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道德意识范文

时间:2023-03-17 19:53:34

网络道德意识

网络道德意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网络道德意识;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为教育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环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极大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但是,网络也带来了某些消极的、负面的影响,如网络的道德失范问题、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等都给技校的素质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考。因此,重视技校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养成教育,加强学生个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防范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网络道德意识

网络道德意识是指网络道德认识、网络道德情感、网络道德意志的统一体。_网络道德认识是对网络行为的是非善恶的理解和评价;网络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网络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和别人的网络行为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它包括责任感、愉悦感、憎恨感等;网络道德意志是指不受网络诱惑因素的影响,能够自己控制和调节自己情感的冲动和网络行为。

二、技校网络道德意识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网络道德意识教育目标理想化现代社会普遍关注的“网络游戏沉迷”、“网吧沉沦”等现象在青少年学生身上的不断“演绎”,正折射出当前技校网络道德教育的空白地带。在网络道德意识教育目标的认识上,长期以来,投有真正从实际出发,将技校网络道德意识教育目标定位在理想化的虚幻的境界中,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学生只能肤浅地认识理解它。这就直接导致了网络道德意识教育目标指向的负载过重,过高,过空。进而导致教育内容脱离学生实际,影响了教育的实效性。

(二)认识态度上的偏差虽然在《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里规定了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教师本身网络道德意识的缺乏,对待网络道德教育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又由于网络道德意识教育是一门综合学科,以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认识和网络道德情感、网络道德行为为主,与升学与就业无法直接挂钩,因此往往被学校、教师、家长所忽略。学校也未设立专门的教师,一般都由思想品德课等教师兼任,教师所讲内容远离网络道德这一道德研究的新领域。所以网络道德对学生而言基本处于“道德任意”的状态。二部分学生甚至认为,计算机网络与道德问题不沾边,网络的使用是知识技术问题而不存在什么道德问题,这是一种带有共性的错误观点。

(三)教育方式、方法单一陈旧技校的计算机和网络课程中,学生学的是技术理论,基本不探讨网络道德意识问题。当网络的多方面影响在青少年身心中全面渗透时,我们的校园道德教育还停留在概念化、形式化的理论灌输层面。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单一陈旧,缺乏新意,那种灌输式的教育,从根本上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没有对真、善、美的真实体验,没有内省、自责、自律等深层次的精神搏击过程,因此也就没有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

(四)履行网络道德行为缺失严重技校的网络道德意识教育现状,一方面表现出网络道德意识薄弱,很多学生虽然上网技术娴熟,但是对网络道德意识缺乏最起码的认识,或认识偏差较大。另一方面表现为履行网络道德行为缺失严重,一些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网络道德意识,但在实际生活中履行网络道德行为时却又对自己降低标准,放松要求,明知故犯,知行脱节。许多不良行为屡屡发生。

(五)缺乏科学评价体系当前,技校对网络道德意识教育的评价.缺乏科学的制度和体系。学校并没有将网络道德意识教育渗透的情况作为考评内容,网络道德意识教育陷人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

三、加强网络道德意识养成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吴刚教授说:“网络道德教育已经滞后于网络技能教育,在中小学德育课程中增加网络道德课程,刻不容缓。”而“从目前青少年心理发育不成熟、思想易受干扰的特征来看,网络道德教育的跟进也显得很迫切。”广东团省委谢宗宝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提到:有31.4%的青少年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撒谎是不道德的”,有37.4%的青少年认为“偶尔在网上说说粗话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有24.9%的人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青少年网上道德感的弱化,直接影响着网络的建设,而且可能反作用子青少年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危害,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业,而且致使其道德意识、法律意识逐渐淡化。

在2001年11月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等联合向社会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中,明确号召网民要“文明上网、文明建网、文明网络”。这说明网络道德意识教育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在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

目前,网络道德意识教育已经成为道德研究的新领域。如何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意识教育已经成为全球普遍重视的教育问题。把网络道德意识教育融人当代社会教育的系统内容之中,是当展向教育提出的新任务。因此,当前加强我国青少年网络道德意识的养成教育,培养一种网络道德意识已刻不容缓,显得尤其重要。

四、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方法

(一)提高网络主体—德育工作者的素质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正视现实。既要接受网络教育的开放性和平等性,又要认清网络思想的多元化和复杂化。要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同时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学生的表率。只有掌握了网络工具,教师才能与学生共用同一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学生上网的指导。教师还必须提高对学生道德教育的责任意识,提升品德修养。由于学生自我中心观念较重,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淡薄。在虚拟网络中,他们只追求自我满足,体验个人成功,而忽视社会责任。网络道德失范正是学生缺乏道德责任感的直接体现和反映。因此,加强对学生科学道德责任教育不仅可以积极预防网络道德失范,同时又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出现孤僻、固执和不合群等网络心理障碍。

(二)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增补网络道德教育的课程内容学校可以通过增设专门的网络道德教育的课程或在思想品德课中增补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应将学生难以直观认识的网络伦理知识引人课堂,以科学的态度和人文关怀,引导学生从科技理性与伦理理性的结合上获得相关的网络道德知识,解决学生网络道德意识中的“知”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互联网需要用相应的道德来调节和规范,个人的网络行为不仅存在“能不能”的技术操作规定,更存在“该不该”的伦理道德要求,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保证网络安全有序,保证个体网络行为健康、文明、有益。学校要培养他们内在的网络责任感、道德自主能力和自律能力,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在道德实践基础上实现主体的合作与交往,提高道德的选择与评价能力,使其承担起维护“网络社会”秩序的重任。

(三)优化网络文化环境学校要优化网络文化环境,要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并教会他们分析信息,辨别是非,去伪存真,分清精华与糟泊;还需要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净化网络环境,从源头上控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及时填补网络漏洞,增强防火墙功能,严密监控互联网人口,最大限度的剔除和限制色情、犯罪等不健康的内容和信息。努力创设一个积极向上的、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还要引导学生参与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让学生以管理者的身份来对待网络问题。这样的亲身的参与不仅能强化学生的网络自律意识和道德观念,而且还能提高网络的自我教育功能。

(四)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科学地评价体系学校必须专门制定计算机网络使用守则,在新生人学之初,就让学生接受计算机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经过短期培训后,学生还必须参加一次以守则为内容的网上考试,成绩合格者才有资格使用校园网。此后,学校必须组织学生接受经常性的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律法规的教育。并且在实际的网络行为中评价学生。让学生网民真正懂得什么是网络违法行为,从而自觉遵守网络法规观念,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

网络道德意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互联网;道德创造;网络道德意识;道德主体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3.141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造、创新已成为当今时代最鲜明的主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创造的渗透不仅仅局限于现实生活空间,同样存在虚拟网络世界里。由于网络世界开放性、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道德主体在网络世界的创造活动受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越来越弱,创造性与道德的关系已成了“互联网+”时代要面临的现实难题。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及其社会学意义,揭示网络道德教育中的缺陷与不足。人作为道德主体在网络创造中的缺失,可能是造成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根源,也是网络道德教育中的重大缺失。因此,探讨道德主体的网络道德意识水平与道德创造的关系对解决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互联网时代的道德创造

道德领域可能是近年来创造力研究最重要的领域,道德创造力关系到个人成长和社会福祉。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发现,高道德能带来高创造性。这也许意味着个体道德水平越高,社会道德氛围越好,个体或社会的创造性表现也越好。

从认知层面上看,道德创造是道德认知的最高层面,是指道德上的新追求,既包括道德规范的改进也包括道德规范的创新。从行为表现上看,道德创造力是道德领域的创造力,是做出或者发现新的有道德价值的产品(见解、方法和结果)的能力。从发展水平上看,道德创造的过程中道德主体以求善为最终目的,将整合并超越原有的道德观念或道德规范,新颖、独特地解决道德问题,是道德能力的高级表现形式,是道德主体性的集中表现。通过多角度对道德创造进行解读,可以发现要完成道德创造,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认知水平、求善的道德体验、创造性道德人格、创造性道德思维等心理特征。

互联网时代的道德创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主体的网络道德意识、情感和行为。由于道德主体在网络道德意识构建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要避免网络道德问题的发生,需要寻找一种针对提高道德主体认知、情感、意志能力的道德教育模式。

2 道德主体教育与网络道德意识的培养

传统的灌输式道德教育,教育对象被动地接受所被灌输的道德概念与行为规范,难以让教育对象产生共鸣,更谈不上内化为信仰。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人心,道德主体教育的思想越来越成为道德教育理念的主流,即“承认和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人成为具有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等主体道德素质的社会主体的模式”。网络道德主体性,即在网络道德领域中,人作为活动主体所具备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网络道德意识表现为个体在网络空间中觉察到事件涉及道德标准,或意识到网络活动存在道德标准的敏感性。而其构成的先决条件,是道德主体在网络空间中的道德选择,这些选择对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在内的道德意识构成。由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都是基于主体性作用下形成与发展的结构,如何提高和培养道德主体在这三方面的能力,是培养网络道德意识的P键。

3 培养网络道德意识的道德主体教育途径

培养网络道德意识的道德主体教育,要以提高道德主体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水平为目标,注重培养教育对象道德认知能力,学会理性的评估情绪,培养其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感,并实现道德自我的养成。

3.1 扭转歪曲的道德图示

根据Fiske和Taylor’s的社会认知理论,决策者对信息进行感知和编码,但是,由于传入的信息的某些方面较为突出,生动和具有易得性,因此能够接收到更多的注意。不难看出,处在何种网络环境中就容易构建出相应的道德图示。但是,在道德图示最终构建前存在一个先验条件,决策者对信息进行感知和编码,也就意味着在意识水平上,即道德主体在道德认知上的体验决定了道德图示的构建结果。

虚拟暴力和模拟生活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网络环境带来了截然不同体验后效,充分说明了网络环境对道德图示构建的重要作用。但是网络环境对道德图示的影响不是一成不变的。道德图示通过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过程,它可以在个体之间、个体与环境之间通过参照、模拟等交互性效应而逐渐形成。

道德问题的特性能够随着突出性和生动性而变化,由此增加了个体注意该道德问题的这些特性,并且将问题界定为道德问题的可能性。个体选择进入怎样的网络空间,在网络空间内辨别道德事件的刺激程度,很大程度上是由道德主体决定的。因此,从网络使用者的角度来说,要培养辨别道德事件的敏感性,提高道德认知水平。

3.2 形成理性的情绪评估

道德情绪和直觉就像狗尾巴一样驱动道德判断,道德情绪在意识水平下对道德行为的发生产生着影响。在认知和情绪双加工机制中,认识和情绪发生的先后顺序和决定作用至今未有定论,但不能否认的是,认知可以在意识水平上影响对情绪体验的判断。

道德情感是人类独具的一种高级社会性情感,是人的德行的外显,是社会道德意识、道德规范之本质力量和社会功能得以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是个体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和思想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

情绪体验在道德层面上的作用,更多的要放置在事件背景中被考虑。从事件的目的和影响上做出理性的判断之后,才有利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道德主体在体验到情绪时,如果能结合道德事件的特征与结果进行理性的判断,对道德情绪进行评估,可以避免情绪在意识下水平引发道德问题的状况发生。

3.3 培养网络世界中的责任感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的责任感被认为是道德意志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很多人认为,在互联网时代,现实世界中的概念与价值观不适用于网络空间,这个观点需要仔细评估的。个体在接入网络时代不可避免带有现实世界的固有认知,但在新的虚拟空间中也会发展出与虚拟世界相适应的新概念,不能一味排除现实世界概念的影响与意义。

在网络道德上的争论基本上落脚于要建立一个有规则的网络空间活动法则和靠个人自我控制,换句话说就是个人责任感。由于网络资源获取的便利性、网络信息的冗杂化、网络交流感觉经验的有限性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网络世界里的个人责任感容易弱化,甚至出现“旁观者效应”。网络世界对道德主体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有些甚至放弃了对高尚精神的追求,导致价值取向的功利化、价值主体的唯我化、价值评价的利己化。

对于道德主体来说,要注重强化现实世界的固有责任感认知,在和虚拟世界统合的基础上,杜绝“旁观者”心态的出现,通过培养高度的个体责任感,对于形成积极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

3.4 避免网络去个性化的发生

在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个体在多大程度上能将此内化为道德意志,关乎道德意识的最终形成,这个内化的驱动很大程度上受个性化发展的影响。网络中去个性化就是指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空间内,个体丧失其同一性和责任感的一种现象。在网络中去个性化状态下个体的行为责任意识会明显丧失,从而导致个体做出在现实社会中通常不会做出的事情。去个性化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身份的隐匿,第二个是责任的模糊化。

网络环境中的交流,可以勘察个体的自我意识强烈度。特别在论坛中,通过头像、签名等是否凸显个人身份的描述线索,对个体角色、意识可以进行和现实世界不同的重构。由于网络空间存在身份隐匿性和责任模糊化的特点,对于道德主体来说,在网络空间里要树立明确的身份意识,更要注重自我概念的固化,避免去个性化的发生。

4 结语

将道德主体教育引入网络道德领域之中,既有利于探索网络道德教育的新途径,进而发展培养和发展个体的道德创造能力;又有利于解决网络道德领域的现实问题,应对互联网时代网络道德面临的新挑战,也为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工作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石明爽.大学生网络道德主体性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4.

[2]王辉,张景焕,刘桂荣等.道德创造力浅析[J].科技信息,2012,(4):95-95.

[3]刘昌,沈汪兵,罗劲.创造性与道德的正向关联: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证据[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04-115.

[4]吴俊,木子.道德认知辨析及其能力养成[J].道德与文明,2001,(5):46-49.

[5]Mike,W. Moral Creativity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Science and Engineeing Ethics,2006,(12):421-433.

[6]徐燕.道德创造能力及其培养[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6.

[7]Segovia K Y,Bailenson J N,Monin B.Morality in tele-immersive environments[C]//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mersive Telecommunications. ICST (Institute for Computer Sciences, Social-Informat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2009: 17.

[8]Mark S,Mark C.Virtual team building: Employing Immersive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to facilitate team trust and identity[Z].2012.

[9]Haidt J. The emotional dog and its rational tail:a social intuitionist approach to moral judgment[J].Psychological review,2001,108(4):814.

[10]王x芳.从道德情感走向道德自由[J].伦理学研究,2010,(6):121-124.

[11]周详,杨治良,郝雁丽.理性学习的局限:道德情绪理论对道德养成的启示[J].道德与文明,2007,(3):57-60.

[12]Willard N.Moral Development in the Information Age[Z].1997:9.

[13]Tavani H T,Grodzinsky F S.Cyberstalking, personal privacy,and moral responsibility[J].Eth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2,4(2):123-132.

[14]汪茹,王金涛.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错位现象及规避策略探析――以武汉地区高校大学生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6):39-41.

[15]兰玉娟,佐斌.去个性化效应的社会认同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2):467-472.

网络道德意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网络 大学生 道德

1 网络道德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互联网是一个没有政府和约束的地方,网络赋予了人们极大的言论自由,任何人借助网络这个平台,都可以天马行空、畅所欲言,不必担心在现实中会受到的种种约束,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网络是自由的。这也造就了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

但网络同样需要完善监管和法律规范。伦理学家指出,“在出现技术手段走在法律、道德意识之前的情况时,往往是要么更改规范,要么就得限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比起现有的技术监管和网络立法来说,提高网络道德修养、规范网络道德建设要来得更及时也更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增强网络主体道德意识的培养便迫在眉睫。

2 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中国青少年已成为上网主体,24岁以下的网民占到了总人数的51%,而在这些网民中,绝大部分是高校大学生。互联网在给在校学生提供便捷的学习资料查询、免费的共享信息资源之外,带来的一些其他问题也日显突出。

2.1 网络沉溺问题

在沉溺于网络的网络痴迷者中,相当一部分数量是被网络游戏所俘虏。由于大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部分大学生主次颠倒,因痴迷网络游戏而荒废专业学习,造成最后无法正常毕业;部分学生把游戏中的理念等同于现实生活,给自己的生活造成了种种影响;有的学生为了提高游戏等级而日夜泡在网络上,过着昼夜颠倒的生活,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2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

因为网络环境匿名的特点,除非借助专业技术,否则很难查到对方的真实身份,因此有些学生平时生活中谨小慎微,在网络上却像变了一个人,信口开合,在网上说些不负责任的言论甚至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还有些学生因为分辨能力不够而被网上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所左右,造成思想上的消极影响。

2.3 网络社交问题

网络可以让人们更方便地交流,但网络交往不等同于现实交往。有些学生热衷于网络社交,忽略了现实中与其他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错把虚拟等同于现实,造成现实中人际交往的障碍;有的学生沉迷于网上交友,在没有核实清楚对方真实身份且并不了解对方之前投入过多感情,轻易相信对方而上当受骗;有些学生现实交际能力欠缺,在网上却可以聊得热火朝天,由此更加迷恋网络,却更忽视了现实中交往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久而久之性格变得孤僻、自闭,与人交往能力越来越糟糕。

2.4 网络成果剽窃问题

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导致了很多学生不劳而获的思想越发严重。平时要交的作业、阶段性的论文甚至毕业设计,都希望从网上能够直接获得,形成这种习惯后,任何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都想求助于网络,一来是对网上别人成果的极其不尊重,二来也极大地阻碍了自己的学习和创造能力,进而影响毕业后的实际工作能力。

3 加强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培养

3.1 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现实社会有其通用的道德标准,网络同样需要一个共同遵循的准则。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体人群,因此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至关重要。人们在享受到网络便利性的同时,也应该共同遵守网络规则、维护网络秩序,这也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因此网络道德教育的第一步应该使学生认识到这一点。

就目前来看,我国高校的网络化建设起步较晚,所以网络道德建设还远不完善。据新闻报道,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有个校规,新生入学后必须接受一次计算机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为此校方还专门制定了一本计算机网络使用守则,向学生解释哪些网络使用方法是被允许的,而哪些是不被允许的。经此培训后,学生还要参加一次使用守则考试,成绩合格者才被允许使用校园网络。而我国,至今还没有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网络使用前的相关教育课程。因此,我国在大力推进和发展计算机技能教育课程的同时,还应该将网络道德教育作为计算机教育的基本课程加以重视,还可以将网络道德的相关教育列为政治思想课的必修课程,对大学生甚至中小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的启蒙教育,同时借助各种媒体宣传网络道德,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导向。

3.2 诚信与责任的统一

(1)诚信。诚信是大学生在现实中所必备的品德,也是应该在网络社会中同样遵循和坚持的品德。网络的健康需要所有网络主体具有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共同维护和提高网络环境。要加强网络诚信,就要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一方面需要学生自身的不断努力,另一方面就需要对其进行正确教育和引导。如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报告等活动,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诚信环境。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诚信教育,树立诚实守信的意识是网络道德对网络主体的客观要求。

(2)责任。责任,是指由一个人的资格(包括作为人的资格和作为角色的资格)所赋予,并与此相适应地从事某些活动,完成某些任务以及承担相应后果的法律和道德要求,它体现了人的一种社会必然属性,任何人都不能推卸。大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群体,因此大学生的责任感如何关系到社会化进程,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网络信息传输具有匿名的特点,正是这一特点容易造成人们使用网络时责任意识的淡化。因此要引导大学生做有道德的网络用户,在网络上同样担当起应有的道德责任。

同时,诚信与责任两者也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用诚信来维护网络社会中的互相信任,另一方面责任可以更好地推动和促进网络诚信。

4 结束语

网络道德意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自媒体;网络伦理道德;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40-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 ― 0169 ― 02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普通民众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参与到信息传播过程中,既可以自己创造和提供信息,也能够快速分享和传播信息,每个人都成为信息传播的参与者,每个人都可能是新闻的创造者。在自媒体环境中,大学生依赖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运用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台以微小的力量关注周边的人和事,并通过信息传播的力量影响着周围的环境。自媒体时代下,大学生享有了更为广阔的发言权,但是由于信息传播途径较少受到法律规制,大学生在表达自身价值观念时忽视了伦理道德的约束,恣意表达、盲目评论的现象多有发生。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主体,在引导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实践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在自媒体环境下调整高校培养模式,构建家庭、社会、高校交流机制,提升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意识水平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

一、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实践的发展状况

(一)网络伦理道德意识认知存在偏差,对自媒体复杂性认识不足

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受到多种信息的冲击,在表达自身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时,大学生思维中的主流价值观念会对学生的言论表达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自媒体下每个大学生都能够参与到个性化的信息制造和传播过程中,个性化的信息、分享信息、传播信息使得大学生在面临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时无法有效辨别信息真伪,盲目跟随分享和评论〔1〕。而对于主流传播的信息大学生又往往带着一种怀疑的态度,相对于公众性质的主流媒体,大学生更愿意相信自媒体平台上曝光的各种“内幕消息”“小道消息”等。如果没有有效的引导,大学生的思维很容易被“个性化”的自媒体形式所绑架,从而盲目的对自媒体曝光的信息产生信任,并不断扩散和传播。自媒体的个性化发展虽然能够为大学生思维价值的多元化提供条件,但其也滋长了大学生个人本位主义的发展,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判断,使得大学生的自我实现价值膨胀,甚至从个体利益看待社会上的矛盾和问题,影响了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认知,造成了大学生伦理道德意识的偏差和扭曲。

(二)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功利性强,教学手段、评价方式落后

高校是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意识培养的主要引导者,其在引导学生思维价值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当前高校虽然也开设了信息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课程,也通过心理辅导等方式对有网瘾的学生进行引导,但是总体来说,高校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状况不佳,未形成系统化的培养机制,网络道德教育功利性过强,教学手段、评价方式等落后。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作用下,当前的高校教育往往更加重视高校排名、学生就业率提升、各种比赛、教师科学教研活动等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也更加重视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相反思想政治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却往往不受重视。例如,许多高校的校风校纪建设不足,考试抄袭行为多发,特别是日常作业一般都是将网络资料直接复制下来或者稍加改编,这样不道德不规范的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制止和惩罚,对相关抄袭行为的评价也缺乏行之有效的标准,高校和教师这种不加干涉的态度会使抄袭行为愈演愈烈。

另外,在当前高校的网络伦理道德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师依据教材进行知识讲解和材料扩充,这种脱离实际生活的授课方式无法得到学生的支持,因而,思政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教师讲教师的课,学生刷学生的屏”的问题。这样忽视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往往会使学生对思政课程产生厌烦心理,学生很难对教师产生认同感,教师的价值观念也无法得到学生的支持和理解,甚至部分学生十分厌恶思政性质的课程,对伦理道德课程产生很强的抵触心理〔1〕。

(三)家庭情感伦理道德培养缺位,社会培养环境尚未形成

在培养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意识的过程中,除了要充分发挥高校的引导作用之外,家庭的教育作用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对于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意识的培养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家庭教育中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的缺位及家庭与高校沟通机制的不健全等问题的存在限制着高校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意识水平的提升。许多家庭的教育模式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更加重视大学生的智力水平提升,忽视对学生伦理道德意识的培养,这种“轻道德重智力”的教育模式往往会使学生陷入道德荒芜的境地。另外,部分家长自身对网络的认知不清,网络行为不健康,其对自己孩子所实施的网络行为缺乏清晰的认识,没有起到充分的监管和引导作用,而部分家长长期迷恋网络游戏或者下载不良视频的行为也会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不健康的网络伦理道德意识。

除了高校和家庭的教育环境之外,对大学生影响作用较大的是社会环境。我国网络环境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特别是法律法规监管方面十分欠缺。自媒体环境下,大量不健康的网络文化产品如暴力游戏、黄、低级小说、偏激评论等充斥在网络空间之中,大学生如果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就很容易受到这些不良文化因素的影响,从而逐渐形成不健康的网络伦理道德意识。

二、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意识的培养实践路径分析

(一)开设网络伦理道德教育专业课程,促进大学生理念创新

高校要从专业课程建设角度对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有效引导。除了已经具备的基本课程之外,高校还应当创新网络伦理道德意识培养理论,运用网络发展的最新成果,将网络行为规范教育课程引入到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高校既可以将网络行为规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建设和完善,也可以将网络行为规范教育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对于独立学科来说,高校可以在现行的思想教学课程基础上,引入《网络伦理学》《网络文化学》《网络法律法规》《计算机伦理学》等学科,通过系统化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伦理道德意识。对于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说,高校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不同的网络行为规范教学课程,如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可以增加《计算机与信息伦理》课程,而学习广告设计的学生则可以增加《网络文化学》的课程。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为学生提供引导策略。通过多种形式以课程推进伦理道德建设,引导学生的网络伦理情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认知,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识,并进而形成健全的网络伦理人格。

(二)丰富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创新教学方式、评估方式

自媒体环境下,每个大学生都可以既作为信息的创制者也作为信息的接受者。自媒体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使高校网络伦理道德教育活动的开展难度更大,监管工作更难展开。网络环境下信息的多元化使得学生很难满足于单调乏味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相对于僵硬呆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而言,学生更愿意参与到实践活动中,通过实践活动拓展自身的认知和加深自身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因而高校应当创新网络伦理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通过主流自媒体平台为学生传播正面积极的主流价值观念,丰富自媒体平台的材料类型,另一方面丰富实践活动形式,通过职业规划活动,辩论赛活动、小组讨论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对网络行为进行价值判断,鼓励大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上去锻炼自己、发展自己,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实践经历发表到主流自媒体平台上,鼓励学生参加公益活动,让学生通过网络行为宣传活动,或者网络道德宣讲活动等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同时高校可以构建德育实践平台,促使学生以社会热点问题或者周边小事等为切入口,充分发表自身见解,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校还应当运用新媒体技术改革教学方式、评价方式。高校可以运用校园网等开设网络伦理道德教育课程,以学生喜爱的形式宣传网络伦理道德知识,充分发挥校园论坛、百度贴吧、微信公众平台等交流平台的作用,通过学生的动态了解学生的思想认知,理解尊重学生,与学生相互交流。

(三)发挥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班导师作用,共建高素质、综合性的思政队伍

面对自媒体环境的多元化和开放性,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对培养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意识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导性意义。从国内高校思政教育中教师的职能分类来说,参与高校思政工作的教师主要可以分为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和班导师三种类型。为了提升高校的思政队伍水平,高校应当从这三个方面强化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充分提升辅导员的责任意识,促使辅导员参与到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过程中,培养一支了解自媒体文化、善于使用自媒体形式的辅导员队伍,让辅导员成为校园舆论的带头人。其次,要发挥思政教师的指导作用,提升思政教师的教学能力,丰富思政教师的实践经验,促使思政教师形成正确的自媒体文化观念,从而改善思政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另外,要建设一支懂自媒体文化、具有较高伦理道德观念的专业课教师队伍,提升班导师的学科思维水平,促使班导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主动承担起伦理道德的培养责任。

三、结语

针对当前自媒体环境下我国高校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意识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应当充分担负起引导教育作用,从师资力量建设、教学资源构建、网络文化建设、实践活动机制建设、沟通机制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引进培植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校园网络技术建设,强化家长与辅导员、思政教师的沟通,了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及时引导网络舆论动向,促使大学生形成积极正面的网络伦理道德意识。

〔参 考 文 献〕

〔1〕 李曦,张东,汤洪棉.自媒体流行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2〕 胡明辉.大学网络舆情生态及其伦理学反思〔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

网络道德意识范文第5篇

一、虚拟社区的特性

隐匿性。虚拟社区中的成员可以通过身份认证相互区分,但没有指纹、DNA 这些与生命有关的严格认证。成员一般都采用虚拟的匿名身份,并且一个人可以有几个成员名字,或者有多个 IP 地址。这样的特征隐瞒了成员在现实社会的真实身份,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变得简单。虚拟性是虚拟社区的本质特性,不具备虚拟性的社区就不能称之为虚拟社区。

跨地域性。虚拟社区依托电子计算机技术、远程通信技术,实现了世界各地的人们之间的密切联系,满足了跨地域生活共同体的形成。虚拟社区摆脱了人际互动范围上的地域限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通过网络媒介的互动而拉近,这是虚拟社区区别于现实社区的重要特点之一。

人际关系的松散性。虚拟社区以网络媒介为基础,“隔离”地将陌生的人与人连接在一起,形成虚拟社区中陌生的人际关系,因此虚拟社区成员的地理分布可能遍及世界每个角落,这就形成了人际关系的松散性、动态性和不稳定性。

开放性。在虚拟社区里身份认证和获得并没有现实社会中那么严格和复杂,大多是为了管理监控和统计日访问数量的需要,因此虚拟社区更具开放性。它依托电子信息技术,使得其成员不再受地域、年龄、职业、性别、种族、肤色的限制,凡是对某一社区有兴趣或有需要的人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注册获得该社区成员的身份。不仅如此,虚拟社区的信息资源也是相当广泛,一个具备相关技术的虚拟社区,可以使全球各国人民涉足其中,并在该社区实现社区文化共享、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他们集体开放资源,集体享受资源,是社区资源的创造更新者和享受者。

二、虚拟社区背景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内容

虚拟社区与网络社会大环境的不同之处在于虚拟社区的隐匿性和自由性,因此,虚拟社区的规范治理与和谐发展更依赖网络道德培育。

(一)网络道德认知培育

网络道德认知培育是培育大学生对网络行为的是非善恶进行评价的思想、观念和理论体系,它应该包括网络道德观念培育、网络社会行为分析能力培育、网络道德评价能力培育。人的道德行为不是人的本能性的适应活动,它必须以一定道德认识为基础。面对虚拟社区信息良莠不齐、舆论是非难辨、行为真假难分、观念存在多元价值的特点,虚拟社区的网络道德认知培育不仅仅是灌输简单的网络道德规范,而是面对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虚拟社区,通过传授网络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行为分析能力达到网络道德培育的目的。网络道德认知培育不仅仅包括大学生思想教育和政治理论教育,更重要的是网络道德教育。随着网络道德培育在虚拟社区的实践发展,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也纷纷列入网络道德认知培育的范围。

(二)网络道德意识培育

网络道德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活动系统,是网络道德情感、网络道德意志、网络道德信念的统一体。因此网络道德培育应该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开展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培育。虚拟社区中的网络道德情感培育主要是引导大学生对自己和别人的网络舆论或行为产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和内心体验,具体体现在民族认同感、国家责任感、社会义务感、集体归属感以及对他人的道义感和对全世界的人道感。它旨在培养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虚拟社区情感世界里树立系统完整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使大学生在虚拟社区的生活中不忘自身道德信仰,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不忘对社会的道德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另外,网络道德意识培育还要注重培养道德主体对虚拟社区网络道德的判断、决策以及外化行为的能力,培育和引导网络道德主体不受虚拟社区诱惑因素、多元舆论的影响,能够自主调节情感和行为,特别是具备自主意识、自律意识、自觉意识等等。虚拟社区背景下的网络道德意识培育应该以网络道德价值原则的传授为起点,训练大学生网络道德判断的能力,注重培养大学生在虚拟社区中的尊重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等基本道德规范。

(三)网络道德行为培育

网络道德意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公共生活,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意识,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时间:20xx年xx月xx日星期一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对象:大学生

形式:问卷调查

通过调查问卷设计,调查实践,数据统计,我顺利完成了大学生社会公德的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看: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未来接班人的主干群体,80%左右的被调查的同学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德意识;仅有10%公德意识薄弱。在文明礼貌方面,接近90%能做到尊老爱幼。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标准,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相关,也是树立中国人良好国际形象的迫切需要。

在助人为乐方面,大学生作得更是出色。近93%的人能做到助人为乐。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它既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也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但40%的同学在爱护公物方面仍持不定态度,要不要爱护公物还要看情况而定。仅有50%会明确如何对待公共财物。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更应该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公共生活是指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的生活空间。而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准则。遵守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是每个大学生的义务。作为有较高素养的大学生,我们应当自觉培养公德意识,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行为习惯。

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修养和实践水平有更高的期望与要求。同学们一定要把这些期望化为提高自身强大修养的强大动力,努力培养社会公德意识,树立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形象,争做碱性社会公德的模范,以实际行动推动我国社会公德建设。

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了解社会.拓展实际工作能力,尤其是增强社会责任感有极大的帮助。大学生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的实际活动有很多具体方式,既可以参加社会公德的宣传活动,普及社会公德规范.传播文明新风,也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服务社会.回报社会;既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各种社会公益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公德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可以从实践中体会到什么是符合社会公德规范的言行,什么是不符合社会公德规范的言行,从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公德素养,并带动他人,影响社会。

从小事做起,从小节做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社会公德所规范的行为包括社会公共生活中最微小的行为细节,这些细节极容易被人们忽略,而它一旦被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所忽视,往往就可能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因此,社会公德意识要在点点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养,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其实,践行社会公德并不难,提升敬人礼让的境界同样不难,比如,见到老师.长辈主动问候是讲社会公德;乘坐公交车主动为老幼病残孕乘客让座是讲社会公德;在银行.邮局等公共场所排队时自觉站在一米线外是讲社会公德;最后离开教室时随手关灯是讲社会公德 ;外出旅游时不在景点设施上随意刻画是讲社会公德,等等。社会公德的境界,就是在这些不起眼的一举手一投足间慢慢升华的。

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有着社会舆论的监督,我们大学生或多或少会因此更讲社会公德。但在缺少监督的网络空间里,遵守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成为重要的信息平台与交流工具。网络生活中已成为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活动中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问题。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对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有积极作用;保证大学生的业余学习和生活健康.丰富发展;有利于大学生活拓展视野,增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避免个别大学生误入歧途。

大学生应当积极倡导网络文明,坚持文明上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在网络生活中加强社会公德自律,做到: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大学生应当学会利用网络这一先进工具获取知识和信息,使之成为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目前网络上存在不少虚假、低级庸俗甚至反动、浮秽和色情的内容,同学们要提高鉴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做到不涉足不良网站,不浏览不良的内容。健康进行网络交往。网络已成为一种人际交往的媒介和工具。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收发邮件、实时聊天、视频会议、网上留言、网上交友等。网络交往要做到诚实无欺,不侮辱、诽谤他人,更不能参与网络色情游戏、等活动。同学们应通过网络开展健康有益的交往活动,在网络交往中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相信、约会网友,避免受骗上当。自觉避免沉迷网络。适度的上网对学习和生活是有益的,但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人的身心健康有极大损害。现实中存在着一些同学上网成瘾,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进而导致耽误学业、甚至放弃学业的现象。值得同学们警惕的是,沉迷于网络尤其是游戏已成为近年来青少年刑事犯罪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应当从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出发,学会理性对待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网络的虑拟性以及行为主体的匿名隐蔽特点,不利于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使得道德规范所具有的外在约束的效用明显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道德自律成了维护网络道德规范的基本保障。大学生应当在网络生活中培养自律精神,在缺少外在监督的网络空间里,自觉做到自律而不逾矩。

网络道德意识范文第7篇

一、网络的特征与网络环境建设的必要性

网络蕴含着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无穷智慧和思想精华,网络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现实性和虚拟性、自由性和平等性、高效性和方便快捷性等特征。

1.开放性和共享性。开放性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最根本特征。从其技术层面来说,在网络诞生初期的分布式网络体系中,网络系统中的“每台计算机都只是网络的一个节点,它们之间都是平等的”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TCP/IP协议“使得不同类型、不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都能通过网络交流信息和共享资源”②,从而实现了不同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伯纳斯·李发明的超文本标识语言又为网络系统的开放性提供了软件保障,“将网上的信息以全新的方式联系起来,使得任何一个文件在任何操作系统、任何浏览器上都具有可读性”③。人们之间的交流与交往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物理条件的限制,在广度和深度上具有现实社会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网络的开放性特征还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共享网络系统中的一切信息资源。

2.现实性和虚拟性。网络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现实的,网络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交流工具,工具本身便是一种现实存在物,网络行为的行为主体是实实在在的人,网络世界永远不可能脱离现实中的人而独立存在。然而,网络世界毕竟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系统有着很大区别,在网络环境中,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从过去以物质和能量为基础的活动平台转移到以网络为基础的数字化平台。网络是对现实社会实践的模拟,是与现实社会并列的虚拟环境,其最本质的特征是虚拟性。

3.平等性和自由性。在网络世界中,人们可以充分体会在现实生活中所无法享受到的平等和自由,网民不管在社会现实中的真实身份如何、社会地位怎样,在网络中人们都可以符号的形式出现,没有现实社会中的权威或特权,大家都是平等的参与者,而不必顾及他人的个人实际因素,不必顾虑世俗偏见或与他人的利益冲突。人们在网络世界中可以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与其他人进行自由的交流,敞开心扉发表评论,针砭时弊;针对社会中的某些现象或事件打破情面,提出质疑,探究事实真相;或者借助网络来宣泄情感,缓解压力。

4.高效性和方便快捷性。从信息传递的及时和网络系统对信息资源高容量的可能性来说,网络都是极有效率的数字化平台。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可以在瞬间获得适合搜索目标的大量相关信息资料,大大节省了信息收集的时间,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扩展,使信息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传遍全球,增加了人们获取最新信息资料的机会。人们可以不受地域、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只要利用身边的一个网络终端,便可以轻松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新闻事件,获取自身所需要的丰富详尽的信息资料。

所谓网络环境,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个多媒体计算机物理上互联,依据某种协议互相通信,实现软、硬件及其网络文化共享的系统。网络环境不仅仅是指包括计算机网络设施、信息资源、交流平台等物理性成分,而且包括网络用户以及网络用户的心理状态、网络用户的信息互动关系、网络学习氛围等其他非物理性的因素。

网络环境的建设是社会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并且与网络的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网络的特征中可以看出,网络世界具有丰富的信息和“齐备的功能”④,“能满足人们的种种好奇心以及各种各样的需要和欲望”⑤。但是,网络在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一些不便之处:网络病毒、黑客的破坏危害着网络环境的正常秩序;垃圾邮件、垃圾信息导致网上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对正确的信息产生干扰;侵权、盗号、泄密,论坛上出现的恶意的或诋毁性的人身攻击言论;等等。“网民曾列举中国网络的‘十大不文明行为’:传播谣言、散布虚假信息,制作、传播网络病毒,传播垃圾邮件,聊天室谩骂,网络欺诈,网络色情聊天,传播他人隐私,盗用他人网络账号,强制广告,下载、炒作低俗内容”⑥。这些不文明行为影响的不仅是网络环境的建设,而且干扰了现实社会中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危害传统道德,甚至对人们产生思想侵蚀,尤其对青少年的成长和人格的养成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可是,从网络本身的特征来看,即使网络技术再发展,关于网络发展的法律再健全,也不可能完全杜绝网络弊端的出现,就像是现实社会中有关道德的社会问题,并不能够完全依赖于法律法规来解决,为了尽可能地避免网络世界中出现的不良现象,网络道德的建设尤为重要。

二、网络道德的建设是网络环境建设的必然要求

“所谓网络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⑦网络道德是在信息社会的时代背景下、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要求而产生的,是对人们的网络行为或网络行为动机的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是人们对网络持有的意识态度、网上行为规范、评价选择等构成的价值体系,是一种用来正确处理、调节网络社会关系和秩序的准则”⑧。

网络道德是传统道德规范在互联网环境中的一种特殊表现方式,网络道德的特点与网络的特征密切相关,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多元性的特点。

1.网络道德的开放性。由于互联网本身是一个开放性的、全方位的网络系统,建立在新的信息技术和社会基础上的网络道德意识、道德观念等也是开放的、超时空的,网络使人们之间的不同道德意识、不同道德观念、不同道德行为之间的冲突、碰撞和融合成为可能,网络道德“呈现出一种不同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之间经常性的冲突、碰撞和融合的特点和趋势”⑨。网络社会的道德包含了人们各自不同的、价值观、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等方面影响下的道德意识形态,以及由于网民自身的道德层次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同道德规范。在网络世界开放的交往模式下,人们在地理感消失的同时,丰富的人类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同,人类不同的思想意识被更多的人所了解,不同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在网民的交往和沟通中,逐渐得到宽容、理解和融合,合理的、先进的、代表时展趋势的网络道德意识、网络道德规范和网络道德行为,将成为信息技术基础下网络道德的主流,从而可以得出,“网络道德的开放性就是面对各种不同道德的碰撞,使人类的道德精华得到丰富与提升”⑩。2.网络道德的自主性。鉴于网络的平等性和自由性特征,网络社会是在网民自主自愿的基础上互联而形成的,个人需要和个性能够在网络世界中得到充分的尊重和满足。在网络社会中,人们不必顾及传统的道德舆论的压力,也不必介意于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相互之间的道德监督行为,每一个网民都是独立的精神道德主体,是个人思想的主宰者,是网络行动的主人,网络世界中每一个人既是行为的组织者又是行动者,既是规范者又是倡导者,是自己行为的决定者,网民从自身的利益需求或需要出发制定网络行为规范,因此,网络道德是由网民为维护正常的网络秩序所采取的自觉行为的结果,而不是由网络世界中的权威人物或特权网民来制定的。只要不被网络社会中的主导道德要求所排斥,人们便可以按照自己的道德规范从事网络活动,而不必改变自身原有的道德准则。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相比,网络道德完全是一种自主型的道德模式,呈现出更少的依赖性,更多的自主性和自觉性。

3.网络道德的多元性。现实社会中,在每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必定也只能有一种道德意识形态居于社会主导地位,其他的道德意识形态则处于从属的或是被支配的地位,“因此现实社会的道德是单一的、一元的”。然而在网络社会中,在网络系统的开放性、网络资源的共享性、网络社会的虚拟性、网络参与的平等性和自由性等网络特征的共同作用下,网络集中了人类丰富的文化意识形态,体现了广泛的人类利益需求,具有比现实生活更大的包容性。网络道德的多元性表现为网络道德的多样化、多层次的意识形态特性,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团体所体现的道德意识使网络道德的构成成分变得复杂;在网络社会中,由于网民自身所具有的不同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差异等在网络道德中的体现,增加了网络道德的多样化和多层次的特征。

与网络道德的开放性、自主性和多元性的特点相适应,暴露出来的网络道德问题有:网络道德的开放性特征下,网民的不同道德意识、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在不受时空限制地发生冲突、碰撞并得到融合和重构的同时,也导致了不同的、价值观念以及先进的道德意识形态、道德规范与落后的道德意识形态、道德规范等之间的矛盾表面化和尖锐化。在网络的少人干预、少人过问的自主性特征下,网民个体的自主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可以自主地选择网络活动的内容、和接受任何信息,各种信息、各种言论会造成信息泛滥,甚至有虚假信息或垃圾信息掺杂其中。多元化的网络道德反映在网络社会中,是网络信息的多元性,多元化的信息资源中,必然带有多元的思想观念和多元的价值判断标准,这些多元的意识形态理论往往与处于社会主导地位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标准存在矛盾和冲突,给网络社会的道德秩序带来一定程度的混乱,并影响到人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对于正确的价值观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识和把握。多元状态的信息特征使得关于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的有害信息污染网络环境,带来精神破坏。这一系列网络问题放大了网络系统的负面作用,反映了人们网络道德的缺失,影响了网络环境建设的正常秩序,为了确保网络建设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中的健康进行,网络道德的建设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

三、网络道德自律在网络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网络道德是信息技术条件下,针对网络社会的虚拟环境而言的网络行为的道德规范,网络社会中的网民行为与现实社会中的人们交往相比较,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与现实社会的直接对话。网民的网络行为,除责任人以外其他人很难对其不道德的行为采取有力措施,即使有所评价和谴责,其约束力和控制力也是非常有限的。但是由于网络与现实社会的不可分割性,网络道德规范保持了与现实社会中传统道德规范的高度一致性,传统道德中的某些关于诚信、正义等基本价值准则也是网络道德规范的基本立足点。因此与现实社会中传统道德的维护中的自律意识相一致,人们的网络行为主要靠网民的内在道德修养和外在行为自律来决定。而且由于网络环境的开放性、虚拟性、自由性等特征,网络道德环境呈现出少人干预、少人管理、少人控制的特性,网络道德在一定程度上缺失了现实社会中传统道德的他人干预和监督作用,表现为一种以“慎独”为基本特征自律性道德,即“在没有任何外在的监督和控制下,也能遵从道德规范,恪守道德准则”,在网络道德从自发到自律再到自觉的发展过程,网络道德建设中的网络道德自律便显得尤其重要。

1.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是建立在网民诚实守信的基础之上的,需要每一个参与者都有良好的网络道德观。网络信息的可靠性正是依赖全体网民的统一的、理想的网络道德状态,是以网民的道德自律来保障的,每一个网民都要以诚信的道德观来支配网络行为,不撒谎,不欺诈,不发送或传递错误和虚假的信息,建立网络系统的基本信任感,共同维护和提高网络信息的可信度,以保证网络信息的确切性和可靠性。

2.遵守网络协议履行网络职责。严格遵守网络用户的技术协议进行网络活动,按照相应的网络信息规则发送或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在进行网络活动时,克服网络活动匿名形式下可以免于责任的思想观点,慎重对待自己不能确定判断的网络事件、行为、观点和现象,勇于对自己的发表网上评论、传递网络信息等网络行为负责,做一个有责任感和正义感的网民。“不通过网络虚拟生存来逃避现实的社会生存”,“以网络生存丰富和发展自我的现实生存,要以自己的意志力量控制自己,形成遵守网络道德的坚强意志”。

网络道德意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日租月租 大学生 道德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101-0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发展,当今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也相应的发生了转变,道德意识进入了一个比较混乱的状态。具有较强包容心的大学生对一些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但不反对,反而觉得是可以理解。这是大学生道德意识开始扭曲的一个前兆。对此,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对大学生的正面引导和思想道德教育。

一、高校周边“日租月租”现象概论

近年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各高校周边的广告栏或者是比较显眼墙壁上贴满着“日租月租”的广告,然而,大学生们在旁边路过也都是若无其事。对于这些日益增多的“日租月租”广告,大学生们内心都很清楚这些广告的用意,但是对于具有较强包容心的80后、90后来说,大部分都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觉得很正常,长此以往,他们都渐渐地少了因己身的不善而羞耻,见他人的不善而憎恶的心理,没了羞恶之心。《孟子・公孙丑》一书中曾这么记载过:“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当代大学生面对大学周边的“日租月租”广告时,应该怀有一种羞愧和憎恶之心,具有一种敢于揭露这种丑恶的风气的勇气。

此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男女交往中,很多大学生只是注重感情体验、生理需求,而忽视男女双方爱情的义务和道德责任,甚至有个别学生对学校严令禁止的婚前的做法置之漠然,认为这是个人的自由。的确,随着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的思想倾向逐渐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他们的道德意识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道德意识正在不断地恶变。对此,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对大学生的正面引导和教育。

二、高校大学生道德意识扭曲的原因探析

(一)市场经济的影响

道德意识是人们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理论体系的总称。可分为个体道德意识和群体道德意识。道德意识受一定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制约。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西方的一些开放思想也不断传入,这必然会引起道德意识的巨大变化,传统的道德意识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挑战而被怀疑、否定,从而失去了对社会成员有效的约束力。特别是对于思想正处于社会化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道德意识也变得越来越混乱。我国正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它改变了大学生们的是非观,价值观。有些现象过去认为是错误的,现在被认为是可以理解的;过去所提倡的,现在反而要批评。由此使得当今的大学生们无法找到一种约束自身行为,评价各种社会现象的一致性的道德标准。于是这种道德困惑使他们的自制力下降,道德意识发生恶变,从而引发了种种不道德行为的滋生和蔓延。

(二)繁杂的信息的影响

在当代世界,报纸、书刊、广播、电视每天都以新闻、通讯、评论、小说、文艺节目、连续剧等多种形式传递着大量的信息。这些传媒信息给大学生道德观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了道德观教育的覆盖面。但是,大众传媒在为人们生活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负面影响,对大学生成长带来新问题,对他们的道德观的正确形成造成诸多干扰,如近年来,就出现某些道德水准低下的网络操纵者把一些不良的“段子”大肆地传到网络当中,如一些“垃圾信息”、“虚假信息”、“色情信息”等,这些网络上的繁杂信息,形形的思潮、观念对大学生的思想观点、政治态度、行为趋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一些自制能力较差的、心理不够成熟、自我控制力差、好奇心和可塑性强、过滤信息能力弱的青年大学生来说,是很容易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误导的。这样,繁杂的信息既增多了大学生选择信息和观念的机会,道德意识也在眼花缭乱的信息海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发生扭曲。

(三)道德教育地位的扭曲变形

伦敦大学已故专家、科学家、哲学家约瑟・劳韦里斯在1978年曾经这样论及德育:它是“值得注意与研究的教育上第一号战略问题”。在我国,传统文化都是以政治学和伦理学为核心,学校以德为先,以德为重的传统使重德教育成为中国教育最鲜明的特色。然而,重德教育逐渐为重科学、重技术教育所取代,道德教育的地位发生了扭曲变形,使得道德水准在不断地下降,这就引发种种不道德行为的滋生和蔓延。

另一方面,传统的德育也已经跟不上现代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提出的德育要求。传统的德育课过于重视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充实改革,疏忽了教学方法的与时俱进,而仍以单向性的灌输方式为主,达不到最好的效果。又由于当前社会现状的变化,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传统的一些理论教育课产生了抵触情绪等原因,使得德育课更难顺利地进行,这样不利于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意识的培养。

(四)教师不能为人师表

部分教师单纯传授知识,育人意识淡薄。在教学工作中,只是单纯传授特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与做事。不仅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体验,也忽略学生的人格培养。

另外也有部分教师本身道德不过关,给学生灌输一些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的思想,运用社会上的一些“潜规则”思想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不占少数。这样学生就容易产生学习无用思想,而道德之知是道德行为的先导,如果大学生自身知识缺乏的话,那么就不可能产生好的道德行为。愚昧和无知是孪生姐妹,所以无知的学生见到“日租月租”广告,懂得广告背后的真面目时也会觉得是正常现象,认为大学生同居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除此之外,他们更容易把这些不良的品德思想转化到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去,慢慢腐蚀原有的道德意识,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五)大学生从众行为突出

大学生心理不稳定,理论思维方式不成熟,易受外界影响,而接受各种各样的暗示,心理变化起伏大,情绪容易冲动,行为容易越轨。大学生在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容易受各种社会势力的鼓动,对各种社会现象的认识有失偏颇而片面化、孤立化。所以,尽管当代大学生崇尚个性自由,强调主体意识,但他们从众行为表现突出,道德意识往往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思想容易跟着别人走,而使自己原有的道德意识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面对高校周边“日租月租”广告,如果多数人都是若无其事地走过的话,剩下少数具有羞恶之心的人也会慢慢地被同化,久而久之,也会变得若无其事了。

三、提高当代大学生道德意识的路径探析

(一)加强高校教师队伍的思想品德教育建设

加强高校教师队伍的思想品德教育也应该是高校德育的一个重点内容。2006年5月19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强调:“要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加强师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和带动学生。”

教育者要对青年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他自身所具有的理想信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道德修养、治学方法乃至为人处事、言行举止等各方面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性格、兴趣、心理、思想、观念等产生重要的影响。可以说高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范者。《论语・述而》一文中有记载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教育者在实际中所形成的道德榜样或典型,比书本上的道德知识更直接、生动,容易给学生带来更深刻的感受。

(二)营造健康的文化环境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和外因在事物的发展中是同时存在、缺一不可的。内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它通过内因而作用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人是文化的产物,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人所接受的文化不同,所表现出来的道德意识也就不一样。在先进的文化影响下,人的道德意识会不断提高;在腐朽的文化影响下,人的道德意识会不断下降。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也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为了能够引导大学生更好地看待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以马克思德育环境论为指导,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的文化环境,使大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

在营造健康的文化环境当中,除了对其进行主文化的引导之外,我们教育者也要注重对大学生亚文化的引导:所谓亚文化是指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或为某一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化,如网络文化等。亚文化的多样化有利于社会发展和进步,但要注意亚文化与主文化可能存在方向上的偏离。我们要引导大学生对亚文化进行主动的选择、正确的选择。此外,教育者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为大学生建立个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这样大学生就不会受到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的影响,思想也就不会变得那么开放,当他们看到“日租月租”广告时也就不会对很多违背伦理的事情都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再变得那么的若无其事。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因为在校园里,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道德教育, 它是新形势下做好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教育者可以利用网络来扩大传统美德的辐射力和感染力,从而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水平。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

古代希腊人认为“知识即美德”,把知识本身就看作是一种美德。加强大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首先可以通过学习知识特别是伦理知识来使自身的灵魂得到净化。因为有了伦理知识,才能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知道如何去修养自己,才能在复杂的社会中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不至于迷失方向。此外,加强学习的同时也要经常省察克治来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发挥大学生主动精神,在自己内心深处用道德标准检测、反省,找出坏毛病、坏思想、坏念头,并加以克制。通过抑制自己的恶来助长自我的善,有改恶从善的勇气,进行不断地自我更新。这样大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了,面对再多的“日租月租”广告时,也不会被其所迷惑,不仅如此,还会大胆地指出其中的不道德行为和现象,使大学生当中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

(四)大学生应该坚持价值导向的一元化与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的统一

从社会个体成员来说,道德价值取向是多种多样的;从社会整体来说,道德导向必须是一元的。在当代网络时代,大学生受网络信息的影响非常深刻,这就大大冲击了大学生的道德主流意识,使得价值导向一元化不断受到侵蚀。受网络的影响,大学生的传统思想正在不断地开放化,对各种事物接受能力也逐渐加强。在过去,他们如果了解“日租月租”广告背后黑暗的部分,肯定会痛恨之极,但是现在却认为是很正常的现象。的确,我们必须承认现实社会中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现象,不然价值观教育就会脱离人们的思想实际,以思想谈思想,最终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但是,若长期找不到一个统一、协调的价值观,或自身陷入多种价值标准交织中而不能自拔,势必导致价值迷失。所以,必须寻找一种与社会价值导向相一致的主导价值取向。

大学生应当认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树立科学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价值观。并利用科学的世界观、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正确对待文化(价值观)传统和一切外来文化(价值观),做到既有批判又有继承,既要拿来又要扬弃。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伦理学[M].人民出版社,2007

2.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3.王锐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李世新.大学生道德意识式微及其应对方略研究[J].学理论

5..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刍议[J].云梦学刊,2006

(作者单位:漳州师范学院政法系 福建漳州 363000)

网络道德意识范文第9篇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德育渗透;网络信息

21世纪是一个电脑技术和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于网络技术也越来越熟悉,而中职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阶段,由于学生的道德意识浅薄和对事物的好奇心理,网络上的不良的信息也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调查分析我国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教师只重视了学生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教授,忽略了学生的道德教育,在计算机教学下,德育的渗透显得尤为重要。

一、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一)当代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各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但计算机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危害。例如:当今众所周知的网络诈骗案件,黑客的侵袭,网络病毒的危害等,人们在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的条件下,对自己的道德文明也是一种挑战,这就要求自己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道德感为维护网络文明与安全,这也是对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学校教育的必要内容

学生生活在学校这个大集体里,学校的教育至关重要,这将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面对形形的网络世界,学生要有一定的自制力,在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同时要抵制不良诱惑,提高网络安全和文明意识,这是学校教育的一大关键点,要注重道德意识的培养。

二、学校德育发展的状况

学校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只一味的注重了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道德意识的培养,另外,学生在使用电脑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

(一)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道德渗透意识差

在一些中职学校中,教师往往只教授课本的知识,教授学生计算机技能,而忽略了德育的渗透,没有深入挖掘课本内的道德意识和文化内容。

(二)学生的公德意识和抵制力差

由于中职学生的年龄偏小,学生经常在上课的时候,对计算机公共用品的保护状况不佳。如学生在上机时不爱惜公共用品,随意删除电脑文件,更改内容等,有的学生经常沉迷于网络游戏,荒废学业,容易诱发一些心理疾病,阻碍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学生网络抄袭,没有合理利用资源

网络上的资源丰富,有的学生对于老师布置较难的作业,自己没有进行思考,便直接在网络上进行抄袭。对网络上的资源没有进行合理的利用,同时在生活学习中,与同学的交流也逐渐变少。

三、有效德育渗透的方法

(一)增强教师德育观念,利用教材教学

在中职学校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德育意识,不光讲解课本的知识,还要深入挖掘德育的有利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如在讲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时,教授学生要合理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研究和发明新程序或软件来方便人们的生活,从这一发面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运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意识

1、培养学生计算机正确的操作意识

在日常的计算机课堂上,尤其是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养成规范的操作意识,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计算机设备,引导学生正确操作计算机,不要随意更改内容,规范操作。

2、网络形式渗透德育

在上课期间,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引发学生思考网络德育的重要性,尤其是青少年该怎样正确应对网络侵害、网络诈骗的事件,自己应如何保护隐私安全。另外,教育学生文明使用网络,不再网络上散播谣言和传播不良信息,维护网络的文明使用。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进行回答,也可以通过小组进行讨论,或者模拟生活场景和组织讲座来进行道德教育等。

3、结合学生特点培养网络道德意识

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进行德育的渗透。学生有强大的好奇心,教师应利用这一点,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用正确的态度去看待网络。另外,结合一些学习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开展各种形式的比赛活动,让学生制作相关网络文件,如手抄报、演示文稿、短片等;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也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合性意识,与同学间多交流、学习,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我国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的调查研究,学校对学生德育的培养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总之,在学校教育中,计算机课中渗透德育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要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也可以从教材实际出发,充分分析和研究教材内容,让知识教育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 陈海洋.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德育[J].科学中国人,2014,(11).

网络道德意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网络 技工学生 影响 策略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全面高速发展,人们对其的喜爱程度,从每年倍增的上网人数可见一斑。互联网络毕竟代表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高水平,网络与青少年的个性也相适应。网络对技工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也给我们技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以使技工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一、网络对技工学生思想道德的积极影响

网络已成为技工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并且, 对技工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1、开拓了技工学生求知的新渠道

技工学生大多缺乏学习兴趣,基础知识薄弱,上网使青少年的政治视野、知识范畴更加开阔,又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通过上网,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教育,参与学习,在网上阅览各类有益图书,触类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增强培养创新能力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家庭乃至于社会的稳定。

2、开辟了技工学生道德规范的新领域

虚拟、隐蔽和互动的网络环境有利于学生扩大人际交流、减轻现实压力、寻求心理归属感,从而学会调控情绪、改善心情,学会自助和寻求他人有效帮助,特别是他们追求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可以在网络环境中得到充分体现。网络开拓了新的道德领域,世界各国纷纷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道德规范来规范和约束人们在网络中的行为。例如美国华盛顿一个名为“计算机伦理研究所”的组织,推出“电脑伦理十诫”等。所有这些规定都是对原有道德规范的补充和发展,从而教育与引导技工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3、 促进技工学生自我道德意识形成

技工学生的年龄大多十五岁左右,正是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最佳时期,网络的内容丰富生动,传播快捷,在网络空间人人是平等的,自由的,网上的互动通常是来自不同语言、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完全不同的地方,这样的形式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道德认知,促进自我道德意识形成。

二、 网络对技工学生思想道德的消极影响

不容忽视的是,网络同样也给技工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消极的负面的影响。网上信息泛滥可能造成青少年信仰的缺失或价值观的多元化,影响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有可能引起青少年道德意识弱化、社会责任感下降;

1、导致技工学生道德行为失范

思想尚未成熟的技工学生在道德价值观念上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网络文化的隐蔽性和包容性更加剧了这种模糊性。他们觉得自己在无边无际的网络中如此渺小不会被发现,无需对网上的事情负责,网上生存是完全自由的,是不需要道德约束的,因此导致了网上道德价值观的混乱,网络交流的隐藏性、无约束性,极容易使青少年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情,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2、造成技工学生道德意志薄弱

技工很容易在网络上接触到腐朽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思想处于极度矛盾、混乱中,其人生观、价值观极易发生倾斜,从而滋生全盘西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崇洋等不良思潮。另外,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谁是谁”,许多技工学生认为虚拟的人与虚拟的人、虚拟的人和虚拟的社会之间道德规范是不存在的,网上不需要道德规范,所以会造成道德意志非常薄弱。

3、诱发技工学生道德情感淡漠

在"人――机――人"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网络环境里,极有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形成道德冷漠现象。技校生的性格尚未定型,长期迷恋网上交友,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他们与真实世界的交往能力,严重的还能导致个人产生紧张、孤僻、冷漠及其他心理健康问题。当技工学生在现实世界中失落的时候,容易在网络中寻求快乐,逃避现实,使技工学生产生精神麻木和道德情感冷漠,进而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等道德情感和平等互助、和谐一致的道德关系的破裂。

因此,技工院校应采取有效对策遏制网络对技工学生的负面影响,促进网络对学生的积极作用的形成,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以有利于技工学生的思想道德良性发展。

三、针对网络消极影响的策略

1、强化学校教育,引导学生健康上网

良好的网络环境对思想道德教育至关重要。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分析和观察各种食物,提高辨析网络信息的能力,正确地对待大量的网上信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的手段,而不是将其作为猎取不良信息的途径。要使广大学生通过一件件触目惊心的反面事例,惊醒地认识到沉迷于网吧,迷恋于网上交友对同学们的思想意识、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

2、把思想政治教育加入公民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

专家指出要建立公民网络道德体系。网民所需要的诚实、自制、互助等道德心理素质,正是网络健康发展的要求。技工院校必须将公民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加入到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学生在网络上要遵守网络规范,自觉分辨和抵制不良信息的侵害,不散播不良信息,最终使学生成为净化网络,促进网络发展的主力军。

社会的大环境对技工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我们应当让网络这把双刃剑有利于我们的一面更加锐利,而使其消极的一面对我们的伤害逐渐减少,这是我们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我们要让学生们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能一味粗暴地把孩子与电脑“隔离”,因此,如何引导技工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远离“网络”的负面影响,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钱平,对中职学生厌学行为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02) 。

[2]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沈阳:辽宁出版社,2001。

上一篇:网络意识范文 下一篇:道德权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