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单价 金额 占总投资比例 备注
1 建安工程土建费用 地下工程土建结构 3.8122 2300 8768.06 6.48% 包括:土方;护坡;地下结构及车库全部费用,其中钢筋200kg/m2,砼1.1m3/m2
2 地上工程土建结构 10.5 1450 15225.00 11.26% 包括地上结构工程。其中钢筋65kg/m2,砼0.7m3/m2
3 工程土建装修 14.3122 250 3578.05 2.65% 包括全部初装修(地面:3厘米豆石砼找平;顶棚和墙面:刮腻子)、门窗、屋面。
4 精装修工程 14.3122 650 9302.93 6.88% 包括:大堂(中高档);公共卫生间、电梯厅及走廊(中高档及合资洁具)、外檐(幕墙按国产小单元隐框,1450元/m2,占外檐30%;氟碳喷涂,700元/m2,占外檐20%;石材按优质品,700元/m2,占外檐50%;)
5 土建小计 14.3122 2576 36874.04 27.27%
6 建安设备及安装费 给排水工程 14.3122 120 1717.46 1.27% 包括中水系统
7 消防工程 14.3122 90 1288.10 0.95%
8 通风空调 14.3122 447 6397.55 4.73% 包括空调机组、冷风机组等全部
9 水暖小计 14.3122 657 9403.12 6.95%
10 强电系统 14.3122 360 5152.39 3.81% 包括全部设备及灯具,不含线槽
11 弱电系统 14.3122 280 4007.42 2.96%
12 电梯工程 14.3122 160 2289.95 1.69% 进口客梯电梯18部,100~120万元/部合资消防电梯4部,60万元/部
13 电气小计 14.3122 800 11449.76 8.47%
14 建安工程费用小计 14.3122 4033 57726.92 42.69%
15 工程前期费用 拆迁补偿费费用 14.3122 1963 28100.00 20.78%
16 征地土地转让费 14.3122 802 11474.00 8.49%
17 土地出让金 10.9 1600 17530.00 12.96%
18 契税 4% 697.60 0.52% 土地出让金为基数
19 大小市政费 14.3122 240 3434.93 2.54% 上下水、雨污水、天然气、电力、通信、室外照明等外管线连接开口挖掘施工及补偿不可预见费用。
20 前期费 14.3122 210 3005.56 2.22% 可行性研究;勘察费;设计费;监理费;咨询等
21 电贴费 1.6 240 384.00 0.28% 1.6万kva
22 工程前期费用小计 14.3122 4515 64626.09 47.80%
23 预备费 2936.47 2.17% 按建安工程及前期费用合计的2.4%预计
24 建设单位管理费 1500.00 1.11% 约为概算总投资的1%
25 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14.3122 8859 126789.48 93.77%
26 建设期利息 8285.00 6.13%
27 流动资金 139.41 0.10%
在编制项目的投资估算时,一般考虑三个方面:固定项目投资、其他费用、利息与流动资金。固定项目投资又分为动态与静态两部分,对这一投资的预算通常有四种估算方法。第一种指标估算法,即根据各种具体的指标,对工程进行的估算。以同类的工程项目作为参考,制定工程项目资金的指标,并根据项目独有的特征进行适当调整,最后做出预算。第二种是根据资金的周转率来估算。总投资金额等于年销售总额与资金周转率之比。即总投资金额=年销售总额/资金周转率第三种是根据生产规模指数的进行估算。用公式表示为C2=C1(Q2/Q1)nCf,其中C1与Q1分别表示的是同类项目的投资金额与生产规模;C2与Q2则分别表示将要投入建设的项目的投资金额与生产规模;Cf指综合调整系数,显示着不同时间、地点各类费用的波动;n代表的是生产规模指数,在0到1的区间内变动,可以等于或1。第四种方法是根据比例进行估算。用公式表示为C=E(1+f1p1+f2p2+…fnpn)+I,其中C表示将要投入建设的项目的投资金额;E则表示根据当时当地的物价对设备、材料等费用的综合;f1到fn表示由于时间变化,各种费用产生波动的综合调整系数;p1到pn表示项目工程费用在设备费用中所占的比例;I表示将要投入建设的项目会涉及到的其他费用。项目建设中的其他费用要根据国家对税率、汇率等方面的规定,依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估算编制。对利息与流动资金的估算一定要与专业的人员进行探讨,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建设期与投资计对建设期利息的多少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资金的投入与流动资金的确定都需要要经过经济技术人员的多方面比较与评估才能完成,经济技术人员是完善项目投资估算的依托。
二、注意事项
(一)费用预算是否合理
在对项目投资估算进行编制的过程中,要正确安排各种费用所占的项目投资比例,要有侧重点。通常设备材料的比重最大,要超过总投资的百分之五十,如果其中的进口设备较多,那么资金所占比例将会在百分之六十以上;建筑工程费与安装工程费的比重较少。因此能否有效控制投资资金的金额,把握好设备投资预算是关键,要注意市场价格的浮动变化,选择合理的设备投资,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除此之外,项目投资的估算中还要包含一部分预备资金,打好提前量,避免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涨价等突发状况带来的资金紧张。尤其是工程较为复杂的项目,预备资金要适当的增加。
(二)参考数据是否有价值
估算的过程中常会找同类的工程项目估算进行参考,这时就要注意这些数据是否有参考价值。要考虑到参考数据的实效性与准确性,相差时间较长的工程项目预算,其参考价值就会小很多。另外,有些项目具有特殊性,如:拆迁改造,还建等,这其中的支出费用要超出普通的工程,因此计算时要避免重复与漏项。(三)地方法规、行情是否熟识近年来,建筑市场的壁垒逐渐被打破,很多企业对项目进行跨地区的承包建设。而地区间的法规、收费标准等不尽相同,企业对项目所在地的行情不了解,在项目编制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偏差。因此,承建单位一定要对项目所在地提前进行考察,根据当地的经济指标对工程展开投资估算,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
三、结语
编制项目建设投资估算在项目投资建设前期必经的过程。准确的项目估算能够促进项目建设的正常展开,而错误的估计就有可能会导致建设过程中出现资金缺口,使企业与国家都收到影响。投资项目估算的编制方法有很多,但在处理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预算的合理性、参考价值等方面的问题。为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编制项目投资估算一定要严谨、慎重。
关键词:国际工程;投资估算;计算方法;工程造价
1 国外建设工程造价构成
对于国际工程用总建设成本就代表工程造价。工程项目总建设成本=直接建设成本+间接建设成本+应急费+建设成本上升费。虽然国际工程的造价组成跟国内不完全相同,但是如果从费用的本质去理解,依然可以跟国内的造价体系有联系。对于造价人员只要保证各项费用不遗漏不重复,运用国内的计价习惯是可以胜任国际工程的造价业务的。
2 投资估算常用方法
(1)基本概念:投资估算总额是指从筹建、施工直至建成投产的全部建设费用,其包括的内容应视项目的性质和范围而定。投资估算一般都会作为设计概算的最高限额,所以投资估算一定得为下一个设计环节预留足够的设计空间(部门间的协作非常重要,要及时共享信息)。生产性项目除了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外考虑一下铺底流动资金和流动资金(建设期不涉及)。
(2)投资估算存在于项目决策阶段。决策阶段国内项目和国外项目的对应关系是:项目建议书阶段对应投资设想阶段和投资机会阶段,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及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应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设计阶段。项目建议书阶段(投资设想、投资机会)主要还是商务人员洽谈形成合作意向,以及确定项目的用途规模。可行性研究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量比如设备规格表、主要设备的生产能力和尺寸、项目的总平面布置、各建筑物的大致尺寸、公用设施的初步位置等。材料设备的询价、设计和施工的咨询也已经完成。
(3)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很多,而在估算阶段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建设规模、选址、技术规格、设备选用、施工方案、HSE标准等。
(4)设备方案。技术方案对于我们来说应该关心的是设备的选用:比如优先选用国产设备,如果使用进口设备要主要要注意衔接、配套、维修等问题。
(5)工程方案。工程方案将直接影响以后的设计、施工、造价诸多个环节,所以工程方案要在满足生产使用功能、适应已选定的场址、符合工程标准的基础上,选择较为通用和成熟的工程方案,最好可以参考已完或者在建类似工程的相关信息。
(6)项目规划和建议书阶段的估算方法。总投资估算总价是单项工程估算、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价差预备费、建设期利息的总和。由于此时所掌握信息和数据有限,很难进行较有深度的精确计算。所以该阶段主要以匡算法作为计算的主要方法,我们通常采用的位生产能力估算法、生产能力指数法、系数估算法、比例估算法或混合法都属于该类计算方法。以上方法都是基于以工程的某一特定属性为入口,该属性决定工程造价,然后通过类比的方法进行简单估算。下面先选取典型方法介绍给大家。
a.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
C2=(C1/Q1)*Q2*f
C1:已建类似项目的静态投资额;C2:拟建项目的静态投资额;Q1:已建类似项目的生产能力;Q2:拟建项目的生产能力;f: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综合调整系数(该系数需要造价人员计算提供)。
通过该公式可以通过已知项目推算未知项目,通过单位生产能力进行估算。
b.系数估算法:
设备系数法:
C=E*(1+f1P1+f2P2+f3P3+・・・)+I。C:拟建项目的静态投资;E:拟建项目根据当时当地价格计算的设备购置费,这个地方需要将设备购置费换算成到场价。
P1+P2+P3+・・・ :已建项目中建筑安装工程费及其他工程费等与设备购置费的比例。f1+f2+f3+・・・ :由于时间地点因素引起变化的综合调整系数。I:拟建项目的其他费用。该公式通过两次价格环境调整,将已建工程的造价数据转化成拟建项目的造价数据。第一次是设备购置费的价格环境调整,第二次是各项费用的价格环境转化,各项费用的分类可以灵活一点,只要保证这个分类可以和设备购置费形成稳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方法就可以用。
主专业系数法:
C=E*(1+f1P1'+f2P2'+f3P3'+・・・)+I。P1'+P2'+P3'+・・・ :已建项目中各专业工程费用与工艺设备投资的比重。这个方法跟刚才的方法属于同一个方法,对费用的分类灵活处理就可以了,掌握规律就好了。
(7)可行性研究阶段投资估算方法
a.单位建筑工程的投资估算
单位长度价格法:水库,大坝,公路,铁路,矿井
建筑工程费=单位长度建筑工程费指标×建筑工程长度
单位面积价格法:工民建、构筑物
建筑工程费=单位面积建筑工程费指标×建筑工程面积
单位容积价格法:仓库、工业炉窑砌筑
建筑工程费=单位体积建筑工程费指标×建筑工程体积
单位功能价格法:此方法是利用每功能单位的成本价格进行估算。如新建医院时以病床数为指标,学校容纳多少学生。
工程造价为单位功能建筑工程指标费用与建筑工程功能总量的乘积。
b.单位实物工程量投资估算法。以单位实物工程量的建筑工程费乘以实物工程总量来估算建筑工程费。大型土方、总平面布置、道路及场地铺筑、厂区综合管网和线路、围墙大门等。他们分别m3、延米或者座为单位。对于每一部分内容分别套取其指标进行估算。建筑工程M=单位实物工程量建筑工程费指标×实物工程总量
关键词:工程;估算;准确性
投资估算是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方案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经济评价的基础和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它直接影响着项目决策者的决策,对控制项目投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种种原因,建设项目投资难以控制的现象较为普遍。工程投资控制源头在于项目的前期工作上,也就是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设计的投资估算。
因此要切实把好投资估算关,并在项目实施各阶段确保项目投资在投资估算控制的范围内,达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现在工程实施出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现象是司空见惯,是建设参与方利益博弈的结果,最终的矛头都指向投资估算,因为投资估算是各阶段工程造价的坐标原点,投资估算与各阶段造价偏离较大,我觉得不外乎4种原因:
1、项目立项时领导意志作祟。现在很多工程都属于典型的政绩工程,领导很多都属于门外汉,对工程造价知之甚少,但喜欢对项目投资指手画脚,发表高见,喜欢跟同类工程比较,觉得工程造价或偏高、或偏低,殊不知两者差异性较大,可比性不强,需要进行换算方能进行比较。也有些领导要求在投资估算中要增列某类费用,或删减某类费用,而不是按实际情况、编制办法和计价政策计算。更有甚者,有些建设单位为了项目能被批准,要求设计单位在投资估算时有意低估,搞“钓鱼工程”,从而使投资估算缺乏准确性。
2、造价人员的经验问题。制投资估算主要的依据是投资估算指标、类似工程经济指标、当前的设备材料价格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但事实上,估算指标时效性强,经过搜集资料、编制指标、指标三个阶段,并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实用性和时效性已大打折扣。而类似工程的结算造价资料无专人收集,缺乏统一的管理,而且一个工程往往分解成多个标段实施,要编制指标就要对多个标段进行汇总才能确定,而且前期的估算、概预算资料与施工阶段的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决算资料是不连续的,由不同单位编制,而且时间跨度大,短则一年,长则7、8年,造价资料前后脱节,缺乏系统性、可靠性,可比性不强,准确的造价指标难以确定。合理的技术经济指标的确定,只能依靠概预算人员根据自己所经历过的工程做一些积累和总结,但毕竟由于精力有限,专业限制,所积累的资料范围小。而且由于不存在一模一样的工程项目,例如桥梁跨度不同,水深不同,没有相对应的估算指标可以套用,类似的工程没有亲身经历过,或是有类似工程但不适用,必须要对估算指标进行换算,市政估算指标只能手工去换算,公路估算指标也是适用性不大,跟实际工程情况差异性较大,为了保险起见,造价人员往往对指标进行放大取高值,高估冒算,确保概算不会超估算,这样与最终结算的工程造价差异性较大。
3、材料价格来源。由于估算概预算的编制主要以各地造价主管部门的材料指导价格为主,但是由于材料指导价都有滞后性,个别地区是每月指导价,而有些地区是一个季度一次,刊印成册面世又滞后一个月,导致定额套用的材料价格失真滞后,在价格波动的月份尤为明显,特别是在当今经济衰退及恢复的过程中,主要材料价格起起落落,影响着工程造价。另外,由于人员编制所限,造价站的材料指导价格不能涵盖工程的全部,造价人员在编制投资估算过程中,由于信息渠道不畅通,无法了解到确切的生产厂家及准确的价格信息,只能参考同类设备或其它设备的价格,势必造成设备价格水平失真,估算价格与实际价格的脱节。即使通过市场询价的方式获得一些没有的材料设备价格,也是与实际价格大相径庭,同一种型号设备存在多家厂商生产竞争,价格混乱,报价不一,没有统一的规范市场,造价人员自己也无所适从,难以确定准确的市场价格。而且概预算编制单位和审核单位通过询价获得的价格信息不同,也可能审核出来的造价和送审的造价差异较大。
4、图纸编制深度问题。图纸是概预算编制的依据,但在现行的行业习惯中,设计市场普遍存在设计周期短的现象,由于设计周期缩短,协调的部门如电力、水利、航道等没协调好,地质勘察测量资料粗糙,外部调查不够详细,模糊性大,导致从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设计图纸粗糙,不确定因素多,达不到编制深度要求,其后的施工图图纸变更、方案推到重来或重大调整的现象时有发生。过多的不确定因素要靠造价人员的判断能力和经验估计确定,势必影响投资估算的准确性,也给建设单位追加投资和项目主管部门压缩投资留下了缺口,例如管线迁移的不确定性,地质勘察资料的不足影响对排水管道地基处理费用的考虑,都可大大影响投资估算的准确性。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我觉得合理确定投资估算,提高准确度,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及时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素质
能力是通过经验的积累获得的,要做好估算工作不注意积累与总结是无法提高业务水平的。笔者认为要对自己做过的施工图预算进行系统的总结,根据施工图,标准图集进行详细的计算,并汇总归纳,建立自己的造价指标,例如排水工程中的顶管工作坑和接收坑,箱涵,各种混凝土检查井、消能井,因为没有合适的估算指标,只能根据以往经验来估算,因此要根据图示内容算出混凝土、钢筋、挖填土方、支撑支护、地基处理、模板等内容套出一个综合价格,并注明项目特征,以后便可方便套用。再如桥梁工程中,要对斜拉桥、连续梁桥、简支空心板、小箱梁、T型钢构各种桥型,还有水中的、陆地的、不同跨度的,都要根据施工图自己亲自计算一下,并按标准的指标建立方法建立造价指标,在以后的估算指标套用中就不会脑海中一片茫然,做到心中有数。造价人员也要熟悉施工工艺流程,熟悉图纸,必要时要到工地参观学习,体验一下,看看自己平时概预算工作中是否遗漏什么项目。
2.建立健全的材料设备价格机制及更新估算指标
工程材料品种繁多,而造价部门受限于人员编制,显然无法应付这么庞大的信息采集,因此建议以各地造价管理部门为牵头单位,以标准定额材料为核心,组织材料设备厂家及经销商通过期刊、价格信息网等平台,建立材料设备标准编码,分门别类,按不同专业定期材料指导价和参考价格,同时对材料设备价格进行甄别核查,确保参考价和实际价格差异性不大。投资估算指标是根据历史的预、决算资料和当时的价格来编制的,但其更新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特别是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的情况下,估算指标的时效性大打折扣,建议造价主管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缩短估算指标的更新时间,并定期一些典型工程的参考指标价格,以利于投资估算的编制。
3.提高图纸质量
工程造价应该是技术与经济的有机结合,造价控制不只是造价人员的事情,设计人员要按国家规定的设计深度,严格执行设计标准,不能以设计周期短为由,提供粗糙的图纸,深度达不到要求,更不能以此为由要求造价人员高估冒算来保证概算不超估算。
综上所述,投资估算工作是系统的价值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各方面的配合,才能如实反映工程投资,为后续的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竣工决算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一、概述
目前,工业氢气的生产方式虽然很多,包括煤或焦炭水煤气法、烃类水蒸气转换法、渣油重油部分氧化法、电解水法等。但是,由于轻烃蒸汽转化法制氢气的工艺技术成熟可靠,投资较低,越来越多的炼油厂都倾向于用此种方法制氢。而氢气生产的转化反应主要是在转化炉内进行,这就使转化炉成为了制氢装置的核心设备,因此对它的投资估算在整套制氢装置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转化炉苛刻的操作条件,使得炉子结构、炉管材料、管路系统支撑、管路系统应力、管路系统膨胀及补偿、燃烧、烟气流动及分配、耐火材料等各方面都必须得到精心考虑,特殊的材质选择、加工工艺及施工方法给概预算人员掌握各部分材料价格和施工费用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制氢工艺的特殊要求使得制氢装置中转化炉的投资比例通常高于其他各专业的投资比例(见表1)。因此,转化炉的投资估算成为整套制氢装置投资估算的重中之重。
通过表1可知,不同规模的制氢装置中,转化炉的投资比例占整套装置工程费用的26%左右。当装置规模较小时,转化炉的投资比例要高于26%,当规模较大时,转化炉的投资比例低于26%。但是通常情况下,制氢装置中转化炉的投资比例都处于主导性地位。所以转化炉投资的合理化程度直接影响到制氢装置的投资偏差程度,也就是说,只有掌握好制氢转化炉的特点和技巧,才能更合理地编制转化炉的投资预算,进而为整套制氢装置投资的合理性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投资估算中,通过对工业炉投资的计算与分析,我们不仅能利用专业比例估算法快速准确地估算出整套制氢装置的工程费用,还能较为合理地估算出其他相关各专业的工程费用。
要更加科学合理地编制好制氢转化炉的投资估算,首先,从微观上要更清晰地了解其制氢转化炉的各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对应的结构形式、材质选用、价格水平及安装方式等;其次,从宏观上要掌握各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投资比例。
根据燃烧器设计的位置不同,制氢转化炉的炉型分为四大类:顶烧炉、侧烧炉、梯台炉和低烧炉。目前由于设计简单、更易大型化以及较为节省投资等原因,国内很多炼厂的转化炉多采用顶烧炉。本文以顶烧式冷-热壁结构的制氢转化炉为模板,详细阐述转化炉各重要组成部分及对应的投资情况。
二、转化炉各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费用分析
根据预算文件的编制特点和习惯,概预算专业通常把制氢转化炉划分为炉体钢结构、炉管、集气管及尾管、燃烧器以及余热回收系统等。这几部分内容能够较为清晰地从概预算文件中分辨汇总,而且基本占了转化炉90%左右的投资份额。
由表2可知,在常用规模的制氢转化炉中,炉体钢结构、炉管、集合管及尾管、燃烧器以及余热回收系统的投资基本构成了全部的转化炉投资。其中炉管及翅片管所占投资比例最大,占整套转化炉工程费用的30%左右,其次为余热回收系统、集合管及尾管、炉体钢结构和燃烧器,投资比例依次为29%、18%、10%和2.5%左右。下面根据表2中的顺序,以20000Nm3/h、50000Nm3/h、100000Nm3/h制氢装置为例,详细阐述以上各部分的投资情况及投资编制特点。
1、炉体钢结构
炉体结构即制氢转化炉的外壳,一般由型钢、钢板、无缝钢管及连接件等金属零部件组成。炉体钢结构中的金属材质以碳钢材质居多,钢结构用量的多少直接反映了炉体规模的大小。炉体钢结构的投资比例随着转化炉规模的增加逐渐下降,这主要源于炉体钢结构选材要求不高,材料单价较常规,其工程费用的增加程度无法与炉体其他组成部分的大型化导致的投资增长成正比。因此,在进行投资估算时,其难点不在于材料费的计算,而在于施工费的计算。目前,炉体钢结构并非按照所有散件都在现场制作安装的方式施工,而是多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在工厂直接预制成为钢框架,部分框架还会含一定炉管及衬里,这些模块运至现场后再组对安装,因此需要考虑一定的现场吊装费用,以确保炉体施工时大型机具费用的合理性。
2、炉管
制氢转化炉管是整个加热炉中非常关键的部件,它与辐射段集合管及尾管共同构成了转化管管系。转化炉管也是投资最高的部件:一方面因为转化炉管段、椎体材质一般采用高铬镍合金钢(离心铸造及静态铸造),如ZG25Cr-35Ni-Nb-Ti,以便满足管内介质及管外高温烟气的腐蚀,使其单价较高;另一方面因为转化炉管的使用量较大,大约占转化炉所有炉管及翅片用量的60%。根据设计工程师是否全部采用双炉管共用一套吊架的设计风格,同规模的转化炉管的根数会略有不同,这也导致转化炉管及整套加热炉的工程费用会略有不同。随着转化炉规模的增大,转化炉管占各部分的工程量及投资比例也在逐渐增大,如表3所示。
3、集合管(含衬里)及尾管
制氢转化炉的集合管(含衬里)及尾管是制氢转化炉估算投资的难点之一。制氢转化炉中的集合管主要集中在辐射段、原料预热段、原料转化段、过热蒸汽段及产气段的出入口,也称为各自的上集合管和下集合管。猪尾管的设计也是制氢转化炉中较为特殊的部分,一般采用管径很小的合金钢管。其作用除了传输工艺介质外,最重要的在于利用其自身较好的柔性,吸收转化炉管与集合管之间的热膨胀,避免炉管变形。
首先,集合管部分。其中较为特殊的就是辐射段上、下集气管,尤其是下集气管。它分为热壁、冷-热壁结合及全冷壁结构。目前较为常用的为冷-热壁结合的下集气管。这种结构中,分集气管为热壁集气管,剩下的总管和支管采用冷壁结构,以便于工作温度在900℃的情况下操作员可进行目测检查。在估算冷-热混合结构的转化炉投资时,热壁集气管、冷壁总管及冷壁支管一般会分开计算,使该部分的费用非常明晰,便于项目后期的费用控制。冷-热混合结构的集气管,其材质通常分为金属部分和非金属两部分。热壁集气管一般采用TP321H材质或者25Cr32Ni32Nb材质,口径小,可国产,无衬里,材料费可按对应材质的炉管价格计算,并考虑一定的加工费。冷壁集气管金属部分由于炉管温度较低,常采用低合金钢,如15CrMo等,材料费可直接套用概算指标对应的集合管主材价格。而非金属内衬则分为耐磨衬里、密封层和隔热衬里。耐磨衬里位于最内层,一般采用高铝质耐火浇注料,如PLICAST #40 CKK或者与此类性能相当的材质,以适应直接与介质接触时的耐高温工况,其价格十分昂贵,在进行费用估算时应引起足够重视;密封层位于耐磨衬里和隔热衬里之间,在概算中,这部分价格一般与耐磨衬里或者隔热衬里一起考虑;隔热衬里位于金属壳体和耐磨衬里之间,一般采用PLICAST LWI-20AC或者与此类性能相当的材质,这部分材质虽然也是耐高温材质,但是其单位造价略低于内层的耐磨衬里。
其次,制氢转化炉中的猪尾管一般分为上猪尾管和下猪尾管。上猪尾管与上集合管配套,下猪尾管与下集合管配套。其材质主要采用不锈钢,如TP321H、TP347H或者Incoloy800H,这些不锈钢的单位造价均比较高。下猪尾管的设计相对比较多样化,根据下集合管的不同结构,可采用长尾管、短尾管或者无下尾管结构。不同的尾管设计结构将导致同规模转化炉的工程费用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进行投资估算时,要及时与专业工程师沟通,避免因工程概念的混淆造成错算或者漏算工程量,致使投资出现偏差。下面根据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的设计专利,按照无下尾管的冷-热壁混合下集合管结构形式对不同规模的各个转化炉的投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见表4。
由表4可以看出,随着制氢规模的增加,上下集合管和尾管的投资比例逐渐下降,由20000Nm3/h的81.17%下降至100000Nm3/h的67.81%。但在整个转化炉的工程费用中,其投资比例在不断上升,由20000Nm3/h的12.77%上升为100000Nm3/h的14.47%。
4、燃烧器
燃烧器作为区分炉型的关键部件,一般分为燃油、燃气和油气混合燃烧器三种。目前常用的燃烧器为新型的高温助燃风顶烧节能环保燃烧器,价格比老式燃烧器的价格高出近一倍,但性能更加优越。燃烧器在转化炉中的投资比例在2.5%左右(见表2),这也可以从侧面反映转化炉整体投资的合理性。
5、余热回收系统
转化炉的余热回收系统主要包括预热器、烟风道、风机及配套接管、铸件、膨胀节及衬里等。这部分的投资占整套加热炉工程费用的29%左右,随着转化炉规模的增加,其所占比例不断减少(见表2)。余热回收系统所含设备及材料种类繁杂,其中,应着重注意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是利用烟气的余热提高进入炉膛空气温度的热交换设备,分为管式和板式。管式预热器重量较大,但是热效率较低,单位造价也较低,材料单价在16900元左右(2012年中石化概预算中心站价格);板式预热器重量虽然相对较轻,但热效率较高,材质选用要求也较高,材料吨单价在8.7万元左右(2012年价格),相对较高。为了更高的热交换效率,目前较为常用的为板式预热器。不同规模制氢加热炉中板式预热器的投资比例见表5。
板式空气预热器的工程量及投资比例均与装置规模成正比(见表5),一旦确定了板式空气预热器的费用,便可根据转化炉规模及对应的投资比例大致确定余热回收系统的投资,乃至整套转化炉的投资。
三、实际应用
掌握了制氢转化炉各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费用特点,在从事相关的投资估算时,便可根据已经掌握的各部分费用结构特点,快速准确地完成投资估算;或者对已完成的投资估算,检验其各部分费用组成的合理性。如根据详细工程量编制完某炼厂40000Nm3/h的制氢装置的转化炉基础设计概算后,若想检测投资是否合理,可选择以下方法。
假设已知近期已建某50000Nm3/h制氢装置的工程费用为26000万元,则转化炉的投资应该是26000×26%=6760万元左右。
根据生产能力指数法可以推算出40000Nm3/h的制氢装置的转化炉工程费用为:6760?鄢(4÷5)0.7≈5780万元(制氢装置的规模指数为0.65―0.7)。
如果投资偏差较大,可先检查转化炉的概算文件是否包含了炉体钢结构、炉管、集合管及尾管、燃烧器、余热回收系统等,是否存在漏项或重复计算。然后测算出较容易检测的几个重要部分的投资比例是否合适,如钢结构、转化炉管或者辐射段上下集合管及尾管的投资占加热炉工程费用的比例是否符合我们所掌握的比例特点。若某一部分偏差较大,例如转化炉管的投资比例远远高于26%,甚至高于我们所掌握的100000Nm3/h制氢转化炉管的投资比例,则需检查本概算文件中转化炉管的单价是否过高,或者与专业人员沟通,落实转化炉管的工程量是否有误。在逐项纠正完类似的偏差后,重新查看转化炉的工程费用是否达到应有的投资水平。若完成的40000Nm3/h制氢转化炉投资与5780万元偏差不大,则投资相对合适。可进一步根据转化炉的投资来估算整套制氢装置的工程费用为5800÷26%≈22310万元左右,并根据此数据判断根据各专业详细工程量计算的装置工程费用是否超出正常范围。
四、结语
本文中的各类数据仅适用于顶烧式冷热壁混合结构(无下尾管)的制氢转化炉,其各重要组成部分的结构形式对费用的影响并非一成不变或者绝对适用于每一类制氢转化炉。但是,掌握好转化炉内重要组成部分的结构特点及费用特点,在一定阶段内,对于快速完成、深入检测及合理分析制氢转化炉乃至制氢装置的投资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因此,在今后的概预算工作中,不能仅满足于工程量计算的正确性和指标套用的合理性,而且要善于总结和学习,不断地积累和沉淀,将日常工作的经验升华为系统性的“数据库”储存起来,要善于调用“数据库”中的理论知识和数据资料,并不断地通过新的工作对这个“数据库”的理论知识和数据资料修正提升,使工程概预算做到准确、合理、科学。
【参考文献】
[1] 袁新良:轻质莫来石的研制与应用[J].陶瓷工程,2000(12).
关键词:土地整治;投资估算;资金筹措
Abstract: In order to better guide the Guangdong Provincial Land remediation planning (2011-2015) and completed the planning objectives, the study focuses on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during planning of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total inverstment and inversment in key projects;land remediation task in Guangdong Province during the "12th five-Year "funding measure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investment in land remediation projects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investment in key projects are large; facing explore funding narrower, and how to introduce social capital.
Key words: Land remediation; Benefit evaluatio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30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广东省土地整治投资估算研究根据《广东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的整治任务,选取不同土地整治类型的典型项目进行抽样分析,得到广东省土地整治投资标准,并测算规划期内的总投资量和重点工程的投资量;同时就近期投入的资金筹集渠道和相关措施展开分析,为合理安排土地整治项目提供依据,为土地整治规划提供专题性参考[1-2]。
1单位面积投资标准测算
土地整治项目单位面积投资以广东省近几年土地整治项目单位面积投资量平均水平为基础,对土地整治项目进行工程费用测算,综合考虑典型项目单位面积投资量、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关于影响因素的修正等因素,确定各类型土地整治项目单位面积投资标准[3-4]。
1.1 典型项目测算法
由于历史实施项目存在投资额度和时空差异,为保证数据的现势性和连续性,研究选取近五年实施的土地整治典型项目。其中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选取土地部级和省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农用地整治补充耕地选取利用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项目,自然灾毁土地复垦选取水毁农田复垦,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选取省级评审的矿山和线性工程土地复垦项目,农村建设用地整治选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宜农未利用地开发选取部级和省级土地开发项目。典型项目抽样数目见表1。
经初步测算,广东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单位投资量区间取 [0.24,0.27] 万元/亩;农用地整治补充耕地单位投资量区间 [0.68,0.71] 万元/亩;自然灾毁土地复垦和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项目历史数据较少,且样本值显得比较离散,不构成显著规律,取其均值为下限,最大值为上限,则自然灾毁土地复垦项目投资量区间为[0.36,0.87]万元/亩;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项目投资量区间为[1.56,2.19] 万元/亩;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主要考虑拆旧区的土地复垦,设定其投资量与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等同,即[1.56,2.19] 万元/亩;“三旧”改造项目取均值为下限,最大值为上限,则投资量区间为[122.26,140.45] 万元/亩;宜农未利用地开发取土地开发标准,即[0.68,0.71] 万元/亩。
1.2 工程费用测算法
现有或类似的项目类型,可利用已知的工程构成,对其进行费用测算。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三旧”改造、围海造地等特殊性强,不做测算;主要针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农用地整治补充耕地、废弃土地复垦和宜农未利用地开发项目,其费用构成包括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等。其构成内容繁杂,往往因整理项目点的位置、地形、地貌、水源、土质等因素而出现较大差别。为保证测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按《规划》统一划定的分区,将全省分为珠三角平原城镇发展综合整治区、粤东沿海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区、粤西沿海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区和粤西北山区生态保护综合整治区分别进行测算,全省平均数采用四个片区简均。测算得到规划基期和预期规划期末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单位投资量 [0.27,0.29]万元/亩(见表2),农用地整治补充耕地单位投资量[0.27,0.29]万元/亩,宜农未利用地开发单位投资量[0.68,0.70] 万元/亩。
1.3 后期管护和单位投资标准的确定
土地整治后期管护是土地整治工作综合效益发挥长期作用的重要保障。土地整治后期管护主要包括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耕地质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评价;沟渠的清淤、泵站等农田水利工程的检修等;对田间道路工程的检修;对防护林进行浇水、施肥、喷药、修剪和补栽等。目前国内土地整治后期管护的主要资金落实渠道有地方政府列支、农村集体组织自筹和受益人自筹等[5]。本研究考虑静态投资,结合广东省土地开发整理实践经验,并参考其他省份关于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的做法,初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管护每年单位投资量为0.015万元/亩,主要用于耕地质量监管监测;土地开发(包括农用地整治补充耕地和宜农未利用地开发)管护每年单位投资量为0.01万元/亩,主要用于种植奖励和地力培肥;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管护每年单位投资量0.03万元/亩,用于拆旧区客土培肥和苗木管护。初步考虑符合规划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连续10年的投资,故农用地整治后期管护投资量为0.15万元/亩,土地开发后期管护投资量为0.10万元/亩,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后期管护投资量为0.3万元/亩,自然灾毁土地复垦管护投资量0.35万元/亩。其中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一般在复垦方案中考虑到若干年管护工程的资金安排,故不对其追加后期管护的费用;“三旧”改造项目不追加相关费用。
综合两种预测方法得到的平均单位投资量与后期管护产生的费用,取两者平均值为下限,期末的单位投资量为上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复垦主要安排在《规划》近期实施,故不考虑其后期管护费用。具体见表3。
表1土地整治样本项目数量汇总 单位:个数
表2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费用测算单位:元/亩
表3各类型土地整治单位投资标准 单位:万元/亩
2总投资规模估算
利用单位面积投资标准和规划期末各土地整治类型规模、新增耕地潜力等要素,估算得到规划期内农用地整治需要投入511.5亿元,占总投资的3.43%;农村建设用地整治需要投入168.75亿元,占总投资的1.13%;“三旧”改造需要投入14000亿元,占总投资的93.94%;宜农未利用地开发需要投入24亿元,占总投资的0.16%;土地复垦要投资199.5亿元,占总投资的1.34%。
估算总投资量,即将各类型项目进行汇总,得到该土地整治总投资量(C),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Ii 为i类项目单位面积标准投资(万元/亩);Si为第i类规划项目面积(亩);C为规划总投资额(万元)。
根据规划目标确定的农用地整治、损毁土地复垦和建设用地整治等各类型土地整治的潜力规模,分别估算各类投资并进行汇总。经测算,广东省土地整治总投资规模为14903.75亿元。
3重点工程投资估算
高标准基本农田综合整治工程。以工程量测算为基础,结合土地整治平均投入成本测算,确定完成高标准农田综合整治工程共需要投入约100.4亿元。其中,高标准基本农田集中区建设共需投资65.9亿元;高标准基本农田整备区建设共需投资34.5亿元。
城乡统筹建设用地整治工程。按照土地整理平均投入成本测算,实现工程确定的整治目标,共需要投入约298.4亿元,完成农村建设用地整治25万公顷,“三旧”改造4万公顷。
围海造地工程。主要围绕沿海滩涂利用和围海造地两项任务来开展。工程总投资60亿元,其中沿海滩涂开发整治工程投资26亿元,围海造地工程34亿元。
土地复垦工程。包括历史遗留用地土地复垦工程、生产建设项目损毁土地复垦工程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复垦工程。工程总投资206.7元,其中历史遗留用地土地复垦工程投资7.3亿元、生产建设项目损毁土地复垦工程投资47.9亿元、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复垦工程投资151.5亿元。
4结论与讨论
(1)通过基于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而确定的典型项目测算法和工程费用测算法,制定单位面积标准,是切实可行的估算土地整治总投资和重点工程投资的科学方法。
(2)后期管护直接影响到土地整治的投资及项目的可持续性,土地整治生物、工程管措显得非常重要。
(3)广东省规划期内(2011~2015年)的土地整治总投资约为14903.75亿元,其中重点项目投资为665.5亿元;规划期内预计政府投入资金520亿元,主要用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农用地整治,引入社会资金14383亿元,用于土地复垦和“三旧”改造,规划期内投资供需平衡。
参考文献:
[1]高向军.土地整理理论与实现[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
[2]王万茂.土地整理与可持续发展[J].国土资源,2003,(3):19-23.
[3]肖光强.土地开发整理投资估算方法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0.
[4]吴飞,李闽,陈江龙,周生路.土地开发整理投资估算分析方法探析——以江苏省为例.[J].土壤.2004,36(4):359-364.
[5]聂志平.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效果评价及工程后期管护初探——以广饶县为例.[D].山东.山东农业大学.2010.
[6]苏少青,陈旭飞,张池,林碧珊.加快土地整治规划编制 推进广东省土地整治工作有序开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1,(15):221-224.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快捷匿名评论,或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