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范文

时间:2023-03-16 06:26:47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体育课程标准;后现代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理念;操作维度

中图分类号: G 807 文章编号:1009-783X(2013)01-0038-04 文献标志码: A

后现代课程观是一种崇尚多元性、开放性和差异性的思维方式,往往对现代课程观持否定、省思、批判、解构与超越的态度,具有质疑科学理性、反本质、反基础的课程倾向,目的是要提升人的主体意识和追求人的解放,重视人的存在性和创造性的有机统一。这里的“后现代”呈现了2种不同的诠释:1)对后现代课程观与现代课程观在时间上的延续和传承,是现代课程观的继续,但隐含着某种裂痕与割舍,并非是现代课程观发展的结果;2)认为后现代课程观不是现代课程观的末期,而是现代课程观发展的一种新的初始状态,可视为现代课程观的后续部分,但二者之间并非承继关系,而是彼此交叉融合的发展关系。鉴于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正深受这种后现代课程观的影响,并依此作为制定《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理论依据之一,以突破现代体育课程“学科中心意识”的垄断性、封闭性、共时性和排他性等倾向,进而实施课程变迁并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体育课程新体系,目的是作为培养未来体育人才的“施工蓝图”和指导课程实施的依据,已成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为此,运用后现代课程观检视《标准》具有重要的时代性和科学研究价值。

1 《标准》目标上的后现代课程观问题

《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1],以实现不同领域水平的课程目标,进而促使现代课程观向后现代课程观的转向。

1.1 知识与技能目标问题

即使《标准》只是对学生在经历某一学段后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课程内容的具体规定,仍把知识与技能目标放在首位,显然并没有把对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排斥于目标之外,也没有忽视或轻视它在课程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1]5。《标准》认为体育知识和技术不是被动灌输的,其学习过程就是课程主体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与客体相互作用、创建意义的过程。也就是说,对体育知识和技术的学习是学生在学习共同体中通过与他人彼此间的交往互动活动来自主生成与建构新的体育知识和技术的过程。这就隐含着教师不是《标准》的执行者而是开发者――“用《标准》教,而不是教《标准》”;而学习者不是体育知识和技术的接受者,而是体育知识和技术意义的创造者;《标准》旨在使学生以活生生的体育知识和技术来不断建构自我和诠释自我。可以说,学生通过建构体育知识和技术而不断生成新的机能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在不断探寻体育知识和技术意义的过程――把外部世界移入到自我变化多端的经验世界之中,凭借自我的建构意识重新诠释和创造新的体育知识和技术要素。总之,《标准》运用后现代课程观中的建构性思维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建构体现于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术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建构中。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问题

体育课程不再被视为“跑道”而成为“奔跑”的过程。《标准》强调体育课程是预设的、动态生成性的、体验性的,而不再是预定的、静态的。传统意义上的体育课程被视为一门学科、教材、教学计划或学习经验,强调的是文字性、知识性、纯技术性和事先预定性。实际上,体育课程是一个开放的、不稳定的系统,其教学过程复杂多变,以至于《标准》强调要关注其过程性、生成性,课程的作用不在于预定的经验而在于转变已有的经验,使之成为师生共同探索、对话、交互作用的过程,正如同“Currere不再强调静态的跑道,而是强调在跑道上奔跑的动态过程和经验积累,它成为一种过程、一种活动,一种内心的旅行”一样。这里所讲的“交互作用”实质上是学习共同体成员间的合作互动、讨论协商、平等对话等,使之成为师生间、文本与读者间、经验与意义间的一种信息的传递,以至于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创造,从而共建课程意义才成为可能。另外,《标准》重视对某一学段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标准的刻画,同时对实施过程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对实现目标的手段和过程,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作硬性规定,进而为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师生共同拓展课程实施空间及满足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活动方式。总之,体育课程不是一种“包裹”,而是实在的“奔跑”过程,是以局部情境定的交互作用为基础的对话和转变的过程,更是使学生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意义的过程。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标准》首次采用的、作为课程目标的一个概念,已被视为体育情感教育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其关系是递进式的,共同构成了情感教育的完整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发展过程的统一,双方的有机结合最终形成了学生全程参与、内心体验、形成态度、构建价值观的教育全过程,以凸显课程过程对人的生命的关注和育人的时代要求。《标准》中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里所指的“健康”重在突出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发展问题。目前的体育课程正在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就要使课程内容必须同学生的要求、兴趣、爱好相适应,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探究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的情感活动,重点应从教材转移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上――这种学习过程被视为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其中,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二者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2个不同方面。另外,《标准》把学生作为一个整体的人对待,力求摆脱唯知主义的框框,进入认知和情感和谐统一的轨道,以实现认知学习与情意学习的辩证统一。当然,《标准》描述情感态度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影响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的非主体性与异质性的特征,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态度,以促使其树立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力,认识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探究,养成健康向上的品格。从范围上讲,《标准》强调作为一个完整个体的发展应具备的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3个领域,不再局限于体育知识和技术方面的要求。为此,《标准》提倡今后的体育课程教学要“坚持寓教于乐、寓理于情和情理统一,将教学过程视为认知、情感、意志统一的过程;强调师生互动合作,注重激感,进而形成情思交融,达成情理的统一,以发挥体育教育增长才智、陶冶情操、坚定信念,以及追求积极进取的社会功能。”

以上表明:从课程观转向维度上讲,《标准》对体育课程的“三维目标”作出诠释,冀望理解“三维目标”丰富的后现代课程观转向的内涵;从课程观的视域讲,《标准》有利于认识“三维目标”的整体性、全面性、非线性、差异性与时代特色,而不是人为地加以切割现代与后现代的内在联系,最终从本质上实现对现代体育课程的超越。

2 《标准》理念上的后现代课程观问题

《标准》涉及到“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课程制度的变迁”3个层面上的变革[1]2-3,其中“课程理念的演进”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后现代课程价值观

《标准》中强调的“学生发展既指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也指每一位学生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在课程价值观上“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在课程伦理观上高度尊重学生,在行为观上充分依靠学生,在目标意义上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2]。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开放与多元课程观突破原有的教条式的课程体系,使体育课程的组织不再囿于学科界限,应向跨学科和综合化方向发展,并给予学生“对该学什么、不想学什么”有充分的自主选择与建构的权利。比如,《标准》中提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创设情境为关键,使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和巧妙的导演下不断改变自我和实现自我。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学习共同体”,视学生为活动性主体、发展个性主体和学习的主人,以便在课程活动中师生相互交流与沟通、启发与补充,以及分享与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等,进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以实现教学相长与合作发展;另一方面要实施“问题驱动”教学,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思考问题,学会提出问题,学会解决问题,以建立起“教学材料―学生背景―学生发展问题―教学目标―制订教学策略―课堂教学―反馈评价”为基本范式的活动过程支架。这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体育课程才能真正走向开放、多元和个性化。

2.2 以科学与人文整合的后现代课程文化观

《标准》中提出“新课程的构建要消解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的对立,实现学生学会生存与学会关心的交融,寻求工具价值与精神生活的协调 [1]2。”这就要求体育课程构建“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强调以科学理性为基础,注重以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和个性全面、充分而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全面提高国民体育素质和提升民族精神为根本宗旨,力求“科学素质与体育人文修养的辩证统一”和“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相互融合”,并将“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创造”等先进的教育理念贯穿到课程活动的全过程之中,以实现理性与非理性教学的统一。

2.3 回归生活世界的后现代课程生态观

《标准》中提出“体育课程不应当被压缩在学科与书本狭小的范围内,要使之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回归人自身,以实现‘理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理智、经验与体验的美妙和谐’,以及‘知识、价值与情感的高度统一’”。从本质意义上讲,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生态观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1]2。这就要把体育课程视为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4因素动态交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是学生生活世界的有机构建与构成部分,以帮助学生反思、体验、享受生活并提升、完善生活,正如胡塞尔所言“生活世界是直观的、具体的、现实的和历史的,因而也是丰富的,它给人以感性的生存基础”。以往体育课程只追求课的生态性而使学生生活世界与体育学习世界相剥离,形成人与自然、人与他人间的关系危机,更忽略了人作为生态系统的主体及其创造性;如今的体育生态课程正摒弃“二元论”“还原论”和功利主义态度而提出“自然即课程”“生命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真正确立起生态系统的整体观、尊重差异的思想,以及动态发展观,注重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辩证关系,强调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为学生活动提供个别学习与合作精神培养的平衡,要求知识习得与过程体验的平衡,以至于通过过程体验让每一名学生真正体验体育知识和技术的生成过程,并在体育学习中学会学习和学会发展。这样,体育课程就彻底突破学科疆域的束缚,向自然回归、向生活回归、向社会回归、向人自身发展回归。

2.4 以创新为发展取向的后现代课程实施观

《标准》中提出“教师和学生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和接受者,在课程的实施中应当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知识的创新者[1]3;教师要从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走向‘相互适应取向和创新取向’”。这就要求体育课程应关注师生对课程的建构问题,将师生视为是课程知识和技术的创造者,应注重课程实施过程中体育知识和技术的意义诠释、文化背景、价值认同等,并强调批判性对话和主体意识的觉醒,落脚点在于目前体育课程实施的主要发展方向上。依据美国学者辛德尔、波林和扎姆沃特所归纳的课程实施有“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和课程创生取向”3种,其中“课程创生取向”正顺应《标准》对这一观点的发展――从解放主体和发展个性入手,视真正的体育课程为师生联合创造的学习经验,实施只是在具体学习情境中创生新的学习经验的过程,而预先设计的课程作为师生用于创生课程的资源,只有当这种资源有助于教与学的和谐流转时才真正具有意义。当然,在创生取向视域中的师生是积极建构学习经验的主体,而课程创生过程更成为师生持续的共同成长与教学相长的过程,但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应具备较强的体育知识、技能、能力、素质、素养和创新意识等。这样,教师已由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权威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且要“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对话”,而学生已由传统意义上的“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变为“学习知识的主人”;师生总是处于一种共同的民主、平等、自由、开放、合作、对话的课程情境之中,双方在知识、价值、意义和情感上进行深层次的碰撞、交汇、理解与接纳,在共同的交往互动中把体育课程活动真正变成探究知识、张扬个性、完善人格、促进发展,以及教育和接受教育的和谐过程,以真正缔造体育课程实施的后现展内涵。

2.5 民主化的后现代课程政策观

《标准》中提出“课程政策的民主化意味着课程决策分享和课程由一统化走向多样化,目的是‘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实行有指导的适当放权,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模式’”[3],力求“给每位教师以广阔的发展空间,赋予每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机会,以实现体育课程民主、和谐、自由、充满生命活力的发展”。民主化课程政策的核心问题是权力分配的民主化,多偏重于“对体育课程的整体规划、编制、目标和领域划分、课程知识的选择、组织、传递、评价等一系列活动所采取的决定,是体育民主价值系统共同运作的过程”。这就意味着体育课程具有多元统一性,作为一种价值判断过程,重在建构课程内部与外部间的互动“对话”,以追求开放、反思、超越、多元,以及人性的解放;作为一种课程氛围,重在共同营造生动、活泼、自由、民主、平等、宽松、友好、和谐的课程环境,以追求课程参与者平等参与课程的多边活动;作为一种课程运行机制,力求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建立起来多向互动的“磋商与对话机制”,以实现课程“去中心化”的平等参与过程。

3 《标准》操作维度中的后现代课程观问题

3.1 后现代师生观

《标准》中提出“建立教学相长的、交往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变‘传话’为‘对话’;教师应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要‘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同学生一起成长”。这正与后现代师生观所提倡的“重视平等、否定中心和等级;教师已成为学习者、团体中的一个平等成员,教与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以及课程的开发者和行动研究者;将师生关系置于同一个对流面――处于‘平等中的首席’位置的教师将学生根植于‘知识学习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创造者的新型师生关系的新话语’之中,以发挥师生群体的最大化效能来实现‘教学相长’”相一致[4]。当然,这种师生观的本质在于“对话”,而“对话”将弥漫于师生之间的问题情境、理解语境,以及话语权乃至互动活动之中,以秉持一种共生与共建理念,敦促对话双方真正获得心理发生、发展意义上的变化。

3.2 后现代教学观

《标准》中提出“发挥教学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教学应注意拓宽通往生活的路径,搭建经验共享的平台,展现获得结论的过程”。这说明体育课程作为一种开放的自组织系统,存在着相对确定性状态和相对稳定性状态的同时,强调课程的动态性和发展性;教学目标和内容不是预定的而是预设的、生成性的,以促进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迁移;教学过程是一种互动的充满交往与对话的过程,且对话更多地指向相互接纳和共同分享的师生多边活动,以开放教学时空和拓展学生发展空间,如采取辩论式、竞赛式、情景陶冶式、资源开发式、合作探究式等教学活动形式,同学生一起共同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开放式教学发展体系。

3.3 后现代学习观

《标准》中提出“加强书本知识同现实生活与实践经验的联系,从‘书中学’到‘做中学’;体育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以往的体育教学比较注重教师的权威性、主导性,教师也习惯于用最明确、最简洁的结论告诉学生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学生都能照此学习,根本不问为什么;如今的体育教学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师生为课程主体的多元教学理念,重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把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视为学生积极内化、主动生成和共同建构的学习过程,是继承与创造、解构与再构的统一体。也就是说,对一些已约定成俗的事物,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从中对事物的潜在功能进行自觉地解构与重新建构,哪怕对具有不确定性、建构性、多样性、可质疑性、文化性和境域性等特征的体育知识和技术的学习都应如此。另外,《标准》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生自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加强学习的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协商对话,进而实现学习方式的彻底变革。

3.4 后现代评价观

《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实践功能,并在具体的课程评价中实行‘真实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等’的综合性评价,形成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运行体系,变‘教案剧’为‘教育诗’,以关注个体差异及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可见,《标准》对体育课程的评价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动态学习过程,强调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即使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都尽可能是可理解性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以彻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动态发展,正如同“后现代课程观最积极的贡献便是不满足于稳定的、陈述式的评定,而极力地寻求人类理解的阐释性的综合性评估”一样。当然,这种评价力求注重对象的丰富性、多样性、差异性和平等性,主张去权威、去中心和等级、拆结构及摈弃一切歧视,大力提倡教师把关注的视线投射于具有无限发展潜能和各具独特性的个体发展上,以从根本上促使评价方式更为多元、多样、弹性、实在、共生与共进。

3.5 后现代课程文化观

《标准》在多元文化共场、碰撞、交融并富有时代气息的语境下,形成相互尊重、理解、开放、多元的课程文化,进而提出“注重学生素质的深层建构和整体提高,变‘教书’为‘铸魂’,化‘知识’为‘智慧’,变‘行为’为‘素养’,积‘文化’为‘品格’”[8]。从《标准》结构上讲,体育课程被视为一种包含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以及多种亚文化,例如,学生、教师、教材、设施和器材等在内的复合文化。这就要视体育课程为体育文化传承及体育文化认同的逻辑化发展与创造的过程,要求所提供的体育知识和技术、文化素材、情境等都应具有尽可能的丰富、多样、启发、探究,以形成学生自主探究、平等对话的自组织学习机制,促使每一名学生自主地建构自我体育文化品格――正如科斯洛夫斯基所言“文化与精神不是物的占有,而是生命与自我活动”。比如《标准》在推崇课程文化的多元理解与互补,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文化和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重视体育课程的人文性、发展性、动态性、情境性,以及意识形态特征,即使对同一技术项目的学习也力争多视域、多层面、多目标、多水平领域地学习与探讨,让每一名学生借助师生多元主体间交往与对话来感受、体验、理解体育知识和技术的自主、有机、生成的发展历程。为此,《标准》从多视域、多层次上建构起激发师生潜能的具有人文环境和价值形态的多元课程文化观。

综上所述,《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作为第7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依据所隐含的“后现代课程观”,为现代体育课程的深度发展提供了绚丽多彩的“课程景观”,同时指引现代体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交互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嘉.体育、体育与健康教学实施指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朱万银.体育、体育与健康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宋乃庆.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21-3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锻炼

1999年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正式启动,2001年9月《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进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区。自基础教育改革以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引下,倡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把学生的健康发展作为本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及价值追求,这种基于学生观的课程使得学生从本课程中不断受益[1]。

1.研究方法

1.1问卷调查法。本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在眉山市仁寿县的仁寿一中发放问卷,共发放学生问卷200份,回收181份,回收率90.5%,其中有效问卷168份,有效率92.8%。

1.2访谈法。对体育教师及部分领导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观点、态度以及《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情况。

1.3数理统计法。对收集的文献资料和回收的问卷进行分类整理,采用国际通用软件Microsoft Excel,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

2.研究对象

高二年级学生,体育教师

3.结果与分析

3.1学校体育教师师资及体育场设施情况

3.1.1学校体育教师师资情况。《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中指出:初中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每8~9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从访谈中得知,学校体育教师师资比例为1:206,符合学校体育试行的基本标准。80%的体育教师年龄处于30-40岁之间,被调查体育教师学历层次均为本科。

3.1.2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情况。在走访调查中了解到仁寿一中的体育场地设施情况:学校配有标准田径场2块、足球场2块、篮球场18块、羽毛球场6块、乒乓球台30张、网球场2块以及室内健身馆。

3.1.3学生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认可情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场地、器材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的物质保证[2]。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学校体育设施情况:非常满意的占45.2%、基本满意的占54.8%、不满意的为0。

3.2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认知情况。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认知情况,首先能反应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其次,反映了学校以及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重视程度和实施力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一“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还不明确,对于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知识了解和掌握,认为自己了解和掌握“一般”的居多,了解的“少”占9.5%,“很少”占2.4%。对于体育课上学到的东西,认为“非常有用”的占28.6%,认为“有用”的占66.7%,认为用处不大的占4.8%。

3.3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显示,80%以上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堂上去,在组织比赛和游戏是只有16.7%的学生不太主动。实施新课标以后,认为自己的体能状况比以前提高了的占81.0%,11.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体能状况没有变化,其余的则认为降低了,这说明新课标实施以后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3.4学生运动参与情况

3.4.1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3]。学生应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达到水平五目标时学生应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每天锻炼一小时。调查结果显示,71.4%的学生每周能参加2次以上的体育锻炼,69.1%的学生每次锻炼时间低于三十分钟,每次锻炼时间能达到六十分钟以上的占2.4%由此可见,绝大部分学生能够保持体育锻炼,但每次活动的时间较短。

3.4.2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课程标准中强调,应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中发现能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只占47.6%,其余的则不能。家长对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有一定影响,调查发现只有23.8%的学生能经常与家人一起参与体育锻炼,有14.3%的学生从不与家人一起参加体育锻炼,对于体育与健康课也有14.3%的家长从不关心。访谈中教师表示,学生能基本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部分学生在课余体育锻炼中也能积极投身到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中去,这是一种很好的转变。但学生每次锻炼的时间较短,在这方面还有待加强。

4.结论

4.1总体来看,体育教师师资、年龄和学历层次基本合理。

4.2体育场地设施基本符合标准,但仍有缺陷。调查中发现仁寿一中并没有《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中基本要求的排球场地。

4.3学生对于新课程标准认识程度不够。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一“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还不明确,对于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知识了解和掌握不多。这与学校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贯彻力度有莫大关系。

4.4学生课堂学习积极主动性有所提高。调查发现,80%以上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堂上去,在组织比赛和游戏也较为主动,体能状况也有所提高。教师也指出新课标实施以后,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了,学习兴趣浓厚了,身体素质也有一定的提高,但整体素质还较弱。

4.5学生体育锻炼时间较短,多数家长不关心学生的体育锻炼。调查发现,虽然71.4%的学生每周能参加2次以上的体育锻炼,但69.1%的学生每次锻炼时间低于三十分钟,每次锻炼时间能达到六十分钟以上的只占2.4%。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占47.6%,经常与家人一起参与体育锻炼的占23.8%,14.3%的家长从不关心孩子的体育课。由此可见,绝大部分学生每次活动的时间是较短的,并不能达到《课程标准》中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基本要求,家长的态度对其有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1] 季浏.论面向学生的中国体育与健康新课程[J].体育科学,2013(33):28.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指导思想;教学内容;课程目标;设计思路

一、对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思考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此来指导学校体育实践。应当明确的是,“健康第一”最初是针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指导思想,其起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针对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健康不良的实际,两次给当时的教育部长马叙伦写信而提出的“健康第一”的指示。又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与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此背景下,学校体育率先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呈现出与学校教育的同一理念。显然,“健康第一”是针对学校教育而言。《课程标准》指出:“重视三维课程目标的构建以及课程结构体现三维课程目标的思想”,《课程标准》正是依据三维健康观而提出,依照这一理念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四大领域(2001年实验稿为五大领域),以“健康”的概念为主线来进行编排,尽可能将“健康”概念的子项收纳于体育课程的范围之内。然而作为“健康”概念,其内涵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进而呈现出多种意义的开放性,《课程标准》中所体现出的健康是体育或课程的核心。从学科角度看,体育的本质并非旨在“健康”。健康与体育不是单一的因果关系,即体育不仅仅是为健康,健康也不仅仅是靠体育获得。把体育课改为体育健康课是一种唯理性误解。体育与其他获取健康的手段(营养、医疗、卫生、环保、优生等)不同,它是靠运动的方法,即采用身体练习达成。目前我们对运动的认识还很不充分,甚至还非常盲目,因此局限了其增进健康效益的客观性。

体育对健康的作用是辅的,一个人健康出现问题首要的不是通过体育解决,使体育来承载健康确实是心灵鸡汤式的无能的遁词和自我麻醉,实际上不论贫富贵贱、地位高低,任何人都不能从根本上控制健康。对于体育而言,是人们主动在生理、生化水平上改善调节生理生化的同化异化过程,以此来推进优化生长发育以及推迟衰老过程,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优育优种的效果,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而减少疾病。健康从医学角度的定义是机体生理生化指标,身体机能正常。应当明晰的是“健康”并不意味着具有“运动能力”,即便医学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也存在“柔弱的健康”的情况,具备运动能力得到的才是自信刚强具有活力的健康。体育对健康更要生活化,机体具备适应生活的能力并在生活中有精力从事非功利性的活动,这才是体育对健康所追求的最终目的。

二、关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

在《课程标准》(高中)课程设计思路中指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爱好在学校确定的范围内选择学习项目,以充分体现课程的选择性特征,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课程标准》强调:“目标引领内容和方法”,即期望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所达到的学习结果,以及主要是建立目标体系和标准,这也说明体育教师有自主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权利。以上两点形成这样一个事实:“今后体育课,学生愿意学什么就学什么,老师愿意教什么就教什么”。对于学生层面而言,绝大多数学生断然不会否认体育的价值,但态度与行为的脱节必使其难以真正参与到体育中来,体育课中出现的“放羊”现象,并非老师没有布置具体的学习任务,即使在分组轮换的教学当中,没有教师指导教学的小组便惰性十足、一盘散沙,“自由”于课堂,能忠实于执行教师指令的同学寥寥无几,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在实行班级授课制的教学中,如何做到使每个学生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呢?

对于教师层面而言,体育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如果没有对选择教学内容的监督,教师会如何选取?再者选择教学内容还决定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一个不会游泳的教师无论学生如何喜欢游泳,他断然不会以游泳作为教学内容。要承认体育教师之间的差异以及专业教育的差异和学科特点,从而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具有明显的倾向性,长此以往会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体育教学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针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课程专家斯股豪斯(stenhouse)认为:课程发展说到底是关于教师的发展,没有教师方面的变革就不可能实现课程的变革。

三、关于课程目标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3指出: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对此的解读是:如果学生感到体育课的教学枯燥乏味,体验不到乐趣而痛苦,就不会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并厌恶体育课。运动只有给学生带来快乐,才会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并有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这一提法有过分强调乐趣的倾向,认为“乐趣是学生从事体育的前提和基础”,这实际上与认识的发展过程“实践―认识―实践”相悖,运动参与的递进的逻辑关系是“参与运动的行为体验其中的乐趣进而形成对运动爱好和运动习惯”。学生体育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通过教育逐渐培养起来的。体育兴趣的特点是它必须克服种种困难、障碍,在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能力、发展身体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世上没有抽象的体育兴趣,任何体育兴趣都有某种体育项目和运动技能技术的指向,不学习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技能,不可能有浓厚的体育兴趣。体育课上,培养兴趣与满足兴趣不能等同,培养兴趣是一个艰苦的教育过程,培养兴趣不是反对吃苦。体育运动是一种刺激性运动,伴随着理性的增强和丰富切实的心理体验,真正的体育兴趣是以挑战性和实际体验过程中激发出来的激情相伴随,教师需要采用适当的教育手段,而满足兴趣是一个随意性很强的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它的假设前提是学生已经具备了体育兴趣。在学生的体育兴趣不稳定,甚至无兴趣的情况下,最终就上成了“放羊课”。参加体育活动是需要较强的自发性和反复进行耐心练习的。没有经验,便无兴趣;没有客观,就无主观。

四、关于选择与应用教育方法

《课程标准》提出: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应创设民主、和谐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情境,有效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传授式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都主张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自发性――强调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使强制性的死板的教学方法转变为生动活泼的教学,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些是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

建构主义体育教学对体育教师提出较高层面的知识要求,教师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体系的要求较传统体育教学要高,为此会耗费很大的精力,知识面的要求更加广泛,会给体育教师的工作能力带来极大的挑战,从而使体育教学表现出部分教师在贯彻落实新课标的时候出现了极端化现象,如自主成了自流;毫无价值的常识性教学问题竟成为合作学习中小组讨论的对象,从而导致探究的形式化和机械化。

在附录案例二,列举了“在跳长绳教学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义和能力”的案例,教学步骤有七条。其中,学生讨论与分析影响本组跳绳成绩的原因,包括个人的跳绳技术、同伴间的协作没有将具体的内容列举细化,着实应当将以中学体育课的学生讨论与分析的发言、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之间的帮助分别详细列出,真正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对于教师指导和帮助要以“准确、协调、经济、缓冲”为分析依据。

从以上环节可以看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对处理教材的要求很高,否则会出现过分重视现象,真正练习的时间减少,教学过程“头重脚轻”,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不符合“精讲多练”和技能教学“粗略掌握、基本应用”原则。长此以往则会导致形式主义。把一个操作性应用生化成一个形式化和机械化的教学流程,有些过分重视现象,可能造成浪费和束缚。任何指导性的意见必须重视主观事实、符合客观现象、体现本质特征、行为体现效益,理论的融通必须建立在尊重实践、确实对实践有所助益的基础上,任何理论都必须承载实践者的行为价值和利益价值,真正具有明晰的思维向度和意识水准以及科学、简便的操作可能性。因此,“守住体育学科的本来面目”“守住动作技能学习的基本规律”“守住体育课堂教学的底线”是值得体育教师深思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吸取了当今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符合改革的方向,对学校体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某些关键点在理论的融通上尚需考究,倘若不然,逻辑必然混乱,方法难言正确。

参考文献:

[1]季浏.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说明与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2013(03):15.

[2]季浏.深化我国基础教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关键[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10):4.

[3]卢元镇.中国学校体育改革路向思考[J].体育学刊,2007(11):4.

[4]张亚平.《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中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涵特点[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02):22.

[5]毛振民.对第八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后一阶段)的展望与预测[J].中国学校体育,2009(09):24.

[6]柴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体育教学中要深思慎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8):107.

[7]朱培彰.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5(02):84.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范文第4篇

在4月4日上午的会议上,程东红代表中国科协表示将全力支持搞好课程改革工作,先期启动修改工作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组组长、东北师大校长史宁中教授介绍了数学标准修订的情况和体会。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朱慕菊司长在回顾了6年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情况后,对修订工作的总体要求、对课程改革实验的调研工作,以及修订工作组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机制作了安排。

周济部长传达了刚刚参加的中央一个有关加强青少年体育的重要会议的精神,并对课程改革工作作了重要的指示。周部长说: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健康工作,指示要给社会发信号,要更加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加强体育,要有具体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动员起来,掀起体育运动的高潮,把体育摆到更重要的位置上,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体育的基本目标,全面落实加强青少年体育的举措,每天锻炼一小时,多睡一小时,形成体育热潮。要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进一步提高认识;把素质教育放到更重要位置上,一定要把它作为我国教育的主题。体质问题关系方方面面,但这次会议要解决的是体育。周部长指出:要把学校体育作为抓好素质教育的“抓手”。周部长在讲话中还充分肯定了6年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他说:课程改革基本是成功的,这么大的国家,课程改革是平衡的,不容易。广大师生是欢迎的,批评意见也有,但推进总体是顺利的,下一步要做得更好。

新组建的各课程标准修订组的成员由各学科专家、原标准组成员、基层教师和基层教研人员组成。担任第一召集人的一般是相关学科的院士或大学校长,原课程标准起草工作组组长不再担任第一召集人。本刊主编、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杨文轩教授担任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组的第一召集人,本刊副主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起草工作组副组长谭华教授继续参加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

按照教育部的部署,工作组将在4~6月对课程改革实验情况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再对2001年颁布的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修订。全部修订工作将于2007年底结束。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范文第5篇

一、对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认识

(一)新课标与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继承与发展是此次基础课程改革的特点。新课标更为彻底的摒弃了以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那种"学科中心论"的教学模式,更为充分地突出了教学中心是学生这一主体。同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是一致的,即:将"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学校体育目标而言,强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又必须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一教学理念和国际上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二)新课标促使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理念更为完善。新课标通过试行有着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它进一步规定了体育与健康课必须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强调体育教育增

进学生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的功能,在体育教学史上将体育功能延伸至社会生活,并以此提出了四个基本理念,即;(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2)激发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它不仅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明确了体育教学的目标,而且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新课标的领域目标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领域目标相吻合。长期以来,我国体育课堂教学在体育教学大纲的规定下,为实现体育课目的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三项任务,即: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与道德意志教育。为完成这三项教学任务,教师备教材,备器械,写方案,吃力地去教,学生费劲地去学;心血与汗水付出多多,汇报与收益却少之又少;以至于学生跨出校门,走向社会仍不知体育课上学了些啥?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教学模式上的遗憾。而新课标推陈出新,拾遗补缺,以发展的观点提出了五个领域目标,即:运动参与;知识技能;身体发展;心理发展;社会适应。这五项领域目标较之于三项任务,更加完善、具体。在培养人才方面,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更适应于现代社会教育,适应于社会未来。

二、对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

(一) 新课标下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内容的选择。新课标下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再向以前教学大纲那样有统一规定,因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当然,原则上必须求稳求实、且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第一,系统知识与系列活动的关系。教学内容选择的关键是要在"健康第一"

的思想指导下,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科课程中知识、原理和技术在活动中直接经验的感受与体验的相互转换,使学生愿学乐练,受益终生。 第二,考虑到民族、地区及城市与乡村差异的关系,因而尽可能地从实际出发,挖掘乡土教材和民族传统教材,注重所选教材的特点,突出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在:(1)发展身体素质练习的教材;(2)游戏类教材;(3)各项体育活动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在实践中的运用;(4)乡土教材和民族传统教材;(5)韵律体操与舞蹈、娱乐体育和医疗保健体操等项目上,可不拘一格,敢于取材,大胆创新。

(二)新课标下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结构的变化。首先,从师生关系上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在是系统地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术与技能,而是启发、诱导学生根据计划目标,自身的兴趣、爱好, 来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和指教,身体练习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其次,从组织教学方法上讲,技术、技能的学习不再是精讲多练,教师一统课堂的教学模式,而应该是多姿多样,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及组织形式的聚集;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向学生进行适当的示范、表演、指导、辅导及总结,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其教学组织形式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的选择运用并有所创新,采取诸如教学分层式、自主选择式、自主结合式、俱乐部式等。不求规范统一,但求学生练习主动积极、创新求趣。通过创新求趣,张扬学生个性,进而缩短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三)新课标与体育与健康课的评价体系。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对学生身体能力的评判,而忽略了教学评价中督促与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及通过反馈改进学习的功能,也忽略了身体差异与体能大小,因而教师与学生大多追求分数。致使客观上的分数与实际能力脱钩,因此不利于发现与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不利于了解学生的需求;不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确立自信。其数字式的分值往往损伤了学生的自尊,扼制了学生个性的张扬。新的体育与课程标准提出了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以及学生互相评价相结合,同时又专门提出了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强调对所学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了解与运用,重视参与性、健身性及娱乐性的统一。即客观求实,承认差异,又注重能力发展。使评价体系尽可能地反映出学生情况,评断更趋于合理。这种较为客观体现"健康三维观"的教学课程评价体系,不失为教学改革上的一次飞跃。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范文第6篇

自1999年启动部级课程改革,2001年9月推进实验以来,这场历经11年的“新课标”改革,经过制定、实验、修订3个较大阶段的工作,终于完成了送审稿,正等待审批颁布实施。其时间之长、争论之大、参与者之广都是中国课程改革史无前例的。这充分表明学术民主的气氛越来越浓厚,知识分子的自觉意识越来越强烈。按照国家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计划,现正在进行“新课标”解读的编写,今年下半年启动教材编写,预计明年9月“新课标”就可在全国颁布实施。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评价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又具有多重含义的术语,其内涵与外延有很大差异。在我国,对体育的理解不一致,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对国家课程改革初始阶段的指导思想、目标与策略都存在较大分歧。几个问题加在一起,使体育课程改革难上加难,旷日持久。

1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单回顾

回眸人类历史,可以比较清晰看到,体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有高度契合性。被认为人类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农业文明代表的古希腊,催生了奥林匹克文化。公认的工业文明代表的英国,催生了现代体育运动。而知识文明代表的美国,正在把健身休闲推向高峰。欧洲文艺复兴之后,一批教育家论述了身体运动对培养理想个人和群体的作用,并把体育与教育联系起来,创造了体育发展的早期形式。夸美纽斯(1952~1670年)在西方被称为“学校体育之父”,他第一个把比较成熟的身体练习活动作为正式课程引入学校,并创造了学校体育教学中的班级授课制。洛克推出了智育、德育、体育三育的“绅士教育”思想。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首次用“体育”(Physical Education)这个名词来标记体育教育活动。这样,体育教育形态有了名称、理论和实践,学校体育结构基本形成。

我国真正把体育列入学校教育内容时间并不长。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把体育列入学校教育内容,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后真正实施,当时叫“体操课”。北洋政府于1923年把“体操课”更名为“体育课”。旧中国经济落后,教育落后,体育教育更为落后。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有了飞跃发展,政府十分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也重视体育课程改革。到现在为止,已经进行了8次体育课程改革,呈现出不同的特征:1949~1952年“破旧立新”、1953~1956年彷徨与探索、1957~1963年教育大革命、1964~1976年“半途而废”、1978~1980年拨乱反正、1981~1985年恢复与发展、1986~1998年坚持与改革、1999年至现在面向未来。

虽然我们非常习惯在课程改革中使用革命字眼,但真正有革命性意义的课程改革只有2次,一次是1949-1952年,把我们沿用多年的欧美教育模式全盘否定,全面推行前苏联教育模式。原来使用的“课程标准”改为“教学大纲”。另一次是1999年启动,2001年9月开始试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该次改革比较多的采用欧美后现代建构主义思想,把沿用半个世纪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从名称上重回解放前的叫法,这也不是什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其内涵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这种革命性变化对原有的思维定势、路径依赖和制度安排产生强烈冲击,与第一次改革不同的是,现在政治生态环境比较宽松,认识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化程度也比较高,产生比较广泛而又激烈的争论。

2 “新课标”实验修订的简要小结

“新课标”实验以来,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首先在数学科引起较大争论,一批院士联名提出尖锐意见,使各科目更加注意广泛听取意见,认真进行修改,加快了从制订、实验进入修订阶段。应该说“新课标”实验以来,教育部组织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研,从调研结果来看,对“新课标”认同度很高,91.6%的人认为课程标准“很好”和“比较好”。对5个学习领域的划分也有90.7%的人认为“很好”和“比较好”。“新课标”带来的显著变化是学生喜欢体育课了,88.7%的学生“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更可喜的是,75.9%的教师认为教学能力比过去“明显提高”或“提高比较大”。当然也有专家提出来自体制内的评价是不科学、不客观的;也有一批学校体育专家学者提出很多问题与疑虑;一批中学体育教师存在困惑。但是,我们没有更广泛、更权威的数据颠覆“新课标”改革。而教育部调查数据支撑改革的推进。

基于调查结果,可以得出的基本判断是:“新课标”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基本框架是合理的。要在实验基础上总结、改进、提高。对其修订应是建设性的改进,而不是颠覆性的改变。

3 关于“新课标”理念的思考

“新课标”改革起步以来,首先思考的问题是我国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问题。客观地讲,我国学校体育从制度安排到内容设置,基本上是沿用欧美学校体育的模式。尽管受到前苏联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但也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对国外体育理论与实践依存度过高始终是我国体育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换言之,我们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理论体系,还任重而道远。我国学校体育的思想和理论还需要提炼、丰富、提高和构建。什么是指导我国体育教育实践的思想呢?

3.1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反映了体育本质属性的要求。体育的目的首先是增进人的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呼应了时代的要求。在近代以工业革命为标志的现代化进程中,物质极大的丰富了,体力劳动强度降低了,休闲时间增多了。人类在享受现代化带来的文明时,如何不失去弥足珍贵的“野性”,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体育是最有效、最有益、最有趣的济世良方。20多年来,在全国大规模的青少年体质调查中,我国青少年体质某些指标连续下滑,至今未见止跌回升。在这一严峻的现实面前,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尤有深刻现实意义。“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反映了人民教育方针的要求,清除“锦标主义”思想。学校的永恒主题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对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激发兴趣、养成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和全面发展,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3.2 确立终身体育思想

学校体育既有阶段性任务,更应有长远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使经过学校体育教育的每个学生,都能够认识体育的真义,激发运动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使体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使体育与其相伴终生。终身体育思想的确立,“新课标”的设计围绕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防止学生喜欢什么就教什么,教师偏好什么就教什么的倾向。而且要把养成锻炼习惯作为教学追求的目标,习惯是需要养成的,良好的习惯是健康的第一要务。教学内容也存在阶段性目标与长远目标问题。内容设计上既要注意锻炼价值,又要注意运动项目的内在规律,同时还必须注意繁简可调,强弱可变,难易可选,多少可炼。即同样练习内容年青时可繁些,年老时可简些;体力好时强度可大些,体力弱时可小些;水平高的难度可提高,水平低的难度可降低;人数多少、时间多少、设备多少都可练习,都可以运动。确立终身体育思想,统领了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

3.3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

体育与健康课程高度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始终把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放在中心地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充分注意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实施课程三级管理制度,加大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建设中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课程在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过程主导作用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从“新课标”的表述到内容,如学习目标、学习评价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等等,无不是从学生主体角度去思考、去设计。这是“新课标”的一大特色。

4 关于“新课标”实施问题

准确理解、全面实施是“新课标”目标达成的关键。在实施过程中,尚有很多问题需要不断探索、完善和发展。

4.1 关于“新课标”实施的组织领导

“新课标”实行课程三级管理制度。这意味着实施过程中中央、省(市、区)、学校都必须共同负担起实施任务,这既有认识问题,也有能力和条件问题。尤其农村小学,由于师资数量、专业水平、客观条件等因素局限,将是实施过程中难点之一。加强培训是目前采取比较有效的方法。“新课标”实施课程三级管理,如何使课程理念成为共识,尚有待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中现有比较突出的任务和内容,既有“新课标”全面实施,还有中考的体育加试,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体育艺术“2+1”等内容。它们如何在统一指导思想中协调进行,尚待进一步整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对青少年体质某些指标连续下滑问题作出明确要求,5年内止跌回升,4年多过去了,止跌回升尚未完成,如何完成这一个明确的任务,也待共同努力。总之,实施过程认识统一是前提,只有统一认识,才能有统一行动,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4.2 关于“新课标”的内容

“新课标”的显著特点是把“体育课程”改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增加了健康内容,用意无疑是好的,但体育与健康课程不可能也不应该包揽所有健康内容。这既有与其它学科,如生物等学科的分工问题,也有理论、实践支撑,时间积淀问题。哪些内容,何种方法才科学、合理、经世济用,需实践检验和时间检验,这是修订难以达到的。“新课标”打破原有按竞技项目内在规律安排教学内容的体系,确立按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领域,如何在各个水平之间,使其学习内容有机的联系起来,这是需要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十分注意、深入研究、精心安排的一个新课题。“新课标”从三维体育观出发,在确定课程总目标基础上,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5个方面描述具体目标,构建新的内容体系。在这5个目标中,尚未明确健康内容的目标,如何在目标描述上不要过多过广,又要能反映出学习内容,也需要再深入研究。总之,新的体系构建,是一个过程,既然已上轨道,目标是可期的。

4.3 关于学习评价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和“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的要求。“标准”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提出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其甄别、选拔功能的基本原则,并根据这些原则对学习评价提出相应的建议。“标准”在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的时候,把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体能、知识与技能纳入评价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但“标准”对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未做具体的、统一的规定。这将在“标准”解读中给予进一步说明。学习评价作为这次课程标准改革的亮点,在教育部统一调研中,是满意度最低的一项内容。从多次座谈和调研中发现,对这项改革存疑较多。从过去的教师评价到“新课标”的多元评价。从过去的态度(一般看出勤率,一般中小学生很少缺课,可以忽略不计),健康状况(一般看国家健康标准),也有现成的,所以体育教师教学评价一般是技评与达标,以达标为主的状况,到“新课标”的5个目标的评价,操作起来要复杂得多,平时对每个学生状况掌握也要求更加详细,这就有个科学性与可操作性问题,也有教学评价的即时性与教育效应的滞后性矛盾,学习成效的综合性与体育教育功能局限性矛盾。实施过程必须着力简化评价方法,努力提高其可操作性、可行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

一、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实际的锻炼为主要手段,主要的学习内容包括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等几大方面,是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最终目的的必修课程,它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非常的鲜明,是高中课程体系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实现全面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鲜明的基础性体现在它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育文化和健康素养,最终是为学生终身锻炼身体和保持健康奠定基础的课程。本课程的特点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掌握那些适应终身体育和健康生活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方法;并且还可以提高自主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方法的能力;具有适应未来发展所必须的健康体魄;初步具备一些规划健康人生的能力。实践性体现在它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本课程重点关注学生在全方位发展体能、提高健康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对某些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学习,从而培养出运动爱好和专长,养成持续不断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形成健康的好的生活方式。综合性则表现在它强调课程的多种内容、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整合,把体育作为主体,同时把健康教育内容融合到其中的一门课程。本课程在关注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同时还会把课程本身所包含的教育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而且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也受到了高度地重视,学生的身心也得到了协调地发展,把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精神都培养起来了。

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

1.把“健康第一”作为首要的指导思想,重在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把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作为首要的目标,力图把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合那些与学生身心发展密切相关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真切地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

2.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把优良传统继承下来之后,进行了大胆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很好地体现出了课程的时代性。在课程的内容方面,把注意力放在改造传统项目和引入新兴运动类项目,精选出那些适应时代要求的、并且有利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内容;在教学方式上,力求把那些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改变掉,同时改变过于强调讲解、示范的教学形式,这些创设有利于形成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良好的教学气氛。

3.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主要是根据高中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的重大特点,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特别地关注,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也十分重视,从而可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不仅可以提高体育学习还可以增进健康的能力。

4.注重学生特定的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特别地重视,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相应更新,都是以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为基础的,从而使得学生能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为终身体育打造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的思路

为了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达成课程的基本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把学习和成功作为一种乐趣,促进学生不断地进步和发展,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把传统的那些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都改变了,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总体趋势,在课程总目标确定了之后,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主要方面来描述具体目标,并根据课程目标体系来构建课程的内容标准。由于学生在体育与健康方面处于不同地层次,《课程标准》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划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主块。必修内容是对全体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都是共同的要求。而选修则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某些体育项目进行选修,这没有什么特别地要求。

四、总结

体育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它存在于每一个角落,它关系到娱乐和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体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许多高中学校《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都相继拟定,是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是为了打造一个更加健康的学生,是为学生将来的体育锻炼打造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新时代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龙栓,吴晓红,郭国瑞.按照素质教育要求进行体育教学内容改革初探[J].许昌师专学报,2000 (5).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课程标准;运动技能;创新关系

一、研究目的

《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标准》强调了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新的标准不同于以前的教学大纲,只规定了课程目标,并没有规定教学的具体目标,使得习惯了以体育技能和运动素质作为主要评价对象的体育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如何对教材进行处理,如何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这是教学体育课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研究方法

文献法和逻辑推理法。

三、结果分析

(一)改变体育课旧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是在被动灌输下学习,学生的积极和主动性很难发挥,这种教学过程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久之形成了单调、枯燥与乏味,造成了学生喜欢体育但厌上体育课的现象。新的课程标准在体育课中,突出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视了组织教法的创新、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中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创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与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运用了情感教学、快乐教学、主体教学、体育游戏、情感分组、激励性评价、师生互动、合作讨论等多种多样的方法和手段来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和激励,并愉快地投入到学习和锻炼。

(二)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素质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基于教材,超越教材,即教师可以超越狭隘的教材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要了解学生喜爱什么样的体育课内容下功夫,无论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只要方法得当,多考虑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就能完成教学的目的,所以教师必须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有所突破,要展示新东西吸引学生的兴趣。但教学过程中,也要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及传统知识和技能,为社会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材。

(三)加强对运动技能的教学

运动技能不仅是体育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体现体育课程各项具体目标的主要载体,并且掌握运动技能本身也是体育课程学习的重要目标。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对其他各种教学信息特别是学生情况分析,对教材适当处理,处理教材,就是对教材进行梳理、调整、改造,以及使教学内容及其形式真正适合教学实际。对运动技巧问题处理,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可以通过问题的思索去发现知识,加深印象,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

问题化的处理不能简单把教材的表层内容分解成“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几个部分,问题应当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注意提问的技巧,善于通过变换角度,改换方式等问题具有新鲜感和趣味性,增加问题的吸引力。比如,在投掷技术教学时,教师都强调“满弓形”用力动作要领,为什么要这样作呢?学生并没有完全理解,如果做一个简单的演示:“有一细竹做成弓形,将一块小石子弹出去”,学生就知道“满弓形”动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然而再提高学生与物理上的力学知识联系起来,就加深了理解。

(四)处理好师生之间关系

1.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是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教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问和争辩,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一个有创造性的人,他的创造性活动的领域里往往具有一种不顺从性和不随俗性,但在平时的生活中又常常是顺从的和随俗的。所以我们既不能不加分析地压制学生的不顺从性而赞赏其顺从性,也不能无条件地怂恿学生的不顺从性而贬抑其顺从性、我们应从二者的辩证统一上去培养学生的个性、独立性。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2.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关系。合作就应当是双向的,是主动的协调的和谐的关系,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教师不是领导者而是指导者,不仅仅是年龄上的长者,更应当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良好创新环境的基础。有了这一基础就会时时处处激发起学生创造的兴趣,在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这样就能理解处于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时的许多幼稚的想法和做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并不失时机地加以正确的指导和引导;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真正看作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

总之,体育教师应站在体育课改最前沿,大胆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意志品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我们的教育事业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范文第9篇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是怎样的呢?通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研读,本人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体育课堂应是开放的课堂

1.教学内容的开放。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体育课教学内容将更加丰富,呈现开放的特点。在目标的统领下,着眼于“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生活实际及现代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增加健身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对体育的多种需求得到满足,促使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2.教学方法的开放。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教学评价的开放。以前我们把测验和考核作为体育课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由于运动能力受遗传和自身的因素影响很大,所以就出现了有的学生不用努力就可以得到“优”,而有的学生不管怎么努力也得不到“优”的情况,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新课程标准提倡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心理和行为。

二、体育课堂应是民主的课堂

1.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固守“师道尊严”,高高在上,不能一味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自己的主观意志去安排教学过程,应当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互相尊重,真诚交往,共同探求,交流体验。

2.面向全体学生。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关注少数运动能力强的学生。新课程下,我们要转变这种观点,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体育学习的权利。

3.关注学生差异。由于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是很大的。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的潜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运动,在体育课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三、体育课堂应是和谐的、重情感的课堂

1.创设“人文化”的课堂硬环境。体育场地、活动器械、电教设施、美育挂图等是体育课堂的硬环境。体育教师要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创造,才能使体育的物化环境“活”起来,呈现出浓浓的“人文化”意味,才能激活学生的内驱力;这样学生主体参与体育教学的意识便会大幅度的提高。

2.营造“人性化”的课堂软环境。尊重学生,教师应尊重、欣赏、宽容和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尊重其人格,沟通感情。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必须遵循“真实”“接受”“理解”三原则。教师不能把自己消极的情绪带进课堂,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遇到矛盾时能够冷静地思考,既虚心听取教师的意见,又主动地与教师交换意见。

四、体育课堂应是启发学生全面参与的课堂

1.思维参与:设疑。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并将其隐藏在情境之中,再引导学生在练习中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某些项目教学时,教师先不进行示范\讲解,而是让学生先行主动去尝试,尚未得出结论时组织讨论,围绕教学中心,积极思考,自由发表见解。

2.情感参与。课堂观察可以发现学生的“身顺心违”现象:一些老师苦心经营的教学过程,学生往往漠然视之。因此,教师唯有以情唤情,才能使学生在情感的碰撞中产生出美丽的火花,才能掀起一个又一个的教学高潮。

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以外,还应具备下列新的教育理念。

①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创造个体。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把每个孩子视为一个创造的个体,给予他们自由发挥、大胆创造的广阔空间,并对学生萌发的创造欲望给予很好的保护。这不仅仅是教育评价、教育方法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对教育观念不同的理解。长期以来,我们体育教育教学习惯于沿袭固定的模式,体育教师熟于扮演固定的角色,教师总把学生看成一个个任人摆布的物体。而在不同家长和教师的心目中,孩子爱提怪问题、爱钻牛角尖就是顽皮捣蛋。长此以往,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其创造的勇气和能力就会丧失。

②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创新闪光点。善于发现孩子有意无意间所表露的创新闪光点。在学生所参与的体育教学活动中,不时会表露出创新举措(火花),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间、老师间相互探讨所产生的创新火花。要善于捕捉教学中所产生的奇想,那怕是猛然间爆发,也应及时抓住运用,会收到意想不道的效果。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新体育;体育健康;课程标准

一、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认识

1.《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体育教学的领域目标是相似的

近几年,为将体育课堂教学的目的有效实现,我国针对课堂教育提出了几方面任务:(1)在体育课程中对学生要进行道德意志的教育以及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2)增强体质、发展身体;(3)透彻了解体育基本技能、知识以及技术。这三方面的教学任务想要完善,教师就要费劲的教,学生吃力的学,这不是一个特别好的计划。因此,我国推出了新体育课程的任务目标,包含:社会适应、心理发展、身体发展、知识的技能以及运动的参与。这五项目标与传统的三项任务相比较,更趋向于完善。学生在培养方面,也会发展迅速。

2.健康课、体育、新课程具备相同的理念

体育课程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发展与继承上,传统的课程所阐述的内容都是学科中心论,此种教学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大大忽视,而新课程将此因素有效地体现出来。新课程和素质教育有着极大的相似点,就是要把中心放在学生这一主体上,将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的主题抛弃。学习的体育目标,要将学生的身体素质放在首位,让健康第一的概念灌输到体育课程中,让社会、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都能被学生所适应。

3.《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变得更加具体

实施新课程可以充分地具备实践和理论基础。在实施的过程中,把学生的身心健康突出得非常明显,通过体育教育将学生的适应能力、生理以及心理大大地增强,在体育教育阶段,成功地将体育功能融入社会生活中,其中具备4个相应理念。分别为:(1)让每一位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受益,不同的需要和学生的差异性要严格关注;(2)以学生为主体的主题要贯彻落实,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3)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要极力促进,将指导思想定制为“健康第一”;(4)体育活动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的体育意识。此理念与现如今的发展趋势相符合,将体育教学目标明确,同时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也具备着有利的一面。

二、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探究

1.评价体系

在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中,普遍是将评判标准定义为学生的身体能力,可是将教学评价体系中的鼓励与引导忽视了,要尽可能督促学生让学习成为核心,以反馈的模式让学习的功能合理改进。新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提出了:(1)学生的互相评价相互融合;(2)学生的自我评价与教师的评价相互融合;(3)要将结果的评价与过程的评价相互融合;(4)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互融合。

2.内容选择

传统的体育课程标准是具备统一内容的,然而新课标下的体育课程标准是多种多样的,在一定意义上,对教学大纲而言,应该是稳固实用的,同时又要合理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地发展。所以,体育教学在内容的选择上,要关注几方面的因素:(1)我国地大物博,包括乡村、城市、民族的关系,所以,要多角度地考虑到实际情况,对选择教材上,要根据地区相应地选择民族传统的教材或者乡土的教材,让该地区的特点充分地发挥出来;(2)“健康第一”是教学选择过程中优先采用的,要让全部的学生终身受益,关注在体育活动中课程的技术、知识以及原理所产生的相对转换和经验,让学生能够愿意学体育,愿意练体育。

根据以上的论述,《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让体育教学有了一次质的飞跃,在教学构架的结构上、在选择教材的内容上,新体育与体育健康课程标准将体育育人的基本价值有效地体现,将体育中的社会型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因此,要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有效结合,力求培养出对社会、未来有所贡献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詹远.浅谈对新体育健康课程标准的认识[J].快乐阅读,2012(12).

上一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范文 下一篇:esl课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