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7 19:28:10

网络谣言论文

网络谣言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 比例原则 合宪性 言论自由

一、引言

随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出台,网络已经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公共空间”。从应然的角度来说,网络并不是法外之地,网络谣言也确实对社会秩序以及人们的生活有着非常恶劣的影响。对于网络造谣、传谣的打击是全体国民的普遍愿望,但问题是,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才会在打击网络谣言的同时充分保障公民合法的言论自由与合理的政治诉求,促使公权力更具合法性、合理性,不至于为了追求公共利益而过度侵害人民权利。

二、基本权利限制的合宪性标准——比例原则

为了处理基本权利保障与限制之间的关系,公权力对人民基本权利的限制不得不规定明确的标准。一直以来,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限制条件有公共利益原则、法律保留原则和比例原则三大条件。本文主要是从比例原则切入,并依此判断国家公权力行为的合宪性,对公共利益原则和法律保留原则不加赘述。从广义上来说,比例原则包括妥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和狭义的比例性原则三个层次。

(一)妥当性原则

妥当性原则是指一个法律(或公权力措施)的手段可达到目的,也称适当性原则。如果公权力手段无法达到目的或者无助于达到目的,则违反了妥当性原则。

那么,网络谣言入罪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按照司法解释的规定,即适应新形势下同网络犯罪作斗争的迫切需要,为在司法实践中准确而有力地惩治利用网络实施的相关犯罪提供明确的司法解释依据竖。网络谣言入罪能否达到既定目标,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综合考虑理论和实践上的各种因素。只有该手段能达到上述目的,才符合妥当性原则。

(二)必要性原则

必要性原则是指在妥当性原则已获肯定之后,在所有能够达成立法目的之方式中,必须选择对于公民基本权利侵害最少的方法,也称最小侵害原则。

治理网络谣言的措施包括民事赔偿、赔礼道歉、停止侵害、行政处罚、刑罚等诸多手段,这些手段或多或少都会起到治理网络谣言的作用。但是,立法者不论选择何种手段,都应当保证该手段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侵害最少。讨论是否将网络谣言相关行为纳入犯罪范畴,需要结合当下的社会背景,立足普通人的公正观念客观地考察这一行为是否具有相当的社会危害性,达到了必须用刑法加以规制的程度。

(三)狭义的比例性原则

狭义的比例性原则即保护的公共利益与侵害基本权利之间要保持适度的平衡或均衡,不得予人民过度之负担。用俗语来说,即不得采取“杀鸡取卵”的方式。

网络谣言入罪给打击网络谣言带来多少效益,又对公民网络言论自由的权利有多少损害,两者在价值上和数量上是否合乎比例?如果效果微小,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甚多,即不符合比例原则;如果效果显着,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损害少,即符合比例原则豏。正如孟德斯鸠所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的人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为止。

三、比例原则与网络谣言入罪之合宪性思考

(一)从妥当性原则看网络谣言入罪

毋庸置疑,通过界定寻衅滋事、非法经营、诽谤等罪名的范围,能够起到划分网络言论自由边界的作用,为打击网络谣言的行为提供相对明确的标准,对指导司法和行政机关办案有重大的意义。然而,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关联性不能仅凭主观想象,需要科学的验证手段。

笔者认为,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会导致网络谣言入罪无法完全达到既定目标:

1.从公众参与度来说。最高法院审判员指出司法解释出台前,两高进行了一年多的调研,收集了大量案例,对具体数量征集了相关部门意见,并进行了慎重研究和专业论证。但是,两高并未给出相关的数据支持和理论基础,更没有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在与公众密切相关的网络言论自由权上,社会组织和网民参与网络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未被发掘,网络谣言入罪的社会容忍度值得怀疑。

2.从制定主体(立法级别)来看,以司法解释的方式来打击网络谣言,立法级别过低,存在诸多可操作空间。言论自由是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权利,《宪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司法解释不足以展示立法者慎重的态度,不利于树立法律权威。笔者主张,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相比于司法解释来说,立法解释更为妥当,更有利于实现言论自由的价值。如我国《立法法》第8条的规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只能制定法律。

3.从解释出台后各方反映来说。两高司法解释出台后,不少网民担心自身言论会不小心入罪。对于拥有百万关注者的网络大V,转发未经核实的消息,更需持慎之又慎的态度。对于普通网民来说,如何准确地把握网络言论自由、网络监督权与网络诽谤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难度。网络谣言入罪可能成为限制网民言论自由的“潜在杀手”,压制批评的声音。

4.从公民权利救济制度来说。权利救济是指公民权利受到非法侵犯时运用司法或

行政复议的途径申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公民在网络上的言论表达虽然获得了官方的认可与包容,但仍缺乏法律制度的充分保障。缺乏法律的保障,公民在实现民利时缺乏“安全感”。在被处罚的网站或个人对处罚结果不满时,权利救济机制便成为了他们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而两高司法解释仍未有详细规定公民权利救济机制的法律条款。

可见,上述网络谣言入罪与立法目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十分清楚,还仅停留在逻辑推理层面,其具体实施效果有待进一步考察。退一步说,即使网络谣言入罪的作用明显,但其无疑是以一定程度上以限制网络言论自由为代价,因而在运用该解释的过程中,不能将法律明文规定的行为做扩大解释,无限扩展犯罪的范畴。

(二)从已有网络监管体系和网络谣言的生成机理看,网络谣言入罪不符合必要性原则

根据前述必要性原则,如果能够证明网络谣言入罪是对人民权利最小侵害之方式,能有效地整治网络谣言,那么网络谣言入罪就具有合理性。对此的分析,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其一,立足已有的网络监管法律法规,探讨网络谣言入罪对整治网络谣言的必要性;其二,网络谣言的生成机理决定了网络谣言入罪并非最有效的手段。

1.梳理现行法律法规,重新界定有关网络言论的规定。我国网络监管的法律规范多种多样,不但有正式的法规法规,也有非正式的行政命令、决定。一方面,我国《刑法》对以造谣等方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编造并且传播影响证券交易的虚假信息、编造恐怖信息等等行为已经做出有罪规定豖。在行政责任方面,《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也对造谣行为的处罚做出了规定。在民事责任方面,《民通意见》、《侵权责任法》等对网络谣言导致的侵权责任也有规定。根据刑法谦抑性原则,只有在动用其他的法律手段不能有效处罚和预防违法行为时,才有动用刑罚的可能性。网络谣言入罪,不管是从能力,还是从成本上来说,都是不经济的。另一方面,我国在网络审查方面,有预先过滤、强行关闭网站等强制手段。尽管一些监管方式饱受国内外批评,但网络监管是政府的职责。学者陈运生说过“对于某些基本权利,由于其具有较其他基本权利更为优越的地位,因此必须实行更为严格的保护;而对于像经济自由这类的非构成基本权利核心价值的领域,则宜以较为宽松标准来进行审查。”

2.遵循网络谣言生成机理,有效地治理网络谣言。网络谣言的核心是信息问题。以往治理谣言,往往从提高公众的鉴别能力、增加信息透明度等出发,这些按照谣言的生成原理所采取的措施,是治理谣言的必要手段豘。按照谣言生成机理采取的措施,能有效地疏导网民的不满情绪,显然是最有效的手段。况且政府采取信息透明度公开,不仅不会侵害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能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真正建设人民的政府。类似“军车进京,北京出事了”等便不在有被疯转的土壤。从谣言生成机理采取措施,能在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之间留下合理的缓冲空间,使得某些违法行为不用面临承担刑事责任的风险豙。可见,网络谣言入罪不符合必要性原则。

(三)网络谣言入罪不符合比例性原则

在适用狭义的比例性原则时,判断网络谣言入罪是否符合比例,即判断网络监管与网络言论自由是否保持了适度的平衡。为保护言论自由而放弃对网络的监管,为维护公民其他权利不受侵犯而压制言论自由,这些都不是一个民主法治国家理智的选择。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负面效应逐渐暴露出来,由于网络谣言具有多样性、隐蔽性、匿名性、控制难度大等特点,在互联网上出现了“视频”、“谣言事件”、“暴力”等现象,给人民造成极大的困扰,网络侵权现象层出不穷,我们不得不对网络的安全形势产生担忧。针对这些弊端,网络谣言入罪有助于实现对网络的管理,构建和谐的网络秩序。

诚然,网络谣言入罪的确具有上述法益。然而,限制公众言论自由本身,对于以自由、民主为基本建构的国家体制而言,亦有巨大的腐蚀作用。我们应该看到,社会公众可能会因恐惧刑罚处罚而导致自由的压抑,使得言论自由的实现事实上落空。避免公民因网络言论遭到公权力的打击报复,在维护网络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保障公民的网络言论自由等问题,如何正确把握适当的比例,权衡各方利益,仍是我们面临的巨大难题豛。同时,在出台前,该司法解释程序上缺乏公众参与机制;出台后,司法机关又未对基层法院法官的专业水平进行预估;实际推行过程中,网络谣言的成本效益亟待考证。由此可见,网络谣言入罪不符合比例性原则。

四、结论

网络谣言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谣言;网络诽谤;刑法规制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得到了重大变革,我们也进入到了新媒体时代。然而,近几年出现的网络谣言案件,如“抢盐风波”、“地震谣言”、“秦某案”等,引发了我们对于网络空间刑法规制的探讨。本文通过对网络谣言进行阐述,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以期提出合理的完善建议。

二、网络谣言概述

(一)网络谣言的界定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在我们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谣言”这个新时代的名称便应运而生了。其实在本质上,网络谣言与传统的谣言并没有区别,也具备“未经证实”和“非官方”的特性。其主要的特点在于,网络谣言的平台是崭新的新兴媒体———互联网,数字电视,手机媒体等等。因此,笔者认为网络谣言应当界定为:人们利用新媒体在社会中进行传播的非官方或未经证实,并且对社会产生不利影响的信息。

(二)网络谣言与言论自由的界限

在我国,近些年每年的上网人数激增,并且呈现出了低龄化的趋势。因此,法律需要对网络空间进行调整和规制。但是言论自由的范围是否会因此受到限制,值得我们讨论。言论自由是思想自由,是我们的“第一权利”。小到日常生活,大到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都需要不同声音的碰撞,才有助于我们寻找到真理。宪法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有言论自由。然而宪法中的言论自由并非无限制的自由。2013年发生的“秦某案”引发了我们对于言论自由界限的思考。秦某作为网络推手,捏造虚假的消息来进行炒作。但是,网络绝非法外之地,在自媒体时代,网民可以发表看法,但是,不得逾越道德和法律的底线。我们不是一个“因言获罪”的国度,但我们绝对禁止诸如此类造谣惑众的事件。因此可以说,网络谣言的规制与有限制的言论自由并不冲突。网络可以容纳各种思想的表达和探讨,但网络空间拒绝违反道德甚至违反法律的言论。

(三)网络谣言的特点

1.网络谣言具有技术性第一,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巨大的信息进入,但人民往往难以判断其中的真假。第二,建立和注册网站的简便性以及网络信息的互动性也给网络谣言提供了便利。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非法网站冠以省市,甚至是国家的名号散布一些虚假的信息,从而到达到使一般民众迷惑的目的。2.网络谣言具有社会性第一,网民的防范意识淡薄。几年来轰动中国的“地震谣言”、“抢盐风波”等引发的恐慌,都反映出了公众对网络谣言的防范意识淡薄。第二,权威信息的滞后。政府信息不透明使公众更容易相信第三方的传言。在很多问题出现后,政府总是很难在第一时间站出来为公众答疑解惑,这就给了网络谣言以可乘之机。3.网络谣言具有心态主导性第一,造谣者的猎奇和娱乐心理。有些人网络谣言仅仅是寻找刺激或单纯的娱乐心理。第二,个体的从众心理。例如,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了抢盐风波。

三、我国网络谣言刑法规制的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网络谣言刑法规制的现状

我国《刑法》中,存在着一些规制网络谣言的法条,但是并没有完善的规定。因此,2013年9月两高为了适应社会需要,结合新型网络犯罪的特点,颁布了《解释》,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完善。其实《解释》和《刑法》对于相关的罪名原则上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危害国家安全罪。如果网络谣言犯罪构成该类犯罪,则量刑的法定刑幅度较高,并且必须剥夺政治权利。但是该类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及其罕见。第二类为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由于涉及市场经济问题,该类犯罪也偶有发生。第三类为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和侵犯人身权利罪,该类案件为常发类案件。

(二)我国网络谣言刑法规制的问题

尽管我国刑法和司法解释已有上述法律规定,这些规定对营造绿色健康的互联网环境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还不够完善。1.以“寻衅滋事罪”追究网络谣言缺乏明确界限之前,寻衅滋事行为一直被认为是“流氓罪”。由于构成要件抽象而且属于兜底性条款,流氓罪称被列为“口袋罪”。而“口袋罪”的最大问题是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但新设立的寻衅滋事罪,仍难逃“口袋罪”之嫌。而在扩大适用到网络空间之后,寻衅滋事罪的缺陷便展现了出来。寻衅滋事罪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口袋罪”,一直以来饱受着学者们的质疑。如果不加以必要的限制,就运用到网络谣言的判定上,极有可能出现不具体分析案件情况而统一处理的情况。2.对诽谤罪“转发量超过500次”中惩罚对象的认定不清晰《解释》第二条规定了对于信息转发定罪的数量限制,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转发超过500次的限制。首先,这项规定没有明确是对信息的制造者进行处罚,还是对传播者进行处罚。即没有确定具体的惩罚对象,导致了打击的目标范围扩大化。然而,网络谣言犯罪作为一种“聚众性”的活动,笔者认为应该对其“首要分子”进行更重的处罚;其次,在进行法律适用时,不仅要考虑客观上造成的实际损失,还应当考虑网民的主观过错。比如网民在转发的过程中主观恶性较小,却以诽谤罪进行处罚会显失公平。而实际中,网民转发信息大多是出于娱乐心理,并没有主观恶性。最后,执行困难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司法解释规定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或者转发次数500次即入罪。那么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若一条信息涉嫌网络谣言,将会有相当人数的网民被牵涉其中。投入大量的司法资源也将会成为一个问题。

四、我国网络谣言刑法规制的完善

通过对网络谣言的概念及现状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对于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主要应当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定罪方面

1.寻衅滋事罪应明确“公共场所”和“公共秩序”的概念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在网络上基本可以解决办公、购物、娱乐、交流等一系列问题,网络空间逐渐的受到人们的重视。鉴于这样的现状,笔者认为《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中的“公共场所”应当解释为包含“网络空间”。另外,对于“公共秩序”概念的界定,笔者认为网络空间的公共秩序,应当与现实社会的公共秩序看齐。“双层社会”下,网络空间作为人们在现实空间的延伸,两者相互交织不可分割。因此,法律应当等同视之。2.增加常见的网络犯罪罪名针对网络谣言,我国在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已有规定,但是依然无法遏制网络谣言的现象,并且行政处罚的手段与受害者所遭受的损失没有等价性。目前我国刑法并无针对网络谣言的具体罪名。笔者认为立法者应当尽快制定常见多发的网络化罪名,对符合犯罪违法性和有责性的行为予以相应的刑事处罚。从而达到惩罚犯罪,完善立法,保证刑法威慑力的目的。例如,网络谣言诈骗罪,网络谣言侵害名誉罪,网络谣言恐怖信息罪等。

(二)量刑方面

1.区别对待“转发量超过500次”的犯罪分子《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被认定为诽谤罪”。这样的规定看似解决了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应用问题,增强了可操作性。但是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其中存在不少的问题。正如笔者在上文中所言,一刀切的解决问题不仅不能真正的使问题得到解决,而且有失公平。鉴于此,笔者认为,信息源的发出者实施上述行为的,可以认定为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积极转发、帮助扩散者实施上述行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一般转发者实施该行为的,由于其主观上具有过失,未尽到必要的审查义务,轻信谣言,并且还帮助传播,若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比照诽谤罪的一般量刑情节予以从轻处罚。这样分层次、分情况的处罚,有利于应对实践中遇到的不同主体,既实现了打击网络谣言传播的目的,也不至于使得刑法的打击面太广,实现刑法的谦抑性。2.加入缓刑制度由于一些网络谣言的犯罪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笔者认为可以适用缓刑制度。若网络谣言犯罪情节符合《刑法》第七十二条缓刑适用条件的,可以被宣告缓刑,针对个别情形的网络谣言犯罪可以同时宣告禁止令,禁止行为人一定时期内在网络上信息,这样也有利于节省司法资源,更好的达到刑罚的目的。

五、结语

网络谣言是社会的一颗毒瘤,若不加以防治,将会危害社会。然而,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任重而道远。社会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必然会不断的产生网络谣言问题,而法律必须要适应社会生活,法律人必须要勇于解释法律,批判法律,才能使其更完善。“徒法不足以自行”,要规制网络谣言还需要司法机关的严格践行,以及法律人都要绝对的以其为准绳。此外,我们还应该积极引导广大网民绿色上网,并且完善相关的监管举报机制。如果遇到网络谣言问题,也并不可怕,我们要及时地对其进行惩戒。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我们一定可以营造健康的互联网环境。

[参考文献]

[1]赵锁成.论网络空间中言论自由的边界[D].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14.4.

[2]屈舒阳.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J].福建法学,2014.2.

[3]卢会河.我国网络谣言的治理分析———以两高颁布的<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视角[J].青海高原论坛,2014.1.

[4]张媛,王新.国外治理网络谣言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2012.10.

[5]于志刚.“双层社会”中传统刑法的适用空间———以“两高”<网络诽谤解释>的为背景[J].法学,2013.10.

[6]陈芳.我国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及其立法完善[N].上海法制报,2014.5.

网络谣言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谣言 微博谣言 应对机制

一、谣言、微博谣言

美国谣言研究的奠基人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把谣言定义为“与当时事件相关联的命题,是为了使人相信,一般以口传媒介的方式在人们之间流传,但是却缺乏具体的资料以证实其确切性”。①但是,这一概念发展到今天应该有所变化,现在谣言的传播媒介不仅仅是“口传”,在微博平台上,微博就是谣言的传播媒介。从从“金庸去世”、“盐价飙升”、“山西地震”到“武汉官员暴雨中坐轿事件”、“安徽庐江艳照门事件”等等,微博显然已经成为了谣言滋生的温床。

二、微博谣言产生原因

1、微博匿名性和受众从众心理

2011年12月1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等制定的《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提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注册微博客账号,应当使用真实身份信息。但是北京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佟力强对实名制进行解释,真实身份信息只用于后台注册,前台发言则可以继续使用匿名,也就是“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因此不会影响用户的微博体验。对使用微博浏览信息的用户,则没有限制性规定②。这说明普通用户无法通过昵称知道微博者的真实身份。微博信息的真假难辨使得跟风转发司空见惯。在转发谣言的微博中,还有一类是求证实的微博,这类微博在转发谣言微博时会标注“求证实”,其转发的行为实际上也扩大了谣言的传播范围。

2、网络泛娱乐化倾向,为追求轰动效应增加粉丝数量

2013年5月6日,《法制日报》报道了一则名为《“微博控”利用谣言赚粉丝》的消息,消息称2013年4月下旬,浙江省苍南县发生了叶迎迎失踪事件。4月25日,32岁李某:“有6名越狱杀人犯已经杀害78名女性,16名女性,今天逃到灵溪已经奸杀两名女性,有在灵溪团队作案、抢劫、……”的谣言,被苍南县公安局依法予以行政拘留。记者问他这条微博谣言的原因,他说:“这条信息够劲爆,会引来粉丝”。可见,采用夸大、耸人听闻的微博谣言赚取粉丝已经成为一些用户的首要目的。当前,网络的泛娱乐化发展使得网民对待社会事件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网民对于“恶搞”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乐此不疲,对于“坏消息”往往有种娱乐化的倾向。“全民狂欢”的网络时代,使得他们对待任何事情都不够谨慎。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了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就是我们成为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3、网站管理存在缺陷

网站对网民的言论处理方法无外乎事前检查和事后删帖两种。2012年12月11日李鸿文在《中国青年报》第2版“青年话题”上发表了名为《微博谣言:止于公开和竞争》的评论文章对此进行了形象的论述:“目前主要的他律形式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类似减速装置的事前审核机制,但这种机制的缺陷在于,它阻碍信息的自由流通。如韩国的网络实名制,后来韩国判决其违宪,就是因为这种制度损害一个社会得以存在的根本即言论自由。与减速装置相比,事后的刹车装置可能更适应网络特性,目前而言,除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外,谣言曝光平台、屏蔽、删帖及禁言,都是刹车装置。”言论自由权使得网站没有权利对网民的言论进行检查和限制,只能在谣言发生时,以最快的速度辟谣。

4、惩罚机制不完善,给造谣者可乘之机

首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还不够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除了这部法律外,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网络谣言的法律法规,而且网络谣言存在者匿名、追踪取证困难等情况,给造谣者以可乘之机。新浪“微博辟谣”在澄清信息的同时,也会公布对发表不实信息用户的惩罚,如删除ID,暂时关闭其发言、被关注功能等,对谣言制造者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但是这些惩罚效果并不明显。更为有效、合理的法律法规和网站的惩戒措施有待进一步探索。

三、微博谣言的应对策略

1、提升网民自身素质,加强自律意识

解决微博谣言问题,根本上来说还是要提升广大网民自身的素质。网民在微博上的发言是自由的,但是在享受自由的同时还应该履行对言论负责的义务。做到不谣言;在看到未经证实的信息时,尽量不要转发。若有转发的必要也要在转发时注明“未经证实”等信息;看到微博谣言,微众自身有证据证明其是谣言时一定要积极辟谣,任由谣言的发展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2、商业网站联合民间力量,建立辟谣机制

商业网站建立的辟谣机制有很多种,最具典型的就是新浪网成立“微博辟谣小组”。为阻击谣言,新浪网于2011年10月在全球率先成立了“微博辟谣小组”,抽调10人左右的资深新闻编辑从事监控、查证和辟谣工作,主要针对的是虚假信息(尤其是灾难求助等方面的信息)、不准确信息和商家欺诈类信息等。但是,新浪网总编辑陈彤表示:“造谣的动动嘴,辟谣的跑断腿”,面对每天过亿的微博信息,仅有10名成员的辟谣小组压力很大,“一次成功、彻底的辟谣,需要多方走访,实地调查,其艰辛程度不下于写一篇论文。”③仅依靠商业网站的力量,辟谣的速度是永远赶不上造谣的速度的,所以商业网站要积极联合民间力量。民间科普组织“科学松鼠会”成员运营的微博“谣言粉碎机”,利用科学知识揭穿各种谣言骗局,在日本大地震后为破除民众对于核泄漏的恐慌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这些民间专业辟谣微博的出现,弥补了纯官方信息的不足,为民众提供了一个非官方的可靠信源,对于谣言的消解作用显著。④

3、官方微博、媒体微博应发挥积极作用

在如今的微时代,媒体微博辟谣已成为净化社会舆论场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重大突发危机事件中,谣言之所以满天飞,往往源于人们无法从政府有关部门和权威媒体上及时获取信息,这时政府和媒体切不可失声。”⑤广大网民之所以相信微博谣言,很大原因就是政府部门或者有公信力的媒体所提供的信息不完全、不透明,而人们的普遍心理是遇到恐慌时倾向于相信负面的信息。微博谣言正是利用这一点在一段时间内得到广泛传播和信任。为了规避这一问题,官方微博、媒体微博应发挥积极力量,目前官方微博和媒体微博都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逐步完善。例如在“武汉官员暴雨中坐轿”事件中,武汉市质监局官方微博、@百度新闻联播微博、@楚天都市报、@新华社中国往事等等官方和新闻媒体的微博都及时了辟谣信息,对粉碎谣言作用显著。

结语

“网络空间的意见表达不同于私人空间的随意自语,自媒体具有公共属性、能够影响社会。在享有信息权利的同时,不能造谣传谣。在运用自媒体表达意见的同时,也要记得表达也意味着责任。误用甚至滥用权利,必然会伤及社会,最终也会伤到自己。”⑥网民应该有责任意识,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任何外力的制约都是“量”上的反映,只有网民自律了,网络谣言问题才会从“质”上得到解决,治理微博谣言也应如此。

参考文献

①卡普费雷 著,郑若麟、边芹 译:《谣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②《北京出新规:微博账号须实名制》,凤凰网,2011-2-18,http://tech.

/internet/detail_2011_12/

18/11399584_0.shtml

③《新浪成立微博辟谣小组 全力“阻击”网络谣言》,凤凰网,2011-9-19,http:///gundong/deta-

il_2011_09/19/9289597_0.shtml

④⑤王灿发、骆雅心,《重大突发危机事件微博辟谣并谣言控制机制研究》,《中国记者》,2012(6)

⑥李拯:《自媒体有传播就有责任》,《人民日报》,2013-5-11

(作者: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学生)

网络谣言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暴力 心理分析

一、大学生网络暴力问题的表现

(一)制造或传播谣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大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渠道接收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然而,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很多信息无法验明真伪。

在此情况下,受惑于信息本身的刺激性和冲击力,很多大学生会在尚未辨明真假的情况下将信息散播出去。从而出现一传十、十传百,成为网络谣言。

(二)“围观”现象

围观现象主要指的是网民对具体的某个事件或某个人物进行聚焦、关注和评论的行为,是建立在互联网物质架构和网络化逻辑的基础之上,以延伸的视觉形成的虚拟围观现象,围观者在网络空间对被围观者进行话语评判,有时围观者的行为会延伸至现实世界,从而对被围观者产生直接影响。 围观本身并不具有确定的危害性,甚至在很多场合还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比如在很多网络反腐中,正是网民们的“强势围观”,让很多贪官因为一盒烟、一块表这样的细节而落马。然而,在网络暴力问题中, 很多受害者的个人隐私信息全部公之于众,而那些默默围观并指手画脚的看客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暴力事件的推手,让事态更加严峻。

(三)语言暴力泛滥

网络语言暴力是指在互联网络上,以话语霸权的形式,采取诋毁、蔑视、谩骂、侮辱等手段,侵犯和损害他人人格尊严、精神和心理的行为现象。 在近年来的诸多网络事件中,除了事件本身值得关注外,网民们大量地使用粗鄙之言也使语言暴力问题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不仅如此,各种暴力语言也开始蔓延于校园,致使大学生们之间的日常交流中也充斥着大量的粗话、脏话。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低俗语言经过谐音等某些方式“处理”后,不仅变得容易被大家接受,甚至成为某些大学生标新立异、凸显个性的标签和资本。

二、大学生网络暴力产生的心理分析

(一)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的失调

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大学是沟通家庭和社会的桥梁,也是很多大学生离开父母,走上独立生活的第一步。由于大学生的身份优势、社会经验的缺乏、从小受到父母的宠溺以及受到西方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的自我评价相对较高而对于他人和社会的评价相对较低。因此,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自我意识过剩,表现出的行为主要有:喜欢发号施令、逃避课程和集体活动以及不守纪律、漠视规则等。

然而,由于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的失调,许多大学生并没能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残酷的现实不仅没有积极回应他们的期待,反而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产生更多的挫败感和失望情绪。为了补偿和逃避现实生活中的失意,部分大学生会选择躲进互联网的世界。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他们可以“畅所欲言”,打着各种正义的旗帜对他们认为的敌人进行“口诛笔伐”。而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他们几乎不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任何代价。渐渐的,网络成为了他们宣泄不良情绪的垃圾场,同时也成为了滋生网络暴力的温床。

(二)领头羊效应

领头羊效应指羊群中有一只领头羊,当领头羊朝一个方向运动时,羊群就朝这个方向运动;当领头羊停下来时,羊群也就停了下来,这只领头羊成了羊群的示范。在群体中,人们为了获得他人的支持,无形中会夸大原本的倾向、态度,或者用夸张的语言、内容描述一件事情,其结果会使行为变得极端甚至失去理智。而整个群体成员往往无法察觉这一点,反而会被这种夸张的激情感染,与之一起变得极端。

那么,人们为什么容易被这些极端的言论和思想所影响呢?认知心理学的原型理论告诉我们,观点和行为的极端化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最单纯的原型(无论好坏),尽可能排除了其他的干扰项,使人们能够更容易接受群体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比如,在诸多网络暴力事件中,几乎所有的事件描述都是充斥着煽动性的语言和夸大其词的言论。而大学生群体由于心智尚不完全成熟,极易被这些言语所打动,产生盲目跟风、偏听偏信,最终为网络暴力推波助澜。

(三)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受到外界群体行为的影响而产生的模仿、顺从的行为,俗称“随大流”、人云亦云。生活在一定群体当中,人们总是免不了发生从众行为,这主要是由于人们不愿意承担犯错的风险。

当人们认为自己的意见与多数人不一致时,第一反应往往会去进行一定程度的自省,而不是充满自信的据理力争。反之,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是大多数,则会充满自信地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鲜明地展现出来。

在现实生活中,从众心理并不鲜见,比如“中国式过马路”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对于生活在校园里的大学生们,从众心理更是自始至终的存在着。恋爱从众、消费从众、入党从众等等,这些都是年轻的大学生们每天必须经历和面临的真实状况。而在网络暴力事件中,由于网友们的评论、发帖几乎都是一边倒的对被害人实施语言攻击。那么,对于不明真相的大学生来说,真相本身已经不再重要,只有跟大家一起发帖谩骂才是正确的行为方式。

所以,网民们特别是大学生网民们在从众心理的影响和控制下,让网络暴力持续升级并最终酿成恶果。

(四)社会流瀑效应

一般来说,群体的人数越多、相似程度越高(如都是学生、抱有相同或相似的价值观等)、环境压力越大,社会传导越容易出现。桑斯坦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社会流瀑效应。流瀑效应是一种社会性趋同心理,当流瀑发生时,信念和观点从一些人那里传播到另一些人,以致许多人不是依靠自己实际所知,而是依靠别人持有什么想法。

因此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流瀑效应有时能让群体成员进入一种类似被催眠的状态,从而丧失了理性思维的能力。

网络谣言的产生和传播便是流瀑效应的结果。近年来,网络谣言频发。尽管国家已经立法规范,但仍然无法阻止谣言的肆虐。在诸多的网络谣言中,明星“被去世”的谣言所占的比重较大。

据不完全统计,金庸老先生已经“被逝世”20多回。虽然我们无法确定这些谣言是出于某些商业目的还是个人无聊,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谣言在传播过程中,大量“不明真相的人民群众”在背后推波助澜。

由于从他人那里得来的信息可能是错误的,因此流瀑效应可能会引发群体成员走向一种失控的极端状态,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引发混乱。

三、大学生网络暴力的预防措施

(一)政府要加强对网络行为的立法与规范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络行为。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家尚未出台打击网络谣言的专门法律。但是,随着网络谣言等不实言论的甚嚣尘上,政府也开始重视并整顿公民的网络行为,开始了打击网络谣言的司法尝试。

比如被誉为“网络谣言第一案”的秦火火获刑三年,标志着政府打击网络谣言的决心和魄力,也彰显着一个法治国家应有的态度和准则。现实社会要有法律来保障,虚拟的网络空间也应该有法律来守护。只有把网络行为纳入到法治建设的轨道中,才能使每一个网民在公平、健康和安全的环境中享受网络资源。

(二)学校要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很多大学生由于不适应大学生活会随之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令人担忧的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出,已经成为影响其学习生活的重要阻力。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一个可以宣泄不良情绪的渠道。但是由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相对无规则性,这种宣泄会使负面情绪和情感快速传播,从而更加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

作为学校,除了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要求之外,还要特别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如可以开设一些心理健康课程,提高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定期对学生进行调查或者访谈,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正能量充满学生们的课余时间。

(三)大学生要理性上网,自觉抵制网络暴力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互联网已经不仅仅是一项工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了。年轻人越来越习惯于用互联网交友(微信、微博等)、用互联网学习(慕课、微课等)、用互联网购物(天猫、京东等),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面对网络世界中各种鱼龙混杂的信息,由于经验的缺乏、理性的缺失和法律意识的单薄,大学生们不仅很难辨别其中的真伪,甚至可能会在不经意间成为网络暴力事件的推动者。

网络谣言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校 网络舆情 引导机制

一、网络舆情的内涵与特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大学生对于政治以及社会事务抱有极大的热情,参与性强,并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往往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主张。网络的飞速发展以及在高校范围的不断延伸,使大学生的思想交流更加频繁和自由,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思想交流的最重要的载体。大学生借助网络表达自身对社会事件的看法、态度和意见,在高校网络这一空间内,形成了大学生群体独特的舆情,由此,高校网络舆情就是指在高校网络这一特定空间内,网络舆情主体大学生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各种社会事务、校园事务所持有的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它不仅包括其对国家、社会的政治态度,也有对自身利益需求的一种诉求和表达,是要求国家、学校不断改善其现状、情况的一种诉求和意愿的集合。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一部分,也是源于现实,只是高校学生把表达和传播舆情的场所或渠道搬到互联网上。由于互联网的一些传播特性,使得网络舆情在表达和传播的过程中呈现出一些区别于现实舆情的特点。高校学生是网络参与热情高涨、思想活跃的群体,其表现出的网络舆情是公众网络舆情中重要的一部分,具有一般公众网络舆情的如下特点:

1、表达的自由性与直接性

网络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除带来无尽的信息资源外,重要的是“它一改传统媒体推出(push)信息的单一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由受众自由的拉出(pull)信息,扩大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自由度,同时使传者和受者的限愈加模糊,为人们提供了发表言论的最大自由。”互联网作为完全开放的信息资源库,拥有海量的信息资源,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信息资源的权利,同时也有直接发表看法、意见和建议的自由。大学生思想活跃,民主意识强烈,在网络舆情的表达上往往表现出比其他群体更活跃的思维,高校网络空间为大学生自主的选择信息、发表评论提供了平等、自由交流的平台,大学生既可以通过即时通讯、QQ 聊天等传递信息、与同学沟通感情,也可在校园网、校园论坛、博客上自由的发表言论,表达自己的看法、态度和意见。高校网络的参与使得大学生的舆情表达更加自由与直接。

2、表达主体的内隐性与非理性

由于网络空间是一个与物理空间相对立的虚拟空间,在这一虚拟空间内,大学生摆脱了现实社会诸多伦理道德的束缚,所以极易放纵自己的言行。特别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运行机制的变化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就业困难等,这些与政治相关或与大学生自身利益联系紧密的社会事件或问题使得一些大学生的心理失衡,容易产生对社会的不满、困惑、焦虑等情绪,而网络的匿名性为大学生宣泄情绪、发泄情感提供了最佳的渠道。在网络论坛中,一些言辞尖锐、情绪激动甚至相互谩骂、侮辱的网络言语和行为时有发生,网络舆情表达的匿名性也导致了大学生在舆情表达时的非理性,“舆情实质上就是理性与非理性的混合体。”

3、影响的扩散性与时效性

互联网的特性使舆情信息的传播更加快捷,扩展面更加广泛。网络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使得任何信息一经上网,就可以通过网络超链接全方位的扩散开来。网络的参与使舆情在高校校园甚至全社会的传播成为了可能。

“时间是影响舆情价值的重要因素。在传统媒体时代,国内外的一些重大事件、突发事件通过报刊、广播、电视进行报道和评论后,经过一段时间才有可能在这些传统媒体上看到或听到读者来电、来信一类的言论,且数量有限。在网络环境下,舆情的表达和传播有了更高的时效性。”通过网络媒体迅捷的报道,网民可在第一时间内获知新闻事件信息,并在第一时间内在网上发表言论,交换看法。高校大学生舆情表达的快捷性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第一时间获知大学生的兴趣关注点和思想动态,及时引导舆情走向提供了条件,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及时有效。

4、内容的多元性与丰富性

“高校网络舆情的多元性是指高校网络舆情信息所涉及的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包罗万象,舆情表达和传播的载体也更具多样化。”现代社会的舆情已不再仅仅涉及政治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加强烈,对于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现实问题更加关注,使得高校网络舆情所涉及的内容更加丰富与多元。高校网络舆情内容涵盖广泛,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国际国内外热点或敏感事件。国内外社会热点、敏感话题对正处于向社会人转变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这类话题往往会引起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并引发交互式的讨论,最终形成对此类事件的舆情。二是校园公共事件或与大学生自身利益相关的校内事务。大学生生活在校园之中,对校园事务或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件往往比较关注,针对这些问题的舆情表达大都是大学生心声的反映,因而能引发大学生群体的共鸣,成为舆情的热点。三是社会突发事件。突发社会事件以其突发性受到大学生群体的关注,这类事件往往会成为高校网络舆情讨论的热点话题。

二、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现状分析

1、网络参与热情高涨、思想活跃

高校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有潜力、最富创造性的群体,思想开放活跃,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并且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责任感。从2008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到汶川、玉树地震及8.23菲律宾劫持人质事件等等,无论是国际重大事件,还是国内重大事件;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无论是各种政治观点还是社会思潮;无论是网民对国家重要部署、重大决策、突发事件的思想反映,还是关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舆论动向,都是青年大学生关注的对象。

2、网络民族、民主意识强烈

中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国民民族意识表达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拥有便捷上网条件和较高知识水平的特殊群体――大学生,把网络作为表达他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探讨强国之路的重要场所。当前,大学生民族意识的网络表达平台很多,多是借助校园网络的BBS论坛,诸如清华大学“水木清华”,中山大学“仙逸时空”,中南大学“升华网”等;除此之外,大学生也活跃在国内一些著名的论坛和大学生网站,如人民网上的“强国论坛”、“中国舆情网”、“西祠胡同”、猫扑、天涯等论坛。在这些论坛中,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尤其积极。特别当涉及到我国的民族情感、爱国情感事件与议题时,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情感的网络呼吁、表达异常高涨。基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民族意识获得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另外,网络不仅打破了信息传播的单向性、垄断性,也必然引起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解放。他们在平等地参与网络信息传播,发表言论、讨论交流的同时,一方面逐渐诱发他们的民主思想由潜意识走向现实,塑造自我人格,积极地参与到人际交流、学校建设、社会发展等方面来;另一方面也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为人处事方面增加了民主成分,采取平等的方式来对待网络上和现实中的人和事。大学生自由、平等、民主意识的觉醒,将对整个社会民主意识的觉醒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而这种意识的觉醒是与整个社会民主化进程的要求相适应的。在信息时代,尽管网络舆情成为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变革着人们思维和理念的一个重要渠道,但也存在的一些偏差。

3、网络谣言与虚假消息,网络舆论情绪化

由于网络信息的便利性,以及网络信息审查与传统媒体的信息审查存在巨大的差异,导致网络上虚假信息非常容易。一些人出于某种动机、一些人由于从众心理跟帖转帖。还有一些人为了发泄情绪而发表或转载虚假信息,有的直接发表于网络社区论坛、聊天室、帖吧,有的通过电子邮件、手机、博客、微信等传播,信息参杂多元观点,极易造成歪曲、失真。由于网络“开放性”及“无边界性”,“网络谣言”比“现实社会”中的谣言传播速度更快,社会影响范围更大,引起社会“恐慌”程度也更大,往往会造成群体的盲从与冲动。

对于某些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众多学生网友在网上会提出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这固然体现了网上舆论多元的特点,但另一方面,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网上发言缺乏理性,比较感性化和情绪化,甚至有些人把互联网作为发泄情绪的场所。情绪化言论很容易得到众人的响应,从而引发有害舆论,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和破坏性。加之缺乏理性、负责任的舆论分析和疏导,会动摇更多人对社会公正的信心。而一些不负责任的话语极度张扬,甚至妨碍了社会秩序。

4、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及敌对势力的舆论攻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网上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变得非常复杂。西方大肆利用互联网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进行舆论渗透和文化入侵。“”、“民运”、“”、“”、“”分子等将网络视为“封不住、禁不止、打不断”的反华渠道,传播虚假信息,散布反动言论。他们建立网站和专门机构,雇佣网络,制造和利用网络谣言,对社会热点难点和敏感新闻进行炒作,恶毒攻击我国政治制度、歪曲领导人形象、抹煞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同时不遗余力地美化、渲染西方文明和制度,在意识形态、思想文化领域制造事端,形成了更大的舆论威胁。

三、引导机制的建立

1、建立并完善舆情信息的和通报机制

在今天多元化的大众传播环境里,信息不透明、不公开在受众心目中就极易被认为“有猫腻”。可见,公开、透明、快速、畅通的信息渠道是引导网络舆论的必要法宝。按照信息透明公开原则,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信息制度,可以使“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止于公开”。通过新闻发言人,实事求是地把真相和事实及时告诉学生,辟谣信息,把公众关心的相关动态信息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通过手机和网络等方式及时、快捷地告知公众,不仅有助于提高高校工作的透明度,更有利于突发事件的解决和化解,从而有效地稳定局面,安定人心。实际上,主动地面对网络舆情,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公众质疑,也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正面回应不仅不会损害高校的形象,反而能让广大学生体察到学校对民意的尊重和包容。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危机出现时,如果学校主管部门及政府不及时相关信息,各种谣言就会乘虚而入,有时还可能给一些别有用心者以可乘之机,使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群情激愤。因此,应本着有利于事件妥当处理、有利于维护社会及校园稳定、有利于消除负面影响的原则,善用新媒体、占领新阵地,完善舆情快速反应机制,及时研究对策,尽早准备预案,力争第一时间以事实为依据的全面、准确、权威的信息,堵塞小道消息传播的通道,以增强新闻舆论的公信力。

2、建立网络与传统媒体良性互动机制,扩大正面舆论

一方面,网络的海量性、即时性、数字化等特性,使网络媒体通过链接、专题等形式把传统媒体的相关报道和不同的观点、评论集纳在一起,并通过选择、强调和再呈现,构建一个事件的全景图以及观点的大碰撞。网络媒体还通过论坛、言论栏目,就传统媒体报道的热点或重大问题,设置话题,组织网民展开讨论,进而迅速形成网上舆论。在某种程度上,网络舆论既引发自传统媒体,又集中和放大传统媒体舆论。

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可以通过对传播效果的控制,来引导网络舆论发展的方向。这是因为传统新闻媒体与人们的关系已经存在相当长时间,人们对它们已有了较多的依赖与信任,特别是一些大的新闻机构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已经相当牢固。所以,当人们在网上要获得新闻信息时,总还会是天然地把传统媒体特别是有影响力的传统媒体经营的站点作为主要甚至是首要选择。传统媒体本身所具有的公信力、权威性和可靠性,可对网络舆论进行选择、过滤、放大,调控网络舆论的导向。近年来,许多引起社会关注和政府重视的事件,都是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相互推动的产物。

3、建立通畅的舆情表达机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论坛、博客、播客、微信等网络工具为舆情的表达提供了更多、更方便、更快捷的渠道。有人说,“网络可以而且应该成为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个新渠道”。据媒体报道,和总理经常上网,注意了解在网络论坛发表的意见,体察民情民意。这表明,高层领导也开始关注网络论坛所传递的信息,他们希望尽可能多地、尽可能快地了解舆情,以便更为迅速、准确地了解民情,掌握民意,贴近民心,把握社会的脉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管理部门要重视并拓宽广大学生的利益诉求渠道,保护学生的舆论表达权益,完善“安全阀机制”。社会学家科塞提出了社会安全阀理论,认为敌对情绪的发泄具有安全阀的作用,即宣泄激烈的敌对情绪有助于社会结构的维持。当相互对立的利益或相互敌对的情绪受到压制的时候,产生的结果之一是把敌对情绪从真正的根源中转移出来,从其它渠道发泄、释放被压抑的敌对情绪,可以起维护关系的作用。

此文是湖北省高职高专院校2014年“党建工作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网络舆情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出版社,1996.

[2]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3]王天琪.网络舆情: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M].思想理论教育,2005(8)

[4]曾长秋,薄明华.网络德育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5]姜胜洪.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发展、现状及舆论引导[J].学术论坛,2008(4)

[6]曾德保.营造网上正面舆论强势的几点思考[N].中华新闻报,2007-08-1.

[7]姜胜洪.基于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发展、现状及舆论引导.论文天下论文网,2009.

网络谣言论文范文第6篇

“7·23动车事件”是2011年发生的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其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深思。无论从事件受伤人数、持续时间、事故严重程度、造成的影响看,这次事件都是近年来我国重大交通安全事故的“标本性事件”。对此次事件进行研究,可以使我们了解政府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变能力,考察事件中政府、传媒与公众在这一事件中的张力和互动。

二、案例分析

(一)沟通机制失灵

在公共危机传播中,传播者或者说信源是传播活动的引发者,是信息的来源和制作者,亦是公关危机的管理者——政府。当公关危机事件发生后,有关政府部门应该出面对大众予以说明,保障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动员社会公众力量共同度过危机。政府的失职表现为:

①信息不及时。在723动车事故发生后,舆论最关心、最期待的第一时间公开事故信息并没有得到准确回答,新闻会、事故调查组会议的举行时间相对延后。而此次动车事故中,正是由于来自官方的信息披露迟滞,媒体尤其是网络上的各种猜测性、主观性报道大量充斥,公众的不满情绪随时间推移不断高涨。谣言止于公开,最大限度地进行信息公开,可以杜绝谣言或者使谣言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②新闻发言人言行失当。新闻发言人作为是政府形象的代表,是危机传播中与媒体和公众直接沟通最为重要的环节。事故发生后,时任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的王勇平面带微笑出席会,且个别语言主观色彩浓厚,这样一望而知不恰当的言行更是在已经燃起怒火的公众头上火上浇油。政府新闻,需要新闻发言人真诚、真实地做出回答。披露重大事故信息,如言论不够妥当,极容易被舆论放大,甚至误解。

(二)未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与正面回应

英国著名危机公关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认为,对传播的有效管理如同处理危机本身一样重要。信息不对称是政府与公众之间关系的突出特点,如果政府在公共危机发生后不能及时提供信息或者提供的信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人们就会通过其他非正式渠道寻找信息,这样谣言或虚假信息的产生和传播就不可避免。

在这次动车事件中,微博等新兴传播平台的作用不容小觑。在事故发生之时,首条动车出事的微博比新闻早了2小时。在这起突发事件的传播中,微博不仅成为舆论传播的中心和渠道,同时也参与舆论的形成、发展与引导的过程。

相对于民间微博的信息传播,政府部门在对网络舆情的应对中则处于了被动地位。在一些重要的网络信息传播平台上,有关部门一直没有开辟权威的信息窗口,对于广泛流传的一些流言、质疑,也没有及时、准确地做出解释、回应,致使一些未经证实的信息在事件处理过程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三、案例启示

(一)主流媒体发出声音,科学传播事故信息

作为处理公共危机的社会主体,政府及其控制下的传媒组织积极、主动、迅速地承担起传播危机信息的责任,这是有效解决公共危机中信息传播“失衡”的根本。突发性公共危机发生后,政府应牢牢控制住信息传播的主动权,通过新闻发言人、开通官方微博等措施,及时、透明、公开地传递危机信息,避免社会传播系统内部之间信息内容的分歧和冲突。

(二)注重利用新兴平台,科学引导网络舆论

在危机传播的过程中,政府可以开通官方微博,发挥其时效快、受众广的优势,及时澄清事故发生原因,公布事故处理进展,这样既可以为事故的直接相关人提供必要的信息帮助,也可以更好地消除公众的猜忌、疑虑和担忧,引导舆论走向。动车事故发生后,由于相关部门的集体失语,网络上信息表现出难以控制的特点,网络谣言泛滥。

四、评述总结

7·23事件发生后,铁路部门在“救人”与“通车”之间的取舍引起了公众的强烈不满,新闻发言人的不当回应进一步加剧了危机,使得铁路部门深陷舆论风暴。近年来中国遭遇的种种公共危机,在给我们带来种种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带来了学习、改进和创新的机遇。以生命为代价,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以血淋淋的方式彰显了现行铁路体制改革的迫切以及构建完善政府传播机制的必然。

参考文献:

[1]张雷.传播学通用教程[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邱楷.从瓮安事件看网络环境下的政府危机公关[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2

[3]张占胜.危机状态下我国政府传播策略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程曼丽.政府传播机理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2

[5]刘伯高.政府公共舆论管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751-76

[6]钟响.公共危机中的政府传播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5

网络谣言论文范文第7篇

假冒、曲解名人名言,自古就有。然而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网络名言的造假不仅“青出于蓝”,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出了底线。不仅鲁迅、胡适等近代名人的名言、语录屡屡被仿造,就连当下许多的名人也时常被人冒用名义。借名人的嘴说的话,风格犀利,一针见血,勾起了人们“五味杂陈”的情绪,偶尔借用一番,也足以成为我们作文中的神来之笔。然而到最后,这些刺耳的“真理”如果被发现是虚构的,又免不了让我们的作文失色不少。假“圣人言”,其行不远。本期就让我们带着发现的眼睛走入这个五花八门的“名言”世界。

甄别我们身边的名言

伪造:这些名言不真实

王安忆:我们从小一直被灌输中西两大文明对立,实际上我们拿什么东西和西方文明对立啊?无论是诸子百家、先秦散文,还是唐诗宋词、四大名著,和西方文明相比都只能算是小儿科。中华文明连神都不信,算什么伟大文明?西方文明的伟大源头是古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西方文明才当得起“博大精深”这四个字。

【解析】这段署名为王安忆的“名言”在网上一直被广泛传播。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王周生在网上揭露称:“王安忆从来没有说过这段话。她从来不以高屋建瓴之势谈论这类问题。我问过她了,她不上网,非常无奈。”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解析】一段网友林楚方戏作的小布什演讲词,几经辗转就在网络上变成了总统本人说的话。最不可思议的是这段假作,甚至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诸多中学的历史、政治试卷上,如武汉武昌区2008-200年高三元月考试、徐州市2008-200年高三第三次历史调研考试、2008年2月山东济南市高三统一考试、2009年上海黄浦区高考模拟考试、北京海淀区2008-20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等试卷上都使用了这则材料。

白岩松:当世上所有的人都把欲望当理想,把世故当成熟,把麻木当深沉,把怯懦当稳健,把油滑当智慧,那只能说这个社会的底线已被击穿。

【解析】作为说谎者最爱伪托的名人,白岩松自己都不知道的名言都可以出本《白岩松语录》了。

伏尔泰:尽管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言的权利。

【解析】并非伏尔泰所说,而是出自一部名为《伏尔泰的朋友》的剧本。

曲解:这些名言不全面

学而优则仕。 ――《论语》

正解:原文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优”意为“优裕”“有空闲”。意思是说:“事情做好了,可以总结经验,从中学习,取得进步;学习学好了,就可以把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做事中。”出仕是“时习之”的途径之一,也就是把所学的、所修的东西应用到从政的实践之中。修身学习是无止境的,从政可以更好地修身,也可以更好地推行仁道。孔子希望大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有机会就不要放弃学习,而不是如今我们理解的读书是为做官。

存在即合理。 ――黑格尔

正解:黑格尔是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存在即合理”,也说成“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一至理名言虽说大家都知道,也有很多人认为黑格尔的意思就是:凡是存在的事物就天然具有合理性,“存在”成为“合理”的必要充分条件。这几乎就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这一强盗理论的哲学翻版,自然会让人们产生许多困惑。其实这个误解都是来自旧版本的黑格尔著作的翻译版。完整的翻译应该是:“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正解: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里的名言,实际上紧接其后还有一句话:“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或一个意外的不幸事件随时都可能突然地结束他的生命。”前面的话是着眼于过去,是向后看,而这句话是着眼于现在和将来,是向前看;前面说的是认识问题,这一句说的是实践问题;前面的话壮丽,这一句朴实。把这样关系紧密,内容深刻警醒的一句话故意删掉,或者断章取义,把保尔的那段话变成纯粹的、革命的、激昂的人生观,在过去的年代里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今天看来却不无偏颇,而且减弱了它对众多只顾糊口谋衣的人们的感染力。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语》

正解:原话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当时只有句读,还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就有人编篡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成为典型的愚民权术论,孔子简直成了中国两千年封建制度的理论奠基人。《论语》主要是记录孔子的语录,上下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把这句话读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那么就与孔子“有教无类”的理论相符合,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形象就具有了他应有的历史地位。

如果说我能看得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牛顿

正解:这是牛顿在给当时与他齐名的科学家胡克的信中的一句话,多少年来被作为牛顿谦虚的标志语,并被用来教育学子们要像牛顿那样谦虚谨慎,这样才能获得牛顿那样的业绩。其实,要说“谦虚使人进步”那是对的,但若是以牛顿为谦虚的榜样则有些南辕北辙了。事实上牛顿是一个非常桀骜不逊的人。牛顿在给胡克的信中称赞他是“巨人”,其实是在讽刺对牛顿光波学说持否定态度的胡克,这不仅因为胡克在光学的成就还称不上巨人,而且因为当时科学界都知道胡克这个人身材矮小,还有些驼背,因此这句话实际上恰恰反映出牛顿的刻薄与傲慢。这样看来,还是把它从我们学校的墙上摘下来更好些,否则我们就得面临着是否要承认“骄傲使人进步”的尴尬。

小贴士

才子也作假

我们写作文时,为了增强文章说服力,有时会将观点假借名人之口说出。其实,大名鼎鼎的苏轼也干过这种事。在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年方弱冠的苏轼进京赶考成为进士,在388人之中几乎名列榜首,从而成为全国第一流的青年学者。坡这个大才子,在这次考试中却杜撰了几句对话。他阐述文意时说,在赏忠之时,宁失之宽厚;在罚罪之时,当有哀怜之心,以免无辜而受戮。为此他举例道:“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这几句有理有据,读来使人信服。当时的判官梅圣俞阅卷至此,对尧与皋陶有关此事之对白,不敢公然提出查问,因为一经提出,即表示自己对年久湮没的古籍未曾读过,可谓失了面子。坡因此才得以混过。考试过去之后,梅圣俞问苏轼:“可是,尧和皋陶这段话见于何书?我一时想不起在何处读过。”苏轼大大方方回答道:“是我所杜撰。”梅圣俞这位前辈宿儒大惊:“你所杜撰!”东坡回答说:“帝尧之圣德,此言亦意料中事耳。”苏轼仗着才学,梅圣俞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在《红楼梦》中,也出过类似的公案:贾宝玉见林妹妹时,说西方有石名黛,可用来画眉,被探春批出是杜撰。当时宝玉也学苏轼,一撒娇:除了《四书》之外,杜撰的别太多呢。

为何伪造名言之风如此盛行

传统:泛权威崇拜

网上伪造名言泛滥的根本原因是想利用名人的影响力,其特点是利用了中国人圣贤崇拜、名人崇拜的传统。

中国社会自古就存在着这样一种圣贤崇拜的传统,一个在思想、文化等领域中造诣比较高、影响力比较大的人,很容易就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不仅是普通人有这样的观念名人本身也有。即便在孔孟时代,也常把自己的思想假托古代圣贤。儒家思想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法先王”,孟子“言必称尧舜”,孔子主张文王之治。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类似的事情,一个人写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不署自己的名字,反而假托某个名人的名字。比如《尚书》《荀子》中也有不少后人所做。

传统的圣贤崇拜发展到今天,其实并没有消失,而是影响更加广泛,变成了一种泛权威崇拜。各个领域都会对权威顶礼膜拜,特别是各领域中公认的、有造诣的、有影响力的人,比如鲁迅、胡适,国外的哈耶克、亚当・斯密等等。一旦引用他们的话,立刻就威力无穷,自己的观点、表达就会更容易被人接受。

当下:观点式表达

网络表达往往简短,很多论证、思考的过程被省略,往往只剩下一个观点,因此确实也有推动格言式表达的作用,就好像很多误解、曲解的名言一样。观点式表达是网络传播的特点之一,这是技术的原因。在网上,你发一篇长论文,可能没几个人愿意完整地看下去,你只说一个观点,反而容易传播。所以网络表达不能像写论文一样,有完整的证据链,有严密的论证逻辑――这些东西都无法呈现在网上,最终剩下的往往只是一个观点,甚至有时候只是观点的一部分。

传者:情绪式转发

一些具有很高网络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在未核实事实的情况下就转发评论,参与与扩大虚假言论的传播。绝大多数公众人物也是普通人,并没有很高的谣言甄别意识与网络验证能力,而是出于自发的正义感与公德心参与传播,但实际上为谣言的扩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很多人看到一些言论之后的第一反应是惊愕,因为此类言论通常很少见诸媒体,大多是对社会、现实甚至民族的强烈抨击,符合了很多人内心对现实的不满情绪;然后,他们心中的负面因素被迅速放大,产生出对虚假谣言的认同情绪,而后添油加醋地进行评论与转发,进一步加大谣言的传播、影响范围。

支招:多思勤动手

如何区别李逵和李鬼?方法很简单,遇到存疑的名人名言,在搜索时加入日期范围过滤器,看看事发前后网上是否出现过类似的语句,有时加上“伪造”“谣言”等关键词,也能助一臂之力。对于名言中涉及到的一些具体事件,你还可以从各大门户网站新闻频道获得消息。从消息在微博上爆出起计时,如果门户网站还没有相关消息,也基本可以判定为假消息。

结 语

网络上伪造的名人名言不以谋利为目的,原创者把自己的话让渡给名人,这几乎可以说是“大公无私”的了。平心而论,能够得到广泛传播的话通常都能戳到现实的命门。山寨名人语录泛滥的背后,是这些言论钻了公众期望度的空当,轻而易举将我们的胃口吊了起来。

无论真假,其所蕴含的“道理”本身也值得思考,也许因为当下某些弊端和不足,才导致了一些针对性强的“假圣人言”迅速发酵。它们其中的很多又往往传达向善的力量,让人不忍去揭穿。

然而,我们同时还须认清,伪造名人名言,或发泄对现实的不满,或仅仅为了吸引眼球,这类说谎者编一些伪造的励志名言看似并无大害,但却在我们心灵上洒下了说谎的种子。当越来越多的人将这些伪造的名人名言奉为圭臬后,留下的不仅仅是笑柄,也许还会有建立在谎言上的价值观。

网络谣言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辅导员;网络舆情引导;角色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者是指在高校中关注校园网络舆论,积极参与到舆论当中,有目的、主动地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的人。他不同于网络舆论主体,舆情引导主体除了学生中的意见领袖,还包括专业教师、党团组织、学生干部、校园媒体、辅导员等。相对普通舆论参与者而言,网络舆情引导主体思想更成熟,知识更全面,阅历更丰富,具有先进性、主动性和前瞻性等特点,他们政治素质过硬、思想活跃敏锐、性格活泼开朗、专业技术娴熟,具有话语权,能够把握时代的潮流,领悟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在高校中,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由于其职业的特点和要求,他们具有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专业性前瞻的特点。他们是与学生交往最密切,接触最频繁的老师,能对学生实施权力性与非权力性影响,从某种程度上决定其成为了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核心力量。辅导员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多重角色。

一、辅导员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充当“平民网民”角色,适时对网络舆论进行监控

辅导员在网络中,借助QQ、飞信、微博、BBS论坛、博客等即时通讯工具和网络平台,与大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他们在其中扮演着普通网络使用者的“平民”角色,只有借助网络自由、平等的特点,倾听学生的心声,融入学生群体氛围,才能有效获取学生的真实呼声,收集涉及到高校自身的重要、敏感和热点信息。辅导员“平民网民”角色的发挥,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和控制学生群体中的苗头性、倾向性网络舆论,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和引导工作。

二、辅导员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充当“新闻发言人”角色,稳定情绪,化解舆情危机

在网络上,一个简单的信息经过多次传播之后,一些主观判断和想象附加到信息中,而有些真实的信息会被过滤,就可能变成与事实大相径庭的谣言。一些高校害怕向学生公布敏感信息后会引起新的恐慌,也担心学生的不理性舆论会给事件的处理增加难度,于是采取封锁信息的做法,试图将学生蒙在鼓里。但是,当大家正急于了解有关突发事件的更多信息时,如果缺乏权威部门及时有效的信息,谣言就会占据上风,给事件的处理造成更大的困难。避免谣言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强化正式渠道的信息披露。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学生最容易对辅导员产生信任,如果辅导员能及时各项事件的真实情况和处理进度,就能避免各种小道消息造成以讹传讹的情况。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发生后,辅导员必须发挥网络舆论即时性和影响广泛性的特点,在极短的时间内采取行动,通过网络权威信息,尽可能多地引导学生稳定心态,恢复校园秩序。

三、辅导员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充当“领航者”角色,化被动为主动,引导舆论走向

辅导员在网络舆情引导中不能仅仅单纯被动地澄清舆论中的错误言论,抵御不良舆论的渗透和影响,更应主动出击,在网络舆情中充当“领航者”,倡导主旋律,通过设计网络舆论的议题,来实现引导学生的目的。网络舆论议题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生活,围绕国内外、校内外发生的和学生有关的重大新闻事件,特别是突发事件而精心设计讨论,通过议题设置,把广大同学的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方向,引导同学“想什么”,用积极的话题来主导舆论的走向,减少消极言论的影响,从而形成积极向上成熟理性的舆论。

四、辅导员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充当“网络卫士”角色,规范网络行为,维护网络秩序

网络的虚拟性使大学生在网络中摆脱社会现实和规范的束缚,易于滋生大学生不良的网络舆论,甚至产生网络犯罪行为。辅导员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充当“网络卫士”角色,一方面及时抵制和清除不良舆论信息,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疏通网上网下交流的渠道;另一方面,辅导员采取理论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形式,在网上网下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使学生在思想意识上树立第一道防线,文明上网,文明用网。同时向大学生宣传网络管理相关法律制度,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网络意识,规范上网络行为,不断减轻和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通过网络伦理学教育,培养他们内在的网络责任感,倡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精神,逐渐把他们确立为“网络社会”的道德主体,使其承担起维护“网络社会”秩序的重任。[1]

五、辅导员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的专家角色

由于网络舆论广泛性与复杂性等特点,网络舆论引导不是由某个单一的主体来完成,而是需要多个主体共同的努力。在高校中,可能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的,主要包括:辅导员、专业教师、党团组织、学生干部、校园媒体等。他们在网络舆论中充当不同的角色,从不同方面对网络舆论进行积极的影响,共同构成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主体系统。

高校党团组织在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中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对良好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营造上;专业教师则主要通过专业背景和课堂权威引导学生;学生干部的作用则集中体现在对网络舆情动态的掌握上。辅导员相对于其他主体而言,他是引导工作的核心力量,是引导主体中的“专家”,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辅导员的职业角色决定了其在引导工作中的专职性。新时期网络舆情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晴雨表”,辅导员作为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人员,必须把握网络舆情动态,占领网络舆情新阵地,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成为辅导员工作职责。

其次,辅导员的专业性。辅导员的工作性质要求他们应政治思想素质过硬、思维敏锐、性格活泼开朗、专业技术成熟,能够把握和领悟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等特征,而这恰恰是网络舆情引导主体的特征,从某种程度上促成了辅导员在引导工作方面的专业性。

第三,辅导员在引导主体中的核心地位。相对其他主体而言,辅导员更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辅导员是与大学生接触最频繁的教师,他们与专任老师相比更具亲和力,感情更好,影响力更大;相对学生干部而言,辅导员的政治素养更高,社会阅历和经验更足,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他们言语的可靠性强,在学生中更有话语权,有权威优势,而在引导工作中,学生干部往往需要辅导员的专业指导。

【参考文献】

[1] 杨筱柏.高校网络舆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效能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2] 许灿荣.论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主体[J].科教文汇,2011(6).

网络谣言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BBS;引导;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93-02

随着信息化校园的逐步形成,校园BBS也因此成为了反映大学生真实思想动态的一扇窗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BBS社区,用先进的思想文化牢牢占领这块阵地,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础。

一、高校BBS的特点

1978年诞生于美国芝加哥的电子公共牌系统即BBS,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自由发表言论、观点,开展讨论。而国内的校园BBS最早由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于1995年揭开序幕。至今,国内各知名高校几乎都拥有自己的BBS站点,像北京大学的“北大未名”、复旦大学的“日月光华”、浙江大学的“海纳百川”等已成为校园BBS中的品牌,人气很旺,影响也很大,校园BBS迅速成为大学校园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

1.BBS具有隐匿性。BBS社区是虚拟的网络空间,用户大多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命名ID进行注册,登录BBS后,界面显示的是ID号,很难了解到个人的相关真实信息,因而绝大多数用户呈匿名状态。

2.BBS具有开放性。只要具有校内学号、身份证等信息就可以完成校园BBS注册,因此,凡是在校的学生都可以注册登录校园BBS。登录BBS后,大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版块自由地发表言论,可以是自己发帖,也可以是跟帖、灌水等。

3.BBS具有交互性。一般情况下,BBS的某一个版块可以允许很多人同时登录,参与者可以阅读别人发帖的内容,还可以浏览其他人对帖子的评论,也可以自己发表意见参与讨论。从而实现BBS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实时交互。

4.BBS具有自主性。在BBS网络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人与人的身份和资源的使用上都是平等的,言论自由在网络上也极大地得以体现,每个人都有表达自我的机会,个体的自主性空前提高。

二、校园BBS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高校BBS的特点决定了BBS成为高校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进而,BBS对其主体——大学生的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容易被网络上错误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所迷惑,在这种情况下,一旦BBS上有过激的言论散播,在BBS传播过程中这些言论容易被放大、扭曲,就可能引发校园危机,破坏校园和谐。首先,由于校园BBS网络的虚拟性、身份的隐匿性等,大学生可以自由地消息和发表言论,说出现实中想说无处说也不敢说的话。因此,当对某些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产生质疑的时候,校园BBS就成为他们直接表达和宣泄情绪的主要场所。比如说,物价上涨、民生等社会问题,学生则可能在校园BBS上就这些社会现实问题展开讨论,而青年大学生往往热情有余,理智不足,不能从全局的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有舆论首领推波助澜,在短时间内可能会因为某一个问题引发学生的共鸣,继而可能引发危机。其次,自高校扩招以来,国内大多学校选择建设新校区来缓解资源压力,但是相应的配套设施还没有得到同步的改善,不能满足现代青年学生的需求,诸如校医院、寝室管理、财产安全等后勤保障的问题都凸显出来,很多学生在BBS上发帖讨论并发泄不满情绪,甚至有学生在BBS上发帖对学校进行攻击。如果缺乏合理的沟通,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出现集体非理。最后,青年大学生追求公平、正义,而网络中的信息良莠不齐,一些发达国家在网上借“民主问题”、“人权问题”、“宗教问题”等攻击我国的政治体制,大学生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出现思想上的混乱和波动。因此,对于大学生的公平正义激情如不加以引导,就容易被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成为其反华的工具。

三、高校BBS开辟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天地

作为高校信息交流平台的BBS,既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同时也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我们要坚持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充分发挥BBS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BBS有助于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思政工作的针对性。由于BBS具有匿名性、开放性等特点,青年大学生可以自由在校园BBS上消息、表达观点进行信息沟通和思想交流,因而校园BBS可以及时有效地反馈大学生最新的、真实的思想动态,一些过激言论和不成熟的思想则能显露校园突发事件的端倪,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从校园BBS上了解到第一手反馈大学生思想动态的资料,从而使思政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2.BBS有助于增强高校管理中的信息反馈,形成学校正确的决策和管理。信息反馈有助于总结经验、修正错误,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决策。强烈的主人翁感使青年大学生常常主动对学校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对于校园BBS上反映学校问题的帖子,如是道听途说的,应予以澄清,如果确实存在,要敢于面对,勇于承认,并及时改进自身的工作。来自BBS上学生的监督和批评,有利于形成学校正确的决策和管理,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民主风气。

3.BBS有助于大学生情绪的宣泄,排解心理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言行会受到有形或无形的约束,在校园BBS上,可以自由地发表言论而不必担心自己真实身份的暴漏。因此,不少学生在校园BBS网络上发帖来倾诉现实生活中遭遇的不满和挫折,通过在BBS上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心理压力得以有效的释放。BBS的这种作用非常类似社会学中的“安全阀”,有助于大学生情绪的宣泄,排解心理问题。

四、占领BBS阵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占领BBS制高点,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育内容,有效引导舆论,切实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利用BBS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1.以主流文化占领校园BBS网络阵地。高校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加大资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建立一批网上强势论坛,凝聚人气,围绕一些重大的政治问题、敏感问题,旗帜鲜明地发表评论,进行正面引导,让科学的理论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占领、充实这个阵地,弘扬主旋律。

2.加强BBS信息管理,因势利导。针对校园BBS上一些反映校园突发事件端倪的过激言论,我们应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激发校园危机事件。首先,正面权威消息。有时候情况越不明朗,学生越容易产生好奇,进而可能会根据谣言或小道消息产生更多的臆测,让谣言占据主导地位。敏感时期,只有通过正面权威消息,直接与学生对话,迅速形成权威的舆论导向,才能正视听、消除谣言带来的恐慌;其次,主动参与,因势利导。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够及时、敏锐地捕捉到学生的想法和情绪,并且主动参与到他们中间,因势利导,形成有效的干预,及时对相应的问题给予澄清、处理,就会避免许多校园的发生;第三,冷静应对,变封堵为疏导。学生对一味压制、打压的做法十分反感,因此,不能简单采取封贴或删帖等方式,应该变封堵为疏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迅速分析事件的性质、真相,及时与学生交流、沟通更容易达成共识,解决问题。

3.加强科技监控,增强BBS的约束力。通过对高校BBS论坛进行技术性监控来增强校园BBS的约束力。首先,实行用户实名注册。进入高校BBS论坛必须用自身真实的信息进行注册,这些信息包括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年级专业、学号、所居住的宿舍楼及门牌号等相关信息,注册用户登陆时不显示这些相关信息,表面上看是匿名状态,但如果了一些不良信息,可以通过ID迅速找到学生本人,事实上每位用户都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完全匿名性的消极影响。其次,加强对信息的过滤。校园BBS的每个版块都设立版主,所有进入论坛的帖子都要经过版主的审核,审核合格才能允许在BBS论坛上,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

4.培养优秀学生骨干,加强队伍建设。培养、选拔一些觉悟高的优秀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在语言、观点等方面与学生更容易沟通的优势,密切注意BBS上的思想动向,配合学校工作,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同时,要注重培养BBS上的“意见领袖”,利用他们在BBS站上的影响力,发表见解,论清事实,引领网上舆论。

参考文献:

[1]姜德学,姜丽丽.充分发挥高校BBS思想政治教育功效的思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3.

[2]徐海捷.加强高校BBS引导,扎实开展BBS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12):64-66.

[3]张彦,刘杉杉,项习,等.从危机管理走向服务建设-高校BBS管理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6,(12):13-15.

[4]姚鹏.加强高校BBS引导扎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红色马甲”,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J].高教研究,2007,(1):78.

网络谣言论文范文第10篇

面对这“三多三少”和湖北省情的实际,要把“走转改”活动落到实处,我们多次研究后认为,荆楚网要在深化“三贴近”的“三个着重贴近”上下工夫:“贴近生活”就是要“着重贴近”湖北实现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火热生活,“贴近实际”就是要“着重贴近”湖北网络舆情复杂而舆论引导任务繁重的实际,“贴近群众”就是要“着重贴近”网民日益增长的信息及服务的需求,贴近他们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

一、发挥整合传播优势,大力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氛围

“走转改”活动启动后,荆楚网迅速制作了相关网络专题,全程跟踪我省新闻战线深入开展这一活动的生动实践。专题刊发了中央及我省领导有关走转改活动的重要言论,及时整合全省各大媒体深入基层采访的专栏报道、评论和图片报道,以及网友微博热议等等。我们充分发挥网络评论的优势,组织和转载了《尹汉宁为啥愿走进基层去采访》、《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基层写华章》、《将“走转改”活动推向纵深须念好“三字经”》等一系列网络评论文章,形成了强大的网络宣传声势。

二、走下网络深入基层,在实践中锤炼网络新闻专业队伍

针对网站编辑任务相当繁重,外采人员严重不足的现状,我们加强策划,集中优势力量深入基层采访,努力展示湖北社会经济发展的亮点、涉及民生的焦点、时令新闻的节点、网友关注的兴奋点。

我们先后组织多名记者,在武汉春苗学校、凌智学校、树人学校,了解老师艰苦办学的经历,感受学生顽强求学的意志;分赴三峡库区、梁子湖、洪湖、监利、仙桃等地,跟踪采访了长江土著经济鱼类繁育专家蔡焰值;深入神丹、宝迪、同星、安源等数十家禽蛋、生猪、肉鸡企业;走进恩施武陵山区,体验侗乡采茶风;系上围裙走进糕点房,一站就是9个小时,体验大厨食品生产的苦乐;跟随专门侦缉交通事故的交警,见证一天的“百变”工作;走进汉正街拆迁、东湖沙湖连通等武汉重点工程工地,用镜头和笔触感触“蝶变武汉”的点点滴滴。

三、不断刷新“面孔”,增强新闻信息的吸引力、感染力

在内容生产上,着力探索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着力增强信息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及时性,更好地为湖北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科学发展给力。

一是主题宣传改变文风。如精心策划的“六中全会报道――网眼看文化”,要求业务部门全员上阵,牢牢把握“记者看文化、百姓说文化、政府抓文化、市场推文化、专家析文化”等五个报道环节,初步拟定了近40个题目,至今已发稿20多篇,深受网民欢迎。

二是把为百姓和基层服务落到实处。如汽车频道通过举办大型试驾、团购、自驾游活动,吸引600多名车友及车迷参与。财经频道帮助中小企业破解融资难,深入基层多家企业,介绍金融知识,一系列文章被商业门户网站的财经频道和外媒转载。

三是传播形态“大变脸”。《湖北治庸风暴》、《武汉东沙连通》、《十大旅游名片》等新闻专题,大量运用了动画、音视频流媒体、页面及微博互动等效果和功能,尽显网络风流。

四、引导网络舆情,杜绝虚假报道和网络谣言

一是针对复杂多变的舆论场,严把网络互动关口。目前,荆楚网互动栏目拥有注册网民72万余人,日均发帖在10000至15000之间,涉及大量的时政民生及投诉类话题。实行24小时监控和先审后发制度,发现违规帖文一律拦截删除。

二是对可能引发舆论热潮的话题,通过协查函的方式积极与涉事方取得联系,采用网络内参的形式进行舆论引导。

三是搜集、整理、研判好每天的涉鄂《网络新舆情》,为省委省政府领导服务。

四是严格按照国信办公布的可供转载的名单,规范转载新闻的信息来源;严格执行审发稿流程,坚决杜绝未经求证将帖文直接成稿件的行为。

五是发挥主流媒体作用,以调查求证的方式,主动出击,抵制网络谣言。10月28日,荆楚网对“武汉迷魂的士”新浪微博、百度贴吧谣言,通过多方调查及时的《网络传闻“武汉迷魂的士”警方辟谣:查无实据》一稿,被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等近百家网站及论坛转载,24小时内使网络谣言基本平息。■

上一篇:网络直播论文范文 下一篇:网络利弊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