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运营商范文

时间:2023-03-13 15:12:00

网络运营商

网络运营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游戏;产业链;赢利模式

1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网络游戏的兴起和发展也不过10年光景,但成长速度之快令人吃惊。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正式始于2002年。据IDC《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研究报告》显示,进入2004年后,网络游戏产业呈现出惊人的发展势头,市场销售收入24.7亿元,比2003年增长47.9%。到2006年其市场规模已达到65.4亿元人民币,年增长速度高达73.5%。

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及研发人才,我国网络游戏产业从一开始走的就是产品和引进的模式,网络游戏“黄金产业链”的最上游——网络游戏软件开发,一直是被众多国外厂商所把持。而中国网络游戏运营商只能通过运营游戏来获取微薄利润。对于技术条件有限的国内运营商来说,国外游戏对于初期培养市场、摸索运营和和推广经验是有帮助的,但是企业利润在遭受各环节数次截流情况下,如何建立多样化赢利模式、增强企业竞争力是我国游戏运营商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2我国网络游戏产业链结构分析

所谓产业链,即是建立在产业内部分工和供需关系基础上的,以若干个企业为大节点、产品为小节点纵横交织而成的网络状系统。我国网络游戏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较为稳定、成熟的发展阶段,并且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2.1游戏开发商

游戏软件开发商是游戏产品开发的主体,是游戏知识产权的拥有者。通过将知识产权的部分权益出让给运营商获得丰厚的版税收入,在产业链中处于主动地位。目前国内网络游戏软件大多是从韩国引进,最高时超过了总市场份额的90%。

2.2游戏运营商

从产业链结构中可以明显看出,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处于中心位置的是游戏运营商。因为它不但是连接客户的唯一途径,同时也是各种利益集团通向客户的“路由器网络”,游戏需要不间断提供服务,运营商就成了这个产业链的中心。作为产业链的“链主”,所有环节都和它发生互动关系,它需要直接面向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游戏开发商、游戏分销商和最终玩家等。然而由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运营商的发展要受上游开发商制约。

2.3游戏软件分销商

游戏分销商主要负责游戏销售。包括连锁软件店、电子商城、门户网站、报刊亭、网吧等。其中网吧主要负责游戏充值卡销售、向游戏玩家提供服务、配合游戏运营商的地面推广等。目前,网吧已经成为消费网络游戏产品最集中的场所,与游戏产业的结合度日益紧密。

3我国网络游戏产业赢利模式分析

3.1我国当前网络游戏运营商主要赢利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1)计费卡收入。

这是我国网游市场最传统的一种赢利模式,一般分为点卡和包时卡两种。点卡是玩家购买游戏点数,然后将点数按一定比例转换成在线游戏时间来进行消费。特点是利润大,但玩家容易流失。包时卡是玩家一次性购买一个时段,在该时段中可以不限时地进行消费,它可以确保商家收入稳定,玩家不易流失,但利润增长空间小。

(2)增值服务。

①是当前最为主要的赢利模式。随着盛大的转型,角色扮演类游戏的赢利模式由最初的点卡计费逐步向“免费游戏+虚拟物品交易”转型。免费运营的方式,目前在韩国等一些网络游戏较为发达的国家已经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在我国越来越多的游戏运营商也开始采取免费的方式进行游戏运营。这种盈利模式的优势在于,它主要依靠优质客户获得收入。所谓“免费”并非完全免费,网游运营商不过是将其主要收费模式从“购买游戏时间”变为“购买游戏虚拟物品”,靠增值服务收费。免费网游的运营商所要做的便是通过消除价格门槛,提供一个最大程度聚拢人气的平台。由于游戏厂商把出售虚拟道具视为主要盈利手段,因此玩家如果不购买道具,便很难享受到游戏的乐趣,玩家对游戏中消耗品的不节制消费就成为了游戏的主要利润来源。

②然而免费网游这种模式弊端也日益显现。首先是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之下,游戏开发商和运营商会变得越来越

短视,为了抢占市场,纷纷压缩游戏开发时间,导致游戏老化程度加速和产品趋同,一旦玩家消费从“非理性”向“理性”回归之后,产业的整体赢利能力将受到重大打击。其次厂商在游戏设计中会倾向收费玩家,这些玩家不需要付出任何游戏劳动就能购买到虚拟财产,将会破坏虚拟游戏的平衡性,导致玩家的流失,游戏市场生命周期的缩短。最后在免费网络游戏里,所有行为都是围绕着升级和金钱,在这种氛围主导下的游戏里,是与非已经没有界限。例如目前市面上流行的网络游戏《征途》,就是营造出一个恶意PK的环境,鼓励玩家肆意杀人和抢劫生财。

(3)会员收入。

收费用户通过支付一定的会费,可以获得运营商提供的特定增值服务。但单纯依靠会员制度的赢利模式不仅单调,而且由于经过分销渠道、市场宣传、费用等数次截流,实际利润率并不高。

(4)合作分成。

与电信部门合作,将游戏服务费与电信的互联网接入费(上网费)捆绑在一起,与电信达成接入费分成协议,但对运营商的用户规模提出了要求。

3.2网络游戏运营商赢利模式的创新

伴随着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的不断发展,既有的赢利模式已暴露出不少缺陷,我国网络游戏运营商需要不断摸索,从当前的产业链结构和发展趋势出发,寻求多样化的赢利模式。

(1)植入式广告。

植入式广告是依托游戏本身娱乐本性带来的黏性和互动性,结合游戏产品文化背景和内容的独特性以及相应的游戏道具、场景或者任务而制定的广告形式。植入式广告具有目标受众明确、准确度高的特点:我国游戏玩家数量庞大,主要集中在16-30年龄段,他们追求时尚,勇于尝试新的事物,具有巨大的消费能力。同时植入式广告还不受时空限制,送达率高:一款成功的网络游戏,每时每刻都有数以万计的玩家进入,吸引大量的注意力和访问量,并且植入式广告跳出传统广告直白的诉求模式,以更加隐蔽、积极的方式潜入玩家视野,很容易的冲破玩家对于广告的心理防线。在美国、日本等国家,植入式广告收入占游戏产业整体收入的35%左右,而我国还不到3%,反映了植入式广告巨大的市场潜力。

(2)开发游戏周边产品。

游戏周边产品通常指游戏版权所有者开发的或者通过相关授权开发的与游戏内容有关的实物表现形式。游戏周边产品的开发不但能够为游戏运营商商带来额外的市场价值,还能对玩家参与网络游戏起到促进作用,提高玩家的经济转换成本,所谓相得益彰。通过向制造业、传媒、动漫等相关产业延伸可以使企业的核心资产产生利润乘数效应,诞生多个利润增长点。按国际通行标准,一个成熟游戏周边市场的产值应该是游戏业本身产值的8-9倍,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游戏周边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过也正表明了游戏周边产品市场存在巨大的利润空间。

4结语

网络运营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移动运营商;用户接入量;每用户平均收益值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latest global mobile virtual network operator (MVNO) footprint is introduced. By dividing MVNOs into region and classification, e.g., discount, telecom, retail, media/entertainment, business/migrant, roaming and M2M, the landscape of each segment is described. MVNOs and traditional operators do not have a strictly competitive relationship, and the prosperity of virtual operators is driving the growth of traditional operators.

Key words: MVNO; MNO; connection volume; average revenue peruser (ARPU) value

截至2014年底,全球移动运营商(MNO)共托管了992家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MVNO)及运营商旗下260家子品牌公司。根据GSMA Intelligence数据报道,这代表相比2012年全球移动运营商托管的总移动服务供应商数量从1 036个增长到了1 252个。研究表明,全球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在成熟市场中继续保持旺盛的发展态势,且渗透率(基于连接数)已超过100%。全球2/3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来自于欧洲(585家),随后的是亚洲(129家)和美国(107家)。对比之下,非洲市场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还是属于婴儿期。该地区目前只有8家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

GSMA Intelligence协会将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划分成8个种类,它们分别是:折扣、电信、媒体/娱乐、零售、商务、迁移、漫游和机器对机器(M2M)服务。在2012年,“折扣”和“电信”类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是市场上最普遍存在的类型。其占比为46%,而另外19%来自相邻的行业(如零售商、银行、电视/媒体组织),余下的34%聚焦于商务、迁移、漫游和M2M。随着运营商持续与知名品牌跨越电信业、媒体/娱乐和零售的合作,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已经有了相当数量的用户连接规模。维珍移动,一家从固定宽带和数字电视发展起来的英国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PosteMobile,一家意大利以邮递业务起家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截至2013年底,两者都有近300万的用户连接数。挪威和瑞士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数量分别为17家和16家,德国有122家虚拟网络运营商。从欧洲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的每用户平均收益(ARPU)效果分析,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的数量与该国家的ARPU值存在相关性。

1 虚拟运营商的分类

虚拟运营商可以按多个维度进行分类,本文主要介绍按区域和目录类型划分的虚拟运营商发展情况。

1.1 区域划分

2012年,当时全球57个国家有812个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两年来这个数量增长了16%,共涉及69个国家。其中发展最显著的市场在巴西和土耳其,因为在这两个国家,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可以申请临时牌照。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推出的数量在2011年和2012年间下降了20%,直到2013年才恢复增长(注:分析只包括那些已经证实推出日期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占总量的2/3左右)。

虽然欧洲地区的MNVO数量占全球的份额在2013年和2014年间从65%下降至61%,但是大多数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仍然位于欧洲。截至2014年5月底,美国地区的虚拟运营商数量显著增长49%至128家,占全球虚拟运营商的14%。同时期,亚洲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数量也提高到79家(占全球虚拟运营商的8%),而大洋洲仍然保持在53家(占全球虚拟运营商的6%)。非洲的虚拟运营商数量则从4家发展到了8家。额外的区域,即那些没有地理边界且目标客户群体为移动漫游和无特定市场的虚拟运营商。这些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占全球10%份额,并自2012年以来数量没有变化。区域多元化虽然略有增加,但是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仍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截至2014年5月底,排名前10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市场是德国122家、美国96家、英国76家、荷兰56家、法国51家、澳大利亚43家、丹麦43家、西班牙32家、波兰28家和比利时24家。在欧洲,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仍然主要集中在北部和西部的一些区域。德国、英国、荷兰、法国的集合占一半以上。相比之下,全球有12个市场只有一个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它们分别是阿根廷、白俄罗斯、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塞浦路斯、关岛、斐济、冰岛、印度、拉脱维亚卢森堡。

有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的国家仍然有限――只有不到世界三分之一的国家有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主要原因在于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牌照的发放。有许可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主要适用于饱和的移动市场。在这些市场,运营商寻求创新的方式来吸引新顾客。在早期的69个国家中,相比全球平均水平的98%,托管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平均普及率为129%。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在欧洲有较大的优势。因为该地区具有最高的地区普及率(141%)及较早支持并建立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的缘故。然而,随着中国和巴西等一些国家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的增加,预计欧洲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市场所占的大份额比率将会在未来几年逐步减少。

1.2 目录划分

GSMA Intelligence已确定8个不同类别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即折扣、电信、媒体/娱乐、迁移、零售、商业、漫游和M2M。8个类别定义分别如下:

・折扣:以低成本服务为主旨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

・电信:提供一系列电信服务如固话及宽带互联网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

・媒体/娱乐:关联媒体和娱乐行业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

・迁移:主要提供国际语音服务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

・零售:与消费零售业相关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

・商务:主要为目标商务客户服务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

・漫游:通常针对国际旅行者,以多个国家MNO的漫游协议为基础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

・M2M:支持(嵌入式)机器对机器服务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

此外还有一种跨所有上述8个类别的类别――仅数据(通过数据卡、加密狗或嵌入式设备提供数据服务,但不提供蜂窝语音服务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

2012年,折扣是最突出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商业模式,占全球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的1/4采用此模式。接着是占21%的电信类型。而邻近行业的分类,如零售,银行和媒体机构则占19%。剩下的34%为迁移、M2M和漫游。自2012年以来,8种类型中商业和媒体/娱乐增长基本持平,其他类型都出现了两位数增长。在这些类别中最高增长比例的是漫游(32%),其次是M2M(26%)、零售(24%)和折扣(22%)。同时,通过加密狗、便携本和嵌入式设备等方式仅提供数据服务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跨所有上述8类别)增加了34%到102家,占市场11%。

2 MVNO的用户接入数量

需要重点指出的是:虽然媒体和零售类别分别只占全球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总数的8%和11%,但从用户连接数量上看两者的占比却非常大。媒体/娱乐业的维珍移动截至2013年底在英国本土的连接用户数为300万。在零售分类中,意大利的PosteMobile和COOPVoce拥有用户连接数分别为284万和48.5万。而法国的La Poste则有94.3万的连接数。因此,这些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均拥有前10的用户连接数。同时,电信和折扣类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占了前20位的一半。这些类别中也包括虚拟运营商集团,如德国的Freenet和Drillisch电信。这两家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由多个移动运营商托管,报告的连接数分别为1 329万和194万。

如上所述,商务和漫游类是瞄准机会市场的分类,并不列入前20之中。M2M分类属于专业范畴,其中的一个大玩家,Numerex,具有排名第3的连接数。Numerex研发了一些包括安全、政府、卫生、能源、金融服务和运输领域的M2M产品和服务。因此需要相应访问移动网络的能力。前20中迁移类的代表为德国的Turkcell和意大利的每日电讯。Turkcell的目标在德国本土,连接数据为40万。而每日电讯服务超过50万的用户,其中一半为居住在意大利的中国人(总计24.9万),这些人使用每日电讯的语音电话打给中国和香港。

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的角色有助于运营商提升用户连接数量。发展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对移动运营商来说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战略。基于2个原因:(1)移动运营商可以利用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的不同品牌获得更多的客户,以维持或增加成熟市场中移动运营商的市场份额。(2)通过出租自己的网络拓展业务细分,并产生额外的收入。例如,智利的Nextel公司最近在智利宣布打算推出一个预付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此举措使Nextel公司更具竞争力。该运营商的总裁,Estanislao解释说,“当前商业模式的重点在于聚焦高价值客户和当前的成本结构以确保高水平的服务质量、频谱容量和售后服务。这是一种盈利微薄的预付费市场。如果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的监管获得批准,公司有意作为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提供预付费服务同时继续经营自己的网络服务合同”。GSMA Intelligence已确定4个指标性的市场以展示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在推动运营商的用户连接数量增长方面的作用以及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模式受到的限制。

3 MVNO ARPU值影响的

研究

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对许多运营商富有吸引力。他们也越来越被国家监管机构看作是一种引入更大竞争市场而无需大规模结构调整的工具。早期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牌照导致了我们今天在欧洲看到的高水平竞争。试图复制这种情况的国家包括中国和巴西。

巴西主要是由四大控制了98%市场的运营商统治。尽管监管机构Anatel允许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在2010年开始运营,到目前为止也仅有3家活跃的虚拟运营商:Anaconda Travel SIM、Datora电信和Porto Seguro。最近,Anatel为增加竞争已经修改了规则。其中一项新的规定将要求移动运营商明确在他们的网站上公布其向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收取的批发价格。

高比例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集中于“折扣”的分类。它们的存在能够对市场的价格和ARPU值带来显著影响。图1显示了欧洲北部、西部和南部这些成熟市场目前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数量与地区ARPU值之间的相关性。

其他因素也影响收入,2013年底挪威的ARPU值为44.76美元,瑞士为43.50美元。两地区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数量分别为17和16家。前两者的ARPU值是德国的两倍(18.66美元),但德国地区有122家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

从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数量上看,德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市场。其领先作用已经存在于市场相当长一段时间,其平均ARPU值还在继续下降。2014年4月份,E-PLUS公司与WhatsApp公司签署了一份合同,旨在有效地在德国地区服务于WhatsApp应用。E-PLUS负责销售以WhatsApp冠名的预付费SIM卡。即使客户没有足够的数据流量,他们使用该卡也可以无限制地访问WhatsApp。SIM卡的基本包为10欧元(或14美元)。但是支付额外的10欧元可以获得600积分,每积分可以兑换1 MB的数据流量、1 min语音或一条短信。据报道该地区90%的智能手机都安装了WhatsApp。这给E-PLUS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从竞争对手――运营商那挖掘顾客,同时帮助WhatsApp自身建立电信部门。

4 MVNO的演变

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市场的发展一直受到欧洲监管机构的鼓励。最近已经有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被直接用作监管工具的例子。欧洲委员会(EC)希望利用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作为工具来维持市场竞争,如在运营商并购批准之前运用相关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接入条件可作为判断依据。在爱尔兰O2(Telefonica)合并之前,运营商按承诺应该出售高达30%合并公司的网络容量给两家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为了收购德国E-PLUS获得欧盟EC的批准,Telefonica也同意类似的条件:可能会在德国建立3个新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

随着市场的成熟,其他国家的监管机构对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也越来越受欢迎,如在中国,虚拟运营商牌照首次授予于2014年并且年底总数超过40家。然而,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对整体市场的影响仍然可以忽略不计。

在中国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市场大的进展是获得虚拟运营商牌照的企业名单,包括互联网的运营商如百度、阿里巴巴和手机厂商小米,以及联想和富士康。不过这些公司将如何利用其牌照仍有待观察。在每一种情况下,他们会看到一个虚拟运营商与他们的核心业务垂直整合的潜在利益以及整体移动客户生态系统发挥的更大作用。再比如,在欧洲已经看到第三方生态系统的运营商进入了虚拟运营商市场。WhatsApp在德国推出预付E-PLUS(合并O2之后)网络服务。被消费者视为运营商品牌可以给WhatsApp带来更大的杠杆:推出语音业务可进一步的创收。

报告显示,谷歌也了解到虚拟运营商整合的潜在利益并计划在美国推出基于Sprint和T-Mobile的网络服务。美国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市场拥挤,不产生高水平的ARPU值。因此任何这样的举措可能是一个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谷歌把在固定宽带和Wi-Fi基础设施的补充投资作为驱动其互联网应用使用量的最终目标。整合谷歌的全球业务和客户基础,该公司可能会对移动运营商的业务造成相当大的破坏。参考这种模式,其他大型生态系统运营商也会给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市场带来非对称业务模型的可能性。

5 结束语

至2014年年底,在全球范围内运作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数量上升到了近千家。由于监管政策不断鼓励提升运营商竞争力和激发非传统电信领域运营商的兴致。众多的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和设备制造商逐步地加入了虚拟运营商市场。

网络运营商范文第3篇

“运营商需要打造高效、低成本的传输网络,并提供创新的增值业务。”上海贝尔副总裁刘永春给出了这样的答案。面对如此重要的挑战,运营商需要建设一张高效能网络(High Leverage Network,HLN),以经济、有效地持续拓展接入和承载网络带宽,同时提供可感知的、具有服务质量保障和流量优化的内嵌业务和应用。

高效能网络需要具备哪些要素?上海贝尔的理解是这样的: 完全融合的下一代智能、全IP多业务网络构架,可在无线和固网宽带、IP和光传送领域更高效、更低成本传送和分发业务,并可帮助网络提供商采用全新的商务模式从自有网络中获取额外价值,同时协助其持续投资自有网络来满足未来需求。

高效能网络可以帮助电信运营商为住宅、商业和移动用户提供自有的、差异化的业务组合,包括先进的业务、有吸引力的内容和个性化的服务,也能提供业务的无缝融合,并大大提高最终用户的业务体验。它可以创新性地实现固网和移动宽带接入带宽按需分配、支持融合和优化业务感知的IP基础和高扩展性、可靠性的光传送网络。

除了提供更高效、更低成本网络构架外,高效能网络还可以带来如下好处: 一个简单、融合的多业务网络能够利用以太网和IP网络的能力和公共性,结合业务感知和成本,高效地创建和分发动态、弹性的个性化业务; 基于固定和移动网络的统一融合接入提供可升级的动态带宽调整,结合融合的汇聚层面降低成本; 通过交叉自动控制的IP和光域的融合能够极大地提高运营效率并降低成本和节能减排; 通过动态策略管理、IMS和MME能够提供无缝、透明的融合业务。

“高效能网络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你的网络不能够实现高效能,就是只建了一个管道。运营商第一要保证自身的互联网带宽不能太差了,太差的话用户就用别的运营商带宽去了; 第二要做自己的业务,利用好自己的网络,这样才能稳得住。”刘永春表示。

网络运营商范文第4篇

目前,国内外运营商已在着手思考如何引入SDN/NFV来增加网络的开放性和通用性,而更大的目的在于通过技术的革新应对业务竞争所带来的压力。尽管SDN/NFV的大规模商业部署要到2015年才能开始,但设备供应商的布局和竞争已经开始。

需要NFV远远不够

借助NFV技术,基于标准的,成本低廉的IT设备实现原来路由器、交换机、负载均衡等设备所担负的网络功能,将帮助运营商大大降低投资成本。运营商能够按需添加和控制虚拟设备,通过开放的API,给他的客户提供差异化的应用和服务,而且开发周期不需要受到硬件产品供应商开发周期的牵绊。博科北亚区运营商业务与战略业务关系部门总监刘韦成表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和云服务提供商与博科讨论,如何让NFV成为他们整体策略的一部分。所以他们要的不仅仅是NFV,而是管理和配置的整套系统,这正是博科Vyatta开放网络平台所能做到的。”

据了解,Vyatta开放网络平台是博科长期战略的第一阶段,为云和电信运营商提供开放式的模块化网络平台。该平台支持增建应用云和用户云,是业内第一次实现这个开放式战略。

在这一平台中,SDN结构服务和功能编排,可包容各种SDN控制器和OpenStack。目前支持OpenDaylight的SDN控制器,功能编排支持OpenStack Neutron/DNRM,DNRM是博科在OpenStack的标准。

对于NFV,博科的立场很鲜明。在之前以硬件为主的市场,博科并没有太多包袱,能够从容的在NFV市场给开放更多可能性。

刘韦成用“博科的赌注很精确”来描述博科面对NFV的态度。而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在NFV领域,博科拥有足够与其他厂商竞争的资本,刘韦成将他们称为“SDN智囊团”,OpenDayLight技术委员会主席David Meyer就是其中的一员。

据介绍,目前Vyatta的下载量已经超过130万,服务的运营商超过40家。

赋予企业开放性和灵活性

目前,博科开放网络平台攻坚的市场是运营商,是云提供商,未来,博科的服务将延展至更广阔的企业客户服务市场。刘韦成提到,“Vyatta在古印度语中的含义是开放,目前Vyatta已经能做到vRouter、vADX、vVPN、vFW等,但将API开放给其他合作伙伴,让更多的功能融入到NFV连接服务中,这个是更重要的。在SDN结构服务层,我们100%拥抱OpenDaylight,因为它是开源的,只要底层网络设备支持它,就能够作为开放网络平台的控制枢纽;对于功能编排,开放网络平台支持OpenStack。”

对于开放网络平台的选择,博科认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刘韦成表示,“有的运营商希望通过开放网络平台一步到位,而有的需要得到更多的开放API,包括控制器的和NFV连接服务的。但总体来看不论选择怎样的运营指标,他们都会考虑灵活敏捷的提供配置服务给最终的企业客户,而且是稳定的、可弹性扩容,安全的。

网络运营商范文第5篇

EMS系统NetNumen U31具备完善的网络设备管理功能,包括配置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性能管理等,是运营商整个网络运维管理系统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PON网络升级的过程中,不论是EPON向10G EPON的升级,还是GPON向10G GPON的升级,NetNumen U31系统均能够助力运营商实现网络设备的平滑升级、业务放装的高效实施,以及运维支撑系统的兼容运行。

业务数据割接和版本批量升级功能

为了提升最终用户的带宽,运营商需要新建局端10G EPON或10G GPON OLT设备,或者在已开通PON OLT设备上通过升级设备版本并增加或更换10G EPON单板、10G GPON单板或Combo PON单板来实现。

在网络升级的过程中,NetNumen U31系统提供强大的业务数据割接功能,能够实现局端OLT设备上原有PON数据的割接,包括支持多个PON口ONU数据割接到一个PON口(N∶1),支持一个PON口的全部或者部分ONU数据割接到另外一个PON口(1∶1) ,支持跨局端OLT设备的数据割接等,从而实现设备的平滑升级、完全兼容老的用户和数据。在数据割接过程中,NetNumen U31系统还提供数据备份功能,并且提供自动检查工具实现对数据割接前后的用户业务数据和运行状态的检查,给出检查报告,使得运营商完全掌控整个割接过程。

对于终端ONU设备,NetNumen U31系统也提供了强大的版本批量升级功能,从而大批量地完成终端设备的版本升级,快速实现用户带宽提升。

Zero-Touch全业务

运营商的用户开通业务涉及整个复杂的BOSS系统、EMS及PON设备,其中EMS系统在其中起到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中兴通讯基于对BOSS系统的深入理解和对运营商业务诉求的充分认识,在NetNumen U31系统和PON设备系统的方案设计上,特别是针对EPON网络向10G EPON升级以及GPON网络向10G GPON升级方面,我们保持系统及接口的兼容性和稳定性,与BOSS系统和谐共存、快速融合,助力运营商打造Zero-Touch全业务自动开通流程,实现高效业务放装及业务升级。

由如图所示我们看到,从用户业务受理,到现场用户业务开通的端到端流程中,将能够实现资源数据的自动配置、服务开通订单的自动流转、网络设备的自动激活、现场施工工单的自动派发、Zero-Touch全业务自动开通的全流程自动化运作。

中兴通讯NetNumen U31系统和PON设备系统的兼容性设计方案,将实现运营商PON业务的Zero-Touch全业务自动开通,简化现场放装,大幅度提升用户业务开通效率。营业厅在受理用户业务时,CRM系统通过用户地址自动确认网络资源后受理用户业务,并生成用户业务开通订单到服务开通系统。服务开通系统通知资源管理系统做资源自动配置。资源管理系统对用户订单自动分配和占用PON单板、端口等相应资源,并将数据传递给服务开通系统。然后,服务开通系统下发激活工单给自动激活系统。自动激活系统做业务拆分后,对不同管理系统做业务配置自动激活,网络侧的配置下发给网络管理系统NetNumen U31,用户业务配置下发给终端管理系统。完成相关业务数据配置后,服务开通系统下发施工工单给施工调度系统。最后,现场装维人员接到工单后,现场安装终端设备,现场业务零配置,ONU即插即用,OLT根据ONU终端类型自动适应业务通道,实现业务即开即通。装维人员仅需一次上门服务,高效放装,提升用户装机满意度。

无缝衔接OSS运维支撑系统

在PON网络升级过程中,中兴通讯NetNumen U31系统和PON设备的方案设计充分考虑现网业务应用情况,做到充分兼容现网设备及应用系统,无缝衔接OSS运维支撑系统,实现全网络的业务运维排障、设备告警监控以及设备性能监控等功能。

在EPON网络中,NetNumen U31系统完全兼容实现对EPON设备和10G EPON设备的业务运维排障、设备告警监控以及设备性能监控。NetNumen U31系统能够完全实现网络中EPON设备和10G EPON设备的告警统一监控,并且通过相同的北向接口上报给运营商OSS系统,由OSS运维排障系统统一进行故障派单处理。EPON设备和10G EPON设备的性能监控在NetNumen U31系统中也是统一呈现,包括光模块性能参数、端口流量性能参数等等,同时,NetNumen U31系统也可以通过统一的北向接口把设备的相关性能指标上报给OSS系统,助力运营商完成整个网络的业务运维管理。

在GPON网络中,中兴通讯采用Combo PON技术来同时承载GPON和10G GPON终端用户业务,实现GPON向10G GPON网络升级时的业务兼容和设备平滑升级,同时NetNumen U31系统结合Combo PON技术也实现了对全网络设备的统一运维和监控,从而无缝衔接运营商OSS运维系统。Combo PON技术在应用中,一方面使得OLT设备具备GPON和XGPON ONU终端的自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也允许运营商在发放用户业务时主动选择配置ONU的类型为GPON或XGPON,当用户侧ONU上线类型与系统配置类型不一致时,OLT设备将给出告警,NetNumen U31系统在接收到告警后,一方面可以通过声光电、短信等方式提醒运维人员进行故障处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统一的北向接口发送告警给OSS运维排障系统,指派运维人员进行必要的干预处理。

同时,在设备告警监控中,NetNumen U31系统充分考虑Combo PON单板同一物理端口的GPON和XGPON等多个波长通道情况,针对其PON端口关断等故障将监控多个波长通道LOS告警以及1个物理端口LOS告警,清晰呈现故障,并由NetNumen U31系统统一的北向接口发送告警给OSS运维排障系统进行相应的故障处理,实现升级后的PON网络统一智能化运维保障,提升网络运维效率。

另外,在设备性能监控方面,NetNumen U31系统针对Combo PON单板,提供端口的GPON和XGPON等多个波长通道的光功率、带宽利用率等性能测量参数,实现对升级后的PON网络设备各项性能指标的监控,助力运营商完成故障预警、业务拓展等网络运维功能,无缝衔接OSS业务运维支撑系统。

网络运营商范文第6篇

但是在随后的一年时间之内,3G用户的增长情况并不理想。3G应用发展不成熟、套餐收费过高、消费者消费习惯尚未形成等因素都限制了3G用户的增长。而手机视频相对于其他业务种类,对无线宽带的要求更高,而且更加消耗流量,用户增长更加不容乐观。

随着智能手机价格大幅下调,智能手机的销量迅速上升,据易观国际的统计数字,2011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销量的市场占有率已经逼近30%,也就是说在新增的手机用户中,有接近三分之一的用户选择智能手机。而且电信运营商为了普及3G,下调了3G套餐的最低额度,3G网络也更加成熟,这些都为手机视频业务的爆发积聚了条件。

根据工信部近期的报告,我国手机视频用户数量超过3500万,已经初具规模。不过电信运营商在手机视频业务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并不理想,艾瑞咨询的《2010年中国手机视频用户行为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手机视频用户经常访问的手机视频网站类型中,选择“综合视频网站”的用户占比为76.2%,用户比重最大;选择“门户类视频网站”的用户比重为43.6%,排在第二位;“网络电视台”的占比为30.4%;选择“电信运营商的手机视频服务”的用户占比最小,仅为12.1%。

优酷、土豆、酷6、新浪视频、搜狐视频等视频网站在消费者中间已经形成了比较大的品牌影响力,而电信运营商的视频产品却尚未形成多高的用户认知,而且电信运营商的手机视频服务更多地选择与视频网站合作,例如激动网、土豆网和优酷网等均是电信运营商内容合作伙伴。

不过这种局面正在发生改变。7月15日,中国电信天翼视讯网站开始试运营,不同于传统的合作模式的是,这家网站上所有的视频全是购买而来,拥有独立的版权授权。依靠原来在互联星空平台上积累的大量内容合作伙伴和视频业务运营经验,中国电信力争三年内将视讯业务规模进入行业前列。

更早时间,中国移动的互联网视频门户移动视频也已悄然上线。中国联通也在近日与优酷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出国内首个移动视频UGC平通视频分享平台。

电信运营商的相继发力搅动视频业“一池春水”,国内视频业发展呈现变局。

三网融合的必然

2010年通过的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将音视频节目的播控权交给广电独家拥有,电信运营商则成为技术“传声筒”,负责视频数据的传输。不过电信运营商还争取到部分视频节目的制作权。

近期,工信部官方网站透露,在工信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上,工信部党组书记、部长苗圩强调“尽快发放电信、广电双向进入业务经营许可证,制定下一步试点范围扩大到省会城市的工作方案。”这意味着三网融合的进程可能会加快。

三网融合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广电、电信的双向进入,广电可以发展宽带业务,电信运营商也可以经营IPTV、手机电视等视频类业务。电信运营商在视频业务上的集体发力,可能与政策的新动向相关。

三网融合迈不过视频这道坎。电视、电脑和手机三屏之上,视频都是最主要的应用之一、而电信运营商在视频业务上拥有多重优势。

目前视频业务最主要的费用来自于宽带和版权,而电信运营商在互联网接入和宽带服务上具有天然的优势,这可以帮助电信运营商降低视频业务的经营成本。

而且电信运营商有超过9亿的手机用户,即使其视频业务可以获得九分之一的用户,其规模也达到了1亿,这样的用户规模足够发展网络广告、收费视频、版权分销等多种业务模式。

电信运营商还有便捷的收费渠道。话费支付简单方便,可以覆盖高达数亿的用户人群,这比利用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工具要便捷得多,也更加安全。

更别说电信运营商本身强大的资金实力和技术能力,它们以前在互联网业务领域拥有深厚的积累,在整个产业链中拥有终端、应用、渠道等多方面的优势,所缺乏的只是内容资源。而这个缺陷可以通过购买版权或者自制内容加以填补。

正是意识到自身的优势,电信运营商一直试图在视频业务领域分一杯羹,例如之前极力推进的IPTV和手机电视等业务。只是受限于体制因素,三网融合的步伐一直非常迟缓,而电信运营商又无法获得政策支持,其视频业务才迟迟未能形成规模。一旦政策的藩篱得以取消,电信运营商有强大的实力成为视频领域的“黑马”。

多方角力

视频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整个行业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但是仍然没有脱离“跑马圈地”的阶段,包括优酷、土豆在内的众多视频网站尚未实现盈利,还在烧钱购买版权等内容资源,争夺用户。

越来越多的“角色”加入到阵营之中,有线运营商、电视台、电视厂商都成为视频领域强有力的竞争者。有线运营商在北京市、上海市、苏州市、济南市、杭州市、金华市、新疆等20多个省市通过免费赠送机顶盒、业务捆绑等多种方式发展本地高清双向业务,以“高清”为主要诉求点,掀起高清电视发展的小高潮。

广电旗下的各大电视台也纷纷争抢视频蛋糕,2009年底CNTV实现开播,2011年8月25日,由深圳、苏州、柳州广播电视台等全国19家媒体组成的“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举行开播仪式,“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柳州台”作为首批成员台也同步正式开播。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罗建辉表示,鼓励有条件的电视台创办网络电视台,鼓励传统媒体进入新媒体。

与此同时,广电还利用自身手中的视频节目播控权,对其他的视频厂商进行打压。国家广电总局近期下发了《关于严禁通过互联网经机顶盒向电视机终端提供视听节目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视频网站立即开展自查整改,自行关闭互联网电视平台,停止一切销售、宣传活动。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是为了限制智能电视的发展。

而广电限制的对象――电视生产厂商,也是视频领域的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在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潮流兴起之后,传统的电视厂商找到了提高电视产品附加值,扩大扩大收入来源的渠道,这对于利润日益摊薄的国内电视产业无疑是利好的消息。而广电从自身利益出发,携监管之名限制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的发展,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遭到很多非议。

从电信运营商的角度来说,视频固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机会,而且随着三网融合的逐渐推进,电信运营商的获益会更加明显。但是从整个视频业务发展的整体来看,其承担的责任也是显而易见的。目前国内宽带成本居高不下,与电信运营商的宽带垄断直接相关。而电信运营商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造成的国内宽带服务南北分割的局面,更是大幅增加了视频网站的运行成本。解决通信网络的“互联互通”问题虽然是一个老话题,但是在今天视频业务面临十字路口、三网融合推进力度日益加大的今天,电信运营商应该拿出一些更加实际的行动了。

网络运营商范文第7篇

【关键词】网络;核算;财务管理

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用当期收入减去当期成本费用,就得出当期利润,是会计核算企业损益的常用方法。但作为网络运营这个相对特殊且热门的行业来说,不论是运用会计核算还是财务管理的方法来核算与分析它的损益,都有相当的难度。因为网络运营商的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份额极大,而且折旧与摊销占成本费用的比例也极其惊人,再加之其新型业务种类繁多,给损益核算及财务分析带来极大的不便。

一、网络运营成本的特点

1、网络运营的基础投入巨大。

由于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其重装备,大投入,缓回收的投资特性。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和相关的政策规定,各地的基础建设发展,城市的数字化发展,网络整合策略等,进一步加大了网络运营商在基础投入这个版块的资金占用。网络运营商的主要成本是建网、升级、维护等费用,一个地区的网络建好后,其主要成本也就基本固定下来了。总前端,干网,专线的建设,机房设备的投入都会花费巨大的成本支出,而这些投入在会计核算中绝大多数会作为固定资产体现在账面上,而在以后的会计期间内,通过折旧与分摊计入到相应的项目成本中。相对于其固定资产投入,后期的每增加一个客户所要支出的终端安装费等边际成本非常低。

2、网络资源的建设特性。

网络建设往往需要余留相当的空间,如机房、干网的建设,需要考虑以后若干年的发展;管道、杆路的施工必须考虑下次开挖铺设的可能性,所以在基础建设中不得不着眼长期的后续发展,在当期投入较大资源,减少以后的施工投入。特别是一些重要区域网络建设,哪怕当期需求很小,但是考虑到该区域日后的发展,施工机会和建设成本等因素,企业必须在当期进行网络布局,这种储备资源的施工建设方式在网络建设中极为普遍。那么回到会计核算中,这些建设固定资产的成本费用,全都反应在了固定资产明细账上,按照一定的年限标准进行了折旧与分摊,计入了运营商后期的运营成本。

3、网络资源的固有特性。

在网络中,设备与网络的装机容量与实际容量还有一定的区别,如带宽,如果100GB的带宽,在客户流量交换达到70%的时候,网络就难以承受了,运营商为了客户的体验度,网络的健康运行,所以正常的实际用量往往需要较大的设计容量做支撑。而相应的网络资源投入,也会有所加大。特别是担负某些特殊任务的网络,为了达到100%的通畅,设计施工的保险系数更高。在会计核算中,不会有设计与实际成本的区别,网络建设的所有成本会在账面上显示为固定资产价值。

4、业务繁杂,不利于核算。

资源共用度高给成本核算和产品定价带来困难。由于运营商所有的业务运作都是基于同一网络平台,不同业务存在共用设备、人员及其他资源情况。由于企业产品种类多、变动频繁,新业务的推出与老业务的关闭时有发生,给企业精细化的成本核算带来很大的难度。

二、传统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之间的矛盾

在网络运营管理中,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成本管理方式重视事前、事中、事后控制这些环节,经过严格的内部分工与管控,做到节能降耗控制成本的目的。但是高清,互动,各类数据业务均在网络上运行,那么成本到底该怎么计算呢?此时核算的方法是关键。例如:某网络运营公司完成了整个网络建设从总前端到终端客户,成本是1个亿,目前为200万用户提供数字电视业务服务,假设网络综合折旧率为10年,每年收入2000千万。按照会计核算,年利润是2000-10000/10=1000万元。如果后期,该网络又增加了其他增值业务,仍然为200万客户服务,每年能带来1000万元的收入,但需要另外增加相应的建设成本100万,同时利用原已有网络,那么会计核算原有业务与增值业务时,每年总成本是10000/10+100/10=1010万元,年利润是2000+1000-1010=2990万元。而进一步区分数字电视业务与增值业务成本时,必然用分摊费用的方法。在这里且不说分摊率的科学性,首先,这个当期总成本1010万元,对于管理决策就存在问题,那么数字电视业务与增值业务的分摊也就不能避免的产生了误差。因为网络的建设与投入具有非常明显的前瞻性,其设备通道的预留空间很大,而这些空间资源都是巨大的资金投入所造就的。那么所有的现有业务,必然承担了网络建设的将来成本。所以,利用这个成本数据分析各个子业务的盈利水平,就出现了问题。由于总成本偏高,各个子业务分摊到的成本数据也将偏高,从而盈利水平被低估。目前,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市场的竞争激烈,网络业务的差异化越来越小,运营商作为经济实体,更多的考虑到投入与产出。但是,会计核算出来的成本,却误导了决策者,偏高的成本,较低的盈利率,及有可能让我们放弃当前的业务,而去寻求其他的项目。

那么我们又用财务管理的方法来分析看看,财务管理在分析先期投入的资产时会视为沉入成本,在后期的计算与分析中不予考虑,为增值业务投入的100万元成本才视为匹配收入的支出。那么增值业务年收入1000万仅匹配每年100/10万元的成本,增值业务一下子成了明星业务,显然不太客观。因为没有先期的投入,增值业务靠这100万元投入,根本无法在网络上运行。如果此时,按照成本加成法定价,那么这个价格将导致无法想象的结果。

所以,在网络业务中应用传统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方法是无法准确定位与分析各个子业务的损益的。为了更科学的分析判断业务的投入与产出,必须将企业性质同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综合考虑。

三、网络运营商如何进行成本核算与分析

1、区别会计核实与财务分析

要准确的核算与分析网络业务的成本,必须根据网络运营成本的特点将运营商当期的损益核算与业务项目的投入产出分割开来。否则企业在进行业务项目分析及分类时,完全可能把金牛当成瘦狗,这也就是我们在情感上最难接受的,明明是被看好的盈利产品,为什么预算时一算就赢,核算时一做就亏,的原因之一。

在会计核算中,所有的固定资产都要折旧分摊到现有业务中去的全成本核算是符合会计法与税法的,对企业风险快速释放也是有利的,所以用全成本概念计算的成本报表用来判断企业的盈利水平还是有用的。但是,作为判断企业的业务发展,企业的竞争力,以及产品的定价、优化产品结构就必须编制符合企业运营状况的成本分析报表(见图1所示)。

2、重新资产分类

根据网络资产的特色将网络资产分为:(1)预留资产,为保障网络运行必须预留的空间所产生的投入成本部分。(2)闲置资产,目前的产品业务在网络运行中,不占用的网络资源或占用一部分的资源后,还有剩余空间的那一部分。(3)使用资产,当前各项业务占用的网络资源。如:某项网络资产总成本细分为以上三部分,部分因使用而分摊的预留资产与使用资产的合计形成当期网络运行成本,闲置资产与部分未使用而分摊的预留资产形成当期管理成本。运行成本与管理成本之和等于整个企业的总成本。要达到以上分类核算的效果,必须将拥有的网络资产进行标准化管理(见图2所示)。

资产先经过运行和管理成本分类,再进行部门归属的分类,然后是与产品单元对应的分割,形成了多维度的划分,最终为产品单元服务,使其与之匹配对应。

3、产品标准化

由于收入与成本费用的一一对应关系,产品业务要进行标准化梳理。以网络运营商业务为例,如某收费业务价格每月50元,那么这50元的业务一共包括哪些基础业务,哪些增值业务,最终细化到产品单元。各个产品单元是细化得不能再细分的个体,由这些个体自由组合成各种定价不同的外销业务。各个产品单元根据性质不同,分为按照时间计费、流量计费、频点资源占用计费等。各个产品单元的成本是可以按照资产分类明确计量的。共用资源根据其占用的份额分摊,专用资源根据业务,独立对应其成本。为了提升核算及后期分析的精度,在确立成本时,一定要适应产品业务的外销收费标准。由于产品业务变化是多样的有可能分为固定资费和变动资费,成本也要同时配比相应的资源,对应分为静态数据与动态数据。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方式梳理得出收入与成本的对应关系,可以较为科学的反映网络运营这个特殊的行业的投入与产出,让经营者可以评判出各项业务的损益来源。另外,此种核算模式的确立,对项目投资的事前预算也能提供极大的帮助,给企业决策者以及规划设计人员,市场营销人员提供指向性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蒋波.成本管理会计在经营活动中的作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下(总第433期).

[2]李滕飞.国外电网企业成本管理的启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2下(总第435期).

[3]刘洪焘.作业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对比分析[J].财会通讯,20121中.

网络运营商范文第8篇

此前,民资或其他资本进入宽带市场,一般都是取得ISP资格的运营资质,但这没有实质上改变接入市场容易形成垄断的根源。而内蒙古金田科技另辟蹊径,走出一条当时有些超前、但现在来看完全符合政策发展方向的道路。

据金田科技创始人杭勇介绍,金田科技“为新开发商业、住宅楼盘提供通信设施工程建设,然后把这些设施租给三大运营商,运营商只负责发展业务即可,我们负责建设、维护。”由于解决了运营商的建设与维护难题,因此运营商也乐于接受这种租赁网络,然后用发展用户收入与金田分成的模式。

“宽带中国”战略实施一年多,三大运营商在光纤接入的投入和竞争上,却有所放缓,这与成本、实装率、重复建设以及投资向4G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转移最后一公里的建设成本,专心最好服务,是运营商很明确的需求。金田科技定位于宽带接入的网络建设与维护,对运营商实现平等接入。在传统的运营商建设运营模式下,宽带接入遭遇了投资高、实装率差、小区垄断、用户缺少选择权等产业链上下游的难题。而“金田模式”则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这些痛点。

2010年,金田科技承接了呼和浩特万达广场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这是其第一个项目,同时也是内蒙古首个实现多家运营商接入的项目。项目竣工之后,内蒙古建委、通管局领导都曾前来视察,对于这种模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此后,政府的全部公租房项目及建委直管项目均采取并实现了上述模式。

从2010年第一个项目开始,2011年呼市80%的新建楼宇都采用了金田模式。2014年金田科技累计建设运行了200多个项目,覆盖用户20多万人。

金田科技由此也打响了“国内首家用户驻地网运营企业”的品牌,1月30日,金田科技宣布登陆新三板,于12日在新三板挂牌,总股本为3300万股,总资产4457.91万元。

随着民资进入宽带市场政策不断成熟和落定,金田模式也引来了许多追逐和模仿者,目前在呼市就已经出现了几家类似的企业。下一步,杭勇介绍,以通信服务为本,结合前沿科技构建社区化服务平台,为建设智慧化城市服务是金田科技未来的发展方向。

网络运营商范文第9篇

为此,苹果需要成为一家MVNO,即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美国有几十家这样的MVNO,大多数国家也有类似的运营商。MVNO只要向一家更大的手机运营商购买通话分钟和数据,然后以自己的品牌销售服务。

而苹果可以换一种做法。鉴于这家公司规模庞大,以及众多用户可能会购买这种服务方案,苹果可以向所有主要的手机提供商购买通话分钟和数据,确保你在任何地方都有手机信号。

这在美国面临一个障碍:手机使用CDMA和GSM这两种标准。世界上其他大多数国家只使用GSM,而在美国,由于这些相互竞争的标准,苹果只好销售两种不同型号的手机。这意味着,按目前情形来看,信号覆盖仍可能支离破碎;而在美国境外,由于人人使用GSM,覆盖情况会好得多。

比如,我目前住在英国的一个小村庄,一家知名手机提供商提供了很好的覆盖范围。然而,同样的iPhone既能使用CDMA,又能使用GSM,而苹果当然能做出同时支持这两种网络的iPhone。

这么做的好处将显而易见。鉴于苹果公司的庞大规模,该公司所谈下的费率与当前的合约相比颇具竞争力。一旦新款,苹果销售的逐年延展方案有望让用户可以每过一两年就换新的iPhone,继续使用同一服务方案。这有望确保新设备带来更高的销量,用户也更容易更换最新款手机。

而这么做最大的障碍将是手机公司。它们可能不太情愿其商业模式出现这样的变化,但如果它们想节省获取客户方面的资金,那么从长远来看,这对它们来说同样更有利可图。

我在撰写该文时,爆出传闻称谷歌打算成为MVNO。据悉,谷歌将通过Sprint和T-Mobile这两大网络来提供服务,但由于谷歌目前不做智能手机,因而无法提供全面的端到端解决方案。而苹果能够做到这一点。

网络运营商范文第10篇

运营商:蹲点的和玩票的

国内4G的建设和发展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国移动,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在3G的发展中,中国移动其实是落后的,也正因为选择了自主的模式,让联通和电信可以在移动市场上快速地向中国移动靠拢,虽然整体移动用户基数中国移动还是首屈一指,不过在3G的用户群体中,中国移动已经没有什么优势了。尤其当联通和电信都引进了一些高端终端产品后,比如iPhone等。在智能手机越来越被用户接纳的时候,宽带速度成为用户选择网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这时候,谁家的网络更给力,尤其是移动数据传输速度的快慢决定了部分用户的取舍。

因此,我们看到中国移动对4G的布局更积极、更上心,网络的铺设和前期的投入也都是其他两个竞争对手所难以比拟的。如今,三大运营商各获得了一张TD-LTE牌照。目前,中国移动在部分城市进行了友好用户体验活动。

对于中国移动来说,4G来得越快越好。而联通和电信则希望推迟4G的普及,以利用3G优势赢得更多的市场,巩固地位。可以预计的是,在牌照发放之后,中国移动的4G会率先领跑。电信和联通的热情有待观察。电信和联通怎么玩?中国移动无论是放号还是基站配置都走在了前列,唯一的短板或许是手机终端,不过随着牌照的发放,手机制造商的4G终端也会蜂拥而至。

运营商经营多模式是必须的,因为要在信号无法完全覆盖的情况下,进行4G到3G/2G的无缝切换,这样的话,联通和电信在手机终端方面也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了,在同样需要支持TD-LTE的情况下,联通和电信也需要重新配置自己的合作商。3G还承载着他们更多的梦想和机遇,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在早期的发展中,电信和联通都会落后中国移动一个身位,中国移动能在第一时间抢占多少先发机会,也值得玩味和期待。然而,在2014年的2月和3月,电信和联通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4G业务。

设备商:铆足劲儿干一票

2013年,中国移动下半年招标20万TD-LTE基站,合同金额超过200亿元,而2014年,中国移动4G建网的资本开支则会高达500亿元,基站将新建超过40万个。与此同时,中国电信也披露2014年4G建网投资将达到400亿元以上的水平。可见,通信设备制造商在这场4G的大建设中将获得更多的机会。事实上,无论高通还是诺基亚都对中国4G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再加上爱立信以及中国本土的华为、中兴等厂商,4G在中国的上马将给设备制造商带来更多的机会。

预计中国三大运营商在4G基础建设上的投资会过千亿,设备制造商的机会可见一斑。中国移动之前公布的2013年TD-LTE无线主设备招标结果显示,华为、中兴、爱立信、大唐移动、诺西、上海贝尔、烽火通信、新邮通、普天等9家企业中标。中国电信的4G招标结果显示,中兴、华为、上海贝尔分别获得了32%、29%、16%的市场份额,新邮通和大唐移动份额都为6%,爱立信和NSN都为4%,烽火通讯为2%。初步来看,在运营商的4G设备招标中,华为、中兴等国产设备商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成为国内4G盛宴的最大受益者。

终端商:喝汤的吃肉的

4G到来之后,终端厂商是最热闹的。据悉,索尼、三星都已经在国内推出4G手机。而近两年表现不俗的国产手机,如华为、宇龙酷派、中兴、联想等厂商都在加速4G手机的开发步伐。初期获得4G许可的4款手机品牌分别是三星、索尼、华为和中兴通讯。2014年1月17日,中国移动携手苹果,成功推出了4G版的iPhone 5S和iPhone 5C。

众所周知,我国手机市场需求规模巨大,但高端领域往往被国外品牌所占据,使其获得了高收益,而国产品牌则难以立足。如今在政策的支持下,国产品牌能率先在4G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有望与国外品牌平起平坐,挤入高端市场。

其实,在3G市场,国产手机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Analytics(SA)2013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手机的全球市场份额正在迅速上升,2013年第三季度华为、联想、酷派、ZTE、小米等中国智能手机厂商的全球市场份额接近20%。

国产手机厂商在3G智能手机技术领域逐步追赶上国外手机厂商的同时,也渐渐意识到,虽然中低端产品能迅速抢占市场份额,但是面对高端产品的丰厚利润,国产手机厂商亟待转型,如何在高端市场立足是非常关键的。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4G的来临,国产手机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会。依靠4G超快的网速,进一步优化用户体验,同时增加在产品硬件设计上的投入,结合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国产品牌和国产4G高端机型的构建将变得非常重要。

目前,一些国产手机已经开始构建自己的双品牌,在原有品牌的基础上推出新品牌进入到高端市场,希望能够在和三星、苹果的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基于在智能手机市场上积淀的人气,国产手机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也非同寻常,唯一遗憾的是在高端市场还难以寻找到更有效的方式,或许4G时代将是一个新契机。

内容商:不知道从哪里下嘴

谁都知道4G意味着更快的速度,只是不知道速度快了之后我们能做什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视频速度获得了极大的提升,我们在浏览视频的时候体验度更好了。因为4G可以使用户随时随地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流畅观看高清视频。而高品质影音的移动应用将重获新生。当流量资费在用户可接受的范围内,运营商将从流量费用中受益。

由于4G的速度快、体验好,一些有带宽瓶颈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将能够得到充分解放。可以预见,手机游戏公司同样获益。因为在智能手机上下载APP的速度大幅提升了――这有利于加强手机游戏的用户体验。视频分享、远程监控、以云存储为代表的云计算服务、移动电子商务,甚至连视频通话都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还有一个就是OTT应用。4G时代,带宽更宽、速度更快,OTT业务必将会有更大的发展。此外,4G网络的特质决定了媒体产业应该变得更加扁平、更加交互。4G时代的移动互联网媒体,将进一步构建全媒体、富媒体形态的传播平台。大量的资讯都可以通过各种移动平台进行传播,像微博、微信一样,进行订制阅读和收看;订制以后,后台可实时推送文字、广播、视频或者其他。用户还能随时上传分享,自己生产内容。

上一篇:网站运营范文 下一篇:运营经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