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媒范文

时间:2023-03-11 16:13:54

网络传媒

网络传媒范文第1篇

一、开发利用网络传媒,提升政党行为能力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普及,网络传媒在传播思想的速度以及所形成的舆论力量上逐渐呈现出超越传统传媒的态势,越来越多的政党已经意识到网络传媒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影响力,开始将网络传媒视为重要的政治资源,充分发挥其在宣传动员、联系民众、组织建设和舆论监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1.宣传动员的新渠道。现代政党与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向民众并传播自己所生产和掌握的信息,希望民众在了解和认知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形成与自己的主张相一致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从而实现政治社会化。集文字、声音、图像为一体的网络传媒,既能避免理论的空洞说教,又能增强宣传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召力。自1994年美国国会选举时政党建立第一个网站起,世界各国主要政党纷纷效仿,建立自己的网站,在网上公布各类信息。当今,在互联网上拥有一个本党的网站已被视为政党现代化的一个衡量标志。[1]

比较典型的做法有三类:一是建立综合性政党网站。比如法国社会党创建的涵盖全国所有省委和支部的社会党人共享的网站,使党的干部和普通党员及时全面地了解党的政策和行动。其中,通过网络全程转播党代会召开情况,及时上传领导人的讲话和会议主要文件,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二是建立专业性政党网站。比如德国社民党开辟青年网站,将青年感兴趣的体育、音乐和娱乐等信息同党的政治理念、思想主张结合在一起,进行网络上的“捆绑式销售”。三是建立个人网站、网页或各具风格的博客(Blog,即网络日记)。在西方竞争性政党制度下,政党之间的竞争,往往不再是主要通过自己的政治纲领和政策主张来吸引选民,而是更多集中于政党的媒体形象。因此,近几年,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政党在总统和议员选举过程中建立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个人助选网站、网页或博客,集中展现候选人的魅力及其对竞选议题的看法。比如,美国候选人希拉里和奥巴马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为2008年的总统大选摇旗呐喊;2007年法国总统大选期间,几位热门总统候选人纷纷在3D网络虚拟世界“第二人生”上建立自己的竞选总部;英国工党前党首布莱尔曾开设名为“走进唐宁街10号”的博客,英国保守党领袖卡梅伦将个人博客命名为“网络卡梅伦”;德国几乎每位联邦议员都有自己的个人博客;加拿大自由党、保守党甚至开辟官方竞选“博客”(称为“党博”)作为竞选平台,褒扬本党、抨击对手。

2.联系民众的新桥梁。政党利用媒体传播政治信息,只是表达自身的利益与意志。如果信息的传递只是单向而非互动的,很有可能成为一厢情愿,也容易为民众所厌倦。网络传媒与生俱来的多种交互式的交流方式,弥补了传统党群沟通渠道单一狭窄的缺陷,为政党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电子桥梁”。各国政党,尤其是西方政党正是通过网络传媒这座电子桥梁,实现党员、群众直接或间接参与党内重大决策,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整合各方利益,提高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具体做法大致有三种:一是设立网上聊天室、组织网上见面会,或者通过手机短信和电子邮件,实现党的领导人与党员或党的拥护者之间直接沟通。2004年1月,在布莱尔的带动下,英国文化部长、教育部长亲自上网聊天,鼓动市民向党的决策机构“全国政策论坛”建言献策。瑞典社民党、法国社会党等还在互联网上专设网民咨询窗口,让领导人直接回答人们关心的各种问题。从理论上讲,无论是网络技术上的先发优势还是竞争性政党制度的内在要求,都决定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应该走在前面,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一些发展中国家政要对此表现出的热情丝毫不逊于发达国家。比如越南、俄罗斯等国政党领袖或国家元首定期在网上与公众聊天,讨论各种有争议的问题。官民在线互动成为当今世界全新的政治景观。

二是开设各种电子论坛,供党员和其他网民发表意见,就重大政策进行事前讨论和协商。讨论与协商在任何会议场所、报纸、刊物上,都会受到人数、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而且讨论的广度和深度也会受到影响。网络媒体为各类规模的讨论和协商提供了技术保证。以德国社会为代表的一批欧洲国家社会党比较习惯于开展网络大规模政治问题的讨论,并以此作为增加党的吸引力尤其是吸引年轻人的重要手段。它们认为,讨论与协商比出台政策更为重要,因为讨论和协商可以起到统一思想、澄清认识的作用。

三是利用网络,进行民意测验。民意测验系统可以使公众较为集中关注的问题得以呈现,政党从而能够较为及时地把握群众的思想动向,有针对性地调整工作方向与侧重点。美国共和与民主两党、英国保守党和工党、瑞典社民党、法国社会党都比较习惯于利用这种方式征求普通党员的建议。它们通过互联网给普通党员发送党内文件和公决选票,采用电子问卷调查方式开展各种议题的讨论、征求普通党员对党的政策的建议,并据此调整、修正政党的行动和决策。

3.组织建设的新形式。网络技术也为政党加强组织建设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各国政党,尤其是西方政党普遍利用网络开展党内外的日常活动,吸纳新成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网上登记入党。美国共和/民主两党、意大利左翼、澳大利亚工党以及荷兰工党等都将党员登记表张贴到网上,对党感兴趣的公民可随时在网上办理入党手续和交纳党费。通过网页办理入党手续,程序简单,因而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党组织。二是在网上成立“虚拟基层组织”。这种由相互不认识、但以因特网为联系手段组织起来的支部,通过网络来开展党的组织生活和党内讨论,打破了参加党内生活的时空限制。美国将“虚拟的网络组织生活”同“现实的集会活动”结合起来,在网上活动信息和进行动员,然后在现实场合中组织会议、游行和集会。三是在网上建立党的组织。有的政党利用互联网板块吸引一大批兴趣、意见一致的人,举行各种交流会、讨论会,逐渐发展为现实力量,乃至形成新的政治团体。比如德国社民党针对不同兴趣的非党员,在网上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党外群众组织,如青年网络管理之家以及科技、文化等单一问题的常设组织,尤其是根据年轻人对入党兴趣不大但对一些具体的社会问题却颇为关注的特性,专门设计了网上讨论的方式,吸引他们关注社会问题及政党的政策主张。四是利用网络组织和管理“流动党员”。美国政党、英国工党和澳大利亚工党移居国外的部分党员,通过网络建立组织机构、彼此之间联系以及与国内的党组织进行联系,国内的党组织也通过互联网和电子邮件来管理这些机构,及时向他们提供本党的相关信息。

4.舆论监督的新媒介。由传媒作为中介的舆论监督,无疑是现代政治生活中对权力进行制衡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政党廉洁自律、防止腐败的有效途径。但实质上,监督需要有信息的保证,在监督者对被监督者所知甚少的情况下,监督很难取得成效。政党在网络上的信息公开及信息技术的各种支持,使公民对政党领导及其工作机关的监督成为可能。当下,很多国家开始通过网上信息披露对政党、政府、议会以及高级官员进行监督。比较典型的做法是,在互联网上将被监督的干部一一登记造册,然后网民根据自己的了解,把干部在工作社交中的种种违法违纪行为录入留言板。这种形式很容易在网上得到他人响应,形成一种舆论,便于党组织及时发现问题。比如,印度开设了专门的监督网站用于监督高官腐败问题,有效震慑了各级官员,使公共部门的腐败行为有所收敛;越南******也开始关注当今信息化时代的新问题,并给予新闻媒体报道腐败事件较大的空间,以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

二、引导与控制互联网,把握舆论主导权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客观上为政党加强宣传动员、舆论监督以及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提供了便利的物质技术手段。同时,又增加了政党控制信息的难度,使政党的影响力下降,使民众相对于政党的独立性大大增强。[2]因此,当今世界各国政党(尤其是执政党)在纷纷利用网络这一重要平台加强各自的政党建设和的同时,又对网络传媒加强引导和控制。

1.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宣传优势,对网络舆论加以引导。互联网是一个没有中心的结构,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原则、思维和逻辑说话做事,同时,互联网具有一种再造和遮蔽的作用,网络成员的身份可以随意进行修饰涂抹,因此网上信息的传递和交流难以管理控制,相反,报纸、书刊、电视、电影等传统的传播手段相对稳定和便于控制,更何况民众中的绝大多数还是通过传统媒体获得政治信息,即使是在发达国家。所以,世界各国政党在充分利用政党网站、电子邮件、BBS论坛、聊天室等网络传媒的同时,一般更注重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传媒的作用,通过传统媒体所形成的社会舆论来引导网络舆论。这一点从西方主要政党在总统、议会选举过程中对传统媒体和网络传媒所投入的经费以及人力安排上的巨大悬殊,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2.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对网络及网络信息的管理。根据现代传媒理论,媒介通过两种方式受到控制,一种是通过多数人的声音,在“观念的自由市场”上进行“真理的自我修正过程”(上文所述通过社会舆论引导网络舆论的过程就属于这种方式);另一种就是通过法律体系,对于诽谤、亵渎、无礼和煽动叛乱的行为进行规范。从一些国家的实践来看,限制互联网上非法内容传播的一个有效的制度安排是建立国家网络“热线”,使用户可以及时举报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发现的非法内容,从而限制这些内容的传播。为规范网络言论,有的国家实行网络实名制。比如韩国国会2006年通过法案,规定在日均登陆人数超过10万人次的网站留言栏登载文章、照片、视频等内容时,必须录入实名。按照新加坡法律,如果政党和公民希望在互联网上发表政治观点,需要提前到相关机构注册,而且大选期间通过互联网传播和宣传政治观点是一种违法行为。[3]

3.利用技术条件对网络信息的内容进行审查、筛选、过滤,对网络上的非法信息进行屏蔽。在俄罗斯,几乎100%的网站都由政府控制,政府直接通过联邦安全局控制网络,联邦安全局对所有的网站都有监控设备。

4.设立主管舆情的机构,及时作出反应。保加利亚社会党、日本自民党和等专设新闻中心和广报部(宣传部),定期搜集整理和分析各大媒体开展的民调结果信息。英国工党密切关注舆情动向,于上世纪90年代初成立的“长期选举运动”行动总部,负责24小时搜集和分析网上舆论动态,帮助本党候选人应对瞬息万变的舆论环境。

三、几点启示

网络传媒作为一种政治资源,其效应是有限度的,它始终要受到政治生活主体的意志、政治生活的本质内容及政治与技术的互动关系的支配。与国外政党尤其是西方政党相比,我们党在利用网络传媒方面,已经取得初步成就,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时也明显存在管理上的不足和认识上的误区。

1.借鉴国际经验,但决不能照搬。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们党各地、各级组织机构陆续建立网站,力图打造属于自己的网络主流媒体阵地,其规模和速度可谓蔚为大观,但是实际效果还存在着形式单

一、各网站之间内容重复性比较大等问题。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际经验,从网站的内容建设入手,使网站内容更新颖、特色更鲜明、功能更强大、信息更便捷,以吸引广大公民关注,进而影响其思想。比如,可以效仿法国社会党创建涵盖全国所有省委和支部的全体社会党人共享网站的做法,考虑把各级党建网站进行链接,各级网站凸显自己的特色信息,其他信息都将通过链接上下级或同级其他网站获取;也可以借鉴德国社会建设专业性政党网站的经验,适当增加娱乐性和艺术性内容,强化视频形式,改变政治宣传一贯刻板生硬的形象。

然而,在我国关于党政官员建立个人网页和博客,以及网上党组织建设等问题上,决不可盲从和跟风。因为在西方竞争性政党制度下,政党领导或总统和议员候选人设立个人网页和博客,主要是为了面对公众,宣传自己,吸引选民,争取上台,进而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政治目标,这样的内在动力激励机制促使他们关注网民留言,及时更新网页或博客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相比较而言,在目前我国制度环境下缺少类似激励机制,党政官员的个人网页和博客很容易成为徒具形式的政治摆设。同样,在利用互联网管理流动党员问题上,我们又存在技术条件上的瓶颈。因为就目前国内流动人口的主体而言,仍然是农民工,他们一没网络技术,二无网络设备,显然通过互联网对这个群体中的流动党员进行管理是不现实的。

2.重视网络传媒,但不可过分倚重。2007年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很多重要事件和热点话题(比如山西“黑砖窑”事件)的解决,都离不开网络传媒。其解决路径都是由知情人首先在网上,网民广泛转载、热议,传统媒体跟进报道,相关政府部门介入甚至高层直接关注,最后事件得到回应或者解决。于是,一时间网络媒体在党政部门和社会公众中都备受推崇,甚至有不少省部级党政领导公开要求下属“经常上网”。其实这种现象既不正常,也很危险。因为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网络传媒更难控制,网络的不可控性很容易被社会不良分子和极端分子钻空子,更何况目前我们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引导和控制网络舆论的机制,因此,过分倚重网络信息极可能导致党和政府的错误反应。同时,我们还面临信息贫富不均的挑战。这不仅表现在与西方信息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网络媒体还处在建设初期,而且还表现在国内不同地区、城乡之间、不同群体在利用和获取网络信息上也呈现明显的不平衡。在这样的环境下,党和政府过分倚重网络传媒,不仅会使党和政府的政策有利于少数人而不利于多数人,而且还会使党内业已存在的不平等关系进一步强化,政党面临丧失传统支持力量的危险。

网络传媒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传媒网络发展趋势

伴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网络传媒逐渐走入了千家万户,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传媒虽然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但人们对网络媒体有很多共识,主要是指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利用网络为载体,通过文本、音频、视频等形式来进行信息交流,满足大众的新闻信息及其他服务信息需求,其基本要素是:数字化、互联网、编辑制作系统、信息集成界面、传播通道,与传统媒体相比,它具有快捷,灵活的特点。

一、网络的普及是网络传媒的基础

从1997年至今,是互联网在我国发展最快的阶段,特别是近两年,中国网民的人数增长较快,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达到28.9%。而截止 2010年10月30日,我国网民数达4.46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33.4%。在4.46亿的网民数量中,宽带网民规模为36381 万,使用电脑上网的群体中宽带普及率已经达到98.1%。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1508万,占整体网民的 27.4%,半年增长7.7%,低于城镇网民相应增幅。手机上网已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的新增长点,手机网民数量增速放缓在4.46亿网民中,手机网民规模达2.77亿,半年新增手机网民4334万,增幅为18.6%。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整体网民比例提升至11.7%。从这些数字中我们不难看出,网络的普及给网络传媒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而网民的众多需求也不断推动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

二、国内网络传媒的发展现状

在这样庞大数量的网民面前,网络传媒有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各式各样的网络媒体从“草根”走向“主流”。以网络为依托的新闻网站、电子杂志、博客、播客等网络媒体发展迅猛,并以其诸多“先天优势”在多个方面以非线、互动式、无限链接等多种方式催生了新闻报道方式的创新,并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在1998年5月的年会上正式提出“第四媒体”概念,从此意义上来讲,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给新闻事业提供了新的契机。有实力的网站开始向门户网站迈进,在信息提供方面针对不同用户需求成立系列网站,并尝试刊登广告,以期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国网络新闻业从无到有,从简单的相互模仿到独立创新,已经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新闻业路子。各种媒体已实现了电子化,广播电视业网上发展也正在做着努力,并取得一定成绩。1995年10月20日,《中国贸易报》首先开通网络版,成为新闻上网的先行者。之后,1996年10月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建立自己的网站,1996年12月中央电视台建立自己的网站,以及中国新闻社香港分社的上网,标志着中国新闻媒体的网络化进程迈向新的一步。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不同的是,网络媒体实现了媒体与受众、受众之间的多向、交互传播。通过博客、网络论坛、留言板、电子邮件、QQ和MSN等传播工具,公众可以及时地获取信息并表达自己对于这些信息或话题的观点、态度。近年来,高考生假民族身份曝光、许霆案、宝马车撞人案、“躲猫猫事件”……诸多事件从网络上生成、扩大,并引起传统媒体报道,最终推动了事件的解决。近年来微博的出现,更加强化了网络媒体的个性化、网络效应、互动性和时效性特点,使每一个网民都有可能成为网络媒体中的记者,出现了“草根记者”这一名词,网络传媒也将朝着更快速,更个性,受众更广的多元化方向发展。

三、网络传媒的发展

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使我国新闻媒体面对着来自各个方面的竞争,出现了诸多问题。网络媒体最大优势是速度快、时效性强,然而一些网络媒体由于过分追求时效性,动态消息所占比例过大,新闻往往都是“点到为止”,仅仅报道出来,很难全面深入地体现新闻事件的本质。如何突破这一困境,首先是要发挥网络媒体优势,做好深度报道。新闻事件、分析评述和背景资料是深度报道的主要内容,要求全面把握和解释新闻事件的过程和联系,这就需要大容量的载体。以网络为基础的多媒体新闻平台大大降低了存储成本,由数字化存储介质联接而成的网络其容量巨大,美国传播学者弗里登认为:“超媒介比传统媒介的令人激动的优点是经常可以得到音频、视频、图表和文本信息,而网页之间的链接,比如链接一个新闻的相关新闻和其他信息则是超链接最根本的优点。”大容量、灵活开放等特点,再加上多媒体的运用,网络媒体操作起深度报道来也独具优势,我们相信网络媒体深度报道的道路会更宽广。

其次,要注意报道题材选择和新闻事实的把关,报道主题要积极向上,宏扬主旋律。网络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平台,网民可以畅所欲言,这虽然体现了网络媒体的平民化,但是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超链接技术的应用,使得网络媒体在对“新鲜事实”的应用速度上无与伦比,但重要的是确认并保证这些“事实”的准确性,因为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网络媒体更像是“记者的媒介”,用来支撑深度报道的诸多新闻事实要靠者自己去筛选,所以在新闻事实的选择上就更要慎重,这就对新闻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强人才管理,培训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备传统新闻工作人员的采、编、播的技能,更要熟悉互联网特性,了解新闻真实性,严格把关。网络时代的编辑记者至少要具备以下素质:较高的政治素质;精通新闻理论和业务;较强的语言文字功底;快速反应和理性思维能力;较高的网络新闻编辑水平;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强劲的竞争实力;更高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网络媒体和广播电视的融合是网络媒体发展的趋势,这种融合为节目提供了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帮助传统媒体很好地应对新媒体的冲击,也使广播电视在互联网上占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和新的发展空间,让这些传统媒体可以在网络上实现与听众和观众的互动。而传统媒体的品牌资源也提高了网络媒体的自身价值,增加了公信力和权威性。二者只有不断改进各自的体系构架和制作流程,依托有利资源,优势互补,才能实现新媒体的各种可能,与不断出现的困难抗衡。

网络媒体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正在日渐显现。网络媒体已具备了“单独作战”的能力,在网络技术日益发展及国际网络化信息浪潮的推动下,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必将在未来的新闻报道中占据主动,以更新颖新鲜丰富的形式表现出来,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将相互利用、相互融合。

参考文献

①蒋亚平,《中国网络媒体现状分析和展望》,《中国记者》,2002(5)

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③[美] 约翰・帕夫利克,《新闻业与新媒介》,新华出版社,2005:17

(作者单位:安徽人民广播电台)

网络传媒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传媒;网络文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3-0109-01

自从网络出现,网络文化即开始出现。最初的网络文化是将网络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传播网络外的其他文化。而当网民通过网络的使用,传播建立各种网上关系,这些关系在很多方面不同于网外关系,从而形成一个不同于网外社会的网络社会时,网络文化才以一种单一的文化存在。

一、网络文化的积极影响

网络文化改变了人们的教育和学习方式,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认知和创新潜力,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网络拓宽了人们学习的手段和渠道。

网络文化拓宽了人们的交往空间,越来越多的人们热衷于进入网络世界,同自己有着相同志趣、爱好的人结成一个亲密的社区,甚至与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好友交谈,就像隔壁邻居一样亲近。

网络文化缓解了人们的精神压力,当今社会竞争不断加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带给了人们越来越大的压力。网络文化为人们提供了很多新颖、便捷的网上娱乐的途径。上网休闲成了人们缓解压力的渠道,人们在工作之余玩玩网络游戏、看看网络小说、读读国内外新闻等,对于放松心情,缓解工作和生活压力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二、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

网络文化中西方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渗透,易导致人们政治信念和价值观念的偏移网络为西方文化渗透与意识形态入侵提供了便捷手段。

网络文化带给人们“自由”和“民主”的同时,带来更多的是无政府主义的“放任”,不少人缺乏“慎独”的道德自律,道德观念渐渐淡化。

网络泡沫文化的泛滥造成了人们的价值观的危机.使人们的人生观和道德观紊乱,丧失了辨别是非的能力。

网络黄色文化、网络暴力文化的肆虐造成了青少年的人性危机。在西方的性解放、性自由思想的侵蚀下,形成了一些人的不健康的性观念和扭曲的心理。

以“黑客”行为为乐的网络“黑客”文化的侵袭造成了社会的信任危机。

三、网络文化的这些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形成原因分析

网络文化的这些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是由网络媒体的特点所形成的。

首先,网络媒体具有很好的开放性以及很高的信息共享度。它面对的是一个信息的海洋,普通的网络使用者都可以为互联网络提供信息,它承载信息的扩充性是无限的。网络媒体可以依靠这些宝贵的资源,用“超链接”的方式将各方面的信息在允许的范围内收为己用,这种信息共享无疑大大丰富了网络媒体的信息量,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大大增强。这是传统媒体无法做到的,随着网络媒体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这种优势体现得也就越明显。

其次,网络媒体具有便捷检索性和互动性,人们在浏览互联网查阅信息时,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主动的查找信息资料,各取所需。

第三,互联网打破地域的界限,具有极为广泛的传播面。“网上无国界”,与互联网连接的主机都是平等的,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只要你知道ip地址或域名,都可以访问任何与互联网相连的计算机,尽管它在地球的另一半。网络媒体这种跨地域性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第四,网络媒体兼具信息传播的同步性与异步性。网络媒体的信息者将信息到网络服务器上则完成了他的工作,受众在此后随时可以上网查询该项信息,信息的发送与接受过程不需同时进行,这就是所谓的异步性。

第五,网络媒体还具有的极强的时效性。由于网页制作的过程相比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大为简化,既不像电视要经过编辑播出(直播节目除外)也不像报纸需要排版印刷,只需更新网页内容即可。而且网页内容一更新,网页的访问者立即可以看到,这中间几乎没有时间差。因此,很多大的新闻事件,反应最快的常常是网络媒体。

第六,网络媒体是多种信息形式融合在一起的综合信息传播方式。依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web网页可以包含文字、图片、声音、影像视频数据等多种信息形式,特别是流媒体技术的出现,使边下载边收听、收看的实时传播成为可能,可以大大节省网络用户下载时间,而且使得网络媒体互动、实时、整合的特征真正在音频、视频文件的使用中得到体现。

第七,网络媒体的信息过程简易,运营成本低廉。传播者在互联网络上消息,只需要在与网络相连的服务器上放置相应的计算机代码。

网络传媒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传媒;新闻流俗;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147—02

网络传媒在信息化的社会肩负着对信息资源加工整合、高效传播的重任。但在网络新闻传媒中,一些网站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改变了新闻的传播方式和语言风格,这就使得网络新闻业出现了愈演愈烈的流俗化现象。

一、网络传媒的概念及其特点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逐步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网络媒体这一新的新闻传播媒介也就应运而生。网络传媒是一种信息交流,它主要以计算机网络为承载主体,以图文、音频和视频等为传播形式。网络传媒尚无确切的概念,但在商界,它被定义为是以网络为载体、主题涵盖面广,包含有图文、音频和视频的一种表现模式,其目的是在教化人们的基础上创造出利润价值。

聊天、娱乐和看新闻是我国网民在上网时最常做的三件事情,这是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24次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的信息。网络传媒作为新兴的大众传媒,具有四个特点:个性化、互动性、网络性和时效性。较之传统媒体而言,网络传媒还具备下列四个特征。首先,从网络传媒在大众传媒中的出现顺序来看,网络传媒被称之为“第四媒体”。联合国新闻委员会认为,网络媒体兴起于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体之后,故称之为第四媒体。其次,从网络传媒的传播形式来看,网络媒体属于全媒体。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或是其他机构,都可以利用网络传播图文、视频和音频等信息。再次,从传播功能来看,网络媒体是一种超媒体。网络传媒不仅传播功能多样化、传播手段全面化,而且信息的传播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向受众提供了即时、全面、互动的信息资讯。最后,从信息的搜集方式来看,网络媒体又是自媒体。在计算机网络覆盖面的日益扩大下,普通的公民也能收集和新闻,这就充分发挥了资源共享的互联网精神[1]。

毋庸置疑的是,网络传媒并没有做到尽善尽美。在我国网络传媒这一新闻媒介的传播力度和影响力度都不断增强的同时,网络传媒正面临着新闻流俗的严重问题。

二、网络传媒下的新闻流俗现象

网络传播的虚拟化和多元化特征决定了网络信息的丰富多彩且泥沙俱下。在竞争激烈的当下,某些网络传媒逐渐淡忘了社会责任和社会道德,片面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就使得网络新闻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产生了流于俗媚的异化现象。总体而言,网络传媒下的新闻流俗现象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热衷暴力,无限猎奇的新闻流俗现象。网络传媒中以暴力、猎奇为主旋律的报道已经屡见不鲜。这些网络新闻的根本目的不是宣传法律法规,引导人们引以为戒,而是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眼球,赚取更高的浏览量,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这些报道多以凶杀、抢劫为主题,往往采用醒目的标题、暴力血腥的图片,淋漓尽致地进行低俗化描写,以求给受众以强烈的感官冲击[2]。

第二,漠视人性和道德的新闻流俗现象。在许多的网络新闻报道里,人的生命显得一文不值,许多的死亡事件都变成鸡毛蒜皮的小事。更甚者,有的网络新闻甚至故意用调侃娱乐的语调来报道死亡和苦难,这根本是思想颓废和人性沦丧的表现。此外,网络传媒又对金钱有着盲目的崇拜,对“××举行豪华婚宴”、“顶级别墅热”、“富二代”等新闻津津乐道、乐此不疲。

第三,信息横行的新闻流俗现象。在网络传媒中,由于缺少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而产生的新闻肆意横行。许多的网络新闻盲目追求浏览量,以色情作为看点追求“眼球效应”,如某报刊发的新闻——《刘嘉玲不陪“大亨”过夜》,这则新闻实际上只是谈及刘嘉玲出演的电视剧《影城大亨》中女主角开出的不加夜班的工作条件,文与题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3]。

第四,恶意炒作、盲目夸大的新闻流俗现象。在名利当头、利欲熏心的某些个人和集体中,他们常采用炒作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网络新闻的炒作常雇许多网络专业水军和网络专业跟帖、转帖者,从而提高网络点击率和知名度,进而谋取经济利益。网络传媒的自由匿名性导致了新闻在炒作之后的严重失真性。

三、新闻流俗现象对网络传媒的影响

新闻流俗现象对我国的网络传媒有着两方面的消极作用。一方面,网民被动接受了大量的垃圾信息,此外,对于未成年网民来说,则严重危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新闻流俗现象的产生势必会造成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下降,最终阻碍网络传媒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新闻流俗现象对网民尤其是对青少年网民的影响。网民在上网浏览新闻资讯时,大部分是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对于页面上形形的新闻,无论对错真假受众都要全盘接受。在海量的信息面前,的确有小部分具有高专业水平的人才能够过滤垃圾信息,迅速从中提取有用信息;但是对于大部分受众群体而言,网络流俗的事态势必对网民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如浪费了网民的时间、影响网民的情绪、污染网民的眼球等。对于青少年网民而言,网络新闻的流俗化会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严重的错误引导,极不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网络新闻的媚俗化使得青少年的价值观发生扭曲,一味追求主观享乐和个人功利,养成投机取巧的不良心理。部分意志力不坚定的青少年甚至长期沉溺于网络的、暴力等俗媚化的网络信息中无法自拔,甚至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现实尝试,从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不归路。此外,网络传媒下的新闻流俗化还会麻痹青少年的思想,造成他们个性孤僻、冷漠,缺乏脚踏实地和锐意进取的精神[4]。

网络传媒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传媒艺术;消费性;分析

0 前言

数字化网络处于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传统与文化渐渐融合,传媒文化逐渐步入主流,文化更是与消费紧密挂钩,传媒文化消费迅速发展,这些特点串联在一起构成了当今社会的整个文化消费的主流。由于受到这种消费文化浪潮的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已经渐渐改变,物质消费产品固然是人们消费的中流砥柱,但网络传媒引起的一系列消费品,包括网络品牌,网络虚拟产品,网络影视甚至是网络虚拟号,都已经成为消费产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传媒所率领的新型技术以及数字多媒体等迅捷的传播方式,充分迎合了当今社会对于消费产品的独特的逻辑,呈现出了崭新而又独特的文化特色。本文从此处着笔,意在借助我国文化消费的特征,对新型的网络传媒艺术引起的文化消费型进行分析,从而掌握应对文化消费冲击的出路。

1 现在社会文化消费特征具体分析

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我国的文化消费特征的阶梯性已经渐渐分明。随着文化消费规模的迅速性扩大以及网络传媒的飞速发展,文化消费的总量已达到数万亿元,其规模占据了消费市场的半壁江山,并且增长依然十分迅速,在今后几年内仍会蓬勃发展。其次,文化消费的形式也已经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文化的消费不仅仅拘泥于过去的传统必须性消费,而是更多地倾向于新型数字多媒体方面以及服务产业,包括大型影视,字画收集和休闲旅游方面。这些文化方面的消费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大众视野,精神层面的产业也渐渐不可或缺。整个社会对于文化消费的认可度已经有了大幅提高。同时,政府对于文化消费的支持力度也渐渐加大,对于提升文化产业的消费力度和质量的相关措施也已经渐渐趋于完善,政府和人民群众对文化消费的重要性的共识也有了迅速提升。这就为出传统文化消费以及新型的网络传媒消费提供了优秀的社会环境。事实上,无论是生存性消费,微观普通性消费以及过度奢侈的炫耀性消费,还是从生物驱动性的消费到具有强烈炫耀心理的现在消费,这都属于当今文化消费产生的变革,需要政府进行有效引导,民众进行理性看待。

2 网络传媒的文化消费的独特性

随着科学文化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平均生产力的飞速提高,商品的物质世界固然永远是社会的主流,当当今时代上网络上形形的产物也已经构成了新型的数字化网络王国,在无形中引起了人的购物欲望。消费已经不局限于实用的价值,更多的在于他所蕴含的符号的独特性,以及被符号所放大的不断激发的对人的满足。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背景,网络传媒艺术渐渐在符号以及消费文化中像镜花水月一般如同幻觉。也正因为如此,数码电影,网络文化等一系列产品更是应运而生,这些层出不穷的网络文化不断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让人们乐此不疲的不断买单,由于当今网络时代中,消费意识涵括了绝大多数网络大众的意识形态,这种内在动力和文化底蕴也组成了这种网络文化的意识形态。所以,数字化网络所购建的网络传媒艺术已经成了当今文化消费工具的主流。网络艺术并不需要过多的凝心汇神和心灵感悟,而是更多地被符号所操控,使得人们更愿意盲目地去占有,去消费。网络传媒艺术引起的文化消费区别于传统的消费就在于这如同符号影像化一般的文化存在以及生存于网络之中的新型生活方式,以及消费者对这种消费的普遍认同意识。

3 如何面对文化消费浪潮的冲击

网络传媒所率领的新型技术以及数字多媒体等迅捷的传播方式,充分迎合了当今社会对于消费产品的独特的逻辑,呈现出了崭新而又独特的文化特色。所以当代中国社会正面临着一场网络传媒艺术所率领的消费性文化的侵袭。这场侵袭规模宏大而又来势汹汹,影响了社会经济乃至整个中国,对每个人甚至是整个社会的消费产业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受到这种消费文化浪潮的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已经渐渐改变,物质消费产品固然是人们消费的中流砥柱,但网络传媒引起的一系列消费品,包括网络品牌,网络虚拟产品,网络影视甚至是网络虚拟号,都已经成为消费产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股潮流无论如何凶猛,势头都直指现在社会的人文本身,文化倾向更是具有相当的超前性,政府对于这股潮流引起的侵袭所表明的态度,将会从文化精神层面上为人民群众指明应对的方向。由于当代社会的消费主义已经不再局限于文化的存在形式,更多的而是在于整个文化产业如何像当今的社会体系中逐步靠拢。政府不但需要了解应对的防线,更要积极发挥主观调控性以及管理功能,更好的应对网络传媒艺术飞速发展引起的文化浪潮冲袭。另一方面,政府在法律和相关制度方面也应当有所作为,政府需要履行好作为文化引导者和文化管理者的职责,要从根本上加强对文化消费的引导,还需要通过相关法律制度加强网络引起的文化潮流的管理和约束。在市场经济的日臻完善中,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着文化消费的健康发展,因为市场经济是与成熟的文化政策以及管理分不开的。

除此之外,如何面对这股文化消费浪潮的冲击同样存在于每个个人自身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代的文化消费可以是人的又一次解放,享有这种权利,也就为自身思想精神上的最终解放铺平了道路。只有当个体自身具有了真正的主体意识,不断盲目跟随于这股文化消费的浪潮而是主要占有,主要应对时,消费主义文化的浪潮才会真正成为为人这一主体充分服务的高级工具,自身带来的不利影响也会在人的理性应对中得到减弱,最终呈现出极大的正面效应。

4 结语

数字化网络所购建的网络传媒艺术已经成了当今文化消费工具的主流。消费时代的文化逻辑被应用到了网络传媒艺术之中,真实反应当今网络时代以媒介为主题的消费意识的特色,同时因为商品逻辑逐渐分布到了整个人类的逻辑之中,消费的形态逐渐变成了一场利益,如今的信息时代,消费意识涵括了绝大多数网络大众的意识形态,这种内在动力和文化底蕴也就构成了这种网络文化引起的文化分析的意识形态。即使被市场的价值规律和经济杠杆所驱动,对于这种意识形态的网络文化消费也不曾停歇。那么,如何有机结合技术产品与技术产品,如何让人们的文化消费的审美有更多的价值和美感。还有如何在网络传媒艺术引起的文化消费和传统文化消费之间找到平衡点,是每一个研究文化消费的人孜孜不倦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房宏婷.论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关系[J].传媒与文化笔谈,2009(3):134-135.

[2] 吴玉红.论消费社会的文化消费与文化审美[J].学术界,2012,11(174):183-185.

[3] 桂勇.论当代文化的消费主义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3-44.

网络传媒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网络传媒广告 情感化设计 重要性

一、引言

“以计算机和网络发展为核心的当代信息科技革命将人类带入了全球化的网络时代,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生活空间――网络空间(cyberspace)”[1]。作为一种崭新的沟通模式,网络传媒广告已为世人所普遍接受,并成为商品经营者与服务提供者进行宣传的重要媒介和手段。

二、网络传媒广告与情感化设计

1.何为网络传媒广告。

网络传媒广告指商品经营者或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网络传媒形式直接或间接地介绍所推销的商品或提供服务的广告。

2.关于情感化设计。

情感化设计,一方面是指设计师自身的情感在广告作品中的体现,另一方面是指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应以人为本,即设计应充分考虑人性需求并给予满足,同时体现设计价值,并能够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

3.情感化设计与网络传媒广告的关系。

现代生活中,网络的迅猛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网络拉近了商品与顾客之间的距离。现在,人们在家中点击着鼠标,面对的是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同类商品,商品的质量没有太大的差别,也没有人了解所有商品的质量,于是大多数顾客在面对新商品或未使用过的商品时就会凭情感直觉购物。

在以情感为主的网络购物时代,谁会成为幸运的宠儿?这时的竞争或许就将是一个另外的内容:网络传媒广告。

由此可见情感将在网络传媒广告设计里面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未来的网络传媒广告必须给人以愉悦感。通过情感化设计,可以将自然与文化资源转变为人性化的观赏过程,转变为具有吸引力、可使受众兴奋的作品,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

三、以网络传媒广告为基础分析情感化设计的重要性

1.从网络传媒广告的目的、营销、策划等方面分析情感化设计的重要性。

网络传媒广告的目的是“以销售者为中心”的销售,即所有的营销活动都必须以消费者的需求为核心,为消费者服务,为消费行为提供合理的指引[2]。网络传媒广告的目的是销售目标的前提之一,在与受众的精神意志较量中获胜是达成交易和形成忠诚的基础条件,也是真正务实和彻底的广告观念。销售目的本身应该适应消费者,这是营销手段的独特性质。

消费者的心理是营销的终极市场。人们消费心理的多维性和差异性决定了网络传媒广告必须有多维的情感诉求才能吸引特定的消费群体产生预期的购买行为。网络传媒广告设计的心理策略是非常逻辑化的促销创意,它不仅要从视觉上吸引特定的消费群体产生预期的购买行为,更要从心理上捕捉消费者的兴奋点与购买欲。

网络传媒广告的策划是实用性和新颖性的创造性结合[4]。成功的策划是生产者的意念心理、创作者的思维心理和购买者的需求心理的共鸣。

由此可见,广告的情感设计必须从消费者的情感出发。好的广告设计随时把消费者的情感放在第一位,而且为了使消费者在短时间内迅速理解和接受,网络传媒广告的情感设计要直接和外露。许多成功的实例表明,富有情感色彩或人情味的网络传媒广告更有感染力,更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和接受。

2.从人的社会文化方面在网络传媒广告中产生的影响进行情感化设计探究。

社会文化是指所有为生存而进行的活动,是人类对“外显”和“内隐”的生活样式而进行的设计。社会文化的“外显”是一种动作或行为,“内隐”则包括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方面。社会文化具有传承性和延续性,共同的文化背景是设计师和使用者达到协调、融合的互动关系,取得认知、操作及心理上的认同的基础条件。

网络传媒广告其本身承载着文化外在和内在的意义,同时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生活需求、社会状况、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等。进入信息化的时代,消费者对网络传媒广告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功能的满足,更强调它的人性化、情趣化和个性化。“情感化设计”以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为出发点,设计具有人情味的网络传媒广告,已经成为现代广告设计的必然趋势。

3.从心理学的角度认识情感化设计的重要性。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创始人马斯洛(1918―1970)提出了需求层次论,对设计来说,揭示了为什么我们要对设计中所包含的情感要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从低到高分成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敬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上述需要的五个层次是逐级上升的,当下级的需要获得相对满足以后,上一级需要才会产生,再要求得到满足[3]。人类一开始的设计由简单实用到实用之外还蕴含有各种精神因素,作为人们物质生活的重要要素,网络传媒广告设计在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上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所以,在网络传媒广告的设计中对情感更多地倾注决不仅仅是偶然,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唐德・A・诺曼把设计的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本能层(visceral)、行为层(behavior)、反思层(reflective)。所谓本能层,就是能给人带来感官刺激的活色生香。而行为层是指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所要掌握的技能,并从这个过程中获得的成就感。最高的层次就是反思层,这个层次实际上是由于前两个层次的作用,而在消费者中产生的更深的情感、意识、理解、个人经历、文化背景等种种交织在一起所造成的影响[5]。

所以,满足情感需求的网络传媒广告首先应该是与人们的审美趣味相符的。可以说情感的对象化过程就是“按美的规律塑造”的过程,“对象化的情感”就是“美”。情感化设计,作为“对象化的情感”,是“按美的规律塑造”的过程,符合情感需求和符合审美是相一致的。其次,随着物质均质化的结束,个性消费成为人们新的消费热点,设计师要充分认清不同年龄、性别、社会经历的消费者的独特需求,将情感化设计的着眼点放在情感需求的差异化层面。最后,作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情感化设计在更深层面上体现出对人性的关怀和体贴,它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诠释着设计师对生活的理解和向往。设计师应把对情感需求的充分关注融入网络传媒广告的设计之中,为人们带去更多可以获得愉悦和感动的设计作品,激发生活的热情,让生活丰富多彩。

四、结论

总之,现代社会网络传媒广告越来越追求一种无目的性的、不可预料的和无法准确测定的抒情价值。科技的高速发展,使我们从物质社会向非物质社会转变,设计师要考虑到今天这个社会人们更注重情感和精神,因而网络传媒广告作品的情感化设计是极其重要的。情感化设计将是网络传媒广告设计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黄华新,徐慈华.符号学视野中的网络互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

[2]陈瑛,潘俊鲜.广告策划与设计[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胡海晓.设计以人为本――论工业设计的人性化[OL].中国工业设计协会.http://www.省略/detail.php?articleid=406.

[4]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网络传媒范文第7篇

同爱国主义教育一样,集体主义教育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对大力弘扬“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校风,积极创建“和谐校园”,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感,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具有重大的意义。特别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已被广泛应用于课堂,运用网络可教育学生从小处做起,热爱班级,热爱学校,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主义观念。各种利用网络传媒进行的班级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精神。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班级活动的参与不能总是局限于几个固定角色,应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充分发挥班级每位学生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如:在校园网建成初期,学校引导学生创建了自己的班级主页。以信息网络活动为切入点,在班集体中营造浓厚的集体主义氛围,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主义观念。在教学中利用网络媒体在线观看()集体项目的比赛时,教师边观看边讲授战术,同时,向学生强调互相配合,发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特别是观看重大的国际比赛,如奥运会、亚运会、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等,当运动员经过顽强拼搏取得胜利,五星红旗在赛场冉冉升起时,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二、利用网络传媒教育学生

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科技人才是科学认识能力的活载体,是科学技术实践活动的主体。科技人才从哪里来?邓小平同志已经指出:“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从小学抓起,一直到中学、大学”。在当今世界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发挥网络的育人优势,让学生从网上阅读科普知识,看科学家的成长故事、科学家的发明创作等,由此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加强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如:为配合学校开展“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活动,教师组织了一批对计算机有兴趣的同学制作校园主题网站,进行演讲会,同学们通过查找资料、整理资料、制作网站的全过程不仅掌握了网页制作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了解了迷信对人精神的毒害,懂得了只有相信科学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才能使青少年健康地成长。这次的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提高了学生掌握和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特别是神舟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充分展示了我国航天科技的先进水平。我们教育工作者充分利用这一教育契机,积极开展学科学、爱科学系列教育活动。学生通过网络传媒了解我国航天方面的成就和发展规划,学生的民主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油然而生,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要强国必须先自强。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的教育已内化为一种心理需求——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科技强国。

三、利用网络传媒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中学阶段是最适宜养成良好习惯的时期,这是由学生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因此,我们应抓住这个黄金时期,努力帮助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让这种习惯伴其终生,使其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校园网上,将《中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成多媒体课件。把教育的内容“做小、做细、做实”,让学生尽量看得见,摸得着,具体、形象、直观地展现给中学生。同时,把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融入其中,赋予它们新的时代内涵。定期对学生进行各种养成教育的网上评比活动,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作为德育工作者,要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在认真研究、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地位,做好防范应对措施,使网络为我所用,全面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网络为我们的时代带来了希望和生机,同样也为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网络,我们要保持必要的警戒,提高德育针对性,注意网络德育的时代性,取得网络教育的实效性,使我们在互联网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网络传媒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互联网;新型传媒;政党

在当下中国,很多热点问题的产生、传播和解决,都有网络传媒的介入,甚至可以说是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网络传媒的率先披露和广大网民转载、热议所形成的强大网络舆论。一时间,“网络”(即互联网)成为媒体新宠,百姓期待,学者推崇,就连不少省部级党政领导也公开要求下属“经常上网”。事实上,当前我国的新闻传媒体制尚处于转型初期,社会各界对网络传媒的热情如此高涨,这种现象是需要冷静思考的。国外政党及其政府在应用网络传媒上的一般经验与具体做法也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开发利用网络传媒,提升政党行为能力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普及,网络传媒在传播思想的速度以及所形成的舆论力量上逐渐呈现出超越传统传媒的态势,越来越多的政党已经意识到网络传媒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影响力,开始将网络传媒视为重要的政治资源,充分发挥其在宣传动员、联系民众、组织建设和舆论监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1.宣传动员的新渠道。现代政党与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向民众并传播自己所生产和掌握的信息,希望民众在了解和认知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形成与自己的主张相一致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从而实现政治社会化。集文字、声音、图像为一体的网络传媒,既能避免理论的空洞说教,又能增强宣传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召力。自1994年美国国会选举时政党建立第一个网站起,世界各国主要政党纷纷效仿,建立自己的网站,在网上公布各类信息。当今,在互联网上拥有一个本党的网站已被视为政党现代化的一个衡量标志。[1]

比较典型的做法有三类:一是建立综合性政党网站。比如法国社会党创建的涵盖全国所有省委和支部的社会党人共享的网站,使党的干部和普通党员及时全面地了解党的政策和行动。其中,通过网络全程转播党代会召开情况,及时上传领导人的讲话和会议主要文件,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二是建立专业性政党网站。比如德国社民党开辟青年网站,将青年感兴趣的体育、音乐和娱乐等信息同党的政治理念、思想主张结合在一起,进行网络上的“捆绑式销售”。三是建立个人网站、网页或各具风格的博客(Blog,即网络日记)。在西方竞争性政党制度下,政党之间的竞争,往往不再是主要通过自己的政治纲领和政策主张来吸引选民,而是更多集中于政党的媒体形象。因此,近几年,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政党在总统和议员选举过程中建立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个人助选网站、网页或博客,集中展现候选人的魅力及其对竞选议题的看法。比如,美国候选人希拉里和奥巴马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为2008年的总统大选摇旗呐喊;2007年法国总统大选期间,几位热门总统候选人纷纷在3D网络虚拟世界“第二人生”上建立自己的竞选总部;英国工党前党首布莱尔曾开设名为“走进唐宁街10号”的博客,英国保守党领袖卡梅伦将个人博客命名为“网络卡梅伦”;德国几乎每位联邦议员都有自己的个人博客;加拿大自由党、保守党甚至开辟官方竞选“博客”(称为“党博”)作为竞选平台,褒扬本党、抨击对手。

2.联系民众的新桥梁。政党利用媒体传播政治信息,只是表达自身的利益与意志。如果信息的传递只是单向而非互动的,很有可能成为一厢情愿,也容易为民众所厌倦。网络传媒与生俱来的多种交互式的交流方式,弥补了传统党群沟通渠道单一狭窄的缺陷,为政党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电子桥梁”。各国政党,尤其是西方政党正是通过网络传媒这座电子桥梁,实现党员、群众直接或间接参与党内重大决策,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整合各方利益,提高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具体做法大致有三种:一是设立网上聊天室、组织网上见面会,或者通过手机短信和电子邮件,实现党的领导人与党员或党的拥护者之间直接沟通。2004年1月,在布莱尔的带动下,英国文化部长、教育部长亲自上网聊天,鼓动市民向党的决策机构“全国政策论坛”建言献策。瑞典社民党、法国社会党等还在互联网上专设网民咨询窗口,让领导人直接回答人们关心的各种问题。从理论上讲,无论是网络技术上的先发优势还是竞争性政党制度的内在要求,都决定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应该走在前面,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一些发展中国家政要对此表现出的热情丝毫不逊于发达国家。比如越南、俄罗斯等国政党领袖或国家元首定期在网上与公众聊天,讨论各种有争议的问题。官民在线互动成为当今世界全新的政治景观。

二是开设各种电子论坛,供党员和其他网民发表意见,就重大政策进行事前讨论和协商。讨论与协商在任何会议场所、报纸、刊物上,都会受到人数、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而且讨论的广度和深度也会受到影响。网络媒体为各类规模的讨论和协商提供了技术保证。以德国社会为代表的一批欧洲国家社会党比较习惯于开展网络大规模政治问题的讨论,并以此作为增加党的吸引力尤其是吸引年轻人的重要手段。它们认为,讨论与协商比出台政策更为重要,因为讨论和协商可以起到统一思想、澄清认识的作用。

三是利用网络,进行民意测验。民意测验系统可以使公众较为集中关注的问题得以呈现,政党从而能够较为及时地把握群众的思想动向,有针对性地调整工作方向与侧重点。美国共和与民主两党、英国保守党和工党、瑞典社民党、法国社会党都比较习惯于利用这种方式征求普通党员的建议。它们通过互联网给普通党员发送党内文件和公决选票,采用电子问卷调查方式开展各种议题的讨论、征求普通党员对党的政策的建议,并据此调整、修正政党的行动和决策。

3.组织建设的新形式。网络技术也为政党加强组织建设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各国政党,尤其是西方政党普遍利用网络开展党内外的日常活动,吸纳新成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网上登记入党。美国共和/民主两党、意大利左翼、澳大利亚工党以及荷兰工党等都将党员登记表张贴到网上,对党感兴趣的公民可随时在网上办理入党手续和交纳党费。通过网页办理入党手续,程序简单,因而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党组织。二是在网上成立“虚拟基层组织”。这种由相互不认识、但以因特网为联系手段组织起来的支部,通过网络来开展党的组织生活和党内讨论,打破了参加党内生活的时空限制。美国将“虚拟的网络组织生活”同“现实的集会活动”结合起来,在网上活动信息和进行动员,然后在现实场合中组织会议、游行和集会。三是在网上建立党的组织。有的政党利用互联网板块吸引一大批兴趣、意见一致的人,举行各种交流会、讨论会,逐渐发展为现实力量,乃至形成新的政治团体。比如德国社民党针对不同兴趣的非党员,在网上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党外群众组织,如青年网络管理之家以及科技、文化等单一问题的常设组织,尤其是根据年轻人对入党兴趣不大但对一些具体的社会问题却颇为关注的特性,专门设计了网上讨论的方式,吸引他们关注社会问题及政党的政策主张。四是利用网络组织和管理“流动党员”。美国政党、英国工党和澳大利亚工党移居国外的部分党员,通过网络建立组织机构、彼此之间联系以及与国内的党组织进行联系,国内的党组织也通过互联网和电子邮件来管理这些机构,及时向他们提供本党的相关信息。

4.舆论监督的新媒介。由传媒作为中介的舆论监督,无疑是现代政治生活中对权力进行制衡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政党廉洁自律、防止腐败的有效途径。但实质上,监督需要有信息的保证,在监督者对被监督者所知甚少的情况下,监督很难取得成效。政党在网络上的信息公开及信息技术的各种支持,使公民对政党领导及其工作机关的监督成为可能。当下,很多国家开始通过网上信息披露对政党、政府、议会以及高级官员进行监督。比较典型的做法是,在互联网上将被监督的干部一一登记造册,然后网民根据自己的了解,把干部在工作社交中的种种违法违纪行为录入留言板。这种形式很容易在网上得到他人响应,形成一种舆论,便于党组织及时发现问题。比如,印度开设了专门的监督网站用于监督高官腐败问题,有效震慑了各级官员,使公共部门的腐败行为有所收敛;越南共产党也开始关注当今信息化时代的新问题,并给予新闻媒体报道腐败事件较大的空间,以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

二、引导与控制互联网,把握舆论主导权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客观上为政党加强宣传动员、舆论监督以及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提供了便利的物质技术手段。同时,又增加了政党控制信息的难度,使政党的影响力下降,使民众相对于政党的独立性大大增强。[2]因此,当今世界各国政党(尤其是执政党)在纷纷利用网络这一重要平台加强各自的政党建设和的同时,又对网络传媒加强引导和控制。

1.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宣传优势,对网络舆论加以引导。互联网是一个没有中心的结构,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原则、思维和逻辑说话做事,同时,互联网具有一种再造和遮蔽的作用,网络成员的身份可以随意进行修饰涂抹,因此网上信息的传递和交流难以管理控制,相反,报纸、书刊、电视、电影等传统的传播手段相对稳定和便于控制,更何况民众中的绝大多数还是通过传统媒体获得政治信息,即使是在发达国家。所以,世界各国政党在充分利用政党网站、电子邮件、BBS论坛、聊天室等网络传媒的同时,一般更注重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传媒的作用,通过传统媒体所形成的社会舆论来引导网络舆论。这一点从西方主要政党在总统、议会选举过程中对传统媒体和网络传媒所投入的经费以及人力安排上的巨大悬殊,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2.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对网络及网络信息的管理。根据现代传媒理论,媒介通过两种方式受到控制,一种是通过多数人的声音,在“观念的自由市场”上进行“真理的自我修正过程”(上文所述通过社会舆论引导网络舆论的过程就属于这种方式);另一种就是通过法律体系,对于诽谤、亵渎、无礼和煽动叛乱的行为进行规范。从一些国家的实践来看,限制互联网上非法内容传播的一个有效的制度安排是建立国家网络“热线”,使用户可以及时举报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发现的非法内容,从而限制这些内容的传播。为规范网络言论,有的国家实行网络实名制。比如韩国国会2006年通过法案,规定在日均登陆人数超过10万人次的网站留言栏登载文章、照片、视频等内容时,必须录入实名。按照新加坡法律,如果政党和公民希望在互联网上发表政治观点,需要提前到相关机构注册,而且大选期间通过互联网传播和宣传政治观点是一种违法行为。[3]

3.利用技术条件对网络信息的内容进行审查、筛选、过滤,对网络上的非法信息进行屏蔽。在俄罗斯,几乎100%的网站都由政府控制,政府直接通过联邦安全局控制网络,联邦安全局对所有的网站都有监控设备。

4.设立主管舆情的机构,及时作出反应。保加利亚社会党、日本自民党和等专设新闻中心和广报部(宣传部),定期搜集整理和分析各大媒体开展的民调结果信息。英国工党密切关注舆情动向,于上世纪90年代初成立的“长期选举运动”行动总部,负责24小时搜集和分析网上舆论动态,帮助本党候选人应对瞬息万变的舆论环境。

三、几点启示

网络传媒作为一种政治资源,其效应是有限度的,它始终要受到政治生活主体的意志、政治生活的本质内容及政治与技术的互动关系的支配。与国外政党尤其是西方政党相比,我们党在利用网络传媒方面,已经取得初步成就,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时也明显存在管理上的不足和认识上的误区。

1.借鉴国际经验,但决不能照搬。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们党各地、各级组织机构陆续建立网站,力图打造属于自己的网络主流媒体阵地,其规模和速度可谓蔚为大观,但是实际效果还存在着形式单一、各网站之间内容重复性比较大等问题。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际经验,从网站的内容建设入手,使网站内容更新颖、特色更鲜明、功能更强大、信息更便捷,以吸引广大公民关注,进而影响其思想。比如,可以效仿法国社会党创建涵盖全国所有省委和支部的全体社会党人共享网站的做法,考虑把各级党建网站进行链接,各级网站凸显自己的特色信息,其他信息都将通过链接上下级或同级其他网站获取;也可以借鉴德国社会建设专业性政党网站的经验,适当增加娱乐性和艺术性内容,强化视频形式,改变政治宣传一贯刻板生硬的形象。

然而,在我国关于党政官员建立个人网页和博客,以及网上党组织建设等问题上,决不可盲从和跟风。因为在西方竞争性政党制度下,政党领导或总统和议员候选人设立个人网页和博客,主要是为了面对公众,宣传自己,吸引选民,争取上台,进而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政治目标,这样的内在动力激励机制促使他们关注网民留言,及时更新网页或博客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相比较而言,在目前我国制度环境下缺少类似激励机制,党政官员的个人网页和博客很容易成为徒具形式的政治摆设。同样,在利用互联网管理流动党员问题上,我们又存在技术条件上的瓶颈。因为就目前国内流动人口的主体而言,仍然是农民工,他们一没网络技术,二无网络设备,显然通过互联网对这个群体中的流动党员进行管理是不现实的。

2.重视网络传媒,但不可过分倚重。2007年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很多重要事件和热点话题(比如山西“黑砖窑”事件)的解决,都离不开网络传媒。其解决路径都是由知情人首先在网上,网民广泛转载、热议,传统媒体跟进报道,相关政府部门介入甚至高层直接关注,最后事件得到回应或者解决。于是,一时间网络媒体在党政部门和社会公众中都备受推崇,甚至有不少省部级党政领导公开要求下属“经常上网”。其实这种现象既不正常,也很危险。因为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网络传媒更难控制,网络的不可控性很容易被社会不良分子和极端分子钻空子,更何况目前我们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引导和控制网络舆论的机制,因此,过分倚重网络信息极可能导致党和政府的错误反应。同时,我们还面临信息贫富不均的挑战。这不仅表现在与西方信息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网络媒体还处在建设初期,而且还表现在国内不同地区、城乡之间、不同群体在利用和获取网络信息上也呈现明显的不平衡。在这样的环境下,党和政府过分倚重网络传媒,不仅会使党和政府的政策有利于少数人而不利于多数人,而且还会使党内业已存在的不平等关系进一步强化,政党面临丧失传统支持力量的危险。

3.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更要尊重新闻传媒的运行规律。在信息网络时代,执政党及其政府封锁信息或瞒报已经成为不可能,那么,与其捂住信息,把主导舆论的权力让给容易失控和失真的网络,还不如在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下,开发利用网络传媒,主动利用网络信息的即时性和快捷性,发挥其速度优势;同时,从制度上打破过去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保护,加强传统媒体对重大突发事件跟踪报道、深入报道和快速反应机制,利用传统媒体的深度优势,使传统媒体潜能在正向上得到更大发挥。也只有在“可控的网络传媒”和“开放的传统媒体”互补互促的条件下,普通大众才能不断在比较鉴别中重新建立起对传统媒体的信心,惟其如此,才能确保党和政府在引导社会舆论上真正掌握主动权。

注释:

[1]王瑜.互联网对西方政党政治的影响[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8).

[2]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345.

网络传媒范文第9篇

关键词:网络传媒;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303-02

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日趋开放的信息环境条件下,现在传媒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日益加强。作为一种有效的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形式,现代传媒对高校师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文化生活、价值取向、心理状态等方面也产生着巨大影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就“大学生信息渠道来源”作过调查,其结果显示互联网是大学生的第一信息来源渠道,且“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大学生所接受信息的主体。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相比,大学生们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主要表现为覆盖面更广(57.3%)、更便捷(50.4%)、平等的互动空间(42.7%)、时代感强(38%)、拥有私密空间(38%)、及时了解思想动态(33.1%)和形式活泼(31.7%)等特点。”[1]因此,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研究现代传媒发展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将是广大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笔者从分析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传媒的发展入手,充分认识并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研究现代传媒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希望探索出一条有利于现代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提高网络媒体环境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在此,特别要指出的是,本论题中所谓“网络传媒视阈下的价值意蕴”,即指高校应以互联网等传媒为契机,针对学生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的实现起到的促进作用。文中所谓“现代传媒”主要指互联网而言。

一、现代传媒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互联网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环境,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和新手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1.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和利用率。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资源绝大多数来自于教育主体,这使得教育客体接受的信息资源来源单一而且有限。而互联网的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资源来源多样化,信息内容也更加丰富、充实。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可复制性、共享性、适时传输性等特点,加之“多媒体”教学的感官刺激功能,可以创造一种活跃、轻松、愉悦的受教育情景,极大地充实、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来源。

2.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可以精心筛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通过设计、整合、制作,能够集声音、文字、图像、音乐为一体,增强了思想教育的可信度和亲和力,使思想政治教育也能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声情融会。这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吸引力、感染力,使教育对象的接受能力大为提高,极大地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3.有利于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是一种由各相关要素及其相互运动构成的实践活动系统,有其自身存在的运动规律和特点,其实效性的提高与实现离不开该系统诸构成要素有效性的确立与强化。同时,由于网络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联结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通过网络进行双向互动,其信息传播过程同样具备“教育者―交流沟通―受教育者―信息反馈―教育者”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环节。因此,通过研究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之间相互运动的规律、特点与矛盾,研究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原理,充分利用网络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现代传媒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现代传媒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的扩大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科技支撑。应用网络技术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现代化手段,拓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正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1.要尽快树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传媒相结合的新观念,并用这种新观念来分析和解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高的问题。从理性看,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较差的问题,就应该承认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不应抱怨社会的客观环境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而应当主动探讨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以及怎样看待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差的根源及对策等问题。也就是说,必须建立起新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观念,并用这种新观念来分析和解决德育的有效性较差的问题。

2.现代传媒迅速发展、信息量大、影响广泛的客观现实使其有必要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中国的现代传播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现代传媒的交互性、高效性、创新性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不断丰富。它以其特有的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中,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因此,我们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果,必须重视现代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影响力,注重二者的有机结合。

3.虽然信息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教学平台,但大学生对网上信息的辨别很大程度上仍然取决于在现实生活中所受到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理念等方面的教育以及个人经验的积累。因此,在做好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不能放松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现实课堂的教学,要做到网上网下互动,网内网外结合,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4.“网络媒体已经具备了主流价值和力量,新媒体走向主流化有其必然性。”这是2008年4月人民网总裁何加正在北京大学演讲时,引起到场师生热议的重要观点。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2] 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

三、如何增强现代传媒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所谓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笔者认为就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通过选择正确的内容、采取正确的方法,实事求是地解决具体的、实际的问题,取得符合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最佳效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是轻易就能获取的,而是要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是各种教育传播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鉴于此,本文只就现代传媒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作以形而上的分析,不作形而下的阐述。

现代传媒的发展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途径和渠道,打破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模式。网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如开设网上论坛,进行网上对话,建立德育网站、网页等,通过网上开展这种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就能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同时,网络还能使受教育者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如贵州大学开设的“网络党校”、“文明网”、“学生工作在线”等40多个各具特色、内容丰富的主题网站或网页,都属于现代传媒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探索。

注重实效不是一句空话,而要落到实处。这里尤为关键的是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在高校培养一批具有现代传媒素养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因此,其一,我们的管理者和教育者要充分认识现代传媒的功能、性质、评判标准和特征,只有强化了对现代传媒的认识和了解,才能真正把握传媒对高校学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只有充分了解各种传媒的舆论导向和运作机制,也才能对各种传媒加以合理的、有效的利用,使传媒为我所用,用到实处。其二,要提高现代传媒素养,还要求管理者和教育者要积极参与到传媒中去,要学会运用传媒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武器,让传媒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线的有力工具。其三,要加强学习,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增强传媒意识,不断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传媒素养。总之,我们的管理者和教育者都应该成为现代传媒的内行,成为大学生的“灵魂工程师”,这样才能真正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起到实效性。

四、结语

目前,关于现代传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大多是提出由于网络快速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我认为,在网络发展的大趋势下,探讨现代传媒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的推动作用意义更大。因为现代传媒的利用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今天的网络环境下,到了一个关键时期,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丧失其存在的价值。就是说,在教育观上,既要克服片面的唯社会价值观,同时也要防止片面的唯个人价值观。要确立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内在统一的新价值观,在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和兼顾学生个人发展的内在需要,以促进社会价值与大学生个人价值协调发展。这也就是本文标题所标明的现代网络传媒视阈下的价值意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既是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也为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所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了解学生的实际,增强针对性,改善环境和人际关系,重视教育过程的情感性,说做结合,这样有希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邓希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的实证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4):67-72.

网络传媒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网络传媒;女性;话语权;搜狐女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0-0139-02

搜狐女人频道主要分为FASHION,BEAUTY,LIFESTYLE三个大方面,有潮流时装、女人天下、美容纤体、玩乐情趣、婚嫁和媒体专区六个主要的版块。下面将根据2011年6月13日――2011年6月21日所调查研究的这些版块的具体内容对网络媒介中的女性话语权表现进行三方面的探究。

一、网络媒介对女性话语权的表现

搜狐作为一种网络媒介,首先为女性话语权的重新建构提供了场所,它不同于以往的媒介,为女性专门开设了一个频道,把目光转移到对女性群体的关注上,反映女性的生存状态和价值观念,这在客观上说明了女性社会地位的崛起,为女性营造了属于自己的话语空间。搜狐女人频道满足了不同年龄阶段(20到40)、职业(学生、职场人员、家庭妇女)、文化层次的女性要求,为她们提供了多方面的话语空间。如潮流时装,美容护肤,名人动态满足了女性的爱美天性和八卦是非心理。另外,搜狐女性频道的编辑多为女性,她们拥有确立选题、报道风格等一系列的自。她们以自己的价值体系去观察和理解事物,服务于女性,呈现出女性的特色,因为切身知道女性的需要,不论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类似于丰胸、隆鼻、瘦脸、除鱼尾纹等等都表现的格外细腻,当然不排除有诱惑女性受众消费的目的。搜狐女人以女性的身体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女性既作为审美主体又作为审美客体,以女性的视角去塑造各种类型的女性形象,展示和张扬女人之美。如在“潮流时装”和“达人出境”中,把对女性身体的表述推向了极至,当然一般都是明星或者是名模的身体。它突破了传统文化对身体采取的压抑态度,用大胆的手法对女性身体进行了大力的开发,通过服饰、美容等方面来装点女性的身体,展现了不同气质美的女性,在引导女性美的同时,张扬了女性的审美文化。

二、网络媒介对女性话语权的颠覆

在以男性话语为霸权的大众媒介中,女性的成功往往肩负着更为沉重的压力和社会偏见,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活跃在网络媒体,这对长期受男性话语权控制的大众媒体来说,可谓一件幸事。然而,当女性与男性争夺话语权时,由于女性对自我性别的自我强调,以及性别差异的社会偏见,使得女性容易在男性社会秩序中迷失自我,女性话语也在男性话语中被篡改和颠覆,最终使女性成为媒体利用的对象,仍没有改变成为男性受众猎奇和观赏的“尤物”。

当李娜获得法网冠军时,搜狐也抓住了对李娜的报道,但不是去关注她所取得的成就和突破,而是将其转入了另一个话语圈套中,“李娜自述其爱情历程”(2011年6月13日星期一搜狐女人)。网络媒体此时是将其作为一个依附于男性的审美对象,被对象化和客体化。成为一个从职业(法网冠军)的叙事主体被迫进入叙事客体(男人的妻子)的空间。“一姐李娜 女尊男卑可以这样玩”(2011年6月21日星期二搜狐男人)中李娜老公姜山被网络媒体塑造成李娜的“出气筒”“受气包”,对李娜是相当的包容忍耐、逆来顺受,类似于绝世好男人。而李娜却完全被描述成仗着自己是法网冠军便把老公踩在脚底下,还带有家暴的倾向。这种虚伪的家庭地位的倒置,并不是对女性家庭地位的抬高,反而是把男性都抬高到一个对家庭责任大包大揽、忍辱负重的历史高度进行褒奖,这就是对“女性象征性的消灭”。网络媒体进行的对“女性象征性的消灭”,进一步帮助确定女性的妻子、母亲和家庭主妇的角色是男权制社会妇女们命运这一事实。

2011年可谓是演艺圈中的结婚年,许多大牌女明星不管是经历多年的爱情长跑还是激情四射的闪婚都已经结束了其单身生活,成为他人之妻。而在这众多的明星中,当属大S的婚事最惹人注目。当其婚礼风波还未在网络媒体中平息,“大S息影生孩子头条女王要相夫教子”(2011年6月18日搜狐女人)像颗重磅炸弹又引发了舆论热潮。一个女明星放弃她如日中天的演艺事业要为她的男人生孩子。这不正是大众媒体和传统文化所热烈倡导的女性吗?连熠熠生辉的女明星都要身体力行的完成传统女性的传宗接代的任务,心甘情愿的放弃自我。女人结婚后就该以男人为中心,以相夫教子为人生的终极目标,这还是在极力的引导女性受众要做好贤妻良母的角色,女性话语权已经被彻底颠覆。

三、网络介对女性话语权的异化

在网络传媒中出现的女性形象往往落入俗套,网站所构建的女性形象实际上是为了迎合社会和大多数人的社会性别角色认同。塔奇曼关于大众媒介的“反映假设论”认为,大众媒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主导社会价值标准,它们所关心的不是社会的真实情况,而是其“象征性的表现”,是人们如何看待它本身。网络媒体以男性话语为规范,把男性话语作为标准和主体,女性话语自然就依赖于男性话语,受到男性话语权的异化。在涉及女性的话语表达上,总是参照男性的话语标准,然后再加上屈尊俯就的性别标签。在男性视觉文化中,男性和女性是“看与被看”的模式,女性成为了男性目光中审美对象、观赏对象,甚至成为男人欲望的对象。搜狐女性频道中的图片几乎都是在表现的。“玩乐情趣”栏目更是为了挑动男性而特别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男性的猎艳心理。不用说图片,光看这些充满的文字“勇敢献身的女星们”“十大湿身女神”(2011年6月14日搜狐女人)“无惧露点丰满的她褪下了文胸”、“古宅里的尤物爆发疯狂欲望”、“这样的女人才最令男人心生荡漾”(2011年6月17日搜狐女人)“欲望沟壑:娇熟女香酥胸翘美臀”(2011年6月21日)就绝对的吸引男性的眼球。这是满足了在现实生活中没钱没势无法享受到的男性的好奇和猎艳心理,这就为满足男性的提供了最好的渠道,同时也赚够了点击率,换句话说,网络媒体用女性的露点来赚取暴利。

搜狐女人虽然是女人频道,但根本不是站在女性立场上说话,更多的是从商业利益出发,依照男权话语塑造女性形象。出于这种心理,“情妇”、“小三”也成为了网络媒体争相表现的新型女性。网络媒体并不是从道德上来批判这些婚姻的威胁者,而是从男性钱权角度去“恭维”,甚至为她们冠冕堂皇的“女性主义”提供了场地。“如果我是一个女人也想当小三,嫁豪门,因为这是个赢者通吃的社会,工作、看病、子女上学……如果找到一个好男人,一切都不成问题了”著名学者梁文道说。在她们的眼里,婚姻成了一个那么重要的、提升自己社会地位的工具。“90后姐妹花自爆性感照想当小三”(2011年6月19日搜狐女人),看到这该作何感想?是女性从心底认同女性应该依附于男性,还是认同女性应该主张彻底解放性和婚姻,没有任何道德底线的自由下去。所以,网络媒体不该只是为了自己的商业利益,赚取点击率,更多的应该从人性关怀的角度关注女性的生存。

结语:在男权话语里,女性是属于私人领域的,处于附属的位置,而男性是永远站在社会的顶端,处于主导位置。女性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撼动男性话语权的霸主地位,更不可能从男性霸权中剥离出来。因此,在公众话语中,女性话语在男权话语下,始终是一个依赖性话语。两性虽是唇齿相依的,但是仍然不能放弃争取女性的独立地位。所以就女性主义自身的主体性而言,女性应该运用自觉意识,一方面利用好网络媒体这种新兴的宣传阵地发展女性主义,另一方面,将女性文化和网络文化进行重新结合,构建新的女性话语权,与此同时,更要防止网络可能出现的新的对女性主义的误解和消解。

参考文献:

[1]朱迪斯・巴特勒.宋素凤译.性别烦恼: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上一篇:数量经济学范文 下一篇:社会经济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