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2 00:06:38

外国文学教育论文

外国文学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文学作品解读要基于文学阅读。阅读要先于解读。因而首先要让学生直接接触文学经典,真实朴素地阅读。〔美〕哈罗德•布鲁姆在他那本《如何读,为什么读》一书里提到阅读第一个原则———“清除你头脑里的虚伪套话”,就是强调读者要去掉学院派的套话和框架,尽可能不要先入为主、带着已有的成见去阅读。我国学者赖瑞云也指出:“如果先入为主带着既定框架,或者带着有色眼镜,或者分心走神,雾里看花,阅读就可能失真。”刘勰在《知音第四十八》也提倡“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的真实阅读。直接面对经典,原汁原味、真实朴素的阅读,是进入有助于文学经典解读审美自失的最佳理想状态。“审美自失是优秀读物的最基本的真实阅读状态。”学生直接面对外国文学名篇佳作,清除一切干扰、原汁原味地阅读,就能形成鲜活的原初印象和感受,切实享受到阅读的审美愉悦和。比如,在狄更斯长篇小说《远大前程》的解读教学中,一位教师让学生课前先阅读小说。在课堂上,首先让学生以讨论的方式谈谈自己原初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同学们纷纷反映虽然这部经典故事情节单一,但仍很喜欢阅读。一位同学感觉狄更斯这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自传体小说,以主人公性格匹普的视角观察和阐释世界,道德感比较模糊。另一位学生对小说人物的“对话”印象颇深,感觉狄更斯描写人物对话时很能抓住人物个性特征让人物说各自个性化的语言。还有一位同学认为小说是用反讽来写的,用匹普的命运对社会给人远大前程的可能性已消失的批判与反讽,形成小说特定的修辞效果。此外,有的同学认为初读作品给自己最大感触的是狄更斯在小说中对法律所持的批判态度,有的同学认为这是一部侦探小说,还有的同学认为这是一部童话色彩浓厚的小说……从学生诸多的反应来看,这部经典给同学们带来许多原初印象和感受,恰恰是解读这部经典小说的诸多切入点。教学中如能抓住学生这些真实阅读产生的兴奋点与原初印象,无疑为下一步深入解读作品的深层结构意蕴与表现形式打下良好基础。可见,阅读中整体鲜活的原初印象十分可贵,学生已被文质兼美经典的永恒魅力所深深吸引,并产生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感,这是消除对外国经典阅读隔膜的最好途径,也是珍惜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的解读教学良好开端。温儒敏先生在《多读书,方能气质博雅》一文中也说过:“作品阅读的‘第一印象’很重要,要获取整体感受,相信和珍惜自己的印象,不急于分析寻找什么意义主题之类。”

二、唤起“阅读期待”:享受审美愉悦与乐趣

读者转向,重视读者接受研究的接受美学代表姚斯十分强调读者期待视野和作品意义生成之间关系。姚斯在前人基础上提出“期待视野”的术语,指“阅读一部作品时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也就是指读者本身的期待系统可能会赋予作品的思维定向。期待视野显然与读者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密切相关,因此常常因人而异,各有不同。语文课标指出“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文学作品解读教学因而要注重珍视和运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在阅读接受过程中,逐渐养成学生对文学的接受感悟力和想象力,培养提升学生的期待期待,提高阅读质量。在外国文学经典解读教学中,我们依然经常看到教师既不注意唤起学生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也不关注学生原有的审美经验和审美能力。教学步骤程序化:时代背景———作家生平———作品内容———作品艺术特色。教师从头到尾一一讲来,面面俱到。久而久之,学生对经典解读自然失去兴趣,甚至厌烦经典解读课程教学。学生的阅读期待没有被真正唤起,难怪乎布鲁姆说:“专业读书的可悲之处在于,你难以再尝到你青少年时代所体验到的那种阅读乐趣。”鉴于此,在解读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和情境,调动起学生阅读期待,唤起他们对探寻经典意蕴和表现形式的好奇心和欲望。比如,在“普希金与《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你印象中的普希金是一位怎样的诗人,普希金诗歌给你总体印象与感受是怎样的?学生们在中学已经学习过普希金的抒情诗,对诗人传奇的爱情及生平有所了解,初步鉴赏品位过诗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感情真挚、旋律优美,语言质朴优美的抒情诗。教师巧妙唤起学生已有的审美经验令其渴望进一步了解诗人的阅读期待中。学生求知欲和兴趣被激发以后,教师再结合图文并茂的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到诗人传奇的爱情经历和不平凡的生平,初步感悟到诗人浪漫热情、善良纯真、忧郁率真的诗性素质和血气方刚、奔放自由的天性;通过播放诗人抒情诗杰作《致凯恩》《致恰达耶夫》声情并茂、图文结合的朗诵音像视频,让学生初步体验“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抒情诗风格,对这位“俄国文学之父”产生极大的兴趣和阅读期待。学生的生活情感经验和审美经验被深深唤起,就为解读诗人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奠定良好的基础。布鲁姆说“阅读的乐趣是自私的,而不是社会的。”阅读期待和阅读实践活动之间的张力,使得经典解读教学过程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和新鲜感切入文本解读,让学生获得更多个性化的审美愉悦和审美,才能形成对文学作品解读教学良性循环的理想境界。

三、涵咏经典:自主探究深层结构

重视读者接受的阅读理论具有一个共同认识:一部文学作品存在着多种解释与分析的可能性。外国文学经典常常在表层结构之外还存在一个深层结构,需要读者深入寻幽探微,才能体味其中的“言外之意”和“味外之旨”。正如歌德所说“意蕴只有在实践中须和它打交道的人才找到”。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在经典解读教学要高度珍视学生阅读独特体验与感悟。温儒敏先生说“如果缺少个人的阅读体验与感觉,没有个性化的阅读,而老师讲得太多、太细、太零碎,还可能破坏那种‘涵咏’的美好感觉,使美文鉴赏变成冷冰冰的技术性分析甚至沦为考试应对技巧”接受美学另一代表伊瑟尔在强调读者的决定作用时也强调作品的制约作用,指出作品的意义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文本中的“召唤结构”,指的是作品中之空白吁求读者去完成作品的未尽之意。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教师既要尊重学生自主探究的独特体验,也要发挥指导、引领和点拨的主体作用。在课堂创设开放对话的平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涵咏品味,比较升华,建构生成作品的意义。比如,在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哈姆莱特》的解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课前提前布置思考题给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哈姆莱特是一个优柔寡断的悲剧形象?让学生课前自己先阅读作品,形成初步印象和感受,然后观看根据原著改编的电影录像《王子复仇记》,加深对剧情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一方面反复细读作品,积累体验与感受;一方面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自己的感受体验进行比较,从中受到启发,升华成理性的体会,并撰写成发言提纲或发言稿在课堂上做报告展示。在课堂上,让同学做报告,并组织全班同学提问讨论,搭建合作探究、多向开放的对话交流平台。教师再发挥指导、引领和点拨的作用,适当引入或补充介绍文本解读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用适宜的阅读鉴赏和批评方法去鉴赏解读。譬如告诉学生可以从社会历史学、知人论世、弗罗伊德精神分析学“俄底浦斯情结”、哲学、宗教道德伦理等多元视角去解读哈姆莱特形象的意义。比如,教师也可以讲述自己的阅读鉴赏的体验与感受。通过反复阅读,涵咏品味和合作探究,学生就可以深入领悟哈姆莱特形象丰厚内涵和多元解释的可能。此外,教师还应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样的阅读实践活动,比如,专题读书报告会,课本剧表演,经典诵读等,让学生逐渐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体验,上升到理解与领会、鉴赏与评论的层面;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既获得审美愉悦和享受,又提升自己对外国文学经典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健全审美人格。

四、名师的榜样作用:促进专业化发展与成长

温儒敏先生曾经说过:“教师是化育人的职业,先要化育自己,让自己具备博雅的气质。”小学阶段是文学教育的初始阶段。语文课标指出应该让学生“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小学生处在人生的童年阶段,对文学作品的接受体验是以直觉和感性鉴赏为主,模仿性和可塑性很强。这就需要小学教师在入职时就应该具有高尚的阅读品位和文学感悟力、想象力和鉴赏评析能力,同时还要熟悉小学的文学教育。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文学教学因而应关怀学生未来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在经典解读教学中,要将学科知识和小学教学实际相结合,使未来教师们具备任教所需学科知识涵养和专业化素养。在教学中,可以引用小学名师鲜活的经典解读的教学范例,让学生零距离地与小学名师们进行对话,目睹名师们各具特色的教学风采。学生在感性观摩中不仅吸纳名师们先进教学理念,领略他们精湛的教学艺术,还能感受他们博雅的文化品位和人格魅力。比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清华附小副校长窦桂梅老师非常注重经典在小学语文文学教育的地位和价值。“我们必须明白:一流教育从经典训练开始”。她系列成功的名著导读课课堂教学案例,比如《丑小鸭》《林冲棒打洪教头》《三打白骨精》《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在注重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引导学生原汁原味直接阅读原著译文,重视学生对文学课文的体验与感悟,培养学生语感、想象力和文学感悟力方面,都是小学文学教育的范例。窦桂梅老师爱读经典,她曾说“要有对经典的敬畏之心,要有让经典以经典的方式影响孩子一生的决心。”她的名著导读课就像她本人所期待那样,文学课上出了“文学的味道”,上出了文化的味道。在世界童话大师安徒生童话名篇《丑小鸭》的经典导读课堂教学案例中。她大胆超越教材,引入原著译文,让学生原汁原味地去阅读,与经典对话。师: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安徒生的拟人童话《丑小鸭》。这篇童话选自《安徒生童话全集》其中《丑小鸭》的译文有近7000字,但你知道吗?在课本里被压缩不到500字了。

窦桂梅老师这样巧妙的激趣导入,使学生对原译文发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秘欲望。接下来,伴随着丑小鸭“出生,童年、成长、飞翔”四个阶段,窦桂梅老师依次呈现精彩的译文片段,反复朗读体验、分角色表演、品词品句等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涵咏式的阅读中感受安徒生童话语言的诗意美、幽默美和含蓄美。同时调动多种教学手段如朗读、分角色表演等,营造诗意的氛围,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安徒生笔下优美的童话世界。窦桂梅老师还适时适当引入补充介绍安徒生生平与理解童话主题意蕴相关联的内容。她“指导、引领和点拨”学生深入探究,把丑小鸭成长经历和安徒生人生奋斗联系起来,涵咏咀嚼,“读出童话背后的味道”:“高贵”的主题———苦难中追寻梦想,幸福中心怀谦卑。窦桂梅老师的经典导读课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命体验,具有浓厚的文化味道。同时也如她本人所说,童话课上出了童话的味道,上出了文学味道。新课标要求小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在小学教育专业外国文学经典解读教学中,适宜引入像窦桂梅老师这样小学名师的典范案例和成功经验,使师范生明白外国文学经典在涵养小学生心灵,初步形成文学鉴赏能力方面发挥尤其重要作用。从而激励学生热爱读世界文学经典,多读经典,将读经典作为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生活方式去培养。这样才能切实提升小学教育专业文学教育的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与生命意义的建构。

外国文学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本文作者:张存霞作者单位:宁夏师范学院

厘清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

宁夏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比较文学课程作为选修课是伴随着第一届本科专业的招生而开设的。从理论上讲,外国文学是比较文学的基础,比较文学是学好外国文学的理论指导。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相辅相成的。但又是两门不同的课程,不能混为一谈或颠倒主次。所以厘清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也是促进外国文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现在的状况是学生还没有彻底厘清两门课的关系,感觉两门课有交叉重复的内容,但又对比较文学中一些理论陌生,甚至不能和外国文学中的某些现象联系起来,只是就理论而学理论,不能将其作为分析指导外国文学有力的理论工具。这种模糊感在于根本没有搞清两门课的关系,没有认识到学习两门课程的意义。厘清二者的关系关键在于授课教师的正确引导及耐心解释。在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中不可回避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时时会将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做比较,这恰好说明外国文学的教学要具备“比较”的视野,有比较才有区别,只有在比较中我们才能感受中国文学的古老和深邃,才能体会外国文学的经典和不朽。杨义先生曾说:“……想在世界文化对话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不可脱离这种优势,要看出西方理论的所谓世界性是‘有缺陷的世界性’,也不可不依凭这种优势……回到自己的文化立足点,是为了认识‘我们是谁’,但是‘我们是谁’的认识,必须在与文化他者的异同比较中才能看得清楚,甚至必须借用文化他者的眼光才能激发我们的对话的欲望,启发创造性学理的潜能。”[2]既然如此,“比较”的意识是一开始就伴随于外国文学课程的,比较文学课程的开设自然有其必要性,是指导和引导学生“比较”思维的工具箱。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中一方面强调比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对两门课的性质和关系做明确区别,对于学生易混淆的、理解不透的内容多做解释。基于我们学生基础差,分析水平薄弱的现状,教师的多引导和多解释是绝对不可忽视的环节,甚至也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方向的关键。现在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对外国文学课程兴趣较浓厚了,也有相当学生决定考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硕士研究生,这说明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教学思路方法的调整对学生的兴趣培养、选择方向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加强外国文学师资队伍建设

宁夏师范学院外国文学教师队伍薄弱,多年来基本上都是一两个教师在支撑。由于学生多、班级多,教师周课时达14节,甚至更多。这样教师大部分时间、精力疲于应付上课,对教师个人和学生其实都有负面影响。所谓的教学团队、学科带头人等几乎不可能形成。没有同行教师可以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教学心得,都是教师一个人摸索,这样的现状势必会导致一些不良后果。首先,一直都是一个人摸爬滚打,教师个人发展缓慢,有闭门造车之孤陋。其次,教学效果很受影响,教师多年的教学方法需更新,教学思路需拓展,专业知识也需提升,如不加强这些方面的打造,教师仅靠自己的老本,会越来越不适应学生的需求,也会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抽出更多的时间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这就要求至少要有一支较健全的教师队伍,能抽出人力去学习和补充,而且还能使教学不受影响。最后,与学科建设大不相符。宁夏师范学院目前外国文学教师队伍现状还与学科建设尚有很大距离。教师只有2人,平均年龄30岁,均为硕士,最高职称讲师,这种低职称、低学历、人员少的现状急需改变。只有不断引进拔尖人才,提高教师的学历学位,注重青年教师培训,建设成形的外国文学教师梯队,才能与学科的建设相同步,尽快使外国文学这门历史悠久且较为重要的课程逐渐形成为重要学科。多年来人文学院也注意教师队伍的建设,但从补充师资的过程看,引进拔尖人才和建设团队还是比较困难。第一,外国文学方面的硕士、博士相对较抢手,毕业生大都流向条件较好的高校,对于地处偏僻、经济不太发达的宁夏师范学院来讲愿意来的的确不多。第二,学院自己培养打造。多年来人文学院也动员部分教师选择外国文学方向,但许多教师不愿选择,觉得它难以出成果,且容量大,需要花很大力气才能胜任,因而大多教师都不愿承担。所以目前人文学院外国文学专业的师资力量非常薄弱,急需补充。外国文学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对此问题的探索仍需不断坚持,因为外国文学教学环境的良好与否,不仅能发挥其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作用,而且也能凸显它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外国文学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一、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的定位。

外国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葆有了人类文化的精华,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则是其中的精品,这些作品可以为学生打开一扇了解异域文化的窗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多元文化观念,因此,外国文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高中的外国文学教学应该依据教学《大纲》,改变教学观念,积极引导学生感悟作品浓郁的文学内涵,体会艺术魅力,激发学生阅读、欣赏外国文学名著的兴趣,提高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同时,要引导学生尊重异域文化,使学生懂得从他者的眼光透视本民族文化,逐渐树立多元文化的观念。

二、注重外国文学教学的文学性教育,培养学生鉴赏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和人文素养。

2003年春颁布的修订《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重视语文的文学教育,《大纲》指出语文科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提高文化品位;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大纲》规定了选文的标准以及比例,“课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应该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在全部课文中,文学作品可占60%”。新大纲对语文文学教育的重视既符合国内外重视文学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大趋势,也为高中语文的外国文学教学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和广阔的前景。高中外国文学教学应该遵循文学规律,以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为范本,并向世界文学名著辐射,培养学生鉴赏外国文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

1、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文学形象,“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解构文本意义”。

文学是以审美形象的形态存在的,与科学活动的概念相比较,文学中的审美形象具有假定性、不确定性或模糊性,文学作品的意义往往是多重的、变动的。波兰现象学家罗曼・英加登认为,文学作品的诸层次结构中,……表现的客体层和图式化方面,带有虚构的纯粹意向性特征,本身是模糊的、难以明晰界说的。至于思想观念及其形而上的蕴含,更是混沌朦胧的,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填空”。中国古代文论所强调的“兴味”同样认为读者借助自己的想象和体味,可以在有限的文字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高中的外国文学教学应该遵循这一规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的再创造活动,而外国文学内涵本身的多义性、模糊性更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多向解读的空间。因此,在教学外国文学作品时,教师不要做定性的解读,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走进作品体验文学形象的情感、思想,让学生自主地与作品对话,从而获得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受。比如:七、八十年代的教科书以及评论界对莫泊桑《项链》及其主人公玛蒂尔德的评价几乎是众口一词,即小说揭示了玛蒂尔德的爱慕虚荣,指出了作者对玛蒂尔德的讽刺和嘲笑态度。但是只要我们深入作品认真研读就会发现,女主人公身上具有远比爱慕虚荣更为丰富的内涵,比如她的单纯、不满足于现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在丢失项链后对命运坚毅的抗争。而作者对玛蒂尔德的态度也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在讽刺中更包含有深切的同情。这些意义的获得,只能以学生走进作品、深入体验文学形象为前提。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节选)》中的戈多是谁?戈多的意义何在?戈多是否会来……所有这些,都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与感受,调动想象和联想去“对话”、去“填空”。

“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能适时的点拨,努力为学生营造阅读、理解文学作品的良好环境,积极鼓励学生批判质疑的精神。同时,外国文学是不同于中国文学的异质文化,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阻碍了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接受,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查阅作品的文化背景、作家生平思想以及相关文学流派主要特征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2、适时开展中外文学比较,知晓文化差异,感受文学魅力。

比较文学是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它打破了一切人为的界限,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研究世界文学。比较文学的观念使我们在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时,具有世界文化的宏观视野,尝试从不同角度理解作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进比较文学的基本原理,可以打破一元封闭的教学模式和认识局限,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站在世界文学的高度理解、评价外国文学作品。但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进比较文学,不是去讲解比较文学的理论和将中外文学进行全面的比较研究,而是立足于外国文学作品的形象,进行适时、适当比较。比如:卡夫卡的《变形记》与蒲松龄的《促织》是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作品,但是它们却有相似的主题。《变形记》以人变成甲虫的荒诞形式、《促织》以人变成蟋蟀的情节都表现了人性异化的问题。但是由于时代的差异,蒲松龄和卡夫卡在表现人性异化的层面上是有区别的。蒲松龄只是从现实的层面无意识地涉及到了“异化”,因此,作品中的蟋蟀并没有失去自我后的焦虑、孤独、恐惧和痛苦,而是一只善于讨好、驯顺的蟋蟀,并以此给成名一家带来了的美好结局。而卡夫卡则是从哲学的层面有意识地观照了觉醒后的现代人的生存状态。这种比较可以为学生提供多视角审视外国文学作品的平台,寻求中外文学的相同和相异之处,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意蕴,感受其不同于中国文学的艺术魅力。

类似的比较颇多,如贝克特的荒诞派剧本《等待戈多》与曹禺的《雷雨》的比较、《边城》与《百年孤独》的比较、《守财奴》中的葛朗台与《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的比较等。总之,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些中外文学作品的可比性是很强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作品,为学生营造多角度感受外国文学作品的环境,在中外文学的比较中知晓文化差异,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和适应多元社会的外国文学素质。

培养学生欣赏外国文学作品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外国文学作品的艺术技法,品味语言,也可以撰写读书笔记和小论文、进行课堂讨论、放映外国文学名著电影等等。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觉遵循文学规律和教学规律,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感悟、欣赏外国文学作品,真正实现《大纲》“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内涵,体会艺术表现力”的目标。

三、开设外国文学名著选修课,进行名著导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将高中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并对选修课的开设、教学要求、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和要求。这不仅克服了传统课程结构整齐划一的弊端,体现了世界母语教育课程结构设计的总体趋势,也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设外国文学名著导读的选修课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高中外国文学名著导读设课的目的是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外国文学名著,提高学生欣赏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养成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习惯。为此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l、外国文学名著导读所选篇目要以课程目标为准绳,选讲篇目可以依据《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附录三课外读物建议中推荐的篇目,同时兼顾其他作品。

2、不讲授外国文学史和进行文学评论,重在指导学生阅读、欣赏作品。外国文学历史悠久,流派和作品众多,教师一个学期可以选择一、二部作为范例,进行具体的阅读、欣赏指导,但不求全面和深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介绍作品的背景材料,梳理情节概貌,进行精彩片段欣赏,以点带面地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体会作品的文学技法,把握文学形象。为了巩固学生在课内所学知识,教师可以规定学生在课外自读自己喜欢的一部作品,并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督促,比如,组织讨论、写读后感和欣赏短文等。

3、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辅之以外国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作品。

四、高师外国文学教学与高中外国文学教学的衔接与互补。

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语言文学专业是培养高中语文教师的重要基地,高中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与高师学生的文学素养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因此,提高高中语文教师的外国文学素养,树立文学教育的观念,需从源头入手。

首先,改进高师外国文学教学,培养学生外国文学素养。

高师外国文学教学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过应试教育走进高校的学生文学鉴赏能力薄弱,外国文学素养尤其欠缺;由于专业化的制约和功利化的思想,高校学生的文学兴趣淡薄。二是高师外国文学教学观念陈旧,王采丽在《清理与反思》中就指出:“外国文学名著的一些教学提示和指导材料有许多内容原封不动地保留了几十年的兴无灭资的时代思潮影响下的某些观点……而有些教学者仍然当着千真万确的定论灌输给学生,这是很可悲的。”教学形式单一、僵化。教与学的局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外国文学的接受。为此,高师外国文学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契机,激发学生在课余阅读、研究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和研究中培养外国文学素养,树立文学教育的观念。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喜爱和探究外国文学的重要途径。因此,课堂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引导学生感受、体会外国文学作品情感、内涵和艺术技法。教学时,要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以重点作家、作品为核心,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比如,学术观点的展示、师生平等的对话,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电影精彩片段、图片、音响、相关文字资料的插入等,从视觉、听觉、情感、思想等方面调动学生参与欣赏作品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深入到作品中,感受外国文学独特的艺术魅力,获取欣赏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文学、心理学、美学等理论透视剖析作品,引进外国文学学术动态,让学生的视野更宽,眼界更高。

其次,与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衔接。

高师的外国文学教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树立学生文学教育的观念,另一方面还应该指导学生将文学教育的观念和外国文学知识和方法运用、渗透到今后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因此,高师外国文学教学应该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将高师外国文学教学与高中外国文学教学适当地结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从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看,选入其中的外国文学作品都是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比如巴尔扎克的《守财奴》,莫泊桑的《项链》,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普希金的《致大海》、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西方现代派作品等等,这些作品都是高师外国文学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自觉地将高师外国文学教学与高中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对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进行重点指导。但是,这种教学决不能与语文教学法等同。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站在文学的高度,运用文学理论深入研究这些作品,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外国文学功底;又要指导学生从深奥的理论中走出来,站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角度欣赏这些外国文学作品。同时,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践的舞台,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研读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自己备课,自己讲课,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既顺应了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又有利于形成学生博襟和眼光的人类意识,培养学生民族意识与人类意识统一的精神品格。从这个意义上讲,外国文学在陶冶情趣、开阔视野、丰富精神文化、培养学生全球意识等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因此,外国文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尤为重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接受外国文学,如何培养学生欣赏外国文学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意识和世界主义的精神品格,是每一个外国文学工作者和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童庆柄.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陈悖.比较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刘献彪.比较文学教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郭天行.“文学教育学科教学原则”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成果――《文学启蒙教育论稿》、《文学启蒙艺术》、《文学启蒙教育个案精选》出版座谈会综述[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6)

[7]潭晶华.高校专家建言:外国文学教育值得开发[J].作文世界,2003,(7).

[8]庄文中.学一点外图文学[J].中学语文教育参考,1994,(2).

[9]王丽采.清理与反思[J].北京文学,1998,(7).

外国文学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学教育;高校教育;文学素养;人文素质

近年来,受到社会上实用风气的影响,教育的工具性和功利性愈加明显,相当一部分当代大学生体现出文学视野狭窄、文学素养不高的特点。在课堂上提起《围城》《飘》等名著,或者沈从文、奥斯卡・王尔德等中外文学大家,换来的经常是学生茫然的表情;诺贝尔奖虽然让莫言“火”了一把,看过电视剧《红高粱》的学生或许不少,但读过原著的却没有几人。“高学历、低文化”的标签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不是讽刺,而是事实。尽管正在接受或者已经完成高等教育,但文学、历史知识贫乏,人文素养严重缺失者不在少数。因此,加强文学教育,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向学生传播优秀的人文文化,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仍然是各级院校乃至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文学教育、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在当代仍有现实意义

正如文学批评家郜元宝教授所说:“当学术书汗牛充栋而文学书被挤到角落时,当文学变成‘他们的文学’、学术反而变成‘我们的学术’时,这时代的总体文化将极其糟糕,而我们大家竟然熟视无睹,甚至正舒服地享受着学术‘繁荣’带来的‘好处’。我们都是文学的背叛者。”[1]大学文学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程度应该是毋庸置疑的。文学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人格发展、情感健康都能够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关系着整个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建构。加强大学文学教育,直接的目标即为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

文学素养,主要是指“一个人在文学创作、交流、学习等行为及语言思想上的水平,具体来说是指在文学领域,如诗歌、小说、评论等方面的综合能力”[2]。大学生在文学领域的能力既包括输入能力,也包括输出能力;既包括文学的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也包括文学创作能力。文学作品为阅读者提供大量的词汇和真实的语言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帮助阅读者提高对于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增强学习者对于语言和文化的感知。文学教育或许不像其他一些大学学科教育一样可以立即应用到实践中去,但通过接受文学教育形成并提高文学素养,对大学生而言应当是影响深远并终身受益的。

学习是大学生的本职工作,对于学识的追求是人的本性需求。文学作为各民族文化历史的悠久积淀,作为一门自成体系的完善学科,能够以其覆盖的浩瀚知识领域满足大学生求知好学的精神需求。古今中外的作家将自己的经历与见闻书写成册,并在作品中注入自己深入研究或有所涉猎的领域中的知识与信息,提供给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去探索、去吸收。《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通过接受文学教育,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获取间接经验,无疑是扩大知识面,提高个人学识的一条有效途径。

文学作品是优秀文化思想的结晶,是人文精神的最大载体。鲁迅先生在《摩罗诗力说》中写道:“盖世界大文,无不能启人生之 机,而直语其事实法则,为科学所不能言者。所谓 机,即人生之诚理是已。”就是说,世界上伟大的文学作品,都能发掘人生的奥秘,揭示人生的本质和规律,这是科学做不到的。而所谓奥秘,也就是人生的真理。我们说“文以载道”,也就是说文章可以说明道理。不同时代的伟大作家们将自己的思想倾注于作品之中,并借助作品将自己的思想广为传播。歌德、萨克雷、鲁迅,都凭借着自己的文学著作针砭时弊、辨析善恶。也因此,文学教育具备帮助人脱离庸俗、启迪智慧、净化心灵、沉淀思想的功能。对于中国文学的学习可以令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外国文学则向读者介绍外国的文化与价值观,以其内容的广袤性、多元性以及经典性[3],为学生拓宽眼界,增加文化底蕴。

通过影响人的精神,文学对整个社会的环境与风气都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文学教育不仅是要进行语篇分析和背景介绍,更需要对文学中所蕴含的道德思想进行传承与发扬。文学经典是优秀文化的集中体现,作品中常常有着明确的伦理道德倾向,或者蕴含着对于真善美的宣扬和讴歌,使读者从中寻找和体会生活之美,进而心灵受到净化。一个人的文学修养是个人素质,一群人的修养则会成为社会的小缩影。大学生的文学教育只是社会教育的一个小分子,然而积少可以成多,由小可以见大,高校依托自身平台,推进文学教育,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不仅是使学生受益,从长远来看更可以惠及全社会。

二、加强文学教育、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的途径

正如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所说:“文学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思想教育、美学教育,同时它又是一种非常有利于智力开发的教育。”[4]提高文学素养的必要性毋庸置疑,然而文学教育应该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文学素养怎样才能得到提高,时至今日并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要培养真正优秀的、全面的,既具备扎实的知识储备又能够造福社会的人才,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乃至全社会等多方面的努力与付出。

高校管理层需要真正将“文学树人”由口号内化为思想观念,充分意识到文学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将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作为办学重点任务来抓。改变文科专业和课程的边缘化现状,以文史哲教育为基础,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深化探索文学类课程在模式上的更多可能。许多高校对于学生的文学教育仅停留在“大学语文”这一门公共课上,且仍有相当数量的大学并没有开设这一课程。而“大学英语”作为一门与外国文学沾边的必修课,更是大多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语言教学和相关考试的通过上。文学类的选修课则受众相当少,并且课程内容多偏向理论和批评,并不要求学生对于原著作品本身进行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效果甚微。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现代语言学院为学生提供两门选修课程,分别为“十九世纪欧洲小说的崛起(The Rise of the Novel in Nineteenth-Century Europe)”和“二十世纪文学中的传统与实验(Tradition and Experimentation in Twentieth- Century Literature)”。两门课程分别要求学生每一至两周读完一本小说原著的英译版,包括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左拉的《妇女乐园》、卡夫卡的《审判》、萨特的《恶心》和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等。学生按照课程大纲每周提前进行阅读,并在研讨会形式的小班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小说进行讨论和反思。由此,学生在十周的学期内,可以读完六至七本小说,在短时间内极大地扩充了阅读量;又通过教师带领的讨论,加深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不可否认的是,欧美国家的高等教育与我国高校的现状在多方面存在着短时间内无法逾越的差距,比如班级规模、师生比、图书馆藏书量等等,但有国外高校课程珠玉在前,我们的高校是否可以借鉴其思路,改换其模式,或尝试以试点、实验班等方式设置能够更直接地加强学生文学教育的课程。同时推进以文学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挖掘校园文化对于育人的宣传促进作用。高校管理层可以以文学为主题、以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同时优化软硬件设施,完善图书馆等相关场所,鼓励开办文学类的社团或读书小组,开展文化节、文学知识竞赛等活动,定期向全校师生提供推荐阅读的优秀文学作品书目,依靠多种手段吸引学生主动接受文学教育、自愿参与文学活动。

学校教育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文学教育的加强,需要教师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自身首先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才有可能对学生加以引导。诚然,现今的高校教师都具有较高的学历和较为丰富的学习经验,越来越多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以及海外留学背景。然而,教师在年复一年的教学和科研之中,是否还阅读文学作品,是否对自身再进行文学教育,可能是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想要加强高校文学教育,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并不只是文学课教师这一个小群体的任务,师资队伍的整体人文素质都需要得到提高,才能在更广的范围、更多的时间里对学生产生影响。具体到与文学相关的课堂上,教师需要切实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自主地阅读、赏析和评论文学作品,并带着自己的想象力去理解和体会文学作品。由此,学生可以主动地品味文学之美,而非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他人的审美观。在完成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推荐相关联的文学作品作为扩展阅读,使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作家视角、更多体裁、更多风格、更多语言特点,深化理解某一文学主题。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采用丰富灵活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适当借助多媒体技术,利用影视资料吸引学生进行文学阅读和文学思考,利用网络平台鼓励学生接触最新的文学成果并进行交流。

学生也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在学习中占据主体地位,将被动接受教育培养转化为主动寻求素质的提高。要想文学教育收效良好、大学生的文学素养确实得以提高,学生必须意识到文学教育和提高文学素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摒弃量化主义思想和急功近利的学习态度,主动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学习,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与引导,将接受文学教育,提高个人文学素养当作一项长期的任务坚持下去。大量阅读文学作品,重视名著阅读,在阅读中潜心感知作品中的言外之意,体会作者的精神世界。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院校、社团等各级机构组织的形式多样的文学活动,包括讲座、征文比赛、读书小组等等。与老师、同学甚至更多人交流读书思想。

任何素质的提高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漫长的时间、巨大的投入和坚定的决心,人文素质的提高当然也不例外。加强文学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于全民人文素质的进步而言,范围虽然有限,作用却不可小觑。重视文学教育,长期开展并不断优化高校文学教育,大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必将有助于全社会的素质提高。

参考文献:

[1] 郜元宝. 为热带人语冰――我们时代的文学教养[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4.

[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3] 涂险峰,张箭飞. 外国文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4-5.

外国文学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1.“语文”应指“语言”“文学”

“语”和“文”应该包含由语言文字构成的各种作品,文学作品自然应该包含其内。但是也有人认为中小学生中的绝大多数学习语文是为了满际的需要,会写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议论文就可以了。这种意见当然也有道理,语文课程的内容应该单纯一些,目标清楚一些,不要搞得太庞杂。如果按照这样的设计,把语文课程的内容限定在语言、文字及实用文的阅读和写作的范围之内,为了满足文学教育的需要,我们有必要另设一门文学课程。文学不是奢侈品,文学对于人的教育功能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本人的观点是,语文主要是指语言文学更为贴切,它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主要以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作范文,从文体上向非文学性的文章作适当扩展,从内涵上可向文化方面延伸。这样为语文定位,是符合国内外重视文学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大趋势的。

2.语文教育的内容包括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

在我们看来,语文教育的内容包括语言教育与文学教育两个部分,二者不能相互代替。文学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从文学作品中了解生活,去感受命运,体验痛苦与幸福,并引起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文学。文学课应该以本国文学为主体,兼顾外国文学,老师应该指导学生阅读和欣赏中外文学作品,使学生爱好文学作品,并对中外文学有足够的估价和正确的认识,使学生从作品中的人物和环境的描写以及他们的生活和斗争中受到影响,养成高尚的人格。语言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懂得语言的规律,能正确地掌握和运用这个规律,正确地说,正确地写。通过语言教学,使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语言,为祖国语言的完美而奋斗。

3.语言、文学宜分科

1956―1958年间,我国曾短暂实行过语文教育的分科教学。当时之所以进行分科教学,源于对实践中语文教育质量差的探讨。虽然分科教学的尝试由于种种原因失败了,但这种分科教学的思想在今天看来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首先,当前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是专为语言教育设计的。当前我国语文教学组织的基本方法是单元教学法。单元教学法的最大特点,在于实现了教学的阶段性和有序性,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单元教学法是传统课堂教学较适宜的方法,最适合有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结构、知识积累和技能要求由浅到深、有明确的既定量化目标体系的学科教学,语言教学正是如此。而中学文学教育并不完全适合单元教学法。文学教育的目标如提高文学艺术鉴赏力、培养人文精神等只能是定性的目标,不可能有如语言教学那样可以从词汇语法等方面量化的目标体系。单元教学法强调的标准化、统一化、高效率,非常适宜于语言教学。但文学教育更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个体性,更强调学生的领悟和教师的引导,其主要目标之一是为学生在文学素养――更进一步,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打下基础,不可能要求通过教学立竿见影地达到什么目标。在这种情况下用单元教学法是不太合适的。退一步说,即使语文学科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是非常完美而有效的,但由于语文教育以语言教学为基础为重心的基本要求,使得语文教育的内容、方法等仍然不可能完全适合文学教育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中学文学教育要与语言教育保持各自相对的独立性。

其次,“新的语言观使文学教育不能简单地依附于语言教育来进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传统的文学研究都是从修辞、表达、技巧、手段的意义上来理解语言和文学的关系,认为语言对文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它的传达作用上,语言是文学塑造艺术形象、传达审美意识所使用的媒介和材料。随着20世纪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和评估语言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语言一经产生以后,对后来的个体而言就具有先进性,个体在使用语言之前必须学习语言。但语言并不是简单的词汇堆积,也不是无意义的符号和对事物的指称代码,语言是民族文化和历史的沉淀,是前人经验和心理的储蓄。人们学习和接受语言的过程,其实是学习一种文化并被其同化的过程。人们对事物的感受、理解和认识,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语言的文化内涵的影响。语言成为人与世界发生关系的中介,人类关于实在的知识往往是在语言文化的参与下形成的。因此决不能把语言视为一种工具,语言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会影响人对世界的认识。

现代文学理论超出了语言“工具论”的范畴,把语言放在“文学本体”范畴来研究,关注语言在文学本体构成中的作用,强调语言并不是在传达思想感情的阶段才出场,而是从一开始就制约着作家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制约着他对形象的孕育和塑造。所以,现代文学理论把澄清语言问题作为讨论文学的存在、发展、性质和特点必不可少的前提。新的语言观使得文学理论研究对于文学与语言的关系的认识极大地深入。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诗学、叙事学的研究,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术语、观念和理论,如“陌生化”理论、新形式论、复义、反讽、语境、“文学是非指称的伪陈述”、“诗歌是系统地对语法规则的背离”等等。这些都从一定的侧面揭示了语言与文学的关系。从语言传达的角度来看,言意矛盾贯穿整个文学创作和文学接受活动的始终。作家的创作既是在使用语言,又是在不断地与语言的束缚和遮蔽对抗,在这种对抗中会创造出新的语言,或是以艺术的手法对日常的语言进行加工,产生出全新的效果。语言教育是让受教育者接受既定的词汇、语法规则和语言习惯,学会运用他们来表达和交流。而文学的一个根本的要求是在既定的词汇、语法规则和语言习惯上突破他们的束缚和遮蔽。

此外,语言研究虽然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事实上文学研究的范围远不止如此,如精神分析批评、文化批评等与语言已经往往没有太直接的关系,或者只是将对语言的分析作为一种手段,而研究的核心与焦点并不在于此。而且在当前的文学理论研究中,语言研究虽然重要,但绝非处于最重要的地位上。即使对文学语言进行研究,也极少单纯地进行语言形式的研究,大多渗透、穿插、承载丰富的思想文化与意识形态内涵。

二、中小学文学教育的内涵探析

对于中小学文学教育内涵的理解有许多种,大致有以下几种看法,有必要对此加以分析。

1.认为文学教育就是语文审美教育

张永昊、周均平在《感应与塑造――语文审美教育论》一书中认为语文审美教育是文化型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主要通过文学教育来进行,忽视了文学教育,也就基本上否定了语文审美教育。这是把文学教育作为语文审美教育的主体来认识的。这种把文学教育和语文审美教育结合研究的思路无疑是富有启发性的,但由于首先缺乏对文学教育内涵的科学界定,从而也就使这种研究缺少了应有的深度,有时甚至会模糊二者的关系。张、周二人在《感应与塑造――语文审美教育论》中也从语文审美教育的实施手段、范围和性质等方面辨析了它和文学教育的区别,认为语文审美教育比文学教育实施手段更丰富,除了借助文学形象,还可通过非文学形象进行,实施范围除了文学外,还包括语言、文章领域,在性质上文学教育具有纯审美性,语文审美教育则难完全超越实用性等等,应该说这种辨析一定程度上澄清了二者相关但不相等的关系。但正如上文所言,由于没有一个科学的文学教育内涵界定作参照,使这一切辨析仍有些雾里看花的味道,比如文学教育具有纯审美性之说,就值得商榷。从语文教育的大系统说,文学教育的基本功能特点是整合性,对各种知识的整合,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整合,对文化素养和人格建构和谐发展的整合等。

2.认为文学教育就是文学教学实践

在笔者所见的大多数讨论文学教育的文章中,对这两个概念的使用确实也存在不严格区分甚至相互替代的现象,但如果就此认为文学教育就是文学教学,恐怕有失简单。首先,“教育”和“教学”是上、下位概念,存在联系但更有区别,提倡文学教育,强调的是文学教育育人立人的教育目的和效能,突出了文学教育侧重非智力因素开发和人格建构整合的基本特点,而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途径是文学教学。其次,文学教育的概念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可以在更高层次上丰富补充语文教育思想,对传统的“双基”教学起一种反拨、调整、整合的作用,为新时期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良好开展创造一个理想的实施空间,作为实施这种功能的文学教学,不仅不会取消传统的“双基”教学,反而会以其整合性充分优化语文教学系统,促进整个教育系统状态的良好运行,所以那种认为文学教育就是文学教学的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

3.认为文学教育就是文学鉴赏能力的教育

外国文学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文学教育 理性缺失 科学思维方法 应用价值

文学教育有广义的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是指以文学为手段在家庭、学校与社会中所进行的教育,狭义的文学教育是指以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主要载体、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审美、思想、学识与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师范院校的文学教育属于狭义文学教育范畴,师范院校的文学教育是培养新世纪优秀教师的重要方式,是提高未来的中小学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因而,师范院校文学教育所使用的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影响文学教育实践过程及其效果的关键因素。

一、新世纪文学教育研究现状与文学教育问题反思

21世纪初期,随着中小学与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文学教育”成为诸多学者和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关注的对象,近十年来,关于“文学教育”的研究论文与专著有近2000篇(部),这些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关于文学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陈平原《文学史、文学教育与文学读本》(《河北学刊》,2013) 、鲁定元《文学教育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与温儒敏《语文课改与文学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等。这些研究对文学教育的内涵、性质做了深入的探讨,明确了文学教育的基本范畴,即以文学作品(文学“读本”)为核心,以哲学、历史与社会学知识为拓展,将审美教育、思想学识教育以及道德品质教育与文学教育相结合,以培养人格健全、思想独立、学识系统的现代人才作为文学教育的主要目标。

二是对文学教育内容的研究。研究着重探讨了文学教育中的西方文学教育(主要是英美文学教育)、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以及古代文学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总结了中美文学教育、传统与现当代文学教育的差异。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江玉娇,邵秀芳《西方文学教育的经验分析及其启示》(《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林燕平,董俊峰《英美文学教育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与赵焕亭《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学教育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等。

三是对不同教育阶段文学教育实践的研究。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卢建红,林志敏,朱青茹《今日中国大学的文学教育》(《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王立昌《中学文学教育导论》(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与朱自强《小学语文文学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2001)等。这类科研成果针对不同教育阶段(大中小学与高校)的文学教育的内容、特征及其功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强调了高校的文学教育对于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形成以及对理工专业学生创新思维的培育的重要作用。

四是对文学教育功能的研究。认为文学教育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功能,即德育与美育功能,前者包括了品德教育与人格养成教育,其次,文学教育还具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功能。较有代表性的有:于天红,刘连梅《文学教育与大学生德育之我见》(《语文建设》,2013)、阿茹汉《文学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及道德情操的影响》(《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与叶杰琳《如何通过文学教育帮助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等。

五是对文学教育现状的反思。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葛红兵《中国文学教育亟待改革》(《山花》,2010)、鲁枢元,赵玉平《文学教育与教育生态》(《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1)、龙军《对当前“文学教育”的一点反思》(《名作欣赏》,2013)、杨邦俊《回归真正的文学教育》(《语文建设》,2009)、傅书华《时代病症:文学教育之缺失》(《山花》,2010)与于晓泉《文学教育的反思及对策》(《语文建设》,2013)等。此外,还有少量成果是关于儿童文学教育的研究,如胡瑞香《改革开放以来河南高校儿童文学教育的经验与现状》(《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张心科《清末民国儿童文学教育发展史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等。

国内外关于文学教育的研究,阐释了文学教育的内涵、功能与范畴进,揭示了中小学与高等学校尤其是师范院校开展文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文学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反思,为进一步研究文学教育的相关问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益的借鉴。但是纵观近十年的研究成果,涉及师范院校文学教育及其方法研究的较为缺乏,尤其是对文学教育效果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在文学教育中的应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讨论。少数研究者关注了文学教育方法的问题,如赵炜,冯宇,尹树萍《立体多维教学模式在外国文学教育中的应用》(《芒种》,2012)、张心科《接受美学与中学文学教育》(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任树民《教师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文学教育刍议》(《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等。这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文学教育实践本身缺乏对方法的注重,文学教育往往止于艺术欣赏和思想道德教化,另一方面是因为文学教育方法本身的理论欠缺,这一现状要求我们在强调文学教育的感性特征的同时,也要注重对文学教育的实施者(主要是教师)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

二、科学思维方法在文学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科学思维方法既包括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总结的观察实验方法、数学方法、假说方法、逻辑方法(包括分类法、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综合法、抽象和具体、历史和逻辑)等近代思维方法,也包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以来形成的类比、转换与外推思维方法、溯因与预见思维方法、创造性思维方法(包括联想与想象、直觉与灵感、逆向思维、悖论思维)等现代思维方法,它是人类进行一切科学研究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所运用的科学思维方法。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在实践中培养科学人的思维,是人类感性能力与理性能力平衡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对于偏重感性体验的文学教育来说,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养成科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为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培养奠定基础。

师范院校的文学教育对于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又是发展基础教育、提高全民素质的关键因素。强调文学教育方法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是文学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容,通过科学思维方法的理性与文学教育的感性互补,可以塑造出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辨相结合的、具有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重视师范院校的文学教育以及文学教育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对推动教育改革、培养21世纪复合型人才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研究科学思维方法在文学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有利于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哲学思考、历史体悟与实践相结合,为师范生的课外自学与学术研究以及论文写作提供有效的方法。

2.为师范院校文学教育提供有效的方法。

研究科学思维方法在师范院校文学教育中的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科学思维方法在文学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就要以师范院校文学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根据文学教育实践以及文学教育方法的应用及其效果的调查统计,探讨科学思维方法在文学教育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及其功能与意义。研究文学教育的内涵与功能,反思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可以揭示师范院校文学教育的迫切性与重要性。探讨科学思维方法的内涵与特征,研究其对文学教育系统化与学理化的建构功能,对师范院校文学教育中科学思维方法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总结科学思维方法在师范院校文学教育中的实践经验,以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课外阅读延展、毕业论文与学术论文写作为例证,阐明科学思维方法对文学教育纵深化发展的作用,阐明科学思维方法在文学教育中的应用对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实践价值,才能进一步揭示科学思维方法在文理贯通的学识培育、理性与感性融合的人格教养上的关键地位。

3.弥补文学教育重感性轻理性的不足。

文学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文学教育使用的方法直接影响了文学教育的效果,决定了文学教育的价值。科学思维方法的介入,既可以增强文学教育的学理性、逻辑性,也可以培养受教育者的科学思维方法,弥补以往文学教育重感性轻理性所带来的不足。对于师范院校的学生而言,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也有助于其在今后的基础教学与文学教育中将这一方法传递给中小学生,为培养文理并重、既有人文情怀也有理性思辨能力的21世纪新型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是培养21世纪新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对于师范院校而言,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与高超教学教育能力的优秀教育者是其本职追求,而如何使师范院校的学生成长为感性与理性全面发展的未来教师,是师范院校教育实践成功与否的关键。文学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师范院校学生学识的培育、人格的培养与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将学生的思维方式通过感性鉴赏的途径进入到理性分析的领域,这一过程必须要以科学的思维方法作为指导。感悟性的文学教育必须理性的分析与归纳上升为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辨相结合的艺术教育,才能真正达到文学教育的目的,才能建构高素质人才的健全人格、心理与学识素养,为中国教育培养更多具有优秀教师,为中国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基金项目:遵义师范学院教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3-28)阶段性研究成果。]

外国文学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互联网+” 高校人文学科 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策略

基金项目: 2016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新训练项目):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人文学科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610300001Z)

一、引言

“概念的界定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1]“‘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指的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经济转型和升级。‘互联网+’计划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入融合,以产业升级提升经济生产力,最后实现社会财富的增加。”[2] “互联网+”暗含无数可能,高校人文学科本科生在就业创业的浪潮中能否抓住机遇、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将对其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的研究现状

依据CNKI检索,国内以“本科生创新”为篇名的学术论文共944篇;博硕士论文共计10篇,其士论文1篇。以“本科生创业”为题名的文献共91篇;博硕士论文共计5篇。以“本科生创新创业”为篇名的文献共23篇;博硕士论文0篇。根据当当网、卓越亚马逊等网站数据显示,相关专著有10-20部左右。

通过分析历年相关学术论文的发表数量,可大致将我国研究本科生创新创业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到2005年)、发展阶段(2006―2009年)、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学界相关研究的主要特征为:

1.对比分析国内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例如,以江西省经管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为例,进行详细剖析,最后结合作者自己所在的省进行梳理整合,富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2. 从开展的本科生创新训练活动中看成效与不足。例如,《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探讨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方法》等文章。

3.从已有的创新方面的教改经验出发进行归纳和探讨。例如,《基于导师制下_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_教育的实践与思考》对国内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化建设进行梳理与整合。

4.分析并提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例如,《浅谈生物技术本科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等论文开展的研究。

总体看来,学界已有不少关于创新创业的论文,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人文学科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政策相关方面学术论文及专著成果数量相对不足。

(二)国外研究现状

依据ProQuest和Springer link搜索“学生就业”,分别显示65条、72条。相关网站数据显示:AMAZON相关图书大约有30余本,E-bay相关图书大约有10余本。比如,Eunice Kanyi从学生、老师、政策制定者三个视角,探索了创新教育在高校的实施。总而言之,国外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人文学科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政策相关论文及专著较少,研究内容匮乏,需进一步深入。

三、高校人文学科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调查结果

(一)高校人文学科本科生的创新创业意愿调查分析

为了解“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人文学科本科生创新创业意愿的情况,课题组分别对江苏省省属普通高校,985及211高校的人文学科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1.省属普通高校人文学科本科生的创新创业意愿调查情况: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为例,来自英语、日语、汉语言、对外汉语等专业500位同学填写了问卷。78%的调查对象家庭中父母没有创新创业经历或拥有自己的公司,但30%的调查对象表示对创新创业感兴趣,58%的调查对象创新创业的意愿一般。超过半数的人肯定了创新创业的积极意义,如最大限度实现自我价值、能更好地改善经济条件、解决就业。但他们也清楚地认识到人文学科本科生创新创业的障碍,88%的调查对象认为创新创业障碍主要由于缺乏资金和缺乏社会资源与人脉,78%的调查对象认为障碍主要由于缺乏工作经验。92%的调查对象表示认可O2O校园网上超市、校园自行车等创新创业形式,其中有40%的调查对象愿意尝试这样的创新创业形式。84%的调查对象很乐意借助互联网分享创新创业知识经验。

课题组同时还了解到58%的调查对象表示听说过“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42%的调查对象表示没有听说过。课题组希望通过提高受访者对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认识,帮助更多的人文学科本科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针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进行调研非常必要,因为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实践缺乏”[3],“创新能力有待提高。”[4]

2. 985及211高校人文学科本科生的创新创业意愿调查结果

课题组调查了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和江南大学三所985或211高校的人文学科本科生的创新创业意愿,共有292名来自哲学、外国语言文学等人文专业的同学填写了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1%的调查对象家庭中父母没有创新创业经历或拥有自己的公司,但40%的调查对象表示对创新创业感兴趣,45%的调查对象创新创业的意愿一般。超过80%的受访者肯定了创新创业的积极意义,但他们也清楚地认识到人文学科本科生创新创业的障碍,63%的调查对象认为创业障碍主要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和能力,83%的调查对象认为障碍主要是由于资金,74%的调查对象认为障碍主要由于缺乏工作经验。59%的调查对象表示听说过“互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其中38%的人表示希望自己参加。84%的调查对象表示认可O2O校园网上超市、校园自行车等创新创业形式,其中有48%的调查对象愿意尝试这样的创新创业形式。78%的调查对象表示很乐意借助互联网分享创新创业知识经验。

不论是普通高校还是985及211高校,人文学科本科生都肯定了创新创业的积极作用,但大部分人的创新创业意愿并不强烈,究其原因:“(1)人文学科学生在学习中侧重知识架构,更偏向人文素养培养,而创业往往以技术为导向。(2)人文学科学生中大部分为女生,女性更倾向于选择相对稳定的工作。(3)人文学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尚未觉醒。”[5]

(二)深入了解部分重点高校创新创业指导课的课堂教学成果

为了深入了解重点高校人文学科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指导课的课堂教学的意见,课题组对南京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部分同学进行了深度采访,他们对就业创业指导课的总体反馈如下:

优点:系统性地讲解了当下的就业形势,从企业和求职角度来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时需要注意和养成的能力表现,再现了面试的所有流程。

缺点:行业分析过于单一,且与当下具体情况有脱节;讲解内容往往是高校老师认为企业期望求职者应该具备的知识或技能,与求职者真正希望接触到的内容有较大不同。

希望改进的地方:求职者更多地期望公司管理层来面对面地讲解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这样会更加行之有效,此外,很多求职者期望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给在校生提供有用的创新创业信息。

(三)深入了解高校创新创业课授课老师访谈对于人文学科本科生创业的看法

课题组对部分高校创新创业的授课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围绕“‘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人文学科本科生创新创业”这一主题,了解到了授课教师的看法和建议。

首先,相对于理工科类本科生,人文学科本科生创新创业更具难度,因为专业所限,创新创业内容多以创意取胜,缺少技术量,然而好的创意毕竟是少数,所以这点客观因素也给人文学科本科生创业增添了不少难度。

其次,就是资金问题。这两个问题不只局限于人文学科本科生。对于刚毕业、走向社会的人文学科本科生,创新创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就是家庭的支持,但很多家庭也许无法支持孩子的创新创业梦想。此外,大学生获取外界资金的渠道有限,很多人可能因为资金问题而放弃自己的创新创业打算。

再次,是人文学科本科生普遍缺乏创业经验,而且不少高校也缺乏相关培训,不少人文学科本科生平时很少接触企业和相关创新创业人群,因此普遍缺少创新创业经验。

针对以上三点问题,课题组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第一,人文学科本科生创业要具备应有的创业素质,比如心理素质、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经济管理能力等,具备这些良好的素质对创业能提供很大的帮助。

第二,要依靠政府扶持大学生的创业政策,减轻创业初期的压力。

第三,政府应尽可能多地提供创业服务,在高校里开展创业教育,普及创业知识。帮助学生增加创业经验,树立创业意识。提供资金支持,帮助解决大学生创业初期的经济困难。

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人文学科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策略

(一)“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人文学科本科生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已引起了我国高校的普遍重视。”[6]高校人文学科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改进:

(1)创新思维方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提升高校人文学科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英语专业为例,学校应该调整课程设置,多开设一些关于中外思想文化史、中外科技史的课程,引导学生将外国思想和传统思想理论进行比较,学会梳理事件发展的进程和原因,从而提升学生的逻辑性;同时,高校教师在讲授国际商务等涉及案例分析的课程时,可以在课堂上补充与当前“互联网+”背景有关的成功商业案例和失败商业案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新的创业理念,开阔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前高校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的通病。

(2)创新教育方式

目前,大多数高校课堂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死板”[7]这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在一些专业选修课和通识教育课上,安排部分学时由学生主讲,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可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尤其是高校的通识教育课,“作为一种有益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发展学生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的教育模式”[8],更应该在课程中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高校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开展网络通识教育课,让学生零距离地接触国内外高校的优秀公开课。高校还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进度自由安排视频学习、作业和考试,从而使学生既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课程扩大知识面,又能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

(3)“创新学分”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实施“创新学分”,旨在激励大学生创新,并将其纳入毕业考核的项目之一。“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管理决定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实现程度。”[9]赵环宇在《大学“创新学分”制的内涵及实施》中提到:“‘创新学分’是指全日制本科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从事超出本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科研和实践活动而取得的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或其他优秀成果,经学校创新学分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认定后被授予的学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创新活动学分,一类是创新实践课程学分。” [10]目前,一些高校不仅将科研和实践活动的成果纳入了创新学分,还将各类与就业有关的技能证书纳入其中,丰富了创新学分的内涵,也更加能调动人文学科本科生参与的积极性。此外,高校还可以出台相关的奖励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把“被动的”修学分变成“主动的”获学分。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人文学科本科生创业能力提升策略。

根据相关研究,我们可将创业概念分为三个层次:“狭义的创业概念为‘创建一个新企业的过程’。次广义的创业概念是‘通过企业创造事业的过程’,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即创建新企业和企业内部创业。广义的创业概念为‘创造新的事业的过程’。”[11]对于人文学科本科生来说,创业不一定是创办新企业,其本质在于敏锐地发现机会和把握机会,所谓创业就是整合各种有效资源使自身事业得到发展。对人文学科本科生来说,想要创业确实存在一些难题,如:缺少经贸管理类的综合知识,缺乏相应的科学技术等。“因此,对于多数文科生而言,创业应该就是广义上的创业,更是一种创新思维和思辨能力。”[12]

在当前“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让更多人“听到”自己的想法,更容易接触到有相同想法的伙伴,这在一定意义上降低了创业的门槛。而人文学科本科生的优势在于有更好的沟通能力,如果他们能同时掌握更多创业技能、形成创业想法的话,将有利于他们的创业。

因此,从高校的角度来看,学校应该采取如下策略来提升创业指导能力:1)调整课程设置并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调整课程设置指多设置综合性和应用性的课程。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突出他们的主体作用;2)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并加强通识教育。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指积极鼓励学生跨院系修课或修双学位;加强通识教育指培养跨专业兴趣,拓展跨专业能力;3)鼓励学生参加创业类的竞赛,同时鼓励人文学科的老师积极担任指导老师,引导学生了解创业、学习创业,形成创业的氛围;4)积极营造创业环境并开展创业实践。举办创业讲座、创业辅导课,与社会企业合作,让企业管理层走进课堂,向学生宣传企业的创业理念和创业过程,倡导创业精神,营造创业环境。

从人文学科本科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应该采取如下策略来提升创业能力:1)使用社交网站全面展示专业特长、作品、文学评论,开拓视野,学习沟通技巧。2)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成立团队,利用互联网分享知识,不断打造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管理协作能力。

四、结语

正如“文学对社会诸多方面的影响日益凸显”[13],文学作品“内中蕴含深刻的文学内涵”[14],互联网对社会各方面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具有强大的指导功能。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提升人文学科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当前潮流的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对人文学科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现状进行梳理,并从中寻求启示”[15] ,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正如有研究者从引路人视角,考察“成长小说的内涵”[16],从实用主义的视角分析“当代美国犹太文学与美国民族认同的建构” [17],并探讨如何“采用多种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18]。本文从“互联网+”时代背景出现,仔细考量高校人文学科本科生的创新创业意愿,深入了解当前学生在创业准备方面的难题以及高校在创新创业指导方面的不足,并结合“互联网+”的背景,从学校和学生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提升人文学科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建议。笔者也期待这一建议能够像文学作品中引路人一样,成为“指点迷津、排忧解难的航标”[19],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恰当的行动纲领。”[20]

参考文献

[1] 张军.江苏地区公办本科高校联盟试点研究[J].安徽文学,2013(11): 144.

[2] 黄楚新,.“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J]. 新闻与写作,2015(5): 5.

[3] 张军,张平.自我发展理论下的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安徽文学,2017(2): 134.

[4] 张军,张平.我国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研究[J]. 安徽文学,2017(3):115.

[5] 陆伟,商雷.基于工科院校文科生创业的SWOT分析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6(6):89.

[6] 军,吴建兰.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和“培养机制”研究[J].黑龙江史志,2014(5): 266.

[7] 冯惠敏.我国内地高校推进通识教育发展的瓶颈及对策[J].复旦教育论坛,2007(5):41.

[8] 宫辉力.通识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 北京教育(高教版),2009(1): 39.

[9] 陆伟,商雷.基于工科院校文科生创业的SWOT分析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6(6):89.

[10] 赵环宇.大学“创新学分”制的内涵及实施[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1):17.

[11] 董晓红.《高校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20.

[12] 曲桃,丁凌.文科生创业能力培养效果与改进方式调查研究――以西部高校为例[J].新闻世界,2014(11):201.

[13] 张军,吴建兰,纪楚楚. 索尔?贝娄国内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2016(1):77.

[14] 张军.美国华裔文学中“东方主义”的消解[J].江西社会科学, 2013(5):99.

[15] 张军. 高校联盟研究国内外现状综述及其对江苏地区公办本科高校联盟的启示[J].语文学刊,2013(8):67.

[16] 张军.显与隐的交相辉映――索尔・贝娄成长小说《勿失良辰》中的引路人研究[J].外语教学, 2013(6):78.

[17] 张军,吴建兰,赵亚珉.“实用主义”视角下的当代美国犹太文学与美国民族认同的建构研究[J].安徽文学,2013(10):81.

[18] 张军.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对美国民族认同的构建[J].河北学刊,2014(6):75.

[19] 张军.贝娄《赛姆勒先生的行星》中的引路人研究[J].外国文学,2013(3):78.

外国文学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人文精神英美文学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陈彦茹(1977-),女,陕西西安人,西安邮电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应用语言学。(陕西西安710121)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大学英语拓展阶段课程体系构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L004)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1-0170-02

人文素质教育是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领域迫切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各个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各院校结合自己的办学定位、教育特色对“人文素质教育”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如今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又如何呢?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笔者反思了现代大学生不容乐观的人文精神现状,认为在大学英语拓展阶段英,美文学课在培养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笔者着重探讨和研究了英美文学课作为知识文化模块的主干课程在彰显教育的人性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英美文学教育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意义

人文精神是当今社会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文”?自古至今,不同的文化对“人文”都有不同的表述,但其基本内容是可以相互认同的。所谓有人文素养的人,首先应该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积累了一定的中外文学名著知识,对传统和历史有一定的研究。此外,还应该对人生的意义、价值和尊严,人的发展与幸福有着深切的理解和关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代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它对于培养高层次、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有着重大意义。人文教育涉及人类文化的各个知识领域,主要包括语言、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这些学科构成了人文教育的基础。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指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把人类优秀的文化精神与阅历经验传授给他们,让他们能受到广博文化和知识的滋养与熏陶;能沐浴在高雅的文化氛围中,从而得到人生境界的提升、心智的完善、灵魂的净化;能够细微地洞察人生,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寻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二、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急剧增长,整个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因此,许多理工科院校中学生的科学技术教育知识普遍掌握较好。然而,21世纪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单凭一纸文凭或某种专业技能就能闯荡天下的时代了。许多求职不成或是事业失败的人并不是因为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是缺乏诚信、没有责任感、集体意识淡薄、团队合作能力差等原因所致。许多大学生上课睡觉,或逃课沉迷于上网打游戏;一些学生心胸狭窄,自私自利,遇事爱钻牛角尖,学生跳楼自杀的事件频频出现。例如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案”,清华大学的“泼熊事件”,这一切无不反映出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表现出大学生对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消极认识与冷漠态度。

在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中,理工科院校有着极其重要的分量,是我国培养高科技人才的摇篮。理工科院校培养出的人才具有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同时具备科学的头脑,为我国的科学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加强对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也会影响到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然而,近些年来许多理工科院校普遍存在偏重传授科技知识和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的现象,把培养学生的技术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教学观念、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存在着杨叔子院士曾痛陈的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五轻五重”的弊病,即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因而,理工科大学生在学习目的上存在着功利主义思想,对于与自己专业有关的课程会相对较认真地学习,而对专业以外的人文类课程往往缺乏兴趣。从对一些理工科学生的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很多学生对人文科学类等选修课持轻视态度。以至于有相当一部分理工科大学生虽然专业技术知识丰厚,但是语言文学方面的人文素养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

三、英美文学教育对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意义

前不久韩宝成教授在“陕西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讨会”上指出,外语教育的目标是“学文化、启心智、爱生命”。这一外语教学的终极目标与人文精神培养的目标不谋而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即把人类优秀的文化精粹传授给他们,培养学生完整、健全的人格,给学生以人生意义的启迪,引导学生感悟人生,洞悉生命。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的英美文学教育毋庸置疑是完成大学英语教育中“学文化、启心智、爱生命”的有效途径。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接受人文精神教育,了解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它所承载的文化,启迪心智。与此同时,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也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因而,学文学不仅是学语言的最佳途径,更是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的有效渠道。因此,鉴于理工科学生接触人文学科课程相对较少,在其英语学习的拓展阶段开设英美文学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英美文学是西方文化的重要载体

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族个性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学作品隐含着某种文化下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某种特定时期的意识形态。所以说,英美文学课为学生开启了了解西方文化的一扇窗。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学生能够了解到凝聚在作品中的西方文明,不仅能掌握西方国家的语言,还能熟悉西方国家的传统民族文化、社会风貌、风土人情和行为习俗。同时,通过了解文学作品中的典故格言,以及各种修辞手法,学生还能够加深对英语国家人们思维方式的理解,提高他们对英语语言的领悟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可见,只有通过研读英美文学,才能对西方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英美文学无疑是大学英语教育中“学文化”这一使命的必然载体。

(二)英美文学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文学是一种优美灿烂的语言形式,一种纯粹的语言艺术,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生艺术的体现。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学生能更加清楚、生动地看到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学世界,从中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强审美意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除此之外,外国文学也是真正学好外语难以回避的途径。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文学作品的欣赏,文学素养的提升,在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过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英美文学教育,必然能够帮助实现“启心智”这一英语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目标。

(三)英美文学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感悟人生、珍爱生命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能够反映出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生的感悟,对生命的热爱。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亦能激起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对生命的关注与热爱。

四、为理工科学生开设英美文学课的几点建议

以往的英美文学课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指出,“文学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阅读的能力,掌握文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在这样的指导下,英美文学课的开展往往更加侧重于学生更深层语言能力的拓展,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及阅读习惯的养成。然而,为非英语专业的理工科学生开设英美文学课,在诸多方面应该是有别于英语专业学生的英美文学课的。因为教学的对象不同,所以教学内容的选择、对教师的要求、教学方式的选择以及教学侧重也应有所不同。

(一)教学内容与教材的选择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英美文学课的对象是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在我校更以理工科的学生居多。因而,在教学内容和教材的选编上我们既要使我们的内容能够促进学生对英语文学常识的了解,对英语文学名篇的欣赏,对英语语言能力的充实和提高,又要兼顾理工科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特点,选取经典名篇。在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上,做到深入浅出。编排一本适合高职院校英语学习的教材有一些基本要求。作为教材,它应简明扼要、精华突出、难度适中;作为读物,合英美文学为一体,适应于欣赏和文学能力之提高。

(二)对教师的要求

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注重的是语言基础和语言技能的教授和训练,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最多的是单词、句型和语法。然而,融入英美文学的大学英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本身具有广泛的兴趣、开阔的视野,对本学科和社会的发展动态有敏锐的鉴别、把握和解释能力,并且能够深入浅出地与学生交流自己的观点。要求从事英美文学课教学的教师要打破学科界限,丰富文化含量。在英美文学课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应该将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与文学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好英美文学知识的同时丰富厚实其文化积淀。

(三)教学方法

英美文学课的教学方法应以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为宗旨,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和评估模式,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首先,应该打破教师“一言堂”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学习的主动者。其次,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文学课的内容以一种形象化、生动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的兴趣,优化授课效果。最后,让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四)英美文学教育应强化人文精神

正如前文所述,英美文学教育不仅是语言学习的最佳途径,更是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的有效渠道。英美文学的教学核心不应该是纯粹语言知识的灌输,还应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滋润。理工科学生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的英美文学课教学,更应该强调文学在彰显其在培养人文精神方面的作用。文学作品中展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本身就是进行德育教学的生动例子。例如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美国札记》等作品中反映出的拜金主义思想、知识分子的自私自利的心理、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弱肉强食”和“尔虞我诈”的现象,都可以成为学生道德教育的反面例证。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投入,自由讨论,畅所欲言,交流思想,最后再给学生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蓝仁哲.语言·文学·人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2).

[3]虞建华.“致知”是一种最高的学习[J].郑州大学学报,2002(5).

[4]程爱民,徐劲,柯可,等.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J].外语研究,2002(1).

[5]顾明远.我的教育探索:顾明远教育论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6]向珺.《红楼梦》与中学生人文素养[D/OL]./kns50/de? tail.aspx?dbname=CMFD2007&filename=2007013779.nh,2007-01-23.

[7]范谊,芮渝萍.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J].外国文学研究,2002(3).

外国文学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博雅教育;清华大学; 外文系;外语教育;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4)04-0041-06

一、引 言

清华大学外文系始于1926年,初名“西洋文学系”,1928年易名为“外国语文学系”。抗战爆发后,1938年清华大学与北大、南开三校迁至昆明,建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复校,1952年院系调整,外文系建制撤销。外文系除培养出钱钟书、季羡林、曹禺等学贯中西的大师之外,尚有一大批外国语言文学教育家、戏剧家、诗人、作家、翻译家等杰出人才,以毕业年份为序(含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时期):1927年朱湘;1928年陈嘉和陈诠;1928年杨业治和吴达元;1930年李健吾;1931年张骏祥;1936年吴景荣和刘世沐;1938年方钜成;1939年许国璋、王佐良、杨周翰和李赋宁;1940年穆旦(即查良铮)、赵瑞蕻、周珏良、黎锦扬和杨苡(即杨静如);1942年许渊冲;1943年巫宁坤、何兆武、林同端和郑敏;1945年金、刘承沛和杜运燮;1946年袁可嘉和卞之琳;1947年黄爱(即黄雨石);1949年杨德豫;1950年英若诚、吴云森(即江枫)和文洁若 ;1951年资中筠和冯钟璞(即宗璞)等 [1]。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外国文学部1935年共毕业四位研究生:赵萝蕤、田德望、曹葆华及杨绛,后来均成为学术大家[2]。

本文论及的清华大学外文系,指1926年至1952年间(含西南联大时期)以培养“博雅之士”,汇通中西之学为目标的早期清华大学外文系(以下简称“清华外文系”)。博雅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多维度的教育理念,本文重点讨论清华外文系博雅外语教育理念与相应的课程体系,兼论清华外文系博雅教育对时下外语教育及整体大学教育的史鉴价值。

二、外语教育的博雅理念

作为博雅教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828年耶鲁大学的《耶鲁报告》指出:博雅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一种开启全部心智的教育,或一种全面开启心智的教育。[3]它要求开设广博的课程,反对高等教育过早的职业化和专业化,要求以经典的和基础的科目训练学生的心智。“博雅教育是文化的教育或是以文化为依归的教育。博雅教育的最终产品是文化人。”[4]

(一)培养博雅之士

1926年,吴宓参照美国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比较文学系的培养方案,撰写《外国语文学系概况》,开宗明义提出了清华外文系如下五个培养目标[5]201:

本系课程编制之目的为使学生:(甲)成为博雅之士;(乙)了解西洋文明之精神;(丙)熟读西方文学之名著,谙悉西方思想之潮流, 因而在国内教授英、德、法各国语言文字及文学,足以胜任愉快;(丁)创造今日之中国文学;(戊)汇通东西之精神思想而互为介绍传布。

吴宓提出的清华外文系培养目标,浓缩了清华外文系的教育思想,为清华外文系的人才培养确立了基调。其第一个目标即为培养博雅之士,而博雅之士既不是一种职业,更不是一种职业技能。“博”是指融汇中西语言文化的广博,是提升人格境界、成就学问事业的基础,是知识的广度,而“雅”是在“博”的基础上形成的高雅志趣和学术涵养,是知识的高度。吴宓先生的“博雅”之说,简言之,是“希望学生能够吸收东西方古往今来的优秀文化,成为全面发展的人”[6]19-20。吴宓提倡博雅之士的教育模式, 深受其母校哈佛大学以及导师白璧德(Irving Babbitt)的影响, 其目的是造就具有深厚中西语言修养、宽广文化底蕴、具有批判性思维、“博而能约”、“圆通智慧”的中西文化、语言通才,其实质在于人格的塑造、文化的熏陶和精神的修养。

(二)西方理念与中国传统的结合

博雅教育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其实质是培养“通人”或“全人”;在中国,类似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先秦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和汉朝以后偏重人格和人文素质的儒家教育。“六艺”虽有实用功能,但其实质是将受教育者培养成“君子”,即有德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高尚道德修养、全面发展的“人”。清华外文系培养的博雅之士,兼具中国文化传统中“君子”的理想人格的与西方现代知识分子的自由思想、独立人格与批判精神。作为人文学科的外国语文教育,其根本目的不是训练某一个职业领域的从业人员,而是通过中西语言文化的熏陶与教育,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体系,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均衡的知识结构,开阔其视野,提高其在融会贯通中西文化基础之上的创造力、适应力。吴宓认为,教育之理想,尤其是大学本科教育的理想,应是培养了解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全面发展之通才[7]24。

吴自选 黄忠廉:论早期清华大学外文系的博雅教育

三、清华外文系博雅课程体系

清华外文系的课程体系体现文理兼修、通专兼顾、贯通文史哲的特点,是实现博雅教育理念的路径,也是吴宓提出的培养目标的具体实践。以清华外文系1936-1937学年度的课程设置为例[8]:

第一学年44或46学分:英文8,国文6,中国通史、西洋通史(择一)8,逻辑、高级算学、微积分(择一)6或8,物理、化学、地质、生物(择一)8,选习一种第二外国语8;

第二学年36学分:英文6,西洋哲学史 6,西洋文学概要8,英国浪漫诗人(专集研究)4,西洋小说(专集研究二)4,选习一种第二外国语8;

第三学年32学分:英文、德法文(择一)8,西洋文学分期研究:古代希腊罗马;中世;文艺复兴时代(每门4学分)12,英文文字学入门4,戏剧(专集研究三)4,文学批评(专集研究四)4;第四学年24学分:英文、德法文(择一)8,西洋文学分期研究:18世纪;19世纪(每门4学分)8;现代西洋文学:诗;戏剧;小说(任择二种)4,莎士比亚(专集研究五)4;

选修课:拉丁文8;第一二年日文8;第一二年俄文8;英语捷径4;研究课程若干6。

具体分析,清华外文系的课程设置有以下特点:

(一)重视基础,文理兼修

在清华外文系四个学年共136或138个学分中,语言类课程共44学分。清华外文系强调“本系教授语言文字之方法,注重熟练及勤习。读书谈话作文并重,使所学确能实用,足应世需”[5]199。学生通过“读书谈话作文”,训练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但在清华外文系课程设置中找不到“精读”、“泛读”、“口语”和“听力”这样的把作为整体的英语语言文学肢解得支离破碎的课程,而是主要通过文史哲等课程来提高语言基本功。“西洋哲学史由贺麟先生讲授。他指定学生阅读西方哲学名著英译本(例如柏拉图《对话录》等书), 并让学生用英文写读书报告。”[9]3

早期清华大学贯彻梅贻琦校长提出的“通识为主,而专识为末”[10]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在自然、人文、社会三个方面有综合的、广泛的知识,而“不贵乎有专技之长”[11]。由于全校一年级学生不分专业,清华外文系与其他各系学生所选课程为“共同必修课程”,涵盖文、史、哲、理等多个领域,重点在“博”。李赋宁先生言:“我在清华园渡过的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英文的听、说、读、写有了很大进步,法文的根基打得很牢靠,西方文学、哲学和历史也都有了一些入门知识。”[6]29

(二)以“文”为主,注重西方文化的整体性

如果不将大一的44学分计算在内,清华外文系的文学类课程占到其余三年总学分的61%。文学课程分文学史和文学体。文学史按时代进行分期研究, 即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18世纪和19世纪,分配于三年中。“文学体则强调分体详细研究,于三年的学习中全面涵盖了各种文体, 即小说、诗、戏剧、文学专题研究和文学批评等。”[12]174-175 西南联大时期,外文系开设的56门选修课程中,文学类课程更为丰富,涵盖国别文学史、断代文学史、类型(或体裁)文学史和作品选读、作家与作品研究及文学理论,共28门,占选修课总数的50%,其余为语言理论及“外语及其他”类课程。仅在“类型(或体裁)文学史和作品选读”类选修课中,即开设12门课程 [13]131。文学是博雅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学对学生品德、性情和境界的熏陶与提升起一定作用。早在20世纪30年代,吴宓就十分强调文学的教育功能,主张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和比较研究中外经典文学作品,提高自身的素养和道德情操。他归纳出文学在启迪学生心智,涵养学生心性,增进学生人格塑造,了解西方文明流变乃至增强学生爱国心等十大功能[7]59-64。

吴宓视西方文学、文化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要求学生对其具有广博和全面的知识。清华外文系将英语语言文学置于西方语文的大背景下,有德、法、俄、拉丁等多种课程供学生修读,并配合以严格的教学制度,培养出一大批德、法、俄语言文学专家。西南联大时期,“在外文系的56门选修课程中,法语语言文学类选修课程即达11门。”[13]137这些课程覆盖面很广,“使学生的注意力不仅局限在某一种外语或某一国别文学上,而是把西方文学、哲学和文化看成一个整体,大大扩展了学生视野”[9]3。

(三)选课制与旁听制,贯通文史哲

吴宓从创造中国新文学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高度,强调清华外文系学生中国文学功力的重要性[5]201:

本系对学生选修他系之学科,特重中国文学系。……目的在于:(1)创造中国之新文学,以西洋文学为源泉为圭臬;或(2)编译书籍,以西洋之文明精神及其文艺思想,介绍传布于中国;又或(3)以西文著述,而传布中国之文明精神及文艺于西洋,则中国文学史学之知识修养均不可不丰厚。故本系注重与中国文学系相辅以行者可也。

高度重视中国文学的清华外文系不仅造就了一大批学贯中西的学者、翻译家、戏剧家,同时也是中国诗歌史上著名的“中国新诗派”的诞生地,著名诗人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王佐良就是在清华外文系的培育下走向成熟的 [14]。

早期清华大学除了实行美国式的学分制,更以独具特色的选课制度,实现其造就通才的目标。“学生于每学年开学时,参照各系规定的课程表自行选定课程,中途亦可增选或退选,但大一应修课程不得中途退选”[12]119。清华外文系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选修、旁听其他学系的课程,特别是同属文学院的中国文学系、历史学系和哲学系的课程,学生可以一日横跨文史哲三大学科门类:“听了罗常培的语言学,入邻室钱穆的中国史课,晚间有金岳霖讲‘哲学中的时与空’,须早去占座”[15]。在清华外文系读书四年的季羡林先生曾言,真正对他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只有两门课,就是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和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这两门课影响他的一生,而这两门课恰好都不是清华外文系的专业课[16]。清华外文系的选课制度给予学生很大自主性,允许、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课,为学生以中西语言文化为根基,在人文学科领域的融会贯通以及个性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四、清华外文系作为外语教育的历史坐标

清华外文系作为博雅教育在中国的成功范例,至少在以下两个层面给外语教育界以启示:

(一)从外语教育的人文属性出发,造就外国语言文化通才

“外语专业教育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一直采用专才型培养模式,导致学生知识面偏窄,文化底蕴不深。”[17]20世纪80年代起,外语界开始进行外语与经贸、新闻、外交、法律乃至科技相结合的所谓“外语+X(培养方向或辅修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然而外语教育职业化、训练化、空洞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遏止,其人文学科属性日渐淡化[18]244-245,外语院系沦为“语言培训中心”或“体制内的新东方”,时至今日其定性、定位问题仍未得解决。外语教育不能也不应简单地等同于职业教育、技能训练甚至是应试培训;如是,高等外语教育已然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必要。外语教育过于重视职业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其价值取向将趋向功利主义;以单纯的就业需求为导向,导致外语专业学生在思想的深度、知识的结构、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与其他文科专业产生较大差距[19]。

外语学科的基本要素是语言、文学和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兼具人文性[20],因此,人文性是外语教育的一个根本属性,培养全面发展的“文化人”是外语教育的应然目标。外语教育只有明确了自身的人文学科属性,才能找到专业的学科定位,才能确立适当的培养目标,而“我国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课题莫过于培养目标。”[18]243 从清华外文系的成功经验看,外语教育应注重与文学、历史、哲学等相关学科融会贯通的外国语言文化通才。许国璋先生在谈及外语院系培养目标时强调外语人才必须是文化人[21]。

(二)从博雅教育理念出发,改革课程体系

始自20世纪50年代苏联模式的外语教育课程体系偏重语言技能训练, 按照培养译员的“语言学校”模式开展教学[22],强调语言技能、忽视文化熏陶,重视机械训练、淡化文学教化,缺乏认识能力和思辨能力的系统培养。时至今日,外语专业基础阶段课程仍以语言技能训练为轴心,以大量机械操练为途径。以英语专业为例,依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英语专业基本上都以专业技能课“基础英语”、“高级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为主干课程。主干课程不但所占学时数多, 而且持续时间长, 一般达到总学时67%左右[23];这些专业技能课程“分裂语言与文化,语言与知识,使语言教学沦为空洞语言与空洞交际,使学习者既无法习得语言能力与语言交际能力,又无法学习到知识”[24]。以训练学生语言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实际上并不能提高学生的说、写、译等语言产出能力。而在英语专业高年级所开设的“专业知识课”如语言学、词汇学、语法学等课程,更是冷知识传授多于文本研读,只能给学生们带来信息与知识压迫[25]。这样的课程体系无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增长,更不能提升、陶冶其人格,因此不仅受教育者不能用外语获取信息与知识、传递思想与情感,最终造成学生“缺乏分析综合的能力,很少有自己的想法,很难有创新意识,出不了创造性的成果”[26]。

清华外文系课程内容宽泛, 涵盖自然、社会和人文三大学科。大一英文也指导英文阅读和练习英文写作。但英文阅读和写作的任务还由其它课程来分担。而在西南联大时期,外文系课程表中“单纯的英文课(相当于时下的精读、泛读、听力、写作等)只占学年总学分的15.8%-24.2%。语言水平的提高, 主要是通过学习其他课程来实现。”[27] 从外语教育的人文属性及其规律出发,须在课程设置上确立“语言”和“文化”平衡,以中西文史哲经典著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助受教育者建立完整的知识架构,厚植其人文底蕴,提升其思想境界,在扎实的中西语言基础之上,培养其会通、思辨、适应和创新的能力。

五、清华外文系作为中国大学的历史镜鉴

清华外文系是早期清华大学全面实施博雅教育的在一个系科具体的、成功的实现。实际上博雅教育对当今教育的启示,不仅在外语教育,也在高等教育整体。博雅教育不应只是清华外文系追求,而应是高等教育系统整体之追求。吴宓认为,培养博而能约,圆通智慧的通才,不仅适用于文史哲学科,自然和社会学科亦如此[7]68。

(一)博雅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本然追求

梅贻琦先生认为博雅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勿囿于一途, 而得旁涉他门, 以见知识之为物,原系综合贯通的,然其在理想上相关联相辅助之处,凡曾受大学教育者不可不知也”[28],以梅贻琦、蔡元培、竺可桢等为代表的中国早期大学主事者主张的是博雅教育理念中人格教化和知识教育的结合,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平衡。20世纪50年代以降,尤其是院系调整以后,专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主导思想。至今,过于狭窄的专业教育思想并没有烟消云散, 仍然制约着中国大学的发展。简言之,大学教育高度专业化、过分实用化乃至功利化取向弊端有二:首先,以职业为导向的高度功利化的大学教育造精神缺失,导致受教者人格缺陷。受教育者蜕变成缺乏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器物”。如果受教育者普遍存在的自私狭隘、庸俗功利、寡廉鲜耻等诸多人格缺失,无疑是高等教育的失败,与大学的使命背道而驰。其次,造成学生日益被束缚于狭窄的学科划分之中,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大学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区别。大学长期局限于培养所谓“专业技术人才”,学生没有足够的知识宽度、学习能力和健全心智去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造成受教育者创新动力不足。

狭隘专业教育颠倒大学教育的本然价值,难以完成“人之所以为人”的教育,相反,它是器物化、工具化的教育。而梅贻琦先生主校时期的清华外文系博雅教育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其重点在人格、修养、灵魂的教化和熏陶,其本质是人文教育,而“人文教育是一切大学的灵魂之所依”[29]。“博雅教育的定性与定位问题,更恰当地是则是大学教育的定性与定位问题”[30],也关乎大学教育的使命问题。从某种角度而言,清华外文系的成功源于它回归了大学教育的本质,作为历史镜鉴可以考察时下价值追求错乱、办学方向迷失的大学。

(二)博雅教育是应对大学挑战的必由路径之一

博雅教育是应对人文精神缺失和创新能力不足中国大学两大挑战的必由路径。其一,博雅教育是以与人类历史上积累沉淀下来的文明与文化遗产进行“对话”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大知识观教育,目的是打破传统学科领域的壁垒,通过对经典的深入研读,让学生领略人类优秀思想文化的魅力,籍此实现“人”的整体素质的提升。清华外文系的博雅之说,如果说“博”是一种学术追求,那么“雅”即是一种人文品质和人格境界,清华外文系的成功源于它“注重人格的全面发展,关注人的精神和道德的需要,重视人文教育”[31]。总之,清华外文系的博雅教育模式既是观照整个大学教育人文精神缺失的历史镜鉴,更是弘扬大学人文精神的路径。其二,创新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开阔的视野、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使命感等素质,而博雅教育主张的文理兼通和跨学科综合性的课程有助于学生拓展视野,强化对知识整体性把握,使学生在融会贯通中汲取智慧,培养“学生独立思想和批判精神”[32],而这些正是创新的必要条件。清华外文系毕业生许渊冲称他:把生命科学的优质基因克隆问题,应用到中西文学互译的理论上来,提出了优化的创译论,使中国文学翻译理论走上了世界译坛的前列”[33]。

六、结 语

清华外文系的博雅教育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的教育思想体系,也是一种办学风格。它将西方人文主义的博雅教育与中国教育传统相结合,以培养博雅之士为目标,致力于文史哲的贯通,着力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培养了大量人文学科杰出人才,确立了外语教育的“清华学派”,也为21世纪中国外语教育提供了启迪和借鉴。

进入21世纪,中国大学面临的是与清华外文系迥异的社会、教育和制度环境。清华外文系的成功是多种因素交汇的产物,然而外语教育的清华学派既是精神遗产更是镜鉴,值得从外语教育界同仁从多层次、多视角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包括外语教育乃至整个大学教育的本质、价值、过程与目标,等等。

参考文献

[1]方惠坚,张思敬.清华大学志(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532-642.

[2]百年清华 百年外文(1926-2011)编委会.百年清华 百年外文:1926-2011:清华大学百年华诞暨外国语言文学建系85周年纪念文集[G].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349.

[3]Committee of the Corporation, and the Academical Faculty. Reports on the Course of Instruction in Yale College[R].New Haven: Hezekiah Howe,1928:7-9.

[4]Strauss, L.What Is Liberal Education?[J].Academic Questions,2003(Winter):31.

[5]吴宓.外国语文系学系概况[G]//徐葆耕.会通派如是说――吴宓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6]李赋宁.学习英语与从事英语工作的人生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吴宓.文学与人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8]吴宓.外国语文系学程一览[G]//徐葆耕.会通派如是说――吴宓集.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99.

[9]李赋宁.三十年代中叶清华大学的基础课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4).

[10]梅贻琦.大学一解[J].清华学报,1941(1):7-8.

[11]梅贻琦.清华学校的教育方针[G]//梅贻琦.梅贻琦教育论著选.刘述礼,黄延复,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65.

[12]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册)[G].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13]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六年的北大、清华、南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4]王燕.西南联大外文系的文化精神――外文系与联大诗人群[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4(3):81-85.

[15]许国璋.回忆学生时代[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2):77.

[16]季羡林.季羡林文集:第一卷[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1-2.

[17]杨忠.培养技能发展智能――外语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J].外语学刊,2007(6):134.

[18]胡文仲,孙有中.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试论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5).

[19]刘毅.关于高校外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外语界,2000(3):12-17.

[20]王守仁.加强本科英语专业“学科”建设――兼评《北大英语精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2):42-43.

[21]许国璋.论外语教学的方针和任务[J].外语教学与研究,1978(2):6-15.

[22]王守仁.关于全面加强中国英语教育的思考[J].外语教学,2002(2): 89-92.

[2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S].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5.

[24]冯燕.空心课程论――中国高等教育外语教育批判[J].现代大学教育,2006(6):36.

[25]张少雄.压迫与封锁不可能达成创新品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5):35-37.

[26]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2010(1):12.

[27]付克.中国外语教育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65.

[28]梅贻琦. 学习范围务广、不宜狭[N].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 412 号), 1932-06-01(01).

[29]张楚廷.人文科学与大学教育[J].现代大学教育,2011(2):35.

[30]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44.

[31]王顺晓.吴宓在清华大学的教育实践研究(1925-1037)[D].保定: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33.

[32]吴自选.通识教育与翻译人才培养的关联――以西南联大外文系的课程设置为例[J].上海翻译,2013(3):51.

外国文学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目前我国中学语文课仍停留在单纯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言技能上,忽视了语文课中文学性应具有的展示社会生活、陶冶精神情操和培育审美素养的作用。对此,中学文学教育的研究与实施应尽快提到日程上来。文学教育要树立文学形象的整体性观念,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五个统一。

一、进行中学文学教育的重要性

如何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需要的新一代公民,使他们既具备建设新时代的知识与能力,又能渡过更充实、更愉快、更有价值的人生,这已成为摆在我国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所以,素质教育成了人们都关注的热点。那么,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现在的中学生应具备什么素质呢?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对此已有准确和全面的概括,那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五部分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整体,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现代教育学》,商港等,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目前我国中学的课程设置都直接或间接地为这五育服务,并围绕这五育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

但是,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文学教育却因还没有根本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而摆不到应有的位置上,以至于本应主要承担文学教育任务的语文课仍停留在单纯的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言技能上,而忽视语文课中文学性应具有的展示社会生活、陶冶精神情操和培育审美素养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对语文的兴趣日渐淡薄,从中认识不到语言作品的美妙之处,体会不出文学艺术的无穷魅力,更谈不到由此受到心灵的震颤和感情的洗礼了。长此以往,尽管学生能分辨各种语言现象,通晓各种分析文章的方法,但他们很难透彻理解文章语言形式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细腻的思想感情和宽广、深邃的意境,也不可能娴熟自如地运用语言工具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而因为不具备应有的文学知识与修养,也就不会有高尚的艺术情趣与审美鉴赏眼光。这样精神世界如此贫乏、文学素养如此欠缺的人怎能感受到未来世界社会生活的色彩斑斓与美好幸福,怎能通过欣赏美、创造美而获得生活的乐趣、精神的满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呢?

从社会发展来看,将来的人们肯定普遍具有更高的文化知识水平,但应注意的是,我们对“文化”的理解不应仅停留在具体的知识与技能上,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到心灵、情感、品位这一层面上,也就是要从精神品质和道德修养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虽然我们学校中有相关的课程和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但文学作品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所起的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作用是政治说教代替不了的。《青春之歌》、《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等优秀文学作品可以说为一代人铸造了真诚崇拜的偶像,那些艺术形象的非凡经历成为了一代人共同认可的生活道路和奋斗目标,而现在他们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这代人在社会进程中担当重任所依托的优秀品质与进取精神不能说与当年所受的文学教育不无联系。可见,文学教育对依据我国教育方针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社会学家认为,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是做一个现代人的必备条件。文学是人们借以进行审美活动的主要材料,文学鉴赏能力是审美活动中最基本的能力。然而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没有在学校接受系统、全面文学教育的机会。中学毕业后,也只是极少数升入大学文学专业的可以专门学习文学并在以后从事有关的工作。那么,在中学进行比较完整的文学教育,就好比给学生造一只航船,让它载着主人在今后的一生中去遨游文学的海洋,享受人类文明的精神财富。如果我们的语文课仍不能体现出一定的文学性,仍不能把文学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广大的中学生将无缘与文学结友;将丧失极其宝贵的充实文学素养、培养文学兴趣和提高文学水平的最佳时机,而且对于绝大多数中学生来说可能将永远失去了这个机会。这对一个生活在未来时代的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实际上,当今的中学生是有强烈的接触文学的愿望的,校园里不是经常兴起某种文学热吗?可是这种自发的、盲目的读书潮往往会带来很大的消极作用。语文教育家们早就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叶圣陶先生就曾针对一些青少年喜欢阅读鬼、神之类的书这一现象指出:“阅读任何东西不可马虎,必须认真。认真阅读的结果,不但随时会发现晶莹的宝石,也随时会发现粗劣的瓦砾。于是吸取那些值得取的,排除那些不足取的,自己才会渐渐地长成起来。”(《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当今文化产品日益丰富,但只有精品才具有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和愉悦身心的审美价值,而文学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合理吸收文学作品中的精华。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是按照自己的心理需求阅读文学作品的,中学生由于心理发展正处在成熟前的动荡阶段,既蓬勃向上,热情充沛,又容易冲动,好走极端,所以不加强教育和疏导,就容易凭兴趣而盲从地把含有不良因素的读物看作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和好奇心的精神食粮。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中学进行比较正规的文学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中外文学教育回顾

对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前人早就有所认识。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他把诗的教育作用归为兴、观、群、怨、事父、事君、多识七个方面,涉及到思想政治、情绪美感、社会生活和知识修养。他提到的“诗”就是我国最早的文学教材《诗经》,所以孔子又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可见,孔子是很重视文学教育的。

我国古代还没有语文或文学一类的专门学科,但以封建道德教化为目的的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主要是通过儒家经典、神话故事和诗歌文选来传授的,而教学方法基本上又是以诵读为主,即使宋代以后广为流传的《三字经》、《百家姓》等用于识字的启蒙读物,也都是用琅琅上口的韵文编写的,这样就形成了我国传统的文学教学方法:朗读、感知、领悟。而这正好契合了文学作品形象性、感染性的特点,更便于体会文学语言的生动性和韵律美。我们现在提倡在文学作品教学中要运用形象思维的做法在古代教育中已有了充分体现,这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一笔可贵的文学教育财富。

近代以后,“语文”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其文学性的特点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文学审美教育一直没有中断过。1903年张之洞等制定的《学务纲要》中专门谈到了“中国文辞”的学习,即中国历代各体文选;同时最早提出了“中国文学”这一科目名称。1912年在当时教育总长蔡元培主持下,教育部公布了《中学校会施行规则》,提出了国文课的目的之一是“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智德”,强调了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此后以叶圣陶、朱自清等为代表的语文教育家们在其实际教学、编写教材和著书立说中都保持了鲜明的文学特色,坚持了文学教育的主张。我们从那一代人的经历和言论中就能感受到儒雅的文学风采和丰厚的文学底蕴,他们所具有的文学功力和文化修养实在令我辈仰慕不已。

解放以后在语文教育上更是掀起了一个文学教育的高潮,那就是从1951年酝酿、1956年实行的“汉语、文学分科教学”,为此专门制订了《文学教学大纲》,编写了文学教材,而且由党中央决策领导。在这一教学实验中提出了明确的文学教育任务,初中为:①学更多的文学作品;②讲必要的文学理论常识和文学史知识;③丰富语言知识,并用来表达思想感情。高中为:①学习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和外国某些作家作品。②学习经典的文学论文,讲解文学理论基础知识。③熟悉各阶段语言特点,表达复杂细致的思想感情。文学教材则按中国文学史顺序介绍主要的作家作品,还集中安排了外国文学作品。这些要求和内容虽然偏难,影响了实验的进行,但却是文学教育方面一次开创性探索,使当时的中学生获益不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至今对此有怀恋之情。虽然这次实验仅持续了一年半,但对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和当今的语文教育改革有着重要影响,对我们进行素质教育也有着深刻的启迪作用。

其他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从17世纪起中学课程中的文学性就逐渐明显。18世纪后,英、法、德等国就在一些学校开设了文学课。中学文学教育最值得称道的是俄罗斯。自19世纪中叶,俄国完善了文学教育体系,有专门的课程与教材,系统学习本民族优秀作家的作品,而且让学生大量阅读。此后的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都保持了这一传统。学生通过文学课全面了解了自己民族文学发展的历史,充分认识了本国丰富文学财富的巨大价值,同时还广泛接触了世界文学,开阔了眼界,提高了修养。所以俄罗斯人文学趣味浓、文化素质高是被公认的。尽管在政治斗争中也是刀光剑影、你死我活,但社会秩序和道德风尚并未受到很大破坏,这与其国民所受的良好的文学教育不无关系。

文学教育至今仍被各国教育家所关注。拿日本来说,由于二战后急于恢复经济,国语课实用文比重增大,引起了教育界纷纷议论。广大教师和一些专家认为中学应开始启蒙的文学教育,高中的文学教育要更突出,因为它有着对人生的意义。由此看来,日本有关人士极力主张恢复中学文学教育原有的重要位置,其目的就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和对社会的利益。

从中外文学教育发展的过程能够看出,从文学产生之日起就有了文学教育,随着时代的前进和教育的发展,文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发达国家不仅通过发达的教育培养适应大工业和高科技生产的劳动者,而且还培养具有文化修养和道德观念的高素质公民。我国正在为建设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达社会而奋斗,应该在人才培养上有更高的标准,这样才能一代代地去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这其中文学教育的巨大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中学文学教育的研究与实施应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三、中学文学教育实践

中学文学教育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方式以及文学自身多层次、多侧面的结构体系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涉及到心理学、教育学、文艺学、语言学等多种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所以,如何实施文学教育则需要进行专门研究与规划,而且肯定要经过比较长时间的实践才可能建立起相对完备的中学文学教育体系。那么在目前国家课程体系中,只有语文课能担当起文学教育的任务,而语文课还负有其它的教育教学任务。我们一方面应避免“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后出现的“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的现象,又应尽力纠正把语文当做纯粹的语言工具的认识偏差,真正按照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去进行教学,这样才能使语文课生动活泼、丰富有趣,才能高效率地完成语文课所担负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当然,要达到这一高度不仅要处理好语文与文学的关系,还受到与语文课相关的法规政策、目标计划等方面的制约,似乎在庞杂的语文教育系统中很难捋出文学教育的头绪。

笔者通过一定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认为进行中学文学教育除要具备上述各种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外,在具体做法上首先应将文学教育看作整个语文教育体系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专门研究它特有的规律性。在对其有了比较全面的掌握后,才便于考虑它在语文课中的位置及与其它方面互相配合、发挥学科整体效益的问题。这说起来也是比较复杂的,在此先就进行文学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谈些粗浅看法。

针对目前语文教育的现状,首先要树立文学形象整体性的观念。这不仅是文学理论上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对语文教育有重要指导意义。

文艺理论家指出:“文学家在创作过程中应是整体地孕育出艺术符号或艺术符号的胚胎,而不应是用若干词语、若干句子,一部分一部分地拼装起艺术符号。”(《文艺心理学概论》,王先霈,华中师大出版社)这是文学形象整体性对创作的要求。同理,在文学欣赏中也不能把文学作品这个整体艺术符号一部分一部分地拆卸开来,欣赏文学作品“全在气象,不可寻枝摘叶”(《沧浪诗话》,宋·严羽)。“气象”即形象整体。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才能得到强烈的感染熏陶和深切的审美体验。

树立文学形象的整体性观念,在教学实践中要坚持五个统一:

1.文学作品整体的统一。特别注意节选自长篇作品的课文,让学生了解原作的全貌。

2.各要素之间的统一。无论以课文中哪方面为教学重点,其它内容都不可忽视,特别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3.现象与本质的统一。引导学生透过作品中形象的外部特征揭示其内在实质。

4.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帮助学生了解作品体裁、结构及语言运用等对表现思想内容的作用。

5.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因为文学欣赏活动必然有学生感情的参与,而客观冷静的理性分析有助于对作品内容与技巧理解得准确与深入。

虽然对中学文学教育的研究还很不深入,文学教育实践也很薄弱,但语文的教学内容、教材构成决定了文学教育占有重要位置。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和人们精神生活需求的增加,文学教育问题将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那么,语文课中的文学特征也必然要日益突出,使语文教育产生一个质的飞跃。国家新颁布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界定就从侧面为中学文学教育做了很好的注释。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早在80年代就明确提出了在中学开设文学课程的主张,不少有远见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也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论述。我们应该继续努力,特别是要从精神文明建设和素质教育的高度认识中学文学教育的意义,并尽可能地做一些超前性的研究与实践工作。那么,当文学教育势所必然地成为整个中学教育体系中相对独立的方面或科目时,我们将会多么地应对自如,又将会多么地兴奋与自豪啊!

[1]《叶圣陶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2]张鸿苓主编《简明语文教育辞典》,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上一篇:金融学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国际数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