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就业范文

时间:2023-03-18 23:26:09

通信工程就业

通信工程就业范文第1篇

近年来高等教育已经逐渐变成了大众教育,我国目前在校大学生的人数大约有2000多万,201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已经达到了640万.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在进行调整,加上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也需要就业,因此增大了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就业难、难就业”已成为国家、社会和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在这种形式下,通过考研继续深造成为了一部分学生推迟就业,提高找工作的竞争力的一种途径.

据统计,2009年全国共有124.6万人参加了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与2008年相比仍然增加了24.6万人,其中应届毕业生占考研人数的一半以上[1].因此,不仅仅是二本院校的学生,一本院校的学生也同样存在着就业难和考研难的问题.除中央民族大学外,我国的其它民族院校均为二本院校.民族院校的部分学生享受了少数民族加分的政策,与一本院校相比,不仅入学分数的差距较大,而且学习基础和自我学习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距.然而,当四年的大学学习结束后,不论是就业还是考研,民族院校的学生将和一本院校的学生一起参与市场竞争,不再享有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的优势.因此,就业和考研也同样是民族院校应届毕业生面临的难题.要跟一本院校的学生竞争,民族院校的学生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结合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学生近年来的考研和就业情况,探讨了民族院校通信工程专业学生考研的对策和思路.

2考研与就业如何选择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面对考研和就业这一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不少学生感到迷茫和犹豫,不知道如何做出选择.到底是选择考研还是选择就业,本来就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两者其实是殊途同归.因为考研也是为了就业,无非是期望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来提高自己以便实现更好的就业.下面我们通过对考研和直接就业进行客观的比较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性格和爱好,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专业特点,进行理性和慎重的选择,规划和把握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2.1考研的优点和成本

考上研究生意味着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学历和能力,提升就业的起点,工作起薪高,工作后的发展潜力大.但是三年后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机会是未知的和不确定的.读研的同时也意味着放弃当前的就业机会,同时还要花费多年的心血和精力,承担较大的经济投入,承受考不上的风险和心理压力.因为考研需要报名费、考试费、参考书费、辅导班费、复试时往返报考院校的差旅费等.有的学生为了考研不住集体宿舍单独租赁房屋,还要支付房屋租金.即使顺利考上了,有的专业招收的还是自费生,还需要缴纳一大笔的学费.因此,考研意味着需要支出机会成本、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和心理成本[2].

由于人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是有限的,在大学期间要想做到考研和就业两不误,鱼与熊掌兼得是非常困难的.考研和就业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冲突,每年准备考研的关键时期往往也正是就业招聘会比较频繁的时期.对于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考研偏重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点从考研的科目数学、英语、政治、加两门专业课程就可以看出来.而就业偏重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运用.因此,对于一般的二本院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考研和就业两不误是很难做到的.

2.2考研的动机和原因

应届毕业生选择考研,主要有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的原因[3].外在原因主要是当前的就业形势严峻,本科生就业比较困难,研究生就业形势稍微好一些.多数学生希望凭借考研进入更著名的高校,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将来能够实现更高层次的就业.有的学生则是受到周围考研学生的影响或者是为了与恋爱对象在一起而加入到考研的队伍中,还有的学生是为了满足家长的愿望.因为大多数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的思想,“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仍然存在.内在的原因主要是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有的学生高考发挥失常考入了二本院校,希望通过考研进入一本院校来证明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有的学生是因为高考调剂的原因没有进入自己满意的专业,希望通过考研来进入自己所热爱的专业学习.还有的学生是对本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读研在本专业领域继续学习和深造.也有少数学生抱着试试看,考不上就工作的态度尝试一下.

2.3先就业还是推迟就业

考研可以推迟就业,缓解就业的压力,但是却不能消除和避免就业的压力.先就业有先就业的好处,毕业后直接就业可以早点挣钱,对于家庭负担较重的学生尤为重要.而且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能够找到一个适当的工作岗位直接就业,可以尽早进入社会,积累工作经验.即使起薪工资不高,等有了工作经验后工资自然会涨.在工作中不仅可以学习到课本上没有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然后通过自我学习和参加培训来弥补.如果通过自身的努力,三年后能够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或者技术骨干,那么还可以跳槽找到工资更高、发展前途更好的工作.不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最现实的目标都是为了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如果在毕业时能够找到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建议还是先就业为好,何必三年后再苦苦寻找一份满意的工作.毕竟在目前僧多粥少的就业形势下,较好的就业机会稍纵即逝.

2.4就业后如何深造

应届毕业生直接就业后仍然有机会可以继续考研和深造,而且就业后的在职考研具有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更容易发现和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之处,知道自己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对于工作性质是从事专业技术类的学生,可以考虑在职攻读工程硕士学位;对于工作性质是从事市场营销和管理类的学生,可以考虑在职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其实考研不是继续学习的唯一方式,在以后的工作中还是有很多学习机会的,例如在职读研、在职进修、脱岗学习、企业内部培训等等.

2.5考研与就业的决策

考研与就业如何选择,不只是毕业生自己的事情,还与院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向有关.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引导他们了解社会需求,加强自我认识,帮助他们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理性地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发展道路.适合考研的就鼓励他们考研,适合就业的就鼓励他们就业.不管是选择考研还是就业,首先要求学生要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和特长,认清自己的实力和能力.选择考研的学生应该认真考虑自己对于做学问、搞科研是否真正感兴趣?自己的实力和能力如何?考研到底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硕士毕业后准备干什么?建议学生根据两个因素慎重地选择考研与就业.一个因素就是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家庭条件,另一个因素就是学生自己的职业规划.

对于学生而言,毕业后到底是考研还是就业,说到底还是学生自己的职业规划的问题[4].对于职业规划是从事通信工程技术研发的学生,建议考研;对于职业规划是从事通信设备销售的学生,建议不考研,可以考虑在职攻读MBA;对于职业规划是从事通信设备维护的学生,建议不考研,可以考虑在职攻读工程硕士或者软件工程硕士;对于职业规划是从事通信运营商工作的学生,建议不考研,可以考虑在职攻读工程硕士或者MBA.对于英语和数学两门课程成绩都不好的学生,建议不考研而选择就业.对于志向是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3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考研指导

作为二本民族院校的通信工程专业,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一本院校相同专业之间存在的差距.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应用型的通信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在考研和就业的问题上,需要采取差异化的培养目标.以二本分数进入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期望四年后有三分之二的毕业生培养成为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毕业后直接就业.剩余三分之一的毕业生达到一本院校毕业生相当的水平,一半读研一半从事研发工作,就实现了我们的培养目标.因此,毕业生中考上研究生的合理比例是10~15%.如果把10~15%从事研发工作的毕业生也算作直接就业,那么直接就业的毕业生的合理比例是90~85%.清楚我们的培养目标之后,学生就比较容易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考研还是就业了.从最近三年我校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考研和就业的情况看,读研率一直稳定在10~15%,说明差异化的培养目标是符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的.由于大多数的学生是毕业后直接就业,因此在制定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时,更加侧重于培养应用型的工程技术人才,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注重提高考研的主干课程的教学质量.

由于职业规划是帮助学生选择考研与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建议学生在进入大学的一年级就应该初步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方向和自己毕业后想从事的职业,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制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使学生认识和了解要从事自己规划的目标职业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和专业知识,以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国外学生的职业规划在高中阶段就开始进行了,也就是说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就是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填报相应的学科和专业.学生在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再考虑当前的市场就业形势综合考虑,千万不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根据目前的就业市场情况,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的就业主要集中在几个领域:通信领域、IT领域、电子领域.

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主要有:

(1)通信网络设计者、通信网络管理者、通信网络技术服务人员;

(2)计算机网络设计者、计算机网络管理者、计算机网络技术服务人员;

(3)电子设备设计者、制造者、安装者或者维修者;

(4)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系统测试工程师、软硬件技术支持人员;

(5)通信、电子设备售前售后技术支持工程师、市场营销人员;

(6)网站、电子商务技术支持工程师、市场营销人员;

(7)职业院校专业技术培训人员;

通信技术研发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通路:研发人员研发工程师高级研发工程师技术总监(CTO);通信产品销售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通路:销售助理销售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高级销售工程师市场经理销售总监;

通信产品工程维护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通路:维护人员技术工程师(售后技术支持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项目主管(工程部经理);通信运营商工作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通路:普通职员项目主管中层管理人员高级管理人员.

对于准备考研或者是对考研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应该加强考研的目标指导和方法指导,解释和回答学生关于考研方面的问题,指导学生如何查询考研信息、如何获取考研资料、如何选择院校和专业、如何复习备考,从而增强学生考研的信心和动力,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准备.学院也可以组织关于考研的专题讲座,介绍考研的科目、近年来研究生招生的情况等等.还可以在每年的5月份研究生录取工作结束的时候,邀请被录取的学生为低年级的学生介绍和交流考研的经验和体会.通过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考研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在考研和就业的问题上做出合乎自身条件的、有利于个人发展的合理选择.

4以本科教学促进学生考研

应届毕业生的读研率是反应本专业教学效果和评价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考研课程的教学质量的好坏对该课程的考研成绩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由于考研学生对考研课程的学习一般都比较主动和积极,经常会询问一些相关的问题,这样间接地促进了教师提高该课程的授课质量.由于我校属于二本民族院校,目前还没有通信工程以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点,因此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只能报考外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这样极大地增加了本专业学生考研的难度.为了帮助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考研,达到一本院校毕业生相当的水平,我们采取了一些教学手段和措施,使本专业2008、2009年应届毕业生的读研率达到了毕业生人数的10~15%,实现了本专业预期的培养目标.

4.1调整培养方案,改进实验教学

与本科通信工程专业相关的硕士研究生专业主要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专业.这两个专业考研的主干课程是《信号与系统》和《通信原理》.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以前《信号与系统》的学分是3个学分,由于学时有限,只能讲授连续信号不能讲授离散信号,考研的学生困难较大,需要自学离散信号部分.现在调整为5个学分,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全部讲授.以前《通信原理》的学分是4个学分,现在调整为5个学分.此外,还采取了《信号与系统》和《通信原理》理论课的任课教师同时担任《信号与系统实验》和《通信原理实验》两门实验课的任课教师的教学方式,明显地提高了考研主干课程的教学质量.

4.2加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

师资力量是教学质量的可靠保障.由于二本院校的学生在英语和数学基础、知识面等方面与一本院校的学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要考上一本院校的研究生,少数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自卑感.二本民族院校有意向考研的学生较少,考研的积极性也不高.为了树立学生的信心,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我校采取了引进人才和自己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通信工程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通信工程教研室的8名教师中已有4名博士,3名在职博士研究生,其中有来自中兴通讯、大唐电信、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29研究所、第30研究所的具有工作经验的教师.师资力量的加强不仅对本专业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实践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对树立和增强学生考研的信心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我校通信工程专业2007级的学生自发组织了考研QQ群,在网上相互交流考研准备的经验和心得.

5如何准备考研

考研不仅要仔细选择报考的专业和导师,而且要认真选择报考的地区和院校.因为专业方向和地区与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难易程度密切相关.建议立志考研的学生在大学二年级就应该关注招收硕士研究生的相关院校和相关专业,尤其注意相关专业的入学考试和复试的专业课程.建议学生认清招生院校的总体情况和招生形势,了解本专业的考研情况和考研调剂情况,然后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专业的特点,选择报考的院校和专业,同时选择研究生导师和研究方向.

5.1院校和专业的选择

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报考研究生时,有两种选择,既可以报考大专院校,也可以报考科研院所.科研院所招收的硕士研究生的基础课程一般也是在大专院校上,学习期限为一年,然后回到科研院所做毕业论文.科研院所培养的硕士研究生留在科研院所工作的可能性比较大.由于我校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多数学生对于成都地区比较熟悉和了解.表1和表2分别列出了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报考的部分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

5.2英语、数学和政治课程的准备

英语和数学是必考课程,因此大学期间必须加强大学一、二年级的英语和数学课程的学习,把英语和数学两门基础课程学好.建议学生设法收集全国统一命题的英语、数学、政治课程的考试大纲和历年试题.按照考研的时间要求,自己做几套历年的英语和数学的考研真题,根据得分的情况判断自己的实力,参考自己的分数选择报考的院校.英语和数学两科由于内容较多,应该提前一年(在大三)就开始复习和准备.政治科目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一般可以在考前三个月开始背诵和记忆,过早准备政治,时间久了容易忘记.

5.3专业课程的准备

建议学生通过与报考院校的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或者是通过在报考院校的其他同学帮忙收集报考院校专业课程的历届考题,然后自己做几套历年的专业课程的考题,根据自己所报考院校的历年专业课程试题的出题内容,就可以对专业课程的出题范围和方向有大致的了解,同时也对专业课程出题老师试题的偏重有所了解.自己在复习的时候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重点复习往年专业课程常考的内容和章节,这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6结束语

通信工程就业范文第2篇

在适应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通过实践,为学生的就业和成才服务,既有明确思路,又有具体做法。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就业目标当前,我国正大力倡导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在改革发展的大趋势、大环境下,通信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其现实作用就是要为通信、电子、信息等现代化高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一大批既有学识又有能力的新生力量,帮助企业攻克科技难关,创造经济价值,搭建创新平台,实现跨越发展。高校理应承担起为企业的发展、为国家的进步培养储备人才的重任,而这项任务落到高校教师和辅导员的身上,就要求其平时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做有针对性的准备,并对学生进行有效地鼓励、帮助、引导和支持。[2,3]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3G通信业务的全面铺开,联通、移动等大型通信企业为占领新兴市场需要大批专业知识过硬、动手能力较强的通信类人才。笔者根据这一时代特征,在专业课程学习和就业指导过程中注重强化学生对移动通信以及网络通信等通信知识的重视和学习,最终有15名学生在这类企业成功就业。2.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增加就业优势在结合以往教学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笔者认识到能力培养尤其是专业技能的培养对于学生就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强调学生要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制作,并且争取机会参加院级、校级、省级乃至部级各类比赛。以笔者所带班级学生为例,班级学生代表学校首次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就取得省一等奖和国家二等奖的优秀成绩,先后8人在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大赛中获奖,10人在省第五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

各种专业技能比赛奖项在充分调动整个班级强化专业应用技能和提高科学创新氛围的同时,也为同学们的顺利就业提供了极有力的保障。以等级考试为手段,提升就业能力人们对于等级考试及其作用固然有不同争议,但如果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准备和考试,对于整个大学学习过程来说,既是一种督促也是一种鼓励。以笔者所在班级为例,通过每次班会的沟通,让学生认识到学好专业课之余,可以有选择性地参加各类等级考试,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技能,并能够让学生明确每个学期应该在哪项考试中付诸努力。在笔者的积极影响和推动下,所带班级同学大都顺利通过了计算机二级(100%)、三级(90%)、四级和英语四、六级考试,这在他们的就业杠杆上添加了一个极有分量的砝码。以创新培养为契机,增加就业经验缺乏工作经验是应届大学生就业的最大劣势,而当前,很多企业进行人才招聘时往往强调工作经验的积累。笔者认为通过加强对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弥补应届毕业生这种先天性不足,而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最现实、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重视、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环节。(1)强化实践教学课程,引导参与创新活动。改革实验、实习教学,提高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比例,加强现代化实验、实习教学手段和教材的建设。将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技能培训等第二课堂活动整合形成“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将创新实践内容以学分形式纳入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中,作为学生毕业学分,此种方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创新性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2)充分利用地理优势,突出校企合作地位。师范类高校办学历史都比较悠久,所在城市的电子通信类企业也比较多,这为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实现校企优势互补提供了稳固的基础和有利的条件。利用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播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创建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使学校、教师、学生与社会、企业、工人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在广泛的交流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和提升素质。(3)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实现创新能力培养。推动校企联合研发中心的建设和规范,协调校内外学生实践环节,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将学生的科研训练纳入培养方案,创造条件让学生较早介入科学实验或参与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研究,并提供一定发挥空间,增强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大局意识;同时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及创新的价值,进一步激发创新热情和提高创造能力。[4,5]以多元择业为抓手,拓宽就业渠道通过就业与考研相结合,本地就业与外地就业相结合,本专业就业与跨专业就业相结合,网上求职与现场应聘相结合,考编考职与自谋职业相结合等方式,形成一种全方位、多元化的就业模式。鼓励同学们立足当前,放眼长远,不固守,不局限,勇于接受挑战,以一种乐观开放的心态走向求职道路。这样的方式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就业渠道,而且丰富了同学们的就业选择。

通信工程专业就业竞争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立足于时代大背景,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构建新形势下的创新教育体系。必须针对通信工程专业特点,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区域经济、行业经济背景,正确把握就业形势和市场需求,不断总结教学改革探索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

作者:冯友宏 丁绪星 曹喜珠 袁素文 廖仲明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通信工程就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通信工程;就业;培养方案;人才需求

作者简介:冯友宏(1979-),男,安徽池州人,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讲师;丁绪星(1971-),男,安徽芜湖人,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安徽 芜湖 24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2jyxm118)、安徽师范大学学生工作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1xgxb1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4-0196-02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对通信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各高校通信专业毕业生步入了一个较好的就业黄金期。但与此同时,部分高校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尤其是师范类、财经类、农林类等非传统工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就业范围、就业潜质不甚乐观。笔者在某省属重点师范院校担任通信工程专业教师和兼职辅导员多年,一直积极思考和认真梳理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努力探索和切身实践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和方法。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更受到高等教育改革、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1]本文主要讨论师范院校通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并以此引出共性的思考与交流,以期为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建言献策。

一、通信专业就业竞争力问题之所在

1.问题梳理

(1)就业层次较低。从近几年毕业学生就业情况来看,绝大部分毕业生能够按期签约,但他们主要从事产品销售、机械维护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能够进入技术研发岗位的学生并不多。学生工作待遇较低,长时间内难以进入公司技术核心部门。

(2)就业范围较窄。主要表现在毕业生大多集中在省内以及学校周边城市的小型企业,进入大中型通信企业的微乎其微。

(3)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大部分毕业生缺少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有效的职业技能训练,对专业发展的认识比较模糊,在企业劳动中得过且过,不能激发职业潜能。

2.原因分析

(1)相关部门重视不够。通信工程专业是学校近几年才开办的新兴学科,对于师范院校如何利用有限条件,发挥自身优势,办好此类学科,校院相关部门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思路和做法,还未找到一条适合市场需求、具有校本特色的工科专业发展之路,这极大制约了工科专业学生培养的质量。

(2)教育管理引导不足。任课教师和辅导员是学生最直接的教育管理者,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和作用最有效、最突出,但是他们未能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作用和地位,未能为学生的专业发展竭心尽力,未能采取有力措施激励和引导学生充分就业。

(3)学生自我认识偏差。学生进入大学以后走入了自我认知误区,过分强调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局限,导致自信心不足,对专业学习投入不够,在增强就业能力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自我潜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二、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方法

作为一名专业任课教师和辅导员,要想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让他们在就业的道路上勇敢坚定,必须认识到自身对学生所担负的责任,在适应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通过实践,为学生的就业和成才服务,既有明确思路,又有具体做法。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就业目标

当前,我国正大力倡导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在改革发展的大趋势、大环境下,通信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其现实作用就是要为通信、电子、信息等现代化高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一大批既有学识又有能力的新生力量,帮助企业攻克科技难关,创造经济价值,搭建创新平台,实现跨越发展。高校理应承担起为企业的发展、为国家的进步培养储备人才的重任,而这项任务落到高校教师和辅导员的身上,就要求其平时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做有针对性的准备,并对学生进行有效地鼓励、帮助、引导和支持。[2,3]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3G通信业务的全面铺开,联通、移动等大型通信企业为占领新兴市场需要大批专业知识过硬、动手能力较强的通信类人才。笔者根据这一时代特征,在专业课程学习和就业指导过程中注重强化学生对移动通信以及网络通信等通信知识的重视和学习,最终有15名学生在这类企业成功就业。

2.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增加就业优势

在结合以往教学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笔者认识到能力培养尤其是专业技能的培养对于学生就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强调学生要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制作,并且争取机会参加院级、校级、省级乃至部级各类比赛。以笔者所带班级学生为例,班级学生代表学校首次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就取得省一等奖和国家二等奖的优秀成绩,先后8人在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大赛中获奖,10人在省第五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各种专业技能比赛奖项在充分调动整个班级强化专业应用技能和提高科学创新氛围的同时,也为同学们的顺利就业提供了极有力的保障。

3.以等级考试为手段,提升就业能力

人们对于等级考试及其作用固然有不同争议,但如果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准备和考试,对于整个大学学习过程来说,既是一种督促也是一种鼓励。以笔者所在班级为例,通过每次班会的沟通,让学生认识到学好专业课之余,可以有选择性地参加各类等级考试,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技能,并能够让学生明确每个学期应该在哪项考试中付诸努力。在笔者的积极影响和推动下,所带班级同学大都顺利通过了计算机二级(100%)、三级(90%)、四级和英语四、六级考试,这在他们的就业杠杆上添加了一个极有分量的砝码。

4.以创新培养为契机,增加就业经验

缺乏工作经验是应届大学生就业的最大劣势,而当前,很多企业进行人才招聘时往往强调工作经验的积累。笔者认为通过加强对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弥补应届毕业生这种先天性不足,而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最现实、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重视、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环节。

(1)强化实践教学课程,引导参与创新活动。改革实验、实习教学,提高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比例,加强现代化实验、实习教学手段和教材的建设。将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技能培训等第二课堂活动整合形成“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将创新实践内容以学分形式纳入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中,作为学生毕业学分,此种方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创新性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

(2)充分利用地理优势,突出校企合作地位。师范类高校办学历史都比较悠久,所在城市的电子通信类企业也比较多,这为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实现校企优势互补提供了稳固的基础和有利的条件。利用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播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创建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使学校、教师、学生与社会、企业、工人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在广泛的交流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和提升素质。

(3)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实现创新能力培养。推动校企联合研发中心的建设和规范,协调校内外学生实践环节,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将学生的科研训练纳入培养方案,创造条件让学生较早介入科学实验或参与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研究,并提供一定发挥空间,增强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大局意识;同时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及创新的价值,进一步激发创新热情和提高创造能力。[4,5]

5.以多元择业为抓手,拓宽就业渠道

通过就业与考研相结合,本地就业与外地就业相结合,本专业就业与跨专业就业相结合,网上求职与现场应聘相结合,考编考职与自谋职业相结合等方式,形成一种全方位、多元化的就业模式。鼓励同学们立足当前,放眼长远,不固守,不局限,勇于接受挑战,以一种乐观开放的心态走向求职道路。这样的方式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就业渠道,而且丰富了同学们的就业选择。

三、结束语

通信工程专业就业竞争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立足于时代大背景,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构建新形势下的创新教育体系。必须针对通信工程专业特点,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区域经济、行业经济背景,正确把握就业形势和市场需求,不断总结教学改革探索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林青,夏清华,周潞.创业型大学的创新生态系统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3):19-26.

[2]李祖林,易杰,姚胜姓.电气信息类专业实习教学模式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4(30):69-70.

[3]黄纪军,柴舜连,刘继斌,等.电子信息类专业实习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2(1).

[4]李志军,张智勇,陈丽娟.通信工程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6):146-149.

通信工程就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通信工程;人才培养体系

作者简介:王彦(1971-),男,湖南衡阳人,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

邓贤君(1981-),男,湖南郴州人,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2-216号)、南华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0ZC001)、南华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2XJG17)、2012年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210555009)、2011年湖南省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185号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030-02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大调整、高等教育普及化速度加快,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持续大幅增长,但是高校的教学建设与改革尚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些变化。高校人才培养大多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与教育培养忽视了市场的需求,这就使得高校培养的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市场的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他们在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方面还不能完全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到用人单位后还需要较长的适应期,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导致“就业难”已成为高校和社会所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却面临着难招到合适人才的困境。这就使得“就业难”和“人才荒”两难的并存成了困扰中国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怪现象。[1]

近些年受上述因素的影响,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也面临一定的压力。鉴于当前社会存在的需求与供给不相适应的状况,[2]需要针对日益变化的社会需求不断研究和探讨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人才培养体系中各个环节的问题。因此,为了落实“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通专合壁”的高级人才,满足社会、企业对人才提出的各种新要求,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笔者进行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的教研课题研究,申请了南华大学教研课题(2010ZC001)并获得立项资助。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南华大学属于教学研究型高校,通信工程专业不属于本校传统优势专业。针对此种现实情况,结合近年来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要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通信工程专业的优秀人才必须对专业建设予以高度重视,同时,注重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创新,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竞争力得到增强。

由于本校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在入校时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要把这些差异比较大的个体培养成为通才与专才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具有较大的挑战性。根据学校的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课题组将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工程应用型人才,即从事生产第一线的通信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应用开发、系统集成与安装、运行维护和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复合应用型的工程师,因此,本课题的任务是在加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他们实践技能的培养,使他们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后可直接进入工作岗位,适应市场需求。

二、人才培养思路的确定

为了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经过反复调研和讨论,课题组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实验教学新体系,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强化能力培养,构建多层次开放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3]并在学校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体课题组成员努力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近三年来学生的就业率统计数据分别为95%、97%、98%,就业单位包括湖南移动、湖南电信、湖南联通、新疆移动、唐山电信、北大方正、广州周立功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部分同学通过考研、去国外名校深造实现了教改项目建设的预期目标。

三、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1.构建理论课程教学体系

通过对通信工程专业相关的岗位调查研究,课题组采取“平台+模块”的模式构建了通信工程专业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本着“强化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的课程体系建设基本原则,为了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课题组一共搭建了四个通信专业教育平台:公共基础教育平台、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实践教育平台。[4]每个教育平台由必修和选修两个模块组成。

在培养方案中,对专业课按不同的方向实行分专业培养并设了专业方向类课程,重点突出课程的应用性和技术性。模块课程主要以专业课程为主,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满足社会需求,在专业方向上将通信工程的专业课程分为“移动通信”、“光纤通信”、“计算机通信”、“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四个方向,并分别设置了这四个方向的课程模块。同时为了适应信息类学科的多学科交叉、综合性强、复杂度高的特点,[5]在电类学科基础课中重点建设了适合通信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在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方面,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模式,压缩专业基础课程中的理论课与验证性实验课时。

2.构建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6]课题组构建了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开设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对实验设备和仪器的操作及使用技能,同时,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升华,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领悟,提高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其次,积极筹集资金,建设了三个专业实验室,加强专业课程的实习。积极与企业沟通,并组织学生去通信产业较为发达的一些地区的设备制造厂和通信运营商以及学校的网管中心等相关企业和单位进行参观、实习,通过将通信设备、网络设备、网络管理的生产特点和所学专业基础、专业课程进行很好地融合,使学生对通信设备生产企业的主要工艺流程和生产线有了全面了解,并掌握通信设备生产的基本知识。同时,熟悉所学专业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情况。通过理论与实际较好的结合提升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力和认知力。可以更好地使学生把书本上学过的与通信电子设备生产环节相关的抽象概念转变为具体的认识,使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有利于本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工作岗位。

此外,课题组成员积极创造条件,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创建校企联合实验室,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在学校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著名企业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经过友好协商签署了“3+1创新实验室合作协议”,共同建立了嵌入式系统开放式实验室。实验室由学校提供实验室场所、桌椅、多媒体设备、空调、校园网接入等,周立功公司则提供高性能台式计算机、高性能逻辑分析仪以及其他相关嵌入式教学仪器设备。对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的管理,接纳各个不同年级的学生来实验室进行课外自主实验及科学研究实验,为学生进行自主研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3.大力加强教材的建设力度

教材作为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重要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工具,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保证,是深化教学改革的物化成果,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课题组成员紧密结合专业特色建设,努力跟踪现代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加强教材体系的构建。鼓励教师根据通信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水平教材和讲义。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力求根据新的教学培养方案及社会的实际需求,坚持以集成为主,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宽和更新,尤其注重将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编入教材。课题组组织编写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培训教程”系列实践性实训教材。教材突出了工程设计与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与制作、综合分析与开发创新的能力。这些教材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性教学中广泛使用,受到学生的好评。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好的师资队伍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前提。一个专业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专业师资队伍的总体水平。因此,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本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要把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看做关键的环节,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参与到实际的工程实践活动和科研中,以此带动学术水平的提高。同时,在师资的引进上重点考虑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以及在企业、公司和科研院所工作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工程师。

四、改革成果

本研究成果在2005~2007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全面实施,影响大、效果好。近几年本专业学生在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挑战杯”竞赛中共获得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9项。

基于本课题的成果《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中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改革研究与探索》获得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成果《多层次、开放式创新型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与实践》获得南华大学2010年教学成果一等奖。

课题组成员编写的教材和著作被多所高校选用,其中: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系列培训教材几乎被全国所有参赛的大学采用;《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等被选入“十一五”规划教材,被国防科技大学等高校采用。

据近几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统计,本校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分别为95%、97%、98%,毕业后的跟踪统计就业率为97%,就业率稳步提升。有70%的学生在通信、电子等高新技术企业的通信网管理和维护、通信设备产品开发、设备维护等岗位上工作。

总之,从学校组织的教学督查、问卷调查及学生座谈会等渠道反馈信息来看,各方对此次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学生普遍认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使他们的视野更加开拓了,同时也学到了更多有关通信系统的相关知识,掌握了更多现代通信系统和电子设计的方法,创新设计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结束语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了新形势下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改革通信工程专业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改革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以就业为导向,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就业为导向,引进“产学研”模式,校企合作,创建了一批创新实习基地。

参考文献:

[1]谢泽会,曹卫峰,邓玮.关于电类专业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9,(6):145-146.

[2]单长虹,龚学余,黄智伟,等.优化电子信息类课程体系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2):76-78.

[3]龚学余,朱卫华,单长虹,等.“可编程逻辑器件及应用”课程的实践教学[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4):52-53.

[4]龚学余,朱卫华,黄智伟,等.大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方案及提高就业率的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27(6):79-81.

[5]周济.全力以赴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好做实——在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08,3(4):4-7.

[6]袁贵仁.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J].中国高等教育,2010,(11):6-7.

通信工程就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四个“嵌入”;通信工程设计;监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8-0024-03

通信工程设计与施工专业是我院2010年新增专业,2011年增设了监理方向。通信行业、产业不断发展和升级,特别是3G、LTE、三网融合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对通信工程施工、调测、运行维护、工程监理及管理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且本专业学生就业层次较高,后期发展空间较大,职业岗位发展具有可持续性。我院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校内外实验实训条件优越,具有现网运行环境的实验实训平台5个,紧密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3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在第二年选择参加与江苏邮电建设工程、江苏海迅等公司的校企合作“订单班”。本专业探索和实践了“工学交替,校企融合,订单培养,大赛引领”的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学生的培养。

专业定位与设置分析

专业设置背景 (1)通信行业、产业不断发展和升级,特别是3G、LTE、三网融合等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市场对通信工程建设类人才的大量需求;(2)通信工程建设类(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调测、维护、工程监理及管理)工作岗位实践技能要求较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与之相符;(3)当前此类代维、施工就业企业较多,岗位需求量较大。

专业特征分析 (1)本专业方向就业岗位层次更适合高职院校学生,但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实践技能要求也较高,职业岗位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例如,可以由简单的勘测员、线路及室分设计员、设计工程师成长为设计经理,由普通的施工人员、工程督导、工程经理成长为项目经理。(2)毕业生就业企业多数为通信代维、施工类企业,学生就业多数定位于设备安装、调测,线路施工、维护等岗位,部分学生从事通信工程设计类工作。(3)通信技术更新较快,因此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能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并加以运用的能力。

职业岗位群分析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通信工程勘察设计、通信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监理及管理三大类职业岗位群,毕业后可以担任查勘员、设计员、工程制图员、设备安装工程师、线路维护工程师、调测工程师、工程督导、监理员及工程项目经理等。其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以及所需职业资格认证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符合通信行业企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吃苦耐劳、诚信求实、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具有通信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调测、维护、监理及管理等方面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毕业后能从事通信设备安装调测、通信线路施工及维护、基站勘察设计、线路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及项目管理等工作。

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以“四个嵌入”的基本理念为指导,适时融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项目内容和企业主流技术,构建并实施反映通信行业职业岗位需求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首先,以学院“四个嵌入”基本理念为指导,把握好专业课程建设总体方向。“四个嵌入”的具体内涵即“将职业培训体系嵌入学历教育体系,将职业资格认证项目嵌入专业课程,将行业标准嵌入教学大纲,将企业文化嵌入校内环境”。基于与中兴通讯、讯方通信、江苏邮电建工、广州龙腾中望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合作经验,学生入学第一学期开设《通信行业职业规划》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专业范畴、就业方向、岗位技能要求以及作为一名合格的通信工程师应有的职业素质,毕业前一学期邀请企业人员来校为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讲座。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不断提升合作层次,将中兴通讯的电信工程施工工程师认证、中望CAD工程师认证、通信工程勘察设计工程师认证、深圳讯方通信无线基站建设维护认证等内容和要求嵌入专业课程中,学生学习完成相关课程之后可直接参加认证考试。将企业对人才的技能、素质要求嵌入教学大纲中。通过教师在企业的培训将企业文化纳入课堂教学环境中。其次,注重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果的转化,充分发挥好大赛对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及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在2009、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通信项目竞赛中,我院代表队均获得团体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本专业经过这两届通信技能大赛的经验积累,已将与本专业相关的技能大赛项目内容融入课程建设和设置中,开发了本专业的《通信工程制图》技术基础课程和《通信工程概预算》、《通信管线工程设计》、《移动基站勘察设计》、《室内分布系统设计》4门工作任务课程,并增设了《FTTX接入施工实训》整周实训课程和《无线网络规划优化》、《三网融合技术与应用》2门专业拓展课程,这些课程的内容、技能要求、项目化实施及考核方法均来源于大赛。大赛也带动了本专业实验实训平台的建设,建成了WCDMA无线基站、3G仿真实训、通信工程制图实训、通信工程概预算实训、通信工程施工及EPON技术实训等平台。总之,技能大赛引领了人才培养的方向,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基于校企合作平台,遵循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念,构建了反映实际工作岗位技能要求的课程体系。即由“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分析论证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归并行动领域转换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确定典型学习任务”六大步骤工作过程分析及转换,最终形成了本专业课程体系架构。基本思路如图1所示。

通信工程就业范文第6篇

关键词: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059-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地方高等院校对于专业和课程设置等建设也正在进一步变革。通信工程作为理工科大学的一个重要专业,截止2006年6月,我国设有通信工程本科专业的学校达到246所,年招生人数达三万人左右,就业竞争激烈,这给地方院校的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和挑战。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对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增强社会竞争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针对地方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如何体现专业特色,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行探讨。

一、通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

1.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文化素质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掌握通信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设备研发、设计、维护、运营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对于不同类型的学校,在满足本规范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应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体现各自的办学特色。

2.通信工程专业的基本专业知识体系结构。在构建通信专业知识体系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六个统筹考虑:①知识体系与培养目标、培养手段和认知规律统筹考虑;②专业知识与人文素质教育统筹考虑;③强化基础理论、拓宽专业知识面与整合更新教学内容统筹考虑;④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统筹考虑;⑤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统筹考虑;⑥应用能力、创新知识与综合素质培养统筹考虑。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知识体系主要涵盖四大知识领域,分别是电路与电子学知识领域、信号系统与控制知识领域、计算机知识领域、电磁场知识领域。

二、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基本思想指导下,结合地方高校发展的实际,具体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加强学科基础课程的教学,以课程的整体优化来指导局部的教学改革。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等课程构成了学科基础课的核心。为了使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具有“基础扎实、适应面广、实践能力强”的特点,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更新,优化理论课程体系,改进课堂教学。例如: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与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知识合理分配。数字电子技术中,EDA知识与专业课中FPGA的应用知识的整合;电磁场与电磁波和微波技术、天线技术的知识体系优化;信息论与通信原理内容合理分配等等。另一方面,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在自治区内是从高考一本线以上招生,学生素质相对较好,其中有一部分学生面临考取研究生的需求,针对电子信息类考研的课程,突出重点,加强这方面的理论教学。既满足了学生进一步深造的需求,也实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理念。

2.增加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课。开设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课,是为了使通信工程专业的同学在大学一年级时,就能领先一步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重要现实意义,以及应用环境。进而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能有针对性地对组成通信框架的各个部分的具体细节做深入的学习和理解,从而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一二年级时的迷茫心理。

3.面向社会需求、改进专业课程教学。通信领域是当今技术更新最快的领域之一,各种通信技术层出不穷,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3G已进入商用,各大运营商要完成3G网络的建设,GSM和3G网络优化人才需求急剧扩大;二是通信设备制造商近年来发展迅速,对从事研发和生产类的技术性人才需求旺盛,尤其是具有掌握通信理论,电子设计能力人才需求呈现较大缺口;三是集通信网络、软件设计一体的科技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旺盛,基于3G平台的应用开发将是目前的急需人才。因此,在总体把握“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强化个性、善于创新”的基础上,推进人才培养的分类指导,在专业课教学方面,采用模块化教学,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根据社会需求,我们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主要就业领域分布在①GSM和3G网络优化、通信网的设计、施工等领域;②在通信设备制造商从事售前、售中、售后等技术服务;③通信运营企业,从事电信运营、管理;④有线电视公司以及其他专用通信部门,如民航、部队等。为此,根据专业方向,设置相应的专业选修课模块。通信网络与交换方向。该专业培养在现代通信网与交换等多个层面上,进行现代通信技术应用、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和网络运营的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是熟悉通信设备和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性能,掌握通信系统构架与组网技术。具有网络设计与建设、管理与运维等操作能力,同时掌握通信基本理论,具有较为深厚的专业系统知识。适应通信领域内网络、系统、设备及信息交换、传输、处理方面的应用、安调与维护工作。主要专业课程有: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基础,现代交换技术,光纤通信、微波与天线、移动通信、现代通信网络、现代通信工程设计等。就业方向:通信设备生产企业、电信运营商、公安、民航、广电等特定行业需求的人才。计算机通信(宽带数据通信方向)。本专业培养从事计算机网络及宽带数据通信系统设备进行现场安装、配置、调试、管理与维护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是:掌握数据通信、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计算机软硬件基本操作,宽带接入、数据库开发与维护等技术。具有较强的网络设计、施工、维护等基本能力,并具有跟踪宽带数据通信的新技术、新发展的能力。主干课程: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基础、数据库及其应用、操作系统、JAVA语言及其应用、交换机与路由器配置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现代程控交换技术、宽带接入网技术等。就业方向:面向通信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通信和数据通信等相关工作,也可到各类网络公司从事网络通信技术工作。

4.适应社会的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的指导方式。根据教学计划,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基本都安排在第八学期。这期间,许多用人单位的岗前培训、见习期也都安排在这期间进行。这往往造成学生投入毕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的不足,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毕业设计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学生在校内选做校内指导教师的题目;另一类是在校外,根据学生在见习单位的实习情况,指导学生选择好结合岗位、生产实际的毕业设计题目,并与企业协商,聘请有经验的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联合指导,共同完成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工作。这样,既完成了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的教学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又满足了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使学生较快地进入工作角色,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问题与思考

尽管经过几年的改革与建设,通过采取上述一系列措施,使得我们地方院校的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方面,更加符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专业建设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①实验室硬件的建设,在同类院校中具有绝对优势的亮点项目不多;②师资队伍中缺乏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③产学研合作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形式单一;④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走高,受到社会的好评,但是在重要的技术岗位或关键岗位的人数还不多。因此,我们根据地方院校的特点,从课程体系调整、课堂教学改进等方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目的就是更好地培养具有自己专业特色的适应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孙云山,刘婷,张立毅.我国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6,(24):85-86.

[2]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于慧敏,黄爱萍.信息与通信工程特色专业教学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6):96-98.

[4]张毅,郭亚利.通信工程(专业)概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5]陈正宇.应用型本科院校通信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4).

[6]成强,张奇惠.电子信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实践[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30(7):84-87.

基金项目:内蒙古工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00905)

通信工程就业范文第7篇

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以社会人才需求情况确立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定位和实践教学目标,建立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与通信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按能力模块设置实践教学课程等举措,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实践训练,促进理论知识学习,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

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

0前言

随着通信技术快速发展,需要高校培养更多贴近社会需求的人才。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优化知识结构、实践能力,需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因此,需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研究。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性和工程性较强,社会也对通信工程专业的人才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专业人才,要求专业必须紧密结合地方特色,结合师资和生源条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训。应用型通信人才的培养不能仅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能力。然而,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任课老师理论强于实践,实验设备也比较简单,这使得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训练不够,动手能力不强,不能适应当前通信行业发展需求。

1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在工程类和技能型,与以往的的专科教育培养不同,也区别去普通的本科类教育人才培养。在以社会需求为指导的前提下,需要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具备通信系统、通信网络和电子信息技术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的人才。本科类院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是:突出专业定位,以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通信行业的岗位就业能力、基本职业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为模块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引入现网通信设备,结合传统的通信实验箱,组建先进完善的校内实验教学中心;加强校企合作,通过顶岗实习,工程教学和工程实践相结合,与企业合作重组实践课程,加强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设备操作技能,大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质。

2应用型通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

2.1加强校内通信实践综合实训平台建设。

通过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将所学技能灵活应用到通信各个岗位上。一般可以建立设计型实验室、测试型实验室,还可以建立工程研究中心和开放式实验室,但是,后者的建设需要学校有相当的资金支持。校内基地建设不完善,不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学校建立通信设备和仿真教学系统,可以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加深对信号系统、通信原理、移动通信、程控交换、光纤通信、物联网等专业课程的基本原理的理解。建立校外通信基地,与大型通信企业合作,建立光传输和程控交换、移动通信等综合实训系统,使学生可以在商业运行平台上进行试验,接触实际通信设备,掌握通信实际设施,提高学生在硬件与软件开发能力、通信设备实际维护能力等,将学生只重操作过程的实践教学转变为理论与过程并重,培养了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也提高了实验教学的学习效率,使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社会。

2.2重视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的师资培养。

建设一支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师资队伍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必要条件。但是,在教室队伍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通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满足以下两点:首先,“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满足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教学要求,目前的师资大部分时间放在理论教学和科研方面,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双师型教师既要传授通信专业基本知识,也要熟悉通信岗位操作,能够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培养应用型通信专业人才。鼓励通信工程专业教师在进修培训过程积极参加通信企业各种岗位技能培训,以此提高对通讯技术的实际应用和通讯技术发展的方向了解。此外,通过实际操作设备、调测设备等完成企业考核,使教师自身具备通信技能实操能力,达到能够操作和讲授现有的主流通信营运商通信产品的教学水平。

2.3培养学生对实践课程的兴趣。

首先是加强培养学生通信基础技能。学校建立相对的基础实验室,如通信电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等一些基本理论课程的,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另外在此基础上,做一些验证性实验,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为学生以后进行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准备,要逐步先学会使用常规仪器,如万用表、示波器、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等。其次,适当性地增加实践课程教学课时。通过教学实践调整和改革,将认识实习、综合实训和综合设计等实践加入到原有课程实验中。此外,加大实践训练。如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各行业竞赛和电子设计竞赛等,通过竞赛培训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不断培养学生读实践课程的兴趣。

2.4广泛开展通信职业和行业资格认证。

以就业为目标是应用型本科通信专业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为此,在高校中广泛开展通信职业和行业资格认证,在专业教学体系中将职业岗位技能融入其中,以提高学生的行业岗位技能,增强应用型本科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进而提升应用通信人才的培养质量。每个学校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教师队伍结构,确定通信工程定向培养的方向。学生参与大型通信企业实习,在其过程中通过培训,理论和操作考核等,通过者可以获得大型通信企业公司的NC助理交换工程师认证、NC助理移动工程师认证(GSM)和NC助理传输工程师认证(SDH)等。同时,学校准备组织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参加针对在校生和应届毕业生的通信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使学生在本科毕业时就能够拿到通信行业就业的准入证书,为学生今后在通信行业的求职、任职、创业等做好充分的准备,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3结束语

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必须要改革,根据社会对通信工程人才需求,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在长期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探讨和改革,既要面向应用也要面向创新。通过加强校内通信实践综合实训平台建设、重视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的师资培养、培养学生对实践课程的兴趣、广泛开展通信职业和行业资格认证等来改革应用型通信专业实践教学。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缩短了学生适应通信岗位的时间,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符合应用型本科通信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

作者:彭辉 单位:武昌理工学院通信工程

参考文献

[1]彭良福,张传武.以就业为导向建设应用型的通信工程专业[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12):58-59.

[2]肖明明,王员根.通信工程专业实验实践教学研究与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7(53):74-75.

通信工程就业范文第8篇

关键词:通信工程;人才培养;零距离培养模式

0 引言

为了适应21世纪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需要,为国家,特别是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徳、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能从事通信电路及系统产品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及相关技术开发的高级应用人才,安徽新华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开创了“教学—实践—就业零距离”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出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特点。

“教学—实践—就业零距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在教学(理论+实验),实践(实训+实习)和就业三个方面。

1 专业建设方案

1)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

安徽新华学院是由安徽新华集团2000年投资创办的一所民办大学,于2001年设置了通信技术专业,2005年升为本科院校,2006年设置了通信工程专业。为了加强专业建设,聘请知名院校和相关企业有经验的老教师、工程师,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担任各学科组带头人,指导年青教师进行学科建设。

2)构成新的课程体系。

基础课及素质教育课——突出素质教育实践课及实践;

专业基础课——突出专业基础实验、实训教学环节;

专业及选修课——综合运用实践教学安排,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3)加大实践环节。

在充分发挥现有实验室作用的基础上,将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成开放式实验实训中心。

4)加速培养“双能型”教师队伍。

力争在3年内形成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双能型”教师团队。

5)把“双证”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方针。

6)采用校企挂钩、合作办学的新型办学模式。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2 专业建设实施

2.1 构建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课程体系

通信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技术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技术经济、工业管理知识;要求学生具有从事通信系统所必需的设计、实验、测试及应用能力,也具有一定的管理工作能力。为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重新构建的课程体系,调整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结构。

本专业的专业课程由三大部分构成:通识教育课程(基础课及素质教育课)、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模块课程。实践性教学贯穿于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时40%左右。第二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占总学时40%左右。第三部分:专业模块课占总学时20%左右,包括专业核心选修课和专业方向课。

在新的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时40%以上,强调各专业课程的实验、实习和实训等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2.2 加速教材建设、精品课程建设

在自编通信专业实验教材、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指导书等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使之更适合地方院校学生的学习。在吸取和采纳优秀国内外教材的同时,鼓励教师编写体现本专业特色的教材。

在已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省级精品课程为品牌,以校级优质课程为基础,建设优质课程体系,使专业课程分批地达到优质课程标准。积极为申报通信专业精品课程充实资料,争取3年内实现通信专业校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

2.3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教师

教师培养途径:

1)校内自我培养,分期分批进实验室锻炼;

2)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同相关学校、研究所进行定期的学术交流。

3)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申报教研、科研课题,提高教师科研水平,丰富教学内容。

4)重点培养年轻骨干教师,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进修措施,分期分批到相关院校、企业、研究所等进行学习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尽快挑起大梁。

5)加大引进高级人才力度,引进中青年业务骨干。打造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学科研团队。

2.4 加速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1)充分发挥现有实验室作用,保证各课程实验项目开出率达到100%,仪器设备的利用率达到99%。

2)减少验证性实验,加重设计性、综合性、系统性实验比例,提倡学生自行设计、安装和调试。

3)不断引进新的实验内容,更新实验手段。加快在电气智能教学平台、现代通信实验平台上的二次开发力度,并以此为依托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

4)把相关课程(如高频电路)实践环节(收音机装配与调试)纳入劳动技能资格证考试内容。要求学生通过信息产业部“无线电装接工”“无线电调试工”高级证书考试,参加通信工程师考证,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2.5 加强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办学模式

充分利用已有的校外实习基地资源, 继续完善校企挂钩、合作办学的新型办学模式,积极推广“订单式”办学模式,加强同相关学校、研究所、公司及工厂企业单位合作办学联系。进一步吸收企业资金,完善场地建设。实现“教学—实践—就业”零距离。为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开辟更广阔的招生和就业前景。

3 专业建设成效

3.1 招生规模见成效

通信工程专业自2006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95人)以来至今已做到年年招生生源充足,报到率逐年递增。目前,在校生480多人。

3.2 师资队伍建设成效

目前,本专业在职专业教师研究生学历比例已占100%,已培养副教授1名,讲师5名,教坛新秀4名,访问学者1名。绝大部分专职教师能达到“一专多能”的要求,可承担多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任务。多人多次在全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获奖,其中2人获两届第1名,1人次获得第2名,1人次获得第3名。

在学院人事部门的支持下,加大了原有师资力量的培养力度,考取科大、工大、安大等学校的在职研究生已经圆满毕业,送到有关单位培训进修的老师都已学成归来。聘任了深圳讯方公司两名技术骨干作为通信工程专业兼职教师,参与我院教学和毕业设计活动。同时聘请了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工程学院等大学的教师,担任学科带头人。一支以青年教师为主,老、中、青相结合的,以校内为主,校企、校际结合的教师队伍已初步形成。

3.3 教材、精品课程建设成效

几年来,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师自编的实验教材、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指导书近10本;参与国内教材的编写已出版若干本。

2008年,“高频电路”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09年,“数字电子技术”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10年,单片机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11年,光纤通信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3.4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成效

自2008年建成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包含电工电子装配室、电路实验室、模拟电路实验室、数字电路实验室、高频电路实验室、信号与系统实验室、电子线路自动化设计(EDA)实验室、计算机网络通信实验室)以来,2009年又建成现代通信实验实训中心,为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基础课学习及相关专业课的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提供了先进的实验实训手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实践—就业零距离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试点。此中心现已对外开放,充分发挥了该实验实训中心的各项效益。

2013年,“安徽新华学院——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教育部地方所属高校“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电子通信工程学院与上海大唐移动信设备有限公司签订了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协议。

良好的硬件设备、充足的资金条件为通信工程本科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5 联合办学成效

2010年内本专业与讯方公司合作申报了光纤通信校级精品课程,派遣了3位教师赴深圳讯方公司培训,取得了“通信工程师证”,提高了教师的产学研能力。同时派遣了一个班学生赴讯方公司安徽分公司实习。之后与深圳华为、讯方、安徽电信合作开设“通信班”的计划相继实施。

2013年7月20日,电子通信工程学院首期TD-LTE网络工程师培训班顺利结业。TD-LTE网络工程师培训班是电子通信工程学院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项目之一,首期培训学员79名,在近两个月的模块化集中培训中,同学们展现出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每天日报、每周周报、每周五固定考试、两次考试不合格就淘汰。炎热的天气和高强度的学习压力,没有让他们退缩,同学们自发的进行早自习、晚自习,QQ群里的专业讨论往往会一直持续到凌晨。最终,学员们在进行学校现有专业课程学习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TD-S和TD-L的原理与关键技术、高层信令等专业课程的培训,通过了一系列的考试及最后的答辩测试。

目前已有三分之二的学员接到了来自北京、浙江、陕西、河南、黑龙江等地多家公司的招聘电话,即将奔赴工作岗位。

通信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通过信息产业部第十八鉴定站“无线电装接工”、“无线电调试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得到了鉴定站的好评。现代通信实验实训中心已经全面开放,把光纤通信、程控交换技术、通信网技术、通信设备原理与维修课程放在实训中心上课,理论与实践结合,这种“教学—实践”的零距离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明显,深受同学欢迎,激发了同学们参加“通信工程师考证”热情,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以质量工程为抓手来带动教育教学质量的内涵建设,辛勤的劳动带来硕果累累:

2008年建成省级“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并获得“省级实验实训中心在建项目”。

2009年,通信工程专业被列为校级特色专业;现代通信实验实训中心列为校级重点建设实验室;应用型通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区项目被列为校级重点建设项目。

2010年,“通信工程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现代通信实验实训中心”被评为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应用型通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区探索教学—实践—就业零距离培养模式研究项目”被评为省级重点教研项目。“通信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项目被评为省级一般教研项目。

2011年,电子通信工程成功申报校内重点学科。

2012年,省级通信工程特色专业、现代通信实验实训中心等项目顺利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中期检查。申报教研项目校级立项3项(重点1项),省级立项1 项;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1项;发表、交流论文8篇;参编教材1部;举行学术报告会5场,参加省内外学术论坛2次;6位教师参加物联网培训会、全国精品课程研讨会、特色专业建设研修班等。

3.6 人才培养成效

近几年来,深圳新天下集团、奥克斯集团、LG集团、安徽电信、深圳华为、深圳讯方等多个单位与电子通信工程学院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通过“订单式”的培养,为他们输送了大量实用型人才,受到了他们的欢迎。通信技术专业和通信工程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100%。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参加研究生考试的人数和录取率逐年增多,仅2011年就有7名学生分别被上海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知名大学录取。

在省内、国内各类比赛中成绩优良。2006年以来,先后获得过全国数学建模比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比赛安徽赛区二等奖和三等奖,“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一等奖三等奖等。

4 结论

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离不开省教委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扶持,离不开新华集团公司在人力、财力、政策上的支持与保障。我们深信在各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通信工程专业将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

[2] 陶红,曲涛.试论高职“1+1+1”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1,2(下).

[3] 陈文远,潘玉驹,高宇鹏,李益明.地方本科高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评价体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

通信工程就业范文第9篇

针对当前地方性院校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育模式的不足进行反思,该文从适应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明确分析了现有实践教学体系的缺陷。在此基础上,结合校企合作共建通信工程创新实践基地的探索经验,提出了项目驱动型通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方案,逐一分析了该实践教学体系的各个重要环节及其相应的教学实施方法,为创立“联动式”通信工程师培养模式进行了有效尝试。实践表明,该方案可切实满足通信运营企业对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通信工程;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电信运营

提高教育水平、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必须走产学结合的道路,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实践教学基地,以该基地为依托开展内容丰富的工程实践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压缩本科毕业生适应通信运营企业的时间,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1-2]。结合近3年的实践教学经历,对构建基于项目驱动型的通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有效尝试。教学实践效果表明,该体系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技能锻炼,在提高学生就业率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以构建项目驱动型通信工程实践教学基地为主线,分析了当前通信工程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以通信运营企业实际需求为中心,提出了一种通信工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新构建模式。

1现有实践教学体系的缺陷

通信工程学科知识覆盖面广,汇集了当今诸多信息处理的最新技术。这一学科不仅与电子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电子技术的最新发展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同时在计算机科学及网络通信技术的综合应用方面对学科教学提出了更接近生产实际的要求。该专业从理论课程到实践教学,每一环节都能够体现其鲜明的工程专业特色[3-4]。要求学校所培养的通信工程专业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只有如此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然而,受到资金不足和物质条件的制约,大多数学校难以快速地把产业最新技术引入实践教学环节。汇集通信工程最新技术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则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而目前多数地方院校的相关实验过程中最常使用的是一些分散、相对孤立的实验箱,这种教学活动侧重于通信信号的处理分析,难以从通信网综合层面向学生传授通信网络结构、工程应用相关的专业知识,学生得不到系统的工程训练,难以形成适应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究其原因有如下两点。

1.1考评机制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

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体系大背景下,教师职称的评价体制还缺乏突出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考核指标。评价机制的导向性政策倾向造成了专业教师对实践教学严重投入不足,进而影响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如果能从职称评定的考核机制上切入改革,将实践教学与教师职称挂钩,必将能引导教师重新重视实践教学,从而不断探索实践教学的创新方法和机制。企业用人单位对职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对职业技能中心和高校本科工程研究中心越来越重视,足以表明实践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只有妥善协调考评机制与行业需要之间的矛盾,就一定能为通信工程实践教育指明一条正确的道路。

1.2实践教学与企业需求不够协调

由于高校受自身基础条件不同和经费的限制,再加上新技术、新设备在通信工程中不断涌现,使得实践教学条件与实际工程环境的对比差异很大。目前多数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实践课设置方式较单一,只有部分实验课程和课程设计,缺乏面向企业需求的实践环境。部分高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以验证性和演示性为主,缺乏创新性,不能适应通信技术的发展。部分高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实际工作能力严重脱节,单纯从实践技术能力来比较,部分地方院校所培养学生甚至还不如职业学院培训出来的与业技术人才。从人才需求分析,多数通信运营企业更加青睐有大型通信设备的实践操作经验的毕业生,而目前主要通过学生进入企业后的新员工专业技术培训来丰富其经验,这就使得毕业生与熟练员工之间有一道明显的“鸿沟”[5]。突破这一道“鸿沟”就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师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从地方院校解决通信工程教学环节中的专业技能培养问题出发,提出了通过“校企结合、项目驱动”方式构建通信工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设想。通过“校企共建”缩小产、学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对企业、新技术的适应能力。在教学环节引入“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2构建项目驱动型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项目驱动型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将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多个实践教学项目,使学生能够直接参与实践项目实施全过程[6]。依据通信工程专业特色,笔者认为要构建基于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需要企业与学校的共同参与,合作建设一个真正面向企业需求的通信工程实践基地;其次,需要专业教师与企业专业工程师的协作分工,规划出适应企业发展、符合通信技术演进方向的实践项目内容;最后,需要学生与实践项目指导师的互动参与开展实践教学,并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反馈、评估机制,以形成对实践技能培养的正确引导。

2.1构建面向企业需求的工程实践基地

通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首先要在原有的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基础上引入更多的通信企业一线运营设备,完成相关实验设备的硬件更新;其次要充分结合通信工程学科发展特点,在实践教学环节注重通信技术应用技能的培养,拓宽学生的就业范围适应能力[7-8];最后,要强化学校与一线企业的联系,引入企业级的人才培训软环境,使得学生能接触到最新的通信技术并很好地掌握这些新技术[9]。要完成这方面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财力,可能使多数地方性院校畏而却步。为破解这一难题,温州大学联合当地的主流通信运营企业———温州电信展开全方位合作。以温州大学主建,辅之以温州电信公司向学校赠送VOIP语音交换设备、数据通信及接入网传输系统(包括通信技术实训设备以及必要的辅助材料、工具等)。通过前期的合作建设,网络具备了如图1所示的规模。该实践基地不仅可为课内实验实践教学服务,作为相关专业学生的校内实习基地,还能够以开放实验项目等形式为学生课外实践教学提供平台,促进学生相关实践技能特别是关于广域网、接入网设计、维护和管理方面的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能更好地接轨实际工作岗位,满足通信行业岗位需求。以该实践基地为载体,通过聘请浙江移动、温州电信、浙江华信设计院等通信产业相关企业的资深工程师为校外专家指导师,定期开展网络与通信工程方面的专题报告,对于提升学生的技能素质、增进学生对本专业技能的理解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2规划面向企业需求的实践内容

上述工程实践创新基地为通信工程教学过程提供了实物硬件基础。如果说实物硬件条件是建设项目驱动型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前提,那么规划出合理的通信工程实践内容则是该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核心[10]。为完善这一核心内容的建设,需要联合通信产业链上设备制造、网络运营与综合应用3个环节的技术工程师对学校教育中工程实践的体验,充分考虑通信网络结构特点及学校对行业需求人才的培养要求,从行业“云、管、端”的整体产业发展角度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11-12]。通信工程实践内容设计过程中通过在接入层、传输层、交换层、业务层等网络结构中各个模块的灵活组合、分批分步建设、平台互联互通性制定等建设方式,可实现在校园网环境下模拟完整的电信运营商环境,实现商业运营环境中各项业务需求的在校实践的教学目标。

2.2.1综合接入层

以行业应用最为广泛的ADSL/LAN宽带接入相关实践为主要设计内容,同时涵盖了最新接入网技术发展的XPON光接入相关实践内容,并把已成为通信行业发展热点的3G无线通信接入实践内容作为重要补充。

2.2.2传输网络层

以行业大规模部署的SDH光传输技术相关的实践内容和解决大量数据回传的PTN分组传输技术方案为主,同时包括了为解决核心层、骨干层的智能业务部署为目标的ASON光传输实践内容。

2.2.3交换网络层

以传统交换技术的程控交换和NGN软交换实践内容为主,同时兼顾基于IP语音交换解决方案的VOIP实践内容。

2.2.4业务应用层

以部署各种业务的电信业务开发为主要内容的实践项目,涵盖了能反映最新行业发展动向的物联网实验实践项目、4G手机终端开发实验实践项目,同时也部分包括了对无线网络进行综合测试分析的网络规划网络优化实践项目。上述4个层面可形成面向通信工程及应用的实践教学体系内容架构。这4个层面相互依赖,互为补充,每个层面的实践内容联系紧密,环环相扣,对于学生全面掌握通信工程相关技术有实际价值。经过通信设备制造企业、通信运营企业技术工程师及学校专业教师的精心规划,我们设定了语音交换、数据通信与宽带接入、光传输技术3个大的实践项目组,每个项目组下又涵盖了认知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课程设计性实验及创新设计性实验4种不同难易程度的若干个小项目,形成了不同难易程度互补的实践操作内容,对于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的通信工程技能有很强的实战锻炼效果。通过上述项目的实践锻炼,学生对于一般的通信运营企业传输网络管理技能岗位有了深入的了解,可以直接胜任该岗位的一般性日常事务的处理。通过这类实践内容的锻炼,对于培养符合通信运营企业需求的合格人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13],丰富了实践内容的通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能够提供完整的通信工整网解决方案,学生通过在此环境下认识整网的运行环境,并且可以进行各种设备调试、业务模拟、故障分析、课题设计等,实现各平台环境下的业务需求,达到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这为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可靠的实践基础,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专业就业率的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2.3开展项目驱动型实践教学活动

项目驱动型教学,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项目教学法可追溯到16世纪末在意大利兴起的建筑和工程运动,在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中得到推广。经过多年的发展,项目教学法在专业技能教学领域已形成了完整的教法体系[6]。在项目驱动型教学主线基础上,可以围绕所设定实验实践项目开展教学。首先,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和实践指导,以学生认识实验现象为导向,对相应的知识点形成一个感性了解,形成学习知识内容前的思维准备;然后,启发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知识点与实践操作要领的讲解与教学,通过学习与认知过程形成对知识点的理性认识;最后,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回到实践项目,这时学生已经能把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融会贯通地应用于实验操作过程,实现从理性回到感性的认知升华。要完成项目驱动型实践教学过程,关键在于合理设置实践项目,介入实验项目要体现出吸引力,又能衬托出相关理论知识的连贯性;实验项目的总结是个画龙点睛的过程,需要在工程实践内容的软条件支持下,构建以项目为载体、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环节,该环节决定这一教学方法的现实可操作性。为了能更高质量地完成实践教育环节,丰富学生实操技能,我们将教学环节的最后一站部署在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上。先后与市气象局、城投集团、移动公司、电信公司等单位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以专业见习或毕业实习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从中聘请有丰富工程经验及特长的专家、技术骨干为学生做讲座、指导实践环节,拉近了学校与企业的距离。这些技术人员也可以将先进的仪器仪表带进校园,讲解仪表原理、使用并演示,由于这些仪表价格昂贵,学校实验室受资金的限制无法配备,而在实际工作中会经常用到,通过这种形式很好地弥补了学校仪器仪表的不足。安排学生到这些单位参观和顶岗实习,给学生提供机会进行职业素质的训练,增进了学生对企业文化的感受,增强了工程应用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3实践效果分析

经过上述项目驱动型通信工程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并在我校通信专业尝试推广,为有兴趣的通信专业学生提供必要的面向企业的真实生产环境条件,帮助其在轻松和谐的实践中逐步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通过3年的摸索,结合我校率先开展的“卓越计划”的试点工作,逐步形成了“联动式”通信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在这一培养模式下,项目驱动型通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突出表现在:所搭建的实践平台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以通信企业工程应用为背景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所设计的实践环节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引导,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促进了以创新为先导的工程意识的培育;所规划的实践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拓宽了学生通信工程的知识面;实践过程提高了学生的沟通协作和相互学习能力,强化了学生团队合作的工程素质培养。通过实践平台的建设与实践项目的运作,学生适应通信工程类企业的实践技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培养,缩小了高校教育与就业需求之间的差距。调查数据表明我们开展“项目驱动型实践教学”已逐步取得了实质性效果。3年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认可度逐年提高,即使在就业压力日益加剧的大背景下,近3年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仍能保持一个稳中略升的势态。根据麦可思年度《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调查结果,近3年通信工程在全校各专业排名中能够一直稳定保持占据前3位的优势。第三方调查的客观数据表明,在地方性高校的通信工程专业开展基于校企共建实践基地的项目驱动型实践教学是能够取得实质效果的。

4结束语

构建通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离不开上述3个环节。校企共建工程实践基地是物质基础,实践项目内容是核心,项目驱动开展师生互动实践教学活动是载体,三者缺一不可,构成了一个统一的实践教学有机体。通过项目驱动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准确把握通信工程实践操作各个环节的要领,构建统一的工程实践技能认知体系,对于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项目驱动型实践教学体系理顺了通信工程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层次关系,突出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诸多要素,这对于建设地方特色的工程专业学科体系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作者:李昌 万毅 阮秀凯 单位: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田夫,孙涛,谢蓉,等.工科院校生产实习工作的问题及建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2):179-182.

[2]李志辉,张国栋,李婷,等.卓越工程师培养与实习基地建设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3):169-170.

[3]石桂名,刘畅,赵树源.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2):191.

[4]陈建军,韩庆文,蒋阳.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4):110-113.

[5]郑玉甫,蒋占军,杨桂芹,等.通信工程专业”三维一体”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09,20(12):84-86.

[6]罗运虎,邢丽冬,王勤.基于项目教学法的课程设计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6):14-15.

[7]李加旺,黄依珍.构建具有创新教育的电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装备制造技术,2011(3):198-200.

[8]郭爱煌,宋春林.面向未来的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C]//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4年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电子教育学会,2014:8-11.

[9]张科,马立香,雷维礼,等.《接入网技术》实验教学研究与探索[J].计算机实验与实践教学研讨会,2011(S1):227-229.

[10]郭爱煌,胡宗福,宋春林等.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C]//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暨全国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学科教学改革交流研讨会论文集.大连:中国电子教育学会,2012:20-22.

[11]张燕,董昕.通信工程应用型本科培养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C]//四川省通信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成都:四川省通信学会,2011:253-256.

[12]徐鹏.通信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C]//第三届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12:1-4.

通信工程就业范文第10篇

通信工程专业主要为研究信号的产生、信息的传输、交换和处理,以及在计算机通信、光纤通信,数字程控交换等方面的理论和工程应用问题。随着19世纪美国人发明电报之日起,现在通信技术就已经产生。为了适应日益发展的技术需要,通信工程专业成为了美国大学教育中的一门学科,并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得到迅速发展。

计算机技术与通信工程有着一些密不可分的关系,大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硬软件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通信技术的工程原理,信息综合处理理论和技术,可以运用计算机系统研究对信息获取,交换,储存,变换传输处理,可以运用通过计算机等现代通信科研工具对现代通信系统,计算机通信网和程控设备等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的高级技术工程。

在实际的生活学习中,计算机专业更加偏向于软件的学习,它对于通信时有着很大的辅助作用的,首先学习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结合计算机进行仿真,可以对通信方面的理念有着更深刻具体的理解。再者,计算机技术偏向软件的特性,注定在以后的就业中,会更加实用,因此通信工程的学生很有必要加强计算机方面知识的学习。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也可通过计算机这一基础,学习一些通信方面的知识技能,为以后的就业铺下更广阔的道路。

目前通信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方向很广泛。具体毕业后可从事以下几种技术工程师:

1.移动应用产品经理;2、增值产品开发工程师;3、数字信号处理工程师;4、通信技术工程师;5、有线传输工程师。

从上看出,通信工程的就业面是很广的,通信工程的学生要想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必须以计算机技术作为自己的工具,在此基础上,发挥通信方面信息的传输,交换,处理等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事业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应用的普及,IT业的地位逐步提高,目前培训计算机技术的学校数不胜数,各大高校计算机专业也很热门,。就业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

1.计算机软件工程师,主要是指导程序员工作,参与软件工程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等过程,协助管理人员保证项目质量,负责工程中关键问题和技术难题。

2.计算机硬件工程师,主要工作是,对计算机硬件产品的设计,了解计算机的结构和发展趋势,区域市场管理,按照计划完成符合功能要求的和质量标准的硬件产品。

3.计算机网络及计算机应用技术,对系统软件开发,计算机网络维护,计算机硬件及游戏的开发。

计算机和网络是分不开的,二网络和通信业密不可分,所以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要想有着更广阔的道路,可以学习一些通信方面的知识,以求更好的发展。

通信工程与计算机在技术上的应用

(1)LED技术在通信计算机中的应用

一台电脑可置LED灯光的照射下,在没有网线连接和无线内置埠的情况下流畅的进行网络宽带连线。完成流览网页,播放视频等诸多网络功能,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房顶上LED照明灯。联通网络的信号正是通过LED灯光传输给电脑的。通过这种方式测算出的上网最大传输速率可以达到每秒2兆。有专家介绍,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LED照明已能够实现对多种电器的开关和调节的控制。

LED灯与传统照明设备不同,它不仅节能省电,也能够通过高速的开关动作,发出调制信号,完成资讯与指令的传输。每秒开关的速度最高可达200万次,所以不停的开关动作不会影响正常的照明使用。更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因为人的肉眼根本看不到这么快的频率变化。

(2)通信计算机工程在3G中的应用。

从目前已确立的3G标准分析,其网络特征主要体现在无线接口技术上。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技术包括小区复用、多址/双工方式、应用频段、调制技术、射频信道参数、信道编码及纠错技术、帧结构、物理信道结构和复用模式等诸多方面。纵观3G无线技术演变,一方面它并非完全抛弃了2G,而是充分借鉴了2G网络运营经验,在技术上兼顾了2G的成熟应用技术,另一方面,根据IMT-2000确立的目标,未来3G系统所采用无线技术应具有高频谱利用率、高业务质量、适应多业务环境,并具有较好的网络灵活性和全覆盖能力。

上一篇:通信工程专业范文 下一篇:水利工程施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