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范文

时间:2023-02-25 05:54:52

文学家

文学家范文第1篇

2.慨叹兴衰别辟蹊径——析许浑《客有卜居不遂薄游汧陇者因题绝句》李向敏

3.异质同构的两块美玉——川端康成与沈从文小说的艺术比较周小刚

4.藏在心中永恒的爱——普希金诗歌《我曾经爱过您》赏析安雯

5.爱在残垣断壁——浅析张爱玲作品中的爱情世界项玲

6.论文学作品的时代批判性李宇鹏

7.《论语》中的子路形象宋倩倩

8.勃朗特三姐妹的女性意识探析红,邵春

9.将生命撕碎了又拼贴——《半生缘》中的顾曼桢与张爱玲悲欢人生的比照卢宽慧

10.摇曳的烛焰,脆弱的生命——《烛焰》童宝玉

11.浅析小说的现实性薛彦东

12.从宇宙论的角度看莎翁的十四行诗《能否把你比作夏日》杨洁

13.影响的焦虑——论苏伟贞小说中的父子图式吴燕君

14.劳伦斯《马贩之女》中的象征解读——生命的转折杨蕾

15.论复调式小说由来青年文学家 马宝荣

16.浅谈李白诗歌中的"水"意象周大田

17.《报刘一丈书》艺术新解姜葵

18.英国诗剧中的马洛和琼森张伟

19.浅谈通俗文学中的通俗性与高雅性的结合冷琳

20."鞭挞"和"挽悼"下的传统文化——浅析实在《白鹿原》里矛盾的创作心态王凯

21.对现代西方文明的反思——读《星期五或太平洋上的灵狱簿》李砚芳

22.古代诗歌的情愫闵天翼

23.周作人与郁达夫《新文学大系·散文集》"导言"之比较曹亭

24.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角看《米德尔马契》赵文琼

25.《呼啸山庄》中男女主人公悲剧的心理分析龙少华

26.论名著中两位女性的悲惨命运张丽娜

27.王熙凤形象分析赵延军

28.论诗词的风格付翔

29.浅析《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艺术形象——兼论孙少平身上所体现作者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胡艳恒

30.谈谈哈姆雷特的形而上刘星

31.李白诗论研究——以《古风》为中心田文进

32.论裴子野诗文特色何蔚

33.纯净·堕落·超越——道连·葛雷形象刍议邓琳

34.浅析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及对策戴瑶

35.浅析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范敏,孔莎

36.浅谈"双导师制"对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深远影响张晓丹

37.多媒体技术在《基础写作》教学中的探讨海晓虹

38.语文课堂主体的探究与分析李慧东

39.我国高职院校法律基础课的实效性探讨曹敏燕

40.将信息技术融入音乐殿堂史向丽

41.中国借鉴加拿大媒介教育经验可行性分析王莹

42.浅析高校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及其发展方向周元培,严先琴

43.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杨丽萍

44.写出生活的真、善、美——对学生随笔写作教育的一点尝试周雅华

45.互动式案例教学法在管理类课程中的应用邢鹤,唐定芬

46.浅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李力东

47.写作之路、随笔起步——浅析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写好随笔翁春慧

48.关于三本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邵敏

49.青年文学家 读好书、好读书、自主读书徐建良

50.如何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初探王娜,孙凌晨

51.高职院校广告创意课程的教学模式与革新研究宋琪薇

52.游泳课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于扬

53.如何成为一个富有激情的英语教师林青

54.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环节问题王冰燃

55.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侯昌明

56.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浅谈陈志红

57.浅谈多媒体CAI与物理课堂教学的整合李芳

58.新时期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李珊珊,文铁桥

59.谈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改与实践教学的创新——以辽宁地区服装高校及服装产业为背景黄鼎奇

60.合作学习在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刘甜

61.数学思维培养之我见张忠毅

62.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张志贤

63.让心灵的清流尽情流淌——以语文教师的积极情感促动学生思维杨燕

64.论如何在学校教育中渗透人性教育孙丽

65.儒家思想对高职院校人文校园建设的现实意义管军

66.高中英语词汇学习现状及对策丛冠青hHTTp://

67.浅谈大学体育教育素质教学研究张海涛,王斌

68.民办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初探孙艳丽

69.采用OBTL教学模式提升大学生学习能力陈振娇

70.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初探夏雪芹

71.在Photoshop强化训练中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探索裴书凯

72.浅析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提高文学修养陈霞

73.成就未来,铸就辉煌朱海燕

74.对农林职业教育实践过程中若干问题的反思尤幸

75.数字时代来临下的高职动漫专业教育改革的思考徐丹

76.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徐海燕

77.新理念下的专业课如何激活学生的创新能力吴运燕

78.高职高专旅游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国昌,解倩倩

79.用区别化教育理念激活电子课堂教学刍议张强

80.浅谈高中数学激励式阶梯教学法孟翠娟

81.中职德育课体验式教学初探陈兆凤

82.试论先秦经典美术教育思想之基本内容及对后世之影响贺望舒

83.浅谈《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刘勇

84.浅议高职高专商务英语翻译课教学高洁

85.球拍科技的发展对网球发球和正手击球技术的影响于振勇

86.利用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大学英语课堂模式探讨刘亚娥

87.体验式教学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刘水

88.浅谈中学生语文学习中语感的培养苏友慧

89."博客"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青年文学家 贾晓婷

90.激发兴趣,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丁卫东

91.浅析现代篮球运动中训练的综述范波

92.通识教育——旅游教育的重要途径孔晓楠

93.浅谈化学课中的"引导——探究"式教学方法王丽翠

94.改变教学教育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魏灵

95.浅析农村学生记忆英语单词之方法苏琴

96.浅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陈衍昌

97.谈网络环境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问题周密

98.浅谈班主任工作中表扬与批评的策略闫芳

99.DVD数字化视频在大学英语课内教学中的作用赵立丹

100.重视大学生理想信念对其成长成才的作用秦晓茜,焦峰

101.探究铁血政策的历史影响付宝慧

102.童心可鉴——电影《岁月神偷》儿童视角的作用探析褚楚

103.浅析电视剧台词中新词新语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范东青

104.浅析家装中的风格结合王一川

105.论室内设计中光环境给人感觉的变化吉梁

106.论装潢工程中的线的美感王雨辰

107.论保持中国特色设计风格的重要性王立新

108.浅析园林艺术设计的标准袁洋

109.论环艺设计中树木给人的艺术感觉霍龙

110.浅析我国城市的建筑艺术效果杨智超

111.浅析园林景观中的环境艺术刘春波

112.中国古代舞蹈的线性之美蔡珊珊

113.刍议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与创新陈怀莉,吴波

114.青年文学家 杨丽萍与原生态舞蹈王晓丹

115.小议油画个性化语言研究的价值吴波,陈怀莉

116.浅谈中国传统装饰符号与现代工业设计的结合张娟娟

117.剪纸情——舞蹈《剪纸姑娘》品读胡蜀

118.从"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看电视导播的重要性生威,张晓莉

119.流动的诗,舞动的画从《扇舞丹青》看古典舞的美叶静

文学家范文第2篇

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200多年前。北京法源寺,来自江南的落魄诗人黄仲则写下这首诗,并寄给了好友洪亮吉。洪亮吉把诗念给当时的陕西巡抚毕沅听。这位慷慨的文学资助人说:“这诗值1000两银子。先给他寄500两吧”。

古代出版业什么的都还不发达,文化人主要靠这种私人资助吃饭。一个文人可以得到多少收入?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不一样,有时候恐怕会高得超乎今天的人的想像。乾隆时期的历史学者章学诚,获得的各种资助和收入,平均是每年2000两白银,相当于一个知府的官俸。这笔钱足够他养活一个老婆、两个小老婆、六个儿子,以及女儿若干。不过,市场上的资助者有鉴别能力,想获得高收入,是要有真本事的。

在西方,则有贵夫人担当文学与艺术的资助者的传统。音乐家柴可夫斯基、德彪西就得到过贵夫人的资助。既然文学、艺术那么引人入迷,理论上,是不缺买家的。市场上发展出了资助文学、艺术的种种形式。虽然也有很多落魄的文学家、艺术家,但总体上看,他们的生活水平远远高出普通老百姓。

不过,有人对资助受之坦然,有人则觉得不好意思。可能觉得不好意思的人还挺多的,市场又体贴地发展出另一套体系来解决他们的问题。人们不再直接把钱交给受资助者,而是成立种种资助文学、艺术的基金会,或者在大学设立讲席。很好!文化人不用再红着脸从讨厌的富人手里接过支票了,现在他们面对的是博爱、高尚的基金会。其实,无论资助体系怎样演化。它们始终是文学、艺术的买卖关系,只是以资助的形式表现出来。文化人大可不必脸红。用自己的创作换得收入,有什么可羞耻的呢?这只能说,市场对文化人够体贴,但文化人对市场的理解却不够体贴。

但是,有一种形式的资助,受之者的确应该脸红的,但他们却不脸红,反倒觉得光荣无比。先让我说另一种类似的情况吧。

假设一个叫迈克的路人,在某个公共场合对初次见到的约翰说:“约翰,我老婆生孩子,你必须帮我抚养。”假如约翰是主动、自愿地帮助迈克,这是可贵的人类助人精神。但,迈克却强迫约翰帮他养孩子,这个迈克是不是应该感到羞耻?可是,克林顿夫人希拉里说:就应该这样!她的竞选纲领之一,就是政府要帮美国妇女养孩子。政府的钱从何而来?来自跟迈克素不相识的单身汉约翰等人。嗯,在迈克自己不好意思强迫约翰的时候,希拉里愿意率领政府替他出面。中国的诸多所谓“协会”,也能起到类似的作用――作为中介,让政府掏钱来养活一帮某某家或某某大师,比如被韩寒藐视的作协。这些钱来自于纳税人,而其中的无数纳税人根本就从来没看过他们的作品,更谈不上主动、自愿地资助他们了。这就怪不得,从市场获取收入的韩寒说作协的人应该脸红。

这么看,接受政府资助的作家的确应该脸红,但事情很吊诡。政府资助文学、艺术的这套体系,其功能之一,居然是解决脸红问题。这套解决脸红问题的理论是:文学无比重要,所以政府必须掏钱来促进其繁荣;一个人如果能够成为政府养活的作家,那就说明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根据这套理论,作家从政府手里拿钱,比从基金会拿钱更没有心理负担了。不对,他们感到的是光荣。奇怪的地方就在这里:本不应该脸红的事,作家们感到脸红;本来应该脸红的事,作家们却感到光荣。这个例子说明,有时候一些人反对市场,并不是因为认知,而是因为情感。

要求政府养作家的另一个理由是:文学虽然无比重要,但市场不一定认识到其价值,所以需要政府的补贴,否则作家不能潜心创作。事实上,市场上有前面说过的种种自愿资助文学的方式,不需要强迫纳税人来补贴。即使某位作家的书尽管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但卖得不好,他仍然可以从市场上获得资助。当然,市场的资助机构的确会漏掉一些有天赋的写作者,但政府办的机构漏掉的更多。

文学家范文第3篇

如果没有马克思・布洛德(Max Brod)这个“违背遗嘱”的人存在,那么世界上也不会有人知道卡夫卡的存在。

在布洛德1926年出版的小说《爱的神奇国度》中――根据布洛德自己的真人真事写成,以卡夫卡为原型的人物伽尔塔被描写成一个写作的人,布洛德在小说中“同意成为伽尔塔有关自己作品的遗嘱的执行人。伽尔塔曾经求过他,他求他在某种奇特的条件下把它们全都毁了”。

事实上也是这样。卡夫卡(1883年7月3日一1924年6月3日)死后,布洛德立即出版了卡夫卡的三部小说,同时接连为卡夫卡的作品作序,并且为他立传。布洛德对卡夫卡遗嘱的背叛,最终使卡夫卡名留文学史。

今年2月,由台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推出的张爱玲遗作《小团圆》在台湾出版发行,除了文坛祖师奶奶“自传式”文字引起的爆炸浪潮,这件作品同样存在“违背遗嘱”的汹涌暗潮。

张爱玲的遗嘱执行人宋以朗在《小团圆》的序言里自比马克思・布洛德――“若Max Brod遵照朋友的吩咐,世界便会失去了Kafka的作品。很明显,假如我按张爱玲的指示把《小团圆》毁掉,我肯定会跟Max Brod形成一个惨烈的对照,因而名留青史。当然我也不一定要服从民主投票,因为大众可能只是喜欢八卦报料。”

不过宋以朗和马克思・布洛德最大的不同在于,宋以朗是把早已名满江湖的文坛祖师奶奶张爱玲的一部遗作抖搂了出来,而马克思・布洛德是把一个没人认识的卡夫卡推向世界。

二者似乎很难同日而语,但“背叛”是相同的,对作家遗嘱的背叛――都是一个既简单又客观的事实。

而谁又真正在乎文学家们的遗嘱呢?

“《小团圆》式”背叛

按照宋以朗的描述,张爱玲1992年3月12日给他父母(宋淇与宋邝文美夫妇)写了信――随信附上了遗嘱正本,其中写道:“还有钱剩下的话,我想用在我的作品上,例如请高手译。没出版的出版,如关于的一篇英文的,虽然早已明日黄花。(《小团圆》小说要销毁。)这些我没细想,过天再说了。”

宋以朗抛出一连串疑问:“我明白一定要很谨慎地下决定。张爱玲既然没有要求立刻销毁《小团圆》,反而说稍后再详细讨论,证明了不是毫无转圜余地的,假如要‘讨论’,那议题又是什么呢?一开始是什么促使张爱玲写此小说呢?她迟迟不出版又为了什么缘故?何以最后还打算销毁它呢?”

作为解答的,是宋以朗从张爱玲与宋氏夫妇间通信内容中的节录。四十年间,张爱玲与宋氏夫妇间的通信600多封总共超过40万字,宋以朗截取其中的不足五千字的内容,放在3月出版的《小团圆》的序言中,其中多为1975年至1976年之间的书信节选。

在这批书信中,张爱玲与宋淇讨论《小团圆》书稿。当时张爱玲把写好的小说初稿寄给宋氏夫妇,并在信中报告修改想法和进程,而宋淇在读后反馈给张爱玲意见时,明确指出“此书恐怕不能发表或出版”,宋淇在书信中详细道出了他的隐忧:“这是一本thinlyveiled,甚至patent的自传体小说,不要说我们,只要对你的作品较熟悉或生平略有所闻的人都会看出来,而且中外读者都是一律非常nosy的人,喜欢将小说与真实混为一谈,尤其中国读者绝不理什么是fiction,什么是自传那一套。”

小说《小团圆》的男主角是汉奸邵之雍,最后“躲了起来”,各个同他要好过的女人都或被休,或困于情势,或看穿了他为人,同他分了手。女主角九莉被写成一个胆大、非传统的女人,“她的爱是没有条件的,虽然明知(一)这男人是汉奸;(二)另外他有好几个女人:(三)会为社会舆论和亲友所轻视。当然最后她是幻灭了,把他抛弃。”宋淇对张爱玲说,“可是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一定会有人指出:九莉就是张爱玲,邵之雍就是胡兰成。张爱玲明知他的身份和为人,还是同他好,然后加油加醋的添上一大堆,此应彼合,存有私心和妒忌的人更是每个人踢上一脚,恨不得踏死你为止。那时候,你说上一百遍:《小团圆》是小说,九莉是小说中人物,同张爱玲不是一回事,没有人会理你。”

不难想象张爱玲还在世的当年,作为好友的宋淇,出于舆论的考虑,劝张爱玲不要出版此书,并且庆幸“好在没有第三个人见过原稿”。宋淇写信时显然把信件当成了他与张爱玲两人间的私语,甚至忽略了其实他的妻子宋邝文美也读过此稿,而他口中的“第三人”意指明显――第几个不重要,关键是不为知己的外人。

而“第三人”终于还是在三十年后出现了,就是他的儿子宋以朗。

在宋淇给张爱玲的信中,阐释“不要出版”的理由时,除了“舆论”问题,宋淇还深怕小说被当时的“无赖人”胡兰成所利用,成为其追逐名利的工具。另外宋淇还指出了小说中纯技术层面的问题,比如他觉得九莉“不值同情”,以及小说开头部分过于散碎却又删之可惜的修改难题。

而父亲三十多年前所有的顾虑,都被宋以朗一一反驳。“今天的情况又如何呢?胡兰成已在1981年去世,所以有关他的一切隐忧现已不复存在。至于政治敏感的问题,今天的台湾与当年亦已有天渊之别,这重顾虑亦可放下了。”“剩下来的,其实只是两个技术上的问题。第一,当年曾担心女主角九莉太‘不值同情’,即宋淇所谓unsympathetic。但假如这标准成立的话,我想张爱玲其余很多作品也该据此理由而永不发表。……第二,当时他们也怕读者会视九莉为张爱玲的复制本,因而找来大量批评。但依我所见,假如张还在生,且看到现时互联网上那些谈论她的文字,她便会明白当年的顾虑是多么微不足道了。事实上她早已去世,什么批评都不再可能给她切肤之痛。”

无论是遗嘱的节选,还是书信的节选,在读者没有看到遗嘱和书信的全文之前,所有宋以朗摘录并用以作为他论据的东西,都逃不脱“断章取义”的嫌疑。

并且关于《小团圆》出版与否,无论宋以朗的“推理”或者“猜测”如何自圆其说,他都忽略了一个关键词一一遗嘱。

宋以朗所做的事情,违背了张爱玲生前的遗嘱。何况宋以朗的“理由”,看上去是多么一厢情愿,虽然他声称做决定也考虑到了读者的需求――“每次总有人问我那部《小团圆》的状况,甚至连访问我的记者也没有例外。……究竟应否尊重张爱玲本人的要求而把手稿付之一炬呢?他们亦总是异口同声地反对。”

宋以朗选择了“不尊重张爱玲本人的要求”,代表人民代表读者,非但没有把手稿付之一炬,还公开出版了。当然,在“背叛”的道路上,五十步和一百步还是有区别的。

比背叛更可怕的是误读?

艺术与现实中的法律往往是两个维度的事情,尽管不同的人利用他们不同的维度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米兰・昆德拉曾在他的评论文集《被背

叛的遗嘱》中,专门讨论了马克思・布洛德对卡夫卡遗嘱背叛的事情。在昆德拉看来,艺术家的作品才是最崇高的“遗嘱”,任何背叛艺术家作品的行为,昆德拉都予以抨击。“布洛德真可谓是一个具有非凡精力的优秀知识分子,一个准备为别人而去拼搏的慷慨者;他对卡夫卡研究的投入是热情而无私的。不幸之处仅仅在于他的艺术定向: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他不知道什么是对形式的酷爱;他的小说(他曾写了二十来部)是俗套中的俗套;而且他对现代艺术尤其一窍不通。”

昆德拉认为,对遗嘱的背叛仅仅是法律程式上的问题,而对作家作品的背叛――包括误读和误导,才是对文学本身的损伤。“马克思・布洛德创造了卡夫卡的形象和他作品的形象;他同时也创造了卡夫卡学。尽管卡夫卡学家们喜欢跟他们的这位鼻祖拉开距离,他们还是无法走出他为他们划定的界限……以至于到后来公众所认识的名叫卡夫卡的作者已不再是原来的卡夫卡,而是已经卡夫卡学化了的卡夫卡。……卡夫卡学没有把卡夫卡的书放在文学史(欧洲小说史)的大背景中来考察,而几乎仅仅是放在传记式的微观背景中。”

讽刺的是,后人没能按照卡夫卡的遗愿“毁掉”他的作品,却以另一种形式“毁掉”了关于卡夫卡的作品研究。

而这种层面上的“背叛”几乎是无法控制的,法律在这种“背叛”面前苍白无力。

在台湾媒体铺天盖地的关于《小团圆》一书的宣传中,小说中的八卦和描写,成为炒作的热点。诚如宋淇在三十年前所预料的,希望这本书热卖的人,纷纷把小说中的人物与现实中的人物对号入座,小说中的人物打胎,便是“张爱玲打胎”,小说中“妈妈和姑姑二女共享同一个男人”,便是“张爱玲的母亲和姑姑……”

“依我看来,伟大的作品只能诞生于他们所属的艺术的历史中,同时参与这个历史。只有在历史中,人们才能抓住什么是新的,什么是重复的,什么是发明,什么是模仿。换言之,只有在历史中,一部作品才能作为人们得以甄别并珍重的价值而存在。”按照米兰・昆德拉的逻辑来看作家的“遗嘱”,没有被背叛过的“遗嘱”,几乎不存在。

而谁又会在乎文学家或艺术家的遗嘱是否被尊重或背叛呢?

数场关于作家遗嘱遭背叛的个案中,显然缺少一个“指控者”。无论是当年的马克思・布洛德还是今天的宋以朗,“背叛遗嘱”对他们的最大负面结果就是遭受反对者的谩骂――至于个人信用、社会评价方面的损失,显然无法与他们因背叛所带来的物质利益相对冲。更假如――他们并不以物质利益为诱饵,而如昆德拉评价之“热情而无私”,他们因背叛而获得的精神满足,更是让他们因此而失去的东西变得微不足道。

被背叛的是遗嘱,遗嘱是死人说过的话。活着的人里大多没有立过“遗嘱”,有的立过“遗嘱”却还未来得及死去,死去以后方知谁会在乎。纳博科夫的“背叛者”

《洛丽塔》作者纳博科夫曾在遗嘱中要求将未完成的小说《劳拉的原作》在他死后销毁――理由是他厌恶读者读到他“脑海”里的作品,而不是写在纸上的作品。在书稿保存了30年后,纳博科夫之子底米特维在2008年5月表示,他将违背父亲的遗愿计划出版这部小说。而就在2008年1月,底米特维还曾暗示销毁手稿。而到底是销毁还是出版,至今还未定论。现在这份写在50张图书索引卡片上的手稿,在瑞士银行的保险箱里已经30年,而遗愿也困扰了底米特维30年。

文学家范文第4篇

我在读高中的时候对文学和音乐都很爱好,我想中学毕业以后,再进有关的专门学校深造,将来做一个文学家或音乐家,这多么幸福。

谁知读到高中二的时候,因为工作的需要,我被调到团市委学生部工作。我虽然表面上服从了组织的要求,心里却很别扭。我觉得我才十八岁,正是应该学习深造的时候,组织上不但不培养我,反而把我调来做这种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尤其是我因工作关系,时常和一些同学们接近,看见他们学习生活很愉快,想到他们将来都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志趣时,就感到他们很幸福,而我的理想为工作而牺牲了,就我个人来说总是一种不幸。因此思想很苦闷。组织知道我的情况后,曾经对我进行了教育,告诉我:不能够把参加革命工作当成一种自我牺牲。原先对于这句话我还不太明了,通过这次“什么是青年的幸福”的讨论,我反复考虑了这个问题,才慢慢想通了一些。我觉得在我们的国家里,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基本上是一致的。我们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实现社会主义,现在回家需要我做青年工作,也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而服务,而社会主义建设成功,也就是包括了我个人的利益,所以我服从国家需要,不但是为了国家,也是为了我个人的长远利益,这又有什么牺牲可言呢?假如硬要说是牺牲的话,这理牺牲只是为了国家和个人的长远利益,也是必要的。当然,在我们的社会里,虽然集体和个人利益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也并非完全没有矛盾,有时候,为了集体事业的需要,必须要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的利益。譬如,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有组织的集体,在这个集体内有各行各业的社会分工,才能保证生产和分配有秩序的进行,假如大家都不服从国家的需要,都强调自己的兴趣和理想,而这种理想又比较集中在做文学家、音乐家、科学家、工程师等等有限的几门专业上,那么其他的许多工作又由谁来做呢?现在既然教育青年的工作对国家很重要,而我现在对文学也是仅仅有空洞的兴趣,在这方面也没有什么基础,那么为什么不可以弁原有的“理想”而把理想建立在青年工作的岗位上呢?兴趣和理想是完全可以培养的,比如我是学生出身,又年青,和同学很合得来,这就便利于我进行工作,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对工作的兴趣。只要我安下心来,钻进去。将来在为国家教育青、少年一代的事业中,贡献我的力量,发挥我的作用,也可以成为一个青年工作、教育工作的专家,这不也是很理想的事业吗?假如我不把理想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偏偏要作文学家,而长期不安心于青年工作,发展下去。文学家不但做不成,而且工作也愈来愈糟,我自己也只有更加苦恼。

文学家范文第5篇

发誓不出海的水手

儒勒・凡尔纳出生在位于法国西北部的南特,南特这座城市坐落在卢瓦尔河下游的北岸,由于离人海口不到50公里,这么一来,住在这座城市的人们似乎天生就有那么一点航海欲望,凡尔纳家族也不例外。由于离入海口灰常近,卢瓦尔河上来往船只如云。作为小盆友的凡尔纳童鞋自然受到了感染,总希望有一天能上船出海。

凡尔纳童鞋天生就是个精力十足的胚子,总得找些事情释放一下自己的激情,对航海有极大兴趣的凡尔纳经历过一段租船岁月,他经常和他的亲安达――保罗一起去河边,每次花费一个法郎租条小船,在卢瓦尔河上兜一圈。哥俩尝试着抿一口河水,味道着实很淡,就像是一杯凉白开,平淡无味,爱冒险的凡尔纳下定决心准备去见见大世面,尝尝正宗的海水。在一个伸手不见黑夜的五指,凡尔纳童鞋偷偷地溜上一艘三桅帆船。上船之后,船舱里尽是柏油与香料混合在一起的味道,而在船尾楼上的气息却截然不同――大海的香气,正是凡尔纳童鞋所期待的,深吸一口气,凡尔纳童鞋感觉到此时此刻已经舵手附体。他将舵轮转动四分之一圈,缆绳也全部放开了,帆在桅杆上扬起来了,帆船似乎已经驶离港口了,太带感了!可是过了一会儿,凡尔纳童鞋才发现这一切都是幻觉,只能偷偷躲在船上,等待真正的起航。这帆船可不是咱们这片接连二三出事故的高铁,不是你登上之后两分钟就能出发的。就算是出发了,速度也不会是每小时300公里以上。正是掌握了这些情况,凡尔纳童鞋的克星――他爹,根据缜密的分析后在下一个港口将凡尔纳童鞋尔纳逮下了船。除了老虎凳+辣椒水之外,凡尔纳童鞋几乎受到了各种惩罚。并在自己的床上发下了毒誓,永生永世都只能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此誓一发,凡尔纳童鞋只得与别的小盆朋友一起参加了法兰西共和国的义务洗脑,在学校过起了寄宿生活。

找个好老婆很重要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虽然这样的形容词确实比较老土,但是凡尔纳童鞋慢慢长大了。作为一名成功的讼棍,Sorry,是律师,凡尔纳他爹自然想让自家的娃也能继承衣钵,成为一名熟练而高效的敛财专家,轻松地过上舒舒服服的好日子。就这样他爹将凡尔纳童鞋打发去了巴黎,准备在大学中进行一番改造。

刚到巴黎的凡尔纳童鞋开始还是一门心思好好学习来着,可是根据大多数童鞋经历过的一般规律,但凡是被大学上过的,注意力就很难集中了。这个时候,托凡尔纳童鞋那个画家叔叔的福,得以参加一些高端玩家的沙龙,很自然地认识了雨果、大仲马这些当时的码字名人,让这家伙渐渐迷上了文学。这一干牛人在沙龙上可是谈天说地,好不快乐,偶尔对凡尔纳童鞋来上点一对一的指导,放在今天这就是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小班教学啊。

那个时候,多少能憋出几个字来的凡尔纳童鞋肯定不能算是个作家,顶多就是个文艺青年而已。在没有安心学习法律的事情败露之后,他爹大发雷霆。凡尔纳童鞋只能硬着头皮两手抓,好在之前的底子硬,稳稳当当地拿到法学与文学双学士学位,也算是对在巴黎被大学上的时光有了个交代。可是凡尔纳童鞋无心继续在讼棍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一门心思钻进了文学中,他老爹就像大多数老掉牙的TVB剧集一样,一气之下将这个富二代的所有账户都冻结了。被老爹断绝了生活资助,富二代自食其力的故事再次登场了。

凡尔纳童鞋在老爹断绝经济援助之后,不得不在大仲马家开始蹭吃蹭喝的生活。相比较之前的小班教学,在大仲马家的这段生活更是许多文艺青年所不能奢望的。他爹得知自家的娃在这方面真有兴趣,而且还有名师指点,想想自己也挣够身家了,没必要这么纠结凡尔纳童鞋的未来,与其划出框架限制发展,还不如放手让他自由发挥呢。就这样,这家伙的经济情况大为好转。有了老爹支撑+小班教学,凡尔纳童鞋需要的仅仅是出版一部成名作,好让自己在巴黎一炮而红,找到自己的爆发点。

咱们这片的古人常说:成家立业。也就是说只有先成了家,才能有事业,这一点放到十万八千里之外的法兰西共和国也是一样――没有事业的男人也是可以先有家庭的。年纪轻轻的凡尔纳童鞋重口味,和一位叫奥娜琳的寡妇来了电。凡尔纳童鞋可是个实在人,知道与奥娜琳结婚之后必须认真贯彻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的理念。为此,这家伙开始将生活的重心从泡吧转向了泡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浸淫在巴黎图书馆中。钻研起地理学、工程学等科学来,用夜以继日来形容也毫不为过。当然,这些功课其实是为了完成这家伙的第一部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这部小说虽然结构不错,选题新颖,但是在里面生硬地穿插了大量的科学原理介绍,这与当时巴黎那些你情我依的小说在内容完全不同。基本上各大出版社的编辑都认为《气球上的五星期》完全就是部来骗钞票的东东,没有半点价值,也没有人愿意看而直接拒掉。这一拒不要紧,前前后后竟然一共被拒了16次之多。按照正常地球人的逻辑,被拒了这么多次,早就应该灰心了,这对于凡尔纳童鞋也不例外。16次投稿,16次退回,这家伙一怒之下将原稿投入火中,准备抄起他爹的老本行来养家。就在这个足以改变凡尔纳同童鞋下半辈子的转折点,他老婆奥娜琳不顾灼热的火焰,一手将书稿从火中夺回。凡尔纳童鞋当年重口味的优势在这短短几秒钟得到了验证,夺回书稿的奥娜琳鼓励情绪低迷的凡尔纳童鞋,Balabola了一大堆诸如要对自己的作品有信心之类的励志话。一个人不可能一路背到底,在此之后有位编辑对《气球上的五星期》产生了兴趣,也就是凡尔纳童鞋后来长期的合作伙伴赫茨尔――这家伙为了出版这部小说而约见的第17位编辑。在与凡尔纳童鞋仔细讨论细节,并为小说加上了一些V5+荡漾的描述之后,《气球上的五星期》终于顺利出版了。在家有贤惠的妻子,在外有赏识作品的编辑,凡尔纳感情事业双丰收。于是凡尔纳果断地走上了专业这条不归路。

写小说也要很靠谱

自从《气球上的五星期》出版之后,凡尔纳童鞋的小说开始在欧罗巴大陆受到欢迎,自己也成为了畅销书作家,敛财能力大大超过了他爹,脱掉富二代这个贬义名号,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有钱人。凡尔纳童鞋虽然没有很刻意地树立自己作品的特点,但他注意到了自己写的 东西既科幻又靠谱!既然要靠谱,当时又没有《Geek》可以看,第一手的新鲜资料也就只能从那时的科技民工那里获得――这家伙开始有意识地结识各个领域的Geek,嘴里聊得就都得是当时的高精尖。比如阿拉戈三兄弟就和凡尔纳走的很近,艾蒂安・阿拉戈是一位政治作家,弗朗索瓦・阿拉戈既是一位物理学家,又是一位天文学家,雅克・阿拉戈是位探险家,这不就是子曾经日过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法兰西共和国华丽升级版?凡尔纳童鞋不但从这三兄弟那里了解到很多科技信息,还变得更加关心科学。凡尔纳每次和三兄弟唠完嗑后,都会回家好好做一个总结,将各式各样的科技资讯记录下来,分门别类地记录在小卡片上,凡尔纳把这些称作科技结晶的资料卡存放在巨大的柜子之中,方便自己取阅。

在1865年签下每年出书三册的卖身契之后,这位高产作家更加卖力了。凡尔纳童鞋脑袋里装的那些新奇的东东,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当然,好东东是绝对不可以浪费的,必须化作一沓沓钞票钻进了腰包,于是一本接一本的小说连续出版。对于大多数地球人而言,当这家伙的钞票多到没地方花的时候,自然会想到去旅行――凡尔纳童鞋大手豪迈地一挥,直接置办了一艘捕鱼船,改装成了圣・米歇尔号豪华游艇。有了游艇,自然得考虑开着这货去哪儿兜风,凡尔纳童鞋斟酌很久决定将处女航献给地中海。当然除了地中海以外,凡尔纳童鞋还开着这货航向伦敦,还没等游艇靠在岸,这家伙就已经将这段旅程中的见闻融入《海底两万里》的上卷中了。来到日不落帝国之后,这家伙虽然经常表露出对这个山头的崇拜,但是也没有忘记女王侵略政策的残酷,于是凡尔纳童鞋将这些通通写入了《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中。游览过了日不落帝国,凡尔纳童鞋自然想起来应该去花旗国一趟,体会一下这两个山头的区别。遂召唤了自己的安达保罗,乘坐被称为“海中怪兽”的大东方号前往花旗国。这些航行只能用行船不顺这四个字来概括,以至于给凡尔纳童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海上的暴风雨中,这艘排水量高达三万吨的巨无霸在海浪中就像一根轻轻的羽毛笔,连职业水手都承认没有遇到过如此恶劣的海况,好在兄弟俩人品爆发,最终还是安全到达了目的地。不让任何一次丰富的旅行从笔下溜走的凡尔纳童鞋,果断地将这次充满变故的出游记录下来,并以此为素材出版了《浮城记》。在丰富过头的航海旅行之后,凡尔纳参观了这个当时工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山头,感慨颇多。返回法兰西之后,他花了5年时间为《海底两万里》写了个完美的结局。也许是儿时的远航梦想被他爹所泯灭,凡尔纳童鞋乘坐自己购买的圣米歇尔3号走过前往英格兰和苏格兰的路线,也走过途径里斯本、丹吉尔、直布罗陀和阿尔及尔直到印度的路线,还到过斯堪的纳维亚,航行中的小船也是凡尔纳的小图书馆,他可以在里面构思自己的书稿,在梦中赋予各种不同人物相应的性格。随后,凡尔纳童鞋又出版了《十八世纪的航海者》,而保罗也为哥哥出了份力,为所有的海洋小说做过修正,确保了小说在航海技术上的正确性。这种精确的航海描写,使得日后的文学评论家仿佛自己就在一艘在大海航行的船中飘荡,随时可以体验那种晕船般的感受。

编辑与作者的关系古往今来一直很微妙,既有合作,又有矛盾。由于一些河蟹因素,比如故事的构思需要更资产阶级一些,以免触犯读者;再比如,出版社需要在法国上层社会保留住一个由父母和子女组成的广泛的读者群体。这些就使得凡尔纳不能把自己创作的小说一一出版。但是凡尔纳还是很坚强的,至少有过16次的投稿失败作为垫底。凡尔纳在这种环境下学会了修改自己的作品,甚至当成了家常便饭。凡尔纳有一部叫做《鲁滨逊叔叔》就被赫茨尔拒收,经过凡尔纳童鞋细心地回了一次锅,被改编成了《神秘岛》,与《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与《海底两万里》共同组成了三部曲。当然编辑有时也会为作者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做下规划,为了避免凡尔纳童鞋的小说因为产量高而质量下降,赫茨尔保护性地将与这家伙的合约由每年三本改为两本。产量的压力减少了,凡尔纳童鞋就觉得时间空下来了,但是总不能停滞不前吧。凡尔纳自管自地开始了探险和收集素材的旅行。他在不断的游历过程中,做了许许多多的笔记,这些笔记最后经过统计,竟然可以分出569类之多。

成为科幻开山宗师

文学家范文第6篇

一、对18世纪英国中产阶级的腐朽现实生活状态的揭露

简·奥斯丁生活在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早期的英国。当时英国文学深受浪漫主义的影响。浪漫主义的文学特点是强调纯粹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自然的崇尚。因此,浪漫主义作家将时间及文墨花费在大自然的美和虚构的世界,而非真正对社会的关怀及创作。相反,后期涌现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将创作题材转移到包括道德、事物的因果关系、社会情态和真实的日常生活的物质对象的描写中。因此,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真正关注的是社会生活状态和社会本身。正如现实批判文学的本质“生活在社会中”。

首先,从小成长于乡村的简主要是写关于这个小世界的乡绅与神职人员,人们的行为,习俗,写关于她的世界和她知道的日常生活中最多的事情。她以对中产阶级的生活条件和行为方式进行敏锐的观察和深入的分析而著称。奥斯丁深入的描绘英国乡村生活全貌和不同的人的生活方式,并用温和的讽刺手法抨击了当时社会的一些不良丑恶的社会现象。比如说在简的代表作Pride and Prejudice (《傲慢与偏见》)中,展示了中产阶级生活圈中的先生女士们一生会花大部分的时间拜访贵族、参加舞会、打牌和谈论无聊的问题,将世界变成一个封闭圈并浪费时间做毫无意义的事情。作为人类,漫无目的的生活是无比的荒谬。

其次,简·奥斯丁极其善于刻画生活中不同人物的真实性格。Wlater斯科特先生曾经高度评价她,“talent for describing the involvements, feelings, and characters of ordinary life.” 使用温和的讽刺手法,奥斯丁将当时一些肤浅人物描绘得生动而真实。在《傲慢与偏见》中,这样描绘Bennet太太“She was a woman of mean understanding, little information, and uncertain temper. When she was discontented, she fancied herself nervous. Its solace was visiting and news”.班纳特太太是一个愚蠢的,无知的,八卦且无聊的家庭主妇。此外,在这本小说中,柯林斯先生是另一个典型的愚蠢代表。在第二章第六节中,这样描写科林斯先生“Mr. Collins was employed in agreeing to everything his ladyship said, thanking her for every fish he won, and apologizing if he thought he won too many.” 可以看出,柯林斯急于谄媚于他的主人咖苔琳夫人。此外,通过他向伊丽莎白的求婚细节可以看出,科林斯的让人难以忍受。因此,柯林斯是一个当时英国中产阶级人群中、谄媚和自大的典型代表。

二、对女权主义以及女性独立思想觉醒的描述

奥斯丁被誉为英国文坛具有代表性的女权主义作家之一。简·奥斯丁在她的大多数作品中着重描绘出思想独立的女性,并对女性独立思想高度赞赏。这是另外一种对18世纪英国处于极端男权主义控制下社会的现实批判。18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妇女生活状态窘困,主要体现在无法拥有独立的思想和独立的经济生活能力,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在《傲慢与偏见》中,主人公伊丽莎白是一位被赋予了女性独立精神的女英雄。第一章第十节中,在贵族公子达西盛邀伊丽莎白跳reel舞之后,伊丽莎白这样答复“I heard you before, … I know, to say ‘Yes’, that you might have the pleasure of despising my taste; but I always delight in overthrowing those kind of schemes, and cheating a person of their premeditated cintempt. I have therefore made up my mind to tell you that I do not want to dance a reel at all, and now despise me if you dare.” 这个答复使我们认识到伊丽莎白的智慧、独立和勇气。为了保护她的尊严,伊丽莎白敢于对贵族进行反击。因此,简·奥斯丁传递出女性也可以独立自主,做她们愿意做的事情,而不完全服从于男人。简·奥斯丁成功地反映出18世纪英国女性通过自我精神自控提升和精神的自力更生追求独立与自由的精神。这充分体现了一种对18世纪英国处于极端男权主义控制下社会的现实批判。

三、对18世纪后期英国社会拜金婚姻观的讽刺

奥斯丁在文学作品中描绘了当时人们的拜金婚姻观念并对此进行了讽刺和抨击。简的大多数小说围绕一个主题——“爱情与婚姻 ”。人们一般会认为,奥斯丁是一位擅长讲爱情故事的小说家。事实上,婚姻在她的书中不是爱情的结果,而是经济需求的产物。此外,奥斯丁清晰地表露出她对拜金婚姻观的态度,讽刺了18世纪英国的婚姻市场。比如,《傲慢与偏见》中最为出名的全文第一句名言“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除此之外,当Bennet太太听说有上层社会贵族公子光临她的寒舍时,她说:“A single man of large fortune: four or five thousand a year. What a fine thing for our girls!”读者从中很容易看到:当时没有财富的女人才需要努力追求一个丈夫。人们可以很容易地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那个时代婚姻的基础不是情感而是财富。简·奥斯丁指出,那个年代的大多数女性认为,没有比嫁给一位富有的男士更让人可敬和成功了。简从她的全部作品中把婚姻和当时社会的经济关系做了对比,并深度批判、抨击了拜金婚姻观这种可耻的社会风气。

综上所述,简通过对18世纪英国中产阶级的腐朽生活的揭露,女性的独立思想的觉醒,以及对人们的拜金婚姻观的讽刺给予18世纪英国社会一些不良丑恶现象以批判。而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征有两点,一是注重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力求使艺术描写在外观上、细节上符合实际生活的形态、面貌和逻辑。二是注重典型化方法的运用,力求在艺术描写中,通过细节的真实表现生活的本质。而简·奥斯丁的作品完全符合这两种基本特点,所以这有力的支持简·奥斯丁可以被誉为18世纪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

参考文献:

[1]肖淑惠,英国小说.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文学家范文第7篇

稀有的智者,善感而不多愁。能策驭五花八门的语型,能收编彼此纠葛的理念。他最好的小说像是经验与语言开了锅,有一种生命活力,有一种闹哄,有一种饱满四溢。但他的锅里能被“允许”盛什么,他心里有数。他是那一代作家中唯一的能胜任“快乐写作”的人。

张洁

神话到反神话作家。“新时期”开始后的三、四年,文学热闹了一阵。现在看,除张浩外,那时名头颇大的作品大部分缺乏起码的文学性:这是个天生与文学这回事有关的人,对语言的肌质感觉的确不凡。但当时其经验深度也就“一般一般,全班第三”,那些爱情小说中的女人,从精神上都是单方面无条件奉献的,那些男人完全是跨辈儿的完美的雕像(男性读者读了不羞愧么?)。她制造了神话,其主题是关于“精英知识分子的妇德”,只求奉献不求回报。张洁骨子里是浪漫主义者,“要么一切,要么全无”。后来当她发现女情神话的虚妄与屈辱时,没有一个过渡,立马走到反神话一边,成为混含着怨愤的反讽揭底儿作家。在她身上,完整地浓缩着中国女作家情爱观的变化。她的神话与反神话之间的巨大的差异性,统一于她对心灵彻底的忠实。在她那一代作家中,她是至今仍当得起著名作家之名的第一人。

阿城

高傲至极以致不屑于“先锋”。他的“平常心”与“诙谐”是风度化的、设计好的。透过其小说的表层文本,会读出其对人生持一种浓厚的悲观看法。为避明白人此一“通识”,阿城将这看法隐匿了。其小说意识亦建立在显与隐的奇妙张力中。阿城是中国作家中唯一能把明白话说得你放心不下的人。新时期小说对汉语血色素的挽留,阿城当立头功。

张承志

苦吟作家,语言石匠。在理念和话语的镌刻苦工中,成就了罕有其匹的碑铭式写作。“大地”是其梦萦’魂牵并深有了悟的,但他的愿望却是描绘与之对称的升华的“天空”。这样一来,人们不得不以“天空”的维度来衡估其小说,发现了乌托邦的独断倾向。其实,不管作家想写什么,他只写了他写好的东西。张承志的碑铭是横卧而块垒峥嵘的,当它立起来时,就显得摇晃了。

王小波

独立作家。与其称王小渡为“文坛外高手”,不如说他也是“精英外高手”。他是从意识到手法都绝对独立于任何“精英”的精英。简单说就是,哪怕前者的想法再好,王小波也不乐意简单认同之,而是揭示其“严肃”下面的做作。他独力完成了知青文学“黄金时代”的另类叙述,独立给出了“革命时代的爱情”的滑稽本质,他的独立性加速飞驰,预先给出了对“未来”骇怖的“白银时代”叙述。太独立了,以致不屑于再跟你们费话了,于是王小波先走了。对“白银时代”而言,王小波的独立性需要人们10年后再认识。这个大顽童也是个报警的孩子。他的离世对中国文学的巨大损失,人们还未曾真正意识到……

史铁生

赤子作家。虽身患残症,但其心态的健康程度超过许多“正常人”。对中西人文知识有足够了解,但在写作中将之如盐溶水,化为无痕。他是极为罕见的能将理性认知转化或吸收为“新感性”的作家,这使其处理日常经验的作品带有“寓言”特征。有人发现史铁生对“命运”的叩问,我却认为他早与命运讲和了,心净了。

铁凝

充满活力的快乐写作者。她的题材浩杂,技艺精纯。即使在处理沉重、晦暗的材料时,也保持了轻快的语流,形成个人化的反讽效果。对时髦的“先锋”手艺心知肚明,但从不屑于认派归宗。铁凝是小说家里最具综合才能的人。她不属于任何流派,她属于真正的“好小说”。无论是短篇、中篇还是长篇小说,铁凝均深得其结构特性三味,极少从技艺上有闪失。

贾平凹

过程主义作家。老贾生性阴柔,留恋光景,有女性般纯真的狡黠。其作品的劲道在于对世俗生活细节过程的描述。因此,当我们读后要为之提炼一个“主题”时,往往找不到称职的,大呼浅陋。老贾的作品要你欣赏的是细密柔韧的肌质,而不是构架。他几乎是倾尽心力描述好一个过程,像一条成色均称的金丝绒。非要问它用来拴什么,是愚蠢的。此外,老贾写“性”,比较幼稚,大都是古书中抄来的套路。因此,他在另外意义上说对“性”是迟钝的,有种纸上谈兵的、秀才气的“本本主义”气质。

牛汉

悲情诗人。在那一代诗人里,牛汉是保持内心最完整的一个。从青年到老年,他的诗像从一个根系长成的大树,有惊人的贯通,和在悲风中挥浩流转的茎叶。牛汉诗中的“我”,本真、顽健。他可能是诗人中唯一只去咏颂苦难而高尚的事物,而不让人感到虚伪的人。这么说会有另一层意思,牛汉是不可摹仿的。他的生平与写作是合一的。这使那些摹仿者沦为道德表演。

韩少功

智力超群者。在普遍凭感受写作的中国作家中,韩少功是极个别的智能型作家。其智力称得上是出众的。无论是“寻根”,还是“马桥”,其主题和话语方式都带有高智能的方案设计特点。韩少功阅历丰富,但在写作中这些阅历是被智力所调动所安排的。因此,尽管他所写的闭塞乡土题材的小说。也是货真价实的“知识分子小说”。在中国作家中,韩少功是读书量极大的少数人,但他是个成功的“采气”者,从不将那些“知识”炫耀式地直接搬进自己的小说,而是化为个人的血肉。他的每部作品都值得“经验读者”深入细读。

刘震云

骨子里的先锋派。刘震云对自己的文学谱系一直讳莫如深,他乐于被盲视的批评家拉入“现实主义”,以在主流文坛不被“老人们”侧目。文坛上先锋派热闹得紧,但至少有一半以上是表面修辞效果上的仿写者,剥去这层皮,露出的是颓废的浪漫主义刊授学员。刘震云在表面技艺上显得木讷,但其灵魂却最得先锋派真髓。表现在心灵的疲倦,转喻中隐藏的个人隐语世界,互否性的内省,“主体移心”的意识,语境在透明中呈现的晦暗。还有谁能像刘震云那样写出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中的荒诞?刘后期的小说试图综合展示共书写技艺,但用力过猛,吓得自己倒退三步,反倒显得生涩。

王朔

严肃作家。这说法可能让人蹙额。但王朔在我心中一直是严肃的。他是安徒生笔下喊出“皇帝什么衣服也没穿”的大孩子。为了证明这个,他索性也扒下了自己的衣裳。这一严肃举动在习惯于以异常为“正常”的历史情境中,显得像恶作剧。此外,王朔本质上是羞怯的,他小说中的“脏话”只是日常习语。在写到“性”时,王朔甚至患有洁癖。在这点上,他是稀有的相信“爱情永恒”的老派青年。

西川

微笑的怀疑论者。一个拥有个人化想象力的诗歌从业者,一个在超验和世俗中游走的观察家,一个

制造金属和海市蜃楼的专家,一个通过格言取消格言的文士,一个收尽万象又吐出万象的反讽的智者。在他的诗中,众神与五行八作的家伙是平等的、对话的。他是怀疑论者同时也是那疑团。

于坚

矛盾的诗歌“酋长”。左手麻利地摆弄云南某部落的风水盘,右手挥舞“后现代”的解构柳叶刀。他是诗歌界仅见的能奇诡地将语言哲学和自然主义,渡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与海德格尔的“诗意栖居”,文研会的“为人生”和巴尔特的“零度写作”,金斯堡的癫狂“嚎叫”与奥修的“静心”唠嗑……无任何心理负担地杂烩于一体的人物。他成功地反对了思想意识乌托邦,但又要建立“原在乌托邦”。他的诗歌常常充满活力,富于实验精神,但对大多数读者都有可感性。于坚近年的理论文本矛盾纠结,“蛮横无理”,像粗糙羊毛团的激流,但时有个人的睿见。羊毛长在羊身上。这位棕色酋长想告诉我们的是:虽然“诗关别材”但到“拒绝隐隅”为止。

林白

“公开写作”者。林白被批评界定性为“隐私写作”的代表性作家。但更准确的说法应是“公开写作”者。她的秘密就是敢于自我解密,她的个人化就是把个人交出去,她的隐私就是直陈隐私。她可被视为中国文学界真正开无所忌讳“自白”书写先河的人物。在“女性主义”作家群落中,林白是极少数能将抒情与叙事,口语和隐喻,感情和知性,自卑和桀骜,扭结一体的人物。

多功能文士。李劫的文化身份越来越暧昧。在中国文学批评家中,他是唯一真正实现了快乐(或叫“快活”)写作的家伙。学术、批评、小说、散文、剧本乃至政论无所不写。篇篇都有新见,篇篇都捅娄子。他的文字是激情文字,他的漏洞也正好透出闪光。他有时还满怀激情地起草生意合同文书(但常常被人骗)。这是一位尚未被广泛认识的大作家,一位肥胖的唐吉诃德。我多次看到李调息“打坐”,但那劲头却更像是在等待“狂飙为我从天落”。

余秋雨

“正确”先生。学识广博,脑瓜灵透,文笔娴熟。他装着一肚子古今中外的“正确”知识,“正确”写作方法。他对历史遗迹、社会历史、人情世故的反映都是“正确”的。他“正确”地搔到了喜欢一切“正确”的中国读者的痒筋,他们也终于“正确”地找到了他们的明星。虽然文学中太“正确”了就等于什么也没有说,但余秋雨的意义仍是很大的。散文在他那里成了正经事,而不再是文坛中的边角料。他至少满足了广大读者的阅读趣嘹,因此,他比那些以“不正确”为口实来攻击他的人更有价值些。

高行健

“祛魅”者。高行健的某些戏剧像是法国荒诞剧的“社会主义”版(“前途是……”,“道路是……”)。

高行健的小说像是先锋小说的“古典版”(最极端的实验不过是第二人称的涉入)。高行健的绘画像是业余画家的“专业版”(章法无忌,墨线沉稳)。一个多年深入西方艺术之堂奥的人,骨子里留恋的还是悠悠汉风,殊属难能。

陈染

“境遇剧”作家。陈染与林白常被批评界划为一类乃至一体,像是“女性主义”私人写作的连体儿。其实,陈染更像一个剧作家,而没有林白小说的“本事”性质。“境遇剧”是萨特的发明,指作家有意识地为人物设置一个特定的荒诞或压抑的生存境遇,叙述乃至分析人与它的矛盾、尴尬、自闭、恐惧、反抗等。她的作品有时用第一人称,有时用第三人称叙述,但其人物只是自我意识所观照的“准客体”。这是典型的现代知识分子写作,理性地表达非理性,自明地描述潜意识。因此,她的作品既吸引了“民间”愤青,也吸引了学院派的“体面”人物。

苏童

旺盛而鲜润的作家。苏童的小说有大量读者,但它们并不含有媚俗因素。说其旺盛而鲜润,是指其作品饱含鲜丽的想象,其纹理有一种内在而沉静的肌肉感。它们不是表演者绷出的橄榄油的肌块,而是放松的、自在的。人们不难发现苏童小说中柔韧的情致,但从根本上说,苏童的小说是强悍而自然的。在小说中表演肌肉像是令人费解的性别玩笑。

池莉

“小资产阶级”作家。池莉被归为“新写实主义”掌门人之一。当然言说有据。但深入细辨,我们会发现她与另几位同道的差异。人生在世,其日常状态就是“烦恼”、“筹划”、“操持”,成年人对此见惯不惊,但池莉对此难以平和。在其作品中表达了深长的叹息和多余的“发现”。我想,斯人文心善良,为芸芸百姓的生活与生命状态震动。因此,池莉是人道主义的小资产阶级作家,心灵敏感,相信人本来应过另一种“幸福的生活”。

周国平

“分裂型作家”。尼采哲学最充分的译介者,但从不“学以致用”。90年代热衷散文创作,是乌泱乌泱散文大军中有名堂的少数翘楚。情感细腻,灵魂敏识,但完全不像深浸尼采的学人,倒似杜威传人。周国平为中国散文注入了复杂经验的聚合。将形而上与形而下扭结一体的游走,令人宽怀。

欧阳江河

杂语诗人。其诗作语型纷杂,异质混成。他永远警惕着文本与现实的距离,以异乡人的视角看本土,以本土人的视角看异乡。因而其作品给人以适意的“陌生感”。在此,叙事就是将诗变得不可叙事,抒情就是将诗变得不再抒情。其上下文是可以互相涂擦的、巴尔特与奥威尔是可以彼此抵消的。剩下了什么呢?阅读本身的。

王安忆

自觉的作家。她能从批评的角度进行创作,其作品沉稳、坚实,对人性与母语的秘密均有所揭示,有大家的气韵。但自觉的作家有时活力不够,叙述烦琐,一切都太有“道理”。作家预先不必比作品知道得更多。

莫言

生命强力型诗人。莫言对有关生殖、冲撞、“不洁”的事物有奇怪的偏爱。他的小说泥沙俱下,充满宣泄的。但从根本上说,他搞的是“观念艺术”,一切作品都指向一个本原:“生命强力”。这似乎是一种变格化了的“本体论”立场。从这点看来,莫言不是一个享受了写作自由欣快的作家,更像是个将生命体验玄学化的诗人。

马原

纯正的小说家。其兴趣牢牢限定在文本内部。他是极少数对“写作”这件事有透彻了解的人。马原对世界采取了避让的谦恭态度,他笔下的带有流浪汉气质的人物,骨子里是体面的中产阶级度假者。可以想象,马原小说打动的都是有教养的读者,这些人从小可能都没摸过弹弓。

格非

学者型作家。格非写作的原动力可能主要来自阅读和想象。他那些神秘的小说都是言说有据的,他笔下的“中国经验”其实与现代、后现代经典文本在意识上有更显豁的“互文”关系。格非的“学者”倾向并不表现在百科全书式的炫惑,而是总体语境、句群、词语与词素的“有根”感。此一“根茎”,来自理论头脑,能动的阅读,理性的提炼。他或许是以“准学术”的态度,梳理过20世纪小说理论的学术积累的少数人物之一。

余华

文学家范文第8篇

[关键词]川端康成;沈从文;孤独;文学特质

川端康成与沈从文,几乎是同一时期的作家,一位作为新感觉派的作家闪耀在日本文坛上,一位把古老、悠远、纯朴而宁静的湘西世界呈现给世人。诚然,这两位作家在思想、艺术风格等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但综观他们的一生,都是孤独的一生。这种孤独,深深地倾注在他们的作品之中,形成了许多相似的文学特质。

川端康成是孤独的,他的孤独主要源自不幸的身世。漂泊他乡、童年悲凉及落寞寂寥的心境,构成了这不幸的主要内容。在他的童年,父亲、母亲、祖母和姐姐相继离开人世。川端康成在“寂寥的家”中,与祖父相依为命。幼失怙恃,再加上体弱多病,一种孤独感始终缠绕着他,形成了后来在文学表现上的“孤儿感情”。从八岁到十六岁的八年间,川端康成便是在每天像看照片或肖像画一样瞧着祖父那张眼睛看不见的脸度过的。十六岁,他的祖父也离开人世,川端成为了孤儿。这样的经历,使他生活在孤独和哀伤中。孤独不用说是与他形影相随,他似乎就是孤独的象征:然而哀伤也并未因为有孤独与用端相伴而随随便便宽恕他,它们仿佛约好似的络绎而来,无声无息地光顾川端。这样,他就把自己的心封闭在一个渺小的世界里,以冷眼旁观这个世界,他说:“我比什么都喜爱孤独……”

沈从文也是孤独的。他出身于湖南凤凰县城一个颇有名望的门第,在优裕的生活中度过了童年。到他十七岁时,他的家庭败落,随后的五年多,他随军队辗转于湘、川、黔三省边境与长达千里的沅水流域,过了许多不易设想的痛苦怕人的生活。后来又辗转到了北京。家道的败落,使他看清了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再加上来自偏僻湘西的他,在思想行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方面难以与开阔繁丽的大都市相融合,使沈从文产生了很大的自卑感,失落感,产生了寂寞孤独的心理。他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之后,这种心理一直伴随着他。然而,他的孤独不仅仅是个人生活,也不仅仅是社会上对他的毁誉,更多的还是不为人理解的苦闷。随着他作品影响的日增,“没有思想”、“空虚作家”、“文体作家”等帽子向这个主张对人生深处关照的作家纷至沓来,让他感到痛楚。这种痛楚,甚至还来源于赞誉。《边城》出版后,引起了热烈反响。但他痛苦地说:“没有一个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情形下写成这个作品,也不大明白我写他的意义。”“提到这一点,我感觉异常孤独。”解放后,他仍然不被理解,被迫放弃写作,经过多次大起大落,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和批评。因此,在内心深处,沈从文永远是一个孤独者。

孤独本是人生的不幸,但却造就了这两位文学大家的主要风格。

首先,他们作品中的人物都是孤独的。《古都》中的千重子虽然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备受父母的宠爱呵护,但她自始至终都有一种身世凄凉之感。她对自己的身份表示怀疑,进而哀伤、苦闷,无法向他人诉说,甚至树底的紫地丁、山上的杉树都能触发她对孤独身世的感慨。当最后千重子和苗子分别的时候,她无奈地感叹道“幸福是短暂的,孤独是长久的。”《山音》中的信吾不清楚一家人不幸的根源,想要努力改变现状却又力不从心,而自己又日渐衰老,不由地陷入虚幻孤寂之中。小说中提到,信吾想到一首日本民歌:“若知前身,若知前身,没有可怜的父母。既无父母,哪有可牵挂的子女……”这不正是川端孤儿感情的写照吗?还有《舞姬》中的波子,她娴淑又柔弱,多愁善感,为婚外情徘徊不安,为没有爱情的婚姻而痛苦伤怀,她从丈夫那里得到的只有冷漠与怀疑,身边只有一个女儿可以安慰她,但女儿终究不能深入到她的内心世界。川端小说中人物的孤独,多是产生于难以把握的命运,这是他人生经历在创作上投下的阴影。

同样,沈从文也赋予了人物一颗孤独的心。翠翠是一个孤儿,刚出生就失去了父母双亲,爷爷是她唯一的亲人。爷爷疼她爱她,事事都顺着她,但并不真正理解她,并不知道翠翠爱的是二老傩送。爷爷对翠翠的爱只能是表面的、笼统的,他不能也无法深入到翠翠的内心,翠翠的内心深处是孤独的。傩送是深爱着翠翠的,但一连串的误会使他对翠翠和爷爷的心思无法把握,在中寨人提亲以碾房相诱、父亲相逼下,他选择了离家出走――孤独地出走。老船夫一生兢兢业业,终日与渡船相伴。在翠翠的婚事上,他以为是在精心安排外孙女的生活和依托,在实现翠翠的心愿,但因为没有心与心的交流,导致了傩送的埋怨,顺顺的疑心。最终,老船夫心力交瘁,带着深深的失望在孤独中死去。船总顺顺待人接物豪爽大方,在地方上颇有威望,但现实中:天保死了,傩送离家出走了,这位老人也将在孤独中了此余生。至于代老船夫看管渡船的那个老友,身边更是连一只黄狗都没有。“茶峒人”之间是如此隔膜,无论亲人、朋友、乡亲,各自只能在孤独中完成自己的生命历程。对未来命运的忧虑,被人误解的痛苦与希望,与作者的内心情绪产生共振,这难道不是他自己孤独的影射吗?

其次,孤独使他们亲近自然,细腻而敏感,将自然与人物情感的抒发有机融合,构建了物我同一的意境。川端小时候常与祖父相伴,后又寄居于舅父家。由于内心的寂寞,他常常一个人爬上山顶,长久地观看风景,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给了他无穷的想象力,加之传统日本文学对他的浸润,川端创作上对自然的偏爱就在情理之中了。京都的历史变迁,时令风物,各种季节性节日盛会等,尽显独特风韵,自然景物在川端笔下生趣盎然。但他小说的景物描写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人物、情节紧紧交融为一体。秋虫的挣扎与驹子生活的坎坷艰难相映衬,雪夜的宁静应和了驹子的天真纯朴,紫花地丁的盛衰变化与孪生姐妹的离合悲欢完美揉合,客观景物已超脱其本身,与人物主观情态妙合无垠。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人物的心理流程和哀伤孤寂的美感。川端曾说,在“万物之中注入主观,万物就具有精灵”,就成为“自他一如,万物一如,主客一如”的一元世界。由此可看出,川端对客观事物的体察不是理性的思辨,而是直觉的感悟,性灵的点化,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人的内在情感的抒发的有机融合。沈从文则把自己孤独的、受压抑的情感转化为对湘西的爱,在作品中,构建了一个纯朴幽雅的湘西世界,并在那里释放了内心郁结的孤独情结,寻找到一个向善向美的精神家园。

沈从文在《边城》中营造了一种朦胧、深远、神秘的美,把人物的内心情绪、人物的命运与描绘的景物有机结合交织在一起。歌声、秋末酬神

还愿时田坪中的火燎同角鼓,引起翠翠孤独寂寞的感觉;草莺的夜半叫声勾起翠翠的心事;白塔静静矗立,观照着人事的变迁,在老船工死的夜晚也随之坍塌。可以说,白塔的命运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人事与自然融为一体。另外还有《菜园》里秋来开满一地的,终成权贵们赏玩的对象,象征着青年男子及妻子、母亲的悲惨命运。

第三,由于长期处于压抑、孤独之中,他们更加渴望精神的崇高,一直在寻找理想的寄托,执着地追求理想的人性,塑造了一些集爱与美与一身的女性形象。川端从小生活在毫无生气的“寂寥的家”中,与在正常家庭环境中长大成人的少年不同,“对于那种作为生命光辉的少年和少女的美,在他的眼中看去是超出常人百倍的鲜艳夺目”。因此,对少女的思慕和赞美,就成为他释放孤独感情的一种方式。他把女人看作美的化身,“所写的众多美丽女性,便不是现实中的女性,而是他理想中的女性”。《古都》中的苗子吃苦耐劳,勤劳勇敢,善良纯朴。千重子不仅外表美丽,而且拥有一颗善感的、博爱的心。《雪国》中的驹子虽然出身卑贱,但执着地追求爱情,充满进取精神。而叶子则更是拥有一种虚幻飘渺的高洁之美。

沈从文笔下的女性,是他观念的诠释物,是作者内心理想精神的寄托。他笔下的女性几乎个个都是美的,翠翠的美自然不用说,天天也是“最美最娇”,“腿子长长的,嘴小牙齿白,鼻梁完整匀称,眉眼秀拔而略带野性”,被称为“黑中俏”,但她“乖巧而谦虚”,“心情天真而柔和”。《菜园》中的玉太太“年轻时节应当是美人,所以到老来还可以从余剩风姿想见一二”。《巧秀与冬生》中巧秀妈也是“青春康健光鲜的肉体”。在这些女性美好的外表下,还隐藏着善良、纯洁的心灵。翠翠、天天、三三这些少女,心地纯洁,天性善良,如美丽的天使一般,洁白无瑕。即使是娼妓,也有着一颗向善的心,能够勇敢地为男子牺牲、为奋斗。沈从文曾说:“我觉得天下的女人没有一个是坏人,没有一个长得不体面的人不懂得爱情……比起所谓大家闺秀一样贞静可爱的,倘若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一颗心,女人的心是在好机会下永远有向善倾向的。”可以说,沈从文将闪闪发光的人性都寄托在了女性的身上。

第四,孤独使得他们注重内心的感觉。川端康成的孤独造成了他封闭的内心世界,对社会发生的事,他只是用冷眼旁观,采取一种“走马观花过而不入”的态度,“只一味地持续不断地注视着个体的内心世界,并且坚定不移地继承着日本文学的这个悠久传统”。他始终抱着“隔绝政治和社会关联、不松懈追求‘非现实美’”的文学态度,只注重内心感觉。他对自己的作品评价为:“我的文学,只是所谓感觉的东西。”《雪国》中的驹子、叶子都是岛村感觉到的形象,《山音》中信吾对菊子的心理感觉,《湖》中的银平跟踪美貌女子的冲动,《睡美人》中江口老人欣赏女体满足的欲望,人物由自然的一草一木产生的感受,全都是源于人的内心的、不加掩饰、合乎人自然本性的感觉。可以说,他的文学是独白者的文学,一味地彻底地追求自我实现,展现人类细腻的、敏感的、真实的内心世界。这样的特质,都源自他那颗孤独的心。

沈从文也是轻现实而重幻想的,正如徐志摩对他的评价那样:“作者的笔真像梦里的一只小艇,在波光粼粼的梦河里荡着,处处有着落,却又处处不留痕迹:这般作品不是写成的,是‘想成’的。”沈从文的作品大都是在远离故乡的都市写成的。当时的他一无所有,漂泊的心找不到归宿,他孤独的心急需寻找一种“现实感”,于是他便把心全部沉浸在对故乡的怀念中,向远景凝眸。整部《边城》就是这样想成的,是他内心感受中的家乡,构筑的是他“心与梦的历史”。在刻画人物上,他也很少写人物的胖瘦高矮及面廓特征,而是写人物在感觉上留下的印象。如翠翠我们就不知道她的脸是瓜子型还是“国”字形,眉浓或是淡,似乎只有一片忧郁的绿色,但将书合上,那片绿色却“活”起来,那双多情的伤感之眼却向我们递颦送盼。《雪》中叔远的母亲,作者没有具体写她的容貌,只写她大清早到“我”房来给火盆上炭,早饭为我们炒辣子鹌鹑,不准我们吃别的零食,体现了她那富厚慈善的母性的体贴。黄献文在他的《沈从文创作新论》中提到:“沈从文是一个感觉型艺术家,他根据直觉的美感,不用坚定的理论辅佐而创造出一篇篇摇荡性情、艺术魅力久远的作品……可以说,除掉感觉,沈从文什么都没有。”

文学家范文第9篇

首先声明,天文学不研究星座和占星术,也不研究天气。天文学研究的是除地球以外的天体或与天体有关的天文现象。像我们知道的行星(卫星)、恒星、星系,包括不能直接看到的黑洞,都属于天体。而天文现象包括超新星的爆炸,星系的引力透镜现象,宇宙的膨胀等。我研究的主要是星系,比如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是怎么形成的,又是怎么演化的。

天文学能让我们知道什么?

我们生活中的时间和日历,都是依据天文观测而制定的。比如,我们把太阳在头顶的时刻定为12点,把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定为一年。这些传统的天文应用,主要依据是地球的运动规律,目前已经被研究得相当透彻了。

现代天文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太阳在宇宙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而且还涉及太阳和太阳系怎么形成和演化,银河系乃至整个宇宙又是怎么形成和演化的。

天文学家能找到外星人吗?

很多电视电影里出现过外星人,你也一定好奇:有外星人吗?如果有外星人,他们对人类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

天文学家也在努力研究这样的问题。太阳系内的行星上只有地球存在生命和文明。所以想知道有没有外星人,就必须到太阳系外,寻找和太阳类似的恒星,同时寻找周围是否存在适合生命生存的固态行星。系外行星质量小、不发光,很难直接观测。但天文学家还是发现了太阳系附近的很多恒星周围存在和地球类似的行星。银河系里有几乎无限个(1000亿)太阳,而宇宙里又几乎有无限个银河系存在。可以想象,总会有某个星系里的某颗恒星周围的某颗行星上会存在某种生命,甚至某种文明。

那我们如何发现他们,如何联系他们?且慢,我们可以联系外星人吗?万一他们有敌意,怎么办?那么我向大家推荐一本小说,科幻作家刘慈欣写的《三体》。

天文学家造的望远镜长什么样?

与其他科学不一样的是,天文学家目前还没有能力做实验。比如,我们能想象做个实验让月亮离地球更远点,或者把太阳挪到银河系中心去吗?天文学家最重要的方法是建造各种望远镜来观测,因为各种天体和天文现象都会向外辐射电磁波。

天文学家建造的望远镜是真正的“高大上”。因为我们需要把望远镜设在远离城市的地方,避免城市灯光污染,还需要这个地方海拔较高、气候较干燥,有利于高质量和多时间的天文观测。为了用到各个天文台的不同望远镜,天文学家需要经常“飞来飞去”。天文学家还希望望远镜口径越大越好,可以收集更多的观测信息。目前世界上最大口径的光学望远镜为美国凯克双子望远镜,主镜面直径为10米。射电望远镜就更巨大了。上海的天马射电望远镜,直径65米。正在贵州建设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天文望远镜。天文学家还要把望远镜发上太空,比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的“哈勃”太空望远镜。

想对将来希望成为天文学家的孩子说什么?

也许在大城市中现在很难看到星星,但如果有机会到高山上或草原、沙漠里旅游,一定不要忘记在夜晚仰望星空,遥想我们在宇宙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思考我们这个宇宙从何处而来,又将要到何处而去。

文学家范文第10篇

读者 苏立德

苏立德同志:

从你提出想当作家的问题中,反映了你只强调生活实践而对学习书本知识的重要性则认识不够。任何工作包括文学创作在内,生活实践固然很重要,但书本理论知识也是绝对不可忽视的。我们现在所处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党要求我们青年成为具有共产主义觉悟和现代文化科学知识的新的一代。我们不但要学习最新的文化科学知识,而且必须把前人遗传下来的有用的知识继承下来。这样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列宁在著名的演说“青年团的任务”里,一方面反对死读书,认为把书本和实践完全隔离是错误的;另一方面,他也说忽视读书也是不对的,他说:“如果你们从此便想做出结论,说无须通晓人类所积累起来的知识就能成为共产主义者,那你便犯了极大的错误”。“只有用人类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宝藏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时,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他的话对我们当前的情况也是很适合的。拿文学方面来说,你要从事文学创作,丰富的生活经验固然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就谈不到创作,但是文学家要把生活经验加以集中、提炼、加工,写成很好的艺术作品,就一定要有马列主义的政治水平、高度的艺术技巧和广博的知识。就以高尔基为例,诚然高尔基的生活经验是异常丰富的,他在青年时代曾经当过学徒、帮厨、脚夫、锯木工、园丁、面包师、锻工……等,但与此同时,高尔基认真刻苦地读了许多书,他在少年时代就已经博览了俄国和外国的文艺著作。高尔基说:“十四岁左右,我学会了有意识地去读书。”后来高尔基在嘉桑时期,又孜孜不倦地熟读了文学批评、政论、科学等世界各国的古今的重要著作。高尔基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和他的勤奋、有系统的读书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青年人丝毫也不能轻视书本理论知识。

要想做一个文学家,不但应该学习文艺和社会科学的知识,还应该学习自然科学的知识。因为文学要反映社会生活,反映阶级斗争和人民与大自然的斗争。如果文学家没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就会感到难于下笔。鲁迅曾教导青年说: “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重轻,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糊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因此,你认为在学校学习数、理、化对你没有多大帮助,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当然,在学校学习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业余自学也是可以的。但业余学习毕竟只是业余性的,而不是像在学校那样集中全部精力来学习。你现在既然已有在校学习的条件,就应该抓紧这个宝贵的时机,好好充实自己,如果青年时期不抓紧机会好好学习,盲目退学,将来会后悔不及的。

上一篇:儿童文学作品范文 下一篇:文学评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