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婚礼邀请函范文

时间:2023-03-21 22:04:36

微信婚礼邀请函

微信婚礼邀请函范文第1篇

“你知道结婚为什么要放鞭炮吗?”甲问道。乙想了一会说:“我猜,是为了壮胆吧!”微博上的一则冷笑话,却在不经意间道出结婚的心酸与无奈。古人云:“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乃人生四大喜事,可是,随着不断高企的物价,动辄百万的婚礼却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在任何一个中型城市里,一桌酒席的报价都在500元上下,即便只请20桌,也需要1万元左右。这还没算请摄像、拍婚纱照、买新婚衣裳等若干费用。一场婚礼折腾的不仅是新郎、新娘的体力,更是折腾高堂二老的经济实力。从半个世纪前结婚时的衣服料子几吊钱,到后来的四小件、四大件,再到现在的钱、房、车一个都不能少,如今结婚的花费变得越来越简单明确,负担也更重。兜里没有个百八十万,这年头谁还敢结婚?难怪不少人慨叹自己沦为“婚奴”。

当然,话是这么说,可是那么多兜里没有百八十万的人还不是把婚结了?结婚的时候还不都是喜气洋洋、热血沸腾的?尤其是在十一这样的旺季,出个门,买个菜,都能看见装饰着鲜花、气球的婚车队。这不禁让人疑惑,结婚一定要与“顶尖”、“奢华”这样的词汇挂钩吗?记得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绝对的优雅与奢华,最大的快乐莫过于选择适合你的生活,并因此而开始琐碎的幸福。感念良深。

话又说回来,幸福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靠自己争取。如何争取,还是先从婚礼说起。

婚照篇

婚纱照非照不可吗?

好像没有婚纱照,就不算结婚。但请想一想,婚纱的流行是从什么年代开始的事情?

远的不说,就以“60后”为例吧。有理由相信大部分“60后”结婚时,都不知婚纱照为何物。大多数还是如《金婚》里演的一样,两人穿一身干净衣裳,找一照相馆,给师傅说拍结婚照;师傅拿一板凳,弄一蓝布做背景,两人在板凳上一坐,师傅说,靠近点,笑一笑,“咔嚓”一声,这婚纱照就算拍完了。简单省事,最重要的是便宜。

而现在,怎么着也得弄一浩浩荡荡的车队,配置化妆师、摄影师、造型师若干,两人找一繁花似锦的空地,或躺或坐,作回眸状、深情对望状、仰望天空状、你追我赶状。曾有幸参观过一朋友拍婚纱照,但见那哥们满头大汗,还要做出各种姿势。朋友告诉说,这辈子再也不拍婚纱照了。

婚纱照就像精致的蛋糕,再美轮美奂,甜蜜可口,吃多了也发腻。

那不妨换个角度想想,婚纱照非照不可吗?花1万块钱拍套和真人相去甚远的照片,就能代表幸福吗?

拍部微电影怎样?

姑娘们,干嘛不尝试拍部微电影呢!

微电影,不需很长,不需请导演、找编剧、找制片人,完全可以自编自导自演,既个性,又省钱,同时还过了一把导演编剧演员瘾。更重要的是,在准备剧本以及拍摄的过程中,准新人之间进行的大量协商、合作,还能给感情升温。

如果你还是觉得婚纱照非拍不可的话,那也有诸多小窍门帮您省钱。例如,在确定婚期之后,可以在婚博会上提前预定拍照日期。一般在婚博会上的预约,商家都会给出相当优惠的折扣。在拍摄的过程中,可自己准备一些服装以及化妆工具等,避免商家的额外收费。在婚纱照的制作后期,可以买好相框,自己动手制作,这比起直接买影楼上百元的相框,要节省不少。

只要有心,在婚纱照的筹备上,还是能节约不少。千万不要觉得婚纱照一生只拍一次,太过节约有吃亏的感觉。只要你开心,婚纱照还不是随时可以拍?

婚宴篇

说到婚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有调查显示,婚宴、婚房、装修、家电家具、彩礼、婚纱、婚车、婚庆、结婚用品、蜜月旅游等十项花费是结婚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其实,只要花费一点心思,浪漫和节约就能同步实现。

选对时间很重要

首先,选对时间很重要。每逢五一、十一以及传统所说的好日子,无论酒店、婚庆公司的司仪、化妆、跟拍,还是婚纱摄影等一系列结婚行业的东西,别说便宜了,价格翻倍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还得冒着没有档期的危险。其实,准新人可以将婚宴定在结婚的淡季,这样节省个20%-30%是比较容易的事情。

巧定地点

除了日期之外,婚宴的地点也很重要。准新人可以在旅游网站上搜索酒店打折信息,或者通过网络上酒店的打折服务来预订客房。这样,当你需要为远道而来的宾客们预订很多房间时,就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

如果你想要一个时下流行的露天婚礼,那就找一个外景地举行典礼。为达到省钱的目的,像什么旅游景点之类的绝对不去!必须是未开发的,最好是依山傍水、绿草如茵的地方,比如郊区山里的某个小溪畔。如果双方的亲友都不是很多的话,可以选择更有趣的婚礼地点,比如说乡间的别墅,甚至是大学校园或者博物馆,都可以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在周边风景优美的郊区或城市举行婚礼,你可以找到相同品质的服务,但是价格相对要便宜很多,光是婚宴一项就可以为你节省上万元的费用。

利用网络发请柬

传统的纸质婚礼邀请函显得精美、正式,虽然花费不高,但也是婚礼预算中不能忽略的一部分。现在网络流行的年代,不如彻底放弃纸质的邀请函,如果你有技术,可以利用软件,如PS,制作一张精美的婚礼邀请函,然后通过微博、QQ等进行邀请,这样不是省时省事又省心吗?

若你不会自己制作,那么可以找身边会的人来帮忙。如果你的宾客们都有查收邮件的习惯,那么可以通过E-mail将请柬和打印的地图、婚礼场所方位图发给他们。宾客们便可以通过邮件给你答复。这样,你就可以节省很大一笔印刷和邮寄这些附加品的费用。

如果准新人还是比较偏爱正式一点的纸质请柬的话,可以亲自制作,不必花钱雇人写,这样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婚礼菜单大瘦身

微信婚礼邀请函范文第2篇

要是这样狗血的剧情。

然后她就把这个消息通过自己的想象,写成了一篇推送。觉得他真的特别了不起,这个人他的思想方面儿都是特别的独特。

后来看他写文章里面填的那些内容,才发现原来她是真的经历了那些事情,所以才真的有感而发。

一直以来的亏不如人,其实都是真实的,感觉我在这里只是根据自己看到的那些小说和电视里面的那些情景而想到这些东西,所以根本就没有真的经历,也没有那种挣钱的感受,而他却完全不一样。

所以才看他泡心的些事情的争议和编制的时候,就一种特别震撼的感觉。

为什么账号上也关注了那些赵晓贤很有名的作家。讽刺的是,我关注,李敖的第二天他就去世了。

微信婚礼邀请函范文第3篇

为黄晓明的世纪婚礼“救命”

早在2015年年初,刘诗诗就曾发微信请吴俪芸操办自己的婚礼,但时间始终确定不下来。夏天到来之前,黄晓明“插了个队”,对外宣布和Angelababy领证,并一个电话找到了吴俪芸“救命”。官方宣布了结婚的消息后,黄晓明被上百家公司找过,甚至有人提出“免费做”。黄晓明对所有方案都不满意。

接下这单生意后,吴俪芸和黄晓明首先沟通了对这场婚礼的期望。黄晓明说,想为Angelababy圆一个公主梦。婚礼主题是古堡后花园,整个场景都围绕着欧式古堡花园风格产生。了解到两位新人一直把公益性放在心上,吴俪芸决定在婚礼中增加一个慈善的环节。“他想送一份礼物给baby,想到不如去供养527个孤儿,作为我爱妻、爱老婆的意思,有寓意的一个数字。”吴俪芸解释。

700位宾客现场见证了这场婚礼,他们都是吴俪芸与两位助理挨个打电话邀请的。吴俪芸亲自打了20多个一线艺人和导演的电话。因为宾客分量重,差不多覆盖半个演艺圈,前期不能泄露信息。

但粉丝的打扰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方案中最大的挑战。典礼当天,拥挤的粉丝和路人把上海中心周围围得水泄不通,看到明星就尖叫,道路都封闭了。吴俪芸一方面担心粉丝受伤,另一方面还担心受到干扰的市民会向警方投诉,如果警方介入,婚礼很可能被叫停。

警察还真把警车停在路旁,找她聊天了。“你们怎么管理粉丝?”“OK,我会尽快把他们赶走。”

给吴奇隆的海岛婚礼拍板

忙完黄晓明的婚礼后,吴俪芸想起了吴奇隆和刘诗诗的托付。2015年年尾,她半开玩笑半认真发微信催他们。“你们再不结婚我就没有时间给到你们啦。我给几个时间点供选择,快点回复我哪一天。” “3月20日行不行?”“好的。”婚期终于确定。

电话沟通后,吴俪芸从上海飞到北京,和吴奇隆、刘诗诗在一家高级餐厅碰了个面。他们没怎么吃东西,只顾着聊天,落实婚礼的各项流程。他们的经纪人也一起来了。“有时候你以为结婚是两个人的事情,其实不是,一般人我们会见他们父母,但艺人就见经纪人,父母没见过。”吴俪芸解释,经纪人会从他们的角度清楚地指出底线在哪里。

“保密”是操办一场明星婚礼最重要的环节。春节前几天,吴俪芸把公关负责人康鹏和另一位同事叫来开会。“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拿下了吴奇隆和刘诗诗的婚礼,现在要开始筹备了。”吴奇隆和刘诗诗都是康鹏很喜欢的演员,他得知消息后“超级兴奋、开心”。之前刚做过黄晓明的婚礼,他知道保密措施一定要做好。但老板吴俪芸这次还是提醒他们,这事要注意保密,“即便是睡在你身边的那个人也不能讲。”

吴俪芸开始构思婚礼的主题和方案。他们提供的方案一个色彩缤纷,一个偏梦幻。最后选择的是梦幻海岛世界婚礼主题。方案除了漂亮,还要考虑交通、餐饮等其他配套。吴俪芸去巴厘岛考察了几次,最后选中了在悬崖边的假日酒店。

设计邀请函和婚礼标志时,“用了WIO做标志,刚好是他们名字的缩写,挑来挑去,最终想到了用木兰花来呈现,两朵,一大一小成双成对,也是他们在剧里面的定情信物。”吴奇隆看到后告诉吴俪芸,“很喜欢”。吴俪芸还找了当地特色的舞团在欢迎晚宴上表演,请了一些摊贩、手工艺人到现场摆摊。宾客取自助餐时会经过12个摊位,每个摊位摆着不同的工艺品,尽力营造出村庄和部落的氛围。

不可复制的“成就感”

吴俪芸最初涉及的领域是时尚造型,曾给郑秀文、周杰伦、四大天王的演唱会做过造型。2003年,吴俪芸从香港来到上海,在这座城市搭建工作室,还收获了爱情。

2008年,在为刘嘉玲和梁朝伟办了婚礼之后,她从主攻时尚造型转型做婚礼。梁朝伟和刘嘉玲在不丹的婚礼,主要是经纪人操作,吴俪芸只是帮忙辅助。她感受到婚礼市场的增长,于是创办了“我要潮婚”。“做活动策划如果整个经济不好,会受影响。婚礼不一样,哪怕经济不好,都有人结婚。而且比较容易通过互联网把产业做得更大。”目前,她正在围绕婚礼上下游产业链做业务布局。

吴俪芸的梦想是做婚纱设计师,但做艺人的婚礼让她更有成就感。“你做的东西不能再复制,是一个经典。这就是成就感。”

微信婚礼邀请函范文第4篇

小鲜粮成立于2014年8月,同年年底就获得了由知名天使投资人――创业工场创始人麦刚领投的数百万元天使投资。

是什么让宠物主们抛弃了实惠方便的干粮,选择了小鲜粮这种“包月包年,每十五天配送一次的模式”?又是什么让崇尚“鼠标+水泥”模式的麦刚看上了这个另类餐饮项目呢?

小鲜粮创始人郭经纬是一位资深宠物爱好者,有二十多年的养宠经历。2014年4月,他创办了一个宠物安全服务平台――“看到网”(目前交由合作伙伴管理),先后推出过“看到卡”(宠物防丢卡)、健康喂食器和喂水器等一系列宠物用品,每款产品推出前后都与宠物主们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并搭建了基于宠物的垂直社群,这也为“小鲜粮”快速进入宠物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郭经纬创办小鲜粮不仅是出于对宠物的热爱,还因为他看到了狗粮在中国的巨大市场,他估计,中国大概有4000~5000万只宠物狗,按照每只狗1500~2000元/年的食物消费算的话,中国的狗粮市场应该有600~800亿元。

聚焦产品

郭经纬对小鲜粮的定位是“预订制宠物新鲜食品”,小鲜粮的狗粮每15天配送一次。由于新鲜狗粮不易保存,为了确保出厂到狗狗食用的时间尽量缩短,小鲜粮不零售,只接受预定生产,并且只能包年、包月购买。

“我觉得宠物就应该吃新鲜的东西,这是它们应该有的基本生活状态。”郭经纬说:“传统的狗粮都是面向库存生产的,从出厂到狗狗正式食用,需经历商、经销商、门店等多个中间环节,这样的狗粮无法保持新鲜,并且为了防止腐坏必须加入各种添加剂。”而他和他的团队想做的,是真正能让狗狗安心食用的、完全无添加剂的新鲜粮,所以必须要预订生产,确保从出厂到食用的时间间隔不会太长。

如果没有之前良好的用户基础,这会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事实上,2014年9月23日,郭经纬在微信上体验装预订的消息,打出“让狗狗每天吃到新鲜粮”的口号后,就迅速获得了1528位用户的支持,并同时获得了500多份订单。

为了实现“让它吃点好的”这一初衷,郭经纬坚持不在产品中放任何添加剂,为了研究出更满意,让宠物主人更放心的产品,三个月内小鲜粮的团队对产品进行了9次改良。从配方、生产工艺、包装形象、配送方式、订购方式到配送周期等环节,都进行了细节性的深入思考和改进。比如,一开始小鲜粮的包装袋设计是方形,为了方便挤出食物,现在改成了长方形,而为了“拆开包装袋挤粮食可以像挤牙膏一样方便”,未来可能还会再次改进。为了把产品做到最好,小鲜粮目前只做狗粮,不做其他宠物粮。

郭经纬不仅在质量上严格把关,也非常注重对感性元素的注入。从外箱到内包装,再到随箱配备的冰袋可以说是集体卖萌,让收货的宠物主们直呼“好有爱”,并纷纷发微博晒图。宠物主们可能不知道小鲜粮的最新卖萌包装出自《十万个冷笑话》的签约画师之手。

主攻线下活动

今年的五一期间,小鲜粮举办了两个线下活动,一个是在广州南湖游乐园举行的南湖宠物嘉年华,另一个是带狗狗参观在广州莲花山国际游艇会展中心举行的2015海陆空盛筵暨中国(广州)国际游艇、房车、通用航空博览交易会。

在南湖宠物嘉年华活动中,出现了狗狗版的“非诚勿扰”,小到博美犬、小鹿犬,大到阿拉斯加雪橇犬,大白熊犬等60余对狗狗,在这里情定终身。小鲜粮为此次婚礼特地准备了丰盛的婚宴,宴请结婚的狗狗和它们的嘉宾。婚宴菜品共9种,取天长地久之意,与人类的婚宴一样,此次提供的菜品也都起了富有寓意的名字:富贵鸭丝、凤凰来舞、喜气洋洋、四喜丸子、心心相印、旺旺寿司、花好月圆、美好生活、罗马假日。可以说狗狗们在这里玩得开心,吃得更开心。

而在国际游艇会上的活动狗狗们的待遇更是高大上。开展前,小鲜粮为50多只狗狗发出了邀请函,让狗狗们带着主人在5月1日和2日全程游览海陆空盛筵。展会上狗狗们不仅登上了房车、游艇,还坐上了直升机,走了T台。郭经纬对此次的活动解释是:“一是因为现在很多高收入家庭都拥有宠物,我们通过邀请狗狗进而邀请主人的方式,让更多的人重视宠物在家庭中的地位。其次现在市场上的狗粮大多给人的印象都比较低端,而小鲜粮就是狗粮界的游艇和直升机,希望能带动整个狗狗食品行业的品质,让狗狗吃得更好,甚至要让狗狗吃得比人还好。我们相信极致的产品追求会带来用户的认可。”当然,两个活动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布局未来

在获得麦刚的投资后,郭经纬打算将这笔资金用于品牌建设及在广州建立中央厨房和体验店。他认为这样可以更好地增加用户线下体验与互动。

微信婚礼邀请函范文第5篇

珠江上流动的婚宴

所有的梦幻婚礼,都是从一段两情相悦的故事开始的。

骆琦 现任澳门元盛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因参加《非诚勿扰》而在网络上走红,成为以最短时间成为最多次“心动女生”的女嘉宾,总共参加46期,成为“心动女生”29次。

大气奢华的游船、豪华的入场式、衣香鬓影的嘉宾,2013年年底的那天,路过广州“小蛮腰”(广州塔)的人都纷纷驻足,往熙熙攘攘的人群瞄上几眼,一个女孩在父亲的牵引下款款走来,她身着洁白婚纱,幸福得笑眯了眼睛,那是骆琦,那是属于她与奚世源的橙色婚礼。

“非诚勿扰女嘉宾”、“心动女神”、“豪门女”、“白富美”,贴在骆琦身上的标签太多了。但骆琦更愿意称自己为“创二代”。大学毕业后,不同一般的“富二代”等着继承家族事业,她选择自己创业,成立澳门元盛国际投资有限公司。

她独立、慧质、姿态高雅且平易近人,没有“富二代”的架子。《非诚勿扰》的工作人员对她印象深刻:“她看到谁都会友好地点点头。”有一次,化妆室新来的小妹由于没把她的眼妆画好而受到批评。骆琦心里过意不去,悄悄安慰小妹说:“我很喜欢这种风格。”

这样一个善解人意的女子,骨子里对爱情却很执着。她在《非诚勿扰》的开场白让人印象深刻,她说:“我是来自澳门的骆琦,我从小是一个在混合文化里面长大的女孩子,所以我特别希望能够找一个懂东方的西方人,或者懂西方的东方人。我对爱情的要求并不高,我不要求永生永世,也不要求一生一世,只要像澳门回归一样,相爱忠诚的基本国策50年不变,我就心满意足了。”她在节目上曾多次被选为“心动女生”,许多男嘉宾为了她报名参加节目,却都一一被其拒绝。即使是最后在节目上与其牵手的台湾男孩林汉奇,最终也没能捕获女神的心。骆琦说:“我不会随便牵手,更不会随便放手。”

当许多自以为成熟的年轻人不再相信爱情,把劈腿、离婚当成家常的时候,生在富豪圈的骆琦却仍然信仰爱情。她说:“爱情是一种信仰,就像信仰主,只要你觉得它在,就会一直为它修行。”她认为,决定和一个人一起生活的原因有三点:第一是有感觉有火花有激情。其次是大家要有很好的精神上的沟通,最后要有对感情的坚守和不离不弃,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在一起。对于爱情,她的想法有些与众不同,她是先想好了这三点,不管对方帅不帅,有没有钱,事业怎样,若是帅、多金、有能力,就当成是意外收获,当成是福利。若是没有也不要强求对方。

爱很奇妙,也很公平,往往是,相信爱情的人才能收获真爱。骆琦的现任先生奚世源满足她对爱情的所有幻想,他是中国和美国(祖籍丹麦)的混血儿,长期居住在中国。他既懂得东方文化,又深谙西方文化,在生活上,他能把两方面文化都处理得很好。他高大帅气,跟他站在一起,原本身材就娇小的骆琦显得更像小鸟依人。他们相遇于偶然,那是青英会的聚会饭局,一群社会精英在郎朗的酒吧里喝酒聊天。后来朋友们开始起哄,在朋友的推搡下,骆琦与台上的美国乐队即兴合奏了一段爵士乐。慵懒的曲调,熟练弹奏的双手,温柔娴静的东方女子,这一切引起奚世源极大的兴趣。他决心要认识台上这个女孩,于是在正佳少东谢萌的介绍下,他们彼此互留了电话。

骆琦与奚世源吃的第一顿饭让她永生难忘,那既不是优雅的西餐,也不是豪华的海鲜大宴,而是fofo,不为人所熟知的非洲菜。面对她的不解,奚世源这样解释:“带你吃好吃的人太多,带你去吃好吃的你不会记得我。如果你觉得亏了,想吃一顿好的赚回来,就会接受我第二次约会。”奚世源的睿智幽默打动了骆琦,一段美妙的姻缘就此开始。

骆琦有句名言:“动情有两种,一种是感动,因为他真心对你好,另一种是打动,因为他足够吸引你。”而奚世源两种皆备。他阳光幽默、谈吐大方,吸引骆琦去喜欢他,同时又因他的细心温柔,让骆琦备受感动,让她确定自己的心意。谁能想到一个粗壮的西方大男孩能够每晚为脚痛的她按脚,谁又能想到他为了跟她父亲打好关系,即使不喜欢喝酒也逼自己去喝。

他们相恋一年,便决定结婚,因此一度被外界定义为“闪婚”。其实一年的时间一点也不短,遇到对的人,心意相通,感情就进入得很快,相互了解也会足够深。一年,足够确定自己的心意,一年,足够约定美好的未来。奚世源让骆琦重新认识了爱情,骆琦坦言,以前不够了解自己想要什么,只有经历过,遇到过一些人和事,在他们身上重新认识自己,然后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想要的是这个,于是她决定要和他牵手,一起步入婚姻的殿堂。

因为爱得深,才爱出了仔细,爱出了用心,奚世源用行动证明了他对“女神”的爱。一场精致奢华的橙色婚礼,大到游船、乐队,小到斑斓的鸡尾酒、唯美的马卡龙蛋糕,都是奚世源一手策划。从迎宾到仪式再到晚宴再到送客。这个阳光开朗的西方绅士,倾尽心思。他们爱情的果实在广州地标“小蛮腰”下被亲朋好友们见证。

一艘豪华的游船分为上中下三层,第一层是宴会厅,第二层是活动厅,第三层则是仪式厅。宾客们先进入第二层甲板签到收礼,欣赏茶艺、花艺及乐队表演,游船开始启动,在珠江上航行,透明的三角杯里装着颜色各异充满奇幻色彩的鸡尾酒,宾客们每人手执一杯,或嬉笑或闲聊。

船至海印桥下,桥上飘落印着“Luxio”的横幅,那是骆琦与奚世源姓氏的合称,象征着从今以后他们便是一体的。“你说,让我的心Luo打开,放你Xi进去,组成我们新的姓氏,从此我们是Luxio。有比这更瑰丽的合璧吗?这是我们爱情理念的缩写:Love Unified, Xanadu Is Omnipresent!真爱相随,天堂无处不在。”

船至广州大桥下,放飞100个橙色的气球。最后停靠在广州塔下,花童们抓着裙摆,新娘抓着父亲的手,向新郎缓缓走来。新娘的广雅恩师及广雅校长成了他们的证婚人,他们互相在彼此指尖套下那一枚温柔。随后那个备受期待的抛绣球环节,一群好友嘻嘻哈哈抢着花球,摄影师抓拍下美好的瞬间。到了晚宴时间,新娘为新郎即兴演奏钢琴,那景那人,还是一年前的样子。

婚礼策划师

勾勒

幸福的模样

婚宴就是一场秀,新人的每个细胞都欢呼雀跃地投入这场秀,婚礼策划师,就是这场声势浩大的真人秀的总导演。

李欣芸 著名婚礼策划师,进入婚礼行业10年,2011年通过国际婚礼统筹协会ABC认证,成为国内首位“国际认可专业婚礼顾问”。2007年4月作为合伙人之一创建美薇亭婚礼顾问,负责数位演艺人士及社会名流婚礼。担任策划总监期间曾为佟大为夫妇、聂远夫妇、邢傲伟夫妇、文章夫妇等提供婚礼服务。

“公主和王子最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不少爱情童话都有这样一个相似的结局。结尾有点单调,有点笼统,却是许多有情人梦寐以求的。

为了把幸福具体化,新人开始在婚礼花费心思。毕竟,婚礼是爱情修成正果的,感情更上一层的新节点。基于新人的期盼,婚礼策划师开始涌现,化身魔法师,给公主变出礼服和水晶鞋,坐在王子的白马上,缓缓进入殿堂……

李欣芸,就是这样一位魔法师。

很少人会想到,她的大学专业竟是化学工程专业,从事婚礼相关的工作前是外企一名高薪的白领。然而第一份工作持续不到半年,李欣芸却“突然”投身到自己完全陌生的婚礼策划行业。身边很多人很是不解,见面就问:你真的辞职了?

这个外人眼里“任性的冲动”,缘于她偶然观看了Jennifer Lopez主演的《The Wedding Planner》,“突然觉得那就是我梦寐以求的职业,是我一定能喜欢的职业,是我一定能做好的职业。”

笃定心志,她开始通过网络四处搜索关于婚礼策划的信息。恰逢“康宁婚礼”,北京一家知名的婚庆公司在招聘总经理助理。李欣芸小心翼翼地期待受到好运气的眷顾,她写了一封“很长很真挚”的自荐信。时至今日,她依稀记得,信里“幼稚”地写道,自己从小画画、大学时代组织和主持过学校各种活动,也做过活动宣传,学习过化妆和色彩搭配。末了,自己还感叹说,“不做婚礼太可惜。”

李欣芸向婚庆公司投递简历是在2003年。当时许多婚期公司青睐于聘用28岁以上的策划师,结过婚的优先考虑。不知哪里的勇气和自信,李欣芸不顾老板嫌弃自己22岁的年纪太小,最终软磨硬泡获得兼职实习的机会。老板也成为她步入婚庆行业的启蒙老师。她感谢他,给自己一个机会,也感谢最初刚刚毕业带着几分青涩却十分执着的自己。“我爱各种张罗,通常张罗得都不错。婚礼策划就是将各种美的东西组合在一起。”李欣芸直言对婚礼策划的热爱。

保持策划灵感源泉

2007年,李欣芸以合伙人的身份创建了“美薇亭”婚礼顾问公司,担任公司策划总监期间曾为佟大为夫妇、文章夫妇、聂远夫妇等多对社会名流夫妻提供婚礼服务。25岁的她凭借不懈的努力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0万。然而,两年后,李欣芸再一次“任性”,成为一名独立婚礼策划师。

因为在最忙的时候,她一个人每个月要负责四到六场婚礼,指导十几个婚礼顾问的策划兼销售团队,每周只休息个半天。工作透支了她的时间:没有时间逛街、旅行,没有时间陪家人,更没有时间谈恋爱。她觉得自己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但放弃不等于失去。2012年的时候,李欣芸一直憧憬的生活变成了现实,“现在的我一年中会有两到三个月进修各种课程,两到三个月到世界各地旅行,做婚礼、做培训,偶尔也会和圈内好友一起组织活动。”

在她眼里,每一个婚礼都是独一无二的。虽然现在人们偏向西式婚礼,而且婚礼流程相似,但大到婚礼的主题,小至甜点都彰显绝对不同个性。新人喜欢的风格,有简约的北欧设计风,有维多利亚时代的,有法国20年代的。配合主题的颜色设计也不尽相同,“薰衣草紫搭配薄荷糖绿,或者雪蓝色搭配柠檬黄,或者雀绿搭配深一点的比较高贵的魅惑的紫色。”因为众口难调,婚礼策划师更得做足和客人的沟通工作。李欣芸说,摸清楚客人的血型、爱好、家庭教育、人生经历,细节越细,方能还原渗透着主人翁的个性婚礼。

当然,日常生活积累和知识储备也是婚礼策划师设计婚礼的灵感源泉。比如2012年7月在法国帮新人拍摄婚纱照,拍照地点囊括卢浮宫、凡尔赛宫、枫丹白露宫多个法国知名建筑。一路上新人遇到冰淇淋店、古董店、花店、古董车、复古马车,还有法国国庆焰火表演,不亚于一场灵感的饕餮。她和一大群礼服设计、花艺设计、灯光设计、平面设计、舞台设计、橱窗设计、摄影师、造型师的好友,边走边交流。就这么一个过程,她在心中默默记下许多可以运用到婚礼的元素。

为自己的爱情献礼

人们常说,厨师回到家后就不想做饭。若以此类推,婚礼策划师不会想策划自己的婚礼。李欣芸则不然。

她的婚礼在2012年9月举办。这是一场热闹有趣的婚礼,由她一手策划:婚礼主题是“美国60年代”,所有的宾客也被要求遵守60年代复古风的Dress Code入场。因为李欣芸是美剧《广告狂人》的粉丝。而丈夫高楠是一家电影公司做特效工作。

北京Hard Rock美式风格浓烈,是两人心中不二的场地之选。

为了表达复古风主题,新人使出浑身解数:婚礼以黑色与红色作为主色调,现场更是布置着新人从各处淘来的复古风小物:桃心框墨镜、玩具巴士、用美式复古海报装饰的cup cake甜品台、用来做游戏礼品的美式番茄酱罐头……连邀请函的设计都三易其稿。

这是李欣芸对自己爱情的献礼。所谓爱,一分为二,一半给丈夫,一半则给自己的职业。现场特别增加了一些以电影胶片为灵感的装饰,例如特意为新郎定制的胶片造型新郎蛋糕。此外,她信手拈来的灵感也随处可见:黑白相间的花瓶,原本就是Hard Rock餐厅里常用的,在里面插上一两支长茎玫瑰,竟然意外地契合主题。

婚礼回礼也突破了常规,有根据宾客照片精心制作而成的漫画肖像徽章,也有黑色花朵形状的陶瓷香薰烛台。在婚宴进行时,它们是点缀氛围的重要道具,等到婚礼结束,宾客就可以把它们当做回礼直接带回家,象征着把这份回忆也载回去。李欣芸参与策划的主题婚礼一向以新颖著称,最近策划的不乏“星空”、“超级玛丽”、“爱丽丝梦游仙境”、“飞屋环游记”、“阿拉丁”、“黑白配”等非传统主题。婚礼策划历时半年或一年不等。主题设计地位举足轻重。

像李欣芸一样自己设计婚礼主题的新人很多。“超级玛丽”婚礼的新人都是游戏开发公司中国区的高层。既然客人有自己的idea,李欣芸也乐于和团队倾情帮他们打造这个奇趣婚礼。不过,理想的婚礼需要所有元素都来支撑凸显主题,但“超级玛丽做不到百分之一百”。相比“‘黑白配’做到了绝对呼应,饭后甜点‘炼乳龟苓膏’也是黑白配的点睛之作”。

高端在于细节

李欣芸策划的婚礼以30万起步收费,现在一年接不到10场。到目前为止,她策划过的最高规格的婚礼花费约400多万。其中有100万用在搭建帐篷上,据说,搭建团队来自德国一家公司,曾为奥运会提供帐篷。历时一个多月,搭建可容纳1500多人的场地。

对于新人的资料,李欣芸三缄其口。婚庆公司需要对客人特别是社会名人信息保密,任何有关照片、视频不得透露。尽管不便透露客人的姓名,李欣芸承认精英人群的婚礼会略显不同。

一般的婚礼请柬不会另做特别设计,而且只要在婚礼一个月之前发给客人。而高端婚礼,为了顾及留学或者经常海外出差的客人,在婚礼举行半年之前会寄“婚礼日期保留卡”给他们。相当于,提前半年通知婚讯。请柬采用全手工制作的棉纸,凸版印刷。单张成本在三十块以上。停车引导也是为高端婚礼特设的服务。婚礼策划团队会在在婚礼举行场地做全面调查,预防车位不够。届时还有人员指导停车。VIP贵宾房、VIP酒席、客人存储柜……不一而足。

李欣芸总结了高端婚礼一个显著的特点―低调奢华。“现在很多年轻人在意个性,穿得美不美,出场时够不够惊艳。但高端婚礼更重视高雅的气氛和对来宾的照顾。譬如,婚纱材质要好,但是不会很注重款式新奇。来宾通常都是很重要的人,音量和灯光都要为他们考虑周全。譬如领导、长辈坐席不能太靠近音响。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品质,低调地讲究一点。”

高端婚礼对回礼也很有讲究。如果是在深秋户外举行婚礼,李欣芸一般会建议客人送羊绒披肩,既可以在参加婚礼时作保暖之用,还能带回家不失体面。他们策划过一个在马尔代夫举行的婚礼。回礼是类似哆啦A梦口袋的篮子。里面装有拖鞋、防蚊油、防晒霜、墨镜、面膜、婚礼流程单,还有客人在当地游玩的指南。客人若想去海钓,潜水或者SPA,可以打上面的电话预订或咨询。

随着人们节俭意识的增强,婚礼也开始变得简朴。李欣芸透露,去年有新人预订100桌酒席,费用预计150万,最后缩减为30桌,压缩至少80万的支出。

“合两姓之好,君子重之”

“好的婚礼跟好的婚姻没有直接必然的关系。但是我觉得婚礼有可能对婚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许多新人都会在筹办婚礼和装修房子的时候发生争吵。而有着十多年婚礼策划经验的李欣芸也不例外,也经历过这个过程。“谈恋爱的时候,女朋友买了一件衣服,你不喜欢,但不用强求她接受你的意见去更换。但是装修和办婚礼是必须要达成意见一致的,譬如花朵的颜色、种类,背景样式……”在这个过程,“掐架”未必是坏事,是磨合,也是双方进一步的相互理解。“商讨意味着互联迁就,你退我进,我退你进。”李欣芸打个比方,这好比许多新人会一起去学第一支舞。执子之手,与子共舞,舞步默契配合,你退我进,才能和着音乐跳出完美的一曲。

有时候新人也忍不住向她吐槽:办一个婚礼好复杂。李欣芸只好笑着开解,一个婚礼策划有一百多个步骤。但较之中国古代的。有过之而无不及。古代的婚礼,三书六礼,马虎不得。三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六礼”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而且,《礼记》有云:“昏(通假:婚)礼者,将合两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从周朝开始,中国人就把两人缔结婚姻视为两姓的关系纽带的结合。当代中国,即使人们淡化了宗族在婚姻背后的关系,但“婚姻是一生一次的大事,之所以有这么多礼数和礼节,是为了体现它的隆重以及要对它的尊重 ” 。 她有时候也会跟客人开玩笑说,这个婚礼要好好办,是为了不让你做第二次。

婚礼摄影师

记录

幸福的模样

如果没有他们,珍贵的回忆就缺少了片段。

Alex Pan

Perfect Frame婚礼摄影主理人

2013年国庆节的前一天,一组奥运跳水冠军胡佳和奥运花样游泳亚军罗茜的婚纱照出现在广州各大报刊。摄影师捕捉到他们上演一场灵动水中芭蕾的精彩瞬间。这位摄影师凭借《浮城迷事》摘得金马奖最佳新人奖齐溪的婚礼摄影,得到了不少明星的青睐。“超女”何洁和赫子铭大婚也聘请了他担任御用摄影师。

选择在珠江里广州塔下举行婚宴的骆琦也向他发出婚照邀请。这个“他”就是Alex Pan。目前唯一获WPPI(Wedding Photographers International)国际婚礼摄影协会比赛年终冠军的中国摄影师。

寻找爱,记录爱

接受采访的时候,Alex身着简洁的黑色棉质衬衫,搭配一条淡灰的牛仔裤,整个人显得很干练。跟人聊天时,Alex不时会注视对方的眼睛或者把耳朵侧向对方。 Alex自称是摄影师的Hobo,(二战结束后,美国的流浪者叫做Hobo,喜欢搭着顺风的载货火车去各地工作,一生流浪)他希望发带着相机去各地寻找心里的美景。“那时候,大概是10年前吧,当时去丽江主要是寻找淳朴的情怀。”他至今仍记得丽江酒吧里的一个外国人,把用莱卡相机拍摄出的照片递给他看。自此之后他爱上了摄影。

现在Alex的公司“Perfect Frame”里,身兼创始人及技术总监双重身份的Alex,一年都没能闲下来,这间正式营业不足两的高端婚礼摄影公司在一年以内已经拍摄大约有20场婚礼。

这个婚纱摄影想法的由头,是Alex在墨尔本留学的时候,邂逅一位同样痴迷摄影的文莱皇室后裔之后无意间萌发的。之后偶然的一次机会,他结识了一位美国婚礼摄影师,并为之折服;还发现居然有3位世界级的婚礼摄影师居住在墨尔本,他们的讲座,Alex逢场必到,主动和他们交流,谈谈自己的想法。其诚意最终打动了著名婚礼摄影师Jerry Ghionis和Yervant Zanazanian,开始进行系统摄影学习。

在2012年7月,Alex把这个婚纱摄影的想法付诸行动,首次回到广州举办了个人分享会并逐步开始他的回国办公司计划,但文莱好友却没有将梦想坚持到最后。

他回忆起第一单生意也是婚纱照。那次足足用了三天的时间到维多利亚最南端的原始森林拍摄。当时Alex的收费是每小时30澳元。在接受采访中,他透露,目前自己的拍摄平均费用已经涨到7500美金。不过这个价格是包括一天的拍摄和一本澳洲制作的顶级纯手工制作相册。

实地见证浪漫

Alex不主张婚礼摄影师做“隐形人”,只会拍照毫无沟通,所以他与每对新人,都有家人般的亲近。这段时间有一大部分是用来和新人沟通,听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的爱好,由此构思拍摄的背景内容。从接受预定到出成品,大概需要一年半的时间。

2012年6月,骆琦向他发出婚照邀请。骆琦带Alex他们重回自己童年生活过的地方,“第一次见面就带我去她童年生活过的广州老城区,吃最地道的猪肠粉,遇见卖了几十年牛杂的老夫妇,最古老的街头缝纫店,还有楼梯口的理发店,爬上最老的骑楼屋顶。”Alex在微博上记录与新人的沟通。

一场精致奢华的橙色婚礼,大到游船、乐队,小到斑斓的鸡尾酒、唯美的马卡龙蛋糕,从迎宾到仪式再到晚宴再到送客。骆琦和奚世源他们爱情的果实在广州地标“小蛮腰”下被Alex的照相机见证。

Alex也尝试过在很多不同类型的地方拍摄婚礼照片。 他回忆起在斐济的拍摄过程 “很美但是也非常惊险”。11月份的天气,对靠近赤道的斐济来说不会太冷。Alex陪着新人来到斐济一个人踪鲜至的孤岛。新郎和新娘站在浅水的礁石上,海水几乎漫过新娘的及地裙摆。细看这张拍摄于2012年的照片,这对水上相拥的新人前景―湍急的海水在密布的黑色礁石间奔涌,格外显眼。时隔3个月左右,Alex在微博上曝出当时拍摄的“技术内幕”,“快门0.3秒,固定在石头上拍摄”。

斐济结婚还有一个非常特色,就是土著战士会一直保护着新娘到新郎身边。大概,这就是斐济成为新人热衷拍摄婚礼照片的重要原因之一吧。能歌善舞的土著人也常常成为Alex镜头下的独特风景:三五个穿着兽皮服装的土著居民,高擎火把,围着热吻的新人,手舞足蹈。橘黄的火光打在每个人的脸上,整个画面野性十足也温馨十足。

每段爱情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每个人都是普通人,每天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爱情故事,也偶尔吵架时想掐死对方。借用蔡康永的一句话,‘人生何必如初见,但求相看两不厌’。”Alex总会听到很多“离奇古怪”的爱情故事,触动他柔软的内心。“像爱情电影般的,像动作片的,科幻片,恐怖片,喜剧片,励志片的都有。”每每感动到眼眶湿热,冷静下来一想,“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反正这都叫爱情。”

当然,上门来要求拍婚纱照片的不止是“新人”。一对结婚15年的夫妇专程来到Perfect Frame了却结婚时没有拍婚纱照的心愿。照片还没拍两张,“老婆已经开始哭得唏哩哗啦了”。客户的“失控”,Alex看在眼里也表示理解,“那时候是因为工作,把婚纱照给搁置了。那些年的苦和累也在今天发泄出来了……这就是婚纱照的意义,拍的不是美或者大气,而是给双方静下来相处的一个机会。”不少经由他拍摄婚礼照片的夫妇都会跟他保持联系,甚至让孩子认Alex做干爹。令Alex获得WPPI婚礼纪实比赛第一名的作品中的主人公特意发信息给他,告知生了小龙女。Alex非常开心,毕竟是照片中的她和她妈妈的感恩之情成就了作品的伟大―身着喜服的年轻新嫁娘和皱纹满面的老母亲额头相抵,难舍难分。他说,“我喜欢给客户最珍贵和质量最好的相册,因为这是他们一生一次,流传几辈子的族谱。”

喜宴管家

一场和幸福有关的觥筹交错

酒席,是一切热闹的高潮,更是一场婚礼的华丽尾声。

魏旭翔 “喜客”喜宴专门店东主。

魏旭翔是最懂喜宴的人。别看他现在身材魁梧,据他说,早在从事饮食业之前,他还是个清秀少年,如今却日渐壮硕起来。朋友们亲切地管他叫“彪哥”。彪哥开餐馆,店名就叫“喜客”,而他也因为酷爱为来宾办婚礼而成为大受朋友们欢迎的“喜客”。

回忆起两年前,店面还在广州世界贸易大厦中心的时候,开业第一天,一客人问彪哥:老板,这里摆婚宴吗?他环视了一遍店面,婉拒了客人,“摆酒的话,不够宽敞。”之后客人的话从此在他脑海里扎了根,开婚宴专门店的想法抽枝散叶般疯长。他想,店名“喜客”,简单易记的两个字;而店内的装修主色调是代表着喜庆的大红。“一切跟中国人理想中的婚宴地点契合。”两年后,世贸租约到期,喜客迁址农林下路。彪哥开始变“喜客”为真正为婚礼而开的专门店。

餐饮提供者,也是喜宴管家

做好婚宴专门店,不只是布置出一个舒适的婚宴场所那么简单,就像“古代大户因为有管家把一切打点‘起理’,主人就可无忧无虑。”彪哥干脆把“婚礼管家”作为喜客主营业务―提供一站式的婚礼服务。每一场婚礼由一位经理全程跟进,协助新人完成婚礼。还提供广东婚嫁习俗中被称新嫁娘守护神的“大妗姐”,帮忙择吉日、布置新房、安床……婚礼还包含了各种让新人头昏脑涨的繁文缛节。摄影、租车、0元一天的钻饰出租……彪哥―数着喜客所能提供的服务事项,自信地说,只要顾客想到的,他们都会尽力满足。

中国人宴席席上素来无酒不欢。婚宴上的酒更有“长长久久”的祝福寓意,“摆酒”也自然而然成为婚宴的另一个代名词。“以前有新人在这摆酒自带酒水,带多了怕喝不完,要搬回去很麻烦。带少了,来宾冷不丁跟台上的新人喊说酒不够。弄得主人家脸红一阵白一阵,挺尴尬。”于是,喜客接着推出一份优惠,希望帮客人避免尴尬之余,让婚礼更加体面―“任饮”。任饮酒水套餐中轩尼诗、文君酒、茅台,无论中西,人们耳熟能详的牌子酒均榜上有名。彪哥评价自己的这个想法有点“土豪”,不过实行一段时间后,反响良好。“酒在婚礼上是必需品,但因为所需量很大。考虑到总预算,许多新人对酒水供应都会比较谨慎。”“任饮”可以消除他们这份“纠结”。

全程都暖场

“广东的婚宴习俗略显单调”,整个流程一板一眼,主要分为新人进场、念誓词、喝交杯酒,然后猪队进场,来宾们就可以大快朵颐了。仪式性的步骤占据婚礼的大部分,而且来宾签到要在入席前一个小时完成。在等待开席的“漫长”的过程,来宾往往腹内空空,对舞台上的新人关注度也少了几分。喜客顺势推出了餐前酒会。偌大的蛋糕塔置于宴会厅里。熟识或不熟识的来宾在欢愉轻快的乐曲中,一边寒暄,一边咀嚼香软蛋糕。一个多小时的等待很快就过去。

平时一有空,彪哥就会亲自到婚宴现场走走。他是个微笑常挂在脸上的人,交谈不到三句便爆出几声爽朗的笑声。跟第一次见面的客人,都能聊上许久。按他的说法,常常到现场去可以找出缺陷,完善细节。“餐前酒会”就是聊出来的。

接近婚宴尾声时,新郎带着兄弟团到每一桌敬酒,新娘则领姐妹团去敬茶。但“婚宴上没有不腼腆的新人,更何况有的来宾还是新人完全不认识的”。于是,彪哥让婚礼管家们陪伴在新人身边,逐桌敬茶敬酒,配合着几句吉祥话,足以暖和席上的气氛。

去年,彪哥接待的新人中有一对是基督教教徒。匆忙之间,新人租不到教堂。喜客把神父和 唱诗班都请到婚宴现场,显示屏播映教堂的照片,跟真实的教堂婚礼十分相似。

微信婚礼邀请函范文第6篇

2011年七夕之夜,谢娜和张杰这对神仙眷侣了结婚喜讯,预计在2011年9月26日举行婚礼。回溯两人五年“娜样纯杰的爱恋”,他们向外界证明:即使是在势利、混乱的娱乐圈,爱情也可以进行到底――

失意男遇上精灵女,

爱你在心口难开

2006年8月的一个周末,同事何炅约谢娜去“钱柜”唱歌,还没走进包间,就听见清澈的歌声飘了出来。透过玻璃门,谢娜看见一个略显清瘦的男孩正手持话筒独自一人唱着歌。

“他是谁啊?”谢娜惊诧又好奇。何炅说:“他就是张杰,2004年上海东方卫视《我型我秀》节目的总冠军。上次我让你帮人家主持新专辑会,你说忙不过来,还不肯呢!”

谢娜推门而入,一阵风似的冲上去,夺过话筒大声对他说:“张杰,上次真的特别遗憾,对不起啊!我听过你的歌,很喜欢你唱的歌啊!”张杰被这种强悍的道歉方式吓了一跳,脸立刻红了。

1982年出生的张杰比谢娜小两岁,同是四川人。当时,张杰是小有名气事业惨淡的歌手,谢娜则是湖南卫视的当家花旦,因精灵般灵活搞怪的主持风格被称作“快乐精灵”。

那天聚会,谢娜玩得很疯狂,唱了一首又一首。不知为什么,张杰总觉得谢娜看上去开朗活泼,歌声中却深藏着一抹不易察觉的疲惫和忧郁。何炅悄悄告诉张杰,谢娜刚与相恋了五年的男友刘烨分手……

听完谢娜的故事,张杰心中涌起怜悯之心。一个怀才不遇,一个遇人不淑,张杰感觉两人犹如天涯沦落人。就这样,两人逐渐成了好朋友。

那段时间,张杰没有工作安排,也没有好的练歌环境。他只好买回一个最便宜的调音台,放在出租屋里一天到晚练习。有时何炅和谢娜等人去张杰的出租屋,听他唱歌。张杰还故意调侃说:“其实我觉得这个破机器的音响效果还不错!”接着,他小声地补充了一句:“只是没有观众。”

最后几个字声音很小,谢娜听了心里特别难受。出于对朋友的帮助,谢娜利用了身边的关系,不断地帮他联系通告,增加演出的机会。她不想让张杰的好嗓音沉寂下去。张杰对谢娜的无私举动深深感激。

刚开始,谢娜只是喜欢张杰高亢的嗓音,对于张杰倒没有想那么多。

2006年12月,东方卫视的“舞林大会”节目组向人气不断飙升的谢娜发出邀请函。为了在几天之内学会难度极高的国标舞,谢娜发了疯似的练舞,每天都练到伤痕累累才回家休息。在比赛现场,张杰加入谢娜的亲友团,对于谢娜以疯狂工作的方式来治疗情伤,他看在了眼里。

晚上,疲惫的谢娜刚从节目现场走出来,张杰便不由分说地拉着她来到外滩。张杰盘腿坐在台阶上,递给谢娜一瓶饮料后,仰起脖子灌了一大口啤酒,声音有些颤抖地说:“娜娜,我知道你有心事,说出来吧,别折磨自己了。我愿意当你的听众。”

没想到这个平日沉默寡言的小男孩竟看透了她的心思,谢娜感情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她扭过头去,泪流满面……

张杰脱下外套,为颤抖不已的谢娜披上。谢娜抹了把眼泪,对张杰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比起哭来,我其实更爱笑。放心,我没事,我可是马栏山马栏镇马栏村马栏坡的坡主。”张杰突然被谢娜的自嘲逗乐了,连忙说:“对,对,你是坡姐!”

哭过后,谢娜轻松了很多。那天晚上,谢娜没有失眠,这是她和刘烨分手后,睡得最踏实的一晚。

第二天一早,谢娜的手机“叮”的一声,收到一条短信:“人生就是不断品尝痛苦和甜蜜滋味的过程,当你吃过一颗苦涩的糖果,一定会有一颗甜蜜的糖果在下一段路程中等着你。”发信人是张杰。

看完短信,谢娜心中泛起一丝感动。不知不觉中,两颗年轻的心相互慰藉,越走越近。他们都回归为平凡普通的女孩男孩,遵从内心的激情,自然而然地相爱了……

2007年3月26日,谢娜来到陕西卫视录制《周六乐翻天》节目。节目组特意为谢娜准备筛选“优质男友”的互动环节,参与竞争的有五位选手,其中三号是被节目组秘密邀请来的张杰。

第一个环节中,主持人柳岩为谢娜戴上眼罩,谢娜用手去摸每位选手,感受他们的轮廓。当谢娜用手感受“三号”时,她的手指突然被轻轻地咬了一下。随后,主持人询问谢娜对哪一位选手比较有感觉时,谢娜脱口而出是三号。等她揭开眼罩,看到站在眼前的三号嘉宾是张杰时,谢娜激动不已。

之后的“体能大比拼”要求每位选手做俯卧撑,谢娜坐在选手的背上。当瘦弱的张杰站在舞台中央时,所有的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令在场观众惊讶的是,张杰拼尽全力一连做了6个俯卧撑。经过层层考验,最终谢娜将一枝表明选择结果的玫瑰花献给张杰。张杰深情唱着情歌缓缓地走向谢娜,唱到高潮,他单腿跪在谢娜面前,在镜头前让感情尽情释放。

此时,台下观众对两人恋情一无所知,以为仅仅是表演而已。

早在他们相爱时,知情的朋友就劝告他们,千万要保持低调,像他们这样的“女高男低”,又是姐弟恋,最容易上八卦新闻的头条。但他们那纯真般的心性根本遮掩不住,幸福和甜蜜总是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来。

卸下光环让爱纯粹,

向全世界说“我爱你”

从陕西卫视回来不久,张杰接到谢娜的电话:“你有没有勇气抛开一切重头再来?”

原来,湖南卫视将举办选秀大赛“快乐男声”。张杰如果参赛,就要卸下过去的光环,从海选开始,再经历一次激烈竞争。这样的话,他将获得重登舞台的机会。此时,张杰还没有从经纪公司完全独立出来,他的参赛可能会带来法律纠纷,只要他走出这一步,就不能回头。

此战,可谓是背水一战。而音乐是张杰生命中最大的梦想,他义无反顾地报名参赛。谢娜暗暗佩服这个勇敢自信的小男孩。

经过了一轮轮的比赛,张杰终于被认可。躲在后台观看比赛的谢娜常常流泪感叹,张杰又回来了。就在大家都为张杰重新找到自信而喜悦时,有关他和谢娜恋爱的新闻时不时传出来干扰他的比赛。

在“快乐男声”13进11的比赛中,当张杰唱完《天天想你》后,评委杨二车娜姆点评说:“我很羡慕一个女孩,因为这首歌是张杰唱给她听的,这个人就是娜娜。”杨二车娜姆的爆料让当晚的主持人谢娜猝不及防。谢娜赶紧辩解:“其实,张杰的歌是唱给所有主持人听的。”

凡此种种,都被媒体捕捉到了,立刻炒得沸沸扬扬。有人说,名不见经传的张杰企图依靠当红的谢娜炒作自己;也有人说,张杰在“快乐男声”比赛中因与谢娜关系特殊而受到评委的照顾。

在漫天的流言中,谢娜承受不住了。她为了张杰的成绩,辞去了成都赛区主持人的工作。张杰难过地对谢娜说:“对不起,是我连累了你。但总有一天人们会相信,我是靠自己的实力赢的!”谢娜噙着眼泪点点头。

大赛进入白热化阶段。一天,谢娜灵光一闪,不顾别人异样的目光跑到练功房找到张杰说:“你的形象一直内敛含蓄,这次不如爆发出狂野的特质来!”舞蹈老师立即为张杰编排了一段热辣的贴身拉丁舞。随后,谢娜又做出一个让人震惊的决定:“我给你伴舞!我就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是勇敢幸福的一对!”

张杰被眼前这敢爱敢恨的女孩感动得热泪盈眶,久久说不出话来。

2007年7月6日,“快乐男声”4进3比赛,谢娜成为张杰在“舞曲挑战环节”中的舞伴。在四组选手中,两人的一曲《舞月光》最为火辣。谢娜身穿暴露的舞裙,与张杰不时做出贴身、抚臀甚至坐腰等亲密动作,大胆程度让台下观众不时发出“啊啊”的尖叫。

凭借着和谢娜的完美配合,原本并不擅长跳舞的张杰获得了唯一的晋级通行证。评委们一致认为,两人真是天生一对!面对评委的啧啧称奇,他们四目相对,眼里专注的只有彼此。

在“终极PK”时演唱的《我是一只小小鸟》,成了张杰留在“快乐男声”舞台上的最后一首歌。被宣布淘汰后,张杰表现得很坚强,他始终微笑着,一滴泪都没掉。在发表离开感言时,张杰突然说出了所有人都没意料到的一句话:“我特别想感谢的人是……娜娜,因为她给了我很多……”

在后台关注比赛结果的谢娜,听到张杰大胆的爱情宣言,痛哭了。

赛后,几乎所有女人都在那一刻扪心自问:“如果我是谢娜会是什么感受?”而这种向另一半表白的方式也是所有男人的梦想。当从前夜深人静小河旁式的表白已被现代人热情的心所抛弃时,张杰告诉人们:爱,其实应该这样去表达!

走过流言和蜚语,

爱的世界只有我和你

大赛结束了。虽然最后没有进入全国三强,但张杰的歌唱之路总算是走上了正轨。他顺利签约上海天娱传媒有限公司,开始了新的事业。

这时,一位朋友好心地劝谢娜说:“娜娜,张杰现在羽翼未丰,当然依赖你。等他成了气候,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你还是早做打算吧!”

想到这段时间张杰确实很少跟自己联系,谢娜打电话给张杰:“你在哪啊?我想见见你!”张杰正在录歌,急切中只说了一句“你别打岔,我正忙着呢”,就挂断了电话。

谢娜生气了。晚上,张杰打电话给谢娜,谢娜就是不接。张杰就给谢娜发短信:“早上太忙,可能态度不好,请你原谅。接我的电话吧,你不会想我一夜无眠吧?”谢娜收到短信,又好气又好笑。

过了几天,谢娜又听朋友说张杰跟一个伴舞的女孩十分亲密,天天在一起排练。一向直爽的谢娜不干了,干脆直接从长沙飞到北京,赶到张杰演唱会的排练现场。果然,张杰正跟一个漂亮女孩亲密共舞。谢娜在众目睽睽之下,把张杰拉到一边大声责问:“张杰,你要不要跟我解释一下?”张杰笑了,把伴舞的女孩拉到谢娜身边:“我来给你介绍,这是我表妹,被我从北京舞蹈学院拉来的……”

谢娜面红耳赤。张杰凑到她耳边轻声说:“不过,我真喜欢看你吃醋的样子,好可爱!”就像普通的男孩女孩一样,他们在斗嘴、争吵、吃醋、和解中享受着爱情的幸福和甜蜜。

张杰梦想着尽快在歌坛上争取到一个位置,给心爱的女孩一个交代。就在这时,一个消息如同炸弹般将他的梦想炸得支离破碎:张杰前东家上海上腾娱乐有限公司状告他私自参加选秀比赛的违约行为,索赔103万元人民币。张杰一下子从事业的高峰跌入人生的低谷。

为了不拖累谢娜,张杰想到了分手。他拿起电话拨打那个熟悉的号码时,却听到谢娜在电话那头大声喊道:“张杰!不就是赔钱,我相信你挣得到!”在张杰落难时,谢娜想都没想,便义无反顾地站到了他这边。有了谢娜的鼎力支持,张杰勇敢地面对纠纷。几经协商,张杰终于和前东家“友好分手”了。

走过官司和“分手”绯闻,张杰在事业上有了很大的起色,先后出了两张专辑。他嘹亮、高亢的高音征服了无数的听众。

2007年11月,谢娜的工作重心移至北京。一天,张杰拉上谢娜,说:“走,我带你去个地方。”

来到北三环外一处小区门口,张杰指着里面的高楼问:“喜欢吗?我们在这里安个家吧!”谢娜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张杰得意地说:“娜娜,我懂得爱情不能聚少离多。以后,这儿就是咱俩的据点。我们约定,尽量每天都在一起,如果实在太忙,每周至少也要在一起三天!”谢娜看着张杰坚定的眼神,忍不住落下幸福的眼泪。

此后,谢娜尽量放慢了工作的节奏。节假日,她关掉手机,爬起来就穿着拖鞋直奔超市,买一堆新鲜蔬菜交给张杰,然后看着张杰系上围裙,在厨房里挥汗如雨地捣鼓出一大桌丰盛的饭菜。接着,两个人兴高采烈地大快朵颐。

2009年12月31日,张杰在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上,与谢娜深情对唱一曲《何必要在一起》。谢娜感动得泪洒舞台,与张杰深情相拥。

一个月后,张杰在“娱乐沸点”颁奖礼上获得了最具人气偶像奖。站在颁奖台上,张杰的一番话引爆了全场最大的沸点,“我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我发行了很多音乐作品,既有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的同事还有歌迷朋友给我的支持和喜爱,又有我想好好照顾的娜娜。我想告诉大家,我们很幸福。”

2010年7月26日,张杰在第二场个人演唱会上说,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在爱情的世界里,只有《你和我》,然后坐到台上一直面对着娜娜唱完整首歌。现场观众无不为之感动。

2011年5月6日是谢娜的生日,深圳卫视为谢娜筹办了一场生日会,而其中最重要的生日礼物,便是她和张杰的“结婚证书”!谢娜回家后,把“结婚证书”在张杰面前晃了一下,说:“你看,深圳卫视都为我们发证了,你什么时候为我发证呢?”

张杰故作深沉地说:“这个,我看可以有。”说完,两人哈哈大笑起来。没多久,两人偷偷地跑回成都领回了结婚证,结束了五年的爱情长跑。

拿到红彤彤的结婚证,张杰对谢娜说:“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告诉大家呢?”谢娜想了想说:“我看,在今年七夕之夜,我们发微博宣告结婚喜讯吧!”

情人总是和情人节密不可分。转眼间,2011年8月6日,七夕情人节,伴随着灿烂的阳光和浓浓的爱意如约而至。

当晚10时,谢娜和张杰双方在微博上将他们的幸福公布于众。“七夕节快乐,我找到那个他啦!你们也要加油!”“七夕快乐,祝福大家,也祝福我们吧!”……

微信婚礼邀请函范文第7篇

欧洲舞会传承

“意味深长,虚幻不恃,讽刺嘲滑的场景,与音乐、舞蹈、诗意交织,构成贵族气息的画面。”―上世纪欧洲最有名望的社会名流之一Jean-Louis de Faucigny-Lucinge王子殿下(法国王室六大家族之一,绝代艳后玛丽王后和路易十六的外孙,家族至今保留欧洲贵族的生活方式,每年会在大运河上自15世纪留传至今的祖产宫殿中举行家庭聚会),对舞会写下如此形容。

只是,瑰丽的梦想和派对是个奇妙世界,没有几个人可以笔墨精确形容。无论在哪一种语言里,“舞会”二字都令人联想到同一景象:华丽,和谐的时刻。舞会,给人的第一印象,自然是装潢美轮美奂的豪华宅第,其次是宾客的华衣美服,映照出典雅的艺术。舞会还是一个派对―因为每个人都盼望以主家的身份,款待一群显赫的贵宾。

要为这个梦幻的词语寻找最精致的形容,非法国莫属。路易十四曾将凡尔赛宫举办奢华的巴黎舞会编纂成典;玛丽王后则较为低调,只是戴上舞会面具逃离王宫,到巴黎的化装舞会上翩翩起舞;到了第二帝国时期,舞会更幻化为华尔兹和硬纱裙旋绕的世界,让人感官波动。

到了20世纪,舞会极尽讲究,在舞会来到前的几星期,宾客已经无暇顾及身旁的大小事项,一门心思都放在舞会当日的打扮上,务求尽善尽美。芸芸舞会常客中,Etienne de Beaumont伯爵更是将舞会的精髓升华至另一高峰的表率,就连Raymond Radiguet笔下著名小说《伯爵的舞会》,也是以他为蓝本―直至1949年以前,他位于Masseran大街上的别馆,一直是浮华舞会的热门场地。

要了解这些,也许最好的参考就是电影。最金碧辉煌的电影都曾向舞会致敬,只消回想《浩气盖山河》(The Leopard)、《战争与和平》(War And Peace)、《窈窕淑女》(My Fair Lady)中的几个画面,自会明白。

中国也有跳舞

张爱玲曾说“中国是没有跳舞的国家”。我觉得并非如此。吕布正是通过一场被设计好的舞会而被貂蝉迷得失魂落魄;曹植正是通过一次仅能走七小步的诗词歌赋机会保住残喘的兄弟之情与生存安稳;李白正是因为能歌善舞才被唐玄宗赏识;陆小曼的一支舞勾起徐志摩的怜香……

舞会,被许多有着文艺情怀的人士怀念。上世纪三十年代是穿着西服旗袍、叼着西洋香烟、洒着诱惑香氛在舞池里肆意寻欢的纵情年代;还有上世纪八十年代是穿着喇叭裤、留着爆炸头、扛着收录机在公共场合彻底奔放的舞动时代;甚至上世纪领导了大红大紫的普天同庆时代……

究竟何时何地,城市人群在情意表达方面变得庸俗不堪?因为互联网及电脑细致入微的普及,造成语言沟通及文字书写障碍。像是《我心唱响》、《中国达人秀》之类的电视综艺节目,也只有在这种人与人之间空前精神隔绝的社会才会如火如荼。石田衣良“池袋西口公园”系列中描绘日本现代青年人枯燥乏味的城市生活,人走在街上好似幽灵云游,不仅双目无神,人人都享受着自闭症的,发小间及陌生男女们约个会、求个欢、自个杀甚至表达自己征服世界的梦想,都必须通过敲击键盘才能完成。中国现时社会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迈进,在机械式生活蔓延至人类生存本能时,我们再去探讨什么原因造成人们想回到过去其乐融融的社会生活,已毫无意义。

当我们看到身边朋友通过举办舞会派对来沟通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需求,是应报以羡慕的热眼,抑或怜悯自己、他人与社会缺乏肉体与精神世界间丰富的欢愉已久,久到乃至遗忘?

跳舞,过去在各种扭曲人性的意识形态中,一直与生活作风糜烂挂钩,“舞”与“女”或“男”的组合总令人产生构想。而今天早已不合实际情理。令男人略感欣慰的是,跳舞这回事儿,自古以来一直就是以男人主导,不管是体育赛事还是皇族社交舞会,报幕员都会先报男性的名字,这与全球畅行的“女士优先”礼仪有所差异。

不管是中年危机,青春期躁动,退休后失落,舞动自己的身体都是人类生存本能之根源。行走、奔跑、拥抱、性冲动、安睡……其实都是舞蹈的一部分。说人生如戏,不如说,人生就像一场舞会。

舞王

探戈 19世纪,大量西班牙和非洲移民涌入阿根廷,把民间舞蹈探戈诺舞,带到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由于居无定所,妓院、酒吧成了他们纵情声色、借酒浇愁的主要场所。后来,探戈舞传入欧洲,被皇室们大力推崇,从而成就了今天的探戈。

邱金运:玩味闷骚的“探戈帮”

台湾商人邱金运Charles在2008年3月成立了上海“探戈帮”―致力于引入阿根廷探戈的文化传播教学机构,至今已培训了一千多名各行各业的探戈爱好者。夫妻俩因探戈相识而走到一起,曾共同赴阿根廷进行采风。他们像炒更赶场般出席世界各地的重要舞会(Milonga)和节庆,与各路大师切磋技艺。

2011年国庆节期间,Charles与夫人Vivian迎来了探戈人生的里程碑―他俩一手策划,持续五天的上海国际探戈节吸引了亚洲各地数百名探戈爱好者纷至沓来。这次盛会花费近百万人民币―为的仅仅是“以舞会友”。来自五湖四海陌生的俊男靓女在此集结,时快时慢的节奏,欲进还退的舞步,左顾右盼的眼神,为的便是擦出心情火花,为情感释放增添绚烂前戏。

探戈舞会一般开始于夜晚九点,舞瘾极重的爱好者早早便到,近百人喝着啤酒,聊着各自经历。他们各自带着辎重,男士们的舞鞋、正装以及多套衬衣,女士们的多套性感晚装及高跟鞋。当音乐响起,舞池中央陆续走入婀娜女子及俊俏男人。“探戈是一种闷骚的舞蹈。”如Charles所言,男女双方都在玩味对方的感觉和姿势,力求在全新组合时发挥出更多身体间相互灵动的可能,而且还不能让对方一眼看穿。几曲完毕,双方都已大汗淋漓,休息片刻,换上新衬衣,洒上诸如“带情绪的”SCENTLINE香氛,寻找坐待邀请的新猎物,用眼神示意,双方点头再随着悠扬乐声在舞池中汇聚。嗅觉、色彩、情感在此连接一起。

用张爱玲的话来说“他们的跳舞带一点凄凉的酒意,可是心里发空,再也灌不醉自己,行动还是有许多虚文,许多讲究。永远是循规蹈矩的拉长了的进攻回避,半推半就,一放一收的拉锯战,有礼貌的”。

国标舞 国标源于各国的民间舞蹈,是在古老的民间舞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由于国标舞对舞姿, 舞步要求非常严格。 所以,出现了要求相对低一些的交谊舞,它保持了国标舞各种舞种的风格,但比较随意。 尽管如此,交谊舞依然有自己的要求,这样才能体现各个舞种的风格, 才能洒脱自如。

潘小夏:欢欣雀跃地投资

中投圣泉投资管理企业的创始合伙人潘小夏,展现了投资家的另一面―舞蹈家。他曾任美国纳斯达克(NASDAQ)中国区主席及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在美国生活期间,他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和新泽西罗格斯州立大学报了两个舞蹈班学习国标,通过两年训练,闯入东岸地区国标银牌比赛十二强。“在舞蹈课上,老师往往要求学生的第一要素就是有自信。尤其是交谊舞中的男方,担当的是领舞的重任,控场全在于那一个手势的暗示之间,自信更是无可或缺。”

谈起未来计划,潘小夏用国标做了个类比,企业和投资人的关系就好像国标舞中配合的男女舞伴,男生是领舞的,要引领方向和路线,可是中心却是女伴,让女伴(企业),展现最美最好的姿态,赢得资本市场、客户、股东的青睐和掌声。

袁岳:复活青春岁月

零点调查的老板袁岳被人们称为是最会跳舞的企业家,他曾在2008年第二季《舞林大会》上崭暂露头角。在南京大学读书时,袁岳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如火如荼的周末校园舞会中接触交谊舞。到了研究生期间,他的舞艺已经日臻牛气,其中尤以快华尔兹、探戈、中四、小拉最为出彩,鲜有可相匹伴舞的舞伴。

到北京工作后,他常去北京各校跳舞,认为“清华的舞功甚浅,北大、人大不错,北师大、中政大马马虎虎”,在舞场上还常常创新舞技与其他陌生舞者一较高下,迪斯科也小有尝试。他在自己工作所在地的国家司法部创办了午餐后的舞蹈训练班,这也成了他在机关同事中影响力快速扩大的一个主要原因。现在跳舞甚少,但偶尔有同行聚会、会议联欢、旅行消闲,也会蹦迪、跳莎莎,偶尔体会这种剧烈运动的乐趣。

拉丁 拉丁舞有五个舞种:伦巴、恰恰、桑巴舞、牛仔舞、斗牛舞。它们分别起源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20世纪初期在英国被规范和发展并很快在许多国家流行起来;当时以社交、娱乐的形式在社交场所的酒吧非常盛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上海也非常流行。后来,经过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的统一规范使其成为一种国际赛事。

方俊:男人更要美和虚荣心

上海男人方俊在水果生意上收获了资本之后,开始思考未来是继续与水果打交道,还是进修自己的爱好―跳舞。最终这位 “要为自己而活”的男人选择了舞蹈。某日,技有所成的方俊在英国看了几期综艺节目,不久之后《舞林大会》迅速走红国内。这个由方俊创造的全民跳舞公共平台最火爆时掀起了全国学舞热,国标舞俱乐部、舞蹈工作室遍地,方俊的方昭舞蹈工作室也火爆一时。方俊创造的平台教人们跳舞,还传递着一种时尚的文化潮流。

“男人都爱美,不比女人差,还有虚荣心,比女人多的是梦想。”方俊如此评价日益增多的社会各界精英舞者,“前几天半岛酒店的老板还拜托我帮他安排跳舞的老师。对他们来说,这是一项不用被太阳暴晒的运动,既修身,又培养社交底气,最主要的是,跳舞可以提高个人素养。这给他们的发展带来更多机会。”在方俊看来,舞蹈显示了男人的控制力,“这是为男人设计的游戏,在英国社交季,所有的项目都是为男人准备的。打猎、赏花、赛艇、马术等,舞会也是如此。”他表示男性在作品表达上更能体现引领者的能力,所以在历届《舞林大会》上,跳得出彩的以及最后夺冠的,大都是男性。

从事证券研究工作的戴维年届五十,已在方昭舞蹈工作室学习舞蹈一年多,现在他不仅能跳还能点评任何舞蹈比赛、表演,而最近他正在研究 “如何将西方舞蹈审美表达自己所获取的中国文化―内力外力协调以及阴阳调和”。另一位供职律师行业的查理,曾经的日常状况是见世界各地的客户、开车、应酬,在《舞林大会》的影响下,他也来到方昭舞蹈工作室,如今他感觉“肌肉紧致,生活也因此发生改变,精神特别好,走路形体越发年轻”。

若要评价目前国内精英阶层对舞蹈、舞会的态度,从方昭舞蹈工作室的报名情况倒能略知一二,毕竟这是一项需要不菲报名费和大把练习时间的活动。舞蹈学习者从原来大多是女性的一面倒局面,发展到今天男人们趋之若鹜。很多男性都意识到了男女一起跳国标,在贴身的擦擦挨挨中,感情是多么容易升温。

元媛舞会 (Debutante Ball)1780年发源于英国,当时名门千金年满十六周岁后,会在元媛舞会上觐见君主,并正式进入高级社交界,舞会也随着英国文化的强盛而传遍整个西方世界。如今,这一传统以非官方的形式得以传承,参与者从皇室后裔变成英国中产家庭的女儿,重心也由婚姻转移到慈善。

周采茨:奢华来自于人

2012年1月7日,京剧大师周信芳之女、社交名媛周采茨将有着悠久历史的“元媛舞会”首次引入亚洲,舞会在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内远东第一吧台边拉开帷幕。元媛舞会发起人周采茨十四五岁时初登香港社交舞界,问及谁是她最好的恰恰舞舞伴,周采茨笑言“当然是先生黄浩义”。她犹记得当年香港高级社交舞会的主办者和参与者都来自各大家族,对外很少宣传。而本次舞会从性质上看虽是私人舞会,但事前已在媒体做过相应宣传,对此周采茨认为:“不仅为了增加上海的社交氛围,也让各个阶层都有机会见识更多名人的生活。”之所以选在上海,是因为上海人一直对跳舞有高度的热情,具备举办舞会的基础。2003年,周采茨在上海定居之后,便把引入元媛舞会这一想法付诸实践,整个筹备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她无不亲力亲为,从插花规格,到吃住行,配饰和服装。例如舞会请柬,320g重、4mm厚的外型让人感觉又轻又薄,但英国元媛舞会的请柬一直是250g,简单与奢侈并不冲突,“面子不在于这张请柬,而在于和谁一起”。

要成为元媛,修养与素质更重要。这次参加舞会的13位元媛中10位来自英国中产家庭、1位来自荷兰,而来自中国香港和台湾的两位名媛出自政治世家。虽然上海国际元媛舞会不收取“座位费”,但是元媛仍需要付出昂贵的费用,仅是服装首饰开销已不菲。舞会邀请了曾为戴安娜王妃、Kate Moss做造型的澳洲发型师Kim Robinson为元媛们造型,并提供了总价值6千万元的CHAUMET 镶钻皇冠。

至于出席者应该如何着装,周采茨显示出她严厉的一面:“要和国际接轨,就要接足,礼仪和着装上必须做足!”参加元媛舞会,男士首选的服装应该是白领结“White Tie”,夜间所穿的大礼服可以说是最正式的男士礼服,因为细节繁复才以“白领结”作为代称,并非在一般正装打上个白领结那么简单。白领结晚装通常用黑呢料裁制,上衣前胸只到腰部,因此也称Cutaway, 后背中分,长度垂到膝后,也就是燕尾服。大礼服里面要穿两角翘起的硬领衬衫(Stiff Front Shirt with Wing Collar),搭配法国式回褶袖口(French Cuff),并搭配袖扣,衬衫外头要穿白色凸花棉背心(White Waistcoat)。其它配饰包括皮革或棉质白色手套、白色横领结,脚上穿黑丝袜与漆皮鞋。舞会的规格高不高不是看装潢怎么考究,而是男士的燕尾服,清一色燕尾服的场面最完美。

在周采茨看来,举办上海国际元媛舞会一方面提升上流社会的整体礼仪,另一方面增加名利场的谈资。元媛舞会将会每年定期举行,然而现在最让她着急的是找不到合适的中国大陆女孩,至少在她过去一年面试的二十几位人选中没有符合标准的,“哪怕连个擅长包饺子的都没有。”

舞场

北京 风从上京来

“花容雪貌、玉骨冰肌、腰脚熟练、身手灵活”加之“色彩缤纷,姿态婀娜”,令到民众“偷看妙舞,如蛾附火,如蚁附膻”。《北洋画报》曾经这样渲染上世纪三十年代北平的舞场盛况,当时各种流行的交际舞舞法,如“两步舞之狐步舞”、“三步之华思尔舞”、“四步之登高舞”等都为时髦阶层津津乐道。跳舞与男女平等、社交公开、妇女剪发一起,被视为都市新思潮和新生活的体现。当时的舞场交际是不折不扣的舶来品,白宫舞场就是当时文人墨客和达官贵人们在北平的社交娱乐的高级场所之一。而东长安街使馆区和位于这一带的涉外高档饭店内均设有舞场,如法国人开办的北京饭店和外国使馆区内的六国饭店,后来涉外的中西式及中式饭店,也仿效西人饭店开办舞场。甚至解放战争时期,延安、西柏坡也有舞场。

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多年里,中南海中,西楼大厅、勤政殿、居仁堂、怀仁堂、紫光阁都举办过舞会,唯有春耦斋环境最好。春藕斋位于颐年堂旁边,室内装潢甚为雅致,前后有莲池围绕。对于这种西方式的男女成对交谊舞,曾明确表示:跳舞有好处,但要少,以不影响工作为原则。当时还产生了当代中国最早的专业舞伴―中央警卫团的文工队队员,舞曲大多是广东音乐、民歌或电影插曲。1977年的北京大学提倡思想解放,要求哲学系学生带头组织舞会,开了北京大学校园舞会的风气之先。20世纪90年代 大学校园“扫舞盲”运动的兴起,大学舞会社交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人际社交场所。

新世纪,北京的社交舞蹈也朝着高端化、精英化的方向发展。参与社教舞蹈的一般都是白领、海归和有素质的高端人群,社交舞蹈正成为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文|敬悦)

台湾 与浪漫无关的舞榭

台湾早期酒场舞榭里的“”,只卖笑不卖身;伦巴、恰恰、探戈样样得精通,酒量不含糊,歌声也须具备,周旋在“黑美人大酒家”、“新加坡舞厅”,以及北投温泉区那卡西走唱餐厅里的日式榻榻米上。这些女流之辈,每天送往迎来的可都是些政商巨贾,如果口风不够紧,还恐遭玛丽莲・梦露式的红颜薄命。至于华尔兹呢?就留给那些洋派的富商太太小姐们吧!在1960年代的台湾,民风保守传统而低调,即使名流们想寻欢作乐,也只能往备有暗门可供逃跑的欢场钻。那是个没有狗仔的年代,新闻媒体也仍属一言堂,男人们怕的不是媒体,而是的太座以及政风处长官。这样的情况一直到七零年代末期仍能看到。

来到1980年代的台湾,人民的口袋不断肥硕,出国见过世面的人多了,开始在名流圈兴起“私人招待所”模式,在泡沫化经济时代,昨天的巨贾一不小心就沦为今日阶下囚,于是白天在电视里哭嚎着“我会勇敢面对责任,请银行团不要雨天收伞”的大老板们,晚上就在自家大楼的神秘招待所里,将掌控他生死权的官员和银行家请来享用盛宴,席间当然少不了影视明星作陪,在那卡西伴奏乐师所营造的欢闹气氛下,有人唱着歌,有人翩翩拥舞,有人则涎着脸寻求高人指引一条生路。

舞榭文化在台湾,少了些文人墨客的浪漫爱情故事,因为所费不赀,只有暴利行业的商人才花得起呀!多的却是政商挂钩见不得光的利益输送,为台湾经济写下闹剧般嘲讽又哭笑不得的一页。(文|江映瑶)

香港 马照跑,舞照跳

“马照跑,舞照跳”是指香港“回归”后,市民的生活方式不会被过多改变。显而易见,跑马和跳舞在香港人生活中的地位。舞会文化渗透省港澳还得从“十三姨”和“十三行”时代说起,那时洋人与国人只是在生意往来时才发生接触,西式舞会是洋人答谢宾主双方的例牌套路。有一群留洋归国分子,成为这两拨利益集团的桥梁,起到文化交融不冲突的催化作用。而真正流行开去社交舞会风潮,很大程度上来自上海的“舞厅文化”。

20世纪初的香港,到处洋溢着“夜上海”的味道。为避乱世,许多上海的达官贵人纷纷移居香港。发展至1960年代,香港的舞厅文化红极一时,由亚洲电视台拍摄的电视剧《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生动反映了那个年代的舞厅文化。

而属于社交性质的舞会,正体现了香港的殖民文化,当时的婚礼或其它重要晚会,通常在郊外的无敌豪宅或市区内大酒店举办,以主办方夫妇领舞,跳一段华尔兹或狐步以拉开序幕。这点从邵氏的TVB所拍各类电视剧中就能窥见一斑,香港导演拍本港题材影片,只要提及香港上流社会,自然要以舞会的场景来描述,此乃极致。像是《纵横四海》中周润发、张国荣和钟楚红这仨雌雄大盗来到社交舞会找寻目标,瞄准的正是那些自以为有点小权力和社会地位的中层职员,向往过上体面生活、换了面具就不是原来自我的虚荣心。(文|)

上海 雅华贵与东方灵动

上海的百乐门曾是“远东第一乐府”,少帅张学良时常光顾;陈香梅与陈纳德的订婚仪式就在此举行;徐志摩是常客;卓别林夫妇访问上海时也曾慕名而来;陆小曼、陈香梅、唐薇红等当年的名媛贵族是舞池中的明星……他们传达的正是上海滩最典型的气质。开埠后的上海,以英租界为核心的市中心逐渐形成,不仅礼查饭店、英国总会、汇中饭店、一品香饭店、大华饭店等设有自己的舞厅,独立经营的舞厅、社交场所也层出不穷,路上的高峰、远东、爵禄、逍遥、大新、锅台、米高梅、维也纳,南京路上的大都会、仙乐斯、维也纳、丽都、云裳、大东、国泰,再加上洋人豪宅中的舞厅―如犹太四家族之一的E.L埃兹拉的私宅,就有一个可容纳150人共舞的舞厅,整座城都洋溢着律动。

老上海还有一类专门向洋人开放的娱乐社交高级场所―“西人总会”,这些总会是实行会员制的俱乐部,主要对本国侨民开放,即使是“高等华人”,要想入内也极难。其中英国总会资格最老、势力最强,所以名字起得很大―上海总会,又叫上海俱乐部,位于外滩3号,即现在的华尔道夫酒店。只接受男性会员,会员的社交生活总是排得满满的,其中社交舞会和赛马,无疑是最重要的内容。“交际舞会多得让人应接不暇”,1937年2月的英文报《字林西报》有这样的描述:“天天忙得不亦乐乎,你得匆匆带上假面舞会的道具,参加慈善募捐会,还得挤时间安排一些小型的茶会、鸡尾酒会等。”

今日上海的社交舞会虽不如往日气候,不过总有一些人还有理想。像是周信芳的小女儿周采茨,从香港回来定居后,每年必然要偕同巾帼圆桌基金举办“五月慈善舞会”。而今年初在她举办中国首个元媛舞会之后,相信社交舞会又会在当地有所热崇。时至今日,人们只要一提到上海,除了“东方不夜城”的美誉,依旧会立即想到周璇那熟悉的旋律:“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华灯起,乐声响,歌舞升平。”想到白先勇的《永远的尹雪艳》中的那个百乐门头牌舞小姐―千万上海滩新贵的追逐目标,曾引发了多少关于上海滩的遐想和迷恋。(文|符哲琦)

舞妆

简单地说,在西方贵族传统里,男士的舞会着装可以分为White Tie和Black Tie两种。甚至对最高级别的舞会来说,前者也显得过于正式,White Tie装扮的男士出现在譬如国宴、皇家会议等严肃场合也并无不妥。

除非舞会参与者来自贵族或上流显要社会,一般很少在邀请函上看到White Tie字样。White Tie是最正式的男性舞会着装准则,比如英国皇家宫廷贵族们的打扮,维也纳歌剧舞会、诺贝尔颁奖典礼晚宴及皇室晚宴。

穿戴White Tie必须在18点以后,此前的造型则统称为“Morning Dress”。在White Tie场合,男士必须穿上燕尾服、白色马甲、白色领结,白色衬衫及漆光亮面的皮鞋,而且这些细节不能更改。当他与女士们跳舞时,也可以戴上白色手套。如果他是外交官,他可以在外套上别上代表国家颜色的胸针。

如果用Formal(正式)及Semi-Formal(非正式)来区别,那 Black Tie就是真正的Formal了,对男士们来说就是替换了White Tie 的燕尾服。如果邀请函上注明Black Tie Optional,这又代表男士们最好能穿燕尾服出席;如果邀请函上写着 Black Tie Preferred,则代表邀请方希望你穿着标准的Black Tie,此时如果是如果你以半正式打扮出席,难免显得格格不入。女士出席Black Tie场合,最好也最安全的选择就是裙摆到地的晚礼服,裙摆上的分叉是可以被接受的,但别过于性感。至于礼服的面料,可以是波纹皱丝织、雪纺薄纱、丝绸、缎子、棉缎、人造丝、天鹅绒、蕾丝等等。如果选择戴手套,记得用餐时除下。(文|周觅云)

2012年初,首届“上海华尔道夫国际元媛舞会”正式举行,由此揭开了中国社交圈极具里程碑意义的帷幕。

左图:作为整个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舞会在西方皇室红白喜事中一直占据着不容替代的位置。

2009年1月21日,美国第44任总统奥巴马携夫人米歇人出席就职舞会。

追溯民国时代,上海百乐门舞厅是中国最早接纳西方舞会文化的所在。

微信婚礼邀请函范文第8篇

一所白房子

对韩湘宁老师的采访从寻找开始,在洱海边的才村寻找那所“巴西利卡”十字交叉布局的白房子。下车后,我顺着感觉往右走,我相信应该在右面。在才村的巷道里穿梭,一直往前。背着背篓的白族妇女一个、两个、三个从我身边过去,说着我听不懂的、清脆的白族话;墙角坐着老人半眯着眼睛享受甜丝丝的太阳,手中的水烟筒咕噜噜地响着;偶尔也遇到一个一眼就能识破的外地人,提着水灵的青菜,笑呵呵地往“家”里走……但也许是那所白房子隐匿得实在太好,也许是我的手表等不及才村,一个小时就在我的寻找中丢失了。终于,我着急地拉住一个人向他打听那位台湾来的大老板,他告诉我:“你走得太过来了,他的房子在那边,下车后不远的海边就是了。”匆匆谢过他,我加紧脚步往回走,是右边没错,但一下子我怎么可以走得这么远?于是,我犹如一个不知道风俗的外来者在才村的巷道里急走,回荡着的脚步声显示着我的格格不入。我几乎是怀着羞愧的心情继续寻找那所已经在博客上见过无数回,被多少人津津乐道的白房子。

少一步失之交臂,多一步柳暗花明,在超过约定时间八分钟的时候,我终于站在白房子下惴惴不安地拨通了韩湘宁老师的电话。电话刚响就传来了他欢乐可亲的声音,显然,他在等我,而我却差点迷失在了才村那慢腾腾的节奏里。

我抱歉地向韩湘宁老师说起我找不到这所房子的时候,他呵呵笑着说:“那看来,它还不是很怪。”的确!这是一所融入了水天之间,融入了才村风格的房子,但没有人会怀疑,这又是一所完全保留了自己独立生命的房子。它占尽了中国传统的风水选址标准,前面是一片开阔的滨湖地带,如果季节合适,能和一群白色的水鸟一次次邂逅;后面是大片生机盎然的农田和村庄,再过去就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因偕自然、契合山水”,如此宝地,我啧啧不已!韩湘宁老师说凡事都有缘,他和这房子也是冥冥中注定的缘分。当时为了想要一所可以创作、可以展览的地方,他四处寻找场地,但看好的几处地方都因各种原因皆未谈拢。而这里当时是一块废弃的池塘,之前他们还好几次到这里来游玩过,却不想有一天在这里建成了自己的水天一方。

而我是一个缺少空间感的人,在参观白房子的整个过程中,我感到了一种眩晕,一种空间的自由灵动包围着我,我找不到方向;一种扑面而来的艺术感撞击着我,但我的心却无比的平静和空灵。这所横在一个方形池塘的白房子(你甚至可以划着小船从它的底部穿过去)承载了展厅、画室和居住的功能。一楼有厨房,有一个小休息室,休息室地面装了透明玻璃钢,偶尔会有一群红色的锦鲤悠然地从脚下游过。但是,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和我一样,在一见门的时候就被悬挂了两层楼高的韩式溪山行旅图电住眼睛,扑面而来的气势磅礴,加上独树一帜的超大展厅,让人不由会仰头,会屏住呼吸。二楼是主人最重要的工作和交流场所,从一楼展厅侧旁的楼梯拾级而上,一片开阔的洱海撞入视野,荡漾着蔚蓝的波浪在脚下铺开。二楼的左右两端都是小展厅,右端通过一条明亮的走廊联系着,玻璃窗上贴满了韩湘宁临山人的行书千字文,字迹轻狂如歌、行云流水、散淡飞扬。韩湘宁老师却告诉我:“这不是书法,书法是古人的事了,我这只是‘写写字’”。我不禁莞尔,好随心的境界!那里还有一个精巧的楼梯通上三楼,另一个工作室和巨大的露台,这是一个独处或聚会,随意敞开心扉晒太阳或者看星星的绝佳场所。

我不懂绘画艺术,只知道里面收藏了许多价值颇高的作品,但却完全被白房子流露的气息沉迷。在这里,你可以很忙,随便往哪个角落里一瞥都似在浏览一段历史,一段人生,那些曾经获得无数赞叹和游历世界展览馆的作品,那些看似随意散落着的石雕、土陶、木刻、紫砂壶、老家具、车模,都让人忙不迭地在时间和空间里穿梭;在这里,你也可以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闭上眼睛,让自己一点一点融化、恣意流淌……

我们在二楼临窗的茶几旁坐下,阳光透过窗户照在身上,眼前就是美得让人心碎的洱海,捧一盅香茶,听着韩湘宁老师谈大理、谈艺术、谈他正在筹备的展览,也谈爱情,跳跃性的思维伴随着温文尔雅的谈吐,我也变成了一个闲人散仙,跟随着他慢慢飞扬。

之于才村,之于大理

韩湘宁对于大理一见倾心,2000年为了躲避纽约让人烦恼的花粉过敏季节来到亚洲,计划寻找一个每年春天都可工作的第二工作室。五月底来大理前被叶永青预言:“老韩,我觉得你去大理不到一礼拜就会在那里买房子。”不想一言命中,住在方力钧的院子里不到一周,韩湘宁便在古城买房长住。2006年在才村置地建起白房子,取名“而居”,结束候鸟似的飞旋,开始“大理的风月生活”。

“小纽约”是韩湘宁对大理的整体感受,除了苍山、洱海特有的大环境,还有无比的包容性,这也是他和大理结缘的根源。他否认住在大理与“避世”有关系,只与“风月”有关,“大理这个地方,可以清净,也可以不寂寞,适合我这样退而不休的人。”“大理是个小纽约,因为它云集了各种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朋友,我喜欢大理已经和我喜欢的纽约相当了。”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韩湘宁在纽约生活了四十年,开启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纽约特有的味道塑造了不同凡响的韩湘宁。不曾想,风花雪月的大理也有着和纽约一样“包容”的气质,在这里,传统也好,时尚也罢,都自有空间,平静地洋溢着异彩纷呈的精彩。韩湘宁现在每年有十个月的时间都在大理,过着“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生活。当然,他依然每天早起,忙着创作和展览,也随时准备着迎接各路来的散客,做最受欢迎的沙龙主人。他拍摄下生活中随意的镜头,贴在博客上,马上就能引出大串的跟帖,赞叹之余都表达着对大理的向往,这好像是向四海内的朋友发出无人能抗拒的邀请函,每每有媒体采访的时候,韩湘宁也都要对大理的气质夸耀一番。我谈笑到说:“有的网友都说应该给您发一个荣誉市民证呢。”韩湘宁老师呵呵笑道:“要是真能给我那就最好不过了!”快乐之情溢于言表。

韩湘宁初来才村买地盖房的时候,才村村民见他出手阔绰,建那么大一间大房子,都以为他是“大老板”。后来又见他系着头巾,骑着摩托车,常常还有许多不同肤色的人聚集在他那里,又觉得他是一个神奇的老头。时间长了人们知道他是画画的,他有着一个很漂亮娴静的妻子,他和村民们一起过本主节,逛大年初一庙会,和村里的摩托车爱好者一起快乐驰骋,邀请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参加他的婚礼。现在,韩湘宁在才村人眼里就是一个很帅气的村民,一个和气的好邻居。韩湘宁对大理、对才村的感情也带着家人一般的深沉,在交谈中他多次谈到希望大理能保持自己的特色,不走“热闹”的路线,在人来人往中保持一份沉静,防止艺术的商品化,保持最纯粹的艺术。讲起湖南湘潭“白石美术馆”里那场红红火火的美食节,他带着遗憾开玩笑说:“如果将来我有幸有一个纪念馆,千万不要办美食节。”

在韩湘宁的眼里,人一生能够自由择居而住是无比幸运的。他人生中的每次迁徙,除了第一次大陆到台湾是跟随父母而走,而后的每次选择、每次迁徙都是自己决定的。每到一处他都努力潇洒地活在那里,没有贪心,如他所说:“在纽约的时候也以为不会再走了”。有人嘲讽像他这样的迁徙是“逐水草而居”,他坦然接受,并以“而居”为自己的白房子命名。他承认自己追逐的是“创作环境的水草”,绝非如人所说的“利益的水草”。他强调“艺术的发展必须在自由的环境中”。韩湘宁也感激第一次被父母带着从大陆到台湾的迁徙,“回想起来,我多么庆幸,我的艺术最重要的开始,是在台湾。这样的事实,并不因为我在大理有画室而改变。”韩湘宁说,大陆与他同年代的画家,因为“”的整肃,并没有像他那么好的机会,“如果我当初被留在大陆,命运就和他们一般。对一般人而言,逐水草而居可能是没有国家意识,可是,我就是选择一个能画画的环境,这个选择,和我人生过去的其他选择一样重要。”

在走遍了千山万水之后,这个心态纯净完整的老人选择了大理,从容、淡定地继续生活和工作。他以“中国题材”为核心的艺术创作,他正在积极筹办的“有朋自四方来”老少齐展,都将人们的视线从纽约的苏荷区转到才村,这个连快递公司都不肯来的白族村落。现在许多写韩湘宁的文字中,与他名字一同出现的除了“艺术”、“当代”、“纽约”等字眼,还就是“大理”、“洱海”、“才村”等,它们带着湿润的气息讲述着韩湘宁,也讲述着大理。

不是东西

韩湘宁说他是幸运的,除了自由择居之外他一直从事的工作是他的兴趣,这也是他无比感念的事情。

60多年前,韩湘宁和母亲辗转到台湾,在就读当时台北最好的男校之一师大附中时,枯燥、严谨而近乎刻板的学科设置,让自由洒脱的他越来越“格格不入”,完全是凭借在绘画上显露出的热情与天分,才最终被台湾师范大学的艺术专科破格录取。时至今日,说起这件事,他仍深感庆幸“差一点,我也是一个我们这种教育体制的受害者”。当时由于父亲已赋闲在家,他们住在连厕所也没有的违章建筑里,生活的窘迫伴随着他的少年时期。然而,似乎一切都安排得刚刚好,相对自由的环境,成全了他最初的艺术大环境,而狭小得不能完整展示他作品的小环境,却也无形中激发了他对空间、对伟岸的追求。韩湘宁老师说一切都有缘,那最初的辗转和空间的狭隘也都是他和艺术最初的缘。

1961年韩湘宁以典型的“初生牛犊”式的大胆和直率,创作了一组颇具超现实主义画风的作品,在毕业展中展出,并由此应邀加入“五月画会”,成为最年轻的成员,和一群执着投入的青年一起营造着一种属于“现代派”的、丰富前卫的精神生活。韩湘宁在后来称自己和所有那些与他共同经历过那段年代的人们为“六十青年”,这些“六十青年”中有白先勇先生,诗人余光中、方莘、楚戈、郑愁予,还有音乐家许常惠、史惟亮。2007年,年旬60的“六十青年”刘大任、王渝等与韩湘宁在“而居”相聚,一组印着时光和空间的照片贴出后,韩湘宁被网友笑称为“小韩”。但这个“嫩嫩”的小韩却有着骨骼分明、桀骜不驯、岿然不为外界所动的“坚硬自我”。当时年仅22岁的韩湘宁以多幅画作入选巴西圣保罗双年展,跟“五月画会”的画友们每年办一次展览,同时也以“中国现代艺术”的名衔在欧美澳洲多次展出,这可以为中国现代艺术的最初发展找到起源。少年得志的他在一次对台湾大学一社团的讲题中抛出了“不是东西”的反叛言论,引起嘘声一片。他强调艺术不只为了描绘一个“东西”,同时也说明,今日的艺术,已不需有东西之分了。“二十世纪的当代艺术我认为是属于‘世界文化’的产物,已没有东西之分。”

1967年,为了把自己融入世界艺术中,做一个世界公民,韩湘宁登上了一艘名叫“东方皇后号”的大船,绕经巴拿马运河航行一个多月到达纽约。韩湘宁在《纽约,纽约》一文中这样写道:“很多很多年以前。我第一眼看到的纽约,是自由女神与纽约的下城,东方皇后号缓缓地驶进纽约港,一位汽艇上的金发女郎向我们挥手驰过去,我很清楚我不是来淘金的,我是来圆一个理想的梦。巴黎?纽约?我选择了纽约!”当时,巴黎是许多艺术追求者的天堂,包括后来转到纽约的顾福生和彭万屡等开始的选择都是巴黎。韩湘宁另类的选择除了他相信纽约更适合他的个性外,还与生活的拮据有关,去巴黎要带很多的钱,怀揣一个月生活费的韩湘宁知道他只有去纽约,在那里他可以活下去。现在,韩湘宁在纽约苏荷区的中心地段拥有一间5000平方尺的大画室,在他画室的楼下,正是照相写实主义的大本营――欧凯・哈里斯画廊。而刚到纽约的时候,他住在“贫民窟”里,在一家广告公司打工,当时已经在画坛崭露锋芒的他没有什么怨言,在他心中只要能保持自我,闲暇时能去画廊和博物馆看画,就已经很满足了。

作家曹友芳说“纽约培养了我的世界观”,韩湘宁借此句改为“纽约更证实了我的世界观是合理的”来表达纽约对他的影响。他是一个积极入世的人,初到纽约,面对气势磅礴的都市气氛,他能很快抓住其跳跃的节奏,兴奋地生活其中、如鱼得水般混迹生长。当时的纽约正值极简主义的风靡时期,这给了韩湘宁很大的震撼,他感觉“他们的画与生活关系密切,更具时代性”,认识到这点后,他的绘画风格也由台湾的抽象主义干净利索地转向极简主义。这样蜕变的抛弃和重组立马引起了许多人的批判,有人就评论说他这样的选择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韩湘宁却清醒地说到:“既然来到当时全世界都肯定的艺术之都,‘投入’比‘发扬中华文化’更为重要。”这和他多次提到的“艺术必须当代”(爱传统文化但强调当代)的理论有紧密的思想同源性。当然,关于那段西方艺术变迁的历史,我做不了专业的叙述,我只在说韩湘宁,他经历了整个过程,那段热闹的历史成就了他,他取得的成就也见证了那段历史。1970年,韩湘宁以“极简主义”的作品在法兰克画廊举行个展,紧接着,艾文卡的欧凯・哈里斯画廊也开始正式他的作品。但几乎是同时期,韩湘宁又强烈地感觉到刚刚兴起的“照相主义”更能体现那种“真实下的不真实”,于是爽快地又从“写实”转为“照相主义”。1971年韩湘宁在纽约哈里斯画廊举行个展,揉合了点彩与摄影写实视觉元素,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渐渐成为摄影写实的重要画家之一。1976年,韩湘宁的作品被华盛顿赫希宏美术馆选入“建国200周年移民艺术家特展”,这标志着他与贝聿铭、白南准一道被认定是“代表着亚裔艺术家对美国的贡献”。

从1959年到2007年,辗转中国台北、美国纽约、中国大理,韩湘宁的生活和艺术反映了三地文人前所未有的一种突破和交流。伴随着反对和争议,韩湘宁的作品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包括画家方力钧、梅丁衍,余光中的女儿余珊珊等知名人士都是其画作的拥护者,“中国当代艺术的活历史”就是画家叶永青对他的评价。韩湘宁对此说到“中国当代艺术历史并不长,我的确经常参与,但仅仅是参与,说我是历史太夸张了,其实就是说我走得多、见得多,最关键的是我走了看了之后,到现在还活着!”说完哈哈大笑。那时候,我感觉坐在面前的不是一个世界瞩目的艺术家,他就是一个活得很满足的老人,和才村里所有开明的老人一样,看透人生利益虚荣,感觉活着就是一种幸福。

对于多年的艺术生涯和特殊经历,韩湘宁还是用“不是东西”这四个字做总结:艺术家的创作可以超越和突破所谓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限制,将自己融入到“世界艺术“的关照之中,同样,相对于整个宇宙来说,再宏大的生命都是微乎其微的,小小的人,又算什么?能继续画下去是他最大的愿望。

70只是一个数字

在交谈中我发现韩湘宁老师穿了一双火红的袜子,配着皮裤,马甲,很是帅气轻松。他告诉我:“今年是我本命年,所以穿了红袜子。”是的,生于1939年的韩湘宁属兔,今年71岁,但没人相信。当年叶永青就感叹于他分外的年轻、分外的活力四射,而联想到电子游戏机里那个可以打遍天下,游戏东西的功夫小子,且以游戏里面的对联为其在2003年昆明的展览命名“东方不亮西方亮”。韩湘宁也强调:“70是一个数字,我的心态是年轻的”。他笑声朗朗,思维跳跃,语速极快,加上他的造型,他的摩托车,他的博客,他那被无数人津津乐道的爱情,这些都构成了一个年轻不羁的韩湘宁,他自由自在、乐在其中。

相比之下,比韩湘宁小29岁的妻子杨露则显得素静无比,两条垂到胸前的麻花辫,一身传统的亚麻制裙,一颦一笑都带着百合花般的简单静宜。如果不说,料想谁都想象不到她之前是在网络公司做设计的。不过,她和韩湘宁的相遇也是在网络上开始的,“露露是我结束前一段婚姻后从网上‘骗’来的。相识时我在纽约,而天津美院毕业的露露在北京,网上偶遇聊了一段时间后,露露传了张照片给我,我当时一愣,哇,大美女啊,仔细一看,照片是PS过的,不过我也在个人资料上做了手脚,我当时都60岁了,我骗她说才40岁,要我写60岁,估计就没人和我聊天了……”说完,韩湘宁哈哈大笑开了。不过,后来韩湘宁又特意让杨露去看了他的履历,那里明明白白写的是1939年生日。看来,骗子骗得真真实实,被骗的也心甘情愿。

两人都是学美术的,那自然有很多的话可以聊,隔着山山水水的两个人在键盘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她知道他原来是台湾人,知道他当时在纽约,从交流中也知道了他的一些艺术风格和理念,知道他的风趣和开朗。但是她不知道他在当代艺术界的惊人成就,他众多的作品收藏在全世界多个重要的美术馆里,不知道他已经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活历史。可以说,所有关于一个艺术家的名利和成就都与她认识的韩湘宁无关,当韩湘宁第一次站在她面前的时候,她看见的还只是一个历尽沧桑但却保持着阳光之心的“老王子”。

相识十年,两人终于结婚,在韩湘宁建的白房子里。当天,下着大雨,他把杨露暂时“寄”在一个朋友家里,然后他骑着钟爱的摩托车去接亲,洒下一路的欢笑和幸福。我们翻看结婚当天的照片,韩湘宁似乎还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杨露是他美艳娇羞的新娘。来参加他们婚礼的人很有趣,除了能赶来的朋友外还有古城的流浪汉和村里的老人、小孩,两人在镜头前笑得像孩子。新娘杨露穿了一袭白色的婚纱,头上是小碎花编成的花环,脖子上戴着一串缅桂花串成的项链。好独特、好有味道的新娘!赞叹中我不禁想起了三毛,在她和荷西的婚礼上,不也是放了一把香菜在帽子上吗?

所以,我们还是不可避免地谈到了三毛。韩湘宁说:“三毛是一个绝绝对对特殊的女孩子。”当时,同为“五月画会”成员的顾福生要到法国巴黎去,将手中的四个学生介绍给韩湘宁继续学画,其中有一个就是三毛。这样,22岁的韩湘宁和18岁的三毛开始那段纯净青涩的爱情,那是无比美好的时间,哪怕那棵刻着他们名字的树也都会幸福地疼。虽然两个专情而又多情的有情人终未在一起,但他们都成为了彼此心中无法抹去的温柔回忆。他是她心中永远的小王子,他在隐去她名字的《初恋》一文中写道:“如果有天我不幸得了老人痴呆症,那袭蓝色无袖的衣裙,将是我少数惦记得的事物。”“我得知她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我在侨居地的书店,买回了她的声音,虽然不是她十八岁的声音,而我的泣声却已浸入那卷录音带中。”说到这里,韩湘宁老师远远地望着窗外,我们都沉默着没有出声。作为三毛的读者,她的文章伴随了我最黯淡的高中时期,我一直羡慕她的自由灵放,一直叹息她的早逝,没有想到有一天我能与她文字中的主人翁面对面,亲眼见证她在他心中那最纯粹的美好。试想如果三毛没走,那她会看见另一个用生命写成的相依相伴。无论怎样,三毛无疑也是最幸福的,她的“小王子”韩湘宁用爱情的名义永远记住了她。

微信婚礼邀请函范文第9篇

体制当起了“自由医生”,有人可以带你去美国麻省总医院消灭肿瘤……

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在公立医院看到一张笑脸就会激动半天的中国

病人们,就好像等待被解救的大龄女青年一样,心里充满了希望。

统筹:张跃 撰文:胡青 本刊记者 张莹莹 倪敏 美编:周鑫瑶 摄影:郭盈光 插画:超人爸爸

桌子已经收拾干净,把椅子推入桌子下面,于莺拍下了一张照片,借以纪念她离开了工作十二年的地方―协和医院,

可以说是中国最好的医院。

如今离那一幕已经过去了将近三个月,

当医生一个个从公立医院逃离,

也许这能给我们这些被看病的累与贵折磨着的人提个醒儿:看病,其实可以用

另一种方式。

必须走,马上走

辞职绝非一时冲动,提交报告时,于莺已经想了一年多。

她谨慎地表示,不能说“对公立医院失望”,因为“失望”这个词有点重了,但打开话匣子,这个习惯了快言快语的女人说了一句更重的话:“它会用特别恶心的方式来恶心你。”

自从在微博上走红,她就成了被特殊照顾的对象。党办会时不时打电话给她的主任让她闭嘴;急诊科医生因为太过劳累,有选拔进入高干保健基地三个月到半年的传统,后者相对轻松,算是调剂,于莺从未得到这样的机会;原本她负责急诊分会的一些课程,后来不再有上课资格,她也不能再到协和医科大学讲课,学生也不让她带了。“做这些没名没利的事会带来真正的成就感,但我都不被允许。”她想过,如果继续她此时的生活,当急诊科主治医生,上夜班,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在外面做些事情,结果是,她会被整个知识分子群体孤立。

尽管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很久,但她却发现这里离她最初的梦想越来越远。明明修得越来越大越来越豪华已经把等级划出,明明只有靠钱或者关系才能住院,却依然顶着公立的名头表现扶贫济困,“太搞笑了”;私立医院拼命做公益、打造亲民形象时,公立医院却几乎从来没有主动参与过公益活动,哪怕这是花很少的钱树立名声的好时机。

然而对任何医生来说,做出逃离公立医院的决定,都并非易事。首先是保障的丧失,进入公立医院,只要你没出重大问题、不主动提出辞职,医院不会把你辞退,每天坐诊一个病人没有也没关系,照样拿工资,退休之后由医院养老。但到了私立医院,一方面收入并不如外界想象的那么高―严格执行每周40小时工作制,老板更要考虑你能为医院带来什么,没有病人上门就意味着风险,而合约制令医生担心自己随时会失去工作,养老也是问题;其次是组织的脱离,公立医院有工会、各种医学会,逢年过节总有些福利,许多人在学会中任职,跳槽到私立医院,学会的门就永远关闭了,身份和地位就此失落。

促使于莺下定决心的最后一根稻草来自一次值班经历:一个千里迢迢跑到协和的患者在分诊台大闹,躺在地上不肯走,于莺重复着,“领导说没有床,你不能躺在地上”,对方看着她,“我走不动了怎么办?我可以去哪儿?”问题无解,“当讨论进入死循环,我觉得世界太无聊了”,于莺觉得,她必须走,马上走。

理想诊所

于莺宣布从协和辞职,微博上一片哗然,有人说她是在炒作自己的新东家,但三个月过去,她依然没有新东家,虽然多家私立医院公开表示“随时接受”,于莺考虑一番,哪家也不去。她不想把自己的名气“贱卖”,她的想法越来越清晰:自己开一家诊所。

两星期前,她去呼和浩特做市场调查,在当地一家大医院里从早上八点站到十点半,周围人来人往,她看到这里电子系统不佳,没有预约挂号服务,所有人都挤在窗口,一个教授一个上午看了52个号,而她询问的几个患者要么被做了一堆检查要么被开了一袋子药。挂号费只有七元,但整体花费并不低。

这让于莺思考,自己到底要开一家什么样的诊所。于莺描述她的正在筹备中的诊所:只看病,不靠输液挣钱;大概四间诊室,病人等候区里有WIFI和电脑,孩子可以在儿童活动中心玩;环境是温馨的,从墙壁的颜色到沙发的质感都令人感到温暖,而不像公立医院,椅子都是铁的,图的是方便清理,病人吐了水一冲就完了。她会有一个IT团队,有客服,每个医生配备助理,定期举办健康方面的宣传教育。

这会是一个以全科医疗为基础、重点在慢病管理的诊所。全科医疗的方式促使医生了解国内外医学最新进展,无需病人各个科都挂号,而是把所有的应尽事项都告诉病人,甚至到了一定时间会主动给病人打电话提醒复查,如果情况恶化,就推荐到相应的专科或更高级别的医院就诊。在她的设想中,单次诊费在一百到二百,这在私立医院中是较低的价格,于莺相信只有控制单次价格才能吸引更多人来就诊。这家诊所暂定开在呼和浩特或石家庄――她当然想开在北京,中意西二环附近,但西城区政府表示,这里的公立医院已经足够多了,她无法从卫生局拿到牌照。好在在一个二线城市运营成本也会低一些,她满怀希望地盘算,如果呼市280万人中有万分之一也就是280个人能成为她的固定客户,诊所就能维持下去,一旦持平,她就要将这个模式复制下去。她跟投资人说了,别想太快,五年之内持平就不错。

让每个人各取所需

仅仅开一个诊所并不解决所有问题,于莺心里有更大的一个蓝图:好的医疗体系是分层次的,70%的疾病都可以在全科医生那里解决掉,全科医生应该在综合医院接受培训之后自由执业,可以在社区中开个小诊所,恢复20世纪80年代的邻里关系;如果有全科医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转诊到中层医院,再到上层医院,所有的化验结果随着病人一同过去。如果病人有更高的要求,可以在全科医生之后选择高端私立医疗机构,多付费用购买更好的服务,不同经济条件的人可以各取所需。

于莺相信,医生自由执业会成为解决医疗困局的一种方式,它会引发医生之间的竞争,让市场给医生定价,而非像现在这样被公立医院用低廉的挂号费压榨。如果医生通过市场竞争重新获得光明正大的高收入,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进入这个行业,那时,于莺心目中比看病难更急迫的危机,医生的断档,才能得以解决。

而最理想的医疗体系的模样,正如《梅奥诊所》所描绘的:一个卡车司机昏倒在梅奥诊所急诊室门口,护士马上开始抢救,司机不愿住院,他担心把卡车停在路边会吃罚单,护士要来了车钥匙,在护工、保安中找到一个有大卡车驾照的人,又联系了当地的货车场和一家大型超市,希望可以把卡车停在那里过夜,最终后者提供了停车位;车上还有一条狗,护士就把狗放在一个单独的房间好生照顾。三天之后,司机领着狗出了院,到超市停车场开着卡车走了。这个故事里传达出一个鲜明的主题:患者至上,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在围着他转。

“现在我们整个系统是以医生为中心的,这形成了一个悖论:因为病人多所以不能以病人为中心,于是病人不满,于是就引发了更多矛盾,归根结底是体制导致的,如果坚持这种方式,医患矛盾永远不可能改善和解决,就让它们继续吧,”她口中的“它们”,当然是她从中逃离的公立医院,“只有这样,私立医院才能发展起来。”

在协和时,她也曾在某些片刻体验过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温情,譬如诊断结束,她会亲热地搂着老太太的肩,一边说着应该注意的事项一边把她送到门口;一对抱着孩子的夫妻来看病,女人上吐下泻,男人又要照顾孩子又要忙着缴费,于莺就把孩子接过来,抱着到处跑,把其他病人家属都给逗乐了。她喜欢这样的氛围,但在公立医院它无法长久存在,冷漠、匆忙、人满为患才是常态。

好在她的乐观是无止境的,哪怕她认定此生无缘见到如梅奥诊所那样的体系,她认定未来几年会是中国私立医院发展迅速的几年,前有和睦家这样摸索十几年的相对成熟的机构,后有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德西门诊部等大型高端私立医院正在建设。于莺说,私立医院的弊端在于这是一项缓慢的生意,索取投资回报和坚持医疗理念一定会有冲突,但如果投资人有心做一项长久的事业,医生们有心真正扶困济贫,政府能够更多给予支持而非拍脑袋的行政干预―到那时,医疗状况会被改写,人情味儿才能取代刺鼻的消毒水味儿,每个人才更能有尊严地活着。

新医疗面孔

急诊科女超人

于莺

1993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随后进入协和医院急诊科。2011年10月7日开通微博后以幽默而犀利的语言风格成为知名的“急诊科女超人”。今年6月8日,宣布从协和医院辞职,正在筹备建立自己品牌的慢病管理私立诊所。

我们整个系统是以医生为中心的,这形成了一个悖论:因为病人多所以不能以病人为中心,

于是病人不满,于是就引发了更多矛盾,归根结底是体制导致的,如果坚持这种方式,医患矛盾

永远不可能改善和解决,就让它们继续吧。

梅奥是什么?

这是一家被称为医疗界“麦加”的私立医院,于1864年由梅奥医生在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市创建,是世界最具影响力和代表世界最高医疗水平的医疗机构之一,而真正地“以患者为中心”才是梅奥的动人之处。

一个男人在入院后才发现他的肺部肿瘤是恶性的,已经扩散,他的妻子提出因为两人从初恋走到现在从来没有分开过,想要陪他一起住院。梅奥把双人病房改成夫妻病房,这对夫妻一直住在那里直到病人逝去。

一个妈妈得了肿瘤,即将离世,她说自己最后的心愿就是想看到女儿成婚,但已经没有力气走到教堂。院方和患者女儿商量,在医院举办婚礼,三个小时内医护人员把医院的大堂和草坪布置成婚礼现场,准备好了茶点,有人弹起钢琴祝福新人。

在美国看病很贵,但在《梅奥诊所》的开篇讲了一个故事:二战期间,一个美国大兵上了前线,妻子和妈妈留在家里,妻子重病,在梅奥住了一个月的院,账单上的数字却只有28美元,有人问院长为什么收这个数目,院长说,因为这个士兵在前线打仗、国家每个月给这一家的补贴是28美元。

梅奥诊所运转十分高效,它有一千多名医生,五千多名后勤人员,每天问诊一万八千次,做300台手术,早上五点第一批医生开始上班,到7点已经开始做手术,9-10点在专科病房中穿梭,完成会诊。这需要整个体系的配合,包括患者病历在手术前一天已经到达医院资料库,由助手总结后汇报给医生。

高端私立医疗

不是看病,

而是治人

北京和睦家医院的院长盘仲莹还记得十七年

前她第一次到这家医院上班的场景:

她坐着408路公交车,开过燕莎视野就开始荒凉,两边全是庄稼,下车之后还要再走一段路,

和睦家所在的楼前面是一个菜市场,铁皮棚子下,现宰的鸡鸭血水四处流淌。进得楼来,正在拆卸,

到处是砖头,乌烟瘴气,“无论如何不能跟

现在的和睦家、高端医疗的形象联系起来。”

第一需求是安全

和睦家创办于1997年,是中国第一家外资医院,也是中国国内目前生存最久也最大的私立医院。它的创办者李碧菁来自美国,最初在中国进行的是医疗器械进口业务,一件“小事”让她岔开了职业方向:她陪一位中国朋友到医院待产,晚上六点半,这家著名妇产医院已经一片昏暗,只有两个护士值班,朋友已经疼痛难忍,护士却坚持让她提着自己的脸盆走到三楼的产房,李碧菁还不能帮忙。直到她发火,一个护士才帮忙提脸盆。她和朋友的丈夫在黑暗的走廊里等待,一同的还有其他几位产妇的家人,凌晨了也没有人带来消息,没有椅子,累极了的人们只能坐在地上。

因为这段惨痛经历,李碧菁的三个孩子都是回到美国生产,那时中国已经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她意识到光有先进的医疗器械还不够,服务的重要性尚未为公立医院所知,因此,她投资400万美元,在北京创建了和睦家医院。

作为一家有外资背景的私立医院,早期的和睦家定位于服务在中国的外国人,这是个享受过先进的医疗服务并有支付能力的群体,但医院最初的发展面对诸多困难,最大的问题是人才,彼时公立医院还是一统江山,当之无愧的铁饭碗,“不要说要找合适的人,有人愿意来已经很好了,”盘仲莹说,“能砸了铁饭碗加入和睦家,已经带有很大的不安全感。”因为很难招到中国医生,和睦家最初的医护人员多是外籍,但其中不少看中的是这里的工作环境,加之被神秘的东方色彩吸引,干了两三年也就离开了。

还是项目助理的盘仲莹也曾经历过的惶恐和犹豫:私立医院还是新事物,能不能开起来、能维持多久都是未知数;不少同事跳槽到大型外企,拿到了更高的收入。但这个行业提供了其他行业所没有的成就感和崇高感:和睦家最早主要做分娩,看着一个个小生命的出现,她决定留在这里。

随着和睦家名气渐长,一些公立医院的医生、护士看到风险不那么大了,基于得到更好的发展平台的愿望加入和睦家;此后和睦家开始请公立医院的医生来会诊,也有一些公立医院的名牌医生来此兼职;如今的和睦家进入了高美誉度阶段,一些真正的大牌医生开始加入,譬如心血管疾病权威胡大一、神经外科专家凌峰,越来越多有支付能力、同时看中服务的患者也开始离开公立医院,来到像和睦家这样的高端私立医疗机构。

盘仲莹的工作兢兢业业和言辞依然显得谨慎。今年和睦家开始扩张,北上广三地都正在建设规模更大的医院,但在此前的十几年,它的步调一直显得缓慢。“公立医院可以承受意外,私立医院承受不起。”盘仲莹说,她考虑问题的首要因素就是安全。几年前,在医院预算紧张的时期,有工作人员向盘仲莹建议购置急诊抢救车,每一台都要配备心电监护除颤仪,这一台设备需要十几万,加上药品车及常规抢救器械,一辆急救车需要几十万,而且除颤仪的电极片每两三年需要更换,一次又是几万。为了安全,和睦家配备了抢救车,一个月后,放射科发生一例造影剂过敏,幸好医生第一时间找到急救车,病人得以脱离危险。

“纠纷和争议是哪家医院都避免不了的,治疗的效果可能跟病人的预期会有差距,但是至今没有过和睦家要承担责任或者通过鉴定是我们的问题的事故。”盘仲莹说。

让全科成为主流

与稳定的公立医院相比,和睦家这样的私立医院更强调学习,据盘仲莹介绍,每周二、三、四的中午,这里都会举办讲座、沙龙等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对医护人员进行全科医疗的培训;每个全职医生一年有25000元的再学习费用和5天的再学习时间,医院也鼓励医护人员去参加职业资质的考核和评级;“你们来看,”盘仲莹将电脑屏幕转了过来,她展示得是一个名叫UpToDate系统,医生可以通过这个系统查到当前世界上关于各种疾病的最新研究成果、诊疗方法和建议,“这套系统非常非常贵,但这也是患者能在这里获得的特别的服务。”

盘仲莹讲述了自己的经历:部队六年转业之后,正是外资企业大规模进入中国的时候,她凭借良好的英文能力进入和睦家,当大量外籍医生和护士被招聘进来,她感到自己的优势丧失,成为“脚不沾地的万金油”,去工商部门开会、为外籍医生办理签证……琐事堆积如山,看不到未来时,她报了北大的MBA,同事下班去蹦迪,她去补习数学,学成归来,再去办那些“琐事”也有了不一样的视野。此后她又到美国研读医院管理,拿到第二个硕士,“那段学习让我深切感受到,我们的医疗跟国外先进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公立医院有很好的专家队伍,也在花很多的钱做基础设施改造、购入大型的设备,但不要看报表,你去那里看看就医环境、患者感受和医护人员的精神面貌,就会发现很大的差别。”一直以来,很多知名专家都会被邀请来和睦家出诊,但是有的专家来过几次后双方就没有再合作了,原因是缺乏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他们在公立医院待惯 了,已经习惯了那种体质和态度,”而这,恰恰是像和睦家这样的私立医疗机构所无法接受的,来到这里的 患者,就是希望通过多付费来获得更好的医疗条件和服务。

盘仲莹并不乐于像很多人那样,把问题的症结简单地归于体制,“体制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你不能让它背负那么多东西。我相信体制不是一切,我们要尽力做自己能做的。”

譬如改变人们在公立医院形成的一些就医习惯,包括看病就是收获一袋子药和一系列检查。在建立之初,和睦家一直在提倡的一个全新医疗观念就是预防,因为大多数中国人还是习惯有病的时候才去看病。和睦家至今收到的最多的投诉是由于患者不理解医院为什么不给用药。“有人说,花了好几百块钱看病,医生连药都不给开。我说,作为医院来讲,挣钱有什么不高兴的,但是,孩子明明不需要输液,为了家长心里安慰让孩子受伤害,没有必要。”和睦家100个处方中有抗生素的只有十几个。也曾有孩子从床上摔下,家长担心颅骨骨折,医生细致检查过,孩子很正常,但家长依然担心,医生解释,已经进行过手法按压检查,如果孩子受伤会感到疼,孩子没有反应,说明骨折的可能性很小,如果你不放心,一定要照X光,也不反对。经过这样的解释,大多数病人会接受。

“现在医疗学科分得越来越细,但这并不是和睦家该走的路,许多科室带着自己的小团队各自为政,看到的只是病,却没有患者这个整体的‘人’。”盘仲莹说。和睦家建立了一个以全科医疗为基础的系统,在如今中国的医疗体系中,80%左右的疾病都可以在全科医生处得到解决,但很多病人并不知道自己得的到底是什么病,要花很大精力查询病情,寻找专家,再去追随,这个漫长的过程可能会漏诊,全科医疗可以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它作为基础保健的一环,能解决大部分常见病的诊疗,会为病人多角度考虑病因,譬如一个孩子在课堂上好动,全科医生会指出,也许这不是心理因素,而是孩子听力受损,但又不知如何表达而造成的。如有全科医生无法诊治的疑难病,可以向你推荐好的专科医生。

同时,和睦家正在构筑一个从预防到康复的完整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病人会知道自己日常要注意什么,手术前有哪些准备,手术有哪些选择,术后24小时进行免费的营养评估,48小时内转入专业康复医院,出院之后也会得到是否要改变生活方式的建议,并保持长期的随诊。和睦家建立了专业的上门医疗团队,如果这个团队不能满足病人需求,全体员工都可成为后盾,全科医生、儿科医生甚至心脏专家都可上门服务。

“公立医院给病人的信念是‘只要你技术好,我睡走廊都行’,而我们的优势就在于资源整合。公立医院只是一个医生给你做手术,术前术后呢?”盘仲莹反问。

活得不容易的高端

虽然努力完善自己的体系,当下,和睦家这样的私立医院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譬如舆论上的困境,早年间“莆田系医院”的兴起,让大众把私立医院与电线杆上贴着的治疗癫痫、性病和不孕不育的小广告联系在一起;当和睦家这样的私立医院努力打造自己的高端形象,“太贵”又成为它们的标签。

相对公立医院七元一次的挂号费,和睦家千元左右的单次诊费的确不低。盘仲莹说,她的目标就是让大众觉得和睦家“贵有所值”。“所谓贵与贱都是比较而言。我们是单价贵,但没有大处方大治疗大药品。患者需要的是医生的专业指导,而不是推销药品或者检查,看完了病也不知道检查单上的某个值正常或者不正常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和睦家真的不用给医生红包吗?”

对这个问题,盘仲莹给了一个关于“规则”的答案。譬如医疗行业多发的纠纷之一―病人告医生性骚扰,和睦家的规定是,男性医生为女性患者服务时必须有第三者在场,哪怕护士不在,找一个保洁阿姨站在旁边,也是对病人的保护和尊重。如果没有按照规则行事,病人投诉,不管实际是否发生,医生都要离职。“职业人有职业的标准,如果你不符合这个标准,只能离开。”

尽管一切看上去都很规范,但和睦家依然面临一种尴尬:它并未被纳入医保体系,患者只能自费,或者购买一些保险公司提供的非常高端的产品。在一个医疗论坛上,关于和睦家最强烈的呼声就是加入医保,这也是盘仲莹的愿望。她现在交着最高比例的医保费用,但因为自己也在和睦家看病,医保“光尽义务了,没有任何收益,这也是一种不公平。”她希望达成这样的效果:在和睦家可以按照公立医院的标准使用医保,医保之外的费用由病人自己支付或者由商业保险补充。

盘仲莹希冀的医疗体系和于莺类似:分层次,在全科解决大部分问题,无法解决的再转入医院,而非像现在这样感冒和脑瘤都拥挤在三甲医院;国家拿出经费支持公立医院,它就应该在基础的民生保障方面承担责任,以及承担医疗教学工作;而私立医疗重在提供个性化的需求,患者愿意为此支付更多的费用。

“我们还是相信私立医院的发展是大势所趋。浪头来的时候就顺着走,水面平静的时候就稳步发展,不要翻船。”盘仲莹说,而至于和睦家的野心,她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患者能够获得和睦家的医疗服务,“再过几年,当人们再谈起和睦家时,不会再说‘贵’,而是会说‘好’,真的物有所值。”

就诊流程

电话预约

去高端私立医疗机构就诊,都需要进行电话预约,不用起早贪黑在医院打地铺等着挂号。

家庭医生

如果你是复诊病人,且有一直就诊的固定家庭医生,医院会尽快帮你安排就诊。

全科医生

如果你是首次就诊,且没有特别指定科室,医院会为你预约全科医生,进行全面的基础检查、治疗。在许多私立医院,初次就诊诊疗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医生会详细询问你的既往病历及家族病史,针对你的情况提出细致的意见,甚至细到“今天不能喝咖啡”。

专科医生

如果你确定自己的疾病属于某个科室的范畴,可以预约相关科室的专科医生就诊;就诊过程中专科医生也可能会建议你再去看看全科医生,譬如出现一些妇科炎症有可能是血糖出了问题,专门的妇科医生并不能完全解决病症。

在全科医生进行初步诊断,得出诊断结果需要进入专科治疗,全科医生会帮你联系相应的专科医生,尽快转诊。

新医疗面孔

非典型院长

盘仲莹

早年获得湘潭大学英语文学系学士学位,后取得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以及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卫生保健专业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目前担任和睦家医院院长的盘仲莹并不是医生出身,但却以“医生管理者”的身份使得和睦家成了目前中国最大、且历史最悠久的高端私立医院。

所谓贵与贱都是比较而言。我们是单价贵,

但没有大处方大治疗大药品。患者需要的是

医生的专业指导,而不是推销药品或者检查,看完了病也不知道检查单上的某个值正常或者不正常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些病,

来这里看

儿科

在于莺看来,当下私立医院的儿科水平甚至超过了公立医院,“公立医院的儿科就是死路一条”,在当下这个以药养医的体系中,因为儿童的用药量仅有成人的六分之一,使得儿科医生没有药品提成,在整个医院收入是最低的;加之几个家长围着孩子,稍有不慎就招致非打即骂的待遇,所以好一点的儿科医生几乎全部都被私立医院挖走。

妇产科

很多私立医院都是从妇产科及儿科打开的局面,王菲、那英选择在在和睦家生孩子就让这家医院声名大噪,相对公立医院的“简单粗暴”,私立医院更加人性化,譬如和睦家的产房统一使用步入式浴缸,还可提供一面可转动的大镜子,方便产妇在分娩时看到全程。

牙科

看牙医从来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尤其和一排人一起长大嘴巴,但在私立医院不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多家牙科专门诊所开在高档写字楼中,方便目标客户就诊,并设有单人独立诊室和特别设置的洗漱间。医生会用通俗的语言向患者解释详细的医疗计划,尊重患者选择。

全科

绝大多数公立医院并不重视全科,而私立医院的全科门诊则是其医疗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全科门诊的医生在各个主要医学领域都经过培训,并可以诊治从婴儿到老人的各个年龄段患者。

康复医院

盘仲莹所提到的医疗资源整合中,其中最重要且公立医院不占优势的就是康复。和睦家康复医院也于近期正式成立,服务范围包括神经康复、 骨科康复、心脏康复, 孕期及产后康复、儿童康复、 物理治疗、作业治疗、 言语治疗、认知康复、假肢矫形、 针灸、水疗、高压氧、中医等,这也改善了中国人只注重看病不注重后续的医疗观念。

医生自由执业医疗

理想照进现实

“宝宝昨天做了雾化好多了,我想今天再做一次巩固一下。”年轻妈妈说出了她的诉求,护士答道:“请蒋医生给宝宝检查一下吧,也许不需要做雾化了。”“那这次怎么收费呢?还是380块吗?”“不用,今天交复诊的费用100块就好。”周一早上九点,走进卓正医疗深圳会展中心诊所时,一位年轻妈妈和护士之间正在进行如此的对话。

这间三百平米的诊所,是一年前朱岩从北京协和医院辞职加盟卓正医疗后,最早在深圳开办的三家诊所之一。 而这里,也是跳出公立医院选择自由执业的医生联合创办私立诊所的大胆尝试。

香港模式

在当初经历了激烈的竞争终于进入协和时,朱岩一定想不到自己会离开那里,选择自由执业。在全世界有90%以上的国家,医生都是自由执业的。医生可以选择自己开私人诊所,也可以几个医生组成医疗团队联合执业,还可以与多家医疗机构签约实现多点执业,这样,除了国家建立的公立医院,公民还可以获得更多层次的医疗服务。

2011年底,朱岩身边先后有人离开协和,“但凡辞职的都有几个特点:年轻的;优秀的;有理想的。中国医疗事业的希望在哪里?”他在微博上如此写道,半年后,他也成了这些逃离者中的一员。之后,32岁的他选择南下深圳,与另外两个创业同伴引入一笔天使投资,联合创办了卓正医疗,而此时,他已经将自由执业当成了自己的梦想。

在卓正探路初期,朱岩与另外两位合伙人兵分三路,分别去香港、台湾和美国考察。朱岩先后六次去到香港,走遍了各类诊所,最终他们选择了香港模式。深圳离香港最近,人口多而医疗资源匮乏,同时,这样一座年轻的城市,更容易接纳卓正医疗这样的新生事物以及他们带来的全新的医疗理念。

所谓“香港模式”,朱岩也称之为“包药模式”:诊疗费380元包括了常规检查和三天的常规用药,同一疾病在一周之内复诊费每次100元。这样的收费在一般老百姓眼中,大概还是比公里医院要高一些,那么卓正提供怎样的服务呢?

舒适私密的环境,专业先进的仪器,硬件条件虽好,但这并不是卓正最大的优势。在朱岩看来,卓正最大的优势是:“我们是真正以病患为第一位的。”优良的诊疗体验,更多是医生护士给到病患的人性化服务。卓正施行预约制,每位病患都有自己的时间段。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时间是最宝贵的东西,不用挂号排队自然深得人心。

卓正的儿科门诊,看上去更像一个儿童乐园。护士们穿的不是白大褂,而是从美国进口的蓝色碎花护士服,看上去很漂亮。沙发桌椅都是鲜亮的颜色,桌上有玩具画笔,墙上贴着小朋友的画。海岸城专门的儿科诊所,整个装修风格明快,以维尼熊为主题。护士曾巧兰说:“小朋友在这儿不会害怕,不觉得是来看病。”

曾巧兰说,“每位病人离开之后,我们都会做一次消毒,避免下一位病人发生交叉感染,特别是儿科更加仔细。这在公立医院是不可能做到的,医院里人太多,医生护士也太忙,很容易发生交叉感染。有些我们以前的同事朋友,现在都带着孩子来卓正看病。”

更重要的,朱岩说:“我可以保证,我们的医生不会乱开药。”在卓正,医生的收入与“诊疗量”和“开药量”无关,这与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政策完全对立。“在那种体制下,病患经常都会被过度检查和过度用药,但是在卓正不会这样。我们最注重的是诊疗体验,医生护士的收入只跟他们的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有关。”

周一这天,儿科蒋忠梅医生有8个预约,而内科李陶医生只有2个预约。李陶告诉我:“相对儿科来说,内科发展起来会比较慢。一些五六十岁的慢性病人,我要是不做检查不开药,他就觉得不满意,就好像自己白来了一趟没看病一样。但在一些慢性病的治疗上,并不是检查和吃药就有效的。有一个了解你健康状况的家庭医生,其实是很重要的事情。”

提供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卓正,为每位病患建立了一个“电子病历”。据卓正海岸城儿科诊所的邓礼医生介绍:“以前我们都习惯了拿着一本病历去医院,没带就重新买一本,用完了随便换一本。加上很多医生潦草的字迹,其实这个病历本并没有很好的发挥‘病历’的作用。我们的这个电子病历系统,就很好的记录了病人的基本情况:每次生病的检查和用药,对什么东西过敏,使用药物是否有效。很多东西都是我们从病历中能看出来的。”这份“电子病历,”帮助医生更好的了解病史,对症下药。

卓正对医生的诊疗时间也有规定:儿科最少每人20分钟,其他科室每人30分钟。朱岩说:“在公立医院,因为病人多压力大,加上所谓的‘以药养医’体制。经常是病人一来先做检查,检查报告出来之后,医生对着报告开药。其实这都不是看病了,是看检查。”

这个早上,诊所助理金芋宏不停在接电话,她最常被问到的有两个问题:一是诊疗费用,二是医生资历。在诊所的宣传册和医生的联系卡片里,对每位医生的介绍都包括了他们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我们目前的八位医生,都是知名医学院硕士毕业,并且在全国知名医院有相当年资的工作经验的。”以朱岩自己为例,他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在协和医院工作了九年,辞职前已是内科主治医生。

就是凭着优良的就诊体验、有效的个性化诊疗和贴心的人性化服务,卓正医疗正在一步步走上正轨。朱岩说:“我们没有主动做宣传,更没有做过付费广告,我还是主张修炼内功。”现在,卓正每天的预约量大概在30多个,这个数字还在逐渐上升,而这些病患有将近60%来自卓正良好的口碑,看来朱岩的内功修炼得还不错。

医生的初心

周一在海岸城儿科诊所出诊的,是刚刚加入卓正的邓礼医生。邓礼是湘雅医学院儿科硕士,此前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有近10年的儿科临床经验。她和最早来卓正的陈英是大学和研究生同学,后来在公立医院也是同事。选择加入卓正,多少是受到了陈英的感染。“陈英来卓正以后变化特别大,她的那种激情吸引了我。”

入职刚满两个月的邓礼,谈笑间显得轻松愉悦,“理念”和“理想”是她常说到的词。这两个词,我也在其他几位医生、护士和诊所助理的口中听见过。他们的意思大致也都是一样的,“加入卓正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这里先进的理念,并且在这里可以实现我的职业理想。”用邓礼的话说:“我就想单纯的做一名医生,做到问心无愧。”

以前在公立医院,邓礼常常一天要看一百多个孩子。“最多一次我连续工作了36个小时,看了300个孩子,忙的没时间吃饭,只吃了两颗糖。”如此大的工作强度和精神压力,难免造成粗糙医疗的普遍现象。更糟糕的,就会造成一些医患矛盾和纠纷。“其实这都是因为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交流太少、沟通太少。孩子生病,父母又特别焦虑,很容易发生口角。”

医生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不仅是在收入上,也在医患关系上,更别谈什么相互间的信任了。“其实我以前一直有一个疑问,就是这个病人究竟好了没有?可是一天看那么多病人,我根本记不住谁是谁,他会不会再来也不一定。”来到卓正,邓礼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邓礼的工作邮箱里,有很多来自孩子父母的邮件,有的汇报孩子的状况,有的询问吃药的注意事项。“我们的医生卡上都留了工作电话和邮箱,有的病患也会电话咨询,我们都给解答。对于特别需要关注的病人,有时候我们还会主动追踪治疗。”

卓正的三位儿科医生经常通过邮件讨论个别病情,隔周的集体会议上,各科室之间更是集思广益共同成长。在专业方面,诊所给医生们安排了不少培训项目。内科的李陶医生刚刚从美国回来,“我去参加的是美国临床肿瘤年会,这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肿瘤专科年会,以我的资历而言,在公立医院是很难有机会去参加的。”

不仅是医生,卓正对护士的要求也很高。不同于公立医院的护士只是简单的分诊、打针、发药,卓正的护士要询问一些病情,并做好电子记录、给出饮食建议,还要根据医生的处方备药再经由医生确认,要做的事情比在公立医院里多很多。

卓正帮助医生护士们实现了看病救人的理想,那么现实生活如何呢?关于收入问题,李陶说现在过的才是一个体面的医生生活。邓礼更提出了有趣的“医生的性价比”:“和量相比,我这个人更看重的是质。不能单看收入,工作强度、压力、环境、心情,这些都应该考虑进来,我觉得现在我的‘性价比’比以前高出很多。”

或许因为朱岩本身是医生出身,作为医疗运营总监,很多事情他会更多的为医生护士着想。“我觉得现在这份工作很有意义,说大点儿,我觉得我们解救了一些病人,他们不用吃那些不必要的药,而且我们解救了一些医生,他们不用开那些不必要的药。”

给公立医院减负

卓正最早开业的三家诊所,都是在高档写字楼里,面积都在两三百平。目前,卓正一共有8位医生、9位护士。现在,卓正医疗正在积极准备一个更大的医疗中心,位于华侨城的1000平米全科诊所大概会在年底开业。医疗中心即将开业,人员配备也必须跟得上,那是不是意味着卓正要从公立医院抢医生、抢病患吗?

“不是。”朱岩告诉我,“我们的医生都是自己来应聘的,不是我们去挖人的。而且,卓正这样的医疗机构其实是一种趋势,我们会把公立医院解放出来。我们和公立医院之间,完全不存在什么竞争,而是一种互补关系,这种互补才是一个理想的医疗体系。80%的普通病、常见病,其实在像卓正这样的诊所当中就可以解决,剩下的20%就需要公立医院了。”

在卓正,不随意打针、挂水,需要的时候,医生会帮助病患转诊公立医院。这时,卓正和公立医院则变成了合作关系。现在,卓正医疗的转诊网络已经涵盖了北京、深圳、广州和香港的近二十家公立医院,其中包括协和、同仁等国内一流的大医院。同时,如果需要,卓正也可以帮助病患实现海外专家远程会诊和就医转诊。

在朱岩看来,卓正是在帮助公立医院减负。“公立医院应该从这些常见病里解放出来,把重点放在保障医疗的公益性和医疗科技的进步上。对于那些无力承担诊疗费用的困难病患、自主支付意愿低的病患,公立医院仍是他们更好的选择。同时,公立医院可以把更多的人力财力投入到‘高、精、尖’的疑难杂症攻克上。”

今年五月底,卓正和十家高端医疗保险公司签约,实现直付服务,这给不少病患提供了便利。在这些保险公司购买相应医疗保险,便可在卓正医疗完成签字确认,然后由保险公司直接来支付诊疗费用。与这些保险的对接,需要以保险公司对诊所医疗资质的肯定为前提。现在,保险支付服务已经超过了二十家保险公司,不仅是国内,更包括了一些国际保险公司。

但是,卓正目前尚不能与医保对接,多少阻碍了一些依靠医保看病的人群来卓正体验的想法。在朱岩看来,和医保对接也是一种趋势。“港大医院现在就已经和内地的医保对接上了。只要按照诊所和公立医院不同的价格体系,规划好医保报销和个人支付的比例,卓正以后也可以和医保对接上。”

把公立医院与自由执业对比,朱岩总结了他的切身感受:“公立医院工作像是做一项职业,自由执业更像是做一项事业;前者可能有50%精力不是在临床,后者可以把100%精力用在如何服务病人身上;前者要么失去道德底线、要么生活在贫困边缘,后者依靠自己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获得应有的报酬,活得更有尊严。当然,自由执业也对医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医生必须注重自己的品牌服务,既要保证医疗技术的专业性,又要有高质量的服务。”

网络上到处在说外国人一年不打吊针,对于他们而言,这等于是一次小手术。而中国人一生病就打吊针,抗生素的滥用在国内司空见惯不足为奇。这些话似乎说千百遍都有用,只有当有人带着你重新去认识疾病的时候,你才会相信这些原来都是真的。类似卓正医疗这样的机构,正在做的就是这样一件事: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全新的医疗模式,更是一种正确的医疗观念。

就诊流程

电话预约

卓正目前有三家诊所,预约服务是一体式的。打任何一个电话,都可以预约到当日出诊的任何一位医生。如果没有指定医生,诊所助理会给出相应建议。

科室选择

目前卓正只有儿科、内科和妇科,其中海岸城为专门的儿科诊所。即将开业的华侨城诊所,将会是一个更全面的诊疗中心,在科室设置上也会有所增加。

诊所看诊

按时来到诊所之后,护士会先做一些询问。医生会为每位病人建立电子病历,复诊或再来看诊时,电子病历将保存历史记录并持续使用。每位病患有自己的专属时间,儿科看诊20分钟,其他科室30分钟,可以与医生充分沟通交流。初次看诊380元打包,包括诊疗费、常规检查费和三天量常规药费,一周内同一疾病复诊每次100元。

化验开药

卓正提供一些常规化验检查,医生看诊开药,护士在药房备药,完成后需经过医生再次确认后方可发药。关于用药细则和注意事项,医生和护士都会叮嘱病患。

后期咨询

卓正的医生卡上,均印有办公电话和邮箱,病患可通过这些方式咨询医生。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病患,医生会主动电话随访、跟踪治疗。

医院转诊

对于需要打针、挂水,甚至住院、手术的病患,卓正与全国近二十家公立医院建立转诊服务,并提供挂号代排队、安排专家会诊服务。公立医院经常人满为患,若病患害怕交叉感染,也可以从医院买来相关药水,由卓正的护士完成打针或挂水服务。

新医疗面孔

医生创业家

朱岩

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颇费周折地进入协和医院,7年后成为协和医院肾内科主治医师。2012年7月离开协和大胆选择自由执业,在天使投资的扶持下,联合创业伙伴成立了采用香港私立医疗模式的卓正医疗,担任医疗运营总监。

公立医院工作像是做一项职业,自由执业更像是做一项事业;前者可能有50%精力不是在临床,后者可以把100%精力用在如何服务病人身上;

前者要么失去道德底线、要么生活在贫困边缘,后者依靠自己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

获得应有的报酬,活得更有尊严。

商业保险

注意事项

目前我国的多数私立医疗机构尚未纳入医保,因此,一份靠谱的高端商业医疗保险对于选择这里的患者尤为重要。

年度理赔

最高限额

一份高端商业医疗保险计划所规定的年度理赔限额会从不足十万美金到数百万美金不等。至于具体的理赔限额当然是越高越好,因为在紧急情况下,住院一天的费用就有可能达到数千美金。

是否涵盖

既往症

通常情况下,针对个人和小规模机构的医疗保险计划不会为既往症和定期发生的病症给付保险金。然而,有些医疗保险计划会涵盖某些既往病症。但这种保险比不涵盖既往症的贵 两到三倍左右。

门诊治疗事宜

当你只是通过预约向医生咨询而非住院治疗时,你只是进行了门诊治疗,如果你在最近一两年内为头疼脑热之类的小病去私立医疗机构看过门诊,那就有必要考虑一下是否应在商业医疗保险计划中涵盖门诊治疗。

怀孕期要求

按照惯例,大集团的保险计划会涵盖怀孕期的费用而不要求所谓的等待期,但对于个人或小规模公司而言,怀孕期的给付要求有一定的等待时间。因此,如果你计划在近期怀孕,提前计划会为您节省几千美金。

年度体检

和定期治疗事宜

大集团的商业医疗保险通常涵盖年度体检和定期治疗服务。个人或小规模公司的保险计划也会涵盖上述服务。有时,乳腺X光检查、遗传基因检查、前列腺检查、疫苗注射和眼科服务会被归于此类。

海外医疗

为大病找根救命稻草

“拿到去美国的医疗签证,我感觉眼前突然亮了一下,就好像在绝境中抓到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王远如此描述着最初去美国看病时的心情。

去年夏天,当王远拿着肺癌的诊断书时,看着上面“肺腺癌、纵膈、骨转移”这几个字,他的感觉是眼前突然黑了一下,花钱托关系终于挂上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专家号,专家只在他身上花了3分钟,结论是:“不能手术,只能化疗。”但在两个周期的化疗之后,癌细胞并没有得到控制,专家也开始当着他的面摇头……于是,他决定去美国看病。

目前,中国患者赴海外看病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正规专业的中介,这些机构大多同海外著名的医院和医疗服务机构有官方授权的合作,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中国患者完成医院选择、预约和出国就诊。王远选择的是盛诺一家,这是目前国内第一家,也是最大的海外医疗全程咨询与服务机构,并有与美国联盟医疗体系的战略合作关系,而这个组织则由美国麻省总医院在内的多家医院组成。

和很多中介更愿意提供疗养、体检等功能的海外医疗产品不同,盛诺一家的创始人蔡强的目标就是成为“中国癌症病人最后的希望”。“并不是所有病都要去国外治疗才好,只有一些与生死相关的重大疾病、或国内无法诊断、技术不成熟的疾病才有出国治疗的必要,”蔡强说,癌症、心外、脑外、癫痫、骨科、不孕不育等疾病去国外治疗效果非常明显,目前,癌症患者去国外就医的人数也最多。而像盛诺一家这样的机构赚取的就是每例6.8万元的中介费用,负责提供联系医院、翻译病例、签证服务,以及陪同就诊等服务,至于治疗的相关费用,都是患者和海外的医疗机构直接对接,中介没有资格也不能参与。具体在医院的选择方面,如果中国患者有特别的指定,中介机构会首先尊重患者的选择,但也会提前对指定医院的排名和资质进行核实。

要做“最后的希望”,就要承担拯救生命的压力,海外医疗的中介机构所提供只是中介服务,并不“包治百病”,“很多患者都是多方求医无果,走投无路时才想到出国治疗,可这时已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没有治疗价值了。比如做过放疗的患者,一般国外医院都不能再进行更有效的放射治疗了,因为人能接受的射线剂量是有限的,不能超过极限。所以一旦得病,要掌握最佳治疗时机,越早治疗越好,越晚越被动。”蔡强也遇到过对治疗效果不满意而闹上门的,当时的盛诺一家选择了赔钱了事,但从那之后,所有对结果有要求的,都会被盛诺一家拒之门外。

去年十月,王远结束了在美国的治疗回到国内,通过最先进的基因靶向治疗,他已经成了一个医学概念上的“健康人”,只是还需要进行定期的复查,对于这次海外就医的经历,他的表示显得十分客观:“我并不想评价中美的医疗差距,只是想通过我的赴美治疗经历,给像我一样的癌症患者提供一种新的就医选择,打开另一扇希望之门。”

海外就医

地图

美国

擅长:各类癌症

目前去海外就医,美国依然是首选。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是癌症、癫痫、心外、脑外等疾病的首选医院,例如微创心脏搭桥,在麻省总医院,可以通过达芬奇机器人微创手术来完成搭桥,术后只有指甲大小的伤口,半个月后即可回国。在治疗前列腺癌方面,麻省总医院运用质子刀定向爆破,只针对癌变部分,完全不会影响其他正常功能,不用住院,每周做4到5次,持续2个月即可。此外,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在治疗眼癌方面的技术全球领先。

费用指数: $ $ $ $ $

美国的医疗费用是全球最昂贵的,以最花钱的癌症为例,美国麻省总医院一般需要10万到20万美元,是中国的6倍。

英国

擅长:心脏搭桥、试管婴儿

皇家布朗普顿医院的心脏病医疗技术世界领先,例如做心脏支架,国内目前采用的是金属支架,术后必须终身服药,而且不能再做搭桥手术。皇家布朗普顿医院使用的则是第四代支架,两年后就会降解,变成水和二氧化碳,从人体消失,患者再也不用吃药,但起的作用仍存在。这种技术目前美国都还未实现。此外,在试管婴儿方面,英国李斯特医院也以受孕率高著称,可以超过70%,而国内试管婴儿受孕率仅有30%。

费用指数:$ $ $ $

英国的医疗费用领跑欧洲,但同美国相比还是便宜不少,在皇家布朗普顿医院做心脏支架,每个支架大概在人民币15万元,需要放疗的癌症治疗费用是美国的一半、中国的3倍。

德国

擅长:骨科、儿童肿瘤、脑部肿瘤

德国被认为是西医的鼻祖,医疗事故发生率在欧盟国家中最低,德国的医疗技术水平也在全球排名前三。海德堡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癌症中心可以提供所有的肿瘤治疗方案,包括所有药物治疗、干细胞和骨髓移植,并有强大的放疗和儿外科团队。海德堡大学附属医院还拥有全世界唯一一台最贵最先进的质子和重离子合二为一的放疗仪器,治疗脑部肿瘤效果最好,放射性最少。此外,德国夏里特医院骨科世界领先。

费用指数:$ $ $

对于很多预算有限的中国患者来说,德国医疗技术先进,费用则是美国的1/4到1/3,例如在夏里特医院进行膝关节置换手术,费用不到人民币20万元。

日本

擅长:早期防癌、胃癌、肝癌

日本的癌症治愈率达到68%,中国平均治愈率是20%,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日本,大概80%的癌症发现处于早初期,其中80%的人可以得到治愈。在日本早期防癌检查机构中排名第一的是日本圣授会预防医学中心,它以先进的癌症检查体系编织建立起一个以毫米、微米为单位的“网”,可以发现和排查全部已知300多种、5毫米以下的早初期癌症。此外,针对已发癌症,日本在胃癌、肝癌等治疗方面的优势全球公认。

费用指数:$ $ $

日本的医疗费用亚洲领先,基本与德国持平,如果是去圣授会预防医学中心进行早期防癌的检查,费用大概在人民币15万元。

韩国

擅长:癌症及医学美容

韩国国立癌症中心成立于2000年,是东亚地区癌症研究与治疗的中心机构、世界五大癌症专科中心之一,该中心在癌症质子治疗方面也处于亚洲领先的地位。具有130多年历史的首尔延世大学附属医院是韩国第一家倡导西式医学理念的综合性医院,也是亚洲创立最早的现代化大型医院之一。延世大学附属医院是通过JCI认证的世界顶级医院中规模最大的一家。此外,韩国在医学整形、美容方面的优势已经闻名世界。

费用指数:$ $

韩国的医疗费用比日本低,但在亚洲也处于领跑地位,类似心脏搭桥手术费用亚洲最高,其癌症质子治疗的相关费用大概是美国的1/3。

新加坡

擅长:糖尿病、血液疾病、角膜移植

新加坡医疗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亚洲第一,它在糖尿病、角膜移植和血液疾病等方面优势明显。在新加坡中央医院,糖尿病病人可以通过微创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或开放性搭桥手术进行保肢治疗,在血液病治疗方面,该医院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治愈率高达80%。新加坡国家眼科通过全球联动的角膜库制度可以使绝大多数患者在一周左右就能得到适合自己的角膜供体,角膜移植手术成功率超过90%。

费用指数:$ $

在某些特别擅长的领域,新加坡的医疗费用可以达到韩国的两倍,但就心脏搭桥手术而言,费用仅为韩国的一半,大概在在人民币15万。

就诊流程

咨询

客户就病情选择中介机构并进行事前咨询。

问诊

患者提供中文病例,或通过中介机构去认证的国内医院确认病情。

邀请

根据患者的要求将病情相关资料提交给相应的海外医疗机构,同时,海外医疗机构根据病情发出医疗邀请函。

预约

与目的地医院和相关医生进行提前预约。

就医诊疗

去选择的海外医疗机构就医,如通过中介机构,就医期间的陪同翻译、交通、食宿及保险等事宜都有中介机构安排完成。

后续

治疗回国后,继续同海外医疗机构和医生保持沟通,进行远程随诊。

你需要准备什么?

门诊病历:在国内医院门诊诊疗时,主诊医生的记录;

住院病历复印件:包括住院大病历,住院期间的化验、检查报告,病理报告,基因检测报告、治疗记录、手术或活检记录及出院小结,这些都可以凭患者身份证、住院号在医院病案室复印;

病理切片:医院已染色的病理切片以及20张以上未染色的病理白片,欲行免疫组化、基因检测等。这些可以凭患者身份证、住院号去医院病理科交押金获得。但病理切片属生物组织,出入关有严格规定,如需携带,一定要事先了解好程序,以免被海关没收。

所有影像原片或光盘:包括X线、CT片、MRI片、PET-CT片或光盘、骨扫描等,一般可以在医院影像科要求重新出一份。

你需要

注意什么

选择靠谱的中介

正规、专业的海外医疗中介机构在预约就诊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以麻省总医院为例,个人预约需要两到三个月,而中介预约仅需要两到三周。但这也需要你对中介的资质进行全面的考察,例如注册资金是多少、又没有同海外权威医疗机构的官方授权合约,通常注册资金低于百万的都不算靠谱。

仔细签订合同

在同中介机构签订合同时一定要非常仔细,明确标示要约哪家医院,如果不符,中介需承担的责任。给中介机构的服务费一定要分阶段支付,千万别一次性把钱全都给中介,而且要注意支付比例,留下更多的部分等回国后再支付,或者等签证拿到、医生约好后再支付。

翻译也要专业

海外正规医疗机构一般会发治疗邀请函,辅助你办理签证,邀请函同时也有助于你赴美时延长停留时间。同时,要注意中介机构翻译人员的资格,在医学资料的翻译上,并不是学过英语、懂医学即可。比如美国,医学翻译需要拥有专业牌照方可执业。

医疗费直接付给医院

国外正规医疗机构,尤其是欧美国家,在医疗方面有严格的法律规定。正规的医疗机构不会允许合作机构代收检查、治疗费用,否则将面临严重的法律诉讼。而通过中介机构赴海外就医,中介机构只能收取中介服务费,和医疗相关的检查、治疗费用则需要直接付给医疗机构,中介无权收取。

切忌“医闹”

上一篇:结婚请帖邀请函范文 下一篇:代办来华邀请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