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8 06:28:44

文学理论教学论文

文学理论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1引言 自1982年《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将文学史和作品选读确定为英语专业主干课程以来,英美文学教学在中国的教学实践已有三十年历史。它在英语专业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已是国内英语教学界的共识。然而,英美文学教学的发展轨迹堪称曲折,其现状也值得深思和探讨。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和世纪末所施行的三个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可见中国教育界对英美文学教学的认识的几番转变。最早一篇英语文学教学论文《谈英语文学教学》发表于1986年,作者杜瑞清指出:“文学课在英语教学中的一席之地正在日益巩固,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已确确实实成为一门‘重要课程’。然而,对文学课在英语教学中所应起和所能起的作用,以及对英语文学课教学实践和经验的探讨、研究和总结都远远落后于教学实践。”[1]受英语工具论的影响,在1990年的《大纲》中,英美文学课被降为选修课,仅要求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对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社会状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比较了解”。 直到1999年,这种认识误区才得到纠正。1999年的《大纲》终于将英美文学课重新定位为必修课。对文化素质的要求也有所提高,改为“熟悉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发展现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具有较多的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自此,英美文学教学才逐渐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学者的关注。通过观察二十多年来发表的英美文学教学相关论文,笔者发现在1999年之前,有关英美文学教学的论文数量年均不足5篇。但是,随着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及高校英语专业文学必修课的增设和推广,自2000年以来,相关论文数量开始逐年增加,至今已有500多篇。近几十年来,英美文学教学所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可以从教师和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中得到集中体现。新大纲激发了他们对英美文学教学的反思和探讨,研究数量的增加既反映新大纲此一影响,也说明了英美文学教学依然存在盲点和困惑。基于近三十年所发表的英美文学教学研究论文,下文将从“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教学法”和“教材建设和课程考核”等几个方面概括国内英美文学教学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2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宏观和理论上的认识,凝聚了人们对教学活动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清楚明晰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英美文学研究中主要体现在研究者对英美文学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课程设置的探讨。 纵观近三十年英美文学教学的历程,其核心问题围绕着文学史与文学作品选读之争,文学教材良莠混杂,文学教学边缘化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近十年来许多学者围绕英美文学教学存在的诸如此类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多种解决策略。陈立华和王娜(2003)将文学教学中存在的分歧归纳为两个倾向,“一种主张以史为主,认为让学生了解文学史的发生、发展是文学课的宗旨,零散文本的阅读不利于学生对系统知识的掌握;另一种则认为文学贵在文本的分析和欣赏,提倡侧重具体的作品选读”[2]。他们认为“由于美国文学有着极其独特的历史,只有将文学史的讲授与文学精品赏析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从宏观上去了解和把握美国文学的经纬,从而使他们更加透彻地理解和欣赏每一部文学作品”[2]。 另一部分学者则持不同观点,主张文学教学应回归文本,脱离“文史结合”的模式。王守仁在2002年《郑州大学学报》专家书面座谈中曾提出终结“文学史+选读”模式,即以文本为中心,读完整的作品而不是片断。而罗云(2009)则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教学课时的严重不足”和“学生浮躁的阅读心态”两大问题,所以“任课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把重点放到文学史纲的教学上,为学生提供文学文本的历史语境阐释,指引学生在课外自主进行文本解读和赏析”[3]。“读文”与“读史”之争反映出教师教育理念上的分歧,但是理念本身并不存在对错,问题的症结在于它是否适应当下的教育模式和学生需求。课程设置尤其能反映教育者此方面的考量。比如,范谊和芮渝萍(2005)就提出应区分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的差异,在本科阶段应以阅读体验、文学常识和批评方法为主,研究生阶段则应以文学史、文学理论和专题研究为重。但是,程爱民的课题组曾于2002年对全国50多所高校进行英美文学教学调查,发现在课程设置方面,出现随意性大、选修课少、课程单一、课时偏少等诸多问题。 总体而言,英美文学教学中越来越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加速与国际教育理念接轨。然而,国内学者对此议题的持续关注,也说明了英美文学教学仍然是问题与革新并存,英美文学教学者与研究者任重而道远。 3教学法 教学法是教学理念最直接的体现,因而围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教学理论展开的讨论最多。回顾历史,我国教师在英美文学课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法呈现出三个方面的转变:1)教学手段趋于多样化和现代化;2)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3)教学理论更丰富成熟。在新型教学手段的开展中,多媒体网络教学受到普遍关注。王守仁和赵文书以南京大学英语系研制开发的英国文学网络课件为例,指出:“网络课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解决目前高校英国文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推进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具有实践意义。”[4] 另一部分学者提出构建语料库以辅助英美文学教学。文学语料库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可用于分析一些典型的文学模式,进行文学,特别是作家文体风格研究,最终达到提高文学和语言修养的教学目的。同时,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被用于实践和研究中。郭翠云(2005)探讨了“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提倡在教学中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互换,鼓励学生讲,老师同学共同听,然后再进行评论和补充的方式。姜淑芹则提倡主题教学模式,认为“该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符合学习者认知习惯,教学效果好”[5]。张聪认为,反思性教学模式下,英美文学课堂教学应该“文学史学习与作品阅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研究能力,以及发挥网络优势等”[6]。教学理论的引入是对教学法的升华和补充,对英美文学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除了传统的作家、作品或国别的比较研究,最早引入国内英美文学教学界的西方理论是读者反映理论。1995年,黄海军对读者反映理论及有关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探讨。之后,陆如钢对读者反映理论做了系统的概述,并就它对英语文学课的借鉴价值作了简要论述。他认为:“以读者反映为理论根据的文学教学法,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化为积极的再创造者,重新评估了学生的参与作用,从而克服‘满堂灌’的弊端。”[7]一部分学者开始结合读者反映理论提出具体的教学实践策略。王军(1999)基于读者反映论提出新的阅读模式:读者与文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朱小琳(2005)则探讨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的优化教学,提出加强学生的读者身份意识,增加学生与文学文本之间互动沟通。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引入更多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如女性批评、超文本、互文性、原型批评等。郑红艳(2006)提出将女权批评引入文学教学,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进行文学教学,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他们能以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周围的世界,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李喜芬(2009)探讨了超文本语境下的英美文学研究性教学,提出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采用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如讲授型、讨论型、研究型等。宁东(2010)则在互文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倡在高校英语专业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互文性意识。#p#分页标题#e# 除了研究文学理论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外,跨学科的研究也在逐渐扩充英美文学教学的理论体系。张晓舸(2005)提出在教学中践行建构主义教学观,修正传统的灌注式教学模式的弊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樊文娟和袁凌钰(2010)提出支架式教学模式。国秀玮(2005)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探讨如何实施开放教育,从而真正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体现学生个别差异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同样是基于该理论,吕洪灵(2009)提出应该重视情感智力培养,并探讨了情感智力培养与英语文学课程结合的可行性、方法以及两者结合的多元价值。另外,宋慧平(2007)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以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设理论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学习动机、焦虑感和自信心等三方面情感,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教材建设和课程考核 兵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材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利器,也是耗时耗力的一项长期课题。根据部分高校的教材使用情况调查,程爱民发现“既有完备的科学体系,又符合不同教学特点和需要的教材还不多”[8],建议新编教材着眼于灵活性、启发性、全面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等特点。另外,教材过多过杂,体例陈旧,也限制了教学质量。有鉴于此,改厚古薄今为厚今薄古,重视文学批评方法的介绍已成为主流观点。 在具体操作层面,于建华(1999)建议文选教材的编选不妨采用“逆时”方法,即由今到古选择文学材料,分段编写。孙琳等(2003)根据对北京几所高校的问卷调查结果,则提出教材的选编应尽量覆盖不同风格、不同文体和不同时代的作品,考虑加入非文学作品。顾弘和杜志卿(2004)提出教材革新应考虑增加题解和推荐书目,介绍文学批评方法,史选合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上这些构想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然而真正得以实行并取得显著成果的并不多见,反复讨论和反映的问题仍然存在。这大抵是由于编写者和一些院校未能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考虑教材的使用,教材未能为教学服务,教学却因教材而无法跳出窠臼。同样的问题也体现在课程考核方式的选择上。程爱民等的调查报告中,特别指出了考核方法上存在的典型问题是有超过50%的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的形式。 刘玉红和胡蕾也认为“教学理念和教学法的改变最终要通过考试来落实,因此,必须改变从前考试方法单一,客观题量大的旧套路,主要考查学生的思考力和独创性,而不是死记硬背的功夫”[9]。针对英美文学教学的课程考核,石云霞(2010)提出在多元化评价理论的基础上,应结合课堂教学,构建英美文学及选读多元化评价模式,包括书面测试、口头测试、课堂表现等。从长远而言,英美文学教学中若想提高课程考核的有效性和作用,需要教师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针对实际情况,展开量化研究,而不仅囿于泛泛而谈。 5结语 近三十年来我国英美文学教学从无到有,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学理念更加完善,理论愈加先进,教学法趋于多样化。尽管如此,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受到传统的科学主义教育观的影响,先进的教学理论未能真正运用于教学实践,存在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主体,重视终结性评估,忽视学生情感道德和个性的发展等诸多问题。由此看来,目前我国教师和学者在英美文学教学中仍需反复钻研,并付诸行动,及早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真正结合。

文学理论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一、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现状

根据笔者对本校高中语文教师的观察与调查发现,大部分语文教师平时能阅读或关注文学类作品,以散文和小说为主,但每天坚持阅读文学类作品的教师不多,每人每年阅读长篇小说不到两部;能关注文坛动态,但主动关注的不多;经常写作的教师约占10%,能在县级以上报刊上发表的更少;能指导学生作文训练,但对学生的文学创作方面的指导大部分教师却感到力不从心。

从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来看,相当多的教师依靠教学参考书或借鉴他人现成的教案;对于文学作品的教学,以考试为目标取向的占一半以上;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文学知识寒碜简陋,小说大多在三要素中徘徊,散文则走不出“形散而神不散”的圈子;对于教材中打“*”号的选教课文或自读课文,绝大多数教师把它们打入冷宫,或放任自流;对开发开设文学选修课,应者寥寥。因此大部分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偏低已经成为语文新课程顺利实施的瓶颈。

二、语文教师文学素养偏低析因

1.先天不足

目前我国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偏重于文学史和文学理论,属于知识积累型课程结构,而缺乏文本解读、赏析和写作技能的训练,知识的实践性、应用性在课程结构中强化不够。这是造成中学语文教师文学素养先天不足的客观原因。

2.依赖教参

语文教师一般都配有一两本教学参考书,从课文解析到教学建议,甚至还配有教案参考书,供教师选用。配备丰富的教学参考书,固然对文本的理解和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有所帮助,但就像过分依赖药物,人的某些功能就要衰退一样,如果一味地依赖各类教学教参书,语文教师原有的专业素养包括文学素养也会自然衰退。

3.少读懒写

阅读和写作是提高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最重要途径,但是语文教师忙于应付各种教育教学工作,每年的阅读量少得可怜,写作更是无暇顾及。朱永新教授在《教师们为什么拒绝读书》一文中认为,首要问题是教师缺乏闲暇,闲暇的意义不仅在于保证阅读时间,更重要的是保证阅读状态。而在有阅读习惯的教师中,真正进行专业阅读的教师比例更少。教师的专业阅读,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专业引领,二是同伴互助,三是倡导解决问题的阅读。

三、提高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对策

解铃还须系铃人,提高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主要责任在于语文教师,但仅仅靠语文教师个体努力常常因各种原因难以持续。因此首先需要从教研组层面上开展群体研修,搭建平台,营造氛围,这样个人层面的自我规划、自我修炼就有了依托。

(一)教研组校本研修对策

1.研制专业书目,明确阅读方向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专业阅读。对于教师而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高效阅读,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特别是文学素养值得探究。在这方面,学者、语文教育专家给我们开出许多专业阅读书目,教研组应根据本校教师的实际情况研制相应的书目并配备这些专业书籍,最好让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个性喜好各取所需。

2.创设读写平台,促进自我修炼

(1)寻找教研契机,引进专业阅读

专业书籍一般艰涩难读,让教师望而生畏,除了假期和节假日,教师也很难有大块时间用于专业阅读。教研组就要寻找教研契机,适时引进相关专业书籍,结合教研活动安排教师进行专题阅读,并交流分享阅读成果。比如结合文本解读,可以引入《文学理论新读本》(南帆)、《解读学引论》(蒋成)、《中国叙事学》(杨义)等专著的相关理论;讨论选文的教学内容,可以引进王荣生教授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专著中关于定篇、例文、样本、用件的相关论述;研讨文言诗文,可以借鉴《文言和白话》(张中行)、《汉语现象论丛》(启功)中的相关阐述,借助学者专家的高度,帮助我们拓展视野,加深认识。

(2)创办读书杂志,倡导经典阅读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名著阅读活动,笔者所在学校语文组创办校园读书杂志《家园》,语文教师下水示范,撰写名著导读。近几年来,语文教师撰写的名著导读文章有《司马迁与〈史记〉》《读你千遍也不厌倦――〈红楼梦〉就是“我们”的通灵宝玉》《承受苦难 超越自我――〈平凡的世界〉书里书外的故事》《“慢慢走,欣赏啊!”――向你推荐朱光潜的〈谈美〉》《两个老人 一种人生――读〈活着〉与〈老人与海〉》《永不凋谢的〈金蔷薇〉》《生命因爱而美丽――再读〈安娜・卡列尼娜〉》《敬畏生命――法布尔与他的〈昆虫记〉》《寂静的书――梭罗〈瓦尔登湖〉》等,既能引导全校学生阅读经典,也成为语文教师自我提升阅读素养的有效途径。

(3)创办教师文学刊物,激发教师写作热情

为了推动语文教师的下水写作,笔者所在学校以语文组教师为主体创办了教师文学刊物《江南风》,每期推出一位“本期人物”,重点刊发这位教师的一组文学作品和别人的评论文章,刊物还开设“人在旅途”“江南素描”“岁月如歌”“世说新语”“文本解读”“读书札记”等栏目,涉及小说、诗歌、散文、评论、读书笔记等文体,每期还刊发语文组教师撰写的当年高考下水作文。几年坚持下来,学校逐渐形成了一个教师作家群体,并在社会上引起关注。青年作家王世龙先生专门撰文《“教师文学”的先锋――与〈江南风〉同人共勉》,他说:“一个有特色的学校,就是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而校园文化的形成,教师的文化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是最关键的。要提高教师的文化品位,我始终认为最好的渠道就是要他们学会文学创作。在创作过程中不仅能促进教师素质的发展,而且会使教师的教书生活感到富有,从而促使他们成为具有文学味的生动的教师。” 写作,从某种角度上说是对生活的反省和对自我的确认,教师写作可以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从而也可以改变我们的教育。

3.创设教学舞台,渗透文学素养

结合学校每年开展的名师论坛和青年教师的教学比武,语文组创设各种教学舞台,检验教师的文学素养。

(1)名师论坛,设立文学讲堂

学校每年举行名师论坛活动,语文组要求语文名师开设文学教育或写作指导的展示课,并就这堂课引出自己的教学观点、教学特色在组内进行讨论。如一位名师执教《林黛玉进贾府》后,就“名著导读”这个话题,如何引导学生选择名著,如何有效地阅读名著发表看法,并以《红楼梦》前五回导读作为例子,引导学生通过课文选文、把握前五回的线索、关注精彩的细节等有效手段,走进这部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名著。这种类似于“百家讲坛”的活动,是对一个教师专业素养全方位的展示,而对全组教师来说,不仅了解这位名师的课堂教学,而且也进一步了解这种教学实践背后的理念和专业素养。

(2)青年教师比武,设立无教参擂台

为了真正检验青年教师研读文本的能力,课堂教学比武的文本来自教材之外,而且没有任何教学参考资料,青年教师完全凭自己的文学素养来解读文本,确立教学内容,落实教学难点重点。除了教师比武采用无教参擂台赛外,对新教师的说课汇报课活动,我们也要求教师不带教参,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独立备课,目的是引导青年教师不要过分依赖教参现存的解读和分析,从而培养自己的解读能力。

(3)骨干教师开设选修课,提高学生文学欣赏能力

语文组要求骨干教师为各年级开发开设文学类选修课程。近年来,语文组教师曾为全校学生开设了《中国古典诗词赏析》《现当代散文赏析》《平湖籍作家作品概说》《阅读与写作》《走进红楼世界》《外国文学名著及其影视欣赏》《新诗写作起步》等文学类选修课,其中《新诗写作起步》入选浙江省首届精品课程,《走进红楼世界》被评为市级精品课程。从课程开发的视角来看教师行为,教师不再是被动的施教者,不再是点燃别人、燃烧自己的蜡烛,而是在点燃别人的同时,也点燃了自己,在发展了学生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开发开设语文选修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教师个体的自我修炼

早在2001年,朱小蔓教授就提出了“培养自主成长型教师”的理念,认为新世纪的教师应该是自主选择、自主反思、自主建构、可持续发展的教师。教师的自主发展离不开外因的作用,包括学校的育人环境、教师群体的学习风气、科研氛围以及学校硬件设施、图书资料和有利于教师自主发展的激励机制;更离不开内因的作用,即教师个体自身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努力,包括勤于学习、敢于实践、善于反思,在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中更新自己的知识、理念,提升自己的文学素质,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语文教师自主发展,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自我规划,设计发展目标

根据教研组研修计划,每个学年每个教师制订提高自身文学素养的发展计划,包括阅读、写作、撰写教学论文等计划。如一位教师计划每学年阅读文学名著及其他文学读物,字数不少于一百万字,并撰写名著导读一篇,撰写教育随笔不少于一万字,教学论文不少于两篇,计划写生活感悟或文学类作品不少于一万字。虽然这些计划有些教师未必能够完成,但是有了自我规划,就等于有了目标和动力,再加上语文组作为外力推动,使教师的读写由无序变得有序。

2.文本研习,提高解读能力

文本研习、撰写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师的日课。一个语文教师,一学年下来,研习的各类文章(包括文学作品)不下五十篇。我们认为这是语文教师提高解读、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提倡教师备课首先重视自己的个性解读,其次再参考别人的理解,来印证或修正自己的理解,语文教师的阅读素养就是在这种自读、参考、修正中得到提高。事实上,即使是一些有经验的教师,许多经典作品一教再教,还会有新的发现,这就是经典作品总是常读常新、常教常新的原因。

3.下水读写,提高读写能力

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曾给一本教师文学刊物题词:“教泳者下水,教舞者登台。”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写实践,自己岂能不下水阅读,不登台写作呢?只有读,你才会读;只有写,你才会写;你只有做读写的行家里手,你才是指导学生读写的行家里手。而教师的读写实践,虽然从教研组研训的层面上讲可以营造良好读写氛围,但它更多的是个人的修炼。而我们认为这种个人的读写修炼行为,却是教师提高自身文学素养最有效的手段。

朱永新教授认为,只有教师的专业读写才能提高其专业素养。从培养文学素养的角度来说,语文教师首先要读文学名著,其次我们更要熟悉给学生开列的名著阅读书目;专业的写作,从语文教师的角度来说,不仅指专业的论文写作,也指各种下水写作,甚至是文学创作。

文学理论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写毕业论文,写什么,即选题,这是首先碰到的问题,也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关键之关键。有人说,选好了题目,论文就完成了一半,这话不无道理。而电大开放教育毕业论文的选题也自有其特点。笔者参与了几届电大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的指导与答辩,接触了较多的电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本文结合这些实例,谈谈电大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则与方法,以期对电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有所启示与帮助。

一、有意义原则

毕业论文的意义包括社会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两个方面。社会现实意义即是指论文所涉及的问题是社会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论文所提出的观点有助于解决社会实际存在的现实问题。如有学生写《谈错别字产生的原因及纠正》,虽是老生常谈,但该生能从自己所接触到的角度进行整理和归纳,结合了自己的体会与认识,能对别人纠正错别字产生启发和帮助,这无疑是有社会现实意义的。有学生写《现代汉语中遗留的古汉语现象》,对现代汉语中还在使用的古代汉语特有的若干语言现象进行了归纳分析和整理。又有学生更缩小范围,专谈《成语中的古汉语现象》,对成语中存在的古汉语特有现象分门别类加以整理归纳,例如“狐假虎威”中的“假”(通“借”)、“再接再厉”中的“厉”(通“砺”),是古文字现象中的通假字,“披荆斩棘”的“披”(义为分开)、“揭竿而起”的“揭”(义为高举)是古今异义词等等。这些分析整理对于我们今天准确的理解和使用现代汉语中的古汉语遗留现象是很有帮助的,当然也是有社会现实意义的。

也有些论文,看起来对社会现实生活影响不大,但自有其学术价值,如《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吾”、“我”浅谈》(载《中文学科论文写作训练》28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下简称《训练》),对“吾”和“我”在《十三经》中的用法进行了穷尽式的量化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应是摒除“吾”“我”是一对变格的看法,它们的差别是词义本身的差别,“我”强调与其他人称的对立,“吾”则有属于“我的”意味。尽管这个结论是可以继续讨论的,但论文的分析与提出的观点对推进这一问题最终圆满解决无疑是有较大的学术价值的。

当然,如果能够把这两种价值结合起来,选取既有社会现实意义又有学术价值的题目来写,是最好不过的了。有位学生发现电大《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教材对语法分析的若干问题存在分歧,例如“触槐而死”之类两个动词或动词性词组相连的结构,电大《古代汉语》教材分析为偏正结构,理由是根据意义,而电大《现代汉语》教材分析为联合结构中的连动结构,理由是根据结构形式。该生写了《电大与教材语法分析比较若干题》,提出分析语法现象应依据语言的结构形式,认为“触槐而死”之类的结构应为连动结构。此类选题,对电大教学直接有裨益,又自有其学术价值。

二、有新意原则

有新意,即论文中有别人没说过的东西,有属于自己的发现和理解。嚼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新意是一篇论文的价值所在,如果一篇论文中全是别人说过的东西,那么它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这也是论文与一般作业和考试的不同之处。

新意,可以是论述的内容有新意,或者是提出的观点有新意,或者是阐述的角度有新意,或者是用来论述的材料有新意。作为电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很难做到以上几方面全有新意,但至少起码在以上某一方面有新意,有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那怕是很少的一点点。

1.内容有新意

社会在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涉及新事物的选题肯定是有新意的。例如,《网络文刍议》、《浅谈网络语言》等,都是容易写出新意的。《修辞现象词汇化:新词新义产生的重要途径》(载《训练》413页),抓住了社会上涌现的新的词语或词语的新的意义这一重要的语言现象来进行研究,从新词词义中发现了“修辞现象的词汇化”这一重要的规律,从内容到观点都给人全新的感觉与启示。

2.观点有新意

有些文章论述的问题是一个老的问题,但对这一问题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从而产生新意。典型的例子如《“推敲”的推敲》。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是贾岛接受了韩愈的意见而从“推”和“敲”两字中定夺的。韩愈认为“敲”为好,理由有二:一是用“敲”有响有静,响静结合,产生音响美;二是僧一般较有修养,深夜不会乱推别人的门。而《“推敲”的推敲》一文对这一推敲的佳例提出异议,认为“推”好,因为一“敲”树上的鸟不就飞走了吗,第一句就不成立了。

3.角度有新意

即对同一问题,选择某些特别的角度,可以写出新意。北大温儒敏教授曾举过的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他说,曹禺研究已经相当充分,但不等于像曹禺这样的著名作家的课题就不能做了。这些年有些年轻学者和大学生就选择某些特别的角度,仍然将曹禺研究推向前进了。如有的运用精神分析法分析曹禺的人生经历、情感体验与创作实践,有的集中分析《雷雨》“悲天悯人”的主题,有的专门探讨曹禺戏剧中反复出现的人物“出走模式”及其特殊的意义,有的讨论曹剧的“背景艺术”,有的专门赏析曹剧“诗意特征”形成的原因,有的研究几十年来曹剧演出的历史,有的比较分析曹剧的各种修改板本,等等。这些选题范围不大,但角度新颖,能够在某一点上把曹禺研究引向深入。

4.材料有新意

如果在内容、观点、角度等方面均不能出新,但能选择一些与别人不同的、属于自己的材料作为论据来加以论证,也能产生某些新意。如有些写教学论文作为毕业论文的同学,论述的识字、阅读、写作等方面的教学方法是别人已有之的,但能选择一些自己在亲身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独特的生动典型的实例来加以论证,给人以真实感和某些新鲜感。

三、有特色原则

特色就是独特的东西,就是与众不同之处,在某种意义上讲,特色也是一种新意。特色包括许多方面,这里说的特色主要是指地方特色。在选题时,如果能选取一些当地的或者与当地有关的文化、文学、语言现象来进行研究,一般与别人不会雷同,也自有其独特的价值。以浙江台州为例,历史上的不少文人骚客与台州有渊源,留下足迹和诗篇,如杜甫与台州、李白与天台山、骆宾王与临海、戴复古与黄岩等等。在现代,有许杰的乡土文学、陆蠡的散文、被鲁迅誉为“台州式硬气”的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柔石的小说、朱自清写台州的散文等等。有的学生就台州方言进行了研究,写出了《台州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比较》、《台州方言的词汇特点》、《台州方言形容词“级”的表示法》。这些论文虽不一定有多少深度,但对于继承和弘扬当地的文化文学传统,加强 当地的文化建设,自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

四、有兴趣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毕业论文写作的最大驱动力,对于电大学生来说,可能大多数人还是把毕业论文的写作当作一项不得不完成的硬任务,是硬着头皮去做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得重视兴趣因素在论文写作中的作用。相对而言,各人的兴趣总是有所侧重的。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有人爱好文学,有人喜欢琢磨语言,有人擅长对文学理论的探索与思考。同是爱好文学类的,又有的喜欢古代文学,有的喜欢现当代文学,有的喜欢外国文学。同是爱好现当代文学的,有的对鲁迅感兴趣,有的对茅盾感兴趣,有的对曹禺感兴趣。有位同学受母亲影响,从中学开始就接触张爱玲的小说,读完了她的全部作品,也积累了她的不少评论资料,在反复阅读中有了自己的体会,形成了自己认识,于是在做毕业论文时就写出了较为优秀的论文《也谈张爱玲小说的女性主义意识》,这篇论文的成功,兴趣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

五、有能力原则

1.写小题目

这里说的能力是指驾驱选题的能力,主要是从研究题目的大小是否适中的角度着眼的。由于时间、条件、水平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对于电大本科生毕业论文来说,最好量力而行选择比较具体的小题目,这样便于结合自己学习的实际,容易收集材料,有利于深入分析,广征博引,把问题谈深谈透,这就叫“小题大做”。从我们几届论文指导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来看,这可以说是选题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写小题目,要学会“删题”。在论文写作中,“删题”就是删去一个大题目中的其他相关问题,逐步缩小选题的范围,最后把全部研究和论证都集中到一点上。例如,下面这串题目的递减过程就是一个删题过程:鲁迅创作论――论鲁迅小说――论《呐喊》――论《呐喊》的艺术特色――论《呐喊》人物描写艺术,最后得到题目才是对电大学生来说比较适合的能够驾驭的题目。

让我们来比较两篇选题一“大”一“小”的论文。有位同学写的题目是《浅析李白咏月诗的意蕴》。我们知道,李白留下来的诗作有近一千首,其中涉及到月亮的诗有三百多首。写这个题目,前提条件应读遍李白的全部诗篇,找出其中的涉及到月亮的诗,然后对这三百多篇咏月诗仔细研读,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工程,除非是早有准备,否则要在几个月内写成论文,不是抄袭别人的,便是以偏概全,其失败也就可想而知了。而另一位同学的选题是《姜夔的咏梅词的思想和艺术》。姜夔的词现存八十四首,其中咏梅的有二十八首,遍读这八十四首,细读这咏梅的二十八首,这对电大本科生在两三个月内完成应该是力所能及的。结果该同学结合姜夔的生平与思想,分析概括出了姜夔咏梅词思想内容和艺术上的若干特点,写出了比较成功的论文。一败一成,选题的大小是其中重要的决定因素。

2.写自己熟悉的内容

这是有能力原则的第二层含义。自己熟悉的内容,比较能够驾驭,写起来比较能得心应手。一般来说,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应是自己的工作。电大开放教育本科的学生都是在职业余学习的,因此,我们在论文选题指导时,提倡结合自己的工作内容来选题,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自己实际工作中去,这样的选题比较容易成功。例如,在报社工作的学生写了《新闻语言的情感表达》,在电影院工作的学生写了《谈“大众化”语境中的影视文化》,在街道文化站工作的学生写了《我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在地名办工作的学生写了《临海市地名的文化内涵》等等,都写得比较成功。

文学理论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教育是他的挚爱

@#$是一九八一年昭通师专中文科毕业分至镇雄第一中学执教的,一干就是二十三年。他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热爱,为上级学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他本人年年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今年@#$42岁,给人的印象是精神健旺,言谈睿智,学者的儒雅中透出几份干练与豁达,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激情与追求的人。走近他才知道,他也有着苦涩的人生经历,童年遭遇之灾,少年流落天涯,工作后受家庭之累。“青春难再,兰亭已矣”。他没有沉沦在喟叹与抱怨中,默默地像一条老黄牛,埋首于他挚爱的教育事业。

他的命运曲线几乎与共和国的生命之舟共沉浮。当“”的风暴肆虐时,他就失落于生活的底层,当社会生活向正确道路回归时,他就浮出深渊。与其说他的成就是由于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为他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会,毋宁说是因为灾难性的经历锤炼了他从不屈服于命运的坚强意志。

有人说,最有才华的历史学家,即是那种总是用精血与激扬生命的情感去温热和再现曾经有过的历史的那种人。优秀的教师当如是。家学的渊源和多年的勤学不辍,使@#$不仅拥有浓厚知识功底,更使他对知识的尊崇与膜拜根深蒂固。中外古今那些辉煌灿烂、闪耀着优秀人文精神光芒的优美文字,曾是他苦难岁月的精神支柱,他要以自己的才华与心血使更多的人受益。他在自己的生命舞台——讲台,全付身心地投入进去了。@#$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言极其他。为此,他孤身窗前悉心备课,精益求精设置课堂教学,耐心细致指导课外阅读,废寝忘食配合校长抓学校工作,字斟句酌批阅学生习作,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步入文学殿堂,饱览其间瑰丽奇异的景象,把爱和美播撒进学生心田,将知识的占有提升为精神的追求,形成了良好的语文教学氛围。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九九八年任教班级155班高考平均93.98分,二OO一年任教班级174班高考平均103分,二OO四年任教班级194班高考平均113分。一分辛劳,一分收获,二十三年的讲台生涯,每一次送走的学生成绩都是全年级第一,每一次送走的学生中都有全县甚至全市的状元。今年高考全县理科最高分596分就是他194班的学生。

他勤于思考也勇于实践,将生活的体验上升为理性的思考,诞生了一篇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将教学的体会上升为理论的探讨,诞生了一篇篇优秀论文。《西部电力工人之歌》发表在电力报上,《教师独白》等20余篇诗歌也在市县报上发表,《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中的一点质疑》收入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一书,《浅析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被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编委会评为二等奖,《语言教学幽默》发表在全国优秀教师论文集上。

工作之余,他开设高考读写讲座,高中语文教学专题讲座,带领了一批又一批新教师走上了成才之路,发挥了对我县高中语文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其工作方法倍受赞誉,教学方法倍受青睐,他的学术思想也因此得到广泛传播。同时,连续几年参加全市事业单位竞聘上岗命题与阅卷工作,1995年任教务副主任,2002年任教学副校长,继续为自己热爱的事业添砖加瓦。

勤于奋斗不断超越

二十三年的教学生涯,@#$始终认同这样一个观点:优秀的高明的语文教师理应是一个杂家,博学能文是其必备素质。教学是@#$的事业,而大量的文学创作和教学论文则是他不断超越自我的结果。由自幼钟情中国诗词而跻身于人才济济的诗词研究队伍,也许不无他个人遭遇与气质的影响,但幼承家教与古诗词结下不解之缘,则为他日后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根基。他用比较文学、系统论等思维方法研究古典诗词并运用于教学中,受到全县教师的关注。

一般地说,学术水平与学术环境和学术精神是一致的。@#$漫游书海,博览群书,经过多年的揣摩,提出了“情境转移与联想”这一概念;运用新文学理论符号学对舒婷的散文诗《致橡树》深层意蕴的阐释,深化了对作品的理解,纠正了流行的仅只是“爱情至上”的一孔之见。在涉足古典诗词研究领域时,为了不重复前人的研究成果,力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对历代古典诗词进行了全面的耕耘;工作中,考虑到读者的阅读心理与习惯,他经常从事诗歌、散文的写作实践,始终坚持勇于质疑,善于思考,不断创新学术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使他的教学与创新始终都如“清露晨流,新桐初引”,散发着迷人的清新。

练达生动的诗歌,文辞犀利、充满文化忧思的散文,流畅而富有说服力的教学论文,无不是他对现实和历史生命体验的结果,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古道热肠和人文精神的礼赞。讲台上,他以课本为中介,以自己的人生感悟和生命体验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让学生“亲其师而重其道”;生活中他以自己的一支秃笔携思想的雨露撒向每一位接触他文字的人,以生花妙笔传知识之道、优秀人文精神之道,继往开来,以一个文化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酿造着精神的醇酒。

育人与管理并重

班主任工作是复杂的个体脑力劳动,自八三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他先后担任了高78、95、110、137、155、174、194班七届班主任。班主任工作,不仅是方法问题,还是技巧问题。教育艺术源于对学生的热爱,爱是教育的源泉。它存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班主任工作中,他善于捕捉教育的极好时机,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例如学生陈×,是较为出名的“捣蛋鬼”,长期不交作业,常和同学打架扯皮,但他体育成绩好,在校运会上拿了跳高第一名,他便抓住这个“闪光点”,及时找陈×做思想工作,肯定他的成绩,表扬他为班级荣誉立了大功。老师同学都为他感到高兴,同学们都愿帮助他把学习赶上来,相信他一定能够成功。这次偶然的机缘后,陈×果然改掉了坏毛病,通过努力考上了云南师范大学体育系。

他还非常重视表扬这一重要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良好的班风。表扬讲求目的,讲究艺术,有时寓庄于谐,幽默恰当,因人而异,消除学生的反逆情绪,使师生关系融洽轻松。通过探索、试验,班级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文体活动丰富多采。担任七届班主任的班级,八六届的高78班、八九届的95班、九一届的110班、九四届的137班、九八届的155班被评为优秀班集体。

一九九五年,组织安排他任教务副主任,协助主任管理学校教务。工作中他摆正自身位置,服从安排,勇挑重担。学校鉴于多方面原因,在要求做好教务工作的同时,安排他具体分抓学校实验室,图书室和学校体育工作。学校体育工作对他来说比较陌生,但为学校全局着想,他应承了下来。在具体工作中,他多次召集体育教师开会谈心,使他们消除“小三门”无人问津的自卑心理,说服他们树立体育教师的魅力形象,教学认真负责,课余带队训练。自一九九五年来,全校体育活动蓬勃发展,不仅延续了“田径校”的光荣传统,而且在各级体育项目比赛中均获优异名次。一九九九年全县中学生篮球运动会上,男女双双获得了冠军。每年都有近十名“体育生”考上了高等学校深造。学校因此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集体”。

多年的教学生涯使@#$深深体会到:只有高素质的老师才能带出素质高的学生。他认为,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其自身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优劣。特别是随着新教材的启用,新的教学理念带来教学方法的更新。只有加强教师培训,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才能适应新时代对造就人才的要求。而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除了社会和人个因素外,作为学校管理者的作用亦不容忽视,倘若没有一批思想合格和业务学术水平双优的学校管理者,则很难实现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正是基于这种思想,@#$在全县完中教学质量管理座谈等会上,多次提出“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加强全县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请求。为了抵制港台庸俗低下、充斥暴力的影视之作对青少年的危害,正确引导青少年学生鉴赏,他还倡导增加中央电视台4、6、8、10频道,为学生提供一条通过现实社会的文化走廊。

让生命的火炬更加绚丽

@#$认为,作为一位高中教师,不仅要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必备的基本知识,更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尽快熟悉和运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技术。我们清晰地看到,作为副校长,他善于思考,与时俱进,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思路与模式;作为教师,他擅长逻辑思辩,富有现代观念,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他为人谦逊,却不丧失原则,他办事随和,又能坚持立场。在事业上,他目标高远、壮志凌云,既淡漠眼前的功利,更不计较各种琐屑与得失。对精神层面的执着,使人感到他有一种潇洒、旷达的气质。在谈到自己的工作成绩时,还依然流露出几分羞怯与不安。他虽然不是政工干部,却谙熟许多教职工的思想动态,一旦遇到困难,便能帮助排忧解难。在他的身上,具有浓厚的平民意识与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怀。

其实,对@#$来说,这种朴素的情感并不是空穴来风,如果走进他的人生历史,便会发现在他的血管里流淌着来自底层的穷苦人的血液。@#$出生在革命老区威信县,作为一个农家子弟,他从小就饱尝了人间的苦难与酸辛。特别是在童年时期,他家境贫寒,饥肠辘辘。他永远难以忘怀少年求学的艰辛经历。@#$作为农民的后代,先天决定了他与普通百姓间永远有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感,他所经历的苦难,不仅帮助他深度体验人生,而且还铸造出他一副强悍的体魄和坚毅不拔、荣辱不惊的个性和气质。

文学理论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我们的语文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教学效果整体上并没有多大提高,少慢差费现象依然大量存在,甚至有加重的趋势。究其原因比较复杂,但就语文教学本身来说,语文教师语文素养的下降是不可推却的主因之一。

笔者多年观察所得的认识是:在语文教学中最起作用的还是教师的语文素养。经常看到的现象是,教师良好的语文素养在学生那里往往能产生“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的模仿效应,喜欢读书会读书的老师肯定会影响他的学生去读书,喜欢写作会写作的老师会影响他的学生去写作。同时还看到,具有良好语文素养的教师由于有着语文学习的成功体验和经验,他们的教学有着很好的引领性,往往能适切地指导学生学习语文。

不久前,在窦桂梅老师的博客里,我看到她写得这样一段文字:“我以为,语文教师应当成为‘语文的化身’。这里的‘语文’应是‘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语文的方式,不仅仅指语文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更是指用语文的方式来思考、感悟、表达,叙事、隐喻、抒情、对话,乃至一声问候、一句评价。那课堂上的分分秒秒,语文老师不仅仅属于自己,他就应当成为语文。是否还可以这样说,如果以前我们说‘我是教语文的’,那么,我们今天应说‘我是用语文教人的’。若爬过这座山,达到这境界,语文教师的素养必须提高。”(见《凭良心教书——我看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想,只有具有良好语文素养的教师才能成为“语文的化身”,才会知道如何“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才会懂得“我是用语文教人的”。

二、一点设想:语文教师教育应该有个教师语文素养的基本标准

眼下,语文教师整体语文素养的下降是个不争的事实,如何提高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已成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当务之重,而从语文教师成长的起点做起,制定一个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标准则应当进入语文教师教育的议事日程。

当然,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标准,是个难以一以律之的问题,但应该有个基本的标准。我想,作为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如下的素养是应该在基本的标准范围之内的: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能写一手规范、工整、比较美观的硬笔字(正楷字或行楷字);能说一口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能传情达意地诵读各类文体的文章;能背诵三百首(篇)中国古代经典诗文、百来篇(首)中国现代经典诗文、百来篇(首)篇外国经典诗文;研读过百来篇课文之外的中外文章大家的典范之作;阅读过五十部以上的中外文学名著,熟读过十来部文化经典(比如《论语》、《孟子》、《庄子》等)和语言文学理论著作(比如王国维《人间词话》、吕叔湘《语文常谈》、朱光潜《谈美书简》、艾克曼《歌德谈话录》等),并掌握了一定的中外文化知识,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位;能写各类不同文体的文章,做到内容充实、中心明确、层次清楚、详略得当、结构完整、表达方式运用恰当、语言准确流畅、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等。实事求是地说,当下的语文教师能达到这些要求的比例并不高,青年教师中达到这些要求的更是屈指可数。其实,这些要求并不高,与现行的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语文学科《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各项标准差不多(看看其中的课程目标、诵读篇目和课外阅读建议等内容就知道了),若依过去“要给学生一瓢水,老师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说法,显然这些要求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三、一点期盼:语文教师应当致力于自身语文素养的提高

语文学习是一个语文工作者一辈子的事,每个语文教师都应当致力于自身语文素养的提高。就现状而言,客观地说,造成语文教师语文素养难以令人满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责任不全在于语文教师自身。长期以来,我们的职前培养、招聘录用和职后培训机制都普遍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比如,基础教育阶段,他们都是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习语文的,语文素养大多是有缺陷的(比如读写兴趣不高、阅读面窄);高等教育阶段,缺乏严格的语文素养历练课程和相应的考核机制;学校在录用时,大多采用中高考题型的书面考试和现场听课(一节课)的方式,难以全面准确地考察应试者的语文素养;职后培训时,也大多忽视了语文素养的提高,更多的是强调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转变。这些问题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当下语文教师语文素养的提高。但是,我们语文教师不能因此而自卸其责,当行亡羊补牢之策,致力于自身语文素养的提高。

如何来提高?唯有多读多写(或多读常写)。这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不二法门,除此别无它途。

读什么?怎么读?需要规划,要制定个人的读书计划。可根据素养标准进行补课性读书(包括背诵的篇目,语文教师应该有些烂熟于心的东西,真正做到“腹有诗书”),也要根据兴趣爱好进行发展性读书(专长性读书)。

写什么?我想各类文体都可以试一试,主要是积养一些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感觉,以便更好地解读课文和指导学生写作,诚如孙郁先生所说:“只是觉得,教语文的人,应当会写文章,至少是写像一点模样的文章,否则就有点隔膜。雾里看花,门外闲谈,把文章八股化,那就没有出息了。”(见《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6期卷首语)至于怎么写?袁柳照先生的意见可作参考,他说:“语文教师就不能局限于只写教学论文、研究教材教法,他们可以去创作,写小说、写散文、写诗歌。”(见《人民教育》2011年第21期的《我对诗性教育的理解与追求》)不妨制定一个个人的写作计划(一学年的或几学年的),有意识地练练自己,说不定会练成一个作家——那不仅是学生的福音,也是自己的幸事。

眼下,国人中文水平的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虽然这也不尽是语文教学的责任,但语文教学首先必须强健自身,承担起应尽的责任,这应该是毋庸赘言的。愿我们语文同仁不断致力于自身语文素养的提高,为了美丽的中文能在下一代身上得到良好的传承和发展,也为了自己拥有一个充实美好的语文人生——语文学习是需要一辈子用心去做的事。

文学理论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初一年级的时候,教语文的李老师范读每一篇新课文。李老师的声音细、轻,但是很有感情。他还教过我哥,哥哥常常在家里学着李老师纤细的嗓音朗读“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我听得一身的鸡皮疙瘩,可是听李老师读课文却是亲切得多。

初二年级时候的语文老师姓王。王老师总喜欢站在讲台的边上唾液飞溅地给我们上语文课,但是我们都喜欢王老师的课。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好的同学可以到讲台中间朗读课文,许多同学争着想获此殊荣。王老师还做我们的班主任,每周的班会课上他用半个课时给我们连载《丹亚和米娜》,是地下党潜伏在敌人内部的故事。每当主人公遇到危险,我们紧张得大气也不敢出的时候,可恶的下课铃声就会响起,王老师总是说:“请听下回分解!”我们集体抗议,王老师歪着嘴得意地笑得意地笑。有几个同学到处去买这本书,可大大小小的书店都没有,我们怀疑是王老师杜撰的。

我十五岁的时候上高一,在语文老师冒老师的指导下发表了第一篇散文。那篇散文叫《舐犊情深》,修改了三次。我至今还记得冬天那个呵气成冰的早晨,冒老师把我叫到教室外面,把发表我文章的报纸给我看,初升的太阳照在我的脸上、手上,暖融融的。冒老师让我们早自习的时候多读书,我是很听话的一个,每天早晨都认真地读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陈涉世家》《鸿门宴》《信陵君窃符救赵》《屈原列传》这些课文,我读着读着就不小心背了下来,那些必背的就更不用说了。

高中时候语文老师经常换。那个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做个老师,像我的语文老师孙汉洲先生一样,可以泡在图书室里读书做笔记。我听同学说,孙老师有一个百宝箱,里面放了好多好多自己做的知识卡片。最近我在“百度百科”里搜了一下孙老师,赞叹、敬佩之余也觉得这很正常,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古之人不余欺也。业界有“一桶水”和“一碗水”的说法,孙汉洲老师有的不是一桶水,而是海,作为学生,哪怕得到“几滴”的真传也足可滋养一生。

高中的作文课,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有两节,一节是讲发散思维的,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圈,让我们联想和想象,我们想了很多很多;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桥”字,让我们想了很多很多;写一个“曲”字,让我们想了很多很多;写一个“墙”字,让我们想了很多很多……最后,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作文题是“0的断想”,老师为我们打开了想象之门。还有一节课,语文老师教我们“快速作文”。在黑板上画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我们以为是讲数学题。老师告诉我们,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空间。我们师生合作,在时间轴上标早、中、晚,昨天、今天、明天,春、夏、秋、冬,过去、现在、将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等;在空间轴上标教室、食堂、宿舍,厨房、书房、卧室、客厅,学校、家庭、街道等等。写完了,老师问我们还有没有,我们又列举了很多很多,后来都列举得累了,老师说,其实还有第三条轴:情感!我们就列举了表达情感的词。坐标系做好之后,老师出题,让我们根据这个坐标系结构文章。非常神奇!我们对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快下课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这不是他的原创,是《快速作文》里讲的,图书室还有几本,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借出来看。我们几个同学借出几本陈旧的书,书上落了灰尘,可是灰尘掩盖不住它的光华!我们几个同学根据老师的提示,还在坐标系上加上了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共九项内容,号称“独孤九剑”。

老师还提醒我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写好作文,还得多读课外书。我读的书很杂,外国文学名著、中国古典哲学,现代诗、散文诗、杂文,还有文学史和文学理论方面的书。那时候很喜欢《少年文艺》《语文报》这类刊物。我还比较迷现代诗,尤其喜欢朦胧诗,食指、北岛、江河、顾城、林莽、梁小斌、张学梦、杨牧、叶延滨、海子等等的诗都读。有时候自己也写点东西投出去,也发表了一些。高一年级时候还背诵了许多宋词,我把宋词做成一张一张的卡片装在口袋里,大概背诵了近二百首,每首词的解读也都大略看了一下,可惜后来都忘了。这两件事给我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一是我在教现代诗的时候,觉得没有什么可讲,我觉得选入课本的现代诗都太简单,像《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读就懂,就那么点艺术手法,读一读就好了,讲什么呢?后来听韩军老师的示范课才有所悟。二是我上公开课《雨霖铃》,教研员认为我在课堂上对“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品味深度不够。可是我当初设计这节课的时候,认为学生缺少阅读经验和生活体验,老师讲得再细致,学生也不能领会,所以也就没有刻意设计这个环节。如果学生多读点宋词的话,就知道这根本就是一种常见的细节描写。可问题是,现在还有多少中学生会抱着唐诗宋词来背诵呢?好多同学背诵课程规定的每周一诗已经像在吃药了。说来真得感谢我的语文老师们,他们教给我的不仅是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的方法与读书的习惯。

后来,我如愿以偿,做了一名语文教师。

我刚毕业时教初二年级。开学前一天的晚上,学校停电,我点蜡烛备课。校长从办公室外面经过,进门看了我一眼。第二天上课,我讲《七根火柴》。课后,校长批评了我,着重指出,语文课堂上的听、说、读、写要合成一体,教学设计要把握好文体的特点,要细密,课后还要深刻反思。那以后,我经常写课后反思,两个月之后,我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写成了一篇关于读、写、听、说一体训练的论文,校长推荐参加教学论文比赛,获得了市二等奖。我明白,教学科研可以从教学反思开始。

文学理论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语文;专业素养;提升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7-0016

衡量一堂课的好坏,主要有两点标准:一是学科本位的价值获得,二是教育教学的质量。这两者要靠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来引导帮助学生完成。

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即教师决定质量。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是教师个体和群体共同追求奋斗的历程。语文教师的能力与发展归根结底在于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在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已经成为影响教育质量和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语文教师要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只有在自身具有所需的专业素质的情况下,才能满足人们对他们的期望,也才能真正践行新课程的理想。那么,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质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知识、技能、伦理和审美等方面的素养,走自我创新之路,在实践和反思中走向专业化,从而化蛹为蝶,成就自我。

一、练好基本功,做一个提升基础素养的苦行者

首先,教师要从普通话、钢笔字、粉笔字、教学语言等方面提高自我要求,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另外,教师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语言教学,“读”占鳌头。语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示范,是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学生理解和感悟课文的重要手段。在课堂上,教师铿锵悦耳、有滋有味的朗读,如大珠小珠落入玉盘,激荡的是学生心底的涟漪,点燃的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因此,语文教师要努力练就标准的普通话,培养敏锐的语感,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总之,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一手好字是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其次,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这里的“语文”指语言文字的知识与相关常识,语文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对各种文体要有准确把握的能力。比如面对一篇童话,语文教师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童话、童话体裁应该如何教学。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才能上得独具特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教师要努力提高文学素养。文学,是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加强文学修养,除了要有懂得语言的奥妙,能够欣赏语言,熟练驾驭语言的能力外,还要让自己的语言具有文学的魅力。语文教师语言的丰沛、幽默、诗意,能化解学生日常学习中内心的焦灼,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唐风余韵。如此,学生才能在文学的语言中,获得语言的浸润与文化的陶冶。当学生从语文教育中获得享受的时候,学生就会自然地喜欢,甚至热爱语文。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练好基本功,做一个提升语文基础素养的苦行者。

二、拓宽知识面,做一个文化知识丰富的博览者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首先应该自觉地投入到积极的阅读活动中去。教师的阅读需要从课内读到课外,不断地扩大自己的阅读面,进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阅读品质,实现自身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语文学习所涉及的领域是广泛的。语文教师除了要掌握中国语言文学知识外,还应当关注其他学科和领域的知识,如历史、哲学、美学、自然学科等方面的知识。如果语文教师只看教材,则会导致他们知识量的有限,视野的狭窄。语文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向学生展示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而狭窄的知识面只会让自己在上课时举例单一、枯燥乏味,无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的氛围,阻碍了学生的想象,封闭了学生的人文视野。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博览群书,并充分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为自己充电,扎实地拓宽知识面,做一个文化知识丰富的博览者。

三、开展自我反省,做一个反思教学得失的思考者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曾讲道:“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没有思考,就没有专业素养的提高。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反思呢?反思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后;可以是自己的课堂教学,也可以是他人的课堂教学;可以是思考自己的成功之处,也可以是思考自己的不足之处。这会让我们对教学的认识从浅到深,使我们的课堂逐步走向成熟。

新课程标准给语文新课程改革带来了崭新的理论指向,许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但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大胆实践,而且也需要语文教师积极和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只有有所思,才能有所悟、有所得。我们可以通过对自己某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某一教学理念的运用、某一教学活动的开展等进行反思,使自己日有所得。自我反省最好的方法就是坚持写教学后记,教师应将每堂课的成败、得失记录下来,实事求是,并将这些一手资料保留下来,慢慢分析。这些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一旦得到解决,那么,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无形中就会得到提高。

扎实开展自我反省还需要教师努力写教育论文,作为语文教师,既应该是文化的传承者,也应该是文化的创造者,教师的写作在文化的传承和创造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的写作可以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思考加以认真的总结,赋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更深层的文化意义。同时,教师应与学生的生活保持近距离的状态,给学生以文化的魅力冲击。所以,语文教师要努力扎实地开展自我反省,做一个反思教学得失的思考者。

四、推进语文实践,做一个知行合一的实践者

语言是心志的表达,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行为是思想的再现,语文教师应积极参加各项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苦练语文的基本功、在实践中展示语文的魅力、在实践中探寻语文的规律、在实践中展示自我的语文风采。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和阅读占的比重最大,特别是写作,更可以体现一个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例如,在江苏某县为了选择新学期的高三教师,于是请高二教师参加“师生同考”,以求择优选择,结果作文分数公布后,许多教师甚至连最低评分标准都达不到。试想,语文教师自己都写不出来优美甚至是合格的文章,又如何去指导自己学生的作文,让学生写出优美的文章呢?即便会指导,也可能只是纸上谈兵,根本无法对学生的作文作出具体、深入的指导。鉴于此,当代的语文教师,应该在业余时间加强自身写作能力的锻炼,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不被淘汰。

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字表达优势,报道学校的最新动态、先进人物和事迹、撰写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等;利用我们标准的普通话主持学校文艺活动,表演朗诵等;利用我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参加各级教师基本功竞赛等。教师应抓住每次的机遇,积极地善待,认真地把握好每一个细节,借助这些过程,使自身得到锻炼,使自己的才华得到展示,素质得到肯定,从而提升自己的语文专业素养。

文学理论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函授本科毕业鉴定表自我鉴定(一)】

时光走过两年半的年轮,即将毕业的我回顾过往的足迹,点点滴滴依然清晰分明 ,自从20xx年9月为珠海电大工商管理专业录取后,充满信心的我即以满腔的斗志全身心地投入电大学习中。

上课期间,我保持以往学生时代的历来风格,不迟到、不早退,勤做笔记,有要事则向老师请假。在单位工作期间,我一边认真预习功课,一边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一边也不忘电大的任课老师的嘱咐。充分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把学的理论和实际工作相联系,把课堂不能作具体解说的书本知识理解消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习上的毫不懈怠使我能从容应付每一次考试,并取得不错的成绩。

通过两年半的电大本科学习,本人在思想认识、业务认识、专业技能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先概括如下:

(一)思想认识:本人在电大学习期间,认真学习了电大开设的专业课,通过对电大开设的专业课程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

(二)业务认识:珠海电大的授课老师业务精湛,教学认真、负责,使本人在电大学习期间收获颇多,大大提高了业务能力。使本人的业务能力大大提升,本人把所学理论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效果相当不错。

(三)专业技能:本人是一名行政管理人员,在校通过学习让我学会了很多以前自己对文学上不足的地方,对自己以后在事业上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短暂的两年半的学习过去了,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专业文化知识,重温了快乐的学习生活,提高了工作能力,而且更加坚定自己的追求,我将充分挖掘人生价值,发挥个人潜力,有效地服务于工作,服务于社会.

####

20xx-x-x

【函授本科毕业鉴定表自我鉴定(二)】

为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我有幸于20xx年被东莞成教院录取,成为一名函授生,开始了三年的“工?学”之路。在这三年的函授学习的日子里,本人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以更加充满自信和更大青春活力践行于实际工作中去。

1、以扎实的作风对待学习。三年来,本人认真遵守班级管理纪律,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有事履行手续的要求,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积极响应校方要求加强闲暇时间的自我学习,以弥补短期函授所达不到的教学效果,通过努力,本人很优秀地通过学校的各门功课的考核,无一门功课补考,受到学校老师的赞赏。

2、以行之有效的方法创新“工作+学习”新模式。为“工?学”两不误,我一直利用节假日空闲时间来学习,并积极把三年来学习的专业新知识和优良新作风带到工作中去,以创新新方法和新模式出色地完成了每项工作,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夸奖。

三年的函授学习生活即将过去,但学无止境,本人一定以此次学习为经验,以工大的优良教学理念为指导,加强理论学习,踏实工作作风,做一名优秀的人民公仆。

####

xxx

【函授本科毕业鉴定表自我鉴定(三)】

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我参加了2007年的成人高考,考取了淮安师范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于是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学习。通过学习,本人在思想认识、业务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现概括如下:

(一)思想认识

本人在函授期间,能认真学习学院开设的《语言学概论》、《美学》等课程,对各种文学理论和语言学理论有较系统的了解和把握,对文学作品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弥补了以往在宏观把握上的不足,拓展了在微观审视上的优势,提升了自身处理语文教材的能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美学理论的学习,认识到语文教材和课文都蕴含审美因素,课堂教学过程更蕴含审美因素,语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作为一个教师,作为一个在新课程背景下的现代语文教师,应尽己所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课文、教学过程的审美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把学生塑造成具有一定美学审判能力的现代合格公民。

(二)业务知识

三年的函授学习,虽然面授时间短,平时教学任务繁重,没有很多的时间作深入的思考,但觉得还是有较大的收获:特别是通过对《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现代文学》、《古代文学》等的学习,使本人在过去的基础上,有一个较完整的框架把握,对以前在专科阶段学习的知识有个反刍的机会,对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自身素质有进一步的提高。实话实说,虽然很多知识在课堂上用不着,但作为一个教师,一个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你要倒给学生一杯水,你自己必须有好几桶水,而且必须是活水。这些知识使本人高屋建瓴,提升了对教材的宏观把握和微观处理的整合能力。

(三)专业技能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科学和艺术结合的遗憾艺术,语文教师的专业技能涉及到林林总总,方方面面,有教材的处理技能,问题设计技能,授课技能等,不用说其他,单是课堂教学技能就令人目不暇接,疲于应付,什么导入技能、过渡技能、提问技能、结课技能 、板书技能等。函授学习对我影响最深的是课文教学主问题的设计和问题的分解及坡度设计;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较之过去有较大的提高。

(四)学习目的及态度

我已圆满的完成了学院规定的课程。函授虽三年,但真正参加面授的时间只有几个月,所以我非常珍惜面授的时间。上课期间,我保持以往学习时代的风格,不迟到、不早退。有要事则向班主任请假。上课认真听老师的讲解,作好学习笔记,并把自己的困惑拿出来和老师共同探讨。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从来都是不折不扣的高质量的完成。因为我深深明白:这是我提高自己水平和能力的机会。

(五)收获和体会函授本科自我鉴定平时不常读书,函授学习使我感受到自身文学修养的欠缺,并促使我研读各种文学书籍,并把它与平时的教学工作相结合。教学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个人素质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六)工作与学习的处理上

在校工作期间,我一边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认真备课,教好学生。一边不忘师院任课教师的嘱咐。充分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把函授期间不能作具体解说的书本知识理解消化。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习上的毫不懈怠使我能从容面对每一次考试,并取得不错的成绩。

(七)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三年的函授,实质上面授只有两个多月左右。虽然授课教师备课授课认真负责,但因为时间短,学员真正学到的东西很少。大部分只能靠学员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领悟、提升。另外一些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如现代教学媒体的知识应用、语文教学课件的制作和应、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学策略的变化、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小组合作探究的规范操作等无法得到学习和进修,这可能是现代高等教育与初等教育相脱钩的弊端。这是广大教师继续学习最盼望得到解决的,但总也得不到解决。也许这只是我的一个梦想,也是本人存在的不足。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将以所学知识为基础,不断的研究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有人把函授学员读书的目的归纳为:一拿文凭、二长知识、三交朋友。的确,我的本科函授学习认真而充实。三年的严寒酷暑,我有收获。今后,我会把做老师的路走得更好、更充实!

######

xx

【函授本科毕业鉴定表自我鉴定(四)】

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我参加了成人专科,考取了采矿工程专业,于是开始了三年的学习。通过学习,本人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一、政治思想上:

本人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自己所从事的煤炭事业。函授学习期间,我努力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培养自己的煤矿兴趣。尊敬师长,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和岗位,与班级同学和睦相处,且关系融洽。

二、学习目的及态度:

我已圆满的完成了学院规定的课程。三年时间的函授学习,从时间上讲很是短暂,加上平时工作的任务颇多、事务繁重,但是我正确理顺了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安排,珍惜每次面授的时间,上课时候,保持学生时代的作风,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按时完成作业,有问题就及时和老师探讨。

这样的学习过程,使我在工作岗位中受益很多,我自己知识面扩大了,思维空间拓展了,工作起来也提高了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收获和体会:

平时不常读书,函授学习使我感受到自身修养的欠缺,我充分利用自己空暇时间,阅读书籍,努力学习煤矿开采技术等专业书籍,并把它与平时的教学工作相结合。工作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个人素质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四)工作与学习的处理上:

在我工作期间,做好了工作学习两不误,工作与学习完好相结合,我一边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边我把我学到得知识系统的归纳,科学有效的结合现在的工作岗位,充分发挥理论和实践应用的结合,这样我的个人素质也提高了,业务能力也提高了。特别是我学习的《煤矿开采技术》、《矿山通风与安全》、《矿山电工》、《计算机基础》等知识,使我在工作中得到更多应用空间,今后,我将继续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毕竟,知识是提高人修养的基本途径,也是时代的需要。函授毕业生自我鉴定(五)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虽说是三年的函授学习,实际上面授只有三个月左右。虽说函授教师备课认真负责,学员真正能从老师那学到的东西并不多。大部分的知识还得靠自己的积累和工作实践中的领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将以此为基础,不断的研究学习,提升自己。

我的专科函授学习认真而充实。三年的严寒酷暑,我有收获。今后,我会把学到的知识充分利用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中,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更充实!

####

xxx

【函授本科毕业鉴定表自我鉴定(五)】

三年的函授学习和社会实践是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的一个过程,本人在思想认识、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总结如下:

一、思想认识方面:本人在函授期间,能认真学习学院开设的《人格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咨询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课程,对各种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有了较系统的了解和把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本人了解到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尊重、关爱全体学生;通过对人格心理学理论和咨询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本人明白了只懂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合格的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培养乐观上进的心态是他们共同的目标。

二、业务知识方面:三年的函授学习,实质上面授只有三个月左右。时间虽短,但本人觉得受益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学习了《教育原理》、《普通心理学》和《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之后,本人觉得自己的理论水平提升了许多。平时,本人会不由自主地把所学的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和教育实践中,效果都是相当不错的。工作之余,本人还会积极地撰写教学论文和教育案例,制作个人智客,并有多篇论文和案例获得了县级一、二、三等奖,个人智客在苍南县首届教师智客、博克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三、专业技能:本人是一名班主任。班主任的职责是管理好班级,为全体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怎么样的班级才算是一个好的班集体呢?函授学习之后,我明白了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标志是:①班集体有了一个较稳定的、团结的领导核心,班干部能独立开展各项工作;②班级目标已成为学生个体的奋斗目标;③学生是非观念强,有正确的集体舆论和班风。这样的班集体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班主任血汗和智慧的结晶。三年的函授,我还学到了班级组建技能、心理辅导技能、处理突发事件技能等,它们给予我无穷的智慧,让我的学生越来越信赖我。

四、存在的问题:三年的函授,实质上面授只有三个月左右。虽然授课教师备课授课认真负责,但因为时间段,教学走过场,考试也走过场,学员真正学到的东西很少。大部分只能靠学员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领悟、提升。另外一些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如现代教学媒体的知识应用,语文教学课件的制作和应用,新 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学策略的变化,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小组合作探究的规范操作等无法得到学习和进修,这可能是现代高等教育与初等教育相脱钩的弊端。这是广大教师继续学习最盼望得到解决的,但总也得不到解决。也许这只是我的一个梦想。也是本人存在的问题。

自从20xx年1月被xx学院美术专业录取后,我以满腔的斗志全身心地投入函授学

习中。上课期间,我保持以往学生时代的历来风格,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勤做笔记。在单位工作期间,我一边认真备课,做好自己的教学本职工作,努力把学生教好;一边也不忘xx学院的任课教授的嘱咐,充分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把函授时不能作具体解说的书本得不错的成绩。通过三年的本科函授学习,本人在思想认识,业务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现概括如下:

思想认识:

在校学习期间,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他的领导。能初步树立起马列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主法制和自尊自爱自强的社会主义思想观念。

业务知识:函授毕业生自我鉴定三年的函授学习,虽然面授时间短,平时教学任务繁重,没有很多的时间作深入的思考,但觉得还是有较大的收获:特别是通过对《xxx》、《xxx》、《xxx》、《xxx》、《xxx》、等专业课程的学习,使本人美术业务知识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一个较完整的提升,对以前在专科阶段学习的知识有个反刍的机会,对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自身素质有进一步的提高。这些知识使本人提升了对教材的宏观把握和微观处理的整合能力。

专业技能:

美术教师的专业技能涉及到教材的处理技能,问题设计技能,授课技能等, 函授学习对我影响最深的是课堂教学技能中的导入技能,过渡技能,示范技能,讲解技能,纠错技能等;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如现代教学媒体的知识应用,美术教学课件的制作和应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学策略的变化,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小组合作探究的规范操作等无法得到学习和进修,这是我继续学习的目的之一,也是本人存在的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计划中,我将这三年来的所学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学力”,无愧于取得的“学历”。我将以“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工作”为准则,更好地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文学理论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1 学会激趣导入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开好了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导入要讲究趣味,不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充满情趣的导入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导入设计至关重要。因为,一个成功的导入设计如同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能营造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进入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例如,以拉家常的方式进行导入,由于贴近生活,学生很容易接受;设置悬念式导入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迫切的学习欲望;创设情境式导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还有许多,如实物演示法、引用警句法、录音导入法、实验操作法等。无论使用哪种导入方法,我们都要视课文特点、学生实际和教师个人教学风格择善而用。值得说明的是,导入的时间不能过长,一般应控制在课堂伊始的3-5分钟之内。我使用最多的是用谜语导入,上课伊始,先让学生猜谜语,再导入新课,学生会很容易投入到教学中去。另外,儿歌导入、多媒体课件导入等方式,也都是小学生最感兴趣的。

2 重视教师自身的知识积累

人们常说:“要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其含义是说,教师要适应目前的语文教学,必须要有宽厚的知识储备。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试想:一个自身没有积淀的老师又谈何能担此重任。有知识积淀的老师,他会在课堂上娓娓到来,除了讲授教材,他还懂得渗透与教材相关的其他内容,用幽默、诙谐的方式传授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他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因而他会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他会花时间去钻研教材,掌握教材体系。每册教材中,编者的编排意图,每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他都会熟记在心,如数家珍。因为他知道有了这样的知识积淀,在课堂上,他才能驾驭自如,才能让学生喜欢他这个人,喜欢听他的课。这样课堂学习效率不就自然提高了吗?所以,我觉得重视教师自身知识积累也是提高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2.1 重视文学知识的积累,提高文学素养。要通晓中外文学发展史,阅读大量文学名著,上至诗经、楚辞、汉赋,下至唐诗、宋词、元曲等,都有大量选读,对文学理论也要涉及,这些名著,只读是远远不够的,要随手做读书札记才是最有效的。

2.2 扎实掌握语言文字知识。语文教师要认真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知识。既要精心学习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掌握好语文学习的工具,还要学习语言学等学科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既要研究白花,更要钻研文言,因为,文言才是中国古老文化的源头,它博大精深,意蕴深远。

2.3 广泛涉猎边缘学科的知识。语言文学不是独立的学科,它同许多学科还有很多的联系。为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在学好本专业课程的同时,我还广泛涉猎了美学、文艺学、文化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记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积累,使自己在从事语文教学、撰写教学论文时做到了左右逢源,应付自如。

3 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一门表演艺术,教师即是演员,通过丰富的神态、表情和适当的肢体语言等,不断地刺激学生的感觉、听觉和视觉等,充分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每一个兴奋点。还肩负着导演的重任,能很好地组织学生设问、质疑、研究、合作,反思,所以教师应不断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3.1 当好智慧的导演。目前,在众多语文教改呼声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方式已被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所代替。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即导演与演员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要当好一名出色的“导演”,首先要对“剧本”(教学内容)了如指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学生读、说、演,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只不过是作引导和点拨。

3.2 做个勤奋的演员。教师在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时时参与了教学过程,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不停地参与学生的合作探究,又是整个活动的舵手,掌控着课堂教学的大方向,无论是导入新课还是传授新知,无论是合作探究还是拓展延伸,都要把握好一定的方向感和深浅度,不能有任何偏颇,

4 延展学生自学时空

在“探究式”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彻底改变以往的那种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致力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 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 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往往是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许多教师都认为讲得越多越好;而学生则表现为思想不集中,不善于学习。反之,大胆给学生充裕时间活动,教学效果反而大大提高。我们的实践证明,一堂课上给学生较多时间进行自学、练习,教师只是点拔指导。,效果要比“满堂灌”好得多。我的语文课讲课时间从不超过15分钟,确保给学生30分钟时间自学、练习。

4.2 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范围。

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就是要扩大学生的参与范围,让学生人人主动参与学习,人人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更要让他们在这样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努力发掘自己的聪明才智,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最大程度地激发前进的内驱力。如我在课堂提问时,往往把简单的题目留给“差生”;批改作文时对“差生”也降低标准,使他们也尝到学习的甜头和成功的 滋味。因此,让全体学生参与,使学生对学习目标充满热忱、充满信心,学生们就会在内心说出“我喜爱学习”。就会使全体学生能挺起胸膛,更信心百倍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4.3 扩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学生在课堂里学习,活动空间有限。因此我从不看重课堂上良好的“教学秩序”,却担心学生偏于拘谨而缺乏生气。在课堂上我鼓励同桌或前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甚至可交换座位,变换课桌摆放形式,这样的开放教学虽然是短时间的或非每堂课都有,但对于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和由此表现出的生命激情是空前的。如我在评讲学生的作文《俺村又多了两个工厂》时,赞同大多数学生的观点:农民也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有致富的眼光。话音刚落,一生主动站起来反对,提出此举动加重污染,影响环保,不值得提倡。对于他的独特见解我听后当场给于充分肯定,表扬了这位同学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其它同学也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像这位同学那样“异想天开”。我的做法,使学生的求异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潜力得以开发,自学空间得以延展。

5 优化课堂教学策略

达尔文曾经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传授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且在课堂中适时指导学生运用方法,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落实在课堂,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策略。

5.1 把和谐的师生关系带进课堂。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融洽的师生关系常常成为学生学习动机的催化剂。反之,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受到压抑。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当站在讲台上的时候,要时刻不忘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是为学服务,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最佳的学习氛围,以使学生处于最佳的精神状态。教师切记不能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使学生望而生畏。

5.2 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交给学生。

探究式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 虽是主演,但探讨问题时,也常常出现“卡壳”现象。此时,即使学生质疑,教师也不可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应努力提高“导”的艺术,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从思维方式、思维角度上去启发点拔、改疑解惑,充当“扶梯”、“桥梁”作用,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读书的时间,多一点自悟的时间,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

5.3 把质疑问难的机会留给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是学习材料的提供者,学习过程的调控者,也是学生解惑探索的协作者。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我在教学中,每节课都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评出三个“最有价值问题”,从而激励学生动脑筋慎重思考的地习惯。教师自己尽量少提问题或不提问题,哪怕是帮学生纠正一个提问不准确的问题,也比自己向学生提问 题有意义。

上一篇:公共体育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体验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