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蛋白酶范文

时间:2023-03-01 07:02:00

胃蛋白酶范文第1篇

消化食物的“生力军”

不过,从主细胞最初排出的并不就是胃蛋白酶,而是它的前体——胃蛋白酶原。如果胃蛋白酶是小刀,胃蛋白酶原就好像是套上了“刀鞘”的小刀,没有消化功能,但一旦遇上“老搭档”——胃酸和少许胃蛋白酶,便有如小刀出鞘,立刻变成有消化作用的胃蛋白酶,成为消化食物的“生力军”,“杀气腾腾”地消化起食物中各种蛋白质,水解蛋白质分子中所有的肽键连接点,蛋白质就成了结构简单的成分,这些比较简单的成分,很容易在小肠中被彻底消化。

胃蛋白酶和胃酸是典型的“铁哥们”,它们同是胃黏膜腺的产物,虽然细微部位有所不同;蛋白酶原要靠胃酸来激活;胃酸处理过的蛋白质,胃蛋白酶消化起来最省力;胃酸给蛋白酶提供了最合适的工作环境;胃蛋白酶的含量是胃酸高低的“反射镜”,两者“难分难舍”,一个缺乏,另一个往往不足,反之亦然。

老资格的促消化药

消化药是促进胃肠道消化过程的药物,其本身大多数就是消化液的主要成分,在消化液分泌不足时,它们可以起补偿作用,有的也能促进消化液分泌。

胃蛋白酶是“老资格”的助消化药,顾名思义,其药理作用机制就是蛋白质的消化酶,其消化力在pH值等于1.8时最强,故宜与稀盐酸合用。

常用药物为胃酶合剂,常用于以下方面:(1)进食蛋白质食物过多时的消化不良;(2)病后恢复期消化机能减弱;(3)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恶性贫血所致胃蛋白酶缺乏。

使用上要注意:(1)不宜与抑酸药如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等)、H2受体阻滞剂(雷尼替丁等)合用;(2)不宜与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等合用,因这些碱性环境会使胃蛋白酶失去活性;(3)不宜与重金属、鞣酸、硫糖铝合用,因这些成分会使本质就是蛋白质的酶变性;(4)不宜在消化性溃疡、烧心症状重的反流性食管炎、卓-艾综合征(又名胃泌素瘤,是一种难治性溃疡)等高胃酸疾病时使用,否则可能加重症状与病变。

时至今日,胃酶合剂仍然久用不衰。

消化道疾病检测的重要手段

如果说以往关于胃蛋白酶的研究侧重于临床应用,近年来胃蛋白酶原的研究则深入到在某些消化病发病机制与诊断方面,重点是溃疡病与胃癌。

溃疡病

研究发现,胃蛋白酶原分胃蛋白酶原I与胃蛋白酶原Ⅱ。50%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I含量升高,而对于血清胃蛋白酶原I升高的血缘关系亲属来说,即便目前他们尚未发病,其可能出现十二指肠溃疡的风险相应增大。

实验研究证实,单纯生理浓度的胃酸,对上消化道黏膜并不造成损害,或者损害轻微,同时添加胃蛋白酶后,不但损害范围广泛,而且程度严重。

从化学结构上看,胃黏液糖蛋白、脂蛋白、结缔组织成分如胶原、弹力蛋白等与胃黏膜结构有关的蛋白质,都能被胃蛋白酶所消化。这些结果说明了胃蛋白酶在溃疡病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胃癌

用于高风险胃癌的诊断

研究发现,胃蛋白酶原I降低与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Ⅱ比值降低,是胃底黏膜萎缩的特征。进一步追踪研究发现,上述两种指标的改变,尤其是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Ⅱ值小于2,能更好地预测将来胃癌的发生。芬兰一项前瞻性研究证实,胃蛋白酶原I水平降低与胃癌发生的时间有密切关系,胃蛋白酶原I低于50 ng/ml(纳克/毫升)者,未来8~14年内可能发生胃癌的风险为胃蛋白酶原I水平正常人的2.7倍,而2年内这种风险高达6.3倍!

已经确认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关系密切。一项前瞻性系列研究结果显示:与幽门螺杆菌阴性、胃蛋白酶原水平正常者(风险指数1.0)相比,幽门螺杆菌阳性,胃蛋白酶原正常者,患胃癌风险为1.1;幽门螺杆菌阳性,胃蛋白酶原降低者风险为6.0;幽门螺杆菌阴性、胃蛋白酶原降低且有重度不典型增生者,风险高达8.2!说明幽门螺杆菌结合胃蛋白酶原水平检测,对于判断胃癌发展的风险有重要价值。

以幽门螺杆菌抗体阴性,胃蛋白酶原I水平正常患胃癌风险指数为1.0,即便幽门螺杆菌抗体阴性,只有胃蛋白酶原I低水平,风险指数上升至5.40;抗体阳性,胃蛋白酶原I又是低水平,风险指数上升到9.21。不论肠型或弥漫型胃癌,结果与此类似。

用于胃癌的普查

由于胃癌是日本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日本学者在胃癌普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胃蛋白酶范文第2篇

据报道,测定血清胃蛋白酶原进行胃癌早期诊断的普查以及胃癌的预防干预计划,已在日本、芬兰、挪威等国家实行。日本利用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Ⅱ在大面积的人群中进行普查,使胃癌的早诊率提高到了90%。

以往的研究表明,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可反映不同部位胃黏膜的形态和功能,联合测定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Ⅰ/Ⅱ比值(PGR)被视为胃黏膜的“血清学活检”。

在正常人血清中的胃蛋白酶原Ⅰ浓度是胃蛋白酶原Ⅱ的6倍。胃蛋白酶原Ⅰ正常参考值范围为67~200 微克/升。

胃蛋白酶原Ⅰ

胃蛋白酶原Ⅰ>200微克/升:提示可能与饮食、药物的刺激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以及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有关。

胃蛋白酶原Ⅱ正常参考值范围

胃蛋白酶原Ⅱ>15微克/升:提示可能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窦部的疾病有关;

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比值(PGR)正常参考值范围为>7.5。

PGR

众多流行病学证据表明,胃癌患者胃蛋白酶原Ⅰ较健康者明显下降,胃蛋白酶原Ⅱ因为分布较广、变化不大。而胃癌患者PGR明显降低,是胃癌的高危信号。可见,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测定是普查中筛选胃癌的良好指标。

临床上,若血清胃蛋白酶原呈现“阳性”结果,需再进一步进行多种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这样常可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数月鉴别出复发和转移。胃蛋白酶原阳性者应每年检查一次胃镜,并进行密切随访,以早期发现变化,早期在内镜下进行治疗,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方法简而易行,目前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法,受检者须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2~5ml。

胃蛋白酶范文第3篇

[关键词]胃蛋白酶原;胃部疾病;临床应用

胃粘膜分泌的胃蛋白酶原1%通过胃粘膜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当胃粘膜发生病变,血清中胃蛋白酶原的水平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检测血清中胃蛋白酶远的表达水平对监测胃粘膜形态及功能变化有一定意义。

MerinoAM等检测了268例不同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中PGII的原位表达[1],发现除在胃肠组织中表达外,PGII还表达于卵巢癌、前列腺癌、乳腺癌、胰腺癌等癌组织。从而证实PGII在胃肠外癌组织中的广泛表达,而它与肿瘤发展的关系也逐渐被揭示。

日本、芬兰将胃蛋白酶原作为早筛指标取得了成果,减少了胃癌发病率,近年来国内对胃蛋白酶原临床应用的研究也在不断开展。本文就目前国内外胃蛋白酶原临床应用的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1PG的生理

1.1PG的分类

胃蛋白酶原(PG)是一种具有消化功能的内切蛋白酶前体,属于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是由375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其分子量为42KD,在酸性条件下被激活[2]。人胃蛋白酶原可分为两种生化特征和免疫活性不同的胃蛋白酶原亚群:按胃蛋白酶原在琼脂凝胶电泳下的迁移率由快至慢分为PGl-PG7七种同工酶原,其中PGl-PG5有共同的免疫原性,合称PGI(又称PGA);PG6和PG7迁移率较慢,合称PGII(又称PGC)[3]。

1.2PG的分泌部位与分布。

PGI和PGII在细胞来源及组织内分布各不相同[4-6],PGI来源由于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颈粘液细胞分泌,PGII则由全胃腺和远端十二指肠Brunner氏腺分泌,前列腺和胰腺也产生少量PGII,胃粘膜合成的PGII约为总量的25%。只有少量(约1%)PG透过胃粘膜毛细血管进入血循环,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浓度可反应胃粘膜的分泌水平,也可反应不同部位胃粘膜的形态和功能。血清中具有PGI和PGII两种形式。在尿中也有PG,但主要为PGI。中也有PG的分布,但只有PGII。PGI在胚胎胃粘膜中高度表达,在胃中幼稚细胞即能分泌一定量的PGI,而PGII最初出现在胚胎后期,约胚胎的第32~36周,是胃粘膜细胞分化成熟,消化功能逐渐完善的标志。不同种的PG的产生似乎与以下几种因素相关:结构基因的数量、个体等位基因的差异及翻译后的修饰[7]。PG连续分泌的最大速率是由其最大合成速率决定的,PG的合成是一个独立连续的使得消化细胞充满颗粒的过程,溢出性分泌是PG分泌的唯一的而且是最基本的形式[8]。

2PG的临床应用

2.1用于胃癌的早期筛查

日本Kitahara等早在1999年以PGI、PGII加胃镜活检普查了5113人[9],以血清PGI

2.2作为胃癌术后复发的判定指标

胃癌患者全胃切除后血清PG含量作为随访指标,可为胃癌复发提供重要线索。林惠忠等测定了62例胃癌患者和61例健康人的血清PG[15],发现胃癌患者PG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的PG水平,且在早期胃癌即发生改变,进展期胃癌则更低。进一步测定术后患者血清PG,发现手术后PG较术前明显降低。跟踪随访后发现在部分胃切除患者胃癌复发后血清PG无明显变化,而全胃切除患者胃癌复发后PG显著升高。从而证实血清中PG,尤其是PGI、PGI/PGII是监测全胃切除术后复发的良好指标。

2.3用于肠胆反流的诊断

张立魁认为少量的未被活化的胃蛋白酶原经门静脉血液再分泌或直接进入胆道[16],从而可以在胆汁中检测到。故以核素判断肠胆反流为基础,分析胃蛋白酶原法诊断肠胆反流的可行性。结果,在反流组患者胆汁中PGⅡ的质量浓度低于无反流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为其PGⅡ质量浓度低于无反流组是因为胃酸反流进入胆道,从而分解了胃蛋白酶原。同时参照应用淀粉酶值判断胰胆反流的方法[17],取PGⅡ26.45μg/L作为判断“T”管引流患者有无肠胆反流的界值,胆汁中PGⅡ质量浓度低于26.45μg/L则认为存在反流。认为使用胃蛋白酶原Ⅱ法判断肠胆反流的阳性率(27.59%)低于核素法(37.93%),操作较为繁杂,不如口服核素法直观,且可靠性稍差,但患者避免暴露于放射性辐射的可能,无痛苦,可以作为观察十二指肠胆道反流的一种选择方法。

2.4作为胃肠外疾病的监测手段

2.4.1卵巢癌

RojoJV,MerinoAM等检测了72例上皮细胞卵巢癌患者癌组织中PGII的表达[18],发现19例PGII表达阳性,与临床病理特点无明显相关性,而在血清CA125水平低于35U/ml的PGII阳性患者比其他患者有一个较好的预后。

2.4.2前列腺癌

DiazM,RodriguezJC等研究了24例接受抗雄激素治疗伴有骨转移的原发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组织PGII表达[19],其中12例(42.8%)PGII表达阳性,进一步调查预后发现PGII的表达与长期预后有显著相关性。从而得出结论PGII可以作为一个有用的激素相关性前列腺癌预后的生物学标记。

2.4.3乳腺癌

VizosoF,SanchzLM等测定了243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胃蛋白酶原的表达[20],其中113例表达阳性,且高分化的癌组织PGII表达显著高于低分化的癌组织。经过48.5月的预后调查发现癌组织中PGII的低表达预示着良好的无复发预后和整体预后,从而得出结论PGII的表达较低可以提示患者的早期复发和不良的预后。

2.4.5葡萄膜黑色素瘤

AlvarezML等研究了22葡萄膜黑色素瘤组织中PGII的表达[21],其中11例PGII表达阳性,其在伴有巩膜侵犯的患者组织中的PGII表达阳性的几率高于无巩膜侵犯者,PGII的表达与较差的预后有显著的相关性。

3小结:

综上所述,现今胃蛋白酶原研究主要集中于将其用于胃癌前期病变的早期筛查。此种血清学检测是更为简便、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方法,已逐渐被接受为一种筛查方法,但目前很多临床研究测定其筛查界值结果各异,虽然作为胃癌筛查指标目前应用较多的界值为PGI

胃蛋白酶原与胃肠疾病、胃肠疾病外其它疾病的相关性也有一定的研究,但目前尚不成熟。随着胃蛋白酶原检测方法的进步及不同胃部疾病胃蛋白酶原表达情况的深入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不同胃部疾病及胃部疾病的不同证型患者胃蛋白酶原的表达情况,并界定最佳界值,以其使胃蛋白酶原不仅仅用于胃癌的早期筛查,而是进一步用于胃部疾病的诊断,并通过胃蛋白酶原水平判断胃部疾病的具体病变部位。

参考文献:

[1]Merino AM , Vazquez J,et al . Pepsinogen C expression in tumors of estragastric origin [J] . Int J Biol Markers , 2000 Apr-un ;15(2):165-170.

[2]王北宁,杨剑,徐东等.胃蛋白酶原Ⅰ、Ⅱ的酶免疫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6,13(3):162-164.

[3]Samloff IM..Slow moving Protease and the seven Pepsinogens Electrophoretic demonstration of the existence of eight Protcolytic fractions in human gastric mucosa [J]. Gastroenterology, 196;57:659-669.

[4]Samloff IM., Townes PL. Electrophoretic heterogeneity and relationships of Pepsinogens in human urine, serum and gastric mucosa [J] . Gastroenterology,1970;58:462-469.

[5]Samloff IM.Cellular location of group1 pepsinogens in human gastric mucosa By immunofluoreseence [J].Gastroenterology,1971:61:185-188.

[6]SamloffIM LiebmanWM. Purification and immun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group II pepsinogens in human seminal fluid[J].Clin ExP Immunol.,1972;11:405-41.

[7]Gritti I,Banfi G, Roi GS. Pepsinogens: physiology ,pharmacology pathophysiology and exercise. Pharmacol Res 2000;41:265-281.

[8]Grittil,Banfi G,Roi GS. Pepsinogens: Physiology,Pharmacology Pathophysiology and exercise. Pharmacol Res. 2000,41(3):265-281.

[9] KITAHARA F, KOBAYASHI K, SATO T, et al. Accuracy of screening for gastric cancer using serum pepsinogen concentrations[J].Gut,1999,44(5):693-697.

[10]Dinis-RibeiroM,YamakiG,MikiK, eta.lMeta-analysis on the validity of pepsinogen test for gastric carcinoma, dysplasia or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screening[J]. Journal ofMedical Screening, 2004, 11: 141-147.

[11]袁媛,张联.胃癌高发现场高危人群综合防治研究.中国肿瘤.2001; 10:139-142.

[12]何宝国,徐红,王立强.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在胃癌筛查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09,15(2):135-139.

[13]李月红,张祥宏等.胃癌高发区居民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及异常标准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10):840-844.

[14]]范振符,陈智周. PGI,PGⅡ免疫放射分析方法的建立与初步临床试用.癌症进展[J].2003.1(10:34-37.

[15]林惠忠,陈磊等.胃蛋白酶原及其亚群与CA72一4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J].中华外科杂志, 2004, 42(24):1505-15058

[16]张立魁,吴硕东,金俊哲.检测核素与胃蛋白酶原法诊断肠胆反流的实验研究.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7,11(6):482-484

[17]邹树,田伏洲,崔建峰.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过程中取胆汁行淀粉酶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6,15(11):858-860.

[18]Rojo JV,Merino AM,etal. ExPression and clnical significance of Pepsinogen C in Epithelial ovarian carcinomas [J]. Eu r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 2002 , 5:104(l)58-63.

[19]Diaz M,Rodriguez JC,et al .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epsinogen C tumor ex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stage D2 prostate carcinoma [J] . Int J Biol Markers,2002 Apr-Jun ; 17(2):125-7.

[20]Vizoso F,Sanehz LM,etal . Pepsinogen C is snew Prognostic markers in primary breastcancer [J] .J Clin Ineol,1995,13(1):54-61.

胃蛋白酶范文第4篇

【关键词】胃蛋白酶原;荧光免疫;幽门螺旋杆菌

【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784-01

胃蛋白酶原(PG)是胃蛋白酶的前体,在胃液的酸性环境中转化为胃蛋白酶。胃粘膜是PG的最主要来源,所以监测血清中的PG浓度可作为监测胃粘膜状态的手段之一。辽河油田矿区职工野外作业较多,吃饭不应时,或有生冷硬情况,故胃病较多,为了解辽河油田职工胃蛋白酶原异常情况,为防治胃病提供科学依据。自2012年1月起我们对于我院进行体检的辽河油田矿区职工采集血样,进行了胃蛋白酶原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采集

采集2012年1月-2012年12月于辽河油田第二职工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辽河油田矿区职工血清3026份,其中男2296例,女730例,年龄24-65岁。

1.2 方法

应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检测PGⅠ、PGⅡ、PGR,分批次采集,当天化验出结果。

1.3 统计学分析

阳性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检验水准a设为0.05。

2 结果

2.1 3026例标本检测的结果显示:

3026例,男 2296例,女730 例。PGⅠ降低45例,男 42例,女3例,占总人数的1.5%;PGⅡ升高431例,男 334 例,女97例,占总人数的14.2%;PGR下降190例,男 141例,女49例,占总人数的6.3%。见表1

1.2性别与胃蛋白酶原变化的关系:男性发生胃蛋白酶原异常的比例比较高,女性较低;PGⅠ降低率低,PGⅡ升高比率较高;PGR降低主要以男性为主。男性显著高与女性,有统计学意义(p

1.3 年龄与胃蛋白酶原变化的关系:

胃蛋白酶原变化与年龄有直接关系,在21~50岁年龄段,随着年龄增长,PGⅠ水平下降、PGⅡ水平上升,而PGⅠ/PGⅡ比值则下降,年龄在41-50岁胃蛋白酶原异常发生率最高,与胃病发生年龄相符。与报道有一定差别[1]。见表3

3 讨论

胃蛋白酶原(PG)是胃蛋白酶的前体,无活性,在胃内盐酸作用下,或者在酸性条件下,通过自身催化,从N端水解42个氨基酸残基后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根据胃蛋白酶原生化性质和免疫原性将其分为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两种亚群[2]。辽河油田矿区职工,尤其是在野外作业人员,由于长期的饮食不规律、睡眠不足、工作压力大、吸烟、饮酒等等原因导致胃病的发病率相对正常人要高。

我们研究结果发现胃蛋白酶原(PG)异常在辽河油田矿区职工中广泛存在, 男性发生胃蛋白酶原异常的比例比较高,女性较低;PGⅠ降低率低,PGⅡ升高比率较高;PGR降低主要以男性为主。男性显著高与女性,有统计学意义(p

健康体检人群中,血清PG水平与年龄、性别、HP感染相关,联合测定血清PGⅠ、PGⅡ,计算PGⅠ/PGⅡ比值在健康人群胃病的普查和筛查中具有重要意义[3]。血清PG水平异常较为常见,对该群体的PG异常状况应予重视,应积极对体检人群PG异常者进行分层健康管理。

参考文献:

[1] 黄荣根,王春敏,黄飚,宋成.体检人员胃蛋白酶原水平分析及异常结果处理对策[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2,2(4)71-74

[2] 费凤英 ,王金金, 祝新华, 龚倩, 林见敏.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检验医学,2012,1(4)

胃蛋白酶范文第5篇

【关键词】血清胃蛋白酶原;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癌

近年来胃蛋白酶原(PG)与胃癌的关系引起众多学者重视, 血清PG检测已用作胃癌和癌前病变高危人群筛查的血清学指标[1]。本研究分析2012年5月~2013年5月本院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胃癌及其他胃部疾病患者的血清PG亚群PG I、Ⅱ含量变化,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收治的胃炎、胃癌患者共150例, 均经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并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所有研究对象排除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且无特殊用药史。根据病变性质分为三组:慢性浅表性胃炎50例, 男34例、女16例, 年龄41~70岁, 平均(46.7±5.0)岁;慢性萎缩性胃炎50例, 男35例、女15例, 年龄42~72岁, 平均(45.9±6.3)岁;胃癌50例, 男33例、女17例, 年龄40~71岁, 平均(46.5±5.8)岁;三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2方法所有受检者均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 分离血清后进行胃蛋白酶原Ⅰ、Ⅱ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严格按照PG I 、PG II 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PGI 、PGII 试剂盒购于上海艾柯特医疗产品公司。

1. 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

2结果

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及胃癌组中血清PGⅠ水平及PGⅠ/PGⅡ比值(PGR)逐渐降低, 以胃癌组降低最为明显, 显著低于其他两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讨论

PG是胃蛋白酶的前体, 在胃液的酸性环境中转化为胃蛋白酶。胃黏膜是PG的最主要来源, 所以监测血清中的PG浓度可作为监测胃黏膜状态的手段之一。国外研究也表明, 联合测定血清PGⅠ和PGⅡ的含量和比值可起到胃黏膜“血清学活检的作用”。

血清PGⅠ和PGⅡ反映了胃黏膜不同部位的分泌功能。合成后的PG大部分进入胃腔, 在酸性胃液作用下活化成胃蛋白酶, 只有少量PG(约1%)透过胃黏膜毛细血管, 进入血液, 故血清PG 浓度可以反映其分泌水平。当胃黏膜发生病理变化时, 血清PG含量也随之发生改变。PGⅠ是反应胃泌酸腺细胞功能的指标, 胃酸分泌增多PGⅠ升高, 分泌减少或胃黏膜腺体萎缩PG Ⅰ则减低;PGⅡ与胃底黏膜病变的相关性较大(相对于胃窦黏膜), 其升高与胃底腺管萎缩、胃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异形增殖有关;PGⅠ/PGⅡ比值进行性减低与胃黏膜萎缩进展有关[3]。

本研究结果显示, 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及胃癌组中血清PGⅠ水平及PGⅠ/PGⅡ比值(PGR)逐渐降低, 以胃癌组降低最为明显, 显著低于其他两组患者(P

综上所述,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为临床早期诊断胃癌及癌前病变带来方便, 对提高临床早期诊断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值得在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邱志琦, 温少磊, 谭智毅.胃蛋白酶原Ⅰ、Ⅱ及其比值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 10(14):1806-1807.

[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胃肠病学, 2006, 11(11):674-684.

[3] 张淼.胃蛋白酶原Ⅰ、Ⅱ测定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医药前沿, 2012, (6):11-12.

胃蛋白酶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胃蛋白酶原; 萎缩性胃炎; 胃癌 ;应用价值

Application value of serum pepsinogen detection in early diagnosis of gastric cancer SHI Ling-ling, ZHANG Ying-bo, DONG Lin.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Sanmenxia Central Hospital, Sanmenxia 47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serum pepsinogen detection in early diagnosis of gastric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89 cases stomach illness were treat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40 cases of healthy people as the health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levels of pepsinogenⅠ(PGⅠ) and ratio between PGⅠand PGⅡ(PGR) in the atrophic gastritis and gastric cancer groups were all lower than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Pepsinogen; Atrophic gastritis; Gastric cancer; Application value

全球每年约有1万例胃癌新发病例, 居癌症最常见死因的第二位[1]。在我国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居我国恶性肿瘤之首, 早期发现和早期综合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措施[2]。为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在我国胃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本文采用免疫比浊分析法进行血清PG水平检测, 通过血清PG检测分析胃病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水平和胃黏膜病变的关系以及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2年5月~2013年12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89例, 其中胃癌组17例, 男10例, 女7例, 平均年龄(48.6±11.8)岁;胃溃疡组29例, 男19例, 女10例, 平均年龄(46.3±10.6)岁;萎缩性胃炎组23例, 男16例, 女7例, 平均年龄(47.8±11.2)岁;浅表性胃炎组20例, 男12例, 女8例, 平均年龄(45.9±10.4)岁;所有患者均经胃镜及病理学诊断确诊。健康对照组40例, 男26例, 女14例, 平均年龄(51.7±14.2)岁, 为本院体检科健康体检者, 均无肝、肾、胃等疾病及病史。各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检测方法 受检者清晨空腹抽血并分离血清, 提取0.5 ml血清于-20℃冰冻保存备用。血清PGⅠ、PGⅡ含量用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 试剂盒、校准品和质控品均由北京万泰公司提供。

1. 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比较,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

2 结果

2. 1 浅表性胃炎组和胃溃疡组血清PGⅠ水平和PGR显著增高, 与健康对照组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胃癌阳性检出率 联合检测PGⅠ和PGⅡ, 胃癌阳性检出率为88.23%, 萎缩性胃炎阳性检出率为73.91%, 胃溃疡阳性检出率为13.79%, 浅表性胃炎阳性率为5.00%, 而健康对照组检出率仅为2.50%。在这五组中胃癌阳性检出率最高, 萎缩性胃炎次之, 浅表性胃炎阳性检出率最低。见表2。

3 讨论

PG是胃蛋白酶的前体, 分为PGⅠ和PGⅡ。PGⅠ和PGⅡ由胃体黏膜的主细胞和颈黏液细胞分泌, 但PGⅡ也可由胃窦的幽门腺和十二指肠的Brunner腺分泌[3]。胃黏膜发生病变时, PG分泌细胞受累, 血清PG水平也发生相应变化。因此, 血清PG水映了不同部位胃黏膜的形态和功能[4], PGI是检测胃泌酸腺细胞功能的指针, 胃酸分泌增多PGI升高, 分泌减少或胃粘膜腺体萎缩PGI降低;PGII与胃底黏膜病变的相关性较大(相对于胃窦黏膜), 其升高与胃底腺管萎缩、胃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异型增值有关;PGⅠ/PGⅡ比值进行性降低与胃黏膜萎缩进展相关。因此, 联合测定PGⅠ和PGⅡ比值可起到胃底腺黏膜“血清学活检”的作用[5]。胃癌预防亚太地区共识与指南中第15条:低血清PGⅠ水平和低PGⅠ/PGⅡ比例反映了胃萎缩, 低血清PG可作为萎缩性胃炎的一个替代标志物。第16条:低血清PGⅠ水平和低PGⅠ/PGⅡ比例可作为鉴别胃癌高危人群的标志物[6]。而在前面的检测中萎缩性胃炎阳性检出率仅次于胃癌的阳性检出率, 据报道有80%以上的胃癌伴有萎缩性胃炎, 而大约10%的萎缩性胃炎可发展为胃癌[7], 检测PG含量可反映胃黏膜状态及功能情况。上世纪90年代日本在临床试验的基础上, 血清PG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标志物已被纳入胃癌的筛查项目中, 结果显示PG检测有利于检出早期胃癌。

近几年来, 国内外大量资料报道[8, 9]因受检人群、地区差异及检测方法等的不同,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筛查胃癌早期临界值存在很大区别。目前大多报道均以日本Miki 等[5]提出的PGⅠ≤70 μg/L和PGⅠ/PGⅡ≤3.0作为临界值, 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和73%;而萎缩性胃炎患者PGⅠ/PGⅡ比值的临界值在HP阴性受试者中为6.0, 而在HP阳性受试者中为3.0。本文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PGⅠ、PGⅡ含量及PGR, 萎缩性胃炎组PGⅠ及PGR值分别是(56.29±20.14)μg/L和(4.52±1.57)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81.92±26.22)μg/L和(7.82±1.59), 而检测发现胃癌患者和萎缩性胃炎患者中PGⅠ

综上所述, 血清PGⅠ、PGⅡ及PGR检测方便、快捷, 适合大范围人群。筛查出阳性患者, 通过PG水平的检测可反映胃黏膜变化, PGⅠ

参考文献

[1] 汪畅, 王凤超.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及其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进展.中华全科医学, 2013, 11(8):1280-1281.

[2] 费凤英, 王金金, 祝新华, 等.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检验医学, 2012, 27(1):57-59.

[3] 余苗苗.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23):93-94.

[4] 巫开文, 李国春, 徐巧莲, 等.胃蛋白酶原检测对胃部疾病筛查的价值.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3(12)1515-1517.

[5] Miki K, Morita M, Sasajima M, et al. Usefulness of gastric cancer screening using the serum pepsinogen test method. Am J Gastroenterol , 2003, 98(4):735-739.

[6] Fock KM, Talley N, Mouyyedi P, et al. 胃癌预防亚太地区共识指南. 钱本余, 译. 胃肠病学, 2008, 13(4):235-236.

[7] 张卫东, 孙晓, 牛爱军.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部疾病应用价值.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3, 24(4):12-13.

[8] 杨瑞生, 石贞玉, 韩大正.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的变化与胃癌相关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1, 11(31):764-765.

[9] Pomytkina TE. The serum content of gastrin-17 and pepsinogen-1 in patients with duodenal ulcerative disease in occupational contact with nitrogenous com-pounds. Klin Lab Diagn, 2009(11):16-19.

[10] 邱志奇, 温少磊, 谭智毅. 胃蛋白酶原Ⅰ、Ⅱ及其比值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 10(14):1806-1807.

[11] 严兆兰, 王伟萍, 刘宇良, 等.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部疾病中的临床意义.中国农村卫生, 2013, 08(2):130-131.

胃蛋白酶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胃蛋白酶原; 肿瘤标志物; 胃癌; 胰蛋白酶原-2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1]。目前胃癌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及病理检查,早期血清学筛查尚缺乏便捷准确的方法。实验室检查虽然有大便隐血及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但阳性率准确性较低。本文采用TRFIA法对正常对照组、胃溃疡组及胃癌患者的血清进行了PG、TAT-2、CEA、CA50、CA19-9及CA242的检测,探讨了单项检测、2项联合检测及6项联合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胃癌患者65例,胃溃疡患者86例,健康体检者98例。

1.2 实验方法 受试者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后,-20 ℃保存。检测前1 h血清复融,并离心取上清液检测。PGⅠ、PGⅡ试剂盒由无锡市江原实业技贸总公司提供,TAT-2、CEA、CA50、CA19-9、CA242试剂盒由江苏原子医学研究所提供。所有操作严格按说明书进行。临界值设定:PGⅠ≤50 μg/L,PGⅠ/PGⅡ(PGR)≤3为阳性,TAT-2≥50 μg/L为阳性,CEA>20 μg/L为阳性,CA50>1.5×104 U/L为阳性,CA19-9>3.5×104 U/L为阳性,CA242>2.0×104 U/L为阳性。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阳性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胃癌组各单项检测、2项联合检测及6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与胃溃疡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PG是胃蛋白酶的前体,可分为PGⅠ、PGⅡ两个亚型,其血液中含量的变化可反映胃黏膜的分泌水平[2]。本研究结果显示,胃癌患者PGⅠ、PGR显著降低,而由于分泌PGⅡ的细胞分布相对较广,故PGⅡ无明显变化。本项检测胃癌组的阳性率为58.5%,与胃溃疡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TAT-2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又称肿瘤相关胰蛋白酶原-2,其在卵巢、消化道均有高表达[5]。本研究显示,胃癌患者TAT-2明显升高,阳性率为53.9%,与胃溃疡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CEA是一种分子量较大的多糖蛋白复合物,极少进入血液循环,但肿瘤细胞可分泌致血清中升高。当血清中超过20 μg/L时提示有消化道肿瘤[4]。本研究显示,胃癌患者CEA阳性率为35.4%,与胃溃疡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CA50、CA19-9、CA242是一组比较广谱的肿瘤相关抗原,常用于消化道肿瘤的诊断[4,6]。本研究显示,胃癌患者这三种肿瘤标志物的阳性率分别为36.9%、41.5%、49.2%,与胃溃疡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以上各单项检测,胃癌患者的阳性率与胃溃疡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虽然具有显著性,但阳性率均较低;阳性率相对较高的PG、TAT-2两相检测,也仅为58.5%和53.9%,而联合检测却可以显著提高胃癌检出率。本研究显示,胃癌患者2项联合检测及6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分别达到73.9%、89.2%,与单项检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尽管以上检测方法不能用于胃癌的确诊,但却可以用于大面积人群的筛查,对发现的阳性病例,再进行胃镜及病理检查,即可达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患者生存时间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 顾光大.血清胃蛋白酶原、胸苷激酶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5):715-717.

[2] 马颖杰,王惠吉,鲍晓厉.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胃溃疡及胃癌[J].中国医刊,2008,43(12):46-48.

[3] 袁荣华,孙永强,翟晓峰,等.胃癌手术治疗前后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分析[J].交通医学,2009,23(2):139-140.

[4] 蒋志军,刘冰梅.血清CEA,CA19-9,CA242及胃蛋白酶原亚群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段价值[J].云南医药,2009,30(6):639-640.

[5] 张艺,张珏,马智鸿,等.胃蛋白酶原与胰蛋白酶原-2联合检测筛查胃癌的意义[J].中国临床医学,2009,16(4):548-550.

[6] 张艺,张珏,严子禾,等.胃蛋白酶原、胰蛋白酶原-2、CEA、CA50、CA242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6):1116-1118.

胃蛋白酶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慢性迁延性腹泻;凝结芽孢杆菌片;复方胃蛋白酶颗粒;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9(b)-0132-02

全世界每年约有500万儿童死于腹泻,是儿童死亡的第一原因[1-2]。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病程2周~2个月,是腹泻中常见的一种发病形式,严重影响小儿正常生长发育和生命安全,一直是儿科医生治疗的难点[3]。迁延性腹泻容易导致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 出现各种并发症甚至死亡, 迁延性腹泻的问题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世界卫生组织也给予了密切关注。小儿慢性的迁延性腹泻病多由于治疗不彻底,营养状况差或非感染因素及长期滥用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所致,治疗起来难度较大。因此,药物联合治疗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的研究成为众多医学工作者研究的焦点。研究表明迁延性腹泻患儿的肠黏膜受损和肠道菌群失调,该研究旨在探讨凝结芽孢杆菌片与复方胃蛋白酶颗粒联合治疗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的治疗效果,在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选择了3组实验对照组,比较各组的治疗有效率,从而为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收治的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患者300例,均符合迁延性慢性腹泻的诊断标准,年龄0.5~2岁,病程2周~2个月,所有入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泻、脱水等。将入选的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 3组,每组100例,保证各组在分组时随机性,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中国腹泻治疗诊断方案》中规定,腹泻病程2周~2个月为慢性迁延性腹泻,超过2个月则为慢性腹泻。主要诊断特征有:①大便次数增多,呈不同程度的稀状;②腹泻持续或反复超过2个月;③已排除痢疾[4]。

1.3 纳入标准

符合1.2诊断标准,病程2周~2个月,每日大便3次以上,呈糊状、稀溏或水样便,量少或适中,疲倦、消瘦;面色淡白,畏风自汗,易于感冒等症状;年龄6个月~2岁;治疗期间未进行其他药物治疗。

1.4 排除标准

对有以下情况的患儿进行入选时排除,选择其他方式进行诊断治疗。①急性感染期腹泻患儿;②粪便常规异常,出现较多白细胞或有脓细胞、红细胞患儿;③有明显脱水、代谢性酸中毒症状;④严重营养不良、重度贫血;⑤痢疾、霍乱、肠道结核等感染患儿;⑥先天肠道畸形、肠道肿瘤患儿;⑦有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患儿,如心血管、肝、肾、脑等疾病;⑧免疫力低下患儿。

1.5 治疗方法

Ⅰ组(凝结芽孢杆菌片+复方胃蛋白酶颗粒):该组患儿100例,首次治疗服用2~4片凝结芽孢杆菌片,以后1~2片/次,3次/d,用温开水口服。服用凝结芽孢杆菌片的同时口服复方胃蛋白酶颗粒进行联合治疗,0.5~1袋/次,3次/d,疗程5 d。其中,凝结芽孢杆菌片由青岛东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20050032;复方胃蛋白酶颗粒由南宁康诺生化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5021315。

Ⅱ组(贝飞达+婴儿健脾散):该组患儿100例,口服贝飞达1粒/次,2次/d,服用贝飞达的同时服用婴儿健脾散进行联合治疗,0.5~1袋/次,3次/d,疗程5 d。其中,贝飞达由晋城海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19993065;婴儿健脾散由四平市吉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2023884。

Ⅲ组(妈咪爱+醒脾养儿颗粒):该组患儿100例,口服妈咪爱,1袋/次,2次/d。服用妈咪爱的同时服用醒脾养儿颗粒进行联合治疗,2 g/次,2次/d,疗程5 d。妈咪爱来自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20037;醒脾养儿颗粒由贵州健兴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25415。

1.6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国腹泻诊断治疗方案》中的疗效判定标准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泄泻诊疗方案。显效:治疗5 d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5 d时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5 d时粪便性状及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

1.7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

其中:Ⅱ与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6,P

由上表1可知,3组实验,治疗总的有效率达到87.3%,3组联合治疗的药物组合均能够起到治疗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的作用。其中第Ⅰ组的有效率最高达到96%,第Ⅱ、Ⅲ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1%、85%,有效率Ⅰ>Ⅲ>Ⅱ,经统计分析,Ⅱ、Ⅲ组与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以上分析可知,凝结芽孢杆菌片+复方胃蛋白酶颗粒联合治疗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具有良好的效果,且疗效显著优于贝飞达与婴儿健脾散联合治疗以及妈咪爱与醒脾养儿颗粒联合治疗的效果。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不良反应的发生对药物的疗效会产生严重的影响,该研究中所有300例患儿在治疗服药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慢性迁延性腹泻是消化系统常见的一种症状,与营养不良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治疗关键是止泻。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引起的婴幼儿肠道菌群失调是婴幼儿易患腹泻病易感因素之一。因此,停止大范围使用抗生素,用微生态制剂扶持肠道正常菌群,从而改善肠道状况对治疗慢性迁延性腹泻至关重要[5-6]。

该研究发现,凝结芽孢杆菌片与复方胃蛋白酶颗粒联合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治疗的有效率达到95%以上,与对照的两组联合治疗的药物组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患儿服用的凝结芽孢杆菌片为活菌制剂,能耐胃酸进入肠道,分泌肠道蠕动促进剂乳酸,促进肠道蠕动,加速排便,且能促进双歧杆菌等肠道有益菌生长,分泌抗菌凝固素,抑制肠道内变形杆菌、痢疾杆菌等肠道有害菌,减少氨、胺、吲哚等肠道毒素的产生,消除肠道毒素对肠的麻痹作用,避免肠道毒素吸收入血对肝、脑、皮肤等造成损伤,并能提高免疫功能[9]。复方胃蛋白酶颗粒是一种蛋白水解酶,含胃蛋白酶、维生素B1、山楂等,能在胃酸参与下使蛋白质分解小分子的多肽片段,具有良好的助消化作用;维生素B1参与体内辅酶形成,是碳水化合物代谢所必需[10]。

综上所述,凝结芽孢杆菌片与复方胃蛋白酶颗粒联合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家铭.参苓白术颗粒联合蜡样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2012,10(2):634-635.

[2] 徐樨巍,王国丽,邱晓红,等.小儿慢性腹泻流行病学与病因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2):112-115.

[3] 丁杨,朱萱萱,管恩泽.中医药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3(11):2430-2432.

[4] 王文金.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150-152.

[5] 杨海军,孙梅.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83例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9,27(10):930-934.

[6] 胡小梅.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迁延性及慢性腹泻疗效观察[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

[7] 王苏莉. 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126例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 2007(10):2533-2534.

[8] 张莉,李巧林.七味白术散加味联合蒙脱石散治疗42例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3(4):404-405.

[9] 董惠钧,姜俊云,郑立军,等. 新型微生态益生菌凝结芽孢杆菌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2,31(1):292-294.

[10] 王建,刘世芳,涂桂英,等.乳酸菌片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3):145-146.

胃蛋白酶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婴儿生理性腹泻 复方胃蛋白酶散 宝乐安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1.163

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其外观虚胖,常有湿疹,出生后不久即腹泻,每天大便次数多,甚至十几次,每次大便量不一定很多,其中含少量水分,一般没有特殊腥臭味。生理性腹泻的婴儿除大便次数增多外,多无其他症状,食欲好,无呕吐,生长发育不受影响,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但是长时间的生理性腹泻容易继发细菌性肠炎,肛周糜烂,严重者可发生脱水、生长发育迟缓[1],偶尔也可发生短暂的肠绞痛,致使患儿长时间哭闹,因此婴儿生理性腹泻也需要积极的治疗。应用复方胃蛋白酶散联合宝乐安治疗婴儿生理性腹泻,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6年4月~2011年5月收治生理性腹泻患儿68例,男30例(44.1%),女38例(55.9%)。<1个月患儿38例(55.9%),1~4个月患儿23例(33.8%),4~6个月患儿7例(10.3%),期中纯母乳喂养患儿54例(79.4%),混合喂养13例(19.1%),人工喂养1例(1.47%)。患儿表现多为生后1周左右开始出现腹泻,每天大便次数多,甚至十几次,大便稀黄,呈蛋花洋或者黏液稀便,每次大便量不一定很多,其中含少量水分,并有酸奶味,一般没有特殊腥臭味,患儿多伴有腹胀,排气多,多不影响食欲及生长发育,多数病例大便常规多次均未检出白细胞、红细胞,个别病例白细胞<3个/HP,脂肪球若干个,粪便细菌培养均为阴性。

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复方胃蛋白酶散联合宝乐安治疗。①<1个月:复方胃蛋白酶散0.5g/次,2次/日。宝乐安0.25g/次,2次/日。②1~4个月:复方胃蛋白酶散0.5g/次,3次/日。宝乐安0.25g/次,3次/日。③4~6个月:复方胃蛋白酶散0.6g/次,3次/日。宝乐安0.375g/次,3次/日。用温开水送服,疗程2周,用药后由专人负责复查,并记录用药后3天、7天、14天腹泻症状的演变恢复(腹泻次数、大便性状、是否腹胀以及用药后有无不良反应)。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治疗3天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②有效:治疗7天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③无效:治疗14天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

结 果

结果显示,治疗3天后总有效率89.7%,7天总有效率92.6%,14天总有效率97.1%。治疗效果,见表1。

讨 论

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其外观虚胖,常有湿疹,出生后不久即腹泻,每天大便次数多,甚至十几次,每次大便量不一定很多,其中含少量水分,一般没有特殊腥臭味。生理性腹泻的婴儿除大便次数增多外,多无其他症状,食欲好,无呕吐,生长发育不受影响,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婴儿的消化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如果给婴儿吃的食物超过其承受能力,就会发生腹泻。比如,将牛奶里的水分蒸发掉一半,制成所谓蒸发奶,然后用这种奶不加稀释地喂养婴儿,就可能有部分婴儿因奶内营养成分太高而发生腹泻。母乳的成分由于民族、饮食习惯、健康状况以及个体差异而有很大差别,有的母乳汁内含的营养成分不足,造成婴儿营养不足,而有的母乳汁内含的营养成分超过婴儿的需要,其多余的部分便随腹泻而排出体外。如果生理性腹泻是由人工喂养造成的,那么只要注意调整喂养习惯即可;如果生理性腹泻是由母乳原因造成的,解决的根本办法就是换奶,当改吃牛奶或其他乳品后一般都能奏效,药物治疗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

复方胃蛋白酶散是助消化药,用于小儿积食,食后腹胀:食乳即泻[2],大便清稀、绿便:小儿消化不良等。复方胃蛋白酶散为复方制剂,主要成分是胃蛋白酶、白术(土炒)、山药、鸡内金、山楂。其组分为每1g含胃蛋白酶活力不得少于32U。复方胃蛋白酶常用于因食蛋白性食物过多所致的消化不良;炒白术补气健脾;炒山药健脾补血;鸡内金主治食积不化,消化不良,小儿疳积:山楂消食化积。

宝乐安其有效成分东海酪酸菌-CGMCC0313-1菌株[3],可以分泌肠黏膜再生和修复的重要营养物质酪酸,修复受损伤的肠黏膜,消除炎症,营养肠道。并能促进双歧杆菌等肠道有益菌的生长,抑制痢疾志贺氏菌等肠道有害菌的生长,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减少胺、氨、吲哚等肠道毒素的产生及对肠黏膜的损害,恢复肠道免疫功能和正常的生理功能。同时,还可以分泌多种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酶以及多种维生素类有益物质。

复方胃蛋白酶散与宝乐安联合治疗婴儿生理性腹泻,无配伍禁忌,促进消化,补充肠道有益菌,患儿用药3天疗效明显,疗程达2周效果更佳显著,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参考文献

1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 王绍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0,12(36):155-156.

胃蛋白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小儿增食灵合剂;胃蛋白酶;胃酸:小儿厌食症

小儿厌食症是指食欲减退的一种慢性食欲障碍性疾病,多发于1~6岁小儿,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以我科张士卿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经验方组方加减的小儿增食灵合剂,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具有可靠疗效。为探讨其作用机制,笔者研究了小儿增食灵合剂对厌食症模型大鼠胃蛋白酶活性和胃酸分泌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材料

1.1 药物及试剂

小儿增食灵合剂由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提供,规格:240 mL/瓶;批号:200506;临用时按14.4 g/(kg·d)、7.2 g/(kg·d)分别用蒸馏水配制成相应的水溶液。江中健胃消食片:江中摇曳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404003,临用时用蒸馏水制成混悬液,0.576 g/(kg·d)(2 mL)。试剂主要有乙醚、氢氧化钠、盐酸、酚酞、二甲基黄指示剂。

1.2实验动物

选断乳后1周龄的健康SD大鼠50只(甘肃中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质量(60±10)g,雌雄各半。合格证书:SCXK(甘)2004-007-0001515。

2方法

2.1动物分组

将50只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5组,每组10只。A组:空白对照组。B组:模型对照组。C组:阳性对照组。D组:小儿增食灵合剂小剂量组,简称小剂量组。E组:小儿增食灵合剂大剂量组,简称大剂量组。

2.2模型的建立与给药

所有动物在同一条件下喂养(室温20~24 ℃,相对湿度50 % )。 A组以常规饲料喂养,其余4组用特制饲料喂养。特制饲料采用鱼肉松、奶粉、玉米粉、黄豆粉、白糖、鲜鸡蛋、鲜肥肉按照1∶1∶1∶2∶1∶1.8∶2比例混匀[1] ,捏成饼干状,每块约20 g,晾干,4 ℃冷藏备用。所有动物均单笼饲养,自由进食饮水,共饲养5周。每日记录进食量及身体质量的变化,以造模大鼠摄食量平均下降20 %~30 %为模型成功标准,或身体质量低于对照组10 %~15 %为造模成功[2] 。造模成功1周后,各组开始灌胃。A组和B组每日灌服等体积蒸馏水,D组和E组灌服相应剂量的小儿增食灵合剂水溶液2 mL,C组每日灌服江中健胃消食片混悬液2 mL。各组大鼠均每日灌胃1次,连续灌胃15 d。

2.3标本的采集

所有大鼠禁食禁水48 h,用乙醚麻醉大鼠,备皮,常规消毒皮肤,于剑突下沿腹白线开一2.5 cm切口,提起胃,在幽门与十二指肠结合部用缝线结扎。各组分别于十二指肠注入生理盐水,剂量为0.01 mL/g。缝合创口后放回笼中,术后禁食禁水,5 h后断颈处死动物,取出胃,收集胃液于刻度离心管,以2500 r/min离心15 min,吸取上清液进行胃液分析[3] 。

2.4检测方法[4-6]

2.4.1大鼠胃蛋白酶活性的检测

采用Mett法测定胃蛋白酶活性。先用内径2 mm、长10 cm的毛细玻璃管吸满鸡蛋清(纱布过滤),然后放于70 ℃热水中使蛋白凝固,制成蛋白管取出备用(实验当天制备)。准确吸取胃上清液1 mL于试管中,并加入15 mL的盐酸(0.05 mol/L),放进两根蛋白管作为平行样。试管封口后放进37 ℃恒温箱保存,24 h取出两根蛋白管,测量其四端透明部分的长度(mm),求平均值。公式如下:

胃蛋白酶活性单位(U/mL)=四端蛋白管透明部分长度均值2×16

2.4.2大鼠胃酸分泌量的测定

取清晰胃液2 mL,置于小烧杯中,加入二甲基黄指示剂和酚酞指示剂各3滴,混匀,呈樱红色,于小烧杯下衬一白纸。用微量滴定管徐徐滴入0.02 mmol/L NaOH标准溶液,随滴随摇,直至樱红色消失,开始出现橙黄色时,记录NaOH溶液的消耗量,即为游离酸度终点量,继续用0.02 m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出现酚酞的红色(微红色不退),记录NaOH溶液的消耗量与上所用之和即为总酸度终点量,按下式计算游离酸和总酸度:

游离酸(mmol/L)=游离酸度终点量×10

总酸度(mmol/L)=总酸度终点量×10

2.5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各指标组间根据方差齐性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

3 结果

3.1 各组实验大鼠摄食量变化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造模第1~7 d,B组大鼠日平均进食量低于A组20.1 %左右,第7~21 d,B组大鼠日平均进食量低于A组24.5 %,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各组大鼠日平均进食量比较 (±s,g)组别n第1 d第7 d第14 d第21 d第27 d第33 d A106.80±1.1311.90±1.6914.99±1.6715.38±1.2115.37±1.3415.60±1.49 B106.78±0.789.54±0.8811.20±0.9511.58±0.9511.13±1.7711.36±0.70 C106.16±0.949.51±0.6511.12±1.0112.57±0.9313.82±0.5514.35±0.62 D106.10±0.609.46±0.9511.06±0.6012.60±1.0614.08±1.0315.04±1.28 E106.29±0.949.50±1.1711.49±0.8212.36±1.3914.10±0.4914.45±1.35 注:与A组比较 P?0.05 ,P?0.01;与B组比较 P?0.05, P?0.01

3.2小儿增食灵合剂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大、小剂量小儿增食灵合剂及江中健胃消食片水溶剂均具有提高胃蛋白酶活性的作用,与A、B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但D、E两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3.3小儿增食灵合剂对胃酸分泌量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大、小剂量小儿增食灵合剂及江中健胃消食片水溶剂均可使胃游离酸和胃总酸分泌量增加,尤其可显著提高胃游离酸;与A组比较,P<0.05或P<0.01;与B组比较,P<0.01;但D、E组与C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2小儿??食灵合剂对胃蛋白酶

活性的影响 (±s)组别n胃蛋白酶活性

(U)A组10855.25±249.14B组10642.00±126.02C组101565.00±321.72D组101750.25±472.80E组102082.75±446.23 注:与A组比较P?0.01;与B组比较P?0.01表3小儿??食灵合剂对胃游离酸和

总酸度的影响 (±s)

组别n游离酸度

(mmol/L)总酸度

(mmol/L)A组1034.61±3.0864.29±9.52B组1033.06±6.6262.86±13.35C组1043.57±4.65 75.50±3.80D组1042.52±5.0875.38±2.39E组1045.73±3.2376.46±5.24 注:与A组比较P?0.05, P?0.01;与B组比较P?0.01

4讨论

导致小儿厌食症发病的病因较多,但大多数学者认为与脾胃失调、纳化失常有关。因此,治疗本病关键在于运脾和胃。小儿增食灵合剂是张士卿教授将厌食症机理与“脾健不在补而贵在运”的指导思想相结合,经过多年临床应用创制而成的。组方中苍术味微苦,芳香悦胃,功能醒脾助运、开郁宽中、疏化水湿,正合脾之习性,故为君药;茯苓性平,作用和缓,可健脾补中,与苍术相配燥湿而不伤脾,补脾而不敛湿,又补中有运,补运结合;槟榔、鸡内金可行气和胃,消食化积;胡黄连善清胃肠湿热;乌梅酸收,可益气开胃,与胡黄连配伍又可助其除疳清热之功;炙甘草益气补中,调和诸药。上述诸药合用,可谓消补并举,标本同治,补而不滞,消导而不伤正,共奏健脾助运、消食醒胃、行气消积之功。

【参考文献】

[1]张月萍,杜永平.小儿厌食脾运失健证动物模型的建立[J].全国第12次中医儿科学会议论文集,1-2.

[2]张月萍,杜永平,隆红艳,等.儿宝颗粒对小儿厌食症动物模型胃窦和血浆-内啡肽的调节作用[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4(4):301-302.

[3]汪晓蓉,赵霞.清热化滞颗粒对大鼠胃蛋白酶活性、胃酸和小鼠肠蠕动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2004,21(3):243-244.

[4]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33.

[5]李仪奎.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41.

上一篇:前白蛋白范文 下一篇:乳清蛋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