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21 09:47:06

文化课教学

文化课教学范文第1篇

在艺术院校,文化课教学机构一般都是独立设置的,叫“基础课部”或“公共课部”,属于学校二级教学职能部门,负责安排、承担全校文化理论课教学工作。这种机制的主要优点在于,在文化课教师自身专业圈子内容易形成凝聚力,方便开展同行间学术交流。这在一般的大中专院校没什么问题,但在艺术院校,这种体制的弊端却显而易见———文化课教师无形中与专业教师、专业教育“楚河汉界”,相互隔离。在专业艺术院校,专业首位是铁定法则,这本无可厚非,但这样一来,也易助长学生“重专轻文”,文化课教师觉得自己在学校没地位,属于“第二、三世界”人群,久而久之,就慢慢边缘化,找不着归属和成就感。改变这种状况的有效举措:把文化课教师的人事管理归属到专业院系。笔者所在的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在这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为了打破专业与文化的藩篱,提高文化课教学的实效性,我校进行了大胆的体制改革与创新,把文化课教师的人事管理权限从基础课部划归到各专业院系。在这种新体制下,文化课教师和专业院系双向选择,专业系自主聘任,文化课教师开始成为“某某专业院(系)的老师”,主要在所属专业院(系)承担教学,教学量不足再酌情跨院系教学(基础课部架构仍然存在,但人事管理权剥离,只总体统筹、指导、协调各文化课教研组的业务教学)。一开始,改革受到很大的质疑,主要来自文化课教师自身的反对,他们觉得自己这个群体本来就没地位,现在被“四分五裂”,担心更势单力薄,更没有归属感,甚至连小群体的归属感都会丧失殆尽。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磨合,这种体制的优势却日益凸显并被实践证明:首先是打破专业与文化人为割裂、不相往来的局面,这种举措能有效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达到优势互补,专文相济。其次,文化课教师利用自己学养和管理水平较高的优势参与到专业建设、艺术实践和学生管理中,增强了专业院系的人文氛围,提高了专业院系师资队伍的文化水准和管理水平。其一,文化课教师通过教学、兼任班主任、参与专业建设和艺术实践等,服务专业建设和学生的发展,也会慢慢觉得自己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从而感到越来越有成就和归属感。在一些专业,文化课教师甚至同时也就是专业教师,如语文课教师之于编导专业,英语教师之于播音主持专业的双语主持方向等等。其二,文化课教师还能在与专业教师、专业教学实践地融入中吸取养分,积累教学素材,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审美水平。其三,文化课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机会无形中也增多了,对学生的了解更加全面了,与学生的距离更近了,在学生中的亲和力、感染力、影响力陡增,教学效果自然容易提高。此外,当专业教学、艺术实践与文化教学发生冲突时,在一个院系也便于协调解决,防止出现专业教学冲击文化教学的现象。

文化课教师要做有心人,不仅要主动了解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身艺术素养,还要熟研教学内容,善于寻找二者融通的结合点

首先,要积极主动地了解专业知识,提高自身艺术素养,成为对艺术能略知一二而不是完全外行的人。教师要主动了解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了解各艺术门类特别是所教专业的概况、艺术特点、代表艺术家、代表作品等等。同时,主动培养自己的艺术爱好,积极参加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这样,在教学中贴近专业的例子便能信手拈来。其次,要熟研教学内容,善于寻找专文融通的结合点。从课时分布来看,语文、思政、英语是艺术院校三门权重较大的文化课程,笔者就以这三科为例阐释说明。文学本来就是艺术的重要构成,因此在各门课程中,语文无疑和艺术是最为贴近的,只要有意留心,结合点可以说无处不在。有位优秀的年轻教师,提出了将语文课定位于“人文艺术”课程的理念,认为语文教学应力图寻求艺术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双赢”,笔者很是认同。这位教师在教授戏曲文学作品如《牡丹亭》、《雷雨》等课文时,采用“读、演、评、创”的教学方法,甚至将表演教师请入课堂,协作完成课文教学,这种教法实在令人耳目一新,效果不好都不行[4]。思政课是大专院校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看似与艺术相距甚远,结合点不好找,其实不然,艺术与政治同属社会意识形态,同在上层建筑范畴,两者是密切联系的。例如,在导言课讲述课程学习的重要性时,就可以列举诸如电影《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电视剧《亮剑》、《潜伏》,歌曲《走进新时代》、《北京欢迎你》等等深受大众喜欢的高品质艺术作品来阐释主旋律之于艺术的关系,让学生轻松理解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心悦诚服地认可课程学习的意义。在英语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选用恰当的英文歌曲让学生欣赏与学唱、两人或多人分组带表演地诵读课文、英语短剧排演等,都能自然地达到专文结合。当然,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文化课紧密结合专业进行教学,这一结合应是“有机”的,即教师在教学中结合的专业知识必须与所传授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而不能为了结合去简单地生拼硬凑、生拉硬扯,更不能为了一味迎合学生口味,把文化课上成说唱逗趣的“仿专业课”,实际上这也是做不到、做不好的,更会偏离文化课本身的价值功用。

大胆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从中寻求文化课教学与专业结合的有效载体和途径

目前艺术院校文化课使用的教材大多为统编教材,脱离艺术院校学生实际较远,不能很好适应艺术院校教学,尤其是语文和英语这两门主科。因此,教师要适当调整教学目标,善于取舍教学内容,以现行教材为蓝本恰当做好“内收”和“外扩”工作,即根据所教专业的特点、学生的专业职业发展需要来选取教材中的内容并适当增补教材外的内容。这样才能避免文化教学跑偏、脱离专业、脱离学生的状况。如果条件具备,还可以教研室(组)为单位开展教改与科研公关,整合现行教材,确定贴近专业、贴近学生的教学内容,形成适合自己的校本教材;更高层面上,可加强校际同行合作与交流,共同编写适合艺术院校使用的统编教材。如果说教学内容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前提与基础,那么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则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尤其是艺术院校的学生,他们往往从美的角度而非纯理性的角度去看问题,因而教学更要强调方法和艺术。各门文化课在教学方法上既有基于学科特点的个性,也有同为文化课程的不少共性。笔者以为,以下几点值得共享:第一,“艺术”地导入教学。即运用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艺术专业知识,如歌曲欣赏、影视剧作点评等来导入教学,如在思政课讲授改革开放内容时,笔者以明星校友张也演唱的《走进新时代》导入教学;讲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内容时则选择了明星校友雷佳演唱的《领航中国》。第二,善用教学策略与艺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首先要注意培养自己的亲和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活跃、开放的课堂气氛。这就要求教师多运用启发式、探究式、实践性、情境式等各种教学模式和方法,让学生勤思考、会动脑、能动手。20世纪批判教育理论作家保罗•弗莱雷曾指出:“离开了探究,离开了实践,一个人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5]以笔者经验,艺术院校文化课教学中恰当运用的提问法、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法、实践体验法等都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性的好办法,如语文教学中的课本剧排演创评,英语教学中的表演猜词、英文歌曲欣赏学唱、英语短剧排演,思政、历史课的课堂小辩论、三分钟演讲、情境模拟与表演、社会调查等等。第三,充分运用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技术与手段。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各种信息于一体,形象生动,视听冲击力强,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舒缓听课疲劳,提高教学效果。制作精美的课件还是一种审美教育,甚至一定程度上是一种专业教育,尤其是美术设计、动漫设计、计算机音乐制作、影像等专业。因此,教师一定要学会多用、善用。第四,改革考核与评价方法。与很大程度上受“分数”指挥棒强烈影响的基础教育不同,大中专院校尤其是艺术院校完全可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羁,彻底更新考评观念,改革考评方法。科学的考评应“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即立足于综合素质教育的过程,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服务[6]。这就要求我们从过于强调考评的甄别与选拔功能转变为重视考评的改进与激励功能;从注重终结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评价,将学生的日常学习、品德表现、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纳入考评体系;从以纸笔闭卷考试为主的单一考评形式转变为笔试与口试相结合、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的开放的、灵活的、多样的考评形式;从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变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主体评价并行;从考评标准一个模子的要求转变为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像思政、历史等就可以采用答辩、调查报告等形式来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信息收集等能力;语文、英语等就可采用口试、作文、展示等形式来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理解和应用等能力;各门课程都可采用全开卷、半开卷和小论文的形式来考察学生的知识转化、应用、自学等能力,而纸笔考试则宜用于考查学生对常识性知识的把握。

创造性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打造艺术院校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建立和完善文化课选修制度,适当开设一些与专业相关的选修课

在“天天都是艺术节”的艺术校园,校园文化鲜活透亮,但同时也欠缺些人文底蕴。因此延展文化课堂,创造性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可谓一石多鸟,既能延伸、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又能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调动学生学习文化的积极性;还能拾遗补缺,营造良好的人文气息,给校园文化增添一抹底色[7]。文化教研组和广大教师一定要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要根据学科特点,结合艺术校园的实际,联手团学部门,引导学生建设文化社团,广泛开展社团文化活动,在校园中培育一种人文精神;要重点指导建设读书协会、文学社、英语沙龙、演讲协会等人文类学生社团,开展演讲比赛、大学生辩论赛、青春诗会、英语剧汇演、文史知识抢答、读书征文活动、影视剧作荐评、专题研讨等切合艺术院校实际的第二课堂活动,并逐渐形成艺术院校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让学生从中接受文化与艺术的熏陶,感受艺术与人文的交融。此外,建立和完善文化课选修制度,适当开设一些公共选修课或专题讲座也是文化教学与专业结合的有力措施。艺术院校选修课开设主要应考虑两个因素:一是与专业相关,有助于增进学生专业知识。像《文学鉴赏》、《美学常识》、《常用公文写作》等适合各专业的通识选修课,以及许多适应不同专业需求的个性选修课,如戏剧专业的《戏剧常识》、《戏剧名家名段鉴赏》,声乐专业的《中国民歌欣赏》、《西方歌剧鉴赏》,器乐专业的《交响乐鉴赏》、《中国民族音乐欣赏》,影视专业的《优秀影视作品鉴赏》,舞蹈专业的《中外著名舞蹈家生平及代表作鉴赏》等等。二是与学生今后的就业和生涯发展相关。像《演讲与口才》、《公关礼仪》、《市场营销》、《化妆与服饰搭配》等。选修课的开设不仅能帮助学生拓宽视界,增强发展后劲,也会进一步文化与专业的关系,淡化文化与专业的界限。“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也是艺术的拐杖,有文化做支撑,艺术会更有张力;艺术则是文化的翅膀,插上艺术的翅膀,文化会更加鲜亮。艺术院校的文化课教学只有努力拆除与专业的“篱笆”,谋求学科贯通,进行立体式、交叉式教学尝试,才能变得鲜活、丰富、生动起来,才能让学生眼亮心动,在好听、受用中慢慢从厌学变得愿学、乐学;文化课教学也才能在造就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中发挥它培养人文精神、塑造健康人格、建构系统知识的重要作用。

文化课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加强;改进;文化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0-0108-03

一、文化课在中职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成为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的高素质劳动者。具体地说,中职学校毕业生应当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培养目标来看,中职学校教学要比普高教学更具难度和挑战性。

从中职学校的课程体系来看,它由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三大板块课程组成。三大板块课程的出发点是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和人的发展,归宿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造就适应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两者实际上是统一的。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虽各自成体系,但又密不可分,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文化课是专业理论课的基础,专业理论课是专业技能课的基础,而技能课是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在实践中的应用环节。一句话,文化课是基础,专业理论课是核心,专业技能课是关键,三者都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

文化课在中职学校教学中占有基础地位,一个文化水平很低的学生,想要学好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是十分困难的。只有学好文化课才有助于学好其他课程。学好文化课也是后续教育的需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有一个知识更新和职业转换的现实,如果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学好文化课和学会学习,必然给日后的业务和生活知识的再提高带来困难。另外,随着现代产业结构调整,任何从业人员都会受到产业变换带来的挑战,存在改行的实际问题,如果从业者没有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就会失去与他人竞争的机会。因此,加强文化课教学,实出其基础地位,也就成为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中职学校加强和改进文化课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中职学校的文化课程主要有政治、语文、数学、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心理健康,等等。这些课程不仅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的知识结构,而且是学习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的基础。

随着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步伐的加快,普高和中职学校一再扩招,中职学校生源质量下滑已成趋势和定局。从文化课角度看,许多中职生连最基本的文化基础都没有,更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针对学生的这种实际情况,中职学校必须改革文化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调整课程结构,降低教学要求,强调文化课教学要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重心下移,着眼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着眼于学生良好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的掌握。

1.从教学思想与方法改革入手,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心,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中职学校在一、二年级文化课教学中可以实行“定向自学、释疑探究、自测自结”的课堂教学模式,以魏书生民主教学思想为指导,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自觉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少讲,把重点放在学习目标的制订和引导学生自学探究,在充分自学、互学、互教、讨论之后自主完成学习目标。要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备课必须充分,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班级的学生实际,准确制订出“学习目标”,并将重点、难点、基础知识进行分解,精心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激活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保证中下等学生学会的同时,又使优等生学活,得以拔高,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扮演好导演和指挥的角色,调动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每堂课都能完成基础学习目标。要求教师每堂课提问学生的覆盖率不得少于80%,教学目标要分层:学习分层、课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布置作业分层、考试命题分层、评价分层。

教学目标可分基础目标和选修目标两个层次;学习也要分层次,基础不牢的学生必须完成一般性概念、公式、词语、例题的理解记忆,基础好的学生则在此基础上完成教师设计的探究性问题,扩大发散思维领域。教师要通过提问和分层次的练习测试来检验不同学生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这样一来,不论基础不牢的学生,还是基础好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做,一堂课后都有收获,学生学习兴趣逐渐提高,学习的信心也就逐步树立起来。为了配合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教师对考试和评价制度也应做相应的改革。文化课期末考试分A、B卷,A卷针对基础不牢的学生,成绩以卷面成绩为准;B卷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成绩为卷面成绩乘以系数1.2得出。A、B卷学生考前自主选择。同时,对期末最终成绩评定实行结构制,即平时作业完成情况、课堂提问、单元测试、课堂出勤、课堂纪律占期末成绩总评的20%,期末考试试卷占80%,二者合一作为学期期末总成绩。对评价方式,可规定每学期文化课考试科目不超过两科,其余为考查科。考查科成绩以考查能力为主,如语文,学生可以从教师拟定的题目中自选一篇作文,也可自拟题作文,以作文考查语文能力,评定期末成绩;政治课则以学过的哲学原理为指导,结合现实生活写一篇“知识统一”小论文来评定期末成绩。灵活的考试形式和评价方法,既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挑战自我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增强了学习文化课的兴趣,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学能力。

为培养学生学习文化课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开展了“七个一”和“十二个学习习惯”的贯彻落实活动。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小楷,并把学生小楷完成情况纳入学生月品德积分量化考核中。为培养学生说的习惯和能力,各科教师课堂提问学生不得少于15人次,提问覆盖率每堂要求达到80%。政治课前要进行“一分钟知识统一”小论文演讲,语文、英语课前要开展“一分钟演讲”或介绍活动,三种课前演讲纳入教师评课考核之中。各班晨检要开展值日班长总结或演讲活动,并将此列入班级考评中。这样,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可普遍提高,学生也从由教师强令指定上台演讲转变为主动自愿上台演讲,由低头小声转变为落落大方。此项活动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学生表达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2.为培养学生学习文化课的信心,中职学校对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也应进行大胆改革。

中职生多属于中考中的三、四类学苗,文化课基础相当薄弱。为了树立学生学习信心,更好地实现初中与中职学校文化课的对接,新生一入学先进行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摸底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分析,结合中考成绩和学生意愿,在各个专业中各分出一个文化课基础较好的班级,其他学生则平行分班。对基础较好的班级,文化课教学时直接进入中职教材,而且要求任课教师可适当提高教学要求和难度;对平行班学生,第一学期数学、英语、语文课教学则要利用1至3个月时间补习初中的知识,逐渐过渡到中职教材上来。要求课任课教师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掌握现状,既有集中补习,又有个别辅导;不只补习知识,更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向学生讲清学习文化课与学好专业课的关系,激发兴趣,培养信心。

一年级时,将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课时比例确定为5?3?2,文化课比例偏重一些。因为中职生入学时文化基础不牢,学习专业课,尤其是专业理论课非常吃力。第一年加强文化课教学是为了尽快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便更好地学习专业课。为了改变学生对文化课的厌学情绪,激发他们学习文化课的兴趣和信心,教师除了在文化课课堂教学中实施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分层次教学、探究式教学外,每学期各学科都要开展大量的竞赛活动促进文化课教学,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学习欲望。如作文比赛、演讲赛、朗诵赛、普通话比赛、“知行统一”小论文演讲赛、英语口语演讲赛、英语百千单词速记比赛、数学知识竞赛、计算机技能操作模块过关竞赛,以及其他专业技能模块过关竞赛等,深受学生的欢迎。尤其是各专业的技能模块过关竞赛,学生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和兴趣,但有些学生因文化课基础不牢而未能过关或获奖,可让他们认识到文化课的重要性和基础性,加强文化课的学习。例如,计算机专业的“汉字录入大赛”,有些学生由于对汉字结构和书写顺序掌握不好而影响速度,在不断提高拆字速度的过程中,这些学生就认识到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语文能力也得到了促进和加强。汽修专业学生在学习制图课时遇到困难,反过头来主动到数学几何课中寻求帮助。这样,竞赛触动,专业课拉动,学生学习文化课的兴趣和信心逐渐浓厚起来,课堂教学效果也越来越好。

进入二年级,教师便可根据学生意愿进行分班,希望参加高考的学生进入高考备考班,不参加高考的学生进入技能班,实行分类教学。备考班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的课时比例为4∶4∶2,侧重高职升学考试中的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教学。文化课教学侧重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计算能力培养。技能班则完全进行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教学,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到了三年级,可再次对学生进行分流,决定参加高职考试的学生留校备考,进行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强化训练;准备就业的学生学校组织在校内进行两个月的技能实训后,由就业指导处负责分散到各个实习店、厂进行顶岗见习和实习。由于注重文化课教学,就业的学生除专业技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外,文化素质也会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三、加强文化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近几年来,由于中职学校严抓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社会声望日益提高,招生人数大幅度增加,青年教师在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也就越来越大。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直接影响中职学校教学质量。为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必须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大教学研究活动的管理力度。新学期开始就要拿出充足的时间组织全体教师认真研究大纲、教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期学科教学进度计划。教务处与科研处每周都要安排固定时间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

2.大练教学基本功。针对中青年教师较多的现状,应组织中青年教师开展以大练教学基本功为主题的“五个一”竞赛活动,即教师要“上一堂优质课,写一本优秀教案,写一篇优秀论文,写好一手粉笔字,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教师课件创作比赛,说课比赛,组织教师写小楷,并纳入业务考评中。有计划、有检查、有考评的各项活动,督促教师自觉养成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育观念的习惯。

3.坚持并加强集体备课,建立以老带新的帮带制度。学校每周安排固定时间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同一学科同一年级教师成立备课组,由备课组长主持,每周由一名教师做主讲人说课,其他成员补充,以弥补教材把握不准,教师水平不齐,难以形成整体优势的弊端。每次备课必须把握好教材知识体系,明确重点难点,选准突破措施。备课时既备知识,又备学生实际水平,从而选准教学的起点,把握课堂的难度和容量,设计好分层次的测试题。集体备课最终要形成主讲教案,经教研组长审阅后统一执行。需要说明的是,加强集体备课,是为了取长补短,发挥整体优势,避免教学的随意性,并不意味着对教学个性的抹杀。恰恰相反,在大的思路确定的前提下,教师可以也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教出自己的风格。

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学校还应建立帮带制度和听评课制度,即老教师、骨干教师与新教师结对子,以老带新。老教师、骨干教师对新教师适时指导,新教师要虚心请教。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优秀成绩,指导教师也会受到相应奖励。学校要求每名教师每学期至少要上一节校级研究课,每周至少要听一节课,这样新老教师相互促进,彼此取长补短,教师业务水平自然提高很快。

文化课教学范文第3篇

他是一位年近六旬、消瘦而清癯的物理教师,从事了三十多年的物理教学工作。多年来,他怀着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和对教学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刻苦钻研物理教学的技艺,自行设计、制作了100多个物理教学教具,把深奥难懂、枯燥乏味的物理知识讲解得出神入化、妙趣横生。那些对文化课十分厌学的学生被他魔幻般的授课方式重新拉回了课堂。

在职教文化课教学领域里,这样的教师当然是凤毛麟角。但是笔者禁不住畅想,在职教的课程设计中至少有30%的文化基础课,若都能像这位物理教师这样优质、高效地施教,那么文化课对学生产生的教育效果该是多么的巨大!

然而,目前职教文化课效率低下、学生厌学却是不争的事实。面对文化课低效的尴尬局面,有的学校干脆取消文化课设置,美其名曰“用技能训练来代替文化课学分”,其实不用思考便能看出其谬误——两类课程的性质完全不同,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完全不一样,怎么能够以此代彼呢?因此,所谓的替代说白了等于放弃。也许有人会说,目前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这么差,学习习惯这么不好,厌学程度这么强,怎么教?我想,这位物理老师的行为已经给出了响亮的回答:“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因为学生基础差,所以不断降低文化课教学要求的底线,甚至取消文化课,这从道理上无论如何是说不通的。放弃了文化课这块阵地,无疑是浪费了学生学习生涯宝贵的三分之一时间。

遗憾的是,最后的投票结果是这位物理老师和特等奖失之交臂。参选特等奖的项目中,文化课也全军覆没。获特等奖的大多是职教专业课或是课程改革中宏观领域的教学成果。结果本身体现了职业教育特色,是合理而无可厚非的。但同时它也发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职业教育的文化课正在逐渐走向边缘化,受关注和重视的程度远低于专业课,文化课教师在各种大赛、评奖中脱颖而出的机会远少于专业课老师。不少专业课教师不见得教学水平比文化课教师高多少,但在职业教育这个特定的场合和氛围中,得益于整个职教发展的大气候,就顺势而上被推到了很高的位置,而文化课教师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然而,对于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身心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成为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而言,文化课的功能不可小觑,它对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为了夺回这宝贵的课堂阵地,在重视专业课的同时决不能忽视文化课。

文化课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传媒院校;英美文化课程;文化教学改革;文化对比

什么是文化?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文化既包括社会生活,如政府和社会组织、生产和分配方式、就业与福利、教育、科研、宗教和节假日等;也包括私人生活,如婚姻、家庭、衣着、食品和个人行为规范等,所有这些都属于文化范畴。文化是区分民族最重要的标志,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一切交流,都必须建立在互相理解和尊重彼此文化的基础之上。来自不同文化(社会)的人们要进行交际,其最大障碍不是语言,而是文化。不懂一个民族的文化,就不可能真正学懂这个民族的语言,更不懂这个民族的人民。所以,没有对英美文化的深刻了解,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英语语言和英美文学研究, 更谈不上对英美社会的真正了解,也就不能做到在中国深入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一、英美文化课的教学目标

对于高校英语专业文化教学的要求,《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熟悉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发展现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具有较多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除了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外,还要培养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以适应日益广泛的国际交流的需要……”

英美文化课也有其特定的目标,即教授文化知识,培养文化意识和文化能力。文化知识是指在外语教学中需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礼仪常识等,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之一。文化意识是说在外语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并能主动在日常学习和交际中注意体会和比较,从心理上认可其存在的合理性,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所以,我们要在英美文化课程教改中融入文化对比,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文化知识网络;文化能力是指在文化知识和文化意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文化知识,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也是语言教学的最高目标,终极目标。

二、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化课教学现状

笔者在对本校和周围几所高校的英美文化课的小范围考察后发现,不少英美文化课程由年轻的外教(主要来自美国)来讲授,教学内容易局限于对一些的风俗习惯的介绍,学生学得很轻松,但普遍反映教师备课不足,学习方式以外教讲述为主,缺少变化;而在中教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学观念待更新,语言知识讲授多,英美文化知识传播少

教学以讲授语言知识为中心。课程主要是以教师在充足备课、查阅大量文献后,依靠教材讲解为主,学生阅读为辅,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对于各个知识点还是只能停留在肤浅的层次,不能深入感悟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2、以专业八级统考为标杆,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以专业八级统考为标杆,教学被动地围绕统考这个标杆运转,教学有很浓的应试性和短视性,没有把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跨文化交际素养的培养作为文化教学的终极目标,造成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被动盲从。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面对庞杂的教学内容往往没有进行取舍,只能走马观花,教学缺乏创造性,很少注重实际运用能力。

3、对比教学法运用少

对比教学法运用得少,一般把英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作为孤立的两部分来学习,未能考虑英国、美国的不同文化背景,探讨两国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或者教学只停留在书本知识层面上,缺少与国际时事的联系,不能以变化的观点来看待有些问题,如英国的宗教,英国的王位继承制度等。

4、教师未能联系中国文化进行教学

学生对中国的传统艺术、中国古代哲学、中国的宗教、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等传统文化不甚了解,或片面地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过时,对本国传统文化不够自信,或者不知道怎么用英语去表达,在国际交往中不能做一个合格的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者,屡屡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

5、课外教学拓展不够

文化教学往往局限于课堂,课外教学拓展不够,不利于知识的深化理解和掌握,不利于跨文化交际素养的培养。另外,考核方式通常为笔试,缺乏实际操作的考核,学生的课堂发言、讨论、专题论文、表演等环节不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不利于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终极目标的考核体系。

三、文化对比在英美文化教学改革中的融入

在英美文化教改的过程中,笔者探索了以下比较方法,实践证明在较大程度上对改善上述问题起到了一定效果:

1、融入中西文化对比

中国学生在国际交往中屡屡出现的“中国文化失语症”,提醒了我们这样一个事实:中国学生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对本国文化很了解。笔者在讲授《英释中国传统文化课》过程中的体会也印证了这一点:学生或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缺少归纳,不够熟悉,或者不知道怎么用英语去表达。所以,在英美文化的教学过程当中,为了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也为了把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发扬光大,需要激活、修正和补充学生头脑中相关的中国文化知识,融入中国文化知识的英语表达,通过中西比较建立一个中西文化横向联系的桥梁,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完整、清晰地掌握西方文化。

比如我们知道,宗教几乎是每一个民族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无时不刻地受到民族文化的浸润和影响。我们也知道英国历史上金雀花王朝的国王狮心王理查(Richard the Lion Heart)发动的,从性质上来说它是由西欧基督教(天主教)国家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一场“为了上帝”的狂热的宗教圣战。那么为什么英国(也包括其他几个西欧国家)在历史上曾经是“政教合一”的国家,教权凌驾于政权之上,政权要为教权服务?中国历史上政权和教权的关系怎样?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布置学生通过归纳和总结去横向联系一下中国历史,得出差异:在中国封建社会,政教分离始终是封建统治者的唯一选择,西方那种教权凌驾于政权之上,政权要为教权服务、一切学科都是神学的奴婢的狂热而黑暗的局面始终未能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虽然中国自古就有“君权神授”的思想,但是这种思想仅仅是为了抬高君王的身价,而不是为了证明神的至高无上。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虽然大都以宗教为旗帜,但农民起义军并不是为了上帝而战,为信仰而战,为消灭异教徒而战,而是为了生存而战,为土地而战,为政权而战。

接下来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去讨论造成中西方这种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众所周知,西方的罗马大帝国是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由许多信仰、文化传统不同的民族和种族所构成的大帝国,因此,为了达到政治上的统一,就十分需要一个能统一全国臣民信仰的工具。于是罗马统治者选择了当时已普遍流行的原始基督教作为国教,从此西方(包括英国)开始走上政教合一的道路。而反观中国的历史,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宗教神学观念很淡薄,而维系人与人之间、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君臣父子之间的等级观念极为发达,以此观念为核心的政治理论学说也相当完善。因此,无论是世袭的封建统治还是农民起义的胜利者,都无需到宗教神学那里寻求帮助。中国的封建社会没有政教合一的社会需要和群众心理基础。

通过以上中西宗教与政权的关系对比、中西文化传统、社会状况等方面的对比,学生进行了创造性、分析性的讨论和学习,加深了对英国历史概念“政教合一”的理解,也加深了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

在英美文对比教学中,可以融入的内容还有很多,比如可以对比中西政治制度: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和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可以对比节日,节日的来源、象征涵义、庆祝方式、节日背后的伦理观价值观的本质差异等,还可对比中英文习语当中对God (或天)的态度的异同及其反映的文化差异等等,都可以达到启发学生通贯中西,增强文化敏感性和提高跨文化能力的作用。

2、融入英美文化对比

英美文化虽然有同源性,或者说美国文化秉承了英国文化的很多东西,包括语言、宗教、社会交往礼仪和节日等,但是随着历史的演变,文化的传承,独立发展200多年的美国文化由于有不同的生态环境已经产生了诸多变异。今天我们再来看英美文化,已经有很多区别了。通过横向对比,探讨两国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我们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不应该把英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作为两个孤立的部分来学习,而是在学习每一章节都要时都要注意英美两国的横向对比。例如英美国旗,英美教育体制,英美法律,英美宗教,英美政治制度,英美民族构成和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等等。通过英美文化各个方面的对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把内容丰富的英美文化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学生尝到了学习的乐趣,加深了印象,也建立起了新的文化知识体系。

3、融入现代文化与历史知识的对比

文化具有演变的特点,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因此教学内容也需要及时补充和更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新闻,对比当今事件与历史事件的不同和联系,或运用课本知识分析现实现象,加深理解。

例如2011年4月英国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大婚在即时,国内外新闻媒体上就出现了对两个的问题的热议:一个是在共和体制下,为什么英国的君主制还有存在的必要,为什么伊丽莎白女王在英国民众心中还有80%的支持率?另一个就是英国副首相克莱格发出的希望进行王位继承改革,去除其中带有性别歧视的条文的呼吁。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新闻,结合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中王室的象征作用进行分析和思考:英国王室还有支持率是因为他们不保守,他们对时代转变的适应能力很强,一直在与时俱进,如表现越来越亲民、去神秘化,经济危机时自动提出削减开支等。在当今英国社会家庭、伦理、经济问题层出不穷之时,王室的象征和表率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讲到英国历史上著名的“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及其起因时,不妨也联系一下2011年10月28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当年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上宣布的一项决定,即今后英联邦君主的女儿和儿子享有同等王位继承权。换句话说,英国威廉王子夫妇生的第一个孩子无论男女,都将成为君主。这样,通过分析相关时事新闻,学生能更清楚地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主动探索了书本以外的生活的历史知识,有利于他们建立起现代与历史的联系,体会到文化学习的乐趣。

四、结语

实践证明,文化对比的融入在英美文化教改中是必要而又有效的方法。束定芳、庄智象曾指出外语教学应该始终贯彻语法原则、交际原则和文化原则,其中文化原则应该采用对比分析方式,使学生了解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学会不同语言的交际模式,增强语言使用的跨文化意识。在英美文化教学中融入中西文化对比,英美文化对比和现代文化与历史的对比,不仅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激活已有的文化知识,理解新的文化知识,建立起一个相互联系的文化知识网络,而且能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母语和目的语语言结构与文化之间的异同,增强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跨文化交际素养,改变英美文化课堂以教师依靠教材讲解为主,学生阅读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对传媒院校培养敏感的、优秀的跨文化交际人才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来安方.英美文化与国家概况[M]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2]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 .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

[3] 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 束定芳.庄智象. 现代外语教学: 理论、实践与方法[M]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5] 王振亚.以跨文化交往为目的的外语教学——系统功能语法与外语教学[M] . 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6] 张友平. 对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再认识[J] .外语界,2003(3).

[7] 唐祥金. 论外语教学中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7).

[8] 于朝阳. 文化对比在英美概况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 .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6).

文化课教学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中职;文化课;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对中等职业教育形成了固有的观念:即教学生掌握一门技术,或者说要求学生只要会做能做,其他的则不必过多考虑。正是在这种思维的引导下,家长、学生甚至一些学校、教师更加注重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高低,而忽略对学生进行语文、数学等的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导致文化课教师难教,学生不重视文化课的现象出现。面临尴尬,文化课教学亟待改革。因此,我们在本校师生中做了此次教育调查。

调查目的

重专业课轻文化课的现象,不但会给文化课的教学质量带来较大影响,也会给专业课教学带来诸多不利。因此,很有必要对中职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态度、文化课教师的教学态度等进行了解、分析,以便职业学校加强教学管理,端正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态度,促进专业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包括(1)学生:高一7个班近450名学生,高二5个班近200名学生,涉及数控、机电、化工、汽车维修、财会、电子商务、计算机等专业。(2)教师:语文、数学、英语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共35名。

调查方法主要是个别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调查统计和分析

(一)学生方面

学生对文化课学习目的不明确调查发现,学生中有40%喜欢学专业课,却只有13%愿意学语文、数学、外语(另外47%的学生回答对所有课程都不感兴趣)。但从图1又可以看出,虽然学生对文化课不感兴趣,但大部分学生还是觉得文化课对日后专业课学习是有用的。可以看出,学生对文化课“又爱又恨”。一方面,出于对专业技能学习的渴求,造成了学生重专业课轻文化课的现象。另一方面,在与学生的交谈中,我们发现,他们似懂非懂、隐隐约约地感觉文化课对专业课有用,但不知道真正有用在什么地方。由于文化课底子薄弱,学生对文化课学习提不起精神来,如果教师还是一味强行“灌输”,对他们学习文化课的意愿将是“致命”打击,直至他们失去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文化课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图2可知,中职学生文化课学习困难有主观、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中职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初中生,而且他们绝大多数是升入高中无望才选择上职业学校学习的,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些文化基础知识“先天不足”的学生普遍抱有“到职业学校学习是为了‘混张文凭’好找个工作”的思想,他们对文化课普遍经历一个由听不懂到听不进再到很反感甚至提起文化课就“头疼”的过程。由于生源质量偏低,大多数学生对文化基础课学习没有兴趣。在图3中可以看出,学生希望教师在上课时与学生多交流。文化课教师多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心理,在教学中渗透一些专业应用,不但能提高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为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师方面

文化课教师对自身教学地位有点无奈对文化课教师的调查得知,87%的教师认为所教班级的学生对专业课更感兴趣,对文化课感兴趣的学生只占11%。由于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比较差、学习方法和习惯不良、学习目的不够明确、教师教学方法欠妥等原因,文化课课堂上常出现教师提问、学生没有应答的现象。每当这时,文化课教师会感到很无奈或尴尬,教学显得被动低效。

文化课教师对所教课程在专业中的作用模糊不清由图4、图5和图6可知,由于教材等原因,许多文化课教师对学生的专业缺乏了解,对所教课程在专业中的作用模糊不清。所以,在教学上与专业缺乏联系。由于缺乏与专业的联系,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更显得抽象、枯燥,学生对文化基础课教学缺乏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难、厌、怕、弃”的现象。

调查总结

(一)学生方面

从客观方面看,中职学生是一个基础薄弱的学生群体。一方面,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较差,有的学生自卑、偏执、不服从教育管理。另一方面,他们的学业基础较差,尤其是数学基础差。从主观方面看,中职学生的学习动机复杂。有很多学生认为来中职学校就是为了学习技术,为日后就业做准备,这部分学生比较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忽视文化课的学习。但也有较多的学生是迫于家长的压力被动地在学校“混日子”,这部分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和积极性,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二)教师方面

首先,文化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之间的交流很少。其次,文化课教师以会考作为教学目标。他们一是缺乏为专业课服务的教学理念,二是缺乏专业方面的知识。文化课教师在教学中讲授的往往只是教材上的知识点,想的较多的是“教什么”和“怎样教”,很少思考“为什么而教”。

(三)教材方面

文化课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艺术类中职学校;文化课教学改革;措施及对策

我国的中等艺术职业院校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艺术专业技术型人才。然而,传统观念认为,中等艺术类职业院校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艺术和专业技术的学习,忽略了文化课程的学习。而目前,艺术类中职学生毕业后存在两种去向,一是通过艺术类高考进入高等艺术院校继续深造,另一种是从事艺术类相关工作。这两种去向都对艺术生本身综合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通过对文化课教学管理和课堂方案进行改革来提高艺术类中职院校文化课教学质量是本文拟探讨的方向。

一、艺术类中等职业学校中文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课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家长,老师,学生对文化课程学习重要性的理解不够充分。认为艺术类中职生只要能够树立相对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人生观即可,而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就才能帮助学生在社会上生存。

更有部分家长把职业学校当成是管理问题学生的场所,只要学生不犯原则性错误,对学生的学习问题不予重视。

(二)文化课教学内容对艺术中职学生而言难度较大

由于艺术类中职学生有高考需求,在文化课堂上普遍采用是普通高中文化课教材,对于中职生而言,教学内容难度较大。另由于中职生在课程安排中还需同时学习专业技术课程,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往往只有时间将书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课后巩固,答疑等课时严重不足。种种因素都导致现有的艺术类中职文化教学课时无法满足中职学生学习文化课程的需求。

(三)艺术类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

就现状而言,目前艺术中职生的文化基础水平仍处于一个比较低的层次,且学生学习热情不高,部分学生对文化课学习有排斥甚至抵触情绪。文化课学生到课率低,课堂参与度低等问题一直是困扰中职教师的难题。

(四)艺术类中职文化课教师易产生职业倦怠

对中职文化课教师而言,在有限的文化课教学时间内,面对本身文化基础薄弱又缺乏学习兴趣的中职学生,教学难度要远远高于普通高中。除了常规的课程设计、教研、教学等压力之外,艺术类中职文化课教师还要处理学生的各种学习障碍问题,在心理上极易产生职业倦怠。

二、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的教学对策

艺术类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现代化德、智、体、美综合素质高、艺术气息浓厚的从业工作者。教育部强调深化中职学校的文化课程教学改革,对艺术中职学校的教学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以下是几点创新改革对策:

(一)加强文化课教学管理

提高文化课程在艺术类中职教育中的地位,文化学习与专业技能学习并重。从学校层面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贯穿于整个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中。

艺术类中职文化课教师直接参与学生管理工作,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拉近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距离。关心,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及现实需求,帮助学生及时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提升学生对文化课教师的认同程度,从而提高文化课吸引力。

(二)科学规划文化课的教学课程安排

根据文化课教学经验和学生文化课学习需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知识结构水平,和合理分配文化课专业课课时占比,专业文化两手抓,两不误。在不同年级采用不同比例安排,例如,在高三阶段,上学期考虑学生艺考需求,在满足复习要求的前提适当降低文化课占比;而下学期则以文化课教学为主,帮助学生全力冲刺艺术类文化高考课程。同时,根据艺术中职生的实际文化基础水平,合理安排文化课程各科目学习时间。例如,在对艺术类中职生的调查中显示,语文学科的课时占比可相应提高。原因如下:首先,语文是最基础的学习课程,学生掌握程度高,学习效果显著。另强化语文学科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能够引导学生在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有相应的提升,帮助学生提升其对其他艺术事物的理解能力,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意识。

(三)优化艺术类中职学校的教学手段

艺术类中职教学的教学手段也需要作出相应的更改,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当引入艺术思想与文化课的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适时的引入一些课堂游戏教学,提高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兴趣。另外,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增加教师培训机会,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四)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教学

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学校更应该与时代接轨,增加对媒体式的课程教学,利用网络的强大功能,开阔学生的眼界,互联网也能将文化课书本上显得枯燥的文字更加具现的展现出来,让文化课的学习摆脱枯燥,利用新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束语

艺术类中等职业教育是现代化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文化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高人文素质的重要基础。通过提高艺术类中职学校对文化课程的认识、不断的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引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艺术类学生对文化课的兴趣,可以为艺术类院校文化课教育进行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昕蔚.设计构建目标融通性的文化课程――中职文化课课程改革探究[J].职业,2010(2):141.

[2]王若霞.中等职业教育文化课课程改革的研究[J].商情,2010.

[3]路艳娇,陈洁萍,高松等.基于工学结合的中职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J].成人教育,2014,34(9):88-90.

文化课教学范文第7篇

一、德育渗透的含义及重要性

关于道德、道德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教育家赫尔巴特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普遍的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的目的,因此教育是最高目的。”“教学的最高的最后的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无教育的教学”和“无教学的教育”都是不存在的,七述阐述说明两个问题,一是道德教育是人类最高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二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每一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样看来,教学过程也就是道德教育过程,所以教师应“将教学视为道德事业”。

二、文化课教学中的德育原则

1.渗透原则。在文化课的德育渗透中,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找准科学知识、文化思想、教学方法与品德教育的有机结合点。在教学中实现科学性、文化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政治导向、情感陶冶、意志培养、道德规范,防止出现“穿靴带帽”的情况。

2.针对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基础和心理特征,要讲解不同的德育内容,注意画龙点晴,使学生思想升华并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3.要注意适度性原则。突出教学重点,不宜过多,以免出现物极必反。从教材实际出发,使人感到合情合理。在教法上,使知识性、文化性、思想性水融,使学生乐于学,防止矫揉造作、形式主义和贴政治标签。

4.要坚持情感性原则。德育渗透要寓理于情,情理结合,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以期达到“寓德于教”,“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5.要坚持持久性原则。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及高尚的道德,丰富的个性及健全良好的思想品质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教师要充分了解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由低到高,由表及里,反复孕育,逐渐渗透,使学生在学习获得知识的同时,经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人生观、世界观、道德品质、思想结构得到不断启蒙、孕育、规范、优化,以达到最终的育人目的。

三、德育渗透的关键是教师

加里宁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就是说“身教重于言教”,育人先育己。只有这样才能以自身行为去熏陶感染学生,因而教师的精神面貌、道德修养,治学态度是至关重要的。

1.尽快转变教学观念

学校教育要以人为本,文化课是学校课程中最基础最根本的课程,在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就决定了文化课教学在育人中的重要地位。

2.全面领会文化课的教育功能

由重视较低层次知识技术功能向同时重视较高层次技术功能、文化功能、人格教育功能转化。

语文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人文主义思想及审美情趣的陶冶。

数学教育蕴含的德育内容十分丰富,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体育教育,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同德育有着密切联系。体育教学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敢于胜利等好品质。

美育教育,对学生的情感培养、美的欣赏、美的追求、情操的陶冶的作用无可比拟。

3.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1)思想政治学习。要加强马列主义基本观点和各学科基本史实的学习,在文化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品德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先学一步。要研究马列主义的哪些观点与文化课教学内容结合最贴切、最紧密,还要研究各学科的内史与外史,并通过比较与文化课哪些内容相联系,才能选出最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与振作民族精神教育的史料。没有这两方面的学习和选择,在文化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德育教学,只能是空谈。

(2)业务素质学习。要注意现代各学科发展动向,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使教学过程现代化,为全方位的寓德于教创造条件。文化课,发展动向,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寓发于教。

(3)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水平。教师如果仅有强化德育教育的意识,掌握现代教学教育理论艺术水平,强化德育教育仍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数学教师只有富于教学机智,具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善于根据教材和教学情景,选好进行德育教育的结合点,潜移默化不断渗透,适时点明德育思想观点,才能收到预期效果。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越高,学生学习兴趣就越浓,师生感情就越密切,这样进行德育教育就会情动而理入,教师的教化才能富有成效。最终促使学生在形成功能较强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当下,我们应当改变教育的现状,努力使德育与教学融合。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学应当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教学活动中的读、写、算的学习并不是技能的获得,而是从此参与精神生活”。目前我们的教学还没有达到把“教学视为道德事业”这个境界,但让教学成为道德事业,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理想目标。

德育与教学的融合,当然不意味着德育不能有专门的时间、专门的课程。但对一门课程、一次专门活动,要实事求是地抱有合理的期望。我们更注重、更希望德育与整体的教育相融合,与学生的学校全部生活相融合。这样,德育就拥有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充足的时间,并且真的有可能做到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当下,我们指出德育与教学分设两处,也并非意味着立即合并两处,关键是“管德育的”教师与“管教学的”教师的关系,每个教师都应视教书育人是自己的天职,处理好智育与德育的关系和教学与德育的关系,处理好“德育”与“德育工作”的关系。教学、智育、德育走向融合是目标,也是过程,它有赖于教学思想的转变,有赖于德育思想的转变,有赖于对德育的真正理解,也有赖于实验、实践、探索,寻求合理的处理问题的方案。

四、做自觉的教育者,让教学成为道德事业

1.应当自觉地从“伦理上考虑”教学,自觉地“将教学视为道德事业”,坚持道德是教育教学的最高目的,教学应当为其服务。如杜威所说,“应当使道德目的在一切教学中――不论是什么问题的教学,普遍存在并居于主导地位”,“道德的目的是各科教学的共同的和首要的目的。”也如诺丁斯所说:“学校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们成为健康的、有能力的、有道德的人。这是一个伟大的任务,其他所有任务都应该

为其服务。”

2.应当能深刻地理解德育原理,理解教学中的道德教育不是把“道德”教授、传递、给予学生,而是组织、引导、帮助学生自己进行道德学习,其中包括外显的学习和内隐的学习;应当在教学中组织、引导、帮助学生自己认识、体验、践行,通过学生自己的心理内部矛盾运动去感受、理解、领悟道德。自觉的教育者认为道德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3.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教学也是师生共同的道德生活过程。教学中师生关系是多层面的,有心理关系、教育关系,也有道德关系。教学活动、道德教育、道德生活是同一教学过程的不同方面。为实现教学的道德目的,教师应首先遵循“教学道德”,以保证教学的道德性。道德性是教学的一种品性,是符合教学道德的教学品性。这样的教学是道德教育的过程,是学生道德成长的过程。关怀学生道德成长是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教学道德性的主要表现。对学生的关怀是教学的德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缺少关爱的教育是无效的或无力的。

4.应当认识到学校教育的重点从教书转向育人,是教育人性化发展的趋势,反映了世界教育教学发展潮流。世界教育史专家康纳尔说,在20世纪课堂内,出现了一个持续而稳定的运动,即教学过程转到教育过程,学校从教学过程到教育过程的转变,是一个人性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将重点由教书转至育人。人性化的最重要表现,应当是全面关怀未成年人的成长发展,特别是关怀他们的精神生活和精神发展。道德学习是他们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德性的发展是其精神成长的根本。让教学成为道德事业,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学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5.自觉的教育者应当明智地意识到教育者是教育成的,意识到自己的道德与学问不是必然比学生高。自觉的教育者应当看到自己的不足,教育者是道德教育者,也是道德学习者,而且是终身的道德学习者,包括向自己的学生学习。

6.自觉的教育者应当智慧地组织教学过程,充分实现教学活动的道德教育价值,学会道德教育的艺术。自觉的教育者应当明确地认识到,在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在多元价值冲突情境中,最重要的不是在课堂上要“教”给学生多少道德原则,而是要掌握教育艺术,学会帮助学生提高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以及道德行为能力。

文化课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运动员;教学;德育渗透;途径和原则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包含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精神教育、道德品性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德育教育既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对于运动员这个特殊的学生群体来说,他们的德育工作一直备受重视,长久以来由所在运动队和学校共同承担。然而,就运动员在校文化课教学而言,其德育教化大多由德育类课程所主导,其他基础课程和技术类课程并没有充分发挥相应的育人功能,在对运动员的德育渗透中存在一定的缺失,没有平衡知识讲授和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

1运动员文化课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1.1运动员文化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客观要求。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进一步明确了要充分发挥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增强为国争光能力”的战略任务。运动员作为竞技体育的主力军,是体育强国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培育具有优秀品德和良好运动成绩的运动健将,德育教育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运动员文化课教学作为提升运动员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除了要系统地传授基本的学科知识,更应该肩负起德育教育的重担,使运动员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爱国主义精神,引领他们弘扬民族精神和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为培养作风优良、能征善战的高水平运动员打下坚实的基础。1.2运动员文化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结果。党的十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在运动员进行文化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必须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运动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情感认同,将德育教育贯穿于运动员学习的全过程,改变以往仅传授学科知识、忽视育人功能的单一教学模式。运动员作为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在赛场上争金夺银、为国增光,直接关乎体育影响力和国家形象,更应该具备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获得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1.3运动员文化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指出“学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把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和要求体现到各学科教育中,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中,使传授知识过程成为道德教化过程。”就运动员群体而言,由于其职业特性,长期处于封闭或半封闭体育训练中,思想较为单纯,对外部社会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知,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和影响。同时,部分优秀运动员,在取得了一定成绩以后,并不能保持初心,存在道德失范的现象,给社会造成了极其不良影响。因此,学校文化课教学作为培养优秀运动员的重要一环,必须全过程渗透道德教育,帮助运动员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强化道德观念和责任意识,让运动员成为社会的楷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2运动员文化课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2.1德育课程与其他课程同向同行,知识讲授和道德教化齐头并进。长久以来,在运动员文化课教学中,德育类课程自始至终承担着运动员的德育教化功能,与其他课程之间相互独立,并无过多交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则以传授本学科知识为主,并没有认识到本学科需要承担的育人功能,忽略了本学科的育人价值。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大背景下,人才培养普遍认同“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因此,在发挥传统德育课程优势的基础上,需要改变重智轻德的运动员教学现状,大力发掘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就语文、历史、艺术等人文学科而言,它们深藏丰富的德育素材,在运动员德育教育中存在着先天的优势,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学科内容与德育渗透有机融合,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运动营养、运动解剖、运动生理等专业课程来说,教师们需要深层次挖掘教学内容的德育内涵,从学科背景、发展路径、榜样人物等多个方面,巧妙地将知识教授和价值观引领合二为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合格建设者。2.2重构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使德育渗透贯穿运动员文化教学的全过程。要把运动员文化教育中的德育渗透落到实处,必须要对本学科教学设计进行重构,并且把德育渗透的效果纳入教学评价体系,全方位保障德育渗透的实施和效果。具体而言,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针对不同的学科和教学内容,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德育目标放在运动员文化课教学的首位。在此基础上,精准分析学情,结合不同专项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设计本学科德育渗透的实施方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堂这个主渠道的作用,通过教师讲解、故事分享、案例解析、视频播放和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对运动员进行德育教育,旨在培养运动员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中华体育精神。同时,要对运动员的学科评价体系进行改革,摒弃以期末考试分数为主体的传统评价方式,加入对运动员思想意识、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等方面的考察,客观真实地记录运动员的行为表现,从学科评价结果来激励运动员对于学科德育的重视和在实际生活中的身体力行。总之,无论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都需要增强学科的思想性,培养运动员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充分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和全员育人的目标。2.3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德育渗透。在信息技术和网络建设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运动员可以通过手机、平板和电脑智能移动终端获取大量的信息和资讯,然而各种网络资源和素材充斥不同的思想意识和文化价值取向。运动员大多都是青少年,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冲击和影响,因此需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增强对不良信息的分辨能力。在传统课堂德育渗透的途径之外,要善于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发挥短视频平台、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在运动员文化教育德育渗透的积极作用。比如,给学生推送有趣的道德教育、榜样人物和爱国主义视频资源,寓教于乐、润物无声;转发社会上的焦点案例,并在微信群或其他社交媒体上引导学生对事件进行正确的分析,加强正面的引导;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调查问卷,实时关注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和思想动态,并给他们提供及时的疏导和帮助。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加强校园网络建设,通过校园平台加强对运动员的德育渗透和思想引导,推动德育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把广大师生凝聚起来,形成全校范围的良性互动。2.4大力推进体教融合,实现学校和运动队协同育人。专业运动员的专项训练、文化教育分别由运动队教练和体育运动技术学校或体育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来主导,在实际中运动员的德育教育完全是“两张皮”,运动队和文化课教师彼此并没有形成合力。因此,要大力加强运动队和学校之间的协同配合,就德育工作定期开展深入地沟通和研讨,制定统一的德育教育实施方案,共同发力,双管齐下,关注运动员的思想意识、道德规范、校风队风建设等多个方面,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运动员。除此以外,运动队和学校要联合起来多组织更多的实践活动,如优秀运动员的讲座、爱国主义教育参观体验和体育影片的观看等活动,充分体现“德育在行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与实际生活充分融合,将德育教育的要求和目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和实践,在过程中培养运动员的爱国主义精神、努力拼搏的体育精神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3运动员文化课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原则

3.1突出运动员主体地位,避免强行灌输和被动接受。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也就是说,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文化课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同样要遵循运动员的主体地位,一方面要注重师生间的双向沟通和交流,主动倾听运动员的心声和想法,关注运动员的思想动态和意识形态,避免教师独自掌握课堂话语权,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另一方面,在课堂德育活动实践中,教师要更多地为运动员创造平台,让他们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角,真正参与和融入德育教育中,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和建构德育渗透的相关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充当重要的引导者和帮助者,确保课堂德育渗透旨在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避免出现偏离路线或背道而驰的状况,并进一步促进运动员在实际生活中实现德育教育内容的自我约束和自我转化。3.2坚持科学引导和循序渐进,贴近运动员的真实生活。运动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同时拥有专业运动员和学生的双重身份,并以运动队为基地进行专项训练和文化课学习,一般来说处于封闭状态。就个性而言,运动员大多独立客观、个性开朗、自信、不焦虑、竞争意识强且善于表达自己,但是情绪稳定性上差异较大,部分运动员容易激动且无法及时平复情绪。另外,团体项目的运动员集体主义意识非常强烈,个人项目的运动员则更注重自我表现。因此,在德育渗透过程中,教师要精准分析不同项目运动员的个性特质,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引导,避免千篇一律、一成不变。同时,在德育渗透内容的选择上,要紧贴运动员的真实生活,以此来增强运动员的代入感和认同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具体来说,教师们在进行案例讨论时,可以更多地使用运动员身边的真实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进行深入讨论;在进行榜样教育时,可以用国家优秀运动员的先进事例来激励学生克服困难、顽强拼搏;在道德教育时,可以从运动员身边的小事着手,以小见大来实现价值引领的作用。当然,在德育渗透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一蹴而就、一步登天的心理,注重在德育教育中循序渐进、由表及里和不断深入。3.3思想渗透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生活中的引路人。德育渗透如果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的讨论和说教,即使再富于感染性和吸引力,它的作用力也是有限的、不长久的。作为运动员来说,他们从小长期远离父母,在运动队过着集体生活,在人际交往、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等多个方面,都存在很多困惑和难题,而这些也直接影响他们的文化课学习,导致情绪低落、精力不集中和冲动易怒等状况。在课堂上,教师大多能够直观感受和注意到学生的变化,因此应该及时利用课下时间,来了解学生所面临的问题或正在经历的困难,不仅从心理上、情感上给予足够的支持,还要给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果对方可能出现某些严重的心理问题,还需要及时求助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人员,及时进行情绪疏导和心理治疗。因此,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切实帮助学生越过生活中的困难和障碍,才会增强课堂渗透的延展性和实效性。

4结语

运动员的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仅关系运动员个人的成长成才,还能促进运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对中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运动员文化课教学中,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把德育教育摆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同时,学校、运动队和运动管理机构要联动起来,丰富德育教育的内容,拓展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打造系统的运动员德育教育体系,为建设体育强国输送和培养优秀的运动人才。

参考文献:

[1]徐炳生.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索[J].科教导刊,2007,31(1):82-83.

[2]杨杰,郭甫.山西省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探析[J].武术研究,2015.12(5):89-90.

[3]徐凯琴.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我国优秀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对策研究[J].体育教育,2018.2:100-101.

[4]赵一平.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回顾与展望[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3(4):71-72.

[5]闫瑞芬.“互联网+”时代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8,20(6):103-105.

[6]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9(1):31-34.

文化课教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语文教学 教学管理

中等职业教育目前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除了对学生进行高中程度文化知识教育外,还会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技能的培训。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四类:主要培养中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小学教师的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中专”);培养中、初级技术工人的技工学校(简称“技校”; 由普通中学改建而成的职业高级中学/高级职业中学(简称“职业高中”、“职高”)和培养目标与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类似,以生产服务一线的操作人员为主的成人中等职业学校(简称“成人中专”)。这些学校招生对象皆为初中毕业生,学制大部分为三年,个别也有两年的。这是设置教学课程的现实情况。

中职学校的课程体系设置基本为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技能训练课三类。而文化基础课是提高学生素质,奠定专业基础,培养基本技能的基础性课程,所以在三类课程中第一类所占比例较大,后两类持平。其中语文课又是文化课的基础课程,作为我们的母语,汉语言文化的学习更应是学生掌握专业理论以及技能的基础。

但是目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其主要表现为:

第一,教学管理观念陈旧,教学目标不明确。这是在不同时代的经济体制给与教育的影响。在计划经济时代,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干部型技术人才,教育部门有统一的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及教学大纲;而市场经济体制下,中职教育培养的是自主择业的技能型人才,没有了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管理也没有了明确目标,这就导致现在的中职教育的管理远远滞后于现代职业教育。而作为文化课中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学习也受此影响,同样缺乏灵活性,教学动机模糊,目标不明确。

第二,教学内容繁杂,教学管理随机性大。中职教育进入自主择业的教育体制改革后,各类职业学校纷纷面向市场办学,“社会需要什么就办什么”,各类职业学校围绕市场这根棍子开办专业,致使教学内容繁杂,教学管理随机性更大,对文化课尤其是语文课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实践和学习内容大量压缩,而教育主管部门对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的弱化,更加加重了这种状态。

第三,教师专业素质不强。学校的发展一看硬件,二看软件,教师是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中职学校的编制和待遇问题的限制,导致学校进不了教师,也留不住教师,同时为了减轻学校经费支付压力,出现了很多学校一个教师上几门课程,语文老师也被兼任很多其它课程,自然无暇顾及专业素质的提升,也无暇提升自己的专业技巧。所以我们看到现在很多中职学校,教学队伍青黄不接,老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的主干力量。

第四,学生素质不高。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主要来源于初中毕业生及社会青年,他们的知识层次参差不齐,很大一部分是不想学习的学生,家庭背景也各有差异。他们到学校来不是为了读书,而是被父母逼着来。这些学生多数不仅文化基础差,而且厌学。他们进到中职学校,对学习不感兴趣,更适应不了中职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来到中职学校后不愿学习,不肯学习,调皮捣蛋,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使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受到严重冲击。

针对中职学校的教育管理现状,如何实现有效的教育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已经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管理面临的巨大挑战。由于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不等同于其他教育,所以应结合自身的特殊性,可以采取如下举措:

首先,立足于中职学生及学科的特点,确定教学原则,制定相关学科教学计划。

大而言之,中职学校必须牢牢把握职业教育的现状和特点,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学生自身等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把培养学生做人作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管理的始终。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兴趣,特长爱好,制定适应不同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小而言之,要明确文化课程尤其是语文课程在中职教育课程中的基础地位,针对学生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普遍较差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

学校积极开展各学科的教研组活动,学科教研组结合本组具体情况制定实施性工作计划,如语文学科根据每学期不同教学内容,选定教研教改课题,并安排教研活动,而语文教师要根据教研组要求制定出本人的教学工作计划。

其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语文课的基础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管理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和配合,增强对学习的兴趣和感情,是教学管理成功的一半。在整个教学管理过程中,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并利用多种形式增加语文课的趣味性。要把握和采取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原则,在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每个学生逐步引上自觉学习,愿意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路子上来。

再次,大力推行“学分制”,实现中职学校教学管理突破。要结合现代中职学生的特点,针对语文学科,构建适合中职学生特点和实际的“学分制”体系。对语文专业要有规定统一的必修课及学分,并制定弹性学分,形成统一标准,使每一个学生在努力完成基本的学分前提下,尽可能通过发挥自己的特长取得相应的学分。这有利于解决部分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发其掌握专业技能的动力。

最后,充实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中职语文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责任,自觉加强自身修养,加强学习,提高语文素养。学校也要切实设置语文专职教师,关心和爱护他们的成长,加大师资队伍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力度,还要做好传帮带工作,通过老教师的带领,积极探索本学科的教学内容。还应该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升格升位,通过不断进修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业务水平和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 柏佳传.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教育教学论坛.2013.51期

[2] 张晓献 李劲松 英霏.中职校制订学分制实施方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职教论坛.2006.18期

[3] 吕永红.浅析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云南农业教育研究.2003.01期

文化课教学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企业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和文化管理阶段。企业文化逐渐从一开始专家学者关注和呼吁,发展到有远见、个性的企业和企业家重视;从企业开展文化培训,发展到走进大学讲堂,成为管理学诸多专业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企业文化正以全新的思路和视角使企业管理得到升华,但也正如哈佛大学主讲企业文化的佩恩教授所说,“这门课是全新的”,其极具时代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驱使我们在传统教育观念还盛行的当今,加强对大学企业文课教学的理性思考。

一、企业文化教学探讨价值之当下定位

1.满足社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大学教育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著名管理学大师程思危曾指出:“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是缺少资金和技术,而是缺少管理,缺少现代企业管理。”当今世界正在实现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转变,与工业时代经济增长边际递减效应相比照,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经济增长呈现几何递增现象,因而注重管理中人的因素成为一种趋势和抉择,成功的企业无不是在此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智慧,企业文化管理也应运而生。企业文化管理克服了传统管理中重视物的因素,而注重管理中人的因素,是一种发散人的思维、激发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管理,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日本二战后的发展奇迹中可见一斑。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也曾指出:“国家的富强靠经济,经济的富强靠企业,企业的发展靠企业文化。”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备受国际资本和市场煎熬的同时,也正在利用全球化的浪潮,全力以赴地以后发展国家的优势来发展自己,成为全球制造大国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的企业要强大,实现管理的“跨越式”发展,在全面推进科学管理的同时,文化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承担着为社会培养管理人才的责任,对高校企业文化课教学模式的思考,有利于促进高校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管理人才。

2.满足大学生就业的需求。目前的大学教育模式是传统式教育占主导,往往既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大众教育模式下大学卿顶利就业的需求,其主要原因正如保罗·罗莫所认为的那样,“我们的大学体系没有培养私有企业所需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我有卫见在培养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模式仍然是学术模式,科学家和工程师仅仅是他们的教授的复制品。”一方面是社会急需大量的人才,一方面是大批大学毕业生找不着工作,处于待业和半待业状态。出现这种就业和需求两难境地,原因很多,在这里不作理性的梳理,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大学的教学理念、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需要改革。企业文化作为一门管理专业的课程,对其教学进行理性思考,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提升大学生的素质,保证顺利就业。

3.满足大学教学改革的需求。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涨,企业文化虽是纷繁复杂的大学课程中的一门,但作为一种对现代教学模式的一种探讨,是共性与个性相连接的。对其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的思考和凝炼,对其他课程乃至推动高校的教学改革,实施“再现型”教育向“发现型”教育的转变,实现教育从“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提升,有较大的借鉴和推动意义。

二、企业文化教学之当下困境

1.主体实践基础缺乏。受我国高考招生制度的影响,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基本上是在校园里度过的,所谓“十年寒窗”,作为接受知识的主体,缺乏企业的工作经历和感性知识,有些人连企业最起码的印象和概念也未具备,给企业管理类课程教学增添了难度。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现代教育教师角色将“从知识的供应者转换成学习活动的组织调停者”,企业文化是实践性和社会性极强的学科,教师丰富的实践知识是不可缺少的,但大部分高校教师,没有在企业的工作经历,平时可利用的企业“资源”也很少,只能实现从书本到书本的往复,理论和实践脱节,苍白无力。

2.课程体系和教学环境成熟度不高。企业文化是个新兴学科,十几年前才引进中国,要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完备的体系还需要时日,有很多尚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首先,可供实习的单位较少。在目前的中国,特别在内陆地区,企业文化做得好的企业很少,原则上企业文化教学实习单位可以随机选择,但要真正把握企业文化的塑造真谛,到优秀企业进行文化实习是最好的选择。其次,可供教学选择的国内案例较少。国外虽有不少优秀的案例,但总的来说,“他山之石”味道较浓。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健全,一些优秀企业企业文化的发展也同样不成熟,今天是企业明星,明天就可能陨落,如三九文化与赵新宪等,给企业文化教学经常带来尴尬和无奈。特别是企业文化还没有被普遍接受和认可,很多企业还是建设真空。

这些困境和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交织在一起,迫切要求我们打开思路,规避误区,抉择出一条有效的教学路径,此乃本文立论之根本所在。

三、企业文化教学之当下对策

对企业文化教学对策进行探讨,不仅在于对探讨价值和当下困境的解读,同时也建立在对企业文化两个基本特点的认识之上。其一,企业文化的人文性和艺术性。 “一半科学、一半艺术”,这是对管理学的真实写照。管理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企业运作,牵涉到环境和人两个方面,而环境和人都是变化的,形成解决问题途径的不唯一性,这也就是管理的艺术性。企业文化作为管理学与文化学的结合,在强调科学与人文并重的同时,其艺术性更强,个人的创新思维和人格魅力更突出。其二,企业文化的实践性。企业文化教学提供的不是现成的答案,而是一种思维范式,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突发和多变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鲜明的实践性。

当我们把关于企业文化的这些认识和感悟,放到现代教学理念的背景下来思考,也就是定格在学习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时,那么教学改革方略便很清晰了,“企业文化课的受训目标应放在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上,重在创造性思维与实际相结合,并将人文素质的提升与审美艺术的引导渗透其中”,为此,应将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教学、多媒体技术和科学考核融为一体,构建多维立体化教学平台。

1.艺术化课堂讲授。每门课都有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体系,运用讲授法能够使传授知识系统化,在较短的时间内教给学生全面系统的知识。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底蕴,在给企业文化课讲授者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饱满激情的同时,也增添了驾驭难度。讲授中要把握要领和技巧,做到繁简得当,方式多样,抓住问题链,层层深人。有些章节以口头激情表述为主,以增强学生的兴趣,体现企业文化的特点,如企业文化的功能、企业文化的体系等。有些章节要增加信息量,以多媒体课件展示为主,如企业使命、企业价值观的讲解,企业ci的设计等。有些章节枯燥无味,没有提炼价值,为避免引起学生听课的厌烦,可采取学生自主探讨式。

2.经常化案例教学。管理实践的无限性和管理者接触实践的有限性是一个很难协调的矛盾,作为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案例教学诞生了。案例教学起源于哈佛大学,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案例教学可改变课堂呆板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被德国心理学家称为“顿悟”和“发生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内化知识、独立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解决hills教授所阐述的nih现象,即书本知识的时滞性。企业文化强烈的主体艺术性和实践性决定了在教学中要经常性地开展案例教学,把随堂开展和专堂进行相结合。案例要具有新颖性,难度要适中,篇幅要适宜,答案要有启发性,不求唯一解。案例的选择要宽方位,做到国际(如丰田、ibm、微软)和国内(如海尔、联想)案例相结合,成功和失败案例(如“太阳神”的陨落、“巨人”的败北等)相比照,经典案例和人为设计案例相补充。

3.多样化实戏环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教学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引导学生把外在的社会认识变为内在的社会经验的过程。企业文化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应多样化,主要应采取两种形式。其一,请有经验的企业管理者开展讲座,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比如我们在教学中就聘请江淮汽车公司有关人员来校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讲座,效果较好。其二,抓好教学实习这一关。针对目前学生实习时间短,实习经费较少的这一现状,某些学校采取的“分散实习—相互交流—总结提高”的实习模式很有借鉴价值,可广泛利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在教学中,可把这种形式与重点实习基地建设、模拟实验室建设结合起来,做到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现场实习与虚拟实习相补充,构建立体化的实习模式和效果。

4.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教学模式。“若不把新的科学理论及时渗透到教学当中,就会出现培养出来的学生跟不上时展的步伐。”运用现代技术是教学的关键,也是教师的选择。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如投影、幻灯和视频,进行现场模拟教学,实现虚拟现实,把学生带进活生生的企业现场,企业文化的艺术性和实践性借助现代技术的载体,将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5.科学化考试考核。素质教育的关键并不是不要考试,而是考什么和怎么考,企业文化是一门主体性和实践运用性很强的学科,不能只采取传统的闭卷考试,而是要把案例分析、教学实习、模拟课堂结合起来全方位开展,进行加权平均,这样的考试也就更科学,也更有价值。

上一篇:综合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舞台艺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