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设计范文

时间:2023-05-15 11:18:30

体育课程设计

体育课程设计范文第1篇

体育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其他学科类似,也需要有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过程等,是一个相对缩微版的课程。微型课程让学生学习有了更大的自和拥有感,也给教师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1.1弥补缺失型微型体育课程

据了解,从应试教育阶段开始,我国体育课教学主要以讲授运用技能、进行身体素质方面练习为主,对学生体育教学没有先从学生体育兴趣培养方面入手,而是直接给予学生行动刺激,造成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对体育从行、到信、最后到知的发展过程,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一直停留在行的阶段,随时间推移造成行动力下降,体育随着他们学生时代的结束也一同在他们社会生活中画上句号。因而对学生进行体育兴趣培养、体育认知学习对于终身体育理念实现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连续25年下滑后,已止跌回升,但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面临的形势仍不容乐观。超重,肥胖,近视眼,运动能力低下,高血压,糖尿病,这些字眼与我国青少年联系到一起,这是他们目前体质健康的真实写照。学校体育是学生身体素质的根本保证,有人问:学生上体育课的时间本来就有限,如果再对学生进行体育兴趣培养、体育认知学习那需要很长时间,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如果占用体育课时间来专门做这些事的话,那学生真正动起来的时间能有多少?的确,在学生宝贵的体育课面前我们不能忽视,微型课程的出现为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微型课程以时间短、主题鲜明、配合信息技术的应用等自居,在应试教育阶段,根据学生年龄增长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为他们制作适合的微型课程内容。如在小学三年级以下主要是动画视频为主、内容主要是关于体育兴趣培养,播放一些关于体育趣事的小故事,每隔一段时间让学生交流他们已经观看的小故事。对于四年级及以上的学生可以适当加入最简单的体育认知知识,比如让学生观看在体育活动中发生意外受伤事故如何应对的视频等。对于其他高年级的学生,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给予如营养知识、运动解剖知识、运动生理知识等。弥补缺失型体育微型课程的较好发展需国家、各级学校支持,在课程安排上保证一个星期或半个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学习,相信学生经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此类体育微型课程的学习,会对他们进行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1.2完善课堂型微型体育课程

我国体育课主要以讲授运动技能、身体素质方面的练习为主,传统体育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和动作示范为主,而这种教学方式的局限日益凸显,一些动作技术稍微复杂的项目学生很难掌握,老师在做示范时,由于有些动作需要连贯性,尽管教师反复示范,仍造成学生对部分细微动作的忽略,不利于学生知识掌握,已不能适应体育教学的整体要求。微型课程给体育教师带来方便,网上关于各种体育知识的教学比比皆是,在上课时,教师可以携带笔记本,对讲解的动作技术进行慢镜头反复播放,再加上自己的讲解示范,有利于学生对动作技术更准确理解和把握,尤其是对低年级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效果更佳。

1.3自主学习型微型体育课程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时代已经结束,现提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正以惊人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和学习方式,广大学生也深受影响,社会关于学生与信息技术的评价大多是负面的,诸如学生沉迷于网络等,就这需要教师、家长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成为他们学习的好帮手。在教师课堂讲授结束后,学生如果没有彻底掌握,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上的微型课程进行学习,或者是教师课后把课件下发到每个同学邮件供学生巩固复习。教师在讲授内容之前可以适当让学生备课,如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前滚翻动作,然后在课堂上给其他同学讲授,这样网络微型课程就给学生提供了参考,他们可以提前在网上进行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2结语

微型课程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教学中广泛使用,其发展正日趋完善,在各领域中的研究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虽然目前其在体育教学中的研究和应用还相对较少,但更加激励我们对它的进一步探讨。

体育课程设计范文第2篇

1.1体育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前提,以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主线,以协助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辅助,以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为目标。

1.2体育课程设计

1.2.1教学目标的确立根据学校现状和学生的需求进行了重新定位,在满足体育课普通教学目标的同时,适当加入具有针对性的身体训练,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在专业身体素质的到提高的工程中起到辅助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作用,进而能使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得到提高。

1.2.2教学内容的选择采用了“三结合”的方式,拓展了校外体育项目,增加了体育理论及养成锻炼习惯的讲授,对学生所选的内容进行归类和取舍,具体项目为: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健身操、武术。另根据学生所选专业,提升出了适合的运动项目,增加了钓鱼、射击校外项目,但是由于实施的难度较校内体育课的实施较大,故采用了“业余”上课的方式,上课的次数根据现有的条件确定。

1.2.3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课程的组织实施可分为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校内体育课程的组织与实施采用原来的教学方式,加入了身体调节、伤病的预防、运动后的放松等知识,起到了较为突出的效果;校外体育课程的组织实施的采用了课外活动时间和周末的部分时间进行,利用学院的有利地理位置,学院东侧的鸢都湖距离学院只有500米,且学院有许多教职工都比较喜欢钓鱼,聘请他们作为技术指导,钓鱼设备自备。射击的项目的实施难度较大,教学资源是联系的野战训练的俱乐部,鉴于是收费项目,实施的次数较少,效果不明显。

1.2.4课程评价体系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适当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不定期的测评与最终测评相结合,在每一次的上课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及进步程度以及对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都做一个简单的客观评价,此测评与最终课程结束的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占最后总分数的70%,终结性评价占总分数的30%,以此来核定最终考核结果,这种方式改变了原来只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得到公正的评价,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结论

2.1促进了课程的优化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需求与兴趣爱好,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且能够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课程的组织更有针对性,评价体系得到了完善,变得相对合理,有益于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2.2教师能动性和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发挥

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不断加以调试与修正,要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发挥,因此整个体育课的氛围较以前有很大的转变。

2.3师生关系变得和谐融洽,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转变

教师在整个的授课过程中不再“死板”对教材内容进行强制性的灌输,创设了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师生间平等对话,坦诚地交流的机会增多,从而增强了对学习的自信心与渴望感,心理上获得的学习满足感。

2.4实验效果较为突出

通过新课程设计实验前后学生的问卷调查反映看,学生对体育课开设情况、组织形式对授课内容及方式的喜欢程度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逐渐浓厚,锻炼的自觉性加强,每周锻炼的次数明显增多,对专业技能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结语

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授课时间较短,部分高职院校只开设一年的体育课,每周两课时很难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建议学校适当增加体育课的开设时间。要想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兴趣爱好,使之产生能够自觉锻炼的意识,必须加强对体育对身体影响方面的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使学生形成主动锻炼的意识。在体育课的教学中适当调整每一个项目较高难度技术水平的考核标准,适当增加去如何让学生学会自行锻炼和掌握锻炼方法等内容的讲授比重。积极开发课外和校外体育课程文化资源,挖掘地方和本校的特色体育课程文化资源,举办体育比赛和双休日体育活动等作为体育课的有益补充。

体育课程设计范文第3篇

摘 要:从价值取向的确立、设计路线的论证以及设计原则的制定对高校体育课程设计的方法论进行了探究。当今高校体育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是体育文化与生活;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是提升体育学习力、逻辑展开是传承文化与体验生活;课程设计的原则是理念的鲜明性、目标的多维性、内容的功能性、结构的系统性以及学习方式的生活性。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设计;价值取向;设计路线;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10-1407-03

An Exploration on the Methodology of Current College Sport Curriculum Design

WANG Li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13, Jiangxi China)

Abstract:By establishment of value orientation, discussion of routine of design and decision of principles of design, the research is explored on the methodology of college sports curriculum design.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current college curriculum design is sports culture and life. The focus of curriculum design is how to enhance sports learning ability, and the practice of curriculum design is imparting and inheriting sports culture and experiencing life. The principle of curriculum design is the clarity of concept, the multiform of objective, the functionality of contents, the system of structure and the adaption of learning style to life.

Key words: college; sports curriculum design; value orientation; routine of design; principles of design

正如社会的急剧发展带给学校教育的深刻反思一样,当今的高校体育课程应当更加关注大学生体育学习的可持续发展,使他们在现实体育生活的体验与感悟中激发起对体育生活的主动探寻。为此,高校体育课程是以提升大学生体育学习力、促进体育学习活动进入日常生活为核心目标,且目标达成依赖于多种有计划途径下的体育文化传递与熏陶以及大学生自身的运动体验。高校体育课程应当在继续发挥促进其身心健康功能的同时,强调传播与发展体育文化的功能、促进体育学习活动生活化的功能以及强化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功能。

课程设计是对课程未进入实施阶段前的存在形态的设计,它主要包括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结构的规划以及学习方式的安排与建议。高校体育课程设计是高校体育课程基本理论向实践转化的中介与桥梁,其意义不仅在于探讨课程的理论观念,更在于为高校体育课程实践提供有形的范式。为了进一步丰富高校体育课程理论,拟从价值取向的确立、设计路线的论证以及设计原则的制定等三个方面对高校体育课程设计的方法论进行探究,以便为高校体育课程模式的多元化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作用。

1 价值取向的确立

1.1 价值取向的回顾与前瞻 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是指“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制约课程设计活动的价值准则。它是课程设计的核心,是理论层面的方法论,也规范着课程目标的性质以及内容选择的范围和领域。”[1]课程设计者的观念和立场不同,将直接通过价值取向而反映在不同的目标、内容、结构以及学习方式等具体的设计结果上。进行高校体育课程设计研究,必须首先明确课程的价值取向,否则就有可能陷入盲目之中,导致研究结果的模糊与混乱。

因体育“手段论”和体育“目的论”的影响,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也存在着分歧。手段论价值观强调体育学科的自身知识逻辑,重视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重视运动中的合理负荷,强调规范的课堂教学。而目的论价值观,则把学生进行体育运动获得的满足作为价值取向,重视学生的体育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反对程序化和模式化的课堂教学,提倡学生的主体性发挥,课程与教学的组织结构形式也较为灵活。可见,不同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将形成不同的体育课程培养模式,学生因体育课程而获得的能力与效果也将出现不同的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课程的基本理念呈现出了新的特点。著名课程论专家廖哲勋指出:“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课程价值判断的基本尺度是坚持社会需要和学生需要的统一。现代课程设计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问题,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和谐地发展是现代课程应有的最大价值。”[2]在西方,科学主义的课程文化观与人本主义的课程文化观已成融合趋势,出现了科学人文主义课程价值取向。由此可见,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社会需要与学生需要相统一,是当代课程设计价值取向的基本趋势。

1.2 体育文化与生活取向的考证 科学主义支配下的课程价值取向,强调学科本身逻辑体系的科学作用。人本主义支配下的课程价值取向,强调学生情感、意志、价值观的培养。受这两种价值取向的影响,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也可以划分为科学主义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和人本主义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前者突出知识与技能、技术与方法、负荷与原理、体质与健身;后者强调兴趣与情感、精神与理想、体验与感悟、人格与个性。随着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本主义教育走向融合的趋势,体育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也应当从体育的科学价值和体育的人文价值中探求新的统一。

高校体育课程力求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力,并且使他们能够具备终身体育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它同时关注体育的科学文化价值和体育的人文文化价值,因此,学习活动过程应强调体育文化价值取向。通过体育课程的培养,力求使大学生具备较高水平的体育文化素养,能够从体育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取得身心的良好变化与和谐发展。由此看来,体育文化价值取向融合了体育的科学价值和体育的人文价值。同时,当今高校体育课程更加关注大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重视主体性发展,关心精神需求。在体育学习活动过程中需要使大学生享受活动参与所带来的乐趣、体验努力坚持所收获的成功、理解交往合作所产生的意义、领悟探究创新所拥有的审美。这种以生活着的方式所进行的体育学习和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所拥有的生活体验,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说,高校体育课程不可缺少生活的价值取向。为此,高校体育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应当是体育文化与生活,这不仅显示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求,同时也反映出大学生主体性发展、个性丰满、人格健全、体验人生和超越自我的自身需求。

2 体育课程设计路线的论证

2.1 两种典型体育课程设计模式的启示 设计路线是指课程设计基本思路的逻辑展开,不同的设计路线,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当今最具有影响力的是目标模式课程设计和过程模式课程设计。目标模式课程设计是以明确而具体的行为目标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具有逻辑的严密性和系统性以及操作的简便性和实用性等特点。过程模式课程设计主张课程设计应当详细说明所要学习的内容以及所要采取的方法,提倡对目标采取灵活的态度,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注重自己发现、自行探究的学习过程。

应当说,目标模式的设计路线有其值得参考和借鉴的地方。因为在确立目标的过程中是以考虑分析社会需要、学生需要和学科功能为基础而进行的。在目标模式课程设计的思维视野里,让学生系统、高效地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并通过学习活动以促进其身心健康,这也是高校体育课程所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正如过程模式所反对的一样,目标模式以严密的行为目标来统领整个体育课程设计,将会容易导致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容易忽视体育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体育课程失去灵性和生机。为此,在体育课程设计中应当兼顾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设计路线的优点,以目标作为课程设计的开端。不仅重视行为目标的作用意义,而且同样关注过程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设计表述。由此来展开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以及学习方式的设计与建议,并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创造性的发展以及个性的发挥。

2.2 体育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 进行高校体育课程设计,不仅需要考虑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求特征,同时还要重视对大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积极关注。为此,高校体育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应当是提升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力。这就要求体育学习力中必然蕴涵着科学文化要素和人文文化要素,必然凝结着个体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特征和个体对体育学习过程本身的需求特征。

对于大学生的体育学习来说,不仅是一个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获得与掌握过程,而且也是一个运动体验的过程,同时还是体育情感、体育态度和体育价值观朝着积极方向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体育学习力是个体进行体育学习所拥有的风格魅力,它具体体现为学习的动力与能力。体育学习风格是体育学习动力与能力集中在个体身上的一种持久稳定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形成体育学习风格是个体具备体育学习力的标志,而凝结在体育学习风格中的则是来自于体育科学素养和体育人文素养的积累与沉淀。可见,体育学习力凝结着浓郁的个性色彩,是个体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学习、策略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的结果。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从提升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力着手,本身就包含着体育科学文化培养的要素和体育人文文化弘扬的要素。这一逻辑起点,从一开始就融合了目标模式课程设计和过程模式课程设计的优势因素,使大学生体育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在个性发展的轨道上有指导地进行。

2.3 体育课程设计的逻辑展开 高校体育课程设计以提升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力为逻辑起点,为设计路线贯穿了一条明晰的主线,即围绕着提升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力以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体育学习风格而展开后续的具体设计。因此,为落实传承文化和体验生活的价值取向,就需要通过蕴涵科学性和人文性的课程内容、突出社会化和生活化的课程结构以及关注经验与体验的学习方式等具体设计的进一步展开而实现。

蕴涵科学性和人文性的课程内容是指,选择的教育素材应具有丰富的科学价值作用和人文价值作用。考虑到培养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体育学习动力和能力的要求,就需要通过研究把它们选择整理出来,这正是课程设计逻辑展开的第一步需要面对的问题。接着就是这些课程内容在怎样的组织结构形式中存在并发挥作用的问题,这就需要贯彻突出社会化和生活化的课程结构设计。前者要求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有机统一,要求多种组织形式的共同影响与协调配合;后者要求健身、竞技、休闲等教育素材在各种组织形式中的合理安排,这是课程设计逻辑展开中需要重点探讨的关键。最后,需要把课程中的学习方式给予明确的说明,这是课程设计走向课程实施的桥梁。围绕着传承文化和体验生活这一逻辑展开的核心主题,本文提出关注经验与体验的学习方式。关注经验,就是重视大学生体育学习活动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关注体验,就是重视大学生体育学习活动的内心感受、反应、联想与领悟,关注大学生在体育人文文化熏陶中的培养与发展,它是生活化学习方式的根本体现。因此对关注经验与体验的学习方式的建议,是课程设计走向实践的具体方法操作指南。

通过上述关于以传承文化和体验生活为实体的课程设计逻辑展开,更加突出了过程培养的设计意义,从而使课程的目标与过程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

3 体育课程设计原则的制定

3.1 理念的鲜明性 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具体的设计工作,从宏观上讲需要依据社会需求、学生需求和体育学科自身发展的需求,从微观上看需要结合某一地区或某类学校的现实背景和既有条件。但无论如何,在引导大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活动的具体观念上,都应当有着一个鲜明的指导理念,它是价值取向的具体化,是实际进行课程设计工作的方向指南。就时代背景和教育背景看,为了有效引导大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活动,就必须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的设计上,体现并贯穿“健康观”、“文化观”和“生活观”。

3.2 目标的多维性 高校体育课程的目标设计应当兼顾社会需求与学生需求相统一。社会需求主要关注的是今后能够在社会中健康生存、健康生活、健康发展的人。学生需求是希望通过高校体育课程而达到个人的愿望与要求,更多关注的是体育课程所赋予他们丰富多彩的过程。目标设计中既要重视体育文化的传承性,又要考虑学习过程的体验性;既要遵循体育课程的科学逻辑性与某些整体性的目标要求,促进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又要注重体育课程人文教育的特殊功效与大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推动学习动力的深入发展。因此,从层次上看应有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从形式上看,应有行为目标和过程性目标;从内容上看应有动力目标和能力目标。

3.3 内容的功能性 体育学习内容的来源和素材是相当广泛和丰富的,内容的选择应当反映高校体育课程所期望的内在价值,应当体现蕴涵在其中的科学性和人文性。尽管许多单个项目具有多元化价值作用的可能,但在实际操作中,单个项目多元化价值的发挥却难以成为必然。由此也出现了选项课教学中关于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和心理健康的目标期望,成了一句空话的现象。因此,内容设计应该从项目功能上进行分类设置,诸如:休闲类、健身类、竞技类、野外拓展类等。构建具有各自优势功能的项目板块,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具有互补效应的内容体系是设计过程中需要深入考虑的重要问题。

3.4 结构的系统性 要发挥出课程设计的整体优势,课程结构各要素的完整性及其有机联系而形成的系统性是设计的实质核心。其要素有许多层面,从宏观来看需要考虑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从具体来看还需要考虑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从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看需要考虑体育课教学、体育俱乐部、各种体育协会、专题讲座与讨论、校园体育网络、社会体育交流、各种业余训练与竞赛、非正式小群体活动等等。把这些要素整合起来以发挥出系统的最优化效应,是课程设计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地区不同或高校的诸多背景条件不同,结构设计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这也是出现多样化体育课程模式的主要原因。例如,北京大学的“完全开放式”、清华大学的“三自主分层教学”、深圳大学的“俱乐部教学模式”、长城旅游学院的“定向拓展、成套组合”以及福建师范大学的“主、副项制”体育课程模式等等[3]。这些课程模式的主要特点集中在了对于课程结构诸要素的安排与组合上。为此,高校体育课程的结构设计需要在依据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的前提下,结合地区或学校的条件背景对课程结构中的诸要素进行有机组合,以体现特定功能形式下的系统性。

3.5 学习方式的生活性 探讨体育课程设计中的学习方式,就是为了使大学生在课程结构诸要素的不同组织形式中,运用最有效的方式去感知学习内容、理解学习内容、体验学习内容和享受学习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通过所学习的内容把握蕴涵于其中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因此,学习方式要体现出生活性的设计原则,使高校体育学习走向生活化。生活化的体育学习并非仅仅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从事自己所喜爱的体育活动项目,而是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有观察与模仿、有接受与尝试、有交往与合作、有体验与探究、有突破与创新。这就要求体育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不仅要体现出大学生的现实体育生活,而且也要体现出大学生的可能体育生活。现实体育生活关注的是体育学习过程中所拥有的真实情感,是多彩生活的直接体现。而可能生活是指:“个体在主动地理解已有文化成果和现实生活内容的基础上主动选择和创造的生活。”[4]可能体育生活就是大学生通过体育学习活动试图达到更有价值和意义的新的体育生活方式,它是对现实体育生活的超越,是一种追求价值与意义的体育学习活动。引导大学生对未来体育生活的价值探寻,促进主动与自主学习是高校体育课程中学习方式的努力方向。为此,活动课程应当提供合作学习、团队学习的情境;学科课程应当构建“开放”、“自主”、“体验”的学习情境。

4 结 论

当今高校体育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是“体育文化与生活”;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是“提升体育学习力”;课程设计的逻辑展开是通过蕴涵科学性和人文性的课程内容、突出社会化和生活化的课程结构以及关注经验与体验的学习方式而体现出的“传承文化与体验生活”;课程设计的原则是“理念的鲜明性”、“目标的多维性”、“内容的功能性”、“结构的系统性”以及“学习方式的生活性”。

参考文献:

[1] 裴娣娜,主编.现代教学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30.

[2] 廖哲勋,田慧生,主编.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73.

[3] 陈小蓉,顾渊彦,执行主编.大学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3.

[4] 李伟胜.现成生活与可能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46.

[5] 毛振明.对体育课程整体设计(大中小学课程衔接)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5):656-659.

[6] 刘昕.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改革与重构――兼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1):1529-1532.

[7] 马卫平,严秋.学校体育的文化视野――课程设计的人学理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8):1108-1109.

[8] 许世岩.田径类课程设计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8):1113-1116.

[9] 陆作生,伍少利.体育课程的编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4):514-516.

体育课程设计范文第4篇

一、角色定位体现个性化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为社会适应,我们期望通过体育课上的活动使学生能够形成团队配合、勇于拼搏、不畏困难、敢于担当等意志品质,并使其能够延伸至学生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形成学生能够带得走的能力。所有运动项目最终高水平运动成绩的获得都需要在团队合作中完成。团体项目在比赛中有队员不同位置的分工和配合,单人项目有专业教练员团队、科研团队、后勤团队为其提供全方位保障。每一个角色都有相应的职责、技能和特点。如果学生学习的仅仅是技术动作,体育课终身体育的目标必定难以实现。但如果与此同时也习得角色背后附加能力的话,学生所获得的运动体验将升华为另一个层次。我校高中女篮模块课程(由崔可心和童伟两位老师牵头进行课程设计)充分利用了角色定位的教学组织方式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需求。自愿选择进入篮球模块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成6~7人的小组,同组成员需在第一次课上完成三项任务:第一,研读《篮球运动季学习手册》,其中包涵本课程的所学内容、学习目标、具体要求以及评价和考核方法等;第二,研读手册中关于“个人角色职责和评价等级标准”的相关内容,根据个人的特点、能力、喜好商讨确定每个人的具体角色(包括技术教练员、体能教练员、后勤人员、裁判员、场上不同位置队员等);第三,建立微信群,熟悉其使用方法。随后便是学生课下讨论练习方案、课上分角色合作训练,教师课下微信指导方案设计和答疑解惑、课上巡回指导技术。每节课根据各个角色的职责,由小组成员和教师共同完成“角色职责履行记录表”,对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追踪评价。学生通过“角色定位”的学习过程,既提高了技术,又产生了为集体贡献的意愿,增强了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效率。基础班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段的学习可以熟练掌握基本的投篮、传球、运球和突破技术,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战术配合。提高班的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一场完整篮球教学比赛的组织和进行,并定期外出与兄弟学校进行友谊赛。通过高中篮球模块“角色定位”的个性化教学,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近两年我校篮球联赛从组织到宣传,再到裁判等一系列工作均由学生团队负责完成,且运动水平也逐年提高。

二、层级性体现个性化

由于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训练因素,学生在运动能力和理解力方面呈现出非常大的差异性,在教学中如果能根据学生能力进行分层教学,则对于学生能力的发掘会有极大的益处。故自2013年起,由我校李海庆、樊庆老师牵头的短式网球特色课程正式出现在我校的初中课堂中。课程面向零基础的学生开设基础网球班,通过快易网球十步教学法让学生在体验网球运动趣味性的过程中以最快的速度学习网球基本技术,快速学会打网球;部分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和经过一段时间基础班学习后达到相应能力的学生可进入提高班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多样化的动感网球和网球比赛课程使学生的网球技术水平得到迅速的提升;其中拔尖的学生又可以进入学校网球队进行专业的网球训练。教学难度层层递进,运动水平层层递进,学生的能力培养亦层层递进。学习的层级性还体现在每一节课中,根据学生的能力设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使每一名同学都要“跳一跳,才能够到”;同样的练习内容,安排学生使用不同的网球和场地,因球速和球场大小的不同使得练习难度出现层级性,以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每一种练习内容均附有相应的微课堂视频内容,学生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性的观看。通过这种层级性的个性化网球教学,我校的网球普及度逐年提升,并训练出一批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多次在市级甚至部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功能性体现个性化

初三体育中考对于任何一所学校而言都是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同于其他年级体育课,初三的重心落在备战中考上,而学生因其运动能力不同,考试目标会有所不同,学习需求也会有所不同。传统的的大班教学使得部分学生课上练习发现的问题不能立即得到解答,按照集体进度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不能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进一步提升,等等。信息科技手段的充分利用可以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于是由本文作者负责的为初三毕业生量身定制的微信公众平台应运而生。目前,一线城市中学生智能手机的持有率几乎可以达到100%,微信的使用率也可达到80%以上,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信息比起目前使用的其他校内通信平台要更容易获得学生的关注。我校初三微信公众平台的基本功能包括体育中考项目介绍、技术要领、练习方法和成绩标准四个方面。除此之外,平台会定期将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展示,并用投票的方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练习方式、追踪练习强度等。学生和家长还可以通过平台的回复功能随时向教师咨询,教师会根据学生情况给出运动处方。微信公众平台多样化的功能既可以使学生获得需要的个性化指导,又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中来,增强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四、结束语

总结学校近几年在实践个性化教学过程中实践,主要有如下的几点经验。第一,不能被动地顺应个性还要体现教师的引导性。个性化教学决不能成为冠以自主学习名义的“兴趣课”,完全由学生的喜好主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引导性的进行个性化教学。第二,个性化教学是由简入繁再由繁入简的过程。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初始阶段必定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但一旦个性化教学贯穿学校的课程整体,学生所积淀的能力便会使教师的工作简化,对学生的意义更是不可估量。第三,个性化教学要抓住学科核心素养。只根据学生运动能力设计不同层次教学的是一级水平的个性化教学,能够再结合学生的兴趣的是二级水平,加入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才能到达三级水平。在个性化教学设计中不可忽略掉体育核心素养中的任何一点,更要时刻谨记终身体育的最终目标。

体育课程设计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基于对成宁职业技术学院公共体育课程管理的调研,给出了基于校园网的在线体育课程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以解决当前大专院校公共体育课程那种集中的自选课制度带来的弊端。在详尽分析了系统的三类用户需求后,采用经典的三层式结构利用JSP语言进行模块式开发,后台数据库采用SQLServer2000,系统结构合理,功能稳定。

随着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本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已经由原来的自然班学方式改革为依据个人兴趣分班教学的模式。教学模式的进一步人性化、自主化带来了良好的教学与健身效果,同时也为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兴趣班花名册的生成、自然班教学成绩的回归管理、考试成绩的登统与分析等工作都因为教学模式的变革而变得格外繁琐,为了更好地解决工作中实际困难和减少工作中的失误,有必要开发一套适合实际教学需求的选课与成绩管理的系统以之完成公共体育课教学管理工作。

一、系统分析

课程管理系统的基本业务逻辑是教务处下达教学任务,体育系根据师资力量安排课程和任课教师,并上报教务处。教务处根据课程和教学场地以及时间设定教学班并存人数据库,学生上网选择班级,在期末,体育教师上网提交成绩。

公共体育课程管理系统的用户可分为三个群体。一个是体育课教师,一个是学生,另一个是教务处工作人员。对立着三个角色,每个角色具有不同的权限,系统首先应该对吏用者进行身份验证,根据角色分配权限。

教务处工作人员相当于系统管理员,可以在学期开始开设教学班,设定系统用户,初始化用户口令,查询教学班名单,查询学生成绩,还可在教师输入有误的情况下修改学生成绩。

任课教师可以查询教学班名单,在期末提交成绩,提交有误时可以修改成绩,还可以查询全体学生的成绩但无法修改非己任教的教学班成绩,教师可以根据记忆习惯重新设置口令,可防止因口令丢失导致权限被滥用。

学生在成功登录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选择课程,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教学班的人数是一定的,如果选课人数达到上限,学生就只有选择其他的教学班。如果学生选择了错误的教学班,还可以删除误选课程。用户可以查询所选课程,还可以修改口令从而保证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二、系统实现

系统用户中的学生和教师分布在校园的不同地点,他们应当可以在校园网的任意终端上访问选课系统,因此本文使用B/S模式来设计网上选课系统。服务端采用SQLSERVER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和JSP组件来构成选课的应用服务系统,web服务器采用Apachetomcat,客户端采用浏览器来完成选课的全过程。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考虑到用户较多,为提高安全性和访问效率,采用B/S模式的经典的三层式结构进行开发,即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层。从图1可以看出这种结构,表示层通过客户端的浏览器来表现,业务层主要处理表示层的请求,数据库访问以及其他的计算任务。数据层着重进行与数据库有关的操作,如增、删、改、查询操作。

在实际开发中采用模块化开发方式,根据用户角色对功能的需求把整个系统分成3个模块,分别是管理员模块,教师模块和学生模块,每个模块对应一种用户角色。在登录过程中,如果用户输入了正确的ID和口令,系统根据其角色进行授权,三种角色登录成功后将面对三种不同的web界面,每一个web界面对应着一个功能模块。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课程管理系统在数据库端用三个数据表描述,分别是用户基本信息表,教学班信息表,学生成绩信息表。JSP语言功能强大,使用灵活,本文选用JSP开发Web应用,集成开发环境选用Dreamweaver。JSP需要通过JDBC访问SQLServer2000。以学生查询待选课程为例,JSP访问SQLServ-er的代码如下:

系统中每个教学班都有人数限制,选课算法采用先来先服务算法,这意味着只有选课早的学生才能选上热门课程。当大量用户同一时间访问系统时,由于无秩序地产生大量进程并发耗用系统资源,尤其是涉及更新操作,很容易造成进程阻塞与死锁严重时整个系统服务器彻底瘫痪,本文利用SQLServer完善的行级锁定技术来解决此问题,对多个用户并发访问数据库引起的突问题,SQLSevrer会自动处理。公共体育课程管理系统.学生选课主体界面设计如图3所示。

三、结语

体育课程设计范文第6篇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计;原则;问题;对策

1.前言:

高校培养的是高级人才,他们在走向社会,服务人类时必须拥有健壮的身躯和健康的心理,而这都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去加强,所以,高校体育课程的实际效果和优良个性品质的培养与体育课程设计有着直接关系。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广和“终身体育”思想的普及,高校体育已作出重大改革,但总体而言,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当今高校体育课程应更加注重大学生体育学习的可持续发展,促使他们在体育活动的体验与感悟中激发起对体育的主动探寻,为此,普通高校体育需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依据,在高校体育课程设计中,进一步转变观念,完善教学内容和模式,依据素质教育理念,建立以强身育人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建立以传授健身知识和锻炼方法为主的教学模式,促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形成终生体育健身的意识与能力。为了有效解决高校体育课程设计与体育实践不适应状况,本文就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进行探析,以期有更多的专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从而为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2.认识体育课程设计

2.1涵义:体育课程设计指的是按照科学育人的目的要求,并在教育方针、课程计划和体育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优化体育课程结构、课程标准及设计体育教学内容的过程。

2.2原理:高校体育课程设计的原理指的是从社会、学生和体育科学的客观实际出发,优化课程设计,最大限度地捉进大学生个性品质及体育文化修养,从而取得体育课程设计的最佳效果。

2.3原则:(1)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为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服务;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服务;以提高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服务;以为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服务。(2)适应大学生发展的需要:体育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这是高校体育课程设计的核心。需了解并尊重学生;确立体育课程目标,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统一于课程目标之中;体育课程的设计需有层次、有幅度;需满足大学生发展的主动权及积极参与意识。(3)适应体育特点的需要:体育包含哲学、心理、生理、生物、物理、经济及社会学等多种学科,并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所以,高校体育课程设计是广域课程的设计。

2.4步骤:(1)确定体育课程标准,确立体育教学大纲,具体包括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等;(2)确立体育教材结构,确定教材体系;(3)设计体育课程实施方案并进行体育课程实验,逐步扩展;(4)设计体育课程评价方案,并予以评价和修订体育课程。

2.5设计类型:(1)达标课:属于必修课。该课型目标为体育素质达到的标准。(2)选项课:属于必修课。该课型以某一体育项目为主,并以学期为单元,发展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主,提高其身体专项素质为辅的体育教学课程。(3)专项提高课:既可以属于必修课,也可以作为选修课。该课型以某一体育项目为主,主要发展大学生的专项素质能力,有非常强的专项达标目的。(4)专项课:属于非正式课程。主要用来解决体育教学中的难题而开展的课型。

(5)特殊课:针对身体病、弱、残类的大学生所开设的体育课型,可以是选修也可以是必修,以完成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为目的。

3.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3.1以未来社会发展为前提: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和生态平衡失调,再加上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致使诸如冠心病、高血压等现代文明病的增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而科学有效的体育运动是预防和治疗现代文明病的有效方法,所以,新时期的高校体育课程需从现代社会的发展加以研究并设计,以确保《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目标与任务的全面落实,实现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

3.2以知识分子身心健康实际为中心:影响我国高级知识分子身心健康的因素,除了工作和家庭负担重外,更为重要源于自我保健意识的缺乏,在目前大力提倡科教兴国的今天,依据大学生的健康实际及毕业后自我健康保健的需求,科学设计体育课程,是普通高校体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间题。

3.3以体育教育学科本身的价值为重点:应该从体育运动的社会价值出发,充分挖掘体育学科中能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的理论与技能,让大学生学会自学自练、自测自评的科学运动的手段与方法,真正实现高校体育教育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4.普通高校传统体育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4.1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差,健身知识匮乏,致使很多大学生不能自觉进行课外锻炼,体育运动的生活化程度偏低。

4.2以技术为中心,忽视健身教育,影响大学生的体质发展。

4.3大学体育的教材内容大多与中学相同,无法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淡漠,教学效果差。

5.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计的对策

5.1更新观念,树立新的“育人观”: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体育教师,要牢牢树立“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新观念,切不可忽视大学生毕业后步入社会的体育健身能力,所以应遵循“终身体育”的要求,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健身意识,使体育成为其人生价值观的一部分,并引导大学生对未来体育生活的价值探寻,为此高校体育课程应积极构建“开放”、“自主”、“体验”的学习情境。

5.2竞技运动项目的群体性改造:竞技运动与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不一致,所以不能直接进行竞技技能的教学,然而可对其进行选择地改造,使得竞技运动项目成为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一部分。首先,遵循大学生能力适应性原则,改造的目的就是为了符合大学生身心特点,所以,难度标准应该是大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可以基本掌握,当然,也不能因为改造而失去原本的魅力;其次,遵循条件适应性原则,即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条件和体育教师专业能力考虑改造标准,目的使改造后的项目适应教学需求。

5.3注重体育理论教学: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和知识水平,开设针对性较强的理论课程,同时需重视理论教学的实用性,促使大学生懂得运用体育理论知识来科学指导体育锻炼,从而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5.4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需提倡交流与合作,师生间始终处于一种相互协商和民主的氛围,促使大学生形成体育道德的规范文化和体育审美的情感文化。

总之:高校体育课程设计需在依据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前提下,对大学体育课程价值取向进行重新审视,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实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林.当今高校体育课程设计的方法论探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

[2] 朱俐健.高校体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 辽宁师专学报,2008

[3] 刘霞.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计的向度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7

[4] 马卫平等.文化视野中的大学体育—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审思[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

[5] 易春燕,李红,任书阁.大学生体育健康课程的创新设计[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

[6] 白凤瑞,郑柏香.适应新形势的高校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安排[J]. 体育与科学,2001

[7] 刘益群,王珏瑞.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计的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

体育课程设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体育课程 校园文化 策略研究

1.体育课程的概念

体育课程是以学生的身体为出发点,教师通过体育教学和合理的体育锻炼,使学生体质增强,对体育有所认识,意识到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课程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体育课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增强身心健康,也可以通过体育活动开发自己的认知能力,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质。由此可看出体育课程的重要性。

2.体育课程的设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的校园文化建设能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审美情趣,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实现教育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体育课程所传达的不是一般的知识,是体育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体现,是发掘人的潜能,开发人的认知力,创造力,理解力和想象力,提高人的体力和智力,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审美意识、身心全面发展的人。由此可以看出体育课程的最终目标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因此体育课程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体育课程的设计本着提高学生的体育认知力,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培养健全的人格,提高意志品质,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助于学生的情感体验,从体育的学习中领会体育精神,培养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所以体育课程的设计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同样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重要作用。

3.体育课程设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1体育课程设计的发展现状。随着我国不断加大教育体质改革,作为基础教育的体育课程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大多学者都是对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革进行研究,有理念方面的研究,也有实践方面的研究,对体育课程的改革提出许多设想,由传统的竞技运动为主线,改为体育与健康为主线。体育课程设计的科学化,有组织性的加强内容选取,丰富课程设计的多样性。

3.2体育课程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体育课程设计中理论基础薄弱,大部分研究将重点放在实际的操作中的一些技术问题上,这样的研究固然重要,但没有课程设计的整体理念和思路研究,失去了体育课程设计理论的指导意义,变成了就事论事的讲述,这样的研究显得肤浅。也有许多研究注重描述现象,没有过多的方法和策略,使研究失去意义,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不能提出好的建设性意见。体育课程的设计理论如何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去,与体育课程紧密的结合到一起,更加科学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是当前研究领域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显薄弱,使许多的研究成果变成了空想和纯理论的状态,不能为体育课程的设计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降低了研究价值。

4.体育课程的设计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4.1体育课程的设计中加入理论知识建设。体育的技能与理论知识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过硬的体育技能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理论知识的运用可以提高体育的技能,所以两者相辅相成。因此,我们在体育课程的设计中加入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一定的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通过理论知识使学生对体育有一定的认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体育对自身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际交往、社会适应力等的提高作用,把健康和娱乐身心落到实处,拥有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校园文化建设。

4.2体育课程的设计中加入竞赛环节。体育课程的设计加入竞赛环节,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气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所习得的体育技能运用到实际中,可以通过竞赛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对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和完善体育技能。体育竞赛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在比赛的过程中放平心态,不看中结果,只注重比赛时的乐趣,团队的协作意识,使命感及荣誉感,使学生的人格得到提升。

4.3体育课程的设计中加入课外体育活动建设。体育课程的设计要本着为学生终身体育做基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让学生养成锻炼的好习惯。课外体育活动是课上体育活动的延续,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要做到课上课下两手抓,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体育意识。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多组织课外的体育活动,课下增加体育社团和体育竞赛的组织,教师也要参与其中,与学生多交流,使师生之间有良好的互动,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氛围。

4.4体育课程的设计中加入创新性。为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丰富体育课需要,构建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体育课程不能是一味以原来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教学,在体育课程设计中应加入新的元素,创新体育课的项目。例如在体育课中加入游戏环节,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体育带来的快乐,做到寓教于乐。也可以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加入到体育课程中,人们从这些传统体育项目中能感受到快乐和放松,愉悦身心,对传统体育文化充满自豪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扬和发展,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及校园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翟奕轩,以和谐校园文化推动体育健康课程建设[J].上海

体育学院学报,校园文化,2009,2,305-45。

[2]徐颂峰,体育课程“课韧庖惶寤”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校园

体育文化建设,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5-1。

[3]郭雅,聂东风,高校特色校园体育文化现状与建设策略,西

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6月第33卷第2期

[4]王乐,略论体育健康课程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教学与管

理,2011 年3月20日

体育课程设计范文第8篇

关键词:普通高 校武术课程设计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3-173-03

至2003年国家教育部开始颁布并实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到今天,已有7年了,几年来,根据《新纲要》的要求和精神,全国各高校大学体育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重新构建了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大学体育课程以学生为本,实施“复合型”教学模式,开创了体育课程的新局面。作为大学体育课程中主干课程之一的武术课程也在这一大环境影响下,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发展势头,即以套路运动发展为主线,逐步开拓自由搏击、散打、女子防身术及擒拿格斗术等多种运动形式,但是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及武术运动本身发展的原因,武术课程模式运行的现状并不乐观,呈现出“学生喜欢武术运动而不喜欢武术课”的现象较为普遍,武术课的教学效果与质量并不高,严重影响了武术课程的发展。本研究从湖北省高校武术课程设计现状着手,以大学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及武术的价值取向为依据,来探讨武术课程设计的模式,以期为湖北省高校武术课程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湖北省高校武术课程设计为载体,以普通高校武术课程的运行模式、课程目标、知识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为调查对象进行分析。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本研究参阅了有关课程论、课程设计及武术课程在普通高校的运行模式等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普通高校武术课程设计模式的整体趋势,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2.2 访谈法

通过对部分高校武术教师的访谈调查,了解了部分高校的武术教学大纲;通过对湖北省部分高校的武术名家进行访谈,了解目前湖北省高校武术课程的开展情况,为本课题设计论证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1.2.3 问卷调查法

对湖北省部分高校的15名教师发放调查问卷,采用即发即收的方式,有效率100%,真实性较强。

2、普通高校武术课程设计模式的概述

2.1 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概述

大学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地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大学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交结点,它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于传授技艺与增进体能,更重要的是它是科学与文化传播的载体。所以大学体育课程更要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提升。当前,以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理论依据,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原理,充分体现“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大学体育课程主要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理念,实施“复合型”教学模式。调查显示:湖北省各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主要是:在第一学年开设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必修课程,在第二学年开设满足学生个性需要的选项课程,在第三、四学年开设以俱乐部形式的自主性体育。这样的体育课程模式充分体现了课内外一体化的实施模式,但由于对学校场地器材与师资队伍等软硬件条件要求较高,也就是说要实施复合性教学模式需要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有些学校在这些软硬件条件很难达到情况下就存在着在实际教学中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

2.2 普通高校武术课程设计模式的现状研究

2.2.1 普通高校武术课程模式运行的现状分析

依据《纲要》的要求和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高校体育教学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为目标。在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主要以常规必修课、自主选项课、开放性俱乐部或课外训练课三种模式运行,在这个大的改革环境的影响下,武术课程模式也呈现出这三种模式,据调查问卷统计得知:90%的学校武术课程模式主要以选项课的模式出现,有40%的学校开设了武术必修课,25%的学校开设了武术俱乐部课,还有极少数学校开设武术训练课,这类学校大多是招收武术高水平运动员的学校。这些模式虽然也符合《新纲要》的要求,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据调查分析主要有:一是武术课的教学效果不佳,选武术项目的学生逐年减少:二是在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学生的体质逐年下降:三是学校软硬件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不能满足武术课程的开展。

2.2.2 普通高校武术课程目标的现状分析

根据《纲要》的第三条与第四条将普通高校学校体育课程的目标分为了“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基本目标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确定的,发展目标是针对部分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确定的,也可作为大多数学生的努力方向。目标以五个方面为主,即: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从问卷调查看,各高校武术课程目标主要是以学习和掌握武术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为主目标下,辅以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参加武术运动的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武德,以期达到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目标。与《纲要》中的五个目标对照来看,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心理健康目标与社会适应目标难以体现,无法完成。而其它三个目标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努力基本能够完成,但效果并不是太好,主要是由于武术动作繁多,内涵丰富,而学生身体素质较差,又没有武术基础,所以许多教师从问卷中反映要实现这三个目标还需要努力。

2.2.3 普通高校武术课程内容体系的现状分析

通过查阅资料:到目前为此,有许多武术同仁对高校武术教学现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综合起来主要是对学生习武的目的、学生喜欢武术的内容情况、学生对武术课的认识情况等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分析,并提出了许多有实际价值的建议,但是对武术课程体系的改革不系统、不实用。本研究也对湖北省15所高校武术教师就以上问题进行了访谈,大家都有一个共识:武术内容较多,体系复杂,学生在选武术课时主要体现在对武术三个价值的取向的需求,即:技击性、健身

性和艺术表演性,而各学校都存在着对武术课程体系设置不明确,变化较少,多年来主要是以国家规定的三级武术套路为主,有少数学校开设了散打、搏击等技击项目,这就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对武术的价值取向的需求,以致于有好多学生选好武术课后却不原意上武术课。同时也是因为武术运动本身内容和内涵丰富多彩,不好取舍,而学生对武术运动的需求方向较多,不易统一造成的。

2.2.4 普通高校武术课程教学模式及教学资源的现状分析

通过资料得知:各高校武术教师通过实践,都采用了许多的武术教学模式,归结有以下几种:自主性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模式、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传统的口传身教的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教学模式等。还有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及武术本身的价值取向,吉林大学的刁振东提出了“三双”教学模式,即双主体:男女合班,双客体:我们不同方向的武术教师授课,双内容:武术套蹄与散打相结合。根据对几所高校的调查得知: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运用的是传统的口传身教的教学模式,而其它的几种模式也有运用,但是实际运用得并不多,整体教学模式比较简单,出现了学生学习时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够的现象。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教学资源的贫乏,特别是教师作为教学资源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大部分教师是根据存旧的体育教育教学大纲培养出来的武术教师,要么只会套路,要么只会散打,而套路都学的是国家规定的套路,而学校在开展散打项目时又显得硬件条件较差,怕出伤害事故,故大多学校都不开设此项目。

3、普通高校武术课程设计模式的论证

3.1 武术课程运行模式的设计及论证

进行高校体育课程设计,不仅需在考虑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求特征,同时还要重视对大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积极关注。为此,高校体育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应是提升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力为,这就要求体育学习中必然蕴涵着科学文化要素和人文文化要素,必然凝结着个体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特征和个体对体育学习过程本身的需求特征。当前武术课程主要以必修课、选项课、俱乐部及课外训练课三种结构模式在运行,大多数学校以开设武术选项课为主,其他两种形式运行较少,学生只有在选项课时才能接触到武术,对武术了解较少,加上本身身体个性的差异,又没有课外的辅导模式帮助他们消化课堂内容,所以给主项课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试想学生上课时掌握几个动作都难还如何谈提升体育学习力呢?又如何能提高科学与人文素养呢?所以建议高校在课程运行模式上要改变目前单一的运行模式,力争实行多种模式并存的运行方向,使学生通过课内外各种形式的课程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科学与人文文化素养。

3.2 武术课程目标的设计及论证

根据《纲要》的要求,体育课程目标是梭层次分成基础目标与发展目标,普通高校在这一要求下完成了武术课程目标的设计,但是在实施中出现了难以完成的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心理目标与社会适应目标,在没有具体评价指标时,无法进行实际的操作,所以建议在设计目标体系时要考虑目标的可操作性及目标本身的实现的可能性。

3.3 武术课程内容体系的设计及论证

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是指“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制约课程设计活动的价值准则。它是课程设计的核心,是理论层面的方法论,也规范着课程目标的性质以及内容选择的范围和领域”。武术项目本身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技击价值、健身价值、文化艺术欣赏价值,课程设计者如何在课程设计时取舍这三方面的价值是决定课程具体目标、任务、内容及结构的重要依据。而对武术价值取向的取舍也就是学生对武术项目本身价值需求的取舍,同时也要与社会需要相结合。也就是要充分考虑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所以,在设计武术课程体系时可根据学生对武术的需求,设定多个体系内容,然后由学生去选择体系的内容,从而在学生兴趣满足的情况下能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

3.4 武术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及论证

武术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也就是武术课程设计的生活方式,就是使学生在课程结构要素的不同组织形式中,运用最有效的方式去感知学习内容、理解学习内容、体验学习内容和享受学习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通过所学习的内容把握蕴涵于其中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而教学方法的运用就要充分考虑课程内容、学生实际情况及各软件条件情况,运用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形式来进行授课,以达到这个结果为目的。以引导大学生对未来体育生活的价值探寻,促进主动与自主学习是高校体育课程中学习方式的努力方向。因此,各种课程模式的开设应当提供合作学习、团队学习的情境。以达到自主学习的境界。

4、结束语

当今高校武术课程设计应开放多种课程运行模式,目标定性定量清晰明确,使广大的教师在教学有可努力的方向,使学生在努力发展目标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在课程内容体系的选择中要充分地把武术运动本身的价值取向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使学生在愉快中掌握自己想学习的内容;同时根据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身体状况,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来使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并掌握教学内容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其体育学习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蔡仲林,施鲜丽.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1.

[2]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

[3]钮力书.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新探[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9.

[4]李金龙,王晓刚.对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审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

[5]刁振东,杨道宁等.“三双”武术教学模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2.

[6]胡建国.武术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验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9.1.

[7]王林.当今高校体育课程设计的方法论探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0.

体育课程设计范文第9篇

1.1关于课程的观点

国外最常见的课程的定义是“学习的进程”,我国的教学论认为“课程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和自学内容的综合”,也就是说,课程是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各种活动的综合,课程的本质是了解世界,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媒体。我国的教育学家胡德海认为:“课程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将教学内容具体化”,该文比较倾向胡德海的观点。现代课程论的观点认为,课程的概念在教学概念的上位,课程的概念在学校教育的下位。课程应该使受教育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在规定的时间以一定的方式达到一定的程度。一门课程,应该有成熟的知识体系,经过规范后形成课程。

1.2什么是体育课程

我国的学校体育课程是根据社会的要求给学生规定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体育学科课程和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在不同的时间达到相应的能力和素质。体育课程应该是在不同的学段对体育标准和能力的设计。一门体育课程要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丰富学生生活的目的。

1.3什么是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是按照体育课程目标的要求,以体育课程作为媒介,师生双方互动、教与学相互结合的过程,体育教学是对体育课程的实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领会了体育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对体育运动产生了兴趣,锻炼身体,促进学生的健康,培养意志和品质。体育教学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方法,体育教学是具体的实践,方法自主灵活。

2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

2.1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在性质上的关系

体育课程设计和体育教学活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由国家的行政部门来决定体育课程的设计,体育课程的设计反映了国家的政策和要求,是学校体育的任务。我国的体育课程要体现出国家对学校教育目标要求,并根据这样的要求来制定课程、编写教课书,体育课程具有指导性。体育教学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课程的要求,由教师设计具体的方案,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通过体育教学的活动实现体育课程中的要求和体育的价值。体育教学的设计是一种很灵活的操作,带有教师自身的风格和主观性。体育教学和体育课程在设计的性质上是有区别的。

2.2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在功能上的关系

体育课程设计的内容不仅有体育教学,还有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课程设计是体育教学和学校教育的中介,我国学校的体育课程要体现体育素质教育和全民健身的要求,体育课程从宏观上提出规划,对体育教学起到了制约的作用,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标准,要对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和课外活动起到指导的作用,体育课程的规定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美国学者塞勒认为:课程仿佛是设计好的图纸,体育教学是照着施工。课程是编好的曲谱,教学是照着曲谱去演奏。体育教学的设计是如何把课程的内容具体落实。同样的一门体育课程,由不同的教师来教,效果可能不一样。有的教师很有创造性,教学方法多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教学效果很好;有的教师教学方法单调古板,教学效果不好。

2.3体育课程和教学的本质关系

体育课程的本质是向学生传授体育文化,在符合教学规律的前提下,体育课程的实施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体育教学的本质是体育教学的内容经过重新组合,遵循教学规律,通过师生双方教与学的过程,学生获得了体育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了体育的思想意识,促进了学生的健康,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体育课程的本质是从宏观上对学生的发展所起的总体作用,体育教学是指微观上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体育课程是通过设计达到想要的效果,而体育教学是通过主观努力,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2.4体育潜在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体育潜在课程是教学过程中的班级关系、校园文化、社会价值、家庭教育等。这些课题也是体育教学研究中的新的方向和新的课题。体育潜在课程在正式的课程内容编制中并没有提出,只是在课程的标准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比如,不只是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另外还有思想品德的要求。课程和潜在课程是互补的,相互结合,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有时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产生不利的影响,会影响到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潜在课程和课程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发挥潜在课程的正向作用,排除负面影响是教师面临的新的任务。教师根据特定的教材和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发挥潜在课程的正向功能,提高教学质量。比如:提高学生对体育的价值认识、对不同课程的兴趣、对体育的投入和体验,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思想、面对成功和失败的心态,认识到自身健康对国家利益的重要性。通过具体的教学,使潜在课程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当潜在课程和教学目标不一致的时候,学生会感到不满。教师要教育学生,消除心理的障碍。当潜在课程和教学目标相一致时,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很高,师生关系良好,在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下,潜在课程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积极性。在现代的体育教学中,规划运用好潜在的课程因素,才能发挥体育教学的综合教育功能,更好地做好创新教育。

2.5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工作的关系

体育课程是总体的方案,体育教学是在体育课程的范围内进行教学,教师确定每一堂课的内容、教学进度。教师不能自行设计课程标准,教师在设计自己的教学内容时、在实施具体的教学计划和目标时,一定要按照课程的计划和标准进行,不能超越教科书的范围。在评价教学效果时,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育教学工作是实施体育课程的设计方案,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3结论

(1)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讨论,我们了解了学校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和区别,对两者都有了更加清晰的印象。我们要在新的时期、新的形势下,把学校体育课程教育进一步地发展和提高,努力建设符合素质教育优质的学校课程教学体系,确立创新意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如果体育课程决策者的思想和认识水平高,体育课程的设计就很好。体育教学是对体育目标的落实。体育课程设计得好,体育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素质和创造力。(3)通过认真研究,我们认识到,体育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提供具体的方案,体育教学是实施的过程。这两者并不是同一个问题,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首先要把体育课程设计好,然后有计划地完成教学过程,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相互联系和相互对立。研究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该文的研究只是初级的探索,以后还会从其他的方面,比如哲学、教学论等观点综合论证,科学地构建体育课程和教学的理论。

作者:刘易华 单位:湖南工学院

参考文献

[1]赵亮.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若干关系[J].赤子,2013(15):86.[2]唐岳年,黄辉.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若干关系[J].体育时空,2013(15).

[3]辛利.论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若干关系[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26(3):273-276.

[4]宋尽贤,赖天德,毛振明,等.专家学者畅谈新课改(之十):通过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看今后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J].体育教学,2012(11):9-12.

体育课程设计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健美操;课程设计;体育素养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8-1108-03

College Aerobics Curriculum Design and Practice in the Background of New Outline

GE Xing-xing1, WANG Hua-zhuo2, LEI Hui1

(1.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411105, Hunan China;2.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Using methods of document data, expert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it is to discuss the base law of calisthenics designs in universities, and have emphasized the effect having introduce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the curriculum design scheme in Xiangtan university. Aiming at being the educational reform pushing forward the new outline of the course, and provides the beneficial reference.

Key words: aerobics; curriculum design; sports quality

2005年教育部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要求认真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大力推进体育课程改革,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进而有效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优化高校体育课程,成为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并结合3年的健美操教学实践,对高校健美操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做初步探讨,并着重介绍湖南湘潭大学健美操课程设计方案的主要特点及实施效果,旨在为推进新《纲要》下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1 健美操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健美操是深受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但作为体育课程内容还必须进行相应的加工和改造,健美操课程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1 关注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原则 满足学生需要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是课程设计的最基本要求之一,健美操课程设计也要从此出发把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首要目标。健美操课程设计,首先要考虑遵循生理学、心理学和运动学的有关原理,根据学生的需要设定学习目标,选择和组织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的内容,达到情感与认知、情感与行动整合的目的,以满足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求。

1.2 突出健美操课程内容实效性原则 新《纲要》指出:大学体育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至少两项运动项目技能,重点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和终身锻炼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能够感悟和理解体育,而且还要具有参与体育实践的能力,如体育锻炼、体育娱乐、体育休闲、体育欣赏及组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的能力等[1]。因此,健美操课程设计就不仅要有健美操运动技能内容,还应包括自我健康状况的测量评价、自我生物反馈信息的分析与判断,以及在一定条件下自学自练、自编自创等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健美操课程内容的安排应有利于学生形成一个从“了解自身需求到选择锻炼方法,到参与体育锻炼,再到监督锻炼效果,最后体验快乐情感”的良性循环学习链,以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和终身锻炼能力发展的实效性。

1.3 把握健美操课程服务于社会发展需求的原则 社会需求是课程变革的直接动力和依据[2]。体育课程既要发展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品质。这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反映。由于健美操运动具有组织形式多样,活动内容广泛的特点,因此,对增强学生自信心,满往需要,培养参与意识,锻炼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健美操课程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健美操运动的独特功能特点,体现为社会发展需求服务。

2 健美操课程设计方案的主要特点

2.1 根据学生需求,明确健美操课程教学目标 新《纲要》明确提出体育课程要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领域目标,并着重指出体育课程的两条主线,一是健康主线,包括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它集中体现了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主体;二是运动主线,包括运动参与目标和运动技能目标,它集中体现了体育课程的必要载体。在健美操课程学习中,学生的需求主要表现为提高身体健康水平、改善身材和身体姿态、增强抵抗力等四个方面。因此,在确定健美操课程目标时,就要通过分析学生的这些具体需求,整合健康和运动两条主线与目标的对应关系,将健美操课程教学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参与健美操运动的兴趣,掌握健美操运动基本的知识、技术和技能, 培养学生运用健美操进行自我健身的能力,养成科学锻炼的习惯,使之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品质,增强创编健美操能力及组织健美操活动的能力[3]。

2.2 突显目标导向,构建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目标统领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构建课程教学内容是课程编制的基本方法之一。因此,在构建健美操课程内容时要注意处理好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根据目标要求,并结合学生特点,把那些有利于达成课程目标、又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健美操运动的有关内容,筛选、整合、纳入到健美操课程内容体系(图1),这个体系主要体现了将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套路与实用性、娱乐性强的身体健身法、姿态训练法相结合的特色,并以此特色为主线,增加了心理拓展练习和体育文化教育内容。

整合后的健美操课程依据五个领域的目标要求,将健美操课程内容分为健身知识、健身技能、健身方法、健身保健、健身拓展、健身文化六大类,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与需要,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进行不同层次的梯度教学。

2.3 划分复合式教学单元,丰富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 合理划分教学单元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复合单元是指将几种教材合理搭配在一起的教学单元[4]。本课程方案将健美操课程内容划分为四个复合单元,以初级班(水平一)为例:第一单元将有氧健身原理、运动量的控制方法与健美操基本技术教学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单元将音乐基本知识与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套路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会健美操基本套路的同时,增加学生对音乐知识了解。第三单元将健身操编排基本方法与健美操技术串联动作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独立进行健美操学习锻炼的能力。第四单元将人体健康美等有关知识与健美操动作的表现力、身体部位练习的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追求人体美的意识。各单元教学中始终注意健身拓展练习和健身文化内涵的教学,合理地把理论课教学与实践课教学结合起来。

2.4 组织课外活动及竞赛,扩展健美操课程教学体系 课外体育活动及竞赛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兼有自主性、多元性、灵活性及创新性等特点,将其纳入体育课程是当前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纳入本健美操课程教学体系的课外活动及竞赛主要包括:定期进行课外辅导,培养学生体育骨干,组织学生健美操协会活动,定期举办健美操比赛及达标赛等。

2.5 实施综合评定,完善健美操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对课程目标达成的测量和评定,是对实施课程全过程的检验。学习评价是整个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断完善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和途径[5]。本健美操课程方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强调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互结合,包括了体能、知识与技能、运动参与、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内容,如要求学生自编健身操,对相关知识进行抽查问答等等。学生体育成绩评定内容除规定套路的考试项目外,还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体育课出勤率、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和竞赛活动的态度、合作精神及表现情况等按比例纳入评定范围。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观察、口头评价、公开展示、过程记录、笔试、口试等多种形式。评价的方式既有教师的评定、还包括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等。

3 健美操课程实践的积极效果

湘潭大学从2003年开始实施本健美操课程方案,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积极效果。从2003年至今连续三年获得中国健美操协会颁发的《全国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推广奖》,有1 000多人次获得大众健美操等级证书,其中获得五级证书的有265人,获得六级证书的有80余人。培养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20余人。92%的学生已基本掌握自编健身操及设计运动处方的能力。通过对健美操班和对照班(仍按旧课程方案教学)学生问卷调查表明,健美操班学生在运动参与、体育行为、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等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态势。

3.1 有利于改善学生体育学习的价值观 由于本课程方案强调尊重学生的需求,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得健美操班的学生在体育学习价值观上明显优于对照班。问卷调查表明,健美操班学生学习动机首先为自身需要(57.7%),健身娱乐(33.7%)处于第二,学习技术(14.8%)、应付考试(8.9%)分别处第三、四位。而对照班则是通过考试(46.2%),健身娱乐(31.5%),学习技术(24.3%)和自身需要(18.5%)。

3.2 有利于改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与频率 问卷调查表明:在体育锻炼时间方面,健美操班与对照班在30~60 min和60~90 min之间,两班学生无显著差异(p>0.05),这可能与大学校园作息时间和生活节奏有关。但在参加体育锻炼频率方面,两班学生存在明显区别,(表1),每周固定参加1~2次体育锻炼,健美操班高于对照班,但两组无明显差异;每周固定参加3~4次体育锻炼中,健美操班高于对照班,两组学生存在明显差异(p<0.05)。这反映健美操班学生锻炼频率好于对照班。

3.3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 问卷调查表明,健美操班学生在能否客观看待自己并知道自己优劣势、能很快适用环境进入角色等三个方面优于对照班(表2)。表明健美操班学生自我认识、适应环境能力以及通过体育锻炼认识自我的能力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班。

3.4 有利于改善学生与他人相处的态度 问卷调查表明,健美操班学生在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承认自己的过失并勇于道歉、参加体育运动能帮助你与他人交流等几个方面,优于对照班学生,并存在显著差异(表3),说明健美操班学生与他人相处状态好于对照班,也说明健美操班的教学人际氛围优于对照班。

4 结 论

新《纲要》的颁布扩大了各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裁量权,但各高校在健美操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还须进一步深刻理解和把握新《纲要》的精神实质,充分利用好提供给我们的平台,把学习借鉴他人经验和本校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踏踏实实地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立足本地特色、本校特色,结合自己的实际状况,构建适合自己的课程模式,是新《纲要》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正确选择。

参考文献:

[1]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66.

[2] 郝德永.课程研制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90.

[3] 陶渊彦.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78.

上一篇:跨文化交流范文 下一篇:民间股权投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