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心理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8 04:09:00

网络心理学论文

网络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网络心理学前景展望

网络心理学是一门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心理学资源和手段,研究心理学在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中的应用的边缘性学科。将网络作为研究手段与研究内容的结合正促进着一门新学科——网络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

一、对网络心理学的基本认识

网络的应用与发展带来了一种全新并有区别于计算机科学的范式。在网络的观点中,重点不是一台电脑的内部过程,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网络的信息流。作为整体的网络具有每台电脑都不具有的特质,这让我们想到了格式塔的名言:“整体大于部分的和”。因此,这个新范式将导致网络心理学的诞生,网络心理学将人的群体和计算机网络相类比,用网络的信息交流观研究人和人交流的心理。

1.网络心理学概念的界定

从学科理论研究角度出发,首要任务就是对这一概念进行必要的阐述。对于网络心理学概念的界定,目前尚处于未定型阶段,或者说还处于探讨与争论时期。在此,我们暂且把“网络心理学”的含义划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从广义上而言,网络心理学是指一切与网络有关的心理学研究,如工程心理学对虚拟现实商店的界面的研究、社会心理学对虚拟社区的研究等;从狭义上而言,网络心理学则是主要探究由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构成的环境下的心理维度,在网络世界这个虚拟现实中,人们的行为和隐藏在其背后的心理过程及其变化发展。从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来看,广义的网络心理学研究将以自己的广泛的研究而为狭义的网络心理学研究提供支持证据与补充。在现阶段中,我们更多的是从传统心理学的角度来反思网络,对于“网络心理学”的含义更多的也是从广义的层面上加以理解,对于狭义的网络心理学的研究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基于上述认识,不妨提出一个可供商榷的概念:网络心理学就是指融合与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以传统心理学理论为基石,以实证研究为手段,研究并揭示在互联网相关情景中人的心理、行为及其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的一门应用性心理学学科。

2.网络心理学基本特征分析

网络心理学是一门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升级而日益深广发展的学科,因而它具有鲜明的计算机网络特征。

(1)交互性。实时互动是网络心理学的突出特征,人类告别了在广播、电视、报纸前被动接受信息的历史,人人都可以在Internet上随意点击、各取所需,主动控制信息内容、流量并与之交流。如远隔重洋人们可以通过Internet“面对面”地沟通,也可以利用网络电话或网络会议系统与网上的心理医生进行实时响应的切磋或咨询,也可以给有关专家发E-mail,或在聊天室里应用私聊功能。

(2)灵活性。人们可以利用掌上电脑、信息家电、甚至移动电话等各种有线无线的上网工具,随时随地检索、阅读世界各地的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同业人员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世界范围的交流;有心理压力或心理障碍的人可以随时随地浏览相关文章或与专家交流……

(3)隐匿性。由于人们在Internet中可以隐匿身份、容貌特征等个人资料,使得人们更易于与有关人员交流、咨询平常不便或不愿讲出的问题。

(4)共享性。网络心理学的资源共享是前所未有的。计算机网络大大解除了资源地理位置的束缚,用户使用千里之外的资料就象使用他桌面上的一样。如一篇答复某强迫症患者、提供系统脱敏治疗计划的贴子一旦在Internet上,即成为共享资源,其它医患人员都可以参考并加入交流。心理学与网络相结合,其内容之集中、资源之博大、影响之广泛是任何传统手段所不能企及的。

(5)更新性。网络心理学内容丰富之快、刷新周期之短,是传统心理学难以达到的。随着心理学各分支学科知识、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的日益紧密,网络心理学发展与更新将紧随计算机网络技术前进的步伐。由于学术成果没有刊登“壁垒”,使得网络心理学研究领域可以容纳不同学科、不同学派、不同层次的声音。而且研究成果可以随时补充、更新,使得网络心理学研究体系日趋完整和科学。

(6)扩散性。作为第四传播媒体的Internet,其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是传统媒体望尘莫及的。网络心理学因而能藉此打破众多传统界线,如在北京上网贴上一篇网络心理学论文,几分钟内也许会从硅谷跟贴一位数学家对该论文的质疑。而且Internet的使用者不仅在网上传收信息,还会把信息带到网下传收,使网络信息在非网络用户中得以接收和反馈。

(7)经济性。上网费用低廉、信息资源检索收发方便快捷,大大减轻了网络心理学的研究者和受益者负担,使得网络心理学更有条件迅速发展。

(8)并行性。由于Internet的存在,多结点间信息传输使大范围的心理咨询、测量与调查或为不同地理位置的患者进行跨越时空“集体治疗”成为可能,心理诊疗者同被诊疗者之间单对多、多对单、多对多的诊疗模式轻松实现。

二、网络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梳理

网络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如同心理学自身研究领域一样宽广与多样化,几乎心理学的每一分支学科都可以而且正在与网络相结合而成为网络心理学自身的研究对象。正如约翰苏勒博士所言:“因特网为心理学家以及其它行为科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首先,网络本身作为一种处理与收集信息的高科技手段,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然造成深刻的冲击。传统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以及实验法都可以在网上找到相对应的形式。网络为心理学界揭开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在这个研究领域中存在着很多研究方法。其次,随着网络空间、虚拟现实的快速发展而出现了诸如网络成瘾、网络环境的去抑制特点、虚拟团队的管理等一系列新的问题,导致心理学开始考虑将网络作为自身的研究内容。再次,人们在网络中的行为因为不同的技术载体而表现出不同的形式,而每一种形式都涉及到人机交流、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三种不同层次的问题,这正是网络心理学的研究问题所在。此外,在进行网络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因为网络改变了人类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时间、空间和感观上的构成,它需要一套有别于传统道德准则的独立的阐述说明。

在与计算机心理学、传播心理学与影视心理学等类似的心理学分支学科相比较,可以看出,网络心理学研究的范围极其广泛,网络心理学研究将涉及心理学的所有分支学科。实质上,这正是网络作为当今信息社会的基础载体的必然结果。

三、网络心理学研究目标的确定

作为一个全新的边缘性学科,它的研究目标就是用心理学这一传统学科的独特视角和观点来分析网络这一新生事物,从而来指导网络用户正确使用网络、正确利用网上资源和进行有效的网络管理。

1.研究人们在虚拟环境下的多种心理状态与心理变化

网络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革,促进信息、资源获取方式得到极大地改变,如收发电子邮件与查询信息等;网络娱乐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刺激与享受,但同时也产生了网络沉迷、网络依赖等一系列综合症状;网络也带来了空前广泛的交流空间,人们的交往模式、社会交往行为发生了质的变化,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隐蔽性都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心理变得更加复杂,信任感降低;同样网上出现的负面行为、病态行为,也会影响到个人、家庭。因而研究人们在不同的网络应用中的不同心理问题就越显得重要。

2.研究网络应用心理与现实对应环境的心理差异

不同的网络应用产生的新的行为模式、心理模式与现实生活中对应的行为、心理有着巨大的差异,网络所蕴涵的文化与传统人文思想也有着巨大的落差,人们在这种巨大的差异与落差中所呈现出的新的道德、伦理问题都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

3.研究网络应用所对应的多种心理需求

从研究用户不同的网络应用心理出发,从分析网络用户的心理需求、心理特征等着手,找出现存网络应用的弊端,为设计开发更符合人的行为、心理、思维活动方式的网络应用提供依据,这是网络人性化、可用性的需求。

4.研究网络应用而带来的各种心理困惑的心理根源

网络沉迷、网络依赖,乃至网络成瘾已成为目前网络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积极探索引起网络心理问题的各种心理因素、心理特征、思维模式等是非常重要的。网络对于个体的作用永远是双重的,如何让网络更好地促进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目前网络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出发点。

四、网络心理学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互联网对人的心理行为有着重要影响,众多心理学家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网络心理进行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网络心理的相关研究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与不足。

1.网络心理学研究方法尚未形成严谨的程序与体系

网络心理学的研究相对于现实社会中人的心理行为研究来说具有自身的特点,它在研究环境、研究内容和研究视角上都有新的变化,因而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并不能满足网络心理研究的需要。就目前而言,网络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仍未突破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束缚,只是将一些诸如心理测验、调查问卷等方法从现实中的应用转移到了互联网之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研究效率,但是本质上与传统的研究方法并无差异,这就造成当前网络心理学研究的方法难以形成严谨的程序和体系。

2.网络心理学研究内容缺乏科学的系统化

对于一门学科来讲核心的内容体系构建是关键。纵观当前网络心理研究的内容仍然较为分散和片面,具体而言有如下一些表现。首先,对于不同层次的网络使用者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青少年群体,忽视了心理比较成熟的成年网络使用者的研究;其次,网络心理研究更多关注的是网络空间内人的心理行为及其表现,缺乏对于网络使用者的认知、情感与行为过程关系的演变研究;再次,网络心理研究大多停留在表面的现象描述层面,局限于简单的数据解说,缺乏基础的理论概括。因此对于网络心理学研究来说,要拓展研究思路,更多地将新问题与具体理论相结合,从新的视角切入研究,促进这一学科体系内容的建立。

五、网络心理学研究前景展望

网络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心理学领域相结合而诞生的新课题,体现了各学科融合与借鉴的发展趋势。一方面网络技术和传统心理学结合促进了心理学研究的网络化趋势,另一方面心理学已经将网络中的心理行为与现象作为自身的研究内容。网络心理学的提出体现了心理学工作者对网络心理研究学科倾向的认可,也明确了相关研究应从系统化、学科化的角度建构网络心理研究的学科体系的发展方向。网络心理研究促进了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整合心理学研究、提高心理学学科地位奠定了基础,具有一定的实践和理论价值。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互联网认识的不断深入,网络心理研究也将向全面纵深的方向发展,促进网络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发展和理论构建,也带给心理学学科新的发展契机,真正展现其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中心地位。

参考文献:

[1]孙志峰.试论21世纪青年工作者的网络意识[J].中国青年研究,2001,(1).

[2]崔丽霞等.网络心理咨询的疗效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7,(2).

[3]覃征等.网络应用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吴长亮.青少年网上聊天心理分析[J].学术论坛,2003,(5).

[5]陶国富等.大学生网络心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网络心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一、大学生痴迷网络的不良影响

(一)痴迷网络对大学生生理的影响

痴迷网络的学生作息时间处于无序状态,早上从下午两点开始,白天睡觉,晚上“上网”。由于长时间地坐在电脑前缺乏运动,会造成人体植物神经紊乱,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紧张性头疼、情绪焦虑、忧郁、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这些问题均可严重妨碍他们身体的健康成长,学习和生活兴趣减少,与现实疏远,为人冷漠,缺乏时间感。

(二)痴迷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痴迷网络使大学生孤独感增加,人格异化,情绪抑郁,人际交往缺失。现实生活中,痴迷网络的大学生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发怒,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症状,对社会和他人缺少爱心。对社会和学校中的不良行为,漠然视之,道德标准下降。网络迷恋会使大学生的人格发生明显改变,变得自私、怯懦、自卑,失去朋友和家长的信任。

(三)痴迷网络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

痴迷网络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减退,影响人际关系。由于实际锻炼的机会减少,一些大学生不善于宏观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控制,综合应变能力欠缺。大学生通过网络与匿名的陌生人交流时,他们会变得孤立,与真实的人际关系切断开来。沉溺网络直接导致大学生学习兴趣丧失,学习成绩下降。受网络交往和网络游戏的平等、无序、自由等特点的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评判容易发生动摇和改变。长期痴迷网络,使大学生自我控制力减弱,法律意识和角色丧失。迷恋网络中的虚拟生活,逃避现实的竞争和压力,丧失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悲观厌世。

二、大学生痴迷网络的原因分析

1.网络迎合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大学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知识丰富,头脑敏锐,接受新事物快,人际交往意识强烈,情感日益丰富,自我独立意识强。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大学生群体喜欢挑战,敢于冒险,渴望友谊与爱情,希望了解社会和融入社会,获得成功,受到尊重。网络满足了想象与现实矛盾影响下的幻想、玩乐、颓废的心理作用。网络交往的匿名性、信息的安全性、沟通的平等性、方式的自由性、个性化的特点,适合了大学生寻求心理安慰和认同,缓解现实竞争和压力,扩大交际范围和层次等要求。大学生能放心的在网上与他人互动,不会有现实世界与他人交际时的陌生焦虑,也不会有面对接触的危险与压力,同时可以呈现自我,使得个人的自扩大。网络的便利性与互动性使大学生能轻易地建立起新的社群关系,并置身其中,不能自拔。大学生在学校生活和学习中,内心渴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接受和尊重,实现自我的存在价值,这种渴望成为内在驱动力,又面对生活、学习的压力时,痴迷网络的现象极有可能发生。大学生可以从网络中缓解现实竞争的压力。网络交往的匿名性使得大学生愿意通过网络来了解他人和社会,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得到认可和解脱。因此,通过网络交友,在网上聊天,成了许多大学生沉湎于网络的重要原因。

2.缺少家庭的沟通与监督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因素

当前我国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比较多,且绝大部分远离父母来到异地求学。在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的今天,他们的父母可能因忙于工作和生计而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或者因沟通困难而不去与自己的子女进行交流;有的学生从小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管教比较严格,当他们远离父母后,觉得少了父母的约束,可以独自处理自己的时间,追求一种没有家庭监督的无拘无束的生活环境;也有一部分学生生活在家庭结构不健全的环境中,特别是单亲家庭子女,由于缺乏父爱或母爱,会使其心理和性格上容易存在一定的问题,往往比较内向、孤僻、自卑。而网络正好是一个无拘无束的虚拟环境,他们便会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

3.高校教育管理的缺失也是造成大学生痴迷网络的原因

大学生由于压力和竞争的加大,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学生个性的差别与大学心理辅导体系效能发挥不好,促使大学生情感和注意力的转移。痴迷网络的大学生虽然已经注意到网络过度使用,可能会对自己及社会产生某些负面影响,但大学生很难在迷恋初期就意识到它的严重性。同时高校缺乏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人文精神的培养。网络的平等、自由和民主等特征并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没有因为校园网的建立而充分发挥和体现,在“抢占思想教育网络阵地”的战斗中,却更加突出了校园文化的主流,忽视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缺少人文精神的大学生,失去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判断,价值观容易发身转变,没有上网目标,缺乏网络文明意识,在千变万化的网络交往和游戏中迷失自我。

4.社会对网络的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近年来,国家多次对网络网吧进行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社会上很多网站都是营业性的,为了吸引更多的人点击,势必会“投其所好”,迎合一部分人的口味,出现一些低级庸俗的东西和不良言论,使信息的科学性、严肃性受到冲击,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大学生痴迷网络的应对措施

1.大学生要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强化自律意识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明确自己现阶段的任务。大学生要培养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培养广泛的兴趣,多参加社会实践,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从消极上网转移到积极的现实生活中来,用其他爱好和休闲娱乐方式来冲淡网络的诱惑,养成良好的网上生活习惯。

2.高校要加强对痴迷网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成才环境

痴迷网络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成绩不好,受过挫折和打击、不受重视、自信心不足、无成功感等,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科学、合理地使用网络,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要为痴迷网络的学生开设心理咨询热线,聘请专业心理工作者进行咨询指导,引导他们通过心理咨询或自我调节等方式进行一般性网络性心理障碍治疗,对于网络成瘾重症的学生要主动及时干预,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避免极端事件甚至恶性事件的发生。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品质,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工作,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学会正确对待人际关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高校要在学生中大力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等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3.重视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父母与子女的亲情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家庭关系融洽,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家庭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应加强与子女的交流与沟通。不仅在经济上资助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还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交友处事等等。另外家长也应该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育水平,使自己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等方面都能适应子女成长的需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子女生活在充满温暖、充满爱的环境中,还要注意培养子女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教会他们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娱乐活动,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应加强对子女的监护,及时发现子女的心理问题。发现有因上网而产生的异常行为时,应及时进行教育和心理疏导。超级秘书网

4.加强网络的法制化管理,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市场,创造优良的网络文化环境

要加强对电子游艺厅、网吧等场所的管理和监督,加大对违法、违规网吧的惩处力度;严格限制大学生的上网活动,注意网络资源的利用与限制;加强信息的检查与监控,保障网络信息内容的健康,使信息交流健康、有序。政府、社会有关职能部门必须做好综合治理工作。公安部门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规范网络经营活动,加大执法力度,使“网吧”、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游戏室规范化,彻底防止大学生在校外网吧无节制地上网。规范电子游戏市场,创建良好的网络社会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双传学.网络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扬州大学学报,2002,(2)37-42.

[2]陈迎明,喻跃龙.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成因探究.现代大学教育,2007,(2)86-89.

网络心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内隐学习,内隐记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整合。

分类号B842

1 引言

众所周知,心理学有着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却只有一段短暂的历史。学习和记忆的无意识研究则更是如此。

早在17世纪初,英国哲学家Locke就曾用“观念的联结”来描述学习和记忆的产生过程。其中,“理性”的联结相当于学习和记忆的意识过程,而“偶然”的联结则类似于学习和记忆的无意识过程[1]。实验室关于学习和记忆无意识过程的研究证据最初来自Ebbinghaus(1885)[2],这位著名的记忆心理学家在运用节省法测量记忆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语言难以表达的知识,并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记忆的第三大类――无意识记忆。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出于方法学上的困难,学习和记忆的无意识过程并没有受到研究者的青睐,它们隐匿在“冰山”之下,变成了一种神秘的存在。

无意识过程作为心理学实验的研究对象则兴盛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Warrington和Weiskrantz(1968,1974)在对遗忘症病人的启动效应研究以及其他实验中陆续发现了无须意识参与的记忆过程[3]。此后,Graf和Shacter(1985)采用相同的方法在正常被试中也验证了这种记忆过程的存在,并称之为内隐记忆[4];与之相对,研究者将那些要求意识监督的记忆过程称为外显记忆。在内隐记忆的早期研究中,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操纵被试、注意、年龄、智力等因素)出发,致力于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分离,因而形成了心理学研究中一个新的逻辑,即“分离逻辑”[5]。分离逻辑一方面促进了内隐记忆在其实验室任务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分,另一方面也使作用于记忆的意识、无意识过程清晰地展现在实验中。

事实上,相比内隐记忆,学习的无意识研究似乎更早一些。1967年,Reber采用人工语法范式揭示了人类学习的无意识过程――内隐学习[6]。内隐学习最初的实验证据建立在它与外显学习的分离基础之上,研究者通过操纵人工材料(人工语法、序列规则、动态系统等)的难易程度[7]和学习、测验条件来分离学习的意识、无意识过程。尽管内隐学习在早期研究中表现出与外显学习截然不同的性质,但是在学习任务,特别是自然情境下的学习任务中,二者总是同时出现、相互作用,正如郭秀艳在一篇论文中指出的那样,“任何一个学习任务都可能包含了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8],这促使研究者更加深入地发掘学习过程中意识与无意识的“动态”关系[9]。

在此,《心理科学进展》特意组织了“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专栏,其中收录了“内隐学习研究40年”、“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的整合研究趋向”等7篇文章,力求从宏观上把握当今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的研究趋势,从微观上了解该领域新兴的研究方法,进而促使学习和记忆的无意识研究在未来的发展中大放异彩。

2 专辑论文介绍

自创立人工语法范式以来,内隐学习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探讨都得到了持续的深入和发展。第1篇论文“内隐学习研究40年”从研究材料、研究方法和本质特征三条线索出发,对内隐学习的研究历程进行了精炼的梳理,也为今后的研究趋势探明了方向。

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代表了人类学习和记忆的无意识过程,它们在经历了近40年泾渭分明、互不干扰的研究历程之后,逐渐走向整合。第2篇论文“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的整合研究趋势”结合二者的定义、经验类似性、理论框架和实验研究等多方面的证据,论述了它们整合的必要性以及相应途径,促使学习和记忆无意识研究的全面进行。

学习与注意的关系一直是内隐学习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第3篇论文“内隐学习与注意的关系”以序列学习范式为例,从“双注意机制理论”、“抑制表达理论”和“干扰外显学习成分理论”等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内隐学习与注意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注意的“动态”特征,为研究内隐与外显学习心理过程的相互关系提供了启示。

随着神经成像技术的不断完善,心理学研究越来越多地借助于ERP、fMRI等仪器来研究心理过程的神经生理表现。第4篇论文“从神经成像看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就是通过回顾内隐记忆的神经成像实验,发现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区分不仅表现在行为的层面上,还表现在神经生理的激活区域上,这些研究为探明记忆的意识和无意识过程提供了条件。

启动效应是内隐记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第5篇论文“内隐记忆的启动效应”通过回顾有关启动效应的认知行为研究、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研究和脑功能成像研究,指出了该领域研究所面临的理论困境,并在反思中提出了建立计算认知模型的迫切性。

为了探讨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的心理机制,许多研究者开始使用计算认知模型来模拟内隐学习的加工过程。第6篇论文“内隐学习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从神经网络模型模拟内隐学习的适用性出发,通过分析和论证神经网络模型的工作原理、特征和运用实例,为今后模拟内隐学习的行为实验和探讨内隐学习的底层机制提供了保证。

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相似,CLARION模型也是一种用于认知模拟的计算模型。第7篇论文“CLARION模型:内隐与外显技能学习的整合”以技能学习为例,通过设置内隐和外显加工两个层次来模拟学习记忆过程,对意识和无意识过程进行了定量的计算和分析。

3 研究展望

在学习和记忆的无意识研究过程中,不仅学习和记忆本身的心理机制得到了更多的理解,该领域的研究也为整个心理学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具体表现为多重记忆的划分、无意识研究的异军突起、研究方法的突破扩展和交叉学科的融会贯通。

(1)多重记忆的划分对记忆进行分类的思想渊源已久:信息加工学说按照记忆的储存时间将其划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Tulving按照记忆信息的类型将其分为语义记忆和情景记忆[10]。从记忆的底层机制出发,并为多重记忆系统提供实验证据的则是内隐记忆的研究,根据记忆加工过程中意识的参与情况,记忆可划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多重记忆系统的建立促使记忆在更多方面进行分类,例如按照记忆的时间指向将其分为前瞻记忆和回溯记忆,按照记忆提取的真实程度将其分为真实记忆和错误记忆等。

(2)无意识研究的异军突起学习和记忆的无意识研究带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无意识革命,1986年,Weiskrantz报告的一例盲视病人促成了无意识研究的另一个领域――无觉察知觉;随后,美国心理学家Greenwald和Banaji提出“内隐社会认知”的概念,将无意识研究扩张到了社会认知领域。当前,无意识这一概念已迅速蔓延到心理学的各个领域,吸引着越来越的研究者参与其中。

(3)研究方法的突破扩展学习和记忆的无意识研究一方面使原有的实验室研究方法衍生出更多的变式,例如用以研究内隐学习的序列反应时(Serial Reaction Time,SRT)任务就类似于原来的选择反应时,通过被试对随机序列和固定序列的反应时差值来获得内隐学习效应[11];另一方面,学习和记忆的无意识研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实验思想和具体方法,例如用以分离不同心理加工过程的实验性分离假设:当同一自变量使不同的测验任务有不一致的结果,就可以推断完成不同测验任务的心理加工过程存在差异。分离逻辑促进了意识和无意识加工过程的区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则为建立意识和无意识加工过程的心理机制作出了贡献。通过设置、调节神经网络的相应参数,研究者就能够从网络结构的变化趋势推测学习和记忆的共同心理加工过程。

(4)交叉学科的融会贯通 学习和记忆的无意识过程建立在一定的生理基础之上,因此探讨学习记忆过程所对应的神经生理变化情况就成为研究的必然趋势。随着神经生理学的迅猛发展,研究已经能够在进行心理实验的同时,借助神经心理学和ERP(Event-based Related Potential,事件相关电位)、眼动记录仪、fMRI(功能磁共振成像)等脑成像技术准确记录被试的生理反应,为学习、记忆实验中行为指标的解释提供更有力的证据[12]。

40年来,学习和记忆的无意识研究获得了令人惊叹的进展:研究内容从实验室的人工材料扩展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对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表面特征的探讨深入到逐渐统一的底层机制;研究方法从以往的人工语法范式、序列学习范式发展到具有高度生态意义的真实材料研究范式,从借助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对意识、无意识过程的推断演变成加工分离程序对意识、无意识成分的直接计算,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无意识心理过程的直接模拟。总之,方法学上的进步和理论上的深入将促使学习和记忆的无意识研究揭示出越来越多的人类心理奥秘!

参考文献

[1]洛克 J著. 关文运译. 人类理解论. 北京: 商务印刷馆, 1983

[2]杨治良, 郭力平, 王沛等著. 记忆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22~223

[3]Warrington E K, Weiskrantz L. The effect of prior learning on subsequent retention in amnesic patients. Neuropsychologia, 1974, 12: 419~428

[4]Graf P, Schacter D L. Implicit and explicit memory for new associations in normal and amnesic subjec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985, 11(3): 501~518

[5]Reber A S. Implicit learning of artificial grammars.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 verbal behavior, 1967, 77: 317~327

[6]郭秀艳. 实验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463~469

[7]Yong-Wook Shin, Joong-Sun Lee, Oh-Su Han, Bou-Yong Rhi. The influence of complexes on implicit learning. Journal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2005, 50(2): 175

[8]郭秀艳. 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关系评述. 心理科学进展, 2004, 12(2): 185~192

[9]郭秀艳, 杨治良, 周颖. 意识-无意识成分贡献的权衡现象――非文字再认条件下. 心理学报, 2003, 35(4): 441~446

[10]Tulving E, Schacter D L. Priming and human memory systems. Science, 1990, 247(4940): 301~306

[11]Nissen M J, Bullemer P. Attentional requirements of learning: Evidence from performance measures. Cognitive Psychology, 1987,19(1): 1~32

网络心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网络心理学前景展望

网络心理学是一门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心理学资源和手段,研究心理学在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中的应用的边缘性学科。将网络作为研究手段与研究内容的结合正促进着一门新学科——网络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

一、对网络心理学的基本认识

网络的应用与发展带来了一种全新并有区别于计算机科学的范式。在网络的观点中,重点不是一台电脑的内部过程,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网络的信息流。作为整体的网络具有每台电脑都不具有的特质,这让我们想到了格式塔的名言:“整体大于部分的和”。因此,这个新范式将导致网络心理学的诞生,网络心理学将人的群体和计算机网络相类比,用网络的信息交流观研究人和人交流的心理。

1.网络心理学概念的界定

从学科理论研究角度出发,首要任务就是对这一概念进行必要的阐述。对于网络心理学概念的界定,目前尚处于未定型阶段,或者说还处于探讨与争论时期。在此,我们暂且把“网络心理学”的含义划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从广义上而言,网络心理学是指一切与网络有关的心理学研究,如工程心理学对虚拟现实商店的界面的研究、社会心理学对虚拟社区的研究等;从狭义上而言,网络心理学则是主要探究由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构成的环境下的心理维度,在网络世界这个虚拟现实中,人们的行为和隐藏在其背后的心理过程及其变化发展。从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来看,广义的网络心理学研究将以自己的广泛的研究而为狭义的网络心理学研究提供支持证据与补充。在现阶段中,我们更多的是从传统心理学的角度来反思网络,对于“网络心理学”的含义更多的也是从广义的层面上加以理解,对于狭义的网络心理学的研究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基于上述认识,不妨提出一个可供商榷的概念:网络心理学就是指融合与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以传统心理学理论为基石,以实证研究为手段,研究并揭示在互联网相关情景中人的心理、行为及其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的一门应用性心理学学科。

2.网络心理学基本特征分析

网络心理学是一门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升级而日益深广发展的学科,因而它具有鲜明的计算机网络特征。

(1)交互性。实时互动是网络心理学的突出特征,人类告别了在广播、电视、报纸前被动接受信息的历史,人人都可以在Internet上随意点击、各取所需,主动控制信息内容、流量并与之交流。如远隔重洋人们可以通过Internet“面对面”地沟通,也可以利用网络电话或网络会议系统与网上的心理医生进行实时响应的切磋或咨询,也可以给有关专家发E-mail,或在聊天室里应用私聊功能。

(2)灵活性。人们可以利用掌上电脑、信息家电、甚至移动电话等各种有线无线的上网工具,随时随地检索、阅读世界各地的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同业人员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世界范围的交流;有心理压力或心理障碍的人可以随时随地浏览相关文章或与专家交流……

(3)隐匿性。由于人们在Internet中可以隐匿身份、容貌特征等个人资料,使得人们更易于与有关人员交流、咨询平常不便或不愿讲出的问题。

(4)共享性。网络心理学的资源共享是前所未有的。计算机网络大大解除了资源地理位置的束缚,用户使用千里之外的资料就象使用他桌面上的一样。如一篇答复某强迫症患者、提供系统脱敏治疗计划的贴子一旦在Internet上,即成为共享资源,其它医患人员都可以参考并加入交流。心理学与网络相结合,其内容之集中、资源之博大、影响之广泛是任何传统手段所不能企及的。

(5)更新性。网络心理学内容丰富之快、刷新周期之短,是传统心理学难以达到的。随着心理学各分支学科知识、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的日益紧密,网络心理学发展与更新将紧随计算机网络技术前进的步伐。由于学术成果没有刊登“壁垒”,使得网络心理学研究领域可以容纳不同学科、不同学派、不同层次的声音。而且研究成果可以随时补充、更新,使得网络心理学研究体系日趋完整和科学。

(6)扩散性。作为第四传播媒体的Internet,其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是传统媒体望尘莫及的。网络心理学因而能藉此打破众多传统界线,如在北京上网贴上一篇网络心理学论文,几分钟内也许会从硅谷跟贴一位数学家对该论文的质疑。而且Internet的使用者不仅在网上传收信息,还会把信息带到网下传收,使网络信息在非网络用户中得以接收和反馈。

(7)经济性。上网费用低廉、信息资源检索收发方便快捷,大大减轻了网络心理学的研究者和受益者负担,使得网络心理学更有条件迅速发展。

(8)并行性。由于Internet的存在,多结点间信息传输使大范围的心理咨询、测量与调查或为不同地理位置的患者进行跨越时空“集体治疗”成为可能,心理诊疗者同被诊疗者之间单对多、多对单、多对多的诊疗模式轻松实现。

二、网络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梳理

网络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如同心理学自身研究领域一样宽广与多样化,几乎心理学的每一分支学科都可以而且正在与网络相结合而成为网络心理学自身的研究对象。正如约翰苏勒博士所言:“因特网为心理学家以及其它行为科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首先,网络本身作为一种处理与收集信息的高科技手段,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然造成深刻的冲击。传统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以及实验法都可以在网上找到相对应的形式。网络为心理学界揭开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在这个研究领域中存在着很多研究方法。其次,随着网络空间、虚拟现实的快速发展而出现了诸如网络成瘾、网络环境的去抑制特点、虚拟团队的管理等一系列新的问题,导致心理学开始考虑将网络作为自身的研究内容。再次,人们在网络中的行为因为不同的技术载体而表现出不同的形式,而每一种形式都涉及到人机交流、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三种不同层次的问题,这正是网络心理学的研究问题所在。此外,在进行网络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因为网络改变了人类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时间、空间和感观上的构成,它需要一套有别于传统道德准则的独立的阐述说明。

在与计算机心理学、传播心理学与影视心理学等类似的心理学分支学科相比较,可以看出,网络心理学研究的范围极其广泛,网络心理学研究将涉及心理学的所有分支学科。实质上,这正是网络作为当今信息社会的基础载体的必然结果。

三、网络心理学研究目标的确定

作为一个全新的边缘性学科,它的研究目标就是用心理学这一传统学科的独特视角和观点来分析网络这一新生事物,从而来指导网络用户正确使用网络、正确利用网上资源和进行有效的网络管理。

1.研究人们在虚拟环境下的多种心理状态与心理变化

网络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革,促进信息、资源获取方式得到极大地改变,如收发电子邮件与查询信息等;网络娱乐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刺激与享受,但同时也产生了网络沉迷、网络依赖等一系列综合症状;网络也带来了空前广泛的交流空间,人们的交往模式、社会交往行为发生了质的变化,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隐蔽性都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心理变得更加复杂,信任感降低;同样网上出现的负面行为、病态行为,也会影响到个人、家庭。因而研究人们在不同的网络应用中的不同心理问题就越显得重要。

2.研究网络应用心理与现实对应环境的心理差异

不同的网络应用产生的新的行为模式、心理模式与现实生活中对应的行为、心理有着巨大的差异,网络所蕴涵的文化与传统人文思想也有着巨大的落差,人们在这种巨大的差异与落差中所呈现出的新的道德、伦理问题都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

3.研究网络应用所对应的多种心理需求

从研究用户不同的网络应用心理出发,从分析网络用户的心理需求、心理特征等着手,找出现存网络应用的弊端,为设计开发更符合人的行为、心理、思维活动方式的网络应用提供依据,这是网络人性化、可用性的需求。

4.研究网络应用而带来的各种心理困惑的心理根源

网络沉迷、网络依赖,乃至网络成瘾已成为目前网络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积极探索引起网络心理问题的各种心理因素、心理特征、思维模式等是非常重要的。网络对于个体的作用永远是双重的,如何让网络更好地促进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目前网络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出发点。

四、网络心理学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互联网对人的心理行为有着重要影响,众多心理学家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网络心理进行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网络心理的相关研究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与不足。

1.网络心理学研究方法尚未形成严谨的程序与体系

网络心理学的研究相对于现实社会中人的心理行为研究来说具有自身的特点,它在研究环境、研究内容和研究视角上都有新的变化,因而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并不能满足网络心理研究的需要。就目前而言,网络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仍未突破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束缚,只是将一些诸如心理测验、调查问卷等方法从现实中的应用转移到了互联网之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研究效率,但是本质上与传统的研究方法并无差异,这就造成当前网络心理学研究的方法难以形成严谨的程序和体系。

2.网络心理学研究内容缺乏科学的系统化

对于一门学科来讲核心的内容体系构建是关键。纵观当前网络心理研究的内容仍然较为分散和片面,具体而言有如下一些表现。首先,对于不同层次的网络使用者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青少年群体,忽视了心理比较成熟的成年网络使用者的研究;其次,网络心理研究更多关注的是网络空间内人的心理行为及其表现,缺乏对于网络使用者的认知、情感与行为过程关系的演变研究;再次,网络心理研究大多停留在表面的现象描述层面,局限于简单的数据解说,缺乏基础的理论概括。因此对于网络心理学研究来说,要拓展研究思路,更多地将新问题与具体理论相结合,从新的视角切入研究,促进这一学科体系内容的建立。

五、网络心理学研究前景展望

网络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心理学领域相结合而诞生的新课题,体现了各学科融合与借鉴的发展趋势。一方面网络技术和传统心理学结合促进了心理学研究的网络化趋势,另一方面心理学已经将网络中的心理行为与现象作为自身的研究内容。网络心理学的提出体现了心理学工作者对网络心理研究学科倾向的认可,也明确了相关研究应从系统化、学科化的角度建构网络心理研究的学科体系的发展方向。网络心理研究促进了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整合心理学研究、提高心理学学科地位奠定了基础,具有一定的实践和理论价值。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互联网认识的不断深入,网络心理研究也将向全面纵深的方向发展,促进网络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发展和理论构建,也带给心理学学科新的发展契机,真正展现其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中心地位。

参考文献:

[1]孙志峰.试论21世纪青年工作者的网络意识[J].中国青年研究,2001,(1).

[2]崔丽霞等.网络心理咨询的疗效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7,(2).

[3]覃征等.网络应用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吴长亮.青少年网上聊天心理分析[J].学术论坛,2003,(5).

[5]陶国富等.大学生网络心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网络心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育人文社会学 体育学 学科引用 CSSCI

中图分类号: G250.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3)06-0077-07

1 引言

科学研究工作离不开引用行为,论文引用反映了知识的传承、修正和相互关联[1-3]。类似期刊间的论文引用,学科间也存在论文引用,某学科论文引用其他学科论文或被其他学科论文引用反映了该学科的知识交叉融合程度以及学术影响力[4]。同时,这样的学科相互关联往往能促进新理论新方法的产生、促进学科更好地发展。因此,探索学科间的知识引用网络及引用分布和规律,对学科研究范围扩展、影响广度增强、引用程度深化以及创新性学术观点的产生均具有重要意义[5]。

1996年我国把体育学列为一级学科,1997年在体育学下设立体育人文社会学等4个二级学科,并且在1998年之后,“体育人文社会学”正式诞生,取代了“体育理论”一词[6],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设置,显示出中国的体育理论开始重视人文学科[7]。体育人文社会学下又设立了体育哲学、体育史学、体育法学、体育人类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经济学、奥林匹克研究等三级学科[8]。可见,虽然体育人文社会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它与其他许多学科都关系紧密,学科交叉融合度高。因此,探索体育人文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CSSCI(2007~2011年)的引文数据,绘制了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学科引用网络和被引网络,并对引用和被引的分布和规律进行分析,以探索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学科依赖和学科影响力。

2 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引用分析

本文对体育人文社会学引用相关学科论文的情况进行总体描述和分析,以探知该学科的总体引用特征和规律,发现该学科的研究范围和引用程度,从而推断该学科目前发展的整体状况;根据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引用数据构建学科引用网络,以探知该学科的学科依赖;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引用量进行年度变化分析,以探知引用按时间变化的规律,进一步分析出不同学科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影响变化。

2.1 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引用概述

观察2007~2011年体育人文社会学引用相关学科论文总体情况(见表1)的数据,发现体育人文社会学在2007~2011年共引用了25个学科的论文(包括自引),涉及的学科范围较多,研究范围较广,说明该学科具有较强的知识吸收性。

体育人文社会学对体育学其他学科的引用量是除自引外最高的,达到了2315篇次,占总引用量的23.41%,反映了体育学其他学科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科学研究有重要影响,影响程度较深。

体育人文社会学对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的引用量也较多,5年总计均超过了200篇次,显示该学科对这4个学科的依赖性较大,较多地吸收和接纳了这些学科的知识。体育人文社会学对这4个学科的较高引用也反映了作为三级学科的体育教育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和体育社会学积极学习和借鉴相关学科的先进理论和方法,学科发展充满活力,发展势头良好。

体育人文社会学对法学、民族学与文化学、哲学、心理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文献与档案学和政治学的引用量适中,5年总计均超过了80篇次。这些数据显示了作为三级学科的体育法学、体育文化学、体育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新闻与传播学、体育政治学不太注重及时主动地引入相关学科的有用知识,有可能导致学科发展的方向趋于狭窄。

体育人文社会学对历史学、语言学、中国文学、统计学、自然科学、艺术学、人文经济地理、环境科学、马克思主义、外国文学、宗教学和考古学的引用量最少,5年总计引用量均小于31篇次。这些数据反映了体育人文社会学基本不与这些学科主动进行交流。作为三级学科的体育史学、体育文学、体育艺术学和体育地理学跟与其有关的学科基本没有交集,这对于学科健康长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对数据做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发现体育学其他学科、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这5个学科的引用量之和达到了3765篇次,法学、民族学与文化学、哲学等19个学科的引用量之和是924篇次,近20%的学科占据了约80%的引用量,符合布拉德福定律。

为了与体育学其他学科进行对比,我们统计了体育学其他学科2007~2011年引用相关学科论文的情况(见表2)。

体育学其他学科5年总计引用量是9674篇次,而体育人文社会学5年总计引用量偏高,达到了9888篇次,这说明相较于体育学其他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更注重对已有知识的吸收和传承。

体育学其他学科的自引百分比68.29%高于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自引百分比52.58%,数据的差异显示了体育人文社会学更注重与相关学科的知识交流,这对于学科的知识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从数据中我们也发现体育学其他学科与体育人文社会学都很重视与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知识交流,这些学科间的知识交流行为往往会形成一些新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向,也是学科持续发展、保持活力的重要所在。

为了更加直观形象地描述体育人文社会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引用关系,并与体育学其他学科进行比较,我们绘制了引用网络图(见图1)。图中有两个引用学科,分别是体育人文社会学和体育学其他学科,有23个被引学科。图中圆形节点的大小反映了该学科对所有被引学科总引用量的高低,节点越大,说明越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流;方形节点的大小反映了该学科被体育学引用量的高低,节点越大,说明该学科对体育学越重要;箭头大小反映了学科间引用量的高低,箭头越大,说明体育人文社会学或体育学其他学科对该学科的依赖性越大。

观察网络图,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相较于体育学其他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对其他23个学科的引用量明显偏高,说明体育人文社会学更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学科活跃度明显大于体育学其他学科;(2)教育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和哲学这些学科的知识较多地被体育学引用,它们对于体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在上述(2)中提及到的学科中,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社会学更多地被体育人文社会学引用,说明这些学科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影响更大,而心理学则被体育学其他学科更多地引用,这与体育心理学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的下属学科这一事实矛盾,因此,体育人文社会学必须加强与心理学的知识交流,学习和借鉴心理学的先进理论和方法,使得体育心理学能发展地更好。

2.2 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引用趋势分析

年度引用量的变化能反映相关学科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影响波动[9]。由2007~2011年体育人文社会学引用25个相关学科论文的年度引用情况(包括自引)(见表3)可知:(1)年度总引用量总体上保持递增,显示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知识吸收能力正逐步提升;(2)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自引量基本呈现递增趋势,说明该学科正逐步走向成熟,自身的理论与方法正在逐步完善;(3)对体育学其他学科的引用量5年间基本保持平缓趋势,没有明显的递增或递减趋势,表明体育学其他学科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影响没有发生变化。我们重点选取非体育学科的引用量较大的11个学科进行绘图分析,它们的5年总计被引量不低于80篇次。

对2007~2011年体育人文社会学引用11个主要相关学科的引用量分布图(见图2,其中横轴为年份,纵轴为引用篇次)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人文社会学对教育学的引用量在07、08、09年是所有学科中最高的,但却呈现了逐年下降趋势,说明该学科对教育学的依赖性越来越弱;(2)体育人文社会学对经济学的引用量处于前列,且在10、11年超越了教育学,成为最高,且引用量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反映出经济学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影响越来越大且这种影响比较稳定,会持续影响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发展;(3)体育人文社会学对其余9个学科的引用量较低,除了心理学外,其他8个学科的年度被引量总体上是递增的,显示了这些学科越来越受到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关注。

3 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被引分析

本文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的总体被引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以探知该学科的总体被引特征和规律;基于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被引数据构建学科被引网络,以探知该学科的学术影响及与其他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特征和规律;对被引量进行年度变化分析,以发现体育人文社会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变化。

3.1 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被引概述

观察2007~2011年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被相关学科引用的总体情况(见表4),发现5年间体育人文社会学共被21个其他相关学科引用(包含自引),涉及的学科较多,但是除了自引及被体育学其他学科和教育学引用的篇次较高外,被其他学科引用的篇次均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学科的学科影响广度和深度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除去自引外,体育人文社会学被体育学其他学科引用的篇次最高,达到1713,占总被引篇次的22.98%,这说明,体育人文社会学对体育学其他学科的影响力更大,这源于它们同属于体育学学科下,知识间的联系更密切,知识交流行为更频繁。

体育人文社会学对教育学也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体育人文社会学被教育学引用了240篇次,仅次于体育学其他学科,另一方面,表1中数据表明体育人文社会学引用教育学560篇次,居自引后的第2位,因此,这两学科间存在较多的互引行为,知识交流是比较通畅的,相互学习和借鉴先进科研成果,共同发展。

体育人文社会学被经济学、法学分别引用了91篇次和51篇次,而体育人文社会学分别引用这两学科463篇次和184篇次(见表1),引用数据和被引数据的差异反映了学科间知识流的方向,也说明体育人文社会学对经济学和法学的影响力较低。

体育人文社会学被剩余16个学科引用的篇次很低,基本可以忽略,说明这些学科基本不吸收和采纳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知识,但是,其中的管理学、社会学、民族学与文化学和哲学却被体育人文社会学引用较多。

为了与体育学其他学科进行对比,统计了体育学其他学科论文2007~2011年被相关学科引用的总体情况(见表5),发现体育学其他学科5年总计被引量是9366篇次,而体育人文社会学5年总计被引量仅为7454篇次,差距较大,说明相较于体育学其他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知识的传播力度较小,学科影响力较弱。

体育学其他学科的自引百分比是70.53%,与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自引百分比69.75%接近,说明两个学科吸收和接纳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意愿和行为相当。

除去自引外,体育学其他学科被体育人文社会学引用量最高,达到2315篇次,占总被引篇次的24.72%。数据表明体育学其他学科广泛地吸收和传承了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体育人文社会学是体育学其他学科重要的学术支撑和来源。

从数据中我们也发现了体育学其他学科与体育人文社会学均与教育学这一学科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学科间的互引行为频繁,学科关联度较高。

为了更加直观形象地描述体育人文社会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被引关系,并与体育学其他学科进行比较,我们绘制了学科被引网络(见图3)。图中有两个被引学科,分别是体育人文社会学和体育学其他学科,有21个引用学科。图中圆形节点的大小反映了该学科被所有引用学科引用量的高低,节点越大,学科影响力越大;方形节点的大小反映了该学科引用体育学篇次的高低,节点越大,说明体育学对该学科越重要;箭头大小反映了学科间被引量的高低,箭头越大,说明体育人文社会学或体育学其他学科对该学科的影响力越大。

观察网络结构图,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与体育学其他学科相比,体育人文社会学被其他21个相关学科的引用量更高,说明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知识更多地被其他学科学习和借鉴,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力更大;(2)相较于其他学科,教育学和经济学更多地引用了体育学的知识,对体育学有一定的学科依赖;(3)体育人文社会学被教育学引用的篇次最高,说明在所有21个引用学科中,体育人文社会学对教育学的学术影响最大,同样地,体育学其他学科有着类似的情况。

3.2 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被引趋势分析

从2007~2011年体育人文社会学被21个相关学科引用的年度情况(包括自引)(见表6)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人文社会学年度总被引量总体呈现递增趋势,说明该学科正在逐步扩大自己在学界的影响力;(2)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自引量基本是逐年递增的,表明该学科非常注重对本学科已有知识的吸收和消化;(3)体育人文社会学被体育学其他学科年度引用篇次也呈现了递增趋势,反映该学科对体育学其他学科的影响力在逐步增强;(4)体育人文社会学被教育学引用的总篇次较高,但年度被引篇次却呈现下降趋势,说明该学科对教育学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弱。

4 结论

本文基于CSSCI(2007~2011年)引文库中体育人文社会学和体育学其他学科的引文数据,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学科引用和被引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通过构建学科引用网络和学科被引网络研究了学科间的知识流动和交叉现象、学科依赖和学科影响,并与体育学其他学科进行比较。本文还对学科引用及被引的年度数据做了趋势分析,以掌握学科依赖和学科影响的动态变化,从而能更全面地了解体育人文社会学这一学科的现况,使得学科能更好地发展。笔者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 体育人文社会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与众多学科存在知识交叉,目前正处于发展上升阶段,论文被其他学科引用较少,学科影响力还较低。

(2) 体育人文社会学与体育学其他学科关系密切,知识双向流动频繁,学科交叉度高。体育人文社会学与体育学其他学科互为重要学术基础和支撑。

(3) 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的重要学术依赖,知识主要从这4个学科流向体育人文社会学,反向流动较少。在今后的科学研究中,体育人文社会学可以更加积极地与这些学科进行交流,以促进新理论新方法的产生。

(4) 体育人文社会学引用心理学论文较少,这与体育心理学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的下属学科这一事实矛盾,同时也与该学科起步较晚不无关系[10]。因此,体育人文社会学必须加强与心理学的知识交流,学习和借鉴心理学的先进理论和方法,使得体育心理学能更发展地更好。

(5) 体育人文社会学并不注重对人文学科的引用,该学科的人文性质还较弱。在今后的科学研究中,应注重与相关人文学科的交流,以促进体育人文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萍,戴华胜,张帆,等.基于CNKI冶金及采矿类期刊的网络引文规律分析[J].情报杂志,2011,(5):72-75.

[2]吴志荣.对引文分析法方法论地位的重新思考[J].图书馆杂志,2012,( 5):11-13,81.

[3]刘文娟,陈勇,崔建强.体育期刊高被引频次论文学术影响力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25(3):228-232.

[4]S. Nerur. R. Sikora, G. Mangalaraj, etal. Assessing the Relative Influence of Journals in s Citation Network[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5,48(11):71-74.

[5]朱惠,邓三鸿.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范围内外期刊的互引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9):225-232.

[6]董红刚.中外体育社会学研究热点的对比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5):541-546.

[7]姜艺,王丽娟,马玉成,等.体育的人文精神[J].体育文史,2001,(3):21-22.

[8]刘一民,曹莉.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特性与定位——体育人文社会学元问题研究之一[J].武汉体育学院院报,2008,42(3):11-15.

[9]于田,王名扬,于光.纳米科学的学科交叉模式演变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6):1-7.

[10]苏庆富,杨维琴.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研究及其发展态势[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2):109-111.

网络心理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中医心理学;新兴学科;发展历程;前景

1 中医心理学的新概念

中医心理学(Psychology of TCM)是以经典中医理论为主导,在医事保健活动中,研究情志心理因素与疾病或健康之间的网络关系,并用于指导实践的一门系统的科学体系。中医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以提高疗效、养心长寿为目的,研究七情病因、心理病机、四诊辨证、因人制宜、“意疗”咨询、各科心理、“四气调神”、“神去机息”等方面属于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的属性;若研究东方背景、中医人事、“大医精诚”、阴阳思维、辨证领悟、诊治“心法”、“八正神明”等方面则属于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的属性。21年来中医心理学立足于东方文化思想背景,积极吸取现代科学,尤其是心理学(Psychology)、精神病学(Psychiatry)、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的营养,创造性地发展为具有现代科学意义上的“中医心理学”。它属于中医学与心理学这两门学科的分支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具有较大创造性中医学的分支学科和特殊性较强的心理学的分支学科[1]。

中医心理学为上世纪后期在中医学与心理学交叉发展中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至今已走过21年的风雨历程。在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脑科学研究、人类基因组学等科学研究的大背景中,中医心理学不仅显示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科学意识,更突出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如“形与神俱”)和辨证论治(如“五态人”)两大基本特点。21年来国内外中医、西医、心理学界的同仁一起,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整理、研究、探索工作,故中医心理学能像“野火”一样在中华大地上蔓延,而影响到港台、东南亚、日本、欧美等地。尽管在“路漫漫其修远兮”中曲折发展,但21年来中医心理学在学术研讨、学会建立、、著作出版、专业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励、临床应用等方面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并走向科学前沿。

2 中医心理学的发生发展与成就

1985年在成都召开了首届中医心理学学术会议,中医心理学从中医学中“分娩”出来,成为一门新兴学科。“事之始,始于微;事之成,功于众”。21年来,中医心理学事业在坎坷曲折中不断发展。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董建华、马朋人,福建中医医院的王升龙、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苏复等老院士、老教授、老先生虽已作古,一批又一批中医心理学的开拓者也由黑发人变成了白发人。但令中医心理学事业的开拓者们欣慰的是:中医心理学的发展没有被种种困难阻挡住,而是不断被发扬光大。目前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有关领导已经开始重视中医心理学这门学科;中医心理学的论文、专著大量增加,并向纵横方向不断发展;中医药院校雨后春笋般地开设心理学专业,相关中医心理学科研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机构的资助。

自1985年中医心理学诞生至现在已经取得10项重要成果:由成都中药大学王米渠教授主编出版、方药中作序的《中医心理学》(1985)是中医心理学第一本专著;由卫生部批准并支持(85医科教技518号)的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薛崇成教授的“五态性格测量”为我国原创的第一个人格心理学量表;由四川心理学会与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成功举办了全国第一个“中医心理学演讲班”;福州中医医院王升龙的《中医心理学史概论》(福建中医学会印)、成都中医学院王米渠《中医心理学纲领》(四川省心理学会印刷研讲班讲义)、福州中医学院叶锦先《中医心理学讲座》(福建省干部疗养院等印刷)等一批学术研究成果相继问世;发掘整理中医古典医籍中的中医心理学学术精华,系统研究中医医经、医籍、医案中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并已取得的初步成果有:王效道、黄成惠、杜文东、何文兵《心理思想研究》(南京中医学院,1985年),王米渠《心理学思想集注》,王米渠、曹勤《中医心理学有关论文索引》;1985年,成都中医学院研究生班在全国高校率先开设了“中医心理学”选修课程,王米渠主讲;在全国首届中医心理学学术会后,14所中医院校及研究机构组织编写了《高等中医院校试用教材 中医心理学》,王米渠、王克勤、朱文峰、张六通任主编;1985年12月福建中医学院在全国中医药院校第一个建立了“中医心理学研究室”,并在《福建中医杂志》开辟了“中医心理学”专栏;创办“中医心理学”学术刊物――《中医心理学论丛》设有学科概论、理论基础、七情学说、心理诊断、中医心疗、养心调神等专栏;1985年12月1~4日在成都中医学院召开“首届全国中医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来自19个省市自治区的182名代表出席会议,大会宣告了“中医心理学”这门新兴学科的诞生。

以上表明:“中医心理学”这门新兴学科从组织系统、理论研究、著作论文、教学教材、调查科研、文献整理等多个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体系。它已经从极个别、零星自发的研究[2,3]走向系统研究;从地区性的自发活动(1984年成都、福建、南京等地)走向全国范围内的有组织的发展。以“首届全国中医心理学学术讨论会”为显著标志,中医心理学在中华大地上逐渐发展并成熟起来。

从1985年“首届全国中医心理学研讨会”开始,至今已在哈尔滨、济南、天津、成都、上海、北京等地召开了十一届全国或国际中医心理学研讨会。全国中医心理学研讨会每次都编辑一集《中医心理学论丛》,由新加坡医药卫生出版社公开出版。特别是2006年6月于北京召开的第十一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国际中医心理学学术大会”收集了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美国、马来西亚、泰国、英国、日本、德国、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论文,近300篇。编辑出版了大会《论文集》――《国际中医心理学论丛》。这是在过去《中医心理学论丛》付梓以来收录论文数量最大的一本论文集,其论文质量亦有明显提高,是对中医心理学21年风雨历程的一次大总结。

3 中医心理学事业的发展与新趋势

中医心理学虽然是一门刚崛起的新兴学科,但中医心理思想却源远流长,这在东汉《黄帝内经》中可见一斑。据统计,《内经》中从篇名命题到主要内容讨论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有关问题的达32篇,占全书162篇的19.8%。在内容中涉及到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思想达159篇,占162篇的79.6%,可见《内经》心理学思想的丰富程度。《黄帝内经》及大量中医古典医籍中丰富的中医心理学学术思想及当代心理学发展新形势,引起了各地乃至国家有关部门对中医心理学研究的关注,一些研究机构和学术组织相继成立。早在1984年秋南京召开的“中医多学科学术研讨会”上,成都、南京、湖南、山东等的中医学院共8个单位就发起了“中医心理学研究会筹备组”,1985年“首届全国中医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上得到进一步倡议。之后福建省中医心理学学会(1986年)、黑龙江中医心理学学会(1987年)、广东中医心理学组(1988年)、广西中医心理学学会(1988年)相继成立。此举得到了北京中医药学院的董建华院士、马朋人教授等专家学者的支持和关注。

1992年“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批准“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二级分会,同年在大同市召开的“第六届全国中医心理学学术研讨会”并同时召开学会成立大会。学术活动得到进一步发展。

进入本世纪以来国家中医局为了突出中医特点,考虑到中医心理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于2000年 1月组织召开了“中医心理学学科的建设论证会”,委托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心理学研究室薛崇成教授、杨秋莉副研究员,组织了心理学专家(王效道、李心天、张厚灿等)和中医学家(王永炎院士等)及中医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学者(王克勤、杜文东、汪卫东等)进行讨论。会上充分论证了发展中医心理学新兴学科于我国中医学、心理学,以至中国科学的重要作用,并通过了《中医心理学学科的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草案(2001-2005)》。2004年初广安门医院副院长汪卫东教授向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教授递交了有关建立“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的建议书,并于2005年5月10日再次向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秘书处李振吉副主席兼秘书长呈交了建立“中医心理学”二级学会的申请。2006年4月18日国家民政部正式批复。2006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国际中医心理学学术大会。来自全国各地及世界上十几个国家的专家代表参加,选举产生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首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秘书长、副会长、会长。此次大会将中医心理学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潮。目前,中医心理学学科建设及学术思想研究发展主要具有五种形式:

3.1 学校教育 自2001年以来,全国中医药院校相继开设心理学系及心理学专业。目前共有11所中医院校已开设应用心理学、临床医学心理等专业,已超过整个中医药院校数目的1/3,如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学院等。

3.2 开设网站 目前已开设两个中医心理学专题网站。一个为北京的“www.省略中医心理学在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筹)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所医学心理学研究室承办],一个为上海的“www.省略中国中医心理学网”(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中医心理学会主办)。另外,北京“www.省略.cn传统中医药学术交流网”;广东相关中医的一些网站上也有中医(医学)心理学的文章和信息。

3.3 开展活动 中医心理学各种学术活动踊跃。广东省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3年来,在张孝娟会长的领导下,进行了多种有成效、有影响、有新意的学术活动,如召开学术研讨会、开办课程班、心理学家讲座、音乐治疗实践等。部级继续教育项目“中医心理学”全国首期学习班在北京开班(2004年9月),有来自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的32人参加。

3.4 制定规划 2005年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有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的研究,为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建设提供了条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前景展望将中医心理学的内容纳入其中;另外,中医心理学专业筹委员会当时编制的《中医心理学中长期发展规划》正在执行中。

3.5 科学研究 中医心理学的科研已有较大进展,最有代表性的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连续5次资助王米渠课题组,在“‘肾为先天之本’行为(心理)遗传的实验”等系列研究中,将中医心理学的科研深度推向当今生命科学的前沿,如造成恐惧肾虚模型的功能基因组[4];还有阴阳人格量表的修订研究也得到科技有关研究机构的大力资助。

总之,中医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以其丰富多彩的、具有特色的心理治疗方法,为心身疾病提供了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纵观中医心理学的21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与中医学的其它学科发展相比,显然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如学科发育不成熟;全国绝大多数中医院还没有建立中医心理科或心身医学科;专门从事中医心理学的专业人才还为数很少,绝大多数学者还都是中医心理学的兼职人员,这些人员中,大多数又是从事理论研究和文献整理的,特别是缺乏高层次的中医临床心理学人才匮乏;中医心理学研究队伍还比较松散,未能形成应有的合力和学术网络,研究项目和研究课题较少,特别是缺乏一些能够带动学科发展的大课题,从而制约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积极地促进中医心理学学科建设,建立比较完整的中医心理学理论、临床、科研与教育体系;培养一支既具有扎实的中医与心理学理论及临床基础,又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及现代科技知识如外语、计算机等方面综合素质的相对稳定的临床与科研学术队伍;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建立科研网络,开拓思路,多学科结合,争取能使中医心理学的科研取得新的突破。

网络心理学论文范文第7篇

(一)心理学课程的地位

在我国乃至全世界,心理学都是师范类院校的一门必修课程,它不仅仅是对于学生入职前的一次心理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训,更重要的是,它本身对于专科师范类院校学生自身心理的调节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总体上说,心理学课程就是一门让学生掌握心理学基本知识、理论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与学习工作中能够熟练地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原理对自我进行积极心理指导的课程。

(二)心理学课程结构安排呈现出的问题

1.课程设计理念较为落后。

目前,专科师范院校的公共心理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解为核心,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边沿,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心理学本身就是一门需要交流、需要实践的学科,学生只是处于一个听众的位置,是没有办法学好心理学的。

2.课程组织形式单一。

进入新世纪以来,课程改革已经由重点中心城市逐渐深入至地、县。作为一个专业的师范类高校,课程组织形式势必也是需要进行改革的。只有学校重视心理学的课程组织问题,学生才能从内心里对心理学课程重视并认同。

3.课时安排过少。

目前,专科师范院校心理学课程课时少,中师、师专心理学课时安排只有54学时,这54学时意味着整个专科教育生涯中,进行心理学学习不足3天!一个诲人不倦的为人师表者,学习心理学知识不到3天就上岗,家长怎么能放心把孩子交给这个老师呢?学生在心理学和教育学学习中花费的时间不足十分之一,未来的教师在上岗前不学习这些知识,对今后学生的教育也达不到应该有的效果。

4.心理实验设施不完善。

理论与实践是心理学的两个重要形式,但有的学校心理学实验设施配备不齐全,实验部分只能由心理学老师在课堂上口述,虽然学生们觉得实验有趣好玩,但不能亲自动手操作,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深刻理解。

(三)教师在教授心理学课程时所出现的问题

1.没有让学生认识到心理学的重要。

一些老师没有让学生知道心理学在教育教学和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生认为心理学课程不重要。还有一部分学生只是以考试为目的,认为只要考试通过就行。

2.没有激发出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

心理学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关系,好多的学生都很喜欢心理学,感觉既神秘又有趣。但是一些心理老师没有把握住学生的这份好奇心,导致学生们没有兴趣去学习。

3.没有与时代相结合。

部分老师只为完成教学内容,没有很好的结合当前的教育实际现象和问题讲解心理学知识,更谈不上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和规律分析和思考教育问题的能力。同时部分学生在学习心理学课程时以考试通过为目的,没有注重能力的养成。

(四)学生在学习心理学课程时出现的问题

1.贪玩,自制力差。

每一个人都会在一段时期内自制力比较差,只是这个时间段的出现长短、时间因人而异。

2.有畏难心理。

心理学是比较晦涩难懂的,相关的文献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读通,有时候还需要借助更加隐晦的哲学理论来进行解释与探讨,这也就使得有些学生对学习心理学感到了畏惧。

二、对当前专科院校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构想与建议

(一)心理学课程结构安排上的建议

1.关于心理学课程设计理念方面的改革。

一是构建“试学法”的新型学习模式,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师范生心理学应用能力,并建立新的成绩考核模式。二是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学习与网络相结合,学生可以自由地通过网络进行课程学习、讨论。三是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新模式,从学生生活实际和教育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入手,导入课题,提高学生对心理学理论的理解程度,有利于学生迅速形成正确的心理学观念。

2.关于心理学课程组织形式上的改革。

一是案例分析。根据学生的所见所闻和经历,从心理学角度对其进行专业性剖析。通过分析案例,也会使学生的遇事应变能力得到加强,给日后的工作奠定专业基础。二是课题讨论。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学生们分小组在课堂上进行讨论。通过小组作业、分工查找资料等形式主动学习,再通过口头报告、演讲或学期论文的形式将学习成果呈现出来。三是实验演示。实验演示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四是撰写小论文。小论文应有学生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注重个体能力的发展。论文的写作实际上是对一个人综合素养的考验。

3.相应地增加心理学课程的课时安排。

合理安排心理学课程,适当增加心理学课程课时,让学生能够充分地接触、认识心理学。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们可以知道,在一定时期内进行巩固与记忆,对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4.完善心理实验设施。

学校应加大投入专项资金进行心理学课程实践或者实验室的建设,让学生能够全面地接触到心理学的各种实验。而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实验设施也是一种师资力量。

(二)心理学教学内容的改革

1.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是重点讨论法。教师面对社会和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进行演讲,老师给予点评。二是自我心理分析法。自知者明,知人者智。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结合现实情况,对自我性格和特征进行解析,找出能使自己进步的方法。三是活动参与法。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座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学知识竞赛、演讲)和学术交流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四是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科研活动。运用科研促进教学,使学生更有创造力。

2.加强教师和学生课后的学习与交流。

一是充分发挥网络学习平台、网上图书馆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网上资源,将心理学课程搬上网络,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依旧能够对不懂的知识进行温习与回顾,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其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巩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二是建立网上交流平台。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通过电子邮件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保持与学生的联系与沟通,使学生养成坚持学习的良好习惯。

3.全面、积极地评价学生。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程考核时要采取多种模块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让各方面考核在学生的成绩中占一定比例,尽量降低期末一次性闭卷考试所占比重,使课程考核评估更加客观、全面、科学和有效。

4.选择一本易懂的、在内容和形式上较为吸引人的教材。

一本好的教材能将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引上正道。说法虽夸张,但有趣味的教材的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我们所用的教材内容单一、乏味,若是能够选用一本在内容编制、版面设计上更具有吸引力的教材,其效果至少比目前使用的教材要好很多。

网络心理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CSCL;关键理论;研究热点;研究前沿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5-0010-07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虽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却已经发展成为教育技术学与学习科学重要的分支领域。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国外CSCL研究领域理论演进的路径是什么?目前研究的前沿问题有哪些?研究的热点问题又有哪些?本文借助知识可视化理论与方法,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国内教育技术研究者更全面地把握CSCL提供参考。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在知识可视化研究领域,图书情报学科将信息可视化技术与科学计量学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当今知识可视化研究的重要分支。这方面国际上公认走在最前沿的是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陈超美教授。本研究采用陈超美开发的知识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 II,应用其绘制CSCL知识图谱,提取关键节点文献,并运用其“突现词”探测与“主题词”聚类功能分析国外CSCL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

学术期刊与国际会议论文可以视为研究领域主要的知识载体。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包括:SCI-EXPANDED,SSCI,A&HCI,CPCI-S,CPCI-SSH)为数据源,以“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OR“CSCL”为主题进行检索,学科范围限定在“EDUCATION&EDUCATIONAL RESEARCH”、“PSYCHOLOGY”、“COMPUTER SCIENCE”等相关学科,检索时间为“所有年份”,共命中以CSCL为主题的804条来源文献,18978条有效引文数据。来源文献包括:作者、标题、来源出版物、摘要、参考文献字段。

将上述数据导入Citespaee,并进行相关参数设置。在WOS数据库中检索到最早的CSCL论文为1991年,所以在Citespace分析中,我们设置“Time Slicing”为“1991-2010”,时间分区为“2”年一个分区。在语词来源“Term Source”选择“Title”、“Abstract”、“Descriptors”和“Identifiers”。在节点类型“Node Types”中选择“Cited Reference”,三个值引文数量(c)、共被引频次(CC)、共被引系数(CCV)分别设定为(2.3.15)、(3.3.20)、(513.20)。二 CSCL理论的演进

“共引网络图谱中的关键节点是图谱中连接两个以上不同聚类,且中心度和被引频次相对较高的节点。这些节点可能成为网络中由一个时段向另一个时段过渡的关键点。”在Citespace分析中,一般以“中心度”来作为节点在网络图谱中连接作用大小的度量。在文献共引网络谱图中,中心度大的节点文献往往被视为具有在领域知识发展过程中起到知识“拐点”作用的关键文献。通过梳理分析某知识领域的关键节点文献的演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该知识领域核心理论的演进路线。

Citespace可以显示聚类视图(Cluster-View)和时区视图(Time-Zone View)两种不同的视图方式。时区视图可以显示出共引网络中节点随时间变化的结构关系。依照上述设置,运行Citespace,绘制出CSCL研究领域文献共引网络图谱的时区视图(图1),提取出中心度大于0.1的7篇关键节点文献(表1)。

综合图1与表1,按时间顺序我们可以梳理CSCL理论进的路径,大致可以分为三阶段。

酝酿期(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情境学习、社会共享认知等理论的提出为CSCL的酝酿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Herbert H.Clark和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心理学教授Susan E.Brennanl991年共同撰写的论文Grounding in Communication成为CSCL知识演进过程中出现最早的关键节点文献。Clark-Brennan作为认知心理学家,主要关注语言应用心理方面的研究。Grounding in communication是他们在上世纪9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论文作者Clark等提出人们在交流中具有“共同点”(Common Ground:mutual knowldge,mutual beliefs,mutual assumptions)是成功交流的前提,而且要保证交流的持续有效,就必须使交流者的共同点不断地“升级”。作者将这种保持共同点变化升级的过程定义为“Grounding”,并将其视为人类交流合作的关键性因素。论文从交流“意图”(Purpose)和交流“媒介”(Mediumof Communication)两个方面阐述了“Grollndine”的工作机理,并提出了人们在利用媒介交往中8条“Grounding”的制约因素。(Herbert H.Clark,Susan E.Brennan,1991)“Grounding”的理论基础有很多,但社会共享认知理论(sociallv sharedcognition)是其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础,也正因为这,收录这篇论文的书名为《社会共享认知的视野》(Perspectives on sociallyshared cognition)。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Jean Lave和Etienne Wenger教授1991年合作的Situated Learning..Legitimate peripheralparticipation一书是CSCL知识演进过程中另一出现最早的关键节点文献。在这本书中,Lave和Wenger从社会学的视角,提出了情境学习理论。强调人类学习过程中“社会实践与社会生活”、“实践共同体”、“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等要素,认为知识是个体和社会情境互动的产物,学习研究的重点应考察实践共同体中的社会性参与,强调参与是学习的核心成分。

网络心理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国大学生;自我控制;述评

A Review of Students on Self―control in the Chinese College Student

CHEN Hui LU Li-ping ZHENG Guo

(P.E.Department of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selects the published 53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self-control papers to analyze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researches in such aspects as publication time, number, contents, etc. , and points out that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es on college students’ self-control, such as lack of watch by the scholars, single research contents and techniques, superficial theoretical analysis, etc. , proposing that we should emphasize the rigor of scales and questionnaires, the diversity of contents and approaches.

【Key words】Chinese college student; Self-control; Commentary

近年来,“自我控制”逐渐成为热门话题,其相关研究也呈增长态势。在中国知网以篇名检索“自我控制”,通过严格筛查,发现有相关文献642篇。其中,有关大学生自我控制的文献有53篇,仅占8.3%。大学阶段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大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转型,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和实现人生价值,在这一阶段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应受到高度重视。而自我控制作为一项重要能力,对大学生而言,更应积极关注。本文拟通过对检索到的53篇有关大学生自我控制的论文进行介绍和分析,同时为后来者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1 自我控制的概念

自我控制是国内外学术界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有关它的定义也一直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界定。国外有关自我控制较早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定义分别由Kopp、Rothbart和Block提出,三人分别从道德和亲社会行为、气质以及心理分析角度对自我控制进行定义。Kopp认为自我控制是个体按照社会期望行事的能力,包括顺从要求,延迟特定行为,以及根据他人的期望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Rothbart提出自我控制是个体抑制优势反应,而执行劣势反应能力。Block认为自我控制由控制和弹性两个维度构成。控制指个体认知、情绪冲动、行为和动 机表达的阈限。弹性指个体能动的调节控制水平,以适应环境的限制与可能性,或为了取得能量并达到长期目标的能力[1]。

国内有关自我控制研究逐渐增多,对其概念的界定也呈现多样化。从国内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文献中可以发现自我控制的概念界定大体有三类:一是从不同角度切入重新定义。许毅认为自我控制是个体因为完成目标的需要而对认知、情绪和行为进行调节、控制和管理的心理过程[2]。李京肽提出自我控制是个体自主调节制止消极行为出现的过程[3]。相较于这两位研究研究者,于国庆和周建立提出了相对复杂、具体的定义,于国庆认为自我控制是以自我为主体,在生命圈、社会圈和宇宙圈组成的立体三维时空中,以个人身心和行为、外在环境和事件为对象,以实现个人、社会和宇宙外和谐发展为原则目标的,自我觉醒、自我规划、自我执行、自我评估、自我激励和自我校正的动态变化自组织系统[4]。周建立从控制的主体、控制的依据、控制的对象、控制的表现、控制的过程、控制的结果几个方面对自我控制内涵加以认识[1]。二是对自我控制特征表现进行总结归纳并以此为界定。李琼发现自我控制本质特征有两点:(1)自我控制是个体有意识控制冲动行为、抵制满足直接需要和愿望的能力;(2)自我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执行能带来长期利益的目标指向的行为[5],谢静在硕士论文中也采用此定义[23]。肖婕敏对自我控制结果表现进行总结,得出以下几点:在意志行动中能自觉抑制冲动、克服欲望、延迟满足或奖赏、容忍挫折、调节情绪、制定和完成计划、约束自己的动作和言语等[6]。三是直接沿用国外界定。苏俊在文中界定自我控制就是沿用Kopp的定义[7];徐晓丹在论文撰写是重点采用Gailliot和Baumeister关于自我控制的定义:自我控制是克服个人冲动,无意识的、习惯反映的能力,它需要意识和努力[8];等等。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自我控制不仅是个体通过自我调节制止消极行为出现的过程,还是维持积极行为进行的过程,它是对思维和行为的综合控制过程。

2 文献检索情况

中国知网显示,中国学术界第一篇有关大学生自我控制的研究于1993年。在知网,通过严格筛查确定有53篇,其士论文2篇,占3.8%;硕士论文15篇,占28.3%;期刊论文36篇,占67.9%。

22年间,各年份发表的论文数如图1。由图可知,数量极不均衡,前11年间关注者甚少,相关文献发表仅有2篇,分别是1993年和1997年发表;后11年间关注者稍有增加,有关文献发表51篇,平均每年发表4.6篇,且通过观察发现其发表文献数起伏较大,基本呈波形,但总体来讲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还很不够。

图1 不同年份数(N=53)

对53篇文献进行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在22年间学者们从不同学科角度研究大学生自我控制,并。心理学角度研究的论文有29篇,占54.7 %,其中,期刊文献19篇,而核心期刊文献只有4篇,《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和《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各2篇。由此可见,学术界对大学生自我控制的关注不够,同时,也折射出其研究视角的单一性,期望未来研究能有所创新和突破。

3 主要研究内容

纵观已有的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发现,其研究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大学生自我控制相关量表或问卷编制;大学生自我控制与其他因素间关系或影响的研究;大学生自我控制力特征及培养探究。

3.1 大学生自我控制相关量表或问卷编制

随着自我控制研究的兴起,相关量表的开发日渐增多,其中,大学生自我控制的相关量表或问卷也有所增多,如许毅、张大均编制的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问卷,问卷由五个因素构成,分别是思维自控、行为计划、情绪平和、行为执行和情绪化[2];谭树华、郭永玉对Tangney的研究编制的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量表保留了冲动控制、工作或学习表现和健康习惯三个维度命名,另外,还新增了节制娱乐和抵制诱惑两个维度[9];刘华强、王希华自主编制的大学生生涯自我控制问卷,此问卷包括控制效能、控制情绪、行动倾向、计划倾向和控制策略5个因子[10];欧阳益等编制了大学生网络自我控制能力量表,此量表分为网络认知自我控制力、网络情绪自我控制力、网络行为自我控制力三个分量表[11-12]等。这些量表或问卷多是为研究需要自编,采集的样本数量有限,信效度检验需进一步加深。

3.2 大学生自我控制与其他因素间关系或影响的研究

在检索到的53篇文献中有30篇是关于大学生自我控制与其他因素间关系或影响的研究,占56.6%。其中,关系研究有23篇,影响研究有7篇。通过查阅文献发现,与大学生自我控制进行关系研究的因子有14类,如生活满意度、心理健康、健康生活方式、网络成瘾、学业成就、问题行为等。其中,网络成瘾是研究涉及最频繁的因子,相关文献有5篇。多名学者在研究中表明网络成瘾倾向和大学生自我控制呈负相关,两者联系密切,并有预测作用。杜蕾指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更多是一种情绪和行为问题,与认知关系不大 [13],由此可见,帮助大学生抵制网络诱惑,减少网络成瘾,加强自我控制力培养是有效的方法之一,而在培养过程中尤其应注意情绪和行为自制力的培养。

对于其他因子与自我控制的关系研究,周广亚认为提高自我控制水平有利于生活满意度的提高[14];陶宇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显著正相关,有显著的预测作用[15];贺淑红等人发现藏族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与其问题行为之间存在显著地负相关[16];等。

在大学生自我控制与其他因素影响研究的7篇文献中,有4篇是研究大学生自我控制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分别是学习适应性、心理健康、大学生生涯适应力以及大学生学业欺骗。杜良美发现自我控制水平高的学生,其学习适应性也强[17];此外,自我控制不仅对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具有预测力,对冲动冒险和自我情绪控制具有影响,它还直接影响学业欺骗[1,18-19];另外,在其他因素中,均体现为与大学生自我控制呈正相关[20-22]。

大学生自我控制的影响因素众多,但相关研究相对较少,笔者认为此类研究不仅能深入探究自我控制对个体发展的价值,还能为培养自我控制能力提供良好的依据,因此,此类研究值得学者们倾注更多关注。

3.3 大学生自我控制力的特点及培养探究

对大学生自我控制力的特点及培养的研究相对较少,53篇文献中仅有9篇。大学生自我控制总体特征有4个方面:(1)大学生自我控制力不存在年级差异;(2)大学生自我控制力存在性别差异,同年级中女生优于男生;(3)家庭经济良好者自我控制力存在年级波动,大二时期显著低于其他时期;(4)独生子女的自我控制力在大学里持续提高,而非独生子女群体的自我控制力相对稳定[23]。针对特殊大学生群体,其自我控制力特征表现各不相同。如郭晓飞针对网络成瘾大学生自我控制行为进行剖析,发现成瘾大学生普遍存在自我控制行为缺陷 [24]。张剑杰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自我控制能力进行研究,发现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自我控制能力总体水平不存在性别和生源差异,但存在年级差异,总体水平依次是大三、大四、大一、大二[25]。

关于大学生自我控制培养,修俊雅认为要有效的进行自我控制要注意遵循理解、尊重、宽容和信任的原则;要不断加强道德文化修养;要正确的对待自己[26]。而刘娜娜则从认知、情绪、意志和动机4个层面对自我控制进行分析,有针对的探讨其培养途径以及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27]。另外,李晓溪采用实验方法对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控制能力进行研究,实验结果差异显著,证实元认知干预技术可有效培养大学生学习英语的自我控制能力,但是,对于不同类型学生其培养方式各有侧重[28]。大学生处在一个特殊阶段,其自制力特征与其他年龄段人大不相同,故其培养方法也应更具针对性,但是,目前相关研究十分薄弱,无法为大学生自我控制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4 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的评价及展望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对大学生自我控制的研究存在学者关注不够、研究内容和方法单一、实验研究严重不足以及理论探讨深度不够等诸多问题。在研究内容上,涉及面较广,但是,研究程度不均衡,偏重于大学生自我控制与其他因素的关系或影响研究,而忽略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培养与训练的研究;在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或问卷编制方面,虽然研究者较多,但取样数量有限,编制出的量表或问卷缺乏权威性,无法普及推广。在研究方法上,大学生自我控制的研究多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极少采用实验方法,在53篇文献中仅有1篇采用实验方法;调查法多采用自编量表或问卷,这些量表或问卷存在理论依据不明确,信效度不太高等问题。今后,开展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应该扩展研究内容、丰富研究方法,在量表和问卷编制和运用上应提高要求,争取编制出维度结构合理、信效度较高的量表或问卷。多尝试通过实验研究系统探讨提高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途径、策略,为高校有效地推进心理咨询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促进大学生自我控制力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建立.自我控制、欺骗机会和欺骗态度对大学生学业欺骗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8.

[2]许毅.病理性网络使用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研究[D].西南大学,2006.

[3]李京肽.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控制与焦虑之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13.

[4]于国庆.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5]李琼,黄希庭.自我控制:内涵及其机制与展望[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2):41-50.

[6]肖婕敏.大学生道德敏感性对道德脱离、自我控制的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1.

[7]苏俊.大学生情绪与自我控制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8]徐晓丹.手机成瘾大学生自我控制缺陷及其机制[D].西南大学,2014.

[9]谭树华,郭永玉.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05:468-470.

[10]刘华强,王希华.大学生生涯自我控制问卷的编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122-126.

[11]欧阳益.大学生网络自我控制能力量表的编制及相关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9.

[12]欧阳益,张大均,吴明霞.大学生网络使用自我控制量表的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01:54-58.

[13]杜蕾.大学生网络自我控制能力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3,08:990-991.

[14]周广亚.大学生自我控制、学习适应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1:1394-1396.

[15]陶宇,梁征然.大学生自我控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学理论,2013,23:289-290.

[16]贺淑红,马慧芳,马海林.藏族大学生情绪调节与自我控制能力的关系[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2,04:205-208.

[17]杜良美.大学生自我控制对学习适应性的影响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8,04:105-106.

[18]朱千,潘贵书.医学院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01:111-114.

[19]刘华强.自我控制对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影响的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2.

[20]张剑杰.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自我控制力的影响[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2:240-242.

[21]谢静.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3.

[22]潘宗秋.学校管理与提高大学生道德自我控制能力的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6:25.

[23]易洁美.大学生自我控制力的现状调查及其与健康生活方式和情绪的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13.

[24]郭晓飞.网络成瘾大学生自我控制行为特点剖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111-114.

[25]张剑杰,包卓利克.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自我控制力的特点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06:88-91.

[26]修俊雅.大学生的“自我控制”方法浅谈[J].道德与文明,1993,03:30-31.

[27]刘娜娜.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培养探究[D].山东大学,2010.

网络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实验心理学 教学改革 探索

中图分类号:B84-4;G652.0 文献标识码:A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了一门科学,由此可见,实验在心理学的重要地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实验心理学就是众多的心理学专业的学科中的那个“渔”,因为实验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基础性学科,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方法学。它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自科学心理学诞生以来通过实验研究所获得的各种实验结果和相应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掌握各种实验方法,培养和发展他们从事心理实验的能力,既包括心理实验设计能力,也包括各类心理实验的操作能力和技能等,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实验心理学主要包含两大模块,一是理论教学,二是实验操作。但是, 实验心理学不仅让老师感到难教,也是让学生感到难学的一门学科。根据笔者三年来对实验心理学的教学摸索和反思,对实验心理学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如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探索实验心理学的教学改革。

1实验心理学教学中的问题

1.1理论教学问题

1.1.1教学方法的问题

目前,实验心理学的理论部分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教师讲授多、学生操作少的单一模式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会让学生有枯燥、晦涩难懂的感受。

1.1.2师生互动的问题

师生互动是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可以往复进行的交互动作或能动反应过程。师生互动是教育活动的一种形式,良好的师生互动有助于营造积极开放的课堂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不过由于长期以来,高校的教学活动主要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师生互动缺失明显,教师一般是上课课程中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跟学生互动,课上虽有互动,也可能存在方式简单化、地位失衡化和权利垄断化的问题。另外,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和观察,下课后,老师跟学生的互动很少。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普遍认为比较难学的课程,如果单纯靠课堂的讲授和互动,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2实验教学的问题

1.2.1课程设置问题

实验教学并不独立设课,而是依附于理论教学,作为理论验证的一种手段,学生难以形成实验设计的整体概念。

1.2.2实验室软硬件设备问题

实验教学需要有相应的仪器设备和专业的实验室作为支撑条件,与理论教学相比,其经费开支要大得多,与国家重点大学及地处中心城市的大学相比,地方本科院校在资源的拥有上是比较欠缺的。虽然我们学校加强了实验室建设,也开始重视实验教学,但在心理学实验教学及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投入还是明显不足,所购买的心理学软件只是一些非常基础的验证性实验,且软件的质量不是很高,很多变量是英文缩写,且并没有专门的资料介绍缩写所代表的含义,使得学生在收集数据和处理数据上感到迷茫不解。

3实验心理学教学改革探索

3.1教学方法的改革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本质特点是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体现“钻研”和“探索”,而不是单纯地传授和接受知识,通过教师在教学当中的渗透、启发、引导和示范,逐步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态度、精神和意识,逐步培养和改变学生的传统的思维方式,以及对问题的综合处理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正符合我们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能很好地解决在实验心理学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中,笔者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案例教学法和问题导向法。

3.2案例教学法

笔者今年在开始讲实验心理学理论中的变量、实验设计及如何写实验报告等章节的时候,发给学生一篇他们能够理解的论文,《短影片启动情绪对注意偏向的影响》。下课后,让学生复习书上相关内容,并尝试着阅读这篇论文,以发现论文中的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额外变量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控制额外变量的,文中哪些内容体现的是作者对额外变量的控制等等。理论讲解结合实际研究,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丰满,更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事实证明,效果确实比单纯的讲解理论知识好很多,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准确。

试着让学生选取近年来发表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国内核心心理学期刊上的研究,指导学生进行精读和讨论,从中学习和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动态,学习一流心理学实验的研究方法、设计思路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启发和拓展学生的研究思路。

3.3问题导向法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中,在他人帮助下,利用一定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来信息,而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因此,运用建构主义的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学生构建起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以程序性知识为主的网络知识结构,这是一种有较广泛适应性与迁移力的自适应产生式系统,也就是我们所提出的专业应用技能。

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教学,其主要过程包括四步: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团队合作,提出假设和解决方案;验证、评价和修改。例如,老师在讲授实验设计的时候,可向学生提出“两性吸引中,是脸还是身材占的比重大”等问题,让他们展开讨论,并就形成怎样的假设,如何做实验等问题给予回答,并以分组的方式做实验,进行验证、修改等。

4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改革

4.1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的有效控制下,以最优化的方式实现教学过程。多媒体技术提供的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以及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以及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它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形式多样的教学媒体,构建教学信息传输及反馈调节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并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促使学生对所学系统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对实践操作的感性认识,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使用多媒体设施,教师就可以及时大量地向学生展示与本实验内容有关的基础理论与原理、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实验的效果图等,加强了实验课与理论课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及时回忆起相关的理论知识,使实验操作能够顺利进行。

4.2网络信息平台

就实验心理学师生互动的问题,可以借用现代信息技术,比如“网络教学平台”、微信、QQ等进行改善。“网络教学平台”为实验心理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教与学的互动平台,借助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教师可以轻松灵活地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改革的每个环节,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比如,在优化教学内容,充实教学模块上,可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设置”“教学材料”功能模块、“课程通知”功能模块、“答疑讨论”模块等,使得学生和老师的互动不仅发生在课堂上,还可以把这种互动延伸到课下。

参考文献

[1] 董娇妍.师生互动的社会学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46.

[2] 李凌雁.当前高校师生互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30-36.

[3] 卢伟等.研究型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影响的研究[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Reform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2012:6.

[4] 朱诗敏,郑希付.短影片启动情绪对注意偏向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9(02):327-330.

[5] 莫雷.培养心理学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同,2008(02): 57-60.

[6] 罗红格,杨美荣.研究型教学模式在实验心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改革探索[J].学周刊, 2014(02):110.

[7] 沈潘艳.建构主义视野下实验心理学的教学[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02): 111-126.

上一篇:化学课堂论文范文 下一篇:物理创新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