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05 04:47:36

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自由教育;高等教育;人才

众所周知,通识教育是近十多年来国内外高等教育针对许多高校教育长期存在的过细的学科分类、过窄的专业设置、学生知识面窄、文化素养不高以及教育质量难以提高等问题而进行的教育改革。虽然,这种改革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几十年来,在各大高校都在强调将人才培养理念从重视人才的专业知识向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方向转型的过程中,一个问题凸现出来,那就是课程多而杂,让学生身心疲惫的同时不但没有较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而且还扼杀了学生自由发展的天性,封闭了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因此,在开展通识教育的同时我们应该不忘过去自由教育的精神实质,毕竟它倡导的是个人身心的自由发展和最纯、最善良品质的养成,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铸就。

一、通识教育的实质

何为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美国的一教授在19世纪首先提出来的。起初,它曾被译成“通才教育”或“普通教育”。最初的通识教育诞生于美国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领域,其主要其目的是培养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学子,在培养他们具有较扎实且全面的专业基础上,努力将他们培养成在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近几十年来,全世界各个高等学府的学者和精英都将通识教育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反复探究并且已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国内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在大学阶段,我们必须坚持通识教育,因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职业性和专业性教育之外,通识教育提供了一种人人都应该接受的另外一部分有必要接受的教育。因为该教育的理念和通识教育实践是非常统一的,其特色是,通识教育强调文化的广度、知识的深度、人格的独立,而其课程规划以共同必修课程达到文化广度目标。简单说来,通识教育是培养知识广博、高素质、人格追求完满并且全面发展的通才。通识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它能够将原本过度专业化和非常狭窄的教育进行合理有效的拓宽,使得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知识之外还可以学到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够使学生掌握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所需的特殊本领。

二、自由教育的现实意义

早期的教育被统称为“自由教育”内容包括音乐、天文、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俗称“七艺”。它的核心是心智的解放,寻求生命中的最美、最纯和最善良的品质,强调以培养人具有自身良好素质为教学宗旨。实际上,自中世纪起,自由教育就成了一些国家本科课程体系中的主要课程,例如,哈佛大学就是始终把上述课程作为其本科阶段实施的主要课程。不过,自由教育的内容也随社会环境和发展的情形也在不断变化。文艺复兴时期,以希腊文和拉丁文为主的人文学科成为其教育的主要内容。到了18世纪,自然科学开始兴起o并逐渐与人文学科比肩o使自由教育的概念再次得到延伸与发展。在19世纪,一些国家开始将文、理同时纳入普通教育的范畴。虽然,近几十年来,人们谈论、研究最多的是通识教育,几乎很少有人再提及自由教育。但是,事实上,无论是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上看,它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也在不断进步。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对知识的渴望也在不断增强。自由教育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在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教育的不断挑战中,自由教育这种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也成为人们迫切需求的东西。因为,自由教育的教育理念恰恰反映了人们追求民主与自由的理性与信念,让人的身心都可以自由地生长,尤其是让人的精神可以自由张扬。在我们强调创新的时候,我们应该明白的是,自由教育本来就是创新的基础和根本。不断创新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存在形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重点,也是衡量教育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自由是人的天性。培养人和发展人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必须尊重人,并且能够保护其自由发展和成长的天性,否则教育就成了强迫人、违背人的意志而行事的社会机器。

三、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结合的意义

通识教育范文第2篇

理念制约因素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种实用主义观念。反观我国的大学教育传统,实用主义严重侵蚀了我国大学教育精神,高等教育过分强调社会功能,被视为国家发展的工具。在这种理念指导下,高等教育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知识型、专业型“人才”,专业知识的传授成为大学最主要的职责。国家对大学的功利要求,极大地强化了大学生的实用主义观念,大学生们考虑的不是学识修养和人格的完善,而是学好专业知识,考等级证书,为就业问题打算。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有责任为社会发展服务,为国家培养科学家、技术专家,但这种服务应该建立在促进大学生智力发展和人格塑造的基础上。中国高校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两大因素影响下,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教育实践中产生了种种弊端。通识教育与传统的实用主义教育观相悖,台湾黄俊杰教授认为,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建立人的主体性,以完成人之自我解放,并与人所生存之人文及自然环境建立互为主体之关系”。通识教育不直接为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做准备,教育内容包括专业教育和非专业教育,通过教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其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健全和负责任的合格公民。根据通识教育理念,大学教育应给予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近些年来,通识教育理念正在转化为多种实践模式,由于专业教育的思维定式,许多管理者、教师、学生的视野和思维空间被局限于某一领域,对通识教育理念认识不深,通识教育的内容、教学模式、评价体制等都保留着专业教育的痕迹。在实用主义教育观的影响下,通识教育停留在理念层面而难以充分体现在教育实践之中。通识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各级领导和教师对通识教育理念达成共识,并积极投身于通识教育实践之中,通识教育才可能在高校真正推行,通识教育评价才能在高校教育评价中获得一席之地。

制度制约因素

任何理念,都需要相关制度的支持和配合,否则就没有成长的根基,难以扎根发芽。实施通识教育评价也一样,通识教育评价必须建立在完善的制度上。从实践中看,很多大学通识教育评价难以有效开展,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制度化保障。制度具有规范与引导事物发展的作用,通识教育理念的落实,通识教育评价的实施,都以制度保障为前提。在国家倡导推行通识教育的过程中,保障通识教育落实的制度不够完善,许多高校的通识教育理念还没有战胜专业主义思想,通识教育没有制度化,专门的通识教育机构没有设立,有的院校委托高教所、教务处、团委代管,通识教育评价没有专门的负责人员和评价人员,尚未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制度建设方面的缺失,使通识教育评价缺乏整体规划、目标不明确、评价标准不够科学,在实施中表现为随意性大,协调性不够,反馈不及时,整改力度微弱。制度是强化通识教育评价的关键和保证,建立可行的通识教育评价指标,制定科学的评价制度和详尽的实施规划,是通识教育评价得以实施的有力保障。为了适应知识门类的高速分化,我国大学实行学科制,将大学分成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其弊端在于适应知识不断分化的要求,而忽视对知识高度综合的适应,使专业与专业之间泾渭分明,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形成独特的专业风格。通识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的提升综合素质的教育,不同专业的学生教育需求不同,通识教育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如何以统一的标准有效评价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通识教育效果,这无疑是对通识教育评价的一种挑战。考试制度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个新观念、新要求充斥的21世纪,考试同样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尤其在强调专业知识学习的教育中,考试仍然是反馈教育效果的主要手段。我国现行的考试主要是检验学科知识掌握水平,具有明显的甄别、选拔功能,而难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无法衡量通识教育目标是否实现。由于考试具有简便易行、反馈快速、结果量化、评价公正等特点,加之师生长期使用,习惯和认可了这一评价方式,对通识教育多个维度、多种方法的评价很难适应。虽然管理者勇敢地接受新的评价方式,切实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但还是不得不面对社会推崇、学校盛行的考试制度。诚然,只有考试与通识教育逐步走向协调、融合,通识教育评价才能在高等教育评价中产生实效。

资源制约因素

教育评价改革需要以特定的师资力量和物质基础为支持,倘不具备这样的资源,实施就会受到阻碍。我们不得不承认,时下许多大学通识教育评价难以有效开展与教育资源的欠缺密切相关。教育经费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备资源,教育经费不足是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注重效益提高、追求专业品牌,经费分配往往偏向科研、巩固优势学科、开发项目、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对于不能直接产生效益的通识教育则没有专项经费。通识教育评价建议运用网络、实验室等设备,通过社会实践、校园活动、教学表现等多种途径,从多维度考查实施情况,对于条件不具备的学校,这些建议必然使实践者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通识教育资金保障不足,是通识教育评价举步维艰的重要外在原因。通识教育评价的有效实施不仅需要有专门负责的组织机构和充足的经费支持,还需要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大学通识教育评价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评价人既要有通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又要熟悉评价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在我国,高师教育偏重培养学科专家型的教师,教育内容以单一学科为主导,课程设置没有呈现广博的知识体系,致使培养出的教师人文性、通识性缺失,博学广识、触类旁通者为数不多,加之教师们没有受过系统的测量、评价等方面的训练,所以,能胜任通识教育评价工作者屈指可数。师资的缺乏,使有效开展通识教育评价失去了人力资源保障。因此,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认同感和评价能力是当务之急。为了提升评价的水平,可以邀请各大学院校的专家学者参与评价,以弥补通识教育评价力量的不足。

行为制约因素

通识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 公民意识 专识教育

通识教育没有一个固定的概念。笔者以为,通识教育的概念不用引经据典,专业复杂,简单来看,“通”全面的,普遍的:“识”,知道,认识,能辨别。所以通识教育应该是一种对学生综合素养,全面素质进行的教育。这个全面,涉及各大类具体知识,人文素养,良好性格,公民意识等诸多方面。与通识教育相对应的概念是专识教育。“专”,单纯,独一,用最简单的话来表述就是专业教育。

是通识教育可行还是专识教育更适合中国的国情?如何处理通识教育和专识教育之间的关系?通识教育如何中国化……近年来,关于通识教育与专识教育的讨论甚嚣尘上。笔者认为,通识教育是生长之学,让一个人成长为完全完美完善的人,专识教育是生存之学,让一个人能够有一技之长,一种安身立命的根本。通识教育强调的是使人成为自然人,注重人格,精神,思想层面,兼顾社会人,专识教育注重的是专业水平,强调社会角色分工,有一种实用主义倾向。通识教育和专识教育不是也不应该是对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的两个概念,是一个问题——人的教育的两个方面。一个人不可能人文,社科,自然各个方面知识,面面俱到,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即使都了解也很有可能是浅尝辄止。另一方面,一人只有某个专业知识,对其他知识一无所知的人,是难以具有创造力,适应力,难以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简单来讲,真正的教育要培养一个人博雅的素质和顶尖的专业水平。

国外的通识教育概念由来已久,国外通识教育实践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哈佛大学为例,本科生大学第一年进入哈佛学院,学习各种类别知识,让学生广泛涉猎。进入高年级后,进行进一步划分,哈佛大学独步全球与其本科实行的通识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再看国内,近年来一些高校尤其是一些985工程院校,像北大,复旦等国内知名大学借鉴国外经验,开始了通识教育计划。对本科教育质量进行提升,如复旦大学成立了复旦学院,组建了专家委员会,开设了诸多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增加了课程总量,并结合中国传统的书院文化,打造复旦特色的通识教育。整体来看,成果是有的,但问题也很多。

第一,内在理念滞后。大多数学校没有通识教育的理念,延续的依然是分科分专业教育的传统。即使一些实行通识教育的大学,其理念也需要纠正。笔者曾翻阅某所国内知名高校的2010本科生质量报告,作为一所被国人给予很高期许的大学,作为一所自许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高校,其本科质量报告中,诸多篇幅都是在炫耀自身生源质量多优秀,毕业生就业率多高,有多少部级精品课程,多少名师,这样的报告让人感觉是广告。如果中国最著名的大学都是以招生来炫耀,对自己的期许都是学生都能找一份安稳的工作,我们的教育还有什么希望?

第二,外在条件限制。对于大多数中国高校来讲,由于许多外在条件限制,通识教育很难实行。中国高等教育开始大众化以来,学校规模越来越大,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本是一件好事,因为更多人可以接受大学教育。但量急剧增加的同时难免带来质的下降。我们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办的事粗放型的教育,学校不能给与学生真正想要的和需要的。以郑州大学为例,2013年本科生招生达到1.3万多人。这么庞大的本科生群体,需要更加强大的教师队伍,更加丰富的课程体系来满足学生的需求。而实际情况是,相对东部沿海地区。河南经济比较落后,郑大办学经费,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构建相对不足。想开展真正的通识教育,比如像复旦那样,真的有点天方夜谭。

第三,通识教育和专识教育的问题,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问题是一致的。而目前中国应试教育依然盛行,高考以前是一系列的应试教育,而大学以后突然讲起素质,创新来,学生难以适应是必然。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人想出一种方法能真正改变中国应试教育盛行,素质教育“雷声大,雨点小”的现状,也许对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这个问题反映了国情。但如果不改变应试教育的弊端,实行真正的素质教育,那么通识教育在中国就难以真正实行,或者说难以取得想象中的效果。

第四,推动通识教育进行的人才匮乏。民国时期,大师林立,教育成就辉煌。如蔡元培,接受了20多年的传统教育,游历欧洲数十年,融贯中西,把西方的办学模式办学思想本土化到了中国。所以造就了北大的传奇。今天,这样融贯中西的学者大师非常少。而这样的大师才是推动通识教育发展的强大力量。

中国的大学往哪里去?中国的通识教育如何实行?北京大学王余光教授在郑州大学的讲座说他认为通识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经典阅读。专识教育有一种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倾向。而当今中国的高等教育盛行的是专识教育,随之而来的是很强烈的功利主义倾向。1840年以前,中国传统封建教育最注重的是文科教育(人文精神)。知识分子大都有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想。1840年以后,外强入侵,大的灾难引起的是大的反思。中国人明白了自身的落后,开始了西学东渐,逐渐注重科学技术,排斥传统人文,经历五四,,改革开放,量变到质变,今天的中国,科学技术教育(实用的专识教育)大行其道。而大学里缺乏了人文精神教育。所以笔者非常赞同王余光教授的观点。通过经典阅读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让其具有博雅的素质,辅之以专业教育,培养学生顶尖的专业水平,这样才能培养完整完善完美的新时代大学生。

笔者认为对于国内一些大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促进通识教育发展。

第一,限制招生规模,对于一些巨型“粗放型”大学,学生人数要缩减。

第二,开展相类似于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不同专业相互合作,课程开始可以少,但要精。

第三,培养推进通识教育的人才。注重教师通识教育培养,使其具有通识教育理念。

第四,实行末位淘汰制,淘汰一些低质量课程。第五,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花重金聘任外国著名大学知名教授。

第五,经典阅读,反思,成长。

通识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必要性;开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118-02

21世纪是科技高速发展、多元文化冲突融合、高度信息化、高度市场化的世纪。“综合优势”、“博才取胜”被认为是在激烈竞争中出奇制胜的法宝。为了培养未来社会发展需要所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新型复合性人才,以适应科学和社会发展,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进行高等教育教学制度改革,构建新型的人才知识体系,已经是刻不容缓的时代课题。

一、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职业教育思想家蔡元培先生在《教育独立议》中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17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空前的繁荣,但也给人们带来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人类面对的一切问题。科学知识的教育成为整个教育活动的中心,因而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掌握最多的知识成为教育活动的追求,在这种教育活动中,人被当成了学习的机器和承载知识的工具。然而人是有感情的,有思维能力的,有精神的,教育活动如果不能引起学生感情的升华,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不能对学生进行个性的培育、精神的培养,只向学生灌输死的知识,只给学生一些死的教条,那么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能成为完整的人。进行通识教育不只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和谐的发展。爱因斯坦曾说过:“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所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通识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平衡的心智,开阔的视野和开朗的个性,继而培养完善的人格。通识教育就是要使学生不仅获得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具有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念,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同时在通识教育中加强科学教育,引导学生以一种人文的观照关注科学的发展,也使他们在科学精神感召下去追求人生的意义,实现人生的价值。通识教育关心的是人的发展。而不是培养科技动物。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为了验证狗熊的嗅觉是否灵敏,先后两次把掺有烧碱、硫酸的饮料,倒在动物园的熊身上,导致数只黑熊受到严重伤害;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因为孤僻、多疑、猜忌,竟杀死四名同学,这看似幼稚却疯狂的举动,显示了单纯科学教育的偏狭和人文教育的重要。

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在对专业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开始大学学习,即使发现所学专业并不适合自己,也别无选择,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只是消极被动地在进行学习。通识教育是建立人的主体性,并使人摆脱各种奴役成为自由、自主的人的教育。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实行的一二年级不分专业,这种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逐步过渡到专业教育的方法,一方面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充分体现出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识教育不仅着眼于改善学生大学阶段的学习,而且关注学生将来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不仅要教给学生现存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获得知识和创造新的知识,即不仅要“授人以鱼”,更重要的是要“授人以渔”,这在学习型社会中表现得尤为重要。

(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经济进入信息时代,学科交叉,行业交融,技术人文相互交织,社会发展对职业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再也没有单一技能“一劳永逸”的职业了。加强通识教育己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劳工组织制定的新一代劳动力能力要求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正如麻省理工学院校长保罗・格雷博士在《工程师教育探索性改革计划》中所指出:“一位专业工程师再也不能仅仅驻足于工程技术一隅了。他生活并活动在一个社会系统中,需要理解文化和人类的价值。”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两个转变时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职业变动日趋频繁,岗位技术要求不断上移,人际交流与合作更加密切。从目前人才市场情况来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在仅仅局限于专业上的片面要求,而且相当重视人才是否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必要的交流、合作与公关能力等,这必然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学校一定要尽可能满足社会对于人才培养规格所提出的新的要求,这就决定了高等学校要推行通识教育,满足时需,找到与社会、人才市场的契合点。

(三)高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当前高职生源的普遍特征表现为学习兴趣一般,学习思维僵化,学习能力较弱,学习习惯欠佳,潜在兴趣较多,自信有待加强;聪明点子不少,知识有待储备;动手能力较强,团队精神缺乏。这种现象究其根源与基础教育阶段通识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如果说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能使人在当下得以安身立命,那么必要的人文素养和宽泛的职业发展素质将有助于人生马车驰骋万里。因此,高职教育既要着眼于眼前的就业,又要站在学生自身发展的高度,助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四)教学改革的需要

几十年高等教育实践证明,要打破旧的教学模式,实施通识教育。新中国自主创办高等教育已经有50的历史了。50年的高等教育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所潜伏的危机实令人堪忧。高等学校分科太细,各专业之间畛域分明,此疆彼界清清楚楚,尤其是文理科之间有明显而巨大的沟壑。长期以来,高中便开始分文理科,到大学就更不容说,一进大学的门槛就进入专业学习,4年就在干瘪一代又一代人已经吮吸干净的专业里讨生活。专业以外的知识一概不知,或者知之甚少。而社会上的各种工作,则要求他们是“通才”。譬如,学习桥梁的必须懂得专业知识以外的市场学、经济学、地理学、美学等知识;学习绘画的,必须了解有关数学、几何及哲学方面的知识。一门学科不注意吸收其它学科营养,不注意学习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在毫无外援的情况下“孤军深入”,是很难得到发展的。新中国50年高等教育未能培养出杰出的一流人才,或许可以从这里找到部分答案,或许可以觉察到打破旧的教学模式,实施通识教育的紧迫性。

二、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途径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正逐渐为我国大学所接受,在构建与通识教育相适应的大学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推进实施。

(一)丰富课程内容设置,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的各类课程内容偏向应用型和专业化,既没有突出人文社会教育,也没有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应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经验,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修养出发,丰富课程内容,开设一些反映地方文化的课程,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高职院校应建立跨学科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将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有机融合。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某一学科的学术精神、素养及技能的训练,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通识教育的理念。通识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让学生领悟知识的融会贯通,因而构建跨学科的综合课程体系是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的必然途径和不二选择。

(二)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推动通识教育发展

通识教育的顺利推行,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建立良好的保障机制,才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建立良好的保障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政府部门需要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机构,负责制定通识教育的目标、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及其评价、经费的援助和政策的支持;其次,通识教育的开展需要各方的努力和支持,除教育部门的政策支持和主导以外,更需要各个高职院校领导及教师的力量。各个高职院校应当注重通识教育课程实施形式的多样性,设置有利于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综合课程,教师也应当注重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最后,为了确保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应当完善课程评价制度,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方法

英国教育家阿什比提出:“大学教育的试金石不是讲授伟大真理,而是用什么高明的方法来讲授伟大真理。所以,讲授什么不及如何讲授重要。”此外,我还认为,作为起模范作用的教师也是通识教育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一个具有高标准和善于关心人的教授在道德行为方面肯定会教给学生更多的超过该时限的东西。课程只是骨架,而它的血肉和精灵必须来源于师生之间难以预料的相互影响和交感作用。”通识教育的内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深厚的专业知识外,更需要对科学与人文有统一认识,达到文理通融,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修养与和学识功底。教师不应该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灌输给学生,而是要与学生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基础上进行交往和对话,为学生提供自由、民主、开放的教育情境;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样,学生收获的将不仅仅是科学知识与技能本身,而是科学知识背后所蕴涵着的科学家们的辛勤劳动、坚韧的毅力、大胆的创新以及追求真理的高尚品质,这往往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目前的通识教育多数是通过学生选择不同的课程来达到目的,教师只限于本学科的内容进行授课,而如果教学科研人员本身就具备文理互通的教学能力,能够对学生加以引导,则可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营造实施通识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浓厚的通识教育校园文化氛围是实施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良好的人文环境属于大学通识教育的隐性课程,对养成学生的“通识”,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隐形课程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内容充实的人文与科学讲座。各种学科的讲座,可以极大地丰富人文与科学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增长学生的见识,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如华中理工大学从1994年以来,邀请校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已作了500多场面向全体学生的专题报告,内容涵盖古今中外,从政治经济到科技文化,从宗教、哲学到文化艺术,从圆林建筑到信息高速公路,内容广泛,引入入胜。其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从有组织、有规划的文化艺术节和科技宣传月到自发的课外阅读与读书讨论,无不可以起到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和启迪学生思想的巨大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生可以掌握他们在课堂和实验室学不到的知识和能力,培养他们通过教师唇焦敝讲授所难以培养出的兴趣和对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科学追求的精神。其三,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形成有利于大学通识教育的校风、学风和教风,使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赋予“通识”色彩,都赋予其教育上的意义,给学生的心灵一种高尚文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1]蔡映辉.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4(11).

[2]张寿松.近十年我国通识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0).

[3]朱欢,蔡青.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下的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8).

[4]杨叔子.现代高等教育:绿色・科学・人文[J].高等教育研究.2002(1).

通识教育范文第5篇

1929年,年仅三十岁的哈钦斯开始执掌芝大,长达二十一年之久。在哈钦斯入主之前,芝大的招牌是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而其本科教育一直停留在比较低下的水平。但在他主政期间,芝大的本科教育水平提升很快。很多人把这种成绩的取得归因于哈钦斯开展的通识教育实验,但是麦克尼尔所著《哈钦斯的大学》认为这并非实情。

作者指出,哈钦斯的通识教育方案,直到二战时因种种内外因素才得以实现,且取得的成绩远没有哈钦斯所希望的那么大,通识教育得以实施之后的芝大本科生院“从来没有像哈钦斯期望的那样,起到美国教育标兵的作用”(第247页)。在他任期中,芝大本科教育质量和名声的大幅提升,更多是得益于本科生院院长鲍彻设计并推行的教学改革,其内容主要包含大力打造基础学科的概论课程,设计全新的考试体系,允许学生自主设计培养计划。再加上芝大在媒体宣传和招生方面取得的成绩、因避战而从欧洲前来的优秀师资力量、对种族问题的开明态度等因素,芝大本科教育才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毫无疑问,麦克尼尔给热心通识教育的人泼了点冷水。我认为这点冷水对当下中国也可发挥一点镇静剂的作用。近些年中国知识界对通识教育的热情方兴未艾,大体而言针对的主要是:专业主义和学科细分、道德滑坡和核心价值缺失、全球化与文化断裂。首先,甘阳教授就认为,哈钦斯对美国高等教育专业主义的批判“几乎完全适用于我国现在的情况”(甘阳:《通三统》。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94页)。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或许是受苏俄课程论的影响,中国本科教育还是比较重视概论课和通史课;专业细分主要还是体现在研究生阶段。其次,道德滑坡和核心价值的问题,确实是当代中国真实存在的现象,但是企图以课程设置的方式来拯救道德,恐怕是缘木求鱼。道德和教养主要是在日常生活熏染出来的,是家庭和师长以身作则“做”出来的,以及法律等惩恶扬善的社会机制规训出来。我们的中小学乃至大学教育的课程中,已经包含了太多道德说教的内容,对于提升我们的道德水准未见有何助益。

通识教育范文第6篇

我不晓得以50后为主的“通识教育”最积极的推动者们究竟是根据怎样的人生经验判定人才是需要通过“经典阅读”才能培养出来的。在我看来,50后,包括“中国文化论坛”的一群理事们之所以能够混出今日之“卖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曾经插队落户、当过工人当过兵的经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深深地知道中国这片土地到底是怎么长的!不下过田、扛过枪、摇过车床,你以为你能领悟得出“圣贤们”的苦口婆心?你就有动力读出今天的成就?那你凭什么认为下一代就能够这样读出来?我实在搞不懂那些把的智慧捧上天的50后怎么会忽略掉的最英明判断。难道是因为中年人危机(临到中年末尾了发现大事还没有做成几件)而引发了恐慌心理,进而“暴走”?

作为一个在初中、高中阶段拼命读书上大学后吊儿郎当基本没有读过一本所谓“经典”的典型80后,我觉得我和身边的同龄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知识”的不盲从,以及喜好解构“权威”。原因有很多,但有很重要的一条在于现在的本科教育制度。说得夸张些,多亏现在大学里开设的各种功利课程而不是“经典阅读”,才让我们更可能早的感受到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社会之间的差距。因为“经典”与现实的隔阂是想当然的,但是功利课程居然与社会现实还这么格格不入,这不得不让人时时刻刻对“知识”有了反省意识。而这样一种对“知识”的反省难道不比教会一个人对“知识”的盲从来的更为可贵吗?由于本科时段没有“经典”,也就不会出现解读经典的“大师”,大家都是混日子,老师也是,大家互相体谅着,谁要冒充下大师,行,捧个场,但心里也是可怜你,这样一种对“大师”的解构难道不比对“大师”的诚服来的更具有时代感吗?(80后终于赶上了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趋势!)因为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在学习之余开展校外打工校内打牌等诸类活动,使得与人打交道而不是与书打交道可以成为本科阶段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于是我们更容易地把握住了普通人的真实情感和行为方式,从而在阅读书本的过程中不至于像上一代的某些人那样习惯性地从圣贤们的论述中抽离出概念(比如平等啦自由啦)随意阐发而不顾别人说话的具体语境。我们是反叛的一代,所以不会跟着别人乱贴“我是自由主义”、“你是新左派”的牛皮癣标签,更受不了被别人乱贴;但是我们又是宽容的一代,想想人家也是不容易,要想混入学界这个批发市场,脑门上就得有个戳印以证明自己好歹也算混入一品牌了;甚至于我们都可以完全理解那些成天给政府摇旗呐喊恨不得给党和国家领导人写发言稿和那些天天喊着要打倒政府的老师们,因为其实人家都是很想写发言稿的,只不过后者因为运气不好投机失败一时看走了眼,只好“一错再错”,又或者因为能力不够,长大成人老半天了都没干出点啥名堂,于是只好通通选择反政府以显示自己的存在价值(就算不被政府利用也要被外国利用一把才算不枉此生)。而能够赋予我们如此反叛如此宽容成为今日之我们的正是爸妈50后们一手确立的现行教育体制。就像50后不会傻到否定自己一样(我听见有些50后说自己那一代最差,那其实就是标榜自己,好像自己最有反省意识的样子),我们也不会傻到说现行的教育体制一团糟,所以我们就一团糟了。更何况,前人否定后人不具备历史正当性!

但我还是试图去理解某些50后要把“通识教育”提上议事日程的良好初衷,以80后特有的宽容精神。大概是因为50后自己曾经历过的用功读书的80年代,又或者是他们看到了国外大学“金光闪闪”的本科生选课表?如果是这样的话,那50后对他们的下一代也真是疏于观察,对中外国情的_区别也是怠于研究。没错,现在的本科阶段是不怎么读书,但高中、初中,甚至小学呢?你上大学前上山下乡充军学农玩得山不转水转,我们在干吗?我们在看书,而且是日日夜夜无时不刻地看书!不要自吹自擂自己在那个年代看过多少国外国内的人文经典,这个世道从来只多东西不少东西,你们看的我们当然也要看,更何况1990年后我们还同期过,你们四十多岁时写的译的东西我们十多岁就得拜读,因为谁知道高考会出怎样的题目?当然是涉猎越广越安全。不仅要看,还得背,因为根本看不懂,但因为知道自己人小,觉得不会是因为人家语句写得不通顺,而是自己语文没学好,多背背也许就能写出一样的句子来了。就以这样的素质,如果进入大学后继续跟着50后研读经典,在人生阅历没有任何长进的情况下,你觉得我们到底可能有多大的长进?再以外国作对照。谁都知道美国的高中生与初中生比我们有太多的课外实践机会,而且他们进入大学的评分标准也不是唯分数是问,此外高中毕业后甚至有一年“天空任鸟飞”,在这样的基础上当然可以一进大学就念经典,因为他们的脑海中已大概形成了对这个活生生的世界的初步印象,因此也可能将对生活的理解融会贯通于对“知识”的理解中。这样明显的区别,向来最具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并且深恶痛绝于西方的种种形式与实质的分离的50后大叔竟然会集体熟视无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有点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一定要像国外那样在本科阶段推行“通识教育”,那它的前提就是本科之前学生要玩个够,要对社会、民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最基本的体察。如果这点做不到,却要大张旗鼓地搞“经典阅读”,等于是把人往“知识”的死路里再推一把,长此以往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因为他们是“知行合一”,而我们是在“知识”的死路上越走越远。而如果要让学生在高中、初中玩个够,就必须彻底打破现行的中学教育体制。这有多难,看看伟大的同志身负的骂名便可知晓。

真是不得不佩服的英明!他早就看出来中国整个教育体制的无可救药,知道不管怎么小补小修都无济于事,因为传统的坏根子实在扎得太深!中国从来不缺会读书的人,缺的永远是“知行合一”。要使得中国不是过一两百年才出个王阳明似的人物,就必须把人对“唯有读书高”的整个认识连根拔起!这个拔起的代价之大,世人皆知,但是拔起后给整个国家(而不是具体的个人)带来的东西,却甚少有 人提及。

我想几乎当代所有的读书人在书读到某一阶段的时候都会对胡适、钱钟书那样的学者表示青睐。但如果把书扔掉,脚踏实地地到中国最贫瘠的土地上走一遭,便会很快发现胡适那样的人与至少目前(更别说民国时期)我们这个社会的根基是脱离的。他们从小用功读书,智力也不差,读到一定程度了自然学识渊博、大体风雅,举止风度都有学者应有的风范;他们希望自己做出一种上等人的表率,以此来引领一种风尚,同时接受众人的膜拜包括女子的爱慕。但是这样一种争做上等人的姿态也使得他们逐渐失去了与草根的联系,他们漂浮在空中,说出来的话只能在空中浮荡。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二十世纪初美国华裔受到压迫歧视最严酷,大部分华裔劳工在美国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时,胡适们从美国回来居然还能够高唱美国式的平等与自由!想想他们在美国愿意跟怎样的人打交道,他们只能看到些什么!而这些人,你敢说他们没有接受过像样的“通识教育”吗?!

而以我本人的经历来说,在美国,有个所谓台湾高级官员的儿子请大家吃饭。他素养极佳,讲礼貌,并时时刻刻显示出他的饱读诗书和所受的高端礼仪教育与我们有着多么大的区别。吃完饭,我的两位读书很用功的同学感到十分羞愧,说我们怎么就不能做到像人家那般的高雅。我觉得好笑。我突然间明白了为什么会失去了这片土地,并在很长一段日子不敌绿营的原因。他们这批“高尚人士”根本是抓不住这片土地的,不管是大陆,还是台湾。可怜的老蒋,他如果不选择跟那些人合作的话,他或许还有希望。他也算是大体了解这片土地的人啊!但就是这样一批曾经折腾了中国普通老百姓半个世纪的“高尚人士”,如今居然就让我们这些小知识分子动心了,这不得不让人感到忧虑。

的伟大在于他看出了失去社会根基的原因在哪里,并且为了防止重蹈覆辙,他不惜以“暴君的权威”把一代人送往乡间劳作,一代知识分子向往虚荣的心硬是这样被打了下来。而当他们再从社会底层爬出来后,他们具有了无比强大的内心和对这片土地“实在的认识”(没爬起来的自动淘汰)。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持续稳定地全速发展,包括能够在一边倒的国际形势下抵御住崩塌,靠的是什么?50后的一些“新左派”引经据典表明这是改革前三十年制度方面的奠基,我要说,这更是人才的积累!如果不是把这批人打下去,邓小平又把他们扶起来,他们在一落一起间获得了对这个国家这块土地的深刻认知,他们可能获得今日的见识吗?

我有时候不得不想,真是看穿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劣根性,一旦翻身起势了,又马上把新的“知识”的镣铐戴在了下一代的手上,而完全不顾他们是因为被人脱掉了镣铐才能取得今日的成就。看看紧跟着50后的60后、70后知识分子都干了些什么!在50后孜孜不倦地“我们浪费了太多时间,你们赶上了好时光”的宣传下,60后70后集体发疯用功。家里条件差些的想到知识能让他出人头地,于是化身“凤凰男”,一条条死磕经典,幻想能发现点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可以让他一举成名,最好再被什么领导人看上,于是一举成为帝王师,富贵虚名应有尽有;万一动作慢了点,天赋差了些,被别人先他一步发现了宝藏呢,又马上心生妒忌,做梦也想找出别人“抄袭”的证据,哪怕引火烧身自取灭亡也在所不惜;家境不错的,虽然对“知识”没有寄托太多用来改善人生命运的企图,但是在纯粹求知的过程中也纯粹地继承了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一股子“虚”劲,学位高的看不惯学位低的,国外学位的看不上国内学位的,讲鬼话的看不起讲人话的,明明几句话就可以讲清楚的事情非要搞出几十页屁话出来以证明自己看过很多书。中国人几千年来深深烙刻进DNA中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被狠狠地打压过后再次显示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并且为了强调它的合法性与正当性,把曾经打压过它的势力钉在历史的耻辱架上永远是它必行的套路,比如汉代对“焚书坑儒”的大肆批判,比如当代对“革命”的彻底否定(关于“焚书坑儒”的历史考证参见李零《大一统》)。从这一点上,我充分理解了为什么许多60后70后的脑海中会幻觉似的留下了动荡岁月对心灵的所谓冲击并且因此产生了愤恨,尽管他们自身并没有经历多少动荡的岁月。因为他们都是阅读着“经典”成长起来的,而“经典”是什么正是前面的知识分子告诉他们的。

我不由感到了自己身为80后的幸运!“我们真是赶上了好时光”(吊诡的话)!曾看到一个有点眼光的50后官员表示应该让如今的大学生下乡工作,“读书不如下乡”!这个话说得太轻松!因为毛式的运动在今天无法复制了。而市场的运行、利益的权衡让大多数人很难接受这样一种提议(包括从乡下出来的大学生也不愿意回去,因为感觉丢脸)。而且,即使是自愿下乡了,又能如何?我们是来“体验生活的”,我们照样是“大学生”,优越感只要存在,我们就永远无法像50后那样深深地扎进这片土地里。而唯一的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50后痛心疾首的“教育体制的失败”!只有“失败”,整个读书系统才有可能出现断裂,才可能引入一条活水,才可能使我们在脑子没有被“知识”搞残前抓住这片土地的根基,才可能使得此后选择回来读书的人获得50后希望“经典阅读”赋予我们的一切。

从这个意义上,大学教育最大的功利不是在大学开设诸如经济、法学之类的所谓应用性强的学科,而是在等不到我们对这个世界有所了解时就忙不迭地把我们往“知识”的死路里送!这的确有可能让其中某些个家庭背景复杂成长经历坎坷的人历练成为当代的“大师”,但对建国才六十周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而言,为了创造这些人才而同时培育出一大堆学养甚佳、讲话透着伶俐劲却几乎与社会生活脱节也因此没有啥太大见识的胡适、钱钟书们出来,这究竟算是哪门子福音?(即使钱钟书自己也不会反对这一点,不然他怎么会写《围城》!)

不得不警告那些有大师心态的50后,你们在把“经典阅读”的地盘扩张到本科教育的那一刻起其实就是在与时俱退、祸国殃民。因为所有的“经典”都是过去人对他们那个社会的总结,知识的所谓“进步”只不过是每一代对社会有见识的人通过书写的“知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化。在这个意义上,死读经典,不过是拾人牙慧,只要你不明白你正处的活生生的世界,你的见识将永远超不过前人。而你50后之所以能有那么点见识,不是因为你从所谓“隐秘的教诲”里得到了什么告示,而是因为你在生活的历练中读懂了人心,因而也读出了“经典”中的“隐秘的教诲”;如果你妄图把这些“隐秘的教诲”告诉对社会没有概念的我们,以为我们就此获得了对社会的洞察能力,这完全是低级的逻辑错误,因为我们获得的不是对社会的洞察,而仅仅是“知识”。就是这些“知识”,将使得我们同样会成为那种高尚的虚荣的追求者!

我已经看到,50后正在逐步筑造起自我神化的圣坛,为了不使他们成为国家发展:人才培育的阻碍物,也为了不使他们太过伤心,我们必须想出一个妥善的安置方法。因为总要给他们点事情做的,爸妈们长期赋闲在家,对我们也是身心摧残。这里,我有个大胆设想,如果非要在大学本科开设经典阅读的话,不如就拿那些最卑鄙下流的香港八卦杂志开读吧(大陆也有不少可供选择,但以香港最低俗,所以也最有效)。因为常读八卦杂志的人,不仅消息灵通,而且视野宽阔,在与社会底层广泛接触的同时能够紧紧把握住社会的根基、时代的动脉;因为知道这个社会里的人具体在盘算些什么,所以始终拥有一双能够明察秋毫而且生动活泼可爱明亮的眼睛,并且因此永远不会像那些每天抠字眼阅读经典书籍的60后70后那样生长出一张始终充满紧张感的脸来;而只要保证我们能够真正了解这个社会,或许在若干年后拿起书本阅读经典时我们会对如今一些自认为水平高人一等的50后的精彩解读表示由衷的认同与敬佩。

通识教育范文第7篇

赖因认为:“在过去30年里……中国社会几乎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深远的改革。不过,高等教育制度却远远滞后。……如果中国想阻止社会动荡……首先就要改革教育制度,接受跨学科思想。”[1]其实,中国高校教育改革的呼声早就喊响了,可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育制度等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高校毕业生仍然存在专业知识及视野过分狭窄、工作中的调整和应变能力弱等问题,而且还有愈加严重的倾向。当前,每一个热心高等教育的人士也都在谈论如何改革我国高等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问题。

2010年5月2日,全球120多位大学校长齐聚南京,参加“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纵论如何提高大学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教授作了《中国本科教育缺什么》的报告,报告中说:“目前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缺乏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一,就是缺乏跨学科的广度;第二,就是缺乏对于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本科教育是一个专识教育,学生在18岁的时候就选择了自己的终身职业,之后就不再学别的东西了。……美国的本科学生在头两年会尝试各种各样的学科,然后再选择一个学科进行学习。接触多个学科使学生有能力去对付一些新的、从来没有碰到过的问题,对不同学科的接触会有不同的视角,这样一个跨学科的广度,能够使他们有能力以创造性的方式解决新的问题。中国有许多一流大学已经开始借鉴通识教育的模式。”[2]

莱文教授看到了中国大学专识教育的弊病,建议采取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模式,这对我们思考大学教育以及中国大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有很大的启发。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大学教育经历了大幅度的改革,特别注重专业知识及技术人才的培养,为新中国输送了大批的急需专业人才,为国家的各项建设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的高等学校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学生数量、学术研究水平和办学理念等方面都比此前有了极大的发展和提高。同时,社会的人才观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加入了更多的“创新”“一流”“前沿”等元素。为此,众多高等学校也都提出了自己的未来发展战略,而且都从各个层面大力推进改革以期实现预期的目标。有些高校把“培养创新型人才”“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作为长远发展目标。如果要想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出具有领导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占领世界学术的前沿是不言而喻的。但要站在世界学术前沿又谈何容易,并非能一蹴而就。除了要有相应的合理的学校管理体制、学术评价机制,最重要的是需要有充足的人才储备。我们不能依靠海外的高等教育为我们提供人才,而应该更新我们自己的高等教育理念,自己培养造就我们所需的人才。“通识教育”理念应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高层次目标,这是保证我国学术长远发展所需人才的基础。

其实,通识教育(或通才教育)在中国的大学教育史上并非什么全新理念,早期的清华大学就有这种传统。清华大学在梅贻琦任校长期间,“强调大学教育应在通而不在专,通识为本,专识为末,并且开始在教育中倡导和实践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成为清华教育理念重要的成果。”[3]曾在清华学校学习、后来又任清华大学教授的潘光旦先生在他的一篇文章《谈留美生活》中说:“关于通才教育(liberal education),美国教育是这种东西,清华实行的也是这种东西。譬如我在美国学的是动物学,特别是遗传学,可是心理学、文学、哲学我都念。”[4]潘光旦先生讲的“通才教育”,说得普通一点,就是一种旨在开阔人的思想及智力的宽泛教育,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或技能的培训(directed chiefly towards the broadening of the mind, not specially to professional or technical needs)。潘先生学的是遗传学,这是他的专业,著有《优生概论》《优生原理》,还对性的研究开辟了一条道路,然而后世知道先生最多的恐怕还是作为社会学家、民族史学家的潘光旦,他还对土家族的识别及历史做出了开创性的成就。所有这些成就的取得必须归功于潘先生所接受的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思想也曾是中国早期许多大学的教育理念之一。1920年,郭秉文出任国立东南大学校长,其办学方针之一就是力图把握好“通才与专才的平衡”[5]。以前读过散木先生的文章,看到70多年前青岛大学中文系的课目单,着实令我辈汗颜,青岛大学中文系开的课有:国文(A、B、C)、名著选读、文字学、文学史、小说史、音韵学、唐诗、宋诗、近代散文、词学、骈体文、目录学、文学批评史、戏曲概论、中国学术史概要、毛诗学、楚辞学、文选学、乐府诗研究、高级作文、古代神话、诗家词家专集、经史子部专书研究等[6]。可以看出,当时的青岛大学实行的也是一种通识教育模式。

我们可以这样说,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大学教育,效仿欧美自由式的通识教育成分多一些;可是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国的高校开始效仿苏联的模式,加强了学校的专业化建设,进行了院系调整,使综合性的清华大学变成了一所以工科为主的院校,也使清华大学的“通识教育”传统中断。其他大学也一般遵从专业化的教育培养模式,这样,中国的大学教育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高校的专业化建设在当时自有其理由,但过分强调专业化的思想却给中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例如,同在中文系,学语言学的学生可能对文学知之甚少,学文学的学生也很少过问语言学的理论;即使同是研究中国文学,却要分为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民间文学,等等。过分强调专业化的思想使得我们培养出的人才的知识结构极度偏狭。

杨振宁曾谈到我国高校过分专业化教育的缺点:“中国解放以后,在大学教育里面,采取了专业的发展,……我觉得这一个办法,毛病非常之多,因为一个专业的教育,而且又是规定得很多、很严的专业教育,不能够灵活地发挥一个青年学生的喜好和能力。”“在今天高度的科技发展情形之下,要想有重要的突破性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需要教育很多年轻人能够在好些个学科同时掌握住它们的问题,同时掌握住它们的精神。这个需要,跟专业这种体制是背道而驰的。”[7]去世不久的钱伟长先生也多次谈到我国大学教育中专业过细的弊端:“那种把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划分过严、各种专业分工过细、互不通气的孤立状态必须打破。”“现在大学里有两大缺点,一是太死,二是太专。”[8]张光直先生在讲到专业与通业的关系时说:“所谓‘本行’的观念我觉的害人不浅。……但现在所谓‘行’,其区分的标准常常只是历史的偶然传统,并没有现实的理由。‘中国古史’这个题目常常依照史料的性质而分为专业:有人专搞古文字,有人专搞历史,有人专搞美术,有人专搞考古,搞古文字的人还分甲骨文、金文。这样一来,中国古史搞得四分五裂,当时文化社会各方面之间的有机联系便不容易看出来了。”[9]不止历史学被人搞得“四分五裂”,语言文学在许多学校也是貌合神离,周祖谟先生就曾指出其中的弊病:“文学和语言要统顾,不要偏于一方,过于偏则不深。我认为一个研究工作者,要做一个通人,从多方面理解问题,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尽管学无止境,而我们必须有这样一个心思。”[10]从以上多位先生的话语中,我们能真切地体会到他们对我国高校过分强调专业化以及各专业分得过细的状况的忧虑。

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社会也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各类人才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终身学习和研究创新的潜能。因此,从21世纪最初几年开始,许多高校便喊出了“改革”的口号,旨在改变人才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03年12月19日至21日中央电视台连续三天播出专题片《走人才强国之路》,昭示了国家对人才资源的重视,并重申了十六大提出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口号。然而专家也指出,目前我国的人才资源有一个重大不足之处就是“创新不够”。钱学森临终前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造成我国人才“创新不够”、杰出人才缺乏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高等教育中过分强调专业化的教育思想。所幸的是,高等教育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除了提高人才的专业化技能之外,还应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早就有人提出过“复合型人才”的概念,虽然不同的人对“复合型人才”的概念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复合”是在“专”的基础上的再提高,应当比一般的专业人才具备更强的应变和创新能力。据2003年1月1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为了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清华大学就想逐步恢复其原有的“通识教育”的大学教育理念;北京大学也在进行教学改革,其总体目标即通识教育,“通识、厚基础、宽口径”将成为北京大学日后人才的特色[11]。这是好消息,它一方面说明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加强,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正从以前的“专而又专”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转向“由通而专”的培养模式。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赵敏俐主任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谈到,研究中心力求打破以前的专业切分,努力做到学科整合,打通古今。[12]当前,学术界都在大力提倡“打通式”研究[13]“贯通式”研究,虽然名称有异,但中心都是一个“通”字,这与“通识教育”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

有人说,在1998年高校大规模扩招前,我国的大学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但所谓“精英”的说法是从接受高等教育人数所占的比例而言的,与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无多关涉。从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来看,所谓“精英教育”注重的还是“专精”的教育,与“精英”一词所应具备的“博大”的内涵不甚相符。周国平认为,过去教育的目标是为职业作准备[14]。这种以职业准备为目标的大学教育大多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而且是越专越好。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大大限制了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对他们长远的发展不利。如果转变以前的这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代之以“通识教育”,让受教育者有更大的自,在更大范围的教育过程中受到熏习,在均衡的知识体系中得到陶冶,对受教育者的长远发展是极为有利的。针对中国高校的教育实际,早就有人在大力提倡改革。舒扬从构建大学人文精神的高度提出了具体设想:强化人文教育,改革高等教育结构,进行院系调整和重组,打破文理分家、理工分校的局面,建立具有理、工、文、医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或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专业性大学;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拓宽专业口径,建立综合性学科和专业,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吸取人文精神的营养,以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善的人;优化课程设置,将科学与人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15]我们知道,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很容易产生某些成长缺憾,同理,在单一的或文、或理、或工的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很容易有这样或那样的缺失,这不是偶然的。

我国的许多专家学者也都从不同的角度谈到通识教育思想。彭程先生说:“某种知识学问必然要仰仗其他学科的支撑、滋养和启迪,它们之间的区分只是表面的、相对的,而联系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就像七色光谱,赤、橙、黄、绿、青、蓝、紫,在互相包孕中达到舒缓的前进。……文史哲揭示了精神文化的血脉和去向,数理化展现了物质的构造腠理与运动形式,这种揭橥是共同的,缺少哪个方面都不完整。”[16]郭锡良先生也深有感触地说,在王力等老一辈学者的熏陶下,他懂得了“治学贵闳通”的道理。[17]现在已经有许多人认识到,太专业化的大学教育其实是不良发展,只有知识面广泛了,知识结构丰富了,多个领域博通了,我们才能在学术研究方面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才能取得更多的创新。这里不是否定学业有专攻,更不是主张泛滥无涯,我们提倡的是扎扎实实地打一个广博的知识基础,由博返约,进而对自己的专业进行深入研究。

有人说,中国的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化逐渐转变为大众化。精英化教育阶段,由于人才的短缺,教育的目标可能比较明确,教育采取的也是专识教育,但“学生获得某一个专业的知识,就像头脑里装进了一件家具,但是这个家具在一个迅速变革的世界当中,从长远来讲并没有多大的价值。学生最后在事业上取得成功,需要的是头脑的纪律或者说思考的框架,而不是一件‘家具’”[18]。诚如耶鲁大学校长莱文教授所言,现在中国的大学教育大众化以后,人才多了,许多学生的就业选择空间也就扩大了,在这种情况下,再采用专识教育就有些不妥了,我们应该学习美国综合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努力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最后,我们想强调的是,无论从人的自身和谐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通识教育”都应是我国高等教育追求的一个高层次目标。以专业化的方式可以培养出许多“专家”,但却很难出“大家”。梅贻琦先生有一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我们每个人想必都很清楚,“大师”不仅仅是“专家”,更应是“大家”。而“大家”或“大师”只有通过“通识教育”才有可能产生。

参考文献:

[1]就业难与招聘难现象并存:外媒称中国教改势在必行[N].参考消息,2010-09-15.

[2][18]理查德・莱文.中国本科教育缺什么[N].光明日报,2010-05-03.

[3]顾秉林.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N].光明日报,2010-05-03.

[4]智效民.潘光旦晚年心愿[N].中华读书报,2002-08-28.

[5]沈卫威.百年南京大学的精神守望[N].中华读书报,2002-06-26.

[6]散木.70年前的国立青岛大学[J].老照片(第27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7]杨振宁.读书教学四十年[M].三联书店,1987:104,106.

[8]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钱伟长文章和谈话摘登[N].光明日报,2010-08-16.

[9]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M].三联书店,1999.

[10]周祖谟.周祖谟语文论集[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

[11]许智宏.细点北大教改[N].光明日报,2003-12-18.

[12]中国学者不落后了[N].光明日报,2002-12-25.

[13]白振奎.贯通的研究与创造的乐趣――读《审美之思》[J].中国出版,2002(7).

[14]周国平.教育引导人类的心智生活[N].光明日报,2002-10-22.

[15]舒扬.大学人文精神构建论析[N].光明日报,2002-07-26.

[16]彭程.藏书的形成[N].中华读书报,2002-08-28.

[17]郭锡良.汉语史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通识教育范文第8篇

学生的疑问与难言的回答

这学期开了门全校本科生可任选的通识教育课程,主题是大学制度与文化。课间有学生发问:“老师,这门课很吸引人,但是和我们的专业及以后的就业有什么关系吗?”这个貌似简单的问题要回答起来,却颇为复杂。时间有限,我只能引用庄子的话答复她:“无用之用是为大用。”当年,冯友兰也是用这句话答复学生们对于学习哲学的价值的质疑。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经过1952年院系调整,中国(大陆)高校建立起专业教育的模式,从上世纪20年代在许多大学实行的通识教育遂被废止,大学教育目标指向“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模式本是仿效前苏联,却有过之而无不及。打个比方:在美国,学生学习金属冶炼;在苏联,学生学习锅炉铸造;而在中国,学生只能学习锅炉阀门铸造专业。

专是专了,可是却因此失彼:学生所学有限,徒有一技之长,大学教育匠气十足。这种专业只能适应传统的计划经济和高等教育统分统配的制度。故上世纪80年代,中国高校通过重建公共选修课体系,以弥补专业教育之失。至90年代中期,在“文化素质教育”的标签下,再度整合非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及校园潜在课程。2000年后,北大、复旦、中大、武大、北师大、南大等重点高校陆续打出构建本校特色通识教育体系的旗帜,通识教育成为各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但中国当前通识教育既不能重走民国的老路,也不能照搬欧美的模式,它必须直面国情与传统,与各校条件相匹配。

而就目前各校推行通识教育的现状来看,这个失而复得之物,仅在概念解释上便人言人殊:有人将它等同于文化素质教育,作为课余的小甜点;有人将外语收纳进来,俨然不可侵犯;有人将非专业教育之外的课程统统装入“通识教育”这个大筐。白马非马,着相非相。通识何谓,通识何为?校长、教师和学生一干人等皆亟待扫盲。

守旧与创新的关系如鱼与熊掌?

唐德刚著译的《胡适口述自传》记胡适生平,此书妙就妙在每章正文之后的唐氏注解。其中,有一则趣闻。适之先生二度访台,回纽约告诉唐德刚:现在台湾青年写信给他,都称他为“胡适先生”。他的意思是,以前的青年,都称他为“胡适之先生”或“适之先生”,现在台湾青年不谙古礼,所以称他为“胡适先生”。

唐德刚的春秋笔法素来传神,令我等可以想见适之先生说这番话时的失落之情。然而,若要归因,贵为新文化运动主帅的适之先生怕是难辞其咎:不正是他着力推行白话文运动,从而将古文及古文中蕴含的古礼摧毁掉?

但适之先生若地下有知,我劝他不必小题大做:毕竟那时的台湾青年还唤他“胡适先生”。我经常收到学生请教问题的电子邮件,抬头没有对老师的称呼,结尾甚至没有自己的署名,更别说规范的格式了。这样的匿名信还不在少。书信事小,教养事大。古人写信,仅称呼就依身份、性别、辈份而有数十种之多。所以,我一直收集着资料,想来日给学生做个义务的讲座,题目就叫《古人的信札》。

辛亥革命来的一百年,是中国现代化的一百年,亦是激进反传统文化的一百年。国人在除旧布新的过程中,一味求新,而避谈守旧,以致大学校园逢人只说创新事。本科生根基尚浅,重在学习和继承,但从国家到学校各层级的大学生创新计划和课题不断,难道“新”就那么好创?美国通识教育实施近百年,虽在制度上屡有创新,但各校通识教育要旨无不指向对西方文明和文化的继承,无不以奉读西典为圭臬。

欧美大学的通识教育,渊源有自,从古希腊的博雅教育、中世纪的七艺教育到近代英德等国的绅士教育,传承有序,且与本国文化传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英国,19世纪上半叶横贯英伦三岛的苏格兰—英格兰教育大辩论和下半叶英格兰教育大辩论使得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科学教育在新大学和古典大学中取得了与博雅教育、绅士教育和古典人文教育同等的地位。在没有历史包袱负累的美国,19世纪初知名的文理学院——鲍登学院首次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特指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知识尽可能综合的教育。1917年,为了消弭因取消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入学考试而产生的对古典人文教育的负面影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最先开始实施通识教育,其模式以西方文明史为纬,以西方经典著作为经,成为后来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母版。它的核心思想是要处理好西方文明中变与不变的关系,使得美国学生形成对西方文化的认同,将永恒的核心价值继承下来。反观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也应要求我们的学生不能数典忘祖,摈弃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赓续之责。

学习是为了获取知识还是成熟心智

17世纪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泛智主义教育观:“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他所谓的“知识”并非狭义的理解,而包括了学问、虔信和道德的种子。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ruler)有言:“当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此话颇为耐人寻味,促使作为教师的我常常反省:我到底可以给予学生什么?是单纯的知识吗?教育是为了求知,但不仅仅是为了求知。我们一边在记忆,一边在遗忘。当学生从学校毕业许多年后,仍然留存在记忆深处的具体知识所剩无几,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所受过的教育没有价值。伴随着知识的学习和记忆而形成的精神、人格、气质、能力、态度、主体意识等沉淀之物,即是教育的本质了。

通识教育范文第9篇

一、通识教育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关联

概括通识教育人才培养的两方面要求,我们可以说,人才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通识教育的首要目标,进一步说,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度契合的。一方面,逻辑思维能力是有效表达和论证思想以及言语沟通的基础。逻辑性是具有说服力的语言的必备条件,是判断表达水平的重要标志。只有通过明确的概念、恰当的判断和严密的推理,才能准确、流利地表述思想。许多大学生论述偏题、表达含糊、文章论证层次不清和自相矛盾等问题,都是逻辑思维薄弱的表现。离开了逻辑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表述或论证思想的能力必然会受影响。概念、判断和推理是论证思想的基本要素,论证的过程是从已知为真的判断出发推断另一判断的真假的过程,而确定判断的真假必然涉及许多逻辑问题。逻辑教学中,通过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可实现对概念的基本认识;通过运用概括与划分、定义与限制等逻辑方法,可确定概念的内涵及概念之间的属种关系,并理解同一语词在不同语境中内涵的区别;通过对不同概念间外延关系的探讨,可掌握不同概念的运用范围;通过分析不同命题的逻辑形式及命题之间的真值关系,可做出正确判断;通过探究不同推理的形式及推理的逻辑规律,可保证推理的有效性;通过剖析论证的逻辑结构,掌握证明和反驳的方法,可识别诡辩和批判谬误,并做出有效论证。总之,通过对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的逻辑形式的学习,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逻辑学的基本规则、基础理论以及逻辑方法。通过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助于学生严谨地思考问题,规范地进行语言表达,达到准确地表述和论证思想的目的。另一方面,逻辑思维能力是培养批判意识和理性判断能力的前提。通识教育的重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的过程离不开逻辑思维方法的运用。问题的提出通常有两条路径:一是源于理论自身,二是源于经验事实。无论何种路径,问题产生的过程都是在分析已有经验事实或理论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重要方法———归纳方法形成一般性认识的过程。而解决问题的通常程序是:提出假说,进而以假说为起点预测未知事实。当通过实践使预测的事实得到证实时,问题获得合理解释,而解决问题的路径遵循的主要是演绎推理的逻辑方法。在知识的检验方面,检验过程如果拒斥证伪证据,便会偏离逻辑轨道。某理论提供的经验内容越多越精确,科学性就越高,可证伪性就越大。因为科学理论的确证过程,正是在思维实践中逐渐完善认识、发现真理的过程。而逻辑思维强调的正是反思的精神,要求我们对思维对象不能一味肯定地接纳,在思考其表象的同时,更应追问深层的原因,离开了逻辑思维的保障,便难以通过提出假说和证伪,推动认识不断发展。

二、通识教育中逻辑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我们认为,应将逻辑学作为高校通识教育的重点课程加以推广,这是由逻辑学的自身性质和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决定的。逻辑学作为一门有关思维发展的科学,对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逻辑学以思维的基本形式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具有全人类性、工具性和基础性。全人类性决定了任何具有思维能力的人,无论国家、民族、所属阶层,也无论地域和文化背景,他所进行的思想和语言活动的过程,都是遵循思维的逻辑规律并运用思维的逻辑形式的过程;工具性决定了通过掌握逻辑规律及逻辑方法,可获取从形式上保证思维有效性的知识,从而实现知识创新,在科学研究、预测与决策分析等方面取得可观的应用成果;基础性决定了它可以为掌握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提供有效的思维方法,提高受教育群体的科学研究素质。大学生要成为通识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所倡导的“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人”,就必须具备运用逻辑思维工具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也是通识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个主要目标。基于此,应将“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和“综合推论能力”作为通识教育逻辑课程的重要内容加以打造。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探索逻辑教学理论,系统化研究逻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并付诸实践,打造通识精品课程。逻辑通识课的目的:一是使学生系统掌握逻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技能,明确思维的基本逻辑规律;二是在逻辑思维训练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明确而恰当地使用概念、做出判断,并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三是引导学生运用逻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思维效率的提高,为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提供必要的逻辑工具。为达到这些目的,就应在逻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目标等方面加以改革。通识选修课内容范围的可选择性大,但由于受课时限制(通识选修课通常在36学时左右),内容多而深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在选择内容时要注意几个方面:第一,内容既应实现教学目标,又应适当删减以降低深度与难度,应以传授逻辑基本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为核心内容。第二,内容应密切联系现实,贴近社会、时代热点问题及学生关心的问题,并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相融合;还应结合学生实际,选取对其学习和工作有帮助的内容。教学方法上,应多运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加强师生互动。可通过课后练习、专题讲座、辩论会等形式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论辩能力。教学目标上,应能体现通识教育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而非单纯地培养专业技能的特征。在教材的选择上,应突出通识课程的特征,符合大众需要,要以生动通俗的语言、精练的内容和多样化的形式,体现逻辑学作为通识基础课程的独特魅力。

作者:张蕴 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

通识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关系

二战后,通识教育在美国兴起并逐渐发展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主流。西方发达国家对通识教育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国内的一些院校也正在进行小规模的改革尝试。虽然教育界的大部分专家学者普遍认同通识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研究也日趋白热化。但限于各种机制的制约,具体的操作实施方法尚不十分明朗,但不可否认,通识教育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意义重大、不可或缺。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于通识教育的关注度和接受相对滞后,因此,在教育发展的全新时期,进一步厘清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关系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意义重大。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区别

近年来,有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区别观点纷呈。从定义、特点和功能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辨析,进一步明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界限,以期更加全面直观地呈现二者的区别。

1.定义。学术界对通识教育的定义有50多种,有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见解也不尽相同。我国教育学专家李曼丽综合梳理诸多定义后,对通识教育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方面进行了界定。从性质方面看,通识教育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的看,通识教育旨在为社会培养有责任感、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从内容看,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具有非专业性、非功利性的特点。这个定义通俗易懂、一目了然,却明显打上了社会本位的烙印。顾明远先生对通识教育也有独特的见解,他认为通识教育是对所有专业学生都需要进行的学校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人格而进行的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拥有适应社会能力的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成为继承社会发展的国家公民教育。顾明远先生对通识教育的定义非常明显地反映了通识教育的核心,即文明教育。台湾学者黄俊杰先生对通识教育也进行了一番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通识教育“建立人的主体性,以完成人之自我解放,并与人所生存之人文及自然环境建立互为主体的关系”。[1]这个定义被学术界普遍认可。专业教育是指针对某一个学科、某一个领域,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实施的教育。专业教育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专业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与高等教育同义,区别于中小学实施的普通教育,也包含一些“专业”以外的教育。狭义的“专业教育”即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它是为学生从事某一领域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作准备的高等教育。哈佛大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中将专业教育定义为“旨在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作准备的教育”。

2.特点。通识教育来源于两千多年前的自由教育思想,后几经演变,逐渐成为了西方高等教育中的主流思想,影响十分广泛。纵览通识教育的诸多定义,我们可以看到,通识教育是实施文明教育,将人的自由发展作为最主要的培养方向,发展人的理性、心智,以期全面探究世界的真理,因此,全面性、本真性、自然性是其主要特点。全面性是让学生接受全面的知识学习;本真性是让学生接受该接受的教育,形成最本真的自我;自然性则是对学生的教育讲求自然,不加任何的、专门的、特意的雕琢,让学生自由发展。专业教育是具有一定行政性烙印的教育,根据国家发展需求,在高等教育中设置专业课程,让学生充分掌握某一学科、某一领域的知识技能,以便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专业人才。专业教育的突出特点便是专业性,在某一行业及领域内的精专性,其行政干预性和目的性十分明显。

3.功能。教育最本真的功能就是教化人,促进社会发展。作为两种教育思想,通识教育更加注重培养自由发展的人才,让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学习应该学习的知识,接受必然的教育。而专业教育则意在推动学生侧重某方面发展,旨在为社会某领域、某专业培养专业性的人才。1945年,哈佛委员会在《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一书中指出,通识教育是作为社会成员和公民原本应该接受的那部分教育,是教育过程中必然接受的一部分。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和公民,专业教育在于培养学生具备从事一定职业的能力。[2]虽然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但在整个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两者区别明显,但是也有相通之处。

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联系

近年来,专业教育在我国高校教育发展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了诸多专业人才,大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然而,专业教育带来的弊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逐渐显露端倪且日趋严重。一方面,专业教育培养下了一批“单一人才”,他们熟知自己专业领域内的知识,对其他方面的知识相对匮乏;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知识更新较快,在大学学到的专业知识,出校门后可能滞后于当前社会的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源自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重新被人们重视,并在时代的演变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定义,即通识教育,教育界也开始关注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研究。

(一)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

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通过二者的定义得知,通识教育旨在造就独立、全面发展的人,注重个体的自我解放、个体与他人的和谐关系、融会贯通能力的提高,为社会培养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之人才;专业教育则具有拔高性与目的性,为学生从事某一职业、成为某一范围、某一领域的高级人才,让学生接受某一专业、某一范围的教育。因此,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

1.通识教育知识面更加宽泛,为专业教育奠定基础。专业教育仅限于某一范围内的知识,通识教育的知识面更加宽泛,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新奇思想,满足他们对专业外知识的渴求,了解本专业以外的知识,为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提供更加充分、厚实的知识资源。学生在学习、涉猎并掌握众多知识的同时,对其进行专业教育,提升其在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精专水平,从而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精、专人才,这种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于一身的人才,更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通识教育能够拓宽专业教育范围,有效改革教育方式。通识教育旨在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造就注重个体的思想、创新精神以及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体现专业性和非职业性的教育,具有更加科学、更加自由的教学思路与教育理念,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改革教育方式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发展专业教育的同时,离不开通识教育的雄厚铺垫。有通识教育作为基础,专业教育才能更好地发展,教育方式才能日趋科学化、前沿化,助推教育发展功效自然不言而喻。

3.通识教育为专业教育培养出学业、智力、品格和身心全面协调发展的人才。教育是科学、是艺术,在于求真,在于创新。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系统的教育思路和教学方式,为其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发展的平台。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之上,针对学生的特点、特长,分门别类、有区别地进行专业教育,才能培养出专业范围内的高素质、尖端科技人才。通识教育不仅是一种全面的教育方式,科学适宜的教育理念,更是专业教育的基础。专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通识教育的铺垫,只有搞好通识教育,才能促进专业教育的纵深化发展。

(二)通识教育服务于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存在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从通识教育的性质和培养目的出发,笔者认为通识教育服务于专业教育,为专业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通识教育为专业教育的纵深发展提供全面资源。专业教育是针对某一行业、某一领域设置的专业性教育,比较注重细化专业范围内知识,单一训练该专业范围内的技能。以培养出专业性较强的高端人才,满足某行业或者某领域的需求。而通识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让学生接受应该接受、可以接受的教育,在综合教育的基础之上,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与特长,选择性地进行专业教育,以利于专业化人才的发展。

2.教育的长足发展迫切需求通识教育服务于专业教育。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对于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视。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这样说道,要积极发展教育事业,通过教育普及,达到启迪人类心灵、陶冶性情、传承知识,创造价值的目的。由此可见,教育不再仅仅是专业教育的舞台,在培养高端专业人才的同时,更要加强人才多方面的科学、健康、创新性发展。而在演讲中说的启迪心智、传承知识、陶冶情操、沟通心灵、开阔眼界等等,都离不开通识教育。

3.专业教育的良性循环发展迫切需要通识教育作为铺垫。近年来,专业教育在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社会及教育的纵深发展,专业教育的弊端逐步显露,且在某些方面严重阻碍教育发展。专业教育的单一性、片面性、滞后性也让诸多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找不到适合的位置。通识教育,恰好可以弥补专业教育发展中的不足,通识教育以培养完整的人为目标。

(三)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为素质教育的两个方面

素质教育比较重视人的思想品德素质、个体能力、性格以及身心的健康。国家教育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对素质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科学阐释。素质教育分为内在和外在两方面,所谓内在素质,是指人们对于外界的各类观念,比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等;而外在的素质,则是一个人依靠自身的能力以及某种行为所取得的某种成就等。通识教育即是素质教育的内在方面,而专业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外在方面。

1.通识教育为素质教育全面通融的一面。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在1936年发表的《高等教育在美国》一书中第三章就对“通识教育”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辨析与论证。哈佛大学校方在1945年发表的《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一书中的也对通识教育进行了阐释。以上两个文献对于通识教育的认识一脉相承,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对而言的,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科学、健康以及可持续的发展。素质教育讲求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素质全面提升。我国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都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已经大大改观,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灵活运用、融会贯通。通识教育对于学生个体学习中全面知识的解构以及人格的培养等,都是素质教育中全面通融的一种体现。

2.通识教育为素质教育专业升华的一面。素质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注重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注重人才的实效性、适应性与高端性。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学生某方面能力的精端化升华,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且有专精、专攻行业的高级人才。专业教育,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拔高、提升,从而培养出社会所需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精专化高级人才。近年来,对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研究颇多,并日趋科学化、严谨化,而且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整合研究也有所突破,最终必然会发展成二者的有机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管是作为两种教育思想,还是素质教育的两个方面,都是相对独立又内在统一的,并且不可分割的。二者的有机整合,不仅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前提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厘清与辨析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高等教育的纵深发展。

作者:曾婷

参考文献:

[1]张英.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研究[D].安徽大学,2013(5).

[2]周光礼.论高等教育的适切性———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歧与融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3).

[3]谷建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4).

[4]郑旭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高校教育管理,2012(5).

[5]韩高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辨析[J].文教资料,2008(1).

[6]张春侠,司丽华.通识教育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4).

上一篇:语文教育专业范文 下一篇:化学专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