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9 23:20:24

体育课程论文

体育课程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比较分析了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阐述了这些差距存在的原因,提出缩小差距、深化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0引言

新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2002年8月12日由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从2003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普通高校中施行。毋庸置疑,新纲要的实施已成为全国普通高校体育面临的重要工作。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体育教学观念、教材内容、组织形式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基本上还是没有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现状的总结,与《新纲要》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要求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建议,为我院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

对比法:对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现状与《新纲要》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要求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差距。

2结果与分析

2。1我院公共体育课程的现状

根据《新纲要》我院制定了新的课程指导纲要,从2003级开始全面采取学生选项上课,本科体育课程教学时间为两年,占4个学分,专科体育课程教学时间为一年半,占3个学分,每学期1个学分。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为:必修(基础课)与选项课,选项课项目又分为初级班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健美操、散打、体育舞蹈和网球)和提高班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和健美操)。只有经过初级项目学习并合格后才能选修提高班相应项目。另外,为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要内容的保健班,每学期4学时体育理论课。体育课教材选用自编教材,执行自编教学大纲,对学生体育课成绩的评定是将其平时成绩和技能成绩折算成百分数来加以评定。

2。2对照《新纲要》我院公共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我院的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为目标,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改革与探索,实施了体育选修课程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纵观我院公共体育课程现状,对照《新纲要》提出的要求,仍存在以下欠缺和不足:

在课程目标方面:《新纲要》根据体育教育的功能十分具体地提出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的目标,不仅为大多数学生确定了基本目标,也为部分学有所长和学有余力的学生确定了发展目标。目标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性质以及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目前我院制定的公共体育课程目标中明显缺少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方面的内容。

在课程设置方面:《新纲要》明确要求,“普通高等学校一、二年级学生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应达到144学时)”,“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选修课”。目前我院专科只开设三个学期的体育课,三年级以上学生也未开设规范的选修课。

在课程结构方面:因为我院只有课堂教学和运动队训练,现行的选修课教学模式没有达到“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的要求。而且我院虽然“打破原有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但是由于学生选项后都是只有经过初级班学习后,才能进入提高班,因此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另外,由于我院场地、器材的原因,目前只开设了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等八个选项课项目,学生选择的空间较小,因此在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以及“营造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氛围”等方面尚存不足。还有,我院体育理论课只是徒有虚名,基本没有落到实处。

在教学内容与方法方面:我们的教师尚未摆脱应试教育和竞技体育教育思想影响,以教师为中心,重教轻学,重技术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提高、轻意识和习惯养成、重身体教育轻心理和文化教育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因此,不仅在课程内容的健身性与文化性、选择性与实效性、科学性与接受性方面存在不足,而且在教学方法的个性化、多样化,师生之间多边互动,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方面还有欠缺。

在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方面:由于学校扩招,学生人数较大幅度的增加,我院场地严重不足,我院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课堂教学班人数在4O人左右,远远高于《新纲要》要求的“根据体育课程的实际情况,为确保教学质量,课堂教学班人数一般以30人左右为宜”;同时由于经费短缺,我院还没有“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管理系统和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的管理系统”;

在课程评价方面:体育课程的评价应包括教与学两方面,而我院的公共体育课程缺少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

以上分析主要内容见下面简表

这些差距存在的原因主要是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观念没有更新;学校扩招,学生人数大幅增加,场地建设速度、教师扩充速度跟不上;学校领导不够重视等。

2。3深化改革的思路

为进一步深化我院体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在总结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经验,找出不足的基础上,依据《新纲要》精神,从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的单项课建设人手,对我院公共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目标、结构、内容、考评方法、课外锻炼,进行整体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在课程指导思想和目标上,突出“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学校体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方向,重视体育课程功能的开发,将以往按照运动项目确立学习目标的做法,转变为以体育的功能确立课程目标,在坚持以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的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增加内容具体,便于操作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在课程设置及结构方面:保证专科生的二年体育课程学习时间,学分为四学分;实施“按系统、分层次、课内外一体化综合管理”的体育课程模式,增加俱乐部活动课,按基础课、选项课、俱乐部活动课、竞技训练课四个层次进行课程教学;在选项课教学中,先确定教学目标,让学生按层次选课(每个项目的教学目标均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现有水平按层次选课,并打破年级及班级的界限。);要求本科学生第五、第六学期必须选修俱乐部活动课,并需修满36学时获得2学分;制定体育理论教学计划,规定每学期必须进行4学时的理论教学,把具体的教学内容分配到具体的学期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

在教学内容与方法方面:突出体育单项课建设的特色。对各选项课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适应终身体育、素质教育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要;要求每位主讲教师都能依据学校教育的总目标,明确单项课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提出该课的具体目标,紧紧围绕课的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和层次,对教学环节结构进行总体设计,确定教学的策略与方法,提出导学方案,制定出与课程目标相适宜的课程标准,确定考评的内容与方法;搞好公共体育课部业务学习,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推广新经验。:

在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方面:学院应按照体育课程教学要求配备相应数量合格的体育教师;加快场地(特别是室内场馆)建设,同时根据现有场地、器材条件,进一步开发课程资源,课内系统可开设乒乓球选项课,素质提高选项课;课外系统将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场地设施和教师资源,在目前我院现有体育协会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体育舞蹈、网球、羽毛球、跆拳道、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乒乓球等俱乐部,加大“终身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测试的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学生锻炼的主观能动性,推动课外活动的发展,以促进俱乐部的发展;进一步加强课内外的教学管理,坚持教学检查制度;制定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和奖励制度,每年评价一次,评价结果记录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岗位聘任、职称晋升、奖励等的主要依据;开发网上选课平台、学生体育成绩管理系统和场馆、器材管理系统,力求使公共体育课部的管理工作系统化科学化、系统化和计算机网络化。

在课程评价方面:改革公共体育课程考评方法,依据课程目标,制定教与学两个评价标准。对教师教学的评价,采用教师自评、互评、学生评价、专家组评议的方法,将教师的教学素养、教学态度、教学科研能力、以及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课程目标贯彻得是否全面等纳入考核评价内容;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强化激励和发展功能,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定的方法,将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能、体育知识与运用能力、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以及进步幅度纳入考核评价内容。

3结论与建议

(1)我院公共体育课程与《新纲要》对课程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2)深化改革的思路体现了新纲要》的内容、要求,符合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实际,为我院体育实施《新纲要》提供了理论参考。

体育课程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对东北三省普通高校冬季公共体育课程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学生的健康意识及在中小学积累的冰雪项目的运动技能是其产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关键,对冰雪项目的认识不够是部分学生不喜欢、甚至是畏惧冰雪体育课程的主要原因;大多数体育教师对开设冰雪体育课持肯定态度;高校冬季体育场地、器材条件制约了冰雪体育教学的开展。提出应弘扬冬季体育运动文化,加强冬季体育课程建设,冰雪项目与非冰雪项目课程同时开设,加大冬季体育课程资金的投入等措施改善普通高校冬季公共体育课程,提高冬季体育教学质量。

体育课客观上对全民健身和大学体育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2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到:学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地域、气候、场馆设施等不同情况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力求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从而使当前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程内容日益丰富,学生们对所喜爱的体育项目有更多选择的余地,不但能增强体魄、提高御寒能力和预防疾病,还有利于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品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大学生在冬季应该重视体育锻炼,积极参加与冬季体育运动有关的健身娱乐活动。针对东北三省普通高校冬季体育项目开展的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笔者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了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中的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大连交通大学等15所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管理者15人、体育教师75人、不同专业的在修体育选项课大学生1500人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调研法

根据本研究需要,广泛阅读、收集、整理相关的国内外有关研究论文、报告,重点研究了冬季体育课程建设和学校体育的文献资料。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遵循社会调查方法的问卷设计基本原则和标准化要求,设计了体育教学管理者、体育教师和学生3种问卷,并请11位专家对问卷进行效度检验,专家对问卷可行性的认可率是90.9%。于2006年12月对东北三省15所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管理者、体育教师、大学生分别发放问卷15份、75份、1500份进行问卷调查,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15份、66份、1052份,回收率分别为100%、88%和70%。

1.2.3访问调查法

对东北三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主管部门、省高教处和相关部门的专家、领导和教师进行访谈,并到教学场地对学生、教师进一步进行深入访谈,全面了解东北三省普通高校冬季体育课程情况。

1.2.4观察法

对全部被调查的各高校冬季体育课进行现场观摩,了解教学场地、设施条件及教师的业务能力等基本情况。

二、结果与分析

2.1学生对冬季体育课的认识

2.1.1学生对冬季体育课程的选项情况

东北三省高校冬季体育课程(大约11月20日~次年1月10日期间,以下同)的开设分为3种情况:冰雪项目课程、冰雪项目与非冰雪项目课程兼有、非冰雪项目课程。其中,冰雪体育课程的选项中学生选择率列第1位的是滑雪(33.9%),其它选项依次为速度滑冰(21.4%)、雪地足球(17.9%)等;学生选择非冰雪项目列第1位的为游泳占21.6%,其它选项依次为篮球(19.6%)、健美操(15.5%)等。

2.1.2学生选择非冰雪项目课程的动机

从调查结果看,共有465名学生愿意接受非冰雪体育课程,其主要动机是害怕寒冷、占67.5%;列第2位的是专项爱好,占62.6%;列第3位的是使身体更健康。在寒冷的气温下进行体育锻炼具有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预防感冒等益处。可见,大学生对冰雪体育项目认识不够,是部分学生不喜欢、甚至是畏惧冰雪体育课程的主要原因。

2.1.3学生选择冰雪体育项目课程的动机

在调查中共有587名学生愿意接受冰雪体育项目课程,其主要动机是使身体更健康、专项爱好和发挥自身体育能力(表1)。可见,学生的健康意识及在中小学积累的冰雪项目的运动技能是其产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关键。大学生们对冬季性体育课的热爱主要来自于雪上项目,因为处于青少年时代的大学生竞争意识强,乐于参与竞争和接受各种挑战是他们的主要特点。具有刺激性强、竞争性激烈的高山滑雪、雪地足球和冰球运动等冬季体育项目很受大学生的喜爱,这些项目都能使大学生在运动实践中感受到愉悦,能够满足其体验成功、体现自身价值的欲望。

2.1.4学生对冰雪体育课程上课收费的认识

如果学校没有冬季性体育课程的场地设施,到校外上滑雪室内滑冰课的学生能够接受收费(30~80元/天,约7天)的占26.1%,不能接受收费的占67.7%,无所谓的占6.2%。可见,虽然现今经济收入提高了,家庭生活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学生对体育学习收费的问题多数人持反对态度。各高校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还需加强冬季性体育课程的宣传、引导,为创建冬季体育文化的良好氛围、提升冬季体育锻炼意识等方面多做工作。

2.1.5学生对开设冰雪体育课程的建议

学生对“多开几个冰雪项目的体育课,使我们有更多的选择”的选择率为62.9%;“场地设施再好一些”的选择率为52.6%。可见,一些被调查学校存在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单调、硬件设施不完善等现象。实地调查中,也有个别高等院校开设多门的冬季性体育选项、选修课程,已经朝着体育课程的个性化方向迈进了一步。但多数学校由于基础设施条件、客观条件的限制,课的开设形式、内容等还远远没有达到体育教学的要求。

2.2体育教师对开设冰雪体育课程的认识

2.2.1对冰雪体育课程的看法

在回收的教师有效问卷中,没有一位体育教师选择不应该开设冰雪体育课程。认为应该开设冰雪体育课程的占66.7%;选择东北三省属严寒地区,冬季时间较长的占41.7%;选择增强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的占50.O%;选择冰雪体育课程是东北地区的特色课的占66.7%;选择冰雪体育课程与非冰雪体育课程同时开设的占33.3%;选择响应“三自”教学方针,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的占65.3%,选择可缓解室内、外教学场地的紧张状况的占75.6%。可见,大多数体育教师对开设冰雪体育课持肯定态度。

2.2.2对制约冰雪体育教学因素的认识

体育教师认为是制约冰雪体育教学开展的因素(表2)。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开展,各高校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得到了不断改善,基本能够满足体育教学。但走访中了解到,许多高校考虑到季节性问题,认为浪费过大、利用率低,便对其资金的投人大打折扣,甚至不开设冰雪体育课程。

2.3冬季体育课程开展及设施现状

2.3.1开设冬季体育课程情况

在被调查的15所高校中,有3所辽宁省的高校、1所吉林省高校没有开设冰雪体育课程,主要原因是其冬季气温相对黑龙江省略高一些,很难形成一定时间段的积冰、积雪。很多南方学生几乎是第一次见到冰雪,对他们来说,大学4年在北方学习,没有参与过冰雪运动是一种遗憾。冬季体育课的开展,使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的同时,锻炼了身体,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

2.3.2冰雪体育课程教学设施

目前被调查的15所高校中,在校生2万人以上的有11所。其中有6所学校只开滑冰课,如果大一、大二两个年级上课,那么冬季冰上课每周约5000人上课,平均每天约1000人。问卷调研得出冰场平均面积为6535rrf。到其中的4所院校现场观察,平均每次课的人数就在350人左右,冰场上的个人活动空间平均约为18.8m,很难保证好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安全。没有一所学校有自己的滑雪场,上滑雪课仅是集中几天时间到校外滑雪场进行教学,雪地足球是在夏季足球场地进行教学等。

2.3.3提高冰雪体育课程教学质量采取的主要措施

采用“强化教学的阶段性与连贯性,将教学班划分为初级、中级或高级分班进行教学”占13.3%,分出的级别可随着体育技能的提高而改变,从而培养学生勤奋向上的精神;“实行俱乐部制”占25.O%;“教师岗前培训,考核上岗,不合格教师不参加冰雪体育教学”占75.O%,这样能由更优秀的教师为学生上课,使教学效果更趋理想。

三、改善普通高校冬季公共体育课程措施的讨论

3.1弘扬冬季体育运动文化

学生对体育在健身、娱乐、审美以及在心理素质、道德、智力培养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认识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体育行为J。各高校对冬季体育的文化宣传、引导不够是部分学生不喜欢冰雪体育课程的主要原因。电视台、地方报社等新闻媒体应加强对“冬季体育运动”进行多方位的报道,高校体育部门及大学生体协应有目的的组织一些冬季性体育活动、比赛等,使冬季体育运动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让社会各界和大学生家长对“冬季体育运动”有更多的了解和认同;使冬季体育项目走进大学体育课堂带来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使东北地方特色体育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

3.2加强冬季体育课程建设

大学生多数喜爱冰雪体育课程,学生选滑雪课的占33.9%、选速度滑冰课的占21.4%,这些项目都能使学生在运动实践中感受到愉悦,能够满足成功、体现自身价值的欲望。只有强调和落实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才能真正实现“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目的,才能很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目前应完善针对高等院校冬季公共体育课程多样性及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以使冬季性体育课程的开发、发展有更坚实的理论依据,可操作性更强;以利于推动东北地区普通高等院校冬季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健康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能力,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

3.3采取适当的措施,满足部分大学生参与冬季体育教学的欲望

制约体育消费的因素表现在体育运动的观念和消费的观念上。虽然现在人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了,家庭生活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学生对体育学习收费的问题多数人持反对态度。为了使更多大学生能享受到冰雪所带来的乐趣,对于学校资金难以承担的某些需要收费的冬季公共体育课程,在选课时需提前告知收费标准,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由学生自愿选择。这样既满足了部分大学生的要求,同时也减少了负面影响。

3.4冰雪项目与非冰雪项目的冬季公共体育课程同时开设

体育教师认为在冰雪体育教学较难开展的因素列第1位的是场地、器材,占60.6%;列第2位的是气温寒冷,占33.3%。可见,一个学校的冬季体育硬件设施紧张是致使冬季体育课程内容单调的主要问题。如果冬季体育课同时开设冰雪项目与非冰雪项目课程,这样既缓解了场地设施不足的压力,也使部分不愿参加冬季性体育项目的学生有其他的选择,减少了被动体育人群。

3.5加大冬季体育课程资金的投入

黑龙江省冬季体育课程开展得较好,其中的哈尔滨市以冰雪为龙头打出了鲜明的品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该市所有的高校都开展了冬季性体育课程,“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搞得也很热烈。如果没有大量资金的投入,是很难获得如此效果的。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地获得学校领导的认可、支持,才能有望增加对冬季体育课程的资金投入,改善冬季教学设施条件,使冬季体育课程更加丰富多彩。

3.6不断提高体育教师冬季体育项目教学能力

教师是教育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被调查的体育教师对开设冰雪体育课程持肯定态度,这必将对该课程的开发、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对冬季体育项目课程的认可,必将其开发、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显示,体育教师没有选择“不应该开设冰雪体育课程”这一项,可见,教师们不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也深知冰雪课对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但是,东北三省部分院校在冰雪课程教师的安排上还存在着“全员上冰雪”现象,没有加强教师冰雪体育项目的教学培训,没有实行考核上岗,这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对现在大学生兴趣广泛、喜欢新奇刺激及高校公共体育学科教学需求多样性的特点,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技能,还要有广博的横向知识与技能,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才能成为新世纪的合格体育教师。:

四、结语

体育课程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论述了高职高专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教学的组织形式、学习成绩的评价等方面构建了高职高专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的运行模式。

引言

实行学分制能够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根据教学的基本要素,结合公共体育课程的特点,构建高职高专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模式将是本文讨论的问题。

一、课程学分制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必要性

1.1.1公共体育课程施行学分制管理,是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需要。我国高职高专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重视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和培养模式正在逐步形成。在此背景下,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所具有的学习内容的可选择性、学习进程的弹塑性、选择学习时间和教师的灵活性等优点,以及教学计划、教学安排与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等,恰恰适应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客观需要。

1.12公共体育课程施行学分制管理,是适应高职高专教学管理变革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许多高职高专都对学分制进行了较深人的研究。作为高职高专学生必修课程的公共体育在此背景下施行学分制管理,无疑是主动适应高职高专教学管理变革需要的积极举措。

1.1.3公共体育课程施行学分制管理,是适应高职高专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体育课程施行学分制管理,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目前,高职高专生源不仅在文化成绩上参差不齐,而且在身体条件,身体素质方面差异明显。如果能够通过学分制加以引导,就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地得到发展。在教学实践层面上,学分制具有充分的自主选择功能,更能满足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

1.2可行性

根据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施行学年学分制管理是可行的。原因在于:

1.2.1高职高专学分制管理的有益探索,为体育课程实行学分制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部分高等学校开始试行学分制管理。到目前,学分制已在高校中普遍采用,各高校通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和探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为高职高专实施学分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1.2.2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的加强,为高职高专体育课程施行学分制管理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保障。

1.2.3高职高专加强教学投人,体育场地、器材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能够开设更多的体育项目,供学生选择,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二、管理模式的建构

所谓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模式,就是在明确了公共体育课程管理目标的前提下,运用学分制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将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要素综合而构成的,具有相应管理体育课程功能的系统。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模式与学年制管理模式的区别在于,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学习时间,掌握学习进程,学习评价的结果是以学生获得学分的形式表达出来。

2.1关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学习内容的可选择性,教学计划、教学安排的灵活性是学分制的实质。高职高专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内容包括四个模块。

2.2关于教学的组织形式

2.2.1理论教学内容“专题制”:理论教学每学期安排4学时,以专题方式讲授。可组织学生按自然班听课,也可按课程表安排的时间,集中若干班(专业)听课。

2.2.2普修教学内容“必修制”:学生入校后必须按统一计划、统一内容、统一要求、统一考核、统一标准的“五统一”要求,必修一学年的体育普修课。普修教学内容安排分两学期,每学期选择一个模块,每个模块教学犯学时。

2.2.3选修教学内容“选项制”:为满足学生的体育爱好和体育项目学习的不同需求,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选项模块开设的若干个运动项目中,每学期任选其中一个作为学习内容。

2.2.4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经常制”。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的练习,要安排在每节体育课中,其成绩通过《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来反映。

2.3关于学习成绩的评价

2.3.1评价的内容

2.3.2评价的形式

2.3.2.1《大学生体质一与健康标准》测试。按国家要求,新生人学要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测试成绩与学分换算见表3.

2.3.2.2体育理论知识考试。以学期为单元,每学期进行4学时的体育理论教学,考试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考试成绩与学分换算见表4a

2.3.2.3身体素质测试。第一学年分两个学期,每学期选择安排两项基本身体素质测试,按百分制,成绩取4项平均值。第二年每学期根据学生的选项内容,安排与之相适应的专项身体素质测试。各单项身体素质测试标准由学校统一制定,测试成绩与学分换算。

2.3.2.4运动技能技评。按百分制,分项目制定标准进行技评。每学年2项,成绩取平均值。运动技能技评成绩与学分换算。:

三、小结

3.1公共体育课程施行学分制管理,是适应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需要,适应高职高专教学管理变革的需要,适应高职高专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3.2高职高专公共体育课程施行学分制管理取决于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等基本要素。

体育课程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学分制下以“三自主”选修课为主体、必修课和课外锻炼为补充、竞技训练课为拓展的公共体育课程模式,优化了课程整体结构,增加了体育学习的时间、范围和学分,扫清了体育锻炼的盲区,为建立完全学分制的体育课程结构模式奠定了基础。该模式确立了以“三自主”选修课为主体,包括必修、课外锻炼、竞技训练课等复合型课程的地位。课程内容广泛使用休闲娱乐、野外生存等现代项目资源,但仍以传统项目为主。实施该课程模式的主要制约因素仍然是体育场地设施和学校的体育文化氛围。

课程模式是在教育思想指导下而建立的相对稳定的课程活动构架、内容、方法等,直接反映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学分制下公共体育课程模式的改革,是贯彻实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05]4号),实现以学生为本的“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三自主教学形式的重要举措,能够促进教育思想的转变,有利于根据学生的兴趣、师资力量、设施和人才成长规律来优化课程模式,促进体育课程改革。

近年来各高校对学分制下体育课程模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试图建立适用于我国的学分制课程模式,但是在理论和实践上还没有根本性突破,还没有取得比较成功的经验。由于在思想认识、物质条件、组织管理上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学分制改革仍然受必修课、班级授课制、单元选课制等传统习惯的制约,还没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三自主”教育思想,一些改革脱离了高校目前的实际。为此,本文以我校20012005学年本科学生共45921人(女生19587人、男生26334人),其中参加“三自主”选修课的学生共10619人(女生4607人、男生6012人)为研究对象。针对学生在学分制下体育选项课的认知态度、兴趣趋向及项目选择等问题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表600份,收回592份,回收率为98.67%,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学分制下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模式的设计思想与基本方案

1.1设计思想

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在体育必修课学时、学分相应减少的的情况下,把选修课、必修课、课外锻炼、竞技训练课等进行一体化设计,优化课程结构,增加体育学习锻炼的时间、范围和学分,扫清体育锻炼的死角,确保大学4年体育不断线,追求课程的最大效益。

1.2基本方案

1)目标。构建实现以学生为本的“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三自主”的学习平台,优化课内外一体化的学习环境,营造生动、活泼并能促进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氛围,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有效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2)基本结构。学分制下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体系模式的基本结构由“三自主选修课为主体、必修课和课外锻炼为补充、竞技训练课为拓展”组成。

“三自主”选修课是学分制的主体,是实现以学生为本的“三自主”教学模式的基本途径。在2—8学期内,设置了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体育舞蹈、奥林匹克运动、体育保健等21个选修项目,每个项目18学时,每项目1个学分,学生可以按照“三自主”的原则,进行多项选课,多选的项目学分可与其他选修课程学分累积使用,从而弥补必修课学时、学分减少的问题。

必修课主要是弥补基础教育阶段体育的不足,起到强制补差的作用。在一、二年级设置必修课72学时,4个学分,按照教学大纲上课。组织形式按照单元模块实施,在各上课单元进行选项分班学习。

课外体育锻炼主要是消化、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在1-6学期内每周安排2—3次,主要以学院为单位,由学院(系)、体育系和学生体协组织实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竞赛活动达到一定数量并获得一定的成绩,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者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竞技体育训练课主要是针对学校运动员和体育特长生的拓展类体育课程,在1—8学期内每周6—8学时,共612学分。获得参加省级以上体育竞赛者、破记录者、达到二级以上运动员标准者可获得奖学金和奖励学分。

二、学分制下公共体育课程模式的实施情况

2.1学生对学分制下实施“三自主”课程模式的认识

1)学生对“以三自主选修课为主体”的公共体育课程模式的认识不断提高。认为有必要设置“三自主”课程模式的男女生分别是76.60%和97.65%,女生高于男生,表明女生更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参加体育课程的学习。因此参加“三自主”课程模式进行体育选修课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男女生分别由2001年的3.73%、3.50%上升到2006年的35.38%、36.86%,女生高于男生。由此表明,在必修课学时、学分相应减少的情况下,更多的学生已经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选择,从而有效地增加体育学习锻炼的时间、范围和学分。

2)“三自主”课程模式中选修课在哪个时间开设比较合适的问题,男生相对分散在一、二、三年级和任意时间,分别是21.68%、28.67%、20.28%、28.70%,体现男生体育需求的平时一贯性;女生相对集中在一年级和任意时间,分别是34.17%、32.50%。但男女学生总体上趋向于任意时间段,这个观点有利于扫清体育锻炼的死角,确保大学4年体育不断线。

31在“三自主”课程模式中开设选修课的同时是否还需要开设必修课,男女学生的观点基本一致,分别有63.83%的男生和78.40%的女生认为有需要。一方面表明现代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形式有多种需求,另一方面,目前“三自主”选修课仍然存在教学资源的不足,特别是选课时间和空间太小,这些情况制约了“三自主”选修课的正常运行,还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因此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仍然需要有必修课的保障。分别有24.34%、20.83%的男女学生主张建立以三自主选修课为主体,同时设置兼有必修、课外锻炼、竞技训练课等多课种的复合型课程模式。同时也说明,实施公共体育课程完全学分制的观点在目前仍然不够成熟,在思想上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需要不断进行教学试验,分期推进、逐步完善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体系模式的建设。

2.2“三自主”课程模式中体育选修课的目的和依据

1)“三自主”课程模式中体育选修课的目的。学生根据自身的价值定位,按照自身身体健康状况、兴趣、爱好和对体育某些项目及终身体育锻炼的导向选择。男生以增强体质(19.53%)、兴趣爱好(15.30%)、锻炼意志(12.77%)为主;女生以健身健美(17.68%)、增强体质(17.25%)、丰富生活(15.07%)为主。男生强调体质、意志和个性,体现体育的本质特点;女生把美与生活放在重要位置,体现体育的美学作用。

2)“三自主”课程模式中体育选修课的主要依据。学生获得了学习的主动权,从而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老师和上课时间。男女学生选有兴趣的项目分别是58.77%和61.11%,选上课时间分别是23.68%和20.59%,在选修课的依据方面男女学生表现出一致性。因此根据学生的兴趣安排学习项目和内容是构建学分制下体育课程内容的关键,同时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也是学分制下学生选择的重要环节。

2.3学分制下“三自主”课程模式的内容

1)学分制下“三自主”课程模式中学生选修内容的特征。2001~2006学年男生选修项目前3位是篮球(29%)、足球(15.4%)、乒乓球(10.5%),仍然以竞技项目为主,体现了男生的竞争意识;女生选修项目前3名是形体(23.4%)、健美操(16.0%)、体育舞蹈(13.3%),体现了对健身健美的追求。男女学生在内容的选择方面体现了明显的性别特征,同时传统竞技项目仍然是当代大学生喜爱的主流项目。因此,在广泛应用休闲娱乐、野外生存等现代项目资源的同时仍然需要加强对传统项目的改造,从而丰富自主择项的内容。

2)“三自主”课程模式中需要增加的体育选修项目。通过体育选修课实践后,男女学生在内容的选择方面,男生建议增加保健康复(22.60%)、休闲娱乐(19.48%)、野外生存(16.36%)的内容;女生建议增加休闲娱乐(20.98%)、野外生存(20.79%)、健身健美(17.96%)的内容。休闲娱乐、野外生存是男女学生的共同建议,在今后选择和安排项目时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动态。

3)影响“三自主”体育选修项目开展的主要因素。影响其开展的主要因素是场地设施(男女学生分别为31.96%、32.96%)和学校氛围(男女学生分别为25.63%、19.06%),因此加强体育设施建设仍然是学校重要的建设任务;其次积极开展传统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选择的机会,实现人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目标。同时,学生为了获得学分而进行体育选修也是重要的因素,所以合理安排学分问题不容忽视。

2.4学分制下“三自主”课程模式的实施效果

1)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各项成绩超过全国大学生平均指标《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平均得分325分,合格率96%;2002—2005学年《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合格率为98.56%;《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03—2006三个学年合格率分别是98.85%、99.47%、99.80%,整体水平为99.37%。

2)学生对学分制下“三自主”课程模式的实施效果满意度高,男女学生分别达到97.12%、96.95%。

3)12~学生体协为主体的课外体育锻炼,充分发挥了大学生主人翁作用。目前学生体协承担了全校90%以上的课外体育活动,培养了学生裁判员、体育积极分子的体育实践能力、组织工作能力、合作与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发挥了主人翁作用,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近3年来,已有近500人次学生获得了体育行政部门颁发的二、三级裁判员证书,他们已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骨干。

4)学分制下“三自主”课程模式使学生的收获比较广泛。丰富了课余生活(23.03%)、愉悦心情、陶冶情操(16.57%)是男女学生共同的收获。而男生在健康水平(18.38%)、运动技术水平(11.82%)提高方面比较突出,女生在塑造了好体形方面(11.05%)收获比较大。

5)通过竞技体育训练课,使学校运动员和体育特长生在运动能力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推动了学校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2003年以来我们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大众健美操总决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团体第4、西南区高等农业院校足球、羽毛球冠军等,这些成绩超过了过去任何时期的成绩。

三、结论和建议

学分制下以“三自主”选修课为主体、必修课和课外锻炼为补充、竞技训练课为拓展的公共体育课程模式符合目前我国高校的实际和自身规律,能够满足学生对体育课的需求,经过多年的实验和研究,获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该模式增加了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时间、范围和学分,弥补了必修课学时、学分减少的缺陷,扫清了体育锻炼的盲区,确保大学4年体育不断线;同时该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公共体育课程目前实施完全学分制在思想认识、物质条件、组织管理上仍然不够成熟的问题,需要不断进行教学试验,分期推进、逐步完善,因此,本研究为建立完全学分制下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结构模式奠定了基础。:

“三自主”结构模式确立了以“三自主”选修课为主体,包括必修、课外锻炼、竞技训练课等复合型课程的地位,课程内容在广泛使用休闲娱乐、野外生存等现代项目资源的同时仍然要以传统项目为主流内容,并加强对现代项目和传统项目的改造、组合和创新,从而丰富择项的内容体系。

体育课程论文范文第5篇

在教学中教师所安排和选择的教学内容,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体育游戏是首选内容,体育游戏是从游戏中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是体力活动与智力活动相结合、富有浓厚娱乐气息和鲜明教育意义的一种游戏。教师结合中学生的身体特点和时代特点,恰当地安排体育游戏,灵活运用体育游戏,在发展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培养其团体协作精神,对体育教学有着重大意义。教师要不断地为游戏注入新的内容,增加要求,提高难度,使学生始终处于有兴趣之中。

二、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在人类若干素质中应该为首,它是人类渴望值最高的素质。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的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要求创新素质要贯穿于体育教育的全过程,因此是否有创新精神是衡量当代新型体育教师的一个重要标准。创新素质包括四个要素:创新精神、创新知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其中的创新能力是体育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教学效果,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敢于创新,要有善于吸收、加工、储存、应用现代信息的能力。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课题,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师才会有推陈出新的资本,才能打破教与学的定势。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是体育教育沿着素质教育发展方向前进的主观动力,是体育教师自身发展的精神动力。体育教师应是创新能力强,精力旺盛、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体育朝着“健康体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方向发展,才能造就大批高素质、有创造力的人才。

三、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无处不在,转化学有困难的学生是体育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教学中,教师不能埋怨他们,要鼓励而不能挖苦,要关心而不能歧视,要爱护而不能打击。当学生胆怯时要安慰他,当学生没有信心时鼓励他,当学生遇到困难不能克服或不想克服时要帮助他。以批评为主或惩罚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少体验到成功感、喜悦感,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对学习失去兴趣,缺乏动力。因此,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为了使所有学生都感到学有所得,又照顾到个体差异,我把教学计划作了调整,由接受能力快的学生带领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同学,采用“一帮一”的方法,这样既保护了后者的自尊,又不挫伤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的个性与风格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的体育教师应在知识、技能和思维能力等方面有更深的突破;在教学中根据培养人才的需要,逐渐形成自身的教学个性与风格;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增强学科的兼容性及综合实践能力,更新教学内容,贯彻“新、精、实”的原则;改革教学方法,做到方法优化、独特、实用,真正落实寓趣于教、寓情于教、寓乐于教;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的专业,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及思维方式,具有相关学科的拓展能力,肩负培养学生终身健身意识的责任,教会学生终身受用的健身方法,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全方位地进行教学工作,适应新形势体育教学的需要。

五、及时点评和总结

评价有学生自我评价,也有教师评价。对生理和心理共同成长的学生来说,获知自己在学习等方面的任何进步都是很重要的,反馈能增强他们的成就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大学阶段是学生自我价值发展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大学第一年,学生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没有独立的、内化的评价自我的标准,他们的自我评价主要是根据他人的评价如教师、同学等,从而形成对自我的评价,在众多人当中,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人物”,有着权威的地位,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就显得举足轻重了。如:在一次游戏教学中,当游戏告一段落时,我对刚才的活动进行评价:1.自我评价。四个小组中,为什么有的小组跑得快?找出原因。2.小组评价。找出自己小组的不足,进行战略调整。3.教师评价。我把学生没提到的或没想到的地方进行评价,表扬好的,然后告诉学生,不论做什么事情,当做到一定的时候,要进行总结,这是为了做得更好。得到表扬的小组更加兴致勃勃,没有得到表扬的也受到鼓舞,不甘落后,小组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学生自始至终处在兴奋之中。

六、学生主体地位的构建

体育课中实施主体性教学,必须确立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其实质就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立性,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学民主;帮助学生掌握体育学习与锻炼的方法,加强对学生体育实践能力和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促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发挥内在潜能的创造性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从而使教学达到各种不同的目的和效果。随着新课程的运行,高校体育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论文关键词:体育教学学习兴趣激发

体育课程论文范文第6篇

(一)体育教学内容

枯燥简单,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新课改要求体育课程内容设计要紧跟时代步伐,但目前高中体育课程内容仍以传统的足球、篮球、田径等运动项目为主,缺少富有时代气息的网球、跆拳道等课程。许多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照本宣科,教条主义严重,变通能力不足。当前,许多学生对体育课缺失热情,在体育学习中存在应付思想,已成为高中体育教学成效不高的重要方面。

(二)体育教学模式僵化

教学资源利用率低部分教师教学模式单一陈旧,不注重学生在体育课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没有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局面,使体育课虚有其表,达不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许多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于各种有利于教学成效提升的资源,未能统筹兼顾和充分运用,未构建起立体化的教学模式,未能形成推进教学活动的整体合力。

(三)体育教育投入不足

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体育教学的实践性特点,离不开教学场地和器材的辅助,体育场地、体育器材是保障体育课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但现阶段上级主管部门财力支持有限,大部分学校对体育教学设施投入不足,与教学需求不匹配。业务主管部门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体育教学设施水平偏低,教师待遇普遍偏低,都会制约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发挥,无法实现教育改革的既定目标。

二、高中体育教学的对策探讨

(一)更新教学理念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体育学习助于身心健康,教师和学生应改变传统观念,从新课标要求出发,认真研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力争把体育课程教学放在高中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上。细致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其特长和弱势,顺势而为、因材施教,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开设必修和选修的体育运动项目。另外,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思想特点进行体育教育,使体育教学充满活力和新鲜感,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二)整合教学资源

延展体育教学空间,实现课内课外有机结合高中体育教师应针对教学活动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整合好各种可利用的资源进行体育教育教学。首先,学校应当以课外兴趣活动作为有效载体,依照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成立体育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教师应当强化对特长生的培养,在教学中及时发现优秀的苗子,重点培养,配备专业师资,制定专门训练计划,为学生的专业发展创设良好条件。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各种竞赛活动强化对学生的体育教学,将学生放到各种比赛之中锤炼,也有利于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丰富教学手段

实施教学改革,全面优化体育教学模式体育这门学科其“活动”特征非常鲜明,教学项目只有丰富多彩,才能最大限度地照顾到每名学生的兴趣,才能更好地激发高中生参与的积极性。学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体质偏好,开展不同的运动项目。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演示方式灵活多样、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方法,进行难度动作的示范、讲解,尤其是一些运动项目的关键动作,充分利用其开展慢动作演示,让学生在演示过程中进行形象观察,揣摩各个环节的要点,反复记忆、操练,更加有效地掌握动作要领。

(四)更新教材内容

突出新课程目标,完善体育效果多维评价学校体育课的内容安排不应局限于教材,可结合区域及民族体育运动实际进行相应的变通和补充。高中体育课程标准,应着重突出“身心健康”这一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具体到体育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学生自身情况,指导建立体育学习成长档案,设置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心得等栏目,由学生自行填写,设置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等板块,完善多维评价,助力学生实现体育锻炼的目标。

(五)增加体育教育投入

强化专业师资高中阶段的体育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意义重大。因此,各级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对体育教育的投入,提高体育教学设施,改善广大体育教师的待遇,保障体育教师的权益,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同时,高中体育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教学出成绩的同时也要做好体育教育的科学研究,掌握前沿动向,丰富知识架构,才能全面地知悉高中体育教育的教学、教法、理念,扑下身子钻研提高体育课堂质量的方式方法。

三、结语

高中体育教学改革要正视困境及阻碍,学校要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多措并举,逐步改善当前教育现状,以增进高中体育教学的生命力为主线,以提高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为宗旨,积极贯彻落实体育新课改理念,强力抓好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工作。

体育课程论文范文第7篇

高一虹等将研究方法分为量化研究、质化研究和非材料性研究。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均为材料性研究,即实证研究,以系统、有计划的材料采集和分析为特点。非材料性研究则不是以系统采集的材料为基础的研究。根据该分类方法。,近十年高校体育课程双语教学研究以非材料性研究为主,占81.30%,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比重相当,各占9.35%。从分布来看,近两年质化研究数量有一定的上升,量化研究相对平均。

2高校体育课程双语教学的研究内容

高校体育课程双语教学研究基本是针对以英语为目标语的双语教学,原因不言自明。这139篇论文中,只有一篇是讨论非汉英双语教学的。从开展双语教学的体育课程类型来看,研究既涉及体育专业课程,也涉及公共体育课程,数量上前者占优。体育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研究中又以术科双语教学研究占绝对比重。高校体育课程双语教学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其必要性与可行性、教学模式、教学原则、问题与对策等。

2.1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就必要性而言,多数学者持肯定的态度。宏观上,高校体育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主要表现为:体育交流国际化和体育理论知识与世界同步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和高校教学改革、提高学校竞争力和办学质量的需要。中、微观上,高校体育课程双语教学可以增加交叉学科的互融性;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以致用;提高体育师资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获取外文体育资料。一些调查数据也支持了这一态度。虽然目前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双语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学者们大多认为体育课程双语教学是可行的。他们认为目前的师资基本能满足需要,大部分学生的英语能力也达到接受双语教学的水平。很多学者把这种可操作性归结为体育课程的自身优势———直观形象,自然真实,小班化,互动性强,教学形式多样性、开放性和娱乐性,协调用脑,体育术科语言刺激强度大等等,凡此种种,都有利于语言的掌握。然而,学界也并非众口一词。与前述迥异,有学者指出我国大部分体育院校并不具备实施双语教学的条件,“从实施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教学对象,双语环境、双语教材等方面来看,体育院系的双语教学与真正的双语教学相去甚远”,这种“双语教学热”实际上是一种“羊群行为”,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应该重新审视,慎重施行。

2.2教学模式研究

许多学者在引用国外双语教育模式术语时产生了理解上的偏差,他们在进行体育课程双语教学模式分类时主要依据课堂上母语和目标语的使用比例。有学者认为双语过渡模式是实施体育双语教学的主要模式,由维持母语式过渡到双语过渡式,最终进入“完全浸没”式。也有学者认为针对某些专业也可以适当采取“浸润式”(浸没式)教学模式,这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提高。类似的还有初、中、高三级教学模式,“渗透型、穿插型、示范型、完全型”的四级模式以及递进式双语教学模式。蔡珺则从不同的视角提出建立“体验式体育双语教学模式”。

2.3教学原则研究

不少学者根据自身实践总结出适合体育课程双语教学的一些原则,这些原则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强调简练性和情境化:语言描述简单、精练、准确,语言与技战术实践相结合,看、听、说、做同步。有学者提出要灵活把握目标语和母语的使用比例。赞美原则对于体育专业学生的双语学习具有现实意义。

2.4问题研究

高校体育课程双语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问题难免。首先反映在教学结构的三要素,其主要表现为缺乏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教师,学生整体水平低且不同学科、专业、项目的学生间英语水平也参差不齐,教材陈旧、不配套等。其他方面的问题包括:教学观念滞后,重知识技术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教学目标和课程特色不明确;教学内容只涉及简易单词和口令,无法培养学生的学术英语思维能力;教学形式受制于师生目标语水平,相对于中文讲授,英语讲授部分单调呆板。原本活跃的学生因为英语表达的障碍其创造性思维受到了影响;缺乏学习外语的环境;缺乏激励机制,教师积极性不高。

2.5对策研究

要解决以上这些问题,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要重视英语应用能力,充实英语与学科的双向渗透;明确教学目标:专业目标(首要目标)、能力目标(终极目标)和语言目标(基础目标);把实施体育双语教学看成素质教育的体现;认识到双语教学的长期性。开展师资培训,方式主要有:出国进修,国内培训,大力引进。加强校际交流、实现人才共享也是缓解体育双语教师紧缺的一个重要途径。建立双语教师资格认定体系和双语教学评价标准,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还有学者提出开设专门用途英语专业,或鼓励攻读双学位。在教材方面,主要有三种观点,一些学者追求原汁原味,倾向原版教材,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应当选用翻译教材,而更多的学者提出要加强体育双语教材本土化建设,如选用母语教材英译或引进与自编相结合,既保持体育学科教学的一致性,又融入了国外教材的优点。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建立双语语料库。学者们一致认为,就目前看,体育双语教学不能搞一刀切。可采取选课制度,设立门槛。有学者提出在优质高效的英语教学基础上将体育双语教学班设为英语特色班。体育课学生层级性非常突出,应实行分层次教学。有学者建议体育专业学生在三、四年级开设选修课,公共体育课可率先试开实验班。也有人建议根据英语水平由高到低分成英语班、双语班和中文班。为了保证体育双语教学的连续性和有效性,有学者建议双语教学四年不断线。学者们普遍认为应当改革考核制度。应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外语实际应用能力,力求考试成绩构成多元化、考核形式多样化,口试笔试相结合,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教学方法是影响高校体育课程双语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有学者建议充分利用体育院校学生思维敏锐、活泼好动的特点,以及体育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的优势所在:人际交流和身体语言。开展情境性教学,注意直观性,降低语言难度。做到语言和运动教学相结合,以防双语教学流于形式。要保证体育课程双语教学的实效和质量,在教材的选取和编写、备课以及科研方面,应加强体育双语教师和大学公共英语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应当“促进大学公共英语与体育专业相联系,给学生以更多的体育方面的英语知识,提高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

3高校体育课程双语教学研究中的问题

3.1实证研究比例较低,缺乏理论深度

这139篇论文中,绝大多数为非材料性研究,而实证性研究仅占18.70%。纯思辨的研究缺少理论支撑或理论深度不够,这其中有理论依据的只有21篇,只占15%。更多的是经验总结和方法步骤的说明。

3.2观点缺乏依据,研究过程不够严谨

有学者认为递进式双语教学适合体育专业学生。有学者提出要应对高校体育双语课程要求,学生的英语水平需达到英语三级以上,也有学者把这个门槛设在大学英语四级。还有学者建议高校体育双语教师原则上应通过英语专业六级以上考试。这些观点依据何在?未见有论证者,多是凭经验和主观感觉。一些论文在开始部分交代了研究方法或理论基础,但是论文主体并未“依法而治”,“依理而论”,徒有形式,缺乏严谨性。

3.3部分研究彰显学术道德失范

一稿多投和剽窃现象较为严重。139篇论文中,有两对论文题名、作者姓名完全一样,两对论文涉嫌抄袭,其中一对论文同名同内容,只有作者姓名和文中涉及的实验对象做了些许改动,而另一对论文内容高度相似,不同之处仅在于题名、作者姓名、文中涉及的人名以及小标题。多篇论文提出了雷同的教学原则和模式。

4高校体育课程双语教学研究展望

4.1未来研究会更多地选取语言的视角

关于双语教学中目标语的定位,有人认为,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只是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副产品,而不应该成为我们在大学阶段开展双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反对者则认为,我国的高校双语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一种教学。本文作者认为,就现阶段我国双语教学开展的起因、目的和现状而言,语言目的应当是占先的。因此,高校体育课程双语教学研究应当得到语言理论和语言教育理论的支持。现有的高校体育课程双语教学研究大多从非语言角度来审视体育课程双语教学,缺乏语言理论和语言教育理论的指导。一个可喜的现象是,越来越多从事语言教学或研究的人士开始对体育课程双语教学研究产生兴趣。可以预期,未来的高校体育课程双语教学研究会更多关注语言教育的视角,寻求语言理论和语言教育理论的支持。

4.2关于学习者目标语水平阈限的研究会得到重视

目前,学者们多认为双语教学要设立一定的门槛,但这个门槛究竟应该多高才具合理性?有人对非体育类学生做过研究,认为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优秀以上或通过六级考试,可以被认为基本达到这一门槛的高度。那么,对于体育专业学生而言又该有怎样的要求呢?目前尚无人进行过此方面的研究。如果需要达到同样的阈限,那么,现阶段进行的体育课程双语教学的合理性和效果是颇受质疑的。如果要求过低,其合理性和效果同样无法令人信服。因此,学习者目标语水平阈限的研究对于高校体育课程双语教学能否理性和有效地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因此而显得更具紧迫性。

体育课程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会共体育;课程;现状;发展

当今时代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社会需求,由此也对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一作”的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批准实行的截学校体育工作条例》2002年我国颁布了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纲要》主要针对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存在的大学生体育意识淡薄、身体素质下降、运动技能差、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竞技化、师资建设滞后等问题制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问题层出不穷,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迫在眉际。

一、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现状及问题分析

1课程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体育课程目标的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①课程目标过于笼统。学校体育的目标都是在我国学校素质教育全而育人的指导思想下形成的统一目标,而没有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与学生的需求而设定。②目标制定的指导思想上受应试教育的束缚,观念陈旧、滞后。③高校体育教育总是片面强调传统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忽略了对学生情感领域得把握。④大部分学生最终没有形成终身健身的意识、习惯,其锻炼能力、社会生存和清应能力也没有等到发展。

2.课程设置

近几年,我国大部分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已经做出了改革,大致来说。体育课的具体内容可分为实践课和理论课两个部分。

尽管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从总体上看,这些改革还只是局部的和有限的。各高校之间的差距较大。多数院校仍是满足于一年级的基本课、二年级的选项课。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增加.几个选项内容,理论课和保·健课还只存在于教学大纲中,原有的格局并没有打破。以既让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增强体质,又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尚没有真正形成。

3.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笔者准备从教学这个角度来分析课程实施的问题。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教学是指教师以适当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总是会采取各种教学策略与方法。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方法,普遍都是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方法单一,课堂组织多年来一直严格按照讲解一示范一练习的模式进行体育教学,显得机械、呆板,学生缺乏主动性,体育课缺乏生机。因此,学生很少积极主动地用脑去思考,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

4课程评价

现有的体育课程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①就评价的内容而言,显得单一。体育课的考核标准仍未摆脱以竟技体育为主的单一的评价模式,局限于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定,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学习的进步性等多方面的评定,这实际上是很不公平的.也是很不科学的。也使作为评价主体的学生消极被动。

②就评价方法而言,教师评价、终结性评价是传统评价方法。教师评价有其弊端性,忽视了其最能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是学生本人。终结性评价在整个评价体系中仍然占有很大的比例,缺乏对过程的评估,即对学生通过锻炼后的进步情况评估。

③就评价的标准而言,现在所采用的依然是一般标准评价。一般标准评价是以统一的标准衡量所有的学生,这是很不公平的,体育考核以分数进行评价,只是单纯从生物学理论角度认识体育,用生理指标对学生进行考评、等级划分。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自身提高辐度和努力的程度,没有起到促进教学的激发学生的作用。

④就评价的结果而言,由于上述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上存在的各种弊端和不合理性.导致了评价结果的不准确、不公平。

二、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的对策

1.形成以“健康第一”的为指导思想,以“发展体育素养”为教学中心的课程目标

《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大学体育课程目标做了详细的规定。其总体目标是:增强体质、增进身体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这一目标阐明了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增强体质依然是我国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真正的健康不仅是疾病与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完善状态。学校体育改革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健身功能.开展切实有效的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成为新时期所需要的具有竟争实力的人才。

此外,体育课程教学应以发展大学生的体育素养为中心。体育素养应包括一定的认知要素、情感要素和操作要素。认知要素包括一定的对体育卫生、保健、康复、体育评价、体育欣赏等常识。情感要素包括喜欢体育运动、主动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具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等;操作要素则包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能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能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能够处理运动创伤等。总之,大学体育课应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以育人为目标,以知识技能为主导,培养能力为重点,身心发展相协调,终生体育为方向。

2.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体育课程设置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身体发展水平,个性特征,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在项目的选择上,开展一些比较时尚、流行的课程。例如瑜伽、定向运动等。此外,课程设置还应考虑其实用价值,强调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担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例如乒乓球、网球、体育舞蹈等项目,大都是以健身为主要运动目的,避开了运动强度大的项目和锻炼方式,这不仅有明显的时代气息,还充分体现了运动项目的大众化及社会价值转移的规律,更具实用性和目的性。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课程设置,不仅能扩展体育课程的内容.还能打破全国材的分类体系,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和学生的需求来制定出具有特色的课程。:

此外。体育理论知识必不可少。理论课的内容不仅是某些项目的技术知识,还应包括应用项目进行健身的知识、方法;项目的历史渊源与传统习惯;比赛规则和裁判法;大学生健康体质测试;体育保健康复等。

3把握“评价多元化”这一主线.建立综合课程评价体系

体育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完善对教师和学生的教育,促进体育课程,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本研究主要从学生和教师这两个教学主体来谈教学评价。

首先是对学生的评价。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对学生的评价把握’‘评价多元化”这一主线,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将评价分为阶段性评价和期末评价两部分。

本研究认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应有的主要特点有:

(1)淡化以往期末评价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现象,加重阶段性评价的比重,两者各占总学生最终成绩的50%。

(2)期末评价分为身体素质和专项的素质和技术测试。由于基础身体素质受学生的先天性条件限制过多,因此应弱化基础身体素质的比重。

(3)专项素质和技术的侧试各专项教师可根据专项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自定。计分方式采用百乡制。

(4)阶段性评价分为平时课堂表现和平时课外体育锻炼两部分。本评价体系加重了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评价的比重,将学生的出勤、上课的认真程度、积极性与刻苦性以及学生的进步程度纳人评价体系。特别注重学生通过学习和锻炼后的进步情况,占总成绩的20%。

(5)对于学生进步情况的评价,教师根据各专项特点在每一学期的学期开始、学期中、学期后对学生进行获次学生身体健康。专项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测试,测试的具体内容由各专项教师自定。

(6)规定学生每周除体育课外,有2次以上的课外体育锻炼。平时课外体育锻炼的评价由教师分班级制定学生锻炼耘片。卡片的内容包括学生的出勤与锻炼项目,具体的考勤和监督工作由各班体育委员与体育骨干来执行。体育委员每月及时向教师反馈学生锻炼情况信息,教师每月收回锻炼记录,并做好记录工作。

其次是对教师的评价。

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行,必将改变教师原有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等。这对于广大的教师来说,必然会增加许多额外的工作量,也要求教师不断地充实自己的业务水平、科研水平和综合素质。教师的“教”的成功与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是体育课程改革目标是否能够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对教师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和标准。

对教师的评价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的评价,包括对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设计、教学管理具体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等方面;二是教师的综合素质的评价,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业务水平等。

体育课程论文范文第9篇

(1)强化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学生的体育意识强弱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效益和终身体育观的建立。长期以来,高校学生体育意识薄弱,要想改变此状况,首先要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中的乐趣,激发起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其次是在学校中营造体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再次要改革高校体育竞赛的制度,增强小型多样、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级别、不同项目的趣味比赛。智能与体力结合的比赛等。

(2)改革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线的教材、教法体系。现行的大学体育教学大纲,一是竞技运动项目过多,教材的难度较大。二是每项教材的技术要求过高、环节过细且各年级教材的重复现象严重,加之教材中多采用注入“填鸭式”教法,严重影响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三是竞技运动项目对场地设施要求过高,大部分学校难以保旺,从而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转变教学观念。传统体育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旧的体育教学观,不利于21世纪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首先应当转变教师旧的教学指导思想,变被动式教学为主动式教学。主动式教学,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由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

(4)转移教学重点,着重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终身体育观的确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高校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除增强学生的体质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使其学习科学的健身方法,达到体育自立。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教学强调运动技术的精雕细刻,其教学重点实质上是传授和掌握运动技术,加之教材的难度较大,无法发挥其自主性。致使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较差。要改变此现状,教学中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上,首先要求学生要动起来,在活动中激励学生乐学。然后通过乐教与乐学的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提高学生体育能力。

二、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每个学校体育工作者都应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更新观念。自觉参与学校体育改革,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正确认识学校体育改革中所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2)建立和健全学校体育的组织管理体系。加强对学校体育改革的领导和监督,理顺、协调各环节、各方面的关系:排除各种外来的不利于学校体育改革的干扰因素:制订相应的措施和政策,保证学校体育改革的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

(3)建立一套更有效的学校体育评价体系。学校体育的目标管理和评价体系,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反馈通道,是学校体育的导向。应面向未来,面向全体学生制订一套更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

(4)增加学校体育的投入。目前学校体育设施、师资条件已严重阻碍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必须有具体的措施和政策保证提高师资的素质,增加对学校体育的投入,尽最大可能改善学校体育设施。

(5)实践“俱乐部”制的教学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了提高和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打破原系别、年级、班级的建制和性别的界限,根据教学课程及体育场馆和教师情况分设多个项目的俱乐部,每年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个项目上课,课后学生到俱乐部去参加锻炼和接受指导。这种模式将“学生所好”与“教师所长”相结合,课内外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6)推行“分层次教学”的模式,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而学生对体育的不同认识、不同水平、惰性等,使学生在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体质、体能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体育课要求和期望值也不相同,为了解决“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采用了“分层次教学”,更能激发学生主动、愉悦的学习热情。满足其兴趣要求。在学习中体现自我。同时,“分层次教学”也促使教师教学方法、手段必须多样化,这样方能驾驭教学,获得成功;以分层次教学、特长教学、兴趣教学为主线,注重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注重能力培养,突出教学效果的实用性和终身性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7)倡导“围绕一个中心、强调两种学习、注重三项结合”,实现终生体育的最终目标。“围绕一个中心”,即以健康为中心:“强调两种学习”,是指强调科学健身方法的学习,强调科学健身理论的学习;“注重三项结合”,是指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结合,注重短期效应与终生锻炼相结合。这些体育教学思想通过教师在体育课中的贯彻,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喜欢体育而又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状况,使体育课真正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

三、结束语

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大学体育必须顺应时展的潮流和大趋势。以新思想、新观念认真反思以往存在的弊端,重新认识自身的特点和价值,不断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建立起适应现代化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体育课程新体系,以适应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

论文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改革

体育课程论文范文第10篇

(1)强化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学生的体育意识强弱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效益和终身体育观的建立。长期以来,高校学生体育意识薄弱,要想改变此状况,首先要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中的乐趣,激发起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其次是在学校中营造体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再次要改革高校体育竞赛的制度,增强小型多样、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级别、不同项目的趣味比赛。智能与体力结合的比赛等。

(2)改革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线的教材、教法体系。现行的大学体育教学大纲,一是竞技运动项目过多,教材的难度较大。二是每项教材的技术要求过高、环节过细且各年级教材的重复现象严重,加之教材中多采用注入“填鸭式”教法,严重影响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三是竞技运动项目对场地设施要求过高,大部分学校难以保旺,从而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转变教学观念。传统体育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旧的体育教学观,不利于21世纪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首先应当转变教师旧的教学指导思想,变被动式教学为主动式教学。主动式教学,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由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

(4)转移教学重点,着重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终身体育观的确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高校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除增强学生的体质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使其学习科学的健身方法,达到体育自立。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教学强调运动技术的精雕细刻,其教学重点实质上是传授和掌握运动技术,加之教材的难度较大,无法发挥其自主性。致使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较差。要改变此现状,教学中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上,首先要求学生要动起来,在活动中激励学生乐学。然后通过乐教与乐学的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提高学生体育能力。

二、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每个学校体育工作者都应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更新观念。自觉参与学校体育改革,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正确认识学校体育改革中所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2)建立和健全学校体育的组织管理体系。加强对学校体育改革的领导和监督,理顺、协调各环节、各方面的关系:排除各种外来的不利于学校体育改革的干扰因素:制订相应的措施和政策,保证学校体育改革的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

(3)建立一套更有效的学校体育评价体系。学校体育的目标管理和评价体系,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反馈通道,是学校体育的导向。应面向未来,面向全体学生制订一套更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

(4)增加学校体育的投入。目前学校体育设施、师资条件已严重阻碍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必须有具体的措施和政策保证提高师资的素质,增加对学校体育的投入,尽最大可能改善学校体育设施。

(5)实践“俱乐部”制的教学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了提高和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打破原系别、年级、班级的建制和性别的界限,根据教学课程及体育场馆和教师情况分设多个项目的俱乐部,每年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个项目上课,课后学生到俱乐部去参加锻炼和接受指导。这种模式将“学生所好”与“教师所长”相结合,课内外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6)推行“分层次教学”的模式,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而学生对体育的不同认识、不同水平、惰性等,使学生在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体质、体能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体育课要求和期望值也不相同,为了解决“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采用了“分层次教学”,更能激发学生主动、愉悦的学习热情。满足其兴趣要求。在学习中体现自我。同时,“分层次教学”也促使教师教学方法、手段必须多样化,这样方能驾驭教学,获得成功;以分层次教学、特长教学、兴趣教学为主线,注重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注重能力培养,突出教学效果的实用性和终身性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7)倡导“围绕一个中心、强调两种学习、注重三项结合”,实现终生体育的最终目标。“围绕一个中心”,即以健康为中心:“强调两种学习”,是指强调科学健身方法的学习,强调科学健身理论的学习;“注重三项结合”,是指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结合,注重短期效应与终生锻炼相结合。这些体育教学思想通过教师在体育课中的贯彻,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喜欢体育而又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状况,使体育课真正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

三、结束语

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大学体育必须顺应时展的潮流和大趋势。以新思想、新观念认真反思以往存在的弊端,重新认识自身的特点和价值,不断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建立起适应现代化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体育课程新体系,以适应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

论文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改革

上一篇:统计管理体制范文 下一篇:数字化教育论文范文