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意识范文

时间:2023-03-20 09:58:51

网络意识

网络意识范文第1篇

在互联网出现初期,网络编辑一度被贴上“网络搬运工”的标签,如今,互联网所拥有的数以亿计的用户群、几何级数增长的信息量、即时深度的交互功能、多元便捷的应用服务,都使其成为社会资源的最大汇聚地。网络编辑在网络媒体中的职业角色,不再仅与内容相关,整个网络媒体的内容定位、形象塑造、网络营销、受众关系都是其工作职责的一部分,网络编辑在工作的各个环节均需具备网站运营意识。网络编辑不再仅仅是网站内容的建设者,线上活动和热门话题的策划者、组织者,用户自生产内容的管理者、服务者,同时还是网站整体形象的协助设计者,网站内容营销的推广者。

整合――注重多媒体互动

通过对海量信息的筛选、组织,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多媒体和交互功能,对传播的信息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和解读。

首先是内容的整合。随着信源和渠道的剧增,要满足受众对信息及时性、针对性、新颖性和全面性的需求,网络编辑首先要对信息筛选、把关,然后重新组织和再创造。Stephen Quinn教授提出,记者编辑的主要职能已经不是采集新闻,而是对浩如烟海的新闻和信息进行筛选和重新组合,使这些杂乱的信息呈现相互联系和深刻的意义,并使其转化为知识。新闻从业者的工作也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知识生产与管理的工作。①

随着社区、博客、SNS的普及,互联网走进“自媒体时代”,受众不再是单纯的信息受传者,而是全程参与信息传播,他们不仅作为信源提供信息,而且开始影响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在这样一个新的媒介环境下,网络编辑应具备职业敏感,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反应,善于挖掘和利用受众自生产的信息,经过整合策划,根据媒体自身的定位和特点,以独特的视角进行专题呈现,并组织开展相关话题讨论,让其迅速发酵,获得群体效应,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

其次是形式的整合。图片、声音、视频、3D动画等多媒体的结合运用,既可以极大地丰富内容呈现,还能满足受众的多重感官体验,获得更加直观、生动的传播效果。例如,在新闻专题中直接提供第一手的视频资料,既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又增加了真实性和现场感,使内容更具说服力。

最后是网络编辑需要构建一个友好的界面,当受众通过这个界面浏览内容时,清晰的版面设计、一目了然的内容结构、合理的图文布局,都能给受众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创新――保持敏锐的好奇之心

关注互联网最新的传播技术、最热的应用服务,深入研究新技术和新应用为信息传播提供的各种可能性,创造出更具特色、更有针对性的内容表现形式。

对于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异同,有不少专家学者从理论上探讨过,而业界从工作性质与产业发展的角度通常将网络媒体的本质差异概括为:技术驱动、用户中心。②从社区、博客、视频分享,再到SNS、微博,传播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编辑必须与时俱进,时刻关注网络中最新的热点应用,甚至投身其中感受其魅力所在,并思考:这个应用满足了受众哪些方面的需求,是否可以和自身的内容策划相结合,能否带来更多的目标受众,能否提升媒体的品牌认知?技术发展推动的内容创新,不仅在内容产品上有所体现,也影响着网络媒体的发展战略。下面以微博为例。

2010年,微博是最吸引眼球的网络应用。这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网民可以随时随地通过页面、手机或第三方网站更新、浏览、评论。网民在这里自生产内容,媒体和官方机构在这里信息,微博俨然成为网络舆情的聚集地。方舟子遇袭、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等,这些事件都是第一时间在微博上被传播,无数网民围观、评论、转发,造成了强大的社会影响。限制在140字以内的微博虽然短小,但无数网民只言片语的碎片式报道互相叠加、去重、纠偏,最终聚合出对某一事件的完整报道。③微博因其信息的强时效性、多角度和现场感,为网络编辑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源渠道和采编方式。而网络媒体开设官方微博,实质则是内容宣传和品牌推广。受众在浏览微博的同时,也会产生对微博的媒体的态度――对该媒体品牌的认知和是否会选择接触该媒体的行为意向。

推广――让搜索引擎为己所用

用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技术,优化并增强特定关键词的曝光率,扩大信息传播的影响范围,使信息更容易被受众检索和浏览,由此提高网络媒体的能见度,增加受众对媒体的品牌认知。

受众利用搜索引擎,可以使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高效。同样,网络编辑利用搜索引擎,可以大大提高信息传播的有效时长和范围,无论何时何地,用户只要进行搜索,信息传播就会发生。所以,在内容上线之前,做好SEO至关重要。SEO主要是通过了解各类搜索引擎如何抓取互联网页面、如何进行索引以及如何确定其对某一特定关键词的搜索结果排名等技术,来对网页进行优化,使其提高搜索引擎排名,从而提高内容的访问量,最终提升网络媒体的能见度和知名度。

内容上线之后,网络媒体的优势再次得到彰显――可以通过网站流量监控分析和目标用户行为研究,得到准确的受众统计数据――有多少人浏览,他们是什么时间、从哪里来的,有多少人参与互动,是否是目标受众,他们在哪个页面停留时间最长,在哪个页面选择退出,这些都是网络编辑必须密切关注和考量的指标,不仅是对当前内容成功与否的衡量,也是下一步工作的重要依据。受众是网络媒体实现市场价值的基础和起点,谁拥有受众,谁就拥有了市场。如何有效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且将这种注意力稳固地维系下去,正是网络媒体孜孜以求的。

沟通――成为资源汇聚中心

与媒体内各部门、媒体受众保持充分、有效的信息互动,是网络编辑顺利、高效开展工作的关键和保证。

所谓“内容为王”,网络编辑的工作是整个网络媒体的核心,一个内容策划的推出往往是一项系统的组织活动,网络编辑与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始终贯穿其中。技术人员为内容的互动形式和应用服务提供技术支持,美工人员为内容的页面展示提供形象设计,测试人员为内容进行检测把关,完善用户体验;市场销售人员为内容找到买家,如广告、品牌植入、奖品赞助等;客服人员则进行用户的答疑、意见收集与反馈工作。对网络编辑来说,除了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外,还需要对其他部门的工作流程和内容有所了解,在沟通时才能做到准确地传递信息,确保各方意见及时、有效地达成一致。

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网络受众接触网络媒体,是为了满足自己特定的需求,网络媒体给予这些需求的满足程度将修正受众既有的媒体印象,并影响到以后的媒体接触行为。网络编辑所要做的就是通过数据分析、调查、用户反馈等多种手段了解受众的个性化信息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信息资源,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在这个“注意力经济”时代,受众不仅是网络编辑服务的对象,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只有得到他们的关注和参与,网络编辑的工作价值才能得到体现。另外,在受众眼中,网络编辑的专业素质、个人风格、甚至价值观都打着所属媒体的烙印,他们对网络编辑的接触印象直接影响着受众对该媒体的品牌评价。所以,与受众的每一次双向信息沟通,都是网络编辑对个人品牌和媒体品牌的一次传播。

总之,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单一媒体向“全媒体”融合的趋势下,网络编辑拥有了更广阔的舞台。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源、技术资源、应用资源,实现最佳的信息传播效果,使传播活动既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又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是网络编辑努力的方向。

注 释:

①Stephen Quinn(2005)Convergent Journalism :The Fundamentals of Multimedia Reporting,(p.153-157),Peter LangPublishing,Ink.,New York.

②师静:《网络编辑的“互联网意识”》,《网络传播》,2009(12)。

③王泱泱:《自媒体时代:传统主流媒体如何发声》,《新闻与写作》,2010(9)。

(作者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职硕士生)

网络意识范文第2篇

1.思想上要杜绝

许多人在思想认识上,就是喜欢贪图小便宜,所以,会在接收到这样的电信电话或者是短信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是天大的幸运,被利益冲昏了头脑,自然就会上当受骗。建议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不要相信什么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2.身份信息防泄

有一部分人喜欢在ATM机上抽钱后,把小票拿到,但是,看一看就扔掉了,这给一些电信诈骗者提供了相当好的条件。因此,在个人身份信息或者是家人信息的保密工作上,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更不要在取钱的时候,相信外人,最好只求助银行工作人员的帮助。

3.核对真实信息

如果你在接到了短信或者是电话的时候,记得,一定要仔细核对真实的信息。可以利用下面的方法,打电话给当事人,问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如果当事人的电话无法接通,则可以向当事人身边的朋友或者是同事或者是其他的家人征求意见。人多力量大,自然会挡住诈骗者。

4.耐心辨别真伪

如果你个人不能确定的话,最好是找家里人商量一下,当然,千万不要觉得这是天大的好事。最好是辨别一下真伪,如果有银行发来的,你可以拨打银行的服务热线咨询一下,如果是其他的地方,你可以查一下网络,看一下,其到底是真假,现在网上有好多公布了的假信息等。

5. 树立正确态度

遇到恐吓一类的信息或者是电话的话,不要惊慌,在个人没有做这些事情前,根本不必担心他们所谓的恐吓或者是法院的传票等。如果担心害怕的话,你就故意让对方向你提供证据,你把这些证据收集好,到相关的部门进行举报。

6. 要多积累知识

网络意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意识形态斗争;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3-0034-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成为大国博弈的制高点,网络安全进入国家安全的范畴。网络安全不仅涵盖数据安全、技术安全等常规领域,对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军事安全也有深刻影响。而与信息窃取、系统破坏等网络攻击方式不同,网上意识形态的攻防战斗因为其潜伏性、隐蔽性和巨大的破坏性而愈演愈烈。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并同时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1]。占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网络阵地,掌控网络空间话语权,打好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主动仗,关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稳定,对建设强大网络国防、维护网络和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严峻形势

在人们高度接触互联网的今天,意识形态斗争也不断向网络空间延伸,并以网络为媒介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之中,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成为主要的斗争样式。

1.我国国际舆论格局长期处于劣势

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长期是西方国家西化分化的主要对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渗透无处不在,“中国”“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的论调仍然甚嚣尘上,西方公众对我国的了解和认知依旧充满模糊和偏见。我国综合国力在不断提升,但受传媒国际影响力和传播理念的束缚,尚未出现能在国际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的媒体或媒体集团,对国际话语权的争夺也面临诸多掣肘,从而使我对国际舆论的建构力和影响力不足,在意识形态斗争中的信息地位也不对称。

2.西方网络霸权难以撼动

国际舆论场中的西方霸权在网络空间依然存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丰富的网络资源和语言优势形成了压倒性的单向信息输出,网络信息不对称促成了西方话语形态的网络主导权。同时,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掌握的关键技术与标准,高调宣扬“先占者”原则下的网络自由行动,为其信息战、网络战提供法理依据;在国际战略上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涵盖网络空间战略、法律、军事和技术保障的网络防控体系,不断巩固并改善其自身对全球网络空间事实上的绝对控制。目前,美国掌握着全球互联网十三台域名根服务器中的十台,能够通过根服务器域名屏蔽的方式威慑其他国家网络边疆和网络,表现出绝对的制网权。

3.网络意识形态斗争错综复杂

借助于网络的独特作用,意识形态斗争覆盖更加广泛、手段更加多元、形式更加丰富、进程更加隐蔽、效果更加明显,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带来极大挑战。首先,网络技术革新打破了意识形态斗争的边界。信息流通瞬息万变,能够快速覆盖广泛的目标对象,而网络的开放性也使信息得到广泛的关注,多元利益介入也更加方便,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局限于一城一域或简单的利益双方;其次,网络为公众提供了开放的信息窗口,多元社会思潮也随即进入公众视野,一些裹挟着意识形态攻击性质的错误思想借助多元化、民主化、自由化的外衣对公众施加干扰和迷惑,冲击主流意识形态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最后,作为公众接触信息的渠道,网络信息媒介的发展也使意识形态斗争更加复杂,媒介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意识形态呈现的形式,多媒体手段使这些信息更加引人注目,而同时网络空间角色复杂,传统的传受关系被改变,信息传播者的目的意图难以预测,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斗争力量构成也就难以有效区分。

二、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特点

“网络国防是为充实完善国防体系,捍卫国家网络和网络空间安全,守卫网络疆域,打击网络恐怖,制止网络意识形态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研、教育等方面活动的统称。[2]”总体看,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隐蔽性

网络环境的虚拟化和匿名化使公众在网络空间中的身份难以辨别,公众的网络信息行为也就难以预知,意识形态斗争中的敌我界限模糊,被攻击方往往处于被动局面。同时,网络信息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也为意识形态斗争披上了隐蔽的外衣,借助网络受众不断强烈的信息诉求,敌对意识形态以迎合受众的形式灌输西方的价值标准,引导受众将意识形态灌输内化为受众自身的价值判断,使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影响和渗透,从而混淆乃至改变受众的认知,起到破坏瓦解的作用。

2.开放性

网络空间信息的传播不但突破了时空的界限,而且将网络受众以信息节点的方式相互连接。借助于网络的开放性,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斗争的开放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元思想的传播更加方便,不同来源、不同渠道、不同目的的思想内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缺少足够的鉴别和过滤;二是开放便捷的网络不仅使信息在网络空间之中,引起受众高速围观,还以微博、微信等方式与受众的信息场相关联,使受众处于信息包围和轰炸之中,不断影响其价值判断。

3.煽动性

由于具有意识形态的指向性和攻击性,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斗争体现出较强的煽动性。通过大肆鼓吹和隐藏逻辑漏洞的价值推理,意识形态信息一方面渲染自身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混杂的特点以及受众浅阅读、浅思考、盲从和情绪宣泄的信息行为表现,刺激公众情绪,从而使受众忽视其逻辑漏洞并达成心理认同,接受其价值观念。

4.交互性

随着网络媒介的社交化发展,信息传受条件发生改变,网络受众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也通过自身的网络信息行为产生交互,以转发分享或发表观点评论的方式与信息产生互动,从而使信息二次或多次传播;其次,交互性还表现为虚拟与现实的交互。一方面受众线上与线下行为的交互能影响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判断,网络意识形态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对受众的社会认知和行为带来影响;另一方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还常与社会现实相结合,通过社会矛盾的细化、具体化来吸引受众的关注,从而起到煽动说服的目的。

三、强化网络国防建设,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主动仗

2011年5月,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对外公布了旨在提高部队网络安全防护水平而设立的“网络蓝军”,2014年6月我军网络空间战略情报研究中心成立,10月8日,中央军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军队信息安全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扎实抓好信息安全防护力量建设”。在西方话语霸权下,如何应对无孔不入而又具有致命性的网络意识形态攻击,成为网络国防建设需要重点强化的问题。

1.提高意识形态论争认知能力

为引起公众的注意,敌对意识形态往往将其逻辑起点隐藏于社会热点或敏感问题之中,以缜密的说理或粗浅的漏洞引起公众的兴趣,通过激烈的网上论争达到意识形态灌输的效果。在这样的兴趣点引导下,对于意识形态论点过度的关注和纠缠反而会起到将其“炒热”的目的。因此,对于意识形态的论争,既不能扩大化也不能缩小化,而是应该综合考虑社会各利益主体的需要和公众认知水平,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舆情走向,区分论争性质,或抓住其核心观点和逻辑一击制敌,或借助网络和社会舆情自主消化,进而掌握网络意识形态论争的主动权。

2.提高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能力

首先,要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经典和党的创新理论。巩固主流意识形态,要唱响主旋律,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去引领、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想,通过丰富的网络平台和生动的网络话语体系,提高理论传播的趣味性和影响力;其次要积极传播主流价值观。面对网络空间复杂多元的价值观,大力加强和改进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手段,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增强网络开展政治工作的活力;最后要积极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作品是公众感受意识形态的主要方式之一,要积极借鉴新的传播方式大力推广优秀文化作品,传播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精神,广泛普及党史、国史、军史,塑造一批有内涵有影响力的文化作品,借助“中国热”“华剧热”热潮推出国门,提高对外传播能力。

3.提高网上舆论研判引导能力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贵在研判。一要坚持科学理论为指导,服务大局、服务决策,用辩证分析网络舆情信息的核心观点和倾向,从党和军队大局出发紧紧配合重大决策部署、各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为决策提供舆情信息服务;二要坚持围绕中心,关注大事,把握大势,密切关注公众对重大事件的思想反映,关注互联网发展以及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新动向、新问题,为正确引导和有效处置舆情提供参考;三是要在舆情预警、汇集、分析、处置各个主要环节提高警惕,不错过盲点,及时发现重点,合理对待热点,谨慎分析焦点,灵活应对“炒点”,抢先澄清疑点,通过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分析水平,准确把握舆论实质,校准目标方向,更好地开展网络舆论的引导工作。

4.提高作战力量体系建设能力

网络意识形态攻防作战,必须具备与国防建设要求和作战目标相适应的作战力量。一方面,要大力培养专业化作战力量,以“网络蓝军”为基础,提高对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严肃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扩大人员层次、类别、规模,提高作战水平,尤其是加强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以专业的网络技术水平应对;另一方面,也要发挥民间力量如BAT(百度Baidu、阿里巴巴Alibaba、腾讯Tencent)等网络公司的作用,发挥其在大数据收集、分析和运用上的能力及在网络空间的运作力和影响力,为战略决策和运行提供支撑;积极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全民网络安全意识,使公众在各种诋毁社会主义的思潮面前明辨是非,自觉维护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5.提高技术革新运用能力

建强网络国防,要有自己的技术,要有过硬的技术。当前,我国网络核心技术能力与西方国家差距较大,随着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对网络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一旦这种依赖被切断或被利用,国家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建强网络国防,要不断提高核心技术开发运用水平,并将其提高到国家安全战略层次中来。要重点强化政府、军队和民间力量的融合,通过国家投资和市场引导,以全面的信息网络战略布局,支持和指导形成联合一体的信息安全网络,并利用政策和市场合力为其发展完善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

此外,还要提高网络环境治理的技术运用水平,在促进话语权利公平的前提下,完善网络后台程序,促进网络空间健康的信息环境和自由有序的讨论氛围,助力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

参考文献:

[1]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8-21.

网络意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社会;网络意识形态;价值观念

〔中图分类号〕D6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6)05-0107-06

一、网络意识形态的基本含义

当前,学者在分析网络意识形态的基本含义时,主要有三种代表性观点:一是认为网络意识形态就是传统意识形态在网络中的延伸;二是认为网络意识形态是一种对网民行为具有价值指引功能的思想体系;三是认为网络意识形态是网络空间中具有阶级属性的意识观念。以上观点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也存在不足:

第一,网络意识形态与传统意识形态密切关联,但它不是传统意识形态在网络中的简单移植和再现,它是线上社会与线下社会高度融渗的产物,具有崭新的内容和形式;第二,网络意识形态是网民的思想、观念或者精神现象,但是将它作为具有价值指引功能的思想体系,不仅未能概括其本质属性,也难以区分其类别性与个体性;第三,概念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而从阶级属性来界定网络意识形态,那么阶级属性是否就是网络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如果是,网络社会网民的阶级性何以划分?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和考察。缘于以上分析和认识,笔者在相关研究基础上,把网络意识形态界定如下:“网络意识形态是在线上社会与线下社会、网民个体与现实个体高度融合互相渗透的背景下,网民借助数字化符号化信息化中介系统而进行的信息、知识、精神的共生共享活动中形成的有机体系,是网民在网络社会中具有符号意义的信仰和观念表达方式的综合,其核心是价值观念。”〔1〕针对这一概念,我们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解析。

(一) 网络意识形态的生成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意识形态从本质上讲属于观念的上层建筑范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网络社会中,网络意识形态的生成、发展,固然离不开技术要素,但影响其生成、发展最根本的要素还是由社会经济关系状况决定的。网民不是网络空间中封闭存在的个体,他们依旧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员,他们在网络空间中的思想、意识、观念受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是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反映。现实社会的经济水平高,人们生活富足,网民个体就会获得相应的优越感和归属感,从而使精神世界得到满足,在情感上更容易接受和认同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其中,情感认同是行为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广大网民在情感上认同了社会核心价值观,在网络信息浪潮中才能够理性表达自己的思想,正确辨识不同的声音,传递社会正能量,由此推动网络意识形态的发展。不言而喻,当前意识形态在网络中斗争激烈,此消彼长,主要原因在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网络社会空间中,西方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优势向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最终的目的就是冲击别国的主流价值观,推销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模式,控制世界财富分配权。从这一角度来说,世界经济发展状况、综合国力的竞争决定着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态势。尽管意识形态的变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其活动依然难以超越社会经济基础的规定性,而这种规定性则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意识形态变动所提供条件的基础支撑性和优先性上。

(二)网络意识形态的动力来源于网络社会三大互动关系

在网络社会系统中,主要有“网络人机互动”、“网络人际互动”、“网络自我互动”三大系统〔2〕,网络意识形态是网络社会这三大系统的产物。首先,网络意识形态由网络人机互动而孕育。网络技术是网络意识形态形成的技术支撑。一般来说,技术是中性的,没有善,也没有恶,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它往往有一定的目的指向,原因在于它与使用主体产生了关联,负载了使用主体的意图和观念。在整个信息化过程中,技术客体归属和依赖技术主体,承载着技术主体的思想、意识,技术主体把自己的思想、意识物化在技术客体上。正是基于网络技术这一属性,当人们打开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发生双向对象化关系的那一刻,网络活动的技术支撑空间形成,人机互动也随着技术支撑空间的形成而生成,技术客体为技术主体而存在,技术主体合目的性的价值找到相应的物化空间,网络意识形态随人机互动而生。其次,网络意识形态由网络人际互动而生长。在网络社会中,网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因为技术而得到大大增强,他们不仅仅局限在人机互动的界面和空间,而是在网络人机互动技术实践活动基础之上,借助交往实践将科技与网络社会的关系链接起来,不断扩大自己的交往空间和延伸交往时间。由于人际交往的时空范围扩大,网络主体的思想火花也将在更广大的范围内传播、交流、碰撞,逐渐形成一定的意识形态态度倾向。因此,我们说,网络社会因网民的交往互动而拓展了网络实践活动的社会视野,而网络意识形态因网民的交往互动而得以生长。再次,网络意识形态由网络自我互动而升华。所谓网络自我互动是指网络主体在信息中介系统中进行自我身心对话、自我剖析改造的实践活动〔3〕,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印证网络主体自身存在的精神建构活动。网络主体在网络社会空间中,通过与个体间的互动和网络族群之间的互动,获得信息和知识,这些信息和知识最终要通过网民个体的身心互动,经历自我精神向度的同化和顺应过程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体系,完成信息、知识的意义建构和网络主体的自我重构,并以此来支撑和彰显他们自身的意图。网民往往根据建构的意义和价值体系来决定什么样的内容可以跟帖、转发、转帖,什么样的内容发给他人。

(三) 网络意识形态的存在缘于线下社会与线上社会、现实个体与网络个体高度融渗

网络意识形态是网络社会交往实践的产物,是网络社会时代意识形态的新样态。网络社会交往实践活动与传统社会的交往实践活动存在巨大差异:首先,从网络主体自我存在形态来看,网络个体不纯粹是居于物理技术空间以符号位表征的虚拟个体,还带有现实社会的思想、情感印记,是现实个体与网上虚拟个体的有机融合;其次,从网络主体所处的社会关系来看,网络社会关系既不是虚拟的社会关系,也不是简单的线上社会关系,而是网上社会与网下社会的有机融合;从网络主体的互动交往情况来看,他们在线上社会中的交往观念、行为影响着线下社会的交往观念和行为,影响线下社会的和谐发展。在线上线下社会和现实网络个体高度融合渗透及部分重叠、边界模糊的环境生态下,网络意识形态显然也与传统的意识形态存在巨大差异,它既不是现实社会意识形态的简单投影,也不是单指虚拟或线上社会的意识形态,而是通过网络交往实践而形成的人类意识形态崭新形态。

(四) 内容的融渗性

网络意识形态的内容具有高度的融渗性,是指其内容是交织着线下社会生活内容和线上社会的生活内容。这与网络意识形态生成场域特征密切相关。网络意识形态生成的场域是网络社会,它不是现实社会的简单延伸,也不是人们常说的虚拟社会,而是线下社会和线上社会高度融合而成的崭新社会形态。网络社会具有高度的融合性,那么作为网络社会的个体或群体,他们是现实个体与网上虚拟个体的有机融合,交织着现实身份和网络身份。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打上了“融合”的烙印,以“高度融合”的鲜明特征影响着线上社会和线下社会的发展。网络个体和现实个体的融渗关系表明,网民要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要处理好线上交往和线下交往的关系,正确把握“融合”身份,树立健康交往意识,在健康的交往中提升思想意识水平。

(五) 效果的累积性

网络意识形态形成的社会效应是在动态发展中累积起来的,累积形式多样,既有正向、负向的累积,又有纵向序列的线性累积和横向拓展的网状累积。网络意识形态传播效果的累积性与网民之间互动交流的时间、内容及需求满足程度密切相关。首先,网民之间互动交流的时间具有累积性。网络意识形态的传播效果与交流时间的累积成正相关,交流时间越长,传播效果越突出。一方面,网民个体信息建构的效果凝固在时间中。在网络社会中网民大部分采取自我投射式的信息解读和信息建构方式,网民的这种信息建构方式,意味着同一个信息不同的网民对其有不同的解读方式和建构方式,生成的意识和观点也会不同,因此网络意识形态的生成与发展也呈现出不同层级。随着交流时间的推移,网民个体对信息理解得越来越深入,意义挖掘得也越来越深刻,信息建构的效果逐渐显现。另一方面,网民之间意识形态互渗效果凝固在时间中。网民之间互动交流累积时间越长,意味着交往双方对互动交流的信息内容感兴趣程度较高,网络意识形态互渗程度也越高。此外,网络意识形态传播效果累积性特征还表现在网民之间需求满足程度的累积性上。在交往活动中,网民的参与、接受、传播等网络行为都是源于一定的需求的,需求是网络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反过来,一种网络活动能够最大化满足网民个体的需求,网民则会积极地持续这种参与行为,否则就立即中断行为,转向其他活动寻求需求的满足。从这一视角出发,网络意识形态传播效果与网民信息需求获得的满足程度成比例发展,网民在网络互动交流中,信息需求获得的满足程度越高,双方交往的程度越深,网民之间网络意识形态渗透效果也越明显。〔5〕

三、网络意识形态的主要功能

网络意识形态的主要功能有引导功能、聚合功能和转化功能等。

(一)引导功能

网络意识形态的一项重要功能,就在于借助网络传播平台实现对社会的柔性引导。首先表现为引导网民受众的心理倾向。俞吾金教授曾经指出:“意识形态不是在经济基础上直接形成起来的,而是经过社会心理的媒介而形成起来。”〔6〕意即,社会心理是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的中介环节。在网络社会中,网络意识形态的形成及作用的发挥也与网民受众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弗洛伊德在《集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一书(1921)中写道:“在个人的心理生活中,始终有他人参与。这个他人或是作为楷模,或是作为对象,或是作为协助者,或是作为敌人。”〔7〕同样,网络社会信息传播速度快、辐射范围广,网民的心理生活不同程度地受着他人的影响,特别是受“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较大。一些“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舆论场上掌握优势话语权,受很多网民的关注与追随,他们在网络上的每一句话、每一种价值倾向都牵动着这些粉丝的心理,影响粉丝自身价值观念体系的建构。其次表现为引导网民的网络参与行为。网民在公共舆论场受“网络意见领袖”或者他人的影响形成了相应的社会心理,这种心理逐渐提升为与“网络意见领袖”相一致的意识形态,指导自己的网络行为,或者与其追随者一同热情地参与到网络意识形态论争中去,或者在自己的生活圈子和工作圈子积极发表意识形态言论,成为小范围舆论场的主导者,影响更多的网民,形成更大的社会心理效应,推动意识形态舆论向他们主导的方向发展。

(二) 聚合功能

首先表现为聚合思想。在网络社会空间中,每个网民都可以自由地获取所需信息,自由地表达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他们是集信息接受、信息传播、信息于一体的能动主体。从这一思路出发,网络意识形态是一个凝聚广大网民思想、内容指涉庞杂的体系,它包含着不同主体、不同内容的意识形态。其聚合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网民因为兴趣、爱好结缘,通过交流与碰撞把分散的思想、理念聚合在一起,形成网络群体的思想共识;另一方面,各种意识形态通过巧妙的“装扮”渗透于网民的心理,统一网民的思想,凝聚网民共识,形成强大的聚合效应。其次表现为凝聚力量。网络意识形态,作为意识形态的新样态,无论它本身是对是错、是好是坏,本质上都是要凝聚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政治力量。在网络社会中,网络环境的净化、网络秩序的维护、网络制度的健全等,都需要网络意识形态释放效能,凝聚力量,团结广大网民。

(三)转化功能

转化功能是指网络意识形态在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转化观念、外化行为的作用。首先表现为网民思想观念的转化。网络意识形态作为网民思想观点、价值观念的总称,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它在成长过程中受网民认知水平、网络环境、现实社会因素的影响,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化:一是同质转化,即秉持同一种价值观念,随着网络活动的深化,从一种不系统、不成熟的观念转化为网民的内在信仰,成为网民稳定的文化心理结构;二是异质转化,即网民放弃原有的价值观念,从一种价值倾向的意识形态转变成另外一种价值倾向的意识形态。其次表现为网络意识形态向网络行为的转化。观念体系往往是通过一定的行为表现出来,网络意识形态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将外化为网民的网络行为(如网络文化作品的创作、网络政治参与等),它主要表现为两种转化倾向:一是正向转化,即正向的网络意识形态将促进网民自觉遵守网络行为规范,从事各种网络活动,推动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二是负向转化,即负向的网络意识形态将导致网民行为失范,小至网络恶搞,大至挑选敏感社会事件进行网络舆论炒作、散布谣言,把网络意识形态论争转化成社会公共事件,这种转化倾向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显而易见,网络意识形态的这三种主要功能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其他方面的功能表现。因而,研究引导、聚合和转化的条件以及变动的机理和机制应该成为网络意识形态未来研究的重点。在当今新形势下,我们的主要工作就在于通过占领网络阵地,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弘扬主旋律,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性、主导性,抑制网络意识形态的负向转化,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文化建设中的中心地位与发挥核心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冬霞,吴满意.近年来国内学界网络意识形态研究述评〔J〕.天府新论,2015(5):115-121.

〔2〕〔4〕吴满意,廖子夏.网络人际互动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概念解析〔J〕.社会科学研究,2012(6):113-118.

〔3〕丁科,胡树祥.网络自我互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新话题〔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4):111-116.

〔5〕吴满意.网络人际互动:网络实践的社会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95-96.

〔6〕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39.

网络意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网络危机;意识模型;解析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5-0020-03

网络成为当代人们赖以生存的一个既虚幻又真实的世界。它是一个巨大的开放信息传递系统,各种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在虚拟的空间中传播、碰撞、交融,推动人际交往的变革、社会的前进。而网络在给人类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各种危机,诸如网络信任危机、网络生态危机、网络伦理危机等词汇不断映入学者的视线。

面对各种网络危机,有识之士提出多种应对策略,比如普及网络技术、健全网络法制、加强网络管理,呼吁人们网络自律,总体而言是从社会性的宏观视角沿着“控、管、防”思路应对网络危机。事实证明,这些策略的有效性是有限的。实质上面对所谓的网络危机从根本上是无法消除的,因为网络对当代的人们而言,就如同鱼儿与水,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们可以对网络特性与变化有一定的认识,但事实上类似于自然界的突发事件,很难精准地预测或控制网络危机的发生与发展。而且面对相同的网络危机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反映,不是很多学者假定的一定是负面影响。相对于个体而言,危机既是危险也可能是机遇。所以探讨网络危机时不能忽视作为网络危机中主体人的能动性。

但是,最灵活有效的,仍然是提高每个人的“网络危机意识”,它可以成为当代人们参与网络生活的有效保证。个体网络危机意识指人脑对网络在社会发展中的性质、地位、价值、功能的认识和反应。它决定人们捕捉、判断和利用网络信息的自觉程度,是人们对网络需求的自我感悟。它能控制网络知识结构,强化对网络传播的认识,加强网络心理调控,调节在网络信息处理过程中所应用的各种技能,协调完成各种信息处理任务。它是人们思维中对网络世界的反映结果,是一个相当抽象的概念。从外显行为可以看到,具有较强网络危机意识的人能够有目标、有步骤地完成生活中形形的网络信息处理任务。

1 网络危机意识假想模型

网络危机意识是一个假想的结构,可以从3个维度理解:网络控制、人为控制、对两种控制认识的程度。3种维度分别由X轴、Y轴、Z轴代表(图1)。每个人的自主网络信息意识状态都可以在这个三维空间内找到相应的位置(三角abc)。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个体的控制线(bc)是个恒量,但个体有一定的差异。b点在OY上滑动,c点在OX上滑动,当b点远离O点时,c点趋向X点,即人为控制较强,反之网络控制力较强。个体的控制能力越高,网络危机意识也就越高。高度的个体控制是网络危机意识的高级体现。但是应该看到个体的完全控制是不可能的,生活中各种信息浩如烟海,人们必须依靠网络信息自动处理流程。垂直方向代表人们与网络接触时意识的自觉程度,主动性如何。O点表示自动处理状态,人们不经思考地应用默认的处理流程。当人们从a点向上端迁移的时候,他们会不断认清自己在做什么,目标是什么,信息处理当中的每一步所需的信息是什么。在最上端人们达到了自律状态,完全自觉地监测信息处理过程,增强了元认知能力,对所做的决定及在处理的事件有较强的反思意识。

无论是控制维度还是对控制的认识,都包含了人们很多的动机或需求。绝大部分动机是由特定的需求对特定信息的反映状态激发的。人们产生动机状态的频率、强度要因人而异。在控制和自觉方面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人可被视为具有较强动机,换言之,他们所投入精力的底线要高于其他人。网络危机意识的最终追求目标是促使人们进入高动机状态,以便形成自觉的人为控制行为,在这个过程中让人们体验到好处从而感受到付出的辛劳是值得的。通过体验与回馈一系列的过程,个体自然会形成较强的动机。人们日常生活中总会出现高动机状态来寻找和处理信息。例如,对于中国大多数家庭来讲,预计买一辆汽车花费是相当高的,那么人们会通过Internet寻找特定的汽车广告,他们会仔细分析汽车的配置、价格、油耗、款式,经过“货比三家”才会做出决定买哪种汽车。人们会为此投入大量的精力并做出最佳的决定。

一些人会发现他们常处于高动机状态来控制网络接触,他们总觉得需要大量的相关信息,才能够完成生活中的各式各样的任务。因为他们常处于这种状态,所以即使某些问题并不重要,他们仍然很可能保持这种状态,从而对于信息养成所谓的“高动机性格”。相反,另外一些人很少发现他们处于这种高动机状态,因为他们所做事情的正反馈较少,这就很难让他们相信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长此以往,他们对于信息的态度很可能会处于“低动机性格”。借用心理学家阿德勒对性格二字的解释,他认为性格是“一个人尝试去适应他所居住的环境,因而显现出来的特殊作风。性格特点是一个人的整体人格在获取认同及意义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计策,其在人格中的存在就等于是生活”。此处的性格指个体处理网络信息时表现的风格。个体针对信息的动机可以看做一种状态或某类性格。作为状态,信息动机会很快提高并在短时间内得到满足。状态的变化相对较小,它取决于个人的心情、处境、地点、时间和其他临时因素。比如,人们早晨希望知道天气及道路情况,工作时想知道股票价格,中午想知道饭菜质量,晚上想知道哪里可以娱乐放松。这种动机状态总是在不断波动的。对于网络信息的基本动机可以看做性格,这类状态的波动总围绕基本线波动。但是即使是“低动机性格”的人也会阶段性地感受到对特定信息的强烈需求,相反,“高动机性格”的人不时也会体验信息过载或信息疲劳的状态。人们只有对网络危机意识有所了解,才能够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它。人们需要知道做出重大决策时充分精准信息的重要性以及体验成功喜悦的必要性,只有经常感受到这些,“高动机性格”形成的可能性才会增加。这种性格一旦养成,人们将会从中不断获得必要的精神动力。

2 网络危机意识区域解析

a、b、c点在不断滑动时,网络危机意识会构成3个极限区域。当a点滑落到O点时,形成三角区Obc;当b点滑到O点时,形成三角区aOc;当c点滑落到O点时,形成三角区aOb,分别称为被动控制区、自主控制区、网络控制区。当然还有三角区abc构成的常规区。

2.1 被动控制区

面对网络铺天盖地的信息,无论是个体控制还是网络控制,因为个体都缺乏主动性,自我的控制力和网络控制力博弈之间网络控制会超过个体,所以在此区域内大部分人绝大部分时间不想劳神去关注网络带来的影响或这些影响是如何作用在自己身上的,有时他们宁愿忽略某些信息。那么在网络接触中他们会随波逐流,直到某些内容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这就意味着选择性注意力的激发取决于网络信息而不是个体,换言之,人们允许网络以特定的信息限定自己。在这个区域内人们将面临高风险的负面影响,因为影响的作用大部分产生在人们的控制之外,甚至经常性超出人们的意识范围。

2.2 网络控制区

网络控制区与被动控制区的区别在于人们的感知,在网络控制区内人们有较高的动机来控制网络接触和意义建构,但是他们以信息自动处理方式进行控制。有意识自己构建信息处理的方式,但是其结果还是被网络所控制,对于这种控制个体有所察觉,但这一区域的人们由于缺乏对网络制品、产业、效果以及个人目标的认识,表现出高动机的无目标性,尤其会体现在信息筛选和意义建构任务上。他们不能够认识到所有和自身相关的信息选择,也不知如何从这些选项中做出最佳的决定,其结果控制权还掌握在网络的手中。这些人在电脑前不断抱怨没什么好信息,但每天会准时打开电脑;他们会不断自责上网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但是仍会不断在网上冲浪。此类人能够感受到网络的控制但却无能为力。他们不清楚自己有足够的能力,能够采取行动改变困扰他们的网络接触行为。

2.3 自主控制区

当处于自主控制区,与网络接触中当人们具有较高的意识动机,他们会很在意各种信息并不断地批判它们。因为主动权在个体,他们知道如何控制网络接触以及知晓网络是如何影响他们的。他们具有强烈的意识与能力,对于常规网络问题能够高效地处理。常规问题指:我应该和网络接触多久?什么信息值得搜索?什么信息需要避免?什么样的网络影响是值得的,什么是不值得的?等等。个人有权解释这些问题,以表明他们对信息及其影响的应用是正面的而不是消极的,来实现个体目标。

2.4 常规区

大多数人是处在常规区的,即网络危机意识是网络控制、个体控制以及对两者控制认识主动性的高低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是abc三点趋向不同,外在行为可能有3个极限区的表现而已。很显然,人们要避免被动控制区和网络控制区的趋向,但是由于网络危机意识知识结构的缺陷以及技能较低,他们很可能不理解网络是如何控制自己的,也就不知道如何避免控制,更无法获取大范围的信息。当然理想的状态是处在自主控制区,这就需要不断地训练与学习。

3 网络危机意识功能解析

完善的网络危机意识主要具有四大功能。

首先是协调功能。协调网络危机意识本体结构中各个部分的运作,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发挥其能动作用,解决信息任务处理过程的冲突,促进网络各种知识的整合,优化各种技能相互组合,实现个体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统一。

其次是记忆储蓄功能。网络危机意识像个巨大无比的仓库或银行,它可以储存人生所有来自网络的信息,即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等一切意识到的东西,不断地自动地丰富自身的网络知识。一些网络接触,常常没有明显的记忆痕迹,不知不觉地直接进入人的网络危机意识并储存起来。网络危机意识能够把所有存储进去的资料进行创造性的整合,构建合理的网络知识结构。优化的信息内容是灵感的源泉,扩大了人们对信息选择的范围。

再次是习惯功能。人的网络接触习惯、行为,以及一些自己也没有意料到的行为,实际上受到了网络危机意识的支配。一些人遇到难题,马上想到“挑战”“想办法解决”,行动也几乎同时跟上;另一些人遇到难题,则不自觉地甚至不加思考地就想到撤退,想到失败,而且也在行动上萎缩,这都是过去不同经验的网络危机意识在起作用。

最后是配合达成目标的功能,即计划和执行控制功能。当你确定一个目标时,网络危机意识会自动搜索跟目标相关的资源来协助你达成目标,增强个体的控制性。人们还可以根据过去的网络经验和对网络传播产生的影响预计执行或终止行为,可以使人压抑那些与伦理道德和实践相冲突的愿望。即使找到的信息与现有问题不符,人们在感到沮丧的同时产生一些消极情绪,但这种情绪在网络危机意识里会转化成另一种动力去摆脱这种不和谐性。网络危机意识给予个体生存于网络化社会的极大潜能,能够灵活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环境。

网络意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意识形态;话语权;网络安全;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G606

文献标识码:A

一、网络意识形态与话语权的内涵

网络意识形态是以互联网为依托而形成的意识形态,虽然网络事件大多是现实社会事件在互联网上的传播和延伸,但网络意识形态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意识形态在网络社会中简单的映射和反映,其意识形态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网络意识形态是网民看待网络世界的有机思想体系,代表着网民的利益,指导网民的‘行动’,并通过虚拟社会反作用于现实社会。”[1]话语权是一种掌握、控制、支配和阐释话语的权利与权力,是对话语背后的是非判断、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进行引导和塑造的一种资格、能力、身份与地位。

二、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方面面临的挑战

长期以来,西方某些国家利用其霸权地位和科技手段通过网络平台向我国灌输各类非主流意识形态,加紧对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企图达到西化、分化我们的目的。“维护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就是要不断保持和提升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的解释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其实质就是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主导权。”[2]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把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集团或个人的话语的力度, 当其掌握和控制了话语的走向,占有绝对的舆论统治地位,其意识形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功能的发挥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全球化和网络化时代,谁能更好地掌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谁就能更好地占领舆论制高点,为其发展赢得和谐有利的空间。

三、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具体途径

一是好传播主体,培养高素质传播人才。时代不断发展进步,我们若想在网络空间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就需要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体系,使其自身不断完善, 更科学化,更有信服力。有强大的科学的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才能在网络空间站稳脚跟。作为话语主体,中国共产党在网络议题选择上应加以设置,掌握议题设置的主动权,通过对主动网络话题进行议程设置,成为第一手信息人,主导舆论,影响民意。成功的网络话题议程设置,可以吸引受众将注意力转移到相对集中的网络事件上来,有利于形成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同时,中国共产党应该不断提高自身话语能力,改变传统宣传意识,创新宣传手法和方式,在网络空间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传播,其语言也应更亲民化,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大众化。此外,中国共产党对各类门户网站、论坛、微博等都应加以利用,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随处可见,消除与话语对象的距离感,加强阵地建设。中国共产党的高素质的理论队伍也是掌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保障。网络宣传人员既要有过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又要精通网络技术,要善于传播“好声音”,善于疏导受众消极情绪,时刻掌握舆论动向,确保话语权始终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

二是构建全方位网络舆情机制。网络舆情具有信息传播和引导、危机预警与舆论监督等功能。实时把握好网络舆情的最新动态,对我们掌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有着重要作用。把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要建立全方位的网络舆情机制,要从网络舆情监管机制、引导机制、预判预警机制与危机处理机制四个方面全方位入手,确保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始终在党和人民的手中。要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进行常态化监管,且形成机制,在保证网络自由的前提下,对网络信息加以筛选、过滤,切实履行好其“把关人”的职责,建立好网络舆情监管机制。党和政府要积极主动利用网络重大新闻事件,真实有效的信息,获得主动权,重视网络社交媒体中民众的呼声并进行合理引导,及时疏导受众的消极心理,在互动中加强情感交流,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此乃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对于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要建立好网络舆情预判预警机制,这需要强大的技术和人力支持。通过技术手段,及时、高效地对网络信息进行全方位搜集,由技术人员将搜集到的各类舆情进行分类整理,对那些有潜在风险和危险的事件进行事前预判,做到事前预警,将舆情始终维持在可控范围内,才能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进行把控。当有非主流意识形态出现在网络空间时,要立即启动网络舆情危机处理机制。这就需要我们提前做好各级舆情应对预案,需要对各类不良舆情进行系统分类,并针对不同性质划分层次,确定相应等级,提出配套解决方案。当危机解除后,也应进行及时反馈,发现问题,解决不足之处,制定相应整改策略。

三是融合发展,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曾指出,要积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一直以来,我国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多为电视以及党刊党报。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加以融合,优势互补,互取所长,才能确保意识形态话语权始终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交流融合,既给传统媒体注入了新的活力, 也让网络媒体更注重其新闻产品的严谨性与客观性,更注重主流意识形态方向的正确引导。

四是建立健全网络法律制度体系。法律作为维护人民利益、保障社会稳定的有利工具,应全面在网络世界普及。指出:“要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完善依法监管措施,化解网络风险。”一方面,要在网络中加强法律意识的普及,始终做到心中有法,让网民认识到在网络世界里并不是什么都可以说,什么都可以做,正如在现实世界里一样,也会受到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加快网络实名制认证,对于那些传播不真实信息、肆意造谣、攻击主流意识形态的破坏者,应加以严惩,追究法律责任。另一方面,针对网络的特点和内在结构特征,制定相应法律,完善法律体系。对于网络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法律空白,要尽快加以填补,避免出现危害网络意识形态的事件发生,做到有法可依;对于那些过时的网络法律条文,要尽快加以修补修订,增强其可操作性和现实性。做好这两方面工作,是把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举措。

总之,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意识形态传播工作的话语主体,对于如何更好地掌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更好地把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掌握舆论方向,才能维护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才能真正维护人民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张宽裕,丁振国.论网络意识形态及其特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8(2).

网络意识范文第7篇

一、网络意识形态负面营销是如何操作的?

近年来,网络意识形态负面营销可谓五花八门。但总的来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直接贬低中国,否定党和政府,否定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另一类则直接肯定和赞扬其他国家与政党,以及反马克思主义和主义理论,旨在否定我们党和政府,否定主流意识形态。这些负面营销活动,从营销策略制定、营销对象选取、价格和分销系统设置,到广告传播、市场操纵和促销活动等,都是精心准备的。

营销策略。网络意识形态负面营销最终目的是颠覆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执政地位,其挑战和破坏的直接对象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体系。按道理来讲,应该利用比较系统完整的、自我标榜科学的理论来抗衡真正系统、完整、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但事实上他们采取的是一套网络意识形态生态营销策略,通过多方位和多层次的局部破坏,最终达到整体破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目的。这种策略迎合了网络传播的瞬时性、速逝性、浅阅读和娱乐性等特点,不需要思想产品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效果却比后者更为有效。负面意识形态营销很少传播诸如理论著作等长篇文字信息,而是使用了大量去语境化的、片面的、教条式的短小语段、通俗文章以及新闻与评论等,从经济、政治、文化乃至军事多方位,从国家、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多层次来对主流意识形态实施攻击。对这种传播策略的彻底反击是比较困难的,因为需要系统和完整的理论和事实的解释与说明,但这恰恰不大适合网络传播规律,大部分网民没有耐心阅读与辨析。

营销对象。网络意识形态负面营销的对象是所有网民,但主要针对的是非专业普通群众。网络使用者绝大部分是非专业普通群众,他们是稳固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基础,自然是负面意识形态营销争夺的主要对象。普通网民尤其是其中的年轻群体直接参与政治生活和意识形态理论活动较少,没有完整和系统的知识,思想的深度和广度还达不到自觉抵制负面意识形态的程度,因此最容易受到多方位和多层次局部破坏这种营销策略的影响。大量网民通过稳定而富足的现实生活体验,比较相信党和政府,相信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的正确性,面对负面意识形态冲击,即使不能在理论逻辑上给以驳斥,也会保持警醒。但也有一部分网民,或因为个人和家庭的挫折与不幸,或因为遭遇社会不公等因素,自愿地成了负面意识形态的“俘虏”。

营销方式。首先是设置和主导议题。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几乎所有问题都有可能成为网络负面营销设置的议题。其设置手法花样繁多,但都是以偏概全,从局部和个别问题出发,最终指向否定整个中国政治和主流意识形态。在传播过程中,他们会进一步操控议题的性质和走向,其标准的话语逻辑用网络流行语来说就是“这国怎”,“亏总民”,“我陷思”,“定体问”,“中必输”,也就是“这个国家怎么了?”,“吃亏的总是草民”,“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这一定是体制问题!”,“中国必成最大输家”。其次是制造负面情绪和认识的“意见领袖”。这些人一般在某一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或者因为从事媒体传播而出名。负面意识形态观点从这些“意见领袖”口中说出来,才更有“可信度”和迷惑性。从实际结果来看,确实有相当多的普通网民即便没有什么委屈、挫折和不幸,也会受到这些人的影响,产生负面情绪和认识错误,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再次是操控网络“水军”,制造舆论热点的假象。所谓“水军”是指网络资本雇佣的、常常以同一语言在同一时间段内支持或反对某个网络舆论的大批量网络账号使用者,其背后是专业的价格设计和分销系统设置,效率很高,影响巨大。第四是物理掐断。如果以上步步为营的方式还没有取得满意效果,那么负面营销主体往往会使出最后一招,即直接支使网络媒体管理人员限制、屏蔽或删除正面意识形态的转发和评论,直至销号。

促销手段。至少包括捏造式、篡改式、抹黑式、侮辱式、对比式、割裂式、讽喻式、表演式和碰瓷式等。这些手段与其多方位多层次局部破坏的总体策略是一致的。捏造式是凭空捏造事实,制造和传播谣言,例如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前后,为否定我们党而捏造了一系列所谓抗战老兵没有得到政府照顾的故事,意指我们党不公正。篡改式是指篡改他人尤其是主流媒体的信息从而改变信息的内容和性质,例如有网络媒体将报的报道标题“中国梦的自信在哪里”篡改为“我们的主义乃宇宙真理”。抹黑式是指采用各种手法把正面形象丑化,例如通过宣扬雷锋穿皮夹克戴手表来整体否定雷锋艰苦朴素的真实性。侮辱式是指使用极端下流、毫无人性和底线的语言来侮辱正面人物,例如说刘胡兰是“小三”、浴火牺牲是“烤肉”等。对比式是指通过对比中国和外国发生的同类事件来贬低和否定中国,例如所谓“中国式过马路”,中国人闯红灯是没有规则意识,美国人闯红灯是在确定无车后才走的,是高素质的闯红灯。割裂式是指割裂普遍与特殊、整体与部分、历史与现实、发展与稳定等辩证关系,以片面强调某一方的形式来表达某种反主流的观点,例如爱国不等于爱党、改革开放前30年公有制导致贫困等等。讽喻式是指利用语言、形象和情境等的歧义性和多义性来编造带有讽刺意味的叙事或议论片段,以挖苦中国嘲笑主流,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最真实的一句话是‘现在是北京时间7点整’”等。表演式是指负面营销主体把自己装扮成正面形象来传播负面言论,被人揭露时则辩解说自己是爱国爱党的,是“小骂帮大忙”,例如某些被网民讽刺为“体制婊”和“砸锅党”的人主张中国搞多党制等。碰瓷式是指某些负面营销主体直接发表反对主流意识形态、违背法律法规和基本道德的言论,以之挑衅舆论和引发政府行为,而当遭遇反对和行政处理时,就以言论自由为由满世界宣扬自己被迫害,从而获取政治资本。总体来看,这些促销手段往往因其突破常识和底线、刺激人们正常心理而得到广泛传播,需要针锋相对地给出有效应对措施。

第四,精心培养复合型的网络意识形态管理人才。在网信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建设网络强国,没有一支优秀的网络意识形态管理人才队伍,没有人才创造力迸发、活力涌流,是难以成功的。这就对网络意识形态管理人员提出了明确要求。合格的网络意识形态管理人员必须是复合型人才,首先要掌握一系列有关网络意识形态的知识。其次是提高网络意识形态管理能力。一是辨析提炼能力。意识形态不仅以独立的形式直接表达出来,更多的是渗透在新闻传播、文学艺术和宗教哲学等等之中。将一般文化内容和意识形态内容区别开来,需要高水平的意识形态辨析、提炼和概括能力。管理人员要能深入各种网络文化与意识形态媒体的纵深,在多种多样的文化内容和文化形态中,将各种形态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内容剥离并挑选出来。二是判定归类能力。维护网络安全,首先要知道风险在哪里,是什么样的风险,什么时候发生风险,正所谓“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识别出意识形态内容后,首先要判定其性质是正面还是负面。然后考察负面意识形态背后的主体,是自觉行为还是被动行为,是政治问题还是认识问题。接下来是就其影响和破坏主流意识形态的程度进行归类。最后是提出相应管理措施。总之,网络意识形态管理人员应该能够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熟练掌握意识形态表达的特点,具备准确区分言论自由与言论违规界限的能力。

第五,科学制定网络管理法规和管理流程。指出:要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完善依法监管措施,化解网络风险。管理网络意识形态行为也必须制定专门的法规。与网络诈骗、色情和传销等等相比,网络意识形态负面营销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显然更大,但是目前还没有专门法规来进行管理。网络上几乎每隔几天都会发生全国性负面舆论事件,但没有专门法规,实际管理工作就无法开展,连简单的传播意识形态谣言的行为都制止不了,可见制定专门法规的紧迫性。制定专门法规要依据意识形态负面营销的特点和规律来进行,应该组织精通意识形态理论又有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经验的专家来咨询和主持,要坚决排除形式主义和影响,要坚决反对意识形态“开明绅士”参与。要建立科学的网络意识形态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流程,包括网络意识形态知识系统、主流意识形态专家系统、网络意识形态行为负面清单、网络意识形态主体名录(正面主体和负面主体)、网络巡查三方(网络警察、网络企事业管理人员与意识形态管理人员)联动系统、网络群众举报与回复系统、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培训系统等。科学的管理法规和流程不仅使网络意识形态综合管理有法可依,而且也可以科学有效打击网络意识形态负面营销活动,还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本文为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政治传播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构建研究” [项目批准号:15BXW059]阶段性成果)

网络意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网络广告形式、受众、潜意识、心理

互联网无疑是当今世界最具划时代意义的一种新生事物,随着它的高速发展,网络广告作为网站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备受关注,并且被作为一个新广告媒体的代表而广受赞誉。网络广告从不景气的冷冬走向暖春,可以说是在广告诉求方式、受众心理探索上的理性思考过程。目前,网络广告也在寻求更合适的形式,以弥补现实处境带来的尴尬。其中,潜意识诉求成为网络广告使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其目的是让消费者在毫不费劲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广告信息,并且激发消费者的潜在需要。对于潜意识,许多心理学家对它进行过解释,利用好这些解释对我们探求网络广告的诉求有很好的帮助。

关于网络广告受众潜意识的研究

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把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潜意识在此过程中发挥着一定作用。对于潜意识的研究,影响最大的恐怕是弗洛伊德,他充分认识到潜意识及其动力作用的重要性,并找到了研究它的方法,且对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展到今天,现代心理学理论也认为,人的心理结构是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组成。

潜意识是指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是相对于“意识”的一种思想。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被称之为潜意识。潜意识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能量巨大;2.最喜欢带感彩的信息;3.不识真假,直来直去;4.易受图像刺激;5.记忆差,需强烈刺激或重复刺激;6.在放松状态下潜意识最容易沟通。

潜意识如同“随风潜入夜”的春雨一般,对实现成功具有巨大的作用,博恩・崔西曾经说:“潜意识的力量比意识的力量大3万倍以上。”因为潜意识是形成人的一切思维意识的源泉,对人的动作、行为具有很大的控制作用,它影响我们的思考、感觉、行动的方式及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我们在超市购买礼品时,就会下意识地联想到“送礼就送脑白金”的电视广告。因此我们在研究网络广告受众心理认知模式时,也应该充分把潜意识运用在网络广告视听效果的集成性和交互性上,使它在网络广告创意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为网民受众构筑一个宽阔的信息认知平台。

虽然人们意识不到潜意识活动的存在,但它对人的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学者维克利于1957年在美国新泽西州的一个汽车影院里做的一个潜意识诉求实验,证明了广告信息在进入观众的潜意识当中,是潜意识的力量勾起了观众的购买欲望,让消费者在毫不费劲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广告信息,从而激发受众的潜在需要。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潜意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巨大影响是令人惊叹的。网络广告作为一种新兴媒介广告,是在国际互联网站上通过图文或者多媒体方式旨在推广产品、服务或站点的宣传手段。在任何时候它都是通过不断在网页上出现,来向广大受众宣传自己的产品品牌,以强化品牌名称在受众心目中的印象为重要使命和责任。因此,网络广告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来提高其有效的关注率,并唤起人们的注意,进而把人们的潜意识注意转换为有意注意,最终达到有效地完成网络广告信息传播的任务和效益。通常来说,要想引起人们对某件事情的注意,首先就要让他进入潜意识注意的状态,然后发展成为有意注意。而在这其中,广告信息外在形式的刺激性成为潜意识注意生成的决定因素。网络广告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有时受众只会被跳动的广告图标、Flas、网络小电影广告等形式吸引,然后才会逐渐被引导到有意识地去注意详细的内容。打开以后才会有意识地去注意详细的内容。这种状况就属于从潜意识状态转化为有意识状态了。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发现,改变潜意识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不断的视觉感官刺激,将一些正面的信息或画面输入潜意识之中。所以,外部刺激对于受众来说是很关键的作用,而这一点对于传播者来说,恰恰是最应该研究和总结的。

网络广告中的潜意识分类

潜意识理论研究发展到今天,其分支庞杂。而运用到网络广告的潜意识形态多表现为镶嵌的视觉潜意识和听觉潜意识。

人们的视觉受到潜意识的影响。在判断物体整体特征时,无意识视知觉具有形状优势效应①。也就是说在潜意识状态下,人们会受到视知觉的刺激,它是“通过提供人所无法意识到的信息达到说服的目的”。②网络广告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镶嵌,镶嵌是视觉潜意识的一种,是运用高速摄影或喷墨技术插在某个画面上的微小的图像。当我们打开网站时,除了可以看到镶嵌在各个网页上大小不等的各种广告以外,我们还可以看到那些以极快速度弹出来的广告窗口,它有时还可以强制性地占据整个屏幕或不定向地游弋于网页之上。尽管这种广告形式令我们特别讨厌,但是它在无形之中还是刺激了我们的视觉细胞并引起我们下意识的注意,这有时能起很大的视觉冲击作用。如果这些网络广告符合我们的兴趣或当时的需求,就能引起我们有意识地去注意,从而达到一定的宣传效果。

听觉潜意识,顾名思义,是指诉诸声音的潜意识暗示。大量的心理学实际研究结果发现,阈下刺激对人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这些研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威尔逊在1979年所做的“两耳分听”实验。这个实验证明“阈下刺激在不知不觉之中,仍然发生影响”。③在网络广告运用中多以企业形象广告多见。企业形象广告主要传递企业独特的精神、理念,而通过音乐特定的旋律、节奏,可以使网民在无意识的状态下领略隐约的企业文化。另外,也有将两者结合起来运用的网络广告,它将更全面地发挥潜意识对人的本能刺激。

因此,网络广告在制作和设计时应该注意:l.色彩鲜明醒目,标题简明扼要,图像清晰,点明主题,构图新颖独特,在较短时间内唤起受众的视觉潜意识注意。2.通过明快悦耳的节奏和旋律,刺激受众的听觉潜意识注意。3.运用新异刺激与强烈视觉对比的动画形象,并结合强烈劲爆的音乐,充分激发受众的视觉潜意识注意、听觉潜意识注意及触觉潜意识注意。只有这样才能照顾到受众的好奇求异心理,并以最新鲜最奇特的内容入题,来不断地激发受众的视觉、听觉等潜意识注意,使其在潜移默化中转换成有意识注意,最终网络广告肯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潜意识在网络广告中的外延表现

早期网络广告的传播效果基本上都是通过点击率来衡量的,但事实上衡量网络广告效果的合适标准与主要依据并不是点击率,如果要是按照点击率作为衡量依据,那么很大一部分网络广告的效果就会被忽视。当网民看到网络广告横幅时,广告就已经产生了效果,而并非要亲自去点击之后才会产生效果。如果一个人能够完整地看完一个四五秒的banner,他就会了解这个广告的大概内容,该网络广告的目的就已经达到。目前,网络广告的形式除了交互式广告需要网民的点击参与外,大部分形式都是通过潜意识来达到广告传播效果的。其形式主要包括:网幅广告、文本链接广告、电子邮件广告、插播式广告、赞助式广告、伸缩式网幅广告、网上视频广告、网上流媒体广告、网上声音广告等。

从长远的角度看,目前的青年人是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对网络的依赖和忠诚度较之其他年龄层次的人更甚,10年后他们将成为最有能力的消费者。网络广告能否风光,一方面需要网络技术的创新带给人们新鲜感,另一方面需要消费者对网络广告的“再度宠爱”。从青少年心理特点来看,他们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冒险,对网络媒体的认知和接受程度高,因而,网络广告的潜意识作用更容易根植于青少年心中,这对于欲长期树立品牌形象或抢占下一代消费市场的企业广告(如SONY、NIKE)尤为有利。

今天,随着科技、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以Internet为传播媒介的这种崭新的大众媒体,正在悄然驶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以方便、快捷、交互性强的优势为人们所喜爱,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广告这种新的传播方式,既可以为不同的受众实施不同的广告宣传,也可以用图、文、声、像等多种形式传送多感官信息,并为消费者和广告商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潜意识现象广泛存在于网络广告之中,其力量和作用是巨大的,网络传播者应很好地掌握并使用人们的潜意识规律,提高网络广告的传播效果,使网络广告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则是我们应该深思和研究的重点。

注 释:

①柯学、白学军、隋南:《视知觉无意识加工中的形状优势效应》,《心理科学》,2004(2)。

②刘晓红、卜卫:大众传播心理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155页。

③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6页。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2007级博士生)

网络意识范文第9篇

网络意识形态的新特征

如今,互联网仍然继续向低龄群体渗透,而网民则继续向低学历人群扩散。在网民的职业结构中,学生占据各类人群的最高比例。网民结构低学历、低龄化的趋势也清晰地反映在了“文登事件”中,而候聚森本人也只是普通学生。

观察“文登事件”的发酵过程,初期,侯聚森和施暴者的争论尚处在矛盾的潜伏阶段,辩论“主阵地”也仅局限在百度贴吧。随着矛盾升级,“线上”的争论因言语不和直接转化成线下的冲突。正如侯聚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的那样,起初“没把那些扬言要打我的人的话当真”。而这里就有一个舆情敏感点,那就是候聚森个人信息的泄露。正是网络具有的开放、匿名、即时、交互等特征,促使各种意识形态的观点集中呈现在一个舆论平台上,不同意识形态的正面交流、交锋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而网络也为信息披露提供了技术条件。

在当今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下,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与纷争,极易被“反动势力”所利用。不仅境外敌对势力会利用网络意识形态论争散布各种反动信息,割裂社会共识,国内的一些非主流思潮也会伺机而动。本次“文登事件”中候聚森之所以被打,就和他的爱国言论有着直接关系,而施暴者公开宣称自己受到境外组织的资助,不仅是资金上的,同时还提供信息上的支持。虽然该说法并未得到警方的证实,但这在网络意识形态论争中是绝不能忽视的现象。

主流媒体的口径变化,也是助推“文登事件”持续发酵的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山东大众网发挥地域优势,对话候聚森父子的报道引发了大量关注,而以网易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则着眼于“施暴者”,抛出“侯聚森主动挑衅约架”的观点。媒体之间在报道口径上的差异,加剧了舆论吊诡现象。

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方式的探索

首先,加强监管,避免煽动性言论误导网络视听。

网络是舆情发酵的主战场,同样也是意识形态论争的主阵地。无论是“周小平事件”还是“毕福剑事件”,亦或是此次“文登事件”,这些典型的网络舆情事件,演化路径趋同,最终往往都会形成较为明显的意识形态论争。不明真相的网民在一些极端言论的蛊惑下,容易产生网络“负面情绪流瀑”,进而使得那些非主流的意识形态不断放大。因此,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力度,完善网络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带有某种政治目的的舆情苗头,并进行有效的引导及干预,是防止网络舆情走向极端化的必要手段。

其次,有的放矢,抓好重点人群的思想教育工作。

在网络意识形态的纷争过程中,所涉人群的年龄、层次下沉的现象值得关注。究其原因,这与我国网民结构有直接关系。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77亿,占整体网民的42.7%。青少年手机网民群体年龄偏高,19-24岁年龄段青少年比例超过一半。青少年网民对互联网信任度高,依赖性强,安全意识较弱,容易受到极端思想的蛊惑。而高校作为青少年培养的重要阵地,需要重点关注青年的思想动态,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曾提出“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样具有前瞻性的部署,正是对当前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再次,主流引导,助推主流意识形态成为网络共识。

主流媒体担负着引导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重任。然而,从网络舆论场的反应看,部分网民对于主流话语体系持有一定的排斥态度,主流媒体支持什么,他们就反对什么;主流媒体宣传什么,他们就不停地诋毁什么……这种唱反调的现象,严重阻碍了舆论场的融合,使主流意识形态处于游离状态。而反观那些非主流意识形态,往往能够在特定的环境、时间、语境下“借尸还魂”,给人以一种“朝气蓬勃”的假象。一度否定并恶搞抗战英雄的者,就曾以披露所谓的“真相”等卑劣手段来否定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值得欣慰的是,主流媒体据理力争,以客观的态度积极引导舆论回归理性,及时化解了非主流意识的蛊惑。同样,在对反腐、民生、经济建设等社会议题的设置上,主流媒体的社会监督功能已经深入民心,这也是媒体引导网络意识形态回归主流的基础。

最后,法治思维,网络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网络意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网络;网络道德意识;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为教育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环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极大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但是,网络也带来了某些消极的、负面的影响,如网络的道德失范问题、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等都给技校的素质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考。因此,重视技校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养成教育,加强学生个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防范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网络道德意识

网络道德意识是指网络道德认识、网络道德情感、网络道德意志的统一体。_网络道德认识是对网络行为的是非善恶的理解和评价;网络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网络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和别人的网络行为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它包括责任感、愉悦感、憎恨感等;网络道德意志是指不受网络诱惑因素的影响,能够自己控制和调节自己情感的冲动和网络行为。

二、技校网络道德意识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网络道德意识教育目标理想化现代社会普遍关注的“网络游戏沉迷”、“网吧沉沦”等现象在青少年学生身上的不断“演绎”,正折射出当前技校网络道德教育的空白地带。在网络道德意识教育目标的认识上,长期以来,投有真正从实际出发,将技校网络道德意识教育目标定位在理想化的虚幻的境界中,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学生只能肤浅地认识理解它。这就直接导致了网络道德意识教育目标指向的负载过重,过高,过空。进而导致教育内容脱离学生实际,影响了教育的实效性。

(二)认识态度上的偏差虽然在《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里规定了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教师本身网络道德意识的缺乏,对待网络道德教育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又由于网络道德意识教育是一门综合学科,以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认识和网络道德情感、网络道德行为为主,与升学与就业无法直接挂钩,因此往往被学校、教师、家长所忽略。学校也未设立专门的教师,一般都由思想品德课等教师兼任,教师所讲内容远离网络道德这一道德研究的新领域。所以网络道德对学生而言基本处于“道德任意”的状态。二部分学生甚至认为,计算机网络与道德问题不沾边,网络的使用是知识技术问题而不存在什么道德问题,这是一种带有共性的错误观点。

(三)教育方式、方法单一陈旧技校的计算机和网络课程中,学生学的是技术理论,基本不探讨网络道德意识问题。当网络的多方面影响在青少年身心中全面渗透时,我们的校园道德教育还停留在概念化、形式化的理论灌输层面。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单一陈旧,缺乏新意,那种灌输式的教育,从根本上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没有对真、善、美的真实体验,没有内省、自责、自律等深层次的精神搏击过程,因此也就没有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

(四)履行网络道德行为缺失严重技校的网络道德意识教育现状,一方面表现出网络道德意识薄弱,很多学生虽然上网技术娴熟,但是对网络道德意识缺乏最起码的认识,或认识偏差较大。另一方面表现为履行网络道德行为缺失严重,一些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网络道德意识,但在实际生活中履行网络道德行为时却又对自己降低标准,放松要求,明知故犯,知行脱节。许多不良行为屡屡发生。

(五)缺乏科学评价体系当前,技校对网络道德意识教育的评价.缺乏科学的制度和体系。学校并没有将网络道德意识教育渗透的情况作为考评内容,网络道德意识教育陷人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

三、加强网络道德意识养成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吴刚教授说:“网络道德教育已经滞后于网络技能教育,在中小学德育课程中增加网络道德课程,刻不容缓。”而“从目前青少年心理发育不成熟、思想易受干扰的特征来看,网络道德教育的跟进也显得很迫切。”广东团省委谢宗宝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提到:有31.4%的青少年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撒谎是不道德的”,有37.4%的青少年认为“偶尔在网上说说粗话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有24.9%的人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青少年网上道德感的弱化,直接影响着网络的建设,而且可能反作用子青少年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危害,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业,而且致使其道德意识、法律意识逐渐淡化。

在2001年11月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等联合向社会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中,明确号召网民要“文明上网、文明建网、文明网络”。这说明网络道德意识教育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在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

目前,网络道德意识教育已经成为道德研究的新领域。如何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意识教育已经成为全球普遍重视的教育问题。把网络道德意识教育融人当代社会教育的系统内容之中,是当展向教育提出的新任务。因此,当前加强我国青少年网络道德意识的养成教育,培养一种网络道德意识已刻不容缓,显得尤其重要。

四、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方法

(一)提高网络主体—德育工作者的素质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正视现实。既要接受网络教育的开放性和平等性,又要认清网络思想的多元化和复杂化。要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同时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学生的表率。只有掌握了网络工具,教师才能与学生共用同一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学生上网的指导。教师还必须提高对学生道德教育的责任意识,提升品德修养。由于学生自我中心观念较重,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淡薄。在虚拟网络中,他们只追求自我满足,体验个人成功,而忽视社会责任。网络道德失范正是学生缺乏道德责任感的直接体现和反映。因此,加强对学生科学道德责任教育不仅可以积极预防网络道德失范,同时又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出现孤僻、固执和不合群等网络心理障碍。

(二)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增补网络道德教育的课程内容学校可以通过增设专门的网络道德教育的课程或在思想品德课中增补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应将学生难以直观认识的网络伦理知识引人课堂,以科学的态度和人文关怀,引导学生从科技理性与伦理理性的结合上获得相关的网络道德知识,解决学生网络道德意识中的“知”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互联网需要用相应的道德来调节和规范,个人的网络行为不仅存在“能不能”的技术操作规定,更存在“该不该”的伦理道德要求,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保证网络安全有序,保证个体网络行为健康、文明、有益。学校要培养他们内在的网络责任感、道德自主能力和自律能力,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在道德实践基础上实现主体的合作与交往,提高道德的选择与评价能力,使其承担起维护“网络社会”秩序的重任。

(三)优化网络文化环境学校要优化网络文化环境,要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并教会他们分析信息,辨别是非,去伪存真,分清精华与糟泊;还需要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净化网络环境,从源头上控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及时填补网络漏洞,增强防火墙功能,严密监控互联网人口,最大限度的剔除和限制色情、犯罪等不健康的内容和信息。努力创设一个积极向上的、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还要引导学生参与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让学生以管理者的身份来对待网络问题。这样的亲身的参与不仅能强化学生的网络自律意识和道德观念,而且还能提高网络的自我教育功能。

(四)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科学地评价体系学校必须专门制定计算机网络使用守则,在新生人学之初,就让学生接受计算机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经过短期培训后,学生还必须参加一次以守则为内容的网上考试,成绩合格者才有资格使用校园网。此后,学校必须组织学生接受经常性的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律法规的教育。并且在实际的网络行为中评价学生。让学生网民真正懂得什么是网络违法行为,从而自觉遵守网络法规观念,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

上一篇:隐藏技术范文 下一篇:网络道德意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