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自我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4 05:50:42

网课自我总结

网课自我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语文练习课 自主学习 反思

为了改变课堂教学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现状,使语文课堂有效、高效,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发展学生的潜能,从2013年开始,我们教研组进行了“农村初中语文分课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研究”的课题实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构建了“三段四环七步”反思型语文练习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本文从涵义、理论依据、功能目标和流程等几方面对“三段四环七步”反思型语文练习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进行阐述。

一.“三段四环七步”反思型语文练习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涵义

首先,说一下“练习课”。这里所说的练习课是指语文阅读练习课,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阅读新授课上所学的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的一种课型。它强调以学生的独立练习为主。它是新授课的延续和补充,是完成章节教学总目标的中间环节。

其次,说说本模式为何称为“反思型”?反思是指学生通过对自己学习思维过程的自我反省,总结经验教训的思维过程。本模式强调以学生的反思为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穿插学生的自我反省、自我总结的思维过程。学生在反思中获得成长。

最后说一下“三段四环七步”课堂教学模式。

“三段”是指教学的三个阶段:课前、课堂、课后。本模式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课前是课堂学习的基础,课堂是学生能力的提升,课后是知识的巩固完善。

“四环”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四个环节,即“预作质疑解疑归纳拓展提升巩固完善”。

第一个环节“预作质疑”是指学生在课前根据自己的学习速度和特点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这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作反思,使课堂不再从零开始。这个环节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我反思。同时,教师要收集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重新设计课堂。第二个环节“解疑归纳”是指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参与课堂学习,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讨论、探究、归纳、反思,感受知识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形成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获得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第三个环节“拓展提升”是前两个环节的升华,是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矫正和拓展。通过对知识内涵的理解和外延的引申,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在反思中使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第二环节和第三环节一定要进行小组的互助,通过小组互助,使课堂知识的学习和完善辐射到每一个学生。第四个环节“巩固完善”是对学习的矫正补充。是指教师在课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布置练习进行个别化指导或者学生互助。学生通过练习矫正补充知识,完善知识系统,反思学习得失,使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完全掌握知识,享受成功。

这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第二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第三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升华,第四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完善。这四个环节相辅相成、环环相扣、和谐统一,使知识得到逐步完善,能力得到逐步提升。

“七步”是指上述四个环节具体落实到七个步骤上。第一个环节“预作质疑”落实到课堂教学是第一步“回顾练习”和第二步“批改反思”。“回顾练习”是指学生回顾练习所需要的知识,然后做老师针对需要强化的知识点而提供的练习题。“批改反思”是学生通过老师提供的纸质答案或通过“校讯通”等手段发给学生的答案,批改自己的练习,同时反思自己的答案和做题的思维过程,总结在做题过程中的得失,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质疑解疑,自己解决不了的记录下来,以备在课堂学习中向老师和同学讨教,并通过短信或QQ等手段反馈给老师。(如果条件允许,学生亦可在网络上通过班级论坛等形式进行讨论。)教师收集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练习情况,确定课堂教学重点。第二个环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是第三步“带疑探讨”和第四步“归纳反思”。“带疑探讨”是通过生生互动、小组互助的形式,解决在预作中产生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归纳反思”是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对探讨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和反思,形成规律,提醒注意,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第三个环节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是第五步“应用展示”和第六步“反思提升”。“应用展示”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再次提供练习题,有针对性地对知识进行变式、引申、拓展,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利用所学进行练习,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助的形式展示答案及思维过程,使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反思提升”是指学生对课前和课堂上的两次练习进行反思,总结这两次练习中的改进和存在的共性问题,思考改进的方法和课后巩固的方向,使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第四个环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是第七步“巩固完善”。“巩固完善”是指教师在课后根据学生课堂的实际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布置任务进行知识的巩固、订正和补充。对合格者,教师提供选择范围,让他们自己选择补充材料进行巩固性练习;教师对不合格者,通过提供新的学习材料和矫正措施,加以个别辅导,直到全部通过(掌握)为止。同时让合格的学生充当“小老师”帮助不合格的同学学习,使其最终达到该知识的掌握水平,解决了教师一人分身乏术的弊端,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这一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定目标,自我回顾,自我练习,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主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三段四环七步”反思型语文练习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掌握学习理论

掌握学习理论告诉我们, 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以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即学习机会), 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目标。本模式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速度和实际学习情况完成练习,同时小组互助和教师的个别化指导,保证了学生得到适度的帮助,掌握知识和技能,进而全面地、最大限度地开拓和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潜力。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老师与同伴等)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教材、学案、多媒体等)、学习技术,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加工、处理而得到的。本模式汲取建构主义精华,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背景经验和知识结构,借助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练习材料和答案主动地进行探究、总结、实践、反思,获得自己的认识,建构知识。

3.金字塔学习理论。

学习金字塔理论认为,学习方法不同,学习效果大不一样。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要优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和被动学习;并且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能够转教别人的效果最好。本模式利用反思的形式,让学生以自己为假想的对象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转述知识,主动地进行学习。同时课堂的小组讨论和小组互助又使学生参与到团队之中进行学习,甚至在团队之中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变被动为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三段四环七步”反思型语文练习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功能目标

1.学会自主学习。该模式从学生独立练习开始,从在练习中产生的疑问入手,让学生在课堂上寻求帮助,在和同学的探讨中解决问题,反思自己的得失,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强化巩固,从而学会学习,在学习中逐步增强了自主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潜能。

2.提高学业成绩。该模式学生经过三次练习,每一次练习都是对前一次练习的补充强化,弥补学习漏洞和知识缺陷,使知识逐步完善;同时学生在交流探讨和小组互助中,把自己的所得转教给别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再加上同学的帮助和教师的个别化辅导,使绝大多数同学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提高学业成绩。

3.转变课堂教学状态。该模式是以学生的学习为立足点,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教学,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使教师多导少讲,转变了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的课堂现状,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四.“三段四环七步”反思型语文练习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流程

“三段四环七步”反思型语文练习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流程如图1所示:

参考文献

1.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干国祥编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12

2.聪明教学7原理/【美】苏珊A安布罗斯,庞维国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

3.“三环五步”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欧阳国亮,杨梅 陈碧宇―《教育导刊》(上半月)2011年6期

4.让学生在反思中成长/陈再强-《新课程学习(下)》2013年10期

网课自我总结范文第2篇

Abstract: Facing the new situation, new contradictions and new problems, Military academies teach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must be with an open mind, a pragmatic approach to explore new teaching methods. In this paper, a brief introduction on the basis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utonomous learning teaching model, the necessity of autonomous learning teaching model of military academ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building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 are discussed,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new ideas, new methods to Military academ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reform.

关键词:军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

Key words: military academ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autonomous learning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1-0184-02

0 引言

高度重视从思想政治上建设军队院校,保持军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我党我军的宝贵经验和一贯方针。军校学员是我军现代化军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科技强军的重要力量,其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关系着我军建设的成败。在国外西方资本主义对我军进行文化渗透、同化,国内社会转型期军队主导价值观遭受利益消解、冲击的新时期,如何创新军队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增强其主动性、针对性、时效性,确保“打得赢、不变质”,不论是从军队建设的大局看,还是从院校发展和人才培养来看,始终是我们该深入思索和探讨的重要问题。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1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内涵

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主学习成为西方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世界各国都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自主学习即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和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概括来说自主学习即: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之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之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之上的“坚持学”[1]。

从本质上说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力,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必须具有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但这种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需要专家加以引导。所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不意味着教师丧失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主动地位和导向作用,相反教师的引导作用和教学手段的创新愈发重要。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应始终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在平等轻松的学习氛围里,教师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从教的层面看,它有利于教师创新教学手段,实现教师课堂角色的转换;从学的层面上看,它是学生做学习主人的推进器,也是让学生享受丰富课堂生活的催化剂。

2 军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应用的必要性

2.1 改革教学方法的需要 军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引导学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主课堂、主渠道,是部队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从总体上看,我军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是好的,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影响,教育形式及教育手段方法单一,“一刀切”、“一锅煮”的情况仍然存在,过分强调灌输,忽视了学员的主体地位。那种“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扔笔记”的学习和教学模式,不仅极大的挫伤了学员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和积极性,也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应尽快实现从被动灌输向主动学习的转变。

2.2 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 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给军队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挑战。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从来没有放弃对我国的“西化”、“分化”,他们利用全球化带来的各种便利条件加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另一方面,在国内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建设进一步深入的新形势下,也不可避免地对军校学员的思想观念造成一定的冲击。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军校学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比较坚定,对党的现行方针、路线、政策能够正确理解,自觉执行。极少数学员由于理论修养不够,政治意志和政治思辨能力不强,对现实社会中一些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相背离的言行,往往缺乏科学、正确的分析与认知[2]。所以面对新矛盾、新问题,军队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务实的态度探索出新的教学方式。

2.3 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需要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科技武器装备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对军事人才的素质,尤其是军事人才的现代军事科技知识和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军队院校能不能培养出高层次、高素质的创新军事人才,直接关系到部队的战斗力,关系到军队的长远建设和发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员更应教会学员“学会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能力的掌握有时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在教员的引导下,学员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分析、实践,独立探索知识、发现知识、掌握知识,不断学习,自我提高,才能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3 军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构建的原则

3.1 坚持以党的最新理论为指导 军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用党最新的理论武装学员头脑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开展爱国奉献、革命人生观、艰苦奋斗教育,增强学员的政治坚定性和思想道德的纯洁性。在教学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学员的思想统一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上来,统一到党的大政方针和重大决策上来,保证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在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中得到圆满实现[3]。同时,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时刻关注学员的思想动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学员头脑,不断提高学员的政治觉悟、精神境界和理论水平。

3.2 注重发挥两个主体的作用 传统观念中的师生关系,教师是高高在上的主动施教者,学生则是被动的受教者,“满堂灌”的说教往往会使学员产生逆反心理。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进入学员思想,就要在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里,把教员的主导作用和学员的主体作用有机统一起来。一方面,教员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应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另一方面,注意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员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3.3 以培养学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信息化战争时代的到来,对军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知识性传授将无法满足终身学习的需要,只有培养大批“学会学习”的人才,才能满足未来军事发展的需要,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学员通过在自主学习中获取知识,促使他们不断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从而大大地活跃思维,拓宽思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4 突出军校特色 军校作为军事指挥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基地,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结合军校军事、政治与教育特征,突出军校特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把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与培养军人思想政治素质紧密结合起来,在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注重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纪律教育,积极开展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进一步夯实军人人生价值观的思想基础[4]。坚持又红又专,全面育人,使学员的学历层次与思想境界同步提高,知识水平与军人素质共同增长,努力把学员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素质过硬的新时期军事人才。

4 军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运用

4.1 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 基于自主学习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员要善于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建立充满人文关怀的平等、民主、亲和、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员应立足于学员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以平等的身份、对话的方式、探讨的语气同学员交流思想。同时,教员要给予学员充分的自由度,鼓励其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表述问题,引导学员创造性的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员应是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而学员则是学习者、发现者、创造者,教员不再“高高在上”,学员也不是只能“洗耳恭听”,在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4.2 贴近学员生活,激活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兴趣是引导学员自主学习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考虑青年人的认知水平与心理结构特点,从关注学员的兴趣入手,寻找那些能引起学员共鸣的兴趣点,由浅入深,寓教于乐。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研究军校学员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新特点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环境的新变化,使教育贴近军校生活、贴近学员实际。同时,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应与国内外时事热点结合起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性和吸引力。总之,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只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激活学员潜在的学习欲望与能力,才能使学员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4.3 以“问题”为中心,强化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员的“问题”意识,“问题”的提出或解决活动要贯穿整节课,让“问题”成为学员自主学习的导航者。学习新知识之前就以问题调动学员活动,学员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独立地和合作地解决这个客观问题,然后师生共同对客观问题解决的主观过程进行反思,并且表达、归纳、提升活动中的体验与感悟,进而掌握本节课应该学习的新知识、新方法。学员的学习是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伴随着自己的体验开展的,学员有了较为自主的、为着问题解决而进行的学习活动,从而大大提升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入脑入心。同时,教员也要鼓励学员在自我探索中敢想敢问,引导学员置疑和思辨,在教学互动中,注意抓住学员回答的闪光点和疑惑点,从而进一步挖掘和生成新问题,推动学员的思维由浅入深、由较为深刻向更为深刻地发展。

在实际操作中教员要注意“问题”的设计和运用。首先,“问题”的设计要贴近学员生活,能够促进学员自主活动,能引发学员深入探索,并且与课程内容紧密相联;其次,在“问题”的运用过程中不易过多、过频,否则会从原来的“满堂灌”到“满堂问”;再次,教员要注意引导学员在看书时善于联系实际理解教材,善于运用书中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把书读“活”。

4.4 丰富教学手段,提升自主学习的效果 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除了在课堂上向学员传授各种学习方法和策略,如阅读方法、分析技巧等,还要培养学员搜集、分析、筛选和利用各种信息的能力,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向学员推荐一些有利于学习的网站,同时通过校内网络课堂里的答疑解难、论坛、在线互动等版块,加强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把握学员的思想动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学员课后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利用军校资源优势,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民族美德教育同学习军队里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相结合,让枯燥的理论不再苍白,让先进人物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这样才能在学员们的心灵深处引起共鸣,形成向英雄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5.

[2]黄雄英.郑勇辉.转型期军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动态和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4):38-39.

[3]空军政治工作理论研究中心.加强和改进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需把握的原则[J].求是杂志,2008:41.

网课自我总结范文第3篇

教师先列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以寝室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去搜集、整理资料,形成总结报告(500字以内)。再用一个课外活动时间,搞一个全班的讲座,让学生主讲,老师指导。每学期至少开展2~3次。如《抗微生物药》一章学完后,我们请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上网或到图书馆等处搜集资料:①目前我校附属医院青霉素、氨曲南、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任选两个)使用现状:用药者的年龄、疾病、使用剂量、使用疗程?选内科或外科住院病人的病案进行统计,统计时间以10天为限。②喹诺酮类发展史及安全性问题。③我国聋哑儿现状、发病原因,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其中一个药如庆大霉素)的关系。④目前我国为什么要控制抗生素的使用?⑤什么叫“超级细菌”?它是怎么产生的?⑥为什么许多人感冒了或受寒腹泻要吃抗生素?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这个问题?为了防止大家扎堆在一个问题里,又不增加学生负担,规定每个寝室必选一个问题,并且不得与其他寝室重复,能力强的寝室,可以自己加题。所有“总结报告”完成后张榜于墙,便于大家共同学习。

1.形成性评价:教学任务完成后,对同一年级同等层次的实验班和对照班,我们用同一试卷进行阶段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中专生与高职高专生的试卷难度不同),其中对期末考试进行形成性评价,两届中专生实验班的成绩为65~98分,平均82.89,标准差7.95;而对照班成绩为55~92分,平均81.19,标准差6.72,中专生四个班级的平均成绩经t检验,t=2.429>1.987,P<0.05,有显著性差异,中专实验班成绩高于对照班。两届高职高专实验班成绩为63~97分,平均84.18,标准差7.72;而对照班为58~95分,平均81.89,标准差8.56,四个高职高专班平均成绩经t检验,t=2.137>1.987,P<0.05,有显著性差异,高职高专实验班成绩高于对照班。

2.教学情况问卷调查:期末考试后的下一学期开学时,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见表2-4。通过两年努力,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成绩、自学能力、调查研究及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能力,都有了明显地提高。调查表明82%的学生赞同三段教学法;约65%学生认为此教学方法没有增加学习负担,并且还认为课前的预习题和课后的总结报告,大部分是一个寝室集体讨论和调查获得的,分摊到每个人的任务很少,不但没有增加学习负担,还增进了寝室团结,更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减少了课后复习时间,提高了整个寝室同学的学习成绩。25%左右的学生认为轻微增加学习负担,她们认为查找资料,完成预习题和总结报告,多多少少占了她们的业余时间。8%的学生认为明显增加学习负担,她们认为自己自学能力较差,或没有预习的习惯,还是老师按部就班教学好;84%学生认为三段教学法对以后自学有帮助,她们认同将来要继续学习,特别是自学,但在校时没有养成自学习惯、缺少方法和信心,更缺少老师在这方面的培养。

讨论目标教学与三段教学法区别:前者虽是以目标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但仍摆脱不了满堂灌的习惯,学生被动学习,课堂紧张,学习效率低;后者除了以目标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外,关键注重学生课前主动学、课堂轻松学、课后提高学,学习效率高。前者教师课前课后与学生接触少,对学生把握度差;后者课前、课堂、课后师生互动多,便于教师更深了解学生,可以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前者注重课本,没有课本外的知识链接;后者既注重课本,又拓展了课本,拔高学生,更教会学生一些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方法。

三段教学法注意事项:三段教学法虽然获得较好评价,但在具体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不然得不偿失。(1)不能增加学生负担。无论课前留置预习题还是课后写总结报告,都不能给学生增加额外负担。自学能力培养只是让学生学会怎样自己学习,而不是让学生全部自己学习。所以留置预习题的量、深度,写总结报告题目的范围,每题都要把握恰当,且经常要调整。我们是全科室老师集体设计所有题目,同时也准备好了简明扼要的参考答案,题目每年都有增减。(2)不能削弱课堂教学。在校生知识的获得,主要靠教师的传授,所以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3)要循序渐进。可以请有专项特长的老师,通过讲座、出板报等方式,让学生入学时就掌握一些自学、调查研究、写总结报告等学习方法。而在本门课刚开始时,留置预习题要简单、量少,要以贴近学生生活的事情为例、为问题,等学生学会了查资料、研究问题时,题目就可以逐步加深、加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生存的主题报告别强调:“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作为医专教师,教好课本知识是我们的责任,而培养好学生的自学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更是我们的责任。所以当务之急是探索各门课自学能力的培养方法、时间安排和效果统计。只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不辜负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网课自我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师德 言传 身教 精细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c)-0184-01

担任班主任的一年多里,虽然没有很多的经验之谈,但是感触良多!我对自己的定位是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因为,亲其道信其师,学生喜欢我欢迎我,我的班级管理才会更加的通畅!从自我管理和班级管理两个方面来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1 自我管理

1.1 师德育人,学术立身

我觉得要育人,自己要有良好的师德或者精神气质。首先,我觉得我热爱教育工作,从来不去埋怨工作中出现棘手的情况,因为我觉得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因此,我从来不埋怨班级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和情况。其次,认真积极地和有经验的老班主任进行经验交流,有“疑难杂症”时多开口,多交流,解决办法就水到渠成了。最后,多阅读一些知名教育工作者的书籍,从书中获得知识和间接经验。现在的网络资源也非常的发在和丰富,有空的时候我也会经常去看“班主任网”,上面有很多班级工作的实证材料,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1.2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作为教师,时时都可以教育,因此,我经常以生活的细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个细节可以是学生自身暴露的,也可以是自己亲身去做的。例如,看见讲台上的东西不整洁,我会亲自整理一次,然后告诉同学们,下次希望看到有同学来整理,让老师看看你们的情商是否有提高。我总是会跟学生讲,情商跟智商都很重要,智商也许是先天的无法弥补,但是情商是后天培养的,我希望从我这里带出来的学生都能够成为情商也高的孩子!现在孩子们进入八年级了,对待这些敏感和叛逆的学生,要理性的控制自己。这点在这个学期深有体会,学生也有脾气了,也会跟我争辩了,也会对师不满了耍自己的情绪。我的处理方法就是动之以情,使学生认识到错误并改正。

2 班级管理

2.1 班级文化建设

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先让大家认识到我们是一个团队一个集体,任何时候都要以集体为先。首先,我和语文老师为班级设计了一个口号:范其至难,途其至远,我们是自主自强的1009班。每天的每一节课前都要喊这个口号,方才上课,久而久之,大家心里就有这样一个意识,我们是1009班的一个大集体和大家庭。其次,我们经常利用第八节文体活动课到户外做类似“拓展训练”的活动,并且特意安排走读生和寄宿生交叉组队,加强不熟悉的学生彼此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他们知道团队时刻都存在,没有团队意识的人将来的发展会比较艰难。班级活动可以使学生们在他们的交往中培养起丰富的感情,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所以适当的班级活动能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对集体的责任感和任务感。

2.2 班级日常管理

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我将班上的管理分为日常规和月常规。其中,日常规就是主要是由每日的值班班长负责,每日的常规细分为三个部分:卫生、纪律、学习。卫生每天有三次,由卫生委员安排保洁员,由保洁员直接负责。所以基本上每次进教室,里都是干净的,桌椅也都是整齐的。但是这个学期开始因为学生进入了初二,不再是怎么都愿意认认真真去搞卫生了,所以近段时间教室没有那么干净整洁了,在教室强调了多次,但是没有什么大的进展!苦恼了很久,最后我发现越精细化的安排,越是做得非常干净,比如我细致的安排每一个小组的卫生负责人,每一个角落都有人负责,直接责任到人!所以现在教室整洁整齐多了。所以从这次小的安排中,我发现班级管理就是要管理的细,细化到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纪律其实是日常规中最难管理的一个项目,我们是分为两个纪律委员,分管自己所在大组的纪律,每天将情况报告给班长,由班长做日工作总结,情况严重的屡教不改的最后才交给我处理。久而久之,班上形成了良好的常规行为习惯和风气。月常规,主要就是对于日常规的总结。表扬一些表现好的优秀的学生,提出一批行为习惯不够好,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学生名单,并且成为下个月的重点关注对象,直到能够好好表现!总体来讲,这个常规工作做得越细就会收到越好的效果,班级建设就会越来越有序。

2.3 班级学习管理

在班级学习管理方面,作为新班主任,我也没有很多别的经验,所以在七年级上学期,我们班的学习成绩是非常不可观的!后来经过一个寒假的休整和方法的调整,我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努力了。一是引导学生掌握和形成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二是抓住课堂和作业两个部分。对于课堂上不认真、走神和讲话的同学晓之以理,提出改正的希望;如果效果不明显的话就利用一整节课的时间让他自学当堂的内容然后做题目,再马上批改,就会发现没有上课只有自学是无法全面掌握知识的,于是他就明白了课堂对于知识掌握的重要性,那么下次上课自然就会认真一点了。但是这种学生往往是管不住自己的,需要不断地督促和检查,在他取得阶段性成功和胜利的时候及时予以表扬,这样他才会更加有信心和动力!对于作业方面,从一开始我就抓得紧,先抓数量再抓质量,因为有的学生在小学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不交作业或者没有做家庭作业的习惯,所以首先就得让每个同学都交作业;其次再去管理和督促作业的质量。先一天的作业在第二天老师检查完了之后,必须全部更正一遍才能离开学校,一个月之后,学生能养成自觉更正题目的习惯了,再过了几个星期学生对于不懂的题目就能够去问老师或者同学间相互解决了!等学生这些方面的养生习惯做好了之后,认真学习自然成为了一种习惯,也就能开心快乐地学习了!总体来说,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班上的学生进步很快,所以信心也越来越足。

2.4 学习氛围的培养

另外,学生要好好学习,学习氛围也很重要,我们有学习小组,负责日常的学习管理,作业查看,督促背诵等等。我们有专门收集不懂的问题的团队,当天一定会把不懂的问题收集好并报告给任课老师,等老师下节课的讲解(当然了,更多的同学是自己直接找老师解决)。另外,也可以开展一些竞争和比赛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氛围。

3 结语

总之,要用真情和真爱来关怀每一个学生,将自己融入到平时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德育工作漫漫而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 张丽丽.浅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2(35):21.

[2] 苟红霞.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之我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1):221.

网课自我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职校商贸类 自主学习 项目导向 任务驱动 多元化评价

一、何为自主学习

最近十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和终身教育理念的兴起,自主学习成为教育界的研究热点。关于自主学习的含义,国内外的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众多观点虽然阐述角度不同,但都有其合理性。Holec在著作《自主性与外语学习》中提出,自主是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我国学者庞维国主张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来界定自主学习。具体来说,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自我驱动的,学习内容是自己选择的,学习策略是自主调节的,学习时间是自我计划和管理的,学生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性条件,并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判断和评价,那么他的学习就是充分自主的。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度、学习方法进行自我监控、自我反馈、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自主学习的观点,我们可以给自主学习下个定义: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学习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科学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主动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实现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二、商贸类学生的特点和自主学习现状

(一)商贸类的学生习惯被动学习,缺少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能力。

传统的中国基础教育模式是所谓的“三个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语言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上,老师是主体,学生是听众,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是纯粹的被灌输者。经历了九年义务制基础教育,早就习惯了传统的“你讲我记”、“你说我听”的学习模式。再加上本身对专业的选择缺少想法和主见,大多数都是由学生家长来选择专业。所以,当学生开始专业课的学习时,既缺少自主学习的动力,又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课堂表面的热闹隐藏了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的缺失。

“素质教育”的理念让越来越多的课堂多了小组讨论,多了小组PK,的确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局面,但随后带来的问题是:课堂上学生学得热热闹闹,教师教得兴致勃勃,但是学生的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也没有改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人而异,热闹而简单的课堂活动设计只让部分外向的学生动起来,而更多的学生选择沉默。与财经类等专业相比,商贸类部分专业课要求并不严谨,很多时候需要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特想法,但是过于热闹的课堂让教师忽视一群内向或学习底子较弱的学生,看似热闹的课堂实际上隐藏很大的学习隐患。

(三)专业课信息化缺少对商贸类学生的监控和引导。

在信息化浪潮下,网络课程或网络教学平台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必不可少的虚拟环境。很多商贸类专业课把教室改到机房,教师采用网络课程或相关教学软件平台,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测试,自动评价打分。看起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网络课程或网络教学平台并不是万能的。如果缺乏搭脚手架的方法层层深入引导,缺少教师的适时引导,并不能帮助学生真正有效地学习。Caballé等人认为,网络支持的互动、协作学习有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新的知识,但是容易产生大量的错误信息。

(四)作业设计不受教师重视,内容和形式单一。

高职校的教师没有学生升学的压力,普遍对作业的设计不重视,忽略课堂教学是为课后自主学习服务的。由于商贸类的作业偏文科,教师在布置作业时缺少目的性、策略性和时间性等的考虑,以简单抄写书本的文字内容为主。作业完成缺少指导和控制,没有方法指导,作业的评析和反馈往往一带而过,导致学生对课后作业表现出自觉性差、缺乏兴趣、缺乏独立性、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等情况。同时抄袭答案、找人代做、不按时交作业的现象频发,大部分学生认为课后作业没有起到对课堂学习衔接互补的作用,尤其不能体现实践应用方面的作用。

三、提高商贸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思考

(一)创设“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就是将课程按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划分为若干个典型项目和任务,并下达给学生。教师按项目和任务完成的进程进行能力要素的教学和训练,学生带着任务边学边做,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多渠道提升认识,形成能力,实现从理论知识到职业能力的转化。“项目导向”,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任务驱动”,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在完成各个项目和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是“工作”的主体,教师则成为项目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和评价者。教师要在课前合理设计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分析知识点,引导学生突破难点,最后及时对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进行点评,可设置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创设教、学、引、控、评的课堂教学体系。

教学改革坚持课堂教学是主要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引、评体系。课堂教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学生自主学习,分析演示。课前发放任务阅读材料,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材料自行搜索更多数据和资料,写出分析报告,做成PPT,课堂上教师选出两个小组先在课堂上对分析报告进行演示。对于这个协作学习的过程,教师应提供详细的要求和指引,并以书面形式发给学生,包括小组演示的时间安排,每个成员应当承担的责任,学习材料的一些阅读指引,报告的详细要求,等等。小组PPT演示结束后教师引导全班同学进行评估,并事先明确评估的指标和评分方法。

因为自学内容是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或文章,学生在小组演示完成时已经对教师准备讲授的理论有了感性认识。课堂教学的第二部分:教师对演示进行点评,进入课程的理论部分。当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基础,教师可在此部分只需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详细讲解。

(三)设计实用有效的作业。

为提高高职校商贸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除了在课堂上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外,课外的学习活动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里的课外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形式就是作业。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自主性”、“过程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赋予课后作业设计新的意义:课后作业不仅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进而使学生的知识新旧融汇、不断建构,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互交替作用”的过程。教师的身份由以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策划者,以教学大纲要求为依据,从学生的需求、目的、兴趣出发来设计与布置作业,并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作业内容应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并与学生的生活和将来的职业相联系,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动力。

(四)创设多元化的评价考核机制。

我们要清楚地意识到,如果还是沿用之前单一的方法进行教学和考核,无论课堂教学改革如何深入,都是不能适应当今多元化的学生需求的,也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为了适应多元化的社会,必然需要得到多元化的教育,希望培养多元的技能和多方面的知识,因此,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必须反映这种变化。

评价考核是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定要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反映了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发展情况。对学生平时取得的任何进步都要予以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逐步使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

四、结语

当前,高职教育界强调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高职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高职教育的这一培养目标一致,也在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高职教师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课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研究。

参考文献:

[1]党菲菲.培养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为例[J].技术与市场,2014.

[2]刘羽帆.网络教学平台辅助的自主协作学习在经济类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1.

[3]骆萍.简论高职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作业的设计与布置[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

[4]彭昱.基于自主学习能力的高职公共英语课后作业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2013.

网课自我总结范文第6篇

建立电子教学档案,有效的促进教师“自我更新”取向的专业发展

教师在专业发展中不仅是专业发展的对象,更是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是站在主人翁的地位上,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更新的过程。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突破的关键在于降低教师专业发展的发生层面,关注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经验,将教师自己的专业发展过程作为反思的对象,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多种形式经常与自我保持专业发展对话,保证自我反思经常化、系统化。而电子教学档案是根据一个特定的主题而展开的,关注对教学经验的反思,联结了教师过去、现在、未来的经验和计划,促进教师个人的知识管理。教师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将内隐性的经验外显化,成功实现个人的知识管理,促进个体专业成熟。电子教学档案赋予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内在权力,促进自我发展意识的培养。通过电子教学档案,教师可以充分了解自己的成长,从不断的经验总结与反思中逐渐成熟,并在这种成熟的过程中获得一种专业自信,提升教师的自我意识,能促使教师更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实践,在实践情境中充分发挥自我创造性,内在地促进教师专业成熟与发展。电子教学档案促进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有利于教师充分利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网络平台打破了时空隔离,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环境资源,提升自我。电子教学档案还有利于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通过记录、呈现、反思、总结、计划等一系列行为动作,能够培养教师一种不断进行自我总结、反思、交流及自我改进的良好态度与方法。这些态度与方法的培养也是教师进行终身学习、专业提升的基本素质。

目前我校建立青年教师成长轨迹,使每位教师对自己的成绩与不足“一览无余”,不仅让教师更加了解自己的工作情况与业绩,同时清楚他人的工作业绩,树立起更高的发展目标。此举还可以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为教师进一步搭建学习与展示的平台,全面促进教师的发展。

二、加强校本教研,使之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校本教研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实际发生的问题,以教师为主体,强调实践反思、伙伴合作、专业引领的实践形式,使教师转变了教育、教学理念,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落到实处的根本保障。校本教研的特点是强调实践反思、伙伴合作、专业引领。校本教研活动这些特点,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使我们教师转变了教育教学理念,尽快走入了新课程,与新教材共同成长,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1、实践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教学反思能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探究教学问题,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有助于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不仅要成为教学的主体,而且要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自我反思有助于改造和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我们从教师成长的规律中可以看到,教师的实践经历不会自动生成科学经验,去促进专业化发展。而只有经验+反思才会有效地促进自我更新取向的专业化发展。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这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揭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我校的教学反思活动已使教师初尝胜果,在阶段反思的基础上,倡导每日一思,两周至少上交一篇,主抓人员进行批阅,反思成了领导与教师们沟通的桥梁。好的教学反思我们结集出刊,取名《思与悟》,大大激发了教师进行反思的热情,提高了教师教学反思的水平,有效的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定期开展教学论坛,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协作,培养教师的团队精神。

2、伙伴合作——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办法

在校本教研过程中,除了要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人研究意识外,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学校要形成有效的对话机制,为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和专题研讨提供操作平台,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同一个学科的教师,无论是主讲教师,还是普通教师,都要积极主动地参与研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学科组教研活动,把团体合作学习方式引入到校本教研活动中,强化合作意识,实行资源共享,做到优势互补。通过交流,教师学会寻找教学目标、教学期望与实际教学效果之间的差距。如:最常开展的观课活动,就有力促进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持续发展。它是一种在学校层面来思考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观课”又称“课堂观察”,通俗地讲,就是我们常说的“听课”。对教师来说,“听课”并不是陌生的词语,但对其意义的理解却比较狭窄,其实观课不仅要注重“听”,还要着重“看”,是一个可以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有研究表明,教师间的互助听课和指导是促进教师持续培训的一种有效、方便、节约的方式。但必须让教师认识到,观课的价值和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促使教师产生提高教学专业实践质量的愿望,带着这种愿望用客观的眼光去听,才能获得实效。国际上,观课已被广泛认为是有利于教师的持续培训和专业成长的一种活动,教师之间的互助观课自由度大,受限制少,费用低,可以达到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之目的。同事互助观课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在这方面,我校已取得初步成效,我们从同学科组观课开始,向同年级段拓展,再向全校推开,以点带面,横纵较差,有随堂听,也有准备好的听课,有个人推课,还有组内集体备课后展示等,让老师实实在在感受到观课的好处。

3、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实际的教育中,基于学校,源于教师的一种教育教学行为,研究的起点和对象是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研究的成果直接用于学校教学实践的改进和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并以研究成果为依据,进行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实现了教师学习培训和教学过程相统一,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行动是校本研究的出发点,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校本研究就必须从研究“行动”开始,始终紧扣教育教学“行动”进行研究,并且把落脚点放到提高教育教学行为的自觉性上。使校本行动研究,由“行动”开始,通过“合作”与“反思”达到高一层次的新的行动,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如:案例教学,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新的途径。

案例教学可以发展被培训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解决问题等能力和品质,被培训教师通过案例教学得到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并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整合教育教学中那些“不确定性”的知识。案例教学可以帮助被培训教师理解教学中所出现的两难问题,掌握对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使用案例进行教学大大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惰境的差距。案例的运用促使被培训教师很好地掌握理论。教师的学习是基于案例的理解、分析和反思,教师的研究是以案例为载体的实践研究,教师擅长的表达是运用案例的表达。以案例为载体的专题研究可以很好地解决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两张皮教师的行动学习,可以概括为:为改进自己的教学而学习,针对自己的教学问题而学习,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学习。

校本教研就是要以问题引导学习,不断使日常教学工作问题化,从中提炼出研究课题,以差异推动进取,寻求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个人与他人的差距,超越自我,使之不愧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健全机制,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

1、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首先要正确定位。在专业发展上,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搞一刀切。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必须因人而异,要制定出自身专业发展目标,认识到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应该根植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制定出自主学习提升理论素养专业化为主的目标,力求自己由专业型、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其次要不断学习,积极探索。作为传播知识的使者,面对着知识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必须时刻注意学习,确立终身学习、全程学习、团体学习的观念,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我们大多数人最缺乏的是踏踏实实的行动,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

2、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制。评价要注重教师角色转变,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注重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注重教师对个体差异的关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等等。评价目的、评价功能、评价方向、评价主体、评价结果等,要关注教师的人生规划,关注教师的人生幸福,关注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总之,一切要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出发,而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网课自我总结范文第7篇

一、教学案,不仅是形式上的改变

全区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进行了两次学案导学理论集中学习和反复的自主学习,开展了一次以“学案导学”为主题的研究课,目的是研讨“学案导学”在信息技术课中开展的可行性。在研究课后,全区信息技术教师普遍认为,相比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学案导学”教学方式能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中要求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精神。在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中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方式的研究和推广是可行的。

接下来区信息技术中心组成员一起研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案的统一格式,经过反复研讨,制定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案编写格式”: (1)电子档(如图1所示),包括教学案、帮助材料(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类型)和学习素材;(2)教学案格式(如图2所示)。同时还提出“学案导学”实施的简短建议:学生(学习小组)自主、探究学习;教师组织、引导、参与、指导[1]。

图1 信息技术学案要素

在教学案的统一格式要求下,由中心组成员首先编写出理论课和操作课的教学案范例,然后全区教师参照范例编写3~6年级共8分册的教学案。从2009年2月起,全区信息技术课堂开始使用统一的教学案,并在使用过程中对教学案不断修改和完善。

图2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案格式

教案向教学案的转变绝非仅仅是格式上的转变,而是教学案编写教师、实施教师在教学思想上的重大转变。信息技术教学案、帮助材料、学习素材是教师结合学习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充分考虑学生差异性基础上编制的用以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方案[2]。它主要是帮助学生在课堂中怎样学,而不是教师怎样教。在“学案导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观念逐步得到转变,教师在课堂中成为学生运用教学案进行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他们在课堂中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保护先学后教过程中学生产生的一些奇特思维,在课堂中讲演学生学不懂的疑难点,适时对学生操作进行指导,对学生评价进行引导,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促进者。

二、课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合理运用教学案,引导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学生自己才知道如何学习、学习什么。由于教学案图文并茂,简单明了,学生很容易就能够自主阅读,绝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正确使用教学案,不仅能对任务操作步骤自读自悟,而且能按要求进行操作,教学案的运用促进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并保持探究的热情和信心。学案导学不仅让学生学习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对有些问题能够举一反三,无师自通。

2.学会掌控学习节奏,提高学习效率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一般采用演练法,课堂节奏由教师掌控。而在学案导学的信息技术课堂中我们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由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自己调控学习节奏。基础好、自学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一个学习任务或操作任务后,完全可以先于其他学生进入下一个任务的学习中。当然,他也可以对自己刚才的操作进行小结和反思,还可以去帮助身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生学会利用任务栏右边的电脑小时钟,对自己的学习时间进行调控。

3.通过帮助材料超市,及时获取帮助

帮助材料是教师根据本堂课重难点而制作的视频演示文件,它根据知识点而设置和命名,在演示过程中对学生起到操作提示的作用。“帮助材料”文件夹就像一个提供帮助文件的“超市”,学生可以根据学习需求而自主选择使用。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获取帮助的途径有以下三种:(1)看教材;(2)使用相关帮助文件;(3)请教教师或同学。比较这三种途径可以看出,视频演示形式的帮助文件比教材更生动,更形象直观,比请教教师或同学更快捷,运用更自由。对于某一项操作,会的学生可以不用获取帮助,而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视频帮助文件,直到自己完全弄懂为止。这样可以很好地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实现了学生的因需学习和分层学习。

4.通过自我总结评价,品尝成功感受

在信息技术教学案中设置了“盘点学习成果”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对照评价量规,对本堂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评价量规表格项目根据本堂课的知识、技能、情感目标来设置,学生可以对照量规自查知识的学习情况,为自己比较科学全面地打分,最后根据总分评判本节课自己的学习状况级别。这样学生不仅对本堂课的知识进行了梳理,而且通过自我评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和自主学习意识,学生更多地体验到学习带来的成功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的动力受到有效激发。

在学案导学的信息技术课堂中逐步做到了学案让学生读,规律让学生找,操作让学生做,帮助让学生选,结论让学生得,评价让学生评,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能动的状态,学生想学,主动学,乐于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导学,教师教学能力不断增长

在信息技术学案导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们不仅在思想上有了很大转变,教学能力也得到锻炼提高。从教学设计能力来看,教师们在教学案格式统一要求下进行教学设计,大部分教师能够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信息技术学案导学的要求,灵活地运用教材、组织教材和处理教材,力求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手段,深入浅出地上好信息技术课。这一点在我区的几节学案导学研究课、示范课的教学设计中体现得特别明显,以信息技术教材四年级下册《计算机的发展和种类》学案导学理论示范课的教学设计为例,教师在深刻理解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情况下,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学习任务的布置、书本材料运用、提供视频帮助文件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为避免计算机理论课的枯燥感,在本课教学设计中运用了图片、动画视频、基于Flash判断的选择题,这些素材的运用大大增加了理论课中学生的动手操作机会,学生积极交流互动,使理论课不再枯燥。

从教师对学案导学材料的实际运用情况来看,他们对教学案及材料的使用并非按部就班,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调整,对教学素材的处理能力不断增强。例如:在五年级信息技术课堂中,有的教师针对教学案中帮助材料演示过快、学生不易了解和部分学习素材准备不够充分、学生练习过于单一的情况,结合教学案合理地穿插增补了一些内容,帮助学生更容易地学习。又如:有的教师会和三年级学生一起观看直观生动的视频帮助材料,这样学生感兴趣而且接受起来也容易得多,教学效果也很显著。

笔者在课堂中也会创造性地使用学案导学材料,往往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截取屏幕上的画面》一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介绍键盘上的[Print Screen]键(屏幕拷贝键)的使用。上课之前笔者观看了学案导学中的帮助材料,因为生成帮助材料文件的屏幕录像软件只能录制操作过程中屏幕上的变化过程,无法录制计算机操作者的手按下键盘上[Print Screen]键的过程,所以这段视频演示文件恰恰没有演示到最关键的步骤,如果直接拿给学生用的话,学生会对操作步骤感到茫然,起不到任何帮助作用。对于这个有缺陷的帮助文件,笔者想到了一个巧妙运用的办法。上课开始,笔者对学生说:“今天老师给你们变一个魔术,把你们喜欢的纸牌游戏界面变到画图程序窗口里来。”然后播放这个缺少关键演示步骤的帮助文件。学生对 “纸牌” 游戏窗口突然自己“跑”到画图程序窗口感到大为惊奇。笔者又说:“你们想知道这个魔术的秘密吗?今天学习了《截取屏幕上的画面》一课,你们也能变这样的魔术。”学生带着神秘感和探究欲望,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发现原来键盘上的[Print Screen]键就是这个魔术的关键,因为它

(下转页)

(上接页)

具有神奇的作用,能截取屏幕上的画面。在认识了屏幕拷贝键后,学生争相对它操练起来。

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网上论坛和网上讨论》时,当学生都兴高采烈地按照学案上的指导蜂拥登录基于互联网的“中国学生网论坛”时,网络却像老牛拉起了破车。面对这样的网速不给力的问题,笔者想到把BBS架构在学校自己的服务器上,创建了一个能在全校范围内使用的班级论坛,学生只在局域网内进行访问,不会受到外网网速的限制,交流就变得非常畅通。笔者先给学生介绍了中国学生网“学生社区”和主题发表的注意事项,再带领学生访问了“班级论坛”,由于没有外网网速的干扰,学生们很快完成了注册和登录。进入班级BBS后,学生们讨论话题,分组交流,对问题进行了积极回复,课堂教学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学科实施“学案导学”四年多以来,无论是课堂面貌,还是师生观念,无论是教学形式,还是教学效果,都有了很大的转变,这种转变也必然促进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蔡晓富.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实施“学案导学”的探究[Z].

网课自我总结范文第8篇

第一节课是一年级音乐课,迎接我的是一张张天真可爱的笑脸。学生才离开幼儿园,对小学的生活和学习充满了好奇,看我的眼神也充满了期待。自我介绍后,我邀请学生唱歌,班上举起了好多小手,只有一个小朋友坐在那儿,低着头,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我轻轻地走到他跟前,用手摸摸他的头,示意他加入我们的话题,但是他只是抬头看了我一眼,继续把头低了下去,还是不像其他学生那样积极。

开学一周了,许多孩子都进入了学习的状态。在音乐课堂上,大家都很积极地表现,唯有牛XX,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那个孩子。别的小朋友学会了歌曲以后,总是想表现自己,单独起来唱给老师听。可是他,总是低着他的小脑袋,也从来不举手单独起来唱歌。开始我以为他不喜欢音乐,不喜欢唱歌。直到有一次,我在教《大鹿》这首歌时,我发现他在跟着唱,尽管他没有抬头,但是我确实看到了他的小嘴巴在跟着唱。于是,到了小朋友单独表演的环节时,我点了他的名字,希望他能够上台给同学们唱歌。但是他怎么都不愿意上台。下课后我把他带到了办公室。

我轻轻地问他:“你愿意告诉邱老师,你为什么不愿意上台来唱歌吗?”他仍旧低着头,一言不发。“你是不喜欢唱歌吗?”我继续问。他抬起眼角,偷偷看了我一眼,摇摇头。“那你会唱这首歌吗?”他的头略微抬起,微微点点头。“牛XX,那你愿意唱给邱老师听吗?”他摇摇头。我好奇地问:“为什么呢?”

他咬着嘴唇,过了几秒钟,仿佛鼓起了很大的勇气说:“我唱歌不好听。”

我用手轻轻摸了摸他的头,说:“你不愿意唱,怎么知道自己唱歌不好听呢?这样吧,你唱给邱老师听,让邱老师来判断下,看看你唱歌是不是真的不好听,好不好?”他抬起头,看看我,眼神告诉我,他有点害怕。我鼓励他:“那邱老师跟你一起唱,好吗?”

他点点头。

然后,我带着他把《大鹿》唱了一遍,唱的时候,我仔细听了他的声音。他的音准和节奏都不错,只是声音很小。看得出来,他只是对自己没有自信心。于是,我对他说:“你要对自己有信心,你唱歌真的很好听,只是呀,声音小了一点。你愿意声音大一点,再给邱老师唱一次吗?”我微笑地看着他,期盼着他的答案,他好像也感觉到了我的期盼,再次点点头。于是,他自己唱了一遍,这遍声音比之前只大了一点点,但是我知道,对他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

经过了这次沟通,他在音乐课堂上,已经开始愿意抬起头,跟着其他小朋友一起唱歌了。不过还是不愿意单独起来唱歌。有一次,我偶然碰到了他的妈妈,了解了一下他的情况。他妈妈告诉我:他从小就内向,胆子小,对自己不够自信,不敢去尝试。但是他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喜欢做的事情,还是可以做得很好的。于是,我根据牛XX这样的特殊情况,上网找了一些有关培养孩子自信心的资料,并且针对他这样对唱歌不自信的孩子制订了一些方案。

在课堂上,我尽可能多地创设情境,采用故事或者游戏导入,激发牛XX学习音乐的兴趣。还分组进行小组比赛,看看哪一组小朋友唱得好,表演得好,慢慢地让他融入集体表演的氛围中。有时候还会邀请他跟我一起合唱。下课时,我还会多跟他说说话,问问他这节课开不开心,歌会唱了吗?经过一个学期的引导,牛XX有了很大的进步,比以前开朗活泼多了,偶尔也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上台表演唱歌了。在他表演完的时候,我都会对他竖起大拇指,告诉他:“牛XX,你真棒!”

在期末考试的那天,我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发现了一张贺卡。我当时心里想:今天也不是什么节日啊,怎么会有卡片呢?我带着好奇心,打开了它,上面写道:“邱老师,谢谢你对我的关心,我的进步和你是分不开的,我会继续努力!谢谢!”署名是牛XX。虽然他的字迹歪歪倒倒的,很多字还是用拼音代替的,但是看得出他是写了又写,擦了又擦,才写成的。当我看到这行字的时候,眼眶顿时湿润了。我真的觉得很欣慰,因为我的努力付出得到了回报。同时我也为这个孩子的改变而感到开心。

自信心是指一个人对其自身能力、自我发展的肯定。在小学唱歌教学中,有很多学生像牛XX一样,不敢当众唱歌,对当众唱歌表现出紧张,甚至害怕。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如何能让学生们热爱音乐、自信地歌唱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唱歌时的自信心。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信心

想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要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与信心总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对唱歌产生了兴趣,才能够有自信地歌唱。兴趣不一定是与生俱来的,可以靠后天的引导和培养。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我总结了三种方法:

1.创设情境,引导参与

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结合音乐课自身的特点以及每首歌的特点,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乐此不疲地唱歌。

2.借助游戏,寓教于乐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爱的一种活动。他们常在游戏中以最自然的方式抒感、表现自我。音乐课如果只停留在让学生被动地听、唱歌曲的层面,那必然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在游戏中学唱歌曲,如边唱边做开火车游戏、边唱边玩拍球游戏等,不仅能减轻学生唱歌时的心理压力,而且能使学生体验唱歌的乐趣。

3.开展竞赛,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好胜心、荣誉感、表现欲特强,他们特别希望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课堂上教师要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音乐竞赛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竞赛活动既可以是学生之间的竞争,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挑战。这些竞赛可以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展现,也可以用创编表演的形式表达。总之,教师要根据具体歌曲特点设计符合学生特征、容易被学生接受的竞赛活动,让学生从心底喜爱音乐,喜爱唱歌。

二、用情感鼓励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

在教学活动中,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及内化。可以说情感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它具有引发、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教学过程是促进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的疏导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让自信扎根于学生的心灵。

1.营造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氛围

课堂上,教师面带微笑、娓娓道来,学生如沐春风、心情舒畅。这样可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惧怕感,增强其信心。也可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让老师更容易走进学生心中,令学生更喜欢音乐和喜欢唱歌。少年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与自信心是和师生情感密切联系的。

2.加强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

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际交往、情感沟通的过程,师生情感的交流与教学是不可分割的。在唱歌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动向,细心留意每个学生的眼神、表情,及时发现问题,用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或热情的语言、真挚的爱心帮助学生,使学生认识自我。教师只有了解学生情感,及时捕捉学生的情感信号,才能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建立起唱歌的自信。

3.在集体活动中寻找自信的支点

许多心理学家发现,同龄人之间的沟通更容易,他们之间的心灵界限更少设防。一些学生在教师面前很胆小,很拘谨,很自卑,但在同学面前却很大胆,很活泼,很自信。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学生之间这种良好的沟通方式,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自由合作学习、小组合作表演等集体活动,努力为学生创建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集体大舞台,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尽情地唱、忘情地奏、入情地演。教师要用“放大镜”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多一些表扬,多一些鼓励,让一些自卑的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让他们从中找到自信的支点,让自信的光照亮每个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发自内心地自信歌唱!

网课自我总结范文第9篇

1“最后五分钟”以图、表形式系统化本节课

初中物理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无论是物理现象的介绍还是物理过程的探究,以及物理规律的归纳和运用都是从初中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及学生自身的探究与合作学习完成的.每节课从三个维度循序渐进地完成物理教学进程,在物理课堂教学的每一阶段(引入、复习、新授、巩固、反馈等)都会出现新的物理知识点或物理能力训练点,这些物理知识或物理能力只有与学生业已掌握的知识或能力形成有机结合的网络或板块,才能算是真正掌握.因此在引入、复习、新授、巩固、反馈等环节后,有必要及时进行物理知识、物理方法与能力要求的总结,使得散布于前述各个阶段的内容以鲜明的主线呈现出来,便于学生理清本节物理课的学习线索,从更高的逻辑视野上概括并融入学生已有的物理知识与能力体系.所以,很多有经验的一线初中物理教师善于在“最后五分钟” 系统化本节课,其中,以图、表形式系统概括本节课学习内容极为方便,运用也很多.

在教学“透镜的原理与透镜的成像规律”这节课时,教师通过生活中的折射成像的诸多现象引入了“透镜”的概念,随后,通过演示实验呈现了凸透镜对于三根典型光线的折射规律,即“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与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过另一侧的焦点、从焦点发出的光线折射后与主轴平行”;接下来组织学生通过分组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主要规律”……,在完成了上述的教学活动后,接着师生互动,探究了生活和生产中凸透镜的几种运用.在一般教师看来,这节课到这里为止,已经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的,基本达成三维目标.但是,一位老教师却别出心裁,和学生一起绘出图1.这位教师和学生一起,按照本节课探究实验的探究步骤,用MN表示透镜,箭头AB表示物体,像用箭头ab表示,f表示一倍焦距处,2f表示2倍焦距处,将物AB从大于两倍焦距处的位置连续移动至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处,选取了物距大于两倍焦距、等于两倍焦距、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等于一倍焦距、小于一倍焦距这五个具有代表性的位置,运用平行于主轴的入射光、过焦点的入射光的折射特征,将凸透镜成像的主要特点与规律完整、系统地浓缩至一幅图上,相对于复杂的语言叙述与结构复杂的表格,这张图简洁、科学,一目了然,便于理解与记忆,同时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在画图的过程中,学生实际上已经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一次极具条理和符合逻辑的系统归纳,这样,知识与方法的内化才算真正完成.而这位老教师的做法,一下子将“最后的五分钟”的时间价值充分发挥到最佳值,优化了教学环节,使一节平常的初中物理探究学习课上出了特色,上出了新课标要求的高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普及与运用,相当多的教师喜爱最后在大屏幕上以文字形式、彩画形式呈现本节课的授课提纲,认为这样就是对本节课的总结.这种做法,其实是把教师个人的备课笔记搬上了屏幕,缺少学生的参与,纯粹让学生被动进行阅读与记忆,而上面这位老教师的做法却是让学生积极参与绘图,主动自我总结,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来,教学效果明显好于直接投影介绍产生的效果.

2“最后五分钟”以综合性、开放性问题总结本节课

如果某节课所学习的概念不是太多,方法学生也理解、掌握达到预设的水平,在经过了前面近半小时的学习之后,“最后五分钟”内,物理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更上一层楼”,自主进行更深入的探究,例如,给学生抛出综合性、开放性问题.某位物理教师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欧姆定律基础上,本节课教学了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的知识后,利用“最后五分钟”抛给学生一个综合性、开放性问题:现有一个未知电阻Rx,你能运用学过的电路知识和欧姆定律,想办法测量出这个Rx吗?学生经过热烈积极的互动,一番合作探究之后,很快找到了几种不同的思路:如图2所示,利用一个电压表、电流表测出Rx两端的电压U、电流I,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x=UI;图3,将一个已知电阻R与Rx串联,利用电压表,分别测出R与Rx两端的电压U1,U2,根据串联电路的规律,U1U2=RRx,求出Rx;图4,将一个已知电阻R与Rx并联,利用电流表,分别测出R与Rx中通过的电流I1,I2,根据并联电路的规律I1I2=RxR,求出Rx.这样的一个开放性问题,调动了初中学生对于物理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物理学习趣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充分理解和领会前一节课学过的欧姆定律以及本节课自主探究学习所得串并联电路的基本规律,并且要使思维充分发散,进而寻求到解决本题的几种不同的方案.从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这位物理教师利用“最后五分钟”抛给学生的这个综合性、开放性问题,其实更主要的是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复习、运用在教育心理学所说的“最近教学区”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并将其有机融入自己的知识能力框架,形成更高级的综合能力.这样利用“最后五分钟”,实在是独具匠心,既是教学方法的创新,更是教学理念的创新.

3“最后五分钟”以富有趣味性的悬念性问题为后续课堂教学留下引子与伏笔

在某些单元的物理教学中,前后几节的内容之间逻辑性有时非常强:物理事实的发现具有连续性,物理现象的发生具有因果性,物理过程的探究具有延续性,物理规律的应用具有外延性等等.因此,往往先一步学习的内容为后继学习内容的不可或缺的基础,这里不仅指知识基础,还包括方法基础以及物理思维能力的基础.一些富有经验的一线物理教师往往在备课时首先着眼于整章的教学过程体系,然后才分解出每一节物理课的教学目标.在考虑到前后几节的内容之间逻辑关联时,他们往往巧妙地在每一节课的“最后五分钟”出台一个富有趣味的悬念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持续探究的愿望,并且为后继课的学习留下引子,打下“伏笔”.

例如,一位物理教师在进行“光的折射定律”的教学时,在完成了涉及“光的折射定律”的主要内容的教学之后,让学生通过自主练习反馈、自主探究进行了所学内容的巩固后,发现本节课的时间尚有几分钟“多余”,于是,他似乎是随意、其实是“早有预谋”地拿起自己的茶杯,注满清水,让学生依次传递下去,每一位学生都拿着茶杯透过盛满的水看课本上的字和图画,学生会惊奇地发现课本上的字大小发生变化,但是,放大或缩小的程度跟杯子与课本之间的距离有关,这里蕴藏着什么样的奥秘呢?学生课后纷纷欲一探究竟,这其实与透镜成像的条件有关.这位教师让学生利用“最后五分钟”巧妙观察了透镜成像的现象,留下富有趣味性的悬念性问题,为后继课中进一步研究透镜成像的规律做好了铺垫与伏笔.

网课自我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步骤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181-02

一、引言

中职语文新大纲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提出对不同模块的要求。

(一)基础模块的要求:根据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通过搜集资料、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总结评价等步骤,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运用有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培养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

(二)职业模块的要求:从相关职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选取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模拟职业情境,组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拓展模块的要求:针对社会生活和相关行业中的重要问题,发现和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开展综合程度较高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所谓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是通过综合性的语文实践学习,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又在实践中获得新知,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教师根据学校、社会、职业和学生的学情(学生专业以及学生的语文水平)对学生进行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条件地开展各类活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二、教师课前精心引导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开展是建立在主体主动体验诉求和具体行动基础上的,教师积极引导,切不可“越俎代庖”,以免架空主体流于形式,走向无趣、无度乃至无效。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是语文老师按照教材的要求给学生布置题目,让他们自由发挥讨论就结束了,那样进行的结果肯定是少数认真的同学得到了锻炼,80%的甚至是90%的学生在走过场,这样的实践课自然就失去了应有的目的,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选择一些他们生活实际和能力范围的题目,或者是感兴趣的课题,让所有学生参与进去,教师组织也相对容易,这样开展的活动实践课才有意义。

(一)课题的选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不能完全按照课本上的要求进行,教师在确定课题时要切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不是信手拈来,应该对所先课题进行评估,综合考虑学生的阅历、年龄、心理、条件等因素,选择学生熟悉、真实的课程资源,同时要能体现综合性活动的综合性、实践性、语文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活化的学习实践,注重让学生在真实的的广阔空间中学语文,课题要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科技、文化”等内容展开,涵盖变化中的整个生活世界的各个方面,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有一定提高的。

(二)教师的引导。课题选好了,学生怎么入手这是关键的,其实这也就是任务的驱动。例如学过老舍《我的母亲》,要求学生树立爱的意识,探寻母爱无私,母爱无言,母爱是最伟大的爱。从一粒糖果,一杯清茶,一碗热汤……等中感受母爱,说说对母爱的认识。引导学生进行调查访问,建议学生设计“母爱情深调查表”,每人设计一句最能表达对母爱理解的句子,每人说出母亲做的记忆最深的一件事,还要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拟定的问题,对材料进行充实、调整、组合。交代选派代表发言等事项。

三、学生课后细心准备

课题选好了,接着是落实责任的问题,教师绝不能说你们回去落实,下次课上台展示,那结果肯定不如意,我总认为中职生学习有三种状态:(1)懒惰;(2)应付;(3)认真。其中懒惰型占80%,应付型占15%,剩下的只有5%的认真了。一个班就那么3-5人配合教师上综合活动实践课,那气氛、那效果有吗?所以教师一定得先分好组,选好小组长,明确小组长权力,各成员的责任,通力配合以达成目标完成。

(一)分组问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团体行为,不能单干,因此实践过程是要分组进行的,教师在小组成员搭配上要根据学生的性格、能力水平进行合理安排,实行优势互补,既便利任务的完成,也便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同时要赋予小组长权力,要求做到小组合作愉快。

(二)成员接受任务,完成既定目标。学生接到课题后,主要工作就是搜集资料,准备展示。还是以“说说对母爱的认识”为例,学生可以设计为:1、母亲的姓名是什么?谁给她起的名字?有什么意义?2、妈妈出生在哪一年的哪一天?妈妈的属相是什么?3、妈妈上过几年学?妈妈上学的表现(受过什么表扬)?4、妈妈经常看什么书?妈妈会背哪些古诗词?5、妈妈有什么特长或者兴趣爱好?6、妈妈从事什么工作?获得奖励情况?7、妈妈是如何分配她一天的时间的?8、当你生病或遇到困难时,母亲如何帮助你?9、你妈妈在家中的表现?妈妈最爱唠叨的一件事是什么?10、母亲最大的心愿等方面内容,据此做成问卷调查表,各成员带着问题去完成任务。

(三)各成员带着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组内交流。本组成员先就有代表性的答案进行叙述,各组员发表不同意见,推荐本组最有代表性(妈妈的表现以及对妈妈的语句的设计)的成员代表本组到班级展示。

四、学生课中开心展示

经过课后的准备,任务完成之后那就是结果展示,也就是说在这里实现预设的的目标,在这里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小组活动成果,展示中要学生尽力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本阶段语文综合性活动要有明确的目标,在活动结束之后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展示者大方地表现,其他的同学认真观看和倾听,为后面的评价做准备。

(一)抽签确定上场顺序。这个是每次活动实践课要做的事,一方面以示公平,另一方面也是心理作用,因为第一组上场肯定是吃点小亏。

(二)上台展示。这一步才是真正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考评,学生必须具备自信心、口头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合作能力,才能很好的完成事先设计的东西。如学生在展示《项链》续写时,教师要求用话剧模式表演最后的结局,这其中至少要模拟两个人物(玛蒂尔德和佛来思节夫人),还有旁白之类的。有的组就两个人上台通过对话和一些身体动作完成剧本;有的把路瓦栽先生也带上台,通过玛蒂尔德晕倒,送医院,回家,醒悟,佛来思节夫人还项链完成;有的还出现了玛蒂尔德绑架了佛来思节夫人的女儿,勒索要求赔偿损失和青春损失费的;有的甚至还搬上了律师,对簿公堂,打起了官司……。学生理解作品,充分发挥想象,在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感悟作者独具得匠心,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表演欲望得到了彰显。通过成果展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信心会进一步提高。

五、教师合理耐心评价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最后一环就是评价,这是关系到学生能否积极参与下次活动课的问题,所以评价要合理。内容上,学生设计是否科学,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合作能力,以及在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看收集处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从评价的形式上看,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等多维度、多侧面的综合性评价方式,要全面而客观地反映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效果,既让学生分享成果的喜悦,又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一)学生互评。鼓励学生自我批评和互相评价,重在找出自身和他人的有点并加以肯定,使学生的有点得到强化,找到“我能行”的心理感觉,恢复自信。活动结束后,每位学生根据小组成果展示的情况做出点评,这里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听和说的能力,同时更可以使学生的口头表达和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得到提升,使每位学生在听和看的同时都在思考,在辨别,绝不能让老师成为评价的唯一法官。

(二)教师的评价。这也是最为重要的评价,也是学生认为是最终的评价,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要多用和善用激励性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关键因素,教育之于学生,不应只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承,更应铸就学生的自信。著名教育学家徐国静在她的著作中有这样阐述:“只教给人知识,而没有教给人自信的教育称不上成功的教育,知识有老化的时候,自信却能让心灵永不老化。”而自信心的培育,对于中职生来说就尤其迫切。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善用激励性的评价,重塑学生的自信。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提高的标准不是整齐划一,特别是中职学校的学生,更应关注个体的差别。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承担的任务,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善用激励性评价,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教师在活动的指导与调控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充满热情的评价;如学生在展示《项链》续写时,把整个剧本演绎成为是玛蒂尔德精心设计的一个圈套,目的是为了抓住佛来思节夫人贩卖假货的证据,最后马蒂尔德报警,抓住了佛来思节夫人。教师首先要表扬该学生想象力丰富,设计情节的能力高超,同时指出这个续写不太符合文中人物性格发展、情节发展和生活发展的逻辑。

评价时切忌使用同一评价标准,应该因人因任务而异,多使用生动的评价方式。学生的心是敏感的,他们往往能从教师的语言、动作、眼神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尤其对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表现欲望不强的学生评价时更应注意。因此,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心理作用,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肯定源自内心,充满着期待,评价才能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2009.

\[2\]倪文锦.中职语文教学新大纲解读.语文网.

\[3\]刘杰.浅谈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J\].现代语文,2010,(7).

上一篇:筑梦自我总结范文 下一篇:中三自我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