合作者、整合现有建设单位,提升现有的、具有标志性的石家庄现代物流、国际物流、内陆港物流园区等,打造3~5个带动力强、地位突出的现代物流园区;对新批准的现代物流园区进行核心业务、设施建设、人才培育等方面的监测考核,加大对重点园区的支持力度;依据专业化、规模化的原则引导物流活动,使物流企业形成良性聚集,建立战略协作乃至形成跨行业的优势互补与协作;统筹规划物流有形市场,建立健全行业整治和退出机制,实现良性企业兼并、重组和合作经营,形成整体竞争合力,在保证物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全力降低物流成本费用。

(3)利用好区位和交通优势。石家庄市应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区位,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发挥“承东启西、贯通南北”作用;基于密集便利的公路、铁路和空港,充分发挥其物流集散中心职能,辐射全国,促进全国中、东、西区域的物资周转,把物流产业发展为石家庄市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应紧紧围绕石家庄市提出的“转型升级”和“跨越赶超”两大任务,打造华北地区“东出西联”、“承南接北”物流中枢,形成高端引领、联通国际、互动京津、对接沿海的现代物流发展格局;加强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完善其网络布局,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配套,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物流运行效率;发展多式联运,加强集运体系建设,使铁路、机场及公路实现“无缝对接”,着力提高物流设施的系统性、兼容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整合现有运输、仓储等物流基础设施,加快盘活存量资产,通过资源的整合、功能的拓展和服务的提升,满足物流组织与管理服务的需要;加强新建铁路、港口、公路和机场转运设施的统一规划和建设,合理布局物流园区,完善中转联运设施,防止产生新的分割和不衔接。

(4)提升物流管理水平。以价值创新为先导,以降低物流成本为关键,完善物流服务系统,同时保证物流服务的优质化;努力解决监管机制缺乏、市场秩序混乱、管理不到位、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杜绝卷货或“疑似”卷款事件发生,提高物流行业诚信度,完善物流行业的综合监管体系;加强物流行业人才培养、培训,实施人才培养和选拔工程,从全市乃至全省、全国范围内选拔物流、项目招商、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综合人才,充实到物流管理部门;改革用人机制,通过进修、轮训等方式,加快对现有人员的培训,提升专业水平和文化素养;不断健全资金利用与行业管理保障机制,有效吸收、消化来自国家、河北省的巨大投资;制定较高门槛的现代物流产业进入标准、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制定更加明确的优惠政策,简化入园的行政审批手绪,推动物流业务整合;及时到位资金,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克服征地中的困难,努力与城市规划相协调,与城市交通相协调,减少交通限制;积极推进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进程,推广物流信息系统,实现物流系统信息标准化;充分调动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积极性,积极支持和引导物流科研工作,培养现代物流业发展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

(5)塑造形象,打造品牌。注重石家庄市城市物流发展的主题凝练、形象塑造,提升其国内乃至国际影响;以名牌和上市公司为龙头,通过合资、联合、并购等方式,实行连锁和集团化发展,做大做强物流企业;开展现代物流示范企业认定,经认定的企业享受相关优惠扶持政策;对新确认为国家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和省著名商标的企业和新认定的3A级及以上企业,予以奖励;支持品牌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对有条件直接上市的企业予以积极培育和扶持;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市内企业与国外物流企业合作,加快物流服务“走出去”步伐;建立沟通国际的物流网络体系,拓展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分销渠道,促进石家庄市物流企业参与国际物流服务市场竞争,推进国际化进程。

(6)利用好外在环境、把握好外在机会。注重与京津物流的协调与互补,以及与太原、郑州、济南等城市的联合;注意与河北省物流产业的协同,适应河北省、国家乃至世界物流发展的大环境;抓住机遇,积极合作,顺应京港澳高铁通车后的“高铁时代”,努力实现高铁、铁路、高速公路与物流园区交通无缝隙衔接;充分尊重市场规律,了解市场需求,展开市场调研,有针对性地开展城市物流合作,与高铁沿线城市共享资源,突出特色,推出多样化高铁物流产品;吸引国际知名物流企业直接投资,逐步扩大外商直接投资的范围,鼓励市外物流企业采用多种形式与市内大型物流企业展开合作;允许外商和民营资本投资现代物流业,参与国有物流企业改组改造;针对《石家庄现代物流发展规划》(2003~2015)将于2015年到期,制定新的《石家庄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继续制定、出台、落实物流行业管理规范,研究成立物流项目管理综合执法机构,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 阎银. 石家庄物流产业发展及展望[J]. 经济导刊,2011(4):84-85.

[2] 陆相林. SWOT分析模型在福建省物流发展中的应用[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3(4):35-38.

[3] Ghazinoory A., Abdi M., Azadegan-Mehr M.. SWOT methodology: a state-of-the-art review for the past, a framework for the future[J]. Journal of Business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2011,12(1):24-48.

[4] 龚应荣. 制订经营战略的SWOT法及其应用[J]. 上海企业,1986(11):24-25.

[5] Coman A., Ronen B.. Focused SWOT: diagnosing critical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09,47(20):5677-5689.

[6] 冯军霞,隽志才,毛薇. 应用多级模糊评价方法进行区域物流系统规划[J]. 技术经济,2003(3):61-63.

[7] 柳健,邱国斌.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物流竞争力比较研究[J]. 物流科技,2011(4):13-17.

[8] 赵莉琴,郭跃显. 城市物流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2):78-81.

[9] 袁敏. 城市物流竞争力评价研究[D]. 重庆:重庆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0] Kajanus M., Kangas J., Kurttila M.. The use of value focused thinking and the A WOT hybrid method in tourism management[J]. Tourism Management, 2004,25(4):499-506.

物流发展战略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零售企业 物流绩效 评价 改进策略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零售企业发展的市场竞争优势越来越取决于现代物流提供的速度、成本、服务以及效率。零售企业强化竞争发展优势就需要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依靠物流过程的控制、物流技术设施设备的发展、物流信息的合理应用并通过不断改进企业经营资源整合过程的物流绩效管理,才能提高运行效率,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创造更好的企业价值。

零售企业改进物流绩效,就是在满足顾客服务要求条件下,在零售企业经营运作全过程中对物流绩效的产生、形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协调。主要有四个基本策略:

建立零售企业物流绩效发展战略

零售企业物流绩效发展战略要素分析

运用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竞争优势要素划分方法,影响零售企业物流绩效的战略要素主要就是物流资源、物流产业竞争、物流市场需求、政府政策四个方面,并由此构建了基本的共同影响框架。物流市场需求包含需求量、需求结构与需求变化趋势所产生的导向信息,物流资源包含物流设施设备、物流人才、物流服务管理所决定的运作能力,物流产业竞争包括了竞争程度、发展能力以及相关产业支持的基础条件,政府政策包括了相关法规、宏观管理体制与调控能力的制导作用,四者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影响零售企业物流绩效发展的战略要素。

对零售企业物流绩效战略要素进行的价值分析,就是价值分类、竞争权衡、确定优势资源、共享优势资源、创造更大的物流绩效。可以通过价值、吸引力、持久力的分析来完成物流绩效发展战略要素的系统分析。价值分析就是分析企业物流资源与物流需求匹配的程度和形成的竞争优势;吸引力分析就是分析促进企业物流发展的企业资源力量,包括资源的独特性、传递方式和转移效用;持久力分析就是分析政府的政策环境与企业优势资源积蓄和提高的速度、等级,以及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发展战略模式及其实现途径

零售企业物流绩效发展战略模式主要表现为合理化战略模式与创新战略模式。物流绩效合理化战略就是将合理化思想与操作方式贯穿在改进物流绩效的全部过程。零售企业物流运作系统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需要对物流系统进行设计、调整、改进与优化,通过提升物流服务能力,科学地解析物流成本构成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管理手段,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实现企业物流绩效的合理化。零售企业物流绩效管理的创新战略就是通过创新物流管理的制度、方式和方法,改变企业原有物流服务构成,不断提升物流服务能力,以更优质的服务创造更多的物流价值。

为此,零售企业必须紧紧围绕发展战略需要,通过战略、任务和决策转化为具体的、系统的、可操作的战略目标,从而形成集评价和激励,传播和沟通、团结和学习的多功能的战略管理系统;必须进一步分析和评估企业资源素质与能力,科学确定企业物流战略,实施战略管理,确保物流绩效管理产生战略价值。

强化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管理

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就是以有效满足竞争与发展的物流需求为目的,通过客观定量标准与主观效用行为测定物流绩效的活动过程。具体地说,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是对物流价值的事前计划与控制以及事后的分析与评估,以衡量企业物流运作系统和活动过程的投入与产出状况的分析技术和方法。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分析工具,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成为一个不断分析、控制和修正的动态过程。

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是对整个供应链体系中多个群体利益的协调、平衡和兼顾。为了建立起零售企业内部物流运作体系和各环节各部门和各个员工的激励机制,并建立起供应链体系中企业与供应商顾客等外部利益群体的利益分享机制,需要对物流绩效进行多角度评价的平衡和有机协调。主要包括:外部评价指标(品牌形象、顾客态度、股东收益等)和内部评价指标(内部组织效率、物流运营、技术、创新与成长等)之间的平衡;成果评价指标(市场占有率、利润、物统费用、物流设备利用率等)与行为评价指标(物流功能组合、物流控制、物流设备状况、员工、物流流程、物流服务等)之间的平衡;客观评价指标(响应速度、准时率、准确率、配送频率、差错率等)与主观评价指标(顾客满意度、员工忠诚度等)之间的平衡;直接评价指标(直接衡量物流活动成本与收益的指标)与间接评价指标(物流活动提升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指标)之间的平衡;长期评价指标与短期评价指标的平衡;有形资产评价指标与无形资产评价指标的平衡。

面向未来的竞争,零售企业的绩效更多地在于所选择的供应商绩效、所选择的目标市场顾客绩效等构成供应链系统的共同绩效。零售企业必须从着重内部控制转为内外协调并重,就需要沿着供应链系统对物流绩效进行延伸的协调和控制。零售企业经营品种日益丰富,博弈下的供应链系统日益复杂,对物流绩效实现全面评价涉及更多的因素和数据处理,需要更大的成本投入、更长的分析时间和增加了出错的可能,很难满足零售企业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持续提升竞争优势的要求。零售企业对供应链系统的物流绩效实施动态测评,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优选的动态测评的关键性指标(kpi指标)编制成系统软件,在零售企业现有的信息系统上根据需要采集数据并分析和提供测评结果,为供应链博弈决策提供辅助支持并保证时效性与准确性。 构建零售企业物流绩效管理体系

要建立零售企业物流绩效管理体系,除了要有管理职责、人员与物质资源、绩效体系结构等要素之外,还必须要有符合零售企业经营特点的物流运作要素。包括:物流需要的调研与评定,物流服务设计,物流服务提供过程和物流绩效管理的分析与改进。

物流需要的调研与评定是企业物流活动过程的首要内容,要运用各种有效方式了解物流需要,依据调研结果和企业实际物流服务条件,确定新的物流服务项目,编制物流服务大纲,以作为物流服务设计的基础。 物流服务设计是把物流服务大纲中的内容与要求策划设计为物流服务规范、物流服务提供规范和物流绩效控制规范,确定开展预定物流服务项目的时间计划表,确保一切必要的资源、设施和技术支持,并对物流服务项目进行适当的、切合实际的宣传。

物流服务规范规定了物流服务的特性、内容、要求及验收的标准;物流服务提供规范规定了提供物流服务的方法和手段;绩效控制规范应有效地控制每一物流服务过程绩效,以确保物流服务始终满足有关规范要求和顾客需要,既可以此制定物流绩效管理控制规范,也可纳入企业整体服务规范和管理规范之中。

物流服务组织应采取行政、经济、教育等各种手段确保物流服务规范的实施,不断地对物流服务过程绩效进行评定和记录,识别和纠正不规范物流服务,把影响物流服务过程绩效的各方面因素,如人的技能、设施的完好与安全等置于受控状态。还应十分重视顾客对物流绩效的投诉和评价,力争实现无缺陷物流服务。

零售企业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物流绩效管理进行分析,为此要建立一个物流绩效管理信息反馈管理系统,既要进行定性分析,更要进行定量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以寻求绩效改进机会,进行绩效改进,提高物流绩效管理水平。

有效运用物流绩效改进方法

零售企业物流绩效改进就是指为向零售企业物流及其顾客提供增值效益,在整个零售企业范围内所采取的提高物流绩效活动过程的效果与效率的所有措施。绩效改进是一种以追求更高的过程效果和效率为目标的持续活动。既为零售企业物流创造绩效改进的环境,持续地改进企业物流运作过程;又为零售企业物流绩效改进创造必需的价值观和文化基础,重视满足企业内部和外部顾客的需要,使绩效改进贯穿于从供方到顾客的整个供应链。

树立企业物流整体绩效管理思想

一般来说,零售企业物流活动就是为生产经营服务的服务性活动,不同的企业物流服务功能的构成和重要性不同,其绩效都会影响顾客感觉中的整体物流绩效和顾客的满意程度。零售企业强化物流绩效管理,就必须树立整体绩效管理思想,必须深入了解物流服务全过程,并根据顾客需求,认真做好物流服务网络体系设计工作和物流绩效管理工作,不断创造物流价值,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企业在物流服务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都必须以优质服务组成的整体,为顾客创造更大的物流价值,增强顾客的信任感和忠诚感。

物流绩效是服务客观现实和顾客主观感觉融为一体的产物。零售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长期优势,应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加强绩效管理,做好每一个关键环节的绩效管理工作,提升零售企业物流服务的整体绩效水平,促使服务实绩符合或超过顾客的期望。

顾客感觉中的物流绩效是由零售企业物流员工和顾客之间相互交往的结果决定的。员工的服务知识、服务技能、服务意识、服务行为对顾客感觉中的物流绩效有极大的影响。因此,提高内部物流绩效,才能为零售企业外部顾客提供优质服务。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员工的物流服务管理,必须高度重视顾客的物流需求管理。

建立有效的物流绩效管理信息系统

零售企业建立有效的物流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能为企业提供物流绩效改进决策必需的各种信息,能激励企业内部员工改进物流服务工作。建立有效的物流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应遵循以下原则:

计量顾客对物流绩效的期望。零售企业既应计量顾客对物流绩效的评估,也应计量顾客对物流服务的期望。顾客对物流绩效的期望是顾客评估物流绩效的依据。不计量顾客的期望,零售企业就很难正确理解顾客对物流绩效的评价。

强调物流信息绩效。零售企业物流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是根据信息的相关性、精确性、实用性、连续性、可信性来衡量的。零售企业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可增强顾客忠诚感,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收益。物流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就是让管理者了解物流绩效对零售企业的影响,做好有关管理工作。

上一篇:品牌发展战略范文 下一篇:硬件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