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心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7 14:06:27

投资心理论文

投资心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行为财务;股利支付;行为分析

一、行为财务学的研究体系及核心理论

(一)认知偏差――对理性经济人的挑战

行为财务理论认为,损失厌恶和后悔厌恶是投资者普遍具有的心理现象。许多投资者为了避免后悔,行为常表现为非理性。当股价下跌时,在损失确定与走势不确定的情况下,厌恶后悔的心理发生作用,促使投资者拒绝立即兑现从而避免出现亏损;当股价上扬,为避免价格下跌带来的后悔,损失厌恶心理促使投资者过早抛售股票以规避风险。

(二)决策科学――对财务假设前提的挑战

行为财务理论认为,投资者存在“心理账户”,在“心理账户”中,既有收入也有成本。投资者对自己的三类收入有着不同的态度,如不愿意花掉未来收入,对与薪金收入却比较乐意提前花掉,即使二者都是课确定收到的。

(三)社会心理学―对人类共性与个性的挑战

认知的系统偏差、信息瀑布、羊群行为的存在促使投资个人盲目从众,失去理性。股市中,股民盲目跟庄促使庄家炒作、坑害小股民的现象成为可能。模仿他人行为有时是无意识的,但处在群体中的人们相互影响模仿,从众让人们感到自己行为的安全感,却失去行为的理性。

二、我国股利分配现状

(一)股利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

表1 2008-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情况表

据有关资料显示,1996―2000年间,连续四年分配红利的公司仅为上市公司总数的4.5%;在此期间,仅有7.44%的上市公司能够连续三年分配红利。在这仅有的7.44%的企业中,派现数额在各年度间的波动性也较大。在近三年(2008至2010)中未分配股利的公司比率呈上升趋势。诚然,这与全球金融危机密切相关,但综合来看,股利分配的波动性较大,缺乏连续性。

(二)股利分配行为规范性差

我国资本市场不够发达,法律正处于完善时期,对中小股东的保护还很不够,股民只好用脚投票。一股独大的中国企业制度下,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中小股东面对损害自己利益的事情通常束手无策。发不发股利、怎样发股利多有控股股东说了算。因此上市圈钱的现象屡禁不止,刚上市就发现金股利置中小股民利益与企业长远发展于不顾的情况也很常见。

三、行为财务理论对股利现状存在问题分析

(一)上市公司偏好现金股利的行为分析

(1)大股东的利他行为

很多公司上市之初都进行资产重组,大股东将优质资产单独拿出来包装上市,而大股东自己却承担了其他不良资产和其带来的损失,大股东这样的行为并不是人性善良,而是大股东想从上市公司未来收益中分红,以获取收益。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大股东发现要实现利己目标必须以实现部分利他目标为条件,从而产生利他动机。

(2)无效重复利用投资者的投资

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是国有股,国家委托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管理国家财产。但作为一个机构而非个人,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缺乏足够的动力监管国有股的管理层。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这些管理层拿着股民、国家的资金无效投资、特别是在绩效考核指标不够科学的情况下,这种现象更是严重。并且我国特有的政治制度,促使国有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短期行为严重。短线投资股民当然更希望是发放现金股利,因为“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现金股利多多益善。

(二)上市公司偏好股票股利的行为分析

由于国有股股东和控股公司存在的多重委托关系,使得股东对公司的监管控制能力并没有很好的实现。发放股票股利既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又可以避免现金的流出企业。现金股利发放后,企业经营者为投资必须举债,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为规避风险会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股票股利却不存在这种情况,拥有较多可支配的资金,经营者可以依据自己意愿投资;发行股票股利可以稀释每股盈余,调整股东权益内部结构,谋取私利。

四、解决路径探析

(一)投资者避免从众心理,理性审慎投资

在科学分析各种信息资料的基础上,投资者形成自己的观点,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做出决策,尽量避免受到周围人群的心理和气氛的影响。投资者应该正确认识投资回报,克服投机投资、一夜暴富的心理。

(二)政府和监管部门应完善政策机制,鼓励机构投资者

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上散户所占比重较大,他们大都缺乏专业知识,在做投资选择时比较盲目,容易受到噪音交易者的影响,普遍具有从众心理和投机心态,这无疑为市场非理性发展铺平了道路,所以发展理性机构投资者对我国证券市场走向理性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管理者树立股东利益最大化目标,适度分配现金股利

股东拿出优质资产创立上市公司的目的是财富的增加,管理者在股利政策制定过程中也要遵循这一原则,上市公司管理者应该意识到促进市场理性发展的条件之一就是要给投资者以回报,这样才能避免炒作,股利长线持有。公司持续稳定的发放现金股利,说明公司有充足的现金流和较好的盈利能力,纠正投资者的投机心态,引导投资者从投机投资走向价值投资,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作者单位:辽河油田财务处;辽宁;盘锦;124008)

参考文献

[1] 姬海华,行为财务理论及其在公司投资中的应用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

[2] 付磊,陈杰.基于行为金融学的公司股利政策研究.财会之友.2005.

[3] 闵志强.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基于股利行为理论分析.华东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4] 许.基于行为财务理论基础上的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5] 朱媛.基于行为股利理论的股利政策研究.天津大学.硕士论文.

[6] 黄永波.行为财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5.

[7] 董志勇.行为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

投资心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技术分析流派 基本分析流派 学术分析流派

自股票产生以来,人们就开始了对于股票投资理论的探索,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理论成果。迄今为止,股票投资领域主要是三大流派:技术分析流派、基本分析流派和学术分析流派,其他一些支流如心理分析流派,基本上可以融合到前述三个流派的内容之中。

一、技术分析流派

技术分析流派是蒙昧时期的股票投资理论,它是精明的投资者对股票价格进行长期观察并积累经验,逐步归纳总结出来的有关股票市场运动的若干所谓的“规律”。技术分析流派普遍认为,股票价格受着某种神秘力量或神秘数字的支配,按照自身独特的方式运行,只有少数专业人士才能领悟股市的规律并预测其未来趋势。技术分析流派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任何能对市场产生影响的信息,都会立即反映到市场价格中,股票的历史价格中包含有对市场未来趋势的提示;二是股票价格喜欢沿着已经形成的趋势变动。

经过长期发展和演变,技术分析流派形成了众多的门类,其中有代表性的是道氏理论和波浪理论。道氏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股票价格虽然变化多端,但总是遵循一定的趋势而发展变化的。股票价格变动的各种状态可以归纳为三种趋势,即主要趋势、次级趋势和日常波动。股票价格变动的三种趋势与海浪的波动极其相似,在涨潮时,每个后继的波浪水位要比前一浪高,而在退潮时,每一个后继浪都不能恢复前一波所达到的高度。股票价格的日常波动是不重要的,也是无法预测的。次级波动可以预测主要趋势的变化,而主要趋势才是股价分析的核心,是最重要的。1929年10月25日,道氏理论大师汉密尔顿发表了一篇题为“潮流的转变”的评论文章,预言股票市场看涨趋势业已结束,看跌趋势已经开始。果如所料,从此美国股票市场进行了为期3年的下跌。道氏理论因此而闻名于世。

艾略特波浪理论是美国会计师艾略特创立的一种观测股价变动趋势的理论系统。艾略特对过去80多年的股市波动进行多年研究之后,发现股市是在宇宙中一种神秘自然法则的影响下按一定的规律波动的。1946年,《大自然的规律》发表,标志着波浪理论正式成熟。波浪理论认为,股票市场按照神秘的费波纳契系列数,以“五个上升浪和三个下跌浪”不断重复的规律,周尔复始,不断推进。研究表明,波浪理论可以解释美国40年代以前的一切市场行为,并曾经准确地预测了道-琼斯工业指数在随后几十年的大多头。1985年9月,美国波浪理论专家罗伯・波克特准确地预测出美国股市将在1987年底见顶回落。香港股市分析家容树坚也运用该理论成功预言了1982年香港股市空头的低点。

二、基本分析流派

基本分析流派是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基本的历史财务信息,从而决定股票的买进或是卖出的理论。信奉价值投资法的投资者认为,每一个上市公司都有其内在价值,股票价格是公司内在价值的指示器。他们使用一系列估价工具,如市盈率模型、股息贴现模型、托宾Q等来判断一支股票的价格相对其内在价值是高估了还是低估了,从而作出自己的投资决策。基本分析理论认为,一个值得投资的价值型股票的典型特征是低市盈率、高股息和低负债率。

本杰明・格雷厄姆被称为基本分析流派的价值投资之父。1934年,他把他在母校哥伦比亚大学开设的课程讲义整理出版,即著名的《证券分析》,该书第一次把客观理性引入到股市的激情文化之中。用格雷厄姆的话说,买股票就像买车一样,要踢踢轮胎,看看引擎。其基本理念是:深入的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系统的方法能够作出明智的决策;合理的价格才能获得丰厚的利润。20年间,他投资管理的私人户头的资金,每年的获利约为20%。

1976年本杰明・格雷厄姆去世后,他曾经的雇员兼学生沃伦・巴菲特成为基本分析投资法的泰斗。在他40多年的投资生涯中,有90%以上的年份击败了标准普尔500指数,总赢利近3000倍。虽然刚刚过去的2008年出现了负增长,但巴菲特成功的投资记录仍无人能够撼动,这充分说明了基本分析理论的生命力之强大。

三、学术分析流派

1900年法国数学家刘易斯・巴切利写了一篇探讨股票市场价格的博士论文《投机的数学理论》,开创了使用学术理论特别是数学工具研究股票市场的先河。在当今高等教育普及程度极高的投资实业界,该流派的人士已经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学术分析流派的理论基础有两个:一是有效市理论,二是投资组合理论。

1、有效市场理论

刘易斯・巴切利的博士论文认为,市场价格的变动是不可预知的。他写道:“有关市场变化的意见分歧这么大,以致于同一时刻购买者相信价格会涨,抛售者认为价格会跌。”谁也不能确定某一时刻的价格是涨是落。但他的论文未能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直到五十年后萨缪尔森发现了他的论文,对其大为推崇。1965年,萨缪尔森发表了他的论文《预测价格随机波动的证明》,充分肯定了巴切利的成就,并得出“在股市上赚钱和在上赚钱的难度相等”的结论。

1970年,尤金・法玛总结了股票价格不可预测的理论,正式提出有效市场概念。法玛认为,当证券价格能够充分地反映投资者可以获得的信息时,证券市场就是有效市场。在有效市场中,无论选择何种证券,投资者都只能获得与投资风险相当的正常收益率。法玛将有效市场分成三个层次:弱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和强式有效市场。三个层次市场中的信息,分别指所有市场信息、所有公开信息、所有信息(公开信息和内幕信息)。如果弱式有效市场假设成立,技术分析法无效;如果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设成立,基本分析法无效;如果强式有效市场假设成立,内幕操纵将变得无利可图。

2、投资组合理论

1952年,25岁的马尔柯维茨发表了名为《投资组合管理》的简短论文,提出了投资组合理论,引起了股票投资理论的革命。在马尔柯维茨以前,广大投资者都是随意构建自己的投资组合,并没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他们关注的焦点是回报而不是风险。马尔柯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第一次强调了风险的重要性,认为风险因素和预期回报在整个投资过程中是同等重要的,并且论证了分散投资的精髓在于个别资产相对于其他资产的绩效表现形态。

1963年,他的博士生夏普对其理论进行了简化,提出了单指数模型,也称为市场模型或对角线模型。夏普首先将统计学上简单回归分析中的二个系数?琢和?茁引入股票投资分析中。?茁系数反映某个股票(或投资组合)对市场组合方差的贡献率,用来衡量该股票的系统风险。?琢是某个股票的非系统性风险,它主要用于检验某个股票或投资组合是否具有异常收益。后来,他们二人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四、三大流派的简评

自投资理论界三大流派鼎立之日起,它们之间就互相攻击,互不相让。技术分析流派被讽刺为愚昧的占星者,其信仰者被称为“一群处境窘迫而自命不凡的人”,如伯顿・麦吉尔所说:“就我个人经历来看,我从未见一位成功的技术分析者,而失败者倒是屡见不鲜。”学术分析流派也常受到的攻击,罗伯顿・A・哈根认为,有效市场理论和投资组合理论虽然听起来完美无缺,事实上却没有人用它,理论已经沦为一种“幻想”。一些投资大师如巴菲特、索罗斯等人,都是有效市场理论的反对者。巴菲特明确表示:我们不会讨论金融资产定价模型的β值,或是证券获利的变异参数(covariance),因为我们对这些主题不感兴趣。基本分析流派的命运也好不到哪里,一种最典型说法是:靠基本分析取得的成功其实是运气,即使是巴菲特那样的常胜将军也不过是在掷硬币游戏中连续掷出正面的幸运者而已。

以上这些言论多数是出于各理论流派的门户之见,并不十分客观公正。事实上,三大流派虽各有缺陷,但也分别有其合理的因素,在指导投资实践中应该取长补短,互相借鉴。

1、技术分析流派的理论从根本上说,是长期投资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

在某种程度上它揭示和运用了大众投资心理规律。它在描述和预测股市总体趋势上有一定的准确性。其所使用的一些技术指标对于预测股市的短期波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技术分析流派的缺点是,它主张按趋势操作,但是实践中很难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与质变的界限。事后来看很清楚趋势,但从当时来看却很难抉择。

2、基本分析理论否认市场是理性的和有效率的,认为市场价格是数百万计的投资者心理活动的结果

情绪与其他一些因素都在影响着股市,多数时间内股票市场是不正常、不理性的。所以,可以根据一些基本分析指标找到一些被价值低估的股票,从而实现战胜市场的结果。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反映了股市的实际,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同时,它也隐含着三个潜在的致命缺陷:首先,有关上市公司的信息和预测分析可能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其次,证券分析师所估计的内在价值也可能会含有或大或小的偏差;最后,市场纠正自己错误的行为可能相当漫长。

3、学术分析流派的理论运用复杂的数学工具证明的是简单的投资原理

如“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长期持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原则。该流派推荐的投资方法也较为简单,即购买指数基金或采取定时定额投资法,要求投资者在每年固定时间购买固定金额的股票并长期坚持不懈。该理论总的来说是主张无为而治,靠分散投资降低风险,靠股票市场的内在向上驱动的力量获利。当然,该理论的弊端也很明显,对市场消极应对、随波逐流,分散了风险的同时也减低了收益,作为其理论基础的有效市场假设难以通过时间的检验。

上述三个流派虽然差别明显、各具优劣,但它们之间也存在部分相通之处。如技术分析理论认为所有信息都已反映在股价中,这和有效市场理论是一致的;基本分析理论主张的长期持有战略和学术分析理论也是一致的。对于广大中小投资者而言,可能的建议是:吸取各家之长为我所用,主要以基本分析理论为基础,同时做到适度分散、长期持有,最好不要依据技术分析理论的图表进行过度操作。

【参考文献】

[1] 彼得・伯恩斯坦:投资革命:源自象牙塔的华尔街理论[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2] 提摩西・维克:不战而胜:价值投资法[M].百家出版社,2001.

[3] 伯顿・麦基尔:漫步华尔街[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投资心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经济心理学;传统金融学

一、引言

早在1890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说过:“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这个也可以理解为,心理学与经济学之间早就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与渊源。鉴于心理学对经济学的巨大影响,Wicksteed甚至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心理学对于经济学似乎就像Boethius神一样——是道路、动机、指导、起源和终点”。众所周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的科学。经济学的产生是始于人类为了更快、更多的获得物质财富的欲望与实践,而欲望的实现要通过人来实现。恩格斯声称:“经济学以心理学为前提条件”。由此可以判断经济学与心理学的融合是必然的趋势。而金融学作为经济学王国中最为璀璨的明珠,也必将把心理学应用于其中解决现实中的疑难问题——即行为金融学的产生。

二、经济心理学的溯源与复兴

经济心理学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两本书——苏格兰报人查尔斯·麦凯的《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和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群众》。这两本最早阐述了经济心理学的著作,被许多投资者认为是投资市场群体行为领域的经典著作。《大众错觉与群体狂热》认为:“已经阐述过,人们以群体方式思考。你会看到,人们在群体中会变得疯狂,且只能缓慢的、一个接一个的逐渐恢复正常。”这一论断后来得到勒庞等人的支持,已然成为教条。勒庞在他的另一经典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声称:“在群体中,累加起来的是愚昧而非大智慧”。

标志着经济心理学诞生的是塔尔德在1902年出版的《经济心理学》。阿尔布认为这本书:“以一种古典的,同时也是一种明确的形式,构成了经济心理学的基础”。1913年,行为主义创始人约翰·沃森发表了《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也有某些学者认为该论文是行为金融学的起源。在以后的时间里,经济心理学仍然难以为人们所了解,几乎到了销声匿迹的地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心理学又悄然兴起。其标志是1942年法国著名经济学家皮埃尔·路易·雷诺撰写的“第一部将经济学和心理学有机结合的系统性著作”——《政治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一书。他后来又于1964年撰写了《经济心理学》,于1974年发表了《简明经济心理学》。这个时期是经济心理学蓬勃发展的时期,许多现代经济学流派开始适应性的、较多的应用心理—行为分析方法。诸多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重新审视了经济学中的各个分支,为以后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三、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与发展

金融学作为经济学中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分支,自然有着研究的必要性。在20世纪中期,人们对经济心理学中金融行为的兴趣日趋浓厚,主要表现为对投资行为、特别是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行为的研究已经成为了经济心理学与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的亮点,并且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行为金融学。从时间上来看,行为金融与标准金融理论大约起源于相同的时期。1951年,Burrell发表了《投资研究实验方法的可能性》一文,1969年,Bauman又发表了《科学的投资分析:科学还是幻想》。两篇文章都呼吁把心理学和金融研究相结合。同年,Slovic从行为的观点发表了一篇关于投资过程的详细研究。接着,他在1972年又发表了这个领域第一篇启发性的论文《人类判断的心理学研究对投资决策的意义》,这个是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晚期,行为金融学的发展也遭遇到了经济心理学发展过程中一样的低潮。这是因为标准金融理论体系的地位已经确立并为学术界所普遍接受。标志着行为金融复兴的是1985年DeBondt和Thaler合作发表了《股票市场过度反应了吗》一文。此后,Shiller,Kunreuther,Lakonishok,Statman和Shefrin以及其他一些学者陆续发表了他们有关行为金融的研究成果。20世纪90年代,就是行为金融学发展的黄金时期,相关的研究论文不胜枚举,对标准金融理论构成了严重威胁。所以,学术界一般把DeBondt和Thaler在1985年的工作作为行为金融领域的正式开端。

行为金融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复兴,有这样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标准金融体系虽然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系,但是,实证证据表明现有的金融理论仍然存在一些基本的缺陷,而行为金融能够在某些方面弥补这些缺陷;其次,整个主流经济流是越来越转向对个体行为的研究;再次,卡亨曼和特韦尔斯基提出的期望理论。期望理论用更现实的行为假设提出了一个取代主观预期效用(SUE)的决策模型。卡亨曼和特韦尔斯基在行为金融理论的确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及其追随者把心理学的研究与经济学相结合,处理了人们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如何决策的问题,从而为行为金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四、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体系

尽管行为金融学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关于行为金融理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研究体系。但有一点非常明确:学者们对行为金融学应该由“基于个人认知与决策相关的心理学研究的投资者心态和行为分析”与“有限套利及市场有效性”这样两个理论基础已经达成共识。其中,投资者心态和行为分析主要研究现实世界中投资者在买卖证券时如何形成投资理念和对证券进行分析判断;而有限套利主要探讨了为什么现实证券市场套利行为的作用不可能实现。涉及到两部分中具体哪个部分应该怎么界定和分类学者之间仍然存在着分歧。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两种:

Barberis和Thaler将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心理学研究和“套利限制”。Shefrin将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主题分为两个部分:心理学研究和非有效市场(InefficientMarket),其中,心理学研究又分成直觉驱动偏差和框架依赖两类,非有效市场指的是股市对信息的反存在系统性的偏离。

总的来说,行为金融学是新的以人为中心的生命范式代替传统金融理论的机械式的力学范式,但是,行为金融学也承认传统金融理论的范式在一定的范围内仍然是正确的。两者的研究方法很近似,都是通过在某些假设基础上建立模型。不同的是行为金融学关于投资者行为的假设是以心理学对人们的实际决策行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的。

五、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前景

总的来说,相对于传统金融学,行为金融学所提出的各种主张更加符合实际。它对传统金融学所不能解释的市场异象作出了合理解释,但它还存在着很多的缺陷与不足。鉴于行为金融学还尚未建立自己完整的框架,也没有一个赖以建构金融学大厦的基石。而传统的主流金融学有统一的、推理严密的、建立在数学理论基础上的体系,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强大的生命力。行为金融学要想完全取代主流金融学的位置,恐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未来的金融学应该是结合现代主流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优点,相互借鉴与完善,以更加符合人们实际需要,并将对人们理解金融证券市场运作和预测未来走势有更好的借鉴作用。实际上,金融行为的复杂性正在于其过程与结果中理性成分与非理性成分是混杂交织的。行为金融学与主流金融学之间的共同之处也为二者将来的相互融合提供了可能。而它们的基本分歧也决定了各自的主攻方向依然不同。

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以色列籍心理学家卡恩曼教授,之所以颁奖给他实际为了表彰其“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有效的结合,从而解释了如何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判断与决策。”获得诺贝尔奖的青睐,对行为金融学将融入主流金融学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不管本学科有多么不成熟与幼稚,对它们的认可就会给主流金融学带来巨大的冲击与挑战。行为金融学的涌现给金融学的未来发展增添了活力,也得以让人们重新审视与反省主流金融学。这个也许预示着金融学革命的即将到来。

六、行为金融学在中国的进展

经济心理学和行为金融学这两者传入中国时间还很短,因此,我国学者对本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不过,由于本理论有着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不少有志之士投身于行为金融和经济心理学的研究。2000年,俞文钊等人编著《经济心理学》一书,在2004年俞文钊著有《当代经济心理学》。刘力、黄兴旺、朱楚珠介绍了行为金融学的起源、发展及其应用。黄树青从对比的角度认识了行为金融学和现代主流金融学的论证问题,并且分析这两个派别的各自优势和劣势,认为两派将会在斗争中融合,并且对行为金融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前景作了精辟的论述。刘志阳指出了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历史可以概括为以下阶段:(1)早期阶段(2)心理学行为金融阶段;(3)金融学行为阶段。并认为行为金融理论的理论基础是:(1)期望理论;(2)行为组合理论。刘达锋(2003)用行为金融理论对投资者的最优投资行为进行了研究。

投资心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投资者行为理论情感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群体心理学

一、对于投资者行为理论发展的回顾

投资者行为理论不属于传统金融学的范畴,而是一个新研究领域,试图从人类的心理、行为角度了解并解释投资者的决策过程。

早在20世纪初,约翰.凯恩斯基于心理预期最早提出股市“选美竞赛”理论和基于投资者“动物精神”而产生的股市“乐车队效应”。在1951年Burrel 发表《投资研究实验方法的可能性》和1969年Bauman 发表《科学还是幻想》两篇论文中,作者就明确提出把心理学和金融学研究结合起来,开拓了应用实验方法将投资模型和人的心理行为特征相结合的金融新领域。1972年,Slovie又发表了一篇启发性的论文《人类判断的心理学研究对投资决策的意义》。这三篇论文可视为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的开端。

20世纪60年代,一些学者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引入金融领域。Tversky研究了人类行为与投资决策模型基本假设相冲突的三个方面:风险态度、心理会计和过度自信,并将观察到的现象称为“认识偏差”。1979年,Kahneman和Tversky 提出了对行为金融影响最大的展望理论,成为行为金融研究的代表学说。

20世纪80年代开始,市场不断发生的异象引起了金融学界的关注,大量证据表明许多金融理论还不完美,再加上展望理论得到广泛认可和经验求证,行为金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85年,De Bondt & Thaler 发表《股票市场过度反应了吗?》一文,从而引发行为金融研究的复兴,Thaler研究了股票回报率的时间序列、投资者心理会计等问题;Shiller研究了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股市中的“羊群效应”、投机价格和流行心态的关系等。

20世纪90 年代,关于投资者行为的研究达到了鼎盛时期。Orden(1998年)对于趋向性效应的研究,Ritter(1999年)对于IPO异常现象的研究,Kahneman等(1998年)对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切换机制的研究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个时期的行为金融理论研究是从投资策略上加以完善,注重把心理学研究和投资决策结合起来。

投资者行为理论否定了传统金融理论中的完全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设,把人的行为真实化、复杂化,使金融学变得更有人性的色彩。引入新的分析方法,在金融市场行为分析中增加了一些定性的解释和模型,不仅没有影响金融学科的严谨性,而且使其更具有理论的力量。投资者行为理论拓展了金融分析的视野,使金融学的发展获得了新的支撑,但投资者行为理论作为一个新的学派还不够成熟,迄今为止还没有整合成一个系统的理论。投资者行为理论的许多理论观点和分析方法,对于我们分析我国金融市场,对于监管部门研究金融市场运行规律,实施有效的市场监管具有重要的启发性。

二、投资者行为理论的心理特征

投资者行为理论最重要的特征是把心理学、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金融学的研究中,因此心理学被认为是投资者行为理论的两个重要支柱之一。Barberis和Thaler认为,为了做出清晰的预测,行为模型需要指定投资者的非理性形式。在这一思想的引导下,学者们通过大量对人们实际决策行为的研究、观察和实验,开创了投资者行为理论。投资者行为理论的心理特征包括与投资者信念、偏好以及投资决策相关的情感、认知和社会群体心理。

1.情感心理学。情感心理学是研究人的情感的学术分支,一般来说,情感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力和记忆力,会导致人们对于信息的理解和反应出现非理性偏差,产生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反应过度是人们对于一些消息权衡过重,因而出现过激行为。反应不足则是一种保守主义的形式,源自于思想上的惯性,不愿意改变自己的信念,当新的消息到来时,人们往往对于原有信念的修改不足。

在决策过程中,人们对于自己的判断力过度自信或过度乐观,也会产生非理性偏差。人们经常夸大自己对于事物的真实了解程度,认为自己将会成功,而别人取得成功的概率肯定会远远低于自己取得成功的概率;在遇到风险时,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自己不会受到伤害,别人更有可能成为风险的受害者。人们的这种信念不仅反映出他们对于前景的乐观,同时也是他们判断上产生偏差的结果。信息量的增加、决策问题难度的增加,都会强化人们过度自信的倾向。这种强化使人们常常将坏的结果归罪到外部的环境,将好的结果归因到自身的努力或者能力。

趋利避害是影响人们行为的主要情感之一。在金融活动中,人们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规避损失,其次才是获取收益,这就是所谓的损失厌恶。研究表明,在决策过程中,损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远远大于等值的收益带来的愉快。丹尼尔.卡耐曼与阿莫斯.特韦尔斯基(1991年)认为,在一般情况下,损失和收益影响的效用比值大约为2∶1。

2.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它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

按照人们认知发展的过程,投资者行为理论把决策者对于一个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问题分两步进行考虑。首先,他对决策问题进行编辑;其次,他对经过编辑后的决策问题进行评估,并选择展望值最高的选项。展望值是价值的函数,在投资者行为理论中,人们用价值函数表示效用的概念。价值函数刻画了人们四个心理方面的特征:一是人们不仅看重财富的绝对量,更加看重的是财富的变化量;二是人们面临损失前景时倾向于风险偏好,而面临赢利前景时倾向于风险规避;三是财富减少的痛苦与等量财富增加给人带来的快乐不相等,前者大于后者;四是前期决策的实际结果影响后期的风险态度和决策,前期赢利可以使人的风险偏好增强,还可以平滑后期的损失,而前期的损失加剧了以后亏损的痛苦,风险厌恶程度也相应提高。

人们有两种重要的认知方式,代表性启发和可得性启发。代表性启发是人们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会抓住问题的某个特征直接推断结果,而不考虑这种特征出现的真实概率以及与特征有关的其他原因。它在很多情况下是一种能够帮助人们迅速抓住问题本质进而推断出结果的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有时也会造成严重的偏差。在使用启发法进行判断时,人们往往会依赖最先想到的经验和信息,并认定这些容易知觉或回想起的事件更容易发生,以此作为判断的依据。在很多时候,人们只是简单根据他们对事件已有的信息包括记忆的难易程度或记忆中的多寡,来确定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去寻找其他相关的信息。

认知过程中,也要不断调整与锚定。人的大脑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往往选择一个初始参考点,然后根据获得的附加信息逐步修正正确答案的特性。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人们通常利用某个参照点作为锚定来降低模糊性,然后再通过一定的调整得出最后的结论。然而这种调整常常是不充分的,因而也是非理性的。

3.社会群体心理学。群体心理学是研究结成一定群体关系的人们的心理现象。人不能离群索居,总是要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与别人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现象是由于相互之间的模仿,经常相互交流的人群的思维非常地相似,个体一旦加入到一个群体之中,就会受到匿名、感染、暗示等因素的作用。这种现象被称为“羊群行为”。学者们对于这种理论的解释有三种:一是信息阶段式传播理论,人们在决策时,不是依据他个人拥有的信息来选择自己的行动,而是依据他对别人的观察作出选择,结果模仿别人的行动。二是社会压力理论,社会非强制性压力经常迫使个人服从社会整体规范,导致羊群行为。三是对权威的服从理论。人们常常盲目服从权威,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受到权威的影响。人们一旦不自觉的服从权威的力量,就会产生非理性偏差。

三、投资者行为理论的心理学特征对于金融学的影响

投资心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框架效应 行为金融 投资者行为

一、概述

若决策者是理性个体,当面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的描述方式时,应该表现出相同的偏好。但Kahneman和Tversky(1979)问卷调查显示:人们对一个方案做出决策时会受到言语表述的影响,这种由于描述方式的改变而导致选择偏好发生改变的现象就被称为“框架效应”。Kahneman和Tversky(1979)认为:“决策用不同的语言表述或者逻辑呈现出来,这里的区别指的是决策框架的不同。”

现代金融理论是在理性人假说和有效市场假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行为金融学理论认为人是不完全理性的,投资者的认知和决策过程是存在各种偏差,比如会受框架效应的影响。框架效应存在的范围很广,比如社会学、金融学和心理学等领域,本文将就投资者的框架效应进行讨论。

二、框架效应的类别

框架效应被提出来后,大致有两种分类。Levin,Schneider和Gareth(1998,2002)将框架效应分为三种类型,即风险框架效应(risky choice framing effect)、特征框架效应(attribute framing effect)和目标框架效应(goal framing effect)。风险框架效应是指,对于本质相同的信息,个体面对其获益框架时倾向于风险规避,而面对其损失框架时倾向于风险寻求;特征框架效应是指,采用积极框架或消极框架描述一个事物的某个关键特征,会影响个体对该事物的喜爱程度,而且个体一般偏爱用积极框架描述的事物;目标框架效应是指,表述信息是强调做某事获益还是强调不做某事的损失,会影响信息的说服力。Tversky和Kahneman(1981)提出的框架效应即属于风险框架效应。Kühberger(1998)曾将框架分为狭义框架和广义框架两类。狭义框架只与问题的表达方式有关;广义的框架不仅受到表述方式的影响,还受情境特征和个体因素的影响。

三、投资者框架效应研究现状

本文将对框架效应的研究按照实证和理论划分。之后,实证论文按照狭义框架和广义框架的划分进行文献的梳理。狭义框架是框架效应的存在行研究,广义框架是考虑情景与个体因素后框架效应的差异化研究。

(一)框架效应的实证研究

1.存在性研究。国内外关于投资决策中受到框架效应影响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实证研究检验框架效应是否存在;方法分两类――利用调查问卷或心理实验(Benartzi等(1999)),以及利用交易数据(Kumar等(2008))。

关于调查问卷,通常是通过向被调查者提供同一投资标的的不同背景信息,考察被调查者是否会据此做出不同的投资决策。最早关于框架效应的研究始于Tversky和Kahneman(1981),他们通过实验发现同一个问题在两种不同逻辑意义上相似的说法会导致被调查者不同的决策判断。Glaser等(2007)进行了一项关于未来证券市场回报的问卷调查,一组询问未来回报率,另一组询问未来股价,观察到两种方式的调查结果不同,显示出明显的框架效应。还有Diacon等(2007)。其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在这些受控试验中的行为决策都体现出了明显的框架效应,据此认为市场所披露的信息的形式会直接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Kozup等(2008)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基金投资中,基金公司具有诱导性的信息会引发投资者产生有偏的判断,进而导致投资者的行为产生偏差。

还有利用非问卷的研究。Kumar和Lim(2008)使用交易的集中度作为框架效应的变量,他们发现那些更加集中交易股票的投资者持有的投资组合风险得到了更好的分散化,而那些交易更加分散化的投资者倾向于风险高的股票。证据表明,框架很可能是投资决策一个重要的因素。杨元宗,王强松(2011)发现框架效应对投资者投资决策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他们借鉴Kumar和Lim(2006)的指标,基于中国某证券营业部的个体投资者的交易数据,构建横截面模型对中国市场个体投资者的框架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个体投资者显著地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框架效应影响程度主要受组合规模、交易规模、组合中的股票数目和年交易次数的影响。

2.考虑个体因素后框架效应的差异化研究。一般的个体差异因素具体指人格、认知能力、认知风格、年龄和性别等。投资者的个体差异因素主要是投资经验、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地域和人格等。Fagley和Miller(1997)证实性别影响框架效应。刘玉珍等(2010)对基金投资者投放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国内基金投资者存在框架效应,且框架效应的程度取决于教育程度、收入水平、投资经验等因素与问题表述。

(二)理论解释和投资模型

目前大致有三种理论解释。早期的研究人员主要用前景理论来对此解释;之后还有模糊痕迹理论和积极-消极不对称理论。基于框架效应的投资模型主要是BHS模型,解释了金融市场过度反应的现象。

关于理论解释。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由Kahneman和Tversky(1979)提出,“前景理论以价值函数和参照点为核心概念。该理论将风险决策过程分为编辑和评价两个阶段。在编辑阶段,决策者主要对信息进行编码、组合、分解、删减等加工处理过程;在评价阶段,决策者根据价值函数、权重函数赋予选项不同的效用值,最终选取最大期望效用值作出决策。Kahneman和Tversky用价值函数和决策权重函数来说明。决策者根据参考点而不是绝对值赋予选项以主观价值。价值函数曲线呈S型,价值函数在参考点之上是凹的,体现风险回避,即在确定性收益和非确定性收益中偏好前者;在参考点之下是凸的,体现风险寻求,即在确定性损失与非确定性损失中偏好后者。因此,在获益区人们偏向于风险规避,在损失区人们偏向于风险寻求。框架效应的产生,正是由于人们将积极框架描述的问题置于了获益区,而将消极框架描述的问题置于了损失区。”

Reyna和Brainerd(1991)提出模糊痕迹理论,源自于记忆和推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其认为人们有模糊加工偏好,他们选择是在简化信息后作出推理的结果。Feng等(2009)用积极-消极不对称理论来解释框架效应。该理论认为,人们采用非对称的方法处理积极和消极的刺激物。一个消极的刺激物唤醒个体强烈的胜利意愿以避免不利的结果。这种意愿一般会导致对消极刺激物更多的注意和认知。框架效应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这种积极框架和消极框架下认知努力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越大,框架效应就越明显。

理论模型。将框架效应与投资结合的理论模型不常见。Barberis,Huang和Santos(2001)讨论了人们在资产组合的选择时对损失厌恶的态度。他们进一步研究了人们受框架效应影响的投资者风险厌恶程度的变化:“人们获得收益(损失)后会提高(降低)风险厌恶水平。”

四、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对于框架效应,目前的研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关于框架效应的理论解释多样化,如目前有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解释,但缺乏融合,各自从某些假设出发,而且都不是规范性模型(具有严格数学推导的模型),特别是心理学理论。在各种理论中,相比之下尽管前景理论最好,能较为普遍地解释一些问题,但也还存在缺陷。其作为一个描述性的模型,只能对人们的行为进行描述,即它只是说明了人们会怎样做,而没有告诉人们为何这样。其次,投资者框架效应的存在性研究较多,但是缺乏相关的理论模型,用框架效应来解释各种金融现象。最后,在心理学领域研究个人特征与框架效应相关关系的论文不少,但在投资领域,相对不多,特别是关于人格与框架效应的论文,以及利用真实交易数据的研究不多,即使有,如Kumar和Lim(2006,2008)仅仅涉及交易集中度,指标略显牵强。

我们认为框架效应的研究发展趋势是:首先,各个学科交叉更加紧密,理论互相融合,并规范化。其次,前景理论在我国这样不成熟的新兴金融市场的应用研究还较少,因为投资者的知识和经验不足,非理性的因素对我国市场的冲击较大,所以未来的研究大有可为。第三,借鉴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如个人特征与框架效应方面,可以运用到投资者行为的研究中,特别是框架效应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Benartzi S.and R.H.Thaler,1999,“Risk Aversion or Myopia? Choices in Repeated.

[2]Gambles and Retirement Investments.”,Management Science,Vol.45.Kumar A.and S.Lim,2008,“How Do Decision Frames Influence the Stock Investment Choices of Individual Investors?”Management Science,Vol.54.

[3]Diacon S.and J.Hasseldine,2007,“Framing Effects and Risk Perception:The Effect of Prior Performance Presentation Format on Investment Fund Choice”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Vol.28.

[4]Kozup J.,E.Howlett and M.Pagano,2008,“The Effects of Summary Information on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Mutual Fund Characteristics”Journal of Consumer Affairs,Vol.42.

[5]Fagley N S,Miller P M.Framing effects and arenas of choice:Yourmoney or your anization Behavior and HumanDecision Processes,1997,71(3).

[6]刘玉珍,张峥,徐信忠,张金华.基金投资者的框架效应,管理世界,2010,2.

[7]Barberis.N,M Huang,and T.Santos.“Prospect Theory and Asset Prices”.Quarterly Journal.2001.

基金项目: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133001/G0305)、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投资心理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有效市场假说;行为金融学;市场泡沫;非理性;心理捷径

一,有效市场假说的起源和简述

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或EMH)是基于有效资本市场的理论。有效资本市场是证券市场价格对经济市场新信息快速反应并调整的市场。有效市场假说最初是出自法玛的著作。1965年,法玛的博士论文再出版,论文里他研究股票市场行为,并考察股票回报的分配和决定因素,得出这样的结论:“可以说这篇文章用数量众多的强有力的证据证明了随机股票投资平均收益率高于其他投资的假设一一随机漫步理论理论。”

基于对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形成的更好的理解,随机漫步理论模型现在被认为是符合有效市场假说的观点。这种转变从萨缪尔逊在1965年发表的观点开始。萨缪尔逊介绍了有关完全竞争市场的通式。他的文章里写道:“在完全竞争市场里,每个卖家都有一个买家。如果有谁预测价格肯定要上升,那么实际上价格肯定已经上升了。”萨缪尔逊还说道:“这样的论证可以得出竞争性价格必须反映实际价格预期的变化…所以进行没有任何预测性倾向的随机投资。”

在萨缪尔逊发表了上述论文之后,1970年法玛发表了另一篇相关的文章。在篇文章中法玛全面地列举了市场效率的理论和证据。他把“有效市场”定义为“利用已有信息不可能得到超额利润的市场”。这篇文章是率先将三种形式的市场效率区别论述的文章之一。这三种市场效率包括:弱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和强式有效市场。

虽然有大量的发表著作发展或支持有效市场理论,但是还有不同的研究对其进行批评。大部分批评有效市场理论很难完全得到验证。一些研究指出违反市场效率的反常行为,例如1981年班兹发表的文章中提到的小公司现象。他分析了1931年至1975年期间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月收益。在这些年内,50支最小公司股票的收益率平均每月比50支最大公司的股票收益率高百分之一。这篇文章发表后,很多人也发表了自己的文章考察小公司现象这一主题。但1998年法玛发表文章指出:不应该花费更多的精力发展相关明显异常情况的证券市场,而是应该多探索更好的资产价格模型。另外有行为金融学的一些内容也是与有效市场假说对立的,下文中会详细阐明。

二、市场泡沫

虽然有效市场假说通常被认为是最好的解释市场价格的理论,这一理论也并不完美,并且有与之相悖的现象发生。市场泡沫就是其中一种现象。泡沫发生在某一种产业的市场表现非常好,以至于其市场价格超出了有效市场假说的允许范围的情况。最终,泡沫破灭,市场价格回复到有效市场的价格。一个著名的市场泡沫就是,corn泡沫。有效市场假说首先不能解释为什么这种泡沫会产生。很多学者求助于行为金融学来解释。

三、行为金融学

最近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削弱了有效市场假说。2000年施雷夫在他的文章中说:“总体来说,行为金融学研究在竞争性市场中人的易犯错性。”行为金融学把已知的心理学融入经济学中,用以更好的理解个人和整个市场怎么应对不同的情况。行为金融学是基于投资者不是完全理性的这一原则,一些投资者可能过于自信,而另外一些投资人拥有较少的信息而趋于从众。施费林就是研究行为金融学的学者之一,他论述道:“在金融领域,一些心理学现象是随处可见的”。哈林顿也同意这样的观点:过于自信可能导致不理性的市场行为。她论述道:“投资人会变得不理性,那些不理性的行为影响他们在股票和债券市场上获益。”

当然,行为金融学有其不足。其中之一就是只凭直觉可能造成损失的事实,这是因为个体人类的不足。比较明智的做法是在现在已经在用的传统金融理论的基础上应用行为金融学。麦基尔在1989年的一篇文章里也同意评价证券市场时行为心理学方面也有重要研究价值。他表明行为学因素像传统的市场评价理论一样都在股票评价中起重要作用,下面是其总结性的原文:“市场评价要同时应用逻辑和心理分析。市场评价理论依赖长期的股价走向,同时股价的变化速度又是非常难预测的,并且一般股本的风险贴水对投资者和经济学家来说是可变的和显而易见的,所以在评价过程中对市场参与者的希望、恐惧、和偏好的影响要予以考虑。”

四、行为金融学与市场泡沫

行为金融学能解释市场泡沫吗?很多学者认为泡沫可能是过于乐观造成的。举例说,90年代的新通信技术被过分夸大,造成了,corn泡沫。即是这种技术创新被一些媒体或政府大肆宣传其取得的成果,导致投资者对于技术和行业的过于乐观,就造成了非理性投资。

过分乐观会导致从众行为。非理性的投资人会更乐意跟其他人兴高才烈的投资人一样,他们认为如果其他人都在做这件事情那么自己也跟着做也一定错不了。

投机也是造成市场泡沫发展的一个原因。吉奥姆贝蒂是注意到这样的影响的学者之一。很多知情的投资人违反一般的市场规律对某一产业进行超量投资,并期望投资赢利。即使在开始阶段是亏本的,他们仍然会坚持投资。研究行为金融学的学者总结了这种行为,投机的这种行为扰乱了投资市场,把其他投资人引入歧途,并且从众的现象越加扩大了这种影响。

上述的几个因素导致了某一行业的股价被过分夸大,从而造成泡沫。已经形成的泡沫市场会反过来吸引新的投资者,这些投资人会为了不被幸运落下而投入其中。这也是一种从众。而反之,一旦泡沫破灭,股价大跌,投资人损失大量资本的时候,投资人会彻底撤出对这一行业的投资,从而引致行业内公司大量倒闭。如果没有非理性的投资行为,投资人可能尽早降低投资从而有可能避免行业崩溃。

还有如约翰逊、林布鲁、普拉坦的学者也研究了让投资人有非理的因素。他们的硕士论文中阐述了非理性的不同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投资人在亏本的情况下持续持有股票的时间会长于一般市场理论的分析结果,这是因为他们会等待并只是心理上奢望股票行情回升而挽回损失,这种现象被称为损失厌恶。

另外导致非理性投资的心理因素有:后悔心理。过去的失败决策会让投资者懊悔,对新的投资进行决策的时候可能变得或者孤注一掷,或者失去改变的勇气,另外还有“心理捷径”,倾向性的凭以往经验的决定有时候会导致失败的结果。

投资心理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草根经济学人;学术八股;经济学会;经济论坛

[中图分类号]F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0)09-0034-04

当前我国经济学研究在高投入、低水平,在育目照搬照抄西方经济理论,在创新研究滞后、经济理论无法掌控经济活动、理论研究仅局限于诠释经济政策和经济实践,在学术八股盛行的状态下运行。一次高级别的经济学术会议让我深深感到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危机。我深感草根经济学人在学院派统治的学术天地无立锥之地。“反动学术权威”没有,但“学术权威”或许真的存在。草根经济学人的智慧和研究成果被淹没在远离经济实践的学院派掌控的学术世界的大海里,被无情扼杀和白白浪费。中国社科理论要想健康发展必须两条腿走路。草根理论学人是学术领域的弱势群体,必须自强不息,自我解放,创立自己的学术园地。我初步设想号召战斗在全国各地的不同岗位的草根经济学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共图中华人民共和国社科理论发展之大计。成立自己的学会,办自己的网站、杂志、报纸,不断壮大,逐步形成全国性的草根理论学人的社会科学院,给官方学术机构独统天下的局面画上休止符,从而推动中国学术研究步入万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新时代。

对2009年某经济论坛的回顾与审视

2009年7月3至4口,我应中国最高经济学学术殿堂的邀请参加了一个学术论坛。起初我非常高兴,就是我身边的人也颇为激动。

随着会议进程,我的心情从兴奋、失望逐渐变得感伤、愤怒。

7月3日,听中外专家的经济学报告受益匪浅。姜到底是老的辣,老经济学家即使讲不出新意,也不至于出错。

7月4日,揭晓了2009中国青年经济学者优秀论文奖。三位被尊奉为青年经济学家的优秀论文奖获得者代表先后发言。发言者学位和地位都比较显赫。后两位发言者简单介绍了自己获奖论文的大概,听者也没能听出来什么。第一位发言者语速非常快,讲了好多,最后在超时和鼓倒掌的情况下黯然、无奈地下台。这位先生是名牌大学的博导,但报告水平实在不敢恭维,罗列了一大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资料,既没有正确地找到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又没讲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只是武断地断言“我自己认为,中国高速经济增长还没有结束,高速经济增长不是说国外3%、4%,而中国就是8%、9%,中国经济未来恢复正常增长的时候,一定在9%以上”。笔者认为:中国经济要达到9%的增长速度要有三个条件:一是外贸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这显然不太可能,未来的贸易保护将日趋升级。美国人也正在改变过去举债消费的习惯,美国的个人储蓄从危机前的-1%提高到目前的6%。美国人的高消费和举债消费既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也是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今后,中国将丧失很大比例的外贸出口,外贸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将不容乐观。二是投资,伴随通货膨胀的投资。如果,中国要在外贸萎缩的情况下实现经济9%的增长速度就必须采取通胀政策,但风险太大,是自寻覆辙,没人敢这样长期拉动经济增长。目前,中国大多产业产能过剩,固定资产投资无法继续扩张。钢铁、汽车、纺织、风电设备制造、光伏等好多产能短期内产销无法平衡,即供求无法平衡。加之,我国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差,自主品牌的高端产业发展乏力,多种重要产品的研发和制造能力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致使继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受阻。三是消费。扩大内需是一件很难的事,市民的钱被高房价卷走,农民的钱被学校卷走。加之,我国社保体系不健全和华人的储蓄偏好,这些因素将共同制约内需的增张。所以,中国经济可能永远告别9%的增长速度。听完这个资料堆砌、缺乏严密逻辑推理的报告,我痛感如此低水平的论文竟然在中国经济学最高学术殿堂上夺魁!这是中国经济学及各个学科研究的危机。缺乏科学、公正、公平的激励机制,炮制一些脱离实际的经院哲学式的论文,滥竽充数,然后大小论坛互相吹捧,学术机构大有白白混饭吃的嫌疑。以此观之,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科技队伍不断壮大但国际科技创新的位次却不断下降的问题。

请允许我们对论文的实际水平和获奖者的身份进行简单观察和分析:十篇优秀论文获得者有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社科院各两位,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复旦财经大学、中科院农研中心、中国人民银行、暨南大学的各一位。可以看出他们均出身于名门望族。十篇优秀论文获得者虽未明确排位次,其实大多人都觉得第一位发言者就是排名第一。仔细看看他们的学术和行政地位,就会发现第一位发言者的地位最高,可报告的质量确实不高。认真分析此次论坛让人顿生疑窦,不免思考几个问题:要么反映了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落后,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要么反映了评委会水平的低下或不认真;要么反映了学术权威的存在和论资排辈对中国学术发展的制约。总而言之,获奖论文大跌眼镜,绝非主办方有关领导吹嘘的那么高。我从来就没高看过中国当今的经济学研究水平,此时,失望、感伤、悲哀、愤怒的情绪就越发混在一起,此起彼伏。

会后,我挤时间看完了十篇获奖的优秀论文,又看了七篇获得提名奖经济论文中的三篇。总的感觉是有理论突破的文章几乎没有,生搬硬套西方理论、方法、数学模型的文章却很多。有些论文文字表达能力差,警牙诘屈,有的文章更是病句连篇。多篇论文论证的主题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说清楚的问题却洋洋洒洒数万言。论坛论文精选集总体充满学术八股气,中英文混用,方程、模型众多,看似专业,其实无用。经济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过去的宏观经济学都显得狭隘,无论是亚当斯密还是凯恩斯都企图在经济领域解决社会的完全就业问题,结果不仅使他们的目的没有达到,而且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出现。只有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合理分工,摒弃人类物欲横流的龌龊心态,控制物质生产的无限膨胀,提高人类文化精神生活需求,才能解决社会的普遍就业问题(关于该问题请参看2009年1月《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打破传统经济理论束缚,建构全新经济思想体系》和2009年第五期《世界华商经济年鉴》《构建新的宏观经济学》或登录:blog.省略/blog/s/3332)《礼记・经解》“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甜’。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各个经济学派的学术,经济学研究的新方法就像我们

不加鉴别地学习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一样蜂拥进人中国,不顾国情地胡乱套用正是“书之失,诬也。”孟子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中国的经济和美国的经济成分构成不一样。国民的文化心理也不一样,消费心理更不一样,除了科技进步可以提高生产率外就没有什么一样的东西。所以,三十年来,我们的经济理论只能跟着经济实践走,只能和经济实践一样亦步亦趋学西方。但学实践问题不大,你做什么我做什么,还可以学,可理论就不同了。如,美国的企业是质量、诚信、效益最大化,中国企业假冒伪劣代替了质量和诚信,国企不计成本代替了效益最大化。学院派的大儒先贤们你们懂吗?所以你的公式和模型不过是学术八股的活生生的尤物。三十年来,我们的经济理论始终跟着经济实践在完善,从来就没有对实践产生过预期的指导作用。比较独到的价格双轨制,一个最失败的改革范例,导致官倒横行,人民财产被卷,却因为发明权惹热议。又如:《滞后效应、多重均衡与反向软着陆:中国需求管理经验》一文及其作者在7月4日论坛发言,简直没有一点有价值的理论创新和理论预期。

没有几个经济理论工作者深刻懂得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不懂得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你就无法研究出适合中国人的社科理论,经济学也不例外。当中国上证指数从5497,9点降到2200点的时候,有人恐慌地问我中国经济社会未来的走势。我告诉他,没什么大不了的。世界全面爆发经济危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中国人的文化形态不一样,中国人只要他有一口饭吃,不冷不饿,他就不会闹事。不像西方人,稍有问题就游行示威,内阁,总统大选。中国不过是农民工返乡。其次,中国在世界经济危机的面前为什么能保持稳定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18亿亩耕地的红线没有破。去年中央会议前有多名专家叫嚣18亿亩耕地进入市场的问题,有名研究员说土地可自由买卖的政策可能出台。我说,绝对不会,这是农村政策最后的一条红线,这是保持我国稳定的最后一条红线,至少在50年内不能突破。有几个经济学家知道中国人的承受心理?为什么我国基尼系数很高却社会稳定呢?文化心理然也。

对2009年某经济论坛的获奖论文的研读与评判

好的论文是孙文凯和梅松撰写的《FDI对外汇储备增长的实际效应》。该文文笔洗练,材料翔实,分析精辟,结论准确,有决策参考价值,不愧清华学子。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金融法制:进程、问题、与对策》详细总结了我国金融法制化的基本进程,肯定了成绩,找出来问题,提出了建议,具有较高的决策参考价值。

次好的论文是姜付秀、张敏、陆正飞和陈才东撰写的《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扩张与企业财务困境》。这篇文章确实是一篇好的文章,在理论方面的推理是正确的,这样的研究有利于提醒和教育企业负责人谨慎自己的扩张行为,稳健地掌控企业发展,但是因为“管理者过度自信无法明确量化和界定”。比如,具体企业的领导是否过度自信,扩张得成功或失败都无法说明是企业领导的过度自信所致,加之,国际经济形势瞬息万变,本来是一项经过反复论证的并购,即非常冷静和审慎的并购,结果由于大洋彼岸的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导致并购的预期和结果大相径庭,这能说明并购的失败和过度自信的关系吗?又因为“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扩张与企业财务困境”也无法量化分析,只能做一般的理论分析。所以该文用复杂的方程式来量化研究该问题,其实是陷入形而上学的窠臼,有画蛇添足之嫌,实属败笔,是当前理论研究中学术八股风气的具体表现。

其他论文似乎就缺点多于优点。《滞后效应、多重均衡与反向软着陆:中国需求管理经验》,标题就就显得冗长臃肿,内容更是资料堆砌,语言诘屈聱牙,方法生搬硬套,格式学术八股,整体毫无新意,全篇就像中学生做一题多解的哲学原理作业一样。如:用哲学原理解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它既符合对立统一规律,又符合量变质变规律,还符合否定之否定规律。该文对中国未来经济毫无指导意义,读这样的文章仅浪费时间而已。

《环境管理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APEC的实证研究》一文,资料堆砌,全无新意,公式众多,看似专业,实为学术八股。

《破解经济增长方式悖论》无新意,泛泛而谈,且好多观点欠准确,经不起推敲。

《中国货币需求与资产替代:基于1994―2008年的实证研究》,该问题研究一下可以,但中国的银行以国有为主体,利率是政府控制的,只要凯恩斯主义不死,作者的研究就只有学术意义,却没有实践意义,对实践几乎没有帮助和影响的理论文章,不管论证有多精辟,也不过是空谈,况且该文也看不出来有什么过人之处。社会需要对实践有指导作用的理论研究。

《中国能源效率波动:理论解释、数值模拟及政策含义》简单问题复杂化,一个三言两语说清楚的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问题,却歪歪扭扭数万言,纯属脱离实际的无病的学术八股。大家看看该史标题,就觉得又臭又长。

《中国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的地区差异及其解释》简单问题复杂化,且没有研究出真正的教育收益率。中国存在严重的买卖文凭问题,非统招的非专门培养科班学生的其他教育活动大多都是在卖文凭,根本得不到育人的目的,特别是成人教育。好多人有文凭没水平,更有胜者拿着假文凭就业、提干、提薪。用人机会不平等:有文化、有能力、高水平的人无法就业或升迁,没文化、没能力、低水平的人轻易就业、升职。作者的研究岂非自欺欺人?

《中国农村收入差距与健康》如果是研究中国农村收入差距与医疗状况,那么说服力会增强,直接研究中国农村收入差距与健康就给人脱题的感觉。收入差距与健康的关系是很复杂的,高收入人群可能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摄入大量的食品防腐剂、添加剂,缺少劳动锻炼,酒色无度,吸毒等等原因而导致亚健康或染上疾病。医德缺失,医生为了赚钱会给人们小病大治,导致富人的抗药性更强,不仅如此,大量用药还会导致多种疾病的产生。出现富裕人群的健康状况较差的问题。不富裕人群由于饮食的自给自足,绿色食品消费比重大,常年深居农村,山清水秀,空气新鲜,有害气体摄入少,从事体力劳动,身体倍棒,免疫能力强,健康状况良好。不富裕人群由于经济问题导致就医较少,小病不用药或少用药,靠身体自我调节,形成较强抗病能力。大病看不起,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作用,好多病人达不到有效治疗提前离开人世,反而使不富裕人群整体健康人口比重增高。既不知道穷人群体中病人所占比例,也不知道富人群体中的病人所占比例,怎么能够清楚收入差距与健康的关系。富人是在就医方面比穷人拥有优越条件,但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是富人的亚健康问题更为突出。可以看出,该文其实在研究中国农村收入差距与医疗状况,并不是在直接研究中国农村收

入差距与健康。该文除了前一段和后一段还有点内容,中间部分纯粹学术八股,数据陈旧,难以令人信服。

《由模仿通向创新之路――技术进步路径与中国的低价工业化》病句连篇,表述不清,概念含糊,论证乏力,思路紊乱,推理无序,全无新意,三言两语说清楚的问题硬是拉了好长,是我拜读过的13篇论文中最差的文章,在正式出版的学术论文中很难找到如此差的文章。

《发展生物燃料乙醇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材料堆砌,论证不严谨,结论似是而非,经不起推敲。数字太陈旧,去年的粮食危机完全没有考虑。粮食安全是全人类的问题,岂是将中国分八个区研究的问题?如果产粮的地方将过剩的粮食加工成乙醇,那么,非产粮的地方和城市人口吃什么?三言两语说清楚的问题,却扯长数十倍。模型研究仅仅突出了形式,没什么实际作用。去年的粮食危机向世界警示,用粮食生产乙醇是危险的。人类的最基本的需求不就是吃饭吗?如果吃饭都存在问题,还要汽车干什么?研究这样的问题纯属荒唐,无聊、滞后和不识时务。在世界人民抗议粮食生产乙醇的时候,大谈粮食生产乙醇有利于提高粮食价格和燃料乙醇产业相对于畜牧业的比较优势,增加农民收入。“甚矣,汝之不惠”。可惜,如此文章竟然是部级优秀论文,真是斯文扫地,学者从此投笔也。

《政府控制、治理环境与公司价值一-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从语言功底,论文结构看作者水平也不能算低,但所论问题的观点和实践脱节。中国企业成分的复杂性、法制化水平较低、腐败严重,各权力部门的吃拿卡要,公司管理层良莠不齐,大多人的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低下等诸多原因使我国的公司问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从而使夏教授的研究变得徒劳,论文仅是数字、材料和臆断而已。如,央企的垄断地位,可以实现垄断利润。怎么能说政府控制的企业其公司价值低呢?恰恰相反……字里行间看出来夏教授也是支持卖国企的主,好端端的中小国企在丧尽天良的教授、专家的蛊惑下几乎卖得一干二净,多少工人丧失了养家糊口的赖以生存的工作岗位。在繁荣的共和国里,廉价购买国企的老板和廉价出卖国企的政府官员花天酒地,包完二奶包三奶。可下岗工人。吃着市场上捡来的烂菜,有的妻离子散、有的被逼,他们无颜见人,有的举家自杀,罪孽!我为他们祈祷,我为他们诅咒。

此次论坛部分获奖论文是国家有关基金支持的项目,团队打造,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没有取得好的成果,白白浪费科研经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检验学术论文的标准同样是实践。目前,我国的经济理论研究整体停留在诠释政策和经济活动的层面上,很少有理论突破的文章和论著,较好的文章不过是这也不对那也不对的牢骚满腹的批评性文章,能够指出一些问题,但应对措施不一定合理,就是这样的文章也多见于网络,很难见诸报刊,鉴此,我们草根经济学人要以匡扶世界为己任,时刻把握国际政治经济军事脉搏,发出时代最强音,启迪大众心智,修正精英谬误,指点权者迷津。成立一个草根经济学人经济学会,建一个网站,办一份杂志、报纸,逐步发展,最终成立一个覆盖全国的各省市都有分院的草根理论学人的民间社会科学院,从而打破官方学术机构独统天下的局面,开辟一个理论新天地,推动中国学术研究步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时代。

国家财政供养的研究机构也必须深化改革,纳税人的钱不能这样白白浪费。我强烈建议无论是社科类还是自然科学类的研究机构都必须让研究人员上山下乡,深入厂矿、车间。闭门不能造车。两弹一星的研发者是怎么样工作的?现在的科研人员是怎样工作的?袁隆平是怎样深入田间地头的?其他科研人员是城里怎样享受的?别以为我们生活在了多么幸福的时代和国度,危机四伏啊!内有分裂势力,外有,四周屯兵百万,觊觎我们国土,虎视我们人民。南海问题、藏南问题、东海问题,还有历史上丢失的大面积国土都使我们无法入睡。别听精英们的忽悠,消费!消费!享受!享受!年薪制!年薪制!我们科技落后,工业落后,工艺落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推动中国学术研究步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时代是我们每个学子的责任。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黄利明,《2008年的中国股市:鼠胆”雄心步入慢牛》《经济观察报》,2008年02月17日

[2]岁寒三友,《大陆人看世界――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凤凰网,2006-1-25

[3]2009中国经济论坛组委会《青春之声――中国青年经济学人论文精选》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

作者简介:

投资心理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行为金融,过度自信,心理学实验,市场异向

一、引言

现代金融经典理论对理性人在金融市场中的规范行为做出了很好的解释,然而,现实当中的个人是有限理性的,有限理性的个人在金融市场中的实际行为与现代金融经典理论的差异甚至是矛盾,促成了行为金融学的产生和发展:利用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与投资者偏好,决策等相结合来解释现实金融市场中的现象(Statman, 1999)。本文行为金融学理论中投资者的过度自信理论,对相关领域内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纳。

二、过度自信的心理研究

人们在生活中、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的过程中,都会对自己自身的知识、能力水平以及自己获得的信息的准确程度表现出过度自信的倾向(Fischhoff等,1977)。可以认为,过度自信就是对于事情的判断过于肯定了,即低估了后验分布的判断范围。

Oskamp在他的心理学实验中,把过度自信简单的定义为超出正确范围的自信。在他的实验中,心理医生的自信程度与其诊断的准确性极不相称,过度自信的程度随着任务重要性的上升而升高。后来,Fischhoff把这一实验的现象定义为对“正确性没有保证的信念”。

在另一系列的关于常识性问题的实验中,Fischhoff进一步证明人们对自己的答案几乎是肯定的,即人们常常高估自己所掌握的常识和信息的正确性。(Fischhoff,1977)。同时,他也定义了难度效应(Fischhoff,1977),这一效应意在说明过度自信在越困难的任务中越明显,而在容易的任务中则会表现出过度的不自信。

对肯定性错觉的研究主要围绕几个方面,即优于常人效应、盲目乐观,控制错觉等。心理研究表明,人们通常倾向于认为在一个团体中,自己的能力超过了平均水平,即对自身存在不切实际的积极看法。在一系列实验中,被实验者他们自己认为的在团体中所做的贡献高于实际(Babcock and Loewenstein,1997)。盲目乐观在事件发生的客观概率较高或者被认为是可控时提高(Weinstein,1980)。

另外一些心理研究也表明,人们通常认为自己有机会影响事件的发生,而这些事件实际上基本上,甚至完全是随机的,这称之为控制错觉。更进一步的,如果再加入一些与个人能力有关的因素,如竞争,选择,熟悉程度等,相对于之前的纯粹概率选择事件,人们对于事件的控制错觉将更加严重(Langer, 1975)。

心理研究领域对过度自信的研究理论很多,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如果这些理论与实验的结果是正确的,则其对经济与金融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在经济与金融学界,也有一系列对过度自信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三、金融领域的过度自信研究

金融领域把过度自信作为研究热点则是在上世纪90年代,过度自信与一些市场异像有关,如证券价格的长期偏离,过度交易以及处置效应等。这些现象质疑了经典的有效市场理论,以及市场理性的存在性。在这一领域内,研究者的研究方法包括了理论模型研究、市场数据实证研究等。

投资者、内部人以及做市商可能会高估私人信息的准确性,因而会产生优于常人效应,这将使市场的交易量放大(Odean ,1998)。同时,过度自信会增大市场容量和市场的波动性,使市场更有效率,并且让投资收益降低等(Benos,1998)。

另一方面,一些模型预测了过度自信投资者将取得较低的收益(Gervais, Odean,2001),这是由于过度自信投资者不仅过度交易,还增加了其组合的波动性。Barber和Odean(2000)对美国某大型折扣经纪商所属的78,000个家庭的头寸状况和交易活动(样本时段为1991年1月到1997年1月)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过度交易会大大降低投资者的收益率,其根源在于投资者存在过度自信的倾向,从而导致过高的交易量和交易成本。

Daniel等(2001)建立了一个行为资产定价模型,过度自信的存在使得股票价格均衡偏离。这一价格偏离可能部分被理性投资者的对冲操作消除,但是由于风险规避,很可能不会完全使价格回到理性的均衡水平。

采用金融市场的交易数据来研究金融市场中的过度自信始于2001年的一篇广为引用的论文(Odean;Barber,2001),该论文使用了美国个人交易账户数据,广泛的研究了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从此以后,市场数据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

如果频繁买卖的投资者的收益低于交易较少的投资者的,就可以证明频繁买卖的投资者过度交易的存在。Barber和Odean (2000)对美国35000户家庭1991年到1997年间的交易数据的研究得出了上述结论。基于男性相对与女性过度自信的心理学理论假设,Barber和Odean(2001)证明了男性确实比女易的更多,平均收益也更低,从而论证了过度交易与过度自信的相关性。

对1963至2001年美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基于过度自信理论的实证研究发现了过度自信对金融市场的多方面影响(Chuang和Lee,2006) 。投资者对私人信息反应过度,对公共信息反应不足。同时也发现了过度自信投资者表现出自我归因,以及在获得市场收益之后倾向于持有更具风险的资产组合。

对国外相关文献的研读中可以发现,过度自信在金融市场上的研究与心理学领域的结论息息相关。同时,金融市场中的研究更亟待与摆脱心理学实验的限制,依靠大量的实证研究,研究市场中的交易数据来证明心理学假设的成立和过度自信的存在。

四、结论

行为金融学领域对于过度自信的研究正在慢慢深化。心理学实验和实证研究存在着各自的优点和不足,而过度自信理论的完善是调和与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学者们对该领域进一步的研究,将更加的慎重,需要新的实证方法来测量、估计市场过度自信的存在情况及其程度,并更好的用这一理论框架来解释投资者行为以及市场异象。

参考文献:

[1]吴卫星,汪勇祥等.过度自信、有限参与和资产价格泡沫[J].经济研究,2006.

投资心理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本文试图从内幕交易行为的行为及其规制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在如今的市场条件下,规制内幕交易行为的重点所在。

[论文关键词]内幕交易内幕信息归责规制

在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内幕人员在预先知悉内幕信息的情况下作出交易决定.而其他对信息并不知晓的投资者则承担了巨大的投资风险并且可能遭受很大的投资损失这样不仅对广大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了损害.而且对整个证券市场的交易秩序也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内幕交易行为.作为一种典型的证券欺诈行为很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一内幕交易的归贵理论

内幕交易的归责理论最主要的依据是投资者的平等知情权。任何人不应利用其地位或机会取得内幕信息买卖证券获取利益或者避免损失,任何人均应在立足点平等的础上自行作成投资决定,保护证券市场的平等竞争。具体而言证券市场的归责理论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占有理论。占有理论又称为信息理论。该理论认为在证券交易中每一个人占有的信息都应平等或者每一个人都在信息取得上机会是均等的。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员未公开前不得买卖该内幕信息有关的证券。依据占有理论知内情者有向交易对方公开内幕信息的义务信息未公开前,知内情者不得买卖本公司的股票亦不得以谋利为目的散布虚假信息并且归责只须证明占有内幕信息即可无须证明交易是否基于该内幕信息。

2信赖义务理论。信赖义务理论是指内部人基于职务或者主要股东的地位对公司或者其他股东有告知信息的义务。信赖义务理论认为.如果没有信赖关系那么就没有公开义务,如果公司内部人将内幕信息因为公司正常业务的需要告知他人.公司内部人并没有违反对公司的信赖义务所以该他人利用该信息交易并不构成内幕交易.

3.消息传递理论。消息传递理论又称信息泄露理论.是指拥有内幕信息者不仅要承担自己利用内幕信息交易的法律责任.而且即使其不从事交易但是将消息传与他人.而后者从事买卖时.两者均应当负责。这样.内幕信息的泄露者就与利用该内幕信息交易的交易者承担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内幕交易行为的规制原因

1从内幕交易与投资者的关系来看。当知悉内幕信息的人从事内幕交易时首当其害的就是那些从事相反交易的投资者。如果某内幕信息表明信息公开后的股价将会上扬,知悉内幕信息内容的人可以抢先买进该种股票从而赚到差价而在信息公开前作相反交易的投资者则失去了很多可能的投资回报;相反如果内幕信息表明信息公开后的股价将会下跌知悉内幕信息的人可以抢先抛售该种股票以避免因股价下跌而带来的损失而在信息公布前作相反交易的投资者则将使自己所投的资金被”套牢”。

2.从内幕交易与上市公司的关系来看。从内幕交易与上市公司的关系来看内幕交易会败坏上市公司的形象,伤害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其结果,上市公司会失去更多的投资者因为,在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的信心是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的根本利益所在而内幕交易的丑闻只会吓跑更多的投资者。此外从侵权法的角度来看投资者是上市公司的股东公司内幕人员的内幕交易行为是盗窃,骗取和侵吞广大投资者财产的侵权行为。作为上市公司来讲其形象和声誉不仅受其获利能力的影响,还与其在投资者心目中的地位有很大关系。

3.从内幕交易与宏观经济秩序的关系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价格指数,是国家经济状况的晴雨表.是反映并预测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还是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之一。内幕交易使证券价格和指数的形成过程本身失去了时效性和客观性.它使股价和股指变成了少数人利用内幕信息炒作的结果.因此.内幕信息不利于相关信息的有效流动是证券价格不能及时有效地反映国家的经济状况最终,证券市场失去了作为经济发展晴雨表的作用,因此.内幕交易意味着对国家宏观经济秩序的危害。

三、内幕交易行为的规制重点

1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由于董事长和总经理职务的重叠以及董事长在董事会中的决定性地位,使得公司的其他董事很难行使好自己的管理监督权另外个方面就是我国的很多企业没有很好的企业激励机制公司的经营业绩与自身利益之问没有多大的关系作为公司内幕信息掌握者的公司重要人员.利用内幕信息为自己谋利也就成为扩大收入的一项重要手段而且公司对于泄露内幕信息的人员没有任何的处罚措施.甚至鼓励有关人员利用内幕信息获利这就使得内幕交易行为更加泛滥成灾。因此,完善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起一套有效的信息公布和保密制度.是规制内幕交易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

2完善有关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上有关的信息披露制度还不够完善关于上市公司应当公开的信息种类、公开信息的方式.方法,以及信息传递的途径等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地明确和规范此外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效率也应得到一定的提高。对于信息披露不及时以及不具体、明确和精确应当赋之以更加有效可行的处罚措施.使信息的拥有人和披露人能够按照相应的规范及时、准确地披露信息。

3改善社会环境和证券市场参与人的心理状态。要使内幕信息的知悉者不传播内幕信息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而且更为困难的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信息传播的心理状态在一时之间是不可能得到改变的.这需要在证券市场的逐步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让人们渐渐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心理状态,使社会的整个环境得到改变,从而从实质上改变人们对于信息披露的行为习惯。

投资心理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阅读疗法;文献增长规律;影响因素;线性回归

中图分类号:G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257-01

一、材料与方法

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统计源,以“阅读疗法”、“阅读治疗”、“图书疗法”、“图书治疗”、“读书疗法”、“读书治疗”等作为关键词,采用布尔逻辑运算符“或”组配方式进行题名检索,时间限定为1989年至2012年。

将检索到的数据导入Excel软件,建立Excel数据表,去除数据中的重复记录以及会议报道、新闻、书评等非学术性记录,最后共获得945篇阅读疗法研究论文,作为文献计量学分析的数据源。以科学文献增长规律的理论为依据,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所得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及曲线拟合。

二、结果

对我国阅读疗法文献逐年累积量进行统计,然后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曲线拟合,结果显示我国阅读疗法文献的逐年累积量是一条拟合度很好的指数曲线,其指数方程为Y=1.021e0.304x,R2=0.985,P0.001,Y与X的相关性非常显著。

三、讨论

(一)阅读疗法文献增长规律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学者才关注到国外阅读疗法的发展动态,根据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结合阅读疗法文献增长曲线拟合图,分别以1998年、2004年为临界点,将我国阅读疗法研究划分为起步、缓慢发展和迅速发展三个阶段。

1989至1998年为起步阶段,这一阶段只发表了22篇论文,年均发文仅有2.2篇,论文的主要内容以引进、介绍、翻译国外相关的研究成果为主。我国阅读疗法的兴起和传播比国外晚了几百年,起步晚、发文数量少,重在对国外阅读疗法知识的介绍与理论移植。

1999年至2004年是缓慢发展阶段,与前一阶段相比,这一时期我国阅读疗法理论探索研究逐步趋于活跃,论文数量显著增长,达到151篇,比前一阶段论文总数增长了近7倍。在研究内容上,除了继续宣传、介绍国外阅读疗法研究状况与基本知识外,研究主题逐步向应用研究领域扩大。相关学者结合我国特点提出了在图书馆界特别是在高校图书馆和医院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服务的设想,同时对阅读疗法的心理干预进行了初步探索。

2004年以后是迅速发展阶段,我国阅读疗法理论研究不断深化,逐渐构成自己的系统,发文量大幅度上升,发文总量达778篇,约是前两个阶段总和的5倍。科技文献的数量指标是学科发展规模与繁荣程度的重要标志,表明经过20余年的学术积累,我国阅读疗法研究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同时,应用领域不断拓宽,高校及中小学图书馆是阅读疗法应用的主要阵地,临床、监狱及护理中阅读疗法的应用也逐渐被推广,且著有成效。

(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科学文献的增长主要由学科发展的客观过程决定,该过程受到两种因素的制约,一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二是学科所处的社会环境①。基于我国阅读疗法研究的统计结果及学科增长规律,分析影响增长规律的主要因素为:

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决定了我国阅读疗法研究要经过从产生到逐步发展,从文献数量的缓慢增长,到具备一定量的积累,最终形成一定规模的学科发展。早在汉代,我国学者刘向就曾指出:“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近代以来,我国学者认识到了阅读疗法的作用和社会价值,逐渐将阅读疗法推荐给各类高校、图书馆、精神病界、医院以及监狱等领域,相关学者大胆尝试,开展阅读疗法服务,阅读疗法发展迅速,文献量激增。

除受学科自身发展固有规律的影响外,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都会对某一学科文献的增长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能够决定科研投资和科研人员的数量,最终反映在科研成果和记录这些成果的科学文献数量上。

当前社会,生活及工作压力较大,由此而产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通过阅读来舒缓心情、治疗心理疾病的人会逐渐增多,这就为阅读疗法提供了发展的市场;另外,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强调加快发展心理健康类服务,明确指出要“大力开展健康咨询和疾病预防,促进以治疗为主转向预防为主”,为阅读疗法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②;网络时代的到来,为阅读疗法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网络阅读疗法,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阅读指导和阅读材料,有效避免了读者内心的尴尬,受到人们的青睐。

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大发展,带动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愈加丰富,生活方式也愈加风雅,阅读疗法作为一种既古老又年轻的心理治疗法,取之廉价,得之方便,且将预防、治疗和发展健康心理集于一体,从文献增长的规律来看,它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本文系华北理工大学党建研究课题“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大学生党建组织生活机制创新研究”(编号:YB2014-23)成果之一。

注释:

①能昌华,赵山明,黄文生.医学文献增长规律及影响因素的国内外比较[J].情报杂志,2003(07):43-45,49.

上一篇:统计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外国文学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