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歌范文

时间:2023-03-12 10:35:01

外国诗歌

外国诗歌范文第1篇

在爱尔兰海的东岸,英格兰西北部的坎伯兰郡有一片占地约平方英亩的国家公园自然风景区,这里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如同一颗颗珍珠翡翠镶嵌在绿色的山峦之间,给这片土地带来无尽的生机和律动的生命。山环水绕,红绿相间,红的是叶,是花,是果,绿的是山,是树,是草……。成群的天鹅、野鸭于湖中嬉戏、追逐、漫游,如处无人之境。空灵的山间,平静的湖面不时传来清脆悦耳的鸟鸣,使这湖光山色更显得怡然与幽静。山谷中、湖泊旁间或可见古老而淳朴的乡村小屋,隐蔽在树荫浓密的林间。暗灰色的石墙泛出青绿的苔藓,让这人的居所亦悄然溶入自然之碧野。这里的景色是多彩的,而这里的气候则是多变的,忽而阳光明媚,异彩纷呈;忽而纷纷细雨,滚滚乌云;光和色,云和雨,把自然之柔情,造化之精魂赋予了这片土地。然而,在这淡泊、宁静而悠远的湖区风光中深藏着的并不仅仅是令人神往的自然风物,还有一种深邃而玄妙的历史文化气息,向人们透露出自然之伟力对灵魂的拯救,对心性的启迪和对生命的感悟。而这一切与英国十九世纪早期在这里生活和创作的“湖畔诗人”华兹华斯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十八世纪末期的欧洲在思想文化方面正发生着惊天动地的大变化。

特别是法国大革命的民主思潮风起云涌,震撼着这个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岛国。自由与博爱的民主精神浸润着人们的心灵,更吸引了一批渴望实现人类的自由和平,踌躇满志的年轻诗人,促使他们去思考和寻求心性的解放和真实的人性的复归。然而,革命本身的残酷性以及革命风暴过后的严峻现实引起一部分诗人对革命产生了迷茫和困惑。在精神的苦闷中他们转向了大自然,在与自然的对话与神交中获得了一种警醒。他们纷纷来到湖区居住,成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第一代诗人的代表,即在文学史上称为“湖畔诗人”的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尚塞。在这三位诗人当中,华兹华斯与湖区、与自然的关系最为密切。年他出生在坎伯兰郡的考克茅斯,那是湖区西北部的一个小镇。在他家的房屋后几十米的地方流淌着一条清澈美丽的德汶特河,河水潺潺,野鸭成群,岸边的青草发出阵阵清香。小时候的华兹华斯时常到这里游戏玩耍,感受着大自然的气息,得到大自然的陶冶。后来他被送到位于风光秀丽的湖区中央的豪科斯海小镇上学。在那里,他和同伴漫游于山野之间,结识农夫和牧人,一直到他十七岁进入剑桥大学之前,他从未离开过这个旖旎而又深邃的湖区山野。

青年时代的华兹华斯对法国革命充满热情和憧憬,但革命后期的风暴给他精神上带来了冲撞,在经历了人世的沧桑和生活的磨难之后,他本来就不平静的心灵更充满了矛盾。在经过了精神的彷徨和思想上的反思与追寻之后,他终于认识到只有自然的力量能够弥合他心灵的裂痕。他从激进的态度转而面向更加深沉和富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思考,在静默与沉思中反省民主的政治,悲悯的人生以及天然质朴的真实人性,以此来唤醒麻木的心灵,使灵魂得到净化,思想得到飞升。年,华兹华斯在妹妹多萝西的陪同下在从小哺育他们长大的湖区作了一次徒步旅行,并选中湖区中部的格拉斯米尔的几间茅屋居住下来,一直住到年。格拉斯米尔湖悠然而僻静,是湖区中最为肃穆,人烟较为稀少的地方。华兹华斯居住的,被称作“鸽庐”的几间茅屋简单而朴素,就坐落在湖边隐秘的树丛中间,屋顶不时飘出的缕缕炊烟,将这里的自然生命与人的淳朴生活连为一体。华兹华斯在这里过着近于农家人的简朴生活,他在此居住时经常漫步在山野和湖边,与当地的农民交谈接近。他体察自然的灵性与神力,思考生命在与自然交融时生发出的深刻意义,追寻人性与神性在自然中的生成。他在这里度过了他创作力最旺盛的一段时期。年之后,华兹华斯一家从“鸽庐”迁至距此地一英里左右的另一地区“莱德山”居住,直至年他生命的结束。那里山峦叠翠,水波浩淼,是湖区另一个风景秀美之地。

华兹华斯一生中的绝大部分生活在湖区,而他的诗歌创作也是以歌咏自然,赞美质朴、纯美的人性为中心。同时,他在咏叹自然之景时溶入对人生的沉思和感悟,使得自然中渗透出深厚的人文思考与历史的神韵。为抵制十八世纪新古典主义诗歌美学所追求的典雅风格和华丽辞藻,华兹华斯在他与柯尔律治于年共同合作出版的《抒情歌谣集》序中明确表达了他对古典主义诗歌标准的摒弃。他提出写诗要写普通人的生活,诗歌语言要用普通人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说的语言,强调诗歌创作中想像力的重要,认为好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等等。这些主张给当时的诗坛吹来一股清新的风,为开创浪漫主义的诗歌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这些主张正是与他所追求的自然精神相互呼应的:自然有治愈人们心灵创伤的能力,更贴近自然的儿童是成人的父亲,自然中富有神灵之光,滋养着人类的心性。自然与人性,这是“湖畔诗人”华兹华斯给今天的人们带来的启示,也是湖区的自然风光所蕴育的超自然伟力奉献给我们的不朽的文化深层内涵。

外国诗歌范文第2篇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诗歌篇目长期以来不受广大师生重视,对于外国诗歌的分析解读往往流于表面形式,缺乏深入有效的文本阅读,师生之间没有形成真正的交流讨论。在教学实践当中,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尝试,运用诵读、比较和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能收到更为显著的教学效果。

一、入选篇目特点分析

我们以近年来的人教版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入选的外国诗歌篇目虽然不尽相同,但是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共同点,那就是所涉及的作者华兹华斯、普希金、莱蒙托夫、惠特曼、裴多菲等多为19世纪欧美的浪漫主义诗人;而布莱克的《老虎》、波德莱尔的《信天翁》、里尔克的《豹――在巴黎植物园》等同为西方咏物诗的名篇,带有鲜明的象征主义色彩。

人教社出版的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外国诗歌散文欣赏》同样体现了上述特点,只不过扩充了浪漫主义诗人的阵营,《西风颂》的作者雪莱、《秋颂》的作者济慈都是19世纪英国天才的浪漫主义大诗人,19世纪广受欢迎的英美女诗人伊丽莎白・勃朗宁的《不是死,是爱》和艾米丽・狄金森的《你无法扑灭一种火》同样充满了浪漫情调和生活哲理。而波德莱尔的《应和》、兰波的《元音》和魏尔伦的《秋歌》都是19世纪前期象征主义诗歌的名篇,瓦雷里的《石榴》、里尔克的《严重的时刻》、叶芝的《当你老了》、艾略特的《窗前晨景》以及庞德的短诗《刘彻》,又都属于20世纪前期象征主义和意象派诗歌的经典篇目,俄国流亡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的《黑马》同样是一首充满象征和隐喻色彩的咏物诗。

通过对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诗歌入选篇目的分析,其实不难发现,19世纪兴起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是最为主要的两种诗歌风格,就题材而言,咏物诗颇受重视。如何开展这些丰富多彩的外国诗歌的课堂教学呢?兹选取两首英美浪漫主义和意象派的诗歌名篇――华兹华斯的《我独自漫游,犹如一朵云》和庞德的《刘彻》――作为案例来探析外国诗歌的课堂教学。

二、走近华兹华斯

《我独自漫游,犹如一朵云》是英国湖畔派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创作于19世纪初的一首抒情短诗,原作无题,后世为了便于标识,一般直接以该诗的首行诗句为题,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方平则另取《水仙花》作为诗题,倒也恰如其分。显而易见,英国湖滨地区生长的水仙花是这首诗的吟咏对象。在华兹华斯妹妹多萝西的日记里,记述了1802年4月15日这一天,华兹华斯兄妹在林中郊游时发现了在树丛掩映下的沿湖岸边盛开着犹如狭长的彩带一般的水仙花,竟然有整条乡村大道那么宽阔。“每当微风掠过湖面,它们就似乎在开怀大笑。”诗人显然沉浸在这片花木和湖水装扮而成的自然美景之中,并最终写下了这首浪漫主义诗歌名篇。

介绍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之后,还应该让学生对于英国湖畔派诗人的创作主张有所了解,那就是强调诗歌应该充满想象力,返归自然。可以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来感受诗人所描绘的湖滨风景,然后思考这样的问题:华兹华斯是以怎样的视角(俯瞰大地)来观察水仙花的,为什么要将自身幻化成天空中的“一朵云”。作为浪漫主义诗歌的经典意象,“一朵云”展现了诗人怎样的天性和追求,“独自漫游”或者说孤独地游荡,其中又有何深意。应该说这些紧扣诗歌开篇内容所提出的问题可以逐步地引导学生去思考诗人的心境和理想:试图远离尘嚣,挣脱世俗的羁绊,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阅读诗歌不可轻易错过细节,为什么诗人初见金黄色的水仙时,使用了“忽然间”这样的词语进行修饰,要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明白,不经意之间的物我相遇,流露出人与自然的亲近之感,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欣喜之情。当然也不妨在课堂教学中列举陶渊明或王维等中国古代田园诗人的名作,与华兹华斯的这首浪漫主义诗歌名篇来进行比较对照。

诗人将茂密的水仙花丛比作连绵不断的夜晚繁星和频频点头、舞姿婀娜的少女,充满了浪漫气息和丰富的想象力。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物和随处可见的自然风景进行联想和描摹,还可以鼓励学生课后进行诗歌创作,补充阅读华兹华斯的其他名篇,例如《孤独的收割女》《苏珊的冥想》等。

针对外国浪漫主义诗歌名篇,采用诵读式诗歌教学法要求教师在学生课前预习时提出明确的诵读要求,在课堂上可以示范朗读,提醒学生注意诗歌中的停顿和语言节奏的轻重缓急,不能变为毫无目的性地集体朗读,应该让学生带着感情融入到诗人营造的风景和精神氛围之中。考虑到高中生已经有一定的外语水平,不妨将诗歌的译作和英文进行对照阅读,还可以在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下,采用播放背景音乐、风景视频或显示图片等方式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理解庞德

1914年出版的《意象派选集》收入了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的六首诗,其中有几首是取材于中国古典诗歌的改写之作,包括《九歌・山鬼》、班婕妤的《怨歌行》和汉武帝的《落叶哀蝉曲》。庞德是通过赫伯特・翟尔思的《中国文学史》(1910)最初读到了这些汉诗的英译,值得注意的是,庞德采用了自由诗体进行了大胆地改写,放弃了翟尔思颇为浓艳抽象的双行韵。我们不妨将《刘彻》这首意象派短诗和汉武帝的《落叶哀蝉曲》对照阅读:

刘 彻

庞德

绸裙的瑟再不复闻,

灰尘飘落在宫院里,

听不到脚步声,乱叶

飞旋着,静静地堆积,

她,我心中的欢乐,睡在下面。

一片潮湿的树叶粘在门槛上。

(赵毅衡译)

落叶哀蝉曲

刘彻

罗袂兮无声,

玉墀兮尘生。

虚房冷而寂寞,

落叶依于重扃。

望彼美之女兮安得,

感余心之未宁?

显而易见,庞德这首短诗的前四行还能依稀辨认出对汉武帝原作化用的痕迹,只不过画面的运动感更强烈。罗袂、玉墀、虚房、重扃等中国古典诗歌中独有的意象,在20世纪初美国诗人庞德的笔下得到了生动地再现。和原诗营造出的清冷寂寞的氛围相比,庞德的改写十分大胆,“瑟”“飘落”“飞旋”“堆积”等动态的词语仿佛一组从宫闱深院渐次扫过的镜头,让这首诗都变得鲜活了起来。原作的结尾两行是无限感伤的,流露出对亡姬李夫人的伤悼和怀念,在庞德看来,过分的抒情性会使诗歌变得华而不实,应该避免抽象地直抒胸臆,摆脱对韵律和词藻本身的依赖,所以庞德大胆地摒弃了原诗的结尾,转而采用英美意象派诗歌里常见的“意象并置”的手法,她“睡在下面”,连同“我心中的欢乐”,一起深埋在落叶的下面,这样的情感表达显然更为含蓄,和原诗结尾的感叹相比,更为具象化。

庞德这首短诗的最后一行“一片潮湿的树叶粘在门槛上”不仅另起构成了单独的段落,还与上文里描写过的落叶静静地堆积的画面形成了一种意象的并置,起到了叠加映衬的审美效果,可谓神来之笔。汉武帝原诗里并无这样的文字画面,完全出自庞德的想象和刻意描摹,“落叶依于重扃”和“一片潮湿的树叶粘在门槛上”显然不能简单地混为一谈,重扃有掩闭着的重重门户之意,在中国古诗文里也可特指墓门,而庞德笔下出现的则是“门槛”,这显然不是什么误译,而是一种创造性地改造,“粘”这样的词语下得贴切传神,显出了一种现代诗独有的艺术张力,通过这片孤零零的潮湿的树叶,庞德精确地捕捉到了主人公刘彻的“心之未宁”,这种寂寞不安的感受被一个特写的景物镜头给放大了,今人读起来也不再有历史的距离感。

庞德没有采用《落叶哀蝉曲》这样的原题,而是直接以汉武帝的名讳刘彻来命名,试图将一个遥远陌生的历史人物还原成一个有血有肉有着内心痛楚的普通人来对待。这首短诗的最后一行从某种意义上也构成了意象派诗歌的“门槛”。作为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分支,它反对浮华的风格和抽象地抒情,追求诗歌语言的凝练,提倡自由诗体,具有散文化和具象化的特征。针对如此不无难度和门槛的外国现代派诗歌,课堂教学当中简单地采用诵读法和创设情境法,恐怕不得要领,难以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核。和19世纪的西方浪漫主义诗歌不同,现代派诗歌往往更为晦涩难懂,甚至支离破碎,只有采用比较和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才能一窥究竟。以庞德的《刘彻》为例,我们可以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对照注释,尝试着将汉武帝的《落叶哀蝉曲》翻译成白话文,最好能摆脱韵律的束缚,不去刻意地凑韵,充分感受自由体新诗内在的节奏感。

课堂上教师可以简介英美意象派诗歌的主张,例如庞德在给友人哈丽特・蒙罗的书信里强调写诗既要凝练,也应该像口语化的散文那样,不必拐弯抹角,力求“客观,再客观,然后是表现客观”。为了加深学生对于“意象并置”这一表现手法的理解,不妨举出庞德的另一首杰作《地铁站台》为例:“人群中出现的那些脸庞/潮湿黝黑树枝上的花瓣。”(赵毅衡译)这首意象派短诗仅有两行,灵感来自于1911年庞德走出巴黎地铁站时突然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看到了一张张美丽陌生的面孔,从而引发的奇妙联想。这首诗起初写了整整三十行,最终精简为区区两行。不能片面地把鲜艳的“花瓣”理解为这些眼前闪过的脸庞的比喻,事实上,这种“意象并置”、叠加映衬的手法在中国的古典诗词当中随处可见,例如崔护《题都城南庄》里的“人面桃花相映红”;再如将两组名词不加连缀地直接并置,构成“列锦对”,更是不胜枚举: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黄庭坚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陆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庞德的诗歌创作深受中国古诗和日本俳句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古诗词拉近学生对于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内心距离。这种比较式的教学法既可以是相同题材或背景的中外诗歌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之间的比较,例如庞德的《刘彻》和《地铁车站》,汉武帝的《落叶哀蝉曲》和《秋风辞》,这种比较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一个诗人的艺术手法和语言风格。对于外国诗歌的课堂教学而言,除了原作和译文相互比较,还可以针对同一首诗歌的不同中译进行比较,这样才能更好地接近诗歌的本来面目,诗人北岛的读诗随笔集《时间的玫瑰》即是这样的范例。

庞德的诗歌向来难译,一首《地铁车站》的中译多达数十种,《刘彻》一诗内地诗歌选本多采用赵毅衡译文,和台湾翻译家叶维廉的译文颇为不同,不妨举出叶译:“罗袂沙沙声已断/玉墀上尘埃飘动/不闻足音,叶子――/急卷成堆,躺在那里/而他的心上人在下面://一块湿叶粘着,在门槛上。”显而易见,叶先生的译文更为古雅,一字未动地沿用了汉武帝原诗里出现的两个意象――“罗袂”和“玉墀”,似乎更为忠实于原作,“不闻足音”、“急卷成堆”这样的词句,比起赵毅衡译文里的“听不到脚步声,乱叶飞旋着”似乎也更为凝练。然而,此前我们已经评介过庞德这首改写之作的创作背景、主张和风格,知道了庞德坚决反对袭用原文、反对文绉绉的书面语,甚至反对使用倒装句,那么,回过头来再读叶译,就会感到雅致有余,灵动不足,“而他的心上人在下面”(And she the rejoicer of the heart is beneath them)凭空多出了一层转折,“一块湿叶粘着,在门槛上”(A wet leaf that clings to the threshold)更是拆碎了完整的句式。对照此前括号里所引用的庞德原诗的最后两行,赵毅衡的译文明显更胜一筹。

互动探究式教学法对于外国现代派诗歌的课堂教学尤为适用。我们可以将《刘彻》的英文原作和汉武帝的《落叶哀蝉曲》一并提供给学生,让感兴趣的学生在课外尝试着翻译或改写。师生不仅可以对同一首诗歌的内容、主题、意象、技法等展开广泛深入地探讨,各抒己见,相互激发,进行多元解读,更要鼓励独立思考,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诗无达诂,何况是隔着语言面纱的外国现代诗歌呢。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成课外研究小组,明确分工,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查阅资料,也可以把补充阅读的文字材料发放给学生,或通过网站链接、资源共享的方式,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

注释

①钱理群、洪子诚主编:《诗歌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②曹文轩主编:《外国文学名作导读本・诗歌卷》,西川点评,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③华兹华斯:《华兹华斯抒情诗选》,黄杲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

④赵毅衡编:《美国现代诗选》,赵毅衡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⑤庞德等:《众树歌唱――欧美现代诗100首》,叶维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外国诗歌范文第3篇

在20世纪的美国现代诗歌创作中相当普遍,从20世纪初期新诗运动开始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高潮。一些现代诗人如庞德(Ezra)、罗尼尔(AmyLowell)、桑得堡(CarlSand-bury)、史蒂文斯(WallanceStevens)等在一定程度上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把中国的哲学思想及意境融入到他们自身的诗歌内容中,并巧妙地运用中国古典诗歌的表达方式,进行美国文化价值观下的英文诗歌创作。中国古典诗歌富含中国传统思想品格、文化精髓和道德观念,散发着对大自然美的倾慕、对天人合一和谐境界的寻觅、对权力和荣华的轻视以及对质朴与闲适生活的推崇。这种独特的魅力迎合了美国现代意象派诗人诗歌创作的基本原则和理念,影响了现代意象主义诗学观点和创作取向,同时也给美国的现代诗歌注入了清新和活力。中国道家思想认为,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者,而是万象中的一个物种,要做到“以物观物”,才能观察到大千世界的发展演变。自然中大千万象都有其各自独特的存在和独特的美好。

美国20世纪初期的意象派诗人选取新的感知和表达世界的方式,与道家关于自然、人生和美学的基本思想很相似。华莱士•史蒂文斯(WallaceStevens)是继艾略特(T.S.Eliot)之后又一位重要的现代意象派诗人。他的诗独具特色、不同寻常,巧妙地融合了抽象与具体的语言,意境新奇,自由奔放。其优美的旋律、丰满的形象、诙谐的语言、富含深刻的哲理以及对人生的理解都为读者所倾倒。他的诗歌继承了浪漫主义的传统,同时深受东方文化意象的影响。在他的大量的日记、诗歌和往来的书信中,他都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他曾在大学期间学习中国的哲学和文化,对东方文化和文学艺术的热情影响了他的整个一生。他的诗充满了中国式哲学探讨的智慧和优雅,在处于荒乱无序时代,就像一个清新又优雅的风景一样迷人夺目。

二、中国文化“意境”的移入对史蒂文斯作品的影响

诗歌的意境是意象与想象的统一体。要领悟诗歌想表达的虚实相间的意境,只有通过诗人的描写来引发读者放飞想象的翅膀,以弥补意象言语的不足。华莱士•史蒂文斯一向强调想象力的作用,他的诗歌创作富含三个媒介:现实世界、想象与诗歌创作。他认为一个真实的世界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他在诗人主体想象中被感受,他相信诗歌是通过现实和想象相结合创造再生的产物,他那希望在现实中消逝的秩序与美感可以通过诗歌的朦胧内涵而重现。《必要的天使》是史蒂文斯的诗学理论代表作,他在其中阐述了诗歌最高的人类活动,是能帮助人类认识现实的最高的虚构形式。他的诗歌通常不是对个人情感的直接表现而是特别关注诗人主体的心境,表现对于客观现实的观察与联想。他的充满艺术、现实与想象力的诗歌是他诗学理论的灵魂。

史蒂文斯相信诗歌创作如同生命一样,必须通过作者的“创造”再生,特别是要通过作者的“虚构”(fiction)的创作而使其永葆青春。史蒂文斯的《星期天的早晨》一诗也探讨了诗人主体想象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诗中的各种自然视觉形象也激发出人类的各种情感和记忆体验。诗歌通过主观感受雨天激情、雪花飘零、林花怒放、秋夜归途、夏日绿枝、冬日残树等自然视觉形象,引起女主人公欢欣、哀愁、热情、欢乐和痛楚等思绪,描绘了人与自然相互依赖、自我和谐的愿望。史蒂文斯认为诗的世界与人类生活的世界是无法区分的,不仅想象依附于现实,现实也离不开想象,诗人一直在创造人类向往但并不了解的一个世界,赋予生活最高的虚构形式。

三、中国文化“表达方式”的移入对史蒂文斯作品的影响

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理念与中国山水画相同,都十分注重主客体交融,描述的重点不在叙述者本身,而在于主体融于客体的表达方式,这与英美文学及诗歌都是不同的,英文中的主体思想往往居于主导地位。史蒂文斯曾表露出对中国山水画的喜爱,认为中国山水画的创作灵感与自己构思诗歌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作品都强调现实世界与人类内心情感的融合,既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在史蒂文斯的诗歌《六个意义深远的风景画》(SixSignificantLandscapes)中,诗人试图在诗中消除主客体界限,尝试模仿中国古典诗歌的表述方式,让主体融入客体。Anoldmansits一个老人坐在Intheshadowofapinetree松树的阴影里,InChina在中国Heseeslarkspur,他看到飞燕草Blueandwhite,蓝色的和白色的Attheedgeoftheshadow,在树荫边上Moveinthewind...被风吹动……这首诗没有传统英文诗歌那种直接抒情的描写,而是通过孤独的老人、寂静的松林、蓝白相间的飞燕草和徐徐拂动的微风等意象,编织出一幅优美的画面,暗示主人公寄身于松林中与自然同在,诗人作为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已经融入到画中等同于自然,只有以物观物,润物自然,才能体会景物的真实性。诗中没有主体思维和思想,通过审视客观景物,将诗人主体心境融入客体环境,赞美大自然的美好景色,描述出一幅“以我观物,物皆我之色彩”的意境深远的中国式古代山水画。也许我们难以琢磨诗人写作时的真正意图,但诗歌中由文字勾勒出的意境足以拨动我们的心弦,感受到诗歌之美。

四、中国文化“哲学思想”的移入对史蒂文斯作品的影响

1923年出版的诗集《簧风琴》标志着史蒂文斯的诗歌朝着探讨哲学思想的方面又迈近了一步。《雪人》是其中的一篇杰作,整篇作品都渗透着中国元素,展现出一个全新感知的世界,表现出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于自然在艺术创作中的推崇。“有”和“无”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存在与虚无这个悖论性的结论正是诗人探讨艺术与现实、想象与虚构的辩证关系。以雪人比喻一种抽象的、虚无的“冬日心境”,体现出诗人对纷繁复杂哲学的现实思考。《雪人》(TheSnowMan)一诗是一篇独白,全诗共5小节,每节3行,共15行,107个词,一眼看去错落有致,具有“形美”。Onemusthaveamindofwinter须要有着冬日的心境;Toregardthefrostandtheboughs才能领略眼前的冰晶雪白;Ofthepine-treescrustedwithsnow覆盖枝枝青松;Andhavebeencoldalongtime须要久久感到寒冷;Tobeholdthejunipersshaggedwithice才能欣赏松枝银装素裹;Thesprucesroughinthedistantglitter在斜阳中闪烁光彩;OftheJanuarysun;andnottothink才不会心怀感伤;Ofanymiseryinthesoundofthewind寒风萧萧;Inthesoundofafewleaves残叶飘零;Whichisthesoundoftheland那是大地之声;Fullofthesamewind同样的风满大地;Thatisblowinginthesamebareplace在这遍野荒芜;Forthelistener,wholistensinthesnow为雪地里的聆听者吹送;And,nothinghimself,beholds自身虚无才能审视不存在的虚无;Nothingthatisnotthereandthenothingthatis.自身不存在方可洞察虚无的存在。本诗借鉴中国意象的创作手法,整篇作品虽然名为“雪人”,却没有任何描写雪人的语句,王国维曾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因此作者强调意象,通过现实与想象的联系,将“雪人”孕于诗行中。王国维还曾说:“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雪人”一诗表面看来是有我之境,但仔细体会,诗中的“我”是“空我”。“雪人”(snowman)与“无人”(noman)在英语发音中相近,本诗是一个不断净化的过程,诗人认为只有真正拥有了空无之心和冬日心境,才能领悟自然冬景的美好。

诗人在诗歌开篇两小节描述出一幅逼真的、静美的冬景画卷,从寒霜和白雪覆盖的松枝到远方阳光下的杜松,由近及远,由清晰到模糊。这里强调了主体观察客观自然的时候,需要有与之相配的心境,因为若要去欣赏自然就要有自然的心境,可见是自然赋予人类的想象力。

要想有观赏冬日的美景,就必须有冬日的心境,要去除主观赋予寒风的凄苦感觉,因为这是人类的情感,这种描写会扭曲大自然真实自然的姿态。第三和第四小节是阵阵伤感风声和残叶声响的听觉描写,史蒂文斯提倡在诗歌中运用有意义的声音,借助诗歌独特的语言手段暗示人类心灵与自然的和谐,强化人与自然交融统一的主题,使诗歌的哲理意蕴更加深厚。最后两小节刻画的是连原本模糊的景色和伤感的声音都消失了的荒凉大地,连雪地里倾听的雪人也变成了虚空,融于白茫茫的雪景之中。“存在与虚无”是道家禅宗认为的万物之根本。这种淡出世俗、超然世外、索然无求、自在宁静的心态也正是诗人追求的最高境界。要认识世界,就必须全心投入,达到物我两忘的超然,才能真正合二为一,才是诗人观赏雪景而领悟的真理。史蒂文斯这种把哲学思想糅合到文学诗句中的创作手法让读者理解深邃的生活哲理,体会物我两忘的禅宗意蕴。《雪人》中作者描绘了一系列足以能够代表北美冬日风物的自然意象:霜、雪和覆盖雪的松枝。的确“一个人只有具有冬天的心境,才能去看雪,才能看那松树上挂满霜雪的树枝。”

众所周知,在20世纪初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作品大量地传入西方社会,拓宽了西方文学者人的视野,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史蒂文斯的作品显示了世界与想象创作的统一及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他用优美的文字勾勒出的人类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画面,其作品体现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学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影响。在跨文化交流日新月异的今天,史蒂文斯的作品仍然深受中美学者的追捧。

外国诗歌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教材分析 教学实施 评价方式

高中新课程改革已走过十载春秋,正在全面开展的同时稳步推进。除了教学理念、培养目标、教学策略等方面的变革,新课程改革最明显的变化是课程设计思路的大胆创新:以必修和选修模块的方式重新结构了高中语文课程。其中,选修模块的设置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了5个系列的选修课程,分别为: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学校按照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需求,有选择的设计模块,开设选修课。”①人民教育出版社提供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等14种选修教材供学校和老师选择。目前,湖北省主要开设了《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等选修课及形式多样的校本课程。

纵观全国各课改地区,开设《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的学校较少,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课程内容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比较陌生,难度相对较大;

(二)与之相衔接的必修课本几乎没有,学生缺乏阅读基础;

(三)新高考难以考察这一模块内容,应试性不强。

笔者以为,这三点阻碍《外国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课开设的原因恰恰是它应该被开设的理由。以下,笔者将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材内容和结构分析、教学实施策略与评价等几方面简要地谈谈对《外国诗歌散文欣赏》课程的理解。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课程设置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属于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系列”,与它同属于一个系列的选修教材还有《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等,有了《外国诗歌散文欣赏》这个系列才真正具有完整性和可靠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对本系列的要求中写道:“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②没有比较就没有个性,对外国诗歌散文的了解既是增加阅读广度的需求,更是加深对中国诗歌散文理解的重要参照。

2、比较文学视野

20世纪初,具有先进思想的中国知识分子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和理论引入中国,这些作品和理论广泛而深入地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随后,“比较文学”诞生。钱钟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中说:“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③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了解外国文学有利于形成更广阔的世界视野,同时也能够在对比中更加深入地理解本国文学。所以,学习外国文学,特别是外国诗歌散文对中国学生来说非常必要。

3、与必修教材和其他选修教材的联系

必修教材五本共65篇文章,外国文学只有11篇,占17%。其中,外国诗歌一篇也没有,外国随笔散文仅有两篇,仅占3%。这种基础性阅读的缺失亟待选修教材进行补充,否则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将不完整。对于外国文学,学生普遍比较陌生,稍微有所接触的也仅仅是每一册必修教材后“名著导读”推荐的《大卫?科波菲尔》等长篇小说。但,没有对外国诗歌的基本了解就不能真正理解中国现代新诗,没有对外国散文的初步感悟就不能切实深入外国文学的世界。例如,必修1中《雨巷》的作者戴望舒就深受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的影响,《雨巷》是魏尔伦的《秋歌》和晚唐李商隐诗风的完美融合。

本书所选篇目的作者要么是声名赫赫的文学家、思想家、艺术家或政治家,要么是大家不太熟悉但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这些作家作品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瑰宝,了解它们对语文学习的全面性来说非常必要。

二.教材内容和结构分析

1、指导思想

语文出版社的隆林先生在谈到教材编写时说,选修教材具有“基础性、拓展性和选择性”④的特点。《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的前言中说,学习本书,“一方面,可以借此了解不同民族、地域的文化,扩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另一方面,可以在于经典、大师的对话中,丰富自己对人生、世界的感受。”由于外国文学是翻译文本,在语言文字上的基础知识较少,因此,这一册选修教材更侧重于拓展性的把握,但基础性的诗歌知识以及叙事、写人散文的写作技巧也是必须掌握的内容。

这册教材的学习非常注重“比较文学”方法的应用。比较诗歌与散文的差别,更明确两种文体的特性;比较中外同类作品的差别,加深对地域文化的理解。在比较中思考探究将是本书学习的重点。

2、内容构成

本书分为“诗歌欣赏”和“散文欣赏”两个部分。

诗歌四个单元是按照内容与形式来编排的。第一单元“诗歌是跳舞,散文是走路”在比较中确立诗歌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独特性;第二单元“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主要研究的是抒情类诗歌;第三单元“像闻玫瑰花一样闻到思想”则探讨了诗歌中思想表达的特殊方式;第四单元“寻找文字的炼金术”则带领学生在内容和形式上了解风格独特的现代派诗歌。四个单元在层层深入,互为补充,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散文四个单元基本是按照内容来编排的。分别研究的是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自然散文与哲理散文。

3、单元结构

一个单元之内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用“导言”介绍整个单元的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两到三篇“讲读”课文,在文本中理解“导言”内容;接着,安排了两到三篇“自主阅读”让学生自由选择,用多样化的方式体现自主能动性,在自读过程中辅助使用单元末在“思考与探究”中给出的问题,作为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向。

外国诗歌范文第5篇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甲 必考题(45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危机是现代文化哲学的另一重要主题。虽然文化模式同经济和政治体制相比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它并不是亘古不变的,相反,在较大的历史尺度上,文化模式也会经历着重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与政治经济变化相比,往往更为深刻。具体的文化特质和文化习惯的变化往往是潜移默化和不知不觉的,而一个地域、一个时代或一个民族的主导性文化模式的根本变迁则常常要经历某种文化危机的过程。一般说来,文化危机是指主导性文化模式的失效,即支配和左右人们行为的普遍的文化习惯开始失范,不再能够为人们提供安身立命意义上的生存意义和根据。文化危机可以表现为文化观念的激烈冲突、人的精神上的“不在家”、意识形态的“断裂”等。文化危机时期往往是文化批判的时代。这种意义上的文化危机在中外的历史上都发生过。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曾分析过中世纪末期和文艺复兴时期西方人所经历的以“逃避自由”为特征的文化冲突和文化危机。他认为,中世纪虽然缺乏自由,但人却凭借着同周围世界的天然联系和自在的文化模式而获得生存的自在的意义和安全感。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封闭的传统世界,一种理性的自由的文化模式开始生成。这种变化引发了深刻的文化危机,因为,人“不再生活于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封闭社会里;世界成为没有边界的,同时也是危险的。由于人失去了他在一个封闭社会中的固定地位,他也失去他生活的意义,其结果是,他对自己和对生活的目的感到怀疑”。“逃避自由”的现象正是这一文化危机的极端表现。

相比之下,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文化危机更为深刻。文艺复兴之后,以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背景,理性文化模式成为西方社会的主导性文化模式。然而,进入20世纪后,西方历史呈现出极其复杂的情形。一方面是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有增无减,人类向大自然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也在前所未有的程度上改善了自己的生存条件,因此,许多人依旧深信理性文化和技术发展的美好前景;另一方面,人类对自然的技术征服和统治却带来一系列人们所未曾预料的结果:不但被征服的自然在生态等方面重新恢复其自身的自然性,正在而且将继续无情地报复人类,而且人用以征服自然的技术本身也愈来愈成为自律的和失控的超人力量。结果,人在完全是自己的造物的属人的世界中,表面上是自由的,实质上从生产到消费,从工作到私人生活均受到无形的异己力量的摆布。面对按照技术原则组织起来的庞大的社会机器,个人的渺小感、无能为力感油然而生,空虚、孤独、畏惧、烦恼、异化、无意义等开始笼罩着人们的文化心态。存在主义等非理性主义思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成为有影响的文化思潮。

(选自《文化哲学的主题及中国文化哲学的定位》,有删改)

1.根据原文,下列对“文化危机”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中世纪末期和文艺复兴时期西方人所经历的文化冲突和文化危机是以“逃避自由”为特征的。

B.所谓“文化危机”是指支配和左右人们行为的普遍的文化习惯开始失范,不再能够为人们提供安身立命意义上的生存意义和根据。

C.文化危机可以表现为意识形态的“断裂”、人的精神上的“不在家”、文化观念的激烈冲突以及文化心态的失范等。

D.中世纪深刻的文化危机是由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封闭的传统世界,一种理性的自由的文化模式开始生成的种种变化而引发的。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化模式同经济和政治体制相比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在较大的历史尺度上,文化模式与政治经济变化也一样会经历着重大的变化。

B.文化批判的时代往往是文化危机时期。这种意义上的文化危机在中外的历史上常常发生。

C.因为许多人依旧深信理性文化和技术发展的美好前景,才使得人类向大自然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也在前所未有的程度上改善了自己的生存条件。

D.一个地域、一个时代或一个民族的主导性文化模式的根本变迁则必然经历过某种文化危机的过程。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是一项( )

A.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文化危机更为深刻,东方几乎没有经历过任何形式的文化危机。

B.文化模式同经济和政治体制相比具有相对稳定性,所以文化模式很少有变化。

C.存在主义等非理性主义思潮成为有影响的文化思潮是在当时人们的文化心态在自己的造物的属人的世界中受到影响的背景下产生的。

D.文化危机产生后使得人们的文化观念激烈冲突、人的精神“不在家”、意识形态“断裂”。

二、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19分)

我为什么喜欢读书

[埃及]阿巴斯・阿卡德

我爱读书只是因为在这个世界我只有一个生命,而一个生命对我来说是不够的,一个生命不能把我心中的全部动因都激发起来。

阅读――而不是别的,可以给我比一个人的生命更多的生命,因为它从生命的深处增加了生命,尽管它并不能在时间上延长它。

你的思想是一个思想。你的感觉是一个感觉。你的想象是一个想象――如果你限制了自己的想象的话。但是,你若借助你的思想与另一个思想相会,借助你的感觉与另一种感觉相会,那么,事情就不止于此了:你的思想变成了两个思想,或者你的感觉变成了两种感觉,你的想象变成了两个想象。绝不仅仅如此!由于这一相会,你的思想变成了数百个有力度、有深度、有广度的思想。一个思想是一条被分开的小溪,但许多相会在一起的思想,则是融汇全部溪流的大海。这二者的区别,正如广阔的天际和汹涌的波涛同狭窄的堤岸和有限的轻波之间的区别。

很多问题,也许表面上或标题上有所不同,但你若将其归到这个本源上来,那最遥远的也像最切近的了。例如,昆虫的天性和宗教哲学有什么关系呢?宗教哲学与一首抒情诗和一首讽刺诗有什么关系呢?这首诗或那首诗与一段复兴史或一场革命有什么关系呢?一个人的生平与一个民族的历史有什么关系呢?从表面上看,许多事情风马牛不相及,但实际上它们都是一种生命的物质,都是从一眼泉中涌出的溪流,还要归回到那里去。昆虫的天性是对生命初始的一种研究。抒情诗或讽刺诗,是一个人的生命在爱情和报复时的两块燃烧的木炭。民族的复兴或革命,是千百万人心中生命波涛的汹涌澎湃。伟大的个人的生平,是一个生命对其他生命的展示。所有这些都在同一个大海中相会。他人把我们从溪涧引向浩瀚的大海。

在阅读时,我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寻求这一切,也不知道这一爱好是从这一愿望中产生出来的,但是我喜欢阅读了。我从我所读的东西中发现了这一广泛的联系。

我喜欢书,因为一个生命对我来说是不够的。一个人尽管可以吃,但他绝不可能吃下比一个胃的容量还要多的食物;尽管可以穿,但他绝不可能穿比人体所能穿的还要多的衣服;尽管他可以行走,但他不可能同时在两个地方落脚。然而,当他的思想、感情、想象增长时,他就能把许多生命集于一身,就能成倍地扩充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想象,正如彼此交换的那种爱情的成倍增长,亦如两面镜子间叠映出的那张像那样层出不穷。

(选自《意林》2007年第9期)

4.根据文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一个思想是一条被分开的小溪,但许多相会在一起的思想,则是融汇全部溪流的大海”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

B.第二自然段中“更多的生命”指的是一个人的思想、感觉、想象等。

C.第五自然段中,“这一爱好”和“这一愿望”分别指的是喜爱读书和寻求个人思想的扩展。

D.阅读可以给我比一个人的生命更多的生命,这里的生命不仅仅指有血有肉的生命。

5.下列四句名言中,与本文的旨趣最为接近的一项是( )(3分)

A.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法国]罗曼・罗兰

B.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法国]孟德斯鸠

C.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法国]伏尔泰

D.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驰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岸。――[瑞士]凯 勒

6.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推荐一本你喜欢读的书给身边的同学,说说你的推荐理由。(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9题。(11分)

爱的哲学

[英国]雪 莱

泉水总是向河水汇流,

河水又汇入海中,

天宇的清风永远融有

一种甜蜜的感情;

世上哪有什么孤零零?

万物由于自然律

都必融汇于一种精神。

何以你我却独异?

你看高山在吻着碧空,

波浪也相互拥抱;

谁曾见花儿彼此不容:

姊妹把弟兄轻蔑?

阳光紧紧地拥抱大地,

月光在吻着海波:

但这些接吻又有何益,

要是你不肯吻我?

(选自《雪莱诗歌精粹》)

8.这首诗所揭示的主题思想是什么?(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诗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来表现主题?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1)哦,狂暴的西风,秋之生命的呼吸!/你无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纷纷逃避。(雪 莱《西风颂》)

(2)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正忙着工作,/______________。我在茅屋前面站着,我不知道为什么。(泰戈尔《园丁集》)

(3)禁受不住过多的粒子/_____________,/我像看到高贵的额头/______________。(瓦雷里《石榴》)

乙 选考题(2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论沉思

[印度]泰戈尔

我们只有通过沉思,才能认识最高深的真理。当我们的意识完全沉静在沉思之中的时候,我们就会明白,那不仅是一种获得,而且是我们与它的合一。

因此,只有通过沉思,让我们的灵魂与思想的最高峰联系在一起时,我们所有的活动、言辞、行为才能变得真实。

让我在这里为你们引用一段在印度经常被引用的有关沉思的话吧:

我沉思宇宙创造者那值得敬慕的力量。

“创造者”这个词的含义由于经常使用而变得庸俗了。只有当你把广漠的宇宙整个带进你直觉的视野之时,你才能说,神从他那无限的创造力中创造了这个世界。但神创造世界并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每时每刻连续不断地创造。

所有这一切表明了创造者无限强大的意志。它不像万有引力定律,也不像我不能崇拜或不能认同的某些抽象物。但这段话说的力量是“值得敬慕的”,它认可了我的崇拜,因为它属于一个至上者,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抽象。

这个力量体现在哪里?

一方面,它是大地、天空、星河;另一方面,它是我们的意识。

由于这世界在我的意识中有它的另一面,因此在自我和世界之间存在着永恒的联系。倘若在它的源泉和中心没有意识、没有那种至上意识的存在,那么它就不可能成为世界。

神的力量一经迸发就向前奔涌,它既是我们的意识,又是外部世界的意识。它的分裂往往是我们自己造成的,而实际上,创造的这两个方面正如它们出于同一来源一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沉思意味着我的意识和外部广漠的世界的合一。那么,这种统一在何处呢?

在那伟大的力量之中,在发射出自我意识和外部世界意识的伟大力量之中。

沉思并非使我占有了某物,而是要弃绝自我,使我与一切创造物融为一体。

这就是我们引用的有关沉思的精义,我们要用心记住这话――反复地背诵它,直到我们的心灵安定下来,排除一切迷乱杂念为止。这里没有损失,没有畏惧,没有要我们忍受的痛苦――我们与别人的关系变得单纯、自然――我们变得自由了。沉思――就是去领悟真理,去生活,去运动,并在沉思中去获得我们的存在。

让我再告诉你们有关的另一段话,那是在我们的学校里,孩子们沉思和每日祈祷时所使用的一段话:

给我们意识,让我们在其中顿悟――你是我们的父亲。

然而,这个真理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完全实现,这就是我们之所以不完美、受苦和犯罪的原因。因此,我们祈求能够在我们的意识中实现这一真理,我们祈求能够这样去做。

当我们完全实现了这个伟大真理,那么,我的生命将以它的谦卑,以它的自制,在敬仰崇拜的温馨中去表达它自己的真理。

我们在祈祷中有时虽然没有用我们的全部心思去充分认识所用的词语,而只是机械地说出它们的发音,然而它们使我们得到满足。“父亲”就是这样的一个词。

因此,在我们的沉思中必须更深刻地理解“父亲”这个词的意义,以使我们的心灵处于它真实的和谐之中。

(选自《泰戈尔文集》)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5分)

A.作者认为,由于自我和世界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因而意识之外有一个外部世界。沉思就是要弃绝自我,使我与一切创造物融为一体。

B.作者在文中前后引用了有关“沉思”的两句话,并围绕这两句话展开分析,挖掘出“沉思”的精义所在,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和对自我存在的思考。

C.“我沉思宇宙创造者那值得敬慕的力量”中的“创造者”与“神的力量一经迸发就向前奔涌”中的“神”,二者属同一对象。

D.“由于这世界在我的意识中有它的另一面,因此在自我和世界之间存在着永恒的联系。”这里的“另一面”就是上文说的“我们的意识”。

E.本文篇幅短小,但微言大义,简洁的语言中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体现了泰戈尔认识的深刻性和思想的深邃性。

(2)第六自然段说的“创造者无限强大的意志”具体体现在哪里?第十七、十八自然段出现了四个“真理”,这四个“真理”的内涵相同吗?请简要分析。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将“沉思”说成“父亲”,意在说明什么?有何表达效果?(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结合本文及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生活中如何做好“沉思”?(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苏格拉底与商鞅

傅道彬

公元前4世纪两位东西方思想家的死,沉重而耐人寻味。一位是希腊的苏格拉底,一位是中国的商鞅。苏格拉底死于公元前399年,商鞅死于公元前338年,相隔60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苏格拉底是典型的雅典公民,他从根本上维护民主政权的利益,而他却被民主政权通过公民大会表决处死;商鞅是秦国最得力的臣民,他建立了秦国集权的威严,但他却死于自己的法律。后来逃亡的路上,没人敢收留这位变法的重臣,因为依照他创立的法律,收留来路不明的客人是要坐牢的。

说苏格拉底维系民主恐怕会招来非议,因为苏格拉底对当时的雅典民主政权屡屡出言不逊,而试图建立更有力量更具权威的贵族政治。生活在专制的社会里的人们对民主社会寄予过高的期望,其实民主社会绝非完美。西方一些学者已经指出民主是最不坏的制度,这就意味着它不是最好的制度。既然不是最好的,就允许有人异议,就允许改善改良,使之臻于完善。从根本上讲,苏格拉底对民主的批判,是要改善民主制度的。

其实民主的根本是对人民利益的最终关怀,而不是简单的多数人的意见。在民主的低级阶段,最容易把民主理解为多数人的意见,如果我们说爱因斯坦与一个的意见具有同等意义,大概不会有人同意。但在决定多寡的表决里却未必不是如此。因此苏格拉底干脆说:“我认为,要想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苏格拉底把个别的多数与普遍的知识(真理)已区分开来;普遍的真理并不在个别的多数之中,民主不是多数吗?如果民主不是多数,那它不又成了独裁者的天下?如果我们发挥一下苏格拉底的思想,多数应是真理的多数,知识的多数;而不是情绪的多数,表决的多数。

这样苏格拉底们不得不寻求一条知识民主的路线。知识民主不是简单的表决多数,而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理性选择。民主政权的基础是广大的知识公民,这是符合苏格拉底的一贯精神的。“知识”问题是苏格拉底哲学的核心问题。苏格拉底的问题可以概括为X是什么,他不断发问“是什么”“为什么”,什么是勇敢,什么是道德,什么是知识等。苏格拉底式的追问本质上是一种民主精神,因为独裁与专制是最害怕发问的。

在知识面前苏格拉底是虔敬的。认识自己探求知识本身就意味着承认自己的无知。苏格拉底说:“我除了知道自己一无所知外,还能知道什么呢?”这同专制政治里目空一切的自信是多么的不同。所有的独裁者无不相信自己垄断了真理。

苏格拉底与商鞅的时代被称为轴心时代,它创造了人类赖以生活的文化基础。而值得注意的是,当苏格拉底以知识去寻找和实践公民政治时,中国的思想家寻求的是臣民政治。法家更是不遗余力地倡导臣民政治,这一点商鞅更有代表意义。

公民是需要知识的,而臣民只需要蒙昧。我在情感上不能接受法家的理论,不是因为其倡导严明的法律,而因为他们对知识的蔑视。商鞅毫不掩饰其愚民弱民的理想。他认为“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同时商鞅鼓吹民勇,但这民勇是失去民智的民勇。在他的理想国里,民便是有呆滞的目光,只知耕种只知作战的民了。其实封建统治者最高兴最喜欢的就是这样的臣民。要造就这样的臣民,即先弱民愚民,就要先剥夺其求知的欲望。用商鞅式的推断就是“民不贵学问……则勉农不偷”。商鞅式的话语是垄断式话语,它潜藏于中国官僚政治的肌肤里,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

与苏格拉底相比,商鞅显然太不关心知识了,他更注重的是策略是计谋。他不仅轻视臣民的知识,连自己的变法也只能算一种计谋,而不是知识基础上的正义和真理。据《史记・商君列传》,商鞅初见秦孝公先游说以帝道,继之以王道,但秦孝公一点儿也不感兴趣,他只好选择了霸道。这也就是说变法并不源于他的信仰,而仅是一种生存策略。商鞅对于封建君主而言,最多也不过是献计献策的谋士而已。但是陪伴着一个专制的君王,仅靠生存的聪明是不够的。秦孝公死后,商鞅便因谋反的罪名而被追捕,以至于他死后,秦惠王还把他五马分尸。

民主与专制以不同的方式杀死了两位思想家,这多少让热切向往民主的人有些失望。苏格拉底的悲剧意味着现代民主只能是知识的民主,理性的民主,它不仅仅是多数人意见的投票权,否则民主有时也会失去理智也会犯错误的。但这并不说明民主和专制的意义是相同的,民主有时也犯错误,但它可以改正错误,而一旦发生了专制,错误便不可更改。民主是最不坏的制度,因为它是最不坏的,所以它可行。而独裁者往往能勾画最诱人的所谓理想蓝图,暴君常常借助漂亮的口号来推行专制。这似乎给人们提个醒,诸种比较,还是选择最不坏的。

在民主化的进程里我们应多一些公民少一些臣民。

(选自《领导文萃》2003年第8期)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苏格拉底与商鞅同处于公元前4世纪,上帝用一种请君入瓮的方式同他们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在人类思想的源头东西方的两位伟人都创造了一种民主思想。

B.苏格拉底与商鞅都被他们缔造的思想和制度所毁灭,但他们都分别以自己的生命使自己缔造的东西发扬光大。

C.由于商鞅太不关心知识,变法也只能算一种计谋,而不是知识基础上的正义和真理。

D.民主的根本是对人民利益的最终关怀,而不是简单的多数人意见。

E.民主与法制是相对而言的,现代社会中既需要大批公民也需要大批臣民。

(2)苏格拉底与商鞅的根本死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格拉底与商鞅分别试图建立一种怎样的政治体制?(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说:“在民主化的进程里我们应多一些公民少一些臣民。”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达题 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黑体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熄灯铃已经响了,他还在七手八脚地收拾着明天回家要拿的行李。

B.我看见就在那一瞬间,大黄狗忽然戛然而止,不再跟车追赶。

C.西方诗歌很难译得形神俱备,板滞或晦涩常使我意兴索然。

D.便民箱、井盖、金属垃圾桶被盗,名草名花不胫而走,这些发生在城市里的不文明现象,令人气愤。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电影《英雄》上映以后,李冯的同名小说也备受青睐,观众认为其画面精美,善于营造视觉氛围。

B.今年春节期间,形象再现杜甫《兵车行》、“三吏三别”等代表作内容的磨漆壁画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正式向游人开放。

C.因特网作为传媒,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使各地的人们凭借计算机的互联来共享信息,对此经常上网的同学深有体会。

D.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梭罗的《瓦尔登湖》等中外散文佳作,都具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因而文笔清新自然,又充满思辨色彩,耐人咀嚼。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泰戈尔不仅是这样告诫人们如何对待人生,而且也通过对一些无名小卒、无名花朵的礼赞,来倡导一种为创造美好生活而默默献身的人生精神。_______。

①而是以它质朴、华丽的沉默,显示出内在的美,装点着大千世界,给人们带来芬芳②像那无名的花朵,比起萧萧的树叶来,它没有那暴风雨般的声响③小花自有小花的性格,小花自有小花的芬芳,它纯洁、简朴、沉静不就是那默默地为人生而献身的精神体现么④人们不会因为那富丽堂皇的牡丹和绚丽多彩的,而去看轻无名的小花

A.②①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16.下面一段文字,本着简明的原则,应当保留的三处是_________________。(5分)

倘若(1)一个没有崇高理想的人,就好像迷失了路途一样,不但(2)不知道明天走到哪里,或者(3)做什么,而且(4),就是(5)连今天做什么以及(6)为什么要这样做,都(7)弄不清楚。

17.仿照下面画横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60分)

外国诗歌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外国诗歌;翻译;出版;问题

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5-0116-0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无论在经济还是文化上都加强了与外国的联系和沟通。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使得中国对外的包容性增大,中国的文化逐渐走向世界并被世人所认可,而国外的文化也悄悄地走进中国。诗歌是诗者用于表达内心感受的文体,是世界上最基本、最古老的一种文体形式,它需要作者拥有娴熟的艺术技巧、深度的社会阅历和丰富的内心感受才能将诗歌的意境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它对言语、音节、韵律、感情、意象都有着特殊的要求。外国诗歌由于语言、文化背景、音节、韵律上都与我国诗歌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对其翻译存在着一定的困难。[1]经济的发展迎来了我国诗歌翻译、出版、创作的最佳时期,如何克服外国诗歌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直接影响我国诗歌翻译以及出版工作的开展,因此本文将对外国诗歌翻译及出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并值此提出一些解决方法,以应对当前外国诗歌在我国出版和翻译中遇到的问题。

一、外国诗歌的特点及与

中国诗歌的区别诗歌是民族文化结晶及智慧的最高体现,同时也反映某一时期的历史文化,是时代与历史进步的见证。由于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的不同影响,外国诗歌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把握外国诗歌的审美特征是进行外国诗歌鉴赏的前提,而对各个不同时期的外国诗人诗作的了解也是进行外国诗歌鉴赏的必备条件。犹如中国诗歌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一样,外国诗歌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进行外国诗歌的鉴赏,我们首先应该以历史的、美学的眼光考察外国诗歌,把握外国诗歌的审美特点。由于世界各民族在语言文字、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等各方面的差异,所孕育产生的文学也有很大的差别。

中西方诗歌无论在文化、美学、艺术、文论、内容、结构上都是迥然不同的。西方诗歌中强调的是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物内在心理的描写,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都是比较直率的,直接将内心的感受抒发出来,毫无造作,语言描述结束时其所表达的意思也就结束,值得回味的空间较小。这与西方人的思维习惯、语言习惯以及心理特征有关。外国诗歌在主题上更多的是反映人神之间的关系,如大型诗歌《荷马史诗》。外国诗歌时代感意识较强,以艺术的方式对个性主张、时代精神以及诗人的愿望、情绪进行高度的概括。外国诗歌的表达方式较中国诗歌单一,直接是以修辞方法及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艺术想象大胆而夸张。而我国诗歌在表达上则采用较含蓄的表达方式,常常是借物抒情,这与我国的文化及风土人情有关,我国儒家文化中就教导我们在语言中应尽量含蓄,避免话语太直接而伤害别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特征,因此外国诗歌在我国翻译过程中存在着文化地域、语言习惯、语言风格等的差异。[2]

二、外国诗歌在我国出版过程中

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外国诗歌在我国的出版历程

纵观我国的外国诗歌出版的过程,可以粗略地将其出版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探索阶段:在1914年中华书局涉外国文学译注出版社成立,中华书局首次试水外国诗歌的翻译和发行。这年中华书局刊载了大量的外国翻译诗歌,例如刊载在《中华教育界》上的教育小说《纪念之纽扣》,刊载在《中华学生界》上的历史小说《三百人》等等。这一时期称为外国诗歌出版翻译的探索阶段。

第二,发展阶段:自1919年以后,中华书局在外国文学翻译出版事业上趋于繁荣,这一时期翻译的作品相对冷落市民文学,重视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家的作品,共翻译了新书15多种。到了1934、1935年外国文献的翻译达到全盛时期,出版业内称这两年为“翻译年”。

第三,衰退阶段:随着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一时期政府西迁,上海沦陷,中华书局的主营业务基本全部转到了重庆分局,这一阶段,外国诗歌的译著出版数量急剧下降,中华书局基本集中于教学图书的发行,外国诗歌的译著出版工作整体趋于低迷,新版书骤减,只有大概45种。

(二)外国诗歌在我国出版中遇到的问题

1外国诗歌出版存在缺席的现象

尽管诗歌是民族的文化和智慧的结晶,但是外国诗歌在我国的出版工作一直被边缘化,外国诗歌在我国的出版处在零散、分系统的状态。相对于其他的文学作品,外国诗歌由于其内容及意境艰涩难以理解,加上我国现在真正懂诗、爱诗的文学爱好者甚少,因此,外国诗歌在我国变得很难畅销,出版社对外国诗歌的出版量也随之大量减少,导致我国文学市场上外国诗歌所占的比例少之又少。

2出版社对国外诗人介绍甚少,导致观众对诗人及其作品缺乏认识

中国的出版社对国外诗歌的介绍比较滞后,语种与诗歌的翻译不能做到同步,在国外比较热销的诗歌,来到中国后反而不被认识和了解,中国很多出版社忽略了对外国诗歌的介绍,导致中国的诗迷对诗歌缺乏认识而错过了阅读,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当代诗人的视野。同时,我国一些研究者及诗人出于对外国诗歌的爱好及兴趣,翻译出来的作品无法找到出版社出版,只能压在手里,严重影响了外国诗歌在我国本地的传播。对于一些著名的诗人的作品,尽管诗歌爱好者能熟悉他们的作品,但是在市场上却很难找到相应的文学书籍。[3]

3存在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地位的问题

中西审美习性及倾向不同产生很大的差异,这些与各民族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文化氛围以及民族思维有关。任何一种其他民族的东西在进入一个陌生的民族内部时,不可能完全不发生变异,这种变异既是其融入其他民族文化的必要条件,也是自身发展吸收的结果。而这种变异的结果有两种:一是消灭其他文化,特别是落后民族的文化,一是两者的结合,最后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中国古代前一种现象经常发生,而到了近现代,由于每个民族的文化沉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后一种情况司空见惯,而且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客观上也要求异文化之间的融合。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文化融合是不以消灭一方文化为代价的,毕竟每个民族的发展都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消灭文化的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文化一体化的论点是不可能成立的,因为文化存在的不可通约性决定了文化的个性。偏激一点,我们不妨提出这样的一个论点:文化一体化等于没文化,消灭文化。我们实在很难想象全世界所有的民族只共同拥有一种文化那是怎么样的一种情景,每一种文化的产生发展甚至灭亡都有客观规律的支配,如果以非客观手段强行消灭一种文化必然会受到惩罚。在中外历史上这种教训不是不深刻。因此我们并不能提出单纯的融合要求,中西的交流不能以消灭一种文化为目的,否则后悔的必然是我们自己,我们的民族。

很多中国人自称是为了保护中国的本土文化,只是学习研究中国的文化,对于外国文化有所排斥,所以本土文化总是占据主导地位,而外来文化入驻中国的现象却很少见。

(三)外国诗歌出版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方法

针对上述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想让外国诗歌在我国本地上能被广大的诗歌爱好者熟悉和了解,出版商需准确把握读者的地位,了解读者的所需,在对外国诗歌选编时,应该考虑读者对诗歌的喜欢程度,而不是盲目地、随意地对诗歌进行选编,最后出版出来的东西就会变成大杂烩的形式,缺乏可读性,造成诗歌爱好者难以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外国诗歌,使得我国诗歌爱好者对外国诗歌的认识受限。加强出版界对诗歌读物出版工作的重视,主要是加强对外国诗歌出版宣传的力度,把诗歌出版作为出版的义务。媒体方面应该加强对诗歌文化的宣传,而不是一味地进行商业炒作。加强国人对诗歌的认识,让国人了解诗歌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结晶,加深国人对诗歌的热爱程度。[4]

三、外国诗歌出版翻译的难点及对策

(一)外国诗歌翻译的难点

1对诗歌描述主体的认识不够

在中国诗歌中,“我”通常是指作者本人,但是在外国诗歌中“我”所描述的主体不一定是作者本人了,在外国诗歌中抒情的主体常常出现缺席的现象,因此确定外国诗歌抒情的主体是对外国诗歌翻译的第一步。外国诗歌中的主体形式多样,既可能是景色、生活,也可能是人物、事件,确定诗歌中的“我”对于发掘作者的内心是很重要的,确定了诗歌的主体,也就是了解了诗歌的内涵。诗中表达的思想也是围绕着主体进行的。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因此国内翻译者对外国诗歌主题的把握存在一定难度,主体表现形式多样化也使得翻译工作变得艰辛。

2作者的情感难以把握

中国诗歌的特点就是通过形象来说话的,即诗中用意境来表达作者的想法和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是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体现在诗歌中的,诗歌的意象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观念及意识,这些无形的情感意象在诗歌中将会被化为有形的物体或画面。与中国诗歌不同,外国的诗歌在表达上不一定是以抒情的方式对自身的感受、体会进行表达的,外国诗歌在情态形象上反映的是诗人内心的体验、生活的经历。但人的感情和生活体验是复杂和多样化的,因此,在翻译外国诗歌过程中能否正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将直接影响到诗歌所表达的意思。但是人的情感是复杂的,很多时候就连当事人都很难将自身的体验完全准确地表达出来,何况是局外人,因此翻译者对作者的情感难以准确地把握。[5]

3对诗中象征手法容易混淆

外国诗歌擅长对象征手法的使用,象征是指借甲事物来暗喻乙事物。象征在外国诗歌里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手法,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由于象征在一定程度上与比喻相似,如果翻译者对诗歌的意象把握不准确就很容易出现混淆,将象征的手法翻译成比喻的修辞方式,这样就与作者的立意相违背了,因此对象征意象的把握是否准确,将影响外国诗歌的整体表达。

4诗歌语言风格的把握难度较大

外国诗歌的词语大都包含一些特殊的含义,这与各国的文化历史有关,在中文里难以找到合适的词语将其进行还原,因此在内容和形式上看其翻译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若对其把握不够准确,翻译出来的作品就会与作者作品原意大相径庭,因此,这给翻译者对外国诗歌的翻译带来很大的困难。

5两种诗歌的表现形式、语言声调不同

不管是中国的律诗还是中国的词,都非常讲究形式美。表现中国诗词的主要形式有两种:外在形式,即篇章;内在形式。中国诗词的篇章分为七律诗、五律诗、词牌等;内在形式主要要求对仗、押韵、平仄等。中国诗词正是通过这种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的完美结合,才使得中国的诗歌读起来有一种特殊的美感。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诗歌的形式传递着一种信息,而这种信息无法用其他语言来表达。虽然外国诗歌也有押韵格律之美,但英语讲究的是语调语言,想用汉语的声调语言表达出来是存在很大困难的,有时候就会造成虽然用汉语翻译出来了外语诗歌原文的意思,但在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上我们的译文则表达不出来。因此,由于中外诗歌在形式和声调存在较大的差异,就使得外国诗歌在翻译成中文时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二)外国诗歌翻译的对策

1了解原作者的背景,有助于对诗歌中主体的把握

外国诗歌通常反映的是作者的生活体验,因此了解作者的出生背景、教育背景及生活经历,可有助于对诗中主体的把握。外国诗歌体现的是社会大环境的各方面及人身处复杂多变社会中的内心感受,因此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及相关的背景,对于了解作者诗歌的立意都是很有帮助的,了解作者诗歌的立意后就能揣摩诗歌中所描述的主体了。

2通过意象来把握作者的情感

在外国诗歌翻译中,把握意象对于把握作者的情感是尤为重要的。意象就是诗人将自己的感情生活化作具体的事物进行表达,是一种具有主观色彩、与生活原态明显不同的艺术形象。外国诗歌中,作者往往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具体的事物上。因此,翻译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知识、心灵体会、意象联想来对作者的情感进行把握,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对诗中的意象进行把握。

3对修辞方法理解透彻,可以避免对诗歌修辞方法理解错误

外国诗歌通常是以修辞手法及表现手法来对生活进行反映,风格多元化,题材丰富多彩,因此对修辞手法熟悉,有助于避免对修辞方法理解错误。象征写作手法与比喻修辞方法有相似之处,很容易将这两者混淆。要想对象征手法理解准确,首先是需要将象征和比喻区分开来。与象征不同,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而象征是统筹整篇诗歌的,比喻只是在某段语句、语段中起作用的。对诗歌象征的把握除了区分与比喻的区别外,还可以从形象下手,一些典型的形象本身就富含着丰富的情感,作者会在这细节上着重笔墨进行描绘,因此可以通过作者对细节的描写来把握诗歌中象征的意象。[6]

4举一反三是理解诗歌词汇最好的方法

诗歌的翻译是灵活变通的一个过程,没有绝对的规律可循的,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的词汇上,更是没有规章可循。尽管这样,各国诗歌在语言上还是有其共通的地方的,只要把握好这些特点,翻译就会变得轻松。诗歌语言方式是格律性的语言,具有声调顿挫有致、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容易记忆等特点,因此,外国诗歌翻译追求的境界就是与原文的思想情感及言语风格吻合。在翻译形式上,外国诗歌翻译应遵循文字显浅、形象鲜明、言辞生动、具有形象性及抒情性等特点。

5从结构学角度分析、翻译诗歌

众所周知,任何诗歌都是一个具有多层次的系统结构的整体。罗特曼结构认为,诗歌是建立在语言、句法、节奏、语音、语调这五个层次上的,这五个层次相互影响、互相制约,构成一个完整的诗歌。这样我们在翻译外国诗歌的时,可以采用重复和平行对照的组织方式构建具有层次性的文本语言结构,透析出每首诗歌的灵魂,同时要注意中英文的语音、语调的补偿,从整体上去分析每首诗歌,使得外文诗歌在翻译成中文时不会丢失其深层次的东西,这样翻译过来的诗歌才能为更多的人接受。

结论

诗歌的发展无论在我国还是国外都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背景,它是历史和文化沉淀的产物,是对历史时代巨变下人物思想用简洁、富有意境的语言进行描述的一种文体艺术。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诗歌慢慢被边缘化,因此对诗歌出版加强宣传可以防止诗歌文化缺席的现象发生。诗歌在翻译过程中应注重对意境的理解,在言辞上应注意举一反三。诗歌是文化的象征,应被继续传承和发扬。

总而言之,外国诗歌要想在翻译成汉语的时候找到生存空间,必须在翻译成汉语的时候符合我国的审美观念、文化习惯,摒弃在翻译过程中文体观念方向上的译误,找到中外诗歌翻译的契合点,这样才能让外国诗歌在翻译成汉语之后为更多的人接受。

[参考文献][1]安静.浅论古诗英译[J].才智,2010,(1).

[2]金靓.浅论古诗词英译中体现译者主体性的必然性[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0,(1).

[3]樊斌.从《江雪》的英译谈诗歌翻译的美学原则[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1).

[4]储常胜.语言与文化——浅析中英习语的文化差异[D].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2006.

[5]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

外国诗歌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外国诗歌;对话教学;对策研究

诗歌是人类语言文化的优秀结晶,反映着各国不同的语言文化特色、文学传统、审美情趣。现行的中学语文课本选了一些外国诗歌【1】,但对很多学生而言,在理解、背诵、欣赏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是由于语言差异、地域差异和文化差异造成的,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对学生加以引导,使之逐渐融合,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一、 诗歌教学的必要性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是古典诗歌中的精品,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现代诗歌中的力作唱和着时代变迁的节律,感染着一批又一批的人。孔子“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诠释了诗歌的魅力;“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道出了诗歌的功用和价值。

中国的诗歌历来受到世界的关注,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是其标志特征,西方的诗歌同样的耀眼夺目,我们可以从数量浩大的诗作中发现许多不朽的传世之作。而现代的诗歌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外国诗歌的教学,让许多学生头昏,许多老师头痛。初中语文是语文学习的关键时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如果学生失去兴趣,就会对以后高中语文的学习造成影响,所以,此时,如何研究初中语文外国诗歌的教学显得有为重要。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的外国诗歌作品占了将近十分之一,可见外国诗歌教学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诗歌的审美化教学有助于达到诗教的目的,培养具有现代文明素养和创造能力的人。具体到一首诗的教学中来,就是要让学生体验到诗的精华所在,美的所在,旨趣所在。所有的教学手段都统一到在上面来,就会出现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 、诗歌教学的特殊性

有的教师认为,外国诗歌就是中国新诗【2】。这其实是不合理的。它毕竟是外国人的作品,而新诗是在继承发扬民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诗歌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而逐渐发展形成的。具有形式自由、韵律灵活、自然清新的特点。新诗采用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诗家语”),它高度凝练,大幅跳跃,富有暗示性。而大多数外国诗歌比较直率地把诗人的所要表达的意思表现出来,直抒胸臆,而毫无造作,言尽而意亦尽,回味的空间相对缩小了,但这样比较符合西方人的心理特征、思维特征。每个民族、每个地域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文化只存在差异,不存在优劣。

三 、对话教学的重要运用

“教师要成为课堂对话的首席(语文课程标准)。”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告诉我们,理解是对话得以发生的关键要素。因此,只有在理解的前提下,才能构建具有真正意义的对话关系平台【3】。

我们在进行诗歌教学时,要重点抓“读”,通过吟诵和唱的方式,把重点诗歌(见上表标*号的诗歌)读熟背熟,并识记一部分重点诗歌的相关内容;关键抓“悟”,领悟诗歌意境,了解诗歌大意,把握诗歌技法,品析作品语言;着眼点是“创”,用斟字酌句、联“(主)旨”扣“境(意境、语境)”的方式揣摩重点诗句的内涵,用比较分析法品味诗歌语言特色及内涵,用仿写、改写、扩写等方式再造诗歌意境或形象,培养学生创意理解和创意表达能力。

下面以《外国诗两首》教学片断为例,加以阐释。

1.提供对话教学的基础

诗歌贵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借物言志。而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无不依赖于诗歌语言的表述。因此,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切不可从“抽象”再次走向“抽象”。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表情与动作的感染;教师板画的直观;录音配乐、CAI课件的使用……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对审美对象从直接感知开始,并在这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深化。

2.创设对话教学的氛围

我们更要运用一切可行手段,如借助物像、借助画面、借助音乐、借助美读、借助移情等,从而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使学生对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有深刻的领悟和启迪,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染上作者的情绪色调。所以我们进行诗歌教学时,要充分挖掘诗歌本身的美感,让学生感到,即使是“枯燥的哲理”,也是美的,美就能够接受。方能使整个诗歌教学过程笼罩在师生所创造的特定的气氛和情调中,使学生在和谐、热情、活泼、充满美感的课堂氛围中感知美、欣赏美。

3.拓展对话教学的视野

教师还应当善于引导学生在赏析诗歌语言的基础上拓展对话教学的视野。如在诗意拓展环节,教师的两个问“同学们,假如你就是一名黑人,你将还会用什么来见证你的历史?假如你就是世界的著名河流,你将会对黑人说些什么?”是对诗歌内涵理解基础上的一个延伸,实践证明:这个拓展很有必要,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的时空,搭建了对话教学的渠道,拓展的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诗歌教学灵活多便,不同教师,不同学校,不同地区可以有不同的方法。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语文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素质是其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它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诗歌教学是语文教育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它将对素质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结合诗歌自身的特点和诗歌教学的现状,打破僵化的教学方法,继承传统,积极开拓,在诗歌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素质是语文诗歌教学的潜在目标,而且也将作为语文教师的终身目标。

参考文献:

[1] 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

[2] 杨东曾:初中语文现代诗歌的问题及对策 [M],教学月刊中学版,2004.18-1。

[3] 李广棋:浅谈初中语文外国诗歌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5)。

外国诗歌范文第8篇

关键词:山东高考;诗歌;现状;特点;展望

一、山东高考自主命题以来语文卷诗歌专题考查现状及特点

(一)山东高考自主命题以来语文卷诗歌专题考查的现状

2005年山东高考正式走上了自主命题之路,纵观2005年以来的山东自主命题以来的语文卷诗歌鉴赏部分的出题情况,从诗歌近几年的考题来看,我们可以从中得知2005年—2013年这9年期间,魏时期的诗考过1首,唐诗2首,宋诗宋词各1首,清代2首,近代1首。鉴赏形象情感7处,鉴赏语言8处,鉴赏表达技巧5处,评价思想内容1处。

我们可以看出近几年诗歌考查出题的范围有很大的跳跃性,并不是局限在我们比较熟知的唐诗宋词元曲之内;名家名篇在相对减少,名家不太出名的佳作和一般诗人的名篇比重在加大,也就是我们平时会说的二流作家开始涌入到高考题的范畴。对于这些作品了解的基本上都是很少的,这就加大了试题的难度,所以说要想猜题可能性还是很小的,鉴于此就要求学生扩大自己的阅读范围,增加知识面。

(二)山东高考自主命题以来语文卷诗歌专题考查呈现出的特点

我们从第一节中可以看出山东高考自主命题以来的语文卷诗歌考查专题的现状,那么针对此种现状笔者总结出了一些特点如下:

1、诗歌体式多样,内容丰富

纵观2005年—2013年这9年间的山东自主命题以来的语文卷诗歌鉴赏部分的出题情况,我们可以从中得知,考查的体式不仅有古体诗也有近体诗,考查的内容主要有鉴赏形象情感、鉴赏语言、鉴赏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内容等。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诗歌是包罗万象的、是丰富多彩的,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2、考点分布广泛,但考点突出

在考题设置上,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对诗歌遣词炼字、人物形象和情感主旨的分析,内容和手法几个方面,强调诗歌鉴赏依据的是文本语言,由言体情,对诗歌鉴赏教学有导向作用。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举例分析。

(1)鉴赏字(词)的艺术效果

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2009年《寄远》)

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2012年《吴松道中二首》)

(2)理解字(词)蕴涵的情感

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做岸之气隘下言表”。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2006年《晓上空泠峡》)

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2008年《画堂春》)

(3)鉴赏字词诗句的表现手法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2007年《出关》)

“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008年《画堂春》)

(4)鉴赏诗歌的内容

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2007年《出关》)更喜欢哪一种答案肯定会是考查的诗歌,这就是出题的意义,也是出题者的意图。

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2006年《晓上空泠峡》)描述诗歌的画面。

3、试题的综合性逐渐加强,开放性有所体现

就出题方式来看,高考试题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除了就某一知识点单独命题,考查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外,还在主观试题中采用“一题多问”的形式,考查考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多方面的能力。尤其是第二问的时候,着重考查情感表达,针对这样的主观题,学生的答案也是众说纷纭,得分上也会有很大的差距。

4、试题分值比较稳定

从试题的分值来看,除了2005年的诗歌鉴赏专题是6分制,后面的一直采用的8分制,很明显的看出试题的分值还是呈现出稳定性。

二、对今后高考试题诗歌鉴赏专题的展望

山东高考历年来诗歌的考查形式也一直是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而考查的范围主要鉴赏形象情感、鉴赏语言、鉴赏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内容等。这样的考查形式也一直沿用了很多年,笔者大胆的提出疑问,这样的考查方式会不会令考生及教师感到有些厌烦了呢?我们怎么样才能在脱离应试教育的进程中找到一种真正适应学生发展的考查方式?基于此种疑问,笔者针对考题立异求新、大胆的提出以下几种展望:

(一)从改变诗歌考查的形式进行展望

针对历年来考题的形式单一化,特提出改革的新形式来共同求证。

1、改变传统的模式以诗歌的形式写作文,要求写一段诗歌评论。

2006年的大作文就是通过阅读一篇现代诗歌《星星》来写作。但是以诗歌评论的方式来考查,对学生和阅卷老师在时间的分配上难免会有些紧张,所以说些评论可以采取针对其中整首诗的某一个意象的描写,展开分析写一段不超过100字的评论,要抛弃作者的原始观点,力求新意写出些自己的独到的见解,类似我们的公务员申论考试,就是对字数有个严格的限制。

2、转向鉴赏现代诗歌或者外国诗歌

谈到考查外国诗歌,有人也许会问:我国自己的诗歌如此丰富瑰丽,还有学习外国诗歌的必要吗?回答是肯定的。

道理也很简单:在我国之外,还有一个更为广大的世界,我们中国的诗歌,也只是无比丰富的世界诗歌宝库的一部分。显然,我们在继承我国诗歌遗产的同时,还必须认真介绍和研究外国的诗歌,在发扬自己国家传统文化的同时,可以欣赏体会下外国诗歌的情怀表达等,在培养人文素质、陶冶性情、培养审美欣赏能力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

我们也可以分别节选两部分诗歌,一部分是我们传统的或者现代的诗歌,另一部分是外国的诗歌,可以考查学生对两首诗歌的理解以及对感情表达上有什么区别。比如同样是表达对祖国的爱国之情,我国人和外国人在表达方式上会有什么区别,外国人的豪放特点与中国相比有什么变化,诗歌中哪些词能够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等,写出自己的观点。

(二)从比较山东卷诗歌专题与其他城市的诗歌专题进行研究展望

1、山东高考卷与全国其他卷的区别,以与上海卷进行比较为例:

应该来说,自1985年上海高考独立命题以来从未忽视对诗歌的考查,命题方式从默写、诗歌常识到简单的鉴赏都曾出现过,只是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命题形式。

从2000年秋季高考开始,上海高考卷诗歌考查最终形成稳定的命题形式,而且分值也比较固定,一般为8分,考试形式包括诗歌常识、题材内容的理解、文学形象的鉴赏等。

07年之前是采用的选择题的形式考查,08年后开始加入对主观题的考查,采用“填空+选择”的形式;

而山东卷2001年全国卷的时候还是采取的选择形式的客观题考查,2002年开始变成问答题形式的主观题,针对于主观题据了解得分率低的情形,鉴于此我们可以借鉴上海卷的答题特点,采取主客观相结合的问答模式。

2、选材上要学习上海卷的出题内容

上海卷的出题题目更贴近于现实生活,这不仅仅是对诗歌鉴赏技巧的积累,更是考查学生对人性的关怀及生活态度、生命意识、思想境界的提高。(作者单位:鲁东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朱光潜.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2]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外国诗歌范文第9篇

一、中学语文现代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度,现代诗歌的发展虽然历时很短,但我国这种诗兴精神仍永放光辉。在这样一个诗兴的国度,我们的学生现在的诗歌写作能力越来越差,对现代诗歌态度冷淡,欣赏不懂蕴含的意味。而教师由于受高考指挥棒和课时等因素的影响,对现代汉语诗歌的教学就显得格外随便,一堂课三言两语几首诗就草草而过。失去了老师的有效引导,学生对现代汉语诗歌的学习兴趣自然不高。教师怕教,学生怕学,形成这样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外国诗歌很少入编教材

从初、高中语文教材入编的现代诗歌来看,外国诗歌所占比例非常小,被入编的几首诗还被列为选讲部分。而选讲部分无论是诗歌还是阅读课文都不在考试范围之内。很多教师就钻了这个空子,对现代诗歌的教学往往草草了之,外国的现代诗歌比起我国的现代诗歌更加处于边缘地位了。其实,外国现代诗歌有很多优秀作品可以入选,那些诺贝尔文学奖的得奖之作,就可以适当的编入我们的教材,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外国现代诗歌。

(二)选材范围太窄,题材多拘于政治化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现代诗歌选材多选于五六十年代,近当代的诗歌几乎是绝迹的。入编的这些诗歌,其显著特点就是思想价值大于艺术价值。歌颂祖国、歌颂新时代成了五六十年代抒情诗歌的主题。我们不能否认政治意义的诗歌有其重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尤其对于中学生――“三观”尚未成熟的孩子们,更起到了重要的启蒙意义。因此,在诗歌的选材上,我们应该扩大现代诗歌的选材范围,让诗歌题材多样化,多选取最有秀的的篇目,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学习兴趣。

(三)所选篇目与学生的喜好有偏差

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现代诗歌与我们学生的喜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材中更多的是政治化、诗歌文字优美化,而我们的学生多喜欢哲理类诗歌和浪漫类诗歌。哲理类诗歌是作者本身从自己的经历和审美追求中所领悟到的一种高度概括和凝聚的人生体验,带有很强的辨证法思想及启迪意义。自主学习源于兴趣,入选教材的现代诗歌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适当的调整,让学生们以自身兴趣去更好更自觉的接近现代诗歌,了解现代诗歌,最后爱上现代诗歌。

(四)教师教学手法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师由于缺乏专业诗歌理论指导往往对现代诗歌的赏析困惑重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放任自学”的态度,让学生自主研习。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不到有效指导时,往往会知难而退,对现代诗歌就会越来越不感兴趣。这种情况就是一种由教师引起的恶性循环。教师应该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们去探寻诗歌的思想内涵及人文情怀。如此,学生自然会对现代诗歌产生兴趣,并愿意尝试创作出一些简单的现代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二、教材中现代诗歌的改革构想

(一)现代诗歌选编标准要合理

首先入选的现代诗歌原则上是名家名篇,要以最优秀的诗作教育学生,以培养他们纯正的诗歌素养和文学素养,所以坚持经典性的原则是必要的。但是,我们不应该只拘泥于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诗歌,可以选取一些新鲜并有深度的诗歌,这样也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思考能力。其次是我们的选篇范围应该放大一些,不能只拘泥于政治诗和我国的现代诗歌,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选编的诗歌才能让学生自愿地去学习。

(二)增加读诗、写诗和鉴赏诗歌的知识

在我国市场上,新诗选本和解读书也不少,但大多质量不高,首先它们对新诗的解读还是当做训诂,给它解词、断句,归纳主题思想和教育意义,完全不相信读者的想象力、感受力、思考力和创造力,把诗歌的审美功能放在了最次要的位置。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呼吁现代诗歌理论家和现代诗人应当为中学现代诗歌教学服务,多做一些现代诗歌普及工作,有意识地为中学语文教师服务,解决他们的“现代诗歌无法教”的难题,多为中学语文教师和学生普及一些读诗、写诗和鉴赏诗歌的知识。

诗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感悟人生能力和文学书写能力,还可以使学生逐步走向真善美,感悟生活,热爱生活。我们虽不能说“不学诗,无以言”,但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却是必然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诗歌教学,要让诗歌教育充分发挥其陶心养性、提高人文素养与教化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2]常文昌.中国现代诗歌理论批评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3]冯磊.现代诗歌教育:中国语文教学的软肋[N].教师报,2004,(3).

外国诗歌范文第10篇

在教学诗歌的过程中,我们应贯彻五个原则:“转变观念,精到分析,延伸拓展,简介理论,全面归纳。”

“转变观念”即我们的诗歌教学不是为了培养三五个“天才”的诗人,而是为未来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以乐观的豪情去面对人生的苦难。

“精到分析”是指对课文所选内容的重点讲授,使学生真正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浓情。

“延伸拓展”是指对课文内容涉及的作家背景,代表作,所属流派,特点等作适当讲解。

“简介理论”是指对中国古典`现代诗及外国诗新发展史上出现的重要鉴赏理论作适当提示,培养鉴赏能力。

“全面归纳”是指高三复习阶段要对时代,国籍,作品,流派等作出全面精当的归纳以及对诗文名句的归纳。

由于中国古诗`新诗及外国诗歌的特点不同,教学重点也应有所不同。下面,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诗歌教学作几点浅显的分析。

一、中国古典诗歌教学

中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它以丰富的文学营养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天才的艺术家和高素质的国民大众,所以,这一部分既是我们掌握的重点,也是高考试卷的主要采分点。

高中语文教材安排了大量古典诗歌,目的是使学生从已有的大量诗歌感性材料中走出来,上升到理性化认识的高度,然后去指导自己对古典诗歌的学习,培养初步鉴赏能力。

针对高考,及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特点,具体教学操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诵读,丰富知识。

中国古典诗都非常注重节奏感,平仄,押韵等,读来朗朗上口,便于记诵。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记诵一定数量的名诗佳作,既可以增强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体会其创作技巧,又可以丰富语言的知识,提高文学修养,积累写作素材。应强调的一点是,诗文记诵要牢固准确,不允许有丝毫差错。

2分析精到,讲求收获。

对课文所选的诗歌的内容,艺术成就,炼字选句的妙处要作重点讲述。如在教授屈原的《离骚》时,在思想内容上对主人公两遭流放,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多加渲染;在艺术表达上对体现在夸张,象征等具体方法上的浪漫主义创作源头细加分析;在炼字造句上对多用”兮”字体的楚辞句式加以点拨,则会使学生确有所获。

3设置意境,引发思考。

中国古典诗词非常讲究意境,突出情景的交融。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可用文学性的语言给学生设置一个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氛围,以抓住学生心理,走进诗歌,引发全面深刻的思考。如在讲解〈〈孔雀东南飞〉〉时,太守为儿子许亲,兰芝应婚后,作者对热闹的送聘礼的场景作了不厌其烦的大段描述,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我们不妨设置这样的情境:第一幅画面:隆冬的车轮声里,兰芝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仲卿骑在马背上,透过模糊的双眼痴痴地望着车幕,不停地挥舞着手,喃喃地重复着:“我会去接你,等着我------”第二幅画面:彩旗飘飘,车轮滚滚,太守府上的四五百名男女仆人浩浩荡荡奔赴刘家,一路吹吹打打,笑语欢歌,金银彩礼,满车满箱。两幅画面的对比,我们便很容易引发学生联想其作用:这些描写除了突出兰芝很高的身价外,还着力渲染了一种悲剧的气氛。每一声热闹的锣鼓都无情地敲打着兰芝那颗为仲卿而滴血的心,如同〈〈红楼梦〉〉中宝玉与宝钗拜堂成亲的喧天锣鼓声,恰恰是为潇湘馆的黛玉独自焚稿擂响了心碎的挽歌。如果我们在讲解古诗时能设置出特定的情境,学生便会学得深,记得牢。

4归纳总结,鉴赏评价。

对付高考,仅靠课文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教师,只强调诗文浩杂,无从下手,而对这一部分的复习放任自流,也是不足取的。鉴于此,我们应做到:(1)对我国诗歌的发展史作一简单讲述,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传统作纵向比较,把主要诗人,作品,流派等分门别类加以讲解;(2)试题分类知识的讲解,重点讲解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3)对古代诗歌理论作一般介绍(意象,形象,意境,用典,炼字,表达技巧等常识以及诗,书,画互通知识等),使学生了解一般格律知识(平仄,对仗,押韵等),逐步提高诗歌鉴赏力。

二、中国现代诗歌及外国诗歌教学

中国现代诗歌是与古典诗歌一脉相承的。它产生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因大量吸收了外国诗歌的许多营养,一开始便是以反古典的面目出现的。这是中国新诗教学不可忽视的特点,而外国诗歌以写实为本质特点。

这一部分在实际高考测试中占分较少,但对于指导学生的诗歌阅读能力,指导学生的诗歌初步写作能力,有着切实重要的意义。

讲授中还应体现文理侧重不同,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具体教学操作注意以下几点:

1努力培养兴趣。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教材既涉及领袖诗词,诗坛泰斗代表作,又有当代新人佳作,兼有外国诗人名篇。学习这些诗歌最好能组织各类诗歌朗诵,诗歌自选自评等课外活动,让学生参与诗中,乐在其中。

2积极拓宽知识面。

使学生了解中国新诗概貌(浪漫诗人郭沫若,格律派倡导者闻一多,抒情王子徐志摩,雨巷诗人戴望舒,诗怪李金发等;解放区诗人艾青,贺敬之等,建国后歌颂新时代的诗人郭小川,闻捷等;朦胧诗人舒婷,顾城,北岛等),了解外国诗歌概貌(拜伦,海涅,普希金,惠特曼等),最好能联系课一下中外诗歌的对比赏析。

3讲解鉴赏理论。

我们应把自由体和格律体的区分作重点,学习现代诗歌对新派艺术的吸收(朦胧派,自然主义,象征主义,荒诞派,意识流等),学习其对古典的继承(意境,神韵),使学生在良莠不齐的诗歌园地里有一双明智的眼睛。

4倡导诗歌创作.

对学有专长的学生,指导其进行旧体诗和新诗创作。应使学生抒其真情,发其激情,颂其豪情;指导他们摆脱自我的羁绊,用真诚的笔触,寻找独特的视角,去发现生活的美。这无疑会从语言的精炼,立意的深刻方面对语文学习产生极大的推动力。

当然,对诗歌的教学既不能局限于课本,又不可能把大学教材搬到中学课本来讲授。如何找准两者的最佳结合点,便是当前新高考的需要,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诗歌素养的需要。

上一篇:李白的诗歌范文 下一篇:红色经典诗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