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章建筑范文

时间:2023-03-06 16:28:38

违章建筑

违章建筑范文第1篇

关键词:违章建筑 拆除 无效

违章建筑是我们所耳熟能详的。日常生活中的违章建筑随处可见,诸如低矮住房的擅自加盖、一层店铺的围栏圈地等等。违章建筑违反城市的整体规划,影响市容,而且安全性不能保证,威胁着居民生命财产安全。违章建筑危害甚大但如今房地产行业的兴盛带动旧城改造,住户想方设法加盖楼层以扩大补偿面积,获得更多补偿款,违章建筑难以根绝。虽然《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以及各地出台的城乡规划办法和住宅管理办法等都对违章建筑有所规范,但各法律法规均没有给违章建筑下一明确的定义。一个确切的概念对判定建筑物是否违章以及纠纷的处理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违章建筑概念界定出发探讨几个相关的法律问题。

一、违章建筑的界定与类型

理论与实务中对如何界定建筑物违章有两种分歧意见,即广义的违章建筑与狭义的违章建筑。所谓广义的违章建筑通常是指违反法律法规,未取得政府主管部门的许可而擅自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如我国台湾学者谢在全认为违章建筑系指违反建筑法令,不能取得建筑执照,致无从办理所有权登记之建筑物。广义说认为违章建筑不仅违反了各地城市规划管理规定,在本质上则是违反了《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狭义的违章建筑则仅指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而建造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持有该观点的学者认为,以法律、行政法规界定是否违章建筑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精神。该法规定了法律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省级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而关于城市建设,《城市规划法》已设定了行政许可;对于农村建设,《土地管理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也设定了行政许可并规定了具体的程序,故地方法规及规章已无必要再就此事项设定行政许可,只能就实施行政许可作出细化的规定。若当事人的建设行为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而只是违反了地方法规及规章的,就不应当认定为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行为,其建筑物也不应当认定为违章建筑。台湾学者也有持狭义观点的,如王泽鉴就认为违章建筑系指建筑法适用地区内,未经申请当地主管建筑机关审查许可,并发给执照,擅自建造的建筑物。然而法律、行政法规并未禁止地方政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按照已有的规定再行制定实施细则。各地由于地理环境、历史因素以及经济发展的差异都会对城市建设规划做出不同的设计,对待违章建筑也会做出不同的处理。法律行政法规都只是对相对原则的程序做出了规定,具体的操作步骤还是有待地方政府的规定。因此,狭义观点持有者的理论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符合现实情况的。故笔者赞同广义违章建筑的观点。

违章建筑虽然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定义,但地方政府在治理城市建筑规划时往往对违章建筑进行列举式规定,将违章建筑的各种通常形式予以明示,例如《海口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整治违法建筑的决定》规定违章建筑包括:(一)占用已规划为公共场所、公共设施用地或公共绿化用地的建筑;(二)未报建或报建未批准的建筑;(三)不按批准的设计图纸施工,擅自改建、加建的建筑;(四)逾期未拆除的临时建筑;(五)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的其他建筑。又如《上海市整治违章搭建和违章建筑的若干规定》规定下列未经规划管理部门许可的建筑物、构筑物,属违章建筑:(一)房屋加屋、屋面升高的建筑物;(二)庭园住宅和公寓的庭院内的建筑物、构筑物;(三)街坊、里弄、新村等地区建造的依附于房屋外墙的建筑物、构筑物;(四)逾期未拆除的未占用道路的施工临时建筑物、构筑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违章建筑,属妨碍公共安全和交通的违章建筑:(一)在道路(包括人行道)上和街坊、里弄、新村通道内建造的;(二)利用建筑物之间的间隙或突出建筑物之外悬空建造的;(三)建筑物、构筑物超过原建筑承重结构负荷的;(四)在市政、公用设施(包括地下管线)上建造的;(五)其它已经妨碍或可能妨碍公共安全和交通的。等等。列举式的立法虽然简单明了,但是缺陷在于过分明确具体,规定太过僵硬,难以应对新情况新问题。根据违章建筑的概念并结合各地对违章建筑的列举,可大体总结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没有土地使用权而于其上建造建筑物或构筑物;第二种是虽有土地使用权,但未办理建筑规划、施工许可建造建筑物或构筑物;第三种是土地使用权证、建筑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齐备,然而施工不符合行政许可标准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另一种分类是将违章建筑分为程序违章与实质违章。实质违建指建筑物无从依程序补正,使其变为合法之建筑物;程序违章则能够从程序上进行补正,变成合法之建筑物。我国立法也借鉴了该划分类型,并非对所有违章建筑进行强拆。如《城乡规划法》第六十五条:“在乡、村庄规划区内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即对那些不能依程序补正的违章建筑才进行。

二、违章建筑的性质与归属

关于违章建筑的性质有不动产、动产和占有状态三种观点。

(一)不动产说认为违章建筑是依附于土地或者已有不动产如房屋的建筑物或构筑物。虽然属于违法建造,但因依附于另一不动产而仍然具有不动产的性质,并在其上成立不动产所有权。不动产说遭人诟病甚重。其主要漏洞在于只表面分析了违章建筑的不可移动性。而当讨论不动产物权时,除了考虑不动产的物理特性,更要在整个法律视野下特别是物权法的制度下进行考量。不动产登记制度是物权法的基本制度之一,《物权法》第六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第十六条规定,不动产登记簿是物权归属和内容的根据。可见,不动产所有权只能通过登记享有。虽然《物权法》第三十条对建造房屋的事实行为规定无需登记即获不动产所有权,但此等事实行为系合法行为,以合法建造为前提条件,才能不依登记而产生不动产所有权。违章建筑没有适用余地。

(二)动产说主张违章建筑客观存在,并被客观利用,仍然具有物的特性和价值。处于社会经济空前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于客观存在的有价值物,其上若是没有所有权保护,那是难以想象的。任何具有价值的物都应该成立所有权,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避免本就稀缺的资源被浪费。违章建筑因其违法性不可能完成不动产登记,其上也就不可能产生不动产所有权。但建造人对于构成该违章建筑的原材料若系合法取得,则对原材料可享有所有权,即对该违章建筑享有动产所有权。动产说解决了不动产说不能依登记产生所有权的问题,但反对该观点的学者提出作为动产的原材料被组合成一个整体,已失去了原先动产的性质,对其保护也不再具有意义。

(三)占有状态说认为违章建筑因其违法性不能产生任何权利。《民法通则》第七十一条规定,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第七十二条规定财产所有权的取得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只有合法的财产才能成为财产所有权的客体。现实中对违章建筑的使用只能看作是一种占有。此占有也仅仅是作为事实状态的占有,存在占有利益,因为占有本身就是一种利益,而违章建筑上不存有任何权利。占有人以所有的意思占有使用违章建筑,所以该占有为自主占有;基于违章建筑的违法性,其上无任何权利即该占有系无本权,是无权占有;建造人明知系违章建筑而为占有,故又属恶意占有。

我国《物权法》明确登记为不动产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则违章建筑的违法性使其不可能完成登记,进而不可能产生不动产所有权。违章建筑不动产说当不可取。占有说认为对违章建筑的占有系自主、无权、恶意占有就已经适用了物权法的规则。受物权法调整的客体为物,分为不动产和动产,此为物权法所明确。违章建筑既不属不动产,则当属动产。即组成建筑的原材料具有合法的来源,能够以动产的状态受到保护,除非政府以具体行政行为拆除违章建筑外仍然具有不可侵犯性。占有说根据占有利益来维护对违章建筑的使用和不受侵犯,指出占有状态非权利而是一种事实状态,违章建筑因占有也能起到防止侵害的目的,因为法律对占有的保护重在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殊不知物权法上关于占有的规定是建立在不动产与动产制度之上,是对不动产或动产的占有。讨论占有首先要讨论占有的是动产还是不动产,然后讨论占有的善意恶意、自主他主、有权无权。占有状态说不能解决违章建筑的属性问题,于是便避开该问题的讨论空谈占有。因此占有状态说根本没有在讨论违章建筑的性质,并无说服力。故笔者认为将占有违章建筑视为是对原材料的占有,在原材料上存在动产所有权归属于建造人是完全可行的,也有利于违章建筑一系列争议问题的解决。该问题将在下文予以阐述。

三、违章建筑流通法律问题

违章建筑是否能够买卖是实践中存在的重大争议问题。建造人建造违章建筑多为自用,时而也有将其出售。一般认为,违章建筑是不得进行流通的。因为违章建筑的违法性,使得买卖违章建筑的合同成为标的物不合法的合同。而标的物不合法当然导致合同的无效。合同被宣告无效后将发生回复原状的问题,即回到合同未签订时的状态。在违章建筑买卖中便是买受人向出卖人返还该违章建筑,出卖人向买受人返还所收钱款。然而,以违章建筑为标的物的买卖合同是否绝然无效?若无效,在返还前的使用收益买受人是否要向出卖人返还?如何向出卖人返还?若有效,其根据又是什么?不无讨论的余地。

笔者认为,买卖违章建筑的合同并不必然是无效的,违章建筑的违法性也并非不能补救。理由如下:

(一)基于违章建筑分类的分析

如前文所述,违章建筑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为没有土地使用权的违章建筑;二为没有行政许可或行政许可不齐备的违章建筑;三为不符合行政许可标准的违章建筑。对于第一种情况,建造人是否可能在事后取得土地使用权而补正呢?我国并没有完全禁止土地使用权在私人间的流转。相反,符合法律规定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是社会经济民事流转的一种表现形式。例如在某开发区内,甲厂在闲置的A地块内建起了厂房,但A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却为乙厂所有。此时甲厂的厂房当属无土地使用权的违章建筑,依法当拆,甲厂将会面临巨大损失。然而A地块之所以被乙厂闲置可能有其特殊原因,比如乙厂经营能力有限无力开发该地块,闲置土地将面临土地使用权的无偿收回,乙厂也同样面临巨大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乙厂会宁愿选择向甲厂转让土地使用权,甲厂也会欣然接受。甲乙间顺利完成土地使用权转让后,甲厂便能补办土地使用权证,A地块上的厂房也将因为土地使用权的补缺而由违章建筑变为合法建筑。那么若在甲厂补办A地块土地使用权之前便与丙厂签订了厂房买卖合同,该买卖合同是否当然无效?笔者认为此时合同有效与否应视甲厂行为,即附生效条件之买卖合同。甲厂若作积极弥补行为,为补缺土地使用权而及时向乙厂受让了该土地使用权,甲丙之间的买卖行为则有效。若甲厂不作该积极弥补行为,未能从乙厂受让该土地使用权,甲丙之间买卖合同即为无效。至于根本无法事后取得土地使用权补正的如侵占了公用设施土地的违章建筑,以该违章建筑为标的买卖合同应属无效。同理,对于以第二、第三种违章建筑为买卖标的合同也应作区别对待。对于可以事后补正手续的即使其在手续齐备后合同生效;对于在限期内按照行政许可标准做出修正的使其合同生效。即根据程序违章建筑与实质违章建筑的分类以程序违章建筑为标的物的买卖合同为附生效条件的合同;以实质违章建筑为标的物的买卖合同则属无效合同。

(二)基于违章建筑动产性质的分析

坚持违章建筑不得买卖流通的观点都建立在违章建筑性质上属于不动产。在我国《物权法》对不动产物权变动采登记生效主义前提下,违章建筑若作为不动产因其违法性而不能完成登记,这样出卖人便不可能履行移转标的物的合同义务。那么对于自始履行不能的合同我国《合同法》将其列为无效合同原因之一。违章建筑作为不动产也会导致合同因标的不合法而无效。因此,违章建筑若作为不动产一不能适用《物权法》关于不动产的规定,二不能适用《合同法》关于合同履行的规定。在这样的前提下违章建筑当然不可能通过买卖的方式进行流通。

违章建筑性质上应属动产。我国《物权法》对动产的交易采取交付主义,即不需要对标的物进行登记。违章建筑也就不会因为违法性不能完成登记而使出卖人不能履行合同从而导致买卖合同的无效。违章建筑作为动产成为买卖合同的标的物时,出卖人只需向买受人交付该违章建筑的占有即履行了合同义务;违章建筑作为观念上的动产(原材料)的集合也使得该买卖合同的标的成为合法。因此,违章建筑作为动产进行交易即能符合《物权法》关于动产物权变动的规定,也能符合《合同法》关于合同标的合法性与合同义务履行的规定。在这样的前提下违章建筑是可以通过买卖的方式进行流通的。当然,以违章建筑为标的物的买卖合同并非肯定生效如前所述,即要视该违章建筑是否能够通过程序进行补正。不再赘述。

四、结语

违章建筑违反了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系属违法。但不可因此一概否定其存在的价值。违章建筑广泛存在为即成事实,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象。时至今日,经济发展有赖物之利用效率。可以通过程序补正的违章建筑完全没有拆除的必要,否则将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与重复建设,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对于实质违章则责令当事人限期自行拆除,逾期未拆的由政府强制执行,保证城乡规划的实施。

(作者单位:武警杭州士官学校)

参考文献:

[1]谢在全.民法物权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3.

[2]刘宗胜.论违章建筑损害赔偿[J].学术交流,2006(3):55.

[3]王泽鉴.民法物权(1)通则·所有权[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96.

[4]谢在全.民法物权论[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3.

[5]高富平.物权法专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80.

[6] 刘宗胜.论违章建筑损害赔偿[J].学术交流,2006(3):57.

违章建筑范文第2篇

【关键词】违章建筑;处置;预防

违章建筑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并不是一无是处,从某个层面来说,这种建筑牺牲了大部分人的利益,满足了少数人的利益。对于这种行为,是国家所不提倡的。更重要的是,有些违章建筑在实际当中,只是一些很小的纠纷,根本没有必要涉及到法律层面,更多的是需要沟通和协调。因此在将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将违章建筑的处置和预防工作更加的人性化,与居民有效的沟通,在处理方式上尽量不要产生冲突和矛盾。本文就违章建筑的处置和预防进行一定的探究。

一、违章建筑的处置

(一)拆除

对于现阶段的发展来说,牺牲多数人利益来满足少数人利益的违章建筑,如果在沟通和协调无效的情况下,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会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拆除,让违章建筑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对于一些无视法律制裁,并且屡次劝告无效的人员,将会给予更加严厉的处罚。拆除违章建筑于人于己都有很大的好处。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将违章建筑进行拆除,便于城市的整体发展,让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有序的进行;从主观方面来说,维护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并且没有损害到少数人的实质利益。

(二)没收

现阶段的城市发展很快,基本上都会将城市具体划分为“区”进行管理,有些区域的管理较松弛,同时由于区域在地理位置上较为偏远,属于郊区一类,因此在违章建筑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点。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我国对违章建筑的打击程度逐渐增加,大型的违章建筑几乎消失无踪。部分人群将目光投向了小型的违章建筑,既能够满足私人的利益,同时又可以钻法律的空子。对于这种行为,国家是坚决抵制的。经过不断的探究以后,多数地区针对小型的违章建筑采取了没收的处置措施,如果仍然不听劝告,依然会进行彻底销毁。

(三)罚款并保留使用

违章建筑之所以冠以“违章”二字,在客观上主要表现为违背了国家建筑的一些标准和规范,有些地区实行了罚款并且保留使用到的处置办法,这样给予了人们一段时间的思考,同时保留了少数人的权利,也给多数人民一个交代。罚款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告诫人们,违章建筑的危害性,希望能够让他们自觉的拆除,如果在客观上真的需要在某些地区建设一些东西,政府还是能够给予一定帮助的。因此,罚款并保留使用是现阶段比较奏效的一种措施。

(四)残值收购并拆除

违章建筑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出了成本修建,出于人性化管理及和谐社会构建的需要,我们对违建也尽量保证老百姓的利益不受损失,所以可以进行残余收购,对修建房屋的成本给予一定的补贴,然后对违建进行全部拆除,这不仅保证了国家建筑的一些标准和规范不受侵犯,同时也对教育了老百姓维护城市形象以后不再乱搭乱建。如果残值收购不能形成共识,那么就一分钱不给全部拆除并作警示教育,这样还能震摄其它的违章建设。

二、违章建筑的预防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很多人都知道违章建筑会受到处罚,会影响其他人的生活和工作,但现阶段的违章建筑屡禁不止,从根源上来说,多数的人根本就不知道那些建筑属于违章建筑,哪些地区不能进行建筑。主观的臆断是造成违章建筑泛滥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将来的工作中,必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普及违章建筑的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以及处罚措施,让人们对其有一个直观性的了解,无论是在概念方面还是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这样才能保证违章建筑在人们的心中,形成一道无法跨过的警戒线。

(二)政府和国家在建筑方面对群众的实际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查

从客观方面来说,现阶段的城市建筑不断的增加,按道理说应该给予了居民很大的帮助,违章建筑应该有所降低。而居高不下的违章建筑数量仍然让人费解。经过一定的调查,我们发现现阶段的一些城市建筑根本就不是居民所需要的,很多地区的居民完全是在硬性的接受政府“塞给”他们的建筑,因此才有了违章建筑的出现。本文认为,在将来的工作中,必须在建筑某些工程之前,对周围的群众进行一定的调查,彻底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让建筑的实用性达到一个较好的标准。这样才能对居民的生活和工作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从根源上杜绝违章建筑的出现。另一方面,在出现违章建筑的地方,进行系统的分析,看看有没有可能发展成为有利的建筑,如果可以,政府和居民共同出资合作的方式也是可以考虑的。一切都应该从实际的需求出发,这样才能得到一个较好的结果,有效的预防违章建筑的出现。

总结

本文对违章建筑的处置和预防进行了一定的探究,从全国的整体情况来看,很多地区的违章建筑都在有效的减少,而且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也更加的人性化,与居民的沟通和协调也更加的顺利。有些违章建筑不仅得到了有效的处理,城市的发展也获得了较大的提升。在客观上将问题彻底解决,相信将来会有一个更大的建树。

参考文献

[1]李海军.违章建筑执行任务[J].人民司法,2007(07).

[2]黄祝祯.侵害违章建筑的侵权责任[J].法制与社会,2008(21).

[3]张琛.论房屋拆迁中对违章建筑的界定与处置[J].中国城市经济,2012(03).

作者简介

违章建筑范文第3篇

一、整治范围

(一)对年10月1日以来阳城市规划区和沅公路阳段沿线已建成和在建的所有违法违章建筑进行全面清理整治,分门别类进行处理。

(二)违法违章建筑规模大、群众反映强烈的;涉嫌非法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可延伸至以前年度。

二、重点整治对象

(一)涉嫌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的;

(二)涉嫌从事非法房地产建设、经营的;

(三)违法违章建筑规模大、群众反映强烈的;

(四)公职人员(含村、社区工作人员)参与、支持、包庇违法违章建设等行为的。

三、对已建成的违法违章建筑限期自行拆除,未自行拆除的将依法,没收实物,没收违法所得,并给予经济处罚。

四、在建违法违章建筑一律停工,接受处理。

五、对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的,非法从事房地产建设、经营的,依法追究经济、行政、法律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从严惩处。

对暴力抗拒违建行动的行为,依法予以严惩。

对公职人员(含村、社区工作人员)参与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参与违法违章建设、经营的,由监察部门立案查处;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严惩。

六、区人民政府将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统一朝向、统一色彩的标准,加快安置点建设步伐,确保规范有序安置。

七、凡已建成和在建的非法房地产建设工程,自本通告之日起一个月内主动申报、接受处理的,可依法从宽处理;自动拆除违法违章建筑的,可视具体情况一次性给予适当拆除费用补偿。

违章建筑范文第4篇

2012年年初,有市民向阳江市规划部门举报一违章建筑,规划局判明该违章建筑物处于城市道路规划红线图内,属于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城市规划实施影响的情形,因而致函城管执法局进行立案调查。经核实,该违章建筑早于2011年被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行政执法人员在日常巡逻中发现,当时已经发出调查通知书和责令停止施工通知书,罚了款,并责令当事人张某到规划部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目前该案仍在处理过程中。

争议

本案在调查取证和处理过程中,多次组织案件讨论会,都难以下结论。争议集中在:

1、对违章建筑物进行罚款后,再是否违反“一事不再罚”原则。

第一种意见认为,张某未取得规划部门的报建手续即擅自进行施工,整个施工过程属同一违法行为,应视为“一事”。根据行政处罚中“一事不再罚”原则,既然已经对张某作出过一次罚款的行政处罚,就不能再对其违章建筑进行。目前持这种观点的占多数。

第二种意见认为,城管执法支队发现张某未取得规划部门的报建手续即擅自进行施工后,曾多次责令其停止施工。但刘某对城管局的责令停止施工通知熟视无睹,继续进行施工。为此城管部门对其作出作出罚款的行政处罚,并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施工到相关部门补办手续。这一处罚决定应视为对一个违法行为处罚的终结。而张某缴纳罚款后并没有到相关部门补办手续,反而继续进行建设,应视为违法行为一直继续存在,当然可以采取实施。

笔者倾向于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规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本案中对张某违法建筑限期自行拆除,具有法律依据。城管支队对其的第一次罚款是对其违建行为的处罚,并不是说,缴纳罚款之后你的建筑就合法了,还必须得去相关部门补办手续。当事人没有按照规定补办手续,其建筑物的违法事实应该说一直存在。如果说缴完罚款后违法建筑就合法了,这与法相悖,势必造成当事人误以为缴纳了罚款违章建筑就变成合法了,将会出现“以罚代管”的局面,以后难以收拾。

其次,《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一事不再罚原则在《行政处罚法》中只规定了对同一违法行为不能给予两次或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限期拆除的性质是否属于行政处罚,在理论界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八条明确规定了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以及行政拘留等六类行政处罚措施,限期拆除并没有归为其中之一。国务院法制办在对四川省法制办《关于“责令限期拆除”是否是行政处罚行为的请示》(川府法〔2000〕68号)作出的答复中明确提出: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三条关于“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的规定,《城市规划法》第四十条规定的“责令限期拆除”,不应当理解为行政处罚行为。既然国务院法制办的权威解释认为责令限期拆除不属于行政处罚,也就不存在“一事不再罚”的问题。

2、对违章建筑物进行罚款并责令补办手续是否就是对其进行合法化追认。

第一种意见认为,对违章建筑物进行罚款并责令补办手续就是对其进行合法化追认。

第二种意见认为,只有当事人补办了手续才算是对违章建筑物进行合法化追认。

笔者认为,补办手续后的违章建筑可转为合法,没有补办手续就仍然属于违章建筑。众所周知,法律没有赋予当事人对违章建筑物的房屋所有权。但作为该原则的例外,对于部分设计正规、结构合理的违章建筑,只要不影响整体规划,在责令当事人办理有关手续后,可以确认当事人的房屋所有权。对于历史遗留的违章建筑,按照法律的规定,也可以确认其房屋所有权,从而转化为合法的房地产。从行政管理法规来看,违章建筑只要补办相关合法手续的,违章建筑即可为合法建筑物,也就是说,违章建筑虽然本身是违反法律规定的,但不是绝对的。比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关于房屋所有权登记工作中对违章建筑处理的原则意见》就有过类似规定,我认为仍然具有参考意义。

具体到在本案中,虽然当事人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即擅自进行房屋施工,而被城管部门进行处罚,但当事人未按照处罚决定书的规定要求去补办规划许可手续,其违法建设行为不能以缴纳了罚款而终结。该建筑物也不能以被罚过款而成为合法建筑物,其违法行为处于连续状态,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也同样处于连续状态。如今,根据市规划部门的认定,当事人的违章建筑属于不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城市规划实施影响的情形,对其作出限期拆除的处理决定于理有据。

合法化追认的实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规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该条款显然区分了不同情况,对违章建筑的处理方式包括:停止建设、限期拆除、予以没收和补办手续、并处罚款;

在具体适用时,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如果该建设工程处在正在建设过程之中,则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责令其停止建设;如果该建设工程已经完工,且严重影响城市规划,则应当作出限期拆除,或者予以没收的处理;如果该建设工程已经完工,虽然“影响城市规划,但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可作出补办手续,并处罚款的处理。

补办手续,是对违章建筑的事后确认,使之合法化;对经过处罚后可以补办手续的,由违章建筑的当事人到相关行政部门补办手续。

那么哪些违章建筑可以通过补办手续使之合法化呢?笔者认为,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于1988年颁布的《关于房屋所有权登记工作中对违章建筑处理的原则意见》从违章建筑形成时间、所处地域、产生的影响三个方面提出了“三从宽三从严”的方针,对现在处置违章建筑仍有参考意义。

违章建筑物的性质转化应当严格遵循一些原则:其一、地域界限。凡影响近期规划或城市开发的重要地段的违章建筑,应从严处理,一般不能通过事后追认为合法建筑。其他规划开发地区则可以本着节约建筑成本的目的适当放宽处理。其二、影响市政重大项目的,如直接影响交通、消防、市政设施、房屋修缮施工、绿地、环保、防灾和邻里居住条件的违章建筑应从严处理,一般不能通过事后追认为合法建筑。其三、从宽处理须有限度。只要违章建筑的房屋建筑正规、结构合理,经过一定的申请审批程序,给予批评教育或适当罚款之后,可以补办手续,确认当事人的所有权,发给产权证件。从严处理的,坚决不予确认产权,需立即拆除的,应立即拆除;

参考文献:

[1]陈卫庆.违章建筑罚款后还能拆除吗[J].中华建设,2010年08期.

[2]违章建筑不能进行产权登记 补办手续后合法[N].辽沈晚报鞍山版.

http://.cn/htm/2009-07/16/content_779027.htm

违章建筑范文第5篇

“阿姨,您先别着急,把事情慢慢说清楚,看看我们能怎么帮到您。”

“事情是这样的……”

2012年9月份,我到超市购物,同策公司的张经理拉住我,向我推荐他们公司最新推出的度假养生合作建房项目,建房地点离天目山自然风景区很近。他说那里空气特别清新,环境也好,很清净,吃的菜都是自己种的。我想想今年上海夏天这么热,那里特别清凉,大概就31℃、32℃,到那里去避暑蛮合适的,而且空气也好,有利于身体健康。当时他们说只要和他们一起合作建房,30平方米的房子,7.8万元,我可以享有30年的居住权,我百年以后,我小孩还是可以接着住的。

他当时还承诺说:“阿姨,这房子建好后,你不仅可以用来自己居住,平日你不住的时候,也会有人统一管理,可以委托他们出租啊。租金三七开。房子地段很好的,非常好租,如果每年你住三个月,九个月出租,每年大概有3000元左右的租金,以后风景区开发好了,租金就更多了。这合作投资建房,实际上也是投资理财啊,只会赚不会亏本的。”

我当时想想觉得他说得也有道理,然后和我老头子商量,就跟着他们的免费班车到那里实地去看了一下,其实房子那时候就已经造好了,整体环境啊,交通啊,包括房子的大小、装修都很不错的,我们也是很满意的,当即就表示想要投资一套。

那个张经理当时说他们只是中间人,房子的真正主人是一姓于的当地人,如果我们真的想投资,就三方在一起签一个协议。后来我们三方坐在一起,谈了一下,觉得价格各方面都还是可以接受的,所以当天就和他们签订了一份《合作建房经营协议书》,姓于的给了我们一张房屋使用权证,上面写明了我们拥有房子30年的使用权,同时,我们签订的协议上有当地村委会作为见证方,并盖了章。我想有村委会作见证,肯定很正规,也就很放心,也写了一份授权委托书,委托他们在我不住的时候出租,约定租金三七开。第二天,我就把钱汇给他们。

去年夏天我去住了两个月,开始他们也给我一点租金,后来他们经营的租金就不给我了,去年10月份我书面发函撤销委托。撤销委托后,他们未经我的授权仍然对我的房子继续经营,把我放在房间里的东西都搬出来了。今年夏天就不让我居住了。我和他们交涉也没用,就找到村委会,没想到村委会居然说协议上他们盖的章是同策公司和姓于的伪造的,他们根本没有参与这件事情,而且,这栋房子本身就没有办理相关审批手续,是违章建筑!根本不可以租给别人。我一听心急了,觉得自己的钱被骗走了!”

“余律师,我现在该怎么办?有人说在农村合作建房不是那么好建的,要满足很多的条件,有这种说法吗?”

“确实是这样的,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农村的土地系农民集体所有,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上建造房屋,对建房主体以及建房审批程序有着严格的规定。

就建房主体而言,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上建造房屋的主体必须是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同时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中规定:农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占用农民集体土地建住宅。所以,李阿姨你是城镇户口,根本不具备在农村建房的资格。

就土地而言,于女士作为土地提供方,其提供的土地可能是于女士用作住宅基地而占有、利用的集体所有的土地,也有可能该土地系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相关政府部门确认其建设用地使用权。

若该土地是于女士的宅基地,于女士就必须具有宅基地使用权证。宅基地主要农村村民用于建设住宅和厨房、厕所等设施的土地及庭院用地。宅基地上建造房屋应当用于居住,若将其运用于出租经营以谋取利益,本身就违反了宅基地的适用原则。

若该土地属于建设用地,根据《土地登记法》第33条规定,依法使用本集体土地进行建设的,当事人应当持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的批准用地文件,申请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初始登记。同时根据《土地登记法》第17条规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应当在集体土地使用证上载明。同时建造的房屋必须具备《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等相关证书。

所以,在农村投资建房有很严格的审批手续。像你参与的这类投资建房活动,大多数情况下你与对方均不具备一个建房经营的资质。”

“那这份合同的效力该如何认定,现在我不要房子了,我的投资款到底能不能要回来?”

“《合同法》第52条明确规定了,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这份合同无论作为合作建房合同,还是作为租赁合同,都应当认定为无效。

如果合同为合作建房合同,就我们前面的分析,你系城镇户口,实则不具备在农村投资建房的资质,因为你不具备合同主体资格,且违反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当然无效。

如果这份合同以租赁合同来认定,首先,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该房屋没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相关证件,系违章建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出租人就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建设的房屋,与承租人订立的租赁合同无效。虽然这是对城镇房屋租赁合同做的相关规定,但是在审理中,一般对于农村的违章建筑租赁合同进行效力认定时,法院同样会援引此司法解释,认定该租赁合同无效。

同时,你们在协议中双方约定的租赁期限为30年,根据《合同法》第214的规定“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超过二十年的,超过部分无效。所以协议中约定的30年使用权,后10年一定是无效的。

由此我们可以认定,这份所谓的合作建房经营协议书,因为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应当无效。对于无效后的处理,我们一般主张恢复原状,即要求对方返还你所支付的7.8万元投资款项,并且同策公司与于女士承担连带还款责任。”

“那余律师,我们之间签订的这份协议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协议?我们之间签订了委托出租协议,我是否可以任意解除委托协议?他们未经我同意擅自出租房屋,我对此能追究他们的何种责任?”

“就定性问题,根据协议的约定,你支付7.8万元钱款,从而享有房屋30年的使用权,且签订协议之时,房屋已经建造完成,就合同内容而言,你们双方并不是就合作建房达成一致的合意,实际上你们之间的法律关系是租赁关系,所以该份协议应当认定为租赁合同。

至于委托协议,在你授权对方对你房屋进行管理、出租的情况下,对方有权按照委托协议约定,对房屋进行管理、出租,并按约定收取相应报酬。根据《合同法》第410条的规定,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所以你有权利任意解除委托协议。

至于解除委托协议后,对方未经你同意擅自出租房屋,你可以按照合作建房协议的约定,追究其违约责任。但是我必须提醒你的是,追究其违约责任必须以你承认合作建房协议有效的前提下方能主张,可以说这份委托协议是合作建房协议的从合同,它的从属性主要表现在它的成立以主合同的成立为前提、主合同消灭,从合同当然消灭。根据我们之前的分析,该合作建房协议系无效合同,所以,你们之间订立的委托协议也是无效的。一旦你要认定合同无效,那么你就不能再追究其违约责任。”

经过与余律师的一番沟通交流,李老太太最终决定拿起法律的武器,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起合同纠纷,来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违章建筑范文第6篇

目前,我国城市和农村均存在一定数量的违章建筑,由于城市违章建筑所引起的法律事务也逐步增多,对与违章建筑的处理也存在许多争议。本文首先分析了违章建筑和比例原则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违章建筑处理中比例原则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城市;违章建筑;处理;比例原则

1.违章建筑的法律界定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违章建筑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那么到底什么是违章建筑,是如何进行法律界定和分类的。

1.1违章建筑的内涵

1.1.1违章建筑的定义

1980年,国务院的《批准中央气象局关于保护气象台占观测环境的通知》中首次提出违章建筑这一概念。严格来说,违章建筑是指违反了《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以及《村庄和集镇建设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房屋及设施。

1.1.2我国现行的关于违章建筑的规定

目前,我国关于违章建筑的现行法律法规是多效力层次和分散的,其适用范围也各不相同。根据效力级别的不同可以将相关法律法规分为违反法律、违反行政法规以及违反部委规章三大类。1.2违章建筑的分类目前,对与违章建筑的分类在我国的法律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地方性法规中针对违章建筑的分类较为详细。本文根据法律、行政法规以及部委规章对违章建筑的类别进行划分,主要包括程序性违章建筑以及实体性违章建筑两大类。

1.2.1程序性违章建筑

程序性违章建筑指的是建筑物本身并没有违反城市规划,只是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所造成的非法建筑。通常情况下,程序性违章建筑可以通过补办相关手续转变为合法建筑。常见的程序性违章建筑主要包括:无证规划型、临时未拆除型、擅自变更型以及不当施工型。1.2.2实体性违章建筑实体性违章建筑指的是建筑本身违反了土地管理以及城市规划的相关规定,该类建筑不能通过补办手续变为合法建筑。根据实体性违章建筑违反法律的效力级别,可以将其分为违反法律、违反行政法规以及违反部委规章三大类违章建筑。

2.比例原则的概念及判例依据

2.1比例原则的概念

比例原则又被称为禁止过渡原则,该原则指的是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的过程中应同时考虑行政目标的实现以及相对人的权益保护。假如实现行政目标的同时会损坏相对人的权益,那么应当将这种损坏降低到最小限度和范围内,两者之间应保持合适的比例及平衡。综上所述,比例原则指的是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权力时不能对相对人造成超出范围的侵害,一旦超出就不符合比例要求通常情况下,比例原则包含适当性、必要性以及相当性。

2.2比例原则的“三性”原则

2.2.1适当性原则

适当性指的是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目标应采取有助于目标实现的方法或措施。假如所采取的方法或措施并不能帮助目标的实现,那么就违反了适当性。例如,某地区的规划部门长期不予颁发《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以及《建设用地许可证》,导致许多单位和个人在没有取得许可证之前就进行施工,建成之后,规划部门通过收取罚款来处理该问题,导致出现变相收费现象。这种措施并不能促进城市规划目标的实现,违反了适应性的要求。

2.2.2必要性原则

必要性也被称作最小损害性。指的是为了实现行政目标具有多种方法和措施可供选择时,行政机关应优先选择对相对人的权益侵害最小的方法,并且不能超出必要的限度,否则被视为违反了必要性。假如,公安机关在依法追捕人员时,警察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阻止人员逃跑,如口头警告以及鸣枪警告,这时没有必要采取开枪击伤措施。这时因为口头警告以及鸣枪警告足以达到阻止人员逃跑的目的,因此应选择对相对人权益侵害最小的方法。必要性要求执法人员采取最温和的手段来达到执法目的。

2.2.3相当性原则

行政机关所采取的执法措施对相对人的权益所造成的侵害应当与所要实现的目标之间保持相对的均衡,如果两者之间显失均衡,那么就违背了相当性的要求。例如,警察使用枪支的目的是为了制服罪犯,如果警察采取鸣枪警告就足以制服罪犯,就没有必要开枪击伤罪犯。这时,如果警察采取开枪击伤的方法来制服罪犯就违反了相当性的要求,两者之间存在不均衡关系。因此,比例原则的使用是为了有效避免执法机关滥用权力。比例原则是为了要求执法机关善意行使权力,在行使权力时应慎重起见。

3.城市违章建筑处理中比例原则的应用分析

3.1比例原则

在城市违章建筑处理中应用的重要意义从我国的现状进行分析,我国的居住权保障意识淡薄,使得在拆除非法建筑时,公民的居住权无法得到应有的保护。在进行非法建筑的拆除时,经常出现野蛮驱逐、非法驱逐、“零补偿”等现象,许多居民在违章建筑被拆除之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和救济。上述均是目前违章建筑拆除时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比例原则在城市违章建筑处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在进行城市违章建筑处理中普遍存在单一性,通常使用“一拆了之”的方法进行处理,而不是严格按照违章建筑的具体情况进行区分,也没有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罚。这种处理方法无法实现对公民权利的保护、社会资源的保护以及建设成本的节约。为了有效解决上述单一的违章建筑的处理方法所带来的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罚以防止处罚过程中存在歧视现象。除此之外,执法机关还应根据违法建筑的类别、危害、位置、行为目标及其他因素等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违章建筑的存在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如历史遗留问题、社会背景、人均居住面积小、人口多就业岗位少、建设管理不规范、经济发展不均衡等。

3.2比例原则在城市违章建筑处理中的应用

由于城市违章建筑的违法严重性的标准有所不同,因此,根据比例原则采取不同的处置方式。下面对比例原则在城市违章建筑处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讨论。

3.2.1比例原则下违章建筑的拆除

按照比例原则的相关规定,下述违章建筑应进行拆除:第一,经过检测部门的检定,建筑房屋的质量不满足国家以及当地相关标准,并且存在严重的安全和质量隐患,并且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消除质量安全隐患的违章建筑应当拆除;第二,违章建筑所使用的是耕地,并且土地的总体规划为基本农田和农用地的违章建筑应当拆除;第三,违章建筑所占用的水源属于一级保护区的违章建筑应当拆除;第四,违章建筑占用河道、公共道路、压站地下管线、绿地的违章建筑应当拆除;第五,违章建筑严重影响土地的总体利用规划以及城镇规划的应当拆除;第六,违章建筑严重破坏风景名胜区以及文物保护区的应当拆除。根据比例原则的要求,违章建筑的拆除应根据所在位置确定以及对公共利益的影响程度来决定是否应当拆除。

3.2.2比例原则下违章建筑程序中的转正合法化

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控制性程序的建筑,也就是没有行政许可文件,尚未领取相关证件或者是超出许可范围所建立的建筑物,即使该建筑并没有从实质上违反城乡规划,但是违反了程序性法律以及建造程序的建筑物同样为违章建筑。该类违章建筑可以根据一定的程序进行建筑执照的申领,使其成为合法建筑,及上文提到的程序性违章建筑。根据比例原则,从程序上来看行政主体所采取的处理措施和相应达到的目标之间应当存在合理的对应关系。对于违反程序严重的建筑应当拆除,对于违反程序严重程度较小的建筑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转正合法化处理。

3.2.3比例原则下对产权房的处理

目前,我国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小产权房已经建成,并不能进行简单地拆除处理。尽管这些小产权房并不符合建设规划以及土地利用的规定,也没有缴纳土地出让金等相关税费。但这些小产权房已经出售,强行拆除会造成恶劣的影响。此时,应根据比例原则的适当性要求,承认这些小产权房的合法性,但应补缴相关的税费。并根据实际情况,根据比例原则进行处理。对于不符合土地规划的小产权房,属于违章建筑,原则上应进行拆除。结语违章建筑的处理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产物,相关法律法规也需要经过长期的过程进行完善。违章建筑的处理不仅关系到公民的权利,同时与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息息相关。比例原则是我国行政法中的帝王条款,在我国行政法中具有重要地位。比例原则要求国家在行驶权利时应同时考虑到公共目标的实现以及公民权利的保护。比例原则在违章建筑处理中的应用有助于维护公民的个人利益及公共利益。

参考文献:

[1]苏国华.中国处理违章建筑的法律制度研究[J].经济法论坛,2009:494-524.

[2]李文溥,林民书,林枫.城市郊区外生型农村城市化研究——厦门市禾山镇的案例分析[J].东南学术,2003(4):109-119.

[3]秦晖.城市新贫民的居住权问题——如何看待“棚户区”“违章建筑”“城中村”和“廉租房”[J].社会科学论坛,2012(1):195-219.

[4]王达.违法建设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羁绊——《关于规范城乡规划行政处罚裁量权的指导意见》解读[J].中国房地产,2012(21):7-10.

[5]张英周.违章建筑的物权效力——以违章建筑的物权效力对租赁合同影响为视角[J].法律适用,2011(2):82-85.

违章建筑范文第7篇

【关 键 词】违章建筑 私权保护 合理利用

一、违章建筑的法律定位和分析

(一)违章建筑的界定和类型。由于各地在地理、文化、经济等方面差异较大,且实务中法规、规章一直被作为规制违章建筑的法律依据,所以本文不区分违章建筑和违法建筑,且认为违章建筑的范围应囊括一切违反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建筑物,其分类及其逻辑联系见表一。

表一 违章建筑的分类及其逻辑联系

其中按违反法律法规程度的分类有重要意义,违法程度以及对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的损害程度不同,法律对建造人的私权保护态度及违章建筑的利用关系应有较大差别,应分别调整,本文也将分别讨论。

(二)违章建筑的法律性质和权属。目前,对违章建筑的法律定性有不动产所有权说,动产所有权说及占有权说三种观点。笔者赞成占有权说,即建造人仅以其占有的事实受到法律保护。

首先,只要特定的人对特定物构成事实上的控制就被认定为占有。在权利人不方便或不可能行使权利的情况下,由占有人提起占有保护。即违章建筑建造人及其他占有人基于对违章建筑的实际控制这一占有事实,应当受到占有保护制度的调整。

其次,对违章建筑不予以任何形式的保护,等同于置其于法律不予规制的“真空地带”,既破坏了法律的权威性,也不利于定分止争。因此,有必要以法律规范的形式对占有人给予一定程度的保护。

二、对违章建筑占有人的私权保护

在相应的行政主管机关未对违章建筑进行认定及处罚之前,基于占有事实,可对其进行合同法和物权法两个层面上的保护。

(一)违章建筑占有人的合同法保护。就程序性违章建筑,标的物的违法性并不能简单地推出法律行为的违法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将导致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之一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限定为“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程序性违章建筑虽有悖行政管理,但违法层次较低且损害较小,故应排除在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适用范围之外。再者,我国“由于私法精神的长期缺位,‘违法=无效’的观念根深蒂固,司法审判中的合同无效甚至曾达到全部合同纠纷案件的40%-50%。”[1]因此简单将以程序性违章建筑为标的物的合同视为无效,已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现状和迫切需求。因建造人对违章建筑无所有权而处于无权处分人的地位,故以程序性违章建筑为标的物的合同应被认定为效力待定的合同,而其中涉及的追认权应由相应有权行政主管部门享有,首先由最高主管部门制定认定追认权标准的规章,再在具体案件中由执法机关视合同相对人的主观等情况做出是否追认的决定。

就实质性违章建筑,由于严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且严重侵害他人甚至公共利益,即违背了“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故不论公法还是私法层面都应采取严格否定态度,此类违章建筑为标的物的合同都应当视为无效。

(二)违章建筑占有人的物权法保护。违章建筑占有人的物权保护,是指当占有人的占有状态受到非法侵害时,赋予占有人在一定限度内类似物权尤其是所有权的保护手段。由于我国《物权法》确定的物权变动的区分原则,占有人对违章建筑仅存在占有的事实状态而不享有所有权,故无论程序性违章建筑或实质性违章建筑都无任何他物权的存在。

由于对占有的保护是基于占有的权利推定效力和维护交易安全的考虑,违章建筑的占有人也相应地享有占有保护制度中的占有物返还请求权、占有妨害除去请求权和占有妨害防止请求权,而且受保护的占有人不限于违章建筑的建造人,还包括基于以违章建筑为标的物的合同而占有的其他占有人。另外,受到物权法保护的对象应及于有关行政主管机关作出处罚前的各类违章建筑,包括实质性违章建筑。

三、对违章建筑的合理利用

客观上,违章建筑的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本身价值较大甚至可能进一步创造价值,从法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建构一个符合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违章建筑处理制度,是违章建筑社会关系效益性的内在延伸,也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契合。

(一)美国和台湾地区经验借鉴。我国经济正处速发展时期,快速城市化引发的一系列矛盾也接踵而至,与战后美国的发展历程相似,其成功经验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同属大陆法系并具有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的我国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更值得借鉴。

美国对违章建筑的处理制度主要包括:[2]

第一,美国在宪法层面授权了州政府没收违章建筑的权力,并相对应地建立了相关的听证程序以确保建造人的抗辩权。第二,美国设立了VBT计划,即旨在将合法没收的违章建筑予以转让的程序,并设置了相关配套措施,如通知程序等。第三,美国各地方立法又针对自身实际情况采取了不同措施,如:纽约地方立法将违章建筑转让给独立的房屋公司;芝加哥地方立法则由行政机关直接在一定条件下以极低价格将违章建筑转让给第三方。

我国台湾地区对违章建筑的处理制度主要包括:[3]

第一,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统一的“立法”体系,在“法律”的层面上明确界定违章建筑,从而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执法的混乱局面。第二,区分实质性和程序性违章建筑采取不同处理措施,并且对程序性违章建筑也区分不同情况处理。第三,将违章建筑所产生的环境外部性关系及其影响层面的差异作为其管理策略的考虑因素,“对应管理策略可包括、限期改善、或征影响费。”[4]

(二)城乡统筹规划视野下的违章建筑利用制度。随着城乡统筹的快速推进,暴露出“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失地农民问题。”[5]违章建筑利用制度的构建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尖锐的社会矛盾,既可加强社会民生保障也能加快城市化进程。

鉴于实质性违章建筑严重违法并损害他人甚至公共利益,且与城市规划相悖而无法补正,本文仅探讨程序性违章建筑的利用制度。

2010年重庆开始推广的公共租赁房制度对无住房或住房困难家庭无疑是一利好消息,但随着公租房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加之其资金占用周期长和投资回报率低等特点,建设资金压力之大可想而知。”[6]而在资源稀缺条件下必须考虑降低交易和制度成本,所以将违章建筑利用制度嵌入公租房制度既可解决违章建筑的后续处理问题,又能一定程度缓解公租房的建设资金问题。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步,由相关专业鉴定机构对没收的违章建筑进行评估,确定其是否适合作为公租房。例如,若房源过于分散,会加大了管理成本,则不适合列入公租房的范畴。此时可将其转让给以低收入群体为代表的第三方,具体实施程序及细则可参照美国的VBT计划。

第二步,对于符合公租房制度标准的违章建筑,首先应当进行相应的通知程序和听证程序,然后由有权行政主管部门将经鉴定合格的违章建筑统一补办手续,予以转化为合法建筑。转化后其所有权人应该是国家,但仍需进行登记,因为它并非自然资源,该所有权的设立也非源自政府的征收决定,不属于免于登记的情况;而且违章建筑还牵涉到合同相对人、相邻权人等一系列主体。

第三步,将补正后的违章建筑进行统一修葺。该行为应由公开的招投标程序确定具有相关资质的公司承担,只有进行市场化的专业运作,才能避免执法效率低下以及权力寻租等问题。

第四步,将修葺后的违章建筑纳入公租房公开透明的统一运作模式。而运作过程中要公开各阶段相关信息,让公众参与监督。例如,租住名额实行摇号分配,限制房屋自由流通,利害关系人享有申请复议或的权利等。

违章建筑利用制度与公租房制度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违章建筑得以有效利用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另一方面,节约了公租房的开发成本,更重要的是一定程度地缓和房地产市场的供求矛盾,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居住权,践行居者有其屋的社会理想,进一步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卫兵,刘正.德、日等国违反合同效力认定及其借鉴[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2]David T.Kraut.Hanging out the no vacancy sign:eliminating the blight of vacant buildings from urban areas,New York University Law Review,1999(10)

[3]黄锦堂.台北市违法建筑处理法制之研究,台北市“政府法规委员会”委托研究课题期末报告,2001

[4]曾鹏光,江哲铭,陈肇尧.违章建筑现象分类与其对外部环境冲击之研究——以台南市为例[J].住宅学报,第十九卷第二期

[5]衡爱民.从比较法视角看中国土地征收制度之完善[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5).

违章建筑范文第8篇

建立机构,加强领导

我镇于7月26日召开了清理违章建筑专项行动工作动员会议,组织镇、村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决依法行政、疏堵结合,制止各类违法建设,巩固防控成效,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从根本上打击遏制新的违法建设发生。形成全面依法查处违法建设的良好局面,保障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确保整治违法建筑工作有序开展,成立“梅花镇清理违章建筑专项行动小组”,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辉任组长,由国土所所长董志坚任副组长。成员由国土所、村建服务中心、各村主干、协管员、人大、司法所、边防所、林业站等人员组成,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推进清理整治工作。

突出重点,以点带面

镇党委政府把辖区内海滨路和梅滨路两条主干线及鸡牳沙道路两侧的违法占地违法建筑及城里新村海堤外违章搭盖作为此次综合整治的重点和突破口,对重点地方的违章建筑重点整治。以点上的突破来带动全镇全面违法建设整治工作的扎实推进。目前,已拆除道路沿线违章建筑2间,乱搭盖5处、勒令停止道路沿线违法建设行为3起,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整治措施

对违法建筑的(乱搭盖),通知其本人在规定时间内自行拆除,逾期不拆除的,由专项工作小组认定后向社会公示,并由专项工作小组通知供水、供电、有线电视等公用事业单位停止向违法建设供水、供电及其他专业服务,并由清理整治违法建筑领导小组联合相关行政执法部门予以。

健全制度,落实机制

违章建筑范文第9篇

一、拆除范围

风景名胜区规划区域内海榆中线路段两侧的违章建筑,包括:3户槟榔烘干坊(砖瓦结构)、1户两间平房(钢混)、1户在建木雕坊(钢混)、1户在建基础立柱(钢混);年建设的2户四间平房(钢混);年建设的1户槟榔烘干坊(砖瓦);年以前建设的18户砖瓦房。

二、拆除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维护被拆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以省政府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正式批复时间(2013年1月30日)为界限,此后的违章建筑一律拆除,不予补偿,此前的建筑按政策依法评估补偿拆除。

(三)集中力量对省政府批复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年1月30日)后的违章建筑进行分批次拆除。第一批拆除在建的违章建筑;第二批拆除己建的违章建筑。

三、拆除程序

拆除违章建筑工作分3个阶段进行,时间从2014年9月至2014年12月。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4年9月)。

宣传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发动广大群众积极配合依法拆除违章建筑工作。(责任单位:县管委会、县国土局、县住建局、镇府)

(二)调查取证阶段(2014年10月8日至2014年11月10日)。

1、调查摸底:对景区内的违章建筑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包括其建设区位、时间、原因、结构、面积、新旧程度、用途、是否有纠纷及土地权属等情况进行登记造册。(责任单位:县管委会、镇府)

2、立案调查取证:根据调查摸底情况及相关材料对违章建筑进行立案,并实地调查取证和认定。(责任单位:县国土局、县住建局)

3、对认定为《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正式实施时间(2013年1月30日)前建设的违章建筑,委托具备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给予补偿。(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县管委会、镇府)

4、案件处理:根据违章建筑的查证和认定结果,作出《限期拆除违章建筑的通知》,送达违章建筑当事人,并与违建当事人签订自行拆除协议书。(责任单位:县土地和规划建设综合执法局)

(三)实施拆除阶段(2014年10月20日至2014年12月10日)。

1、自行拆除:违建户主按照拆除协议,在规定时间内自行拆除违章建筑。

2、:对拒不签订拆除协议或在协议规定期限内未自行拆除的违章建筑,县政府组织力量依法实施。拆除工作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首先拆除目前在建的违章建筑,接着拆除《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正式实施(2013年1月30日)后建设的违章建筑。

第二步:拆除原《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1993年6月实施)至《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年1月30日实施)期间建设的违章建筑。

第三步:拆除原《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实施时间(1993年6月)前建设的违章建筑。

(责任单位:县土地和规划建设综合执法局、县公安局、县卫生局)

四、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景区违章建筑拆除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景区违章建筑拆除行动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管委会。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将任务、责任、进度分解到责任单位,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二)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各责任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力做好风景名胜区拆除违建工作。

(三)广泛宣传,深入动员

各责任单位要深入做好对被拆除违章建筑当事人的宣传和劝解工作,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动员其自行拆除,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巩固成果,长效管理

违章建筑范文第10篇

集中清理整治违法违章建筑,是保障规划实施、提升城市形象的迫切需要,是顺应群众意愿、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行动,是弘扬社会正气、坚持依法行政的客观要求,是一项顺应民意,势在必行的重要工作。刚才丁县长代表县政府作了振奋人心的动员报告,使我们进一步增强了打好拆违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是我们规划部门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的决定,认真做好如下几个

方面的工作:

一、迅速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迅速组织召开局系统专题会议,学习本次会议精神,使全局上下充分认识本次行动的重要意

义,明确目标任务和方法步骤,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进一步摸清情况,对号入座。组织专班对城区范围内2008年以来的各类违法违章建筑进行全面摸排,根据性质进行分类登记,看哪些是无土地证、无规划许可证、无建筑施工许可证建设的;哪些是超出土地证范围建设的;哪些是超面积超层建设的。然后按照拆违方案的要求,区分违章性质进行处理,重点打击恶意违建的行为。

三、坚持依法行政,打赢拆违攻坚战。严格依照《城乡规划法》和《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在行动中坚持“三严”,做到“三到位”。即严明纪律、严格执法、严守执法程序,做到监管到位、宣传到位、措施到位。无论涉及到哪个处理对象,做到不说情、不袒护、不包庇。同时最大限度地争取最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努力使这项工作成为政府依法行政的范例,成为群众守法教育的范例。让这次拆违行动拆。

得理直气壮,拆得大快人心,拆出城市的新空间,拆出城市的新形象。

上一篇: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范文 下一篇:欧式建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