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范文

时间:2023-03-04 11:02:48

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范文第1篇

《文学评论》(CN:11-1037/I)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文学评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学评论 写作 指要

写作文学评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研读作品,找出特色。一篇文学评论可以全面系统地论述作品的成败得失,写成洋洋可观的长篇论文;可以取其一点评判作品的瑕瑜优劣,写成娓娓叙谈的短章随笔;可以专门评论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也可以着重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但是,一篇评论的容量总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抓住作品的特点,从一个侧面去评论,才会有特色,有深度。

(二)抓住重点,深入阐发。中学生写文学评论,一般评论的对象,无外乎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和人物形象;也就是说,不外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因此,可以分开来说。在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述时,要顾及全篇,分清主流和支流,分清本质和个别现象,全面、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总的思想倾向;要以作品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让读者觉得评论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能口服心服。评论人物形象的重点应放在人物性格特征上,要分析人物的外貌、语言和行为等特点,要抓住作品刻画人物的细节,还应该准确地剖析人物之间的关系,以显示人物的性格和思想,让读者充分认识人物形象的本质和社会意义。

(三)小中见大,写深写透。对于中学生来说,要使评论观点鲜明,主旨突出,议题不宜定得太大,论述的范围不宜开得太宽。评论一部作品,不要从思想到艺术,从世界观到创作方法,都去作全面的论述。可以从一个侧面人手,评其中的一个人物形象,一个场面,一个镜头,一个细节,一句话或一支小插曲。总之,应该抓住使你感受最深的一点,针对现实中的某一问题,有感而发,小题大做,写出自己的真切体会。这样,文章就容易做到笔墨集中,主旨鲜明突出。

(四)评论为本,文学为用。文学评论是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它既是“评论”,也是“文学”;因此,有人叫它作“评论文学”,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就是说,一篇好的文学评论文章,它不但应该有正确的论点,有力的论据,透辟的见解,严密的逻辑,同时还应具有优美的言辞,生动的形象,使人一读为快,从中得到一种艺术享受。

初学写文学评论,要谨防以下失误:

(一)防止混淆文体。文学评论和读后感都是针对某一文学作品来写的,都要适当引述作品,所以,二者有共同点。但是,读后感主要是在读作品的基础上写主观感受,谈体会,谈心得,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打上了很深的主观烙印。文学评论是在研读作品的基础上,对作品客观存在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作出客观的评论。总之,读后感写的是一种主观感受,可以因人而异;文学评论的是一种客观特色,必须客观实在。

(二)防止述而不议。文学评论离不开对文学作品的复述和摘引,但这些都应该建立在对被评论对象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所作的高度的概括和集中,要体现评论者的观点,且为评论服务。所以,写作时应围绕评论中心,恰到好处地引述或介绍,力避冗长和枯燥。在引论部分,只能引述自己将要评论的内容;与自己所评论角度无关的,不作引述。引述之后,应立即过渡到自己所要评论的问题上来,集中所有笔力针对所评对象深入分析。

(三)防止言过其实。写文学评论,应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好坏褒贬应客观公正,既不夸大其辞,又不主观武断,要注意辩证分析,不能轻易就去“扣帽子”,“打棍子”。语言可以严肃,也可以活泼,但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掌握语言的分寸。

文学评论范文第3篇

文学是人的精神活动和艺术创造,并不需要过于呆板的法规。第五,文学评论与文学赏析,评析,评介的区别。赏析:重在理解原文,欣赏原文的成功之处;评析:兼评兼析,是在理解分析原文的基础上适当加以评论的;评介:重在介绍原文,评是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表明介绍是有所侧重,起导向作用的;评论:重在发表评论者的观点,有时把原文只作为引证评论者观点的材料,旁征博引,深入广泛挖掘。好的评论、权威人士的评论对原作品的文学地位和社会影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评论一部文学作品、一个作家或一种文学现象,必须掌握批评的标准。文学评论的标准有政治标准、思想标准、历史标准、社会标准、艺术标准、美学标准等。用不同的标准来评论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我们应该用美学标准和历史标准来衡量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2]写文学评论,与写别的文章最不同的地方,就是有一个作品作为评论对象,针对这个作品发表你的意见和看法,做出好或不好的判断,也就是有了一个被限制的说话范围。“一般说一个作品摆在面前,当读完之后马上产生一个印象,或者说直觉:这个作品好或者不好,或者还有某些不懂、不清楚的地方。这个直觉往往就是所写文学评论的发端。但这只是初步的,不能‘只评而不论’,所谓‘评论’,既是针对作品说话,又是把话说给读者听,所以要说服读者,就必须有充分的理由,深入一步,进行理性分析,深入地指出这个作品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好,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等。”[3]这是文学评论的核心部分,故应说得有条理,有层次,一层一层深入下去,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显示出评论文章的质量和品味。多数评论基于这么五个问题:1.这部作品说些什么?这个问题只涉及到作品的一些表明现象。主要应该对“谁”,“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为什么”和“如何”给出正确回答。2.这部作品意味着什么?此问题是在于阐明作品的主题。一般在四个方面着手:内容释义;感觉感情;语言调整;作者意图。3.这部作品是如何表达的?这个问题涉及到作者为了在读者中得到预期反应所运用的技巧。4.这部作品表达的好不好?此问题建立在前三个问题之上,是为了公平、正确地评价一部文学作品与读者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能力。5.这部作品值得创作吗?此问题是关于作品的价值问题。一篇文学评论只有正确地指出作品的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才称得上是一篇好的文学评论。从严格意义上讲,不应该是为了写文学评论的文章去读作品,而应该是读作品中有所悟,对作品经历了感受、体验、分析和鉴别的过程后,才写文章介绍、分析、评论。笔者认为指导初写者写文学评论大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鉴赏习惯

在平时阅读文学作品时,应有意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思想倾向,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体味作者的爱憎情感,品评表达技巧等方面的精妙,也就把握住了文学鉴赏活动的一般规律;并能在与作品的上述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培养审美能力,发展思维能力,综合提高鉴赏能力。而这正是写好文学评论的基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必须在平时的阅读中慢慢培养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习惯和能力。“读到《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时,可展开丰富的想象:大江两岸,怪石嶙峋,犬牙交错,陡峭险峻,拔地而起,直插云霄;江水滔滔,汹涌澎湃,如雷霆万钧,似万马奔腾,拍打着江岸;波涛滚涌,击起飞花碎玉般的浪花,巨浪翻卷,喷吐着白色的泡沫,如朵朵绽放的白莲,似堆堆无暇的白雪。一幅雄伟壮丽的赤壁江山景象慢慢在脑海中呈现出来。”[4]又如在读到莫泊桑小说《项链》时,可选取自己有兴趣又能驾奴的鉴赏角度,对玛蒂尔德这一典型形象,或肯定或否定,有意落实鉴赏规律,并持之有据,自圆其说,这便形成了评论文章在思想上的初步构思。

二、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鉴赏能力的基础,更是写好评论文章不可却少的品质。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大体在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带着问题阅读。如读《鸿门宴》,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项羽的性格特征如何?他的失败与其性格有没有必然联系?经过反复思考必会得出自己的见解。第二,在比较中阅读。在比较中阅读,可进一步提高阅读鉴赏的能力。“在讲授朱自清的两篇散文《荷塘月色》和《绿》时,可结合两篇文章不同的创作背景,感受作者截然不同的心情,从而理解景物中所包含的人物情感,并结合具体的文章语句体会‘外物皆着我色彩’的地方,从而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道理。”

三、小处着眼,片断训练

评论文章的初写者,在最初写作时往往会不得要领,泛泛而谈,面面俱到,没有重心。要避免这一现象,必须抓住作品的闪光点,也就是作品最有特色的地方,或写作者最有感觉的地方。茅盾抓住了自己对《水浒》感受最深的人物和结构两个方面并加以评论,写出了《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5]文学评论的文章应叙议结合,评析结合。真正的创作首先来自模仿,初写者可先就几个文学片断模仿写作,自己尝试写一写微型的文学评论,如有偏差,及时纠正,落实写作要领,渐习渐悟,一定会取到显著效果,最终穿越感性化的鉴赏阶梯进入理性化的评论之中。小说的评论文章相比诗歌、戏剧的评论较多,看到的较多,可多方面参照、借鉴,容易模仿写作。如:一篇小说,当完全熟悉了它的内容,可尝试写它的“主题思想”,分析它的“思想内容”是否有促进社会进步、关怀人民生活意义;试着指出它的“高明”与“不足”,或在某些方面还存在“脱离现实”与“赶不上时代”的局限性。同时,也从作品的艺术表现中,指出它在表现主题思想时的得失与优劣之处。初写文学评论者应掌握以下方法:(1)复述议论:围绕所要论述的问题,选择引用有关的原文,在此基础上阐述自己的观点。(2)概述分析:用简洁的语言把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等概括出来,给读者以明晰的总印象,然后再对作品本身的各种因素及其关系加以剖析,说明比较,使读者对作品本身有透彻的了解,从而相信评论者的观点,并非无源之水。(3)联系比较:联系作者本人不同时期的作品特色,或同一时期其他作者同类型的作品,或显示生活中的事实等进行分析比较,突出其个性,肯定其优劣,发掘其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4)情理兼备:理,指评论者通过理智的分析,在评论中表现出来的逻辑力量;情,指评论者把自己的爱憎感情渗透进评论过程中,使评论有内在的情感力量,能够感染读者,达到评论效果。另外,可根据评论对象的文体特色,尽量选择和谐统一得体的评论体式。如:论文式、随笔式、书信式、对话式、序跋式、评点式、考证式、诗体式、与原著融为一体式等等。对文学评论的写作,既要重视方法论的研究,又要注意对评论主体思维特点的了解。评论写作主体的思维是多元化的。

下面仅就文学评论写作中发散性、创造性、情感性的思维特点进行粗浅的探讨。[6](1)发散性思维。它是从同一来源材料出发以探求多种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当我们要评价具体作家的作品,对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学运动、文学思潮以及各种文学流派的分析,探讨和总结文学现象中有规律性的问题时,往往先应用的就是发散思维。例如我们要评价一部小说,脑子马上会浮现作者的时代背景和气质构成、文本的语言、主题、题材、人物形象、社会性、创作方法等等。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部小说。作为批评对象的文学作品是一个综合体,从构成作品的物质材料、工具、手段到最后产生的精神性效果,从文学作品呈现的外观到内在意蕴,各种因素盘根错节、气象难测。(2)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与习惯性思维相对。创造思维是一种求异思维,往往能打破常规,选择与众不同的角度,揭示比较新鲜,深刻的主题,取得常规思维所达不到的效果。它常常是对现成的规范提出疑问而引起的。在文学评论中,其具体表现形式为对作品形象意蕴的独特发现。大量的批评家都试图追溯凝定在作品形象中的作家本意,但是追溯求得的所谓作家的本意恰恰是批评家以独特的审美眼光审视作品意象的自我发现。例如奥斯特罗夫斯基的《大雷雨》刚一问世,人们普遍认为小说描写的是一个为爱情而死的女人的故事,是一出纯粹的家庭悲剧。但批评家杜勃罗留波夫在形象中却有独特发现:这是一出对未来历史含有乐观意义的社会悲剧,在主人公卡杰琳娜的思想、行动中,体现了当时俄罗斯这个“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对作品形象意蕴的独特发现,使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大大增殖,使作品形象更加多层次化、主体化。文学批评在创造批评自身的同时也参加了文学作品的第二次创造。有谁说不是杜勃罗留波夫创造了《大雷雨》的第二次生命呢?所以说作品形象意蕴的独特发现,往往是评论家打破思维常规,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去揭示作品深刻的,与众不同的主题和作品本质。因此,它的思维形式是一种创造性思维。(3)情感性思维。创作,是“为情而造文”,而不是“为文而造情”。创作需要激情评论也需要激情。没有激情,没有审美感觉,就无法进入美学的批评。文学作品总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离开一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氛围,就无法对它作出公正的评价和科学的说明。这就要求我们把作家、作品放在历史的发展中,放在一定时代的、社会的、民族的生活环境中去考察。

文学评论范文第4篇

《华文文学评论》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年刊,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文学评论范文第5篇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顾sir茶馆”,一边聊聊《〈雪〉四人谈》的具体内容,一边谈谈文学评论的写作方法。同学们,你们有兴趣么?那赶紧就座吧!

(请五位学生分别扮演王蒙、黄蓓佳、斯妤、李允经、鲁迅。另有学生数名。)

第一道茶:走近作品,确定角度,提炼观点

(顾sir:大家好,欢迎来到“顾sir茶馆”。今天,我们茶馆高朋满座,其中既有读过鲁迅的作品《雪》,并写出了评论文章的王蒙、黄蓓佳、斯妤、李允经等作家,也有一些普通读者,同时,我们还特地请来了鲁迅先生。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们独特的魅力!没就座的请赶快入座哦!)

1. 《〈雪〉四人谈》呈现了4位作家读过《雪》后的一些独到的见解。首先,请4位作家分别阐述一下他们的主要观点,以及他们写作文学评论的角度。

【温馨提示】

学写文学评论,首先要在熟读作品的基础上,对作品形成总的评价。这个评价产生的前提,便是要确定评论的角度,提炼出自己的主要观点。很多同学对“评论角度”还不够了解,但只要听4位作家一介绍,便不难发现,艺术手法、语言、情感等,都是很好的评论角度。

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些问题:

(1) 这部作品说了些什么?

(2) 这部作品的内涵是什么?

(3) 这部作品是如何表达内涵的?表达得好不好?

(4) 这部作品值得创作吗?

2. 师生共同回忆鲁迅的《藤野先生》,并请鲁迅介绍一下:其作品说了些什么,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是如何表达的。然后请几位同学用“这部作品_____好,因为_____”的句式,确定自己评论的角度,同时阐述自己的观点。

【温馨提示】

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此,同学们要先学习《〈雪〉四人谈》中,4位作家确定写作角度的方法,以及对主要观点的表达方式,再以《藤野先生》为例,梳理出可供评论的角度:写作手法、语言、情感、作品与作家性格的关系、选材、描写等。

第二道茶:走近名家,把握结构,学以致用

(顾sir:同学们,你们已经确立了写作文学评论的角度,又有了对作品的个性评价,下面,就要去论证自己的评价。那怎样去构思行文呢?我们还是向4位名家多多请教吧。)

3. 刚才,4位名家已经分别介绍了他们写作的角度及主要观点。下面,请同学们针对他们作品的结构或构思提出你们的疑问,嘉宾们将现场作答。不过,你们也不能闲着,要记得把下面的表格填好哦!

【温馨提示】

很少有同学写过文学评论,因此,对这4位名家的作品,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了解内容,而应当认真揣摩,把它们当作我们写作文学评论的范本,这样,即便不能在结构上出新,但对于初学者来说,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

第三道茶:给定角度,提供观点,课堂学写

(顾sir:写作,只讲不练,必然是过眼云烟;只练不讲,也只能是隔靴搔痒。品完了两道茶,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热身运动――写一篇简短的文学评论。快来一试身手吧!)

4. 下面这则文学评论,已写好了开头,亮出了自己的观点。请同学们运用《简洁精纯的〈雪〉》中所采用的“先总后分”的结构,结合《藤野先生》一文的具体内容,续写下文。

开头:《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紧扣藤野先生进行刻画,行文缜密,结构严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下面这则文学评论,已写好了结尾,并在结尾中对所要评论的内容做了总结。请同学们仿照《〈雪〉的独特之处》一文的结构,结合《藤野先生》一文的具体内容,补写上文。

对比烘托是一种艺术手段和技巧。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见到作家将人与人、人与事进行对比,并在对比描写中表达自己的倾向和爱憎情感。鲁迅的《藤野先生》多次运用对比烘托的手法,突出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使得人物形象的刻画更为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这一环节是对所学课文的再学习,也是学以致用的高境界。学习写作文学评论,需要在老师的搀扶下逐渐成长,这个“老师”既指我们的授课老师,也包括那些美文佳作的作者。如果同学们每读到一篇成功之作,都能在读懂、读透的基础上,学写、仿写、续写、扩写、缩写,定会对写作水平的提高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四道茶:师生共议,扬长避短,课后强化

(顾sir:同学们,“茶”过三巡,大家今天来茶馆的收获一定不少,不仅进一步巩固了所学内容,还与名家零距离接触,学习了文学评论的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写出了文学评论处女作。下面,大家不妨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正好可以请名家指点一下。)

6. 鲁迅说法:请一位同学朗读自己的文学评论,然后由鲁迅扮演者从鲁迅的角度评判这则文学评论的优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焦点访谈:选择某一位同学的作品,然后请同学们就其中的一个点,如角度、语言、结构等,畅所欲言,谈谈如何针对一点写好文学评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对一篇文学作品发表评论,既要有正确、鲜明的观点,又要有准确、充分而有说服力的论据,同时还要具有文学批评的当代意识,按照文学规律,结合作品实际进行具体分析。否则,在文章中尽讲外行话,或者对文学作品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这样的评论肯定难以说服别人。

文学评论范文第6篇

首先是对评论在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本来,创作与评论好比是驱动文学行进的双轮,或是文学腾飞的两翼,二者是互为依存的。“文学”二字如拆开来看,“文”指作品文本,“学”就是关于文学创作的学问即理论研究,只有二者的有机结合,才构成完整的“文学”。作品文本是文学理论批评、研究的对象和基础,而文学理论批评与研究则揭示文学创作的特征、规律,总结文学创作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合程度和成败得失之经验教训,并提出发扬或改进之意见,从而对创作起到引导、提升和助推、促进的作用,所以,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正因为如此,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理论批评,党中央的理论刊物《求是》杂志也刊发文艺评论文章,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出版《文学评论》杂志,中国作家协会除主办文艺评论专刊《文艺报》外,还在部级的“鲁迅文学奖”中设立了文学批评奖项。我们公安系统的群众出版社也在其“啄木鸟文学奖”中专设了一项“评论奖”,我应邀为著名作家张平成名作《天网》写的序就获得过“啄木鸟评论奖”。但我们自己系统举办的有关“文学奖”却只给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评奖,而不设“评论奖”,虽然有综合性的“文章奖”(本人写的《公安文学作品选讲·代前言》的长文,获得过“金盾文化工程·文章奖”),但没有文学评论奖,在客观上就会给人以一种文学只是指文本创作的印象,甚至会因此得出创作是重要和值得推崇的、而评论是不入流或可有可无的结论,这种厚此薄彼,实际上是一种偏差和误导,这不仅无助于文学评论的发展,对创作也是无益的。大的如一个时期的创作倾向是好是坏无人予以分析评说,小的如一篇或一部作品发表、出版后,听不到肯定的或批评的声音,优的不知道好在何处并发扬光大之,劣的也不知差在哪儿并因得不到指导而原地踏步,长此下去,由于评论的失语和缺位,文本创作就处于自生自灭的茫然状态。为了汰劣存优,避短扬长,沿着正确和健康的方向前进,应重视和加强文学评论,鼓励文学批评,使公安文学全面地繁荣发展。

其次是评论难。一是写作难,因为文学评论的写作需要广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具备丰富的文学史知识,以及深厚的历史、哲学尤其是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学识素养。文、史、哲既独立又不分家,是相关涉的,甚至法学、社会学、宗教学和自然科学也与文学有不同程度的关联。如果知识准备不足,文学评论就难以下笔和成篇,勉强为之也会捉襟见肘、破绽百出,无法服人。二是发表或出版难。现在文学杂志随处可见,可谓遍地开花,报纸副刊也不少见,但留给评论的版面却很少,有的只是点缀而已,甚至根本不刊发评论。评论集或理论专著因印数少不赚钱,出版更难。此外,还有一个评论环境的问题。当前,作家普遍自视过高,缺乏自省精神,甚至于存有“自恋”情结,大多以为自己写的都是“最优”,只能让人叫好,不容旁人“挑刺”,评论文章哪怕说了很多好话只是指出其作品还存在一二缺陷,作者也不高兴,甚至评论家不愿应景加入吹捧的行列,也会遭其忌恨,个别的甚至背地里使坏。当然,评论环境不佳,作者或许也另有苦衷。记得有一次我应邀到一个小城参加一部电视剧本评审会,该剧作总体上写得不错,只有个别之处尚可加工提高,我如实地发表意见,目的是使其更加完美,没想到在场的主管领导会后竟因此就否决了对拍片的资金投入,使作者付出的辛苦泡了汤。既然创作的主客观环境都不允许评论家对作品如实评价,在无所适从的情况下,看破红尘的评论家只好搁笔闭嘴,远离评论。不过,再难再少,毕竟评论文章还有人写,这说明执著、钟情于文学事业的有责任心的评论家是不会知难而退的。

如何改变评论不景气的局面与现状?这也要从多方面着手。首先当然是主管部门的领导要重视、鼓励、扶持文学批评和理论研究,允许和客观对待不同意见的存在;其次是要净化和优化评论环境,建立作家与批评家是友而非敌的正常关系。文学评论者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拒绝商业式的“势利批评”或不讲原则的“人情批评”,做到客观、公正,对作品秉持如实地好处说好、差处说差,说理充分,以理服人,既不要胡吹乱捧,也不能以偏概全、甚至无限上纲一棍子打死。要遵循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提倡批评与反批评,欢迎被批评者提出反驳意见,养成切磋探讨之风,使真理越辩越明,共同为文学的繁荣发展而携手奋斗。

在商品经济形成热潮和升官发财几成时尚观念的年代,文学已不尊贵,作家评论家也不显赫。现今报刊和出版社几乎都按发表或出版的字数计酬,如从事长篇小说或多集电视连续剧创作,作家还可能发一笔小财;但写评论,即便发表付酬了,稿酬也少得可怜,有时甚至是劳而无酬的,若自费出书,如无关系和本事拉赞助,更要自掏腰包了。所以,搞文学评论,绝对是一种清苦的行当,应当不畏含辛茹苦、具有献身精神才行。我因此对不计报酬、愿意而且能够坚持不懈地从事文学评论的同志,心生敬意。

我从事文学评论数十年,甘苦备尝,对古人所说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可谓身领神会。我的第一篇公安文艺评论,是1964年8月发表于《天津日报·副刊》针对有治安情节内容的电影《北国江南》所写的影评,而着重写作和发表公安文学评论,还是“”后尤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公安部国际政治学院、警官大学、公安大学中文系任教任职期间的事。虽然对“公安文学”加以概念界定和理论概括是我率先做的,但公安文学早就存在。新中国建立后至“”前十七年,当肃反(尤其是反特)题材的小说、电影、戏剧作品从新中国文坛异军突起且广受关注和好评的时候,尽管当时还未对此形成“公安文学”的明确观念(有些出自部队作家如公刘、白桦等之手的表现边检反特斗争题材的作品还被评论家归入军事题材文学,这也无妨,因建国初期就有“公安军”一说,当时军警一体,公安部长罗瑞卿兼任公安军司令员),但公安文学的创作和评论实际上已然现身了。这说明:公安文学评论是伴随着公安题材文本创作而出现的,二者的历史几乎一样长。我非公安文学评论第一人,更非它的“鼻祖”,只是公安文学评论阵地上的一名老兵而已。现在已年高体弱,精力日减,而公安文学作者大多年轻,有不少人还是多产作家,而且作品还在源源推出,我深感难以跟踪。有些公安作家朋友出书前请我作序,或寄书来、希望我予以评介。我理解他们的心情和美意,但我无法及时成篇完稿,有的当即婉拒,有的答应了却拖延过久,使我常有“欠债未还”的歉疚。于是,特别盼望年轻有为的公安文学评论家早日出现。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我的数千从国政、警大和公大中文系本科毕业的学生和近百名从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公安法制文学方向硕士课程班结业的学员(在取得班上各科考试成绩合格被认可的基础上,其中有多位后又转至该班合办方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再参加并通过外语和政治理论统考而获得文学硕士学位文凭),多在警务岗位上或其他领域里忙着,个别的虽也写过若干作品评论,但后来也停笔了。更早的公安文学评论者,如合著《当代中国公安文学史稿》(群众出版社1993年9月初版)一书的三位作者:张子宏赴美后英年早逝,高涧平留在海外就业,还有一位(于奎潮)似乎也不怎么写了。正在我感叹公安文学评论后继乏人之际,年轻学历高的张友文脱颖而出,成为有名的,给公安文坛增添了生气和活力,这是值得欣慰的。友文已出版过评论集《点击公安文学》,他精力旺盛,读书多,脑子灵,反应快,在跟踪公安文学的最新创作并及时予以解读方面,成绩相当可观。中国论文联盟

文学评论与文本创作一样,其长短优劣都要接受众多读者阅读感受的检验,其生命力如何:是昙花一现还是魅力长存?也将经受历史的淘洗与验证。所以,无论创作还是评论,写作态度都要严肃认真,下笔要反复斟酌推敲,使之精益求精。就此而言,我以为文学评论多产与否无关宏旨,而贵在精准,使评论对创作能真正起到点拨作用并发挥指引的功效。在微观的作品评析方面,友文已经尽力了,希望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做概括性更大、理论性更强的宏观研究。在这方面,以其才具,我相信如肯下功夫,他也是能做到的。

承友文约我为他的第二本评论集作序,遂写下以上的话。愿以此与他和有志于从事公安文学评论的后来者共勉。

中国论文联盟

(张友文系湖北警官学院青年教师,题照右为作者)

文学评论范文第7篇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顾sir茶馆”,一边聊聊《〈雪〉四人谈》的具体内容,一边谈谈文学评论的写作方法。同学们,你们有兴趣么?那赶紧就座吧!

(请五位学生分别扮演王蒙、黄蓓佳、斯妤、李允经、鲁迅。另有学生数名。)

第一道茶:走近作品,确定角度,提炼观点

(顾sir:大家好,欢迎来到“顾sir茶馆”。今天,我们茶馆高朋满座,其中既有读过鲁迅的作品《雪》,并写出了评论文章的王蒙、黄蓓佳、斯妤、李允经等作家,也有一些普通读者,同时,我们还特地请来了鲁迅先生。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们独特的魅力!没就座的请赶快入座哦!)

1. 《〈雪〉四人谈》呈现了4位作家读过《雪》后的一些独到的见解。首先,请4位作家分别阐述一下他们的主要观点,以及他们写作文学评论的角度。

【温馨提示】

学写文学评论,首先要在熟读作品的基础上,对作品形成总的评价。这个评价产生的前提,便是要确定评论的角度,提炼出自己的主要观点。很多同学对“评论角度”还不够了解,但只要听4位作家一介绍,便不难发现,艺术手法、语言、情感等,都是很好的评论角度。

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些问题:

(1) 这部作品说了些什么?

(2) 这部作品的内涵是什么?

(3) 这部作品是如何表达内涵的?表达得好不好?

(4) 这部作品值得创作吗?

2. 师生共同回忆鲁迅的《藤野先生》,并请鲁迅介绍一下:其作品说了些什么,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是如何表达的。然后请几位同学用“这部作品_____好,因为_____”的句式,确定自己评论的角度,同时阐述自己的观点。

【温馨提示】

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此,同学们要先学习《〈雪〉四人谈》中,4位作家确定写作角度的方法,以及对主要观点的表达方式,再以《藤野先生》为例,梳理出可供评论的角度:写作手法、语言、情感、作品与作家性格的关系、选材、描写等。

第二道茶:走近名家,把握结构,学以致用

(顾sir:同学们,你们已经确立了写作文学评论的角度,又有了对作品的个性评价,下面,就要去论证自己的评价。那怎样去构思行文呢?我们还是向4位名家多多请教吧。)

3. 刚才,4位名家已经分别介绍了他们写作的角度及主要观点。下面,请同学们针对他们作品的结构或构思提出你们的疑问,嘉宾们将现场作答。不过,你们也不能闲着,要记得把下面的表格填好哦!

【温馨提示】

很少有同学写过文学评论,因此,对这4位名家的作品,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了解内容,而应当认真揣摩,把它们当作我们写作文学评论的范本,这样,即便不能在结构上出新,但对于初学者来说,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

第三道茶:给定角度,提供观点,课堂学写

(顾sir:写作,只讲不练,必然是过眼云烟;只练不讲,也只能是隔靴搔痒。品完了两道茶,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热身运动——写一篇简短的文学评论。快来一试身手吧!)

4. 下面这则文学评论,已写好了开头,亮出了自己的观点。请同学们运用《简洁精纯的〈雪〉》中所采用的“先总后分”的结构,结合《藤野先生》一文的具体内容,续写下文。

开头:《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紧扣藤野先生进行刻画,行文缜密,结构严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下面这则文学评论,已写好了结尾,并在结尾中对所要评论的内容做了总结。请同学们仿照《〈雪〉的独特之处》一文的结构,结合《藤野先生》一文的具体内容,补写上文。

对比烘托是一种艺术手段和技巧。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见到作家将人与人、人与事进行对比,并在对比描写中表达自己的倾向和爱憎情感。鲁迅的《藤野先生》多次运用对比烘托的手法,突出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使得人物形象的刻画更为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这一环节是对所学课文的再学习,也是学以致用的高境界。学习写作文学评论,需要在老师的搀扶下逐渐成长,这个“老师”既指我们的授课老师,也包括那些美文佳作的作者。如果同学们每读到一篇成功之作,都能在读懂、读透的基础上,学写、仿写、续写、扩写、缩写,定会对写作水平的提高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四道茶:师生共议,扬长避短,课后强化

(顾sir:同学们,“茶”过三巡,大家今天来茶馆的收获一定不少,不仅进一步巩固了所学内容,还与名家零距离接触,学习了文学评论的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写出了文学评论处女作。下面,大家不妨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正好可以请名家指点一下。)

6. 鲁迅说法:请一位同学朗读自己的文学评论,然后由鲁迅扮演者从鲁迅的角度评判这则文学评论的优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焦点访谈:选择某一位同学的作品,然后请同学们就其中的一个点,如角度、语言、结构等,畅所欲言,谈谈如何针对一点写好文学评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对一篇文学作品发表评论,既要有正确、鲜明的观点,又要有准确、充分而有说服力的论据,同时还要具有文学批评的当代意识,按照文学规律,结合作品实际进行具体分析。否则,在文章中尽讲外行话,或者对文学作品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这样的评论肯定难以说服别人。

文学评论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托马斯・沃尔夫 《一个文学评论家的肖像》

自传性

托马斯・沃尔夫的一生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中是绚丽的传奇之一,他以年轻的38岁年华书写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文坛的华彩篇章。沃尔夫曾说:“我相信每一位国民意识之中都蕴藏着整个民族和整个国家的集体无意识,对于他的民族的一切:每一种景象、每一种声音、每一种记忆,他都了若指掌……发现美国,便意味着探索个人内心、记忆与灵魂。”[1]他通过驾驭庞杂、纤敏的内心体验,生发出对美国民族经验的本质思考。此外,沃尔夫还热衷于时间的思考,在他看来,历史长河、世界万物,不论远近大小都互相联系、互为因果。时间的每一个片刻、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都是神奇的,唯有通灵的艺术家才可以感受得到。因为沃尔夫本人异常地敏感,他的小说充满了抒情气息,而不是以情节取胜,再加上他并不丰富的经历,以及他伤感的心灵,使他的小说具有了一层自传色彩。

沃尔夫的短篇小说《一个文学评论家的肖像》收在他的短篇小说集里,虽然定位是一篇小说,但是通篇来看,作品中弥漫着太多作者本人的经历与感受,与其说是小说,还不如看作是作者本人写作生活的体验。

一、小说的自传性

小说《一个文学评论家的肖像》写了一个美国著名的文学评论者对当代作品的评价,而他的评价对初出茅庐的作者来说无疑是一语定乾坤,而对读者来说则起着引领阅读的效果。沃尔夫在小说中就描写了这样一位文学评论者,通过对作品的评论,刻画他的性格。因为沃尔夫本身相对于他那个时代来说,就是一位青年作者,他的创作生涯和出版商、文学评论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作品中有着浓烈的自传色彩。

1900年,沃尔夫出生于北卡罗来纳州的阿什维尔的蓝岭的一个游览区。母亲是当地人,当过书籍推销员和教员;父亲来自宾夕法尼亚州,在当地居住几年后才娶了他母亲作为第三任妻子,他是个雕凿墓碑的石匠。沃尔夫夫妇生育了八个孩子,有六个活了下来,其中托马斯最小。后来,沃尔夫的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和他自己都成为他小说人物的原型。实际上,可以说沃尔夫的作品是他小说化了的编年史。1904年,沃尔夫和其他几个孩子跟随母亲到圣路易斯去参观世界博览会,哥哥在那里去世。这件事使沃尔夫终身难忘,后来,他把哥哥的死亡写进那篇评论家认为是他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失去了的孩子》。1905年,沃尔夫进入奥林奇街公立学校住读,1912年到1916年,沃尔夫在罗伯茨夫妇开的一所预科学校学习,四年后,进入北卡罗来纳大学。沃尔夫的父亲对文学虔诚地近乎痴迷,而且记忆力非凡,可以背诵“哈姆雷特的独白、《麦克白》、马克・安东尼的悼词、格雷的‘挽歌’”。[2](P15)沃尔夫深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将作家等同于拜伦、雪莱、丁尼生等人,在他脑海里,作家“必是一些对我来说是永远可望不可及的、不可知的、离我十分遥远的人”。[1](P14)从12岁起,他就开始写散文、诗歌、故事,上大学后,他转而写剧本,并准备成为一名剧作家。1919年,卡罗来纳大学学生剧社上演沃尔夫的剧本《巴克・加文的归来》,他自己也演剧中主人公加文。他的第二个剧本《第三夜》在12月由学生剧社演出。1920年,他毕业于北卡罗来纳大学后,进哈佛大学深造,在大名鼎鼎的乔治・皮尔斯・贝克教授的“47写作班”学习戏剧写作。他的剧本《群山外》曾在写作班中演出。他一心想当剧作家,但是纽约戏剧协会始终拒绝采用他的剧本,失望之余,他转入小说创作。他没日没夜地工作,白天创作,夜晚思考、阅读、修改白天所写的东西,这种状态持续了两年半的时间。当他收到来自出版商的退稿信时,他忽然意识到这种支撑他工作的力量正在消失,便离开美国,开始了欧洲之行。不久,喜讯传来,出版商迈克斯威尔・潘金斯看中了他的书稿。潘金斯是斯克里布纳出版公司的编辑主任,是当时美国出版界一个颇有胆识、颇有声望的人物,他对沃尔夫的书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使一本松散、冗长的书具有了较为紧凑、分明的形式。在与潘金斯共同修改手稿和随后的交往中,沃尔夫与其建立了超出一般作者与编辑的友谊。

沃尔夫经历了退稿,遭到否定,最终又被认可的过程,他自身的经历与小说《一个文学评论家的肖像》中的作家多克斯何其相似:多克斯刚出道时,他的著作没有给文学评论家留下好的印象,“《双周刊》上的那篇书评是表示温和的否定的妙文:‘毫无疑问,这部作品相当不差,’透纳说,‘不过,归根结蒂,老拉伯雷确实要好得多’――这是一个那位不幸的作家压根儿无意争辩的结论”。[3](P330)拉伯雷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他的作品幽默风趣,是小说中的精品,在这里,文学评论家没有直接评价多克斯作品的好坏,只是把他和拉伯雷进行对比,暗示了青年作家多克斯与名作家之间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五年后,多克斯的第二部作品出版,评论家评论这部著作用了比较认可的口吻,“那部著作,他明确地说,‘难以被称为是一部小说’――他并没有费口舌去解释怎样才能被称为是小说――那确实是‘一部心灵的自传’;他下了这个响亮的定义后,就从心灵和自传这两方面畅所欲言讨论了这部著作,而且还对它作出了相当好的评论,还特地给多克斯先生这头鸟儿巧妙地提供了一个小小的窝,却一点也不侵犯更重要的树枝上那些更出色的鸟的留神提防着的地区”。[3](P330)这次,文学评论家没有直接评价作品的好坏与否,而是就多克斯作品中的独特之处大加渲染,宣传了作品。从这里,读者可以看出初生的小说作者与文学评论者之间的微妙关系,闻名的文学评论者对刚入行的作者有着生杀大权。

二、文学评论家的肖像

沃尔夫的小说《一个文学评论家的肖像》描写了大名鼎鼎的文学评论家透纳博士的事迹。透纳博士创办了《阅读・写作和有关的艺术双周刊》,并且做它的指导者。《双周刊》在文学评论方面的路数是走中间道路,“透纳博士的姿态是既不过于右倾,也不过于左倾,而是‘有一点儿中间偏左’”。[3](P321)在对文学进行评论时,透纳博士显示出“他的才能中一个显著的特点。他始终能不但比他自己的评论家,而且比他自己的钦佩者,领先两大步。举个例子说,是透纳博士首先作出这个惊人的发现:性是沉闷的”。[3](P322)沃尔夫紧接着引用了透纳博士对劳伦斯小说的一段评论,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透纳博士的评论并不地道,他的见解并没有抓住作品的实质,但他却很擅长撩拨读者的兴趣,通过这段对文学评论家的描写,读者可以看到这个所谓的著名文学评论者的油滑姿态,他并没有出众的专业素质,却在国内的文学评论界如鱼得水,作者反讽似的给读者展现了这个文学评论家的姿态,暗示了这个文学评论界的风气。

接着,沃尔夫进一步对这个文学评论家进行描述。面对层出不穷的文化现象,透纳博士虽有着油滑的性格,但他是不是每次都能判断正确呢?作者揭示了透纳博士处理问题的方法。

透纳确实坚持走中间道路。对一切东西的发展,和它们的重要性,他都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不错,他有一些不足之处。对文化的敌人,他并不总是站在战线的最前列,但是他及时赶上。要是有时候他的估计有失误的话,他总是不等到太迟就改正;要是他犯下错误的话,像他的为人那样,他英勇地把错误忘掉。

注视他的成长是令人鼓舞的。譬如说,1923年,他把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说成是“已经成为我们的比较年轻的知识分子的《圣经》,集淫猥描写之大成的百科全书”;1925年,比较宽容地把该书说成是“我们的年轻的知识分子的《圣经》,该书不同于那一本真正的《圣经》,在于它自始至终写得非常沉闷”;1929年,把该书说成是“惊人的杰作,该书对我们的年轻的作家的影响超过我们这一代中的任何其他作品”;1933年,伍尔西法官宣布了那个著名的决议,①允许在合众国销售《尤利西斯》(决议收在占有《双周刊》整个头版上的一篇值得注意的编者评论中)后,他又把该书说成是“完整的艺术性的一个辉煌的证明……最值得注意的一次胜利,它战胜了我们的时代中的文学共和国内一直受到严厉批评的种种顽固和褊狭的力量……”[3](P324)

沃尔夫在这里举了个例子,即用评论家对乔伊斯《尤利西斯》的评价,来说明评论者根据时事的变化,调整批评的语调。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是西方现代文学的经典,但对他作品的评价却不是始终如一的,而是有变化的:从一开始的“淫猥描写之大成”到“自始至终写得非常沉闷”再到“完整的艺术性的一个辉煌的证明”,评价从最低层次上升到最高境界。我们说,对于一个作品的解读可以有不同的声音,但作品优秀与否应该一锤定音,而不是这样的摇摆不定。小说中,透纳博士作为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却连一部作品的好坏都分辨不出来,而是采用油滑的姿态在那里粉饰太平。沃尔夫通过例子,不仅勾画出了透纳博士――这个著名文学评论家的肖像,而且辛辣地讽刺了美国评论界不实事求是,哗众取宠的姿态。

除了不学无术,美国文学评论界还有浮夸的毛病。沃尔夫用辛辣的笔触展示了透纳博士对国内某些作家的评价:“他把克里斯托弗・莫利说成是‘自从他的真正的同时代人和,我可以这样说,几乎是他的匹敌者查尔斯・兰姆的时代以来,自从蒙田的时代以来,没有一个散文家足以和他媲美。’关于艾伦・格拉斯哥,他说:‘不仅是我们的在世的最伟大的小说家,而且是自有小说家以来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3](P327)查尔斯・兰姆、蒙田是经过百年历史的积淀,最后沉淀下来的世界读者所认可的散文作家,透纳博士把刚出道的作者和这些历史上的大家相提并论,大加赞美,读者由此可以看出美国评论界的浮夸之风,因为这些作者还需要经历非常长的时间,经历一个让读者检验,让自己成熟的过程,现在的溢美之词显得有些为时过早。

三、文学评论对作者的影响

沃尔夫在《一个文学评论家的肖像》中,借用作者多克斯的经历,展现了文学评论对年轻作家的影响。多克斯刚出道时,没有获得透纳博士的青睐,五年后,当多克斯带着第二部作品再现文坛时,透纳博士因为太太的缘故转变了他的态度,评价这部作品为“一部心灵的自传”,当多克斯去拜访透纳博士时,透纳博士说:“它确实使我想到《威廉・迈斯特》②。”“这还不是这部书的全部情况――当然喽,书中还有一些片断很像《战争与和平》――我记得当时我对透纳太太说过:‘你知道,有些时候,他非常像托尔斯泰。’”[3](P332)

当作者受到评论家青睐的时候,他的作品就是《威廉・迈斯特》、《战争与和平》;当作者不被评论家吹捧的时候,他就没有写作的天赋。在这里,沃尔夫又用他的笔触描写了评论家不实事求是针对作品如实评价的风气,而是任意妄为、全凭己意、胡评乱造的作风。而作为一个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他的评价对读者来说是起着导读作用的,对作者来说,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多克斯经过透纳博士的提携,就开始了创作生涯的新阶段。“这样,经历了漫长而危险的旅程以后,多克斯先生,这条饱经风暴袭击的海船进入海港了。他要是没有停泊在那些巨大的轮船中间的话,至少这时候已经锚泊在停着一些比较小的船只的透纳的那片安乐的水区中间”。[3](P332)作者沃尔夫暗示多克斯在搭上透纳博士这艘大船后,借助着透纳博士的夸张评论,以后的创作前景将顺风顺水,一帆风顺,可见,评论家的评论对年青作者的创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托马斯・沃尔夫是美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非常有个性的一位作家,作为小说家,沃尔夫在创作伊始就明确表示,要像惠特曼一样写“美国的史诗”,美国评论家也强调,沃尔夫“在处理素材的方式上是位现实主义者”,[4]但是即使是沃尔夫非常具有现实主义特征的作品,也打上了浓重的个人化色彩,他本人也在不少场合表明他的文学观点,即:“一切严肃的作品说到底必然都是自传性的。”[2](P31)小说《一个文学评论家的肖像》就是他这种文学观点的体现。

注释:

①《尤利西斯》一书在美国国内是否能公开销售,曾引讼。

②德国著名诗人、小说家歌德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威廉・范・俄康纳编.张爱玲等译.美国七大小说家[M].北京:三联书店,1988.

[2]托马斯・沃尔夫著.莱斯利・菲尔德编.黄雨石译.一位美国小说家的自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托马斯・沃尔夫著.吴岩等译.托马斯・沃尔夫短篇小说选[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文学评论范文第9篇

由李珺平撰写的《西方文学评论方法论演进》囊括了从柏拉图起的西方古典文学理论至19世纪后的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全书内容丰富,阐释明晰,用心良苦,意义深远。一如题目所表现的,“西方文学评论方法论”是作者对“西方文论”进行扩展后更精确的表述;书中对目录所列流派也无一不是尽其所能地展开、呈现并归纳解释的。作者在长达21页的导言中就表明了编写此书的良苦用心:“以己昭昭,使人昭昭”。在此意义上,作者确实做到了“使人昭昭”,对于需要初步了解西方文论的学生来说,本书观点清晰明了,实用性强,而且总结了各理论流派的渊源及其之间的关联性,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和阅读价值。

二、从内容上看作者的二反对

在书中,作者反对将西方文论进行缺少关联的两段式切割,反对19世纪之前的文学评论方法论对当代文论没有影响的观点。书中不但先后详尽介绍了传统评论方法和当代评论方法,还尽其所能地将二者联系起来,让读者去感受理论更新的历史性、传承性和扬弃性。在内容上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作者对传统评论予以大篇幅阐释并为之“”,着力强调其对当代文论的影响。许多关涉到古典文论的书,虽也有对大家名篇的解读,然而却没有着重地强调古今一脉相承的关联性,如胡经之主编的《西方文艺理论名篇教程》讲到古典文论时,更多围绕着名家名篇的观点进行阐述,而不是像本书作者那样,在全书设置一个贯穿始终的主线,并致力于追溯各理论的渊源及其联系。

三、从结构上看作品的两部分和三段落

作者将全书分为两个部分和三个段落。两个部分即为传统文论部分和当代文论部分,三个段落即将整个文学评论史分为由两个转捩点———唯美评论、唯直觉评论(即非功利评论)和唯形式评论分割开来的三个典型理论转型的时期。作者将19世纪前的传统文论进行梳理,总结出两种主要评论方法:道德评论和社会评论。对于当代文论,作者只选取了较少的几个大的流派,剔除了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对西方理论界影响巨大的流派,有些令人遗憾。作者所寻找的转捩点是随着时展,将过去一统天下的理论中不合时宜的部分剔除,而强调另一符合当下的部分的理论。如对传统评论产生原因的探寻:“文明社会初期,人类在与大自然竞争过程中,对待文学也是从实用性角度考虑的。”而认为非功利性评论的产生是因为“人类进入了相对成熟的年代后,可以将文学作为纯观照的美、形式、结构来看待分析”。同时,作者力图将全文结构统一化、整齐化,每一章都由五部分组成:追踪溯源及演进过程、理论形态、常用概念及特点、对其估价以及它与其他评论的联系。在这种统一的结构之下,读者能够清晰而详尽地了解各种理论及与其相关的延伸性知识。

四、从方法上看作者的三原则

在研究方法上,作者提出了三点原则:整体性原则,转捩点原则,关联性原则。而全书的阐述的确贯穿了这三条原则,从而避免了芜杂性,体现出一种严整性。一般的研究者,把20世纪文学批评方法论的演变孤立起来看,只从当前的演变过程中寻找原因,结果使研究失去了根基,看不到规律性的东西,这种研究就必然带有重大缺憾。而此书则以鲜明的历史观点,力图追寻当代文学批评方法论的历史背景,把本世纪的文学批评方法论看成是整个西方文学批评方法论的必然发展,从当前追溯到柏拉图时代,划定了发展的阶段性,理清了来龙去脉,对问题既作具有逻辑性的阐述,又作历史的展开。这样,就把西方文学批评方法论看作一个活的、动态的有机体,从总体上考察它的发生、发展、演变、重组等各种复杂情况,廓清了它的内在发展机制,呈现出一个整体脉络。所谓转捩点原则,就是在西方文学评论方法论演变的整体过程中,寻找导致方法论发生转折或变化的那些关节点。西方文学评论方法论的转捩点,就是以戈蒂叶、王尔德为代表的唯美评论和以什克洛夫斯基、雅克布森为代表的唯形式评论。作者把唯美主义批评与俄国的形式主义批评作为转捩点,是极有见地的。在西方文学评论方法论发展史中,这的确是两次重要的“反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是有了这两次转折,西方文学评论方法论才呈现出现在的面目。而关联性原则不仅在作者阐释各种评论方法论时被充分使用,即便在章节之间,亦或段落之间,读者都能通过极具内在关联性的分析感受到作者过人的逻辑推理能力。

五、缺憾及不足

文学评论范文第10篇

我国老一辈作家、家,尤其是作家兼家,不仅给我们留下宝贵的文学遗产,而已在外国文学评论面,也为我们树立了永远值得学习的光辉榜样。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着郑振铎是怎样实事求是客观公允地评论中国第一个外国文学大师林纾(琴南)的功过:

我们看了这个统计(指林纾所外国文学作品的统计),一面自然是非常的感谢林琴南凭外,因为他介绍了这许多重要的世界名著给我们,但一面却不免可惜他的劳力之大半归于虚耗,因为在他所的一百五十六种作品中,仅有这六七十种是著名的(其中尚杂有哈葛德及科南道尔二人的第二等的小说二十匕种,所以在一百五十六种中,重要的作品尚占不到三分之一),其他的书却都是第二、三流的作品,可以不必的,这大概不能十分归咎于林先生,因为他是个懂得任何外国文字的,选择原本之权全操了与他合作的口者之身上。

还有一件事,也是林先生为他的口者所误的:小说与戏剧,性质本大不同,但林先生却把许多极好的剧本、成了小说--添进了许多叙事,删减了许多对话,简直变成与原本完全不同的一部书了。如莎士比亚的剧本《亨利第四》、《雷差得纪》、《亨利第六》、《凯撒遗事》以及易卜生的《群鬼》(梅孽)都是被他得变成了另外一部书了--原文的美与风格及重要的对话完全消灭不见,这简直是在步武却尔斯·兰在做莎士乐府本事,又何必写上了"原著者莎士比亚"及"原著者易卜生"呢?

林先生的,还有一点不见得好,便是任意删节原文。如法 国雨果的《九三年》,林先生之为《双雄义死录》,拿原文来一对不知减少了多少。我们很惊异,为什么原文是很厚的一本,成了中文却变了一本薄薄的了。

然而无论如何,我们统计林先生的,其可以称得较完善者已有四十余种。在中国,恐怕了四十余种名著的,除了林先生外,到现在还不曾有过一个人呀。所以我们对于林先生这种劳苦的工作是应该十二分的感谢的。

在那些可以称得较完善的四十余种中,如西万提司的《魔侠传》,狄更司的《贼史》,《孝女耐儿传》等,史各德之《撒克奄后英雄略》等,都可以算得很好的本。沈雁冰先生曾对我说,《撒克奄后英雄略》,除了几个小错处外,颇能保存原文的情调,文中的人物也描写得与原文中的人物一模一样,并无什么变更。

离开他的的本身的价值不谈,林先生的工作在当时也有很大的影响与功绩,其最大的是:

中国近二十年作小说者之多,差不多可以说大都受林先生的感化与影响的。即创作小说者也十分的受林先生的影响。小说的旧体裁,由林先生而打破,欧洲作家史各德、狄更司、华盛顿·欧文、大仲马、小仲马诸人的姓名也因林先生而始为中国人所认识。①

其次,再让我们来看一看茅盾又是多么细致地分析、比较、评论《简爱》的两种本的。一本是伍光建的《孤女飘零记》,一本是李霁野的《简爱》。茅盾一开始便摘引了原文第一章的头两段来评比:there was no possibility of taking a walk that day. we had been wandering, indeed, in the leafless shrubbery an hour in the morning; but since dinner(mrs. reed,when there was no company, dined early)the cold winter wind had brought with it clouds so sombre,and rain so penetrating,that further outdoor exercise was out of the question。

(伍)那一天是不能出门散步的了。当天的早上,我们在那已经落叶的小丛树堆里溜过有一点钟了;不料饭后(李特太太,没得客人来,吃饭是早的,)刮起各大的寒风,满天都是乌云。又落雨,是绝不能出门运动的了。

(李)那一大是没有散步的可能了。不错,早晨我们已经在无叶的丛林中漫游过一点钟了,但是午饭之后--在没有客人的时候,里德夫人是早早吃饭的--寒冷的冬风刮来这样阴沉的云,和这样侵人的雨,再做户外运动是不可能的了。

茅盾指出,这两段文都是直,但有一同中之异,即李是尽可能地移了原文的句法的。如果细较量起来,我们应当说李更为"字对字";第二句中间的"indeed"一字,两个助词"so"以及"penetrating"一字,在伍是省过了。然而这是小节。如果我们将这两段文读着读着,回过去再读原文,我们就不能不承认李泽更近于原文那种柔美的情调。伍的第二句后半,"刮起冬天的寒风,满天都是乌云,又落雨,是绝不能出门运动了,"诚然明快,可是我们总觉得缺少了委婉。而所以然之故,我以为是和依照原文的句法与否有关。又原文中之"the cold winter wind had brought with it… "一段,李亦比伍更为"字对字",而且更为妥贴。除了'这样阴沉的云,和这样侵人的雨"在字面上也比"满天都是乌云,又落雨"更为切合原文而外,"寒冷的冬风刮来……"云云也比"刮起冬天的寒风"更合原文的意思;而这,也足因为伍要避去欧化句法,所以这半句就不能"组织"的恰好。否则,这半句并不怎样难,以伍先生的才一定能得很妥贴的。②

再来比较原书第一章的第二段:i was glad of it: i never liked long walks, especially on chilly afternoons,dreadful to me was the coming home in the raw twilight,with nipped fingers and toes,and a heart saddened by the chidings of bessie, the nurse, and humbled by consciousness of my physical inferiority to liza, john, and georgiana reed.

(伍)这我却很欢喜:我不愿意走远路,尤其是遇着跟冷的下午,薄暮寒光中,散步归来,手脚的冰冷,奶奶贝西的臭骂,已经够我害怕,而我的身体的孱弱,比不上伊里西,左珍纳,约翰他们三个,更使我自惭形秽了。

(李)这是我高兴的:我从来不喜欢长的散步,尤其在冷的下午:手指和足趾都冻坏,怀着被保姆毕西骂得忧伤的心,觉得身体不如以利沙,约翰,和乔治安那里德而受着委曲,在湿冷的黄昏回家,在我看来是可怕的。

这一段一长句,因为原文的句法的关系,颇难得好。原文的"dreadful to me"直贯句尾,李移装在句本,好是好的,但文字稍觉累赘。伍移在句中("已经够我害怕"),我以为比较明快。自然,倘使我们逐字对照起来,伍是省去了若干字的;"我不愿意走远路"中间略去了"从来"(never),"手指和足趾"简略为"手脚","被保姆毕西骂得忧伤的心"简略为"奶妈贝西的臭骂",--这都是。

但是通读全句,我还是喜欢伍。我以为伍此句的神韵很好。"薄暮寒光中散步归来"似乎比"在湿冷的黄昏回家"多些韵味,而"humbled by the consciousness of my physical inferiority to…"伍的比较自由的成语(把humbled by the consciousness of为“自惭形秽”,我亦觉得比李的"觉得身体不如……而受着委曲"似乎更见熨贴。

比较这一段的两种文,颇有意思。第一,此句的伍实在比第一段更为切近直,这证明了直法的不容怀疑;第二,这又证明了直法如果太拘泥于"字对字",便容易流为死板,使文缺少了神韵;太拘泥于"字对字",往往会变成死,--这跟直有相当的距离。久历此句加添了些意义。"已经够我害怕"的一个"够"字,和"更使我自惭形秽"的"更"字,--这两字在文中是互相呼应的,然而把原文的语气太加重了;我以为"更"字可以换为"也"字。

看,茅盾对两种本的评论是多么公.毫无成见,是则是之,非则非之,动机是与人为善,措词是委婉中肯,绝无哗众取宠之意,更无损人利己之心。评论的目的,乃是总结的宝贵经验,从而促进我国事业的个断发展。

前辈在外国文学评论面,早已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接受批评,毫无疑问,是更加困难的一个面,前辈中也不难找到永久值得效法的楷模。他就足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人旗手鲁迅,他虚心接受批评意见的事实,大量存在于他同翟秋白关于问题的通讯中。例如鲁秋白先生对于地重的法捷耶夫《毁灭》,根据俄文提出九点商榷,他都欣然同意,回信说:"如来信所举的例,我都可以承认比我得更'达',也可以推定并且更'信',对于读者和者,都有很大的益处"。③

在外国文学评论面,甚至在接受批评面,都有前辈树立了卓越的榜样和楷模。但统观半个世纪以上的外国文学评论,似乎还同外国文学的发展不相适应,没有做到相辅相成,同步前进。不仅没有形成一个健康发展的为文学事业服务的面军,而且还出现或"左'或右的现象。所谓"左",典型的表现见五十年代出版的《通报》。北京《通报》编辑委员会..一..出版了《通报》第一卷~期;..--..出版了第二卷~期;..--..出版了~期(期为特大号);..出版了一月号;二月号因故休刊。直到此刻为止,《通报吨理论研究和外国文学介绍与评论面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经过年月的作刊整顿,三月号便以配合三反运动的严峻面目出现,例如三月号首篇文章,便是题为《展开界的三反运动》的动员报告.紧接着就是检举和斗争,并在批评栏中开始点名批判已经相当有名气的一些家。到了四月号,旗帜就更加鲜明了,大字通栏标题则三反运动中界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特辑》,接着分《自我批评之部》和《批评之部》。一些名家在《自我》部和《批》部相继被点名批判和作检查。五、六两月号仍为特辑,检讨和批判仍在继续进行,不过其火药味已开始有所减弱,好端端的《通报》他就跟着三反运动的结束而停刊。

不容讳言,当时界少数人确实存在着抢、滥、剽窃,甚至作"中间把头"等等恶劣现象,严重的可作三反对象清查处理。但绝大多数家,虽然工作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仍然见有所不为的,在专辑中所发表的"批判"和"检讨",究竟有多少符合真学术意义上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自己信服也让人信服,恐怕需做进一步的研讨和商榷,很难盖棺论定。

所谓"右",表现在前几年对于黄色或接近黄色的书刊的放之任之,无人过问、那几年,学术著作和严肃的文学市场,已被蚕食殆尽,但外国文学批评界则然若寒蝉,无敢挺身而出者,致使黄色泛滥,臭气熏天。

如何健康地开展常的外国文学的评论工作呢?

我认为,第一,评论有两个任务:一是奖善,一是罚恶,而前者应为其主要任务。所谓奖善,是向读者介绍推荐善佳,使他们有所欣赏和借鉴。所谓罚恶,是分析批判那些诲淫诲盗或错误百出的品,使读者知所警惕,免得继续受害。

第二,评论法应当是宏观和微观的结合。如是善佳,首先应从宏观的即文学的观点评论~下者是否重现或者切合或者接近了原文的风格,其次应从微观即语言学的观点,研究文是怎样利用语言特点来体现原文的风格的。为了使读者容易理解,自然免不掉要举些实例、同例、句例以及段例,如是劣、坏,亦应宏微结合,首先评论一本原著本身的文学价值如何,社会效益如何,其次应毫不留情地指出者的粗制滥造错误百出的实例。

第三,要想常地开展评论工作,还必须有个调节机构。建议由《中国》编辑部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为"外国文学评论联合调节部",一则两部都有强大的编辑力量,二是舆论反应出版信息比较灵通,除掉本身有力量及时撰写发表有分量的评论,还可组约与自己有联系的者动笔撰写。此外,文学出版社还有能力肩负以优代劣的任务,那就是,一发现一部值得的作品被得不堪入目,除及时撰文予以严厉批评外,文学社有义务也有能力马上组织胜任者重出版。只有采取这种双管齐下的补求办法,才能使坏劣逐步退出市场。

第四、批评者应有象郑振铎、茅盾前辈等那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切忌意气用事,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而受批评者应有鲁迅那样的虚怀若谷的精神,对的就应该接受,不断地提高自己。如果自以为了不起,"老子天下第一",老虎屁股摸不得,其结果只能是自己受害。

①参着郑振铎《林琴南先生》,《中国文学研究》下册,作家出版社,年版。

②参看茅盾《简爱的两个本》,《文》年新卷第期。

上一篇:文学家范文 下一篇:古典文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