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07:26:54

网络环境论文

网络环境论文范文第1篇

2014年5月28日,在山东招远的一家麦当劳内一位年轻的女子因拒绝给陌生人电话号码,遭到这一群人残暴殴打。当地公安局接到报警后,4分钟就赶到了案发现场,当场将6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并且第一时间将受害人送往了医院抢救。5月29日,微博上开始流传关于此次案件的视频,招远市公安局也通过微博通报了案件。至此,当地警方对案件的处置非常迅速而得力。然而,由于该事件太过骇人听闻、令人发指,相关消息在微博上一传出,立马引起全国舆论哗然,成为微博、论坛、贴吧等舆论平台的热门话题,人们纷纷都在表示自己的震惊、愤慨、同情以及惶恐。与此同时,网民们也开始探究施暴者是谁、会如何处置、案件进展如何。而这时,当地政府却没有给予更多的答案。于是,网民开始从已有的信息——网上流传的现场视频和招远市公安局官方微博的关于此案件的通报中寻找线索。一经比较,人们便不禁指责官方微博太过公文化,而且所描述信息与现场视频有很大出入,例如:官方微博中描述案件起因是因“发生口角”,而网友反映是“索要电话未果引起的殴打”,官方微博中说受害人因“抢救无效死亡”,而网友认为是被“活活打死”。在网友的指责声中,《环球时报》官方微博更是引起极大关注,其微博称该案件“舆论哗然,但招远公安发出的通稿并未回答网友质疑;上级@山东公安更是一直沉默”,于是其指责道:“作为人民政府部门,你们有职责尽快回复网友,微博是用来互动的,不是用来刷闲篇通稿的!”在网友的质问声中,网络舆论中开始流传“警方出警严重迟缓,导致受害人被活活打死”“犯罪嫌疑人是金矿矿主,背景深厚,警方以某某代替,是在有意包庇犯罪嫌疑人,准备大事化小”“犯罪嫌疑人多次行贿招远市公安局局长,”类似这样的谣言,而此时官方部门也没有相应的回应,因此,这些谣言被大肆扩散、传播。至此,关于此案件的网络舆论开始达到一个顶峰,并且网民的舆论态度已经偏向于对政府不利的一方,在此次公共事件中政府出现了信任危机。5月31日,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微博公布案件进展,称“犯罪嫌疑人系组织成员”,山东公安、招远市公安局分别发微博公布出警和达到的时间、犯罪嫌疑人的姓名和家人基本情况。中央、省、市三级公安联动出击,回应了之前出现的各种谣言,将网络上的舆论关注重点从“政府处置不力”转移到了“打击势力”之上。同时,招远市公安局还召开了新闻会,公开了长达30分钟的监控视频,还借助央视《焦点访谈》等传统媒体的栏目详细讲解了处置过程,播出了采访犯罪嫌疑人的情况。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相关政府将舆论走势进行了有效的扭转,关于“警方处置不力”等各种臆测逐渐消解,对事件本身、对政府处置的认同以及对造谣现象的反思的相关舆论开始上升。通过整个事件的舆情脉络发展可以看出,招远血案本应是一起警民携手,共同谴责、打击组织的事件,当地政府在处置过程中却将舆论攻击的重点引向自身,说明其在突发事件中的处置和应对的不足,其中有很多地方值得反思。同时,在整个舆情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政府舆情压力由重减轻的“分水岭”,这表现出了当地政府对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由失当走向得力,其中也有很多经验值得探讨。

二、网络环境下舆情传播规律分析

舆论有其特点和规律,要掌握舆论主导权就必须研究、遵循这些规律。传播学认为传播过程中包含传播者、传播载体、传播内容与接受者几个要素,这几个要素对传播效果有着很大影响,从舆论引导的角度来讲,正确认识和把握好传播各要素的特性对掌握舆论引导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环境下,传播过程中的各个要素表现出了新的特征,这是政府部门在做舆论引导时需认识和把握的。

1.传播者由单一走向多元在传统媒体环境下,要通过媒体发声其门槛相对较高,权威部门占据绝对传播优势,普通个人的信息产生的传播效果和影响非常有限。而网络环境下,人人都有麦克风,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传播者。例如在招远血案中,最先发出此案件的微博网友就是传播者,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市民,但由于其的内容有震撼点、有视频佐证,因此容易得到大量转发和扩散,产生影响力。同时,招远市公安局的官方微博,作为权威部门对此次案件作了通报,因此也是传播者。在传播者呈现多元化的环境下,对政府传播者的要求就更高了。首先,其的内容必须真实,因为若被人爆料信息失真,则很容易引起二次舆论,使得舆论的关注点落到政府作假上来。其次,其的内容必须准确,招远市公安局的微博中有多处用词不当,则导致被网友诟病。

2.传播载体的传播形式由扇形传播走向核裂变式传播人类最古老的传播方式是“一对一”的线性传播,在传统媒体时代,传播方式为“一对N”的扇形传播,而在网络之上,传播方式已经成为“N对N+N”的核裂变式的传播。任何有传播价值的信息都可能核裂变式的爆炸出去,像病毒一样蔓延开来,实现高速、大范围的传播。因此,当一个公共事件在网络上被之后,则很有可能迅速被全社会关注,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能够及时发现网络舆情关注的重点和发展趋势,一旦发现有质疑、责问,甚至诽谤诬陷政府的言论,应立即作出相关回应。否则,在微博核裂变式传播的作用下,对政府不利的言论将会迅速扩散,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像招远案件中,当全社会都在关注此次案件的时候,当“”的谣言充斥于网络之上的时候,作为上级责任主体的山东公安还没有任何的相关微博的,是非常不应该的。而之后三级公安联手发微博通报案件进展,则是很好地弥补了微博舆论中权威信息的空白,很好地将舆情发展趋势进行扭转。

3.接受者由被动接受走向主动选择“传统的媒介延伸的是我们的眼睛和耳朵,让我们能够听到更多,看到更多。而网络不仅延伸了我们的眼睛和耳朵,而且解放了人们的嘴巴,这是它跟传统媒介最大的不同,它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无障碍地把自己的观点、意见、情绪在全社会面前释放”因此,在网络之上,人们不再被动接受别人的信息,而是会主动地选择自己认可的信息,并且会主动地将自己的态度、倾向表达出来。而且,在网络之上,网民表现出的“反权威”的心理更加的明显,所以,当一个公共事件发生之后,网民会刻意关注政府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当网络上出现“政府处置不力”“”的言论,而政府部门仍没有任何回应的时候,网民则很容易被煽动,甚至成为谣言的再一次传播者,而当政府作出正面回应,并且内容真实可信的时候,网民则会对政府表示认同和支持。这在招远案件中就体现得非常明显。

三、网络环境下政府舆情引导策略分析

当认识到网络环境下下,各个传播要素的特性及传播的规律之后,这也对政府的舆情引导的方式方法的改进有了新的启示。

1.要做到“及时”,保障第一时间互联网具有核裂变式的传播速度,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对事件进行回应,先入为主,在舆论引导上抢占先机。因此,要加强网上舆情实时监测。要建立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为网络舆情监测提供技术支持。对重点网站、重点论坛、重点博客、重点微博进行重点监测,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动态,做到重大负面舆情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给予回应。做好了这几个“第一时间”,能够满足了媒体和公众对事件知情权的心理需求,能够表明政府对事件的高度关注,也能够有效地切断了谣言产生的源头。

2.要体现“权威”,保障内容真实可靠公共事件中的信息只有准确无误、真实可靠,才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要保证信息的高度权威性,要建强政府的网上主流阵地。比方说主流的新闻网站:新华网、人民网、各级的政府网站等,还有各大政府部门开设的微博、微信、博客等。这就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要熟悉网络传播技巧,要能有效地运用网民所喜欢的语言形式或表达元素来与其进行交流,同时,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具备一定的舆情预测、分析和应对能力,在舆情出现的时候,政府的网上主流阵地一定成为最强有力的传播者队伍,来帮助公众进行独立判断,引发共鸣,使其不受谣言鼓动。

3.要做到“主动”,保障信息公开透明招远血案舆情处理当中,政府的舆情压力能够由重减轻,正是因为其信息由不够公开走向了公开,做到了“以公开换公信”。虽然说,招远血案中相关政府部门可能考虑到舆情处理中要“速报事实,慎下定论”,要考虑“破案优先”,但是在新媒体核裂变式的传播速度作用下,使其不得不在信息公开方面要不断“加码”,要酌情一些动态信息,或者做一些“为保证破案,相关信息会有所保留,望媒体与网友谅解”的解释,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网友对信息知情权的需求,才能有效遏制谣言。

4.要敢于“亮剑”,加大网络执法力度其实近年来,类似招远血案中这种借助热点事件对政府行为进行造谣诽谤的并不少,为了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努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作为领导干部,对网上那些攻击、污蔑党和政府的行为,要敢于拿出自己的态度,要在公开表态中强调将依法追究网络诽谤造谣者的法律责任,要像要求的那样,敢于发声,“敢于站在风口浪尖上进行斗争”,这从长远来说,是有利于修复政府公信力的,也是有利于政府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的。

网络环境论文范文第2篇

档案信息化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与以往的纸质档案资料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1设备依赖性。

不同于过往的档案记载,信息化的档案资料再也不是一支笔、一份纸记录的过程,从输入到输出都是经由计算机与其辅助设备实现,管理与传输也都依赖各种软件与网络资源共享,信息处理速度与质量在某些程度上依赖于计算机的性能与软件的适应性。

1.2易控性和可变性。

信息化的档案资料一般是以通用的文档、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储存下来,这给信息共享带来了便利,但也增加了档案资料的易控性和可变性,对于文档资料可以通过office工具删除修改文字、对于图片资料可以通过photoshop轻易地改变其原有的面貌、对于音频和视频资料可以通过adobeaudition和premiere工具的剪辑变成完全不同的模样,这些都造成了档案信息易丢失的现象。

1.3复杂性。

档案信息量不断增加、信息存储形式也变得丰富多样,不仅有前文所述的文档、图像、视频、音频等形式,不同格式之间的信息资料还可以相互转换,如视频与图片、文字与图片的转换等等,进一步增加了档案信息的复杂性。

2目前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安全问题的特性。

档案信息化有其显著特征,在此基础上的档案信息安全问题属性也发生了较大变化。首先表现在信息共享的无边界性,发达的网络技术使得整个世界变成一张巨大的网,上传的信息即使在大洋彼岸也能及时查看,一旦信息泄露,传播的范围广、造成的危害难以估量。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档案信息化系统也存在着脆弱性问题,计算机病毒可以入侵系统的众多组成部分,而任何一部分被攻击都可能造成整个系统的崩溃。此外,网络安全问题还存在一定的隐蔽性,无需面对面交流,不用对话沟通,只需打开一个网页或是鼠标轻轻点击,信息就会在极短时间内被窃取,造成严重后果。

2.2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1)档案信息化安全意识薄弱。很多情况下,档案信息被窃取或损坏并不是因为入侵者手段高明,而是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自身安全漏洞过多,其本质原因是档案信息管理安全意识不够。受传统档案管理观念的桎梏、自身技术水平的限制,很多管理人员并未将档案信息看作极为重要的资源,对相关资料处理的随意性大,也无法觉察到潜在的风险,日常操作管理不规范,增加了档案安全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2)档案信息化安全资金投入不够。现代信息环境复杂多变,数据量急剧增加,信息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对各种硬件、软件设备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需要企业在档案信息管理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定期检查系统漏洞。而就目前情况而言,大部分企业在这方面投入的资源还远远达不到要求,档案信息管理的安全性得不到有效保障。

3)档案信息化安全技术问题。技术问题首先表现在互联网自身的开放性特征中,互联网的基石是TCP/IP协议,以效率和及时沟通性为第一追求目标,必然会导致安全性的牺牲,诸如E-mail口令与文件传输等操作很容易被监听,甚至于不经意间计算机就会被远程操控,许多服务器都存在可被入侵者获取最高控制权的致命漏洞。此外,网络环境资源良莠不齐,许多看似无害的程序中夹杂着计算机病毒代码片段,隐蔽性强、传染性强、破坏力大,给档案信息带来了严重威胁。

3网络环境下实现档案信息安全保障原则

3.1档案信息安全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是无需置疑的,是任何企业特别是握有核心技术的大型企业必须注重的问题,然而,档案信息管理并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与传统档案一样,不存在绝对的安全保障,某一时期看起来再完善的系统也会存在不易发现的漏洞,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会愈来愈明显地暴露出来。同时,档案信息安全维护技术也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简单的技术可能性价比更高。

3.2管理过程中的技术与非技术因素。

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不是单一的网络技术维护人员工作,也不是管理人员的独角戏,而需要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档案管理人员可以不具备专业网络技术人才的知识储备量,但一定要具备发现安全问题的感知力与责任心,对于一些常见入侵迹象要了然于心,对于工作中出现的自身无法解决的可疑现象应及时通知更专业的技术人员查看。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档案安全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各部门员工的力量,以系统性、全面性的理念去组织档案信息管理工作。

4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具体保障方法

4.1建立制度屏障。

完善的制度是任何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与基础,对于复杂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来说更是如此。在现今高度发达的信息背景下,档案管理再不是锁好一扇门、看好一台计算机的简单工作,而是众多高新技术的集合体,因此,做好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加强安全意识的宣传,包括保密意识教育与信息安全基础教育,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特别是技术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同时,应注重责任制度的落实,详细规定库房管理、档案借阅、鉴定、销毁等责任分配,详细记录档案管理培训与考核工作、记录进出档案室的人员信息,具体工作落实到人。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记录每一个操作步骤,将档案接收、借阅、复制等过程完整、有条理地编入类目中,以便日后查阅。

4.2建立技术屏障。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技术主要体现在通信安全技术和计算机安全技术两个方面。

1)通信安全技术。通信安全技术应用于档案资料的传输共享过程中,可分为加密、确认与网络控制技术等几大类。其中,信息加密技术是实现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关键,通过各种不同的加密算法实现信息的抽象化与无序化,即使被劫持也很难辨认出原有信息,这种技术性价比高,较小的投入便可获得较高的防护效果。档案信息确认技术是通过限制共享范围达到安全性要求,每一个用户都掌握着识别档案信息是否真实的方案,而不法接收者难以知晓方案的实际内容,从而预防信息的伪造、篡改行为。

2)计算机安全技术。从计算机安全角度入手,可采用芯片卡识别制度,每一名合法使用者的芯片卡微处理机内记录特有编号,只有当编号在数据库范围内时方可通过认证,防止档案信息经由计算机存储器被窃的现象发生。同时,应加强计算机系统的防火墙设计,注意查找系统漏洞。

4.3建立法律屏障。

面对如此复杂的网络环境,法律条令是最为有力的防护武器,建立系统完备、结构严谨的法律体系将极大地促进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应从维护网络资源、维护用户正当权益方面入手,以法律的强制力为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保驾护航。

网络环境论文范文第3篇

1.参考资源广泛化

主要是利用目录、索引、文摘和各种类型的参考工具书来解答咨询问题。网络环境下数字化的参考咨询服务突破了原来的概念,其参考信息源由单一的印刷型文献的纸质档案,发展为光盘、数据库、网络等多种载体形式并存的形式,电子化、网络化文献已成为参考咨询服务的“主要成员”。

2.咨询服务对象广泛化

计算机网络的普遍使用使得方志馆本身成为网络中一个结点,方志馆的横向联系更加广泛和普遍。咨询服务对象的不断扩大,反映了方志馆全面开放的社会化趋势,同时也说明了未来方志馆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发挥更大的社会服务功能。方志馆信息资源更具有共享性,可以在更加广大的地域内开展信息咨询工作。

3.服务手段现代化

从以手工检索为主查找纸质文献档案,转变为以计算机检索为主提供读者所需档案信息;从以二次文献检索为主,发展到全文检索、超文本检索、多媒体检索等。而且,其提问和解答可以直接在网络上以交互式的对话方式来进行,也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传送,实现互动交流,因而有效地克服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4.咨询服务方式多元化

网络环境改变了旧有的单一、重复、被动的咨询服务方式,建立了新的电子化和网络化的高科技系统,产生了如联机检索、光盘检索等服务形式。读者从方志馆提供的服务中获取的信息,除了传统的印刷型纸质档案文献外,还有数值型、软件型、图像视频型数据库等网络信息和多媒体信息。参考咨询的服务方式从一对一的单一方式,转变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多种方式。

二、新形势下加强方志馆咨询服务的主要措施

第一,进一步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咨询服务的职能、性质和社会意义。改变传统理念,向国际咨询业靠拢,树立信息观念,增强信息意识,明确参考咨询服务工作的发展方向。第二,深入学习和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有重点、成体系、分步骤地开展利用计算机技术、声像技术、网络技术、光微技术等信息科技手段,建立和完善以文献为主的数据库,并组织上网,实现各方志馆之间的资源共享。数据库要采用国际、国内标准或通用格式,主题词和索引要规范化,以提高咨询服务的效率,实现咨询服务的完全信息化。第三,加强信息咨询理论与应用研究。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信息咨询服务、文献信息管理,探讨方志馆咨询服务产业化的横向联系,组织各种咨询讨论、经验交流会,鼓励不同观点、学派的争鸣,活跃学术气氛,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参考咨询与信息咨询理论。第四,创新查新服务,提高查新水平,保证查新工作的质量及查新结论的客观性与科学性。查新是为科研立项、申请专利、鉴定科研成果和新产品等,而向用户或管理部门提供旁证材料的信息咨询及情报服务。第五,加强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工作实际,在收集印刷型纸质档案文献的基础上,加强对光盘、磁带、软盘、缩微胶片等其他信息载体的收藏,提高信息资源的保障能力。第六,建立信息咨询人员和咨询师的资质标准,区分鉴定等级资格。加强方志馆从事咨询人员对咨询服务的自觉意识、公关能力和职业道德,并进一步把咨询专业教育纳入正规教育的轨道。

网络环境论文范文第4篇

在“创业板造假第一股万福生科”财务方面的纰漏被公布于世之后,导致投资者们纷纷走向下坡路,给他们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在这件事情后,有关学者指出,若只是单纯的进行指责调查,那么万福生科一定能瞒过去,通过假账上市成功,我们应当思考,财务信息出现纰漏的根本原因所在,并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到最适合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将万福生科财务出现纰漏这一重大事件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同时研究其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一定的措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信息披露的存在安全隐患

网络环境虽然为信息披露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但于此同时也增加了财务信息的安全隐患。在财务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可能被不法分子窃听或者拦截,篡改或者阻碍数据的传输。此外,财务信息的处理需要以网络平台为依托,但是在网络活动中存在一部分黑客和病毒,这些都会造成系统的不定期瘫痪,降低信息披露的时效性,并且如果不法分子篡改数据,导致数据失真,使处理后的数据失去意义。例如万福生科公司在网络信息环境下的存在的纰漏问题,该公司在2003年成立,2009年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造,在2011年9月正式上市。但是在2012年8月证监局进行检查中就发现两本虚假账目,所以诱发了财务造假问题。到目前2013年5月之前,该事件调查已经停止,从结果可知,揭露了万福生科股票诈欺行为和违法信息的揭露。2008-2010万福生科还未上市,当时所累积的虚假销售大约有46000万元,所造成的虚假盈利大约有11298万元;从上市的2011年年报到2012年半年的年报中就揭露了虚拟销售增加收入为44500万元,其所获得的营业利润有10070万元,同时没有揭露停产事件。而相关的审计单位以及法律服务机构并没有真实的给予报告记录。

(二)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政府为了规范经济活动,提高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于2006年2月,颁布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由此《企业会计准则》作为财务信息披露法律体系中的一部分,指导企业如何披露生产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以及财务状况等等。但是在新准则中,涉及网络财务信息的披露的内容很少,不能满足当下企业对于网络财务的需求。也正因为如此,造成我国网络财务信息披露的不完善,出现混乱的局面,增加了信息需求者获取信息的负担,也增加了网络财务信息的风险。

(三)信息披露的理论研究欠缺

网络环境下,传统的会计统计处理方式不适应当下程序的需求,很难做到统一。此外,还没有明确的方法,来对非数量化信息的进行处理,导致计量属性和方法出现漏洞。除此之外,XBRL技术在我国刚刚起步,其程序设计的本土化还没有落实,同时,我国的应用性不强,还需要在理论研究上下功夫。

二、对网络环境下财务信息披露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网络财务的安全技术平台

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企业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不断提升技术平台的安全性,比如建立防火墙、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等等,通过这些手段,保证数据传输和保存的安全性。同时,加强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避免浏览非法的网站,给不法分子攻击系统提供机会。此外在企业内部开展网络制式和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内部管理能力,从而最大限度的做好网络财务信息的安全工作。

(二)加强网络财务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部门来监管信息披露中数据的安全性,同时政府要尽快提出符合现在时代要求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网络财务信息的披露过程。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面对信息披露的混乱局面,只有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才能遏制这种局面,促进信息披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企业面临大量的信息,要加强信息的审计工作,确定哪些信息是准确的,哪些信息是失真的,从而提高财务信息处理的效率。

(三)构建网络财务会计理论体系

培养高素质人才我国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网络财务会计管理体系,提高XBRL等程序的应用性。由此需要培养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使他们参与到理论体系的建设中,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扩大财务信息披露的范围。

(四)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分析性复核程序

针对在网络环境下公开年报数据分析中存在的矛盾中可知,通过该案例而言,工程资金投入前后都存在问题,所以造假的情况突出。因此,在监督此类财务的整个过程中可以通过行业标准进行产量和平均产能是否相同,在对其销量和采购商的购买量进行判断。最后,根据前五名客户收款帐的匹配程度对比,找出会出现的问题。以确保第一时间找出财务方面存在的纰漏问题。

三、结束语

网络的出现,为企业财务信息的披露提供了便利条件,但也产生了诸多问题,总体上来说,机遇大于挑战。由此要根据财务信息披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促进信息披露朝着深层次的方向发展。

网络环境论文范文第5篇

1社交网络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及社交网络应用的发展,为消费者搜索与分享信息提供了重要手段。根据艾瑞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8月,PC端社交服务月度覆盖人数为7亿人,同比增长10.7%,环比增长0.8%。在总体网民当中的渗透率为96%。社交网络平台人们注册身份的真实性,将线下的关系网复制到线上,利用这些关系网传播信息更具有真实性,对于任何想要吸引消费者的企业来说,了解社交网络变得极为重要。同时它也促进了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然而现在对于在社交网络环境下营销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并不完善,有待人们进一步的研究。目前的社交网络正在涵盖以人类社交为核心的所有网络服务形式,成为了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社交网络在世界各地均有知名的网站分布,如欧美的Facebook、Bebo、Xing、Myspace,亚洲的Mixi、开心网、人人网等等。2013年,全球社交网络的普及率为17.3%,2014年将达到20.4%,社交网络的登陆人数多达全球互联网用户的三分之二,超过了电子邮件,成为全球第四大受欢迎的互联网服务。社交网络逐渐成为网上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平台。在各大社交网站中还产生了一种类似现实的媒体,简称为社交媒体(Social-media)。这种新型社交媒体的出现无不对整个网络信息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基于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实时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社交网站在网络营销中的作用。

2社交网络营销的发展现状

社交网络以其普遍性、其用户的数量和信息的传播速度等特点成为互联网上发展迅速的一大网络平台。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伴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营销模式,社交网络营销。社交网络营销的产生具有其必然性,随着社交网络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不断传播,使得社交网络成为信息交流的聚集地。因为社交的重点在于建立关系,任何用户之间都可能存在一张或大或小的关系网。而整个社交网络的强大关系网便能支持营销者们业务的发展。目前,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互联网上用户的聚集地,在整个社区中聚集着互联网上大部分的用户。通过分析发现,在社交网络中他们是直接面对消费人群,并且人群集中、宣传直接、可信度高,相对于现实来说更有利。在社交网络中,营销者完全可以组织特殊人去对其进行重点和特定目标进行关注。

二、社交网络营销发展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在研读社交网络及社交网络营销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社交网络环境下营销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提出研究假设,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各个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分析。本研究主要解决以下一些问题:(1)社交网络用户联系时间不确定性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一大障碍,这使得信息的传播出现断续性,容易导致营销信息被淹没,传播过程过早终止。(2)社交网络中信息的传播依赖于用户的个人喜好。虽然它的信息传播速度快,但受用户的选择而限制。(3)社交网络营销信息的内容有没有趣,营销信息内容的专业性的强弱,都会影响传播者对信息的传播。(4)对于传播者而言,传播者口碑的好坏也会影响下一个传播者对信息的传播,所以这需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才更有利于信息的传播与扩散。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存在一些影响企业营销信息扩散的因素。所以要使企业能够更好的利用社交网络平台进行营销,我们就需要解决社交网络用户传播信息的动机和影响社交网络用户对营销信息的传播意愿。根据关系营销和在线消费者行为理论,本文以信任-承诺模型为核心,整合个人声望因素,建立面向社交平台用户的企业营销信息传播意愿模型,针对各大社交网站,研究用户传播企业营销信息的动机,并确定不同因素对信息传播的影响程度,为营销者深入了解消费者传播信息的内在动机,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调整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三、营销信息传播意愿的影响因素

1感知有用性

感知有用性是指使用者感觉到使用一种特定的技术会增加工作绩效提高作业程度。1989年,技术接受模型是Davis1运用理理论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接受时所提出的一个模型,提出技术接受模型最初的目的是对计算机广泛接受的决定性因素做一个解释说明。技术接受模型提出了两个主要的决定因素:①感知的有用性(perceivedusefulness),反映一个人认为使用一个具体的系统对他工作业绩提高的程度;②感知的易用性(perceivedeaseofuse),反映一个人认为容易使用一个具体的系统的程度。Davis(1989)认为感知有用性会影响技术使用者想要采用某项技术的意愿。

2社会影响

社交网络用户在对营销信息传播的时候,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他会很在意他的亲朋好友、同事、上级的看法和意见。如果对其重要或是有一定影响的人,会促使用户把营销信息传播下去,传播时,会对社交网络用户产生影响,若社会影响越大,用户传播意愿越强,越能促使营销信息传播行为。

3感知易用性

感知易用性被定义为使用者利用新系统、新技术需要努力的程度或者期望使用该系统的容易程度。这个变量在本论文中主要是指用户使用社交网络的方便程度。使用社交网络很方便,以百度贴吧为例,使用百度贴吧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他利用自己在搜索引擎领域的知名度与地位,通过关键字查找同道者,通过简短的文字就可以进行交流,而且在移动客户端都可以进行,所以用户的感知有用性越强,社交网络用户的传播意愿越强。

4传播信息的交互性

所谓信息交互是指自然与社会各方面情报、资料、数据、技术知识的传递与交流活动。本论文将交互性定义通过互联网和网络技术,基于百贴吧使用者与参与者之间进行的双向信息互动的程度。在百度贴吧上进行各个主题的相互讨论,可以通过在线发言、评论还有回复等方便地表达意见并与他人交流。百度贴吧使用者可以在线与企业工作人员进行互动沟通,使用者能够更加了解企业以及对企业的信息进行及时反馈,和大众进行互动,借助社交网络这个平台,使消费者能够迅速锁定目标企业的商品信息,节省消费者的精力时间,降低获取信息的搜索成本,更能促进使用者积极传播营销信息的积极性,所以营销信息的交互性越强,社交网络传播信息的动机就越大。

5满意度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顾客满意度反应的是顾客的一种心理状态。顾客的满意度,是指顾客对消费经历的满意程度。在本论文中满意度是指用户对他所使用的百度贴吧这个经历的满意程度。满意度的高低会影响使用者的传播意愿,从而影响对营销信息的传播行为。因此使用者对网站及传播的信息越满意,对信息的传播意愿就越强,对网站的归属感越强,传播频率就会增加,从而形成传播行为。

四、意见与建议

1营销信息设计

内容方面为了达到社交网络用户的期望的体验,即满足社交网络用户对营销信息传播意愿,企业营销信息在内容上应简洁易懂的同时要保证内容对用户来说是有用的信息,保证信息的实用性、可靠性、权威性;以便能够提升用户的归属感,所以企业在设计营销信息时,可以以别出心裁的形式来表现信息的内容,比如微电影、图片、名人语录、音乐等等来表现。使用户在使用信息的时候会产生视觉与心理的享受与冲击,增加用户的粘性,使用户产生传播信息的动机,另外就是利用现当代的主题与焦点和结合流行元素创造出来的营销信息的内容更加贴近用户的心理感受,使用户的社会认同度增加,从而增加转化率。

2营销信息的投放

平台方面企业在投放营销信息的时候要重视对社交网络平台的选择。口碑良好和用户活跃度高的社交网络平台对于企业的营销信息传播颇为有利,更加能促进用户对信息的传播。

3企业自身发展方面

对于企业自身而言,要在广大群众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口碑,在平时的宣传当中,使企业与用户的粘度加深,一方面,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提高知名度,另一方面,能够让用户为企业传播营销信息,增加社会认同、自豪感与归属感。总的来说,我们的对象是用户与客户,能够满足他们的心理与精神需求是追求的一个目标。

网络环境论文范文第6篇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面向价值信息的信息系统,是从对其组织中的价值运动进行反映和监督的角度提出信息需求的信息系统,即利用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和处理,完成会计核算任务,并能提供为进行会计管理、分析和决策使用的辅助信息的系统。在AIS的发展历程中,人工控制被程序控制所取代,控制范围扩大,要求更为严格,与此同时,它的内部控制也相应有着长足的发展,大致可以概括为三大阶段。

1.1手工AIS的内部控制

手工会计信息系统阶段是指财会人员以纸、笔、算盘等为工具,实现对会计系统的记录、计算、分类、汇总,并编制财务报表。在此阶段,内部控制的主要作用体现在组织和账簿控制上,组织控制方面,企业的会计部门彼此相互联系,相互牵制,使会计工作正常运行;账簿控制则体现在会计数据由不同的人按照一定的程序填写和编制,主管人员通过审查和分析凭证、账簿、报表三者之间的关系,了解整个经济业务的处理过程,从而进行有效地内部控制,保证数据处理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1.2电算化环境下AIS的内部控制

在信息社会,会计工作中常规的可以程序化的任务将由会计信息系统处理,同时会计信息系统还将辅助会计人员完成其他管理和决策任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由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构成:一般控制即一般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包括组织控制、系统开发控制、硬件及系统软件控制和安全控制。应用控制指会计应用方面的具体控制,即对具体功能模块及业务数据处理过程各个环节的控制,包括数据文件控制、输出控制、输入控制等内容。在此阶段,内部控制的重心发生了质的迁移,由原先的会计人员转移至计算机数据处理部门。

1.3网络环境下电算化AIS的内部控制

网络环境下,会计工作解决了信息流通不流畅的“信息孤岛”问题,工作时间和空间的差异都不会给各部门实行会计工作带来影响。在企业内部,财务人员和机构通过网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项指令可以快速、准确而详尽地从管理层传达给下属执行部门;同样的,管理层也能从网络上及时有效地了解决策执行的过程和结果,避免人为造成的信息传递滞后。企业外部相关人员也能通过网络获取企业的经营信息,及时进行沟通。在此阶段,内部控制被选择性地嵌入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假设程序化的内部控制发生差错或不起作用,那人们对计算机系统的重度依赖和麻痹大意将使得失效控制长期不被发现,加大了错误或违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所以在这种环境下更应该注意对AIS内部控制的监督,对控制的力度和进度执行有效地评估。

2网络环境对AIS内部控制的不利影响

随着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电子商务、网上交易、无纸化交易等的推行,所有的交易数据都由业务人员输入计算机,而后人员控制计算机完成核算、审核等工作,数据也会被上传至网络。文章针对网络环境对AIS内部控制产生的不利影响分析如下。

2.1网络开放数据易失,严重危及信息安全

互联网的开放性决定了信息系统中信息的可访问性,若非信息系统与互联网断开连接,信息将一直暴露在黑客与不法分子眼底,存在着被窃取和肆意篡改的危险。其次,磁性存储介质成为了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载体,它阅读直观性差、它涂改数据不留痕、它忌受潮、忌磁化、忌受热……假设不幸遭遇火灾、水灾等意外事件,保存在磁性介质中的信息将不复存在。

2.2数据集成化程序化,内部控制难度加剧

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会计信息均集中于计算机中,多项业务处理均由同一套电算化软件集中处理。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所导致的计算机数据资料高度共享的条件下,内部控制措施的不完善将导致难以想象的后果。另外,多个业务岗位极大可能地集中至某个责任人,分工不明确,操作的独立性无法得到保障。这种特点将会加大系统数据和信息处理资料被不留痕迹非法浏览、修改、拷贝乃至毁损的系统问题风险,甚至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

2.3信息管理成本加倍,工作失误蔓延加速

开放的网络环境带来了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审计线索的紊乱。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中,数据实现共享,高度集中的数据带来了高速的处理速度,一个小失误会很容易蔓延到很多其他的部门及其后的处理程序。可以看出,信息化系统管理不再满足于原有手工会计环境下的管理制度,信息管理的成本已然加倍,倘若不及时加强组织机构和人员的控制,酿就的工作失误将造成严重的态势。

3网络环境下优化AIS内部控制的对策

网络环境下AIS的内部控制如何才能克服短板,实现全面优化,作者将针对上面对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3.1完善有关管理制度,加强网络防范控制

建立健全数据管理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硬件的防火防水防磁等安全性;建立健全数据备份制度,将信息不慎受损或丢失时的损失最小化;建立健全权限设定制度,防止不法分子通过网络非法操作系统。在网络环境下,要有意识地防范网络黑客和病毒攻击,严格执行移动存储介质管理制度,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3.2全面分析自然因素,控制系统物理风险

自然因素例如水灾、火灾、地质灾害等所导致的风险系系统物理风险,可采取的控制措施包括:(1)存储介质尽量选择湿度、温度适宜的环境存放;(2)系统软件实现定期检测和维修,并优化应急处理机制。

3.3加强会计人员管理,提高组织综合素质

会计信息系统拥有的自处理功能精简了会计机构的人员配备,手续也相应简化,随之而来很多授权被合并到某个人身上,此时需要加大对现有相关人员的继续教育,确保系统内每个人明确权责,提高综合素质,并具备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硬化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评判标准,利用严格的培训机制,使审计人员对网络系统、电算化信息系统知识得到更为系统的了解,足以达到适应网络环境下AIS内部控制的需要。

3.4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内部审计机制

行为的约束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加快健全网络环境下相应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法规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加强内部审计也是提高内部控制质量的有效途径,首先,由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涉及领域较窄,能力有限,针对一些特殊领域的业务可以考虑公开聘请外部审计专家协助进行相关审计工作的运作;其次,从国内的形式可以看出各企业执行力不够,内部制度失效案例时有发生,在制定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同时,也有关注加强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

4结语

总之,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要求各单位关注其优势的同时,也要注意它存在的漏洞和不足,找准关键,进行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建设,才能打好会计系统发展漂亮的一战。

网络环境论文范文第7篇

在2007年,美国的IBM公司首先提出了云计算概念,而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云计算技术逐渐成为了传输和存储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云计算的技术同网络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网络安全同云计算安全联系紧密。网络计算的发展虽然使云计算处于不断扩大中,但近几年,网络信息遭泄密的情况时有发生,这让许多网民对网络安全生产了质疑,网络信息安全对云环境下计算机对信息的保护有着重要影响,由此可见提高云环境下的信息安全性是提高云计算技术使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2云计算的优点与缺点

2.1优点(1)云计算在配制和部署上更加方便,用户均可以通过Internet进行访问;(2)云计算具有较强的扩展性,且可以扩展到集群上,实现上千节点在同一时间进行事件处理;(3)云计算的可用性较高,可以允许节点中存在错误,部分节点失效也不会对程序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4)通过云计算不仅可以实现对网络上的软资源进行共享,而且能够实现硬资源共享,同传统的互联网相比功能更加强大。

2.2缺点(1)安全问题无法得到保证;(2)QOS(服务质量)存在一定问题;(3)如何同传统分布业务进行平稳过渡;(4)容易造成垄断局面。

3传统安全与云计算安全的差异

在云计算网络环境下对信息的安全保护工作需要将传统的信息安全计算技术加以应用。云计算操作主要是将用户的相关数据和计算任务交给数据库和网络系统。在“云”中可以完成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保护等操作。云计算同传统IT网络相比,安全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传统IT网络的封闭性更高,仅存在于企业中,对外仅有邮件、网页服务器等不涉及机密的少数接口。因此在信息的安全保护上,仅需要在接口上设置访问限制或者防护墙等措施就可以解决多数的安全问题。而在云环境下则不同,云暴露在公开网络中,因此每一个节点及网络都可能遭受到攻击,这样在信息安全保护上则需要做到“草木皆兵”;(2)在传统的计算模式中,信息都被放置在可控的范围内,而在云计算环境下,信息需要被存储在云中,这样就造成了数据的拥有和管理出现了分离,如何对数据进行隔离和保密则成为了一个难题;(3)同传统技术相比,云计算运用了大量的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安全的解决同传统安全也有着巨大差异;(4)在传统技术下,用户运用软件在更新和升级上采取的都是在本地按版本更新,而在云环境下多数用户都是通过远程执行,这样在每次软件升级后对信息安全保护都将是一个挑战。此外,除了技术外还有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传统技术因为多年的使用已经有了一套相对标准、健全的法律、法规,而云计算因为出现的时间原因,法律法规都不健全。同时因为云计算的特点,在云计算中的数据不一定存储在世界上的哪个角落。因此,当安全问题出现时,国家政策也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4云计算信息安全问题面临的挑战

4.1云计算对我国信息化的影响我国在科研领域上将希望寄托于信息时代,利用信息化技术缩短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甚至在不久的将来实现超越。在“云计算”出现后,如果我国不能在“云计算”上获取一定的成功,那么很可能进一步扩大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

4.2云计算加强了美国对互联网的控制力整个网络的核心就是它的根服务器,虽然现在网络已经十分发达,但支撑整个网络的根服务器是十分有限的。目前世界中仅有13台根服务器。其中1台为主根服务器,其余的都是副根服务器。主根服务器位于美国,美国还设有9台副服务器,其余的3台副服务器分别在日本、瑞典、英国。根服务器的管理者都是由美国政府授权的互联网域名与号码分配机构(ICANN),该机构负责全球互联网各根服务器、域名体系和IP地址的管理。美国商务部有权决定管理权的归属。从技术上来说。如果一个国家的后缀被删除或被封住,那么这个国家的所有互联网信息将会从世界互联网中消失,也就是说美国掌握着互联网的生杀大权,互联网世界中的生死由美国所决定。“云计算”为美国提供了机会,因为如果世界的信息在存储、处理都需要通过美国完成,那么美国将掌握世界上的网络信息,因此“云计算”也被美国视为提升自己在信息战中实力的关键。

4.3国家在网络战争中面临更大的威胁在未来的战争中更多的将会是信息战争,从目前情况来看,制网权已经成为制空权、制地权、制海权的又一争夺点。如果对云计算进行剖析,我们不难看出其本质就是一个枢纽,是网络中信息传送的纽带。云计算并不是单纯的商业和技术更新,它是对互联网中枢神经控制的争夺。

4.4法律风险云计算的应用信息流动性大,不受地域限制,用户数据和信息服务经常会分布在不同的地域内,甚至在不同的国家之中,因此经常会在信息的监管上出现法律纠纷。同时因为云计算中虚拟化技术的大量使用,造成司法取证上难度也较大。

5云计算环境下防护信息安全的策略

针对云计算环境下信息安全问题,在防护上应当采取以下四种措施:

5.1完善安全体系不论是个人用户,还是公共用户都对云计算环境下的安全有着较高的期望,因此应当对安全体系进行完善:第一,应当对信息安全监管和云计算的特点进行详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第二,我国应当同云计算技术发达的国家进行交流,完善相应的保护措施;第三,对安全要求、控制策略等环境进行进一步规范,确保安全防护策略的有效性。

5.2提高服务水平SaaS、IaaS、PaaS都是云计算体系中的重要技术,特别是IaaS虚拟化技术可以提高资源的灵活性和利用率,其主要作用是将硬件资源转化为资源池,同时能够将信息传送给相关的用户。在该过程中可以通过并行访问、键盘锁定等措施确保虚拟化技术的安全,同时通过技术对虚拟化端口进行限速,对重要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发现其中的异常状况,并进行排除。

5.3加强云计算基础设施的管理基础设施对云计算平台也有着重要作用,如果基础设置本身存在问题,那么信息安全问题也就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应当对云计算中使用的基础设施加强管理:第一,要对使用的基础网络进行统一管理,实现服务器、MAC、IP以及关键节点之间的绑定,避免被其他网络地址欺骗;第二,在DMZ内网之间以及DMZ与互联网节点间安装相应的防火墙,确保云计算服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第三,系统中不使用的服务端口和组建应当进行及时的关闭,并安装相应的杀毒软件;第四,应当采取远程控制、身份识别等手段对系统的安全性加以强化。

5.4加强防范风险信息的能力首先,应当对数据的范文权限进行加密,通过AES技术对所有传输的文件加密,并在通过RSA技术对密文进行再一次加密,实现秘钥与密文的绑定,这样要想获取信息就必须进行两次解密,提高了信息的安全性。其次,如果由用户在重要信息删除过程中磁盘停止,那么在后期恢复过程中可能会提高信息泄露性,对该现象的解决可以利用实际值技术和代替键位值进行处理。最后,因为在数据信息保存着所有信息,因此为了避免因为突发事件导致信息丢失,应当对虚拟技术应用的同时,发挥SAN的优势,获得显著的备份效果。

6结语

云计算是现代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云计算环境信息安全问题是目前互联网行业必须要面对的,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对云计算的信息安全性进行合理的分析,对云计算的安全性进行完善,使其能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网络环境论文范文第8篇

1紧迫性

英语作为一种全球通用的语言,是了解西方经济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网络的普及使得全球信息共享得以更好地实现,正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网络信息对教育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教育和网络信息的发展都是相辅相成的。宽带的普及,网络走进千家万户,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教育网络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在网络环境下怎样转变学习模式、提高学习能力是现代教育关注的重点之一。

2优势

实用网络进行英语词汇的学习具有很多的优势:

①无时空限制。传统的词汇学习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每一个词汇进行讲解或者是在课文中就词汇做重点讲解,以让学生明白词汇的含义和用法。但是网络环境下,学生对词汇的学习变得更加方便,对词汇的了解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获得,学习的场所不再局限于课堂,学习者可以自行安排时间和场所进行词汇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打破了学习空间的封闭性与学习时间的分割性,让学生能接触到更多的词汇学习资源,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的效率。

②多媒体学习内容的多样性。网络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学习,多媒体在展现信息的时候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因为词汇学习不仅限于书本上的白纸黑字,而是通过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对学习的词汇进行再现,让词汇的学习更加得形象化、具体化和系统化,不仅有利于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到词汇学习中去,加强对词汇的理解记忆,也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率。

③个性化学习模式。传统的词汇学习室教师按照教学进度安排词汇教学的,每个班级要学到词汇知识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在同样的时空范围内学生只能接受特定的老师传授的英语词汇知识,而网络学习打破了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词汇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比较明显。

④学习方法灵活。网络环境下进行英语学习可以实现信息与学习者、学习者之间等即时的、非同步的交互。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如听英语新闻,看美剧,做网络题库等进行英语词汇的学习。

⑤语言和信息新颖。语言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变化的,当下的各种经济政治以及娱乐词汇都可以通过网络实时的展现出来,不仅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地了解最新词汇,还能够通过词汇的学习了解国内外新的动态,英语在全球的范围内的使用,英语词汇作为是国内外语言与文化传播的桥梁,与时俱进的词汇学习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充分实现网络英语自主学习的策略

1自主学习的涵义和必要性

自主学习是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强调学习者自行的通过理论分析、实践探索、质疑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是一种反应时代需求的学习方式。因为,我们正处在信息技术时代,各种知识的更新速度前所未有,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也不能局限于学校的学习时间,而是要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将学习作为是一种终生职业认真的执行。这不仅是时展的需要,也是个人发展的需求。知识的学习都是靠自己动脑、动手去习得,词汇的学习也需要学生自主的学习,通过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增加词汇量,扩充自己的视野。

2网络英语自主学习的策略

现如今,网络信息资源十分丰富,而且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这些资源唾手可得,这就为自主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但是词汇的学习不光是要拥有丰富的资源,还要具备一定的思想和行为方面的认识。首先,思想的转变。学习者要认清楚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明白这点之后就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信心和耐心,要有能学好词汇的信心支撑自己,又要有足够的耐心帮助自己通过漫长的学习过程实现自己的词汇学习目标;此外,任何学习都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学习词汇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其次,行动的转变。学习者要制定合理的计划并严格执行,为了保证较强的执行力,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材料,精选优秀的英语学习网站以及结交英语学习的网络朋友等方法,让英语学习更加有趣有效。

三结束语

外语学习中,词汇学习一直就是既耗时又费力的事情,这也是大多数人觉得英语难学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习工具会使英语学习变得更有趣。只要不断地探索、发现,有效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就会不断地涌现,学习英语的趣味性和学习效率也将会不断提高,语言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会变成一种乐趣。

网络环境论文范文第9篇

更新图书馆工作人员传统的服务理念仍存在等待上门,被动式服务,不能设身处地为方便读者需求考虑,把工作重点放在文献的数量与保管上,只重视馆藏,轻视使用,这种传统的服务理念,严重影响了图书馆外借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当今各行各业都存在竞争,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提高服务水平是重中之重,服务水平的提高首先有赖于传统服务理念的更新。数字时代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在于以传播和传承人类的知识和文化为己任,继续深入“以人为本”的理念,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倡“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原则。网络经济的发展要求图书馆打破传统格局,从根本上转变以“藏书为本”的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全新的服务理念。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新时代的人才标准、价值取向和管理目标,图书馆的服务工作转移,要从满足书刊借阅的文献需求为主,转移到以满足知识信息为主、知识开发、知识创新服务为主上来。

2加强学习,提高馆员综合素质

高校图书馆的定位就是为广大师生、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服务意识应该渗透到每一个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心中。但在外部压力不大和内部相对平静的环境下,部分工作人员业务不精,不思进取,缺乏工作热情,服务意识淡薄,容易流于上下班,借借还还的工作状态,图书馆员应深刻意识到现在是知识经济、知识爆炸的时代,作为信息产业重要组织部分的图书馆也面临着空前激烈的改革竞争,高层次,复合型,多学科知识并掌握现代网络技术的专业型和技术型人才正是现代图书馆急需的人才。

3加强管理,提高馆员服务

意识图书馆服务意识是指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在与一切读者的交往过程中所体现的为其提供热情、周到、主动服务的欲望和意识。高校图书馆服务意识的核心内容是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一切为了读者”的价值理念。一个图书馆如果没有读者,也不过是一个储藏文献的场所,因此,读者的存在是图书馆存在的根本原因,读者的需求是推动图书馆发展的源动力。图书馆作为对外服务的窗口,馆内各部门工作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读者服务,外借服务则是直接处理文献与读者供需的业务。馆员在日常工作中的言谈举止,态度行为对师生的心理,对图书馆整体形象都有很大影响,因此,馆员在工作中要注重自身仪表仪容,做到言谈文明、举止大方。要做好导读、整架、巡库工作,变“为人找书”为“为书找人”,创建一个整洁、卫生、安静、舒适的借阅环境,为读者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馆内加强人才管理,强化竞争知识和危机意识,制定馆员岗位责任制度,工作管理制度,竞争激励制度,读者借阅制度,读者文明公约等既具科学性又有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让馆员与读者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激发馆员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强化自身发展需求。馆员在做好流通服务的同时,要密切与有关部门配合,通过读者借阅情况,将热门书目、馆内缺藏书目等情况及时反映,以补馆藏。流通部的工作做得再具体,再细致,仅靠个人的努力是无法完成和达到完美效果的,各馆员只有在工作中互相协作,发挥团结力量,树立全馆一盘棋思想,才能把工作做好。

4做好图书馆宣传、导读、推介工作

高校图书馆每年都有许多新生读者,新生教育工作是图书馆最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新生对高校图书馆缺乏足够了解,不懂得如何利用图书馆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为此,高校图书馆新学期首要任务就是要对新生进行图书馆基础知识的教育,讲授查找和索取文献信息的方法,介绍图书馆的性质、功能、作用、任务、特点、馆藏分布、服务项目、规章制度等,初步培养新生的信息意识和文献检索技能,使他们认识到图书馆的重要性,理解图书馆员的服务工作,并逐步懂得利用图书馆。在电子化、网络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网页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主页可设有读者指南,书目查询,相关下载,馆内公告等板块,用户一打开,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一目了然,便于他们快速浏览、检索。当前,大学生的阅读状况不容乐观,不少大学生进校后放松了学习,在大学期间从没到图书馆借过一本书的大有人在,有的大学生所借图书都是一些消遣类的作品,高雅的文学作品,有价值的学术专著很少涉及,这是学生课外阅读的误区,图书馆要走出被动服务模式,要以师道为已任,从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高度出发,主动参与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导读教育,如向新生推荐一些与课程内容相近的基础理论方面的指导书,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消化、吸收课堂内容,为以后的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举办各种读书活动,读书讲座,开展优秀图书推介,新书展览,邀请爱看书,又有思想,又具有鉴赏能力的读者撰写读后感,图书评价,图书推荐。图书馆应将每批到馆的新书通过不同形式及时介绍给读者,使读者能够了解图书馆入藏动态,寻找自己所需图书,使新书的信息资源最快产生效益。

5爱护书籍,遏制不良行为

目前,我馆已实行全开架借阅模式,并且采用藏、借、阅一体的管理方式,大大方便读者选书借阅,广受好评。图书的流通量大大增加,借阅率也有很大提高,但伴随而来的是严重的图书破损,尤其是文学、外语、计算机等热门图书,新上架不久的图书就出现撕毁、散页、勾画圈点,裁剪,甚至是偷窃的现象,对图书造成严重破坏,影响图书的正常流通,也对读者产生不良影响。针对这些现象,首先要对新生进行爱馆教育,加大宣传图书馆相关规章制度的力度,加强对读者爱护图书的教育,让他们了解图书的重要性,使其自觉形成爱惜图书的良好风气。再次,流通部的工作人员要经常在书库内巡查,掌握库存图书的破损情况,以便在读者还书时分清是自然磨损还是人为损坏,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工作人员要对那些借阅率高,损毁严重的图书,在采购部还没有补充进来时进行修善维护,保证图书馆的正常循环运行。

6优化馆藏结构,提高馆藏外借活力

建立科学的、合理的、适用于本馆读者的最佳藏书结构是藏书建设的中心内容和基本任务。藏书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馆藏图书文献的结构、布局,更重要的是要从使用角度来建设馆藏图书文献并形成自身的特色。高校图书馆作为教学科研服务中心,藏书结构和水平必须适应高校的发展,必须加大重点学科专业文献的收藏,以重点学科专业为馆藏核心,以突出重点专业配合为辅,以现有馆藏为支撑,建立具有自己学科特色和个性化的馆藏资源体系,使其在学校的教学、科研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特色馆藏是图书馆在长期的文献信息收集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文献信息建设,反映了馆藏个性,代表了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是衡量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一个图书馆如果没有特色馆藏,就难以吸引本馆读者利用现实馆藏,难以提高文献利用率。经过多年发展,各高校图书馆均形成了自己一定的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图书馆在进行特色馆藏建设中,要重点组织和采购与本院学科的“特色”和“优势”相关的文献信息资源,通过对这些学科的专业文献的合理收集形成本院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的藏书优势。文献剔旧是馆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馆藏,加强藏书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剔旧可以检验现有馆藏的质量和利用率,也可加快馆藏的流通。要剔除那些不能为学校教学、科研发挥作用的文献,剔除使用率低的文献,剔除破损,无法修复使用的文献,剔除复本量过多的文献,以保证新书有充分利用空间,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

7建立现代化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

当今社会已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图书馆由传统的图书文献收藏库转变成现代化的信息中心。顺应时展需求,图书馆外借服务也将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从单纯注重数量到追求服务效益,从对图书馆资料的借阅管理到网络信息的整序加工的重大转变。全新的现代服务主要以数据化信息为主,具体内容包括入馆新书邮件推送服务,图书预约、催还、续借服务,文献传递服务,科技查新及因特网集成资源服务等。加强图书馆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技术人才和信息人才,是开展数字化信息服务的根本所在。加快图书馆网络化建设是开展现代化服务的保障,各图书馆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加快技术设备更新,引进计算机设备,光盘存储设备,多媒体设备和网络设备等现代化装备,促进和推动网络化的建设,建立一个互相连接、协作发展的图书馆信息系统,努力发展地区间、系统内的协作网络,为实现现代数字信息服务奠定物质基础。总之,高校图书馆是大学成才的摇篮。高校图书馆外借人员要为大学生的成才,为师生的教学和科研创新服务。

网络环境论文范文第10篇

1.1信息收集传统情报收集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专职人员的个人喜好以及部门专家的意见都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图书馆每天产生大量历史信息数据,传统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同时对数据的分析与评价十分模糊。信息融合技术将极大克服这一困难,能够较清晰地进行分析与评价。如,通过各种检索请求,对各种资源进行信息融合,从而有效管理文献,将无价值或已过时的文献剔除出去。对互联网上无序信息进行分类、规整,从而使馆藏信息资源更加丰富和科学。

1.2优化数字图书馆信息数据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具有馆藏资源数字化、信息组织与传输网络化、信息资源共享化的数据信息系统。数字图书馆内容虽然丰富,但充斥着大量无用或低效率的资源,通过信息融合技术,可以分析、过滤一些信息,发现隐藏的有价值的信息,特定用户可以通过融合模型,快速搜索到所需信息资源,从而大大提高信息使用效率。实现这种信息服务的主要步骤有:搜索特定目标的相关信息;利用融合模型形成信息集合;整合后产生新知识方案,从而得到隐藏数据中的真正信息,为用户提供更有效的信息服务。

1.3为图书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现代图书馆正朝着网络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所以它要处理和提供的信息较以往更多、更广、更复杂。为了剔除冗余信息,必须对海量信息进行有效组织与管理,对杂乱无章的信息进行分类处理,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图书馆还可以根据用户喜好或访问历史等进行信息处理,从而主动向用户提供推送服务。另外,信息融合技术还可以分析和均衡图书馆有限的文献购置费,从而使经费发挥最大效益。

2图书馆情报信息服务

2.1建立完善的特色数据库网络技术的高容量存储及快速推送功能,极大改变了原有的服务方式及内容,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得到了极大拓展,除了建立跟踪档案、搜索各种科研信息、搜集各种学术论文之外,还会关注研究机构、电子出版物网站的最新动态,并对得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开发出特色数据库,以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2.2提高检索、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在信息社会里,面对与日俱增的海量信息,图书馆情报人员要有比一般读者更敏锐的信息分析和判断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与情报信息工作人员的眼光、文化底蕴、知识基础等有很大关系,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脚步,以自身独到的眼光去洞察行业领域动态,提高知识信息生产率。如何更好、更快地在短时间内对情报信息做出正确判断,获得隐藏在深处的有价值信息,也是情报信息工作人员自我竞争力的表现。

2.3广泛搜集各类信息源图书馆开展竞争情报服务,主要是为了获得对手的情报,以供高校读者使用。在信息的获取过程中,一定要利用各种先进的信息处理工具,搜集一切与高校发展的信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通过高效、科学的整合模型,将这些信息源进一步整体形成竞争情报集,以简报形式供读者使用。

2.4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竞争情报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竞争情报服务发生了新变化,竞争情报工作的出色完成离不开现代技术的支持。所以除利用传统手段外,还要辅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为竞争情报的获取、分析和反馈服务。利用检索工具、网页、商情数据库等可获得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如其他院校的专业设置、教学信息、学术动态、人才资源等,这些都是十分有价值的情报资料。网页搜索能够获取对手一些竞争情报,而通过主页上一些链接还可以发现更多情报,进而形成对竞争对手的更深入的了解,把握竞争对手的动向,准确定位自己,为制定战略决策而服务。目前,信息技术应用有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竞争情报系统等,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将形成一个竞争情报服务体系,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效率。

3信息技术在图书情报工作中应用的反思

3.1技术并不是万能的技术在图书馆工作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但技术不是万能的,先进技术并不能完全代替其它工作,主要表现为:①技术不能代替文献信息。图书馆不会因为建立了先进的管理系统而吸引广大读者,他们不会因为这一点而争先恐后地使用图书馆馆藏。②技术不能改善图书馆管理状况。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管理发展而来,没有好的管理就谈不上技术的更新,技术也无法达到理想的实施效果。③技术必须服务于某项业务。技术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以服务于某项业务来体现自身价值,技术与图书馆核心业务的配合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关键。④技术是图书馆发展的基础。对图书馆业务数据和信息的分析,可以发现管理漏洞;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图书馆资源,如信息共享、馆员信息分享等。

3.2以技术为主的系统发展的一般过程在图书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诸如文化、理念等的差异,会使信息技术的应用产生各种阻力,进而影响到图书馆信息化发展。一般来讲,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要经历由低级向高级迈进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后再到一体化系统过程。技术应用解决的首要问题是高操作层的效率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员工劳动强度,这一层一般不会与文化或观念产生碰撞,其最大的阻力在于员工是否能够驾驭计算机信息系统,这就需要时间和培训来完善。另一个是辅助决策系统,它主要是为图书馆的管理者服务的。辅助决策系统是专门为图书馆管理者服务的,每一位管理者都希望了解图书馆的运行情况及未来发展,但决策需要各部门提供数据,而数据来源却存在较大障碍。首先,人们会从现在使用的管理系统中获取数据,但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有待商榷。其次,图书馆管理者希望由新的管理系统来解决数据问题,但各部分如果出现新问题,就需要更改业务流程,而此时就要更新管理系统来实施。

3.3图书馆文化的变化技术的应用不仅要有制度的保障,与图书馆文化也有很大联系。面对图书馆工作方式的转变,管理者、馆员都会有所不适应,而让他们改变是技术实施过程中最艰难的一部分。由于管理者和馆员没有做好准备,技术带来的成果很难得到体现,实际运行效果差强人意。有的时候,员工不愿意学习信息系统所要求的技术,从而产生一种抱怨情绪,有的馆员甚至产生蓄意破坏的念头,这些情况都是因为他们是被动接受,而没有真正参与决策造成的,没有人告诉他们变化的原因以及变化后能给组织带来的效益。

上一篇:机电专业课程论文范文 下一篇:历史故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