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制度范文

时间:2023-02-21 12:42:26

卫生制度

卫生制度范文第1篇

1、公司各部门室外卫生区由保卫科绘制“卫生区划分图”以书面形式统一划分;室内卫生由各部门自行负责;公司各个位置的厕所、洗刷、走廊、楼梯等公共地方,在单个部门内部的由相关部门负责清理,分布在二个部门以上公共位置的,由保卫科书面划分清理。

2、公司各部门分管的卫生、绿化区必须在早晨点名之前高标准、彻底清理完毕。任何部门不准在点名之后打扫卫生、洗涮茶具、浇花等。

3、负责清扫厕所和洗刷间的部门或车间,必须在点完名之后5分钟之内清扫完毕。

4、卫生清理标准:

(1)地面标准:无尘土、沙粒、纸屑,无污水、泥浆、痰迹等杂物。

(2)绿化区标准:无杂草、杂物、无落叶。

(3)窗户标准:玻璃光亮透明、无污点,窗台无灰尘,窗角无灰挂。

(4)墙壁标准:无蜘蛛、蟑螂;墙角无灰挂,墙壁无残痕、无污染等。

(5)室内物品标准:桌面整齐无杂物、无灰尘;日光灯无灰尘;卫生工具整齐地摆放在隐蔽位置;纸篓、报夹、椅子等物品摆放合理有序。

(6)水池、便池标准:无污垢、尿锈、无异味,水嘴、水阀不跑、冒、漏、滴。

5、清理卫生的用具、水桶、拖把等物品用完后要定位存放,具体定位规定如下:

(1)办公楼物品定位:拖把放在制作的拖把架上,并在用完之后放好,毛刷、水管及铁筋挂在洗刷间的墙上,水桶放在下水道口处,笤帚挂在各室部的门后墙上,大扫帚放在楼梯底处.

(2)各车间清洗厕所物品定位:拖把用完之后放在各车间的拖把架上,厕所用的水管放在各厕所一角墙上。

6、在打扫厕所、洗刷间及室外卫生时,必须注意:

(1)清擦厕所、洗刷间墙壁和隔板时用拧干水的半湿抹布,禁止直接用水冲洗(车间厕所除外),以免搞得到处是水渍。对于重点脏的部位,可用毛刷用力擦洗(如已干结的便渍、痰渍、污渍等)。厕所、洗刷间在清扫完毕前,必须用干拖把将地面的水渍拖干。

(2)打扫各办公楼内厕所、洗涮间内的卫生时,用洗涮干净的半湿拖把拖地(半湿拖把以拧干提着走10-15米不滴水为标准)。

(3)在洗涮间洗涮物品时,必须先将杂物倒入洗刷间设置的杂物桶内,严禁倒入水池,堵塞管道,洗涮完毕后,将水池部拭干净,并随手将水龙头关妥当,以不滴漏为准。

(4)到厕所便后,一定将便盆冲洗干净,然后把水龙头关好,以不滴漏为准。

(5)洗涮间、厕所内一切设施,人人有责爱护,谁损谁赔偿,如查不出损坏人,由当天清理负责人赔偿或负责修复。

(6)提倡使用卫生纸上厕所,禁止使用报纸等容易堵塞厕所和影响人身健康的纸张。

(7)负责打扫厕所和洗涮间的部门如发现管道堵塞、设施损坏,由负责清理部门立即组织疏通或维修。

(8)浇花时如将水洒到盆外应立即拖干,花卉平时须加强管理,使花卉枝叶茂盛,生机勃勃,直观有美感。花草摆放要量足、定位、严禁空缺,不得摆有影响美化布局和环境的花卉。

(9)分管室外卫生的部门,大面积用扫帚清扫,小面积特别是边角处用笤帚清扫,以保持地面卫生标准。剪草机剪过后的边角高草,必须剪完后12小时内用大剪刀清剪净。夏天7天左右、春秋15天左右连续不下雨,必须浇一次水,浇水时不得利用正常上班时间:窗户在风、雪、雨、雾天过后,要及时抹拭,保持标准要求。

(10)雪天,各部门首先清理本部门卫生区积雪,清理时,将积雪均匀地铺到绿化带内(以不压坏花木为标准)。清理完本部门积雪后,积极帮助其他部门清理,不得有偷懒现象。

卫生制度范文第2篇

为促进大队正规化建设,加强内务卫生管理,营造一个舒适宽松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一、办公室设置及内务卫生要求

(一)办公室定置标准

1、大队按不同办公室配置,绘制了物品摆放定置图,请将图贴在办公室门后。(定置图附后)

2、物品要按定置图顺序依次摆放,做到整齐、美观、舒适、大方。

3、办公室内与工作无关的物品一律清除。

(二)办公桌定置标准

1、办公桌上物品按大队统一绘制的物品摆放定置图摆放,体现顺序、方便、整洁、美观,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2、办公桌上除定置的外,不得再摆放其他与工作无关的物品。其灯使用时放在中上侧,不使用时放在桌面靠墙(窗)一侧。

3、办公桌内物品摆放必须整洁。

(三)工作椅定置标准

1、工作椅随时摆在桌后侧中央,人离开办公室(在办公楼内),工作椅按座位原位放置。

2、人离开办公室短时外出,工作椅半推进办公桌下。

3、人离开办公室超过四小时或休息,工作椅完全推进或靠拢办公桌。

(四)文件资料定置标准

1、文件资料摆放入柜,要合理、整齐、美观,保持柜内清洁整齐,随时进行整理。

2、文件柜上不得摆放其他任何物品,保持柜顶整洁。

3、文件装盒必须要分类命名,以便查找。

(五)办公室内务卫生要求

1、每天上班前打扫办公室卫生,对伸手可及的地方进行打扫,做到面洁(包括地面、桌面、柜面、门、墙及办公设备等)、窗明、物整齐。

2、每周二(或按大队既定安排的时间)进行卫生大扫除,清理不常用物品将其入库入柜,打扫天花板、空调和能移动的桌、椅、沙发、柜底下以及窗台(露台)、空调主机等平日难以触及的地方,不留卫生死角。

3、平日办公室字纸篓内的垃圾不得露出,烟灰缸内不得超过一半,及时倾倒。

4、人离开办公室要对桌面进行整理,待办文件要整齐摆放在办公桌的中下侧,办公椅按定置标准摆放。

二、宿舍设置及内务卫生要求

(一)物品定置标准

1、床、电视柜、书桌、鞋柜摆放做到整齐、美观、舒适、大方,除以上物品外,宿舍一般不得摆放其他物品。

2、床单统一,床上棉被叠四折成方块,放在床头,枕头和备用被统一折叠整齐放在衣柜的上格。

3、书桌上可在中上侧放一盏台灯、一个烟灰缸,茶(水)杯和热水器(瓶)放在衣柜搁物架上,摆放整齐,书桌内必须整洁。

4、鞋柜内鞋子按运动鞋、棉鞋、皮鞋、解放鞋、拖鞋的顺序依次摆放,外沿对齐,柜内其物品也必须摆放整齐。

(二)洗漱间定置标准

1、毛巾对折整齐挂在毛巾架上,对折口朝里,下沿整齐。

2、漱口杯可放在毛巾架上或洗漱台的两头(但必须只能放在一起),漱口杯手柄统一斜朝外,牙膏倒放在漱口杯内倾斜尾朝里,牙刷刷毛朝下与牙膏方向一致插在漱口杯内,牙刷在牙膏外。

3、洗脸盆放在水桶上,水桶提手靠外,居中放置在洗漱台下,桶(盆)内待洗衣物不得露出桶(盆)口。

4、字纸篓放置在洗漱台内侧的墙角。

5、在洗漱间门后安装挂钩,打扫卫生用品统一挂在门后,按拖把、扫帚、刷子、抹布的顺序依次挂好。

6、其他个人用品统一放到鞋柜或床头柜内,柜面上不得摆放任何物品。

(三)衣柜定置标准版权所有

1、衣柜上格放置箱包和被子、枕头,但摆放外沿必须整齐。

2、衣柜下格摆放衣服,挂衣服按长外套、短外套、长袖衬衣、短袖衬衣、长袖T恤、短袖T恤、无袖衫、裤子(裤子必须裤脚对齐后对折在衣架上)、皮带、领带等,衣架统一由外向里挂,衣服的领口朝向必须一致。

3、其他不挂的衣服必须折叠整齐,外沿一致的叠放在下面,或者可在柜下放二到三个小贮衣塑料箱,其他衣服统一放到箱内,但贮衣箱的颜色必须一致。

(四)宿舍内务卫生要求

1、每天早上或下午起床后整理、打扫宿舍卫生,对伸手可及的地方进行打扫,倾倒字纸篓,所有物品按以上定置标准整理到位,做到面洁、窗明、物整齐。

2、每周二(或大队既定安排的时间)按办公室的标准进行卫生大扫除。

3、休息时间外,宿舍随时保持清洁、整齐,除以上定置的物品外,一律入桌入柜(包括电视、空调的遥控器)。

三、其他卫生要求

1、楼外公共环境卫生每天一清扫;楼内的楼梯间、走道每天上午上班后半小时和下午上班前半小时各打扫一次,走道和楼梯间的窗台每天打扫一次,楼顶和露台及水沟大扫除时打扫一次。

2、食堂每天三餐后各打扫一次,每周至少清理二次水沟。

3、公共厕所每天打扫一次,进行除臭,及时清除污渍。

4、其他房间参照以上卫生要求进行打扫。

5、打扫卫生的用品统一挂到公共厕所的门后,按宿舍内打扫用品的秩序挂好。

6、室内外墙上不得随意张贴、钉挂和涂划。

7、车辆要随时保持整洁,按车位停放,车头朝外,所有车辆车头必须在一条线上(除长车外)。

8、倡导节约随时关水,人离开房间关灯、关空调、关电视。版权所有

9、随时注意安全,人离开房间要切断所有电器的电源,并关好门、窗,严禁使用电炉及易燃易爆物品。

四、罚则

卫生制度范文第3篇

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第三条突发事件发生后,国务院设立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国务院主管领导人担任总指挥,负责对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第四条突发事件发生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成立地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担任总指挥,负责领导、指挥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第六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防治突发事件相关科学研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隔离、医疗救护、现场处置、监督检查、监测检验、卫生防护等有关物资、设备、设施、技术与人才资源储备,所需经费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

国家对边远贫困地区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给予财政支持。

第七条国家鼓励、支持开展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反应处理有关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八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严格的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理责任制,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九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医疗卫生人员,给予适当补助和保健津贴;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作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因参与应急处理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

第二章预防与应急准备

第十条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类指导、快速反应的要求,制定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报请国务院批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十一条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

(二)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三)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

(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

(五)突发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

(六)突发事件预防、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

(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第十二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补充。

第十三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做好传染病预防和其他公共卫生工作,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对公众开展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专门教育,增强全社会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第十四条国家建立统一的突发事件预防控制体系。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指定机构负责开展突发事件的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监测与预警工作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别,制定监测计划,科学分析、综合评价监测数据。对早期发现的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的报告程序和时限及时报告。

第十六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保证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储备。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急救医疗服务网络的建设,配备相应的医疗救治药物、技术、设备和人员,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救治能力。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设置与传染病防治工作需要相适应的传染病专科医院,或者指定具备传染病防治条件和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传染病防治任务。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定期组织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推广最新知识和先进技术。

第三章报告与信息

第十九条国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报告规范,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系统。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二)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三)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四)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

第二十条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有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告。

第二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第二十二条接到报告的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报告的同时,应当立即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确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调查情况。

第二十三条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发生突发事件的情况,及时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军队有关部门通报。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毗邻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通报。

接到通报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必要时应当及时通知本行政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机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发生或者发现可能引起突发事件的情形时,应当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通报。

第二十四条国家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公布统一的突发事件报告、举报电话。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隐患,有权向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举报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职责的情况。接到报告、举报的有关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立即组织对突发事件隐患、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情况进行调查处理。

对举报突发事件有功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奖励。

第二十五条国家建立突发事件的信息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突发事件的信息。必要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信息。

信息应当及时、准确、全面。

第四章应急处理

第二十六条突发事件发生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提出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

第二十七条在全国范围内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启动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由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并向国务院报告。

第二十八条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省、自治区、直辖市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

第二十九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负责突发事件的技术调查、确证、处置、控制和评价工作。

第三十条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根据危害程度、流行强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及时宣布为法定传染病;宣布为甲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决定。

第三十一条应急预案启动前,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做好应急处理准备,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

应急预案启动后,突发事件发生地的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有关的控制措施。

医疗卫生机构、监测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应当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相互配合、协作,集中力量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

第三十二条突发事件发生后,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的生产、供应;铁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保证及时运送。

第三十三条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有权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的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必要时,对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隔离,并可以依法对传染病疫区实行封锁。

第三十四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可以对食物和水源采取控制措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突发事件现场等采取控制措施,宣传突发事件防治知识,及时对易受感染的人群和其他易受损害的人群采取应急接种、预防性投药、群体防护等措施。

第三十五条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预案的规定,采取卫生防护措施,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第三十六条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有权进入突发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对地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

第三十七条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尽快组织力量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控制措施。

第三十八条交通工具上发现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需要采取应急控制措施的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其负责人应当以最快的方式通知前方停靠点,并向交通工具的营运单位报告。交通工具的前方停靠点和营运单位应当立即向交通工具营运单位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有关人员采取相应的医学处置措施。

交通工具上的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由交通工具停靠点的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铁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采取控制措施。

涉及国境口岸和入出境的人员、交通工具、货物、集装箱、行李、邮包等需要采取传染病应急控制措施的,依照国境卫生检疫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第三十九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必须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

医疗卫生机构内应当采取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采取医学观察措施,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当予以配合。

医疗机构收治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依法报告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立即对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进行调查,根据需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第四十条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街道、乡镇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力量,团结协作,群防群治,协助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和报告、人员的分散隔离、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向居民、村民宣传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第四十一条对传染病暴发、流行区域内流动人口,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做好预防工作,落实有关卫生控制措施;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的措施。对需要治疗和转诊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二条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第四十三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提供必要资金,保障因突发事件致病、致残的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四十四条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措施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机构采取医学措施时应当予以配合;拒绝配合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完成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要的设施、设备、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的生产、供应、运输和储备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突发事件发生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调查不予配合,或者采取其他方式阻碍、干涉调查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突发事件调查、控制、医疗救治工作中、失职、渎职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拒不履行应急处理职责的,由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条医疗卫生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纪律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的;

(二)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的;

(三)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突发事件监测职责的;

(四)拒绝接诊病人的;

(五)拒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调度的。

第五十一条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有关单位和个人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阻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拒绝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进入突发事件现场,或者不配合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二条在突发事件发生期间,散布谣言、哄抬物价、欺骗消费者,扰乱社会秩序、市场秩序的,由公安机关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五十三条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医疗卫生机构参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和军队的相关规定执行。

卫生制度范文第4篇

【制度】

医院工作人员着装整齐,不得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图书馆、会议室、行政办公室及其他公共场所。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诊疗护理处置前后要洗手,执行注射一人一针一管一使用,换药一人一份一用一消毒,晨间护理湿式扫床一刷,床旁桌做到一桌一巾,体温表使用前后分开浸泡消毒处理。

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无菌持物镊浸泡符合要求,消毒液每周更换次,无菌持物镊每周更换一次,注明更换日期、消毒液名称和浓度。

无菌物品均要写明灭菌日期,有灭菌指示带,灭菌有效期为天。

消毒用碘酊及酒精注明浓度并每日更换,消毒瓶应加盖并每周消毒次,无菌溶液注明开瓶时间及用法。

消毒柜清洁干燥,柜内消毒液每周更换一次,要标明更换时间、消毒液名称及浓度。冰箱每周消毒保养次,物品放置有序,无过期物品。

治疗室、换药室区分有菌区和无菌区,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分开放置,污物与垃圾分开。

病室每天通风换气,地面每日用湿拖拖地二次,每周大扫除一次,每周空气消毒一次。治疗室、产房、手术室、换药室及重症监护室每日空气消毒二次,每月空气细菌培养和监测次。紫外线消毒要有时间登记与强度监测,监测不合格的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超过小时更换。

便器每次用后消毒,消毒池加盖,消毒液应保持有效浓度并有标牌。

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要严密隔离,使用的器械、被服、房间进行严格终末处理,敷料进行焚烧。

凡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使用后,必须先浸泡、消毒后进行毁形和无害处理。

医务人员及病人换下的脏被服应分别放入污物车并分开清洗消毒;凡出院、转院、死亡病人床单应进行终末处理。

放射科要求一律使用一次性漱口杯。

门诊化验单一律要经消毒后才能发出。

门诊应设传染病隔离诊室,一旦发现或疑有传染病员应立即就地隔离,按传染病报告程序上报。

【监督检查】

设消毒隔离质控小组,由院护士长担任组长,相关护士担任组员,在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指导下开展工作,协助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对医务人员进行有关控制感染的消毒、灭菌、隔离技术培训,要有活动内容记录。

护士长兼任医院感染监控护士,在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领导下完成规定的各项消毒灭菌检测工作,并按要求作好记录。

各科消毒隔离制度上墙,制定统一“消毒隔离质量检查评分表”按百分制计分,由护士长组织每月全面检查一次;有护士长每周检查的重点内容及时间记录;对抽查、监测中存在的感染因素,薄弱环节有分析和改进措施,有“医院感染监测质量控制反馈表”。

临床各科每月进行卫生学监测一次,每次监测不少于四种标本,其中必须有空气、手、消毒液物体表面监测项目超标项目需有整改后达标报告。每年度接受县防疫站进行卫生学监测,未达标者整改后必须达标。

严格贯彻执行消毒隔离防范措施,对发生医院感染或暴发流行要及时报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和院长,并协助做好调查、分析、提出有效控制方案,若隐瞒不报,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分级护理制度

【制度】

医生根据病人病情开具护理等级医嘱,护士根据医嘱实施分级护理。

特别护理:病情危重,需随时进行抢救的病员。

一急救药品、器材齐备,适用,保证应急使用。

二设专人昼夜守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应急处理及配合得力。

三制订执行护理计划,特别护理记录及时、详细、准确、完整、规范。

四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及家属的安慰,无护理并发症。

一级护理:危重病员、大型手术后病员需重点观察的病员等。

一按病情需要准备急救物品,保证使用。

二满足病人需求,做好生理、心理及社会的整体护理。

三根据病情需要制订、执行护理计划,护理记录完整、准确、规范。

四每~分钟巡视病人一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药物反应及效果,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积极参加抢救。

五做好基础护理,无护理并发症。

二级护理:病情较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病员。

一卧床休息,根据病人情况,可作适当活动。

二每~小时巡视一次,注意观察病情及特殊治疗用药后效果。

三做好基础护理,协助翻身,加强口腔、皮肤护理,防止并发症。

四给予生活上必要的照顾,如洗脸、擦身、送饭、送便器等。

三级护理:病情较轻或恢复期病员。

一责任护士认真履行职责。

二严格执行疾病护理常规,按时完成治疗和护理。

三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次,经常巡视病情,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四督促病人遵守院规,保证休息,注意病人饮食情况。

【监督检查】

护理长负责制订全院统一的“特护、一级护理质量检查评分标准”,由护理长每月检查次,每周检查~次危重病人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并记录于护士长手册上,作为护士长、护士工作质量考核依据。

护理长负责制订全院统一的“急救物品质量检查标准”做好交接工作。若因护理工作失误,延误抢救时机,造成不良后果,参照医疗差错事故管理办法处理。

责任护士能准确回答危重病人床号、姓名、性别、诊断、饮食种类、主要病情、治疗八知道。若发现褥疮、口腔炎、烫伤、坠床等,参照医疗差错事故标准处理。

危重、特别护理病人有护理计划、特别护理记录单,护理记录单按“福建省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要求执行。

三、病区管理制度

【制度】

病区由护士长负责管理,医务科科长积极协助。

定期向病人宣传讲解卫生知识,做好病员思想、生活管理等工作。

保持病房整洁、舒适、肃静、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

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要摆放整齐,固定位置,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任意搬动。

保持病房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至少清扫二次,每周大清扫一次。

医务人员必须穿戴整洁,必要时带口罩,病房内严禁吸烟。

病员被服、用具按基数配给病员管理,出院时清点收回。

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设备,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应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管理人员调动时,要办好交接手续。

查房时病房内不得接待非住院病人,不会客,医师查房时不接私人电话,病人不得私自离开病房。

【监督检查】

成立护理质控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病区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并记录保存,病区质控小组每周一次检查本病区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特殊情况随时记录,年终作为护士长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

护理长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院性病区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并写出综合性书面分析情况和对各病区护理组执行情况的评价,并把全院的情况进行综合报道。

制定全院统一的病区管理制度执行情况量化评分表,实行百分制评分体系,在医院每季度检查中获优秀病区的应给予奖励,检查不合格的,参照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四、查对制度

【制度】

医嘱查对制度:

一转抄医嘱必须写明原医嘱及转抄医嘱日期、时间及签名。转抄医嘱后,须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并做到每班查对。护士长每周参加总查对次。

二临时即刻执行的医嘱,需经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并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三抢救病人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重述一遍,然后执行。并督促医生及时补开。

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一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时间、用法。

二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三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四易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要保留安瓿,以便必要时查对。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五发药、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方可执行。

【监督检查】

护理长必须建立以下登记本并严格执行。

一医嘱查对登记本;

二抽血、送血标本;

三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本。

护理质控组每周一次检查本院查对制度执行情况。特殊情况随时记录,年终时作为评价护士长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

制订全院统一的护理查对制度、执行情况量化评分表,实行百分制评分体系,医院每季度检查,对优秀病区给予奖励,不合格者参照医院有关规定执行。

五、护理例会制度

【制度】

每月次,由护士长主持,全院护士参加,传达上级指示,总结和安排工作,对护理质量进行分析及改进,统一护理标准,组织护士学习,交流工作经验,表扬护理人员中的好人好事。介绍新业务、新技术和护理工作发展方向,开展学术交流和业务活动,护士素质教育,表彰先进。

【监督检查】

有会议时间安排表。

建立完善的护士长例会记录本、记录开会时间、参加人员及主要内容。

按时参加各种会议并做好记录,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请假时要安排人代开会,及时传达会议内容,认真贯彻落实工作任务,若因无故缺席或未及时传达、落实工作任务而影响工作质量,造成不良后果,追究其责任并与年终考核挂钩。

六、工休座谈会制度

【制度】

工休座谈会每月召开一次,由护士长或其指定的高年资护士召集,也可由经管医师召集。

工休座谈会除向病人宣传医院制度及健康宣教外,着重听取病人对医疗、护理、饮食、服务态度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病人和家属的意见要落实到具体人和事,并据此改善和提高工作质量。

开会前应通知病人代表收集意见、建议。

临床科室应建立工休座谈会记录本,每次记录须有病人代表签字。

对病人的意见及建议能够改进和采纳的应立即协调有关部门及人员解决。因故暂时不能改进和采纳的应向病人解释,并取得病人谅解。

有关部门或人员接到临床科室送交的意见应在三个工作日内作出反应,并将处理情况书面反馈临床科室。由临床科室负责在下次工休座谈会上向病人代表反馈。

医务人员不得因病人提出意见而以任何方式刁难及报复病人。

【监督检查】

本制度由护士长执行,护士长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检查监督。

护理长及其他职能人员及时检查工休座谈会制度落实情况,必要时向院领导申请跨部门、科室协调会议。

护理长根据临床科室及有关部门、人员处理病人意见、建议的情况向院领导提出奖惩建议。

要求工休会议记录本及临床科室与其它部门间就处理病人意见、建议的往来文字材料做到日期准确、有关人员签字,并保存备查。

七、护理查房制度

【制度】

护理查房包括行政、业务、教学查房;

一护理行政查房:重点查病区管理、岗位责任制、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服务态度及护理工作计划贯彻落实情况;

二护理业务查房包括教学查房:

查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工作及新业务、新技术开展情况,讨论重症护理或选择有指导意义的病例,从病人的诊断、治疗、护理效果及其互相之间影响,进行分析、评价,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制定出新的护理计划。

护理长每月查房二次行政、业务查房各一次,做好查房记录及资料保存,以便总结经验。

【监督检查】

护理长必须有每月固定的查房日安排表;

建立护士长工作手册,重点记录每周查房的情况,新业务、新技术开展情况及重症护理病例的查房讨论,每周记录一次,特殊情况随时记,年终作为考核护士长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

制定全院统一的护理行政、业务查房制度执行情况量化评分表,实行百分制评分体系,相应进行奖惩。

八、护士值班、交接班制度

【制度】

医院实行小时值班制。。

当值人员应严格遵照医嘱和服从安排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进行。未经医务科科长同意护士不得擅自调换班次。

严格按分级护理要求巡视病人发现病情变化在职责范围内给予处置并应向值班医生反映。遇重大问题及时向业务副院长汇报。

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各项记录及本班各项工作处理好用过的物品。如遇特殊情况未完成工作必须详细向下一班交待并与接班者共同做好工作方可离开。

书面交班按《福建省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书写。口头及床边交接内容包括本班医嘱执行情况,各种处置完成情况,昏迷、瘫痪、一级护理等危重病人有无褥疮及基础护理完成情况各种导管固定和引流情况等。

对常备、贵重、毒、麻、限、剧药及抢救物品、器材、仪器等数量、效能当面交接接班时发现问题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如因交接不清发生差错事故或物品遗失应由接班者负责。

【监督检查】

本制度日常由护士长负责监督执行。有违章情况时由护士长作记录并请当事人签字保留检查记录。护士长每月抽查护理人员交接班及在岗情况。

护理人员迟到、早退、脱岗超过分钟并一年内累计超过次按旷工天处理。未经护士长同意护士之间擅自调换班次者调换双方均按旷工天处理。值班人员处理与工作无关事务、接打私人电话每次超过分钟可视为脱岗。

不按规定巡视病人无特殊原因不完成当班工作延误病人治疗者一经发现记录在册作为年终考评参考。

九、护理文件书写制度

【制度】

各班护理人员按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和要求认真执行。转抄医嘱和各种护理记录应使用蓝黑墨水笔,不得随意涂改,如有错误须划去并签名,以示负责。

所有文件均需放置一定地点,用后立即归还原处,整份文件不得分散放置。

任何文件未经批准不得携出、撕毁。

所有医疗护理记录应按医疗保护制原则妥善保管,不得随意交给病人、家属或无关人员翻阅。

出院病人病历,应按规定排列整齐,由主管医师填好住院小结后,按规定时间由病案室收回保管。

病区护士交班报告本按要求认真书写,用后保留一年备查。

【监督检查】

加强护士的法律意识教育,新护士岗前教育,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化教育,明确护士对护理文件书写的责任。

护士长每周抽查护理病历份,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纠正,护士长督促、保证护理病历按要求及时归档,护士长对护理病历书写的管理作为科护士长年终考评工作业绩的依据。

按全省统一的“护理病历表格”评分表,护理长每季度抽查护理病历一次,并写出综合性书面报告,在全院会议上通报,对未达标病历与科室奖金挂钩。

十、饮食管理制度

【制度】

病人的饮食种类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医生开写医嘱后,护士应及时通知病员家属,做好饮食标志,并向病人及家属宣传治疗膳食的临床意义。

对禁食病人,应在饮食牌和床尾设有醒目标志,并告诉病人或家属禁食的原因和时限。

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要给以协助。

护理人员要关心病人饮食情况,加强巡视,对食欲不振的病人适当鼓励进食以增加营养。

【监督检查】

护士长设立每周检查制度,重点记录在护士长检查表上,年终作为考核护士长工作业绩的依据。

十一、护士长夜查房制度

【制度】

护士长每周夜查房一次。

认真检查各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及各科室的护理工作情况,如发现较大问题要在查房记录本上作详细记录。

如发现好人好事,要及时表扬以资鼓励,如遇到有个别责任心不强、劳动纪律差、不坚守工作岗位,或发生差错事故者,护士长要给以帮助教育并弥补。

如遇到有科室护士解决不了的事宜,要帮助解决。

如有大型抢救,要亲临现场协助院领导组织、指导,并参加抢救。

夜查房情况要及时向医务科科长作口头汇报。

【监督检查】

护理长负责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连续性质量控制的夜查房工作,有每月查房安排表、重点检查内容及护士长查房原始记录表。

护士长夜查房必须按要求进行,认真检查并记录查房中发现的问题,发现有护理缺陷需由当班护士签名。

护理长每月作检查汇总书面报告,并向全院通报检查存在问题,对质量不达标或护士个人违反医院规章制度者,按情节给予处理。

十二、探视、陪伴制度

【制度】

病人入院时,护士应详细介绍探陪制度,病情不允许探视者,医护人员应做好解释工作。

探视病员应按规定时间,持门卫发给的探视牌进入病房,每次不超过两人,离开时将探视牌退还门卫,危重病人的家属持病危通知单可随时探视病员。

患上呼吸道感染等流行性疾病的病员、酗酒者及学龄前儿童不得进入病区,探视者不得携带宠物进入病区。

病人病情需要陪伴时,由医师决定,护士长发给陪伴证,不需陪伴时,将证收回。

查房及治疗时间,陪伴人员应主动离开病房,对拒不离开者,医护人员应共同劝离。

探视及陪伴人员应遵守病房制度,保持病房整洁、安静,不得吸烟、饮酒、高声谈话或坐卧于病床上,也不可串病房或翻阅病历,不得私自将病人带出院外,不得谈论有碍病人健康和治疗的内容,不得自请院外医生诊治及自行用药。

探视、陪伴人员须爱护公物,节约水电、不得在病区内使用酒精炉、电炉、电热杯、充电器等器具,丢失和损坏物品应负责赔偿。

为了保证医院内电子仪器,设备免受干扰,在某些特定区域内任何人员不得使用移动通讯工具。

医院所有工作人员均应自觉遵守并维护探陪制度,不得私自带人进病房探视,不得将门诊病人带入病房就诊。

【监督检查】

探陪制度由当班护士白天由主班护士负责落实,护士长随时监督。

医护人员应随时向病人及家属宣传探陪制度。

十三、护理健康教育制度

【制度】

病人教育:包括病人入院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

一在临床护理中,对患有各种疾病住院需要做某些诊断性检查或治疗以及手术病人,责任护士按护理程序的方法,评估病人健康状况,系统地收集资料,根据病人及家属的需要和理解能力进行针对性教育,讲解有关疾病知识、饮食营养及服药指导,锻练与休息方面的知识,使之很好地配合医疗和护理,减少疾病复发和并发症。

二出院指导:护士提供给病人出院后防止疾病复发的预防和护理方法,以及一些辅助器械的使用注意事项,必要时交待随访时间。

集体教育:利用门诊候诊时间和病区工休会集体教育,讲解一般卫生常识、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传染病的预防以及计划生育、简单的急救知识,要作口头讲解或配合录像、幻灯、模型等进行宣教。

文字教育: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科普小册子、图片、健康教育处方等进行卫生宣传教育。

【监督检查】

责任护士在病人入院后小时内完成健康教育,护理长每月一次检查各病区护士完成健康教育情况,抽查病区份入院评估表中“已作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栏目内病人或家属签字,并了解病人对健康知识理解的反馈信息,作为对责任护士工作行为评估考核依据。

每月一次工休座谈会,有健康教育内容、记录于“工休座谈会记录本”中,作为每月质量检查项目。

卫生制度范文第5篇

为保证学院和学院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管理、从业人员更好地履行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职责,加强对学院食堂和教师、学生集体用餐的卫生安全管理,保护学院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用餐卫生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制定本责任制。

(1)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为学院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后保处处长为直接责任人。

(2)依法办食堂,建立学院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校内供应的食品及饮料卫生安全。

(3)统一指挥,督促学院的各有关食品卫生部门开展工作,加强对学院食堂和教师、学生集体用餐的卫生安全管理。

(4)杜绝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建立、健全学院食物中毒或流行性疾患等突发事件处理的紧急预案。

(5)责任人如果管理工作不到位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2、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处理的应急预案

为加深、加强学院食品卫生工作,不断提升学院公共卫生工作水平,进一步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学院应对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上海市施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的意见》,特制定本预案。

学院一旦发生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应当遵循以下程序应对处理。

(1)停止供餐:立即停止学院食堂或其他食品经营场所的供应。

(2)及时报告:

a事件:有5人(含5人)以下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症状。

b程序:发现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应在事件发生30分钟内电话上报后保处和学院院长,立即与区卫生局联系,派遣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及协助学院处理事件.并即刻报市教委。后保处应在事件发生90分钟内向院部呈书面报告。处理过程

中的重大事件应随时报告。

(3)报告内容:

a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的人数、症状及第一例发生时间。

b校名、责任人、地点和联系电话。

c供应单位的名称、责任人、地点和联系电话。

d目前状况、事情的经过和紧急处理措施。

e报告时间和报告人。

(3)成立应急处理小组:

a事件发生后,学院后保处应立即启动由分管院长担任组长、后保处领导、学生处领导、医卫保健教师、后勤及其他骨干教师力量组成的应急处理小组,交排好分工,各司其职,做好安抚工作、家长工作,并组织力量送医院及时救治。

b学院应安排好必要的车辆,以备运送患病学生至医院及时救治。

(4)救治病人

a学院应安排教师及时将患病学生送到就近医院,协助卫生机构救治患者,做好登记工作,并及时通知家长。

b学院应安排教师做好排摸调查工作,加强家校联系,派专人接听家长咨询电话,以免耽误救治时机。

c学院应在事件发生的第二天做好随访工作,继续排摸调查,安排专人做好家长解释工作,并将有关情况及时书面报告董事会,直至所有患病学生全部康复到校上课。

d保护现场:保留造成或导致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和设备。

e配合调查: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f控制事态: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它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包括教学秩序和下一餐用餐等)。

h保险介入:同时通知保险机构介入。

i其他:必要时报告公安、工商等部门。

3、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管理制度

(1)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的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为教学第一线服务的思想,热爱本职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高质量的要求搞好服务工作。

(2)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要配合学校积极搞好饮食供应,及时调整经营思路,不断改进经营方式,切实保障饮食卫生及供应工作。

(3)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的从业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严禁患有传染病及其它不适应饮食从业要求的疾病患者从事食堂工作,无健康合格证不准上岗。

(4)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要严格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法》,确保所供应的饭菜及其它食品清洁、卫生,杜绝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5)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的操作间及餐厅必须整洁卫生,菜案、面案分开,生食、熟食分开,严禁污染、腐烂、变质及隔夜食品出售。

(6)各类炊具、餐具要指定专位摆放,不准放置地面。炊具、餐具要定期消毒。

(7)积极采取防鼠、防蝇、防虫措施,并按卫生防疫部门要求抓好消毒工作。

(8)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工作要力求做到饭菜可口,品种齐全,档次搭配适当,确保饭菜质优价宜,让学生满意。

(9)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的工怍人员要不断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工作中要态度和蔼、一视同仁、文明服务。

(10)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要积极配合学院完成其他有关工作。

4、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1)认真做好食品验收工作,不收、不做、不售腐败变质或有害有毒的食物,做到食品件件验收,并有专人负责,把好第一关。

(2)食物生熟分开,盛器、抹布、刀具、砧墩板、冰箱均要做到生熟分开,生荤菜设专用盛器(红色或涂上红色标记)存放,未洗与洗净的蔬菜盛器分开装载(绿色或涂上绿色标记),防止交叉污染。’

(3)食品要烧熟煮透,防止外熟内生,严防生熟食品污染。对剩饭、剩菜要妥善保存,严格处理。在供应前必须单独重新回锅烧透。

(4)餐饮具要严格消毒。熟菜盆、打饭用具均应在开窗出售食物前进行消毒处理,并有专人负责。实行“四过关”,即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

(5)严格实行由原料到成品的“四不制度”,即:不收、不切、不做、不售腐烂变质和有毒有害食物。

(6)成品(含食物)存放必须实行“四隔离”,即:生与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品与杂物、药物隔离,食品与天然冰隔离。

(7)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即勤洗手、剪指甲、理发,勤洗内衣,勤换工作服;上班时必须佩戴“二白”(卤菜问须佩戴“三白”),开饭时一律佩戴“三白”。工作时间严禁佩戴戒指、手镯、手链、耳环,不准涂指甲油、搽香水。

(8)全体员工必须执行下列规定。

a主动参加每年一次的体检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考核。

b每天小扫除不低于2次,每周大扫除1次。环境卫生实行“四定”,即:定人、定物、定质量,划片分工,包干负责。

d实行每周一、三、五的卫生检查考核,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台,并记录在案。

5、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安全生产制度

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有许多火源、电源和机械设备,如有使用、防护不当,很容易发生火灾和伤害事故。

(1)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及其设备应符合消防和劳动防护规范,并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2)加强火源管理,油灶、煤气灶、电器设备及电源控制机房有专人负责,下班前,应将所有的电源切断。

(3)随时消除油渍污垢,将易燃物品置于远离火源的地方,厨房和仓库内禁止吸烟。

(4)加强对有关员工的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定期组织对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的检查。

(5)加强对员工消防知识的培训,定期组织对所有消防设施的检查。

(6)未经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经理批准,禁止一切非工作人员进入操作场所。

6、健康晨检制度

(1)专人负责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工作人员每天上班的晨检工作。

(2)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工作人员每日配合晨检人员做好工作,主动报告有无发热、腹泻、手外伤、呕吐等情况。

(3)凡有发热、腹泻、手外伤、皮肤湿疹、咽喉疼痛、呕吐等现象的工作人员应暂离岗位并及时治疗,待身体恢复后上岗。

(4)做好晨检记录,并妥善保存—学期。

7、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日检制度

(1)专人负责每日对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2)内外环境整洁,个人卫生达标,操作过程正确。

(3)确保无一人带菌参加工作。’。

(4)监督从业人员遵守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

8、食品采购验收索证制度

(1)学校一切食品必须定点采购,每年初对定点单位进行资格审查和信誉评价,对合格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明确供货质量要求。

(2)每次采购食品及其原料时,必须向供货商索要此批食品的检查合格证或者化验单(即索证)。

(3)索证时对索证食品的卫生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必须查清产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生产日期、批号等。

(4)索证食品的卫生检验合格证、化验单如为复印件,应加盖检验单位印章。

(5)包装食品必须检查食品标签,严禁“三无”产品进库。

(6)食品进库或制作加工前必须由验收员验收,并签字。

9、食品储存卫生制度

(1)存储食品仓库必须做到卫生、整洁、整齐,食品与杂物严格分离。

(2)食品库房周围不能有有毒、有害污染及蚁蝇孳生地,防止交叉感染。

(3)库房内地面平整、硬实,严禁直接土地,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接射入,保持所需的温度和湿度。

(4)库房内有防蝇、防尘、防鼠及防潮设施,防止食品发霉、变质发生虫子。

(5)库房内设立食品垫离板、存放台、存放案,做到所有食品离地离墙。

(6)食品库房应设专人管理,建立健全卫生管理、食品和原料出入库登记、检查保管制度,做到定期清洗、消毒、换气,经常保持清洁状态,避免尘土、异物污染食品。

(7)对进库的各种食品原料、半成品应进行验收和登记;掌握食品的进出状态,做到先进先出,尽量缩短储存时间。

10、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工作人员个人卫生制度

(1)必须按规定取得有效健康证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每年体检和培训至少一次。

(2)上班时必须穿着统一工作服、帽,头发不露帽外。操作直接入口食品如熟食、盒饭等均应戴口罩。

(3)上班前和便后应洗手消毒,不得穿戴工作服、帽和口罩进入厕所。

(4)在出售直接入口的食品时,不得用手直接抓取食品,必须使用清洁卫生的售货工具。

(5)操作区严禁吸烟,严禁对着食品打喷嚏、咳嗽和出现其它易污染食品的不卫生动作。

卫生制度范文第6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商务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商务局:

为了进一步加强住宿业、沐浴业和美容美发业的卫生管理,规范经营行为,提高卫生管理水平,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卫生部、商务部组织制定了《住宿业卫生规范》、《沐浴场所卫生规范》和《美容美发场所卫生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以上3个卫生规范自之日起施行。

附件:1.住宿业卫生规范

2.沐浴场所卫生规范

3.美容美发场所卫生规范

住宿业卫生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依据

为加强住宿场所卫生管理,规范经营行为,防止传染病传播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从事经营服务的住宿场所。

第三条用语含义

(一)住宿场所,是指向消费者提供住宿及相关综合的场所,如宾馆、饭店、旅馆、旅店、招待所、度假村等。

(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是指为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设定要求而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输送、分配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总和。

(三)储藏间,是指用于存放客用棉织品、一次性用品等物品的房间。

(四)工作车,是指用于转送及暂存客用棉织品、一次性用品及清洁工具等物品的车辆。

(五)公共用品用具,是指供给顾客使用的各种用品、用具、设备和设施总称,包括床上用品、盥洗物品、饮具、清洁工具、拖鞋等。

(六)健康危害事故,是指住宿场所内发生的因空气质量、水质不符合卫生标准、用品用具或设施受到污染导致的群体性健康损害事故。

第二章场所卫生要求

第四条选址、设计及竣工验收

(一)住宿场所建设宜选择在环境安静,具备给排水条件和电力供应,且不受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影响的区域,并应同时符合规划、环保和消防的有关要求。

(二)新建、改建、扩建住宿场所在可行性论证阶段或设计阶段和竣工验收前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卫生学评价。

第五条场所设置与布局

(一)住宿场所主楼与辅助建筑物应有一定间距,烟尘应高空排放,场所25米范围内不得有有毒有害气体排放或噪声等污染源。

(二)住宿场所应当设置与接待能力相适应的消毒间、储藏间,并设有员工工作间、更衣和清洁间等专间。客房不带卫生间的场所,应设置公共卫生间、公共浴室、公用盥洗室等。

(三)住宿场所的吸烟区(室)不得位于行人必经的通道上,室内空气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

(四)住宿场所的公共卫生间应当远离食品加工间。

(五)住宿场所内应放置安全套或者设置安全套发售设施,应当提供性病、艾滋病等疾病防治宣传资料。

第六条客房

(一)客房净高不低于2.4米,内部结构合理,日照、采光、通风、隔声良好。

(二)客房内部装饰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不得对人体有潜在危害。

(三)客房床位占室内面积每床不低于4平方米。

(四)含有卫生间的住宿客房应设有浴盆或淋浴、抽水马桶、洗脸盆及排风装置;无卫生间的客房,每个床位应配备有明显标记的脸盆和脚盆。

(五)客房内环境应干净、整洁,摆放的物品无灰尘,无污渍;客房空调过滤网清洁、无积尘。

第七条清洗消毒专间

(一)住宿场所宜设立一定数量的独立清洗消毒间,清洗消毒间面积应能满足饮具、用具等清洗消毒保洁的需要。

(二)清洗消毒间地面与墙面应使用防水、防霉、可洗刷的材料,墙裙高度不得低于1.5米,地面坡度不小于2%,并设有机械通风装置。

(三)饮具宜用热力法消毒。采用化学法消毒饮具的住宿场所,消毒间内至少应设有3个饮具专用清洗消毒池,并有相应的消毒剂配比容器。应配备已消毒饮具(茶杯、口杯、酒杯等)专用存放保洁设施,其结构应密闭并易于清洁。

(四)配有拖鞋、脸盆、脚盆的住宿场所,消毒间内应有拖鞋、脸盆、脚盆专用清洗消毒池及已消毒用具(拖鞋、脸盆、脚盆等)存放专区。

(五)各类水池应使用不锈钢或陶瓷等防渗水、不易积垢、易于清洗的材料制成,并设置标识明示用途。

第八条储藏间

住宿场所宜设立一定数量储藏间。储藏间内应设置数量足够的物品存放柜或货架,并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及防鼠、防潮、防虫、防蟑螂等预防控制病媒生物设施。

第九条工作车

(一)住宿场所宜配备工作车,其数量应能满足工作需要。

(二)工作车应有足够空间分别存放客用棉织品、一次性用品及清洁工具并有明显的标识。

(三)工作车所带垃圾袋应与洁净棉织品、一次性用品及洁净工具分开,清洁浴盆、脸盆、抽水马桶的工具应分开存放,标志明显。

第十条公共浴室

公共浴室应分设男、女区域,按照设计接待人数,盥洗室每8~15人设1只淋浴喷头,淋浴室每10~25人设1只喷头。

第十一条公共卫生间

(一)公共卫生间应男、女分设,便池应采用水冲式,地面、墙壁、便池等应采用易冲洗、防渗水材料制成。卫生间地面应略低于客房,地面坡度不小于2%,并设置防臭型地漏。卫生间排污管道应与经营场所排水管道分设,设有有效的防臭水封。

(二)公共卫生间应设有独立的机械排风装置,有适当照明,与外界相通的门窗安装严密,纱门及纱窗易于清洁,外门能自动关闭。卫生间内应设置洗手设施,位置宜在出入口附近。

(三)男卫生间应按每15~35人设大小便器各1个,女卫生间应按每10~25人设便器1个。便池宜为蹲式,配置坐式便器宜提供一次性卫生座垫。

第十二条洗衣房

(一)住宿场所宜设专用洗衣房或采用社会化洗涤服务。洗衣房应分设工作人员出入口、待洗棉织品入口及洁净棉织品出口,并避开主要客流通道。

(二)洗衣房应依次分设棉织品分拣区、清洗干燥区、整烫折叠区、存放区、发放区。棉织品分拣、清洗、干燥、修补、熨平、分类、暂存、发放等工序应做到洁污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三)公共用品如需外洗的,应选择清洗消毒条件合格的承洗单位,作好物品送洗与接收记录,并索要承洗单位物品清洗消毒记录。

第十三条给排水设施

住宿场所应有完善的给排水设施,供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如场所内供水管网与市政供水管网直接相通,场所内供水管网压力应小于市政供水管网压力,并有防止供水向市政供水管网倒流的设施。排水设施应当有防止废水逆流、病媒生物侵入和臭味产生的装置。

第十四条通风设施

(一)客房、卫生间、公共用房(接待室、餐厅、门厅等)及辅助用房(厨房、洗衣房、储藏间等)应设机械通风或排风装置。机械通风或排风装置的设计和安装应能防止异味交叉传导。

(二)住宿场所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的要求。

(三)住宿场所的机械通风装置(非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其进风口、排气口应安装易清洗、耐腐蚀并可防止病媒生物侵入的防护网罩。

第十五条采光照明

(一)住宿场所室内应尽量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采光的客房,其采光窗口面积与地面面积之比不小于1:8。

(二)客房台面照度不低于100勒克斯。

(三)不宜将暗室作为客房。

第十六条预防控制病媒生物设施

(一)住宿场所应设置防鼠、防蚊、防蝇、防蟑螂及防潮、防尘等设施。

(二)与外界直接相通并可开启的门窗应安装易于拆卸、清洗的防蝇门帘、纱网或设置空气风帘机。

(三)排水沟出口和排气口应设有网眼孔径小于6毫米的隔栅或网罩,防止鼠类进入。

(四)机械通风装置的送风口和回风口应当设置防鼠装置。

第十七条废弃物存放设施

(一)住宿场所室内应设有废弃物收集容器,有条件的场所宜设置废弃物分类收集容器。

(二)废弃物收集容器应使用坚固、防水防火材料制成,内壁光滑易于清洗。废弃物收集容器应密闭加盖,防止不良气味溢散及病媒生物侵入。

(三)住宿场所宜在室外适当地点设置废弃物临时集中存放设施,其结构应密闭,防止病媒生物进入、孳生及废弃物污染环境。

第三章卫生操作要求

第十八条操作规程

(一)住宿场所经营者应制定公共用品用具采购、储藏、清洗消毒、设备设施维护等操作规程。操作规程应具体规定工作程序。

(二)经营者应当认真组织从业人员学习卫生操作规程,从业人员应当熟悉本岗位卫生操作规程并严格按规程操作。

第十九条公共用品用具采购

(一)采购的物品应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规定要求。采购物品应做好记录,便于溯源。

(二)采购的一次性卫生用品、消、化妆品等物品中文标识应规范,并附有必要的证明文件。

(三)采购的物品入库前应进行验收,出入库时应登记。

第二十条公共用品用具储藏

(一)公共用品用具储藏间应保持通风和清洁,无鼠害、苍蝇、蟑螂等病媒生物及霉斑,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私人物品。

(二)不同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物品距墙壁、地面均应在10厘米以上。棉织品宜存放于储藏柜中。

(三)物品的储藏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并定期检查,及时清理过期物品。

(四)有毒有害物品应有专间或专柜存放,上锁、专人管理,并有物品使用登记。

第二十一条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

(一)清洗消毒间应有明显标志,环境整洁,通风换气良好,无积水积物,无杂物存放。

(二)供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应严格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

(三)清洗消毒应按规程操作,做到先清洗后消毒,使用的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消毒设备(消毒柜)应运转正常。

(四)清洗饮具、盆桶、拖鞋的设施应分开,清洁工具应专用,防止交叉传染。

(五)清洗消毒后的各类用品用具应达到有关卫生标准的规定并保洁存放。清洗消毒后的茶具应当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符合《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

(六)洁净物品保洁柜应定期清洗消毒,不得存放杂物。

各类公共用品用具更换、清洗、消毒、保洁工作可参考《推荐的住宿场所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方法》(见附录)。

第二十二条客房服务

(一)客房应做到通风换气,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卫生标准。

(二)床上用品应做到一客一换,长住客一周至少更换一次。

(三)清洁客房、卫生间的工具应分开,面盆、浴缸、坐便器、地面、台面等清洁用抹布或清洗刷应分设。

(四)卫生间内面盆、浴缸、坐便器应每客一消毒,长住客人每日一消毒。

(五)补充杯具、食具应注意手部卫生,防止污染。

第二十三条公共卫生间清洁

清洁坐便器(便池)的清洁工具应专用。每日应对卫生间进行一次消毒。

第二十四条棉织品清洗消毒

(一)棉织品清洗消毒前后应分设存放容器。

(二)客用棉织品、客人送洗衣物、清洁用抹布应分类清洗。

(三)清洗程序应设有高温或化学消毒过程。

(四)棉织品经烘干后应在洁净处整烫折叠,使用专用运输工具及时运送至储藏间保存。

第二十五条通风

(一)机械通风装置应运转正常,过滤网应定期清洗、消毒。

(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按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要求进行清洗消毒。

(三)集中空调机房应整齐、清洁,无易燃易爆物品及杂物堆放。风机过滤网应清洁无积尘。

第四章卫生管理

第二十六条卫生管理组织

(一)住宿场所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是其经营场所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其经营场所卫生安全负全面责任,应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卫生知识培训。

(二)住宿场所应设置卫生管理部门或配备专(兼)职卫生管理员,负责其经营场所卫生管理具体工作。

(三)专(兼)职卫生管理员应有从事住宿场所卫生管理工作经验,经过公共卫生管理培训并考核合格。

第二十七条卫生管理工作职责

住宿场所卫生管理部门的成员或卫生管理员承担本场所卫生管理职能,主要职责包括:

(一)制订从业人员卫生培训教育计划和考核办法,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卫生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卫生知识、岗位操作规程等的培训学习和考核。

(二)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负责提出将患有有碍公众健康的从业人员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岗位的意见。

(三)制定卫生管理制度、卫生责任制度和卫生操作规程,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行为及时制止并提出处理意见。

(四)督促本场所经营者、从业人员严格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按时办理有关卫生证件、证明,依法从事经营活动。

(五)配合卫生执法人员对本场所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负责建立本场所卫生管理档案。

(六)参与保证卫生安全的其他管理工作。

第二十八条卫生管理制度

住宿场所应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并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主要制度有:

(一)证照管理制度。

(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培训考核及个人卫生制度。

(三)公共用品用具购买、验收、储存及清洗消毒保洁制度。

(四)场所自身检查与检测制度。

(五)洗衣房卫生管理制度。

(六)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制度。

(七)健康危害事故与传染病报告制度。

(八)预防控制传染病传播应急预案与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九)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十)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第二十九条证照管理

住宿场所、从业人员及健康相关产品应证照齐全。卫生许可证悬挂在场所醒目处,营业执照、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明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有效,健康相关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或备案文件复印件真实完备。

第三十条档案管理

住宿场所应建立卫生管理档案,档案应当包括以下方面:

(一)证照: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健康相关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或备案文件(复印件)等。

(二)卫生管理制度。

(三)卫生管理组织机构或卫生管理人员与从业人员岗位职责。

(四)发生传染病传播或健康危害事故后的处理情况。

(五)卫生操作规程。

(六)公共用品用具采购、验收、出入库、储存记录。

(七)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检测记录。

(八)设备设施维护与卫生检查记录。

(九)空气质量、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检测记录。

(十)投诉与投诉处理记录。

(十一)有关记录:包括场所自身检查与检测记录,培训考核记录,从业人员因患有有碍公众健康疾病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岗位记录,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记录等。

(十二)有关证明:包括预防性建筑设计审核文件,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竣工图纸,消毒设施设置情况等。

各项档案中应有相关人员的工作记录并签名,档案应有专人管理,各类档案记录应进行分类并有目录。有关记录至少应保存三年。

第三十一条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

(一)住宿场所应建立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制度,场所负责人和卫生管理员为责任报告人。

(二)当发生死亡或同时发生3名以上(含3名)受害病人时,责任报告人要在发生事故24小时内电话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三)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范围:

1.室内空气不符合卫生标准所致的虚脱休克;

2.饮用水遭受污染所致的介水传染性疾病流行;

3.公共用品用具和卫生设施等遭受污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皮肤病;

4.意外事故导致的一氧化碳、氨气、氯气、消毒剂、杀虫剂等中毒。

(四)发生传染病或健康危害事故时,场所经营者应立即停止相应经营活动,协助医务人员救治事故受害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事故的继发。

(五)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传染病健康危害事故。

第三十二条环境卫生管理

(一)室外公共区域应保持干净整洁。

(二)室内公共区域地面、墙面、门窗、桌椅、地毯、台面、镜面等应保持清洁、无异味。

(三)废弃物应每天清除一次,废弃物收集容器应及时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

(四)洗衣房的洁净区与污染区应分开,室内物品摆放整齐,设施设备日常保养及运行状态良好。

(五)定期进行病媒生物防治,蟑螂密度、鼠密度应符合卫生要求。

(六)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室内空气、用品用具等定期进行检测。

第三十三条食品经营项目

住宿场所设有食品经营项目的,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要求。

第五章人员卫生要求

第三十四条健康管理

(一)住宿场所从业人员上岗前应当取得“健康合格证明”。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继续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健康合格证明”不得涂改、伪造、转让、倒卖。

(二)从业人员患有有碍公众健康疾病,治愈之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可疑传染病患者须立即停止工作并及时进行健康检查,明确诊断。

第三十五条卫生知识培训

(一)从业人员应当完成规定学时的卫生知识培训,掌握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基本卫生知识和卫生操作技能等。

(二)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每两年进行一次。

(三)从业人员取得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

第三十六条个人卫生

(一)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进行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及佩带饰物。

(二)从业人员应有两套以上工作服。工作服应定期清洗,保持清洁。

附录:推荐的住宿场所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方法

一、清洗方法及步骤

(一)去除公共用品用具表面的残渣、污垢。

(二)用含洗涤剂溶液洗净公共用品用具表面。

(三)用清水冲去残留的洗涤剂。

二、消毒方法

(一)物理消毒。包括蒸汽、煮沸、红外线等热力消毒方法。

1.煮沸、蒸汽消毒:100℃作用20~30分钟以上。可用于饮具、盆、毛巾、床上用棉织品的消毒。

2.红外线消毒:125℃作用15分钟以上。可用于饮具、盆的消毒。

(二)化学消毒。用含氯、溴或过氧乙酸的消毒药物消毒。

1.用含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毫克/升的消毒溶液浸泡30分钟,可用于盆、饮具的消毒或用于物品表面喷洒、涂擦消毒。

2.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1000毫克/升的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可用于拖鞋消毒。

化学消毒后的公共用品用具应用净水冲去表面的消毒剂。

三、保洁方法

(一)消毒后的公共用品用具要自然滤干或烘干,不应使用毛巾擦干,以避免受到再次污染。

(二)消毒后的饮具应及时放入餐具保洁柜内。

四、化学消毒注意事项

(一)使用的消毒剂应在保质期限内,并按规定的温度等条件贮存。

(二)严格按规定浓度进行配制,固体消毒剂应充分溶解。

(三)配好的消毒液定时更换,一般每4小时更换一次。

(四)使用时定时测量消毒液浓度,浓度低于要求立即更换。

(五)保证消毒时间,一般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应作用15分钟以上。

(六)应使消毒物品完全浸没于消毒液中。

(七)用品用具消毒前应洗净,避免油垢影响消毒效果。

卫生制度范文第7篇

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我县爱国卫生管理机制,切实提高社会整体卫生意识和管理水平,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根据《山东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我县城区内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爱国卫生工作是指以消除危害健康因素,提高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人民健康水平为目的,由政府组织、全民参与的社会性卫生活动。

第四条爱国卫生工作实行政府组织、属地管理、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科学治理、分类指导、社会监督、严格奖惩的原则。

第五条参加爱国卫生活动是每一个单位和公民应尽的社会义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爱国卫生管理的行为均有权检举、制止。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县人民政府建立爱卫会,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指挥、监督爱国卫生工作。

爱卫会下设办公室,作为县爱卫会的办事机构。具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实施有关爱国卫生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

(二)拟定我县爱国卫生发展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组织、动员全社会开展除害灭病等爱国卫生活动;

(四)制定爱国卫生工作有关标准和检查办法,组织实施爱国卫生监督检查、考核鉴定以及效果评价,指导、检查和督促县域内各单位履行其承担的爱国卫生职责;

(五)开展社会卫生工作交流、合作和有关科学研究;

(六)承办其他爱国卫生工作。

第七条爱卫会实行委员部门分工负责制。爱卫会成员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共同做好爱国卫生工作。

第八条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居(村)民委员会,应设立爱国卫生组织,配备专(兼)职人员,在所在地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和上级爱卫会指导下,开展爱国卫生工作。

第三章制度管理

第九条爱国卫生管理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专业管理与单位管理相结合,做到领导落实、责任明确、措施到位。

第十条建立健全爱国卫生活动月和爱国卫生活动日制度。每年4月份为爱国卫生活动月。

第十一条县政府按照省级卫生城市标准,制定创建规划,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落实各项卫生管理制度,提高社会卫生管理和总体卫生水平,创建市级卫生城市。

第十二条单位应按照国家和本县规定的标准,搞好室内卫生和规定范围内的室外环境卫生,建立健全各项卫生制度,加强日常卫生管理。其基本卫生要求是:

(一)按规定设置卫生设施;

(二)单位责任区卫生和内部卫生管理有序,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现象,无卫生死角,不焚烧废弃物;

(三)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投放生活垃圾,无垃圾积存;

(四)食堂卫生清洁,各类食品符合卫生标准;

(五)厕所清洁卫生,防蝇设施完善,无蝇蛆和粪便积存,排污管道通畅,无污水、粪便冒溢;

(六)定期开展消灭老鼠、苍蝇、蚊子、蟑螂(以下简称“四害”)工作,完善预防控制措施,“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

(七)单位环境建设符合硬化、绿化、美化要求。

第十三条单位和个人应积极参加爱卫会组织的爱国卫生月、爱国卫生日活动以及创建卫生城市(乡镇、村)和改水改厕、除“四害”等爱国卫生工作。

第十四条个人应当自觉维护公共卫生,遵守社会卫生规范。禁止下列不文明行为:

(一)随地吐痰、便溺,乱扔果皮、纸屑、烟头及各种食品包装等废弃物;

(二)乱贴乱画、乱搭乱建,乱倒垃圾、建筑渣土、污水、粪便等;

(三)携带犬、猫等宠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城区市场、商场(店)、饭店、餐厅、医院、学校、展览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场(馆)、游乐场、候车厅及其他室内公共场所。

第十五条汽车站、商场等重要窗口单位,环境卫生要保持洁净。候车室、影剧院、商场内要禁止吸烟,标有明显的禁烟标志并设吸烟室。

第十六条从事卫生杀虫与灭鼠工作的专、兼职人员,应当接受县级以上爱卫会组织的专业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后上岗。申请设立灭防“四害”有偿服务专业机构的单位或个人,经工商行政部门登记注册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持工商营业执照到所在地爱卫会办公室备案。

第十七条提倡全民戒烟。要积极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鼓励创建无吸烟单位。

公共场所要严格执行《平邑县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管理规定》。

第十八条环保部门应加强对建设项目污染、控制区域噪声污染及城市交通干线噪声的防治管理。对污染严重的项目要限期治理。

第四章监督检查

第十九条爱国卫生实行专业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社会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重点监督和常规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

第二十条县级爱卫会应建立健全爱国卫生监控体系。将爱国卫生制度执行情况、卫生态势、社情民意等纳入信息网络管理,并对爱国卫生情况进行专项分析和综合分析,作为政府管理与决策的依据。

第二十一条各级爱卫会组织应建立健全监督举报制度,依法受理社会对违反爱国卫生规定行为的投诉,并及时予以处理,对重大问题实行反馈制度。

第二十二条县级爱卫会及其办事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定期、不定期地对各单位爱国卫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评价。

第五章奖励惩罚

第二十三条要建立健全爱国卫生奖惩与过错追究制度。

第二十四条对在爱国卫生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政府及其爱卫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五条对已获得爱国卫生荣誉称号的单位和个人,经查实有弄虚作假或者卫生质量明显下降的,由授予荣誉称号的机关取消其爱国卫生荣誉称号。

第二十六条在爱国卫生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爱卫会予以通报批评:

(一)不履行爱国卫生职责和义务的;

(二)不参加爱国卫生活动的;

(三)未建立健全必要的卫生制度或者制度不落实的;

(四)对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不认真整改的;

卫生制度范文第8篇

在管理体制上官方兽医制度属于一种垂直管理制度,官方兽医由国家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任命并授权,对国家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从而确保兽医卫生执法的公正性。官方兽医由国家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垂直领导并提供经费支持和保障,故其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自然应对国家直接负责。这就能有效地排除地方政府或企业不正当的干扰,避免地方政府或企业受利益驱动而设置的障碍或地方保护。这种独立于地方政府或企业之外的执法模式,可确保其执法的公正性。

在“垂直管理制度下”,官方兽医实施的是动物卫生工作的全过程监管,从而确保兽医卫生执法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动物及其产品卫生安全涉及到三个必要环节,即动物饲养场防疫、屠宰场卫生监督和流通过程的卫生安全。

动物饲养过程中的疫病防治监督工作:动物健康无疫是动物产品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各级防疫机构都制定了重大动物疫病的控制和扑灭计划,在计划实施过程中,诸如免疫接种、扑杀销毁、消毒等都需要官方兽医的有效监督。既可确保出栏动物健康无疫,又可有效控制和扑灭重大动物疫情。

动物屠宰过程中的卫生监督工作:主要涉及到宰前、宰中和宰后的卫生检疫,这些工作只有在代表国家利益的官方兽医监督之下,才可出具科学的结论和公正的结果。

流通过程的卫生监督工作:是第一和第二环节的延续,是对前两个过程的检验和认可。故该过程的监督更应当是一种政府行为,理所当然地需要官方兽医代表国家行使职权。

从以上三个环节可以看出,动物产品整个生产过程,都必须由代表国家和公共利益的官方兽医统一进行监督。如果对此过程任何一个环节予以分割,都将无法保证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卫生质量。由此可见,只有在实施官方兽医制度的状态下,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卫生安全。

官方兽医制度以行政执法和动物防疫技术支持体系为后盾,确保官方兽医技术和行政于一体,维护兽医卫生执法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首先,官方兽医的权力需要法律授权,官方兽医管理的不仅仅是动物本身,在某种程度上更是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管理人即畜主的管理和监督。因此国家以其强制力为后盾,是官方兽医正常行使职权的法律保障。

其次,官方兽医必须经过国家制定的兽医师培训计划,接受法律法规、实验室诊断、流行病学检测、紧急疫病扑灭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才有资格竞争官方兽医职务。故国家官方兽医培训计划是将官方兽医技术和行政融于一体的摇篮,这是保障其科学正确执法的知识保障。

再其次,官方兽医对动物疫病的诊断必须依赖国家兽医诊断实验室体系,离开国家兽医诊断实验室的检测、诊断、鉴定结果,官方兽医根本无法确定动物疫病的存在与否,也无法签署动物卫生证书。故国家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体系是官方兽医正确履行职权确保其权威性的技术保障。

最后,官方兽医行使职权必须依赖并服务于国家动物疫病监控和扑灭计划,这是实施官方兽医制度的根本目标所在,官方兽医只有及时正确地向国家主管部门通报疫情,协助相关部门扑灭动物疫情,防止外来病入侵,并采纳科学的风险评估建议,才可确保动物卫生安全。背离这一点,官方兽医就没有必要存在。也可以说,国家动物疫病监控和扑灭计划是官方兽医行使职权的主要内容。

正是基于上述国家技术行政支持体系,才使官方兽医得以融技术和行政两个方面于一体,保证其执法的权威性、公证性与科学性。

官方兽医权力与责任共存,确保并促使其公正执法。

从外国官方收益制度的实施情况看,官方兽医都拥有很大的权力,其本人即可代表国家签发证书。但从另一方面讲,如果在其执法过程中出现失误,官方兽医同时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就迫使其加强自身修养,以维护执法的公正。

卫生制度范文第9篇

一、局长办公会议由局长、副局长、纪检组长和办公室负责人组成,主办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局长主持,局长不在单位时也可由主持工作的副局长主持,一般每月初召开一次,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

二、会议研究的主要议题是:

1、讨论通过卫生局起草或代县政府起草的事关全局的重要文件。

2、研究本部门工作的有关重大或重要问题。

3、研究上级交办的有关重要事项和本局各股室提出的重大疑难问题。

4、研究本局干部思想作风纪律和调整使用等重要问题。

5、日常工作中须经局长办公会讨论决定的问题。

三、会议议题由会议的召集主持人决定。各股室需要提请局长办公会讨论的议题,应按程序提交分管领导审定,然后请会议召集人决定。

四、会议讨论决定问题,要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广泛听取意见,集思广益,掌握政策原则,做出正确决策;对认识不一的非紧急问题,一般不要急于做出决定,可提交下次会议再行研究决定。

五、与会人员必须增强组织观念,遵守保密纪律,会议内容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外泄露。

六、会议决议的组织实施、检查督办由各分管局长或股、室负责同志负责,办公室协助,会议由专人负责记录,并及时将记录整理归档。

局务会议制度

一、会议由局长或局长委托的副局长召集主持,组成人员是局长、副局长、纪检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主办人员也可参加,一般每月召开一至二次,也可随时召开。

二、会议的主要议题是:

1、传达贯彻上级党委及业务主管部门的主要文件指示、会议精神,通报有关重要情况。

2、讨论审定本局的年度季度工作计划、工作部署和工作总结,听取各股室工作汇报,部署和协调阶段性工作。

3、研究本系统干部的调动任免事宜和重要案件、违法违纪案件的处理。

4、讨论卫生工作会议有关事宜和本局其它重要会议议题文件。

5、制定修改完善本局各项规章制度。

6、研究其它须经局务会议讨论的事项。

三、会议议题一般由股室提出,经分管局长同意,办公室收集综合后,交局领导确定,有的议题根据工作需要可直接由局领导提出。

四、会议应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与会人员要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围绕主题认真开展讨论,以达到思想和工作上的协调和统一。

五、会议具体业务和记录由办公室负责。

六、局务会议决定的有关事宜,各股室应及时处理,并做好事项的督办工作,对办理不力贻误工作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党总支工作职责

一、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的指示决定,动员组织并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努力完成党的各项任务。

二、对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做出决策。

三、进行党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带领干部职工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四、搞好所属支部的班子建设、组织发展和思想作风建设,教育管理党员,指导开展党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五、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领导,支持他们依法按各种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六、办理上级党委交办的其他事项。

党支部工作制度

一、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负有在本部门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本部门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的责任。

二、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切实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团结带领党内外干部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业务素质。

四、坚持“”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费收缴管理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党员发展制度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使支部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五、对党员实行目标化管理,坚持半年统一考核,年终综合评定制度,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强化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组织观念。

干部行为规范

为了加强卫生局机关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树立机关良好形象,提高机关工作水平,现制定卫生局机关干部行为规范如下:

一、勤奋学习。要持之以恒地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和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坚定性,勤奋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历史知识和专业知识,逐步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二、认真工作。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全局观念,强化奉献意识,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对待名利得失,发扬艰苦奋斗、求实创新、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树立励精图治、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进取意识,立足本职,热爱本职,干好本职,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团结进取。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团结,搞好班子成员之间及同事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倡以礼相待,以诚相处,明明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公公正正待人,自觉维护卫生局的整体形象和集体荣誉。克服封闭、保守、僵化意识及小进则满、固步自封的传统观念。

四、服务基层。牢记党的宗旨,不忘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养成调查研究、善谋实干的良好习惯,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倾听群众意见,集中群众智慧,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积极主动为基层服务,做基层和群众的知情者、贴心人,自觉克服作风飘浮、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扫除、主观主义和文牍主义。

五、廉洁守法。认真执行中央和省、地、县有关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决不利用在机关工作的特定条件为自己及亲属谋取私利。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和机关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争当廉洁勤政的表率。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事的优良传统,坚持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蚀思想以及为官不清、为政不廉和奢侈浪费等不良现象。为树立团结、进取、廉政、求实、高效地机关形象做出积极的贡献。

党风廉政建设制度

一、全体干部都要认真学习贯彻各项廉政建设的规定,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

二、严格遵守各项制度,办事、处理问题要顾全大局,公道正派,不徇私情,凡涉及到亲属、子女、同事、朋友的有关问题应主动回避。

三、不准利用职权,违犯政策规定为亲属、子女、亲友谋取特殊照顾,不准索贿受贿和谋求不正当收入。

四、外出工作中不得接受工作对象、管理对象和当事人的任何宴请,不准酗酒;不准用公款进行营业性歌舞厅、夜总会等高消费娱乐活动;更不准参与等违法违纪问题。

五、到乡(镇)企业或农村工作,不准接受宴请,一律吃工作餐,婚丧嫁娶不大操大办、动用公车、铺张浪费。

六、严格执行接待标准,对外地来客要本着“内外有别、政企有别和热情节俭”的方针,按县上规定的接待标准执行;对口接待上级来客一般由局长、分管局长、主办同志陪同,原则上不用公款在歌舞厅、夜总会为外地来客提供娱乐。

七、不准用公款请客送礼,不准寻找借口公费旅游,所有大型庆祝活动不发纪念品,会议用餐按规定标准执行,参加其他单位庆典活动一般不准用公款送钱送物。

八、廉政建设实行由局长、副局长、纪检组长、各股室长分层负责的办法,每半年检查一次,年终结合公务员考核、民主评议党员,对廉政建设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总结,对违犯此规定的,轻者批评教育,责令写检查,重者除严格按有关规定处理外,年度定为不称职公务员或不合格党员。

政务公开制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政务工作的透明度,强化民主监督,促进全局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公开的主要内容

1、人事分配调动以及职务任免情况。

2、职称晋升情况。

3、干部奖惩情况。

4、有关卫生准入证件事宜,卫生执法情况。

5、收支情况。

二、公开的主要形式和途径

1、下发文件:发决定、通报、通告等。

2、召开会议:干部会、各界人士座谈会。

3、媒体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刊、黑板报、公开栏等形式和途径进行公开。

4、其它可以公开的形式和办法。

三、公开的程序

1、凡须公开的事项,由主办人员提交主管领导审核同意后,确定有关人员采取一定形式予以公布公开。

2、公开的事项要做到及时、准确、适度。

3、凡因公开的事项未及时公开或公开范围不适当,造成一定社会影响的,由主办人员负直接责任。

工作制度

一、严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增强组织观念,服从领导,遵守纪律,办公时间集中精力,不迟到早退。

三、树立全局观念,加强团结,互相协作,不推不托,积极主动地服从和服务于全局中心工作。

四、改进工作作风,勤奋敬业,善谋实干,不怕吃苦,乐于奉献,接受任务不打折扣,完成任务雷厉风行,讲求办事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不谋私利,为政清廉。

五、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接待来访同志态度和蔼,处理来访来信及时准确。

学习制度

一、坚持每周集体学习,周三党员活动,并结合各自业务和工作需要,不断坚持自学,做到有学习材料、有学习笔记、有学习园地、有检查考核。

二、集中学习由办公室按学习计划组织实施,各股室轮流进行辅导,学习时间不会客不缺席。

三、采取专题指导、讨论交流、请专家讲座、笔记展评、组织调研、看录像等多种形式促进学习,讲求针对性、增强有效性。

四、领导带头学习,组织和督促干部职工认真学习。

安全保密制度

一、增强安全意识,自觉遵纪守法,加强要害部位安全管理,防火、防盗、防一切不安全事故发生。

二、节假日要安排领导带班、专人值班,平时要注意门户,外出锁门关窗,人走灯熄电器断电源。

三、坚持经常进行保密教育,学习贯彻《保密法》,增强保密意识,增强保密观念。

四、严格做到不该说不该问不该看不该传的绝对不说不问不看不传,严禁在私人通信中涉及党和国家机密,不将机密文件交给无关人员阅读。

五、凡属机密文件必须有专人保管,传阅、转办时必须履行登记签名手续。

六、加强印信管理,严格遵守组织原则,确保国家机密安全。

卫生制度

一、各股(室)要天天打扫办公室,始终使地面、墙壁、门窗、桌椅、顶棚保持清洁,无灰尘蛛网,办公用具摆放美观整齐。

二、办公楼梯过道厕所等卫生区域由保洁员定期清扫,做到无垃圾无杂物无污水无死角,经常保洁。

三、讲究个人卫生,维护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烟把、杂物,不损害公共场所的卫生设施,保持公有用具干净卫生。

请假考勤制度

一、因事请假,必须履行请假手续,半天以内由股(室)负责人批准,一天以上须经股(室)长和分管领导同意,交主要领导批示,再交单位考勤人员登记后方可离岗。

二、婚丧等假,按有关政策规定执行,病假持医院证明,由本人写出病假条,经领导批字后,交单位考勤人员。

三、本局工作人员考勤由办公室负责,实行考勤登记,按时考勤,实行“日考、周查、月公布”,做到准确无误。

四、考勤结果经领导审查,年终汇总公布,列入个人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作为评优树模的依据之一。

旅差费报销制度

一、因工作需要,经股室安排,局长或主管局长批准的公务出差,出差者方可报销差旅费。

二、出差人员要提高在外工作效率,按时完成出差任务,不得借机停留办私事,否则,超期部分不报销旅差费。

三、出差人员要坚持节约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的住宿乘车标准执行,不按标准执行而超出的费用不能报销。

四、差旅报销单据,每周及时填写报销凭证,经办公室审核,局长审批后交报账员统一报销。

五、出差人员应如实填写报销单据,凡凭证不实不符者一律不予报销。

小车管理制度

一、机关小车由办公室统一管理使用,小车出动须由办公室主任填写派车单,并经主管领导审批,方可出动,城区内下乡一般不予派车。

二、要尽量减少车次,严格控制私人用车,局机关干部如有特殊事由,确需动用车辆的,必须经主管办公室的领导或主要领导审批,并在办公室办理登记手续。

三、小车司机要注意车辆维修保养,经常保持车辆清洁,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用,安全行驶,不出事故。

公文处理制度

一、公文是传达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指导工作、报告情况、请示答复问题、总结交流经验的一种重要工具,公文处理必须做到及时准确适用保密。

二、起草公文,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和上级有关规定,拟发的公文要做到情况详实,观点明确,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文字精练,格式规范,标题标点符号正确,字迹工整清楚。

三、坚持正确的行文关系,应以组织对组织行文,不乱抄乱送或越级行文,更不能用组织名义给领导个人行文。

四、草拟修改签发公文文稿,一律用钢笔或签字笔,严禁用铅笔、园珠笔和容易褪色的墨水书写,否则不予签发。

五、机关公文,由文书统一处理,文书应建立严格的公文收发传阅催办登记管理制度,任何人不得擅自拆封私自传送公文,文件签发应由分管局长审阅,局长把关签发。

六、审批公文,应认真负责,概念明确,意见具体。凡属县委、县政府及上级部门和领导批办的公文,要指定专人办理,并将办理情况及时报告有关部门,任何股室和个人不得无故推托,延误办理时间。

七、提高公文质量,压缩公文数量,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不发,非发不可的文件一定要注意质量,切实把好文件起草关、核对关,做到准确简明规范;二要严把印刷装订关,做到清楚整齐美观。

八、做好公文立卷归档和销毁工作,公文立卷要反映机关的工作情况,分类划型准确,利于保管利用查阅,对没有保存价值或过时公文,经过鉴别无误和有关领导批准,办理注销销毁手续,需集中销毁的“三密”以上公文,由专人送达指定造纸厂监销,严禁当作废品销售或随意处理。

财务管理制度

一、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的原则,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堵绝不合理开支。

二、支出单据实行局长一支笔审批制度,重大开支由局务会或局长办公会集体研究决定,局长签字审批。

三、各种罚没款和行政事业收费应及时上缴,实行专账管理,不得转移用途,挪用他用。

四、财务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守财经纪律,未经领导批准,不准公款私借,不准挪用公款抵占专用资金或长期借款不还,因公借款需经领导同意签字后方可支借,出差归来后三日内结算归还。

五、会计账目做到日清月结,账目清楚、单据合格、要素齐全。

六、爱护公物,节约办公用品,节约用水用电,不准用电炉子取暖,白天一般不开灯,不准在单位打私人电话,因公授话需提前做好准备,讲话简洁明了,节约电话费用。

七、添置或更新中小型财产,应由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办公室统一购买,向财政部门审报解决的经费应专款专用,经领导批准同意后方可支出。

卫生监督员守则

一、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作风正派,实事求是;

二、忠于职守,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风纪严谨,证件齐全,着装整齐,文明执法,恪守职业道德;

四、遵守监督执法程序、标准、规范和制度;

五、取证及时完善,方法科学,手段合法;

六、执法文书书写规范,手续完备;

七、履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保密义务;

八、不与监督者建立经济关系,不担任被监督者的顾问或在被监督单位的兼职;

九、遇有与被监督者有直接利害关系或其他有碍公正执法情况时,应当回避。

公务接待制度

一、严格接待标准,对上级来人及外地来客要本着“内外有别,政企有别”和“热情节俭”的方针,按规定的接待标准执行。

二、需在饭店用餐的,由主办人员请示主要领导后,在指定的饭店用餐,月底由饭店持单开票,经办人签字,将票据交由财务主管领导审批后,出纳予以报销。

三、严格控制陪餐人员,对接待上级来人,一般由局长、分管领导、主办同志陪同,原则上不用公款在歌舞厅等为客人提供服务。

四、公务接待费用要严格控制,并逐年下降。

请示报告制度

1、实行按级请示报告制度。按照管理权限,一般干部向股室负责人请示报告,股室负责人向分管领导请示报告,分管领导向主要领导请示报告。

2、工作计划、工作任务执行和完成情况、工作失误等要及时汇报。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发生重大事件及重要情况、紧急事宜,需要股室之间协调处理事项,超越本职权范围内的处理事项,要及时请示报告,不得擅自作主或越权处理。

3、向上级业务部门、有关领导请示报告的重大事项,必须预先向主要领导汇报审定,方可请示报告。

4、召集、组织下属单位参加会议、培训、活动,必须请示报告经批准方可执行。

5、外出学习、出差、开会,事前必须请示批准,回来及时汇报。

6、如果上级领导不在等特殊情况,按正常程序请示报告不能进行的;领导直接交办事项,可以越级请示报告。前者事后要向直接领导汇报。

7、本制度未涉及的其它有关事项的请示报告,遵照机关规章制度有关制度规定执行。

检查督查制度

1、强化对检查督查工作的领导,局主要负责同志要对检查督查工作负总责,及时了解检查督查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解决检查督查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检查督查内容:县委、县政府所作的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县卫生局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各股室履行职能情况;主要卫生工作目标完成情况;重点项目实施情况等;围绕卫生部门大事、急事、重要事、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检查督查。

3、认真开展专项检查督查工作,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批评和议案、提案;上级领导批办的事项,县委、县政府批示件,县委、县政府督查室约稿等办理情况,进行及时检查督查,督促各相关股室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并上报结果。

4、积极承办并圆满完成上级检查督查部门交办的任务、会议、培训等任务。

5、进一步健全检查督查工作制度,加强决策目标运行监控,完善督查通报、督查事项现场查办、督查工作考核评比等制度,逐步建立更加科学规范的检查督查管理机制。

目标考核制度

一、根据局全年卫生目标管理责任制责任书所提出的各方面工作目标和各股室与各人所担任工作任务,进行任务分解,明确各股室及各自的目标任务。

二、局机关工作考核领导小组根据《洛南县卫生局股室“周记、月查、季清”工作考核登记表》,对各股室工作完成情况做好跟踪记录工作。

三、凡上级机关和领导的决定、命令、交办事项等要坚决执行,尽快办理,不得拖延。对上级机关和领导的批复(示)件,自受理之日起,应随件附经办情况表,载明各经办环节办理时间,经办人应签字,以示负责。

四、全体职工要高度重视责任目标考核工作,尽职尽责完成工作目标,创出优良的业绩。局考核组负责检查和考核各股室岗位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并将岗位责任制列为年终考核的主要内容。每个岗位责任人要把履行岗位责任的情况列入年终个人总结,并在一定范围内述职,接受评议,并把评议结果作为年终业务考核、确定公务员考核等次的主要依据。

奖惩制度

一、由局考核领导小组办负责监督管理、执行奖惩制度。其职责是:根据考核结果,严格按照奖惩办法执行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各股室及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每月将股室“周记、月查、季清”工作考核登记表及每季度完成情况报经分管领导签字了,再报局长审阅,并予以公布。

三、凡遵纪守法,遵守局机关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且工作实绩突出者,年终卫生局给予表彰奖励。

四、奖惩的内容、对象、形式、措施

奖惩内容:根据干部职工在政务公开及行风评议工作中的考核情况和德、能、勤、绩、廉几方面的考核结果,奖优罚劣。

奖惩对象:局机关及各股室全体干部职工。

奖惩形式及措施:凡是被机关单位及群众举报有不按章办事、、或服务态度不好等现象的工作人员,一经查实,予以警告;凡被举报的股室和个人,一经查实,该股室年终不能评为先进,个人不能评优秀。

五、凡能够一贯严格执行我局有关政务公开行风评议各项规定,或在工作当中受到有关单位或群众表扬的个人,经研究将分别给予以下奖励:表扬、物质奖励、记入个人档案、增计干部职工年度考评分数,同时作为晋级、提职的参考依据。

评比通报制度

为了加强局机关效能建设,树立全体工作人员高度事业心、责任感、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本着实是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及时解决和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确保关系民生重大决策和重大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确保政令畅通,提高行政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一、批比通报的范围是:上级部署和批办的重要工作;局各股室及个人承办的各项工作;局机关确定需要落实的重要工作;全县卫生工作督办检查。

二、局领导有关批示,实行及时办理机制,由各相关股室、责任人按时限务必完成。局机关工作考核组要采取跟踪督查、实地督查、联合督查、协调督查和领导督查等方式进行督查落实。

三、对督查出来的问题,要实行责任制。问题要落实到相关股室和责任人,应提出明确的落实质量和时限要求,实行领导和股室责任制,一级对一级负责。

四、提高评比通报工作权威性,实行工作落实情况评比通报制度。对督查出来的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给予通报。对按时限保质保量完成承办任务的单位要予以通报表彰,对办理承办任务缓慢拖拉、质量差的单位要予以通报批评。

五、对情况复杂、落实难度较大的重要问题,要及时向领导汇报。

责任追究制度

为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机关工作人员的从政行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责任追究制度是指对局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工作制度,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以致影响执行力和公信力,贻误行政管理工作或者损害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等行为予以责任追究的制度。

第二条:行政责任追究,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有责必问、有错必纠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股室及其负责人、岗位责任人的责任。

1、对县委、县政府的决定、局党支部、局务会的决策和部署以及符合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的事项托延不办,互相扯皮推诿的;

2、对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故意不受理、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不按规定时限办理完毕,给管理服务对象造成延误或损失的;

3、对属于自己工作范畴的事项,不问清来意,不认真办理;

4、虽不属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但也不主动向办事人介绍承办股室协助相关股室办理;

5、对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符合法定条件申请颁发、变更许可证和各种、各类证照,不按规定和程序超过法定期限颁发、或者拒绝颁发、或者丢失的、或者不予答复的;

6、长期完不成本职工作任务;办事拖拉、作风生硬、态度粗暴、故意刁难,不负责任,失进误事,该干不干,推诿塞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7、对重大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重要信息迟报、漏报、瞒报,贻误时机以及处理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8、不按时或者不如实上报办理情况的;

9、牵头股室不负责任或者不配合牵头股室工作造成延误或贻误的;

10、其它行政不作为,有失职、渎职行为的。

责任追究:情节较轻的,给予警示提醒、责令书面检查,限期整改。情节较重,造成不良影响的,对主要责任人予诫勉督导,在年度公务员考核中,取消其评优、奖励资格。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对主要责任人进行责令纠错,直至纪律处分,在年度考核中定为不职称,相关股室不能评为先进。

第四条:在对责任人作出处理前,应当听取责任人的意见,保障其陈述和申辩的权利。

卫生制度范文第10篇

【制度】

医院工作人员着装整齐,不得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图书馆、会议室、行政办公室及其他公共场所。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诊疗护理处置前后要洗手,执行注射一人一针一管一使用,换药一人一份一用一消毒,晨间护理湿式扫床一刷,床旁桌做到一桌一巾,体温表使用前后分开浸泡消毒处理。

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无菌持物镊浸泡符合要求,消毒液每周更换次,无菌持物镊每周更换一次,注明更换日期、消毒液名称和浓度。

无菌物品均要写明灭菌日期,有灭菌指示带,灭菌有效期为天。

消毒用碘酊及酒精注明浓度并每日更换,消毒瓶应加盖并每周消毒次,无菌溶液注明开瓶时间及用法。

消毒柜清洁干燥,柜内消毒液每周更换一次,要标明更换时间、消毒液名称及浓度。冰箱每周消毒保养次,物品放置有序,无过期物品。

治疗室、换药室区分有菌区和无菌区,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分开放置,污物与垃圾分开。

病室每天通风换气,地面每日用湿拖拖地二次,每周大扫除一次,每周空气消毒一次。治疗室、产房、手术室、换药室及重症监护室每日空气消毒二次,每月空气细菌培养和监测次。紫外线消毒要有时间登记与强度监测,监测不合格的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超过小时更换。

便器每次用后消毒,消毒池加盖,消毒液应保持有效浓度并有标牌。

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要严密隔离,使用的器械、被服、房间进行严格终末处理,敷料进行焚烧。

凡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使用后,必须先浸泡、消毒后进行毁形和无害处理。

医务人员及病人换下的脏被服应分别放入污物车并分开清洗消毒;凡出院、转院、死亡病人床单应进行终末处理。

放射科要求一律使用一次性漱口杯。

门诊化验单一律要经消毒后才能发出。

门诊应设传染病隔离诊室,一旦发现或疑有传染病员应立即就地隔离,按传染病报告程序上报。

【监督检查】

设消毒隔离质控小组,由院护士长担任组长,相关护士担任组员,在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指导下开展工作,协助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对医务人员进行有关控制感染的消毒、灭菌、隔离技术培训,要有活动内容记录。

护士长兼任医院感染监控护士,在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领导下完成规定的各项消毒灭菌检测工作,并按要求作好记录。

各科消毒隔离制度上墙,制定统一“消毒隔离质量检查评分表”按百分制计分,由护士长组织每月全面检查一次;有护士长每周检查的重点内容及时间记录;对抽查、监测中存在的感染因素,薄弱环节有分析和改进措施,有“医院感染监测质量控制反馈表”。

临床各科每月进行卫生学监测一次,每次监测不少于四种标本,其中必须有空气、手、消毒液物体表面监测项目超标项目需有整改后达标报告。每年度接受县防疫站进行卫生学监测,未达标者整改后必须达标。

严格贯彻执行消毒隔离防范措施,对发生医院感染或暴发流行要及时报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和院长,并协助做好调查、分析、提出有效控制方案,若隐瞒不报,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分级护理制度

【制度】

医生根据病人病情开具护理等级医嘱,护士根据医嘱实施分级护理。

特别护理:病情危重,需随时进行抢救的病员。

一急救药品、器材齐备,适用,保证应急使用。

二设专人昼夜守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应急处理及配合得力。

三制订执行护理计划,特别护理记录及时、详细、准确、完整、规范。

四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及家属的安慰,无护理并发症。

一级护理:危重病员、大型手术后病员需重点观察的病员等。

一按病情需要准备急救物品,保证使用。

二满足病人需求,做好生理、心理及社会的整体护理。

三根据病情需要制订、执行护理计划,护理记录完整、准确、规范。

四每~分钟巡视病人一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药物反应及效果,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积极参加抢救。

五做好基础护理,无护理并发症。

二级护理:病情较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病员。

一卧床休息,根据病人情况,可作适当活动。

二每~小时巡视一次,注意观察病情及特殊治疗用药后效果。

三做好基础护理,协助翻身,加强口腔、皮肤护理,防止并发症。

四给予生活上必要的照顾,如洗脸、擦身、送饭、送便器等。

三级护理:病情较轻或恢复期病员。

一责任护士认真履行职责。

二严格执行疾病护理常规,按时完成治疗和护理。

三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次,经常巡视病情,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四督促病人遵守院规,保证休息,注意病人饮食情况。

【监督检查】

护理长负责制订全院统一的“特护、一级护理质量检查评分标准”,由护理长每月检查次,每周检查~次危重病人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并记录于护士长手册上,作为护士长、护士工作质量考核依据。

护理长负责制订全院统一的“急救物品质量检查标准”做好交接工作。若因护理工作失误,延误抢救时机,造成不良后果,参照医疗差错事故管理办法处理。

责任护士能准确回答危重病人床号、姓名、性别、诊断、饮食种类、主要病情、治疗八知道。若发现褥疮、口腔炎、烫伤、坠床等,参照医疗差错事故标准处理。

危重、特别护理病人有护理计划、特别护理记录单,护理记录单按“福建省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要求执行。

三、病区管理制度

【制度】

病区由护士长负责管理,医务科科长积极协助。

定期向病人宣传讲解卫生知识,做好病员思想、生活管理等工作。

保持病房整洁、舒适、肃静、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

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要摆放整齐,固定位置,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任意搬动。

保持病房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至少清扫二次,每周大清扫一次。

医务人员必须穿戴整洁,必要时带口罩,病房内严禁吸烟。

病员被服、用具按基数配给病员管理,出院时清点收回。

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设备,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应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管理人员调动时,要办好交接手续。

查房时病房内不得接待非住院病人,不会客,医师查房时不接私人电话,病人不得私自离开病房。

【监督检查】

成立护理质控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病区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并记录保存,病区质控小组每周一次检查本病区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特殊情况随时记录,年终作为护士长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

护理长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院性病区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并写出综合性书面分析情况和对各病区护理组执行情况的评价,并把全院的情况进行综合报道。

制定全院统一的病区管理制度执行情况量化评分表,实行百分制评分体系,在医院每季度检查中获优秀病区的应给予奖励,检查不合格的,参照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四、查对制度

【制度】

医嘱查对制度:

一转抄医嘱必须写明原医嘱及转抄医嘱日期、时间及签名。转抄医嘱后,须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并做到每班查对。护士长每周参加总查对次。

二临时即刻执行的医嘱,需经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并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三抢救病人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重述一遍,然后执行。并督促医生及时补开。

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一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时间、用法。

二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三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四易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要保留安瓿,以便必要时查对。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五发药、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方可执行。

【监督检查】

护理长必须建立以下登记本并严格执行。

一医嘱查对登记本;

二抽血、送血标本;

三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本。

护理质控组每周一次检查本院查对制度执行情况。特殊情况随时记录,年终时作为评价护士长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

制订全院统一的护理查对制度、执行情况量化评分表,实行百分制评分体系,医院每季度检查,对优秀病区给予奖励,不合格者参照医院有关规定执行。

五、护理例会制度

【制度】

每月次,由护士长主持,全院护士参加,传达上级指示,总结和安排工作,对护理质量进行分析及改进,统一护理标准,组织护士学习,交流工作经验,表扬护理人员中的好人好事。介绍新业务、新技术和护理工作发展方向,开展学术交流和业务活动,护士素质教育,表彰先进。

【监督检查】

有会议时间安排表。

建立完善的护士长例会记录本、记录开会时间、参加人员及主要内容。

按时参加各种会议并做好记录,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请假时要安排人代开会,及时传达会议内容,认真贯彻落实工作任务,若因无故缺席或未及时传达、落实工作任务而影响工作质量,造成不良后果,追究其责任并与年终考核挂钩。

六、工休座谈会制度

【制度】

工休座谈会每月召开一次,由护士长或其指定的高年资护士召集,也可由经管医师召集。

工休座谈会除向病人宣传医院制度及健康宣教外,着重听取病人对医疗、护理、饮食、服务态度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病人和家属的意见要落实到具体人和事,并据此改善和提高工作质量。

开会前应通知病人代表收集意见、建议。

临床科室应建立工休座谈会记录本,每次记录须有病人代表签字。

对病人的意见及建议能够改进和采纳的应立即协调有关部门及人员解决。因故暂时不能改进和采纳的应向病人解释,并取得病人谅解。

有关部门或人员接到临床科室送交的意见应在三个工作日内作出反应,并将处理情况书面反馈临床科室。由临床科室负责在下次工休座谈会上向病人代表反馈。

医务人员不得因病人提出意见而以任何方式刁难及报复病人。

【监督检查】

本制度由护士长执行,护士长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检查监督。

护理长及其他职能人员及时检查工休座谈会制度落实情况,必要时向院领导申请跨部门、科室协调会议。

护理长根据临床科室及有关部门、人员处理病人意见、建议的情况向院领导提出奖惩建议。

要求工休会议记录本及临床科室与其它部门间就处理病人意见、建议的往来文字材料做到日期准确、有关人员签字,并保存备查。

七、护理查房制度

【制度】

护理查房包括行政、业务、教学查房;

一护理行政查房:重点查病区管理、岗位责任制、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服务态度及护理工作计划贯彻落实情况;

二护理业务查房包括教学查房:

查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工作及新业务、新技术开展情况,讨论重症护理或选择有指导意义的病例,从病人的诊断、治疗、护理效果及其互相之间影响,进行分析、评价,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制定出新的护理计划。

护理长每月查房二次行政、业务查房各一次,做好查房记录及资料保存,以便总结经验。

【监督检查】

护理长必须有每月固定的查房日安排表;

建立护士长工作手册,重点记录每周查房的情况,新业务、新技术开展情况及重症护理病例的查房讨论,每周记录一次,特殊情况随时记,年终作为考核护士长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

制定全院统一的护理行政、业务查房制度执行情况量化评分表,实行百分制评分体系,相应进行奖惩。

八、护士值班、交接班制度

【制度】

医院实行小时值班制。。

当值人员应严格遵照医嘱和服从安排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进行。未经医务科科长同意护士不得擅自调换班次。

严格按分级护理要求巡视病人发现病情变化在职责范围内给予处置并应向值班医生反映。遇重大问题及时向业务副院长汇报。

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各项记录及本班各项工作处理好用过的物品。如遇特殊情况未完成工作必须详细向下一班交待并与接班者共同做好工作方可离开。

书面交班按《福建省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书写。口头及床边交接内容包括本班医嘱执行情况,各种处置完成情况,昏迷、瘫痪、一级护理等危重病人有无褥疮及基础护理完成情况各种导管固定和引流情况等。

对常备、贵重、毒、麻、限、剧药及抢救物品、器材、仪器等数量、效能当面交接接班时发现问题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如因交接不清发生差错事故或物品遗失应由接班者负责。

【监督检查】

本制度日常由护士长负责监督执行。有违章情况时由护士长作记录并请当事人签字保留检查记录。护士长每月抽查护理人员交接班及在岗情况。

护理人员迟到、早退、脱岗超过分钟并一年内累计超过次按旷工天处理。未经护士长同意护士之间擅自调换班次者调换双方均按旷工天处理。值班人员处理与工作无关事务、接打私人电话每次超过分钟可视为脱岗。

不按规定巡视病人无特殊原因不完成当班工作延误病人治疗者一经发现记录在册作为年终考评参考。

九、护理文件书写制度

【制度】

各班护理人员按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和要求认真执行。转抄医嘱和各种护理记录应使用蓝黑墨水笔,不得随意涂改,如有错误须划去并签名,以示负责。

所有文件均需放置一定地点,用后立即归还原处,整份文件不得分散放置。

任何文件未经批准不得携出、撕毁。

所有医疗护理记录应按医疗保护制原则妥善保管,不得随意交给病人、家属或无关人员翻阅。

出院病人病历,应按规定排列整齐,由主管医师填好住院小结后,按规定时间由病案室收回保管。

病区护士交班报告本按要求认真书写,用后保留一年备查。

【监督检查】

加强护士的法律意识教育,新护士岗前教育,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化教育,明确护士对护理文件书写的责任。

护士长每周抽查护理病历份,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纠正,护士长督促、保证护理病历按要求及时归档,护士长对护理病历书写的管理作为科护士长年终考评工作业绩的依据。

按全省统一的“护理病历表格”评分表,护理长每季度抽查护理病历一次,并写出综合性书面报告,在全院会议上通报,对未达标病历与科室奖金挂钩。

十、饮食管理制度

【制度】

病人的饮食种类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医生开写医嘱后,护士应及时通知病员家属,做好饮食标志,并向病人及家属宣传治疗膳食的临床意义。

对禁食病人,应在饮食牌和床尾设有醒目标志,并告诉病人或家属禁食的原因和时限。

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要给以协助。

护理人员要关心病人饮食情况,加强巡视,对食欲不振的病人适当鼓励进食以增加营养。

【监督检查】

护士长设立每周检查制度,重点记录在护士长检查表上,年终作为考核护士长工作业绩的依据。

十一、护士长夜查房制度

【制度】

护士长每周夜查房一次。

认真检查各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及各科室的护理工作情况,如发现较大问题要在查房记录本上作详细记录。

如发现好人好事,要及时表扬以资鼓励,如遇到有个别责任心不强、劳动纪律差、不坚守工作岗位,或发生差错事故者,护士长要给以帮助教育并弥补。

如遇到有科室护士解决不了的事宜,要帮助解决。

如有大型抢救,要亲临现场协助院领导组织、指导,并参加抢救。

夜查房情况要及时向医务科科长作口头汇报。

【监督检查】

护理长负责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连续性质量控制的夜查房工作,有每月查房安排表、重点检查内容及护士长查房原始记录表。

护士长夜查房必须按要求进行,认真检查并记录查房中发现的问题,发现有护理缺陷需由当班护士签名。

护理长每月作检查汇总书面报告,并向全院通报检查存在问题,对质量不达标或护士个人违反医院规章制度者,按情节给予处理。

十二、探视、陪伴制度

【制度】

病人入院时,护士应详细介绍探陪制度,病情不允许探视者,医护人员应做好解释工作。

探视病员应按规定时间,持门卫发给的探视牌进入病房,每次不超过两人,离开时将探视牌退还门卫,危重病人的家属持病危通知单可随时探视病员。

患上呼吸道感染等流行性疾病的病员、酗酒者及学龄前儿童不得进入病区,探视者不得携带宠物进入病区。

病人病情需要陪伴时,由医师决定,护士长发给陪伴证,不需陪伴时,将证收回。

查房及治疗时间,陪伴人员应主动离开病房,对拒不离开者,医护人员应共同劝离。

探视及陪伴人员应遵守病房制度,保持病房整洁、安静,不得吸烟、饮酒、高声谈话或坐卧于病床上,也不可串病房或翻阅病历,不得私自将病人带出院外,不得谈论有碍病人健康和治疗的内容,不得自请院外医生诊治及自行用药。

探视、陪伴人员须爱护公物,节约水电、不得在病区内使用酒精炉、电炉、电热杯、充电器等器具,丢失和损坏物品应负责赔偿。

为了保证医院内电子仪器,设备免受干扰,在某些特定区域内任何人员不得使用移动通讯工具。

医院所有工作人员均应自觉遵守并维护探陪制度,不得私自带人进病房探视,不得将门诊病人带入病房就诊。

【监督检查】

探陪制度由当班护士白天由主班护士负责落实,护士长随时监督。

医护人员应随时向病人及家属宣传探陪制度。

十三、护理健康教育制度

【制度】

病人教育:包括病人入院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

一在临床护理中,对患有各种疾病住院需要做某些诊断性检查或治疗以及手术病人,责任护士按护理程序的方法,评估病人健康状况,系统地收集资料,根据病人及家属的需要和理解能力进行针对性教育,讲解有关疾病知识、饮食营养及服药指导,锻练与休息方面的知识,使之很好地配合医疗和护理,减少疾病复发和并发症。

二出院指导:护士提供给病人出院后防止疾病复发的预防和护理方法,以及一些辅助器械的使用注意事项,必要时交待随访时间。

集体教育:利用门诊候诊时间和病区工休会集体教育,讲解一般卫生常识、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传染病的预防以及计划生育、简单的急救知识,要作口头讲解或配合录像、幻灯、模型等进行宣教。

文字教育: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科普小册子、图片、健康教育处方等进行卫生宣传教育。

【监督检查】

责任护士在病人入院后小时内完成健康教育,护理长每月一次检查各病区护士完成健康教育情况,抽查病区份入院评估表中“已作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栏目内病人或家属签字,并了解病人对健康知识理解的反馈信息,作为对责任护士工作行为评估考核依据。

每月一次工休座谈会,有健康教育内容、记录于“工休座谈会记录本”中,作为每月质量检查项目。

上一篇:乡村医疗范文 下一篇:卫生调研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