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优化范文

时间:2023-03-21 01:50:32

网络优化

网络优化范文第1篇

深度与全面

深度和全面的网络优化成为了目前中国移动具体需求的两个方向。在优化数据的采集来源上,网络优化逐渐向深度扩张,由简单手机采集向规模路测方向发展。韦再雪介绍,通过手机采集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方法,有较大程度的局限性,比如手机采集的数据多数是在道路上得到的,无法代表广大的覆盖范围内的状况。对于路测来讲,如何才能选择足以代表网络状况的测试路线一直是运营商关注的重点。

广度上,网络优化除了路测外,从协议入手进行网络优化是目前主流的思路。据悉,利用协议交互接口过来的数据,充分将空中接口Abis/Iu-b的数据利用起来,能够更好地为网优服务,使其优化的结果更为全面和合理。目前网管数据采集,Abis接口数据采集等方法都有对应的产品和商用。

考核优化工具的标准

无线网络规划需要对预测的站点和小区进行实地勘测,并配以设备厂商的系统参数,用规划工具对网络进行仿真预测和验证。TD规划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TD-SCDMA技术,如智能天线,不同厂商的无线资源管理算法、接力切换、联合检测、DCA等。3G系统优化中主要修改的系统参数主要有导频功率参数、功率参数、接入参数和切换参数四类,这些不同于GSM系统的优化需求都是摆在优化服务提供商面前的指标。

目前中国移动也开始关注自主研发的网络规划优化工具或考虑用第三方的工具。北京邮电大学韦再雪博士表示,由于网络优化需要结合各个设备供应商的具体设备参数,因此中国移动在选择网络规划服务提供商的时候,主要看重的是他们的规划优化的工具是否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是否自己掌握相关技术,是否与国内设备供应商保持着紧密合作。据记者了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规划软件已顺利地被众多的设备厂商、规划设计院和运营商选用。

把握未来

北京日讯、迈为信通、鼎立等三家非主设备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移动TD网络优化软件的主要提供商。不过正如TD才刚刚开始一样,网络优化的角逐还远没有结束,未来技术的发展和优胜劣汰的关键在于对优化发展方向的把控。

网络优化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主要描述光传送网优化的必要性,并对优化的内容进行分析探讨。为了满足未来的电信市场竞争,抢占光传输网络现有市场。优化现有的光传输网络的倡议显得尤为必要。通过优化传输网络架构,将有助于提高网络的利用率,有利于网络扩展、升级和网络演进。总之,网络优化将降低网络建设和维护成本费用。

关键词:网络优化;光传输网络;网络结构。

光传送网的优化内容包括根据性能指标对其网络结构、传输设备、光缆线路进行优化。

1 网络结构优化

网络结构的优化包括结构拓扑的优化、通路的优化、网管的优化、同步方式的优化等,其中结构拓扑的优化是其他各项优化的基础,也是优化工作的重点。

1.1 结构拓扑的优化

根据通信网络结构体系总体的思路,传输网结构总的是采用分层、分区、分割的概念进行规划,就是说从垂直方向分成很多独立的传输层网络,具体对某一区域的网络又可分为若干层。

核心层网络是沟通各业务网的交换局(局间电路需求比较大、电路种类比较多,多为平均型业务)的核心节点的网络。核心层网络的核心节点通常不会很多,特别是在中小城市,根据需求情况,大多尚未设这一层。在组网保护方式上基本都是复用段保护环。

汇聚层节点的选择一般要考虑机房条件好、业务发展潜力大以及可辐射其他节点等因素,另外更重要的是节点出入局的光缆要有不同路由;汇聚环上节点数量的调整,节点数不宜太多,一般为4~6个比较合适。

接入层涉及站点数量多,结构也复杂,是网络优化中工作量最大的层面。接入层网络的优化主要考虑以下内容。

(1)环路上节点数量的调整,每个环的节点不应太多,在光纤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建议环上的节点数不应超过10个。

(2)尽量将市区及某些县城内拥有或规划了较多数据业务的节点安排在同一子环,其目的在于方便环网升级,而又不造成资源的浪费,提高设备利用率。此外,还应考虑结合光缆线路的优化进行链路成环改造以及微波的合理调整和使用等。

1.2 层间的衔接方式的优化

光传送网早期建设的时候为了节约成本大多采用单归属保护,接入层到汇聚层只有单一节点传送业务,汇聚层到核心层也如此。网络运行时故障发生的概率很大,不仅给电信运营带来了很多困难,维护费用也很高,更影响了新业务的引入。

针对这种状况,接入层建设主要采用的四种常见方式:

(1)方式一

接入环跨在两个不同汇聚环上,采用的保护方式为SNCP+MSP,根据汇聚环容量和业务保护级别可以在汇聚平面叠加MSP保护。接入环就近接入汇聚节点,混合跨接在不同汇聚环的两端汇聚设备上。

优点:本方式接入层设备接入自由,可避免接入层线路资源的重复路由所导致的浪费;由于就近接入可避免对现有环网进行大规模调整;采用MSP保护可以在两次光缆中断时业务不中断。

缺点:如果在汇聚层叠加MSP,将大量占用汇聚层的时隙;混合跨接会造成维护工作量大,交叉配置较为复杂;在线路资源不够丰富的情况下,需要建设大量的汇聚节点;汇聚节点数量较少情况下,中继段距离过长。

(2)方式二

接入环跨在一个汇聚环上两端汇聚设备上,采用的保护方式为SNCP+MSP。该结构通过合理的业务配置,可以实现完美的保护效果。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是方式一和方式二相结合进行组网,并且要形成两套汇聚层传输系统,均衡分担业务。

优点:网络结构简单,便于网络维护;由于就近接入可避免对现有环网进行大规模调整;采用MSP保护可以在两次光缆中断时业务不中断。

缺点:如果在汇聚层叠加MSP,将大量占用汇聚层的时隙;在线路资源不够丰富的情况下,需要建设大量的汇聚节点;接入层调整时线路投资较大。

(3)方式三

同一地区设备厂家只能是一家,接入汇聚环跨在两个不同的骨干汇聚环上,采用的保护方式是PP+MSP+SNCP。这里需要说明一下,SNCP保

护不需要过协议,所以在单独采用SNCP保护的情况下不同厂家的设备可以共同组网。MSP保护要使用ASP协议,所以只能是同一厂家设备进行组网。

针对骨干汇聚机房同一区域是否同址,接入汇聚节点可以连接到不同骨干汇聚环中的两个不同节点(不同县内或同一县内不同局址)。

优点:采用MSP可以提高抗击多点失效的能力;交叉配置相对简单,节省业务通道;解决不同址汇聚节点的光缆路由受限问题,线路投资较少。

缺点:如果在汇聚层叠加MSP,将大量占用汇聚层的时隙。

(4)方式四

同一地区设备厂家必须是一家,接入环跨在不同平面接入汇聚环上两端汇聚设备上,接入汇聚环跨在同一骨干汇聚环上不同节点上。采用的保护方式是SNCP+MSP。

优点:网络安全性高,可抗多节点失效;不同汇聚平面可实现业务交叉覆盖;业务配置简单及保护方式非常清晰。

缺点:如果在汇聚层叠加MSP,将大量占用汇聚层的时隙;汇聚层接入线路侧投资较大。

对于单一厂家的地区推荐采用方式三组网,而对于两个厂家的地区建议采用方式一和方式二相结合组网。

无论是单独采用SNCP还是MSP都没有抗多点失效的能力,所以两者结合才能更好的提高网络安全性。

2 传输设备的优化

可分为设备功能选型、设备厂家环境和设备利用率三个方面来考虑。

2.1设备功能选型是指运营商根据自身网络的发展规划和商务谈判等情况,选择符合自身网络发展的设备类型。总的来说目前的传送网设备优选处理能力强、业务接口丰富的MSTP、PTN以及OTN设备。

2.2 设备厂家环境优化主要是对现网设备的地域分布、层面分布进行优化。一个本地传送网为了提高设备厂家服务竞争的需要,不宜局限在一个厂家的设备,但也不宜过多,一般限制在2-3个厂家。设备的多厂家环境有两种情况:一个是横向划分,即分层面多厂家环另境,一个是纵向划分,即分区域多厂家环境。

2.3 设备利用率的优化伴随着网络结构拓扑、通道优化等进行,主要完成对设备各单元组成功能的发挥进行调整,包括端口利用率、交叉资源利用率等。优化备品备件的配置和设备地点,满足备件响应时间。

3 光缆线路的优化

光缆线路作为连接传输设备的物理介质,为传输系统提供物理上的光通路。故光缆线路优化要求根据网络的组成,考虑经济、工程等因素,以通路规划的思路,以业务为导向,进行纤芯线路优化,对不合理的纤芯熔接分配进行整改,使光缆线路提供更多的光纤通路。对长链路光缆线路可采用沟通单链成环、同路由异侧异敷设方式备份等方式;对本地区偏远的路段宜可通过和相邻地区置换纤芯互为备份的方式。

结束语

网络优化范文第3篇

摘 要 随着中国移动TD-LTE网络的大规模建设,用户在感知数据时代网络的快速和便捷时,切换时掉包,密集用户区下载不流畅等问题开始显现。优化现网结构,提升用户感知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关键词 深度覆盖 网络规划 抗干扰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1 LTE网络优化原则

(1)网络部门应提早介入,依据现网数据和要求,分析提出LTE室内外站址的规划建议,按照“以终为始”的原则,从源头上规避网络结构不合理的站点入网。

(2) 应按照LTE技术特点与设计要求对2/3G网分布系统进行LTE改造,避免简单合路建设,对TD-S弱覆盖室分系统进行整改,提TD-S覆盖效果,确保TD-LTE系统改造质量。

(3)按照集团的统一部署进行频率、时隙、LTE TA ECGI等网络参数设置,积极探索TD-LTE网络优化的方法。

(4)加强LTE基础优化工作,加强优化分析支撑手段,按照TD-LTE无线网络质量分析方法,对LTE关键无线指标进行重点分析,对LTE设备功能与网络质量存在的短板、网络结构不合理的LTE站点,提出整改方案。

(5)严格把关LTE入网验收,做到不验收不准入网,验收不通过不准入网,明确整改方案和计划,确保验收环节的真正落地。

(6)探索适合LTE的网络运维职责和流程,建立集中化的LTE质量评估体系,监控和性能管理体系,积累以省为集中化的运维经验。

(7)应配置足够的LTE维护、优化人员,组织实施必要的技术培训。LTE网络建成后,确保维护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确保顺利接维TD-LTE网络。

2LTE网络优化概述

2.1LTE网络

LTE是 Long Term Evolution 的缩写,中文一般翻译为3GPP长期演进技术,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标准,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射频接收技术,以及2?和4?MIMO的分集天线技术规格。同时支持FDD和TDD。在每一个5MHz的蜂窝(cell)内,至少能容纳200个动态使用者。用户面单向传输时延低于5ms。2010年12月6日国际电信联盟把LTE正式称为4G。

2.2进行无线网络优化

网络优化是为了保证在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的基础上,解决网络存在的局部缺陷,最终达到无线覆盖全面无缝隙,接通率高,通话持续,话音质量不失真,画面质量清晰可见,保证网络容量满足用户高速发展的要求,让用户感到真正的满意。通过网络优化使用户提高收益率和节约成本。

2.3无线网络优化的重要性

网络优化是一个改善全网质量、确保网络资源有效利用的过程。传统的网络在大批用户使用时会造成网络拥堵,用户的感知差,最终网络用户减少,导致运营商品牌形象受损。保证和提高网络质量,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用户满意度,是业务发展的有力后盾。

2.4 LTE无线网络优化的特点

2.4.1覆盖和质量的估计参数不同

TD―LTE使用RSPP、RSRQ、SINR进行覆盖和质量的评估。

2.4.2影响覆盖问题的估计因素不同

工作频段的不同,导致覆盖范围的差异显著,需要考虑天线模式对覆盖的影响。

2.4.3影响接入指标的参数不同

除了需要考虑覆盖和干扰的影响外,PRACH的配置模式会对接入成功率的指标带来影响。

2.4.4 邻区优化的方法不同

TD-LTE系统中支持UE对指定频点的测量,从而没有配置邻区关系的邻区也可能触发测量事件的上报,TD-LTE中要以通过设置黑名单来进行邻区的优化,邻区设置需要优先考虑优先级。

2.4.5 业务速率质量优化时考虑的内容不同

与TD-SCDMA类似,需要考虑覆盖、干扰、UE能力、小区用户数的影响,需要考虑带宽配置对速率的影响,需要考虑天线模式对速率的影响,需要考虑时隙比例配置,特殊时隙配置对速率的影响,需要考虑功率配置对速率的影响,需要 考虑下行控制信道占用OFDM符号数量对速度的影响。

2.4.6 干扰问题分析的重点和难点不同

TD-LTE系统会大量采用同频组网,小区间干扰将是分析的重点和难点。TD-LTE系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干扰的抑制和消除,算法参数的优化也将是后续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2.4.7 无线资源的管理算法更加复杂

TD-LTE系统增加了X2接口,并且采用了MIMO等关键技术,以及ICIC等算法,使得无线资源的管理更加复杂。

3 LTE网络优化内容

TD-LTE无线网络优化中出现的问题有:覆盖问题、接入问题、掉线问题、切换问题、干扰问题。那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优化内容具体就有:合理规划、干扰排查、天线的调整及覆盖优化、邻区规划及优化、系统参数。下面就详细说明这些具体优化内容。

3.1合理规划

3.1.1应摸排现网站址、电源、天面、机房承重、空间等资源

有合适2/3G站址,则优先在2/3G基站上叠加LTE基站,当共站达不到LTE覆盖效果时,应及时新建LTE独立站。并提出明确传输需求,为LTE建设和规划做好准备。

3.1.2力争从源头规避网络结构问题

基于2G和TD的MR扫频、ATU和网管数据的网络结构分析,以及LTE规划方案进行逐小区、逐基站的审核,确保LTE规划方案具备合理的网络结构,力争从源头规避网络结构问题。前期推出的基于现网数据预测TD-LTE网络性能把控LTE网络规划的方法,将固化算法,通过分析网络结构,最终评估出RSRP及RS-SINR是否达标。

3.1.3理想的网络结构

(1)密集市区的理想站间距:300-400米,一般市区的理想站间距:400-500米,县城理想站间距:600-700米,理想站高:30-40米。

(2)站高、倾角的设置应与周边基站的站间距相匹配,当基站实际高度比理想高度超过42%时,该站覆盖不易控制,对周边区域带来了大干扰,应避免该类站点入网。

3.2干扰排查

TD-LTE干扰分类分系统内干扰和系统间干扰。系统内干扰:邻区同频干扰;系统间干扰:与WLAN间干扰,与CMMB间干扰,与GSM间干扰,与TD-S间干扰,与其它系统干扰。其中经过系统内与系统间的排查后,发现找出干扰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方法最终解决问题。

3.3天线的调整及覆盖优化

网络问题:覆盖是优化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针对该问题,工程建设前期可根据无线环境合理规划基站位置,天线参数设置及发射功率设置,后续网络优化中可根据实际测试情况进一步调整天线参数及功率设置,从而优化网络覆盖。解决思路:通过扫描仪和路测软件可确定网络的覆盖情况,确定弱覆盖区域和过覆盖区域。

天线参数调整。调整天线参数可有效解决网络的大部分覆盖问题,天线对于网络的影响主要在性能参数和工程参数两个方面。

3.4邻区规划及优化

网络问题:邻区过多会影响到终端测量性能,容易导致终端测量不准确,引起切换不及时,误切换及重选慢等。邻区过少,同样会引起切换,孤岛效应等。邻区信息误读直接影响到网络正常的切换。合理制定邻区规划原则:TD-LTE与3G邻区规划原理基本一致,规划时综合考虑各小区的覆盖范围及站间距、方位角等因素。

3.5系统参数

常规参数优化配置建议:目前阶段网络进行优化调整的主要覆盖和切换相关参数。

覆盖参数主要包括:CRS发射功率、信道的功率配置、PRACH信道格式。

切换相关配置参数主要有:事件触发滞后因子Hyxteresis、事件发持续因子Timetotrig,邻小区个性化偏移Qoffsctcell、T304定时器、T310定时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无线网络优化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周而复始的持续性系统工程,这其中进行网络优化的方法很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完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积累经验。从而全面提高网络服务质量,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粗集理论背景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计算机与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各个领域的数据和信息急剧增加,并且由于人类的参与使数据与信息系统中的不确定性更加显著。如何从大量的、杂乱无章的、强干扰的数据中挖掘潜在的、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这给人类的智能信息处理能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此产生了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数据挖掘(DM)和数据库知识发现(KDD)。

在DM和KDD诸多方法中,粗糙集理论与方法对于处理复杂系统不失为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因为它与概率方法、模糊集方法等其它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理论的最显著的区别是它无需提供问题所处理的数据集合之外的任何先验信息。当然,由于该理论未能包含处理不精确或不确定原始数据的机制,所以与其它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理论有很强的互补性。

2当前的一些研究情况

粗糙集理论是波兰数学家Z. Pawlak于1982年提出的一种数据分析理论。由于当初关于粗糙集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波兰,因此当时并没有引起国际计算机界和数学界的重视,研究地域仅局限于东欧一些国家。直到1990年前后,由于该理论在数据的决策与分析、模式识别、机器学习与知识发现等方面的成功应用,才逐渐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1991年Z. Pawlak的专著《粗糙集――关于数据推理的理论》的问世,标志着粗糙集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入了活跃时期。粗糙集理论是一种新的处理模糊和不确定知识的数学工具,其主要思想就是在保持分类能力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知识约简,导出问题的决策或分类规则。1992年,第一届关于粗糙集理论的国际学术会议在波兰召开。1995年,ACM Communication将其列为新浮现的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课题。1998年,国际信息科学杂志还为粗糙集理论的研究出了一期专集。目前,粗糙集理论已成为信息科学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每年一度的国际粗糙集理论研讨会定期在世界各国召开,也就是说目前粗糙集理论已经成为国际人工智能研究的热点。

目前,对粗糙集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数学性质、粗糙集拓广及其性质和粗糙集逻辑。在数学性质方面的研究主要讨论粗糙集理论的代数结构与拓扑结构、以及该方法的收敛性问题;在粗糙集理论拓广方面研究主要涉及广义粗糙集模型(变精度粗糙集模型)与对连续的属性的离散化等。其中广义粗糙集模型研究的本质是对通常的集合包含概念进行了推广,引入了集合的相对误差分类度。该理论已被成功地应用于机器学习、决策分析、过程控制、模式识别、数据挖掘、医学、化学、材料学、地理学、管理科学和金融等领域。

在粗糙集理论与其它处理模糊性或不确定性方法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中,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它与模糊集理论和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的关系和互补。模糊集理论是采用隶属度函数来处理模糊性,而基本的隶属度是凭经验或由领域专家所给出,所以具有相当的主观性;而粗糙集理论则采用概念的上、下近似来处理模糊性的不精确的问题,也可以从给定的数据中导出类似的隶属度函数,它是由给定数据完全决定的,所以更具有客观性;粗糙集理论是为开发自动规则生成系统而提出的,而D-S理论是用于证据推理的,这两种理论的动机是不同的。在相容性观点下,它们具有相似性,但在D-S理论的概率分配下,它们是不同的。在D-S理论中需要对基本概念分布进行假设,而在粗糙集理论中不需要数据之外的任何附加信息;在粗糙集理论有效性算法方面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导出规则增量式算法、约简的启发式算法以及粗糙集理论基本运算的并行算法等方面。另外,基于基本粗糙集的逻辑是关于粗糙集的不确定性推理的基础,发展这类逻辑的理论基础也是目前粗糙集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对于粗糙集理论研究的进展,除了对粗糙集理论的数学性质研究之外(主要在东欧),一般是与粗糙集理论的应用具有密切的关系。在国外,粗糙集理论几乎完全和应用相联系。而我国对其研究起步较晚,大部分的研究材料是由归国学者从国外带回的。现在他们研究成果在国内期刊发表后逐步引起了国内学术届的重视,也使得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加入到粗糙集理论的研究队伍中来。鉴于粗糙集理论对不确定性描述无需先验知识的特点,在最近几年之内它必将在人工智能、故障诊断、数据库知识发现以及其它相关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3粗糙集理论的一些特征

粗糙集理论的数据分析是建立在经验系统的层次上,因此,粗糙集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不需要预先给定关于数据的任何附加信息,如统计学中的概率分布,模糊集理论中的隶属度或隶属函数,证据理论的基本概率分布。

粗糙集理论是一个强大的数据分析工具,它能表达和处理不完备的数据以及拥有众多变量的数据。能在保留关键信息的前提下对数据进行简化并求得知识的最(下转第157页)(上接第155页)小表达。能识别并评估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能从经验数据中获取最小规则。

粗糙集是一种新的处理不精确性的、模糊的知识的数学公式描述方法。与其它数学工具不同的是:粗糙集处理的是不可分辨的或者说是粗糙的个体,而传统的计算方法使用精确,固定和不变的个体来表达和解决问题。粗糙集理论方法主要的目的是从不精确性的,不确定性或部分真实性的知识中通过分析得到易于处理的、潜在的、有价值的解决方案,以便更好地与现实系统相协调。

[1] 张文修,吴伟志,梁吉业,李德玉.粗糙集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 朱六兵,唐德波,杨斌.基于粗糙集信息观的决策表属性约简方法[J].信息科学,2006,1:46-49.

[3] 苗夺谦,胡桂荣.知识约简的一种启发式算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9,36(16):681-684.

[4] Pawlak Z. Rough Se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Computer Science, 1982,11(5):341-356.

[5] 王国胤.决策表核属性的计算方法[J].计算机学报,2003,26(5):611-615.

[6] 史开泉,崔玉泉.S-粗集与粗决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7] R. Slowinaski, D. Vanderpooten. A generalized definition of rough approximations based on Similarity. IEEE Trans. on Data and Knowledge, 1999.

[8] 刘清,刘少辉,郑非.Rough逻辑及其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J].软件学报2001,12(3):44-45.

[9] Pawlak Z. Rough Sets. Int.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1982,11:341-356.

网络优化范文第4篇

当你考虑到企业网络的重要性,企业与客户和合伙人之间的连通性,以及云计算服务为企业带来的优势时,当你使用企业内部数据中心创建交互式网络时,当你使用整体灾难恢复策略时,这些无一不与广域网的建筑体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相信智能网络和广域网专家的结合将在未来真正改变我们的世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对此也深信不疑。

PE注资

近期,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托马布拉基金(Thoma Bravo, LLC)对外公布,该公司已经完成了对全球网络安全以及广域网优化解决方案领导厂商蓝衣系统公司(Blue Coat Systems Inc.)的收购。2011年12月9日,蓝衣系统公司收到了以托马布拉基金为首的投资集团出具的收购意向书,该收购意向书表示,投资集团将以每股25.81美元的价格收购蓝衣系统公司在外发行的全部普通股,相比较该公司前一天的收盘价,该价格有48%的溢价,交易总规模达到13亿美元。安大略教师退休金投资策划公司(Ontario Teachers' Pension Plan)旗下的私募股权投资部也参与了此次收购,股东手中的股票很快会变为现金。

蓝衣系统公司的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格雷戈里・克拉克(Gregory Clark)将继续留任。随着交易的完成,蓝衣系统公司也在美国东部时间2012年2月15日下午证券市场交易结束后停止了在纳斯达克股票交易市场上的买卖,从此成为一家私有公司。

蓝衣系统公司提供的解决方案能够确保流向任何用户、任何网络以及任何地址的信息实现有效、高速以及安全的最大化。这种智能的应用使得企业能够紧紧地将网络投资、商业需求、快速决策和安全商业应用结合在一起,并形成长期的竞争优势。此外,蓝衣系统公司还为管理安全和广域网优化、为节省宽带而使用的高速缓冲存储器、以及增强终端用户网络使用感受提供相关的服务解决方案。

克拉克表示:“我们很高兴能促成此次收购交易的顺利完成,同时我们也期待着蓝衣系统公司在未来,作为一家私有公司可以按照我们预定的战略快速发展。我们相信有了托马布拉基金的帮助,将有利于我们更加准确、快速地抓住网络安全和广域网优化市场的机遇。”

托马布拉基金的执行合伙人奥兰多・布拉沃(Orlando Bravo)表示:“蓝衣系统公司将成为我们在软件和科技领域投资组合公司中一颗耀眼的明星,我们相信我们可以在未来帮助它实现其战略愿景,并且迅速提升它在网络安全和广域网优化市场中的领导地位。”

托马布拉基金的合伙人赛斯・博罗(Seth Boro)表示:“蓝衣系统公司在其专注的解决方案领域有着非常稳固的地位,它可以非常有效地应对当今各个行业中的企业所面临的各种来自于网络安全和网络表现方面的挑战。任何企业都必须要面对不断稳步增长的网络使用需求、越来越多对移动设备和应用的使用、社交网络对企业和个人用户使用的结合、云服务的应用以及视频文件使用的增加等问题,而这些难题无不对现今的网络安全和广域网优化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托马布拉基金是一家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的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在过去的30多年中,托马布拉基金不断为许多有潜力的公司提供资金、运营以及战略方面的帮助。托马布拉基金的战略可以总结为一个概念,那就是行业整合,也可以称之为“收购+建设”。那些不仅仅依靠提高运营效率和外部扩张来创造价值的企业是托马布拉基金青睐的对象,托马布拉基金很欣赏这些公司能够利用战略收购来加速成长。

行业洗牌

蓝衣系统公司此次迅速完成收购交易或许与一个月前银顶系统公司(Silver Peak System)被全球领先信息技术研究与咨询机构高德纳咨询公司(Gartner)纳入其网络优化工具“魔力象限”中的领导者象限(Leader’s Quadrant)有关。此举动摇了思科、蓝衣系统公司和锐诺公司(Riverbed)曾经的行业领导者的地位。网络管理领域的卖方市场收益增长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

高德纳咨询公司表示,银顶系统公司近期正在拓展与EMC、日立、戴尔和惠普等IT巨擘之间的伙伴关系,在过去的12个月中,该公司成功完成了从一家单一的数据存储复制提供商向专注于网络优化市场厂商的华丽转身,这些是促使银顶系统公司跻身领导者象限的主要原因。

银顶系统公司利用自身在行业中多年的经验研发各种新型产品,同时采用多样化的销售模式,从而不断提高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这家仅有8年历史的公司俨然已经成为了市场中的领导者,并且还在不断蚕食着竞争对手思科和锐诺公司的疆土。

近几年来,银顶系统公司的飞速发展与对冲基金公司阿蒂斯资本管理公司(Artis Capital Management)、基准资本(Benchmark Capital)、达夫阿克曼公司(Duff Ackerman & Goodrich LLC)和尖峰创投(Pinnacle Ventures)早前的注资密不可分。

2008年初,银顶系统公司获得了投资公司2100万美元的注资,该笔资金被迅速地运用到公司在全球销售、技术支持以及工程开发方面。近几年来,银顶系统公司的脚步逐渐从欧美大陆迈向亚洲大陆,在印度和日本都能够看到它的身影。

银顶系统公司市场营销部的副总裁杰夫・亚伦(Jeff Aaron)表示:“目前许多广域网优化领域的厂商都将精力集中在用户方面,而我们更注重规模。”

全球IT领域顶尖的调研公司TheInfoPro信息安全部的研究室主任丹尼尔・肯尼迪(Daniel Kennedy)预测,未来广域网优化市场会发生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但思科和锐诺公司仍将是行业中的领导者。锐诺公司可能会丧失一小部分市场份额,而思科将继续在核心网络领域占据统治地位。竞争主要存在于银顶系统公司和蓝衣系统公司这类获得了资本支持并且有着高速发展的企业之间,越来越多的拥有优化策略的公司会涌入该个行业,加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然而,肯尼迪强调,当然也不排除银顶系统公司将取锐诺公司而代之的可能,这主要是因为目前锐诺公司在如何巩固其市场领导地位方面的战略并不清晰。目前这种局面是前所未有的,从理论上来说,任何一个企业管理者在选择广域网时都会首选思科,因为思科的网络设备技术非常成熟。然而锐诺公司在市场渗透方面做得非常好,成功地从思科手中掠夺了一部分忠诚的客户。到2013年时,目前这种平衡可能会被再次打破。

锐诺公司是一个非常好的收购对象,该公司在广域网优化的软件和硬件方面均各有所长。市值高达40亿美元的锐诺公司并不是目前市场中任何一家竞争对手能够吞下的。但是,市场瞬息万变,随着企业对于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投入的不断增加,广域网优化提供商们的收入也会随之迅猛增长,再加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鼎力支持,锐诺公司被收购也并非绝无可能。

随着云技术的出现以及虚拟策略的使用,大型广域网优化提供商收购IT公司也是增强企业实力的优先选择。业内有不少值得收购的对象,例如帮助企业构建灵活快捷的IT架构,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的F5网络公司(F5 Networks)以及国际最大的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服务商阿卡麦(Akamai)都是不错的收购对象。

势头强劲

广域网带来的两大好处在于它能够真正确保应用快速的响应,与此同时还能减少对广域网宽带的需求。最初这种技术是通过设备放置在广域网连接的两端,多种优化方案能够通过线路传输来完成并减少数位的处理。几年后,提供商们开始将广域网优化当做一种服务提供给客户。

有一种提供商通过将其他厂商生产的设备安装到客户端并对其进行管理来提供最优化服务,还有一种服务商是通过让客户在他们提供的优化网络上运行流量来提供服务。目前,这两种服务模式正在逐渐融合。事实上,优化服务已经不需要这些装置了,但是网络表现仍需要它们。一些小型站点的链接通常由于带宽过于狭窄以至于不能承载非优化的流量,这也是广域网优化正在克服的瓶颈问题。

另外有一种提供商专门管理那些由别的厂商生产并安装在客户端的设备,同时也试图向非常小型的办公室出售价格便宜的装置。因为一般的大型硬件生产厂商并不愿意为了满足一些小型企业的成本控制需求而去生产销售那些成本低、利润低的设备。

现在一些广域网优化设备厂商开始与内容传输网络提供商结成联盟,例如市场领先的云处理、互联网和虚拟技术提供商斯特里系统(Citrix Systems)以及网络和移动设备加速服务开发商科坦达公司(Cotendo)。随着优化服务在内容分发网络的应用,开发商们可以全方位地帮助商业客户实现广域网最优化,越来越多的优化服务将被植入在网络中。

由于云技术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广域网优化工具。企业对视频应用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从而提高了对于网络效率的要求,其结果或许不仅仅是改变市场领导者的地位。日益增加的收益将促使行业洗牌的加速,收购、并购活动将更加频繁地出现在全球广域网优化领域。

全球市场调研机构IDC预测,2012年广域网优化和智能网络工具上的花费将快速增长,并超过花费在网络设备方面的整体费用,在2012年年底时这方面的收入有望达到13亿美元。这是因为许多该领域的企业已经掌握了广域网优化的颠覆性技术。

在过去的几年中,广域网优化业务都是根据需要提供优化应用。绝大多数企业用户都选择针对他们网络使用的特殊解决方案来支持他们的网络或某个特定的局域网,很少有企业会去优化广域网的整体基础结构。

现如今,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网络管理者们必须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这也使得广域网优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TheInfoPro最近出具的报告显示,有65%的网络管理者愿意选择广域网优化方案而不是针对某一网络或数据问题的解决方案。广域网优化和智能网络工具应用的领域从灾难数据恢复、为日益增长的宽带需求做准备,到集中数据中心和内容、应用传输应有尽有。这些需求使得广域网优化成为企业网络管理的重要标准。据调查,至少有56%的北美企业正在使用广域网解决方案。

网络优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TD-SCDMA;网络;优化

1.TD-SCDMA的发展历史

TD-SCDMA是3G无线接入技术中的三个主要国际标准之一。TD-SCDMA技术至今在我国和世界范围内传播广泛,主要受益于技术的先进性与我国政府的鼎立支持,越来越多的电信厂商踊跃加入TD-SCDMA共同开发的行列中。

随着3G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规划和优化工作越来越重要。对于未来的WCDMA/TD-SCDMA网络运营商而言,如何经济有效地建设一个WCDMA网络,保证网络建设的高性价比是运营商所关心的问题。概括地讲,就是在支持多种业务,并满足一定QoS条件下,获得良好的网络容量,满足一定的无线覆盖要求,同时通过调整容量、覆盖、质量之间的均衡关系提供最佳的服务。为了达到高性能,WCDMA/TD-SCDMA采用很多先进的技术,所以二代系统所使用的规划和优化方法就不能满足需求,需要有新的规划方法和工具。

2.WCDMA/TD-SCDMA网络优化流程

2.1TD-SCDMA的网络优化目标主要参考覆盖率、导频区域优化、接通率、掉话率、寻呼和切换成功率等。现就网络初建阶段,用户数不是很多的情况,给出一组优化目标参考值。当网络建设已完成,用户数逐渐增多之后的优化目标还需要根据客观环境进行适当的调整。

2.2其中测试组主要负责网络评估测试以及初步定位问题;信令及无线网管组主要负责抓取网络侧的信令、监视硬件告警以及配合网优组进行参数调整;技术支持组由各网络部门的技术专家组成,负责发现和解决问题;网络优化组主要根据测试组反馈的问题进行优化调整。

2.3网络优化前先要了解网络的现实情况,需对优化区域进行网络评估测试,这由测试组主要负责,测试组将测试结果反馈给技术支持组,技术支持组分析测试结果,定位需优化的问题并制定优化方案,而后反馈给网络优化组,并由网络优化组到现场实施。之后测试组再对问题区域进行网络评估测试,进入第二轮的优化。直到优化后的效果达到指标要求,则本次优化结束并进行总结。

2.4根据优化工作经验,在实施优化之前,还需要对优化内容排列好先后顺序,把影响面广的内容先期进行优化。这样做可以减少循环往复的调整,达到更快更好地完成优化的目标。

3.TD-SCDMA与WCDMA系统在网络优化方面的差异分析

网络优化的目的是改善对用户的服务质量,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一般来讲,优化不但要对网络的硬件配置进行优化,还要对参数设置进行优化。对硬件配置的优化,主要体现在对天线的位置、方向等的调整,这里不再赘述。无线资源管理一般包括切换、功率、接纳、负载等控制。对无线资源管理算法设计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包括业务、信道和系统模型。由于业务参数模型和信道模型对所有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相同的,决定各系统RRM不同的因素主要是物理层技术。和其他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比,TD-SCDMA系统在物理层技术上采用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上下同步以及特殊的帧机构,因此该系统的RRM设计比较灵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该系统的RRM算法中采用了接力切换和DCA技术,并且智能天线对于各个算法的影响较大。

3.1切换过程的优化对任何一个蜂窝系统斗室十分重要的,因为从网络效率出发,用户终端处于不合适的服务小区时,不仅会影响自身的通信质量,同时也增加整个网络的负荷,甚至增大对其他用户的干扰。移动用户应当使用网络中最优化的通信链路与相应基站建立连接。

3.2WCDMA系统的信道分配较简单,如果在同一载频系统内,只要合理分配码道即可。而TD-SCDMA系统即使在同一载频内,它要利用DCA算法使信道更合理分配在码字、时间片的多维空间内(此处不考虑智能天线因素的空间域)。DCA算法分为慢速DCA和快速DCA。慢速DCA将资源分配到小区,而快速DCA将资源分配给承载业务。在实际运行中,RNC集中管理一些小区的可用资源,根据各个小区的网络性能指标、系统负荷情况和业务的QoS参数,动态的将信道分配给用户。DCA算法有很多种,基于干扰的DCA是普遍研究和使用的,它对信道的排序调整都是基于UE和网络测的实时干扰测量的。DCA算法的合理应用可以灵活分配信道资源,可提高频带利用率,无需信道预规划,可自动适应网络中负载和干扰变化,但如果利用不当,会造成系统干扰增加,容量降低等问题。

3.3智能天线的采用给TD-SCDMA系统带来了多方面影响:给DCA算法增加了对空间域的处理;使功率控制流程改变,控制要求降低,功率控制算法受到影响;使切换准则变得模糊,切换区域不再确定。智能对网络无线资源算法的影响比较复杂,并和具体的算法相关,所以需要在理论和实践各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3.4系统中,为了重点覆盖热点区域,特别是解决大型建筑物的室内覆盖问题,普遍采用室内分布系统提高服务质量:采用微蜂窝或直放站作为信源,在室内天花板或墙壁上根据天线输出安装全向或定向天线。这样,用户在室内运动时,可以通过附近天线收发信号,由馈线将信号传送至基站,而基站可将不同天线接收到的信号看做同一用户的多径信号进行相应处理。在TD-SCDMA系统中,如果采用室内分布系统,存在若干问题:①TD-SCDMA利用智能天线判断用户信号DOA,而根据室内天线的接收信号无法进行DOA的判断。②TD-SCDMA上下行同步,上行同步的建立和保持都是建立在对用户发射功率的估计以判断出用户的位置,从而指示用户提前或滞后发射时间。而室内天线各有增益且各不相同,如果用户不停移动,在不同天线服务范围之内,这样基站无法从接收到的用户功率来判断用户的距离,也就无法保持上行同步。即使用户都是静止的,不同用户的信号从天线到达基站有不同时延,基站也要从算法上补偿这部分时延,才能使不同用户信道到达基站时达到基本同步,而这种情况是不现实的。对于室内重点覆盖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案例分析

4.1弱覆盖

由图1的路测结果可看到,某基站覆盖半径只有250米,与周围基站无法形成连续覆盖,造成覆盖区域内有大片的空洞。根据系统链路预算,室外覆盖半径应该在600-800米左右,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异。

图1弱覆盖优化前图图2弱覆盖优化后

从路测数据分析,覆盖区域内信号强度衰落过快。在距离天线200米处P-CCPCH信号电平为-75dBm,到300米处P-CCPCH信号电平快速衰落到-100dBm,可能与天线下倾角设置有关。

天线下倾角规划为5度,经实地检查发现由于天线挂扣松脱的制作工艺问题,使天线实际下倾角只有8度,造成覆盖半径过小。

4.2邻区漏配

由图3的路测结果可以发现,其中区域内可以连续覆盖(参见图2)。

图3邻区优化前图 图4邻区优化前拉线图

4.3弱覆盖、强干扰。

从图4可以看到,区域3由扰码为45的小区越区覆盖。经过查找终端上报的邻区列表,始终没有扰码为25和112的小区,因此怀疑是扰码为45的小区的邻区关系表中漏配了25和112这两个小区。再去查看邻区关系表,果然漏配,将25和112加入45小区的临区列表,即可解决图4中区域3的强干扰问题。

5.结束语

网络性能数据包括接通率、可靠性、业务性能和业务分布统计等信息,可以从网管系统、路测数据、协议分析以及客户投诉中得到。优化工作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对现有的网络进行调整和改善。

参考文献:

网络优化范文第6篇

【关键词】资源性能指标 接入控制

1 网络资源优化背景

太原市联通WCDMA网络建网后,随着用户的增长,3G业务的发展,资源的问题的优化工作也会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用户规模和话务的发展,网络负载增大,特别是用户集中的网络热点区域网络的资源相关优化成为重点考虑的问题。

资源优化主要包括:软切换比例优化、功率资源优化、码资源优化、CE资源优化、资源拥塞的优化。

2 专项优化内容

2.1 软切换比例

该指标是影响小区和网络容量及覆盖的关键指标。软切换比例过小会导致通信质量下降、掉话和覆盖问题;软切换比例过大又会导致系统资源浪费、网络容量下降。软切换比例可以小区或RNC为单位进行统计。

2.1.1 计算公式

软切换比例=[(激活集中无线链路为1的个数×1+激活集中无线链路为2的个数×2+激活集中无线链路为3的个数×3)/(激活集中无线链路为1的个数+激活集中无线链路为2的个数+激活集中无线链路为3的个数)-1]×100%

2.1.2 影响软切换比例方法

(1)物理调整。通过RF优化,有效控制基站覆盖范围,加强主导频覆盖,减小不必要的软切换,降低软切换比例。①调节天线俯仰角和方位角。②邻区优化。强化邻区优化,配好必要邻区,以避免掉话;删除冗余邻区,以降低不必要的软切换,增加系统负荷,同时也能避免由于邻区截短而造成的掉话。

(2)参数配置。①1a事件控制的参数配置。②1b事件控制的参数配置。③激活集个数参数配置。④导频信道功率控制参数配置。

2.2 功率资源优化

下行发射功率作为WCDMA系统中的受限资源,被各物理信道共享,包括了业务信道与信令控制信道。

2.3 码资源优化

下行码字使用率,对于每个小区而言,下行码字资源都是有限的,下行码字监控可测量下行码字是否被占用,基于监控下行码字的使用率对下行码字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码字使用率公式如下所示:

2.4 CE资源优化

在爱立信的WCDMA系统中,用CE(Channel Element)来表示硬件容量和无线承载业务所要消耗的硬件资源。

2.5 空中接口负荷资源

为评估各种无线承载的接入对上下行空中接口负荷的影响,爱立信系统引入了ASE这一概念,分别衡量各种业务的接入对空口负荷的增加程度。

2.6 Iub传输资源拥塞

当同一个基站下多用户业务并发时,特别是HSDPA用户较多时,可能产生Iub传输拥塞的情况。

2.7 资源拥塞的优化手段

2.7.1 控制覆盖范围

需要对拥塞小区的覆盖范围进行分析,确定该小区覆盖是否合理,避免由于小区过覆盖造成过度吸收话务量造成拥塞。

2.7.2 资源扩容

如前面所描述的,小区资源包括了码资源、功率资源、硬件资源和Iub传输资源等。当出现资源拥塞时,可对小区资源受限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受限资源的类型进行资源调整或扩容。

2.7.3 增加新站点

对于话务密集的区域,当现有小区无法满足话务需求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新的小区来分担话务。

2.7.4 优化小区选择、切换相关参数

可以通过修改目标小区与邻区间的小区选择和切换相关参数,让一部分超忙小区的用户通过小区重选或切换到相邻小区,从而减轻源小区的负荷,减少拥塞的情况。

2.7.5 启动小区负荷分担

异频间的小区负荷功能,能实现话务在同站的多个小区间相对均衡的调配,可以作为解决热点高话务地区的话务拥塞的手段之一。

2.7.6 控制基站上行噪声

当基站上行噪声过高时同样会对业务接入产生影响,甚至引起小区拥塞,用户无法接入。

2.8 案例分析

XX大厦:

覆盖、质量良好,HSUPA速率低;分析发现当数据信号占用TYW00002A2/ TYW00002B2时速率较高,当信号占用TYW00002C2时,速率较低;统计用户发现,TYW00002C2的Eul用户要比TYW00002A2多,TYW00002C2的Tti2允许的用户数要比TYW00002B2多。如下:建议调整TYW00002C2的eulServingCellUsersAdmTti2从10->4.(减少2ms调度用户数,降低CE拥塞)。

调整效果:调整后TYW00002C2数据业务上传速率达到1.2Mbps以上,速率有明显提升。

3 结论

本次网络资源专项优化中,针对不同的网络资源以及无线环境,采用不同的参数设置优化方式,根据测试的无线环境和测试结果选择出最好的参数组合。根据太原基站分布情况,城区基站相对充足,主要存在下行功率受限、上行CE资源受限和下行码字受限;而郊县选择的参数都是在保证基本数据业务的基础上,尽量满足用户的需求,充分利用3G资源。网络资源管理参数配置需根据具体网络情况(无线环境、基站密度、网元建设等)综合考虑制定,选择较为适宜的参数配置方案,并不定期跟进优化参数方案,配合天馈系统、资源优化等多重手段完成,最终达到网络资源的最大利用。

作者单位

网络优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无线网络;LTE;网络优化;簇优化

1.引言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网络及移动智能终端的不断发展,数据业务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并将成为运营商的未来收入的主要来源。

新一代的无线技术LTE,并成为了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主流。作为一种全新的移动通信技术,LTE的网络架构发生较大变化,LTE接入网的扁平化结构导致传统的信令采集点消失了。另外,LTE网络中使用了很多无线通信新技术,包括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波束赋形、MIMO多天线技术及CoMP协作多点传输技术。因此LTE网络优化需要新的角度和方法以及解决方案来满足网络优化的新需求。

2.LTE网络优化流程

LTE网络优化流程

(1)网络评估测试:了解网络的现实情况,对优化区域网络进行网络评估测试。

(2)设备故障定位:根据系统收集的数据,寻找影响网络指标较大的因素,以便进行网络评估并问题定位。

(3)数据采集及定位问题。

(4)优化方案实施:根据上一步制定的优化实施调整方案。

(5)验证性测试:网络做了优化措施之后,进行数据采集,来验证优化后系统是否提高。

(6)优化验收和总结:对全网性能做后评估,输出优化总结报告。

簇优化

在单站优化之后,我们按照基站簇(Clus-ter)来对LTE网络进行优化,基站簇优化是指对某个范围内的数个独立基站进行具体条目的优化(每个簇一般包含15~30个基站)。基站簇划分的主要依据:地形地貌、区域环境特征、相同的TAC区域等信息。每个基站簇所包含的基站数目不宜过多,并且各个基站簇之间的覆盖区域应该有相应的重叠区域,从而防止在簇的边缘位置形成孤岛站点。

3.LTE网络优化主要方法

LTE网络优化内容主要包括:覆盖类优化、吞吐率优化、掉话类优化、接入失败优化、切换类优化、时延类优化等若干方面的专项优化。

LTE网络优化主要的解决方案有:

(1)出现弱覆盖、过覆盖情况时,首先要排查是否有邻区漏配现象,通过调整CRS发射功率,调整天馈系统来解决覆盖类问题。如果天线调整没有效果,可根据周围环境或者运营商现有站点资源提出加站建议。

(2)干扰问题:来自领小区及外部干扰,通过优化邻区关系,RRU工作不正常等,进行PCI优化,调整ICIC参数配置等。

(3)切换问题:在簇优化阶段,在覆盖优化和干扰优化的基础上,切换优化的主要应该针对邻区关系配置和相关切换参数来进行优化。

4.某地区LTE网络优化案例

某地市属于东部山区城市,当期项目在新城区及大学城片区新建FDD-LTE试验网,当期项目覆盖区域属于普通市区。本文通过该区域LTE网络优化项目对网络优化方法进行分析。

4.1 试验网组网及测试概述

4.1.1 概述

本期本地市共49个室外站,其中不同厂家用不同颜色标记,根据厂家及站点区域分布共划分为3个簇。站点分布如下图所示:

4.1.2 测试结果汇总

测试统计项目 KPI 达标值 网格1测试值(50%加载)

覆盖类 覆盖率T0:RSRP ≥ -105dBm & SINR≥-3dB 95% 91.91%

覆盖率T1:RSRP ≥ -105dBm & SINR≥0dB 86.85%

覆盖率T2:RSRP ≥ -105dBm & SINR≥3dB 78.59%

RSRP均值(dBm) -84.70

平均SINR(dB) 9.83

小区下行吞吐率 下行RLC层平均吞吐率(kbit/s) 30Mbps 28.02

下行RLC层吞吐量≥4Mbps 95% 88.64%

下行RLC层吞吐量优良比≥12Mbps 70% 75.49%

小区上行吞吐率 上行RLC层平均吞吐率(kbit/s) 12Mbps 30.56

上行RLC层吞吐量≥256kbps 95% 95.91%

上行RLC层吞吐量优良比≥5Mbps 70% 93.13%

切换成功率 同频切换成功率 97%

注:测试分析基于下行50%加载的测试数据;在未优化前存在部分弱覆盖以及干扰区域,下行吞吐量偏低。

4.2 部分问题案例及优化措施

4.2.1 问题1:文明路路段弱覆盖

问题分析:文明路路段(经度:114.692093,纬度:23.752111)存在弱覆盖现象。该区域规划于市区华信L第3小区和市区兴源人民医院第3小区覆盖,但该两小区机械下倾角和电子下倾角都分别为5度和2度,略为过大,导致该路段出现覆盖不足现象,建议对市区华信L第3小区和市区兴源人民医院第3小区作天线调整,增强其在该路段的覆盖信号强度。

调整建议:调整兴源人民医院第3小区和华信L第3小区的天线方向角及下倾角,增强其在该路段覆盖强度。

4.2.2 问题2:中山大道和建设大道交口以南SINR值差

问题分析:测试LOG显示于中山大道和建设大道交口以南处,距离市区电信大楼_1小区100米左右干扰严重。选择离该路段由附近站点市区老干部活动中心第1小区为主覆盖小区,同控制市区长线局第1小区、市区华怡第3小区、市区电信大楼第1小区等多个干扰信号。

调整建议:调整市区老干部活动中心_1天线,增强其作为主覆盖小区的信号强度;控制市区长线局第1小区、市区华怡第3小区和市区电信大楼在该路段的覆盖信号。

5.结束语

2014年作为我国4G网络建设的元年,目前,国家已经下发了三张TDD-LTE牌照及全国16个地市FDD LTE试验网牌照,我国LTE网络的商用进程将逐步加快。

随着LTE网络建设的深度开展,LTE网络优化对于网络建设、网络运营将起到重要作用,而在LTE网络中,越来越多的优化新思路将逐步得到挖掘。

参考文献

[1]姜怡华,许慕鸿等.3GPP系统架构演进(SAE)原理与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2][意]塞西亚.LTE/LTE-Advanced:UMTS长期演进理论与实践[M].马霓,夏斌,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3]3GPP TS 36.213.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S].

[4]寿元泉.LTE轻松进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网络优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通讯网络 LTE网络 技术优化

能够在各种场合提供良好的服务功能是LTE系统的目标,根据不同场合的特点,并参考运营商的有关需求,LTE网络通过3GPP的针对性制定规则,拥有了能够不同场合应用的优化技术。本文主要是对目前在LTE网络中应用的优化技术的介绍和分析。需要注意的是,LTE标准在不断变化,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出现R12、R13,随着这新新标准的应用和推广,还会有新的需求,LTE也会在不断的应用中得以发展。

一、LTE网络优化技术的内容

(一)PCI优化

无线电话以及下载速率慢等问题是因为PCI干扰造成的,确保同一小区的所有林区列表中不能有相同的PCI是PCI优化的内容,还要尽量错开邻区导频位置,相邻小区PCI模后的余数尽量保持不同。

(二)覆盖优化

覆盖弱、越区覆盖或覆盖不均匀这些因素,会造成比较常见的无限网络问题,进而使接人成功率降低,经常掉线,无法成功切换。产生这种问题有多种原因,其中包括天线的类型、无线参数的设置问题以及设备出现故障。当覆盖出现问题时,首先要检查该地区是否存在邻区漏电现象。

(三)干扰优化

干扰主要来源有内部和外部,设备故障导致的内部产生干扰,是内部干扰;阻塞干扰、互调干扰和杂散干扰是外部干扰。解决设备故障就能解决内部干扰,运用扫描仪,确定感染源和干扰兴华特性能够有效去除外部干扰。

(四)邻区优化

无线资源管理功能中的重要功能是切换,这种功能能够保证移动用户通信的连续性下,将用户从当前区域转移到其他区域的过程。这种技术在蜂窝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无线网络频谱效率来看,当用户处于服务小区边缘时,不仅会对其他用户产生干扰,还会使袭击的通信质量受到影响。使覆盖率得到提高,减小掉线率和切换成功率是邻区的优化过程。

二、LTE网络优化技术的流程

关注网络的覆盖、容量和质量等情况是LTE网络优化需要的条件,通过调整覆盖、调整容量、调整参数和处理故障等方法,使网络得以动态平衡,网络质量提高,确保用户感知。

在开通站点前,应先启动计划,包括站点需求分析和整体项目计划。然后实施参数划分,包括PCI、TAC、PRACH规划和站区规划。开通站点后,要测试单站网络覆盖、验证业务;测试簇的网络覆盖和业务性指标;测试全网覆盖和业务性能指标。

根据系统收集到信息,对影响无线网络指标较大的因素进行排查,以便评估无线网络、定位问题类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体内容有,对影响设备运行的告警信息进行排查对设备出现可用率异常的小区进行排查;对覆盖异常区域和干扰区域进行排查;对无线性能指标异常的小区进行排查。

三、LTE网络优化实例

蜂窝系统独有的功能和关键特征是切换,临区漏配将使用户处于不适合的服务小区,不仅会影响自身的通信质量,导致终端掉线,同时也将增加整个网络的负荷,甚至增大对其他终端的干扰。另外,在DT测试中,可以进行问题定位的是接收到的SINR指标,然后标识出SINR恶化区域,同时,对恶化区域的下行RSRP指标情况进行排查。如果下行RSRP覆盖性能差,则说明覆盖有问题,是弱覆盖率现象。若出现RSRP良好而RINR性能较差的现象,可以断定是小区间的干扰问题,需要具体分析然后加以解决。

四、结束语

近几年,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并将以这种速度继续增长。蜂窝网络受到来自新的业务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传统的2G/3G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业务的需求,3GPP提出的LTE网络,是一种能够应对新需求、新形式的蜂窝网络。增强版的LTE-Advanced已经由ITU正式接纳为4G标准。这种网络能偶各种不同的场合展现出卓越的性能,并在各种场合优化应用有针对性的技术,随着这项网络以标准的不断应用,还会有更多新的问题和新的优化技术不断引进。

网络优化范文第9篇

【关键词】校园网优化;网络设计;网络安全;无线局域网

0 绪论

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逐步成熟并投入商用,既可以作传统有线网络的延伸,在某些环境也可以替代传统的有线网络。无线局域网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简易性:WLAN网桥传输系统的安装快速简单,可极大的减少铺设管道及布线等繁琐工作;

灵活性:无线技术使得WLAN设备可以灵活的进行安装、调整位置,使无线网络能够覆盖有线网络难以覆盖的区域;

综合成本较低:一方面WLAN网络减少了布线的费用,另一方面在需要频繁移动和变化的动态环境中,WLAN技术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

扩展能力强:WLAN网桥系统支持多种拓扑结构及平滑扩容,可以方便地从小容量传输系统平滑扩展为中等容量传输系统;

随着WLAN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成熟,目前在国内外具有较多的中大规模应用。

在信息迅猛发展的今天,学校已实现了有线网络的布线。但随着教学设施的添加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便携式计算机终端被带进了教室,越来越多的学生也拥有了ipad等便携式移动只能终端。学校教师和学生对校园网络的依赖性相当之高,“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已成为广大师生们的日常需求。但是,传统的有限网络却存在着许多“网络盲点”,在操场、食堂等许多不宜网络布线的场馆设施无法联网。在教室、实验室等地方上网受到网络节点限制、无法实现多人同时上网。这就需要我们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充分扩展和利用无线网络来解决。

校园无线网在教育中的发展与应用

(1)教学网络

通过校园无线网络覆盖机房、多媒体教室等。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更为有效的网络互动平台,加强了学习生活的交流,同时给学生在教室查阅资料提供了一个便捷的途径。

(2)图书馆网络

将无线网络覆盖整个图书馆,让在图书馆学习的学生随时随地可以上网查阅资料和访问学校的数字图书馆。

(3)行政办公网络

通过无线网络覆盖学院各系、院和行政办公区,通过对办公楼区域提供无线网络,提高了各职能部门的办公效率,满足了教职员工平时工作需要和在线查询能力,大大提高了各职能部门的服务质量。

(4)教工、学生宿舍网络

在专家楼和学生宿舍提供了无线局域网无线覆盖,满足了教工、培训人员和学生临时上网的要求。

1 无线网络方案设计原则

设计WLAN的原则是以数目尽可能少的AP来为所有网络用户提供服务。用户相对分散的区域只需布置少量AP即可,以AP覆盖范围最大为宜:用户相对密集区域需要通过增加单位面积内AP的数量来为用户提供可靠服务。前者主要考虑覆盖范围这一因素,后者则主要考虑单位面积系统容量这一因素。

设计原则:无线覆盖设计将遵循按照信号范围最大化原则,在全校全面覆盖的前提下,重点选择部分区域进行更加细腻的覆盖。并且,保证无线网络稳定性并与绝大多数主流无线网卡兼容,同时兼顾考虑网络扩容,为今后网络扩容做好预留。

各种建筑材料对无线讯号的影响如下:

当无线路由器与终端隔一座水泥墙时,无线路由器的可传送覆盖距离约剩下

当无线路由器与终端中间隔一座木板墙时,无线路由器的传送距离约剩下

当无线路由器与终端中间隔一座玻璃墙时,无线路由器的传送距离约剩下

所以在安装选点时,一定要注意以避开墙、柱子等。

2 校园网络优化设计

学院无线网络网络拓扑图如图1所示。

图1 网络拓扑图

2.1 防火墙技术和DMZ设计

学生基本信息档案和重要的工作文件要求对数据存储、传输的安全性的性能较高,如图书管理、档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可以通过分布式、集中式相集合的方法进行管理。防火墙作为网络的第一道防线,应放置在外网和需要保护的校园内网之间。这样,所有流入校园网络的数据流量都将通过防火墙,使校园内的所有客户机及服务器都处于防火墙的保护下。

针对不同资源提供不同安全级别的保护, 还应构建一个“Demilitarized Zone”(DMZ)的区域,放置一些公用服务器,如FTP、Web、 Mail等。这样外网的访问者可以访问DMZ中的服务,但无法访问内网中的机密或私人信息等。即使DMZ中服务器遭到攻击,也不会对内网中的机密信息造成影响。

2.2 网管工作站设计

网络管理是校园网络的关键技术,这里的网络管理主要指网络设备及其系统的管理,包括对安全、配置、故障、性能的管理等,网络管理设计需在配备每个网络设备时,都选择具有驻留有网络管理协议的、网络管理的设备。

网络管理设计的主要实现方式就是配置一个网络管理中心,配置网络管理平台,在平台上运行管理各个网络设备的软件。网管软件应能够支持对网络进行设备级和系统级的管理,并能支持通用浏览器进行网络设备的管理及配置。

2.3 无线网络实施目标

侧重实际应用,覆盖校园内大部分区域,将有线网络覆盖存在的网络盲点进行一次全方位覆盖,为教学和学习生活提供切实可用的无线网络环境;

采取通行的网络协议标准:目前WLAN普遍采用802.11系列标准,因此校园WLAN将主要支持802.11g标准以提供实际应用的相对稳定的网络通讯服务,同时兼顾多种类型应用和将来的投资保护,需要同时支持801.11a,802.11b,实现双频三模技术。但是为了长远利益着想我们的无线设备将采用支持802.11n标准的设备为以后的升级预留空间。

全面的无线网络支撑系统(包括无线网管、无线安全等),以避免无线设备及软件之间的不兼容性或网络管理的混乱而导致的问题;保证网络访问的安全性;采用非独立型的无线网络结构选型(即:有线无线结合)。

3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认证

在无线客户端和AP交换数据之前,它们之间必须先进行一次对话。在802.llb标准制定时,IEEE在其中加入了一项功能:当无线客户端和AP对话后,就立即开始认证工作,在通过认证之前,设备无法进行其他通信工作。这种认证方式有两种:开放认证和共享密钥认证。

(1)开放认证。开放认证方法是802.nb标准中默认的认证方式,在明文状态下进行认证,认证过程:客户端向AP发送认证请求,AP进行确认认证,注册客户端;客户端发送连接请求给AP,AP确认请求,注册客户端。通常AP的开放认证有三种策略:第一种策略为默认方式,允许任何客户端认证;第二种是只允许认证带有合法服务器标识ID(实际为SSID)的客户端,SSID相当于密码的作用;第三种是AP只允许认证MAC地址在AP的访问控制列表中的客户端。(2)共享密钥认证。共享密钥认证是基于WEP共享密钥的认证方法,客户端和无线路由器中必须预先手动设置好了共享密钥,共享密钥认证与开放认证相似,但它使用WEP对认证过程进行加密,因而其安全性高于开放性认证。

3.1 无线局域网的加密技术

加密是网络信息安全的一项核心技术。IEEE为WLAN提供了三种安全性保护协议:WEP、TKIP、CCMP。

3.2 选择WLAN安全策略的原则

确保WLAN安全可以说“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策略”,WLAN部署中要适当应用安全技术,合理选择安全策略。在部署WLAN时,只要结合自身的网路安全实际需求,合理选择WLAN的安全策略,提供足够的网络安全防护,就可以放心的享受无线接入的方便,同时可以保障数据的安全传送。首先对WLAN的各种安全措施以及无线路由器类型进行比较,最后选择基本安全、增强安全和扩展安全三种无线局域网部署方案。

【参考文献】

[1]于雷,余兆明.高校校园无线局域网部署方案的分析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8,04.

[2]张圣,陈伟.基于WLAN技术的无线校园网组网研究[J].中国数据通信,2008,02.

[3]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01.

[4]易建勋.计算机网络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05.

[5]余智,汤旭翔.无线网络在校园网中的应用[J].计算机时代,2007,03.

[6]王燕涛.无线局域网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2006,23.

网络优化范文第10篇

1 教室图书馆场景

1.1 场景特点及容易出现的问题

随着终端的快速发展,笔记本在高校的普及已成为趋势,在高校中,通常教室都可作为自习室,学生为方便上网查找资料,都携带笔记本。教室、小型会议室等中型室内场所,具有接入用户多,密度大,业务量比较集中,流量比较大,室内间隔少等特点,属于中型室内封闭场所。用户数量适中,流量平稳,流量主要以网页浏览为主;大多数情况下,自习教室都采用单AP进行覆盖,信号强度很低,某些区域信号时有时无,甚至关联困难,无线客户端无法成功连接SSID;某些区域信号强度满足要求,但无线客户端连接后很难打开Portal认证页面,ping包丢包严重(高于5%),用户下载速率低。

1.2 优化措施

1.2.1 硬件优化

可以将AP固定到主讲台后面的墙壁上,或者用吸顶天线固定到天花板上,根据墙对无线信号的衰减程度,室内覆盖可以覆盖普通隔离墙2-3层。

1.2.2 软件优化

针对自习教室的应用特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数据侧优化:限制每AP的最大用户接入数量,例如设置每AP的最大用户接入数量为15人;开启二层用户隔离功能,以减少广播报文和用户间流量对网络的影响,同时还可避免一些ARP攻击的发生,保证无线网络的稳定运行;在主要覆盖的自习教室可增加无线网络提示信息,如“此区域提供无线网络服务”,引导有需求的学生在主要覆盖的自习教室上网。

2 礼堂会议厅场景

2.1 场景特点

礼堂、阶梯教室、大型会议厅、体育馆等大型室内场景,该类场景具有覆盖面积较大,业务较集中,用户接入量大,用户上网行为不单一,该类场所内没有吸顶天线的依附物等特点,上网需求量大,用户数多,属于大型密闭场所。

2.2 该场景容易出现的问题

用户终端接入场强很差,连接热点时,很难关联成功,关联成功率较低;用户数量多,流量大,用户上网速度较慢,用户上网感受差;流量主要以网页浏览为主;大多数情况下,同一区域需要部署多个AP进行覆盖,AP间存在干扰,AP利用率一直处于较高状态;部分用户出现断网现象,断开后可以自动连上;AP利用率不合理,用户集中在个别AP上而没有均匀的分散在每台AP上。

2.3 优化与问题分析步骤

造成用户下载速率慢的原因:用户上网行为的多样化,有部分用户通过wlan来进行P2P下载,严重占用该AP的带宽,同时,业务的集中,导致极个别AP关联的用户数太多,故而造成部分用户下载速度慢;天线数量的不足,造成部分区域覆盖效果较弱。

2.4 优化措施

2.4.1 硬件优化

采用悬挂墙壁AP进行覆盖,信道规划方面采用AP1/AP2/AP3

分别采用信道1、信道6、信道11;采用多AP覆盖和双频(2.4G和5.8G混合部署)覆盖(双波段802.11b/g & 802.11a

/n)方式,提高覆盖边缘场强,消除覆盖死角,增加用户接入能力,降低AP发射功率,实现同频重叠最小化。

2.4.2 软件优化

在多AP覆盖同一此类区域的情况下,一般信号强调都可满足覆盖要求(如-70dBm以上),但要注意各AP间工作信道的选择,应按照蜂窝覆盖原则划分信道。同时由于此类区域范围小,AP数量多,可考虑适当降低AP功率以减少各AP间的覆盖重叠区。针对此类区域的应用特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数据侧优化:启用AP间的用户负载均衡功能,提高各AP的使用效率,以避免大部分客户端连接同一AP的情况发生;限制每AP的最大用户接入数量,例如设置每AP的最大用户接入数量为15人;开启二层用户隔离功能,以减少广播报文和用户间流量对网络的影响,同时还可避免一些ARP攻击的发生,保证无线网络的稳定运行;采用11g与11a负载分担的方式。

3 学生宿舍场景

3.1 学生宿舍场景特点及容易出现的问题

学生宿舍具有接入用户多,密度大,终端种类复杂、并发用户数量多、应用种类广、突发流量大等特点,常见的AP布放方式是在楼道直接部署AP,或在楼道部署AP+功分器方式覆盖两边宿舍。该场景容易出现的问题是:Ping丢包率高,时延过大;下载速率慢;接入场强较低。

3.2 优化与问题分析步骤

造成Ping丢包率高,时延过大的原因:VLAN过大、同邻频干扰严重、个别用户使用大流量下载业务;造成下载速率慢的原因:个别用户使用大流量下载业务、接入网带宽不足、同邻频干扰严重、个别用户使用P2P终结者软件;造成接入场强较低的原因:天线数量不够,方位角偏差。

3.3 优化措施

3.3.1 方案1

学生宿舍区的常见AP部署方式为在楼道直接部署AP或在楼道部署AP+功分器方式覆盖两边宿舍。此部署方式,当同搂层宿舍较多时,需部署较多AP,此时尽管大部分区域的信号强度已可满足要求,但由于同频干扰严重,仍会造成严重的丢包。同时个别区域由于覆盖方式的问题而造成的信号强调不够。例如,在衡量墙壁等对于AP信号的穿透损耗时,需考虑AP信号入射角度。但在此方案中,对于某些房间却采用了信号斜射的方式,严重影响信号覆盖的效果!斜射时无线信号实际穿墙厚度远远大于直射时,严重影响信号质量。针对上述情况,可考虑调整部署方案以达到优化信号的目的。可将AP的天线通过功分器部署到宿舍内。

3.3.2 方案2

针对前面方案,对于同一层寝室数量较多,寝室之间墙壁对信号衰减较小,学生宿舍走廊两边方便对称覆盖的区域,建议采用AP部署在楼道位置,通过功分器将天线引入某些宿舍内,但注意信道划分。由于宿舍间的墙壁对信号衰减较小,故位于同一AP覆盖的3间宿舍内的STA相互可见,可有效避免隐藏节点对网络性能造成影响,使信号覆盖变得更加均匀并可有效控制AP覆盖范围,避免部分覆盖区域信号较弱用户不断发送低速率报文,造成整个网络性能下降情况的发生另外,WLAN室分天线直接布放在宿舍内,优点在于天线部署在宿舍内可减少同层AP、隔层AP间的可见度,同层信道可按1、6、11进行划分,此信道划分方式可增加每AP接入带宽。

4 校园室外场景

4.1 校园室外场景特点

对于校园室外区域覆盖(广场、草地、湖边等),此类区域用户较少,空间开阔,阻挡物较少,外部干扰较多,流量较小,设备布放与室内存在较大差异,站址选取难度大,用户移动性较强,信号衰减较大等特点。高校目前的新建大楼普遍为大型连体建筑,承重墙明显增厚,行政办公区域普遍为铸铁防盗门,必要时可以考虑房间内覆盖或室外补点覆盖,大多数老楼改造项目无法使用吸顶天线,新建大楼尽量考虑使用吸顶天线覆盖。

4.2 该场景容易出现的问题

Ping丢包率高,时延过大,移动过程中容易掉线;下载速率慢;接入场强较低,用户接入速度低。

4.3 优化与问题分析步骤

检查信号覆盖区域范围内,通过仪表检查频谱状况、信道信号强度、信道信噪比、空口丢包比例,排除WLAN无线质量问题,尽量保证信号覆盖区域范围内无线环境干净,各项指标达到要求;一般是由于覆盖效果不好,边缘场强太低,漫游效果差,用户上行功率不够, 或受到其它2.4G频段干扰;检查有线侧网络,包括AP传输线路(铜线与光纤)、ONU/OLT线路质量、BRAS配置与性能、Portal配置与性能。

4.4 优化措施

一般只要保证信号强度和丢包率,满足验收标准即可,同时实施时一定严格保证室外设备安装的规范性,以保证覆盖效率。排查空口与有线侧问题后,建议采取如下优化措施:小灵通共址建站,解决站址选取问题;采用具备一定垂直角的定向板状天线,通过楼顶、墙面的安装,具有一定的下倾角进行覆盖(连线距离150-300米),同时需要避免大树等障碍物的衰减;采用智能天线:解决干扰大、用户移动性大、信号衰减大等空口问题;传输链路采取光纤替换铜线优化措施:解决传输带宽瓶颈、数据传送稳定性问题;优化BRAS负载:减少BRAS承载用户数量,提高BRAS性能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刘兴光,WLAN在高校校园网中的应用,考试周刊,2008,52.

上一篇: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范文 下一篇:计算机网络应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