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毕业设计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8 14:03:02

舞蹈毕业设计总结

舞蹈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第1篇

毕业设计成果报告书

设计题目: 彝族三人舞《索玛花开》的排演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指导老师:

年 月 日

一、毕业设计分析

本设计主要针对彝族三人舞《索玛花开》的排演展开论述。舞蹈是艺术的精灵,舞蹈带给世界的惊喜是华丽的,舞蹈是肢体语言的艺术化表现。我国的舞蹈艺术中,民族舞蹈是舞蹈世界中的宝贵财富。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实施高度自治,这就会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奠定了丰厚的基础。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重要一支,彝族人民不仅在建设国家的过程中,实现了重要的价值,更在文化建设上,给予了我国文化发展的新鲜血液。彝族舞蹈是少数民族舞蹈中的典型类型,彝族舞蹈服饰优美,舞风淳朴,具有历史的沉淀,也具有现代的风格。《索玛花开》是彝族舞蹈中的典范,《索玛花开》展示了彝族人民的勤劳勇敢,质朴善良。彝族舞蹈是少数民族舞蹈的典型代表,彝族舞蹈《索玛花开》流传多年,是彝族舞蹈的主要代表,也是我国人民熟悉的舞蹈名篇。《索玛花开》的舞蹈排演有多个版本,每个版本表现出来的意境都不同,每个版本表达出的情感都有一定的差异。《索玛花开》三人舞的排演,需要精雕细琢,从人物刻画上,从舞蹈的深刻内涵上进行细致的表现。

二、毕业设计过程

本设计以彝族舞蹈《索玛花开》为设计背景,通过对舞蹈产生的故事分析,明确了彝族舞蹈《索玛花开》的寓意和表现形式。从选题到调研,到确定任务,实现了连贯的过程。

主体内容一、彝族舞蹈《索玛花开》的产生背景。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少数民族的生产与生活,都在他们的聚居地保持着原始的状态。尽管现代化的信息传入到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实施了现代方式的生活转变,但是,在文化方面,少数民族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方式。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支美丽花朵,彝族人民把歌舞当成生活中的一部分,彝族人民对歌曲的热爱是对民族的一种眷恋。彝族舞蹈诞生于彝族地区,由彝族人民自我创造,自我发展,并且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舞蹈类型。彝族舞蹈的特点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普通民众的劳作,舞蹈的场面和舞蹈的表现韵味,都与劳动与生活密不可分。同时,在舞蹈的特色上,给予了民族的风俗习惯。《索玛花开》的诞生,源于彝族的民间神话。在远古时代,上天破出九个大洞,地面上洪水泛滥,彝族人民的家园眼看要毁灭了,在这样的危机时刻,彝族神王支嘎阿鲁独身一人与洪水战斗,于是天神策举祖深被支嘎阿鲁的行为感动,就派他的三女索玛蔚下凡支持支嘎阿鲁,在治水垦荒的过程中,重新建立起彝族人的家园。在日久的相处与奋斗中,索玛蔚和神王渐渐相爱,并且成家生子,于是彝族人开始人丁兴旺。在彝族儿女的奋斗中,彝族开始兴旺起来,桑田恢复,农业振兴,彝族的生活开始了美好的追求。但是,天神策举看到女儿索玛蔚已经拯救了彝族,就告知其要快速返回天庭。索玛蔚在建设彝族的过程中,已经与彝族人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而且为丈夫剩下了子女,这些儿孙都是索玛蔚不舍的财富。于是索玛蔚化作了一棵杜鹃,没有回到天庭。但是,恶神乌山鬼看到彝家日渐兴旺,产生了强烈的嫉妒,就会恶意发动的战争,在战斗中,支嘎阿鲁率领彝族老少保卫家园,献出了生命,索玛蔚伤心欲绝,哭泣而忘,他们的鲜血染红了百里杜鹃。正是因为这满山的杜鹃,给彝家人们带来了长久的幸福与安宁。

主体内容二、彝族舞蹈《索玛花开》的寓意和表现形式。

1、《索玛花开》的舞蹈寓意。作为彝族舞蹈的代表,《索玛花开》是彝族人民心中的神。这种神韵是彝族人民生存与发展的动力。《索玛花开》源于彝族人最美好的向往,展示了彝族人民的勤劳、勇敢、智慧、守护。《索玛花开》是彝族人民心里的痛,也是彝族人民心里的幸福。民族的发展与建设,需要彝族人民能够保持团结与奋进的心态,更需要彝族人民能够在传统与现代中找到适合民族发展的道路。舞蹈的展现是彝族神韵的体现,《索玛花开》的魅力就在于是彝族人民心中的向往。在发展建设民族的过程中,《索玛花开》就像一支强劲的兴奋剂,能够激发起彝族人民的斗志,能够让彝族人民尊重民族的特点,在现代社会中进行新一轮的民族建设。

2、《索玛花开》的表现形式。在多年的舞蹈排演中,《索玛花开》具有多个版本。舞蹈的整个过程包含了几个重点部分。分别是舞蹈的序,主题是《祭花神》,这一章表现了花的灵性与美丽,花的根与爱的源,花与民族的内在联系。随后是舞蹈的主体部分《耕耘乌蒙》和《和谐家园》,这一部分展示了彝族人民在劳动中收获希望,在发展中收获财富。《索玛泣血》是舞蹈的重要篇章,在这里表现出爱的忠贞,爱的永久,爱的陪伴,是舞蹈最为感人的一幕。尾声的《杜鹃花开》是具有神韵的表达,表现了彝族人民对索玛蔚的爱,和索玛蔚给予彝族人民的热情,是升华的艺术表达。

三、毕业设计成果

每一个民族的发展背后,都有着浓烈的历史氛围。艺术的目的就是能够让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与发扬。艺术的优势就是能够融合多方面的因素,对民族的发展进行展现。舞蹈是艺术的重要表现方式,对于少数民族而言,舞蹈能够展现的文化是多方面的。通过彝族舞蹈《索玛花开》的排演,可以发现舞蹈是技术与文化的对接。无论多么高难度的舞蹈动作,都是在彝族人民的生活与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形成后的艺术性表现,实际上就是对彝族人民勤劳致富的行为刻画。《索玛花开》的美是彝族文化的美,《索玛花开》的艺术价值是绽放的民族文化与社会进步的融合发展。在舞蹈的排演中,就会发现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点,这些创新点是最有价值的舞蹈排演成果。例如在人物的刻画上,在艺术性动作与技术性动作的结合上,在不同角度的观察与欣赏上,舞蹈的设计都可以达到必要的效果。《索玛花开》三人舞可以进行多种形态的设计,这是舞蹈创新的尝试,也是舞蹈创新实施具体化更新的过程。民族舞的进步需要进行现代艺术的结合,更需要传统化的沉淀。

四、毕业设计收获

彝族三人舞《索玛花开》排演的技术实施。

1、深刻理解《索玛花开》寓意。三人舞的排演与人数众多的排演是有区别的的,三人舞的排演重点在于对人物的刻画与表现上。然而,对人物的刻画,需要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舞蹈演员要充分明确《索玛花开》的寓意,要在头脑中刻入《索玛花开》人物的真正形象。舞蹈是肢体语言的表现,但是,只有对舞蹈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够在肢体表现中能够赋予情感。没有情感的舞蹈表达是没有永久生命力的。特别是三人舞的表现中,对舞蹈演员的标准更好高一些,例如舞

蹈演员的表情,动作的表达程度,都是真情实感下才能表现出来的东西。尤其像《索玛花开》这样的传统剧目,既要表现出原始的热爱,又要表现出现代的时尚,于是,对舞蹈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

2、舞蹈的技术性开拓。民族舞的技术性要求很高,技术性是舞蹈艺术美学表现。彝族舞蹈的技术性难度在于,动作的快速和反应的灵敏。三人舞的表现是点与面的结合,在技术上尤其要注意彼此之间的配合。《索玛花开》中,技术性的动作需要以舞蹈本身的含义作为支撑,因此,舞蹈的技术性需要结合具体的环境设计。同时,彝族舞蹈与服饰之间的关系也是密切的,在动作的运用上要符合彝族舞蹈的整体性要求。技术性开拓也是必要的舞蹈创新。三人舞需要在形式创新上,展示出内容的创新,以三人形式的表达,形成舞台的圆满充斥力。

舞蹈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第2篇

1.社会传承与专业教学

所谓的社会传承,即不依靠外力,凭借社会基层力量使民间舞蹈获得传承。社会传承形式相对古老,基本上是一种“言传身教、耳提面命”式的教学过程,这种形式实际上也是由于在民间,舞蹈难以获得较为精练的语言或其他形式记录造成的,但是却拥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可以说是民间舞蹈经久不衰的关键所在。专业教学相对而言发展较晚,我国古代社会素有“教坊”等一些专门从事舞蹈教学的机构,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民间舞蹈教学,起源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受到国家和各级地方重视,一些民间舞蹈渐渐被挖掘出来,如:秧歌、藏族舞、蒙古舞等,渐渐形成了一系列相对文化和其他专业教学更具特色的舞蹈专业。

2.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未来的民间舞蹈教学,正在向着专业化、特色化和系统化发展。一方面,专业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了一些经验,在反复的研究和总结中,不管是教学理论还是教学模式,都将持续进化,最终上升为与美术、音乐等专业课程同等高度;另一方面,不同地方和民族的风格迥异,为了彰显民族和地域特点,一些原本不甚明显的元素将会放大,形成能够代表该民间舞蹈的标识;另外,随着社会创新思维和多种文化的共同作用,民间舞蹈教学将会尝试进行创新,纳入更多的元素,其中包含不断涌现的民间生活劳作现状和其他艺术元素等。

二、民间舞蹈教学的目的与意义

1.弘扬与发展民族文化

无可厚非,民间舞蹈是民族文化的产物,它象征着民间基本的审美观与世界观,例如:朝鲜舞便是象征东北朝鲜族人在肢体艺术上的审美标准,以独特的形体表达朝鲜族人的生活状态。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都将舞蹈视为自身民族具有图腾性质的艺术形式,利用舞蹈记录本民族的发展历程;祭祀先祖、彰显能力等,将这些民间舞蹈进行提炼,并且以专业教学的形式进行传播,对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具有划时代意义。

2.丰富我国教育体系

民间舞蹈教学丰富了我国教育体系,其主要原因在于:①在理论体系上,它填补了民族文化研究与专门教育的空缺,实现了继文学、美术等之外的艺术课程拓展,为大学阶段的民间文化研究与传播提供了便利;②在艺术课程方面,成功地将民间舞蹈这一看似“通俗“的艺术形式进行了升华,演变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实现了民间舞蹈这一基础性艺术形式的教学突破,令教学体系焕然一新。

3.为艺术发展寻求新鲜血液

民间舞蹈需要创新和发展,但是仅仅依靠传统的艺术环境(基层生活),会受到较多的局限性,固然能够在形式上有所突破,但缺乏理论上的总结。进行专门的民间舞蹈教学,能够较为快速地培养一些新人,同时集中一些具备研究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实现集思广益,共同讨论和研究各类民族民间舞蹈。由此,集考察、对比、研究、分解、融合为一体,不断为民间舞蹈的发展提供新鲜血液。

4.满足社会精神文化需求

民间舞传承自民间,拥有较为深厚的受众基础。可以说,民间舞蹈的存在与发展,均是得益于社会广大的精神文化需求。开设民间舞专门教学,并且不断努力地完善教学体系,将舞蹈的传承与创新与社会精神文化需求相结合,是尊重社会发展的表现。综上所述,民间舞蹈教学与现实环境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民间舞蹈教学的开展和教学体系的完善,都应当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才能避免形而上学的风险。

三、民间舞蹈教学的现实问题

虽然我国民间舞蹈教学开设了数十年时间,但仍旧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因为我国教学体系固有弊病使然,同样也受到民间舞蹈这一艺术形式的特殊性影响。主要问题如下:

1.教与学的脱节

既然形成了一定模式的教学程序,为何还存在教与学的脱节。这两者之间其实并不矛盾,目前所谓的一定的教学程序,不过是在既有的其他科目教学程序的基础上进行沿用和适当的改变,归根究底,缺乏能够完全适用于民间舞蹈教学的环境和模式,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均是以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去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流于形式,则生不能学好,师不能教好。

2.理论与实践相悖

由于对民间舞蹈的专项研究起步较晚,很多艺术要领和精髓难以用理论形式进行表述,而已有的理论当中,也有可能存在表述失真或不当的情况,致使理论与实践脱节。在系统的教学过程中,诸如艺术意境等相对高深的问题,纵然以文字进行描述,也难免让人理解晦涩。因此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要想很好地结合起来,就需要克服表述困难的尴尬局面。

3.脱离了既有的环境

将民间舞蹈教学纳入校园教学体系当中,固然能够为民间舞蹈的发展提供新的环境,但同时脱离了社会环境的舞蹈教学或者说舞蹈艺术,难免会出现一些犹如空中楼阁般的隐患,缺少原生环境的温阳,民间舞蹈是否能够一如既往地具备民间气息,值得思考。

四、民间舞蹈教学实践的价值所在

1.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的延伸

与其他专业教学一样,民间舞蹈教学最终是为了培养舞蹈专业人才,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多地是了解民间舞蹈、学习如何研究民间舞蹈、如何跳好民舞蹈、如何创新发展民间舞蹈,这本身就是一种技能的传授与掌握的过程。因此,教学应当重视实践环节,将舞蹈能力作为一种技能在实践中进行检验。所以,民间舞蹈教学实践,其机理与其他科目教学实践一样,是对传统意义上教学的一种延伸。

2.增强专业说服力,加深学生印象

民间舞蹈拥有何等功能和意义,但方面地依靠教师的讲述是不够的,唯有向学生提供一个可切身体会的平台,才能使学生深入地掌握民间舞蹈艺术的精要。以蒙古舞蹈为例,鸿雁展翅的姿势学生往往不能做到惟妙惟肖,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只能通过教师了解鸿雁的姿态,没有形成实物映射所激发的灵性。如果说,给予学生机会,深入蒙古复地进行实地调研考察,观察蒙古动物、观看蒙古本土居民舞蹈,并向本土居民请教学习,那么学生对蒙古舞的感触必然加深,则其表演将会更加神似。

3.完成理论与实践的接轨

前文提及民间舞蹈教学存在理论与实践相悖的情况,开展教学实践能够有效地消弭这种不良状态。一方面,实践环节有助于检验理论,学生在实践过程通过对比分析能够自发地找到自身理论理解上的误区,并参考实践过程或者总结的经验,对自身一些问题进行修正;另一方面,教师或者研究者通过实践环节,能够发现更多有利于教学改进的因素,加以总结重新修正教学理论。再者,舞蹈教学的目的之一,便是期望学生能够在日后的社会生活中展现民间舞蹈艺术,教学实践的过程,便可以看作是学生提前运用理论知识的环节,将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陶冶学生情操

舞蹈对于舞者的情商要求较高,特别是在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方面。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将会接触到一些实际的社会现状,能够磨砺其意志。同时,在社会大环境中开展艺术实践,通过环境对学生的艺术素养进行熏陶,为学生提供学习各民族优良传统的机会,这同样是人才培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

五、民间舞蹈教学实践的具体实施方案

1.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空间

既然教学实践环节如此重要,学校方面就应当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时间上,考虑到舞蹈艺术需要一定时间的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在实践中可能面临“二次学习”的过程,因此需要给予学生更多地实践时间;在空间方面,当竭力联系一些具备专业环境的单位或组织,例如:各地舞蹈协会、舞蹈艺术单位、剧场等。

2.硬性要求自我总结

自我总结(毕业设计),是学生结业之前的自我评价与成绩汇总,同时还是学生在教学实践环节之后感触的集合。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中体现出实践心得,于学生而言,有利于加深其实践印象,提高实践效果;与教师而言有助于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便于公正的评价与指导。

六、总结

总而言之,民间舞蹈教学实践能够对教学效果起到促进作用,它利用基层真实环境对学者进行检验的同时,还附带传递了民间舞蹈的精髓,有益于学者自主深入地探知和掌握舞蹈技巧。明晰民间舞蹈教学实践的价值所在,有利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探知和创新教学模式,同时在反复的实践与总结过程中,找出未来民间舞蹈发展之路,为民族文化、艺术的弘扬与发展做贡献。

舞蹈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第3篇

时光如流水般,转眼间,大三的学习生活就即将结束,在这三年中有过许多美好的回忆。然而,在这个阳光灿烂的夏天,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过得更充实,更丰富,更精彩。这是我大学生活中最有意义的时刻。

两个月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就在此时需要回头总结之际才猛然间意识到日子的匆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两个多月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使我真正体会到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的辛苦和做一位舞蹈老师的乐趣以及责任,使我的教学经验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它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回顾两个多月的工作,既紧张,又新奇,收获也很多。

首先,我将实习期间的工作收获总结如下:

一、政治理论认识得到提高

为提高全局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号召十七大使我知道文艺骨干是最积极和最具影响力、凝聚力的组织者和示范者,我们要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加快文化产业建设,创造出更多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使人们群众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二、舞蹈教学方面的收获

做老师容易,做好老师难,除了备课、上课,其余都是琐屑小事。有人说教学干的是良心活儿,我看有道理,做教师不需太大的办事能力,却是极其精细的话,就像艺术家对于他的作品一样要想自己的作品趋于完美,的确得花一番工夫。

通过实习期间的舞蹈授课,我发现在教授新舞蹈时,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循序渐进地讲解清楚动作的要求、规格和要领,制定有效的练习步骤。按照由简至繁的教学原则,首先让学生熟悉音乐节奏,随后是动作练习,最后才是情绪表达。在训练过程中,还要注意训练的科学性——运动量和动作幅度符合不同年龄学生的生理特点,对其进行适度训练。

三、充实 压力 新天地的收获

学校中“三点一线”的生活简单而忙碌,生活范围相对狭窄,而工作以后,虽然呆在单位的时间也很多,但是却需要进行更为广阔的社会交往,认识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事情,最终融入到整个社会中去,这对于我而言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让我充满好奇,生活也日渐丰富。工作要求要从死记硬背的模式中脱离出来,转变为在实践中学习,增强了领悟、创新和推断的能力。使工作、学习、生活都更加的系统化,思考方式更加成熟。

舞蹈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第4篇

2011年12月12日,国家教育部向全社会公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征求意见稿。首次颁布的《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幼儿园教师开展保教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幼儿园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1]《标准》以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为基本理念,包含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3个维度14个领域的基本内容,充分反映了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态度、知识与能力。《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开展幼儿园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标准》作为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1]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幼儿园师资来源的主渠道,应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范式、课程设置、教学团队建设及质量评估等方面做出系统的全面的改革,从而提高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质量。

一、培养目标———反思型幼儿教师

《标准》重视幼儿园教师的反思与自主专业发展能力,强调幼儿园教师要具有不断进行专业化学习、实践、反思和提高的意识与能力,特别是在“基本理念”和“专业能力”中均提出对教师反思与自主发展的要求。[2]幼儿园教师的反思能力是反思型幼儿教师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区别于传统幼儿园教师的“忠实技术执行者”形象的本质特征。幼儿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操作实践都证明,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现实和未来发展都需要实践反思性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趋势下,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应确定为培养反思型幼儿教师。反思型幼儿教师具有的本质特征有:他们具有开放的教育观和儿童观;能担当多样化的教师角色;能建立多元的合作、对话关系;善于对教育实践进行反思和修正。当然,以上是反思型幼儿教师的终极目标特征,需要职前和职后两个阶段共同培养完成,职前培养中要以此为人才素质的培养方向。[3]

二、培养模式———实践反思式

《标准》强调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特别强调了幼儿园教师要具有观察了解幼儿、掌握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的能力;要具有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对儿童的激励与评价等基本专业能力;能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要,给予适宜的指导,并能引发和支持幼儿的主动活动,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多方面的发展”。[4]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幼师院校注重师范生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和艺术技能技巧的培养,没有把他们的幼儿教育实践能力、反思能力和初步实践研究能力纳入培养目标,从而造成了不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会说不会做”、“会做不会思”,只是一个忠实的“技术执行者”,而非一个幼儿园课程的设计者、研究者、一个反思性的实践者。对应于反思型幼儿教师的培养,学前教育专业要打破原有的“百科全书式”或“技能培养式”的培养范式,而以“行动•实践”为平台,将书本的、外显的、公共性的知识通过实践性反思转化为内在的、高度个性化、经验化的个人知识和实践能力。[4]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在国际幼儿教师教育新思潮的推动下,构建了“全实践”理念下的实践课程体系。他们将学前教育专业的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选修课的技能操作,各学前教育课程安排的见习实习,短学期的社会实践,寒暑假社会实践,毕业前综合实习及毕业设计等所有培养幼儿教师动作技能和智慧技能的课堂教学环节整合在一起,让实践要素在时间上全程贯通,在空间上全方位拓展,内容上全面整合,理念上全息浸透,课程体系上全维统整,让学生在实践统整境遇下有了实践洞察和顿悟,让实践成为学习主体内化、重构知识的前提、中介和归宿。[5]这种实践反思式培养模式,较好地提升了学前教育学生的反思境界,培养了他们的教育实践智慧,为将来最终成为反思型幼儿教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体系———实践整合课程体系

《标准》基本内容框架包含了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3个维度,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通识性知识;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等14个领域。这些基本内容,对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合理设置、课程内容的有效组织及课程教学效果的质量检测等方面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主要表现在其课程体系的“技能型”特点,艺术类课程和师范技能课程三年不间断,重视未来幼儿教师的基本技能训练。但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薄弱;教育理论的掌握浮浅;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容易陷入“工匠式”的就事论事甚至照猫画虎,接纳新事物、新理念的后发力量不足;还有少量的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办成了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压缩饼干”,其课程体系属于“知识型”或“理论型”。其优点是文化素养的通识课比重大,学生科学、人文素养相对厚实,教育理论较扎实,但教学技能不强,动手能力差,上手慢。[6]要纠正以上两种课程体系的偏向,按照《专业标准》的基本素质要求,处理好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培养三者的关系,建立与培养反思型幼儿教师,实践反思式课程模式对应的课程体系。

对应《标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应建立五个模块:通识性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和选修课,如大学语文、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基础、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为他们的“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及通识性知识”等方面的专业理念、师德修养的培养打基础;以操作性为主的幼儿教师基本技能类课程主要包括美术、音乐、舞蹈、幼儿教师口语等课程,为他们的“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培养打基础;以实验性知识与技能的课程,如儿童生理学、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等课程,对应于培养他们的高度重视幼儿生命与健康意识,具有观察了解幼儿、掌握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的能力,并具有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要,给予适宜指导的能力;以知识和实践并重的教育类课程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等课程,为他们的“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激励与评价”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培养打基础;教育见习实习、岗前综合技能训练及毕业设计等课程,主要对应于“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等方面专业实践能力的发展打基础。

上述课程体系仅是对应于《标准》的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德素质结构的静态的逻辑推论,即使再合理、完美,也是纸上谈兵。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作为鲜活的生命体,如何生成其幼儿教师应有的知识能力素质,就不是一个静态的逻辑结构,而是一个发生学的实践过程。因此,不能只面对完美的课程体系叹为观止,而应着力于动态生成,发力于实践平台的建设和实施。[6]

四、课程实施———建立“三个平台”和“三支队伍”

《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指出,幼儿园教师要“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研究幼儿,遵循幼儿成长规律,提升保教工作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1]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在课程实施上抓落实。

学前教育专业要实施实践整合课程,必须建立“三个平台”和“三支队伍”。“三个平台”是课程实施的物质平台,包括学前教育综合实验室、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学生社团和幼儿园实训基地。学前教育综合实验室包含美术室、声乐室、钢琴室、舞蹈室、行为观察分析室、儿童生理心理实验室等,应承担相应课程的实验(实践)任务;学生专业社团应是拓展第一课堂的重要方式,应围绕专业发展来建立,满足学生专业发展特色需求,如演讲与口才社团、舞蹈社团、合唱社团等,并要配备专业教师指导,提高社团活动质量;要与当地的省、市级示范幼儿园广泛合作,建立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承担学院的见实习任务,并要积极探索建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立实践共同体的导师制模式。[6]

实施实践整合的课程体系,必须需要三种不同类型的教师队伍来推动,即专业技能教师队伍、见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和专业辅导教师队伍。专业技能教师队伍既能精于专业技能,又能领会专业技能的目的,能将学生的专业技能引领到实践反思水平,而不是停留在工匠水平;见实习指导教师队伍,不仅应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而且要有理论的睿智、批判的反思和专业精神的追求,不能停留在经验的感性体验和积累中,这样才能给予学生切实的指导;专业辅导教师不仅需要宽厚的专业知识、精深的专业素养,而且还要有恰当的专业方法和专业精神引领的能力,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树立职业理想、获得职业认同、养成职业态度。[6]

五、课程评价———重视多元化评价

舞蹈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第5篇

一、严以律己,努力提高思想和理论素养

加强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学校和xx学院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及讨论活动。深刻领悟党的十精神,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忠诚党和教育事业,讲政治、顾大局,尊重领导,团结协作,为人正直,勤奋敬业,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和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在工作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价值追求。

2016年春季被学校党委选派到xx市委党校学习培训,并任县处级班宣传委员。学习期间,认真读书,认真调研,作好学习笔记。通过学习,深刻理解了党的先进性的丰富内涵并对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认真进行反思,勇于查找问题,进一步提高了自身党性修养。

二、求真务实,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我于20xx年任xx学院副院长兼任舞蹈教研室主任,分管xx学院的科研工作、课外实践工作、督导工作及舞蹈教研室工作。

1、科研工作

指导思想:xx学院科研工作以规范常规管理、创新教科研模式为指导思想,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科特色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以院本教研、学科教研组、课题组建设为立足点有效开展各级各类活动。

工作目标:立足课堂,立足xx学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师科研水平,提升xx学院办学层次。

工作思路:加强理论学习,鼓励教师积极开展专业特色研究、交叉学科研究。

20xx年至今,xx学院共申报7项部级课题,立项及完成的省级课题15项,其中李文红院长主持的《本土xx文化在普通高等院校xx教育中传承性研究 》,我本人主持的《宛梆唱腔风格之特色探究》,王磊老师主持的《汉剧xx文化在xx的传承与发展》等课题,集中体现了植根本土文化,发展地方特色的研究方向。校级教改项目结项和立项10项,在中文核心期刊上 51 篇,主编参编教材、发表论著、出版工具书 共17 部;通过搞科研,xx学院领导及老师们增强了科研意识,锻炼了科研团队,提高了申报、撰写科研课题的水平,为以后申报、发表高水平高质量的课题、论文、著作积累了经验。

2、课外实践

常规实践演出活动:xx学院共有xx表演、xx学两个专业,包括声乐器乐舞蹈三个方向,在李文红院长,牛军科书记、钞艺伟副院长的指导及大力支持下,三个方向的课外实践活动搞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声乐大赛、器乐大赛、舞蹈大赛、专业汇报层出不穷。核心技能大赛和实践月活动是我系的常规课外演出实践活动 ,经过几年的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尊重自己的专业,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到今天,核心技能大赛已被作为毕业设计中毕业汇报的重要部分。

每年的迎新晚会、元旦晚会、毕业生晚会都鼓励引导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每年一次的xx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 ,xx省大学生文艺汇演、也是xx学院每年必参加的重要赛事,王雨、肖丽艳、李硕等一批教师都曾在大赛中指导学生获得重要奖项。

学校的重要演出活动 :xx学院除了常规的课外演出活动之外,临时接受学校安排的重要演出任务也很多,如xx理工学院升本10周年校庆,xx电视台30周年庆,xx市春节晚会,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唱响白河》大型歌舞晚会等等,在这些重要演出活动中,我本人两次担任《唱响白河》的执行导演,从策划到舞美到灯光音响,与xx学院全体教职工一起充分参与其中,负责学生工作的团委书记聂冬冬,侯凯中老师,从排练到演出,后勤保障细致入微,不怕繁琐,随叫随到,齐心协力打造出了一台又一台高质量的xx盛宴。李文红院长出演的歌剧《江姐》,钞艺伟副院长的合唱指挥、张宁老师、王慧忠老师演唱的歌曲、宋禄霞老师、王珊珊老师指导的舞蹈都成为晚会中的亮点,被市委领导和父老乡亲们赞赏和喜爱。

3、督导工作及教研室工作

xx学院年轻教师多,研究生多,外来信息量大,上课有激情有热情,容易沟通,使督导工作开展的顺利有序,我作为督导组长和成员聂一波老师、王雨老师一起经常和老师们讨论教案,讨论教法,选择听课,及时反馈,召开教师及学生座谈会,进行讨论修正。

舞蹈教研室人少,但干工作与其他教研室齐头并进,从不落后,除常规的教学科研以外,各级各类的演出实践活动,舞蹈教研室老师们都不怕辛苦,不分时间编创排练,担当重任。

三、调研学习,钻研业务,努力进取

本科评估对我们xx学院每一个教职工来说都是一个浴火重生的过程,工作量巨大,经验不足,又有极高的上进心,这就决定我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心血来完成上级交给的艰巨任务,在李院长的带领下,我们不过节假日双休日,不分白昼,研究培养计划,制定培养措施,修订教学大纲,整理教师档案、科研档案、演出实践档案,教研室档案,不懂不明白就走出去到兄弟院校学习调研考察,带队先后去了xx师院、平顶山学院,洛阳师院、信阳师院,山东艺术学院,四川xx学院、四川传媒学院、成都师范大学等学校,学习他们教学中的新方法、新理念、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努力探索新时期教书育人的方法和良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所有取得的成绩,是全院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具体工作是大家在做,我只是起到一个组织、督促、协助作用,但是,我作为负责这几块工作的副院长,大家无形中对我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和支持,我感到非常欣慰。

我深感我在工作上还存在许多不足,(1)学习不够深入,知识面不够宽,对新事物不能及时掌握,(2)工作抓落实力度不够,对执行情况检查督促较少,没有过硬措施,(3)有老好人思想,总想大家天天在一起工作,抬头不见低头见,都不容易,得过且过。

舞蹈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第6篇

两个月的磨刀练阵,按理说,自己到底是宝刀还是锈铁应该可以从这些日子的点滴表现中露出应有的光泽了,然而直至目前,我却对自己这些许的光泽没有信心,因为我欠缺的东西还很多,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在此,我将工作上最大的不足总结如下:

(一)办公方面:

1、缺乏基本的办公室工作知识,在开展具体工作中,常常表现生涩,甚至有时还觉得不知所措;

2、对实习单位各部门的工作情况缺乏全面具体的了解,从而影响到相关公文写作的进行;

3、对电脑知识的掌握度较低,这直接影响到相应的工作质量; 编辑推荐:2009年个人工作总结

4、工作细心度不够,经常在小问题上出现错漏;

5、办事效率不够快,对领导的意图领会不够到位等。

(二)教学方面:

刚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应变能力不强,课堂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由于舞蹈动作教授太快,没有给学生充足的理解、消化的时间;由于讲课不熟练,上课时没有好好关注学生,没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动作的程度。

针对自己出现的问题,指导老师要求讲到重要内容时候要留下时间让学生消化,上课要多关注学生,对于不专心的学生要注意提醒,并且还指出了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的很多细节问题,提出了很多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的宝贵意见。每节课结束,我都根据老师的建议修改课件和教案,希望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工作总结网

回顾自己的实习生活,与学生时代相比,很多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感受一:充实

学校中“三点一线”的生活简单而忙碌,生活范围相对狭窄,而工作以后,虽然呆在单位的时间也很多,但是却需要进行更为广阔的社会交往,认识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事情,最终融入到整个社会中去,这对于我而言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让我充满好奇,生活也日渐丰富。

大学期间,整日埋头苦读,大部分是上课时老师灌输的知识,老师怎么讲,我们怎么听,所学往往理论多于实践,知其然不知其用;而工作就不一样,从死记硬背的模式中脱离出来,转变为在实践中学习,增强了领悟、创新和推断的能力。使工作、学习、生活都更加的系统化,思考方式更加成熟。

感受二:压力

压力是自然而然的。在学校虽然学习上也有很大压力,为了考试和课业不断奔波,总还可以自由地安排学习和生活。但是到了工作单位,很多时间就要以工作为重,似乎自己的时间就很少了。每天就是以工作为中心,不断的领悟和学习。工作中遇到不熟悉的技术和课题,需要尽快地了解和学习,而不像在学校里面可以随意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同时,从以前学校里自由支配时间到工作单位的固定生活,也是对于自己组织性和纪律性的一个考验。实习之余,还要兼顾学习和毕业设计的撰写,这些压力似乎都需要我们慢慢去适应。

感受三:新天地

学校是一座“象牙塔”,在里面你可以生活的悠闲惬意,可以暂时忘却社会和生存的压力。但是生活总在前进,人总要长大,告别“象牙塔”是迟早的。工作单位和社会却更像一个“大熔炉”,不仅挑选出真金,更要将其锤炼成精英。

总之,这次实习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遵守组我的织纪律和单位规章制度,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

舞蹈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教学评估 高校院(系)管理体制 绩效管理水平 策略研究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提高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规范教学管理,增强本科教学实力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和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四川文理学院是一所典型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提高绩效管理水平,将管理重心下移,推行二级绩效管理,理顺学校与院(系)的管理权责,提升办学内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使学校管理从静到动,由细到精地规范高效内部运行机制。

一、以院(系)为中心,促进教研室、教师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形成。

院(系)承担着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的职能,在地方高校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办学的核心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质量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素质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在教学实践,实践运行管理在教研室一级基层管理机构。以四川文理学院音乐系为例,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各项指标的具体要求下,音乐系充分发挥教研室的作用,营造出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竞争向上的教学氛围,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促进了本科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教研室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内树信心,外树形象”活动,增强教师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树立良好师德师风,认真履行教师职责。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明确教研室主任岗位职责,规范了《教研室工作手册》,涵盖了教研室工作计划、活动开展、教师备课,教学进度,质量控制和工作总结等检查,使教学环节常态化。

教研室以团队建设为中介,开展“向课堂要质量”活动,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教研室定期开展“老教师上示范课,中年教师上公开课,青年教师创优质课”活动,公开评课,相互探讨,在研讨与交流中融汇,在法与内容上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切实提升教学水平,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教研室发挥团队作用,加强教师教改、教研和科研工作,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形成了钢琴教研室、声乐教研室、舞蹈教研室、青年教师创新教学团队、青年教师科研团队等优秀团队。声乐教研室被学校授予“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二、以专业建设为驱动,促进内涵式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

专业建设是院系绩效考核的重点项目之一,根据对院(系)专业建设水平进行考核和评价,加大对新专业建设经费投入力度,同时,还对新专业给予指导,并给新专业适当的优惠政策,切实达到加强新专业建设的目的。以四川文理学院音乐系为例,从2007年来,以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为依托,为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紧紧围绕“强专业、育通才、广就业”的办学特色,在师范教育中融入非师范教育,在师范性素质教育基础上体现社会舞蹈表演专业的个性教育,注重川东巴渠民间音乐的开发和应用研究,贯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始终。随着专业建设的加强,新专业实验室建设逐步完善,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趋于合理,支撑课程体系形成,人才培养方案大胆创新,带动办学内涵的整体提升。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1.紧密联系专业实际,展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讨论,形成科学规范的课程体系。地方高校音乐本科专业由于办学历史较短、资金缺乏、师资队伍素质发展不均衡等客观原因,普遍存在生源素质较差,课程体系建设基础薄弱等现象。其教学现状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切合自身实际制订了《音乐学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并展开对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核心内容“四个促进”①、“三个基本”②、“两个突出”③、“一个引导”④的学习讨论,反复就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习定位、教材的选购、实践基地的建立以及课程设置的科目、开设的时间、学分安排等内容是否对人才培养方案起到了真正的评价标准和激励作用进行论证,从而形成既稳定又富地域特色的课程体系,开创人才培养新格局。并将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创新为“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分为专业学科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地方特色课程、学生自主课程、艺术实践课程等。以专业基础课程为基础平台,以专业学科课程为专业平台,以专业选修课程为专业发展模块,以地方特色课程为专业特色模块,以学生自主课程、艺术实践课程等为实践教学模块,实现强化实践育人,主动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为城乡综合一体化建设基层、服务社区培养“定岗式”应用型音乐艺术人才。

2.重视教材选用评估,自编教材初显成效。制定教材选用与评估制度,严格教材选用程序,重点选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教育部推荐、面向21世纪音乐专业教材、自编教材、实用性强和得到师生广泛认可的教材。在所使用的教材中,师生评价优良的教材达94%。教材编写也有了较大突破,至2012年教师主编教材3部,主编教学参考书3本。

3.注重队伍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加大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加教学管理人员培训、进修、交流、学习的机会,使教学管理人员不断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促进新建应用型高校教学保障体系的研究,学习和借鉴国内外质量保障体系先进理念,并将“教育即服务”的理念贯穿于内部质量保障的各环节,充分体现以育人为本,以学生成才和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改变单一依靠监督检查进行质量监控的状况。自觉地把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理论运用于工作,提高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工作执行力之中。制定了《教学管理文件汇编》、《学生手册》、《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等教学方面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保证了教学过程的正常运行,效果良好。

4.构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教学质量提高。为确保教学的中心地位,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主要分为校、院系两级。校级监控体系包括领导听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务处质量科;院系级监控体系为:听课评课、教学督导小组和教研室。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明确具体,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健全,建立教学质量评估制度、专业教师评议制度、学生意见反馈制度、教学督导制度等,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同时,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相关要求,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教师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办法,学生评价、教师互评、领导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在评价方法的运用上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对教学评价的结果及时运用于教师职称评聘、项目申报、评先选优和绩效工资分配,激发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的工作热情。

5.学习风气渐浓,建设效果明显。通过近年来持续有效的工作,校园学习风气日渐浓厚,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图书馆、实训室,图书借阅量增长,自觉到实训室做练习的学生日益增多,学生遵守校纪校规,学习主动性增强。2007年以来,共有8名学生被评为省优秀大学毕业生,66人被评为校级优秀大学毕业生,168人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6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105人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1055人次获得国家助学金,350人次获得学校奖、助学金。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硕士研究生的报考率和录取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三、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逐步提高。

地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于应用型人才。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地方和社会所需的各类应用型人才,追求现代大学“构建主动适应地方和社会对职业能力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涵,便成了首要工作。制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从实践教学入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为学生搭建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通过各种艺术表演形式的实训排练,国际交流、校内外交流表演、毕业专业汇报、艺术创作表演等舞台实践,学生熟练掌握了各种专业技能,建立了牢固的文艺建设体系,形成了服务意识,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

1.改善实训场地条件,保证实训实习时间。为进一步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学校制定并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实施意见》,依托地域和专业优势,积极加强与艺术团体合作,引进社会力量,共建共享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合作办学、合作育人模式。通过教学评估,配置了琴房、多媒体教室、舞蹈教室、数码钢琴教室、MIDI教室、排练厅、实训室、音乐广场等教学场所,从而满足了音乐学专业学生学习实践的需要,确保实训实习的时间。建立稳定的教学实习实践基地15个,其中,人文艺术合作育人创新基地1个,国际文艺交流中心1个。与四川省交响乐团合作签订了“人文艺术合作育人创新基地”协议,在丽江合作打造了一台具有典型云南民族特色的节目,形成合作培养音乐与舞蹈艺术人才的模式。与地方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合作,加强新课改合作研究和培训,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改革。与此同时,积极向海外拓展合作办学空间,与俄罗斯皇家芭蕾舞、韩国草堂大学等开展国际合作交流。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将社会实践纳入音乐本科教学计划,设置2个学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学生参加各种层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均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折算成学分,纳入课程考核。学校重在引导和鼓励学生深入农村、企事业、社区、中小学校等,感受社会的发展变化,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每年暑假或集中组织学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分赴基层,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和帮扶活动;或分散要求学生回家就近开展社会调查,每学年提交社会调查报告;或利用周末深入社区、留守儿童之家、义务演出、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院(系)还组织学生参加地方大型文艺演出,发挥当地的文化引领作用,使学生在演出中得到舞台锻炼,音乐系参加历届大学生艺术节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舞蹈《大巴山抬工汉》获全国一等奖;舞蹈《红色记忆》获四川省一等奖;舞蹈《麻麻辣俏幺妹》获四川省二等奖;合唱《红色歌谣不变调》、《火龙舞之歌》获四川省二等奖;表演唱《打双麻窝子送红军》、《巴山妹子》获四川省三等奖。

3.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强化专业综合训练。音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主要采用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音乐会相结合的方式。各阶段要求明确,流程清晰,管理规范,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开题、撰写、指导和答辩等环节均有具体要求,每年举行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观摩和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按规定确定指导教师,明确指导教师工作职责,大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结合社会实际,来自艺术实践、实习和社会调查的毕业论文(设计)比例不断增加。2011届本科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来自实践环节的比例平均达到了53%。近三届毕业生有72篇被评选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职业技能得到了全面锻炼,达到了培养要求。

四、紧密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促进办学定位的逐步明晰。

“服务地方,与地方互动”是对院(系)办学定位绩效考核的基本要求,也是地方本科院校的职责和突破点。近年来,各院(系)积极“找路子”,紧密围绕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合作共建活动。四川文理学院音乐系紧紧围绕学校“立足川东,服务全川,辐射周边省市”的办学思路,突出专业特色,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提出“立足地方,面向基层,服务城乡经济文化建设”的办学定位,狠抓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积极引导学生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提高专业实践技能,繁荣了地方文化市场,提高了达州市民的文化艺术修养。近年来,独立承办的各种类型的演出已有数百场,在达州及周边县市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比如,2008年参加四川省第十届运动会开幕式“火之歌”;2009年达州市第十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现场会文艺演出;2010年参加达州市元九登高节“大巴山民歌会”;2011年独立承办“巴国情韵”——纪念李依若诞辰100周年文艺晚会等。多次为“留守儿童基金”举行募捐公益演出,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依托地方与服务地方相结合,避免了办学定位的“大而空”,初步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

总之,实施绩效管理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院(系)教学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该校实行绩效考核以来,取得了一些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我们应当把绩效管理及考核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管理实践中不断改进调整,使考核指标更加科学合理、成效考核更加明显,努力实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注释:

①“四个促进”是指促进教学建设,促进经费投入,促进管理规范,促进质量提高。

②“三个基本”是指教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保证。

③“两个突出”是指突出服务地方(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

④“一个引导”是指引导参评学校构建并逐步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顾南宁,刘茄.基于绩效管理的高校二级单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0,(9):67.

[2]王峰,涂宝军.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院系教学工作目标管理[J].黑龙江教育,2009(10):51.

[3]李宝元.绩效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4]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2011.9.

舞蹈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第8篇

(一)办公方面:

1、缺乏基本的办公室工作知识,在开展具体工作中,常常表现生涩,甚至有时还觉得不知所措;

2、对实习单位各部门的工作情况缺乏全面具体的了解,从而影响到相关公文写作的进行;

3、对电脑知识的掌握度较低,这直接影响到相应的工作质量;编辑推荐:

4、工作细心度不够,经常在小问题上出现错漏;

5、办事效率不够快,对领导的意图领会不够到位等。

(二)教学方面:

刚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应变能力不强,课堂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由于舞蹈动作教授太快,没有给学生充足的理解、消化的时间;由于讲课不熟练,上课时没有好好关注学生,没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动作的程度。

针对自己出现的问题,指导老师要求讲到重要内容时候要留下时间让学生消化,上课要多关注学生,对于不专心的学生要注意提醒,并且还指出了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的很多细节问题,提出了很多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的宝贵意见。每节课结束,我都根据老师的建议修改课件和教案,希望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回顾自己的实习生活,与学生时代相比,很多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感受一:充实

学校中“三点一线”的生活简单而忙碌,生活范围相对狭窄,而工作以后,虽然呆在单位的时间也很多,但是却需要进行更为广阔的社会交往,认识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事情,最终融入到整个社会中去,这对于我而言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让我充满好奇,生活也日渐丰富。

大学期间,整日埋头苦读,大部分是上课时老师灌输的知识,老师怎么讲,我们怎么听,所学往往理论多于实践,知其然不知其用;而工作就不一样,从死记硬背的模式中脱离出来,转变为在实践中学习,增强了领悟、创新和推断的能力。使工作、学习、生活都更加的系统化,思考方式更加成熟。

感受二:压力

压力是自然而然的。在学校虽然学习上也有很大压力,为了考试和课业不断奔波,总还可以自由地安排学习和生活。但是到了工作单位,很多时间就要以工作为重,似乎自己的时间就很少了。每天就是以工作为中心,不断的领悟和学习。工作中遇到不熟悉的技术和课题,需要尽快地了解和学习,而不像在学校里面可以随意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同时,从以前学校里自由支配时间到工作单位的固定生活,也是对于自己组织性和纪律性的一个考验。实习之余,还要兼顾学习和毕业设计的撰写,这些压力似乎都需要我们慢慢去适应。

感受三:新天地

学校是一座“象牙塔”,在里面你可以生活的悠闲惬意,可以暂时忘却社会和生存的压力。但是生活总在前进,人总要长大,告别“象牙塔”是迟早的。工作单位和社会却更像一个“大熔炉”,不仅挑选出真金,更要将其锤炼成精英。

总之,这次实习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遵守组我的织纪律和单位规章制度,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

舞蹈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第9篇

舞蹈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一)

(一)办公方面:

1、缺乏基本的办公室工作知识,在开展具体工作中,常常表现生涩,甚至有时还觉得不知所措;

2、对实习单位各部门的工作情况缺乏全面具体的了解,从而影响到相关公文写作的进行;

3、对电脑知识的掌握度较低,这直接影响到相应的工作质量;

4、工作细心度不够,经常在小问题上出现错漏;

5、办事效率不够快,对领导的意图领会不够到位等。

(二)教学方面:

刚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应变能力不强,课堂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由于舞蹈动作教授太快,没有给学生充足的理解、消化的时间;由于讲课不熟练,上课时没有好好关注学生,没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动作的程度。

针对自己出现的问题,指导老师要求讲到重要内容时候要留下时间让学生消化,上课要多关注学生,对于不专心的学生要注意提醒,并且还指出了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的很多细节问题,提出了很多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的宝贵意见。每节课结束,我都根据老师的建议修改课件和教案,希望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回顾自己的实习生活,与学生时代相比,很多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感受一:充实

学校中三点一线的生活简单而忙碌,生活范围相对狭窄,而工作以后,虽然呆在单位的时间也很多,但是却需要进行更为广阔的社会交往,认识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事情,最终融入到整个社会中去,这对于我而言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让我充满好奇,生活也日渐丰富。

大学期间,整日埋头苦读,大部分是上课时老师灌输的知识,老师怎么讲,我们怎么听,所学往往理论多于实践,知其然不知其用;而工作就不一样,从死记硬背的模式中脱离出来,转变为在实践中学习,增强了领悟、创新和推断的能力。使工作、学习、生活都更加的系统化,思考方式更加成熟。

感受二:压力

压力是自然而然的。在学校虽然学习上也有很大压力,为了考试和课业不断奔波,总还可以自由地安排学习和生活。但是到了工作单位,很多时间就要以工作为重,似乎自己的时间就很少了。每天就是以工作为中心,不断的领悟和学习。工作中遇到不熟悉的技术和课题,需要尽快地了解和学习,而不像在学校里面可以随意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同时,从以前学校里自由支配时间到工作单位的固定生活,也是对于自己组织性和纪律性的一个考验。实习之余,还要兼顾学习和毕业设计的撰写,这些压力似乎都需要我们慢慢去适应。

感受三:新天地

学校是一座象牙塔,在里面你可以生活的悠闲惬意,可以暂时忘却社会和生存的压力。但是生活总在前进,人总要长大,告别象牙塔是迟早的。工作单位和社会却更像一个大熔炉,不仅挑选出真金,更要将其锤炼成精英。

总之,这次实习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遵守组我的织纪律和单位规章制度,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

青春的岁月,我们在校园里学习知识;成长的岁月,我们在工作岗位上耕耘锻炼。在每个人生阶段,我们都试图让自己过得更精彩。

舞蹈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二)

时光荏苒,忙碌中20年的脚步已经悄然走远。最近一段时间无论是看电视还是浏览网页抑或是听广播我们都能发现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进行年终盘点。的确,我们在过去的一年当中忙碌着、辛苦着、奔波着同时也收获着,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我们在制定宏伟蓝图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回顾上一年的苦辣酸甜来激励和鞭策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下面我就把 XX 年度的工作做简要的汇报总结。

一、师德表现

关心集体,以校为家。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认真负责集体备课记录的整理工作,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每周按时参加升旗仪式,从不缺勤。服从学校安排,人际关系融洽。本学年度全勤。 关心、热爱学生,做孩子们的好朋友。记得王校长曾经对我们说过:虽然你面对的是五、六十个学生,他们的能力水平高低不等,但在家长的眼中他们却是唯一的,是完美的,我们不要在心里就给孩子划分出等级,那样做对孩子是不公平的。说我们教师这个职业神圣是因为我们的工作完全是良心活,没有办法去准确地衡量!我认同王校长的话,所以我用爱心浇灌稚嫩的花朵,课堂上严格要求,课下每一个孩子都是我的朋友,一年的努力换来的是孩子们开心的笑脸,我经常听孩子们说:赵老师,如果能每一天每一节课都是你给我们上课那该多好呀!听到孩子这样的话我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二、教育、教学工作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认识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我认真地参加学校每次的培训活动,认真记录学习内容。脚踏实地,大胆创新是我教书育人的座右铭。本年度我继续领悟新课程标准,以新思路、新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常规课。本学期我积极参加了百花奖的赛课活动,在准备公开课的过程中我虚心向组内、组外教师请教,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最终拿出了一节符合自身风格、深受学生喜欢的公开课《跳起舞》,为本年度的教学工作添上了一个美丽的音符。

学校的bbs论坛也是我经常驻足的地方,在那里我认真学习其他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先进经验同时也把自己好的做法、想法跟大家分享,这种方便、快捷的学习方式使我的生活更加充实。通过多种方式的学习我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撰写的论文也多次在国家、省、市、区获奖。 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值周教师的工作让我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学生,我非常认真地对待这项工作,并且能够富有创造性地开展。让我校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学生。

我负责的校舞蹈队可谓是本年度的一个工作亮点,今年编排的舞蹈《好运来》获得了南岗区中小学生文艺汇演的一等奖,我本人也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和南岗区第十七届校园艺术节活动的优秀组织工作者。在代表学校参加黑龙江省督导评估检查的活动中,孩子们的表演打动了在场的所有领导,受到了领导们的高度赞扬。在南岗区教育局的新年联欢会上,舞蹈《好运来》代表南岗区的中小学生为参加联欢的领导们作精彩的表演,迎来了阵阵掌声。

为了庆祝建队55周年,团省委在黑龙江省电视台筹备了一场题为:民族精神代代传的晚会,我校舞蹈队也光荣地被邀请表演创作歌舞《美丽的鲜花献给你》,整个舞蹈从排练到演出只有七天时间,而且恰巧赶上十一长假,我和孩子们放弃了休息时间,每天早早来到学校进行排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节目预检的时候我们就受到了团省委领导和电视台导演的高度赞扬,说我们的节目是放心节目、效果好、符合晚会气氛10月22日晚会在黑龙江省电视台播出,效果非常好,坐在家里,通过电视当看到我们复华小学的名字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时候,我相信每一个复华人的心情都会无比的激动。 为了让舞蹈队的孩子能够学到更多、更新的知识,我放弃个人休息时间外出进修,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又在今年拿到了澳大利亚踢踏舞和爵士舞的教师任教资格证书,这时的我站在课堂上无愧于自己也无愧于孩子,孩子们在我的课堂上学到的舞蹈不会是过时的,我也不是在吃自己的老底儿,而是把新鲜的果实摘给孩子们,让活力和激情在舞蹈的课堂上涌动。

我是一个对集体充满了热情的人,勤勤恳恳、脚踏实地使我的工作作风,助人为乐是我的快乐之本,只要是对学校对大家有好处的事情我都会不计较个人得失,把他完成好。XX年是幸福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当中我付出着、收获着、快乐着、进步着,即将到来的XX年我同样会用心去面对,用我的全部热情来浇灌我深爱着的事业。

舞蹈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三)

在这一年中,我时时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创新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教好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为己任,踏踏实实,任劳任怨。为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先将本人在这一年来的思想工作表现总结如下。

一、思想上

一年来,我时时处处不忘加强思想政治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做同志们的表率,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一年来,我从不因故请假,迟到,旷工。不怕苦,不怕累,总是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

二、工作上

一年来,我服从学校领导的分配,认真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在教学中,我虚心向老教师请教,认真钻研新大纲、吃透教材,积极开拓教学思路,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等能力。另外,本人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很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发表教学论文1篇。

在搞好工作的同时,我还不忘与同志们搞好团结,尊敬领导及同事,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同志。

舞蹈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人文素质;渗透式教育法;思维方式培养;IT人才教育

1研究背景

走在美丽的校园里,常常会看到绿化带上有食品袋、包装盒、烟蒂等杂物,觉得非常不和谐;路上学生们隐约传入耳中的对话中夹杂着的脏话,让人感到不够美。尽管实验室门口挂着“不许带食物进实验室”的条幅,尽管老师一次次都说不要在实验室吃东西,但学生每次实验课下课后,实验室内总有饮料瓶、食品袋留在计算机键盘旁。还有的学生毕业后要出国留学,请老师写推荐信、翻译资料等,离校时连给老师道声“感谢”,说句“再见”都没有。

在送新生报到的家长队列中,还有为十八九岁的儿子掉眼泪的妈妈。她恨不能包办孩子的一切,却不知道自己无形中阻碍了孩子的正常成长。大学同住一个宿舍,有人不会打扫卫生,也有人不愿打扫卫生,不懂得基本的人际交往礼仪、生活常识和保持自己身心健康的行为方式。

学生在大学的IT专业学习四年后,走出校门,踏上工作岗位,很多企业培训新员工的课程包括商务礼仪、有效沟通、企业文化等内容[1]。如果从小学到大学,一个人整整接受了十五六年的教育(没有加上幼儿园教育),连基本的行为方式和接人待物的礼仪都不懂,只是一个“工匠”,不是一个有思想、有理想抱负和坚定信念的社会新生活开创者,就背离了教书育人为君子、成圣贤的根本宗旨。这是值得反省和深思的。

本文探讨的另一个问题,是学生的思维方式普遍存在有悖基本哲学常识的现象。谁都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可是逃课、不做课后学习功课、考试抄袭、毕业设计蒙混过关、总想轻松拿到毕业证书等做法和想法,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这本身就流露出想吃“免费午餐”的思维方式。反过来看,这样的IT专业大学生到社会后,用人单位还会觉得你达到了大学生应有的水平吗?你轻松拿到的文凭别人还会再相信吗?这一现象对那些认真对待学习生活,塑造自身良好素质的大学生们也是一种不公平。

事实上,我国适龄青年中只有23%左右的人才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他们应该成为社会的精英,成为未来社会新生活建设者中的栋梁。尤其在目前的社会中,样样事情都离不开IT,社会的运转业已依托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之上了。所以,IT人才人文素质的培养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关乎一个民族的兴旺。人文素质体现了一个人的志向情趣抱负、文化品位、思维方式和生活工作习惯,越早培养越好。

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迁。教与不教,正确的教与错误的教,最终结果差异巨大。所以,大学IT人才培养必须包含、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

2以不教示教

国外人文素质教育的模式是以美国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归纳总结的渗透式教育方法为代表,即以“不教示教”,以音乐、体育、艺术、与企业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2]。渗透式教育以圣贤教育为主,倡导博爱、社会责任;不仅关注个人的幸福,还关注子孙后代的幸福,关注整个人类的福祉和命运。

我们应该采用开放的教育思路与手段,将寓教于乐的形式和目前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方式相结合,弥补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丰富业余体育和文化生活,成立文体俱乐部,构建既具有健身性和文化性,又有机结合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大学生文体生活方式。把传统的文体活动,如合唱团、吹笛子、拉二胡、弹琵琶、戏剧节等,以及武术中的太极拳、太极剑和舞龙舞狮运动,还有具有时代特征的野外拓展运动,如轮滑、飞盘运动、木球运动、定向运动、体育舞蹈等新兴项目开展起来,作为学生修身、健体、养心的主要训练手段。特别是野外拓展运动课程,是集体育、教育、心理、植物、动物、地质、地理、旅游、探险、法律等众多学科于一身的新型户外运动项目,值得推广。

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先行后知”、“边行边知”、“愈怕愈行”等体验式学习方式,打破传统的以课堂“教”为主的单纯文体教育模式,让学生愉快、积极、刺激地参与,在大自然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领悟道理。野外素质拓展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许多生存技能,挖掘自身潜能,还可以学会更好地与人相处等人文知识和技能。师生共同参与这些活动,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就是以“不教示教”的方法之一。

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在推动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文体活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创建校园文体生活氛围,是实施IT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拓展的有效途径。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内、课外文体文化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一种群体文化。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是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的。

另一个方式,是在IT专业课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在IT专业大学生人文价值观培养中起到春雨润物细无声,以及习惯成自然、每日三省、水到渠成的作用。如欧美的IT专业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人文教育始终贯穿于实验、课程设计、社会实践、作业、论文以及毕业设计等各个教学环节中。我们连续3年选用美国影印版教材《Computing Essentials》,该教材每章都有讨论IT涉及的社会、法律和伦理、自身身心健康的问题。教师要求学生课后分析IT带来的法律、道德和社会、生态环境、人身安全等问题,引导学生全方位思考IT发展与人民生活、技术发展与社会的关系。这使学生从技术里跳出来,以更宏观的视角审视IT,思考技术发展方向等人文的深层次问题,确实值得我们借鉴。

美国大学普遍为IT专业大一新生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更与我们不同。该课程的学时量大,涵盖人文知识范围宽泛。如芝加哥大学通识教育课时占到大学总课时的50%,常青藤学校中最少的通识教育课时也占到了总课时的20%。内容包括各种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各种观念、各种价值观;世界历史文化(如读《古兰经》);美国文化;科学核心课程;人文社会科学核心课程等[3]。因此,通识教育使IT专业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而不只是提高IT技术技能。迄今为止,为什么计算机界的最高奖项――图灵奖都被外国人拿去?我们认为,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还有一个现象,是IT职业伦理教育的差别。发达国家的职业伦理教育已经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作为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近代职业伦理十分活跃与繁荣。如医学伦理、生命伦理、基因工程伦理、生态伦理、科技伦理、经济伦理、企业伦理、政治伦理、国际关系伦理、家庭伦理、媒体伦理、计算机伦理、网络伦理、工程伦理[4]等。从理论上划分,职业伦理教育可以分为哲学层面的伦理理论教育和具体的职业伦理规范(又称为职业操守)教育,是“道”与“器”的关系。两者既相互联系又各自有独立的研究内容。

但我国的工程类伦理教育还不是很普及。如我国教育部计算机与信息类专业高等教育教学大纲中规定必须开设的计算机伦理、信息伦理或网络伦理等课程[5],到现在还只有少数学校开设,仍然没有普及。而英美等国的大学中都有计算机与社会责任,计算机与社会,软件工程师的职业伦理,哲学、科学和技术这样的研究中心。在谷歌上用关键词“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file type:pdf”搜索,获得约1 070 000条结果;用“职业伦理教育”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查找,1999年至今的文档总共只有记录13条。可见伦理教育在国内外受关注的程度有多么大的差别。

3走出校园,认识生活

做一个受社会欢迎的人,与人相处很融洽的人;做一个有抱负的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才是IT人才教育的真正目的。据我们观察,凡是在学校参与了社会企业兼职的学生,各方面都显得成熟一些,人际交往礼仪也好很多,毕业就职也顺利得多。只在学校不出门的学生,大多很害羞,不善与人沟通,就业较困难,而且适应新生活环境能力也弱。所以,鼓励、引导学生利用暑假兼职,认识社会,学习与各种各样人沟通的技能,走进企业,走进社会,都是很好的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

走进社区做志愿者,更是一个良方。因为志愿者群体整体素质比较高,而且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追求的人生目标高于一般人群,文化修养相对也高。

西方志愿者主要起源于罗马时代的博爱精神、基督教的宗教责任及救赎。志愿者活动可以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志愿者在把关怀、帮助带给社会的同时,也接受了爱心、感恩教育,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崇的教

育理念。参加社会上的志愿者活动,结交这样的朋友,对IT专业大学生来说终生受益。同时,学生走入社会,审视自己,也可以为将来的IT职业发展选定目标,促进学生早日转变学生身份观念,朝职业化人士身份转变。

4结论

我们认为,从社会的宏观文化环境,到学校的IT职业伦理教育和文、体、艺、户外、社区等多元化的渗透模式,再到微观课堂中的人文与技术内容融合,都需要探索和构建一套灵活适当的人文教育体系和模式。这可以为IT人才成长提供开放的空间,为塑造一个有社会责任、能够关注人类未来和具备诚实、可靠、笃信、责任心、仁爱等人类基本价值观[6]的IT技术人员提供必要的教育手段和途径。

目前,各行各业都建立了完善的职业执照认证制度和体系,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们还须在IT职业伦理规范建设、微软用户行业职业道德信誉度监督、职业教育模式的多元化、开放性校园文化建设等领域与社会开展多层次合作,大力发展网络教育,为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培养合格的IT人才。

参考文献:

[1] 查建中,何永汕.中国工程教育改革三大战略[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 龚志宏. 西方高校渗透式道德教育及其启示[J].探索, 2006(2):139-141.

[3] 郭斌. 通识教育师生谈(14):名著工程与美国的通识教育[EB/OL]. (2007-05-18)[2010-09-16]. www.fudan.edu. cn/tsjy/article.php?id=120.

[4] Terrell Ward Bynum, Simon Rogerson. Computer Ethics and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M]. Wiley-Blackwell, 2003.

[5]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0-147.

[6] Anderson, Ronald E, D Johnson, et al. ACM Code of Ethics and Professional Conduct[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1992(35):94-99.

Training of Human Art for IT Education in Chinese Colleges

FENG Jixuan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 Ningbo 3151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facts in Chinese college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issing educational tools and contents during the IT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poses the core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philosophy is Bujiao Shijiao (no education is education) and the ways to establish humanistic qualities for IT students. Students should be out of campus, part time jobs, involved in enterprises and in community.

上一篇:招标毕业设计总结范文 下一篇:机电毕业设计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