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管理体制范文

时间:2023-03-19 04:14:49

统计管理体制

统计管理体制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现代管理的发展,企业规模越大,生产经营的节奏越快,统计工作越显得重要。特别是当前企业要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与挑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就必须全面提高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而统计工作质量的高低则是决定企业决策水平和管理科学与否的重要条件,因此企业必须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健全统计法制,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真正体现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

关键词:企业统计工作管理体制统计人员素质

一、建立健全企业统计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方式

长期以来,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各种统计业务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分别向主管领导呈送并对外报出。这种管理体制及运行方式存在着诸多弊端。如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从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多侧面多角度、从经营管理的全方位来综合考虑企业需要的各种统计信息,更谈不上对企业目前搜集汇总的各种统计信息进行更高层次的配套综合分析,即使企业各部门之间也难以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因此企业要设计并制定本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信息的报送要求。要充分考虑企业经营与管理的需要,考虑企业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需要,把政府统计部门、企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同本企业的实际相结合,提出完整的指标体系并分解到各个部门、单位,明确其报送或提供的时间、内容及方式。

明确各部门的统计责任并要收集、审核、汇总、提供各种统计信息。为确保企业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应该在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中明确相应的统计责任,要求其按统一确定的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要特别重视一些被忽视的部门的信息。将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之间的多向运行。这种信息运行方式应该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各种基础信息由各基层单位(如班组、柜台)向各职能部门运行,满足各职能部门的汇总需要;二是各职能部门的专项信息向综合统计部门横向运行,满足其综合对比及分析研究的需要;三是经过加工、分析的各种综合信息由综合统计部门向企业领导、各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多向运行,分别满足其管理决策、研究问题和了解情况的需要。

二、科学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规范企业统计工作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所有制形式不断丰富,原有的统计指标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适应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科学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已成为企业统计工作的当务之急。我们必须根据企业管理需要设计企业统计报表和指标体系,要克服贪大求全的作法,处理好宏观与微观、需求与可行的关系,删繁就简,讲究高效务实。

在具体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既满足国家宏观的要求,也要满足企业微观的要求。一是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内容应包括企业业务发展状况,企业运营收入、效益和投资情况,企业人力资源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信息,并且尽量使指标按市场要求细化;二是规范性原则。指标体系应从指标名称、指标概念、统计口径、审核关系、取数来源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和要求,力求指标设置更加科学化;三是及时性原则。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型业务的不断出现,市场竞争格局不断变化,要对指标体系及时进行调整。统计指标的设置,应以满足整个企业特别是业务发展部门的需求为主,坚持适度超前,并不断扩大统计指标规模,力争以规模效应为企业决策提供服务支撑;四是客观性的原则。指标体系要能客观有效地反映本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效益、市场竞争能力、主要业务的发展前景等重要信息。

三、超前预测,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企业的生产经营要以企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为基本依据,要通过统计工作及时、准确、全面、系统、完整地反映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而且还能搜集、整理与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有关的外部环境信息。只有通过对这些信息和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这些资料进行必要的加工、调整、改制或延伸,再结合其他信息进行计算、对比、分析,然后才能据此进行科学预测。所以在加强企业内部统计基础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要建立和完善对外部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递工作,发挥网络的优势,建立起信息高速公路。还要强化原始记录管理,改进统计报表,完善统计指标体系,提高收集信息的准确性、科学性和适应性。迅速为企业管理者做出新产品开发、提升指标、成本系统优化、产品结构调整等决策提供依据。要根据历史和现实的统计信息资料,从主观与客观、宏观与微观、内因与外因,环境和条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挖掘出质量更高,效用更大的统计信息。利用科学的预测和估计方法,为企业的发展规划作出科学的决策和估计。彻底解决统计的滞后性,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出贡献。

四、系统分析,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现代企业管理离不开统计工作,统计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统计数据来源于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只有深入搞好企业统计工作,真正做到准确,及时,全面,通过系统地收集、整理、分析企业的经济统计资料,才能为领导了解情况制定政策,才能为制定和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提供科学依据;为企业制定成本控制措施,提高经济效益,为严格考核奖惩提供广泛而详细的资料。随着企业的资本运营和规模经营,统计工作必将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进一步强化企业管理工作。企业统计工作是企业进行信息交流的载体,是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一项及其重要的基础工作,它可以使企业准确掌握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取主动,不断地从市场中捕捉新情况,新问题,科学动态地抓好管理工作。还要通过不断地强化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核算和统计监督,以便更好地为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发挥作用。

五、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统计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强化责任意识。因为只有提高统计人员素质,调动统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才能保证统计信息质量,做到信息准确可靠。要加强对企业统计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统计人员业务能力,全方位激发统计管理人员的潜力,按照国际市场竞争的规则要求来锻炼统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统计人员更应自尊、自信、自强,方能自立。对此,统计人员务必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争取创新,多出成果。与此同时,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也应为统计人员创造机会,组织他们学习统计知识及相关的业务知识、法律制度和微机知识,支持他们参加统计工作会议,鼓励统计人员参加业务水平和技术职称的考试,引导他们积极提供统计资料,主动参与企业管理,对工作积极并有较大贡献或较快进步者,应该及时给予表彰。在主观上能勤奋者,加上客观条件之改善,统计受重视,将水到渠成,必将使企业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李安有.加强企业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07)

[2]王金凤.企业领导应更新八种观念[J].当代贵州,2005,(06)

统计管理体制范文第2篇

1、从制度循环阶段看,现行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处于非均衡状态,其特征表现为利益分配在乡镇统计部门与县以上统计部门之间失衡

诺思认为,制度变迁具有周期性,是从不均衡—均衡—不均衡—均衡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制度变迁都是从效率较低的阶段起步的。因此,制度变迁的周期性,并不是制度简单的轮回,而是由低效率制度向更高效率制度改进的过程。制度变迁的周期性说明了任何一种制度只能适应特定的时代,不可能一成不变。正如哈耶克所言,相对于复杂的社会演进,个人的理性是非常有限的。与此同时,制度周期理论说明制度变迁是有规律可循的,当一种制度处于僵滞阶段时,必须对该制度创新,使制度达到均衡状态,进而使该制度满足各方的利益(既能够满足极少数利益集团,也能满足大多数利益集团),制度的效率达到新的最大化(相对于原有制度来讲)。

从制度循环的阶段看,现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处于僵滞阶段,即低效率状态,体现为受益最大者是少数集团,即国家统计部门,其次是省、直辖市、区统计部门,最后是市县统计部门,而处于基层的最大利益集团乡镇统计部门几乎没有利益可言。在该体制下,利益从上往下依次递减,而承担的任务从上往下依次递增,整个系统投入与产出明显错位。其次,该体制伴随着较大的道德风险,体现为系统内部虚报以及瞒报现象时有发生。再次,该体制产生了逆向选择,体现为无需承担较大成本而获取较大利益的虚报以及瞒报行为,使合法行为的统计主体向其靠近,从而使虚报浮夸现象不断蔓延。正如奥尔森所言,一个不好的制度是由于利益不能均衡,不能为整个社会所分享,处于极少数利益集团剥夺大部分人利益的状态。一句话,现行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处在低效率状态。依制度变迁周期理论而言,当制度处于僵滞阶段时,必须对其进行创新,才能焕发新的生机。

上述理论分析,对现行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所处的阶段进行了定位,即处于僵滞阶段。具体表现为该制度未能体现利益分配的公平性,系统内投入与产出错位,效率低下。从而为我国县乡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突破口的选择提供了理论线索,即为变目前非均衡型利益分配管理体制为均衡型利益分配管理体制。

2、为什么非均衡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能够继续存在

为什么一种低效率的制度能够继续存在,按路径依赖理论、公共性解释以及封闭系统解说原因有四方面:一是个人或利益集团对制度的初始选择具有依赖性,即人们一旦选择了一种制度形式,制度的发展就会有自身运行的惯性,从而可能强化一种不好的制度;二是制度本身是一种公共产品,制度收益的分享相对而言是不排他的,因而大多数人没有积极性去改变不合理的制度。另一方面,虽然某一制度不合理,但分摊到个人身上的损害相对较小,于是人们愿意忍受这个不合理的制度,而不去创新一项从整体上讲效益更大的制度;三是尽管人们选择的制度不好,但由让个体去耗费成本,收集信息设计新的制度可能得不偿失;四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制度停滞极易存在。因为与外界的隔绝使制度的优劣缺乏比较,从而使一种不好的制度也能够存在下来。

尽管现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能够持续存在的原因,上述解释并不全面,但如果撇开该体制受制于我国“条块结合”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一因素之外,上述解释基本符合该体制继续存在的原因。我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的一大特征就是所有的制度(包括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均来自政府,无论个人,还是利益集团寄希望自身利益的改善于政府所制订的各项制度,期盼好的制度成为各级、各类利益集团(包括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共同愿望,从而强化了对制度选择的依赖性。与此同时,受计划经济体制一大二公思想的影响,包括政府统计体制在内的各项制度具有很强的公共产品属性,制度收益的分享不具有排他性,包括乡镇统计部门在内的各级、各类利益集团对制度创新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运行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对外交流领域狭窄,缺乏包括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在内的各项制度比较的平台和机会。最后,制度创新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包括乡镇统计部门在内的小利益集团显然无能为力。尽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施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但在制度的安排上仍具有很深的计划经济的烙印,从而延缓了制度创新的进程。

上述理论分析,对现行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能够长期存在的作了合理解释:即依赖性、公共性以及封闭性。从而为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找到了具体的路径:加大市场机制在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介入,建立各级政府统计部门产权的边界,广泛吸收国外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先进经验。

3、对乡镇统计部门实施垂直管理是县乡(镇)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理性选择,也是实现整个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均衡的逻辑起点

制度从非均衡向均衡的演进过程是各利益集团博弈的过程,博弈有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两种。显然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与乡镇统计部门之间的博弈是非零和博弈,即利益分配均衡制度的安排不利于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非均衡阶段较大受益者),而有利于乡镇统计部门(非均衡阶段最少利益获得者)。但需要强调的是拥有较大行政权力的政府统计部门在博弈中处于有利地位。同理,市以上政府统计部门在与县统计部门博弈中处于有利地位。依次类推,处于政府统计最高层的国家统计部门在博弈中处于最有利的地位,因为其行政权力最大。由此可见,要使现行非均衡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向均衡性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全面转型将受到权力结构的严重制约,也就是说乡镇统计部门根本无法在与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博弈中获得均衡利益,除非采取集体行动,但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因此,乡镇统计部门只有被包容到行政权力相对较大的利益集团即县统计部门(县统计部门对乡镇统计部门的垂直管理)才能获得相对利益的提高。但企图将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均包容到拥有最大行政权力、最大利益集团的国家统计部门,实施垂直管理,使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完全均衡并不现实,因为制度变迁是有成本的。基于此,笔者认为,走逐级均衡的道路比较现实,即首先实现县统计部门对乡镇统计部门垂直管理,其次,实现市对县统计部门的垂直管理,再次实现省统计部门对市统计部门的垂直管理,最后实现国家统计部门对省统计部门的垂直管理。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即县对乡镇统计部门实施垂直管理是县乡(镇)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理性选择,也是实现整个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均衡的逻辑起点。

二、县乡(镇)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模式选择的现实分析

现行财权和事权相分离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导致系统内部缺少了财权和事权的相互制衡机制,从而为各级政府统计部门职能的越位和缺位创造了天然的温床,也为拥有行政权力的县以上统计部门成本外溢打开了方便之门,于是属于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以及其他职能统计的调查任务大批转嫁于乡镇统计组织。目前,乡镇统计部门不仅承担来自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的各类调查任务,而且要承担来自县以上其他部门的调查任务,还要承担乡镇政府的调查任务。尽管按照基层统计现有资源存量不可能完成过量的统计任务,但迫于行政压力,只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强迫完成。与此同时,由于县以上的任何一个职能部门均对乡镇政府拥有一定的行政管理权,因而乡镇统计部门成为政府统计系统最大的事权承担者。由此可见,乡镇统计部门承受多方压力(见图一)。

图一乡镇统计压力来源

显然,在上述客观现实面前,欲理顺县乡(镇)统计管理体制,实现乡镇统计部门财权与事权的统一是不可能的。具体而言,无论乡镇统计办设在乡镇何处,乡镇统计的压力是乡镇政府无力消除的。因为,乡镇政府本身就受到多方的压力,而乡镇统计又是各种体制综合压力的承担者。而通过统计事务所来解决乡镇统计困境的方法必须以连续性、高成本的《统计法》检查为代价。从长远角度看,仅仅依靠为隶属乡镇企业帮助提供统计数据筹集的经费并不能满足统计事务所所需的经费,而且对乡镇企业较少的中西部地区来讲显然不适应。为此,笔者认为,乡镇统计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为:县统计部门对其实施垂直管理。其相关理由如下:

1、我国乡镇政府机构改革总体趋势,要求乡镇统计活动由县(区)统计部门完成

长期以来,由于乡镇政府运行成本过高,导致农民负担不断加重,为此,理论界有大批学者主张取消乡镇政府,设立乡镇公所。尽管乡镇政府未取消,但是全国范围撤并乡镇的力度不断加大。据统计,截止目前,全国已有25个省份基本完成乡镇撤并,乡镇总数由撤并前的46400多个减少到39000多个,五年共撤并7400多个乡镇,平均每天撤并4个乡镇,而且乡镇政府内设机构普遍减少。乡镇统计组织属于乡镇政府组织的组成部分,乡镇政府改革自然会左右乡镇统计将后的发展。显然,从我国乡镇政府改革的总体趋势看,企图加强乡镇统计组织建设,充实乡镇统计队伍会越来越困难,因为,减少层级行政组织是改革的总体趋势,取消乡镇政府是历史必然。尽管乡镇统计任务不断增多与乡镇统计资源短缺的矛盾决定了必须加强乡镇统计组织建设,但客观环境无法实现加强乡镇统计组织建设的目标。而解决矛盾的理性的方法就是尽早实现乡镇统计活动由县(区)统计部门接管,接管越早,既有利于基层统计活动尽快摆脱困境,更有利于解决基层统计的被动局面。新晨

2、政府统计活动的规范化、标准化,要求基层统计定位于县(区)一级

受条块分割管理体制的影响,乡镇统计资源分布在计生办、农委办、乡企办、乡镇统计办等部门。这不仅导致数出多门、重复统计、口径不一,而且导致统计力量分散化,不利于形成合力。由于乡镇统计活动分散化,导致乡镇统计标准不一;由于乡镇统计活动分散化,导致乡镇统计办无法调度全部乡镇统计资源,也无力统一协调全乡镇统计活动,其结果是“数出多门,门门不同”。一句话,乡镇统计活动的分散化不利于集中统一管理。而要实现政府统计标准的统一化以及要消除乡镇统计活动的分散化,有效的途径就是对调查活动实施集中统一管理,其前提是对乡镇统计资源实施集中统一管理。显然,在条块分割的经济管理体制下,欲在乡镇一级对乡镇统计资源实施统一集中管理,进而实施统计调查活动的归一化管理不现实。而可行的做法是在县一级实施统计资源的统一管理,即基层统计定位于县一级。

与此同时,县统计部门对乡镇统计活动垂直管理之后,可以打破乡镇行政区划界限,实现乡镇统计资源乡镇之间自由调配,而且能够集中统一培训,优化统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形成合力,充分发挥现有统计资源的作用;可以减轻基层统计的负担,县统计部门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会积极优化调查内容,减少重复调查;可以在经费、人员方面确保抽样调查的组织实施,而抽样调查的全面实施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参考文献:

[1]程虹.制度变迁的周期[M].人民出版.2001,(1).

[5]黄生栋.从基层统计突出问题看深化统计体制改革[J].中国信息报,2004.7,(20).

[6]张晟立.县级政府统计工作运行机制的探索.[J].《浙江统计》2004,(1).

统计管理体制范文第3篇

1、从制度循环阶段看,现行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处于非均衡状态,其特征表现为利益分配在乡镇统计部门与县以上统计部门之间失衡

诺思认为,制度变迁具有周期性,是从不均衡—均衡—不均衡—均衡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制度变迁都是从效率较低的阶段起步的。因此,制度变迁的周期性,并不是制度简单的轮回,而是由低效率制度向更高效率制度改进的过程。制度变迁的周期性说明了任何一种制度只能适应特定的时代,不可能一成不变。正如哈耶克所言,相对于复杂的社会演进,个人的理性是非常有限的。与此同时,制度周期理论说明制度变迁是有规律可循的,当一种制度处于僵滞阶段时,必须对该制度创新,使制度达到均衡状态,进而使该制度满足各方的利益(既能够满足极少数利益集团,也能满足大多数利益集团),制度的效率达到新的最大化(相对于原有制度来讲)。

从制度循环的阶段看,现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处于僵滞阶段,即低效率状态,体现为受益最大者是少数集团,即国家统计部门,其次是省、直辖市、区统计部门,最后是市县统计部门,而处于基层的最大利益集团乡镇统计部门几乎没有利益可言。在该体制下,利益从上往下依次递减,而承担的任务从上往下依次递增,整个系统投入与产出明显错位。其次,该体制伴随着较大的道德风险,体现为系统内部虚报以及瞒报现象时有发生。再次,该体制产生了逆向选择,体现为无需承担较大成本而获取较大利益的虚报以及瞒报行为,使合法行为的统计主体向其靠近,从而使虚报浮夸现象不断蔓延。正如奥尔森所言,一个不好的制度是由于利益不能均衡,不能为整个社会所分享,处于极少数利益集团剥夺大部分人利益的状态。一句话,现行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处在低效率状态。依制度变迁周期理论而言,当制度处于僵滞阶段时,必须对其进行创新,才能焕发新的生机。

上述理论分析,对现行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所处的阶段进行了定位,即处于僵滞阶段。具体表现为该制度未能体现利益分配的公平性,系统内投入与产出错位,效率低下。从而为我国县乡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突破口的选择提供了理论线索,即为变目前非均衡型利益分配管理体制为均衡型利益分配管理体制。

2、为什么非均衡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能够继续存在

为什么一种低效率的制度能够继续存在,按路径依赖理论、公共性解释以及封闭系统解说原因有四方面:一是个人或利益集团对制度的初始选择具有依赖性,即人们一旦选择了一种制度形式,制度的发展就会有自身运行的惯性,从而可能强化一种不好的制度;二是制度本身是一种公共产品,制度收益的分享相对而言是不排他的,因而大多数人没有积极性去改变不合理的制度。另一方面,虽然某一制度不合理,但分摊到个人身上的损害相对较小,于是人们愿意忍受这个不合理的制度,而不去创新一项从整体上讲效益更大的制度;三是尽管人们选择的制度不好,但由让个体去耗费成本,收集信息设计新的制度可能得不偿失;四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制度停滞极易存在。因为与外界的隔绝使制度的优劣缺乏比较,从而使一种不好的制度也能够存在下来。

尽管现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能够持续存在的原因,上述解释并不全面,但如果撇开该体制受制于我国“条块结合”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一因素之外,上述解释基本符合该体制继续存在的原因。我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的一大特征就是所有的制度(包括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均来自政府,无论个人,还是利益集团寄希望自身利益的改善于政府所制订的各项制度,期盼好的制度成为各级、各类利益集团(包括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共同愿望,从而强化了对制度选择的依赖性。与此同时,受计划经济体制一大二公思想的影响,包括政府统计体制在内的各项制度具有很强的公共产品属性,制度收益的分享不具有排他性,包括乡镇统计部门在内的各级、各类利益集团对制度创新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运行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对外交流领域狭窄,缺乏包括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在内的各项制度比较的平台和机会。最后,制度创新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包括乡镇统计部门在内的小利益集团显然无能为力。尽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施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但在制度的安排上仍具有很深的计划经济的烙印,从而延缓了制度创新的进程。

上述理论分析,对现行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能够长期存在的作了合理解释:即依赖性、公共性以及封闭性。从而为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找到了具体的路径:加大市场机制在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介入,建立各级政府统计部门产权的边界,广泛吸收国外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先进经验。

3、对乡镇统计部门实施垂直管理是县乡(镇)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理性选择,也是实现整个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均衡的逻辑起点

制度从非均衡向均衡的演进过程是各利益集团博弈的过程,博弈有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两种。显然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与乡镇统计部门之间的博弈是非零和博弈,即利益分配均衡制度的安排不利于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非均衡阶段较大受益者),而有利于乡镇统计部门(非均衡阶段最少利益获得者)。但需要强调的是拥有较大行政权力的政府统计部门在博弈中处于有利地位。同理,市以上政府统计部门在与县统计部门博弈中处于有利地位。依次类推,处于政府统计最高层的国家统计部门在博弈中处于最有利的地位,因为其行政权力最大。由此可见,要使现行非均衡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向均衡性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全面转型将受到权力结构的严重制约,也就是说乡镇统计部门根本无法在与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博弈中获得均衡利益,除非采取集体行动,但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因此,乡镇统计部门只有被包容到行政权力相对较大的利益集团即县统计部门(县统计部门对乡镇统计部门的垂直管理)才能获得相对利益的提高。但企图将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均包容到拥有最大行政权力、最大利益集团的国家统计部门,实施垂直管理,使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完全均衡并不现实,因为制度变迁是有成本的。基于此,笔者认为,走逐级均衡的道路比较现实,即首先实现县统计部门对乡镇统计部门垂直管理,其次,实现市对县统计部门的垂直管理,再次实现省统计部门对市统计部门的垂直管理,最后实现国家统计部门对省统计部门的垂直管理。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即县对乡镇统计部门实施垂直管理是县乡(镇)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理性选择,也是实现整个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均衡的逻辑起点。

二、县乡(镇)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模式选择的现实分析

现行财权和事权相分离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导致系统内部缺少了财权和事权的相互制衡机制,从而为各级政府统计部门职能的越位和缺位创造了天然的温床,也为拥有行政权力的县以上统计部门成本外溢打开了方便之门,于是属于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以及其他职能统计的调查任务大批转嫁于乡镇统计组织。目前,乡镇统计部门不仅承担来自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的各类调查任务,而且要承担来自县以上其他部门的调查任务,还要承担乡镇政府的调查任务。尽管按照基层统计现有资源存量不可能完成过量的统计任务,但迫于行政压力,只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强迫完成。与此同时,由于县以上的任何一个职能部门均对乡镇政府拥有一定的行政管理权,因而乡镇统计部门成为政府统计系统最大的事权承担者。由此可见,乡镇统计部门承受多方压力(见图一)。

图一乡镇统计压力来源

显然,在上述客观现实面前,欲理顺县乡(镇)统计管理体制,实现乡镇统计部门财权与事权的统一是不可能的。具体而言,无论乡镇统计办设在乡镇何处,乡镇统计的压力是乡镇政府无力消除的。因为,乡镇政府本身就受到多方的压力,而乡镇统计又是各种体制综合压力的承担者。而通过统计事务所来解决乡镇统计困境的方法必须以连续性、高成本的《统计法》检查为代价。从长远角度看,仅仅依靠为隶属乡镇企业帮助提供统计数据筹集的经费并不能满足统计事务所所需的经费,而且对乡镇企业较少的中西部地区来讲显然不适应。为此,笔者认为,乡镇统计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为:县统计部门对其实施垂直管理。其相关理由如下:

1、我国乡镇政府机构改革总体趋势,要求乡镇统计活动由县(区)统计部门完成

长期以来,由于乡镇政府运行成本过高,导致农民负担不断加重,为此,理论界有大批学者主张取消乡镇政府,设立乡镇公所。尽管乡镇政府未取消,但是全国范围撤并乡镇的力度不断加大。据统计,截止目前,全国已有25个省份基本完成乡镇撤并,乡镇总数由撤并前的46400多个减少到39000多个,五年共撤并7400多个乡镇,平均每天撤并4个乡镇,而且乡镇政府内设机构普遍减少。乡镇统计组织属于乡镇政府组织的组成部分,乡镇政府改革自然会左右乡镇统计将后的发展。显然,从我国乡镇政府改革的总体趋势看,企图加强乡镇统计组织建设,充实乡镇统计队伍会越来越困难,因为,减少层级行政组织是改革的总体趋势,取消乡镇政府是历史必然。尽管乡镇统计任务不断增多与乡镇统计资源短缺的矛盾决定了必须加强乡镇统计组织建设,但客观环境无法实现加强乡镇统计组织建设的目标。而解决矛盾的理性的方法就是尽早实现乡镇统计活动由县(区)统计部门接管,接管越早,既有利于基层统计活动尽快摆脱困境,更有利于解决基层统计的被动局面。

2、政府统计活动的规范化、标准化,要求基层统计定位于县(区)一级

受条块分割管理体制的影响,乡镇统计资源分布在计生办、农委办、乡企办、乡镇统计办等部门。这不仅导致数出多门、重复统计、口径不一,而且导致统计力量分散化,不利于形成合力。由于乡镇统计活动分散化,导致乡镇统计标准不一;由于乡镇统计活动分散化,导致乡镇统计办无法调度全部乡镇统计资源,也无力统一协调全乡镇统计活动,其结果是“数出多门,门门不同”。一句话,乡镇统计活动的分散化不利于集中统一管理。而要实现政府统计标准的统一化以及要消除乡镇统计活动的分散化,有效的途径就是对调查活动实施集中统一管理,其前提是对乡镇统计资源实施集中统一管理。显然,在条块分割的经济管理体制下,欲在乡镇一级对乡镇统计资源实施统一集中管理,进而实施统计调查活动的归一化管理不现实。而可行的做法是在县一级实施统计资源的统一管理,即基层统计定位于县一级。

与此同时,县统计部门对乡镇统计活动垂直管理之后,可以打破乡镇行政区划界限,实现乡镇统计资源乡镇之间自由调配,而且能够集中统一培训,优化统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形成合力,充分发挥现有统计资源的作用;可以减轻基层统计的负担,县统计部门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会积极优化调查内容,减少重复调查;可以在经费、人员方面确保抽样调查的组织实施,而抽样调查的全面实施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参考文献:

[1]程虹.制度变迁的周期[M].人民出版.2001,(1).

[5]黄生栋.从基层统计突出问题看深化统计体制改革[J].中国信息报,2004.7,(20).

[6]张晟立.县级政府统计工作运行机制的探索.[J].《浙江统计》2004,(1).

[7]杨君.乡镇政府的再造设想.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J].2003,(12).

摘要;本文认为,乡镇统计部门在与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博弈中处于不利地位,企图通过乡镇统计部门自身力量促使县乡(镇)统计管理体制由非均衡转向均衡不现实,只有垂直管理增加乡镇统计部门的相对福利。与此同时,在客观现实面前,欲理顺县乡(镇)统计体制,实现乡镇统计部门财权与事权的统一也不现实,而垂直管理更符合客观现实的未来变化趋势。

统计管理体制范文第4篇

首先,现行统计管理体制使基层统计部门缺乏保证数据真实的机制。我国统计现在实行的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上一级统计部门对下一级统计部门只管业务不管人事,只拨少量业务经费,大量的机构人员经费、基建经费、统计工作经费都靠本级政府解决。在这种管理体制下,作为统计数据最权威的统计部门难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虽然《统计法》明确规定,各级地方统计机构要对同级政府实行统计监督,但从实践来看,作为本级政府领导下的统计部门难以有效地实施监督和制约,从而成为统计数据长期失真的主要原因。

其次,计划指标虚高,诱发统计数据不实。现在各级政府制订计划是以上年的数据为基数,考核以比上年提高或降低多少为标准、为政绩。到年终,一旦有关指标的实际数据达不到上级预计的要求时,虚报、瞒报似乎就在“情理之中”了。“领导关心哪个数据,哪个数据就难准确”,像人口出生率、乡镇企业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时有失真。

第三,统计人员素质偏低,是统计数据失真的客观原因。我国现行的统计体制是“上强下弱”,上层机构健全,力量较强,从省、市到到县、乡乃至企业,越往下越弱。在岗的统计人员缺乏比较系统的统计专业知识,有的基层统计员由于不懂统计学原理和基本的专业知识,在无意中做了虚假统计的制造者。随着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经济成分、经营方式的多样化,被调查者对统计的支持和合作程度下降。如对个体、私营企业进行商业调查时,销售、利润等指标的瞒报现象就比较严重。

第四,调查方法的不同也是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方面。前几年进行的工业和农业普查取得的资料,与定期报表所取得的统计数据,同出于各级统计部门,但数据差异较大。原因就是普查数据不与计划、政绩挂钩,中间干扰较小,取得的数据相对较准确,而定期报表是一种层层汇总上报的全面调查,其数据凡涉及到地区、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的指标,大多受到干扰。综上所述,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现行的统计管理体制应当改革。

改革现行的统计管理体制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只有选准了这个统计改革的突破口,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是统计改革的中心环节,而要提高统计源头数据质量,必须改革基层统计数据的收集渠道。为此建议:

1、改革统计机构隶属关系,实行垂直管理体制。

近年来实施的统计改革,比较注重政府统计系统改革,忽视了部门和企事业组织的统计改革,只注重报表制度、调查方法改革,忽视了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所出台的统计改革措施,大部分在统计报表制度、调查方法的改革方面,而统计管理体制仍沿袭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模式。统计工作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目前,在没有相应的管理体制保证的前提下,统计方法制度的改革并不能彻底解决基层表报多、乱、差等问题,数出多门仍是“老大难”。为了巩固和发展统计改革成果,应当改变统计机构的隶属关系,实行中央、省(市)、县统计机构垂直管理体制,各级统计机构对下一级统计机构人、财、物实行垂直领导,同时服务于当地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即实行:(1)国家统计局垂直领导省(市)政府统计机构,负责其编制、人员和经费。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开展国家统计调查,为宏观管理和决策服务;(2)各省(市)统计部门垂直领导属区内的下级政府统计机构,负责其编制、人员和经费。主要任务是根据各省(市)经济管理和决策需要,开展地方统计调查并为其服务;(3)各市县级统计部门向上级统计部门负责,经费由上级拨付。上述三级统计机构,本着分级不分家、团结协作、全国“一盘棋”的原则,接受国家统计局的统一领导。这样做,各级统计机构责、权、利明确,可以充分调动积极性,易于形成良性的运行机制,从而有效排除人为因素对统计数据质量的干扰,真正起到监督政府方针及执行情况,监督企业生产经营是否正常运行的作用。

2、合理划分统计业务,改革统计基础数据的收集渠道。

在统计工作中,由于统计业务分工不当,直接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问题十分突出。目前,我国实施的政府统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并行的主要经济、社会、科技指标月、季、年报统计制度,其弊端较大:一方面,实施“条条”和“块块”重复统计,必然数出多门,差错难免,加之政府统计部门统计渠道不畅,必然形成急报、粗估现象,影响数据质量;另一方面,政府统计部门从事部门统计工作,加重了自身和基层单位的负担。统计部门要面向各部门和基层单位收取报表,各部门又要到基层单位再收报表,而且表种繁、指标多,统计口径不一,压得基层不堪重负。与此同时,还存在统计部门执法监督力度不大的弊端。为了有效地提高统计源头的数据质量,应当改革基层统计数据的收集渠道,合理划分统计业务,即大量而具体的部门统计业务和报表由各业务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及乡镇的统计机构来完成,统计部门不再面向基层收取统计数据,只对上述各部门搜集、加工后的数据,进行收集、汇总、整理、分析、监督、上报等工作。这样才能把政府统计部门从繁琐的具体数据中解脱出来,集中于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同时可以抽出更多精力专门执法。

3、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必须建立科学、统一的数据评审制度。

当前,部分地区对各种指标与财政收入、银行储蓄、存贷比例、新增生产能力、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还不能准确把握,也缺乏“度”的限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各级政府的宏观决策。市场经济呼唤统计加快改革步伐,实行科学的统计评审制度显得十分重要。以前部分地区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尤其是加强了对主要宏观统计数据的评审工作,对保证统计数据的基本准确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目前各地的评审方法和评审标准不同,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数据评审制度。国家统计部门应在总结各地统计数据评审工作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数据评审制度,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4、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必须把统计执法纳入统计工作的各个环节。

统计执法经常化,是从根本上保证数据质量、提高统计执法水平的标志。当前,要尽快建立一支人员稳定、经过专业培训、具有较高政治和业务素质的统计稽查人员队伍,以保证统计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执法工作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把统计执法同专业统计执法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同时,还要通过广泛的普法宣传,增强全社会的统计法制观念,把强化统计法制建设落到实处,从而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统计管理体制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统计管理体制;供电企业;统计创新;企业管理;统计机构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2-017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2.084

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对现代管理体制以及管理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统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此外,企业统计也是企业现代化信息系统建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企业统计在实际的发展进程中,取得的成果并不理想,仍然存在制约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因此对企业统计的概念、职能、技术、内容以及人才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找出当前企业统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统计的发展及创新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 供电企业统计发展的瓶颈分析

供电企业有着自身的特殊性,相比较其他企业而言,对统计学科有着很强的依赖性,统计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经营的成败,所以做好供电企业的统计工作,对供电企业的信息化系统的构建以及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但供电企业统计的发展仍存在一些瓶颈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一些企业强制性的设置统计机构

企业统计机构应该在统计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工作。这种政策规定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这就使得很多规定显得呆板,不利于充分发挥统计机构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但是仅仅以专业分工来作为统计机构设置的依据,就会造成统计机构的分散性,不利于对统计机构的管理和控制。此外,很多统计机构的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到实际需求,设置的统计机构就等同于虚设,企业统计职能就不能得到有效发挥,这对企业统计创新是非常不利的。

1.2 企业统计数据信息缺乏真实性

企业统计数据缺乏真实可靠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的统计体制管理还存在着不规范问题,统计工作所涉及到的领域较为狭窄,例如企业统计、乡镇人民政府统计工作就没有纳入统计体制的范围内。这些都造成了统计数据信息缺乏全面性和真实性,从而造成统计工作失去其价值,统计管理也会失去决策上的支持。

1.3 统计报表没有形成多元化

目前的统计报表没有形成多元化,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企业多元化发展方面的需求。当前企业统计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统计报表,有很多企业也将统计工作集中体现在财务报表上,但是单纯的财务报表根本无法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问题,并且也无法满足企业多元化发展对数据信息的实际需求,从而严重制约了供电企业统计水平的提高。

2 企业统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挑战分析

我国企业统计的存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为政府的统计工作提供服务的。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统计的监督职能并未得到有效的发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统计工作开展更加不见成效,不能与时俱进,从而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目前供电企业统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企业统计水平无法满足经济改革的要求

企业统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对象应该落实到企业本身,对企业自身的经营与发展现状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认识,这是开展企业统计工作的前提。在经济社会不断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但是企业却没有能够充分掌握自身的相关数据信息,并且严重缺乏对现状的充分认识。如对企业的财务、销售等一些重要的数据进行统计后,根本不能体现出企业发展的特征。使用传统的统计方式,难以满足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2.2 严重缺乏统计意识

在实际的统计工作中,大多数中小企业严重缺乏统计意识,导致统计的职能不能真正得以发挥,统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付上级机关的检查以及财务报表披露工作,对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数据统计工作并未做到位。严重缺乏统计意识,是阻碍企业统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2.3 企业统计的内容达不到信息化的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实际的工作环节中,有很多企业却没有创新统计方法,而是采用传统的统计方法,在统计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是运用描述性统计方式,而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论证分析的力度较弱,这些都严重制约了统计工作质量水平的提高。此外,企业在应用统计数据对经营状况进行合理预测的能力不足,这就使得很多统计数据的利用效率十分低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统计工作的发展。

2.4 严重缺乏综合素质较高的统计人才

现代化企业管理十分注重人才的培养,并提倡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需求量在逐年攀升,人才的竞争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企业一味地注重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人才的培育,是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的。不少企业虽然有专门从事统计工作的人才,但大多数都是半路出家,高素质的统计人才还是相当匮乏的。这与企业缺少一个科学的统计人才招聘与培养的机制有着很大的关系。

3 供电企业统计的创新思路

想要进行供电企业统计的创新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应从统计的观念、统计的职能、统计的技术方法以及统计内容四个方面着手进行:

3.1 统计观念创新

统计管理体制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统计管理体制;供电企业;统计创新

供电企业的发展在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得到广泛的重视,同时在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下,人们对于统计式的管理体制的供电企业的需求也随着不断的提高。供电企业的统计管理体制对企业发展中的相关信息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在实际的应用发展中,供电企业的统计仍然存在着不足的地方,其在发展的企业中对相关的统计企业型的概念、技术职能等相关的内容没有能够进行有效的创新,缺乏创新的思想,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供电的企业,相关的企业就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创新的发展。

一、统计管理体制与供电企业统计创新的思考存在的问题

供电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着部分企业强制性的设置统计机构,是其在建设的发展中由于过于强制性制度,而导致职员在建设的工作中根据强制性规定的设置的制度进行施工,使其在工作的过程中看起来相对的呆板,而影响供电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下的发展,导致职员在建设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够灵活的进行统计式的机构设置,同时没有创造性的发展,在管理的过程中造成发展企业的分散性统计的机构,而影响相关的技术人员在供电的管理过程中没有有效的进行问题的控制与统计管理的体制,不利于企业有效发挥,同时还影响了企业的创新发展。加上在供电企业的统计中由于其数据的信息缺乏真实性,使企业在生产发展中存在着许多方面上的问题。在发展工作中由于企业的统计数据信息资源范围相对的比较狭窄,从而导致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进行统计的管理体制的时候,对于有些方面不能够进行有效的统计记录,而导致其在对供电相关的信息进行统计的时候,就存在了真实的可靠性的问题,造成了企业在统计工作中的损失及管理决策的支持。同时在统计管理体制的供电企业的发展中统计报表没有形成多元化,使其在经济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不能够有效的满足人们对于供电统计的相关内容的需求,并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多元化的统计报表不能够对企业的发展经营的状况进行全面性的分析,没有能够进行有效的创新工作,导致供电企业在统计管理的体制中的水平受到了严重的制约,而影响了供电企业的发展。

二、统计管理体制与供电企业统计创新在发展中存在的影响

(一)经济技术水平快速发展的影响

企业的统计发展大多数都是为企业的工作进行的统计,但由于在经济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统计发展在管理的过程中没有能够得到有效的进行相应职能工作的发挥管理,对开始发展的社会经济技术的水平,供电企业统计不能够快速的跟上其发展的步伐,从而影响着企业统计的创新发展。同时在经济技术发展的影响下,供电企业统计在发展中不断的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与挑战,使其在发展过程中不能与时俱进,如在经济的发展中由于先进技术的影响下,企业的统计水平对经济改革中的要求没能够进行有效的满足,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对社会需求的认识与了解,缺乏对现状的需求,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对自身的发展中的有关的信息进行充分的掌握,因此导致其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对企业发展中的特征表现出来,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对管理企业的统计进行创新的思想发展,而是在发展中利用传统的统计的管理的方式,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够很好的根据企业实际的发展出发,导致其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满足相关的发展需求,而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发展,以及在工作中的质量水平及效率的发展。

(二)在新形势的发展下对供电企业统计的创新认识不足

在经济技术水平不断的发展情况下,相关的供电企业统计在管理的过程中相对的管理体制在不断进步的社会发展中,对其自身的创新的意识不足,对相关的统计管理文化的认识不够,而影响了企业管理统计得到完好的落实,导致其在发展的过程中收到严重的影响,从而导致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够与时俱进,相关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制度得不到很好的管理落实,从而影响了供电企业统计发展的创新。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统计创新的发展在经济技术水平的发展不断影响下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在发展中具有着重要的统计信息,在企业管理的发展中主要是通过组织领导以及管理统计之间的企业发展的状况,通过管理的统计和组织管理体制中获取相关的企业管理统计的信息,并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效的确立企业管理体制统计,并对其发展的相关性的管理统计的有关资料与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的及时性与科学性直接的保障,从而有利于在经营的管理统计中能够有效的促进统计管理体质的发展,进行有效的运转及运行的工作,提高同企业之间的竞争市场,并在生产发展中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的发展成本,促进企业统计管理发展进步,加快企业的创新发展。

三、针对统计管理体制与供电企业统计创新的思考

(一)完善统计管理的体制

在新形势的发展下,供电的企业在发展供电企业的发展新格局下,人们对供电系统的需求也随着不断的提高,在经济技术的发展中统计管理体制与供电企业统计有着反应企业发展状态的关系,主要的表现为管理体制中的体制,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是针对社会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分析其在当前位置的发展等之间的自然情况,通过分析当前同行业直接竞争的经营的企业相关信息,在供电企业的发展中完善供电企业的统计管理的体系,根据相关职工的统计体系的工作,进行有关的企业统计的数据的收据,有效的培养职工的对数据统计分析的技术,加强企业统计管理制度的监督工作,使其在工作的发展中能够完善标准化的供电的企业统计工作的管理发展,从而有效的提高统计管理制度中供电企业的相关统计数据的质量发展,加强基础性的数据管理工作。

(二)提高创新的供电企业统计

在传统的统计管理的体制中,供电企业的相关领导在企业的管理发展中要学会与时俱进,转变管理的观念,利用创新技术的手段,进行供电企业统计管理的强化职能,从而有效的提高供电企业统计的创新。在统计的管理发展中由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在供电企业的发展中忽视了在创新的发展中,对统计管理的数据进行深度的探索,从而导致获取的信息没有能够进行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价值,因此在新形势的经济技术的发展中,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有效的统计管理的创新,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有效的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统计数据的管理方式,从而有效的提高供电企业管理体制的统计发展。

(三)加强统计管理中职工的综合素质

供电企业的创新发展在经济技术下,需要加快相关的企业职工的数据知识的更新,提高职工在管理统计的体制中综合素质的发展,培训职工相关供电企业统计的专业性知识,使其在工作中能够有效的掌握相关的管理统计的数据技术,有效的进行供电企业数据的分析,帮助领导进行供电企业中统计数据的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并能够有效的提供体贴舒服的服务。同时在经营的生产发展中,能够有效的通过对当前发展的趋势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对有关的供电企业管理统计同行业竞争技术的了解与认识,提出有效的管理体制,改善当前的企业发展的趋势,以创新的思维下提高供电企业统计管理的创新发展,从而提高发展的前景。因此,统计管理体质与供电企业统计的创新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着科学性原则、适应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承延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等五个方面性的原则,使其在经济技术的发展下能够有效的跟进科学进步的发展,很快的适应快速发展的过程,并针对其发展的管理进行统计性的管理,从而使其能够具有可行性的发展,促进供电企业的创新发展,提高管理统计的发展技术水平。

四、结束语

统计管理体制系统与供电企业统计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经济技术水平的发展影响下,在当代的社会发展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与重视,并在发展中成为了企业的发展环节,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企业的发展中具有着相关性的管理统计的职能,从而有效的促进企业的生长发展,提高企业的创新发展技术水平。

作者:徐建芬 单位:国网浙江龙游县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王振电.浅谈统计管理体制与企业统计创新[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33):79.

统计管理体制范文第7篇

财政局预算处副处长徐熙和毕业于统计专业、从事财政管理工作多年、现在预算处工作的刘星,根据自己的体会做了如下介绍。

徐熙认为,此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财权事权下移,区县相应财权事权扩大;收入由原来的分级管理变成分税管理,彻底分税。以上两项工作与统计部门有直接的联系。他说,无论是财权事权下移还是实行彻底分税制,其实质就是要打破所属观念,强化区域整体发展。与此相适应,财政指标已经先行一步,税收统计上也做了相应调整,客观上要求统计部门的核算要配套,即推行区域统计。

推行区县在地统计,这项工作作为2000年全市统计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增在加紧准备。从统计管理范围看,统计部门将由原来的条条管理走向客观要求的区域化管理。但是,这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对统计的要求还不仅仅在于实现区县在地统计。

刘星认为,今年出台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对统计工作在诸多方面均将产生很大的影响。他说,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行,客观上促使区县政府关注的焦点发生了变化,他要关注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发展特点,在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时,其考虑的出发点是将财政指标所提供的结果作为决策的方向,即关注的是:哪些增长点是税收的增长点,哪些产业既有发展前途又能增加收入,既能提高居民收入又能增加政府收入等。因此,作为为区县政府服务的统计部门,应具备适应本区域经济发展特征的统计核算制度,所提供的指标、核算口径要配套。这是一个联带的影响和要求。另外,还要求区县在统计核算上的规范、统一及横向可比。目前的缺陷是:18个区县所能提供的指标,在口径、范围上均不统一,不可比。过去,区县资料对财政的影响不大,现在则不同了,不但有联系而且与财政关系重大。比如,市财政核定的转移支付的数额多少,主要依据来自于统计数据。转移支付手段将是市财政用以调节区域间财力分配、保证区域基本需求的手段。转移支付数额的测算方法,主要是依据诸多的统计指标,运用因素法、回归方程得出分配数额的多少。因此,要求分区域数据必须是可以比较的,提供的数据必须是准确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财政分配结果的正确与否。从这个角度看,要求区县统计核算要规范化,避免随意性;同时要求市一级统计部门加强对区县统计数据的考核规范,保证向社会、综合部门提供的数据是可用的,而不仅仅要求只是有数。

站在这样一个层面看待这个问题,徐熙说得更直截了当。他说,将来财政再分钱,矛盾的焦点不在财政部门,而在于统计核算的数据质量,数字的准确与否决定着财政分配的合理程度。同时,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及行业发展决策问题上,决策的依据仍然还是统计数据。

统计管理体制范文第8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体制;档案管理;体制;文献;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3-0190-03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档案管理体制或者说是档案工作体制经历了数次变化。这些变化有着其特定的社会历史原因,对我国档案工作及其发展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了解这些变化,研究这些变化的社会历史原因和对我国档案工作产生的影响,有助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地完善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更好地履行社会、人民和国家赋予我们档案工作的历史使命。本文以2011年9月25日前中国知网收录的期刊为样本,以“题名”为检索项,以“档案管理体制”或者“档案工作体制”为检索词,对检索到的272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统计分析。

一、学科类别与研究层次

(一)学科类别集中度高

272篇文献从学科类别上看涉及20个学科。主要集中在档案及博物馆(238篇,占87.5%)、文化经济(24篇,占8.82%)、企业经济(23篇,占8.46%)3个学科。与档案管理体制相关相近的行政法及地方法制、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管理学3个学科仅各1篇,各占0.37%。学科集中度非常高。这种情况一方面表明,虽然档案工作涉及各行各业,档案管理体制的变化也必定会影响到各行各业的档案工作,但由于档案工作自身与其他学科直接相关性不高,其他学科的学者对其的关注度亦不高;另一方面也表明档案工作者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很少从其他学科的角度或运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来研究这一主题。

(二)理论研究为主、实践层面次之

272篇文献从研究层次上看,社科基础研究169篇、占62.13%;社科行业指导85篇、占31.25%;其他学科约占6%。理论研究所占比例最大,表明这一研究主要为理论层面。实践层面的研究超过三成,则说明这一研究不仅仅是理论问题,也是重要的实践问题。

(三)基金资助偏少,系统性研究尚显薄弱

272篇文献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4篇、占1.47%;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1篇、占0.37%。基金数量总体偏少可以视为这一研究在被资助的研究项目中分量不够。国家基金项目多于地方,表明受档案制度改革影响较大的地方政府对这一研究的关注度还不高。研究多属于研究者自发性的零散研究,国家或地方政府层面上有组织、有目标的系统性研究尚显薄弱。

二、文献作者与作者单位

(一)文献作者中独著者多,多篇者少

272篇文献中署名文章243篇,共涉及作者279位。从合作发表文献的数量上看,5人合作1篇,4人合作1篇,3人合作9篇,2人合作33篇,独著200篇。合作率为18.11%。

从发表不同数量文章作者占全部作者的比例看,发表3篇的4人(宗培岭、李兆明、窦晓光、百辛诚),占1.43%;发表2篇的14人(庄作玉、张奎杰、早胜牛、阴秀菊、肖文建、任存志、马素萍、罗军、刘泽民、李鸿雁、康洪善、邓绍兴、陈清池、陈慧君),占5.02%;其他作者只发表1篇文献,占93.55%。

其中发表2篇以上的共有18人,共发表文章40篇,占全部署名文章243篇的16.46%。如果单单从2篇以上文献作者(18人)与全部作者(279人)的比例看,倒是符合普赖斯“在同一主题中,半数的论文(243/2)为一群高生产能力作者所撰,这一作者集合的数量(17)上约等于全部作者总数(279)的平方根(16.7)”论断的后一句。单从这个意义上讲,上述18位作者是这一研究的高生产能力的作者。如果从2篇以上作者发表文章总数占全部署名文章的比例看(16.46%)则相差悬殊。

我们再依据洛特卡定律:(写两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为写一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的1/4;写3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为写一篇论文作者数量的1/9;写n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为写一篇论文作者数量的1/n2……而写一篇论文作者的数量约占所有作者数量的60%)对243篇署名文章的全部作者作一下分析(以全部论文作者的数量为基数)。见表一:

表一

从表一中可见,发表2篇、3篇文章的人数远低于洛特卡定律应有的人数,而发表1篇文章的作者数占到了全部作者的93.55%,远远高出洛特卡定律写一篇论文作者的数量约占所有作者数量60%的比例。表一可以说明在对“档案管理体制”这一问题30年的研究过程中,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核心研究者群,大多数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研究的持续关注度不高。

(二)作者单位中市县级行政管理部门关注度最高

272篇文献中署名单位的199篇,涉及单位181个,其中2篇以上单位17个,发表文章45篇。依照普赖斯“在同一主题中,半数的论文(199/2)为一群高生产能力作者所撰,这一作者集合的数量(17)上约等于全部作者总数(181)的平方根(13.45)”的论断来看,与之不符。

我们再依据洛特卡定律对199篇署名文章的全部作者单位作一下分析(以全部论文作者单位的数量为基数)。见表二:

表二

从表中可见,发表不同文章数量的作者单位数远低于洛特卡定律应有的单位数,而发表1篇文章的作者单位数占到了全部作者单位数的90.61%,远远高出洛特卡定律写一篇论文作者单位的数量约占所有作者单位数量的60%比例。

依据上述两个定理的分析,可以说明在对这一问题30年的研究过程中,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核心研究单位群,对这一研究持续关注度较高的只有中国人民大学(8篇)、上海大学(5篇)、杭州大学(3篇)、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3篇)、黑龙江省大庆市人事局(2篇)、湖南省涟源市档案局(2篇)、安徽大学(2篇)、上海市档案局(2篇)、陕西省气象台(2篇)、武汉大学(2篇)、江苏省苏州市档案局(2篇)、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2篇)、南京市城建档案馆(2篇)、湘潭大学(2篇)、湖南省益阳市档案局(2篇)、北京大学(2篇)、河北省档案局(2篇)。在这17个单位中,高校8个,档案行政管理机关5个,其他单位3个,档案馆1个。这种情况基本与学科分布及研究层次相符。

在全部181个单位中,其他单位72个,档案行政管理机关46个,高校41个,档案馆22个。这种情况与学科分布及研究层次不尽相符。按说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受档案管理体制变化影响最大,对档案管理体制变化所造成的影响感受最深,理应关注度最高,实际上关注度却不及其他单位;高校作为档案学理论研究的主力军,照说应当是这一研究的主体,但从数量上看仅仅排在第三位;档案馆对档案管理体制的关注度最低,说明档案管理体制改革与变化对其影响最小。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中,除国家局外,省档案局10个,地市档案局23个,县区档案局12个。地市及县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关注度高于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尤其以地市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关注度为高。这表明档案管理体制改革对省级以上档案机构影响不大,而对市县两级档案机构影响比较大,对市一级档案机构的影响最大。

三、期刊名称与发表年度

(一)档案行政管理主管部门主办的期刊对研究的关注度最高

272篇文献涉及期刊73种。其中档案学期刊25种,占全部期刊数的34.25%;发表文章185篇,占全部文献的68.01%。档案学核心期刊13种,占全部期刊数的19.18%;发表文章142篇,占全部文献的52.21%。其他学科期刊48种,占全部期刊数的65.75%;发表文章87篇,占全部文献的31.99%。发表2篇以上文章的期刊28种,占全部期刊数的38.36%;共发表文章227篇,占全部文献的83.46%。

依据布拉德福定律在载文量相等的情况下,核心期刊、相继区域期刊、非相关区期刊数量成1∶n∶n2……的关系。我们以90篇文献为等量值来划分,处于核心区的有:中国档案(26篇)、档案学通讯(17篇)、浙江档案(16篇)、兰台世界(16篇)、湖南档案(16篇)5种,发表文献91篇;处于相关区的有北京档案(14篇)、档案(13篇)、山西档案(11篇)、档案学研究(11篇)、档案管理(11篇)、上海档案(10篇)、档案与建设(9篇)、云南档案(7篇)、山东档案(6篇)9种,发表文献92篇;其他59种期刊载文89篇,处于非相关区。

在核心区的5种杂志全部为档案学核心期刊,1种为国家档案行政管理机关主办、3种是地方档案行政管理机关主办,1种是高校档案专业主办;在相关区的9种杂志中,7种是档案学核心期刊,有8种是地方档案行政管理机关主办,全国性档案学会主办的1种;其他59种期刊中,档案学核心期刊1种,9种是地方档案行政管理机关主办,2种是行业档案部门主办;与档案相关或相近专业的期刊4种,大学校刊17种。从杂志分布的相关性来看,国家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和地方档案行政管理机关主办的刊物,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最高、全国性档案学会、高校档案专业及行业档案部门主办的刊物次之。核心期刊对此问题的关注程度突出。

(二)文献发表的年度活跃度与政府机构改革进程相关

272篇文献从发表年度看31年间年平均9篇,最高为20篇,最低1篇。中位数为10篇,众数为11篇(6个年份)。高于平均数以上的14个年份,低于平均数以下的16个年份,等于平均数的1个年份。(见图1)

“1978年后,为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理顺部门关系,加强宏观调控,中央及地方党政机关先后于1983年、1988年、1993年、1998年进行了四次机构改革。……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这四次机构改革中,行政管理职能没有变化,”[1]但对档案管理体制的变化有一定的影响。这一点可以从上面研究趋势图上可以看得十分清楚。档案管理体制研究有三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1985至1987年,正好处于1983年和1988年前两次机构改革期间;第二个高峰期是1994至1998年间,正好处于1993年和1998年后两次机构改革期间;第三个高峰期出现在2005到2007年间,这一期间虽然没有机构改革,但与政府大力推行依法行政有一定关系。这种情况正好印证了文献作者单位多为其他单位(档案行政管理相对人)和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在档案管理体制变化中受影响最大。

四、研究内容与中文关键词

(一)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7个方面

272篇文献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下面7个方面:

一是国家政治经济改革及社会管理模式对档案管理体制的影响。其文中涉及“体制改革”一词的有234篇,占86.03%;涉及“市场经济”一词的有181篇,占66.54%;涉及“WTO”一词的有112篇,占41.18%;涉及“管理模式”一词的有156篇,占57.35%。

二是档案机构如何履行档案行政管理与档案保管利用两种职能。其文中涉及“两种职能”一词的有151篇,占55.51%;涉及“档案局职能”一词的有159篇,占58.46%;涉及“档案馆职能”一词的有162篇,占59.56%;涉及“履行职能”一词的有124篇,占45.59%。

三是局馆合一还是局馆分开、分设、分立。其文中涉及“局馆合一”一词的有115篇,占42.28%;涉及“局馆分开(分设、分立)”一词的有113篇,占41.54%。

四是档案行政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其文中涉及“档案行政管理”一词的有203篇,占74.63%;涉及“依法行政”一词的有151篇,占55.51%;涉及“档案执法”一词的有139篇,占51.10%;涉及“业务指导”一词的有208篇,占76.47%。

五是市县档案局、档案馆在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具体情况。其文中涉及“综合档案馆”一词的有161篇,占59.19%;涉及“市档案局”一词的有164篇,占60.29%;涉及“市档案馆”一词的有158篇,占58.09%;涉及“县档案局”一词的有155篇,占56.99%;涉及“县档案馆”一词的有147篇,占54.04%。

六是档案管理体制与档案工作体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其文中涉及“存在问题”一词的有177篇,占65.07%;涉及“对策”一词的有126篇,占46.32%;涉及“策略”一词的有109篇,占40.07%;涉及“影响”一词的有203篇,占74.63%。

七是其他行业与单位的档案工作。其文中涉及“高校档案工作”一词的有122篇,占44.85%;涉及“企业档案工作”一词的有186篇,占61.76%。

(二)中文关键词与内容的相关度较弱

272篇文献从中文关键词上看共涉及中文关键词40个以上。其中与档案管理体制直接有关的有9个,管理体制15篇、占5.51%;档案管理12篇、占4.41%;档案管理体制7篇、占2.57%;档案工作4篇、占1.47%;体制改革4篇、占1.47%;改革4篇、占1.47%;体制4篇、占1.47%;管理方法2篇、占0.74%;体制调整1篇、占0.37%。

从中文关键词与研究内容关键词的对应性看,中文关键词的使用明显与文献内容有差异。说明作者在选择关键词上有一定的随意性,提炼关键词的能力不高。

结语

有关档案管理体制问题的研究是档案工作与档案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这一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应当从档案工作实际需要及发展出发,将研究的关注点从局馆“合一”,还是“分设”这样的浅层次,向如何界定职能,如何更好地履行职能转化。只有这样,研究才会有实际价值,才会有生命力,才会有更多共鸣,进而才会有更多的研究者与研究单位的加入。

参考文献:

统计管理体制范文第9篇

关键词:县乡(镇)统计管理体制制度变迁垂直管理

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以及WTO和GDDS的加入,我国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明显滞后,特别是县乡镇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滞后已严重制约着政府统计的整体水平,也使乡镇统计面临前所未遇的困难。为此,近年来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为此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对策,其中大量对策侧重于乡镇统计本身,如乡镇统计人员如何提高素质、如何通过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赢得党政领导的重视、改善乡镇统计人员的待遇、配备先进的统计手段等,这些对策的提出本身没有问题,但欲通过上述对策改变乡镇统计所面临的问题只能是局部的,也是暂时的。因为,体制问题是乡镇统计陷入困境的根源,换句话说,乡镇统计面临的一切问题皆来源于县乡统计管理体制。为此,改革现行僵化的县乡统计管理体制是解决乡镇统计困境的根本出路。然而县乡(镇)统计管理体制是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脱离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大系统谈县乡(镇)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本身意义不大,只有从现行政府统计管理体制运行特征的分析中,才能很好解释县乡(镇)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以及改革路径。另一方面,理论解释只有与客观现实状况相对接,才能使理论化作行动的指南。

管理体制从本质上讲属于制度的一种,即正式制度。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属于制度变迁问题,而制度变迁可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透视我国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演进过程可以看出,诱致性变迁占主导性,具体表现为我国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呈现出随客观环境变化而自然演进的痕迹,如政府统计管理体制随经济管理体制的变迁而变迁,最终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当然在特殊时期,也曾出现过强制性变迁的现象,如期间,强行取消各级政府独立的统计组织机构,从而形成政府统计依附计划部门而存在的管理体制。

一、县乡(镇)统计管理体制模式选择的理论分析

1、从制度循环阶段看,现行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处于非均衡状态,其特征表现为利益分配在乡镇统计部门与县以上统计部门之间失衡

诺思认为,制度变迁具有周期性,是从不均衡—均衡—不均衡—均衡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制度变迁都是从效率较低的阶段起步的。因此,制度变迁的周期性,并不是制度简单的轮回,而是由低效率制度向更高效率制度改进的过程。制度变迁的周期性说明了任何一种制度只能适应特定的时代,不可能一成不变。正如哈耶克所言,相对于复杂的社会演进,个人的理性是非常有限的。与此同时,制度周期理论说明制度变迁是有规律可循的,当一种制度处于僵滞阶段时,必须对该制度创新,使制度达到均衡状态,进而使该制度满足各方的利益(既能够满足极少数利益集团,也能满足大多数利益集团),制度的效率达到新的最大化(相对于原有制度来讲)。

从制度循环的阶段看,现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处于僵滞阶段,即低效率状态,体现为受益最大者是少数集团,即国家统计部门,其次是省、直辖市、区统计部门,最后是市县统计部门,而处于基层的最大利益集团乡镇统计部门几乎没有利益可言。在该体制下,利益从上往下依次递减,而承担的任务从上往下依次递增,整个系统投入与产出明显错位。其次,该体制伴随着较大的道德风险,体现为系统内部虚报以及瞒报现象时有发生。再次,该体制产生了逆向选择,体现为无需承担较大成本而获取较大利益的虚报以及瞒报行为,使合法行为的统计主体向其靠近,从而使虚报浮夸现象不断蔓延。正如奥尔森所言,一个不好的制度是由于利益不能均衡,不能为整个社会所分享,处于极少数利益集团剥夺大部分人利益的状态。一句话,现行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处在低效率状态。依制度变迁周期理论而言,当制度处于僵滞阶段时,必须对其进行创新,才能焕发新的生机。

上述理论分析,对现行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所处的阶段进行了定位,即处于僵滞阶段。具体表现为该制度未能体现利益分配的公平性,系统内投入与产出错位,效率低下。从而为我国县乡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突破口的选择提供了理论线索,即为变目前非均衡型利益分配管理体制为均衡型利益分配管理体制。

2、为什么非均衡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能够继续存在

为什么一种低效率的制度能够继续存在,按路径依赖理论、公共性解释以及封闭系统解说原因有四方面:一是个人或利益集团对制度的初始选择具有依赖性,即人们一旦选择了一种制度形式,制度的发展就会有自身运行的惯性,从而可能强化一种不好的制度;二是制度本身是一种公共产品,制度收益的分享相对而言是不排他的,因而大多数人没有积极性去改变不合理的制度。另一方面,虽然某一制度不合理,但分摊到个人身上的损害相对较小,于是人们愿意忍受这个不合理的制度,而不去创新一项从整体上讲效益更大的制度;三是尽管人们选择的制度不好,但由让个体去耗费成本,收集信息设计新的制度可能得不偿失;四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制度停滞极易存在。因为与外界的隔绝使制度的优劣缺乏比较,从而使一种不好的制度也能够存在下来。

尽管现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能够持续存在的原因,上述解释并不全面,但如果撇开该体制受制于我国“条块结合”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一因素之外,上述解释基本符合该体制继续存在的原因。我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的一大特征就是所有的制度(包括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均来自政府,无论个人,还是利益集团寄希望自身利益的改善于政府所制订的各项制度,期盼好的制度成为各级、各类利益集团(包括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共同愿望,从而强化了对制度选择的依赖性。与此同时,受计划经济体制一大二公思想的影响,包括政府统计体制在内的各项制度具有很强的公共产品属性,制度收益的分享不具有排他性,包括乡镇统计部门在内的各级、各类利益集团对制度创新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运行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对外交流领域狭窄,缺乏包括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在内的各项制度比较的平台和机会。最后,制度创新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包括乡镇统计部门在内的小利益集团显然无能为力。尽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施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但在制度的安排上仍具有很深的计划经济的烙印,从而延缓了制度创新的进程。

上述理论分析,对现行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能够长期存在的作了合理解释:即依赖性、公共性以及封闭性。从而为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找到了具体的路径:加大市场机制在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介入,建立各级政府统计部门产权的边界,广泛吸收国外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先进经验

3、对乡镇统计部门实施垂直管理是县乡(镇)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理性选择,也是实现整个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均衡的逻辑起点

制度从非均衡向均衡的演进过程是各利益集团博弈的过程,博弈有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两种。显然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与乡镇统计部门之间的博弈是非零和博弈,即利益分配均衡制度的安排不利于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非均衡阶段较大受益者),而有利于乡镇统计部门(非均衡阶段最少利益获得者)。但需要强调的是拥有较大行政权力的政府统计部门在博弈中处于有利地位。同理,市以上政府统计部门在与县统计部门博弈中处于有利地位。依次类推,处于政府统计最高层的国家统计部门在博弈中处于最有利的地位,因为其行政权力最大。由此可见,要使现行非均衡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向均衡性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全面转型将受到权力结构的严重制约,也就是说乡镇统计部门根本无法在与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博弈中获得均衡利益,除非采取集体行动,但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因此,乡镇统计部门只有被包容到行政权力相对较大的利益集团即县统计部门(县统计部门对乡镇统计部门的垂直管理)才能获得相对利益的提高。但企图将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均包容到拥有最大行政权力、最大利益集团的国家统计部门,实施垂直管理,使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完全均衡并不现实,因为制度变迁是有成本的。基于此,笔者认为,走逐级均衡的道路比较现实,即首先实现县统计部门对乡镇统计部门垂直管理,其次,实现市对县统计部门的垂直管理,再次实现省统计部门对市统计部门的垂直管理,最后实现国家统计部门对省统计部门的垂直管理。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即县对乡镇统计部门实施垂直管理是县乡(镇)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理性选择,也是实现整个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均衡的逻辑起点。

二、县乡(镇)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模式选择的现实分析

现行财权和事权相分离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导致系统内部缺少了财权和事权的相互制衡机制,从而为各级政府统计部门职能的越位和缺位创造了天然的温床,也为拥有行政权力的县以上统计部门成本外溢打开了方便之门,于是属于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以及其他职能统计的调查任务大批转嫁于乡镇统计组织。目前,乡镇统计部门不仅承担来自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的各类调查任务,而且要承担来自县以上其他部门的调查任务,还要承担乡镇政府的调查任务。尽管按照基层统计现有资源存量不可能完成过量的统计任务,但迫于行政压力,只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强迫完成。与此同时,由于县以上的任何一个职能部门均对乡镇政府拥有一定的行政管理权,因而乡镇统计部门成为政府统计系统最大的事权承担者。由此可见,乡镇统计部门承受多方压力(见图一)。

图一乡镇统计压力来源

显然,在上述客观现实面前,欲理顺县乡(镇)统计管理体制,实现乡镇统计部门财权与事权的统一是不可能的。具体而言,无论乡镇统计办设在乡镇何处,乡镇统计的压力是乡镇政府无力消除的。因为,乡镇政府本身就受到多方的压力,而乡镇统计又是各种体制综合压力的承担者。而通过统计事务所来解决乡镇统计困境的方法必须以连续性、高成本的《统计法》检查为代价。从长远角度看,仅仅依靠为隶属乡镇企业帮助提供统计数据筹集的经费并不能满足统计事务所所需的经费,而且对乡镇企业较少的中西部地区来讲显然不适应。为此,笔者认为,乡镇统计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为:县统计部门对其实施垂直管理。其相关理由如下:

1、我国乡镇政府机构改革总体趋势,要求乡镇统计活动由县(区)统计部门完成

长期以来,由于乡镇政府运行成本过高,导致农民负担不断加重,为此,理论界有大批学者主张取消乡镇政府,设立乡镇公所。尽管乡镇政府未取消,但是全国范围撤并乡镇的力度不断加大。据统计,截止目前,全国已有25个省份基本完成乡镇撤并,乡镇总数由撤并前的46400多个减少到39000多个,五年共撤并7400多个乡镇,平均每天撤并4个乡镇,而且乡镇政府内设机构普遍减少。乡镇统计组织属于乡镇政府组织的组成部分,乡镇政府改革自然会左右乡镇统计将后的发展。显然,从我国乡镇政府改革的总体趋势看,企图加强乡镇统计组织建设,充实乡镇统计队伍会越来越困难,因为,减少层级行政组织是改革的总体趋势,取消乡镇政府是历史必然。尽管乡镇统计任务不断增多与乡镇统计资源短缺的矛盾决定了必须加强乡镇统计组织建设,但客观环境无法实现加强乡镇统计组织建设的目标。而解决矛盾的理性的方法就是尽早实现乡镇统计活动由县(区)统计部门接管,接管越早,既有利于基层统计活动尽快摆脱困境,更有利于解决基层统计的被动局面。

2、政府统计活动的规范化、标准化,要求基层统计定位于县(区)一级

受条块分割管理体制的影响,乡镇统计资源分布在计生办、农委办、乡企办、乡镇统计办等部门。这不仅导致数出多门、重复统计、口径不一,而且导致统计力量分散化,不利于形成合力。由于乡镇统计活动分散化,导致乡镇统计标准不一;由于乡镇统计活动分散化,导致乡镇统计办无法调度全部乡镇统计资源,也无力统一协调全乡镇统计活动,其结果是“数出多门,门门不同”。一句话,乡镇统计活动的分散化不利于集中统一管理。而要实现政府统计标准的统一化以及要消除乡镇统计活动的分散化,有效的途径就是对调查活动实施集中统一管理,其前提是对乡镇统计资源实施集中统一管理。显然,在条块分割的经济管理体制下,欲在乡镇一级对乡镇统计资源实施统一集中管理,进而实施统计调查活动的归一化管理不现实。而可行的做法是在县一级实施统计资源的统一管理,即基层统计定位于县一级。

与此同时,县统计部门对乡镇统计活动垂直管理之后,可以打破乡镇行政区划界限,实现乡镇统计资源乡镇之间自由调配,而且能够集中统一培训,优化统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形成合力,充分发挥现有统计资源的作用;可以减轻基层统计的负担,县统计部门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会积极优化调查内容,减少重复调查;可以在经费、人员方面确保抽样调查的组织实施,而抽样调查的全面实施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参考文献:

[1]程虹.制度变迁的周期[M].人民出版.2001,(1).

[5]黄生栋.从基层统计突出问题看深化统计体制改革[J].中国信息报,2004.7,(20).

[6]张晟立.县级政府统计工作运行机制的探索.[J].《浙江统计》2004,(1).

统计管理体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统计体制 数据失真 根源

近年来,统计数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工资“被增长”到2009年房价同比增长1.5%,统计数据屡屡受到质疑,统计部门的形象也因此受到影响。不可否认,即使在发达国家,统计数据也不可能做到完全准确,但也必须承认,我国的统计也确实因为自身的一些问题导致了数据失真。在造成统计数据失真的原因问题上,很多人都提出过自己的看法,比如:统计人员素质不高,地方政府法制观念不强,统计执法力度不大,统计制度统计方法不完善,等等。这固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释数据失真的原因,但这些原因都是表面的,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僵滞的统计管理体制。离开本质的根本的原因,去要求统计人员坚持原则,要求地方政府加强法制观念只能是一句空话,结果只能是舍本逐末,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010年1月1日实施的新《统计法》也从坚持统计调查的独立性、杜绝领导干部人为干预统计工作、对统计上弄虚作假等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等方面作了进一步规定,相信会对提高统计的公信力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个人认为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更为重要和紧迫。

一、现行统计管理体制造成数据失真的作用机制

我国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最早是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提出来的,在当时条件下起到过积极作用,但在现行制度下,已经显现出较为严重的与现行制度不相适应的地方,必须尽快进行改革。

现行制度下,地方各级政府都有自己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下级政府完不成各项目标考核任务,上级政府也就很难完成,层层制定考核目标就成为了各级政府的“紧箍咒”和“杀手锏”,为完成考核目标,实行的办法或重奖或重罚,甚至“一票否决”。实行目标考核,对于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使各项工作为完成工作目标服务,是积极的也是必要的,这里不对此进行深究,而重点从统计管理体制不能保证统计工作的独立性方面进行论述。

统计调查的独立性是指统计机构在依法行使法定的调查职权时,其地位是相对独立的。

现行统计管理体制造成统计工作的职能和地位不能独立,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机制发生作用:一是统计部门无法承受巨大压力,二是统计部门的利益驱动。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下,统计部门和统计人员的事权即统计业务工作主要由上级统计部门安排,而人权(指用人权,下同)和财权则主要由同级地方政府决定,这种事权与人权财权分离的直接结果就是地方政府在完成考核任务的压力和片面追求政绩的利益驱使下,可以对统计人员发号施令,可以对统计数据指手划脚。如果不能完成目标任务,就暗示甚至直接授意统计部门篡改统计数据。而作为业务主管部门的上一级统计部门,这时本应坚持原则,为下级统计部门撑腰,但是因为不掌握独立的人权和财权,同时也受到本级政府的考核压力,即使知道下级统计部门篡改数据也听之任之,根本无法承担下级统计部门的压力,甚至,为完成本级政府的考核目标,还有可能指使下级统计部门造假。这种体制下,统计部门成为各方压力的集中受力点,对统计部门来说,这种压力不可避免,也无法消除,当统计部门无法承受这种压力的时候,数据失真也就成了必然。

从统计部门的利益方面来说,由于人权和财权主要由地方政府决定,地方统计部门既为地方政府考核提供数据,同时也是地方政府考核的对象。与政府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统计部门负责人的职务升降,影响到本部门考核结果是奖是罚,奖金是多是寡,而保持与政府良好关系的最低标准就是要配合地方政府的工作,听领导的话,“与党委政府保持一致”。这种利益驱动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也波及到了统计调查对象,地方政府通过制定奖惩措施,对完成目标的企业、部门等或重奖或重罚,这时,按实际报数的单位很可能会吃亏,为获得最大的利益,这些企业或部门上报数据时也可能造假。这种利益驱动,对统计数据失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通过以上两种机制的相互作用,使统计失去了独立性,统计数据失去了真实性,统计的可信度必然受到质疑。这种情况下,统计部门实际上仅仅成了使本级政府统计数据合法化的工具,这样的数据根本无法说明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情况。当然这仅仅是个别现象,但即使是小范围的个别现象,也足以造成极坏的影响。

二、现行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的着力点――保障统计的独立性

国外的统计管理体制在保障统计调查的相对独立性方面大都比我国强,很少实行双重领导和经费分担。要改革现行的统计管理体制,保障统计调查的独立性是必须坚持的最重要原则。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在统计工作运行机制中保证统计工作的独立性,应对统计实行垂直管理,并整合各种部门统计资源。这个问题上,很多国外的做法值得我们参考和学习,在充分考虑我国实际情况的前提下,不防借鉴一下国外的经验。比如加拿大等国实行“专业统计集中,地方统计集中”的统计体制,中央统计局行使官方统计职能,对专业统计管理业务相对集中,在地方设派出机构。统计部门能较好地排除外界干扰,工作效率较高,数据质量也较高。但是有时统计与行政管理脱节,容易出现供需矛盾;美、英、日等国则实行“专业统计分散,地方统计分散”的体制,中央统计局负责综合性统计工作和管理协调工作,大量的统计调查则由政府各部门统计机构和地方统计机构承担,中央局和地方统计机构之间是一种协作与合作关系,统计供需矛盾减少,统计产品更符合使用者的需要,能保证数据的及时性。但是统计调查容易出现重复与遗漏,国家统计资料缺乏整体性。在学习借鉴这些国家做法的同时,考虑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对统计信息的需求和我国的财力状况,实行中央和地方两套独立的统计体制显然不现实,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应向垂直管理方向进行,统计部门负责人由上级统计部门管理和任免,工作经费主要由上级业务部门拨付,逐级向下派驻机构,同时整合部门统计资源,将部门统计纳入国家统计局的统一集中管理,规定国家各部门的统计负责人由国家统计局任免,在最大限度上减少地方政府干扰的同时,避免数出多门,减少浪费。

从统计工作外部环境上保证其独立性,要明确禁止统计部门参与地方政府考核,保证统计工作不受地方政府考核目标的影响。在进行统计调查开始之前,要明确禁止将给各级政府考核的任务下达给统计部门,统计部门的任务只有统计调查,不参与地方政府考核。

建立通畅快捷的信息渠道,避免数据经过各级政府之后才对外。在这方面,很多国家的做法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规定官方统计数据必须同时向社会各界公开,统计局信息时不受政府部门干预,而澳大利亚则明确规定重要统计数据只有在向社会公布前一个小时才向财政部长报告。相比这些国家,我国的统计数据在向社会之前,各级政府领导甚至有些利益主体早就知道了,这就为地方政府干预统计数据造成了可乘之机。保证统计数据的公正性、权威性和严肃性也是今后我国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统计独立性的一个有效保障。

在统计职能的定位上,应重申并强调统计的职能是信息、咨询和监督,而不是考核。有些地方,统计的职能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偏离,给各级政府、各个部门考核成了统计的主要任务,统计数据的三大基本职能反而退居其次,如何让统计的三大职能尽快回位,是保证统计独立性的重要方面,进行统计管理体制改革也应该着重考虑。

参考文献:

[1]熊健益.统计服务的国际比较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19).

上一篇:数学学科论文范文 下一篇:体育课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