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0 16:49:04

土地承包论文

土地承包论文范文第1篇

当前的土地流转行为处于初步发展探索期,缺少一个规范的机制来约束,未形成一个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不能把农村剩余的土地更好的、规范的流入市场进行运作,严重制约着农村土地健康有序的流转,同时也使土地流转的对象和范围不大,不能使有效的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一定时间内严重限制和影响着土地的流转程度、规模与效益等。

2土地流转规模小

“土地是农民命根子”这种传统的思想意识还一直制约和影响着农民的思想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地流转心存疑虑,担心土地流转之后会丧失对土地的承包权,不愿轻易转让土地使用权,宁愿土地荒芜也不愿意土地流转,这些因素制约着土地的流转的范围,土地流转大部分仅对本村或比较熟悉的人,向企业或外部人员流转很少,这就制约影响着土地流转的规模与程度。

3土地流转进展不平衡

受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制约,土地流转工作在各地发展进程也不均衡,经济发展相对快的地区,农民思想意识比较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快,土地流转比重远远高于经济落后的区域;在地势复杂、人均耕地低、土地不成规模比较零散的地区土地流转频率不高。

4建议与措施

4.1加大政策鼓励

农村土地流转离不开政策的正确引导,政策的鼓励与引导是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保护农民权益的重要措施,应认真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并制定符合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新形势的实施细则,让土地流转有章可循,具有可操作性,逐渐把农村土地流转纳入法制化、制良化轨道,坚决打击和制止违背农民意愿和损害农民利益的土地流转行为。同时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承包法》、《合同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让农民懂法、了解法,用法保护自身权益,消除农民对土地流转的顾虑,使之自觉、主动地参与土地流转。

4.2鼓励土地流转形式创新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是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应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探索新型的发展形式,逐渐建立健全规范土地交易新秩序,推进土地经营权走上市场,允许农村中承包权明晰的土地在一定范围内流转,并通过规范的市场机制形成的合理的流通价位,满足市场对土地的需求。要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发展土地流转服务的中介机构,开展土地供求登记、信息、咨询、评估等一系列服务工作,为土地流转牵线搭桥。

土地承包论文范文第2篇

(一)制度缺失问题

一方面,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未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没有固化,农民心存顾虑;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育不全,服务能力不强,尤其是农村土地抵押机构、土地流转中介机构和价格评估机构缺失,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定价体系,无法有效地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提供交易信息、价格评估、经营权转让等相关服务。另一方面,与广大农民息息相关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标准低、覆盖面窄,导致农民难以摆脱对家庭承包土地的依赖,仍然视土地为命根子和最后的生活保障,即使进城务工经商,宁愿将土地临时转给亲戚邻居代种、甚至弃耕抛荒也不愿流转,更不会轻易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抵押。

(二)法律障碍问题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家庭农户普遍享有的主要财产性权利之一,是农户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一种资格权利。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用益物权,相关法律法规对其抵押进行了严格限制。《土地承包法》规定:“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只限制于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的荒山、荒滩等农村土地,经发包方同意,并依法登记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林权证书的,才可以设立抵押”,并没有明确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抵押。《担保法》第37条明确规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设定抵押。”《物权法》也明确规定,除买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的“四荒地”等农村土地可以抵押外,其他方式承包的农村土地是不允许抵押的。因此,从法律角度来看,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抵押物进行贷款,目前仍然难以逾越法律上的鸿沟。没有法律的认可和支持,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也就无从谈起,只有在法律上加以明确,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三)风险防控问题

与其他抵押贷款相比,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面临着市场风险、自然风险和潜在的社会风险,违约的几率可能更高,无法偿还的风险可能更大。对金融机构而言,如果农民抵押到期无法偿还贷款,银行依法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后,短期内很难找到合适的承接对象,也无法快速变现,光靠自身经营承包地收回贷款,风险太大,效率太低,周期太长,现实无法操作,很可能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演变成一种奢望。对农民而言,如果到期后不能偿还贷款,农民就会丧失土地承包经营权,陷入失土困境,从而导致农民失去了最后基本生活保障,容易引发潜在的社会矛盾。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

押贷款的主要探索模式从相关资料来看,目前全国各地积极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探索解决涉农贷款供给不足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4种模式:

(一)“太仓模式”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实现了2个创新。一是主体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以农场合作社为抵押融资主体。农场合作社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其土地流转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比分散农户要好,把农场合作社设为抵押融资主体,既有助于解决银行信贷道德风险问题,又有利于规模承包经营权抵押违约后便于市场化处置。二是监督机制创新。为确保土地承包权抵押贷款资金安全,银行、财政、农业等多方共同监管资金用途。比如开设贷款专户,执行受托支付,监管资金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不得用于日常消费、改善生活等其他领域。财政部门负责各类政府补贴资金在专项账户内封闭运作,农经部门负责监督农业收益及时转入专用账户,确保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实现“农地农贷、农贷农用、农用农管、农管农收、农收农还”的良性循环。

(二)“宁夏模式”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试点村为单位,成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协会。农户以不超过承包地总数的40%自愿加入,会长、副会长及常务会员每人拿出1000元存入协会账户,作为共同偿债基金。贷款额度一般每667m2不超过3000元,期限1年。若贷款到期农户无法偿还,土地承包经营权便转给代其还款的担保人,或由协会转给有意为其偿还贷款的其他村民,贷款农户还清贷款后还可重新获得承包经营权。该模式主要将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作为贷款或担保平台,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桥梁作用,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成都模式”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农民从银行贷款所需的担保,由政府出资成立的担保公司提供,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反担保物抵押给担保公司,而不是直接抵押给银行。如成都市连续下发了《成都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管理办法(试行)》《成都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试行)》和《成都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方案》等,详细规定了抵押当事方的责任分担、债权实现方式以及纠纷解决等内容,初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机制。

(四)“重庆模式”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由银行直接面对农户签订合同,前提是以完善的配套制度和管理办法作支撑。如重庆市着重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登记确权工作,出台了《重庆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登记实施细则(试行)》,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登记、允许抵押范围、所需要件以及相关部门审核意见等均作了明确规定,保证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规范有序进行。

三、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

权抵押贷款的政策建议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有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化经营。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合法化,将极大地释放土地资产的流动性,从市场和商业的角度提供一条解决农业融资的途径,为农业规模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因此,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要遵循市场规律,扫清法律障碍,破除机制僵局,加强顶层设计,有效防控风险,不断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健康发展。

(一)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抵押相关配套政策积极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做实农民承包土地的权能;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大力培育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机构、价格评估机构和建立市场化经营权评价指标体系;鼓励和扶持农民以承包土地出资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以土地股份合作组织为平台,实现与金融机构的有效对接;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登记实施办法,明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操作流程,贷款对象、利率、期限和额度,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规范运行。

(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完善《土地管理法》《物权法》和《担保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破除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法律障碍,把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具体化、法制化,赋予农民更加充分、完整且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用作抵押进行融资。通过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法律体系,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提供法律保障。进一步完善承包经营权登记和承包经营权证书制度,以登记的方式进行公示,把这项权力真正落实到农户、落实到地块,提高其法律效力和公信力,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奠定产权基础。

(三)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抵押风险补偿机制加快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农业风险保障体系。建立政府财政出资的农业巨灾保障基金,实施重大灾害保险制度。对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巨大损失,采取原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及政府三方共同分担的办法,从而降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风险系数。商业保险部门要在现行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开设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保险品种,以降低金融机构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风险。利用农村担保机构分担抵押贷款风险,如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互助型的农业专业担保机构,由农村担保机构为抵(质)押贷款提供担保,实现贷款风险分散。

(四)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进一步加大农村社会保障费用的财政支出额度,完善农村医疗、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农民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问题。对因抵押偿债而失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国家应考虑采取救金融或其他社会保障方式给予帮助,避免引起农村社会的不稳定。赋予失地农民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经营的优先承租权,保障农民有机会获得二次承包经营的权利。总之,开展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可有效解决农村信贷资金不足,拓宽涉农融资渠道;可充分激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经济属性,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可坐实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因此,要积极推动立法,完善制度,正确引导,稳步实施,真正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抓好抓实。

土地承包论文范文第3篇

一、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辽阳县地处辽宁省中部,境内管辖15个乡镇,280个经济核算组织,199个行政村,1656个村民小组,农业户数122357户,具有二轮延包的人口419759人,全县村集体经济所有耕地面积892263亩。目前,土地流转总面积16.1万亩,占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农用地总面积19%。

(二)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现状

1.农村土地承包及合同管理工作比较规范

该县二轮土地延包始于1997年,截至2013年6月末,全县应确权入户耕地面积为847649亩,实际确权入户面积为844832亩。所有家庭承包的土地全部签订了新版土地承包合同填写了新版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新版土地承包合同及经营权证应签订发放数为118657本。截至2014年5月末,已签订新版土地承包合同115410份,合同签订率为93%;已发放入户新版经营权证91576本,经营权证入户率为73.2%。其他方式承包也都签订了较为规范的承包合同。

2.县域经济状况良好

辽阳县域经济比较发达,二、三产业比重较大,农民人均收入高达13000多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3.土地流转体制健全发展速度较快

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目前,已有大批农户把土地流转到各经营主体中去,改变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状况,增强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推动了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土地流转,一是极大地推进了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二是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三是推动了农业科技进步;四是培育和促进了经营主体的发展和壮大。2009年以前全县土地流转仅为3.5万亩,各类经营主体基本属于起步阶段,通过了几年的土地流转,到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高达17万亩以上,已发展成形的合作社667个,家庭农场57个,设施农业小区245个。

二、辽阳县土地流转工作目标

1.土地流转规模要突破36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40%左右。

2.土地流转规模要突破两个三,即整村流转达到30个村,整组流转要达到300个组。

3.经营主体要有重大突破:一、培育建成10000亩以上大型农业生产合作社3家,5000亩以上合作社10家;二、培育建成5000亩以上规模的家庭农场3家,2000亩以上规模家庭农场10家,1000亩以上规模家庭农场20家,500亩以上规模家庭农场50家,200亩以上规模家庭农场100家;三、3000亩以上的农事龙头企业10个,100亩连片的设施农业小区100个。4.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要有重大突破,县政府计划投资150万元建设成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服务到位、群众满意的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体系,使土地流转规范、有序、快速发展。

三、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土地流转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因此,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必须做到三个到位。一是确保组织领导到位,要成立各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农业、经管、财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政策指导和规范管理等工作。二是确保宣传发动到位。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有针对性地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特别要善于利用土地流转中出现的问题,用以事说法的方法来宣传,提高宣传和教育的效果。三是确保认识到位。通过宣传要使广大基层干群充分认识到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是新形势下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需要;是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为顺利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共同营造良好的氛围。

2.积极引导,能人牵头

鼓励有资金、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人员等农业经营主体投资效益农业,连片开发经营农户流转的土地。对于转出土地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补助,扶持其进城务工创业。对于通过转包、租赁、入股合作等方式集中农民土地进行规模化经营,并能带动农民增收的种养大户和各类经济实体进行奖励,并从资金扶持、税收政策、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倾斜。

3.健全机制、完善制度

在稳定农户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各乡镇都建立健全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积极为农民流转土地提供中介服务,开展业务指导,确保土地流转程序合法、合同规范、手续齐全,形成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同时,县、乡两级政府进一步加大政策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与此同时,县政府正在组建现代农业物权融资服务中心,目的就是为加快土地流转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4.注重探索,不断创新

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要有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措施,要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和多办法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①要四个结合。把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主导产业基地建设结合起来;与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结合起来;与土地整理和综合开发结合起来;与农业综合利用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结合起来,使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综合效益得以真正发挥。②要注重扶持。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的政策扶持力度,形成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良好工作局面。③要注重探索。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以土地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新模式,通过入股或入劳等方法,使土地经营者获得土地资源,实行规模经营。同时使入股或入劳的农民享受年终分红,增加收入。

土地承包论文范文第4篇

为切实维护广大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的合法权益,我国在相关法律做了大量的有益规定,从《宪法》到《婚姻法》到《农村土地承包法》,直至专门保护妇女权益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无不对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作出了保护性的规定。《宪法》赋予了妇女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宪法》第48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婚姻法》第13条规定:“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即夫妻之间有平等的人身和财产权利。《婚姻法》第39条第2款还明确规定夫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应依法予以保护。由于农村妇女在家庭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以及农村中“从夫居”的婚嫁传统,因此这一立法的目的更强调的是对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保护。1992年制定的《妇女权益保障法》首次以立法的形式对农村妇女土地权利作出具体规定,该法2005年修订后丰富了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内涵,强化了相关保障措施。该法第32条明确了农村妇女在土地承包经营、集体经济组织收益的分配、土地征用或征收补偿费的使用以及宅基地的使用等方面,享有和男性平等的权利。第33条还进一步规定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农村妇女未婚、结婚、离婚及丧偶等为由,侵害农村妇女在集体经济组织中的相关权益。同时,在“法律责任”一章中还明确规定了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受侵害时的救济途径及侵害方的法律责任。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6条对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即农村的土地承包,妇女与男性享有平等权利。土地承包中应保护农村妇女合法的权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剥夺、侵害其应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第30条对如何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即在土地承包期内,农村妇女结婚的,在新居住地未能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能收回其原承包地;农村妇女离婚或丧偶的,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能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能收回其原承包地。同时该法第53、54条还规定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剥夺、侵害农村妇女应当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包方如果非法剥夺、侵害其依法应当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应当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除上述立法外,还有一些政策性的规定。如2001年5月8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联合的《关于切实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的通知》,“通知”第一次比较完整地、系统地规定了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益保护的具体措施,即务必要确保农村妇女有一份承包地;农村妇女离婚或者丧偶后仍在原居住地生活的,原居住地应当保证其拥有一份承包地,不在原居住地生活而其新居住地还没有为其解决承包地的原居住地所在村应当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综上可以看出,对农村妇女包括离婚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已在相关法律法规中作了明确的规定:第一,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农村妇女同男性一样,享有平等权利;对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土地征收或征用的补偿费使用以及宅基地的使用等各个方面,享有平等权利。第二,对农村离婚妇女所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犯,如若农村离婚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被剥夺或侵犯,则可通过相关的救济途径来维护其合法权益。第三,保证农村离婚妇女在婚姻变动后能够取得承包土地。

二、农村离婚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受到侵害的表现

1.农村离婚妇女的承包地被男方霸占或被村委会强行收回

农村妇女离婚后,有些妇女的承包土地被男方霸占或被村委会强行收回,而这些行为并非以离婚妇女是否能够从再婚夫家或娘家所在地获得承包地为前提。“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很多农村的传统观念中认为离婚后的妇女就应当净身出户,所以妇女在婚姻存续期间所获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因此被男方占有,或者被村委会认为离婚后该妇女先前所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就该收回而强行收回。据在河北省的有关调查,农村妇女离婚后,其在前夫家的承包地被村委会收回的占24.5%;回到娘家后,村委会不分给妇女土地的占44%。从这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妇女因离婚而丧失承包地的情况是十分严重的,使这些离婚妇女陷入无处安身、没有生存保障的境地。

2.夫妻离婚时已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达成一致协议,但男方迟迟不履行或村委会认为“不合理”而进行干涉

有些农村夫妻在离婚时会对婚姻存续期间所获得的承包地协商进行分割,达成分割协议。但实际履行分割协议时男方反悔或认为履行太过繁琐而迟迟不予履行。就算男方实际履行了他们之前达成的分割协议,村委会也可能会因认为不该将本村所有的土地分给一个离婚妇女而进行干涉,致使离婚妇女得不到本应获得的承包地。

3.土地征收补偿费分配不公

法律规定若妇女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则在土地被征用或征收时,有权依法分得的土地被征用或征收所得的土地补偿费。但在现实中,农村离婚妇女在取得其本应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过程中都存在着种种困难,就更别提与土地承包经营权相关的土地征用或征收补偿费的问题了。在一些农村关于土地征用或征收补偿费的分配中,规定离婚妇女只能享有相当于本村男性村民一定比例的补偿款(低于100%),有的地方甚至不分配给离婚妇女补偿款,这样就构成了对享有平等土地权利的妇女的严重侵害。

4.在离婚诉讼中,对农村离婚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不力

①妇女直接放弃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

一方面,由于许多农村妇女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缺乏,夫妻双方在离婚诉讼中,妇女很少提出要求分割承包地的请求,一旦离婚,妇女往往失去承包地;另一方面,有些妇女长期在外打工,在离婚诉讼中由于怕麻烦或种地不赚钱等原因完全放弃了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及相关的诉讼权利。这些因素致使她们自身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②法院刻意回避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分割或分割不公。

在审理农村离婚案件中,存在着男女双方要求分割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问题。现行法律中虽然有相关的规定,但事实上法院在实际审理此类离婚案件时,出现了法院对案件所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刻意回避不进行分割或分割不公平的问题。有许多基层法院因为受当地风俗或传统观念的影响,对离婚诉讼中涉及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裁判明显偏袒男方。类似的种种不利因素,导致离婚的农村妇女在取得和实现其依法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道路上障碍重重,使得她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保护。

③人民法院的裁判难以实际执行。

即使在离婚案件中法院对于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作出了公正裁判,保证了农村离婚妇女应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但是裁判文书在实际执行中往往遭遇很大阻力。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有两种原因:其一,法院虽然已依法作出公正裁判,但对当事人是否实际执行并不在意,裁判则相当于一张空头支票,有名而无实;其二,就是与各个地方的风俗观念有一定的关系。法院在处理离婚案件对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时作出了公正的裁判,但是由于农村家族观念很浓,在排外心理的作用下会阻碍已离婚的妇女在婆家取得承包地,离婚妇女原来的家庭或村委会可能也会百般阻挠不分割,即使督促当事人实际履行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开始强制执行,但是由于村委会及原家庭的不配合,最终也会很难落实。

三、我国农村离婚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易受侵害的原因分析

1.农村妇女法律意识薄弱

农村妇女本身的文化素质相对偏低,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妇女是文盲,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她们对于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如果她们连自己享有哪些法定的权利和义务都不知道,那么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权益就无从谈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大多数人都知道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今天,对法律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懂的她们,也不知道如何应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因此,其合法权益才更容易受到侵害。

2.体现“男权文化”的“村规民约”的侵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妇女地位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几千年来男权社会的“留风遗韵”仍在深刻地影响着农村社会。传统的土地意识,男娶女嫁、从夫居的婚姻习俗等封建遗风仍在农村深深的扎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0条明确规定了村民会议可以制定、修改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这在法律上确认了村规民约作为一种自治规范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但是,在农村男权文化的特点特别凸显,参与村规民约的制定基本都是男性村民,制定出来的村规民约自然而然也多从保护男性利益的基点出发,从而会有意无意地忽略或损害女性权益。因此,在很多村规民约中,存在侵犯村民合法权益包括农村离婚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规定。并且,很多农村干部的法治意识薄弱,常以尊重“村民自治”的合法形式,拿村民表决通过体现“男权文化”的村规民约对农村离婚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益“有组织、有根据”的侵犯。有“村规民约”这样规定:户口迁出本村的离婚妇女的承包地在土地调整时一律收回;离婚妇女户口迁回娘家的不享受娘家人均耕地权益;不住婆家的离婚妇女的承包地在土地调整时一律收回而不论其户口是否迁出;户口和居住地均在婆家的离婚妇女如果要享受人均耕地权益的,需经村民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这样类似的村规民约明文规定或不成文的习惯做法使农村离婚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被剥夺和限制,由于监管空白,农村的“习惯法”、“村规民约”等“土政策”对国家的法律法规产生了强烈的排异和抵抗。

3.现行法律和政策的保护性规定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强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0、32、33条,《农村土地承包法》第6条等都规定:农村妇女享有和男子平等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侵害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妇女结婚、离婚其土地权益应当得到保障。但是这些规定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强。虽然对于农村离婚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有更具体的规定,如前文所述的《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0条以及2001年《关于切实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成本权益的通知》都规定了应当确保农村妇女因婚姻关系变动不丧失承包地,并规定了具体办法。但是这些规定也存在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我国土地的分配和再分配权都授予给了农村集体组织、村委会,不同的村调整土地的时间不一致,这些规定都没有明确该由谁来统筹离婚妇女嫁入村与嫁出村甚至是跨省村的土地调整。如果离婚妇女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原居住地发包方是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那么其如何实际享有在原居住地承包土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也没有明确规定。有些农村离婚妇女在原来出嫁后嫁出村收回承包地,因“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政策或其他原因未在嫁入村获得承包地,又如何“确保农村妇女有一份承包地”。这些问题的明确才能使农村离婚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

4.司法实务中负面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在农村离婚案件中,离婚双方通过调解、仲裁、诉讼等救济途径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分割后,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未必会完全得以实现。即使是公正的处理结果,如果受到不利因素的干涉也会导致离婚妇女的合法土地承包经营权遭受损害。而这些不利的影响因素并不只是源于个人,也包括所在地的村委会或集体组织。他们进行干涉所依据的就是与法律法规所违背的“村规民约”。这些不利因素的干涉使得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的调解、裁决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完全执行或根本无法实际执行。这样必然会导致农村离婚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另一方面,离婚双方如果就所涉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申请仲裁或提讼,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也会因为当地的一些“土规定”或传统而对此请求不予受理或者顾及男方家族利益作出偏袒男方的裁判,从而使农村离婚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受到伤害。

四、加强农村离婚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益保护的思考

1.加强普法宣传,提高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许多农村离婚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受侵害并不只是法律体系不完善或其他因素干扰而导致的,而是她们的法律意识过于浅薄直接造成的。这样就会使这些本来就属于弱势群体的农村离婚妇女变的更为弱势。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大多数农村妇女思想观念中,她们对国家法律的更多理解则是其强制性的一面,认为法律的主要内容是履行义务,而忽略了法律也可以给予她们权利更多保护的一面。这样就大大阻碍了农村妇女法律意识的提高。?因此,对农村妇女的法制教育普及是当前应当关注的一个重点,让她们知道自己所应该享有的权利及权利受侵犯时应该怎样维护权利,这样才能更有效的防止权益受侵害的情况发生。另外,因为农民的法律素养不高,法治意识淡薄,于是出现村委会、村干部以风俗习惯、村规民约为由侵害离婚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现象,所以加强农村地区的普法宣传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政府、司法部门、高校、妇联等组织或单位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开展法治宣传,切实落实“送法下乡”,普及法律知识。比如可以采取给村民制作和印发与农村、农民、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法律实用知识手册,举办法律宣讲会,建立渠道为农民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等措施提高农民的法律素养,积极鼓励农村妇女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实现农民们“知法、守法、用法”。这不仅有利于农村离婚妇女的土地权益的保护,而且对实现法治国家、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也是大有裨益的。

2.加强对村规民约的审查管理

制定村规民约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赋予农村自治组织的权利,是村民自治的重要体现,应给予充分的尊重。但是如前文所述,一些村规民约的规定明显违法,侵害部分村民特别是妇女的利益。对于这一问题,修改后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7条规定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的决定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人身权利、民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的决定违反前述规定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关于切实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的通知》中也提到了,各地县委、县政府要组织一次检查,对侵害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现象要立即予以纠正;对涉及土地承包经营的规定、村规民约、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等进行一次清理,对其中违反男女平等原则、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内容要坚决废止。根据上述规定,县级党委和政府应当组织、指导乡镇政府开展村规民约的违法审查清理,村规民约纠错的责任在于乡镇政府。在此,建议全国尽快组织一次村规民约全面清理审查,对与现行法律、国家政策相违背,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内容予以修改或废止,以维护法律和国家政策的权威性。同时,完善村规民约的备案审查制度,村规民约制定或修改后须报送乡镇人大审查通过并送县级人大备案方能施行。对以“村规民约”有规定为由,公然侵害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行为,乡镇人民政府要立即予以纠正,各级人大应督促所在地的政府或主管部门及时出面解决。

3.加强对土地征收补偿费和集体建设用地收益分配的审查监督

中国共产党十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这一规定可说是吹响了农村的号角,催醒了中国最大的沉睡资本———农村集体土地,集体建设用地收益将会成为农民的一笔巨大的财富。但是,我国目前的法律对于土地征收、征用补偿费和集体建设用地收益的分配使用方案却没有要求备案和审查,也就是说农村集体组织、村委会做出的土地征收、征用补偿费和集体建设用地收益分配使用方案没有受到审查、监督,以致许多农村集体组织、村委会在土地征收、征用补偿费和集体建设用地收益的分配使用中,罔顾法律规定,剥夺和侵害少数集体成员如离婚妇女的合法权益的情况。因此,建议在《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中,增加专门条款明确规定:村委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形成的集体土地征收征用补偿费、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使用收益或其他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产生的收益分配使用方案,必须报乡级人民政府备案,并报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审查后才能执行。

4.强化对农村离婚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

我国《物权法》已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为物权即用益物权,并对其施以物权保护。虽然没有对保护农村离婚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做特别规定,但是根据物权法原理,物权是一种具有物质内容的、直接体现为财产利益的权利,是一种财产权,物权具有的直接支配性、排他性和保护上的绝对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对农民包括农村离婚妇女在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保护。但是由于《物权法》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规定过于抽象,《土地承包法》等相关法律对婚姻变动的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规定过于原则,操作性强,导致现实中农村离婚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容易受到限制和剥夺,因此还需要强化农村离婚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物权保护。

①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5条第1款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5条规定:“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似乎两条规定出现了矛盾,第5条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规定为个人,而第15条却规定为农户,也即一个农村家庭。而在《物权法》中,则对这一问题釆取了回避态度,并未明示到底是个人还是家庭,而采用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提法。笔者认为,这两条规定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符合农村土地承包中“按户承包、按人分地”的实际。第5条是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的具体规定,即村民个人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实体享有者,第15条是关于农村土地承包形式的规定,即村民个人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必须以户为单位,通过家庭来实现土地承包。家庭成员个人承包地的份额是均等的,家庭成员的所有承包地的经营权登记在户主名下。因此,一户农村家庭分到承包地,除未在家庭居住地获得承包地的家庭成员以外的其他家庭成员对于家庭的承包地是一种共同共有关系。这样就明确了如果农村妇女离婚,就可以基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用益物权属性和共同共有关系,享有主张分割承包地的权益,并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期满前继续享有承包地的用益物权,对抗诸如农村集体组织强行收获承包地或被前夫霸占的不法行为。

②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规定。

为了更好的落实《物权法》对物权进行保护的立法目的,实现《农村土地承包法》与《物权法》的衔接,更好地保障农村离婚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一用益物权,首先,可针对下列事项在《农村土地承包法》中作出相应的明确规定:其一,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确权登记,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证上列明所有承包经营者的名字,以明确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共同共有人;其二,对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流转应当征得所有共有人的同意,否则流转行为无效;其三,对于结婚、离婚、丧偶的妇女离开原居住地,其所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承包期内允许她们自己行使或进行流转;其四,对于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受到非法限制和剥夺的,现有的法律只规定了侵害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而没有涉及到受害人的物权请求权。根据物权请求权的原理,当物权人如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受到妨害或有妨害的危险时,其可以提起承包地返还请求权、妨害排除请求权和妨害防止请求权,以确保自己权利的圆满。因此应当明确规定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受到非法限制和剥夺时,其应当享有的物权请求权,保证农村妇女能够获得其应有的承包地;其次,为了防止农村集体组织利用《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0条规定存在的漏洞剥夺、侵害婚姻变动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将该条修改为:“承包期内,妇女结婚,有权作为新居住地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取得承包地,其在新居住地取得承包地后,原居住地发包方才能收回其原承包地。妇女离婚或者丧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旳,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在新居住地生活的,有权作为新居住地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取得承包地,其在新居住地取得承包地后,原居住地发包方才能收回其原承包地。”同时,该条增设“承包期内,妇女结婚、离婚、丧偶,有权请求分割原家庭共同承包的土地,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分割得到的承包地;妇女结婚、离婚、丧偶后在新居住地取得承包地的,不得就原家庭共同承包的土地主张权利”作为第2款规定;增设“妇女结婚、离婚、丧偶,有权选择在原居住地或新居住地取得承包地”作为第3款规定。通过上述的修改、完善,使法律对于农村妇女特别是婚姻变动的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规定更加具体明确,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保证了非经农村妇女本人同意,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剥夺和限制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最大限度地防止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或因婚姻变化而受到侵害,保障妇女在结婚、离婚和丧偶等情况下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安全。

5.法院在审理涉及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村离婚案件时要端正权衡的天平

正是因为离婚的农村妇女在享受土地承包经营权方面存在着重重困难,其合法的权益得不到充分的保护,所以迫切要求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中正确适用有关法律规定,保证司法公正,保护农村离婚妇女的合法权利。

首先,离婚诉讼是复合之诉,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不仅要处理婚姻关系问题,而且还要解决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问题。法院要认识到,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一项农村家庭重要的财产权益,无论当事人是否提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分割的诉讼请求,在离婚案件的审理中法院都不能回避,应当公平妥善的处理。

其次,法院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裁判,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而不能以农村所谓的“习惯”,“风俗”为参照。《婚姻法》第39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农业承包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4条规定:“承包方是夫妻的,在承包合同履行期间解除婚姻关系的,就其承包经营的权利、义务未达成协议,且双方均具有承包经营主体资格的,人民法院在处理离婚案件时,应当按照家庭人口、老人的赡养、未成年子女的抚养等具体情况,对其承包经营权进行分割。”所以,法院在审理农村离婚案件涉及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分割时,可以根据承包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结合上述法律法规的立法精神,在承包合同承包面积、承包期限、承包金三不变的情况下,综合考虑夫妻双方的具体情况,本着有利于生产生活和照顾妇女的原则,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分割作出裁判。

最后,法院在处理农村离婚案件时,对夫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处理结果在判决书或调解书中应当表述的具体详细。并把调解书或判决书发给当地的政府或农村基层组织,便于监督执行,防治不利因素的影响。如果男方或其所在地的村委会干涉或收回离婚妇女所应享有的承包土地的,离婚妇女可以向法院或当地人民政府申请责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执行。法院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当前人们坚信能够实现其合法权益的最后寄托。农村离婚妇女所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法院在审理农村离婚案件,处理土地承包经营权时,应当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妥善进行,既能合法又能合理,利用法律武器保护农村离婚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益不受丝毫侵害。

土地承包论文范文第5篇

一、土地承包纠纷案件的类型

1、发包方提前终止合同,承包方要求继续履行此类纠纷在村委换届后表现更为突出。

2、承包方因经营不善,没有取得预期利益,或取得利益过低,导致拖欠承包费。

3、在承包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物价上涨,土地使用价值提升等原因,致使原承包费过低,发包方要求提高承包费,双方发生纠纷。

4、因妇女离婚、出嫁等原因未能取得承包地,从而引发纠纷。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强。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已颁布实施,但是由于实施时间较短,相关配套规定和司法解释较少,往往土地承包案件又非常复杂,涉及到许多民间习惯、村规民约,审理中法官感到很吃力。

2、合同形式不规范,在对外承包土地时,基本上都能签订书面合同,而在具体经济组织内部都很少签订书面合同,只是几个人用尺子一量,就算定下了。另外,土地管理部门很少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生纠纷时,双方难以说清。

3、诉讼中农民的证据意识差,诉讼知识贫乏。农民的文化素质法律意识整体偏低,在发生纠纷时不太懂得怎样进行维权,在诉讼中经常走弯路,无谓的增加诉讼成本。

4、村委的换届选举引起承包合同纠纷普遍存在。现在农村选举制度在实行中不完善、不健全,竞争中混杂着家族势力等非正常因素。新一届村委上台后,或因承包方是竞选对手的人而进行打击报复,或对前任村委工作不满意,于是找种种理由,随意解除合同或干脆不经协商另行发包给他人,造成纠纷。

5、根据法律规定对外承包土地等重要事项需经过民主议定程序,即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公开决定,但实际上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很难召开,更不要说民主议定重要事项了。因此许多土地承包没有经过此程序,有的甚至只是几个主要的村干部决定后,就对外承包。

6、村组干部素质差,工作能力有限。在因人口变动需进行土地调调整时,不能正确理解政策规定,分地不均。并且,现行法律对村组干部制约过少。部分干部无所顾及,用手中的权力钳制农民,以此收受贿赂,索要钱财,或搞暗箱操作,给自己的亲友多分地、分好地。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权属于担保物权的范畴,同时,又是土地的他项权利的一种,是设立于土地的使用权之上的权利负担,其具有担保物权和土地的他项权利的双重性质,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关系不仅要适用担保法的调整,还要适用《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有关土地资源法律的调整。然而,现行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仍处于雏形发展阶段,许多的规定散见于上述法律之中,存在许多不科学、不完善、矛盾之处,且可操作性差,影响了其功效的发挥。本论文试就土地承包经营权担保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将来完善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抵押立法及实践操作有所禆益。

二、家庭承包取得的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抵押性

中国对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采取严格限制的态度,根据《担保法》,仅允许“四荒”土地使用权可以抵押,对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土地使用权则不允许抵押,同时中国实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并采取家庭承包的方式,这样就把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排除在可抵押的财产范围之外。笔者认为,应允许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而不应禁止。

1、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允许抵押的理论基础

反对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主要理由就是中国目前尚未建立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土地实际上给农民提供了一种特殊的社会保障,如果允许农民用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则有债权到期后,抵押人无力履行债务,实现抵押权时,而有使农民“失去”土地之虞,亦即使农民失去基本的生存条件。其实,允许农民将家庭承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这与保护耕地、保障农民的基本生存条件并不矛盾,在实理抵押权时,并不必然导致耕地流失和农民丧失基本生存条件的结果。因为中国对土地实行用途管制制度,实现抵押权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受让人不得改变土地的用途和属性。同时也可以对抵押人及其所在集体农民的利益予以适当的保护,如立法时可以规定在抵押人丧失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后,享有耕地的优先承租权,并对实现抵押权时土地承包经营权受让人的主体资格进行必要的限制,防止无能力及无心从事农地经营的人浪费土地资源和利用炒卖手段渔利,这样可以达到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基本生存条件的目的。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中国加入WTO后,正在快速地向真正的市场经济过渡,加速了与世界普遍的经济规则接轨,而目前实行的家庭承包制度,将土地按人口均分,好坏远近搭配,造成承包经营的土地过于零散,阻碍了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易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难以形成规模进行经营,农产品成本居高不下,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土地承包法》的颁布后,稳定了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关系,刺激了农民对土地投资的热情,但在农村,承包经营的土地在农民所拥有的财产里,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果不允许其抵押,其财产的价值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又无法找到其他合适的财产向金融机构抵押获得融资,难以筹措足够的资金投入承包经营的土地用于发展农业生产,使农业生产长期在低水平和简单的生产结构中徘徊,资源没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如果允许农民家庭承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融资,则使农村土地的流转加速,有助于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促进农村土地和劳动力两大生产要素得到更为合理的配置,扩大农业经济的规模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水平,也有利于农业在世界的农贸市场上发挥比较优势。

另外,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在今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农村人口将因此离开土地、离开农村。在沿海商业发达的地区,农民另有谋生的途径的,往往没有足够的精力从事农业生产,但还要承担土地的税费,并要保证土地不能荒废,雇请他人维持土地的生产能力,实际上土地已成为一种负担,如果允许家庭承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可以促使部分农民摆脱土地的束缚,增加了转营其他行业的机会,使这部分人口彻底的离乡弃土,间接上也使农民的土地保障转为现金的保障。

可见允许家庭承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现实的需要。2、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允许抵押的法律依据

依《土地管理法》第2条3款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这就在法律上确认了含集体土地使用权在内的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通转让。这里所指的集体土地使用权,同时也自然包含通过家庭承包经营而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该法虽没有明确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使用权可以抵押,但“可以依法转让”则蕴含有对承包经营土地的处分权,而抵押同转让、出租一样均属于处分的范畴。赋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者对土地的处分权,则是承包经营权物权化的必然结果.

首部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是《农村土地承包法》。但该法明确规定可以抵押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至于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该法第32条规定:“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其他方式流转”。流转方式里并没有明确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抵押,那么是否意味着禁止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呢?其实不然。首先从民法理论层面考虑,既然法律没有禁止,只要不违反公序良俗、损害公共利益,应是允许的;其次从实践操作上看,法律既然允许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转让,而实现抵押权的方式也就是通过拍卖、变卖等方式,将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转让,并就处分的价款优先受偿,因此,允许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并不违背立法的本意,也没有超过法律规定的允许流转方式的范围。当然,因转让承包经营权要经发包方同意,而抵押则蕴含转让的风险,也应经发包方同意方可进行。

如前所述,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零散,银行允许这部分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势必造成农民承担的抵押成本的提高及银行本身金融风险的增大,而且通过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多为耕地,其种植的作物,都有一定的周期性,而抵押权实现时往往耗时过长,这样容易造成耕地抛荒的后果,立法时应对实现抵押权耗时的技术问题做出规定。同时,银行可以通过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风险评价机制,对允许抵押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实行一定的限制,如规定接受抵押的连片土地的最小面积,最低剩余年限等措施防范金融风险,而不应在立法上予以禁止。

三、对策及建议

1、建议司法机关和各级行政部门尽快作出相应的司法解释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完善土地承包的具体实施意见、细则。以便为人民法院及时妥善解决土地承包纠纷提供充足的法律依据。

2、在立案中应注意把好立案关。我们认为,对于土地纠纷案件,法院只能受理侵权纠纷,对于要求村民待遇的诉讼和要求调整土地的诉讼应慎重对待,我们认为该类纠纷不属法院主管的事项。村委委员会和村委小组是农村村民自治组织,它代表村委管理属于村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调整土地或要求分配土地属于村民自治的事项,法院不应当也没有权力去处理该类事项。目前,并不是所有矛盾纠纷法院均能行使审判权予以调整。

3、合理运用情事变更原则,由于土地承包合同成本回收期限较长,一般合同的期限都比较长,其间土地升值物价上涨等因素都可能出现,审理中应注意在保护双方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各种因素运用情事变更原则。

4、农村土地纠纷,仍应当发挥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乡、镇政府要加强对村基层干部行为的监督,对其不经民主议定程序的行为及时介入,给予纠正。

5、加大对村组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理解和执行国家政策的能力,强化其法制意识,履约意识,减少纠纷的发生。各级政府要定期对村组干部进行培训,聘请有关专家、学者授课。同时加大监督力度对工作能力低下,群众意见大的干部要坚决撤换。

6、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妇女的保护,贯彻男女平等思想。彻底消除人们思想中,那种“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等陈旧思想。

7、充分发挥法官的“释明权”,在诉讼中由于农民法律、文化素质较低,理解能力有限,这就需要法官在审理过程中,就相关法律的理解、可能出现的诉讼后果等对当事人予以详细的说明。

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消灭与抵押的冲突

土地承包论文范文第6篇

虽然有的学者认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的整个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初土地发挥的社会保障功能非常弱了,但是纵观农村的发展现状,土地收入在大多数农村家庭中的比例还是不能忽视的,仍然是其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到目前为止农村的土地不仅仅是作为社会保障功能的,更多的也是增收的资本。笔者认为在三十年承包期制度下初期,可能大多数农户不会在意实际存在的“继承权”现状,理由有三:(1)土地承包所得收益低,并且分得的土地较多;(2)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绝大多数人碍于情面不会主动去争土地,农民对自己应得的土地利益维权意识不强;(3)市场化资本低。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农业税的废除,农业的财政补贴,土地流转政策的不断完善,无疑使土地大幅度增值。目前不管是在外求学的、还是出嫁到外地的往往是不会迁离户籍的,其主要原因在于此。如果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够继承的话,势必造成集体内部利益的失衡,不利于集体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对耕地和草地继承权问题的看法及建议

否定说和肯定说的观点还有许多,不一一赘述。笔者认为不管是从否定说还是从肯定说来阐明,一般都是围绕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之间的关系展开的。而笔者的角度却是从土地初次分配能否继承的角度来展开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方式有两种:一是以家庭为单位承包的,主要是耕地、草原和林地,一是以其他方式取得的,主要是“四荒”。笔者认为对林地和“四荒”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初次分配具有继承权,理由:对于林地而言上述已有说明,因为林木的生长周期长、投资大,如果没有继承权的话,由集体收回重新分配,会造成林地经营者的重大经济损失,同时也会打击其生产积极性。对于“四荒”而言,更应具有继承权,因为本身就属于荒地,没有影响其他村集体成员对本集体土地的需求。在此前提下进行招投标方式出租土地,还会给村集体带来收入。而对于耕地和草地来说,笔者认为不具有继承权理由:(一)中国是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在许多方面都具有其特殊性。经济结构上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国家,同时还是一个农业欠发达国家。这两点构成了我国农村的土地是农村集体所有制,每个农民基于本集体成员的身份,获得一份土地作为生存的最后屏障。而根据《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八条之第一款规定集体组织预留的机动地用于承包给新增人口,但是在第六十三条又规定本法实施前未留机动地的,本法实施后不得再留机动地。“加之减人不减地”的政策,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目前出现了大量新增人口无地的现状。如果发生继承,已死亡的承包人由其继承人继承其土地承包经营权,那新生者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获得应有的土地利益。(二)否认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继承性,是维持本集体组织内部的和谐和稳定,也是公平正义的一种内在表现。试想一下,当甲户80高龄的老人分到耕地一年后死亡,乙户分完耕地一年后产下一子,如果按照有继承权来说的话,前者逝去的人,仍然能霸占29年的土地使用权,而后者却到29岁才能分到土地(前提是土地承包权期限不自动续期,如果自动续期的话那就更遥遥无期了)。(三)前文在否定说第三点中已经提及,土地承包经营权不仅承载着社会保障功能,也具有增收的功能(如出租、抵押等)。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社会保障性应优先于财产性。因为作为一个农民,一般情况下只有当获得非土地上的收入(如外出打工或就近上班)远远超出土地收入时,才能无后顾之忧的把自己的土地承包出去。一句“大不了回家种地土”反映其内心的真实写照。

三、针对农村土地初次分配现实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立法建议

(一)统一相关法律法规,分门别类的条理清晰的确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与否,使执法和司法有理有据,使农民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享有哪些权利,从根本法律制度上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二)建立租金制。就是说农民集体可以对“减人不减地”的农户收取租金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作出一定的经济补偿。如果农户宁不要地也不出租金,就直接分配土地给无地或少地的,或优先承包给本集体成员。当然不能操之过急,根据每个村集体的实际情况来贯彻落实。

土地承包论文范文第7篇

近年来,宁夏、辽宁、重庆、湖北等地先后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在实践中,各地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进行了制度创新,开创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新局面。由于地区差异的存在,各地在试点中总结出了各具特色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作为制度创新的先行者,这些地方在实践中总结出来了一些较为先进的做法,值得今后在推广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时予以借鉴。

(一)通过颁布相关文件,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有据可行比如,辽宁省法库县为了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推行,先后颁布了专门的指导意见和管理的暂行办法。武汉市先后颁布了相应的农村产权价值评估和登记托管管理办法,以指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重庆市在试点过程中,也颁布了专门的“三权”抵押融资管理办法。这些规范性文件的颁布,一方面使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有据可行,便利于土地权利人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贷款。另一方面,这些规范性文件还规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相应程序。这就提高了该制度在运行中的可操作性,避免了现实运行中所产生的程序混乱,从而更有利于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利益。

(二)采取多种模式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在实践中,各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比如,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采取的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协会,吸纳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为会员,从而附加以多户联保以及协会总担保的形式进行抵押贷款。而武汉市则是依托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作为中介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重庆市则是采取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抵押模式、流转大户业主抵押模式再到农户直接抵押模式逐步推进的。这些模式契合了当地实际情况,促进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的推广。这也告诉我们,在今后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时,各地要深入考察当地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符合法律规定的模式。

(三)采取措施防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一方面,抵押人面临着因无法按期偿还贷款而产生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被处置的风险,丧失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另一方面,抵押权人面临着因农村土地交易市场不完善而产生的无法处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风险,使得不良贷款多发影响自身效益。因此,在实践中,各地采取了相应的对策防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比如,各地都普遍规定抵押人不得将自身享有的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贷款,而是规定只能将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保留了满足其生存需要的土地。比如,武汉市充分发挥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的作用,通过建立起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易市场化解金融机构处置抵押物不能的风险。比如,重庆市成立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补偿专项基金、完善涉农保险、成立担保公司等来防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存在的问题

中长期、较大额度贷款投放不足是农村地区的突出问题,这与当前农业发展不相适应。信贷作为一种要素投入对农业增长起到较突出作用(林毅夫,2003),目前投放的农村信贷以短期贷款为主。农户之所以难以获得长期大额度贷款,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是农户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物。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而言,最具价值的资产便是承包或流转而来的农村土地,利用它向金融机构进行抵押融资,便可以解决抵押担保物缺乏的难题,从而破解中长期、较大额度贷款投放不足这一瓶颈问题。

(一)抵押权难实现首先从法律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之后,不能改变所有权性质和用途,其次缺乏真正的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还需要各方自行协商实现。因此,当贷款无法收回时,银行等金融机构难以处置抵押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难以变现。

(二)抵押物价值难确定一是未成立相应的专业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评估机构,未培训和配置相应技能水平评估人员;二是没有建立对农村土地价值对应的标准,土地价值的评估没有参照,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评估主观判断成分较大,实际价值难以合理确定,评估价值往往低于土地承包经营权实际价值;三是银行业机构难以准确认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实际价值,发放贷款的额度控制得较低。

(三)贷后管理难银行发放贷款后为保证借贷资金的安全一般会选择监督资金的用途和项目的运行情况。但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借款人的借款目的是从事农业生产,项目地址在农村,但大部分银行的业务重心在城市,进行贷后管理的成本很高而使得银行可能忽视或放弃贷后管理。

(四)贷款风险难以掌控一是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约束。农业生产的政策风险,农业是受政府管控严格的产业,农产品价格比较难预测。二是操作存在风险,在对贷款项目的审查过程中存在忽略某些环节,如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存在价值评估不够规范或者完全不走贷款抵押物价值评估这一操作程序,担心付出较高的贷款抵押物价值评估费,而忽略这一程序。三是乡镇建设用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用地、公共事业用地、国家高速公路用地等也会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实现带来风险。四是我国还没有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设立专门的法律文件,真正发生纠纷时无法得到法律的支持。

(五)法律不完善与产权不明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尚无明确的法律依据。根据我国《物权法》的规定,除买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的四荒地等农村土地可以抵押外,其他方式承包的农村土地是不允许抵押的。现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试点工作已全面铺开,然而法律保障工作却没跟进,这无疑会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工作带来困扰。

(六)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不高由于农村中、小额贷款的收益和成本同所承担的风险不成正比,并且由前面分析可知,抵押物变现难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加之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的业务重心,关注热点,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往往更看重大企业,更注重大额业务,而忽视小企业,对农民的创业贷款更是慎之又慎。并且适合农村特点的电子化、票据化设施不足,农户办理业务不方便。

三、完善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路径

(一)培育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外部良好环境1.完善法律法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但因《担保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的约束,抵押处置存在一定的法律障碍。为配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工作的全速推进,先行先试,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相关产权的法律框架建设,完善相关法规,出台较为全面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可抵押性,以便为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制度的推进提供相应的法律保障。2.建立土地流转市场。首先,土地流转市场的建立能够进一步促进土地流转,使土地形成规模化经营,更有利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实施;其次,当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时,金融机构能够及时地变现抵押物从而获得补偿,并且有正规、统一的流转市场也会相应地降低交易费用,这是提高金融机构放款积极性的有力举措;最后,也有利于有关部门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土地流转管理机制,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指导和监管,从而消除土地流转中损害农民权益的现象。此市场的主要功能:一是农地流转信息系统,及时收集与农地流转信息,使供求双方能及时获取土地流转信息;二是促使供求双方达成交易,并提供相关的交易服务;三是涉农机构或者担保公司可以通过该市场在较短时间内把抵押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变现,提高其开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积极性。3.设立专业评估机构制定评估标准。设立专业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价值评估机构,制定合理的评估标准,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价值评估制度。此制度需考虑两点:一是政府应出台评估标准细则,对不同等级的农村土地制定相应价值标准以供参考;二是成立独立的抵押价值评估机构,结合实际,根据农地的地理位置及其他条件,综合农地流转价格,制定科学的评估标准和操作办法。对评估人员进行从业资格认证考核,凭证上岗,定期对评估人员进行培训,确保评估水平。4.培育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尽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淡化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在农村社会体系尚未完善之前,可以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设定一定的限制,以保障农民免予破产。二是加快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培育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科学设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流程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需要三个相互联系的系统构成:一是贷款发放系统;二是抵押品处置系统;三是资金补充系统。其中贷款发放系统是主系统,它的正常运行需要另外两个系统的配合和支持。三个系统有序运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难实施的问题。首先,贷款申请阶段。此阶段包含抵押价值评估及贷款申请两部分。资金需求者向评估机构提出评估申请,评估机构作为独立的主体,按相应流程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价值进行评估。评估完成后,评估机构应向资金需求者出具两份评估报告,资金需求者向涉农机构基层网点提出贷款申请的同时,提交一份评估报告。涉农机构基层网点在受理贷款申请时,可在登记机构进行查询以验证评估结果的真实性,然后按相应的比例计算贷款额度。其次,担保阶段。此阶段由申请担保及要求反担保两部分构成。涉农机构基层网点向担保公司申请担保并提供相关资料。担保公司受理担保申请并按规定为其提供担保。一旦涉农机构无法收回贷款,担保公司将承担所担保额度的损失。同时,担保公司应向资金需求者提出反担保,要求其提交评估报告的同时,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交予担保公司,并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手续。担保公司分别与资金需求者和涉农机构签订担保协议,并将结果报送登记机构进行登记公证。再次,贷款审批及发放阶段。涉农机构基层网点对贷款申请进行初步审查通过后,上报其抵押贷款审批部门。若材料齐全,符合规定,抵押贷款审批部门尽快予以批准,由基层网点向资金需求者发放贷款,同时涉农机构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都需在登记机构进行贷款登记。此外,通过资金补充子系统,涉农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由以下四部分构成:其自身吸收的存款、人民银行再贷款、财政专项补贴以及向广大社会公众发行农地债券,进而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发放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基础。最后,还款和抵押品处置阶段。贷款期限届满时,借款者若能按时足额还款,担保公司所提供的担保协议自动终结,担保公司根据涉农机构的贷款收讫通知,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归还给资金需求者;若借款者不能按时还款,涉农机构则要求担保公司按约定承担相应担保责任,担保公司此时有权通过抵押品处置子系统变现抵押品以弥补损失。具体操作是,担保公司在土地流转中心将抵押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农地承包经营权需求者,用所收取的转让费来弥补损失。

(三)防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风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可能会带来四种风险:经营风险、转移风险、贷款风险和社会风险。在这四种风险中,经营风险、贷款风险是社会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转移风险是社会风险的直接原因,因此,控制经营风险是关键,而控制转移风险则有助于缓解社会风险。操作程序的优化能够规避一部分贷款风险;经营风险主要是受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影响,不确定性越高,风险就越大,因此防范经营风险从控制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着手;转移风险通过就业指导,消除转移障碍得到控制;其他风险得到有效防范社会风险自然减少。1.引导资金流向。生产决策直接影响经营风险,农业生产的核心是种什么、养什么、种多少、养多少的问题,目前农业生产中可能会因为信息的不完整或信息误导,或是生产经营者缺乏科学决策的知识与能力而导致决策失误,把资金投向错误项目。各级政府建立农业信息体系,强化信息引导,建立县乡两级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服务网络,及时收集、整理和各种农业信息,从而引导资金流向。2.自然灾害预测与预防。政府要对申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农户提供技术支持,从而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一方面使得农产品抵御灾害能力增强,另一方面还能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主要措施:(1)加强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旱排涝能力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2)提高动植物病虫害防治水平。完善动植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对农业经营者进行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3)强化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充分发挥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职能和作用,气象部门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完善多渠道的气象信息。3.消除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障碍。转移风险的管理要着手消除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障碍,为其顺利转向其他产业提供宽松的环境。转移风险的消除需要做好以下工作:改变二元户籍制度,为农民工就业消除法规障碍;加强农民的就业指导工作,为其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并为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以及政策上的支持;还要加强乡镇企业发展和城镇建设,为农民向二三产业的转移提供空间。4.发展农业保险。农业保险由于高风险、高赔付率,盈利低,商业保险在农业领域不活跃,保险的范围和种类十分有限。所以应该深入贯彻国务院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积极组建各种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此外,还可以发展合作保险方式。行业性、地区性的合作保险组织以互助共济为目的,不追求盈利,但可以降低成本,是解决一般商业保险公司不愿经营农业保险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农村保险事业的发展来推动和保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发展。

土地承包论文范文第8篇

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据相关资料显示,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3%,已经超过世界城镇化的平均水平。但是,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并不是建立在城市自然发展与自然扩张基础之上的,而是基本上依托于政策的扶持与导向。由于农村城镇化发展具有浓厚的官方推动性质,导致在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农村耕地流失、农村基层服务体系覆盖不完善、农村人口向市民过度的过程不够等现象,由此带来了农村人口迁移、农村人口就业、农村社会资源整合等一系列问题。十报告提出“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是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新型城镇化是新一届政府力推的重大战略,它强调的不再是建筑物的城镇化,而是人的城镇化;不再是集中向大城市集中的城镇化,而是中小城市、城镇及其附带区域发展的城镇化;不再是追求速度的城镇化,而是追求质量和内涵的城镇化。”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调整农村土地要素,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健康有序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并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分离,使农户拥有了承包地的使用权及流转权,这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体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流转权,政府及相关部门相继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1993年11月5日)、农业部《关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意见》(1994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1997年8月27日)等。在法律层面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治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等对农民承包地的使用权、流转权都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

2005年1月19日施行的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治理办法》是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及有关规定制定的一部专门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维护流转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法规。该《办法》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应当在坚持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遵循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承包方依法取得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规定的方式流转。该《办法》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期限、合同、治理等事项都作出了较为详细具体的规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及2009年下发的中共一号文件根据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提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承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尊重农民的土地流转主体地位,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流转,也不能妨碍自主流转;按照完善治理、加强服务的要求,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流转服务组织,为流转双方提供信息沟通、法规咨询、价格评估、合同签订、纠纷调处等服务。中央一号文件站在新时期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高度,全面贯彻落实了党的十精神,并提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要尊重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的主体地位,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不得搞强迫命令,确保不损害农民权益,不改变土地用途,不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长久不变,其他任何主体都不能取代农民家庭的土地承包地位,不论承包经营权如何流转,集体土地承包权都属于农民家庭。”这是中央对新时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出的总体要求,体现了党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的高度重视,也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我国农业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城镇化作为伴随经济社会增长和结构变迁而出现的社会现象,同样与制度安排及其变迁密切相关。有利于城镇化的政策或制度安排会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如果缺乏有效率的或提供不利于生产要素聚集的制度安排,则会阻滞城镇化的正常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必须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步伐,并不断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目前,虽然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正在平稳健康发展,但也应看到,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和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是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多限于小规模,农村土地经营治理很分散。

目前,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转包为主要形式,即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转给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要在农户与农户之间进行,流转期较短,流转后的土地多限于小规模的家庭生产经营。土地经营治理多处于分散状态,生产规模小,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规范流转的现象仍然存在。

随着我国城乡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土地的经济效益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加之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予以鼓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情况不断增多。然而实践中仍有一些地区存在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不规范的问题。如有的是以口头方式进行的,没有签订土地流转书面合同;有的虽然签订了书面合同,但合同内容过于简单,一些事项尤其是双方权利义务约定得不明确、不具体;有些农民转包、出租、互换承包地根本不履行相关手续;村里向集体以外的单位或个人发包土地未经民主协商,少数村干部在发包过程中具有随意性和倾向性。这些不规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直接导致了大量的土地流转纠纷,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是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使用过程中,损害农民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目前,农村基层组织及干部在农地流转中仍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出于对基层组织及干部的依赖和信任,许多农户在承包地流转中听从基层组织及村干部的安排。有的村民组织和村干部借机在不与农户签订委托书的情况下就代替农户与他人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将农村承包地转包或者转让给他人或企业,从中谋利。有的甚至以各种理由低价征占农户的承包地,然后高价转包或者转让给一些私营企业搞建设,损害农民利益。有的乡镇政府对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农村土地未进行严格审查,导致出现损害农民利益的情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土地被征占越来越多,造成农村承包地不断减少,许多农民受失地及占地补偿、人员安置、就业、社会保障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生活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四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不断增多,一些纠纷得不到及时解决。

由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不规范、流转机制不完善等原因,致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数量不断增加,加之目前解决农地流转纠纷的机制并不完善,使许多农地纠纷得不到及时解决。这里有农民自身原因,也有社会其他原因。有的农户出现问题后不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而是谋求私下解决或找村里解决,由于纠纷与村里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导致问题迟迟得不到处理。有的农村基层土地承包纠纷仲裁部门对土地承包纠纷的调处缺乏力度,个别基层人民法院对农村土地纠纷的受理限制过多,使得大量农村土地纠纷得不到合理解决,从而导致农村土地案件高居不下,甚至出现。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践治理机制探索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是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和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和机制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加之相关法律的不完善,使得在农地流转中违背农民意志强行流转、损害农民利益、改变农民承包地的农业用途、农地流转行为不规范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对新时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出了新的要求。允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坚持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流转,是党在农村的一项基本政策和制度,能有效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面貌得到改善,农民群众得到实惠。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并将其作为当前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全力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

第一,着力发展专业大户与农民进行集体合作社经营模式。

根据当前的发展形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必须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步伐,并不断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目前农村土地仍以小规模家庭分散经营为主,承包地流转也多限于土地承包者之间的小范围内,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制约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对此,吉林省公主岭市平洋村作了有益的尝试,采取转移城镇化的发展方式,打破了家庭分散经营的传统模式,着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具体来说:一是加快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从小范围、小规模的转包、互换、出租等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社的转变,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二是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文化、多类型合作社,努力提高农户集约经营水平;三是加强专业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经营者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其生产技能和经营治理水平。吉林省公主岭市平洋村将农民转移到新型社区,然后将流转下来的所有土地都集中起来,以村书记为主导,以村委会的名义,对土地资源统一加以利用,统一加以治理,统一加以耕种,实现了土地经营与耕种的农村合作社的合作化经营。负责治理土地与耕种的不到60人,节省了大批的劳动力,富余下来的农民以进城打工等多种形式增加自己的收入,还可以使土地、资金双平衡,为推动特色城镇化建设提供基本保障。

第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的社会治理机制。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国家及政府相关法律及文件均有相关规定。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治理办法》(2005年3月1日)专门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原则、方式、合同和治理等作出了较为全面的规定。现在的问题是,许多规定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一些治理机制没有很好地建设起来。有些农户由于缺乏法律意识等原因不按规定流转自己的承包地,一些乡镇农村土地承包治理部门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治理缺乏有效性。因此,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仍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组织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新形势下,必须按照新的要求,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创新的外部体系建设。“土地流转的外部体系主要包括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体系、农村人口社会保障体系等多方面的内容。”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创新的外部体系建设,就涉及到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的社会治理机制。主要体现在:一是要加强乡镇农村土地承包治理部门的组织建设及人员配置;二是要制定出完善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相关制度;如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要用5年时间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2014年的一号文件又明确强调:“确实加强组织领导,抓紧抓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这些举措是依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落实党的惠民政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农村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需要;三是对那些不规范流转承包地的行为实行严厉的惩罚措施,把政府的相关政策和规定落到实处,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规范有序进行。

第三,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矛盾化解治理机制。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生争议或纠纷的解决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由当事人依法协商解决;由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调解;由当事人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向人民法院。从目前的情况看,有些乡镇人民政府和村组织对农村土地纠纷引发的矛盾不认真处理,或久拖不决,或相互推诿。笔者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和完善乡镇人民政府和村组织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机制。各乡镇、村应当由主要领导负责,建立起应急协调机构,及时化解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和矛盾;二是加强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的组织和建立,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进而强化对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调处和解决力度;三是各基层人民法院应高度重视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强化对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解决力度。要建立相关机制,认真研究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农民土地承包纠纷得到及时受理和解决。加大对土地承包纠纷的调处力度,各地政府及其部门要全力做好上访群众的接待工作,消除对立情绪,防止的发生,对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要及时调处解决,并建立责任追究制。

第四,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组织治理机制。

2009年的中央1号文件指出,按照完善治理、加强服务的要求,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流转服务组织,为流转双方提供信息沟通、法规咨询、价格评估、合同签订、纠纷调处等服务。然而目前这种农地流转市场和服务组织在许多地方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多元化服务主体。要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作市场化的方向,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机构作用,加快构建公益与经营相结合、专业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农业经营组织。笔者认为,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组织治理机制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乡镇政府和村组织应根据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措施,激活农村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和服务组织,扶持农民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学会、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农民经济人、涉农企业,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服务,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五,建立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法律保障机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要求,现行的许多相关法律法规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相关立法,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适应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新要求,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强化对农村耕地、林地等多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土地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完善征地补偿办法,合理确定补偿标准、严格征地程序、约束征地行为,补偿资金不落实的,不得批准和实施征地。这些无疑将为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提供更有利的保障,使新征地农民的利益得到更好的保护。笔者认为,根据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要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建立健全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法律保障机制:一是强化土地供后监管,遏制乱占耕地,防止大量失地农民产生,保障失地农民利益;二是强化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条款,使失地农民有生活保障;三是加大对侵害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收入的依赖,为城镇化的良性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四是通过立法进一步保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公平、合理地流转,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建立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当前,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重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所体现出的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关系,确立农民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利益主体地位,这是整合乡村发展资源的必然需要,是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建设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要实践尝试,也是为实现十提出的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目标而做出的现实回答。

土地承包论文范文第9篇

1.1规模扩大,速度加快

近年来,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速度和规模逐步扩大。如截至2013年10月,皖北县级市界首土地流转总面积40.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0.2%。

1.2流转形式多样

一是转包,即家庭劳力不足,暂时无力经营但又不愿放弃承包土地的农户,将承包期内的部分或全部土地的使用权以一定条件转给他人从事农业经营。这是当前农村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流转方式。二是租赁。农户将自己的土地出租给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外的他人经营。这种方式不改变承包方与发包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承租人只向承包方交纳租金。三是置换。农户之间进行土地互换,实现连片规模经营。四是联合经营、土地入股等其他方式。

1.3流转主体多元化

目前,除农户外,一些专业户扩大经营规模,新的专业户不断涌现。同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科研机构以及科技推广人员等也加入到土地流转队伍,租赁农户承包地,发展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

1.4流转的有偿性

土地承包权的流转基本上是有偿的。租金多以每年每亩一定数量的小麦或稻谷,按当年市场价折合人民币兑付给出租承包地的农户。如皖北地区每亩1000元左右。

2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

2.1土地经营权流转程序不规范

目前,土地经营权流转主要以转包为主,当事双方很少向发包的村委会或村小组登记备案。流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不明确。这将给今后的土地调整、合同变更、承包底册管理、纠纷调处等工作增加难度。

2.2流转市场发育迟缓

1982—2014年,中央下发了16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尽管中央对农村土地的基本政策是稳定的、明确的,但在具体执行中,一些地方引导乏力,服务缺失。另外,由于农户的承包地块分散,好坏参差不齐,难以统一中介流转,制约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发育。

2.3租赁时间过短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除担负产出农产品的经济功能外,还担负着农民生活的社会保障功能。一些农户不愿将所承包地的经营使用权长期地转让出去,害怕失掉饭碗。因此,大部分租赁合同期限在5年以下,造成对土地的掠夺经营,降低耕地的利用率。

2.4流转纠纷时有发生

产生纠纷的原因:一是发包人主体资格混乱。既有村委会,也有村民小组。二是流转合同内容不明确、不完善,条款缺失,权责不清。三是仲裁机构滞后。对这些问题如不加以规范和解决,将引发诸多矛盾,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

3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对策和建议

3.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土地流转是农村发展的客观要求。合理、规范的土地流转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口变化引发的人地矛盾,也是实现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要采取送法下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土地流转的原则、程序和重要意义,提高广大干群的政策意识和法律意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条件。

3.2建章立法,规范运作

针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尚处于自发阶段的现状,建议尽快修改《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明确界定发包方主体和农民的土地权利。例如,哪些土地由村集体发包,哪些由村民小组发包,农民有哪些处分权等。及时制定有关指导和规范土地流转的配套措施,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操作程序,构建适应市场及农村实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体系。

3.3培育流转市场,发挥基层和中介组织的作用

由于自发性流转加大了交易和履约成本。同时,流转双方达成土地流转协议后,也不可避免地出现某些农户由于丧失非农就业机会、农产品价格上涨、土地租赁价格上涨等种种原因而悔约,给受让方造成损失。对受让方来说,也可能因资金不足、管理不善等原因而拖欠租金,给农户带来损失等。因此要充分发挥乡村等基层组织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引导、组织、监督作用,成立流转中介服务组织,促进流转市场的发育完善,降低交易风险。

3.4加强引导,优化服务

土地问题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核心,是农村稳定的基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积极做好土地流转法律、政策服务工作,及时办理合同变更、解除手续,建立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并按照“自愿、有偿、依法”的原则,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规范的操作程序和制度,从而有效避免土地流转矛盾纠纷,推动土地流转健康发展。

3.5建立流转纠纷调处长效机制

要研究完善流转双方的法律地位和利益关系,建立有效的流转纠纷调处机制。尤其要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从稳定、规范、维权、发展的原则出发,建立既方便群众、又能快速调处流转纠纷的新机制,在基层最接近农村、农民的地方设立仲裁机构,有效化解各种矛盾,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土地承包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土地承包金制度农村农民

我国当前土地承包金制度立法欠缺。如专门调整规范土地承包经营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虽然首次以法律直接规定土地承包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但在承包合同的条款及当事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条款中均未提及土地承包金,仅在第45条对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进行的其他方式的承包中,提到承包金的确定、议定问题;现行的《物权法(草案)》虽然明确规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可在整个条款中也未涉及到土地承包金的问题。这不是说在我国法律上没有确立土地承包金的必要,相反地在我国现阶段,确立土地承包金制度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有助于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有效实施

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尤其对于广大农民来说,其重要性自不必说。但是在各行各业急需大量用工、人员可以自由流动的今天。如果取消了土地承包金,完全采取“无偿”的方式,那么上述具有成员资格的农民也会要求自己的一份土地。近些年来,我国农村许多地方弃耕、抛荒或毁田、滥占农地建房等破坏地力、改变土地用途的现象的出现固然是农地经济效益的低下造成的,但土地承包金的约定不明,承包人责任不清显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规定适当的土地承包金对土地承包人起着一定的“刺激”作用,它意味着如果土地承包人不积极行使土地权利获得较大收益的话,将会无利可图甚至得不偿失,从而刺激农民要么积极有效地使用土地,要么一心一意去从事其他工作或放弃土地承包,或将土地流转出去交给有能力有条件能使土地较大增值的人使用。这样土地承包金的确立,既使得无能力或不愿意种地的人打消了白白获得土地的念头,又使得有能力、有愿望种地的人通过自愿承担相应数额的土地承包金的方式获得适合自己需要的土地,从而保证土地使用效益的最大化,使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实施既注重了公平又兼顾了效率。

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

我国政府近年来一系列的农村改革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包括取消城乡统筹、农民的各种集资收费、农民的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和调整农业特产税,就是要减轻农民负担,积极促进农民增收。那么怎样做到减和增呢?

我们都知道,过去我国乡村一级的运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与农业税相关的各种地方附加,现在这些没有了,那他们的收入从何而来,或者说会不会产生新的隐性的债务问题?他们会不会因为土地承包金法律没有作规定而在上面做文章?因此,法律明确规定土地承包金可避免在土地承包金问题上导致农民新的隐性的债务的产生。另外一方面,党和国家改革措施是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土地承包金的确立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这点前文已有分析。而当不种田的农民下决心把承包地流转出去去从事其他工作时,他不仅在土地流转中获得收益,而且在从事其他工作中还能增收,当然土地经营者也可以更好地进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取得更多收益。

有助于促进农村的稳定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5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土地的权利。”因此可以说,在法律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都应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但实际上,由于《农村土地承包法》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原则,并明确规定,在长达30年的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和调整承包地,应当用于调整的承包土地或者承包给新增人口的土地只能是机动地、新垦地、退包地等。这也就是说发包方若没有机动地、新垦地、退包地,将无法调整土地,在承包期内新加入的成员(如因出生或入籍)也享受不到土地承包经营权。即使在那些切实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成员之间,也会因为自身情况的差异及各种原因而获得数量不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此,近些年来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益问题纠纷时有发生,甚至演化为严重的社会后果,这是当前我国农村不稳定重要因素。向土地承包人或土地实际使用人收取一定的承包金,然后将土地承包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用于农民的集体福利、公益事业和土地承包保障等,使放弃、少包或无地可包土地的农民可以从中受益,使因婚姻关系变动客观上在新的承包期到来前无法再分得土地的婚姻当事人可以得到土地承包保障金。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因土地承包经营权益问题而发生的纠纷,又增强集体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使其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密切相关。

有助于解决农村公共事业等投入匮乏问题

2005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加快推进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投入。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国财政正在逐步向公共财政转变,财政投入已经涉及到了农村的各个领域,但我们应清楚由于农村地域的广阔、人口的众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的问题主要还要靠自己,单靠国家投入是不行的。那么经费何来?有人主张采取“一事一议”,笔者认为此法其结果只能是耗时、费力、无果无钱、无事能成,从长远和农村实际考虑主要还要靠基于土地所有权而收取土地承包金,这是土地承包金作用使然。

有助于农村集体所有权的体现

我国消灭了土地私有制,我国的土地是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我们知道,集体都是由成员构成的,那么集体的权利应怎样行使?怎样更好实现集体土地的价值?“”的失败已经表明由全体成员作为整体共同行使集体财产权利的做法是违背客观经济规律、不足取的,而农村的成功却表明以成员个体或家庭分别行使部分集体财产的权利更为积极有效,而且集体与土地越脱离、使用者与土地越紧密,越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实行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更为彻底的分离,明确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内涵,这一点在我国《物权法(草案)》中已体现。

这里要解决一个问题:既然农村土地为劳动农民集体所有,从某种意义上说自己就是土地的主人,自己使用自己的土地还要交承包金吗?事实上,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其主体是农村集体,农村集体是由村内的全体成员组成的,是以团体面目出现的,农村集体成员或农户是以单个自然人或个体出现的,所以农村集体作发包方,农村集体成员或农户作承包方,符合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理论。因此,土地所有人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收取一定土地承包金,是符合所有权理论的,也是现代社会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后,土地所有人实现所有权的重要体现,否则极易导致农村集体所有权的淡化、虚无化。因为《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物权法(草案)》明确赋予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的法律地位,如果是无偿,那长此以往,集体所有权就难得到体现,土地承包经营户就会产生土地私有的观念,其带来的不利的社会后果是难以预料的。

上一篇:媒体艺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公共英语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