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管理与建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4 06:14:28

团队管理与建设论文

团队管理与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根据《*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公布*省“*”高教强省行动计划重点建设项目的通知》(鲁教研字〔20*〕4号)和《*省“*”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鲁教研字〔20*〕2号)、《*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管理办法》(鲁教科字〔20*〕1号)(以下统称《管理办法》)的精神,我厅组织专家于20*年*至*月,对*省“*”高教强省行动计划重点建设的397个项目进行了中期评估。现将评估情况通报如下:

一、中期评估的目的、内容和方式

中期评估的目的是以评促建、以评促管、重在建设。通过评估,督促项目依托单位和学科、实验室、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在认真进行工作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方向,找准不足,在余下的两年多的时间中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加大投入,保证重点建设项目在“*”期间形成更多的高水平的学术团队,产生较多的标志性成果、培养更多的创新性人才,进行更广泛的学术交流,探索更为有效的管理机制,创造更有价值的经验。

重点建设项目内容分为四个方面:学术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条件建设、管理制度建设。本次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建设规划的总体执行情况;依托单位管理制度建设与落实情况;学术队伍建设、条件建设、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建设经费投入、科研工作等情况。

评估方式:采取了学校自评、材料送审评估和现场考察评估等3种形式。于20*年*月,组织专家对11个省级筹建重点项目进行了现场考察评议;于20*年*月,组织专家对对313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材料送审评估;于20*年*月,组织专家对73个省属高校强化建设重点项目和部分抽查的省级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现场考察评估。首先听取学校关于重点建设的总体情况介绍和重点建设项目负责人的汇报,审核《*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考察表》及背景材料,然后进行质询讨论,对重点建设项目进行实地考察,最后,形成考察意见,给学校进行反馈。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建议,为各高校的重点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重点建设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效

通过中期评估和现场考察,专家认为,各单位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对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建设非常重视,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已形成共识,把重点建设项目作为单位一号工程,科学规划,认真实施,加大投入,规范管理,在队伍建设、条件建设、制度建设、环境建设等方面措施有力、成效较为显著,基本完成了各年度规划任务。各单位在高层次人才培养、科研项目和获奖、为经济社会服务、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增强了我省高等教育的影响力,为建设教育强省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重点建设带动了内涵发展。各单位高度重视重点项目建设,尤其是强化建设重点项目。根据自身实际,扬长避短,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学科发展规划,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重点建设项目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省级筹建重点项目的依托高校,学校领导观念的转变到内涵发展上,把重点建设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科学定位,长远规划,全面统筹,正确处理规模与内涵、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大力加强队伍、条件和制度建设,提升了学校的学科管理水平。

条件建设成效明显。检查发现,许多单位,特别是一些力争上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已经完成新老校区转换的高校,明显加大了对重点建设项目的投入力度,20*年至20*年共投入建设经费4*86.5万元。实验室面积,仪器设备等方面有了明显增加。据统计,“*”期间,全省重点建设的实验室拥有仪器设备总值达11*04万元,“*”到目前为止,仪器设备总值增加到128653万元,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重点建设项目建设水平明显提高。“*”期间,我省高校有部级重点学科20个,在20*年全国重点学科评审中我省新增的22个部级重点学科,新增的2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全部是依托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发展起来的。

重点学科建设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被检查的单位普遍认为,由于重点建设的龙头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相关学科(实验室、人文基地)的建设和发展,真正地起到了全面推动内涵建设的作用。

(二)创新团队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各单位制订了多项优惠政策,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汇集了一批以中青年为主体的高学历层次的人才队伍,学术梯队的年龄结构、职称及学历结构更趋于合理。在此基础上,很多单位制定了相关激励政策,划拨专项经费,支持创新团队建设。重点建设项目都设置了学科(学术)带头人岗位,大部分重点建设项目根据研究方向设置了3-5个关键学术岗位。20*至20*年,强化建设重点项目共设置关键学术岗位348个,集聚了一大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博士化率明显增加,有的学科达到了90%,形成了具有协作意识、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团队,营造了浓厚的科研氛围,产生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团队建设收到明显成效。

(三)科研实力与人才培养能力提高,科学研究取得较大突破。各单位均制定了科研激励政策,科研氛围不断浓厚,与“*”期间相比,各单位的科研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据初步统计,20*年至20*年强化建设项目投入科研经费139570万元,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321项,增长幅度较大。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590项;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5519篇,达到“*”期间收录论文总和的72.3%;主办重要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15次。高校与地方经济相结合的产学研项目不断增多,成果转化加快,对区域经济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从而获得了多方面资金支持,使学科自身的造血功能不断增强,部分重点学科实验室已经步入了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重点建设项目承担的高层次科研项目有较大增长,使得研究生能够较多的参与科研,得到了较好的科研锻炼,研究生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发表的论文数量较“*”期间明显增长,有的学科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人均达到2篇。20*年我省获得的3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与4篇全国优秀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有6篇来自重点学科。

(四)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各单位都成立了重点建设领导小组,并确定了具体职能部门、配备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部分学校还成立了专门管理机构负责重点建设的管理工作。各单位都积极探索有利于加强学科建设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出台了人才队伍建设、条件建设、科研管理、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学科评价等方面的制度、措施,努力健全重点建设的科学管理体系,为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问题与不足

(一)团队建设亟待加强。教师队伍与学术团队建设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检查发现不少高校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组合成团队,团队中青年骨干力量发展潜力不明显;有的高校将引进学科带头人与现有人员简单组合,团队凝聚力不够;个别学科仅有带头人,未形成学术梯队。团队的组建不能单纯理解为简单的博士化,也不仅是引进几个学术带头人的问题。如何将研究方向的前瞻性、研究基础的比较优势、区域或行业经济需要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建立具有发展潜力和明确目标的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将是今后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科研水平需要大幅度提高。各单位的科研实力较“*”期间有了明显的增长,但也有许多不足。科研方向不够稳定,难以形成科研优势。理论研究的水平普遍较弱,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特别是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和973项目偏少,缺乏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应用研究方面标志性的成果少。产学研结合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研究方向需要进一步凝练。有的学科因人设置研究方向,使得研究方向不够集中,人员过于分散,不能形成团队力量,在承担大项目方面缺乏竞争力,难以产生重大成果。

(四)经费管理不够规范。各单位在匹配建设经费上做了大量工作,基本保证了重点建设项目建设需要。但有些单位存在经费匹配不足额、不及时等现象,尤其是对非强化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经费落实不到位;有的重点建设项目存在规划不科学,论证不细致,突击花钱的现象,影响了建设项目的顺利进展。

四、今后工作要求

经过几年努力,“*”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与成效。但*作为教育大省,代表学校综合实力的学科水平相对较弱。去年全国重点学科评选,尽管我省增长幅度较大,但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我省只有5个,与京沪江浙等发达地区差距很大。必须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充实条件,强化管理,不断提高重点建设项目整体水平。为此,提出如下要求:

(一)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的规划。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既要大力建设传统优势学科,又要重点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如电子、控制、信息、能源、环境等学科,以及医疗电子、微电子等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

(二)建设一批创新团队。不少单位已经行动起来,组建了一批学术创新团队,并在学科建设中发挥了应有作用。但还有的单位团队建设的意识还没真正树立起来,团队建设工作严重滞后。应进一步树立和强化团队建设意识,引进和培养水平较高、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依托重点建设项目建设一批创新团队,在团队内部形成团结合作,勇于探索的风气,承担大型攻关课题和高层次科研项目,增强创新能力,产生高水平成果,带动学科水平的提高。

(三)加大投入力度。《管理办法》规定,重点建设项目的依托单位是建设经费的投入主体,要通过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等多渠道筹措建设经费,5年建设期内使每个强化建设的重点学科的建设经费理工农医类不低于500万元,人文社科类不低于300万元,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研究基地不低于800万元、200万元。但近几年,许多单位由于还贷压力大,对重点建设项目的投入不足。从中期评估情况看,“*”的后两年,建设任务非常繁重。要完成建设目标,各单位必须想方设法多渠道筹措建设经费,保证重点建设项目建设需要。

团队管理与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培养质量;导师团队制;信息化;监控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251-02

一、背景与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加速向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轨道转型,高层次人才日益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其中,研究生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长期以来,研究生培养质量也是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点关注的焦点之一。

构建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内部质量监控体系是保障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国外高校研究生的培养广泛采用健全而科学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以确保研究生培养的质量。目前,我国的研究生培养监控体系主要包括管理系统、评估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该监控体系基于单导师制,从管理层面、导师层面和学生层面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监控,比较全面的涵盖了研究生培养的所有环节。

二、导师团队制

在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单导师制的局限性日益凸现,导师团队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成为新时期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客观需求。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以每年27%的速度迅速膨胀,根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我国有15.7%的研究生导师指导的在读研究生在10人以上,近1%的导师指导的在读研究生在20人以上,有的甚至达到30人。每位导师的精力有限,指导研究生人数过多,分配给每位研究生的时间不足,对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一位导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长期固定跟随一位导师学习不利于研究生学术视野的扩大,容易阻碍其创新能力的提高。团队合作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发展趋势,该趋势必然对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产生重要影响。此外,导师团队的建立,有利于研究生形成创新的研究成果、提高研究生的合作能力,也有利于攻克大型的课题。因此,基本可以断定,导师团队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也是未来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重要趋势。

构建基于导师团队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开发基于导师团队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信息化监控模块并进行实践应用、获取基于导师团队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信息化监控基础数据和管理经验对于未来基于导师团队制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信息化监控模式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解决目前研究生扩招所带来的单导师制对研究生培养的局限性。研究生扩招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解决研究生扩招与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之间的矛盾,国内人才培养机构和研究学者对导师团队培养研究生的模式和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有关基于导师团队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方面的理论及实践的文献和成果报道。

三、研究基础

1.学校鼓励并实践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模式,基于团队导师的研究生培养基础扎实,鼓励以团队方式开展科研课题。各研究生培养学院分别以研究室、技术中心等为单位,通过相近研究方向的科研人员自由组合的方式形成科研团队并在该方面已进行多种渠道和多种方式的尝试,从而为基于团队导师研究生培养质量信息化监控的探索和实践课题的开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2.实现基于团队导师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的信息化硬件条件优良。目前,重庆邮电大学的研究生培养已普及研究生培养信息化管理系统(OA系统),该系统可实现研究生招生录取、日常管理、课程选修、学位培养、导师管理等多个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和监控,并且该系统具有开放式接口,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功能模块添加和二次开发。学校建有万兆双冗余骨干、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覆盖全校所有区域、全网支持IPv4/IPv6双栈的校园网络。此外,学校已建成了“云计算与云服务研发平台”和“智能计算终端系统设计与集成测试实验室”,形成了集云、端技术于一体的学科优势实践平台。重庆邮电大学现有关于研究生培养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学校强大而便利的网络和平台为本课题基于导师团队研究生培养质量信息化监控探索与实践的开展提供了优良的硬件支撑。

四、导师团队为基础的培养质量信息化监控模式探索

1.探索并实践以导师团队为主体,完成研究生招生、导师分配等环节,建立研究生进入科研团队基本素养质量监控体系。高校一般会设置基本的导师招生条件,而遴选过程大多是遵循“学生填报志愿”、“导师选择”流程,这种方式一般会导致大量学生志愿落空。导师团队招生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团队招生状态下,学生填报志愿时的关注点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而不仅仅是某一位指导老师,进入团队后再根据具体研究方向选择指导老师。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研究方向不适合,也可以在团队内部及时调整。

2.探索并实践以导师团队为主体,开展研究生奖助工作、社会活动、社会实践、就业等教育管理工作,建立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方案和监控体系。目前,研究生日常教育管理一般是以学院为主的“集中式管理”方式,虽然有利于学院统一开展工作,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因此建立一套基于导师团队为主体的研究生日常管理模式非常必要,将研究生日常教育管理引入导师团队的建设管理中,保证对学生的有效管理和学习科研的正常开展。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研究生在时间管理上有更大的自主性,这也导致部分同学以“个体特殊原因”为由不能按照导师的要求开展科研学习生活,而倡导导师团队管理则是基于团队、规模化管理,团队的管理模式,团队研究生执行统一管理的标准,有效保证研究生的正常科研学习生活。

3.探索并实践以导师团队为主体,开展研究生理论教学课程建设、开题、中期检查、学位论文答辩等各环节,建立研究生学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研究生培养形成一定规模后,课程设置应更加细化且贴近研究方向,让研究生课堂学习效果落到实处,基于此,课程建设由团队来承担既能够保证开课,又可以通过团队师资力量对课程进行完善、创新。学位论文阶段,不能只通过论文评阅、论文答辩发现问题,而要进行质量把关,建议采取研究生团队指导论文写作、集中开题、中期检查,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集中答辩模式。应该发挥学位论文开题和中期检查阶段的作用,并且将这些环节放到团队中进行,研究生与团队指导老师共同商定论文研究方向,团队对开题方向和可行性进行把关,团队通过中期检查对研究进度和阶段成果进行评估和检查,最后通过统一的集中答辩,用统一的标准对各个团队的研究生论文进行最终把关。

4.广泛联系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为研究生开拓多形式实习场所,培养贴近企业需求的研究生人才。导师团队负责建立与研究领域相符的研究生实习实训基地。学生自动联系实习实训地点,需要分散较多精力,并且自发的实习实训缺乏生活、安全等保障,基于团队的产学研合作可有效地避免这类问题,探索研究生多元化培养模式,通过“专业―企业”“实验室―企业部门”等方式,筹建一批研究生实习基地。这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方面有更积极的作用,减少研究生个体联系实习企业的代价,规避安全风险。

5.筹建研究生校友信息资源库,为学校研究生人才培养长远目标做出贡献。网络功能和大数据的优势给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为校友搭建交流平台。校友走出校门踏上社会,就像高校向社会散发出去的一张张名片,是学校的公共关系、信息和育人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资源库,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交流平台,积极与校友在高校领导、工作体制、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教育及就业等方面进行交流,听取意见建议,让校友为高校办学提供更加广泛和优质的综合资源。

参考文献:

[1]腾克难,张翼,贺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策略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6):77-80.

[2]宋洁,王贵平,贺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思考[J].管理观察,2009,(1):88-89.

[3]杨静.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浅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7(5):28-31.

[4]曹菱红,胡戬,白云利.督导制: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的有效举措[J].理工高教研究,2009,(6):90-92.

[5]鲁娟,王悦,刘斌.研究生对导师的评价调查分析[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2):175-177.

[6]嵇英华,刘咏梅.研究生培养中导师团队的建设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3,(26):14-17.

团队管理与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1.1课程设置

①课程体系设置中注重专业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医德医风教育相对薄弱。②检验医学相关临床课程设置求广求全、培养重点不突出。③专业必修课程过多,学科交叉、岗位需要的选修课程和专题讲座极少。④课本教学、课堂讲授为主要方式,教学网络化与数字化水平低下。⑤课程体系由5年制“医学士”改为4年制“理学士”,原有课程体系明显不适合现教学需要。

1.2实验教学

①检验专业实验课程存在设备陈旧、利用率低,管理水平差。②注重理论课程学习,对临床实验教学和管理关注不足。③实验课教学偏重教材知识讲授,科研精神与科研能力等创新性能力培养不足。④实验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应用脱节,与现代医学检验发展现状脱节。

1.3实践教学

①实践教学管理松散,专业技能培养方式落后。②未及时与实践教育基地沟通,不能及时了解实习同学思想动态。③因为实习基地师资、管理水平不同,实践教学效果存在明显差异。

1.4前、后期教师缺乏交流

进行基础课教学的前期教师缺少机会接触临床,对医学理论知识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缺乏一定的了解和实践;来自医院进行实践教学的后期教师教学经验相对不足,在教学方法、语言组织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2检验专业建设的初步尝试

针对培养方案调整,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在借鉴兄弟单位经验基础上,进行专业建设的改革,主要在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师队伍、实验教学中心、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一定的经验。

2.1课程与教材建设

①课程体系建设: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作为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培养目标和时间均有改变。如何培养出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我们对已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对现有课程体系教学进行改革,以专业课贴近临床实际应用为目的,突出临床应用型专业课建设。例如利用现有省级精品课程———《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和校级精品课程———《人体寄生虫学》,以及省级教学团队———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团队、医学免疫学教学团队,省级实验实训教学中心———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课程建设时,突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特点,以达到打造成医学检验精品专业课目的;专业课程教学以基础学院和临床学院教师共同担当,利用各自教学特长,取长补短,切实达到理论与应用相结合,保证教学工作与临床实际应用相一致。加强教学改革工作,将临床医学各相关学科内容合并成《临床医学概要》进行讲授,即保证学时不足与临床课程教学任务过重的矛盾,又满足学生对临床医学知识了解的需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们加大人文科学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政类课程中组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走出校门,到社会去积累经验;积极有步骤开展教学改革,将专业课程建设成为网络课程或在线网络课程,建设网络课程专题网站,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改革。②教材建设:各级部门重视教材的建设,学校教务部门设教材建设专项经费,积极支持和鼓励检验技术专业各学科教师参与教材的编著工作。本专业多名教授近年以来编写出版了多部规划教材,在已有的编写基础上,现正组织编写适合医学技术发展的专业教材或讲义,满足教学工作需要。

2.2教师队伍建设

①建设有特色的教学团队:a.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强、务实、创新、凝聚力强的教学团队是学科建设的重点。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以“三高一强”(学历高、职称高、综合素质高、实践教学能力强);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合理、质量优良、创新精神强、专兼结合、一专多能的“具有创新性和应用型”兼顾的教师队伍为目标。b.培养教师树立崇高理想和激励奋斗目标。坚持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专业教学改革为核心,鼓励教师教学进行教学改革,以学科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开设专业选修课和1-2门双语教学专业课,努力把医学检验专业打造成有特色的专业。c.重视科学管理,突出“以人为本”。建立一套教学、科研、特殊贡献在内的团队管理制度和工作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努力营造积极和谐、公正合理评价体系的团队内部环境,提高团队整体精神面貌,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体系;加大奖惩力度,体现在晋升、晋级、年度考核之中。②完善教学管理工作,建立相应规章制度:a.完善《教学管理工作手册》,实施教师考核记录、集体备课记录、讲课讲座记录、教学会议记录、授课试讲记录。b.加强教学督导,提高教学质量,由相关专业领导和教授组成校、院、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指导、监督小组配合学校教学督导组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并开展教师之间、学生对教师的授课评价活动,保证专业教学工作有章可循,维护教学工作的严肃性。c.不断完善教学计划,学生实纲的修订;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鼓励深化教学改革;在教务部门指导下不定期举办教学计划修订会议,不断完善不足之处。d.加强学生实习的管理,完善《医学检验专业实习考核制度》,每年不少于两次教学实习检查。e.完善学生毕业论文的工作规程,修订和规范一套完整的毕业论文实施与管理体系,严格要求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规范学生毕业论文的完成过程,包括选题原则、查阅文献,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签署指导老师意见、审阅人意见和答辩情况记录等;

3实验实训教学中心建设

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包含两个实验平台,分别为医学检验形态学和机能学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主要服务于检验医学微生物、临床基础检验、骨髓细胞学、染色体检查等形态学实验教学。机能学实验室主要负责生物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相关专业课的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中心担负培养检验专业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检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探索性实验三个层次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特色的开放性专业实验教学中心。选择性的开展一些新方法、新技术的实验项目,即满足检验医学实验教学需要,又加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能力。添置贴近临床实际的现代化实验设备:购置贴近临床实际使用的现代化实验设备,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五分类血液检测仪、PCR仪、尿液分析仪、自动血培养仪、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流式细胞仪等。为配合检验专业教学的需要,打破原来依附于教研室的实验室管理旧模式,建立检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促进实验室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实验室的管理、建设和发展;将实验仪器集中组成仪器实验室,集中管理和使用。制定合理的措施,做到既能提高仪器的使用率,满足教学科研使用要求,又能有效维持仪器的安全完好。建设相关网页: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平台,介绍实验中心所拥有的仪器设备的性能、配置,为广大的师生员工提供全天候的科研教学平台。构建基于检验课程内容的“虚拟实验室”,改善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并为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及自主设计实验提供虚拟化平台。

4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加强与实习医院的合作,促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①通过加强与实习医院的合作,发挥好学校的主导作用,促进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定期召开实习医院领导、主管部门、各带教临床教师参加的现代教育思想的讲座,更新教育观念。②规范教学管理,组织开展教学管理业务讲座或座谈会进行现场指导;每年按照学校统一安排,到实习医院进行教学检查;不定期进行教学抽查,加强与实习单位和带教教师沟通,及时了解学生情况。③强化医学检验专业毕业实习质量,在临床教学基地遴选出一批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能完成对同学进行业务指导的教师担任实习同学的导师。同时,根据实习学生的反馈意见,结合检验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更新实纲和实习手册中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技术。实行导师指导下的毕业设计和撰写论文:①加强学生毕业论文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并不断改革。规定每届本科学生实习阶段必须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一篇毕业论文并参加答辩。②在临毕业实习前一个学期,配合文献综述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课题文献查找方法、综述撰写格式、开题并进行科学研究的步骤,论文撰写的正确格式,为学生在实习阶段开展初步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③规范毕业论文实施与管理体系,如选题原则、查阅文献,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签署指导老师意见、审阅人意见和论文答辩情况等,并制订了毕业论文管理条例,论文成绩作为实习成绩的一部分纳入学生成绩单。④强化毕业论文管理过程。为防止出现论文抄袭的现象,每篇论文进行上网核对检查。⑤组成专家组负责学生论文审核和答辩。专家根据学生的论文完成的内容、课题相关综述、论文质量、答辩等情况,现场提出问题,考察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可以评价学生毕业论文完成的质量,按照评分标准评分,记入成绩。

5小结

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自2012起即招收4年制学生,经过近年专业建设,医学检验教学团体取得多项成果,其中获批校、省级教学改革项目5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项,编写教材和讲义5本,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7篇、科学研究论文100余篇,获得教学成果3项,获得国家、省级科研课题18项等,这些成果为今后培养出有特色的医学检验专门人才和学科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医学检验专业具有多学科理论交叉和应用性强的特点,医学检验作为近年新开专业,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改革传统的医学检验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成立有完整逻辑、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出能适应未来人才需求、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十分必要。培养能适应21世纪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是医学检验检验改革的主要方向和目标。

团队管理与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可视化图谱;社会网络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5)06-0026-07

收稿日期:2015-08-20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课题“社会资本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知识转移的作用机制研究”(EJA140374);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校党员领导干部清正、党政领导班子清廉的长效机制研究”(13JZD050)。

作者简介:田依林(1979- ),女,湖北武汉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研究难度的加大,一些复杂的问题需要学者们合作解决,尤其是国际合作已成为发展大科学和解决全球化问题的主要途径[1]。一定时间内的合作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某一领域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的发展速度和质量[2]。科学研究合作的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们的关注。传统的对研究团队合作的研究只采用文献计量法,首先是对某一作者进行分析,然后再与团队内其他学者进行比较,以这种方法来考虑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科学研究合作进行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合著网络的主流,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国外的Newman曾对物理学、生物医学和计算机科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合著网络进行分析与对比,指出了不同学科之间合作的差异[3]。国内学者也有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合著网络的研究,但数量较少,如李纲等人对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学者之间学术合著的研究,发现了合著网络中有5个学术团体关系较为密切[4]。但鲜见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科学研究合作团队的研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的发展,高等教育管理学领域的科学合作研究日趋频繁,合著论文显著增加。对高等教育管理学领域合著论文进行社会网络分析,不仅可以反映不同地区、学科领域科学研究合作之间的网络关系,更好地展现某一科研合作团队内部的结构,还可以发现合作团队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本文拟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刊源的教育类7种期刊,跨度为2005∽2014年的有关高等教育管理领域载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NetDraw软件绘制可视化图谱采用文献计量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对高等教育管理领域合著论文进行系统研究,探索该领域潜在的合作研究团体的特征,分析目前高等教育管理领域合作研究的热点,了解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研究的发展动态。

一、数据准备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准备

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笔者对教育类36种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刊源进行了逐一分析,其遴选原则,一是,期刊必须是有关高等教育管理载文较多的;二是,影响因子较高的教育类期刊。最后选择了《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江苏高教》、《现代大学教育》等7种期刊作为本文研究的数据来源。高等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综合叉学科,相当数量的合著在母本学科的学术期刊上,能够保证论文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能够反映我国高等教育管理领域合作网络研究所需的大样本数据统计要求。因此,本研究选取7种期刊2005~2014年所刊载的高等教育管理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本文的数据下载于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通过人工检索,共得到2 950篇符合研究要求的论文,建立数据库,对十年间合著论文1 341篇进行编码。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方法采用可视化图谱对合著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法是以研究社会网络见长的一种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的是深层结构――隐藏在复杂的社会系统表面之下的一定网络模式[5]。随着以更注重人与人之间交互为特征的网络时代的到来,这种方法开始被广泛地用于对关系更加复杂的网络虚拟社区中人际交流的研究[6]。目前以Web2.0为代表的社会网络软件悄然兴起,本研究借助NetDraw软件,对高等教育管理合著网络展开研究,其主要步骤是:首先,对检索的1 341篇合著论文进行处理,把Excel中的样本数据转换为Bibexcel软件可以再处理的格式;第二步,利用Bibexcel统计出高等教育管理合作研究中的高产作者,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合著作者不分前后顺序,构建合作者共现矩阵;第三步,对合作者共现矩阵,应用NetDraw软件绘制网络可视化图谱,分析潜在的合作者网络;第四步,分析主要合作研究团队研究的热点,构建合作研究团队研究热点问题共现矩阵,并利用NetDraw软件绘制网络可视化图谱,分析出近年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及主要研究机构。

二、高等教育管理领域合著论文分析

(一)合著率分析

合著率是分析高等教育管理领域合著的重要指标。合著率是指某一时期内在某一研究领域合著论文篇数与论文总数的比值。2005~2014年间7种期刊所载的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论文总篇数为2 950篇,合著论文为1 341篇,平均合著率为0.45。2009、2012、2013、2014年合著率在0.5左右,2013年合著率到达0.55;其他年份都在0.4左右。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合著率处于上升趋势,但处于偏低的状态。研究表明,国内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研究者独立研究能力较强,研究者之间合作意识较弱,合作机会少。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的扩招及高等院校的合并,不仅使高等学校的管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也为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契机。高等教育管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与多种学科存在着密切联系,如管理学、社会学、哲学、法学、心理学以及方法论等。另外,随着大学科时代的发展,仅靠个人进行知识创新研究的难度大大增加,这决定了高等教育管理领域合作研究的重要性及必然趋势。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合作研究,“通过妥善的报道及不同专家的汇集,有助于博学之士了解各专业的特殊贡献、融合贯通、促进更为广泛深入的理解”[7]。因此,提升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合著率,是今后促进高等教育管理领域合作研究的重要举措。

(二)高等教育管理高产合著者分析

通过Bibexcel软件处理与系统分析,2005年~2014年10年间共有3 025位作者撰写或参与撰写高等教育管理论文。撰写或参与撰写论文在4篇以上的高产作者有20位,其中表现突出的有别敦荣、沈红与谢安邦,分别撰写或参与撰写论文为25、22、16篇。

(三)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高等教育管理合作研究分析

在高等教育管理领域中多次合作的不同作者之间组成的合作团队,可以认为他们存在着共同的研究兴趣,是这一领域研究中潜在的合作团队。为寻找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研究中的潜在合作团队,本文选取撰写或参与撰写不少于2篇论文的作者,进行合著网络分析,将数据转化为Bibexcel识别的格式,构建合著者共现矩阵。为清晰显示主要合著网络情况,找出潜在的合作研究团队,应用NetDraw软件绘制网络可视化图谱,阈值设定为3。高等教育管理领域主要合作团队作者网络可视化图谱见图1。图1中,圆点大小表示节点的度数,即表示作者合著论文的数量,点越大表明发表的合著论文篇数越多;图1中的线表示作者之间合著论文的频次,线条越粗表明合著论文的次数越多。如此,从图1中找出主要合作团队。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当前高等教育管理领域潜在合作团队所属机构,笔者对较大的合作团队带头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

通过绘制合著网络可视化图谱,深层次地挖掘了高等教育管理领域潜在的合作团队内部关系,以可视化的手段展示了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通过分析可以发现:

(1)合作团队的带头人是发文数量较多的高产作者。从图1可以发现团队带头人的节点都较大,他们不仅发文数量多,而且与团队其他作者的合作关系较多,如别敦荣、沈红、谢安邦、刘献君、张彦通、潘懋元等人。

(2)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研究合作团队已形成。研究发现,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研究合作团队已形成,其中较大的团队有别敦荣、沈红、谢安邦、潘懋元、张彦通、刘献君、陈学飞、闵维方、胡弼成、董泽芳等带领的团队,这些合作团队不仅参与的人员多,而且合著的论文也较多。

(3)各合作团队都具有小世界网络特征和无尺度特征。从图1可以看出,合作团队网络规模很大,但任意两个团队成员之间却存在一个相当短的路径,说明合作团队具有小世界网络特征。小世界网络特征使科研合作网络具有较高的知识整合能力[8](P30-36)。从图1还可以发现,研究者组成的合作网络中有很多团队成员作为“集散节点”存在,即团队多数成员与其中某一团队成员有着连接,使得网络呈现出聚集的集中性,这种现象表明合作团队具有无尺度特征。无尺度特征对科研合作网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知识创新速度和持续性,对少数学术权威的依赖性[8](P30-36)。

(4)多数合作团队的带头人是博士生导师或硕士生导师。从调研结果可以发现,高等教育管理领域潜在的研究合作团队的带头人多数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合作团队成员多是其带的博士生或硕士生,是一种明显的师生型合作团队。这种形式的合作团队便于科研合作的迅速展开和资源的统筹安排。因此,在导师的带领下,合作团队的科研成果丰硕,成为高等教育管理科研中的中坚力量。

(5)高等学校已成为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研究的主力军。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研究的较大的合作团队都集中在“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学里。高等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管理领域合作研究的主力军已经走在科研的前端,为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科学贡献力”。而“科学贡献力”不仅体现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效益,反映科研成果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效能,也是衡量高校科学贡献力,反映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校科学研究水平的重大标志[9]。有些高等学校在高等教育管理领域中的研究合作团队不止一个,如厦门大学有别敦荣、潘懋元、邬大光、史秋衡等4个合作团队,华中科技大学有沈红、刘献君、许晓东、周光礼、赵炬明等5个研究合作团队,北京大学有陈学飞、闵维方等2个合作团队,湖南大学有胡弼成、龙献忠等2个合作研究团队。他们研究成果硕果累累,为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创新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综上,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研究合作团队内部存在着高效、知识互动以及很高的知识整合效率,学术氛围活跃,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由于多数研究合作团队存在着小世界网络特征,可能会导致网络锁定效应,使得网络趋于闭合状态,致使与外界的知识流动出现时滞性。另外,合作团队的无尺度特征,虽然有利于科研的迅速开展和资源的有效整合,但应注意无尺度特征易导致网络脆弱性,如果主要合作者突然退出研究,会使相关研究出现短时间的衰退现象。目前,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研究合作团队已经形成,但合作团队仅局限在小团体范围内。合作团队成员大都是同一个机构由硕、博导师带领下的研究团队,鲜见跨团队、跨机构的合作研究。若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合作团队长期处于封闭的、独立的小团队合作状态,很难适应当前教育国际化和大科学研究的趋势。因此,要提升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科研水平,不仅要提高个体科研能力,更要加强合作研究意识,集各学科优秀人才,自觉地实现跨学科、跨单位、跨地域、跨国界的合作研究,促进多种文化的碰撞,搭建优势知识共享平台,促进高等教育管理领域合作研究的深入开展。

三、高等教育管理领域合作团队研究的热点

通过对高等教育管理领域合作团队研究热点的追踪,学术研究者便于及时地、准确地把握该领域研究趋势,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笔者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程序处理,构建合作团队研究热点主题共现矩阵,然后利用NetDraw软件绘制网络可视化图谱,为清晰可见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阈值设定为3,网络可视化图谱见图2。图中“方块”代表研究热点的节点;“圆点”代表合作团队带头人的节点。“方块”、“圆点”的大小表示节点的度数;线条的粗细表示权重,即共现频次。

通过图2可以发现,高等教育管理领域合作研究热点主体的基本特点:

(1)从图2中可以发现,表示合著的圆点与表示热点的方块节点的连接情况:一方面,多个圆结点与某一方块节点都有连接,表示多个研究合作团队对某一热点都有研究,如高校制度建设、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大学生就业等的研究;另一方面,表示合著的圆节点与多个表示研究热点的方块节点相连接,表明多个研究团队在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涉猎广泛,如别敦荣、沈红、谢安邦、刘献君、董泽芳等带领的团队。这说明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已基本形成稳定的合作团队。

(2)从图2中节点的大小可以发现目前在高等教育管理领域合作研究中的热点,如:高等学校发展战略、大学治理结构、高等学校的制度建设、高等教育评价模式、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大学生就业问题及高等学校分层分类管理等。

改革开放后,战略管理理念引入我国高校。一些高等学校根据外部与内部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的资源开始了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但对高校实施战略规划的制定始终存在争议,引起研究团队热切关注,认为高校应当就自身的实力、定位和目标进行反思,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来寻求核心竞争力,构建独特的竞争优势,而重要手段之一就要要实行差异化战略。高校要致力于突出重点学科,强化优势领域形成自身特色,包括学科特色、专业特色、教师特色、文化特色、人才培养特色等[10]。有的研究团队进一步阐述,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大学建设发展的战略不仅仅要争创特色,而且要进一步建设个性化大学[11]。还有的研究团队认为,对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组织应遵循的战略过程是:挖掘和利用紧迫感,丰富和发展领导联盟,构建并沟通发展愿景,完善创建过程的组织与参与,制定阶段计划并夺取胜利,让创建精神在大学文化中扎根,使大学逐渐为新思想、新行动和新成员所占领和领导。改进和提高我国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组织,关键在于重塑战略组织过程并遵循其基本规律[12]。

近年来,大学治理成为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研究团队的热门话题。学者们对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功能及其实现路径展开了讨论,认为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功能的实现是诸多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大学通过大力营造改革的舆论环境、广泛了解利益主体合理要求、完善制度设计、增强风险评估、建立保障机制等途径来实现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功能[13]。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必须处理好大学内部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力四种公共权力的配置与制衡关系;进一步优化由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共同参与、全委决策、民主管理六大要素构成的大学内部组织结构关系;建立和健全坚强有力的领导机制、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和谐发展的机制、深刻对话与平等协商的共同参与机制和公开透明的权力调控机制[14]。

制度建设是现代大学发展永恒的话题,也是合作研究团队研究热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更是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现实问题。当今,中国高等学校面临着社会、经济和文化快速变化的时代挑战,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必须坚持程序公正与实质公正的统一,以大学使命的实现为本位,以创建和谐校园为手段,全面提高学术生产力,建立起大学学术繁荣的内生机制[15]。深化我国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必须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整体设计教师与管理人员聘任改革同步推进,将教师聘任的权力和责任赋予院系,实行教师评价制度创新。其关键是实行科学管理,从以事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从重数量和效益转变为重结构和素质,从人事管理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16]。

20世纪末是世界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时期,也是高等教育质量备受关注的时期。教育评价日趋成为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因此,关于高等教育评价模式倍受学者们的重视。多个合作研究团队对教育评价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好的高等教育评价模式有如下特点:第一,评价模式本身应与高等教育系统相适应,要与高等教育的传统、规模、扩张的方式等结合起来,否则会产生很多的矛盾和冲突;第二,模式研究的意义在于充分发挥模式中好的一面,同时规避缺点,因此要对模式进行深入分析,以便不断改进;第三,好的评价模式本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它需要根据所在高等教育系统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第四,任何政策的出台都要考虑到与模式现有制度的协调问题,模式内的制度冲突是影响模式发挥自身优势的最大因素[17]。

高校扩招、缩短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历史进展,大规模超速扩张引起的教育质量问题日益成为合作研究团队关注的热点[18]。针对我国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应进一步明确自身的使命和目标,追求自身的教育价值,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加强自主性;高等学校应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明确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和功能,切实发挥其在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作用[19]。胡弼成带领的研究团队则认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中主要存在三种力量,即国家权力、市场和院校自治。我国亟需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约束的市场机制,把高等教育质量的约束任务交给市场,使高校在办学过程中真正强化质量意识,感受市场的竞争压力和自由发展的动力[20]。

自1999年高等学校扩招以来,大学生数量大幅增加,导致进入21世纪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社会稳定。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更成为合作研究团队的研究热点。有的合作团队认为,应以创业带动就业。当前需要从关系大学生创业最为迫切的方面着手,通过加强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通过完善创业融资体系增强创业资本的可获得性,通过改善创业环境增加大学生的创业机会,积极引导大学生创业,使更多的大学生成为创业者[21]。也有的研究团队通过对一届学生的四年培养跟踪探索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包括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体系、构建创新创业理论、实践体系和课程体系、构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以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校园文化氛围、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形成适合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管理体系[22]。

《教育规划纲要》曾提出“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因此,如何实现高等学校分层分类管理也成为合作研究团队研究的热点。有的研究团队认为,只有改变政府调控方式,理清政府在高校分层分类中的作用机制,改革政府调控方式,综合利用包括质量评估、项目管理、公益扶持在内的多种途径影响高校的资源配置,才有可能促进高校良好的分层分类的形式[23]。合理的高等教育分流发挥的促进社会分化和整合的功能并非教育自身能够独立完成,社会的价值取向、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都起着重要作用[24]。还有的研究团队认为,高校分类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高校职能分工与办学定位,通过政府宏观引导、协调以及社会的广泛参与,实现政府制定科学的教育发展规划和实施分类指导与服务,推进高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优化高等教育系统结构,建立多样化的,不同类型高校之间协调发展、同类型高校之间竞争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25]。

综合而言,高等教育管理领域合作团队研究的热点突出,研究深入,研究的方式侧重高等教育管理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应用性研究,体现了时代特征。

四、结语

本研究以CSSCI刊源的7种期刊2005~2014年间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1341篇合著载文,运用NetDraw软件绘制了可视化图谱,并进行了文献计量和社会网络分析。研究发现,我国近年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合著率偏低;合作研究团队具有小世界网络特征和无尺度特征;合作团队的带头人都是高产作者,多数带头人为硕、博导师;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合作研究团队已形成,具有较强的研究实力。这表明,大学特别是“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学的合作研究团队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的主力军;合作研究突出的机构有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湖南大学等;合作研究团队研究热点突出、深入。未来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合作研究要拓宽视野,形成多学科交叉的科研合作机制,实现跨学科、跨地域、跨国界的合作研究,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本研究运用可视化图谱对期刊载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揭示了合作研究团队的网络状况和合作研究的热点。但限于数据的选取,为了增强可视化图谱的效果,本文设定阈值为3,只能从整体上反映高等教育管理领域合作研究的状况。虽然不妨碍结论的有效性,但没能全面分析社会网络的细节,这些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谢彩霞.科学计量领域科学合作研究综述[J].科技政策与管理,2007(1):5-8.

[2] 林莉.科研论文合著网络结构域合作关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3.

[3] Newman M E J.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Networks(I):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Fundanmental Results[J].Physical Review E,2001,64(1):43-49.

[4] 韩秀兰,杨宁莉.中国自然科学论文国际合著研究[J].情报科学,1999(5):543-544.

[5] 林聚任.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

[6] 黎加厚,赵怡,王珏.网络时代教育传播学研究的新方法:社会网络分析――以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7(8):13-17.

[7]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16

[8] 龚玉环,卜琳华.科研合作复杂网络及其创新能力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12):30-36.

[9] 中国校友会网・2011中国大学科学贡献力排行榜[EB/OL].http:///car/2011/13.shtml.2013-12-26.

[10] 阳荣威,胡弼成.大众化进程中大学发展的和谐竞争战略分析[J].江苏高教,2009(5):32-34.

[11] 季晓辉,等.关于大学个性化发展战略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8(2):44-46.

[12] 黄超,等.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组织[J].高等教育研究,2011(8):35-42.

[13] 郭平,黄正平.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教育研究,2013(7):68-73.

[14] 董泽芳,岳奎.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思考与建议[J].高等教育研究,2012(1):44-50.

[15] 别敦荣,吴国娟.论大学制度的公正性[J].教育研究,2006(7):17-23.

[16] 赵曙明,等.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之举――深化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J].高等教育研究,2005(4):18-24.

[17] 赵婷婷,张彦通.高等教育评价模式的理论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8(1):38-45.

[18] 李建军,等.高等教育质量运行与预警管理系统的构建[J].江苏高教,2005(2):28-31.

[19] 魏红,钟秉林.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基于96所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文本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6):64-70.

[20] 胡弼成,李斌.论高等教育质量调节的市场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4(7):26-33.

[21] 辜胜祖,洪群联.对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0(5):63-68.

[22] 黄林楠,丁莉.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6):158-160.

[23] 史秋衡,冯典.转变政府调控方式 优化高校分层分类[J].高等教育研究,2005(12):31-35.

[24] 董泽芳,彭拥军.实现高等教育合理分流 促进社会有效分化与整合[J].高等教育研究,2012(8):29-33.

[25] 赵庆年,祁晓.高等学校分类管理:内涵与具体内容[J].教育研究,2013(8):48-56.

Research on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Cooperative Network Based on the Knowledge Map

TIAN Yi-lin YAN Guang-fen DONG Wei

Abstract: Through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f papers in academic journals and visualization mapping studies, we can have an insight into the cooperation team network and cooperative research hot spot in a subject field. Based on the papers data in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of 7 CSSCI journals (2005--2014), this paper borrows NetDraw software to draw the visual map of 1341 co-authored papers in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do literature measurement analysis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The results are as the following: first, the co-authorship rate in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in China is at a relatively low level; second, cooperative research tea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world networks and scale-free feature; the cooperative research teams in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have basically formed, and they have strong research capabilities, the cooperative research teams in universities have become the main force in the field; third, the focus of research is stressed and in-depth, and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applied studies which combine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gether, and it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团队管理与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导师团队 研究生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7-0157-02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对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单一导师培养指导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这种趋势,带来的弊端日益凸现,已成为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瓶颈。国内外发展趋势及研究生教育的客观规律表明,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导师团队模式将是今后高校研究生培养的主流趋势。因此对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对于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中单一导师指导模式的缺陷分析

(一)导师精力有限

首先,在高校中,多由教学、科研第一线的教师担任研究生导师,这个任务很繁重,而有的导师还担负着学校或学院的重要行政职务,用于培养研究生的精力有限,研究生不断扩招,更使部分导师显得力不从心。其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如果碰到导师出差或高访,有的时间可能达到一年,研究生在这一阶段就缺少指导,基本处于“放羊”状态,有些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严重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脱节。

(二)导师知识结构局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部级、省部级重大课题的研究内容的复合性日益明显,单一导师的研究领域相对固定,其对研究生的专业指导必然受到其知识结构的制约,如食品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生的研究内容往往涉及食品化学与营养、食品品质与安全、食品微生物、食品加工及深加工等各个方面,一般来说,导师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都具有深厚的学识,但对其他方面的知识面难免有局限性。因此科学技术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趋势使研究生单一导师的指导模式难以适应。

(三)难保紧跟学科前沿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但单一导师往往受到教育理念、外语水平、年龄、知识结构等各方面的限制,有时很难及时追踪所在学科的前沿,加上部分研究生导师没有课题或者课题陈旧,无法给学生较高水平的指导,使研究生论文选题往往不具有新颖性和前沿性,难出优秀的学术论文。

(四)研究生主动意识和合作精神缺乏

单一导师指导模式下的研究生,其科研活动严重依附于导师,主动性和竞争性不强,研究风气淡薄,思考能力下降,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水平不足,研究生各自在导师的实验室做研究,合作精神淡薄。

面对汹涌袭来的研究生扩招大军和社会对研究生需求的变化,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单一导师指导模式的局限性日益突出,限制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二、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中导师团队的构建与管理

(一)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中导师团队的构建

2009年以来,根据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特色和优势,逐步建立了粮食储运工程与技术、粮油质量与品质控制和粮食深加工与功能食品等科研团队,在指导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也自然成为学生的导师团队。导师团队由核心层的学术带头人、中圈层的学术骨干加外圈层的研究人员(主要是青年教师)构成的“三圈层”结构模式。学术带头人由具有研究生导师资格,高学历、高职称、教学带教经验丰富且在其研究领域取得较大成就的教师担任。团队成员可以由与学术带头人研究方向一致或相近、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一是校内合作导师团队模式是通过对学校内部导师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以应对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如有些团队中就有化学、物理、计算机专业和管理类的导师;二是校际联合导师团队培养模式,如有些团队中吸收了国家粮食储备局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农科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美国康奈尔大学、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学者作为兼职导师,这样可整合社会的教育科研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优势互补,产生极大的协同效用。

(二)导师团队管理制度的建立

团队是建设的主体,是利益的分享者、风险的承担者和工作的实施者。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团队能够有效运行的保证,使团队的每一位成员的特长都能够得以发挥,使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能够得到提高。这些管理制度主要有:一是倡导学术自由。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允许各种不同学术思想进行交流、碰撞,尊重但不迷信学术权威。二是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学科带头人是导师团队的核心和灵魂人物,其把握团队的大方向,负责制订本团队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协调团队的资源配置与使用。团队成员应协助完成研究生的指导。三是建立学术交流机制。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在团队内进行学术讨论和讲座,指导团队的科学研究。通过举办高水平的学术会议或支持导师和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赴海外进修和访问,进一步促进导师及时更新知识,把握学术前沿。四是强化团队导师考核。为了加强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更好地适应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每三年对导师学术水平、科研水平、研究生培养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下一聘期是否聘用的依据,从而形成导师团队的优胜劣汰机制。

三、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实施效果分析

(一)提高了导师团队的学术水平,获得多项重大科研成果

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各导师团队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要求各团队的导师和研究生都要参加,并积极发言,这既是展示导师学术科研水平的平台,也是培养研究生的过程。这对团队导师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促使其自身不断努力,追踪学科前沿,提高业务水平。同时通过与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的合作,青年教师能尽快补充知识,增长经验,加快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加速成长,有助于形成合理的导师团队梯队。通过学术交流和碰撞,整个团队的科研思路得到了拓展。近几年,导师团队及所带的研究生协作完成部级课题12项,省部级课题18项,100多篇,其中SCI论文15篇,获得专利28项,我院作为“粮食储备四合一新技术研究开发与集成创新”完成单位之一,荣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粮油品质控制及深加工技术”、“粮油食品绿色精深加工技术”获得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粮油食品功能与安全”获得江苏省高等学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

(二)提高了研究生的管理水平,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研究生模式中,导师仍然是研究生培养中的第一责任人,起主导作用;导师团队则是全过程参与研究生的培养指导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听取、审议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定期汇报与检查论文进度和答辩。论文选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学位论文的水平,是确保高水平论文的首要环节。因此,导师团队要就学生选题的先进性、可行性、科学性、创新性及设计方案进度安排进行讨论和审议,并提出建议。学位论文的定期汇报与检查,主要是了解研究生在研究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利用导师团队的力量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对未完成计划进度的研究生提出批评,督促整改,限期完成。研究生论文答辩是保证培养质量的最后一关。为了确保学位论文质量,导师团队各成员应认真审阅每一篇学位论文。导师团队培养研究生的方式,使研究生在综合的科研氛围中得到更多的知识,增强其探索科学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并学会在团队中合作和生存。

(三)提高了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导师团队培养研究生的模式可以让研究生和不同知识结构、专业特长的导师在一起合作,使研究生较为全面地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的多学科知识,打开他们的学术视野,感受最前沿的研究动态,增强其科研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避免了以往单一导师指导模式下研究生缺乏的主动意识和创新意识。同时,导师团队培养研究生模式的实施,可以使原来分散在各导师研究室中的实验器材实现共享,充分保障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科研活动顺利进行,也有利于科学研究成果的创新。导师团队制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强,在参加科研项目的级别,数量、层次、获奖,申请和获得的专利等方面均比改革前有明显提高,获得了用人单位的积极评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 参 考 文 献 ]

[1] 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23-24.

[2] 缪燕平,肖天贵,何建新.研究生导师团队的建设与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20):32-34.

[3] 付晶坟.牛津大学导师制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医学教育探索,2006(7):28-30.

团队管理与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1.1建立合理的教师科研团队地方高校重视学生教学工作,多以系或教研室成为一个专业的教学团队(如园艺学、农业科学、动物科学等),生物学科包括的专业涉及面广,如土壤学、气候学以及与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相关的课程,教学团队的教师主要专注于教授3、4门主干课,这种团队组合在教学中可以形成互补,但在科研中往往难以相互配合。这是因为教学团队成员往往数量较多,专业方向也教分散,其目标是以课程建设为主,这样有些教师即使教学质量很高,但科研实力却较薄弱;以笔者所在院系为例,每个专业的教学团队基本都有十多位教师,部分教师还是从事行政工作的双肩挑岗位,因此难于形成一个合理的科研团队。而建立合理的教师科研团队在地方院校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得到了很多高校的共识。这首先选拔一位团队负责人,也即带头人,他应有明确的方向,有一些在研的项目作为团队支撑,此外,应具有治学态度严谨的学术道德和品德高尚的个人魅力,还应有较好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其次,还有几位科研骨干教师,在其相关方向开展了一定的研究工作,可以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方法和技术;最后,吸收几位年轻的教师加入,让他们积极融入相关专业的科研团队。科研团队负责人既要落实分配好团队成员各自的工作任务,又要做好团队成员,尤其是科研骨干相互之间的沟通工作。

1.2对教师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制度的思考科研团队建设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每位教师科研积极性与科研质量的高低,因此好的科研团队管理制度,对科研团队的建设至关重要。然而对于多数地方高校来说,由于合并升本时间短,管理经验少,因此管理方面没有态度规章与制度遵循,很多时候科研团队形成的项目经费决策权往往由主持人一人决定,其他人很少参与并且不知道经费的分配等具体情况,这样造成团队成员积极性不高,具体事务也不愿参与,就造成了主持人管理经费主持人完成课题。结果常常是效率低下,项目成果质量不高,团队生命力不强。因此,创建高绩效科研团队,必需有一套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用来保障科研工作任务按计划、保质量的完成。这首先这需要对现有管理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同时增加校内教师科研团队的外部支持,如学校科研部门、教务部门以及后勤保障部门等,配套相应的一部分经费对项目组进行建设,以笔者所在宜春学院,科研部门对部分教师组建的科研团队每年均投入十多万元供采购小型仪器设备,并提供部分经费用于团队成员对外交流;教务部门可用科研成果冲抵教学工作量;后勤部门提供办公条件等配套设施,这样的条件对科研团队的支持力度很明显。其次在团队内部建立有效的激励及约束机制,增加团队的生命力,与此同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学习、培训制度,激励制度以及绩效管理制度等,让团队成员可以不断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并增加团队的沟通,增进协作,有效提高团队成员的科研积极性,最终实现提升团队整体学术水平的目标。例如笔者所在宜春学院的部分团队,每学期会定期安排会议交流,探讨近期完成课题的进展,所遇到的问题等,群策群力探讨解决方法;在项目申报前期成员对申报书进行交流,相互提出问题与建议,加以改进;这些举措有效的增进了团队成员的科研水平,加快了项目完成的进度与质量,提高了团队成员申报项目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了团队成员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与科研质量。

2学生科研团队

2.1实行导师制与指导毕业论文让学生参与科研导师制是利用教师的科研项目与科研技能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一种方式,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同时,也增加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提高师生科研水平和质量;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的新型方式。笔者所在的宜春学院生物类专业,一般有科研工作在身的教师,在学生二年级接触专业课开始,都会进行学生和教师的相互接触,接触中教师会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课题以及实验室的情况,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业、生活、爱好等个人情况,达到相互了解,其后,可根据学生意愿参与到学生科研团队学习,教师可依据科研内容与其本科论文相结合开展指导工作。此外,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在本科院校学生科研培养过程中占据着主要地位,是学生本科四年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重要的综合性科研训练教学环节。按照一般学校的培养方案安排,毕业论文完成往往是大学四年级第二学期的工作,但那段时期,考公务员、找工作和实习占用学生大量时间,放任自流的话常常使毕业论文流于形式。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教师通常会提前介入,并找一些具体问题和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前一年将题目出好,要求本科生构思;同时对那些主动性强的学生,吸收他们进入团队一起参与科研活动。

2.2对学生科研团队管理与建设的思考建立学生科研团队就是以学术研究为中心、借助教师的课题和项目为依托条件,为培养其科研思维与技术的一批有协作精神的学生群体。生物类教师的科研往往实验性强,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但不少实验试剂有一定毒性,需要安全操作和严格管理,因此,在团队设立之初,除教师指导外,需要学生团队负责人,发挥负责人的角色作用;此外,教师可组织参加部分学术活动,如安排组内成员汇报,共同学习一些仪器的使用等;而在完成某些阶段性的工作后,可适度安排一些团体的娱乐活动,让团队成员增进了解,提升人际关系凝聚力;在团队建设中,可引入组内淘汰机制,即通过观察团队各成员在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可将消极应对项目的成员淘汰出团队,再引进拥有较高兴趣和较好研究态度的新成员,采用能进能出的机制来提高研究状态。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本科生科研训练,很多地方高校都出台了一些鼓励措施,比如大学生创新竞赛、大学生实践项目等活动,但由于学生缺乏相关科研素质的培养,主动性不高,往往是极少数学生有积极性,不少是教师协助学生完成项目申报,这些一方面反映出多数学生缺少科研训练及独立的科研思考意识,同时也暴露出科研奖励政策对学生的吸引程度不高,还应有更多的辅助保障措施进行实施,如可采取科研项目结题答辩或,并结合指导老师意见的对应学分转化机制等。

3结束语

提高科研团队的建设与管理,对于提升地方性本科院校的科研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对于实验实践性强的生物学科来说,它一方面能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与教师的科研能力,并能帮助学生提高实验技能与科研兴趣及思考能力,在帮助教师提高科研质量的同时,还有助于学生不管是工作还是读研深造都能更好地掌握动手能力。地方性本科院校由于科研底子薄弱,缺少硕士点,想要在科研道路上加速发展,更需要师生团队的努力,在科研团队的建设和管理等问题上多做研究和探索工作。

团队管理与建设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 科学研究 引导 改进

[作者简介]贾东荣(1968- ),男,山东齐河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高等教育研究室,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山东 济南 25010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基于实践的新建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513,项目负责人:贾东荣)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8-0040-03

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之一,科学研究和学术水平的高低,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评价高校公共性的重要指标。受其投入和运营体制的影响,民办高校在发展初期把精力集中在招生和教育教学上,以争取更多的生源维持生存和发展,对科学研究重视不够。随着部分民办高校进入稳定发展期,科学研究开始受到重视,个别院校在科研和技术开发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绝大多数民办高校还处于科学研究的起步阶段甚至还未起步。民办本科院校一般被认为是民办高校中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较高的学校,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投入和产出也较其他民办高校为多。本文拟以民办本科院校为例,分析民办高校科研工作的现状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民办高校科学研究的现状

全面地评价或衡量一所高校的科学研究工作,通常从投入、产出和效益三个方面着手。但由于绝大多数民办高校的科学研究处于起步甚至还未起步阶段,无论是投入、产出或效益,都缺乏准确的可以相互比较的数据,无法像设立多年的公办高校那样进行准确的评价或衡量。因此,本文选择以产出为主,结合部分投入指标来衡量,分析民办高校科学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科学研究产出低

科学研究成果的形式较多,人们通常认可并用来衡量一个人或组织的科研水平的成果主要有学术性成果和应用性成果两种。学术性成果包括著作、学术论文等,应用性成果有专利技术、应用性研究报告等。就著作而言,从各民办本科院校网站搜索的结果看,各校出版的著作均不多,有的学校没有,且多数民办高校教职工出版的著作是教材,学术性较差,仅有的少数学术性较高的著作集中在民办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自然科学和技术开发方面的基本没有。西安外事学院组织出版了一批有关民办教育的著作,但由其教职工撰写的不多。就学术论文来说,民办本科院校基本上是在晋升本科后或晋升过程中的,部分院校在高职教育阶段就有。总体来看,民办本科院校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偏少。根据中国知网学术资源总库检索的结果,2008年及此前批准设立的40所民办本科院校(不含由独立学院转设的)中,2007~2010年分别有37所、31所、26所、29所院校的年度发文低于200篇,其中分别有27所、23所、16所、13所院校的年度发文低于100篇,个别院校(19校、11校、6校、4校)低于50篇。这样的产出与各校在公开资料如网站、报刊等宣称的500~1000人甚至更多的教职工形成明显的对比,数量明显偏低,也与民办本科院校上万名甚至三四万名的在校生规模相形见绌。但如果与同期升本或稍前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相比,民办高校论文产出低的特点并不特别突出,即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新建院校的一般特点。

至于应用性研究,虽然民办本科院校多由高职学院发展而来,以培养应用型技术和技能人才为主,但其应用性研究成果并不突出。除自身运营需要的民办教育研究外,民办本科院校的应用性研究产出不多。以发明专利为例,姑且不论其效益如何,单就获得的专利数来说,据中国知识产权局网站专利检索频道检索所得数据统计,截至2011年5月底,40所民办本科院校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可查询到的专利仅304项,其中发明专利135项,实用新型专利71项、外观设计专利98项。这其中的1/3集中在浙江树人大学,发明专利的1/2集中在上海杉达学院,仅15所民办本科院校拥有专利,且其中9校不到10项。

(二)已有成果影响低或无影响

体现一所学校或个人学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是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影响。人们通常用发表刊物的级别和论文的引用情况来评价学术论文的质量和影响,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衡量发明专利的价值。总体来看,民办本科院校的科研成果影响不大。以学术论文为例,截至2009年底,40所民办本科院校发表在SCI来源期刊上的论文仅24篇,EI期刊仅69篇,合计93篇,不到这些学校发文总量的4‰;用中文核心期刊来衡量,40所民办本科院校发表在各种核心期刊的论文约3600篇,约占总发文量的14%,这其中包括了个别不看论文的学术价值、单纯营利的核心期刊。

民办本科院校发表的论文主要分布在三类期刊中:一是高职、专科学校学报和行业通讯类刊物。这是民办高校的主流,约占到发文总量的一半。二是民办高校自己或其他单位举办的内部期刊。这些内部期刊的正式名称为内部连续性出版物,由省级新闻出版部门批准印刷。在无法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正式刊号的情况下,多数民办高校办有这种内部刊物。据不完全统计,40所民办本科院校在内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大约在5000篇,约占这些学校发文总量的1/5。三是营利性期刊。这类期刊的特点是审稿周期短、出版快(一个月左右就出版)、退稿率低、版面费适中、发稿篇幅短、一号多刊等特点,发表在这些营利性期刊上的论文占到民办高校发文总量的1/5~1/4。一般认为,发表在营利性期刊的论文纯粹是为了发文而发文,没有经过认真研究,内容多是临时拼凑或抄袭而来,本身学术价值就低;发表在高职、专科学校学报和内部期刊的论文,有点学术价值,但学术价值不高,达不到高级别刊物的刊发标准和要求。没有学术价值或学术价值低的论文,其影响自然就低。

下载和引用情况是反映论文影响的重要指标。下载反映了论文被人关注和阅读的情况,即有多少人阅读或浏览过这篇文章;引用是论文的观点和材料被他人直接或间接引用于论文或著作中。与下载相比,引用更能反映论文的影响情况。据不完全统计,民办本科院校约一半论文的下载频率在50次以下,约1/3高于100次。当然各个学校的情况差别很大,下载频率的高低也与题目或内容的关注度和发表时间有关。在引用方面,不考虑自引与他引的区别,40所民办本科院校在2009年底前发表的论文有引用记录的约8100篇,约占总发文量的1/3,其中引用超过5次(含)的仅1200余篇,不到总发文量的5%,即约95%的民办本科院校发表的论文没有引用或引用率不到5次。这是就总体情况而言,应该看到,部分院校的少数论文下载频率和引用频率很高,个别论文的引用频率超过了100次,下载频率超过了1000次,引用超过20次的约百篇。

(三)专业集中度低与个别专业倾斜严重并存

按照中国知网的学科分类,民办本科院校科学研究涉及的学科专业相对分散,民办本科院校涉及专业多数在70个以上,有的超过90个。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底,有3所学校涉及专业超过90个,2所学校涉及专业在80~89个,17所学校涉及专业在70~79个,6所学校涉及专业在60~69个,11所学校涉及专业低于50个,平均每校每个专业发文大约在10篇。从各校涉及的专业来看,超过85%的专业发文低于15篇,只有15%的专业发文达到或超过15篇,其中超过100篇(含)的仅28个专业,另有56个专业超过50篇。这说明民办高校的多数研究是浅尝辄止,缺乏深入持久的研究。这种状态很难出现有影响的论文,也阻碍了优势学科的形成。但在总体分散的情况下,民办本科院校又在个别专业的发文相对集中。总起来看,高等教育、外国语言文字、计算机技术及计算机应用三个专业分别在34校、34校、31校位列该校发文的前五位,各校合计发文大约2400篇、1800篇、1500篇,另有企业经济专业超过1000篇。其他较为集中的专业有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贸易经济、体育、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职业教育、金融、数学、旅游、建筑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字、美术书法与雕塑,工业经济、新闻与传媒、自动化技术、会计、轻工业手工业、有机化工、互联网技术、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中国文学、投资、医学教育与边缘学科、农业经济、音乐舞蹈等。这些专业,除属于教育学门类的专业外,要么是包括公立、民办高校开设最多的专业(如经济管理类专业),要么是公共基础课,或者兼具两者特点,均是聚集学者最多的学科领域,民办高校很难在这种重围中成功突出,形成自己的优势学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办高校科研成果的影响,也限制了民办高校学术水平的提高。

(四)缺乏团队建设,教职工各自为战

这是民办高校科学研究的突出现象,这一现象同时也存在于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除浙江树人大学等少数院校或者高等教育、民办教育等个别专业外,民办本科院校基本上没有形成有力的科研团队,其教职工基本上是单打独斗,为了各自的兴趣或职称评审而进行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处于散乱、无序状态。四个方面的表征说明了这点。一是前述的学科专业集中度偏低,绝大多数专业的发文低于30篇。二是教职工发文偏少。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底,39所民办本科院校(黑龙江东方学院没有检索到数据)约11000人发表过论文,其中超过30篇的仅17人,另有303人超过10篇,即发文在10篇以上(含)的教职工不到有发文记录的教职工总数的3%。9000余人即超过80%的有发文记录的教职工发文低于5篇,这其中还包括与他人合作发表的论文(部分是作为第二、三、四作者出现的)。三是大多数论文的署名是个人,以课题组名义出现的很少。合计40所民办本科院校以课题组名义发表的论文不到100篇,广东培正学院最多,有30余篇。多数民办本科院校没有以课题组名义发表的论文。在个人署名方面,大部分署名是个人,署名为2人或以上的约40%,主要是与领导、外单位的同学、亲友联合署名的方式出现。与外单位的同学、亲友联合署名发表的论文,多以第二、第三责任人出现,大部分应是单纯的挂名,以增加个人发文的篇数和频次,真正的合作研究不多。四是获得的基金资助不多,据不完全统计,40所民本本科院校所发论文中受到各类基金资助的约600篇,不到发文总量的2%,而且其中大多数是民办高校的教师与其他单位拥有科研基金的人联合而得以挂名该基金,真正由民办高校教职工主持的基金课题极少,部分高校甚至没有纵向的省部级基金课题。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团队建设、教职工各自为战是民办高校科研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民办高校科研改进对策

综合分析,民办本科院校科学研究的现状和问题与学校缺乏引导有密切关系。现代科学研究是一项需要综合各方面专长力量,发挥多学科知识优势,实行学科和知识交叉,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内容,以团结合作为基础,实现科技创新的一项团队性的工作。只有经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才能产出有影响的成果,传统的以个人兴趣为主的研究仍然重要,但必须纳入到团队中才能实现大的突破。而团队的建设和形成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学校给予适当的引导。这种引导既有人员和经费的投入,有政策方面的鼓励,也有研究方向的选择和引导。针对目前的现状,民办本科院校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科学研究的引导:

第一,学术队伍建设。其中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是个关键,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能否组建科研团队和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由于自身体制的影响,民办本科院校普遍缺乏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民办本科院校应从实际出发,制定优惠政策,通过引进和培养加强学术队伍建设,尽快养成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同时鼓励和引导教职工的科研兴趣向拥有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优势学科转移,以促进科研团队的建设。

第二,政策引导。我国高校在科研考核上侧重对每个教职工的个体考核,通常用项目经费、论文数量和作为质量的某些因素作为考核量化的指标,其中对多人合作论文的认定往往只认可成果第一、第二完成人(或第一、第二作者),其他参与人员不被认可或只获得极少的赋分值。职称评定也采用同样的考核办法。这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师的合作意愿,导致科研人员不愿与他人合作,不利于科研团队的形成和发展。民办高校本身属于市场办学,在各个环节都引入了市场机制,在科研考核方面不仅全盘采纳了公办高校的现有做法,而且进一步强化了面向教职工的个体考核,考核期更短,考核指标更加明确简单,指向产出和效益,忽视团队工作及个体的具体贡献,对团队合作的限制更大。民办本科院校应从科学研究的规律出发,充分照顾团队运行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激励机制,既要能刺激教职工的个人积极性,也要有利于科研团队的稳定和发展,鼓励教职工知识共享,合作攻关。

第三,加强投入。科学研究需要投入,这种投入既需要人员和时间的投入,更需要经费的投入。特别是在科研团队建设的初期,因力量孱弱而无法获得纵向和横向经费支持的情况下,需要学校的启动资金。民办本科院校应加大科研投入,通过校级课题和其他形式的资助给予有研究能力的个人和团队经费支持,鼓励团队多出成果,出有影响的成果,为争取外部科研基金奠定基础。

第四,加强优势学科建设。民办高校为了生存,多向多学科综合型发展,开设有数十个专业,同时发展壮大这些专业是不可能的。应结合自己的专业结构和特点,选择若干个较有优势的专业或交叉领域作为学科建设的重点,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适度倾斜,以促成其快速发展,形成优势学科。

第五,注意与区域社会经济结合。民办高校主要是为周边地域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术和技能人才,在科研定位上也应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亟须解决的社会问题和技术问题为主,不要单纯向往冲击国家和国际科学难题,要更多地关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小、快、急项目,从基础做起,慢慢培养力量。

[参考文献]

[1]贾东荣.民办本科院校科学研究的特点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1(7).

[2]邱均平,赵蓉英,余以胜.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的理念与实践[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1).

团队管理与建设论文范文第8篇

行政管理专业是大连电大的主要专业之一。从2002年至今,大连电大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团队教授学员累计超过一万人,并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具有远程开放大学特色的专业教学规则、教学方法和管理制度。其团队建设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萌芽阶段,2006年以前,教学队伍主要以专业主干课《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等课程为主,主要服务于学校总结性评估和行政管理专业早期资源制作与教学研讨等目标。第二阶段是形成阶段,自2009年至2011年,在《社会调查与研究》《社区治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课的基础上,对行政管理类主干专业基础课进行整合,并据此形成了以课程辅导教师为核心力量的校级教学队伍。第三阶段是发展阶段,自2011年以后,以服务于国家开放大学建设为目标,对大连电大全系统行政管理学课程群进行师资整合、课程整合。经过10年努力,把原有教师队伍整合成“和谐有序、协商互助、团结协作”的强有力教学团队,形成了以专业教学团队运作为特征、教学改革为核心、学习支持服务为特色的教师队伍。这是一支年龄、学历、职称和知识结构等要素相对科学而稳定的,具有相对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优质的科研能力、富于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学习型教师教学团队。目前参与本专业团队的系统内教师达50余人。其中,校本部专兼职教师23名,教授9名、副教授10名、讲师4名。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2名,硕士学位8名。多年来,行政管理专业团队的全体教师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指导方针之下,提倡“勤奋敬业、严格自律”的师德精神,坚持“服务教学、服务学员、服务分校及教学单位”的服务意识,实行宽严适度的测评考核制度,发挥团队优势,实现品质提升,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教学团队建设的具体举措

在团队建设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始终坚持以服务教学为主导,以先进的远程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实训(包含虚拟实训)基地建设等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开展教学研究和建设,全方位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努力建设一支适应国家开放大学改革与发展需要的、数量充足、梯队合理、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逐步形成以校内专兼职课程责任教师队伍为主,各分校教学点专业负责人组成的教学与科研专业研发队伍;以课程为依托,形成《大连电大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方案》;以专业为平台,形成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实践、科研”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建立团队QQ群等有效沟通方式,营造和谐团队文化氛围,加强系统建设。

(一)搭建行政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平台

本团队结合行政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中央电大专业规则和已有教学资源基础上,通过对其核心课程“公共行政学”“政府经济学”“政治学原理”“社区治理”及“社会调查与研究”等进行设计规划,调整课程内容比例,合理分配授课时间,解决了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以及知识更新与学时有限的矛盾,进而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合理的知识体系结构。同时,结合行政管理类专业共同的知识点,进一步构建成一系列的立体结构知识群组,通过把知识群和具体课程结合起来,建立科学实用的核心课程群,从而设计出更符合现代远程教育需要的完整有效的科学的课程体系,见图1所示。

(二)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

根据行政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为弥补原有课程体系的不足,满足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的社会需求,行政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应改变以往采用单一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提高各门课程理论基础的教学效率前提下,增加实践环节的训练,将教学内容发展为“理论+实践”动态流程一体化的完整教学体系。详见图2所示。与以往课程建设不同,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更注重关联课程之间的联系与衔接,要求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所授课程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前沿性的内容,还要知悉核心课程体系所涉及的相关知识体系,从而准确掌握教学内容,并能很好地区分哪些内容需要重点讲解,哪些内容由其他课程予以深化和拓展,哪些内容需要补充等。基于此,核心课程群建设要求对课程师资队伍以梯队形式进行建设,优化组合,为每门课程搭建一支年龄、专业、学历和学科结构合理搭配的师资梯队,确保全部课程的教学工作能够科学有效进行。为此,教学团队采取以下具体措施:第一,采取教师专兼职配合,专本科互补,年龄段衔接,高中职称搭配的师资队伍。第二,实施“二级负责制”的运作机制,即从专业负责人到课程责任教师二级责任制。其中,专业负责人也是课程群负责人,负责课程之间的协调,而课程责任教师负责本课程内部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以及教学资源的开发、实践环节的建设等具体工作。第三,积极参与国家开放大学的教研活动、师资培训、资源建设、课题研究、视频公开课等重要专业活动。

(三)团队建设的总体要求

1.提高现有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通过参加全系统教学研讨会等方式提升教师专业境界,了解全国远程开放大学科研、教学改革信息,及时获得教学改革经验与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充实自己,提高科研工作能力和教学质量,培养中青年教师。具体措施包括:支持任课教师参加高校相关专业学会会议,加强同行交流;不定期举办各类教学观摩活动,交流教学经验;组织任课教师参加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师资培训和国家精品课程的经验交流会等。

2.深化教学改革与加大课程建设力度

充分发挥教学团队作用和各成员的积极性,对课程体系、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验收等进行深入整合、改革。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侧重案例教学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加快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实现课程资源上网,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系统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构建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增加网上资源,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水平和教学水平,为学生学习提供更便捷的条件。

3.加强教学改革和学习交流

利用团队QQ群召开教学改革研讨会,或在网上进行教学讨论,或合作进行教学资源建设和教材编写,或探讨考试改革,或进行教学业务培训,或对前段教学工作进行总结讲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十分活跃。通过这些活动,拉近了省校与分校教师的距离,凝聚了系统的教学力量。

4.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第一,兼职教师要在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两方面做好教学笔记。第二,兼职老师每学期完成10个学时的听课量并完成听课记录。第三,尽可能从社会各行业具有多年实践管理经验的办公室经理、行政总监、高层管理者中聘请3-5名兼职教师,真正提高实际教学效果,与专职教师形成优势互补。

5.强化实践环节教学改革

从课程教学实施到毕业实践环节操作,再到职业证书培训,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和选择教学内容,将职业资格证书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扩大实训课程的数量和比例,进一步落实“双证书”制度,做好课程与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训能力。

三、团队建设的经验及反思

近五年来,大连电视广播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教师团队建设主要完成了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参加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省级电大特色专业建设、教学模式创新机制建设。第二,进行省级教学成果奖(包括教学研究项目)申报。第三,组织团队教师系统修订培养方案及专业规则,编写主要课程的教学大纲,制作多媒体课件,积极开展案例教学的研究与教学,加强教材建设与题库建设等。团队的核心及骨干成员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主持参与辽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参与中央电大教学模式改革课题研究,成果获中央电大论文类研究成果评比一等奖;获中央电大教学设计创新二等奖;参与省部级教学课件制作并获三等奖;主编的专业课程教材《公务员制度概论》,获2009年大连市社会科学进步奖三等奖;教学模式改革论文获中央电大论文评比三等奖;主编教材5部,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和参加了4项省级教学研究课题、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工作、10余项校级教学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团队骨干教师人均每年发表学术论文3篇。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有值得反思和完善的地方。从本教学团队多年的建设与实践可以看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必须着眼于远程教育教与学时空分离、生师比例较高的教育特点,不能依靠教师单兵作战,必须依靠团队建设的力量,以学科为单位搭建平台、兼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组建课程师资梯队,探索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合作教学机制,提高地方开放教育教师协同教学与服务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教学质量的提高、高质量与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这也是本团队建设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团队管理与建设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科研管理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之需求”始终是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与之相关的科研活动也始终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目前,高职院校的科研很多还是采取“单打独斗”的形式,远远满足不了高职院校以应用型课题研究为主的需要,在应用技术研发中也难以形成重大突破。在这种背景下,一种在企业管理中广为应用的“团队”形式逐步被应用到高职院校的科研活动中来,并得到了认可。交叉学科、优势互补的“科研团队”已成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促进学科建设、提高教师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整合高职院校的科技资源

高职院校成立时间短,科技资源有限,科研竞争力差,通过组建不同的科研团队可以整合学院有限的科技资源,有效发挥学院教师的科研潜力,提高他们的科研成果质量和科研水平。

2.有利于克服高职院校当前科研基础较为薄弱的困难

高职院校的科研基础薄弱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其中以科研团队的形式带动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是一条很好的途径。美籍德裔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Kurt Lewin)库尔特・卢因的“群体动力”理论认为,群体总体不是群体部分的总和,而是超越了总和,即1+1>2。在科研团队中,教师在这个群体中通过不断地与他人交流,相互影响,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共同提高,从而提高了学院的科研水平,克服了科研基础薄弱的问题。

3.有利于培养高职院校教师的合作精神

科研团队与“单枪匹马”从事科研不同,是由一个带头人和若干成员组成的群体,其成功与否取决于群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在从事科研活动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如果某个人在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工作的进程,所以在科研团队中每个成员必须要具备合作的精神。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逐步认识到依靠科研团队从事技术开发研究等科研活动势在必行,为此在科研团队建设上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如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在近些年的科研与三农服务中,积极发挥学院教师的专业优势,集中优势资源,组建专业科研与服务专家团队,为京郊的新农村建设服务,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如本院奶牛专家团队,在这几年的工作实践中,他们先后申请专利2项,研发成果4项,形成了5个技术规程,21篇。但是,高职院校在科研团队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改进和完善。

二、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1.科研基础薄弱,科研团队建设起步晚

我国高职院校发展仅有20多年的历史,且多数由中等职业学校升格或与成人教育学院等合并而成,科研底子薄,教师科研水平参差不齐,优质科研成果少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科研团队建设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2.对科研团队建设的认识不足

很多人提到科研团队就认为只要大家集中在一起,共同从事科研活动就可以看作是一个团队,把科研团队和研究群体混为一谈。实际上,一个研究群体是否称得上是真正的科研团队,按照有的学者观点,更主要的是看科研团队成员能否优势互补,团队内部是否有学术民主氛围,团队的领导者是否有战略眼光和很强的协调组织能力。而现在高职院校组建的一些科研团队与真正的科研团队标准存在差距,且缺乏长效机制、创新动力不足、凝聚力差。如“任务型”科研团队,这种科研团队是建立在为申报某项科研项目任务基础上的,由具有不同专业背景、职称结构看似合理的成员临时组合而成,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缺乏合作的长久性。这种“生拼硬凑型”的团队在高职院校科研团队中极为常见,造成科研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如何形成具有深厚基础积累,由不同学科人才自主结合,形成相对稳定、高效的科研团队,是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立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3.缺乏有效的科研团队管理办法

我国高职院校成立时间短,组建科研团队更是近些年的事情。科研团队管理制度跟不上团队建设的步伐。一是缺乏相应的科研团队管理规章制度,现在很多普通高等院校都有专门的科研团队管理规章制度,但是在高职院校还很少,有的也只是在科研管理规章制度中提及,直接结果就是导致团队内部管理缺乏约束力,对于成员个人的行为无法约束,往往因为个别人责任心的缺乏导致影响研究的整体进度。

4.缺乏科学的考评管理方法

科学的科研团队考评管理方法对于团队科研活动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公正合理的考评方法是健全激励机制的基础,是关系到能否充分调动成员的科研积极性和促进团队和谐有序运作的关键。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科研考核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绩效考评政策不利于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合作。现有的人事聘用、职称晋升、科研绩效评估等往往过分注重课题主持人、成果第一完成人,不利于发挥团队成员之间充分合作的积极性,导致科研人员不愿与他人合作,难以发挥科研团队的作用。

三、促进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的对策

1.提高对科研团队建设的认识

这既包括科研管理部门,也包括广大从事科研活动的教师对科研团队建设的认识,要使他们从思想上充分意识到科研团队建设是时展的要求,对增强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以及学院科研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性的意义。为此,要大力宣传组建科研团队的重要性,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团队建设。

2.建立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科研团队规章制度

在制度建设中,特别要强调合理机制的建立,引导其发展,如强调建立适度的竞争机制,把有限的科研资金应用到能出成果、出突出成果的项目上,逐渐培养优势团队;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是相对应的,在给予科研团队各种激励政策的同时,也要对科研团队行为进行规范,避免出现松散、游击、无纪律的科研团队。这就要求在课题的申报、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验收上建立规范化的制度。对于科研成果的质量,如研究报告、论文投刊的档次、专利的有无、新品种的申报等也要进行规范与约束,以免给科研工作带来不良影响。对于在课题研究中出现造假论文、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等不良行为要有相应的处罚制度,对于由于人为因素造成课题不能按时结题的也要分清责任并给予相应处罚;完善成果评价机制。科研成果的质量直接反映着科研团队的素质,是衡量科研团队质量的重要指标。科研成果有硬成果指标与软成果指标两项,硬成果指标包含论文、新品种、专利、经济效益等,软成果指标主要是表现在学科建设、团队成员的进步、人才培养等方面。要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之有效的科研团队成果量化评价机制,对于被评为优秀科研成果的团队要进行鼓励,对于被评为不合格的成果要提出整改措施,直至撤销该研究团队,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3.建立行之有效的科研团队考评方法

(1)变个人考评为团队、个人综合考评。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实行的科研考评都是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的,这样会导致团队成员注重个人的科研业绩,忽视团队的建设。为此,应制定相关政策,对团队成员的贡献做出合理评价,将科研团队绩效考评与成员个体绩效考评相结合,按照公平、公开及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以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使其充分发挥个人的专长,最终使团队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因此,要变个人科研考核为团队、个人综合考核相结合,建立团队、个人综合考评机制,引导团队成员协作公关,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把团队建设、领军人培养、个人成长、成员协作、团队成果等方面作为团队考评的指标,从而建立一支高效、团结、稳定、有活力、可持续发展的科研团队。

(2)变短期考核为长期考核。科研团队建设不是短期行为,也不是临时行为,是高职院校建设中的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对于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学院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建立可持续、有效、科学的科研团队的考评体系,变短期考核为长期考核,最好和聘期相结合并一致。

4.构建科学有效的科研团队管理、服务平台

要构建高效的科研团队,搭建高效的管理服务平台必不可少。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建立科研团队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科研团队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使科研管理现代化。如创建科研团队科研成果展示平台,形成成果展示即时化。(2)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多渠道申报研究项目。(3)利用《科研简报》等载体广泛宣传学院的优秀科研团队及形成的成果。

5.打造科研团队品牌

一支科研团队要想形成一个品牌,首先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团队领导核心,科研团队领导核心是优秀的团队带头人,是科研团队的核心人物,要具备深厚的学术造诣、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有良好的团队管理能力,是团队的领军人物,能够带领全体成员共同前进;其次是建立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上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在年龄结构上,应该是老中青三代有机结合模式。在知识结构上,应由具备不同专业知识水平与社会经验的人组成。对于大型的科研项目,尤其要注意团队成员的学科交叉;三是团队成员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工作高度负责,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良好的合作精神;四是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的科研团队能够把研究深入下去,使团队的科研工作始终处于本学科领域的领先地位,在本学科领域形成优势和特色,能够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团队少走弯路,使研究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五是不断产出丰硕显著的研究成果。能够持续不断地产生新成果尤其是重大科技成果,是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的显著特征之一;最后广泛宣传,积极利用各种信息载体,宣传学院优秀的科研团队,使之得到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 张艳玲.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4):15-18.

[2] 黄瑾.高校科研团队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初探[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138-141.

[3] 王向岭.高职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的对策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5):211-213.

[4] 田锋社.高职学院科研管理模式的探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4,(5).

[5] 刘晓刚,陆燕.论高职教育中科研管理工作的定位作用和任务[J].教育与职业,2005,(5):42-44.

团队管理与建设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创新实践;研究生;教学研究型大学

作者简介:邹铁方(1982-),男,湖南涟源人,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讲师。(湖南 长沙 410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教改研究项目“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团队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029-02

高校如何应对创新型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如何为企业自主创新服务是关系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事,因此,高校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全面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高等学校培养的高层次研究生人才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中坚力量,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根据2005年教育部制定的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因此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注意到科研团队为高校内高效的组织模式,在科研、教学等诸多方面均展现出了良好的性能,故本文将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初期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先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研究的必要性,再在此基础上给出具体的管理措施,以有效提升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一、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对研究生的管理与培养。学者们从招生质量的控制、培养管理机制、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课程设置、科学研究、导师指导模式、学位获得、培养经费等方面[2-4]开展研究,探讨提升研究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办法。这些研究成果在当前绝大多数高校中均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实践并取得不错的效果。[4-8]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研究工作更多是针对于已经成熟的研究生院内的管理模式,而对于教学研究型初期大学的研究生管理方法研究的较少。

社会的发展对大学提出更多的要求,很多传统的教学型大学逐渐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而要建设好教学研究型大学,科研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单就科研而言,教学研究型初期大学总体已经落后于985、211等名校。要快速而可持续地提升科研实力,研究生的作用不容忽视,而在此过程中对于研究生的管理是重中之重。

创新来源于实践,因而在当下,培养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需保证研究生有一定的社会实践机会。校企合作是当前一种有效的模式。但注意到教学研究型大学初期所处环境,成熟的校企合作机会不多,再加之研究生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因而仅靠校企合作模式很难给研究生们提供有效的实践机会。高校的最大优势在于人才优势,因而需要发挥这样的优势为企业服务,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以技术输出为手段,由此觅得实践机会。

考虑到研究生专业性强的特点,校企合作在操作方便性上肯定不如研究所+企事业单位的模式。而科研团队是当下及未来高校内的一种高效组织形式,其在破除科研单干现象后能发挥出团队优势:既能营造学科交叉环境,形成新兴交叉学科并发现新的创新点;又能取众所长,形成合力,获得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增强其服务社会的功能;还能在团队中通过有效的管理、考核、激励等机制提升科研团队成员实力,培养高素质人才。[9-12]但对于处在教学研究型大学初期的大学而言,成熟的科研团队还不多,为企业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系统性大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强,因而需探索符合客观实际的、以团队为主体的研究生管理模式以及科研团队与企业合作的有效机制。

基于此,本文将以科研团队为载体,探讨出一条可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通过在团队内部制订严格规章制度以提升研究生基本技能并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以技术输出为手段,与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确保研究生得到足够多的实践机会;再在两者结合的情况下,激发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具体的培养措施

为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一方面需以团队为基础努力创造实践机会,另一方面又需通过严格管理确保研究生具有正确的科研技巧与方法。

1.研究方向的确定

学位论文的第一个环节就是研究方向的选择。高质量的研究方向是产生高水平论文的基本前提。因而利用科研团队,借助师兄师姐的传帮带的优势,尽早让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并确定研究方向,则显得非常必要。考虑到研究生招生的差异化,则需要差别化对待:对于保送的研究生,则从确定保送伊始就要求其进入实验室并跟随师兄师姐们学习基础知识及研究所需基本技能,且要求其本科毕业论文需与科研团队研究方向一致;对于考上的研究生,则要求其在确定考上后,进入实验室跟随师兄师姐们学习基础知识和研究所需基本技能。

2.研究生科研团队创新项目设定

研究生科研团队创新项目是各级别研究生创新项目的补充,对于已经申请到国家、省、校级别项目的学生将不再允许其申请科研团队创新项目,反之则可。申请时间为研究生入学第二年初(即研二第一个学期前两个星期内,可提前申请,但不可推迟),申请方向与科研团队方向一致,申请内容与开题方向一致,研究期限2年,申请经费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并考虑项目的实际需要。加强中期考核与结题考核,未结题或未获得项目资助者将不允许参加毕业答辩。

3.学术报告制度的建立

学术报告制度的建立及实现应注意以下几点:规范化、学术化、人性化。考虑到教学研究型初期大学大多数科研团队尚处于组建初期,规模还不是很庞大,为营造良好的学术报告氛围,则首先需从规章制度上入手,可将学术报告制度作为一门必须课来开展,规定研究生每年至少需多少次报告(其中英文报告1~2次)并达到一定的成绩才能拿到学分,未拿够学分的不能参加答辩。而对于具体的操作细节则可先采取固定日期时间、固定报告人的方式,确定报告频率;然后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办公场地确定报告地点,在规模较小时可仅用笔记本电脑开展报告,随着团队的慢慢壮大再去教务处申请用于学术活动的专门教室;最后则是从PPT制作、表达能力、内容创新性、内容科学性等方面建立研究生平常科研考核档案,采用由导师组给学生打分的方式对学生日常科研质量进行考核。

4.奖励制度

奖励的正面作用永远都不会弱于处罚的作用,甚至比处罚更为有益于研究生的成长,因而加强对于研究生奖励制度的研究意义非凡。对于研究生的奖励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即项目、论文。项目主要奖励申请到的国家、省及校级研究生创新性项目,而论文则奖励发表的高于研究生毕业要求的论文。设置相应级别的项目奖励以及论文奖励标准,形成制度并实施,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5.企业实习制度

为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必须在团队管理基础上开展企业实习。需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是寻找合适的企事业单位,其二是训练学生掌握解决某一领域的基本技能。对于寻找合适的企事业单位的问题,处于教学研究型大学初期的科研团队最适合通过技术输出的形式,甚至不计劳动报酬地为企事业单位解决小问题,既可为发现科学问题提供丰富土壤,又可有效提升自身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为研究生的实践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对于训练学生掌握能解决某一领域的基本技能的问题则需借助团队各项严格的规章制度,通过严格管理确保研究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尽早确定研究方向、尽早掌握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既掌握基本技能又学习科学研究方法。

三、结束语

研究生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不仅有利于人才的培养,还有利于更好地建设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特别对于处于教学研究型大学初期的高校而言,则更需探讨相关制度与方法,确保在转型期既能培育出高质量的研究生,还能为转型提供一定动力。考虑到处于教学研究型大学初期大学的现状,成熟科研团队还不够多,校企合作还不能满足研究生培养的需求,则提出可借助组建科研团队为抓手,通过严格的团队管理提升研究生的科研水平与技能,通过技术输出的手段建立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机制,从研究方向、科研团队创新项目、学术报告制度、奖惩制度及企业实习制度等方面入手给出了有效方案。这些方案对于更快更好地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特别对于教学研究型初期大学开展研究生管理工作、努力培育高质量人才与提升科研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唐宁莉,刘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初步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25):20-21.

[2]周治金,杨文娇,赵晓川.大学生创造力特征的调查与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5):78-82.

[3]李志平,韩惠鹏.影响农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3):13-16.

[4]朱红,李文利,左祖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机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32(2):74-82.

[5]谭媛媛.研究生创新精神培养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20).

[6]刘淼群.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北方经贸,2008,(6):141-142.

[7]张胤,徐宏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实证的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13-47.

[8]李艳,刘泽军.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2,(26):2-3.

[9]王冠.我国高等学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科学,2010,26(2):65-70.

[10]张宪立.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0,12(4):7-8,11.

[11]李明.试论高校科研团队的管理与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7,(7):66-68.

上一篇:公共管理研究生论文范文 下一篇:餐饮管理与服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