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想范文

时间:2023-03-20 00:57:01

文化思想

文化思想范文第1篇

关键词邓小平科技文化科技文化思想

一个多世纪以前,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科学技术发展中吸取智慧,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后,列宁和把科技文化的精华融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大厦,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邓小平同志在领导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继承和全面发展了前人的科技文化观,从不同角度和方面进一步丰富了关于科技文化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形成了自己的比较完整的科技文化思想。论文百事通邓小平的科技文化思想表现在对科技文化的内涵的界定、对科技文化作用的理解以及如何建设科技文化、如何正确的对待世界科技文化成果等方面。

1关于科技文化的内涵问题

科学技术是人类的伟大实践之一,是人类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社会规律能力的集中反映。科技文化是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基于严谨的科技知识、理性的科学精神及规范的价值行为准则而形成的文化体系。自近代科学技术诞生、科技文化形成以来,人们一直把科技文化定义为与自然科学技术有关的文化;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完整意义上的科学技术范畴是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的有机统一。对科学技术范畴的正确理解是界定科技文化内涵的前提,邓小平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深刻地解说和阐释了科技文化的内涵。

在马克思经典作家对科学技术的论述中,科学技术总是与劳动生产力联系在一起的,这种与劳动生产力联系在一起的科学技术主要是指自然科学与技术。马克思指出:“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这就是说科技文化中的科学技术,首先是指自然科学与技术。对此,邓小平也有很多论述。他说:“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邓小平同样将科学技术与劳动生产力紧密联系在一起,这里的科学技术指的就是能并入生产过程,并且促进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与技术。而且,在这里也只有将“科学技术”界定为“自然科学与技术”,才能解释科学技术如何渗透到生产力的三要素中,由知识形态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直接生产力,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但是,邓小平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并没有停留于此。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汇流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正确认识科技文化,需要我们对科学技术的概念作出新的界定。马克思曾经指出:“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邓小平也鲜明地指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邓小平的这一不容置疑的论断不仅确定了社会科学的属性和范畴定位,更主要的是告诉我们科技文化中的科学技术理应包括社会科学技术,这就拓宽了科技文化认识的思路。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钱学森就指出,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要求社会科学现代化,社会科学现代化也即从社会科学走向社会技术,他提倡社会科学要从研究室走向实践第一线,社会科学家要和组织管理人员一起,要和自然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协作,他认为这是一门科学技术,可以成为“社会科学技术”。当今世界,知识特别是高科技知识,已经成为经济竞争的主要力量,不仅仅是自然科技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也成为生产力、竞争力的一种体现。根据当今科技文化发展的时代特点,可知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融合和统一的趋势是必然的,因此,科技文化不仅是对自然科学技术知识的认识也包括对社会科学技术知识的认识。邓小平正是以敏锐的眼光洞察了这一点,深化了传统意义上的科技文化概念。

总之,邓小平从正确阐释科学技术范畴出发界定了科技文化的内涵和本质,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实事求是地从实际出发做出的正确判断,突破了人们传统意义上对科技文化内涵的认识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关于科技文化的作用问题

现代科技文化作为由器物层次、制度层次、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层次组成的社会亚文化体系,是推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基本力量。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文化主要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日益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邓小平立足于中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敏锐地感觉到当今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状况和历史功效,充分肯定了科技文化在社会发展进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是科技文化对物质文明的推动作用。器物层次的科技文化对物质文明的推进作用,集中体现在科学技术进步不断创造出来的一系列物质成就中。在现代社会里,器物层次的科技文化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地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其影响之大、之深、之广、之远是前所未有的。关于这个问题,邓小平论述最多的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这就为科技文化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而科技文化则反作用于科学技术和科技生产力,推动了它们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必要的文化氛围。科技文化通过反作用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从而对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世界各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起到了基础和先导作用。可见,科技文化是有着整体推动力的事业,有着强大的技术功能,是推动社会生产力、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进步发展的革命力量。因此,加快科技文化发展是适应经济建设需要进而加速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二是科技文化对精神文明的推动作用。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层次的科技文化对精神文明具有基础和先导作用,集中体现在科技文化所内含的科技意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通过对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而发挥作用。关于这个问题,邓小平曾经说过,科学、文化是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发展科技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科技文化倡导的理性规范,有利于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构建尊重事实、重视规范的氛围,抑制对权威的盲从和屈服的现象,更好地推进我国的法制化和民主化进程;科技文化中的宽容精神有利于良性学术环境的构建、保持全民族的开放心态;科技文化的批判创新精神意味着摈弃蒙昧主义,提倡求知、怀疑和创造,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此外,科技文化有着不可低估的社会功能,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新的科技革命正加速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因此,创建健康的科技文化氛围来加快科技发展,不仅是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而且也是适应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三是科技文化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作用。邓小平指出:“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离不开科学。”邓小平深刻地分析了世界形势,指出二战以后,西方国家竞相发展生产力,新科技革命不仅带动了国内分工而且加深了国际分工,国际间的经济技术交流越来越加强,各国竞争的焦点转变为科技和经济竞争,从而推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与此同时,世界并不太平,某些霸权国家依靠其掌握的高科技推行裸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经济上对不发达国家进行变相的剥夺。事实证明,要壮大和平力量,维护世界和平,必须抓住科学技术尤其是高科技来加快自身建设。

3关于科技文化的建设问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我国的科技文化建设,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必须明确科技文化建设的主体在于人才,必须构建与科技文化相适应的社会机制,这是科技文化顺利发展的社会条件。

首先,建设科技文化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科技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以其独特的功能和形式推动着人类和社会的发展。但作为科技文化载体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它必须扎根于丰富的科技文化的土壤中。科学技术作用于科技文化,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带来经济的腾飞,不同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弱导致了各国科技文化层次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这种科技文化层次的差异将会带来经济的更大差距。因此,重视科技文化建设、加快科技文化发展、培育健全的科技文化体系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其次,发展科学技术的关键是人才。邓小平同志说,与“革命事业需要有一批杰出的革命家”一样,“科学事业要有一批杰出的科学家”,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就意味着必须有一批高素质的人去创造和应用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科学技术。邓小平最关心人才,正像他指出的那样,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重要的还是人才,他始终把人才战略看作整个国家发展的战略,一直强调机遇难得,人才难得。重视人才就要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因此,他一直主张要选贤任能、正确看待人才,发现人才,广开进贤之路。

最后,构建有利于科技文化发展的社会机制。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要推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科学技术与经济,两者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经济发展,提出科学技术研究的要求,并为之提供资金、设备等手段及其他条件;科学技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又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力量。经济离开了科学技术,就失去了前进的力量,而科学技术离开了经济,也就变成了无源之水。但是传统的科技体制人为地割裂了科学技术与经济之间的联系。堵塞了二者之间直接联系的通道。所以邓小平说:“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在这里,邓小平指出,解决科学技术与经济脱节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体制,要通过改革,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时常经济体制和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体制。其二,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扶持。国家的重视和支持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关系密切,但科技毕竟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所以市场机制和宏观管理都是科技进步不可缺少的手段。国家要采取各种积极的政策措施,比如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要积极推进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供有效的保障和激励机制;通过宏观指导攻克对发展国民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起关键作用的重大科技课题,不断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制度等等,使国家和正骨发挥积极的扶持和引导作用。

4关于如何对待世界科技文化成果的问题

文化交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动力,文化需要交流,科技文化也需要交流。科技文化交流应该超越区域、国界、学科,在开放、充满活力的体系中进行。科学技术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由全人类共同创造,也应当由全人类共同享有。“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独揽一切科学技术,建立一种科技文化模式,都是不可能的,无论是参与创造者还是参与享有者,都要开展国际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参与科学技术的对外开放。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主要强调了以下观点:

第一,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科技文化成果。科学技术最根本的特质是求真,它本身不具有阶级属性,正确对待和吸收世界先进科技文化成果有利于本国的建设和发展。邓小平说:&ldq……uo;科学技术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资本家拿来为资本主义服务,社会主义国家拿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我们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邓小平倡导要积极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吸收外来科技文化成果中的合理部分,去其糟粕,吸取精华,做到洋为中用;并且要勇于创新,把外来科技文化成果更新改造,应用到实践中去,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建设中的中国。加强中外科技文化交流,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先进科技力量结合起来,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就一定能够成功。新晨

第二,利用外国智力,培养一批专家。为了更好到吸收和引进科技文化成果,客观上需要我们培养一批精通世界高技术的专家。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技术,必须通过其载体——科学技术专家,才能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以,掌握了科学技术的专家是关键,引进国外科学技术的一种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引进掌握了此类科学技术的人。邓小平说:“接受华裔学者回国,是我们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项具体措施,派人出国留学也是一项具体措施。我们还要请外国著名学者来我国讲学,同中国友好的学者中著名的学者多的很,请人家来讲学,这是一种很好的办法,为什么不干?”综观历史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诸如美、日、西欧正是重视利用国外智力,充实本国科技队伍,发展经济,才在国际竞争中占主导地位的,所以,中国要发展,必须学习和引进包括资金、人才、技术在内的一切有用成果,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条件。

综上所述,邓小平科技文化思想内容丰富,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以邓小平为领导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的这一思想结晶,为党的领导集体全面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突出体现了中国在新世纪里要求发展高科技,实现经济腾飞,和平崛起,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我们相信,把邓小平的科技文化思想应用于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将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文化思想范文第2篇

2.陈方龙(1992-),男,江西宜春人,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0级本科生

3.张奕敏(1993-),男,江西抚州人,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0级本科生

摘 要: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其产生之日起,时至今天,历经上千年之久,一直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中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由于历时之久或解读误差等原因,致使很多儒家文化思想的本真意义与我们今天了解的意义存在很大差异。对儒家文化思想的真内涵进行阐释,进而剖析儒家文化被误解的成分及影响。

关键词:儒家文化;官本位;孝

儒家文化的本来意义与我们今天了解到的意义存在很大差异甚至皆然相悖。本文就儒家文化中很容易被人误解的一些思想进行详细解析,阐明其中真伪并分析其被误解后对社会各方面造成的影响。

一、儒家文化真内涵

儒家思想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我们就选取其著作中的一部分进行解析。

第一,《论语・子路》中有这样的记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1]p142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诸侯、大夫、士不劳而食,庶人则必须靠劳动而生存,这是孔子所处时代的现实情况。但是,孔子在这里所强调和期望的是“君子不器”以及追求“大道”的社会责任,“道”是士的毕生追求,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2]p85士之利内存于所学之道,故“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之食存在君子之道中。孟子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3]p124孟子以此论证社会分工的必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士志于道”的理想追求。

第二,儒家主张“尊尊”“亲亲”“长长”,维护“礼治”。子曰:“不知礼,无以立。”[4]p224孟子也说过:“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5]p125,并提出五伦,即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君臣有义,朋友有信,并期望以此维护社会各阶层秩序。儒家所主张的礼的根本含义为“差异”,也就是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序,各守其礼,最终使社会安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另外,儒家还主张“德治”,其具体含义有两方面,对己来说,意味着治身,可以使人修养心性,修成儒家所期望的君子人格;对过来说,意味着治世,可以使国泰民安,进而实现儒家所期望的大同社会。孔子认为对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6]p11,人们则会“有耻且格”[7]p12。孔子认为统治者“为政以德”则会“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8]p11儒家主张以礼维护社会秩序,以德实现治身治国,则很顺利推出“人治”思想,也就是重视人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由此看来“礼治”与“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侧重教化者本身,是一种圣贤政治。

二、儒家文化被误解

以上这些是儒家思想中关于“道”“人治”的基本内容,但是也许儒家学者在讲这些理论时并没有意识到其理论除了本身的原意之外,还存在着从别的角度去理解的可能。一旦解读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自然与其原意存在很大差异。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儒家思想中的这些观念很容易被误解的情况。

第一,关于《论语》中樊迟请学稼的记载以及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言论,后人就产生了不同于孔孟本意的理解。首先是孔子对樊迟学稼的回应,则引起了一些人不同以往的争议,其中争议最大的声音则为孔子十分鄙视农业劳动,对学稼学圃的樊须持“小人”的鄙夷态度云云。对此,首先要说明的是“小人”在这里既不是道德有问题的人,也不是指地位低下者,而是指目光短浅、胸无大志之人,所以孔子对于樊迟并没有任何人格鄙夷的态度。至于说孔子鄙视农业劳动,更是后人断章取义的解读,农业劳动,本就是一项社会分工的工种,就像吃饭一样,无所谓优劣评判的问题。在这里孔子对于自己的学生更多的是爱之深责之切的感叹,儒家一向主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9]孔子更是希望自己的学生成长为具有远见卓识、谋道不谋食、心怀家国天下的仁人志士,而不是钻营雕虫小技不能自拔,君子绝非特为一才一艺而生活,孔子学生子夏将其思想进一步发挥,认为“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志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10]p213其次,关于孟子论述社会分工的言论,尤其是其关于劳心劳力,治人治于人的划分,特别为后世统治者别有用心的大肆曲解并为己所用,以致很长一段时期孟子此言论成为后世统治者专制统治的理论依据,而孟子本人自然也因此言论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制代言人而昭显于世。其实,劳心者并不一定就是统治者,劳力者也未必就是被统治者,而且治人治于人也未必就带有阶级划分的意味。所以,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在当时早已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实现象,孟子只不过是对这种现象加以概括,其原意并非论述统治与被统治的问题。

第二,关于儒家坚持“亲亲”、“尊尊”的行事准则,提倡以德治国,重视“人治”的情况,儒家希望通过人们行为的规范化来促进社会的道德化和有序化,其本意是好的。但是前面已经说过,儒家礼的本质含义是差别,强调尊贤有等,尊卑有序,这样就很容易造成人的等级分化。因此,在儒家企图以礼制来约束所有人的社会关系的同时,也暗含了人生来就不平等的潜在意味。由于儒家对于礼制的具体内容并没有明确规定,而统治者必然会向有利于自己专制统治的方向来理解,并利用手中掌握的专制权力和所处的统治地位,根据个人意愿制定所谓的“礼制”,再强迫被统治者遵守。而毫无能力与权力的被统治者只能被迫去接受和遵守所谓统治者制定的“礼制”。于是儒家的礼制观念很容易成为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的软工具。不仅如此,儒家主张礼优于法,结果必然使社会缺乏规范性和强制力。孔子十分重视“礼”的社会规范作用,认为礼治比法治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其治国思想中寄希望于依靠个人自律,而非依靠法律的强制约束力,使得礼与法失于偏颇,难以发挥各自的效力。关于儒家的德治思想,不论是其“治身”还是“治世”,修养都是其实现德治理想的主要方法。但是道德是很难用一般的标准来衡量的,这就给专制统治者留下很大的利用空间,无论其道德修养水平如何,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把自己标榜成为道德模范,要求被统治者无条件地服从其专制统治,这就给广大被统治者造成了很大的欺骗性。因此,历朝历代统治者上至君王下至各级官吏,十有八九,欺世盗名,打着安邦保民的幌子达到满足自己私欲的目的,使儒家寄希望于依靠统治者个人主观自觉和道德自律来施行仁政,恩泽百姓的圣贤政治难以实现。而且,中国政治中“为政在人”的人治模式,在政治领域官本位思想大行其道,注重人情关系自然而然就成为大家公认的潜规则。

今天人们所认为的儒家文化与原初儒家思想存在很大差别。很大原因是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专制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的需要而有意曲解儒家思想的本来意义,使得儒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人为地改变,给后世以致今日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参考文献:

[1] [2][4][6][7][8][10]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 [5]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8.

文化思想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A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6-0027-05

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新阶段,具有承上启下、开拓创新的重要历史地位。在列宁一生的论著中,包含着极其丰富、深邃的文化思想。我国学者对此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但从当前学术界来看,对于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研究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我们继续深入探讨。

一、关于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整体研究

(一)对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主要内容的研究

关于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学术界多是从文化建设角度对其进行归纳。有学者从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出发,认为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主要包括:扫除文盲,发展国民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及其它文化事业;继承和改造全部文化遗产;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社会遗留下来的专家,作为培养劳动人民的知识人才;加强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风尚的教育,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1]。还有学者从文化政策维度出发,认为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大力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作用;努力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推动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繁荣和复苏;重视共产主义道德,培养一代新人[2]98-112。

总体上,学术界对此问题关注较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视角单一,缺乏系统性。在列宁那里,他不仅关注像知识体系、科学技术、思想道德、意识形态等为内容的显型文化,而且非常重视像传统习俗、文化心理、政治情感等通过潜移默化方式获得的隐型文化。精神文化从是否具有明显意识形态性的角度,又可以划分为意识形态文化和非意识形态文化。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不仅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文化,还包括科技、语言等非意识形态的自然科学文化。总之,列宁文化思想是非常广泛的,我们应多视角对其进行概括总结。同时,大部分学者都以“平面几何”式的方法来研究,很少从立体的、动态的角度来考察列宁文化建设思想,这也可以作为我们今后研究的一个突破点。

(二)对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形成脉络的研究

关注这个问题的学者并不多。有学者将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划分为三个阶段:从1894年至1917年11月的理论萌生阶段,这一时期列宁萌发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一系列思想和观点;从十月革命胜利到新经济政策之前的体系形成阶段,这一时期,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思想,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从实行新经济政策到列宁逝世的完善升华阶段,在这一时期,列宁把文化建设提到了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3]。还有学者把列宁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思想分为两个阶段:理论创设阶段与实践检验阶段。从1894年到1917年11月是理论创设阶段,这一阶段,列宁初步提出了一些关于文化发展的观点;实践检验阶段又分为两个时期:从1917年11月至1922年12月的形成期,这一个时期,列宁进一步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发展的一系列论断;从1922年12月至1924年1月的思想完善期,这一时期,最终形成了列宁思想体系中关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全盘规划和战略构思[4]49。

可以看出,学术界关于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阶段划分,形成了一定共识,即大体上把其发展脉络与列宁整个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相对应起来。这样的划分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第一,对于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形成阶段的划分,宜粗不宜细。虽然,列宁有关文化的论述贯穿其整个理论生涯,但却又是较零散的,其论著本身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文化理论。同时,列宁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的时间只有七年,对于一种思想的形成发展,是很难再把这短短七年细分为几个具有明显界限的不同阶段的。所以,粗线条式的划分,对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研究是有利的。第二,目前,大部分学者仅仅是直接勾勒出各阶段时间、简单梳理各阶段列宁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而对其阶段划分的依据、各阶段列宁文化思想所表现出的特点等重要问题却很少有人探讨。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利于我们从宏观层面上把握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基本特征,推动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形成史的研究。

(三)对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特色的研究

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内容丰富而且极具特色。所以,有学者认为,列宁文化建设思想具有独到的鲜明特色,主要表现为:战略性、求实性、主体性和继承性[5]。有学者则特别关注列宁文化思想的宽容性,认为,关于无产阶级文化的宽容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飞跃,是列宁文化思想的精华[2]76。文艺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者研究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列宁文艺思想的特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其整个文化思想特色的反映。有学者认为列宁的文艺思想具有战斗的党性、哲学的深度和历史的具体性三个主要特征[6]。

对于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特色的研究,笔者认为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列宁文化思想特色与文化属性之间的区别。前者主体是列宁文化思想,后者主体是文化。我们可以认为列宁文化思想具有战略性、求实性、主体性等特色,但是说列宁文化思想具有继承性特色就有些不妥。继承性是任何一种文化所固有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具体的创造者的文化思想上则是包容性。对于此类问题的模糊认识,在学术界并非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第二,任何一个伟大的理论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理论的特色是其所处时代特征的客观反映。所以,研究列宁文化思想的特色必须与列宁所处的时代特征、面临的历史任务结合起来。

二、关于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专题研究

(一)对列宁民族文化思想的研究

列宁民族文化思想相对来说问题比较复杂,也是学者们探讨比较多的。有学者提出,要科学理解列宁“两种文化”理论,应注意几个问题:在阶级社会里,每一个民族中都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文化,这两种文化除了有列宁所说的互相对立、斗争的一面外,还有相互影响、渗透的一面;列宁反对“民族文化”这个口号,是认为阶级社会中不存在超阶级的、“统一的民族文化”,这并不意味着处于同一民族里的不同阶级的文化,没有相同的民族特点;斯大林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列宁“两种文化”理论作的重要发展,仍有一些地方需要补充和阐发[7]。还有学者对列宁民族文化思想与斯大林民族文化思想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列宁和斯大林在对待民族文化问题时,都没走向极端:或者是民族文化,或者是全人类的无产阶级文化;但也认为两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列宁更钟情于用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文化取代资产阶级的国际文化,斯大林则是更多的关注了新形势下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比较地符合了民族文化的要求[8]。

对于此问题,学术界一般是将其作为列宁一个独立理论而加以研究的。实质上,民族文化理论是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列宁对社会主义文化科学内涵的回答。在这里,列宁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文化”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产生的标志。同时,列宁在对“民族文化”口号批判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属性、思想基础等问题也进行了深刻阐释,这都体现了他对“社会主义文化是什么”的思考。关于列宁民族文化思想价值,尤其是对今天如何处理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民族性的作用问题,我们不能做简单随意的评价。因为,过去20世纪的历史已反复证明,“无论是文化的国际化还是各民族文化的形成及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都还要经历长期的、甚至超乎人们想象的曲折与磨难”[9]182。

(二)对列宁教育科技文化建设思想的研究

国民教育思想是列宁文化建设构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而广泛。有学者认为,列宁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确立国民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提出改造旧学校,实行多层次、多种形式办学的具体原则;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作风;提高教师地位,充分发挥教育专家和广大教师的作用[10]。有学者认为列宁的国民教育思想,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教育的几个重要规律:人民群众是国民教育的管理者;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是发展国民教育的基础和动力;国民教育要有计划性和检查落实的具体措施;国民教育要体现党的领导和民主集中制原则[11]。科技文化同教育文化一样也是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有学者认为,列宁丰富的科技文化思想,主要体现在:科技与社会主义基础的关系、科技在实现社会主义中的作用、科技专家问题及全民科技教育等方面[12]。有学者指出,列宁在领导俄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思想,主要包括: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须掌握科学技术;正确对待知识分子,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学习和引进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培养科技人才[13]。

总体上,学术界对列宁教育科技文化建设思想的研究时间早、成果多,研究热度至今未减。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列宁文化思想的这一部分内容侧重于建设,可操作性强。当时制定实施的文化政策,对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但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关于这一部分,学术界多是进行思想具体内容的梳理,而对其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则明显不足。同时,在列宁国民教育思想中,有一重要原则即“教育不能不联系政治”,对这一思想阐释,学术界仍然存在着诸多争议,甚至是误解。今天,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科学解读,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三)对列宁知识分子理论的研究

关于列宁对待知识分子态度,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大致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列宁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是肯定和信任的,多数学者持此种观点。如,有学者指出,列宁一贯重视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把他们看成是同工人、农民一样的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即使是对曾为旧社会服务的知识分子,列宁也大胆地使用,并在使用中教育他们[14]。同时,学者们一致认为在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于工作重心“转到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上”,列宁就更加重视知识分子地位与作用,并明确提出了没有知识分子参加,社会主义就无法实现的观点[15]。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列宁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主要是嘲讽和批判的。如,有学者指出,由于知识分子的特性和俄共执政后的统治模式、社会模式之间存在着某种深层的不和谐甚至冲突,这种冲突使得俄共与知识知识分子的关系,经常处于紧张之中。由此,导致了列宁对知识分子总体的颇多指责、批判和嘲讽[16]。关于列宁的知识分子政策问题,也是学术界关注比较多的。有学者指出,列宁充分注意到了知识分子队伍的复杂性,对其采取了极慎重、灵活的政策:对于公开反对苏维埃政权的,坚决粉碎反抗,不做任何政治上让步;对于大量动摇不定的中间分子,更是强调争取、团结、教育[17]。一些学者还具体列举了列宁制定实施的知识分子政策,如有学者指出,这主要包括:第一,要利用剥削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为新生的人民政权服务。第二,要象爱护眼珠那样爱护一切真诚工作的知识分子。第三,要合理使用和提拔知识分子,为知识分子提供较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18]。

虽然,在不同时期,学术界对这个问题都有过论述,但仍有一些方面需要我们关注。如,关于列宁社会主义知识分子观。列宁的知识分子理论不仅体现在他对旧知识分子问题的论述上,还体现在他对社会主义新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上,包括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的本质、社会属性、培养途径等问题。而目前,学术界的研究却相对忽视了后者。还有,关于列宁知识分子理论的研究视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列宁知识分子理论是在对各种文化思潮错误知识分子观的批判过程中形成的,如对“马哈伊斯基主义”文化思潮的批判等。所以,从列宁的文化批判视角来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全面理解列宁的知识分子理论,把握其精髓。

(四)对列宁思想道德建设理论的研究

思想道德建设理论是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核心,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有学者撰文,对列宁思想道德建设理论的基本内容,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方法等主要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为建成社会主义而奋斗;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树立社会主义劳动精神;加强无产阶级革命纪律。其途径和方法主要包括:思想教育必须结合经济建设;思想教育必须结合物质利益原则;思想教育必须结合具体的条件和不同的对象[19]。在思想道德建设理论中,学术界探讨最多的是列宁的共产主义道德思想,其中,关于列宁共产主义道德基本原则又是学术界颇具争论的焦点。关于这个问题大致存在以下几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列宁共产主义道德基本原则不仅包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集体主义,还包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等原则;一种认为在列宁那里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只有集体主义;还有一种则认为列宁明确作出共产主义道德原则表述的只有“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这一伦理判断,没有把集体主义规定为共产主义道德原则,而其他论述像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等都不是作为道德原则来论述的[20]。

列宁思想道德建设理论蕴藏着巨大的理论价值,尤其是在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应结合时代特征,深化列宁思想道德建设相关问题的研究。如,关于列宁的共产主义新人思想。培育共产主义新人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但近年来,人们仿佛忘记了“共产主义一代新人”的培养任务,很少有人再提及,包括学术界的研究。当代社会,所出现的令人忧虑的思想道德现状,虽然也有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一特殊背景原因,但我们自身在研究与宣传上所存在问题,也难脱干系。共产主义新人的培养是列宁一直特别关注的问题,对此他有着丰富的论述。这些论述,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人塑造”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关于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核心概念的研究

(一)文化

“文化”是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基础性核心概念,学术界虽没有专门文章对列宁文化概念进行研究,但在相关主题研究中也都有所涉及。有学者指出,列宁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他不避讳文化这个术语,在自己的讲话和著作中,多次地谈论了文化问题,大量地使用了文化概念[21]。有学者认为在列宁的著作中,“文化”至少出现过三种不同涵义:一是泛指人们在改造自然和社会所获得的、包括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在内的全部文明成果,如《论我国革命》中的“文化水平”;二是指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三是指旧的传统习惯、民族心理方面的内容,如《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中的“官僚或农奴制等等的文化”[22]。列宁晚年“政治遗嘱”中文化概念的使用,是学术界近年来关注的焦点。有学者指出,列宁在“遗嘱”中所讲的“文化”虽然有时也涉及到文化的广义含义,但更多的是指狭义含义,即“纯粹文化”[23]。还有学者专门分析了列宁《论合作社》中经常被引用的一句话,即“现在重心改变了,转到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上去了”,不同意有些学者对这段话中“文化”概念的广义理解,认为只有把此处的“文化”理解为主要是指精神文化,才能科学解释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整个看法”的“根本改变”[24]。

可以看出,关于列宁的文化概念,学术界一般认为存在着广义和狭义的两种涵义,学者们也认为应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但列宁的文化概念,尤其是在晚年著作中,其核心所指在于狭义层面。当今,国内学术界,对文化的研究有种泛化的倾向。我们并不反对这样的文化哲学维度的研究,但要正确理解文化的本质,正如陈先达先生指出,应该摆脱大文化观即把人的一切创造物都称之为文化的观点的束缚,把文化看成是由知识、信仰、哲学、法律、道德、艺术、风俗习惯等组成的观念形态[25]。又如黄枬森先生所言,如果文化的外延同人类社会的外延是完全一致的,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无从谈起。对文化采取狭义的理解不仅是约定俗成,而且也是合理的[26]。总之,狭义角度的探讨,更能凸显列宁文化思想的时代价值。

(二)“文化革命”

“文化革命”既是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关键词”,又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概念。我国理论界,在改革开放前,基本上持苏联官方观点,即把它视为一个具有强烈政治性的概念。改革开放以后,则一般从文化建设上来理解。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文化革命”这一概念是十月革命后列宁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在实践中逐步发展的结果[27]。在此背景下,多数学者认为列宁的“文化革命”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上使用的。近年来,学者们则更加倾向于从狭义上来阐释“文化革命”概念。如,有学者指出,列宁的“文化革命”概念包含了“意识形态革命”、“文明继承”和“知识革命”等三层含义[28]。还有学者专门对列宁的“文化革命”概念进行了研究,认为列宁“文化革命”的内涵指的就是在文化领域的破旧立新,即清除旧思想、树立新思想,改造旧文化、建设新文化;“文化革命”的外延指的是一场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转移,这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必须采用温和的策略来完成[29]。

学者们一致认为应该把“文化革命”和“”区分开来,两者提法极为相似,内涵却大相径庭。但同时,在学术界出现了另一种倾向,由于受“”阴影的影响,致使谈及“文化革命”而色变。致使有些学者在探讨列宁的“文化革命”概念时,有意淡化甚至忽略其意识形态层面的涵义,而仅仅把其限制在扫盲、识字运动等非意识形态文化层面上。虽然,列宁的文化革命首先是一种文化启蒙,即,使俄罗斯彻底摆脱愚昧无知、野蛮或半野蛮状态,使全体国民真正成为有文化的人。但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人民以掌握文化领导权,也是“文化革命”应有之义,这层涵义是列宁文本中所明显体现出来的,在研究中,我们无需避讳。

(三)“无产阶级文化”、社会主义文化

“无产阶级文化”概念,是列宁在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过程中提及的。列宁对这个概念的态度,在学术界是存在分歧的。有学者认为,从列宁的一系列关于无产阶级文化问题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列宁是不赞成在当时俄国文化建设中过多强调“无产阶级”性质,或者说根本上就反对提出“无产阶级文化”的任务和目标的[9]412。有学者则认为,关于什么是无产阶级文化,列宁虽没有下一个精确的定义,但他有着丰富的无产阶级文化思想,涵盖了什么是无产阶级文化、如何认识无产阶级文化、如何学习无产阶级文化、如何建设无产阶级文化等内容[30]。关于社会主义文化概念,学术界以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为题的研究很多,但对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阐释,只有少数学者有所提及。有学者指出,列宁定义了“社会主义文化”概念,认为社会主义文化是以“劳动群众和被剥削的群众”为阶级基础、以“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为思想基础、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性质的“民主主义的和全世界工人运动的国际文化”[4]49。总体上,学术界对列宁这两个重要文化概念关注不够,需要我们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元钦.简述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J].社会主义研究,1986(3):45.

[2]俞思念.文化与宽容[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设,2009.

[3]王丰.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1997(3):36-39.

[4]刘敏茹.列宁晚年关于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观点[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4).

[5]林建华,周文升.论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特色[J].山东社会科学,1993(2):76.

[6]程正民.列宁文艺思想与当代[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4-46.

[7]钱念孙.列宁的“两种文化”理论再探讨[J].文艺理论研究,1984(3):1.

[8]黄立之.从俄罗斯到中国——后马克思主义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25.

[9]韦定广.后革命时代的文化主题——列宁文化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0]郭大俊.邓小平列宁教育思想比较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22-24.

[11]宋才发.论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国民教育的思想[J].外国教育研究,1990(2):3-4.

[12]周天泽.列宁科技思想初探[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7.

[13]陶承福.列宁论发展科学技术[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4):1-5.

[14]郭长征.列宁的知识分子观[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4):1-2.

[15]骆焉名,郭铁民.列宁重视知识、知识分子的理论和实践[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983(3):21.

[16]杨凤城.列宁的知识分子理论述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8.

[17]孙成木.列宁怎样吸收知识分子参加社会主义建设[J].文史哲,1982(6):94.

[18]曲峡,王希英.论列宁斯大林的知识分子思想[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47.

[19]周宏轩.列宁对苏维埃俄国思想道德教育的探析[J].理论月刊,2009(6):21-22.

[20]金可溪.对列宁共产主义道德的再认识[J].真理的追求,1997(8):29.

[21]黄力之.历史实践与当代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79.

[22]韦定广.论列宁“遗嘱”的文化内涵[J].学术季刊,2002(1):58.

[23]赵湘江.论列宁“五篇遗著”中关于发展纯粹文化的思想[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6(3):76.

[24]韦定广.论列宁晚年的文化建设思想——从“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谈起[J].学习论坛,2004(9):43.

[25]陈先达.关于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高校理论战线,1995(10):51.

[26]黄枬森.唯物史观与文化的共性和个性[J].哲学研究,1997(4):3-4.

[27]张力均.浅析列宁的“文化革命”观[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9(5):97.

[28]张建华.红色领袖列宁布哈林斯大林——对“文化革命”和苏维埃文化的理解与阐释[J].俄罗斯学刊,2011(1):52.

[29]李国宏.列宁文化革命概念辨析[J].东北亚论坛,2007(6):123.

[30]俞敏.列宁关于怎样认识和学习无产阶级文化的思想理论及其启示[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5):39.

Research Commentary on Lenin's Socialism Culture Thought in China

Gu Shaojie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Abstract:Lenin's socialism culture thought is an important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m cultural theory development, Chinese scholars did deep researches from different angels and got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on Lenin's national culture thought, education and sci-tech culture construction, ideology and moral construction theory and intellect theory, etc. While,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are needed to be studied by the academia due to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上一篇:科技文化范文 下一篇:文化创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