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范文

时间:2023-02-25 04:50:36

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传承;创新;大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010-02

德国哲学家亚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道出了大学的基本属性:“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1]尽管,大学一直坚守着自治和学术自由理想的防线,但是却无时无刻不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盘根交错地联系着。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大学的发展在努力冲破政治化藩篱的同时,其独立性和自主性进一步增强,“学术勃发”的主体脉络逐步清晰,大学的文化追求深刻地影响着自身的发展,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显然也被历史证明是大学促进自身发展的规律。

一、文化是大学发展的灵魂,是大学运行和发展的动力如果说大学的发展在外部环境上依赖于社会资源和一定的政治权力,那么,内在影响因素应该是大学文化。一般来说,大学的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学术文化等,它们共同构成的文化体系成为凝聚师生员工、促进校园和谐的重要源泉,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现代大学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动力。

1大学文化是促进自身发展的依据

从本质意义上讲,大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它在办学的过程中积淀和形成的办学传统、风格和价值追求指引并制约着师生的实践活动。如果缺少这些,那么大学的发展必将是无序和混乱的。因此,大学文化是一种精神,是鉴别大学品位和特色的抓手,更是大学之“躯体”得以健康成长的灵魂和血脉。

2大学文化是大学存在的根本

事物的发展源自于批判和反思,大学的发展同样如此。黑格尔说:“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大学的发展是现实存在的,所以是合理的。无论是布鲁贝克的认识论和政治论,还是我国一些学者提出的生命人本论和智慧论等,其根本指向都与大学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用“文化论”的观点似乎能较为全面地解释大学存在的合理性。因为,满足“高深学问”的好奇心、为公众服务、对人的生命表现的尊重以及使人充满智慧,从本质和广泛意义上来说都是大学的文化活动,这是大学存在并充满活力的最根本原因。

3大学文化是大学发展的深层动力

大学的发展虽然在一定意义上受制于外部制约,但是根本上讲,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觉醒主体意识,寻求主动发展,而主体的觉醒离不开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更离不开文化的传承。比如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博学儒雅”、北京大学的“自由博爱”和清华大学的“严谨治学”等风气都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风格,影响并激励着几代人为之不懈努力。此外,大学在发展中还传承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和传播新的文化,坚守大学自身的文化品格,自觉抵制不良社会文化的侵蚀,只有如此,大学才能彰显其持久的生命力和文化魅力。

二、文化创新是大学生命的源泉,是其赖以生存的根本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比如树木,非岁岁有新芽茁长,则其枯槁可立待。比如井,非时时有新泉喷涌,则其干枯有时也”[2]。文化也是一个不断选择、积淀、传播并创造新成果的过程。文化创新为大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是促进大学发展的新生力量,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根本。

1文化自觉是文化创新的前提,是其发展的文化基础

上文论及,大学的发展需要意识的觉醒,尤其是文化的觉醒。1997年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的命题,强调对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既要明白其过去,也要明白其发展趋势,并加强自我创造。“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3]。“目前我们所提的文化自觉,就是应当体现出重视文化的作用,并在对全球文化与自身文化清醒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正确和自主地文化选择以及创新与传播”[4]。因此,文化自觉是文化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文化的自觉就没有对自身发展的清醒认识,就不能传承和创新。

2创新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根本

创新文化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的文化形态,包括创新的价值体系、制度和环境等。有的学者把大学创新文化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大学的创新活动,创造新文化、新思想、新观念的活动以及创新文化现象[5]。实际上,依据创新文化的内涵,我们也可以简单地对大学创新文化分出层次,即创新的价值体系(包括创新的理念、精神、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等)、创新的保障制度以及创新的环境因素等。大学创新文化涵盖了精神文化、学术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等基本内容,它是大学在发展实践中积累并形成的,它直接影响办学模式和内部管理机构,是大学思维和实践的指针。

3文化创新是大学发展的驱动力量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指出,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和冲突归根结蒂是文明或文化的冲突与竞争,大学文化同样如此。目前大学的国际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它深处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及社会多元文化激荡的浪潮中。大学文化虽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并不是封闭的文化系统,不能坚守城门而独善其身。相反,大学只有在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中,不断与外界进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才能促进自身的现代化,并以开放和包容的姿态进行文化的综合创新,占领文化的制高点,引领时代的进步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历史也已证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大学的快速转型与发展其根源是中外文化的交汇与融合。另外,大学的科学发展需要对一些旧的文化进行变革,并构建与未来发展相配套的文化,这是典型的文化重组过程,它是大学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文化传承是大学发展的智慧来源,是文化创新的基石文化本身就具有历史的传承性,任何国家和民族要推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都必须继承国内外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大学的发展也必须继承好精神和好文化的传统,所以大学的文化传承至关重要。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智慧来源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传统,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道路上,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成果,这些文化成果是凝聚和团结全体中华儿女的精神力量。大学文化正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才得以发展和繁荣的。“注重人格,注重伦理,注重利他,注重和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天地之间,莫贵于民的民本理念;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革故鼎新,因时而变的创新精神;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等等;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6 ]。大学只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汲取营养和能量,才能获得成长壮大的精神资源,才能彰显恒久弥新的文化力量。

2红色文化为大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人民开展新民主主义斗争和改造社会历史的进程中,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善于打破旧秩序、建立新秩序,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坚持走群众路线等文化思想,这些都是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的精神资源。

3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是大学发展的文化之根

纵观我国大学百年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对大学文化进行变革,一直是大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无论从两汉时期的太学,还是清朝的京师大学堂,具有士大夫情结的知识分子不断地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并提出了具有时代进步意义的文化思想,这些思想都成为促进大学改革发展的指导方针。再如20世纪初叶我国现代大学的建立以及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的转型、重构与变革都伴随着成功的文化转型和变革。相反,文化发展的迷失和混乱及对传统文化的错误理解和利用也从根本上斩断了大学发展的文化之根。如上世纪60年代后半期出现的文化革命就成为大学文化发展的阻力,严重制约了大学的转型和发展。

4对自身文化的传承是大学发展的阶梯

大学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要求坚守自身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在物欲和权力面前,大学更应淡泊名利,在权力和欲望面前多一份冷静和高尚。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组织,在文化的发展上应该遵循自身的脉络,不断进行自身文化的遗传和进化。比如只有传承自身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治学治教思想,才能进一步继承传统并将之发扬光大。大学对自身文化传统的传承是大学发展进步的阶梯。如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多年来,一直继承和发扬着科学与民主的精神,在新时代条件下,又加入了爱国为民、改革创新和严谨求实等优良风气,这些精神一直指引着北京大学的发展和进步,使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风向标。

从大学的本质属性上来看,大学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机构,也是一种文化存在,大学对文化的追求和变革已经成为大学生存和发展的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已成为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逻辑。需要指出的是,大学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传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传承的目的和要求。在传承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成果,经过一段时期后,这些成果又称为传承的对象并成为再创造新成果的依据。传承和创新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文化传承创新的过程也内在地包含了文化的交流,文化交流是传承和创新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传播优秀文化并吸收先进文化。

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吹响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号角。文化传承创新既然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那么,我们的必然选择就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注重对大学自身传统文化的扬弃,唤醒广大师生的文化自觉。“加强文化自塑,建立文化自信,以主体身份参与全球文化建设”[7]。

参考文献:

[1]亚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150

[2]郭建宁坚持文化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发展繁荣[N]光明日报,2011-12-23

[3]费孝通九十新语[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211

[4]罗志敏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大学创新文化培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2)

[5]董云川发展大学创新文化的路径再探[J]中国高等教育,2007(9)

[6]田建国文化传承创新:大学的重要使命[N]人民日报,2011-09-09

文化创新范文第2篇

一、问题与思考:艺术设计学院教育对传统手工艺的忽视

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把文化概括为“物质的和精神的”——“器物和习惯形成了文化的两大方面——物质的和精神的。器物和习惯是不能缺一的,它们是互相形成及相互决定的”①。从文化遗产的角度来说,精神文化的内容决定了物质文化的生产和构成,民族手工艺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工具,手工艺的特点形成了物质文化形态的民族特征。云南各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独特而完整的民族文化系统,在物质文化方面,从村镇大环境、建筑形态到器物、服装、生活用品,几乎所有内容都是由手工艺造就的。同时,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入侵,已经使得许多民族民间手工艺失传、变质,使手工艺成为传统文化当中最为脆弱的部分——这就是“非物质文化保护和传承”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的原因。

我国现代艺术设计从20世纪90年代起快速发展,20多年来培养了一个庞大的艺术设计生产队伍。大部分设计院系都以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为主力方向,其核心是引入西方现代设计的理论和体系,这对于我国的设计学科跟上现代化、国际化的步伐无疑是必然的,但也伴随着对传统民族民间手工艺的忽视,甚至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设计院系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和学习的较为少见,了解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的更是凤毛麟角。这带来了现代设计和传统工艺文化的分离甚至是对立。

人才培养的定位和走向是影响社会物质文化走向的一个重要因素。设计生产活动对物质文化有着极大的建构能力和革新作用,对于民族传统文化则表现为一种破坏力。比如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现代工业技术的引入,传统的民居大量变为现代国际风格的建筑,传统手工生产的服装、工具、日用品被工业产品取代,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改善少数民族村镇的生活形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随之而来的文化的变革也造成了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对这种文化危机的重视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兴起,但在遗产保护、抢救的呼声中,许多经验也证明,仅仅保护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价值和现代化之间的问题,我们认为,艺术设计教育有着无可回避的责任和使命,设计的创新特征与民族文化传统的关系有其复杂性,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命题。

二、研究与实验:民族民间手工艺文化与设计创新的结合

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是云南最早的设计院系,在教学中,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对云南民族民间手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开发和创新,从课程、网络工具、实验室、产学研创新平台等方面进行教学资源的建设,并与手工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工艺大师进行教学合作,还连续9年举行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校地合作”大型创新设计活动,逐渐成为一种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和系统。具体的教学资源设计和产学研实验内容如下。

(一)课程作为主领——民族民间工艺精品课程

以民间工艺研究为主体的课程是民族文化融入设计的教学模式的主领和核心,云南民族民间工艺与旅游商品设计作为云南省教育厅精品课程,“探索如何利用云南特色民族民间工艺开发设计云南特色旅游商品的思路,利用特色民族民间工艺培养社会需要的特色人才,增强地方艺术教育特色”②。该课程注重对云南民族民间手工艺进行详细的田野调研,对丰富的特色工艺进行文化挖掘和价值确认,以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数字方式生动再现云南特色民族民间工艺,在学生学习和领会民间工艺技术和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艺术设计的创新。

(二)民间工艺的学院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设计课堂

民族民间手工艺的民间传承有家族性、自发性、随意性的特点,这对于民间手工艺保持原有的民间特征是有利的。随着社会的变化,民间愿意拜师学习手工艺的新一代已经越来越少,后继乏人已经成为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的一大原因。基于此,我们认为高等学校的设计教育应该是民族民间手工艺传承的一个重要补充,在高校中引入民间手工艺课程,不仅能使手工艺遗产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让一批批未来的设计人才具有民间手工艺文化的知识和意识,也有可能在高校学生当中产生许多有志于学习、传承手工艺的继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设计课堂”工作坊活动就基于此目的,分批聘请部级、省级非遗传承人,以开放课堂的形式进行,手工艺人全天以实作示范的形式进行教学,主要有三个特征:

第一,注重展示性和开放性。以集中的方式展示完整工艺流程和非遗全貌,学习和研究结合,让更多的参观者感受手工艺文化的魅力。

第二,注重互动性。传承人现场示范并讲解,直接指导学生实作,学生具有创意的想法和方案也被传承人借鉴和采用。

第三,注重长期性和灵活性。通过分批分类原则,分批邀请不同类别手工艺的传承人进入校园展示、观摩,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长期保留下来。

这一活动以工作坊的形式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形成与社会、政府相关部门的互动交流,并且活跃了校园的文化、学术氛围,也使手工艺传承人更加有文化的自豪感。

(三)教学资源数字化——课程研究专题网站及软件

手工艺非物质文化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形态的,如手工艺作品、文物、工具、图样等,通过文字、实物、模型、图片、视频等可以进行描述与展示;二是非物质形态的,如技法、工艺流程、创作思想、设计构思、手工艺品的使用过程等,这些不仅需要有效的手段进行展示和示范,还需要有身临其境的亲身体验的参与;第三,即手工艺所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文化环境,如器物使用的生产、生活环境,作为商品传播与评价的市场环境、手工艺人的民族文化背景等,这些因素与当地民族的宗教、制度、习俗等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如节日、仪式、民间传说与故事、民族历史等就直接影响着手工艺品的题材、形式,以及其所服务的方式。这些内容需要更综合的方式和媒体来进行展示和诠释。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是现代教学手段的一大革新,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数字化的教学手段能整合更多的媒体,比如文字、图像、视频等,同时能够形成教与学的互动,这在民族民间手工艺文化的教学上是非常有效的方式。我们对此做了一系列的资源整合和开发,主要有以下几项:

1.云南民族民间工艺与旅游商品设计精品课程资源网站。以精品课程为主体,开发了课程资源网站,既是教学模式、成果的展示,同时也具备网络化学习的功能。

2.花腰彝服饰文化网站。我们为此设立了专项的研究课题,进行了多年的田野调研和工艺资料的整理,开发建立了专题网站,包含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还运用电脑三维动画技术剖析花腰彝服饰的制作和穿戴过程。③

3.个旧锡工艺多媒体交互展示软件。个旧锡工艺是云南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其工艺制作过程除了描述和展示以外,还应该具有体验的内容,另外锡工艺品中有一些在设计上具有功能构思的奇巧与趣味,也需要用交互的手段进行展示。参观者可以通过体态和手势来与工艺的各个步骤进行互动,从而体验到手工艺制作的。④同时,通过锡工艺品的交互式展览,可以三维立体地欣赏艺术品,把功能运作过程、器物的文化背景和相关文化知识同步介绍,对于不可触碰的文物级工艺品的欣赏是很好的手段。

4.“锡工艺品DIY设计及定制网络平台”概念设计。锡工艺品的制作需要专门的工厂或作坊,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工艺的复杂也使得个性定制具有较大难度,这也造成锡工艺品与时尚生活产生较大距离,市场推广也就有很大局限。“锡工艺品DIY设计及定制网络平台”的概念在于,系统化地开发一批模具和图样,形成数据库,消费者可以在pc电脑、触摸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上通过软件自己设计造型,或者选择模具、图样,构成完整的作品,通过网络提交工厂生产,最终被购买。这一方式可以让大众在虚拟的空间中感受自己设计制作锡工艺品的乐趣,同时也有可能成为一种传统手工艺时尚化和大众化的网络营销模式⑤。

(四)实践实训基地——民间手工艺实验室

民间工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也需要专门的设备、工具以及空间,与普通的课堂教学有一定区别,空间上也与一般教室不同。针对不同工艺类型,学院专门成立实验实训教学中心,与民间工艺相关的有10个实验室,由外聘的手工艺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专业教师向学生传授手工技艺,带动起了多个师生合作的大学生创新实践团队。

(五)产学研平台建设——民族文化创意工程研究中心

艺术设计院校的职能是服务于社会的文化建设,除了培养人才并输送到社会岗位以外,还应该注重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直接服务于社会文化与经济。工程研究中心的目标是立足于云南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与云南本土经济建设紧密结合,以产业化开发来保护云南民族文化资源,同时发挥云南民族文化资源的市场潜力,一手抓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一手抓文化创意产业的振兴,具体研究方向为动漫与数字媒体艺术创意设计、文化创意产品研发、云南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存。

民族文化创意工程研究中心是把艺术设计创意、民间工艺文化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学研平台,让作为社会科学的艺术创造、文化研究不仅仅停留在纸上,让学术成果和知识也不仅仅局限于“象牙塔”内,而是能够实际地推广到社会所需要的技术和产品当中。

(六)教学与实战的综合实践——“创意云南”校地合作活动

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未来的专业人才进入生产的实战岗位,而在学校内实现结合实际需求并具有高水平的设计实战训练是高校难以突破的环节。一般的方式是在教学中引入实际项目,或者让学生直接进入企业实习,但这里有一对矛盾:一方面是高校的人才培养要求教学要具有学术性和普遍意义,另一方面是企业项目要求的职业化。这种学生的创意自信和创作个性的培养与商业项目的职业化要求的矛盾,给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带来了一个有价值的课题,尤其是对于民族民间手工艺文化与设计创意的结合,既需要理想化和学术化的大胆想象,又需要与社会和市场紧密结合的实际解决途径。对此,我们确立了与地方政府合作、从地方民族文化出发的“创意云南”计划,每年选择一个有典型民族特色的县或市作为学生毕业创作的对象,整合所有专业方向的师生力量,对该地进行全方位的调研、采风、交流,完成各专业方向的设计创意。从2004年到2011年,已经完成了9个县市的创意活动。包括2005“包装喜洲”、2006“创意富民”、2007“彩绘峨山·还原香格里拉”、2008“创意富民”、2009“创意鹤庆”、2010“创意瑞丽”、2011“创意个旧”、2012“创意寻甸”。

“创意云南”可以说是我们以教育服务于本土的一大宏愿,这一教学模式并没有停留在“象牙塔”内,而是真正符合云南省的经济建设实际,不仅有设计生产的实效,同时也有高层次、有战斗力的人才的大量输出,是可持续和可增长的,正因为如此才可能每一年都在不断地向成熟和深度迈进。而且这一模式已经影响到省内众多院校,每年都有许多院校前来取经交流,还辐射到了省外有影响的高校(比如2009年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与NOKIA合作的“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夏令营”等)。这些方式和经验的积累对于学生的培养作用是巨大的,各专业的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都“真刀真枪”地进行了一次专业性极强的实践,并且是在整个学院教师团队的指导配合下完成,这种从调研到创意到设计再到最终的完成展出的创作全过程具有非常强的训练作用,这些人才在云南的文化产业建设中将是一支发挥重要作用的生力军。

设计创新如何介入到传统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已经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大课题”,比如日本的“一村一品”计划;CUMULUS(国际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倡导的设计中对非物质文化的重视和可持续的设计理念⑥;2008年的《2008京都设计宣言》也把对地域文化、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提高到全球共识的层面⑦。以上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所做的工作是对民间手工艺文化的立体化教学开发,也是对艺术设计创新价值的传统文化注入。民族民间手工艺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有非常大的结合空间,传统的手工艺技艺和文化应该成为艺术设计价值的文化来源,也应该成为艺术设计取材的重要宝库,而现代艺术设计应该成为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的有效途径,甚至可以说艺术设计能够成为传统手工艺的一种现代形态。

(注:本文为2011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以云南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艺术设计创新平台建设研究》成果,批准号:QN201137。)

注释:

①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②摘自《云南民族民间工艺与旅游商品设计》精品课程网站,网址:.

③花腰彝服饰文化网站,www.省略/ .

④何璞主持制作“个旧锡工艺多媒体交互展示软件”,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在2011年 “创意个旧”展览中公开展示。

⑤森文与研究生制作“锡工艺品DIY设计及定制网络平台”,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在2011年“创意个旧”展览中公开展示。

⑥Cumulus is the only global association to serve art and design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t is a forum for partnership and transfer of knowledge and best practices. Cumulus consists currently of 176 members from 44 countries. www.省略/.

⑦2008年3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国际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联盟(CUMULUS)会议上,CUMULUS执委会成员及部分CUMULUS会员的代表共同签署了由CUMULUS前主席、赫尔辛基艺术与设计大学Yrjö Sotamaa教授撰写的《2008京都设计宣言》。表达了全球141个CUMULUS会员院校对于建设可持续、以人为本和创新性的人类社会的共同责任。www.省略/cumulus/initiatives-a-partners/kyoto-design-declaration.

作者森文系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文化创新范文第3篇

笔者以为,文化管理者要创新思路。在文化创新上,不是求同存异,而恰恰要求异存同。因为,创新是超前,是出众,是一改故辙,另起炉灶,是独辟蹊径,独树一帜。“独”者,少也。既然是“独”,就不可能是多数。“超前”的也不可能是多数,真理也可能握在少数人手里。在庐山会议上,一方是少数,反对的一方是多数。可是,少数的一方是正确的。这也无可争辩地证明,即使是政治上的真理有时也会在少数那一边。只要是真理也一定或迟或早地会为群众所接受和掌握。当然,认识是个过程。

因此,对于颇为另类的文艺作品,文化管理者要学会思想创新,要放弃“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权力意识,学会理解与包容,要真正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然,文化何以创新?

对文化人来讲,首先,要从“急功近利”的经济模式中解放出来。文化不能套用经济思路,否则就是死路一条。文化创新有快有慢,以慢居多;有近有远,以远为主。因此,真正有顽强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有历史价值和哲学内涵的厚重作品,没有“十年辛苦对青灯”的精神是很难有作为的。当然,这个道理绝大多数文化人都明白。

其次,要从“学而优则仕”的老套路中解放出来。“学而优则仕”是中国的老传统,但是,仕者无学是不行的。综观当今社会,很多被严惩的贪官虽然是知识分子出身,可一旦掌握了权力却迷失了方向,放松了自身的学习,放松了自我的道德约束,唯我独尊,贪赃枉法,最后落得可悲下场。学者热衷于当官也是很可怕的。越是有名的人,越想争个一官半职,越说明你没时间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热衷于当官是文化创新的大敌。

再次,要从“象牙塔”中解放出来,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现在有些文化成果是空对空。过去是“言必称希腊”,如今不知是不是因为欧洲债务危机了,不少人不再是言必称希腊,而是“言必称哈佛”了。哈佛大学是不错的,但它毕竟是根据美国需要而办的。国情不同,历史文化不同,民族性格不同,我们中国人搞文化创新,无论如何也得以中国这片热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借鉴哈佛无论如何也得针对中国实际,脱离中国实际讲哈佛如何如何,那只能是新版《天方夜谭》,而不是创新。实践是创新的沃土,实践是不断变化的。理论与不断变化的实践紧密结合,就会逼得你不断回答新问题,不断出新思路。

文化创新范文第4篇

1.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 “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这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的作用,故②不符合题意。排除法是解答本题最快捷的方法。答案为D。

2.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一批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优秀城市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作品

①体现了城市环境对雕塑风格的依赖②反映了雕塑理念与城市环境的统一③体现了城市环境是时代精神的产物④反映了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A. ①②B.①③C. ②④D.③④

解析:城市环境是一个城市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特质(包括精神追求、精神文明等)的统一,从本质上说城市环境属于物质范畴,故③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可排除B、D。雕塑是城市环境的组成部分,作为艺术作品是客观现实(城市环境)的反映和产物,故雕塑风格依赖城市环境,①错误,A可排除。答案为C。排除法是解答选择题最快捷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考生在复习备考时要学会并熟练运用。

3.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寿域神方》记载:“治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了一棵野生龙脑樟树!

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医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原料林,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开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

解析:材料中的“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原料林,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及“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开发了新产品”,体现的是中医药创新(文化创新)问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体现的是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文化继承与发展)问题;“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体现的是现代传媒的作用。

根据材料的上述信息,可以调动的《文化生活》知识有: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的传承,文化创新,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把《文化生活》的知识与材料信息有机结合,就可组织出答案。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组织答案的方式上,北京卷、全国卷多要求知识与材料信息的有机融合,而不能生搬硬套理论,因此,答案不是知识的简单复述和再现。这是与地方卷特别是山东卷的重大区别,这一点考生在复习备考时要切记并做好针对性训练!

参考答案: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有利于培育珍稀中医药植物,开发新产品,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有利于建立中医药植物资源基因库,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化;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

4.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要面对东道国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等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 解析:“谈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这种类型的试题的解题思路一般是:①提出正确态度是什么,②阐明持这样态度的理由。

设问的有效信息包括:“《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正确态度”。

材料中给出的“上述挑战”是“东道国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等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文化差异”是文化多样性问题,所以,“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也就是如何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这样可以调动的《文化生活》知识就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尊重文化不是要将某种文化“束之高阁”,而是要“兼收并蓄”,实现文化的融合。

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挑战,实质上是要处理好文化与经济的关系问题,这是解释应有的正确态度的原因的思维角度。据此可以组织起这样的答案:“文化对经济有重要的反作用,没有对东道国文化的尊重,没有对东道国文化的吸收、借鉴、融合,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就无法在东道国顺利地开展经济活动”。因为试题分数的限制,参考答案对这一点没有作出要求。

参考答案:尊重文化多样性,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尊重东道国的文化。跨越文化差异,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当前,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不断加强,但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某些国产电影因缺乏想象力、制作工艺粗糙、营销手段落后等,在国际电影界备受冷落。但文化“走出去”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如中国交响乐团在德国演奏了改编创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京剧的魅力。因此,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对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的认识。

解析:首先,解读设问信息:“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这是调动知识的范围),“谈谈对……的认识”(这种试题的解答思路一般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是对外文化交流),更应‘走进去’(是对对外文化交流的要求,即融合当地文化,能够为其他文化接纳和欣赏)”。

材料给出的有效信息是:①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不断加强,但还存在较多问题。②正反两方面的案例,特别是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改编创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这个案例。从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走进去”的角度上说,这两个案例给我们两点启示:要推动文化创新,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文化创新必须借鉴、融合当地文化(这是“走进去”的真正内涵,也是“走出去”与“走进去”的关系)。不解决这两个问题(两点启示),中国的文化产品就不能被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就无从谈起。这里也在告诉我们“走出去”“走进去”的意义: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

在这样解读试题信息的基础上,按照“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整合这些有效信息,用《文化生活》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是比较准确的答案。参考答案中的①②属于“为什么”(其中②中包含“走出去”与“走进去”的关系),③④是解决“怎么样”或“怎么办”的问题。

参考答案:①文化“走出去”能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②文化“走进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深化,只有被其他文化了解和接受,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走出去”。③要推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文化创新意识,提高文化创作能力,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④通过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创造出能为其他文化所接纳、欣赏的文化产品。

【考情分析】

1.从近三年高考全国卷和地方卷的整体情况看,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有遍地开花的特点,近三年高考试卷涉及了本专题的每一个考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甚至“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这些一向被认为“偏冷”的考点,出现在2012年的全国文综新课标卷非选择题中(第39题)。从这个角度说,对本专题的考点复习时首先应该坚持的原则就是全面、系统。

2.本专题的考点实际上可以归纳为四个,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传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就这四大考点而言,近三年的高考考查还是有所侧重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了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这些考点上。山东省教学内容的调整中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框题删除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两个考点在山东卷中没有出现过。从这个角度说,对本专题的知识点的复习可以根据各地命题的特点有所侧重,不必平均用力。

3.高考对本专题知识点的考查,尤其是对重要知识点的考查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知识点的考查综合化,换句话说,就是考生解答高考试题往往需要使用知识体系而不是单一的考点知识。如2012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39题第1问。二是对单一知识点考查的深化。如2012年北京文综卷第38题第4问,参考答案中“跨越文化差异,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对尊重文化多样性内涵,特别是对“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这一内容的深化理解。因此,对本单元的重点知识要深化理解。

【考点精讲】

基于对近三年高考考情的分析和对考点的理解,我们把本专题考点整合为如下四个:

1.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内涵。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2)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表现(载体):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①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世界上许多以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类著称的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4)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①正确态度: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原因:第一,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第二,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第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5)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①含义:文化是民族的,是说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是世界的,是说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②原因: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文化是民族的。同时,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决定了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文化是世界的。

考点拓展:

(1)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文化的世界性是各国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即共性;文化的民族性是各种文化的个性、独特性,它使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相互区别开来。文化的世界性不能脱离民族性而存在,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界限具有相对性,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

(3)文化多样性≠文化多元化。文化多样性主要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来讲的。所谓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文化内容的差异、地域文化的特色,都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而文化多元化则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来说的。多元化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但不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

2.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①商业贸易。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②人口迁徙。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2)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被称为大众传媒。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对待文化传播的正确态度。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考点拓展:

文化传播途径≠文化传播手段。

①区别。

文化传播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文化传播途径(方式)指的是文化传播中的具体方式、行为,如商人的贸易活动、人口迁徙和教育等。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途径(方式)。

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这些传播媒介就是文化传播手段。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例如电视和互联网属于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手段,而不是文化传播途径(方式)。

②联系。

文化传播途径(方式)和文化传播手段也有密切联系,人的精神活动总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所以文化传播途径(方式)总是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传播手段。

文化传播手段是文化传播方式的媒介,文化传播手段的运用则属于文化传播途径(方式)。如报纸、杂志、书籍属于文化传播手段,但阅读报纸、杂志、书籍则属于文化传播途径(方式);电视、互联网属于文化传播手段,但利用电视、互联网信息则属于文化传播途径(方式);手机是文化传播手段,而利用手机传递短信则属于文化传播途径(方式)。

3.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文化的继承。

①文化继承的对象: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文化的继承包括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的继承、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和传统思想的继承。

传统文化的特点:第一,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第二,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文化继承的正确方法(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辩证分析(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根本标准是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批判继承,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古为今用。

(2)文化的发展。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②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一,社会制度的更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第二,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也促进文化的发展。第三,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3)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特别说明:山东省的教学内容调整中删除了“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两部分内容,山东的考生可根据实际加以取舍。

考点拓展: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个理论的根本意义是要告诉我们如何推动文化的发展。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根本的是要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为此必须深化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其次,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思想解放,促进教育发展。

4.文化创新

(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2)文化创新的意义。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也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文化创新的途径。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对待传统文化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这是文化创新的根基)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这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取长补短”,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4)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既要克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 “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

【新题速递】

1.2012年6月,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在新闻会上表示,十七大以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由单个的项目性保护逐步走向系统保护、科学保护和依法保护阶段,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已初步形成。假如请你为文化遗产保护制订宣传标语,你觉得可以做出的选择是

①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②保护文化遗产,我们仍需努力③依法保护文化遗产,是每个公民的责任④保护文化遗产,我们已经有了完备的制度体系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2.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的同时,也可能成为散布谣言的途径。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事件越重要、事实越不清楚,传播的速度就越快,谣言的危害也就越大,“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众的判断能力。”因此,当有重要事件发生时

①大众应避免盲从,要有理性判断②传媒应承担社会责任,防止消息扩散③个人应尽快传播,自由行使权利④政府应及时信息,使谣言止于公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作为中外交流的港湾,香港人创造了一大批中英混用的词汇,“hold住”就是其中一个。“hold住”是指面对各种状况都要控制把持住,要充满自信,从容应对。该词语2008年就开始出现,2011年随香港一档节目而爆红网络,成为新的流行词汇。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来源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③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有重要的作用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倡议:减少一点谋术文化,增加一点大爱文化;减少一些民粹文化,增加一些理性文化;减少一点复古文化,增加一点创新文化。文化做这样的“减加法”,有助于

①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②改造腐朽文化③传统文化顺应时代的变迁④改变我国文化的多元化状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我们无法改变各个国家文化上的差异,但可以通过文化交流了解并理解这样的差异,从而增进对不同国家文化的认同”。这一观点的合理性体现在

①承认世界文化的统一性②认为各个国家在文化上的任何差异都不能改变③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④认同不同文化的平等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性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6.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开播的《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通过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创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成就了许多人的明星梦,也成为商家必争的优质电视广告宣传载体。这说明

①大众传媒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现代媒体是文化创新的主体④文化通过创新能更好地掌握群众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7.2012年8月23日(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熊建的文章《牛郎织女何时感动世界》。阅读文章节选,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节选一:我们的牛郎织女故事本应成为世界的范本。

牛女传说浓缩了中国农民对小农经济下男耕女织生活方式的全部理想,因而备受欢迎。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的传统爱情观有四大因素:责任、忠贞、含蓄、隽永。

由牛郎织女组成的家庭,相信一定是稳固的。因为他们二人都不会把爱情和婚姻当儿戏,这跟中国传统的婚恋观、家庭观是一致的,在当前也是有现实意义的,与世界主流价值观也是一致的。西方社会经过一度的“去家庭化”,拨乱反正之后也在向“重责任、固家庭”的主流意识形态靠拢。

(1)结合节选一,谈一谈你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节选二:我们的牛郎织女故事本应成为世界的范本,但却一直处于“自悲”之中。

即便外国文学大师,也看不明白我们的爱情。虽然七夕节提供了破译中国人爱情密码的绝佳蓝本,但是很少有西方人愿意花费心思和精力来搞清楚。如果说牛郎织女故事缺乏足够的情节,那么,中国爱情最经典的表述——《红楼梦》则提供了更多、更充实的爱情故事,但这对西方人来说更加难以理解。

第一位发表红学论文的西方人——德国人郭实腊(1803年~1851年)更不靠谱,他甚至以为贾宝玉是女孩,说书中的小姐们“喜鹊般谈论着无聊之事……毫无顾忌地发表对奢侈品的个人看法”。

文化是软实力,伴随硬实力的盈缩而变化。18世纪,西方社会还对中国充满敬意,在后来的交锋中,中国的文化传统伴随国家地位跌入谷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化中也赢得了尊重。1000年前,中国俯视世界;100年前,中国仰视世界;今天,中国平视世界。

但中国崛起之快,许多人还不适应,往往用老黄历看待中国,也因此对中国的进步抱有偏见。我们坚信,那种陈旧过时的中国观迟早会改变,那种随意误读、解构中国爱情悲剧的现象会越来越少。

(2)结合节选二,说明怎样才能破解“牛郎织女何时感动世界”这一难题。

8.2012年是中德建交40周年,作为2012德国“中国文化年”重点活动之一,第27届德国石荷州音乐节中国主题系列活动7月14日晚在德国北部城市基尔拉开帷幕。石荷州音乐节,是德国也是欧洲规模最大、水准最高的音乐盛会之一。并非音乐节“传统项目”的京剧,今年首次进入音乐节的舞台就光芒四射,“东方戏剧”《野猪林》在德国著名的塔利亚剧场演出,征服了这里口味挑剔的观众,并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对此,《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分析指出:这些年,京剧一直在“走出去”,但大多动静寥寥。综观国家京剧院《野猪林》在国外演出的巨大反响,我们至少可以获得这样的启迪:京剧“走出去”必须依靠品牌剧目,张扬传统特色,体现中国精神;剧目必须融合人类情感,讲述现代视野的动人故事,适合国外观众理解和欣赏习惯;同时,要有优秀的演员,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以及良好的演出平台和专业的市场运作。

结合《野猪林》演出成功给我们的“启迪”,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京剧怎样才能更好地“走出去”。

参考答案:

1.A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体系只是“已初步形成”,故④错。

2.B重要事件不一定是负面的事件,故②“防止消息扩散”的观点不正确。当有重要事件发生时,个人对事件的了解不一定正确、完整,况且事件的性质也不确定,故③“个人应尽快传播”的观点不科学。

3.B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社会实践,故①错。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故④错。

4.A对待腐朽文化应该是剔除而不是改造,故②错误。文化的多元化不是文化发展的方向(参考本文“考点拓展”部分),也不是我国文化的现状,故④错。

5.D世界文化的统一性是指世界上不同国家文化的共性和相互依存性,显然①不符合题意。从整体上说,各个国家文化上的差异是无法改变的,但这不等于任何具体的差异都不可改变,因为在文化的交流中不同的文化可以相互借鉴,故②错误。

6.C现代媒体是文化传播的手段,不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故③错误。大众传媒的宣传只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还是自身经营的改善,故①错。

7.(1)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从七夕节的世代流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一点。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牛女传说浓缩的“全部理想”“备受欢迎”,及其现实意义说明了这一点。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西方世界“重责任、固家庭”的回归,与中国传统的婚恋观、家庭观一致,说明东西方文化有一致性。④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社会实践的需要,也是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

(2)破解“牛郎织女何时感动世界”这一难题的实质是增强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①吸收借鉴外国文化,推进中华文化创新,用世界可以接受的形式,加强对外文化交流。②加强对外教育交流,培育更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③经济是文化的基础,破解“牛郎织女何时感动世界”这一难题依赖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其他答案,符合试题要求,言之有理即可)

文化创新范文第5篇

第一单元是全书的理论基础,可以使我们了解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感受文化的力量,认识文化对经济、政治与社会及人的全面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本单元的复习备考中,要把握两条主线,即“从社会发展看文化”和“从人的发展看文化”,明确五大关系,即“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关系”、“文化与社会实践(生活)的关系”、“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人的成长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第二单元的核心是探讨文化自身发展的一般过程,从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创新方面来分析人类文化的发展,注意把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综合探究”活动“建立学习型社会”旨在通过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从而为文化传播、继承和创新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提供有效的实现形式。

【考点分析】

1.文化的内涵与形式。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温馨提示注意文化的多义性。理解文化的特点(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和文化的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重点把握文化的实质与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不同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温馨提示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温馨提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以及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繁荣为条件。我们必须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4.文化对人的影响及其特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温馨提示注意区分文化对人潜移默化与深远持久的影响的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5.文化塑造人生。

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温馨提示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6.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与尊重文化多样性。

(1)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世界各种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也都要通过民族文化的形式呈现出来。文化多样性,可见诸语言文字、、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

7.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志。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温馨提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8.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与手段。

(1)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温馨提示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2)文化传播的手段: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如今,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9.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而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10.传统文化的特点、影响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1)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传统思想的继承。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3)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1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才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温馨提示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注意结合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的知识,分析说明“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1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2)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13.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14.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1)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失去了创新能力的文化,丧失了新陈代谢的机能,是没有发展前途的。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我们生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温馨提示注意当代中国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15.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16.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由此可见,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这就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我们要跻身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就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

17.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我们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

温馨提示文化创新,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知识图解】

【重点梳理】

1.文化与人的成长的关系。

(1)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3)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个人的成长产生深刻影响。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全部实力的总和,通常由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军事实力、外交实力、文化实力等组成。综合国力有多种标志,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军事实力、外交实力和文化实力都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文化作为一种事业和产业,本身就是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先进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最后,从文化与整个国家发展来看,文化是一种强力的“粘合剂”,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

当今世界,我们面对着世界经济和科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也面对着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3.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之间的关系。

文化传承是指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传承。“文化传承”与“文化继承”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它们是一种包含关系,不能混为一谈。

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4.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新的文化形态的诞生、旧的文化形态的消亡、先进文化的发展,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

反过来,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5.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

从时间维度来划分,文化有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之分。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当代文化是充满时代精神的文化,是在传统文化中注入了时代精神的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时代性。传统文化不等于“过去的文化”或“旧文化”,传统文化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不是根本对立的。

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文化而从头开始。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化,要求传统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面对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我们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在历史与现实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6.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从空间维度来划分,文化有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分。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民族文化强调的是文化的民族性,强调的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外来文化是指来自另一个国家或另一个民族的文化,它以文化的多样性为前提或基础,以文化的开放性为条件,是文化的传播、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和结果。

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首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其次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我们要跻身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就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

最后要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我们要把握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在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7.文化创新的途径。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这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所以,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文化创新要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改造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既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

要实现文化创新,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因而,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我们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8.正确理解“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世界文化寓于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之中,并通过它表现出来。只有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民族文化,才能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得到传播与发展。

【典例解析】

例1.有人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这一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否认了()

A.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C.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决定作用

D.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关键要抓住“派生物和附属品”这一信息,从而得出与之相对应的信息“独立性”,故应选D。

答案:D

例2.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B.受教育的程度

C.学术水平D.道德修养

解析:此题是对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的考查,关键要把握住“核心和标志”,只有A项正确,B、C、D项都不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答案:A

例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句诗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

A.变化不定的B.潜移默化的

C.深远持久的D.多种多样的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乡音无改”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故应选C。

答案:C

例4.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诗词、书法、建筑等,都讲究“意境”。意境不是“意”和“境”的简单叠加,而是“意”和“境”的和谐共生,从而在此基础上产生出“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韵”,如绘画作品《雪中芭蕉图》将夏日的芭蕉和雪景融合在一起,产生出独特的美感。这表明()

A.文化艺术创作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

B.文化艺术创作不需要反映现实生活

C.文化艺术创作不是由客观实际决定的

D.文化艺术创作纯属人的主观创作

解析:文化艺术创作源于实践,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故B项错误;文化艺术创作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故C项错误;文化艺术创作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故D项错误,A项正确。

答案:A

例5.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是()

A.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步进行的

B.文化传承就是承袭传统

C.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发展的实质就在于创新

D.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融合与趋同

解析:A项错在“同步”,B项没有涉及创新,D项没有说明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只有C项是正确的。

答案:C

例6.某班以“应该‘浅阅读’还是更应该‘深阅读’”为主题举办辩论会。小李说:“‘浅阅读’虽具有简单、快捷、生动等特点,但缺乏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叩问心灵的力量,因此,我主张深阅读。”下列选项正确且能进一步支持小李主张的是()

A.理性思考转化为物质力量是通过“深阅读”实现的

B.“浅阅读”是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下的一种文化需要

C.“浅阅读”在文化上对人肯定不会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D.“深阅读”有助于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解析:理性思考转化为物质力量是通过实践实现的,故排除A项;B项说法正确,但不能支持小李的主张,故排除;C项说法本身错误,故排除;D项说法能支持小李的主张,故应选D项。

答案:D

例7.历史上,中华文化曾经是法国社会的时尚,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和凡尔赛宫的装饰中都能找到中华文化元素。同样,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国人民。中法建交以来,两国文化交流得到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这是因为两国文化()

①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②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③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④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两国文化交流得到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的原因。“相互融合”不是中法文化交流的原因,故①不能选;两国文化“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与实际情况不符,故排除④。

答案:C

例8.在一个“读首诗再睡觉”的微信公众号上,常有几万人一起读诗。优美的图片、悦耳的声音,再配以雅俗共赏的解析文字,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②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③大众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深远持久”,故排除①;大众文化有优劣之分,只有优秀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故排除③。

答案:D

例9.粤港澳地相近、人相亲、语相通,共同秉承中华文化。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三地文化也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当前,三地交往更加深入密切,加强文化合作意义重大。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在文化合作上应该持有的合理态度。

解析:此题涉及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要求回答“在文化合作上应该持有的合理态度”,答题时要注意结合材料。

答案:坚持文化平等原则,相互尊重和包容文化上的差异和个性;积极探索文化交流的途径,促进文化的相互借鉴、创新和融合;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有坚定的信念。

例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

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蜓、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为教育创新属于文化创新。

答案: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发展、文化繁荣和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创新促进了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民主意识、创新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思维训练】

1.文化最主要的价值还是人文关怀。文化始终要把关怀人类的命运、关怀人类的未来放在一个非常核心的地位,目前来说就是要关怀我们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关心人的全面发展,关心和谐社会的构建。文化不是单纯的赚钱工具,无论其产业怎么发展,利润怎么巨大,它的首要使命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文化也是国民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正在蓬勃发展,正在创造着巨大的经济效益。

(1)文化的首要使命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2)为什么说“文化也是国民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

答案:(1)文化的首要使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因为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这是由文化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决定的。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经济决定文化,但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文化与经济是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随着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正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2.中华文化始终是用博大的胸怀面对世界,一直是在和世界文化的交流和激荡中成长。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但我们要有危机感,因为世界发展日新月异,文化传播离不开经济、科技手段,在这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还是有差距的,我们要赶上去,努力发展经济,繁荣文化。

(1)如何理解“中华文化一直是在和世界文化的交流和激荡中成长”?

(2)请说明中外文化交流对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答案:(1)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中华文化同样如此。世界文化与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传播,外国文化也不断地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中华文化是在与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借鉴、融合中成长的。在文化交流、借鉴、融合的过程中,中华文化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了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当然,文化又是多样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存在差异。但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正是由于中华文化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才有了中华文化的成长。

文化创新范文第6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CN:23-1601/G0)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旬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杂志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增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文化创新范文第7篇

创新是人创造新知识、新思路、新技术,新专利、新产品的思维与行为的总和。而关于创新文化的内涵有多种观点。有的认为“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相关的文化形态,它包括观念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环境创新文化”,有的认为“区域创新文化是符合区域创新体系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规则制度体系、精神氛围的总和”,有的指出其包括两重含义:一是外在于创新实践的文化环境(即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组织文化和社会氛围),二是内在于创新实践的文化要素(即创新所需要的观念、价值取向、精神、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还有的提出要建立“以人为本”的创新文化,要形成“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等等。

笔者认为,这些观点都有道理,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创新文化的内涵 但至今仍有不少人不知创新文化为何物,有的更将它与文化创新混为一谈,二者有交叉但有区别。创新文化是特指与创新实践相关的 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文化形态,它以创新价值观为核心,包括主体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环境创新文化三个层次的内涵,主体创新文化属于内在的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与环境创新文化则属于外在的创新文化,三个层次的文化子系统又各包括若干个门类 要素,构成一个内涵体系。

主体创新文化是指创新主体――人自身必备的文化特质(如精神,思想知识,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心理素质、伦理道德、行为方式等)及其创新活动所具备的文化因素的总和。它主要包括精神创新,主体应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 思想观念创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自主创新的前提,知识创新与理论创新,方法创新,要确立创新思维方式,形成创新思维品格,学风创新与学术道德养成,应摒弃浮躁、淡泊名利、诚实守信、尊重科学,以创造为荣,以造假为耻,行为文化创新,从“枪打出头鸟”转向“敢为天下先”,从“孤芳自赏”走向社会大舞台,从“小山头”走向多元共生等。除此之外,它还包括人才文化创新。领导方式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等等

制度创新文化是指有助于自主创新活动的体制。机制、政策中的文化因素的总和。它主要包括政府运作机制创新科技管理体制创新,产学研合作制度创新,科研成果评价与转化机制创新、风险管理制度创新知识产权制度创新,教育制度与体制创新,技术市场体制创新,企业制度创新、投融资体制创新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创新等。

环境创新文化是指有助于自主创新活动的各种社会环境。氛围、服务平台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的总和。它主要包括创新的氛围,以及文化环境创新、法律环境创新、政策环境创新,市场环境创新、资本(金融,税收)环境创新。服务环境(公共基础平台)创新等。

创新文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区域自主创新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文化是自主创新活动之“魂”,是其理念先导与文化支撑,也体现为一种文化“软实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文化具有导引,调节、约束、控制社会组织及其成员行为的作用 创新文化的核心是激励创新,鼓励探索,包容个性、宽容失败,因而它对创新区域建设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服务功能、“造势”功能、约束功能。其中,存在着一条“创新文化与自主创新协调互动”的客观规律,即创新文化推动。培育,引导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反过来促进,丰富,升华创新文化。总之,创新文化构成了区域创新的文化驱动力;具体而言,创新文化是在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层面上提升主体自主创新贡献力的前提,是从制度角度提高区域自主创新力的基础,是从环境角度建构区域创新体系的系统“软件”。

1 文化是在天宇,理念价值观层面上提升主体自主创新能力的前握

观念性文化构成创新的内在动力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对主体的自主创新活动起先导作用,构成创新的“灵魂” 体制与环境的创新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观念的创新,观念创新贯穿、影响创新全过程从国外来看,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导致的思想、观念大解放,就没有近代欧洲一系列的科学发现、发明,没有多元价值观“共振”导致的观念创新,也就没有美国的硅谷从中国来看,没有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导致的思想解放,就不会有后来两汉农业文明的进步及其它科技发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科研群体或个体创新成就大不同,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创新的精神毅力的不同,由狮子带领的一群绵羊之所以能战胜由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盖因领头人的精神战斗品格会影响整个团队,在创新实践中也是如此。中国文化中有不少鼓励创新的优秀思想,倡导革故鼎新推陈出新,刚健有为,如“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苟日新,日目新,又日新”(《礼记大学》),以及“领新标异二月花”(郑板桥》等、但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不利于创新的观念需加以摒弃或改造,如强调“大一统”的、追求“秩序”的,‘枪打出头鸟’的保守性观念造就了大量缺乏个性不敢越“雷池”半步的人群,“天不变道亦不变”与“以不变应万变”的价值观易导致墨守成规,儒家“以和为贵”的中庸思想不利于批判,怀疑精神的培养,道家“出世”的思想不利于”经世致用。“文人相轻”的观念不利于团队协作,“官本位”的等级观念不利于知识价值的弘扬,等等,杨振宁曾指出,儒家文化的保守性是中国3个世纪来抗拒西方科学发明的最大原因,缺乏创新文化底蕴是我们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发展上很难有大作为的缘由。今天,只有树立,弘扬那种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追求真理、崇尚创造的创新精神,敢于怀疑、善于批判的精神,勇于攀登、百折不挠的精神,不迷信权威、敢于突破“框框”的精神,“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开放,博纳的观念,团队协作、整体和谐的观念等,形成创新思维品格、良好的学风与学术道德,确立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尊重人才、鼓励探索的价值观,

等等,才有助于提升主体自主创新能力。

2 创新文化是从制度,体制角度提高区域自主创新力的基础

文化在经济发展乃至社会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自主创新有赖于动力机制与制度安排,它呼唤开放,合作、互补、共生的创新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说,制度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重要,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有利于培育创新文化的制度,政策环境。在新制度经济学那里,制度是在资源禀赋与技术之外来解释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文化既可视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包括精神文化、价值观念,社会风尚等内容),也可内生,激发制度变迁,产生出有助于自主创新的一系列制度,机制。浙江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就证明了这一点。一国一地的制度文化能否顺应创新的要求,决定了它能否成为创新活动的策源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的提升靠科研,这三者都离不开制度,体制。好的制度、体制对于创新活动具有很强的正导向性与激励性。日本学者汤浅光朝指出,世界科技活动中心总是朝着政治体制和社会文化先进的地方转移。从1610年前后到1950年,世界科技中心先后从意大利转移到英国,又到法国、德国,再到美国。美国之所以涌现出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原因之一是其科教一体化的体制及其他激励创新的一系列完备制度。而在这一方面,我们却存在不少制度、体制性缺陷。比如,科教分割的体制性问题在国内仍未很好解决:我们的教育制度、教育方法中还存在不少压抑创新精神、不利创新思维发展的因素,重应试教育是其一大弊端,科技创新的投入机制,合作机制、风险管理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仍不完善,等等。时下在不少院校、科研院所普遍推行的科研定量考核制度。将每年数量及其发表刊物级别与工作绩效,评职称,收入挂钩,助长了浮躁和急功近利的行为,很不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有识之士多年来不断呼吁要改革这些制度、体制,但至今效果不大,这说明人们对制度。体制在自主创新中的基础性地位还认识不足。今天我们要下决心突破阻碍创新的体制障碍,对一切不利于创新的旧体制进行制度性改革,确立起一系列有助于自主创新的新制度,体制。

3 创新文化是从环境角度建构区域创新体系的系统“软件”

任何创新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创新性环境,特别是离不开创新的社会氛围,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环境扼杀了文化的自由创新,中国盛唐时期的创造力勃发离不开开放、博纳的文化环境。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但后来消亡的21种文明,发现其原因无一例外地是因为无法适应环境变迁与外部挑战,不再具有创造活力。当然他讲的环境是广义的,包括自然环境,而本文的环境指除了精神、观念环境(受前述观念文化影响生成)与制度环境(受上述制度文化影响生成)外的其他社会性环境。环境中也有文化因素,凡创新成果多的地方(如美国的硅谷、中国的香港),往往拥有良好的创新性环境,特别是有着尊重个性、崇尚创造、团队协作,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良好的创新环境,氛围可使人思维活跃、精神振奋,形成创新激情,进发创造“火花”。有人列出这样的公式,创造性成果=创造性人才+创新性环境。环境创新文化可以像系统“软件”那样,将区域内的各种创新要素有机地聚合在一起。2001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了全球46个技术创新中心城市名单,香港、台北,新竹入选,此外亚洲还有仁川、班加罗尔等城市入选,这些城市都具有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中国大陆无一个城市入选,说明我们在这方面差距还很大。

既然创新文化对自主创新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我们就不能视之为“软任务”,而应加以高度重视;应当在精神理念、体制机制、环境氛围等方面大力推进创新文化建设。创新文化建设要“往深里想、宽里拓、高里提”,要培育创新精神,拓宽创新思路,形成创新氛围,孕育创新体系,大力建构具有高文化势能,高辐射力、高影响力的创新文化。做到:大力培育创新精神。要在全社会培育、树立敢于探索、勇于创造、乐于登攀的创新精神,为自主创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创新建设思路。应将创新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乃至精神文明建设工程之中,并作为其重要建设内容。同时,针对目前不少人忽视创新文化建设甚至“不知创新文化为何物”的现状,媒体也要加大宣传力度,以提升全社会对它的关注度,重视度。

创新建设路径。树立跨学科创新思维方式,在创新文化建设中遵循文化与经济双向互动的创新路径,弘扬、壮大区域国有的文化力,为自主创新提供文化动力。

创新建设维度:应从原创度(要以原始创新为主,一味模仿创新有可能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自由度(倡导自由,宽松的知识生产、学术探讨的环境),协作度(注重团队协作),支持度(多方位的环境支撑包括政府、法制、政策金融等方面的支持),激励度(为自主创新提供激励、鼓励机制),开放度(以开放博纳的心胸接纳八方人才与“他山之石”)等六个维度上推进区域创新文化建设。

营造创新环境与创新机制:刮构建科学思想自由表达、“百花齐放”的创新环境,形成崇尚创造、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从中外历史上看,凡文化繁荣时期与科技创新中心,莫不具有思想的启蒙,解放及学术自由探讨的文化大背景,古代中国的春秋时期如此,近代德国的科学繁荣与现代以来美国的科技经济发达也是如此,主管部门应在体制、制度上给科技人员创造宽松的活动“空间”,应“多栽花,少锄草、少栽刺”,要在全社会树立“创新风险”观念与“失败是成功之母”意识,形成不怕失败、宽容挫折的氛围与机制,不以失败论英雄。不许失败,就是不许创新,不许成功-国外许多大公司如南非自然资源公司 欧洲的制药公司,日本的啤酒公司和美国的金融服务公司等都制定了允许失败的方针,可作为我们的借鉴。

要重视部门经济,行业创新文化体系建设,区别不同的性质、特点、要求,建设不同部门经济、行业(如企业科技园区、高校、科研院所、乡镇的创新文化体系。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在路甬祥院长与科技部长徐冠华的直接倡导下,近年来广泛开展了创新文化体系的建设,可作为各地建设高校,科技园区,科研院所等部门创新文化体系的借鉴,目前企业,乡镇中的创新文化体系建设还基本上是空白点,要特别予以关注,及早加以策划,建设。尤应重视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中的创新文化建设,甚至将其摆在比SO9OO1认证还要重要的位置上,纳入企业文化体系之中去。

重视创新组织文化与领导创新能力的建设,要在各级政府与不同部门、行业中建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组织文化,尤应在组织中建构有助于创新的领导风格,管理学家将领导风格分为强制型、权威型、亲和型、民主型、领跑型和辅导型等六类,笔者认为其中最有利于创新的是后四种风格。这四种领导风格构成了领导创新力,

重视创新文化研究与创新文化及教育,发动自然科学工作者与社会科学工作者从交叉学科的视角对创新文化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深入研究。拓展创新文化的内涵。形成理论研究成果与普及性成果。进而在各地开展创新文化以及《创新学》《创造学》的普及性、启蒙性教育,以提高广大群众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素质。

文化创新范文第8篇

民族的文化传承是一种社会的强制。人的社会属性使得每一个人一生下来就处于某个社会群体之中,成为该社会的一员,并在这个社会所特有的文化氛围中成长,且毫无选择的将这种文化传统世世代代的延续下去,这才形成今天形形的各种民族。在这个固有的社会群体中有着相同的风俗、习惯、信仰等,各个社会成员都必须严格的按照这种传统文化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反之则不会被该社会所接纳。

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主要目的就是富国强民,摆脱落后贫穷的状态,早日跻身于世界超级大国的行列。然而,在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民族文化的基石地位正受到严重的挑战。外来文化似乎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数千年来先辈们留下来灿烂的华夏文化,使得中国现今的民族文化氛围越来越淡薄,民族传统的意识越来越模糊。一方面,情人节风靡都市,玫瑰花造就无限浪漫,贺卡里情意绵绵,圣诞节隆重登场,教堂里人满为患,圣诞树目不暇接,圣诞老人笑开怀,另一方面,元宵佳节冷冷清清,花灯无处可见,春节庆贺,舞龙舞狮望眼欲穿。一方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建筑风格紧追时代,另一方面,亭台楼阁孤单玉立,民俗风景逐年遭破坏。商品经济的深入,人们价值观念也有了微妙的变化,对于正在受冲击的民族文化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保护措施,也没有一个可以鉴别、引导的社会机制,许多民族文化正面临丧失的危险,任其流失,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事实上民族文化的流失比经济的流失更为惨烈,道理很简单,文化属于意识范畴,而经济属于物质范畴。

任何一个在经济上繁荣的国家其民族文化保护机制就越健全。很好的例子就是日本。日本同样受到了现代化的冲击,面对外来文化,他们吸收其精华、去其糟粕,走上了现代化和民族化齐头并进的光辉道路。在日本,人们将传统文化遗产称之为“文化财”,即所谓的“文化财富”,对于那些创造重要文化财的艺人们更是尊重有加,统称之为“人间国宝”。这些命名的提出,极大的提高了整个社会对于传统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那些一向为社会所忽略的民间艺人也由此获得了相当高的社会地位。这种无形的激励机制,极大地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然而,可悲的是在中国有位学者想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民族文化,举办了“2005年华夏年俗艺术活动月”,邀请一些酒店参与举办“送灶节”活动,不少酒店的经理竟无动于衷,表示不感兴趣,可是,他们对圣诞节的宣扬却不惜重金。

面对这一迫在眉睫的问题,我们必须借鉴社会主义建设中处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这一看似矛盾之物时的方法,做到“现代化”和“民族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国人的现代化,必须具有中国特色,而中国特色的内在要求和客观依据又是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

2设计人才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中流砥柱

怎样才能将民族文化很好的传承下去?我想最好的方法就是培养优秀的设计人才。乍一看你也许会觉得奇怪,甚至会想,设计师有什么能耐将民族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其实这个问题早就被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所证明,商朝的四羊方

尊、战国时的铜灯、汉代的云气纹、说唱俑、唐朝的青白瓷、明代的圈椅等不都凝聚了民族的灵魂,不都是当时的“设计师”在特定的时代设计出来的精品吗!它们不仅仅是一件赏心悦目的物品,而是成为了民族文化的载体,民族文化的象征。先辈门已不在,然而他们的设计却在,设计存在,民族的文化就在。

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设计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无论你是走在繁华的街上,还是坐在电视机前,你都会发现设计的影子无处不再,设计的市场也越来越广泛。现在设计的概念已经不止是“设计”行为本身了。它正逐步形成一个产业,其价值也呈现出多元化,不仅包括技术设计,也包括软件,包括它的使用方式和功能等等。设计产业是新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国家借助设计来复活和强调自己的经济链。在欧洲,设计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产品、环境、材料学,甚至万宝路油量设计;从平面设计到成本设计,成本管理……产品力求从设计上降低成本,可见设计可以强国。我们仍然以日本为例,起初日本的工业经济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然而,20世纪70~80年代日本的汽车、家电等工业经济却迅速崛起,并不是因为其技术水平领先于欧美国家。当时日本的核心技术多数还是引自国外,但是最后日本的产品,譬如汽车业反而后来居上,关键的环节之一是日本进行了这些产业、产品生产工艺、部件构造、外型、性能等的重新设计加工。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设计创造了经济。

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设计的根本依据。由德国主流汽车杂志AUTOMOTORANDSPORT及拥有德国最著名的汽车设计专业的PFORZHEIM大学共同主办的“2002国际设计竞赛”是针对在校学生进行的汽车设计竞赛,设计主题是“设计具有本国特色的汽车品牌”,要求参赛者提出能反映本土地域文化特色的设计概念。可见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设计在世界各地都受到重视。

实践已经证明,将民族文化融入到设计理念当中就是一个很好的将民族文化传承下来的过程。反过来说,一件设计作品如果没有该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做支撑,必将被时代所抛弃。

3总结

文化创新范文第9篇

了解通宇

通宇文化公司主要承接舞(展)台搭建及设计策划、灯光音响,礼仪服务、模特表演(走秀)、保利布喷绘、会议服务、模特培训、促销、演唱会、歌手主持人、舞蹈表演、相声、乐队 (吉他,键盘,鼓,贝斯)小提琴、大型演出、影视拍摄、影视后期制作、明星、传统杂技、变脸、演出策划、展示策划及展览展示和演出等一条龙服务,可以说是一个全方位的会展服务商。

该公司下设企划部、音乐制作部、演出部、市场部、人事部和模特部等,并曾成功策划组织中国埃及文化周――埃及之夜大型演出,多次策划组织残疾青少年艺术团,综艺新干线,襄城春节文艺演出等大型娱乐节目活动。

据刘韩介绍,从市场潜力和条件上讲,公司从事的文化传播业还属于相对年轻的产业,近些年,相关公司陆续成立,竞争日趋激烈。由于这个市场还很年轻,存在不足与缺陷是必然的,并且相关的法律条款不够充分,使得文化传播市场秩序混乱。因而难免有少数人投机取巧、竞相压价,这种现象成为了管理上的一大难点,对本行业一些正规公司造成了不良冲击,并对行业的发展构成负面影响。虽然市场还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但总的来说,随着中国申奥的成功和2010年世博会的到来,展览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制度与管理日益规范化,因此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可寻。

企业创新迫在眉睫

刘经理说,我们的员工绝大的多数为业内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士,在广告策划、营销策划、影视拍摄、演出策划及后期制作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及强大的专业媒体优势。我们坚持以“诚信”为经营理念,以“人尽其才”为管理思想为客户提供一流的服务。

如今在各个行业,品牌战略都将是重要的竞争手段。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通宇坚持通过实施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等措施,认真实施有效的品牌竞争,精心打造优秀企业品牌,塑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刘韩强调说:“没有创新,一个企业就无法得到长远发展。”由于礼仪、模特、演出、走秀、展览展示等等都涉及到“文化”这两个字,所以文化的发展就是要靠创新,有了创新才能有新文化。刘韩说,当前国内的文化市场与国际上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没有处于领先地位,虽然我们的技术很棒,我们也很努力,但我们的作品仍然不能超越国外的作品。原因何在呢?那就是我们在设计和策划上缺乏创新意识。例如三星集团为了能在上海的通信展上得到好的展台搭建和设计效果,不惜代价万里迢迢请来了韩国的设计师,三星集团应该知道怎样去节约成本,也知道要入乡随俗,但他们对中国的展台策划和设计风格不认同造成了宁肯提高成本也要另请设计师。俗话说要入流,跟上世界这个大潮流,但在一定程度上我们没跟上世界的发展潮流,因此我们一定要不断创新。用一个新的角度去理解这个市场,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发挥自己的特长。

中国已经正式加入WTO,我们很乐观的认为,随着文化传播体制的改革,管理制度的深化完善与相关法律的出台,今后的市场规模将会不断扩大。面对这样的市场,我们很自信地去应对挑战。通过创新,我们就不难做到与众不同、独具一格。

人才是企业宝贵的资源

刘韩表示,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一个公司的成功与否在于如何做好“以人为本”的工作,有效激励和约束每一位在职员工是至关重要的。现代化的企业管理要以人为中心,严明的纪律,赏罚分明的管理必然重要,我们更要重视对员工的精神激励,赋予员工更大的权利与责任,让员工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公司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要尽力满足员工的各种合理需求,并对每位员工指定相应的约束条件,使他们更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职责。

我们相信在新的一年中只要我们抓住机遇,掌握好市场发展方向,采取有效的管理机制,相信公司的发展前景广阔,并能为带动整个文化传播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化创新范文第10篇

中国无疑是传统文化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包括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思想学术、文学艺术、等精神文化资源和迄今熠熠生辉、异常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统文化资源上,我国有着明显的优势。

可是,传统文化资源上的优势,并不必然意味着当代的文化生产、文化创造也具有优势。美国就其传统文化资源来说,与中国不可同日而语。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其文化生产、文化创造的能力却在世界上占据领先的地位。一个国家在当代文化上的地位、实力和影响力,更主要的还是取决于其在当代的文化生产力、创造力和创新力。

固然,任何文化创造与创新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们都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需要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素材与灵感。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传统文化资源上的优势,为当代的文化生产与文化创造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厚矿藏和无限的可能。但是,如何将这种资源的优势、潜在的能量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与创造力,还需要当代文化人的再创造与不断的探索、创新,而绝不能躺在传统资源上吃老本,不思进取,无所作为。在这里,如何处理好传统文化资源与当代文化创新的关系便成为问题的关键。

我认为,在处理这种传统与当代、资源与创新这样一个既老且新的问题上,首先,应对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持一种敬畏之心、尊崇之情,真正热爱她,真切理解她,真心学习她,把握其精髓神韵,纯熟掌握其表达语言和表现形式,真正做到“入乎其内”。其次,能够“出乎其外”,充分发挥当代文化艺术创造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新力,以富有时代感的全新的体验、情感和主题,创造出崭新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和表达语言,使自己所运用的传统文化资源来一个脱胎换骨的华丽转换,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升华和提高。再次,坚决拒绝快餐文化风潮的影响,彻底摒弃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以一种“精品意识”、“经典意识”,对作品精益求精,反复打磨,使其经得起受众及时间的双重检验。第四,深入研究当代文化艺术的接受者、欣赏者的受众心理和接受需求,研究和掌握最新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和表达语言,让自己的文化艺术作品直抵人心深处,与广大受众实现无隔膜无障碍的心灵对话和情感交流。第五,在我们所处的“地球村”时代,文化艺术创造者还应有一种国际的、全人类的视野和情怀,尽可能地运用为全人类的受众都能理解和欣赏的文化艺术符号与语言来表现和表达,使自己创造的作品不只属于中国,而且能够走向世界,为其他国度、其他民族的人民所激赏和热爱。

实际上,合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以进行文化的再创造和创新,在当代中国并不是没有可资借鉴的成功案例。上世纪50年代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所进行的大胆探索并获得非凡的成功便是一个典型的事例。此前,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传统戏曲的形式改编民间广为流传的“梁祝传说”,在艺术创新方面已经取得极大成功。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创作,则要运用小提琴这种西方的乐器和协奏曲这种西方的音乐形式,对梁祝传说及越剧音乐素材在艺术形式上进行再一次的转化与再创造。这无疑是一次更为困难的再创造。但这部协奏曲的创作者们,包括作曲者何占豪、陈刚和演奏者俞丽拿等人,以对传统文化的挚爱与熟悉和对艺术创造的真诚与热情,用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为中国,也为全世界,奉献了一部久演不衰的小提琴精品杰作,成就了一部与那些西方交响乐名曲相比毫不逊色的真正的经典。该作品的成功及其宝贵经验,值得今日文化艺术创造者深思。

上一篇:文化思想范文 下一篇:星级酒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