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利弊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8 04:18:56

网络利弊论文

网络利弊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合著网络分析 含权合著网络 加权模式

分类号 G353

1 引言

自2001年Newman首次用社会网络方法构建合著关系网络,对合著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开始,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合著关系研究当中,为更准确地描述各领域合著关系的真实情况,更好地了解科学领域的合作状态和科学合作的发展机制、发现科研合作的一般特征等提供了新的思路。

科学家之间的论文合著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合著网络是复杂社会关系网络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在合著网络模型中,合著论文的作者是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节点,作者之间的合著关系即公开发表共同署名的科研论文的关系是网络的连边。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是一种分析人际间或团体间关系的方法,是在取得整体网络数据后测量个人结构位置或群体结构形态的一种方法。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合著网络进行分析,能够从微观层面反映合著现象,通过分析合著网络来深入理解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和相互影响。

近年来,人们对于合著关系网络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并且针对不同的网络特性提出了许多数学模型。本文主要对合著网络现有的几种加权模式作简要介绍,分析各自的利弊,并对加权的改进提出建议。

2 目前主要的加权方法

目前合著网络边权计算的方法有多种,主要有:①根据合著次数计算网络边权;②根据合著次数及合著强度计算网络边权;③根据合著次数、合著强度和合著效果计算网络边权以及广义的科研合作网络边权计算方法等。

2,1根据合著次数计算网络边权

根据作者之间的合著次数来计算合著网络的边权,是对无权合著网络的简单完善。简单加权的合著网络不仅能够显示节点之间是否存在合著关系,而且能够根据合著次数的不同而对节点之间的联系进行区分。这种方法认为合著次数多的作者之间要比合著次数少的作者之间更加了解彼此,所以用两个作者合著的次数,也就是合著文献的数量来衡量合著网络的边权。假设每次合著的强度相等,均为1,根据两个作者之间合著文献的数量将合著强度相加,就得到这两个作者之间的边权。也就是说如果两个作者合著了k篇论文,那么这两个作者之间边权的计算为:

Wij=k

其中:wij表示作者i与作者j两节点之间的边权;k表示合著论文数量。

2008年,刘蓓等在介绍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中,绘制了国内情报学领域的论文合著网络,进行了简要分析。在网络的绘制过程中,应用了简单边权计算的方法,并且引入了点权。2009年,王福生等曾以这种边权方法为基础,构建了科研合作网络中的簇涌现模型,得出了簇度及节点强度的特点,并用计算机仿真和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情报理论与实践》的论文数据两种方法对结论进行了验证。

根据作者之间的合著次数来计算合著网络的边权,将合著次数引入到合著关系网络边权的计算中来,对无权的合著网络模型进行了完善,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合著状态。但是这种方法没有考虑一篇文献中合著作者的人数这一因素,而是假定某篇文献中作者合著强度与该文献合著作者的数量无关,也就是说无论文献有多少个合著作者,作者之间的合著关系都是均等且恒定的。因此,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对无权的合著网络模型进行修正,但是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不能够准确地描述合著状态,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2,2根据合著次数及合著强度计算权值

2001年,Newman提出了根据合著次数及合著强度共同来计算合著关系网络边权的方法,这种方法对简单加权的方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认为两个作者之间的合著强度不是恒定的,而是根据文献合著作者人数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篇文献著者的数量和合著强度成反比。Newman认为合著过程就是作者之间相互交流的过程,合著强度与作者之间的交流时间有关,在合著过程中一个作者将时间平均分配给其他几个作者。假设某篇文献k一共有n个作者,那么其中作者i就与其他n-1个合著者进行交流,也就是说作者i将时间平均分配给了其他n-1个合著者,作者i与其他作者之间的合著强度就分别为1/(n-1)。然后,再将两个作者合著的所有文献中的合著强度加总,就得到了两个作者之间的边权:

其中:wij表示论文k中,作者i与作者j之间的合著强度;nk表示论文k中,合著作者的总人数;Wij表示作者i与作者j两个节点之间的边权。

根据作者之间的合著次数及合著强度共同计算合著网络的边权,将一篇文献中的合著作者数量引入到合著关系网络边权的计算中来,对简单的边权计算进行了改进及完善,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合著状态。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它认为某篇文献的合著者之间的合著强度是均等的,也就是说一篇文献中的任意两个作者之间的合著关系都是相同的。然而,由于一篇文献中各个作者之间的合著强度并不相同,因此,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对简单的边权计算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正及完善,但是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无法准确地描述实际的合著网络状况。

2,3根据合著次数、合著强度和合著效果计算网络边权

2005年,Bomer提出了一种新的合著网络边权分析方法,在对边权定义中不仅考虑了作者之间的合著次数以及合著强度,还考虑了合著效果,研究用合著文献的被引次数来表示合著效果。不同的合著效果对合著网络的影响不同,被引次数多的文献的合著效果大,对合著网络的影响也大,合著强度也就越大。

其中:np表示文献p的合著作者人数;cp表示文献p的被引次数;Wij表示作者i与作者j两个节点之间的边权。

这种方法假设每篇文献在不考虑被引用的情况下,本身的合著效果均为1,如果文献p被引用了cp次,那么其合著效果就为1+cp。将文献p的合著强度平均分配给文献的每对合著关系,就得到了合著文献p的过程中,每对合著关系的合著强度,进而根据两个作者的合著次数得出合著网络中两节点之间的边权。图1为含权合著网络图,其中节点代表作者,不同颜色的节点用以区分点权的大小不同,不同颜色连边用以区分边权大小不同。

根据作者之间的合著次数、合著强度及合著效果共同计算合著网络的边权,将一篇文献的被引次数作

为合著效果引入到合著关系网络边权的计算中来,对现有的网络边权计算进行了改进及完善,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合著状态。但是由于被引用自身的特性,被引次数要在文献发表一定时间后才能表示合著的效果,所以这种计算边权的方法在时间上严重滞后,同时也存在着上面第二种方法在考虑合著强度方面的不足,也不能准确描述合著关系的情况。

2,4广义科研合作网络边权计算

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的李明辉等将合著行为作为科学合作形式的一种,基于合著、引用及致谢三种行为构建了含权的科研合作网络模型。这种方法认为合著、引用及致谢三种行为都是科学合作行为,均对科研合作网络有着一定的影响。分别求出两个作者之间三种关系的强度,再将其加总就得出了两个作者之间的边权。

这种方法不再只考虑狭义的科研合作――合著关系,而把引用及致谢也看成科研合作的一部分。合著、引用和致谢三种行为皆属于科研合作,但是对合作网络的影响有所不同,因而这三者的权重也有所区别。前面公式中通过α对三种行为赋予不同的权重,对合作网络影响大,其权重α也越大。这种方法基于合著、引用和致谢三种行为构建了广义的科研合作网络模型,不单考虑合著行为,将引用和致谢也列入考虑范围内,对科研合作网络进行了整体的描绘。但仍有些细节,如将同一篇论文中的不同作者进行了相同处理等可进一步研究,并且对三种行为权重的确定也是一个难点。

3 现有加权方法特点及改进建议

无权合著网络只能显示作者之间是否存在合著关系,而不能反映合著关系的强度、节点的性质等更多信息。为了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合著情况,就需要构建含权的合著网络,而构建含权合著网络的关键就在于权重的计算。

3,1现有几种加权模式特点

前文所介绍四种方法的特点及不足之处,如表1所示:

前三种合著网络边权的计算方法是持续发展的关系,后一种方法均是对前一种方法的补充和完善。根据作者之间的合著次数来计算合著网络的边权的方法是对无权合著网络的完善,合著网络不仅能反映两个作者之间是否存在合著关系,而且能够反映两个作者之间的合著次数;根据合著次数及合著强度来计算合著网络权值的方法是对第一种方法的发展延伸,根据合著人数的不同,对合著强度予以区分,不同人数合著的论文中的合著关系对合著网络的影响也有所不同;根据合著次数、合著强度和合著效果来计算合著网络边权的方法是对第二种方法的进一步完善,引入被引次数,不同被引次数的论文对合著网络的影响有所不同。这三种方法依次逐步将合著次数、合著强度及合著效果引入到合著网络边权的计算中来。

第一种方法简单直接,但将不同人数合著论文中的合著关系做相同处理。第二种方法弥补了这一不足,不同论文中作者之间合著强度的总和是均等的,也就是说3个人合著的论文,每两个作者之间合著强度的总和与4个人合著论文的相同,那么少数人合著的论文中两个作者之间的合著强度就大于多数人合著的情况,但却将所有合著文献做了相同处理,也就是说认为所有合著文献对合著网络的影响是相同的。第三种方法完善了这一缺点,引入了合著效果,对不同文献根据其被引情况做出不同处理,文献被引用次数越多对合著网络的影响就越大,合著效果越大,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该文献中两个作者之间的合著强度也越大。

以上介绍的四种方法中,前三种为狭义的科研合作网络也就是合著网络中边权计算的方法,第四种是广义的科研合作网络中边权的计算方法,不仅考虑合著关系,还将引用及致谢也考虑在内,但不同合作行为权重的确定仍是一大难点。另外,第三种方法及第四种方法均考虑文献被引情况,而由于文献一般在发表两年后才会达到被引高峰期,所以这两种方法在描述科研合作网络时有一定的滞后性,可以用于对静态科研合作情况的描述,但是若要用于对不同时间的合作情况的比较研究或构建演化发展模型就很困难了。

3,2对加权模式改进的建议

前文提到的这些方法均有各自的特点,并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和完善,但是都没有对同一文献中不同作者之间的合著强度予以区分,也就是说认为在一篇合著文献的完成过程中各个作者之间的合著强度均是相同的。

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合著网络研究中的一个难点,在现有的含权合著网络分析中可以考虑增加其他一些因素用以进行边权的计算,以此达到区分的目的。例如,可将作者贡献因素引入到边权计算中来,合著作为科学合作的一种形式,是作者之间知识交流的过程,知识交流的程度与合著过程中作者所做贡献有一定的关联。也就是说,可以引用作者贡献这一因素来衡量在一篇文献的合著过程中作者之间知识交流的程度。由于各个作者所作贡献有所不同,从而可以达到对同一文献不同作者之间合著强度进行区分的目的。而作者贡献又与署名次序(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通讯作者……)、作者身份(实验员、项目带头人……)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另外,作者之间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作者的学科及机构分属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与作者之间的合著强度有所关联。在合著网络引入边权后,传统的用以分析合著网络的一些统计量,如最短路径、介数等,其意义均会发生变化,不能再直接用于分析含权的合著网络。

4 结语

随着各领域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交叉学科的不断发展,跨学科跨机构的科研合作越来越多,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显而易见的促进作用,合著是科研合作的主要表现方式之一。

在对合著网络的研究中,主要是研究合著关系形成的内在机制、演化法则以及信息在合著关系网中的传播模式等。近年来,科学家对于合著网络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通过一些统计量的计算来描述合著网络的状态,并且针对不同网络特性构建了许多数学模型。除静态模型用来描述合著关系的真实情况外,一些演化增长模型可用以描述合著网络随时间的发展变化,以发现合著关系的发展规律。

网络利弊论文范文第2篇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那是临近高考的一个晚上,儿子正在家里复习功课,可突然停电了,儿子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埋怨。父亲听见了,走进书房,对儿子说:“孩子,现在你要做的,是去点亮一支蜡烛。”

(上海市2010届部分重点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

写作指导

材料选取了一个哲理小故事,故事中父亲的话可谓意味深长,它告诉我们:行走在生活的风口浪尖上,我们不能一味地埋怨与诅咒,而要积极采取行动,化压力为动力,勇于进取,这样才会找到生命的另一个出口,看到人生的光明与希望。具体构思时,我们可以从多角度考虑,可以结合“行动”、“力量”、“苦与乐”、“难与易”、“超越”和“成功”等话题立意。本话题写议论文较好,写作时可运用发展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并结合典型的事例展开。

题目

请以“你听,多美”或“你看,多美”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60分)

(云南昆明一中201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充满诗意和韵味的命题作文,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审美品位。具体构思时,要把握关键词语,理解题目内涵。题目中,关键词是“听”、“看”和“美”三个字,“听”和“看”引入文章要表达的对象,也是一个感受的过程;而“美”是文章要表达的中心,需要突出的主旨。“美”可以是自然的美,可以是社会的美,也可以是生活美或艺术美等等。文章重在表达审美享受的过程:即为什么美,美在何处。题目中的“你”显示了文章所要使用的人称,可以具体有所指,也可以泛指,表示了一种共享。整篇文章应表达对所听所看对象的由衷赞美之情。文章可以实写,比如可写由听到书声、故事、教诲、音乐等带来的审美感受;也可以虚写,比如将艺术作品(一幅画、一首诗等)中的某些图景幻化为听觉感受,从而进入审美境界。对美的感受应该是深刻的,美的感受是有感染力的,震撼力的;表现的“美”不应该是低俗的,不健康的。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QQ开心农场"是以农场为背景的模拟经营类游戏。游戏中,玩家扮演一个农场的经营者,完成从购买种子到耕种、浇水、施肥、喷农药、收获果实再到出售给市场的整个过程。游戏趣味性地模拟了作物的成长过程,所以玩家在经营农场的同时,也可以感受“作物养成”带来的乐趣。游戏中,玩家可以对自己的作物实施的大部分动作,都同样可以对好友的作物实施。

开心农场游戏一面世,大人、小孩乐此不疲。这种游戏有人叫好,但也有人反对,你怎样看待这种“QQ开心农场”游戏?请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或套作。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0届高三调研题)

写作指导

时下,QQ农场成为了公众的焦点,“你偷菜了么”已成为当今的一句流行语。“谈谈对QQ农场的看法”,其实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时事,针对某种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写一篇社会生活评论的文章。要写好此文,首先要了解“什么是“QQ农场”: 开心农场是一款以种植为主的Social Game(社交游戏)。用户可以扮演一个农场的农场主,在自己农场里种植各种各样的蔬菜和水果。游戏中,玩家可以对自己的作物实施的大部分动作,都同样可以对好友的作物实施,所以在游戏中,玩家既可以成为一名乐善好施的“大好人”,也可以成为一名专搞破坏掠夺的“大恶人”。

社会生活评论属于议论文,千万不能写成了记叙文,更不能写成散文。选择议论文,便要依据文体的特点安排结构,比如,QQ农场是什么――QQ农场产生的原因――QQ农场的利弊等等,切忌写成“四不像”,也要注意议论方法,比如,摆事实、讲道理,正反对比,比喻说理,辩证论理等等。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写评论文不可就事论事,需要由点到面,联系个人实际,谨防总是围绕别人观点打转。还要注意运用辩证法,以免陷入“以偏概全”的怪圈。 比如分析“QQ农场”作用时,要从利弊两个方面分析,防止绝对化、极端化。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新京报评论周刊“时代热词”栏目整理出了2009年的流行热词,并在新京报网通过网络投票的方式,评选给人印象最深的十大热词。截至2010年1月8日,共有3886人参与投票,“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谢绝跨省追捕”、“不差钱”、“躲猫猫”、“经济适用男”、“偷菜”、“钓鱼”、“欺实码”、“奥巴马女郎”、“”成为得票最高的“十大热词”。

请你根据自己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与感悟,从十大热词中,选取一个词,或者几个词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不少于800字。

(湖北枝江一中2010届第二次测试题)

写作指导

新词新语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内容,“酷、爽、炒作、帅哥、辣妹、知本家、作秀、闪客、炒鱿鱼……”这些流行词语可不只是在网络上出现了,现在新课标教材高一“梳理探究”中可以找到它们。因此,以网络热词为话题作文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是我们复习备考的一种重要的作文题型。

要写好此题,全面理解热词是关键,这里包括热词的内容、产生的背景以及反映的社会意义等等。比如,材料中的“欺实码”是指发生在杭州的“富二代”胡斌飚车撞死人案,引起了公愤,而此前杭州警方对车速“70码”的表述,迅速催生了一个网络热词“欺实码”。 “欺实码”的社会内涵就是公众对某些部门产生了信任危机;还如“偷菜”,它既让我们重温热闹和喧嚣,又让我们感到寂寞和惆怅;“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反映了网民的寂寞和空虚; “谢绝跨省追捕”、“躲猫猫” 则是来自网民对不公平现象的归纳或者日常反抗……总之,这些热词的产生,一方面反映出公众的公民意识、权利意识的觉醒,一个新词的背后就是排山倒海的民意;另一方面反映出社会体制的不健全和个别部门权力失语、监管不力,从而引发了网民的信任危机。一个热词都是一个取景器,透过它,你可以管窥一个时代。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肉搜索”是指在互联网上利用网友的参与来获得所需的信息的一种网络活动。借助它可以搜寻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揭露某某事件背后的真相。近几年,“人肉搜索”“揭露真相”的功用越来越被网友们看重,甚至以其结果影响有关部门对事件的处理结果,有人借此“曝光”,有人借此“求援”,有人借此“喊冤”……于是“人肉搜索”逐渐成为“网络监督”、“网络曝光”,乃至“网络陷害”的工具。

这种现象有人叫好,但也有人反对,你怎样看待这种“人肉搜索”成为工具的现象?请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或套作。

(重庆市2010级高三第三次月考)

写作指导

近年来高考作文的一个考查方向就是,关注热点,贴近现实生活,比如2009年高考江西卷的“兽首拍卖”、辽宁卷的“明星代言”等等,它们给广大考生敲响了警钟:再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了!重庆市的“人肉搜索”这一话题正是引导中学生要关注时事,聚焦热点。要写好此题,全面认识“人肉搜索”的利弊是关键。“人肉搜索”是一种网络工具,网民可以通过网络寻找亲人、捍卫道德尊严、还可以揭露真相……网民可以利用除传统媒体之外的网络,进行监督,履行公民的义务。但利用网络进行“人肉搜索”要谨慎,不管所搜的是“好人”还是“坏人”,随便就公开、曝光别人隐私的做法又是错误的。因此,人肉搜索利弊皆存,它犹如锋利的刀具,正确操作可用来切菜割肉,服务人类,造福社会,惩恶扬善,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但如果使用不当,也可夺人性命,伤及无辜,令当事人生理和心理都备受创伤,后患无穷。可以参考的立意有:1.现代文明理应努力避免以道德的名义进行更严重的“道德伤害”。2.“人肉搜索”是民间现象,却不脱政府视野;与技术相关,更与管理相关。社会管理一旦与时代脱节,道德尺度就会混乱,法律基石就会动荡。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痕 迹

约翰・罗斯金

把每一个黎明看作生命的开始

把每一个黄昏看作生命的小结

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

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

和你心灵得到实质的痕迹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留下自己的脚印和痕迹,只是这脚印和痕迹有的清晰,历经岁月而不蚀;有的模糊,不待日久而消失。

请以“痕迹”为话题写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清华大学附中2010届高三年级统一考试)

写作指导

网络利弊论文范文第3篇

作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奥林匹克科学大会自1956年起,均于每届奥运会前在当届奥运会举办国举行。2008年8月1日至5日,由国际体育科学与教育理事会、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会等四方国际组织联合主办、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2008年奥林匹克科学大会”,在我国广州市举行。这是国际体育科学、教育和医学领域中规模最大的多学科大会。大会主题是“21世纪的体育科学与和谐社会”。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均是与体育相关的科学研究领域里的专家与学者。代表人数达到2500名,其中国际代表超过1000人,12位全球科学界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在会上作了主题报告。大会分为10大类、45个领域的科学,涵盖世界科学领域与体育相关科学研究和实践的大多数学科。大会分为主题报告,口头发言,墙报交流和特殊研讨会四种方式展开探讨。

本次奥科会“SportMedia”墙报交流篇收录的11篇论文中,其中1篇来自英国,其余10篇均来自中国。中国的10篇收录论文中:北京体育大学3篇,成都体育学院3篇,首都体育学院2篇,西安体育学院1篇,杭州师范学院1篇。这些论文的选题涵盖了“SportMedia”的各个方面。墙报论文入选者需要在奥科会现场首先进行自我陈述,然后接受答辩主席的提问及对到会交流者的疑问进行解答,整个过程需全部使用英语。

二、“Sport Media ”墙报交流篇议题概述

1、媒介报道关于奥运会兴奋剂等违禁药物问题的研究(英国学者)。论文主要以2004年雅典奥运会期间“Kenderis_Thanou”事件为例引入论题,通过查阅奥运会前后一个月希腊各种报纸中700多篇涉及到禁药丑闻的报道,阐述了奥运会期间有关兴奋剂等违禁药物已成为媒介关注的焦点。

2、现代体育运动的地缘传播。该文分析了引起现代体育运动传播的原因、阶段、模式以及发展趋势。认为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分为两种:一种是为了避免紧张和疲乏,人们寻求各种方式去处理与竞争对手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第二种趋势是人们从事体育运动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发展一定的身体机能,而且也是为了获得一种在征服自然界后享受到体育带来的愉悦。

3、和谐社会中的残疾人体育传播。该论文以和谐社会为背景,归纳出残疾人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第一,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体育运动,新闻传播机构和传播者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该更多关注和报道有关残疾人的体育运动。第二,现代传播可以分为3个时期,医学治疗传播,竞技体育运动传播,奥林匹克精神本质回归的传播。残疾人体育传播属于最后一种。第三,以上这些问题在中国传播时涉及政治并超越体育,但表现出不均衡性。北京奥运会在报道残疾人体育方面时应该采用跨文化的传播途径,使其更接近体育的精神实质。

4、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名字变更的传播学研究。该论文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了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名字变更后给传播带来的利弊。通过与历届奥运会举办国吉祥物名字的比较,指出奥运吉祥物的名字翻译以及变更应该遵循英语最初的文化内涵而不是基本的口语表达习惯。

5、对体育明星博客传播特征和作用的研究。论文指出当下博客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但是缺乏对体育博客系统的研究。现在体育产业和体育传媒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强对体育博客的系统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改进体育新闻传播和体育文化传播的质量。

6、关于体育新闻网络资源利用率的研究。论文采用专家访谈法、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和网络资源分析法,提示新闻传播媒介和新闻传播者在进行新闻传播时应该进一步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的质量。

7、奥运媒介与传播组织作用的研究。论文采用文献综述法、专家访谈法、调查法,论述了媒介服务机构在传播者和组织者之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功能包括:给媒介提供服务;调整组织者和媒介间的关系;维护奥运组织者;建立和维护奥运会的形象。

8、我国报纸奥运体育评论历史研究(1984―2004)。本论文以1984年至2004年的奥运会为研究对象,从我国报纸对奥运会体育评论的特点入手,总结我国报纸有关奥运体育评论的特点、规律、阶段变化、重要意义及影响力,力图通过研究我国报纸奥运会体育评论的历史,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未来报纸如何更好地参与奥运会的报道,写出更具有历史价值的体育评论提供借鉴、指导的作用。

9、体育宣传特征研究。论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和比较法,阐述了如何更好地利用体育新闻为体育宣传服务。认为体育新闻和体育宣传在其地位、内容、采写方法、职能、形式、语言等方面有很多相似,又有许多不同。提示人们应该更好地利用体育新闻为体育宣传服务。

10、奥林匹克全球传播情境下潜在因素的分析。论文采用文本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论述奥林匹克传播全球化情景下各国应该尽快开放并融入奥林匹克全球化趋势之中。

11、报纸媒介奥林匹克传播趋势研究。该论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内容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对2000―2006年的14份报纸的310篇文章进行分析研究。阐述了传统媒介如报纸已经越来越强烈地受到新媒介的冲击,然而报纸在现代传播中依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Sport Media ”墙报交流篇议题特点

1、体育媒体的功能研究

在入选论文中共有三篇是围绕媒体功能展开探讨的。其中以英国Roehampton University学者Evdokia,Pappa的《媒介报道关于奥运会兴奋剂等违禁药物问题的研究》为代表,主要探讨体育媒体在解读新闻事件上是否充分发挥了媒体的作用。该研究以悉尼奥运会男子200米短跑冠军肯特里斯和女子100米银牌得主萨努两位希腊选手因为逃避药检而被取消参赛资格为背景,探讨体育媒介在兴奋剂报道事件中是如何引导舆论及媒体在兴奋剂事件中的角色和功能。

此外,《和谐社会中的残疾人体育传播》也为体育媒体功能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该文讨论我国残疾人体育新闻传播历史及发展现状,在分析了传播中残疾人体育运动的信息后,整理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如残疾人体育新闻传播的政治化、竞技化、边缘化、不均衡化等。以及如何因势利导,充分利用2008残疾人奥运会促进我国残疾人体育运动传播功能的积极作用。

2、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研究

《报纸媒介奥林匹克传播趋势研究》《关于体育新闻网络资源利用率的研究》《体育明星博客传播特征和作用的研究》都为新旧媒体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其中,《报纸媒介奥林匹克传播趋势研究》中,学者通过比较《中国体育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三份报纸奥运期间的报道,归纳出日常性的体育新闻报道仍是报纸的主要内容,深度报道和丰富背景资料是报纸在奥运报道中与其他新媒介竞争的生命线。《关于体育新闻网络资源利用率的研究》分析了我国体育网络资源低利用率可归咎于网站的低访问率、习惯于从传统媒体中获知信息、网络资源信息数据库建立相对滞后,在用户中也缺乏有效的渠道来获取网络资源。

3、体育传媒基础理论

《体育宣传特征研究》作为体育传媒领域里唯一的基础理论性研究足以唤起今后学术界对该问题研究的关注。论文通过对体育宣传与体育新闻对比,指出体育宣传在传播的主体、内容、手段、定位、时效性要求、形式、语言特色、娱乐性等多方面都与体育新闻有明显差异,并得出了体育宣传的相关特点。

4、体育传媒史学的研究

涉及体育媒体史学研究的论文有两篇,《中国报纸奥运体育评论历史研究(1984-2004)》和《和谐社会中的残疾人体育传播》。《中国报纸奥运体育评论历史研究(1984-2004)》通过对《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中国青年报》《体坛周报》《新民晚报》等五份报纸在夏季奥运会中的体育评论的梳理和研究,将20年间的奥运评论划分成了三个阶段,并总结出我国奥运评论不同时期的相应特点及其成因。《和谐社会中的残疾人体育传播》从历史学研究角度将残疾人体育运动传播分为了三个阶段:即医学治疗传播,竞技体育运动传播,奥林匹克精神本质回归的传播。

5、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传播研究是本次大会的一个亮点,《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名字变更的传播学研究》《现代体育运动的地缘传播》《奥林匹克全球传播情境下潜在因素的分析》都是围绕跨文化传播问题展开。其中以《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名字变更的传播学研究》为代表,以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名字变更过程为例,从传播学角度进行剖析,分析福娃国际译名变更的利弊。认为在探究跨文化语境下如何有效促进北京奥运会的宣传和传播效果,如何使东西方文化在奥林匹克全球化趋势下更好地融合提供了一定价值的理论依据。

6、研究人员的构成

从体育传媒领域参会研究人员的构成看,国内各大体育院校师生占据了总参会人数的绝大部分。其中以北京体育大学和成都体育学院最多,研究生代表也成为本会场的一大亮点,其中成都体育学院的三篇论文作者均为硕士研究生。这充分体现了近年来,我国各大体育院校在体育传媒领域研究上做出的贡献,为该领域培养了相当数量的生力军。笔者在参会期间也和相关方面的学者进行了探讨,在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方面究竟是有专业学科优势的体育院校还是拥有多学科为背景的综合性大学更具优势。从目前我国的培养模式来看,除了吉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南京师大和北京联合大学外,体育新闻的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全国各个体育高等院校。

四、展望体育传媒研究发展趋势

在本次大会上,我们可以发现体育传媒与残疾人运动、与兴奋剂事件等选题都是体育传媒在社会背景下与其他学科相融合来探讨的。由此可见,体育传媒与社会其他系统间的关系研究或许会为今后研究提供新的扩展性思路。

随着体育信息进入各种新兴媒体衍生出许多新的体育媒介,例如体育博客、手机媒介。今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共生融合或许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当然在大型赛事期间,传统媒体仍然具有主导性作用,如大部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只能从传统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介上获取相关信息后再进行讯息的加工。体育明星博客也会为传统媒体提供极具新闻价值的素材。两者之间的交融也为体育媒介研究开拓了视野。

体育传播媒介基本理论及其体育传媒史应该引起重新重视。因为这是学术界进行新理论研究的基础和保证。希望这次入选的《我国报纸奥运体育评论历史研究(1984――2004)》和《体育宣传特征研究》能够重新引起学界对基础性研究的重视。因为这也是该学科今后发展的生命线。

从本次论文选题来看,随着奥林匹克全球化进程地深入,跨文化传播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新的热点。专家学者在寻求各种途径共享彼此间的思想与文化资源。在经济全球化和各项国际大赛频繁举办大环境下,体育传媒跨文化传播会更加活跃和频繁。■

网络利弊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网络;机遇与挑战;育人;主动权

一、网络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关于网络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利弊问题,我们必须用全面的、历史的和辩证的观点来加以科学分析。总的来说,如同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一样,网络也像一把双刃剑,既给我们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一)网络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使德育信息国际化。由于网络没有地理空间上的界限,学校的“围墙”概念将逐步消失,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共享不同学校、不同地区乃至不同国家的德育资源。特别是对于教育者,便捷获取国外德育思想、理论、方法创造了条件。

使德育手段现代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快速传播、同步交流、信息检索、网上学校等功能的广泛应用,给德育手段带来全新的变化和新的拓展。

有利于学生现代观念的形成。互联网连通了地球任意一个可以连通的角落。“鼠标一点,世界在你面前展开”。网络信息的全球交流和共享,使人们可以不再受时空的限制自由交往,并且,这种交往具有双向平等和非常便捷的特点。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青年学生的精神世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开放意识、效率观念和全球的眼光。

有利于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德育主体。新的道德教育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的道德教育,以培养具有自主、理性、自律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实践的个体,形成健康强大人格为终极目标。在网络社会,学生面对的虽然是一种虚拟世界,但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自由性和参考性,而且此时学生始终处在一种无人监督的时空当中,对学生的自主、理性、自律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实践的要求不是更低而是更高,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德育主体。

(二)网络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西方势力的挑战。网络产生于信息化大国,发展于发达的西方国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积极输出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美国的“强权政治”在互联网上正演变为一种“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就语言来说,互联网上的英文信息占95%以上,中文信息不到1%,英文的影响力空前巨大。就内容来说,美国CBS、CNN、ABC等媒体的信息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信息量的100倍。这种由信息内容产生的地域性与信息传播方式的超地域性所导致的文化渗透,是当前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倾斜的一个主要诱因。

道德价值导向能力的挑战。网络拓宽了人类的交往空间。网络技术形成的“虚拟社会”深刻地改变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由于人与人的沟通和交往完全依赖网络,学生面对的不是父母、老师而是屏幕,与之交往的是隐藏在屏幕背后的“不在场”的人,导致人与人道德情感的冷漠。在网络社会,行为主体的道德规范已很难再用传统意义上的道德观念来衡量和检验了,动摇了传统社会的道德基础和行为准则。

黄色信息的挑战。由于在网络内传播者与观众可双向交流,信息量大,又鱼龙混杂,瑕瑜并存,黄色信息也在网络内泛滥。据美国的一次调查显示,网络上一年有45万个和文件,这些材料被查阅过600万次,平均每天可以收到1232个色情信息。学生正处在青春前期或青春期,对黄惑的抵抗力较弱,一旦堕入“黄海”,后果不堪设想。

二、对策与思考

(一)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育人优势

作为教师,可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积极制作各种课件,使德育教育生动活泼;作为学校,可运用校园网络,设立师生联系电子信箱;作为县以上的教育网络,有关部门尽力建立有教育意义的网站,如建立一些适合学生浏览的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网站,让学生在网上消遣就受到教育;可以组织专家抓紧开发学校德育工作软件,积极推进学校德育工作信息资源建设。

(二)加强学生人文精神和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免疫力

面对网络泥沙俱下、汹涌而来的信息潮流,不让学生上网,不让学生接触的堵的办法是注定要失败的。惟一的选择是加强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免疫力。一是有针对性地在网下加强青少年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文化自省、选择、判断能力和批判意识。二是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强化学生的国家观念,增强学生的政治敏感力和鉴别力,粉碎西方国家西化、分化、弱化中国的美梦。三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加强对学生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其在西方的价值观和腐朽生活方式、黄色信息面前,能够自觉地抵制诱惑。

(三)切实加强对输出信息的管理和监控

可以借鉴国外的互联网管制经验,抵制信息源头,严密监控和检测互联网入口,对进入的信息严格“过滤”和防范;建立“网络警察”,规范网络行为,惩治网络犯罪,最大限度地阻止各类不健康的信息与青少年的接触。对此,目前不少国家采用的“过滤技术”,有效地将与色情有关的网站或搜寻关键字自动锁住。同时,加强对公共网吧的管理和对不良现象的打击力度,杜绝公共场所不良信息的传播。

(四)运用立法手段保证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利弊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网络自主学习已成为当今教育界关注的课题,将网络自主学习运用到翻译课程教学中,使教师用新的教学理念与新的学习理论探索新的学习方式,符合当前翻译教学发展趋势,但应注意传统翻译教学与自主学习的利弊,更好地整合课程资源。

信息技术应用于各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展开,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界关注、重视的一个研究课题,它的普及推动了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全面建设。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可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真正落到实处。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作为教育的第四大革命,基于计算机的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充分的便利条件。

一、网络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的概念是由HenriHolec(1981)正式提出的。90年代以来,自主学习已经成为教育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自主学习源于人本主义,并随着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的兴起而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新教学理念,是一种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现代学习理念,也是目前应用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西方学者Little(1991)、Benson&Voller(1997)、Cotterall&Crabe(1999)等都对此进行了研究,我国对此也有相当多的研究成果。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终身学习能力,不仅使他们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步入信息时代,网络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网络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师不是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而是对学生知识的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形式多样,为学习活动创建了一个超级信息平台。使学生具有更多的自与决策权,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这对学生运用能力的提高起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对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积极的影响。提倡网络自主学习,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主动接受和探究学习;强调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在网络自主学习与合作过程当中的互动:关注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注重对知识的全面把握,注重个人的整体发展,构建个体的知识结构体系。

二、网络自主学习与翻译教学

以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知识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引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带来的革新是全面的,它的应用对实践创新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是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源泉:用网络教育促进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是国家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当今世界各国进行新一轮教育改革的目标。

将网络自主学习运用到翻译课程教学中来,使教师用新的教学理念与新的学习理论探索新的学习方式,完全符合当前翻译教学发展趋势:网络自主学习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将带来课程资源的变化:扩大课程资源范围与资源共享,同时带来学生方式的革命:网络自主学习有利于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发挥学习者的主体能动性,培养学习者运用各种资源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学生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理念;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自测工具,有利于学生自我反馈,发展学生的思维:也可以作为教师电子测评的手段优化评价过程,革新传统的课程评价观和方法。

早在本世纪初,学者们就呼吁翻译教学要重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手段,实现翻译教育的信息化,以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人们对多媒体教室网络、计算机辅助技术、语料库等在翻译教学的应用做了有益探索;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翻译课程中广泛采用成为翻译课程的发展趋势之一。翻译工作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电脑与网络已成为现代译者必不可少的工具与手段。网络信息资源为翻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借助这种资源解决翻译实践中遇到的各种翻译困难,从而大大提高翻译的效率和准确性,网络已成为译者不可或缺的帮手。

然而我国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通过学与教方式变革、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研究还不够,尤其是翻译教学领域在这方面的研究更是少见。要改变目前翻译教学的落后现状,就应在这一方面进行大力研究,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优化课程教学、优化教学资源、优化发展学生综合翻译能力、有效指导翻译自主学习,即通过网络及网络自主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提高学生充分利用与有效应用网络资源的能力。三、传统翻译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的利弊

(一)传统翻译课堂教学利弊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仍有很强的生命力,之所以仍有许多学生愿意花钱去上新东方学校而不是在家里自主学习,之所以还有学生去参加英语培训班学习,就是因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例如在课堂教学中,面对情感因素的影响,Kmshen认为各种情感因素,如缺乏动机,自尊心不强、焦虑等会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心理障碍,从而阻碍学习,教师可以鼓励缺乏自信的学生并使其进步,可以对学生进行理想注意交易以激发其学习动机,并将授课与育人相结合等等,这些面对面的师生互动以及课堂教学的人情味和人性化因素是机器所不具备的。

传统的翻译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授翻译理论与技巧知识,给学生构建翻译体系的宏观构架,让学生了解翻译体系的脉络与相关实践知识,师生之间可面对面的互动与交流,在教学中能及时发现问题与解决一定问题,但课堂课程的教授难以因材施教,学生实践、运用机会少,纯理论的讲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翻译课程网络自主学习利弊

翻译课堂教学由于课时少,实践机会少等诸多不利翻译实践能力培养的因素,翻译课程网络自主学习将成为提高翻译能力不可或缺的手段,因此,网络自主学习课程的研究成为翻译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翻译课程网络自主学习,主要是为了顺应翻译学科发展的实际,顺应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顺应学生对提高翻译能力和翻译素养的现实需求,在翻译教学上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翻译的主动性、互动性和创造性。营造一种能支撑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

网络辅助翻译课程集成了大量的翻译教学资源和设计了较丰富的翻译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能力,自主开展翻译学习,实现因材施教。网络为学生提供海量的信息,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的记忆功能,避免重复的翻译工作,并通过网络的平行文本进行比照,弥补了中国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不足的缺陷,降低了汉译英的难度,消除了学生惯有的为难情绪,增加译文的地道性;还可利用网络信息,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在传统的翻译练习模式下,很多学生是为老师作翻译,不认真阅读原文、译文粗制滥造,马虎了事:在网络学习下的翻译练习,练习译文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在网络上,扩大了读者群,学生潜意识中有把练习做得更好的冲动,因此,质量意识逐步地得到了提高。

但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处在虚拟的世界中,学生易出现焦躁、迷茫与失落等情绪,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不能持之以恒地参加网上学习交流活动,在自主学习遇到问题时,得不到帮助和指导,缺乏人际交流,学习者难以进行错误分析,也不利于教书育人。

网络自主学习的培养在中国传统说教式教学观念以及应试教育的主流环境中,是一个挑战。对学生而言,网络学习使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权利和途径,但同时又没了依靠。少了竞争,这对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是一个考验,同时也对翻译教师提出了考验。

结语

网络利弊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WBLL;大学英语;期刊论文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12-0037-03

一、WBLL的内涵与意义

WBLL是Web-based Language Learning的缩写,指“基于网络的语言学习”。本文涉及的WBLL研究仅限于EFL或ESL,即“英语作为外语”或“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层面,它指直接通过互联网(Internet),或经由校园网或局域网连接到互联网,利用其资源而进行的英语学习。WBLL的前身是“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ALL(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和“多媒体机辅助语言学习”――MCALL(Multi-media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语言学习和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

通过网络学习英语最大的特点有三个:一是海量信息的即时获得,学习者可以从网络上获得大量真实语料,即克拉申所定义的“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中的“粗调输入”(roughly-tuned input),学生根据自身的语言水平接触新的语言知识,通过分析归纳而成功获取,进而形成习得。二是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即时的或者非即时的交流互动,达到真实交际和语言输出的目的。三是通过网络学习可以不受时空限制。例如国内外正在兴起的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使名校名师的名课程全球免费共享,学习者可自定步调学习课程内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基于通过网络学习英语的优势,国内各大学纷纷建立了网络平台和语言实验室,或开设网络课程,把它们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或对课内英语教学的辅助和补充。

近年来国内的语言及教学研究期刊上出现了不少针对WBLL研究的论文,它们的角度有很多,进而笔者又查阅了国际期刊上发表的其他国家和地区EFL或ESL层面的WBLL研究,发现了一些它们的异同。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国内对象来自“中国知网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选用“高级检索”,选取的时间段为2000至2013年,关键字段为“网络”并含“英语学习”,精确检索,来源为期刊,搜索范围为“标题”,经过搜索,共得到论文250篇,再经过内容的筛选,得到国内研究样本245篇。

海外研究的数据样本来自EBSCO数据库。EBSCO数据库是由美国EBSCO公司创建的大型、综合性的文献资料库。笔者选取的标题关键字段为“Internet或Net或Web或E-”并含“English Learning”,时间段为2000至2014年,搜索后再经内容筛选共得到海外数据62篇。

笔者通过阅读所有数据样本的摘要和内容,确定了这些论文的研究内容,每篇论文的研究内容不一定是唯一的,经过归纳总结,所有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对网络环境架构和网络技术的研究,包括对软硬件、网络技术、存储方式、网络平台、网络教室等的研究;(2)对网络学习内容的研究,包括对网络课程、应用程序、英语学习网站等的研究;(3)对学习者个人差异的研究,包括对学习者个人的计算机素养、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习风格、动机、信念、焦虑、情绪、性格、性别等对网络英语学习影响的研究;(4)对网络环境中英语学习方式和学习模式的研究,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交互学习等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的培养;(5)对网络英语学习中教师和学生角色的研究;(6)对网络英语学习的评价、测试、监控的研究;(7)对网络环境下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培养的研究;(8)对网络英语学习的意义、利弊及与课堂学习的比较研究。

三、国内WBLL大学英语学习研究数据分析

(一)理论基础

经汇总,国内WBLL研究所应用的理论主要有输入输出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自主学习理论和学习策略理论等。

(二)论文数量

245篇国内期刊论文的年度分布如下。

表1 国内期刊论文数量统计表

从表1可以看出,国内对于WBLL的研究和关注从2000年开始兴起,随后相关论文数量基本上是逐年上升的,体现了国内研究者和教师对这一领域的日益关注。

(三)研究内容

表2 国内期刊研究内容统计表

表2显示,245篇论文共涉及研究内容293次,国内期刊关于WBLL的论文中把学习者自身差异对网络英语学习的影响作为研究内容共103次,而经统计在这103次中研究网络学习策略47次,占将近一半;把学习方式作为研究内容共73次,其中研究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有45次,占超过一半。由此可见,国内研究对于学习者自身差异对网络英语学习的影响和网络学习方式的研究最多,而在这两个类别中对网络英语学习策略和网络自主学习最为重视。

下面我们来看看对这些内容的研究随时间有哪些变化。

表3 研究内容次数占各年度总数的百分比

表3是对WBLL研究较为集中的2005至2013年每年各研究内容所占的年度研究总数比例。从中可以看出,被研究次数随时间推移呈明显上升趋势的内容是“学习者自身”和“技术环境”,这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越来越重视网络学习的个性化和网络环境和技术的成熟和发展。

四、国外WBLL大学英语学习研究数据分析

国外以英语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的WBLL研究共在EBSCO数据库中查找到62篇期刊论文,分别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爱尔兰、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保加利亚、以色列、土耳其、埃及、阿尔及利亚、墨西哥、伊朗、约旦、黎巴嫩、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海外WBLL研究绝大多数是实证研究,且很少涉及语言学理论。

从表4可以看出,在海外研究62篇论文中,把网络技术环境和网络资源作为研究内容是最多的,分别为37次和15次,占总次数的45%和18%,其中对网络技术环境的研究更是占有绝对优势。而对学习者自身和学习方式的研究则分别只有9次和7次,各占总数的10%和以下。

五、国内外研究数据的对比与分析

(一)重视对网络技术环境的研究

从表4可以看出,海外的研究45%都是以网络技术环境为研究内容的,国内研究中对网络技术环境的研究也正在逐年增多,这说明网络技术环境正在全球的网络英语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前文提到,网络语言学习最重要的优势之一就是交流的实现。网络中的交流活动可以分为即时交流活动(synchronous activities)和非即时交流活动(asynchronous activities)。即时交流活动有在线交谈IRC(Internet Relay Chat)、视频会议(Video Conference)、虚拟环境实时交流(MOO)等;非即时交流活动有电子邮件(E-mail)、电子论坛(BBS)、博客(Blog)等。新的即时和非即时交流活动形式每天都在出现,因此把更先进的网络技术应用到网络英语学习中,通过网络更好地实现语言交际是网络英语学习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二)国内研究多以语言学为基础,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方式较多

国内的研究很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习风格、动机、信念、焦虑、情绪、性格、性别等对网络英语学习影响,这体现了“个体差异理论”。文秋芳把学习者的个体因素分成两类。一类是可控因素,指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可以改变的因素,如动机、观念和学习策略等;另一类是不可控因素,指靠自身努力无法改变的因素,如智力、语言能力、个性特征、学生从前的英语水平、教师的教学质量等。个体差异中的不可控因素对英语习得有一定影响,而可控因素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网络环境下对可控因素进行指导和引导,可以使学生更高效地进行网络学习。

(三)国外较为重视网络新技术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

在海外研究中出现的一些网络技术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要比国内的研究更新颖,如:伊朗研究中的播客(podcast)在听力训练中的应用;韩国研究中的手机在听力学习中的应用;日本研究中的网络游戏对于英语学习的影响;法国研究中的虚拟聊天室对英语学习的作用;俄罗斯研究中的Moodle LMS平台和Web2.1 Wiki技术(多人协作的写作系统)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马来西亚研究中的facebook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意大利研究中的通过多媒体语料库学习英语;黎巴嫩和西班牙研究中的怎样通过电子邮件学习英语等。相比之下国内的研究则少有新颖的网络技术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相信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新月异,国内的研究也会更多地关注新技术的应用,以使国内的网络英语学习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和更适应青年学生的需求。

六、建议

1.应重视网络平台的搭建

和先进技术的应用,以更多地获取信息和更高效地实现互动,从而更充分地发挥网络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

2.重视网络学习的内容和

网站的甄选,使其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水平,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手段和补充。

3.国内对于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策略的研究较多,这说明国内高校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英语学习的能动性和学习策略的应用情况受到了教师和研究者的重视。教师需要加强监控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学习动机和培养学生掌握有效的网络学习策略。

4.国内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也很多,这反映出国内很多高校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上还存在不足,这是由多年的传统教学模式造成的。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无论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还是综合能力培养都是十分重要的。

5.国内对于网络学习方式也有相当数量的研究,这说明很多学校在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的结合模式上已有了不少思考、探索和好的做法。如何让课堂教学和网络学习相辅相成地服务于输入和输出的确是值得教师们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6.国内研究对于网络英语学习评价监控和测试的

研究不多,而这个方面是网络英语学习的研究和操作必不可少和需要引起重视的部分,网络英语学习应该建立起科学的评价监控和测试体系,以完善整个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Krashen,S.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3]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

[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

[4]Ellis,R.SLA research and language teaching[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5]Deeler & Gray.How to use the internet in ELT

网络利弊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 要: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系统上进行大学英语四级统考的基本形式,论述了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进行大学英语四级统考的利弊。对指导学生准备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进行大学英语四级统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引言

目前,教育部高教司在我国一些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50多所大学)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了大学英语四级统考。因此,将来全国大学生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进行大学英语四级统考成为必然趋势。所以本文将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进行大学英语四级统考的利弊分析。

二、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进行大学英语四级统考的基本形式

目前,四级统考听力部分占总分的35%。在推行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进行大学英语四级统考之后,与听力有关的题型会大幅度提高。以听力为基础的考题占了四级考试的70%,剩下的30%是阅读,绝对颠覆了以前阅读先行,或者阅读听力并行的现状,高教司对于高等教育听力的认识也有了新的思路和指导,我们在高校的教学也会紧跟形势进行改革,会以网络教学为基础结合面授,“听力成为说、读、写、译的基础”。有了这一认识,听力先行也就不足为奇。[1]

下面是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试行大学英语新四级的基本题型,让大家对新的网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听或看三段录音或者视频(一般2段音频和1段视频),内容涉及讲座/报告,对话/访谈,或者新闻。一般选自cnn,voa,bbc等。所以英音美音都会有,而不是现在以美音为主的听力。

1.main idea and important details 25% 选择题

2.listening-base integrated listening dictation 10%

3.grammar and structure/ blank filling 10%

4.listening and repeating/sentence repeating 10%

5.summary and commenting/essay writing 15%

6.reading in-depth reading 20% 选择题

7.skimming and scanning 10% 选择题

考生先听或看两遍大约5分钟的与日常生活有关的英语电视节目或者生活视频节目,然后做有关视频节目的25个选择题。接下来对节目内容进行10个关键词的听力填空。然后还有有关视频节目的语法测试和写作测试。在听力部分后还新增了一个“跟读”环节,考生要对着耳机麦克风重复自己所听到的对话,以此考查考生的口语是否标准。[1]由此可见,英语听力训练在考生是否通过四级英语考试有非常重要意义。

三、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进行大学英语四级统考的益处

1.考生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多次参加考试。

只要考生所在的大学或学院的教学考试管理部门对考生参加大学英语四级统考的次数不加限制,学生可以在毕业前多次参加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试行大学英语四级统考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试行大学英语四级统考(以下简称为机考)。这样有利于学生积累考试经验,同时,在多次考试中挑选一次最好的成绩作为求职书的证明材料,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特别是对打算到外资或中外合资的公司或企业就业的学生大有益处。

2.提高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信度和效度。

信度指考试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就是说,考试试题范围要有相应的广度。效度是指是否测试了考试者想要考的内容。即考试的内容要有相应的难度。[2]以后的四级考试机考的和新托福考试特别接近,叫做ibt(internet-based test),难度可想而知。每个月将会有多次考试的机会,有100*100(一万套的题库)的组合几率。[1]所以,以后的四级考试机考的信度和效度会进一步提高。

3.降低了考试运营成本和减少了考生用笔答题的时间。

传统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在考前要组织考务人员进行清理和封闭考场。然后,要安排大量教职工监考、验收、密封试卷和运送到指定地方。这样做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经费开支。以后的四级考试实行机考可以节省印制考试用的试卷的大量纸张和运送费用,既有利于节能减排,又可以减低考试成本。参考学生只需在电脑上答题,无需纸笔。因此,考生节约了在客观题上划线的时间,有利于用更多的时间对试卷进行思考。

四、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进行大学英语四级统考的不利因素

1.对于学生数量很多的大专院校而言,需要投入一大笔资金建造学生能够上网的大批多媒体课室是必不可少的。一些位于西部经济比较落后地区的大专院校教学经费有限,建造学生能够上网的大批多媒体课室可能有经济困难。

2.我国的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从农村和边远地区来的学生由于环境和师资力量限制,英语听说能力比城市里来的学生要差得多。从考生反映看,听力部分在整套试题中所占比重较大,就连写作文也需要先看一段视频,再根据视频内容进行写作。要先听懂人家在说什么,才能开始写作文,要是没听懂,那作文就根本没法写了。[1]

3.在四级机考系统中,每部分试题都会给考生们一定的答题时间,超出时间后,题目将不会在电脑屏幕上显现。湖南大学某学生说:“填答案需要用英文输入,我有时候心里明明知道答案,但由于拼写速度和打字速度太慢还是没来得及写上去。”机考听力中有一道填空题要填10个单词,给出的答题时间是15秒填一个词,因为打字速度的问题,有些考生只填出几个。

4.笔试检查出错误还可以改,机考题目只放一遍,过了就过了,不能修改。笔试也可以选择先难后易,而机考只能按照顺序来。对于新题型“跟读”,不少学生表示有些“犯怵”。他们生怕自己没说好,很紧张。还有一些平时考试习惯在试卷上打勾划线的学生,手中没了纸笔后也是大呼“不适应”。[1]

五、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师既要看到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进行大学英语四级统考的益处, 也要看到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进行大学英语四级统考的不利因素。平时在英语教学中要加强培养学生英语听力和口语,尽快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水平。另外,有机会让学生多上电脑练习打字,尽快提高打字速度。 总之,要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方面下功夫,使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有可能快速提高,以适应以后的四级考试机考。

参考文献:

[1].2009-12-23,13:55:14.环球英语网校.

网络利弊论文范文第8篇

>> 网上论文(作业)评阅系统 学生电子作业的评阅 《编译原理》课程作业网上提交系统 毕业生网上论文管理系统浅析 校园网上构成作业上传系统设计与实现 网上评阅作文的应对方法 在网上写作业 研究生学位论文网上评审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 远程开放教育网上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学英语网上作业和在线考试系统的研究 计算机公修课网上作业管理系统的技术研究 基于Web模式的高校网上作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异步教学说视角下形成性考核作业评阅质量调查及分析 网上作业的利弊之辨 基于android平台的试卷评阅系统开发研究 时评阅读让议论文绽放思维之花 海洋监测作业系统 网络作业提交系统设计 网上作业何时休 家庭作业网上做,好不好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主界面,通过功能菜单供用户选择操作,内容包括:学员选项、管理员及教师选项。

2) Student.htm:学员操作选择界面,包括:提交论文(作业)、成绩查询两个功能选项。

3) Managerandteacher.htm:管理员及教师操作选择界面,包括:登录、改密码两个功能选项。

4) Confirm.asp、confirmed.asp:确认学员身份界面,如果输入的学号、姓名正确,则进入提交论文(作业)界面,否则提示错误信息。

5) Articleup.asp、articleuped.asp:提交论文(作业)界面,供学员提交论文(作业)使用,其中要求学员输入论文(作业)标题及文件路径。如果此前曾经提交过论文(作业),则提示是否继续提交;如果已经过了提交期,则提示拒绝接受提交。

6) Gradeshow.asp、gradeshow.asp:成绩查询界面,供学员查询成绩使用,学员只需输入学号及姓名即可看到论文(作业)的成绩及评语。

7) Login.asp、logined.asp:登录界面,供管理员及教师使用,既可以管理员身份登录,也可以教师身份登录。若以管理员身份登录,则显示论文(作业)分派界面;若以教师身份登录,则显示分派给该教师的论文(作业)列表。登录界面要求输入编号及密码。

8) assignselect.asp:选择分派班级界面,要求管理员选择要分派论文(作业)的班级。

9) Assignlist.asp、assign.asp:论文(作业)分派界面,显示管理员所选班级所有学员的学号、论文(作业)标题,对于每篇论文(作业)均提供分派选项,以确定由哪位教师来评阅。

10) Commentselect.asp:选择评阅班级界面,要求教师选择要评阅论文(作业)的班级。

11) Commentlist.asp:待评论文(作业)列表,显示分派给该教师的所有论文(作业)的学员编号、论文(作业)标题,对每一篇论文(作业)均提供评阅选项,使教师进入评阅界面。

12) commnet.asp、commented.asp:论文(作业)评阅界面,供教师评阅论文(作业)使用。显示学员的编号、论文(作业)标题及与论文(作业)原文的链接,界面接受论文(作业)成绩及评语的输入。

13) Passwordchange.asp、passwordchanged.asp:修改密码界面,既可选择管理员身份,也可选择教师身份,修改密码要求提供用户编号、原密码及新密码,新密码需要确认一次。

参考文献:

[1] 李海藩. 软件工程导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网络利弊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网络信息 艺术设计 利弊

如今是一个网络信息纵横的时代。网络以其前所未有的迅猛之势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网络已成为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早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据笔者调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同其他院校学生不同,他们有专业自身的特点,在网络学习上有其独特的一面。本文主要从网络信息对艺术设计学生的影响谈起,通过发现问题,提出措施和对策,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一、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特点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大致表现为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但实践能力强,动手能力强;视觉反应力强,视觉接受信息的能力即感悟能力强;思想较敏锐,想象力丰富,个性张扬,不受束缚,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专业特色性强,创新能力强。

二、网络信息对艺术设计学生学习的影响

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学生不满足于传统教育的单一模式,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更渴望接触和掌握艺术设计的前沿思想。而网络本身有着开放、互动、信息丰富、动态更新的特点。因此,学生在应用网络时不可避免地会主动或被动接受这些信息,而网络信息对学生而言,有的是“雨后甘露”,有的却是“洪水猛兽”,这些海量信息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笔者试从利弊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有利影响

网络提供了快速汲取知识的平台。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往往要进行设计创作和论文写作。传统的资料搜集一般是在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目,通过摘抄获得。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信息更新速度慢。而网络信息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学生可以轻松地获取最新的学术动态。同时可以与其他人资源共享,有效地保证了信息的多元化,提高了学习效率,拓宽了知识面。通过网络,学生可以多学多看,看到他人好的设计作品可以激发自己的设计灵感,进行设计创作。

网络给学生提供了宽广的交流平台。利用网络,学生与他人之间的交流更为频繁。通过微博、QQ聊天、E-mail等网络工具可以及时留言,教师也可以通过网上信息平台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教学模式更加生动、丰富,教师的指导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了体现和加强。同样,在与其他院校进行学院动态、学术成果等方面的交流也变得轻松自如。

学生与社会的交流更为紧密,受专业特色的影响,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做设计的同时需要及时与市场和客户进行沟通,网络就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参加设计大赛,通过“设计竞赛”在网上投稿,通过“设计对话”可以与全国乃至世界的设计精英进行隔空对话,更容易获得国内外的学术动态,接触到学术最新的信息。

但是事情总是具有两面性。网络也是把“双刃剑”,在享受网络带给我们便捷的同时,网络的负面影响也悄然而至。

(二)不利影响

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由于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自我意识强,约束能力相对较差,因此思想容易迷失在网络不良信息的海洋之中,容易忘记自己的学习目标,转而关注其他信息,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艺术类高校时并非出于对专业的热爱,而是由于艺术类院校文化课分数低,更容易进入大学。这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思想上较易放松对理想的追求,上网就成了他们的精神寄托。

网络传输速度比较快,信息量大且全面,给一部分学生抄袭他人的作品和论文带来了便利的渠道。由于网络上的信息可以轻松下载和拼凑,这就使得抄袭现象更加严重。很多院校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举办一次设计展览会发现似曾相识的作品很多,创意抄袭现象不在少数。创意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抄袭一方面是对原创者的损害,另一方面是对艺术的玷污。长此以往,学生对网络便产生依赖,失去了主动创作的热情和动力。

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长期沉迷网络容易使学生产生记忆力下降、精神萎靡、人际交往障碍等不良后果。不健康网站的侵蚀还会导致学生学业荒废,有的滥交网友、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道路,遗憾终身。

(三)措施和对策

综上所述,网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但负面影响也随之而来。如何趋利避害,使网络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减少其带来的困扰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对策探讨。

加强艺术类高校大学生自身修养。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个性比较强,自我监督能力不强,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侵蚀,应对其进行及时的教育和引导。首先,在思想上,应教育学生提高判断和甄别网络信息的能力。其次,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教师应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并适当鼓励,为学生树立信心。

加强艺术类高校学生道德素养教育,并对抄袭剽窃等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罚,要提高学生的自制力。教师应认识和把握艺术设计学生的心理、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笔者发现,大二下学期和大三上学期是学生容易滋生惰性和迷茫的时期,因此这一阶段的教育尤为重要。学校应针对这些情况特点多展开健康的校园文化生活,如设计大赛和设计讲座。将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到艺术创新中去,分散对网络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我价值,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结语

本文主要从网络信息给艺术类高校学生学习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肯定有利方面,找出不足影响。针对艺术设计学生的特点对症下药,加强网络德育教育,才能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降低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川.艺术设计教育中运用网络技术的思考[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5).

网络利弊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语音室外语教学研究 状况 特点

自2000―2009年的十年中,现代教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语音实验室应用软件开发迅速,推广力度加大,语音室教学人员、管理人员的应用能力、管理水平均有很大提高,对语音室教学与管理的研究也不断走向深入。语音室外语教学研究围绕课件制作、情境创设、主体互动、知识演替、教学调控等方面展开了多方面的有益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下面,我们以cnki网为论文主要来源,对十年来语音室外语教学研究的状况、特点作出检视、归结,疏漏和谬误之处敬请行家批评指正。

一、十年来语音室外语教学研究的状况

根据中国知网即cnki网的信息来源,在2000―2009年的十年中,共发表直接命名为“语音室教学”的有50篇(一篇论述汉语语音室教学的除外),而从“语音室学习”角度进行探索的有5篇①。总体上看,近五年的文章多于前五年的;高校发表的论文多于中小学的。

(一)近五年的论文较多

55篇文章中,前五年的只有杨润勇的《利用语音室进行英语教学的实践与体会》(2001年《教育实践与研究》第八期),孔新役的《大学公共外语教学专用语音室最佳类型探析》(2002年《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二期),蒋果君的《论英语教学中语音室功能的凸现》(2003年《高教论坛》第三期),张琴的《多媒体网络数字语音室:语言教学的趋势和挑战》(2003年《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三期),李晓梅的《高校图书馆语音室如何更好地辅助外语教学》(2004年《津图学刊》第四期)等9篇。其余46篇全部是2005年以后的论文。

(二)高校的论文较多

在55篇文章中,中小学教师所写的仅有5篇。这五篇中以小学语音室外语教学为研究对象的有王信华的《发挥语音室功能,提高教学效率》(2000年《山东教育科研》综合第二期),刘学娟的《发挥语音室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2009年《中国教育技术装备》第十三期);以中学的语音室外语教学为研究对象的有杨润勇的《利用语音室进行英语教学的实践与体会》(2001年《教育实践与研究》第八期),范培国的《优化语音室教学功能,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听说水平》(2008年《新西部》第七期),徐碧慧的《让课堂响起来――合理利用英语语音室,促进英语教学》(2008年《教育前沿・理论版》第七期)。其余50篇全部是高校教学论文。

二、十年来语音室外语教学研究的特点

通过比较“研究状况”可以明显看出,前五年和后五年,中小学和高校之间论文的写作数量有很大差异,存在失衡情况。造成这种状况有多方面的原因:以前杂志少,没有给研究者提供较多的机会;在职评、考核不像目前对论文写作有具体的和更高的要求;在思想上现在也比过去对教学研究更加重视;中小学教师的研究能力不及高校教师,而高校教师也少有关注中小学语音室外语教学的。当然,十年来语音室外语教学研究整体上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具有一些新特点。

(一)理性看待现代传媒

从发文可以看出,稍微在前的文章,大多是以怎样发挥语音室优势、充分利用这一有效教育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文章,而对使用语音室有什么不利的因素很少谈到。近年来,出现了不少避害趋利地看待、使用语音室的外语教学论文。比如郭凤霞的《浅谈语音室在英语教学中的局限》(2009年《现代企业教育》第二十期),吴惠敏的《试论高校多媒体语音室在外语教学中的利弊与对策》(2009年《中国现代教育装备》第十一期)等文章就更加理性、科学地看待语音室这一现代教学传媒,力争在教学过程中扬长避短。这是语音室教学的一大进步。

(二)以学为主渐成趋势

以学为主是教学改革的鲜明特征。这是以三喻文化共存[1]、文化传播技术革新逐渐消解教师权威、知识本位和科学情境为主的传统教学体系的必然产物。这在多媒体语音室外语教学中多有体现。明显的情况是,探索语音室外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论文越来越多。其中李清华的《基于网络的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与实践》(2006年《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五期),鲁凌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实证研究》(2007年《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六期)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性论文。曹蔓的《专业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角色――建构语音室环境下“Portofolio”自主学习模式》(《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四期)也是这方面积极而有效的探索。

(三)注重高新软件技术应用效果

语音室软件技术的更新是较快的。对于语音室软件技术的应用及其教学效果,上面提及的论文多有表现。如曹蔓推行的就是“华育数字语言学习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不少论文是基于网络支撑的教学策略研究,如李清华的《基于网络的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与实践》。相关的课件制作有其特殊性,因为这种课件文本即超文本能够更加有效地收集、存储、整合离散信息,建立并表现所得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具体而言,即整合功能强,提供信息量大;学生所见所闻不是简单的声音“复制”和资料堆砌,而是关联度很高的信息;不同类型的纵横向的链接使文本画面具有动感、质感、乐感,从而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成为学生学习和交流的理想平台。当然,语音室课堂教学在这方面还有待于更进一步探索。

三、结语

以上所分析的是基于cnki网信息来源的题为“语音室外语教学(学习)”的论文。实际上,研究语音室外语教学的论文有很多,结合软件开发、应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论文更多。

注释:

①本文讨论的主要是2000―2009年录入cnki网直接冠名“语音室外语教学(学习)”的文章。实际上,这十年仅cnki网涉及“语音室外语教学”以及管理的、软件应用的文章在千篇以上。考虑到论题和篇幅,其他不再论及。

参考文献:

上一篇:网络谣言论文范文 下一篇:校园网络安全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