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科技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6 10:47:43

通讯科技论文

通讯科技论文范文第1篇

光纤通信技术特点

文章将光通信传输介质的四种不同技术进行对比分析,这四种技术是:RPR技术(也叫光以太网弹性分组环技术)、ATM技术、OTN技术(光传送网技术)、SDH及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技术)。SDH也称为同步数字体系。

1光以太网弹性分组环技术

光以太网弹性分组环技术(RPR技术)对于实时性的时分复用业务,RPR技术定义了协议,在实际中需要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对于数据业务而言,RPR技术具备绝对的优势,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分配带宽,该技术支持统计复用技术和空间复用技术,在网络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可使带宽利用率相对SDH网络提高3-4倍。RPR技术还可以对数据业务进行优化,能有效的支持IP的突发特性。

2光传送网

光传送网也就是OTN技术,它是采用基于TDM体制的一种复用技术,每路信号占用在时间上固定的比特位组,信道通过位置进行标识,有独特的帧结构,可以区分不同等级速率,还能在同一网络中综合不同的网络传输协议,对于非实时性业务和实时性业务都能提供相应的承载,该技术实现了从窄带到宽带的综合业务传输。该技术的传输设备可以直接提供工业标准的通信协议接口,不需要借助其他的接入设备。缺点是该技术被垄断,设备的维护受原厂家的束缚,与其他非OTN网络进行连接总会有些莫名其妙的故障,设备的兼容性比较差。

3异步传输模式

异步传输模式技术也称为ATM技术,ATM虽然可以承载实时性业务中的时分复用业务,但每一个节点的延时都要大于SDH传输制式,特别是故障时系统切换时间较SDH传输制式长,所以一般在时分复用业务的承载方面不用ATM技术。另外,ATM技术没有低速率的接口,需要增加新的接入设备,这些设备的价格高其协议也复杂。对于视频业务,由于其具有很高的突发度,而ATM技术能够很好地支持具有突发性的可变比特率业务,并且其固有的设计已经充分考虑了业务QOS(服务质量)问题,因此可以实现承载。在非实时性业务的传输中,由于ATM技术存在带宽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它也没有音频等低速接口,这就需设接入新的设备。

4MSTP技术

MSTP技术是SDH及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的缩写,该技术也是一种光纤传输体制,它以同步传送模块为基本概念,其模块由三部分构成:段开销(SOH)、管理单元指针(AU)和信息净负荷。MSTP技术的特点有:第一,克服了SDH设备中的一些不足,多数情况下不需要额外的接入设备,但新技术产品的增加可能会需要增加新的接入设备。第二,能利用虚容器方式来兼容各种PDH的体系。第三,SDH传输网具有智能化的路由配置能力、能方便的上下电路、监控维护管理的能力比较强、光接口的标准相对统一。

光通信传输技术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

通讯科技论文范文第2篇

1刊登论文学科分布情况

通过对《新疆农业科学》刊登论文学科分布的分析,可客观反映我区与农业相关的学科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了解不同学科发展状况,促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有重要意义。据统计,2012年《新疆农业科学》论文刊登数量前6个学科分别是:林学与园艺、作物栽培与育种、草业与环境、畜牧兽医、植物保护、生命科学,共296篇,占总总数的81.76%,其中排名第一的林学与园艺,占论文总数21.56%,表明在我区农业研究领域中,这些学科领域的科研工作较为活跃,科技产出较多,论文数量有明显增加,被引频次也有所增长[1]。上述学科相对发展较快,属于优势学科,见图6。

2通讯作者构成情况分析

对通讯作者的构成进行统计和分析表明,2012年《新疆农业科学》的论文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通讯作者达263人,占作者总数的72.65%,具有副高级职称的通讯作者83人,占作者总数22.92%,合计:95.57%。年龄构成分析表明,年龄在40~50岁的通讯作者有196人,占作者总数的54.14%,年龄在50~60岁的通讯作者113人,占作者总数的31.21%,年龄在40~60岁的通讯作者309人,占作者总数的85.35%;博士生导师119人,占作者总数的32.87%,硕士生导师153人,占作者总数的42.26%,具有硕导和博导身份的通讯作者占作者总数的75.13%。表明《新疆农业科学》的通讯作者主要是高级职称、高学历的高层次研究人员,均为项目主持人、学科带头人,相应撰写的论文学术水平和质量较高,对《新疆农业科学》载文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办刊质量与水平起到了关键作用,见图7。

3年度基金项目资助论文数量的统计与分析

对2012年《新疆农业科学》科技论文来源统计分析:部级项目论文225篇,占全年总数的62.15%,省部级项目论文114篇,占全年总数31.49%,地厅级项目论文23篇,占全年论文总数的6.35%。2012年度部级、省部级以上的基金总数为339篇,占总刊登论文数的93.64%,表明《新疆农业科学》超过90%的论文来源于部级、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其中部级项目近几年均保持了高百分比。上述统计分析还表明,《新疆农业科学》的基金资助论文数量呈高比例态势,在科技领域投入不断增长的社会大背景下,新疆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承担的国家、省部级项目的数量在稳步上升,农业科技领域的竞争实力正在逐步增强,农业科研的国际交流、合作研究和技术引进工作稳步发展。总体来说,《新疆农业科学》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撑、公益性行业专项)和自治区级(科技攻关、自治区基金、成果转化、重大专项)项目产出论文为主,地州级、高校基金、研究机构基金等为辅的多层次的资助体系论文。

4结语

(1)《新疆农业科学》的论文主要产自于科研机构和高校。近两年高校的论文比例较高,说明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在进一步增强,同时,由于近年来各高校相继出台了“科研论文管理办法及激励机制”,并把作为衡量教师年度工作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使科研论文在高校绩效评价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措施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高校科研项目的申报,科研工作的发展,以及论文的撰写。(2)《新疆农业科学》此次统计将通讯作者列入统计范围内,通过分析通讯作者的构成,显示高学历、高职称者占比例较大,为本刊的质量与水平提高把关起到了关键作用。(3)统计与分析是一项繁杂的劳动,本刊积累了大量的宝贵数据,为新疆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管理部门和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在《新疆农业科学》的统计基础数据和期刊评估指标。(4)项目统计是采用CJCR2012年的数据。在论文统计与分析过程中,笔者力求严格规范,细致准确。但由于一些实际情况,使统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错误和疏漏在所难免,诚望广大科研工作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通讯科技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兴通讯 科研院所 校企联合

中图分类号:F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5-057-02

当前我国科技成果的来源主要是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三者的科技成果占了全国科研成果总数的近80%。企业创造的科技成果数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并占到了总数的近1/3,这说明企业正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由于多年来我国科研体制方面的原因,科研院所和高校聚集着大量的科技人才,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形成了较好的研发体制,长期以来有稳定的科技成果产生。近三年关于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构成的统计表明:科研机构和高校登记的科技成果平均占总数的44%,所以目前来说科研院所和高校仍然是产生科技成果的主要源泉。

中兴通讯是我国第二大通讯制造商,本身是企业,又有研究所,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与高校的合作也比较多,因此可以通过中兴通讯研究人员或者说科研骨干的情况,看我国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互动模式。

一、中兴的科研骨干统计分析

根据2005年至今作者机构是中兴通讯有限公司的科技文献,将这些文献的作者进行整理,其中发表文献数量在3篇以上的作者如表1所示。

在统计过程中,我们统计了近五年四篇以上的作者和近五年发表三篇且至少有一篇是在近三年发表的作者,共统计为56人。可以将这56人认为是中兴的科研骨干。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有60%的人发表的文章在3篇左右,有10%的人发表文章在4篇左右,有10%的人发表文章在5篇左右,有10%的人发表文章在6篇左右,剩下的10%的人发表文章在7篇以上。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中兴的科研骨干分布比较合理,科研人员数量呈现金字塔形。这表明中兴通讯已经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科研队伍,既有专家主导、学科带头人的领导,又有大量的高素质的基层科研人员,组成了梯形研究团队。这种研究团队的建立,有利于组织快速、高效的运作,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人才资源的利用率。

二、科研骨干与高校科研人员合作程度分析

(一)科研骨干与高校科研人员合作发表的论文数

中兴通讯科研骨干56人中有30人选择与高校合作研究科研课题,占科研骨干人员的52.63%。依照合作程度的不同,大致可划分为:所有论文都与高校合作、部分论文与高校合作或完全不与高校合作。本文统计得出,选择所有论文都与高校合作的有14人,部分论文与高校合作的16人,完全不与高校合作的27人。完全不与高校合作的原因有:一是研究的课题与大学研究项目没有交叉;二是研究的课题完全是企业内部的纯企业商品;三是本身研究人员具备了高素质的研究能力。

从表2中兴通讯科研骨干与高校科研人员合作发表的论文来看,合作发文总数是比较高的,芦东昕、李立宏、蒋莹滢、彭志威、朱小康、周庆标、赵继军、张洪渊、张大勇9人所有论文全部是与高校合作发表的,部分骨干的大部分论文是与高校合作发表的,足见中兴通讯科研骨干与高校科研人员的互动比较频繁。

(二)以最多的前十人为例进行分析

从表3中可以看出,量排名前十位的著者中,有八位不同程度的选择了与高校合作共同研究课题,总体合作率超过了60.98%,远远大于37.96%。这说明数量越多,在一定程度上越依赖与高校的合作。通过与高校共同研究课题,可以知识互补、聚集人才,从而提高研发能力,增加论文的发表量。其中,最多的著者芦东昕发表的16篇论文都是在和高校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发表的。发表量较多的李立宏的全部也都是在和高校共同合作的基础上完成的。王衍文的大部分课题也选择了与高校合作共同研究发表。只有两人完全没有高校的参与。

(三)与中兴通讯密切合作的大学研究人员统计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与中兴通讯密切合作的大学研究人员量从2005年至今都是3篇以上,几乎和中兴通讯的科研骨干发表的论文数量相当。这些研究人员都不同程度的参与了中兴通讯的科研项目,与中兴通讯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说明中兴实行了积极与高校联合,进行多项科研项目开发,企业与学校互动,提升中兴科研创新能力的发展战略。这些高校人员来自全国各地的重点高校包括有北京、南京、上海、哈尔滨等各地的大学,横跨东、中、西三个地区,是国内各个研究领域里的人才精英,中兴与他们的合作,有利于中兴在全国范围内调动优秀人才,建立强大的科研队伍。统计显示,顾国昌发表了7篇论文,在中兴通讯整个科研骨干队伍中论文数量处于前列,说明中兴已经将优秀大学的优秀科研人员纳入了自己的人才团队中。大学研究人员广泛参与了中兴通讯的各种研发活动,成为了中兴通讯最重要的技术创新力量。

(四)科研骨干中身居两职的人员分析

在中兴通讯科研骨干队伍中,有一些人身兼两种背景。他们既是国内著名大学的科研人员,也是中兴的科研人员。这些人员中,有的是该大学的某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有的是该大学的教师,有的是该大学的博士后、研究生。他们借助大学与企业的优势进行科研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芦东昕是中兴通讯中最多的作者,说明这种方式不仅促进一些大学科研人员取得科研成果,也有利于中兴聚集身处高校的科研人才为中兴的技术研究与开发服务。

三、中兴通讯给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互动的启示

中兴通讯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致力于与高校、科研机构在课题研究、成果转化和人力资源培养、引进、开发等方面的合作。特别是近几年更加大了产、学、研合作的力度和范围,双方从中受益良多。目前,与中兴通讯展开各种形式技术交流的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有几十所,例如与北京邮电大学共建了光通信联合实验室,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了无线通信联合实验室,与清华大学共建了多媒体实验室等;联合开展了在无线、传输、网络、信息安全、信息化等领域的合作,产学研合作项目已超过百项。在中兴的呼吁下,2002年“中兴通讯―高校战略合作发展委员会”在深圳成立。高校战略合作发展委员会的成立对中兴通讯的发展以及对高校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将会促进企业和高校共同发展,是对“名校与名企合作模式”和“技术优势与资本优势相结合模式”的积极探索,必将达到充分发挥企业和高校各自优势,注重科研的前瞻性与实用性并举,促进科研成果迅速转化的目的。通过战略合作发展委员会这种跨学科、跨地区、校企结合的新型合作模式必将有力推动中国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中兴通讯这样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根据自身发展、项目开发和技术提高的需要,有针对性的与具有科技优势的高校及科研院所组建联盟。企业在技术开发中,提供技术、设备、人员、资金等,高校提供人才与技术。通过企业与高校的资源互补,从而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企业对研发成果具有一定的支配权,利于提高成果的利用效率,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构建互动模式,有助于企业对外部人力、智力、知识资源的利用,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企业还可以逐步培养自身特有的核心能力,最终形成综合优势,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利润增加,促使企业将一定的利润投入到新的项目研发中去,形成良性循环系统。

[本文为山西省软科学项目(编号2008041043-01)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太原工业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8)

通讯科技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青年科研人才 评估 年龄 计量分析

[分类号]G350

1 概要

青年科研人才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柱,少年强则国强,青年科研人才的科研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科研能力的基础。美国之所以能够科技崛起,并能在世界科技界保持领先地位,与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出一系列极具影响的科技政策并实施“成功的移民政策”和“根本的教育改革”,从而吸引和培养了一批批国际优秀科学人才密不可分,而美国大量吸引的正是各个国家优秀的青年人才。时至今日,虽然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成效卓越,吸引海外高端人才的计划层出不穷,但深入分析,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人群,即30―40岁左右最具创造力的青年科学家。

早在上世纪70年代,赵红州就通过计算得出20世纪上半叶,杰出科学家科学发现最佳年龄为37岁左右,并提出“科学创造最佳年龄区”,把杰出科学家作出重大贡献的最佳年龄界定在25―45岁之间。经过对16世纪到20世纪30年代各国重大科技成果科研人员的年龄进行统计,更得出各国31岁到40岁科研人员为人类做出重大科技发明的比例最高,成果最多。陈其荣也经过计算得出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做出世界一流科学成果的最佳年龄区在28―48岁之间,最佳峰值年龄为39岁左右。由此可见,在进行机构的科研水平评价时,把青年科研人员作为一个群体进行成果评估有着重要意义。

本研究正是以高被引论文中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的成果作为基础,探索评价机构的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笔者定义1970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的科学家为符合40岁以下的条件,后文同此。

2 评价方法及指标

以往基于年龄的研究样本多是已知被研究对象年龄的样本,而本研究中,笔者利用SCOPUS二次文献数据库采集的样本无法获得受分析对象的年龄,只能通过人工途径获得年龄并保证样本量能够达到统计意义。通过咨询专家,笔者构建了调研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

2.1 计量步骤

第一步:检索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和纳米科学4个科学领域2004―2008年每年的高被引论文中的前1 200篇。

以全球最大的文摘与英文数据库SCOPUS为数据源,利用Citation Tracker功能,下载4个领域2004―2008年中每年被引频次排名前1 200的论文(去除通讯地址机构均为外国机构的记录),即每个领域6000篇论文,4个领域共24 000篇。

在SCOPUS中的具体操作步骤为:首先在SCOPUS的高级检索框中输入各个领域的检索式,然后将检索结果按被引频次降序排列,最后保存被引频次排名前1200的论文。

第二步:抽取论文中的通讯作者信息。

通讯作者信息主要包括:作者名称(英文)、机构名称(英文)与email地址。通过上述信息,获取通讯作者发表文章时的年龄。具体操作步骤为:对于每篇核心论文,首先抽取Correspondence Address(通讯作者地址)字段中的国别信息,如果有不是China的,将该文删除;然后将Correspondence Address字段按顺序排列,并进行数据清洗。对于不重复的通讯作者,通过搜索引擎、发送email与电话询问等方式得到该作者的出生年份,据此推断其发文时(即文章见刊的时间)的年龄;如果发文年龄超过40岁(即作者在1970年1月1日(不含)之前出生),则删除该条论文记录,否则保留该记录以便进一步的分析。

第三步:抽取论文的机构信息。

对于剩余的核心论文,从Correspondence Address字段中抽取各篇论文的机构名称,规范化后生成数据透视表,得到候选的机构列表0。

第四步:机构分值的计算。

通过专家咨询,对于0中的每个机构x每年的检索结果,采用如下流程进行测评:

数量指标:x机构发表的所有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进行归一化,权重为30%;

质量指标:统计x机构的核心论文作者,人均进入中国国家引用指数前5%高被引论文之列的篇数,进行归一化,权重为35%;

统计x机构的发文作者的平均年龄,进行归一化(越大的越接近于0),权重为35%。

2.2 分析结果:以信息科学为例

通过在SCOPUS数据库中检索并根据上述步骤进行年龄核实与数据清洗,2004-2008年,我国信息科学领域上述6 000篇高被引论文中,可确认发文时通讯作者年龄在40岁以下者共1 005名。下述所有图表中提及的论文均为40岁以下通讯作者所发。

通过分析图1和图2可以得出2004―2008年间,信息科学领域不同年龄青年科研人员的篇数分布情况。可见在信息领域,相对高产的年龄阶段集中在27―32岁之间。这一点与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比较而言,纳米科学、环境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作者年龄与发文数量呈高度的线性正相关关系。

将5年的数据累积计算,可以得到图3中的排名。

为了排除学科之间的差异,课题组引入了一个相对指标“国家引用指数”:用于测算某领域内的某篇论文被引次数在该领域发文被引情况中的相对排名。在本课题中选择的评价标准是5%,即考查某机构中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才在某领域发表的论文被引次数能够进入该领域前5%的数量。如图4所示:

从图4中可以看出,信息科学领域,中国国家引用指数标准随着时间增长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在计算机科学和工程领域增长较为明显,材料领域也有所增长。

在获得信息科学领域2004―2008年机构中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发表高被引论文的大学排名之后,课题组计算了:

40岁以下通讯作者发文总量前10名机构的篇均被引次数(见表1)。

另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对2008年被引用次数高于所在学科的篇均被引次数世界平均值的表现不俗文章统计,东南大学表现不俗论文占机构论文总数比例位列第二。2008年表现不俗论文高校前10名和40岁以下通讯作者发文总量前10名机构相同的高校包括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40岁以下通讯作者发文总量前10名机构的发文平均年龄(见表2)。

最终,通过归一化计算,获得根据本指标体系得出的排名情况,如表3所示:

3 结论

本研究尝试通过确定论文作者发文当时的年龄,对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的成果进行评价,虽然样本量有限、在方法上也还需要改进,但分析的结果是有意义的。

通过分析信息科学领域的结果,可以看到,评价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以论文形式的成果所得出的结论与对大学该学科科研水平的整体评价没有完全一致的对应关系,这反映出机构的科研水平并不能反映出该机构中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的水平。同时也表明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作为科研机构中最具创新活力的人群,尚未成为机构、甚至整个社会关注的核心人群。学科带头人、顶尖人才受到的关注掩盖了这些在团队中贡献智慧和力量的青年学者所应得到的肯定和支持。

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为机构人才评估工作提供一个范例。建议将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的评估列入机构科技评估的重要部分。也呼吁科技管理相关部门加大对这个人群的支持和关注。

参考文献:

[1]段志光,卢祖洵,王爱珍,等.诺贝尔奖级生物医学科学家的成长规律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增):29―31,36

[2]赵红州.关于科学家社会年龄问题的研究[J].自然辩证法通讯,1979(4):29―44

[3]赵红州,梁立明,王元.重大科技成果威布尔分布的普遍性[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2,13(3):5―12

通讯科技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新疆农业科学》 科技论文 计量指标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4.015

Abstract The 2012 to 2015 "Xin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published all the papers, mainly from the source, distribution and corresponding author constitute, fund projects funded papers, organization distribution analysis in 2012 to 2015 years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relevant agencies, the research team of the trend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Key words "Xin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research paper; measurement index

1 新疆主要科研、高校机构刊登科技论文情况分析

2012~2015年共刊登论文1395篇,其中新疆农业大学512篇,占36.70%;新疆农科院291篇,占20.86%;石河子大学202篇,占14.48%;新疆大学94篇,占6.73%;塔里木大学70篇,占5.01%,新疆农垦科学院36篇,占2.58%,新疆林科院29篇,占2.70%,其它155篇,占11.11%。

统计表明,新疆主要农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科技论文产出数量保持前列,并呈现持续稳定的势头。同时,也有部分研究机构刊登论文数量增长明显,而另外有些研究机构刊登的论文数量下降或者增幅下降。这些除与科研工作的自身规律有关外,这种变化也可能与科研机构之间的竞争有关。

这些主要研究机构发文数量近几年既有增加的,也有减少的,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农科院在承担项目数量较多,一直位居前两名,竞争优势较强,在农业科研和技术成果转化领域处于优势地位,兵团则以石河子大学论文数量较多,新疆大学在生物资源基因工程和绿洲生态研究方面承担的部级项目较多,新疆林科院、新疆农垦科学院和塔里木大学保持了一定的水平,表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是新疆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在推动新疆农业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表1,图1,图2。

1.1 2012~2015年新疆农科院主要研究所的统计与分析

2012~2015新疆农科院共计刊登科技论文291篇,从研究所的分布来看,土肥所45篇,占论文总数的15.46%,排第一;园艺所43篇,占论文总数的14.77%,排第二;植保所为36篇,占论文总数的12.37%,排第三;经作所为24篇,占8.24%,列第四;核生所16篇,占论文总数5.49%,排第五。

总体来说,我院科研数量较高的研究所主要有:土肥所、园艺所、植保所、经作所、粮作所、核生所。4年来,排名几个研究所均在前列,尤其是前三位,名次不相上下。 显示了研究团队科研创新、交流能力较强。表2,图3,图4。

1.2 2012~2015年新疆农业大学的统计与分析

2012~2015年共刊登论文共计512篇,林学与园艺学院刊登109篇,占论文总数的21.28%,列第一;农学院刊登103篇,占论文总数的20.11%,列第二;动物科学学院刊登89篇,占论文总数的17.38%,列第三;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刊登73篇,占论文总数的14.25%,列第四;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47篇,占论文总数的9.17%,排第五;动物医学学院39篇,占论文总数的7.61%,排第六。林学与园艺学院、农学院、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发文数较多。表3,图5、图6。

1.3 2012~2015年石河子大学的统计与分析

2012~2015年刊登论文共计202篇,其中农学院144篇,列第一,占论文总数的71.28%;生命科学学院29篇,排第二,占论文总数的14.35%;显示两个学院研究项目较多,阶段性成果较多。表4,图7、图8。

1.4 2012~2015年新疆大学的统计与分析

2012~2015共刊登94篇论文,其中生命科学学院55篇,占论文总数的58.51%;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6篇,占论文总数的27.66%。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论文,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表5,图9、图10。

2 刊登论文学科分布情况

据统计2012~2015年刊登论文数量前10个学科分别是:林学与园艺(226篇,占19.78%)、作物栽培与育种(220篇,占15.77%)、畜牧兽医(187篇,占13.40%)、植物保护(163篇,占11.68%)、草业与环境(112篇,占8.02%)、土壤肥料(92篇,占6.59%)、生命科学(86篇,占6.16%)、农产品加工(58篇,占4.15%)、微生物(53篇,占3.79%)和农业机械(39篇,占2.79%),十个学科共1286篇,占总总数1395篇的92.18%,其中排名第一的林学与园艺,占论文总数16.20%,前六个学科属于新疆农业优势学科。表6,图11、(下转第50页)(上接第37页)图12。

3 通讯作者构成情况分析

2012~2015年本刊的论文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达1030人,占作者总数的73.83%,具有副高级职称的305人,占作者总数21.86%,合计:95.69%。年龄构成分析表明,年龄在40~50岁的通讯作者有699人,占作者总数的50.10%,年龄在50~60岁的532人,占作者总数的38.13%,年龄在40~60岁1231人,占作者总数的88.24%;博士生导师437人,占作者总数的31.32%,硕士生导师495人,占作者总数的35.48%,具有硕导和博导身份的通讯作者占作者总数的66.80%。表明本刊的通讯作者主要是高级职称、高学历的高层次研究人员,对本刊的办刊质量与水平起到了关键作用。表7,图13~15。

4 年度基金项目资助论文数量的统计与分析

对2012~2015年基金论文来源统计分析:国家自然基金等部级项目论文841篇,占全年总数的60.28%,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项目论文454篇,占全年总数32.54%,高校、科研机构和地州等地厅级项目论文100篇,占全年论文总数的7.16%。

2012~2015年度部级、省部级以上的基金总数为1295篇,占总刊登论文数的92.83%,表明本刊接近90%的论文来源于部级、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论文反映出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前沿性。表8,图16、图17。

本项目由自治区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经费资助项目“提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对策与途径研究“(KY2 015020);新疆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基金项目“新疆农科院青年科技人员统计与分析”(xjnkq-2014007);新疆农科院院长基金项目(xjnyky-2012-y07)

注释

① 张琼,王芳,何婧,等.创办英文期刊,提升新疆地域特色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科技期刊发展路径[M].第十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9-17.

② 张琼,王芳,何婧,等.加强区域科技期刊品牌建设,不断提高刊物质量――以2014年《新疆农业科学》统计为例[M].第十一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融合发展:新常态下科技期刊的发展之路.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70-178.

③ 张琼,王芳,程平,等.《新疆农业科学》2012年刊登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25(9):64-68.

通讯科技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人才;业务考核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R19[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c)-176-02

为了规范科学技术评价工作,建立健全科学技术评价机制,正确引导科技工作健康发展,不断增强科研院所的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根据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印发的《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等,结合科研院所实际情况,建立了卫生科技高级人才业务考核指标体系。

1 体系建立的原则

1.1 考核重点

以促进形成“公平”、“公开”的竞争与合作机制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导向,以其代表性产出和业绩、创新潜力和职业道德等为考核重点,主要评价创新能力和潜力、把握研究与发展方向的能力、研究与发展水平、实际贡献、组织协调能力等。采取个人评价与群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注重人员在研究群体中所发挥的作用。

1.2 考核涉及的人员

从事基础研究工作、应用研究工作、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工作、条件保障与实验技术工作的高级科技人员。

2 考核的管理程序

2.1 考核小组成员

科研院所法人、院所长、党委书记、人力资源处处长、科技发展处处长、学术委员会委员。

2.2 考核办法

根据研究与发展人员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和岗位确定相应的考核标准,进行分类业务考核。

2.2.1 从事基础研究工作的人员重点考察其创新研究能力和潜力、学术水平、工作业绩、学术影响等。以在基础研究领域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发现和重大创新,以及新发现、新理论等的科学水平、科学价值作为评价重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代表性论文及被引用情况作为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

2.2.2 从事应用研究工作的人员重点考察其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创新与集成能力和潜力、工作业绩、获得的自主知识产权等。以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后续开发中取得新技术、新产品,获得自主产权,促进生产力水平提高,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作为评价重点。应用技术成果的技术指标等作为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

2.2.3 从事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工作的人员以市场评价为主,重点考察其推动科技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能力,及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等。以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在技术开发、后续开发和应用推广中取得新技术、新产品,获得自主产权,促进生产力水平提高,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作为评价重点。一般不以学术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投入产出比和潜在市场经济价值等作为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

2.2.4 从事条件保障与实验技术工作的人员重点考察其为研究与发展活动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工作质量、工作责任心、服务的满意度等,一般不以发表学术论文或获得成果、专利为主要评价指标。

3 实施与管理

3.1科研院所工作的正高级职称人员岗位的职责

能分析本学科国内外发展趋势,根据国家需要和学科发展提出本学科研究方向,选定具有重要学术意义或开创性的研究课题,或开拓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能创造性地解决重大的、关键的科学技术问题,并取得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或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或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成果;是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能够指导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或攻关项目;培养出较高水平的硕士研究生和科研人员,具有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能力。

3.2 科研院所工作的正高级职称人员工作目标

不承担课题负责人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年;若不承担课题负责人需到位并留所经费每年不少于20万;三年内必须在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期刊(以国家科技部信息所公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报告”统计数字为准)上以通讯作者(若无通讯作者,第一作者视同通讯作者)发表至少2篇论文,或在高水平的国际学术期刊(被SCI、E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至少1篇论文;按照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制发的《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要求,科研准备、研究实验、总结鉴定验收、成果和奖励申报、推广应用等5个阶段形成的档案归档,材料完整。

3.3 科研院所工作的副高级职称人员岗位职责

具有本学科较系统的坚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运用这些知识创造性地进行研究工作,解决科研工作中较复杂又有较重要意义的理论问题或技术问题;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能掌握本研究领域的研究方向,选定有较大学术意义或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提出有效的研究途径,制定可行的研究方案;取得过具有较高实用价值或较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科研成果,提出反映这些成果的具有较高研究水平的研究报告,获取得系统的又有较大的学术或实践意义的科学积累,或发表过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科学论文,或在上述之一成就中起关键作用;具有指导和组织课题组进行研究工作的能力;具有指导和培养中级科技人员、研究生工作和学习的能力。

3.4 在科研院所工作的副高级职称人员工作目标

没有课题的时间不能超过两年;若没有课题需到位并留所经费每年不少于10万;三年内必须在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期刊(以国家科技部信息所公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报告”统计数字为准)上以通讯作者(若无通讯作者,第一作者视同通讯作者)发表至少1篇论文,或在高水平的国际学术期刊(被SCI、E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至少1篇论文;按照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制发的《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要求,科研准备、研究实验、总结鉴定验收、成果和奖励申报、推广应用等5个阶段形成的档案归档,材料完整。

3.5 管理办法

如实报告本人承担项目(含在研项目)及科研工作量的情况,如实报告项目实施进展或完成的情况,如实报告本人科学技术成果的情况,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分享与转移,不涉及知识产权争议,完成人署名、排序无争议等。对提交项目有关材料时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并核实后,将中止其在研项目,追回已拨经费,取消其申报项目资格,并予以公开通报,列入专家信用系统备案;未经批准擅离岗位或出国超过半年以上者,中止其承担项目的资格;终期业务考核用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还包括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归档材料的完整性和中期检查的结果;年底以学术交流方式,展出年度工作进展,介绍自认为最有成绩的内容,年末成绩突出者予以奖励。

4 附则

如与国家有关法律相抵触时,该卫生科技高级人才业务考核指标体系自行废止。卫生科技高级人才业务考核指标体系如下:

4.1 在研项目评分(不含横向及开发项目)

重大项目(包括:国家973项目及子课题,国家863项目及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及子课题,国家科技部重大、重点项目,经专家评审后获得的国际合作项目及子课题):负责人40分,主要参加者20分(前2~5位),其余参加者8分。

重点项目(包括:部委级项目;省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30分,主要参加者15分(前2~3位),其余参加者5分。

普通项目(包括:除上述项目以外的项目):负责人10分,主要参加者5分(前2~3位),其余参加者3分。

4.2 专利评分

国际发明专利:参加者3分;国家发明专利:参加者2分;实用新型专利:参加者1分。

4.3 论文评分

SCI收录论文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评分标准为(20+10×IF值)分,其余(20+10×IF值)×1/3分;非SCI收录国外和国内核心期刊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10分,其余作者3分;其他论文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5分,其余作者1分。

4.4 科技成果鉴定评分(仅通过鉴定的项目参与评分)

国际领先项目负责人40分,主要参加者20分(前2~5位),其余参加者8分;国际先进项目负责人30分,主要参加者15分(前2~5位),其余参加者5分;其他项目负责人10分,其余参加者3分。

4.5 科技成果奖评分:主要完成人以获奖证书排名为准(下同),多项乘项数(下同)

获部级成果一等奖:第一参加者100分,第二参加者80分,第三参加者60分,其余参加者30分;获部级成果二等奖:第一参加者80分,第二参加者60分,第三参加者40分,其余参加者20分;获部级成果三等奖:第一参加者60分,第二参加者40分,第三参加者20分,其余参加者10分;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第一参加者60分,第二参加者40分,第三参加者20分,其余参加者10分;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第一参加者50分,第二参加者30分,第三参加者15分,其余参加者8分;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三等奖:第一参加者40分,第二参加者25分,第三参加者10分,其余参加者5分。

4.6 培养人才评分

培养一名博士研究生的导师6分;培养一名硕士研究生的导师4分;培养一名进修生的导师1分;研究生教学1分/10学时;夜大教学1分/15学时;其他1分/20学时。

4.7 项目负责人到位并留所经费评分

1分/10万元(本单位参加其他单位项目的非项目负责人的到位经费同样加分)。

4.8 创收评分

1分/5万元到位经费。按人均收入评分(作为产业创收负责人按总收入的50%评分);重点实验室从事仪器设备管理的服务人员,根据工作表现每人加1~3分,由主任负责打分。

4.9 学历评分

博士研究生10分;硕士研究生5分;本科3分;大专2分;中专1分。

(收稿日期:2007-04-21)

通讯科技论文范文第7篇

数字有线电视机顶盒中串口通讯的解决

>> 基于Sti5518的机顶盒串口通讯的实现及其在节目点播的应用 IP机顶盒的功能及其发展 基于Linux的机顶盒的现状与展望 基于三网融合机顶盒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LINUX的IPTV机顶盒设计 基于SiliconBackPlane平台的机顶盒soc设计 机顶盒硬盘接口的设计及应用 融合网络资源的机顶盒应用 关于数字机顶盒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机顶盒企业的伤痛(上) 机顶盒企业的伤痛(下) 网络机顶盒的混沌江湖 浅谈基于VB的串口通讯及其软件实现 关于单向机顶盒置换为双向机顶盒的思考 基于机顶盒硬件的自适应牛顿插值算法的图像处理应用 双向机顶盒的用户收视行为监测的实现 云计算下“机顶盒”的商业模式分析与技术实现 高清有线机顶盒软件安全可靠升级的实现 基于UPnP的数字电视机顶盒控制技术的研究 如何满足客户对机顶盒的质量要求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科技 > 基于Sti5518的机顶盒串口通讯的实现及其在节目点播的应用 基于Sti5518的机顶盒串口通讯的实现及其在节目点播的应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本文介绍了异步串行通讯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Sd5518微控制器的

数字有线电视机顶盒中串口通讯的解决方案,并实现了串行通讯在节目

通讯科技论文范文第8篇

《科技馆》是工科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国内地最具影响力的工科类期刊之一,该杂志旨在宣传科技文化、推广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同时,也是从事科技馆和博物馆工作的人员交流工作经验、探讨技术手段、交流参展的信息、介绍科技展览、分享科普活动等的重要平台。

《科技馆》的内容主要包括科教活动、展览、文物鉴赏、考古、地理、自然科学、天文、环境科学、能源、信息与通信技术、生物科学、医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和综述、互动实验、技术评估等内容,以及科技文化、科学史和科普教育等方面的文章。

该杂志发表的论文经过专业审稿,并被国内外多个知名数据库收录。同时,《科技馆》还设立了特约通讯员和订阅者之间的通讯专栏,为地方科技馆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科技馆》杂志是中国内地最早、最具影响力、最具知名度的工科类互动型科普学术期刊之一,被誉为“中文科技期刊的代表”,对于推进科普教育和科技文化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讯科技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十一五 科技论文 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G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b)-0238-02

科技论文是科研成果和学术研究的载体,是反映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它的发表情况是评估、衡量学术机构及个人学术水平、科研实力的重要尺度。该文对“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本部各单位在各类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定量研究、统计分析,提供各项指标的统计学数据和测评结果,为系统地了解我院科研论文产出状况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数据来源

该文数据来源于院年终考核(2006-2010年)统计中的期刊论文数据,论文仅统计以本院为第一作者(或第一通讯作者)单位的论文,内容相近的论文仅取其高影响因子统计一次;简报和通讯类文章不做统计,综述类文章刊物影响因子大于或等于当年度公布的《江苏农业学报》影响因子的,则列入统计。

根据统计需求,所有期刊论文划分为。普通期刊论文、学报级期刊论文、科学引文或工程索引论文(简称SCI、EI收录论文)3个类别。

2 论文统计分析

“十一五”期间,我院在国内外期刊共发表研究论文2658篇(以我院为第一作者单位或第一通讯作者单位),下文将分别从年度论文总数、论文分布、学报级论文、SCI和EI论文等方面进行统计,并逐一进行分析评价。

2.1 论文总数

科技论文作为科研活动的一项产品,也是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之一。量的多少反映了科研成果的最基本情况,反应了科技活动的活跃度情况。表1为我院“十一五”期间逐年分布情况。可以看到,从2006年的547篇,到2010年的538篇,我院“十一五”期间每年总数基本保持稳定,年均发表530篇以上。

2.2 论文分布

将国药中心发表的文章统计在兽医所文章内,那么院部各单位“十一五”期间发文量统计见表2。可以看到,院部13个研究所中,经信所与原子能所发文较少,只占到院部总发文量的3%和2.7%。由于经信所多是软科学类研究,提供科技查新及图书馆服务,课题较少;而原子能所与企业结合,由于改革等各种原因,课题组变化多,故而影响了科技论文的发表。如果将院部总发文量绝对平均,每个研究所发文应占总发文量的7.7%,那么,畜牧、经作、生技、园艺所发表文章分别占院部总发文量的6.6%、7.1%、7.2%和7.5%,与平均数还略有差距。

2.3 学报级论文

近几十年来,我国一直把代表该学科现有水平和发展方向的“核心期刊”作为学术评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我院科技人员发表的论文,大都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科技人员对论文是否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看得很轻,取而代之的是是否发表在学报级期刊上。因为核心期刊中的学报级期刊,代表了该领域期刊的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具有更高的学术影响力。表3列出了我院“十一五”期间发表的学报级论文数量及占当年论文总数的比例。

可以看到,在每年总数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我院学报级数量逐年上升,在当年总数中的比例更是节节攀高,由2006年的31.3%上升到2010年的51.7%,占到发文总量的一半以上,说明我院科技论文在保证一定数量的前提下,质量得到很大提升,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院的科技实力不断提升、科研成绩质量更优。

2.4 SCI、EI论文

SCI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缩写,EI是美国《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的缩写,它们既是文献检索工具,又是科研评价的依据。在SCI、EI期刊上,是展示研究成果与研究能力,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的重要途径。近年来,SCI、EI在中国科研状况评价中的地位变得愈来愈重要,在当前中国科研环境下,利用SCI、EI进行科研工作的成果评价,对于促进本单位的国际影响力具有很大的现实必要性。

如表4所示,列出了我院近五年来在SCI、EI收录期刊发表文章的情况。从“十一五”初期的不足10篇到“十一五”末的30篇以上,占当年文章总数的比例也从1.5%上升到近6%,取得的成绩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我院SCI、EI论文的年发表量是否还有提升空间呢?

表5列出了这五年SCI、EI论文的单位分布情况,可以看到,食检所五年发表38篇,承担了全院SCI、EI论文的32.5%;其次,作为一个新成立的研究所,加工所也产出15篇,承担了全院的12.8%;另外,生技所尽管总数不多,但SCI、EI论文却有13篇,占全院总数的11.1%,说明该所重视论文质量的管理理念。仅是这三个研究所合计,就占了全院SCI、EI论文总数的一半还多(56.4%),未来其余各所加强这方面产出,相信我院SCI、EI论文的数量定会连创新高。

3 结论与启示

综合统计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我院科技论文在保持发表总数较高的同时,论文质量层次有很大提高,学报级论文、SCI、EI论文的数量增长速度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这与我院近年来科研队伍及科研水平不断发展,科技竞争力及学术影响力在逐渐扩大,与我院科研政策导向是密不可分的。但同时也应看到,论文总数增长持续缓慢,各研究所之间发展不平衡,高质量论文数量还可进一步提高。因此,为了提高科研水平,扩大论文影响力,需要增加论文数量,提高论文质量,尤其要在科研课题的原创性、前沿性上下功夫,使研究成果引起国际学界同行的关注。

(1)论文数量稳定中上升。学科的发展、课题的不断增加,势必会带来论文数量的不断上升。但同时应看到,我院的科研定位是为本地农业服务、为江苏省地方经济服务,我们的主要目的在应用,不会投入过大精力在论文产出中,这使得我院的论文数量不会盲目增加,必然在稳定中上升。

(2)努力提高论文质量。在我国现行科研机制下,争取重大基础性课题的申报,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高水平论文,同时,高水平论文在重大成果的培育中也起着基础性作用,这些都促使我们必须要努力提高论文质量。

(3)各单位论文分类考核管理。我院各研究所规模、定位、学科类型、承担基础性课题情况等都存在较大差异,“一刀切”的论文考核管理模式与之不相适应,为了公平公正、更大程度的调动各单位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有必要对论文指标进行分类考核,进一步挖掘我院论文产出潜力。

参考文献

[1] 何军.武汉大学2010年SCI科技论文统计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3(24).

通讯科技论文范文第10篇

>> 教育部―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 中兴通讯:M―ICT战略下的蜕变 中兴通讯力推ICT融合的开放云管理平台 以引领ICT之名中兴通讯打开“万物互联”的全新方式 中兴通讯:云计算支撑M―ICT战略 创新的力量 中兴通讯“出海”启示录 中兴通讯企业网数据产品荣膺“2012年度最佳ICT产品”大奖 中兴通讯副总裁刘鹏:重构“三条主线”布局M―ICT 从国产化到国际化:中兴通讯的自主创新之路 中兴通讯:创新国际化的典型经验及启示 中兴通讯快速发展的全球Powerhouse 人才测评在中兴通讯的应用 中兴通讯:固执的“守旧者” 基于干中学理论展开的中兴通讯公司知识创新模型研究与分析 中兴通讯“连环雷” 中兴通讯变身“地雷” 绿色ICT重在实践 中兴通讯的CDMA经营战略研究 中兴通讯(000063)全球领先的通信制造商 中兴通讯的打假维权实战演绎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政治 > 中兴通讯ICT的绿色创新 中兴通讯ICT的绿色创新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秦丽")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社会效益:中兴通讯以可持续增长为根本,持续创新为依托,绿色环保为责任,引导和推动ICT在减排领域的应用,促进社会向低碳健康的智慧世界发展。

企业竞争力:中兴通讯建立以多层面的技术创新实现绿色环保为核心的绿色策略,向客户提供高效、节能、环保的整网绿色通信解决方案,与运营商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网络,实现环境友好型信息社会。

2010年10月,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在距珠穆朗玛峰5180米处南坡大本营附近,与尼泊尔运营商Ncell成功开通全球海拔最高的3G基站。在安装过程中,中兴通讯专门为此项目量身定制了一套绿色环保的站点综合解决方案,设备采用基于SDR技术的微基站,能耗低、体积小、易安装。同时,引入快捷安装的直落式地面塔和保温性能强的Diet方舱,完全无需土建地基施工。采用的太阳能供电系统,可以保证在完全没有电力资源的站点也能常年稳定供电,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在运营过程中,中兴通讯贯彻高效环保的生产流程,推行E化办公,合理安排班车,大幅减少了员工因差旅、开车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在全球电信产业,绿色环保主要体现在两个领域:一是现代通信技术能够有效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帮助全社会其他行业减少碳排放,这方面的碳减排主要由通信运营商通过其多样化的网络服务来实现;二是实现通信产业自身的碳减排,即减少通信运营商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能耗及排放,需要运营商与网络设备提供商共同努力,不断推动网络绿色技术创新。

未来,ICT技术应用将为电信行业提供巨大的减排潜力。到2020年,全社会通过应用ICT技术将预计实现每年减排CO2达78亿吨。ICT为实现碳减排提供了一条智慧途径。

国际能源机构(IEA)2010年统计结果表明,1973~2008年,全球能源消耗增长超过75%,碳排放则累计增加超过80%,且以每年2.1%的速度继续增长。身处高科技移动通信行业,作为领先的设备供应商之一,中兴通讯将如何帮助运营商构建绿色网络?

上一篇:光通信技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司法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