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范文

时间:2023-03-18 12:01:25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范文第1篇

从严格意义上讲,老舍在论述中把“文学是什么”与“什么是文学”作同化处理,忽略了本体与功能之间的差别,但他以多年创作经验入手谈论文学相关问题,显然是着眼实效而非纠缠于空玄说明,这也正是他有别于其他学院派理论家的地方。事实上,不同于后来长期盛行于我国学界的苏联模式(往往从文学的外部影响来探讨文学),老舍强调“文学的责任是艺术的”,并充分肯定了西方“以艺术为起点来讨论文学”的研究思路。在他看来,“艺术论永远不会代艺术解决一切的问题,但是艺术上的主张与理论,无论是好是坏,总是可以引起对艺术的深厚趣味;足以划分开艺术的领域,从而给予各种艺术以适当的价值;足以为艺术的各支对美的、道德的等问题作个通体盘算的讨论”。我们的文学批评之所以“没有成为独立的文艺”在于“中国没有艺术论”,“自然便容易被拉去作哲学和伦理的奴仆”或沦为“道德的附属物”或被视作“消遣品”。“设若以文学为艺术之一支便怎样呢?文学便会立刻除掉道德的或任何别种不相干的东西的鬼脸而露出它的真面目”。而只有“美的,善于表情的,聪明的,眉目口鼻无一处不调和的”文学,才具有“使人欣喜”“足以感动心灵”,让人“沉醉”的因子。据此,老舍强调感情在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强调“美”作为衡量思想、感情优劣的主导作用(事实上,“美”在我国是没有专论的,正统文论更多强调“道”,以是否“有补于世”为评判文学价值的标准)。但仅有了感情和美的因子还不够,还需要想象加以熔铸,因为作品中的事实不管是出于臆造还是来自真的经验,“它的构成必须是想象的”“……这便叫作想象的结构,想象的处置与想象的表现。”由此言之,想象、感情与美作为文学的特质,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有机统一的,具体表现在“感情与美是文艺的一对翅膀,想象是使它们飞起来的那点能力”。那么“文学批评以什么为裁判的条件?”自然是文学的特质。西方语言学转向以来的文论家多用“文学性”(从形式方面入手)来区分文学与非文学,老舍凭借他个人的艺术直觉和感悟认定“文学与非文学是在乎创造与否”(这里的创造就是独创的意思),即经过想象的美而有情的创造物。对于创作主体来说,“诗人必须有渗透事物之心的心,然后才能创造出一个有心有血的活世界”。作品则是经过作者主体“心觉”的产物,老舍打比方说,“谁没见过苹果?为什么单单地爱看画家的那个苹果?看了还要看?因为那个苹果不仅是个果子,而且是个静的世界;苹果之所以为苹果,和人心中的苹果,全表现在那里;它比树上的真苹果还多着一些生命,一些心血”。老舍还以蜜蜂与花、蜜的关系为喻来说明艺术家创作过程的能动性,正是艺术家在他所表现的材料中添加了一点东西(对于事与物的“觉得”“心觉”),才创造出“一个有心有血的活世界”,而这“并非某事某物的本象,是艺术家使某事某物再生再现;事物的再生再现是超乎本体的,是具体的创造”。读者(包括批评家)面对既定作品,则以个人鲜活的人生经验来审视之体悟之。由此看来,老舍是很看重艺术活动中主体的参与和表现的,“不止观察事物,而且要深入事物的心中,为事物找出感情,美,与有力的表现来”。感情、美经过想象的熔铸并通过有力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这里,老舍向我们呈现了这样一幅图景:创作主体“心觉”在创作过程中的创造性作用,作品由于“心觉”投入而呈现出独特的风貌,读者天生的表现欲使欣赏效果获得圆满。老舍的这些卓有洞见的描述,与其说来自理论批评家的深思,不如说浸透着他作为写家对于创作与鉴赏过程的感性把握——“心觉”“表现欲”作为常人天生所具的基本机能,正是文学活动运行的源动力。

老舍认为“知道了文学特质,便知道怎样认识文学了”,文学批评也“要拿这些特质作裁判的根本条件”。作为一本概论性质的课堂讲义,凡事点到为止,老舍或为显现某种科学性与时代感,因此莫能免俗,欲借西方学者的学说观点来增强授课内容的丰富性和可信度,抑或如他所言,“文学批评有许多种,我们为省事起见,就用莫尔顿(R.G.Moulton)的方法,将文学批评划分为四大类:理论的批评、归纳的批评、判断的批评与主观的批评”。具体说来,归纳的批评通过分析文学作品来形成一个批评标准;理论的批评使人们用新眼光看新作品,具有指导作用;而判断的批评只是在批评史上有讲述的必要……分析、比较过各类批评的短长之后,老舍从中分出了哲学的批评与历史的批评两个元素,即“文学批评与文学批评史”,其中“批评的任务必是由检考文学、由特别的而达到普遍的”,批评史“所记载的批评意见只是历史上的演进”,“批评史对文学批评的重要,不在乎历史,而是在文学方面。”从中不难看出,老舍是反对客观的批评与“个人借着批评来发表心中所蕴”的主观自由的批评,肯定“那有价值的是批评的自身也成为艺术,就是当它的内容已经陈腐,还能使人爱读”的批评——“判断的批评是指出对不对多于爱不爱,对不对是以一定的法则衡量作品的自然结果,爱不爱是个人的,不管法则标准。爱不爱是批评中的事实,而主观的批评便基于此。”老舍由此得出“文艺必须与文学特质相合”,批评一个作品须看“作者在这作品中完成了文学的目的没有”,“建设一个文学理论必须由多少文艺作品找出文学必具的条件”,老舍指出这才是“文学的正路”,合格的批评者“必须由文艺本身为起点,因为只有文艺本身是文学特质的真正说明者”。老舍援引其他几个欧洲学者的文学批评观点来证明他自己的主张:“文学本身是文学特质的唯一的寄存处”——他充分肯定了阿瑙德对批评家的界定——“不但批评文学,也批评生命;他批评文艺,也批评批评者。他以为文化的意义便借求知而进于完善,求知便能分辨好坏善恶,这便是批评。因为批评的事物是‘要知道世界上所知所想过的最好的,然后介绍出去,以创出一个真的新的思潮’”;他称赞王尔德的批评家必须具备“一种敏锐感受美及美所给予我们的印象的性情”的主张;更是对詹姆斯将艺术家比作“探看荒林的探险者”,批评家则是“检查者去考察这条路”的说法大段引介。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老舍以上所引西方学者的观点,尽管系统而好看,但实在缺乏深意,讲来讲去也只是常识性说法,而老舍由此所作的引申才真正显示了有着人本情怀的“写家”本人对文学与批评的独特理解。他说,“文学家也许是写自己的经历,像杜甫与Wordsworth,也许是写一种天外飞来的幻想,像那些乌托邦的梦想者,但是无论他们写什么,他们是给人生一种写照与解释……他们的哲理是用带着血肉的人生烘托出来的……我们到了他们所设的境界中自然能体会出人生的真意义”。因此,读者“应当站在创造者的地位去观察”,才“不至于武断……这样,他不但只是了解文艺,他也一定要明白文艺中所含的生命是怎样,那就是说,他必须明了人生,才能明白文艺所表现的是什么”。写家老舍相信“诗只能被诗人摩抚”,“艺术家自己明白自家艺术的底细”,因此才“会写出最有价值的批评来”,但他也承认艺术家并非事事精通,其局限性正好可以由专门的批评家来弥补。作为一个批评家,必须要“对创造家表同情”(“没有同情,便不会真诚”),老舍援引Coleridge的话来佐证之——“对于青年人我必须这样说:以缺点判断任何作品永远是不智慧的,第一个尝试应当是去发现良美之点。”老舍认为作家的感情、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和读者的感情,“这三者怎样的运用与调和不是个容易的事”,而“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如何,与能引起读者的感情与否,是作者首先要注意的”。比照他的一系列作品中对凡俗生命的关注,个体遭逢命运捉弄的无力无奈以及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悲悯情怀,我们可以体会到有着多年创作实践的老舍对于文学、个体、社会的深切把握。他说,作家取材“必是对于人生与自然有极深的了解与心得,他根本的必须是个艺术家”,而“社会自觉是含有重视个人的意义”,“个人之所以能引起兴趣,在乎他的生命内部的活动”,由此,“小说之所以为艺术,是使读者自己看见,而并不告诉他怎样去看,它从一开首便使人看清其中的人物,使他们活现于读者的面前,然后一步一步使读者完全认识他们,由认识他们而同情于他们,由同情于他们而体认人生;这是用立得起来的人物来说明人生,来解释人生”,正合了阿瑙德的“不是说以道德的标准去批评文艺,而是以文艺和文艺时代的生活相印证”的说法,也就是避免用外在功利的评判准则来评判文学。

综观其创作生涯,老舍的《文学概论讲义》中呈现的“文学批评”观实际上贯穿了他的创作实践或者反过来说他实践了他的关于文学的判断:“文艺才配称为生命的解释者。”“文学根本是一种有生命的东西。”“要替自然与人生作出些有力的解释。”“像预言家似的为千秋万下一个真理。”从老舍的直接表述和对中外从古至今的“文学的倾向”的细致梳理中,我们不难看出老舍对于“人”的重视,对于“生命”的温情关怀(不论是现实的或虚构的人物之间,还是创造家或批评家之间都需要真诚相待,用心去理解彼此的生命)。事实上,老舍这里讲的“生命”是无法具体明晰与传达的,此话怎讲?“生命”是个别的具体的当下的,归于个体经验,而每个人的境遇不同,故只能大而化之,以文学打通内外,沟通人类共通的东西(“生活”),用普泛的人的生存状态或人性来呈现“生命”的“律动”,这一点与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气”有相同之处。“文学讨论它自身”,也就是有着自身特质的主体“文学”如何以“生命”为节点去认识去理解作为客体的“文学”,同时作为手段的“文学”与作为对象的“文学”又是互相映现的——作品与读者,生活与作品,作家与作品以及作家与批评家之间沟通、重合,贯通着经验的相关的“生命”联系。入乎其内,故能写之(艺术源于每个人的内心,理解个人的内心就是理解生命);出乎其外,故能观之(以美的本质,以物感物,构筑生命的有机整体,“使我们看到我们的光景是美好”)。真诚的同情的“生命”意识正是作为读者的批评家批评的前提,只有深刻感受到创作者表现在作品中的“生命”律动,用内在的文学特质去体悟呈现于眼前的各类文学形态,用批评家个人生命的体验来理解创作者的生命状态以及体现在作品中的人物命运的起伏,批评家才能创作出有价值的批评来,老舍的这一思想为我们今天如何看待批评与文学间的关系,如何建构合理的批评观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老舍的《文学概论讲义》是老舍比照中西文学史并结合自己多年创作实践写就的一本关于文学问题的系统性论著。尽管将文学的特质归纳为“感情、美、想象”并不新鲜、准确,但他通过对文学的创造、起源、风格、形式、倾向的考察,分析说明诗、散文、戏剧与小说等不同文体的特点与分别,揭示出文学源于人类“表现”的天性,经过“心觉”创造,目的在了解和解释生命,而这命题显然有所出处,有着老舍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入思考的。对文学的这种主体的生长性认识,自然渗透到了老舍的批评观——批评家个人对生命的认识与对“创造者”同情的统一。(本文作者:徐志强 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

文学概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学理论;教材;老舍《文学概论讲义》

《文学概论讲义》是老舍先生于1930年至1934年之间,任教于齐鲁大学时所编写的文学理论教材,生前没有出版,直到1984年才由北京出版社公开发行。这部教材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自身多年的创作经验与感悟,以纯文学的观念统摄全书,全面把握文学理论的基本体系并针对现实进行得宜的“本土化”选择。以下将从思想内涵与讲述方式两个方面对该教材进行解读和分析,以了解我国文学理论教材草创时期的优良传统,为当代文论教材建设寻求典范。

一、深刻的思想内涵

1、以纯文学的观念统摄全书

老舍认为:“文艺是纯然的生命的表现;是能够全然离了外界的压抑和强制,站在绝对自由的心境上,表现出个性来的唯一的世界。” 这种文学观已初步具备今天纯文学概念的特色。老舍以此为编写的指导原则,统摄全书。

首先,老舍以纯文学的观念对中国历代文论进行了梳理。从先秦开始,他首先批评了孔子“以《诗》为政治教育的工具”,认为这开始了中国文学“屈服于玄学之下,失去它的独立”的历程;接着充分肯定了曹丕《典论?论文》的地位,认为这是“最早离开实效而专以文论文”;赞许陆机“对文学有相当的体认了解”,因为《文赋》既指出了“文学是心灵的产物”的本质,又探讨了“文字的配置、音声的调和”等作文的手段;肯定了沈约的“四声八病”论,评价他“不能不算对言语的认识有了进步”,“证明那时候文学确是成了独立的艺术”。对于刘勰的《文心雕龙》,老舍认为其“影响一定是害多利少的,因为它塞住了自由创造的大路。”他评价 “《文心雕龙》并不是真正的文学批评,而是一种文学源流、文学理论、修辞、作文法的混合物。

其次,老舍以纯文学的观念对“文学的特质”即“文学是什么”的问题进行了明确的阐释。老舍通过对美与哲学、美与道德关系的辩证分析,指出“感情与美是文艺的一对翅膀,想象是使它们飞起来的那点能力;文学是必须能飞起的东西。感情,美,想象,(结构,处置,表现)是文学的三个特质。”但这并未完全否定文学艺术的某些功利性价值,老舍认为“文学与别的艺术品一样,是解释人生的”,只不过“他们的哲理是用带着血肉的人生烘托出来的,他们的知识是以人情人心为起点”。由此可知,老舍并不完全排除文学应有的功利性,他所反对的是那些完全抛开艺术自身的特点而只是迎合目的的文学。

再次,老舍以纯文学观念为准绳对文学的创造论、文学的风格论、文学的批评论、文学的文体论等进行了论述与评判。这些的都表明老舍先生走的是纯文学道路,这一印记在教材中随处可见。

2、全面把握文学理论的基本体系

《文学概论讲义》共分十五讲,依次是引言、中国历代文说(上、下)、文学的特质、文学的创造、文学的起源、文学的风格、诗与散文的区别、文学的形式、文学的倾向(上、下)、文学的批评、诗、戏剧、小说。按照现论的划分标准,该书几乎涵盖了包含引言、本质说、作家论、作品论、接受论、发展论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引言是第一讲,主要是学科课程的序言,对本学科的性质及研究方法进行了简单的说明。本质说包括第二讲、第三讲和第四讲,主要探讨“文学是什么”、“文学的特征”问题。根据第二、三讲对中国历代文论的梳理,总结文学的几个基本特征。作家论也可称为创作论,在该书中主要包含第五讲、第七讲、第十讲和第十一讲,主要介绍的是与作家的创作活动相关的理论知识。第五讲首先分析了创造和摹拟关系,随后谈论了创作中表现的问题,有点类似于今天我们所说的“再现说”与“表现说”这一话题。第七讲讨论了文学的风格问题,“把个人所具的风格,和普通的形式,分开来说”,从“风格是什么”、“风格的特点”、“风格从何而来”三个方面做系统的论述,最后得出“风格的有无是绝对的。风格是个性——包括天才与习性——的表现。风格是不能由摹仿而致的,但是练习是应有的工夫”这样的结论。第十讲和十一讲谈论文学的倾向问题,即“文学的流派”,分为中西方两部分。中国的文学倾向勉强的可分作三个大潮:正潮、退潮、暗潮。而西方的流派较为丰富了,按照时间顺序大致包括: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新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唯美主义、理想主义等一系列的思想流派。作品论包含第八讲、第九讲、第十三、十四、十五讲,主要分析与文学作品有关的问题。第九讲谈论了文学的形式问题 ,包含文学形式的分类、形式研究的方法、形式研究的意义、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四个方面。而第八讲、第十三讲、第十四讲、第十五讲则是从文体的角度谈论诗歌、散文、戏剧和小说,对这四种艺术类型进行了横向与纵向的阐述和比较。接受论主要是指第十二讲——文学的批评。老舍认为中国缺少真的文学批评学,于是采用莫尔顿的方法,把文学批评分为四大类——理论的批评、归纳的批评、判断的批评、主观的批评。他的批评理论“显露出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经验性、感悟性和实用性的特点”。1发展论主要是指书中的第六讲——文学的起源。在这一讲中,老舍分析了三种喜欢讨论文学起源的人:一是研究院的学者,二是历史家,三是艺术论的作者。指出“文学根本是一种有生命的东西,是随时生长的”,我们用科学方法研究它“是要合理的证明出它怎么生长,而不是要在这样证明了以后便不许它再继续生长。”

文学概论范文第3篇

从那以后,湖北文学评论工作者就始终以促进湖北文学创作繁荣为己任,将自己的工作与作家们的创作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相辅相成、共生互补,一方面重视文学评论基础理论的建设,以社会历史批评为主导,兼收并蓄各种批评方法,另一方面广泛开展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文学评论实践活动,不断加强文学评论队伍的建设,使评论与创作犹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以文学评论的活跃不断促进湖北文学创作的繁荣。湖北地区高等院校较多,有着较浓厚的学术空气。新时期的湖北文学评论界十分重视文学评论的基础理论建设,从美学的和社会历史的视角对有关文学评论的性质和功能、观念和方法、原则和标准、对象和类型等诸多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发表了一些颇有新意的学术论文,而且还出版了这个领域具有开启意义的学术专着,对湖北文学评论的发展起到水涨船高的重要促进作用。着名美学家刘纲纪的《艺术哲学》、《中国美学史》见解深邃,体系严密。不论其在思想探索还是艺术探索方面都可以说走在了时代前列。王先霈对文学批评学的研究也有着开拓性意义。继《文学评论教程》(与范明华合作)之后,他出版了《圆形批评论》一书,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与西方现代文学批评两大批评理论症结的洞察,作者高屋建瓴的提出了“辩证的、感悟与理性融合的、适合文学审美特性的文学评论”──圆形批评。此书产生了较大反响,并荣获第三届屈原文艺创作奖。20世纪90年代以后,他发表的主要论文论着有:《中国文学批评中的解码方式》、《创造性思维中“有意义的空白”》、《兴论新释》、《孔子艺术心理学思想新释》、《中国文化与中国艺术心理》、《文学美》等。他还主编过《小说大辞典》、《文学批评术语辞典》、,!《文艺学系列教材》。在担任湖北作协副主席、主席期间,为湖北文学评论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陈美兰的《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论》是一部对中国当代数十年长篇小说作整体性研究的学术专着。作者以不懈探索艺术真谛的热情,从鉴赏出发,认真“研读”文本,力戒“误读”,使宏观论说建立在细致的实证分析基础上。首先将长篇小说看作一种审美现象,将长篇小说同其它文学体裁作比较,将当代的与古代和外国的长篇小说作比较,探讨长篇小说的审美特性。同时又将长篇小说看成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探寻文学内在的审美变迁同社会历史的大文化背景的相互作用,廓清了许多混沌的长篇小说创作现象,丰富了对长篇小说审美特性的认识,获得的好评如潮。该作获第二届屈原文艺创作奖。近年发表的主要论文有:《创作主体的精神性转换》、《关于“正面人物”的概念》、《寻找诠释的“阿基米德点”》、《价值重建:面对当下中国文学的思考》、《这个时代会写出什么样的长篇小说》、《行走的斜线》、《新古典主义的成熟与现代性的遗忘》、《“文学新时期”的意味》等。文学评论家俞汝捷的《小说24美》探幽寻胜,探讨小说之美的秘密,是将美学研究贯注入小说鉴赏的一次成功尝试。作者文笔清秀而又俊美,想象丰富而又生动,分析也比较切合实际,得到了着名美学家蒋孔阳先生“难能可贵”的评价。该书荣获屈原文学创作奖。>

孙子威的《孙子威文艺学论集》敢于接触和提出人们未曾提及的问题,力求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超越。这本近40万字的文艺论集,不论是文笔优美的美学随笔,还是万字长文,都具有说理透彻,读来轻松,耐人咀嚼的特点。邹贤敏的《真实性──美学的范畴》紧密结合文艺理论和文艺创作的现状,对马列文论进行别开生面的“注经”和反思,有独立的见地,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古远清在湖北文学评论与研究中十分活跃。他研究的范围极广,文学批评史,文艺新学科,诗歌理论,朦胧诗鉴赏,大陆当代文学,台湾暨海外华文学等领域均有涉足,且收获甚丰。他的《中国诗论五十家》、《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大陆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等力作,以其较高的学术价值受到海内外读者好评。黎山尧的《中国20世纪文学思潮论》眼光开阔,笔力纵横,作者把中国20世纪文流以“人的解放”为实质一以贯之,立论新颖独到。刘森辉论小说艺术的《小说探骊》在探讨文艺创作规律时,表现了敏锐的审美感受力。李希贤的《文艺典型系统引论》用系统的典型论取代简化原则的典型研究,带有筚路蓝缕的性质。对文学评论基础理论的卓有成效的建设为湖北文学评论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湖北文学评论善于将深入的文学理论研究和鲜活的文学评论实践相结合的特色。在这方面,能相继出版评论专集并产生了广泛影响的评论家,当推於可训、李运抟,他们都十分关注新时期小说创作。

继《小说的新变》之后,於可训先后出版了《批评的视界》等,李运抟继《当代小说世界面面观》之后,有《追踪与批评》等着作问世。在文学理论研究方面,於可训更着眼于对文学批评学建设的思考,对文学本质实现的呼唤。李运抟则更表现出对文学本质、文体结构功能,尤其是报告文学等体裁研究的痴迷。在文学批评实践方面,於可训以亲切但决不粉饰的笔力,对湖北地区的小说创作作出了及时的追踪和准确的判断;而李运抟的评论兴趣更广泛,在评论湖北的文学创作的同时,常在国内出现的一些新文学现象中披沙淘金,流连忘返。两人的评论风格也有所不同。於可训更顾及理论的周全、缜密,较浓的书卷气和学院派气度;李运抟则更具艺术敏感,思想敏捷,文字更潇洒捭阖。湖北文学评论界近年产生的重要成果之一当推王又平的《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该书力求把新时期纷繁复杂的小说创作潮流与西方现代文学批评理论整合在一起,通过对一些概念、现象的梳理和个人研究

心得的阐述,为读者了解新时期小说创作的主要潮流及西方现代批评理论提供了清晰的指南,富于思辨色彩,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湖北评论界的后起之秀樊星的评论集《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是作者近年来系统研究当代文学创作与地域文化相互关系的重要成果。由于中国幅原辽阔,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形成了各个地域独特的民俗风情和语言习惯,这就必然使文学带上了多姿多彩的地域特色。因此,本书的研究角度在探索新的研究领域上富有新意。作者掌握材料较为全面,对创作有较强的艺术感受力,对创作现象的梳理与描述能切合创作实际,语言流畅、优美,给人以启发。该书荣获湖北省第四届屈原文艺创作奖。昌切虽然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但时常涉足新时期小说评论,他的文章很有个性,见解不俗,文风在恣肆中见锋芒,具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其代表作《先锋小说一解》、《姚雪垠小说与中国现代小说》受到关注。近作在对熊召政的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的解读中贯注了对人与历史、人与自身的形而上层面的探究,不同凡响。江岳的《江岳文艺美学论集》从文艺实践中提升美学理论,注重“原创性”,决不就事论事,努力提高文艺评论的理论层次,且可读性甚强,以理论的创新和青春的激情,使作家和读者心悦诚服。湖北大学湖北作家研究室对湖北新时期小说评论倾注了更多的心血,作出了突出贡献。2000年11月推出了《当代湖北作家研究丛书》(第一辑)共7本,凡200万字,分别为:李俊国论方方的《在绝望中涅盘》,刘川鄂论池莉的《小市民名作家》,程世州论刘醒龙的《血脉在乡村一侧》,蔚蓝论邓一光的《血脉父亲英雄》,聂运伟论陈应松的《最后的守望者》,梁艳萍论叶大春的《古典诗意赤子情怀》,葛红兵论刘继明的《颓废者及其对应物》。《丛书》在对单个作家作出翔实而严谨的个案研究基础上,提炼、贯穿着某种学术界及文坛所感遇到的焦灼性话题。如《方方论》从方方创作研究中,研究知识者写作问题。《池莉论》聚焦于池莉的市民书写,既研究其市民书写的美学意义,又研究市民题材、市民意识、市民写作成为当下文坛火爆的文学现象的多重原因。《邓一光论》则以草原意象、童话心理、浪漫情怀研究邓一光,探究其浪漫崇高的成因及背底下的某种虚幻与脆弱。丛书首开全国学术界区域性群体作家研究的先例,体现出严谨的学风和求实求真的学者立场,对提高湖北文学评论的学术水准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尝试。湖北新时期文学评论的成就不仅体现在小说评论上,也体现在散文报告文学和诗歌的评论上。尹均生的《报告文学纵横谈》(与杨如鹏合作)是建国以来第一部报告文学理论专着。后来,他又出版了《国际报告文学研究》,开启了“国际报告文学研究”这门新兴学科。碧野在该书序言中说,“尹均生同志是一位有真知灼见的学者。他善于思考,立论精辟。他除了称誉报告文学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并盛赞中国报告文学队伍成长及其光辉贡献之外,还十分重视国际报告文学的发展及其进步影响。这种治学的态度既是胸怀高尚的革命情操,又是合乎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涂怀章是一位在散文理论和报告文学理论研究的双重领域齐头并进、纵横驰骋并收获丰硕的学者。他的第一部专着《碧野的创作道路》史料丰富,别具一格,侧重从创作角度描述、评析作家的成长过程、文学技巧。第二部专着《报告文学概论》更能显示作者的理论功底和稳中求新的学术品位及追求。第三部专着《散文创作技巧论》不落教科书“文牍式”的俗套,从全新的视角来总结散文创作技巧,笔带感情,文采斑斓。龚举善是我省近年崭露头角的报告文学研究方面的新锐学者。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他连续发表了数十篇中外报告文学方面的研究论文,相继出版了《走过世纪门》、《文坛边上的搜索》、《中国文学的现代风度》等学术专着。特别是《走过世纪门》的出版,得到了谢冕、李炳银、尹均生、张永健、涂怀章等人的好评。该着主要探讨了20世纪中外报告文学的发生、发展的基本动因与演进路线,比较深入地考辨了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的人文蕴涵、美学品格和文化身份,在比较文化视野中审视了以埃德加?斯诺和海伦?福斯特?斯诺为代表的国际报告文学创作,并就跨世纪全球化趋势中的纪实理念与发展前景作出宏观描述和乐观展望。谢冕在序言中认为,“龚举善对报告文学的研究是全方位的,他的研究视野非常开阔,论述的范围也相当地广泛深入,具有强烈的文化意味和历史感。”尹均生评价说,“龚举善的文章有着独特的表达,宏观和微观、朴实与绚丽、热烈抒情和深刻论述有机地融为一体,很快受到学界重视。”

在诗歌评论方面,张永健的代表作有《当代诗坛掠影》、《郭小川、贺敬之诗歌欣赏》、《艾青的艺术世界》、《诗神与现实》等。他的最大特点是把自己的理论研究与当代诗歌的创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注意诗歌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其新时期以来的论文结集《诗神与现实》既关注当代新诗历史的、哲学的民族文化心理的探索,也关注新诗在艺术上的变迁与创新。他在1998年出版的《艾青的艺术世界》是他十几年心血的结晶,也是在艾青研究领域最具分量的着作。从中可见其治学的严谨、理论阐释的精辟,还可使我们看到湖北诗歌理论界坚实的发展足迹。古远清在诗歌评论方面的着作主要有《中国当代诗论五十家》、《诗歌分类学》、《诗歌修辞学》等,为诗歌的理论建设和创作技巧的探讨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程光炜的《朦胧诗实验诗艺术论》把新时期以来十年的诗歌艺术的流变作了一个深刻的归纳和论述,视野开阔、立论大胆,且不乏理论的新颖。邹建军是新时期崛起的青年诗评家,他出版了《台湾现代诗论十二家》、《中国新诗理论研究》、《大中华诗学》,在诗坛有一定影响。回顾湖北新时期文学评论,不能忽略湖北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和湖北组织出版的评论集。王庆生主编的全国通用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当代文学》,全书百万余字,编写者能充分吸纳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最新研究成果,材料丰富,持论公正,博采众长又不乏新意。而熊忠武主编的《湖北当代文学史概观》填补了我国缺乏以省为地域范围的文学史的空白,对湖北的当代文学研究作出了别有洞天的贡献。湖北的文学评论选集,最重要的有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主编的《回顾与选择──新时期湖北中青年作家创作研究》(长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10月出版)和湖北作协理论研究室江岳主编的《湖北新时期文学评论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4月出版)。前者是组织我省部分文学评论工作者编写而成,系省管研究课题的完成形式;后者则是湖北文学评论的一个选本,而且是我省的第一个选本。它们不仅对繁荣我省的文学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本身也是我省文学评论力量的一次充分展示。

在组织和推动我省新时期文学评论蓬勃开展方面,省市作协等有关组织机构也作了大量工作。第一个方面是召开各种形式的作家作品研讨会。新时期开始那几年,省文联理论组在追踪研究我省文学创作新情况新问题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省作协1985年独立建制后,成立了理论研究室,以单独组织和与有关单位联合主办的方式组织召开了几十次作家作品研讨会。被研讨的既有产生了相当影响的代表性作家,又有成长中的新秀;既有在省会武汉采用“请进来”方式召开的,又有到北京或地县采用“走出去”方式召开的,既有小说研讨,又有散文、诗歌研讨,既有一部作品一个作家的专题研讨,又有整体性研究;如“90年代湖北文学研讨会”,“大别山革命历史题材研讨会”,“湖北长篇小说创作研讨会”等。这些研讨活动,不仅直接促进了文学创作,而且对活跃我省文学评论空气,加强文学评论队伍的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1988年10月省作协理论研究室在蒲圻市雪峰山庄召开的“困惑中的选择:湖北中青年作家创作现

状研究”;1991年12月省作协理论研究室与《长江文艺》、《小说月报》联合举办的方方、池莉作品研讨会;1997年10月省作协理论研究室召开的邓一光长篇小说《我是太阳》研讨会;2001年6月与教育学院在木兰湖畔联合召开的题为“实话直说──关于湖北文学批评的批评”恳谈会。在这次恳谈会上,与会者围绕实话直说问题,湖北文学研究的批评立场问题,批评空间的拓展问题等展开了热烈讨论,对湖北文学批评的现状作了较为客观准确的评估。2005年11月湖北省作家协会与湖北大学文学院联合召开的“湖北青年文学评论家座谈会”,这次湖北新时期以来首次召开的青年文学评论家座谈会对于改变我省文学评论队伍青黄不接的状况,与时俱进,推动我省文学事业更上一层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湖北文学评论与研究的格局中,省内期刊是一个重要的阵地。《通俗文学评论》曾对我省通俗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提升我省通俗文学在全国的地位产生了重要作用。武汉市文联主办的《文艺论丛》面对武汉地区的文学创作,及时追踪与评价。这些刊物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停刊,但其贡献是不可磨灭的。省作协主办的《当代文学研究》虽未公开发行,但被公认为是一本有质量的坚持下来了的文学评论刊物。该刊自1988年创刊至2005年已出17辑,围绕湖北文学创作,辟有《湖北作家作品研究》、《湖北长篇小说研究》、《湖北中篇小说研究》、《荆楚文坛新生代》、《湖北文坛面面观》、《湖北文论新书架》等栏目,发表各类论文及微型评论170余万字。近年来,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北省作家协会、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长江文艺出版社四家联合主办的《文艺新观察》刊物,发表了一系列追踪湖北文学创作的评论,通过改版后,正逐步成为我省文学评论的一个重要阵地以及与全国文坛对话交流的重要窗口,许多文章为省内外公开刊物转载。曾有评论家撰文指出:“如果说新时期以来的湖北文坛的确出现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作家、诗人、理论家,如果说新时期以来湖北文学形成了所谓的浓烈的‘汉味’、‘楚味’特色的话,那么这其中就有此刊的一份功劳。”《长江文艺》、《芳草》杂志虽以文学作品为主,但也拿出一定评论版面,发表了许多有份量有价值的文学评论。如《长江文艺》在2001年组织了系列的解剖湖北作家正面和反面问题的评论文章,加大了批评的力度。《芳草》发表的对武汉作家作品的评论及群体研究也有独特价值。《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等大众媒体也积极介入文学评论。80年代,《湖北日报》东湖副刊曾先后组织了对映泉小说“维纳斯闯进门来”和“湖北文学创作差一个层次”等话题的讨论。《武汉晚报》从1994年3月至1995年举行“中青年作家爱情小说大展”,并邀江岳对来自全国和本省的五十多位名家作品进行了评点,倡导微型评论。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评论如何贴近大众实现雅俗共赏的转型要求作出了可贵的探索。武汉是全国高校的密集区,随着湖北新时期文学地位的提升,进入90年代,湖北文学研究在各高校的人文学者中逐渐成为一个热点。高校的学报也对湖北文学评论予以了足够的关注。所发表的文章对提高湖北文学评论的学术品位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江汉大学学报》曾多次以较大篇幅容纳研究本省作家的论文,湖北大学主办的《湖北作家论丛》逐渐将研究重心从古代的和外省的湖北作家转移到本地新时期以来的湖北作家身上,并多次召开新时期湖北作家的研讨会。近年来,湖北文学评论有逐步深化趋势。力图突破以往过多局限于作家作品的个案分析,较少对某些带普遍意义话题的理论穿透的局限,加强了专题研究。在文学的分析研究方面,有华中师范大学新诗中心对湖北“乡土诗”的研究,在长篇小说研究方面有王先霈、陈美兰、於可训等人的极有价值的专题论文,部分评论家还开辟了自己的话语空间。如李俊国以都市文学的视角审视方方、池莉的创作;樊星、刘川鄂等人对湖北新时期文学与地缘关系的研究;同时,对湖北文学的群体研究也在加强。江岳题为《平实出绚烂厚重见灵秀──湖北近十年小说创作概观》的论文对湖北作家群的整体美学风格以及在90年代崛起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有助于对湖北作家整体研究的深入。该文获《长江文艺》杂志2002年度理论批评奖。十分可喜的是,湖北文学评论队伍的成熟和研究规模的扩大。这首先体现在一批中青年学者和批评家的崛起上。现在很活跃的王先霈、陈美兰等老一辈学者和评论家为湖北文学评论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湖北文学评论长盛不衰需要评论队伍衔接紧凑。近年来中青年学者的走向成熟,给我们带来了后继有人的乐观。新时期前十年,湖北评论家在部级刊物《文学评论》上发表文章较少,而近些年,此刊湖北中青年评论家的名字时常可见。他们坚守独立的学术立场,严格的理性精神,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新时期以来,湖北文学评论经过不懈努力已逐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特色,对这一特色,王先霈先生认为:“湖北处于中原通衢之地,较易于接受八面来风、领略时雨新潮。然而,综观新时期湖北的文坛,无论是创作还是评论,其整体风格都近于平实。平实,有时多少给人沉闷之感,不过,放在稍长的时间过程中考察,得出的则是沉稳的印象。具体而言,湖北文学创作,老中青几代作家的作品,始终保持着现实主义的传统;湖北的文学评论以及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研究,老中青几代学人的着述,始终由社会历史方法贯穿。从国内文坛十多年来波涛起落的背景上看,这种平实就成为重要的持色,值得我们自己认真地总结。”值得研究的是,湖北新时期文学评论在以社会历史批评的观念和方法为本的同时,也不排斥吸纳各种新的批评模式和方法。特别是一些年轻的文学评论工作者有意识地吸收西方20世纪以来的一些新的文学评论的模式和方法,诸如各种形式主义的批评,心理———精神分析批评以及新的阐释学、接受美学、结构主义等观念和方法,扩大了自己的学术视界,同时也给湖北的文学评论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只是这种超越和突破,并没有离开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主干道。经过多年的实践,湖北新时期文学批评论平实稳健的特色更加巩固地延续下来,这一特色抵御了各种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文艺思潮的干扰,对我省崛起的以现实主义为基调的创作高峰起到了呼应和配合的作用。

文学概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影像;文学理论;视觉文化

视觉文化的崛起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而影像与视觉文化密切相关。这样的趋势,促使我们对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进行变革与探索,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一、影像在文学概论教学中的可行性

文学理论在学科上归属于文艺学,关于文艺学的理解实际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研究文学、艺术及其规律的科学,从定义看,它包括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分支学科在内,故统称文艺学。从狭义上,是指研究文学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文艺学本来叫文学,但这三个字在中文里很拗口,所以从苏联翻译过来时,就干脆叫文艺学。叫文艺学有它的好处:这为我们跨越学科边界涉及绘画、电影等领域提供了合法性。

与视觉文化关系密切的影像文化的崛起,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大事件。丹尼尔·贝尔在论及“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和电视”为代表的“视觉文化”时曾指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让·鲍德里亚也说道:“摄影是现代的驱妖术。原始社会有面具,资产阶级社会有镜子,而我们有影像。”影像世界“通过技术向我们强调它的存在。这个主客关系的反转发挥着惊人的、不可轻视的作用”。

影像是以图像和声音为媒介的,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传达信息,创造形象,它“克服了文学的有意而无色、无画的缺陷,克服了绘画的有形而无声的缺陷,克服了音乐的有声而无形的缺陷,克服了舞蹈的舞台单一的缺陷,把图像、颜色、声音、文字等因素迭加起来创造了一个新的艺术形式,把文学的意义丰富性、绘画的图像直观性、音乐的曲调含蓄性、舞蹈的动作传神性等特点合成一体,创造出了以往任何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效果”。这种视听结合、时空并存的特点使它能够更精确、更逼真、更生动地表现各种复杂的内容和精彩的故事,同时也能够全方位地刺激观众的审美感官,使其产生多方面的美感享受。

发挥影像的独特优势,进行视觉教学的探索之路,势在必行。伴随视觉文化教育思潮的滥觞,利用电影、电视等媒介开展教学,是当前高校教学中一项颇有现实意义的尝试。

二、影像与教学对象接受心理的契合

目前高校教学的对象,几乎都是上世纪80、90年代出生的孩子,他们在影像文化熏陶下成长,热衷于看电影、看电视、看动漫、看广告、看绘本……他们对“视觉性”的敏感是以往时代的人无法比拟的,“看”成为他们阅读与吸纳知识的重要方式。

针对教学对象的接受心理,利用影像的优势,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贴近学生的接受心理与认知规律,利用视觉影像,更好地呈现文字无法传达的内容。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对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策略,利用生动立体的教学方式,为抽象的理论讲述寻找到生动的形象载体,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也会乐意接受。

三、影像有助于培养教学对象的审美能力

文学概论是研究文学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文学属于艺术领域,因此,培养审美能力、美的情操和对艺术的兴趣,也是文学理论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过去的应试教育大多只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美育的渗透;注重教学成绩,忽略育人的目的,使得学生越来越成为“单向度的人”,对属于文学语言的魅力越来越淡漠,对艺术形式感觉越来越丧失,对审美感知、直觉和情感体验的培养,往往流于形式。

早在2000多年前古罗马学者贺拉斯就说过:“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她喜爱,才能符合众望。”五四时期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强调:“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学生既要接受知识,有不能忽视美好心灵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而影像的教学方式,诉诸人的视听觉,图像与声音的空间感,给学生提供了自由理解的角度,不必冗长表述,一组有感染力的镜头,不经意间就能触动他们的情感。假如我们选择好的影像作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赏,必然会在感性的、直观的、非功利的教学过程中,对他们有所启迪,去领悟影像中包含的哲理意蕴和人文关怀的意味。

影像的直观逼真,让学生感受色彩、光影和声音立体效果,体会人类情感的细微表达,洞烛人物幽深的内心世界,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比如由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哈姆雷特》改变的电影《王子复仇记》,王子留学海外,父亲却遭暗杀,王位被夺,母亲别恋……一切都来得太突然,权力与亲情、光明与黑暗、磊落与奸诈、爱情与寡义等等,进行复杂的移形换位。王子、皇后、父亲、叔父、朋友、大臣和心爱的姑娘,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以及凝练优美的台词,强烈的抒彩,以艺术的方式,使得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然后在讨论和讲授中,将感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对人生、人性的各个层面进行历史内涵和哲学意蕴层面的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教育的本义是要在精神愉悦,受教育者深刻领略,经久不忘。施教者应该深谙美的魅力和感染力,有效地作用于受教育者,以达到“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的效果,起到亚里斯多德所说的“卡塔西斯”(净化)作用。

藉由影像符号进行文学理论教学,于娱乐和放松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分享丰富多样的生命体验,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开发独立思考的创意思维,引发学生对文学名著的兴趣,抵御潜阅读,最终走回重归哈罗德·布鲁姆所推崇的“正典”或“经典”(Canon)文学阅读之路。

参考文献:

[1]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156

[2]让·鲍德里亚.消失的技法[A].罗岗、顾铮.视觉文化读本[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6

文学概论范文第5篇

一、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文学概论》的重要性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是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与“跨世纪园丁工程”的实施项目之一,同时也是青基会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希望工程远程教育――电大园丁工程”的主要实施项目。培养对象主要是具有中等师范学历及一定教育教学经验的在职语文教师,目的是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让他们达到高等师范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历。

在素质教育中,语文作为基础课和工具课,比其它学科更为重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必须系统地理解与掌握文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和基础知识,培养自身具有一定的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努力提高文学素养,才能在语文课上将现实生活,情感体验和文学作品连接起来。

《文学概论》课程是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它与其他文学类的课程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教师在授课时必须既要注重实践,又要重理论的思考。本课程授课的主要目的使学员在具有一定的文学史知识、文学阅读积累的基础上,对文学现象的判断与感悟能力。《文学概论》是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文学概论”而编写的,属于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课程教材。作为一门思考文学普遍问题的人文学科,文学概论以文学的具体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其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属性、特点和规律,发掘文学所呈现的人生体验、价值追求;以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为个案,在对具体文本的分析中进行一定的普遍性概括;以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为其任务。

二、《文学概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学习目标单一、学习自觉性差。通过对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半数以上的学生对开放教育的理念缺乏认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觉性不足,从学习动机看:63%学生上电大是为了获取文凭,从而改变目前的工作环境或寻求新的职业。只有近9%学生上电大单纯是为了获取知识、提高自己的水平和修养。所以大部分学生上课是为了通过考试,临近考试期间,死记硬背。虽通过了考试,对自身的文学素养并没有提高。

2. 对实践教学环节认识不足。本课程的特点就是理论的内容多,并且枯燥乏味,生涩难懂。只有通过学员自身去广泛阅读作品,加以理解。电大学生中,占了一定比例的学员是有“混文凭”的想法。主要表现在形成性考核作业完成马虎,或者是在网上随便抄抄,或者是抄同学之间的,作业认真度不够,答案基本雷同,缺乏创新。这样使得教师的集中实践教学不能起到提高学员文学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提高电大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与水平教学的对策

1. 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达到学习目的的动因,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心理力量。正确而强烈的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只有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保持高度的学习自觉性。

在电大学生中有不少是抱着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或专业水平而来的,但也存在一部分学生,他们来报读就只是想混文凭。针对这些学生,需要改变他们的观点,端正他们的学习动机。第一,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要让他们体会并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电大给他们的不仅是文凭,更多的是知识。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把学习兴趣作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利用动机的迁移,引导学生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第三,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他们爱上学习,并享受电大的生活。

文学概论范文第6篇

一、图像:语言符号的感性辅助

多媒体是“用词语和画面来共同呈现材料”[2]的,在视觉文化的影响下,图像符号在文学概论多媒体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是毋庸置疑的。文学概论教材不再像过去那样灰暗死板,色彩和图案的运用使教材显得活泼有生机,具有时代气息。在多媒体教学中,师生面对的也不再是单纯的一张漆黑的黑板,还有播放课件的屏幕。课件不同于黑板,它是图像与语言文字等符号的有机组合。有些教师的课件做得单调无趣,这就没有达到使用多媒体课件的目的。在中文学科课程中,文学概论是属于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之一,在高科技的支持下,有了图像的插入,教学内容便显得活泼生动。所以,从事文学概论多媒体教学的教师,都喜欢将教学内容图像化。内容的图像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了他们对文学概论的学习兴趣。然而这种教学内容的图像化,并不意味着教师在制作课件时随心所欲,一定要符合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文学概论的教学目的才行。因此,文学概论多媒体课件的图像选择,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情况:第一,注重课件本身的形式美。文学概论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课件是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元素,所以不能忽略课件自身的形式美。课件的封面设计、背景图案的选择等,都需要教师精心处理。教学课件上的图像,呈现的应该是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有个性化的视觉美,而不是与课程无关。而且,这些图片的选择,不能喧宾夺主,掩盖或者妨碍学生对文学概论内容的接受。第二,补充课件的文字内容或者教师的口头表述。比如在童庆炳主编的文学概论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所附的光盘中,在讲到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的时候,就选择他的一张相片插入到课件上,让学生在了解他理论观点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他的感性认识。形象的图像符号与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相结合,更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第三,与教学内容相互印证。比如在举李白诗歌《静夜思》以说明诗歌的文体特征时,可以插入相关图片来辅助对诗歌的内容的阐释。这类图片的插入,目的是让学生从不同的途径来理解教学内容,但图片的选择应该非常慎重,有的图片不能呈现李白《静夜思》的诗歌意境,就不能用,否则会误导学生的理解,让“学生的学习会受损害”[2]。第四,以图像作为讲解的对象。比如在讲解文学作品的时候,把余华小说《活着》出版物的相关图像直接放在课件上,不出现任何文字。这时候,特别要注意,这类图像只是起到提示教学内容的作用,《活着》的具体内容,教师要进行口头表述,不能以图像代替作品的语言内容,要把学生注意力最终引向教师的口头讲解中。第五,用图表概括理论知识内容。比如探讨文体的分类,教师可以把不同文体类别编辑成图表或知识结构图。这类图像符号,往往概括性强,且又层次清晰,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上面也提到了,文学概论教学中使用的图像符号,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抽象的图像和具象的图像。需要注意的是,抽象的图像,没有照片之类的具象图像那样形象,但又比语言文字形象。在教学中,具象图像和抽象图像的作用和感受力是不一样的。实际上,图像符号的使用,是顺应学生的接受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加深他们的记忆与理解。但具象图像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比较容易限制学生的想像力和思维拓展,正如拉什所说的“不去询问文化文本(即图像文本———引者注)表达了什么,而是询问它是什么”[3]。所以,具象图像使用时要注意它的适用范围,文学概论教学最好多采用一些抽象的图像,这样更能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以达到文学概论的教学目的。课件成为文学概论多媒体教学的主要工具,图像符号是课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概论多媒体教学内容的图像化,是文学理论教学不能回避的时代变化,我们恰恰要针对这种变化,进行适合新情况的教学改革。但特别要注意,图像符号并不能受视觉文化的影响而无限制地增加,更不能因单纯追求“视觉奇观”[4],而造成图像符号能指的膨胀。形式上看,过多的图像符号的使用像是绚丽多彩,实际的知识含量却很小,干扰了学生的知识接受和师生之间的互动,由此影响到文学概论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教学内容的图像化,只能限定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教学内容的图像化,是特定的历史时代的需求,但是它必须围绕文学概论教学目标。文学概论研究的对象,是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有些教学内容是不能够图像化的,有些教学内容是没有必要图像化的。图像符号只是文学概论教学一个重要感性辅助元素,它必须围绕教学对象———以语言为符号的文学才能有效展开。

二、影像:理论推演的适当点缀

除了图像符号之外,文学概论多媒体教学还经常使用影像符号。由于多媒体的使用,能够把影像引入到教学之中,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轻松地欣赏到相关影视资料等。但是教务部门却非常质疑在课堂上放电影的合理性,对于文学概论教学来说,我们必须重视这种质疑。前文提到,文学概论是研究文学的基本规律的,文学是它的研究对象。而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的,是用语言创造审美观照对象。影像符号能否成为文学概论教学的对象?我们要看影像和语言的区别与联系。在文学概论课程使用影像符号,基本是将影像作为作品的例子来讲。很少有教师自己不讲课,拿另一个教师讲课的视频来代替。比如我们分析典型的特征时,会举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例子来分析,现在很多学生对《红楼梦》的了解,大多是通过电影视频来了解的。传统教学中没有多媒体,教师必须用语言把《红楼梦》的相关内容复述一遍,学生对《红楼梦》的了解,也是通过语言媒介获得的。相对于多媒体教学,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语言表述成分更多些,教师需要通过语言表述把一堂课的内容贯穿起来。诚然,影像也能把曹雪芹《红楼梦》的基本故事用视觉方式表达出来,但是电影版的《红楼梦》和语言文字版的《红楼梦》是有差别的。电影版的《红楼梦》,严格地讲是另一件艺术品,它的作者不能再说是曹雪芹了,只能说原著是曹雪芹。这意味着电影版的《红楼梦》不是曹雪芹《红楼梦》的复制品,不能将两者划等号[5],应该将前者理解为是在后者基础上的创新。所以,一般我们不主张用影像完全代替语言符号来作为分析的例子。如果取代了,文学概论研究的就不是文学的基本规律,而是其他门类艺术的基本规律,这不符合文学概论教学大纲要求。另外,在课堂上播放大量的影像资料,长期用影像资料代替语言文字,必然导致学生阅读语言文字的能力下降,影响到对他们的逻辑思辨能力的培养。正如杨文虎指出:“坐在电视机前长大的这代人长于视象思维而弱于文学思维,成为‘读图的一代’。阅读文学作品非常吃力,这也是他们越来越少光顾文学作品的内在原因。”[6]这里所说的“文学思维”,主要是阅读语言文字的能力。如果阅读者的这种阅读语言文字的能力下降,则审美观照作用就不能正常发挥,阅读者就不能真切感受到文学的魅力,这肯定不利于文学概论抽象思辨能力的提高。因为思维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感觉器官参与认知活动的,而又以视觉活动为主,人们通过视觉获取的信息占整个感觉器官获取信息量的83%[7]。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视觉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注意力,提高记忆效果。但是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视觉并不是长项,而语言符号却是苏珊•朗格所说的最典型推论性符号[8]。有些文学概论的内容,比如复调小说、形象思维、神话原型批评等理论问题,思辨性很强,必须依靠语言符号才能说清楚。当然,在文学概论课堂上并不是绝对不能播放影像材料,关键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播放频率上看,只能偶尔为之。同时,教师要精选影像作品作为分析的对象。其次,要掌握好播放的时间,要适度。播放视频,目的是为了形象生动,增加视觉鉴赏的冲击力。但文学概论教学与文学鉴赏教学是不能划等号的[9],播放视频的时间不能长。虽然作品鉴赏也是文学概论研究的问题,也是文学概论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对于实现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目标是有利的。但是二者之间无疑是有区别的,鉴赏课重在对具体作品的阐释评价,重在对具体作品的感知、体味、判断和分析,重在帮助学生掌握作品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学鉴赏的水平;概论课重在对理论命题的理解消化,重在把握理论知识结构,培养理论思维能力,重在对理论问题归纳、演绎和抽象思考。所以,不能因为消费社会带来的享乐主义,为了直观、趣味而一味追求影像符号的视觉。过分加大影像符号的量,是与文学概论教学目标背道而驰的。再次,在播放完视频之后,教师应该适当点评。通过比较播放的影像文本与原来的语言文本之间的差异,加深学生对语言文本的理解,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影像符号在文学概论教学的负面作用。如果把握了以上这三个方面,在文学概论教学中适当进行影响符号的“点缀”,不仅无碍,反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语言:文学概论教学的基本符号

前文提到,文学概论探讨的对象是以语言作为符号的文学,所以在文学概论多媒体教学中,最重要的符号必然是语言。这里所说的“语言”,包括课件和黑板上的文字以及教师的口头讲述。不同于单纯的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中的文字符号,其特点在于文字的视觉化。在课堂上,大屏幕成为教学的中心,学生的注意力更多的是投向大屏幕。利用课件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把声、影、图、文等大量的信息资源,以直观的画面形式向学生传递。即使是课件上的文字,也要考虑其可视性,以弥补文字“向着不断简化的方向发展”过程中的不足[10]。比如讲到文学作品论,分析“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大屏幕上应该出现“典型的历史变迁”、“典型的定义”、“作品的解读”等经过视觉修饰的文字标题。在文字视觉化的同时,教师必须考虑到课件文字的数量。相对来讲,课件的文字量比传统教学大得多。有的课件文字量太大,加上播放节奏较快,造成学生上课就是抄课件;有些教师上课甚至是念课件,教学的艺术性往往得不到正常发挥。而文学概论这种基础理论课程,非常需要学生的思考。但学生接受的速度,往往跟不上课件的传播速度,上课忙于记笔记,根本没有时间思考,不能及时地听老师的讲解,无暇顾及符号的解释项,从而影响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与思考,更谈不上掌握教学的重难点和纲领脉络。所以,课件的文字内容必须精练,提纲挈领。这也是文学概论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文学概论是汉语言专业的一门带有入门性质的基础课,为学习其他文学专业课和高一级文学理论课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准备,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思维训练意义。文学概论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系统阐述文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基本知识。课件制作要求有高度的概括性,强调突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重视条理清晰,以起到辅助教学、强化知识点等作用。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观点,教学应当重视怎样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复杂的基本结构,而不光是传授零散的知识。所谓基本结构是指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体系[11]。如果对这些结构把握不好,是很难学好文学概论的。当然,基本结构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展开和论述,可以根据教学的即时需要,借鉴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板书,在黑板上进行演示,但没有必要在课件上充分显示出来。学生可以趁老师板书的空隙进行思考,有利于他们对抽象知识的接受。另外,板书内容比较容易保留,教师可以进行前后知识点的对照联系。板书时空的有限性,以及课件文字的精简,是教师把学生的吸引力从“看”转移到“听”上来的前提。这里转移学生注意力的要点,是重新重视传统教学中的口头讲解。因为多媒体教学虽然克服了文学概论传统教学中理论过于抽象的问题,但也存在“人机对话”淡化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等方面的局限,影响到符号解释项的实现。加大教师口头讲解在一堂课中的比重,是解决这一问题比较好的方案。文学概论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获得文学概论知识的能力并利用文学原理来分析文学现象的能力,以及进行论文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其中,教师面对面的引导作用非同小可。在教师讲解的同时,学生有问题可以及时向教师提问,教师当场解答。另外,教师还可以仔细观察学生的表情,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对学生有疑惑的地方,可以进行重点、详细的讲解。在文学概论课上,学生要学习理论知识,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活动,训练理论思维,从而培养能力和体验人生,实现文学概论“产生人文精神”的意义[12]。

随着时代的变迁,对于学生来讲,“中文系传统教学内容的人文修养的价值已经大于职业培训意义”[13]。要达到这些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去感染学生,在教会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科技在给人以便利的同时,也很容易控制人。所以文学概论教学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以深邃的思想底蕴和宽厚的人文关怀使学生获得思维的启迪和思想的熏陶[14]。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是程序化地播放课件,要和学生多进行情感上的沟通,让学生达到“以理解思想和探询意义为目的”的深层学习[15]。

四、结束语

文学概论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文学概论;开放;互动;教学经验

一、引言

文学概论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学生能否很好地掌握并运用其理论知识直接影响到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同时作为人文学科,文学概论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的人文思想、美学思想对学生个体人格、审美心理的构建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文学概论课程,理论性强,其理论思想又与哲学、美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对于没有相关理论积淀的学生来说,接受颇为不易。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灵活运用

文学概论课程传统教学方法一般多以讲授法为主,辅以讨论法、问答法。讲授法在概念界定,理论阐释方面自有其优势,但是讲授法的主体为教师,学生在整个听课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再加上课程的理论性强,术语众多,若没有教师生动的案例分析,精彩的讲解能力,课程就会显得呆板,毫无生机,教学效果可想而知[1]。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尤为重要。一般而言,涉及到理论原理介绍,概念界定等基础知识相关的教学内容时,可选择讲授法,讲授法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客观性、准确性,例如“文学的起源与发展”、“文学的意识形态性”等内容。而对文学创作、文学鉴赏相关内容的教学则不妨考虑情境教学法。例如在“文学创作论”的教学中,教师可布置学生现场或者课前进行文学创作,让学生结合自己真实的创作经验来理解“文学创作论”中的“创作动机”、“灵感”、“艺术想象”等文学现象。这种方法的运用相比讲授法,教学效果可以说达到了事半功倍,一方面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积极高涨,另一方面这些看似高深的理论也很好的融化到了学生的学习经验之中。而像“文学的审美性”、“文学作品论”等内容的教学更需要情境教学法来实现,文学本身是审美的,与其一味依靠教师去讲解文学作品美在何处不如给出学生文本,让他自己去探究美、享受美、分析美。例如,“文学作品论”中“意境”理论的教学,笔者就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来进行授课。课前布置学生为自己认为有意境的作品配乐朗诵,课堂上鼓励大家积极朗诵自己的配乐作品,最后让学生总结这些朗诵作品共同的特征,整堂课学生积极活泼,课堂充满诗情画意,教学效果惊人。除了讲授法、情境教学法,笔者在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中还经常用到讨论法、辩论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实践调查法等,而这些方法往往在教学中是综合而用的。在讲授法为主的课堂教学中,演示法、问答法常常做为辅助教学手段,这些方法的运用保证了课程的凝练以及与学生的互动,使得课程并不沉闷。而在以情境教学为主的课堂,又穿插讨论法、讲授法,这样能保证了课堂的完整与严谨性。辩论法与实践调查法针对特定章节的教学内容,如“文学活动的当展”的章节,由于学生都有阅读当代文学参与当下文学活动的经验,所以针对教学重点“现代传媒与文学发展”的关系,组织学生从现代传媒是否利于文学发展的角度展开辩论,学生在辩论准备中查阅了许多资料,而这些资料信息又带出当代文学发展的更多问题,围绕着这些学生积极展开辩论、讨论,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效果超过了预期的设想。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实践激活理论

文学概论课程属理论性课程,教授方法不当的话理论流于表面,很难深入人心,如果在教学中与实践脱节,学生对其兴趣可想而知。所以,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必须时时做到与文学实践相关联。文学概论课程属于人文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学生高尚的灵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文学概论课程实践性的重要体现。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一个教学章节可设置一些具体的实践环节,来增强文学概论课程的实践性。文学概论课程无论教材版本,基本都可分为五大版块:文学性质论、文学发展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针对这五大版块,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每一版块都设置了具体的实践活动。“文学性质论”版块,布置学生通过调查问卷、资料收集的方式去了解古今中外对文学的基本观点,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结合教材来对文学性质做出分类性梳理,指导学生结合现当代文学课程的相关知识——上世纪二三十年中国文坛现状及当时主要的文学观念,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建立正确的文学观念。这样,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学习内容很好的融汇到了文学理论的学习之中,文学理论与具体的文学实践活动做到了很好的互动,学生在这一互动中,又培养了良好的人格精神,对文学的时代意义、人文意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文学发展论”,布置学生搜集资料了解中西方文学发展过程中的推动力量及相关学说,同时引导学生以问卷形式、资料收集等方式了解当代文学的发展状况,并对这种状况作出讨论。“文学的发展”理论性较强,学生运用文学发展相关的理论来看待当今文学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积极介入了文学活动,这些理论的生命力一下子彰显出来,学生自然也就有了学习的兴趣。“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三部分的教学内容,都基本是在具体的实践活动展开的,“创作论”“作品论”前文已经涉及,不再赘述。“文学接受论”,提前布置学生阅读当下较有影响力的作家的小说作品,找出优美句段进行品析,再就整部作品结合教材中相关理论知识做出分析评价。课堂教学环节针对学生共同的分析语段,与形成共识和分歧较大的观点做出讨论与分析。学生在对作品分析、评论过程中一方面相关理论知识得到很好的消化运用,另一方面在讨论分析中很地培养锻炼了理性分析能力,审美鉴赏与判断分析能力得以提升。

四、利用新媒体优势,变课堂封闭性学习为浸入开放式学习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文学的存在样貌也更加多样化,文学活动更加频繁。而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也使得现代教学日益走出封闭的模式,教学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文学概论课程在这强大的新媒体之势下,也须乘势发展,走出传统教学的短板,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带来的红利。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涉及到作家、作品都会利用幻灯片将其资料、信息感性地显现,克服了传统讲授法中语言的流失性,保证学生最大化、准确地汲取信息。特别是涉及到审美鉴赏相关理论时,辅以音乐、图片、视频短片,大大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同时,基于网络技术的进步,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微博、微信等交流平台的盛行,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越来越趋于日常化。文学概论课程上课前的课前任务设置可以依靠网络完成,例如,文学作品鉴赏分析,作家、作品信息,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微信的方式,做到与学生共享,而不必在课堂时间展开赘述。教师还可通过学生微信群或个人微信信息了解学生关注的社会文化热点,指出与文学概论课程想关的内容,引导学生在微信群里展开讨论,一方面避免无用信息对课堂时间的浪费,另一方面保证了讨论的民主性,微信讨论更具有随意性,也更能见出学生的真实想法,能够更好了解学生对理论掌握的实际状况,以及学生的整体思想状况[2]。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参与慕课、微课教学。笔者在文学概论授课过程中,要求学生网上收听文学理论、美学、文艺美学方面的慕课教学,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增强学生的理论素养,从而能够达到对文学概论课程整体认知的提升。除了强调对与文学概论课程相关的问题思考、讨论或学习,教师还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观看特定的视频短片、电影、综艺节目,抛出特定问题,让起在娱乐过程中做出理性思考,在日常生活、日常行文中培养其理想分析能力。总之,在新的时代语境之下,教师应改变观念,根据课程的性质,针对自己施教对象的特点,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保证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陶东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文学概论范文第8篇

对本科高校的学生来说,学习《文学概论》让人感到头疼,对新建本科高校来说,教与学困难更大。要想提出切实可行的教改手段,先要理清教学中所要面对的矛盾。

1.1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性质矛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初步具备从事教育、文秘、宣传、管理等相关职业所需要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特别是能说会写与交际能力,能够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并富有创新精神。这一目标看似简单,可要实现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从课程性质来说,《文学概论》是一门理论课程,重点在于传授给学生具有逻辑体系性的文学基本概念、原理及规律,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论意识、理论思维能力。刘安海、孙文宪等认为:“与文学史、文学批评和其他文学课程不一样,文学理论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理论课程由于其自身的理论性,而理论又都是来自实践的,其表述的概念、范畴、命题、框架又都是抽象的、概括的、系统的,其论证又都是归纳的、演绎的、论证的、推理的。”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将理论品格的课程性质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目标结合起来,避免出现重理论轻实践或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实现理论化实践,确实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这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1.2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矛盾

《文学概论》课程选用的是国内很多高校使用的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该教材主要按照艾布拉姆斯“世界、作品、作者、读者”四要素建构理论体系,共有十六章,体系完整、内容庞多。而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下的该课程教学时数一再压缩。原先是一学年每周4学时,共为144学时,后来压缩一半,一学期每周4学时,共77学时,现在减少到一学期每周3学时,共54学时,几乎为原来的零头课时了。在这么有限的教学时数里如何讲解这么多的内容,还要保证学生学有所懂、学有所悟,还能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文学现象和问题,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消除臃肿、消化精髓,是没办法有效开展教学的。

1.3学生的认知状况与课程要求矛盾

在近几年所教授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中,女生所占比例基本保持在80%左右。根据某高校认知方式的测定,通过棒框测验和镶嵌图形测验,表明男女在场依存上存在差异性,男生更倾向于场独立性,女生倾向于场依存性,而场依存者偏爱非分析的、笼统的或整体的知觉方式。也就是说,女生占多的学生对零星的片段式的理论内容接受效果较好,但对逻辑性和思辨性强的文学活动的系统理论知识把握起来很吃力。此时,《文学概论》在传授理论方面已很吃力了,需要结合大量的文本和文学现象帮助学生消化理论知识,但该课程是在大一下学期开设的,学生缺乏一定的阅读积累,对经典文本阅读得更是不多。正如陈学广教授所说:“文学理论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因学术含量高、学生缺乏相应的接受基础而导致这门课程成了学生最不受欢迎的课程。”教学是教与学两方面的任务,作为教师,面对学生这样的认知特点以及课程学习基础要求,要重新思考、重新定位,以期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2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实践品格养成

针对以上分析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文学概论》教学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结合学生实际状况,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1注意文本解读的生动性,促进学生阅读实践品格的养成

据不完全调查,目前的学生不读外国作品的很多,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上的很多作品也不读,以前在课堂上探讨作品学生反应积极,现在不提前布置,根本在课堂上交流不起来。所以针对目前这种现状,不是理论讲解得深不深,透不透,而是如何促使学生阅读,以期更好地积淀文化素养,更好地理解来自于文学实践的理论内容。在文本的选择上,大家都说要选择经典文本,这是理想化的,对于不愿多读书的学生来说,再经典的文本也是废纸。但一味地降低标准无原则地去迁就学生也是不负责任的,只能采取泛文本选讲办法。一些经典作品提前布置学生阅读,然后再在课堂上讲解。或者一些经典文本惟妙惟肖地解读,诱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促使他们更进一步地深入阅读原作。比如《茶花女》,没有读过原著的同学看到这样一部小说,会有什么样的猜测和期待?读过原著的同学,对这部小说从内容到叙事技巧有什么样的看法?有人说,这是一部很颓废的小说,你怎么看?诸如此类,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能有意识地结合作品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另外,要注意文本选择的当下性。经典文本总是经过一定时间的考验和积淀的,内容和形式都是极好的,但往往超出了现在学生的接受范围和审美视域。如何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提升讲解的领悟力,也要考虑选择一些学生喜欢阅读的郭敬明的《小时代》、韩寒的《三重门》、电影《杜拉拉升职记》、《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在文本的讲解上,不能简单的用文本印证理论知识,那样,学生既听得没兴趣也很烦。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下功夫,弄清楚文本跟所讲理论知识的结合点,慢慢启发,循序渐进,用生动的口头语言加上惟妙惟肖的肢体语言诱使学生进入情境,通过文本主动思考理论的由来和结论,提升理论思考能力和实践认知能力。

2.2采用专题讲授、课堂讨论等方法,促进学生表达实践品格的养成

理论的讲解充满枯燥和玄深,如果教师一人独霸话语权,即使说得天花乱坠,时间长了,听的学生也会昏昏欲睡的。54个教学时数,那么多内容,要求每一节课都要精心准备,不仅教师准备,学生也要准备,只有课上和课下相结合,教师教和学生想相结合,学生表达与教师点评相结合,才能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要根据所讲授的内容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目的在于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表达能力。比如文学是什么?这一块内容要精讲,教师作引导,学生结合以前的阅读经验探讨文学应该具有哪些品质,然后再共同探讨理论,结合具体作品理解。比如,梨花体、羊羔体、一些先锋作品等,文学与非文学之间的区别到底有哪些,最后概括出文学应该要具备的一些特质。关于文学作品体裁这一章节内容,提前让学生分为四组,每一组课下就四种体裁各选代表性作品研读探讨,课堂上交流每一种体裁作品的特点以及阅读时要把握的重点,这样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更好地阅读。文学接受方面,可以让同学们结合各自的阅读实践谈个人的感受,该如何理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自己在阅读时有没有再创造?究竟达到哪一种接受状态,进而激发同学带着问题阅读,带着思考追问,并适时布置作业让他们练笔,提高口语和文字表达能力。

2.3树立授人以渔意识,促进学生创新实践品格的养成

创造是文学的生命力,创新能力也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能力之一。经历过中学时代教育的学生接受的都是应试教育,如何符合规范,如何得高分是首要考虑的,而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被扼杀在摇篮中。没有想象力的文学世界是苍白的,没有感悟力的文学阅读是乏味的,没有质疑的声音、没有理论转换的文学概论的教学也是空洞的。大学时代的课堂要让学生有充分平等、民主交流的机会。对文学作品如此,对文学理论也如此,理越辨越明。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引导学生把教材当成参考,不存在金科玉律,绝对的真理。要调动学生努力去思考,努力去探索文学世界。特别是当下的一些文学现象和文学问题,要引导学生追问,让灰色的理论发出生命的绿色。比如,在后现代思潮的推动下,解构文学经典成为一种倾向。一些经典著作的改编你认为怎么样?影视文学和小说之间的区别?在全球经济化时代,有人认为文学陷入商业危机,文学的审美性该如何坚守等该怎么看?汉语言文学学生中女生占据大多数,对于女权主义、女性身体写作等问题该如何理性认识等等。要让学生在理性思考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析问题的能力,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保有求索的精神。

2.4采用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促进学生写作实践能力的提升

“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理论品格是《文学理论》的固有性质,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文学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所以,传统的一张试卷是不能很好的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要有效地和平时考核相结合。把课堂回答问题的和课下完成一定作业的成绩作为评定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这样可以启发学生在课堂上多思考。课下的作业不是简单地做习题,而要结合文学创作、文学热点问题和文本赏析以小论文和习作的形式练笔,加强学生写作锻炼。期末试卷要改变原先纯理论试题的状况,增加实践性试题比例,用活生生的文学现象来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比如说结合网上流行的赵丽华的梨花体诗,让学生思考她的是否是诗,并阐释文学的本质属性。关于文学创作过程和共鸣现象等,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结合自己的写作和阅读经验加以分析,结合一部经典作品,让学生采用批评方法阐析,让学生用动笔写作的方式来展现其解决现实文学问题的能力,提升理性思维能力。

3结语

在应用型的教学理念统领下,课程教学只能走下神圣的庙宇殿堂,方能促进学生高素质的提升。课堂教学艺术追求无止境。作为理论性强的《文学概论》的教学既要建立在学生拥有一定的阅读实践基础上,又要提升学生的理论高度、反观文学实践,在如今的流行新媒体、图像盛宴时代,举步维艰。这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实践。

文学概论范文第9篇

关键词:文学概论 目标 内容

文学概论课是高等院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的基础理论课,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文学理论课程,诸如马列文论、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的基础,也是学习其他文学专业课程,比如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的基础。它不但要引导学生准确而系统地掌握一定的文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建立起基本的文学观,为他们正确地认识判断分析评价文学现象奠定理论基础,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习惯,并提高他们在文学创作、欣赏及评论等多方面的能力。对于师范院校的学生来说,对理论知识的运用更有特殊要求。文学概论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遇到了困难。由于“两课”、大学英语及计算机等公共课的大量开设,专业课的课时因而被挤占压缩而变得有限,文学概论课由原来的一学期每周至少六节减到每周四节,教材上的内容,已难以尽行讲授。再者,文学概论课是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设,相关的文学专业课程除《中国现代文学》是同时开设之外,其他如《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等都没有开,因此,具有较强概括性、抽象性和思辨色彩的文学概论课面对的不仅是生活阅历简单,而且文学阅读量小、文学知识储备有限、缺乏基本的文学理论修养的大一新生,它的可接受性就受到了来自接受主体方面的限制。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完成教学目标,就不得不考虑如何针对教材实际、学生实际及当下文学实践活动的实际,对教学内容作必要的调整,真正让学生学有所用。

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学概论教材是由童庆炳先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教育部指定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以下简称《教程》)。“《教程》是一本很有创意,很有深度、很有影响的教材”, “作者在《教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学理论范畴经重新审视筛选后所作的‘古今对话’与‘现代转换’,对西方文学理论特别是20世纪文论的科学评价及对其合理成分的积极吸纳”,使《教程》颇有“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的气势。但是毋庸讳言,这部面对大一新生的教材,过多、过广、过新、过深的内容,加上艰涩、深奥、高度概括抽象的语言表述,无论是教师讲授还是学生学习,显然都存在较大困难。事实上,许多学生听课常常感觉是云山雾罩,似懂非懂,更不用说让他们自己看教材,常常听到学生说《教程》“太难了,很多都看不懂”、“好像天书一样,不知所云”,这样一来,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的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因此,要更好地实现文学概论的教学目标,我们在基本保证理论体系的完备与自足的情况下,应适当对教材内容作必要调整和压缩,着重介绍和解决诸如“文学是什么?”、“文学有何特点?”、“文学的功能有哪些?”、“各类文体的定义及特征”、“怎样欣赏和评论作品”等学生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问题。只有运用历史的观点,讲清文学的本质特征,学生才能形成文学意识,在比较中看待文学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它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及其有限性,从而形成对待文学活动的科学态度,产生对文学这一特殊的精神现象进行探究的热情和责任感。当然,受课时的限制,对这些内容的教授,应尽量做到简洁明了,深入浅出,注重实用性。至于被删减下来的内容,可以放在高年级,通过开设《中国古代文论》、《马列文论》、《西方文论》等选修课去介绍。

压缩后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反复讲清文学的本质特征、作用功能与形态类别之间的逻辑联系,帮学生建立起体系性的文学观念,同时要注意按照教学目标强化学生对理论的应用意识。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学生,毕业后大多要从事中学语文的教学,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占了很大的比重,语文教学更多的是要面对一篇篇类型不同、文体各异、风格多样的生动感人的文学作品,要“引导学生领略作品的艺术美,使其自觉地接受艺术形象潜移默化的教育,陶冶性情”。长期以来,为了满足应试教育的需要,中学语文教师往往将这些蕴含丰富的审美意味的文学作品当作冷冰冰的语言材料来加以分析处理,这样就使中学语文的教学变成了语言文字、篇章结构的教学。即使是将课文当作文学作品来分析,也是重视功利性,而轻视审美性。教师在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时,由于受到意识形态的政治教化规约,往往是在复述课文的内容后,再套用一个几乎适用于所有作品的句式,即作品通过什么,反映了什么,或表现了什么、揭示了什么、赞美了什么、批判了什么。例如,《祝福》通过祥林嫂的不幸遭遇,揭示和批判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变色龙》通过刻画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变色龙”的丑恶形象,反映了沙俄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无情地揭露和辛辣地嘲讽了沙俄的专制统治。这样,生动的文学作品就变成了空洞抽象的概念,文学作品丰富的情感和意味荡然无存。而对于作品的艺术特色的分析,往往也是附带地概括说明,如语言优美、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描写生动、刻画细腻等,仍是陈词滥调,毫无新意。总之,在课堂上,教师成了肢解文学作品的工具,学生成为接受现成结论的容器。“由于中学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中学生往往难以受到完备的正当的文学审美教育;社会传播媒介的变化,影视音像艺术的强劲发展,青少年课余受到优美的文学文本的熏陶的机会明显减少。”学生原有的感受力、领悟力就在这种长期模式化、机械化的教育中,在大众文化、影像艺术的影响下,变得日益迟钝以至丧失。这种状况至今仍然存在。要改变中学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使中学语文教学不再热衷于划分段落大意、概括主题思想,而是真正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作品美妙的艺术世界,对作品进行真切的感受,做出具体深刻的体会和领悟,获得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满足,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的目的,让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学生毕业后真正能够胜任中学的这种人文的而不是工具的语文教学,就需要在《文学概论》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但要致力于使学生掌握文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的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更具体、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类型、文体、层次、叙事、抒情、风格等等,并进而具有较强的鉴赏分析作品的能力。这样,文学概论中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的消费与接受”这两编,就成了教学的又一个重点内容,所用的课时与精力也就相应的要多一些。

文学理论产生于生动、鲜活的文学实践,是对文学实践的发现、探索、分析和总结的结果。相对层出不穷的新的文学现象,理论总是显得滞后。因此,针对当下文学实践和各种文学现象,不能因为教材没有涉及,我们就不予理睬。相反,我们要突破教材的局限,大胆引入补充新的内容,让学生对当下文学的特点、作用及发展演变趋势等一系列重要的问题有所认识,培养学生关注文学现实的意识和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在一个消费的时代,一个读图的时代,文学活动的休闲化、游戏化的目的日益凸显,文学的深度、意义越来越不被重视,传统的纸质的面对语言符号而进行的沉思默想式的文学阅读逐渐被铺天盖地的电子网络传媒所带来的视听感官的享受所取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一些文学问题,如什么是纯文学?什么是通俗文学?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高雅的纯文学日益边缘化?而肤浅的通俗文学却火爆异常?社会生活是如何影响了文学的发展变化?网络文学有何特征?它与传统的纸质文学有何异同?等等。我们都要引导学生讨论,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让学生在学习了文学理论之后,不只是掌握了一些关于文学的原理和规律,而是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认识和理解现实的文学状况,解决眼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联系文学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进行讨论,运用理论知识寻求问题的答案,对新的文学现象做出解释,能够将死的知识变成活的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学习主体与对象之间建立起互动关系,这样的教学,不只是方式的改革,而是真正激活了作为文化遗产和思想成果的文学理论,让其通过有感受力的接受主体进入文学实践活动中,既得到检验,又获得新生,而学习主体也在这样的活动中向着创造主体成长——这正是文学理论教学的最高目标。

文学概论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情境式教学;文学理论;情境

[作者简介]黄春玲(1977―),女,南昌大学共青学院英汉语言文学系,讲师,文学硕士;刘慧萍(1980―),女,南昌大学共青学院英汉语言文学系,讲师,文学硕士。(江西共青城 332020)

本文为院级教改课题最终成果。(课题编号GYJG―10―1)

所谓情境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要求,设计特定的教学环节有计划地使学生处于某种特定的活动情境之中,利用其中的生动场景与教育因素综合引导学生理解教材,从而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教育与发展的一种教育方法。情境式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

我国在古代就有情境式教学思想的萌芽,例如,孔子在教育问题上主张“相机教学”,他对学生的教学是随时随地的,只要时机合适,他总能启发学生领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也反映出在教育问题上人们已经意识到环境的重要作用。在西方的教育史上,情境式教学思想起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现广泛运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领域。情境式教学是现代化教育的必然发展,也是改变课本面貌的一个结构要素。

一、情境式教学的基本原理

情境式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学习过程的原动力来自于学习者自身,学习者的知识建构建立在个体的原有经验上。因此,教师的职责就是为学习者创设情境学习的环境。情境式教学主要有三方面的特点:关注内部生成,“社会性”学习,“情境化”学习。

首先,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如果说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更多强调外在刺激或信息对学习者的规定性,那么情境式学习则更强调学习者通过与外部信息的相互作用而建构个体的经验。学习是学习者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教学必须实现“从关注外部输入到关注内部生成”的转变,具体包括:从关注学习结果到注重学习过程,从关注知识的记忆到重视个体经验在不同情境中的迁移,从以学科为中心转换到以问题为中心。

其次,打破标准答案的束缚,不单纯追求结果。情境式教学主张学习者用自己的方式来建构对世界的理解,不迷信已有的现成的知识体系。强调社会性的相互交往和作用对学习的重要意义,主张把学习者放在一个相互交流的环境中。学习作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性相互作用的结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人可以对同一个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相互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经验使每个人都有观察世界的独特角度。因此,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而应该将这些经验作为学习的起点。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拥有者和呈现者,更是引导者,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个体的理解力,帮助学生在社会交往和互动中完成学习。情境式学习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合作的过程,是“社会性”学习的过程。

再次,学习的目的是要投身于社会实践,生活即教育,知行合一。因此,学习要和实践联系,通过现场活动获取、发展和使用认识工具。情境式学习非常强调把所学的知识与真实任务情景相联系。这里的实践既包括个体的行动也包括基于个体经验的反思。

情境式教学要求突破以往“灌输式”教学的框框,将“情”与“境”融为一体,驻足于学生学习的兴趣、情绪、情感体验、美感等方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觉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要处理好教师、学生、知识、评价之间的关系。

二、情境式教学在文学概论中的运用

文学概论的授课内容是文学理论,即以文学的普遍规律为研究范围,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内容。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偶尔也会涉及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但只是作为例证出现。换言之,文学概论不能不具体地分析一些文学作品,涉及一些作家,接触到一些文学现象,但它不像文学批评和文学史那样,专门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它以哲学方法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相关方法。这门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教学难度,它的抽象、艰深和晦涩往往使学生驻足兴叹。单靠教师讲解,学生很难真正完成学习。因此,需要改变课程的结构和面貌,打破沉闷的理论灌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特点,建立三种情境,即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情境、以知识为中心的情境和以评价为中心的情境。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情境

了解学生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知道每个学生知道什么,关心什么,能做什么和要做什么。问题式教学以及诊断式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问题式教学首先从问题开始,通过寻求答案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教师,应该是这个过程的引导者和观察者。在文学概论教学中,布置与学生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相关的任务,交由学生独立完成。以《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为例,在讲授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章节时,可以分组比赛的形式开展剧本的攥写与编导表演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剧本、诗歌的特点。讲授文学创造过程的章节时,教师可随机安排创作。如,“招聘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提前一星期预付给女打字员的薪水……(支出金额)购买送给女打字员的花束……(支出金额)同她共进的一顿晚餐……(支出金额)给夫人买衣服……(一大笔开支)给岳母买大衣……(一大笔开支)招聘中年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这是马克吐温的小说《丈夫账单中支出的一页》。因为这个小说非常短小精悍而意味深长,可以把它当作一篇小说的提纲让学生发挥想像进行再加工,讲故事。这个有趣的过程即将结束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体会构思过程,分享创作心得,分析总结文学创作过程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

(二)以知识为中心的情境

由于文学概论的高度理论化特点,仅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显然不够。这就要求教师正视课程特点,适当建立以知识为中心的情境――文本介入,做到诗性与理性的融合。表面上看,文学理论充满了大量的术语、概念、范畴,好像和文本毫无关系,殊不知这些术语、概念、范畴都是从具体的文学作品和创作过程以及批评实践中提升而来的。教师如果能结合理论体系教学的程序,结合具体文本进行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就能化解文学概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生趣盎然地进行教学。当然,这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精通文学理论内涵,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本个案,做到理性与诗意的融合。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文本欣赏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可设计问题层层引导。以讲授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为例,讲授典型人物时,我们可以事先让学生观看《红楼梦》或阅读《红楼梦》,比较《红楼梦》中薛宝钗和林黛玉的性格特点,设计问题如下:林黛玉和薛宝钗作为《红楼梦》中贾宝玉最为亲近的两个女性形象,你们更欣赏谁?她们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们各自有什么性格特点?(教师归纳总结典型的概念和特点)造成她们不同性格的因素有哪些?(分析典型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当然,也可以《水浒传》中林冲的性格变化为例子讲解典型性格与典型环境的关系。在讲授意境时,可以王国维的《山居秋暝》为例,先让学生诵读,然后请学生用笔描绘诵读该诗时出现在头脑中的画面,再引申出意境的概念。比较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王国维的《山居秋暝》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首诗的不同,从而让学生掌握意境的特征。

(三)以评价为中心的情境

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评价都是很重要的环节,通过评价,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从而也反观到自己的教学效果。到底采用何种评价方式才能真正检测到教学效果呢?在传统的评价模式中经常采用的是考试、论文和作业的形式,这事实上是学习结果的总结性评价。这是应试教育延伸的弊端,学生一旦得到分数,很快会向下一次考试努力。这其实是一种快餐式的教学,学生吃得快,也忘得快,考完就忘。学生的实际能力并没有得到锻炼,他们得到锻炼的是机械背诵的能力和快速遗忘的习惯。所以,要建立新的评价体系,让学生利用反馈来修正自己的单元学习,这样的评价反馈才能最有效地帮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

因为学校所传递的大部分知识属于非情境式、命题式以及陈述式的知识,且传递知识是社会赋予教育的职能,所以,对学校教育的评估应该围绕学生对这些内容理论层面的掌握。我们不能因此忽略了学生自己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真实感受,毕竟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因此,在文学概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订立评估的准则,选取合适的证据,判断学生的表现是否符合准则;判断学生在哪些方面符合所订立的准则。学生要做的则是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呈交证明个人学习成果的形式,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合作评价,即采用样本夹评估法。

首先,教师要确定教学目标。文学概论的教学目标可以分成两大块,一块是基础理论、概念的掌握,一块是实践能力的运用,即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文学活动的本质、文学创作的过程和规律、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接受有基本的了解,同时还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阅读和写作实践,能够进行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写作。因此,在教学中要及时检测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写作与投稿。可以进行现场创作比赛、剧本写作比赛等,请学生相互当评委,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社会活动,许多时候,这些目标并不取决于学生自身的需要。我们需要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将这些学习目标内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动机。学生应该清楚学习目标的基本要求。对于大学生来说,这些目标不应该是单纯的识记,而应是强调理解。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协商,确定相应的学习目标,这直接关系到以后学习过程的运行和评价。

其次,学生如何选取合适的材料以证实自己的学习成果。这些成果可能表现为行为目标层次,也可能是更高层次的认知结果,尤其是基于学生个人经验基础上的理性反思。我们应该看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不同表现,这与学生是否真的能够深入学习有关。对于学生来说,关键不在于完成某项重要的工作任务,而是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针对特殊的环境、特殊的对象,能否运用相关理论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的层次和深度。因此,无论学生以何种形式来证实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都应该予以理解和支持。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澄清“学习目标是什么?”“你怎样确定这些学习目标的?”以及“你对学习成果怎样评价?”

最后,师生共同评估。每个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背景。个性化的评估方式值得采用,但我们不能因此回避评价的分等和筛选功能,有必要确认必要的共同的评价基准。师生之间可以进行交流,共同确定对学习成果的评价基调。与传统评价不同的是,这种评价并不是学习过程的结束,在某种程度上,它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新的起点,所以,对不同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多样化、个性化的。

[参考文献]

[1][美国]克里斯顿・纳尔森,吉姆贝利.教师职业的9个角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上一篇:文学少女范文 下一篇:汉语拼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