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济范文

时间:2023-03-08 01:30:34

文化经济

文化经济范文第1篇

关键词:旅游业;知识经济;文化经济;创意经济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4-0202-03

21世纪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并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进入新世纪以后怎样使旅游业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具有的多重积极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使中国旅游业将以更加成熟的姿态进入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并进一步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是旅游界共商的主要话题。我们必须首先找准21世纪旅游业目标定位,笔者认为,21世纪旅游业经济学定位是体验经济、协同经济、循环经济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阐述21世纪旅游业经济学目标定位是知识经济、文化经济、创意经济。

一、21世纪旅游业是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是个新名词,1997年后越来越多地被国人所熟悉和引用。我们知道21世纪的经济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因此,知识经济简单地概括为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

1.从OECD对知识经济的定义看,旅游经济是知识经济的固有成分

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可以说是一场无声的革命,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对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正在和将要产生重大的影响。当然,对于旅游业来说也不例外,国家统计局普查中心《中国与发达国家知识经济发展比较分析》指出:

所谓知识经济,按照OECD(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定义,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这里所说的知识包括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的所有知识,其中科学技术、管理和行为科学的知识是最重要的部分。归纳起来知识可分为四类:一是知道是什么(Know-what),即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二是知道为什么(Know-why),即关于自然科学原理和客观规律方面的知识;三是知道怎么做(Know-how),即所具有的技术和操作能力,包括技术、技能、技巧和诀窍等;四是知道谁有知识(Know-who),即能够及时有效地利用有关专家的知识。按照这一定义,OECD组织依据《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第三版),提出了知识经济产业即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The knowledge-based industry,简称KBE)的产业标准,具体如下(见表1)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旅游业是典型的服务业,按照OECD知识经济的产业标准推断21世纪旅游业必将是知识经济。

2.从21世纪旅游创意、目的、规划、策划、开发上看,必须以知识作背景和支点

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一种独特而无限的资源将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知识,包括文化、信息、科学等“软”资源越来越成为旅游经济增长、结构演进的引擎,旅游实物资源、旅游资本等硬资源的流动、重组会变得更加快速和频繁,旅游经济中各种地域、政策、组织壁垒将不断减少,人们可以在更大的空间地域范围自由地筹措、配置各种旅游资源。知识经济时代的旅游企业竞争,将是围绕争夺高智商头脑、高知识人才的激烈角逐。旅游企业资源排序无疑将把稀缺的具有创新意识的高智商头脑资源放在第一位。旅游企业经济的增长将从依靠资本的积累转向知识的积累和更新,知识的全方位管理与创新将成为旅游企业旅游创意、规划、策划、开发致胜的法宝。

21世纪旅游业无论从旅游的创意、旅游的目的,还是从旅游的规划、策划和开发上都体现了知识经济的内在性。体现了旅游创意中知识与旅游、知识与经济的绝佳配对。

二、21世纪旅游业是文化经济

1.21世纪文化产业本身成为了旅游产品和服务项目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新兴产业,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业都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自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战略目标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纷纷制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文化产业也因此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在这种大背景下,积极研究、培育和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并使其尽快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特别现实的意义。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由于文化在产业经济中的经济附加值不断提高,世界范围内人们开始从资源的角度来重新认识文化的价值,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也有了跨时代的飞跃。文化与城市发展和旅游开发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资源的开发在其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历史文化是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核心资源和基础,也是城市发展,尤其是旅游文化产业成功的深层因素。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文化名城,并没有首都或中心城市的显要地位,但是仍然利用自己某些特有的因素来塑造一个整体的城市文化形象,拓展出一个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产业将达到鼎盛时期。

2004年,国家统计局为规范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工作,出台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为社会发展指标中的文化指标提供了统一、规范的范围和口径。2005年,国家统计局进一步研究与其他几个部委联合完成了《文化及相关产业指标体系框架》的制定,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文化及相关产业涉及的范围包括:提供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和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具体可划分为“核心层”、“层”和“相关层”三个层次和九个大类。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行业为文化产业核心层,以网络、旅游、休闲娱乐、经纪、广告会展等为主的新兴文化服务业为文化产业层,以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为主的行业为文化产业相关层。

无论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还是从文化产业的层、相关层,都能够找到21世纪旅游业所依赖的痕迹。有的甚至成为旅游产品和服务项目。

2.21世纪旅游资源潜力的深度挖掘需要文化作灵魂

文化在旅游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全球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来看,进入21世纪以来,旅游目的地之间、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上升为文化的竞争。文化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它既包括了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艺术、文字,更体现在现代人的生活、生产、生存之中;既包括固化的部分,也具有活的载体。谁能够从现代人的需求出发,充分利用本地的文化特色,结合现代化的表现手段,谁就能够赢得市场的青睐。因此,发展旅游需要从文化这个内涵丰富、古今兼容、动静结合的宝库中寻找能够吸引现代旅游者的要素,在本地区的文化资源中选择那些能吸引人的眼球的要素,开发能让他们有说头、有听头、有看头、有玩头的旅游产品,提供能让他们有独特体验、有新鲜感受、有无尽回味的旅游服务。

进入21世纪,文化旅游已不仅仅是一种理念、认知、目的,而是一种方法、手段和创意,对于很多文化型的旅游目的地来说,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景点景区分散,没有形成一个主题。大量的旅游景点犹如散落的珠子,缺乏一根主线将其串起来;分散的旅游资源犹如散兵游勇,缺乏一个灵魂将其统领起来。因此,有必要用文化这根主线来统领其旅游的整体发展。所谓文化主线,就是旅游发展的灵魂,用来统一其旅游产品、要素,以此作为未来旅游产品设计、产业布局、目标市场定位、市场营销等各项工作的指针。

3.21世纪文化所衍生的具体的旅游产品形式更为明显

21世纪的旅游业目标定位之一是文化旅游,文化旅游可定义为: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由此定义可衍生出旅游经营者的旅游产品创意和旅游者由于对文化认知的期望所采纳的旅游方法这两个方面,文化旅游不是一个独立的旅游产品,而是一种观念意识反映,是旅游经营者设计旅游产品时的一种创意思维,是旅游者从事旅游活动的一种方法。我们开展文化旅游的目的在于为旅游者提供富含文化特色的观光、度假、商务等形式的旅游产品服务,使旅游者以文化审美、文化鉴赏的心理去从事旅游活动,从而获得一次更有意义的旅游经历。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旅游质量,增强旅游对旅游者的效用,而且有利于旅游业界形成一类以强化文化感受为特征的产品设计思路,从产品创意、设计到导游功能及其业务素质要求等方面形成一个以文化意识为基础的实践操作体系。

21世纪文化旅游的需求趋势更为明显,根据国家旅游局对美、日、英、法、德五国访华动机的综合调查表明,排在第一位的是为了了解当地民众的生活文化,占100%;第二位的是了解历史文化,占80%;第三位的是游览自然风光,只占40%。(见表2)各国去欧洲的旅游者中,65%是进行文化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也因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文化氛围而受到广大旅游者的青睐。

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的发展趋势。文化旅游是在观光旅游的基础上, 去体验社会风俗, 感悟历史痕迹, 追寻文化时尚的深层次旅游。它以多样的形式、深刻的内涵而表现出强大的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逐渐取代自然观光旅游而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新潮流。当前,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兴起, 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文化旅游正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据专家调查, 英、美、日、德、法、澳等国的旅游者无一例外地“把与当地人交往, 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作为出境旅游的三大动机之一。有资料表明, 在欧洲各国的入境旅游者当中, 65%的人是进行文化旅游,在美国人中, 27%的人每年要花数十亿美元在文化旅游上。而日本人来华旅游的兴趣分类大体是: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古迹的占49%;体察民俗风情的占22%;观赏文艺美术的占7%;品尝风味佳肴的占17.5%;其他占4.5%。(见表3)可见, 吸引国际游客的主要是中国独特的文化魅力。

从1992年开始,国家旅游局每年都组织专家研究推出一个特色鲜明的主题旅游年,全国各地根据国家旅游局提出的主题,组织和营销本地个性鲜明、特色突出的旅游产品,其中大部分主题年的主打旅游产品都体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特色和彰显了民族文化的魅力,如“94’中国文物古迹游”、“95’中国民俗风情游”、“94’中国文物古迹游”、“2002中国民间艺术古迹游”、“2004中国百姓生活游”、“2005红色旅游”、“2006中国乡村游”,都是以中国的民族文化为依托和载体的,中国在21世纪的旅游也必须要打文化品牌才能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的伟大目标。

因此,21世纪旅游业经济学定位是文化经济。如下图:

三、21世纪旅游业是创意经济

创意经济(Creative Economy)是一种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技巧及才华,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的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是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它包含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创意为王,表明当代文化产业不同于过去物体或物质产业的产业形态,而更注重精神和文化的创新,并将这种创新视为产业发展的动力与核心。

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旅游业竞争经历了从资源竞争到产品竞争、产业竞争再到目的地竞争的发展阶段,与此相应,人们对地区旅游竞争的认识经历了以上四个阶段的变化。

在我国旅游发展之初,旅游业的竞争主要表现为资源竞争。一个地区、城市旅游资源禀赋(包括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垄断性、丰富程度、结构组合等)构成其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我国以大力发展入境旅游作为旅游业成长的切入点,而对于广大海外游客而言,中国5 000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对他们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因此,当时的资源竞争更多地侧重于人文旅游资源方面。例如,西安等一批资源型城市,其旅游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其具有较高垄断性和知名度的旅游资源。在这个阶段,大部分地区发展旅游的关注点集中在寻找、发现本地区的名胜古迹、历史遗存、文物资源,认为拥有了这些资源,就拥有了发展旅游的绝对优势。

第二个阶段是产品竞争阶段,即主要依靠几个影响大、知名度高的旅游产品(或旅游景点)来吸引旅游者,地区间的旅游竞争主要体现为产品类型、市场知名度的竞争。在此阶段,人们认识到旅游资源只是构成旅游产品的“毛坯”、原材料,旅游者购买、消费的是旅游产品。因此,对于那些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而言,要将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需要经过一个挖掘、策划、开发、展示、包装的过程;即使不具备传统旅游资源的地区,也能够通过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例如,深圳等一批市场型城市,其旅游得以快速崛起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其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在此阶段,一个地区发展旅游的主要关注点在于进行产品开发。

第三个阶段为产业竞争阶段,即依靠旅行社、饭店、旅游交通、旅游购物等与景点开发所形成的产业优势进行竞争。地区间的竞争除了旅游产品(景点)本身的竞争以外,也体现在食宿、服务、交通等方面,也就是所谓的旅游“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的竞争。在此阶段,地区旅游发展的主要关注点在于构造完善的产业供给体系。

在上述三个阶段中,发展旅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接待人数,提高旅游收入,旅游业的功能主要表现为经济性。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时至今日,地区间的竞争已经从产业竞争转向了目的地竞争,即城市或地区的整体性竞争,这里既包括各类旅游吸引物、各类旅游服务设施、旅游接待体系,也包括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地理区位、整体环境等内容。因为旅游者在选择购买旅游服务和产品时,不仅仅考虑产品本身,也要考虑该产品的生产环境。因此一个地区发展旅游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如何塑造整个城市/地区的形象,如何改善社会、经济、文化的整体环境,如何提高各个相关产业、部门、主体、领域的综合素质。

文化经济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需求;文化消费;文化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204-01

一、文化需求

文化需求是人们为了满足各种精神生活需要而形成的对文化产品和商品的要求,并通过一定的量表现出来。作为人类社会生产的精神现象,文化需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人的本质的一种自我确证,文化需求又是人的自身发展的必然表现形态。随着社会的不断现代化,在人们的生活需要中,用于生存需要的开支部分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而用于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文化开支部分所占的比重在逐步上升。文化需求正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普遍需要。而文化需求量的大小和文化需求品味的高下,已成为衡量一定文化区域现代化程度高低的标志。

由于精神需求构成的不同,现代化的需求一般可为非商品性文化需求和商品性文化需求两种类型。非商品性文化需求是指人们无须支付价格就可以实现的需求。商品性文化需求,是指人们通过购买手段,支付一定的价格,以货币交换方式实现的需求,而且也是文化经济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

二、文化消费

文化消费是人们社会存在的方式,标志着人类文明存在的一种尺度,因而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基本动力形态.他是人们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享受文化消费品和劳务的过程,简单地讲就是对一定物质和服务劳动为载体的精神获取行为。文化消费是社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起可以促进商品与人的再生产。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也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理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最大限度的避免和限制由此而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其有效的措施:1、要加强对文化消费者的指导,不断提高其文化消费能力;2、建立有利于文化消费的市场拉动机制;3、积极开发并适度开放国内文化消费市场,大力拓展国际文化消费市场.通过这些有效的措施,尽快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逐步缩小以至最终消灭我国文化产品同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使我国文化产品走在世界文化消费市场的前列。

三、文化经济管理

世界各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是不一样的。各国政府出于不同的政治和经济需要,采取不同的文化经济政策,建立相应的文化经济管理体制。西方国家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美国模式、法国模式、日本模式。美国模式:分配资金,提供服务。美国政府机构中没有文化部,政府对文化也不直接干预。美国在1965年和1976年通过国会立法,先后成立了国家艺术基金会,国家人文基金会和博物馆学会,作为联邦政府的文化机构,主要负责对非赢利性的文化团体和个人进行数额虽小但象征意义较大的资助。各级地方政府下设各州。郡文化艺术委员会,但都不直接管理文化艺术团体的行政或业务,他们都以民间形式存在,且各自独立。法国模式:大权集中有序管理。法国的文化十分发达,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保持着文化大国的地位。二战后法国政府十分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自上而下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文化管理机构和较为完善的政策扶持急资金投入机制。法国文化事务的中央机构――文化部,从全局集中管理全国文化事业。文化部在每个大区都设有“文化事务管理局”作为文化部的派出机构,而大区的议会也选举成立一个文化部门,负责文化管理。日本模式:直接扶持,间接管理.日本中央政府对都市文化主要通过行政预算拨款。实行优惠税制和实施文化法制等方式进行扶持和管理。

我国文化经济管理体制经历了一个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过程。新中国建立后的文化经济体制基本上属于行政指令型文化管理体制,这是由各级政府及主管行政部门,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来调节文化产业运行的管理体制,是封建的高度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中,文化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也逐步全面的推开了。党和政府为了指导文化经济领域的改革,适时制定一系列的条列和规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环境中,文化产业同国民经济的其他产业的联结渗透加强了,文化经济正在走向社会办的新格局。

文化经济从本质、地位、功能和作用等方面准确揭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是建立在人文精神和知识更新。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基础上的新型经济,一文化产业为主导。人类社会已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文明发展阶段,文化经济的迅猛崛起,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来临。文化经济是以人文精神和知识。技术的有机结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代表一个全新的文明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文化经济范文第3篇

目前,风行于世的是“政治经济学”,它研究的是以物(商品)为本,以金钱为主导的经济。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经济运行方式也发生变化,新的经济形态开始产生,新的经济学正在兴起――文化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研究的是以人本、以文化为主导的经济。

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提出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文化强国的提出,文化传承发展与人类幸福生活的关系?文化发展繁荣如何与经济社会相结合?文化的资源如何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这是党委政府、文化工作者、文化和经济研究者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这也是文化经济学研究的范畴。

为了阐释文化对经济的主导作用,首先要探讨“何为文化”这个大问题。

文化是一个表示人类本质和社会文明的概念。

《易经・贲卦》说:“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文的“文化”一词就是从《易经》的“人文化成”演化而来,其本意是用人文教化百姓、治理天下。最早使用“文化”一词的人是西汉刘向,他在《说苑・指武》中说:“圣人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败也;文化不败,然后加诛。”刘向的说法是符合《易经》本意的。中国古人说的:“人文化成”,或者“文化”所表示的,就是人类本质和社会文明。

拉丁文的“文化”(cultural),是指“人造自然物”。这个概念是同“自然存在的东西”相对的。很显然,东西方古人眼中的“文化”,其含义是吻合的。

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文化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考古学家和哲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对文化做出相应的定义。这样的定义有几十种,甚至有几百种,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文从文化经济学的视角,对文化的界定是人的本质表现,是人与其他生物本质区别的表现。

人与其他生物都要生存。要生存就必须适应自然环境,适者生存,不适者灭亡。人与其他生物生存方式的本质区别是它们的内在基因与外在环境的关系完全不同。其他生物的生存方式是以自己的内在基因去适应外在环境。人类的生存方式则是改变外部环境以适应自身的基因。

人类的基因中存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类能发挥这种能力去改变环境,去创造满足自己需要的东西。

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发挥这种能力创造出来的物质的和精神的东西,反映了人的本质,这就是文化,这是广义的文化。

文化有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

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全部活动,可以大体上划分为经济、政治、文化三类型。这里说的文化,是与经济、政治并列的,就是狭义的文化。狭义文化的领域也是相当广泛的,它包括意识形态、科学技术、社会组织、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等。

这里是以广义文化为基础,以狭义文化为专指来研究文化经济学。

人类的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大而无边,包罗万象,研究文化经济学有没有一种大道和法则可循呢?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辩证法,就是中国古代《易经》所揭示的阴阳统一的大道和法则。

阴阳统一,最初是由中华人文之祖伏羲发现,早在5000多年前,伏羲就清晰地看到,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在生生不息地发展变化着,而推动其发展变化的是存在于万事万物中的阴阳两种力量的对立和统一。

社会的经济运动,本来就杂乱无章,纷繁复杂,再加上一些经济学家自造一些令人头疼的公式,把本来就复杂的经济问题搞得更加混乱,使普通人难以捉摸。实际上,社会的经济运动是有规律的。如果我们运用阴阳平衡的方法来分析,复杂的经济问题,就会变得相当简明。

例如,实体经济是阳,虚拟经济是阴。只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互适应,就能实现阴阳平衡,使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否则就会打破阴阳平衡,造成经济危机和社会混乱。再比如,供应是阳,需求是阴。只要供需相互适应,就可以保持阴阳平衡,使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如果供应很多,有效需求不足,就会形成生产过剩的危机。如果需求很大,供应不足,造成通货膨胀,就会出现经济危机的局面。

文化经济范文第4篇

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化与经济的发展相互交融,文化的经济功能日显突出。文化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第一,文化对经济主体的影响;第二,文化对经济制度的影响;第三,文化影响下的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第四,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文化;经济主体;经济制度;科学技术;文化产业

一、文化对经济主体的作用

首先,文化对人力资本具有培养功能。文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体现在对劳动者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在数量方面,文化通过对人们婚姻观念及生育态度的影响,从而使人口数量发生变化。比如一个国家的文化倡导早婚、早育甚至多育,那么这个国家的人口数量一般较多;反之则人口数量则较少,人们几乎就可以过得很舒适。在人力资本质量方面,主要体现在:(1)文化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非常尊师重教,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就会增加,劳动者的素质也就会提高。(2)文化通过影响劳动者的工作态度来对经济的发展起作用。如果一个地区的人们对休闲娱乐与工作的态度上更倾向与劳动的效用,那么该文化区域的劳动时间就会更长、劳动的效率就会更高、人力资本积累也会更高。

其次,文化对消费者的影响。文化对消费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文化影响消费观念。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使消费者产生不同的消费观念,从而影响其消费行为。这种差异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在中国,长期以来由于深受传统文化和小农思想影响,人们形成了凡事瞻前顾后,求稳求全的心理。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深受自由进取精神的影响,崇尚自由、张扬个性、注重自我感受,期消费心理较强。另一方面,文化影响消费需求。文化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可以用速溶咖啡的例子来说明。上世纪中叶,当速溶咖啡被第一次引入美国市场时,大多数美国家庭主妇都感觉速溶咖啡的味道不比真正的咖啡,经研究表明,让主妇们拒绝速溶咖啡的真正原因是她们觉得那些购买速溶咖啡的人都慵懒、奢侈、不称职的妻子。但是,在20年后,又有学者做了一项实验表明,美国家庭主妇们对速溶咖啡态度已经产生了巨大变化,她们开始逐渐接受在美国市场上的速溶咖啡。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不是别的,正是人们在接受着文化发展带来的益处。

二、文化对经济制度的影响

文化对经济制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所谓正式制度,是指成文的并由一定的权力强制性实施的规则,如法律、法令、条例以及公司的章程、经济合同等;“所谓非正式制度,则是指人们在长期交往中自发形成并被人们无意识接受的行为规范,主要包括社会的习俗、传统、道德伦理、意识形态等。”

首先是文化与正式制度。一个国家经济系统的运行状态深受该国家文化特征的影响。比如,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是强调集体主义、奉献精神,追求统一、和谐,那么与该地区文化相适应的往往是集体的经济活动方式,经济系统的运行具有统一性、协调性等突出特点。反之,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是强调个人独立,追求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重视个人价值,以自我为中心,那么,与之相适应的则是个体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式,经济系统具有个体性和竞争性等特点。

其次是文化与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作为文化的一种,对经济的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非正式制度因素对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约束。非正式制度虽然没有正式制度的强制性,但在正式制度无法触及的地方,一些行为规范、道德准则、风俗习惯等非正式制度的存在,就可以约束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从而对经济秩序和市场规则起到维护的作用,促进经济的发展。其二,非正式制度对经济制度起支配作用。著名经济学家诺斯曾说过:“非正式规制原自于价值的文化遗传,来源于解决具体交换问题的正式规则的延拓与应用,也来自于解决简单协作问题的方案。总的来讲,他们对制度结构有普遍的影响。

三、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文化在影响经济主体、经济制度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科技信息发展的今天,文化成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最基础的部分。文化内化为人们的思想,在给人们提供各种技术创新的条件的同时,引导和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因此,在这个科技信息化时代,科技创新离不开文化的支持,创新活动的进行需要与之适应的文化创新环境。杨振宁教授曾说,要想“知道21世纪的教育是什么样子,首先要看21世纪的文化是什么样子”。这就说明,文化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在与日俱增。我们需要营造一个能充分发挥人的创造能力的文化氛围,以造就高素质劳动者的栖息地。另外,文化还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引进程度。要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提高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除了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外,还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这就要求具有开放的文化体系。但如果该国的文化是一种封闭、排外的文化,那么就会阻碍先进技术的引进。

四、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第一,文化产业是提升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力量。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逐渐成为了朝阳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众因素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成为当代人类社会创造财富新的形态,是当今时代各国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力量。因此,我们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应把它看作是能够创造和带来巨大财富的生产力形态,加快发展,提升文化本身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第二,文化产业发展可以优化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当今时代,文化产业正是为了满足人们消费需求以及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是对过去文化服务提供方式、产品生产方式和原有的产业结构的一次突破。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必然会使经济和文化领域发生诸多变革。但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还要将其与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提高文化产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并带动传统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三,文化产业能够带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二次世界战争给世界人们造成的巨大伤害使人们开始转变观念,不再以传统的工业经济为主导,而是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把目光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上来。“文化产业以其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乘数效应,以及对人的全面需求与发展的满足,成为可持续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并促成人们新的文明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王鸿等.论文化与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J].理论探索,2005

文化经济范文第5篇

2.新疆能源产业发展的低碳模式思考于若冰,YURuo-bing

3.健康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推动新疆农业现代化田坤明,高文雯

4.昌都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困境及对策袁银枝,YUANYin-zhi

5.农业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以阳朔高田历村为例杨艺

6.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探索李小金,漆治文,LIXiao-jin,QIZhi-wen

7.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变迁与发展赵丽媛,ZHAOLi-yuan

8.转型期我国乡村治理模式的重塑姚荣,冯伟,YAORong,FENGWei

9.创新文化载体促进农村公益文化事业健康发展门若煜

10.村干部行动策略的选择过程——以某地三村小额贷款的放与收为例崔腾飞

11.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发展的积极影响战燕,高志刚,ZhanYan,GaoZhi-gang

12.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许秋星,XUQiu-xing

13.世界金融发展的趋势与中国的对策蒋伟,蔡文学,JIANGWei,CAIWen-xue

14.金融教育与金融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吴丽霞

15.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姜伟

16.美国住房政策以及对我国的启示王振波

17.市政排水管道质量通病及防治陈宪国,白志刚

18.论道德体系结构及道德实践中的复杂因素杨玉环,俞世伟,YANGYu-huan,YUShi-wei

19.论学习型社会建设对教育本真的回归炎萍,YANPing

20.试论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边疆经济与文化 刘眉

21.浅议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王娜

22.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分析与启示吴立全,曲丽,刘刹

23.贫困大学生的困惑及其解决途径胡年珊HtTp://

24.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卢晓红

25.网络文化对民族地区青少年的影响研究赵文明

26.杜威科学探究方法的实践哲学指向贾媛媛

27.人工智能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方向魏葆春,WEIBao-chun

28.网络舆情对突发事件公共决策的影响郝帅

29.论职业生涯教练计划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嵌入张瑜

30.从学生管理实践谈有德行的管理者张颖

31.肌肉记忆理论与少年儿童武术训练研究周智君

32.家居空间中的室内陈设王秋蕾

33.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关系探析廖乐焕,LIAODong-huan

34.北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状及其发展研究陈立华

35.韩国经验对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启示——以发展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文化产业为例李海英

36.大连祭海文化考察赵箭平,ZHAOJian-ping

37.吐鲁番迪坎尔麻扎海丽其汗·卡德尔

38.功能对等与商标翻译龚艳

39.影响翻译策略的几点因素娄晓超

40.商务日语中的敬语使用要领李雪英

41.政治辩论语篇的情态意义——以2008年奥巴马第一场电视辩论中的语料库为例刘昕

42.论宁浩剧作的黑色幽默李彦,李姮

43.病态的自我心理防御——探析《厄舍古屋的倒塌》主人公的毁灭郑珍珍

44.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复仇颜复萍

45.从虚无走向荒凉:张爱玲独特写作风格——透过"月亮"意象分析骆雨萌

46.浅析苏轼的思想性格与诗词的风格刘佳

47.黑龙江省日本遗孤养父母生活实态调查研究杜颖,DUYing

48.边疆经济与文化 辩证认识孙中山教育思想的精髓李明,LIMing

49.论大德育体系效果评价研究聂磊,NIELei

50.地方院校教师提高课堂互动性的策略探讨郭燕,黄大志,陈国华,GUOYan,HUANGDa-zhi,CHENGuo-hua

51.蔡元培德育思想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叶扶荣

52.论组织视角下的院校研究本土化孙菁

5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任敏,马琳,RENmin,MAlin

54.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三自"能力建设的思考宋秋银,SONGQiu-yin

55.大学生完善心智与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探索梁文彩

56.理论课教学考试琐议李晓霞

57.对中级汉语精读课教学的若干思考胡兴华

58.对《商务谈判》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饶曦,郭燕

59.高职3dsmax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李志川

60.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研究生体育生活方式的调研刘书勇,高俊

61.关于某边疆地区父母对子女教养方式的调查杨玉芹,赵宗翼,YANGYu-qin,ZHAOZong-yi

62.信息社会呼唤网络教育宋琳娜

63.独立学院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王燕

64.对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孙鹏

65.气象学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多元评价孙彦坤,王丽娟,常缨

66.植物胚胎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王丽娟,孙彦坤,吴秀菊,隆万昌

67.关于案例教学的建构主义解读吴海燕,刘晓晶

68.如何进行大学英语听力训练姚漓洁

69.大学艺体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陈杰,顾世民

70.多人数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边疆经济与文化 韩兰

71.关于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思考张慧,周宇婷

72.制约采用英语/第二外语比较法教学的因素和锡明

73.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多模态话语研究高蕊,赵滨丽

74.语言测试与提高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孟琦枫

75.谈大学生英语口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侯晓宁

76.情景式教学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王鑫

77.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包英超

78.国际合作教育双语教学问题分析陈欣

79.对外汉语初级阶段阅读教学初探刘畅

80.论高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关问题汪潜,WANGQian

81.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几点思考白雪

82.浅析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问题及措施尚东昌,崔虹云

83.基于生命教育的普通高校学制延长生管理研究石晨曦

84.普通高校学风建设现状及对策李俊桂

85."90后"高校学生干部管理探析张丹

86.我国教师资格制度:问题与思考磊

87.高校外籍教师管理中应用激励理论的探析赵雷

88.高师公体教学软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张笑昆,陶成,常洪霞,赵春州

89.医学专科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及思考乔永平,QIAOYong-ping

90.基于人文关怀的图书馆DRS服务模式探究于洋

91.边疆经济与文化 本刊主编孙松滨2005年在俄罗斯参加学术研讨和访问

文化经济范文第6篇

经济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就目前而言,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发展经济的方式都不能永远的依靠自然资源和人类劳动力,因此,只有通过自我完善和产业转型的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经济虽然得到了一定发展,但还存在许多不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要推动经济的发展就必须使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

关键词:经济文化;科技;经济;协调性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0001201

1 经济与科技的成就和问题

对经济和科技关系进行分析时,应重点关注在差异性的文化经济理念下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即经济的发展的主体是劳动、制度、资源、资本或技术。

1.1 经济与科技的成就

近年来,我国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的关系有了巨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

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缩小与世界科技发展水平的差距,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利用国内的市场优势与世界范围内产业调整的时机,实施了以科技为主要发展动力的战略,加大了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促使我国的生产力和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升。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国际经济和科技的竞争加剧,因此,我国提出科技的自主创新战略,以及一些中长期的科技发展与规划的战略等举措。这些措施推动了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与提升,推动了经济与科技的协调发展。

1.2 对科技发展的投入大幅增加

随着经济发展理念地转变,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有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科技的投入持续增加。根据近年来国内各大企业投入资金报告比例的显示:企业科技研发投入比重占社会总投入比重与很多发达国家的比例相似,说明科技创新体系在企业内部已初步形成。

2 经济与科技协调性出现的问题

首先,科技研发程度有相当大的差距。2001―2005年的“十五”规划目标要求,到规划结束科技的研发强度需达到1.5%以上,这一目标却在2008年得以实现。现今全国的科技研发和发展强度仅达到全国总投资的1.7%。

其次,自主研发的技术项目较少,我国经济的增长对外贸依存度较高。在对外贸易产品中,拥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比例低,低于所有比重总和的10%。发达国家对自主创新产权的管制不断加强,我国大多企业仅注重投入产出的短期效益,因此,对短期无法形成利益的科技研发项目投资较少。进而导致经济增长的动力还较多的依靠投入劳动力、资源和资本等生产要素,而科技创新的贡献率较低。

再次,存在自主创新的理念差距。根据科技的发展局势,对于科技发展战略的转变过程,我国企业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跟踪模仿过去政策的现象。企业是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的主体,作为利益的追求者,很难将主要工作放在对原始工作的创新上,因此,我国的自主创新还需极大的提倡和发展。

最后,科技创新的质量较低,依旧发展粗放型经济模式。例如我国高铁的发展,许多人认为它是科技进步和经济质量提升的标志工程,但高铁事故的频发,使得高铁技术受到了不断的质疑。在每年的专利授权与申请中,发明的比例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使得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质量低。

3 如何处理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不协调问题

3.1 转变经济模式,发展自主创新

从全球经济发展历史上来看,经济的迅速崛起与发展都离不开科技创新和发展。在经济的发展由数量增长转向质量和技术增长的模式后,我国也紧随其后并向自主创新模式演进,促进科技与经济同步增长。改变以前经济发展忽略自主创新的观念,优化对外经贸政策并进行重组,改变传统的依靠出口贸易的发展模式。并且对科技知识的产权加大保护力度,占领科技发展的制高点。

3.2 建设技术市场,为创新提供平台

我国经济和科技的结合点是技术市场。技术市场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结果,是实现产业化的必经之路,对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若要做好技术市场的建设工作就必须在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创新科技技术等方面多下工夫。首先需建设具有显著功能的技术市场;其次,明确技术市场的发展思路。而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自主创新任务的根本,技术市场的产业化和成果商品化的形成,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推进了经济与科技的紧密结合。

3.3 注重顶层的设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经济与科技的结合需要政策的重点支持,并且从顶层对科技和经济的实力进行同步提升,形成经济与科技的政策协调发展。首先,将科技技术进行合理性与先进性的有机结合,以便缩小与发达国家科技、经济的差距。其次,协调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的关系,优化财政对技术创新与引进的支出结构,合理引进外资技术,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的支持。

3.4 加强政府对自主创新的推动作用

科技创新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于经济与科技的协调政府应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政府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主创新意识,参与科技创新功能的定位,取消政绩考核的观念,推动落实自主创新工作,促进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民,封延会.经济文化视野下的科技与经济协调性问题[J].甘肃社会科学,2011,(03):222225.

[2]李建民.经济文化视野下的经济与社会协调性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5257.

文化经济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文化;文化经济;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网络的兴起,文化的力量日益凸显,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全球化进程的最终决定力量将是文化。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文化对经济已不单纯是影响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决定作用,文化经济时代已临近家门。

一、经济文化一体化是挡不住的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是世纪之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因特网的普及,文化与经济共生互动,经济和文化的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经济日益文化化,文化日益经济化。

伴随着经济文化化,文化不断地向经济活动渗透,给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文化决定着资源的开发、组合,决定着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速度,检验着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合理性,推动着先进价值体系的形成,协调着市场和环境的结合与互动,以及人才素质的提高。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说,文化的内在驱动力比经济力、政治力具有更强大的牵引力。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影响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的覆盖面越广,影响力就越大,渗透力就越强。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含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产品的被接受程度和价格的高低。美国、西欧、日本等国,经济发展中观念的、科技的、信息的,乃至心理的等文化要素大量进入,使其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中的文化因素已日益跃居重要地位。服务、知识、信息等第三产业成了经济的重心。与之相呼应的是,脑力劳动者的数量迅速增加。到1970年,美国“白领”职工与“蓝领”工人的就业结构比已为5∶4,到1980年,美国第一产业即农业和矿业中的从业人员仅占总比例的2.9%,第二产业即各种制造业降到31.6%,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百分比已上升到65.5%。而在第一、第二产业中的科技管理人员也超过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1](P3)。

伴随着文化经济化,文化日益进入市场,进入产业,其经济功能不断增强,对企业的兴衰、产品的销售及品牌的流行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并且文化本身也成为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文化还成为社会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商品属性日渐显现,从而增加了文化的造血功能,使文化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这一点在西方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尤其明显。西方国家发展过程中,以音乐磁带、激光唱盘、MTV、电影、电视、录像、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拳王争霸赛、世界杯足球赛为代表的娱乐文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中的新兴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及其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宣告知识经济、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如今,新经济已占据美国GDP的70%,加拿大GDP的60%。迪斯尼公司产业规模及赢利均进入世界前十强,好莱坞电影《泰坦尼克号》创下全球18亿美元的票房收入等等,都充分证明了文化的经济价值[1](P18)。文化产业被视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经济文化的一体化推动了文化经济的兴起。文化与经济互动,将构成新时代全新的生产形态和发展模式。打造文化经济,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在经济活动中更多地注入文化内涵,提升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增强竞争力,逐步转变广大人民群众转变生活方式,注重物质消费产品的文化内涵,追求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合理选择。从改革开放的历程来看,改革开放初期靠政策优势,20世纪八九十年代靠环境优势,21世纪靠的是文化优势。知识、智慧、价值观念、精神动力,以及文化所创造的人文环境,文化发展所形成的巨大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源,最终将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竞争力。21世纪,各地区经济的赛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

目前,很多学者把世纪之交产生的与文化高度融合的经济形态称为“知识经济”。笔者认为,不如称为“文化经济”更合适。文化经济比知识经济概括性更强、涵盖面更广。文化,根据其与行为的关系不同,可分为知识、观念和技术。人的行为,首先要明白根据什么干,其次要明白干什么,最后还要明白怎样干。知识,解决的是根据什么干的问题,它是反映和解释事物的,使人知道周围事物及人自身的状况。观念,解决的是干什么的问题,使人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事和想要什么东西。技术,解决的是怎样干的问题,使人知道怎样干成要干的事和怎样获得想要的东西。文化中,哲学、宗教、道德、法律及政策等属于观念文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等属于知识文化,而各种工程技术、技艺、技巧等,则属于技术文化。知识、观念和技术,皆为人的行为所必需,缺一不可。缺乏知识,人就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外界信息,不能认清自身,不能掌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使人不能知己知彼而进退失宜。观念错误,就不能正确的选择行为方向,即便拥有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技术,也不能持久、持续地利人利己。技术低下,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陷于妄想和空谈,不能实现既定目标。在知识、观念和技术三者之中,观念是目的,知识和技术是手段,是为观念服务的。三类文化,应相互协调,平衡发展,不能畸轻畸重,厚此薄彼[1](P46)。由此可见,“知识”只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包括知识,但又不仅仅是知识。“知识经济”的提法有些偏狭,也不太确切。“文化经济”的提法比“知识经济”全面、确切。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使用和分配基础上的经济,核心是突出知识、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价值;而“文化经济”则是对知识经济内涵的扩展和深化。

二、“文化经济”的涵义、内容及特征

在我国,“文化经济”这个范畴,首见于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2002年5月13日发表的题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进一步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讲话。张德江在讲话中首先精辟地概括了新世纪经济的显著特征:“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源动力,在新世纪对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联系更加密切,文化和经济出现加快融合乃至一体化的趋势。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的覆盖面就越广,影响力就越大,渗透力就越强。”然后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新世纪的经济,就是‘文化经济’。”

文化经济,是文化与经济高度融合的产物,文化含量十分丰富。概括地讲,文化经济就是建立在人文精神和知识、技术高度发展基础上的新型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之后的又一种经济形式。文化经济的出现,深刻反映了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彼此渗透、相互促进的现象,揭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文化经济是对知识经济的提升,其内容不仅有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还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精神因素。“文化经济”的要点是:(1)精神生产上升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导性系统。(2)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文化已深深融入经济之中,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和物质产品都包含着文化因素和文化内涵,而且经济借助文化的力量急剧扩张,成为当代社会生产力的原发性因素和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量。(3)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文化以其人文格调和高科技含量,对社会全面发展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越来越强。文化的精神要素和技术要素高度统一,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高度统一,形式不断创新,内容更加丰富,人类的存在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已表现为一种文化精神。(4)文化产业作为精神生产的当代形态,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主导力量。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日益具有经济功能和市场效益,范围不断拓展,包括了教育产业、智力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媒体产业、艺术产业、健康产业、体育产业、休闲产业等诸多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加速了原来在知识、技术之外的文化要素作为生产力要素进入社会生产领域的过程,其势头迅猛,潜力巨大,必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发新的产业群,对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5)文化在政治运行和治理中的作用也日渐突出。政治运行越来越多地通过文化的形式来表现。政治理念融入大众文化之中,政治内容通过文化形式生动表达[2]。

文化经济作为新世纪的战略构想,是对当今时代越来越突出的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彼此渗透、相互促进现象的深刻反映,它从本质、地位、功能和作用等方面准确揭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即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依存及一体化。它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经济发展以文化内容为主导。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等阶段,文化经济的迅猛崛起,标志着人类社会新阶段的来临。在人类文明不同发展阶段,起核心作用的生产力要素是不一样的:农业经济阶段是自然力,工业经济阶段是资本和大机器,文化经济阶段则是人文精神和知识、技术的有机结合。因此,文化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甚至知识经济不同的新型经济,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代表了一个全新的文明发展阶段。此即,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人们越来越重视产品的文化属性和文化个性,精神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使得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以文化内容为主导的经济形态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流,人类社会发展正步入一个文化经济时代。

二是社会生产方式以人文精神为主导。如果说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核心是突出知识、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价值的话;那么,文化经济则是对知识经济内涵的扩大和深化。文化经济内在包含了知识经济,并在经济系统中充满了文化因素。其内容构成不仅有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还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文化艺术、娱乐休闲等精神因素,不仅包含科学精神,还体现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尤其突出了人文精神、观念文化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价值。这就使: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观逐渐渗透到经济发展领域;精神、智力因素与自然资源、经济资本一样成为生产力中的组成要素;信用文化、经济伦理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效能越来越突出;文化附加值成为物质产品价值中的重要部分;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人力资本对经济竞争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影响[3]。

三、如何发展文化经济?

文化经济是一种文化和经济融为一体的经济。因此,发展文化经济的基本思路就是全力推进经济文化一体化。为此,要努力实现从“以物质生产为主导”向“以精神生产为主导”的战略转移,着力把握以下两个要点:

1、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推进“经济文化化”

要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生存发展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中西部的经济基础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承接东部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发展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总量不大、质量不高和水平偏低的问题;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经济的国际合作力度,加强省际、市际、县际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内源型经济和外源型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从而形成大开放的战略新格局。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经济“文化化”,总的来说,要在经济活动中更多地注入文化内涵,提升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增强竞争力,逐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转变生活方式,注重物质消费产品的文化内涵,追求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为此,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牢固确立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思想观念,突出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工业化水平,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把发展的重点转移到依靠专门科技人才和高智力资源上来,走集约化的新路子。(3)加强新型工业化资源的科学规划、协调整合和综合利用,科学统筹生产力布局。(4)努力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可持续发展之路,严格控制工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建立科学有效的调控机制,使工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率最大,污染最小。

2、以发展文化产业为枢纽,推进“文化经济化”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由于其生产规模大,市场运作灵活,具有不断再生和扩张的功能。以发展文化产业为枢纽,推进“文化经济化”是合理选择。为此,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国家在保持对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投入不断加大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长期积累的资源,从人才和物质技术基础等方面培育和支持文化产业的成长。(2)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带动和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为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外在的压力和内在的动力;另一方面,用产业化方式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盘活其存量,增加其增量。此外,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为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提业化运作示范,提供物质和智力支持,使文化产业在某种程度上兼具事业性和公益性。(3)确立文化产业在整个文化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和经济这两个长期分离而相对独立的领域高度融合起来,建造全国文化经济的强大体系。(4)对文化产业进行合理规划和战略调整。首先,确立“精神产业”战略新理念。认真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机制,在全社会倡导精神产业的战略新理念。大力推进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努力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其次,规划和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的支柱产业门类。根据我国的实际,应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教育产业、智力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媒体产业、艺术产业、休闲产业等产业,并加大文化产业向其他产业的扩张和渗透力,建立起完整系统的文化产业体系。再次,科学规划和调整全国文化产业的生产力布局。根据我国精神生产力地区发展不平衡性和发展的多层次性,按照开展竞争和“适度垄断”的原则,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品布局。在东部发达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产业带,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企业集团,发展优势明显的文化支柱产业。在中西部和山区要集合力量嫁接国内外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发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一批文化名牌产品、文化企业集团和文化支柱产业,借以形成特色鲜明、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文化产业门类[4]。

[参考文献]

[1]杨英法.文化图强正相宜——兼论邯郸市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径[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2]张玉玲.迎接“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访谢名家[EB].南方网.[2006-05-23]./nflr/llzhuanti/whjj/tt/200605230350.htm.

[3]谢名家,单世联,肖海鹏.发展以文化内容为主导:文化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EB].南方网.[2004-10-22]./nflr/nydkt/kandian/200410220497.htm.

文化经济范文第8篇

“经济文化”一词,最近二三十年才在国内出现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后,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经济活动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更多注重利用文化学得张力,促使经济活动规范化、制度化、扩大化。但“经济文化”理论提出,西方比我们早了几百年。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就曾指出利己主义是推动市场竞争的精神动力,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也指出新教伦理中所提倡“天职论”“禁欲主义”等宗教文化观念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二战之后,全球经济有了新的发展,而“经济文化”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经济文化的界定

我国对于经济文化的定义是:经济文化是指经济行为主体或群体的经济利益关系和经济行为规律在人们思想观念中的反映,并指导该经济行为主体或群体的经济行为的价值观念体系及其表现形式。简言之,经济文化是从文化学的角度去分析人类的经济活动,其研究视角为文化,研究对象为经济,研究目的是规范、指导、促进人类的经济活动。

在经济文化这一概念基础上,人们在大文化的背景下,将经济文化细化为广义、狭义的两种观念文化体系,或者说成是宏观经济文化和微观经济文化。

宏观经济文化是指导经济活动的理论依据、战略决策等文化内涵,也就是以社会总体发展为立足点,在鼓励经济增长、优化配置、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制度、道德、观念等文化方面的建设,最终使经济发展走向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微观经济文化是在具体的经济活动中所表现的文化现象。诸如生产文化、消费文化、分配文化、企业文化、商业金融文化、科学技术文化、人际交往文化等等具体的文化范畴。

经济文化的性质

“经济文化”概念提出后,人们对经济文化的性质却有不同看法,人们争论的焦点更多的是经济文化与经济学、文化学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学科间的简单整合和有机的结合,经济文化到底是一个交叉学科还是新型学科?目前,经济学术界对此有三种主流观点:

第一种观点:经济文化是经济、文化基础理论内涵的有机结合,更多体现的是经济与文化的融合。过去几年中,有不少学者认为经济文化,就是经济与文化范畴的总和,并孤立地去研究其中所蕴涵的经济现象或文化现象。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人们对“经济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种简单的将文化学与经济学相加的理论,基本上得以颠覆。经济文化不是单一的文化问题或是经济问题,它更多体现的是经济活动中的文化现象、文化内涵,或是在经济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的文化因素。

第二种观点:经济文化并非涵盖了整个经济活动和文化现象,它所涉及的仅是经济范畴与文化范畴的部分内容。也就是说包括在经济活动中能体现文化现象的一部分内容或是说文化内涵中有经济价值的那一部分内容。经济文化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创造利润,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而人类创造出的文化只有一部分具有经济价值,而这一部分价值,在强化“文化”的作用后,使其赋予了更鲜活的生命力,从而创造了更多的经济利益。此种观点较前者来说,进一步细化了经济文化的研究范畴,阐明了经济文化的性质,同时也提出了经济文化研究对象等问题。

第三种观点:认为经济文化是一门新兴学科,并非是简单的学科交叉。经济文化更多强调的是将经济学原理、经济规律、经济现象与文化学相结合形成一套新的理论体系,用于解释社会经济问题。其内涵就是利用经济理论、现象等手段,研究历史文化、制度文化、习俗文化、宗教文化等文化现象对经济发展及政策的制定的影响;以及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和探讨经济问题,强化文化在经济活动的“张力”作用,从而进一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

经济文化与文化经济的关系

经济文化与文化经济,一直以来是两个极易混淆的概念。这两个概念在表述上有一定差异,在实际含义上也不尽相同。搞清这两个概念的差别,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的理解经济文化的内涵。

经济文化,是指在经济中所表现出的文化现象。而文化经济则强调以文化资源为轴心,在文化学中蕴含着经济现象。“经济文化”、“文化经济”从概念上看,虽然都体现了经济学与文化学的相互交叉与有机融合,但二者所强调的内容不同,因此研究的对象、研究范围及研究角度也有所不同。经济文化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及研究文化的价值;文化经济是从文化学的角度研究经济价值。

经济文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经济活动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现象、价值观等内容。其研究目的就是发挥文化学的内在的特有的潜力,并反作用于经济,使经济活动能创造更多价值。其研究范围更多的是那些蕴含文化价值、价值观等的经济活动。

文化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化活动中的经济行为――文化生产力和文化生产关系,其研究目的是要科学地揭示社会主义文化经济的运行及其发展规律”。它研究的范围是文化中能创造经济利润的这部分文化,更多的是强调文化的经济价值,即文化产业的投资、消费、利润回报等经济现象。

文化经济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临空经济 临空文化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的发展,依靠的是区域内的各种要素流动并实现合理的配置,而各种要素在区域空间内实现流动是通过交通运输系统来完成的,现在,速度经济的重要性已经逐渐凸显出来,空间效率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需求,临空经济顺应时代的要求,已经逐渐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临空经济作为一种基于客流和货流而发展起来的新兴经济形态,目前已经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主流形态之一,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临空经济区。纵观国内外正在发展临空经济的地区,可以发现虽然都在发展临空经济,但是没有哪两个地区发展临空经济的模式是相同的,每个地区的临空经济都呈现明显的差异性,不论是规模、主导产业的选择、园区的空间布局,各个地区的临空经济都不尽相同。这是因为一个地区从临空经济的形成开始就有许多差别,如经济腹地的发展状况、原始的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产业类型、交通状况、人口数量、就业程度、以及政策的支持等许多方面。这些都是临空经济形成的基础因素,正是这些因素引导了一个地区临空经济的发展方向以及扩张模式。这些因素是经过很长时间形成的,属于某一个地区的原始禀赋,所以每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特殊的禀赋,这也可以从狭义上理解为一个地区发展临空经济所依托的文化——“临空文化”。

事实上,经济和文化是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的,在一个经济?——文化体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往往是先于经济而存在的,是一个地区固有的成本,正如我国正在推行经济改革,不同地区所具有的文化成本不同,改革的步伐也需要调整,这两者道理是一样的。同样,在经济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经济又会促进文化的革新,会改变这个地区的资源禀赋,两者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临空文化是先于临空经济存在的,是影响临空经济形成的基础因素。从狭义上,我们可以把临空文化理解为以下五个方面:①、思想观念文化,指的是地区区域内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等;②、地理区位文化,指的是地区区域内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交通通达性等;③、经济文化,指的是地区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类型、人口密集程度、就业状况、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等;④、制度文化,指的是地区区域内的区域性制度体系、以及国家的法律法规、指向性政策等;⑤、科学技术文化,指的是地区区域内的科学技术水平、科技创新能力、以及人口受教育程度等。

从狭义的临空文化中可以看到,狭义的临空文化指向的是区域内部,比较强调一个特定范围、特定区域,是一个局部的概念,这正是不同地区临空经济呈现差异的根本原因。如果用哲学的辩证法中个性与共性思想来看,临空文化作为特定地区的一种资源,具有个性是必然的,再次纵观国内外的众多临空经济区,我们不难总结出一些属于临空经济发展的共性的东西,如临空经济的演进机理、临空产业结构的调整模式、临空经济的布局模式等方面,不同地区的临空经济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可以理解为临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我把它们合并归结为广义的临空文化。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临空经济区从建设伊始,到成熟完善,都会经历一个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调整的过程。新机场刚刚建成,各项基础设施不够齐全,能够支持飞机和机场持续发展的航空公司、航空制造业、航空服务保障产业、以及航材航油等产业应该作为主导产业;在临空经济步入成长阶段后,一些具有临空偏好的企业会向临空经济区聚集,这类企业大部分属于高新技术产业、航空物流产业、总部经济、会展经济等,这个阶段一般会出现一个或多个龙头企业,引领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在临空经济的成熟阶段,依旧是发展高附加值的临空关联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临空经济集群形成,临空经济区向临空都市区发展。大部分临空经济区都会经历这样的产业调整模式。

那么了解临空文化的意义何在,还是让我们回归开始提出的问题。就拿我国来说,自从21世纪以来,我国民航业进入旺盛增长的时期,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机场总数将达到244个,将形成北方、中南、西北、西南、华东五大机场群,对于临空经济来讲可谓是巨大的机遇。但是对于临空经济的发展程度来说,我国从整体来说是落后于世界水平的,北京顺义机场、上海虹桥机场两大临空经济区由于发展较早,已经步入成熟期,其他很多地区都处于临空经济的形成和成长阶段,在规划和建设阶段或多或少的出现了重复建设、盲目效仿、规划不切实际等问题,导致临空经济区同质化严重,浪费机场资源,制约了临空经济的发展。所以地方政府在建设临空经济区的时候一定要对本地区的临空文化有整体上的了解,根据当地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来规划建设,并且对于其他地区临空经济的发展也要有清晰的认识,知道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借鉴适合自己的经验,扬长避短,依托地区的优势资源,围绕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进行规划。

临空文化是临空经济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我们见证了临空经济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要关注临空文化的发展,推进临空文化升级,将对我国临空经济的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曹允春.临空经济: 速度经济时代的增长空间[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 张蕾,陈雯.国内外空港经济研究进展及其启示[J].人文地理, 2012, 27(06): 13-18.

[3] 孙淑美,黄达海.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J].科技和产业,2010, 1:16-18.

[4] 曹江涛.临空经济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D].南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

[5] 李燕燕.文化与经济转型:基于中原发展经验的分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文化经济范文第10篇

现今对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很多,本文尝试通过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实证研究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提出建议。

1 数据处理说明

以广东省2002年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为资料来源,根据我国现行《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分类》的文化产业标准,将投入产出表中各部门分成农业、工业、服务业和文化业等四个部门,其中文化产业包括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业、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业、家用电力和非电力器具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雷达及广播设备制造业、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旅游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文化艺术业和娱乐业。

2 广东省文化产业对广东经济的影响

分析广东文化产业对广东经济的影响和贡献,一是看该产业创造的经济总量及其变化情况;二是看该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和贡献。

从总量上来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广东的一个重要产业门类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统计,2002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 实 现 增 加 值1550.97亿 元,占 全 省GDP的 比 重 的11.7%。2007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4319.7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14.0%,2002—200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7%,高于全省GDP同期年均增长率。

文化产业对经济的影响和贡献主要表现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存在较强关联性。依据投入产出理论中产业关联的定量关系得广东2007年和2002年各产业部门的关联系数如表1。

可看出:文化产业的前向关联系数虽然比较小,但其后向关联系数却非常大。这表明,在广东省,文化产业对其他产业部门的影响主要以带动为主,而推动作用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也是我们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消费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投入产出理论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数量关系式得2007年和2002年各产业部门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如表2。

可见:一方面,文化产业的感应度系数比较小,文化产业相对而言比较稳定,不易因其他产业部门变化受到波及作用;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影响力系数较大,达1.2489,即增加 文 化 品 制 造 业 一 单 位,最 终 需 求 将 带 动 全 社 会 增 加1.2489单位的产出,说明文化产业通过产业间波及效应影响其他部门较明显,文化产业变化一单位会相应引起其他各相关部门产生成倍的数量变化。充分说明文化产业对广东国民经济有较大影响,加大对此行业的投资,将促进国民经济更快速发展。

从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根据投入产出相关理论,最终需求是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决定总产出,最终需求结构直接决定总产出结构,总产出结构进而又会影响经济增加值,即GDP。故可算得四产业部门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如表3:

可看出:文化产业消费对广东省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农业、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差距就比较小。而分析其感应度和影响力系数可知,其对广东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要小于国民经济对其拉动作用。故应充分发挥文化产业拉动作用,以促进经济快速平稳增长。

3 政策建议及注意问题

本文通过广东省2007年和2002年4部门投入产出表,对广东省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文化产业主导作用正逐步凸显。且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大,对推动整个社会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现提出建议,以期对广东经济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1)发展文化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文化消费是文化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由上述对广东省的实证分析表明,文化消费对GDP的贡献不容忽视,它会带动相关产业部门发展,进而带动下一环节产业部门的发展,如此波及不断,推动经济成倍增长。而提升文化消费,要有新的思路和举措,要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并以创新为驱动引发社会需求,带动文化内需增长。

(2)增加社会投资促进经济发展文化带动作用只是文化作为一种消费行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文化作为一项投资活动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才应是文化产业的主要功能。因此,可运用资本市场运作手段,有效吸引社会资金进入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的融资意识和引资能力。通过改革文化产业投资体制,建立多渠道有效筹资机制。从而吸纳社会资金,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充足资金支持,推动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最终带来经济成倍增长。

(3)重视文化产业推动作用,结合其他产业发展经济由表3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相比而言,文化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比它对其他产业的推动作用要明显很多。这说明还未完全发挥文化促进经济增长的潜能,因此,我们应努力将文化发展与实践结合起来,调整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有效利用文化产业与工业制造业互动,充分结合信息网络技术,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新方向。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促使文化产业飞跃发展。

上一篇:科学规划范文 下一篇:技术科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