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权益范文

时间:2023-03-18 21:11:47

土地权益

土地权益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民;土地权益;农民协会

一、我国农民权益保护主要问题

根据上述内容指出的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以及学者态度,除了现有法律制定上的一个漏洞原因之外。法律的执行力角度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向。

(一)法律的制定与现实的脱节。我国现有法律对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罪具可行性的便是《物权法》相关内容的规定,物权具有保护的绝对性的特点,即物权属于可以要求一切人对其标的物的支配状态予以尊重的权利,是一种绝对权或者对世权。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时常受到侵害,发包方、基层干部等组织或个人,常以种种方法侵犯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承包方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性质和具体内容不够明确,承包方到底享有哪些具体的权利,在权利受到侵害时以何种方式获得救济,在法律上都不是很清楚。此外,在实践中,并不是所有的利益受损的农民都能够申请撤销决定。有些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其负责人做出的决定即使会造成农民权益的损害但是是完全遵照国家或者上级政府的相关指导规定,那么其便相当于披上了合法化的外衣,然而多数现实中发生的问题都很少是裸的违法侵权,都或多或少的披上了合法化的外衣,在此之下,权利受损农民需要经历繁杂的收集证据过程,然而面对这类在中国受教育程度偏低的农民阶级来说便如登天之难,那么此时法律的操控便如同一纸空文,完完全全的脱离于现实,变的束手无策。

(二)司法机构执行力度上态度消极。基于我国的现实,司法和政治是没有形成完全的独立,司法机关在很多情况下便如被掐着手腕写字一般的不自如,特别是当其面对的诉讼一方是非平等的当事人。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案件绝大多数都涉及与村民委员会和党支部委员会以及地方政府,法院如果判农民方胜诉,那么其就等于认定政府行为违反,便认定该政府的行为与国务院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冲突,这边上升到了地方法院法官的权限问题的层面,我们不得不担忧另一个洛阳种子案的悲剧结局出现。

(三)失地农民的势单力薄。农民土地权益纠纷案件的侵权主体,一方是政府,或是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其负责人,面对这样一种特殊的主体,不仅导致法院态度的消极,同样对农民自身而言,一己单薄之力面对有公权力后盾的组织,便导致了其维权之路举步维艰。在具体时间中不仅体现在举证的困难上,还体现在谈判的能力上。农民在维权路上作为弱势群体,在面对披着合法化外衣的侵权行为时在证据的获得上就会遇到阻力,加上有绝大多数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在大多数实践中,农民则在陈述政府行为,而政府却在出示权威的法律证据,加之法院的消极态度,则很难通过法律途径寻求到保护。

二、组建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农民协会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拉小权益主体双方的地位悬殊问题。只有在这前提之下,才能很大程度的改变农民势单力薄的地位,加大农民权益受损时的话语权,提高农民的谈判能力。因此,组建农民工会来真正代表农民的喉舌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农民协会在国外已经发展的十分成熟,但是如果照搬国外现有制度,不去总结中国相关国情,显然也是行不通的,因此,要结合我国的相关国情与基础,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协会。

组建中国特色的农民协会,首先在主体上。农民协会的成员是代表农民权益的主力军,是能够真正切实体会农民疾苦,能够最大程度上维护农民的权益,因此,农民工会的成员毫无疑问便是无政治头衔的农民。农民协会的成员采用会员制,自愿制,农民自愿按期缴纳会费参加,凡事成为会员的农民,在其权益受损的时候可以选择农民工会代表其作为诉讼主体,或参与协商谈判主体。其次在具体职责上,组建农民工会的目的便是要改变农民势单力薄的现状,提高农民的谈判能力,改变其他选择执行上的偏颇,因此,要将农民工会提高成为一个专业的谈判组织的地位。基于对人事任免上的方式,在具体时间操作中要做到分工明确,机构管理人员与谈判人员,代表诉讼人员要有明确的区分。协会的会员就如同公司的大股东,因此每位工会会员要充分且正确的行使决策权。在决策作出前认真听取工会聘任人员的意见。农民协会同样也要设立问责制,这种问责制不仅针对与所聘人员同样也适用与农民会员自身。对于所聘人员在工作中的失误,“表见”等一系列问题要在工会章程中明确指出,具体体现在其管理,工作能力的奖罚制中。对于会员的问责主要体现在消极表权,,对其问责轻者多缴纳会费,重者,罢免其会员资格,其个人权益维护问题则不再由工会代表其磋商、谈判。

最后,财产管理上。经费问题对于农民协会的成立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处理好了经济问题才能使其顺利的运转下去。维持农民工会健康顺利工作的经费主要来自于农民会员的会费。协会会费按月缴纳,如案件涉及自身利益,仍需在会费之外按比例缴纳一部分活动经费。农民工会单独成立财产管理部门,聘请无利害关系第三人管理。每笔经费的投出都须有详细的账目,赋予会员查账权、监督权。农民工会的人员聘请工资、奖金都由会费支出。为了保证农民协会的经济运行稳定,协会设立采取集中制度,村乡以镇为单位,并且要给予一定人数上的下限。对于延期或者不按规定缴纳会费的会员要严格按照协会章程处罚,对严重者采取取消会员资格的决定。切实保障经费的来源与稳定。

参考文献

[1] 魏建.嵌入和争夺下的权利破碎:失地农民权益的保护[J].法学论坛,2010 年11 月第6期.

[2] 王胜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解读[M].北京:法制出版社,2007.

土地权益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土地 确权颁证 农民土地权益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9-6-1

1背景

2010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力争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此后,2012、2013年中央1号文件都对这项工作提出要求。2010年以来,国土资源部联合财政部、农业部成立了全国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积极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对维护农民土地的合法权益,顺利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强农村的社会管理,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法律意义。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法律确定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的重要财产权。确权登记发证的目的是为了依法确认土地权属、界线、范围、用途和面积,维护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为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奠定基础。通过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可以依法保护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有效规范农村住宅建设,防止乱占耕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对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依法调处土地权属纠纷、化解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依法落实征地搬迁补偿安置起到很大的作用。

(2)现实意义。

有利于有效维护农民的权益,通过确权登记发证,确认农民集体、农民与土地长期稳定的产权关系,将农民和土地物权紧密联系,激发农民发展集体经济,保护耕地,有效利用耕地的积极性,同时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切实维护农民权益。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确权登记发证使各地成立了土地权属争议调处机构,制定土地权属争议的应急预案,有效解决了农村集体土地权属争议,化解农村的社会矛盾。有利于统筹发展农业现代化,农村土地的确权发证依法确认和保障了农民的土地物权,通过深化改革,终将形成产权明晰、权能明确、权益保障、分配合理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进一步打好农村发展基础,为农业现代助一臂之力。

随着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不断发展,目前的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农村发证率的提高。除了一般个人、集体经济组织等的发证,同时积极联系协调农林、水利相关部门,做好林地、草地承包地等相关的登记颁证工作。②调查工作的全面推进更好地整合优化了资源。各地在调查自身具体情况的时候充分利用二次调查,变更等已有工作成果,按照国家规定,利用卫星遥感定位等先进技术,通过实地踏勘,基本了解宗地情况。③现实矛盾争议的较好解决。发证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伴随的是一系列的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制度的建立,在这些制度的引导下,通过沟通和对话,有效地解决了登记颁证中有争议土地的权属问题,促进了农村社会发展的和谐稳定。④建立较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登记颁证的工作伴随的是大量资料、信息的收集、录入,这就需要一个管理平台来进行有序操作。现有建立起的农村土地登记相关的图、表、卡、册、证等手工档案系统,同时将这些档案通过扫描进行电子系统入库,使之成为一个较完善的数据库和信息系统。

在登记颁证工作不断深入取得成效的同时,一些难点问题也逐渐显现,需要引起关注。主要是工作量较大,情况较复杂,信息化管理技术需要不断更新进步。登记颁证之前需要大量的地籍调查,资料收集、实地查看等过程,工作十分繁重,而且在确权之前还需将各种矛盾纠纷进行调处,各种政策进行实际解读,操作性很强,需要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政策领悟力,最后在确权时还需要采用解析法实测界址点坐标和宗地面积的计算,技术要求更高。

农村土地登记颁证制度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也需要有关部门联合各个单位进行全面推进。

2加快农村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面操作。

(1)领导重视,组织部署是基础。

一个项目做得好坏领导的重视程度是关键,只有领导重视,才能最大程度化地加快项目进程。通过重视,可以成立专门的关于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实施的办公室或者工作小组,同时对各部门如农、林、渔政等进行联动,做好的不仅是个人的确权登记,同时是草地、林地、承包地、矿产等资源的颁证工作。

(2)地籍调查,确权登记是重点。

颁证工作的较好实施关键是前期的权属问题是否能够得到清楚调查。笔者认为该地籍调查可以分为两步进行:第一:现有调查和新增调查同步进行。这就可以在二次调查和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基础上,根据已有的图、表、卡、册、证等手工档案和已入库的信息系统进行统一的排查规划,同时利用80坐标系得出土地利用现状图斑,通过卫星定位系统进行座落定位,对有争议或者现状已改变的再根据原手工资料和实际的现场踏勘来进行综合调查。第二:建立宗地统一编码。目前我们已编制的同一编码是根据行政区域(街坊)来确定的,有很大一部分未入编码数据库,且有新地号与老地号分之,目前需要的是逐渐将新老地号做好转变并及时入库,同时编制新产生的地号。在确权颁证完成后进行统一归户,以便档案资料的完整。

(3)建立争议化解机制是关键。

在土地确权调查时一定会遇到各种争议和矛盾,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和相关制度,同时紧密联系乡镇、村委,通过平等对话,沟通协调,加大调处力度,最大程度化避免因土地权属争议而引发的的可能,从而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4)加强信息化建设是保障。

土地权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土地流转;土地权益;保护

中图分类号:F1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042-02

长期以来,中国农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个体、分散的小农经营形式来进行,但是分散、孤立的小规模的个体经营无法利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装备以及经营机制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主要是通过规模效益来提高生产效率,当前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只有通过土地流转才可能实现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已经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一、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及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引力逐渐加大,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特别是青年劳动力开始向城市与城镇转移,留守农村的主要是老、弱、妇、幼,这些留守人群无力以及基于机会成本的比较不愿对承包的土地进行耕种,各地均出现土地流转的现象。

(一)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

根据一些专家学者的调查研究,各省市均存在土地流转的情况,一些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些促进和规范土地流转的政策,当前,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 转包,主要是承包农户将自己承包的土地的部分或全部根据协议以一定条件发包给第三者。二是出租。通过收取一定的租金将土地出租给其他承租人。三是换。承包方之间为了方便土地耕种,对同属于一个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地交换土地承包经营权。四是转让。土地所有人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或无偿的转给其他人。五是股份合作。农地承包方自愿联合起来,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民全部或部分放弃土地经营,由集体经济组织或者专业的土地经营者统一支配土地从事农业生产,农民分享土地股权收益。六是其他形式。除以上几种形式以外的农地流转形式,例如,土地信托以及土地季节性流转。

土地流转一方面盘活了存量土地,使稀缺的耕地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土地流转同时又促进了土地的集约经营,使土地的规模效益得以发挥出来,使农地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土地流转在现实的运转过程中,流转形式不仅呈现多元化趋势,流转方式也开始逐渐规范化,农户在流转过程中,普遍通过书面承包协议来确认土地使用权的转移。

(二)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土地流转后耕地性质发生变化

一些土地流转后,承包经营土地的农业公司以及种粮大户,为了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将流转后的土地不再种植粮食,而是改种其他经济作物或者是进行其他非农性质的使用。一些土地流转的需求方为了短期内提高收入,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不对耕地进行轮作、休耕等保护性使用,使耕地的肥力下降。一些有实力、有背景的公司甚至将流转后的土地搞所谓的农业特色旅游以及变相的房地产开发。土地流转后,农村耕地的粮食种植性质以及非农用途的改变,将会逐渐减少粮食的耕种面积,在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的年份,农民的粮食供应将会出现困难,并且,由于粮食种植面积的下降以及耕地非农用途的使用,对农民的雇佣将会减少,严重影响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民的权益造成损害。

2.农民的土地流转权益受到损害

农民通过让渡土地承包使用权而取得的各种收益就是土地流转权益。土地流转一般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流转收益主要根据土地流转市场的价格来确定。农民获得的土地流转收益既可能高于自己的种粮收入,也可能低于自己的种粮收入,无论是何种情况,只要是按照市场价格获得土地流转的对价,农民的土地流转收益即可确认获得公平保证。但是,在实际的土地流转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农民对于土地流转的均衡价格无从知晓,一些大的农业公司以及种粮大户对于市场信息的获得充分性要远大于一般农户,这些农业公司以及种粮大户在土地流转交易过程中占据明显的主动地位,他们往往压低土地流转交易价格,诱使农民低价转让土地。一些地区的土地流转的转包费和租金甚至不到100元,有些地区甚至出现农民为了不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将耕地无偿转让给他人的情况。有些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村组织,还擅自违规截流农户的土地流转收益。这些都对农民的土地流转权益造成了损害。

3.农民土地流转的长期利益诉求受到忽略

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是否能够公平合理的享有土地流转的收益,实现土地收益的最大化是实现土地规范有序流转的基础和前提。土地是农民生存之本,农民的就业、养老、医疗的实现主要依靠土地来实现。农民的土地流转主要是获得短期的较少的收益补偿,收益形式主要是租金收入,很少能够通过土地流转参与企业经营或者获得企业长期利益分享的机会,农民土地收益的长期性受到忽视。

三、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对策

土地流转是实现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改变当前土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撂荒、粗放经营使用效率低下的主要途径。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如果忽视农民权益的保护,将会极大地挫伤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推进土地流转的规范、健康、有序的进行,就要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严格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制定和完善关于土地流转的政策和法规

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有效保护的核心是法制建设。我国关于土地权属的主要法律有《宪法》《物权法》等,在我国1982年《宪法》中明确规定农村土地为农村集体所有,并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土地承包、流转的相关政策。虽然这些政策法规建立了农村土地权利关系,但是,农民土地权利的行使在现实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而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城市扩张背景下的土地强行征用,使农民的土地权益享有成为幻想。特别是国家关于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造成土地一级市场的转让收益仅仅是政府享有,农民不能合法的开发自己的土地来获得相应的权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04年10月2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规定“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村庄、集镇,建制镇中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2012年,中国共产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到“集体收益分配权”,并与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两类用益物权并称,予以中央政府的政策强调以及进一步保护我国农民基于集体土地所有权而享有的收益权能。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但是,目前关于土地的立法以及政策性规定,在农民的土地所有权的确立上还没有形成突破,而所有权是农民享有一切权益的基础和源泉。土地是农民生存之本、农业经济的基础,农民享有充分的土地权益是维护农村以及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前提。目前,关于土地征用后的补偿缺少细化的规定,可以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 制定《补偿法》,依法、合理、规范补偿征地农民的权益损失,

(二)培育土地流转中介组织,促进土地流转市场发展

土地流转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都需要一个规范、具体、明确的土地流转程序。当前的土地流转主要是转让个体与承包个体私下通过口头协议或者书面协议、合同完成。由于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以及由于自身素质的限制,合同条款对于双方的权利义务归属不明确,合同一般不会经过公证,一旦发生纠纷,农民的合法权益将会受到损害。由于土地流转的信息不对称,农民对于土地租赁方信息的获得仅仅依靠邻里、朋友、亲属之间的交流获得,对于土地流转的市场价格仅仅依靠自己的经验判断,由于农民的信息有限,在土地流转的谈判过程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农民的权益常常受到损害。土地流转市场的建立与发展,需要培育土地流转中介组织,为土地流转的转让方以及租赁方提供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农民通过这个平台可以获得关于土地流转的各项交易信息以及了解关于流转交易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可以降低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极大地促进土地流转的公平交易,并且通过中介组织的专业化的服务,使土地流转工作依法、规范、有序的进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高效运作、服务周全、管控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

(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促进农村土地自由流转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是农村土地自由流转的关键环节,农村的土地承载着太多的责任和功能,一旦失去土地,农民的生存将会面临极大的问题,农民很难在这种情况进行土地流转、放弃土地。我国目前已经开始建立城乡统筹的统一的养老保障体系,但是,由于区域性的平衡,城乡之间的养老保障标准还有较大的差距,农村医疗保障、生活保障水平距离现实以及农民的期望还有较大的差距,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该合理划分农村社会保障的责任,根据财力合理安排、筹划、有计划地推进和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逐步减弱和消除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解除农民和社会相关利益主体对土地自由流转的顾虑。

参考文献:

[1] 杨志平,刘军,张为杰.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的考察、思考与政策选择――以辽宁省为例[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28-36.

[2] 杜明义.农地市场完善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J].商业研究,2012(10):173-177.

土地权益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征地制度 征地补偿 土地发展权

征地是指政府为了公共利益需要,依法征用土地的行为。引用威廉配第的一句话:“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一直是农民的根本,起着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影响巨大。

本文通过世界征地制度对农民权益保护的视角,研究总结其中征地制度的发展规律,寻找农民权益差异的根本原因,为我国征地制度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 部分国家农民土地权益现状

基于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公平理论认为,公平是指功能性活动跟可行能力的结合。他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利用他所拥有的权力去实现目标,就达到了公平。这里面包含两个要素,一是个体首先得拥有这部分权力,这里可以指物权或者其他的法律赋予的权力;二个体能利用这样的权力实现目标,也就是有机制保障个体实现这样的权力。在征地补偿的定义里面,应该是指被征地后,农民的生活水平应该不低于原来的生活水平。根据土地所具有的社会保障功能属性,征地补偿也必须给予相当社保的补偿费用。所以,土地征收中,农民的土地权益主要包括征地制度的完善,管理机制的完善,以及补偿价格的合理,救济机制的健全等方面的综合。

1.发展中国家的征地制度特征

发展中国家的征地制度,普遍存在公共利益界定含糊不清、征地补偿价格偏低、征地手续不规范等情况。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般比较落后,因此为了城市化和赶超发展,需要征用大量土地。政府为了保证土地的供给,一般都会默许这些不规范的征地行为,忽视农民的利益受损。甚至制定相应的法律掠夺农民的权力,大肆征用土地,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商业开发用地。印度就是典型的例子。

印度是联邦制国家,土地征收的最终裁定权在于地方邦政府,各邦在执行联邦政府制定的土地总体政策前提下,采用各异的土地征收模式。由于1894年的土地征收法存在诸多不足,引起了不少的社会矛盾,因此2011年印度颁发了新的土地法律草案,根据印度政府2011年9月7日的土地征收、修复以及移民安置草案(Land Acquisition and Rehabilitation and Resettlement Bill)的规定,只要符合公共目的,就可以征收土地,但是需要根据土地的市场价值,提前支付给被征地者补偿。实际上,在操作过程中,很多商业性的开发也享有土地征收的特权。

2.中等发达国家的征地制度特征

中等发达国家的征地制度属于趋于完善的阶段,这个阶段农民的土地权益有了更多的保障,救济机制相对比较完善。经济发展早期,大批征地的实践,让他们逐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当然,这些改革主要是来自社会的压力了,而不是政府本身自愿展开的。所以可以明显地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征地制度的法律法规的完善是最快的。

韩国与日本一直是近年来,中国征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参考对象。相似的背景:人多地少;先行的模范作用,可以使中国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探索自己的征地制度改革道路。韩国土地征收主要由土地征收委员会执行,土地征收的原则是:符合公共事业建设需要,即可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限制使用等措施;但必须提前给予合理的补偿。韩国的土地补偿范围与日本相近,比较特别的一点是,韩国规定了对同一片土地的不同权利人分别支付的原则,这对土地权利纠纷的解决具有积极的作用。

3.发达国家的征地制度特征

发达国家的征地制度是比较完善的。经济从发展中国家过渡到中等发达国家,再最后成为发达国家,使得其一步一步地对土地制度展开改革,尽量消除了来自强制征地而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现阶段,发达国家对征地的需求减少,因此制度更加规范了。给予农民的征地补偿也接近市场价值。高额的征地补偿,严谨规范的征地程序,也使他们的征地效率有所下降。根据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的Trefzger和Colwel在1996年的研究也认为,土地征收价格过高,不能实现社会的帕累托效率最优。这一方面,日本和德国是相对比较典型的国家。

德国人一直以严谨闻名世界。他们一丝不苟的做事风格,在土地征收制度方面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德国《建设法》规定,只要符合公共利益原则的土地征收,无论是个人或者国家单位,都可以提出征地申请,然后由地区专员负责审核。征地程序比较简单,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征地部门提出申请,地区专员负责审核,有必要的时候,需提交到法院判定;其次,由地区专员跟被征对象协商补偿方式;最后,赔偿阶段,征地工作正式展开。德国土地征收补偿标准也是比较细的,包括征地补偿费,即被征地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转让费用;营业损失补偿;地面附着物的赔偿等。德国征地赔偿额的确定也是按照市场价格给予赔偿。不过,具体操作程序有一些不同,他们是委托房地产评估委员会对被征收的土地进行评估,得出合理的赔偿额。如果被征地人不服这个机构的认定数额,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请诉讼,获得合理的补偿标准。

二 三种类型国家征地制度下农民权益的比较分析

根据可行能力的公平理论分析,农民的土地权益至少包含两项内容,一是土地本身的价值需要得到公正补偿,二是土地所具有的社会保障功能,需要在被征地中获得等价值的经济补偿。由于这三个阶段的征地制度相对比较典型,在这三个发展阶段下,被征地农民的权益现状也是各不相同。例如,公共利益的范围认定中,补偿方式是适当补偿、公平补偿或完全补偿,以及是否是提前补偿原则,是否有完善的管理机构、是否有合理而有效的救济机制(见下表),这些要。对保护被征地农民的权益至关重要。以下分别从这些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农民的土地权益状况。

说明:产权是指农民手中土地的产权归属,制度是指征地制度的法律体系、管理机制等组合,救济机制主要是仲裁和司法程序的救济。补偿方式中,完全补偿是指按照市场价值补偿,公平补偿是指综合参考各方面而确定的中等补偿方式,适当补偿是最低的补偿标准。

由上表可见以下特征:

第一,发展中国家农民的权益受损最严重,土地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救济机制的失灵,“适当补偿”导致的补偿价格跟土地市值相差巨大的现象普遍。根据可行能力的公平理论,农民首先需要获得土地权益的制度保障,也就是功能性活动得到保证;其次,是可行能力的实现问题,也就是制度的执行情况。发展中国家因为制度不完善,导致执行起来无法可依,农民的土地公平权益受到多方面的侵害。

第二,中等发达国家,征地制度相对比较完善,管理机构分工也更加明确。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中等发达国家的征地补偿价格有所提高,农民的权益受到较多保护。不过,由于各国的国情不一样,所以有的采用公有制,有的采用私有制,以及制度的路径依赖因素,依然普遍存在公共利益范围比较宽泛,征地范围过宽等不合理现象,一般都是采用适当补偿或者公平补偿。

第三,发达国家普遍是土地私有制,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比较合理,救济机制也较完善,所以农民的权益达到较高的水平,可以拿到跟市场价值相近的征地补偿。发达国家征地制度采用“完全补偿”方式。

三 土地权益保护的公平政策选择

综合以上分析,针对我国的征地改革现状,本文建议我国应建立土地发展权机制,构建土地税费体系。土地发展权,是指土地在本身具有的使用属性的情况下,变更为另外一种使用属性的土地利用方式的权力。创建土地发展权机制,能使土地的管理变得更加规范,同时也能使农民分享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的增值收益。对土地发展权的规定,能使政府按照规划来开发土地,保证土地的合理开发,避免土地所有者违规开发的情况。中国台湾地区,“涨价归公”的土地治理方式,其实也是土地发展权的一种体现。中国大陆地区目前还没有土地发展权的法律规定,但是实际运作中,我们还是能看到土地发展权的影子。例如,农田保护制度就是土地发展权限定的一种,但还是不完善的一种制度,因为当前的模式,只规定了农民有维护土地利用方式不变的义务,还没规定农民享受土地利用方式改变所能获得的收益分配的权力。英美等国家的土地发展权制度是土地制度的一个重要部分,充分保证了农民跟政府权力义务的均衡。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政府和企业获得了征地收益的60%~80%,村集体获得25%~30%,农民仅获得5%~10%。所以,要改变政府土地财政的现状,必须设计一套制度,让政府有一定的利益驱动,能把保障农民权益纳入到政府驱动力里面。其中,构建土地发展权制度,形成土地税费体系是值得借鉴并实践的。

参考文献

[1]Trefzger J W,Colwell P. F. Investor efficiency in the face of takings[J].The 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ce of Economics, 1996(1)

土地权益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物权法权益土地承包经营权

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分五编十九章二百四十七条,专门针对农民权益设置的条文有21条,与农民权益密切相关的条文有22条。其中更是把与农民土地权益息息相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单独列为两章(第十一章和第十三章)。由此可看出,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是物权法重要内容之一。民法学家王利明教授更是将物权法看作是“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基本法。”

一、物权的确立是物权法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基础

物权法第二条规定:“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也就是说,权利人不需要借助他人的帮助,就能够依据自己的意志依法直接占有、使用其“特定的物”,或采取其他支配方式。比如转让物权时,不需要征得他人同意,他人也不得进行干涉,即使是政府及其官员,否则就是违法。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家利益至高无上,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冲突时,个人只能无条件服从”的传统观念,体现出物权法最大的亮点平等保护国家、集体和私人的物权。

土地不仅是农民的经济收入来源,也是其最后的社会保障。土地权力问题是物权特别是不动产物权最核心的问题。土地承包经营权又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关系到农民安身立命的基本权利,将其写入物权法,从法律上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就是把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纳入到物权保护的范畴中。

如果说《农村土地承包法》是第一次把农村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剥离,那么《物权法》就是将农村土地使用权作为物权给予法律明确。虽然物权法中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条款与农村土地承包法中的内容似乎并没有多少变化。但是物权法却大大提升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地位。“尤其是根据这一法律规定,承包人可以在司法上获得保护其权利的更多途径:他可以基于物权行使物权请求权,基于承包合同行使违约责任请求权,基于法律规定行使侵权行为请求权或不当得利请求权。”打个比方,如果你以前承包一个果园,但是后来发包方嫌承包费太低,他就可以收回,而最多只支付一下违约费用。而现在明确为物权,作为绝对权,发包方没有权利随意撤回发包。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定为物权后可以更好地保护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增强农民抵御来自他人,包括发包方、地方政府不正当干涉和侵害的能力。一旦出现对承包权的侵犯,无论这种侵犯是来自于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或者外部,承包人都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讼,获得法律保护。像承包人因承包土地获得丰厚报酬而受到集体内部打压的情况,其维权将有法可依,而不再仅仅局限于道德范畴的约束。发包人与承包人之间的土地承包合同条款将更加规范化,相关权利的内容、效力与公示方法等都将由法律确定,而不允许发包人通过承包合同中的约定加以排除。因此物权法将限制发包人任意制定承包合同条款的行为,保护承包人的合法权益。物权法、合同法和土地承包法将共同发挥维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关系的作用。

二、物权法中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内容

(一)有关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内容

《物权法》第126条第1款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第2款规定:“前款规定的承包期届满,由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后者是物权法的创新,是对《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很好补充,有利于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同时赋予了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利于农民对承包地的长期规划。

承包期内考虑到如果发包方随意调整、收回土地,将会影响到土地承包稳定性,故对于土地承包的调整,《物权法》第130条明确规定:“承包期内发包人不得调整承包地。”“因自然灾害严重毁损承包地等特殊情形,需要适当调整承包的耕地和草地的,应当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规定办理。”而这里所指的相关规定包括《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7条,“承包期内,因自然灾害严重毁损承包地等特殊情形,对个别农户之间承包的耕地和草地需要适当调整的,必须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承包合同中约定不得调整的,按照其约定。”

另外《物权法》第131条还规定:“承包期内发包人不得收回承包地。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对于土地承包收回的情形《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6条将其分为两种:一是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二是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物权法与其它法律的延续性可见一斑。

(二)有关征地及其补偿的内容

近年来由于拆迁、征地补偿引起纠纷的事件屡有发生。如何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特别是中国最大弱势群体农民的利益,成为政府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为进一步规范行为,物权法对拆迁、征地补偿做出了相对完善的规定。

《物权法》第42条第1款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可以看出此项条款规定征地的前提必须是为了“公共利益”。同时征地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虽然物权法并未就“公共利益”的范围进行专门规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商业性开发不属于公共利益,也就是说,像开发房地产项目占用集体土地的情况将受到限制。而一些地方政府“未批先占”、“以罚代批”等违法占用土地的做法,也将得以规范。

关于征地补偿,《物权法》第42条第2款规定:“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关于征地补偿安置必须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的原则。针对当前现实中存在的征地补偿不到位和侵占补偿费用的行为,为确保补偿费能切实落到百姓手中,《物权法》第42条第3款还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补偿费等费用。”并明确指出,违反规定的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三)有关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条款

个别地方干部擅自把农民的土地进行转让,农民到法院,法院以“土地是集体所有”为由拒绝立案,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侵害。这一事件暴露出的是现有集体所有权主体不明、权属不清的缺陷。我国宪法虽然规定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制度,但究竟由谁来代表农民集体行使所有权却未确定,这使得有些地方乡村干部成为事实上的所有权代表。新出台的物权法在集体所有制完善方面做出了努力,有一定的创新。第59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属于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下列事项应当依照法定程序经本集体成员决定:(一)土地承包方案以及将土地发包给本集体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二)个别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之间承包地的调整;(三)土地补偿费等费用的使用、分配办法;(四)集体出资的企业的所有权变动等事项;(五)法律规定的其他事项。”可以看出,这是保护集体成员合法权益的有效渠道。该法实施后,地方干部擅自转让集体所有土地的情况将得到控制。即使出现上述情况,由于物权法确立了农民对集体土地享有独立的权利主体地位与合法权益,农民可以依据所享有的权利以及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权,向法院,追究地方干部的民事责任,法院不应再拒绝立案。

(四)有关保护个人利益的条款

过去我们总是说:国家利益大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物权法的出台颠覆了我们这一传统观念。法国杰出的思想家孟德斯鸠就曾说过:“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在民事法律领域,任何民事主体都是平等的。《物权法》第63条第2款规定:“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其负责人作出的决定侵害集体成员合法权益的,受侵害的集体成员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这为集体中的成员维护个人权益提供了法律武器,也为地方干部可能成为事实上代表行使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为提供了约束。如果农村集体组织的管理人员侵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侵吞了集体财产,受侵害的农民可以依据所享有的权力向法院,请求撤销有关规定,维护其权益,甚至是侵权人员。

三、几点说明

(一)农村宅基地仍不能自由流转

根据物权法第133条,能够以“入股”、“抵押”等形式流转的土地仅限于“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荒地等农村土地”。可见集体土地的流转仍然没有完全放开。是否应放开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和抵押,一直存有争议。“考虑到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全面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从全国范围看,现在放开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和抵押的条件尚不成熟。”物权法虽然限制了农村宅基地的流转,但却在农民融资渠道上有所突破。《物权法》第181条规定:“经当事人书面协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经营者可以将现有的或者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抵押,……。”这一点赋予了中小企业和农业从业者浮动抵押权,农民可以拿“未来农产品”到银行抵押贷款。也就是,农民把粮食种下地后,可以根据将来的收益向银行贷款买化肥、买农药等等。当然,这还需要农民和银行进行协商,请求其受理贷款申请,这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尽管如此,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仍然是我国物权制度的创新,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物权。

(二)“公共利益”的不确定性

《物权法》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但是,对于征收的前提“公共利益”,物权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公共利益”很可能会在实践中被滥用。据悉,有关部门正在考虑以单行法的形式对此进行规定。而在此之前,公共利益的界定权意味着将由法官进行裁定,主观因素的加入,使得其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加大。

(三)农地承包方仍然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

物权法中虽然就承包期限、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等农民土地权益进行了相应的法律规定,但发包方的意志对于合同的内容仍将起主导作用。发包方可通过合同条款对承包方加以限制或附加种种苛刻的义务和条件。再加上作为政策基层执行者的发包方往往带有行政色彩的权力,所以农户的土地权益在现实生活中极易受到发包方的侵害。承包方的被动地位,使得其抵御外来因素干扰的能力降低,土地经营的自由度受到影响。还应注意的是,土地的征收和征用带有强制性,并不是完全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换和流转。

(四)物权法只是框架性法律

现有物权法的内容大多原本是零星分散在其他各个法律中的,将之抽出来整理为一部法律,是让老百姓有一个比较清楚的物权意识,便于法律的适用。同时,对过去性质比较模糊的权利也加以明确。比如,物权法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立为物权而不是债权,这种物权性质的明确界定,有利于农民土地承包权的保护。从现有的内容看,物权法还只是一部框架性的法律,它所涵盖的是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原则,有很多规定还需依赖后期的一些工作进一步细化和落实。为更好地完善其中的相关规定,物权法在制定中留有一定余地,如征收补偿的方面就只是作出原则性、指导性的规定,具体的补偿标准和补偿办法,由土地管理法甚至地方性立法等依照物权法规定的补偿原则和补偿内容,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具体而明确的规定。物权法与既有法律关系协调的问题,日后也应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刘正山,以法律的眼睛看物权《物权法(草案)》土地问题座谈会综述[J].中国土地,2005,(9)

[2]唐芷兰,物权立法与土地管理中国人民大学严金明教授谈《物权法(草案)》[J].中国土地,2005,(9)

[3]胡长明,物权立法与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改造[J].探索,2005,(4)

[4]田华,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的争鸣与思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6,(3)

[5]高富平,中国物权法:制度设计和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土地权益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农民土地权益 土地制度 征用体制

一、前言

农民土地权益是指在一定历史经济条件下,以特定的农民所有制为基础,农民个体、农民群众及农民组织,能够和应该享有的土地权益的总称。它是由经济权益、社会权益与政治权益等诸多权益构成的复合体系,其中经济权益是农民权益的核心。农民权益的保障首先是经济权益的实现与保障,包括土地的使用权、受益权、处置权与农业补贴权等表现形式。“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农民权益的实现和保障问题,即立足现有土地权利制度基础,让农民公平地分享公共服务,平等地拥有发展机会。

二、我国当前农民土地权益损失现状及成因分析

目前法律上虽然对于农村土地流转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但是农民土地权益在

土地征用过程中却吕遭损失,这不仅说明我国的土地制度有漏洞,而且凸显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迫切性。

(一)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不明晰

《宪法》、《土地管理法》和《土地承包法》等与土地有关的法律规定,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由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委员会行使所有权,其中所有权包括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但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和集体之间对于上述权利是如何划分,并没有相关法律文件进行界定,从而导致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虚位,农民土地利益被虚化,造成集体土地人人所有,却人人无权的现状。

(二)集体土地征收补偿不完善

集体土地征收补偿问题是我国农民土地权益实现的核心,但是我国现行土地制度运行中在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方面存在诸多难题:一是,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标准过低。目前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对比国家土地一级开发市场价格过低,导致集体土地征收过程中征收方与被征收方矛盾尖锐。其深层次原因是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形成了其与民争利的土地依赖性;二是,集体土地征收补偿项目不完整。我国现行的土地征收补偿项目,只包括土地补偿费、劳动力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没有其它被征收土地的补偿项目,补偿只限于与土地有直接联系的一部分损失,残余地损失和其他间接损失并未列入补偿标准的项目之内;三是,集体土地征收补偿费分配混乱。目前集体土地征收补偿过程中,耕地与宅基地补偿混乱,土地征收与集体土地地上房屋拆迁程序基本无法律依据可循,甚至出现先将集体土地征为国有,再按照国有土地拆迁补偿政策对农民予以补偿安置的违法状况,农民仅能就集体土地地上房屋获得补偿,其享有的集体土地利益完全被剥夺。

(三)集体土地征收程序不规范,征收过程缺乏透明度

在整个征地调查、征地补偿分配过程中,农民通常被排除在外,参与的主体仅仅是征地调查人员、乡政府有关领导、用地单位和农民集体领导,以至在征地过程中,农民无法了解到自己被征土地的实际面积、国家具体的补偿标准、乡政府及本集体领导是否参与了非法分配等具体情况。

(四)现行土地制度无法适应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土地制度已无法为农民获得收益做保障,主要原因在于土地制度无法适用农村经济发展的开放性以及本身存在的缺陷。首先,农村土地的双层经营体制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广泛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成为农村土地的所有者。伴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分散经营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规模经济,加强农村土地产权的流动,是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必然选择,但是村民委员会无论其权威性还是公正性,都不能使其担当起农村土地产权流动的监督与裁判职能。其次,集体土地所有权是一种特殊的物权,其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能是受限制的。就现状而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所有权人其占有权实际上是间接的,甚至可以说是“虚占”,土地由村委会或使用权人实际占用,而使用权要受到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制约,收益权要受到政府行为、法律规定的制约, 特别是存在“非公共利益”的征地时缺乏法律的救济渠道等。

三、完善我国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对策分析

针对我国农民土地权益损失的现状及成因,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来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一是要强化农民自身的维权意识和保护维权行为。在完善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模式中,最重要的是让农民了解他们可以和如何维护自身利益。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同时完善政务处理模式,增加民意反映渠道,利用互联网、电话等工具,让农民及时地表达他们的需求。二是要明确集体土地产权的相关主体。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理应拥有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和部分处置权。并且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剥夺,这就增加了农民维护自身权利的砝码。三是要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农民土地使用权转让的二级市场,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农民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土地在市场上的价位,而不是之前听由政府和开发商给的价格,另一方面,农民也可以自主地在二级市场上灵活地转让土地使用权,为其转让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外部环境,最终使土地征收程序公开透明,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四是要确定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救济制度。这是完善农民土地权益的保底底性措施。当农民土地权益受损时,要确保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的救济渠道畅通。要确立司法机关在保护农民土地权益方面公正地位,如果政府在审批征收土地方案时超越或滥用权限或违反了法定程序,司法机关有权依法予以撤销。

参考文献:

[1]王志彬.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9,3

[2]高林远,黄善明.制度变迁中的农民土地权益问题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0

土地权益范文第7篇

关键词: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4-08-1

我国是由封建社会直接转变成社会主义社会的,由土地地主占有制转变成现在的土地国有制,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和斗争。农民在历史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性作用。然而为什么要保证农民的土地权益,是我们必须要弄清楚的问题。怎样保证农民的土地权益一直是我们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只有国家和社会真正认识到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重要性,农民的土地权益才能得到保障,才能稳民心,促发展,才能使农村的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使社会稳定,国家进步。

1 为什么要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

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是保证农业稳步发展的前提。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产业总人口的半数以上,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无论阶级关系怎样变化,农民始终是社会的主要生产力,农民的主要生产资料就是土地,农民以土地为生,以往土地发挥了其生产功能和保障功能,但要想使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就要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不受侵犯,更要发挥农民的财产功能。

首先就要让农民的土地确权,让农民吃一颗定心丸。其次,要改变农民固有的观念和想法,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会大力推动农业的发展,从而更快更好地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以保证人们对粮食的需求。

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区域。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会带动城乡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推动整个社会进步。如果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侵犯,农民将失去生活的主要来源,农民将失去对政府和国家的信任和支持,后果将不堪设想。轻者会破坏社会治安,重者可能发展成为游民现象。

2 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有哪些障碍

首先,旧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并使农民的权益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民的土地权益需要更多的保护,然而现行的土地制度却让人们依然按照原有的模式和路径进行规划和执行,政府的改革力度不够,常常出现令行禁不止的现象,因此发生了许多不和谐的事件。这是我们所不愿意也不希望看到的。我们如果以牺牲农民的土地权益作为推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成本,我们国家的城乡贫富分化会更加严重,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另外,也会造成农村经济长期处于低消费状态,不利于扩大内需。总之,我国旧有的土地制度,已经不适合现在的社会发展进程,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旧土地制度,到了必须要改的关口。

其次,旧有的观念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农业快速发展的步伐。以往政府通常通过低廉的价格征收农民的土地,获得土地增值后的大部分收益,并用来进行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市的规模,甚至填补政府的财政亏空。使得农民不能在土地增值收益中获得自己应得的收益,最终使城乡贫富差距继续拉大。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打破这一固有的观念,着重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确保农民的土地收益,让农民能真正地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得到收益和实惠,使他们在城镇发展中真正成为前进的发起者和推动者。

3 如何才能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首先,国家要给予政策支持。国家应及时修改和出台相关的土地政策,以确保政策能与发展时局相匹配、相吻合。法律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合法的财产权利,将农民的权利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让农民心有所依,无论他们是留在农村还是进入城镇,无论他们是否需要以此来作为基本保障,任何人都无权剥夺。体制和政策在发展过程中要起到引领和保障的作用。

其次,转变政府职能,改变固有的理念。我国还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我们要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土地红利”的依赖。改变固有的理念,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开拓农民的视野,使农业实现产业化、信息化。让农民意识到保护自己的土地权益的必要性和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打破旧格局,规范政府行为,在民主与监督中行使政府职能,并赋予农民土地的处置权,实现让农民真正拥有对土地的处置权,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使农民的土地权益切实得到保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吴越.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与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制度选择.法律出版社.

[2] 王惠玲,王瑞霞,陈宏宇.农民土地权益维护简明读本/损害赔偿与公民权益保障丛书.中国社会出版社.

[3] 周训芳.生态公益视野中的农民土地权益法律保障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

土地权益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村;离婚妇女;土地权益;对策

我国农村离婚妇女土地权益流失较为严重,据武汉大学妇女研究中心罗萍2000年春在湖北21个市、县对310名婚姻变动中农村离婚与丧偶妇女的调查发现,农村离婚与异地再婚丧偶妇女中只有42%的人分到了土地,其余皆未能分得土地。就是说,还有58%的离婚和丧偶农村妇女未能分得土地。而本课题组成员在江西H县10个乡镇18个村的调查结果显示,80% 的农村离婚妇女土地权益流失。研究分析我国农村离婚妇女土地权利流失的原因和对策,对保护我国农村离婚妇女的土地权利和其他权利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国农村离婚妇女土地权益的流失,主要是由土地资源的稀缺、农村离婚妇女自身素质、村干部行政意识、国家政策法律的漏洞、村规民约的威力以及社会历史观念几方面因素影响所致。

一、农村离婚妇女的土地权益流失的特点

根据对江西H县的调查,农村离婚妇女的土地权益流失呈现以下特点:

1.农村离婚妇女两头(娘家和婆家)失地。妇女出嫁后,由于土地调整政策影响,嫁入村没有分配承包地,而嫁出村以户口已迁出为由,收回承包地。据调查,30名离婚妇女中,两头失地的妇女有10个,有2名离婚妇女娘家还保留了土地,但土地承包权归娘家所有。

2.农村离婚妇女在婆家只是空挂户,实际上没有获得土地权益。调查显示,在婆家空挂户的离婚妇女有7个。离婚妇女不居住在婆家,个别村虽保留了土地,但土地和相关权益归男方,离婚女方实际上是空挂户的也有6个。

3.农村离婚妇女户口被强行迁出,承包地被收回,本村一切权益不能享有。这种情况常发生于人均土地稀少、城郊和土地利益较多的农村。如E镇的一些村委会就规定,离婚妇女户口必须迁出,征地补偿费一律不分配给离婚妇女,而且本村女子嫁入外村离婚后,户口不可迁回本村。

4.成为户主的农村离婚妇女不能长期拥有土地权益。F镇某村两个离婚妇女中,其中一个带有一儿,在婆家独立成户,她和儿子都有土地权益,但该村村规定,等她儿子成年或娶媳妇时,户主自然转为她儿子,到时她本人的土地和相关经济、政治权益都丧失;另一离婚妇女带有一女,在婆家独立成户,她本人有土地,但其他权益不能享有,而且,等待女儿出嫁后,其土地要收回。

二、解决农村离婚妇女土地权益流失问题的几点建议

据了解,在H县历来就存在着男子出外打工,妇女留守在家种田的现象。据调查的真实情况是,在24名土地权益流失的离婚妇女中,只有4人表示不愿要土地,其余20名都表示:“即使我想要(土地或权益),他们也不会给”,可见,农村离婚妇女是渴望拥有土地权益的。并且,农村离婚妇女的土地权益,反映了农村妇女解放程度、生活状况和权益保护等问题。因此,对于农村离婚妇女土地权益的流失,我们需要实施有效的解决措施,鉴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需从法律、制度、行政、经济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对这问题进行循序渐进的变革。农村妇女包括离婚妇女土地权益流失的根源很难从根本上消除,本文也无意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法,更关心的是弱势农村离婚妇女的土地权益流失后,如何采取相应的救济措施,保障她们的生存和发展权,当务之急,要做好以几方面的工作。

1. 提高农村离婚妇女的法律素质和维权意识,并畅通法律救济途径。一方面是不知道如何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是一些离婚妇女只从眼前利益出发,离婚诉讼时放弃了对土地的承包权。笔者认为,各级组织尤其是农村基层妇女组织要发挥优势,提高农村离婚妇女的法律素质,充分调动农村妇女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中的主观作用。例如,对农村妇女尤其是离婚妇女,要广泛深入地搞好《村民组织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土地承包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培训活动,促使她们学法、知法、懂法,提高她们的法律素质,促使她们在遇到依靠自身力量不能解决的问题时,能懂得向妇联组织求助,懂得借助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来维权。教育、鼓励农村妇女主动通过诉诸法律争取自己的权利,不失为在权益受侵害时保护自己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此同时,还必须畅通法律救济途径,关于离婚妇女失去土地权纠纷案件,法院应及时处理。

2.切实转移农村富余人口,并帮助农村离婚妇女群体就业。一个村庄拥有的土地量是恒定的,人口却在流动和增加,然而土地不能无限分割,因此,有限的土地难以负载过多的人口,这势必忽视离婚妇女的土地权益,有学者已提出通过转移农村富余人口的途径来维护弱势群体的土地权〔3〕。笔者认为,迎合城镇化,转移农村人口的同时,各级政府可以开辟一个专门窗口,以解决失地离婚或丧偶且生活困难的妇女的就业问题。例如,对农村离婚妇女开展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有效提高离婚妇女转移就业的能力,让她们进城务工。 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为她们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她们积极创业,以切实保障她们的生存和发展权。

3.法律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正视性别不平等的现实,并加强对村规民约的监管。现有的法律对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权的规定较全面,有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意识。但笔者认为,法律政策不仅要符合农村实际,还要注重社会性别。许多法律政策尊重男女平等,没有歧视妇女权利,但因没有充分考虑现实的社会性别利益关系和婚姻关系的流动性,使法律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给农村妇女带来不利。所以,法律政策尽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尽可能偏向农村弱势妇女。例如,农户土地承包合同登记可以实行夫妻双名制,夫妻各持一份,双方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在转让、租赁土地时要出具双方所持有的两份土地承包书,并由双方签名才能生效,保障妇女在分居、离婚和丧偶情况下土地承包权的安全。要保证国家法律政策的贯彻实施,还必须废止同国家法律相抵触的地方土政策,加强对村规民约的监管。建议县级民政局成立相应的司法科(股),专门负责对村规民约进行法律方面的宏观指导;乡镇司法员列席村民代表大会,对制定村规民约进行具体指导,并对村规民约的合法性把关;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全面开展对村规民约的清理工作,对村规民约中侵害妇女合法财产权利和乱罚款的条款坚决予以清除;乡镇基层党委政府要通过培训班的形式,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建章建约的自觉性。

4.加强新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方面,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农民素质,解放农民思想,让男女平等的国策深入人心,尊重农村妇女的生存发展权。另一方面,农村基层组织要积极拓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不仅保障农村特困户、低保户和五保户,而且要保障农村失地的离婚妇女和丧偶妇女这一弱势群体的权益,积极动员社会和村民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形成尊重和保护农村弱势妇女权益的好风尚。

总之,农村离婚妇女的土地权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国家性别政策、法律以及社会文明的集中表现,是妇女解放程度、社会地位和权益保护的综合反映。一个生产力相对落后,物质、精神、政治文明程度都不高的社会,单靠几部专门的法律和政策难以解决问题。只有从父权结构、根本法律和专门法律配套、社会特别是村社传统、风俗习惯等多方面进行循序渐进的变革或改造,中国农村妇女特别是农村离婚妇女的土地权利才能真正得以保护。

本文是2005年江西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05sh21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井冈山学院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罗萍.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实现的制约因素分析――湖北21市、县农村离婚与丧偶妇女调查. [EB/OL]. www.省略.cn/20030120meeting/lunwen7.htm,2003-01-20.

[2]周应江.身份界定与民间法调适――因婚姻而流动的农村妇女实现土地权益面临的两个法律难题[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4:25-27.

土地权益范文第9篇

[关键词]土地权益 土地流转 物权 农民 法治

一、农民土地权益概述

土地作为农民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资源,对于农民的生存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而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物权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我国农民享有的土地权利包括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家庭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这些法律从农民对集体土地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方面对农民土地权益作了具体规定与诠释;但借鉴物权法的一般原理,从理论上讲,农民的土地权益主要是指农民对依法承包、使用的土地所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近年来,在农民上访事件中,六成以上是由土地征用和承包流转引发的,这一比例在东部达至七成以上。有关农民权益保护的相关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土地权益问题,已成为农民权益保护的一个症结。为此,中央与地方政府相继出台并实施了多项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法规与措施,随着《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等相关法律的颁布实施,对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问题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但是,毕竟法律文本上的制度创设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完全内化为农村社区的内部制度,再加上国家公权力未能得到有效的约束,许多相关的配套制度还没有建立完善;因此,农民土地权益问题并没有彻底的解决,在很多方面还面临着严重的侵害。

二、农民土地权益问题探析

1、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晰、权能不完整

在有关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法律制度的框架中,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并没有得到明晰。中国农村的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这在《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物权法》等法律中都得到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农民集体到底指的是那一级的那个组织,法律法规中却没有予以明确的指出。2004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指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有三种形式: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村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村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简称为“乡镇、村、组”三级。集体土地所有权法人地位的模糊和土地产权主体的多元,必然导致权、责、利的边界不清和不同土地所有权主体之间的冲突,集体土地所有权最终无法得到实现。

另外,农民作为农村集体的成员之一,在对土地所有权的行使方面却没有的到法律的相关规定与保障。农村集体所有权既不是民法中规定的共同所有,也不是按份所有,其权利和义务关系不明确,表面上似乎人人都享有,但事实上农民个人不清楚自己在集体中享有的份额与权利,从而使农村集体与农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不明晰,由此派生出的其他土地权益也难得到保障。

我国《民法通则》明确规定,所有权是所有人对其财产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那么集体土地所有权也应该包括这四项权能。然而《物权法》42条、43条的规定对集体土地所有权有所限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集体土地的处分权仅限制在对一定范围内对土地的调整,这种处分权根本无法与民法上所有权所享有的处分权相比,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内容受到限制,直接导致农民在土地上的权益保护缺乏相应的依据。

2、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问题

一是经营权流转存在限制,如《土地承包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但是又规定:“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二是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混乱,实践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干部实际掌握着承包地是否流转的权力,有的地方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迫农民流转土地。例如,由于每户农民承包土地有限,难以形成规模经营,常有外来公司“收购”农民的承包地,采取农业公司的方式来经营。本来这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土地价值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因为政府的主导、推动等,在签订相关土地流转协议时,农民的利益诉求常常不能得到充分表达和尊重,条款粗疏简陋,操作程序不规范;而且由于土地流转年限一般较长,土地流转补偿协议中很少规定农民对土地未来利益的期待权,由此公司与农民往往因利益失衡而发生冲突,农民的权益不能得到保障。

3、农民宅基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问题

宅基地使用权的核心是宅基地的分配和流转问题。现在我们正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及城市化进程,各地都在大力进行村庄整治。这一过程中,农民房屋被拆迁,宅基地被统一回收,而相应的拆迁补偿标准很低,所得补偿款无法购买相同居住面积的住房。而宅基地置换集中后节约出来的土地,依法应属农民集体所有,但在事实上,这部分土地所有权性质被模糊化了,相应的由此产生的收益也与农民无关,直接损害农民的利益。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在流转过程中,由于法律规定的不完善,建设用地流转信息不透明,财务不公开,并缺乏相应的公告、通知等程序,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利益表达权和协商权得不到相应的保证,所以农民土地权益受损变成了必然的结果。

三、农民土地权益的法律保护分析

1、加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保护,明确农民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地位

在《物权法》中,物权平等保护是一个基本的理念。所以国家土地所有权与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平等的,而这种平等要求其所有者都平等的对其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因此明确农民在集体所有权中的主体地位是确保农民土地权益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把集体土地全部量化到农户,建立以村为基本框架的土地合作社,制订章程,从制度上保障农民对集体土地享有所有权。即使在建设新农村中,也要保持这种制度不变,确保农民对土地享有永久的所有权。

2、创设完全物权化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

首先,尊重农民在享有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的市场主体地位,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在生产、投资及处分收益中,使农民做到自主选择。其次,拓宽农地流转渠道,允许农民采取任何不违法的形式实现土地流转,如农地入股等。最后,对承包地的流转以市价对其进行合理补偿,并尽量使补偿方式多样化,尤其要对土地被征收后的增值部分给予考虑,把农民对土地的可期待利益纳入补偿的范围内,切实保护农民权益。

3、健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保护农民宅基地使用权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在法律上,把农村宅基地确定为农户私有,这实质上是确认了农民的生存权、居住权与财产权,并使之依法受到保护。而农民享有明晰的宅基地使用权,也是其自由流转并依法保护自身权益的前提。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源于土地所有权的一项权利,所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也应以权利的物权化为目标。拓宽流转方式,允许集体建设用地在相关领域内自由流转,以市场竞价的方式公开规范交易。确保农民在流转收益分配中的主体地位,使其能够分享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增值所带来的收益,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生计和持续发展。

四、结语

农民土地权益问题是我国农村工作的核心问题,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要解决农民的土地权益保护问题,就必须依靠法律制度的创设与完善,这正好与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的法治建设相契合,能很好的推进我国的法治建设。

总之,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土地问题的核心是确权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及我国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只有妥善的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能盘活整个农村,实现国家的稳定,促进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解决好农民的土地问题,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费孝通.江村经济[M].商务印书馆,2001.

[2]王卫国.中国土地权利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3]何虹.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的法律保护[J].现代经济探讨,2012,(1).

[4]王权典.农民土地保障因应法律变革之演进[J].河北法学,2011,(6).

[5]刘艳梅.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河北法学,2008,(11).

土地权益范文第10篇

一、城郊妇女: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权益受侵严重

城郊地区土地资源更为稀缺,而且土地市场相对发育,土地利益关系复杂,加上土地的商用开发价值逐年攀升,使得城郊的土地价值较高,城郊的土地权益之争更加激烈。女性作为两性中的弱者,在征地补偿过程中,权益被侵犯的现象经常发生,因而引起城郊妇女土地权益问题。主要表现有:

⒈城郊出嫁女的承包权被侵害。因为城郊的土地价值较高,又牵涉到征地补偿问题,因此,许多城郊对妇女承包集体土地作出规定:凡出嫁女无论嫁到何处,户籍是否迁出,其承包耕地一律要被村集体收回。如某市城北区寺台子村在年第一轮土地承包时就研究决定,凡年以后的出嫁姑娘一律收回分配的承包地,不批给宅基地。该决定的效力一直延续到年第二轮土地承包,其间有个户口仍在本村的出嫁女的承包土地被收回,由此引发名妇女联名上访。

⒉城郊未婚和离婚妇女权益更难保护。城郊未婚姑娘及待嫁妇女不能获得应得的承包份额甚至预先取消了土地承包资格,这也是城郊妇女土地权益被侵犯的普遍现象。特别是当集体土地入股或被征用时,他们应该得到的土地分红或征地补偿,被村里制订的村规民约强行剥夺。离婚妇女在离婚后,其应该享有的土地承包权或征地补偿款,常常被丈夫强行剥夺或被村集体合法收回,而无论离婚妇女是否能够从娘家或再婚夫家所在村庄获得承包土地。

⒊招婿女没有村民待遇。城郊的计划生育推行得比较好,因此独子独女户大量出现,有的城郊由于地理条件优越,女方不愿意嫁到外地去,就招婿到家,男方也愿意来落户。但许多城郊村庄都规定必须是独生女或无男孩户。不符合这一条件的未婚女子都要出嫁,并且不论你是否愿意都必须到夫家居住和落户,娘家村一律不分配承包田,她们子女也不准在娘家上户口、亦不分配土地。未被村庄同意和批准,婚后在娘家村落户的不给宅基地。比如:有的村庄规定,本村妇女娶城市户口的丈夫,丈夫理所当然不分土地,妻子如果不符合在娘家村招女婿的规定,出嫁女也要收回承包土地,并且他们的子女也要被划分成随父还是随母。这些规定严重损害了妇女的权益,是严重的男女土地权益不平等。版权所有

⒋征地补偿将妇女分为三六九等。城郊富裕地方的征地补偿费比较高,许多村庄都限制妇女的公平享有。例如青海省妇联、西宁市妇联、城北区妇联联合于年月调查处理了一起由土地征用补偿引发的妇女土地纠纷案。西宁城郊由于土地征用较多,在这个过程中妇女的土地权益变成了现金分配而显现出来。比如:小桥村的一片河滩地被征用,在分配土地就业补偿费时村委会规定,凡年月日以前已婚的姑娘(娶的媳妇),享受就业待遇,但子女不享受就业待遇;年月日以后结婚的姑娘及其子女,不享受任何就业待遇。再比如,经过韵家口镇政府批准的中庄村土地征用后青苗补偿费分配方案规定,凡已出嫁的姑娘年满岁以下,户口在本村的补偿;年满岁以上,户口还在本村的,其子补偿,其女补偿;周岁,户口在本村的其子补偿,其女补偿;凡是招入我村已落户的女婿补偿。这些规定将出嫁女及其子女、上门女婿等分成等级给以不同的待遇,打破了集体成员无差别共同占有集体资产的法律框架和传统习惯。对享有平等土地权的城郊妇女们的利益是严重的侵害。

⒌就业歧视严重。妇女因为其本身的生理原因,就业能力不及男子,需要社会照顾。城郊妇女失去土地后,其强大的生存依托失去了,就业的艰难就立即显现。在城郊就业安排中,城郊妇女不仅不能得到照顾,反而受到不应有的歧视。例如,有的村规定,在就业安排时,先安排各家的男性就业,或者在分配工作条件好的单位时,先安排本村的男性村民,他们认为女性反正迟早会嫁出去的,应该先照顾本村的男青年就业。城郊妇女在城市就业时也常常被歧视,企业老板们对女性的结婚生育有诸多限制,有些企业甚至干脆不招女工,造成了女性就业不应有的压力。

二、根源:男权文化主宰城郊社会之害

城郊女农民权益被尊称为父辈和兄弟辈的男害的事例随处可见,引起的上访事件也很多。城郊的土地权益分配歧视女性,对女性进行剥夺,其根源主要是男权主宰城郊土地的分配权。

⒈男权文化无视女性土地权益。在男权文化以及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下,人们思考问题是从男性出发,如何保护男性的利益,如何使男性的利益不受损害,有意无意忽略了女性的利益,损害了女性的权益。问题的严重性不仅仅在于损害了女性的利益,而在于当今的文化认为这是自然的天经地义的,没有什么不合适的。这种思想,这种观念使土地承包就成为只是男性群体内部的事。因此从思想上就将妇女排除在承包土地权利之外。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嫁不取地,娶不分地就是以男性为本位的男权文化考虑问题的结果,它强化着男性的主体性和女性的从属性依附性。它方便男性,优惠男性,巩固男性对家对女人的主人地位;它为难女性,限制女性,弱化女性在家在婚姻中的主体地位;从全社会来说显失公平。男权主宰了城郊土地的分配权,男性从维护自己的利益出发,利益村民民主的手段,制订歧视女性的村规民约,无视女性土地权益,侵害女性合法的土地利益。

⒉男主女从的家庭结构导致女性群体利益丧失。男权文化积淀的制度性男主外女治内的社会结构使当今农村干部除点缀性的安排个别女性在不重要的位置上外,几乎是清一色男性,职务的性别化导致女性在权力结构中的边缘化,这又导致决策机构中女性的缺席。女性附庸的官僚思想使女性参政成为一种摆设,一种装饰,一种招牌,一种遮掩。这种缺席又容易导致这样的结果:女性群体利益被边缘化。当这些决策者都是男性时,男性的共同利益就会自然带到政策之中得以体现,而女性的利益则被决策者所忽视,女性群体的要求和声音难以在决策层表达出来,这就使得女性群体的正当利益整体上被遗忘和忽略。《村委会组织法》没有对村委会决议内容制定有效的监督。这就给农村主流群体剥夺边缘群体利益留下了操作空间,这就使村委会作出减人不减地,增人不增地,嫁不取地,娶不分地等损害妇女土地权益的男人土地交易政策通过易于反掌。

⒊男人主宰分配权制度歧视妇女。制定政策的人可能忘记别人的特殊问题,但不会忘记自己的特殊利益。作为男性群体的代言人,自然不会忘记男性的利益,女性群体的利益则可能有意或无意地被忽视,由此政策必然倾向男性或以男性为中心。利益或权益就是一种资源,如果将这种资源比喻为一块蛋糕,男女应各分一半,现在男性决策以家为单位分割,男人代表家分蛋糕,然后再分给家庭成员。第一次分割是男人之间的事,第二次分割则由某个具体男人说了算,男人是否公正缺乏社会监督。其实目前以农户承包土地的政策就是以男人承包,男人主刀的男人之间土地分割,女人的权益以家的形式被掩盖。妇女土地权益在以家为单位的承包机制中,被悄悄而光明正大的剥夺。

⒋从夫居的传统习俗影响。从夫居和土地承包书上只有男性名字的传统习俗忽视了妇女的个人权利,从夫居是男权文化的传统,土地承包书上只有男性名字是男权文化的现代化,二者的合一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它又是这种文化的结果;在新形势下起着巩固男权文化的作用。从夫居、男性名字与男权文化互为因果。从夫居和土地证上的男性名字制约妇女土地承包权,从夫居使妇女土地权益被牢牢套在婚姻上,一旦离婚,土地权益就被男人强行夺走了。

三、对策:依法维权促发展

⒈在地方立法中进一步具体化城郊妇女土地权利。城郊妇女在城市化进程中是社会的弱者,地方在征地补偿、就业安置等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城郊妇女的权。益保护,特别是要具体化和有可操作性,限制村规民约在法律和国家政策下运行比如可增加妇女结婚的,在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其承包地,妇女离婚的,已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承包期内依法受到保护,可以作为家庭财产处理。再比如,在土地承包法草案总则中可以增加农村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土地承包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的规定。如,规定妇女结婚后,应采取适当方式确保农村出嫁妇女有一份承包土地。在未解决前,娘家所在村应保留其承包地,不得强行收回,上述具体操作程序中均涉及到土地调整的问题,与土地承包期限三十年不变、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相违背。处理好法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往往将处于两难的境地。

⒉改进法规、政策的执行。首先,将个人权利从家庭中剥离出来,从婚姻中剥离出来。通常情况下女性的权利被埋没在婚姻关系中。所以,在法律执行中,要正视法律面对的是性别不平等的社会结构的现实,在执行具体的法律条文时应具有性别敏感性。同时应提供司法救济,使无地的农村妇女状告村民委员会的案件可以通过司法途径得以解决。其次,继续将《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土地承包法》等相关妇女土地权益法规的学习宣传作为普法学习宣传的重要内容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注意向农村基层干部宣传使之在工作中依法行政在土地及宅基地的分配中自觉依法维护妇女权益。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和制裁措施。对违反法律规定经批评教育又不改正者坚决给责任人行政处分。

⒊有效调适村规民约运行。中办[]号文件《关于切实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的通知》、《妇女权益保护法》第条都有明确规定:农村妇女结婚后本人的责任田和口粮田应当受到法律保护;妇女有权选择其户口所在地。一切与法律关于男女平等原则相违背的村规民约应予废止。绝不能以小政策对抗国家法律。

上一篇:儿童权益范文 下一篇:条件概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