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监管范文

时间:2023-03-16 19:56:26

网络经济监管

网络经济监管范文第1篇

*年,我局网络经济监管工作主要是立足“服务、监管、维权”三大职能,结合实际,围绕“夯实基础、探索机制”这一主题,落实工作机构,加强能力建设,探索建立网络经济监管与服务机制,规范网络经营主体及其经营行为。

二、工作内容:

(一)建立网络经济监管工作机构,落实工作职责。根据国家工商总局新“三定”方案规定,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监管工作已纳入工商部门职责范围。为全面启动网络经济监管工作,以工商职能转型为契机,县局成立网络经济监督管理大队,承担监督管理全县网络经营主体及其经营行为的工作职责,指挥、协调和实施全县网络经济监管与服务各项工作。

(二)加强网络经济监管培训,提升执法能力。网络经济监管涉及工商业务能力和网络技术能力,因此,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与执法装备建设,提高执法能力,任务十分紧迫。充分结合工商信息化学习应用兴趣小组活动,组织开展包括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知识、电子商务知识、有关法律法规、网络经济监管执法经验技巧、有关软件应用等内容的学习培训。重点培训一线执法人员的网络经营主体建档、网上巡查、电子证据提取与固定、法律适用、有关软件应用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的操作与运用能力,努力提高相关法律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加强网络经营主体的搜索工作,完善户口建档。前一阶段,信息办已初步完成了网络经营主体的搜索建档工作,各工商所要按照属地管辖的原则,依托省局“网络经济监管智能搜索分析平台”,融合各大搜索引擎、互联网信息资源和工商现有企业数据库中的企业网站域名信息资源,对网站运营者在辖区范围内的网站网址和基本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和整理。不断充实和完善网络经营主体的“经济户口”,并根据网站变化,及时调整,实行动态管理,使动态数据始终与真实情况保持基本一致,为进行网络监管提供一个较好的基础和平台。

(四)全面推进工商营业执照网上标识工作。各工商所要在去年的基础上,充分依托省局“营业执照网上标识平台”,利用数字证书,对辖区经济主体在互联网建立的一级域名网站标注工商营业执照网上标识,实施网络经营主体身份确认,使全县一级域名网站全面实现网上亮照经营。

(五)加强网络经营行为监管,查处违法行为。一要加强网络经营主体的巡查工作。各工商所要将企业的网络经营行为监管作为责任区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日常监管,将辖区内经营性网站,分解到各个工商所责任区,将网络经营主体巡查工作逐步引向日常巡查轨道。二要定期开展网上搜索工作,各工商所网管员要每周至少开展一次网上搜索工作,及时发现违法行为,县局将每月定期搜索线索。三要查处违法经营行为。重点查处利用网络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销售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璜的商品行为,冒用他人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行为,对商品的质量、性能、产地、生产者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网上销售质量不合格商品行为,各种信息误导、欺骗消费者行为,欺骗性有奖销售、巨额有奖销售行为,传销和变相传销、非法直销行为,其他违反工商法律法规的互联网商务行为。根据“攻大奸戒小过”原则,对严重的违法经营行为,要立案查处,对轻微的违法经营行为,可实行行政告诫,告知限期规范和规范方式,对拒不依法规范的,坚决给予行政处罚。信息办、经检法制科、经检大队及各工商所等相关部门要形成执法合力,查办网络典型案件。

三、工作要求

*、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开展网络经济监管是创新工商职能、拓展监管领域的重大突破,是市场一体化监管的重要举措,各工商所要对网络经济监管给予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自觉参与到网络经济监管工作中去。

*、积极探索,推进理论研究。网络经济监管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如何实现对网络经济监管有效监管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模式。各工商所、相关科室要积极探索网络经济案件的查办机制,迢迢如何建设网上工商局、所等问题。如:案源发现机制、电子证据的提取与固定、法律法规适用、执行机制、部门合作机制等等,认真总结、上报各种开展网络经济监管好的做法和经验,深入网络经济监管理论研究,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交流,借鉴其他地方经验,切实推进本地的网络经济监管工作。

网络经济监管范文第2篇

1、网络经济与金融:技术与轨制整合与分散的体现

(1)网络经济及其特征

网络经济(Network Economy)是社会的出产方式以及交流方式以网络情势组织起来的经济形态,是经济网络化的必然结果(乌家培,二000)。跟着经济的发展,市场范围、交易半径的不断扩展,使患上交易费用上升,为降低交易费用,技术与轨制不断演进,于是网络技术便发生了,网络经济在2者的互相作用下也应运而生。1般而言,深刻理解网络经济需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加以掌控。

首先,在宏观层次上,网络经济拓展了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内生变量,轨制变量被引入的同时,知识与信息作为技术变量,其权重日趋提高,成为推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气力。网络经济有3大规律,它们安排着网络经济的发展进程,即:(一)信息技术功能价格比的摩尔定律(Moore's Law),按此定律,计算机芯片的功能每一一八个月翻1番,而价格则以半数降落;(二)信息网络扩张效应的梅卡夫法则(Metcalfe Law),此法则说明,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的平方,网络效益随网络用户的增添而呈指数增添;(三)信息流动中优劣势强烈反差的马太效应Matthews Effect),也就是经济学中所说的“正反馈效应”,它使患上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可见,网络经济不是扭转而是强化了传统的经济规律,使有益于技术进步的轨制支配和技术自身成为经济的主导。

其次,在微观层次上,因为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大大扭转了交易费用,网络经济中的产品、企业组织、市场结构等都产生巨大的变革。

网络经济是伴同国际互联网的发展而发生出来,因此缭绕国际互联网发展起来的1些新兴行业是网络经济不可缺乏的1部份;另外,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也扭转了过去传统的交易方式,使患上互联网成为传统经济1个便捷的交易平台,因此原来通过传统的方式进行的交易流动演化成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交易流动也是网络经济又1首要组成部份。网络经济中的产品多为信息产品,信息产品的经验性和高出产本钱、低复制本钱(也可说高固定本钱、低边际本钱)的特色抉择了企业组织的经营行动以及产品市场结构(范里安、夏皮罗,二000)。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优势,须调剂其组织结构,传统组织纵向1体化的信息优势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扁平型结构;市场竞争则导向范围优势、差别定价以及客户为核心的原则。

(2)网络金融及其特征

所谓网络金融,是指在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上实现的金融流动,包含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交易、网络金融市场以及网络金融监管等方面。它不同于传统的以物理形态存在的金融流动,是存在于电子空间中的金融流动,其存在形态是虚拟化的、运行方式是网络化的。它是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是适应电子商务(e-co妹妹erce)发展需要而发生的网络时期的金融运行模式。因而,它是网络经济以及电子商务发展的内在规律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是技术与轨制互动的体现。

网络技术的冲击正之前所未有的速度扭转着全世界金融业的业务规模以及组织情势,它大大降低了金融服务的信息以及交易费用,按传统金融理论预测,作为解决信息不对于称问题以及节俭交易本钱的金融中介,在数量上应显著降落,但是现实的不符合对于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众多新兴的金融工具与中介机构纷涌而来,使患上整个金融体系格局产生了剧变:首先,金融业务立异频繁。网络金融以客户为中心的性质抉择了它的立异性特征。为了知足客户的需求,扩展市场份额以及增强竞争实力,网络金融必需不断进行业务立异,这类立异在金融的各个领域都在产生。比如在资本市场上,电子通信网络(ECNs,Electronic Co妹妹unication Networks)为市场介入提供了1个可通过计算机网络直接交流信息以及进行金融交易的平台,有了ECNs,买方以及卖方可以通过计算机互相通信来寻觅交易的对于象,从而有效地解除了经纪人以及交易商等传统的金融中介,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其次,金融中介机构与市场出现出动态的产品——发展互动瓜葛。默顿指出,这类瓜葛是“金融立异螺旋”的1部份,它推进金融体系朝着1个充沛效力的理想目标演进。在网络金融前提下,1方面,技术的进步与变迁降低交易费用;另外一方面,立异引发市场范围以及交易量的扩展反而会增添交易费用。金融中介机构通过创造形成新市场基础的产品以及加大以存在产品的交易量来匡助市场成长;反过来,市场通过降低出产这些产品的本钱来匡助中介机构来创造新的更为“个性化”的产品。总之,中介机构与市场的瓜葛,静态地来看是两种竞争性的轨制支配,但动态地来看则偏偏是互补性的瓜葛:2者彼此相互加强,相互增进。另外,面对于不断变化的金融业务、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旧的金融监管方式以及规模已经远远不能见效,网络金融监管必需基于1种持久而不乱的法子与框架进行,功能性监管便责无旁贷地承当起此重担,本文的后半部份将对于此具体加以分析。

(3)网络经济与金融:技术与轨制的整合与分散

网络经济与金融是在缭绕为节俭交易本钱而不断演进以及立异的技术与轨制的互动进程中呈现的。立异的轨制能够提供本钱更低的安全功能(如家庭、保险轨制)以及经济功能(如公司制、股分制),这是轨制变迁所节俭的交易费用I(新古典意义上的);立异的技术则会减少由轨制变迁带来的交易半径扩展而发生的交易费用Ⅱ(由新古典意义上的交易费用派生而来的)。有益于立异的轨制支配是推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气力,而技术对于轨制拥有能动作用,技术立异在边际上推进合作秩序的扩大,使更有效力的市场交易方式以及经济组织结构的发生以及演进在技术上成为可能,技术的突破会成为轨制演进的动力。

技术与轨制整合与分散的源泉在于由相对于价格的变化引发的本钱收益结构的变化和进1步扭转着人们的观念及行动。网络经济与金融恰是以信息网络技术革命为先导,这类技术变迁引发了交易自身相对于价格的变化,具体说就是扭转了人们之间进行交易的本钱以及信息结构,于是,基于人的经济行动的微观结构比如

银行业结构以及商业交易行动也相应产生变革,而交易微观结构的扭转进而请求行动规范的扭转和法律结构的改革,终究也将引发监管结构的扭转。可见,网络经济与金融作为1种轨制立异首先来源于技术变迁诱发的相对于价格的变化,而这类变化带来的新的收益促令人们进行进1步的技术立异。

2、网络金融监管的必然选择:功能性金融监管

网络经济与金融时期,技术与轨制的整合与分散的速度远弘远于传统经济,它是立异的“峰聚”时代。立异蕴涵着巨大的风险,因而,网络时期的金融监管请求应更加严格与科学,面对于时刻都在变化的业务、机构以及市场,必需追求1种更加不乱与持久的监管理念,从而实现监管本钱最小化的最优目标。

(1)金融体系的“功能观点”

在如何解释金融体系结构的趋势性变化方面,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取得者默顿等人的“功能观点”给咱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金融体系的功能性观点首先指的是1种概念性的分析框架,这1分析框架的基本含意有两层:1是揭露金融体系所能施展的基本功能是甚么;2是以基本功能为“概念支架”(conceptional anchor),分析跟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为实现以及施展这些基本功能,金融体系的基本轨制支配,也即金融机构及其形成的市场、金融监管的基本情势会产生甚么样的变化。

功能性观点的两个基本论点是:一.金融体系的功能相对于于金融机构来讲更具不乱性——也就是说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很少因国家的不同而不同,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二.金融体系的轨制支配随功能而变化——也就是说,发现新的更有效力的功能实现方式是金融立异、金融体系轨制支配产生变化的主要动力。

默顿等人认为,金融体系最基本的功能是在不肯定的环境下,跨时空配置经济资源。而这1最基本的功能又可进1步细分为6大核心功能,它们分别是:

一.为货物以及服务的交易提供1个支付系统;

二.为从事大范围的技术上不可分的企业提供融资机制;

三.为跨时空、跨行业的经济资源的转移提供便利;

四.为管理不肯定性以及节制风险提供了1种手腕;

五.为调和各经济部门的扩散化决策提供价格信息,如利率以及证券价格;

六.为解决信息不对于称以及鼓励问题提供法子。

这些功能中的每一个功能都知足1个基本需求,而且很少产生变化。然而这些功能的实现方式,即为实现基本功能所作的轨制支配却因国家的不同而不同,这些不同取决于传统的经验、规章、技术水平及其他因素,例如美国的股票市场在企业投资中的作用比起德国以及日原本要首要患上多。功能的实现方式还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由于技术的进步、竞争的加重使患上发现新的、更有效力的功能实现方式成为可能。例如,支付方式从银行券逐渐演化到支票,然后又演化到现在的电子划账系统;签发支票的特权由商业银行扩大到投资基金,所有这些都是随技术进步、竞争加重而不断地发现更有效力的功能实现方式的努力进程。

从上述分析可见,在新的环境下,为了寻觅新的、更有效力的功能实现方式,金融机构老是在不断地进行金融立异,而跟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金融理论的发展和学习效应的作用,金融立异有日趋强化的趋势。金融立异不但使金融交易技术日益繁杂,而且使交易本钱以及金融服务业的进入壁垒不断降落,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界线愈来愈隐约。

(2)功能性金融监管:网络金融监管的必然选择

在网络金融时期,技术与轨制的整合与分散使患上金融机构业务界线日益隐约,依照既定金融机构的情势以及种别进行监管的传统方式已经经很难见效。由传统的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过渡就成为1种必然的趋势。所谓的功能监管就是,金融监管关注的是金融机构的业务流动所能施展的基本功能,而非金融机构的名称;政府公共政策的目标是在功能给定的情况下,寻觅能够最有效地实现既定功能的轨制结构(主要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形成以及情势)。功能性金融监管的优势在于:

一.传统的机构监管把现有的金融机构看做是给定不变的,公共政策以及监管规则的目标是如何维护现有的金融机构能够生存以及发展下去;与之不同,功能监管则把注意力集中在最有效力地实现金融体系基本功能的金融轨制结构上,政府监管部门制订的公共政策以及监管规则是为了增进轨制结构的必要变化,而不是试图维护以及保持现有的轨制结构。因此,功能监管拥有必定的超前性以及可预感性,它可以把不同名称的拥有相同功能的金融机构或者其他轨制支配置于监管机构的监管之下,而不是像机构监管那样只能依据不同的个案作不同的处理。

二.因为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很少产生变化,因而依照功能请求设计的公共政策以及监管规则更拥有连续性以及1致性,无须随轨制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能够灵便地适应不同的轨制环境,这对于于多国监管合作来讲拥有特殊的意义。

三.功能监管的1致性以及连续性,也减少了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套利”的机会主义行动,这类机会主义行动致使了资源的挥霍,并使监管机构的监管没法充沛施展作用。

网络经济监管范文第3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规范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维护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网络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市局开展代号为“护网行动”的网络经济监管专项整治行动有关安排(工商信(3)号文件),结合我局实际情况,特组织开展代号为“护网行动”的网络经济监管专项整治专项行动,以巩固基础工作,推进网络监管执法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重点

为净化网络市场环境,促进网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各地在专项行动中应将以下侵害消费者和经营者权益的违法行为作为整治重点:利用网络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企业名称权等权利的商品,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的商品,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商品,以及质量不合格或法律法规禁止交易的商品;通过网络对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性能、产地、生产者等信息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或虚假表示;利用欺骗性有奖销售、巨额有奖销售等方式进行网上产品促销,欺骗消费者;通过网络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信誉以及侵犯他人商业秘密;利用网络进行传销、变相传销和非法直销;未经许可擅自从事需经许可方能从事经营的违法行为;其他违反工商法律法规的网络经营行为。

二、工作时间安排

(一)部署调查阶段(9月1日—9月15日)。各所按照本通知要求并结合当地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统一部署专项行动,各责任区要制定专项整治计划,对辖区内网络市场主体网上经营行为和本地商务平网站运行情况进行调查摸底,详细掌握违法情况。

(二)查处整治阶段(9月16日—10月15日)。各所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网络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查处整治。在查处整治过程中,要严格依法行政,注重标本兼治。

(三)督查总结阶段(10月16日—10月31日)。各所在查处整治阶段结束后,根据专项整治计划内容,做好录入工作,总结经验,及时宣传典型案例。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网络经济监管工作是工商部门创新职能、拓展监管领域的重大突破,是特殊时期特殊作为的重要体现。各地要充分认识本次“护网行动”专项整治的重要性,加强领导,周密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确保整治取得实效。

(二)综合整治,攻大戒小。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各地要注意工作方式和方法,做到服务与监管并举,要将专项行动与网络市场主体建档、网上营业执照标识和日常网络巡查等网络基础性监管工作结合起来,与助动市场主体上网用网、规范提升商务平网站等服务网络经济发展工作结合起来。各地要依法履行监管职责,“攻大奸、戒小过”,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对轻微的网络违法行为可实行行政告诫,对严重侵害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的网络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查处,有效整顿和规范网络市场经营秩序。

(三)结合实际,促进工作。各工商所要在我局7月份组织的“关于开展县工商局网络经济户口专项巡查的通知”(工商第47号文件)工作的促进下,进一步重视基础性工作,并以此次专项整治工作为契机,推动我局今年网络经济监管工作的顺利完成。

(四)注重宣传,加强协作。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各地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和报刊等各种媒体,加强对工商部门服务网络经济发展和规范网络经营秩序的宣传,重点宣传这次专项整治行动成果,及时曝光被查处的网络违法典型案件,增强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倡导依法经营和诚信经营。各单位根据需要可通过县局与本地公安网监部门、通信管理部门等部门沟通与协作,对需要跨区查办的案件可通过县局向市局提出协查申请。

网络经济监管范文第4篇

1、确认网络经营主体身份。工商机关确认网络经营主体身份是当前网络经济监管的薄弱环节。确认网络经营主体身份包含准入登记和网站身份认证。准人登记是明确网络中哪些经营主体要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网站身份认证是对已经办理准入登记的网络经营主体,在其所经营的网站或网页上加注工商标识和电子版工商营业执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而后者又是打造网络诚信环境的客观要求。

2、监管网络经营客体。主要包括:(1)对特许经营商品与服务准入的管理。网上经营范围非常广泛,对于需要经过新闻、出版、教育、卫生、药品、工商、公安等部门专项审批方可经营的商品与服务必须经过审批,取得许可证后方可从事网上经营活动。广告主管机关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经营性网站上为他人设计、制作、网络广告,应取得《广告经营许可证》后方可经营,并接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管。《食品安全法》生效后,网络经营食品也应该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2)对网上交易商品质量的管理。国家工商总局承担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的职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义务对在网络经济中交易的商品质量进行监督管理。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监管网上经营行为。当前,网络经济中存在着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无照经营、违法拍卖和促销、网络传销等。对于种种扰乱网络经济秩序的经营行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等法律,坚持打击与规范并举的方针,努力建立网络经营行为的长效管理机制,制止减少各类违法行为。

4、维护网络消费者权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不管是在有形市场,还是在网络市场中发生交易,都应遵守本法规定。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对网络消费侵权案件应积极受理。

5、扶持培育网络市场。按照监管与服务发展相结合的理念,积极推进有形专业市场发展网上交易,实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有机融合。放宽准入门槛,支持中小企业利用第三方网上公共交易服务平台,开设网上销售店铺,促进企业流通方式创新。加快网上信用体系建设,提高网上经营和服务的诚信水平。积极组织网上市场举办者和管理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增强其法律和商务等方面知识。推进网络行业协会建设。提高行业自律水平。

6、监管电子合同。在网络经济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我国《合同法》在制定时已注意到了电子合同这种新的合同形式,并明确电子合同的管辖权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认真研究《合同法》,努力掌握电子信息技术,熟悉电子合同的形态和形成过程,以电子合同监管为切入口,切实有效地实施对电子商务的监管。

7、保护网络知识产权。当前一些知名企业商标和字号被抢注为网站中文域名的现象较为突出,对企业名称专有权和商标专用权实施保护应该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这方面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网络经济监管范文第5篇

一、网络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的缺陷

网络经济是基于Internet为载体而运行的经济形式,也是电子商务充分发展的经济。由于经济活动的数字化、网络化,出现了许多新的媒体空间,如虚拟市场、虚拟银行等。许多传统的商业运作方式将随之消失,取而代之以电子支付、电子采购和电子订单,商业活动将主要以电子商务的形式在互联网上进行,使企业购销活动更便捷,费用更低廉,对存货的量化监控更精确。这种特殊的商业模式,使得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的缺陷暴露无疑。

1.不能满足电子商务需要

在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的贸易双方从贸易谈判、签订合同到货款支付等,无须当面进行,均可以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络在最短的时间内来完成,使整个交易远程化、实时化、虚拟化。这些变化,首先对财务管理方法的及时性、适应性、弹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使得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和标准发生新的变化。传统财务管理没有实现网络在线办公、电子支付等手段,使得财务预测、计划、决策等各环节工作的时间相对较长,不能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其次,分散的财务管理模式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

不能满足新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的需要

财务管理传统的结算资料主要来自于财务会计的成果,借助经济数学和统计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对以财务报表为核心的会计资料进行处理,并据以预测未来经济条件下企业可能达到的损益状况。而在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能在世界各地瞬间进行,通过计算机自动处理,企业的原料采购、产品生产与销售、银行汇兑等过程均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完成。因此,要求财务管理从管理方式上,能够实现业务协同、远程处理、集中式管理等管理模式;从工作方式上,能够支持在线办公、移动办公等方式,同时能够处理电子单据、网页数据等新的介质。然而,传统的财务管理使用基于内部网的财务软件,企业可以通过内部网实现在线管理,但是它不能真正打破时空的限制,使企业财务管理变得及时、迅速。

不能避免财务管理出现的新风险

在网络经济下传统企业财务管理首先遇到的是网络交易安全问题。由于财务管理中涉及到的交易用户由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易改为了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而互联网体系使用的是开放式的TCP/IP协议,并且以广播的形式进行传播,交易用户的信息很容易被窃取和篡改,即使是合法身份的交易人,由于采用无纸交易,交易对方也可能会抵赖交易,从而给网络交易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传统的财务管理多采用基于内部网的财务软件,没有考虑到来自互联网的安全威胁,而企业财务数据属重大商业机密,如遭破坏或泄漏,将造成极大的损失。其次遇到的是身份确认和文件的管理方式问题。网络经济条件下,商业交易均在互联网上进行,双方互不见面,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相互认证,保证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而传统的财务管理软件一般采用口令来确认身份。如果继续沿用这种口令身份验证方式,那么随着互联网用户和应用的增加,口令维护工作将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显然这种身份验证技术不适合基于互联网的财务管理。

二、网络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

网络经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人类生产经营活动和社会活动网络化。财务管理必须顺应潮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从管理目标、管理内容和管理模式进行创新。

1.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

传统财务管理目标以“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主,它是基于物质资本占主导地位的工业经济时代物质资源的稀缺性和使用上的排他性等原因产生的,体现了股东至上的原则。然而,在网络经济下,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在企业资源中占主导地位,企业相关利益主体发生了改变,若财务管理的目标仅归结为股东的目标,而忽视其他相关主体,必然导致企业相关主体的冲突,最终损害企业的利益。因此,财务管理的目标应向高层次的多元化形式演变。原来以追求企业自身利益和财富最大化为目标者,必须转向以“知识最大化”为主体的综合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内容的创新

(1)融资、投资创新。在传统经济形式下,企业的融资是指以低成本、低风险筹措企业所需的各种金融资本;投资资金的运用,主要指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投资。而在网络经济下,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心。因此,企业的融资、投资重心将转向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目前,在网络经济下企业的竞争是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竞争,谁拥有了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便拥有了发展、生产的主动权。因此,筹集知识资本和储备人力资本将成为网络经济下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

(2)资本结构优化创新。资本结构是企业财务状况和发展战略的基础。而网络财务中资本结构优化创新包括以下几个层面:一是确立传统金融资本与知识资本的比例关系;二是确立传统金融资本内部的比例关系、形式和层次;三是确立知识资产证券化的种类、期限,非证券化知识资产的权益形式,债务形式以及知识资本中人力资本的产权形式等。通常情况下,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创新是通过投资与融资管理而实现的。只有优化资本结构,使企业各类资本形式动态组合达到收益与风险的相互配比,才能实现企业知识占有与使用量的最大化。

(3)收益分配模式创新。在网络经济下,企业资源的重心转向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有知识的劳动者成为企业的拥有者。企业的资本可分为物质资本和知识资本。企业的拥有者发生了变化,收益分配模式必然发生变革。收益分配模式由传统的按资分配变为在企业的物质资本和知识资本的各所有者之间分配,按照各所有者为企业做出贡献大小及所承担风险大小进行分配。

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

在互联网环境下,任何物理距离都将变成鼠标的距离,财务管理的能力必须延伸到全球任何一个结点。财务管理模式只有从过去的局部、分散管理向远程处理和集中式管理转变,才能实时监控财务状况以回避高速度运营产生的巨大风险。企业集团利用互联网,可以对所有的分支机构实行数据的远程处理、远程报账、远程审计等远距离财务监控,也可以掌握和监控远程库存、销售点经营等业务情况。这种管理模式的创新,使得企业集团在互联网上通过网页登录,即可轻松地实现集中式管理,对所有分支机构进行集中记账,集中资金调配,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网络经济下财务管理创新的实施构想

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是网络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在此笔者提出几点实施财务管理创新的构想:

1.树立新的理财观念

网络经济的兴起,使创造企业财富的核心要素由物质资本转向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因此企业理财必须转变观念,不能只盯住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首先,企业财务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其次,企业财务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善于观察和面对复杂的竞争环境,能够科学准确的预测市场环境下的不确定因素。再次,要重视和利用知识资本。企业既要为知识创造及其商品化提供相应的经营资产,又要充分利用知识资本使企业保持持续的利润增长。

2.加强财务人员的网络技术培训

网络经济监管范文第6篇

一、制定《指导意见》,推进全省网络经济监管工作

2007年下半年,浙江省工商局成立了推进网络经济监管项目组,组织精干人员,认真研究当前网络经济监管存在问题、工商职责和主客观环境,充分吸收全省及全国各地近年来的实践经验,通过向省局各个业务处室、各地市局及部分县局和工商所广泛征求意见,反复商讨,去异求同,不断修改完善,于2007年12月制定出台《关于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推进网络经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使我省网络经济监管工作建立在更加统一、规范、高效的基础上。

(一)明确工作目标。目标是行动的指南。《指导意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网络经济监管的三大目标。一是确认各类网络经营主体身份。依托全省统一的“营业执照网上标识平台”,利用数字证书,省内各类经济主体在互联网建立一级域名网站标注工商营业执照网上标识,实施网络经营主体身份确认。二是打击各种非法网络经营行为。借助网络智能搜索分析平台,对网络经营主体进行定期与随机、全面与专项相结合的网络巡查监管,打击网络虚假宣传、侵犯商标专用权、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侵害消费者权益等行为,规范网络经营秩序。三是加强网络经济消费者权益保护。建立网络信用评价、网络消费预警、网络投诉举报咨询受理和网络行业协会自律等体系,通过网络电子合同签约室、网络视频商务平台等举措,保障网络交易安全,促进网络经济的规范发展。

(二)建立组织机构。机构是行动的保证。省局经过对当前内设每个职能机构的认真分析,建立牵头指导与分工协作相结合的组织机构,明确各级信息办为网络经济监管的牵头协调部门,负责工商营业执照网上标识和网络经营主体建档,为网络经济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各级工商法制、企业注册等职能机构负责网络经济监管在本业务范围的推进和落实。具体地说,法制线为网络经济监管工作提供法律指导,推进相关地方立法:企业注册线规范网络经营主体的市场准入,实施企业知名商号的网络保护;个私(企业监管)线通过年检,协助网络经营主体建档,配合查处网络经营主体不合法案件:广告线参与网络巡查,提供网络虚假广告案件线索和配合查处:市场线规范网上交易市场的登记和监管:经检线查处网上不正当竞争、网上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网络传销及其他违法行为:消保(12315)线办理答复与网络经营相关的投诉举报咨询,开展网络消费维权工作:商标线提供网上商标侵权案件线索和配合查处:合同线规划网上电子合同、网络拍卖的管理。各级个私协会、消委会等组织要积极发挥自身职责,积极开展网络经济的行业组织建设和维权服务。工商所负责本辖区网络经济监管的日常巡查工作:负责本所范围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网上标识企业的告知催办:负责相关网络违法案件的具体承办:负责上级工商局交办的其他网络经济监管事项。

(三)界定工作内容。网络经济监管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明确工作重点有助于更好地推进工作。为此,《指导意见》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丁作:一是工商营业执照网上标识。对浙江省行政区划内已经办理营业执照的各类经济主体在互联网中所没立的具有一级独立域名的网站,必须在网站首页底部统一标注工商营业执照标记。网上标识应通过数字证书来实现。营业执照网上标识原则上由登记机关负责办理,省市局也可委托属地县(区、市)局统一组织实施。二是网络经营主体建档。市局通过“网络经济监管智能搜索分析平台”负责搜索和结果梳理分流。县(市、区)局负责将市局搜索分流、企业主动审报、企业年检录人中发现的网络经营主体信息予以建档。工商所负责将网络日常巡查和个体验照中发现新的网络经营主体信息予以确认建档。三是网络经济巡查监管。巡查主体主要是基层工商所和各业务线。工商所依托省工商基层管理业务系统,对已经建档的网络经营主体进行有计划的日常巡查,对上级局交办的有网络违法嫌疑的经济主体进行实地和网络比对调查。各业务线依托“网络经济监管智能搜索分析平台”开展网络经营行为专项检查。四是查办网络违法案件。网络经济监管的办案以经检线及工商所为主,各级信息办及相关业务线主要提供技术和业务支持协助办案,有特殊授权或特殊条件的,也可单独办案。五是办理网上投诉举报咨询。对消费者通过省工商局门户网站、“浙江省网络经济服务监管网”子网站及在建的全省12315综合执法系统等渠道向工商部门提出的投诉、举报、咨询,各级工商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二、搭建“一网三平台”,提升网络经济监管工作效能

监管网络经济必须借助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搭建网上工作平台,实现“以网管网”。为此,省局通过半年多的努力,统一搭建以“浙江省网络经济服务监管网”和“营业执照网上标识平台”、“网络经济监管智能搜索分析平台”、“网络经济监管巡查平台”为主要内容的“一网三平台”综合软件系统,为全省工商系统开展工商营业执照网上标识、网络经营主体建档和网络巡查监管、受理答复网络举报投诉咨询提供技术平台,提升网络经济监管工作效能。

(一)“浙江省网络经济服务监管网”。该网为省工商局门户网站子网站,二级域名为:zinet.ziaic.省略,全省各级工商通过该网开展工商营业执照网上标识办理和网络举报投诉咨询受理答复工作。

(二)“营业执照网上标识平台”。该平台建在“浙江省网络经济服务监管网”上。网上标识办理流程分“网上办理”和“网下办理”两种方式。“网上办理”由企业直接利用数字证书登录外网平台、填写申请表格并获取标识代码,由企业网站的原设计单位将标识代码安装到企业网站首页底部。“网下办理”企业需要携带数字证书到工商部门,并填写申请表格,工商人员经核查后通过数字证书赋予企业网上标识代码,再由企业通知网站原设计单位安装标识代码。

(三)“网络经济监管智能搜索分析平台”。该平台统一设在各市工商局外网,网络监管人员可运用该系统,开展网络经营主体建档和网络巡查监管工作。

(四)“网络经济监管巡查平台”。该平台为“浙江省工商基层管理系统”的子模块,设在市级工商局内网(最好与外部网络实现逻辑相通),主要供工商所人员开展网络巡查监管和市县工商局交办网络监管任务使用。

三、创新“工商营业执照网上标识”,让无形主体对接有形实体

所谓“工商营业执照网上标识”,

是指各类网络经营主体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网站所有者身份确认申请,工商部门根据自身掌握的在册经济户口信息,核查确认网站的所有者信息后,在该网站的首页底部加贴不易仿冒、具有显著特征的工商红盾标识,并通过点击该标识,将网站所有者的工商营业执照信息向社会公示。

当前,网络经营主体身份不明、信用缺失是阻碍网络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实施工商营业执照网上标识是解决这一瓶颈、加强网络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悬挂工商红盾标志,调用该网站所有者的企业营业执照,不仅大大提高了合法网站的信用程度,更重要的是严厉打击了各种虚构或夸大主体的违法行为,促使企业不敢轻易作各种虚假宣传。为此,省局将此项工作作为推进网络经济监管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早在数年前就开始向企业发行用于网络身份识别的企业数字证书,目前,全省共发行37万多张。在实施工商营业执照网上标识过程中,运用企业数字证书,使作为企业身份的电子化标识具有不易仿冒性和不可否认性。同时,按照工商职能和属地管理的原则,以开放的思维和开拓的视野,在标识对象上将浙江辖区所有有形企业拥有一级独立域名的网站纳入范围,使工商部门对网络经济的身份标识工作深入全面。

四、浙江工商系统推进网络经济监管的主要经验

近几年来,各地工商部门对网络经济监管工作作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成效不大,推进速度不快。寻求科学有效的网络经济监管方式,是工商部门更好履行职能和自身发展的强烈需要。总结浙江省工商局推进网络经济监管经验,主要体现在五方面:

(一)将制定规范和搭建平台作为基础,体现工作方法有效性。推进网络经济监管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为此,我局在全面部署工作之前,将制定《指导意见》和搭建“一网三平台”作为基础,通过《指导意见》,使全系统干部明确当前推进网络经济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职责分工、支撑平台和工作要求。通过“一网三平台”,实现为工商营业执照网上标识、建档、巡查、办案、咨询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各技术平台环环相扣,各工作层层推进。同时,通过新闻会和工作部署会,使全省各级工商部门协同联动,并有效发挥浙江工商系统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优势。

(二)将“企业数字证书”作为网络身份识别工具,体现技术手段先进性。内嵌工商企业注册信息的数字证书作为企业身份的电子化标识,具有身份识别功能,以其保密性和不可否认性,起到了企业的“网上电子执照”作用。我局在介入网络经济监管时,根据工商职能职责,以利用“企业数字证书”开展营业执照网上标识为突破口,对网站的所有者资格进行身份确认,实现在企业网站上悬挂不易修改和仿冒的工商电子执照,从而在技术上超越目前全国部分地方开展的对网络经营主体的备案制度。

(三)将服务与监管列为同等位置,体现工作理念超前性。近年来,工商部门对于传统经济,十分强调监管与服务并重,并努力将监管寓于服务之中。但对网络经济只强调监管。几乎没有提到过服务。我局在着手推进网络经济监管时,按照国家工商总局提出的“四统一”理念,十分重视服务体系建设。首先,将全省工商开展营业执照网上标识的平台称为《网络经济服务监管网》,把服务摆在优先位置,在网上提供网络违法行为举报投诉咨询、网络政策法规介绍、网络消费警示、辖区优秀企业网站展示和企业网站查询等服务举措。在网上标识的办理中,企业可以直接在外网平台中利用数字证书直接办理,也可到当地工商部门接受工作人员全方位的服务。其次,在打击各种网络违法行为时,对情节轻微的,通过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电话等方式予以告诫改正。再次,探索建立网络信用评价、网络消费预警、网络电子合同签约室、网络视频商务平台和网络行业协会自律等体系,促进网络服务体系建设。

(四)将整个网络经济作为管理对象,体现工作职能全面性。首先,在工商营业执照标识对象上将所有企业拥有的一级网站纳入范围。纵观全国各地在开展网站备案登记中,都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规定的经营性网站列入范围,而将大量所谓的非经营性网站,即仅展示形象、宣传产品等内容的普通企业网站排除在监管之外,从而在网络主体管理范围的认识上束缚了自己的手脚。我局通过对工商职能职责、网络经济现状的认真思考和对相关网络法规的深入研究。以开拓的视野,将所有企业拥有的一级独立网站作为标识对象,实现工商部门对网络经营主体的有效确认。其次,《指导意见》中,将整个网络经济作为管理对象,将工商所有业务管理职能与网络经济建立关联,促使工商职能在网络经济中的全面到位。

网络经济监管范文第7篇

____年,我局网络经济监管工作主要是立足“服务、监管、维权”三大职能,结合实际,围绕“夯实基础、探索机制”这一主题,落实工作机构,加强能力建设,探索建立网络经济监管与服务机制,规范网络经营主体及其经营行为。

二、工作内容:

(一)建立网络经济监管工作机构,落实工作职责。根据国家工商总局新“三定”方案规定,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监管工作已纳入工商部门职责范围。为全面启动网络经济监管工作,以工商职能转型为契机,县局成立网络经济监督管理大队,承担监督管理全县网络经营主体及其经营行为的工作职责,指挥、协调和实施全县网络经济监管与服务各项工作。

(二)加强网络经济监管培训,提升执法能力。网络经济监管涉及工商业务能力和网络技术能力,因此,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与执法装备建设,提高执法能力,任务十分紧迫。充分结合工商信息化学习应用兴趣小组活动,组织开展包括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知识、电子商务知识、有关法律法规、网络经济监管执法经验技巧、有关软件应用等内容的学习培训。重点培训一线执法人员的网络经营主体建档、网上巡查、电子证据提取与固定、法律适用、有关软件应用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的操作与运用能力,努力提高相关法律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加强网络经营主体的搜索工作,完善户口建档。前一阶段,信息办已初步完成了网络经营主体的搜索建档工作,各工商所要按照属地管辖的原则,依托省局“网络经济监管智能搜索分析平台”,融合各大搜索引擎、互联网信息资源和工商现有企业数据库中的企业网站域名信息资源,对网站运营者在辖区范围内的网站网址和基本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和整理。不断充实和完善网络经营主体的“经济户口”,并根据网站变化,及时调整,实行动态管理,使动态数据始终与真实情况保持基本一致,为进行网络监管提供一个较好的基础和平台。

(四)全面推进工商营业执照网上标识工作。各工商所要在去年的基础上,充分依托省局“营业执照网上标识平台”,利用数字证书,对辖区经济主体在互联网建立的一级域名网站标注工商营业执照网上标识,实施网络经营主体身份确认,使全县一级域名网站全面实现网上亮照经营。

(五)加强网络经营行为监管,查处违法行为。一要加强网络经营主体的巡查工作。各工商所要将企业的网络经营行为监管作为责任区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日常监管,将辖区内经营性网站,分解到各个工商所责任区,将网络经营主体巡查工作逐步引向日常巡查轨道。二要定期开展网上搜索工作,各工商所网管员要每周至少开展一次网上搜索工作,及时发现违法行为,县局将每月定期搜索线索。三要查处违法经营行为。重点查处利用网络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销售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璜的商品行为,冒用他人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行为,对商品的质量、性能、产地、生产者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网上销售质量不合格商品行为,各种信息误导、欺骗消费者行为,欺骗性有奖销售、巨额有奖销售行为,传销和变相传销、非法直销行为,其他违反工商法律法规的互联网商务行为。根据“攻大奸戒小过”原则,对严重的违法经营行为,要立案查处,对轻微的违法经营行为,可实行行政告诫,告知限期规范和规范方式,对拒不依法规范的,坚决给予行政处罚。信息办、经检法制科、经检大队及各工商所等相关部门要形成执法合力,查办网络典型案件。

三、工作要求

_、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开展网络经济监管是创新工商职能、拓展监管领域的重大突破,是市场一体化监管的重要举措,各工商所要对网络经济监管给予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自觉参与到网络经济监管工作中去。

_、积极探索,推进理论研究。网络经济监管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如何实现对网络经济监管有效监管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模式。各工商所、相关科室要积极探索网络经济案件的查办机制,迢迢如何建设网上工商局、所等问题。如:案源发现机制、电子证据的提取与固定、法律法规适用、执行机制、部门合作机制等等,认真总结、上报各种开展网络经济监管好的做法和经验,深入网络经济监管理论研究,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交流,借鉴其他地方经验,切实推进本地的网络经济监管工作。

网络经济监管范文第8篇

当前,网络经济高速发展,这是工商部门监管面对的一个新课题。研究这个课题,必须了解管理网络经济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而发扬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遇,正视挑战。

一、工商部门管理网络经济的优势

1、法律和职能地位明确。网络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高级形式,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范畴。作为国家综合性的经济监督管理部门,现行法律法规和“新三定”方案赋予工商部门对网络经济管理具有相当的权力和地位。几年来,在全国人大颁布的法律中,规定由工商部门为主或单独实施的就有《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合同法》、《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6大法律,这些法律调节的对象也涵盖网络经济,对网络市场的监管执法应由工商部门负责实施。据此,在国发[1998]5号《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是国务院主管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直属机构。这里所说的市场是包括网络市场在内的社会主义大市场。因此,工商部门在网络经济管理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工商部门的最大优势。

2、有一支延伸到基层乡镇的执法队伍。成事在人,败事也在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科学的最重要特点就是视人为一个组织的最重要资源,视人为一个组织的灵魂。目前,从国家工商总局到基层工商所已形成一支老中青结合、规模较大的执法队伍,并纳入国家公务员编制,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工商干部在执法第一线即基层工商所工作,这为工商部门开展网络经济各项执法活动提供了人力保障,也是工商部门介入网络经济管理的重要优势之一。

二、工商部门管理网络经济的劣势

1、执法手段不够。近年来,各地工商部门对网络经济管理工作有所重视,将监管情况列入目标考核。但执法手段落后,大多利用传统手段查处网络虚假广告行为。工商人员在执法中没有一个系统有效的网络监管平台,面对漫无边际的网络世界,便感到无从下手。一些介入网络经济管理最早的单位,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对网站备案登记管理的手段在技术和方式上已显落后。

2、队伍和机构跟不上形势发展。工商部门尽管有一支庞大的队伍,但思想、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在执法第一线的基层工商干部,有许多还习惯于传统管理方法,执法水平在低层次徘徊。网络经济监管需要一批既懂现代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操作,又熟悉工商法律法规和办案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而在现有的工商队伍中,十分缺少这方面的人才。在机构设置方面,目前除上海和北京等少数地方的工商部门已成立专门的网络经济管理机构外,其他地方工商部门还没有这方面的专门机构。

3、网络法规相对滞后。面对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相应的法律法规及监管实施办法就显得滞后,使现有工商法律法规适用网络监管方面,缺乏法律支持。缺乏法律制约势必造成无序的不规范状态。

三、工商部门管理网络经济的机遇

1、网络经济持续迅猛发展。回顾工商部门从建国之初国家商业局下面的一个科室发展到今天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逐步发展壮大的。当前,网络市场的迅猛发展,不仅使工商监管工作的任务更加繁重,也为工商部门提供了广阔的执法领域。

2、工商部门掌握着独有的信息资源。工商部门拥有市场主体的基本信息。工商系统的商标数据库和企业信息库为工商部门介入网络经济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资源。

3、全系统信息化设施建设初具规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工商信息化建设是开展网络经济监管的前提。要充分发挥工商部门的网络经济管理职能,必须大力推进工商信息化建设,提升工商行政管理的科技含量。这些年,各级工商部门在财力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安排较多信息化建设资金,使全国工商系统的信息化设施建设初具模块,为开展各项信息化应用和进军网络经济监管打下坚实基础。

4、网络知识产权保护蕴含工商重要职能拓展。网络经济是知识经济,在这一领域内对企业名称、字号、商标及域名等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我们工商部门要面临的重要课题。网站名称作为一种新的网上知识产权,目前对其保护的法律还未明确,而网络的管理需求又非常迫切。工商部门可凭借现在有形市场掌握的企业名称库资源,从实践和立法上争取对企业网站名称保护权。

四、工商部门管理网络经济面临的挑战

1、经检面临许多新困难。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违法行为也更多地借助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违法行为更加隐蔽,给工商部门查处案件带来很大难度。在执法中,经常碰到违法主体用电脑记录企业生产销售情况,没有任何纸质账册,且在电脑系统中加载密码,使之难以查证。查处电子商品案件时需要掌握专业知识,使一些工商干部存在畏难情绪。

2、分工不明确,“圈地运动”突出。对网络经济的管理,相关部门分工不明,竞相出台规范性文件,使之职责交叉、重叠,严重影响了对网络经济的管理效能。

3、网络违法行为跨越不同区域。网络不受空间限制。网络违法行为跨越不同区域,这对习惯于属地管理的工商部门是一个严重挑战。工商系统内部业务系统目前做得好的也只是统一到省级局,查询不同省份的经济户口信息目前还较为困难。在消费维权方面,国家工商总局还没有建成全国性的消费维权举报投诉中心。这使基层工商在推进网络经济管理方面举步维艰。

通过SWOT分析,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工商部门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正视挑战和机遇,发挥优势,克服劣势,不断发展。

一是充分认识工商部门对网络经济管理的战略地位。网络经济管理是整个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商部门要全面履行网络经济管理的职能,按照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树立新的观念,对网络经济秩序实施全面的监督管理。不断提高对网络经济环境下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大胆探索,强化对网络经济监管工作的业务指导。根据工商机关对网络经济管理的职责,将自己定位为监督网络经济的综合性执法机构,在其他相关行政部门发挥主导协调作用。及时运用法定的行政登记权限、行政调查权限、行政处罚权限、行政调解权限,提高网络经营主体的合法性与可信度,确认合法商事行为的效力。

二是明确工作重点,加强基础性工作。根据网络经济的现状,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在经营性网站备案登记管理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网络经济经营主体的准入登记工作,这是工商部门规范网络经济的基础工作。认真研究现有的工商法律法规,从网络经济的性质出发,考虑如何延伸对网络经济的监管。在现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尽快形成操作性较强的操作规则和规范性文件,制定《网络经营主体准入登记实施办法》、《网站身份认证实施办法》、《网络广告管理条例》《网站名称保护办法》、《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办法》、《网络经营行为查处办法》等,为以后较高层次的网络监管法律法规的出台打好理论与实践基础。要尽快搭建全国性投诉举报受理中心,明确案件查处职权和建立协查机制,方便案件有效查处。

网络经济监管范文第9篇

一、工作目标

以现行法律法规为依据,立足工商监管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职能,把网络经营主体融入责任区监管工作格局,形成长效监管机制,推进工商职能在网络经济领域的创新和拓展,促进全区网络经济有序发展。并通过责任区监管的理思路、定制度、明职责和分解细化工作任务,将网络监管理念融入责任区监管工作,使监管职责更加明确,监管方法更加科学、服务落实更加到位,实现工商所网络监管效能全面提升。

二、工作重点

网络经营主体包括网络商品经营者和网络服务经营者。网络商品经营者是以营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从事商品交易的企业、组织和个人,包括通过自有网站或者利用他人网络平台从事商品交易的经营者。网络服务经营者是通过互联网上提供营利以及为网络商品及有关服务经营活动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经营性信息服务、网络接入服务以及其他网络服务的企业、组织和个人。

(一)网络经营主体搜索和建档。各工商所应通过“网络经济监管智能搜索分析平台”,对辖区网络经营主体搜索并建档,建档范围为网络交易平台和企业自主网站,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对个人自主网站进行建档。各责任区监管人员主要负责在规定时间内在“省工商基层管理系统”认领网络经营主体并建档。

(二)确认网络经营主体身份。各责任区监管人员应负责督促辖区内拥有自主网站(页)的法人企业,利用数字证书,依托“营业执照网上标识平台”,办理营业执照网上标识,并在其网站(页)首页底部加以标注,确认网络经营主体身份,实行网上亮照。

(三)网络经营主体巡查监管。网监大队每月通过“网络经济监管智能搜索分析平台”制定网络经营行为搜索计划,各工商所应依托“省工商基层管理业务系统”,对已经建档的网络经营主体进行有计划的日常巡查,每季度至少制定一次网络经济监管的阶段检查计划(有特殊行业监管频率规定的按规定频率制定计划);责任区监管人员应根据阶段检查计划,及时制定网络监管实施计划,并按计划实施巡查监管。责任区监管人员应及时将网络监管检查(日常巡查)结果录入省工商基层业务系统。

(四)网络经营主体信用预警。以科学监管观为指导,依托法定职能,运用信用监管手段,整合系统行政资源,通过对网络经营主体信用信息的征集、分析、判断,及时影响市场交易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的不良信用信息,强化信用风险防范机制,实现网络经营主体信用的社会化监管。

(五)网络经营行为监督。各责任区监管人员应坚持“网上巡查、实地核查和档案检查”三结合,实行查纠并举,按照“攻大奸,戒小过”原则,对情节轻微的,可以限期整改;对涉嫌严重违法行为的,应予以立案查处。

三、进度安排

(一)第一阶段7月初至8月中旬

各工商所应通过“网络经济监管智能搜索分析平台”,完成对辖区网络经营主体搜索并建档。

(二)第二阶段8月中旬至8月底

各责任区监管人员完成在“省工商基层管理系统”认领网络经营主体并建档,并制定巡查计划。

(三)第三阶段9月初至11月中旬

各责任区监管人员对已建档的网络经营主体按要求进行有计划的日常巡查,及时制定实施计划,并督促其做好网上亮照工作,基本实现自主涉网企业网上亮照率100%。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精心布置。网络经济监管是工商的一项新职责,也是一项全局性的监管工作。而网络经营主体监管是网络经济监管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把网络经营主体监管纳入责任区监管工作大局,是努力将网络经济监管工作引向日常化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各工商所应高度重视,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合本所的工作方案,并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努力提高“四率”(建档率、标识率、巡查率和发现率),切实做好网络经营主体监管工作。

(二)加强学习,提高能力。网络经营主体监管是一项知识含量较高的全新工作,责任区干部应开展“网络经济监管智能搜索分析平台”、“工商基层管理系统”和“营业执照网上标识平台”操作应用及相关知识的学习工作,能真正做到熟练操作网络经营主体搜索建档、网络巡查监管和营业执照网上标识等工作,确保责任区网络经营主体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网络经济监管范文第10篇

网络经济属于市场经济的一部分,会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网络经济也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制度,这是网络经济发展的核心步骤和必然要求,也是保证消费者权益的根本所在,网络经济管理制度的第一次选择显得尤为重要,一旦选择了好的路径,就会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则会进入恶性循环,因此必须慎重考虑,综合权衡,制定出合适的网络经济管理制度。

2.网络经济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我国网络经济市场准入制度混乱网络经济的投入成本较小,对于想要从事网络商品交易的经营主体并不需要办理营业执照,进入门槛较低,公安部门也不可能对每个经营主体进行实地检查。而且目前对网络上商品经济交易的主体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也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网络经营主体必须办理营业执照,这对网络经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总结起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对现有的网络交易的定义没有统一的认识,也没有完整的交易操作规范。二是对网络经济经营主体缺乏统一的认识,这对以后的消费者维权也会带来很大的难处。

2.2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缺失网络经济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大部分消费者不能第一时间看到自己意向购买的商品,不能很好地做出选择,只能在买卖发生之后才能接触商品,虽然现在很多厂家支持退货,但是这会给消费者带来很多不便,降低购买欲望,主要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网上宣传内容与实际相差较大;(2)商品的质量良莠不齐,而且问题发生时商家互相推诿;(3)网络欺骗行为频发,在付款时存在一定的风险;(4)物流配送难以让消费者满意,而且消费者个人信息容易泄露,给消费者带来诸多不便。

2.3监管手段比较落后网络经济的监管手段比较落后,案件发生机制不够完善,目前工商行政部门发现网络违法案件主要通过两种形式进行调查:(1)通过行业名称、企业地点等进行海量筛选;(2)采取对号入座的方式直接进入网站查看。这两种方式消耗精力都比较大,但是收效甚微,缺乏一定的可行性。并且当案件发生之后取证工作比较困难,主要是因为调查途径以及取证时间有限,缺乏固定有效的手段,而且违法案件结案比较困难,因为网络经济并没有实际的交易场所,不能够形成有效的惩罚机制。

3.完善网络经济管理制度的措施

3.1建立健全网络经济监管法律体系目前我国网络经济的立法层次比较低,随着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必须健全网络经济监管体系,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1)制订专门的网络经济法律法规。其实我国网络经济的立法着手也比较早,在第9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3次会议中就有关于网络经济立法的提案,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最终没有通过,虽然后来也有提出过为电子商务专门立法,但最终也没有实施,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电子商务的发展迫切需要健全统一的《电子商务法》。(2)积极修订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由于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交易模式有很大差别,因此很多针对现有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并不能完全适用于网络经济,因此,必须对现有的商业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完善,使其适合网络经济的发展。(3)有权部门应该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一定的解释,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现在的网络交易社会关系。

3.2创新开展“以网管网”的执法机制网络经济主要是依托互联网平台的一种经济活动,因此,对网络经济进行有效监管也必须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手段,采用全新的以网管网的监管模式,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1)监管部门首先要具备高科技的设备、高水平的技术人员。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单纯依靠传统的监管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网络技术的发展,必须统一配备高科技设备以及高技术人员,为网络执法提供保障。(2)全国联网采用一体化监管模式。网络交易没有地域限制,采用分区监管并不适用,因此必须有国家相关部门主导,建立全国一体化的网络监管平台,才能及时、快速、准确的查惩网络违法行为。

3.3营造网络经济主体参与的制度环境网络经济现在已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活力源泉,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网络商品交易的发展,规范网络经济市场,为网络经营主体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工商部门应该注重以下几点:(1)首先是明确网络经营主体的认定条件,明确经营主体的类型并对每个经营主体进行详细的信息登记。(2)统一规范网络经营主体的营业许可程序,网络经营主体必须取得营业许可证后方可开展交易活动,相关部门要定期对网络卖家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管评估,对违法操作商家要依法处理。(3)要积极引导网络经济的亮照行为,通过在卖家首页积极亮出网上营业执照等有效证件,既能提升经营主体的社会形象,又能够提高消费者的购物积极性和信心。

4.结束语

网络的出现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网络经济的发展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因此深入研究网络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规范网络经济的管理,才能让网络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上一篇:triz理论论文范文 下一篇:土地制度改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