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分析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1 22:05:07

网络化分析论文

网络化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网络化;经济背景

一、网络化财务管理的经济背景

1.网络经济是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经济。信息时代以网络为主要特征,故信息时代的经济亦被称为网络经济。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生产者在网上其产品的详细信息,包括产品的性能、三维模型、产品定价、销售方式等许多消费者关心的产品信息。而消费者则根据自己的需求及嗜好,利用网络寻找适合自己的生产厂商,而且有较大的选择余地。这样减少了消费者和生产厂商之间的中间环节,极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其优势还在于通过这种面对面的直接接触,可以使企业按照消费者的需求量安排生产量,从而不需要大量的库存。

2.在网络经济条件下,“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网络是传播信息的通道。在网络的平台上,消费者可以迅速、便捷、低价地获得商品,从而造成信息的超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著名的观点就是“信息的丰富产生注意力的贫乏”。可见在网络经济条件下,“注意力”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使得人们不得不花时间在“注意力”上。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这一特性使获得“注意力”的竞争成为企业竞争的主要目标,所以更加个性化的需求信息的收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3.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其边际效益呈递增趋势。根据经典的经济学原理我们知道,在传统经济中既定的生产要素配置条件下,随着生产要素的不断投入,边际效益是递减的。而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其边际效益呈递增趋势,即投入越多产出越大,其产生的原因是由网络经济的外部性造成的。只要进入网络经营的生产厂商越多,网络经济的效应就越大。

二、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将呈现下列趋势

1.财务预测将得到广泛运用。预测是企业日常管理的信息依据,随着生产经营的日益复杂,资本市场竞争的加剧,财务预测将得到广泛应用。

2.注重财务风险和投资风险分析。将风险因素作为企业财务决策的主要参数,并对风险程度做出比较准确的计量和评估。

3.财务决策数量化。企业筹资规模、资金成本、资金结构的确定以数量为依据;日常管理的预测、控制将运用数学模型;投资决策中的风险测定及最优方案确定将运用计量模型和经济数学方法。

从网络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财务管理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处理财务信息的过程,信息是网络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的基础,财务管理中信息处理的正确、及时以及财务人员具有的信息处理能力决定着财务管理的能力和效率。因此,网络经济直接引发了新的竞争,以及对财务管理崭新的需求——网络化财务管理。在此,所谓网络化财务管理系统,是在已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具有互联网功能的财务管理支持系统。

三、网络化财务管理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

1.在空间上,网络经济条件下的物理距离变成了鼠标距离。企业财务管理者可以方便地实现财务信息的远程处理和财务活动的集中化管理。企业的关注重点为更多地关注整合企业外部财务资源。

2.在时间上,网络化财务管理信息可即时生成和处理,可实现财务管理由静态向动态管理的跨越。企业财务管理者可在准确的时间拥有准确的信息。

3.在效率上,网络化财务管理下的各种经营数据和财务信息都是网页数据化的,并可在网络上流通,实现信息共享。结算支付的电子货币大大提高了结算效率,加快了资金周转。

四、适应网络经济的新需求,实现网络化财务管理

1.在企业外部,通过网络与银行建立良好的关系,全面提升资金的运作水平。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一方面由于“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因而企业通过网络与银行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利用银行的一些服务资源,争取融资,投资于有吸引力的新产品形成竞争优势,全面提升资金的运作水平,从而使企业能够及时、足额地筹集到资金,投入新产品的开发,吸引“注意力”。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银行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为运作良好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网络经济条件下建立起的良好的企业与银行的关系,不但大大增强了企业的融资能力,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转,而且还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因为,企业一旦通过网络与银行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那么在银行许可的范围内,可以较为自主地使用银行资金,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筹资成本及资金持有风险。

网络化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本研究采用书目共现和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技术,以CNKI的CAJD数据库核心期刊、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为文献源,对近十年国内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知,该领域已经具有专业的研究学者群,但缺乏深度交流与合作;研究对象丰富,在社会网络分析方面主题突出;具有技术与理论模型构建类、知识共享类、社会网络分析类和具体实践应用类四个研究前沿方向,且实践应用方向趋势最明显。

【关键词】 网络学习共同体;非正式;热点;趋势;可视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3—0027—06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非正式学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愈来愈明显。各类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也展现出可以满足不同群体学习需求的独特优势。本研究通过挖掘文献资料中的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采用文献统计与内容分析法,借助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技术;系统梳理和分析近十年国内已有的研究,以期对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现状、热点、前沿方向及其发展趋势有个总体了解。

一、研究设计

1. 研究样本的选择和收集

有关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分数在教育学、情报学、图书馆学、互联网等多个领域,因此,本研究使用中国知网的中国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和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全文数据库,以确保样本数据的全面性。

由于Community的中文译法不同,与网络学习共同体类似的还有虚拟学习社区、虚拟社区、在线学习社区等。为了更全面地把握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本研究对学术期刊进行文献检索时使用的控制条件是:来源类别(核心期刊);内容检索条件为:主题(学习共同体)并且包含(非正式)、或者主题(虚拟学习社区)并且包含(非正式)、或者主题(学习共同体)并且包含(网络)、或者主题(虚拟社区)并且包含(非正式学习)、或者主题(学习社区)并且包含(非正式)。获得期刊文献103篇(检索时间为2012年5月10日)。使用同样的内容检索条件对中国优秀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得到221篇硕士论文和2篇博士论文。

2. 研究样本的处理

首先,对收集的样本论文通过摘要结合全文进行内容分析。内容分析的标准是:第一,研究对象是学习共同体;第二,学习共同体是网络的、在线的;第三,属于非正式学习范畴,是自主自愿参与的非教学性质的学习。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独立论文,作为一个分析单元;只要有一个条件不满足,则不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对符合要求的论文,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文献信息的自定义存盘,保存相关题录信息。最后,使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软件对书目文献信息快速扫描、准确提取并归类存储、统计计算和矩阵分析[1];使用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分析本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热点研究与前沿趋势[2][3][4],使用UCINET软件[5][6]对关系数据进行可视网络化分析;必要时采用人工统计的方法对文献数据信息进行处理与评判。

二、研究数据分析

1. 研究成果产出分布

经过文献检索与内容分析,得到相关期刊文献40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7篇。使用Bicomb软件对筛选出的文献题录信息按年代进行统计,将结果导出为Excel格式,通过Excel软件分析得到期刊论文与硕士学位论文数量如图1所示。从中可以看出,从2005年起国内学者开始关注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每年的期刊论文与硕士学位论文数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除2012年外,2012年仅能检索到4月份)。据此可以判断,国内学者对非正式学习的关注与研究是从2005年开始的[7]。而国内对学习的建构主义、信息技术和知识社会学等学习科学领域与学习共同体相关理论的关注,引发了对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研究。

2. 载文期刊、研究机构与研究者分布

(1) 载文期刊分布

用Bicomb软件对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的相关论文进行载文期刊分布统计,结果见表1。其中载文数量大于等于5次的期刊是《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和《情报杂志》,占相关文献的50%。从载文期刊来看该主题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教育学和情报学两个领域。

(2)研究机构分布

为了对文献的研究机构有明确的认识,使用Bicomb软件对期刊论文的研究单位和硕士论文的学位授予单位进行了统计,得到72个期刊文献研究机构和21个硕士论文研究机构。对出现频次不小于2次的研究机构进行再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核心期刊论文不小于2篇的研究机构占35.19%,硕士论文研究机构占37.04%。从期刊论文数量来看,有突出贡献的是南京和上海地区的一些高校。从硕士论文数量来看,该领域研究的重镇是曲阜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仔细对比可以发现,硕士论文研究机构中除了华东师范大学有核心期刊论文外,其他研究机构均没有发表相关的核心期刊文献,表明相关研究并没有得到业内同行的广泛认可,却指导发表了优秀硕士论文,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使用Bicomb软件进一步分析核心期刊文献主要研究机构合作的情况,选择“矩阵”,以“单位”为关键字段,选取4≥频次阈值≥2的8个研究机构(频次累计百分比为35.19%),生成研究机构共现矩阵,导出矩阵至Txt。将Txt文件转换成Excel类型,输入UCINET软件,转换成##h类型的数据集,进行可视化分析。优化生成的网络图布局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相关研究机构针对该主题进行的合作相当少。核心期刊文献不小于2篇的研究机构中,合作的仅有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和南京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系和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院,原因可能是一方面该领域的研究时间比较短,另一方面相关研究机构没有进行长时间更深入地研究。

(3)研究者分布

使用Bicomb软件以“作者”为关键字段进行提取、统计,得到期刊论文研究者73位,指导优秀硕士论文的导师有30位。经过统计发现,有3篇硕士论文有两位导师,说明没有一位导师指导过两位或多位研究该领域的硕士,表明在该领域导师们没有指导其他硕士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对出现频次不小于2次的研究者进行再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从中可知,有2次以上成果的研究者占有核心成果的整个研究群体的22.89%(在核心期刊中发表的该领域的论文即视为核心成果)。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些研究者的合作情况,采用与分析研究机构之间合作同样的方法,研究者选取频次大于等于2次的,累计的频次达22.89%,结果见图3所示。从中可知,研究者间的合作也很松散。结合研究机构分析,得到有合作的研究者大都属于同一研究机构,如杨丽娜和孟昭宽的单位都是天津外国语大学教育技术与信息学院,张玥和朱庆华的单位都是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等,跨校的研究合作很少,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该领域的学者交流比较少。

三、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CiteSpace是国际著名信息可视化专家美国费城Drexel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陈超美博士设计的,其主要数据来源是web of science,受处理中文文本的限制和CNKI采集数据类型的影响,仅可对CNKI数据的专业术语和关键词进行有效处理与分析。可以通过刘盛博编制的CNKI(RefWork)格式转换程序(现已内嵌在citespace软件中),将收集的CNKI题录信息数据转换为citespace可处理的ISI Export Format格式,然后才能进行相关分析。

1. 研究的热点

对某一研究领域的热点可以从高度概括与凝练文章研究的高频关键词的统计与分析来进行挖掘[8]。本文使用CiteSpace3.1 R3 (64 bit),Years Per Slice(时间分区)为1年,Node Types(节点)选择Keyword(关键词),100 Top per slice的阀值,对期刊文献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其中节点95个,连线215条,结果见表4和图4。表4列举了关键词中心度不小于0.01的热点关键词。

从表4可知,该领域的热点研究按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社会网络分析、虚拟学习社区、影响因素、学习共同体、网络学习共同体、非正式学习、学术虚拟社区、计划行为理论、分析、知识管理、成员角色、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其对应生成的热点知识图谱中(见图4),其节点年环明显最大的即期刊高频关键词频次排序中最高的是虚拟社区。而节点的紫色年环的大小代表了节点的中介中心度的大小,可见虚拟社区的紫色年环最大,即中心度最高,占最核心地位,紧随其后的依次是社会网络分析、网络学习共同体、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共享、非正式学习、分析、学习共同体、影响因素等。

以同样的条件对优秀硕士论文的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对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网络进行绘制,结果如图5、表5所示,其中图5中有77个节点和181条连线,表5列举了关键词中心度不小于0.01的热点关键词。

从图5所示的热点知识图谱中关键节点的分布可以确定,研究的热点领域为非正式学习、学习共同体、社会网络分析、web2.0、虚拟学习社区、虚拟社区、sns、社会网络、社会性软件、教师博客等。从表5所统计的硕士论文频次、高频关键词中心度可以发现,非正式学习的频次最高,但学习共同体和社会网络分析的中心度更高,从图5中也可以看出学习共同体和社会网络分析的紫色年环比非正式学,说明这两个关键词占较为重要的核心地位。

综上所述,期刊文献研究最广泛的是虚拟社区,而虚拟社区、虚拟学习社区、学习共同体、网络学习共同体、非正式学习这些关键词的频次高是易于理解的,因此隐去这些研究对象主题词,得出知识共享、社会网络分析、影响因素、学术虚拟社区、计划行为理论、分析、知识管理、成员角色、模型等是相对突出的研究热点。社会网络分析、web2.0、sns、社会网络、社会性软件、教师博客、教师专业发展等主题则在优秀硕士论文中凸显出来。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期刊文献和优秀硕士论文都显示与社会网络分析相关的研究热度较高。

为了对这些研究热点的时间分布有明确的认识,借助CiteSpace的Timeline功能做进一步的时间线图分析,结果如图6和图7所示。从图6来看,2005~2007年间,出现的研究热点较少,且中心度和研究频次相对不大;从2008年开始出现大量新的研究热点。而从图7来看,主要的研究热点是在2007年之前出现的,其中最为突出的学习共同体、社会网络分析和虚拟社区,在关注程度和出现时间上与期刊文献存在差别。从二者的整体时间分布情况来分析,2009年以后,新的研究热点出现较少,主要是继续深化以前出现的研究热点。整体上看,本领域研究的特点是趋势上静态稳定、方向上逐渐细致与成熟。

2. 研究前沿

利用CiteSpace软件中词频探测技术分析研究前沿术语,选择突变专业术语Burst Terms类型进行突变探测(Detect Burst),期刊论文得到95个突变专业术语,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得到77个,分别对各自的视图布局进行精简与合并,结果如图8和图9所示。综合分析发现,主要有显著的索引专业术语是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社会网络分析、学习共同体、虚拟学习社区、学术虚拟社区、web2.0、非正式学习、影响因素、网络学习共同体、模型、构建过程、成员角色、构成要素、互动、内容分析、教师专业化发展、社会性软件等。

深入分析这些热点词语,可以把该领域的前沿方向概括为以下四类:

(1)构建策略类

由于技术的进步,特别是web2.0技术的提出与发展,带来了网络应用的极大变革。Web2.0 的典型应用(如 Tag、 Blog、Wiki、SNS、RSS、QQ等社会),为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天然土壤。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原则、构成要素、构建过程等构建策略研究成了一个必然趋势,包括技术平台模型的构建与理论模型的构建。对于技术平台构建主要有研究者自身开发的平台和利用互联网上现有的社会性软件平台,两者都体现出用技术支持学习,而非从技术中学习的理念,对学习的控制权也转向了学习者自身。对于理论模型,研究者从人与资源、技术的交互、共同体形成、成员角色变化、知识共享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构建,虽然每个模型各有差异,但都注重参与者的异质性与平等性、建构知识的开放性与共享性、自主交互性与协作性,体现了规范、共同愿景、信任、活动、共享、互动、协作的重要性。而基于先进技术和先进理论的研究也不断涌现。

(2)知识共享类

一个有效的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有领域、技术、环境、成员、价值等很多复杂而相关的因素共同构建,虽然不能也不应被定制,但达到知识共享是所有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核心价值之所在。知识共享是指不同的知识主体自愿相互传递和分享知识的过程。知识共享能够满足网络学习共同体成员的互动性和体验性要求,能够使其充满活力,带来更强的生命力。研究者从知识建构、隐性知识、知识管理、知识共享意愿、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知识共享行为、知识转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特别从知识管理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行动控制理论、McClelland的成就需求理论、社会学中的社区及团体动力学的角度、社会资本论、组织公民行为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分布式认知等不同理论出发,从个体层面、知识共享主体间相互影响等不同角度,深入研究了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影响知识共享的因素很多,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网络学习共同体交流和互动机制的基础,利用WiKi、BBS、BLOG等可以更加灵活地处理和表现信息以促进知识的共享。

(3)社会网络分析类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实质是共同体成员及其关系的集合,是一个社会网 络[9]。知识蕴含在社会网络中,并通过网络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的社会互动被积极地建构起来。社会网络分析,是一种从量化的角度分析社会关系内在结构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现存的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社会网络进行实证研究,揭示了在微观层次(行动者个体)、中观层次(行动者群体的凝聚子群)、宏观层次(整个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社会网络结构)中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更加关注网络学习共同体成员的关系和关系图式,以便更容易发现共同体成员新的行为图式、社会应用和来自新结构的集体智慧成果,有助于了解网络学习共同体中人际互动和知识流动的特点,甚至可以支持我们预测、计划和设计更好的促进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社会的或技术的功能与环 境[10],从而拓宽研究者的视野,必然成为该领域研究的又一个增长点。

(4)具体实践应用类

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所涉及的方式、理论和思想有其独特的优势,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将其与具体的实践领域相结合,可以解决不少问题。当前,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热点问题之一。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提供的信息技术支持的新环境,使得教师突破时间与地域的限制,在数字化信息环境的平台中摆脱孤立的状态,开展同步、异步或小组、群体等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协作,在反思自我教学活动的同时,分享与传播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案例的成功和实践均表明,有效建立和应用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成了一个面向众体、衔接互动、多维度贯通的学习新时空[11]。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出现,也为成人学习、实践学习共同体等有不同学习需求的学习者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同时也提供了新的组织形式与实践范式。这些方面也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趋势。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利用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和书目共现分析技术,从论文数量、载文期刊、研究机构与研究者分布与合作情况、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等方面分析了国内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研究状况,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论文时间与数量来看,国内学者从2005年开始关注该领域,大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处于稳步发展阶段。

第二,从载文期刊分布来看,主要包括《中国电化教育》、《情报杂志》、《电化教育研究》、《中国远程教育》、《图书情报工作》、《现代教育技术》等。

第三,从研究单位及其合作情况来看,期刊论文主要包括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电机学院等高校,但这些研究机构之间几乎没有合作。硕士论文主要分布在华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河北大学等高校。

第四,从研究者及其合作来看,主要有徐美凤、朱庆华、杨丽娜、孟昭宽、张丽、张际平、张玥、叶继元、郭绍青等,他们之间缺乏深度交流与合作。

第五,基本可以将研究热点界定为虚拟学习社区、网络学习共同体、模型、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社会网络分析、非正式学习、影响因素、计划行为理论、学习共同体、学术虚拟社区、web2.0、知识管理、成员角色、教师专业发展等。

第六,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模型构建、知识共享、社会网络分析和具体实践应用四个方面。

网络化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一、研究过程

(一) 研究样本的选择

由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范围较为广泛,在教育、社会学、计算机与互联网等领域均有涉及。因此,国内关于学习共同体的文献量非常大,刊登该研究领域成果的期刊种类也较多,且比较分散。为尽可能保证数据分析的全面性,本研究使用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CAJ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获得相关文献的信息与全文。

(二) 研究文献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方法

Community 的中文译法通常有“社会”、“共同体”、“社区”、“社群”等,最常见的是“共同体”和“社区”的译法,同时与 community 有关的复合词汇也有多种不同的译法,如本研究关注的“learn-ing community”就有学习型社区、学习共同体两种不同的译法。因此,本研究在检索时,使用以下控制条件“期刊年限 (2001~2011) + 来源类别 (核心期刊),内容检索条件为:主题 (学习共同体) 或者包含 (学习型社区)”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进行文献检索,获得期刊文献 725 篇 (检索时间为2011 年 10 月 15 日)。同时使用控制条件“期刊年限 (2001- 2011),内容检索条件为:主题 (学习共同体) 或者包含 (学习型社区)”对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得到博士论文 66 篇,对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得到硕士论文 628篇。最后,依据中国知网提供的文献信息依次进行文献信息采集。在文献数据信息处理方面,本研究主要采用中国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学系开发的数目共现分析系统 Bi-comb v1.0[3][4],以及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博士研发的信息可视化统计软件 CiteSpace 3.0.R2[5][6]两款数据统计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其中,CiteSp ace 软件可有效探索学科知识领域的演进与研究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使得文献计量学分析易于实现历时性的动态化[7],该软件内嵌了国内学者刘盛博编制的 CNKI(RefWork) 格式转换程序,具备将CNKI 数据转换为可处理的格式的功能。但受 CNKI数据采集选项和中文文本处理功能的限制,CiteS-p ace 仅可有效处理 CNKI 数据的专业术语和关键词分析。因此,笔者同时选用 Bicomb 软件、UCINET软件,甚至人工统计的方法对文献信息进行补充处理与分析。最后,依据统计结果对学习共同体的研究进展状况进行分析和评判。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成果产出分析

笔者按年度对 2001 至 2011 年间的国内期刊论文和国内硕博论文进行了检索和统计 (2011 年截止到笔者检索日期 10 月 15 日),国内各年份的论文刊发与学位论文数量情况如图 1 所示。由图分析可知,期刊论文和硕士论文的数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2011 年仅能检索到 10 月份),特别是近三年来,期刊论文数量一直保持在 100 篇以上,硕士论文也从2007 年开始保持在 85 篇以上,这可能与国内教育界对建构主义、学习的社会性等与学习共同体相关理论的关注力度加大有关,从而引发更多的国内学者对该领域进行研究。如果单从博士论文数量上看,则相对比较稳定,近三年来一直保持在十篇左右。总体上看,国内学者对学习共同体的研究趋于上升趋势,有更多的学者开展该领域研究。

(二) 载文期刊与研究机构分布

用 Bicomb 软件对 2001~2011 年间关于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的、在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献进行载文期刊分布进行统计,载文量大于等于 10 篇的期刊有 21家,结果见表 1 和图 2。其中载文数量在前 10 位的期刊的载文量占到了全部文献的 41.89%。仅就载文期刊关注领域来看,学习共同体研究还主要集中于教育领域。为有效反映研究论文的机构来源,本研究使用Bicomb 软件对期刊论文和硕博论文的研究单位或授予学位单位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表 2 所示。无论从期刊论文数量还是硕博论文数量上来看,华东师范大学均是学习共同体研究的一个重镇。如仅从期刊载文量来看,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也对学习共同体研究做了较突出贡献。但若仅从硕士论文上讲,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学校的学位论文数量较多。为此,我们对各单位不同类型的发文量进行对比(图3),发现了一个现象,即:有些单位核心期刊研究论文较多却少有相关的硕博学位论文,但有些单位核心期刊发文量较低却有特别多的硕士学位论文出现。前者还比较容易理解和解释,即该校有相关研究,且做出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但没有引领研究生跟进该领域的研究。但后者所反映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深思,即研究还没有得到业内广泛认可(表现为没有在该领域的核心期刊或较少),却指导了非常多的硕士论文研究。

(三) 学习共同体领域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1. 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和凝练,通过对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与分析,可以挖掘某一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使用 CiteSpace 3.0.R2,以关键词为节点,时间分区为 1 年,阀值为 50Top per slice,采用最小成树算法,利用国内期刊文献绘制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共得到节点 366 个,连线 294 个,结果见图 4 和表 3。而对国内硕博论文绘制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得到节点 321 个,连线 315个,结果见图 5 和表 4。根据陈超美的介绍[8],分析由 CiteSpaceII 生成的期刊热点知识图谱 (图 4) 的关键节点分布可知,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领域热点可以确定为: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社区、社区教育、共同体、学习型社会、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终身学习、网络学习共同体、专业发展等。而根据硕博论文热点知识图谱 (图 5)的关键节点分布可确定学习共同体研究热点领域为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虚拟社区、协作学习、网络学习共同体、专业发展、知识建构等。由表 3 可知,期刊高频关键词频次排序中,学习共同体最高,因此其节点年环明显最大。从节点的中介中心度看,学习共同体的中心度同样最大,因此其节点的紫色年环最大,即中心度最高,占核心地位,紧随其后的是社区教育、共同体、学习型社会、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等。若从硕博论文高频关键词中心度和频次统计角度分析 (见表 4),对策的研究频次最高,专业发展排其次。但教师专业发展、虚拟学习社区、协作学习、学习共同体、网络学习共同体等的中心度相比前两者更高,占较为重要的核心地位。

由以上分析可知,从期刊论文来看,关于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社区的研究最广泛,而社区教育、共同体、学习型社会、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等是相对突出的研究热点。从硕博论文分析,学习共同体隐去了其中心位置,教师专业发展、虚拟学习社区、网络学习共同体等主题凸显出来。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社区的研究频次最高是易于理解的,但无论是期刊论文还是硕博论文都显示与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学习共同体相关研究热度较高,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对学习共同体,人们不仅研究它的概念、内涵、基本理论和形成机制,更关注它的具体应用。教师专业发展在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然而强调教师知识提升的理智取向的专业发展范式,虽经多年研究与实践,成效却不尽如人意。学习共同体所提倡的学习的社会文化观和分布式认识观适应了人们对学习观的转变,特别是它强调的知识建构的社会性、文化场域依存性、多元主体互动性等适应了当今人们对学习的理解,正好适应了教师专业发展观的实践 - 反思取向(教师主要不是通过“接受”知识,而是通过“反思”以更清晰地理解自己、理解实践,并实现专业发展)[9]、生态取向 (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发展并不能全然依靠自己,而应将其置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中,有效利用各种人力和物力资源以实现专业发展;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提升到教师教研合作能力和教师群体整体专业发展水平的高度)[10]。学习共同体所倡导的理念、实践形式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先导和实践指导。因此,在学习共同体研究领域,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被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为了进一步了解其研究现状,本研究以“主题(学习共同体)并含 (教师专业发展)”为检索条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2001~2011 年间国内学习共同体领域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研究文献呈快速增长趋势 (见图 6)。2003 年,顾小清在 《教师专业发展:在线学习共同体的作用》 一文中对学习共同体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如何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构建教师在场的学习共同体以及学习共同体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详细阐述。随后,这一领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逐年增多而以“主题 (网络学习共同体) 或含 (网络学习社区) 或含 (网络学习型社区)”为检索条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 (图 7),国内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是在近年来才逐渐被广泛关注的,这一转变与 Web2.0 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恰好契合。Web2.0 的六度分割理论、利用集体智慧与学习共同体理念相似,同时,Web2.0 及其相关技术为组建学习共同体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网络共同体及其相关问题逐渐成为该研究范畴所关注的重点内容。对研究热点分布做进一步的时间线图分析,结果见图 8 和图 9。从图 8 来看,现有的研究热点主要出现于2005 年之前。2005~2010 年间,虽有新的研究热点出现,但研究频次和中心度相对不大。而从图 9来看,形式也基本一样,知识热点和出现时间稍有区别,最为突出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出现时间和关注程度稍有差别。从二者的整体时间分布情况来分析,2005 年以后,新的研究热点出现较少,主要是对以前研究热点的继续深化。总体看来,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各研究方向逐渐成熟化,呈现静态稳定趋势。

2. 研究前沿分析

CiteSp ace 软件选择突变专业术语类型 (b urs tterm),利用其词频探测技术进行研究前沿术语分析。期刊论文得到突变专业术语 366 个,硕博学位论文得到 321 个,分别对视图布局进行精简合并,形成结果见图 10 和图 11。综合分析这两个图,显著的索引专业术语主要有: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社区、共同体、社区教育、学习型社会、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发展、网络学习共同体、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建构、学习社区、协作学习、对策、Web2.0、学习环境、知识建构、网络课程、建构主义、教师培训等。对这些词语进入深入分析,可将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领域的前沿方向概括为以下三类。

(1) 理论深化类

以“题名 (学习共同体) 或含 (学习型社区)”为条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再检索,将数据导入Bicomb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人工鉴别发现,随着学习共同体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关于对原有概念和理论不断反思、修正和深化的研究内容相对较多。同时,人们不再停留在早期的学习共同体概念界定、阐释和区别上,而是从不同视角对学习共同体理论进行丰富、充实。这种深化表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表现在对学习共同体理论内涵的深化,即:更深入地研究学习共同体的基础理论、哲学基础、文化基础,主要表现在从生态哲学、后现代哲学等视角研究学习共同体,同时还表现在从社会建构观、分布认知理论、知识论、学习的实践论等角度对学习共同体的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与挖掘。第二个层面表现在对学习共同体外延的研究,该方面的研究表现在对学习共同体不同实践形式的理论深化,包括对网络学习共同体、课堂学习共同体、学校共同体、专业学习共同体、课程学习共同体等领域的深入研究。

(2) 具体应用与组织形式类

该方向致力于将学习共同体的思想、理论及其方式与具体的实践领域相结合,发挥其优势,解决相关领域的问题。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培训是教师教育领域愈久弥新的问题,学习共同体的出现不仅为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培训开启了新思路,提供了新方法,还提供了新的实践范式。学校、课堂与课程是教育的主阵地,然而这些主阵地却历来备受诟病,甚至把“只具有工具的理性,而缺少价值的关怀[11]”的现代人所具有的共性特征也归结为教育问题。改变现状、促进人类发展是每一个教育研究者的理想。因此,与学校、课堂和课程等相关的学习共同体组织形式都是未来的研究方向。教育不仅包括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包括现实社会、网络社会等) 等非正式场合教育,可见,与社区、实践、网络虚拟世界等领域联系的网络学习共同体、虚拟学习共同体、实践共同体等组织形式也将成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3) 构建策略类

学校共同体、课堂共同体、课程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策略研究是一个必然趋势。时至今日,网络已在深深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因此,与网络相关的学习共同体、虚拟学习社区构建必然成为学习共同体研究的又一趋势。Web2.0 作为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的网络组织形式,正吸引更多人选择数字化、网络化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迎接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分享的全民织网时代。如何利用Web 2.0 及其相关技术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或虚拟学习共同体必然成为该研究领域的又一增长点。

(四) 研究学者合作网络与机构合作网络

1. 研究学者合作网络

将采集数据导入 Bicomb 软件,以作者为关键字段进行提取、统计后,选取频次≥2 的 86 名研究学者 (频次累计百分比为 9.5861%) 数据,生成 Excel类型共现矩阵文件。将 Excel 文件输入 UCINET 软件,输出 ##h 类型的数据集。然后,导入 UCINET集成软件[12]进行可视化分析。对合作网络去除非主成分并进行布局优化,生成结果见图 12。从图 12 可以看出,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领域学者合作较松散。为进一步研究各位研究者在本领域的重要性,我们引入了社会网络分析中的度数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 (如果一个点处于许多其他点对的捷径上,我们就认为该点具有较高的中间中心度) 概念 (见表 5)。在权衡以上两者的基础上,我们对作者研究情况进行人工文献阅读与排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 3 个合作密切的研究群:钟启泉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学者,主要关注学校共同体、课堂共同体以及知识社会与文化催生等;王陆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学者,从网络交互、教师专业发展等角度对网络学习共同体进行了研究;时长江则更多地关注了课堂学习共同体和教师专业发展。从中间中心度上看,佐藤学、时长江、郝志峰在合作网络中的影响程度较高,是合作网络中的重要人物。

2. 研究机构合作网络

对研究机构合作网络的研究,选取频次≥2 的研究机构共 26 个,频次累计百分比达 22.3529%,采用与作者合作网络研究的相同程序。对合作网络去除非主成分并进行布局优化,结果见表 6 和图 13。可知,机构间的合作也比较松散。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等在整个网络中的度数中心性最高。而从中间中心度上来看,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同样是合作网络中的代表机构。总之,国内学习共同体合作研究相对较为松散,研究者之间相对缺乏必要的交流与合作,分散了研究力量。如果仅从文献研究者所属单位上推理,研究者间应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合作可能。这也许要归因于国内论文署名习惯,许多研究成果可能是多名研究者合作进行的,但因为各种因素,文章最后只署了一个名字。

三、总结

网络化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

[中图分类号]G6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2)01−0026−03

随着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深入的推进,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主体、载体、体制、机制等也相应发生了变革,其中最突出的是导师作为研究生教育管理首要责任人的地位与作用进一步强化。与本科生教育管理相比,研究生教育管理更加强调自主性、个性化、多元化[1],从而导致研究生教育管理相对松散,难度相对增大。在研究生教育规模化、低龄化、多元化、国际化的新形势下,要使培养机制改革顺利推进,使广大导师切实履行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首要之责,使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等不受到削弱,而要得到强化,就必须积极探索新的途径、方法和手段。互联网所具有的传输快捷、信息海量、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沟通自由[2]等特点,为创新与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提供了良好条件。本文旨在通过对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的理念、平台建设、实施保障等方面的探讨,创新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思路、方法和手段,以适应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需要。

一、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的理念

1. 学校主导

培养机制改革着力于建立起以科研为主的导师责任制和与科研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改革后,导师不仅要负责指导研究生的学术科研,而且还成为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等的首要责任人。但是,这种改革并非是“一包到底”的完全导师负责制,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上,对那些涉及研究生教育管理全局的(如制度设计)、教育管理发展方向(如目标设定)的问题,学校还是要发挥主要作用,即主导性作用。具体到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方面,包括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发展规划的制订、网络化硬件设施的提供、网络化软件的开发建设、网络化约束性规范的制订、网络化的运行、维护以及运行状况的整体监控等,这些涉及到教育管理宏观层面和网络化基本条件建设的方面,学校不能缺位,仍需要发挥主导性的作用,这样才能确保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整体有序推进。

2. 导师主动

培养机制改革后,导师成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首要责任人,以往那种“导师只抓研究生学术科研,其他教育管理事项由培养单位负责”的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导师要切实履行责任,必须主动承担更多、更具体的教育管理任务。具体到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方面,导师需主动利用网络技术,搭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网页、博客、微博客、论坛/BBS、QQ群、网上班级等网络平台,创新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组织模式;需主动利用学校开发建设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等网络资源,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自动化、科学化水平;需主动参与和指导研究生的网上互动活动,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引导性;需主动构建或引导研究生建立网络行为自律或文明公约,加强研究生的网络道德建设;需主动监控研究生的网络行为,及时掌握研究生的思想与行为动态,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3. 研究生主体

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研究生始终是主体,特别是培养机制改革后,在导师教育管理责任相对增大的情况下,更应加强和发挥研究生的主体性作用。具体到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方面,研究生要自觉参与教育管理网络平台的开发、建设和运行维护,成为教育管理网络化的主要建设力量;要自觉建立网络行为自律规范与相关网络平台的管理制度,成为教育管理网络化的主要管理力量;要自主利用网络资源,自主组织或参与论坛/BBS、QQ群、网上班级等的活动,成为教育管理网络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二、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的平台建设

1. 学校网络平台

学校层面的网络平台是统领全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全局的大平台,按照学校主导的理念,它应是一个集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课程教学管理、导师管理、研究生学籍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网络平台。它从学校管理部门一直覆盖到学院、导师和研究生,主要解决学校教育管理相关信息在校内的纵向沟通与处理问题,主要着力于提高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水平与管理工作效率,并为导师和研究生的教学、科研、学习等提供便捷的管理平台与手段。其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四大块:一是学校管理模块。包括学校的学科与学位点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管理、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公告与文件通知等;二是导师管理模块。包括导师审批研究生培养计划、资助研究生、查看研究生学业成绩与学术成果、查看并指导研究生的选题报告、查询个人教学信息、修改个人信息等;三是研究生学籍管理模块。包括研究生的报到注册、个人培养计划制定、选课、学业成绩、学术成果、选题报告、中期筛选与学籍异动等;四是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包括研究生的马列理论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学术道德建设、形势政策教育、人文与科学素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指导、就业指导、“三助”等。

2. 学院网络平台

学校的二级学院承担研究生培养的具体任务,其网络平台建设的具体内容,上要与学校的教育管理目标与要求相连、相符,下要结合自身的学科专业特色,与研究生的具体培养目标和要求相接、相通。因此,它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发挥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学院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平台涉及以下主要内容:导师信息、招生信息、本院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校与学院的管理制度、教育管理具体事务(如中期考核表、选题报告表、论文送审表等)、学术信息、研究生管理工作动态信息、研究生生活信息、学院与师生互动平台(如网上信箱、论坛等)等。学院网络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促进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在学院内的横向交流与共享,实现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有机融合。通过这个平台,导师可以及时了解学院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目标、要求与相关工作信息,有效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研究生可以了解导师的信息,明确自己的培养要求与发展目标,还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直接参与到学校与学院的建设发展中去。

3. 导师网络平台

导师的网络平台直接面向其所指导的研究生,其教育管理的个性化与针对性特征更强。按照导师主动的理念,根据导师指导研究生方式的不同,可以搭建导师团队和导师个人两类网络平台。如前所述,导师网络平台既可以是导师团队或个人的网页、博客、微博客,也可以是导师团队或个人开设的网上论坛/BBS或QQ群,还可以是同一导师或导师团队的研究生组建成的网上班级。导师网络平台的主要内容包括:导师团队或个人的信息、导师教学笔记、导师学术观点与学术信息、导师科研项目与研究成果、研究生科研与论文指导、研究生日常管理工作考评、师生学术道德建设、师生论坛与互动社区、网上班级活动与管理、日常教育管理活动信息、师生通讯录与相册等。导师网络平台的搭建,突破了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时空限制,切合培养机制改革后导师责任制与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需要和特点。它让导师和研究生之间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实时交流,从而有效解决了导师面对面指导研究生难或少的问题,促进了师生之间交流频率的常态化、交流手段的多样化、交流内容的全面化,有利于导师切实履行教育管理之责。同时,也有利于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同一导师团队或导师的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与互促互进,增强研究生的团队意识与科研合作意识。

此外,研究生也可以建立个性化的网页、博客、微博客等,以完善学校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平台体系。

三、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的实施保障

1. 经费保障

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需要有良好的硬件、软件设施来支撑。为此,学校既要建设运行快捷与顺畅的校园网络,也要开发建设各层级的教育管理网络平台,这些前提条件的建设需要有较大的经费投入。在校园网络和相关平台建好后,还需要有良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包括网络故障的排除、网络基础条件与安全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升级、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等,这些也需要有稳定的经费投入来保障。因此,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的推进过程中,稳定的经费投入是重要的保障,但这种投入带来的是教育管理理念、方法、手段等的革新,其成效是事半功倍的。

2. 安全保障

安全问题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顺利实施的核心命题。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的进程中,一方面,在校园网络和相关平台的开发建设中,要确保所开发产品的安全性,不能为片面追求方便、实用或降低成本而留下安全漏洞。另一方面,在网络运行维护中,要充分利用安全技术手段,如及时更新网络系统的安全软件,研发防止信息污染的监控软件、加密技术与“防火墙”隔离技术等。第三方面,在网络运行管理中,要加强网络安全制度建设与安全监控,防止因管理工作粗心、疏漏带来的安全隐患;要当好校园网络的“守门人”,对网络信息加以适当的屏蔽、过滤和分级,防止非法用户和不良信息的入侵[3]。第四方面,在网络活动中,尤其是在导师和研究生的科研交流中,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不能把的、尚未公开的、前沿性的学术科研信息随意在网上交流。

3. 素养保障

良好的网络素养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顺利实施的前提性因素。一方面,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形势下,导师和研究生需不断提高自适应能力和对网络新技术的学习能力,需熟练掌握和运用网络新技术,这样才能适应教育管理网络化的基本素养要求。另一方面,在网络信息海量和真假难辨的情况下,导师尤其是研究生要有正确的网络信息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要不断提高对不良信息的免疫能力[4],这样才能准确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真正发挥教育管理网络化的作用。第三方面,在网络环境虚拟的情况下,导师和研究生要不断提高网络道德水平与自律能力,力求做到网络言语文明、网络生活适度、网络行为合法合规,这样才能保证教育管理网络化在规范、有序中运行。

4. 机制保障

有效的运行机制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顺利实施的可靠保障。在具体实施中,需建立健全以下主要机制:一是纵向联系机制。与目前高校的纵向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相适应,在教育管理网络化的实施中,学校、学院、导师三级网络平台既要合理划分边界,确定各自主体内容,避免资源重复浪费,同时也要在层级指导原则下,确保各层级平台互连互通,整个学校的教育管理信息纵向联系顺畅,避免“信息孤岛”问题的产生。二是横向联系机制。建立健全学校各职能部门之间、学院之间、学科之间、导师之间、研究生之间的横向沟通与协调机制,既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实施后的必然结果。三是跨边界联系机制。一方面,各层级网络平台建设的内容虽各有侧重,有边界之分,但在实践中应该有跨越边界的联系,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总体目标、规划、规章制度等方面,应该贯穿于各层级的网络平台之中,落实在具体的教育管理之中。另一方面,各层级网络平台,尤其是学校和学院级的网络平台还应从学校外界获得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有关政策与信息,同时向外界有关信息[5],这也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刘秀伦,谷文陶.网络环境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0(7):184.

[2]董亚平.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机遇、挑战及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5):62.

[3]石共文,蔡文.论高校校园网络伦理准则的构建与实施[J].现代大学教育,2010(6):105-106.

[4]于洪卿.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网络文化安全命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5):85.

网络化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旅行社产品个性化时代的到来,对旅行社的经营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了旅行社个性化产品的涵义以及旅行社必须重视个性化产品的原因,并对如何有效运作和推广旅行社个性化产品提出了几点建议。

在中国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个性变成一种时尚,“个性化”的概念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人们趋向于追求那些既能够满足自身的物质需求,又能符合自己品味和价值追求的个性化消费品。对旅行社来说,能否为旅游者提供符合其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将成为旅行社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否站稳脚跟的关键因素。

一、旅行社个性化产品的涵义

一、旅行社个性化产品的涵义

(一)旅行社个性化产品的定义

旅行社个性化产品是旅行社针对旅游者的个性需求而设计的产品, 因此我们也把个性化产品称为定制化产品。旅行社个性化产品是对目前旅游市场的细分极限化,即把每个具有独特个性的旅游者视为一个细分市场,在本文中,我们所说的旅行社个性化产品是指旅行社根据游客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市场细分和超细分,明确各个细分市场的特点,根据自身企业已有的资源,设计,推广和提供的旅游产品,或者是与游客共同设计的产品。

(二)旅行社个性化产品的目标市场

目标个性化旅游市场局限于一些城市中的高收入者。中青旅商务部经理根据其 “自由行”产品销售状况,把客户定位在月收入4000元以上的白领。这是由于个性化产品失去了标准化产品的规模效益,价格高是其明显的特征。一般来说,旅游产品行程天数标准完全一样的情况下,个性化产品要比标准化产品价格高出50%左右。单身旅游者等散客、以家庭、公司或者俱乐部等为单位的小型团队是个性化旅游市场的主要消费市场。

(三)个性化产品对旅行社的要求

目前对推出个性化产品的旅行社来说也是一个重大的考验。首先,旅行社要面临个性化产品所带来的高问题。其次,这种服务超越了以往旅行社坐等顾客上门报名的模式,而是要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为其进行个别的服务,工作量大、花费精力多不说,还要求工作人员对产品的了解和服务意识都要更胜一筹。相对于所花费的来说,利润并不高。

二、旅行社发展个性化产品的原因

(一)个性化产品符合个性化消费的旅游趋势

个性化消费目前已成为全世界各行业的趋势。旅游者的需求从“我要参加旅游”,向“我要参与体验满足个性需要的旅游经历”转变。他们从被动的服从者转为主动的参与者,不仅要求享受到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而且要参与到旅游产品的设计制作和信息服务中,获得“我喜欢的”或“单独为我定制的”产品与服务,从而使自身的个性化需要得到最大限度满足。这种个性需求反应了现代旅游者对传统的模式化旅游方式的厌倦和反叛,也体现了随着消费水平提高旅游需求趋向高级化的发展趋势。

(二)个性化产品有助于提高旅行社的市场竞争力

首先,个性化旅游产品的推出有助于旅行社从恶性价格竞争中摆脱出来,并向增加以产品设计,服务质量,和品牌为导向的核心竞争力方向努力。旅游者和旅行社之间相互融合创造出来的个性化产品没有价格参照性,因此旅行社间的主要竞争手段由价格转移到产品设计,服务质量,旅行社品牌形象等方面。

其次,以顾客差别化为基础的个性化产品有助于旅行社提高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旅行社单凭创造热线产品品牌来吸引游客的做法已显得过于被动和消极,而主动提供充满创造力、个性化的定制产品和服务,会对游客有更大的吸引力。

三、对于旅行社有效运营个性化产品的建议

(一)在产品设计阶段,让游客参与旅游产品的设计

与传统的标准化产品相比较,旅行社个性化产品最显着的特点是,由旅游者亲自参与旅游产品的设计。旅游企业可以为旅游者提供个性化的菜单式服务,使游客可以将各种旅游产品模块任意拆拼、组合。甚至旅行社也可以允许游客完全抛弃现有模块,提出纯个人的、全新的设计意愿和要求(包括价格要求)。游客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爱好等,选择定制不同的工具、逗留时间、入住酒店的位置、星级、游览景点及项目等,使得到最大的选择度和自由度。 一定意义上说,个性化产品的设计是旅游产品消费者(游客)和旅游产品供应者(旅行社)共同推进完成的活动。

(二)充分考虑旅游者的需求差异,提供自由组合产品与精细化服务

如上所诉,旅游者不是购买整体产品而是购买“零件”自己组装也是旅行社推出的个性化产品之一。旅游企业必须认真分析这些散客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采取积极的策略,提供尽可能丰富的个性化“零件”产品让游客自行选择。这些“零件”产品要尽可能地涉及到旅游各要素吃、穿、住、行、游、娱、购,还要非常的精细化,大到旅游目的地交通工具等的选择,小到导游的性别、年龄,都要使游客在自由组合中充分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这就要求旅行社改变原来的产品开发模式,从全包价、标准化的旅游产品逐步转向开发半包价产品、小包价产品甚至零包价产品,并为不同人群推出更具有个性化的单项服务,来满足不同需求。

(三)为旅行社个性化产品设计合适的网络化分销渠道

随着旅游产业的日趋成熟,旅行社产品的销售渠道日益增多,旅游企业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传统渠道,同时还要密切注意新兴的渠道。这些个性化产品的新兴销售渠道的选择要注意增大与旅游者的接触率。网络化分销渠道的建立是未来旅行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尤其是面对外来的国际旅行社的竞争时取得胜利的优势因素。因此尽可能快而广地建立销售网络是目前旅行社推广个性化产品的工作重点之一。

(四)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个性化产品的营销和运作

互联网是帮助旅行社满足游客的个性化要求,更大范围的推广个性化产品的最好工具之一。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提供的信息平台,通过旅游经营者和游客的参与,网上成团和拼团得以实现,使得零散化的个性化旅游能够形成一定的规模化,取得成本上的优势。也就是说通过互联网平台,旅行社可以放心地在网上推广个性化产品并寻找客源。

另一方面,网络旅游营销能够很好地能解决旅游者服务要求的个性化、时令化等问题 。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需求在全球范围内找寻旅行社的个性化产品,不受地域限制。旅行社也可以根据消费者反馈的信息和要求通过自动服务系统提供特别服务。旅游企业可以采取:B2B模式(网站对交通、住宿、景点等企业),B2C模式(旅游企业对游客),还可建立C2B(游客个性化定制,企业竞标接盘)、C2C(游客发起招募爱好者自行组团)等模式来开展旅游市场。

四、结论

网络化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一)改革考试方式由于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差异较大,学校可以在学生入学后,学校统一组织计算机水平考试,通过者可以免修该课程并可根据所学专业选修其他计算机应用课程,末通过者可以选修《计算机文化基础》。每年举行一次考试,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参加考试。这样可以使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对计算机进行深入的学习,提高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

(二)科学、精心的组织实践教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教学中应该特别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每次上机实践教师都要布置具体的实验项目,专人辅导,解决学生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三)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是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任务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可能遇到的办公实际问题出发,设计了12个项目,具体设计如下:(1)微机的组装与维护;(2)金山打字通的安装与使用;(3)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4)制作毕业生就业推荐表;(5)电子报纸的制作;(6)毕业论文设计与制作;(7)制作成绩表;(8)学生成绩的统计;(9)学院工资表的制作与编辑;(10)职业生涯规划演讲稿设计与制作;(11)电子邮件的收发;(12)设计介绍“古城台儿庄”网站。项目教学打破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模式,在课前给学生安排好本教学内容的项目,让学生自己找资料,通过学生完成各自的项目熟悉课程内容。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的能力,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四)网络化教学平台的开发和利用1.网络化教学平台概述。网络化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自主学习环境。一个高效运行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平台可以放置教学计划、课程资料、课件等资源,也可以布置作业、上传实验结果、利用论坛交流学习经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等。网络教学平台在很大程度上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目前各高校投入使用的网络教学平台普遍存在造价高、不易于维护、应用性差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和利用,而Moodle平台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2.基于Moodle的交互式课程活动设计。Moodle的资源和活动的设计提供给学习者一个自由的空间和参与活动的互动平台,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和灌输式教学不同。学生的活动有Moodle的资源提供保障,同时活动也生成服务变成了学生可用的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Moodle平台将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学辅助材料直接上传到网站中供学生浏览和学习。在学生活动中,教师可以使用moodle提供的“作业”“、投票”“、测验”、“问卷调查”等功能在网页上添加活动生成互动性资源,进行有效课堂教学设计。利用Moodle“问卷调查”,可以方便地设计问卷调查,可以采用单选、多选、填空、排序等多种题型,系统根据教师设计自动生成可视化分析。在Moodle的“测验”设计活动中,教师可以设置不同形式的测验满足教学需要,如评分方法、答题次数、时间限制等非常灵活。Moodl“e作业”功能可以针对不同个体,采用因材施教,学生自由选择,教师方便处理。3.基于Moodle的协作式课程活动的设计。Moodle平台提供聊天室、讨论区、Wiki等活动进行协作式课程活动设计。“Wiki”功能进行对小组公开群体合作对教学中的问题共同探究。聊天室可以实现在网络上的师生互动,共同讨论教学问题。讨论区则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资源的建设者和共享者,丰富课程资源。

二、结束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技术更新较快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寻求更加合理的教学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要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

网络化分析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网络化趋势是必然的客观进程,它对社会各领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刹析网络特征及网络化趋势,从校园文化的精神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物质层等几个方面初步分析了网络的负面彩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从美国ARPAnet建设的未雨绸缪到现今“信息高速公路”初具雏形,互联网络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它触及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社会各个层面,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青年群体中掀起了一场势不可挡的网络浪潮。不同于一般性的社会思潮,网络化趋势不仅深刻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使得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诸方面发生了变化;不仅对校园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网络化趋势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冲击

任何一种亚文化都根植于一定的社会文化之中,是对社会文化的投影,同时也彰显着其独有的特征。大学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文化为底蕴,以青年学生为主体,在长期发展中积淀下来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规范准则以及校园物质基础的总和。自觉的学术精神、永恒的道德精神、敏锐的时代精神是这种特殊文化的特征所在。我们可以将大学校园文化分为校园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四个层面。从文化传播学角度来看,文化接触是影响固有文化模式的重要诱因,其表现为“人员的接触,货物的接触和信息的交流”三种形式。网络化趋势下,这种接变得深刻具体,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以及对物的接触(尽管

是虚拟的)更为容易,而且信息的交流日益频繁,因此网络化趋势势必要对校园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1.大学道德精神的永恒性遇到挑战

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精髓,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原动力。“永恒的道德精神”是大学精神的要义所在,是校园文化区别于其他亚文化,独树一帜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德性以社会道德为底蕴,与大学理性相凝结,无声无息地滋养着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发展。大学正是在道德“永恒”的文化氛围下,才造就了至高至远的大学精神。愈是时代变迁这种道德精神就愈发清晰可见。原浙江大学校长竺可祯在抗战时西迁途中对学生说过,“乱世道德堕落,历史上均是,但是大学犹如海上灯塔,吾人不能于此时降落道德标准。然而网络化趋势下,网络为人类开拓了另一个道德空间。网络“无中心”的设计思想与其虚拟性和平等性的运作方式为后现代主义的道德相对主义(“你想怎样就怎样”)提供了最适宜的土壤。大学的道德永恒性对学生群体行为选择的规范效力和促进效力,以及其所起到的精神支撑与解释依据正日趋式微。无论我们有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道德相对主义已成了诸多上网大学生默认的道德准则。网络名言,“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淋漓尽致地描述了道德相对主义蔓延的态势。

互联网络所构建的公共平台与上网者个人的行为隐秘性构成了既公开又私密的复合情景。在这种没有“熟人”虚拟交往的网络社会中,学生可以不受社会他律的约束,“想怎样就怎样”,心理回归到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中的“本我”状态,大学“永恒的道德精神”会逐渐消解。网络社会中,学生以不固定的身份,在“不在场”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寻呼(OICQ)、网络论坛(BBS)、电子邮件(E-mail)等间接途径与假定的对象进行虚拟交往,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至于聊天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传递的可靠性、网络爱情的纯洁性他们是很少问津的。这也就使得大学道德的约束力日益单薄,网上信用危机频频泛起。同时网络上空间的虚拟性、上网者身份的不确定性为上网者构造了一个所谓言论“自由”,行为“自主”的“完全的自由”世界,其聊天话语和言论发表充斥着大量肮脏的内容,各种无聊的信息垃圾和色情、暴力信息泛滥为患,弹指一挥间进行犯罪成为可能。大学生通过对网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简单拼凑或全盘“拷贝”的学术刹窃行为,也正在站污着大学“自觉的学术精神”的学术道德。学生如果长期沉酒于这种网络环境而得不到正确、及时的引导,困惑于虚拟道德的相对性与现实道德的稳定性的比较,必然导致人格的迷失和双重人格的出现,对大学“永恒的道德精神”提出了新的挑战。

2.校园行为文化发生异化

行为文化是在一定环境中对精神文化的反映。绚丽多彩、独具韵味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动态中展示了校园文化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拓展、充实了校园文化的内涵。校园行为文化犹如一只触摸不到的手拉近了学生彼此间心灵上、空间上的距离,恰到好处地强化了个体对群体依赖、归属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以积极的心态与生活对话,以坚实的专业素质与人文精神对话,可以加强修养、开阔视野、维护心理健康,提高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和科学素质。与现实世界相比,网络世界中虽未应有尽有却也是面面俱到,网络新闻组、网络论坛、电子邮局、电子商务、娱乐频道、个人主页等等构建了一个新的行为空间。网络的超时间、超空间特质,以及受众百分之百的主体选择性,必然引发人们行为方式的变革。

网络浪潮下,大学生的行为模式有了深刻的变化,“三点一线”的生活规律受到了触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休憩方式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一种“表面、缺乏内涵、无深度的平面化、虚拟化特征充斥着校园交往方式的主流。网络的跨地域性、即时性在为学生交往提供有效途径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形成了一道隔阂人与人之间最基本情感交流的屏障,出现了人情淡薄,人际关系疏离的迹象;另一方面,由于长期沉溺于网络世界,心游万切,“逐万物而不返”,使得学生热衷于对个人心理的休戚,情感的宣泄,享受优劣的计较和关切,淡化了对群体和个人生命意义的关怀,身心游离于校园文化活动之外,减少了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关注。长此以往,部分学生会出现心理自锁、自我至上、群体意识淡薄的情况。学校教育的本质,就是进行文化传递,使学生通过对文化价值的摄取,获得人生意蕴的全面体现,进而陶冶人格和灵魂。良好的校园行为文化是和谐人际交往和高品位文化活动的融和,对校园文化的“传递”起到了促进和调适的功效,促使学生在进行人际交往和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校园文化的濡染和熏陶。网络对大学生行为的负面影响,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待生活群体归属和对校园文化建设趋同的程度,深刻影响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质量。

3.校园文化的物质层与制度层变得模糊

同行为文化一样,载刻着校园变迁,蕴涵着校园文化价值的物质文化和在长期教学实践和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制度文化都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能够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而制度文化的规定性给学生提供了行为模式,为校园正常的生活、学习、科研诸多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网络化趋势在对上述校园文化的几个层面产生深刻影响的同时,也正逐渐染指校园文化的物质根基和制度规范。

在物质层上,随着三维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网络在不断地刻画出引人人胜的虚拟现实,对这种虚拟现实的过度迷恋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学生对校园环境文化意义上的关怀。另外,由专家模块、教师模块、学生模块、界面模块所构建的“虚拟大学”在促进了知识的传播与共享的同时,也模糊了虚拟与现实的分界。正是在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在一部分学生眼里校园建筑变成了冷冰冰的存在,弱化了大学校园的物质现实性及其所体现的文化价值,骤降了人文氛围的温和。在制度层上,网络的信息架构及创新对现存的制度规范或制度存量的渗透将日益深人,既存的制度必然要有所变动去适应网络化趋势和信息化管理的时代要求。制度的规定性仅是制度文化的一个表层体现,其深层次的涵义是人与制度的结合情况,即制度的运作状况。虽然网络也有其内在的规定性和所谓的“游戏规则”,但是在开放共享、时空超越的网络空间里以及虚拟交互的运作方式下,网络的制度又是无秩序的、不确定的,对大学生的规范效力是微不足道的。在网络上随便惯了的大学生,自然而然会产生对校园规章制度的抵触心理,模糊了校园制度的规定性,导致各种违规现象(如利用上课时间上网,上网“包宿”)的发生屡见不鲜,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校园制度文化。尽管网络化趋势对校园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影响还不是十分明显,但从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发展角度而言,对此我们的确应该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二、面对网络冲击的对策初探

网络浪潮作为一种客观进程和必然趋势是不可避免且无法扭转的,我们绝不能回避或等闲对待这个既存的事实。同其他科学技术一样,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对校园文化产生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益处。我们要根据“趋利避害”的原则,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针对网络浪潮对校园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细致、具体的工作,建设好网络化趋势下的大学校园文化。

1.加强网络道德规范和教育,维护大学道德精神的永恒性

道德一向都是评定一个人乃至整个民族的重要尺度。加强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学术道德、生活道德的规范和教育,不仅符合优秀传统道德的民族心理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积淀,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和大学道德精神先导性的内在要求。一方面,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网络道德、信息管制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大学要根据本校学生的素质状况,网络普及情况以及周边网络环境的影响情况,制定出与学生德育评定相挂钩,切实可行且具有较高约束效力的网络规范,在硬性规定及学生监督等层面加强对上网学生的他律;另一方面,利用网络和老师教育、学生互助加强对网络道德的宣传,深化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明确现实社会道德规范在虚拟世界中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引导学生“慎独”,自觉实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具体要求,进而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自觉的学术精神和责任与义务观念。

2.网上网下联动,营造校园文化新氛围

网络化趋势下,我们可以通过开展网络文化活动与丰富现实校园文化相结合,来消除校园行为文化异化的不良倾向。其一,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以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方式,以网页制作、网上创意大赛、网络班级创建、网上社团建设、网上学术论坛等形式铺展开一个网络文化建设的新局面。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科学创新能力,也拉近了学生在物理上和心灵上的距离,强化了学生的群体意识。其二,学校有关部门要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的把关工作,应统揽全局,合理规划,既要创造出高品味、高档次的“名牌”活动,又要注意到参与者的层次性,适宜地举办一些大众化、轻松型的娱乐性活动,如舞会、联谊活动、文艺汇演等。以人文与科技相结合,“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相交融的理念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文化传递”陶冶人格和灵魂的育人作用。其三,利用网上在线交流,开发心理咨询系统软件和现实解惑等方式对部分学生存在的人情冷落,人际关系疏离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矫正。

3.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清晰虚拟与现实的分界

网络化分析论文范文第8篇

17年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最佳范文一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中学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教育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网络化教育将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在网络教育时代,不仅需要有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互动的教学方式,更需要有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完备的教学体系。在网络化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成为网络教育的主导力量。而目前,我们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教育尚不熟悉,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教学尚有距离,尤其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还有待起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背景条件:国家教育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虚拟学校、远程教育等应运而生;重庆市教委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通过评选信息技术示范校加大力度;渝中区率先建立局域网,并通过已经实施了三年的双创课题研究,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极大改观;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础条件:我校通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信息技术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硬件上:我校建成了以光纤为网络骨干,采用千兆高速以太网,集视频教学、监控、信息服务、学校管理于一体的校园网络,实现了班班通全校所有的教室都安装了数字投影机、实物展示台、100英寸电动玻珠屏幕、多功能讲台、监控摄像机、29英寸电视机,上课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

软件上:我校初步建成了具有求精特色的 教育信息资源库,包括《k12学科资源库》、《数字图书馆》(近两万册电子书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电子期刊等大型教育数据库、试题库、资料库,涵盖国情教育、心理咨询、青春期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升学指南、教育法规等教育信息库,能充分满足现代教育管理和一线教学的需要。

人员上:我校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配备了专业人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相当造诣。信息技术中心,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了信息技术素质修养和实际操作的培训,全校教职员工基本掌握信息技术教育,能满足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育教学的需要。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观念问题:有了好的硬件环境,如果观念不更新,只是换汤不换药,那就失去了研究价值。本课题必须着力解决教师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

2、理论问题:目前网络教育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本课题应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现有的理论,不断探索、总结、归纳、概括,形成适用于网络教育的理念、原则、策略。

3、技术问题:信息技术,顾名思义,技术性是很强的。如何使教师技术精湛,使精湛技术与优质教育紧密结合,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本课题希望在这方面能作出一点贡献。

4、实践问题:网络是一个新环境,如何在这个平台上,创造出符合自己实际的教育教学模式,需要从实践中不断总结,不切实际地模仿别人,拷贝别人,是不可取的。本课题倡导教师努力进行实践。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创新之处

1、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符合当代教育理念、具有现代教育特色、综合教育效益很高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2、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

(1)21世纪的教师应该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问题:

①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实施教育教学。

②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再教育模式接受终身教育以保持新鲜活力,促成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

③适应现代教育的新趋势网络教育,对教师素质到底有哪些新的要求。

(2)21世纪的学生应该

思考自己的学习问题:

①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变更传统学习模式,建立新的学习方式。

②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学会学习。

③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21世纪的学校应该思考建设新型师资队伍,培养新型学生的关键途径;加强资源库的建设,为网络教育提供坚实保障等问题:

①如何进行资源库结构的建设。

②如何强化教师和学生的网络意识。

③合理地充分地使用资源库,实现新的教育教学目标。

3、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是:

(1)选题富有挑战性。本选题基于信息化大发展,传统教育与新型教育大更替的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大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课题研究中,必须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生动活泼的网络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3)手段先进。利用校园网络和个人主页资料,给学生一个充分自主的学习空间和积极思维的素材,强化培养学生自我意识的目的性。

五、本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

XX年3月至XX年2月,对全校教师进行了12轮培训,从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到简单课件制作、网络课件制作,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的基本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系统培训,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国家、市、区各级的技能竞赛,多人获奖,从而推动了教师个人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六、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力论、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学和科学研究方法论等。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索引法、行动研究法。以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作为研究手段,采用观察、文卷调查、经验总结、实验、对比分析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多个轮回的研究。

七、本课题研究的成果

1、论文集:本课题研究的报告、总结、论文、案例、教案精编(内部印行,争取正式出版)。

2、专著:《扣开未来之门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模式研究》(正式出版)

3、电子出版物:《求精中学优秀网络课件选》(若干辑)

八、本课题研究的进度计划

(一)研究周期

三年,即XX年2月至XX年1月

(二)研究步骤分三个阶段

1、XX年2月5月为准备阶段

宣传发动,组成课题组,酝酿课题实施方案及相关措施等。

2、XX年6月XX年8月为实施阶段

第一轮(XX年6月8月),主要工作:课题组统一认识;申报课题;确定子课题,各分课题组分别开展研究工作;积累资料;统计分析,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轮(XX年9月XX年8月),主要工作:完善方案措施;继续开展研究;争取有一定的成果,并写出第二期研究报告,接受中期检查。

第三轮(XX年9月XX年8月),主要工作:继续开展研究,并争取在某些学科实现质的跨越;争取每人有一篇论文;写出第三期研究报告并接受中期检查。

第四轮(XX年9月XX年12月),主要工作:继续开展研究;出论文集;写出高质量的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为了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我们将本课题分为四个研究小组,分别在信息技术、文科类、理科类、艺术类四个方面开展研究,逐步互相渗透、融合,最终形成一个开放的、立体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3、XX年12月XX年1月,结题验收,主要工作:接受专家组审查鉴定;根据成果奖励优秀参研人员。

17年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最佳范文二

题目:温州鞋业中小企业集群化问题研究

学院:商学院专业工商管理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选题的背景

产业集群,是指在有限地域的特定产业或产品生产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企业及其相关支撑机构(包括供应商、生产商、顾客、地方政府、中介组织、知识生产机构等),依靠比较稳定的分工协作和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形成有利于产业组织协调的空间集聚,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的形式多样,也遍及各个领域,我们经常听到人们用皮革城、海鲜谷、袜都等,或者诸如一条街、行业圈、园区等来称呼这种企业扎堆的现象。

19世纪初期,在手工业时代就出现了一些基于区位优势、资源享赋和历史文化等原因所形成的产业集群,如法国珀尔多的葡萄酒业、瑞士的钟表业、中国景德镇的瓷器业等。到了近代工业化时代,则涌现出了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产业聚集区,如美国底特律的汽车制造业、匹兹堡的钢铁工业、克罗地亚亚得里亚海的造船业等等。自20世纪80年代来,新经济条件下的产业聚集方式和动力机制,与传统意义上的聚集有了很大的不同,一方面,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知识、信息、技术等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己经成为产业发展动力之源。在影响到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的同时,也影响到产业或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直至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个方面,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现代区域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外部市场和技术条件的双重影响,区域与外部信息、技术、知识的交流变得更加重要,这样就要求金融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伴随着企业的经济活动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之间转移和扩散。

但是这种转移和扩散的趋势并非经济活动的全部,在扩散中,企业和要素又会基于回流效应在一些区域重新集聚,特别是在发达地区和一些被认为是增长极的地区,这些具有极化效应的区域在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获得了不断提升的竞争力和不断递增的收益,成为国内其他区域发展的模范,在区域内部甚至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就如波特所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优势的获得,关键在于产业的竞争优势,而产业的发展往往会集中在几个关键区域。

1.2选题的意义

鞋类产品是温州最具有竞争力、并且历史悠久的几个重要产业之一,对于温州经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关于温州鞋,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永嘉太守谢灵运在任时制作了一种以木材为主要原料的木屐;南宋年间,温州有了 皮鞋业专业户。到19世纪初,苏元宗成为温州第一位制楦专业商,在他的影响下,如今的温州己成为全国最大的鞋楦生产基地。改革开放后,由于进入门槛低,温州鞋业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发展模式,鞋类产品广销全国各地。但是,但短期利益的驱动下,假冒伪劣产品大量出现,于是温州鞋成了低质产品的代名词,被认为是晨昏鞋、星期鞋。杭州武林广场,一把火烧掉了上千双温州假冒伪劣鞋,这把火烧醒了温州人,的前提,于是出现了奥康、红蜻蜓、康奈、吉尔达等优秀本土企业,温州也在2001年被誉为中国鞋都。

他们知道,塑品牌、创优质产品才是温州鞋业长久发展的前提,于是出现了奥康、红蜻蜓、康奈、吉尔达等优秀本土企业,温州也在2001年被誉为中国鞋都。

但是从总体上看,温州鞋类企业生产的鞋类产品绝大多数仍是以中低档产品为主,在生产工艺、产品开发等方面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没有世界名牌,制鞋企业的赢利能力远远比不上国外同类企业。鞋业技术人员缺乏创新,大多鞋类企业仍停留在生产的低附加价值环节,依靠丰富的原材料和廉价的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但是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而且温州本来就人多地少,工业用地越来越紧张,温州鞋业不能再依靠成本优势获取竞争优势,应该依靠质量、品牌等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从鞋类出口的单价来看,温州鞋出口的价格仅为意大利等发达国家鞋类平均价格的十分之一,导致温州鞋类在出口时,频频遭到国外反倾销调查和各种各样的壁垒。2015年9月西班牙烧鞋事件的硝烟尚未散去,2015年3月温州人又痛苦地经历了俄罗斯的灰色清关,2015年6月受到欧盟反倾销立案调查,2015年12月受到意大利卫生部的有毒调查,2015年,又遭遇了欧盟贸易委员会提出的对中国进口皮鞋和劳保鞋逐步征收高达19.4%的反倾销惩罚性关税,此举将涉案金额达6.7亿美元,温州的5500多家制鞋企业和数十万制鞋工人将受到明显的负面影响。问题不在于鞋类产业是个传统产业,而在于温州企业所处的是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产品档次低,相当多的集群企业参与竞争的方式主要建立在低成本而不是创新的基础上。

温州鞋类企业创新和集群化发展己经迫在眉睫,鞋类升级的路径和方法很多,但是本文讲的路径有三条:首先从企业层面看,就是要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其次从集群内部角度看,就是要通过培育和创建区域创新体系实现升级;最后从集群外部角度看,就是要嵌入全球价值链,以创新为内力,积极开拓和合理利用外部联系,正确运用好集群与其他集群之间不同的治理方式,促进集群实现产品升级、过程升级和功能升级。而且,研究温州鞋业集群化发展,不仅对于鞋业本身的集群化发展,而且对于温州其他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如服装、玩具、灯具、家具等的集群化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1、引言: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2、文献述评:回顾综述了国内外关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研究现状。

3、产业集群的相关概念概述

4、温州鞋业中小企业集群SWOT分析,对温州鞋业集群的现状进行SWOT分析,尤其针对温州鞋业集群的劣势和面临的障碍指出温州鞋业集群升级的动因,温州鞋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和价值获取能力都迫切地需要提升,以实现升级。

5、温州鞋业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的动因。

6、温州鞋业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7、在前面几章对温州鞋业集群的现状、动因、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找出促进温州鞋业集群化发展的对策。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温州鞋业中小企业集群SWOT分析,对温州鞋业集群的现状进行SWOT分析,尤其针对温州鞋业集群的劣势和面临的障碍指出温州鞋业集群化发展的动因,温州鞋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和价值获取能力都迫切地需要提升,以实现升级。

2、促进温州鞋业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的对策。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研究的方法

(1)文献整理和实地调研相结合

文献整理是指对与本研究所涉及理论观点相关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收集、整理、阅读、评判及引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问题是许多学科和研究领域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相关文献数量庞大并且观点迥异,其中亦不乏矛盾和对立之处。笔者在经过大量的文献分析和比较研究之后,确定将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以全球价值链理论和权变理论作为本研究的主要理论视角。在此基础上笔者先后进行了大量的文献研究和梳理,逐步形成了本研究的理论构思。

(2)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定性分析是指根据研究者的理论基础、认识和经验,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某种变化规律或某种因果联系;定量分析是指通过运用随机抽样、计量经济模型、统计预测模型等数学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科学量化分析、预测及验证。定性分析由于侧重于主观推断而使研究受主观影响较大,定量分析由于侧重于前提条件限定下的数理建模而使研究受约束太多。两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能够较好地保证分析研究的科学性。

技术路线

本文从产业集群的定义与特征出发,在对温州鞋业中小企业集群进行SWOT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温州鞋业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的动因、问题,并从企业自身、政府以及行业协会三个角度对促进温州鞋业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提出对策。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1.20xx年9月20--10月31日,搜集资料,确定论文题目。

2.20xx年11月1日--- 11月21日,撰写开题报告并提交开题报告

3.20xx年11月22日--2015年3月10日,向论文指导教师提交论文初稿

4. 20xx年3月15日--2015年4月15日,向指导教师提交论文二稿

5. 20xx年4月30日,向指导教师提交论文三稿(定稿),指导教师对论文成绩进行评定。

6.20xx年5月2日,评阅教师对论文进行成绩评定。

网络化分析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 企业 市场 中间组织形态

一、产业集群理论:网络组织论与制度分析论

产业集群作为经济要素在空间结构上形成的一种组织形态,其理论研究最早始于马歇尔,他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把集中于某些地方的工业称为地方性工业,并将其作为工业组织的原始形态。到20世纪70年代末,产业集群这一经济现象受到普遍关注。尽管相关理论文献可谓汗牛充栋,但梳理归纳后不难发现,对产业集群生产特性与交易特性的分析是其研究路径的逻辑起点。一种研究方向基于产业集群作为建立在生产特性基础上的企业生态群,以特定产业为中心,把各种业态、业种、不同层次的企业以及为之服务的机构相互连接,构成一种网络组合,研究产业集群的衍生、发展以及生产上的经济性所带来的竞争优势,其研究范式不过是传统厂商理论的变种。另一种研究方向遵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借助交易费用这一分析工具,将产业集群看作以企业为单位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一系列长期契约的联合,在充满不确定性和高交易费用的世界里,集群的存在能大大降低交易风险,节省交易成本。这种研究范式笔者称之为扩展了的现代企业理论,不过是用企业的交易费用论对产业集群进行制度分析和组织属性研究。这些研究在各自的领域内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割裂了产业集群的生产性和交易性的联系,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笔者认为,生产和交易是经济系统的两大基本过程,企业具有生产和交易两大功能,产业集群作为经济社会的基本元企业的联合必然具有生产和交易的二元属性。因此,对其研究必须将二元属性结合起来,撇开任何一方,去孤立地研究另一方,都有失偏颇。基于此,笔者认为,在企业与市场之间存在一片模糊的中间地带,在这一中间地带存在各种组织形态,而产业集群即为其中的一种。产业集群在弥补市场分工的不完备性和契约的不完善性的同时,又具有企业科层内部金字塔控制结构在组织和管理生产方面的优势,能将市场不可能专业化和单个企业无力一体化的经济活动纳入由众多企业构成的高度专业化的分工与协作网络中。

二、产业集群:一种网络化的生产结构

(一)产业集群的生产特性与企业的基本功能

企业具有生产和交易两大功能,而生产是其基本功能。产业集群内的生产性企业基于供应链与价值链形成网络化的生产结构,集群内不同企业的专业化分工与企业部门间的水平或垂直协作关系在生产功能上是完全一致的,在生产流程上对产业关联和生产工序衔接的要求也有着相似之处。在产业集群内,众多企业围绕某一龙头企业或某一产品系列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前后关联的一体化链条,在水平方向上衍伸出一些辅行业或同类竞争性行业,形成横向一体化链条。如图所示,E为某一核心产业,A.B为上下游相关产业,A与E构成前向联系,E与B形成后向联系,C与D为E衍伸出来的辅助或配套产业。

产业集群内上下游企业间的联系可看作企业内次级行动单位一定自的极端化表现,E与B起初可能同属于一个大企业,后随着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E独立为下包企业。

(二)集群剩余与生产效率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形成一个网络组织,通过相互合作,比单干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大大提高集群的生产效率,产生一种额外的收益―――集群剩余。借助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的团队生产理论,笔者构造了下述简单模型。假定经济系统中只有I和J两个企业,各自独立生产的产出分为合作所带来的剩余.笔者认为,与单个企业单独生产相比,集群生产更符合专业化生产的比较利益分工原则,从而优于分散生产然后加总的结果。

(三)生产异质性与集群内企业创新

在产业集群形成的生产性结构网络中,不同企业占据不同的供应链与价值链环节,从而具备不同的生产能力。生产能力异质性的企业在专业化协作与自给自足之间,显然选择前者。专业化分工不仅弥补了单个企业规模与生产能力上的不足,而且由于众多企业在整个集群的分工体系中将自己限于产业价值链的某一特定环节,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并能够使之在技术和工艺方面谋求自己的特色,从而为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动力支持。

(四)外部经济、报酬递增与产业成长

根据新增长理论,单个企业的创新活动往往能产生一种外部经济,从而使相关企业获益。在产业集群内,知识、技术和管理理念通常被视为公共产品,因此,某个企业的创新活动,如开发一种新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工艺,在产生示范效应的同时,由于知识生产的外溢性,新技术更易为其他企业仿效、消化和吸收,从而大大降低了相关企业的自主创新成本,进而产生一种报酬递增效应,推动了集群内其他企业的发展。出于生产上经济性的考虑,日益壮大的单个企业,往往会分化为更多的子企业,从而增加了分工节点,延长了分工链条,拓展了协作网络,进而使分工进一步深化。随着分工网络的延展,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演进。

三、产业集群的交易特性: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一)产业集群具有市场组织的交易特性

依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机制,企业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而企业内部组织管理成本小于市场交易成本,即用一项交易代替一系列交易,从而大大降低交易费用。这是科斯在那篇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中提出的,新制度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威廉姆森发展了科斯的理论,认为企业和市场位于一个连续制度谱系的两端,在它们之间存在一系列连续的、无数个市场与企业相混合的制度形式,将其称之为“准市场组织”。笔者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制度安排和组织形态,具有明显的市场交易的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集群内企业间的交易。与企业内金字塔似的等级关系不同,集群内企业是相互独立的,彼此间没有支配或依附关系的平等市场主体,企业之间的协作与竞争都受价格机制的制约,交易费用弥散于整个分工网络中。

2.集群内企业与集群外经济行为主体的交易。集群内部企业既是作为集群网络的一员,又是作为独立的个体而存在,无论是集群内部专业化分工的需要,还是自身发展的需要,都不可避免地与外界发生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一系列与集群外经济行为主体的市场交易之中。

(二)产业集群是一种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安排

产业集群具有市场交易特性,但降低了纯粹市场组织内生的交易成本,即以较低的交易成本实现了较高的交易市场化程度,因而是一种节省交易费用的制度安排。在产业集群内,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同时并存,共生互补。

1.正式规则:集群强力部门的制度安排

作为一种网络协作型的组织形态,与科层企业相比,集群内缺乏一个权威对其分工与协作进行有效管制,但集群区域的强力部门可以弥补这一缺陷,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适合集群发展的政策,以规范集群成员的自利行为、避免机会主义倾向。例如,地方政府可通过颁布明确的法律条文加强对进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的限制,提高其进入门槛,增加潜在进入者违约的成本。又如,政府部门通过推行集群内成员的信用评级体系,建立信息批露机制,可以有效地解决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减少企业在贷款时的逆向选择倾向,从而大大降低交易费用。

2.信任:产业集群衍生出的一种非正式规则

(1)由经典博弈模型“囚徒困境”说起。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经典博弈模型“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说两个被指控共同犯罪并被分别监禁的嫌疑人在接受审讯时被告知:如果一方继续否认而另一方坦白,那么否认的一方将被处以重刑,坦白的一方将得到从轻处理;如果双方都坚决否认,那么二人都能从轻处理;如果双方都坦白,则都被处以重罚。二人博弈的均衡结果是双方都选择背叛对方,即承认犯罪,尽管合作可以得到从宽对待。“囚徒困境”说明了在一次性博弈中,人们因缺乏交流和形成良好预期,从而无法建立合作关系,即信任缺失所带来的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而产业集群内部成员之间由于长期重复交易,形成一种隐性关系契约,可大大减少因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交易风险。

(2)信任:产业集群衍生出的一种非正式规则。“重复博弈理论揭示:预期会长期持续的重复交易,是保护交易伙伴免遭跌入囚徒困境陷阱的力量……多方相互连接的交易能进一步加强由长期连续交易产生的相互信任……。通过长期和重复交易产生的相互信任关系,不仅在抑制契约各方败德行为方面是有效的,而且能在更大的社区内促进合作关系。”③地域上的趋近性,使集群内成员形成一种本地化的网络结构,集群成员依赖于本地的专业化市场、分工协作链条和熟悉的客户群体,对集群产生了一种较强的根植性。这种根植性减少了企业的投机倾向,因为单个企业如果过于看重当前利益而采取毁约等机会主义行为将会为之付出高昂的成本,如损害自身的声誉或被驱逐出集群。在高度专业化的分工链中,集群内企业间的相互协作使得任何一个企业的投资都呈现出强资产专用性的特征,这种特性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集群内企业的败德行为,并且这种长期的相互依赖与协作使得集群成员对合作产生一种良好的预期,并在特定的产业文化背景和制度环境下衍生出信任这一特殊的隐性契约并为集群成员所共同接受。这种集群成员共同维系的信任机制不仅能降低信息不对称所引致的内生交易成本,而且也促进了集群网络的扩展。

[参考文献]

[1]李世杰,李凯.产业集群的组织分析逻辑与治理机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1):36-39.

[2][美]哈罗德・德姆塞茨.所有权、控制与企业:论经济活动的组织[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冰岛]思拉恩・埃格特森.经济行为与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网络化分析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智慧档案馆;可视化分析;研究热点;中国知网;CitespaceIII

智慧档案馆是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为适应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出现的新一代档案馆。“智慧”的理念最早由IBM在2008年正式提出,进而引发了国内智慧建设的大浪潮,“智慧档案馆”也应运而生。定位智慧档案馆在目前来说,是一项困难的工作,国内学者多从“智慧城市”的概念出发定义其概念。普遍认为,智慧档案馆是采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构建的智能管理多元化的档案资源,具有感知与处置档案信息能力,并提供档案信息泛在服务的一种新型档案馆模式。[1]具体来说,智慧档案馆以物联网技术为基本支撑,以实现多层次、全方位的一站式个性化服务为最终目标,全面提升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感知与互联。[2]

为全面客观和系统地反映我国近年来智慧档案馆的研究历程,分析研究热点,为未来智慧档案馆的研究、建设,以及实现我国智慧档案馆建设目标提供借鉴,本文收集了中国知网(CNKI)中收录的有关智慧档案馆领域的研究文献,并借助CitespaceⅢ软件对所收集的文献进行统计和可视化分析。

1 样本文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样本文献来源。本文进行统计分析时抽取的样本是由CNKI检索而来的文献,以“主题”为检索入口,检索方式为:主题=“智慧档案馆”or 主题=“智慧档案室”,检索时间为“2016年11月10日-15日”,经筛选得到有效文献75篇,发表年份分布在2013至2016年11月10日之间,其中包含期刊论文67篇,报纸报道2篇,会议论文4篇,学位论文2篇。

1.2 研究方法。对收集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时,主要借助于国内广泛使用的CitespaceⅢ可视化分析工具。该软件是由美国学者陈超美博士团队基于Java语言开发,通过绘制知识图谱对特定领域文献进行分析,从而获得该领域相关研究的主要作者、机构与期刊等信息,同时利用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2 研究现状分析

2.1 文献量和作者分析。随着国内关于智慧档案馆的相关理论研究在“智慧城市”理念提出之后逐渐展开,青岛市档案局(馆)在2013 年初智慧档案馆建设新目标的提出和积极建设,标志着我国智慧档案馆的兴起,这也为我国智慧档案馆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典型案例,并为我国全面建设智慧档案馆提供参考和借鉴。此后,智慧档案馆的研究呈现逐年上升发展趋势。如表1所示:

表1 论文年度分布

运行CitespaceⅢ软件,节点类型选择作者(Author),运行调试后得到文献作者的合作网络知识图谱,如图1所示。节点越大,表明作者的发文量越多;节点间的连线表示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连线的粗细表明合作发文数量的多寡。由图1可知,杨来青、莫家莉、薛四新等发文量比较大,他们在智慧档案馆的研究领域发挥着积极的引领作用。

2.2 发文机构分析。对作者所在单位进行分析可揭示不同研究机构在某研究领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运行Citespace软件,以节点类型选择机构(institution),调试运行后,得到智慧档案馆领域的研究机构合著网络知识图谱,如图2所示,节点越大表示机构的发文量越多,如北京市档案局(馆)、青岛市档案局、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攀枝花学院、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清华大学档案馆等。由图2可以看出,智慧档案馆领域发文量较多的机构为高等院校n案学专业,他们总体科研实力强,学术氛围浓厚,在研究智慧档案馆理论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次是各级档案机关,他们在智慧档案馆的建设中积极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研究的重要力量。

2.3 主要期刊分析。通过对来源期刊的统计分析,可揭示某一研究领域论文的空间分布情况,便于研究者了解且快速吸收利用这些研究成果。由于智慧档案馆是档案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因此收录该领域论文的期刊主要是档案学专业期刊,如中国档案、档案与建设、北京档案等。表2是CNKI收录智慧档案馆相关文献发文量4篇及其以上的期刊分布。此外,笔者进一步通过对档案学九种核心期刊中关于智慧档案馆的载文量统计可知,发表于核心期刊的论文约占期刊发文总量的63%。核心期刊刊载某一研究主题的论文数量代表了该主题在学科内的学术地位,由此反映出我国档案学界对智慧档案馆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视。

3 研究热点分析

一篇文献的关键词是论文核心内容的浓缩和提炼,若某一关键词在其所在领域的文献中反复出现,则反映出该关键词或主题词所表征的研究主题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仅仅通过关键词的直接分析来考察智慧档案馆研究热点并不一定能够得到准确的结果,其原因是:① 很多关键词专指度太低,很难反映出具体研究内容;② 存在许多专指度太高而频率很低的关键词,忽略这些关键词极有可能会造成研究热点分析不准确。因此,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可以做出的处理方法是一方面去掉过于泛指的关键词,另一方面把这些关键词与其他专指度高的关键词进行合并,在全面考虑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这些关键词。

在Citespace软件界面中,以节点类型选择关键词(keyword),调试运行后,得到智慧档案馆领域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如图3所示,节点越大,表示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去掉没有实际意义但出现频率很高的关键词如档案馆工作、档案馆建设等,最后出现频率较高以及专指度高的关键词有智慧档案馆、数字档案馆、智慧城市、档案信息、物联网、信息技术、档案实体、顶层设计、信息服务、大数据、档案数字化、总体架构、云计算、信息化等。分析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智慧档案馆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3.1 智慧档案馆管理模式。智慧档案馆是借由“智慧城市”派生出来的新概念,是以提高档案管理和服务效益为目标的档案信息化发展的高级形态。传统的数字档案馆运用数字技术管理起来的数字化档案资源,彼此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对档案管理工作所起到的反馈作用不大。[3]智慧档案馆作为数字档案馆进一步发展的延续和提升,突破了现有馆藏结构对档案资源的限制,实现了档案信息与档案实体管理的结合,利用档案射频识别标签的读写器,将获取到的档案管理信息充分地进行数据挖掘,改变了档案实体以往被动接受档案管理系统的管理状态,实现主动向档案管理系统传输管理数据的转变,真正达到对馆藏档案的全面感知和实时监控,是一种互联互通、全面感知、高效利用的新型档案管理模式。[4]杨来青、徐明君、邹杰在《档案馆未来发展的新前景:智慧档案馆》一文中指出:数字档案馆主要功能是依托数字技术管理档案“信息”,并未在管理档案实体方面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档案信息与档案实体在数字档案馆中没有有机结合起来,数字档案馆给档案馆带来的仅是档案信息管理的革命,而并非档案管理革命。[3]

3.2 智慧档案馆技术应用。构建智慧档案馆的根本目标是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及相关工具和方法, 最大限度地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建设能力和服务开发能力。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则是智慧档案馆目标实现的四大关键新技术:物联网采集数据、云计算快速处理、移动互联网迅速传输、大数据深入挖掘。这四大关键新技术的集成应用将推动智慧档案馆的充分应用和模式创新。[5]田雷在《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档案馆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强调当下智慧档案馆领域的研究重点在于物联网技术如何在智慧档案馆的建设中发挥作用。[6]陶水龙在《智慧档案馆建设思路研究》文章中阐述了智慧档案馆建设中四大核心技术的融合:与智能楼宇的融合,为智慧档案馆提供了明确的建设标准;与物联网的融合,使智慧档案馆获得基础技术和“聪明”技术;与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融合,为智慧档案馆提供更加广泛的区域覆盖和服务能力,使智慧档案馆获得更为和谐的协同处理技术,以及与智慧城市的链接技术。[7]

3.3 智慧档案馆体系架构。在数字档案馆及其技术日趋完善的情况下,国内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对智慧档案馆进行探索,他们思考并尝试建设智慧档案馆,所以学者们的研究重点纷纷倾向于研究智慧档案馆建设的体系架构。智慧档案馆体系架构的搭建既要以传统实体档案馆和数字档案馆为基础,又要从自动化、系统化、智能化、人性化等方面入手扩展其功能。杨来青、李大鹏在《中国档案》上发表的《智慧档案馆功能及体系结构》一文中提出在智慧档案馆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开展智慧档案馆功能设计与组织的观点。莫家莉等在《智慧档案馆顶层设计研究:总体架构及运行机理》一文中进一步具体指出智慧档案馆顶层设计即将顶层设计的方法和理念运用到智慧档案馆发展领域,以智慧档案馆建设与发展的核心目标为统领,以需求分析为基础,从全局视角出发,运用系统集成的方法,统筹考虑和协调智慧档案馆的各层次要素,对智慧档案馆的基本架构及其内部要素有效组合运行的动力机制、建设C制和发展机制进行总体的、全面的集成规划和设计。[8]此外,清华大学档案馆薛四新等发表的文章《智慧档案馆研究思考》,在智慧城市背景下从发展的视角分析了智慧档案馆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提出智慧城市生态环境下智慧档案馆的基础体系架构和主要研究内容。[9]

3.4 智慧档案馆服务方式。智慧档案馆作为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机构,其目标和职责就是实现安全、便捷、高效、智能的档案信息服务。智慧档案馆的智慧服务将是建立在传统档案服务基础上的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服务方式,能够利用云计算技术,将档案信息资源存放于“云”上,使档案信息资源处于无界化状态,彻底打破了时空限制,用户通过手机、PAD等移动设备就能轻松获取档案信息资源,真正实现档案资源共享。杨智勇、周枫在《档案学通讯》上发表的文章将智慧档案馆的内涵概括为:借助于互联网、物联网、移动通信和大数据等技术充分挖掘档案馆特有的文献资源,为用户提供泛在化、细微化、个体化、差异化且随时、随地、随心的利用服务;同时提到未来的智慧服务方式将包括网络化服务、感知化服务、系统化服务和智能化服务。

4 小结

智慧档案馆是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化服务达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结合本文分析结果表明,今后我国在智慧档案馆领域的研究中应注意:一是要结合各学科专业研究优势。智慧档案馆研究涉及档案学、信息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我们在对其进行研究时需要进行多视角的综合分析。二是各研究单位注意发挥自身研究优势。纯技术研究并不是档案管理部门和理论研究机构的优势,企事业单位的档案部门应加强智慧档案馆的顶层设计研究(总体架构、运行机理及策略等),理论研究机构则应注重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和各相关技术的应用研究。三是加强高校与各级各类档案局(馆)的合作,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智慧档案馆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子系统,与其他智慧行业间存在紧密联系。因而,在注重智慧档案馆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与其他智慧行业建设的协同合作,借鉴成功经验,引进成熟的技术和方法以推动智慧档案馆建设蓬勃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来青,徐明君,邹杰.档案馆未来发展的新前景:智慧档案馆[J].中国档案,2013(2):68~70.

[2][4]季梦佳.智慧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的比较研究[J].档案,2016(4):9~11.

[3]杨来青,李大鹏.智慧档案馆功能及体系结构[J].中国档案,2015(7):59~61.

[5]杨智勇,周枫.试析智慧档案馆的兴起与未来发展[J].档案学通讯,2015(4):45~50.

[6]田雷.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档案馆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5(1):60~64.

[7]陶水龙.智慧档案馆建设思路研究[J].中国档案, 2014(6):67~69.

[8]莫家莉,史仕新,许杨.智慧档案馆顶层设计研究:总体架构及运行机理[J].浙江档案,2016(4):6~9.

[9]薛四新,卫化昱,杨艳.智慧档案馆研究思考[J].北京档案,2014(5):28~30.

上一篇:造价投资论文范文 下一篇:铁路建设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