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模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18:18:19

物理模型论文

物理模型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语言学;原型模型论;原型范畴论;共性;差异

中图分类号:HO-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3)02-0125-07

引言

原型模型论是张今先生根据东方辩证法关于内外部矛盾相互关系的理论于1997年在他的专著《思想模块假说――我的语言生成观》中提出的。之后,张先生对该理论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多次增补和发展其内容,使其更加完善。原型模型论研究的是“物理系统和精神系统之间、精神系统和精神系统之间及物理系统和物理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原理”,“既适用于自然科学,也适用于社会科学,尤其适用于语言研究”。该理论自创立以来,受到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有人对其进行理论阐述,有人运用该理论对词汇、句法和翻译进行研究。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理论之一,是ROSCh在概括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特别是Wittgenstein的家族相似性的基础上,结合一系列实验和研究发现并首先提出的。Taylor、Un―gerer&Schmid等进一步完善了该理论。该理论认为,范畴不能以一套必要和充分条件来定义;范畴内的成员地位不同,彼此间存在隶属度差异;范畴成员之间通过相似性形成网状结构,范畴的边界模糊。该理论自问世以来,已经成为国内外语言学、心理学、哲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该理论传人中国以后,其研究在中国经久不衰,有的引进、介绍、总结和评述国外学者的观点和理论;有的运用该理论分析解释词义的历史演变、一词多义现象、词义的模糊性以及句法归属问题;有的讨论该理论的局限与不足。

原型模型论与原型范畴论都使用原型一词,都对语言现象的研究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和很强的解释力,二者具有很强的可比性。本文拟对二者的共性和差异进行对比研究。

一、原型模型论与原型范畴论的共性

1.型与范畴

原型模型论研究的对象是“型”。原型模型论认为,“任何相对独立的事物都是一个系统。任何系统都是以‘型’为其本体论特征的”。“换句话说,物质、意识、思维、行为、生物、非生物、自然、社会、科学、艺术等都以‘型’为本体特征”。“一切均为‘型’,型就是一切”。“型”包括“原型”和“模型”。就语言来说,语言和言语都是相对独立的系统,都是型,语言中的语音、语义、词汇、语法、词素、音标、字母、句子、名词、主语、修辞格等也都是型。一种事物(比如桌子)可以是型,一类事物(比如家具)也可以是型。

原型范畴论虽然没有明确论述,但从其研究内容可以清楚地看出其研究对象是“范畴”。范畴是事物在认知中的归类,是人们在互动体验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在思维上的概括反映,是由一些通常聚集在一起的属性所构成的“完型”概念构成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都是由范畴组成的,范畴包括自然范畴、认知范畴和语言范畴。自然范畴是指自然界自然存在通过人的认知分类形成的范畴,如动物、植物、山川、河流等。认知范畴通常是指主观世界通过人的认知分类形成的范畴,如社会、法律、概念、判断等。语言范畴是指语言中通过人的认知分类形成的范畴,如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词素、名词、主语等。范畴也可以分为基本层次范畴、上位范畴和下属范畴。基本层次范畴是人类对事物进行分类最基本的心理等级,是人与自然、社会相互作用最直接、相关性最大的关联点。在基本层次范畴等级上,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提供了认知结构与客观世界的重要关联,因此在此等级上,人们更容易感知、学习、记忆事物的非连续体。在基本层次范畴的基础上,向上扩展为上位范畴,向下扩展为下属范畴。比如,树是基本层次范畴,植物是其上位范畴,松树、桃树、梨树等是其下属范畴。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是从基本层次范畴开始的,儿童学习语言也是从表示基本层次范畴的词语开始的。所有范畴都是原型范畴,都有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比如,多义词paper的意义范畴就是原型范畴。该词有四个意义,即纸、报纸、文件和学术论文。这四个意义中的原型是“纸”,并引申为“写上字的东西”,所以,paper才具有了另外三个意义。正是有了“纸”这个原型意义,paper的四个义项才能够一起依附在同一个语言符号上。

原型模型论的“型”与原型范畴论的“范畴”具有大致相同的内涵,因为它们都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切事物。世界上的一切都表现为“型”或者“范畴”,无一例外。

2.模拟与范畴化

原型模型论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对原型进行模拟的结果。“不同的系统(物理系统或精神系统)是由相同的原型,按照不同模拟规范,或由不同的原型,按照相同的模拟规范,经过模拟和演替而形成的”。语言和言语都是对客观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模拟,客观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是原型,语言和言语是模型。客观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与语言和言语属于不同的系统,客观物质世界属于物理系统,精神世界属于精神系统,语言和言语属于言语系统。人类在对客观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进行模拟的过程中认识世界,进而创造了语言来表达世界。

原型范畴论主要是关于范畴化的理论。根据原型范畴论,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是范畴化的结果,范畴化是人类对事物进行分类的思维过程和心理过程,是人类的认知赋予世界万物一定的结构的过程,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过程。“范畴化的过程包括识别或区分、概括和抽象这三种形式。识别或区分过程是指人们对属于不同类别的刺激进行区分;概括过程是指人们将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归成一类;抽象过程是指人们将某一个范畴中的物体所具有的共同属性提取出来”。范畴化过程就是概念形成的过程,即“概念化”的过程。人类通过范畴化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和关系进行概括,形成概念。范畴化以原型性为依据,从具体事物的原型向外扩展到范畴的边缘成员,一直到更抽象的事物和概念。范畴化是人类认知机能高度发展的重要体现,是人类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对语言进行研究,就是对语言进行范畴化,透过语言纷繁复杂的表象,分析其本质,对语言及语言的各个要素进行识别、分类和解释,把语言分为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和修辞等不同范畴,并对这些范畴继续识别、分类和解释,也就是继续范畴化。比如,语言中的词汇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不同的词类。典型的名词具有格、数、性等特征,不完全具备这些特征的名词是非典型的名词;典型的动词具有第三人称单数、现在时、肯定式、主动态等特征,不完全具备这些特征的动词是非典型的动词;典型的形容词是表示性质,起修饰作用的形容词,因为这类形容词出现频率最高,最为人们所熟悉。

原型模型论的“模拟”与原型范畴论的“范畴化”具有大致相同的意义,都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方法和手段。

3.相似性

“原型模型论的根本原理是原模共轭相生原理。这就是说,原型和模型之间必须具有共同的基础(从本质上来说,也就是相似性或某种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条件关系等)”。这种相似性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形状、功能等具体的客观相似性以及诸如感觉相似性、知觉相似性、概念相似性和想象相似性等心理相似性和经验相似性。心理相似性建立在生理感受和身体体验基础上,例如,英语中可以用I’m flying up和I’m feeling down分别表示高兴和沮丧,原因是人们高兴时身体挺立向上,而沮丧时身体往往弯曲向下。所以,相似性在很大程度上是思维想象的结果,是思维的创造性产物,是“创造相似性”(creative resemblance)。所有语言中的象声词都是对客观现实中具体声音的模拟,都和客观现实中的具体声音相似,例如,汉语中用“扑通”模拟跳水声,用“咚咚”模拟打鼓声,用“滴答”模拟钟摆声音,用“布谷”模拟布谷鸟叫声,等等;英语中用miaow模拟猫叫声,用chick模拟鸡叫声,用quack模拟鸭子的叫声,用ringing、jingling、dinging、dingling、tinkling、tingling、ding、dingdong、ding-a-ling模拟钟/铃声,等等。同样,句法的结构也和客观现实的情况具有相似性或者说一致性,比如,句法成分的排列顺序和事件的时间顺序通常一致;客观现实中的实体相接近,表达它们的语言成分也相接近;客观现实中可以分离的实体与属性在语言中也可以分离,客观现实中不可分离的实体与属性在语言中也不能分离。

原型范畴论认为,原型与非典型成员之间具有“家族相似性”,认知主体根据认知对象与原型的相似性大小来判断其是否属于该范畴。对相似性进行判断时,外观、功能和出现频率虽然常常起着重要作用,但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事物的属性。属性是事物的心理特征,是对事物特征的分解。在对鸟范畴进行识别时,可以发现很多属性,比如,生蛋、有啄、有双翼、有双腿和会飞等,但“会飞”可能是鸟范畴的根本属性,因为鸟范畴的大多数成员都具有飞的能力,只有少数鸟范畴的动物(如鸵鸟)不具有这一属性和极少数不是鸟范畴的动物(如蝙蝠)具有这一属性。相似性在词义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相似性(或者相关性)的作用,指称某一事物的词语可以用来指称另一事物,该词语的指称范围扩大了,它的义项也就多了。同样,语言中的隐喻也来源于两种事物之间的某种相似性,或者是客观相似性,或者是主观相似性。没有相似性做基础,就不可能把一事物比喻成另一事物。

相似性在原型模型论和原型范畴论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相似性,就没有办法对事物进行归类,对事物进行范畴化。当然,如果人类认识不到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也就不可能把它们归为一类,认知为同一范畴。

4.模拟主体与认知主体

原型模型论研究原型、模型和模拟主体三者之间的关系。模拟主体特别是人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因为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选择能力的动物,他在对客观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进行模拟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带有自身的审美观、价值观、世界观、历史观和科学观,从而在最终的模拟结果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不同的语言通常都有自己独特的词汇体系,因为不同的民族对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切分方式不同,各民族的词汇系统都是在本民族的历史进程、社会生活、地理环境、特别是本民族文化和逻辑一心理结构的影响下,对客观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进行不同的识别和切分而形成的。如果两个民族在这些方面的差异比较小,这两个民族的语言在词汇方面的差异就会小一些,如印欧语系各语言之间在词汇体系上的差异就小一些。如果两个民族在这些方面的差异比较大,这两个民族的语言在词汇方面的差异就会大一些。英语民族和汉民族在这些方面的差异很大,所以,英汉语言的词汇体系也具有巨大差异。比如,汉民族把家庭内部同辈人的关系划分为四种情况:兄、弟、姐、妹,而英语民族则把家庭内部同辈人的关系划分为两种情况:brother和sister。也就是说,汉民族既注重性别的不同,也注重长幼的差异;而英语民族只重视性别的不同,不重视长幼的差异,这充分体现了汉民族长幼有序、尊老爱幼的传统思想和美德以及英语民族自由平等的思想。同样,爱斯基摩人生活在极度寒冷的北极地区,在他们眼中,雪是多种多样各不相同的,所以,在他们的语言中就会出现多个表示不同类型的雪的词汇。

原型范畴论是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石之一,同样重视认知主体在范畴化过程中的作用。因为范畴化受制于人类感知及运动机能的特性及心智的想象能力,体现在图式组织、隐喻、转喻、心理意象等方面。事实上,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在语言和客观世界之间存在一个中间层次“认知”。意义不直接反映外部世界,而是反映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认知的主体是人,没有人的参与,认知是不可能的,对世界的认知不能独立于人和人的认知体系。所以,无论象声词和客观现实中的具体声音多么相似,它们都不可能和客观现实中的具体声音完全相同。不同民族语言中的象声词都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例如,汉语中用“汪汪”、“狺狺”表示狗叫声,英语中却用yelp、bark、whine、growl、howl等表示狗叫声。

模拟主体和认知主体都是语言阐释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认知(模拟或者范畴化)不可能是纯粹客观的,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通过认知形成的语言表征更不可能是完全客观的,所以,对语言进行研究必须和使用语言的人及其认知联系起来。

5.原模转化与次原型化

原型模型论的根本原理是原模共轭相生原理。“从这一根本性的原理中,又派生出若干小的原理,包括原模互模原理”。根据原模互模原理,原型经过模拟形成模型之后,该模型可以转化为新的原型,模拟主体可以对其进行模拟,形成新的模型,依次类推,不断往复。比如,我们可以直接以人为原型为他画画,也可以以人的照片为原型为他画画,而照片显然是人的模型。这里,照片就从模型转化成了原型。语言的模拟也是这样,语言中的基本句型都是对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各组成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的一般方式进行模拟形成的。SVO句型是模拟事物的作用只涉及一个作用对象的通用模型,其原型主语通常是表现人类的名词,其原型宾语通常是表现人类或者事物的名词。这个模型一旦形成又可以转化成原型成为其他模型的模拟对象,产生出各种各样的模拟句型和隐喻句型。比如,英语句子Mary sawthem at the summit是一个原型句,句子的主语是表示人类的名词,是原型主语;句子的宾语也是表示人类的名词,是原型宾语。而The fifth day Sawthem at the summit则是一个模拟句,因为句子的主语不是表示人类的名词,是模型主语。

同样,原型范畴论认为,范畴具有多原型结构,范畴中的任何一个成员都会与某一原型的表征相似,而那些与同一范畴联系在一起的各个原型之间具有家族相似性。“整个范畴在原型的基础上可以不断地次范畴化。各次范畴可以通过隐喻或转喻为次原型再进行范畴化,以此类推,从而构成整个范畴的层级结构或同一层面的辐射。因此,次原型既是主范畴的成员又是次范畴的原型,成员角色的双重性构成了十分复杂的原型范畴”。例如,名词的原型通常是一个具有三维属性的离散的实体,是具体的事物,如桌子、椅子、书本等。因为名词通常出现在主语、宾语、补语的位置上,这些位置就成了名词的表征形式,获得了原型意义,能出现在这些位置上的词语都是名词。因此,在A new dignity creptinto his walk中walk是名词,因为它出现在介词宾语的位置上。

模型和非典型成员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化为原型。正是因为模型和非典型成员都可以转化为原型,人类才能够通过已知的事物认识未知的事物,通过熟悉的事物认识不熟悉的事物,从而把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一步一步扩大人类认知的范围,从自身走向他者,从本土走向世界,从地球走向太空,从事物的现象走向本质。

二、原型模型论与原型范畴论的差异

1.原型

原型模型论把“原型”定义为“一个表征与指代、刻划与描述型的(或型态发生的)初始的、边界的、先决的、支配的、主导的作用、条件、因素、影响的内涵的范畴”。根据原型模型论,客观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是原型,因为它们是初始的、先决的型;语言和言语都是模拟客观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模型,语言的所有子系统――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和修辞等――也都是模型。从本质上来说,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是认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语言是认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论断。所以,原型在很多情况下是一个历时范畴,原型往往早于模型。

认知语言学家对原型的定义不完全相同。Rosch认为原型是与同一概念的成员有更多共同特征的实例,这个典型代表对于识别范畴起重要作用。Reed认为原型是范畴的平均特征或集中趋势,是对范畴进行概括的表征。Taylor认为原型是范畴的概念核心的图式化的心理表征,实体并非原型,只是原型的个例。但是,认知语言学家普遍认为,“原型”是对一个类别或范畴的所有个体的概括表征,反映一类客体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原型是范畴中的最好、最典型代表,是“好”的成员和样本,与其他成员有更多的共性,是范畴的中心成员,是人类对世界进行范畴化的重要基点和认知参照点,是范畴扩展的源点,为人类认知世界提供简洁的认知框架,体现认知行为和语言使用的经济原则。所有概念的建立都是以原型为中心的,原型是范畴化的重要依据。比如,在鸟范畴中,知更鸟是原型,其它成员与原型具有相似性,其相似性程度越高越容易被归人鸟类,其相似性程度越低越不容易被归入鸟类。在语法范畴中,主语的原型是施事,宾语的原型是受事,状语的原型是处所和工具。过去时的原型是指某动作发生于讲话之前,它的非原型用法即过去时有时也可用来表示现在和将来,常用来表示虚拟或委婉语气。主从复合句的原型用法是主句表达主要信息,从句表达次要信息,但有时会出现相反的情况。

所以,尽管原型模型论和原型范畴论都使用“原型”一词,它们对原型的理解和界定并不相同。原型模型论强调原型的原始的、先决的、支配的、主导的作用,通常在时间上早于模型,尽管也可以与模型同时存在。而原型范畴论的原型通常是共时的范畴,是范畴中最典型的、最有代表性的成员。

2.可变性

根据原型模型论,“原型”通常是固定不变的,不同的模拟主体对原型的认知通常是相同的。“原型”一般都是最初形成的、最初始的范畴,尽管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些事物的原型已经模糊了。比如daisy一词的原型是day’s eye,表示像太阳的圆盘花;dandelion(蒲公英)来自法语lion’s tooth,表示叶子上有像狮子牙齿形状的带刺的花。这就要求我们对词源、语言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很好的了解和把握,在语言的研究和使用中不能望文生义和主观臆断,而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学习和研究。

原型范畴论中的“原型”虽然相对稳定,但有时是不固定的,可能会因情景的变化、文化背景的不同、时代的发展变迁以及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而改变。Ungerer&Schmid研究发现,由于语境不同,“狗”的原型就会不同。在打猎的语境中,“狗”的原型是一种猎犬;在比赛的场景中,“狗”的原型一种身体细长、善于奔跑的赛狗;而在家庭场景里,“狗”的原型是体形较小、温驯可爱的宠物狗。

文化背景的差异也是影响原型的重要因素。对于同一范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选择的原型通常不同。例如,中国人关于杯子的原型与西方人关于杯子的原型可能是有差异的。北美人认为鸟类的原型是知更鸟,但中国人却认为鸟类的原型是麻雀。中国人认为书桌的原型是学生用的课桌,而日本人则可能认为书桌的原型是摆在榻榻米上、腿很短、跟茶几差不多的小桌子。

时代的变化和发展也会影响人们对原型的认知。例如,50年前的汽车和自行车的原型和现在的肯定大不相同,它们很有可能被人们认为是各自范畴的边缘性成员。同样,英语中的动词arrive原义为船“到岸”,现在它的语义范畴扩大了,指以任何方式“到达某一地点”。由于运输工具的变化,arrive的原型意义已成为“乘车到达”,而“到岸”只能是边缘意义了。

原型模型论中的“原型”通常是固定不变的,而原型范畴论中的“原型”有时是不固定的。两种理论中“原型”的变与不变是与它们的意义和内涵密切相关的。

3.模型与非典型

在原型模型论中,与“原型”相对的概念是“模型”。模型是“一个表征与指代、刻划与描述型的(或型态发生的)初始后、边界后、后验性的、从属性的、比照的、反映性的(后发的、后瞻的、演变的、延续的、承接的、比拟的、仿照的、连续的、对照的、比较的)作用、条件、因素、影响的内涵的范畴”。原型与模型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依赖的。原型与模型可以属于相同的系统,也可以属于不同的系统。比照房子建造模型时,原型房子和模型房子都属于物质系统;而用“房子”一词表述房子时,语言模型的“房子”则属于语言系统。原型与模型之间的相似性程度高时原型容易识别,反之,原型则难以识别。

在原型范畴论中,与“原型”相对的概念是非典型成员或者边缘成员。原型和非典型成员之间有资格等级的差异,有比较典型的成员,有比较边缘的成员。范畴成员之间存在相似性和共性特征,可以构成一个连续体,比较典型的成员之间具有更多的共同属性。非典型成员的原型特征不明显,边界比较模糊,有时甚至不固定,存在跨范畴现象。比如,西红柿既是蔬菜范畴,也是水果范畴。所以,原型与非典型成员通常属于同一范畴,也可以属于不同范畴。正因为如此,语言中存在大量的边界词,用来表示范畴内成员的不同地位和不同等级。比如,strictlyspeaking(严格地说)严格地界定范畴内的成员,把不属于该范畴的成员排除掉。而100sely speaking(不那么严格地说)又模糊了范畴的边界,突出边界的伸缩性,把某些边缘成员纳入该范畴。又如,英语中典型的动词具有第三人称单数、现在时、肯定式、主动态等特征,不完全具备这些特征的动词是非典型的动词。所以,在学习英语词语和语法时,学习者可先掌握词语和语法的原型意义和用法,然后根据认知规律和语言习得规律,向词义和语法范畴的边缘发展,并推导出词汇和语法的多个意义和多个用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便更好、更全面地掌握词语和语法。只有这样,学习者对英语词汇和语法意义和用法的理解才能更加深刻、更加全面,长时记忆的效果才会更好,词汇和语法习得的巩固提高过程才会更加有效。

“模型”和非典型虽然都和原型相对,但它们的意义并不相同。模型是后发的、演变的范畴,而非典型是不典型的和比较边缘的成员。

4.生成性

原型模型论认为,“由原型到模型有一个形态发生学过程,即生成过程。如果原型和模型之间没有形态发生学关系,两者之间就必然有某种逻辑关系”。最典型的例子是仿生学,飞机是对鸟类的模拟,轮船是对鱼类的模拟,现代起重机的挂钩起源于动物的爪子,水母的顺风耳是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的,电子蛙眼是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研制成功的,盲人用的“探路仪”是根据蝙蝠超声定位器的原理仿制的。语言中的典型例子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是在比拟自然界的山河日月和飞沙走石的品性形貌的基础上形成的,比如,汉语中的日()等。语言中的隐喻现象也具有一定的生成性,汉语中的“活雷锋”、“小诸葛”、“阿Q”等表达方式,都是把所描述的人当作模型来比照那些原型生成的。

原型范畴论则是静态地描写范畴内成员之间的关系。原型是典型成员,非典型成员与原型之间具有相似性。相似性程度越高越接近原型,相似性程度越低越远离原型,麻雀就比鸵鸟更属于鸟类。但是,原型和非典型成员之间有时也隐含着一定的历时关系,表现出某种程度的生成性。比如,词义范畴中的中心义项通常是最先产生的,最基本的,其他义项由于与基本义项具有某种关联而成为同一词的义项。这里的原型是基本词义,同时也是最先产生的词义,只是认知语言学通常关注的是基本词义范畴。同样,隐喻范畴的源范畴也是先认知的具体范畴,而目标范畴则是后认知的具体范畴或者抽象范畴。一般来讲,源范畴是我们熟悉的、具体的,来源于人们与世界的相互作用,是最基本的经验。

原型与模型之间具有生成性,原型生成模型;原型与非典型成员之间一般没有生成性,但有时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生成性。

结语

原型模型论与原型范畴论是不同语言学家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提出的。但二者都注重语言理论对语言现象的解释作用,二者都借助原型对语言现象进行研究,有许多共性,也有一些差异。

原型模型论与原型范畴论的共性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二者的研究对象基本相同,它们都对客观物质世界和主观精神世界的一切事物进行研究;二是二者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基本相同,无论是模拟还是范畴化,都涉及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概括、抽象和分类;三是二者对世界的认知都依赖相似性,相似性在两种理论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四是二者都强调客观物质世界和主观精神世界认知的主体是人,人在认知世界和表征世界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五是模型和非典型成员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化为原型。

原型模型论与原型范畴论的差异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尽管两种理论都使用“原型”一词,它们对原型的理解和界定不同;二是原型模型论中的“原型”通常是固定不变的,而原型范畴论中的“原型”有时是不固定的;三是在两种理论中,与原型相对的概念不同,它们分别是模型和非典型,它们的意义也不相同;四是原型与模型之间具有生成性,原型与非典型成员之间一般没有生成性。

物理模型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应急评价 文献综述 国内

引言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评价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它是基于前期对于关键因素的识别和分析以及可靠的调查数据来对评价目标进行合理分级与排序的系统化过程,是突发事件预防、救援、应对的基础,也是应急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

相对于一般评价而言,应急管理评价由于评价对象更为复杂,情景更加不确定,因而评价难度更大。目前许多学者在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相关概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模型构建、实证研究方面已经有了很多研究工作,对于突发事件预防和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本文将在阅读文献基础上,对应急管理评价国内研究文献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总结,最后为未来研究提出了建议。

研究概况

2013年2月10日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在“篇名”输入“应急评价”检索词,能查到的国内对应急管理评价展开的理论研究始于1986年,但直到2003年SARS发生之后才有大量研究论文出现。随着对应急管理研究的越来越重视,近年来研究论文数量逐年递增。1986-2012年论文公开发表数量共计374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105篇,研究对象包括煤矿;交通;地震、干旱、气象等自然灾害;卫生;物流;核电;高校、城市等(见图1)。考虑到笔者无法穷尽所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选取文献样本时,主要选用了105篇核心期刊文章。

作为一项公共性很强、社会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应急管理评价的相关文献以新闻报道、政府政策等形式出现。中国政府网(http://)对应急管理的定义、机构设置、工作动态、应急预案、法律法规、典型案例等有全面、系统的收集与。各地方政府网站也有相应的应急管理专题。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应急管理研究组主办的“应急管理研究网”(http:///)、设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http://.cn/)、华图教育集团主办的“华图政府风险管理研究中心”(http://.cn/)、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应急管理研究中心”(http:///)等是目前国内应急管理研究方面的知名网站,它们对应急管理理论研究、教育培训、政府风险评价等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内应急管理评价研究现状

(一)研究视角

深入分析这105篇文献可以发现,应急管理评价相关研究主要包含以下9个主题(见表1)。由表1可知,在应急管理评价领域的相关文献中,有关“一般应急管理评价理论”以及“城市应急管理评价”的文献占了较大比重,而“高校应急管理评价”、“交通应急管理评价”则涉及相对较少,由此可知国内学者近年研究的侧重点和较少考虑的问题。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如何将目前研究的零散思想、经验和理论进行系统化,并进一步提升,形成一般性的应急管理评价理论,是今后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二)研究类型

许德音、周长辉(2004)把学术论文的类型分为:规范型、描述型、文献型、概念型、实证型、定性经验型、演绎数学模型。笔者根据这一分类对105篇文章进行了论文类型的鉴别,文献型论文有5篇,马建华、陈安(2011)从事前、事中、事后的角度讨论了应急评价,并给出九种不同应急评价的特征和研究进展。侯兰功(2006)、袁艺(2010)、王宝华(2007)、王军等(2008)等对自然灾害应急评价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侧重于灾情评估、灾害损失评估方面。描述型、演绎数学模型论文共73篇,所占比重最大,达到了69.5%,其次是规范型论文,共19篇,达到了18.1%,由于实证数据的较难获取性,其余的论文,特别是实证型论文所占比重较小。应急管理评价论文大多是建立指标体系,然后构建评价模型进行定量评价,笔者对105篇文章进行的论文类型研究结果也正好和评价类论文的特点相吻合。

(三)研究的主要观点

通过归纳现有的相关文献,有关应急管理评价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9个主题,代表性的观点有:

1.一般应急管理评价理论。通过实施国家应急能力评价加强政府的应急能力建设,美国是世界上做得最早、也是最成功的国家。FEMA和NEMA联合开发了具有56个要素、209个属性和1014个指标的应急管理准备能力评估程序(CAR)。1997到2000年,美国全部56个州、地方和海岛都应用该程序完成了应急能力准备状况评估工作。这之后,引发了世界学者和实践者对与应急管理评价相关的一般理论的思考和探讨。

韩传峰等(2007)从政府为主体的角度,构建了20个二级指标的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AHP-FCE法对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赵希男等(2009)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个体标准对应急决策的有效性进行评价。陈安等(2009)认为应急管理中存在“可挽救性”、“可减缓性”、“可恢复性”三大类灾中评估,并设计了一个可量化计算的“可挽救性”评估模型。

2.城市应急管理评价,是应急管理评价领域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的一个方面。2002年7月和2003年12月,河北理工大学会同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河北省社科院等单位召开了两次“中国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研讨会”,在国内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把城市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张梅颖自从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常委会上首次提出关于在我国实施灾害应急能力评价的若干建议后,又多次撰文提出“强化我国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的思考与建议”。自此,国内城市应急管理评价研究的大幕被拉开,一些研究单位和学者纷纷开展类似研究。

铁永波(2005)就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进行了探讨。杨青(2007)用综合评价表对政府部门的应急反应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王绍玉(2011)、汪志红(2011)、王薇(2009)、李强(2009)等就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模型进行了研究,目前常用的有:AHP-Entropy确权法、Logistic曲线、可拓评价模型、G1法等。研究角度也从电力、交通、卫生等单项应急管理评价研究向综合的应急管理评价研究转变。

3.高校应急管理评价。2007年,国务院了《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加强社区、农村、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应急管理工作。学者们加强了高校应急管理评价的研究。周勇(2010)从导师制的角度,评价了校外导师制对预防医学本科生应急能力的培养效果。陈伟珂(2011)应用霍尔三维结构,构建高校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G1法并结合实例对天津市某高校的应急管理能力进行评价。

4.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评价。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同自然灾害不断抗争的奋斗史,近年来,学术界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评价的研究侧重于损失评价、次生灾害评价、应急能力评价方面。1993年李翔、周诚对我国灾害经济统计评估系统及其指标体系进行研究。赵阿兴、马宗晋(1993)从自然灾害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出发,对自然灾害损失评估的工作准则、评估指标和方法进行了探索。魏一鸣(1997)等探讨了用于灾情评估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结合裕列说明了其应用。王跃杰(2002)等研究了地震次生灾害预测和评价。

5.应急物流评价。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了应急物流能力的评价问题,刘小群(2007)等人研究了应急物流能力的内涵与构成体系,周尧(2009)、邓爱民(2009)、马丽(2010)等人运用层次分析方法、DEA方法、模糊灰色综合评价等方法研究了应急物流能力、应急物流预案评价问题。韩瑞珠(2007)利用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应急物流外包供应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

6.煤矿应急管理评价。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其安全生产十分重要。煤炭行业是我国工业安全生产中伤亡最严重的行业。目前,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评价研究侧重事前评价,包括煤矿安全评价、煤矿安全风险评价、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评价、煤矿应急预案评价等,应急绩效等事后评价较少。张洪杰(2010)构建了基于安全风险指数的煤矿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及基于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的煤矿安全综合评价模型。谷威丽等(2011)分析了煤矿应急管理的内涵,并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对煤矿应急能力进行评价。汪涛(2010)利用DEA方法对我国2009年25个产煤省份的煤矿事故管理绩效进行评价。

7.交通应急管理评价。交通应急管理很重要,但是在核心期刊发表的交通应急管理评价研究的文章却不多,而且时间集中在2011年以后,包括轨道交通应急能力评价、地铁应急能力评价、机场应急能力评价、铁路应急预案评价等。祝凌曦(2011)以青藏铁路公司为例选用改进的DEA法对铁路应急预案编制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田宝林(2011)运用人-机-环境系统理论,建立机场应急能力递阶结构模型,并使用一种改进的区间数层次分析法对各个能力的权重进行计算。卢文刚(2012)以广州市为实例进行研究,构建了城市地铁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体系框架。

8.核电应急管理评价。1993年8月由总理签署的124号令:《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和1994年10月的卫生部令第38号《核事故医学应急管理规定》是我国核事故应急工作的法制管理依据。关于核电应急管理评价的核心期刊文章最早发表的是1992年胡二邦等介绍了在核电厂事故应急局地实时剂量评价系统中应用的拉格朗日烟团模式及相应的参数,并给出了内边界层条件下烟团公式的处理方法。随之,韩育茹(1995)对已经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所实施的应急措施的执行效果进行实地考核,并进行评价,旨在为我国核事故应急预案提供更为客观的评价依据。常宝盛(2007)等均以大亚湾核电站为研究对象,对应急柴油机进行了概率安全评价。

应急管理研究评述

综上所述,本文发现关于应急管理评价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如今,学界对于应急管理评价的研究已经从偏重于单项应急管理评价拓展到了综合应急能力评价的研究。从侧重于事前风险评价、事后损失评价,拓展到了事前的风险评价、脆弱评价、能力评价;事中的演化评价、破坏评价、救援评价;事后的损失评价、绩效评价、衍生评价集成的应急管理全过程评价。第二,应急管理评价的一般理论,不再是零散的、局部的,而是逐渐成为系统的、体系的、全过程的。第三,AHP、专家打分法、模糊综合评价法、DEA法、粗糙集法、灰色聚类分析是目前常用的应急管理评价方法。第四,城市应急管理评价已经成为现代应急管理评价的主要方面,作为综合性的应急管理评价研究,城市应急管理评价越来越受到学者和决策者的关注与重视。

当然,应急管理评价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是应急管理评价研究的关键和难点问题,然而目前学者对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以及指标权重的计算还偏于通过定性分析和带有主观性质的专家打分确定,这些对于客观地进行应急管理评价研究是不利的,对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大规模应用也是不利的。对于应急管理评价的单项研究较多,相对比较分散,而对于应急管理评价的全面研究和系统研究较少,有必要进一步进行理论的提升,形成系统的、更具普适性的应急管理评价理论。给出评价体系内容和要素的多,设计各要素具体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指标权重的少。建立单项灾害评价模型的多,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的少。应急管理评价研究中定量分析很多,但是大多停留在单个案例的分析中,或者是算例应用中,由于数据的较难获取性,对于实证研究还非常少。专门针对应急管理评价研究文献的系统性评述文章较少。

关于未来研究应急管理的建议

在对目前国内集成管理研究的现状作出分析之后,笔者认为应急管理评价的研究在我国方兴未艾,该研究方向下的许多领域和层面在我国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还有很多基本问题有待学者进一步研究,也有许多有意义的空缺等待后来者去填补。结合本文综述的内容,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

第一,构建并完善较为全面、系统的一般性应急管理评价理论,扎实理论基础,并用其来指导中国应急管理的实践。

第二,有必要加强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方法、评价模型以及评价标准方面的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如何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进行大规模应用?如何能挖掘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能使各利益相关者满意作为决策依据?应急管理评价结果如何为灾害预警研究服务?这些都是应急管理评价中不可规避的现实问题,也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

第三,有必要引入更为丰富的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应急管理评价的研究。n年(n≥2)多个城市应急管理评价如何开展?如何能解决多指标面板数据的应急管理评价问题?这些就需要拓展目前常用的应急管理评价方法。

第四,有必要加强应急管理评价应用层面的研究和实证研究,进而对提升我国的应急管理水平更具现实指导意义。

总之,构建完善和有效的应急管理评价理论,对于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长期来看,应急管理评价领域的研究在我国才刚刚起步,今后需要结合突发事件的不断发展、演化,使得相关理论在理论上更加系统化,在实践上更具应用性。

参考文献:

1.陈长志等.流脑A群多糖菌苗普种与暴发点应急接种效果及经济效益评价[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1986(3)

2.许德音,周长辉.中国战略管理学研究现状评估[J].管理世界,2004(5)

3.马建华,陈安.应急管理评价国内研究进展[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5)

4.袁艺.自然灾害灾情评估研究与实践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0(1)

5.韩传峰.政府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综合评价[J].自然灾害学报,2007(8)

6.赵希男等.基于个体特征识别的应急决策有效性评价方法[J].系统工程,2009(7)

7.上官艳秋,陈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可挽救性”度量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9)

8.钱永波.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J].城市问题,2005(6)

9.杨青.基于过程管理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7(3)

10.王绍玉,孙研.基于AHP-Entropy法确权的城市公众应急反应能力评价[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1,32(8)

11.汪志红,王斌会,张衡.基于Logistic曲线的城市应急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21(3)

12.王薇,廖仕超,徐志胜.城市综合防灾应急能力可拓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6)

13.李强,陈翔,陈晋,唐巧.考虑危险源的城市应急交通疏散风险评价模型[J].科学通报,2009(16)

14.陈伟珂,张力英.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11)

15.赵阿兴,马宗晋.自然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1993,2(3)

16.魏一鸣,万庆,周成虎.基于神经网络的自然灾害灾情评估模型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1997,6(2)

17.刘小群,游新兆,孙建中,孙其政.应急物流能力的内涵剖析与构成体系[J].灾害学,2007,22(2)

18.邓爱民,张凡,熊剑,吴鹏飞.基于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的应急物流能力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0(6)

19.韩瑞珠.基于FAHP的应急物流外包供应商绩效综合评价[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7 (11)

20.张洪杰.煤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21.祝凌曦.基于改进DEA法的铁路应急预案编制绩效评价方法研究[J].铁道学报,2011(4)

22.田宝林,刘长有.基于区间数层次分析法的机场应急能力评价模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21(3)

物理模型论文范文第3篇

认知科学目前的理论困境和实践困难就在于它业已形成的图灵意义下的算法概念只能模拟认知和智能活动中的显序部分、形成构成论的原子抽象,或者按我们的说法叫经典的“结构信息”,它不能完全解释人类心智活动的内在机制及其体现出的灵活性、选择性和自涌现性。

吴学谋的泛系理论不是简单地依靠逻辑和图灵机算法,而是把结构信息作为要素的集合与关系的集合(交换信息:五互八筹)构成的复杂大系统来模拟人类智能,以冲破目前所做的只求系统的局部一致性的狭隘途径;而王德奎探索用三旋生物、物理的途径和黄展骥的放弃逻辑的人工手段寻求大逻辑的自然机制,以及周礼全先生在语境和隐涵等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自然语言进行成功交际的图式(《逻辑--正确思维和成功交际的理论》),都反映了中国学者们力图解决认知科学的深层问题的阶段性成果。我们相信,沿着这一系列探索,结合近年来人工生命、进化计算某领域的新成果,将会产生认知科学新的研究纲领。

关键词:认知科学 可能世界 交换信息 新的研究纲领(信息范型)

一、引论:历史之谜

20世纪的逻辑学家根据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观念,再进一步严格化、精确化,建立起完整的模态逻辑语义理论--可能世界语义学。使我们可以从多元的角度去看待和探讨逻辑问题,也包括我们可以从认知的角度去探讨逻辑问题并建立各种认知逻辑系统。

与上述过程极为相似的是,十七世纪的哲学家莱布尼茨在三百年前用两个记号0和1的二进制算术来评注和阐述中国古代伏羲图的意义过程中,终于发现“六十四卦图中的64个六爻排列恰好与从0到63的二进制数字一一对应。这一发现使他异常兴奋,立即用法文修改和补充1679年的文章手稿,并将这一法文文稿送交法国科学院院报。”(朱伯--主编的《国际易学研究》第5辑第201页)在某种意义上,莱布尼茨是把易图的“可能世界”严格化,精确化了。但他如何把卦变图和爻变图演变成二进制算术、在走向符号化的同时,又不得不丢失易图的生生之易却是很少为人深究的。

董光璧先生在《易学与科技》的“易卦分类原理”中指出:“易图中的两仪、四象、八卦……就是阴爻和阳爻两个元素的无限重集的排列数。”(第85页)这里对卦变图所蕴含的卦变理论,早被莱布尼茨所揭示:“令人惊奇之处,是这种用0和1进行的算术竟然包含着一个叫做伏羲的古代的国王和哲人所作的线段的奥秘……中国人丢失了卦或伏羲的线形的意义或许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他们对(卦)作了诸多评注,却找到了我不知道离得多远的意义。最后它的真正解释竟然是从欧洲人那里来的。事情是这样的:大约两年多前,我写信告诉了当时住在北京的著名法国耶苏会士、尊敬的白晋神父,我的用0和1的计算方法,他立即就看出这便是解开伏羲图的钥匙。于是,他于1701年11月14日写信给我,并给我寄来了这位哲学君王的伟大图形,一直到64;这使人对我们的解释的真理性毫无怀疑余地,以至于可以说,这位神父借助于我们告诉他的解开了伏羲之谜。因为这些图形或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科学丰碑,经过这么长时间后,又重新找回它们的意义,确是显得稀奇无比。”(转引自朱伯--主编,《国际易学研究》第5辑,第205页)

但为什么被外国学者视为稀世瑰宝的卦变图,却为我国古代的一些学者视之为臆说呢?明董守谕说:“变卦之例,杂而不一者,各持师说也。愚之言变必欲与卦辞相符,此非愚臆也。”(董守谕,《卦变考略》卷上,第660页)清胡渭认为“李、邵为先天之学”,“既失《参同》之旨,又非《彖传》之意。”(胡渭,《易图明辨》卷九,第778页)。其实,董、胡的看法是透露了承接莱布尼茨思想而建立起来的现代认知逻辑系统固有弊端的征兆。

1、莱氏用0和1 的计算方法是否解开了伏羲图的钥匙。

伏羲图形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科学丰碑,如果仅仅是六十四卦图的数字结构,或者说“二元算术”(后人称二进制数字)即数字是用0和1两个基本符号组合去表示任意数字的方法,更具体说,它是满2进1的数系。那么它流传中国几千年也就不会成为众经之首。

2、六十四卦可用来表征六十四种可能出现的事或物。

古代中国,人们用它去预测自己在生产活动与生活中将要发生的事情。从数学的概率论观点说,如果64卦代表对预测事物可能出现的64个答案,而每卦又有6爻,这就又出现了六类不同答案,按照概率独立事件出现的概率公式知,预测的命中概率应为1/64或1/64×6 = 1/384,这是近代概率论的数学理论。

3、中国宋代邵雍曾对八卦顺序进行量化:“乾七子,兑六子,离五子,震四子,巽三子,坎二子,艮一子,坤全阴,故无子。”这一八卦量化顺序,表明邵氏已给出了十进制与二进制的转换方法,但没有达到莱氏的显化阶段,更无法像莱氏那样应用于计算机的设计,今天的高速电子计算机,以及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机器人、人工智能理论,也许人们只想到莱氏的“可能世界”,但却忘记了这也是间接应用和发展了《易经》中八卦进位原理。

4、莱氏解开伏羲图的钥匙,只打开了一个数字化的现实世界,却留下了可能世界的历史困惑。其实《易经》之精华还在于“道”和“阴阳”对立变化的道理。应该把《易经》看成是发现并应用相对现象与相对原理的一部古老巨著——应将六十四卦作相对表示。西方科技与精神文明中间之所以鸿沟日益加大,不能相称,无非是缺乏相对之理,走极性思维所致。“按八卦阴阳(隐显)之律动,即可与数位值同步作无限之延伸,(这里的数位值指的是位数排列)。然,阴(黑)阳(白)隐显之设定,本随心象而论,任取其一为显,则无穷大等于无限小,且太极八卦本属对应之零壹同位!可析可分,可背可向,可来可去,故单一逻辑,可获得最高旁通率!宇宙时、空??无无之数,因切割而兼寓‘有、无’,此一来去自如之逻辑壁合率,称零壹同位。”(陈子斌:《文明的生产力——河洛八卦开创新时代的新智慧》)。

这种去极性的相对观,使卦变图的卦变理论成为组合创新生生不息的源泉,但历史如果没有让人类经历一次数字化的现实世界,我们是不会向可能世界再作艰难的历险的。(参见邓球柏:爻变与卦变,组合创新《哲学研究》2003第2期)可能世界一旦以某种形式的现实世界出现时,就使我们重演历史的困惑。

二、正论:质疑与突破之路

莱布尼茨的数理逻辑设想,是构建一种理想化的“通用语言”和“通用数学”,把所有的推理都化归为计算,让所有推理的错误都成为计算的错误,以至最后可以通过计算解决各种争论的问题,经过弗雷格、罗素等几代人的努力,直到哥德尔证明一阶谓词演算的完全性时,终于建立了“一阶逻辑”的经典逻辑,部分地实现了莱布尼茨的理想。这种逻辑明显地是以二值原则(即没有任何命题不具有真假值)和实质蕴涵为假定的,而多值逻辑除了取真、假二值之外,还可取许多其他的值,由此,量子逻辑、模糊逻辑等都放弃了二值原则;模态逻辑则以其违反人们的常识的直觉用其它蕴涵取代了实质蕴涵。这些新的逻辑学分支就形成了与经典逻辑有别的非经典逻辑。

从语义学角度看,公理化、形式化系统的解释经历了从现实世界模型到可能世界模型的演变。现实世界模型亦称单世界假定,是指把形式系统内的一切符号和公式都解释为现实世界中的对象以及关于这些对象的命题,并认为我们能够在形式系统中适当地谈论其存在的一切都必定存在于现实世界的某处,只不过所关注的是这个世界的更为抽象和一般的方面或特性。可能世界模型亦称多世界假定,是指形式系统的解释框架除现实世界外,还有多个不同的可能世界,逻辑真理并不只与现实世界相关,而是与所有的可能世界相关,逻辑真就是在所有的可能世界中都真。

伴随着语义思考从现实世界模型到可能世界模型的发展,逻辑研究的重心也经历了从语形学(证明论)到语义学(模型论)的变化。

这在洪定国教授最近的论文(见参考文献6)中有哲学的升华。他认为:古往今来,破碎性的人类意识产生破碎性的人类实在,——尽管这种实在又对象化的以心理的、生理的、文化的和物质的形式集蓄于每个人的大脑和一切非生命的人造物之中。从现代物理学来看,现实世界是由分离而独立存在的粒子构成的。这种观念充其量是一种只在一定有限领域内近似有效的抽象。由各种可能世界生成的整个宇宙,必须被理解为一个单一的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分析(分析为独立存在的部分)不具有基本的地位。

故洪定国教授总结玻姆的观点是:任何一个显析序结构(我们称之为结构信息)总是相对的,暂时的,它迟早会消解于隐缠序的背景(我们又称其为交换信息的背景为广义信息范型)之中;在更深、更广袤的层面上这无限的实在又会拓展出新的显析序结构来,如此无穷。如此着眼,凡由破碎性的显析观念去解决带整体性的问题总是要碰壁的。

如果说持传统观念的思想家、科学家所代表的总是破碎性的人类意识(或曰:极性思维,它只代表部分群体的利益,或对于事物深层整体性线索的无知或不敏感)在试图解决已表面化的种种冲突(包括人与自然的冲突)面前,老是不能吸取碰壁的教训,那么认知科学的现状是否把莱布尼茨的严格化、精确化思想推至极限,重演着——试图由破碎性的观念去解决带整体性的问题呢?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三、余论:哲学的反思

莱布尼茨在发表《关于只用两个记号0和1 的二进制算术的阐述和古代伏羲图的意义的评注》(1703年5月5日)之前,已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两种实体学说。

这一学说自1686年他在《形而上学论》和致阿尔诺的信里明确提出“有形实体”(“substance corporelle”)的概念就正式出现。

而在1689年就在关于腊尔夫.库德华斯的《真正理智体系》的读书笔记中曾思考过“单子”概念的物质性。至迟也在1695年莱氏就在自己的严格哲学的意义上使用了“单子”这一术语,并明确宣布“单子”亦即“实在的单元”。我们不能因此而把突出“物体哲学”的莱布尼茨同所谓信守“单子主义”的晚年莱布尼茨对立。

正是他发表“古代伏羲图意义”这一年——1703年,9月致阿尔诺的一封信的“边注”上,他提出两种物质学说的。莱氏在这封信中区分了三种意义的物质:(1)“作为有形团块本身的物质”;(2)“次级物质”(3)“原初的被动的力”即“原初物质”。其中,第一种“物质”,是笛卡尔的,后两种则是莱氏自己的。

而在1703年6月20日致沃尔德的信中提出著名的“实体结构”(五层面)的解释框架,关键是提出“单子”即简单实体(第三层面)同“有形实体”(第五层面)的区别与关联,后来一直坚持,实体有“简单实体”和“复合实体”(“有形实体”)两种。

这里莱氏的“次级物质”学说,便自然地充当了他的“物体哲学”或“现象主义”与他的“实体哲学”或“单子主义”相互关联的“中介”。“中介”功能表现在:“有形实体”既是“有形”的实体,又是有形“实体”:由于是“有形”实体,便势必同具有部分析可分的有广延的作为“现象”而存在的“物体”有内在关联;由于是有形“实体”,便又势必同“绝对没有部分”的,没有广延的作为“本体”而存在的“构成事物的绝对的最初本原”的“单元”即“单子”或“简单实体”有内在关联。

看来,莱氏的两种实体学说,实质上是五层次的实体结构的两个层面,我们不能把“现象主义”(“物体哲学”)和单子主义(“实体哲学”)这不同层次的东西放到一个层次来,只要不从平面思想来看莱氏的两种实体学说,就必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他的简单实体或单子关涉的是他的实体学说的逻辑的和本质的层次,而他的有形实体关涉的则是他的实体学说的现实的、现象的层次。(参见:段德智、李文潮:试论莱布尼茨的现象主义与单子主义的内在关联《哲学研究》2002.9)

纵观西方哲学史,尽管有一系列转换以摆脱认知困境,如:西方的实证主义、分析哲学通过维持格斯坦、哥德尔作了逻辑到哲学的转换,西方欧陆的现象学,存在主义经海德格尔开始了从现象学的“认识论”到存在的广义“本体论”的转换,而库恩晚期科学哲学的认知范式又从现象学回到了心理学,无论西方哲学整体有多么复杂的层次,源头都在莱布尼茨的两种实体学说——归根在于难以完成从实体到关系的大转换。这种未完成转换过程的哲学阻碍了认知科学的发展,因此,认知科学的突破,无疑还需要一场哲学的大革命!

四、出路 :拔动生命和宇宙的琴弦

认知科学不是清谈,正如能生娃娃并不一定就能干;因为人类与动物不同,还讲人伦,能生娃娃,但并不文明。与此相似,认知科学也存在球面与环面的界面,这是依据高能物理的空间破裂和拓扑学的环面与球面不同伦,发展出的三旋理论才揭示的。三旋理论在国内外率先提出:面旋、体旋、线旋、转座子、类圈体等概念群,并以相关数学模型为支撑,对现今自然科学前沿、宇观—宏观—微观世界的众多科学难题给予了统一的“三旋”解,并且还将其创新概念引伸、应用于认知科学和科技哲学等领域;其成果超越了当代物理学最前沿——超旋理论探索的视野,其科学思路给予了人们以深刻的启示。它的成功最根本之处在于其是一种新的、合理的、“能—形结合”的方法,它使传统的欧氏几何和拓扑学的方法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从而使它较欧几里德几何学更明确地回答了物质基本的空间存在形式和运动方式,弥补了自毕达哥拉斯时代以来研究物质世界所忽视了的物质“最基本的运动方式”的缺陷,这更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现举两个拨动生命和宇宙琴弦的例子来说明:

1.在量子计算机与双螺旋结构的三旋联系中,它提出量子计算机是借助类圈体的三旋转动及“受控非门”的操作,从而为中国科学家的量子点研究拓开了思路。莱布尼茨认识中国古代易学64种卦爻的二进制方法,是将认知己科学引上物化的道路,因此有后来以0和1计数的电子计算机(电脑)的出现。但0和1的二相性,仅是2的倍数方法,这太线性太不平凡了。这是认知科学处在球面阶段的特征。因为取类似球体为相,只有正、反转两个自旋和轴向朝上朝下等两个单共轭编码。然而取类似圈态为相,就有62种自旋,并有单共轭、双共轭、多共轭编码,这为制造量子计算机打开了大门。因为一个类圈体的量子位可同时以0和1的状态存在,构成类似电脑0与0、0与1、1与0、1与1等4种不同状态,但量子位不需像电脑里那样移动,而是这四种尝试只用一步就能打开。联系dna双螺旋演示链的弧波模拟,从而为生命是计算进行了重新的解读。

2.弦理论的振动模式,在三旋理论的质量谱计算公式里,相应为模数、基角和参数。这是把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中的波函数、几率、量子隧道、不停歇的真空能量涨落、空间和时间的融合、同时性的相对性、时空结构的弯曲、黑洞、大爆炸等等,用一组方程式归总起来的。有些中国学者困惑,他们讲类圈体的自旋不止面旋、体旋、线旋这三种,瞎说《理论力学》教材的进动、章动、定点转动、定轴转动等等都是类圈体的自旋,真像的人不知道有道德和文明。当然不要以为仅是中国学者是这样,像西方搞量子计算机理论的专家neil gershenfeld也没有把类圈体和类球体自旋的进动分辨清楚。因为球面认知科学,从莱布尼茨到图灵,到哥德尔,到盖尔曼、霍兰、霍金、威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并不是不能打破西方科学的话语权,例如整体与破碎,沿袭西方的中国学者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实从拓扑学上讲,这种整体破碎为部分的东西,如仍是相似整体的球面,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易学的阴阳、泛系、序构,并不是球面的特色,而更多是误入。宏观中的进化与熵增正是一种不确定性。球面更多可能世界;不确定性更多与环面相联,单值与多值都能统一在环线赛博空间中,所以盼当代认知科学早日丢掉球面的头盔,戴上新认知的光环。

参考文献

1、洪定国:物理实在论〔m〕商务印书馆 2001.11

2、金吾伦:生成哲学〔m〕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0

3、洪定国:意识本性初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5(4)

4、洪定国:再探意识本性〔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1(7)

5、洪定国:复探意识本性〔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2(9)

6、洪定国、容青艳、戴维?玻姆的对话观是对人类传统思想文化的超越〔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2)

7、吴学谋:泛系,万悖痴梦〔m〕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8.7

8、黄展骥等:思维与智慧??大众逻辑〔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1999

9、王德奎:三旋理论初探〔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5

10、〔德〕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m〕商务印书馆 1992

11、陈波:逻辑哲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12、周昌乐:认知逻辑导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5

13、张建军:逻辑全能问题与动态认知逻辑〔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0增刊

14、李小五:目前我国逻辑学研究的几个误区〔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0增刊

15、刘晓力:认知科学研究纲领的困境与走向〔j〕中国社会科学 2003(1)

16、周燕:科学理论评价的计算模型〔j〕哲学研究 2002(9)

17、邹崇理:信息流逻辑〔j〕哲学研究 2002(9)

18、刘粤生:“信息增殖进化论”,载信息革命在中国〔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19、罗嘉昌:从物质实体到关系实在[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物理模型论文范文第4篇

毫无疑问?对于现代物理学的深入分析对于bas van fraassen建立他的反实在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结果?比较于科学实在论者?van fraassen声称?科学目的不是在于给予我们世界是怎么样的一个实际上为真的叙述?而是在于"拯救现象"?亦即给予我们世界是怎么样的经验上恰当的描述 。因此?在van fraassen看来?我们决不可能超越我们可得到的经验证据的总体而把握一个超验的实在。van fraassen对于他的建构经验论(constructive empiricism)论证高度精致?而且在某些方面是相当有说服力的。然而?在我对van fraassen的读解中?我发现一些他的主要思想并不是与某种形式的实在论?即我所信奉的关于理论实体的实在论不兼容。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表明这如何是可能的。在我看来?这个"调和"关键取决于找到一种方式来辩护van fraassen所坚定拒斥的达到最佳说明的推理(inference to the best explanation?我将简称ibe)。我认为van fraassen对ibe的拒斥是不合理的?因为那不仅违反了我们实际的科学实践?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与van fraassen自己对于实验和科学方法论之关系的说明相左。这个拒斥是立足于他如下不合理的论点?说明是一个完全语用(pragmatic)的问题?而理论的"超经验"的优点(superempirical virtues)也应该被看作纯粹语用的特点。

在我看来?一个辩护ibe的有效方式是要在因果说明和因果实在论之间建立起某种合适的联系。因此?我们首先需要确立起因果说明的合法性。这将开始于对于经典的?hempel式的说明模型以及它所面临的挑战的一个简要讨论。w. salmon和van fraassen已经各自提出了对于这个经典说明的两个抉择?说明的本体(ontic)概念和说明的语用(pragmatic)概念。这两个概念由于它们在认识论承诺上的分歧而不同。当van fraassen强调说明的语用方面时?salmon继续支持一个理论实在论的见解?认为引用来作为说明目的的理论实体和因果机制必须被看作是真实的 。 然而?如果关于理论实体的实在论还与工具主义或约定主义有所区别的话?那幺salmon思考问题的方式决不意味理论实体的实在性要被看做是理所当然的?毋需为之提供某种辩护。我认为理论实体的设定必须受两个方面的考虑所约束。一个"水平"的约束涉及到把假设了理论实体的那个理论或假说与相关的经验上恰当的理论"整合"起来;一个"垂直"的约束则直接来自于对于那个理论或假说的经验恰当性(empirical adequacy)的检验。当van fraassen的经验恰当性概念正确地强调了后者的作用时?他对于理论的"超经验"优点的处理则妨碍他认识到理论整合其实构成了对于说明的合适性的一个本质约束。 这也因此妨碍他对于ibe给出一个公正的说明。现在让我进一步阐明这些基本的论点。

不论一个说明是什么?它必须对要被说明的现象或事件提供某些理解。因此我们能够把说明看作是根据背景知识和(或者)一个相关抉择的对比类而作出的对于"为什幺"问题的回答。我们假设这个背景知识和这个对比类将提供充分恰当的信息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被说明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经常说科学目的在于追求对于自然事实的说明和理解 。一个理论的说明力通常被看作是它的可接受性的一个主要标准。在实际的科学实践中?这个标准通常通过组合说明?预测和确证而发挥作用。 因此?对于说明的一个令人满意的阐述必须回答两个问题。首先?它必须告诉我们一个说明是什么?以及我们如何判断一个拟定的说明是否令人满意。其次?它必须阐明在说明力和理论接受之间的联系。这些是对于任何可接受的说明理论的基本要求。

正是根据对于说明的相关性和可检验性的考虑?hempel提出了他的说明理论?经典的覆盖律模型(the covering law model)。按照hempel?所有说明能够被归结在两种模型之下?演绎-规律模型(d-n模型)和归纳-统计模型(i-s模型)。这些模型能够按照下列四个条件来表征?

1. 说明是一个具有正确的(演绎的或归纳的)逻辑形式的论证;

2. 说明的前提中至少一个必须是(普遍的或统计的)定律;

3. 这些前提必须是真的;

4. 说明必须满足最大专门性(maximal specificity)要求。

hempel认为这些条件满足了我们对于说明提出的要求。按照他的观点?通过从某些相关的前提中推导出一个给定的事件?这个事件便得到了一个说明。这里?在d-n说明的情形中,我们期待被说明项以演绎的确定性出现?在i-s说明的情形中?我们期待它以高概率或对于实际目的足够高的概率出现。hempel关于说明的主导观念,即说明作为逻辑论证的思想?因此意味着说明项要包含如此充分的信息使得允许我们要幺以归纳的,要幺以演绎的确定性推出被说明项 。

然而?人们已经发现这个经典的说法存在一些严重的困难 。简单地说?我们能够把这些困难分成为两类。首先?有时候一个事件并没有得到说明?即使它的出现能够从一些普遍的定律和背景条件中导出。其次?在另一些时候?一个事件得到了说明?即使它的出现还没有以此种的方式被导出。在第一种情形中?标准的反例来自于不对称性。hempel以可推导性为基础作出的关于单个事件说明的分析?允许我们用被说明项反过来说明说明项。例如?如果旗杆的高度能够从其投影的长度推出?那幺hempel将允许我们说后者说明了前者。但是这并不符合我们通常对于说明的理解。一些作者因此建议说说明关系是不对称的(s. bromberger 1965, 1966; m. scriven 1959)。而且?一些单称因果陈述的确具有真正说明的作用?尽管它们并不满足覆盖律模型。在日常的心理说明或历史说明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例子。另外?有一些例子满足hempel对于说明的要求?但是它们的前提却与推导出的结论的说明没有明显的关系。因此?hempel为恰当的说明指定的条件既不是充分的也不是必要的。

这些问题源于这一事实?逻辑推导是一个纯粹句法的性质?它没有给出概念资源来阐明说明项和被说明项之间的语义关系?更不用说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了。但是在这个纯粹形式的?句法的框架中?我们不可能把握说明的相关性的概念。这至少表明?在阐明一个关于说明的恰当理论时?我们必须考虑被说明的事件和被描述为说明项的事件之间的事实关系。实际上?正是这个考虑把w. salmon引向他的说明的本体概念。许多成功的说明的确显示了hempel的覆盖律模型所突出的将待说明事件置于(subsume)一般定律的覆盖之下的特点,但是这并不意味所有的事件或现象都必须以这种方式来说明。我们能够采纳什么形式的说明,是受事件之间的事实联系制约的。"置于(subsumption)关系必须按照逻辑论证形式来解释这一设定"? salmon认为?"是近代哲学最不幸的错误之一" 。为了避免这个错误?我们需要从说明的认知概念转到说明的本体概念。

按照这个本体的概念?"说明一个事件--通过定律把要被说明的事件与某些前提条件联系起来--是要把它放入一个可辨别的模式中"?这就是说?"表明它在这个世界的可辨别的模式中占据一个(规律上必然的)地位" 。这个思想至少是直观上合理的。因为如果这个世界是因果地生成的和运转的?那幺每个事件在这个世界的巨大的因果网络中将占据一个因果地位。因此?说明一个事件为什么以及怎样发生?就是要表明它为什么以及如何占据它所占据的这个地位。明显地?如果一个人拥有这个说明的本体概念?那幺一个人大概也应该承诺一种实在论的因果概念。按照这个思想?科学旨在于寻求那些能够描述世界的因果结构的理论?因为正是这样的结构决定了现象?或者是它们的原因。

这个本体论的转向不是要否认说明通常是一个认识论的概念,它所要强调的是,一个恰当的说明应该立足于事件之间的客观联系。确实?这种客观的联系或许不局限于因果联系?因为在事件之间也存在其它类型的联系?比如说?共存或共变?同一或部分-整体的联系。 因此,不是所有的说明都是因果的 。但是我认为至少有两个理由表明为什么因果关系比其它的关系更根本。首先?本体论上说?所有性质都是随宇宙的生成和演化而产生的?在这个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正是因果性因素。一旦那些性质经由因果过程生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如下意义上能够被处理为伴随发生(supervenience)的关系?一个谓词p伴随一组谓词s发生?当且仅当p并不区分不可能为s所区分的任何实体。例如?某些晶体的光学性质在这个意义上是伴随它的微观结构而发生的。当我们按照一个晶体的某个点阵结构来说明它的某个光学性质时?这个说明不是因果的?因为它只是涉及到二者之间的结构映像关系。但是如果我们问为什么当这个晶体忍受一个强的应力时?这个光学性质会发生变化?我们的说明将不得不是因果的。因为正是这个应力(因果地)改变了这个晶体原来的结构。伴随发生的关系只是在自然事物的现存性质之间有效。这一点揭示了因果关系的优先性的第二个理由?非因果的说明基本上是寄生在因果的说明上的?它本身缺乏说明的深度和力度。例如?我们肯定不满足于说树是绿的因为它包含叶绿素。而是我们需要诉诸某个因果机制(光合作用?比如说)来说明是绿的这个性质与叶绿素之间的关系?亦即叶绿素的功能。

因果关系?作为宇宙的"粘合剂"?不仅是一个具有根本意义的本体论范畴?而且也是揭示经验主义和实在论之间的张力的一个关键。这里?一个中心的问题关系到在什么程度上我们对于不可观察的东西的知识是可能的?以及如果这种知识是可能的?它如何被辩护。这是占据这篇文章的主要问题。

一般来说?寻求对于某个东西的说明是要促进对于它的理解。hempel认为?通过表明经验现象"适合于一个有规律的联结(a nomic nexus)"?我们能够系统地理解它们 。但是寻求这种有规律的联结意味揭示这个世界的隐藏的结构。科学实在论者共同接受了这个信念?存在着制约这个世界的表面秩序(apparent order)的隐藏的因果结构。

另一方面?经验主义者不言而喻地认为?人类知识不过是经验知识?它决不可能超越人类经验的界限。归纳主义和因果原则构成了经验主义的核心?它们都能够在休谟这里找到富有见识的说明。但是休谟的说明不幸地滋生了关于它们的怀疑论。归纳主义的基本思想是科学开始于观察?然后从观察移动到概括和预测。归纳主义假设存在归纳推理这样的东西。但是一些反思将表明这种推理面临一些严重的问题。比如说?从大量的实例到一个似定律(lawlike)概括的归纳推理不可能以逻辑的确定性得到保证。更严重地?如果我们想要对归纳推理提供一个形式的说明?我们碰到了归纳悖论?归纳原则不可能被无循环地证明。对归纳主义的尖锐批评,尤其是来自k. popper 和p. duhem批评,削弱了逻辑经验主义的基本主张。而且,关于归纳的怀疑论以某种方式蕴涵了关于因果性的怀疑论?给定因果关系的规则性(regularity)概念?如果归纳不可能通过诉诸过去的经验而被辩护?那幺,这种经验也不能保证因果关系将绝不变化。结果?如果归纳甚至不可能保证我们对可观察的东西进行投射?那幺,诉诸归纳来达到对于不可观察的东西的知识希望就更渺茫了。这样一来?科学怎么能够理解这个世界的隐藏的结构呢?

如果科学实在论者准备接受这个结论?我们能够达到的知识至多是对于世界的可观察部份的知识?那幺,他将与经验主义者没什么不同。但是他们之间的根本分岐恰恰在于他们对待不可观察的东西的态度。经验主义者或许认为?通过诉诸一个贝叶斯式的(bayesian)途径?我们能够解决休谟提出的这些难题。这个探讨的本质思想是这样的?虽然观察证据决不可能使得一个概括或预测确定?却至少能使之可概,因此知识能够在人类经验的极限内得到担保。但是实在论者要求比可观察知识更多的东西。对于实在论者来说?达到这个目的方式之一是诉诸达到最佳说明的推理(ibe)。

虽然我们能够追溯ibe的核心思想到c. s. peirce的外展推理(abduction)的概念?实在论者使用它来为实在论提供支持只是六十年代以后的事。gilbert harman论证说?我们不应该把枚举归纳本身看作是一种有保证的非演绎推理形式?因为"把我们的推理描述为枚举归纳隐瞒了这个事实?我们的推理利用了某些引理","在分析立足于推理的知识时?这些中间的引理中起一定的作用" 。harman举的一个例子关系到对于一个人的疼痛的精神体验的知识。这里?对于这个精神体验的假定最佳地说明了在两个观察现象之间的联系。因此?在harman看来?当我们把这个推理描述为枚举推理的一个实例时?不仅中间的引理是原则上可排除的?而且这个推理没有得到辩护。只有当对于"引理"的诉诸说明了给定的资料时?它们在我们的推理中的作用才得到说明?它们的预设才得到辩护。 harman因此推断说?所有那些可能被描述为枚举归纳的实例的有保证的推理必定也能够被描述为ibe的实例。

ibe能够给予某些枚举归纳的实例以理性的保证在于下列事实。假设对于某些我们正在研究的现象p?我们已经达到了某些观察证据?但是我们还不能决定从那些证据中我们能够引出什么合理的归纳概括。不过?根据可得到的证据?我们能够尝试性地提出一些假说,譬如h和h*,来说明我们正在考虑的现象p。如果相对于证据e?h是一个比h*更好的对于p的说明?那么我们应该认为h是比h*更合理的关于p的概括。明显地?ibe的合理性是按照说明力来辩护的?它的合法性因此取决于我们对于说明力的判断。这一点将稍后详细讨论。但是为了看到ibe是如何被运用的?让我们考虑一个例子。

科学史上存在两种不同的关于光的本质的理论?牛顿的粒子理论和惠更斯的波动理论。这两个理论都能说明光的某些现象。起初?粒子理论比波动理论更盛行。但是在1802和1804年期间?通过添加干涉定律?thomas young改进了波动理论。这个定律使得该理论能够说明大量的有色光现象。然后费涅尔表明波动理论不仅能够说明那些粒子理论也能说明的现象,如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而且能够说明后者不能说明的一些其它现象?比如说?散射和极化。波动理论因此被推荐为ibe的一个例子。依据ibe?一个理论或假说的说明力强化了它的可接受性。从这个例子中我们能够引出两个要点。首先?ibe在某种程度上允许我们按照观察证据进行合理的外推。其次?由于我们可以应用说明性的考虑来产生和选择可供抉择的假说?因此我们或许不能在发现的语境和辩护的语境之间引出截然分明的区分。在对于实验的认识论的分析中,这一点将是非常重要。

不过?ibe的最典型的示范是在共同原因(common cause)的原则中。reichenbach首先提出这个原则?salmon随后发展了它。依reichenbach之见?每一个(正的)统计关联必须通过共同原因来说明。这个思想直观上说是这样的?由于一些明显的巧合不太可能是由机遇产生的?因此我们或许能够通过一个共同的因果祖先(causal antecedent)来说明它们。这个原则有许多奇妙的应用?比如说?在对孪生类星体0975+561 a和b的天文学发现中?以及在对于原子的实在性的证实中 。对于reichenbach来说?引入共同原因原则旨在排除"宇宙的巧合"。因此?为了应用这个原则?我们必然要引入在现象背后的不可观察的结构。虽然这并不意味为所有的物理过程寻求决定论性的因果联系?但是经验主义者仍然倾向于反对诉诸这个原则?更一般地说?反对诉诸ibe。为了更清楚地看到这个争论的本质?我们需要回想一下科学实在论者的基本主张?

(sr1) 如果我们还没有设定某些不可观察的实体的存在?我们将不能说明某些类型的可观察的现象。因此?按照ibe?

(sr2) 如果我们有好的理由相信我们需要一个设定了理论实体的理论或假说来说明这些可观察现象?而且这个理论或假说的确对于那些现象给出了较好的说明?那幺,我们有好的理由认为那些理论实体存在。

但是在我看来?对于ibe的需要不可能以这种直截了当的方式蕴涵实在论的这些主张。harman声称?做出ibe是要"从某个假说将说明证据这个事实推导出那个假说的真" 。但是至少有两个理由表明从说明到真理的推理不可能是直接的。首先?可能有几个竞争的假说说明了可得到的证据,如果ibe要得到担保?我们必须有合理的根据在那些假说之间进行判定?其次?即使我们有理由选择某个假说?即使那个假说的确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给定的现象?这并不必然意味那个假说将是真的。在做出这样的推理时?我们需要考虑一些更复杂的因素。这里我们触及到了van fraassen的建构经验论立论的基石。

van fraassen的经验主义确实非常精巧。它不仅在某些重要的方面不同于传统的经验主义,而且也享有后经验主义的科学哲学的一些特点。例如?van fraassen声称要象实在论者所强调的那样以字面的方式理解理论。另外?他也认为所有词项是理论负载的?观察是被内在地指定的,等等。因此,建构经验论者和科学实在论者之间的根本分岐?必须要在他们各自关于理性承诺的理论中寻求。简单地说?这个分岐反映在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科学的目的?理论接受和理论说明。首先?当实在论者断言科学目的在于给予我们对于世界的实际上为真的描述?认为一个理论的接受涉及到它是真的这个信念时?van fraassen声称?"科学目的在于给予我们经验上恰当的理论?一个理论的接受只涉及这样一个信念?它是经验上恰当的"(p.8, p.10)。其次,他认为理论接受和说明是一个完全语用的事情。在他看来?"接受一个理论便是做出一个承诺?在那个理论的框架内要进一步地面对新的现象的承诺?对于一个研究纲领的承诺。承诺不是真的或假的,它们只是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被证明是恰当的或不恰当?quot;(p. 88)。因为说明涉及到理论与其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所以van fraassen认为它是一个语用的事情。因此?"所谓说明的成功除了能够为一个理论的经验描述的恰当性提供证据之外,还能为理论的真提供证据的问题是不存在的"(pp. 156-7)。建构经验论的信条可以总结为:

(ce1) 经验能够给予我们的只是关于可观察的和实际的东西的信息?因此我们能够有意义地对理论声称的只是经验的恰当性(empirical adequacy)而不是形而上学的真。

因此?虽然van fraassen并不像他的逻辑经验主义的前辈一样认为经验提供了所有陈述的认知意义的唯一标准?在经验恰当性是接受一个理论的唯一标准的意义上?他的确把经验的界限划定为知识的界限。由于他??弃了逻辑经验论者所采纳的对于理论的句法逻辑的途径,采纳了模型论的语义途径?上述主张也与他关于所有词项都是理论负载的主张相协调。对于van fraassen来说?这个研究方式的转向目的在于处理这一情形?一个理论的经验含义不可能被孤立地处理?但是观察/理论的区分仍然必须被维护。这里?关键的思想是这样的。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指定一族结构来表示一个理论?作为模型?这些结构能够"仿真"这个理论中的任何东西?比如说?它的全部的理论本体论和它的所有的规律上可允许的过程。其次?我们能够指定这些模型的某些部份作为直接表达了可观察现象的部分;模型的这个子类构成了van fraassen称之为经验子结构的东西。最后,一个理论是经验上恰当的?如果它有某个模型使得所有现象与这个模型的经验子结构相同构。一个理论t在经验上至少象一个理论t*一样强(用符号表示?即t > et*)?如果对t的每个模型m?存在t*的一个模型m*?使得m的所有经验子结构同构于m*的所有经验子结构。如果t > et*并且t* > et?那幺,它们是经验上等价的。

van fraassen认为?对于理论的这个表征使他能够更有力地反驳科学实在论。为此?他首先需要表明经验恰当性和经验强度是科学能够和应该追求的唯一的东西。这实际上是立足于salmon称之为"概念经验论"的形而上学见解,即?经验是我们的事实看法和理性决策的唯一合法的源泉。因此?"如果我们选择一个认知政策来控制在什么条件下?以及多远?我们将超越我们信念的证据?那幺我们将是在确定某些界限"。然而,van fraassen接着告诉我们,他"不可能设想一个非极端的理性政策竟然会独立于我们关于可能的额外经验的范围的看法而确定那些界限" 。这其中意味着?如果理论要经受变更?那幺,任何合理的变更必须受制于(未来的)经验。换言之?我们不得不"拯救现象"。

与van fraassen的论证密切相关的一个论题是经验的不充分决定性(empirical underdetermination)的论题。按照这个论题?如果我们能够构造一个理论?它在逻辑上不相容于但在经验上等价于一个给定的理论,那幺,所有理论便是经验上不充分地决定的。这个论点经常被认为对科学实在论造成了真正的威胁。因为如果两个理论t1和t2是经验上不可区分的(这就是说?如果它们有确实同样的经验后承)?如果t1设定了某种理论实体?t2设定了另一种相当不同的理论实体,那幺,我们有什么理由相信任何理论实体的存在呢?van fraassen进一步补充说?如果我们试图扩展一个理论以便使之?鹩诹硪桓鼍?樯系燃鄣睦砺郓o那也无济于事。这相当于说?对于两个经验上等价的理论来说?它们当中任何一个的发展都不可能在它们之间做出判定。然而?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我们将也没有办法判断是否它们真是经验上等价的。在我看来,正是在这个问题上?van fraassen的观点变得格外可疑。

问题是?如果没有任何经验上等价的理论在我将要指出的意义上是可扩展的?那幺经验恰当性也不可能是理论接受的首要标准。但是,显然我们有好的理由区分经验上等价的理论。比如?假设t1和t2是两个具有同样的经验上可检验的后承的理论。如果存在一个现象p?它既不是t1也不是t2的经验后承?但是我们能够按照某个更广泛的理论tc来说明它?进一步?如果tc加上某些额外的假设将推出t1而不是t2?那幺,我们似乎能够合理地认为p至少为t1而不是t2提供了间接的支持。这个思想其实已经隐含在quine-duhem论点中?理论通常并不孤立地出现?支持或反对一个理论的证据或许来自于某些预想不到的源泉。这样的证据相对于某个理论来说是预想不到的?因为它不是那个理论的定律的后承?至少不是那些定律单独的后承。但是当某些新的理论发展出现时?那个证据或许就变得与这个理论相关了。一个与经验直接相关的理论通常是一个更大的背景理论的一个部份,因此?两个逻辑上不同的理论具有同样的经验后承?并不表明我们决不可能发现新的证据或其它的经验上相关的方式来区分那两个理论。如果一个理论与另一个理论有关系,并且这种关系不是纯粹句法的话?那幺,直接的经验恰当性就不是理论接受的唯一标准。这就是说?我们也能够按照理论的一些优点(比如说?说明的统一性?简单性和精致性)来决定理论接受和理论选择?只要我们能够在认知上评价那些优点。实际上?van fraassen接受了这个主张?但是他争辩说?除了经验的恰当性之外?理论的所有其它优点都是语用的。这个思想能够被看作是建构经验论的第二个基本主张?

(ce2) "语用的优点并不给予我们在经验资料的证据之上的理由把一个理论看作是真的"(p.4)。

我们需要进一步的澄清"语用的"这个词,因为它是van fraassen学说的一个中心概念。对于van fraassen来说?这个词是要对比于"句法的"和"语义的"来理解。就理论而言?句法涉及到一个理论中的纯粹形式的联系?比如可公理化?一致性和完备性。语义涉及到理论和世界之间的联系。指称?真理和经验恰当性这样的概念出现在语义的层次上。在语言的情形中?"语用的"意味?"在一个陈述中的一些词或语法设施有一个依赖于语境的语义作用"(p.90)。van fraassen使用了两个例子来说明这点?

(1) "西塞罗死了"是真的当且仅当西塞罗死了。

(2) 在任何语言使用的情景或场合?"我是幸福的"是真的当且仅当说这句话的这个人在那个场合?在说它的时候是幸福的。

如果话语典型地是语用的?那幺,说一个话语是语用的显然并不意味它缺乏任何语义特征。而是意味着,在说出一个陈述时?这个话语的语义特点将取决于一些依赖于语境的因素,比如说?索引性(indexicality)和直接指称。一旦这些因素被决定?一个话语的语义特征也被确定。由于语言的大多数使用是语境相对的?van fraassen正确地指出,"语义学只是语用学的一种抽象"(p.89)。这个事实表明?如果语义的东西是认识上有意义的?那幺,语用的东西也是。在涉及理论的情形时?"语用的"这个词对于van fraassen来说意味?"理论评价的语言?尤其是'说明'这个词?是强烈地依赖于语境的"(p.91)。的确,理论评价和说明是相对于我们拥有的背景理论和知识条件来进行的。尤其是?说明的相关性要求我们必须最大地指定具体的说明理论和前提条件。因此?几乎所有说明依赖于语境和相对于兴趣。然而,如果科学的语言?正如van fraassen自己强调的?"应该被字面上解释"(p.10)?那幺语境的依赖性并不意味着说明和理论评价不是认知的问题。考虑下列陈述?

(1) 类型a的老鼠转变成为类型c的老鼠?但是类型b的老鼠没有转变。

(2) 类型a的老鼠经受了x射线的辐射?类型b的老鼠没有。

(3) x射线辐射诱发老鼠的基因变异。

如果这些陈述是真的?这就是说?如果它们被字面上解释来意指它们所意指的东西?那幺在(1)中所描述的事实能够通过诉诸在(2)和(3)中所描述的事实来说明。这里,我们正在使用的语言在如下意义上是依赖于语境的?这个语言关系到一个指定的实验场合?关系到一个我们认为最好地说明在(1)中所描述的现象的理论。 难道这个说明不是认知上有意义的吗?说明实际上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如果说明取决于事件或现象之间的事实关系?那幺我们没有理由把它看作一个非认知的?完全语用的问题。这个结论对于理论评价也适用。

迄今我已经批判性地考查了van fraassen的建构经验论的一些主要主张。 但是坦率地说,我高度同情他的中心主张?经验恰当性和经验强度是理论接受的最重要的标准。但是对我来说?这并不意味着理论的一些其它优点不可能充当理论接受和评价的合理标准?因为那些优点至少能够间接地体现经验的恰当性。确实?超验实在是我们无法经验到的东西。我们能够作为知识而获得的所有关于世界的东西必须立足于我们的直接经验和我们的认知构成的相互作用。但是后者能够包含那些已经在历史上证明是成功的方法论原则。拒斥这些原则是要放弃经验研究的一个理性的基础。

实际上?在经验的界限内?经验恰当性的概念不是本质上不同于真理的概念。回想一下,一个理论是经验上恰当的?如果它"正确地描述了可观察的东西"?这就是说?如果"它对于世界上可观察的事物和事件所说的东西是真的"(p.14)。因此?我们能够合理地假设van fraassen并不想要摧毁某个认识论的真理概念,因为在经验的界限之内我们确实需要这样一个概念。但是人类经验的界限或许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也不是被先验地划定的。因此?就建构经验论和科学实在论的争论而言?首要的问题是?是否我们能够根据一个充分合理的经验基础来"接近"不可观察的东西?以及如果我们能够有对于不可观察的东西知识的话,我们如何辩护这样的知识。在这个问题上?van fraassen激烈地反对科学实在论。不过我发现?就理论?实验和方法论之间的关系而言?在van fraassen和某些实验实在论者如ian hacking和nancy cartwright之间有某些重要的相近性。下面我将考查可观察性和可投射性的概念?由于这些概念对于理解这个争论和揭示这种相近性是关键的。 三

可投射性的问题或许是实在论的科学哲学中最中心的问题。因此?如果van fraassen想要把建构经验论看作是对于实在论的一个真正有说服力的抉择?他应该试图阐明这个问题。但是van fraassen似乎没有耐心说明这个问题。基于他对于概念经验主义的承诺?这并不难理解。在解释他的建构经验论时?他明确地说?"我选择'建构的'这个形容词是为了表明我的这样一个观点?科学活动是一个建构的而不是发现的活动?它是构造必须适合于现象的模型?不是发现关于不可观察的东西的真理"(p. 5)。因此,van fraassen把在可投射的谓词和不可投射的谓词之间的区分拒斥?quot;虚幻的和不真实的"。但是?他允许对于某些明显地算做是不可观察的东西进行推理?如果这样做保证了相关的理论在经验上是恰当的。那么,对于van fraassen来说?可观察的东西和不可观察的东西之间的界限如何确定呢?

虽然van fraassen同意实在论者?"所有我们的语言完全是受理论感染的"(p.14)?他仍然想在观察和理论之间引出一个区分。他对于理论的模型论的构造使这成为可能。不同于后经验主义的科学哲学家?van fraassen认为这个区分的确存在 ?不是在它的本体论的意义上?而是在它的认识论的意义上。本体论上?或许存在一些我们碰巧不可观察的东西。但是,认识论上?对于一个关于不可观察的东西的理论来说?我们能够相信的只是它是经验上恰当的?而不是它是真的。但是?在认识论上区分可观察的和不可观察的东西的根据是什么呢?在van fraassen看来?这个根据在于人类的观察能力存在某些固有的限制。他写道?

"从物理学的观点来看,人类机体是某种测量仪器,就此而论它有某些内在的限制。这些限制细节最终是由物理学和生物学确定的。在'能够观察'这个词中,'能够'指的正是我们作为人类而不得不具有的限制"(p.17)。

如果关于人类官能的认知界限(epistemic boundedness)的论点是真的 ?那幺,van fraassen的观点看起来是合理的。造物主或许确实赠与人类一个优越于其它存在的认知地位。但是没有理由假设进化已经使得我们对于世界上的东西无所不知。因此?如果我们需要假设存在着一个独立于我们关于它的观念而存在的世界?那幺,我们必须准备承认有一些东西对于我们是隐藏的。van fraassen合理地认为?"如果观察有限制?那些限制是经验科学的题材?而不是哲学分析的题材"(p.57)。因而?"为了发现由一个理论t所描述的可观察的东西的极限,我们必须探究t本身以及在t的检验和应用中用作辅助假说的理论"(p.57)。 对于van fraassen来说?可观察的和不可观察的东西的界限是要由经验科学来确定。

但是如果是这样,那幺,当他声称什么东西是可观察的是一个"独立于理论的"而不是一个"相对于或依赖于理论的"问题时(p.57)?事情看起来便显得有些古怪了。因为他也同时认为"什么东西算做一个可观察的现象取决于这个认知共同体是什么"(p.19)?"取决于一些有关我们作为世界中的有机体的事实"(p.58)。这个思想似乎是与他关于可观察性对于理论的独立性论点不相容的。在我看来?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合理的方式是要假设?虽然可观察性的极限是由理论和我们的认知构成的本质共同决定的?我们还是应该认为理论揭示了这个世界的客观面目。实际上,如果可观察性是独立于理论的?但是它的极限是相关于理论的?那幺我们必须认为理论真实地描述了这个世界。这里?客观性的含义显然超越了纯粹经验恰当性的含义。因为在一个理论的经验恰当性得到充分确认之前?为了证实这个经验恰当性?我们必须预设有一些东西是独立于理论而可观察的。如果对于van fraassen的可观察性概念的这个理解是对的?那幺,他好象已经无意中承诺了某种形式的实在论。他必须相信在科学的界限内至少存在着还没有被观察到的可观察的东西。因此?在可观察的和不可观察的的区分不能被先验地引出。因为现在说某个东西是原则上可观察的至少意味着,籍助于合适的理论和仪器?我们能够使这个东西影响人类感官。但是在我看来?这个可观察性的概念对于科学的实际目的是足够的。不管科学做出了什么高度理论的预言?它必须最终发现合适的方式来证实它们。我们不可能合理地假设理论实体的存在?除非有充分的经验证据暗示了它们的存在?或者除非我们必须设定它们来说明要不然我们无法合理地理解的大量现象。为了看到这一点?让我们考虑一个例子?密立根对于单电子电荷的发现。

这个发现表明?通过仔细地构造和设计实验?我们怎么能够发现一些隐藏于现象之后的不可观察的实体的事实。我假设读者对于这个发现的细节是熟悉的?因此只是引出一些必要的教训。首先?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相关的理论已经做出了这一预言?电子有负电荷。剩下来要做的工作是要填补一个空白?如果我们需要表明这个理论是经验上恰当的话。背景理论和先前证据都共同表明需要填补一个空白。幸运地,密立根通过一个奇妙的实验填补了这个空白。这表明理论和实验之间有一个重要的相互作用。一方面?理论被使用来表述有待回答的问题,指导我们设计实验来回答那些问题?另一方面?实验被使用来检验讫今发展起来的理论的经验恰当性?填充理论已经预言的空白。在对于实验和理论之关系的说明中?两个要点尤其需要强调。第一?在每个方面?实验必须是可操作的?我们必须能够合理地判定和解释实验的结果。第二?在如下意义上实验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作用?我们能够使用它来"创造"现象以便确证或否证一个理论?或者在不同的理论间作判决 。van fraassen对于实验和科学方法论之关系的分析?原来是旨在于表明建构经验论能够充当对于科学实在论的一个完全合理的抉择。但是现在它有趣地表明van fraassen自己并不拒斥对于理论实体的推断?只要这种推断能够为一个理论的经验强度提供支持。那幺?科学实在论者和建构经验论者之间的本质区别究竟何在?

一个仔细的考查将表明?在对于密立根的油滴实验的分析中?van fraassen使用的推理原则在形式上与达到最终说明的推理(ibe)并无不同。ibe能够被简单地图式化为?

(ibe) q 是这种情形。

如果p是这种情形?那幺q将是这种情形。

因此?p是这种情形。

这里?第二个语句应该被理解为最佳说明的一个简化形式。回想一下?在密立根油滴实验的情形中?推理的要点是这样的?这个理论将是经验上不恰当的?除非表达了对于某个理论实体的预言的空白已经得到填充。因此?我们或许可以把van fraassen的推理称为达到最大的经验恰当性的推理(iea)。如果我们用't'表示这个陈述"一个理论要是经验上恰当的",'s'表示对于理论实体或者相关性质的预言?那幺iea是?

(iea) t将不是这种情形?除非s。

s是这种情形。

因此,t是这种情形。

容易表明iea在形式上等价于ibe。实际上?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不仅在纯形式的等价上,因为在它们各自的应用中?它们包含了关于某个迄今尚未被观察到的东西的假说?虽然这个假说在这两种情形中可能得到了不同的处理。在这点上?实在论者能够同意van fraassen?可观察的和不可观察的界限至多是粗略的。但是他或许要求一些更多的东西,他或许假设:不仅经验概括能够被确立起来?而且在充分合理的经验基础上对于理论实体的推理也是可能的。因此,这个实在论者和van fraassen之间的分岐体现在他们对于如下问题的回答中?是否按照经验基础对于不可观察的东西的推理是合法的?van fraassen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大概是否定的。因为?在他看来?

"相信最佳的说明不只是要求我们评价一个给定的假说。它还要求超越如下这个比较判断:这个假说好于它的实际对手。当这个比较判断实际上是(按照证据做出的)一个'权衡'时,这个额外的举动--姑且称为放大的举动--却不是。对我来说?为了把集合x中最好的东西看作将很可能是真的,我们需要一个先前信念,在x中发现真理的可能性要比不发现大" 。

这个评注暗示了做出这种推理的一个方法论原则。这里?van fraassen的思想是?只有当我们能够在经验上直接确认这个推理的对象时?这个推理才是可能的。然而?ibe要求我们确定某个理论或假说?它对给定现象的说明比任何其它对手给出的说明都要好。在van fraassen看来?这个比较判断完全超越了经验证据?如果这样的判断要被作出?那么它是基于一个纯粹的信念?这个当选的理论或假说很可能是真的。但是对于van fraassen来说?理论的选择和评价是纯粹语用的事情?它们并不涉及到真理。

然而?正如我已经表明的?理论评价的语境依赖性并不意味着理论的评价和选择是非认知的。我们能够按照充分理性的根据(比如说?说明力)来选择一个理论?如果说明是建立在事件或现象之间的事实关系上。在这点上?值得我们注意的是van fraassen对于可投射性的断然否定。因为甚至就可观察的世界而论?如果我们需要确立起任何似定律的概括?那幺可投射性的问题仍然存在 。虽然van fraassen持有一个关于定律或规律性的怀疑论?我们能够以g. moore捍卫常识实在论的方式来反驳这种怀疑论?如果没有定律?那么也就没有推理和信念。比如说?如果没有规律性?van fraassen怎么能够知道经验的恰当性能够被看作是理论接受的一个标准呢?进一步?如果可观察的和不可观察的界限是要由科学本身来确定?为什么是否一个谓词是可投射的问题就不应该由科学方法论的实践来解决呢?在他对于休谟问题的解决中?nelson goodman正确地建议说?只是按照公认的推理实践?归纳推理的原则才能得到辩护。如果这个辩护程序被合理地接受?那么它将意味着:大概通过某种反思平衡(reflective equilibrium),规范的东西能够从描述的东西中突现出来。关于这点,goodman写道?

"辩护的过程是在规则和已被接受的推理之间进行相互调节的微妙过程,对于无论何者来说,唯一需要的辩护在于所取得的这种一致。... 所有这一切同样好地适用于归纳。一个归纳推理是按照普遍规则得到辩护的,而一个普遍规则是按照已被接受的归纳推理而被辩护的。预言被辩护,如果它们符合有效的归纳准则;那些准则是有效的,如果它们精确地整理(codify)公认的归纳实践" 。

因此?依goodman之见?归纳问题不再是一个证明(demonstration)的问题,而是应该成为关于归纳推理的有效性问题。但是归纳推理如何是有效的决不是一个纯形式的问题?而是必须按照我们接受的推理实践来解决。如果归纳推理实际上能够向我们提供充分可靠的知识或信息?那幺它得到辩护。这个辩护必定在根本上涉及到考查人类与世界的相互作用。正是这个事实使得实在论者对于真理作为成功的保证的预设看起来合理。我们需要真理的概念,因为我们在认识论上需要某种东西?按照它我们能够判断我们的认知和推理实践?亦即审视我们的信念形成机制的可靠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能够有意义地说?如果科学实践是可能的?那么就必须存在一个独立于我们对于它的观念而存在的世界。确实?经验是我们知识的基本要素?但是它不是一个不可错的要素。它也不是某种勿需进一步的说明或辩护的"给与"(the given)。因此?甚至在经验科学内?van fraassen的如下断言也是假的?"对于一个科学方法来说?没有必要表明这个方法怎么能够使科学家把可投射的东西与不可投射的东西区分开来"(p.29)。当然?对于一个给定的方法的辩护必须终止于某处,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需要按照直接经验或者按照对于不可观察的东西的推理来辩护对于知识的主张。在我看来?在这两种辩护之间的差异只是一个方式和程度的问题?因为它们都取决于按照一个充分合理的经验基础来解决可投射性问题。

但是依我之见?可投射性与可观察性属于同样的范畴。一个谓词或一个假说是否可投射的是要由特定的理论和方法论实践来解决。因此可投射性判断的成功关键取决于背景理论对于那个判断的支持?取决于对于相关预言的实验确认。这个观点充分符合goodman的见解:我们应该把可投射性问题处理为证据和假说之间的确证关系的问题。但是?这个关系的判断不只是涉及到关系项(证据和假说)?因为"每当我们着手从一个给定的基础来决定一个给定的投射的有效性时?我们有而且利用了大量的相关知识" 。"相关知识"这个概念在这里相当重要,因为它至少表明?对于理论间关系的考虑为决定一个可投射性判断的有效性施加了重要约束。但是我想要强调的是?对于因果说明和因果推理的考虑具有至少同样的重要性,然而?为此我们需要对于因果关系和因果说明采取一个非休谟的探讨 。

这个探讨的主要思想能够被简单地阐明如下。首先?因果关系要被看做一种自然必然性,其本质不是先验地定义的?而是取决于经验上确证的理论发现。迄今我们还没有一个各门科学都能够使用的统一的因果性概念,而是对因果性有各种各样的说明?服务于各自的特殊的说明目的。因此?似乎没有理由认为因果陈述的认知内容必须由支持它们的观察陈述的认知内容来决定或定义。相关地?与休谟式的观念相反,我们应该把自然种类?可观察性和共相这类范畴如此规定,在我们对于所涉及到的因果力和因果机制的知识的基础上,使它们恰当地反映这个世界碰巧具有的特定结构。因此我假设这个世界的因果结构是具有不同的层次的。这个非休谟的探讨的重要性能够在实际的科学实践中显示出来,最好的通过一些例子来阐明它。

第一类例子涉及到因果说明和因果推理之间的关系。回想一下?ibe是否是合法的关键取决于被选择来提供'较好'说明的理论或假说是否得到合理辩护。在大多数情形中,ibe被用来推出理论实体的存在?如果这个拟定的说明是成功的。但是问题是?我们怎么能够从一个纯粹认知的事情(来自于说明的推理)中推出一个具有本体论意义的东西呢?答案是,因果说明的实在论蕴涵对于理论实体的因果推理的实在论。通过分析法国物理化学家jean perrin对于探究原子实在性的十三种不同方法?w. salmon阐明了这个思想。但是就这同一个分析而言?nancy cartwright另有见解。在她看来?perrin做出的不是达到最佳说明的推理?而是达到最可概原因的推理。因为perrin明显地怀疑某些用来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的模型恰当性,但是所有的模型达到了同样的结果。这个巧合只有通过诉诸下列事实才能得到说明?"原因的结构物理上决定了后果的结构"?因为"原因使得后果以它们经由具体的因果过程发生的方式出现" 。关于因果关系的考虑构成了对于ibe的重要约束?因为ibe的合法性受制于非赘余性(non-redundancy)约束?而一个公认的因果说明最好地满足了这个约束。无论如何?原因和后果是唯一实际的可能性?因此,因果关系的实际有效性对于我们能够采纳的说明施加了必要约束。反过来说?有好的理由接受一个因果说明?就是有好的理由相信构成了那个说明之基础的因果过程(或者相关的实体或性质)确实存在。但是不要简单化这个过程。相反,我们必须仔细地处理它?尤其是当我们把理论实体设定为原因时。ian hacking已经正确地论证说?只有当我们能够设计合适的实验来处理我们设定的理论实体?以致于创造我们能够通过实验仪器来观察和测量到的效应时?我们才能够接受那些理论实体。理论实体的假设的存在得到保证?因为它们因果地干预了现象和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van fraassen对于实验的说明本质上非常接近于hacking的。因此?van fraassen没有理由拒绝在实验和因果说明的基础上对理论实体进行推理。

在这种推理中?关键的是要决定实体是纯粹人为的实验产物(或工具的虚构)还是真正的自然种类。我先前已经说过?实验和因果实在论一起对于这种推理施加了必要的限制。这些限制旨在于帮助挑出相关的自然种类。自然种类的问题或许是科学实践和科学哲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因为其它许多重要问题的解决取决于它。比如说?自然律和共相的问题?归纳和可投射性的问题?意义和指称的问题?以及理论间的还原和"专门科学"的说明自主性的问题?等等。一个令人满意的科学方法论必须设法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在判断和决定一个自然种类是什么时?我们通常有困难?因为这个概念的确定取决于许多其它的概念。许多在传统上算作自然种类的东西现在证明只是"实用种类"(practical kinds)?即被归结在"实用定律"之下的种类 。虽然我们把自然种类看做是定律约束(law-bound)的种类?实际上并非出现在一个定律中的所有词项都有资格算做自然种类词项。另一方面?由于因果关系在自然界中的特殊地位?因果关系的实际有效性原则或许能够帮助我们确定自然种类。我们能够相信在高度抽象的理论定律中(比如在量子电动力学中),我们设定的理论实体是存在的?仅当借助于适当的唯象定律?我们能够指定它们的具体的因果作用。用亚理士多德的话说?正是实际的因果关系实现了从潜能(potentiality)到现实(actuality)的转变?因此揭示了这个世界的"隐藏"的结构。用康德的话说?那意味着现象在认识论上先于本体。不管怎样?因果的展现是从本体到现象的转变中的一个关键步骤。

正如我已经强调的?可投射性判断是后验的经验判断。这个判断一方面取决于对于预言的实验证实?另一方面取决于某个公认的理论和方法论传统。可以设想,某些高度理论的预言至少暂时得不到直接的经验证实?但是它们不应该被看作是经验上无根据的。除了直接的经验证实之外?科学家能够发现其它的方式合理地拥有它们。例如?在对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中?我们能够发现一些具有直接的经验支持的蕴涵。如果理论t1在van fraassen的意义上是经验上恰当的?理论t2和t1之间有某些"正的"关系(比如说?t1和t2能够被整合进入另一个广泛的理论?或者把t2引人t1将使得t1的说明力得到扩展)?那么t2将在经验上得到间接支持?即使迄今为止它还没有任何经验上可检验的推理。在我看来?这表明那些在van fraassen的意义上是"语用"的理论优点实际上是认知上有意义的?能够贡献来判断一个理论的经验恰当性?虽然不是以直接的方式。还有另一个理由考虑"超经验"(superempirical)的优点的重要性。正如我已经表明的?可观察的和不可观察的界线不能被截然分明地引出。实际上?正如van fraassen自己承认的?大多数观察是理论负载的。paul churchland已经巧妙地表明?知觉在如下意义上是可塑的?知觉在于对包含在我们的感觉或感觉状态中的自然信息的概念的利用。一种有机体有什么知觉取决于其语言和一般的概念体制的结构和内容。因此?我们的知觉判断的恰当性至少部分地取决于理论或概念背景的恰当性。而我们恰好是要按照那个背景的词项来构造我们的知觉判断。因此?它们不再能够充当理论上中立的判官来判定世界上存在着什么或不存在着什么。结果?我们的观察信念的认知状况根本不比我们的非观察信念的认知状况更优越。有一种关于经验的优越性这个乐观主义的观点的健康的怀疑论。这种怀疑论来自于历史的归纳和进化的考虑?

"人类理性是一个通过从过去的经验中进行学习而不断改进的寻求、识别、储存和利用信息的等级结构。但是这种启发式的学习策略是被随机创造的。宇宙学上说,它们是在一个非常狭窄的进化环境中被选择的。如果人类理性完全摆脱了虚假的策略和根本的认知限制,那将是一个奇迹;如果我们公认的理论不能反映那些欠缺,那将是双倍的奇?quot; 。

因此?就人类认知的本质而论?我们的观察的本体论并不比我们的非观察的本体论处于更优越的地位。这样一来?即使经验是我们知识的直接来源?它们也不是判断理论的唯一合理的根据?因为观察陈述实际上已经是理论负载的。因此?如果理论的"超经验"的优点确实反映了我们的认知实践和方法论原则?它们在理论评价甚至在可投射性判断中将是认知上有意义的。这个思想最好是针对van fraassen的如下评注来理解。van fraassen写道?"对于一个理论所声称的其它优点只是语用的优点。就它们超越了一致性?经验恰当性和经验强度而言?它们是无关于这个理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而是关系到这个理论的使用和用处?它们提供了独立于真理问题的理由来偏爱这个理论"(p.80)。van fraassen明显地把这些优点看作是语义上无关的。但是正如我已经表明的?这些优点在van fraassen的意义上是语用的?根本不意味着它们缺乏认知涵义。如果那些优点不首先具有认知价值的话,我不知道它们在理论评价中将有什么用处。不管一个理论是多么抽象?它最终将不得不以某种方式与这个世界发生联系。确实?当van fraassen强调"经验恰当性是先决条件?我们并不说我们有一个说明?除非我们有一个可接受的用来说明的理论"(p.95)时,他是对的。然而?他似乎忘记了我们也能够间接地确认一个理论的经验恰当性。如果我们在语义上而不是形式上解释van fraassen称为"超经验"的优点?它们将在这种确认中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论证这一点?让我们只考虑简单性的概念。van fraassen承认简单性是理论选择和评价的一个标准。但是简单性不是一个能够纯形式地处理的概念。如果我们先验地认为这个世界很可能是简单的而不是复杂的?那必定是荒谬的。但是当我们以某种更实质性的方式来理解这个概念时?事情将变得不同。一个这样的方式是把简单性与说明联系起来。这里?一个公认的方法论的原则是?理论的构造或发展应该设定尽可能少的辅助假说(更不用说特设性的假说)。如果一个理论需要设定一套辅助假说来说明一组现象?那幺我们能够把简单性理解为是这个辅助假说的的集合的大小和本性的一个函数。一个理论t1比另一个理论t2更简单,如果t1无需象t2那样作大量的假设便能够说明一组事实。譬如,简单性可以通过说明的统一或者理论间的还原达到。在这个意义上?简单性的提高或许表明我们已经获得了对于世界的一个更深的?更逼真的描述或理解。例如?lavoisier的氧化说比燃素说更可接受?至少因为后者假设了另一种"物质"即燃素的存在?而且燃素后来被表明不过是纯粹的理论虚构。这个世界在某种意义是"隐藏"的,如果不对它进行表达和干涉?它不可能向我们呈现出它的本来面目。但是我们的知识一般来说总是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中o我们对于假说的设定就是不确定性的一个标志。当某些不确定性被消除时?会使一些辅助假说变得不必要。因此?当实在的某个更深层的结构被揭示出来时?一些理论能够被某个更根本的理论统一或整合。在我看来?我们能够合理地理解简单性和说明的统一只是在如下意义上?相关的理论描述了某个基本的因果结构的那些先前被认为是分离的和不相关的部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能够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比牛顿力学更简单?更接近真理。

迄今我一直在建议?如果在科学说明中?我们能够认为因果实在论对于理论的"超经验"优点的功能施加了重要约束?那幺那些优点将是认知上有意义的。事实上?它们是真正的优点?因为它们部份体现了我们的认知实践的成功或可靠性?从而形成了一个值得接受的研究传统。甚至什么谓词要被看作是基本的也必须按照这个研究传统来定义?因为这个传统也相关于我们的语言实践和普遍的概念体制。van fraassen正确地指出?接受那些优点是要承诺到某个研究传统。但是把那些优点看作是纯粹"语用"的将倾向于导致极端的相对主义。如果我们要避免相对主义?但是同时又试图承认概念体制的重要性?h. putnam的内在实在论或许是一个合理的抉择。

进一步?如果我们能够有认知上充分的根据合理地判定哪一个理论较好?那幺ibe将在认识论上得到辩护?它的合法性进而得到保证。我们已经看到这在因果知识的情形中是如何可能的?而因果知识构成了整个人类知识的奠基石。实际上?人们通常说?是实在的就是要有因果力的。这句话确实有些道理。但是在应用这个准则时?我们需要格外谨慎。如果我们把实验(experimentation)广泛地理解为通过仪器对实在进行表达和干预?那幺,在决定从充分合理的经验资料外推不可观察的东西的合法性时?诉诸实验是关键的一步。在这点上?van fraassen的保守主义确实是对于极端的自由主义的一副有效的解毒剂。因此,当hacking说"或许对于宇宙有另一个同样符合于现象的表达?在这种表达中黑洞变得不可能" ?他对于黑洞的怀疑是相当可理解的。但是在我看来?如果预言黑洞存在的理论经验上强于其它的天体物理理论?那幺要维护那个理论便是合理的?即使黑洞是理论上不可观察的。

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要消除在科学实在论和建构经验论之间表面上的对立。我的主要论点是这样的?一方面?没有经验就没有知识?另一方面?没有一个认识论的真理概念就没有人类知识的进步。经验知识实际上来自于对于实在的经验的构造,但是经验不是消极地在那儿等待我们在认知上去接近的"给与"。只有通过某个观点或视野?我们才有对于事物的经验。客观化是这样一个"超然的"视野?借助于它?我们能够超越任何特定的观点?以便更充分地领悟到世界的本来面目。然而?正如量子实在的情形似乎向我们表明的?一个更"超然的"视野并不必然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所有的实在。那些在历史上形成而且已经被证明是方法论上可靠的认知实践和理论传统?对于我们所采纳的视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们需要它们,因为我们不是认知上完美的。正是通过这样的视野?现象更精确地呈现给我们。现象和视野因此构成了实在的本质部分。一个本体的世界只是一个认识论的预设?按照这个预设,人类理性寻求进入对于世界的更深入完备的理解。因此?在我看来?科学目的在于通过从任何合理的人类视野中拯救现象来把握世界的根本结构 。

参考文献

1、bas c. van fraassen (1980), the scientific image (oxford: clarendon press)。在正文中涉及到引用van fraassen的这本书时?我将只是注明页码。

2、w. salmon (1984), scientific explanation and the causal structure of the worl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e. nagel (1961), the structure of science (new york: harcourt publishing company), pp.4ff.

4、c. g. hempel (1965), "studies in the logic of explanation", in hempel (1965), aspects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5、w. salmon (1984), op.cit., p.92.

6、w. salmon (1984), op.cit., p.92.

7、w. salmon (1984), op.cit., p.18.

8、参阅peter achinstein (1983), the nature of explan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9、hempel (1965), op.cit., p.448.

10、g. harman (1965), "the inference to the best explanation", philosophical review 74, p.91.

11、关于一个详细的说明?参阅w. salmon (1984), p.159, pp.213-227。

12、g. harman (1965), op.cit., p.89.

13、bas van fraassen (1985), "empiricism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in paul churchland and c. a. hooker (eds.), images of science, p.254.

14、这个一般的思想是这样的?在我们对于世界的一个真实完备的说明的接近上?我们的认知机构的本质对此施加了重要的约束。noam chomsky(1975)或许是最系统地引入这个思想的第一人。他区分了两类问题?人类心灵原则上被装备来解决的问题和系统地逃避我们的知性的神秘的东西(mysteries)。在一本关于心灵的模块性的著作中?jerry fodor认为?人类的认知结构是由模块输入系统和中央系统构成的。模块系统是功能上具有特殊目的的计算机制?那些机制被设计来只是解决某一类型的计算问题。知觉是这样一个模块系统。任何这样的模块系统在如下意义是认知上被界定的(cognitively bounded)?它对于我们能够拥有的信念施加了认识论上重要的限制。

15、通过分析现代物理学中的一些重要的实验?alan franklin论证了这点。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从不同的理论模型中?对于一个假设的理论实体的某个性质的同样的值能够被计算出了。hacking论证说?如果同样的模式是由两个全然不同的物理系统产生的?那将是一个违背常理的巧合。在van fraassen这儿?这种情形或许表明那些理论模型是经验上不可区分的。然而?按照franklin的分析?从"不同的"仪器中?一个假说能够得到比它从"同一"实验的重复那儿所得到的确认更多的确认。这里?"不同的"这个词意味?实验设计的理论是不同的。因此?在不同的实验情形中?我们能够对于这个假说做出不同的概率指派?这些指派表达了"理想的实验者"的信念结构。这里我们只需要强调两个要点。首先?由于一个假说能够从不同的实验中得到不同的确认?由于这种差异是体现在相关理论的差异中?因此van fraassen的论点--经验是等价的理论是不可区分的--似乎是可疑的。

其次?由于实验在理论的确认中能够有相对独立的作用?quine-duhem论点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被削弱。所有这一切揭示了理论和观察(或实验)之间的关系的复杂性。参阅alan franklin (1986)?the neglect of experimen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6、bas van fraassen (1989), laws and symmet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143.

17、参阅 d. armstrong (1983), what is a law of na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也看fred dretske (1977), "law of nature", philosophy of science 44: 248-268。

18、nelson goodman (1977), fact, fiction and forecas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 67.

19、ibid., p. 87.

20、参阅 richard boyd (1991), "observation, explanatory power and simplicity: toward a non-humean account", in boyd, etal., (eds.),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349-377。

21、nancy cartwright (1983), how the laws of physics li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p. 85.

22、参阅ian hacking (1983), representing and interven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尤其是第十三章。

23、参阅paul churchland (1989), "conceptual progress and word-world relations: in search of the essence of natural kinds", in churchland (1989), a neurocomputational perspective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281-295。

24、同上引?p. 140。对于知觉可塑性论点的详细讨论?看paul churchland (1979), scientific realism and the plasticity of mi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5、ian hacking (1983), op.cit., p.275.

物理模型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迪昂 保全现象 科学工具论

1908年,迪昂出版了一本言简意赅的小册子《保全现象》。他在引言的一开头就这样写道:“物理学理论的价值是什么?它与形而上学说明的关系是什么?这些都是今天活跃的问题,但是象如此之多的中心问题一样,它们决不是新的。它们属于所有时代:只要自然科学存在,它们就被提起。” 雅基在为该书英文版所写的引论中评论说:迪昂对“保全现象”这一古老的科学研究纲领的有启发性的分析,显示出持久的人文主义的清新气息,可以看作是高度相关的文化贡献。“在其真正的意义上,它是保全所有现象中最伟大、最惊人的东西——人的精神——以免掉进某些诱人的陷阱。”([1],p.xxvi)

在本文,我们不拟因循雅基的思路探讨那些更深层、更玄奥的问题。我们只想探寻一下迪昂对“保全观象”的分析、阐释、继承和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是如何形成他的方法论文脉内的科学工具论立场的,并进而围绕这一立场展开我们的论述。

在1913年的《简介》中,迪昂扼要地概括了保全现象这一古老的传统沿革和涵义。他说,关于天文学理论的本性和价值,反应敏捷的、明察秋毫的、斑驳陆离的希腊精神已构想出我们时代看到再次繁荣兴旺的所有体系。但是,在这些体系中,有一个体系赢得了最深刻的思想家的满意。它能够用下述原则加以概括,这就是柏拉图告诉那些想从事天文学工作的人的原则:“在把某些假定视为我们的出发点时,人们必须试图保全显露给感官的东西——保全现象。” 这个原则跨越了阿拉伯的、犹太的和基督教的中世纪,在文艺复兴时期被重复,并被说明、阐释或辩驳,直到奥西安德尔(a。osiander)把它如此系统地加以阐述,置于哥白尼的书的前言中:“这些假设并非必须是真实的,甚至也不一定是可能的。与此相反,如果它们提供了一种与观察相符的计算方法,单凭这一点就足够了。” 因此,两千年间,对物理学家使用的数学理论本性和价值反思的人中的大多数,都一致宣告下述公理——能量学最终把它作为自己的公理:

“物理学理论的第—批公设并不是作为肯定某些超感觉的实在而给出的;它们是普遍的法则,倘若从它们演绎出的特定结果与观察现象一致,那么它们便令人赞美地起了它们的作用。”([2])

在对从柏拉图到哥白尼乃至伽利略长达两千年间的两种研究方法、进路或传统的叙述和评论中,迪昂明显地站在保全现象的传统一边。他实际上持的是明显的工具论的立场,这种立场在对哥白尼之后的事件进程的分析和结论中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

迪昂指出,自布鲁诺以来,许多哲学家都严厉责备奥西安德尔放在哥白尼书中的序言。贝拉明红衣主教和教皇乌尔斑八世(urbanⅷ)对伽利略的劝告自它们首次发表的那一天起,就受到激烈的对待。可是,我们时代的物理学家比他们的前辈更细致地衡量了在天文学和物理学中使用的假设的价值,看到如此之多原先认为确实的幻象被驱散了,他们不得不承认和宣告,在逻辑上同意奥西安德尔、贝拉明和乌尔斑八世,而不同意开普勒和伽利略—一前者理解了实验方法的正确范围,而开普勒和伽利略在这一点上则犯了错误。([1],p.113)然而,在科学史上,开普勒和伽利略处在伟大的实验方法革新者的行列,而奥西安德尔、贝明和乌尔斑八世却在默默无闻中度过。这种历史的霸道难道是公正的吗?要知道,哥白尼学派坚持的是不合逻辑的实在论,多亏权威人士把它确立的“公正价值”归因于天文学假设,从而才避免了哲学家的争吵和神学家的非难。

迪昂揭示出,哥白尼、开普勒和伽利略用一个声音宣布,天文学应该只采纳这样的命题,即它的真理是由符合子物理学的假设建立起来的。这个断言事实上包含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涵义:其一是,天文学假设是关于天上的事物及其真实运动的本性的判断;其二是,作为天文学假设校正的一种控制,实验方法将以新的真理丰富我们的宇宙学知识。可以说,第一种涵义在断言的表面,它是径直明白的。16和17世纪的伟大天文学家都清楚地看到并正式表达了这个意义,它诱惑了他们的忠诚。可是,这样的理解却是虚假的和有害的,并产生了无数的误解。奥西安德尔、贝拉明和乌尔斑八世正确地看到它与逻辑背道而驰。另一种意义是,在要求天文学假设与物理学的教导一致时,文艺复兴的天文学家实际上要求,天体运动的理论建立在能够支持下述观察到的运动的理论的基础上。星球的路线、潮汐的涨落、抛射体的运动、重物的下落,所有这一切都必须由同一组公设保全,由用数学语言形成的公设保全。

迪昂看到,第二种涵义潜藏得很深,以致哥白尼 、开普勒、伽利略等人都没有清楚地觉察到它,但它却具有多产性。虽然他们归因于他们的原理的虚假的和不合逻辑的涵义产生了争论和争执,但是它的另一种真实的和潜在的意义却促进了这些发明者的科学努力。他们尽力支持前者的严格的真理,可是却不知不觉地确立了后者的正确性。当开普勒一而再地借助水流或磁流的性质说明星球的运动时,当伽利略试图使抛射体的路线与地球的运动一致或当他尝试从地球运动推出潮汐的说明时,二人都相信,他们这样是在证明哥白尼假设在事物的本性中有其基础。他们借助一组数学公式一点一滴地引入到作为动力学一种形式的科学中的真理,必须表达星球的运动、海的波动、物体的下落。他们认为他们在“恢复”亚里士多德,事实上却为牛顿作了准备。迪昂讨论的结果是:

“不管开普勒和伽利略,我们今天与奥西安德尔和贝拉明一致认为,物理学的假设仅仅是为了保全现象而设计的数学发明。但是,多亏开普勒和伽利略,我们现在要求它们共同保全无生命的宇宙的一切现象。”([1],p. 117)

不用说,迪昂在这里坚持的是工具论的方法论。可是,他对两种涵义的分析及结论也是与他的一贯的观点一致的:从物理学理论中排除形而上学和追求物理学理论的统一性。在这里,我们也不能不佩服迪昂的明睿的洞察力和果敢的胆略,因为后一种涵义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而前一种涵义从爱因斯坦坐标系等价的观点来看,则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所谓的真实运动或绝对运动并不存在。要知道,在迪昂写出这些分析的1908年,相对论还不得不为自己的生存权利而斗争呢。

迪昂关于逻辑在奥西安德尔和贝拉明一边而不在开普勒和伽利略一边的论断 ,在逻辑上是能够成立的。正如迪昂注意到的,“从假前提可以演绎出真结论”,“不同的原因能够产生等价的结果”。([1],p.82)因此,保全现象的假设并非必然为真。另一方面,正如迪昂赞同地引用的尼福 的言论所表明的,把保全现象的假设视为真的亦非充分,因为人们还必须确定能保全现象者非它莫属。迪昂还引用阿奎那的下述言论支持他的见解:

“天文学家力图用不同的方式说明行星运动。但是没有必要认为他们构想的假设为真。 因为有可能,星球显示出的外观也许是由于人们迄今未知的某种其他运动模式。可是,亚里士多德却相对于运动的本性使用这样的假设,仿佛它们是真的一样。”

“在天文学中,我们假定本论和偏心轮的假设,因为通过作这个假设,天体运动的可察觉的外观能够被保全。但是,这不是充分证明的理由,因为外观也许可以用其他假设来保全。”

迪昂关于奥西安德尔和贝拉明理解了实验方法的正确范围、而开普勒和伽利略犯了错误的论断,也与他的下述思想一脉相承:物理学理论是描述而非说明、物理学相对于形而上学和神学是自主的、观察渗透理论、判决实验不可能、反归纳主义等等。迪昂的观点很明白:既不可能从形而上学演绎出物理学理论的数学体系,也不可能由观察绝对地、—劳永逸地证明它的真理性。迪昂的论断也表明,他对物理学理论和形而上学(处理终极原因和实在)的范围、职份以及实验方法的局限性了如指掌。

迪昂坚持方法论的工具论的论断除上述两方面的理由外,也许多少与他不满意当时流行的对“哥白尼革命” 的经验论诠释有关。后来的有关研究表明,哥白尼本人“并不是一个伟大的观察家,他的体系也不是出于对新观察资料的任何钟爱而得的结果。” 哥白尼体系“不是新的观察结果,而是按照半宗教的柏拉图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的观察对旧的众所周知的事实作新解释的结果。” 哥白尼的计算结果并不比托勒密的更符合观察,他们利用了同样的数据。 迪昂对哥白尼的数学实在论诠释是深中肯綮的。伽利略在这一点上有过之无不及:他认为大自然这本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数学是描述大自然最精确的语言,最适宜用来探求真正的原因;数学能够掌握绝对的必然性,是人类可能获得的最完美的知识,其了解的程度几乎可与上帝的了解相提并论。

林正弘教授对这一学案做了比较中肯的分析([13],pp. 1~38)。他认为伽利略之所以不接受贝拉明的建议,并不是故意要和教会抗争,而是基于爱护教会的立场。他清楚地看到,天文学的发展趋势迟早会证明地心说和天地峻别说是错误的。他关于数学、天文学和方法论的实在论观点是与贝拉明的数学工具论(能够算出正确结果的数学公式未必为真)、天文学工具沦(天文学探求不到天象的真正原因,物理学才能探求天象的真正原因)、方法论的怀疑论(对天文学证明方法的怀疑态度)针锋相对的。林教授的结论是:“近代物理科学的特征之一,就是物理学和天文学合流。两者共用相同的科学定律及科学方法。认为天文学假设不描述物理实在,乃是不合近代科流的见解。”这段引文中前两句无疑是正确的,读者要注意的是,其中的“物理学”和“天文学”是在现代意义上使用的。后一句话则是从科学实在论的预设设或承诺出发得出的实在论的结论;迪昂是不会这么看问题的:他把探求实在的任务驱逐出物理学理论,而交托给形而上学——宇宙论或自然哲学。

波普尔也对迪昂做了工具论的诠释,他的分析更具哲学色彩([11],pp. 136~168):

“我试图(至少部分地)支持伽利略的科学观点,而反对工具论的观点。但我不能完全支持前者。我认为工具论者对它一部分观点的抨击是对的。我指的是这种观点:在科学中,我们可能意在得到并能得到终极的对本质的说明。工具论的力量和哲学兴趣正在于同这种亚里多德观点(我称之为“本质主义”) 相对立。因此,我必须讨论和批判两种人类知识观——本质主义和工具论。我将提出同这两种观点相对立的观点,我称之为第三种观点 。它是伽利略观点排除本质主义之后留下的东西,或者更精确地讲,它是在考虑到工具论的抨击中的合理因素之后留下的东西。”([11],p. 145)

波普尔进一步申明,他所驳斥的本质主义原则仅仅是声称科学的目的在于终极说明的原则。他的批判企图表明,无论本质存在与否,对它们的信仰丝毫无助于我们,而且确实很有可能妨碍我们,因此科学家毫无理由假定它们存在。他还指出;相信本质(无论是真的还是假的)容易为思想设置障碍,容易给提出新的和富于成果的问题设置障碍。而且,它不可能成为科学的一部分(因为即使我们幸运地碰巧找到一个描述本质的理论,也绝不能确信它)。一个可能导致蒙昧主义的信条,当然不属于一个科学家必须接受的那些超科学的信念。([11],pp.148,151)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自觉还是不自觉,波普尔无论如何是心领神会地把握了迪昂的工具论思想的精髓和真谛一一排斥本质说明,摒弃绝对真理,反对蒙昧主义,扫除思想障碍,倡导方法多元化。迪昂看到:“方法合适性的程度基本上是个人评价问题;每一个思想家的特定性情,所接受的教育,沉浸的传统,他生活于其中的环境的习惯,都在很高的程度上影响这一评价,从—个物理学家到另一个物理学家,这些影响的变化很大。” 迪昂对各种方法——包括他不喜欢的模型和归纳方法——都持宽容态度,因为他明白,发现并没有绝对的法则。他在指出模型方法永远不会启发发现的断言是“可笑的夸大”时说:“发现不服从任何固定的法则。没有一种学说是如此愚蠢,以致它不可能在某一天能够催生新颖而幸运的观念。审慎的占星术在天体力学原理的发展中也起了作用。”([8],p.98)他对各种思维风格都公正对待:

“强而窄的精神为了构想观念,并不需要用具体的事物使之实体化,但他们却不能合情合理地否定博而弱的精神有权用他们的形象的想象勾勒和描绘物理学理论的对象,后一种精神不能够容易地设想没有形状或颜色的事物。促进科学发展的最好手段是,容许每一种形式的智力通过遵循它自己的规律和充分实现它的类型发展它自己,即容许强而窄的精神以抽象概念和普遍原理为食物,容许博而弱的精神吃可见的和可触知的东西。一句话,不强迫英国人以法国人的方式思考,或法国人以英国人的方式思维。”([8],p.88)

确实,迪昂从未把任何一种方法或风格——包括他最偏爱的——绝对化和神圣化,他总是在归纳与演绎、分析和综合、数学精神和直觉精神等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所有这一切暗示,探求真理不能依赖于任何特定的方法,不管它是哲学的、宗教的或科学的。每一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只有它们之间强有力的相互作用,才能指导人们在理解的道路上前进。当这些探索方法中的任何一个占据独一无二的优先权时,真理将蒙受灾难,科学将一蹶不振。费耶阿本德十分欣赏麦克斯韦、亥姆霍兹、赫兹、玻耳兹曼、马赫、迪昂“都赞成受过去研究范例指导的方法论的多元论,而不喜欢研究的超验标准。这些科学家中的每一个当然偏爱某些步骤而反对另一些程序,但是他们都赞成,这样的个人偏好不必变成‘客观的’原则。” 他甚至沿着方法论的多元论走到极端:“唯一不禁止进步的原则便是怎么都行。”

迪昂的工具论观点渊源于十九世纪末的法国哲学的实证论传统和法国物理学家的实验传统——他们的工作在数学上是贫乏的,对理论物理学的呐喊充耳不闻,对实验的细微差异和复杂蕴涵很不敏感。尤其是,迪昂在法国物理化学家德维耶(h.s-c.deville)的著作中发现了十分明确陈述的观念,即科学理论仅仅是分类的工具,只是在此后迪昂才获知马赫的类似思想。迪昂的工具论也不是世纪之交科学危机的产物,他早在1892年发表的第一篇科学哲学文章中,就把物理学理论视为帮助记忆的工具,因为它提供了大量的原来是纯粹符号的实验定律的分类。这种工具论的观点遭到了维凯尔的毁灭性批评:如果理论是帮助记忆的工具,那么理论的数学化显然不如记忆术来劲,也无须把融贯秩序作为目标了。翌年,迪昂对他的工具论观点作了重大修正,并用秩序实在论和强调理论化来平衡它。迪昂提出理论融贯性即逻辑统—性的要求,引入了自然分类的概念——类似于波普尔的逼真性或似真性(verisimilitude)概念 ,即通过部分真理趋近终极真理的胚芽的预期,他强调理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理论对于建立实验和描述实验结果都是必要的,无理论的实验物理学是幻想和妄想,而且理论能先于实验做出预言——这是理论对本体论秩序反映的明证。

在这里,我乐于把迪昂式的工具论命名为“科学工具论”(scientific instrumentalism)。科学工具论的特征是:它是在科学土壤中萌生的,在科学实践中修正和发展的,并用来解决合适的科学问题,它不否认本质主义的常识性和合理性,但却把本质主义从科学的追求中排除山去,至多只不过是在“反映”和“类比”的意义上为它辟出小块地盘,它避免了科学与形而上学和神学的纠缠和冲突,维护了科学的自主性,它主要活动于科学方法论范畴,高扬多元论的方法论,反对一切蒙昧主义的信条和阻碍思想自由的独断论;它与科学实在论并非针锋相对,而是与其保持必要的张力。

科学工具论除了上述特征本身所体现出的优点外,它还具有工具论的公共的长处。工具论由于颇具魅力的简化和对奥康姆剃刀的运用,从而具有很大吸引力,它朴素,而且十分简单,同本质主义相比更是如此([11],pp. 153~151)。工具论还具有宽容性、灵活性以及对语言使用的兴趣。 工具论也是合理性的,且有客观的含义,它在于人们使用那些不仅被认为是,而且事实上也是导致达到所要求目标的手段。

当然,工具论也有其自身的弱点。诚如波普尔所言,工具论断言理论无非是工具,但理论决不仅仅是工具,也是我们心灵用理智征服世界的明证。工具论把科学理论视为计算规则(或推理规则),实际上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逻辑关系是不对称的,而且具有很大差异。工具论无法说明纯粹科学家对真理和谬误的兴趣,所以无法说明严格检验(甚至对理论的最间接含义的检验)对于纯粹科学的重要性。同纯粹科学家所必须具备的那种高度批判精神相反,工具论的态度(就像应用科学的态度那样)沾沾自喜于应用的成功。([11],pp.142,144,l56~157,160)费耶阿本德指出,实在论突破了经验的局限,从更广阔的科学理性的角度思考了科学实在;而工具论则局限于经验之中而不能自拔,恰恰是对科学理性思维的约束 。他据此认为,实在论总是比工具论可取。

把迪昂的诸多基本观点与工具论的上述缺陷相比较,人们不难看出,迪昂的科学工具论思想总的来说几乎不带有那些弱点,即便带有也并不显著。这种看法从我们下面的分析中可得到进—步的印证。

工具论(理论是描述现象的工具)和实在论(理论是说明实在的真理)本来是相互对立的(工具论是一种主要的反实在论的学说)、水火不容的,这两种科学哲学又是如何协调起来,集于迪昂一身呢?

首先,在对实在论的态度上,迪昂并未反对实在论一般或总括的实在论(global realism),而是反对实在论特殊或历史上相对化的实在论 ——中间时期的实在论,这种实在论在长时期内会被撤消。具体地讲,迪昂在本体论上反对实体实在论而坚持朴素(常识)实在论和关系实在论,在认识论上反对强实在论而坚持有保留的实在论(qualified realism)和有保留的工具论,此外,迪昂也部分地反对语义学的实在论。

在迪昂看来,哥白尼似乎固守强实在论的版本:坚信他的学说揭示了现象背后的实在,不只是可能为真,而且绝对为真。迪昂的反对意见是:强实在论要求绝对的、具有必然真理的确实性;一旦某人相信并宣称他自己具有这样的确实性,他就把他的观点强加于其他科学。迪昂反对绝对真理的主张,因为这种主张阻碍探索,并把过多的约束加之于想象。迪昂悲叹16世纪下半叶和17世纪上半叶占优势的实在论是哲学—神学帝国主义,这种错误直到19世纪才得以纠正。 按照迪昂的观点,实际事实和常识定律是实在论的,本身虽为符号但经过翻译的理论事实和科学定律也是实在论的。作为非说明的和符号化的理想、即物理学理论虽不涉及实在(当然是非实在论的),但它通过直觉、类比却反映了实在论的本体秩序。迪昂的以自然分类为极限的物理学理论表明,与其说他把实在论视为任何理论必须满足的总括要求,毋宁说视为一系列相关理论相继迈向的目标。

其次,迪昂关于现象—实在、描述—说明的二分法大体上为物理学和形而上学划出了辖域,也为工具论和实在论概略地设置了活动范围。关于事物的真正本性或潜藏在我们正在研究的现象背后的实在,是由形而上学告诉我们的,但是在现象王国内,科学则是至高无上的权威。因此,迪昂似乎在物理学理论和物理学定律方面坚持有保留的工具论,而在日常经验和更深入的形而上学直觉方面坚持有保留的实在论。迪昂看到科学是充满错误的历史,他通过把实在论放逐到形而上学来容纳科学的失败。迪昂只是在科学和形而上学在理论终点巧遇时,在理论大厦最终建立起来时,才容许实在论的存在,这种巧合恰恰是通过非逻辑的卓识辩认的。在自然分类这个巧合点,物理学理论便“映射”出形而上学要把握的关于实在的信息。

再次,迪昂的工具论主要是作为方法运用的,它活动在方法论领域。而在本体论和认识论领域,他基本上持实在论的观点:他承诺外部世界和物质实在的存在,他承认科学能够认识物质世界的真邵,并持与实在论相符或相容的真理观。耍知道,实证论的工具论是否认实在、抛弃真理概念的。

再者,迪昂清楚地看到,工具论并不足以使科学成功,科学目标是工具论和实在论的混合方向。他明知自然分类是只能接近并不可企及的、在某种程度上是虔诚希望的东西,他深知对理论融贯或统一的要求是物理学方法无力辩护的,但他还是毅然采用这两个与工具论不相容的概念,来平衡和补充工具论的目标。这样一来,科学理论便在保全现象和追求逻辑统一的过程中趋向作为自然本体论秩序反映的自然分类,从而保证了科学进步:的合理性;另外,科学理论除有工具论的分类和经济功能外,也有实在论的示真(审美)、预见功能,从而保证了科学的非功利的认知价值。

最后,除《保全现象》洋溢着强烈的工具论倾向外,迪昂的其他著作都与此不同,《物理学理论的目的和结构》中的反对工具论、呈观论和贬低科学认知能力的价值的色彩还是相当明显的。在该书中,他把由彭加勒在法国传播的盎格鲁撤克逊的“模型论”(modelism)视为工具论的危险变种,并采取明确的反工具论立场与之斗争。他批判了他在彭加勒的约定论和马赫实证论中发现的过度的工具论倾向,指出他们没有考虑科学史给出的渐进统一的明确证据。对于经典实在论者和经典实证论的工具论者对物理学理论的目的两个原则性的回答 (说明和分类),他持反对和部分否定态度。迪昂坚决拒斥物理学理论是方便处方的观点,他坚持认为物理学理论透露出关于世界本性的信息,给予我们以外部物质世界的知识,而纯粹工具论的物理学也许仅有贫乏的意义。([8],pp.334,314)

与反对工具论相伴随,迪昂也许是秉承亚里士多德的旨意——“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 ——对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持更为坚决和更为激烈的反对态度,这反过来又有助于增强他的反工具论立场。他批评法国教育排斥抽象的和演绎的理论,变成功利主义的牺牲品;他抨击19世纪的信仰主义和反理智主义使科学沦为功利主义技巧,斥责实用主义认为物理学理论完全是功利主义的谬说([8],pp.93,314)。他甚至把科学背弃“无私的探索”而“服务于功利主义”,视为“反对圣灵的罪孽。([15],p.215)他断言:“导致有用东西的发现”只不过是真理研究的“剩余产品”([15],p.135);“只有当实验科学变成演绎的,尤其是当它变成数学的,它才是工业的向导。”

迪昂向来认为物理学不能建立在实用主义的基础上。他强调他不是实用主义者:“在物理学理论的价值的主题上,我们与各种实用主义学派分道扬镳,我们在任何情况下也不把我们自己列入它的信徒中的一员。” 萨顿说迪昂哲学“是一种由他的和实用主义倾向赋予活力的哲学” ,显然是出于对迪昂哲学的无知和对迪昂的偏见。

综上所述,迪昂力图在工具论和实在论之间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或必要的张力 ,从而把二者协调起来。因为工具论把科学限于观察结果的诠释和预言,而实在论试图揭示实在的深层本性,科学的历史和实践表明,二者的单独行动均不能有效地促进科学的进步,只有它们珠联璧合,才能相得益彰。迪昂深谙此道。他在评论莱伊的著作时说:这位作者依次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和针锋相对的态度一一反思的和批判的态度、本能的和自发的态度。批判的反思迫使他宣布,理论物理学只知道实验揭示的、必定是偶然的和特殊的真理,理论只不过是分类和发现的工具,并未把知识添加到纯粹经验的事实上。另一方面,本能的和自发的直觉又驱使他宣布,存在着绝对的、普适的、从而超越实验的真理,物理学理论稳定地变得更广阔、更统一的进步指向是对这种日益精确和日益完美的真理的某种洞察。我们将宣称莱伊先生沿着相反方向运动的推理的这两条路线是相互矛盾的吗?我们将以逻辑的名义责备它们吗?迪昂的回答是:肯定不!正像我们不谴责我们在机械论的继承者的思想中辨认出两种相反的倾向一样,正像我们不指责彭加勒先生就不融贯性所阐述的命题—样——这些倾向和命题先是拒绝、后又承认物理学理论的客观有效性一—我们也不谴责它们。迪昂继续写道:

“在马赫、奥斯特瓦尔德和兰金以及所有审查物理学理论的本性的人中,我们都能够注意到这些相同的两种态度,一个看来好像是另一个的平衡重量。宣称在这里只存在不融贯和荒谬是幼稚的:相反地很清楚,这种对立是一个与物理学理论的本性在实质上相关的根本事实,我们必须如实地记住这个事实,如有可能就说明这个事实。”([8],p.333)

因此,迪昂的结论是:“责成物理学理论在它的发展中保持严格的逻辑统一,也许是把不公正和不宽容的暴政强加于物理学家的精神。”然而“物理学家不管多么实证论”,“他都不能使他的精神在物理学理论中看到的只是一组实际的步骤和工具架”,“他都不能拒绝承认”,“他朝向越来越统一、越来越完美的物理学理论的努力是合情合理的”,即趋向于暗示外部世界的“普适的和必然真理”的自然分类。([8],pp. 334,332)

迪昂的能量学既是他心目中的物理学理论的理想形式,事实上也是工具论和实在二者的张力哲学的体现。能量学是用形式方式构造的、用来描述现象的完整逻辑体系,迪昂十分欣赏它的研究进路和方法论价值。他说:

“它没有模仿物理学家到那时提出的许多力学理论,它也没有用假设的物体的隐蔽运动代替仪器测量的可观察的性质,以便能够把理性力学的方法应用于这些运动;它以实验物理学产生它们的形式接受了它们,而没有自称把它们还原为形状和运动——当帮助他们的感官或仪器都未实现这一还原时;正是直接的观察和实验的资料,将被它的公式包容。”

“现在,我们未看到任何基本原理来自把我们察觉和接触的物体分解为不可察觉的但却更简单的物体的需要;我们没有一个人看到把借助隐蔽的运动说明可感觉的运动作为目的。 原子论没有以任何方式有助于它们的系统阐述。它们都是出自于把某些十分普遍的法则系统化的需要,这些法则的推论保全了现象。于是,物理学发展史终于确认,那门科学所使用的方法的逻辑分析教给我们什么东西。从前者和后者,我们复活了我们对于能量学方法在未来富有成果的信念。”([2])

这些叙述中的方法论思想基本上落人工具论的框架内,尽管理论的逻辑系统化已超出工具论的界限。但是,迪昂并未就此止步,他指出在能量学卷入物理学理论的终点,存在着类似于它的宇宙论即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尽管二者的创造者是陌生人。迪昂列举了把二者联系起来的诸多特征,从类比洞察到同一本体论秩序的图像([8],pp. 305~311)。显而易见,这是实在论的语言。

在工具论和实在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既是迪昂的明智之举,也是科学历史的启示和科学实践的要求。确实,以历史案例和实践事实作为论据,是在工具论和实在论之间争论的双方都能够玩的一种博奕,但是无论哪一方都不会成为毫无争议的赢家。一些插曲似乎为工具论的磨房准备了谷物,另一些事件又好像为实在论的大炮填充了火药。 因此,在历史的

争论中不过分地偏袒任何一方,在科学的实践中审时度势地在二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也许是心开目明和富有成效的。诚如夏皮尔所言:

“一个成熟的科学理论术语应该有所指,而且它对于所指客体近似为真。成熟科学中后续理论保持着早期理论所指的事物和理论关系。在科学理论中也存在着具有工具性而不标志实在的术语,我们称为概念工具。当没有理由把一个理论术语作为概念工具时,就应该承认它对客观实在的指称;而一旦有理由怀疑其正确性,就应该在保留它的前提下把它当作概念工具。”

参考文献和注释

p.duhem,to save phenomena,an essay on idea of physical theory from plato to galileo,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e.doland and c. maschler,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9,p.3.

p.duhem,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physical theories,syntheses,83(1990),pp.189~200.

n.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叶式辉译,武汉:武汉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xv页。

迪昂的结论引起天主教辩护者的注意和重视,但迪昂的意图并不是为罗马教廷辩护,而是赞同工具论的保全现象的方法论。

迪昂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不过,哥白尼除借助保全现象外,还诉诸“概念整合”作为可接受性标准来论证他的体系的优越性。“假定地球具有我在本书后面所赋予的那些运动,……不仅可以对所有的行星和球体得出它们的观测现象,还可以使它们的顺序和大小以及苍穹本身全都联系在一起了,以至不能移动某一部分的任何东西而不在其他部分和整个宇宙中引起混乱。”参见([3],p. xxxii)

考虑到迪昂关于“逻辑不是我们作判断的唯一向导”的名言,也许帕斯卡和迪昂常说的“内心的理性”在表面之下起了作用,因为历史证明伽利略毕竟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尽管迪昂的论断在逻辑上站得住脚,但科学实践却对他作了有力的反驳。

尼福(a. nifo)认为:“理论与观察的和谐一致,并不能把理论赖以立足的假设转化为已证明的真理。证明要求人们另外还要确定,没有其他假设的集合能够保全现象。”([1],p. 49)

p.duhem, the aim and structure of physical theory,translated by p.p. wiener,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u.s.a.,1954,p. 41.

科恩论证说:“就实践或计算天文学来说,哥白尼进行的创新几乎不是革命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倒退的。”他还断言:康德从未说他发动了“一场形而上学领域的哥白尼革命”。详见l. b.科恩:《科学革命史》,杨爱华等译,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122,245,252页。

h. 巴特菲尔德:《近代科学的起源》,张丽萍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21~22页。

k. 波普尔:《猜想与反驳》,傅季重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267页。

参见([9],pp. 115,122)。此外,哥白尼的计算方法并非更简单,他用了48个圆,比托勒密还多5个,参见([9],pp.118~119)。

林正弘:《伽利略•波柏•科学说明》,台北:三民书局东大图书公司印行,1988年第1版,第18,19,35页。

波普尔对本质主义的定义是:最好的、真正的科学理论描述事物的“本质”或“本质属性”——现象背后的实在,以及科学家能够成功地最终确立这种理论的真理性而克服一切合理的怀疑。参见([11],p.146)。

波普尔对第三种观点的界定是:科学家的目的在于真实地描述世界或世界的某些方面, 在于真实地说明可观察事实(伽利略原则);尽管科学家的目的如此,但他们绝不可能确凿地知道他的发现究竟是不是真的,虽然有时他有一定把握断定他的理论是假的(非伽利略观点)。可参见([11],pp. 161~162)。雅基认为,迪昂在倡导“第三条道路”方面早就行动在波普尔之先。参见s.l.jaki,uneasy genius:the life and work of pierre duhem,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ing,dordrecht, 1987, p. 368.

p. duhem, the evolution of mechanics,translated by m.cole,sijthoff & noordhoff,moryland,u. s.a.,1980,p. 99.

不用说,物理学家在各种方法中是有所选择的。谈到选择标准,迪昂说:“指导是由我们对科学过去的认识提供给我们的。发现与事实矛盾的原理被详细阐明。其他的享有部分确认的原理各得其所。这些原理本身被修改、校正,用每一步保证它们的推论与事实严格一致。 使我们放心的是,我们在这里剪裁出形状的衣服正好适合穿它的身子,因为顾客必定反复试穿过。”([15],p.378)

p.k.feyerabend,problems of empiricism,philosophical papers,volume 2,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p. 20.

p.k.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周昌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1页。迪昂若九泉有知,肯定不会同意这种极端主义的立场,他信守帕斯卡的“中道”或“中庸”。

k.波普尔:《科学知识进化论》,纪树立编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第1版,第191~205页。

i.c.巴伯:《科学与宗教》,阮炜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213页。

r.吉尔:作为工具合理性的科学合理性,《国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91),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81~89页。

郭贵春:《当代科学实在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117页。

p.k.feyerabend,realism,rationalism & scientific method,philosophical papers, volume i,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p.201.

p.barker,copernicus,the orbs,and equant,syntheses,83(1990),317~323.

a.guddu,the realism that duhem rejected in coppernics,synthese,83(1990),pp. 315.

亚里土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l版,第5页。

p.duhem,german science,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j.lyon,o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la salle illinois, u.s.a. 1991,p. 35.

p.duhem,logical examination of physical theory,syntheses,83(1990),pp.183~188.

g.萨顿:《科学的历史研究》,刘兵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126页。

关于“必要的张力”的哲学涵义,读者可参阅李醒民:善于在对立的两极保持必要的张力——一种卓有成效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准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4期,第143~156页。

a. lowinger, the methodology of pierre duhem,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1941,p. 9.

p.l.quinn,duhem in different contexts comments on brrenner and martin,syntheses,83(1990),pp.857~362.

物理模型论文范文第6篇

本系统主要完成对图书仓库的库存管理,包括图书入库、出库、库存,员工信息,供应商信息以及密码管理等六个方面。系统可以完成对各类信息的浏览、查询、添加、删除、修改、报表等功能。

系统的核心是入库、库存和出库三者之间的联系,每一个表的修改都将联动的影响其它的表,当完成入库或出库操作时系统会自动地完成库存的修改。查询功能也是系统的核心之一,在系统中即有单条件查询和多条件查询,也有精确查询和模糊查询,系统不仅有静态的条件查询,也有动态生成的条件查询,其目的都是为了方便用户使用。系统有完整的用户添加、删除和密码修改功能,并具备报表打印功能。

系统采用Microsoft Office中的Access 2000来设计数据库,并使用当前优秀的开发工具—Delphi 6.0 ,它有着最为灵活的数据库结构,对数据库应用有着良好的支持。

论文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开发背景,所要完成的功能和开发的过程。重点的说明了系统设计的重点、设计思想、难点技术和解决方案。

关键字:数据库,SQL语言,Delph 6,数据库组件,仓库管理

目 录

第一章 引言 ……………………………………………………………………………1

1.1 课题来源 ……………………………………………………………………1

1.2 开发工具的选择 ……………………………………………………………2

1.3 所做的主要工作 ……………………………………………………………3

第二章 数据库概论 ……………………………………………………………………4

2.1 数据库的发展 ………………………………………………………………4

2.1.1 数据库的发展 …………………………………………………………4

2.1.2 数据库阶段的特点 ……………………………………………………5

2.1.3 数据库技术 ……………………………………………………………6

2.2 数据库理论基础 ……………………………………………………………7

2.2.1 数据库模型 ……………………………………………………………7

2.2.2 数据库体系结构 ……………………………………………………10

2.2.3 数据的独立性 ………………………………………………………11

2.2.4 范式 …………………………………………………………………11

2.3 SQL语言基础 ……………………………………………………………13

2.3.1 SQL简介 ……………………………………………………………13

2.3.2 SQL查询 ……………………………………………………………13

2.3.3 SQL数据更新 ………………………………………………………14

第三章数据库开发工具 ……………………………………………………………16

3.1 Delphi 6.0 简介 ……………………………………………………………16

3.2 Delphi 6.0 控件 ……………………………………………………………17

3.2.1 ADO数据访问组件 …………………………………………………17

3.2.2 数据控制类DataControl ……………………………………………18

3.2.3 数据访问类DataAccess ……………………………………………18

3.2.4 SQL语言在Delphi中的应用 ………………………………………19

3.3 Access 简介 ………………………………………………………………21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 ………………………………………………………………23

4.1 系统需求分析 ……………………………………………………………23

4.2 系统概要设计 ……………………………………………………………25

4.2.1 系统结构设计 ………………………………………………………25

4.2.2 数据库设计 …………………………………………………………27

4.2.2.1 ER图设计 ……………………………………………………27

4.2.2.2 数据库表格设计………………………………………………29

4.3系统详细设计………………………………………………………………34

第五章 系统应用程序设计 …………………………………………………………37

5.1 系统窗体模块组成…………………………………………………………37

5.2 数据模块窗体设置…………………………………………………………38

5.3 主窗体功能模块的实现……………………………………………………39

5.4 入库、出库窗体模块的实现………………………………………………43

5.5 查询功能的实现……………………………………………………………51

5.6 系统登陆窗体模块的实现…………………………………………………52

5.7 用户管理功能的实现………………………………………………………54

5.7.1 用户管理主窗体 ……………………………………………………54

5.7.2 密码修改窗体模块的实现 …………………………………………54

5.7.3 用户注册窗体模块的实现 …………………………………………55

5.7.4 用户注销窗体模块的实现 …………………………………………57

结束语 …………………………………………………………………………………59

致谢 ……………………………………………………………………………………60

参考文献 ………………………………………………………………………………61

第一章 引 言

§1.1 课题来源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计算机事业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及工作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书籍做为人类的精神食粮,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的书籍出现在市场上,人们有了各种各样不同的选择。与此同时,为了管理大量的图书,图书仓库也大量的出现,仓库的管理问题也就提上了日程。随着图书的大量增加,其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如何优化仓库的日常管理也就成为了一个大众化的课题。

在计算机飞速发展的今天,将计算机这一信息处理利器应用于仓库的日常管理已是势必所然,而且这也将为仓库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它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益,同时也会为企业的飞速发展提供无限潜力。采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仓库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给企业管理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

极大提高了仓库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减少了以往入出存流程繁琐,杂乱,周期长的弊端。

基于仓库管理的全面自动化,可以减少入库管理、出库管理及库存管理中的漏洞,可以节约不少管理开支,增加企业收入。

仓库的管理的操作自动化和信息的电子化,全面提高了仓库的管理水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飞速的发展,企业要想生存、发展,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没有现代化的管理是万万不行的,仓库管理的全面自动化、信息化则是其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为了加快仓库管理自动化的步伐,提高仓库的管理业务处理效率,建立仓库管理系统已变得十分心要。

入库、库存、出库还是现在企业图书仓库管理的常规基本模式,虽然,最近又出现了很多新的管理模式,如:基于零库存思想的沃尔玛特管理方式,但这些新的思想在中国大部分企业的管理中还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如何设计好仓库管理系统,尽可能地减少仓库管理的重复性和低效性就成为当前最为重要的问题。图书仓库管理的核心是入库、库存和出库之间的联系,如何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系统最为关键的部分。另外,员工信息和供应商信息管理也是仓库管理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它提供着与入库和出库相关的地一些信息,使得整个系统更加完整,更加实用。

通过对仓库管理日常工作的详细调查,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从系统结构的组织,功能的实现,技术的要求以及可行性等多方面进行考虑,认为本课题是一个适应现今图书仓库管理需求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实际开发价值和使用价值。

§1.2 开发工具的选择

自Java诞生以来,随着Internet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需求的变化,以第四代语言为主的应用开发产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它们不仅已成为人们开发应用的开发工具,而且很多产品已发展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应用开发环境。这些新型的开发工具通常以一种集成软件包的形式提供给开发人员,被称为Studio(工作室)或Suite(程序组)。例如,微软的Visual Studio 6.0,Borland公司的Delphi 6.0等数据库辅助开发工具。

现在,市场上可以选购的应用开发产品很多,流行的也有数十种。目前在我国市场上最为流行、使用最多、最为先进的可用作企业级开发工具的产品有:

Microsoft公司的Visual Basic 6.0版

Microsoft公司的Visual C++6.0版

Borland公司的Delphi 6.0版

在目前市场上这些众多的程序开发工具中,有些强调程语言的弹性与执行效率;有些则偏重于可视化程序开发工具所带来的便利性与效率的得高,各有各的优点和特色,也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然而,语言的弹性和工具的便利性是密不可分的,只有便利的工具,却没有弹性的语言作支持,许多特殊化的处理动作必需要耗费数倍的工夫来处理,使得原来所标榜的效率提高的优点失去了作用;相反,如果只强调程语言的弹性,却没有便利的工具作配合,会使一些即使非常简单的界面处理动作,也会严重地浪费程序设计师的宝贵时间。

而Delphi是一个非常理想选择。Delphi 6 是操作系统中快速应用开发环境的最新版本。它也是当前Windows平台上第一个全面支持最新Web服务的快速开发工具。无论是企业级用户,还是个人开发者,都能够利用Delphi 6 轻松、快捷地构建新一代电子商务应用。Delphi 6 是惟一支持所有新出现的工业标准的RAD环境,包括XML(扩展标记语言)/XSL(可扩展样式语言),SOAP(简单对象存取协议)和WSDL(Web服务器描述语言)等。

Delphi 6 是可视化的快速应用程序开发语言,它提供了可视化的集成开发环境,这一环境为应用程序设计人员提供了一系列灵活而先进的工具,可以广泛地用于种类应用程序设计。在Delphi 6 的集成开发环境中,用户可以设计程序代码、运行程序、进行程序错误的调试等,可视化的开发方法降低了应用程序开发的难度。Delphi的基础编程语言是具有面向对象特性的Pascal语言,即Object Pascal 。Object Pascal具有代码稳定、可读性好、编译速度快等优点,并将面向对象的概念移植到了Pascal语言中,使这种基础语言有了新的发展空间。

使用Delphi 6.0 ,我们几乎可以作任何事情,还可以撰写种各种类型的应用程序,动态链接库(DLL)、CON、或CORBA对象,CGI/ISAPI程序,Microsoft Back Office应用程序。程序的规模小到简单的个人数据库应用,大到复杂的企业的多层次分布式系统,都可以使用Delphi进行开发,其友好的集成开发界面,可视化的双向开发模式,良好的数据库应用支持高效的程序开发和程序运行,备受广大程序开发人员的好评。尤其是Delphi对数据库应用的强大支持,大大提高了数据库应用软件开发的效率,缩短了开发周期,深受广大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人员的喜爱。Delphi为数据库应用开发人员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库开发组件,使数据库应用开发功能更强大,控制更灵活,编译后的程序运行速度更快。

§1.3 本文所做工作

引言部分介绍了本系统的课题来源以及对数据库开发工具的选择。

第二章介绍了数据库的发展,关系数据库,数据库体系结构,并系统介绍了SQL语言,为设计和理解应用程序做了铺垫。

第三章系统介绍了Delphi 6.0及其部分控件,SQL语言在Delphi 6.0中的应用,以及Access等。

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从需求分析开始,经过概要设计最后到详细设计,完成对整个系统的设计。

第五章根据第四章的设计结果利用Access 2000和Delphi 6.0进行了具体的窗体和应用程序设计。

总结部分介绍了设计体会和编程体会,并指出了系统设计中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

第二章 数据库概论

§2.1 数据库的发展

数据库处理在信息系统的研究中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主题,然而,近年来,随着World Wide Web(WWW)的猛增及Internet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数据库技术之时成为最热门技术之一。数据库技术能使Internet应用超越具有早期应用特点的简单的。同时,Internet技术提供了一种向用户数据库内容的标准化的访问方法。这些技术没有脱离经典数据库技术的要求。它们只是加重了数据库技术的重要性。

数据库的设计和开发及包括艺术有包括工程。理解用户的需求,然后,把它们转变为有效的数据库设计是一个艺术过程。把设计转变为实际的数据库,并且这些数据库带有功能完备、高效能的应用,是一个工程过程。

数据库的目的是帮助人们跟踪事务。经典的数据库应用涉及诸如订单、顾客、工作、员工、学生、电话之类的项,或其它数据量较大、需要密起关注的事务。最近,由于数据库的普及,数据库技术已经被应用到了新的领域,诸如用于Internet的数据库或用于公司内联网的数据库。数据库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生成和维护多媒体应用程序上。

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应用,首先要把大量的信息以数据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存储器的容量、存储速率直接影响到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从1956年生产出第一台计算机到现在,存储器的发展,为数据库技术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使用计算机以后,数据处理的速度和规模,无论是相对于手工方式,还是机械方式,都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通常在数据处理中,计算是比较简单的而数据的管理却比较复杂。数据管理是指数据的收集、整理、组织、存储、维护、检索、传送等操作,这部分操作是数据处理业务的基本环节,而且是任何数据处理业务中必不可少的共有部分。数据管理技术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数据处理的效率。

2.1.1 数据库的发展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与硬件(主要是外存)、软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有密切的联系。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过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和文件系统阶段都有着相当多的缺陷,诸如数据冗余性 ,数据不一致性以及数据联系弱等等。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促使人们研究新的数据管理技术,从而产生了数据库技术。

20世纪60年代末发生的三件大事,层次模型IMS系统的推出、关于网状模型DBTG报告的发表以及关于关系模型论文的连续发表标志着数据管理技术进入数据库阶段。进入70年代以后,数据库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开发了许多有效的产品并投入运行。数据库系统克服了文件系统的缺陷,提供了对数据更高级更有效的管理。

当进入数据库阶段后,随着数据管理规模一再扩大,数据量急剧增加,为了提高效率,开始时,人们只是对文件系统加以扩充,在应用文件中建立了许多辅助索引,形成倒排文件系统。但这并不能最终解决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末,磁盘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具有数百兆容量和快速存取的磁盘陆续进入市场,成本也不高,为数据库技术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2.1.2 数据库阶段的特点

(1)减少数据的重复(Redundancy can be reduced)

当在一个非数据库系统当中,每一个应用程序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文件,由于无法有系统建立的数据,因此常常会造成存储数据的重复与浪费。例如:在一家公司当中,人事管理程序与工资管理程序或许都会使用到职员与部门的信息或文件,而我们可以运用数据库的方法,把这两个文件整理起来,以减少多余的数据,过度地占用存储空间。

(2)避免数据的不一致(Inconsistency can avoid)

本项的特色,可以说是延伸前项的一个特点,要说明这样的一个现象,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个实例来看:若是在同一家公司当中,职员甲在策划部门工作,且职员甲的记录同时被存放在数据库的两个地方,而数据库管理系统却没有对这样重要的情况加以控制,当其中一条数据库被修改时,便会造成数据的不一致,但是,对于一个健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而言,将会对这样的情况加以控制,但有时并不需要刻意消除这种情形,应当视该数据库的需求与效率来决定。

(3)数据共享(Data shared)

对于数据共享的意义,并不是只有针对数据库设计的应用程序,可以使用数据库中的数据,对于其他撰写好的应用程序,同样可以对相同数据库当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进而达到数据共享的目的。

(4)强化数据的标准化(Standard can be enforced)

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做出统筹性的管理,对于数据的格式与一些存储上的标准进行控制,如此一来,对于不同的环境的数据交换(Data Interchange)上将有很大的帮助,也能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5)实践安全性的管理(Security restriction can be applied)

通过对数据库完整的权限控制,数据库管理者可以确认所有可供用户存取数据的合法途径渠道,并且可以事先对一些较重要或关键性的数据进行安全检查,以确保数据存取时,能够将任何不当损毁的情形降至最低。

(6)完整性的维护(Integrity can be maintained)

所谓完整性的问题,就是要确认某条数据在数据库当中,是正确无误的。正如(2)所述,若是无法控制数据的不一致性,便会产生完整性不足的问题,所以,我们会发现,当数据重复性高的时候,数据不完整的情形也会增加,当然,若是数据库的功能完整,将会大大地提高数据完整性,也会增加数据库的维护能力与维护简便性。

(7)需求冲突会获得平衡(Conflicting requirements can be balance)

在一个较大型的企业当中,用户不同的需求,往往会造成系统或数据库在设计上的困扰,但是一个合适的数据库系统,可以通过数据库管理员的管理,将会有效地整理各方面的信息,对于一些较重要的应用程序,可以适时地提供较快速的数据存取方法与格式,以平衡多个用户在需求上的冲突。

上述七个方面构成了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特征。这个阶段的程序和数据间的联系可用下图表示: 2.1.3 数据库技术

从文件系统发展到数据库系统是信息处理领域的一个重大变化。在文件系统阶段,人们关注的中心问题是系统功能的设计,因而程序设计处于主导地位,数据只起着服从程序需要的作用。在数据库方式下,信息处理观念已为新体系所取代,数据占据了中心位置。数据结构的设计成为信息系统首先关心的问题,而利用这些数据的应用程序设计则退居到以既定的数据结构为基础的地位。

目前世界上已有数百万个数据库系统在运行,其应用已经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企业管理、银行业务、资源分配、经济预测一直到信息检索、档案管理、普查统计等。并在通信网络基础上,建立了许多国际性的联机检索系统。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装备了12个以数据库技术为基础的大型计算机系统,这些系分布在邮电、计委、银行、电力、铁路、气象、民航、情报、公安、军事、航天和财税等行业。

数据库技术还在不断的发展,并且不断地与其它计算机技术相互渗透。数据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相结合,产生了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技术与面向对象技术相结合,产生了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

在数据库技术中有四个名词,其概念应该分清。

(1)数据库(database,DB):DB是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DB能为各种用户共享,具有最小冗余度,数据间联系密切,而又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2)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和面向对象型DBMS。

(3)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4)数据库技术:这是一门研究数据库的结构、存储、管理和使用的软件学科。数据库技术是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DBMS本身要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才能工作。数据库不仅用到数据结构的知识,而且丰富了数据结构的内容。在关系数据库中要用到集合论、数理逻辑的理论。因此,数据库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2.2数据库理论基础

2.2.1 数据库模型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计算机的应用由科学研究部门逐步扩展到企业、行政部门。至60年代,数据处理成为计算机的主要应用。数据库技术作为数据管理技术,是计算机软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产生于60年代末。现已形成相当规模的理论体系和实用技术。

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在数据库技术中,我们用模型的概念描述数据库的结构与语义,对现实世界进行抽象,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模型称为“数据模型” 。

目前广泛作用的数据模型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独立于计算机系统的模型,完全不涉及信息在系统中的表示,只是用来描述某个特定组织所关心的信息结构,这类模型称为“概念数据模型” 。要领模型用于建立信息世界的数据模型,强调其语义表达功能,应该概念简单、清晰,易于用户理解,它是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用户和数据库设计人员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这一其中著名的模型是“实体联系模型” 。

另一种数据模型是直接面向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它是现实世界的第二层抽象。 这类模型涉及到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又称为“结构数据模型” 。例如,层次、网状、关系、面向对象等模型。这类模型有严格的形式化定义,以便于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

(1)层次模型。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树的结点是记录类型,每个非根结点有且只有一个父结点。上一层记录类型和下一层记录类型间联系是1∶N联系。

层次模型的特点是记录之间的联系通过指针实现,查询效率较高。但层次模型有两个缺点:一是只能表示1∶N联系,虽然有多种辅助手段实现了M∶N联系,但都较复杂,用户不易掌握,二是由于树型结构层次顺序的严格和复杂,引起数据的查询和更新操作也很复杂,因此,编写应用程序也很复杂。

(2)网状模型。用有向图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1969年DBTG报告提出的数据模型是网状模型的主要代表。有向图中的结点是记录类型,有向边表示从箭尾一端的记录类型到箭头一端的记录类型间联系是1∶N联系。

网状模型的特点:记录之间联系通过指针实现,M∶N联系也容易实现(每个M∶N联系可拆成两个1∶N联系),查询效率较高。网状模型的缺点是编写应用程序比较复杂,程序员必须熟悉数据库的逻辑结构。由于层次系统和网状系统的应用程序编制比较复杂,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其市场已被关系系统所取代。但是使用这两种模型建立起的许多数据库仍然在正常运转,只是在外层加了个关系数据库语言的接口。网状模型有许多成功的产品,20世纪70年代的产品大部分网状系统,例如,Honeywell公司的IDS/Ⅱ、HP公司的IMAGE/3000、Burroughs公司的DMSⅡ、Umivac公司的DMS1100、Cullinet公司的IDMS、Cimcom公司的TOTAL等

(3)关系模型。关系模型的主要是用二维表格结构表达实体集,用外键表示实体间联系。关系模型是由若干个关系模式组成的集合。关系模式相当于前面提到的记录类型,它的实例称为关系,每个关系实际上是一张二维表格。

关系模型和层次、网状模型的最大判别是用关键码而不是用指针导航数据,表格简单用户易懂,编程时并不涉及存储结构,访问技术等细节。关系模型是数学化模型。SQL语言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化语言,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世纪70年代对关系数据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和实验系统的开发方面。80年代初才形成产品,但很快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普及,并最终取代了层次、网状数据库产品。现在市场上典型的关系DBMS产品有DB2、ORACLE、SYBASE、INFORMIX和微机型产品Foxpro、Access等。

关系模型和网状、层次模型的最大区别是:关系模型用表格数据而不是通过指针链来表示和实现实体间联系。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简单、易懂。只需用简单的查询语句就可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关系模型是数学化的模型,可把表格看成一个集合,因此集合论、数理逻辑等知识可引入到关系模型中来。关系模型已是一个成熟的有前途的模型,已得到广泛应用。

(4)面向对象模型。目前,关系数据库的使用已相当普遍,但是,现实世界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含有复杂数据结构的应用领域,例如,CAD数据、图形数据等,而关系模型在这方面的处理能力就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人们需要更高级的数据库技术来表达这类信息。面向对象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程序设计语言中,随后迅速渗透到计算机领域的每一个分支。面向对象数据库是面向对象概念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面向对象模型能完整地描述现实世界的数据结构,具有丰富的表达能力,但模型相对较复杂,涉及的知识面也广,因此面向对象数据库尚未达到关系数据库那样的普及程度。

2.2.2 数据库体系结构

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分三级:内部级(internal),概念级(conceptual)和外部级(external)。这个三级结构有时也称为“三级模式结构”,或“数据抽象的三个级别”,最早是在1971年通过的DBTG报告中提出,后来收入在1975年的美国ANSI/SPARC报告中。虽然现在DBMS的产品多种多样,在不同的操作系统支持下工作,但是大多数系统在总的体系结构上都具有三级模式的结构特征。从某个角度看到的数据特性称为“数据视图”(data view)。

外部级最接近用户,是单个用户所能看到的数据特性。单个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外模式”。

概念级涉及到所有用户的数据定义,是全局的数据视图。全局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概念模式”。

内部级最接近于物理存储设备,涉及到实际数据存储的结构。物理存储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内模式”。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是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它把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DBMS去做,用户只要抽象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这样就减轻了用户使用系统的负担。

三级结构之间往往差别很大,为了实现这三个抽象级别的联系和转换,DBMS在三级结构之间提供两个层次的映象(mappings):外模式/模式映象,模式/内模式映象。此处模式是概念模式的简称。

2.2.3 数据的独立性

由于数据库系统采用三级模式结构,因此系统具有数据独立性的特点。在数据库技术中,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和数据之间相互独立,不受影响。数据独立性分成物理数据独立性和逻辑数据独立性两级。

(1)物理数据独立性

如果数据库的内模式要进行修改,即数据库的存储设备和存储方法有所变化,那么模式/内模式映象也要进行相当的修改,使概念模式尽可能保持不变。也就是对内模式的修改尽量不影响概念模式,当然,对于外模式和应用程序的影响更小,这样,我们称数据库达到了物理数据独立性。

(2)逻辑数据独立性

如果数据库的概念模式要进行修改,譬如增加记录类型或增加数据项,那么外模式/模式映象也要进行相应的修改,使外模式尽可能保持不变。也就是对概念模式的修改尽量不影响外模式和应用程序,这样,我们称数据库达到了逻辑数据独立性。

现有关系系统产品均提供了较高的物理独立性,而对逻辑独立性的支持尚有欠缺,例如,对外模式的数据更新受到限制等。

2.2.4 范式

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数据指标体系,是建立数据结构和数据库的最重要的一环。一个良好的数据指标体系是建立DB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我们完全可以认为所建指标体系中的一个指标类就是关系数据库中的一个基本表,而这个指标类下面的一个个具体指标就是这个基本表中的一个字段。但如果直接按照这种方式建库显然还不能算最佳。对于指标体系中数据的结构在建库前还必须进行规范化的重新组织。

在数据的规范化表达中,一般将一组相互关联的数据称为一个关系(relation),而在这个关系下的每个数据指标项则被称为数据元素(data element),这种关系落实到具体数据库上就是基本表,而数据元素就是基本表中的一个字段(field)。规范化表达还规定在每一个基本表中必须定义一个数据元素为关键字(key),它可以唯一地标识出该表中其它相关的数据元素。在规范化理论中表是二维的,它有如下四个性质:

在表中的任意一列上,数据项应属于同一个属性(如图中每一列都存放着不同合同记录的同一属性数据)。

表中所有行都是不相同的,不允许有重复组项出现(如图中每一行都是一个不同的合同记录)。

在表中,行的顺序无关紧要(如图中每行存的都是合同记录,至于先放哪一个合同都没关系)。

在表中,列的顺序无关紧要,但不能重复(如图中合同号和合同名谁先谁后都没关系,但二者不可重复或同名)。

在对表的形式进行了规范化定义后,数据结构还有五种规范化定义,定名为规范化模式,称为范式。在这五种范式中,一般只用前三种,对于常用系统就足够了。而且这五种范式是“向上兼容”的,即满足第五范式的数据结构自动满足一、二、三、四范式,满足第四范式的数据结构自动满足第一、二、三范式,……,依此类推。

第一范式(first normal form,简称1st NF)就是指在同一表中没有重复项出现,如果有则应将重复项去掉。这个去掉重复项的过程就称之为规范化处理。在本文所讨论的开发方法里,1st NF实际上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因为我们按规范化建立的指标体系和表的过程都自动保证了所有表都满足1st NF。

第二范式(second normal form,简称 2nd NF)是指每个表必须有一个(而且仅一个)数据元素为主关键字(primary key),其它数据元素与主关键字一一对应。例如,在图l9.7中如果我们将合同号定义为主关键字(其它数据元素中的记录数据都有可能重名,故不能作为主关键字),故只要知道了一个合同记录的合同号,就可以唯一地在同一行中找到该合同的任何一项具体信息。通常我们称这种关系为函数依赖(functional depEndence)关系。即表中其它数据元素都依赖于主关键字,或称该数据元素唯一地被主关键字所标识。

第三范式(third normal form,简称 3rd NF)就是指表中的所有数据元素不但要能够唯一地被主关键字所标识,而且它们之间还必须相互独立,不存在其它的函数关系。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满足了 2nd NF的数据结构来说,表中有可能存在某些数据元素依赖于其它非关键宇数据元素的现象,必须加以消除。

为防止数据库出现更新异常、插入异常、删除异常、数据冗余太大等现象,关系型数据库要尽量按关系规范化要求进行数据库设计。

§2.3 SQL语言基础

2.3.1 SQL简介

用户对数据库的使用,是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语言来实现的。不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不同的数据库语言。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几乎都提供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SQL 的全称是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即结构化查询语言。SQL语句可以从关系数据库中获得数据,也可以建立数据库、增加数据、修改数据。1986年ANSI采用SQL语言作为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标准语言,后被国际化标准组织(ISO)采纳为国际标准。SQL语言使用方便、功能丰富、简洁易学,是操作数据库的工业标准语言,得到广泛地应用。例如关系数据库产品DB2、ORACLE等都实现了SQL语言。同时,其它数据库产品厂家也纷纷推出各自的支持SQL的软件或者与SQL的接口软件。这样SQL语言很快被整个计算机界认可。

SQL语言是一种非过程化语言,它一次处理一个记录集合,对数据提供自动导航。SQL语言允许用户在高层的数据结构上工作,而不对单个记录进行操作。SQL语言不要求用户指定数据的存取方法,而是使用查询优化器,由系统决定对指定数据存取的最快速手段。当设计者在关系表上定义了索引时,系统会自动利用索引进行快速检索,用户不需知道表上是否有索引或者有什么类型的索引等细节。

SQL语言可以完成许多功能,例如:

查询数据

在数据库表格中插入、修改和删除记录

建立、修改和删除数据对象

控制对数据和数据对象的存取

确保数据库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等

2.3.2 SQL查询

数据查询是关系运算理论在SQL语言中的主要体现,SELECT 语句是SQL查询的基本语句,当我们在对一个数据库进各种各样的操作时,使用的最多的就是数据查询,在以SQL为基础的关系数据库中,使用的最多的就是SELECT查询语句。

SELECT语句的完整句法如下:

SELECT 目标表的列名或列表达式序列

FROM 基本表和(或)视图序列

[WHERE 行条件表达式]

[GROUP BY 列名序列]

[HAVING 组条件表达式]

[ORDER BY列名 [ASC│DEAC]…]

我在SELECT语句中还使用了大量的保留字和通配符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条件查询。在系统中有大量的查询按钮,其使用了大量的查询语句,而且这些查询语句大部分使用的是模糊查询,所以大量的使用了模式匹配符LIKE(判断值是否与指定的字符通配格式相符)。在包含LIKE的查询语句中可以使用两个通配符:%(百分号):与零个或多个字符组成的字符串匹配;_(下划线):与单个字符匹配。系统中的条件判断往往包含多个条件,这时就需要使用逻辑运算符NOT、AND、OR(用于多条件的逻辑连接),谓词ALL以及保留字DISTINCT等等。做为SELECT语句还有很多的使用方法,这里就不再叙述。

2.3.3 SQL数据更新

使用数据库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管理数据,而数据的插入、删除和修改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功能。在本系统中就大量地使用了数据插入、删除和修改这三种操作,现做一个简单地介绍。

数据插入

往数据库的基本表中插入数据使用的是INSERT语句,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元组值的插入,另一种是查询结果的插入。在本系统中使用的是前一种方式,其句法如下:

INSERT INTO 基本表名(列表名)VALUES(元组值)

数据删除

往数据库的基本表中删除数据使用的是DELETE语句,其句法如下:

DELETE FROM 基本表名 [WHERE 条件表达式]

在些作一点说明,删除语句实际上是“SELECT * FROM 基本表名 [WHERE 条件表达式]”和DELETE操作的结合,每找到一个元组,就把它删除。此外,DELETE语句只能从一个基本表中删除元组,WHERE子句中条件可以嵌套,也可以是来自几个基本表的复合条件。

数据修改

当需要修改基本表中元组的某些列值时,可以用UPDATE语句实现,其句法如下:

UPDATE基本表名

SET列名=值表达式[,列名=值表达式…]

[WHERE条件表达式]

在Delphi中使用SQL语句是很方便的,一般来说,都是通过TQuery组件来使用SQL语言的。有一点要进行说明,虽然通过TQuery组件来使用SQL语言很方便,但考虑到自己对不同组件的理解程度、个人习惯以及其它各个方面,在本系统中我采用的是ADO组件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最简单的方法比如在TADOQuery组件的SQL属性中就可以键入SQL语句,至于详细的使用方法在后面进行介绍。

第三章 数据库开发工具

§3.1 Delphi 6.0 简介

Delphi类可以粗略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组件类,这些组件类通常以某种方式出现在组件面板上,当用户从组件面板上点取一个类的图标后,在程序中就自动生成了该类的对象(非可视组件除外);另一部分是功能类,这此功能类的对象通常出现在程序代码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这些功能类在组件面板上是找不到的。在Delphi中,每一个类的祖先都是Tobject类,整个类的层次结构就像一棵倒挂的树,在最顶层的树根即为Tobject类。这样,按照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思想,就使得用户可用Tobject类这个类型代替任何其它类的数据类型。实际上在Delphi的类库中,Tobject类派生出了为数相当众多的子类,它们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通常情况下,如果不自行开发组件,就不必了解整个类的体系结构,只用到类层次树的叶结点就足够了。

凡是做过程序开发的人都知道从来没有单纯的数据应用程序,也就是说,数据库应用程序必须和用户界面(可以是图形界面,也可以是命令接口)元素相结合,只讲界面或只讲数据库本身都构不成数据库应用程序,因而用Delphi 6.0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就隐含着界面开发。Delphi6中的VCL组件可用图3-1来说明。组件在Delphi程序的开发中是最显眼的角色。大家知道,在编写程序时一般都开始于在组件面板上选择组件并定义组件间的相互作用。但也有一些组件不在组件面板上,例如Tform和Tapplication(典型的非可视组件)。组件是Tcomponents派生出来的子类,可以流的形式存放在DFM文件中,具有事件和Publish属性。

窗口组件类是窗口化的可视化组件类,在Delphi的类库中占有最大的份额。在实际编程中,窗口组件类的对象都有句柄,可以接受输入焦点和包含其它组件。

图形组件与窗口组件并列,是另一大类组件。图形组件不是基于窗口的,因而不能有窗口句柄,不能接受输入焦点和包含其它组件。从图8-43中可以看出,图形组件的基类是TgraphicControl,在实际编程中,它们必须寄生于它们的宿主——窗口组件类的对象,由它们的拥有者负责其显示,而且它们还能触发一些和鼠标活动相关的事件。图形控件最典型的例子是Tlabel和TspeedButton。由此可以看出图形组件的功能很弱,有读者会问图形组件的用处何在呢?其实使用图形组件的最大好处在于节省资源,正是因为它们的功能较弱,所以使用的系统资源就要少。在一个应用程序中,如果能在不影响其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大量地使用图形组件,将会大减少程序对系统资源的消耗。

非可视组件是与可视组件相并列的另一类组件,非可视组件在程序运行中是不可见的(除各种对话框组件之外,事实上有人认为对话框组件不能归入非可视组件,应该是另一种介于可视与非可视之间的组件)。

§3.2 Delphi 6.0 控件

用Delphi6开发数据库应用,重点是和各种数据库组件打交道,当然也要使用其它的一些组件,现在就我在系统设计中所使用的重要组件给与简单介绍。

3.2.1 ADO数据访问组件

ADO数据对象(Active Data Objects)实际是一种提供访问各种数据类型的链接机制。ADO设计为一种极简单的格式,通过ODBC的方法同数据库接口中,可以使用任何一种ODBC数据源,即不止适合于SQL Server、Oracle、Access等数据库应用程序,也适合于Excel表格、文本文件、图形文件和无格式的数据文件。ADO是基于OLE-DB之上的技术,因此ADO通过其内部的属性和方法提供统一的数据访问接口方法。ADO使您的客户端应用程序能够通过OLE DB提供访问和操作在数据库服务器中的数据。ADO支持用于建立C/S和Web的应用程序的主要功能。其主要优点是易于使用、高速度、低内存支出和占用磁盘空间较少。ADO同时具有远程数据服务(RDS)功能,通过RDS可以在一次往返过程中实现将数据从服务器移动到客户端应用程序和Web页、在客户端对数据进行处然后将更新结果返回服务器的操作。

Delphi 6.0继续对Microsoft的ADO访问能力的支持。这种能力是通过一组新组件实现的,这些组件是在企业版的ADO组件页中,在组件面版的ADO页上可以找到这些组件。利用在前面章节提到的TdataSet抽象类,ADO组件可以不通过BDE而直接实现ADO连接。这意味着只需要很少的代码就可以实现该连接并且性能得到提高。

利用ADO数据访问组件,可以只使用ADO结构与数据库取得联系并对其中的数据进行操作,而在这些过程中完全不需要使用BDE。大多数的ADO连接和数据集组件都是与基于BDE的连接和数据集组件相类似的。TADOConnection组件与基于BDE的应用程序中的Tdatabase组件类似。TADOTable与Ttable,TADOQuery与Tquery,以及TADOStoreProc和TstoredProc之间都具有这种类似的对应关系。使用这些ADO组件的方式与我们常使用的数据访问组件(基于BDE)都有许多相同之处。TTADODataSet没有直接的BDE对应组件,但它提供了许多与Ttable和Tquery相同的功能。同样,TADOCommand也没有相对应的BDE组件,它是在Delphi/ADO环境中完成特定功能的组件。Delphi 6.0通过ADO数据集访问组件,可以不借助BDE数据引擎而是通过微软的OLEDB来访问更为广泛的数据库中的数据。ADO数据集访问组件与常用的数据访问组件是并列的关系。

在系统中我主要使用的是ADOTablet和ADOQuery两个组件。

3.2.2 数据控制类DataControl

数据控制类负责数据库数据的显示,并把用户对数据的修改传回。这里的绝大多数组件,如DBText, DBEdit, DBMemo, DBImage, DBListBox, DBComboBox, DBCheckBox, DBRadioGroup, DBLookupListBox, DBLookupCombox, DBCtrGrid的功能和对应的非数据感知组件相同,如TEdit框,TRadioGroups单选按钮组等,只不过在显示数据库数据时要用而已。

在系统中主要使用数据网格控件DBGrid和数据库导航器控件DBNavigator。

3.2.3 数据访问类DataAccess

数据库应用系统中数据访问是一个首要问题,包括单用户和 C/S系统,都必须联系一些数据库和数据表文件。Delphi 6 提供了专门用于数据访问的基类控件。主要包括数据源控件DataSource、客户数据集控件ClientDataSet、数据集提供器控件DataSetProvider等等。

Tdatabase:当一个基于BDE的数据库应用程序需要一个永久数据库连接时,需要定制向一个数据库服务器的连接时,需要事务控制和特殊的数据库别名时就得用到Tdatabase对象。特别是当连接到一个远程的SQL数据库服务器时,如果要利用BDE进行数据库事务处理,那么,TDatabase对象的威力就体现出来了。在一个应用程序中为每一个数据库连接显示的声明Tdatabase对象要根据需要而定,不是必需的。对一个数据库连接,如果没有显示的声明并实例化TDatabase对象,系统就会产生一个带有默认属性的TDatabase对象。

TdataSource对象用于在DataSet对象(包括Tquery,TstoredProc,Ttable等)和数据感知组件之间提供一个连接的纽带,以便在窗体上显示数据库中的数据,在数据库中导航定位与编辑数据集中的数据。如果一个DataSet对象中的数据想在数据感知组件中显示和修改,它就必须和TdataSource对象相联系。同样,一个数据感知组件如果想和数据源相联系以便显示和操纵数据,就必须以TDataSource对象为中介。

用Delphi6作数据库应用开发概括来说如下:先利用数据存取组件和实际的数据库建立连接,并用Tsession对象和Tdatabase对象管理这些连接。然后以Tdatasource对象为中介,用数据感知组件向用户显示数据库的内容并接受用户的查询和修改等操作。

3.2.4 SQL语言在Delphi中的应用

在Delphi中使用SQL语言非常方便,一般来说,都是通过Tquery组件来使用SQL语言的。可以在TQuery组件的SQL属性中设置SQL语句。设计程序时,在该组件的属性对话框中选择SQL属性,单击带省略号的按钮,就可以打开String List Editor对话框,然后我们就可以在对话框中添加SQL语句。还可以使用Delphi的SQL Builder来自动生成SQL语句,这样可以避免手工编写SQL而可能造成的语法错误。

静态SQL语句在程序设计时便已固定下来,它不包含任何参数和变量。

动态SQL语句,也被称作参数化的语句,在其中间包含着表示字段名或表名的参数,例如下面的语句是一条动态SQL语句: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StudentCode =: StudentCode;

其中的变量StudentCode便是一个参数变量,它由一个冒号引导,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必须要为该参数赋值,该条SQL语句才能正确执行,每次运行应用程序时可以为该参数变量赋予不同的值。为参数赋值有三种方法:

①根据参数在SQL语句中出现的顺序,设置TQuery部件的Params属性值为参数赋值。

②直接根据SQL语句中各参数的名字,调用ParamByName方法来为各参数赋值。

③将TQuery部件的DataSource属性设置为另一个数据源,这样将另一个数据源中与当前TQuery部件的SQL语句中的参数名相匹配的字段值赋给其对应的参数。利用这种方法也能实现所谓的连接查询,创建主要—明细型数据库应用。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要想设置TQuery部件的SQL属性,必须首先调用Close方法,关闭TQuery部件,然后再调用Clear方法清除SQL属性中现存的SQL命令语句, 最后再调用Add方法为SQL属性设置新的SQL命令语句。例如:

Query1.Close {关闭Query1)

Query1.SQL.Clear {清除SQL属性中的SQL命令语句}

Query1.SQL.Add(‘Select * From Students‘);

Query1.SQL.Add(‘ Where Name ="Lucy" ‘);

在为TQuery部件设置SQL属性时调用Close方法总是很安全的,如果TQuery部件已经被关闭了,调用Close方法时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在应用程序中为SQL属性设置新的SQL 命令语句时,必须要调用Clear方法以清除SQL属性中现存的SQL命令语句,如果不调用Clear方法,便调用Add方法向SQL属性中设置SQL命令语句,那么新设置的SQL命令语句会追加在现存SQL命令语句后面, 在程序运行时常常会出现出乎意料的查询结果甚至程序无法运行下去。

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的,一般情况下TQuery部件的SQL属性只能包含一条完整的SQL语句,它不允许被设置成多条SQL语句。当然有些数据库服务器也支持在TQuery部件的SQL属性中设置多条SQL语句,只要数据库服务器允许这样,我们在编程时可以为 SQL 属性设置多条SQL语句。

在为TQuery部件设置完SQL属性的属性值之后,也即编写好适当的SQL程序之后,可以有多种方式来执行SQL程序。

在设计过程中,设置完TQuery部件的SQL属性之后将其Active属性的值置为True, 这样便可以执行SQL属性中的SQL程序,如果应用中有与TQuery部件相连的数据浏览部件( 如TDDGrid TDBEdit等)那么在这些数据浏览部件中会显示SQL程序的执行结果。

在应用程序运行过程中,通过程序调用TQuery部件的Open方法或ExecSQL 方法可以执行其SQL属性中的SQL程序。Open方法和ExecSQL方法是不一样的。Open方法只能用来执行SQL语言的查询语句(Select命令), 并返回一个查询结果集,而ExecSQL方法还可以用来执行其它常用的SQL语句(如INSERT, UPDATE, DELETE等命令),例如:

Query1.Open (这样会返回一个查询结果集)

如果调用Open方法,而没有查询结果时,会出错。此时应该调用ExecSQL 方法来代替Open方法。如:

Query1.ExecSQL (没有返回结果)

当然在设计应用程序时,程序设计人员是无法确定TQuery部件中的SQL 语句是否会返回一个查询结果的。对于这种情况应当用Try…Except模块来设计程序。在 Try 部分调用Open方法,而在Except部分调用ExceSQL方法,这样才能保证程序的正确运行。

Delphi中用ADOQuery来使用SQL语句同样十分方便。在ADOQuery组件中首先通过ConnectionString属性值来联接数据源,然后就通过双击SQL…属性值来写入SQL语句。在Delphi中调用数据库,就可以调用ADOQuery组件,通过修改其中的SQL…属性中的SQL语句来实现对数据库的各项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ADOQuery组件只有在激活的情况下才可以被正确地使用,这样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也就是说,在每次修改ADOQuery组件的SQL…属性时都必须先行进行关闭,待清除掉SQL…中所有的SQL语句后才可以添加新的SQL语句。而且,在每一次修改完成以后,还应该记得重新将ADOQuery激活。其它的使用方法与TTQuery有许多的相似之处。

§3.3 Access 简介

建立一个数据库我们有多种选择,现在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数据库,而且每一种数据库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说哪一种更好,只能在其中寻找一种能更好地适应系统需求、更好地满足用户的要求以及适应开发人员的习惯。在本系统中,做为图书仓库管理系统是一个比较小的应用系统,它所产生和处理的数据量也比较小。因此,没有必要使用像SQL Server和Oracle这样的大型数据库。我首先想到的数据库是Borland公司的Paradox数据库。另外,Microsoft Office中的Access数据库在计算机上的应用比较普及,是开发小型数据库系统的比较理想的选择,所以,在本系统中我选择了Access数据库。

Access做为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它被集成在Microsoft Office中。Access数据库处理的基本结构,采取关系型数据库模式。与其他的数据库系统相比,Access更加简单易学,一个普通的计算机用户可以很快地掌握它。Access 2000的功能十分强大,利用它可以方便地实现对信息保存、维护、查询、统计、打印、交流、,而且它可以十分方便地与Office其他组件交流数据,这些功能对一个一般用户而言已经足够了。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

软件系统的总体设计大约要经历可行性分析和项目开发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以及维护等七个阶段。可行性分析和项目开发计划在前面已经叙述,下面所要做的是进行软件需求分析,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编码过程将在下一节论述,而测试和维护过程不在本文叙及。

§4.1 系统需求分析

在经过前一阶段的分析之后,我确定了我的开发课题为图书仓库管理。现在所要做的是要准确定义系统必须做什么以及系统必须具备的功能。

软件需求分析中我采用结构化分析方法(Structured Analysis,简称SA),SA是面向数据流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像所有的软件分析方法(如面向对象分析方法、IDEF方法等等)一样,SA也是一种建模活动,它使用简单易读的符号,根据软件内部数据传递、变换的关系,自顶向下逐层分解,描绘满足功能要求的软件模型。

在系统中我采用数据流图(DFD)这种半形式化的描述方式表达需求。它是一种功能模型,以图形的方式描绘数据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过程,只反映系统必须完成的逻辑功能。它有四种基本图形符号:

:箭头,表示数据流;

?:圆或椭圆,表示加工;

?:双杠,表示数据存储;

:方框,表示数据的源点或终点。

为了表达较为复杂问题的数据处理过程,用一张数据流图是不够的,要按照问题的层次结构进行逐步分解,并以一套分层的数据流图反映这种结构关系。在这里我一共使用了三层数据流图,即顶层图,0层图和1层图(也是底层图)。

在多层数据流图中,顶层流图仅包含一个加工,它代表被开发系统,它的输入流是该系统的输入数据了,输出流是该系统的输出数据;底层流图是指其加工不需要再做分解的数据流图,中间层流图表示对其上层父图的细化,它的每一步加工可能继续细化成子图。

经过对系统的分析首先得到系统的顶层DFD,如下: 一步细化得到系统的0层DFD,如下:

再进一步细化每一个数据加工功能,得到系统的1层DFD图。

在这里只给出有关入库管理和出库管理的1层数据流图,它们是系统的关?部分,也是主要的部分。通过以上对数据流图的分析之后,我们已大体地了解了系统的功能和目标,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和数据库的设计,也就是系统的概要设计。

§4.2 系统概要设计

在软件需求分析阶段,搞清楚了软件“做什么”的问题,形成了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现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把软件“做什么”的逻辑模型变换为“怎么做”的物理模型,即着手实现软件的需求。首先,我们需要描述的是系统的总的体系结构。

4.2.1 系统结构设计

系统的概要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系统的模块化。模块化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项向下逐层把软件系统划分成若干个模块的过程。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功能,所有的模块按某种方法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完成整个系统所要求的功能。

将系统划分为多个模块是为了降低软件系统的复杂性,提高可读性、可维护性,但模块的划分不能是任意的,应尽量保持其独立性。也就是说,每个模块只完成系统要求的独立的子功能,并且与其他模块的联系最少且接口简单,即尽量做到高内聚低耦合,提高模块的独立性,为设计高质量的软件结构奠定基础。

在系统的概要设计中我采用结构化设计(Structure Design,简称SD),SD以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数据流图DFD为基础,按一定的步骤映射成软件结构。我首先将整个系统化分为几个小问题,小模块,在系统中,我设计了用户管理、库存管理、入库管理、出库管理、员工管理和供应商管理6个小模块。然后,进一步细分模块,添加细节。比如,用户管理我又将其分为用户注册、用户注销、密码修改;库存管理分为库存记录查询、库存记录修改、库存记录打印等等。

以下就是系统的结构图:(在这里为了表达方便我将结构图分开来表达。)

在得到系统的第一层功能模块图后,经过进一步地细化,得一系统的子功能模块图:

4.2.2 数据库设计

在信息世界中,信息从客观事物出发流经数据库,通过决策机构最后又回到客观世界,信息的这一循环经历了三个领域:信息世界,数据世界,现实世界。现实世界的事物反映到人的头脑中,人的大脑对它有个认识过程,经过分析(选择、命名、分类等)进入信息世界。这些信息再进一步加工、编码,然后进数据世界,而软件系统的开发工作需要考虑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要考虑系统开发所需要的数据,以及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操作。这两个问题贯穿了整个软件系统的开发过程,这也就是数据库的设计问题,软件设计的一个核心。

4.2.2.1 ER图设计

在系统设计的开始,我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用数据模型来数据库的结构与语义,以对现实世界进行抽象。目前广泛使用的数据模型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独立于计算机系统的“概念数据模型”,如“实体联系模型”;另一种是直接面向数据库逻辑结构的“结构数据模型”。在本系统中我采用“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来描述数据库的结构与语义,以对现实世界进行第一次抽象。ER模型直接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然后用ER图来表示数据模型。它有两个明显的优点:接近于人的思维,容易理解;与计算机无关,用户容易接受。但ER模型只能说明实体间语义的联系,不能进一步说明详细的数据结构,它只是数据库设计的第一步。

ER图是直观表示概念模型的工具,它有四个基本成分:

矩形框,表示实体类型(考虑问题的对象)。

菱形框,表示联系类型(实体间的联系)。

椭圆形框,表示实体类型和联系类型的属性。对于关键码的属性,在属性名下划一横线。

直线,联系类型与其涉及的实体类型之间以直线连接。

本系统为图书仓库管理,主要管理图书的入库、出库以及库存等事项。仓库根据需要可以查询图书供应商的信息,同时还需要了解在入库和出库中员工的参与情况。依据仓库管理的实际情况,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以后,确定系统的ER图如下:

(为了表达的方便,在这里我没有在一张图上表达出所有的关系,而是用一张总体ER图,和几张实体属性关系图来表达数据库的结构。)

在该数据库中,我设计了三个实体,分别是库存、员工和供应商以及两个联系类型入库和出库。在本系统中库存是核心,也是基本,没有了库存其它的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员工记录的添加是考虑到责任问题,也就是说,在仓库管理的实际运用中,出现了责任不清的现象,特别是由于仓库的进出图书数量都比较大时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所以在设计数据库时,我特别考虑到这一点,加入了员工记录这一实体。供应商信息的添加主要出于对图书来源问题的思考。通过添加供应商信息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图书的进货渠道,从图书的质量到供应商的信誉都可以进行了解,同时可以为以后的图书进购提供一定有用的信息。

入库联系类型将库存信息、供应商信息和员工信息联系在一起,可以方便地实现三个实体之间的联接,而出库联系类型则将库存信息和员工信息较好地联接起,同时这两个联系类型又都具有各自特有的属性。

下面就是各实体及联系类型的属性图:(带#号的属性为关键字段)4.2.2.2 数据库表格设计

在完成系统的ER图之后,需要将ER模型转化为关系模型,也就是说,要设计出数据库所需要的表格。在这里,我选用的是关系数据库。因为关系数据库中的二维表格可以很清楚地描述数据之间的联系。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概念——范式。其实在上一节的ER图设计中,已经运用了范式的思想,不仅如此,在数据库的表格设计中更离不开范式的思想,它是数据库设计的基础,如果不注意这个问题将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我在系统中定义的表格都严格地按照范式的思想和要求去完成,数据库中的所有表格都达到了三范式的要求。根据系统ER图,针对本系统的特点,在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规范化之后,定义了如下六张表格,分别是库存信息表,入库信息表,出库信息表,员工信息表,供应商信息表和密码信息表。通过对这六张表格的操作可以较好地完成系统设计的各项功能,六张表格之间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说明:在以下数据表中,K代表主键,#代表外键,字段值不为空。)

BookRecord 表(库存信息表)

字段名称 数据类型 说明

K BookID 数字 图书编号

BookName 文本 图书名

Author 文本 作者

Publisher 文本 出版社

PubDate 日期/时间 出版日期

Price 货币 价格

BookType 文本 图书类型

Number1 数字 库存数量

Addation 文本 备注

图4.13 库存信息表

库存信息表主要用于记录仓库中现存放的所有图书的详细信息,包括图书编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图书类型等有关图书的各类信息,它即是该数据库的主表,也是系统主界面的主要内容。

在该表中图书编号是主键,它按图书入库的先后次序来编写,每当有图书入库,系统自动给出图书编号,这样我们按图书编号来查找图书是比较方便的。考虑到编号比较难于记忆,所以使用了出版社和图书类型两个字段,在系统中我提供了出版社和图书类型的分类查找,而且全部采用自动生成,每当系统中有新的出版社类型和图书类型,弹出菜单会自动添中新类型,这样就可以比较方便地实现按出版社和按图书类型查找。此外,库存数量也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字段,该字段是在系统初始化时就给定的,每当有图书入库或出库操作,系统就会自动修改图书的库存数量,以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做为备注有一点说明,我的数据库中备注的数据类型是文本,而不是备注类型,主要考虑到该字段的长度并不大,而且在Delphi中文本数据类型的处理也比较方便一点。

Employee 表(员工信息表)

字段名称 数据类型 说明

K EmployeeID 数字 员工编号

EmployeeName 文本 员工姓名

Sex 文本 性别

BornDate 日期/时间 出生日期

Grade 文本 职称

WorkDate 日期/时间 工作日期

Telephone 文本 联系电话

Address 文本 联系地址

图4.14 员工信息表

员工信息表主要用于记录有关员工的各类信息,包括姓名、职称、出生日期、联系电话、联系地址等。它主要用来为系统提供员工的有关信息,因为在系统中,入库和出库操作均与员工有着一定的联系,在查询入库信息和出库信息时,有时需要查找有关此项记录有关的员工信息,在系统中我是通过入库记录与员工记录(出库记录和员工记录)之间的联接查询来完成的。另外,作为一个仓库也有必要了解其所属员工的一些基本情况,以便查询。

Shopkeeper 表(供应商信息表)

字段名称 数据类型 说明

K ShopkeeperID 数字 供应商编号

ShopkeeperName 文本 供应商姓名

Address 文本 地址

PostNo 数字 邮编

OfficePhone 文本 办公电话

HomePhone 文本 住宅电话

Email 文本 E-mail

PayType 文本 付款方式

图4.15 供应商信息表

供应商信息表主要用于记录有关供应商的各类信息,包括姓名、地址、电话、付款方式等。它主要用来为系统提供供应商的有关信息,在系统中入库记录是与供应商记录相联系的,通过入库记录可以查找相关的供应商信息。在供应商信息中,考虑当实际情况,我特别加入了Email和付款方式这两个字段,因为在当今信息世界中,多种多样的通讯方式和多种多样的付款方式是必然的,是数据库中必须与以记录。

InRecord 表(入库信息表)

字段名称 数据类型 说明

K InID 数字 入库编号

# BookID 数字 图书编号

# EmployeeID 数字 员工编号

# ShopkeeperID 数字 供应商编号

Number 数字 入库数量

BuyDate 日期/时间 入库日期

图4.16 入库信息表

OutRecord 表(出库信息表)

字段名称 数据类型 说明

K OutID 数字 出库编号

# BookID 数字 图书编号

# EmployeeID 数字 员工编号

Number2 数字 出库数量

OutDate 日期/时间 出库日期

图4.17 出库信息表

入库信息表主要用于记录有关入库的详细信息,包括入库数量、入库日期以及图书、员工、供应商三方的编号,以便查询。出库信息表主要用于记录有关出库的详细信息,包括出库数量、出库日期以及图书、员工的编号。出库信息表和入库信息表一样,其实它们都属于联系类型,系统通过这两个表可以联接上其它的表为用户提供多种条件的联接查询。值得提出的一点是入库记录和出库记录的添加不仅仅是单表操作,由于它们都与库存记录相联系,所以,无论您是添中入库记录还是添加出库记录,都必须同时修改库存记录,以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否则将引发系统出错而这些我都让其在系统中自动完成。无论您是添加入库记录,还是添加出库记录,系统都将自动修改库存中图书的数量,而且,在您出库的数量大于库存数量时,系统还会自动提示错误,这样就可以防止一定错误的发生。

在入库信息表和出库信息表中我还定义了几个外键,它提供了一种表示几个关系联系的方法。比如,系统中通过在入库信息表中定义的外键 BookID、EmployeeID和ShopkeeperID可以将库存信息表、员工信息表和供应商信息表联系在一起,从而方便地实现联接查询,而且,引入外键的定义是实体完整性约束的一个主要方面。

Key 表(密码信息表)

字段名称 数据类型 说明

K KeyName 文本 用户姓名

KeyNo 文本 用户密码

图4.18 密码信息表

密码信息表主要用于记录所有的用户名和用户密码。它是在用户登陆时用来确定用户和密码的正确性,以防止非法用户登陆。

通过以上设计已经完成了系统的概要设计,当我们有了系统的功能模块图和数据库之后,就需要着手去实现每一个模块,为每一个功能设计程序流程图,这也就是系统的详细设计。

§4.3 系统详细设计

在前面的概要设计中,已将系统划分为多个模块,并将它们按照一定的原则组装起来,同时确定了每个功能及模块之间的外部接口。现在所要做的就是确定每个模块具体执行过程,也可以说是“过程设计”。

在处理过程设计时我采用的是结构化程序设计(简称SP)方法。需要指出的是系统的详细设计并不是指具体的编程序,而是将概要设计阶段产生的系统功能模块图细化成很容易产生程序的图纸。因此详细设计的结果基本决定了最终程序的质量。为软件的质量,延长软件的生存期,软件的可测试性、可维护性提供重要的保障。详细设计的目标不仅是逻辑上正确地实现每个模块的功能,还应使设计出的处理过程清晰易读。

由前一阶段产生的系统功能模块图,我为系统的主要部分设计了如下程序流程图:通过以上步骤,基本上完成了对整个系统的总体设计,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软件的编码工作。系统总体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下一步工作,只有在这一阶段设计出好的模块图和程序流程图,才能更有利于编码,产生好的软件系统。

第五章 系统应用程序设计

§5.1 系统窗体模块组成

§5.2 数据模块窗体的设置

在编写数据库应用程序时,经常要遇到这样的情况,即好多组件、窗体同时访问相同的数据源,如果为每一个组件或者窗体都设置一个数据源将是十分耗时的工件,而且要保证这些数据源的确是相同的也需花一番功夫。那么,能不能将这些数据源集中管理,最好是做成一个统一的模块,需要时就将该模块引入而不必直接操作数据源本身呢?数据模块(DataModule)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简单说来,数据模块是用来集中管理数据源的一个窗体,该窗体可被需要的地方随时引入。

图5.2给出了本程序的数据模块(datamoduleform)窗体图,除报表窗体外所有的数据存取组件和数据源组件都在此数据模块中进行了定义。值得一提的是,设置了数据库Database组件,该组件引入了系统所需的唯一的数据库tsxs,Database组件的DatabaseName属性设置为tsckgl。tsxs数据库已在ODBC配置程序中进行了设置。其他的数据存取组件都是基于此数据库组件创建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当数据库的别名或者其他信息改变之后,只需修改Tdatabase组件的AliasName属性即可。

另外,在本系统的数据模块窗体图中,我大多采用的AODQuery组件而没有采用BDE组,这主要是基于对ADO组件的了解。在Delphi的学习中我对ADO组件了解的更加清楚,使用也较BDE更为熟练,而且,ADO组件的功能也较BDE更为强大,所以在这里大多采用ADO组件来进行数据库联接。同时我也使用了BDE组件中的Table,因为在某些时候BDE有着其自身特有的优越性。 主窗体功能模块的实现

file://主窗体程序代码

public file://在程序的起始部分,定义快捷按钮点击事件

Procedure Popup1Handler(Sender:Tobject);

Procedure Popup2Handler(Sender:TObject);

**********************************************************************

procedure Tmainform.Popup1Handler(Sender: TObject);

begin file://快捷按钮1(点“按出版社分类”按钮产生)的点击事件

with datamoduleform.MainQuery do

begin file://打开数据模块窗体的MainQuery,对BookRecord表进行操作

close; file://关闭MainQuery

SQL.Clear; file://清除SQL属性中的SQL命令语句

SQL.Add(‘select * from BookRecord where Publisher=:Pub‘); file://添加新的SQL语句

Parameters.ParamByName(‘Pub‘).Value:=(Sender as TMenuItem).Caption;

open; file://重新打开MainQuery

end;

end;

**********************************************************************

procedure Tmainform.SpeedButton1Click(Sender: TObject);

Var s1,s2,s3,s4,s5 :String; file://设立5个变量以方便实现模糊查询

begin file://主窗口库存查询按钮事件

with datamoduleform.MainQuery do

begin

close;

SQL.Clear;

SQL.Add(‘select * from BookRecord‘);

SQL.Add(‘where BookID Like :BookID and BookName Like :Name and Author Like :Author and Publisher Like :pub and BookType Like :BookType‘);

file://使用Like语句来实现模糊查询

if Edit1.Text<>‘‘ then s1:=‘%‘+Edit1.Text+‘%‘ else s1:=‘%‘;

Parameters.ParamByName(‘BookID‘).Value:=s1; file://给变量s1赋值

if Edit2.Text<>‘‘ then s2:=‘%‘+Edit2.Text+‘%‘ else s2:=‘%‘;

Parameters.ParamByName(‘Name‘).Value:=s2; file://给变量s2赋值

if Edit3.Text<>‘‘ then s3:=‘%‘+Edit3.Text+‘%‘ else s3:=‘%‘;

Parameters.ParamByName(‘Author‘).Value:=s3; file://给变量s2赋值

if Edit4.Text<>‘‘ then s4:=‘%‘+Edit4.Text+‘%‘ else s4:=‘%‘;

Parameters.ParamByName(‘Pub‘).Value:=s4; file://给变量s2赋值

if Edit5.Text <>‘‘ then s5:=‘%‘+Edit5.Text+‘%‘ else s5:=‘%‘;

Parameters.ParamByName(‘BookType‘).Value:=s5; file://给变量s2赋值

open;

if FieldValues[‘BookID‘]=NULL file://判断是否找到记录

then begin

Messagedlg(‘没有找到你所需要的记录!‘,mtInformation,[mbOK],0);

Edit1.Text:=‘‘;Edit2.Text:=‘‘;Edit3.Text:=‘‘;Edit4.Text:=‘‘;Edit5.Text:=‘‘;

close;

SQL.Clear;

SQL.Add(‘select * from BookRecord‘); file://这里相当于一个刷新功能

open;

end;end;

end;

**********************************************************************

procedure Tmainform.SpeedButton3Click(Sender: TObject);

begin file://库存表刷新按钮事件

with datamoduleform.MainQuery do

begin

close;

SQL.Clear;

SQL.Add(‘select * from BookRecord‘);

open;

end;

end;

**********************************************************************

procedure Tmainform.SpeedButton11Click(Sender: TObject);

var PopupItem:TMenuItem;

begin file://自动生成快捷按钮1的内容

with datamoduleform.BookQuery do

begin file://从数据库中选择出版社类型

close;

SQL.Clear;

SQL.Add(‘select distinct Publisher from BookRecord‘);

open;

PopupMenu1:=TPopupMenu.Create(Self); file://自动生成快捷菜单

PopupMenu1.AutoHotkeys:=maManual; file://自定义热键

while Not Eof do

begin file://根据出版社内容生成菜单子项

PopupItem:=TMenuItem.Create(Self);

PopupItem.Caption:=FieldByName(‘Publisher‘).AsString;

PopupMenu1.Items.Add(PopupItem);

PopupItem.onClick:=Popup1Handler; file://确定菜单子项的点击事件

Next;

end; end;

PopupMenu1.Popup(384,67); file://在指定位置显示快捷菜单1

end;

**********************************************************************

procedure Tmainform.FormActivate(Sender: TObject);

begin file://系统初始化,在进入mainform时自动添加数据源

mainform.DBGrid1.DataSource:=datamoduleform.MainSource;

mainform.DBNavigator1.DataSource:=datamoduleform.MainSource;

mainform.DBGrid2.DataSource:=datamoduleform.EmpSource;

mainform.DBNavigator2.DataSource:=datamoduleform.EmpSource;

mainform.DBGrid3.DataSource:=datamoduleform.ShopSource;

mainform.DBNavigator3.DataSource:=datamoduleform.ShopSource;

mainform.DBGrid4.DataSource:=datamoduleform.InSource;

mainform.DBNavigator4.DataSource:=datamoduleform.InSource;

mainform.DBGrid5.DataSource:=datamoduleform.OutSource;

mainform.DBNavigator5.DataSource:=datamoduleform.OutSource;

end;

**********************************************************************

procedure Tmainform.FormCreate(Sender: TObject);

begin file://系统初始化,定义界面大小,以适应不同分辩率

Width:=800;Height:=600;

end;

**********************************************************************

procedure Tmainform.Timer1Timer(Sender: TObject);

begin file://在状态栏显示时间

StatusBar1.Panels[2].Text:=DateToStr(Date);

StatusBar1.Panels[4].Text:=TimeToStr(Time);

end;

§5.4 入库、出库窗体模块的实现

图5.4 系统入库管理窗体

图5.5 系统出库管理窗体

procedure Tinoutform.SpeedButton4Click(Sender: TObject);

begin file://入库管理查找按钮事件

with datamoduleform.BookQuery do file://入库查询处理

begin

close;

SQL.Clear;

SQL.Add(‘select * from BookRecord where BookID=:BookID‘);

Parameters.ParamByName(‘BookID‘).Value:=Edit13.Text;

open;

if FieldValues[‘BookID‘]<>NULL

then

begin

Edit1.Text:=‘‘;

Edit1.ReadOnly:=true;Edit1.Color:=clMenu;

Edit6.Text:=FieldValues[‘BookName‘]; file://显示图书名

Edit6.ReadOnly:=true;Edit6.Color:=clMenu; file://设置显示框不可更改属性

Edit7.Text:=FieldValues[‘Author‘];

Edit7.ReadOnly:=true;Edit7.Color:=clMenu;

Edit8.Text:=FieldValues[‘Publisher‘];

Edit8.ReadOnly:=true;Edit8.Color:=clMenu;

Edit9.Text:=FieldValues[‘PubDate‘];

Edit9.ReadOnly:=true;Edit9.Color:=clMenu;

Edit10.Text:=FieldValues[‘Price‘];

Edit10.ReadOnly:=true;Edit10.Color:=clMenu;

Edit11.Text:=FieldValues[‘BookType‘];

Edit11.ReadOnly:=true;Edit11.Color:=clMenu;

Edit12.Text:=FieldValues[‘Number1‘];

Edit12.ReadOnly:=true;Edit12.Color:=clMenu;

If FieldValues[‘Addation‘]<>NULL

then Edit25.Text:=FieldValues[‘Addation‘]

else Edit25.Text:=‘‘;

Edit25.ReadOnly:=true;Edit25.Color:=clMenu;

end

else

begin file://在没有查找到的情况下,清空所有显示框

Edit1.ReadOnly:=false;Edit1.Text:=‘‘;Edit1.Color:=clMenu;

Edit6.ReadOnly:=false;Edit6.Text:=‘‘;Edit6.Color:=clMenu;

Edit7.ReadOnly:=false;Edit7.Text:=‘‘;Edit7.Color:=clMenu;

Edit8.ReadOnly:=false;Edit8.Text:=‘‘;Edit8.Color:=clMenu;

Edit9.ReadOnly:=false;Edit9.Text:=‘‘;Edit9.Color:=clMenu;

Edit10.ReadOnly:=false;Edit10.Text:=‘‘;Edit10.Color:=clMenu;

Edit11.ReadOnly:=false;Edit11.Text:=‘‘;Edit11.Color:=clMenu;

Edit12.ReadOnly:=false;Edit12.Text:=‘‘;Edit12.Color:=clMenu;

Edit25.ReadOnly:=false;Edit25.Text:=‘‘;Edit25.Color:=clMenu;

MessageDlg(‘没有找到你所需要的记录!‘,mtInformation,[mbOK],0);

Edit13.Text:=‘‘;Edit13.SetFocus;

end;

end;

with datamoduleform.InQuery do file://自动入库编号的获取

begin

close;

SQL.Clear;

SQL.Add(‘select * from InRecord where InID>=All(select InID from InRecord)‘);

open; file://找到入库编号中最大的一个

Edit26.ReadOnly:=false;

Edit26.Text:=FieldValues[‘InID‘]+1; file://最大的入库编号加1形成新的入库编号

Edit26.ReadOnly:=true;Edit26.Color:=clMenu; file://设置编号的不可更改性

end;

end;

**********************************************************************

procedure Tinoutform.SpeedButton1Click(Sender: TObject);

var s:integer;

begin file://入库管理添加按钮事件

if Edit1.Text<>NULL

then MessageDlg(‘请输入完整的入库信息和图书信息,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mtInformation,[mbok],0)

else begin

if (Edit2.Text=‘‘) or (Edit3.Text=‘‘) or (Edit4.Text=‘‘) or (Edit5.Text=‘‘)

then begin

MessageDlg(‘请输入完整的入库信息!‘,mtInformation,[mbok],0);

Edit2.SetFocus;

end

else begin

with datamoduleform.InQuery do file://将找到的图书信息显示

begin

close;

SQL.Clear;

SQL.Add(‘insert into InRecord values(:InID,:BookID,:EmpID,:ShopID,

:Number,:InDate)‘); file://向入库信息表中插入记录

Parameters.ParamByName(‘InID‘).Value:=Edit26.Text; file://向Edit框取值

Parameters.ParamByName(‘BookID‘).Value:=Edit13.Text;

Parameters.ParamByName(‘EmpID‘).Value:=Edit2.Text;

Parameters.ParamByName(‘ShopID‘).Value:=Edit3.Text;

Parameters.ParamByName(‘Number‘).Value:=Edit4.Text;

Parameters.ParamByName(‘InDate‘).Value:=Edit5.Text;

execSQL;

end;

Edit12.ReadOnly:=False;

S:=StrToInt(Edit12.Text)+StrToInt(Edit4.Text); file://计算入库后库存图书数量

Edit12.Text:=IntToStr(s); file://将修改后的库存图书数量显示

Edit12.ReadOnly:=true;

with datamoduleform.BookQuery do file://修改库存记录中图书数量

begin

close;

SQL.Clear;

SQL.Add(‘update BookRecord set Number1=:Number where

BookID=:BookID‘);

Parameters.ParamByName(‘Number‘).Value:=s;

Parameters.ParamByName(‘BookID‘).Value:=Edit13.Text;

execSQL; file://提交SQL语句

MessageDlg(‘记录已成功添加!‘,mtInformation,[mbOK],0);

Edit13.SetFocus;

end;

end;

end;

end;

**********************************************************************

procedure Tinoutform.SpeedButton2Click(Sender: TObject);

begin file://入库管理确定按钮事件

if (Edit2.Text=‘‘) or (Edit3.Text=‘‘) or (Edit4.Text=‘‘) or (Edit5.Text=‘‘)

or (Edit6.Text=‘‘) or (Edit7.Text=‘‘) or (Edit8.Text=‘‘) or (Edit9.Text=‘‘)

or (Edit10.Text=‘‘) or (Edit11.Text=‘‘) or (Edit25.Text=‘‘)

then begin file://判断输入信息的完整性

MessageDlg(‘请输入所需的全部入库信息!‘,mtInformation,[mbok],0);

Edit2.SetFocus;

end

else

begin

with datamoduleform.InQuery do file://入库信息添加

begin

close;

SQL.Clear;

SQL.Add(‘insert into InRecord values(:InID,:BookID,:EmpID,:ShopID,

:Number,:InDate)‘); file://向入库信息表中插入记录

Parameters.ParamByName(‘InID‘).Value:=Edit26.Text;

Parameters.ParamByName(‘BookID‘).Value:=Edit1.Text;

Parameters.ParamByName(‘EmpID‘).Value:=Edit2.Text;

Parameters.ParamByName(‘ShopID‘).Value:=Edit3.Text;

Parameters.ParamByName(‘Number‘).Value:=Edit4.Text;

Parameters.ParamByName(‘InDate‘).Value:=Edit5.Text;

execSQL;

end;

with datamoduleform.BookQuery do

begin

close;

SQL.Clear; file://在完成入库信息的添加后,修改库存记录

SQL.Add(‘insert into BookRecord values(:BookID,:BookName,:Author,

:Publisher,:PubDate,:Price,:BookType,:Number,:Addration)‘);

Parameters.ParamByName(‘BookID‘).Value:=Edit1.Text;

Parameters.ParamByName(‘BookName‘).Value:=Edit6.Text;

Parameters.ParamByName(‘Author‘).Value:=Edit7.Text;

Parameters.ParamByName(‘Publisher‘).Value:=Edit8.Text;

Parameters.ParamByName(‘PubDate‘).Value:=Edit9.Text;

Parameters.ParamByName(‘Price‘).Value:=Edit10.Text;

Parameters.ParamByName(‘BookType‘).Value:=Edit11.Text;

Parameters.ParamByName(‘Number‘).Value:=Edit4.Text;

Parameters.ParamByName(‘Addration‘).Value:=Edit25.Text;

execSQL;

end;

MessageDlg(‘记录添加成功!‘,mtInformation,[mbok],0);

end;

end;

**********************************************************************

procedure Tinoutform.SpeedButton11Click(Sender: TObject);

begin file://新书入库按钮事件

Edit13.Text:=‘‘;Edit13.Color:=clMenu;

with datamoduleform.InQuery do file://自动入库编号的获取

begin

close;

SQL.Clear;

SQL.Add(‘select * from InRecord where InID>=All(select InID from InRecord)‘);

open;

Edit26.Text:=FieldValues[‘InID‘]+1;

Edit26.ReadOnly:=true;Edit26.Color:=clMenu;

end;

with datamoduleform.BookQuery do file://自动图书编号的获取

begin

close;

SQL.Clear;

SQL.Add(‘select * from BookRecord where BookID>=All(select BookID from BookRecord)‘); file://找到库存图书编号中最大的一个

open;

Edit1.ReadOnly:=false;

Edit1.Text:=FieldValues[‘BookID‘]+1; file://显示自动生成的图书编号

Edit1.ReadOnly:=true;Edit1.Color:=clMenu;

end;

Edit2.Text:=‘‘;Edit3.Text:=‘‘;Edit4.Text:=‘‘;Edit5.Text:=‘‘;

Edit6.ReadOnly:=false;Edit6.Text:=‘‘;Edit6.Color:=clWindow;

Edit7.ReadOnly:=false;Edit7.Text:=‘‘;Edit7.Color:=clWindow;

Edit8.ReadOnly:=false;Edit8.Text:=‘‘;Edit8.Color:=clWindow;

Edit9.ReadOnly:=false;Edit9.Text:=‘‘;Edit9.Color:=clWindow;

Edit10.ReadOnly:=false;Edit10.Text:=‘‘;Edit10.Color:=clWindow;

Edit11.ReadOnly:=false;Edit11.Text:=‘‘;Edit11.Color:=clWindow;

Edit12.ReadOnly:=false;Edit12.Text:=‘‘;Edit12.Color:=clMenu;

Edit25.ReadOnly:=false;Edit25.Text:=‘‘;Edit25.Color:=clWindow;

end;

procedure Tinoutform.SpeedButton22Click(Sender: TObject);

var s:integer;

begin file://出库管理确定按钮事件

if (Edit24.Text=‘‘) or (Edit27.Text=‘‘) or (Edit28.Text=‘‘)

then begin

MessageDlg(‘请输入完整的出库信息!‘,mtInformation,[mbok],0);

Edit24.SetFocus;

end

else begin

if Edit27.Text>Edit21.Text file://检查出库数量是否小于库存数量

then begin

MessageDlg(‘库存中的图书数量不够!‘,mtInformation,[mbok],0);

Edit27.Text:=‘‘;Edit27.SetFocus;

end

else begin

with datamoduleform.OutQuery do

begin

close;

SQL.Clear;

SQL.Add(‘insert into OutRecord values(:OutID,:BookID,:EmpID,

:Number,:OutTime)‘); file://添加出库记录

Parameters.ParamByName(‘OutID‘).Value:=Edit23.Text;

Parameters.ParamByName(‘BookID‘).Value:=Edit14.Text;

Parameters.ParamByName(‘EmpID‘).Value:=Edit24.Text;

Parameters.ParamByName(‘Number‘).Value:=Edit27.Text;

Parameters.ParamByName(‘OutTime‘).Value:=Edit28.Text;

execSQL;

end;

Edit21.ReadOnly:=False;

s:=StrToInt(Edit21.Text)-StrToInt(Edit27.Text); file://计算出库后库存图书数量

Edit21.Text:=IntToStr(s); file://显示出库后库存图书数量

Edit21.ReadOnly:=True;

with datamoduleform.BookQuery do

begin file://修改库存图书数量

close;

SQL.Clear;

SQL.Add(‘update BookRecord set Number1=:Number where BookID=:BookID‘);

Parameters.ParamByName(‘Number‘).Value:=s;

Parameters.ParamByName(‘BookID‘).Value:=Edit14.Text;

execSQL;

end;

MessageDlg(‘出库记录添加成功!‘,mtInformation,[mbok],0);

Edit14.Text:=‘‘;Edit14.SetFocus;

end;

end;

end;

§5.5 查询功能的实现

查询功能包括员工信息查询,供应商信息查询,入库信息查询和出库信息查询。由于每一个功能的实现都差不太多,而且其窗体也差不太多,所以在这里只给出员工信息查询窗体及其源代码。

图5.6 员工信息查询窗体

procedure Tfindempform.SpeedButton1Click(Sender: TObject);

Var s1,s2,s3 :String;

begin file://员工记录查询窗体查找按钮事件

with datamoduleform.EmpQuery do

begin

close;

SQL.Clear;

SQL.Add(‘select * from Employee‘);

SQL.Add(‘where EmployeeID Like :EmpID and EmployeeName Like :Name and Grade Like :Grade‘); file://实现模糊查询功能

if Edit1.Text<>‘‘ then s1:=‘%‘+Edit1.Text+‘%‘ else s1:=‘%‘;

Parameters.ParamByName(‘EmpID‘).Value:=s1;

if Edit2.Text<>‘‘ then s2:=‘%‘+Edit2.Text+‘%‘ else s2:=‘%‘;

Parameters.ParamByName(‘Name‘).Value:=s2;

if Edit3.Text<>‘‘ then s3:=‘%‘+Edit3.Text+‘%‘ else s3:=‘%‘;

Parameters.ParamByName(‘Grade‘).Value:=s3;

open;

if FieldValues[‘EmployeeID‘]<>NULL

then findempform.Close file://在找到记录的情况下关闭查找窗口

else

begin

MessageDlg(‘没有找到你所需要的记录!‘,mtInformation,[mbOK],0);

Edit1.Text:=‘‘;Edit2.Text:=‘‘;Edit3.Text:=‘‘;Edit1.SetFocus;

close; SQL.Clear;

SQL.Add(‘select * from Employee‘); file://刷新员工信息窗口

open;

end; end;

end;

§5.6 系统登陆窗体模块的实现

由于系统登陆窗体中有一幅彩图,在这里不便给出,而只给出了系统的实现。

var keyname: string; file://定义了一个全局变量,在key2中有调用

procedure Tkeyform.SpeedButton1Click(Sender: TObject);

var s:string; file://登陆窗口登陆按钮事件

begin

if (Edit1.Text=‘‘) then begin

MessageDlg(‘清输入登陆姓名和密码!‘,mtInformation,[mbok],0);

Edit1.SetFocus;

end

else begin

datamoduleform.KeyTable.Active:=true;

if not datamoduleform.KeyTable.Locate(‘KeyName‘,Edit1.Text,[])

file://判断登陆名是否存在

then begin

MessageDlg(‘登陆名错误,请重新输入!‘,mtInformation,[mbok],0);

Edit1.Text:=‘‘; Edit1.SetFocus;

end

else begin

with datamoduleform.KeyQuery do

begin

close; SQL.Clear;

SQL.Add(‘select * from Key where KeyName=:KeyName‘);

Parameters.ParamByName(‘KeyName‘).Value:=Edit1.Text;

open;

s:=FieldValues[‘KeyNo‘];

end;

if s<>Edit2.Text file://判断登陆密码是否正确

then begin

MessageDlg(‘登陆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mtInformation,[mbok],0);

Edit2.Text:=‘‘; Edit2.SetFocus;

end

else begin

keyname:=Edit1.Text;

keyform.Hide;

mainform.Show;mainform.WindowState:=wsMaximized;

end; end; end;

end;

§5.7 用户管理功能的实现

5.7.1 用户管理主窗体

图5.7 用户管理主窗体

5.7.2 密码修改窗体模块的实现

图5.8 密码修改窗体

procedure Tkey2form.SpeedButton1Click(Sender: TObject);

begin file://密码修改窗口修改按钮事件

if (Edit1.Text=‘‘)or(Edit2.Text=‘‘)or(Edit3.Text=‘‘)

then begin

MessageDlg(‘请输入完整的信息。‘,mtInformation,[mbok],0);

Edit1.SetFocus;

end

else begin

if Not datamoduleform.KeyTable.Locate(‘KeyNo‘,Edit1.Text,[])

then begin

MessageDlg(‘原密码输入错误,不能修改新密码!‘,mtInformation,[mbok],0);

Edit1.Text:=‘‘;Edit2.Text:=‘‘;Edit3.Text:=‘‘;Edit1.SetFocus;

end

else begin

if Edit2.Text<>Edit3.Text

then begin

MessageDlg(‘两次密码输入不同,请重新输入新密码!‘,mtInformation,[mbok],0);

Edit2.Text:=‘‘;Edit3.Text:=‘‘;Edit2.SetFocus;

end

else begin file://在数据库中修改密码

with datamoduleform.KeyQuery do

begin

close; SQL.Clear;

SQL.Add(‘update key set KeyNo=:KeyNo where KeyName=:KeyName‘);

Parameters.ParamByName(‘KeyName‘).Value:=keyname;

Parameters.ParamByName(‘KeyNo‘).Value:=Edit2.Text;

execSQL;

MessageDlg(‘密码修改成功!‘,mtInformation,[mbok],0);

key2form.Close;

end; end; end; end;

end;

5.7.3 用户注册窗体模块的实现

图5.9 用户注册窗体

procedure Tkey3form.SpeedButton1Click(Sender: TObject);

begin file://用户注删窗口注删按钮事件

if (Edit1.Text=‘‘)or(Edit2.Text=‘‘)or(Edit3.Text=‘‘)

then begin

MessageDlg(‘请输入完整的信息!‘,mtInformation,[mbok],0);

Edit1.SetFocus;

end

else begin

if datamoduleform.KeyTable.Locate(‘KeyName‘,Edit1.Text,[])

file://判断用户名是否存在,系统不允许用户名重复

then begin

MessageDlg(‘用户名已存在,请输入新的用户名和密码!‘,

mtInformation,[mbok],0);

Edit1.Text:=‘‘;Edit2.Text:=‘‘;Edit3.Text:=‘‘;Edit1.SetFocus;

end

else begin

if Edit2.Text<>Edit3.Text

then begin

MessageDlg(‘您输入的两个密码不相同,请重新输入!‘,mtInformation,[mbok],0);

Edit2.Text:=‘‘;Edit3.Text:=‘‘;Edit2.SetFocus;

end

else begin

with datamoduleform.KeyQuery do file://在数据库中添加该用户

begin

close;

SQL.Clear;

SQL.Add(‘insert into Key values(:KeyName,:KeyNo)‘);

Parameters.ParamByName(‘KeyName‘).Value:=Edit1.Text;

Parameters.ParamByName(‘KeyNo‘).Value:=Edit2.Text;

execSQL;

end;

MessageDlg(‘新用户添加成功,您可以继续添加用户,或按“取消”退出。‘,mtInformation,[mbok],0);

Edit1.Text:=‘‘;Edit2.Text:=‘‘;Edit3.Text:=‘‘;Edit1.SetFocus;

end; end; end;

end;

5.7.4 用户注销窗体模块的实现

图5.10 用户注销窗体

procedure Tkey4form.SpeedButton1Click(Sender: TObject);

var s:string;

begin file://用户注销窗口注销按钮事件

if (Edit1.Text=‘‘)or(Edit2.Text=‘‘)

then MessageDlg(‘请输入完整的信息!‘,mtInformation,[mbok],0)

else begin

if Not datamoduleform.KeyTable.Locate(‘KeyName‘,Edit1.Text,[])

file://判断用户名是否存在,用户名必须存在,才可以删除

then begin

MessageDlg(‘您所输入的用户名不存在,请重新输入或按“取消”退出。‘,

mtInformation,[mbok],0);

Edit1.Text:=‘‘;Edit2.Text:=‘‘;Edit1.SetFocus;

end

else begin

with datamoduleform.KeyQuery do

begin

close;

SQL.Clear;

SQL.Add(‘select * from Key where KeyName=:KeyName‘);

Parameters.ParamByName(‘KeyName‘).Value:=Edit1.Text;

open;

s:=FieldValues[‘KeyNo‘];

end;

if s<>Edit2.Text file://判断该用户名下的密码是否正确

then begin

MessageDlg(‘您所输入的密码不正确,请重新输入或按“取消”退出。‘,

mtInformation,[mbok],0);

Edit2.Text:=‘‘;Edit2.SetFocus;

end

else begin file://从数据库中删除该用户

with datamoduleform.KeyQuery do

begin

close;

SQL.Clear;

SQL.Add(‘delete from Key where KeyName=:KeyName‘);

Parameters.ParamByName(‘KeyName‘).Value:=Edit1.Text;

execSQL;

end;

MessageDlg(‘用户已成功删除,您可以继续删除用户,或按“取消”退出。‘,

mtInformation,[mbok],0);

Edit1.Text:=‘‘;Edit2.Text:=‘‘;Edit1.SetFocus;

end; end; end;

end;

结束语

本系统是一个面向小型图书企业,具有一定实用性的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它主要完成对图书仓库的一系列管理,包括入库、出库、库存以及员工和供应商信息管理。本系统采用当前流行的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Delphi来完成整个系统的设计,在数据库的设计上利用了Access的便利性和实用性。

本系统具有相当的实用功能。在查询方面,系统实现了多条件任意字段的模糊查询,同时在分类查询上实现了动态生成,系统可以自动识别用户不同的输入。在图书入库、出库和库存三者之间建立了良好的链接关系,某一部分地修改均会自动引发系统对与其相关的部分进行连锁修改。在用户管理方面,系统较好地实现了用户注册,用户注销和密码修改等各项功能。

系统在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整个系统完全都是由个人设计的,有关Delphi许多细节问题都要靠自己去摸索,加之本人水平有限,并没有完全地理解Delphi的强大功能,而且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

受开发条件和开发时间的限制,本系统只利用了本地数据库Access,它同应用程序处于同一系统中,能存储的数据量也有一定限制,并没有发挥出Delphi其数据库方面的优势;

报表打印功能尚不够全面完善,不能实现动态报表;

在一些数据输入时没有及时的进行数据格式校验,不能保证数据输入的绝对正确性。

由于时间关系,系统功能实现不够完善,使用不是很方便,比如,没有实现多条记录的连锁删除和添加以及数据的导入功能。

这些都是需要完善的地方,该系统离实际使用也还有相当的距离,需要我进行不断地补充和完善。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我学到了不少新的东西,也发现了大量的问题,有些在设计过程中已经解决,有些还有待今后慢慢学习。只要学习就会有更多的问题,有更多的难点,但也会有更多的收获。

考 文 献

[1] 郑荣贵、黄平、谷会东,Delphi 6.0数据库开发与应用,中科多媒体电子出版社,2002

[2] 伍俊良,Delphi 6控件应用实例教程,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

[3] 卢国俊,Delphi 6数据库开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4] 边萌,Delphi 编程起步,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5] 伍俊良,Delphi 6课程设计案例精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6] 丁宝康,数据库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物理模型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辩证法;辩证逻辑;形式逻辑;逻辑矛盾;辩证矛盾;分析哲学

中图分类号:B8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09-0074-09

一、背景的交代

张建军:在正式讨论开始之前,先交代一下这次“关于辩证法的专题讨论”的缘起和安排。今天安排的是“四方会谈”——翟玉章、潘天群代表辩证法的批判者,桂起权、张建军则代表辩证法的辩护者,PK一下(后文中简称翟、潘、桂、张)。

这次对话的起因,缘于几天前在我系举行的首届“哲学践行工作坊”上翟玉章老师的一个发言,他一方面强调逻辑分析的重要性及其分析路径,另一方面却顺势从分析哲学视角对“辩证法”进行批判。参加会议的桂起权老师非常赞赏他的分析风格,却完全不能接受对辩证法的猛烈抨击。因为工作坊的主题限制,桂老师建议设置另一个小型会议对此进行专题讨论。我们接受了这一建议,于是作出今天的安排。现在我们制订这次论辩的规则:1.只允许以上四人讲话,听众不插话(有话可以最后再说):2.每人讲话不能太多、太长。

在展开讨论前还要做一点简单的历史背景的介绍。桂老师在前天所做的关于“辩证逻辑是什么”的公开讲座中,用了一个特别的词“旧教科书的辩证法”,以便与马克思等人本真的辩证法相区别,它指的是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的“辩证法”。这种教科书在上世纪30年代中叶形成于苏联,是苏联党内批判德布林学派过程中的产物,当时那种所谓“辩证法”以彻底反对形式逻辑的面貌出现,认为形式逻辑=形而上学=反辩证法。历史的不幸在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在中国的大规模传人就在30年代,无形中就连带地传人了这些错误观念。1937年8月《矛盾论》的原初版本。原来就有一节“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那时叫做“形式论理学与辩证论理学”,也是持这种反形式逻辑色彩的观点的。

桂:列宁《哲学笔记》(包含《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俄文版也是1936年出版的,于是批判德布林学派的材料中就引了不少列宁论述辩证法的语录,由博古翻译成中文,在延安供党内学习。《矛盾论》中的列宁语录就来源于此。

张:不过,斯大林40年代末在讨论语言学问题的著作中为形式逻辑(只是传统形式逻辑)平了反,中国滞后了一点,50年代初出版的《选集》中的《矛盾论》不再批判形式逻辑,此后在“逻辑大讨论”中形式逻辑就变为了“好东西”。1956年还为数理逻辑也平了反。可是苏联30年代教科书的观点影响太深太广。不但影响了此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对西方学界也产生巨大影响。这在科学哲学家波普尔的《辩证法是什么》和邦格的《辩证法批判》中体现最为典型;另一典型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科恩(又译柯亨)的观点,他主张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分析性重建”,但认为必须去掉辩证法。他直言不讳地认为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的“坏东西”。这也是大多数“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思潮还有另一路径。这就是该思潮的另一创始人埃尔斯特“重建辩证法”的路径。埃尔斯特认为辩证法是“好东西”,对它也可以“分析性重建”。这在“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思潮中是少数派。但近来在澳大利亚形成了以辩证法的分析性重建为主要宗旨的“新辩证法学派”,他们认为分析风格的辩证法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在现时代来说又是十分必要的。著名的次协调逻辑专家(次协调这个词我一直主张译为“亚相容”,今天用桂老师的译法)普利斯特也是这个学派的一员,他的特点是承认有“真矛盾”,与保加利亚的彼得罗夫相一致。

桂:普利斯特喜欢用trans-consistent logic(超协调逻辑)这个词,da Costa则喜欢用para-consis-tent logic(次协调或亚相容逻辑),同一个意思,但用语习惯有差别。

张:这里提及埃尔斯特和新辩证法学派,是想说明我们这里关于分析哲学和辩证法的“对话”,不能理解为二者之间的PK。与埃尔斯特和新辩证法学派类似,我和桂老师都是坚持分析哲学的“分析精神”的,在这一点我们之间应当是没有根本分歧的。我们的分歧点在对待辩证法和辩证逻辑的态度上,这是本次讨论要PK的地方。下面先请翟老师发言。

二、从微积分看辩证逻辑同形式逻辑的关系问题

翟:在我看来,“分析精神”首先就是要诉诸于逻辑分析,这里的逻辑就是形式逻辑。我的谈话的主题、主要问题,就是关于辩证法、辩证逻辑同形式逻辑的关系问题。

张:这可以作为我们这次讨论的中心问题:辩证逻辑同形式逻辑的关系,连同直接相关的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的关系问题。整个讨论、争论就嗣绕这个主题。

桂:实际上,这两个问题紧紧纠缠在一起,难分又难舍。

张:但在表述上总得有个先后次序。

翟:从辩证法家那里可以得到两种论调,一是说好比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关系。高等数学是在初等数学基础上大大加强了,是一个发展。以此作类比,辩证逻辑并不违背形式逻辑,而是在形式逻辑基础上有突破、有发展,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很好。二是认为,辩证逻辑克服了形式逻辑只注重静态的局限。以下这段文字引自方舟子的《新语丝》电子杂志:“辩证法和形式逻辑关注的重点不同,表现在形式逻辑关注思维和现实世界中同一的、确定的、静态的、孤立的、对立的、局部的方面。而辩证法关注思维内容及现实世界中矛盾的、不确定的、动态的、运动变化的、相互联系的、相互转化的、整体的方面。”类似的论调在国内不少讲辩证法的书上都可以读到。可是,我愿意指出,形式逻辑并没有这里所说的这种局限性。逻辑规律应当对整个论域一概地有效,无论动态还是静态。又冈为任何对象当然都是与自身同一的,任何对象都不会具有相互矛盾的性质。因此,“同一”这个词是多余的,“矛盾”这个用法是错误的,应该剔除出这份清单。

张:其实这就是30年代苏联教科书的观点,它本身就成问题,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

翟:形式逻辑是不承认矛盾的,而辩证逻辑恰恰是承认矛盾的。当然也许这里面有误解,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所说的“矛盾”不一样,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有人把它当作一回事就不对了。但我的问题是,它们到底有什么不一样?要知道,接受矛盾是很荒谬的事情,如果连矛盾都可以接受,那么还有什么荒谬的事情不能接受呢?

桂:你的想法与杜林十分相似。恩格斯在《反杜林论》里提到过,杜林对“矛盾辩证法”很有意见,越矛盾、越荒谬的事情,怎么会变得越像真理、越可信?岂不莫名其妙吗?!事实上,你预设了司各特规则,A与非A不能推出任意B。

翟:我看你是想说,有些矛盾(如逻辑矛盾)不可以接受,但又有些矛盾(如所谓辩证矛盾)可以接受。这何以可能?怎么才能解释得通?我设想了一条可能出路:也许“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只有表面相似性,实质上不可相互定义。然而既然不可相互定义,风马牛不相及,也就不可通约了,无法相互解释。这就是我的“惑”,需要向你们请教。

当然我也有我的“不惑”。例如颜色,不能说非黑即白。有人认为这是对排中律的挑战,依我看这是误解。排中律所要求的“非此即彼”,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说黑与非黑之间没有其他颜色。有些值得一谈的是语言模糊性引起的问题。如,有人从远处走来,他的头发既非浓密亦非稀疏,但我们不能说他“既秃又不秃”,亦此亦彼。这里的真相是,我们在这些暖昧的情况下暂时不作判断,既不断言他秃,也不断言他不秃,这样做并不违反排中律。这里的问题并不在排中律,而在于“秃”这个模糊概念。日常语言中有大量模糊的概念,只要它们不影响日常的交际,我们就可以忍受它们。但一旦对交际和认知造成障碍和混乱,我们要采取的策略不是去修改排中律。更不是要采取什么亦此亦彼的辩证思维,正确的做法是为模糊的概念制定一个明确的标准。另外,空名和无所指的摹状词、集合论悖论等也引起了一些问题,解决的办法也一样。

桂:陈真教授当年在武汉大学的硕士论文就是讨论《专名与摹状词理论》的。罗素区分了专名与摹状词,消解了“排中律疑难”和“负存在句疑难”,捍卫了经典逻辑的合法性。我在《当代数学哲学与逻辑哲学入门》中,就把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看作捍卫经典逻辑时的“保护带变形”策略。经典逻辑是有韧性和弹性的,其核心原理决不是轻易可摧毁的。三值逻辑并不能摧毁排中律的本真意义的“非此即彼”,此话不假。

翟:我也总是竭力维护经典逻辑的合理性。依我看。那是排中律用错了地方,不是排中律真的有问题。有人碰到小小一个反常情况,动不动就怀疑逻辑本身。其实根本不值得修改逻辑规律本身,千万不要轻举妄动。我就是这样的逻辑保守主义者。

张:翟老师在“不惑”中所表明的,也正是我在研究生课程中所反复强调的观点。可以说,我同样可以归属于逻辑保守主义的行列。桂老师则属于逻辑激进派,主张经典逻辑的核心原理也是可修改的,至少需要作限制。

翟:另外我要说的是,最近我看了桂老师的《从辩证逻辑视角看微积分》,看了之后深感不安。就微积分讨论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关系,以及关于“无穷小量”的所谓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对此我都有不同看法。特别是那个“微分三角形”,我们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图,这是桂老师在解释“辩证法=‘对立面同一’的学说”时的一个得意之作,还是请他自己先来介绍一下吧。

桂:在学习微积分时关于弧的微分的“微分勾股定理”(ds)2=(dx)2+(dy)2,是一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个案。奇怪的是,勾股定理应当对于“直角三角形”才管用,可是“微分三角形”中ds是弧长而不是弦长,弧是曲线而弦却是直线,曲直决不能简单地等同。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情况是这样的:假若dx、dy与ds可以任意地、无限地缩小,那么整个微分三角形最终会收缩到一个点上,一切差别都将化为乌有。在这种情况下,弦与弧或者说直线与曲线当然等同起来了。恩格斯把它看作高等数学的主要基础之一。黑格尔把“无穷小量”称作“消逝的量”,“存在和非存在的中间物”。列宁的评价:“这是辩证法的极好的规定!!”我认为,“弦弧同一”是列宁的“对立面同一”(作为辩证法的核心)的极生动的例证。

张:我更倾向于把辩证法规定为“对立面统一”的学说,而不是采用“同一”这个词。

潘:我认为,“弦弧同一”的说法是十分荒谬的。弧是弧,弦是弦,弧决不能变成弦,弦也决不能变成弧,两者怎么能够同一?微分三角形最终收缩到一个点时,就既不是弧,也不是弦了,哪里来的同一?弧不成其为弧,弦也不成其为弦,既不是弧变成弦,也不是弦变成弧,而是什么都没有了。什么“消逝的量”,量都消逝了,还能建立什么关系?真不可思议。

桂:从你的概念框架看问题,贯彻到底,确实应当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使用固定范畴,而不是使用流动范畴。

翟:嗨,桂老师,现在我可以抓住你的“无穷小量”的小辫子了!“无穷小量”究竟是与逻辑矛盾不同的辩证矛盾(我始终不明白辩证矛盾是什么意思),还是不折不扣的逻辑矛盾(A∧-A)?这在历史上自有公论。“无穷小量”的那套分析方法。或者说“无穷小分析”,早就出问题了。那完全是形式逻辑所不能容忍的逻辑矛盾,根本不是什么“辩证矛盾”。早期微积分,按照牛顿的处理方式,无穷小量有时当作0,有时又不当作0,这是裸的矛盾。所以大哲学家贝克莱称之为“幽灵”。这是完全正确的。确实,既等于又不等于零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桂:当然谁都知道,这就是数学史上有名的“第二次数学危机”。一切科学,在终极意义上当然不能容忍逻辑矛盾。其实贝克莱恰恰帮了微积分的大忙,因为他的猛烈抨击,像喷气式助推器那样,从反面促进了微积分在数学语义学上的完善化和精细化,正像奎因对模态逻辑的抨击促进了模态可能世界语义学的发展一样。然而,必须分辨清楚,牛顿微积分(流数法)的核心理念并没有因此被证伪,只是其原先朴素的表达方式(那只是半成品),确实显得漏洞百出。这就是“扬弃”——微积分的精华最终被保留下来,“零与非零”的逻辑矛盾被抛弃。魏尔斯特拉斯引入极限论,克服了这一矛盾,使得微积分的本真的科学思想,以严密逻辑的形式得到合理表达。

翟:极限论,x趋向于0而不等于0,消解了零与非零的疑难问题。早期的“无穷小分析”,已经进入历史博物馆。微积分建立在极限论的基础之上,再也不存在什么逻辑矛盾。现在,中学物理里,瞬时速度有了t0的极限论定义,也就不需要零与非零了。大家在高中代数中都学会了极限论的运算方法,这没有什么神秘的。不信,我可以计算一下。

桂:我知道翟老师精通微积分,细节就不用计算了。翟老师对我有关“无穷小量”那一段落的批评和质疑,是说到点子上的,切中问题的要害的,非常有价值!在我的《从辩证逻辑视角看微积分》中,确实没有充分强调,作为微积分前奏曲的“无穷小分析”与建立在极限论基础上的微积分,两者之间存在严格的区分。前者对付不了零与非零,说不清楚“零与非零”矛盾的性质,陷入“第二次数学危机”;后者使得微积分建立在极限论的科学基础之上,“无穷小量”可以在极限论基础上得到确切定义,再也不存在什么逻辑矛盾。

我想说的是,你只是借贝克莱之力打垮了牛顿的“零与非零”,打垮了逻辑矛盾,却并没有打垮我们借极限论δ-ε语言重新武装起来的微积分辩证法!我关于“在微积分中包含有本来意义上的、不折不扣的辩证法,同时又包含不折不扣的辩证逻辑思想”的基本理念并没有被摧毁。我猜想,按照翟老师的思路来看,有了极限论,既然逻辑矛盾已经解决,那么辩证逻辑还能做些什么?但按照我和张建军的思路,辩证逻辑=知性逻辑+辩证法(那是黑格尔观点)。

张:这是指黑格尔在《小逻辑》中说过,思辨逻辑内既包含有单纯的知性逻辑,而且从前者即可抽出后者。我们只消把思辨逻辑中的辩证法的和理性的成分排除掉,就可以得到知性逻辑。

我曾在与王习胜教授合著的《逻辑的社会功能》一书中追溯了黑格尔这一思想的由来,桂老师在评论该书时把黑格尔的原话浓缩成为一个公式:

思辨逻辑一辩证法成分=知性逻辑;或,辩证逻辑一辩证法成分=形式逻辑

桂:这里,我想说的是,尽管知性逻辑把逻辑矛盾(零与非零)消解了,辩证法的“对立面统一”的理念却并没有因此消失,相反是得到了澄清和逻辑辩护。因为能够表明原来的辩证理念在逻辑上并不自相矛盾,这样的表达就更准确、更清晰。辩证逻辑常常受人误解,以为“只要流动性,不要确定性”,其实恰恰相反,辩证逻辑的显著特点在于,能抓住“流动性概念之中的逻辑确定性”,这一点我与张建军完全一致。“没有确定性就绝无逻辑可言”!其实,我在另一篇论文《对微积分辩证法的认识》中,关于δ-ε语言的这种辩证法性质曾经做过专门分析:

在19世纪由法国数学家柯西和德国数学家魏尔斯特拉斯所创建的极限理论为微积分学奠定了严密的逻辑基础。柯西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第一次给极限这样的具有根本重要意义的概念下了严格定义,这就是:“当一个变量相继地所取的数值趋近于某个确定的值,以致它们的差终于比任意给定的量还要小的时候,那个确定的值就叫做该变量的极限。”魏尔斯特拉斯则发明了所谓δ-ε语言,使柯西的极限理论进一步系统化并符号化,变得更有可操作性。现在,我们随便打开一本微积分教程的有关函数极限的章节就不难找到这一类话:

当任意给定一个正数ε时,就有这样的数δ存在,使得

当|c-x|

从辩证的观点看,δ-ε语言的奥妙在于。“ε是任意给定的”这一出发点本身就包含辩证矛盾。ε、δ究竟是常数还是变数?是变化的还是不变的?应当在什么条件下进行断定呢?当我们一旦“给定一个正数”时,就把£看作确定的常数(随之而来6也是一个确定的数),另一方面当我们想到在将要给定而尚未给定之时却有任意性,这样s又可以看作一个变数,而δ与ε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则可以理解成某种函数关系。由此看来,δ-ε语言的优点就在于借助于卓越的数学技巧,十分机智地把握了微积分学中包含着无限性、流动性、不确定性的过程的逻辑确定性。翟老师喜欢极限论的理由,重点在于形式逻辑,因为它既打击了“零与非零”这个幽灵、鬼东西,又通过克服逻辑矛盾保全了微积分。我也喜欢极限论,同样赞赏这些,但我有更进一步的理由,重点在于辩证逻辑!用事实说话,对于δ-ε语言,说“这是辩证法的极好的规定”依然恰到好处。它仍然是作为辩证法的核心的“对立面统一”极生动的例证。因为我和张建军所主张的辩证逻辑,正是要强调抓住“流动性之中的逻辑确定性”,如果以为“流动性=一切”,那就没有边界,没有规矩,无法无天了,就滑到相对主义与诡辩论那边去了!

三、运动本身就是矛盾?

翟:有一件特别需要澄清的事情是,讲辩证法的朋友,总是喜欢讲赫拉克利特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把它作为同一律失效的例子。那完全是陷入了和赫拉克利特一样的逻辑混乱。这里的真相是,人两次踏进的可以是同一条河流,只是不可能是同一条河流的同一河段(river-stage)。只要我们承认历时性对象,这里并没有任何麻烦。还有一件事情使得我倍感困惑。据恩格斯说,运动之所以可能,就在于运动的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同一个地方又不在同一地方。他声称:如果不是这样,运动就是完全不可能的了。我总觉得,这个解释似乎是文不对题的,因为这个命题已经包含裸的逻辑矛盾。这样的矛盾如何能以与逻辑矛盾有所区别的辩证矛盾视之呢?

桂:对黑格尔与恩格斯关于“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不在这一个地方”的论断,林邦瑾在1982年8月全国第二届辩证逻辑会议上,作了精确刻画。他具体运用了集合论、极限论(微积分)与衍推逻辑(entailmentlogic)的工具,他的处理技巧的要点可以复述如下:(1)他采用“极限论”的眼光不把“瞬间”和“地点”当作一个固定的、孤立的点,而是当作一个无穷小的过程和区间。(2)“瞬间”可以分析为时间[t1,t2],又进一步分析为“前半瞬间”[t1,t2)和“后半瞬间”(t1,t2]。(3)“地点”可分析为空间区间[s1,s2],又可分析为“前一半地点”[s1,s2)和“后一半地点”(s1,s2]。(4)“同一瞬间在同一地点”的精确说法是:“若时间在[t1,t2]整个瞬间,则位置在[s1,s2]整个地点”;符号表达式为t∈(t1,t2]s∈[s1,s2)。(5)“同一瞬间不在同一地点”的精确说法是:若时间进到(t1,t2]这后半瞬间,则位置不在[s1,s1。)那前一半地点;符号表达式为t∈(t1,t2]s∈[s1,s2)。这是最关键的。(4)、(5)合取能刻画“既在又不在”。(6)通过无限增加中间点,时间区间、空间区间都被无限细分,全瞬间与后半瞬间在极限情况下变为同一,整个地点与后一半地点也实现“极限同一”。这无限多个包含无穷小时空区间的命题的合取,实际上无限精确地刻画了关于运动的“辩证矛盾”的逻辑内容。林邦瑾的论文题为《一个“矛盾”命题的无矛盾形式》。主编将其改名为:《数学方法在辩证逻辑中的应用》。按其本意,就是想要把形式逻辑的“无矛盾原则”贯彻到底,他认为,一切辩证法论题(即包含“辩证矛盾”的命题),在逻辑上并不自相矛盾。并且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辩证矛盾”命题,就是涉及“运动”的。其他“辩证矛盾”命题几乎都可以直接化解掉。

翟:但我还是不明白,一个严肃的逻辑的形式系统,怎样可能容纳矛盾却不会解体呢?

桂:我猜想,关于矛盾,你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司各特规则的困扰,A与非A岂不推出任意B了吗?情况是这样:一些非经典逻辑已经取消了司各特规则。例如,相干逻辑和次协调逻辑。相干逻辑就不能允许前后件不相干的蕴涵式为真(诸如“2×2=5蕴涵纽约是一个大城市”,A与非A蕴涵任意B,都是不相干的)。

翟:那么,在次协调逻辑中,什么样的矛盾是许可的?什么样的矛盾仍然是不许可的?新逻辑怎么处理矛盾?是怎样取消司各特规则的?

桂:人们从非形式的语义上区分“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可谓不遗余力,然而从句法观点看,如果对上述两类矛盾缺乏明晰的形式化的鉴别标准,辩证矛盾和永假式(A合取非A)在语形上仍然相同。那么,对于建构形式系统来说,仍然于事无补。按照次协调逻辑的句法框架来重新划分:trivial contradiction(平庸矛盾)——被定义为“使形式系统内任何公式都变成定理”者;nontrivial contradiction(不平庸矛盾)——被定义为“不会使形式系统内任何公式都变成定理”者。前者是不合法的、不允许存在的,后者是合法的、允许存在的。这样就毫无歧义可言。

翟:这只是句法上的划分,它规定了哪一种矛盾在形式系统内、能不能存在。并没有从语义上回答问题。那么,应当如何将句法上合法的矛盾,与语义上合理的矛盾挂钩起来?

桂:那是一个语用学问题。什么与什么挂钩,是由语言使用者自主决定的。例如,辩证论者会把“辩证矛盾”作为语义上合理的矛盾与句法上合法的矛盾对应起来。形式系统能够正常运演,具有可操作性。

翟:那么,司各特规则是怎样被取消的?

桂:也不是简单地被取消,而是受限制。次协调逻辑cn命题演算的前1l公理,是从经典逻辑继承而来。但第12公理是最有特征性的:-(A∧-A)(AB)(A-B)-A),意思是,仅在虚设矛盾律成立(前件)的前提下,归谬律才会成立(后件)。这样一来,矛盾律、归谬律、司各特规则都只在限定情况下才成立,一般情况下并不普遍有效。形式矛盾(A∧-A)不再任意扩散。反过来说,经典逻辑在通常情况下的简单高效的功能却没有任何实质性损失。

翟:看起来,次协调逻辑像是一种变异逻辑,和标准逻辑的核心理念根本不同,恐怕在概念上并不能直接地相互定义。

桂:是的。苏珊·哈克从逻辑哲学观点出发,把“变异逻辑”规定为这样一种非经典逻辑系统,即使当它的合式公式是一致的时候,其定理与经典逻辑定理仍然相互不一致。

四、矛盾一词的确切含义是什么?与辩证法究竟有什么样的联系?

潘:“辩证矛盾”究竟是什么东西?矛盾能否客观存在?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究竟是什么关系,需要解惑。

桂:张建军早就有专论。他的《如何区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对几十年来的争论和分类作出了最系统、最精细的分析。

翟:矛盾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有歧义。运动“既在同一个地方又不在同一个地方”的矛盾,与“资本家和雇佣劳动者”的矛盾完全不一样,怎么能够同日而语?

桂:如果你读一读《矛盾论》,看到“矛盾即是事物,即是过程,也即是思想”,“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你该不会跳起来吧?

翟:《矛盾论》也读过,但我觉得那与纯粹的哲学和逻辑也许没有太大的关系。

桂:那是因为你受亚里士多德先人为主的逻辑观念影响太深了。其实,古代中国人与外国人所理解的矛盾也是有很大差别的。韩非子的“矛盾”,具有本体论含义,是真刀真枪的对立,水火不相容。后来却被用来刻画逻辑矛盾。黑格尔用德语说的“矛盾”(Wider-spruch)原意是“相反的话语”,属于语言和认识论的层次。邓晓芒在讲“黑格尔的辩证逻辑”时就讲过这一点。我认为,其实辩证法的论断里的“辩证矛盾”在形式逻辑意义上,并不自相矛盾。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的相容性,作为一种激进的非经典逻辑(变异逻辑)与经典逻辑的相容性,这就像非欧几何与欧氏几何是相容的一样。欧氏几何、罗巴切夫斯基几何、黎曼几何,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三者都对。坚守欧氏几何立场的人,也许会说非欧几何其实“直线不直、平行线不平行”。

潘:张老师和桂老师对辩证法、辩证逻辑的历史发展、细微差别都有过精细研究。翟老师也做过很多批判性思考,但我没有作过专门研究。说句老实话,我对辩证法缺乏好感,在这一点上,我与翟玉章站在同一阵线。桂老师也曾经叫我参与辩证逻辑(形式语义学)研究,不过我在情感上一直是抵制的。

桂:嗨,这需要解释。是请潘天群帮忙,而不是强制他接受辩证逻辑。朱志方以分析哲学学者的立场说过,辩证法家在朴素语义与语用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可惜一直没有很好的形式句法学和形式语义学与之配套。我想,既然潘天群能够建构“怀疑”、“希望”的逻辑。在语义学上做过精细的分析,并且格雷林的哲学逻辑也能够分析不同的“必然性”,我们为什么不能对“矛盾”进行语义分析?既然潘天群能够建立有关“怀疑”的形式语义学,形式技巧那么高超,我们大家都不如他,为什么不能请他帮忙建立有关“辩证法矛盾”的形式语义学?

潘:就我而言,情感上不能接受,形式技巧上又太困难。况且在我看来,对“矛盾”是不可能建立可能世界语义学的,因为那是“不可能的”可能世界。

桂:da Costa早就考虑到这一点,不是可能世界语义学,而是集合论、模型论语义学。

潘:现在是自由讨论,我可以明确表态,我不同意你们理想中的“本义辩证法”与“教科书辩证法”可以有严格区分,我认为它们两者是高度的“家族类似”的,都是从同一条历史线索上传承下来的,根本上说是同一个东西。列宁的辩证法不是很喜欢强调“矛盾”和“斗争”吗?桂老师,列宁那句话是怎么说的?

桂:列宁说,从本来意义上说,辩证法是研究对象自身本质中的矛盾。又说:“斗争性是绝对的”。

潘:所以我说,的《矛盾论》和“斗争哲学”,仍然与列宁的思想分不开。你俩都有辩证法情结,企图劈开两种辩证法,试图证明你们的辩证逻辑与真正的逻辑更接近,从而与诡辩划清界线,我认为你们很难做到,实际上办不到,在这方面你们底气不足。(翟插话:不,底气很足。)有时候我真的很纳闷,桂老师和张老师两人都非常真诚,为什么会喜欢辩证法这样奇怪的东西?翟玉章要我在辩论前事先看一看对手的材料,我不愿意看,而是想直接以原来的认识参加PK。为了更好地保持“原生态”,辩论前我不作细致准备。

桂:我倒很赞成潘天群的实际做法。这样,他的反对才保持了足够的锐气,原汁原味,旗帜鲜明!翟老师让我事先发材料给他,出于潘天群同样的理由,起先我不大愿意(就怕影响他、干扰他的原有思路),但后来不得已还是给了。结果今天听翟老师的发言,就真的觉得锋芒有所软化、削减,不如那天的尖锐抨击那样带劲了。

翟:反对并不是我的目的。我是真诚地来学习的,当学生,如果真能使我心服口服,我愿意改宗,脱胎换骨,反戈一击,支持辩证法。

潘:在我看来,“辩证法”这个名词已经成为一件难以洗净的衣服,桂老师、张老师却都希望把它洗干净。你们说波普尔、邦格所批判的辩证法只是斯大林所曲解的辩证法。然而依我看,其实辩证法可能就是这个东西。马克思、黑格尔的辩证法可能真的是好东西,但应当换一个好的名词,别叫辩证法了,例如像苏格拉底那样叫做“论辩术”好了。

桂:我很赞成恢复“辩证法”的原意。其实一开始还是翻译得比较好的,后来语用上的效果不好则是另一个问题。“Dialectics”一词,在苏格拉底、柏拉图那里,更多包含“对话”、“论辩”的含义,原来的意思是“论辩术”。辩证法——就是通过论辩来揭示和证明真理的方法。我赞成,回到辩证法的祖师爷苏格拉底、柏拉图那里去!留学日本的学者汪荣宝、叶澜合编《新尔雅》(1903年,上海明权社),表明19-20世纪之交,用日文汉字翻译的西方术语,已经密集地出现在中国学者的著作中。相比较,中国人所说的“辩证法”则更多具有“相反相成”的含义等。梁启超、蔡元培等前辈,都开始用“阴阳、通变”思维模式的眼光,对西方辩证法进行中国化的解读。瞿秋白、李达、艾思奇等人都曾经做得不错。但到后来辩证法被庸俗化之后就完全变味了,那样的辩证法就变成令人讨厌的东西。

翟:从古希腊的渊源看,通过对话,发现矛盾、揭露矛盾,来证明真理。“发现矛盾”,从苏格拉底开始,到康德(“二律背反”),甚至在黑格尔那里,都是消极的:矛盾是思想的病态,是需要加以治疗的东西。到了马克思之后,才变成积极的、正面的了。

桂:我也很赞成“矛盾”二字的改名。这个名称确实不好,应当改掉。再怎么说,矛盾二字容易引起逻辑上不协调的联想,问题多多。辩证法研究者美国哲学家A小巴姆在《两极性、辩证法和有机性》(1988)一书的近300页的篇幅中,有意回避Contradiction(矛盾)一词,而用Polarity(两极性)来替代。(张插话:“两极化思维”=教科书对形式逻辑进行攻击时的用语。“两极性”=恩格斯所讲的磁铁两极不可分割,是用实例解释辩证法的特征,是反对两极化的。)台湾学者林国雄在经济学论著中竭力批评“矛盾”一词的误用,却很喜欢周易的“阴阳逻辑”。原子物理学家玻尔喜欢使用“互补性”来刻画“相反相成”、互补又互斥,他的用黎曼曲面表示的互补性语义模型就竭力避免逻辑矛盾。

潘:如果辩证逻辑具有清晰性和可操作性,那么它在形式化之后,也就变成了科学,变成了应用逻辑,因为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辩证逻辑真的形式化,那就变成形式逻辑了。

桂:你这是想采用自然主义方式把辩证逻辑解构掉了。其实在我看来,它不是变成科学,而是变得像博弈论那样的互依决策逻辑、处理矛盾的逻辑。我有一本书,就叫做《博弈论:矛盾冲突分析》,是美国学者R·B·迈尔森所著。你不会否认,博弈论能用简明而严谨的形式结构来刻画诸领域中相对复杂的思维要素,所以它具有明显的逻辑、方法论的功能,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我要强调的是,这不是普通逻辑,而是竞争与合作的逻辑,协调矛盾与冲突的逻辑。博弈论在搜索最优策略时所采用的新颖结构模型,以及对局中人为争夺最大效益(或最小损失)而进行的理智竞争所作的逻辑分析,你可不要吃惊,采用解释学观点,转换一个视角,按照我的解读,它实质上为“矛盾分析”方法提供了崭新的系统化的逻辑技巧,为“辩证逻辑”提供了新式的句法框架与概念模式,使得它变得更具可操作性、更加程序化和精细化。

翟:我在不遗余力地追求逻辑确定性。可是桂老师你却处处进行后现代式的解构。我真觉得,把“辩证法”如此程度的泛化,就变得非常可怕。在我心里实实在在感到不是滋味。对于“语义悖论”那样严肃的论证,你居然也能借助于“流动范畴”,通过“真假值这两个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来做辩证的解读,这不是打花腔吗?

张:是不是打花腔,这需要做精细的逻辑分析和语言分析。就桂老师的研究来说显然不是这样。辩证法论者与一般分析哲学家的出发点或视角是不同的,因此语言习惯也就不一样。尽管我和桂老师也有分歧,但在对辩证法的总体态度上,根基是一致的。这次讨论的时间已差不多了。今天为了让你们发挥得充分一些,我更多地选择沉默。说是四人辩论,其实主要是两个半人。这次讨论尽管有时有些偏离中心议题,转移到某些枝节上去了,但整体上却没有偏离大的方向。我感觉很有收获。

这次争论也反映出,我们学界的“学科壁垒”非常严重。翟老师看来是很少看与辩证法、辩证逻辑研究的相关文献。比如我在1997年在《人文杂志》上发过一篇论黄、马、邓、桂之争的文章(也收在1998年的《矛盾与悖论新论》一书中),应能解答你的一些疑问。我对逻辑界诸子百家关于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之辩的观点,依据对“辩证矛盾”的态度先分为形式派和辩证派,又依据对逻辑矛盾的态度把辩证派分为旧鹰派、新鹰派、旧鸽派和新鸽派,按照桂老师的说法是进行了光谱分析,也就是精细结构分析,排出了一个清晰的谱系。这说明桂老师是很欣赏这样的分析性工作的。

翟:回头我要细细研究研究。

张:我们可就此展开进一步的探讨。武大的《分析哲学与欧陆哲学的对话》一书,提供了一个先例,对我们很有启发。若能经过几个回合的争论之后,我们也能搞成一本书,完全值得这样做,因为这个议题本身具有深刻的意义。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我们在坚持“分析精神”上具有根本的一致性。我曾经把分析性研究风格概括为如下“三十二字方针”:“澄清概念、分辨层次;清理矛盾、追问可能;揭示预设、辨析共识;合理推导、严格求证。”原来的旧“版本”最后八个字是“合理怀疑、严格推证”,后来觉得“合理怀疑”

(批判性思考)是贯穿整个分析精神始终的,故改为现在的版本。请注意这其中的“清理矛盾”的“矛盾”就是指“逻辑矛盾”。我用的是“清理”而不是“清除”或“拒斥”,因为有时矛盾并不那么容易清除,比如严格意义的逻辑悖沦的…现。潘老师也是很欣赏这“三十二字方针”的、我想我们的讨论也应坚持这样的方针。

刚才潘老师谈到“情感上不能接受”的问题,这缘于他原来在读书期间接受所谓辩证法教育的“观感”。学术事业虽然是但不只是理性的事业,离不开学者的情感;对这样的情感我们应相互尊重,但我认为我们应当分辨情与理,尽可能维持“开放的心灵”,看一看对方思想中所可能蕴含的“珍宝”。由于学科背景和学术研究历程不同,桂老师和我都有比较浓厚的“辩证法情节”,认为辩证法是个“好东西”,而且认为把辩证法和辩证逻辑讲好至关重要。至于是否要脱掉“辩证法”名词这件外衣(用潘老师的比喻是可以“洗干净”还是扔掉),这是一个可探讨的问题。但不应“以辞害意”,影响实质问题的探讨。

潘老师提到旧教科书与本真意义的辩证法肯定有“家族类似”,这点我也同意。旧教科书所讲的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等等理念,的确也是辩证法的核心理念,它的严重问题,也就是很难洗净的污点就是“反形式逻辑”。这是一个必须花大力气解决的问题。前天在桂老师讲座后的讨论时段,潘老师的研究生刘华宇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那就是辩证法与相对主义、诡辩论从表面形式上看,肯定仃相似性,那么关键是把辩证法与它们的区别究竟是什么讲清楚。其实真正的辩证法就是要吸收历史上的各种相对主义思潮(其最近的表现形式就是后现代思潮)中的合理因素,同时又维持人类追求真理和正义事业中所必不可少的客观性与确定性。(桂插话:列宁说过,辩证法包含相对主义的要素。但不能归结为相对主义。)上面提到的波普尔和邦格都根据旧教科书反形式逻辑的观点,直接把辩证法讲成了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我1998年曾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评波普尔和邦格对辩证法矛盾观的批判》(笔名“仓茫”),就是酞图说清为什么这样理解辩证法是根本错误的,同时通过他们的“反辩证法”词句,揭示他们思想中合乎辩证法的因素。其实,从哲学史上看,正是黑格尔对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做了最系统的批判。按照我的理解,辩证法最根本的要义就在于正确把握相对与绝对的关系:绝对在相对之中,不在相对之外、应当说,形式逻辑与辩证法、辩证逻辑有共同敌人,那就是相对主义、诡辩论以及虚无主义。刚才翟老师和桂老师都提到“两极化”问题。“非黑即白”的两极化是一种典型的诡辩手法,邦格就把辩证法讲成了两极化。如我刚才说,恩格斯专门讲了“两极化”与辩证矛盾的“两极性”的区别。两者是从不同的角度反对“两极化”思维的。形式逻辑是通过讲矛盾关系与反对关系的区别驳斥两极化的,但辩证法是通过磁石两极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来拒斥两极化的。由这个小型案例可以看出二者为何可以“并行不悖”而且可以“互补”。翟老师提出的形式逻辑不仅对静态,而且对动态也有效的观点。也是我一再坚持的。金岳霖先生晚年也专门撰文批评了形式逻辑“动态失效”的观点。请注意这是他在接受辩证逻辑之后所仍然坚持的观点,这对我影响是很大的:辩证法不应与形式逻辑“相悖”。我还可以给出一个研究视角,那就是“条件分析”,这应是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联手合作共同拒斥相对主义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平台。特别是我们已拥有可能世界语义学和情境语义学,它们为这种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工具。

最后要提及的是,去年我和桂老师各发表了一篇关于当代中国辩证逻辑的历史发展的文章。桂老师的文章是以辩证逻辑的形式化历程为枢纽总结的,同时也旁及了其他研究进路。我的文章则总结了我国辩证逻辑的七大研究进路,其中第一条就是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比较研究进路。这两篇文章所受到的重视说明大家是很关心这个议题的。希望我们通过PK增进了解,再进行进一步讨论。

关于辩证法与辩证逻辑的辩护问题非常有意思,在不同学术圈中景观很不相同:一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圈子里,辩证法的合法性不需要辩护,倒是“形上学”的合法性需要辩护(桂插话:邓晓芒认为。思辨的“形上学”才有资格成为真正的哲学!)。二是在我们这样分析哲学圈子里,辩证法、辩证逻辑的合理性处处需要辩护。三是在逻辑学圈子里,辩证法作为哲学的合法性不需要辩护,但是,辩证逻辑作为逻辑的合理性、合法性却需要作出艰难的辩护。这是非常有趣的现象,也说明跨学科交流很不容易,但实在必要。通过今天的讨论可以见得,尽管我和桂老师都是坚定的辩证论者,然而同时又是赞同分析哲学的。我们确信,经受不起严格的语义分析和逻辑分析的,经受不起分析哲学家们严峻的批判性分析的。就决不是真正的辩证法。这也是我们愿意跟分析哲学同行展开深入讨论的根本原因。

物理模型论文范文第8篇

(一)刑法精神与犯罪构成

刑法学是规范性科学,必须根据规范性科学的特点处理刑法规范方面的应用性问题。其中最为核心的一个问题显然是:什么是犯罪,我们根据什么方式或者模式认定一个行为构成犯罪?这是发动刑罚权的事实基础。可见,必须有一种体系来帮助刑事司法完成认定犯罪和评价犯罪的任务,这套体系就是通常所说的犯罪论体系。而在犯罪论体系中居核心地位的就是犯罪构成问题。在罪刑法定主义(原则)的语境中,犯罪构成及其理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是从理论范式还是从实践评判的角度考察,犯罪构成理论和罪刑法定主义都是息息相关的,犯罪构成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由来于罪刑法定主义的滥觞与变迁,罪刑法定主义的贯彻和落实得益于犯罪构成理论的应用与普及。当下在中国刑法学界正在兴起的犯罪构成理论研究热潮,[1]折射出罪刑法定主义在中国刑法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的演进中的具象化和行动化,是这两种关系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互动的结果。而犯罪构成问题成为理论上的焦点,亦说明它可能存在不适应以罪刑法定主义为导向的刑事法治化发展的地方,[2]因此,检讨犯罪构成问题也就成为刑事法治化实践所必然触及的一个理论议题。

犯罪构成所涉及的问题很多,但最终都会指向作为现代刑法基本精神的刑法谦抑性。在当前从各种视角对我国传统犯罪构成理论进行的批判性研究中,都可以导出一个大致相同的结论:我国犯罪论构造被“入罪”机能所支配,而“出罪”机能较为缺失。在此意义上就产生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理论预设:我国犯罪构成理论是一种缺乏谦抑精神的构造。可是,真正从谦抑性与犯罪构成的关系方面展开的更深入研究却少之又少。而且在此方面根据某个视角所提出的问题是否能构成一个有真正意义和真正价值的理论课题,也是值得我们争议的。

在笔者看来,在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反思性研究中,有相当一部分意见很大程度上仅仅是为了追求某种理论上的形式美感,而没有对问题的主要症结做出深入、有说服力的研究,更没有提出有关传统理论构造的致命性见解,[3]其中还存在一些如其他学者所指称的假问题。[4]因此,在关于犯罪构成问题的研究上,我们有必要以它与刑法精神之间的关联作为对象进行研究。罪刑法定主义为这种研究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前提,因为只要我们承认谦抑性是现代刑法的基本精神,那么就必须承认它与最直接体现罪刑法定主义的人权保障机能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进而承认现代罪刑法定主义蕴涵着谦抑性价值。所以,在罪刑法定主义的语境下,谦抑性精神可以而且应当成为检验犯罪构成体系是否合理的一个标准。

但是,谦抑性并不能因为它是检验犯罪构成体系的一个合理标准而被当作惟一的标准。我们始终不能忽视的一点是,谦抑性在刑法中要受到社会保护机能的限制,根据社会保护和人权保障两种基本机能的平衡性要求,在对犯罪构成进行理论建构时,谦抑性问题必然是以合理性讨论的方式陈示出来的,而合理性讨论并不必然直接涉及“出罪”性的思考。故而,在我们指责某一犯罪论构造缺乏谦抑性品质时,要避免夸大一种基于现实合理性要求而难以进行谦抑性处理,从而不成其为谦抑性所指涉的有关问题。无限推崇谦抑性价值在犯罪构成体系中的地位并不值得称道,可取的做法是要依据刑法的目的而设定。罪刑法定主义本身的内容和要求,使得它既是一种实践操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又是一种适应刑法文明发展的理想追求,它可以破除刑法作为一种法律实用工具的单纯性。因此,刑法司法虽受社会保护机能与人权保障机能之间紧张关系的束缚,却不排除在一个相对均衡的社会情势下具有适度的不均衡性,主要是根据罪刑法定主义的旨趣进行有利于被告人的犯罪评价。如何有效地进行这种不均衡性的评价,就是罪刑法定主义实践为犯罪构成理论所提出的一个理论问题。

(二)刑法精神与犯罪构成之结构

根据以上犯罪构成与谦抑性之间存在的基本关系和要求的认识,我们可以更明确地将论题限定在犯罪构成理论之于谦抑性价值的特质方面,并在犯罪构成的结构中捕捉它与谦抑性的关系与适应性。

首先,体系的结构可以赋予犯罪构成理论一种实现谦抑性的有限功能。近年来围绕犯罪构成的研究多聚焦于结构性问题上,尤其是一些倾向于采取德日犯罪构成的学者,对该构造的体系结构给予了高度赞赏。这些研究的确证明了结构上的不同导致谦抑性实践的差异。但是,结构上的差异是否可能使某一种犯罪构成理论在实践谦抑性价值的过程中,使其有效地穿透社会保护机能从而展示出谦抑性的品质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至少应当注意哈贝马斯的一个说法:把法律系统同道德和政治之间的所有内在联系都消除了,“这种观点把法归结到法的运用这种特殊职能,因此误导了对法律的进一步分析。由此,法律对政治权力之产生、获得和运用的民主法治组织之间的内在关系,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外。”[5]这个见解的正确性在于它清晰地表明了一个基本的道理:刑法是它那个时代的刑法,它不能脱离自身所处的时代。回避法律与社会的关系,会将法律运行导向一个固步自封的结构中去。在我国刑法理论中流传着一种将法律与道德分家的观念,表明在此提及这个观点并非多余。犯罪构成及其理论在实践中,亦无例外地要经受它身处其间的社会结构的约束和限制。对于自身所处时代的社会要求的回应,使犯罪构成在实践谦抑性价值的过程产生了一个共时性的向度,即在一个相同的时空下,犯罪构成的构造所必须具有的外在的、因应于不同社会结构的标准及其有限性。共时性向度显示出没有“我在”与“他在”区别的犯罪构成是值得怀疑的,因此,刑法及其理论在评价犯罪构成问题时,必须从横向上估量所谓的本国与他国刑法的社会结构差异。

其次,犯罪构成理论得以形成的知识谱系预设了结构在实践谦抑性时的认识限度。“犯罪理论在20世纪的发展,绝不是一个单纯的刑法内部讨论的结果,而是有着哲学和思想史的发展背景的。”[6]在各国刑法理论中所形成的几种有明显结构性差异的犯罪构成体系,也为不同的哲学思想所支撑。而人类的智识是在不断地批判与不断地反思过程中进步的,这表明哲学思想都毫不例外具有局限性,所以,哲学思想本身所固有的局限性决定并形成了各自所支撑的犯罪构成理论的局限性,哲学思想的发展决定并有助于相应的犯罪构成理论的发展。根据人类智识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定式,可以说不可能有一种犯罪构成体系在理论上是完美的,因而,犯罪构成理论之于谦抑性实践还存在一个适应理论谱系不断发展的历时性向度,即犯罪构成的构造具有一个内在的、经由知识增量而形成的内涵及其限度。历时性向度要求从纵向上处理犯罪构成理论的现在与过去、未来的关系,没有现在和过去、现在和未来之差别的犯罪构成是不存在的。

再次,根据不同方法论建立的具有差异性的结构体系,在谦抑性的实现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张力。“法学属于狭义的‘理解性’学术,因此唯有发展出适于其客体的,诠释学上确实有据的思考方式,如是始能正当化其学术性主张……”[7]在拉伦茨的这个论断中,“诠释学”是否适于作为一种方法论是可商讨的,但它指出方法论的意义是正确的。在犯罪构成问题上也是这样,结果正如储槐植教授所提出的,“犯罪构成模式如果仅反映定罪结论(犯罪规格),而不反映定罪过程,那么只能突出刑法的一种功能,即打击犯罪保卫社会。犯罪构成模式应反映定罪过程。”[8]这使我们不得不思考结构和要素等因素在罪刑法定主义实践中的权重等等,特别是结构应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担当谦抑性价值的使命。在这方面,我们习惯于将中外犯罪构成要素的逻辑顺序作为对结构进行比较的对象;可是,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并不在此。亦如我们在后文将要发现的,犯罪构成的结构可以展现为两种方式,前一种方式重视犯罪中的本体性要素是不是存在,如犯罪的主观要素、客观要素、违法性阻却要素和责任阻却要素等;后一种方式重视有关犯罪中的本体性要素是如何被证明是存在的程序性思考,它和刑事诉讼法的判断是有区别的,刑事诉讼要判断的是客观事实是否存在,而它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对已经证明存在的客观事实是否属于刑法规范中的构成事实进行合致性判断。笔者将这两种结构分别归类为本体性结构和程式性结构。利用这两个概念,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检讨中外犯罪构成的差异,并洞见犯罪构成理论结构在谦抑性精神的实践道路上的一种趋势。

(三)犯罪构成之结构的研究视角

比较性地检讨中外犯罪构成理论有明显的意义,因为在我国至少有三种结构不同的犯罪构成理论在刑法理论上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是以前苏联刑法学为蓝本而形成的耦合式犯罪构成,这是在我国占据主导地位的犯罪论体系;二是德国刑法学中经典的、递进式犯罪构成体系,[9]这种体系在我国已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受到一部分学者的支持,而且陈兴良教授在新近出版的刑法教科书中业已将之付诸实践;三是英美刑法中的双层平衡结构,这种体系虽然没有得到明确的支持,但是在相关的比较研究中,它经常被当作一个重要的参照为各方学者所引据。

但现在比较德国理论构造和我国传统理论构造更具有迫切性和针对性,因为递进式构造理论已经构成对耦合式构造理论的挑战。英美刑法的犯罪理论构造只能作为理论参照处理,其理由是:对犯罪构成问题的检视是由司法实践问题所引申出来,[10]其中犯罪构成理论如何引导裁判者判定犯罪是问题的中心,而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所采取的诉讼模式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别,所以犯罪构成对于两种体系下的裁判者有着不同的意义。而在我们现行的刑事司法建制下,还难以发展出一套与英美刑法犯罪构成相匹配的抗辩式司法模式,因此,这种构造在我国刑法今后不短的时期内都难以产生深远的影响。

以耦合式结构与递进式结构为研究对象,必须根据它们的基本特征,将它们的共时性向度和历时性向度予以较为明确地阐述,尤其是注意到历时性向度中作为犯罪构成理论的知识谱系的时代演变。经由这样的考察,我们才可以对结构的功能性认识给予“祛魅性”的回答,也才可能对于结构的建构进行发散式的思考。这两点对于当前所出现的“犯罪构成研究热”,特别是对德国、日本理论的极度推崇,或者与之针锋相对的对我国传统理论的极力维护,具有一种不言自喻的意义。

二、递进式理论构造的向度

(一)典型递进式构造的结构性特征

递进式是理论界对德国犯罪构成特征的直观描述,它的典型构造是依次对三个要件进行判断:第一层次的要件是行为的构成要件符合性,也有的译为构成要件该当性,主要考察行为事实是否符合犯罪的构成要件(主要看行为、结果、因果关系以及构成要件的故意和过失等)。如果行为事实符合构成要件,就进行第二层次要件即违法性判断,考察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通常,行为符合构成要件就具有违法性,但是,例外的违法性阻却事由也是存在的,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在违法性肯定的基础上,还要进行第三层次要件即有责性评价,主要评价行为人是否有非难可能性。一般情况下行为人有责任,但是如果行为人没有责任能力、没有故意、过失以及没有期待可能性,就没有责任。总体上看,只有当行为人的行为既符合犯罪构成要件,又没有阻却违法或责任的事由,才构成犯罪。这种理论构造在许多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都有影响,如意大利、[11]韩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犯罪构成的基本结构都是递进式的。今天,对于我国传统犯罪构成理论形成最大冲击的异议,亦是受其启发、并以其为最锐利的武器。

递进式构造的确是一个具有许多明显优点的体系,亦正如一些研究所显示的那样,它的诸多优点最终落脚为它是一个具有逻辑导向的动态性或者立体化效果的体系。因为:对我国与两大法系的犯罪构成要素的对应性研究说明,它们在要件、要素意义上描述犯罪规格具有相同的功能,但这种描述功能是第一层次的;区别在于,我国与这两大法系在犯罪构成上的结构有本质性的差异,前者是一种封闭型的结构,后者是一种开放型的结构。后者具有前者所缺乏的逻辑导向功能,更有利于实现刑法的公正目标,或者实现刑法人权保障的机能[12]由此我们可以确信,对于犯罪构成以及刑法目的的实现而言,犯罪构成的结构方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也许正是基于这种确信,有学者提出了一个颇有代表性的命题:判断犯罪构成理论是否科学的标准,不是看犯罪构成描述犯罪规格的功能,而是看犯罪构成的逻辑导向功能,犯罪构成的逻辑导向功能直接关系到刑法功能的实现程度,这是一个最为基础性的认识。[13]这个命题在某种意义上延续了前述储教授的观点,但它隐喻着这样一个前提:在不同的犯罪构成之间具有科学意义上的可比性,其中只有一个结构是最好的。这个前提体现出论者对于理性的自信与对科学的崇拜,所以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之内,论者忽视了犯罪构成中存在的共时性向度与历时性向度。

就共时性向度而言,论者所持的科学性标准具有合理性不涉的性质,至少在其论述中看不到这一点。但是,社会科学的科学标准必须承认合理性,规范评价正是合理性标准的产物。规范评价之所以进入到社会科学的殿堂中来,是因为科学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在以往,“科学性问题通常仅仅被看作一个‘真’的问题即真理性问题,从对社会的认识和评价方面来看,其实它还有一面,即合理性问题。”[14]合理性评价使犯罪构成在谦抑性实践中受制于刑法的社会机能。递进式构造是否具备作为社会选择项的合理性条件,在实践方面还要取决于它能否适应社会现实的要求。看不到这一点,就不可能看到犯罪构成的共时性向度。

在历时性向度方面,论者对结构的逻辑导向功能的重视,使其忽视了要素本身所具有的相似的引导效果。论者是这样理解和阐述递进构造的逻辑导向的:构成要件该当性的符合是一个前提,具备这一条件是定罪活动的开始,这是罪刑法定的要求;具有了构成要件该当性即符合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行为事实的描述,才能进入违法性的审查阶段;对具有违法性的行为才进行有责性判断,落实罪责。这种犯罪构成结构的三个归责阶段层次分明,给实践以明确的指导。[15]这也是在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看法。它的问题是过高地赋予了逻辑顺序的功能,遮蔽了要素在犯罪成立中应当被赋予的引导性机能。结果我们可以发现,除了要素被陈示的逻辑有顺序之分外,在犯罪成立具体问题的论述上,它没有表现出和耦合式构造的实质性差异,它们都是围绕着犯罪的本体性要素是不是存在而展开的,都属于本体性构造体系。事实上,受哲学转向影响的德国犯罪构成理论在发展中值得关注的是,它建立了一些引导对本体性要素的确立进行论证的程式性内容。看不到犯罪构成的历时性向度,就难以把握犯罪构成理论变化的可能方向。

(二)递进式结构的共时性向度

递进式结构的共时性向度是在围绕刑法目的的社会实践中不断表征出来的。关于递进式构造在实现刑法目的的作用,王志远博士有一个敏锐的判断:“立体化的犯罪成立理论为正确的形成作为解释前提的观念原则提供了结构上的保证。”[16]上述重视逻辑导向功能的理论,也基本上能体现出这一立场;遗憾的是,他们却颠倒了刑法谦抑性精神和犯罪构造之间的关系。当我们把谦抑性作为刑法的精神或者价值时,已经预设了这样一条法律实用路径:谦抑性作为法律所致力于获得的一种品质,在实践中化身为一个观念,指导着法律的运作体系,在构造犯罪的认知模式时亦应以追求它为美德;但这是以谦抑性本身的存在及较高的程度为精神基础的。而在谦抑性精神比较稀缺的社会中,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构造犯罪论体系都不足以确保上述路径的通畅。个中道理很明显,犹如欣赏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一样,有人看到圣洁,而有人看到。无论多么完美的现代犯罪构成体系,在提供给专制政体下的法官适用时,他非但不可能根据现代人的初衷运用它,甚至还可能朝着与现代人的期待相反的方向使用它。可见,过高地评价犯罪构成在确保谦抑性价值实践中的地位,希望通过对犯罪认知模式的完美构造来实现谦抑性,是本末倒置的理论企图,它会遮蔽法律身处其中的社会政治结构和文化环境所构成的外在张力。

在以中国刑法为参照样本的建构性研究中,社会性张力屏蔽在文本的形式推理之外,以至于递进式结构的功能没有得到较为全面的衡量。无论是陈兴良教授的“位阶论”,还是王志远博士的“比武场论”,或者徐建峰先生的“双边对话论”,抑或宗建文博士及其他学者所主张的类似于英美刑法的“控辩论”,都在试图为被告人开辟说理的言路和空间。[17]这是一个意欲解构笔者称之为以法官为中心的“独角戏场论”的理论动向。与当前较为盛行的关注中国犯罪构成论中要件排列顺序的理论路径相比,这些理论可能更深刻地接近了犯罪构成中的核心性问题;可是,它们没有关照到对犯罪构成评价有影响的社会事实:在我国刑法建制中并没有形成充足的谦抑性精神基础,而且近几十年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处于一种极度不恒定的状态中,由此形成的维护社会稳定这一政治发展的重要要求,使刑法的社会保护机能始终处在法律生活的中心视阈。在这种背景下,被告人所享有的自行辩解的话语权,在巨大的社会舆论中难以形成应有的张力,而法官生存其间的社会结构对其产生的约制,以及法官自身令人不能称道的业务素养,亦使他们很难将谦抑性精神引导到司法过程之中。所以,即便我们现在使用递进式的理论构造,亦无法保证实现我们所致力追求的目标。可见,上述目前有重要意义的理论,因为没有屏蔽社会既定价值要求对于犯罪构成实践的外在影响,从而不能为递进式犯罪构成的证成给出一个有说服力的论证。

退一步说,即便我们假定递进式构造具有上述功能,也必须注意,犯罪构成的选择并不是法学家的一种理想追求,它还必须适应由社会发展和变革而产生的结构性现实的要求。在这方面,递进式构造至少在今天可能与我国当下发生的社会变革是不相适应的。在现代飞速变化的世界结构中,中国的社会变革能为世界瞩目,说明我们的变革是以一种非同寻常的速度和规模推进的。这种变革方式必然遭遇到诸多社会问题,它们在今天事实上已有很明显的表现。但在发展作为时代主题的中国,为了继续维系发展所必要的速率和效率,国家不得不动用必要的政治和法律措施为之提供相对稳定的秩序结构,此时的刑法必须具有应对这场复杂社会变革的高效率。而递进式结构包含了繁琐的学理成分,过于复杂且难以领会,[18]在适应高度社会发展要求方面存在明显的缺点,或许正如西原春夫教授所指出的:

具有优点的德意志刑法学也有不足。虽然在建构确保公平的理论体系方面堪称世界第一,但是一个结论不仅需要巨大的理论体系为背景,而且需要做长期的论证工作,该工作的争论需要时间,结论的整理也很繁杂。尤其处在当今社会生活变化快的时代里,与只追求结论妥当性的实用主义型的美国法相比较,有可能出现应付时代变化的偏差。[19]

受德意志刑法学强烈影响的日本犯罪构成论就出现了类似问题。中国的社会发展和变革还需要历时多久,这是一个当下不可能有答案的问题,因此,递进式构造在我国很难获得实践性的理论支持。尤其是对递进式结构的膜拜,无法避免它沦落到形式主义的窠臼中,结果,可能从另一种意义上给刑法的两种机能招致双重削弱:一是在定罪的要件遴选时限制犯罪的成立范围,削弱刑法的社会保护机能;二是在责任衡量时忽视犯罪的具体情由,削弱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

(三)递进式构造的历时性向度

在围绕经典递进式构造进行论证的过程中,我国学者普遍没有对这一构造的历史演变予以必要的关注和论述,特别是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没有给予应有的分析。因此,犯罪构造的历时性向度基本上没有引起学界的应有重视。

根据德国学者许内曼的考证,自1900年以来,以犯罪构成为重心的德国刑法学理论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20] (1)以自然主义为根基的刑法学体系(1900年以前);(2)以新康德主义为根基的刑法学体系(1900年至1930年);(3)以非合理主义为根基的刑法学体系(1930年至1945年);(4)以目的主义为基础的刑法学体系(1945年至1960年);(5)强调目的合理主义的刑法学体系(1960年至1990年)。这种划分很有意义,它体现了德国现代犯罪论的发展进程,并较为明晰地勾勒出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德国犯罪构造论演变的关系,可以使我们更深透地认识德国犯罪构造发展的深层原因与基本趋势,基于此,我们才更有可能把握随着社会思想而派生出的历时性向度。

除去非合理主义理论(因为这是一种受纳粹思想所支撑的体系),值得我们关注的另外四种体系在表象层的变化是:[21]第一,犯罪构成从客观的构成要件·违法要素(新康德主义之前)扩展为主客观构成要件·违法要素(目的主义);第二,对构成要件的要素从重视经验判断(自然主义)转为重视规范判断(新康德主义之后);第三,违法性从形式判断(自然主义)转为实质判断(新康德主义),再到行为无价值的违法观(目的主义),然后是多元整合的理论观(目的合理主义);第四,责任论从心理责任论(自然主义)过渡到规范责任论(新康德主义之后),再到责任预防论(目的合理主义)。在这个理论发展的历程中,要素的地位不仅没有被忽视,而且被加强了,这表现为:第一,在具有罪刑法定主义的边界性效果的构成要件符合性部分,充实了主观要素和违法性要素,而客观归属论的地位也得以确立起来了;第二是采取实质的违法观,提出了一些超法规的违法性阻却事由等要素;第三,在责任判断中增加了期待可能性要素;或者增加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方面的要素。

这种趋势是基于对规范性判断的重视而发生的,它反映了刑法文明发展之于犯罪构成理 受德意志刑法学强烈影响的日本犯罪构成论就出现了类似问题。中国的社会发展和变革还需要历时多久,这是一个当下不可能有答案的问题,因此,递进式构造在我国很难获得实践性的理论支持。尤其是对递进式结构的膜拜,无法避免它沦落到形式主义的窠臼中,结果,可能从另一种意义上给刑法的两种机能招致双重削弱:一是在定罪的要件遴选时限制犯罪的成立范围,削弱刑法的社会保护机能;二是在责任衡量时忽视犯罪的具体情由,削弱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

(三)递进式构造的历时性向度

在围绕经典递进式构造进行论证的过程中,我国学者普遍没有对这一构造的历史演变予以必要的关注和论述,特别是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没有给予应有的分析。因此,犯罪构造的历时性向度基本上没有引起学界的应有重视。

根据德国学者许内曼的考证,自1900年以来,以犯罪构成为重心的德国刑法学理论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20] (1)以自然主义为根基的刑法学体系(1900年以前);(2)以新康德主义为根基的刑法学体系(1900年至1930年);(3)以非合理主义为根基的刑法学体系(1930年至1945年);(4)以目的主义为基础的刑法学体系(1945年至1960年);(5)强调目的合理主义的刑法学体系(1960年至1990年)。这种划分很有意义,它体现了德国现代犯罪论的发展进程,并较为明晰地勾勒出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德国犯罪构造论演变的关系,可以使我们更深透地认识德国犯罪构造发展的深层原因与基本趋势,基于此,我们才更有可能把握随着社会思想而派生出的历时性向度。

除去非合理主义理论(因为这是一种受纳粹思想所支撑的体系),值得我们关注的另外四种体系在表象层的变化是:[21]第一,犯罪构成从客观的构成要件·违法要素(新康德主义之前)扩展为主客观构成要件·违法要素(目的主义);第二,对构成要件的要素从重视经验判断(自然主义)转为重视规范判断(新康德主义之后);第三,违法性从形式判断(自然主义)转为实质判断(新康德主义),再到行为无价值的违法观(目的主义),然后是多元整合的理论观(目的合理主义);第四,责任论从心理责任论(自然主义)过渡到规范责任论(新康德主义之后),再到责任预防论(目的合理主义)。在这个理论发展的历程中,要素的地位不仅没有被忽视,而且被加强了,这表现为:第一,在具有罪刑法定主义的边界性效果的构成要件符合性部分,充实了主观要素和违法性要素,而客观归属论的地位也得以确立起来了;第二是采取实质的违法观,提出了一些超法规的违法性阻却事由等要素;第三,在责任判断中增加了期待可能性要素;或者增加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方面的要素。

这种趋势是基于对规范性判断的重视而发生的,它反映了刑法文明发展之于犯罪构成理论的一种趋势,暗合了犯罪构成理论及其结构本身的运作特征和基本规律:犯罪构成理论的结构及其要素在司法认定犯罪中不仅具有边界性的影响力,而且具有一种引导对犯罪构成事实进行开放性或者规范性判断的功能。对此特征或者规律,在李洁教授提出“犯罪构成既是法律规定又是理论体系”,同时得出“犯罪构成的法律表现与理论表现不完全同一”的结论时,就已经做了令人信服的论证。[22]从而在我们构造犯罪构成理论体系时,要致力于建构一个有别于法定的犯罪构成且有助于刑法适用的体系。这些理论主张得以构建的知识谱系既不是新康德主义,也不是目的主义的,而是一种经由当代哲学思想所形成的目的合理理论脉络。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法哲学思潮的影响下,开辟了一条探求、发现并确立正确、有效的法律规范的道路。特别是诠释学为法学指出了另一条新路径和新方式,如加达默尔提出,法律诠释学“它的任务并不在于理解通用的法律条文,而是寻找合法性(rrcht),也就是说对法律进行解释,从而使法治能完全渗透到现实中去。”[23]哈贝马斯也认为:“诠释学之所以在法律理论中有一个独特地位,是因为它通过以情境主义方法把理想置入历史的传统关联之中来解决司法的合理性问题。根据这种解决方案,法官的前理解受到一种伦理传统情境之传统主题(topoi)的影响。”[24]法哲学作为探讨正义的学说,要解决其两项根本性问题,即什么是正当法以及如何认识和实现正当法,[25]法律逻辑和方法论的目标从而发展为“发现(在人的认识允许的限度内的)‘真理’,作出妥善说明理由的判断。” [26]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程序正义论得以贯彻,它们将‘正确之法’视为法律发现(rechtsfindung)过程的产物”。[27]最终,程式化结构的犯罪构成体系作为一种理论趋势,反映出当今法哲学发展的必然。

犯罪构成理论的基本任务从两个方面促进了程式化结构的形成。第一个是进行更充分、合理的事实判断,即根据立法的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认定提供一个由基本要素组成的结构体系,以便有效地对某种客观事实是否成立为法律规范中明示的构成事实进行合致性判断。如甲出售《维纳斯的诞生》是一个客观事实,法官能否将这个客观的事实评价为我国刑法第363条或者第364条的构成事实,取决于对其中一个关键要素的判断:这幅画是图片么?经验无法为这一判断提供合理的解答,它需要司法人员在一定价值体系的导向下进行选择。而类似问题在整个法律思维和论证中都构成中心论题,注释刑法学所研讨的疑难问题无不是在进行这方面的证成性论证。我们借此可以提出一个大胆的命题:刑法判断在根本上是规范判断。这决定:犯罪构成中的事实要素不过是规范判断的对象和目标,犯罪构成理论要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方法论上的架桥。因此,刑法规范中的明定构成要素成为犯罪构成理论结构中的元素,其意义在于为法律论证预设一些基本目标和限定,而如何才能进行充分、合理论证则是在实现该目标的过程中始终需要讨论的问题。在这方面,经典递进式和我国耦合式的犯罪构造理论,均重视犯罪成立的各种本体性要素是否充足或者存在,它们之间在方法论上没有本质性的区别,耦合式构造在这点上也没有暴露出致命性的缺陷。

第二个是进行更公正、合理的事件判断,主要是根据规范的目的呈示出在规范中被文本所隐蔽的重要成分,从而对由各种事实所建构的事件做出社会评价。法律文本不可能完全反映规范的目的,在文本中必定还有一些为文字所隐蔽的、对规范目的的评价而言重要的因素,司法判断中必须发现并揭示这些成分。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在对事实进行规范性评价时,已经必然性地发动了存在于生活和社会观念中的价值评价体系,所以充分、合理的事实评价已经开启了公正、合理的事件判断的大门。例如体育竞技是违法阻却事由,在世界各国(包括我国)还没有听说一个拳击选手因为在比赛时使对手受伤而受到刑事司法调查,除非他在比赛中故意咬掉对方的耳朵或者鼻子,因为已经有一个明确的社会伦理规范存在于司法人员的观念中,无论是否存在某种相关的理论结构,它都会在法律思维中发挥着类型性的评判效果。可是,正如构成事实和客观事实存在着不合致的情形判断一样,由于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和价值结构的多元化,法官也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个社会意义有争议的事件。比如在遭遇到以生命对生命这样特殊的紧急避险的场合时,是把它作为违法阻却行为处理还是作为责任阻却的事件对待呢?类似问题可以通过立法提供具有约束性的强制规定以消除异议,如德日刑法在立法时就明确规定它是责任阻却事由还是违法阻却事由。但在法律对此没有规定的场合,法官显然需要为自己的判断提供具有可接受性的解释。这在理论上就开发出一个与之相联系的任务,即要为司法裁判提供一个论证上的指导规范以促使有效结论的达成。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说明,理论结构具有构成要素本身所无法企及的一种功能,所以,它不可能存在于要素之中。如果理论结构被当作构成要素体系化的一种结果,它将不可能具有理论生命力,因为它本来的张力最终将为要素所消解。换言之,理论结构的生命力在于为进入要素体系中去提供一个论证言路,使要素体系最终具有有效性和可接受性。

以上两种使命的结合将终结一种只重视本体性要素构造的理论体系,并使程式化结构在犯罪构成理论中的发展具有一种可能和趋势。当前德国犯罪构成理论中,一个最能明显显现程式性构造动态的内容就是客观归属论。客观归属论的基本构造是:(1)行为人的行为制造了不被容许的危险;(2)这个危险在具体的结果中实现了;(3)这个结果存在于构成要件的效力范围内(规范的保护目的)。[28]只有以上条件满足了,我们才能将一个结果归属于某个行为。比如甲乙,乙因为蒙羞而自杀,那么,乙的行为结果可否充足我国刑法第236条第5项“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呢?在过去我们将这一判断委诸于经验判断,考察甲的行为和结果之间是否有条件关系,或者是否有必然联系,结果一直不能予以合理的解释。而客观归属论显然不是构成要素,它亦不为这个判断提供一个绝对的标准或者结论,而是建构了一个开放的判断程式,将司法认定过程一步步引导到最终的结论面前。另外,期待可能性通常也不是法律明文规定的要素,但作为新康德主义的产物在犯罪构成理论中被当作责任判断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出相同的程式化功能。

但是必须指出,犯罪构成作为一种确定犯罪是如何被确立起来的体系,并不能完全担当刑法的目的和任务。这个问题在犯罪成立之后就越发清晰地显现出来:那就是基于非难可能性的评价或者基于特定预防观的要求,需要对犯罪人进行个别化处理。这一过程应当是在犯罪成立之后进行的,那么它能否被嵌入犯罪构成体系中来呢?这一点也是当下中国刑法实践所面临的一个极为棘手的实践难题。虽然德国古典犯罪构成理论向规范责任论的过渡,已经反映出理论上和实践上在自觉地应付这个难题,但是,一直到目的合理主义刑法学,对这个问题还是没有予以很好的解决。笔者认为,只要在犯罪构成体系中讨论犯罪人的个别化判断问题,这个问题就不可能得到很好解决。因此笔者主张应当将关于犯罪人的责任判断从犯罪构成中分化出来,同时为它提供一个和犯罪成立具有类似特征的程式化结构体系。在相同问题上,英美刑法中宽恕的辩护事由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而宽恕辩护则正为这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程式化路径,这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参照。

三、耦合式理论构造的向度

(一)耦合式构造的结构性特征

我国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被比较形象地归类为“耦合式”(或“齐合填充式”)理论体系。根据传统、公认的观点,犯罪构成包括四个方面的要件:(1)犯罪客体要件;(2)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3)犯罪主体要件;(4)犯罪主观方面的要件。其特征在于:一个行为只要同时符合或者齐备这四个方面的要件,就成立犯罪,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要件,犯罪便无存在的余地;而且这四个方面的要件在具体判断时无所谓逻辑顺序,不存在先后顺序。[29]至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和无罪过事由等犯罪阻却事由,则由于是一种法定的事实,从而在犯罪构成之后获得理论上的附属性地位,对它的实质判断在犯罪是否构成时就已经进行完毕。

这种理论构造被认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或者不足:(1)它是封闭的犯罪构成,而不是开放的犯罪构成;(2)它是平面耦合的犯罪构成,而不是递进型的犯罪构成;(3)它难能兼顾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的统一;(4)它重视经验分析,忽视价值评判;(5)其逻辑体系不明确,容易导致各种要件的混淆;(6)它不能体现控诉和辩护的统一,等等。这些意见是否成立在理论上是可以争讨的。[30]但正如前面的分析已经表明的,我们首先必须揭示出耦合式构造中存在的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向度。

我国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取材于前苏联刑法学,虽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些修正,但是并没有摆脱前苏联刑法学所确立的基本框架,[31]因此,为了发掘该结构中的两种向度,我们有必要沿着前苏联刑法理论变革的路线渗透到它的知识谱系中去,考察这个理论体系是在何种社会结构和社会背景下得以适用的,而这个理论结构背后的知识谱系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发展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注意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耦合式结构是否适应了它的知识谱系的发展。

(二)耦合式构造的共时性向度

作为耦合式结构原型的前苏联犯罪构成理论,是在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形成并得以实践的。早在苏维埃政权刚刚建立初期,当时苏俄刑法学者承担着的实践和理论上的双重任务,“是研究如何解决实践中存在的与革命敌人进行斗争的问题,以及如何在理论上对刑法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进行论证”。[32]苏俄在革命胜利之后,在当时的世界结构中开始遭到当时其他强国的包围和孤立,东西方对立的苗头在这个时期已经初露端倪。所以苏维埃政权并不稳固,它需要强化国家的权力展开同一切敌对分子的斗争,此时的刑法必须运用一套具有相当灵活性的理论体系以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而在20世纪20年代就大体成型的“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的犯罪构成体系,基本上可适应当时的斗争需要。另外,在当时由于肃反的范围被人为地错误扩大化了,刑法更多的是作为政治斗争的一种手段被使用的,所以,犯罪构成理论没有受到真正意义上的对待。这两种社会实践的合流进一步使刑法的谦抑性精神基本上被放弃了。而在二战结束后,虽然法制建设在社会主义国家开始受到重视,但是却因为政治意识形态的对立波及到法律以及法学中来。为了显示社会主义国家的刑法学(包括犯罪构成理论)与资本主义刑法学的差别,前苏联刑法学沿着以往的路数形成了以特拉伊宁学说为代表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也影响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其他国家刑法学。

新中国建立之初的社会背景使中国刑法学面临着两种使命:一是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研究刑法问题。在建国初期,主要研究同反革命犯罪、等经济犯罪做斗争的刑事策略,因为这些犯罪在当时具有颠覆新中国尚不稳定的政权基础的危害性,所以在“三反”、“五反”和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形式下,刑法以及当时还没有定型的刑法学很难从谦抑性的价值层面,对当时的斗争进行有效的运用和反思。从1957年后期到1965年,由于轻视法制的思想抬头,刑法学研究开始停滞,当时的许多刑法理论无人敢于问津,各教学单位编写的刑法教材,大都是为了配合当时的政治运动需要,强调刑法的政治性。二是受当时意识形态的影响,一方面要废止1949年之前经由德国刑法学影响而形成的刑法理论体系,另一方面要建立社会主义的刑法理论体系。考虑到当时“苏联社会主义的犯罪构成理论,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也趋于完备,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不能,而且也不应该置这些法律文化于不顾,而去从零开始,建立自己‘特有’的犯罪构成理论”。所以,“以苏联的犯罪构成理论为蓝本,来建立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是历史的必然”。[33]这样,我们选择了一个以特拉伊宁犯罪构成理论为基本样本的耦合式构造。

但是,更为值得我们重视的是,耦合式构造不仅是在以上关系紧张的社会结构中产生的,而且自成型以来就一直是在关系紧张的社会结构中被适用的。自2。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和发展自此至今都是我国社会变化的主流,一些社会矛盾在社会的发展中逐渐丧失其基础,但更多、更复杂的社会问题却不断产生了。它们大体上表现为:一是社会治安形势令人担忧;二是腐败问题愈演愈烈;三是恶性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四是经济犯罪日益猖獗。另外还有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渎职犯罪、环境犯罪等也都呈抬头趋势。这些犯罪与人们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有可能导致社会的混乱。周边形势与国际形势也不容乐观。这些情形一方面在我国形成了进一步发展和开放的社会要求,另一方面需要为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发展与稳定成为政治行动中相互交织的主流。在这样的紧张关系中,刑法的主要机能是有效惩治发展中产生的犯罪问题。作为应对这些问题的刑法手段,运动式的方式被普遍接受并被贯彻,如多次严打除黑、惩治商业贿赂、加强安全事故处罚等等。结果,耦合式构造在实践中没有太多的机会接受谦抑性精神的熏陶和指导,或者说,我们的社会没有赋予这一构造以一个较为宽松的实践环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不接受这样一个观点:递进式(其实是古典的)构造在定罪中具有实现谦抑价值的功能,而耦合式构造正好不具有这种功能。

以上论述只是意欲表明,耦合式结构和递进式构造之间的结构性差异并不是根本性的。但这不构成对耦合式结构的赞成理由,相反,从理论推理上看,对耦合式构造的批评也不是全然没有道理或者根据,这说明它在谦抑性实践中具有功能性缺损。这些问题的要害有二:一是在理论表象层面上只体现出积极的构成要素,而遮蔽了消极性要素的存在,结果,这套体系不能积极引导法官以及其他司法者对犯罪人做有利的评价,从而难以在刑法建制中塑造较为浓厚的谦抑性氛围;二是这个结构只能反映出本体性要素是否充足的评价,可能导致重事实、轻规范的评价机制,最终,它将不注重对确保合理性评价的结构的构建。这种功能性缺损在定罪的时候表现还不是很明显,但在对犯罪人进行个别化的责任评价时却异常明显:英美刑法中的宽恕事由在责任评价中更是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德国理论将责任评价置于犯罪构成中虽有不足,但是还存在引导责任判断的要素;但我国刑法理论中却缺乏真实有效的责任评价要素,是否、如何减轻犯罪人的罪责完全依仗于法官的经验直觉,而期待可能性这类有助于引导法官进行非难可能性判断的内容,则通常由于无明文规定而不为理论关注,亦不为法官所考虑。

(三)耦合式构造的历时性向度

和递进式构造的理论背景相比,耦合式构造的知识谱系要简单明确得多,可以说它是以马克思经典哲学原理为根据而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前苏联刑法学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如在1929年写作《刑法总论》时,特拉伊宁就试图按照马克思主义体系详细地写作刑法。[34]在我国今天的犯罪构成理论中,马克思经典哲学原理依旧是我们在论述中的基本依据[35]不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具体内容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为此,我们也必须根据理论发展观来对耦合式犯罪构成的理论谱系进行切片式的研究,特别是有必要考察马克思哲学经典理论与当时的哲学思潮及犯罪理论之间的关系。据此考察为我们提供了两个有意义的线索:

一是德国早期古典学派的刑法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经典哲学理论之间存在一个可以联系的结构。在这方面我们有必要注意到前苏联刑法理论(包括犯罪理论)受到了德国早期古典学派的影响。在俄罗斯帝国时期,彼得大帝就通过了一系列学习西方的改革性法律,[36]这与当时俄罗斯学习德国法是分不开的。在苏俄革命之前,俄国有大量学者到德国留学,其犯罪理论受德国早期刑事古典学派的犯罪构成学说影响很深。不过,宾丁和贝林格等人的学术观点在俄国最终没有得到发展,在俄国很早就产生了至今仍然奉行的犯罪构成四要件理论。[37]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一个很有可能的原因是,贝林格和宾丁等人的理论形成于苏俄革命胜利之际和之后,当时的政治环境使得他们的学术观点不可能受到正确的对待。而俄国的四要件学说也极可能渊源于德国刑法,因为俄罗斯在学习早期古典刑事学派的刑法理论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影响,而早期古典学派就是根据行为和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来建构犯罪论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极有可能启发并促使当时的苏联学者,以马克思主义的这个辩证法思想重新武装早期古典学派的理论体系。

二是马克思主义经典哲学是在吸收当时其他哲学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正如我国有的学者提出的,“历史上的卢梭、伏尔泰、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克思、等,都是他们所处时代的充满理性之光的启蒙者和杰出知识分子”,[38]进一步说,“从18世纪启蒙运动之作为西方现代化的重要转折点来看,启蒙者在建立所谓自由、民主、科学、公正等文明价值格局及注重理性的精神中,就几乎包含了西方早期现代化的全部因素。”[39]这样的一种现代性观念体现出对理性、科学以及客观真理的绝对信仰,使当时的人们确信可以通过理性和科学发现客观真理。在早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不难发现这种时代性的追求和理想。当时德国刑法学中的自然主义理论亦受19世纪的实证主义影响,认为只有通过观察经验事实与感觉材料,人们才能了解和把握事物或现象的本质,从而,他们也将思想性的工作置于自然科学的精确性理想下。法律实证主义者在实在法的范围分析法律,并且通常在法律研究中拒斥价值,犯罪论体系于是被引导到从经验上可计算的、可证明的现实构成部分上。[40]在这个层面上,马克思主义和当时弥漫于刑法学中的自然主义具有了相似的理性与科学气质。可以说,德国古典犯罪构成理论和前苏联犯罪构成理论共享了当时人类哲学智识的成果,虽然在结构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它们之间的区别并非是根本性的。

根据以上所述,我们可将耦合式犯罪构造的原型归类为自然主义的刑法理论,其理论结构的基础是德国早期刑法理论,它的知识谱系是马克思主义经典原理。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世界哲学的转向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强调真理的客观性,“认为真理的客观性来自认识对象的客观性。”但当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到,“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与其研究对象的内在相关性,因而他们有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兴趣、爱好、情感和价值取向转化为一种强烈的认知定势和理解模式而渗透到对于客观的观察、理解和解释之中,并进而对其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发生双向性的影响。”[41]从而有必要在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之间建立一个理解或者沟通的机制。无论是世界哲学还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都为犯罪构成理论建构出一个理解性或者沟通性的机制提供了可能。可是,耦合式构造没有如递进式构造那样保持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趋同发展。在我国刑法学及其犯罪构成理论研究度过了相当长时间的后,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似乎还没有从以往的时代性惊悸中苏醒,以至于缺乏应付这种哲学转向的意识。至今,马克思主义经典原理还在继续支撑着耦合式构造,耦合式犯罪构成体系还在沿袭着上世纪50年代的基本结构。

耦合式犯罪构成理论以自然主义的法哲学思想为理论依据,是今天最明显反映自然主义犯罪构成特征的一种构造。由德国古典学派所奠基的自然主义犯罪构成体系,具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在总体构造上,强调主、客观条件的结合,确立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和责任的关系。所谓“构成要件符合性”,被认为是描述外界的(或者物理上可能记述的)形态,在立法上则将它作为个别的、记述性的要素,规定在分则犯罪类型中;构成要件行为的客观方面,是由被称为“责任”的行为主观方面加以补充的。责任被认为是行为人与其行为之间的心理关系,以故意和过失的责任形态表现出来。这种构造的基础是:不法和罪责的关系,就像犯罪的外部和内部关系一样,据此,所有犯罪行为客观方面的条件,都属于构成要件的符合性和违法,而罪责被当作犯罪所有主观因素的总和得以适用。第二,在客观层面上,在确定构成要件符合性和违法性的关系时,排斥形而上学的思辨方式和寻求终极原理的做法。在自然主义法学者看来,只有实在法才是法律,它是国家确立的法律规范,法律的含义可以通过法官的固有评价解释得以认识,因此,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其违法性和实定法是一致的,即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通常具备违法性,只有少数例外的事例才有必要作为正当化事由被规定下来。

上述特点使法官在运用这种构成理论体系判断犯罪的时候,往往采取以下方法:第一,重视事实要素,忽视规范要素。因此,也有学者认为这是基于犯罪本质论而形成的范畴论体系。[42]这导致了重事实判断,轻规范评判的结果。第二,对超法规的犯罪阻却事由不重视。实证主义者将实证法和法等同起来,认为法官在判决时应该受到“严格的、的法律文本”的拘束,法官的判决是“制定法的精确复写”,法官“他所需要的只是眼睛”,法官只是“宣告及说出法律的嘴巴”。[43]因此,违法性和构成要件的符合性通常具有一致性。第三,采取心理责任论。对于规范性要素的忽视,必然在责任判断上否弃非难可能性的判断,进而行为人只要具备故意或者过失的心理态度就具备责任要素。而这样一种特质的刑法思维方法在我国犯罪构成论中有着极为明显的写照:我国犯罪构成理论重视事实判断、轻视规范评价,在责任评价时采取的还是心理责任论。[44]另外就违法性判断与构成要件在形式上的充足性判断而言,我国刑法学的通说是,行为只要符合犯罪构成,就成立犯罪,所以事实判断和法律判断在我国犯罪构成论中是一体的。结果和德国古典理论一样只重视本体性要素及其结构,而不重视程式性要素的结构化。它在实践中一方面不能为法官做开放式的判断提供有效的引导;另一方面不能为法官的合理性判断提供充足的论证理由和论证方式。

四、耦合式结构的程式化转向

(一)耦合式结构转向的可能

透过以上研究我们发现:其一,耦合式和递进式两种结构是同源的,它们是19世纪的德国哲学经由自然主义的刑法理论而产生的,进一步说,我国刑法理论在表象层上源自前苏联,但是它的真正源头在德国刑法学以及德国哲学中,它们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异,更不是对立的。其二,传统的耦合式构造与古典的递进式构造具有相同的哲学理念和方法论,它们都折射出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理性和科学主义过于偏激的一种崇拜与信念,只是因为遭遇到不同社会结构的影响,使这两种结构在发展上逐渐出现了分歧。其三,无论是耦合式构造还是递进式构造,各自都存在不同的共时性向度与历时性向度,这使它们的功能性出现了差别化的趋势,但在罪刑法定语境下,它们之间的根本性差异也可以通过对犯罪与责任的结构的完善而得以消除。其四,耦合式构造和递进式构造的差异,在于后者逐步发展出一些引导对本体性要素进行论证的程式化内容,而不是递进式构造具有逻辑导向功能,所以程式化结构是耦合式罪责构造完善的一个方向。因此,笔者主张根据共时性和历时性两种向度,对耦合式犯罪构成进行适当的程式化改造,反对以古典的递进式结构为彻底抛弃耦合式构造的“救命稻草”。这个设想的实现可能,与以下两个困境的解决有密切的联系:

一是既定刑法理论的知识谱系陈旧。作为应对上述要求的首要行动,刑法理论要破除以诸如正当、公平、合理等高度抽象的概念作为判准的简单思路。例如刑法司法要致力于做出一个合理的司法裁判,可是,什么样的判决才是合理的司法裁判,并不取决于我们谁也不曾见过的一些抽象的命题,而是取决于这个判决最终能否获得一种具有广泛程度的可接受性。就如哈贝马斯所说的,“规范性判断的正确性是无法在真理的符合论的意义上来解释的,因为权利是一种社会构造,不能把它们实体化为事实。‘正确性’意味着合理的、由好的理由所支持的可接受性。”[45]为此,我们必须放弃单纯倚重本体性要素建构刑法理论的思维定式。为了实现这种诉求,当前应当清除两个要害性的障碍:第一,立法万能的思想。虽然理论界经常提出立法总不免有所遗漏,但是在具体研究中关注立法不足、提出立法完善的论述比较多,这说明很多学者持的是立法理论的主张。而在立法实践中,立法理论大行其道。为了最大限度地使刑法规定“明确化”,立法条文变得越来越具体化,结果,在越来越精密的条文之间出现了更多更繁复的空间得不到刑法规范的有效调整,刑法的社会保护机能受到明显的束缚。为了解决社会极其迫切的需要,立法机关不得不进行新的一轮刑法修订,以至于刑法典的容量在迅速膨胀。[46]立法万能的思想将法官限制在法律规范形成的体系对判断材料的客观性进行经验性分析,而规范判断受到了明显的束缚,合理性的论证方案在刑法以及刑法理论中都没有得到重视。第二,对形式正义的盲目崇拜。基于周知的原因,我国以往的刑法不重视形式要素,导致了一些与罪刑法定主义相冲突的问题。在形式正义主张的影响下,很多学者都认同这种理论:“罪刑法定主义的基本理念就在于以成文法的形式严格限制和约束法官任意出入人罪,这就必然要求刑法就犯罪成立的条件作出明确而严格的规定。”[47]这个理论除了引申出立法万能的思想之外,而且在关于如何“严格限制和约束法官”的问题上产生了一个较为普遍的做法,就是对法官如何有效解释法律文本这一法律适应中的核心问题,这一现代法哲学领域所涉及的基本性论题,在理论上保持缄默不予回答。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法官成为法律操作的技术工匠,而不是法律家,所以一旦遇到规范性的问题时,法官往往束手无策而寄希望于最高人民法院。这两个障碍与实证法思想有着必然性的关联。刑法理论以及罪责构造理论要获得有意义的发展,它就要基本上能吸收和消化当代世界哲学的普遍性成果。

二是克服刑法理论中过于单纯的叙事方式,并对刑法建制和社会结构等因素所形成的外在压力给予积极回应。在这个问题上,有三个现实问题是无法绕过去的:第一个是前文所述存在于我国社会结构中的问题;第二个是由于社会发展而不断派生出来的社会影响。根据日本学者山中敬一的观点,现代社会已经发展为一个“体系化的危险社会”,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一个细小的攻击就可能导致网络社会的毁灭,而且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有发生动摇的危险,例如核电站的事故,破坏环境、经济、交通、医疗、金融等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危险社会的一个特征,就是细微的行为,都会招致连锁反应,带来严重损害。[48]这些问题将重新塑造刑法的目的。此外,现代社会还是一个文化观念日趋多元的社会,对于一个事件的评价将很难取得一致性的结论,所以对合理性的诉求以及诉求方式的设定都将改变刑法的一贯做法。第三,在由各方参与者以及法律文本所组成的刑法建制内,法官作为主角之一的实际情形不可否定,所以由当前社会制造出的法官素质问题是刑法理论上应当主动把握的。笔者认为,理论上值得赞成的积极而有建设性的做法,是建构一个有助于深化、提高法官素质的理论体系,使法官知道和善于运用这套理论体系应对刑法中的现实问题,而不是如当前大多数注释刑法研究所做的那样直接为法官提供一大堆结论性的参考意见。

根据以上考虑笔者认为,刑法理论的任务不是根据刑法的规定发掘出组成规范的要素,因为规范的要素往往是明确的;而“规范目的是一切解释的重要目标”,[49]正表明刑法实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对文本之下的规范意图或者目的存在分歧性见解,而如何消弭分歧并提出一个能被接受的法律判准,保证某一个主张在刑法建制内能获得有效性的认可,是当代刑法及刑法理论应当关注的重要内容。而这个问题不可能依靠对本体性要素的陈示方式获得解决,它必须通过一个有别于诉讼法的论证过程来实现。这个论证过程的结构和方式就是刑法理论构造的元素。在此意义上,罪责构造理论应当朝着程式化的方向迈步。

(二)耦合式构造转向的基本方式

罪责构造理论的程式化转向,必须经由对异质性要素、开放的体系和论证模式等三个基本方式的重新设置来实现。

异质性的要素,是程式化结构得以确立的前提。异质性要素是相对于同质性要素而言,同质性要素表现为,一个犯罪构成体系之内的要素都是成立犯罪的积极要素,而缺乏阻却犯罪成立和责任评判的消极要素。由单纯同质性要素建构的罪责体系,不能为法官的判断提供发散性的引导。结果,法官所进行的客观事实判断通常具有规范判断的作用,客观事实可以不经由任何规范的评判而直接转换为法律事实,客观事实的存在在法律解释中具有直接决定行为性质的意义;进而,如果法官承认某一客观事实是存在的,就能判断某一法律要素得以充足;如果全部客观事实存在,则某一规范被适用的前提要素全部充足,法律规范就能产生效力了。至于规范判断的必要性,则无从体现或者全然被遮蔽起来了。而异质性要素有益于产生规范性判断的诉求,从而促使刑法及刑法理论关注规范性判断中的核心问题,使刑法自觉接受程式化结构的指导。我国的犯罪构成具有同质的性质,而诸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异质性要素是作为犯罪构成之外的东西取得刑法中的地位的,与犯罪构成之间的关系松散、不严谨,以至于它们在整个刑法理论体系中显得很突兀,相反在犯罪构成中则似乎缺乏异质性要素。另外,由于沿袭法律的规定,使超法规的违法阻却事由基本上不能得到必要的理论关注。因此,应当将违法阻却事由引入到犯罪构成体系中来。在这方面可考虑将犯罪客体作为它们的上位概念,运用这些具体事由进行违法性的评判以确定是否存在犯罪客体。

开放性的体系,是程式化结构的思维导向。在本体性体系内,犯罪构成被当作“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总和”。[50]所以,学界将犯罪构成理论当作犯罪成立的“规格”、“标准”、“模式”等进行处理,关注作为犯罪本体性素材的要素及其逻辑,结果就形成了一个“封闭”法律体系,即法官只对法律规定的要素进行事实判断的前提,是认为法律规范是完结的,所以,法律规范没有为法官留下自行进行开放性判断的“缺口”,甚至不允许法官进行规范性的判断。例如司机甲在酒后驾驶时不小心将乙撞倒,乙送医院后死亡,如果能证明甲的行为具有以上四个方面的要件,那么甲的行为就可以构成交通肇事罪。至于乙本身是否存在交通违章的事实以及乙在医院是否接受了正确的治疗,通常不会出现于正式的司法判断中,甚至在理论上也基本没有引起重视。而在开放的体系中,这些因素却构成决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需要承担客观责任的危害行为的重大问题。另外,开放体系改变了对于犯罪要素的传统认识。过去我们认为这些要素是客观的、事实性的从而是无价值的,但现在我们愈来愈发现对于这些要素的确认需要依赖规范性分析,由此使犯罪论体系具有更浓厚的开放色彩。

论证性的模式,是程式化结构的基本形式。程式化结构的提出是基于行为人在犯罪论中的地位受到重视,是基于我们对于合理性的诉求,是基于对法官独断的审判方式的一种拒斥,更是基于社会科学为我们提供的新的认识观。抽象地处置犯罪、抽象地对待犯罪人的做法,是基于一种本体性体系的思考,在程式化结构中是不能被采纳的。现代刑事司法要求,对于犯罪人的评价和处理,必须经由对于社会保护机能和人权保障机能的评价,经由对于行为人行为情景的具体分析。而对行为情景的具体分析,对于刑法机能的均衡性的考察,都不能是在行为人缺场的背景下进行的。而行为人的参与本身就意味着论证的开始。同时,只有接受行为人参与论证的模式,刑法的谦抑性问题才能被真正触及,刑法的判决才具有合理性和可接受性。

【注释】

[1]自1990年以来,我国学者在犯罪构成问题的研究在不断进行。特别是2000年以来,已经有数本相关专著出版,而有关论文多达数百篇。我国刑法学界2002年曾经在西安年会上专题研讨犯罪构成问题。此后,在该领域的研究势头非但没有弱化的迹象,还有进一步发展和延续的趋势。

[2]承认犯罪构成理论存在问题,事实上在学术界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3]参见童德华:《规范刑法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页19-21。

[4]参见王志远:《犯罪成立理论原理—前序性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页49。

[5](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与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页62。

[6](德)克劳斯·罗克辛:《德国刑法学·总论》,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页123。

[7](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页318。

[8]储槐植:《美国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页5。

[9]必须纠正的是,有些学者将德国犯罪论体系当作大陆法系犯罪论体系,这是不准确的,因为从法国的刑法教科书中,我们看不到德日体系的痕迹。这一现象是有意义的,它至少暗示出在刑事法治化的道路上,德国理论不是惟一的选择,这为反德国理论的学者增加了一个比较实在的理由。

[10]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否定犯罪构成理论与立法之间的关联。如果为了进一步思考这种关联,参见夏勇:“我国犯罪构成研究中的视角问题”,《法商研究》2003年第2期。

[11]在意大利刑法理论中,犯罪的构造包括典型事实、客观违法性和罪过三大部分,其基本结构和德日刑法犯罪论构造是相通的。

[12]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论述,请参见宗建文:“论犯罪构成的结构与功能”,《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秋季号;陈兴良:“论犯罪构成要件的位阶关系”,《法学》2005年第4期;王志远,见前注[4],页134-142。

[13]宗建文,见前注[12]。

[14]欧阳康:《社会认识方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页51。

[15]宗建文,见前注[12]。

[16]王志远,见前注[4],页138。

[17]相关论述,参见徐建峰:“对我国传统犯罪构成理论的反思与重整—取刑法谦抑精神为视角”,《宁夏社会科学》2002第1期;宗建文,见前注[12];陈兴良,见前注[12];王志远,见前注[4],页198-201。

[18]参见(德)托马斯·李旭特:“德国犯罪理论体系概述”,张旭译,《政法论坛》2004年第4期。

[19](日)西原春夫:“日本与德意志刑法和刑法学—现状与未来之展望”,林亚刚译,《法学评论》2001年第1期。

[20]参见(德)贝恩德·许内曼:《现代刑法体系的基本问题》,成文堂1990年版,页20。

[21]参见郑军男、齐玉祥:“德日犯罪论体系思维模式探究”,《当代法学》2004年第2期;陈劲阳:“新康德主义与新古典犯罪论体系”,《当代法学》2004年第6期;王充:“论德国古典犯罪论体系—以贝林(be-ling)的构成要件理论为对象”,《当代法学》2005年第1期。这几位青年学者沿着这种思路进行了研究,为我们更深刻地洞见犯罪构成的可能发展趋势提供了一个有积极价值的视角。

[22]参见李洁:“法律的犯罪构成与犯罪构成理论”,《法学研究》1999年第5期。

[23](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下),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页684-685。

[24]哈贝马斯,见前注[5],页2470

[25]参见(德)考夫曼:《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页9-12。

[26](德)卡尔·恩吉施:《法律思维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德文第七版作者序。

[27](德)阿图尔·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默尔:《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页52。

[28]参见(德)洛克信:“客观归属理论”,台湾《政大法学评论》1994年总第50期。

[29]参见赵秉志、肖中华:“我国与大陆法系犯罪构成理论的宏观比较”,《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陈兴良,见前注[12]。文中认为这些要素虽然在排列上有先后顺序,但在实践上很难发现它们的真正意义。

[30]参见姜伟:“犯罪构成比较研究”,《法学研究》1989年第5期;赵秉志、肖中华,同上注;周光权:“犯罪构成理论:关系混淆及其克服”,《政法论坛》2003年第6期;刘艳红:“我国与大陆法系犯罪论体系之比较”,《中外法学》2004年第5期;童德华,见前注[3],页21-27。其中就争议的焦点提出了相对的辩护性论证。

[31]本文所指的“框架”不是逻辑结构性的框架,它包含更丰富的含义,如基本结构、叙事方法以及理论范式等等。

[32]肖中华:《犯罪构成及其关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页28。

[33]高铭暄:《刑法学原理》(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页455。

[34]肖中华,见前注[32],页29。

[35]参见赵秉志、魏昌东:“中国刑法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2期。文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国刑法学的影响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36]参见(俄)h·φ·库兹涅佐娃、и· m·佳日科娃:《俄罗斯刑法教程(总论)·上卷》,黄道秀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页22。

[37]参见赵微:“中俄犯罪构成理论比较”,载陈明华、郎胜、吴振兴主编:《犯罪构成与犯罪成立基本理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页144。

[38]骆徽:“对启蒙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反思”,《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39]同上注。

[40]参见(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作为法律证立理论的理性论辩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页42;罗克辛,见前注[6],页123;(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页115-117 。

[41]欧阳康,见前注[14],页49。

[42]参见(日)山中敬一:《刑法总论i》,成文堂1999年版,页110。

[43]考夫曼,见前注[25],页72-73。

[44]具体理由,参见童德华,见前注[3],240页。

[45]哈贝马斯,见前注[5],页278。

[46]有目共睹,1997年刑法颁布之后,我国立法机关已经通过了6个刑法修正案,对原来的刑法规定进行了大范围的修改和补充,刑法条文也更多。

[47]冯亚东、胡东飞:“犯罪构成模型论”,《法学研究》2004年第1期。

[48]山中敬一,见前注[42],页48。

[49](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丁小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页321。

上一篇:物理实验论文范文 下一篇:物理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