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范文

时间:2023-02-28 19:34:34

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范文第1篇

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过程来看,文化是人类在与世界发生关系过程中形成的一套社会传承的信息系统。文化信息的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或搬运,而是对文化信息加以组织和运用。文化信息的组织和运用便生产出知识,知识创新也就是人们根据新的情况对文化信息进行新的组织和运用,知识创新的实质是人类社会文化信息的智力创新。人类文化信息的传承永远是一个动态过程,因而知识便处于不断更新或创新过程之中。知识经济的要义在于,文化成了经济活动的最重要资源,知识创新带动着经济发展,从而开辟了文化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新局面。文化资源的信息化运用和更新是当今知识创新中最根本的内容。

显然,在人类各个民族、各种社会共同体之间,各自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各种特殊知识系统的多重性和各类特定价值体系的多元化,这就为文化优化和知识创新创造了极大的可能性。知识创新,进而文化创新,需要人们在社会交往和思想交流中进行,因此文化的多样性、知识系统的多重性、价值体系的多元化就会体现为一种社会优势资源。

文化资本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最先提出的。按照布迪厄的实践理论,资本具有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符号资本等不同的形式。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同形式的资本可以互相转化,而每一种资本的存在和运动则有其相对自主性。相对于人类无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有限的。因而,任何文化资源,不论是文化能力、文化习性还是文化产品,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也表现为一定的稀缺性,成为不同社会主体和社会阶级的争夺对象。占有这类资源就可以获取一定的物质的和象征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文化资源就开始成为文化资本。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化资本是以人的能力、行为方式、语言风格、教育素质、品位与生活方式等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包括文化能力、文化习性、文化产品在内的文化资源的总和。

区域文化资源转变为区域文化资本的原则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资源是实现资本转换的前提和基础,而资本则是资源实现其转换的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只有通过市场的作用实现了资本的物态转换,才能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升值和作用空间的拓展。然而,由于区域文化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构成,这就决定了其在转化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区域文化资源的形成过程、构成要素、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决定了不同区域个体的文化资源呈现出很大的地域性差异。同时,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的差异,又使资源转化为资本的市场条件和机制也呈现出不同的区域性差异。这些客观差异性的存在,就使得我们在完成由资源向资本的转化过程中,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而绝对不能搞转化经验和模式上的“一刀切”。

二是必须遵循整体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文化资源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源泉所在,除了其独特的地缘要素之外,还在于文化资源各分支系统的相互依存关系。任何一个区域的文化资源都是资源的集合体,如成都的巴蜀文化资源、郑州的中原文化资源、济南的齐鲁文化资源、西安的关中秦文化资源等,无不如此。一种区域文化资源的共性要素,是其存在发展的根基,而个性特征则是其鲜活生命力的表现,同时,对一个具体区域而言,面对区域文化资源系统中的各构成要素,在进行资本转化的过程中,客观上也存在一个先后排序问题。因此,在实现区域文化资源向资本的转化过程中,必须突出重点,以张扬其区域文化的特色所在,但同时也要兼顾区域文化资源的整体性,因为这是区域文化资源存续的根基。

三是必须遵循资本转化利用与资源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区域文化资源是一种资源集合体,在其构成要素中,既有物态型资源,又有非物态型的精神文化资源。非物态型资源可重复使用和更新发展,如一个历史传说,可被影视、戏剧、文学作品不断地重复开发利用,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演绎。区域历史、文化传统也可以随着资料的不断丰富、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不断发掘出新的文化内涵。成为新的文化资源。但是,区域的物态文化资源大多具有不可再生性,如区域内的历史文化遗存、古建筑、传统街区建筑等。部分非物态文化资源虽可再生。但需经过特殊的传承手段和渠道,如地方戏剧文化资源等。区域文化资源的这种特性,尤其是物态文化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特点,就要求我们在对区域文化资源进行资本转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资本转化利用与资源保护相结合的原则,这是区域文化资源文脉传承的客观需要,更是区域文化资源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四是必须遵循聚集与整合相统一的原则。区域内城市的中心地位,使各种文化资源在这里完成聚集并得到发展和扩散,各种文化资源以及文化资源要素在城市中的聚集。为文化资源整体优势的发挥创造了前提条件,更为实现资源优势向资本优势的转化、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在区域开发中的作用提供了可能。然而,由于不同文化资源间存在非兼容性,甚至是矛盾和冲突(主要表现为不同质的文化资源间的非兼容性、横向和纵向矛盾等),造成区域文化资源开发和实现资本转化的障碍。要消除这些障碍,实现各文化资源间的融合,从而使文化资源的整体优势得以发挥,对各种文化资源及要素进行整合就成为必不可少的过程。同时,文化资源及资源要素在城市中的聚集,客观上为文化资源及要素的整合创造了前提条件。因此,在实现区域文化资源向资本转化的过程中,聚集与整合相统一既是一个前提,也是一个必要的过程。

五是必须遵循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进的原则。追求经济效益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和动力所在。不可否认,进行区域文化资源的资本化转移,其首要目的是通过资源的物态转换实现资源本身的升值,求得文化资源在区域发展中功能和作用的最大化。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文化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其自身的功能作用不仅是担当区域发展中的经济角色,而且同时兼具文化传承、民众教化、区域形象塑造等多种社会角色。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不仅不利于文化资源社会功能的全面发挥,造成对文化资源的浪费型使用,而且更容易导致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简单化、片面化和粗放型经营思想及理念的泛滥。因此,在进行区域文化资源向资本转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并进的原则,这不仅是文化资源自身价值得以全面体现和功能作用得以全面发挥的要求,更是社会文明进步和平衡发展的时代要求。

六是必须遵循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区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但又高低不一,良莠不齐,精华与糟粕并存,文明与野蛮相融。要培育富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必须对传统地域文化进行扬弃,将继承和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大力弘扬地域文化中具有真、善、美意义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使之成为文化主流。另一方面,还要冲刷一切陈腐、落后的观念和行为,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大胆进行文化创新,从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亲和健康奋进的地域文化和地域形象,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因而,改造地域文化,扬弃旧的传统,在实践的基础上锐意创新已经成为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与不断发展。

实现区域文化资源向资本转化的途径与手段

区域文化资源向资本的物态转化,是一种质的转变。这种转变既包含了文化资源的样态变化,更蕴涵着其价值的增值。因此,这种转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实现区域文化资源的资本转化,其最根本的途径是经营文化资源。

第一,通过项目开发进行转化。项目开发转化是指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遴选、整合与重组,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推出区域文化品牌项目或经典特色项目进行市场化运作经营,实现特色文化资源的资本转化和价值增值。这种开发转化虽需做大量的前期项目规划论证工作,但可以使区域中诸多文化资源得到协调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区域文化资源实现集群式资本转化,更易于区域文化品牌的形象塑造。

第二,通过文化资源的单体开发进行转化。这种开发转化简单易行,特别适合于区域人文旅游景区点、历史街区、古建筑遗址、文化传说、宗教礼仪、饮食习俗等个性特征突出的文化资源系统。

第三,通过文化节庆开发进行转化。节庆开发转化是指以地方节庆为载体,通过对民俗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合,并赋予新的内涵来实现对地域区域文化资源的资本转化。这一模式易于文化资源系统的整合和群体覆盖效应的产生,当然也极易产生良好的资源升值回报,而且还可年复一年地重复进行。

第四,通过运营商开发进行转化。这是指区域文化资源的资本转化通过委托或承包方式,由运营城市或区域的发展商来进行文化资源开发的资本转化。这一模式适应了当前中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运动和地方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需求,有利于资源向资本转化的市场运作。

第五,通过高新技术开发资源进行资本转化。加快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变还必须借助于科技手段。如发展传媒业,就要寻求传媒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合作。可突破行业限制,改善合作关系,推动产业内和产业间的融合,提升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用科学技术来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资源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文化资源 文化商品 转化分析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出现了很大变化,用于文化教育、文化消费的支出越来越多,对文化产品的要求也愈来愈高,精神文化需求呈现日益多样化。然而,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相比,我国目前的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问题就是文化的产业化程度较低,总量规模偏小,质量档次不高,科技含量低,竞争力差,文化市场经营秩序混乱,各地发展不平衡,文化资源挖掘和利用不够等等。以2006年为例,当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2.45%来看,则远低于日本的约17%、美国的20%,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成为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我们幸运地看到: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的增速已达17.1%,分别超过同期GDP、第三产业增速6.4和6.8个百分点。毫无疑问,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的文化产业呈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十七大之后,文化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解放思想、寻求体制创新,为发展文化产业营造了空前良好的大环境。按照之前世界各国的经验,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文化消费会快速启动;超过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会快速增长;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则会井喷。2006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文化产业正处于“大繁荣、大发展”的前夜。

一、文化资源含义及特征

(一)文化资源的内涵和外延

文化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是动态的、非独占的、可再生的资源;它是一种历史资源,民俗资源,知识资源,信息资源,它蕴藏在历史文化传统之中,存在于社会文化状态之中,弥漫在整个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的创造过程之中,它主要以人为载体,具体可以分为三种形态:符号化的文化知识、经验性的文化技能、创新型的文化能力。

文化资源的外延按文化资源的内容可划分为以下十二项:人文历史资源;地域文化资源;民俗风情资源;民间艺术资源;民间工艺资源;宗教仪式资源;体育游艺资源;园林艺术资源;餐饮娱乐资源;教育科技资源;文献资源;节庆活动资源。

(二)文化资源的特征

1.文化资源的无限性。与其他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相比,文化资源可以无限开发。同一种文化资源的价值可以做不同理解、不同阐释,赋予它们不同的意义,从而转换为既体现文化资源特色又体现时代特点的新的多种文化商品,为不同范围的人们广泛享用。

2.文化资源的多元化特点。同一种文化资源可以作多元化开发。儒家文化及各种传统文化,可以作为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管理资源、科技资源、历史资源、民俗资源、礼仪资源、文学资源、旅游资源等从不同角度予以开发利用并转化为与之相应的产品。

3.文化资源的动态性。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无论它以哪一种符号或者意象出现,都承载着一定的内容,而这个内容既有相对稳定的特征,也有发展变化的一面。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革不断的衍生和发展。特别是在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一个民族的文化如果自我禁锢,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就必然会逐渐弱化。因此,任何僵化的对待文化资源的观点和做法都是错误的。

4.文化资源的非独占性。文化资源与其他自然资源相比,虽然有较强的地域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有版权的保护,但它一旦被创造出来,便成了一种可供全世界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成了其他人进行文化再创造的资料。利用它国文化资源开发本国文化商品的例子,在当今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比比皆是。

5.文化资源开发的多样性。同一种文化资源,可以在文化产业的各个具体子行业中进行多元化、多角度开发,转化为多种商品。比如书籍,既可以作为知识商品,又可以作为礼品,还可以开发为收藏品等等,有时收集完一套丛书,价值比单本书相加的价格要贵上好几倍甚至几十倍。

二、文化商品含义及特征

(一)文化商品的内涵和外延

从广义上说,凡是人类生产的产品都是文化商品,因为它们都被赋予了文化的内涵。但是,从狭义上讲,人类生产的产品,应该划分为物质产品和文化商品。凡是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产品,称作物质产品;相反,凡是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产品,可以称之为文化商品。

文化商品的外延可以分为物质形态的文化商品和非物质形态的文化商品两类。前者的价值是靠商品本身的功能和商品的文化价值共同实现的,而后者的价值就体现在它所传输的文化价值上。

(二)文化商品的特征

1.市场性与非市场性。有些文化商品是人们生产出来并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可以进入市场并盈利,如电影等。但有些文化商品是作为公共物品被提供的,不能进入市场,也不是为了获利,如博物馆等。但这些商品并非完全不具有经济价值,在相应的文化需求的刺激下它的经济价值也会得到显现和提升。

2.价值的非消耗性。文化商品的消费方式更多的表现为欣赏,人们所消耗的是知识、文化、艺术的物质载体,而其文化价值不但不会消耗,反而会在人们的共鸣中变得更加丰富。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可以通过复制、拷贝和再版、再演等形式不断扩大其社会影响,增加其自身价值。

3.效用和价值难以衡量性。由于文化观念的差异,人们对于同一文化商品的评价会相差很大,因而文化商品的效用很难直接衡量。同时,文化商品的价值也难以计量,更没有统一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作标准。通常说一本书、一张报纸卖多少钱,往往是指其经济价值而言的,而不是指它的精神文化价值。

4.易传播性。光盘、网络等新型载体的出现,使文化商品的传播更加迅速、广泛,也使文化商品的复制和盗版更加容易。

5.开发的低成本性和高收效性。总的来说,文化资源开发成文化商品比起一般的物质产品,其开发成本更低而附加值更高,是一个低投入高产出的行业。

三、文化资源向文化商品的转化

成功的利用有限的文化资源创造出价值无限的文化商品的最典型例子当数美国的迪斯尼公司。其利用各国的文化资源,各种童话故事、传说和英雄人物形象,创造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动画形象,形成了独特的电影制作产业链,并且将电影业顺利拓展到了产业,如旅游、音像出版业、传媒业等。

文化资源由于其资源的无限性,开发的多元化、非独占性、可再生性等特点决定了它的开发和运作和一般资源的开发运作有所不同。作者认为,实现文化资源到文化商品的过渡,要要经过以下9个步骤:分析文化需求――文化资源配置与整合――文化价值赋予――文化创意策划――文化商品设计――文化商品生产――文化营销创意――文化营销推广――市场反馈及再生产。

此模型中将文化资源转换为文化商品的过程分为三大阶段九个环节。三大阶段分别是文化商品的创意阶段、文化商品的生产阶段以及文化商品的流通阶段,这三个阶段又都建立在文化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的。文化资源转换模型是可循环的,在模型的最后流通阶段结束后,需要对文化商品的需求满足程度进行市场信息调查并重新进行文化需求分析及文化商品的再设计。

(一)分析文化需求,寻找价值存在的三个关键点

需求是商品生产的根本出发点。在分析文化需求前,我们先讨论文化商品三个价值关键点,目的是便于了解商品必须具有哪些特性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文化商品作为商品中文化价值含量较高、增值较高的商品类别,其增值点也可以称为它的关键点。文化商品的关键点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是文化商品的“卖点”,即文化商品作为商品来讲其卖的是什么?它是使用价值中体现的闪光点。比如经典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的商业演出,作为商品来讲它的卖点就是经典的艺术演出。第二是文化商品的“利益点”,就是文化商品的消费会为消费者带来什么样的利益?用上面的例子,利益点就是让消费者体验艺术和美的融合,感受高雅艺术带来的心灵满足。第三是“靓点”,就是文化商品吸引消费者所在的地方,是它与同类文化商品相区别的最大特点,是促使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的最大驱动力。

事实上,随着文化商品市场的不断繁荣,加之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生产的飞速发展,原本差异性极大的文化商品,也开始出现同质竞争的情况。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只有拥有独一无二的关键点的文化商品才能免遭市场淘汰。

(二)文化资源的配置

资源的配置,是指将经济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和资本放在一起,进行有效的结合,这种结合被称为资源配置。文化资源配置的定义指的是根据文化商品所要满足的社会文化需求,来收集各类有用的资源,以帮助文化商品的生产活动。比如要拍摄一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需要的文化资源大致包括历史人物传说、历史事件典故、历史地点和景点的配合等等,这些资源的收集和汇总就是文化资源的配置。

在了解了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商品以后,我们应该针对这个商品的生产进行适当的文化资源配置。事实上,任何一个产业的崛起和发展都与资源的配置和开发密切相关。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刚起步,实力薄弱,资源配置机制和开发经验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以至于丰富的文化资源被国际市场所抢夺。因为在国际化的条件下,一国的文化资源不再为该国的文化产业所独有。例如迪斯尼公司早前推出的《花木兰》电影,就是借鉴于我国流传甚广的代父从军的花木兰的民间传说。我国拥有庞大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何有效的根据市场需求配置使用这些文化资源,发挥最大效用,是当前文化商业生产企业需要研究的课题。

(三)商品的文化价值赋予

一般商品在资源配置之后应直接进入策划和生产环节,但对于文化商品而言,多了一个文化价值赋予环节,这个环节正是体现文化商品与其他商品的不同,彰显特殊价值的环节。这个环节的成败,决定了文化商品是否能够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和无穷的开发潜力。

商品的文化价值,是指商品除满足消费者一般需求之外,给消费者带来的精神和心理上的满足。文化商品首先也是一般商品,它具备商品的一般性质,所以我们分析它的增值点同样从一般商品的价值层次入手。

如图2所示:商品的基本层次是商品的核心价值,是顾客真正要购买的服务或者利益,比如对于书来说,顾客购买的是阅读,知识的获得;第二层次是一般商品,生产企业把商品的核心价值加以包装,就可以转换为我们通常见到的一般形态的商品。商品的第三个层次是期望价值,也就是顾客购买时希望获得的一整套服务和属性,比如购买书的顾客,希望获得精美的装帧、印刷、便于阅读和理解的文字等,大部分的商品都可以满足这一层次的期望,所以这一层次的价值拉开的差距并不大;商品的第四个层次是附加价值,也就是商品所包含的附加服务和利益,从而把一种商品和其他商品区分开,实现价值差距。文化商品也正是在这一步赋予了商品除本身价值之外的满足顾客文化需求的附加服务和利益。因此,商品的文化价值赋予应该在这一层次展开。第五层次是潜在价值。文化商品的价值之所以高于同类一般商品,是因为它既包含一般的使用价值同时又能够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而对消费者精神需求的满足正是我们追求的增值点的所在。

(四)创意策划

英国学者Landry在其代表作《创意城市:都市创新的工具书》中指出,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创意的平台与资源。文化提供创意所需要的素材;而创意是实践观念与思维的力量,而这一力量需要文化所蕴藏的丰富资源,如多元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等,文化是创意源源不绝的温床。

在文化商品消费的需求升级中,创意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文化消费的需求升级包括两个含义:一是对文化消费品的需求量增大。随着人们温饱问题的解决,精神需求突出导致了对娱乐、图书、音像、戏剧、美术等艺术和艺术消费品的需求。而且消费者对待艺术有着求新、求异、求变的心理,对文化消费品的内容、形式、质量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艺术消费品在创造时就必须以创意为核心;二是人们对物质商品中的文化含量要求越来越高,包含了文化含量的物质商品也属于文化商品范畴。消费者不再仅仅追求商品的实用性,而开始重视产品的外观、包装、品牌以及商品所传达的品位、地位、观念等,这就要求商品在设计构思上就必须别出心裁,区别于一般物质商品,所以,创意的作用在此体现了出来。

综合来说,创意起源且根植于文化的土壤中。而创意的产生正是文化商品最初的动力。市场上涌现的源源不断的文化消费品,正是依靠从文化土壤中萌发的千变万化的创意作为设计灵感的来源而产生的,所以说,创意的好坏,对文化商品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在如今的文化市场,大量的文化商品涌入,造成了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只有那些经过精心创意的产品才能真正长久的拥有市场,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所以现在的企业在研发和设计产品前,越来越注重商品的创意策划。

(五)商品设计

与一般商品的产品设计相比,文化商品的产品设计又多了一层重要的含义,就是要在设计中融入文化底蕴,让商品进入生产领域前就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含义。生活中,很多文化项目就商品本身而言就是一般的物质商品,开发者并没有更多的加入文化符号,只是在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后才生硬的将文化的帽子硬戴在商品的头上,但这种牵强附会的做法并不能满足真正的消费者需求。目前,很多企业都已经意识到在商品设计环节中加入文化元素,这样商品才能真正的透出文化性,才能打开更广阔的市场。当我们手中已经掌握了文化资源,并且对商品已经有了创意构思之后,需要做的就是在商品设计阶段就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和创意,把它们融入商品之中,成为商品的核心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黎永泰, 黎伟著.企业管理的文化阶梯[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7

[2]谢名家等.文化产业的时代审视[M].人民出版社,2002,5.

[3]李军.文化产业与文化管理[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2.

[4]孙安民.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M].北京出版社,2005,4.

[5]李军.文化产业与文化管理[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2.

文化资源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免费;共享;博物馆

Abstract:Citymuseumasaculturaloasishasalwaysbeenthefocusofacademicresearch.However,thestudydonefromtheperspectivesofurbanplanningandmanagementarestillweak.BasedontheresearchonGuangdong’sfreemuseumpolicy,especiallythevisitors’behavior,theplacestheyvisited,thetimespent,andtheirinteractionwiththemuseum,thepapertriestoprovideconstructiveproposalsforthesharingofurbanpublicculturalresources.

Keywords:free;sharing;museum

博物馆承载着纪录文化的社会功能,其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已成社会共识,并且被国际博物馆协会明确地写进了章程。博物馆对公众免费开放已成为世界博物馆发展的一大趋势,在不少国家已成惯例。2008年3月,我国在一些省市部分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试点后,受到公众普遍欢迎,广东省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但由于免费开放的“非日常化”和人数限定等制约,节假日观众量激增,平时却门庭冷落,而且虽“免费”开放但“从没进去”的人还和过去一样“在门外”。免费政策如何“普惠”所有人?公共文化设施怎么才能真正让公众共享?笔者通过调查分析,为将来在全国大范围推行博物馆免费开放提供一些实证依据和建议。

一、“免费”后的普惠:

参与主体行为的“样态”解读

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作为公共资源对公众免费开放后,人们开始关注博物馆的参观主体——人,而非参观客体——馆体建设、馆藏品(物),这是对过去公共文化设施规划设计与建设中忽略主体意识的重新定位。2400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从“以人为本”的尺度来考量公共文化设施功能,从免费开放博物馆中参观主体数量与质量的罗列分析,是对公众“共享”公共资源内涵的本质回归。

1.参观人群类别变化

免费政策始行前,广东省博物馆的客流承载力长期处于富余水平,参观量因为“票”的门槛受到限制。以2008年3月为例,每天参观人数最小值仅为18人,最大值亦不过750人,日人均流量为111人。免费开放后,人流量态呈跨越式扩张。3月30日博物馆观众近4000人,远高于3000人/天的限制标准,公众强劲的文化渴求因“免费”得以有效释放。“免费”举措的实行使城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资源的闲置与浪费现象得到极大改观,也能充分体现博物馆的公益性、非盈利性及公众的参与性等基本原则。

同时,免费开放前后广东省博物馆的参观人次亦随节假日等外部因子作用而迥异。在日均人流量总体增加的同时,周末人流增加更明显。

①年龄结构。免费后,18~45岁年龄段的游客成为博物馆参观的主体力量,比例高达67.8%,约为次主体——18岁以下中小学生年龄段人数的4倍多。由于参观主体文化素养较高,大量的集体访谈资料显示这一人群对于博物馆的“教育功能”高度赞许。

②收入水平。调查显示,免费后的广东省博物馆受到中下收入阶层的积极响应,5000元/月以下收入水平的被调查者已占总人数的88.3%,低层收入人士(800元/月以下)也有24.7%的比例,“普惠”政策效益初显。

③受惠范围。因广东省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其吸引范围表现出以所在区为生源点的圈层式距离衰减,是典型的传染扩散形式[1]。诚然,广东省博物馆的受惠人群为广州市市民,且渗透于管辖范围内的所有片区。相当多的市民表示“自己屋企博物馆免费,我吾捧场边个捧”(自己家门的博物馆免费了,作为市民的一分子应有义务支持),彰显了他们的区域认同感与归宿感。

2.参与行为时空分析

①时间分布。参观者的访馆时间反映了博物馆内一天的人流节奏与规律[2]。根据广东省博物馆分别在工作日、节假日8小时开放时间参观人次的资料汇总,较之尚未免费开放的广州市南岳王墓博物馆,其人流量体现均衡态势。通过实地观测,节假日上午及下午参观的主体人群为家庭,且多是父母陪同孩子游览;中午则以三两成行的大中学生居多,而相当部分的被采访者将博物馆看作闹市氛围的休憩场所。工作日前来的主力军为成群结队的朋友以及晨练、午睡过后顺路参观的老年人。

②参观形式。国外相关研究表明,社会交往是博物馆游客潜在而重要的动机之一[3]。相当数量仍未实行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的游览主体单元仍是旅游团与具有一定规模的组织,成员可能仅仅处于服从导游或者上级领导的安排,参观愿望并不强烈。自免费大门开启后,广东省博物馆则呈现与其他收费博物馆截然迥异的繁荣景象。局外观测资料的威弗指数量度与抽样调查进行的数据分析有效证明,游客已把参观博物馆看作是增进与家庭或朋友交往的一种方式,调查结果显示,47.4%的游客选择与朋友同行,23.7%的游客与家人一道前来参观游览,其中绝大部分是父母带孩子观赏,藉此增长见识,寓教于游。较小群体的组织形式更能激发公众个体的游览意愿,他们在“免费”契机引导下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欲望。

③交通方式。“免费”后,广东省博物馆的参观群众大多选择公交车或地铁为交通方式,两者使用比例分别为50.7%和29.3%,凸显使用主体低收入性。这些方式的高频率使用,与省会城市市内发达的公共交通网络不可分离。以广东省博物馆所在区域为例,正门毗邻的越秀中路承载6条公交线;其5分钟步行半径内设有三元里——万胜围段的地铁2号线。经济水平并不富裕的普通大众因这类“亲民”而完善的通勤手段使其参观意愿与出行次数增加,进而成为主导参观群体。

广东省博物馆免费后的参观人群类别具有以下特征:因免费时间的突变增长,多元主体获得文化资源共享。其中,省城广州市的中青年家庭和大学生群体成为参观者结构的新生力量。他们处于中下收入阶层,但依然存在潜意识文化诉求。相对免费前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较高的参观者,他们的行为更多体现为休闲娱乐场所的模式,具有较高的随意性。因此,免费后的省博物馆的人群结构已从“倒金字塔型”转变为“橄榄型”,富裕阶层已逐渐向中下阶层过渡,“共享”初衷得以体现。

二、“免费”后的忽略:

特殊群体与阶层的守望

1.残障人士

在对广东省博物馆主体建筑无障碍通道的设计考察后发现:其坡道、楼梯、电梯3个重点都符合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对残疾人和老人的关怀与尊重。以广东省博物馆主要楼梯的设计为例,对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可以发现,除扶手直径为7cm,这一项略超过了规范所要求的5cm以外,其他均符合要求。

物质载体的完备却不能成为残障人士在“免费”后走进博物馆的媒介,5月2日前来参观的唯一一位肢体残障者在接受调查时说:“来这里是要有勇气的,因为周围正常人总是用异样的目光看我,不是自己非要看是不会来的”。可见,除硬件设施完善,人性化的软件服务跟上才能逐步消除这一群体的参观焦虑[4]。

2.打工者(新市民阶层)

广东省博物馆四周有不少施工或装修工地,有众多外来务工人员。本调查选取了11个深度访谈样本,职业类别为保安、装修工人、施工人员等,藉此试图解释“博物馆打工者罕至”现象的深层原因。

①博物馆认知度。社会距离量表(又称鲍格达斯量表)分析显示,打工者接受省博物馆的认知度分布于“毫无知晓”与“初步尝试”两大阶段,而后者的行为实现根究于工地与博物馆的邻近效应。相当比例被采访者对广东省博物馆一无所知,绝大部分的务工人员从未有广州市内其他博物馆的参观经历,仅有一人曾到过广州南岳王墓博物馆。

②自我休闲意愿。打工者的工作强度较普通职业更大,他们每天仅有晚上的2~3小时为自由支配时间,而广东省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时间为9:00~17:00,需求与供给时间产生强烈错位。与此同时,他们主要以逛街、打麻将等蓝领普遍喜好的活动为自我消遣方式,并认为这些活动既经济又适合。可见,他们的诉求仅停留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爱与归属需要阶段,每天极度辛苦而单调的工作状态迫使他们急需寻求简易的社会群体生活实现压力缓解。更有不少打工者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生理需要还未得以有效解决,参观博物馆等文化消费自然被排除于需求边界之外。③教育文化程度。务工人员受教育程度少部分为高中或中专水平,更多的只具有初中或更低文化水平,教育素养的不足、个体自卑感被激发、潜在的自我认知约束等因素,使他们对博物馆等文化殿堂望而却步。

实行“免费”政策后,参观者主体在数量上大规模增长,在质量上类型相应变广,由此实现了“共享”初衷由量态到质态的初步飞跃。然而,某些弱势群体——残疾人士与打工者(新市民阶层)的守望,仍是人人“共享”公共文化资源终极目标达成的阻碍因子。

三、“共享”的终极目标:

设施与服务多因子满意度

1.博物馆设施服务环境分析

为探知“免费”开放广东省博物馆后服务环境是否保持舒适性与游客满意度,本调查立足参观者对周边各细微配置构件的感知体验,以“5非常满意”、“4比较满意”、“3说不清”、“2不大满意”、“1很不满意”为度量层次,寻求各因素所表征的参观者服务环境质量评价。调查显示,广东省博物馆总体设施建设广受游客好评,各项满意度平均值皆在“比较满意”之上,且无任何“很不满意”的评价。其中,参观者对展览种类、展厅环境舒适度、展品质量、展厅整洁程度、展览形式等体现博物馆主体硬件风貌的因子评价最高,对馆内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以及讲解质量等两项评价较低。

2.满意度影响因子聚类剖析

参观者对服务环境的评价约束于其对博物馆内不同领域设施的认知程度。然而,主观评价最高的因素并非意味其与参观者感知服务环境质量呈高度相关。根据调查,有以下5种因素影响博物馆参观者的满意程度。

①形象宣传。包括宣传资料、工作人员服务质量、专供特殊人群的设施、展品质量等,这些皆为广东省博物馆体现自身风貌的重要元素,是群众了解本馆形象的直接窗口,因此,免费政策实施后的博物馆应借鉴企业形象设计及顾客满意战略的经验,根据自身的特点,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并加大在形象塑造方面的投资,寻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形象建设的管理策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服务队伍,训练员工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观众满意度是衡量博物馆形象的唯一标准[5]。

②展品诠释。包括展览种类、展品更新度和讲解质量等,它们成为增强博物馆免费开放后众多初次参观者对文物、展品兴趣的关键渠道;免费开放后的博物馆除了专业人员对知识的诠释之外,应该寻找并多引入贴近观众生活经验,奠基在不同文化层面的展示元素作为展览起点,抛弃以往说教的色彩,向着亲和、人本、交流的方向发展,使博物馆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同时,博物馆要强调观众的参与意识,大众的参与对博物馆的生存是最重要的。免费政策实施后的博物馆更应该借助高科技手段,广泛采用声、光、电及多媒体新技术,使广大观众产生全身心的感觉和体验。

③展览空间。包括展厅环境展览形式和休息场所等,它们都是影响博物馆观众心里容量的重要因子;免费后的博物馆应在宜人的展览空间中使观众获得从耳目到心灵的审美愉悦,它不仅让历史与文明相遇成为可能,还是一个创造未来与释放无限活力的处所,也是一个与美丽对话的场所[6]。

④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备与否,应该作为一个博物馆是否真正实现文化资源共享的标志。其实,任何一项公共服务设施都应以人性化的设计为本,要想不断提升观众的满意度,博物馆就必须满足公众对公共服务设施越来越高的诉求;必须加强博物馆导览服务优化标志系统,引导观众尽快实现目标发现与定位,使他们不致因迷失方向而困扰。

⑤配套服务。包括纪念品、小卖部、饮水设施、卫生间以及双语文字注解等,这些配套服务设施是群众参观行为中辅助的游览节点,也是博物馆是否以人为本尽善尽美实现免费共享的细节体现。

3.合理承载量分析

以上5大影响参观者满意度因素的提出是广东省博物馆服务环境作为真正“共享”载体的必要条件,可是,所有因子仍约束于整馆建筑承载量的合理控制。广东省博物馆现实行“免费不免票”的措施,即规定每天参观人数上限为3000人。因失去价格机制约束,博物馆“价格排他”的特性亦不复存在,并从价格排他性公共物品属性更变为拥挤性公共物品的属性[7]。因此,从拥挤临界点视角探讨广东省博物馆的合理容量是公众满意度的前提。陈列区是博物馆建筑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大致可分为观赏空间、休息空间和交通空间3部分。博物馆合理观众人数应为3部分参观人数之和。遵循国内已有计算博物馆人均面积的合理方法,笔者据调查及一些实际量算得出理论上博物馆在单位时间内的最大合理参观者的人数为1478人。而据前文所述,3月30日免费开放后的广东省博物馆有近4000名访客,按照观测高峰时段人数占全天总人数比例(40%)计算,不难发现博物馆若不实行限票政策就会超负荷运营。

总之,“免费不免票”的措施应该在即将大面积实行免费政策的博物馆中推广与实施,同时博物馆应从影响参观者满意度的5大因子对其进行全面提升。只有这样,无论参观者特征行为还是博物馆服务环境,才能有效呈现顺应“共享”潮流的强烈态势,互为需要,互相作用,促进城市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刘俊.博物馆游客行为研究:以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40-44.

[2]马力.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观者行游轨迹及时空分布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6:70-83.

[3]博物馆展示宣传和社会服务工作调研课题组.2004~2005年中国博物馆观众调查报告[J].中国博物馆,2005(2):30-35.

[4]张微.论科学发展观与博物馆对残疾人的教育[J].博物馆研究,2008(1):10-13.

[5]王晓曦.博物馆靠什么提升观众的满意度[J].博物馆研究,2006(3):18-23.

[6]严建强.博物馆“疲劳”及其对策[J].中国博物馆,1992(2):85-89.

文化资源范文第4篇

一、繁荣文艺创作和演出,全力打造文化艺术品牌

要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进一步繁荣文艺创作和演出。

要强化精品意识,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来支撑和推动,崇高的精神需要杰出的作品来激励和讴歌,要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激励各族人民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文艺团体的活力强不强,主要看有没有吸引人的优秀作品奉献给广大观众。有创作能力的文艺团体,必须自己创作及排演一批健康向上、具有现代风格、富有政治教育意义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作品,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在文艺创作方面,覃塘区作了一些探索,初步取得了成效。近年来,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单位捐资、社会各界人士资助等方式,使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不断巩固发展壮大,打造了一批体现时代精神、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艺术精品。目前,全区组建有覃塘镇覃塘社区老年人文艺队,石卡镇石卡社区曲艺团、粤剧团,石卡镇方竹村歌舞团,三里镇三里社区粤剧团,东龙镇高龙村壮剧团等50多个民间文艺团体,参加人员达1200多人,初步形成了分布合理的村屯文化网络。他们长年活跃在当地和周边乡村文化生活舞台,红红火火地开展演出活动,唱响了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覃塘社区老年人文艺队10多年来坚持义务演出历史优秀剧目,还自编自演了许多具有现代生活气息的小品,深受群众欢迎。覃塘社区的《老人健身球》节目在广西“夕阳红”文艺演出中获一等奖,社区文艺队创作的《蔗农上北京》、《市场点滴》、《迎回归》等获*市民间文艺汇演(调演)奖项。*年12月1日,*区党委副书记李纪恒到覃塘社区老年人文艺队检查工作,观看文艺队演出后,给予了高度评价。东龙镇高龙村壮剧团的歌剧《过关》获*区电力系统文艺汇演优秀奖。石卡社区曲艺团和粤剧团的艺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近年创作并排演了一个个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好作品奉献给广大观众,如现代歌舞《颂邓小平》、《祝福覃塘》,粤曲《学理论讲道德》,小品《生猪集宰好》,歌剧《铁窗泪》,哑剧《哑佬剃头》等。该剧团老艺人梁坚志、黄开球创作的反映大学生正确对待就业问题的作品《故乡情》,2002年获*市小戏创作作品优秀奖。2002年1月23日,石卡镇石卡社区曲艺团、粤剧团在本镇文化站露天舞台演出,向到场观看节目的*市委领导、市辖三区两县市领导和部分乡镇领导汇报了文艺作品创作成果。这些由民间艺人自编自导自演的艺术作品上演后,得到群众认可,繁荣了农村文化生活,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向前发展。对文艺创作活动,必须加以引导、鼓励,使更多的作品脱颖而出。

二、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夯实基层文化基础

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软件、硬件基础,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覆盖全社会的文化服务体系。要把文化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强化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和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覃塘区充分发挥乡镇文化阵地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近年来,区、乡镇多方筹资建设和完善了基层文化设施。2001年获得*区扶持资金5万元,自己筹资3万元,对石卡镇文化站进行扩建和改造建设,建起了功能较完善的科教室、图书馆、阅览室、文娱活动室、乒乓球室、旱溜场以及宣传橱窗等场所,目前图书馆藏书量1.4万册,成为原玉林地区达标图书馆之一。2003年得到*区扶持资金60万元,自筹资金64.6万元,共投资124.6万元,建成东龙、黄练、蒙公、樟木、三里、五里6个乡镇文化站办公楼和部分文体活动设施,加上原有的石卡、覃塘镇文化站设施,目前全区10个乡镇,已有8个乡镇新建或改建有文化站办公楼,为农民学文化、学技术和开展文体活动提供场所。多年来,这些文化体育设施发挥了应有作用,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如石卡、覃塘、东龙镇文化站,每年都不定期在站内开展文化骨干业务培训班10多期,开展科技培训班30多期,参加培训人员2000多人次,接纳读书、看报农民1.5万多人次,造就了一批种养致富的经济能人。逢重大节日还在站内举行各种文体活动。从目前情况看,覃塘区文化阵地建设还相对滞后。全区10个乡镇文化站,其中6个乡镇文化站建有新办公楼,但设施不完善。石卡、覃塘镇文化站都是利用原有办公设施。大岭、山北乡文化站还没有站址。全区只有村级文化活动室86个、村级图书室5个,设施还不完善。

“十一五”期间,覃塘区要大力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突出抓好各村屯文化室、图书室、电子信息馆、广播电视、科技普及、群众体育等设施建设。在今后1至2年,覃塘区必须多方筹集资金建设大岭、山北两个乡文化站办公楼,完善好其他8个乡镇文化站设施,增加服务功能。还要建立和健全各村、屯文化室、活动室,使之发挥作用,以此推动基层文化建设。

三、大力培养一支专兼结合的文化队伍,为建设文化*提供人才支撑

要进一步加强文化艺术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力度,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人才队伍是做好文化工作的根本保证。近年来,覃塘区建立和健全一支热心文化事业、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文化工作队伍,使文化工作有人管、有人做。一是做好区文工团的管理培训,大力发挥其专业优势。二是不断加强对乡镇文化站干部的业务培训。*年对乡镇文化站干部进行业务培训4期,重点抓好文化站长的培训,受训人员达50多人次。三是大力培养和发展民间文化艺术队伍。如石卡镇石卡社区曲艺团2001年6月新吸收原中小学音乐课教师黄翠莲、陆秀莲、黄静媚等16位女青年加入剧团,使面临解散危机的剧团起死回生。石卡镇石卡社区粤剧团2002年初新吸收8位女青年参加剧团,演员队伍不断壮大,活力增强。石卡镇方竹村歌舞团2002年动员15名中青年农民加入剧团后,解决了演员老化问题。覃塘镇覃塘社区文艺队、三里镇三里社区粤剧团等农村文艺团体,也吸收部分中青年农民加入剧团,演员趋向年轻化。但是,覃塘区目前文化人才队伍还是比较薄弱的。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文化队伍不断萎缩。2002年乡镇机构改革时,把乡镇文化站与广播电视站合并为一个单位。站内人员变动大,大多数人员不熟悉文化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各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站在编人员只有1至2人,有的编制人员还要从事乡镇里的其他工作。合并后的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站,其人员大部分精力用在广播电视管理,忽视了文化管理工作。另外,区文工团也是从教师队伍中临时抽调,无正式编制。

“十一五”期间,覃塘区必须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好这支队伍的作用。一是要稳定队伍。各乡镇必须确保文化广播电视站人员在编在岗,充分保障文化工作者的工资、福利等待遇。同时积极发挥村屯文化骨干的带头作用,努力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文化队伍。二是要提升素质。文化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培养,造就一支能适应新时期文化工作需要的文化指导员队伍,力争用1至2年时间对农村文化人员普遍培训一次。三是要管好队伍。各乡镇和区文化主管部门要努力强化对基层文化人员的考核管理,建立一套良性的进和出、晋升和淘汰机制,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站人员的调动、站长的任免需征求区文化主管部门的意见。

四、推进文化法制建设,净化文化市场环境

要继续加强对网络文化市场、音像市场、演出市场、娱乐市场的监控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完成各项专项整治任务。近年来,覃塘区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标本兼治”方针,积极开展对网吧、电子游戏室和音像、出版物营业场所专项整治工作。*年责令停业整顿网吧两家,暂扣两家《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警告5家,处罚30多家(次),开出罚单5万多元。还加强对电子游戏室和音像、出版物管理,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年暂吊扣3家《文化经营许可证》,警告5家,查封1家,处罚10多家(次)。此外,还收缴盗版、黄色影碟、非法书刊共5000多盒册,进一步净化了区内文化市场,确保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十一五”期间,还要大力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

五、开展多层次、宽领域文化交流活动,提高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要努力实施民族文化“走出去”和“请进来”战略,在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中不断提高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通过举办文化艺术作品展览、评比,开展文艺汇演(调演)和召开经验交流会、现场会等形式,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交流活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覃塘区近年积极挖掘民族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逐步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年2月,推荐东龙镇石龙社区潘铁明、潘庆权父子俩参加在沈阳市举办的中华精品彩灯大赛,展品《七彩花灯》、《斗牛彩灯》分别获第七届中华民族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灯彩奖)银奖和优秀奖,成为广西唯一获此殊荣的个人。覃塘区民间艺术作品首次挤进了部级评比先进行列。三里镇群众自发组织别具一格、别开生面的“三里歌圩”,每到三里圩期,都有本区三里、五里镇和横县云表镇的100—200名爱好山歌的农民赶往对歌地点——“义度桥”,进行对歌及切磋歌艺。该镇党委、政府对“三里歌圩”活动进行适当引导,既弘扬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又扩大了与邻县的民俗文化交流。在*年8月召开的*区基层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石卡镇方竹村歌舞团作了经验介绍,该剧团被评为*区“优秀村(屯)文艺队”,团长庞志能被评为*区“小康文化示范户”,成为*市唯一获此殊荣的集体和个人。这是覃塘区首个民间剧团走出“家门”,与广西其他县(市)区39个民间文艺团体交流办团经验体会。

六、积极开发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文化资源,不断增强*知名度

要继续全面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文化资源保护的各项基础性工作,促进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协调发展。覃塘区三里镇罗村有广西三大会址;石卡镇西山村有广西省委早期地下党领导人黄彰烈士纪念碑;覃塘镇有原贵县第一任县委书记黄培仁烈士墓。这些都是珍贵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切实保护好、利用好这些基地。由于种种原因,石卡镇西山村黄彰烈士纪念碑没有得到有效保护,附近村民占用纪念碑土地种菜、建房。必须采取措施恢复原貌,并投资维修建设。民间流传的石卡镇西山村刘三姐唱歌山,多年来未能开发利用。建议有关部门先做好规划,待条件成熟时,把刘三姐唱歌山连同九凌湖建设成为我市旅游基地之一,不断增加*知名度。

文化资源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泰山 文化资源

总投资6亿元的泰山志高动漫文化体验园在泰山区花样年华景区破土动工,包括星际漫游、地心历险等六大特色项目在内的体验园建成后,有望成为泰山旅游新亮点。

像志高动漫文化体验园这样“文化元素”渗透到整个旅游产业的项目,在泰安市还有很多。8月8日,大型古装神话剧《天仙配后传》在东平县东平影视城开机,该剧群星璀璨,汇集了曹颖、姚刚、文清等明星集体加盟。东平影视城自投入运营以来,用文化包装旅游,用旅游承载文化,短短两年多时间,已成功拍摄了新版《水浒传》、《剑侠情缘》、《楚留香新传》等多部影视剧作,正逐步成为我国影视拍摄的新高地。

近年来,泰安市充分挖掘境内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擦亮泰山文化品牌,一大批古色古香、极具泰山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迅速发展壮大:投资20亿元,建起大型高科技科幻主题公园“泰山方特欢乐世界”,盘活了整个“大泰山”文化旅游资源;投资5亿元,构筑集科技、文化、娱乐为一体的花样年华景区,让泰山民俗文化融进碧野;以“泰山之魂”为题,投资1.2亿元建设的《中华泰山?封禅大典》大型室外实景演出,演绎出世界一流的文化盛宴;让徂徕山凸显“高山度假、休闲探险”的特色,给莲花山赋予“天然氧仓、观音胜境”的个性,使桃乡肥城添加“人间天堂、世外桃源”的韵味……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全市已建成运营投资过亿元的文化产业项目12个,总投资超过38亿元;在建投资过亿元的项目47个,计划总投资421亿元。重点文化企业、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产业重点园区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文化为旅游增添内涵,旅游让文化更富魅力。据介绍,泰安市坚持泰城与周边县市文化旅游发展一盘棋的思想,按照“大泰山、大遗产、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思路,提出构筑“龙之旅”格局的发展思路。即扬起泰山游“龙头”,扶壮城市游“龙体”,舞起周边游“龙爪”,摆起水浒游“龙尾”,推动全市旅游大发展,泰安市旅游业正在由“依赖泰山”向“依靠泰山”的多点联动转型升级方向发展。

泰山是黄河流域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很早以前,泰山周围就被我们祖先所开发,泰 山南麓的大坟口文化,北麓的龙山文化遗存,便是佐证。再早还有 5 万年前的新泰人化石遗 存和 40 万年前的沂源人化石遗存。 战国时期, 沿泰山山脉直达黄海边修筑了长约 500 千米 的长城,今遗址犹存。 泰山与孔子活动有关的景点有孔子登临处坊、望吴圣迹坊、孔子小 天下处、孔子庙、瞻鲁台、猛虎沟等。 神山、文化宝库 泰山有"五岳之首"、"五岳独尊"的 称誉。它是政权的象征,成为一座神圣的山。

泰安地方文化 很丰富。泰安宁阳蟋蟀文化 、泰安宁阳蟋蟀文化 宁阳蟋蟀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中国特有的文化生活,也是中 国的艺术。它主要发源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中下游。真正的蟋蟀名产地,以山东 齐鲁大平原而闻名全国,而山东的宁阳县是蟋蟀王国王冠上的宝石,宁津种的蟋蟀头大、项 大、腿大、皮色好,同时宁津蟋蟀还有北方干旱区虫的体质、顽强的斗性、耐力、凶悍,有 咬死不败的烈性。所以近些年来全国蟋蟀大赛中,宁津种的蟋蟀多获冠军。历史上宁津蟋蟀 为历代帝王斗蟋蟀的进贡名产地,历史上才有宁津蟋蟀斗慈禧的民间故事传说。 斗蟋蟀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清代时,活动益发讲究,先蟋蟀要求无“四病”(仰头、 卷须、练牙、踢腿)外观颜色也有尊卑之分,“白不如黑,黑不如赤、赤不如黄”。体形雄而 矫健。蟋蟀相斗,要挑重量与大小差不多的,用蒸熟后特制的日菣草或马尾鬃引斗,让他们 互吹较量,几经交锋,败的退却,胜的张翅长鸣。旧时城镇、集市,多有斗蟋蟀的,今 已被废除,但民间仍保留此娱乐活动。这项活动自兴起之后,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 代,又从民国至今,前后八九百年的漫长岁月。这一活动始终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长兴不 衰,呈现出年甚一年的趋势。 肥城的桃文化 、 桃乡因种植肥桃形成了一种饱含情韵的风俗。 春来桃花似烟霞, 附近人有入桃林赏花的 风俗, 家家户户有在庭院栽植桃树,在室内插桃枝的习俗。有用桃木刻制小棒槌、小桃木 棍、小桃剑带在腰间避邪的风俗。 桃农有祭“桃王”的风俗。桃树上发现一个花芽长两个并蒂 果的,俗称“桃王”。俗信桃行里“桃王”多,肥桃一定丰收。所以,一发现“桃王”,桃农便于树 下上供烧香祭拜,祈求“桃王”保佑桃行丰收、发大财。 桃乡有保护良种的传统。清代曾在县 城南关火神庙旁立保持肥桃良种碑,人称“肥桃复兴碑”。作版画的可以在这里寻找红色的桃 木版。爱好民间工艺品的可以在这里得到桃核雕成的摆设、印钮、捻珠、十二生肖、花篮、 葫芦、小船、元宝等等。爱好民间文学的可以在这里搜集到与桃有关的歌谣与故事。 这里 已经开过“佛桃书画会”,这里每年桃熟季节都举办肥城佛桃节。

泰安是个讲究休闲,享受的小城市,吃的东西是物美价廉,饭店的密度是很高的,好象泰安人对火锅是情有独钟,漫步泰安街头,火锅店随处可见,当然还有水饺店和夏日路边的烧烤摊摊。泰山三美:白菜,豆腐,水泰安的豆腐好,因为泰山的水好,泰安有有名的豆腐宴,据说有一百多种菜呢。豆腐可以说是泰安城的一个特色,,鸡肉没吃过,倒是用鸡汤做的豆腐非常美味,被我称为荷叶豆腐,非常好吃,还有三和附近东关水饺城的小豆腐水饺。小米煎饼主要是用沂蒙小米、高梁、大豆为原料,手工烙制而成,该产品营养丰富,酥脆可口,香甜适中,余味无穷。

参考文献:

《泰山大观》

《泰山封禅与祭祀》

文化资源范文第6篇

蔡志松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并在那里任教。虽然自1998年以来。他已参加过多次国内的雕塑展,但作为一位青年教师,他不是中国雕塑界的风云人物。2002年4月4日新华社的消息,使人们注意到这个不善言辞的青年,他获得巴黎秋季沙龙的最高奖,再一次让我们反思,在全球化思潮与民族文化冲突的今天,中国雕塑如何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这个问题转化为蔡志松的个案,可以理解为应该如何认识获奖雕塑《故国系列》在当前文化环境中的价值?

我想这里有两个问题可以讨论。第一个问题是,在当代雕塑越来越强调公共性的时候,我们如何认识公共性的内涵。也就是说,作为公共艺术的雕塑艺术,其艺术价值来自何处?在意识形态强大的社会文化制度中,雕塑家作为精神生活的个体,如何保持个人的独立的精神探索并将这种精神的创造与当代社会的文化取向进行融合?

纵观中外雕塑史,雕塑艺术与陵墓、石窟等建筑艺术的关系始终密切难分。作为一种巨大的社会经济投入,雕塑艺术被赋予了重要的社会政治、文化、宗教等各种功能。这使得雕塑家的个性化表达受到很大的制约,二者之间的冲突与调合,成为不同时代雕塑艺术潮流的发展因素。90年代后期,出于对群体意识的逆反和确立自我的需要,艺术家的个人价值观正日益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出发点,特别是青年艺术家对个人经验与感受的重视,超越了对于普遍性理想与社会群体价值观的关注。而当代雕塑面临的却是日益迅猛的城市化发展对其价值公共性的普遍要求。如何处理这一普遍化要求与当代生活对雕塑家个人表达的独特性与深度化的要求,就成为当代艺术公共性的基本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首先要关注的是雕塑艺术家个体的精神状态与文化素质,特别是他们在传统意义上的架上雕塑领域里的纯艺术探索。概括地说,我认为,当代公共艺术(包括城市雕塑)的发展,应该建立在当代架上雕塑的艺术探索的基础上,后者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前者的艺术水准。没有高水平的雕塑家的个性化的自由表现。就谈不上真正意义的公共艺术的发展。许多地方的城市雕塑在抽象化、模式化、概念化的样式复制的泥沼中越陷越深,成为闪闪发亮的不锈钢垃圾,就在于城市雕塑在一些“菜雕”生产者那里已成为通用产品的样式设计与模块组合,失去了与传统文化与当代城市文化的精神内涵的联系。

第二个问题是,在现代信息社会条件下,当市场经济中的强大的流行文化成为当代人的文化快餐时,当代艺术能否满足现代人自我表达与交流的需要?它能否通过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挪用和重组,来呈现当代人的精神状态?

关于中国的文化资源问题,艺术家许江有一句话讲的很好――“我们不能把传统仅仅作为遗产来保护,因为遗产是一种不动产,应该将传统作为一种有效的活的资源”。与中国画不同,以20世纪从西方引入的学院雕塑为主体的中国雕塑对于传统文化资源的转换只是刚刚开始,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意境正在成为中青年雕塑家的重要创作资源。

1995年蔡志松创作的雕塑《面庞》,就已经尝试将石材与铜材结合,以思想者冲破顽石束缚的象征性形象,表达工业文明与原始文明的冲突、物质与精神的冲突。1996年他的毕业作品《夏日》与《季风》不仅显示了扎实的造型能力。而且展现了他以人物的体态表达人物内在精神的艺术追求。1997年创作的《黄河二月》也许是受到著名雕塑家刘士铭的影响,在陶塑的横卧农民的形体中,以极度夸张的大手与石窟佛像的头部造型,表现一种博大沉雄的民族气质。1999年创作的青铜雕塑《果实》,虽然人体的造型具有马约尔式的概括与凝重,但人物的头部造型,具有典型的中国古代佛像石刻的韵味,这反映出他对于中国雕塑传统的自觉眼光,正是这种眼光推动他尝试对中国传统雕塑的现代转换。

蔡志松认为:“在现代艺术领域里,一直在提倡艺术多元化发展,其实这种多元化是以西方文明为主导的多元化,其本质是一元化。一个民族如果文化精神消亡了,那么民族精神也将被动摇,艺术家是社会最敏感的神经,艺术家有责任将本民族的文化继承并光大。但是由于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使我们遗憾地看到当下许多地域的文化被西方强势文化解构或边缘化。我们现在多数人都在追随西方的潮流,我要做的就是打破这种一元化,开创另外一种现代艺术样式,一种能体现我们东方民族气质,能包涵我们中国几千年文化底蕴的现代艺术语言,在宏观的文化领域里真正和国际平等对话。”

1999年对于蔡志松的艺术是一个关键时期。他以树脂、铜皮、铜线、席布等材料的综合运用,创作了一位古代的武士头像,取名为《故国颂》,这件作品不仅确立了他的《故国系列》的基本创作程序,也确立了他后来日渐明确的《故国系列》的创作思路。作品题为“风”、“颂”,也许正是蔡志松对金戈铁马、百家争鸣的先秦风范的遥想与追忆。

《故国系列》表达了蔡志松对于失落的中华文明的追想,虽然借用了秦俑的人物模式,但不是流行的类似题材作品的简单摹拟。他的人物造型,看似写实,但具有很强的主观概括性。他以现代人物的动态表达古代先民的强悍精神,这些人物一反静立的常态,像罗丹作品中的人物,具有特别的动态与内在精神张力。麻布的运用,不仅增强了形式上的视觉对比,也具有返朴归真的感觉。这不是秦汉雕塑造型的重复,而是对中国人文精神的再理解,在蔡志松的作品中,先秦人物的形象以现代主义的风格出现,精到的处理手段中,不仅焕发出材料的美感,也传递了一种静穆的古典意境。通过朴素的造型与精到的材料处理,达到一种理性的严谨所带来的秩序与平衡。

毕加索认为:“一个艺术家了解他以前或是同时代的所有艺术形式是有益的,如果说这是为了寻求一种动力,或是认识他必须避免的错误的话,那么这就是一种力量的标志。不过,他必须注意别去寻求模型。一个艺术家一旦把别人当作自己的模型,那他就完了。真实是唯一的出发点。”蔡志松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借用了传统艺术的程序化表现形式,他的《故国系列》无论从形式感还是材料的运用上,都有很强的视觉美感。就像秦始皇兵马俑在整体的统一中仍然具有肖像式的人物个性的表达,是一种对古代人物的现代性理解与重构。

现代雕塑对于中国雕塑来说仍然是~个有待展开的历史性课题,需要有一个较长时段的创作实践。在目前的状态下,我们看到学院传统的写实雕塑仍然占有重要位置,这是因为雕塑家所受的教育背景制约着他们的思维,他们在人们习以为常的雕塑形象中,力图拓展不同的组合结构所具有的新的文化内涵,以及意义理解与阐释的多样性。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当代雕塑具有广泛的发展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如果只是一种形式与细节的丰富,缺乏某种明确有力的原创性的思考,则有可能在含糊、琐碎的拼凑之中丧失对自然与八类的信心。我希望在多样化的雕塑实践中看到更为坚定的方向性的探索,从而使当代雕塑具有更为鲜明的个性化面貌。

文化资源范文第7篇

>> 文化资源向文化商品转化浅析 爨乡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转化的思路与措施 文化资源向文化品牌的转化 文化资源向文化创意产业转化的支撑因子分析 本土文化资源向文化创意产业转化的机制研究 整合文化资源 发展文化产业 挖掘文化资源 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的资源依托和文化当量 古都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的转化研究 大明宫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影响因素探析 文化资源向资本转化的模式分析 新疆文化产业的资源优势与开发 论文化产业开发中的民俗资源借鉴 浅析影视文化产业与旅游资源的互动发展 文化:由资源向产业转变 依托重庆文化资源 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区域经济 依托草原文化资源 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以文化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依托特色文化资源 发展地方文化产业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浅析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资源的转化 浅析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资源的转化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郑洵")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学界对文化资源及产业资源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立足中国文化资源转换率偏低的现实背景,从必要性、基本要求、转化条件、过程及意义等方面,对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资源转化的问题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在研究转化过程中,构建了相关流程图,从四个阶段切入,详细说明了转化步骤,旨在为实践奠定基础。 关键词:文化资源;文化产业资源;转化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8-0112-03

一、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资源转化的必要性

我国是文化资源大国,拥有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数以百万计的艺术珍品、典籍和文物,截至2014年,我国共有47项世界遗产,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意大利。但是,我国又是文化产业小国,2006年,曾有机构对十个主要国家进行文化产业竞争力比较,企业战略竞争力指数最高值为0.87,10国平均值为0.5,我国企业竞争力指数仅为0.22,排名末尾[1]。由此可见,丰富的文化资源并不等同于产业资源,我国在文化资源上的优势也未能完全转化为产业上的优势。

据统计,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约为2.1万亿元,与GDP的比值为3.63%,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20081亿元,比上年增长11.1%,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1个百分点[2]。这意味着文化作为资源参与经济活动,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经济发展与转型的重要特征。在文化与经济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即是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资源。

一般来说,在没有进入交换和转化之前,文化资源只是以“资源”的形式存在,其本身只具有象征性的价值。只有经过了产业化开发,文化资源才能够转化为文化产业资源,实现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同步,进而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转化是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之间进行交换、流通与消费的基础[3]。

二、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资源转化的基本要求

(一)以“需求化”为导向,进行“针对性”转化

需求是消费的第一动机,没有社会文化需求,就不存在文化资源的转化问题[4]。文化产业的价值是指向消费的,即文化资源向产业资源的转化必须满足主体特定的文化需求,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替他们策划、开发与生产,在其过程中去引导和塑造民众的审美情趣。此外,对于目标消费群要有所侧重,需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这样文化资源可以在不改变原有的核心特色基础上,分层转化,既坚守文化底色,又有足够的产业操作空间。“针对性”的提出是为了能在资源的转化过程中形成“亮点”,符合现今“个性化”、“独特化”的消费特征,也是区别于同类型产业资源集群的最大特点所在。

围绕宗教文化,我国各地规划建设了许多相关主题的休闲度假场所,其中,运作最成功的便是三亚南山佛教文化苑。为了更好地将佛教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以适应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在坚持统一的宗教文化符号下,又划分了三大主题公园――南山佛教文化苑、中国福寿文化园和南海风情文化园,为游览者提供不尽一致的风景与体验,同时,推出了“生态游”、“体验游”、“休闲游”、“养生游”等不同主题的游览线路,通过针对性的产业开发与运作,满足更多的消费诉求[5]。

(二)以“国际化”为方向,进行“为我性”转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当今世界进入了国际文化战略竞争的时代,一些全球性的文化产业集团正从“规模优势”向“范围优势”转化[6]。文化产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整合与营销也出现了跨地区、跨国界的合作。例如,1997年美国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好莱坞大片《泰坦尼克号》就是由7个国家的30多家公司协作完成,其中音乐制作外包给了日本索尼公司,特技制作外包给了美国Digital Domain公司,而Digital Domain公司又请了16个国家的中小技术公司协助制作[7]。

具体来说,文化资源的流动呈现出两大明显特征:1.以强大的经济资本为保障的文化资源,在转化为产业资源后,形成含有文化价值的商品或服务,通过文化市场进行全球文化扩张;2.以这种强势文化资源为基础的文化产业,借助先进传播媒介,欲在全球建立和巩固文化霸权。面对这样的严峻态势,一方面积极加强文化产业的国际化研究,无论国家还是地区,必须坚持执行“走出去”战略,使转化具有一定的国际化视野。同时,在此过程中,也需掌握文化资源较为丰厚的主体,使用本民族的交往符号体系,依靠科学技术实力,提升对文化资源的编码能力[8],如此一来,不仅在表达和传播“为我性”方面获得了优势地位,也能够加强文化资源流动的“为我性”,提升文化商品与服务宣传、输出的支配地位。

(三)以“综合效益最大化”为指向,进行“保护性”转化

以往,对于文化资源的转化都是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简单的将文化资源货币化、物质化,进行超负荷的利用与开发,以此认为完成了向产业资源的转化,其结果往往导致文化资源的社会功能无法全面发挥出来,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扭曲与浪费。例如湖南湘西的凤凰古镇,自2000年开始大力开发利用而兴起的旅游业使原本清新、宁静的边城不复存在[5],古镇人认为“求利心切使得他们丧失了少有的冷静与独立思考能力”,实行的门票政策更是打乱了凤凰古城的原有生态,使景区失去提升品质的动力。由此,不难看出,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特殊资源,其自身兼具文化传承、民众教化、形象塑造等多种角色,当被转化为文化产业资源后,更是具有独特的思想价值、知识价值与审美价值[9],因此,在进行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资源转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原则,保护好历史文化遗存、遗址等物态文化资源,提升转化与利用的效率,符合社会科学文明发展的要求。

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的岐江公园,前身是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粤东造船厂,在历经近50年的风风雨雨后于1999年破产,它见证了新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种种辉煌与艰辛,因此,设计者在改造过程中并没有将其毁坏,而是充分利用了造船厂的工业元素和原址生态环境,在厂房与机器的基础上,将其设计成一个开放式的休闲场所,创建了公园和园林空间。2009年11月7日,岐江公园因其设计“很关心恢复剩余的结构与现有的城市范围连接,负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而获得了美国城市土地学会(Urban Land Institute)颁发的“2009年度ULI全球卓越奖”。

(四)以“整合优化”为动向,进行“集群性”转化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场竞争已经从企业发展战略向产业集群战略演变,产业集群通过协同效应展现出了巨大的竞争优势,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6]。整合优化是合理配置文化资源、促进其向产业资源集群性转化的前提。

文化资源的整合优化即是将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作为一个系统,使系统内各种文化资源通过联系、渗透、互补等方式,组成合理结构,实现整体优化、发挥最大功能[10]。对文化资源的整合优化而言,首先需对资源市场进行调研、评估与规划,这是整合优化的基础,以避免雷同与浪费现象;其次,因同区域的文化资源既有其独特性,又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面对文化资源系统中的特征和重点,必须进行先后排序;最后,需加强文化要素的同类归集和同质整合,促使文化资源发挥整体优势,实现产业转化的规模效应以及价值的最大转化。

此外,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也是集群性转化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文化产业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之间可以形成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衍生产业为一体的产业系统,从而带动多层面多维度的开发和发展[10]。然而,我国很多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都是打一枪换一个题材,在对资源实现产业链的挖掘上并未真正形成辐射。以作为文化资源的“三国”文化为例,其转化中所形成的产业链主要是基于本身的丰富性(如图1所示),而非经过规划与整合,所以该产业链上的产品处于各自为营的局面,无法合力形成品牌,集群效应低下。

图1 三国文化资源转化开发简示图

三、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资源转化的过程

(一)转化的条件

1.社会条件

为了实现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资源的转化,社会应该保障其转化的经济、社会条件和环境,保证其他资源与相关因素的提供,促成其向文化产业资源转化。

2.行为条件

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必须尊重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基本规律,在文化演进逻辑与经济逻辑这两种逻辑的相互作用下,最大限度地挖掘文化资源的经济效益潜能,使其通过整合优化成为文化产业资源进而产生效益和利润,同时,实现文化要素的产业化流动,用市场手段和规律引导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

3.制度条件

采取对自然资源立法、知识产权保护等方式,使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的风险降至最低,保障实践者的根本利益,实现文化资源转化后的双重成效。

(二)转化的过程

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资源的转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步骤如下:

1.甄别与评价阶段

对文化资源进行客观、科学地评价与度量、把握各类文化资源的特性是合理转化文化资源、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资源优势,进而发展成为了文化产业优势的前提。

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可以被开发利用形成文化产业资源的,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甄别哪些文化资源是可以进行转化的,哪些是必须进行保护的。对于完全属于文化事业范围的文化资源则无法进行产业化经营;对于不属于文化事业、但市场潜力较小的文化资源则不具备产业化经营的条件;对于介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文化资源及文化产业特色强、市场潜力大的文化资源才可以选择被转化与开发[4]。

甄别之后,即对这些能够被转化、开发及利用的文化资源进行评价,分析其价值、可持续发展空间及产品市场,由此确定转化开发投入的力度与规模。

2.整合与集结阶段

对文化资源的整合是对有价值的文化要素自觉综合结构化的过程。没有进行整理的文化资源,例如传说、壁画、文物古迹、民俗建筑等,以历史遗存的形式分布在生活中,对这类资源最重要的应当是注入时代精神,使之能够与当代的人、事物发生互动,再通过对相关资源的补充开发,最终成为具有完整市场吸引力的产业资源。具体步骤如下:(1)对文化资源要素进行总结和比较,然后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构建文化产业资源结构框架,定位各要素;(2)将类似的、能够产生相似的综合性效益的文化生产要素进行集结,打造区域文化产业链,形成规模效应和协同机制;(3)在以产业化为导向的运作中,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或实物用来扩大资源的转化、开发、利用与生产。由此,文化生产要素被纳入到文化产业运作的关联中,可充分发挥其各自的职能与功能,将文化资源中的文化符号转化为产业资源中的文化商品与服务。特别地,在转化的过程中,需要有创意、高新技术与现代化的商业模式作为支撑[11]。

3.组织与实施阶段

对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的组织实施,是指依据在整合与集结阶段所构建的结构框架及定位以及具体的整合、利用、开发方案来实施文化资源的转化,完成既定的各项内容。通过组织与实施阶段,将文化资源所包含的经济价值彰显出来,付诸于实践,并将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

4.检查与反馈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即是将产业资源面向市场,让市场检验资源转化结果的合理性与正确性。在经过市场的配置与确认后,文化资源成功实现向产业资源的转化。此外,该阶段还将对上一阶段的规划与实施进行评价,特别是转化过程中的针对性、为我性、保护性与集群性,旨在为下一阶段(产业资源发展为文化产业)的工作奠定基础。

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资源的转化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资源转化途径

四、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资源转化的意义

中华文明5000 多年的发展历程,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其经济价值难以估量,倘若能使这些文化资源成功转化为文化产业资源,就极可能发展出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如闽南的布袋戏文化、江南的古镇文化、的宗教文化、岭南的早茶文化等,这些类型各异的地域文化,不仅为区域商品生产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产业化的介入,还能够引导人们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活动,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强大力量,带来文化与社会价值的持续性增值,最终为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徐浩然,雷琛烨.文化产业管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 中国经济网.http:///culture/gd/201501/23/t20150123_4 417470.shtml,2016年6月24日第一次访问.

[3] 方董平.文化资本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4] 严荔.四川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5] 李发平,傅才武主编.文化资源、文化产业、文化软实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6] 牛淑萍.文化资源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

[7] 吕庆华.文化资本的产业开发[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

[8] 陈锋.文化资本导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

[9] 刘双,李伟.论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的转化[J].知识经济,2008(1).

[10] 潘琪.“三国”文化资源的多维产业开发研究[D].暨南大学,2012.

文化资源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文化旅游 文化资源 生态旅游

就我县本身来讲,单纯的生态旅游资源不足,但文化旅游资源却极为丰富。努力实现文化旅游资源整合是我县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文化旅游应从八个方面入手:

一、努力实现文化旅游资源整合是东阿县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今旅游分为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两大类。文化旅游以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主,生态旅游以秀美的自然风光为主。典型的生态旅游资源众所熟知的如,桂林山水、杭州西湖、青藏高原的雪域高山、内蒙与新疆的大漠风光等等。但是如北京故宫、长城、明十三陵、清东西陵、河南少林武术等是典型的文化旅游资源。就东阿县而言,缺乏浑然天成、雄险奇秀的自然风光,生态旅游资源不足;但文化旅游资源却极为丰富,东阿县的文化旅游资源在聊城地区是首屈一指的,拥有部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等在内的一大批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东阿作为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东阿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阿胶文化、吉祥文化、黄河文化、梵呗文化等四大文化脉系。目前,全县有文物保护点500多处,其中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曹植墓,坐落在地处东阿县城南20公里处的鱼山乡鱼山村,毗邻黄河西岸的鱼山西麓。1996年曹植墓被国务院核定为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东阿县发展生态旅游先天不足,凭借丰富的文化资源,努力实现文化旅游资源整合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可以看到的是,我县的文化旅游开发还十分不够,效益微乎其微,文化资源很多没有被开发为旅游产品,不能形成文化旅游产业化。比如,东阿县作为曹植墓的所在地闻名于世,隋碑亭、七步路、羊茂台、洗砚池、梵音洞、摩崖刻字、观河亭、仙人足印、穿阳洞等故事妇孺皆知,而这些几乎都还未形成较好的旅游产品。由于开发不到位,至今未能取得应有的经济社会效益。

二、实现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加快文化旅游发展

我县之所以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而文化旅游落后,并非对文化旅游不重视、不积极,而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借鉴文化旅游发达地区的经验,实现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加快文化旅游发展应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

第一,妥善处理文化旅游与旅游理论研究的关系,使旅游理论研究为文化旅游提供学术支持,景区文化品位和旅游质量得到共同的提升。“旅游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是旅游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以及提出各种应对方法和操作方案的理论依据。”国外内游客由于历史背景、知识结构、文化背景、教育背景等原因而导致了在旅游消费方式、动机及行为的差异,要开发出适合国内外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必须加强旅游理论研究,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旅游市场是变化着的,旅游者的需求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旅游理论研究的内容也要不断地更新和深化。由于文化旅游开发涉及的面远远要比其他旅游开发的面广,涉及到、民俗文化、历史人物等分布广、地域强,旅游对文化影响大、民俗文化存在非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开发难度要比物质文化难度大,文化旅游离不开非物质文化的研究,否则,文化旅游就缺乏学术支持,无法定位,弱化其吸引力。文化的基础研究可弄清是非,为文化旅游定位。如要把曹操墓开发为旅游景点,就必须先进行历史学研究,考证出其具置。若不先进行学术研究,仔细考证,怎能找准其具置?顾客进行文化旅游,一方面是为了欣赏优美的景色,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弄清景区诸景物的历史源流及各种价值。缺少文化基础研究,对景区的解说就苍白无力,难以满足顾客这方面的需要,从而减弱对顾客的吸引力。因此,通过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促进我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文化基础研究为其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总的原则是利用文化基础研究促进文化旅游,又利用文化旅游资助文化基础研究,形成互相促进发展的局面。

第二,根据人们的需求,进行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文化活动方面的特色文艺演出是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载体,它必须根据市场的需求而设计,因此开发哪些文化资源,如何开发就成了研究的重点;同时,文化活动需要根据其周期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方案;特色是旅游产品经久不衰的生命力,精品是旅游目的地的形象,高品质的特色文化等都需要进一步围绕主题进行创新性研究。

主题创新是“在主题资源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适时推出新的旅游产品内容,在动态中把握并引导旅游需求,充分依托市场,引领消费时尚。与内涵创新注重于原有内涵的挖掘相比,主题创新更倾向于选择新的主题。”当然所谓的创新并不是标新立异,更不是无根据的创新,而是主题资源不变但文脉和市场需求都完全改变下而发生的。主题核心文化具有市场前瞻,引导市场潮流,只有不断为主题核心文化注入新的文化内涵才能保持主题核心文化的竞争优势。如杭州的《印象西湖》、西安的《大唐乐舞》等都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突出文化特色的文艺演出,突出了世界旅游大国独特的东方神韵,制作精美、演绎精湛,格调高雅的演出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

第三,妥善处理文化旅游与文化创作的关系,借以丰富景区的文化资源,并使旅游景点增加文化气息,提升文化品位。与普通旅游资源不同的是,整合后的基本资源是文物古建、历史遗迹,而其是先人文化创作的产品。文化旅游景区往往还发售各种纪念品及书画、光盘等,他们更是文化创作的产品。因此,必须将文化旅游与文化创作密切联系起来,利用文化创作来促进文化旅游。具体做法可参考:组织作家、诗人、记者、书画家、摄影家等,到景区体验生活,举办笔会,创作出版游记、诗集、画册等;将名家创作的游记、解说词正式出版,并作为纪念品出售;根据各地历史文化特点,编导一些雅俗共赏的短剧在景区演出,这些演出活动可刻录成光盘,作为纪念品出售;拍摄有关电影、电视剧在景区播放,优秀的可到省市甚至中央电视台播放。

第四,妥善处理景区资源和景区外资源的关系,使景区外资源为景区内景色增光添彩。文化旅游虽主要依赖景区资源,但红花还需绿叶衬,也离不开景区外资源的帮衬。便利的交通、沿途优美的景色和繁荣的经济,会为景区增光添彩;若交通不便,沿途皆是荒山荒滩,又经济落后,重者会造成景区内资源养在深闺无人视,轻也会降低其吸引力。搞好文化旅游,不能仅在景区内着手,也要从景区外着手,首先整修道路,便利交通,同时搞好沿途绿化,并繁荣沿途经济。

第五,妥善处理各景点之间的关系,形成旅游系列,提供一条龙服务。游客并不满足于只游览一个景点,要求在同样的时间和同样的花费下,尽量游览尽可能多的景点。旅游一般至少要耗时一天,若是单一的景点,一会儿便游览完毕,在同一天内无法同时游览其他景点,对其时间和金钱都是浪费,从而引不起游客到此地旅游的兴趣。因此,要加强资源整合,用方便的交通把周围相关景点连接起来,形成旅游系列,提供一条龙服务。就像当前东阿县所拥有的路线。中国东阿政务网,给出了多种合适的路线:一类是精品线路推荐,曹植祭拜、佛教音乐展示、鱼山山顶观光、鱼山特色度假村、曲山温泉度、阿胶博物馆、阿胶体育馆、阿胶厂区生产参观、阿胶餐饮购物、阿胶文化环境塑造等;二类是一日游旅游线,一日游:曹植公园东阿文化广场金钢力功会馆东阿阿胶博物馆东胶集团工业生产线东阿县科技工业园区城区购物、曹植公园阿胶博物馆阿胶工业旅游鱼山曹植墓旅游景区净觉寺金刚力功魏庄石坊张本墓地及家宅仓圣墓地一带;这样多选择的路线,可以很好的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第六,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扩大景区的知名度。有知名度方可引来游客,若人根本不知道有此景点,就不可能来此景点旅游。人人皆知曹植,却不知其墓地就在东阿。“听景是基础,看景是结果。”东阿县的新闻媒体、外宣部门、互联网等要加大对境内景区的宣传力度,借以提高县内景区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上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力争达到“中药滋补三大宝,人参、鹿茸和阿胶”那样的宣传效应。加大在重点市、省和中央媒体宣传的同时,还要积极扩大宣传覆盖面,尤其是要积极开拓境外宣传渠道,把被誉为“万户喜鹊吉祥地,千年阿胶福寿乡”的东阿、推向全世界。

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实现文化与旅游的紧密结合,将会为我县旅游经济带来质的飞跃,文化是神,旅游是形。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才能使得城市发展形神兼备,才能用文化带动旅游。

参考文献:

[1]张凌云,也论旅游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与余书炜同志商榷[J],旅游学刊,1997(6)-47

文化资源范文第9篇

[论文关键词]文化资源;转化;直接转化;间接转化;非专属性

文化传播产业是从市场经济模式中破茧而出的新兴产业,是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也是当代人类社会新的财富创造形态。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2l世纪新的传播、生产与消费方式,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推进文化产业的全面建设和快速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构筑起创新型国家的坚实的文化基础。因此,准确把握文化传播的内在特性,是开启文化软实力之门的一把钥匙。

在全球化过程中,文化传播绝不仅仅是文化和精神扩散过程,而是与经济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无论是对本国国民的熏陶、教化,还是对世界各国的展示、影响,文化的传播总是伴随着人流、资金流、商品流的涌动、汇聚而同时发生。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文化是作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力量而展示的,在文化软实力形成的过程中,经济又成为文化生产和传播的坚实基础和巨大推动力量。经济与文化在实践中二者互为条件、手段和目的。文化是经济发展的背景、手段和内在动力;同时,经济活动为文化生产奠定了物质基础。经济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载体,如文化商品和商品文化等,另外,经济,活动为文化传播创造了新的契机和渠道。因此,文化的生产和传播不但要依靠文化自身的厚度和活力,而且要依靠先进的生产力及其所带来的先进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当前在实践中,各地轰轰烈烈发展文化产业便是更好进行文化传播的有效举措。然而,怎样发展文化产业,在理解和实践中尚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比如,近年来,许多地方都提出了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某某优势”的文化乃至社会建设的目标。这是一个针对性很强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提法。然而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转化的方式、途径以及属性究竟有哪些,还需要作比较深入细致的理解和思考。

关于文化资源的转化,与之相关的理解大体有两种:一是由“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转化。我们知道,“产品”既可以是“商品”,也可以是“非商品”;转化理论的提出者包括所有希望发“文化财”致富的人,显然吏多是期望转化成“商品”,而且是由本地的文化企业常年生产、具有较高产值和产销优势的文化商品,而非不能实现商业价值的、或根本不具有商品属性的文化产品。二是由“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即可以理解为以某种产品为龙头,形成相关的产业推动和提升。我们知道,“资源”是借用经济学的概念术语,指的是原材料。经济学所述物质生产中的资源是有形的物质;“产业” 是由一批稳定的相关企业及其产销活动来构成,也就是说,企业是一种经济组织、一种机构,产业是由一个或一系列同类机构组成的行业及其活动。而文化生产中的“文化资源”既有有形的物质,更多的则是无形的、精神形态的东西,文化企业、或是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源的“拥有地”或“原发地”(姑且这么称之)并无直接的关联,一个地方有无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不在于该地是否具有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严格说来,根本不存在无“文化资源”的地区)或是文化资源与文化遗产是否丰厚,而在于诸如相关的人才、科技、创新等综合情况。所以,“资源”的“优势”与否似乎并不那么重要,否则,即使创办了一定的文化产业,“转化”的现实性、必然性及操作性等也都大成问题。

由此来看,这里讲的向“产业”转化实际指的还是向文化产业盈利状况的一种转化,是把历史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文化份额强势。当然,文化产品需要经济效益的支撑,然而文化产品又不同于寻常的物质产品,对于使用者的意义不只是简单的“消费”,而是会产生更多的具有社会属性的复合功能。所以,当我们一味地从经济利益的视角强调文化资源的转化时,文化资源及其文化产品的社会属性便可能被弱化,这种资源的开发也将面临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甚至改头换面的危险。需要强调的是,任何的“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既凝结着一个民族长期历史发展的文化传统和心理积淀,又反映着时展对现实生活带来的新思想和新感受,能够为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因此,无论以怎样的形式进行怎样的转化,都切不可以去盲目地追踪某种短视、短期行为,不可以离开人类为追求自我超越所进行的精神性劳动的价值目标。

由于文化资源的自身独特性,文化资源转化的方式和途径也有了很大差异。一是直接转化,即将文化资源(文化遗产)直接转化成商业性的、盈利性较强的文化产品,并形成一种、乃至多项的文化产业。如开发旅游产业,修缮仿建宫殿、寝陵、古城(如平遥古城、荆州古城)、寺庙、古县衙,像河南内乡的古县衙门、山西晋城的“皇城相府”、安徽黟县西地村民居、凤凰古城沿沱江两岸的“吊脚楼”、以及以山西祁县“乔家大院”为代表的大院建筑群民宅等,形成旅游观光景点。这一类当然也有代偿性文化产业,如深圳的《锦绣中华》、《民俗村》、《世界之窗》;香港的宋城等。可以说这些人工仿造的、代偿性的文化产业都很成功,但是它们并不能替代原形景点的本原性文化项目,只可能扩大原景点的知名度、促使推动其产业化发展,香港宋城之于杭州的“宋城”、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即此。

同样属于直接转化的还有民族歌舞,传《丽水金沙》、《纳西古乐》、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歌舞表演、以及其他许多“原生态”类歌舞演出。包括独特的民俗风情表演、民间技艺推广也可以直接转化为盈利性“文化产品”,像云南大理的“三道茶”、内蒙新疆蒙古族地区的向客人“敬酒”礼仪、中原汉族的抛绣球“选婿”、“抬花轿”以及其他诸多民族的“对歌”、“选婿”、“抢婚”、“人洞房”等喜悦仪式;还有少林武术的表演、传授也在此列。甚至生活本身的某些部分,都可以以文化资源转化的方式并人盈利性的行业。这些转化基本都是现成的、不需要加工、至少不需要过多加工或重新创作的,也就是说不需要新的智力投入、甚至资金投人的文化项目。这种直接转化的要求,是要最大限度的保持原有的文化形态,其中属于民族习俗、礼仪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则必须严格保持原有的形态,不容有丝毫改变。

直接转化文化项目的共同特征,是具有独特性甚至惟一性,具有可观赏性、相当的趣味性、一定程度的娱乐性、大众的可参与性以及无限的可频繁重复(一天一次、甚至一天数场)性。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持的角度看,它的危险性也正在于,因取悦游客而失去信仰的虔敬和情感的真诚,流于游戏化,流于媚俗的做戏表演和拜金主义的油滑娱乐。

从本质上讲,这其实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消解。因此,民族习俗、礼仪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旅游表演与它的传承保护,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决不可将二者混为一谈,更不可将后者的希望寄托于前者。这也正体现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直接转化的另一个特点,是进行文化产业转化的文化企业都产生在“历史文化资源”的拥有地、所属地,成为当地经济实力的组成部分,甚至成为某种“支柱产业”。《丽水金沙》、《纳西古乐》之于丽江,凤凰古城文化游之于湘西凤凰县都是如此,福建武夷山旅游中的“茶文化”、“蛇文化”与竹筏漂流在其综合收入中也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

即使如此,能实现直接转化的仍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历史文化资源、文化遗产并不具有上述特性,只能进行问接转化。即,既要有呈现形态的变化、转换,又要有内容功能方面的变化转换既要有大量的、创造性的智力投入,还需要相当的资金投入。例如大量历史题材的出版物、文学作品、舞台艺术、影视作品、电子游戏等。在文化资源的间接转化中,也还有因程度不等而产生的区别,例如风光片、记录片、文化专题片等,可称之为“简单间接转化”,是复杂的彻底转化的过度形态。属于此类转化的也有像河南博物院等地的“仿古乐舞”、西安的“仿唐乐舞”、山西平遥县衙情景再现式的“审案”等。与某些形式相比,文学作品、戏剧艺术、影视故事片等的创作就要复杂得多,不仅人物、故事、细节的想象比比皆是,甚至从观念、理念的基本走向上都迥异于“历史文化资源”。比如上世纪80年代初甘肃的舞剧《丝路花雨》、后来的《大漠敦煌》,陕西的《大唐盛世》等,即使同样的题材,也会有不同的创作结果,以“荆轲刺秦”为题材的近10部影视剧情趣各异、绝无雷同即是明证。而像表现漓江岸边人家乡野生活的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表现少林佛事活动及周边农家生活的实景演出音乐大典《禅宗·少林》、甘肃北京两地的舞蹈《千手观音》等,则是这两种转化的过度性产物。这不仅因为他们较少情节内容,再现大于表现,也少了更为宽广厚重的文化内容的承载。上述事实表明,历史及思想观念跨度越大、呈现形态差异越大、创造虚构成分越多的转化,其生产企业、创作成果与资源所属地的单一关联性越薄弱,而在其他方面的综合要求就会越高些。

可以看出,文化资源与自然物质资源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既具有开发的无尽性,又具有非所属性。文化资源不像煤炭、石油、铁矿石那样有枯竭用尽的一天,也不是某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专利和专权,相反,文化资源是国际性的、无国界的,全人类都可以共享。美国的影视制片在对全球文化资源的开发转化方面可谓走在了前面,无论取材于荷马史诗的《特洛伊》、古罗马历史的《埃及艳后》,还是表现苏格兰勇士的《勇敢的心》、中国巾帼英雄的《花木兰》等等,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当然,由此又会促使我们更深入地去思考其它一些问题,这里暂且不论。

文化资源范文第10篇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发挥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培育文化市场,促进各类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形成了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文化产业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艰难历程。但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从整体上看,江苏文化产业的实力还不够强,与发达国家、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具体表现为:一是思想观念滞后,缺乏创新意识,许多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很不充分,具有市场潜力的一些民间文化、民间曲艺等资源尚未得到重视和开发。二是存在行政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全省没有形成文化作品共同创作、文化资源共享的新机制,缺乏一个能够提供全省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类节目的统一的资料库。三是文化产业发展不够充分,总量规模偏小。虽然历史、民族、地域文化资源丰富,但均未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缺乏完整系统的发展规划,缺乏精品、新品,产业规模扩展度不高,经济社会综合效益不高。

差距就是潜力。我们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江苏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以文化资源整合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先进文化的引领能力、服务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把江苏建成文化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的文化强省。

加快整合人才资源,为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提供智力支撑。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第一资本、第一财富。人才资源整合得好,才能集聚起雄厚的人才资本,增强人才资源整体竞争力。近年来,江苏省文化馆和南京市文化系统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文化人才资源相对集中的优势,打破行政层级分割,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通过环境引人、感情留人、项目聘人、投资育人,达到整合人才资源的目的。一是柔性咨询延揽人才。由省文化馆知名艺术工作者和全省乃至全国文化界知名专家组成咨询委员会,不定期地为江苏文化建设出谋划策、提供作品、参与研讨、培养人才等。二是推出项目吸纳人才。邀请省内外文化专业精英人士,共同打造文化艺术精品。由省文化馆编辑的《放歌新世纪――江苏创作歌曲集》荟萃了江苏近几年来新创作的优秀群众歌曲,江阴市的小锡剧《鸡笼风波》、江都市的扬州评话《整容趣事》、南京钱卫民的版画《江南四月》等多个作品在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上获“群星奖”。此外,省文化馆承办的江苏省暨南京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文艺晚会与乡情・风情・亲情――进京慰问江苏建筑工人文艺演出等多台大型晚会,其舞美、服装、音乐、化妆,甚至形体设计等,都是聘请集中了全国和省、市业内的一流人才参与协作、共同打造的成果。三是专群结合锻炼人才。积极创造条件,让专业文化艺术人才和分散在基层的群众文化骨干结合起来,优势互补,使艺术人才从基层获得更好的题材,基层文化骨干学到更专业的文化知识,既壮大了专业文化艺术单位的创作力量,又提高了群众文化工作的水平,达到了培养锻炼和提高人才素质的目的。

加快整合行政资源,为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创造体制活力。行政资源整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通过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除祛目前文化行政管理方面存在的多头管理、职能错位、各自为政、互相掣肘的弊端,从根本上改变“上面三国演义,下面八国联军”的混乱情况,梳理管控流线,减少管理层次,避免管理交叉,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重点在两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整合公共财政资源,提高文化投入集中度。从总体上说,受经济发展水平和观念因素的制约,目前各级政府公共财政对文化工作的资金投入还比较少,与加快文化事业发展、为公众提供更多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实际需求的落差比较大。这就更需要各级政府对目前各有关部门在文化投入上的资金进行有效整合,集中有限财力办文化工作的大事、要事、急事、打基础的事、事关全局“四两拨千斤”的事,切忌分散财力“洒杨柳水”。二是整合地方资源,形成文化产业发展合力。各地间利用相互的行政资源开展一系列长期文化艺术交流,如举办优秀剧目巡回演出、民族文化进京演出、高级声乐人才培训和资讯交换等,共同开发博大精深的江苏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

加快整合社会资源,为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名牌是市场的骄子,精品是市场竞争的胜利者。用市场“无形的手”和政府“有形的手”联手打造各种名牌精品,其社会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就会更大。南通市通过采取这种模式,连续4年举办“濠滨夏夜”广场文艺演出,观众达60多万人次。南通环西文化广场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宜兴市近年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荆溪之夏”广场文艺晚会,海安县文化馆策划举办了十届“海安文化之春”、“海安文化之夏”等系列文化活动,一届比一届规模大、效果好,成为深受群众欢迎、喜爱的文化活动品牌。这些生机勃勃的文化活动名牌精品,正在不断聚合更多的社会文化资源,为做大做强、做优做精地方文化产业发挥积极作用。社会资源的整合应充分考虑参与各方的利益,着力加强文化单位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合作、联姻、渗透、交流。一方面,积极鼓励引导企业投资于文化事业,另一方面,通过合作发展文化产业为企业树品牌、搞营销、培育企业文化。通过这种整合联姻,使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生存的文化单位,向联姻企业学习市场竞争和经营管理的本领,不断提高文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加快整合信息资源,为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构建网络基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文化产业发展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充分开发利用并整合信息资源,将对文化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采取两条途径加以推进:其一,建立资料信息库。系统收集全省创作、表演和导演类人才资料和近10年来获省级以上奖励的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类节目的资料以及各地舞美设计资料,以信息数据为载体,建立全省性文化信息资源资料库,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形成大规模、分布式、全息性的文化资源数据库群,发挥文化信息资源网络系统的优势,进行深度开发和高效利用。其二,建立信息沟通网络。为了优化和整合全省群众文化资源,加强上下联动,省文化馆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成立江苏省群众文艺交流中心。通过构建信息网络载体,促进全省的群众文化活动在活动规模、范围和质量上有更大的提升。各市县文化馆也要配合省文化馆建立文化活动信息网络,安排专人负责信息联络、沟通。这样,既可以节省地方组织文化活动的时间与精力,也能促进文化活动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总之,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只有大力推进文化资源的优化整合、科学保护和有效开发,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才能使江苏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新的产业优势,使文化资源潜力转化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为加快建设“文化江苏”、打造文化强省提供不竭的动力和活力。

上一篇:绿化养护范文 下一篇:思想文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