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件范文

时间:2023-03-17 18:57:44

网络课件

网络课件范文第1篇

【关键词】CAI;网络课件;交互性;远程教育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 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计算机辅助教学)已被大量地应用于教学,几乎成为教学手段现代化的一个标杆。CAI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课件,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课件交流的方便,更是如雨后春笋,数量大大增加,相比而言课件的结构和技术手段却没太大进步。这里介绍一种与传统多媒体课件比较,具有更多优势的课件模式,即网络课件。

一、什么是网络课件,与普通的多媒体课件有什么不同

网络课件,顾名思义首先必须是课件,是与教学相关的;其次要具备网络特征——交互性。可能有人会认为,我用PPT(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到网上,通过网络大家都可以观看,这不就是网络课件吗?错,这样处理后的PPT课件虽然可以在网上观看学习,却还不具备网络课件最关键的功能:交互性,比如学习者对你课件里教授的内容有疑问,或者想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想寻找适合自己的练习,想自己安排学习等等,单独的多媒体课件都难以实现。

网络课件相比较传统多媒体课件应具有如下特点:交互性强、易于传播、具备实时网络反馈,其中交互性是其根本特点。

区别于传统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不仅重视教授者与课件的交互性,还重视教授者与学习者的交互性,以及学习者与课件的交互。而且所有的交互基于网络平台,均可实现超距离,超时间。例如,教授者与学习者可分处在不同的城市,只要两地的网络平台是连通的;学习者就可以在没有教授者的情况下自学,并可自行掌握学习时间;教授者可以修正自己的教学内容,还可以与学习者远程通话。与那种传统录像授课不同的是,网络课件应该让学习者有充分的自由空间,有各种供点击的帮助辅助材料,一句话,应该有深刻的交互性。此外优秀的网络课件应具备与实际授课课时一样的连续性与联贯性,应围绕教学目标一贯而下,而不是零碎的知识材料堆积。由连续的单个课件组成的大型网络课件已经不仅是一个课件,而是一个平台,一个教授者与学习者可以借助它实施教学互动的平台。理想中网络课件应该是一种平台型、模块化的大型网络资料系统,既有网络快速传播的特点,也具备多媒体的各项功能,还能实时的超远距离师生交流。学习者能通过网络的交互性手脑一起作用,也能通过摄录软件观看视频资料,甚至能实现远距离小组协作讨论促进学习。教授者可以实时的添加各种素材、资料,通过模块化的设计,整个平台还拥有大大升级的可能,这其实是国家正在实施的远程教育计划中的重要一环。

二、网络课件的种类和特点

网络课件分为无客户端与有客户端两种模式。前者直接在浏览器里就可以打开,后者却需要一个特殊的客户端软件,不管哪种类型,都需要一个服务器端,服务端提供服务,客户端享受服务,这种模式与一种大家耳熟能详的东西相似——木马病毒。当然,网络课件相比传统课件而言,对信息技术素养的要求较高,传统课件可能只要制造者稍精通PPT、Flash就行了,而网络课件却需要编辑者最少也要掌握一种网页制作工具(如FrontPage、Dreamweaver等)和基本的网站建设技能。所以在课件编辑中到底是传统课件还是网络课件,要依据使用者的实际情况而定,各有优劣,在此不作详述。除了普通课件特点之外,网络课件一般还应具有以下特点:小型化,网络上传输受网络带宽限制,所以课件容量不宜过大,应尽量避免使用大的视频和图片;易操作,网络课件在没有教授者的状态下也能使用,学习者的精力应主要放在课件本身的知识技能方面,而不是探索课件的操作方法上,所以相应的按钮和超链接或者提示一定要醒目、针对性强;兼容性,应充分考虑不同平台不同操作环境下课件的适用性,避免课件中的图片、链接打不开或者不能使用。

三、网络课件的适用场合

对于普通中小学教师而言,精通高级的网站架设技能不太现实,但在会使用Word的前提下,用FrontPage来编辑一个简单网站并不是难事,除了与普通课件一样的技术要求,将各种素材、知识点、文字等组织在一起,然后制作成网页的形式,另外还要掌握简单的网站架设常识。网络课件更适合于模块化,可以一节课一节课的制作网页,然后再将所有的网页组合在一起,添加索引,就是一个小型的学习网站了,此后还可以不断往该网站添加东西。对于信息技术学科尤为可贵的是,如果学习者操作中需要某个范例文件或某种资料,可以通过设置超链接下载,快速得到,这在传统的课件中,一般是不能具备的,可能需要教授者事先发送文件给学习者。

四、网络课件的发展方向

网络硬件的快速发展,已经为远程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软件的发展在我国才刚刚起步,现有的远程教育,成本高、不易操作、手段单一,没有统一的标准。大多数只限于远程视频的层次,基本没有网络课件的概念,仅是传统课堂的网络视频点播,限于国内网络带宽的狭窄,即使这样的远程教育也未能普及。网络课件近年来发展迅速,很多国内知名大学开设了远程学历教育,国内出现了不少针对中小学生远程教育的网络公司,它们的基础就是网络课件。相信不远的将来,远程教育作为一种趋势,网络课件作为其软件核心,会普及到千家万户。而基于云计算的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Intelligence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ICAI)也被提上日程,它能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动态的生成教学内容并提供针对性的学习建议和方法,能有效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也能大大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这是一门尚处于研究阶段的课题。

网络课件范文第2篇

摘 要:开发网络应用程序集成到网络教学平台,网络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互相沟通,记录和保存的数据,学生的学习过程。在线课程测试,以便找到网络课程运行错误,程序执行过程中,测试的目的是尽可能暴露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课程,网络课件

(一)网络课程和网络课件的概念

1、课程

本课程式学校整体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包括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甚至评价方法。

2、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是指一门学科的教学内容,通过网络性能和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

3、课件

本课件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计算机性能的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反映了一定的教学策略。

4、网络课件

网络课件是网络课程,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网络课件的类型

1、从应用形式分类

(1)课堂演示型网络课件

课堂演示型网络课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计算机上演示了一些微观现象或动态图形或抽象的比喻。

(2)个别化学习型网络课件

个别化学习型网络课件是为学习者提供个别化学习环境,独立的学习者,通过互动学习的网络课件,以达到学习目标。双向互动的网络课件也各不相同,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这反映了不同的教学或学习策略,形成了不同模式的网络课件,包括钻型网络课件,网络课件,网络课件模拟,测试型网络课件,网络课件解决问题和探索式学习的网络课件。

(3)协作学习型网络课件

合作学习强调合作与交流,在学习过程中,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动机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相互作用,并表示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思想和方法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暴露每个人学习的思维过程,总结使有机会体验到自己的认知过程,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学习策略的总结和反思,相互讨论或交流学习的策略。同时,协作学习的重点建设的意义,帮助培养学习者的主观性和社交技能,以使学生全面发展,并学习彼此。通过学习者互相帮助对方来实现在共同发展的目标。

(三)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开发

完整的网络课件设计与开发包括:需求分析、课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编写、课件结构设计、学习环境设计、脚本编写、课件开发、与网络教学支撑系统集成、测试评价和修改等8个阶段。

1、网络课件需求分析

网络课件的需求分析,对网络课件的内容、用途、使用对象、课件类型、运用环境等各方面的条件进行分析,以确定的目标和规模的课件开发,估计的成本和效应的课件,并据此制定课件开发计划。这个阶段包括学习者分析、课程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分析。网络课件设计者对课程的特点进行分析,明确课程的使用对象、课程明确使用的初始容量和课程的课程要求,以达到学习目标,课件设计,开发能力和开发环境,时间,经费的限制分析,选择网络课程的模式。

(1)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分析,结合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析,对学习者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进行分析。

(2)课程教学大纲分析

教学大纲是概括的形成规定的课程内容,体系和范围,它提供了实质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也是课程中写作课件的直接依据,但也可以作为直接直接检测教学的质量。教学规模有直接的教育意义。教学大纲应注意的原则,科学,思想和主观联系实际,基础性,系统性的准备。

(3)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析

课程目标分析,以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内容顺序。根据教学目标的意义和不同的方法,教学目标可以分为教学目标和教法目标。教学目标的分析方法通常被归类分析,信息处理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AHP)和SIM分析。

(四)课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编写

完成需求分析阶段工作的基础上,要编写网络课件的需求规格说明书。需求规格说明,也称为功能规格说明或系统规格说明,它是一个准确地描述了网络课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必须提供其考虑的限制。需求规格说明是网络课件设计的蓝图,是系统测试和用户文档的基础上,通过书面形式的要求规范手册描述,外部网络课件体统的预期行为的可视化和用户行为,从而形成网络课件的一个完整的了解。网络课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一般包括设计 目标,需求分析,选择和分析的媒体,网络课件模式分析,网络课件的结构和学习环境的设计。

1、网络课件的结构设计

网络课件的结构设计包含知识的战略组织,在实际生产中制作中,网络课件的知识水平按照组组织分成纵深型和平面型。

(1)纵深型知识点组织方式是指和一个学习主题相链接的知识节点具有较强的因果关系,将学习过程导向纵深,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不会因为知识节点的跳转而转到关系不大的知识节点上。一般来说,纵深型的知识节点组织方式是面向一个问题解决,利用网络课件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2)平面型知识节点组织方式是指和一个学生主题相链接的知识节点具有平行关系,一般是辅或支持性知识为主题的学生,如各种方案、背景知识、方法论知识等。

2、诊断测试与学习控制

诊断的目的是确定学生是否储备知识以满足新知识的学习需求,并找出原因,让学生找出犯错误的原因是教学的必备环节。诊断测试用以检测学生值钱获得的新的知识或用于安排教学内容的把握程度。

学习者控制和程序控制是学习控制的策略包括。在网络环境下一般采用学习者控制而传统的 CAI 课件一般采用程序控制。

研究表明,在网络课件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控制是完全的不适当的,自我调节能力差的学习者可能一无所获。而太多的程序控制和外部支持又不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有效的认知支架,帮助学生做出合计的学习决定,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展。这就要求体统的设计过程中,发现学习者控制和程序控制的切换点,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控制的情况下,温和的提示,以引导学习者。(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祝智庭编著:《网络教育应用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网络课件范文第3篇

传统的网页开发技术由于受到窄带接入方式的限制,在交互性和运用多媒体数据等方面显得较弱,而这方面却是网络教学重点需求的功能。因此,在宽带网的条件下,只有采用相应的技术,才能满足网络课件对交互性和对教学内容准确表达的要求,同时也可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课件、视频和音频教材等教学资源,更好地发挥出宽带网的作用。

另外也需引起重视的是,在开发网络课件时应根据教学功能的实际需求选用与其相适应的技术,避免一味追求为技术而用技术。否则有可能导致资源浪费。

本文将根据宽带网的技术特点和网络教学的实际需求,讨论加强网络课件交互和资源共享能力的相关技术。

一、Authorware用于网上的流技术

Macromedia公司的Authorware是大家很熟悉的多媒体应用程序开发工具。由于它强大的功能和在交互性上的突出优势,许多学校都用它开发多媒体课件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形成了巨大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资源。

Authorware用于网上的流技术即网上的流式传输技术。它的核心是当课件在网络时,将其用网络打包程序打包成许多小片段。当用装有网络播放器的浏览器播放网上的课件时,这些片段就边下载边播放,而不是等全部下载完毕后再播放,即流式下载。特别是Authorware还提供了一个CGI应用程序—AuthorwareAdvancedStreamer,将它正确安装在服务器端,则可实现预测下载等更高性能的流式传输,使课件在网上运行更为流畅。

以前由于网络带宽的限制,Authorware的网上流技术并不被重视。现在在宽带网条件支持下,用Authorware开发的网络课件的交互性和对媒体数据的运用能力都超过了用纯html网页开发的课件,同时又可使巨大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资源得以在网上共享。因此,Authorware网上流技术是在宽带网上进行网络教学的理想方案之一。

要使Authorware开发的网络课件以更好的性能在网上运行,在网络课件的开发过程中应将网络技术条件作用重要的设计目标,并根据Authorware的流式技术特点进行网络课件开发。例如,将媒体文件作为内部数据使用;避免使用外部媒体文件,当需使用视频文件时,应使用流式格式;在课件中合理设计交互,避免在课件开始时使用大量媒体数据,有利于AuthorwareAdvancedStreamer预测下载。

另外,在服务器上正确安装和设置AuthorwareAdvancedStreamer并修改相应网络课件的分段映射文件(aam)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二、Flash

Flash是Macromedia公司推出的矢量动画。Flas具有文件数据量小、交互性强、可无损缩放、具有声效和兼容性好的特点。Flas采用网上流式播放技术,在安装了Flash播放器的浏览器中可以流畅地播放Flas。另外,采用MacromediaGenerator技术可以自动更新Flash网站。在Flash中制作动画时,不仅可在开发环境中绘制矢量对象,而且还可以导入外部矢量图形文件、位图图像文件、各种格式的声音文件甚至还可编辑视频文件。这样就可充分利用已有教学资源,开发有效的网络课件。

Flas用于网络课件的最大优势是其交互性很强。制作Flas时,其脚本语言ActionScript可以非常灵活、准确地控制动画中的各种交互以及与外部URL的链接。正是由于Flas的交互性支持了网络教学的各种功能需求。

以前在窄带接入的网络中,Flas多采用矢量方式,这在表达对真实性要求很高的教学内容时会有一些困难。现在Flas在宽带网技术条件下,为满足网络课件教学功能需求,可合理导入位图图像成分,将静止的图像制作为成交互动画,具有真实性强的特点。只要设计得当,可以流畅地在客户端浏览器中播放。

三、Shockwave

Shockwave是由Macromedia公司推出的网上播放交互多媒体作品的技术标准。当系统中安装了Shockwave播放器后,就可在浏览器上流式播放多媒体作品,而Shockave多媒体作品是由Director开发的用于网上流式播放的交互动画。

Director是著名的交互多媒体程序开发工具,许多教育软件光盘是由它制作的。在学校中,也有许多用Director开发的课件。Director有很强的动画制作功能,声音媒体数据的运用能力也很强,它的脚本语言和行为库功能可以精确灵活地控制交互。

由于Shockwave技术支持Director制作的Shockwave作品在网上进行流式播放,因此在宽带网上播放以Shockwave技术开发的课件是一个即可满足教学需求又可充分利用已有教学资源的方案。特别是Shockwave技术支持的MultiuserSever,更可用来开发多用户型的教学功能,如网上讨论、多人交互练习等等。

最新的Director8.5ShockwaveStudio全面支持3D动画的制作和网上。它不仅可创作3D动画,而且还可以导入由3DSMAX等常用3D工具制作的3D模型和动画。这样,这种3DShockwave技术就可在宽带网条件下,最大限度满足教学需求,突破以往Shockwave动画以2D为主的局面,使网上流式3D动画播放有了新的技术标准。

四、WindowsMedia

视频和音频是教学中的常用重要媒体,在网络教学中则视频和音频的流式播放成为最基本的技术要求。Microsoft公司推出的WindowsMedia流式媒体技术打破了Realnetworks公司的RealMedia技术的一统天下。

WindowsMedia对媒体数据采用了MPEG-4的压缩算法,在文件传输中采用了智能流式处理技术,可以检测网络状况并据此调整数据流。因此,WindowsMedia流式技术有较强的网络带宽适应能力。在宽带网上采用WindowsMedia流式技术传输视频和音频数据,可以选用适当的压缩率,从而在客户端更大的影视窗口中获得更为清晰的影像和声音,满足教学的需求。

WindowsMedia的文件不仅可以含有视频和音频数据,而且还可以包含一个脚本流,脚本可以是标题、URL或者自定义的脚本命令。这一技术特点特别适合于网络教学,它可以使原先线性播放的媒体与URL上的其他相关媒体链接在一起,从而产生了超媒体链接的控制作用。在教学上,这一技术特点比一般校园网上的视频点播更为有效,因此在宽带网上用流式视频或音频教学时,WindowsMedia技术应成为首选方案之一。

要正确使用WindowsMedia流式技术,应在服务器上安装WindowsMediaServer(Windows2000Server中含有这一部件)并进行正确的设置。客户端只要用WindowsMediaPlay7通过mms协议(MicrosoftMediaStreaming)就可播放服务器上的WindowsMedia流式媒体文件,而网页中播放则只要调用相应的ActiveX即可。

在使用WindowsMedia流式技术开发网络课件时,值得重视的是WindowsMedia流式媒体与其他媒体的链接,这是一个将教学设计具体实现的过程。可以在WindowsMediaASFIndexer中为已编码成WindowsMedia流式媒体的文件插入含有相应URL的脚本流,完成这一链接任务。

五、QuickTimeVR

QuickTime是Apple公司开发的数字图像影视技术规范,它包含多种媒体数据的压缩/解压技术。QuickTimeVR(VirtualReality—虚拟现实)是其中一种新的媒体数据格式。它包含了对象影视(ObjectMovie)、全景影视(PanoramicMovie)和多节点影像(Multi-NodeScene)等几种形式。

对象影视展示了对某个单一对象的全方位观察效果。用户可以通过键盘或鼠标在影视窗中拖动这个对象,从而发生交互获得从不同角度观察这一对象的效果。对象影视中可插入链接URL的热区。

全景影视展示了从一个中心点向外观察出去的全景视图。这是一个360°的景象,用户可以通过键盘或鼠标的操作对它进行水平的转动、垂直的仰俯视及缩放。也可以在全景影视中插入激活链接的热区。

多节点景象是将QuickTimeVR对象影视、全景影视以及静态图像或线性数字影视作为节点,并将这些节点相互依据交互的逻辑关系进行链接。在播放多节点景象时,视图会随用户的交互依据链接发生跳转,形成了可由用户控制的身临其境的视听环境。

由于QuickTimeVR的上述技术优势,用它在网络上表达相应的教学内容具有极佳的效果。但由于窄带网的限制,过去通常仅可使用低画质和小窗口的QTVR影视。现在在宽带网上就可充分发挥出这一技术的优势,使网络教学更为有效。

在制作QTVR影视时,可根据网络的带宽设计所需图像的数量、尺寸和颜色种数,并在压缩合成VR影视时确定合适的压缩率。这样就可充分利用宽带网的带宽优势,使用更为清晰、交互更灵活和播放更为流畅的QTVR进行教学。

QTVR影视的使用也十分方便,在制作相应网页时只要用embed标签将相应的QTVR影视嵌入即可。而客户端只要安装QuickTime的浏览器插件就可以播放QTVR影视了。

六、MetaStream

MetaStream是MetaCreations公司推出的网络3D对象播放技术方案,其最大特点是除了可流式播放外,用户可在浏览器中任意拖放3D对象转动和缩放,并且可任意选择改变3D对象的纹理贴图,实现在用户交互控制下实时进行相应的纹理渲染。

由于MetaStream可以根据网络条件状况自动调整显示3D对象的细节和播放帧率,因此对网络带宽的适应能力较强,适合在宽带网上用于网络教学。当用MetaStream技术开发网络课件中的相关教学内容时,不仅可以根据宽带网的特点在3D建模的细节、播放帧率上作相应的设计,而且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尽可能多的纹理贴图方案,使用户可以进行更多的选择,避免固定不变的教学内容表达方式,同时也强化了网络课件的交互性。

MetaStream3D对象的使用非常方便,只要使用embed标签就可将其嵌入到网页中。客户机也只需安装相应的MetaStream播放器插件即可。

七、总结

交互性和资源共享是网络教学的根本原则。宽带的公众网已开始逐渐普及,而在硬件和管理上更有优势的宽带校园网也从高校向中小学发展。在这种条件下,采用什么技术开发的网络课件才能加强交互,更进一步满足教学的需求并且充分共享教学资源,这是每个参与网络教学的人员应仔细思考的问题。上述讨论的各种技术的共同特点是交互性极强、可共享教学资源并可充分发挥宽带网优势。

其实在上述讨论的技术中,有些并非最近才提出和使用的,而是在窄带网上这些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并未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没有在网络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也未受到重视。现在在宽带网条件下,硬件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技术的优势就凸现出来,能给网络教学的效果带来质的变化。这才是讨论将这些技术用于宽带网络教学的意义。

过去某些对数据传输率要求较高的专业课程的网络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很大程度是受限于网络的带宽,使网络课件无法完善地进行交互和运用相关的媒体表达教学内容。现在在宽带网条件下,既要摒弃网络教学功能受限制的传统观念,又要在宽带网上积极采用新技术,真正实现网络教学优势。既然网络技术在不断发展,网络教学就不会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网络课件范文第4篇

摘要:在网络课件的设计中,导航是一个重要因素,可有效保证网络课程的质量,需要全面考虑和精心设计。良好的导航设计可以引导学习者有效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本文从导航的作用入手,介绍了导航设计的原则以及导航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网络课程;导航设计;策略;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在这里我们说的“导航”是专指网络课件中的导航模块。网络课件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网络课件的内容是以超媒体信息组织结构进行信息的组织。超媒体信息组织结构是一种能很好地体现依序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的信息组织形式,它使学习者在学习时可以自己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途径,但是超媒体课件因信息结构复杂和信息量大,易产生迷失路径,增加不必要认知负载。因此在用节点和链组成的超媒体网络结构中,就需要导航模块,它可允许使用者非线性地自由浏览,赋予了学习者更大的自由度,使他们可以在各种教学信息之间跳转,既发挥超媒体的作用和特长,又便于学习者主动地、创新地进行学习,同时又可减少使用者的认知负荷。明确清晰的导航可以给学习者指明当前学习的路径、可以达到的信息领域及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简言之,导航就是网络课件中当学习者迷航时,通过软件提供的各种工具,以此达到操作或学习的目标。

2导航的作用及其表现形式

2.1导航的作用

如上所述,课件中导航设计的重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进行有效学习。从导航的概念中也可以看出导航模块的具体作用可归结为如下几点:

(1) 使学习者能清楚地了解教学内容的结构概况,产生整体性结构的概念;

(2) 让学习者了解当前学习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在课件的知识结构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3) 让学习者能根据学习过的知识、走过的路径,确定下一步的前进方向和路径;

(4) 让学习者能快速而简捷地找到所需的信息,并以最佳的路径找到这些信息,也可预设浏览路径,减少学习者的探路时间。

(5) 让学习者使用课件遇到困难时,能寻求到解决困难的方法,找到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佳学习路径;

(6) 对一些学习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用帮助页面的方式给出指导,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2.2网络课件导航的表现形式

网络课件的导航类型多样,有基于学习位置的导航、基于学习过程的导航、基于知识点的导航、基于测试辅导的导航等类型,相应的,导航的表现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目前网络课件导航设计中常见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 树状结构。在网络课件导航设计的目录结构设计中最为常用,比较形象直观。

(2) 下拉菜单。与树状结构相比能够节省页面空间,便于课件其他素材的布置。但是其直观程度没有树状结构明显,操作也不够方便。

(3) 列表框。主要用于对分类对象的导航,如章、节、知识点导航。它具有占用页面空间少、可以任意布置页面位置的优点,并且可以包含更多的数据信息,但是其表现的直观性弱于树状及下拉菜单。

(4) 动态页面。是一种基于数据搜索查询的导航,可以根据给定的关键词从数据库中搜索相应的导航内容。它主要应用于“关键词导航”、“基于学习过程的导航”以及“基于测试辅导的导航”中,方便学习者依据需要进行自主学习。

3导航设计的策略

在网络课件或网络课程中,通常包含巨大的信息量,内部信息之间的关系可能异常复杂。因此除了要求信息结构要设计合理之外,对信息的导航策略要求也很高。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常见的导航策略有:

3.1信息隐形

“信息隐形”就是将不常用的或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使用的选择工具暂时隐藏起来,只有在条件满足时,才开放给用户,这样就减少了用户的选择。如菜单中常常有些项目显示模糊,表明此时不能选择该项目。再者,并不是所有按钮,学习者可随时使用,若当前屏幕显示的是文字信息,只有当知识库中有与该文字信息相关的图像声音等信息,图像、声音等按钮才处于待激活状态。

3.2电子书签和电子笔记

电子书签可以让学习者在超媒体系统探索路径上做下多个标记,供下次学习参考;学习者使用电子笔记记下学习心得或将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拷贝到电子笔记中。

3.3安全返回

当学习者在系统中迷路或遇到困难时,系统应提供工具,让学习者能够“安全”退回大本营,回到中心结点,如在课件中设一“返回”按钮,使学习者随时可以回到系统的开头。

3.4提供教学导向活动

多媒体网络课件中包含教学活动的导航,具体来说,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1) 首先应包括系列化教学事件如明确学习目标、课程概览、提示学前经验、提供原则、例证、练习、评估和反馈等;

(2) 提供导航工具:目录、菜单、图标、索引等。

(3) 应给予学习者适当的控制权:在计算机辅导教学中,要达到个别化教学的目的,最容易做到也最可行的方法是经由“学习者控制”,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爱来选择信息的形式、数量、速度和路径。尽管“学习者控制”的方法看起来颇为吸引人,但需谨慎,避免误用了控制的权力,系统应适当监控学习者,提供学习建议,提示重要的学习路径,更重要的是评估学习成果,以诊断学习的困难并保证学习目标的达成。

(4) 告知学习进度:在传统的印刷媒体呈现信息的方式中,学习者可以随时浏览而得知自己的阅读进度,而在网络教学环境中则不行。在多媒体课件中,当学习者行经每一章节或段落时,系统应告知,以便了学习者了解进度如路径、页数等的显示。

4网络课件导航设计案例

为了探索和实践网络课件的导航设计策略及原则,笔者所在的团队设计制作了泰山学院“数据结构”网络课件,并在教学中应用,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基于学习内容的树形导航

“数据结构”网络课件设置了相关学习活动树形导航,包括“教学大纲”、“试验大纲”、“电子教案”、“教学录像”等模块,同时以章、节、知识点的目录结构建立二级导航链接,分别呈现在页面的左右边,如图1所示。通过导航,学生可以很方便地进入各章节各模块的学习,容易定位学习的位置,不易迷航。树形导航结构与内容采用桢分离技术,使得课件的结构设计与课件的内容设计分离开来,有效地减少了课件的制作冗余,更有利于设计者集中精力进行内容的设计;方便了课件的结构修改,同时学习内容也因为不需要再单独附上结构导航信息因此减少了页面内容,加快了页面的打开速度。

(2) 基于学习测试辅导导航

“数据结构”网络课件不但提供了基于学习内容的树形导航,同时还提供了基于学习测试辅导的导航,以下拉菜单的形式放置在每页的上方,方便学习者自学、自测以及在线提问。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及程度,有选择性地进入感兴趣的学习模块。

(3) 基于页面内三自由度的读者位置导航

学习内容模块导航、章节知识点树形结构导航以及学习测试辅导导航提供了三个自由度的定位,学习者可以完全确定自己的学习位置,容易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并且它们都是基于界面内的操作,在同一个界面上可以完成所有的操作,不会由于打开的界面太多而迷失方向,操作简洁方便。

5导航设计原则

针对学习者的使用及反馈情况,我们认为,在网络课程的导航设计中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5.1明确性

无论采用什么导航策略,导航设计应该明确,让使用者能一目了然。具体表现为:能让使用者明确自己的学习路径,包含过去的和未来的;能让使用者清楚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等。只有明确的导航才能真正引导的作用,引导学习者高效地进行学习。

5.2可理解

导航对于用户应是易于理解的。在表达形式上,要使用清楚、简洁的示意图、表格、图像,甚至文字来表达,尽量少用用户陌生、费解的技术术语和概念,尽可能少的使用文本,更要避免使用无效字句。在显示上,导航信息不要与系统其他信息混杂显示在一起,应显示在专用窗口内或固定区域中。对信息量大的导航方式还应合理使用各种符号,并尽量使用色彩、外型变化、高亮度等方法强调其中的重要信息。

5.3完整性

完整是要求软件所提供的导航具体、完整,可以让用户获得整个软件范围内的全域性导航,能涉及到软件中全部的教学信息及其关系,尽可能解决使用者的所有问题。

5.4灵活性

导航信息与课件相关,更与使用者运行软件的当前状态相关,因此导航策略应该跟踪用户的当前状态,获得与使用情况紧密相关的信息,了解用户需要的信息,及时生成解决方案,让用户减少查看或处理无关信息的操作。

5.5提供咨询

导航应能提供用户咨询信息,它如同一个询问处、咨询部,当用户有需要的时候,能为使用者提供导航,其中所含信息应仅供使用者参考。导航信息不应中断或影响使用者正在进行的学习,也不能因此改变系统状态,也就是说,导航信息不可以严重干扰、中断或破坏系统的运行。另外导航信息虽要明确但不应过于引人注目,要避免它在用户需要之前就吸引或干扰了使用者的注意力。总之,要保证是在用户需要的情况下,并在尽可能少地干扰用户的情况下向用户提供。

5.6容易使用和操作

导航系统应在容易启动的同时容易退出,或让使用者以简单的方式跳转到想要去的部分,对于弹出式的导航窗口,可以定义按钮、快捷操作键等作为导航信息的启动事件,同时设计相应的事件来完成离开或关闭导航窗口的操作,做到随时进入随时退出。

5.7动态导航

导航信息可以说是一种引导,动态的引导能更好地适合使用者,解决用户的具体问题。即时、动态地解决使用者的问题,是一个好导航必须具有的特点。

考虑到以上这些导航设计的原则,才能保证导航策略的有效,发挥出导航策略应有的作用。

6结束语

网络课件的导航是指导学习者学习课程内容的关键因素,故网络课程的导航系统要清晰、明确、简单、方便,要符合大多数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对知识掌握的人之心理。应该能够实现课程浏览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既能使学习者对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深入下去,又能使学习者容易全面地了解章节内容。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 谢幼如, 郑咏柏. 教学系统设计[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304-318.

[2] 吴伟敏. 网络学习中的信息迷航问题初探[J]. 中国电化教育, 2001, (10),52-53.

[3] 李松. 如何设计有效的网络课程[J]. 成人教育, 2006, (3),68.

网络课件范文第5篇

农业机械学是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具有较强的机械化生产系统的规划设计、企业经营管理和机械化及自动化控制装置的设计、制造、运用、评价及营销等方面能力,素质优良,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性、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属于生产技术类型,学生应该掌握比较系统的技术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生产技能,具有农业机械的性能设计、试验鉴定、使用推广和新产品开发的能力。农业机械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I21。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传授现成知识为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自学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教学手段也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特别是在专业课学时明显减少的情况下,必须改革农业机械学教学方法和手段,在现代多媒体技术发展的条件下,培养学生快捷地获取学科知识的能力,使他们在自学、思维、科研和组织管理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因此,研究开发农业机械学课程网络课件,对提高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业机械学课程网络课件是为配合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而开发,是课程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在课件中收集了大量与课程内容有关的图片和教学录像,由于学校条件所限,不能大量购置真实设备和现场演示机械原理,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动画、视频和图片了解各种机械的样式及工作过程,同时还开发了大量的实验模拟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模拟来完成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对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农业机械学课程网络课件是辅助学生自学的工具。课件中按照教学过程分为教学内容、教学动画、教学视频和教学讨论四个模块。学生可以通过教学内容预习、复习知识点,通过教学动画反复练习实验过程,通过教学视频循环播放各种农业机械工作过程,通过教学讨论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教师或者学生展开讨论,对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扩展学生知识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农业机械学课程网络课件开发的过程

(一)制作队伍

农业机械学课件的制作队伍由专家及主讲教师队伍、教育技术人员、计算机技术人员三部分组成。由主讲教师队伍根据课程内容撰写课件的制作稿本,教育技术人员配合教师进行课件的教学系统设计,计算机技术人员负责整个课件制作的技术构架和后期的安装调试。三支队伍组成网络课件开发小组。课件的开发制作汇集了专家、任课教师、教育技术专业人员、计算机技术专业人员等各路精英。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有专家的指导和一线教师的经验,在教学设计上有专业的教育技术人员进行教学设计和媒体的选择以呈现各种教学资源,在课件的框架搭建和技术实现上有计算机技术人员的保障。各部分工作人员各司其责,分工合作,共同打造出符合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需要的网络课件,满足了教学需求,符合教学规律,运行平稳顺畅。

(二)前期准备

农业机械学网络课件制作,一般使用MacromediaDreamweaverMX2004进行框架设计,并使用FireWorks和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进行界面及艺术字的美观设计,利用FLASH制作动画,使用Adobepremiere对视频进行加工处理,利用ASP技术开发教学讨论模块。开发组根据农业机械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总结以往教学经验,通过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讨论课件制作整体框架,确定主要教学内容、课件结构、制作方式和制作工具;收集课件开发中所需的文字、图片、动画、视频以及各种数据;讨论课件教学过程的设计;明确开发组成员的具体任务,分工合作。

(三)教学设计

农业机械学课程课件效果的好坏、是否符合教学需求,关键在于教学设计。农业机械学课程网络课件教学设计过程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内容设计、情景设计、学习环境设计、学习评价设计六个模块。开发组通过分析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征,合理地选择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依照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现实需求,确定解决问题的有效步骤,同时对课件的制作和学生的学习进行定期的形成性评价和最终的总结性评价。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根据农业机械学课程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大纲,课件的结构框架设计如图1所示。

(四)课件制作

1.课件整体框架课件主要由首页、各章内容、相关链接以及友情链接四个部分组成。首页主要介绍了课件的主要内容以及特点。以第一章“耕整地机械”为例介绍各章内容。在进入第一章后,首先是问题导人,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对学习者初始能力进行检验,同时对本章内容进行概括性的了解。第一章包括教学内容、教学动画、教学录像、课程讨论四个模块。教学内容主要以网页形式呈现给学习者,内容中包含了大量的实物图片,增强学生对各种机械的认识,每一章后都包含课后习题,便于学生检测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学动画是将传统教学中不易演示的实验过程开发成实验模拟内容。教学视频是将各种机械的工作过程完整地呈现给学习者,使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学生对农业机械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的深刻认识。教学讨论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教与学的互动平台,可以进行课程内容的互动讨论,查看习题答案,实现作业提交,教师实时答疑等各种教学互动活动。四个章节结构一致,颜色有所不同,避免了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产生厌烦心理。相关链接部分主要是展示与课程有关的参考资料,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友情链接部分提供了与课程有关的常用网址,方便学生查询专业资料,有效地进行农业机械学的网络学习。

2.课件调试运营当农业机械学网络课件制作完成后,由开发组成员按照教学活动过程设计中的步骤和方法进行修改和调试。专家和教师负责课件内容的调整和修改,主要检查教学内容的完整Ij生和准确性、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规律、教学知识点是否有遗漏、教学内容是否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教学需求;教育技术人员负责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调整和修改,检查课件内容是否能有效解决教学问题、教学情景是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各种教学媒体的使用是否合理和恰当;计算机技术人员负责课件的以及运行测试,主要检查超链接的准确性、是否存在死循环、浏览器的兼容性和是否能自动下载相关插件,并反复修改保证网络课件在网络上的正常运行。同时,任课教师在部分班级试用该课件,根据使用效果和学生反馈意见不断的对课件进行修改和完善,力求完美。

三、农业机械学课程网络课件的特色

(一)拍摄实物图片还原机械构造

由于农业机械学的学科特点,其课件中包含大量的机械实物图片。为了保证图片的真实性,大部分图片都是由课题开发组成员在各种农业机械展览会上拍摄的实物图片,真实地还原了目前流行的各种农业机械,增强了学生对农业机械学知识的直观认识。在准备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教师还组织学生共同参与课件制作过程,师生共建课件资源库,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了学生的农业机械方面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开发Flas模拟实验过程

农业机械学课件教学内容包含许多农业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这些知识点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很难演示,学生不容易掌握那些抽象、复杂的知识体系和原理。因此,开发组成员利用Flash软件将这些内容制作成动画模拟实验过程,形象展示农业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教师在讲授内容时结合动画,形象生动地演示复杂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点及其教学内容。学生在课后可以通过教学动画反复演示过程,加深对农业机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制作视频素材再现工作过程

由于教学条件和环境的影响,很多农业机械原理的工作过程学生不能有条件在现场观看。农业机械学课程为了给学生营造真实的教学环境,开发组成员在播种和收割的重要季节,亲自到田间拍摄各种农业机械的工作过程,通过编辑制作成教学视频,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观看这些来自于农业生产第一线的视频教学片,使学生身临其境,有利于学生将所学原理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

(四)营造学习环境促进自主学习

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课件为学生营造了丰富的学习环境:自主学习环境、协作学习环境、辅助教学环境。自主学习环境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动画、教学视频的展示,学生可以通过浏览网页自学各个知识点;协作学习环境主要包括课后习题和教学讨论,学生通过完成课后习题检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在教学讨论模块与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讨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协作学习;辅助学习环境主要包括相关链接和友情链接,通过这些课外资料的阅读和学习,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锻炼了学生通过网络自学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农业机械学课程网络课件应用效果

(一)农业机械学课程网络课件的运行界面

在沈阳农业大学的网络教学平台上,农业机械学课程网络课件运行情况良好。课件导航清晰,每个页面之间既独立显示又相互链接,各页面之间的超链接准确无误,使用者进入页面后根据导航可以快速地找到所需内容。在多媒体素材处理过程中,将图片、动画、视频等素材在不损失效果的前提下进行最小化处理,网页的运行速度快,运行过程流畅,保证使用者以最快的速度浏览网页。在运行的过程中,对于课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和修改,保证课件内容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使用者可以通过交互平台随时与管理员保持联系,共同维护课件,使其与时俱进(图2)。

(二)农业机械学网络课件的教学效果

教师利用课件在课堂上向学生演示教学内容模块,将课程的主要内容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表现出来,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难以表述的内容则以相关的教学动画或教学视频资料来模拟和再现。网络课件传送信息量大,教学密度得以提高,可以使抽象的知识更易理解,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利用网络的交互环境,在课堂讨论模块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开展基于网络的协作式研究性学习,同时还可以随时与教师展开互动,有效地实现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沟通。本课件中含有大量的实物图片和现场视频,学生在自学时不但可以获取大量知识信息,而且可以感受网络课件创设的教学环境,有效的弥补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农业机械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新的领域层出不穷,新的技术不断出现。教师将有用的相关资料和优秀的网站及时更新到网络课件中,供学生查阅资料使用,学生也可以积极参与到网络课件的建设中,将在学习中的最新的资料上到课件中,使课件资料不断地丰富和更新,实现课件的与时俱进。

(三)农业机械学课程网络课件未来发展展望

网络课件范文第6篇

目前非专业人员开发的网络课件一般是网页型的。由于网页具有多媒体超文本实现能力,并且有良好的交互和动态特性,所以借助Internet或Intranet来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远程教育已经开始得到大力的发展和推广。网络课件运行在服务器上,客户只需用浏览器访问就行了,在客户端真正做到了“免安装、免维护”。

网络课件还实现了超媒体结构。超媒体是基于超文本支持的多媒体,多媒体的表现可使超文本的交互界面更为丰富,由多媒体和超文本结合发展而成的超媒体系统目前已成为一种理想的知识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课件设计采用超媒体结构,既方便了教师操作,又可以使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自由选择和重新组织教学内容。

网络课件强调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动性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主张给教师提供教学“组件”而不是提供成品。在内容上,每个部分都设计了几套方案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在功能上,强调交互性,并且通过“课件编辑器”来实现教学内容重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教学内容,或重组或下载,还可以利用系统提供的自制课件平台将各种素材合成,创造出自己的课件。

网络课件的高度模块化,使教师用它可以灵活地组织教学,学生用它可以灵活地选择学习,与“教无定法,学无定法”的规律相适应,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

目前,网络课件开发工具有很多,如FrontPage、dreamweaver、flash等。Front-Page简单易学。下面就以frontpage为例,陈述制作网络课件的过程。

一、frontpage制作网络课件的设计过程

1.依据教学设计构建站点结构

教学课件制作之前,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脚本的编写非常重要。成熟和完善的教学设计可以使课件的设计制作事半功倍。在教学设计环节,教师要完成课题的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设计、学生学习方法的设计、教学过程的组织等几个方面的设计,并使之不断趋于完善。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在frontpage中将整个课件建立为一个站点。建立站点时最好建立一个空站点,以便自由发挥我们的设计构思。在站点中,我们要依据课堂教学的环节和内容,在“导航”视图下建立一个最简洁、有效的站点结构(如图1)。

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个框架网页达到使各个环节和板块彼此链接、灵活跳转的目的。

2.利用表格或框架巧妙为网页布局

站点结构(即课件的结构)建立完毕后,即可从主页开始在“网页”视图下编辑每一页的内容。在网页编辑中,由于网页上元素(媒体)众多,更合理地安排它们的位置、使其位置相对固定,即网页的布局就显得十分重要。

页面的布局,目前常采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借助表格,在整个网页上创建一个或多个表格,将文本、图片、动画、视频等元素放置在表格中,且将其位置固定下来;二是借助框架网页,将窗口拆分为既相互独立、又保持联系的多个框架。它可以满足我们在一个浏览器窗口同时看到多个网页的需要。在不影响其它框架的情况下,通过框架与网页文件的链接,仅在一个框架中更新网页的内容,使得整个课件的结构性更强,浏览各网页内容时更直接、简洁。

3.插入并编辑各种网页元素,丰富和修饰网页内容

在课件的各页面上将文本、音频、图形、动画、图像、视频等媒体元素插入并编辑,其操作方法与word中的操作方法大致相同。为了使页面更加丰富,我们可以使用“插入”菜单在网页上插入“水平线”、“时间戳”、“网页横幅”等来修饰页面,还可通过“网页属性”的设置为网页设置背景图片及音乐。

4.使用“组件”、“网页过渡”等方法给网页添加动态效果

为了使课件的各页面更加生动、丰富,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使用“插入”菜单“组件”命令中的“字幕”将某些需要引起学生关注的文字插入为一个滚动的字幕;使用“格式”菜单中的“动态HTML效果”命令将文字设置为单击、双击、网页加载、鼠标悬停时出现飞入、弹出、螺旋、擦除等效果;使用“插入”菜单“组件”命令中的“横幅广告管理器”,制作多幅画面反复过渡组成的带有广告效果的画面;使用“插入”菜单“组件”命令中的“悬停按钮”,插入当鼠标悬停其上显示发光、凸出、凹进等动态特性,并可链接到网页、声音、图片的动态按钮;必要时还可以插入Java小程序、Activex探件、Flash插件用于多媒体显示、动画制作、数据库通信等;如果教师需要将该课件到网上,并希望与通过网络学习的学生交流、获取教学反馈信息、主持小组讨论,就需要借助Frontpage的表单功能。

教师如果希望在打开、关闭网页时出现一些动态的过渡效果,还可使用“格式”菜单中的“网页过渡”命令,设置在进入网页、离开网页进出现擦除、放射、收缩等动态效果。

5.建立网页间的链接,使整个课件结构成为一体

为了使课件的各个网页(也即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相互链接,使课件的进程与课堂教学的进程和谐统一,我们可以在网页之间通过插入导航栏、共享边框或者利用文本、图片、悬停按钮、书签等多种形式的超链接,让课件的各个环节和板块链接在一起,非常方便地相互跳转,让课件的使用者在其导引下传授、获取知识。当然,这种链接的路径应该设计得尽量简洁。

6.测试站点,课件到internet上

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和前夕,我们需要把整个站点(也即整个课件)全面地进行检查(包括超链接、拼写、目录、内容等的正确性),以免课件使用过程中或后内容有误或不能正确使用。测试成功后,则将课件的整个站点到internet某个站点的服务器上。

二、制作网络课件应注意的问题

1.课件中使用的图片、动画的文件的容量应尽量小一点,图片一般应使用JPG格式,动画尽量使用二维动画,如GIF动画,如GIF动画或Flas。

2.课件中应尽量少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动画修饰页面,以避免在教学中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每一个显示页面都不宜太长,且尽量避免使用滚动条查看。

4.网页下载速度要快,从选择所需页面算起到完成网上下载、在浏览器看到该页为止,以不超过30秒钟为宜。

5.导航栏、文本链接等各种形式超链接的路径要简洁,要使课件的浏览者方便地在各教学板块、教学内容中进出而不至迷路。

6.各网页的艺术风格应尽量协调统一。

7.设计网络课件时,要遵循如下教学设计原则:注重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分析、设计教学活动时注意情境创设,强调“情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注意信息资源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设计、强调“协作学习”,要注重协作学习环境设计、注重基于网络教学策略设计。

8.界面设计方面,界面设计即对屏幕上将要显示的信息的布局进行设计,包括主菜单、不同级别的操作按纽、教学信息的显示背景、翻页和清屏方式等。

9.界面布局要合理、风格一致、色彩搭配协调。文本设计、图片选择要美观大方,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激情。

10.在图像处理、动画制作、声音录制、视频采集、配音效果等方面要有一定的驾驭能力。制作思路要清晰,尽量采用较直接的设计流程,使整个操作流程一目了然。制作课件时不要与常规体系相悖。比如文字在呈现时应尽量采用正规常用的字体;图形符号的书写应符合本学科的规范,有声音的媒体则普通话必须要标准。

11.注意声像的有机结合。课件是现代多媒体技术发展的产物,如能在视听元素结合方面得到进一步加强,使之具有形神并茂、触景生情的特点,那么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将会有着得天独厚的教学特长。

展望未来,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化教学中被更广泛应用,必将成为21世纪教育的显著特点,也将给我们教育事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愿我们的教育事业迎着新世纪的曙光,再创辉煌的未来。

网络课件范文第7篇

【关键字】SMIL,SMIL时间线,组合媒体元素

1、概述

SMIL为同步多媒体集成语言,发音为"smile",它遵循W3C标准使用XML语言编写的类似HTML语言,它易于学习和理解,可以使用文本编辑器编写SMIL程序达到展示音频视频信息目的。自从1997年,W3C一直把SMIL作为一门用于精细编制多媒体呈现的语言来发展,以此实时地组合视频、音频、文本以及图形。在1997年11月SMIL作为工作草案被提交。SMIL 1.0在1998年6月成为W3C标准,SMIL 2.0在2001年8月被确立为W3C标准。

2、SMIL语言的应用范围

SMIL可用于创建因特网和内联网程序,可以用于创建在Internet上幻灯片放映呈现;SMIL具有展示多种文件类型(文本、视频、音频)和多个文件的能力,文件可以实现分布式存放,同进SMIL文件可以嵌套,文件中可以包括控制按钮;SMIL语言可以定义元素序列和持续时间,方便动态编辑,SMIL语言还可以定义元素的位置及元素的可见性。由以上的说明可以得出SMIL语言上应用范围很广的一种标识语言,我们可以将它用于所有信息展示功能需求的场所。本文所研究的如何更好的应用于教学,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现在网络上的教学课件大部分都是由单一的信息元素所组成,而单一信息元素本身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传递方式,所以我们可以利用SMIL语言的可以展示多种文件类型和多个文件能力的来完成一个InterNet网络课件的制作,来更好的实现网络课程优越性。同时本该利用SMIL语言特点可以确定一个有固定界面的可以展示教学的授课音视频、教学版书、以及教案和课程体系风格统一可以在Internet上的网络课程。

3、SIML文件

SMIL文件用于描述多媒体呈现,文件中包含了描述多媒体程序所需要的所有信息(包括呈现的布局、呈现的时间线、多媒体元素的源),以SMIL主文件扩展名的统一纯文本文件,可以使用专门的播放器进行播放,也可以使用IE浏览器播放。

4、SMIL语言标记

4.1文件结构

SMIL文档必须以标签开始,并以标签结束。它可包含一个元素,且必须包含一个元素。元素用于存储有关呈现布局的信息,以及其他的元信息,包含媒介元素。

4.2 SMIL时间线

SMIL文件应该具有一个播放时间的顺序表。规定一个所关联的媒体对象或是媒体文件组合在什么时间播放,播放多长时间。这个所谓的时间顺序表就被称为SMIL文件的时间线。

4.3关联媒体文件

可使用媒介元素在SMIL文档中包括媒介对象,是通过文件正文部分中的媒体标记来实现的。媒体标记的作用就是将媒体文件引入SMIL文件中,通过对该类标记各个属性的设置,来描述媒体文件的文件格式和所处的位置,以及媒体文件在SMIL文件中的其他行为。媒体文件分为有内部时间线的连续媒体与不具有内部时间线的离散媒体。

4.4组合媒体元素

有了关联各媒体文件的媒体标记,在SMIL文件中就有了可以播放的媒体对象。SMIL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可以把多个媒体对象组合在一起,形成多媒体文件组。在文件组中,可以设置整个组合的播放行为和组合中各文件之间的播放顺序。这个强大而实用的功能是通过SMIL文件正文部分中的组合标记,和

4.5转换标记

Transition转换标记是SMIL 2.0中的新特性。Transition不属于SMIL 1.0规范的组成部分。Internet Explorer 6支持基于SMIL 2.0规范的Transition。Transition由元素实现,其中type属性定义transition滤镜的类型、begin属性定义何时开始。

4.6布局标记

如果在SMIL文件中,一次只播放一个不限制大小可视媒体对象,就没有必要去设置播放区域,因为每一个媒体对象都会在媒体播放器的主窗口中被播放,每当调入一个新的媒体文件时,媒体播放器的主窗口都自动调整到媒体对象自身的窗口大小。如果想使媒体播放器的主窗口在播放不同的媒体对象时都保持同样的大小,或者在同一时间内要同时播放多个可视媒体对象,那就必须通过SMIL文件窗口布局的设置来定义媒体播放器的主窗口的大小以及各播放区域的大小和位置,并在各播放区域中放置相应的媒体对象。

5、结束语

随着日益兴起的网络多媒体应用关键技术的日渐成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随着基础网络的普及,因此对多媒体技术的研究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本文在介绍SMIL语言的基础上用实例讲述流媒体课件的制作方法、流程以及制作步骤。如果对本例进行简单的改动就可以应用动实时转播、彩信等行业。

参考文献:

[1] .cn/smil/index.asp

[2]在网上用SML实现多媒体同步,张平、蒋凡计算机应用,2010年5月

网络课件范文第8篇

关键词:CAI;积件;积件系统结构;网络课件

中图分类号:C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2-027-02

一、积件思想的基本特点

(一)注重人的主体性

积件将教学信息资源与教学思想、教法、学习理论相互结合的主动权交给了师生,将过去课件设计者从事的教学设计回归到教师学生自己的手中,成为教师和学生教学活动的工具,因此适应任何类型的教师和学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重组性,充分体现了面向21世纪尊重人、以人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教学设计和学习理论的运用。不是在课件开发之初,而是由师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真正做到以不变(积件)应万变(教学实际),计算机成为课题教学的有力工具,成为教师和学生个性与创造性充分发挥的技术保障。

(二)积件与教材版本无关性

积件是以知识点为分类线索,这样,无论教材课件体系如何变化,教材版本如何变化。积件都可被师生应用于当前教学活动中。

(三)基元性与可积性

教学资源素材愈是基本的,附加的边界约束条件愈少,其重组的可能性就愈大。以往的CAI课件总是有启承转收,有头有尾,自成整体,断了哪一环节都不行。这种看似完美的软件固化了知识的联系,模式化了思维过程,机械化了教学程序,很不适应于千变万化的课题信息交流:它排斥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创造性、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忽视了教学环境与学生原有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的多变性。积件则不然。积件中的积件基元就是一个基本知识点,它不困于任何特定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也不局限于课件体系和教材版本,其附加的约束条件少,因而可积性(可重组性)就较大。

(四)开放性,自繁殖性

积件的素材资源和教学策略知识都是以原方式入库供教师重组使用,因而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教师(学生)都可以将最新的信息和自己的作品添加入库,只要确立了积件的信息标准,入库规范,积件在教学活动中就自然具有开放性,自繁殖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全体师生的参与,积件的迅速发展将不可思议,就像今天intemet网上的信息爆炸一样。

(五)继承性与发展性

积件系统在具体课题教学中应用的临时组合可成为一种临时课件,或者说课件就相当于积件系统中的“微教学单元”,因而积件与课件的关系是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课件适用于某一具体的教学情境,积件适应于任何变化的教学情境,积件更适应于教师学生相互交流为主的课题教学情境。课件经过适当加工(除去冗余部分,规范接口标准),就可纳入积件的微教学单元库,为其他教师重组使用;积件经某老师组合成为适合当前教学情境的内容,也就构成了一个临时的课件(准确的说,是堂件)。当积件库(甚至组合平台)的载体从磁盘、CD光盘发展到网络时,积件的思想和着眼点就发展到全球化、虚拟化、社会化,它会超越今天人们关于课件的种种经验和理论,提出更多新的课题等待我们去探索。

(六)技术标准规范性

为了实现积件在校、地区、全国、全球的可重组性,积件的各类信息资源必须遵从当今世界主流标准和规范,例如,文本的格式,图形的格式、声音的格式、动画的格式、intemet网络接口的格式等都必须与世界主流应用软件一致,否则无法实现素材资料的组合。教学信息的分类、编码,应有类是“中图法”图书分类的法则。此外,还应考虑光电阅读、条码扫描系统、CD=ROM、VCD制作等多方面因素。这需要在国家一级层次上确立法规性的标准。

(七)易用性、通用性、灵活性、实用性

积件集中了当前应用软件的设计思想精华,它有大量丰富的教学素材、用起来很方便,操作界面直观、明白、人性化、教学化,适于全体师生,适于不同的教学环境,成为课堂教学的使用工具。

二、“积件”系统的基本结构

“积件”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积件”库是教学资料和表达方式的集合,可将大量的知识信息素材提供给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由使用。“积件“库包括以下五种类型:

多媒体教学资料库:以知识点为基础、按一定检索和分类规则组织的素材资料,包括图形、表格、公式、曲线、文字、声音、动画、电视多维信息的素材资料库。分为最常用库、次常用库和扩展库三类,并配以方便、快速、自动、智能光盘和网络检索方法。

微教学单元库:以帮助教师讲授某个教学难点,或帮助学生学习某个知识技能点为目的,或为学生探究认知而创设的学习环境等而设计的“小课件”和“微世界”,它的设计开发方法与原来的课件类似,不同的是微教学单元是提高教师学生在教学中重组使用而准备的资源,所以它一般不需要封面设计,也不需要多余的背景、多余的解说配音等,短小精悍、符合“积件”组合平台要求的接口格式,方便教师学生检索和组接在当前的教学情境中运用。

虚拟“积件”资源库:将网络上的资源作为“积件”资源库。可以由师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网络进行检索、重组、灵活地结合。当前教学需要建立的教学资源库包涵了学科教学、政治思想、教学管理诸方面的信息和素材,部分已在教室里安装了计算机和联网的学校,可以直接调用该教学资源网上的素材用于课堂教学。

资料呈现方式库:供师生选用的各种教学素材表达的方式。例如,屏幕上的图形和文字的移动,变化大小,反向,闪烁,声音开关-各种强调的方式,引导学生注意到方式,该国总结的方式等,将多种多样的资料呈现方式进行归纳分类,设计成供教师容易调用与赋值的图标,就形成了教学资料呈现方式库。

教与学策略库:课堂教学的模式、方法与策略千千万万、如讲述方式、问答方式、习题演练方式、记忆背诵方式、动手操作方式等;将不同的策略方式设计成可填充重组的框架,以简单明了的图标表示,让师生根据自己需要将不同的素材、微教学单元与不同的资源呈现方式与教学策略方式相结合,将产生“组合爆炸”式的效果,灵活地应付各种教与学情况;更能帮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探索和认知学习。

三、网络课件的设计思想

网络课件作为一种教学材料,能够使学生在交互状态下进行学习,实现因材施教;能够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分析教学效果使用:能够创造和谐有趣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跟其他教学材料一样,在“积件”思想的指导下,网络课件的设计和实现同样必须遵循教学设计的方法和原则。

(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地选择和设计教学媒体信息,并在系统中有机地组合,形成优化的教学体系结构。教学设计原则是住宅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分析;设计教学活动是注意情境创设。强调“情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信息资源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设计;强调“协作学习”,注重协作学习环境设计;注重基于网络教学策略设计。

1、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希望通过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思维、情感和行为上发生改变的阐述。它是教学活动的向导,是学习评价的依据。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首要工作,也是其他设计的基础。为了使网络课件达到预期的效果,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分析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特点制定出学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指出通过该单元的学习后,学生在行为上应该发生哪些变化。

2、教学内容的选择

就多媒体表现的效果,课程本身的特性来讲,不是说所有的课程都要做成网络课件;就一门课程来讲,也不是所有的部分都要用网络课件来呈现。基于此,在选择内容时,应该选择那些适合多媒体技术呈现的内容,教学过程可以通过人际对话来实现,如对抽象的理论或过程。另外,选择的内容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做到量体裁衣,有的放矢。

3、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的选择

在确定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教学目标之后,应该选择最适合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和所有媒体。教学策略反映在网络课件中,就是学生与计算机之间交互形式,或者将它称之为模式。

媒体的选择指的是对信息载体的选择,根据学科特点和内容,选择那些能高效实现教学目标的媒体,合理的设计课本中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媒体的运用形式。举例来说,在几何、物理等理科内容。应该选用模拟模式,在媒体选用中就应该选择动画来实现;在讲授性教学模式中,选用视频、图像来呈现学习的内容。

(二)系统设计

由于网络课件的信息量大,而且要求具有友好的交互性,因此,必须认真设计网络课件的系统结构。一包装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交互性设计

课件内容的设计尽量加入交互方式,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在阴暗的知识点上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展现其内涵,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屏幕页面的设计

课件的网页无论从形象、风格还是课件的前后顺序,以致对象的形式都保持统一的风格和操作界面。具有友好的页面,使学习者在使用时,可以很快领会如何使用软件。

3、课件导航设计

建立信息间的层次结构和浏览顺序。在网页中有到课件起始页、前一页、后一页、上一页、上一层、相关内容的超链接,提供由关键词(基本概念)和目录查找相关网页快速跳转功能。对于描绘教学内容的重要媒体提供查询和直接显示功能。

(三)稿本编写

稿本的编写是课件设计的重要环节,它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媒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的纽带。稿本编写是依据教学设计的原理,选择应设计各种信息媒体,给出制作网络科技的各种具体要求。稿本分为文字稿本和制作稿本两种。文字稿本是安装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的思路及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描述的一种形式。制作稿件是制作者根据文字稿件编写的制作时的稿本,他包括系统设计思想、媒体信息的选择和表现方式等。

(四)开发制作

1、素材收集网络课件需要用到大量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素材。在进行持续编制之前,应将素材数据准备好,方便编辑使用。素材数据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文本的键入,图形和图像的扫描与处理,动画的制作和视频、音频的制作和采集等。素材数据要根据教学内容和选择设计的内容来准备,同时要考虑数据的文件量大小,一般来说,在保证素材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数据量小的文件格式来存储素材数据,以确保网络课件在应用时的运行速度。

2、选择开发工具文本、音频、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数据准备好以后,便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多媒体素材编辑工具,利用素材编辑工具将各种数据进行编辑。目前用于网络课件的工具软件比较多,各种开发软件和语言特点不同,使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及课件的使用场合。选择好的开发工具才能成功地实现教学设计,减少课件开发时的时间,有利于推广。

3、制作按“制作脚本”,用所选的工具软件来制作开发网络课件。这些软件在制作网络课件时步骤通常是:建立文件、内部制造素材、导入或链接实现做好的各种媒体素材、设计交互、制作效果及打包。

(五)应用评价

网络课件的测试、评价和修改是课件开发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网络课件制作完成并投入运行以后,要广泛征集各方面的意见,就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网络课件的评价基本从信息呈现、人际交互、教学过程控制、文档提供等方面提出课件评价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指标。

结语

网络课件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网络教学 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C-0155-02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一个信息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各方面的信息。而在教育教学方面,通过网络学习获取知识是一个用时短、见效快的有效途径。因此,网络上有了许多精品课程,其中的经典部分就是多媒体课件,这些课件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由于课件种类繁多、五花八门,对网络多媒体课件的选题、制作、审定、评比和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对于制作者来说,是要正确选题与制作课件;对于学习者来说,是如何利用好网络多媒体课件资源,有选择地、高效地学习。可见,两者对网络多媒体课件都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一、网络多媒体课件的内涵

要理解什么是网络多媒体课件,先要了解什么是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是把某门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管理、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目标管理以及各种教学活动等在网上集中表现出来。网络多媒体课件则是网络课程的核心部分之一。从广义来说,网络多媒体课件主要是在Web平台开发,是某门课程较完整、系统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软件,接近于网络课程。狭义来说,网络多媒体课件主要是在Web平台开发,但只是为某门课程解决某些重点和难点的教学内容而专门开发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软件,是属于网络课程中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部分。它不是完整的一门课程,因为不具备课程的必要部分。本文以狭义上的网络多媒体课件作为论述对象。

二、各类网络多媒体课件的适应性分析

(一)教学授课类型的适应性分析

1.讲授课型网络多媒体课件。教师通过此类课件,很方便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把课程中关键的知识点、重点、难点用课件的多媒体形式进行集中演示、分析;学生课后可以复习,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可选择性地使用课件反复学习,直到搞清楚为止。此类课件又分为演示型和自主学习型课件。

2.检测型网络多媒体课件。教师上完某阶段课后,为了让学生巩固知识和检查教学效果,可通过此类课件进行。此类课件的内容一般包括练习题库和试题库,练习题库提供学生对某些知识点反复练习的题目,课件向学生列出题目,学生作答,课件评判并给予相应的反馈信息,学生可根据情况做出正确的答案;试题库提供多套题目,可以自动出卷和自动评分,可以提高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工作效率。

3.实践型网络多媒体课件。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有些课程会涉及到现实不容易或是不可能实现的教学内容,但用此类课件就能轻易实现。用课件创造各种与现实世界相类似的场景及活动现象,供教师使用,让学生观察,提供交互功能,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些规律与现象的认识、发现和理解,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此类课件可模仿的领域有各种情景、模拟交互、扮演角色、虚拟现实、空间模拟、仿真设备和游戏教学等。

(二)制作技术类型的适应性分析

1.用网页制作工具制作的课件。网页制作工具有FrontPage、Dreamweaver等,容易学习,适合教师灵活地根据内容要求自己制作课件。

这类课件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适合制作媒体丰富的内容。除内嵌文本内容外,其他媒体可以使用外部链接集成,网页与媒体可以是独立的。另外,又可以把文本、音乐、图像、动画和视频信息作为网页对象整合在一起,放进网页中。课件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中运行,发挥了利用网络进行教学的优势。

这类课件一方面利用网页链接,课件具有顺畅的导航和强大的交互能力,可以在不同的章节,不同的内容之间方便地进行切换和跳转。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网络的其他应用程序,扩展课件的能力,如利用论坛和聊天室这些交互性优良的程序实现网络辅导答疑。

适应环境强,在安装有浏览器的计算机中,既可单机运行,又可在网络环境下运行。在网络环境下,此类课件也有不足,对机房的网络服务器、网络带宽有较高的要求。

2.用Flash制作的课件。此类课件文件最小,最适合在网络中快速传输与共享,能方便地嵌入到网页中,适合于网络。由于它采用的是图形矢量格式,因此课件画面清晰、质量高,无论是放大或缩小都不会失真,在课件中绘制图形能力较强。媒体内容丰富,可集成的多媒体形式包括主流格式的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等。交互灵活多变,具有支持脚本控制、播放控制的交互性。适应环境强,既可在网络环境下使用,又可在单机上使用。

制作模仿型课件和教学小游戏,使用Flash制作较合适,但一般教师使用Flash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有较大的困难,要具备一定的艺术设计素养,同时对软件的掌握要付出较大的努力。

3.用录屏软件制作的课件。用录屏软件制作的课件通常称为流媒体课件,此类课件集成了流媒体音频和视频。“屏幕录像专家Build”是一款使用简单,功能强大的录屏软件,该软件可以轻松地将屏幕上的软件操作过程录制成WMV、AVI等格式的视频文件,并可保证声音完全同步。涉及计算机软件操作的课程用它来制作课件,简单方便。学生通过点播课件,可以重复学习,巩固知识。

网络课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网络型课件;思维拼图;复习课

【中图分类号】G4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09―0102―04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不仅为学生自主学习带来了多样的学习方式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也同时带来了“如何正确地选择适合学习需要的资源?如何系统地学习知识?”等问题,这更需要教师扮演助学者的角色,承担起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责任。在这种需求下,积极开发网络型课件,丰富基于网络环境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就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 网络型课件与复习课的特点

1 网络型课件

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CELTSC),于2002年的中国教育信息化标准,课件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用于教育、教学的软件。网络型课件需要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被大家共享,是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教与学活动而制作和组织的数字化材料。网络型课件具有以下特点:(1)可扩展性。网络型课件具有可扩展性,使得课件的提供都能非常便利地修改已有的课件组织结构,添加新的演示单元,或是删除更新相关的资源素材等;(2)交互性。用户很容易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控制课件的进度并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定课件演示部分的某些参数;(3)易浏览性。网络型课件组成单元的各相关部分可以相互连接引用,同时整个系统内部也能够提供良好的导航系统,以便于访问者在各个部分之间轻松自由的切换;(4)可移植性。为了扩大用户的范围,并考虑到现有因特网的异质性网络结构,课件的实现应该尽可能地独立于客户端计算机结构的平台和便于移植的技术。[1]

目前,网络上有很多可用的网络型课件,但是这些课件终究不是教师自己制作的东西,可能既不符合自己的教学思路,也不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此,教师还是需要开发属于自己的网络型课件。但现有的网络型课件对教师编程语言要求较高,由于中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并琐碎,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来重新学习复杂的程序语言。因此,需要为教师寻找一种易用的制作网络型课件的工具。为此,笔者在本文中提出一种可交互的个人知识管理平台MindPin,使用该工具制作网络型课件,只需要很简单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很适合教师的特点。

2 复习课

复习课是巩固知识的一种重要课型,进行了新知识的学习之后必须要经历的对知识的深化学习阶段,是必不可少的。它不同于新课的学习,开展复习课更强调学生自主的学习和随时随地的学习,学生是复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期望通过复习,进一步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以免给后继学习留下隐患,可以起到巩固已学知识,加深理解消化的作用,是继续学习新知识的必要前提。因此,对于教师,复习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建构清晰的知识网络,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对于学生,能实现对知识的整理、归纳和综合应用能力。

基于上述复习课的要求,要达到学科知识复习教学目标,上好复习课,应该有两方面的要求。第一方面需要教师能给出学科知识重点以及学科知识点之间的结构连接关系;第二方面必须能提供给学生随时随地并且能自主复习的机会,以及学生能根据自身学习基础、针对自身薄弱知识点进行复习的要求。普通的网络型课件能满足第一方面的要求,第二方面的要求则需要MindPin实现了。

二 基于Mindpin制作网络型课件的可行性

MindPin,中文称“思维拼图”,是一个类似于思维导图一样的思维辅助工具与知识树建立工具,是在制作成的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增加了在线交互共享的功能,是一种更有效的思维交流工具,具体是指用户将自己的思维过程流程图固定在网站中供其他人参看、借鉴,借助思维导图的基本原理,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原则,采用Web交互技术与方法搭建起交互式思维平台,积累和展现人们的知识、思维,并进行充分、广泛的交互。[2] MindPin功能特点主要表现在:

1 MindPin的操作非常简单。MindPin的技术起点非常低,不会给用户带来技术掌握的负担,只要懂得基本的计算机技能,就能制作思维拼图,更方便的是,MindPin在制作时支持键盘直接操作,比如Insert,为当前节点新增子结点,Home,焦点转到该图首节点;End,焦点转到该图末节点等等。

2 MindPin有利于形成符合思维特点的知识体系。有利于个人开展反思,快速整理思路形成知识体系,有效积累知识。MindPin通过以图式的形式构建思维拼图,以思维发展形成分支的形式,逐层明晰思维过程及某一本书或者某一单元的知识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MindPin具有在线交互共享功能。MindPin与思维导图最大的区别在于MindPin能实现在线交互,是将思维导图的思维图式化优点与博客的在线交流共享、互评的特点结合在一起,使MindPin的用户不仅能看到其他用户的思维过程,还可以对他人的思维方法给予评价或建议。反之,用户也能接受来自其他用户的建议,使自身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不断改善直至最优化。也可以说通过浏览他人的思维拼图,可将他人的思路与知识脉络“轻松嫁接”到自己的思维拼图上,参考别人对于某个知识点或者是某一单元知识的看法,可以在分享、获取别人反馈的基础上,不断修正、完善自身的拼图。

与博客的最大区别在于,博客是以叙事的方式与他人进行交流,他人获取用户的知识精髓,还需自己进行总结,而MindPin是以图式方法展示自身知识或思维过程,可以方便自己或其他用户方便地获取信息知识,这与建构主义中的“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相得益彰。[3]

4 MindPin可以链接多种资源。通过对各个结点的内容进行编辑,可以插入图片、flash、表格及源代码等多种媒体格式,也可以链接多个网址,把需要的资源进行链接,直接点击查看。也可以通过在节点中插入图片或符号标识,说明该节点代表知识的重要性程度。

5 MindPin支持导入和导出。导入指的是可将MindManager6.0制成的思维导图保存为.xml的格式直接导入到MindPin中,形成MindPin样式的思维图。导出指的是可以将生成的思维拼图到个人博客或者个人主页中,只需要添加一小段html代码。思维导图还可以以另一种方式导入,将生成的思维导图保存为.jpg、.png格式后,可在“编辑节点内容”对话框中导入,这样既可有利于弥补MindPin相对于思维导图的不足,还可以形成思维拼图与思维拼图之间的相互嵌入。

通过以上对MindPin功能特点的总结,可以看出,与网络型课件的特点相比较,MindPin不仅具有网络型课件的各个特点,而且还超出了普通的网络型课件所能提供的功能,比如,在普通的网络型课件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还需要借助课件之外的网络工具,如QQ、e-mail等进行交流,而基于MindPin建立的网络型课件,它实现了一个突破――将课件置于一个网络平台中,在这个平台中,教师不仅可以相互共享教学资源,而且还可以进行深度交流。因此,基于MindPin制作网络型课件是非常可行的。

三 利用MindPin制作复习课网络型课件的优势

1 有利于教师的“教”。

首先,可以加强教师之间的联系。教师制作网络型课件可以使教学效果突出,但是让每一个教师都去制作课件是不现实的。因为不少教师在这方面比较欠缺,即使是会做课件的教师,也不可能有时间去做每一节课的教学课件。因此,网络型课件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共享,教师将课件做成思维拼图的形式,“公开”在个人主页上,教师将其他多个教师“拼友”加为好友,或者多个教师共同组成“拼友圈”,这样教师就能随时浏览其他教师的拼图更新,以决定引用或参考,达成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使用MindPin制作网络型课件不仅大大降低了技术难度,而且教师对于制作的网络型课件可以很方便地直接在思维拼图上修正,而不会发生因为需要改写程序语言而出现差错,直至迫使教师放弃。

其次,利用MindPin教师可有效地为学生组织每个知识点所对应的学习资源。教师利用MindPin节点编辑内容可链接多个教学资源网址,可载入教师利用网络收集的本学科实验仪器和实验装备的图片,可载入相关的flash实验课件,这些实验有些是不能在实验室进行的、通过课件来模拟实现的反应,也可以是一些有趣的实验现象,这些可加深学生对实验从仪器到现象的理解与巩固。

再次,思维拼图也有利于教师进行课堂复习课教学。教师在上复习课时,可以借助自己或其他教师建立的思维拼图的知识节点展开顺序进行教学,这样既有利于掌握知识重点,也不会忽视对知识点的相关知识的扩散,通俗地讲,就是不会跑题。

2 支持学生的“学”。

学生将自己比较喜欢或者信任的老师或者是名师加为好友,可以随时查看老师的拼图更新,获得有效的以思维拼图呈现的复习课课件资源,课件资源是按一定的知识点层级顺序或知识点重要性程度构成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按照拼图的层级展开,达到自身思维的逐层深入发散,使得学生在复习课中能全面系统地获得知识体系,并且能细微至每一个小点,特别是以网络链接的形式将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资源系统地组织连接在每一个小的知识节点上。它对复习课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方面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起点。在进行复习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选择自己复习实验的内容,可以从思维拼图的某一个标题开始,这个标题是自己认为比较薄弱的环节,这样避免了教师在上复习课时,一味地从头讲到尾,忽视了每个学生的薄弱环节的状况,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能真正体现出认知主体作用。

第二方面能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促进学生随时自学。教师通常在制作复习课课件时,是将某一章的知识要点按一定的逻辑结构组织联系起来的,特别用思维图的方式表示出来,更能表现出思维对于某一知识点的不断关联,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和其他同学在平台中进行协商学习,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第三方面能加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动态交流。学生通过在MindPin中建立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拼友圈”,教师担任建立拼友圈“组长”的角色,学生之间可以通过教师建立的关于复习课的拼图型课件进行评论,或者就“小组话题”进行讨论,学生也可以通过个人拼图的建立,总结自己所学某单元知识的逻辑关系及重点,以相互评论的方式和其他同学进行协商学习,以达到自我知识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4]

第四方面有利于学生随时复习。只要能上网,学生就可以随时点击拼图进行学习,能自由控制课件,重复学习有利于长期记忆的形成,有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

四 基于MindPin制作初三化学实验复习课的实例

为了使基于MindPin制作网络型课件的研究具有可操作性,笔者以初三化学实验复习课为例,具体说明基于MindPin的网络型课件的制作过程。

1 化学教师注册属于自己的MindPin个人主页

登陆MindPin(www.省略)的网络平台,点击Mindpin主页右上方的“注册”,填写用户信息,申请获得自己的个人主页。登陆个人主页界面,点击查看各个选项功能,也可以点击“帮助”查看拼图的各项功能,以及使用方法说明,初步熟悉MindPin的各项菜单操作。

2 新建拼图

点击个人主页上“新建拼图”,新建空白模板,进入“拼图信息”设置界面,对拼图的用途和目的进行描述,可将拼图设置为“公开”或“私有”,公开表示其他人都能看到你的拼图,私有代表只有你自己能看到,将各个选项填写完成后提交,开始拼图的绘制。

3 利用MindPin形成初三化学实验作为网络型课件的知识模块界面

化学教师罗列出初三化学实验课的知识点,利用MindPin绘制出关于知识点的知识框架,此框架基本囊括了初三化学实验中的重要知识点。比如,常见的实验仪器,及其正确的使用方法,化学实验装置及装置的正确连接和使用,一些重要的化学反应现象等等。各个知识点之间是按思维发散的顺序排列的,逐层展开,也就是说各个知识点之间是遵循一种排列方式的,比如根据知识讲授的先后顺序等。其中拼图的第一层知识节点可以作为网络型课件的主要知识模块界面,课件的所有相关内容都是围绕这几个点展开的。如下图所示。

化学教师通过网络搜集整理关于各个知识节点的资料,将资料与各个知识节点相互连接起来。具体做法是,编辑各个知识节点,点击鼠标右键,选择“编辑内容”,弹出对话框,可以在此对话框中插入文字、超链接、图片、图表以及flash等形成保存的网络资源。这些资源可以为学生在复习时重现实验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实验装置、实验现象的印象,以使学生在遇到有关实验操作或者实验现象方面的问题时,能有一个很直观的印象。注意在选择上传图片或者flash时,图片或Flash的路径名必须以英文形式表示。学生要查看这些资源时,只需双击各个知识节点即可。如下图所示。

5 修饰思维拼图,使整个课件看起来更生动

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插入图片”,此选项可以在各个节点中加入图片,这些图片可以在图库中选择,也可以加载自己搜集的图片上传到图库中,在上传时,图片的路径名也必须以英文形式表示。加入与知识节点相关的图片,可以避免学生学习的枯燥性,并且给以醒目的作用。以上是基于MindPin制作网络型课件的主要步骤,课件详细内容请登陆网址 www.省略/VBlog/modelViewer.aspx?model_id=2648查看。

参考文献

[1] 程海滨.使用网络型课件进行初中化学实验复习课教学设计[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2005.

[2] MindPin可交互式个人知识管理平台[DB/OL].

< www.省略/index.aspx.2007-11-16. >

[3] 张豪锋,卜彩丽.基于Blog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实验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9):66-69.

上一篇:资源网络范文 下一篇:网络传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