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3 19:10:44

文化地理论文

文化地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分类法;地理小论文;指导撰写

中学课程标准规定,“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在《地理学辞典》中的解释为“指一种小范围的综合地理,研究本乡的地理环境及人民经济和文化活动的地理分布,阐明其相互间的联系。内容包括本乡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改造自然的成就以及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名胜古迹和人民生活情况等。”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乡土地理给学生提供一个既熟悉又新鲜的研究性学习平台,指导学生就此研究成果、心得体会、撰写小论文其意义重大。

一、学生开展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撰写小论文的意义

其目的正如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由于撰写地理论文要先开展研究性学习,要走出校园实地考察,参观、访问,收集数据,这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写作能力,利于培养团队精神,促使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和谐发展,加深学生爱乡、爱国情感。

二、指导学生开展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1.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把人的智力分成:

(1)言语─语言智力;

(2)音乐─节奏智力;

(3)逻辑─数理智力;

(4)视觉─空间智力;

(5)身体─动觉智力;

(6)自知─自省智力;

(7)交往─交流智力。

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本人根据此理论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编排,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每个学生的多元智能都能得到锻炼和提升。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其思想主要体现在:第一,知识是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第二,知识只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第三,知识是个体与他人经由磋商并达成一致的社会建构。开展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到家乡实地考察,获取个人体验,独立撰写论文,是对“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个人意见;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的活灵活现的阐释。

三、运用研究对象分类法,指导学生选好论文主题

乡土地理小论文的题目选定至关重要,它是学生展开研究性学习的航灯,是撰写时思路源泉的保证。为了保证论文符合“小”、“活”特点,突出乡土性,本人采取研究对象分类法,切实指导学生开好题、选好题。

1.基于时空演变的研究方法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火热进行,家乡变化日新月异,乡土地理也发展演变,随着时间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经济中心也发生空间上的迁移。这种变化,历时较长,学生无法在现实中直接考察到。为了实现对这种时空演变的研究顺利进行,作为指导老师,就要充分体现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收集不同时间段的城市地图(包括相关地图),引导学生通过对地图的比较研究,然后提出许多地理小论文专题,如《看晋江市交通地图家族扩大,喜家乡腾飞》。

2.历史研究法

历史研究就是以过去为中心的研究,通过对已存在的资料深入研究,寻找事实,然后利用这些信息去描述、分析和解释过去的过程,同时揭示当前关注的一些问题,或对未来进行预测。例如,本人曾组织学生参观陈埭镇丁氏祠堂,访问阿訇主持,指导学生阅读陈埭回族族谱,我国伊斯兰教历史变迁,引导学生拟定出研究主题,如《陈埭回族与伊斯兰教源远流长》。

3.资源环境研究法

我们的生活、生产离不开空气、水、土地、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这些资源现在质量、总量如何?被污染了吗?存在什么问题或弊端?对我们产生哪些影响?我们该如何面对?如何解决?等等一系列问题在指导老师的追问下一一抛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疑惑去研究。如我们学生撰写的《晋江上游水污染的调查报告》获市一等奖。

4.工农商等经济类研究法

我们身边地理事物丰富多彩,涉及工业、农业、商业、旅游业等经济部门,这些经济建设相对初中生来说,研究性学习的难度要大些。作为指导老师要尽量避开那些抽象名词、给学生具体的生活面,指导他们从身边环境变化,人民消费方式的改变等角度去发现问题,找专题。如《青阳商业街结构设计》(获市一等奖)。

5.生活休闲类研究法

考虑到初中生生活阅历还不够丰富,研究的对象最好选取与他们息息相关的,感兴趣的吃、穿、住、行、玩、用等某一点或某一方面,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中的细节、聆听家人、朋友及同学的心声,抓住生活中、校园里的变化,提炼出研究专题,并以此展开研究论述。如《我为“泉州市交通病”把脉问诊》(获市一等奖)。

6.文化习俗类研究法

晋江人杰地灵,乡土资源丰富多彩,人文地理独具特色,闽南文化别具一格,这些都值得我们指导学生去了解、学习、研究,有机会争取把它发扬光大。有的小组研究泉州戏曲;有的研究闽南婚丧习俗;有的研究古民居;有的研究地方方言等。

7.时政热点禁令法规等研究法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关心国际社会热点事件、了解各级政府颁布的禁令、通告与倡议、公益广告,提取关键词,小组讨论后确立论文主题。这样撰写的小论文就有时代感。例如,“禁塑令”公布后,我们研究性小组写出了《改变旧习,驱逐塑料薄膜污染》(获市一等奖)等论文。

四、指导学生正文撰写要把握好几个要点

1.学生撰写论文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学生在实践中个个龙腾虎跃,选题时思维活跃,可是一到了撰写论文时,却犯畏难情绪,不会写,不爱写,写不好的一大堆;讲大话,写废话一大片;有的学生写成了语文作文;有的眉毛鼻子一把抓,中心论点不突出;有的文字青涩,阅读起来很别扭;有的学生行文中丢失自己的见解,缺乏创新性等问题普遍存在。

2.指导学生论文写作时要把握好几点

(1)“三段式”写作模式

辅导学生撰写论文,本人一般采取“三段式”模式,即“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把自己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写出了,经过探究,提出自己的见解、措施及创想并有理性地写出来。

(2)紧扣论题,言简意赅,突出实用创新性

任何文章最忌“无病强”“拖泥带水”,很多学生经常犯“东放一枪,西放一炮”的错误。指导老师总要不厌其烦地给予指正,提醒他们要紧扣主题,语言简练,要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建议、解决措施。

(3)谋篇布局多样化,图文并茂,突出研究性

不同研究小组撰写的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有的是调查报告,有的是故事性的议论文,有的是叙事开篇的,有的是访问采访式的,附上调查表、设计图等研究结果,使得文章图文并茂,实践性强。

五、指导教师实践反思

指导学生撰写乡土地理小论文对指导老师是一次很大的考验,甚至是一次“洗脑风暴”。首先,它需要指导老师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在作文模式、行文技巧上都要指导。其次,平时多关心家乡建设,对时事周边地理事物变化有较敏锐的目光,这样指导的论文时代感较强,乡土味浓。第三,它要求指导老师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现在社会日新月异更新换代很快,要求指导老师博学强记,兴趣广泛,当然对待不同学生要有耐心和爱心。

一篇乡土地理小论文从开题、选题、研究到结题充满着师生双方艰辛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辅导学生撰写论文是一项师生双赢的活动,是一项有利于教师、学生能力提升,地理素养提高的活动。今后,本人将继续充满热情地参与,并争取获得更多的好成绩。

参考文献:

[1]陈胜庆.乡土地理新论[M].测绘出版社,1992.

文化地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教学组织 教学手段 教学风格与技巧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①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②而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是加强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③其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进一步改革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基础。因此,高等学校的教师,作为第一线工作者应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强化本科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人类社会发展至20世纪后半叶,不仅出现人口膨胀、城市化进程加速、工业增长、区域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人文社会问题,而且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资源匮乏等重大环境问题也开始显现,成为各界关注的主要问题。“如何去和谐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的关系,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界所面临的主要研究任务。”④这种背景下,高等院校作为重点建设重点学科、专业点,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阵地,⑤在地理类、资源环境类课程中极其重视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地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建设。《人文地理学》是高校地理专业课程中,与自然地理学相对应的最主要两个基础类课程之一,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⑥该课程涉及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其内容丰富多彩,具有社会性、综合性、地域性、动态性的特点。其所重点讲授的复杂多样的人地关系表现形式往往是学生较难掌握和理解的难点内容之一。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围绕着如何提高教学质量问题,开展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方法几个重要环节的改革,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1 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1.1 教学组织形式

(1)重视实践环节。加强实践是本科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措施之一。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但其部分内容很抽象,如非物质形式的文化景观是一种摸不着看不见的客观存在,属于只有当事人在其中仔细观察和体会才能理解的内容,诸如此类的内容较多。因此,该课程也需要进行一定量的实践,以强化教学效果。在不破坏学科的整体性,要保持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贯性,打好必备的理论基础前提下压缩部分较深的理论,增加实践环节,加强能力培养。我们在总学时不变,56学时的情况下,适当增加课外观察的实践内容,由原来未设实践教学改为4~6学时,以观察学校周围各种人地关系表现形式或参与各类课题的完成。

(2)解决好进度与效果的矛盾。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程,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较多,同时它所运用的研究方法、手段也多种,所需要的技术、技能方面的内容也不少。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讲好、讲透基础知识性内容则实践环节的授课时间被大大缩短,无法达到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问题。如果加强实践,压缩讲授内容则达不到培养厚基础人才的教学目的而教学进度与教学效果之间发生冲突。为协调两者之间关系,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与绝大部分学生的去向,根据以相关学科知识理论为依托,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理念和本校人才培养目标,重新调整教学大纲,理论课的讲授时间比原来减少的情况下重新分析讲授内容的重点。保证基础知识完整、连贯的前提下,压缩和简化人文地理学其他分支学科的一些内容,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研究方法、技能的同时适当地增加该学科最新发展动态、研究成果的简介。

(3)开展研究型教学形式。研究型教学是采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指导学生从自然、社会或现实生活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一种教学过程。⑦研究型教学强调将教学与研究的结合作为大学教学的基本思路,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创造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⑧。在空间信息迅速发展并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显得不可缺少的信息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地理专业人才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科发展的要求。因此通过研究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意识、主动参与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

(4)健全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是整个教学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检验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手段。评价教学效果的形式有多种,每一种方式的考核各有特点,各有其适用的范围。⑨为保证课程教学效果,必须加强对课堂教学、平时的复习与巩固、课后思考等多个环节的监控,建立全面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为了教学各环节的顺利进行和保证效率,开学第一节课就必须向学生讲清楚教学全过程各环节的目的与要求、最终成绩评定的方法与比例,引起学生的重视和注意。可采用如下考核方式:最终成绩=课堂成绩?.75+实践成绩?.25;其中,课堂成绩=平时成绩?.3+期末考试?.7;实践成绩=实践过程?.3+实践报告或论文成绩?.7。平时成绩又由出勤率、作业成绩构成。期末考试主要测试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程度;实践过程主要评价学生对野外观察与实践的态度、掌握基本内容的程度和完成任务的进度;报告或论文是指将实践的目的、过程、结果、结论等以报告形式或论文形式概括、分析提交的成果,反映学生对项目目的、过程的认识和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1.2 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载体或设备,⑩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之一,没有一定的教学手段,教学就无法进行,就不能存在。我们要深入发掘和发挥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不同类型教学手段各自的功能与优势,深刻地理解其对教学实践的影响,按针对性、效率性和可行性的原则,正确、恰当地选用教学手段,真正提高教学效果。《人文地理学》课程内容丰富而抽象,有的内容甚至无法直观可视,且具有动态性、交叉性、综合性等特点。而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容量大、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图文并茂、声响并举、动静结合、直观明了的优势, 符合此门课程的教学要求。因此,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快内容的更新,提高教学效率。

1.3 教学风格与技巧

教学风格是一个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技能、技巧的合理组合和运用,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技巧、教学风度和特色,是教学活动个体化的重要表现,标志着教师教学艺术的成熟。理想、成熟的教学风格是提高教学质量措施、方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从实际需求出发,创造问题,启发学生:无论哪一门课程、哪一部教材的哪一部分内容,在教材编写、教学设计时都有特定的作用,为特定的目标而设置的。讲授新内容时能够抓住其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作用,从实际需求出发,创造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导入主题,从而明确学习目标,则学生会主动参与,有兴趣、有目的地掌握知识。如在讲授文化景观内容之前,给学生演示不同风格的建筑图片后可提问“这些建筑物分别是哪个国家哪个地方的?”“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所反映的地理环境是什么样的?”等等问题来做导语,激发学生兴趣,开始进入正式内容。

(2)提高查阅文献能力:一个人的生活领域、知识领域扩大到什么程度,取决于其查阅文献能力。学生的知识也是一样,只靠教材和教师的讲授,永远都是有限的死水。只有查阅大量相关的信息才能独立获取知识,处理信息,才能科学地运用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研究方法,逐步地实现由学生向独立工作者的转变。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交代实践部分的布置分析、研究工作内容后,采用查阅文献指导法,给学生列出典型的几篇学术论文的同时,要求学生按关键词自己检索10篇论文,列出各论文的提纲、主要分析的内容、研究方法来了解和掌握人地关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技术与手段和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为完成自己的实践报告、论文直接服务。这也是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3)教态的完善:教师教态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形体动作——站态、坐态、行态等,以及教师的语言、语调、面部表情的综合体现。教师的教态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影响到教者本身的讲课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别注重教师的教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同时,也要生动形象地调动全身各种器官,积极运用眼神、表情、语调、动作等教态语言,继承和发扬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以表情感染、以姿态影响、以手势吸引学生的优良教风,必将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互动配合默契,课堂气氛生气勃勃,春意盎然,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愉快。

2 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效果

近几年的《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方法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跟踪调查2003、2004、2005、2006四个年级5个班学生通过《人文地理学》课程掌握和提高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的实践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期末闭卷考试上体现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良好,平均83分以上;实践方面在课外观察学校附近的各种人地关系表现形式、对其进行整理与归纳,以强化基础理论知识方面掌握的良好,绝大部分同学已达到实习目的;提高综合能力方面,通过撰写小论文不仅掌握了一些基本信息采集法,还提高了文献查阅、引用能力,更是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思考研究问题的能力。学生将自己采集的数据信息,经分析、研究后以小论文形式提交,按实践成绩折算到最终成绩中。分析四届学生的成绩来看,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显著。而且60%的学生将本课程的小论文修改后当做学年论文来提交;此外统计毕业论文题目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同学选择家乡或感兴趣地区的人地关系,如城市化、土地利用变化、草场退化、畜群结构变化、湖泊面积变化等等为论文题目,并采用计量地理方法、统计方法和遥感技术手段等完成了毕业论文。还有部分同学扩充内容,精心修改后在学术期刊或国际会议论文集上发表了论文, 最终达到研究型教学的目的。学生评价方面,学校每学期进行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结果表明课堂教学质量优良,得到了学生普遍认同和支持。

项目名称:“地理科学专业”部级综合专业改革试点

注释

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七章高等教育:10.

②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文件.

③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令.

④ 赵荣,王恩涌,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⑤ 林兆其.高等教育学[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

⑥ 赵荣,王恩涌,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⑦ 陆红燕.研究型合作学习理念与少数民族预科班英语教学[J].科学创新导报,2008(23).

⑧⑨马晓旭.现实可行的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新构建[J].教育与现代化,2009.2.

⑩ 李成良,顾美玲.大学教学理论与方法[M].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

[11]王立华.教育学院地理专业遥感课程和教学及改革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3.

[12]叶小梅,乌敦,阿拉腾图娅.鄂尔多斯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分析[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1.37(1):34-39.

[13]哈斯图亚,乌敦,包玉海.呼和浩特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分析[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0.36(4):79-82,91.

[14]王巨力河,乌敦,阿其拉图.鄂尔多斯市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研究[C].第三届中蒙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论文,2008.3:113-117.

[15]王海云,阿拉腾图娅,乌敦.农林牧交错典型区近二十年的林地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以阿鲁科尔沁旗为例[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1.2:42-45.

[16]包苏雅.鄂托克旗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影响要素分析[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0.4:71-75.

[17]阿荣.近20年正蓝旗湖泊变化与气候因子关系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2:127-129.

文化地理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语种:中文

您的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是否有数据处理要求:否

您的国家:中国

您的学校背景:普通大学

要求字数:5000附8分钟PPT

论文用途:mba毕业论文

是否需要盲审(博士或硕士生有这个需要):否

补充要求和说明: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中国的成就举世瞩目。改革开放至今三十余年,中国已经不可抗拒的被卷入国际竞争的大环境,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冲击,中国企业已经在较大范围内参与全球竞争。国际市场的理性化,企业竞争的愈加激烈,使得单纯物质力量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少,企业文化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经营者和学者的重视。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所在,体现了企业的经营哲学。通过企业文化,员工的精神得以凝聚,进而组成和推动企业实现其发展战略,维护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研究已取得的相关成果

四、研究内容(论文写作思路和初步提纲)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六、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附:参考文献

[1]刘志迎,试论企业文化冲突,价值中国,2007,102(11):26-30、

[2]韦华伟,企业文化融入形象广告,企业文化杂志社,2007,65(8):25-28、

[3]韩浩波,企业文化建设的冷思考,企业文化杂志社,2007,102(13):15-18、

[4]蒋锡培,中国企业管理的根在哪,企业文化杂志社,2007,12(6):22-24、

[5]张德著。组织行为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1O、

[6]徐晓燕,和谐企业:以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为目标,中外企业文化,2007年第5期。

[8]郝殿华,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外企业文化,2008年第6期。

[9]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调查研究报告(2007-2008)。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10]刘亚臣。管理学。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265-266、

[11]申文青。论企业文化与制度创新。经济师。2005,3、

[12]王晰。塑造优秀企业文化。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2):52、

[13]曾昊,陈春花,乐国林。组织文化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7。

[14]于天远,吴能全。组织文化的定义和研究方法综述。经济管理。2009,4。

[15]张磊楠,刘益,赵阳。组织文化刚性产生根源及影响机制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9,10。

[16]申文青。论企业文化与制度创新。经济师,2008。

[17]胡法。银行企业文化探析。中国金融家,2007,(2):88-90

[18]刘振远。ZC公司企业文化的设计。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7-18、

[19]王启奎。HOS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9-12

[20]王永新。新奥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7-8、

[21]杨强。D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39-40、

[22]周建。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见君远管理咨询网站。2009、12、

[23]智萍利。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天一企业文化网。2009、12

[24]王成荣、周建波。企业文化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9月第二版。

[25]周可真、张薇。论管理哲学的产生极其学科性质。江海学刊,2010年1月。

[26]屈群萍。试论管理哲学视野中的文化管理。南方论刊。2008年第5期。

[27]斯蒂芬。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孙建敏、黄卫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28]彭新武。管理哲学的问题及其当代性。哲学动态。2007年第2期。

[29]李兰芬、王永明。论管理哲学的的学术视野及其功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8月43卷第四期。

[30]阎秀敏。管理哲学在中国的研究思路评述。汕头大学学报。2009年第25卷第6期。

[31]李培挺。管理哲学何为?—评《论管理哲学的产生及其学科性质》。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8月第34卷第4期。

[32]王成香。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年8月第17卷第4期。

[33]葛荣晋。中国管理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34]稻盛和夫。经营者的人生六项精进。中外管理。2009年3月。

[35]稻盛和夫。活法。曹岫云译。东方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二版。

[36]钟放。文化视角下的道生经营哲学与企业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文论文。2008年。

[37]张邦松。改造日航:稻盛和夫的‘精神胜利法’。经济观察报。2010年8月。

[38]宋刚、王续琨、冯茹。管理哲学的学科体系构建及其发展对策。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2008年8月。

[39]王育琨。稻盛和夫火线救日航。上海证券报。2010年1月。

[40]任远。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2期。

[41]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企业家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与评价——2007年企业经营者城战与发展专题报告。经济界。2007年。

[42]钟放。稻盛和夫经营哲学学习讨论会纪要。冯雅编。稻盛和夫经营哲学学习讨论会。东北财经大学。日本学论坛。2007年12月。

[43]孔东。管理哲学两个基本问题的思考。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1期。

[44]曹岫云。重振日航稻盛哲学的公开实验。中外管理。2010年3月。

[45]张冠男、杨洪兴。当代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

研究生开题报告(二)

题目:基于农业科技创新视角的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姓名:石**

学号:****

专业:会计学

导师姓名:杨**

1、1选题背景

2012年初,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温州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立,以期在地方金融组织体系、金融服务体系、民间资本市场体系、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等方面先行试验。金融体制改革的浪潮不但在乡镇掀起,同时也蔓延到农村,农村的金融改革更是迫在眉睫,借着改革的春风和农业科技创新在全国的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所需的大量资金投入,但是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风险性和银行信贷的稳健性之间存在矛盾,常规性的金融服务又不能满足农业科技创新的要求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发展农业科技,就要有与之发展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就要求在金融机构、金融工具以及金融制度都要有所变革和创新。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吉林省农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农业生产的效率比较低下,科技含量较低。改造传统农业、使之向现代农业转变,加速高新技术向农业的渗透,就需要不断的农业科技创新。在这一过程中,农村金融在农业科技创新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吉林省农村金融由于长期以来的制度约束和定位异化,导致农村金融未能实现“三农”发展的目标,农村金融资源的流失,给农村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并且在金融市场上,基本侧重于信贷资金的借贷,农村保险发展举步维艰,证券、信托和租赁等领域的开发缺位严重,金融服务方式内容单一,尤其是边远乡镇金融服务缺失,农村资本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对农业科技创新投入资金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了农业及农业科技的发展。如何尽快改变这种不利局面,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同时更好地满足农村多样化、差异化的金融需求,扩大农村金融规模,是吉林省农村金融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吉林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

1、2选题意义

本研究基于对国内外农村金融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巨大推动作用,结合吉林省的农业科技创新实际现状的研究分析,对比、借鉴。对吉林省农村金融的滞后和金融体制、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农业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匹配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索一条适合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农村金融改革的新道路。整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增强金融工具创新、拓宽金融渠道、完善金融制度、构建金融体系,一方面立足于并满足农村金融的需要,充分地做到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另一方面,最大限度规避农村金融风险,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从而提高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的综合能力,让科技缔造生产力,让生产力转化成内生动力。

1、3研究内容

本研究基于经济学、金融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以吉林省农村金融改革为契机,以农村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为依托,大力推动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促进吉林省的农业科技经济的发展,把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为吉林省农业发展出谋划策。本研究第一章是绪论,指出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文章的创新点进行阐述。第二章,对发达国家农村金融创新进行研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改革的经验,并进行可行性分析。第三章,对吉林省农业科技、农村金融、农村科技融资的现状、特点、不足进行研究,找出现在吉林省存在问题和不足,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第四章,对吉林省科技创新融资需求进行分析,对其特点,形成原因,形成的障碍进行深入的探讨。第五章,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的金融体系的构建,找出农村金融和农业科技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和所需的金融环境,构建多层次金融开发组织体系,建立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第六章,吉林省农村金融创新研究--基于支持农业科技创新,通过对农村金融制度、工具、机构改革创新的研究,找出适合吉林省的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的新模式,使农村金融创新和农村科技创新相结合,推动吉林农业大省的崛起和腾飞。第七章,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研究对策,针对农业的发展和农业新的增长点的推进,提出恰当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从而推动农村金融改革支持农村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支持吉林省农业腾飞内在动力。

1、4文献综述

国内外针对农村金融的研究较多,相关文献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通过农村金融资源发展对农村产业化发展的支持和影响的角度,看农村金融创新发展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相关的理论支持:

1)白钦先教授(1988)曾经这样描述金融“金融是一种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是一国最基本的战略资源。”金融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为经济的腾飞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持续的活力,所以资金的流向就注定了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振兴和崛起。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一直处于基础地位薄弱,城乡社会二元经济两极分化严重,资金匮乏等,所以农业科技创新没有这样稀缺的战略性资源的流入,就很难发展,壮大。因此农村金融创新改革问题变的尤为的重要和突出。

2)黄薇、于明霞(2007)认为,所谓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支持,是指在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和严格监管的前提下,通过市场机制直接配置资源的作用,结合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具体特征,在保证金融机构自身最大利益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需求,从而实现金融产业和农业产业化自身的快速发展和两者之间的协调互动。在此过程中,保证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基本前提,满足农业产业化资金需求是工作核心,目标就是要建立相应的金融支持体系和运行机制。

3)冉光和(2011)结合了世界各国的农村金融资源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大体把世界农村金融分成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及商业性金融,如美国、德国以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为主,日本以农村合作金融为主,孟加拉等发展中国家以小额信贷为主。各国通过政府补贴、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增加农业贷款和农业生产社会化等各种渠道,为农村融通资金,开展满足农业和农村发展以及农民所需的各种金融服务,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资金保障。这些发达国家的做法为我国的农村金融创新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4)徐希民、卞强善(2002)认为农业产业化在金融支持方面存在主体空位、角色错位;资金进城,暗渡陈仓;比较效益低,风险大等问题。陈华元、吴妙娟(2005)提出农业产业化融资途径包括正规金融和民间借贷,从供给的角度观察,这两条渠道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都还不能适应需求变化,存在总体数量不足和结构断层问题。

5)朱永德、张乐柱(2003)认为,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弱化的成因可以归结为农业银行已经将金融支持的重点转向盈利率较高的二三产业;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支持重点不在农业产业化上;农村信用社由于自身的力量薄弱,加上商业化倾向趋显,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民间金融不能成为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重要力量;支持农业产业化切入点的错位等五个方面。

6)吴敬远等人(2001)认为应该通过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市场体系建设和支持农村应用新的科技成果三条途径来实现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蒋敏敏(2004)认为应该包括明确农村金融机构分工,抑制农村资金外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完善信贷风险防范体系和创造良好的农村金融外部环境四个方面。

7)林毅夫(2003)提倡构建农村资金导入回流机制,建立资金回流农村的导向激励和调控机制。综合运用利息补贴、税收、担保等经济手段,引导和促进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和其他社会资金流向农村。

8)毛英煌(2003)在文中指出农村金融中间业务创新,完善信息技术服务,拓展服务手段。尽快构建城乡通用的现代化支付结算系统,提高电子网络的应用效率,保障网络的稳定性。提高服务效率,做到准确、高效,及时。提高大额和小额支付覆盖面,疏通汇划渠道,发展个人支票和通存通兑业务,加大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在农村的推广力度。在农村积极开展票据贴现、项目融资、订单贷款、保函、信用证、信息咨询和投资理财等服务。

9)马晓河,姜长云(2006)提出支农信贷方式创新,改变贷款“申报过严、手续过繁、时间过长、审批权过分集中”的现状,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减少贷款审批环节,提高贷款效率。对符合贷款条件者可通过农户贷款证、联保贷款、评优授信和开办“高端农户”贷款等方式提供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资金支持。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2研究现状

1、3研究关键问题、创新点

第2章国内外农村金融比较研究

2、1先进国家农村金融、农业科技融资研究

2、2国内农村金融、农业科技融资研究

第3章吉林省农村金融及农业科技、农业科技融资现状分析

3、1吉林省农业科技现状

3、2吉林省农村金融现状

第4章吉林省科技创新融资需求分析

4、1吉林省科技创新融资需求分析现状特点

4、2吉林省科技创新融资需求分析缺口形成的原因

4、3吉林省科技创新融资需求分析缺口形成的障碍

第5章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的金融体系构建

5、1农业科技创新需要的金融环境

5、2构建农村金融科技创新体系

第6章吉林省农村金融创新研究--基于支持农业科技创新

6、1农村金融工具创新研究--服务于农业科技创新

6、1、1保障型农村金融工具

6、1、2融资型农村金融工具

6、2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研究--服务于农业科技创新

6、2、1信用风险规避制度

6、2、2利益补偿机制

6、2、3农业灾害保险制度

6、2、4农产品期货市场机制

6、3农村金融机构创新研究--服务于农业科技创新

第7章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对策研究

7、1政策建议

结论

1、6本文的创新点

1、通过到相关部门搜集第一手的数据资料得到吉林省农业需求缺口的现状,通过对吉林省农村金融和农业科技创新融资的现状分析,得出吉林省农村金融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其深层次的原因。

2、对适合吉林省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制度改革结合农业科技创新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使金融体系改革更加科学化、系统化、本土化,达到整合资源,配置资源,优化资源的目的。

3、吉林省农村金融改革如何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如何将农业科技创新转化成生产力,如何使生产力转化成经济效益。

1、7研究方法

1、文献调查法: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和理论著作,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关于农村金融创新的政策性和理论性资料。

2、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发达农业国家和国内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农业科技、农村金融、农业科技融资情况进行比较,结合吉林省农村金融自身的特点,借鉴其模式,找出自身的不足和原因,从而推动农村金融、农业科技融资的发展。

1、8进度安排

2012、7-2012、9理论研究阶段根据课题的要求,撰写开题报告,

进行理论研究

2012、8-2012、9资料分析阶段根据调研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分类汇总

2012、10-2012、12论文撰写阶段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撰写论文

2013、1-2013、3论文定稿阶段对论文进行修改、定稿

2013、4论文审查阶段将论文提交送审

2013、5论文答辩

[1]黄薇,于明霞。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弱化成因分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2]安增龙,姚增福,王乐玲。黑龙江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J]、时代金融,2007,(6)。

[3]刘希宋,王,赵德海。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J]、商业研究,2002,

[4]罗富民,朱建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理论阐释与个案分析[J]、农业经济,2007,(2)。

[5]朱冰。论金融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作用[J]、农金纵横,2003,(3)。

[6]洪艳。关于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J]、计划与市场,2000,(4)。

[7]盛亦工,潘峰,季文柱。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初探[J]、山东农业(农村经济版),2003,(1)。

[8]张蕊。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金融支持[J]、改革与发展,2003,(4)。

[9]蒋敏敏。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J]、现代金融,2004,(5)。

[10]吴敬远,王孔宝,初锋。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途径[J]、济南金融,2001

[11]徐希民,卞强善。农业产业化与金融支持[J]、农金纵横,2002,

[12]陈凌建;我国农村经济增长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13]陈兴平;陈明根;;关于发展我国农地金融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14]林毅夫。金融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作论文。2003、6

[15]陆磊。农信社改革模式需要改革。财经。2006年1月

[16]牟少岩;农民职业分化的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17]马晓河,姜长云。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若干建议。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2006年12月

[18]马忠富。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19]毛英煌。建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构想[J]、世界经理人周刊。2003(8)

[20]牛建宏万成金立新刘诗平李芳芳;“解渴”农村金融尚需破障[N];人民政协报;2009年

[21]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农村金融与信贷政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版。

[22]齐日光韩志远夏冰;农村金融服务应与“三农”一体化[N];金融时报;2007年

[23]沈理明。朱敢。加快福建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思考[J]、福建金融。2007(5)。

[24]邵兴忠。金广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研究生开题报告(三)

(一)选题依据

1、教育离不开生活。教育与生活既有本质的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其本质的联系就体现在:教育与生活的互动,即教育具有生活意义,生活具有教育意义,生活教育与教育生活便从不同角度蕴涵着双重意义。因而,发挥生活的地理教育意义和地理一样的生活意义,对深化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也是实现人的生命价值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生活地理教育”其基本的两个内涵是:一方面,为了学生的生活而进行地理教育,发挥地理教育的生活意义;另一方面,地理教育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发挥好生活对地理教育的意义。

2、我们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处在社会环境之中,也处在成长的重要阶段。他们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不可避免地会面对现实生活,都要增强生存与生活的能力。而受教育的过程也正是学生思想意识、行为能力逐步由感性变为理性的重要阶段,由幼稚变为成熟关键阶段。基础地理教育应回到其本原的目的上去,即为了生活而进行地理教育。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地理方面的问题,需要通过地理教育来获得解决问题的渠道,使人变得更睿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能更好地了解自然,适应自然甚至改造自然。从而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3、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颁布的《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这次地理课程改革中最强调的理念之一,它表明地理课程将从纯粹的“科学世界”重新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要实现这一理念,地理教学必须体现“生活化”,既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体会地理的价值并为其成人、生活、就业做准备。

(二)选题意义及前景

1、凸显学科价值,丰富地理教学理论

地理学科具有科学的、文化的、生活的诸多价值。由于传统地理教学的弊病,使得原本非常生活化的地理离学生疏远了,以至于他们产生疑问:“地理学了究竟有什么用?”由是出现了,高考科目中有地理,中学就开设地理,高考取消地理后,中学也就停开地理,或者是地理学科在中学里很受歧视。为了争夺地理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一席之地,数百名专家集体象教育部呼吁,要求恢复地理为高考科目。因此,突出“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感觉“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对地地理学习建立一种需求感与内驱力。同时在生活化地理教学探讨和实践中,摸索出一条归为本位的地理教学方法,有助于形成让学生愿意学、学得好、有用处的地理教学体系。

2、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地理生活化教学,将地理教学指向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五彩缤纷的生活景观,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现象与问题,会引起学生的好奇感和探究心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例如:当学校更换作息时间表的时候,我在课堂中问学生:“这个学期18点30分上晚自习,天已暗下来了,而现在为什么上半年19点30分上晚自习,天仍大亮?”由于是生活的问题,身边的问题,很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一般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教学当中,积极思考,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

在思考中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一切创新活动的起点。取之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乡土的“有用”地理,能够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和身边各种地理事物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地理生活化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找到了深厚的生活和实践基础。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地理生活化教学扎根于现实生活,以事实为根据,以实践的需要进行思维。这必将培养学生根据事物各自特性选择相应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做到实践和思维的统一。思维里面最可贵的是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地理生活化教学蕴涵在学生的生活当中,对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进行挖掘便于给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宽松、平等、民主的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品质。

3、增强学生的生活能力

有些学生缺乏生活技能,地理教学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有关地理技能的操练,有效地帮助学生应对生活中的困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生活能力,提高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更大程度地满足生存的需要。

4、促进教师更加注重积累生活化的教学素材

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注重“两教”,教材和教参,认为课本上涉及到的理论和知识点,就想方设法让学生去记住,过分看重学生记住哪些知识点,记住多少知识点,往往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目的,忽视了教育的本源。教育是为了生活,服务于生活,地理学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涉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各个方面。联系生活现象学习地理,有利于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利于促进教师形成参考课本、高于课本教学理念,教师结合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积累地理教学素材,让学生看得到、摸得着、愿意学、能进步。教师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生活化的教学素材,才能将此灵活运用到课堂上,让学生容易接受,便于理解。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中学生活化地理教学现状

19xx年的《地理教育国际》列举了地理教育在发展个人知识与理解力面的作用与贡献:

(1)认识位置和地方,以便在地理架构下审视国内外的事件,理解空间的相互关系,形成对各种事件的独特认识与看法。

(2)认识地球上的主要自然系统,以便理解各生态系统内和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按自然系统的整体性规律利用自然。

(3)认识地球上的主要社会经济系统,以便对地方有所认识,包括:认识自然条件对人文活动的影响,理解按照不同的文化观念;;技术水平、经济水平和政治制度创建环境不同途径。

(4)认识地球上不同的人种和社会,以鉴赏人类丰富的文化。

(5)认识作为日常活动空间的本区和国家结构及运动及运行方式,以便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社会管理。

(6)认识全球相互依存的挑战和机会,以便参与广泛的国际会作和国际交流。

从上述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认识地球的重要性,而地理科入为一个综合科学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平台,里面强调先从自身的环境开始,扩展到到世界。

通过地理学习,学生可以获得诸如野外考察技能、地理观察调查技能、阅读和分析地理信息技能以及读图用图技能,这些技能不仅对人们日常衣食住行和休闲娱乐有用,而且对日后从事社会经济活动大有帮助。由此可知地理能和生活的关系其实是十份密切的,我们从学会这些技能的同时,对发展我们个人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有助正确审视人口、环境和资源问题。

文化地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区域音乐文化研究 传统音乐教育 学科建设

传承与保护

自古以来音乐与区域之间紧密关联,随着朝代更替、政区撤并、方言演化、人口迁移等因素的变化,不同区域的传统音乐出现分异或整合,时至今日,中国传统音乐诸乐种、歌种、舞种、曲种、剧种等地域性特征仍然鲜明,并且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区域音乐文化研究一直是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关注的基本对象和学术热点。①2013年11月7―9日,“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大学举行。来自全国专业音乐院校、综合性艺术院校、综合性大学、音乐期刊编辑部、民间传统音乐研究机构和其他学术团体等75家单位的代表参加会议,议程包括主旨发言、分组专题研讨及研究生论坛,收到论文133篇,其中37位代表宣讲论文,涉及五大议题――“高校传统音乐教学与区域音乐教育研究”、“区域传统音乐资源的挖掘与传承”、“区域音乐研究理论与方法”、“区域音乐个案研究”、“多学科视野与区域音乐研究”。

一、立足田野之上的区域音乐文化研究

利用实地田野的方法深入民间音乐生活,是区域音乐研究一直沿用至今的方法传统。学者们立足于田野考察,吸收了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和其他艺术学科的研究经验及特色,使区域音乐文化事象的活态研究充满生机和活力。

(一)区域传统音乐资源的挖掘与传承

1.关注区域音乐对象主体――“人”

人作为音乐事象的操纵者,是群体形式或者个体形式存在区域音乐事象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中间环节,同样也是音乐艺术创造过程中最富于生命力和价值意义的积极因素,区域音乐资源的挖掘与传承的研究离不开对“人”的关注。

李晓春通过介绍昆曲清唱团体无锡“天韵社”的做法来探讨昆曲传承与传播之问题;齐易描述霸州市南头村“音乐会”民间乐社在城市化背景下的复苏现状;赵宋光从弘扬民族精神的高度,期待作曲家能创作一部赞颂民族英雄邓世昌的民族音乐史诗;杨殿斛把研究目光投向布依族音乐文化传承人杨宗培;马达论述当代岭南派古琴传承人谢导秀的贡献;屠金梅以演奏名家罗曾良为例,对广东汉乐丝弦乐演奏风格及其文化进行阐释;毛凯、谢秀敏展现保康“丧鼓先生”仪式传承者的生存样态以及与汉民族叙事长诗《黑暗传》传承的互动关系等等。

2.关注区域音乐的价值观

在各种区域音乐多样化共存、相互影响的现实情况下,区域音乐研究往往涉及价值观问题研究。于新洁在《论多元文化主义视野中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一文中认为:机遇与挑战并存、复兴与衰退共生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生存状态的学理逻辑和现实境遇;意义的重建与个性的张扬是传承的着力点,大力发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主渠道。李峰在《区域音乐资源挖掘整理的几点思考》一文中指出,先挖掘后传承是利用现代性思维形成文化软实力的基础;田可文的《不同文化间的音乐理解问题》一文则强调了对多元音乐文化应持平等客观的研究态度。

3.关注区域音乐的时空观

每个区域音乐事象皆存在于一定的时空里,无时无刻不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学者们把握时空观,从“历时”和“共时”的高度深入解释了音乐事象的现实存见、构建规律、分布流传、扩散走向等问题。

田耀农在《区域音乐文化视野下的雅乐与雅乐的传承》一文中指出:雅乐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价值追求和表演艺术的社会功能。封建王朝的覆灭使雅乐失去生存的空间及可资保护的活体。保护雅乐的首要任务是复建,详细的文献记载、民间活体的遗存以及雅乐在境外的遗存为复建雅乐提供有利条件,雅乐的复建、传承的意义对区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万钟如在《传统的发明――广东音乐兴衰论》中借用人类学家霍布斯鲍姆“传统的发明”理论对广东音乐发展历史及兴衰动因进行辨析,探讨软弓与硬弓时期的不同文化属性;王豫立对商丘四平调从传统到现代的传承模式变化进行纵向对比研究并分析传承规律;郝苗苗进行旧派、新派纽约“Rap”音乐表演的历时性比较研究等等。

4.关注区域音乐的质量观

不同的区域音乐事象展现出来的特质,包含音乐事象的音乐结构、音乐风格、音乐文化等多方面。杨玉成认为,把握蒙古族多声音乐“潮尔―呼麦”体系的表现形式的联系与差别是非遗保护的关键;张忠平、张应华以柳进军作品《引子・赋格・傩》为例,阐述民族音乐要素与西方当代审美格调相融会的作品特色以及土家族“傩”文化的内涵与精神气韵;豆军红对关中区域音乐的文化特质进行考察,论述了关中音乐原生性、传承性、多元性和扩散性等特征等等。

5.关注区域音乐的网络观

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既需要认识和把握本体结构内部元素的独立表现,又需要把握本体结构与外部环境诸要素的复杂联系,不少研究从网络观的视野拓展了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的新思维。南鸿雁探讨全球化语境中地域因与文化认同出现的危机及其重构等问题;张利珍置于由地域、历史、社会等不同因素构成的文化生态中考察客家山歌的历史社会价值及文化独特性;王培站在建设广东文化大省的战略高度上思考广东区域性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等等。

(二)区域音乐个案研究

区域音乐个案研究围绕探讨少数民族及汉族地区歌舞文化、戏曲音乐、民俗音乐与地理环境、地域文化、历史变迁等之间的关联及其影响等方面展开。

有的学者把研究焦点回归到区域音乐的本体研究上,如杜亚雄采用匈牙利音乐学家巴托克・贝拉的旋律分类法把宁夏回族民歌的音调归类为“羽核心级进音调”和“徵核心双四度框架”,并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柏互玖以河北地区《工尺谱集成》和《器乐曲集成》为考察对象,指出大曲与器乐套曲之间存在演化关系;李德敬运用“核腔”理论和民族音乐分析法对“一勾勾”与花鼓、鲁西北民歌小调进行对比分析;袁环对滩簧唱腔音乐进行细致考证与辨析,认为南词滩簧各剧种基本调之间有着共同稳定的程式性特征,构成庞大的“太平调”系统等等。

区域音乐文化传播、地域特征及历史流变的研究是与会者关注的热点。张明志研究了河西走廊裕固族音乐的历史渊源、生存环境、音乐文化等问题,类似研究有郭永青《泷洲歌源流及其研究价值》、任红军《珠江上游传统民歌的文化内涵》、王晓燕《花朝戏声腔溯源》、刘清《山东民歌“枣木杠子乱弹”探微》等。王汉君和沈剑皆以内蒙古汉族民歌的地域性特征为研究对象,前者着重音乐地理学分析,后者侧重探讨内蒙古汉族民歌与人口迁移、民族融合导致的方言演化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类似研究有周翔《四川羌族音乐的地域特征研究》、曾华宏《泉州北管的地域文化特征》等。部分学者还以区域音乐族群,乐种之间的吸收、融合发展及影响作为切入阐述,如李秀明梳理了中国壮族“末伦”和泰国东北部“Molam”的亲缘关系,探讨壮泰族群音乐发展的相互交融现象以及不同时空变异因素的影响;周迎谈到雷州歌谣音调与岭南越歌在旋律音调表现上的紧密联系。

尽管学者们关注角度各异,但多数研究都是立足于田野取得的第一手材料,正如谢嘉幸教授所说:“音乐是活态的,因此我们要用‘永远的田野作业’去研究音乐,不脱离本体”②。

二、开放包容、纵深推进的区域音乐

学科理论研究

(一)多学科视野与区域音乐研究

学者们结合地域文化特征,吸收文化学、地理学、民俗学等研究方法,对音乐地理学、音乐美学、景观生态学、文化传播学、数学图论、作曲技法等多学科视野的关注与学术创新,使区域音乐学科理论研究在横向比较、纵向研究中更具立体性、生动性和完整性。具体研究分为以下几类:

1.区域音乐地理学、生态学研究

乔建中结合自身研究经历,从学术、应用、美学三方面阐释中国音乐地理学研究的三个目标;黄虎从对中国音乐地理学科发展进行回顾,探讨国内外研究的侧重点之差异,指出以音乐为本位、全面吸收历史地理学界的理论精华,揭示“音―地关系”的表现形态和演变规律是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关意宁探究大三弦类“三弦书”曲种的地理分布特点;高彩荣兼谈陕西梆子的行政区划与文化分区错位的问题;李启福采用文化传播和整合的思维分析《凤阳花鼓》形成的自然地理与社会原因,探讨不同时期和地区的《凤阳花鼓》扩散类型、传播路径与整合特征;陈雅先借鉴景观生态学原理探究潮州大锣鼓民间音乐活动的时空特征以及声音景观格局,辨析旅游文化与原生态民间音乐之间的矛盾;黄玉英论述赣南客家竹片歌之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张天彤总结达斡尔族传统音乐在体裁、内容以及表演形式等方面的区域特色等等。

2.区域音乐美学研究

刘瑾对西洋乐器在粤乐中的文化属性进行解读,从同构、解构与重构三方面阐释了粤乐发展的包容姿态;仲立斌以粤乐作品《平湖秋月》为例,解析粤剧粤曲在粤乐中“唱腔化”的现象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等等。

3.区域音乐文化传播学研究

姜宇丹研究“二人转”演出方式的转型问题;刘德波论述古代中国音乐文化在日本的传播问题;施咏把古琴音乐的大众传播总结为“模糊性、反传播性与多层综合性”三大特点;李葳以温州鼓词为例,探索全媒体时代民间音乐有效、多元的保护和传承方式;朱美丽对南音微电影《新三千两金》进行南音文化推广模式的探究;潘妍娜研究当代广州粤曲茶座音乐文化空间的建构、维持与变迁的问题等等。

4.区域音乐民俗学研究

赵胜山对西林壮族“春牛舞”所蕴含的古句町牛崇拜、稻作文化内涵进行阐述;李萍认为无锡宣卷音声是具有信仰归属的仪式行为的产物,其保有的信仰核心是与历史本源一脉相承的本质所在;雷嘉彦、杨娇娇探究当代柯尔克孜族“婚嫁歌”的现状与变迁问题等等。

5.其他学科研究

刘晟以冀津交接地区落子戏唱腔的同质性为例,论证数学图论研究戏曲唱腔结构形态的可行性;王少明运用音乐心理学将人的正向感觉功能进行厘分兼谈欣赏广东音乐的感受;柳进军结合自身作品谈到西南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作曲技法的融合;何丽丽《〈金瓶梅〉与柳子戏关系考》一文从文学的角度论述了柳子戏曲牌发展踪迹等等。

(二)区域音乐研究理论与方法

区域音乐研究作为一门新兴的人文科学研究,其学科性质的规范、研究理念和操作程序等问题有待不断完善发展,建立成熟的理论体系,是与会者乃至学界的共同目标。冯明洋《岭南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导论》指出多元一体论、核心价值论、文化趋向论等科学发展规律是研究岭南区域音乐文化的理论基础。杨民康《论云南与周边跨界族群音乐的文化圈――文化层特征》以南传佛教音乐文化圈为例,对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研究的原生文化层、次生文化层和再生文化层三个层次进行解读。周楷模、吴迪、张曦、蒋燮从“活态传统、物质文化、行为方式、表达形态”四个表层问题出发讨论岭南音乐的研究方法。

三、传承与创新并行的区域音乐教学实践研究

区域音乐研究是深彻理解中国音乐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整体的基础,学校作为传统音乐教育传播的主要阵地,把多姿多彩的地方音乐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通过梳理、整合和开发各区域音乐文化来促进中小学乃至高等音乐教育的改革和探索,无论是从社会意义、学术价值、还是教学改革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传统音乐教学与区域音乐教育研究”成为会议的核心议题。

1.区域音乐教学实践的意义探讨

陈育燕论证了区域民俗舞蹈文化纳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葛艳、王小龙论述了建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地方音乐研究机构”的意义等等。

2.区域音乐研究与教学经验的总结

谢嘉幸介绍了中国音乐学院培养民族音乐的高层次人才的办学目标、任务和具体做法,以北京传统音乐节与“太极传统音乐奖”为例,论述音乐学转向中的地方音乐学构建问题,强调区域音乐文化研究要具有“地方性知识”的特性和全球化的视野;陈子扬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开展汉剧活态传承的教学经验;李莉以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史专业为例,谈到区域音乐史学研究与音乐史专业教学相结合的做法;陈佳探讨研究性学习在高师音乐公选课区域音乐文化教学中的运用;王沥沥认为感性教学模式是建立高校学生对中国传统本土音乐文化认同感的最佳方式;黄卉介绍了广州市荔湾区三元坊小学粤剧校本课程的开发现状等等。

3.区域音乐的具体教学实践研究

张莹莹谈到粤剧念白运用于节奏训练的视唱练耳教学设计问题;屈理慧以潮乐传承人黄义孝的教学为例,从叙事角度研究潮州大锣鼓民间口传心授的教学等等。

4.区域音乐教学的跨学科研究

如蔡际洲从音乐地理学的视野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中的文化区划问题,强调在教学实践中厘清“文化区”和“文化圈”的学术概念;王冰站在音乐教育哲学的高度思考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本土化”问题;李小威借鉴教育生态学原理对中山市胜龙小学隐性咸水歌课程进行个案研究等等。

四、结 语

自2009年起,中国音乐学院先后联合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扬州大学艺术学院举办的两届“全国高等院校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研讨会,建立了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区域音乐文化研究交流协作机制。2013年,广州大学举办的第三届会议延续前两次会议“立足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关注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的学术研讨传统,对于推动区域音乐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众多学者在强调区域音乐事象外部结构理论的本质联系的同时,在注重田野考察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区域音乐本体理论的研究,使区域音乐具体研究的内涵得到提升。从论域看,研究全国各地区乐种、曲种的文章占主流,较少涉及区域音乐区划和分类的讨论,而区域音乐研究方法论的理论研究仍有很大的提炼空间。

其次,会议把“多学科视野与区域音乐研究”作为重要议题,推动区域音乐研究与多元学科相融合的发展进程。纵观多个实例的研究视角,既涵括了区域音乐研究与音乐美学、音乐民族学等非技术性音乐理论学科的相互渗透与借鉴,也展开了区域音乐研究与数学、传播学等非音乐理论学科相交叉的崭新研究视野,呈现出开放姿态的学术容纳理论优势。

最后,会议开设的“研究生论坛”是全国各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学生展示区域音乐科研成果的平台,从学界对话的角度加强了院校之间教学、科研的协作交流。主办方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坚持岭南传统音乐舞蹈研究与研究生专业相结合的区域舞蹈音乐教学特色,团队扎实的田野调查工作态度及科研成果获得学学界的一致认可。

综上可见,区域音乐理论研究的学科进展和学理扩展是历史的、现实的,立足田野、多元创新是区域音乐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发展趋势。从方法论、研究视角和学术建设的立场看,区域音乐研究正迈向新的起点前进,期待不久的将来,在各位学者共同努力下,区域音乐研究能够涌现出更多、更优秀的研究成果,渐行渐壮。

注 释:

①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通知》,《音乐研究》2013年第1期,第236页。

②崔淑静《立足田野 开放包容――第二届全国高等院校区域音乐学术研讨会综述》,《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年第6期,第30-32页。

黄 卉、马 达 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乐 讯

“第七届全国音乐教育论文征评”活动欢迎您的参与

“第七届全国音乐教育论文征评”活动由《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和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共同举办。本届参评论文主题为“音乐课程改革实验以来的总结与思考”。欢迎大家针对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就基础音乐教育和高校音乐教育中基础性、紧迫性的现实问题展开理论联系实践的研究和论述。文体不限。

一、参评要求

1.凡以往未参加各类全国音乐教育论文评选活动的论文或参加论文评选但未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的文章(获奖论文请注明)均可以参评。

2.文章分小学组(含幼儿园)、中学组(含初、高中和教研员)、高校组进行评选,组别按作者所在工作单位划分。

3.一人只能报送一篇论文参评,合作撰写的文章(含调研报告),作者不得超过两人。

4.每篇文章篇幅不超过5000字,摘要不超过200字,引文须加以注释。

5.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音乐教研员可推荐文章10―15篇,计划单列市教研员和其他理事可推荐论文5―10篇。

二、申报办法

1.参评论文(须附申报表)递交电子版一份和纸质打印稿(用A4纸打印)一式五份。电子版要用word文档以附件形式发送(不要直接贴上去),文件名为作者的单位加姓名。格式要求:标题黑体三号字居中;摘要用宋体小四号字;正文用宋体四号字;文后注释用宋体五号字;文章中不得出现作者姓名与单位。

2.电子版请发送至;纸质版文章请邮寄至《中国音乐教育》编辑部(北京市朝阳门内大街甲55号520室,邮编:100010;收件人:《中国音乐教育》编辑部;联系电话:010-58110580),请在信封上注明“参评论文”字样。

经评审,获奖论文作者将获得主办单位颁发的获奖证书;获奖结果将在《中国音乐教育》杂志、“中国音乐教育杂志”微博、中国音教网、人民音乐出版社网站公布;将择优在《中国音乐教育》杂志上刊登获奖论文并结集正式出版。

文化地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地理学;科技论文写作;联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1-0031-02

城市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和城市规划专业大学本科的核心课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这一人口、资源、信息高度集聚的复杂综合体,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城市不仅是经济中心,更是文化、教育和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与周围广大区域以及城市内部各功能组织之间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城市地理学作为揭示和预测城市现象发展变化规律性、解决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所遇矛盾及问题的科学,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科技论文写作是大学本科的一门基础课程,培养创新性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将城市地理学与大学生科技论文写作有力结合,既拓展了学生学习城市地理学的知识面,强化了对课程的理解,又为学生进行科技论文创作提供了基础载体,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城市地理学的内容体系及课程特点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其内容体系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形成和发展条件研究,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地理位置条件;二是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包括城市化、区域城市体系和城市分类的研究;三是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包括城市功能分区及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社会空间、市场空间及行为空间等研究;四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该门课程使用的教材为许学强、周一星等编著的《城市地理学》(第二版),属于“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这本教材最大的特点在于阐述理论时,引用了大量学术研究成果,涉及到很多公式的推断以及海量数字的整理。不同于其它的教材建构在成熟的概念、原则及知识点上。教材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深度和难度,如教材226~239页“中国城市空间分布”一节,城镇密度、城市经济区等内容采用了许学强、陈田、顾朝林、周一星等研究成果,每一种研究都涉及到数百个城市的数百种指标,尤其是顾朝林构建的“d系――d系――Rd链――城市经济区”这样一个系统,对于学生来说既陌生又有难度。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理解和掌握各个知识点,对教师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二、大学生科技论文写作的现状及问题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此,各高校做了大量工作,如建立“导师制”,由导师专门指导学生,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提前参与教师科研科技活动,成立专项基金用于学生科技立项及科学研究,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科研竞赛,等等。科技论文写作过程是创造性思维深化的继续,是进行思维训练和素质教育的最佳载体。但是,学生在课程论文、毕业论文及参赛论文上所表现的写作能力普遍偏低。“大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主要讲解科技论文所包含的标题、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论及参考文献等组成部分的写作要求及写作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引用一定的范文进行讲解,但学生只能学到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缺乏基础载体,对于给定的研究对象,用什么方法加以研究,学生还是无从知晓。

三、城市地理学与科技论文写作联合教学模式探讨

1.广泛阅读论文,拓展城市地理学知识面,深化对科技论文的理解

大学本科生习惯在图书馆翻阅参考书籍,不习惯查阅期刊论文,而期刊论文代表业内最新的研究动向、研究技术和研究成果。在城市地理学与科技论文写作联合教学中,一是要求学生必须查看一定类型的期刊,如地理学报、地球科学进展、地球信息科学、经济地理,等等,使学生在系统学习城市地理学相关理论的同时,获取前沿信息,开阔眼界,拓展知识面;要求学生了解从事城市地理学研究的著名学者其人其事,了解研究课题、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如周一星,宁越敏、顾朝林、约翰・弗里德曼、彼得・霍尔,等等。二是由教师提供一百篇以上的期刊论文及学术著作供学生参阅。所提供的资料一部分是教材上引用的期刊和著作的原文,如陈田“我国城市经济影响区域系统的初步分析”,[1]顾朝林“中国城市经济区划分的初步研究”,[2]管驰明等“100多年来中国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时空演变研究”;[3]另一部分是教材未提及的相关期刊和著作,如宋小冬等“上海市城乡实体地域的划分方法与应用”,[4]杨国安等“中国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5]吴兰波等“中国城市建设区面积二十年的时空演变”;[6]还有一部分是课程某一理论知识点的扩展研究及应用,如讲解“城市中心性”理论时,提供了周一星等“城市中心性与我国城市中心性的等级体系”一文,[7]讲解“核心-边缘”理论时,提供史春云等“四川省旅游区域核心一边缘空间格局演变”,[8]讲解“中心地理论”时,提供黄涛等“成都市商业区形成与演变的空间句法研究”,供学生参阅。[9]同时,注重与学生熟悉空间环境的联系,引起他们的共鸣,增加学习兴趣。如王青等“成都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研究”提出成都市城镇体系的五边形结构理论,论证了成都向东、南发展的客观性和必然性,[10]张莉等“重庆市中央商务区的职能特征与重新定位”,计算了中心商务高度指数(CBHI)及中心商务强度指数(CBII),论证了重庆CBD处于以低级职能为主的发展阶段。[11]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不仅拓展了城市地理学课程的知识体系,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更清楚地懂得论文的结构体系及各组成部分的写作内容和写作要求。

2.研究方法的深入解析,为科技论文创作提供保障

城市地理学教材中所举研究涉及到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如教材118~122页“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所提到的主成分分析法、多元回归分析法,教材151~152页“城市职能及其分类”提到的多变量分析法、教材155~156页“中国城市职能分类”提到的多变量聚类分析及数据的标准化无量纲处理等,这些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研究方法恰恰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在教材里也只是一笔带过。但是,这些分析统计方法是科研工作中分析数据必不可少的方法。为了提升学生科研水平及论文写作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比较详细地介绍这些统计分析的原理,同时给学生介绍相关处理软件如通用的Excel、专业的SPSS软件,要求学生在课外学习。还要列举一定的范例,如在讲解“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时,引用山东泰安城市发展地理条件综合评价的例子;在讲解“城市化水平预测”内容时,给学生提供多种预测模型,进行比较学习。[12]如联合国使用的公式;周一星先生的城市化指数与经济发展指数对数相关关系:y=40.62lgx-75.6;饶会林先生的工业劳动人口比重预测城市化水平:y=a+bx;时间序列法预测城市化水平:yi=ati+b。通过对多种研究方法的深入解析,开拓学生的思维方式,提供切实可行的研究、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进行科技论文的创作提供基础和保障。

3.实时作业强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城市地理学教材内容布置适当的平时作业,要求必须按论文的格式和内容完成。必须进行一定的前期调查,收集相关的数据,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如以下两个作业,一是“根据教材127~130页周一星先生都市连绵区演化模型,分析成渝经济区的发展阶段。”这个作业要求学生首先要查资料弄清成渝经济区所包含的城市,收集每个县市的人口和经济资料,然后根据教材24页的中国都市区的界定方法,界定哪些县市已经形成都市区,哪些还未形成都市区,再根据教材26页都市连绵区的界定方法看有哪些指标满足,而哪些指标不满足,最后绘制类似教材129页的图形,划定成渝经济区所处的发展阶段。二是“分析家乡所在的省(市、自治区)城镇规模体系分布的特征。”该题目要求学生首先收集家乡所在省(市、自治区)各城镇的城镇人口资料,然后根据资料,选择合适的分析模型,进行数据的分析整理,得出研究结论。期末还要求学生自拟题目,完成一篇论文。课程的成绩考核结合平时和期末论文的书写情况综合考虑。这些作业涉及的数据量较大,学生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而且要求严格按照论文的格式书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锻炼和挑战,更可以得到提高。

大学生素质教育对学校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探索更好的教学模式,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大学教育的任务,培养具有创新性和实践能力的新型适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田.我国城市经济影响区域系统的初步分析[J].地理学报,1987,42(4).

[2]顾朝林.中国城市经济区划分的初步研究[J].地理学报,1991,46(2).

[3]管驰明,崔功豪.100多年来中国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时空演变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5).

[4]宋小冬等.上海市城乡实体地域的划分[J].地理学报,2006,61(8).

[5]杨国安,甘国辉.中国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J].地球信息科学,2004,6(3).

[6]吴兰波等.中国城市建设区面积二十年的时空演变[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0,27(4).

[7]周一星等.城市中心性与我国城市中心性的等级体系[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20(4).

[8]史春云等.四川省旅游区域核心一边缘空间格局演变[J].地理学报,2007,62(7).

[9]黄涛等.成都市商业区形成与演变的空间句法研究[J].四川建筑,2010,30(1).

[10]王青,陈国阶.成都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3).

[11]郑伯红,王忠诚.重庆市中央商务区的职能特征与重新定位[J].城市问题,2002,108(4).

文化地理论文范文第6篇

这是一个讨论了近30年的老问题,迄今依然没有形成共识,近年来似有升温的趋势。一种意见认为,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可以看作是民族音乐学性质的研究,也自然可以归为民族音乐学学科。即民族音乐学是学科名,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属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还有人提出建立民族音乐学的“中国学派”之构想。另一种意见认为,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与(西方)民族音乐学不一样,故此不宜称为“民族音乐学”。因此,近年来在不少音乐艺术院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招生目录上,将民族音乐学(或音乐人类学)和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并列为两个研究方向。还有的甚至将其作为两个不同的学科。提出这一问题,并不是要大家都只认同一种意见(也许再讨论30年依然存在不同见解),问题在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学科归属。若按第一种意见,在学科归属上自然好说。但按第二种意见,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或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是否是一个学科的称谓?如果不是,它究竟应叫做什么?它如何在我国的音乐学学科中确立自己的地位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音乐学(或民族音乐学)学科理论应从何而来?

这是值得音乐学界讨论的基本理论问题。民族音乐学界人士虽没有公开讨论,但目前至少可看出有两种不同的倾向:其一为“框架论”。认为应直接引进西方民族音乐的理论与方法,或将其逐渐本土化,或将原有的民族音乐理论纳入这一“框架”之中。另一种为“积累论”。认为方法应从实践中来,西方民族音乐学的学科理论自然也是来自他们的“实践”。应在学习借鉴西方人建构学科理论的方法(或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在中国音乐研究的“实践”中建立自己的学科理论体系。前者人称“借西方的钥匙开自己的锁”;后者是“借西方造钥匙的方法”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由此而来的问题便是,我们是要“框架论”还是“积累论”?抑或是二者兼容?若要框架论,西方民族音乐学理论有否“本土化”的需要?如果有,如何“本土化”?如果方法从实践中来,要不要对自己的学术传统进行反思、梳理、总结?如果要,我们如何从中抽象出一套自己的学科理论?如二者兼容,又如何将西方的与本土的相结合?

3.在民族音乐学学科理论的建构上要不要持“文化相对论”?

有些海外学者认为,中国大陆的民族音乐学研究至今还有人沿用早已“过时”的理论。大陆学者中有人也常说,我们这里是民族音乐学,你们那里还是民族音乐理论(大意是民族音乐学先进,民族音乐理论落后)。众所周知,民族音乐学者是高举“文化相对论”大旗的,但为何在学科理论上却又不持“相对论”呢?既然要“平等、相对”地看待中西音乐,但为何又不“平等、相对”地看待中西音乐的学科理论呢?

因此有如下一些问题值得关注:音乐学(民族音乐学)学科理论有否高低之分?有否过时的理论?如果有,我们应如何看待学科理论的高低?民族音乐学界大都认同音乐文化应“多元发展”,那么,音乐学科理论的建构与发展,是否也应“多元发展”?如果说音乐是文化,那么音乐学科理论是否也是文化?如果是,在民族音乐学学科理论上如何持“相对观”?

4.在国内民族音乐学界的不同学术共同体中,如何彰显自己的特色?

在学术研究上,是倡导全中国的(民族)音乐学科都按一个模式发展?还是倡导不同学术共同体依据一定条件彰显自己的学术特色,从而形成不同流派呢?这也是可以讨论的一个问题。事实上,无论是民族学、人类学也好,还是哲学、史学也好,都存在不同流派。其一部学术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部流派发展史。在国内高校中,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倡导办学应有特色(这主要体现在这类品牌专业的建设评估、硕士博士学位点的申报等等工作中)。

如果说我们认同民族音乐学学科在国际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学派”之说,那么在国内各地不同的学术共同体中,应否提倡在学科建设中彰显各自的特色?

在大陆民族音乐研究领域中,目前似有这样一些所谓“流派”现象:“苇子坑学派”、“鲍家街学派”、“左家庄学派”;还有由某些志同道合者所组成的跨地域的不同群体:“曹家军”、“上海E-研究院”等等。这种“不同”的格局,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民族音乐学学科的文化内涵。由此可见需要探讨的问题就有:什么是民族音乐学学科的特色?这些特色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应如何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彰显自己的特色?

5.我们应如何看待民族音乐研究中学术规范问题?

学术规范是学界近年来讨论较多的问题,我近年来也较为关注这一领域(可能是干过编辑的人的“通病”——眼高手低)。音乐学界最早讨论学术规范的论文就出自我们民族音乐学界。即杨沐于1988年发表在《音乐研究》第4期的《我国音乐学学术文论写作中的几个问题》一文。20多年过去了,这些问题在大陆民族音乐学界引起了多大的重视还是个问号。在我看来,学术规范大多容易被理解为“写作格式”问题,即“形式规范”。然而,重要问题在于学术研究的“实质规范”,它是保证学术创新的重要准则。比如:我们有多少论文的作者在写作之前,全面、系统地研读过该研究领域的全部文献?有多少论文在写作中明确说明了自己的研究与已有成果的关系?有多少论文如实公布了自己的研究过程并详细说明了自己研究结论得出的经过?有多少论文如实公布了全部研究材料的来源和出处?

据粗略估计,不合以上“四项基本原则”(详参葛剑雄《学术研究规范》,杨玉圣、张保生主编《学术规范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的约占已发表成果的80~90%。我与研究生合写过一篇“汉族吹打乐研究”的文献综述,收集1980年以来的文献156篇,其中有93%的论文在自己的研究中不交代该领域的学术史,自说自话。没有规范的学术研究,只能产生学术垃圾。民族音乐学界在这方面的情况应引起讨论、引起重视。

以上所及仅为学术研究的基本规则,即音乐学各学科均应遵守的学术规范。那么除此以外,音乐学各分支学科,有否本学科特有的学术规范?目前我们对此领域探讨较少(也有一些学科,比如音乐史学界在史料考证方面就有“无征不信,孤证不立”之基本规则等等)。那么,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基本规则是什么?有哪些?

6.在民族音乐课程体系的建构中,如何处理技能与文化的关系?

在民族音乐理论的课程体系中,按课程的知识特点可分为两类:一类侧重技能训练,一类侧重文化知识。前者系指演唱、演奏能力,对乐谱的分析解读能力的训练,后者则指对音乐文化知识和其他文化知识的培养。

那么,在课程设置上如何处理这两类课程的关系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据武汉音乐学院的经验,早年的课程设置都比较偏重于技能训练(开设大量听唱、模唱类的具有感性知识的课程,还有关于形态分析的作业等等),这与当年偏重音乐形态研究的学术倾向有关。近年来,各类概论课程(诸如民族音乐学概论、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民间歌曲概论、戏曲音乐概论等)纷纷开设,极大地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但是,新的问题也产生了。即,不少(音乐学专业)学生直到本科毕业,连一些非常基本的民族音乐形态问题都弄不清。我们又不得不重新在小组课中增加形态研究的内容、在集体课中增加“模唱课”。

同时,这一问题也与我们的研究生培养、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记得有一次在一个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上,某院校一位青年教师口若悬河的精彩发言令人倾倒,但当有人提问让其“举例说明”时,这位教师竟无以言对。还有一些感性知识积累较为丰富的青年教师,音乐技能不错,但在文化知识基础、理论研究基础、语言文字能力等方面都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以至于在如何做学问等问题上感到茫然。

因此,在民族音乐课程体系的建构中,如何处理技能类课程与文化类课程的关系?这两类课程在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中是否应有所不同的侧重?二者在课时的安排上,如何达到协调、平衡的最佳境地?

7.在民族音乐课程体系建构中,如何处理不同课程之间的关系?

目前各音乐院校开设的民族音乐类课程,大致有:民族音乐学概论、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民间歌曲概论、戏曲音乐概论、曲艺音乐概论、民族器乐概论、民间歌舞音乐概论、宗教音乐文化、道教音乐、佛教音乐、民族音乐形态学、工尺谱视唱、中国传统乐理、传统声乐模唱、传统音乐记谱训练等等。目前的问题是,对这些课程之间的关系我们较少研究。以至于还存在着对上述各类课程的功能、性质认识不清和不同课程之间的“重复”现象等问题。

可见,其中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些课程分类?不同类别的课程其侧重点(或应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同时,在音乐院校中,面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应如何设置这些课程?如何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

8.在民族音乐教材建设中,如何处理“知识更新”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民族音乐研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大量新的理论成果不断问世。那么,我们在教材建设中如何吸纳这些新的研究成果便成为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比如,面对新的研究成果,应否有一个鉴别、思考、选择的过程?如果有,应如何选择?再如,面对新的成果,我们是偏重于材料的取舍呢?还是应偏重于观点的选择?还有,在将新成果编入教材时,如何处理诸说并存的问题?在教材的编撰过程中,有否一个“穷尽材料”的基本原则(有人提出,除了学术研究应穷尽材料外,教材的编撰,也应如此)?等等。

9.在目前高等音乐院校的课程设置中,中西关系如何?

理论上讲,我们应“中西平等对话”。同时,从今天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看,也有一个中西音乐课程设置的平衡、协调问题。但是我们现有的课程设置能否做到这点?或做得如何?都是一个未知数。比如,目前在有些音乐院校的研究生考试中,规定学习民族音乐专业的研究生必考西方的音乐分析学,但学习西方音乐专业的研究生,不考中国民族音乐。这就有个考试科目的“身份导向”问题。讨论民族音乐的课程建设,我们必须知道:在全国各专业音乐院校的课程设置中,中西课程的学时比例如何?全国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中西课程的学时比例如何?特别是后者,这是培养“工作母机”的地方,将直接关系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如果我们培养的音乐教师都不知何为民族音乐,或较少具有民族音乐的技能与知识,那么我们建构“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只能是一句空话。

因此,对此问题恐怕要作一较为广泛、深入的调查才能掌握一手资料,同时还应考虑如何在国家政策的规定上采取相应措施才是。

10.如何处理民族音乐课程体系建设与上级指令性政策的矛盾?

在各高校修订教学计划时,一般都有上级文件作指令性规定。比如规定必修课多少学时,选修课多少学时,课外实践多少学时等等。一般说来,这些规定当然应该执行,但是,其中有没有“一般与个别”的矛盾?有没有民族音乐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矛盾?或者说,上级规定的各类学时数,是否一定与艺术院校特别是音乐院校的课程设置、音乐人才的培养之需要完全适应?一方面,我们要建构民族音乐课程体系,在教学上办出自己的特色;另一方面,又要遵守上级的相关规定。特别是相关指令性政策,其中的矛盾如何处理?

11.何谓区域音乐文化研究?该领域有哪些研究课题?

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的提法很好,在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中,这应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然而,我们在此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甚少。比如何谓区域音乐文化研究?该领域有哪些研究课题?等等,似乎不见权威经典。检索音乐学文献,只见到以“区域音乐”为题的论文2篇,但均未对何谓“区域音乐文化”下定义。参考其他学科的相关领域,大致有区域民族学、区域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等等。其基本特点也是将这些学科领域中的问题置于特定的区域——或自然的或人文的环境中,然后进行研究的。一般而言,区域作为一个文化概念,它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地区”,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行政区域,而是指文化上具有同质性、内聚力的地理空间(覃光广等《文化学词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由此可见,要进行区域音乐文化研究,首先须定义“区域音乐”这一概念。同时,还须进行该领域研究课题、发展战略的研讨。

12.如何看待已有传统音乐区域划分的不同类型?

依笔者的理解,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更多地是倾向于中国民族音乐的“文化地理学”研究,多探讨某一特定地理空间中的音乐文化与环境的关系等问题。因此,要进行这一领域的研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音乐文化的区划问题。这既是学术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也是各音乐艺术院校开展区域音乐教学、合作的基本前提。

粗略考察该领域已有成果,目前音乐区域的划分大致有这样几种:

其一为地理学上的“综合人文区划”;其二为“单项人文区划”。前者在王耀华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一书中得以体现,还有杜亚雄关于“少数民族音乐的分组”的研究。后者为杨匡民、苗晶、乔建中等关于汉族民歌色彩区的划分,刘正维关于戏曲腔式、民间音乐调式的分布研究等等。

由此可见,综合区划是以多种音乐体裁、品种为参照的,单一区划则以某一种音乐体裁、品种或音乐形态要素为参照。需要讨论的是,这两种划分类型的目的、功能和意义是什么?我们今天应如何在其基础上,进行传统音乐的区域划分?

13.在传统音乐的地理区划中,如何处理“文化区”和“文化流”的关系?

一般认为,应以文化区为基础,再考虑文化流(文化流这一概念多见于音乐学界,大意相当于地理学界的文化圈或文化扩散)的问题。在传统音乐的各种类别中,民歌往往被看作是最基底层次的品种,但若考虑到民歌本身也在传播,也在流动,如何鉴别?也就是说,在民歌这一领域,有否也存在着文化区和文化流的问题?此外,在划分的结果上,对某些品种的地理归属问题也存在不同意见。诸如有学者认为,梆子腔起于陕西,本属西北高原区,但传到其他地区时就不能认定它仍是西北文化的组成部分(赵宋光)。但也有学者认为传自西北的河北梆子、山东梆子及湖北的西皮腔,均不应属于他们各自的“腔式板块”,而应属于“西北板块”(刘正维)。

需要讨论的是,在传统音乐的区划中,如何处理“文化区”和“文化流”的关系?或者说我们在划分上是应以“具有相似音乐文化属性”的区域为标准呢?还是应以“音乐文化的亲缘关系”为标准呢?抑或是将二者交叉运用,综合考虑呢?

14.在传统音乐的地理区划中,除了以音乐本体为标准外,还可否以不同的地理环境(含自然的和人文的)为标准?

在以往的研究成果中,多以音乐本体作为地理区划的标准。考虑到音乐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与其所依托的地理环境应有所联系(特别是农业文明时期的传统音乐),那么,我们还可否考虑以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作为划分音乐区域的依据?比如自然地理环境,可按不同水文(长江流域的音乐、黄河流域的音乐、珠江流域的音乐等)、地貌(山区音乐、丘陵音乐、高原音乐、平原音乐等)、植被(寒带针叶林区的音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的音乐、温带草原区的音乐等)作划分。再如人文地理环境,也可按方言地理、农业地理、民族地理、宗教地理等等进行划分。

如果有这种学术上的需要,不仅生存于此环境中的音乐与生存于彼环境中的音乐可作比较研究,而且还可探讨在同一地理环境中,音乐事项的种种发展演变及其与特定的地理环境的关系。如此等等,均值得探讨。

15.在区域音乐文化研究中,如何借鉴文化地理学的理论?

文化地理论文范文第7篇

传统的舆地学孕育了历史地理学。舆地学主要研究历代疆域、政区、地名、水道的因袭与变异,长期以来是历史学的附庸,是治史的四把钥匙之一,它的成果往往仅被视为为历史研究提供一个空间舞台而已。

20世纪初,随着西方地理学思想和方法的传入,逐渐冲破了舆地学的藩篱,学者们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新的方法和视角来研究历史时期发生的一切地理现象,并探索这些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这样,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就应运而生了。1934年由顾颉刚、谭其骧创办的禹贡学会就是有志于开创现代历史地理研究的学术团体,自费筹办的《禹贡》半月刊既取得了一批学术成果,更培养了一批历史地理学人才,但不久因日寇侵华而停办。

历史地理学得到充分发展并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则是解放后的事。当然,发展的道路并不是平坦的。在""以前,历史自然地理因其阶级属性不强而有所发展,并在国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国家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经济地理(含历史经济地理)因受苏联影响而呈一枝独秀式地畸形发展,某些分支只能依附于经济地理而苟延残喘;但人文地理长期被视作伪科学,作为历史地理学重要内容的历史人文地理自然也遭了殃。所以,真正运用马列主义理论和方法,在基础理论研究、新领域开拓、相关学科的交流与融合以及结合四化建设的专题研究等方面的一系列成就,主要还是改革开放以后即20世纪最后二十几年里所取得的。

关于学科的性质,五十年代以来即展开了学术讨论,并在主要方面达成了共识。侯仁之最早阐明了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一个组成部分的基本观点。他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方法和意义,说明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向后延伸部分,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历史时期地理景观的变化,主要工作不仅要复原过去的地理景观,而且还要探求其发展演变的规律 。谭其骧、史念海对此均表示赞同。谭其骧认为它的研究对象与现代地理学完全一致,仅仅是时间上的不同而已;但同时又多次强调运用历史学方法和历史文献资料的重要性,指出中国的历史地理学不仅能为历史研究提供更多的利用成果,同时又能从历史文献中汲取丰富的、无法替代的泉源 。史念海也认为"以前历史地理学还属于历史学的范畴,自然要运用治史的方法进行探索","既然(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组成部分,就该兼用地理学的方法从事研究" 。此外,黄盛璋提出历史地理学是介于历史与地理两门学科之间的边缘学科、盛叙功认为它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尹国蔚提出它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等观点,均成一家之言,呈现出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

对各分支领域的理论探索,八九十年代也有长足的进展。黄盛璋对绿洲学、马正林对历史城市地理学、周振鹤对历史政治地理学、韩光辉等对历史地图编制理论、李并成对历史民族地理学、王振忠对历史社会地理、龚胜生对历史医学地理学、王社教对历史农业地理学、雍际春对历史文化地理学、赵海军对历史科技地理等方面的思考与探索,为各分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学科基本建设上,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成就。一是历史地图集的编绘,顾颉刚、章巽合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古代部分)出版于1956年,开我国综合性历史地图集之先河。作为主席1954年交办的任务,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谭其骧主编、历时三十余年而于1988年才出齐的册《中国历史地图集》,是一切历史地理专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与出发点,奠定了本学科牢固的基石。在它的影响下,《中国历史地震地图集》、《中国史稿地图集》、《中国近代史稿地图集》以及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太平天国、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一批断代、专题历史地图集相继问世;区域性历史地图集的编制也形成风气,已出版的有北京、广东、西安、上海四种。规模更大、门类更全、内容更精彩的《国家历史大地图集》正在出版之中,预计这将大大推动本学科的全面发展。二是历史地名工具书的编撰。三十年代臧励?等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已远远适应不了需要。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编撰的《辞海》历史地理分册、《中国历史地名辞典》分别于1982年、1988年出版,并一再重印。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卷(1996年出版),是目前最权威的历史地名工具书。分省的历史地名工具书则有广东、浙江、湖南三种。即将出版的史为乐主编《新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将在这方面取得巨大进步。三是通论性、总结性与区域综合性著作的不断涌现。通论性著作目前至少已出版十一种,主编或第一编著者分别是:史念海、邹逸麟、马正林、王育民、施和金、陈昌远、张步天、韩滨娜、李恩军、张全明、陈代光。1982年出版的谭其骧主编《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和2001年初出版的邹逸麟主编《中国人文地理·历史人文地理》,由多个专业单位协作攻关,集众人之长,是学术界成果的总结之作,比上述通论性著作更具权威性。至于区域性综合性研究的,则至少有关于黄淮海、河西走廊、荆楚、东北、苏北的五部专著问世。

随着这门学科的日益兴旺和成熟,产生了一批颇具影响的学术大家,顾颉刚被认为是历史地理学的开山祖,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则为历史地理学三大家,他们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学术继承人,从而围绕他们逐渐形成了上海、北京、西安等研究历史地理的中心。

二、历史自然地理研究的进展

作为历史地理学一个分支,它是从五十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谭其骧主编《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是这一分支领域的前期综合成果,侯仁之主编《环境变迁研究》在学术界也颇有影响,同时又在历史气候、河湖、海岸、土壤、植被、沙漠、动物等方面均有进展和新成果问世。徐近之自1955年起整理和研究了20多个省份的历史气候资料,文焕然1959年出版了研究秦汉黄河中下游气候的专著,竺可桢1972年发表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是一篇杰出的经典论文,张家诚、龚高法、张丕远、刘昭民、满志敏等学者对历史气候的研究均取得了重要成就。关于历史上水体变迁的研究,成果丰硕,仅有关黄河历史的研究专著和论文集便有十余种。关于长江、珠江、海河、淮河变迁历史均有专著问世,谭其骧、张修桂、施雅风、陈吉余关于洞庭湖、鄱阳湖、青海湖、东部海岸历史变迁的研究成果均堪称范式,谭其骧对海河水系、史念海对运河、邹逸麟对黄河、曾昭璇对珠江三角洲水系、林汀水对辽河水系、王守春对塔里木河、李并成对敦煌绿洲水系、傅林祥对黄浦江等河流演变历史的研究结论也均成一家之言,有关历史上罗布泊、太湖、杭州西湖、巢湖、鉴湖、广德湖、白洋淀、文安洼、梁山泊、居延泽、华北平原湖沼与古河道、长江三峡工程背景与长江水旱灾害、上海与天津成陆过程等专题的研究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因五六十年代国家某些政策失当,造成一些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甚至沙漠化,谭其骧对黄河下游河道变迁与中游农牧业更替关系 、侯仁之对西北毛乌素沙地与乌兰布和沙漠变迁 、史念海对黄土高原植被 、陈桥驿对绍兴天然植被的考察与研究 ,都是有针对性的,在学术上起着开创作用,不少学者如朱震达、于希贤、朱士光、赵永复、陈育宁、景爱、王尚义、邓辉等继踵其后,在研究广度、深度上均有所进展,从而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以文焕然、何业恒为主的一批学者在历史时期野生动物地理的研究方面发表了一连串的论文和专著,论述了几十种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在地理分布上的变迁,得出了其变迁总趋势是分布区域由小变大、分布范围北界日趋南缩、有的种属甚至濒于灭绝的结论。总之,环境变迁研究是历史自然地理学的热门课题,今后将长盛不衰,象蓝勇关于明清皇木采办对西南地区环境的负面影响 、龚胜生关于两千年来瘴病分布变迁 这样的研究,基础扎实而立意新颖,昭示了这一领域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历史人文地理研究的进展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49-1979年期间人文地理研究在中国实际上已被列为,因而历史人文地理也难逃厄运。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中国的历史人文地理研究迎来了科学的春天。谭其骧指出:中国历史人文地理需要并可能研究的方面与门类颇为广泛,比外国要丰富得多,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中国所特有的,因此他预言:"历史人文地理将是历史地理研究中最有希望、最为繁荣的分支之一,在中国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必将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

最近二十年来,历史人文地理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因领域众多,宜分八个方面加以总结。

1、历代政区研究

这是传统的舆地学的核心内容之一。1980年出版的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反映了这一方向。七十年代及其以前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中国历史地图集》和《辞海》历史地理分册中。1987年出版的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解决了清代以来许多学者没有解决的问题,是历史政区研究的一大突破,用"超迈乾嘉"来形容并非过誉。以后,相继有研究东汉、明代政区的专著(作者李晓杰、靳润成)问世。牛平汉等编著了明、清两代政区沿革综表,而以《中国历代行政区划》为名的书至少有两部,分省历史政区沿革的著作则有湖北、安徽、山西、广西、宁夏、内蒙古、北京等多部。

这一活跃领域里,发表的论文涉及郡县制、侨州郡县制、路州县制、府制、行省制的许多方面和行政区划划分原则、州县等第变迁、政区改革等内容,其中有些是热点问题,有些具有突破性进展。前者如关于秦郡的考证,乾嘉以来无虑数十家。《汉书·地理志》原有秦三十六郡,但清人已发现内有后置者,王国维《秦郡考》 指出南海、桂林、象郡、九原四个后置之郡不在三十六郡之内,遂据《史记》纪传益以陶、河间、闽中、黔中四郡;谭其骧《秦郡新考》 则认为应补入陈、广阳、闽中、黔中四郡,并指出秦郡不必拘泥于某一数目,因为秦统一后对郡的建制有所增补。关于秦代有无九原郡、是否置有鄣郡,学术界也有争论。后者见于周振鹤《自选集》尤多,其《县制起源三阶段说》将春秋战国县制起源划分为县鄙之县、县邑之县、郡县之县三个阶段,"由县鄙得县之名,由县邑得县之形,由县的长官不世袭而得县之实,这或者可以看成是县制成立的三部曲"。又如,胡阿祥对东晋南朝侨州郡县、六朝政区增置滥置、南朝内地的少数民族政区等问题都做了穷尽式的研究 ,从而使以前的同类成果相形见绌。

2、历代疆域研究

解放前,关于中国疆域的概念非常模糊,往往将中国与中原王朝等量齐观,因而关于疆域的定义并不十分确切。参加《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绘者首先遇到了疆域问题上的一连串难题。主编谭其骧深入细致地剖析了各个时期的不同情况,经过反复琢磨,直到晚年才发表了他的论文《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 。他认为,历史上的中国是多民族共同缔造的国家,因而中国与中原王朝是两个不同概念:凡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任何一员在历史上建立的政权,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权;她所管辖和活动的范围,都是历史上中国的疆土;中原王朝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历史上除了清朝以外,没有一个政权曾经包括过所有中国的领土。这个观点,现在成了边疆史地研究的基本理论。在学术成果上,既推出了具有规模效应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丛书,又出版了一些零散但很有深度的学术专著。论地域,这些成果覆盖了西北、蒙古、东北、、云南、台湾、海南、、南海诸岛等地,填补了不少空白;论时代,涉及了夏、商直至明清各朝的全部或部分疆域,分裂朝代也不例外,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甚至象南越国边界、河曲十六州、唐代羁縻府州、明代辽东都司等这样偏僻但很有意义的专题,也有专门的论著问世。

3、历史产业地理研究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因而历史农业地理的成果蔚然可观。当然,""及其以前描述性的笼统叙述占绝大多数,近二十年来始在学术深度上进展较快。史念海《河山集》(1-5集)内许多论文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他在八十年代提出"历史农业地理"概念后,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同,许多青年学者纷纷以此为研究方向,因而有关成果层出不穷,成为一门显学。迄今为止已出版断代农业地理专著3部、分省历史农业地理专著近10部。韩茂莉著《宋代农业地理》探讨了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人口土地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主要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与轮作方式的变化、主要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和黄河中下游、东南、荆湖、西南、岭南五大区域的农业生产与土地利用特征,是第一部断代农业地理专著,具有开创意义。她的近著《辽金农业地理》是对学术事业的又一奉献。吴宏歧著《元代农业地理》是这方面另一部专著。郭声波著《四川历史农业地理》是第一部区域历史农业地理专著,填补了不少空白,也具有开创意义。资深专家们曾经预言:若各地学者均能象郭著那样以本省为范围作通贯古今的历史农业地理研究,则一部完整的中国历史农业地理当指日可待了 。可喜的是,此后又出版了王社教关于明代苏皖浙赣和龚胜生、周宏伟、耿占军、马雪芹、陈国生关于清代两湖、两广、陕西、河南、云贵等省的历史农业地理研究专著,覆盖范围当今16省。

这一领域发表的论文有上百篇,有宏观综合的考察、有断代农业区域的综合研究,有对单一作物地理分布及其变迁的研究,呈现一番繁荣的景象。其中,史念海对黄河流域、赵永复对河西走廊、杜瑜对甘宁黄土高原、司徒尚纪对广东等地的农业地理研究,均是以地区为单元的探索;邹逸麟对蚕桑业、黄盛璋对矿冶业、赵松乔对种植业、李为对造纸业等产业的历史地理探讨则属部门地理研究;而华林甫对唐代粟麦稻、韩茂莉对宋代麦桑麻、曹树基对清代玉米番薯等作物进行断代的历史地理研究,均较以往对农作物的笼统研究向前迈进了一步。

4、历史人口地理研究

这项研究长期处于停滞状态。1986年出版的葛剑雄著《西汉人口地理》是第一部断代历史人口地理专著,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该书对西汉人口分布的密度、迁徙、增长率以及粮食生产关系等问题作了详尽分析研究,为历史人口地理研究方法开创了一条新路子,具有引导意义。此后,有关断代人口地理的专著仅唐代便出版了三部 、区域性历史人口地理专著一部 、动态的历史人口地理(移民史)专著至少4部 ,葛剑雄《自选集》内这方面的精辟论述亦复不少,还有多种人口史研究专著涉及地理问题。发表的论文也很可观,重要的如李仪俊对中国人口重心转移的研究,在国内尚属独创;司徒尚纪对海南、曹树基对明初长江流域、吴松弟对宋代福建、唐亦功对金代京津唐等地区的历史人口地理分布与变迁的研究,也都很有份量。总之,这一领域近十几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对现代人口地理学的价值是不容低估的。

5、历史城市地理研究

据权威学者分析,作为人文地理学分支之一的历史城市地理学,直到70年代末期才开始有所发展。马正林《丰镐-长安-西安》一书出版于1978年,当时国内这方面著作还相当少见。到了80年代初,这种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论著数量可观、质量也有很大的提高,既有对北京、上海、西安、南京、开封、洛阳、广州、杭州、成都、武汉、沈阳等大城市的研究,也有对江陵、南阳、绍兴、安阳、承德、佛山等中等城市的探索,以及唐宋墟集、明清市镇甚至断代城市的大量研究,涉及了城市起源、类型、分布、功能、布局、城市间比较研究等方面,其中绝大多数为单一城市的研究,但也不乏象傅崇兰、杨平林、葛剑雄、王玲、李孝聪等城市群研究,取得了一大批成果,从而成为历史地理学各分支学科中的翘楚。历史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在推动整个学科的前进脚步上起了重要的作用;而马正林编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一书的出版(1998年),标志着这个分支的成熟 。

古都是特殊的城市,古都研究在历史城市地理研究中具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在20年代,学术界将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并列为五大古都;30年代加入杭州后,"六大古都"之说盛行,1983年还出版了陈桥驿主编的《中国六大古都》一书;但谭其骧1982年提出"七大古都"的说法,认为邺(安阳)作为古都的重要性并不在杭州之下 。随后,陈桥驿又主编了《中国七大古都》一书。尽管有的学者对七大古都之说提出异议,并多次撰文、反复申述,但多位反驳者均认为"七大古都"说较为合理,学术界的看法渐趋一致。1983年成立了古都学会,,不定期出版论文集《中国古都研究》,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

侯仁之是建国后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历史城市地理的开创者,他对北京研究所取得的成就至今无出其右者。在他发表的许多论著如《历史地理的理论与实践》、《侯仁之燕园问学集》、《侯仁之文集》中,论述了北京的地形特点、聚落兴起、园林分布的一些规律、历代建都过程、都城布局的发展演变,以及水源开发、宫廷广场的演变等重要问题,并为今天首都的改造、利用及规划等工作提出了许多积极的建议。以后又结合城市规划,他对邯郸、淄博、承德等城市兴衰也作了全面考察,给后人以重要启迪。1991年,他又倡议对北京周围地区进行"区域链"的研究,有的论著已开始响应 。

6、历史军事与交通地理研究

历史军事地理范围很广,但具有深度的成果不多,例如关于长城的研究,论著堪称丰富,但以泛泛而谈的居多,象张维华《中国长城建制考》这样严谨的著作毕竟只有少数。《读史方舆纪要》自清末以来即被视为军事地理巨著,但研究其历史军事地理价值的论文仅有施和金《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分布》一文。该文研究了先秦至明代6192次战争的地理分布及其特点,后有人补充了清代战争地理分布的论述。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地图集》有相当图幅是历代战争地图,而在张海鹏编著《中国近代史稿地图集》中,战争地图占到了百分之七八十。

解放前,曾有过论述战国国防地理、《通鉴》战争地理、历史上的国防区域、历代战争与气候等问题的论文。解放后,史念海关于陕西历史军事地理多有研究,并发表了关于唐代前期关东尚武风气的专文 ;陈可畏对城濮之战和垓下之战作了重新研究;辛德勇关于刘邦出入汉中、韩信平齐、巨鹿之战等楚汉战争中地理问题的一系列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长期未解决的问题。

历史交通地理研究集中在丝绸之路、海上丝路、大运河等问题上,出版了一些有影响的论著。白寿彝《中国交通史》及一大批水运史、航海史著作尽管侧重点不在地理方面,但无疑为历史交通地理研究提供了直接资料。在现有成果中,章巽对秦国交通与海上交通、黄盛璋对《西天路竟》与川陕交通、李之勤对秦岭交通、刘希为对隋代交通、王?等对元代各行省站道、杨正泰对明代驿站等问题的考证与研究,均是比较有份量的。最新成果有两份,分别是王文楚著《古代交通地理丛考》、辛德勇著《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代表了目前历史交通地理研究的最高水平。

7、历史社会文化地理研究

这个领域是新兴的热点,虽然起步较晚,成果也不算最多,但来势很猛,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其学术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某种社会文化要素分布的地域背景考察,如周振鹤与游汝杰合著《方言与中国文化》、卢云著《汉晋文化地理》和周振鹤关于秦汉宗教地理、风俗地理、现代汉语方言地理的历史背景、胡阿祥关于中古郡望郡姓、张桂林关于妈祖信仰起源与传播、张伟然关于南北朝佛教地理、吴成国关于东晋南朝婚姻礼制地域差异、王日根关于地域性会馆等专题的研究。《方言与中国文化》论述的问题,如方言与移民史、方言与民俗、方言与地方文化、方言地理与人文地理等,多有发明,令人耳目一新。卢云研究西汉、东汉、三国西晋时期文化区域与文化重心、秦汉滨海方士文化的一系列论文,具有很高的识见,他的专著《汉晋文化地理研究》对汉晋时期精神文化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文化区域及其变迁、滨海宗教文化带与汉晋三次宗教浪潮、婚姻形态的地域分布、俗乐区域与雅乐中心四大问题作了深入研究,填补了多方面的学术空白,同时也为我们展示了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广阔前景。二是某一时期某种人才地理分布的综合研究,如史念海对两《唐书》人物籍贯地理分布、李泉对两汉中高级官吏籍贯分布、王尚义对汉唐宋元明清山西文人地理分布及其文化特点 、萧华忠对宋代人才地域分布、胡阿祥对桐城文派作家地理分布、叶忠海对南宋以来江浙成为文人源地原因等专题的研究,专著则有曾大兴著一部。三是历史区域社会文化地理的研究,如司徒尚纪对广东、张伟然对湖南与湖北、蓝勇对西南诸省的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专著,是这一领域第一批具有开拓性的著作;王子今对秦汉区域文化、程民生对宋代地域文化的研究著作,也均各具特色;王振忠《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堪称是一部历史社会文化地理研究的上乘之作。1997年出版的周振鹤主著《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一书,汇集了语言、宗教、风俗三种文化区和人物地理、文化重心区、区域文化地理六项专题的研究成果,颇具学术深度,为历史文化地理相关问题的研究作出了成功的示范。另外,卫家雄关于明清闽台风俗、单树模关于古代苏北文化地理、徐建春关于先秦浙江文化区、刘岩关于河北地域文化景观等问题的论文,也对历史区域文化地理作了有益的探讨。至于历史文化地理的通论性著作,目前已有两部,但在吸收学术界现有成果、反映学术前沿方面并不太理想。

8、古代地理学家、地理文献与学术史研究

这一领域成果丰硕,集中体现在关于地理学史、郦道元《水经注》、徐霞客《游记》、历代地理总志与正史地理志、古地图等专题的研究上。侯仁之主编《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是地理文献研究中的精品,而谭其骧主编的三卷本《中国历代地理学家评传》则是这方面最权威的撰述。20世纪出版的通论性地理学史著作有七种,作者或主编分别是:王庸、侯仁之、于希贤、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地学史组、鞠继武、王成组、赵荣;论文不胜枚举,其中有些论题向李约瑟难题子课题进军,体现了良好的学术方向。出版中国地名学史专著两部(作者分别是孙冬虎和华林甫),地质学史也已有专著面世,但地貌学史、人文地理学史、历史地理学学术史之类的著作迄今未见。20世纪发表《水经注》研究专著30来部、论文约270篇、有关徐霞客游记的论著约200篇(种),涉及郦氏、徐氏生平、著作版本、地理学(含地名学地质学地貌学)、文学、文献学、金石学价值的方方面面,蔚然形成两门显学--郦学和徐学。世纪初著名的郦学家有杨守敬、熊会贞等,而世纪末的郦学家则首推陈桥驿,陈氏还倡议编撰《水经注》新版本、新绘《水经注图》。徐学研究1949年之前是丁文江带出来的,此后是侯仁之带出来的,褚绍唐、吴应寿整理的新版《徐霞客游记》(1982年)则是徐学史上一项划时代的突出贡献,后来又有朱惠荣校注本问世(1985年)。学者们对《禹贡》、《山海经》、《括地志》、《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资治通鉴》胡注、《读史方舆纪要》的研究,均有一批专题论著发表。关于十六部正史地理志,也有许多精深的成果问世,特别是胡阿祥对《南齐志》、赵吕甫对《新唐志》、施和金与徐规对《宋史·地理志》、冯永谦与张修桂对《辽志》的证校补纠,都极有贡献,邹逸麟对《汉书·沟洫志》、周振鹤对《汉书·王子侯表》的笺正也均系力作 。金毓黻、赵万里两种《元一统志》辑本为严谨的辑佚之作,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为作者的精心之作,但贺次君辑《括地志辑校》存在的问题较多。古地图研究很热门,三巨册《中国古代地图集》代表了这方面最高的学术水平,关于考古发现的放马滩地图(1986年)、马王堆地图(1973年)和传世的禹迹图、华夷图、平江图、静江府城图、西夏地形图以及数量可观的明清地图,均有大量研究,已有多种古地图选集问世,通论性地图学史专著已出版四部(作者分别是王庸、陈正祥、金应春、卢良志),甚至有的学者还专门研究流散在海外的中文古地图 。

四、展望未来

文化地理论文范文第8篇

引言:游憩是经济社会生活环境下的一种休闲方式,在我国经济社会深刻转型的背景下,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工作之余闲暇时间不断增加,经济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得游憩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逐步发展壮大起来。游憩发展不仅对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推动城市发展建设、提升城市形象、促进人际和谐、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提高国民素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游憩涉及的游憩物质空间及游憩者行为现象、规律,以及游憩引发的一系列人文、社会、经济、环境等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相关政府组织、专家学者越来越关注游憩功能的研究及游憩学科的发展。本文通过文献统计分析,从地理学的视角对近年来我国游憩研究进行了综述,梳理了目前我国游憩在地理学领域的研究发展进程,旨在为今后我国游憩事业的发展建设提出有意义的建议和指导,从而推动我国游憩学科的完善及游憩事业的发展。

一、“游憩”学科归属探讨

注:根据《游憩地理学:理论与方法》游憩地理学树状图绘制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游憩与娱乐研究系教授史蒂芬.史密斯在《游憩地理学:理论与方法》一书中描绘了游憩地理学树状图,指出了游憩地理学以其他学科为基础的边缘学科性质及其两大主要研究课题:旅行为基础的研究和资源为基础的研究。

我国游憩研究几乎在林业科学(森林资源、资源、生态)、地理学(城市、规划)、旅游学、建筑学(规划、园林)领域同时起步。1986年北京大学地理系何绿萍的一篇《城市游憩绿地的几个问题》提出居民的户外游憩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核心,也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吴必虎《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性为研究》通过旅行测定手段获得基本数据,运用游憩活动空间和使用曲线分析技术,研究上海城市游憩者的流动规律。随后开展了一系列游憩的相关研究。1995年吴承照发表《西欧城市游憩规划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分析了中世纪以来西欧城市游憩规划的历史过程,从游憩行为的角度解释了一个重要游憩空间──公园的形成和演变,概括了城市、城市区域和组合城市游憩规划理论与方法。随后开展了一系列游憩的相关研究。

此外,研究生学位论文是学科专业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形式,能反映出学科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动态趋势。通过题名“游憩”进行模糊检索,截至2011年12月,共有相关博士学位论文14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88篇,并分别按年份及学科专业进行统计分析如下(图2、图3、图4、图5):

图2 “游憩” 相关博士论文年度分别发文数量

图3 “游憩”相关博士论文按照学科专业分类的发文数量

图4 “游憩”相关的硕士论文按照年度的发文数量

图5 “游憩”相关硕士学位论文按学科专业分类的

发文数量占总量的百分比

2001年中南林学院生态学旅游管理专业秦学发表第一篇“游憩”相关的硕士学位论文《现代都市游憩空间结构与规划研究――以宁波市为例》,2006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罗艳菊发表第一篇“游憩”相关的博士学位论文《森林游憩区游憩冲击感知与游客体验之间的关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总体数量较少,硕士学位论文发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可见,一方面随着对“游憩”相关研究的增加,游憩学科体系渐成;另一方面,地理学在游憩研究领域仍有极大的发挥空间,地理学应更多的将其人地关系分析,空间分析及综合分析的优势运用到游憩研究方向,推动游憩研究的发展。通过图2―图5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游憩地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管理、人文地理、城市规划与设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这些专业整体的发文比重约为21%,硕士学位论文中这些专业整体的发文比重约为56%,可见地理学在游憩研究有很大的

份额。

二、基于地理学视角的国内游憩研究的统计分析

(一)研究者

游憩地理学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者,在重要核心期刊发文3篇以上。

(二)主要研究内容概述

通过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以篇名“游憩”进行检索,共搜集到1981-2011年(2011年的数据可能因为数据库更新的滞后而不完整)相关文献761篇,2000-2011年论文数量为695,占总量的91%。图1为2000-2011年的数量

变化。

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和分析从地理学视角对我国游憩研究内容进行分类(表3):

图1 2000-2011年的数量变化

选择《地理学报》等14种地理学及相关学科主要核心刊物上发表的共计150篇文献对近年来我国地理学领域游憩发展文献进行详细统计分析。从表4看出,目前国内地理学领域对于游憩的研究集中在城市游憩物质空间研究,游憩者游憩需求、游憩行为、意愿的研究,游憩价值评估三方面。

三、未来研究重点

(一)打造人性化的游憩空间.

包括步行空间系统打造,日游憩空间规划布局,以及城市开敞游憩空间的建设。

(二)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游憩空间.

从生态环境意识角度,构建充满生机的生态绿道生态网络。例如2010年广东珠三角生态绿道系统工程的启动,解决了珠三角结构性生态廊道保护体系缺失的问题,同时满足了城乡日益增长的亲近自然的需求,为进一步扩内需促增长,转变发展模式提供新载体,为推动珠三角生态保护和生活休闲一体化及城乡建设奠定基础,极大的推动城市了的可持续发展。

(三)政府职能的加强,科研院所学者理论研究的加强.

政府应在规范的政策法规的制定上发挥应有的职能,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媒体宣传感染、教育机构普及推动为游憩发展建设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国家相关游憩立法如游憩建设指标,游憩土地配置标准,游憩开发、管理、保护立法等法律依据的制定;公共游憩管理机构,国家公园局等管理机构的系统化;确保游憩发展过程中分工到位,资金、监管、研究规划等权责分明。

科研院所学者应加强游憩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注重实用的同时兼顾理性的上升。

(四)多学科综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

目前我国游憩的研究涉及旅游、经济、建筑科学与工程、园林、艺术、地理、社会、统计、文化、生态、规划、心理、体育等多学科的交叉。

现代网络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构筑不同专业学科领域交流的平台,有助于不同游憩利益主体参与到游憩的发展与建设中。

四、总结

城市旅游发展过程中研究者和建设者的认识不断提高:旅游发展总体上,初期重视国际市场,忽视国内市场到逐步重视国内旅游市场的培育;城市旅游发展,最初重视国内市场,重视区域之间的竞合发展,忽视当地城市居民的微旅游,短期近郊游憩行为,近年来城市旅游的发展逐步带动城市游憩空间和设施的发展建设,城市RBD,城市近郊游憩地环城游憩带成为城市游憩系统中首先发展起来的版块,今后城市游憩空间发展要更加注重当地居民的游憩需求,为城市营造一个良好的休闲游憩氛围。游憩地理学是未来地理学家研究闲暇活动的重要开拓领域。

参考文献:

[1]斯蒂芬.史密斯(吴必虎译).《游憩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167-168.

[2]何绿萍.城市游憩绿地的几个问题[J].中国园林,1986(03):9-11.

[3]吴必虎.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性为研究[J].地理学报,1993,49(02):117-127.

[4]吴承照.西欧城市游憩规划的历史、理论与方法[J].城市规划汇刊,1995(04):22-33.

[5]秦学.现代都市游憩空间结构与规划研究――以宁波市为例[D].湖南株洲中南林学院森林旅游研究中心硕士学位论文,2001.

[6]罗艳菊.森林游憩区游憩冲击感知与游客体验之间的关系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7]薛莹,田银生.闲暇、休闲、游憩、旅游之论[J].经济地理,2007,27(05):826-829.

[8]吴必虎,董丽娜等.公共游憩空间分类与属性[J].中国园林,2003(04):48-50.

[9]黄向,保继刚等.场所依赖(place attachment):一种游憩行为现象的研究框架[J].旅游学刊.2006,21(09):19-24.

[10]吴必虎.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1,24(04):354-359.

[11]保继刚,古诗韵.城市RBD初步研究[J].规划师,1998,14(04):59-64.

[12]鲍富元.城乡和谐型环城游憩带的构建分析――基于共生理论的探讨[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03):66-71.

[13]赵玲、王尔大等.ITCM在我国游憩价值评估中的应用及改进[J].旅游学刊,2009,24(03):63-66.

[14]巩,陆林.游憩活动对城市公园土壤的影响效应――以芜湖市赭山公园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05):479-484.

[15]曾宪川等.珠三角绿道网――推进宜居城乡建设的新举措[J].南方建筑,2010,04:36-40.

(作者单位:1.临沂大学 商学院;

文化地理论文范文第9篇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CN:61-1027/K)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主要报道有关历史地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研究、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研究、文化地理与地名学研究、环境考古与环境史研究、方志学研究、古都学研究、历史地理学史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以及历史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学术动态、学术评论、资料索引、出版信息等内容。

文化地理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育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论文统计与分析 研究热点 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001

由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是专业的教学类期刊。该期刊精选并全文转载全国历史教育专业期刊及教育类综合期刊中的历史教育论文。这些转载论文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能更好地透视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年度热点。本文将以2015年《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全文转载的历史教育论文为研究样本,通过不同角度的统计分析,探究2015年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年度热点,并据此展望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新路向。

一、《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度全文转载的中学历史教育论文统计与分析

1.栏目设置情况分析

栏目设置情况可以较全面地体现期刊的办刊宗旨和办刊特色,有效地反映学科的研究倾向和研究热点,起到引导读者阅读和指导作者撰稿的作用。[1]2015年,《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设置了25个与中学历史教育相关的栏目,全文转载了98篇中学历史教育论文。从表1可以知道,论文转载数量比较多的栏目是《教学研究》《学科视点》《教学策略》《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等。需要注意的是,《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在2015年设置的与中学历史教育相关的专题栏目多达11个,具体为《历史教学设计》《历史概念教学》《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教师专业成长》《价值观与历史教学》《探究教学》《问题教学》《教学目标确立》《高三复习教学》《2015年高考试卷评析》和《历史故事运用》。其中,专为历史学科设置的专题栏目有《历史教学设计》《历史概念教学》《价值观与历史教学》《历史教师专业成长》和《历史故事运用》,一共转载了16篇论文,其他专题栏目则是历史与地理两个学科共有。在这些专题栏目中,每年都出现的是《高考试卷评析》栏目。与2014年的专题栏目对比分析可以看出:2015年我国中学历史教育更加重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教育价值观以及历史教学方法等研究。

2.源杂志转载中学历史教育论文数量分析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全文转载的历史教育论文来自25种不同的期刊(见表2)。《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教学月刊》的论文转载量排名前三,一共被转载了45篇论文,大约是全年论文转载总数的46%。由此可知,这三大期刊是宣传和促进我国历史教育发展的重要刊物。另外,《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教学与管理》《中小学教师培训》《江苏教育》等教育类期刊也发表了一些高质量的历史教育论文。

3.作者情况分析

(1)作者合作情况分析

统计分析论文作者的合作情况,能直观地认识全国不同单位之间在历史教育研究领域中的交流状况。在《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全文转载的中学历史教育论文里有16篇合作论文。其中,高等院校、教研部门与普通中学的合作论文有7篇,约占总数的44%。在合作论文中,同单位以及同省不同单位合作的论文有10篇,跨省合作的论文有6篇,占合作论文总数的37.5%,较2014年相比有所增长。历史教育研究应该提倡跨地区、跨单位的交流探讨,利用信息化条件更好地开展历史教学研讨,通过不同活动与全国各地的历史教育工作者交流合作。

(2)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发文分析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所转载中学历史教育论文的作者来自80家不同的单位。其中,有2家单位的论文转载量为3篇,分别是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和四川省成都树德中学,还有16家单位被转载了2篇论文,分别是北京市教育学院丰台分院、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福建省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江苏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外国语学院社会科学教研部、浙江省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江苏省大港中学、江苏省常熟市中学、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3)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区分布

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区的分布情况可以清晰反映出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力量的空间布局特点。由表3可以知道,《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所转载中学历史教育论文的第一作者单位集中分布在江苏、浙江、北京、广东、福建、上海和四川这7个省市,说明这7个省市的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者研究中学历史教育的热情较高,状态活跃,在2015年发表了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而江苏、浙江、北京3省市所发高质量论文数量排名前3,表明这3个省市的中学历史教育研究水平较高,这可能得益于其教育部门和历史教育工作者对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重视。

(4)第一作者单位所属系统分布

根据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的系统归属能够知道,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生力军分布在哪些单位系统,不同单位系统研究中学历史教育的活跃状态以及研究能力。第一作者单位所属系统大致可分为高等院校、普通中学、出版社和编辑部、教研部门四大类,本研究中这四类单位系统的第一作者比重分别是32.65%、50%、2.04%和15.31%。据此可知,普通中W是研究中学历史教育的主阵地,高等院校和教研部门的研究者也成为研究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主体力量。

二、2015年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热点

1.历史课程研究

“当学生完成学校历史课程的学习后,他们应该知道些什么?他们能够做些什么? 如果学生完成历史课程的学习后仅仅积累了一些需要记住的历史事实的话,那是远远不够的”[2]。历史学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而中学历史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承载功能。一节好的中学历史课,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而且还应该熏陶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马维林、黄敏指出:历史教学的最高目标应该是价值引领。历史价值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求真、扬善、唯美的情怀,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引领学生感悟时代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让学生懂得尊重各国文化和关心人类共同命运(第6期)*。唐琴、石晓健认为承担公民教育任务的历史课堂忽略了“人”,弱化了历史教学的教育价值;把历史学科教育价值概括为“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历史价值判断能力的孕育”;主张通过构建学术性课堂促进学生历史知识、学科素养和历史意识的发展,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民族观、历史观和时代观,倡导适应时代需要,符合社会进步和世界潮流的价值立场;认为人性教育、公民教育、和平教育等构成了21世纪历史新课程基本的“时代性价值取向”(第6期)。倪仲指出历史教学中“一分为二”式的评价过于简单化和公式化,简单套用“一分为二”式的评价导致了历史教育价值缺位;主张历史教师就应该大胆摒弃“一分为二”式的中庸评价方式,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表明我们的价值取向,这样的历史教学才是真正用价值引领学生(第6期)。历史教育是一种历史认识教育。历史课程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陈志刚认为历史教师应当在课程实施中进行正确的历史认识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富于社会批判和建设精神的现代公民素养,获得基本的历史思维能力(第6期)。王凤侠也指出历史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习者健全成长,对其灵魂以价值引领;历史课仅有史实、仅做事实判断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价值判断;历史教应抓住历史认知和价值观冲突的问题锻炼、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第5期)。

历史教育总目标的实现需要具体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徐赐成认为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教育目标是相互作用的系统问题,拟订教学目标应该是教育总目标在具体教学内容和情境上的投射。因此,拟订历史课堂教学目标必须有完整的教育视野,从教育教学的本义出发关注学生的主体认知地位,以历史教育的价值和功能为本。他认为历史教育功能一是存续文化传统,二是增进社会理解,三是资佐现实发展。历史教育要以教育目标理论研究为据,把握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大致发展线索,了解教学目标分类学的基本思想(第7期)。

2.历史教学策略研究

“教学策略是教学步骤、方法、手段或技术的总称”[3]。历史学是一门富有生命力与思想的人文学科,时间跨度大,文化内涵深厚,因此历史教学总是存在一些困境,例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难以深刻理解历史现象,不能生成复杂的历史思维。要解决这些教学困惑,郭子其认为教师应深思教育情境下的教学策略,通过营造知情交互的情境帮助学生进行位置记忆,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习得迁移能力以及形成批判创造性思维(第3期)。历史教学不可能依靠灌输得到理解和内化,需要师生交流对话与教师的适当点拨。方颖基于对话教学的新型教学形态研究了“心理契约”理论下的高中历史对话教学策略,认为在对话中建立以“安全感、信任感、责任感和共情心”为基础的“心理契约”,有助于师生相互理解,增强交流意愿,实现思维交互和情感共鸣,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提高教学有效性(第7期)。卢晓华认为点拨法能帮助学生深化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借助“互动”“情境”和“评价”等手段帮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在看似浅显处点拨使学生逐渐深化认识,在思维盲点处点拨使学生厘清分析路径,点明历史线索,扫清思维盲点(第6期)。为了实现课程目标系统,帮助学生形成对所学知识的整体认知,陈善松和吴国雄倡导整体性教学策略。他们建议在实际教学中,不论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还是教学过程的实施,都从学科系统和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整体认知建构,通过整体设计教学目标、整体梳理历史脉络以及整体认知历史要点进行科学、有效的历史整体教学(第9期)。

“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4]。要学生深刻理解历史现象,生成复杂的历史思维,郭子其认为历史教学应该重视诠释方法的价值,引导学生将自我的经验与智慧融入历史发展进程中,设身处地地理解历史,以获得丰富而开放的意义,从而达成深度认识,获得明了的历史见解(第11期)。沈素英则认为历史教学应该站在文化视野的高度,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富有情感的、有利于学生释放潜能的文化背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整合与探究,将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培养能力与提高认识并重,融合理性与人文精神,开阔学生眼界,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掌握方法、形成价值观和确立人生目标与理想(第8期)。

3.历史教学方法研究

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习惯于向学生灌输大量的学科概念、观点和原理,如果学生记住了这些知识,并能在各种测试中准确地予以复述,就被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然而,这样的“掌握”是受到质疑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这种知识的学习并没有触及理解过程及学生内在洞察力的培养。所以,陈新民认为应该重视历史教学设计和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跨学科、多角度思考和探究问题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第4期)。为使历史探究性学习更有效,更好实现历史课程目标,作为历史课堂的主导者必须在学习主题、课程资源、学习内容、学习方法、问题情境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设计、开发和重新建构(李南亮,第4期)。历史教学中探究性问题的设置应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从事实性问题入手,设计解释性问题,进而推进评价性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逐步思考,形成对所学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提升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其中,事实性问题是基础,解释性问题是深化,评价性问题是升华。只有这样,学生在面对“你有什么启示”“你怎样看待”“你有什么想法”等问题时才不会出现哑口无言、信口开河、语无伦次、生拉硬拽等现象(吴波,第5期)。

4.历史教育测评研究

表现性评价作为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方法,正逐渐成为高中历史学科学业评价的主要方式。表现性评价的标准称为表现性评价量规。马晓丽认为一个完整的表现性评价量规应该包括活动主题、评价内容、权重设置、程度描述、评价标准、评价主体以及评价方法和评语建议,在创制表现性评价量规时应注意把握好适切性、可操作性和参与性原则。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经验和实践总结,她提炼出的表现性评价量规程序为解读课程标准、确定评价内容、明晰要素特征、选择量规类型、描述评价等级、拟定评价量规以及修正完善标准(第2期)。

每年高考过后的全国热门话题之一就是对高考试题的评析。中学一线历史教师通过研究解读并借鉴文章对高考试题的评析,可以深刻认识高考试题的总体面貌及其命题趋势,把握不同题型并总结其答题方法,从而进一步反思和改进往后的日常教学,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备考指导。冯一下认为2014年方法类试题数量急剧增加,这将导致史学方法类试题作为一类相对独立的试题出现在高考历史试题中,并推动高中历史教学重视史学方法渗透。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深化对方法目标的认识,更多地了解史学方法,科学地制定史学方法教学策略。(第1期)郭子其J为高考历史试题品质的优劣在于是否立足于人的历史思想与价值来考查历史思维,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卷Ⅱ第40题强调历史人物的活动与人的历史思考,强调时代特点与思想内涵的历史性思维,强调思想价值的渗透与思维能力培养,富有历史的时代气息,考查了多样多层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且试题设问具有开放性,关注考生的鲜明个性,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第12期)。

四、结语

根据《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全文转载的历史教育论文数据统计发现,一线历史教师是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主体,教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尤其是师范院校,也是历史教育研究的重要力量;合著率未见明显的变化规律,高等院校研究者和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者的合著情况增多;标注参考文献的意识较弱,但这种情况正在好转。与此同时,被转载论文的平均引文数量和引文比例,说明我们的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还处在主观总结为主的“经验型”阶段,而非“学术型”阶段。

据此,笔者对历史教育刊物、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群体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者是背负重任的开拓者。从现有的情况看,一线历史教师仍将是中学历史教育的主要群体,而高等院校和教科研部门的历史教育研究者仍将肩负着将历史教育研究引向更高处的任务。研究者还应关注中学历史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加强对历史教育主体的研究。二是历史教育期刊为中学历史教育研究提供更好的平台。杂志需要关注理论又重视实践,亦要呼吁关注中西部地区的中学历史教育现状,引起中西部研究者的重视,也可以以杂志为媒介,加强东、中、西部研究者之间的交流。

[ 注 释 ]

[1]张家辉,哈斯塔娜,乔丽娜.2005-2009年《地理教育》文献计量学分析[J].地理教育,2010(12):45.

[2]Peter Seixas, BENCHMARKS OF HISTORICAL THINKING:A REMEORK FOR ASSESSMENT IN CANADA[P/ON]. [2016-09-23]http://historicalthinking.ca/sites/default/files/files/docs/Framework_EN.pdf.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五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75.

上一篇:闽南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法律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