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需求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0 13:59:25

文化需求论文

文化需求论文范文第1篇

传统的效用理论认为,效用是对人们满足程度、幸福或者快乐的度量单位。古典经济学家假设效用可以准确度量,并且用基数来表示,被称为基数效用轮。基数效用论的两个重要内容是:利用边际效用递减得到需求定律,不同的人的效用可以比较,加总个人效用可以得到社会福利。在说明边际效用递减时,基数效用论举了很多例子,最常见的就是吃包子:人在饥饿的情况下,吃第一个包子感觉到很满足,吃第二个包子的时候满足感降低,吃第三个、第四个的时候满足感又变更低,到了吃第五个的时候,很可能效用为负,因为这时吃包子的人可能已经很饱了,多吃反而会不舒服。古典经济学家根据这一假设得出了递减的边际效用曲线,并进一步推导出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

但是,这一假设应用在文化商品上却并不绝对成立。典型文化产品的消费带给消费者的满足感很可能是递增的。例如,人们在第一次听到某首歌的时候可能并不觉得好听,但是经过反复收听之后就可能觉得琅琅上口并哼唱起来。这一现象可以由布尔迪厄(Bourdieu)提出的“文化资本”来解释。所谓“文化资本”,是指欣赏和复制一种或一类文化产品的必要知识。由于“文化资本”的存在,人们的品味(及一般文化)可以内生地变化。此外,网络经济理论关于边际效用递增的假设也可以用来解释这一现象。网络经济理论认为,网络消费品的效用会随着新的消费者的加入而带来边际效用的增加。例如,只有一台电话被使用时无法产生效用,但当同一网络里的电话越来越多的时候,边际效用会递增。我们在消费某种文化商品时,例如看电影,就会发现当收看这部电影的人越多时,看这部电影得到的满足感也会越大。于是,我们在网上能看到电影公司发起的关于某部电影的讨论,很多电影公司也会在自己的网页上建立了电影论坛。但是,是不是所有文化商品的边际效用都是递增的呢?答案是否定的。在文化商品中,处于需求层次下端或者知识含量较低的产品的边际效用仍然是递减的。对于边际效用递增的文化商品来说,其需求曲线向上倾斜,如图1所示。此外,文化商品的需求还具有随机性,即消费者对某种文化商品的消费偏好是随机和无法预测的。二、文化商品供给的特殊性

文化商品的供给更为复杂。对于一般商品来说,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意味着价格与供给量是同方向变化的。而对于文化商品来说,其短期供给曲线也是向上倾斜,长期供给曲线却可能是平坦的,如图2所示。对于大部分文化商品来说,其初期投入成本都很大,如电影、电视节目或唱片等,在制作时往往需要投入很大的财力物力,但是一旦被制作出来,再复制的边际成本却是固定不变的。另外,文化商品还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其价格是基本上不变的,是非弹性的,而是刚性的。因为文化商品的生产周期很长,但演出周期很短。开始定的价格是策略价格,一旦实行就很难变动。因此,这部分文化商品的长期供给曲线通常来说是平坦的。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对于剧场表演来说,其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因为对于剧场表演的场地提供商来说,座位数量并不会随着票价的上升而增加。

此外,文化商品可以根据经济性质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类:私人产品、准私人产品、准公共产品。书籍、杂志、唱片、录音带等属于私人产品,这类文化产品是文化产业中最成熟的商品形式,经大量制作后通过批发、零售渠道销售到个体消费者手中;而电影、剧场表演、音乐演奏会、现场演奏会等属于准私人产品,这类产品是在有既定座位数量的表演场所中被消费的,即便是公开的,某人购票入场后仍在效果上排除了另一个可能进入观赏同一表演的人。广播电视和电视台播送的各种节目则属于准公共产品。文化商品性质的不同决定了其供给方式的不同,而供给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其产业性质的不同。美国经济学家皮卡德(RobertG.Picard)将美国的媒介产业划分为了四种产业。其中,电影、杂志产业介于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之间,录像带、唱片、图书产业大致上属于垄断竞争,而无线电视、报纸和有限电视则介于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之间。

文化商品在消费过程中也伴随着对文化商品的再生产,并且这种再生产在信息化时代下被扩大。当一个消费者存在正外部性的消费行为时,会增加其他该产品消费者的消费质量,等同于这个消费者在增加价值。因此,这个消费者也被认为参加了该文化商品的生产。在信息时代,电脑网络和通信网络的存在使得消费者参与再生产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赫希(Hirsch)认为文化商品总是被过度地生产出来。

三、小结

长期以来,文化在我国一直被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部分,仅仅和事业联系到一起。这导致了我国的文化商品市场发展的不够成熟,表现在:文化商品的市场化程度不高,文化商品的普及率较低以及对潜在的消费者的培养不够。然而,经济规律表明:世界经济的产业中心必将逐渐由有形的财物生产转向无形的服务贸易生产,文化商品的经济意义也将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料。因此,对于文化商品的经济学角度分析的重要性也将日益显现出来。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文化市场逐渐发展起来,文化在实践中也已经显示出产业性质的一面。至今,学术界从经济学角度对文化商品的研究仍比较少。基于此点,本文试着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文化商品需求和供给的特殊性。

【关键词】文化商品需求曲线供给曲线市场

参考文献:

[1]吴克宇.电视媒介经济学[M].华夏出版社,2004,1.

[2]楚尔鸣,何恒远.基于网络经济的消费理论创新.中南大学学报[J].2003,(4).

文化需求论文范文第2篇

农民的文化需求表达呈现精英化、非制度化特征文化权利与政治权利、经济权利一样都属于宪法赋予人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人大、政协和党代会等正式组织是农民文化权利表达和行使的重要渠道,但这些主渠道表达方式正日益显示出精英化的特性,即在参与表达和投票的主体构成上,农民的比重和份额严重偏低,农民的呼声和吁求趋于衰弱,决策权和话语权正逐步被其他群体和阶层所掌握,农民的文化需求和权益很难满足和实现。一旦商政精英、文化精英和社会权贵阶层结成联盟时,他们就拥有了扭曲和改变公共文化政策的力量,使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向有利于利益联盟的方向发展,造成社会中强势阶层和弱势阶层之间的结构性断裂。身处弱势的农民群体不仅文化需求表达空间遭受严重挤压,而且在文化权益受损时,现有的渠道和框架体系不能有效地保护农民利益,导致权利人采取非常态、非制度化的方式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农村自治组织中的文化需求表达异化村委会的自治制度与结构,有效填补了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民由严密的机械性组织化突然变成相互分离的原子式结构所带来的农村社区公共权力、公共物品与事务管理的真空。但这种自治性结构并未必然带来农民文化需求的有效表达。这是因为在现有的压力型管理体制下,基层政府总是把村委会作为自己的派出机构,视其为控制管理农村各项事务的工具。另一方面,农村实施税费改革后,村级财政的困难境地也使村委会更加依赖上级基层政府。结果是农民最具根本性的文化需求表达渠道成为上级政府的“传话筒”和“稳压器”,基层农民的文化权益不能得到保障。此外,现有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落实“五项民主”缺乏行之有效的具体程序性规定,这就使得在村级层面农民公共文化的需求表达缺乏可操作性,农民不再信赖自治组织对需求表达的保障,转而寻求制度外表达的帮助,反过来进一步纵容了现有自治结构的异化。

农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达不足的原因

需求是物品供给和生产的逻辑起点。从需求表达机制的环节和要素构成来看,制约农民文化服务需求表达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农民文化需求的偏好显示和加总存在困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公共物品的组成部分,同样会面临着“搭便车”的问题。虽然农村不同地域或村落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意识和消费习惯,但在“大一统”的公共文化供给格局中,文化的地域特征越是突出和明显,其对共同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偏好表达就越是容易隐瞒。加之农村地域广阔,农户居住分散,信息不对称发生的可能性就越高,尤其是将农民的文化服务需要与其自身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挂钩时,农民更是会隐瞒或从低呈报自己的需求偏好,从而造成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确立农民文化需求偏好的投票机制存有先天不足为了解决公共物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实践中人们利用投票机制来显示需求者的偏好及强度。由“阿罗不可能定理”可知,将不同社会成员个人的偏好都予以满足是不可能的,通过投票机制是永远也不可能产生一个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的方案,即使是强行通过的某个方案,也只是满足了少部分人的需求偏好,形成“少数人对多数人的暴政”。农村现有的村民自治和“一事一议”的民主议事制度为农民的需求表达和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基础。虽然连续多轮投票之后通过的方案可以用来反映农民对该公共物品的“集体偏好”或“公共偏好”,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涉及的内容形式广泛、受益范围也有大有小,确立一个能为各方所认可并能实现帕累托效率的投票规则并非易事。投票规则的确立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成本和精力,当村民的认知能力、掌握信息量的程度和决策水平不同时,指望通过这种多轮投票方式确定最优供给的方法是值得怀疑的。前置意识形态不当介入农民的文化需求表达意识形态前置是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引领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其“意识形态原则和价值诉求已经前置性内存于国家概念中”,因为“它符合中国当前所处历史时代的国家根本利益,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属性和根本价值目标内在地制约着中国的公民社会进程和对国际公共生活空间的融入,这意味着一方面我们追求人类的普适价值和公共生活理想,另一方面我们的追求绝不能以放弃原则为代价”。[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有效性取决于前置的意识形态是否具有清醒而理性的自律。这种自律表现为它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制度设计和体制运转中拥有充分的前置选择权力,一旦文化服务体制和制度建立起来,它就应该最大限度地确保政府公共文化治理制度的科学性和技术规范性,并极力地克制自己对文化服务体系和公民文化权利的干预。然而,现实中政府行政文化权力的行使、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都烙上了意识形态的属性印记,政府在更多时候把民众当作“受教育的对象”,而非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内容和形式取决于上级意志,突出了方针政策和时事政治的宣传功能,尤其是考虑到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质整体偏低的状况,在首长意志和政治形态意识的影响下,乡镇政府忽视农民文化需求和文化权益成为一种必然。结果是造成文化资源浪费,供给了不受欢迎、没有多大实效的文化服务,加剧了公共文化服务供需之间的矛盾。农民文化需求表达具有主体分散性特征在经济社会加速转型时期,作为身份的农民和作为职业的农民的角色开始分离,不同层级的农民文化需求也开始分化,他们对文化利益的表达呈现多样性的特征。农民原子化的个体利益表达方式使得他们的文化利益表达更具分散性,农民个体的利益表达和需求成为整个政治系统的末梢环节,农民在需求表达中受教育程度、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影响,表现为一种缺乏组织性的松散参与,缺乏需求表达的话语权,很多时候是处于一种“被表达”境地。农民缺乏竞争力的表达不仅不能有效地将农民阶层整体的文化权益和文化需求输入到政治系统里并最终转化为政治输出,也造成一旦农民的文化权益受损或与其他阶层发生冲突时,现有需求表达渠道“虚化”的弊端被暴露无遗,农民被迫选择制度外表达。

农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达的重构

文化需求论文范文第3篇

(一)梅兰芳京剧艺术温柔敦厚风格的表现

梅兰芳温柔敦厚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剧目内容的选择与改革,二是京剧艺术格调的提升。梳理京剧发展史即可发现,梅兰芳的京剧艺术剧目与之前保留剧目在内容范围上已经有很大不同,他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传统京剧剧目的范围。出于封建道德教化的目的,梅氏之前的京剧艺术剧目内容多集中于才子佳人、忠孝节义等方面,其中的女性角色也多是受苦的小姑娘、落难的家庭主妇等,比较单调,人物形象也显得单薄。梅兰芳的作品则突破了上述内容,角色范围也不再拘泥于上述角色,嫦娥、天女、西施、虞姬、宓妃、杨玉环等都成为他的作品的主人公。相较于以往的角色,这些人物的显著特征是具有突出的传统文化色彩。尤为可贵的是,梅兰芳在注重人物的外在扮相基础上,更加重视人物内心世界的呈现,而且在作品创作过程中把单部剧目的内容与历史背景相结合。这样的努力,一方面拓展了传统京剧剧目的范围,丰富了剧目,改变了以往京剧剧目数量有限,类型单一的状况,另一方面又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增加了作品的厚度,而温厚有内涵恰是温柔敦厚的精髓所在。梅氏京剧艺术的温柔敦厚还表现在其格调上。梅兰芳的京剧艺术是优雅的。他的优雅同样表现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在梅兰芳之前,中国部分京剧剧目的格调可以用低俗来形容,关于这一点,齐如山有清晰的表述:“中国没有真正言情(爱情)的戏,有之即是极端龌龊,谈不到言情二字。按旧有言情的戏本不少,当初编演的时候,也不会像后来那样狎亵,后来所以那样不堪者,也有他的原因。一因乡间人的脑思多半粗浮,戏若演得恰到好处,观众便以为不够看;演的过了火,文静人看着已经不堪入目了,可是大多数人则高兴喝采(彩)。演员为迎合观众心理,就越往狎亵里变化。二因北平城内,自乾隆年间,禁止妇女入戏园,观众只剩下男人,演员更肆无忌惮。遇有言情戏,一个比着一个粉。乡间演戏,演的太粉了,还有人干涉,北平倘官场不管,便无人干涉,于是各演员更为所欲为,闹的真是不堪入目,岂止有伤风化而已。”[1]梅兰芳在表演过程中对传统剧目从主题到表现形式方面进行了改革,很大程度上剔除了旧戏低俗的调子,将原本带有乡村荒野格调的京剧剧目改编成温柔敦厚的高雅艺术。比如京剧中的经典剧目《贵妃醉酒》,原来表现的是贵妃酒醉后自赏怀春的心态,格调低俗,梅兰芳将主题倾向改为反映宫廷女性苦闷的心情,既提升了剧目自身的格调,也顺应了当时观众要求妇女解放、个性自由的心理。有学者认为,梅兰芳的艺术体系在多个方面继承了中国人文传统精神的精髓,是中国古典精神的典范。[2]此言不缪。温柔敦厚的风格恰是梅兰芳继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表现和结果。值得注意的是,温柔敦厚不仅是梅氏的艺术风格,而且是其人格特征,或者换句话说,温柔敦厚的艺术风格在某种程度上是梅氏温柔敦厚的个性特征的外在表现,所谓温柔敦厚的艺术出自温柔敦厚的人。在梅氏的自我人格中,充满对于这个世界、对于他人,尤其是对于同行中的普通演员充满同情的理解和由衷的敬意。有资料记载,有一次梅兰芳去观看演出,由于演员表演一般,演出结束后观众没有给予掌声。坐在第一排的梅兰芳带头起立鼓掌。有人问他这个演员表演一般为什么还要为其鼓掌呢?梅兰芳说:因为他付出了劳动,掌声是送给他留在舞台上的汗水的。后来人们多以此称赞梅兰芳的艺德。从根本上说,这是一个艺术家艺德的表现更是一个人德性品格的表现。没有温厚的性情,没有诚朴的情感,没有包容的心态,一个人就很难理解他人,很难体会他人的努力和艰辛。梅兰芳正是因为自身温厚的性情,再加上他作为一个从旧时代走过来的传统艺术表演者,能够对演员的辛苦感同身受,所以对于同为艺人的演员更能同情地理解,诚挚地尊重。

(二)受众需求在梅兰芳温柔敦厚艺术风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受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需求直接影响着特定艺术类型的形成,决定着艺术格调的高低。京剧也同样如此。京剧向来以历史题材为主,主要宗旨是发挥忠孝节义及各种旧道德。随着时代变迁,有些旧观念、旧道德已经不合时宜,所以做相应调整是必然的。尤其是一些经典剧目,演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在主题倾向、剧本台词及表演形式上不可能没有变化,而是否需要变化以及如何变化,主要依据之一就是受众的审美需求。就梅兰芳来说,他的温柔敦厚艺术风格的形成自然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但受众需求显然占了很大比重。20世纪前30年,正是梅氏艺术风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京剧艺术的受众群体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受社会变革影响,大批女性观众进入剧场,另一方面,受西方思潮影响,观众追求自由、个性解放的需求日益突出,社会受众的整体文化水平和素养也大幅提升,大批知识分子开始关注京剧,有些甚至成为京剧的票友。因此,根据受众需求调整剧目内容和表现形式是必然趋势。梅兰芳敏锐地察觉受众构成及需求心理的变化,转而寻求有文化有见解的文人观众的帮助,渐渐在身边聚集了一批文人观众,这些人后来成为他的“智囊团”,为他编写剧目,做演出策划。梅氏的艺术作品中,除了最早的《孽海波澜》外,其余的很多戏都是由他身边的文人“智囊”帮助完成的,尤其是齐如山、吴震修、李释戡、冯幼伟等人贡献最大。他们出谋划策,帮助梅兰芳在竞争激烈的京剧舞台站稳了脚跟。更重要的是,他们为梅氏艺术注入了文化因素,积淀了文化底蕴,最终使得梅氏诸多作品成为经典,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典范。实际上,重视受众需求,尤其重视文人观众的意见,是当时京剧演员的共同选择。有论者这样评价当时京剧演员与文人的合作:“以知识分子的力量推进京剧发展,是‘四大名旦’的最聪明之处。他们借助‘智囊团’成员们的文化和思想开阔眼界、提高艺术修养;反过来,有志于戏曲、有兴趣于戏曲的知识分子又通过演员们的舞台实践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和审美理想,两者互补相得益彰。”[3]这一评论肯定了文人观众对于京剧演员成长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艺术与受众关系的客观分析。文人观众与梅兰芳、与“四大名旦”密切合作相得益彰的事实与经验值得当代学者、艺术表演者思考、借鉴。

二、梅兰芳温柔敦厚艺术风格的形成对当代传

统艺术与观众关系处理的启迪在价值多元、文化也多元发展的时代,期待观众专注于传统艺术固然不现实,但是传统艺术若在观众的文化生活中缺席也绝非正常现象。因此,在当前复杂、多元的文化格局中,如何处理传统艺术与受众的关系,如何应对受众需求是一个迫切且复杂的问题。

(一)传统艺术受众的培养需要相宜的文化环境

认知并欣赏一门艺术需要过程。与物质接受不同,艺术接受过程相对漫长且缓慢。从接触、了解到懂得、爱好,进而乐享其中,艺术接受是一个从外到内逐渐浸润沉淀的复杂过程。而从以京剧为代表的传统艺术审美特征角度来看,京剧等传统艺术又具有特定的审美特征,无论是语言,扮相,还是动作、音乐等等,都有特殊的程式规定,不仅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而且与易于接受的流行艺术也有相当大的差异,一个不具备相应知识储备和艺术修养的人是很难接受的。因此,当下受众对于传统艺术难以接受或者没有兴趣,并不代表艺术自身有问题,而有可能是公众对于这门艺术不了解。这就需要从多方面去努力,营造有益于特定传统艺术接受的氛围,在合适的文化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对民众进行熏陶、引导。具体来说,就是要扩大传统艺术的社会覆盖面,避免仅满足于小范围的自娱自乐式表演。要充分运用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引导、沟通、交流,引导社会关注特定艺术形式,尽量扩大受众群体,以图在较大规模的受众群体中,培养部分受众的兴趣,提高相应的素养,进而发现更多具有一定天赋、气质、爱好的受众,为特定传统艺术门类发展提供动力和人才基础。

(二)传统艺术要尊重并适当引领受众审美需求

如何对待受众的审美需求始终是一个现实又复杂的问题。从理论上说,艺术创作本应以符合受众审美需求为要义。但需要弄清楚的是,艺术应该满足什么样的受众需求以及应该怎样满足受众的需求。恰如票房和收视率未必代表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一样,受众的审美需求与艺术发展规律并不总相一致。从梅氏艺术发展来看,梅氏是非常尊重受众并且非常重视受众建议的。但是从效果来看,并不是所有根据受众建议所做的改革都能取得好的效果。早期如《天女散花》、《黛玉葬花》个别剧目的曲高和寡以及对于京剧《汾河湾》表演的改变存在不同意见就是明证。换句话说,在各种因素影响下,有时受众的审美需求未必符合艺术发展规律,他们所推崇的某种艺术未必一定具有充分的艺术价值,他们推崇某一演员动机也未必全是因为其艺术水平高。清末民初,梅兰芳在北京的叫座能力超过了谭鑫培,更远超杨小楼。但是当时的梅兰芳除嗓音、外形等天赋极好外,在唱腔、身段等方面功力并不足,实际艺术水平跟他后期的水平相差甚远。与谭鑫培相比,当时的梅兰芳胜在“天时”而非艺术水平:时局变动导致观众审美趣味变化,而梅兰芳的表演正顺应了这一变化。总之,受众的各种需求也是复杂的,需要理性辨析,灵活应对。从当下社会实际情形来看,当前观众的审美趣味非常复杂,对于传统艺术的态度也不尽一致。总体来看,观众对于传统艺术不感兴趣是不争的事实。造成这种局面原因很多,受众缺乏相应的知识修养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因此,对于受众的审美趣味,创作者和管理者要满足但不能迎合。不能因为观众听不懂就将京剧唱词改为普通话;不能因为受众喜欢简单直接就将京剧华美精致的行头进行简化,甚至现代化;更不能因为受众喜欢流行艺术就将京剧音乐置换为流行音乐。

总之,在当前丰富驳杂的文化和多元价值观背景下,需要客观分析传统艺术发展的现状和境况,既不需要过于消极悲观,也不能对受众需求和市场过于迎合。而是要对受众的审美需求进行辨析,区别对待。尊重但不迎合,引领但不强求,是当下传统艺术对于受众需求的合理态度。我们要用符合艺术本质特征的手段进行改革,赋予传统艺术以活力;用美的艺术吸引、引领观众,用纯正的经典味道打动受众,如此,则传统艺术将获得长久发展的动力,受众也将享受到丰富的精神盛宴。

文化需求论文范文第4篇

1.培训部门确定培训实施计划这个计划就是最终落实到培训学员个体头上的一个准确的培训计划。多个具有共性的个体计划的集合就是一个培训模块班级的计划。培训部门将培训初步计划和培训对象类别、培训对象的详细信息最终确定后对初步培训计划进行修正,得到一个能够具体操作的培训计划。对培训部门来说这是一个培训实施计划,对培训个体而言这是针对个人的培训安排计划。

2.培训部门按计划实施培训培训部门的培训教师按照培训实施计划和培训学员个人的培训安排计划一一对应,进行相应培训模块的教学培训。培训学员每次培训按照其计划所安排的培训学习模块按时到相应模块报到并完成该模块的培训学习,获得该模块的结业成绩。

3.培训部门按实施计划对培训对象进行结业评价培训学员完成其培训计划所规定的培训模块并合格后,培训部门对该培训个体给予培训过程和培训效果方面的模块评价和总体评价。针对原来岗位提出的培训目的,比较培训教学的效果与其培训目的的差异,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工作岗位。

4.工作岗位对已培训职工进行岗位评价工作岗位对已经培训结束的职工进行在岗评价,考察其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分析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

5.工作岗位将到岗后效果评价直通培训部门培训部门根据这一信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培训模块与计划,以提高下一轮的培训效果。

二、由岗位需求导向的安全文化素质培训系统的培训模块

为使安全培训更好地与生产岗位需求相结合,培训部门将培训内容有机地划分为若干个培训模块,并灵活计划使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1.培训模块的建立原则培训模块的建立应遵循独立性、实用性、当日性、省时性的原则。每个模块能够单独用于培训教学,模块之间不分先后顺序,培训学员可以根据岗位需求选择其中的对应模块,培训部门可以根据培训人数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段,即为独立性原则。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各模块培训内容和方法应更贴近于岗位生产实际,符合岗位需求即为实用性。每一个模块从问题提出到解决问题,设定一项核心内容,每一个模块的课时量应在一日内能完成,当日获得该模块的结业资格,以避免职工学习不能连续每天到课的问题,即为当日性。培训内容安排应精而实,以解决问题为原则,培训时间能短则短,即为省时性。

2.培训模块的工作特点对每一个将要培训的职工学员,规定一个培训完成的时间段,作为一个培训周期。在培训周期内,每一个培训模块都对培训计划开放,学员可按培训计划进入某一模块,学习合格颁发模块结业证书。当其完成培训计划规定所学的模块数后,培训合格,颁发培训合格证书并进入国家的取证考试环节。为使学员的学习时间更加合理,学员可根据自己的时间与培训部门协定某一模块的具体培训时间。这样可以优化学员的培训时间,使其与工作生活等方面更加合理,增强培训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培训效果。

3.主要的安全培训模块根据现有安全培训的内容,可建立如下培训模块:(1)通用模块。通用模块是各专业安全培训教育的必修模块,参加人数最多,工作量最大,可以考虑由职工学员选修一定比例模块为本次培训模块。通用模块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模块、国内外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模块、企业文化与安全生产模块、风险分析与检查模块、应急处理和救援模块等。通用模块要进一步细化为更小的培训模块,以适应当日性原则。作为培训的通用模块,对于一人在一定时间内培训多个工种的情况,此模块成绩可以共享。(2)专业模块。专业模块是倾向于各个工种的模块。专业性强,落实到具体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专业模块应按操作对象和知识类别分类细化,以便能够与培训个体需求相对应,适应当日性、省时性的基本原则。使用中可以考虑培训对象的需求,选择其必须的知识技能模块学习。也就是专业模块应能适应某工种操作人员和相关人员的培训功能。比如电工安全培训,针对专业维修电工,要求选择技能要求较高的电工安全知识模块,而对于电气区域钳工等只需要基础知识型的电工安全知识模块。专业模块有电工安全作业模块、电焊工安全作业模块、气焊工安全作业模块、危化品安全作业模块、煤气安全作业模块、起重安全作业模块等。

三、由岗位需求导向的安全文化素质培训系统中教师的工作特点

以讲授课的方式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课堂教学形式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这对于培训教师备课和上课是有便利之处的。但这是倾向于单方面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对培训教学而言,教学效果极其有限。教师捕获到的现场信息较少,不能很好地满足不同职工学员的需求。以探讨式、解决问题式进行培训教学,培训学员和培训教师积极互动,融为一体,将使培训课堂更有活力。培训学员与培训教师在课堂中是非常平等的地位,这样学员能够打开心扉,拿出自己的真本事,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因此,在培训教学中,教师要放弃“传授者”的理念,树立“准备着”、“服务者”、“设计者”、“组织者”、“提问者”、“引导者”、“总结者”、“学习者”的观念。教师要向学员学习生产中的知识,分析研究学员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做好培训服务工作,创造条件,让学员互动,相互学习,利用学习团队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增强培训教育的力量。

加强职工安全生产教育活动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影响因素很多,通过一次培训教育所带来的效果往往遭到生产者的质疑。突破大班制一锅端的教学模式,采用工作岗位和培训部门直通的方式是突出运用教学相长的原则,将有助于生产与培训双方及时交流信息,相互促进,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与安全生产培训的组织,丰富其内涵,提高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形成良性循环。

文化需求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日语;毕业论文;选题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0-0035-03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学评估与考核的组成部分。日语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要求运用所学语言,利用大学期间所学的课程知识,叙写与对象语、对象国相关的论文。它是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的综合考察,同样也是日语教学大纲与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之一。但是近年来,日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出现的选题重复、质量下降、不被学生重视等问题引起了业界的重视,甚至出现了取消毕业论文的呼声,诸多先行研究也为我们提供了有意的启示和借鉴。

选题环节则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暗示了论文论述的主题,“选题的发现和决定不是毕业论文研究的起点,而是贯穿于整个毕业论文研究之中”[1]。下面笔者以所在院系最近5年来的学生选题数据为例,分析毕业论文选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通过论文选题的分析,探讨日语专业的专业建设及培养方案的设定问题,进一步提高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毕业论文选题的主要特征

本校的日语专业学士论文的选题,首先是公布指导教师擅长的专业方向,然后由学生本人选择指导教师,并且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题,因此选题的倾向可以反映学生的兴趣所在或者说关注领域。笔者对本校日语专业近5年毕业生论文题目进行了数据统计,下面是各类论文所占的比率。

(一)选题多元化

从下面表格的纵向比较来看,语言文学类选题比重一直比社会文化类选题少,且呈下降趋势。学生选题越来越呈现多元化,除了传统的社会文化现象、语言特征解析、作品作者剖析之外,几乎涉及社会、文化、生活的诸方面。诸如生活中的日本化妆品、游戏、便当、最新影视作品,近年的女性婚姻意识变化、失业率、消费意识、智能手机、网络购物等社会现象,以及网络流行语、最新文学作品的解析等,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其中不乏选题新颖之作。除了社会文化类,经济类选题也较多,主要是对日企的成功经验、企业文化、制度模式等方面的关注。历史、政治方面的选题只是偶尔出现,这样的选题较为严谨与严肃,学生通常不去挑战。翻译类的选题则是本校学生一直所缺少的。不止本校,诸多学者对毕业文论选题的调查都同样出现上述问题,诸如陈林俊通过调查、统计指出:“在价值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学生们的兴趣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不管是深奥但略显艰深单调的语言学,优美深厚却难以把握的文学,还是严肃沉重的政治、历史,都已难以留住他们的目光,他们更倾向于将注意力投向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2]可知当今大学生的关注点更多留在日本社会、文化、生活领域。

(二)选题集中与重复

随着社会文化类选题的增加,主题集中与重复现象也随之出现。以最新的2015年毕业生论文选题为例,57名毕业生中,重复选题分别有“长寿企业”3例、“茶文化”2例、“日本的无缘社会”2例、“国民性与樱花”2例、“少子化”2例。还有同一主题的不同角度分析,诸如日本的自杀问题。而上述的选题,几乎每届的毕业论文中都会出现,被反复研究论证过。这些论文大多缺乏新意,陈旧老套,都是前人反复论证过的成果。

(三)选题大而空

每年都会出现一些较大的题目,以2015届论文为例,出现诸如“中日教育制度比较”、“日本人的国民性考察”、“日本人的情感”、“论家人间关系的疏远”等,这些题目都是足以写成一本著作的题目。或者是一些看似新颖却跟所学专业知识关系甚微,超出指导教师和学生专业知识的问题,诸如“日本建筑中套廊的考察”。因为要求毕业论文用日语表达,所以会出现泛泛而论,或者内容东拼西凑,或者词不达意的现象。实际答辩过程中,学生并不能很好地阐释所述内容,说明学生在命题时好高骛远,并没有深入研究先行研究,把握所述内容,考虑选题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实际上以学生现有的语言与学术水平是难以驾驭这样大的题目的。

二、毕业论文选题原因分析

笔者围绕毕业选题倾向及选题原因等,对2015年57名毕业生做了实际问卷调查,有效问卷57份,来了解学生对毕业论文的真实想法,并对出现的选题问题做出分析,寻求解决对策。调查发现,影响学生选题的因素依次为:“个人兴趣”(45.2%)、“资料占有”(25.8%)、“学习过的知识及疑问”(14.7%)、“往届毕业论文的启示”(5.3%)、“学校开设的讲座”(4%)、有感而发等其他因素(5%)。

可见选题中学生的兴趣占主要比重,选题的多样化反映了当今大学生兴趣与关注对象的广泛。当今社会高度发展,价值呈现多元化发展,大学生作为年轻群体接受新事物速度更快,而且利用互联网资源等能够了解日本社会、文化、经济的最新样态信息,不再局限于某个语言知识点的考究、经典文学作品的探讨。因此出现了选题的多元化、社会文化类选题的集中现象,也得以出现选题新颖之作,这是值得肯定的。

同时,资料的占有与所学知识同样是影响学生选题的要因。学生反映社会文化方面的资料较多,“容易写”,或者“课堂上教师讲过”。一方面是学生的兴趣所在;另一方面反映了学生的畏难心理,觉得“语言知识点解析太麻烦”、“文学作品高大上,深入不进去”、“历史类不会实证研究”、“政治类太敏感”等。学生对论文重视不够,只把此当作毕业前的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急功近利,不去静下心来阅读某部经典文学作品,或者研习某个语言现象,考察某个历史问题,认为此类研究花费时间而且乏味。竟有85%的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之前不了解中国知网等论文数据库的使用,只是利用网络等进行简单搜索链接,不会科学有效地进行文献的查阅与辨别。只利用手头资料与所学知识,选择“容易写”的文章,导致内容选题陈旧、重复、大而空的现象出现,论文的学术价值、创新性等未被引起重视。

另外,“有感而发”等也反映出有些学生并不清楚自己选题的原因与意义何在,他们只是把论文当成了一篇长作文或者感想文,出现些自以为是的选题与结论。

三、改进毕业论文选题问题的对策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日语专业教学大纲与培养方案的要求,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主体完成。因此,论文选题出现上述问题,学生是主要原因,也就是内因。这也离不开教师、学校等外因,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引导学生从思想上重视

首先学生思想上要重视毕业论文。认识到论文的写作不是作文,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具备科学性、严谨性。《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2000)规定:“ 毕业论文要有一定的独立见解,论文要注明所引用的观点和引用的词句的出处, 文后要标明主要参考书目。”[3]“独立见解”要求论文的创新性,避免抄袭。“而实际情况是,学生在选题环节已碰得鼻青脸肿,就连起码的行文表达也不尽如人意,更别提学术性与创新性了。”[4]对于零起点的日语专业毕业生来说,用日语语言就语言、文学或社会、文化等范围的某现象提出独到新颖的观点,并进行充分论证,是有难度的。只要文中能体现自己的新视点,哪怕只是一点独到之处都是有价值的。或者选题即使不够新颖,只要角度独特,或者说论点鲜明、论据有力,学生能够条理清晰地进行论述也是可以的。所以引导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选题之前就结合自己的兴趣所在,阅读大量的先行文献,厚积薄发。此外,学生要适当阅读论文的指导书籍,掌握文献的查阅方法。

(二)加强教师的选题指导与日常培养

指导教师在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中,从选题至论文结束无疑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调查发现,“外语专业学生在总体上对论文指导教师或写作教师都表现出了依赖性,尤其是超过半数以上的同学对论文写作课本身寄予了较高期望;在资源策略的使用上,学生表现出了较高的需求,这在网络资源的利用方面体现的尤为明显”[5]。但是指导教师往往忙于科研、教学等,对学生的指导没有投入过多精力,对论文选题方向一般不做过多的干涉,只是对具体不合适的题目做调整,重点放在论文框架的把握、层次的梳理、论证的逻辑性上等。而对于学术思维并不明了的本科生来说,如果选题阶段得不到教师的指导,之后的论文写作可能会走很多弯路,或者论文水准不高。对于学生论文的选题,指导教师应既尊重学生的兴趣点,又结合自己的研究范围给予调整,尽量避免贪大求全或者重复论证的选题,引导学生明白优秀选题应该具备的要素。好的选题一般来说,“需要有〈独创性〉和操作的〈可行性〉;论题需要具备〈问题意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选题时需要有〈读者意识〉,需要有〈社会指向性〉”[6]。同时又要防止学生对教师过于依赖而产生惰性。当然指导教师本身应由具备一定学术水平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论文指导过程中,当面沟通自然效果更好,但是一般毕业论文设计的安排在大四学年,学生同时面临考研、实习、找工作等问题,尤其是最后一学期学生经常不在校,那么这就需要借助网络等多媒体辅助手段。笔者在论文指导过程中,会针对每年指导的学生建一个聊天群,一方面,就选题在群内展开讨论;另一方面,还可以上传论文格式要求、写作规范,并根据学生的选题,上传论文相关的素材、资料等信息。因为学生的知识面、学术视野都不够广泛,难以准确捕捉新的学术信息,而指导教师要比学生拥有更高的知识认知能力,可以将已知资源进行共享。

论文的写作不仅在写作阶段需要具体的指导教师进行指引,任课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也需要有意进行毕业选题方面的知识启发,灵活运用问题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协同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笔者在所担任班级的基础日语教学过程中采取小组协作学习的模式,除了安排日常的学习任务,每学期还组织两次全班范围内的发表会。小组从我所公布的选题中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然后分工收集资料、制作幻灯片,在班级内公开展示。这锻炼了学生整理与分析资料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如何围绕一个主题组织材料与语言的能力,能在交流中发现、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语法知识的教授,还要穿插社会、文化、经济、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并对学生进行文学素养的熏陶,拓宽学生的视野,满足知识的多元化需求。

(三)优化课程设置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方面,建议增加写作课程,并进行系统优化。目前烟台大学的写作课程只贯穿于第三学年(第五、六学期),第七学期设有“论文选读与写作”作为论文指导课程。跟大多数高校一样,写作课由日本外教进行授课,采取教师定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反馈的传统过程。题目的拟定较为随意,缺少系统性与针对性。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获得,建议第四学期开始增加写作课,并将写作课程系统化,各学年的担任教师之间的教学计划具有衔接性。大一学年由于他们的日语水平处于入门阶段,尚无法进行系统的日语写作训练,但是第二学期、第三学期,担任“基础日语”(根据学校的不同,或者是综合日语等)教授的教师可以进行一些小短文的训练。第四学期至第六学期一直贯彻日语写作的训练,内容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类型上感想文、说明文、议论文等都有包含。第六学期开始导入论文指导课,或者写作课上导入论文指导的内容,引导学生写读书报告、研究报告等。教师就毕业论文的题目拟定、格式要求、语言规范、文献引用、结构安排、写作技巧等方面给予指导。这样第七学期学生选题时便已经初具思路,对论文也有基本认识。因为现在为避免第八学期论文与实习、求职的冲突,论文的选题提前到第七学期进行,而这时论文指导课刚刚开始,落后于学生的知识欲求。完善一套系统、科学的写作课程体系,不仅能让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事半功倍,而且能在日积月累中提高学生对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多元化知识需求,还应该重审课程设置,除了语言知识方面的课程,还要丰富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课程。

另外,调查可知,学生对纸质、网络资源的需求意识都比较高,却又不知如何进行有效的查阅。所以入学伊始就应该对学生进行资料查阅、文献检索的培训,这可以由专业教师指导,也可以由图书馆以讲座的形式等进行培训。烟台大学图书馆日文原本资料较少,中国知网等网络资源需要有偿使用,许多学生考虑到经济成本等问题,更倾向于利用免费网络资源,这就存在知识不可靠等问题,而学生尚不具备足够的甄辨能力,知识的真实性、可靠性等受到影响,所以学校应该增加对日文图书的投入,并为学生提供更为方便的网络环境,重视学生的写作学习环境。

根据论文选题结果的分析,了解到当今大学生多元化的知识需求与兴趣爱好,并针对论文选题中出现的雷同、大而空等问题,探讨了本校日语专业在毕业论文指导、培养方案方面该采取的调整对策。毕业完论文所反映的问题,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培养目标,不仅要培养专业的语言学家、翻译学家,还要培养具有宽广视野、贴近现实的宽口径人才。虽然调查范围仅限本校,难免有偏颇之处,而且论文指导中的问题也不只限于此,但还是希望研究成果的发表可以为其他高校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资料,共同推进日语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修刚,李运博.跨文化交际中的日语教育研究:第二册

[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0.

[2]陈林俊.价值多元化背景下日语专业毕业论文问题分析 与对策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12).

[3]教育部高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高等院校日

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

版社,2000.

[4]李洁.应用型本科日语毕业论文选题指导的问题与思考

[J].日语教学与日本研究,2014,(9).

[5]张永军.英、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需求分析实证研究

[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6]杨秀娥.日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过程研究[J].日语学习

文化需求论文范文第6篇

培养目标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语言输出能力的培养和不同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需要各院校根据地区差异和专业特点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调整和完善。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博士研究生英语技能的培养与所从事的职业和科研工作不相关或不实用,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博士英语课程亟需进行改革。山东中医药大学每年招收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约70人,涉及15个中医相关专业,英语课程为其必修学位公共课程,开课时间为博士一年级两个学期,课时分别为90和54学时。为了解博士研究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本研究对2012级68名博士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博士生希望英语课程教授的内容依次为: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和发表能力(43%);国际会议英语口语表达能力(26%);中医典籍翻译能力(23%);英语听说能力(8%)。该调查结果表明博士研究生非常注重英语课程的实用性,希望通过课程学习解决学历教育和职称评审当中的论文写作和发表难题。另外,博士研究生也希望通过参加国际会议和翻译中医典籍,将中医文化传播至世界范围。这种层次较高的需求在以前的教学中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是博士英语课程备受冷落的原因。鉴于此,有必要对中医院校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的改革进行探索,重新确立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机制。

1.1培养目标

根据中医院校博士研究生的专业特点和需求,确定其培养目标为:

1.1.1中医英语和医学英语阅读、翻译能力

能熟练阅读和翻译英文医学文献,掌握中医英语翻译技巧,能将中医文化和中医知识翻译成英语,传播到国外。

1.1.2英语学术论文撰写和发表能力

能用英语撰写中医和医学学术论文,掌握文献信息检索方法和学术论文格式规范和写作要求,并能根据期刊要求改进论文。

1.1.3国际会议英语表达能力

能听懂并用英语表达自己的专业见解和研究成果,掌握国际会议规则和跨文化交际技能。上述培养目标的落脚点仍是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但其内涵截然不同,体现了中医院校的学科特点和博士研究生的实际需求。

1.2教学内容

与培养目标相适应,博士生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可分为3个模块,每个模块约占45学时,分述如下。文献阅读和翻译模块以英文文献和中医典籍为研究对象,学习文献信息检索技能,熟练获取所需文献资料,理解英文医学文献的主要内容,并掌握将中医典籍翻译成英文的方法和技巧,这一模块的设计契合了中医院校博士研究生提高专业知识和促进中医文化国际传播的目的。学术论文写作模块重点涉及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规范和发表流程,并介绍科技论文的写作思维、结构模式和语言特点。这一模块是为了提高博士生学术论文写作和发表的技能,满足他们完成学历教育和职称评定的实际需求而设。国际会议交流模块以国际学术交流英语为内容展开,介绍国际会议规则,了解国际会议范式表达和会议环节,注重文稿组织、演讲阐释、即席答辩、主持讨论等英语会话技能的提高,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选用的教材不再局限于之前的《中医英语》,而是增加了《中医英语翻译技巧》《医学英语阅读》《学术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国际会议交流英语》等,并以SCI等权威检索机构收录的论文为范例,辅之以学术前沿动态信息和国际会议视频等,丰富学生的输入性知识,提高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和真实性。

1.3教学方法

传统的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和灌输知识为主,教学方法单调乏味,教学效果得不到保障。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4大要素,在各模块教学中采取项目教学法和小组教学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良好学习环境,可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教学效果。项目教学法以完成真实任务为教学目标,为英语学习提供真实情境和意义构建的平台,而小组教学法增加了学生互相协作和会话的机会,提高了课程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在文献阅读和翻译模块,确定每组同学完成两项任务,比如,一是从SCI论文中找出近2年内发表的、被引用次数超过30次的、作者母语为英语的5篇相关医学论文,并分析其优点和缺点;二是选取中医典籍如《黄帝内经》中的某一篇章,将其翻译成英语,并与其他翻译版本比较异同,分析各自的翻译指导理论。每个小组均需将其任务完成情况向全班同学做出汇报,听取同学和老师的评价,并回答他们的问题。而其他同学和老师都要根据小组的表现填写评分表,作为小组成员的日常项目得分,其他模块亦可照此展开项目教学。例如在学术论文写作模块,确定的任务是完成一篇符合SCI要求的论文。教师首先以SCI来源论文作为范例进行讲解,分析论文结构和选题依据,体会写作思路和语言特点,学习论文写作规范和格式要求。继而引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选定题目,构思框架,最终完成论文的写作,该过程可使学生对论文布局和语言使用有全新的认识,并掌握SCI科研写作的脉搏。小组成员主要在选题论证和论文修改环节发挥作用,通过互相讨论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国际会议交流模块,主要以讲座和情景模拟展开教学。通过讲座介绍国际会议规则和语言特点,并利用音频和视频资料在课堂上营造国际会议现场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如主持人、演讲者和提问者等锻炼学生随机应变和英语学术交流的能力。上述模块的教学由英语教师、医学专业教师和外籍教师共同完成,分别发挥其专业特长和擅长技能,帮助学生解决任务完成中遇到的困难,指导他们完成所有模块的任务。

1.4考核机制

教学考核包括终结性和形成性评价两个部分,对于每个成员在小组活动和项目完成中的表现进行不间断跟踪记录,由教师、同学、个人3方共同打分进行考核,所得成绩按比例计入课程总评。学期末的考试由面试和笔试两部分构成,听取学生的口头报告和论文陈述,力争涵盖课程的全部内容。

2需要注意的问题

基于建构主义的项目教学法和小组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的多媒体和网络信息资源库开阔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医院校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旨在解决学生实际需求和课程教学之间的差距,改革后的课程内容与博士研究生科研工作和专业学习密切相关。但在实践教学中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师资问题,能够胜任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的教师应具有高水平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医学专业知识,此类教师相对缺乏,应引起师资培训部门的重视,中医院校的英语教师或者专业教师也可通过进修成长为亟需的复合型教师。另外一个问题是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目前大多采取大班上课的教学体制,人数往往多达几十甚至上百人,针对性和差异性教学难以开展,教师的工作强度也较大,需要在学校更深层次进行体制改革,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

文化需求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史学论文写作 改革 创新 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4-0121-02

在高等教育中,历史学科是基础之一,必须坚持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作为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同时,要紧密结合改革的步伐和社会的需求来培养人才。历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基础扎实、知识丰富、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小学师资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相关专门人才。根据这一目标,改革和创新史学论文写作的理论教学和写作实践,必将对我们实现目标、培养人才起到突出的作用。

史学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和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写好论文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通过论文的写作,将所学的专业基本知识运用于实践,掌握论文撰写的步骤、方法和技能,并且在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为毕业后从事科研、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整体优化构建

(一)改革理论教学

改革以往史学论文写作课程的传统理论教学方式,增加研读、探求两个环节,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有必要逐步改革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这两门历史专业核心课的内容和体例,使之更好地反映时代变化和学术的最新发展。三年级将较多地开设专业选修课(包括必选课和任选课),地方高校尤其要注重开设部分区域历史文化课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增加有关生态、拓殖、人口、社会思潮、大众心态、社会生活等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的内容,将历史学习与现代社会问题诸如区域稳定、边疆经济、生态变迁等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趋势,凸显历史学的社会功能。要增开反映本学科前沿成果,有助于提高学生基本功训练和理论思维能力的选修课,特别是文化史、社会史、宗教史、外交史等领域的专门课程以及断代史研究的专题,拓宽学生的认知面。

(二)创新实践方式

要结合理论教学的改革,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发挥历史学教化与教养的功能,凸显历史学科功能和价值,培育经典名师,讲传经典文献,开设精品课程,打造精彩讲堂;培养学术人才,加强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质,建设文化名校;培养社会人才,满足社会对具有一定史学功底的应用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同时,结合高校教学团学一体化建设的实践,创办校园历史文化节、“历史与文化”学生论文大赛、学生学术论坛等学术实践活动,以演讲、辩论、沙龙、历史剧、考古调查等形式,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能力,在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体现历史专业独特的魅力。

(三)增强教师指导

教育目标的实现,归根结底是通过教师的具体教学活动来完成的。建立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的知识储备,是保证改革顺利进行的不可忽视的前提。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要抓好中青年教师队伍的稳定及其知识结构的完善,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绝大多数教授、副教授都承担本科教学第一线教学任务,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不仅对学生在知识结构、思辨能力、认知水平、学科体系、考研素质等方面着力进行培养,还要对学生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打造。四年级学生除了继续进行少量课程的学习外,在教师的指导下,要积极参与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和项目活动开展。尤其是结合论文写作课程、毕业论文(设计)、历史文化研究竞赛等活动,提高能力。

二、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一)具体分工与集体攻关相结合

课题的研究和实践,需要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配合、协调统一来展开。在总项目之下,设置若干子项目,充分了解历史学专业本科学生学术研究倾向;调查历史学专业学生读书情况;理清教学、团学工作一体化与创新改革的关系等等。对每一个子项目进行具体分工,展开工作,不定期进行集中讨论。最终在子项目完成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检验和集体修订,形成最终方案。

(二)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要在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教学新理念的指导之下,紧紧把握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前沿成果。结合国家、地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法规、政策,认真学习,融会贯通,将核心内容渗透在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中。同时,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形成,必须通过实践活动展开,如对相关现状的调查,就必须通过大量的调查问卷来进行,而初步研究形成的方案,也必然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来进行检验和不断完善。只有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才能形成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

(三)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

课题的研究要立足于具体高校,但又不能仅局限在一所院校,必须与历史学专业改革发展的趋势目标相统一,与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和趋势相统一,与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相统一。课题的研究主要针对史学论文写作,但又不能仅局限在写作上,要充分考虑应用型人才对各学科知识的需求,对各种能力的需求,以及教学团学一体化建设的思路。

(四)专业课程与知识拓展相结合

课题的研究还包括在历史学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以外,有效地对教师资源进行整合,以师资特色开设专门史、断代史专题选修课来培养“学术型”人才;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历史过去性的特点,以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声像、音响、图片于一体,增强历史教学的生动性,激发学生学史兴趣。开展专业考察、地方遗址遗迹参观了解等方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主要特色和创新

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我们提出,创新史学论文写作教学和实践活动,具有特色的“123模式”是有效的途径。

“123模式”具体来说包括两个“123”,即教学中的“一堂课、两论文、三环节”;实践中的“一结合、两展示、三监控”。

在史学论文写作教学活动中,创新“一堂课、两论文、三环节”。一堂理论课程,对历史学本科学生继续开设史学论文写作理论课程,要通过调整使学年论文能够和毕业论文更好地衔接,学年论文总结和毕业论文启动同时进行,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两论文,即两个写作实践,包括历史学本科学生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科学合理地安排指导教师,加强对学生的锻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三环节指理论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具体环节,包括研读式环节、探求式环节、思辨式环节。改变以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在理论学习中,首先结合理论学习,指导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学术论文进行研读;其次,结合理论学习进行对史料的搜集整理,以探求本质;第三,指导学生对具体选题进行思辨,然后再进行写作实践。

在史学论文写作实践环节中,进行“一结合、两展示、三监控”。一结合指将学生学年论文写作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学生进行学年论文写作与历史论文写作大赛相结合,积累经验,适时地将写作大赛范围逐渐推广到全体历史学专业学生,并进一步推广到全校范围内,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研究旨趣。两展示是指论文大赛获奖学生的学术论坛展示和毕业论文答辩展示。在每年的论文大赛结束后,举办由获奖论文学生为主的“学术论坛”,同时邀请部分教师参加,面向全校学生展示历史文化研究的魅力。通过对学年论文的高标准、严要求,进行规范、严格的毕业论文开题、答辩,向全校学生展示历史学专业学生精益求精的学术风气。三监控是指从目标监控、过程监控和评价监控三个方面构建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质量监控体系,保证学生论文的质量,充分达到原创性、学术性、科学性的统一,使学生论文选题能够具有较强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能够公开发表,能够有新观点、新视角、新史料。通过培养,使历史专业的学生能够广受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的好评,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文化需求论文范文第8篇

(一)读者和作者自身的面子需求

调查结果表明,在中英文摘要中,无生命的、非人称的抽象主体的出现频率明显高于第一、第三人称作者自称语。人们一般将这种现象归因于学术语篇科学、客观、严谨的共性。我们认为,读者和作者自身的面子需求也是引起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作者用表明较高参与度和主观介入程度的第一、第三人称自称语表明作者身份,论证自己的观点并推介自己的研究成果时,会威胁读者或作者自己的面子。根据Brown &Levinson的面子理论[1-2],在许多文化中,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会对面子威胁行为大小产生影响:“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的社会距离;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的权势差异;特定文化中,言语行为本身的强加级别。”[3]Myers指出,在科学论文中,作者与读者之间存在较大的社会距离,与个人相比,整个群体的权威、权势较大[4]4。在学术语篇中,作者会试图说服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这是对读者的一种强加,会威胁读者的消极面子[4]5-18。与表明作者较高参与度和主观介入程度的第一、第三人称自称语相比,非人称的抽象主体,如“本文/本研究”能隐藏作者身份,将作者的观点客观地呈现出来,避免作者和读者的直接冲突,减轻强加程度,从而减轻对读者的消极面子的威胁。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时,可能会否定其他研究人员的观点,会威胁到他们的面子。借助非人称的抽象主体,作者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客观地呈现出来,避免读者的驳斥,使观点容易得到认可,从而维护自己的积极面子。

(二)国内学术界相对陈旧、片面的观点

根据调查结果,第一人称作者自称语在国外英文摘要中的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国内中文摘要,这反映英美作者对论文的高参与度和高主观介入程度。英美作者用第一人称代词表明作者身份,表明立场、态度,强调自己的学术贡献和责任[5]222。与英美作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作者很少用第一人称自称语,较多地借助第三人称自称语和非人称的抽象主体来间接地表明作者身份,隐藏自己的声音,以突出研究的客观性。这与指导国内摘要写作的旧规定有直接关联。国家《摘要编写规则》明确禁止作者在摘要中用第一人称,要求作者使用第三人称客观地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叙述。许多写作规范、专业书刊也明确提出类似要求。这些陈旧规定能够继续存在的根源是国内学术界对学术语篇陈旧、片面的认识。关于学术语篇中第一人称代词能否使用,国外学术界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在学术语篇中,应该不用或少用表示作者参与和主观介入的第一人称代词“I”和“we”,以增强语篇的客观性和说服力[5]208;另一种观点认为,作者应该借助第一人称代词“I”和“we”表明作者身份和立场,强调个人学术贡献和权威性,因为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不会对学术语篇的客观性产生影响[5]209。国内学术界的观点却几乎一边倒:学术语篇中应该尽可能避免使用含有主观性的第一人称代词,以客观展示研究成果,展现学术语篇的科学性、客观性、严谨性。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认识到,学术语篇不仅是对研究成果的客观展示,更是对研究成果的推介,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有助于作者的研究得到编辑、同行和读者的认可[5]223-224。然而,这种变化在国内学术界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摘要写作规范仍然明确禁止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大多数国内作者严格遵守摘要写作规定。修辞学有力地证明了国内学术界关于论文摘要写作观点的陈旧性、片面性。修辞学关注在特定的场合下如何有效地使用语言。影响修辞选择的有四个因素:场合、题材、目的、对象(受众)。“根据传统修辞学,受众被作家控制,受众只是作家思想的被动接受者。”[6]31新修辞学认为,受众意识会对作者的修辞组织和风格选择产生影响,作者-信息-受众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会影响作者的语言选择。Mathes &Ste-venson认为,受众包含水平受众、垂直受众和外部受众。“水平受众指同一个办公室的或项目组或相邻组的人;垂直受众指距离较远但仍在同一组织的人;外部受众指组织外的人。”[6]32语言学论文的受众范围较广,比如,语言研究者(水平受众)、语言教师(垂直受众)、语言学习者(外部受众、非专业者),语言学又属于人文学科,因此,语言学学术语篇比较大众化、人文化、主观化。根据Hyland的调查数据,人文科学(软科学)论文中,第一人称作者自称语的频率是3.36次/千词,理工科学(硬科学)论文中,第一人称作者自称语的频率是1.19次/千词,明显低于人文科学论文[5]212。从题材角度来说,学术语篇是辩论语篇,辩论是双向的,需要辩论双方的参与和主观介入。因此,在学术语篇中,尤其是语言学学术语篇中,作者在较多使用非人称的抽象主体来客观展示研究成果的同时,需要适当使用含有主观性的第一人称自称语,以顺应修辞需要并推介研究成果。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

在中、英文摘要中,第一、第三人称作者自称语的出现频率有明显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西方文化差异。在中国,集体主义文化占据主导地位。集体主义文化强调群体,群体身份高于个体身份,群体需求高于个体需求[7]。受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和中庸之道的影响,国内作者一般比较谦虚、谨慎,喜欢将自己隐藏起来,不习惯于出头、冒尖。这种影响在学术方面表现为,国内作者不习惯于突出作者身份,不习惯于强调自己在学术方面的个人贡献并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一人称代词“我”和“我们”能够表明作者身份和立场,强调作者的权威、学术贡献和相应的学术责任。因此,在中文摘要中,国内作者几乎不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很少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们”。张曼对中外语言学论文英文摘要中第一人称代词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国内英文摘要中,实指作者(两位或多位)的“we”出现的频率(0.217次/千词)远远低于国外英文摘要中相对应的“we”的频率(1.969次/千词)[8]。因为第三人称作者自称语能够相对间接、隐蔽地表露作者身份,所以在论文摘要中,国内作者使用第三人称自称语的频率高于英美作者。在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个体主义文化占据主导地位。个体主义文化强调个体,个体身份高于群体身份,重视个体独立性、个体责任和个体价值[7]。因此,英美作者敢于较多地用第一人称自称语“I”和“we”,从而突出作者身份,展示信心和权威,强调自己的学术贡献并承担相应的学术责任。

(四)结语

采用第一人称作者自称语在英美作者论文摘要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趋势。受文化因素影响,要求国内作者完全仿效英美作者是很难的,但是,国内作者应该摒弃陈旧、片面的观点,国内学术界应该为第一人称作者自称语解禁。摘要浓缩了论文的精华,能够反映论文的写作特点。因此,本文研究结果对论文写作及论文写作教学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文化需求论文范文第9篇

目前国内外发表于各类不同期刊的藏、汉、英文藏医药学术期刊有26种,论文约有32000篇。由于大多均为纸质版,存在语言障碍、出版周期长、读者面狭窄、传播途径窄、信息传递速度慢、论文资源散乱等问题,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藏医药学术研究与交流需求。

藏医药学术的继承、创新,始终是藏医药事业发展的核心任务,是藏医继承工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创新,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藏医药学术论文是藏医药学术价值、应用价值的重要凭借,是藏医药工作者在藏医药基础理论或原理应用实际上取得新的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的科学总结。也是真实、全面、系统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和传播学术信息的主要载体。代表着藏医药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在世界的普及,电子期刊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电子期刊具有体积小,存贮密度高,信息量大,传播范围广泛,利用率高,检索方便快捷等特点,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国内已建立的大型期刊数据库有维普、中国知网、万方等,由国家统筹建设的大型综合性中医药数据库有《中医药期刊数据库》、《中药数据库》等,在满足中医药信息需求方面起着主导作用。藏医药数据库建设相对滞后,为适应国际和国内活跃的藏医药研究在网络化时代的需求,我们拟借鉴成熟的学术期刊数据库开发与应用技术,引进先进的信息网络设备,结合藏医药的特点和优势,自主开发基于信息网络技术,藏汉英互相兼容的藏医药学术期刊数据库,深度整合国内外藏、汉、英文相关藏医药学术论文资源,对藏医药学术期刊进行数字化研究,建立方便、快捷、准确和具有检索功能的藏医药学术期刊数据库,形成面向国内外藏医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生产和销售企业及国内外医学界、文化界、学术界和广大患者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网络实现藏医药学术论文资源的广泛覆盖与快捷检索,为藏医药的长远发展与重点突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有效满足国内外对藏医药学术论文信息资源的迫切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藏医药事业取得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现有藏医药医疗机构近4000家、科研院所120多家、大专院校50余家、藏药生产和销售企业80余家,藏医药产业已经成为、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藏区特色支柱或优势产业,为促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随着国际上绿色化学、环保产品、回归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提倡,国内外医学界、文化界、学术界和广大患者对藏医药深入了解和研究需求日益迫切,项目实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青海省藏医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藏医药》杂志是2007年通过青海省藏医药研究院的不懈努力,在全国期刊审批基本冻结的情况下,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我国首部面向国内外藏医医疗、藏医药科研、藏医学院校、藏药企业广大藏医药工作者公开发行的藏医药学术专业期刊,由青海金诃藏医药集团主管,青海省藏医药研究院、青海省藏医院、青海大学藏医学院主办,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北京等省市19家藏医药骨干单位协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截止2016年,累计出版发行杂志40期,收稿1355篇,596篇,总发行量达46000册,办刊质量和水平逐步提高,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展示和传播藏医药最新研究成果,代表国内外一流藏医药学术水平、有丰富文化内涵、珍贵史料价值和鲜明使用价值的藏医药学重要学术期刊,为传承和弘扬优秀藏医药文化,促进藏医药学术繁荣与进步,推进国内外藏医药学术交流与合作发挥着积极作用。数据库开发与应用技术日趋成熟,在现代信息网络社会得到广泛应用。藏医药数据库开发与应用起步较晚,至今国内外尚无藏医药专业学术电子期刊数据库。项目拟借鉴成熟的学术期刊数据库开发与应用技术,深度整合国内外藏医药学术论文资源,结合藏医药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自主开发中国藏医药电子期刊数据库,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藏医药学术论文资源的广泛覆盖与快捷检索,实现藏医药学术资源的有效整合与高度共享。

以《中国藏医药》杂志已发表的论文为基础,搜集整理国内外相关的藏医药学术论文,深度整合藏医药学术论文资源,对藏医药学术论文进行原文扫描、内容分类,组织形成具有一定格式的期刊电子文档。《中国藏医药》电子期刊数据库标准体系:为进一步完善期刊数据库建设与数字化规范,在电子论文整理的基础上,解析完善藏医药电子期刊的内容和结构,建立制定论文筛选、论文分类、数据结构、数据库模型等内容的《中国藏医药》电子期刊数据库标准。基于藏医药电子期刊数据库的结构和内容,对藏医药学术论文按照篇名、作者(第一作者)、关键词、机构、摘要、全文、刊名、刊期、分类号、年代、主题词等进行元数据的深度加工,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入库。《中国藏医药》电子期刊数据库:根据《中国藏医药》电子期刊数据库标准和数据资源的结构,采用目前最先进成熟的数据库MicrosoftSQLSERVER2008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藏汉英多语言互相兼容的藏医药电子期刊数据库。电子期刊数据库的应用:采用服务器/浏览器(B/S)开发模式和国际Unicode编码,建立藏汉双语的《中国藏医药》电子期刊数据库共享平台,通过Internet实现藏医药学术论文资源的检索服务功能。

文化需求论文范文第10篇

摘 要: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是强化社区文化建设的有效方式,为了解该领域研究与实践现状,以中国知网为数据平台,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研究论文的时间分布、期刊分布、作者情况和主题分析四个方面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3)04-0040-03

收稿日期:2013-02-18

作者简介:王小华(1973-),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社区已成为居民最为重要的生活空间,为了方便服务居民,社区建设在“便于资源开发、便于居民自治”的分针指导性稳步进行。社区已不单纯是一个地理概念,它更多地融合了社会、经济、文化因素,成为社会结构中的基础单元[1]。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搞好社区文化建设”,学习型社区建设是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包括图书馆社区信息服务在内的社区文化建设备受关注。

高校图书馆作为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向社区提供信息与知识服务,有利于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区的发展和繁荣、有利于消除社会数字鸿沟[2],是高校图书馆、社区和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共赢之路。基于此,研究者对高校图书馆社区服务的价值、方式、障碍等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显著。

1 数据来源

考虑到论文题目是论文内容的浓缩概括,为了提高检索精度,笔者以中国知网(CNKI)为检索平台,用“题名=高校图书馆 and 社区 and (服务 or 文化 or 信息 or 阅读)”进行高级检索(检索日期2012-12-01),检得2002年~2012年十年间公开发表文献137篇。因采用题名检索策略,因此除1篇通讯稿外,其他136篇均为紧密相关研究文献,其中研究论文130篇,会议文献2篇,报纸文献2篇,硕士论文2篇。

2 论文时间分布

对研究文献发表时间的分析能大致了解该专题研究的热度、现状和进展。对136篇研究文献的时间分布进行分析,得到图1。①考虑到检索时,2012年刊发的相关文献并未完全及时被CNKI收录,因此,2012年的载文量不具有统计意义。②总体上来看,图书馆社区服务研究类文献逐年增加,逐步受到图书馆人的关注。③作为深度、系统研究高校图书馆社区服务的硕士学位在2007年,相关的会议文献在2006年、2007年各一篇,说明该阶段是研究的相对成熟期。④2010年后,大量文献开始探讨高校图书馆的虚拟社区服务,是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拓展,标志着该专题研究持续深入。

图1 研究文献年度分布3 论文期刊分布

研究论文的期刊分布是了解该领域重要期刊群的主要方法。刊发高校图书馆社区服务专题文献的刊物一般来说应是图书馆领域专业期刊,由于该专题的实践性较强,通过对各刊物的发文量进行比较,也能大致了解各期刊的学术偏好。136篇文献发表在80种刊物上,按发文量递减排序,得到表1(限于篇幅,不再罗列仅发文一篇的期刊)。发文在3篇以上的11种期刊可以看作该专题研究的核心区期刊,也就是占期刊总量13.75%的刊物发表了41.18%的论文量。根据布拉德福文献分散定律进行测算,说明该主题论文的刊发较为分散,核心区期刊对该专题研究论文有待进一步集中,关注度应更一步加强。

4 论文作者分析

王小华:近十年高校图书馆社区服务研究综述

王小华:近十年高校图书馆社区服务研究综述

在136篇有关高校图书馆社区服务研究的论文作者中154位作者(包括第一及其他作者),其中发文3篇的作者有过仕明和苏建华共2人,发文2篇的作者10人,其他作者均发文1篇。占作者总数7.79%的12位读者发表了占文章总量19.12%的相关研究论文,由此可见,虽然很多研究者关注了高校图书馆社区服务领域,但高产作家太少,92.21%的作者仅发表了一篇相关研究论文,缺乏专深研究作者。

从作者单位上来看,97.21%的研究者来自高等院校图书馆。以过仕明为团队的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发表了6篇相关文献,成为高校图书馆社区服务研究产量最高的单位,且6篇文献中有5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

5 论文主题分析

5.1 价值分析

杨雪琴认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是“人文精神”的体现,能实现居民平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有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水平,构筑和谐社会;有利于公民的“终身学习”,提高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同时,有益于提高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3]。封秀英认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有助于高校图书馆培养社会责任感,同时实现高校图书馆服务活动的有效延伸[4]。

5.2 可行性分析

①《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2002)与《图书馆服务宣言》(2008)成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的政策依据[5]。②“公众资源社会化”观念已深入人心,社区居民要求开放包括高校图书馆在内的文化设施,市民的信息需求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的根本出发点。③高校图书馆资源丰富,利用率特别是纸质资源利用率却逐年下降,这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提供资源保障[6]。④高校丰富的人才资源、先进的服务技术手段让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成为可能[7]。

5.3 服务方式探讨

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的方式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种:①为社区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社区用户与高校师生服务对象区别较大,文献需求特点迥异,高校图书馆要区分社区读者的类型,在调查统计不同读者文献需求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供文献服务[8]。②为社区居民提供咨询服务[9]。高校图书馆在收集和整理大量文献及网络资源的基础上,可以向居民提供全方位与多角度的事实性信息咨询服务,涵盖居民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各方面,并可充分利用诸如SNS、RSS、BLOG、QQ、BBS、EMAIL等技术手段开展在线及个性化信息咨询。③与社区共同开展教育培训活动[2]。培训主要分两类,一类是高校图书馆基于自身专业背景开展的信息素养教育;另一类就是基于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才队伍,与社区共同开展包括职业技能培训、成人教育、再就业指导、社区青少年教育等在内的培训活动。⑤与社区共同开展文化活动[4]。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为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提供新的平台,高校图书馆可以结合社区和本馆的实际状况,开展读书报告会、科普知识讲座、组织读者俱乐部等活动。

5.4 社区图书馆联盟

为促进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建设包括多类型图书馆在内的区域图书馆联盟是有效的方式。唐虹建议社区图书馆联盟应采用总分馆制、联盟协同管理的模式。本着区域内图书馆协同发展的原则,构建以地区中心图书馆为总馆,区域高校图书馆、科学图书馆、区镇图书馆为分馆,村、社区图书馆为基层馆的三级协同网络结构。并对包括管理机制、管理机构和网络结构等要素在内的社区图书馆联盟的组织结构进行阐述,并构建组织结构模型[1]。江新则对社区图书馆联盟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障碍进行了详细说明,认知障碍的破解有赖于合理体制的建立和相关教育的普及;现阶段的体制障碍可以借助有效的行政领导组织解决;而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利益平衡机制的建立才是解决现实障碍的关键[6]。

5.5 应注意的问题

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的过程中,以下问题需要重点关注。①本位服务与社区服务的关系。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重点是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同时,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人才优势为社会和社区服务,可充分发挥资源的效益。因此,两项工作之间平衡的把握需要注意[7]。②馆藏特点与居民需求的关系。每个高校图书馆都有其固定的馆藏结构,围绕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形成较具特色的馆藏结构,同时也体现在文献采访时的侧重,而社区居民的文献需求具有大众化、科普性、通俗性等特点,可能与高校馆的重点建设文献并不吻合,在购置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两者之间的关系需要注意[10]。③各类社区用户服务间的关系。社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群体,社区用户的类型较多,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那么高校馆侧重向哪类人群提供信息服务应与本馆的优势相结合,扬长弊端[11]。④思想观念及管理模式的创新。高校图书馆究竟以什么形式来向社会开放,又开放到什么样的程度,需要不断探索;同时,服务社区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馆运行成本,也对校园安全管理提出了挑战[6]。

6 结语

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是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研究者针对该问题进行了相关探索,但仍存在三个明显的不足。①缺乏顶层设计,图书馆行业主管部门、图书馆协会等领导或指导部门并未就高校图书馆社区服务工作设计相应的制度和规范。②利益平衡机制的缺失导致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的热情不高,持续力不强。③缺乏标准规范的服务流程,中小型高校图书馆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不尽如意。因此,高校图书馆社区服务研究的当务之急是解决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障碍,针对实践的薄弱环节,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这需要研究者不断持续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唐虹.社区图书馆联盟管理模式与组织结构研究—以校地共建社区图书馆联盟为视角[J].图书馆建设,2009(10):65-67.

[2] 王军.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的思考[J].图书馆,2009(5):123-124.

[3] 杨雪琴.资源共享服务社会—高校图书馆面向社区开放的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8):57-59.

[4] 封秀英,杨祖逵.共建社区文化—高校图书馆实现服务创新的新途径[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2):81-82+90.

[5] 卢滨玲.高校图书馆为社区服务的实践与探索[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1):101-103.

[6] 江新.高校图书馆参建社区图书馆联盟的障碍研究[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0(5):57-59.

[7] 李健.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的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3):103-104.

[8] 周世辟.高校图书馆为社区服务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7(6):4-7+54.

[9] 姜勇.高校图书馆为社区服务的可行性探讨—以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建设,2008(5):81-82.

[10] 过仕明.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如何为社区服务[J].图书馆,2006(5):112-113.

上一篇:外汇储备管理范文 下一篇:素质工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