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医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2 23:54:35

维普医学论文

维普医学论文范文第1篇

1材料与方法

1.1纳入标准

发表在具有ISSN和CN刊号,被中国知网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和维普资讯收录至2008年。以新都区人民医院或新都县人民医院(医院原名)第一作者身份所发表文章。

1.2核心期刊认定标准

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颁证《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北大图书馆研究成果认定的A类期刊。由于各刊物取证和开始认定时间差异所致,存在一些统计偏差。

1.3检索方式

利用计算机国内联机检索,采用机构加年限分别检索CHKD和维普资讯,收集所有收录本院文章。1.4统计学方法以百分率方式归类分析各变量。

2结果

检索CHKD和维普资讯结果表明,新都区人民医院职工所从1994年开始收录,至2008年,共收录文章227篇,作者80人,个人数量在5篇以上者共有13人。科室分布见表1;时间分布见表2;在核心期刊89篇,核心期刊科室分布见表3;核心期刊刊物分布见表4。

3讨论

医学论文是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务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新发明、新发现、新理论、新见解的记录,是发展、进步的标志[2],是个人和医院学术水平的体现,也是医院实力和影响力的体现。个人职称晋升和医院等级评审,医学论文也属考核内容。在医疗工作中不断积累、不断总结、不断探索,写出医学论文,对于提高医疗质量、提升医院形象,促进医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评价论文的质量,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是不可或缺的标准,实际中人们通常采用刊用论文刊物的影响因子和论文被引数来评价论文质量[3]。本院属二甲医院,受发展状况和软硬件设施制约,难以采用影响因子和被引数评价论文,通过科室分布、时间分布、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科室分布、发表核心期刊刊物分布等因素评价医院状况。

维普医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学稿件;统计学方法;误用;评价

中图分类号:C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2-0058-02

医学统计学为医学研究提供了手段和方法,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医学科学研究中,是医学研究不可分割的部分。据研究,有86%的文章都使用了统计学方法[1]。统计学方法应用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研究的结果,然而医学稿件中的统计学方法误用的情况却较多,有研究对应用了统计学分析的1371篇医学稿件研究发现,在统计学处理方面完全符合要求的只有26.7%[2]。本文通过对以往发表的关于医学稿件中统计学方法误用方面的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归纳出主要的统计学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以“医学”、“期刊”、“稿件”、“文章”、“论文”、“统计学方法”为关键词,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数据上进行检索。检索到关于医学稿件统计学方法误用相关主题的论文题录58篇,将题录导入NoteExpress2.0软件,通过逐条阅读题录的题目、关键词和摘要,结合本研究内容制定的筛选标准,最终获取到密切相关文献的全文40篇。其中关于医学论文统计学方法误用问题方面的研究性论文29篇,关于医学论文统计学方法正确应用方面的继续教育性质论文11篇。通过逐篇阅读,提取文中所提及的有关论文统计学方法方面的信息。

二、文章基本信息分析

1.研究性论文时段分布。29篇研究论文中,6篇发表于上世纪90年代,最早的一篇《关于论文中数据的统计学处理问题》发表于1991年3期的《中华护理杂志》。23篇发表于2000—2011年,其中近5年发表的论文占69.6%(16/23)。

2.研究性刊物分布及论文作者情况。8篇发表于编辑出版专业刊物《编辑学报》和《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上,其他主要发表在医学院学报、预防医学杂志及其他医学类专业期刊上。论文第一作者专业为编辑学者14人,占48.3%(14/29);为流行病和卫生统计者8人,占27.6%(8/29)。

3.研究性论文选题分布。29篇中有25篇是关于医学稿件统计学问题的专题研究,占86.2%,其他4篇是兼论,还提及了科研设计、表格设计及论文投稿过程中的其他问题。从研究方式来看,有10篇(34.5%)是通过对以往进行调查研究的客观总结,其他的多是作者根据自己阅读文献或审理稿件时发现的统计学问题,梳理后的经验总结。

4.继教论文情况分析。11篇关于医学统计学的继教论文中,有7篇刊登于2000年之后。8篇是杂志社邀请的有关专家书写的专题论文,多是连续刊登多个专题,刊登在“教育园地”和“继续医学教育”等栏目;余下3篇是期刊编辑部在自己期刊上发表的有关医学统计学方面的继教文章,多刊登在“读者·编者·作者”栏目。

三、医学稿件中常见的统计学问题

1.将t检验视为处理定量资料的“万能钥匙”。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将2组t检验用于方差分析后的组间两两比较,这样会增加Ⅰ型错误的概率[3],致使假阳性结果。这是最常见的统计学方法误用类型,几乎所有关于统计学方法误用的文章都提到了这个问题。滕洪松等[4]通过对6所学报期刊3个年度的论著文章进行分析发现,这种误用情况占所有误用文章的44.4%~60.5%,平均达半数以上。沈进等[5]对544篇论著的统计学方法研究发现,该种错误占63.09%,可见此种误用类型的普遍性。另一种是将成组t检验用于配对设计资料。因为配对资料已经从设计时尽量减少了实验误差,本该用配对t检验的资料若还用成组t检验,无疑会增大了混杂因素,降低了实验的精准度和结果的可信度。还有研究提到了将t检验和χ2检验相互误用的情况,如刘英等[6]举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远期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应采用率表示,分析应采用χ2检验,而有的研究却误用了t检验,从而导致结果完全不同。随着多数作者科研水平的提高,这种“简单错误”已经较少见。

2.将χ2检验视为处理定性资料的“通用方法”。常见的误用类型有:(1)误用χ2检验代替确切概率法。当四格表资料的n<40或最小理论频数<1时,应该用确切概率法[7]。但许多研究都没有考虑到这个因素,而简单用了四格表χ2检验,刘英等[6]比较了2种药物治疗心绞痛的疗效,若正确的使用确切概率法,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若错误的使用χ2检验,则会得到相反的结果。(2)误用χ2检验代替秩和检验和Ridit分析。若是行×列表资料,且表格一个方向是等级资料,当等级数大于3时,应该用秩和检验,但很多研究都用了χ2检验,万瑜等[8]将2002—2006年《中华骨科杂志》5年发表的论著文献中常见的统计学方法误用类型进行分析发现,行×列表资料误用χ2检验这种类型占所有统计学误用文献的15.1%,是除方差分析误用t检验之外的排名第二的误用类型,和滕洪松等[4]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3.误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当定量资料属于2个因素 2个水平的组合设计时, 应该采用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而不能简单化为单因素4个水平(多水平)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2]。当资料属于重复测量定量资料时,应该采用重复测量的两因素设计定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当需要对多因素设计中的某个因素各水平下的平均值进行两两比较时,若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项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应简单地采用单因素多水平设计定量资料的q检验法、LSD-t检验法或Dunnett-t检验法,而应建立在相应设计定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基础之上[9]。上述t检验、χ2检验及方差分析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统计推断方法,但据统计,出现错误最多的就是这些最基本的概念和经典的统计方法[10]。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关于统计学指标和结果表述等问题,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正确表达。

4.统计学指标运用不当。(1)率与构成比的误用。如作者统计分析某市某年乙型脑炎不同年龄段的发生情况,将患者按≤3岁、3~9岁、≥10岁3个年龄阶段,分析不同年龄段患者所占比率,即构成比,而非率[2]。(2)患病率与发病率混淆误用。发病率是指观察期内(年、季、月等)新发生某病的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强调在观察期内的新发病例数;而患病率则指观察时点某病的现患病例数与该时点人口数之比,强调的是该观察时点上某病的现患(新、旧病例)情况。然而在论文撰写中,许多作者没能正确区分观察、统计的时间,将二者混淆误用[11]。(3)病死率和死亡率的混淆误用。死亡率=死亡人数/同期人口数,是观察人群中某病的死亡频率,反映了观察人口因某病的死亡水平,是一个人口学指标,一般以10万分率表示;而病死率=死亡人数/患某病的患者总数,是某病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反映了某病的死亡危险性,一般以百分率表示。而部分作者常将某病住院病死率误认为某病的死亡率[12]。

5.统计学结果表述和解释不当。对于统计结果的展示,一般要求应给出具体的统计量和P值,而很多文献只标明P>0.05,P<0.05,而未给出统计量,这是最常见的统计学错误[13]。还有对统计学结果的解释,很多文章易将统计学结果和专业结论混淆,将P>0.05解释为“差异不显著”,P<0.05为“差异显著”,P<0.01为“差异非常显著”,这都是不对的[14]。P<0.01只能说是有此样本推断总体的把握性更大,P值越小,就越有理由认为被比较的均数或率之间有差异。至于差异有多大,要由它们之间实际相差有多大再结合专业知识来确定。

四、研究性论文综合评价

笔者通过对文章内容分析发现,早期的关于医学稿件统计学方面的文章内容相对较浅,涉及的统计分析方法简单,后期的文章除了谈及常见的统计学问题外,还涉及到了科研设计和较复杂的统计学方法。如刘英等[6]提及在科研设计阶段要注意样本量和“随机、对照、均衡、重复”四大原则等,在统计学分析时,谈到了析因设计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关于此主题文章的发展趋势,基本是随着稿件资料的复杂和设计的完善,统计学方法应用正确率逐渐提高,也越来越完善和丰富。从客观指标被引频次排名来看,发表在编辑学报上的关于这一主题的文章被引率较高,见表1。

统计学处理在医学科技论文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统计学方法的正确使用与否直接关系到结果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应从多方面做起,提高统计学方法的正确使用率。首先,编辑人员应从思想上重视对统计学处理的把关,还应加强统计学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遇到有异议的地方要翻阅资料以求正确解决。其次,可聘请统计专业的专家给予指导。当然,对于某些稿件来说,上述措施实属“亡羊补牢”,因为可能最初的实验设计阶段就存在一些问题,致使后期的统计学处理无法满足研究者的分析需求。这就需要从源头抓起,提高作者的统计学处理能力。编辑部可以举办关于稿件统计学处理的专题培训班,还可以在期刊上开设相关栏目,对读者进行系统的继续医学教育。

参考文献:

[1] 赖娟,李征,何集篇等.临床医学杂志论著中统计学方法应用的对比研究[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0(2).

[2] 李霞,张印朋,闫苏平.医学期刊作者来稿统计学应用与表述常见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1).

[3] 李晶,徐秦,杨爱萍.医学论文中的常见统计学问题及其处理[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2(2).

[4] 滕洪松,周晓彬.山东省医学院校学报论著中统计学方法应用状况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7(6).

[5] 沈进,苟莉,汤洁.生物医学期刊的统计学方法应用情况分析[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7(5).

[6] 刘英,廖玉华.医学论文统计学方法常见问题及对策[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6).

[7] 章新生,姚仁斌,刘璐.医学稿件中常见统计学方法误用辨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6).

[8] 万瑜,马骏,张凤菊.《中华骨科杂志》论著文章统计学方法应用现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7(2).

[9] 胡良平.如何合理选择统计分析方法处理实验资料[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7(1).

[10] 王玖,徐天和,祁爱琴等.医学论文统计学误用及其防范对策[J].编辑学报,2002(6).

[11] 宋双明.医学论文中统计学的几个问题[J].编辑学报,1998(2).

[12] 金明,周庆泰.医学论文中常见的统计错误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1992(2).

[13] 李永红.医学论文中常见的统计学错误与处理[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7(1).

维普医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G31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5(a)-111-02

一个单位科研论文的数量与质量常常能够反映其科研水平,作为图书管理部门,及时总结本中心人员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质量以及增长趋势,有助于分析研究本中心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有助于本单位领导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调整科研结构和对科研的支持力度。因此,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对本单位2000~2004年在国内医学杂志、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打开互联网,进入“万方数据”和“维普资讯网”的网页,在“单位名称”上填写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论文“出版年”检索出本中心2000~2004年各年度的论文。对查出的论文按“核心期刊“国家期刊”“省级期刊”分类登记,在Excel统计软件上做图进行分析[1,2,3]。

2结果与分析

2.1 2000~2004年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在各级杂志上共发表190篇文章,每年发表文章的情况(图1)。

五年间论文总量逐年上升,其中2001年增长最快,省级期刊2002达到第一个高峰点,然后呈下降趋势,核心期刊和部级期刊均逐年增加。

2.2 2000~2004年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35种杂志上发表了论文,发表数量较多的杂志、期刊(图2)。

在核心期刊中,在《中国输血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数量最多,其次是《郑州大学医学版》;在部级杂志中,在《中国误诊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数量最多,其次是《医药论坛杂志》;在省级杂志中,在《河南医学研究》上发表的论文数量最多,其次是《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3 2000~2004年本单位在不同级别的杂志上所发表的论文构成情况(图3)。

2000~2004年在不同级别的杂志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中,省级杂志占33%,部级杂志占45%,核心期刊占22%。

3讨论

5年间虽然专业技术人员在核心期刊和部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逐渐上升,但在中华医学系列杂志发表的论文却没有一篇,这说明单位的科研基础、条件、水平等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从的年度变化趋势来看,论文总量虽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其中2001年论文数量增加比较快,说明单位的科研及学术水平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同时也进一步提示单位领导近年在科研指导思想和政策上作了积极的调整,使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有所提高;此外,近年来各种刊物相继创刊,也可能相对容易。值得注意的是,2002年省级刊物发表的数量呈现下降的趋势,这可能与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在版面费报销制度方面积极鼓励中华医学系列杂志的,严格限制其他种类杂志有关,总体来讲,单位决策层应加速科研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大科研投入力度,重点资助高起点、高水平学科的研究课题;研究人员应瞄准学科发展前沿进行创新性研究,从而提高单位的整体科研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

血液中心的性质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医学科研的方向,换言之,医学科研的数量大致反映了本中心的性质,本文资料表明,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作为省级血液中心在中国输血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较多,并呈逐年增长趋势,这说明该中心的科研方向主要是输血医学,资料还提示,2002年度省级期刊降幅较大,对省级刊物发表的论文限制报销的制度起了较大的调控作用。

按照刊物类别统计,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近5年总量主要分布在《中国误诊杂志》《中国输血杂志》《医学论坛杂志》《郑州大学医学版》《职业与健康》《河南医学研究》《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其他各杂志均居较低水平。

总之,从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2000~2004年五年来医学情况表明,在如何加速科研人才培养、加大科研投入、提升科研水准、改进科研制度等方面尚需进一步努力,使整体科研水平迅速进入国内同级血液中心的先进行列。

[参考文献]

[1]邢培清,刘玉振主编.血站自动化检测技术[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2005.372-382.

[2]魏招秀.利用CBMDISC光盘数据库对江西省8所医学院校1990~1992年论文统计分析[J].医学信息,2001,14(7):394-395.

[3]尹香翠,程琮,徐昌青,等.某三等甲级医院1993~2002年分析[J].中华医学图书馆杂志,2004,21(4):232-233.

(收稿日期:2007-03-27)

维普医学论文范文第4篇

1.1网络化医学期刊的优势

1.1.1内容更丰富传统期刊通过单一的模式信息。很多图表受制于版面的局限,往往以文字形式表述。而网络化医学期刊除了包含最基本的文字信息,还可以兼容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表现手法,使期刊内容更加形象生动,为医学科研人员提供了更清晰明了的直观说明,摆脱了单一化的文本信息所带来的枯燥乏味。

1.1.2搜索、检索更高效目前,科研人员可通过搜索引擎,直接搜索万方、维普、外文生物医学期刊全文服务系统、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等各大医学数据库,也可委托信息所专业查新人员进行专业化的搜索检索,跨库检索服务,通过标题、关键词、年份、作者、单位、摘要,以及引言等多种信息路径,从成千上万篇医学期刊中检索出所需要的医学信息,查新人员再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医学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免去了医学科研人员在不同数据库中的重复检索,便于医学科研人员快速获取医学信息,节省了大量时间。

1.1.3而互联网信息可随时添加、及时更新,医学信息在网络上的发表不必遵循传统的以周、月、季为时间单位的出版模式,弥补了医学期刊时效性长的不足。特别是优秀论文、科研成果网络首发,以单篇的形式上传收录于各大数据库,将改变传统出版物刊期的单一模式。

1.2网络化医学期刊的弱势

1.2.1投入成本的增加医学期刊的读者,阅读网络化医学期刊将比购买传统医学期刊支付更多的费用,除了购买上网所需的硬件设备,还需为接入互联网支付费用;在网络期刊数据库中浏览或者下载全文通常还要另外付费。

1.2.2信息过载“信息过载”指的是媒体中过于丰富的信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它降低了医学科研人员使用互联网的积极性。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科研人员很难从冗余的信息中选择出有价值的信息;很难辨别出各种信息的真伪。在这种环境中,医学科研人员往往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却没有找到真正需要的有用信息。

1.2.3习惯性与舒适性长期以来,医学科研人员已经习惯了阅读纸质科研文献。纸质期刊携带方便,读到有用的科研信息可圈可点;阅读网络化医学期刊要利用硬件设备,需要网络环境;网络文献格式一般为PDF和JPG,不方便医学科研人员作标识;因此,传统印刷版医学期刊在科研人员心中仍有稳定的地位。

1.2.4纯网络期刊的权威性网络化医学期刊发表的方便快捷,往往缺乏较严格的审稿制度,导致社会公信力不足,不像印刷版医学期刊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在互联网上,科研人员可以各类医学文献资料,包括未审核的、未被医学期刊社采用的,以及已经被采用但尚未发表的科研论文等,这类信息通常并没有经过同行专家的评议便与读者见面,学术质量参差不齐。

2传统医学期刊面临的挑战

我国医学期刊国际化除了表现在方法和规则方面继续与国际接轨外,还表达了强烈的输出愿望,即要使我国的医学科研成果走向世界,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实现这一愿望,有两个办法:一是我国的传统医学期刊走向世界;二是医学论文直接在互联网等新媒体上发表。

3由竞争走向合作

从媒体的发展历史可知,新媒体的产生并不会导致旧媒体的灭亡,电影、电视剧的相互依存,就是一很好的佐证。传统医学期刊虽不及报纸、科普读物那么普及,但其在医学专业界也拥有稳定的读者、作者群。目前,网络版与印刷版医学期刊正共存于期刊界,二者之间不仅仅是竞争,更多的是合作:互联网这一即时交流工具,加强了作者、编者、读者之间的交流,在线审稿系统的开通,既有效地带动了作者、读者、专家的沟通,也赢得了更多的关注,提高了自身知名度,扩大了影响力;加上互联网的跨时空性,使人们与一些全国的优秀医学期刊密切了联系,传统医学期刊将借助互联网走向更宽广的平台。

4医学期刊的发展趋势

数字出版是医学期刊的发展方向,也是对每一位医学期刊编辑知识与能力的新要求。医学期刊编辑人员须直面医学期刊转型所带来的挑战,在发展理念、知识结构、业务能力、出版模式、经营模式等多方面加以适应和转变。国内外已经有相当多的医学期刊在数字出版方面走出了成功的模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数字出版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医学期刊已成为科研人员专业学术的伴侣,让普通医学专业人员参与到最新科研报道之中。

维普医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仲景学子 医学文献 信息检索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8.002

1 前言

近几年来,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不断更新办学理念,紧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适时调整专业结构,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各方面都有长足进步。不过,目前学校“德技双馨的仲景学子”培养过程中,几乎没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技能培养,另外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缺失也引起校内专业人士高度关注。因此,如何通过设置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来培养仲景学子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写作技能,也成了比较有价值的课题。

2 南阳医专仲景学子培养的现状

2.1 基于仲景学子培养的课程设置现状

自从开始打造仲景学子培养品牌以来,尽管医药护技等各专业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升,但由于高职高专学制只有三年,还有一年时间到医院临床实习,实际在校学习时间只有四个学期,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尽可能的压缩非专业课比重。而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自学校开展本专科教育以来,一直没有面向所有学生开设。

2.2 仲景学子培养过程中课程设置的问题

由于课程设计上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是空白,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系统教育的缺失,学生普遍没有利用图书馆丰富馆藏资源的意识。暴露出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自我提升和研究能力不足等问题。

3 开设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的必要性

3.1 开设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有政策依据

一方面,教育部三次下文要求开设文献检索课。①教育部教高一字(84)004号 关于印发《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的通知。②教高一司字(85)065号《关于改进和发展文献课教学的几点意见》。③教高司[1992]44号《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教育部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医学专业的“业务培养要求”均包含“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这一培养要求。

3.2 开设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是大势所趋

一方面,全国各高校已普遍开设本课程,文献检索课教学经多年发展,“到1998年已经成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周边其他高校已开设本课程,学时16-32学时,学分1-2分。

3.3 开设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是仲景学子培养的需要

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是提高仲景学子信息意识和资源利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本课程融图书馆学、情报学、计算机知识等为一体。旨在培养学生获取、利用、评价信息知识的能力,从而能为学生将来自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等奠定基础。

4 基于仲景学子培养的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程设置原则

4.1 把握好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导向

教高[2000]2号《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重点掌握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4.2 要结合专业特点增强课程针对性

课程开设要仔细研究医药护技等各专业的需求差异,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除了完成共同的知识技能模块教学,按专业有针对性的在内容选择、实践环节设计等方面进行有效区分。

5 基于仲景学子培养的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程设置

5.1 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知识模块设计

结合我校实际,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主要由以下6个知识模块组成:第一模块回答“如何利用现代图书馆”这个问题;第二模块回答“如何获取图书杂志等纸本资料”这个问题;第三模块回答“如何进行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这个问题;第四模块回答“如何通过计算机网络检索中外文数据库”,主要内容包括搜索引擎、网络开放数据检索、万方数据库、同方知网、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泉方PUBMED数据库、超星移动图书馆等;第五模块回答“如何进行医学论文写作”这个问题,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收集、文献阅读、文献积累与整理、医学论文写作等。第六模块回答“如何进一步学习本课程”这个问题,主要内容包括特种文献、其他中外文检索工具、其他中外文全文数据库等。

5.2 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条件

良好的教学条件是课程开设的基础,为此应做好以下5点:一是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图书馆就有职称、学历层次和年龄结构等都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二是要对已制订的“课程大纲”进行再修订,要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三是做好教材建设,根据学校实际编著校本教材;四是做好实训基地建设,要充分利用电子阅览室、工具书库等做好实践教学,并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五是做好课程网站建设,丰富网络学习资源,建立网上学习、评价机制等。

5.3 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反馈与评价

应能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通过学生的兴趣所在,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在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动态把握教学进度。应能客观评价学生对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的掌握情况,多次考核综合评定,避免使本课程的学习变成理论应试式学习。

6 结语

设置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尽管已形成共识,但学生信息素质的提高,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论文写作技能的培养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开设本课程只是工作的开始,为完成培养“德技双馨的仲景学子”这一目标,还需要更多的付出和投入。

参考文献:

[1]钮靖,郭琼.基于提升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141-143.

[2]敬卿,王群.从文献检索教育到面向知识创新的变革――近十年来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31(5):3-8.

[3]黄冬妮.高职院校开设文献检索课的必要性与建议[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3):91-95.

作者简介:黄永毅,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南阳 473000

维普医学论文范文第6篇

目前医药卫生期刊数量为1371种,是整个科技期刊中所占比重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类。每个医学专科均有自己的专业期刊,甚至某一器官、某一种重要疾病或者疗法都有专门的期刊;当然也有跨专科的医学期刊和综合性医学期刊;从载体形态看,以印刷出版型、电子视听型为主,按趋势发展推测,将来的网络出版期刊或将占据优势。对于医学编辑来说,出版一本专业性极强的医学学术类刊物,不仅要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丰富的医学常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对科学研究的程序、科研设计、医学统计学及论文写作非常专业,当然还要熟悉图像处理、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站建设、网页设计这些当前网络出版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这样才能在收到一篇稿件后,对研究内容的创新性、科学性、科研设计、研究深度以及出版可行性等问题进行初步判断,作出正确的初审意见以及后续的处理工作安排。医学期刊的编辑来源存在学科多且不固定性。我国的编辑人员绝大多数是“半路出家”,即非编辑学科班出身。以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编辑成员组成分析,年青编辑多数毕业于医学院校,部分来自于英语、汉语言学、计算机和多媒体制作、医学信息、情报学、新闻传播学等专业;而年长编辑则多是来自于临床科室,有一定的临床经验,但当前这个人员所占比例正在缩小,或是兼职编辑,没有经过出版专业的培训。作者所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期刊中心,下属9本医学期刊,内容包括普通外科学、肾脏病学、神经内科学、显微外科学、血管外科学、护理学、影像与放射学及胃肠外科学,并延伸到肿瘤、器官移植、临床营养等交叉学科领域,从事的25名年青医学编辑中毕业于医学专业12名,公卫和统计学专业2名,英语专业4名,新闻学1名,护理学2名,医学信息学2名,其他专业2名。

医学学术期刊所涉及的政治内容并不如其他科技期刊常见。不过如果是译文刊物或者作者涉及国外科研人员,还有一些研究对象、实验材料的来源上,在著文中有时会无意或有意出现与我国国家、法律、法规相悖或模糊不清的内容或观点,编辑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政治敏感性,妥善处理这类问题。某些医学学术期刊编辑在防范学术不端工作中缺少主体意识,初审时未通过多种途径查询学术不端,甚至铤而走险,协助不法者进行学术不端行为者,从而出现“人情稿”、“照顾稿”。2016年8月22日《人民法院报》曾刊登一篇文章《医学期刊女编辑的另类“权谋”》[4],警示我们内容类传播产品的运营都应坚持“慎守其真”(《庄子•渔夫》)的精神,加强职业教育的同时,要着重强调诚信建设,重视守护科研环境,恪守学术底线,摒弃学术不端行为。作为医学学术期刊编辑,从业后不仅要策划完成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甚至还要牵头举办医学主题论坛和学术沙龙,因此编辑人员要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协调与主编、编委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读者、作者、审稿者之间的关系,共同办好期刊及学术活动。而且现在的编辑部工作还涉及到和印刷厂、邮局、出版管理部门的工作沟通,不能顺利沟通,可能会造成出版、发行渠道不畅。然而目前一些内向型办刊模式和定位以及部分编辑的性格原因,容易造成“闭门办刊”。编辑存在与编委、审稿专家、作者、读者沟通不够,与其他有关部门及同行编辑缺乏沟通等一系列问题,容易导致出版工作失误、信息落后等不利局面。随着医学飞速发展,各专科之间不断地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精准医疗、转化医学、遗传基因、机器人技术等应用技术创新名词的涌现,学科知识的综合水平越来越高。大数据时代信息的多元化和透明化将对大多数医学编辑的知识获取能力提出挑战。专业局限性也会降低编辑的新知识获取能力,反映为不能了解和及时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影响到期刊的选题策划。医学学术期刊编辑除应具备创造性、综合性、多维性、严密性、灵活性及比评性思维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统计学思维和英语思维[5]。事实上,统计学是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应用科学,而我们的医学学术期刊编辑们没有学会、没有用对或者没有表达正确,关键是因为对统计的理解有误或统计学习脱离实际、实践不足。目前国内医学期刊英文摘要的质量不容乐观,尤其以医学名词术语的问题较多[6]。英文摘要的好坏与论文被国际同行检索和是否引用的关系密切。总之,医学编辑需要多种知识技能,并将这些知识技能有效结合起来,面对新稿时多重思维能力协同作业,才能正确审稿、完善稿件的各种问题。而新入职编辑在这方面往往欠缺,处理稿件时易片面,不利于医学学术论文的处理。

三常规的再学习内容

知识就是力量,时刻勤奋学习,才能做好一名医学学术期刊编辑,现在国家和各地新闻出版局、用人单位以制度形式确立的再学习内容主要有:对于刚刚入职的医学学术期刊编辑,还没有取得从事出版专业岗位工作的上岗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编辑从业者只有参加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取得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初级或中级职业资格,才可以进而取得《责任编辑证》和聘任相应编辑职务。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用书包括出版专业基础(初级、中级)和出版专业实务(初级、中级),从“应知”和“应会”两方面阐述出版专业知识,编辑人员取得了相应资格,说明在出版专业知识、语法、修辞、逻辑、著作权等方面具备了编辑人员的基本条件。编辑任现职期间,应当结合实际专业技术工作需要,参加以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达到规定的要求,并提交完成继续教育的有效证明才能进行责任编辑证的续展登记。现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各地新闻出版广电局、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高校期刊学术团体也会组织编辑进行面授学习。工作紧张的编辑也可以在远程继续教育学习平台参加在线培训,以完成年度继续教育。针对职业编辑,每个单位都会有一个明确的职业发展和人事考核途径。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期刊中心来说,除招聘考核外,还要参加为期三年的流动编制考核(工作业绩及出版编辑知识的笔试考核),按照《中山大学出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例》,明确规定了出版专业助理编辑、编辑、副编审再到编审的各级职务资格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出版相关的论文。因此,在每一级的职称聘任道路上,虽然条件要求不能完全科学,但每个阶段都会促使编辑在某些方面有切实的进步,使得编辑能力有所提高。

四知识体系建立的其他若干考虑

医学学术期刊的管理部门应该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和健康的工作方针,坚持事业为上、学术严谨、锐意进取作风的单位文化,以老引新,辅助以qq群、官方网站、微信平台等渠道加强编辑教育,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编辑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编辑工作是严谨的、枯燥的,但在精神上可以是很丰富的,“思想引领”可以指引每一位医学编辑在工作中都能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以《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为例,该杂志的主办单位是中华医学会,由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主要承办单位。编辑们除了要参与中山大学举行的员工学术教育、社会实践,学习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定期刊发的《杂志通讯》、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刊发的《电子期刊工作通讯》,还要经常参加学校、医院的名师论坛、国内外特邀专家论坛以及文化沙龙,这些能极大地提高医学编辑的学术活力并开阔编辑的学术视野,同时这些也能加强对医学编辑职业信心、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自律方面的宣传教育。而《杂志通讯》和《电子期刊工作通讯》,不仅有助于医学编辑人员了解国家对医学期刊的出版管理规定,熟悉出版社对系列杂志编辑、制作、出版、发行管理办法及发展规划等方面的要求,而且还能广泛吸引各医学编辑参与到部门的文化建设中来。同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期刊中心还鼓励编辑们加入各种相关的QQ群,有疑问能积极发问、有针对性的提问,提高工作效率。(1)提高医学专业知识:除了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外,鼓励旁听其他专业课程,到临床科室和实验研究室去锻炼,参与科室查房、病例讨论,提高医学编辑的临床知识和医学实验操作方法,并在实际编辑工作中获益。(2)提高统计学水平:医学统计学是从事生物医学科研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由于统计本身的复杂性及易错性,普通医学编辑在统计面前仍然是困难重重,很多医学学术期刊不得不配置专业的统计学编辑。因此,医学学术编辑有必要学习统计学知识,参加各种形式的统计学培训班,结合工作中积累的各种研究类型,进行一些医学统计的实战练习,在统计学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取得进步。(3)提高英语编辑水平:对于英文版期刊来说,编辑还要有过硬的中、英文功底,以方便与作者、专家进行口头语言交流以及进行文献检索阅读。培养优质、高水平的双语编辑人才,是医学学术期刊适应国际国内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我国编辑素质的必然要求。(4)提高医学论文报告质量的水平:医学期刊的质量则取决于医学论文的报告质量。医学论文的报告质量即是指论文写作是否遵循了科学报告的国际、国内相关标准,相关的规范、标准如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编排规范、报告试验的强化标准(CONSORT)声明[7]等对医学论文写作、编排等都有详尽的要求。医学学术编辑必须掌握这些标准、规范,才能科学规范地编辑论文。(5)提高视频编辑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医学期刊的内容和出版方式都有所创新,视频素材在表达信息内容方面表现出其强大的技术优势。这就要求编辑属于复合型人才,不仅具备专业医学编辑的功底,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视频制作技术和创作思想。我们应该顺应形势发展需要,增强视频编辑的培训,加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不断提高视频编辑专业素养。(6)其他编辑水平:网站、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的兴起对以传播科技信息和知识为主旨的专业刊物来说,更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求医学编辑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熟练操作常用的网页制作软件和网络工具,了解网络平台建立、运行及维护的相关知识;思维活跃,思路清晰,热点敏感性强,有较强的网站专题策划能力(1)编辑应与同行多交流:知识有很多是不能从书本、文献上获取的,同事、同行间的交流,向资深的编辑请教和学习,可以帮助积累编辑经验、妥善应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应充分把老编辑的作用发挥起来,利用“传、帮、带”引领新入职编辑尽快进入工作状态。(2)加强信息获取能力:医学编辑必须要充分运用CNKI、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这是每个医学学术期刊编辑日常必须做的事情,利用数据库检查新颖性及创新点。同时还要翻阅相关学科的杂志、登录学科内其他重要刊物的专业网站,根据时间宽松、重要度及兴趣程度,选择题目浏览、摘要阅读或全文阅读,可以帮助新入职编辑尽快熟悉学科研究现状、科研进展及热点。另外还有必要了解部级、省部级基金项目、重要科研团队的实施进展、年度医学成就等情况,可以帮助期刊进行科学选题策划、精准地约稿。最后每年可以分析所在杂志的文献计量学数据、引文情况、知识关联、社会影响等,可以合理地对杂志进行定位及制定发展规划。掌握这些能力,形成习惯,不仅可以掌握自己刊物的详细情况,还可以学习其他优秀刊物的办刊经验,跟进最新科研动态。

维普医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网络数据 系统

1 医院学术论文管理情况现状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绝大多数医院管理论文的方法已经从手工登记转变为使用计算机软件管理,其中最为普及的是使用Excel软件制作电子表格登记论文资料。这种方法可以较好地帮助工作人员解决查找和数据统计的问题。但是,数据的收集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由论文作者上报至科教科,再由科教科工作人员进行手工录入制成Excel表格,需要生成报表和统计数据的时候也必须手动操作。

大量繁琐枯燥的手工录入工作制成的Excel的本地文件,却并不能较好的实现数据共享。因此,随着网络的普及,部分医院建立了基于Web的论文管理系统。依靠B/S架构的Web论文管理系统,可以很好的解决数据共享的问题。相比于使用Excel文件记录论文数据,网络论文管理系统的优点在于只要有可用的网络,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通过手机或个人计算机进入系统,进行论文上报、登记、查询操作,使论文管理工作不仅限于办公室。并且依靠计算机技术也可以一定程度的简化手工工作,以鼠标点选、自动生成等方式优化录入、统计分析的过程。

2 基于网络数据抓取的医院论文管理系统

基于网络数据抓取的医院论文管理系统保留了普通网络论文管理系统的优点,着力优化和完善最为繁琐的数据录入过程,从国内权威的论文数据库中直接抓取需要的数据存入自己的数据库。

据了解,国内绝大部分正规期刊上发表的文献在见刊1-2个月后就会被知网、万方、维普等专业的文献数据库收录。普通用户通过检索,可以获取到论文的题目、发表刊物、见刊时间、作者姓名、单位、关键词、摘要等数据,足以满足医院论文管理系统的需求。只要实现并使用抓取功能获得需要的数据,就能大大简化手工录入的工作,同时能有效的避免论文漏报、错报。

2.1 系统的体系结构

目前基于网络的系统体系结构主要是C/S(客户端/服务器)架构与B/S(浏览器/服务器)架构。C/S架构将大部分的运算放在客户端处理,要求进入系统的计算机安装相应的客户端程序,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等条件有特定的要求,限制了用户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是灵活性不强,不便于后期维护和系统升级。B/S架构基于HTTP和TCP/IP协议,运用服务器完成大量的运算,将运算结果传输给浏览器显示,用户只需要使用浏览器就可以在个人计算机或智能手机上进行操作,不受局域网、软件和运行平台的限制,可以实现跨平台的使用,并且后期维护成本低,更新方便。

为了系统后期的维护及功能完善,本系统采用B/S架构,也更能适应目前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2.2 系统的功能模块

如图1所示,本系统分为五个功能模块,分别为:部门管理模块、职工管理模块、论文抓取模块、论文录入模块、查询统计模块。

2.2.1 部门管理模块

部门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添加、修改、删除操作设置医院部门信息,构建一个完整的部门树形结构,以便在查询统计时可以实现按照部门查询统计,有助于分析和比较各科室部门的情况。

2.2.2 职工管理模块

职工管理模块同样通过数据库的操作建立职工的花名册,并且将每个职工按照实际情况分配到科室和部门,如此便建立了论文、作者、部门的关系。

2.2.3 论文数据抓取模块

论文数据抓取模块使用网络数据抓取的方法,通过请求URL、对返回数据进行分析、提取论文相关数据,将其存入论文信息表,并与医院职工进行关联。

2.2.4 论文数据录入模块

本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手工维护论文数据,以对论文数据的添加、修改、删除操作,提供是一个查缺补漏渠道,对数据抓取过程中出现的不完善数据进行人工修改。

2.2.5 统计查询模块

模块提供作者姓名查询、关键词查询、期刊查询、发表时间查询、科室查询等丰富的查询方法。统计各科室数量、各种期刊上的数量、关键词相关论文数量、任意时间段数量等以供比较分析。

2.3 网络数据抓取模块设计

数据抓取功能是本系统的特色和亮点,其设计原理类似于简化的网络爬虫,抓取数据更具针对性,抓取范围仅限于较权威的论文期刊数据库。以下介绍设计思路。

2.3.1 抓取模块涉及的数据库设计

为了能在网络上抓取数据,需要一个表存放URL信息,其中包括的主要字段有URL、URL的MD5编码、访问状态、请求的页面类型等。

另外需要一个存放论文信息的表存放抓取到的数据,包含题目、刊名、发表时间、作者、关键词、摘要等字段。

2.3.2 抓取数据的主要步骤

首先程序从URL表中取出一条访问状态为未访问的数据,请求此URL并接收返回数据,根据URL请求的页面类型做提取论数据或者提取URL数据的操作。

对于返回的是论文页面,需要提取论文详细信息,然后到论文信息表中查找,判断是否为已经抓取过的论文数据,若已抓取,则标记请求的URL为已访问,然后进行下一个URL的请求。否则将论文数据整理并入库,将作者与职工关联,之后请求下一个URL。

若非论文详情页面,则需分离提取页面中的URL,将提取到的URL逐个进行MD5编码后到URL表中,将非重数据标记为未访问然后入库。

3 实现本系统的意义

基于网络数据抓取的医院论文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论文管理过程中的繁琐工作,简化管理流程,为管理人员减负。同时,得益于系统采用B/S架构,可以实现跨平台、跨区域的管理。抓取来自论文数据库的数据相对全面,以此数据做出的分析统计能够更加有效的指导医院科研的发展方向和重心。设计并实现本系统,有效地提高了科教管理工作效率。

作者单位

维普医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期刊;期刊特征;非法医学期刊;期刊鉴别

[中图分类号] R19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4(c)-145-02

是医学专业技术人员交流学术经验、传播医学知识、推广科研成果的主要方式,也是评审职称、取得学位的必备条件之一,但在非法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不被认可,评职称也无效。为防止在非法医学期刊上发表无效论文,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医学论文写作的经验,结合有关期刊出版法律、法规及政策,将合法期刊、非法期刊的特征进行总结,并简要阐述非法医学期刊的识别方法。

1 期刊的概念

期刊又称杂志,是指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者年、季、月顺序编号,按照一定周期出版的成册连续出版物。根据发行范围不同,将期刊分为正式期刊和非正式期刊。正式期刊是指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领取期刊出版许可证,持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由期刊出版单位(期刊社,不设期刊社的为编辑部)出版、公开发行的期刊。非正式期刊(又称内部期刊)是指经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审批,领取内部报刊准印证后印刷供内部交流用的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物。正式期刊和非正式期刊都是合法期刊[1]。

2 正式期刊的特征

正式期刊装帧精致,编排规范,字迹清楚,谬误极少,其论文质量也相对较高。在封底或版权页上刊载有期刊名称、主管单位、主办单位、出版单位、印刷单位、发行单位、出版日期、总编辑(主编)姓名、发行范围、定价、国内刊号、广告经营许可证号等记录,通过邮局发行的还印有邮发代号,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期刊同时印有国际刊号。期刊出版单位和主办单位必须在同一行政区域[2]。

3 正式期刊的刊号

正式期刊的刊号即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简称中国标准刊号)包括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简称国内刊号即CN号)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ISSN,简称国际刊号即ISSN号),前者可以单独使用,后者则不能[3]。

国内刊号是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分配给连续出版物的代号,由前缀“CN”和6位数字及分类号组成,CN与数字之间空一个字距,6位数字的前2位与后4位之间用连字符“-”隔开,其结构格式为CN XX-YYYY/ZZ。其中“CN”为中国的国名代码,前2位数字为地区代码,后4位数字为地区期刊的序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期刊的顺序号从1 000~5 999。分类号用以说明期刊所属的主要学科范畴,用“/”与顺序号隔开。分类号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的基本大类给出[4],医药卫生分类号为R,生物科学为Q。

获得国内刊号的期刊,向ISSN中国国家中心申请可以得到一个国际刊号,其结构格式为ISSN XXXX-XXXX。一个国际刊号是由以“ISSN”为前缀的8位阿拉伯数字组成,ISSN与8位阿拉伯数字之间空一个字距,8位数字平均分成两段,两段之间以一个连字符号“-”隔开。其中前7位为单纯的数字序号,无特殊意义,最后一位为计算机校验码,前7位数字依次以8~2为加权之和除以模11,再以模11减去余数所得差值就是第8位校验码。如余数为10,则校验码以大写字母“X”表示,如余数为0,则校验码以“0”表示[5]。

4 非法医学期刊的特征

非法医学期刊刊名常常冠以“世界”、“中国”、“中华”、“当代”、“现代”等响亮的牌子,主办单位尽是“中国XX研究院”、“中国XX研究中心”、“世界XX学会”、“中国XX学会”等一些很“权威”的单位,有的还在封面上印有“国际XX核心期刊”、“中国XX核心期刊”、“XX统计源期刊”,往往自称是部级、中央级刊物,但没有明确的主管单位,出版单位、主办单位、编辑部和承印单位常常不在一个行政区域,一般都没有准确详细的通信地址,所刊文章质量不高,错谬较多,编排格式也不符合正规期刊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要求。

5 非法医学期刊的主要表现形式

5.1 杜撰中国标准刊号

如《中国当代医学》杂志[6],国际刊号是ISSN 1810-8755,国内刊号是CN 43-8232/R。按照前文所述方法计算出来的校验码为10,以大写字母“X”表示,而不是“5”,显然国际刊号为杜撰。国内刊号CN 43-8232中的序号8232也不在1 000~5 999之间,也属杜撰。这类期刊以杜撰国内刊号为多见,主要是在香港、澳门地区登记,擅自拿到大陆进行出版发行的境外期刊。

5.2 境外期刊在境内非法出版

香港、澳门地区可以直接向ISSN国际中心注册获得国际刊号。一些出版业者在港、澳地区虚设公司或出版机构,冒充该地区出版物,向ISSN国际中心骗取国际刊号,然后杜撰一个国内刊号就拿到大陆出版发行。如《中华现代全科医学杂志》国际刊号ISSN 1680-6344没有问题,但国内刊号CN 29-3227/R中的地区号“29”不存在,显然是杜撰的[7]。

5.3 假冒正式期刊的非法期刊

假冒的非法期刊刊名与被假冒的正式期刊相同,装帧也相似,但与同名的正式期刊相对照,可以看出假冒期刊的刊号、主办单位、编辑部、主编、联系方式、地址等信息与被假冒的正式期刊不同。例如《中国医药》(ISSN 1608-3776)就是假冒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国医药》(ISSN 1673-4777)。

5.4 内部期刊“越位”

内部期刊只能在境内按照指定的范围发行,不得在社会上发行、陈列,不得标明定价或工本费进行销售。如果内部期刊打着公开发行的旗号搞有偿发表,向作者收取版面费,就由合法期刊嬗变成非法期刊了。

5.5 用ISBN号冒充ISSN号

ISBN(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是国际标准书号,而非期刊号。例如:《儿科继续教育》就是由于没有申请到ISSN号和CN号,而临时用书号(ISBN)出版的试刊号。所以《儿科继续教育》目前只是一本书而已,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期刊,也只能出一期试刊号,以后想继续出版,就必须等申请到ISSN和CN号[8]。

5.6 一个刊号出版不同版本的期刊

这类非法期刊主要是一些科普期刊另外办的学术版。例如《健康大视野》就用同一刊号办了“医药学术版”、“医学分册”、“医药保健”、“医疗卫生版”、“医术人生”、“医药卫生”多个学术版。在这些科普期刊的学术版上发表的论文当然不被认可。一个国内刊号只能对应出版一种期刊,不得用同一国内刊号出版不同版本的期刊。出版不同版本的期刊,须按创办新期刊办理审批手续[9]。

5.7 正式期刊制造的非法期刊

正式期刊经省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审批取得一次性增刊许可证后1年可出版两期“增刊”。 增刊内容必须符合正刊的业务范围,开本、发行范围必须与正刊一致,除在封底或版权页上刊载与正刊相同的版本记录外还必须刊印增刊许可证编号,并在封面刊印正刊名称和注明“增刊”。未经批准擅自编发的增刊、专刊、论文集以及一年超过两期的增刊和擅自增加页码的增刊都属于非法期刊。

6 非法医学期刊的识别

6.1 直观判断

根据前文所述的非法医学期刊特征就可以初步判断。

6.2 通过中国标准刊号识别

①先看国际刊号结构格式是否正确,再计算出第8位校验码,只要格式或校验码错误就可以判断是非法期刊。如果格式和校验码都正确就只有通过上网进入ISSN中国国家中心查询,能在该中心查到国际刊号的可以肯定是合法期刊。②根据国内刊号可以把大部分非法期刊识别出来。先看有无国内刊号、国内刊号是否唯一、结构格式是否正确;再看地区号是否存在:凡地区号65,以及在16~20、38~40、47~49、55~60之间的都不存在;再看序号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期刊的序号除北京地区在1 000~5 999之间外,其他地区一律在1 000~1 999之间,序号不在此规定范围的期刊肯定是非法期刊;最后看分类号是否正确:医药卫生类期刊的分类号为R,否则就是非法医学期刊。

6.3 通过期刊目录查询

如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从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中遴选出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概览)”;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主持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从全国8135种正式出版的期刊中评选出1 500多种期刊组成的“期刊方阵”。能从以上3种主要期刊目录里查到的期刊可以肯定是正式期刊,但查不到的需要用其他方法进一步识别[10]。

6.4 通过数据库查询

目前国内主要有六大学术期刊数据库:①清华大学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②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开发研制的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③中国人民医学图书馆数据库研究部研制开发的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④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建立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与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⑤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⑥维普资讯网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数据库仍有收录非法医学期刊的现象,如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就收录有《中国当代医学》杂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均收录了用《中外健康文摘》同一刊号(ISSN 1672-5085,CN 11-5062/R)出版的多个“学术版”。

6.5 通过有关网站查询

①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网(网址为bk.省略/)。登陆该网站后,可以根据期刊名称、出版单位、邮发代号、刊号进行检索。能检索出来的,肯定是正式期刊,但自办发行的正式期刊检索不出。②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网址为www.gapp.省略/)。登录该网站后在网页右边“新闻机构查询”栏目中媒体名称处输入想要查询的期刊全名,媒体类别选择“期刊”,点击“搜索”按钮进行查询,凡是能查到国内刊号的都是正式期刊。③中国记者网(网址:press.gapp.省略/)。在该网站页面左中上部“媒体查询”栏目中媒体名称处输入想要查询的期刊全名,类别选择“期刊”,点击“确定”即可。

6.6 向新闻出版部门电话查询

用以上5种方法应该可以把绝大部分非法医学期刊识别出来,最后仍不能识别的期刊再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或当地新闻出版部门电话询问核实。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出版管理司的电话是010-65212787或65212785。

[参考文献]

[1]杨颖.期刊、合法期刊、非法期刊的概念[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02-12(2).

[2]新闻出版总署.期刊出版管理规定[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10-17(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S].2001.

[4]邢春怡, 高艳艳, 邢伟娜.中国标准刊号的识别与应用[J].医学情报工作,2005,26(1):68.

[5]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分类法[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6]陈图文.非法期刊的主要特征及其判断方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 15(7):86.

[7]安秀敏.“另类期刊”调查[J].出版经济,2004,5(11):78 .

[8]李贵存,江澜,杨锡强. 期刊刊号的标识及其真伪辨[J].中华儿科杂志,2006,44(1):6.

[9]毕丽芳,刘仁和.看CN号识非法刊[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6,(6):89-90.

[10]于双成,逄大欣,伦志军,等.生物医学期刊投稿指南[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6:11-13.

维普医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医学图书馆; 文献资源; 读者

医学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提供医学及其相关的文献信息资源以满足读者特定需要的医学文献信息机构。它包括医学科研系统图书馆、医学高校系统图书馆及医院系统图书馆。其主要任务是满足医学科研教学机构对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和临床医疗对情报和知识的需要。医院系统图书馆隶属于医院系统,其职能主要是为临床服务,兼顾为科研、继续教育和患者服务。医护人员需要系统完整的临床医学文献、一些相关的基础医学和其他学科文献,能反应临床医学新进展。

1 文献的收集

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赖以提供服务的物质基础,馆藏资源的建设是图书馆最基本最重要的业务工作,应根据本院的性质、任务和服务对象,对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规划、选择和收集,建立具有特定功能的藏书体系,以满足临床医务人员的实际需要为目的。

本院是一所综合性的三级甲等医院,拥有较高的医疗水平,先进的医疗设备,是本市唯一的“百年名院”,担负着本市及附近周边地区的人民的医疗卫生工作,设有内、外、妇、儿、中医、口腔、皮肤、药剂、检验和放射等诸多科室,内科和儿科是本院的重点科室,笔者在收集文献资料时,要经常到各个科室,了解医务人员的医疗、科研现状及进展情况,掌握医务人员的阅读需求,在收集文献资料时要做到多方式、多渠道、有计划、有重点的系统收集,既要考虑到各科的基本需要又要侧重照顾重点科室的需要,把有限的经费用到实处。⑴文献的收集的实用性。本院的主要工作是治病救人,兼顾教学、科研,所以反映临床各科新技术、新进展方面的书刊是我们收集的对象,笔者在收集文献资料时,要经常到各个科室,了解医务人员的阅读需求,让科主任、业务骨干在《科技新书目》选出建议购买的书籍,再根据馆藏情况,提出购书计划,报分管院长审批。本院医务人员高中初级职称的均有,根据他们在不同的岗位担任的不同工作,收集的文献的专深程度也就有所不同。高年资高职称的医生临床经验较为丰富,每天都要面对各种病情严重的患者,且多兼有科研和带教工作,他们需要专深一些的代表临床最新进展的书籍,如《介入心脏病学》(第2版)、《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学》比较适合于他们阅读;年轻的低年资的医生,临床经验还在不断积累阶段,可给他们提供《协和内科住院医师手册》、《急诊内科学》和《临床用药速查手册》等比较合适;本院还是泸州医学院、成都医学院、川北医学院等医学院校的实习基地,每年都有许多医学生来院实习,指导医学生们的临床实习工作方面的书籍也是收集的对象,《实习医生“三基”手册》、《实习医生临床技能手册》等书籍,非常适合实习医生们阅读。⑵文献收集的系统性。大多数的文献信息资源出版物,尤其以时效性强的连续出版物为最,如医学期刊是反映医学发展最快,出版周期最短的知识载体,它们逐年逐卷逐期按计划连续出版,这就要求在文献收集过程中不能随便中断,否则会造成文献资源的残缺不全,可利用程度降低,“中国”、“中华”系列的期刊和省级期刊是收集的重点。例如《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和《四川医学》等等。由于期刊具有连续性,一旦确定了收集,就不能随意中断,如《中国实用外科杂志》,订2年停2年,就不能让医务人员系统的了解历年来的外科学进展,而且,期刊是不重复出版的文献,系统收藏尤为重要,上世纪50年代的一些医学期刊,如《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在全市医疗单位中,只有本院一家收藏有,尤为珍贵。一些医学图书的出版也具有连续性,《实用儿科学》第7版的内容较第6版也有了不少的新观点新技术。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通讯设备、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文献信息量剧增,印刷型文献已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必须与现代化技术紧密结合,才能更好的满足读者需求。例如,购买的超星图书馆、维普资讯和万方数据库,文献信息容量大,查询速度快,医务人员通过题名、关键词、作者等检索,就可查阅到与其相关的所需文献资料,使医务人员获得文献资源的范围扩大了,时间缩短了,丰富本馆的馆藏资源,向着资源共享的目标前更进了一步。

2 文献的保管

本馆所藏的文献资源涉及临床和医技各科,众多的、分散的医学文献资料,只有通过有目的的收藏和科学的整序,变成医学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能才长久地、反复地和有效地被读者利用,从而释放出它的知识和情报价值。这一切必须通过图书馆的收集、分类、编目和科学排架等工作来实现。

本馆藏书分可外借图书、不可外接图书、现刊和过刊几大部分,分区域陈列。笔者在对图书资料登录、编目和排架时采用《中图法》分类,同一专业的书刊集中在一起,既便于文献目录的检索又便于书刊的排架管理。如R5为内科学,R6为外科学,排架时,先排分类号为R5的图书,再排R6的图书;许多医学期刊是没分专业出版的如《四川医学》、《泸州医学院学报》等等,在排架时采用汉语拼音+分类的形式排序,既先按汉语拼音排序,如《北京医学》排在《四川医学》前面,如遇中国、中华系列的期刊再加上医学分类细分后再排序。如《中国针灸》应排在《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前面。这一方法方法经过多年实践,觉得较为实用,特别是在过刊的排架中,既有序可循又节约空间,减少倒架。

3 文献的利用

文献资源的收集和保管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利用,读者在解决临床疑难病例、开展科研工作、撰写医学论文、更新医学知识时,需要利用图书馆有序化的文献,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主动的为读者服务,用自己掌握的图书馆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操作知识,为读者服务,使读者能较好的利用图书馆资源,从文献中获得知识,掌握情报信息。本馆设有医学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⑴医学阅览室。医学阅览室的书刊按知识门类、读者对象、藏书类型等有序的放置,读者可以按专业阅读书刊资料。印刷型书刊,便于读者系统性的阅读医学专业知识,因为医务人员工作较忙,不能经常到图书馆阅读,定期或不定期的编辑《医学新书介绍》,向读者介绍新版图书内容简介,编辑《新到期刊题录》,就是选一部分新到期刊的目录页里,摘录其中一些适合本院业务开展的新动态、新进展的论文题目,为读者提供阅读线索,供医务人员参考,符合读者各自需要的,再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具体内容,这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服务,节约读者时间。对不熟悉馆藏的读者,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跟读者讲解怎样利用检索工具,书刊的排架方式等,帮助他们查阅所需资料,为读者提供抄写资料的纸和笔,书刊阅读后,书刊的归架可由工作人员做,节约读者的宝贵时间。对要撰写文章的读者,根据其思路,查阅相关资料给他写作时参考,并推荐某种杂志,提供稿约,通信地址等。⑵电子阅览室,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的版本多样化,不止有传统的印刷型,还有光盘、电子版本。对于一些年长点的,不能较为熟练的使用电脑查阅文献资料的读者,一是指导他们使用电脑,二是他们提供题名、关键词或作者等等,工作人员自己帮他们检索文献,对因工作忙不能到图书馆的读者,也是他们给出想要检索的内容,工作人员帮他们检索,把检索到的文献资料存在他们的U盘里,或打印出来,供他们使用;对不可外接的书刊资料可帮读者复印所需篇章,供读者利用。

医学图书馆的工作就是医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要提高图书馆专业知识,还要充实自己的医学知识、外语知识和计算机使用能力,做好读者服务工作,使读者能及时地更新医学知识,掌握先进的诊疗技术,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湛佑祥.医学图书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

[2] 张玉卿.现代化医院的医学图书管理与发展[J].医药产业资讯,2006,3(17): 132-133.

[3] 翟美琴.新形势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及管理[J].医学信息 ,2011,24(11):93-94.

[4] 郭秀英.论医学图书管理的人性化服务[J]. 医学信息,2010,23(7):2050-2052.

[5] 周予矜.浅谈医院图书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J]. 北方药学,2011,8(11):59.

[6] 梁玉萍.浅谈医院图书馆的管理[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1):255-256.

[7] 付立宏,袁琳. 图书管理学[J]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维普医学论文范文第10篇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药在治疗原发性肝癌方面的规律。方法:筛选建国以来国内公开报道的有关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论文,对文献中使用的治法、方剂及中药名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计有治法165种,以活血法为多;方名277种,以理气类为主;中药459种,以补气类最为常见。结论: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以补气、理气、活血方药为主,兼顾清热、滋阴及湿。

[关键词] 肝肿瘤; 中医治法; 方剂; 中草药; 文献工作

Analysis of literature on therapeutic methods and medicin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imary liver cancer

ABSTRACT Objective: To find out the rules of therapeutic methods, formulas and medicin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for primary liver cancer (PLC). Methods: The frequencies of treatments and medicines of TCM in 978 pieces of documents concerning PLC were analyzed. Results: Among the 165 therapeutic methods, 277 formulas and 459 kinds of herbs, the methods for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the formulas for regulating qiflowing and the herbs for invigorating qi are the most commonly used. Conclusion: Therapeutic methods such as invigorating qi, regulating qiflowing and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are the main choices for PLC, and the methods such as clearing heat, removing dampness and nourishing yin are used as supplements.

KEY WORDS liver neoplasms; therapeutic method, TCM; prescriptions, TCM; drugs, Chinese herbal; documentation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一般归属于中医学肝积、瘕、积聚、臌胀、黄疸等病证的范畴,其起病隐匿,进展迅速,预后极差,素有“癌中之王”之称。目前,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手段仍以早期手术为主,然而大多数肝癌患者就诊时病情已发展到中晚期,因此以中医药为主的综合治疗,对控制患者病情发展、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有着重要意义。为了解中医药在治疗原发性肝癌方面的规律,我们对建国以来在国内期刊上发表的有关原发性肝癌中医药治疗的论文共978篇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计算机检索1980年1月~2004年8月的文献题录。(2)《医学论文累积索引?肿瘤分册(19491979)》和《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手工检索1949年1月~1980年12月的文献题录。(3)重庆维普咨询有限公司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4)清华同方中国期刊网。(5)第二军医大学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和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馆藏过刊合订本。

1.2 检索式 肝肿瘤[展开全部树]/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疗法,中药疗法,中医疗法。

1.3 检索结果 共检出题录1 110条,除去个案报道、单方验方等文章,共检出文献978篇。

1.4 分类汇总 记录978篇文献中所记录的原发性肝癌中医分型、治法、方剂和中药;将各项目输入Microsoft Excel 2000电子表格;按照我们以往的研究结果[1],将原发性肝癌中医辨证分为血瘀证、气滞证、湿证、热证、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等8个类型,将中医治法、方剂和中药按照活血、理气、祛湿、清热、补气、养血、滋阴、温阳等8个类别进行分类汇总。

2 结果

2.1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治法 978篇文献中明确记录治法的有201篇,治法共计1 130项,由于部分治法无法归类于8个证候,故另外单列扶正、祛邪、止痛、泻下通便、止血这5种治法。分类汇总结果见表1。

表1 原发性肝癌中医治法汇总表(略)

Tab 1 Therapeutic methods of TCM for primary liver cancer

2.2 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常用方剂 978篇文献中提及明确方名的有321篇,共列出方名277种,计616项。其中经方、名方384项,占总数的62.33%;自拟方232项,占总数的37.67%。384项经方、名方的分类汇总结果见表2。

这些经方、名方中,出现频次最多的前20种依次排列如下:一贯煎(23)、逍遥散(23)、茵陈蒿汤(20)、四君子汤(19)、龙胆泻肝汤(16)、膈下逐瘀汤(16)、柴胡疏肝散(15)、补中益气汤(15)、小柴胡汤(11)、香砂六君子汤(11)、参苓白术散(9)、茵陈五苓散(8)、六君子汤(8)、血府逐瘀汤(8)、知柏地黄汤(7)、滋水清肝饮(6)、六味地黄丸(6)、黄连解毒汤(6)、四逆散(6)、大黄 虫丸(6)。

2.3 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常用中药 978篇文献中提及明确中药名的有248篇,共列中药459种,计7 075项。分类汇总结果见表3。

表2 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中医经方、名方分类汇总表(略)

Tab 2 Formulas of TCM for primary liver cancer

表3 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中药分类汇总表(略)

Tab 3 Herbs of TCM for primary liver cancer

我们将文献中出现频次较多的50种药物依次排列如下:茯苓(236)、黄芪(194)、白术(186)、白花蛇舌草(185)、当归(174)、柴胡(173)、党参(170)、丹参(159)、半枝莲(153)、甘草(143)、白芍(142)、莪术(141)、鳖甲(139)、郁金(129)、陈皮(115)、赤芍(105)、茵陈(99)、八月札(85)、三棱(84)、生地黄(82)、薏苡仁(82)、栀子(74)、大黄(73)、枳壳(73)、香附(70)、桃仁(66)、半夏(64)、泽泻(63)、延胡索(61)、猪苓(61)、丹皮(60)、川楝子(58)、山药(57)、厚朴(55)、麦芽(54)、黄芩(53)、蜈蚣(52)、人参(51)、木香(48)、女贞子(48)、枸杞子(47)、红花(47)、山甲片(47)、太子参(47)、蚤休(47)、山楂(47)、鸡内金(46)、麦冬(44)、三七(43)、牡蛎(42)。

3 讨论

几十年来,通过辨证论治,中医药在改善肝癌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控制癌肿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有关肝癌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报道很多,但至目前为止,肝癌的辨证分型仍然不统一。我们从1999年开始对原发性肝癌的证候规范化进行研究,通过归纳中医证候学原理,借鉴国内证候研究的经验和方法,并根据原发性肝癌中医临床实践,确立了从构成证候的核心(基本证候)到复合证候、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的思路,应用文献整理、临床调查、专家研讨及临床验证等方法,首先制订了原发性肝癌常见中医基本证候的定性诊断规范,将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证候归纳为血瘀证、气滞证、湿证、热证、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等8个类型,临床验证结果显示,这8个证候类型及其定性诊断规范基本符合中医临床的实际[1]。

肝癌的病机,不外乎本虚标实。本虚者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标实者血瘀、气滞、痰湿、热毒。发病之初,多为肝郁脾虚,气血瘀滞;日久则气郁化火,湿热内生,致火毒内蕴,血瘀气壅;病至晚期,邪毒耗气伤血,则见肝肾阴虚、生风动血,或见阴阳两虚之证。不同的临床阶段证候表现各不相同,治法方药也有很大的差异。肝癌初起,以疏肝理脾为主,兼顾活血化瘀;癌毒日久,湿热内生,则以清热解毒、化瘀祛湿为主,兼以理气健脾;病至晚期,变证丛生,则以滋阴补肾、养血柔肝为主,兼以活血化瘀、理气健脾。正如《医宗必读》所言:“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邪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

从研究结果来看,在文献中明确提出的治法,以活血(化瘀)、补气(健脾)、清热(解毒)、理气(舒肝解郁)、滋阴(补肾)、祛湿(利水、化痰)为主,以上六种治法占治法项目总数的89.65%(1013/1130);对应这六种治法的方剂和中药分别占总数的95.57%(367/384)和93.51%(6616/7075)。肝癌病位在肝,其本在脾[2]。肝癌所表现出的湿热、水液、瘀血等病理变化皆可由脾虚气滞发展而来。所以健脾补气、疏肝理气是肝癌治疗过程中贯穿始终的治法。本研究结果显示常用方剂为以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为主的健脾补气方剂,及以逍遥散、一贯煎、柴胡疏肝散、小柴胡汤为主的疏肝理气方剂。用药方面,茯苓、黄芪、白术、党参是常用的健脾补气药,而柴胡、陈皮、八月札、枳壳、香附、川楝子为常用的疏肝理气药物。在配伍方面健脾补气多兼渗湿,疏肝解郁常伍滋阴,理气散结多配活血。原发性肝癌患者多有肝区刺痛不移、肝脾肿大、肝掌、蜘蛛痣或红血管痣、舌质紫黯或见瘀斑瘀点、舌下静脉青紫怒张等瘀血的表现,活血化瘀方剂和药物利于疏通经络、消瘀散结,诸如膈下逐瘀汤、血府逐瘀汤、大黄 虫丸等方剂,而莪术、三棱、郁金、赤芍、桃仁等药物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亦十分广泛。中医认为热毒是肿瘤形成的原因之一,临床观察及药理学研究也表明[3],清热解毒药物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和黄连解毒汤为肝癌治疗中常用的清热解毒、清热利湿的方剂,而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则为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常用抗癌药物。肝癌晚期,气血耗伤,肝阴亏虚,损及肾阴,出现胁肋隐隐作痛、低热、消瘦、盗汗等症,当滋补肝肾之阴,常用方剂一贯煎、知柏地黄汤、滋水清肝饮、六味地黄丸,常用药物为当归、白芍、鳖甲、生地黄、丹皮。

综合本研究的统计结果,肝癌的治法,以补气健脾、疏肝解郁和活血化瘀为主,兼顾清热解毒、渗湿利水、滋阴补肾,临床选方用药当以此为法。

[参考文献]

1 凌昌全, 刘 庆, 李东涛, 等. 原发性肝癌常见中医基本证候定性诊断规范的研究[J].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5, 3(2): 9598.

2 花海兵, 胡燕姣. 中晚期肝癌四大症状皆宜从脾论治[J]. 浙江中医杂志, 1996, 31(12): 555556.

上一篇:药学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医药专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